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读红楼梦的感受简短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曾经,我一直认为那富丽堂皇的大观园是温柔的女儿乡,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地方。而现在重读红楼梦的我知道自己错了。在那如此富裕的红灯绿酒生活下,竟掩盖了世界如此肮脏的一面。小说的内容很多,但令我最动容的贾宝玉和林黛玉那爱情悲剧。
或许吧,林黛玉是有些小肚鸡肠,是有些娇柔做作。但我们仍从她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她的温柔与多才。我也并不否认薛宝钗很完美,她的大方,孝敬是书的亮点。但是,她再完美,也只是封建社会的塑造品,没有自己的思想,如娃娃般只知道一味的服从长辈的命令。相比之下,叛逆的贾宝玉和孤寂冷傲的林黛玉却给我另一番体会。
“花飞花谢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也许有人会说花谢是自然规律,可是那样假惺惺的葬花呢?你们不懂,黛玉这是把花比喻自己,感叹自己会不会这些花一样,等到花期一过,也会像花儿一样孤零零的落下,没人问?我只能佩服作者了,黛玉葬花已经暗示了最后她悲惨的结局。
当所有人都沉浸在与亲人团聚时的喜悦中,只有黛玉在那里独自一人伤心。没人会懂她,自从她踏进贾府的那一刻,她必须小心谨慎,注意自己的言行,一不小心说错了什么或做错了什么,就会惹来人的嘲笑。寄人篱下久了,使她变成了在一些人看来小肚鸡肠的样子。
当贾府一片喜气洋洋时,所有人都在为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事做准备的时候。潇湘竹院却是另一番景象,面色苍白的黛玉等着贾宝玉的到来,没想到等待的却是心上人要成亲的消息。哭,恨已经无济于事了,黛玉带着无奈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有些人认为这本书无非只是写了一个三角恋爱的纠葛,但《红楼梦》也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人们不知反抗的观念。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尤二姐的吞金自杀等都证明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从这本书中,我明白了,我们要有反抗精神。如果当时薛宝钗不答应嫁给贾宝玉,那故事的结局就不会这样了。所以我们在现代这个社会,要有反抗精神,不要到以后再后悔!
红楼梦读后感2红楼,多么熟悉而又神秘的名字。自它问世以来,多少红学家前仆后继,倾其一生只为解得其中真味。对于这部自成学问的奇书,我早已慕其美名,值此寒假,有幸一探其奥秘。
当我拿到这本厚达九百多页的大“百科全书”时,我的心不得不为之惊叹,甚至有了打退堂鼓的念头,但读书本来就要舍得投入时间和精力,不然怎能领会其中奥妙?于是便下定决心,这个寒假,就纠缠上这本“顽物”,一定要把它看完。
初读《红楼梦》,困难就接踵而至。一张薄薄的纸页上挤满了令我眼花缭乱的文字,包括生僻字、文言文,许多诗词更是让我摸不着头脑,其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则是让我糊里糊涂,如置身云里雾里,难得其中真味。有时读着,竟睡意难忍,趴在书上睡了过去。
但这些并未阻挡我要将它看完的决心。我开始做笔记,自己手绘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图,切身体会到这个封建大家庭的复杂。我学会借助外物,无论是厚重的词典还是高速发展的互联网,都在此过程中助我一臂之力。
最令我着迷的,自然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纠葛了。一次我读到一个场景:贾宝玉和林黛玉互表心意,用到“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以及很多我不知道的典故,便在网上查询,终于得知这是贾宝玉在向林黛玉表露自己的真心。在此过程中,我既收获了知识,又对书中的内容有了理解,那样一种心领神会的感受,更是生活中不可多得的,难以言喻的昙花佳境,让人回味无穷。这样读书的兴趣和快乐自然就如期而至了。
在长达二十多天的纠缠后,我终于将这本书“啃”完了。但我却不能就此满足,因为书中还有很多内容是我还不理解的,还有更多的深意和奥秘没有被挖掘。这样,我的感受和收获可能就很有限。于是我选择了在网上翻看别人的读书笔记和书评,以及一些著名红学家如周汝昌的著作,与他们的思想和心灵交流后,便有豁然开朗、拨云见日之感,《红楼梦》中的奥秘也才逐渐隐现。
随着进一步深入了解,我才真正感受到红楼梦的博大精深,也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兴趣。也许读书就是如此,只有肯花心思去钻研,才能真正领会其中的奥妙。采用不同的方式,得到的知识和兴趣也许就更多。最终,这本书一定会对我们的心灵产生巨大的影响,让我们受益无穷。
红楼梦读后感3黛玉葬花可谓是《红楼梦》的一大经典,只葬花这一件小事就将她的的形象展现的淋漓尽致。
黛玉的一生是个悲剧,而他与宝玉两小无猜的情感也注定是一个悲剧,有许多人不喜黛玉多疑的性格,可竟不知她有她的苦衷。黛玉小小年纪,父母先后离开人世,过着寄人篱下的孤单生活,这就使本就多愁善感的黛玉,变得更加敏感多疑,从而铸就了她孤傲清高的性格。也正因他的个性并非贾母所喜欢的,注定黛玉无人可以依赖,于是她怀着一颗纯真的心和对世俗的怨愤离开了人世间,实现了她“至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誓言。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是红楼梦中对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判词。薛宝钗作为一个封建社会女子的典范,深受贾府上下人等的喜爱。正如脂砚斋评价说:“在任职务不清不输,不远不近,可恶之人未见冷淡之态,形诸声色;可喜之人亦未见醴密之情,形诸声色。”
正是这样一个端庄得体,落落大方的特点,使贾母王夫人对他青睐有加,而薛宝钗“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态度,完全是遵循封建主义的明哲保身的哲学。宝钗头脑里浸透着封建主义思想,她是一个忠实信奉封建道德和封建理教的淑女,但即使这样,她也是一个悲剧角色。嫁给宝玉后,明知宝玉心心念念想着他的林妹妹,却还要苦心经营这段夫妻关系,年纪轻轻就要接受宝玉出家,自己支撑家业的惨痛事实。不得不说,这样一个贤妻良母的形象,当真叫人可悲可叹!
大观园,是一个梦,一个极尽人间财富堆切堆砌出来的美梦,是神仙在人世的宅邸,是文人墨客心之所向。这里生活的女孩儿,哪个不是集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的存在,她们结识社,赏,猜灯谜,评戏文,吟诗作对……真真如神仙般的日子。然而愈美好愈不真实,愈不真实,愈易一朝毁之。
终于,桃源逝去,美梦破碎。“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终究让人们怀念与向往,可是这边桃花落地时,终究只是一捧镜花水月。到头来这只是一场梦……
红楼梦读后感4薛宝钗众所周知,《红楼梦》中的薛宝钗工于心计,城府颇深,似乎不比黛玉更得读者的青睐。而我要说,宝钗之姿容不同于黛玉之风韵,宝钗之悲苦也非黛玉能体会。
都说黛玉是株芙蓉,傲世独立。那么宝钗便是花中牡丹,其美虽不似芙蓉的高处不胜寒,却多分雍容典雅,沉静大度。
贾府中腐败隐晦,处处皆是勾心斗角,而宝钗处其间并不曾畏惧,也不急于躲避,更不像黛玉过于洁身自好而锋芒毕露,使自身在大家庭中难以立足,宝钗有的只是份超脱的淡定从容,她温和处事并不看轻赵姨娘贾环等人,为人宁静平和的同时又不乏小心谨慎。
人人皆赞宝钗端庄贤淑,殊不知她温柔沉默之下是颗比黛玉还要机警的心。她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看清贾府各色人等。袭人曾请求湘云代做些针线活,宝钗得知,深深体会湘云在家中的不易而对袭人说明情况。湘云家去时与宝玉等人难舍难分,还是宝钗看得最清楚,知道她若再不回更会被她婶娘抱怨。最后湘云说:“我天天在家里想着这么些姐姐们,再没一个比宝姐姐好的,可惜我们不是一个娘养的,我但凡有这么个亲姐姐,就是没了父母,也是没妨碍的。”由此可见,宝钗既机敏、心地又善良。
宝钗和黛玉有个共同点便是对世事看得太清。惜春曾说过黛玉总没一点看不破,可若是什么都看破了,那世上还有什么是真的呢?这点惜春倒是看破了,因而她走向黛玉的反面,然而宝钗看轻却不愿看破。她深知社会庞大的力量和自己的渺小,纵然她天性聪慧,精通文墨,却也只能随从守份。久而久之,她便选择从容对待,以开阔的心胸坦然接受现实。
都说黛玉是理想主义者,宝钗是现实主义者。其实黛玉之理想实为幻想,她在封建道德上的突破纵然可贵,却也无力;而宝钗之现实观念实为聪明选择,并非不想反抗,而是预先料到这样做结局必然是个悲剧,这在一定意义上也成就了她淡然平和的心态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
三春尽去,牡丹免不了凋零的命运,但其绝世芳华却成了永不抹去的经典。
红楼梦读后感5“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随着宝玉了却尘缘,红楼一梦终于归结。也许是由于阅历过浅,在这一部绵长细腻的经典面前,我竟有些哑言,如同涓涓细流无意间初入大海,《红楼梦》那高不可攀的艺术性与思想性,即便是在世界文学作品中,也理应。
若是把《红楼梦》单纯地当情悲剧来读,未免低估了其中的内涵。宝黛的爱情悲剧,固然反映了封建时代的专制和那时有情人难成眷属的无奈、痛苦,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曹雪芹对封建制度的抨击。而贾府上上下下所有的人物,是否都可以代表封建时代某些典型的人物?贾府的兴衰史,是否又可来影射中国整个封建社会的兴盛与衰亡?当然,这都是一些宏观的角度。就个人而言,贾府的命运是否也就是曹雪芹及其家族的命运?他思想的先进,又未尝不是隐含着对功名未就的抱怨?
