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道德行为的培养方法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说服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要求学生遵守道德规范、养成道德行为,首先要提高认识、启发自觉、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就需要运用说服的方法来讲清道理,只有学生的认识提高了,认识到道德的必要性,才能自觉去履行。说服的应用很广,无论运用哪种德育方法,都离不开提高学生的认识,都需要结合运用说服的方法。在说服的过程中,采用了各种方法加深学生的道德认知,他们理解得越深刻,就越能自律。所以我经常采用多种方式对他们进行说服,如给他们讲一些小故事,让学生们说其中体会到的道理;让学生们对于自己周围发生的事件进行讨论评论;我还在网上下载一些励志的或者有感染力的视频片段让他们观看,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个性不同,对于道德的认知也不同,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他们的独特性,对于有些孩子,他的道德认识水平达不到同龄孩子的正常范围,对他的要求和教育方式就要特殊对待,如我班一年级的孩子,今天上课时说话了,语文老师让他站了一会。课后我问他:“以后上课还说话吗?”他说:“不说了”“为什么不说了啊?”“因为我说话老师会让我站着。”我听了哭笑不得,在他的意识里只是因为会有惩罚才不去做这件事情,并没有从根本的原因去考虑,之后我平静的问他:“如果你在听一个很有趣的故事的时候,有人在你旁边说话,打扰到你,你没有办法专心听故事,你觉得会怎样?”“我会觉得有点生气,他吵到我了。”“对,那个人打扰你听故事了,他做得不对,对人没有礼貌。同样的道理,如果你上课说话,会不会打扰到其他同学呢?”他想了一下,答道“会。”“是啊,因为你上课说话会影响到其他同学学习,影响老师讲课,而且自己也会学不到知识,这么多的坏处,所以以后不要这样做了。老师让你站起来只是为了提醒你,上课要专心听讲,知道吗?”孩子点了点头,并说道:‘“以后我上课不说话了,因为自己学不到知识也会影响别人。”我想,他明白这个道理了。
2、反复实践道德行为
人们只有在反复的道德行为的实践过程中,才能加深道德认识、巩固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也只有在反复的道德行为的实践过程中,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自觉性,完善和稳定道德品质,以便在以后指导其行为。拿一些小事来说,教师如果常常带领学生做一些“帮一帮”、“扶一扶”、“扫一扫”的好人好事,久而久之,等学生养成习惯了,即使是没有教师的带领,他们见到这些事情也会自觉的去做。因此,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将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反复的实践。我现在带的是一年级的新生。从开学第一天我就强调,老师和值日生打扫卫生非常的辛苦,所以同学们尽量不要往地上丢垃圾,地上有纸了,下课就捡一捡扔到垃圾筒里。我连续说了几天后,我就没有继续像开始时那样强调了,但是明显看到,教室是卫生保持得不错,虽然同学们不太会主动捡纸,但是扔纸的不多了,这时,他们已经有自觉性了,并且初步养成了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了。
3、家校结合
篇2
一、中学生道德行为问题影响因素分析
1、学校道德教育存在偏差
学校在加强学生道德教育过程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学校为了抓教学质量,而严重忽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加之学校的道德教育教学教材缺乏,不能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提供必要保障。即使学校进行道德知识的教育,也只是分散在各个学科的教科书中,对于道德教育的内容偏少,并且教师对道德教育的方式只是局限于说教,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学生的叛逆和抵制情绪,使学生认为道德教育过于空虚,进而会导致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流于形式。
2、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的道德教育也有着重要作用。虽然中学生在学校中已逐渐脱离对家庭的依赖,但家庭仍然是中学生生活和成长的重要环境,对中学生的道德观念影响很大,因此,家庭环境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会深深影响他们的行为和方式,并影响学生人格塑造。不良家庭教育价值观对于中学生的道德教育也会产生影响。在市场经济拜金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一些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过度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不重视孩子的道德教育,进而导致家庭教育的目标偏离。
3、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
社会环境复杂多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充满了一些不良因素,尤其在当下一些不良风气滋生,比如在寻求职业的过程中,为了选择好工作,有些学生通过走后门等方式和功利主义等不良现象的过分追求在学生中产生了很坏的影响,还有许多家庭倡导让孩子早些离开学校的思想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学生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和侵蚀。由此可见,不良社会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等外部条件很容易会导致一些中学生道德行为失范。同时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过程中,一些人过多追求个人利益,也直接影响了中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
二、培养中学生的道德行为的对策
1、创建优良校园道德环境
校园文化会对学生的道德行为和情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要重视校园文化对学生的熏陶作用,加强对校园环境的美化和优化。针对当前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学校可以通过校园网络的建设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正确发挥校园网络的思想教育功能。加强良好教育环境的营造,建立积极的课堂氛围,倡导良好的学风和道德教育环境,确保学校成为丰富道德教育内容和活动的重要阵地。因此,要优化学校德育内容、形式和方法,充分发挥学校在学生道德行为中的主渠道的作用。
2、强化家庭道德教育的作用