这些的确是读过《红楼梦》之后应有的共识,但从那些华美传神的文字背后,我读出的则大多是曹雪芹对后人的谆谆教诲。
每每读到贾府丰裕的家产,诸如黄金几千两,白银几千两,绸缎多少匹,总会隐隐担心,如此富贵的家族到底能不能成功地延续下去,毕竟“富不过三代”的定律似乎很少被打破。果不其然,贾府中鲜见勤奋的身影,大多是笙歌不断,鼓乐不休,结果难逃败落凋敝的命运。这不免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另一个生动的例子,就是曾经活跃于历史风烟中的那一群五陵少年。他们多是皇亲国戚的后代,大富大贵,衣食无忧,不必考虑学业,不必操劳生计,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让他们变得百无聊赖。为了打发难以消磨的时光,他们互相攀比,互相炫富,为非作歹,花天酒地,结果如何?终被世人遗弃,被历史遗忘。
篇2
一位名人曾说过:“最重要的知识就是方法的知识。”读名著也要掌握方法,不是所有的名著都要一字一句去品读,而是要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对于《论语》《孟子》《庄子》之类的名著要逐字逐句阅读理解,乃至背诵。对于《子夜》《家》《围城》《老人与海》《哈姆莱特》之类的作品,我们就可以采取速读的方式阅读。而像古代四大名著中最难读的《红楼梦》则可以用概要式方式阅读。因为《红楼梦》是章回体小说,这种体裁的特点就是章章既可独立成篇又是整部小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每一回的题目就是对本章内容的简要概括,所以说章回体小说只要读了题目就能基本掌握整章的故事情节。同时,章回体小说的题目一般都对仗工整,语言优美,这是我们学习修辞的极好范例。因此,读这一类名著都可以采取概要式方法阅读。
篇3
一、想象创造法
写作需要想象。刘勰在《文心雕龙》里写道:“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写作时充分运用想象,方能“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创造出优美的意境和感人的的艺术形象。同样读者在阅读与鉴赏作品的过程中也需要发挥想象。王朝闻曾以《红楼梦》为例论及这个问题,他说:“为什么我们重读《红楼梦》分明记得它的故事情节,却仍然愿意读下去,读了又读?这是因为读者每次阅读都依靠自己的生活实践发挥想象,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它的形象。”如果说诗歌创作时作者的想象是一种无拘无束的创造性想象的话,那么鉴赏时读者在面对特定的作品的时候主要是一种再造想象。再造想象受意象的制约,鉴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审美观念适当补充发挥,当然其中还包含一定的创造想象成分。因为古典诗词一般都比较简短,短短的几行字中要表达出也许我们今天要用几百字甚至上千字表达出来的情思、场景、故事,决定了古诗中有着许多凝练之处、空白之处,需要我们运用联想与想象等思维方式,把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相结合,充分发挥思维的活跃性才能勾画出诗歌所描绘的情景,补充诗人或主人公发生的故事和的情感,才能很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在鉴赏古典诗词时,在疏通诗词大意之后,调动自己的想象思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意境填补
在古诗词中,情景交融是一种常用的手法。一般情况下,诗人总是在一定感情的支配下,选取最契合自己情感的一些景物来描写,同时也使景物浸染了一定的情感色彩。作者往往会选取一些意象进行组合,最典型的莫过于“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样一些诗句,在景物与景物之间留下了巨幅的空白,这就是让我们的想象去补充的地方。补充想象,即是想象出作者作诗时可能想象到但是不必也不可能写出的全部东西。如果能够抓住诗中出现的一些相关意象,发挥想象力把它们联系组合,再辅以适当的补充性想象,那么诗歌便不再是干枯的几个词,而是一幅更为丰满的画面。
(二)换位思考
在阅读诗歌的时候,人们都习惯“披文入情”,站在作者的角度,跟随作者的遭遇与所见所闻一步一步来感受他的悲喜。这种设身处地的想象能使我们更好地融入诗歌的情境中,消除时代与个人经历的隔阂,引发共鸣与同感。不可否认,产生共鸣与同感是鉴赏体味诗歌追求的一个方面。但是除了这种方式以外,在鉴赏的时候,对一些诗歌也可以尝试发挥读者的能动性,作更高一层的想象与发挥,进行换位思维。所谓换位思维,即把感受体会的角度从主人公身上转移到其他事物的身上,以第三者的眼光从旁感受与审视。人有悲喜,设身处地的方式有时会让读者沉浸在作者一己的主观情绪中,难以用客观的眼光来看待与评价。而作为拟人化的事物或第三者,则能够从一种预定的情绪中抽离出来,作为悲喜的见证者从旁观看与感受,这种想象的发挥带有很大程度上的创造性。
篇4
1 黛玉语言多含悲怆哀怨之情,妙玉语言多有高远超脱之意
哀怨悲怆是黛玉贯穿始终的语言基调之一,与她的感伤性格契合一体。如四十五回中,黛玉与宝钗谈到自己的病情身世和处境时说:“我知道我的病是不能好的了,且别说病,只论好的时候,我是怎么个形影儿,就可以知道了。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也不是人力可强求的,今年比往年反觉又重了些似的。”“我是一无所有,吃穿用度,皆是和她们家的姑娘一样,那些小人岂有不多嫌的。”
寄人篱下的处境和病状,就使黛玉陷入了“悲观的宿命论中”[2]。一曲《葬花吟》就吟尽了黛玉身世的全部哀音。“花谢花飞”“红消香断”“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未若锦囊收艳骨,一剖净土掩风流”“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深切地表现出了她寄人篱下的身世之痛,与前途茫茫的精神负重,情感更加悲切凄凉,哀怨愁苦。
而妙玉虽然也父母双亡,漂泊他乡,无依无靠,但她是佛门中人,与红尘中的黛玉相比,则要显得洒脱得多,她虽说做不到真正的四大皆空,但世间万物,红尘俗事在她眼中心中则要比黛玉要看得淡想得开,因而其语中表现出的思想境界就比黛玉的悲怆哀怨更高一境。如第七十六回中湘云与黛玉在中秋夜联诗,当湘云道:“窗灯焰已昏,寒塘渡鹤影。”黛玉对道:“冷月葬诗魂”,一语未了妙玉从石后转了出来笑道:“好诗,好诗,果然太悲凉了”、“只是方才我听这一首中,有几句虽好,只是过于颓败凄楚。此关人之气数而有,所以我出来止住。”
可见她对黛玉如此颓败凄楚的言词是很不赞成的。且从她的诗词言语中也能明显的感受到她与黛玉相比对待生活那份超脱和高远。如在同一回中她续黛玉湘云写道:“香篆销金鼎,脂冰腻玉盘。……歧熟焉忘径,泉知不问源。钟鸣栊翠寺,鸡鸣稻香村。有兴悲何继,无愁意岂烦。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彻旦休云倦,烹茶更细论。”接下来她说“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即:高洁的情怀我只能自我排遣,因为高雅的志趣无人诉说。其境界之高远超脱岂是一般须眉所能及的!所以脂评说:“妙卿身世不凡,心性高深”[3]。
2 黛玉语言独具特色风格多样,妙玉语言淡漠冷静严肃庄重
妙黛二玉的最大区别就是一个身处尘世而一个遁入空门,这也就造就了她们语言的最大不同。黛玉身处俗世,她不受佛门的那些清规戒律的束缚,生活丰富复杂,因而其语就显得独具特色风格多样,尽显了俗家少女生活的丰富多彩与情感的丰富复杂。她多样的风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幽默诙谐,机敏灵俏
正如刘永良所说,“曹雪芹在刻画黛玉这一形象时,不仅着力描写了黛玉的多愁善感,哀怨悲凄的性格主色调,唤起读者为之一洒同情之泪,而且也赋予了这个青春少女活泼机趣,幽默诙谐的另一面。”[4]也正是她幽默诙谐机敏灵俏的另一面才使读者更喜爱这位率真无邪的少女,才让千万人为之抛书洒泪。
如对宝玉她常借打趣来表达自己的心声:“你死了倒不值什么,只是丢下什么金又是什么麒麟,可怎么好呢”,她将两个指头一伸,抿嘴笑道:“做了两个和尚了,我从今以后都记着你做和尚的遭数。”“我有奇香,你有‘暖香’没有?”“你怎么不去辞辞你宝姐姐来呢?”由话传情,她的一颦一笑如在眼前,展示了情窦初开少女的纯真可爱,幽默诙谐及机敏灵俏。
2.2 借题发挥,刻意曲解
黛玉机智敏慧,伶牙俐齿,为了保护自己经常含沙射影借题发挥,以刻意曲解别人之意,而达到讽刺别人保护自己的目的,如第八回里,宝玉要喝冷酒,经宝钗劝说他改喝了热酒,可巧小丫头雪雁给她送手炉来了,黛玉含笑问她道:“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那里就冷死了我!”雪雁道:“紫鹃姐姐怕姑娘冷使我送来的。”黛玉一面接了,抱在怀中。笑道:“也亏你还听他的话,我平日里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些!”这话表面责备雪雁,实则是对宝玉听从宝钗劝告的一种嫉妒和醋意,但是她不能把这种心态直接表现出来,因而就借雪雁送手炉一事进行发挥,影射宝玉对宝钗的言听计从。
2.3 善用修辞,生动活泼
黛玉的敏慧还表现在她说话极少整片大套的俗话,而是言既出口,就带有精彩的修辞[5],使其语显得很生动活泼。如第二十二回中,宝钗给宝玉讲《寄生草》,宝玉称宝钗无书不知。黛玉听了把嘴一撇道:“安静些看戏吧,还没唱《山门》你倒《妆风》了。”就运用双关语表达了她对宝玉对宝钗赞赏明显地含酸不满。
她还常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她以“蕉叶覆鹿”的典故把探春比做鹿。以“呆雁”比宝玉,以“母蝗虫”来比喻蠢笨的刘姥姥。
她还善用幽默风趣的夸张,如第三十四回中,宝玉受笞,黛玉心痛的哭得两只眼睛像桃儿一般,然而见宝钗似有哭状,黛玉便笑道:“姐姐也自保重些,就是哭出两缸泪来,也医不好棒疮。”
她饱读诗书,引用典故在其语中则更常见,如:诲人不倦、胶柱鼓瑟、剖腹藏珠、惺惺惜惺惺、一目十行、过目成诵、守如处女脱如狡兔等都显示了她语言中鲜明的雅言特色。
妙玉语言淡漠冷静,严肃庄重,显示了佛门生活所谓的与世无争与四大皆空。纵观妙玉短短的千字之言,不难发现其语不论是为贾母奉茶的客套语,请宝黛钗三人“吃梯己茶”的玩笑语,还是和宝玉所讲的口是心非语,和惜春对弈品茗所讲的闲谈语,还是对邢岫烟所讲的尖刻语,不管是否出自真心,都极力在维护一个出家人应有的言谈举止。表现出了严肃庄重淡漠冷静的特点。在妙玉的言谈中,我们很少能找到像黛玉那样机敏灵俏的幽默诙谐语。她即使有幽默,也是“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即是饮牛饮骡了。’你吃这么一海便成什么了?说得宝玉黛玉宝钗都笑了”笑中也不失严肃庄重。妙玉身为出家人,她的身份就决定了她的语言也和佛门生活一样的平静淡漠。和黛玉相比无人可以让她使小性儿,让她打趣取乐,她更不可能像黛玉一样,可以用打趣、讽刺、借题发挥、含沙射影的语言来表达对宝玉的爱,来试探提醒宝玉不要见了姐姐忘了妹妹。她所说的都是那些“不打诳语”的庄重语,都是些“这遭吃茶,你是托了他们两个的福,独你来了,我是不给吃的”那样压抑情感的冷漠语。