针对家庭教育对中学生道德行为的深刻影响,所以要尽可能提高家庭教育在中学生道德行为培养过程中的作用。由于学生的许多时间生活在家庭中,中学生价值观念的初步判断会受到父母的影响,所以这就要求家长首先要从自身做起,教给孩子正确的价值体系,并在实践中严格要求自己,给孩子做践行道德观念的行为。同时要严格区分关爱和溺爱。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应该以爱为基础教孩子明辨是非,而不是盲目的顺从和溺爱孩子。另外在家庭教育中,家务劳动也是培养孩子道德行为的重要措施。做家务可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经常做家务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可以帮助他们抵御贪图享受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家庭教育要积极配合学校的道德教育。家庭要积极配合学校共同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品质。加强与学校老师的密切联系和沟通,和孩子一起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素质教育活动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行为水平。
3、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会对中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很大影响。良好的道德行为离不开社会环境的优化。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为中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并且会对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所以为了推动中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应该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打击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活动。同时要加强对中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自觉杜绝低俗文化的侵害,提高中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学生文化建设的投资,为建设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奠定物质基础,并加大舆论正面引导,加强对学校周边网吧等场所的整治,营造积极的校园周边环境,确保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加强社会环境的综合治理,加强对污染因素的控制,进一步净化社会教育环境,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总而言之,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行为教育是关乎民族未来发展的重大任务。但是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却存在重智轻德、急功近利的不良现象,针对当前影响中学生道德行为的因素,要有针对性的加强对中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需要依靠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协调,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不断创新对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充分净化道德教育环境,使道德教育真正发挥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让学生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和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参考文献:
篇3
1.道德同一性对道德动机的整合
道德同一性或称“道德自我认同感”、“道德自我同一性”,从心理层面上看, 道德同一性被界定为:“个人如何思考自身和愿意成为什么人的自我概念, 是道德理想与个人同一性的会合, 在某种程度上是将道德价值流入个人的自我感”[4]。“道德同一性是道德判断转化为道德行为的重要自我调节机制,是激发道德行为的重要动机”[6]。传统的道德动机模式,并不能很好的说明道德行为问题,道德行为的动机并不是简单的认知“好人”的结果,“纵观道德认知的经验研究,我们发现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仅显示出较小程度的相关”[2];布莱西在1980年的研究中证实了“单独的道德认知在解释道德行为时发挥了很小的作用(解释了大约10%的变量)”[3];这种微弱的关系被称为“判断行为缺口”,这说明在道德领域仅有道德认知是不够的,还要以更综合的概念框架来理解道德范围和道德功能的复杂性,因此该文以布莱希的道德同一性理论为基础,试图通过实证研究探索影响道德行为的深层原因。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对成都市某高校350名大至大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回收有效问卷342份有效回收率97%;大一92人, 大二 83人, 大三82人,大四85人;男174人, 女168人;人文社科类 156,理工类186 人 。
2.2研究工具
2.2.1道德同一性问卷
万增奎在Aquino & Reed(2002)的道德同一性问卷基础上进行修订,最终得到的道德同一性问卷包括16个项目,问卷采用5级评级,其中内隐维度项目9个,外显维度项目7个,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达到了0.85,其中内隐维度0.83,外显维度0.74,具备满意的心理学测量指标。
2.2.2大学生道德行为问卷
徐丽莎编制的大学生道德行为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包含七个维度:利他、学习、公德、孝顺、尊重、爱国、爱心,该问卷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都在0.657一0.783之间,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2,分半信度为0.847,其结果符合测量学的要求
2.3研究程序
使用 SPSS17.0进行描述统计、 方差分析、T检验、 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大学生道德同一性及道德行为现状及二者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3.数据分析
3.1大学生道德同一性与道德行为的基本状况
3.1.1大学生道德同一性的基本状况
大学生道德同一性的均分为 3.93±0.65,其中道德同一性的内隐维度均分为 4.14±0.74,外显维度均分为3.66±0.67。配对样本 t 检验的结果显示(表1), t=7.65, p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被试的道德同一性总体水平以及同一性的外显和内隐两个维度,在基本的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如性别、年纪、生源地上均无显著水平的差异,但在专业这一变量上,人文社科类(M=39.39)专业的学生与理工类(M=36.2)专业的学生(p =0.015
3.1.2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基本状况
被试的道德行为分为七个维度,分别为利他、学习、公德、孝顺、尊重、爱国、爱心行为,其中爱心(2.1)与学习(1.9)行为均值较低,处于6点量表的中偏下水平,道德行为总体均分(3.3)及其他各维度的平均分皆处于6点量表的中偏上水平;