3 黛玉语言多顺应语境合理得体,妙玉言语多纵情由性不合凡俗
黛玉虽然天性率真多尖刻之语,但她的尖刻也只对自己讨厌的人和用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她是世俗中人,她深知世俗凡礼。她的幽默诙谐都是在同辈姐妹们之间,在长辈面前却是唯礼奉上,她的语言就真切地体现出了她谨慎敏慧: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妹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几个字,不是睁眼瞎子罢了!”……后来宝玉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许认得几个字。”
妙玉孤高过洁,万人不入她的目,身在佛门,天性率真,语言多纵情由性,不屑逢迎世俗凡礼,给人不留情面。如第四十一回,贾母带了刘姥姥到栊翠庵来,妙玉为贾母奉茶,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道:“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道:“这是旧年蠲的雨水。”在这简短的对话中,我们不难发现,妙玉的洁傲与不屑逢迎权贵,没有极力讨好贾母。可见她对世俗凡礼的蔑视与不在乎。……黛玉又问道:“这水也是旧年的雨水么?”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个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使得黛玉在她们面前难堪不已,无台阶可下。类似的事情还有邢岫烟找她帮宝玉“扶乩”找玉。她虽说也在邢岫烟的陪笑恳请下帮了,但开始的批评也让她进退为难,十分难堪。所有的这些都体现了妙玉的纵情由性,她想什么就说什么,并不在乎其语言是否和世俗礼法,也从不去迎合它,更不会去计较后果。
总之,作者从真实的社会生活出发,在典型环境中准确地把握人物性格特征,通过二人相似而又绝不雷同的语言,塑造出具有互补合一性的作者理想的女性形象,展现了《红楼梦》语言的高度艺术成就。
[参考文献]
[1]高立新.红楼二玉论――论红楼梦中妙玉与黛玉关系[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2010(2):3.
[2]刘影.试论林黛玉的语言特色[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6):2.
篇5
二、添加有效音视频,为古代文学融入审美体验
文学与艺术的关系密不可分,很多古代文学作品在当时的年代就是艺术表演的底本,如上文所述的宋词,如消失得只剩文本的元杂剧。音视频欣赏的有效加入,图、文、音、像四位一体的古代文学课堂,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全貌,并以其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带给学生美的熏陶与享受。这里强调音视频添加的“有效性”,绝不单单为了使课堂有趣起来,而是要精选音视频材料,使每一分钟的播出都对学生理解作家作品具有切实的效果。讲到《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时候,为学生播放古筝配乐朗诵,以古筝悲凉凄楚的音色衬托李煜的故国之思与亡国之痛。讲到岳飞《满江红》的时候,为学生播放1983年港版《射雕英雄传》中罗文的歌唱演绎。学生每每联想剧情,心潮澎湃,与文学作品深度共鸣,久久不忘。讲到元代杂剧的时候,由于年代久远,学生总会觉得对这种文学样式雾里看花,不甚了了。在课堂上引入京剧《窦娥冤》《西厢记》选段播放欣赏,配合杂剧内容行当特点进行讲解,告诉学生不同剧种之间的差异更多在于唱腔,著名剧目的故事情节和戏剧冲突多数已经较完整地传承下来,因此,虽然元杂剧的唱腔已经失传了,如果仅从文学的角度考量戏剧底本的人物塑造与情节冲突,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欣赏当代其他剧种的同题故事来增进对元杂剧的理解。同时,这种剧种间的文学传承关系反而带给学生更多的启示,也让我们的青年学生直观地走近传统文化,接受一次心灵的震撼和洗礼。这些良好的教学效果,都是简单的文字课件所无法比拟的。
三、绘制结构性图表,使古代文学呈现发展轨迹
篇6
例2(山西新课改区)名著中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请根据你平时的阅读积累,在下面的空格内填写相应内容,完成读书卡片的制作。
名句摘录: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书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
主人公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格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得:
例3 (江苏盐城卷)《童年》最基本的主题之一是:阿廖沙的成长。__________________是作者创作这部作品的第一主题。小说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勇敢正直的阿廖沙,善良乐观的__________________,自私残暴的__________________,以及执著的__________________。
例4(安徽池州卷)读经典,学语文,首先在于读。你读过《西游记》,一定知道“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的故事。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孙悟空为什么要借芭蕉扇?他是向谁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简洁的语言把“三调芭蕉扇”的结果写出来。
一调:__________________二调:__________________
三调:__________________
例5(山东临沂卷)易中天在《我们为何要读经典》评价我国古典名著中塑造了众多经纶满腹、智慧过人的艺术形象。如有“__________________”(鲁达)一直被人们视为是匡扶正义的人,从沙僧身上我们能看到__________________(用短语概括人物的性格牲);从__________________身上我们能看到正义的化身;从“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雨雪严相逼”我们能读出__________________(人名)内心的凄苦。
例6(江苏盐城卷)请你根据阅读记忆,以及有关对偶(对仗)知识,仿照示例,复原《西游记》《水浒传》中被搞乱了的一些章回目录(答案以彼此字母代号搭配即可,不必抄写原句)
A、观世音甘泉活树B、荆棘岭悟能努力
C、青面兽北京斗武D、木仙庵三藏谈诗
E、武行者醉打孔亮F、孙悟空三岛求方
G、汴京城杨志卖刀H、锦毛虎义释宋江
J、梁山泊林冲落草I、急先锋东郭争功
示例:___J――G___
例7(长沙市)将相关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示例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孔明拳打镇关西寄人篱下
鲁达挥泪斩马谡费力不讨好
猪八戒进贾府打抱不平
林黛玉背媳妇顾全大局
例8(黑龙江哈尔滨卷)对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骨精是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途中所遇到的一个妖怪,她曾先后变成年轻女子、老妇人和老公公来哄骗唐僧师徒,但都未能逃过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西游记》)
B.劫取生辰纲之事败露后,晁盖等人投奔梁山,梁山大头领王伦不肯接纳,这让林冲十分气愤,他火并王伦,尊晁盖为山寨之主。(《水浒传》)
C.曹操是魏国的奠基者,他一生东征西讨,打了许多胜仗,但也有打败仗的时候,如官渡战袁绍、赤壁遇周瑜、华容逢关羽时,他都惨遭失败。(《三国演义》)
D.贾宝玉是贾母最宠爱的孙子,他和林黛玉青梅竹马,真心相爱。但在贾母等人的安排下,他最终却娶了薛宝钗为妻。(《红楼梦》)
例9(浙江义乌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段诗节选自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诗歌表现了诗人对爱和美的追求。
B.《红楼梦》中贾宝玉在太虚幻境看到的判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预示了林黛玉、薛宝钗的命运。
C.《简・爱》中男主人公罗切斯特热情奔放、敢作敢为又极具同情心。他虽然生长在富贵家庭,却不是那种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
D.《巴黎圣母院》中,美丽的姑娘凯瑟琳不计前嫌,在钟楼怪人卡西莫多受刑时,走上刑台,将怀中的水葫芦温柔地送到他干裂的嘴边。
例10(山东枣庄卷)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朱自清,现代作家,其散文代表作有《匆匆》《背影》《春》《济南的冬天》等。
B.(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短篇小说集。“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传闻。
C.《名人传》《约翰・克里斯朵夫》都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作品。
D.严监生、夏洛克分别是《儒林外史》和《威尼斯商人》中的吝啬鬼形象。
例11(浙江宁波卷)我也开始挣钱:我逢休息日,一大早就背着口袋走遍各家的院子,走遍大街小巷去捡牛骨头、破布、碎纸、钉子。一普特破布和碎纸卖给旧货商可以得二十戈比,烂铁也是这个价钱,一普特骨头得十戈比或八戈比。平时放学以后也干这玩意儿,每星期六卖掉各种旧货,能得三十至五十戈比,运气好的时候,卖得更多。外祖母接过我的钱,急忙塞到裙子口袋里,垂下眼睑,夸奖我:“谢谢你,好孩子!咱们俩养活不了自己吗?咱们俩?有什么了不起的!”