此外,基本的人口统计变量与道德行为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专业的大学生在总体道德行为及其他七个个维度上的得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生源地这一变量上,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在利他行为(P=0.036
3.2大学生道德同一性与道德行为的相关性
道德同一性和道德行为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道德同一性总分与道德行为中的五个维度(利他、公德、孝顺、尊重、爱国)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在(0.36-0.44之间);道德同一性内隐维度得分同样与道德行为这五个维度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在(0.40-0.52之间);道德同一性外显维度与与道德行为中的六个维度(利他、学习、公德、孝顺、尊重、爱国)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在(0.23一0.40之间)
3.3.大学生道德同一性对道德行为的预测
以道德同一性总分、内隐维度得分、外显维度得分为自变量,以总体道德行为为因变量做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道德同一性总分已达到容差0.000的限制,表明此变量与其它两个自变量存在严重的共线性问题,因此这一变量剔除,内隐及外显道德同一性这两个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但道德同一性外显维度对道德行为的预测能力并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表2显示内隐道德同一性对总体道德行为有显著预测作用(P
4.结果讨论
4.1大学生道德同一性特点分析
4.1.1大学生道德同一性整体状况分析
结果显示,被试的道德同一性整体水平较高,其平均分为 3.93,处于 5 点量表的中间偏上的水平,其中内隐道德同一性得分(均分=4.14)显著高于外显道德同一性(均分=3.66)。道德同一性的内隐维度对应的是自我价值感的内在自我,是自我对道德特质的内在认同,表现为道德特质在自我感中的重要性;道德同一性的外显维度对应的是外在公共自我,是在日常的人际互动中所想要表现出自身所具有的某些道德特质的程度。内隐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外显维度的结果表明,大学生具有较高水平的内在自我的道德认同,道德特质在这一群体的心目中仍然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显示出了道德教育的成果,然而,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即使有着较高水平的道德意识,但在实际活动中却难以实践,许多学生并没有作出与他期望成为道德人相一致的道德行为,这可能是因为,一个人的自我同一性是多元的,除了道德同一性,还有职业、政治、民族、权利等多种的同一性,因此有可能其他的同一性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道德同一性的力量,从而抑制了道德行为的出现,这一结果也指出了“知与行之间的差距”,揭示了大学生日常道德行为中的知行脱节的社会现象。
4.1.2大学生道德同一性的差异分析
独立样本 t 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被试的道德同一性总体水平以及同一性的外显和内隐两个维度,在基本的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均无显著水平的差异,但在专业这一变量上,人文社科类(M=39.39)专业的学生与理工类(M=36.2)专业的学生(p =0.015
4.2大学生道德行为特点分析
4.2.1大学生道德同行为整体状况分析
当前大学生道德行为总体水平良好,其平均分为 3.27,处于6点量表的中间偏上的水平,尤其是在爱国和利他等方面得分最高,但在学习及爱心行为上得分较低,道德行为的具体方面的发展并不平衡。
4.2.2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差异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及专业差异,但年级差异结果表明,在爱心行为这一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由事后检验发现,大学生道德行为表现基本呈V字型,从大一到大三爱心行为得分呈递减趋势,大四得分又有显著回升,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大一学生作为刚进入大学生活的群体,他们身上还保留着高中时期的教育痕迹,比如高中时期较为严肃的治学环境对学生们的道德行为有着较强的约束作用,然而在熟悉大学生活以后,由于外界约束的减弱,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也会相应的滑坡,最后在面临就业以及社会生活的压力之时,他们的道德意识会再度激起相应的道德行为,这也是为什么他们的道德行为会在大一到大三呈递减趋势,而在大四出现回升。这也提醒德育工作者,要对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培养保持长期的关注,既要重视新生的德育观教育也要对老生的德育思想给于充分的重视;除了年级这一变量对大学生道德行为具有影响作用外,大学生在不同生源地、是否具有学生干部任职经历以及是否参加过志愿活动等因素上,也在道德行为某些维度上存在着不同水平的差异,这提示我们道教育的内容与手段要具有针对性,针对不同背景的大学生施教重点也应有所区别,同时要注重学生在道德实践方面的加强,通过让学生承担更多的角色,获得更高的道德责任感,从而培养较高的道德同一性水平以激发较多的道德行为。
4.3.道德同一性对道德行为的影响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道德同一性总分及其内隐、外显两个维度都与道德行为及其各维度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其中道德同一性内隐维度与道德行为的相关程度(0.40-0.52之间)总体上要高于外显维度(0.23-0.40之间),这表明道德同一性与道德行为之间具有显著的一致性,这与布莱斯的道德动机理论以及Aquino 和 Reed 的研究结果:“道德同一性越高预示着做出志愿者行为的比率越高”的结论相吻合。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道德同一性的内隐维度对总体道德行为有着显著预测作用(P
5.结论
总体而言,大学生的道德同一性及道德行为水平普遍较高,这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校德育的成效;但在道德同一性上,大学生的外显维度显著低于内隐维度,也说明了大学生道德实践上的欠缺;此外,道德同一性与道德行为二者呈中等程度的正相关,并且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前者能够解释后者31.9%的变异量同这一研究结论启示德育工作者可以从学生自我道德同一性的角度进行道德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学生道德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万增奎.西方心理学道德动机观的研究进程及展望[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92
[2] S. A. Hardy,G. Carlo. Identity as a source of moral motivation [J]. Human Development, 2005,48:232- 256.
[3] Blasi A. Bridging moral cognition and moral action: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Psychology Bulletin,1980,88: 1-45.
[4]Nasir,N.S,&Kirshner,B.(2003).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Moral and Civic Identities[J].Applied Developmental Science ,7(3):138~147.
[5]万增奎.道德同一性的心理发展与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8.
篇4
一、转变观念,促使评价主体多元化
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单向型评价模式中,教师俨然是集教练、裁判、法官等角色于一身,缺乏基本的民主、平等意识,造成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分离,评价不再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对话、理解和协商,而成了评价者(教师)单方的独断专行。为了纠正评价主体过于单一产生的弊端,教师必须树立开放的评价理念,壮大评价主体队伍,使单向型的评价方法转变交互型的评价方法,保证德育评价的公正、可靠和有效,真正促进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首先,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之一,即学生自评和学生间的互评。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一是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其对自身道德行为进行反思,充分了解并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从而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二是可以实现传统的总结性评价向发展性评价转变,更注重在德育过程中随时提醒学生道德行为养成方面所出现的问题,以便于及时改正,从而凸显德育过程的教育价值。
其次,让家长成为评价主体之一,构建家校结合的评价模式。家庭是学生道德行为养成的主要场所之一,家庭教育对学生的道德认识有着不可替代的深刻影响作用。加强家校合作,可以使家长更清楚地认识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认同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激发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家长的主动参与可以有效防止家庭教育的缺失,弥补学校教育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最后,让社会成为评价主体之一,架设社会评价通道。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展现道德水平、养成道德行为的重要形式。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要求社会实践单位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思想认识、纪律意识、团队精神、动手能力等方面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可以引起学生对自身道德行为的反思,并加以改进。
二、立足全面,重视评价内容多元化
道德教育的目的不仅仅体现在道德知识的掌握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学生的道德水平,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构建全面考察学生综合素质的多元化内容体系。
个体道德行为养成的过程中,道德认识是前提,道德情感是契机,道德意志是保障,道德行为是归宿。知、情、意、行,相互促进,缺一不可,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因此,德育评价不能只考察学生道德认识水平的高低和道德行为的优劣,还要考察道德情感的厚薄以及道德意志的强弱。没有道德情感的诱发和道德意志的推动,就没有道德行为的养成。这就要求德育评价应涵盖知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各方面的内容。
三、关注过程,实现评价形式多样化
传统的德育评价方法只是对经过一段时间的德育学习后的学生进行一次道德总评,评价的结论只是给予学生在一个集体中的相对位置,并不能有效地通过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性德育评价方法,更注重评价对象的道德行为的发展状况和养成过程。发展性德育评价的性质不是给学生做定论,而是给学生提出参考意见,让他及时了解自身的优点和缺点,促使他在认同评价结果的同时加以反省,从而激励他扬长避短,实现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目标。
首先,发展性的德育评价方法是以承认学生自身的阶段性差异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为基础的。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需要综合采用多种评价形式(如观察评价法、调查评价法、测评性评价法、表现性评价法、计分评价法等),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使德育评价常态化、动态化。
其次,评价主体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要求评价形式必然是多样的。要做到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道德水平,就必须把过程评价与总结评价、课堂教学评价与实践活动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等有效结合起来,权衡轻重,综合评议,既客观反映学生特定阶段的道德水平,又充分照顾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主动性。
四、交流互动,发挥评价发展
发展性德育评价的目的是使学生在评价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自内心地发扬优点,改进缺点,不断实现发展目标。换言之,评价的目的不是遏制和定论,而是激励和发展。发展性德育评价是持一种欣赏的态度,全方位、多角度地观察学生,并借机促进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借助通信、谈话、座谈等各种形式进行沟通交流,慎重使用评价结果,随时表扬学生的优点,指正学生的过失并加以正确的指导,既可以使评价发挥其发展,让学生道德水平获得长足发展的空间,又可以为学生下一阶段的发展提供丰富可信的背景资料。
篇5
中图分类号:G621;G62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8-0008-01