①这个片段出自小说《 》。
②文中的“我”是指( )。
A、伊凡B、米哈伊尔C、阿廖沙D、雅科夫
例12(安徽芜湖卷)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料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被打火处,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一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再作理会。”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只有一块大石头,掇得过来,靠了门。
(1)上面这段文字出自我国古典名著《》。
(2)从这段文字来看,林冲的主要性格特点是()
A、疾恶如仇B、胆小怯懦
C、谨慎细心D、武艺高强
(3)有关林冲的故事有的已演变成了歇后语。请你完成下列歇后语的填写。(选做两个即可)
示例:林冲看守草料场――英雄无用武之地。
①林冲上梁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林冲误闯白虎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林冲到了野猪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3(四川内江卷)有些文学人物评论,虽片语只言,却能形象地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巧妙地表现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如:诸葛亮――忠诚的典范,智慧的化身。请参照示例,从下面的人物形象中任选一位写一则简短评价。
孔乙己 关羽 孙悟空 奥楚蔑洛夫
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4(湖北随州卷)从下列三个人物中任选一个,通过一个故事情节,对该人物作出简要评价。
孙悟空 武松 保尔・柯察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5(浙江衢州卷)仿照下面两个例句,按要求再写一个。要求:①是中外名著;②写出书名、人名和有关情节;③至少运用一个成语;④句式与例句基本一致。(4分)
例句1:《三国演义》中,求贤若渴的刘备,三顾茅庐,请得孔明辅佐,成就一番事业。
例句2:《水浒传》中,嫉恶如仇的林冲,火并王伦,推举晁盖为梁山新头领,促进了梁山的发展。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6(湖北孝感卷)为了打造绿色精神家园,学校开展了营造书香校园的“名著竞读”活动。请你从《西游记》、《水浒》、《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部名著中任选一个典型人物,按下面两个栏目完成一期黑板报内容的撰稿。
①“名著人物”形象栏。(写出人名并简介其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读后一得”交流台。(写出你对此人物或此情节感受最深的一点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7(吉林卷)作者从小就受到《论语》、《孟子》、《红楼梦》等文学名著的熏陶,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你也一定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名著,请选择你熟悉的任意一部,结合作品内容或你的感悟,补全下联。
上联:读论语,懂不耻下问
篇7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人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就是虽然从整体上来看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不能尽如人意,但每个学校、班级总有少数语文尖子生,问他们经验,大多回答得益于课外阅读。吕叔湘先生在《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的问题》一文中也谈到了这种情况:“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得益于课外看书。”因此,课外阅读对高中生来说仍很重要,我们要引导学生有效进行课外阅读。
一、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科学的。”我们必须力争“使每一个学生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学生的知识体系是通过课内外的自主学习而逐渐建立起来的。广泛的课外阅读是学生搜集和汲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从课堂上掌握的知识不是很具体和容易理解的,而是意识性的知识,需要再消化才会吸收。学生可将自己从课内学到的知识融汇到他从课外书籍中所获取的知识渠道中去,相得益彰,形成“立体”的牢固的知识体系。
课外阅读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思想意识也有重大影响。“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学生更应“多读书、读好书”。几乎每位学生都有自己心中的英雄或学习的榜样,如军人、科学家、老师、英雄人物,哪怕是身边的同学或者自己的父母等。这些令他们崇拜或学习和模仿的楷模相当一部分是学生通过阅读各类书籍时所认识的。当学生进行阅读时便会潜意识地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书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无形中就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课外阅读伴随着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我们不要将课外阅读片面地理解为语文学科的学习,对于从各门学科的学习中所获得的新知识和新内容都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作为补充和配合,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和吸收。
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高中生的阅读现状却令人担忧。
二、高中生的课外阅读现状
1.学生对名著不感兴趣。我国四大名著中,《西游记》的阅读率最高,其次是《三国演义》,接着是《水浒》和《红楼梦》。但阅读的大多以电视剧为主,进行过原著阅读的少之又少。对于外国文学名著的阅读,绝大部分同学的记录是零,只有个别同学读过《基督山伯爵》、《简爱》等几部情节离奇、趣味性较强的作品,许多同学甚至连名字也没听说过。
2.没有时间阅读。高考的压力、各门学科的作业导致学生没有时间阅读,再加上部分老师和家长认为阅读课外书是浪费时间,从而限制学生的阅读,难得的假期又会被各种各样的资料和培训班占据。学生真正用来阅读课外书的时间少之又少。
可是现在的高考语文不再局限于课内知识,考的更多的是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能力,2000年7月7日上午,全国高考语文学科考试刚刚结束,河南郑州《中学生阅读》编辑室的电话铃就响了起来。电话里传来的是一个教师十分激动的声音,他说今年高考作文题的材料,就取自《中学生阅读》,这则材料他刚刚让学生训练过。学生从考场出来,个个喜笑眼开。这种有趣的现象提醒我们:广泛的阅读与学生的语文素养乃至应试能力的提高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现在的江苏省高考作文也越来越贴近时代,贴近生活。如2009年的《品味时尚》,2010年的《绿色生活》。学生如果不关注生活,不多读课外书是很难把作文写好的。
所以,我要再次强调高中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光认识到它的重要性还不够,教师还应对学生多加指导,以求让高中生课外阅读更有效。
三、老师要指导学生选择课外书
关于学生课外阅读的选择,老师要多作引导,因为“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学生课外阅读读什么是我们老师面临的首要问题。由于中学生的鉴别能力较差,加之市场上的图书良莠不齐,因此,学生课外读物的选择需要老师的指导。给学生选择和推荐课外读物,要求内容健康,有利于对他们进行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形式新颖,生动活泼,符合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深浅适度,要能为他们所接受。因而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结合课堂教学选择,在学习课文的时候,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课文渗透课外读物的推荐。如: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让学生读《红楼梦》;学习《空城计》,让学生读《三国演义》;学习鲁迅《药》,让学生读《呐喊》、《彷徨》等等;这样做,不但能够促使学生自觉地、饶有兴致地进行课外阅读,而且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印象。
2.结合年龄特点选择,高中各阶段的学生在识字、阅读能力、兴趣、爱好和生活经验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别。教师要根据他们各自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如低年级可以选一些抒情散文、贴近生活的小说来读。中年级可选一些人物传记、自己感兴趣的名著,到高年级可以找一些科技小品文、哲理散文以及有一定深度与难度的名著来读。
3.结合个性特点选择,如果对所读的书很喜欢,那么学生会乐于读,并且越读越有动力。为此,教师要摸清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喜好,然后有针对性地给他们选择书籍。此外还可以结合节日、纪念日、各种活动、历史事件、著名人物、地方文化等选择。但老师的推荐千万不能演绎为专制,应尊重学生的个人爱好。
四、老师要指导学生有效进行课外阅读
要让课外阅读发挥它的作用,还需要重视培养学生好的阅读习惯。加强课外阅读,不是单纯地做“加法”就能奏效的,学生的课外阅读一定要有正确的方法指导,否则,他们的读书便只有数量而没有质量。教师要利用课内经常性地、反复地、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指导,要借助实例(包括:课文和课外读物)指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读不同类型的文章。课外阅读的方法指导要做到有层次,逐步深入,整体推进,循序渐进。
1.指导学生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在语文教学中,精读是主体,略读和浏览是补充。可是从实际应用的角度看,略读和浏览是最常用的阅读方法。因为快速阅读可以高效、省时地摄取更多的信息,提高学习效率,适应高速发展变化的世界。所以教师还要教会学生略读和浏览,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引导学生学会集中精神,跳跃阅读,筛选有用的信息,抓住文章的重点,把非重点的部分一掠而过。注意纠正学生不良的速读习惯,强调速读“四不”: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默读。
2.指导学生掌握读书的一般步骤。由于受文体、篇幅等因素的影响,读书的步骤不尽一致,就一般的读书通常有“通读、熟读、研读、美读”四个步骤。通读是与文章的初晤,接触的是文章的“肌肤”,要能把文章读正确、流利,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熟读接触的是文章的“灵魂”,要能够理解和感悟文章的内容,以及由内容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研读就是研究性的读,对文章中的好词好句、表现手法、结构层次等进行赏析和评价,这一步骤一般适用于高年级,对低中年级不作要求;美读是对文章的“反刍”,即把文章美美地读出来,不仅要读出文章的主旨,而且要读出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情感和自己的个性。当然不是所有文章的阅读一定要有这四个步骤,对于一般的文章通读即可,而对于有重要价值的文章则一步也不能少,甚至还要“不厌百回读”。
3.指导学生学会不同文体的读书方法。建议学生:对于诗歌、散文,一般要品读、诵读,感受诗中所蕴含的作者真挚的情感,品味诗歌语言的音韵美;对于小说要默读,读时要注意人物之间的关系,各个情节之间的联系,把握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对于议论文要研读,抓住文章的论点,分析作者用来阐明自己观点的方法和过程;而对于古文则需要进行边查字典边读的查读、诵读,领略并学习我们祖先的智慧与才华……
篇8
孩子的课外阅读总爱选择这些时尚、流行、图多的电视、游戏的相关产品内容,进行快餐式浅阅读,三五下就翻完一本书,谈及阅读感受,仅仅停留在“好玩”,局限于模仿一些语言动作,严重缺少反刍性思考。
这就要求我们光注重量的积累是不够的,还要重视阅读的品位。
《课标》(2011版)特别指出阅读教学中要“提高阅读品位”。
阅读品位,就是指阅读主体在阅读活动中从期待视野到审美体验的层次和等级。它是与阅读主体(阅读者)选择的阅读对象(期待阅读的作品)、阅读意义(期待得到的结果)、阅读感受等紧密相连的。它们之间的差异导致阅读者呈现不同的选择取向。