品德学科致力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因此,由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的转化是本学科的最终要旨。教师在执教品德课程时,切不能以道德说教为手法,而应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自觉主动地形成道德认知,并在一系列的道德判断和道德情感的激发下外化为道德行为。
一、创设良好的道德学习情境,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认知
正确的道德认知是实施道德行为的起点,没有符合道德规范、积极正面的道德认知,不可能促发让人称赞、被社会拥护的道德行为。道德认知反映的是个体对整个社会道德规范、道德现象和道德行为的基本认识。正确的道德认知为道德行为的养成奠定坚实的根基,更是指导个体实施道德行为的先决意识。而道德认知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自己的特定规律:学生在自主积累诸如好人好事、购物的学问、爱护花草等方面的道德材料时,会对其产生敬佩之意,萌发学习的信心,产生遵循社会道德规范的道德认识,再通过老师的积极引导,从而使道德概念渐入脑中,以应用于社会事件的道德评判。因此,教师在教学品德与社会的过程中,不仅要积极创设良好的道德学习情境,还要将个体生活环境的差异纳入设置范围,从而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认知。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从一滴水说起”一课时,教师通过生活中有关水的使用场景,唤起学生对节约用水的共鸣,感知水对于人类和生活的重要性。本课的第二环节是“小水滴看中国”,教师先让学生谈谈对中国水资源的认识。接着教师播放了一则缺水地区现状的视频,里面谈到了中国西部干旱地区的状况,学生们非常惊讶,从而升华了对水的认知。这样,就提高了学生在生活中节约用水、水资源再利用的环保节水意识。
二、注重学生道德情感的激发,促使学生由道德认知向道德情感升华
道德情感作为高级社会情感的一种,是在具备一定道德认识的基础上,根据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道德现象和道德问题所产生的憎恨、喜好、敬重等个人情感,更是连接建立道德认知和实施道德行为的关键一环。随着道德认知的不断深入,道德情感将被逐步激发,待这种情感升华为强大的精神力量后,便会激励学生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从而促进学生思想上的进步。反映在品德课堂上,便是积极营造顺应情境的教学氛围,创设学生周边、真实存在的道德情境,让学生能够感同身受,从而实现道德情感的催化,达到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提升情感修养的目的。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家庭的记忆”一课为例,无论是父母,还是祖父母、外祖父母,每个家庭成员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都倾注了极大的心血。为了让学生感受长辈小时候的艰苦,与现在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拟好问题,向长辈询问过去的事情。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将家里存放的、有年代感的老物件带到课堂中,并配上背景音乐,让他们拿着老物件深情讲述长辈的过去。这种安静祥和的氛围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触动学生的情感心弦,激发他们对长辈过去的情感体验,并扩展至对长辈的尊敬、家庭的热爱和对亲情的珍惜,然后将这种敬老爱家的道德认知上升为道德情感。
三、扎根真实社会中的道德生活,促使道德情感激发道德行为的实践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过:“要使社会道德规范成为学生的个人道德行为准则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学生接受社会规范作为个人认知和信念,二是这种认知和信念被亲身感受到。”因此,教师进行品德学科教学时,在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积极的道德认知,激发起坚固恒定的道德情感后,就应鼓励学生将学校与社会进行衔接,踊跃参加社实践,将道德认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这也是在实践教育中检验道德认知,提升道德涵养,完善道德评价体系,促进道德行为转化的重要途径。以三年级下册“有多少人为了我”一课为例,教师要激起学生更为浓厚的道德情感共鸣,并让学生将道德动机转变为道德行为。例如,学生可以满怀感恩之心走出教室,给校园里的清洁阿姨递上擦汗的毛巾;学生也可以走上街头,给环卫工人递上一块毛巾、一瓶水,陪他们聊聊天,讲讲学校里的趣事,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这样能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增强道德感受,为真正养成尊敬劳动者、感恩社会的道德行为习惯提供实践机会。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品德学科最重要的教育目的是引导学生道德行为的实施,以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但要达到这个目标,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在品德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实际,引导学生建立道德认知,激发道德情感,并在逐步稳固的基础上,一步步促进学生实施道德行为,为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保驾护航。
篇6
职业道德行为是个人在一定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指引和激励下,表现出对他人或对社会所履行的具有道德意义的一系列具体行动。
良知,就是判断是非善恶和正当与否的理智。汉语中的“良知”和“良心”相连,一词可析为两字∶一为”良”,即道德;二为“知”,即认识。“良”字一旦与“心”或“知”联系起来,则从来都只有道德的含义。
一、良知和职业道德行为的联系
我和一位在工作中遇到麻烦的学生有过一次对话。我批评了他在实习期间迟到较多的行为,而他的反应不是预料的显露出悔改之意,而是愤愤不平,说经理也经常迟到,但科长却要拿他说事。说看透了科长这个“坏家伙”,就想克扣员工,碰见领导却是真正“小人”一个。末了他对我说了自己的想法,以后不会迟到了,要以科长为范,学会“划水”的艺术。
他的话让我深深地思考。在学校期间,我们的学生接受着良好的正面教育,他们充满着理想,坚信会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可进了实习岗位,为什么一些学生的行为会产生较大的反差?一些原本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在他们的心中似乎很快消融,转而出现的是对利益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其行为也渐渐变质了。