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品味,引领提升他们的阅读品位,是我们老师要努力去做的。
1 兴趣培养是起点
南风效应告诉我们教育学生要讲究方法,你怒对学生拍桌打椅,甚至体罚,会使学生“大衣裹得更紧”;采用“南风”式的教育方法,你会轻而易举地让学生“脱掉大衣”,达到你的教育目的,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阅读兴趣是服务于终身发展的,更不能冒进。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读书的兴趣取向会有所不同。笔者花了大量的时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1精心布置教室环境
充分利用墙壁的空白空间,让每一面墙壁都能说话、说好话,在教室的窗口处设书柜图书角,在几个窗台处放上几本绘本,在后面开阔的地方放故事书或其他文字较多的书。设立多个板块:“好书荐读”、“书海采撷”、“读写绘”、“爱上阅读”等。缤纷的学生天地,独具匠心的设计,为学生找到通向适合自己阅读的书藏的小径。
1.2温馨诵读引入故事
“我们对文学的品味,就深深根植于这些曾经听过的故事、我们对故事的需求,以及我们对故事的诠释与理解中。孩子们彼此交换着听到的童谣、童话、传说,以及幻想故事,这一切都驱使他们日后成为一位读者。”孩子刚入学,识的字很少,笔者就在课堂上、晨会或者下午课前五分钟读简短的儿歌给全班听,如一些习惯养成、纪律教育内容等的。后来笔者就读各种故事。在班级里经常讲讲有趣的童话故事,诵读一些美文,如《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做一片爱读书的树叶》等等。一年级的学生最早的阅读绝大部分就是以听老师读、听家长读为主,慢慢地识字量多了,才有了自己的阅读。在老师娓娓的故事诵读中,孩子闻到了墙那边的书香。
1.3家校联手推荐阅读
在听读了一段时间后,笔者专门开了一次家长会,跟家长朋友聊聊阅读,告诉家长阅读的作用,向家长推荐一些绘本和拼音读物,如《我爸爸》、《我喜欢书》等,引领家长支持孩子阅读。笔者还建议家长一个星期至少带孩子去一次书城,即使不买书也没关系,至少孩子经常到书城熏陶读书氛围也是好的。
1.4关注成长因时推荐
孩子们不断成长,推荐阅读自然不能一成不变。知识的海洋对于孩子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宇宙的奥秘,地球的形成,海底世界的奇幻,森林王国的趣闻,历史人物故事,未来的幻想……都会引起他们认识世界的炽烈欲望。然而一般情况下,孩子难以在没有任何人的指引下恰当选择课外读物,所以我们要有计划地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
2 适“度”选择是导向
课外读物的阅读,必然会涉及到“度”的概念。
2.1结合所学课文,选择拓展阅读
比如学了课文《司马光》后,笔者推荐了《动脑筋爷爷》、《阿凡提的故事》等。笔者给学生讲12生肖的故事,最后笔者说:为什么老鼠要排在第一位了,它那么小,还怕猫。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这时笔者说,想不想知道结果呢?学生纷纷要笔者讲,笔者却故作神秘的说,想要知道答案,《十二生肖的寓言故事》里有哦,这样孩子们再读起书来津津有味的,可起劲了。三年级《海底世界》学后,可以推荐《海底两万里》等《海底世界的奥秘》书,高年级的孩子对学校活动参与热情越来越高,自主意识越来越强,我们可以根据成长需要推荐《今天我是升旗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2.2结合学生兴趣爱好,选择拓展阅读的内容
书海无涯,舟楫安在?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针对不同的个体,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智的发育,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一面,孩子们有的喜欢军事科技,有的喜欢漫画,有的喜欢动物;有的对海洋感兴趣,有的对宇宙感兴趣,我们可以让孩子自主选择。兴之所至,金石为开。每一位杰出的人物,不论在哪方面有所成就都是兴趣和努力的结果。只要是健康的,我们要积极鼓励阅读,为学生的兴趣阅读提供方便。
3 品位选择是关键
对小学生来说,阅读课外读物的目的就是拓宽知识面,培养兴趣爱好。对学生所读的书籍要有所了解,最好能自己读过。这样能有助于帮助学生选择性吸收。我们要发掘培养学生的拥有:
3.1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在儿童阅读的书籍中正确指引孩子认识事物的方向,让孩子拥有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很重要。《喜羊羊与灰太狼》是所有孩子都喜欢的,我们是严防死守杜绝孩子看,还是善意引导去粗取精地看;是去看红太狼的暴力,灰太狼的愚笨和弄巧成拙,还是去看喜羊羊和羊村羊羊们的团结、勤思;是漫骂或学习懒洋洋的好吃懒惰,还是指导孩子们认识懒羊羊的憨厚可爱,是告诉孩子一切太荒谬不切实际,还是引导孩子敢于面对困难勤到脑思考,认识比困难更多的是办法?相信不需笔者赘述了。
因此,帮助孩子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至关重要。孩子的阅读需要老师和家长的陪伴和引领
篇9
高考范围内的名著篇目内容长短、深浅不一,无专门系统的教材,学生本身亦层次迥异,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一定难度。目前的名著教学贯穿高中整个学习阶段,将学生自主阅读与教师课堂点拨结合,按照高一泛读、高二精读、高三应试的梯度分层进行,力求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能够熟悉名著人物情节,并具备一定鉴赏分析的能力。名著教学应高考而生,但绝非为高考而存。
一、泛读为基,逐层精读
泛读是一种略观大意、知其梗概、不探微究深的阅读方法。《边城》、《雷雨》、《老人与海》、《哈姆莱特》、《欧也妮?葛朗台》这些篇目属中短篇,泛读正文,学生需做到了解作品主要人物以及主要情节。《呐喊》属合集,需清晰掌握各篇目与人物,切忌混淆。《女神》因是诗集,且具有浓烈的时代特色,反应当时知识分子的心理追求,故可泛读各辑重点篇目,了解语言风格与艺术特色,宏观把握其艺术内涵。10部名著中《家》虽篇幅相对较长,但是人物关系较两部古典名著显得明晰简单容易记忆,情节有限,人物性格处理多属扁平,学生通过泛读通常即能够理解把握。
《红楼梦》、《三国演义》无疑是名著中的晦深之作,此时泛读应立足把握章节主要内容,在阅读指导时要求学生首先以简短梗概记忆各章内容人物。面对众多出场人物,不求把握全貌,而立足主干重点记忆。
精读要求“循文入义”做到“字训其义,句贯其旨,文循其脉,篇会其旨”,逐步进入“文会、意会、情理、神会”的境界。即要求学生做到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表达方式、总体布局、熟悉文学作品的内容,记忆其中重要的部分,又要让学生能紧抓中心,细心揣摩某些精彩段落,分析人物性格。
精读必须立足于扎实泛读的基础之上,亦应逐层推进。考试篇目中尤以“红楼”、“三国”两部文学经典为重。精读章节、精读人物逐层深入,将重点人物放置于重点章节中理解,不可相互割裂,据此赏鉴故事内容的深刻内涵,品评人物性格特点。
二、自主阅读为先,教学策略多元化
名著阅读教学应立足于平时持之以恒的阅读积淀。在高一、高二阶段就应对名著逐一通览,并整理归纳为高三作铺垫。在复习备考阶段,相对集中地做一些有针对性的专题阅读和适当的强化训练。
培养学生利用阅读及课外时间自主阅读,结合书面作业的形式,如概括章节、整理人物关系等巩固学生的自主阅读成果,为日后备考做足铺垫。自主阅读的最初阶段,读书笔记交流的方法可以使阅读深入。读书心得写作可成为阅读成果的呈现平台,让学生与作者对话,与人物对话。这种训练方式,学生要说出、写出必须熟知这一人物,熟悉相关章节,通过说写又对人物有了深一层的理解。
自高二下半期开始,适合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增加课堂讲解环节。“作为文化――心理过程的教育,有两个相互制约、相互联结、相互规定、对立统一的基本点,那就是: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在这里,自主建构是针对学生自主阅读理解名著。教师的价值引导体现在创设适宜阅读情境促进学生自主阅读,同时引导学生以开拓的思维赏鉴评价作品。教师要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且目的明确。可以针对作品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和主题、作品叙述的方式等各个方面设置问题,将作品内容解析成问题,最终着眼于解决实际题目。
名著内容浩瀚,不可面面俱到,为进一步有效阅读,针对命题形式与特点,应兼顾宏观和微观制定教学策略。首先,在备考过程中,对作家以及其创作风格、作品标题内涵、创作背景、情节梗概、主题思想这些覆盖整体的知识要有宏观的了解、归纳、识记,并注意高度概括。
其次,对作品的重要情节、片段、细节,与主要人物密切相关的故事情节、细节,则要有比较深入和细致的掌握,并能对其进行评判与赏析。在复习的时候对每部作品的重要情节进行整理归纳。如《三国演义》,可以关注著名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以及与之有关的具体情节、人物与细节;还可以关注与主要人物诸葛亮有关的故事情节以及其中涉及的细节――定三分隆中决策、博望坡出奇制胜、火烧新野、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巧借东风、三气周瑜、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失街亭与空城计、死诸葛吓走生仲达等。再如《红楼梦》中的木石前盟、宝黛初会、黛玉葬花、宝玉挨打、王熙凤弄权铁槛寺、刘姥姥进大观园、抄检大观园、元春省亲、黛玉焚稿等。
再次,对主要人物形象,要熟识能体现人物性格特征的相关故事情节、精彩场景、人物特征性的动作语言、重要语句等细节,并在此基础上整合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如2010年江苏卷简述题,《三国演义》“官渡之战”中“许攸投奔曹操”这一情节,表现了曹操什么样的性格特征?此类题型针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典型性格,列举与之相关的情节事件或者细节加以举例说明,这是侧重检测对小说中典型形象的性格内涵的感知。
三、文本阅读为主,引入影像阅读
“电影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综合了多种艺术形式,对培养人的思想道德,提高人的艺术修养,促进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影像阅读已经成为当下主流阅读形式之一。 “它可以使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图式,让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的审美对象,并加快美的信息速度,加大美的信息容量,使学生直接受到美感熏陶,以期取得最优化的教育效果。”将影像这种超文本形式引入名著教学,学生通过观察人物的表演,更容易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逐步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要充分发挥影视资源对语文教学的辅助和优化作用,同时处理好名著文本和影视资源、教与学、看与思的关系,找准文字与影视的结合点,抓住动情点,落实知识点。强调影视的魅力和优势,并非认为其可以取代文本阅读与课堂教学,而力图将其作为文本阅读的铺垫及延伸。
通过影像阅读,学生必然对名著文本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再记忆、再体验,由此完成了多次的信息摄取,为解题打下良好基础。从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来看,学生对影像的解读和储存明显优于文字。但影像阅读的比重不能超越文字阅读,从学生实际解题情况看,文字阅读与重点章节的影像阅读相结合才能够达到较好的应试效果。
江苏省名著阅读考查经过三年的发展,已经改变最初仅仅要求学生对情节或人物简单记忆的浅层方式,逐步向考查学生理解内容,赏鉴人物性格发展。这必然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自主鉴赏文学作品的习惯,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领悟内涵,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所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目前10部名著割裂考查的局面也可能被打破,教学须具备一定超前意识,立足更高的理解层面,寻求篇目之间能够比较阅读的切口,引导学生更深入的领悟文本深层次意蕴。
“阅读活动是读者和作者之间通过文本进行的一场跨时空的对话,这是世代传承的无声对话,是思想撞击出火花的伟大对话”。当高考与名著对接,意味着人们对文明精髓的自我肯定与传承。名著阅读教学须不断在实践中探索,为学生提供新的视角,启发学生在更高层次上领悟文学作品内涵的丰富性和多元性,从而真正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眼睛与心灵来阅读有价值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在有限的阅读时间里,高效把握名著内容和形式,在应试之中完成对名著价值与作用的重新估量与体悟。
参考文献:
[1]肖川.从建构主义学习观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4):3.
篇10
中学生的写作现状让我们一线教师深感担忧。究其原因,我认为学生作文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写作兴趣缺少,怕写作文。对初中生的调查显示, 70%以上的学生对作文敬而远之。学生们一听到要写作文,就愁上眉梢,一听说不写作文,就欣喜若狂。2.学生写作素材缺乏,言之无物。学生生活阅历浅,整天“三点一线”,社会观察少,阅读有限,导致素材积累有限。写作时极尽东拼西凑之能事,草草应付。3.学生写作技巧缺损,杂乱无章。审题不准,层次混乱,中心不突出,语言平淡。乱写一气是不少作文的通病。4.学生思维能力缺失,肤浅片面。文笔幼稚,依然重复昨天的故事。这一系列的现状和问题不能不让人深思,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我们该怎么进行语文写作教学?
一、激活兴趣点
点燃激情,体验成功。爱因斯坦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在写作教学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喜爱写作。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老师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激励学生,激发写作兴趣,点燃写作激情,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充分调动写作积极性。我们要坚信,每一个学生内心都想写好作文,他们也能够写好作文。我们要相信每位学生在作文方面都有才能,都有独特的闪光点。我们对每一位学生有良好的期望,并通过各种态度、表情和行为方式等将这种期望巧妙传递给学生。学生获得积极期待的信息后就会受到鼓舞,就会更加信赖教师,就会积极写作文。我们关注学生的写作练习,努力发现其闪光点,把成功之处总结出来,在班级或更宽的空间交流,学生就会尝到成功的甜头,从而激发兴趣。
(一)吸引关注法
在写作教学中,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动或方法,唤醒学生对写作的热情,树立写作的信心,激发写作的兴趣,激活写作的潜能,从而为提高写作提供不竭的动力。
如 “佳作”贴上墙。“佳作”,一是指整篇文章,但更多的是“片段”,这样可以激发更多的学生的兴趣。我们先将有特色的作文分类整理,一般按下面几类整理:精彩的题目,精彩的开头,精彩的结尾,精彩的文段,好的结构,立意好的,材料鲜活的,语句精彩的,全文优秀的。然后分类打印出来,附上简短的点评。先在语文课上,表扬有亮点的同学,特别突出对写作后进生的亮点的肯定,让全班同学鼓掌加以激励,然后贴在教室的墙上,让学生相互学习。“佳作上墙”,能有效的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促使他们表达潜能之花美丽绽放。
(二)成果激励法
在写作练习中,努力挖掘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或在全班范读,或上白板展示,或年级交流。模仿风风火火的电视节目“我要上春晚”,我们开展了佳作展示活动叫“我要上白板”。把同学写得好的作文(整篇文章、优美片段、漂亮词句)打印好。通过电子白板用PPT的形式在班里展示,或全班齐读,或个别品析,以便共同提高。同学把自己的作品能够上电子白板视为极大的光荣,称为“我要上白板”。自从有了这项活动,同学对写作十分投入,从惧怕写作到期待写作,从“叫苦连天”到“跃跃欲试”。
这种活动能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互相学习,互相欣赏,最终提高写作水平,成功的喜悦是最有力的催化剂和兴奋剂,将引领学生从一个高度到达另一个高度。
(三)榜样带动法
在写作教学中,借用一双“慧眼”,仔细搜索,努力发掘具有写作潜质的学生,鼓励他们广泛涉猎,积极阅读,认真写作。向报刊杂志推荐他们的作品,并且组织他们参加作文比赛,从而达到通过写作特长生的榜样作用来调动全体学生的写作激情。
二、激活积累点
生活探骊,书本觅珠。学生们积累素材有两个渠道。第一个积累点是生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鲜活的写作素材。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生活是一个万花筒,蕴藏着写作的源泉,那里有人生百态,那里有善恶美丑。引导学生走近生活,学会生活,热爱生活,享受生活。作文时就有了无尽的素材,就不会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书中有不少素材。但是,学生的“三点一线”生活方式,要获取素材谈何容易。第二个积累点是书籍,让学生博览群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积累经典的写作素材。
(一)生活提炼法
引导学生向生活提炼素材:留心校园,观察生活,提炼写作素材;走进自然,体验生活,捕捉写作灵感;深入思考,感悟生活,抒发写作真情。留心校园,关注生活。上课期间,提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留心校园花草树木在不同季节的变化。让学生看观察暴雨下的校园、烈日下的校园、下雪后的校园,和学生一道观察,指导积累素材并让学生写作。指导学生要用心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指导学生观察老师和同学在不同境况下的变化,比如老师在课堂上、课后、晚会上、运动场上的不同;同学在教室里、寝室里、体育课、晚会上的不同。需要注意的是,把观察和写作结合起来,让学生即时把观察所得写下来,在班上交流,教师需要及时而中肯的点评。
(二)文化吸纳法
篇11
《辞海・词语分册》将“涵”解释为“沉浸”,而“泳”是“游于水中”的意思。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曾说过:“学者读书,须要致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省察。”其中“缓视微吟”应是吟唱时的神情专注和自我陶醉,而“切己省察”则是结合自身的玩味和赏鉴。朱熹告诫读书者勿“贪多务广”,“终日勤劳,不得休息。而意绪匆匆,常若有所奔走追逐,而无从容涵泳之乐……”也就是说,读书要获得一种“涵泳”的快乐,“终日勤劳”、“意绪匆匆”不是读书的正确方法。他还说过:“读书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其味也。”“从容咀嚼”就是阅读时的涵泳。可见早在宋代“涵泳”已被视作语文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而受推崇。
我们学习古诗文要求做到“口诵心惟”,“口诵心惟”有点类似于古人所说的读书要求做到三到:口到、眼到、心到。而“涵泳”应是“口诵心惟”的更高层次,因为涵泳能让读书者体验到无穷的乐趣,将之比喻为:春雨润花,清水溉稻,鱼入水中,溪流濯足。古代除了朱熹、,还有其他许多文学大家读书喜涵泳,孔子晚年很爱读《周易》,翻来覆去地读,使穿连《周易》竹简的皮条断了好几次,留下“韦编三绝”的佳话;北宋大文学家苏轼也曾说过:“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二、“涵泳”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涵泳是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时隔数千年,涵泳是否依然有着耀眼的光芒?答案是肯定的,因此我们应该很好地继承和运用它,特别是学习文言文的时候。《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古诗文提出这样的要求:“加强诵读涵泳,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的确,针对当今机械诵读有余而涵泳不足的教学实际,我们应该大力提倡“涵泳”,争取早日让学生领略涵泳的艺术魅力,并尽快使学生脱离诵读无用功的苦海,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
古人为文往往简洁含蓄,文中语句有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熟读精思、不咀嚼涵泳无以晓其味、尽其义、品其美。因此现代教学仍需要重视文言文诵读涵泳,我们要向古人学习读书的经验,熟读成诵,涵泳咀嚼,努力追求“文若己出”的境界,把个人感受同作品情感结合起来,在审美享受中陶冶情操。
三、实施“涵泳”的方法和途径
虽然涵泳是古已有之的方法,但我们对它并不熟悉,因为我们离开它已经很久了,如今我们要主动地亲近它,希望它能给我们带来欣喜和收获。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呢?