我觉得这当中有着很强的社会因素。学生的心灵是一方净土,我们教给了他们很多美好美丽的东西,他们也在愉快地接受着。可当所学所思跟当下复杂的社会现象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发生冲突时,学生的职业道德信念会极大地动摇,行为也会发生变化。
在心理学的概念中,行为区别于一般的动作,是受意识或潜意识支配的动作,其特点为目的性和意志性。而职业道德行为是人类的高级行为,其目的性尤为明显。引起职业道德行为的外在条件是诱因,常和目的紧密相连。而引起行为的内在条件是职业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其过程带有个人的意志。如果我们把外界的种种现象看做是诱因,即外因的话,那我们的内在条件——认识、情感、意志就是内因。认为,我们的内因是主因。这对教育者的启示是:学生面对外部诱因中的不良影响,需要靠内因去约束和抑制。要让其在职场中坚守其形成的固有的正确职业道德信念,就要让其拥有基本的道德认识和对行为的规则,即是非善恶的理智判断,也即良知。
二、良知的可塑性和职业道德行为
孟子言“不学而能谓之良能,不学而知谓之良知”,以“不学而知”来定义“良知”。“良心”、“良知”在孟子那里不仅是道德之知,而且是天赋之知。但随着心理学和行为学的发展,我们知道,所谓良知的天赋性,只是为了强调其理所当然,即前人所说的天理。良知的真正起源,在于社会、家庭、学校等对受教育者在道德(主要是在人性善恶是非等)方面持久的本质的影响。
中国历史上的思想家大都强调良知的综合性、直觉性和自觉性,把良知看作一个包括理性、情感、意志、信念等种种道德意识成分的整体。我们知道,良知中“知”意味着认识、知识,而对这个“知”的诠释则多解为“理性”,即理性的认识。由此可见,良知的构建对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情感,坚定其意志,最终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行为,具有决定性的一面。
三、树立良知信念的意义
1.培养良知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们的时代在各方面都进步了:经济借助于科技得到了高速发展,人民变得较为富庶。古人说“仓廪实而后知礼节”,我们的时代由此也应是一个道德的时代。但不幸的是,我们时代最引人注目的问题却正好是道德的危机。道德的沦丧,是教育的失败。而良知的沦丧,就是人性的泯灭。因此,古往今来,在道德出现危机时,都强调良知的重要性,把它作为道德的底线。
2.培养良知是个人成长的需要
郭沫若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一个社会最伤心的现象无过于正义的沦亡。”没错,如果良知在一个人的内心中死亡,那么他和普通的动物有什么区别?良知的形成与发展在个人的道德行为中有着重要作用。良知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能推动个人的道德从认知发展为习惯。如果缺乏相应的良知,即使天天在喊着道德口号,也只停留在口头上。正如卢梭所说的“良心,你是善与恶的评判者”,人的道德行为是一种高度自觉的动作,很多情况是在没有外在直接监督的情况下进行的。一个缺乏良知的人,会丧失做人的基本准则,他的行为将会只以自身为评判准则,无视法律和道德的约束,对社会产生危害。唤醒学生坚守良知,培育学生良知信念,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培养良好道德行为的根本。
3.坚守良知是培养良好职业道德行为的基本要求
作为职业道德行为来说,更需要良知的约束。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在物质利益的诱惑下,很多人的思想发生着巨变,物质至上主义,庸俗的功利主义甚嚣尘上。在一些人的眼中,只要能得到利益,完全可以不择手段。对于他们来说,成者为王成为信条,良知荡然无存。社会上发生的“大头奶粉事件”、“三鹿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无一不告诉人们,没有了良知的职业行为会给人们带来多大的伤害。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一些不公平的做法也加重了对职业道德的侵蚀。人们总是在说商场如战场,过度地强调市场和职场的竞争性。似乎在“适者生存”这一生物法则前,一切行为都可以称为合理。存在就是合理也成为当前人们的信条。这从反面印证出良知对个体形成正确职业道德行为的极端重要性。
四、良知的内容及培养
1.良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是非之心,羞恶之心,恻隐之心;又一说是:知耻、知愧、知恩。笔者认为落实到职业道德行为培养中的良知内容则为是非观念、责任感和同情心。
2.良知的培养
(1)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念。“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是先人对我们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说到底就是要求我们有最起码的是非观。所谓“善”,就是“是”;所谓“恶”,即是“非”。在现在的社会中,一些应该坚守的职业道德,如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等,似乎只停留在一些人的口头上。一些原本错误的职业行为,如回扣、人情大于法律等却被披上合理的外衣,给予包容。作为教育者,应让学生明白社会的复杂性、错误的职业观念的危害性,以及这些行为存在的暂时性。邪不压正是每个当代人必须具备的信条。
(2)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马卡连柯这样说过:“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没有责任心就不会有真正的工作。”责任心是一种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责任心也是坚守良知的重要一环。著名教育家茨格拉夫人说:“必须教育孩子懂得他们不同的一举一动能产生不同的后果,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一定会变得很有责任感的。”教育者要让学生懂得为自己的言行负责。比如,在学生犯错误时,征求犯错者的意见,让他自己说再次犯错应受的惩罚。那么,如果再次犯错,他将付出一定的成本。这样,就能让学生逐渐了解责任的重要性。
(3)培养为别人着想的同情心。让职场中的学生具有同情心,其实并不容易,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是重要的方法。换位思考,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人与人之间少不了理解,理解也包括宽容。要教育学生懂得,未来在职场中大家都有被“冒犯”、“误解”的时候,如果对此耿耿于怀,心中就会有解不开的“疙瘩”;如果我们能深入体察对方的内心世界,主动与别人交流沟通,对自己心理的平衡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在职业道德行为的培养中,应教育学生懂得,在职场中,竞争是必然的,但人与人的联系中,不应只有竞争,还存续着必要的人性光辉。
总而言之,在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中,良知不可或缺。良知作为人性的一部分,在当今的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中,应被人们唤醒,培育,颂扬。
参考文献:
[1]马世领.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河南农业(素质教育),2010(11).