(一)教师要端正诵读态度来引领涵泳
有些教师上课的时候只要求学生读,自己并不读,更不用说范读。虽然教师的诵读很难达到朗读录音带那样语音标准和声情并茂,但至少可以通过范读告诉学生怎样的语句该用怎样的语调、语气和口吻,哪些地方需要停顿等等。教师的诵读示范还对学生起到一种激励作用,受激励的学生会更投入、更自信。通过诵读涵泳可以创造性地再现历史,拉近与古人的距离,实现与古人气息相通、心灵相融的教学理想。可以说,涵泳是直抵作者情感彼岸的航船,所以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端正诵读态度,积极参与涵泳。诵读水平高的老师要告诉学生怎样通过涵泳来提高诵读能力;诵读水平不佳的教师,只要肯学习,和学生一起进步,同样可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教师要给学生留出空白以促进涵泳
教师要懂得“布白”艺术,即不可将教材讲全说透,要留出空白让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本无生命的文字符号变得有声有色、可触可感,允许“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使学生尽享创造的快乐。当然,联想和想象要合理、恰当,通过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进一步促进涵泳。例如,讲解完《鸿门宴》后,可放开学生的思维:若刘邦被项羽杀死,历史将怎样改写?项羽会成就霸业吗?这样的问题有很强的自主性和趣味性,所以多数学生会积极参与、大胆想象,小组之间交流之后,又可分出较佳观点,这样的交流过程可大大促进学生对人物性格的把握,例如,同学们对“刘邦死后项羽能否成就千古帝业”展开讨论,绝大多数同学认为项羽难成霸业,因为他刚愎自用、轻信寡谋又有点妇人之仁,这样的性格决定了他的悲剧命运。讨论过程中的推敲、咀嚼就是涵泳,通过涵泳,同学们对项羽的悲剧性格有了进一步了解,也能渐渐领悟到司马迁笔下项羽这个悲剧英雄的人格魅力。而这种领悟又非教师的讲解所能授予的,因此教师要懂得“布白”,并让“布白”成为一种艺术。
(三)教师要结合人物分析来促进涵泳
人物形象分析一直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可是能让课文中的人物鲜活起来的教学环节――“涵泳”却被忽视了,学生往往对文中人物性格特点了如指掌,可是一旦让他们扮演文中的角色,就会惊慌失措,因此所谓的分角色朗读常常也是流于形式而已,学生根本体味不到分角色朗读的快乐和人物语言的艺术魅力。所以人物形象分析之后还要作进一步涵泳,让人物语言符合它本有的口吻和语气。文学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往往性格各异,不一样的性格又通过人物语言表现出来,所以诵读的时候,既要充分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又要加强涵泳,准确把握人物说话的语调和口吻,从而成功再现历史人物。如《鸿门宴》中,刘邦和樊哙说了内容大体一样但侧重点不同的一番话。通过涵泳我们会有所顿悟:刘邦的话主要是替自己辩解,说起话来带着谨慎陪着小心;樊哙是一员忠于刘邦的虎将,坦率直爽,又有“不避死”的大勇,因心中替刘邦抱屈,所以讲起话来慷慨激昂,但他又不是蠢笨之人,他说的话得符合他主子的要求,所以他称项羽为“大王”,为刘邦喊屈也是站在臣子请赏的角度。所以在诵读刘邦刚见到项羽的一番话时,要表现出刘邦的能言善辩、以屈求伸,要抓住刘邦为迎合项羽的妄自尊大、沽名钓誉而不惜贬低自己的心理,要读出刘邦的小心谨慎;朗读樊哙闯帐时说的那段话,要表现出樊哙的理直气壮和义正词严,要把握好樊哙替刘邦抱屈和劝诫项羽的口吻,要读得激昂。涵泳不是件容易的事,须用心体验,不断揣摩,直至和角色融为一体。通过涵泳才能读出人物的喜怒哀乐,达到“呼之欲出”的效果,这样才是取得诵读的大成功,才能彰显语文学科独特的魅力。
(四)教师要结合故事发展的情势来涵泳
《左传》经常通过简短的描述来表现当时情势发展的状况,诵读的时候要分清形势,正确处理语句的抑扬顿挫和读音的轻重缓急。情势危急的地方,要语速加快甚至连读;情势缓和的地方,则要读得缓慢一点,仿佛为之松了一口气。如《烛之武退秦师》中,佚之狐的那句“国危矣”,要读出忧心如焚、心情沉重之感;“晋军函陵”、“秦军南”语速则要加快,以此表现晋秦联军来势凶猛;“夜,缒而出”读的时候,要表现出当时形势的紧张和烛之武临危受命的从容。
(五)教师可以根据句末的语气词来涵泳
句末语气词往往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个语句的含义,例如,《烛之武退秦师》中郑伯的那句“是寡人之过也”,它是个判断句,“也”就是一个表判断的语气词,从这个“也”字,我们深深地感受到郑伯的真心悔过和对自己的深深责备。再如烛之武说的那句“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句末连用两个语气词以加强语气,从这两个语气词我们也可以体味出烛之武内心的无限伤感和满腹牢骚。类似的句子还有“邻之厚,君之薄也”,句末语气词“也”所表现出的不仅仅是在陈述一种事实,更显露出烛之武真心替秦伯着想的真诚,因为唯有真诚的话语才有打动秦伯的力量,也唯有正确的把握才能表现出烛之武的卓越才能。
(六)教师可以根据句子的结构来涵泳
句子的结构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来区分,区分“主谓宾,定状补”,只有确定了句子的成分,我们才能准确找出语句的停顿。如“晋军函陵”、“秦军南”都是主谓宾关系,在主语“晋”、“秦”之后停顿,因为它们后面的“军”皆为名词活用作动词,解释为“驻军”,在句中作谓语。又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在“微”的后面要停顿,因为“微”是连词,是“假如没有”的意思,“夫人之力”是偏正短语,中间一般不停顿。当然,对句子结构的正确分解是建立在对句子意思的完全理解上,不然,难免会出现肢解语句的情况。
篇12
新课程改革一直致力于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在语文教学中,需要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学法,让学生能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并不断内化,形成一种意识和能力,形成一种语文学习习惯。我认为将批注法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它在提高师生思考问题、发展独立阅读、个性化阅读的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批注法教学的实施前提条件
1.选择恰当的文本用于批注。
理论上所有的作品都可以进行批注。但在实践中,为了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教师在选择批注文章要注意审美性、科学性、趣味性、思辨性、发展性等原则。
2.激发兴趣,营造气氛。
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中做到“乐学、善学、优学”,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当代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只有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对课堂学习才有一种安全感,才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因此,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可以给学生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
3.教给方法。
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教师首先要教给批注的方法。
批注按所注位置可以分为:“眉批”、“旁批”、“尾批”。按所批内容可以分为:注释、提要、批语、警示语、增删。在使用批注式阅读法时,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批注符号:如“”圈,标在文章的难词下面。“――”直线,标在文章中需要着重领会加深记忆、理解的语句下面等。
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运用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先“学”后批,即提供一些名家批注的范本,或者网络上的批注,或者教师自己的批注,由此,学生就能了解批注的形式和特点,也可以感受到个性化解读的乐趣,学起来就有的放矢了。
二、批注法教学的具体实施环节
1.自主批注预习反馈,确立目标。
学生在预习时对课文中的生字、难词、段落层次、主要内容、中心句或精彩的句子等做出记号。同时,也可以在书页的空白处做眉批,写上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写上自己没读懂的问题,然后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汇总交与老师,教师参照反馈信息设计教学重点――课文研读批注的问题或话题。
2.辅助解读,扫清障碍。
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疑难,将知识性问题和学生无法体验和认知的问题加以介绍或讲解,比如《红楼梦》前五回的作用,《阿Q正传》中“假洋鬼子”吹牛的意图,老葛朗台的一些带有商人职业特点的动作细节,等等,这些不是青少年凭简短的人生经验就可以立刻理解的,所以需要教师做必要的解读,为批注扫清障碍,使得学生思考活动更加简明,阅读更加专一。这种辅解读有的出现在开头,有的出现在结尾,有的随机出现于教学过程的各个大小环节中。
3.寻找批注的“切入口”。
(1)寻找情感的触发点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批注要引领学生找准情感的触发点,寻找文本中的令人感动处或震撼人心处。在此基础上,潜心会文,通过默读、静思、感悟,迸发出一串串思维的火花。
(2)寻找文本的质疑点
质疑的过程是潜心会文的过程,是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怀疑求进的过程。教师应为学生指示质疑的路径,即让学生掌握质疑的内容。如,整体三问质疑:写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语言技巧质疑:基本要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写作技巧,等等。这样,学生感到有规律可循,自然在批注时“胸中有丘壑”。
(3)寻找课文的赏析点
运用批注法教学时,若从字、词、句、章入手,可以让学生分析其表达方法、写作特色等,如此,更易让学生感到有规律可循。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即“定向精读”,或评人物,或评手法,引导学生在课堂有效的时间内更加直接深入地仔细揣摩文本,一课一得。
比如《药》这一课中,为了理解小说的主题,我所设计的批注切入点就是:“在小说里小栓是个微不足道的角色,很多同学都关注他的命运,你能够理解作者塑造这个人物的真正意图吗?”这个问题是学生在预习时普遍关注的,虽然不是小说的主要情节,但从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入手加以解读,却照样可以达到把握主题的目的,既不背离作品题旨,又切合学生的体验。
针对内容比较通俗浅显的课文,可以借助对一些具体问题的分析讨论,刺激学生发现阅读中的不足,激励学生深入研读文本。比如《项链》一课,我就以解答课后思考练习一二两题的问题为起点,对研读课文的切入点的选择做了调整,请学生分析思考:“‘丢项链’这件事情对玛蒂尔德来说,是成全了她,还是败坏了她?”问题本身不具备暗示性和判断性,正反皆可立论探究,激发了学生研究文本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关注文本,克服脱离文本、空发议论的浮躁学风,使阅读成为一种脚踏实地的行动和习惯。
4.分享感悟,提升思维。
“分享”更追求一种心灵上的感悟和发现的乐趣。师生此时都是读者,共同体验作品给大家带来的艺术魅力,共同完成对文本的解读。所谓“提升”,不过是通过教师的推动,使学生的思维能够更上一层楼。”这里面有通常教学中采用的策略――总结、归纳、点拨,但也有作为一个“读者”的教师主动地参与,把自己的读书方法和感悟与学生共同分享。比如教师向学生展示自己批注过的课本,交流自己读书的心得,师生互相评点,等等。
三、运用批注法语文教学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1.改变仰视解读的心理习惯。
在新课程改革中,选编教材出现了很多新的篇目,但很多教师依然按照固有的思维模式思量人和物,缺乏批判精神。既然要实施批注法教学,教师首先要从自身开始改变,否则,只能是批注法教学变成了“翻译”式教学。
2.允许学生合理解读,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质疑和批判精神。
学生由于知识水平、生活体验的不同,在批注式阅读中会形成较大的差异,教师要有耐心,要承认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从接受式学习到批注式阅读,学生要经过一种心理上的断乳过程,自信心的增强,质疑和批判精神的养成,需要教师的大力扶持,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批判和质疑,鼓励学生敢于摆脱习惯、权威等定势,打破传统、经验的束缚和影响,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判断、提出自己新颖独到的见解。
批注式教学,直入文本,少有迂回,让师生始终坚守“文本意识”;批注式教学,是阅读教学刻意留下的“空白”,给学生以读书、思考、体悟、表达的时间;批注式教学,学生随感而发,纵横驰骋,体现了“在只言片语中立论”的中国思想文化特色。它是一种解读文本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要做的就是坚持与发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实实在在地动起来,培养出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让语文课成为唤醒学生主体意识、个性意识的大平台。
参考文献:
篇13
传统译论在二元对立认识论哲学的影响下,文本中心论和作者中心论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译者的主体地位不被承认和接受,译者的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重要作用也往往被忽视。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的主体地位也渐渐得到认识和认可,研究译者主体性成为了翻译研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自此从各个角度分析研究译者主体性散见于论文和论著中。本文以接受美学为理论基础,选取埃兹拉・庞德英译的华夏集为语料,从而探讨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的体现。
二、接受理论对译者主体性的彰显
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教授汉斯・罗伯特・姚斯 (Robert Jauss)首先提出了接受理论,其代表人物还有伊瑟尔( Wolfgang Iser)。接受理论将研究重点从原来的作者对作品关系转向作品与读者的关系,同时也是读者中心论范式的一种理论观点。它不再只是关注于对过去文本的理解,而是研究读者在整个文学接受活动中的作用。[1]
姚斯强调读者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还提出了期待视野:“接受者由先在的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转化而来的关于艺术作品形式和内容的定向性心理结构图式。”[2]读者在阅读一部作品前,都已具有文学阅读经验和生活经历构成的一种先在理解,这就决定了读者选择作品的标准,影响到读者对原作内容的理解,也关乎读者对作品的最终接受。接受理论另一位代表人物伊瑟尔认为文学作品内具有许多空白点和不确定因素,等待读者(隐含的读者)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主体意识去填补作品中的空白并使得文本的未定性具体化。[3]
译者在翻译过程的选择、阅读和表达三个阶段都要发挥主体作用,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是翻译研究中重要的内容。查明建和田雨对译者主体性做了这样一个界定:“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4]作为译文读者和审美主体有自己的期待视野,这就决定他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选择文本的标准。译者通过不断阅读理解填补原作的空白和使未定性具体化的过程就是其主观能动性的体现。译者作为作者在表达创作阶段,也需创造性地考虑读者的接受水平和审美情趣。
1、译者作为读者的主体性体现
译者在文学翻译过程中首先充当的是读者,他能动的参与到原文本中与原文作者进行交流。译者的思维方式,文化阅读经验以及生活阅历等构成了其对文学作品的期待视野,也称文化先结构。译者运用其特有的期待视野积极地参与选择文学作品,这就决定了译者选择文本的内容和意义的取舍标准。在翻译过程的选择阶段,译者作为读者,根据其特有的期待视野,主动发挥其创造性和主体性选取合适的文本。
2、译者作为阐释者的主体性体现
译者主体性还体现在作为阐释者对原作的阅读和理解上,按照接受理论的观点,文学作品中存在着文本召唤结构,因此作者要利用已有的文学积淀、审美水平、艺术鉴赏力和创造性,首先找到第一文本的空白点和不确定性,然后合理地填补这些空白点并处理未定性。译者作为阐释者依其期待视野不断理解第一文本,填补说明文本的召唤结构,从而出现了译者在自己的文化参照系统里,按照审美观念来理解出的第二文本。
3、译者作为作者的主体性体现
翻译是一种创作,译者翻译出来的作品最终要让目的语读者阅读和接受,因此要充分考虑到译语读者的存在,预测其接受水平和审美情趣。然而译者不能将他阐释理解的所有和第一文本相关的内容(也就是第二文本)全部如实写在译文作品中,他的创作目的既然是最后让译语读者接受,就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目的语进行改写与表达,原作的过去视野和译者现在的视野不断交流,使译者创作出适合目的语读者阅读的第三文本,达到译语文本的最佳接受度。
综上所述,在接受理论观点下,译者主体性体现于整个翻译过程中。在选择文本时,译者作为原作的第一读者,根据其特有的期待视野主观能动的选择内容和意义均合适的作品。在阅读和理解阶段,译者作为阐释者对文本的不确定性的处理,依赖于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在表达创作阶段,译者扮演了译文作者的角色,译者要创造性的翻译出考虑译语读者接受水平和反应的作品,使目的语读者享受到原语读者在阅读原作时的感受和效果。
三、庞德英译作品华夏集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在20世纪的英美现代诗坛上,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极为推崇中国的古典诗歌,对中国古诗做了重要的研究和译介工作,大诗人托马斯・斯特尔那斯・艾略特称其为“我们这个时代中国古典诗歌的发明者”。
正因为带着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极大兴趣和热诚,庞德仰仗东方学者著名汉学家厄内斯特・费诺罗萨(Earnest Fenollosa)翻译了19首中国古诗并将其于1915年4月以华夏集(也称为神州集)为名出版,这部诗集被看作是庞德对英语诗歌最持久的贡献。[5]接受理论的视角从分析探讨庞德在翻译华夏集的过程中如何发挥其主体性,以及读者达到了怎样的接受效果。
1、诗歌的选择
上文提及完整的翻译活动包含选择、阅读理解以及创作表达阶段。庞德在翻译的第一个选择阶段中首先充当的是原文的第一读者,他运用特殊的期待视野积极主动地选取合适的文本。庞德是意象派的鼻祖,他在选取文本时有着明确的翻译目的,他希望能找到支持他诗学思想的作品。中国的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的表达,这与他的意象概念不谋而合。他的翻译目的是通过译介中国古诗,宣扬其意象主义。庞德的创作正值一战时期,那时人们身心饱受战争的摧残,庞德选取的这十九首古诗大都表现了离愁别苦。
庞德对“意象”的解释是:在一刹那间呈现出理性与感情的复合体。[6]意象派诗歌理论要求诗歌用精准的语言客观地呈现事物,诗歌作者的主观感受是以凝练的语言靠意象呈现给读者。庞德选取的这十九首古诗中有很多意象的表达,例如李白《玉阶怨》(The Jeweled Stair’s Grievance),题目虽为(The Jeweled Stair’s Grievance),整首诗中却无任何抱怨的诗句,而是通过简单客观意象来烘托出哀怨的氛围,这是庞德选取这首诗翻译的原因和目的。
2、未定性和意象的处理
翻译不仅仅是改写或信息转换,还是一种审美再现的过程。[7]傅仲选认为翻译是一种审美活动,把翻译实践界定为是审美主体(译者)通过审美中介(译者的审美意识)将审美客体(原文)转换为另一审美客体(译文)的一种审美活动。[8]因此,庞德英译中国古诗,他作为具有审美能力的阐释者,是按照自己的审美观念来阐释这些作品。
庞德认为李白的《玉阶怨》是诗歌意象最好的表现。题目和诗句的不确定性,就为庞德阐释原诗创造了可能,庞德在阅读这首诗时领略到李白正是借用文中简明的意象表达来自然烘托出全诗的忧怨气氛,全诗贵在有怨言却没有直说,把一位宫女的哀怨表露无遗。因此庞德遵循了原诗的特点,没有根据个人的喜好随意添加删除修改原文的意思,而是能动地阐释了这首诗歌,将原诗的意象客观不加评论的用“the jeweled steps”,“the dew soaks my gauze stockings”和“the clear autumn”直接呈现出来,填补了该诗题目和诗句中的空白,使得题目中的“怨”和译文中不确定的意象的“怨”吻合,由此不难看出庞德对原诗意象不加雕琢修饰合理的处理以及良苦的用心。
再比如以李白《送友人》(Taking leave of a friend)。李白的这首诗歌有很多的译本,由于不同读者有其特殊的先理解,这首歌仿佛是一支乐曲在不同的听众中激起不同的回响,其他译者为了追求原诗的古韵用生涩古旧的字句表达,而庞德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采用简单凝练清晰流畅的现代语言客观地进行阐释,传达诗人的情感感受,形成了送别的意象。在庞德看来,译本是给现代人读的,要让读者看得懂就必须使用现代人日常使用的语言。他说:“没有一首好诗是用20年前的风格写的,倘用这种风格写的话,就足以说明作者的思想源于书本、传统和俗套,而非源于生活”。[9]庞德使用现代人使用的日常语言去阐释中国的古诗,所有的用词都非常简洁准确,因而原诗中呈现的客观意象正以读者看起来或被理解的形式自然地表现。
3、创作与表达
根据接受理论的观点,译文存在的价值以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为基础才能实现。在创作表达阶段,译者作为作者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创造出能让译语读者接受和阅读的译作。
以《青青河畔草》为例,第一句“青青河畔草”,庞德译为“Blue, blue is the grass about the river”很显然他将原诗中的“青”译作了“blue”,这是因为在英语中“blue”的所表达的是忧郁怅惘的,因此庞德用这个词去表达“青青”,说明他在翻译时考虑到了西方的读者,关注了读者的需求,用译语读者更容易接受的“blue”,使全诗字里行间的哀愁表现地淋漓尽致,让读者由这个词想到了文中孤苦的呐喊与寂寞的生活。“have overfilled”表达出一种诗歌的动感,将柳树尽情舒展和主人公无边孤寂的动态画面呈现给了读者,这有助于读者理解原诗的深意,逐渐使得原诗的视野和目的语读者的视野相融合,进而到达读者的最佳接受度。
庞德在翻译《送友人》这首诗时中,“此地一为别”,“一”译为“here”读者在读这句时好似感受到作者送友人发出的一声简短无奈的叹息,这个词简单的翻译却体现出译者的用心,希望通过加强语气来让读者对全诗有更深的体会。此外,这句“挥手自兹去”中,庞德将挥手译为“clasp hands”这一动作,增加了读者对全诗离愁别绪,友人不忍分离的理解。而“萧萧班马鸣”这句庞德在末尾增加了“as we are departing”,则用英语的进行时,为读者描写出友人挥手告别,频频致意的动作,这体现出庞德作为作者对目的语娴熟的驾驭能力和书写技巧。
四、结语
通过以上的研究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庞德英译的十九首古诗在翻译活动中的选择、阅读理解和创作表达阶段分别体现了他作为译者对原诗的理解,是他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将原诗中不确定因素具体化的结果,也是原诗视野和读者的视野不断交流的产物。庞德发挥其译者主体性译介中国古诗不仅让外国人领略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思想神韵和艺术风采,而且使中国古诗得以广泛传播,并继续焕发生命力,从某种角度甚至赋予了中国古诗新的审美价值。因此,在接受理论的指导下,译者通过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可以创造出更好的作品。
【参考文献】
[1] 郑红霞.从接受美学理论视角下看《红楼梦》四个英文节译本中歇后语的翻译[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8(10).
[2] 姚斯霍拉勃著,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59).
[3] 王宁.沃夫尔冈・伊瑟尔的接受美学批评理论[J].南方文坛 2001(5).
[4] 查明建,田雨: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谈起[J].中国翻译2003(1).
[5] 刘立胜,廖志勤.国学典籍海外英译中超文本成分研究―以李白诗歌《长干行》三译本为例[J].民族翻译,2011(4).
[6] 苏冰.埃兹拉庞德诗歌意象实现的认知诠释[J].泰山学院学报,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