[2]何怀宏著.良心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篇7
学生品德的形成实际上是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道德行为习惯的过程,也就是社会和教育的外部影响与学生自身的各种内部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教师要完成培养学生品德的任务,必须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多种渠道来进行。
一、丰富道德知识,提高道德认识
(一)出现不符合道德行为的原因
道德认识是产生道德情感和支配道德行为的前提,在品德形成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大学生中出现一些不符合道德要求或违反道德要求的举动,其原因主要是由于:
1.对道德概念的认识错误,如把尊敬老师看做拍马、拉关系,把破坏纪律当做“勇敢、有个性”,把向老师反映同伴的错误说成“出卖朋友”等等;
2.不知道在各种活动场合应该遵守哪些规则,执行这些规则有什么意义,不执行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3.口头上知道某些道德知识,却不能按道德要求行事。
(二)提高大学生道德认识的方法
造成不符合道德行为的关键在于道德知识贫乏,对道德要求缺乏正确的理解。
1.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道德概念
道德知识与文化科学知识一样,是以理解和掌握概念的形式表现出来的。道德概念是社会道德形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的反映,学生理解和掌握了道德概念,才能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分清各种事件与行为的是非、善恶、美丑、公正与偏见、道德与不道德的界限,才能按照道德概念的理解水平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为,才能以社会道德要求和道德行为规则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作出判断,因此道德概念的掌握对道德认识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道德概念与知识概念一样,是表示一类事物的抽象名称,其形成经历着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复杂过程。道德概念的掌握依赖于一系列的条件,许多促进知识概念理解的规律同样地适用于道德教育。例如,感性的道德经验是形成道德概念的基础;提供典型的榜样,突出榜样的本质特征;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比较的方法;采用变化事物非本质特征的变式等,都有助于学生对道德概念的理解。
2.促使学生接受道德要求,并转化为内在的道德需要
在品德教育中,教师要根据社会道德规范,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提出一定的道德要求。由于学生对外部的教育影响并不是机械的、被动地全部接受,因此,教师在一个班集体里向全班提出课堂教学的行为规则时,通常是有的学生能遵守,有的学生不能遵守。这种现象表明,从外部的教育影响到学生接受教育,其间经历着一个复杂的内化过程。换句话说,外部的教育要通过受教育者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才能纳入主观的反应,形成一种力求维护和实现道德要求的愿望或意向,或称之为道德需要。当道德需要指向特定的行为目标时,可以诱发道德动机,成为推动人们按照行为准则去行动的内部动因。由此可见,教育并不能替代学生内在的心理活动,但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启发和诱导,加速内化的过程。
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重要条件是对道德教育的信服。一般来说,教师通过说服教育、组织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道德要求的正确性和执行道德要求的必要性,从而激起实行道德要求的意向。然而,这种教育方式容易使学生对道德要求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知识性的理解上或口头表达上,而不能转化为内在的道德需要,对行为不能起到支配和调节的作用。只有当学生按照道德要求行动,给集体或他人带来益处,并受到赞扬或好评时,才能体会到道德要求的正确性。这种由于实践结果引起的愉快体验,进一步促使他们产生继续按道德要求行动的愿望。心理学的研究指出,学生获得道德实践经验不是光靠个人的单独行动,而是在个人的行为受到集体的接受和验证时,才能信服道德要求的正确性。
3.消除道德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意义障碍
教育实践中经常会出现下列现象:学生理解了道德要求,也认识到执行道德要求的意义,但就是不能付诸行动,有的还出现对立情绪,严重的会拒绝教师或学校提出的任何教育要求。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这类学生由于存在意义障碍,致使他们不能接受道德教育。产生意义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列原因之一都可成为出现意义障碍的起因:
第一,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过多、过高、过频繁;
第二,学生的道德知识和经验贫乏,对道德要求的内容和执行行为规则的重要意义理解不够或不正确;
第三,对教师采取的简单粗暴、强迫命令、威胁、惩罚等方法有抵触情绪;
第四,教师在处理问题上不公正,对一些学生有成见,对另一些学生却偏爱,造成师生间的对立情绪;
第五,教师言行不一,不能以身作则和为人师表,学生对教师失去信任和尊重。
在教育工作中要尽可能地防止意义障碍的产生和发展。一旦出现这种障碍时要及早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消除。
二、培养道德评价能力
运用道德知识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作出是或非、善或恶的判断,称之为道德评价。无论对自己或他人的道德评价,都有助于加深对道德意义的理解,扩大道德经验,提高辨别和评价的能力。获得表扬、赞赏等肯定性评价的行为能引起愉快的积极情感,有利于这类行为在以后的活动中重复出现。正确的道德评价能使道德发展趋于完善,它在品德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学生道德评价能力是在社会生活和教育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并与思维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根据研究分析,大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具有下列趋势。
第一,从他律到自律。他律是指以他人的评价标准作为标准,而自律是指自己有一定的评价标准。大多数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理的成熟,逐渐学会独立的进行评价。
第二,从客观的效果到内在的动机。大学生能够把行为动机和效果联系起来考虑,但评价尚处于由直接的效果向间接的、长远的效果过渡阶段。调查表明,大多数大学生都讨厌那些“背后讲坏话的人”,认为这种人直接损害了他人的利益,而间接损害他人利益的那些“不顾他人和集体,专为自己打算”的人只受到少数人讨厌。
第三,从他人到自己。道德评价能力形成和发展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先学会评价他人,再学会评价自己。也就是说,在评价他人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以他人为“镜子”来评价自己。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大学生能够关心自己的内心活动,并能用社会道德标准来评价自己。但从总体上讲,他们对自己行为的评价还是落后于对他人的评价,经常发现他们能正确客观地评价他人的行为,而自我评价往往不是过高就是过低。
第四,从片面到全面。有些大学生通常会因为他人的一点缺点就抹杀人家的全部优点,偶尔发现别人身上的一点优点就认为是自己学习的榜样。他们对自己也是这样,一次失败就会把自己全盘否定,获得一次好成绩就会得意洋洋。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大学生道德评价水平的高低,同参与道德问题的讨论与评价机会等实践活动的多少是呈正相关。要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教师应经常性地对社会上的是非、美丑、善恶等行为做正确而简明的评价,向学生做道德评价的示范;利用教学、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对有关品德的问题开展广泛的讨论,增加评价的机会,提高评价的能力。
三、激发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总是伴随着道德认识和道德评价出现的,人们对符合道德准则的行为表示敬佩、赞扬,对不符合道德准则的行为表示厌恶、憎恨等,这类情感属于道德感。道德感的内容极为丰富,如爱国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集体主义情感、荣誉感、自尊感、友谊感等等。
(一)道德感的表现形式
1.直觉性形式
对某种情感的直接感知所引起的情感是直觉性形式的道德感。这类情感的出现既迅速又突然,自觉性较低。例如,在考试时,学生由于突然产生的恐惧感或荣辱感,立即制止了作弊行为。这类情感形式的表现是与人们过去的行为在特定情境中受到集体舆论的影响,以及行为结果的成功或失败有密切关系。
2.想象性形式
联想起具体的人、事物、事件的形象而激起的内心体验是想象性形式的道德感。这类形式的道德感具有自觉性特点。例如,、白求恩、雷锋等英雄人物的形象和事迹对人们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能激发人们爱国主义情感、国际主义情感、建设社会主义的责任感、义务感以及为了伟大理想而献身的精神,成为导向道德行为的推动力。
3.论理性形式
对道德要求及执行要求的意义有较正确、深刻的理解,这是论理性形式的道德感。由于这类形式的情感是在一定的道德实践经验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具有自觉性、深刻性和持久性的特点。论理性形式的道德感在大学生的道德感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激发大学生道德感的途径
1.对学生进行道德认识教育的同时,激发他们的情感。如在讲述进取、诚信、维护集体利益的人物和事迹时,用充满赞赏的语言和表情,引发尊敬、羡慕的情感;在讲述懒惰、欺骗、自私的人物和行为时,要伴随不满、指责、否定的表情和语言,激发学生愤慨、厌恶的情感。
2.提供榜样的具体形象和生动事例,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大学生正处在积极地探索人生之路、寻找自己美好前途的关键时期。良好的道德形象是社会道德准则的典范,教师要选择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或事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这有助于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3.激发和保持健康的情感,预防和消除不健康的情感。学生中经常出现为自己或集体的成就兴高采烈,遇到失败或挫折而伤心难过,对他人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等现象,这些都是健康的情感。学生中也会出现对同伴的成就、进步嫉妒,对他人的不幸或失败幸灾乐祸,对自己偶尔获得好成绩而得意忘形,遇到一点失败就灰心丧气等现象,这些是不健康的情感表露。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清这两类情感的不同性质、范畴和后果,引导他们以健康的情感对待自己和周围的人和事。
四、锻炼道德意志,增强抗诱惑力
学生在品德形成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下列现象:接受了道德要求,有了道德行为目标,却没有相应的行为;有的学生已开始付诸行动,由于不能排除干扰和克服一定的困难,因而达不到预定的行为目标;有的学生不能抵御各种诱惑,因而酿成过错行为或品德不良行为等等。这类现象多半是由于自制力差、缺乏毅力和恒心、道德意志薄弱、缺乏调节和控制行为的力量所造成的。
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必须重视道德意志培养和磨练,增强抵制各种诱惑的能力。教师在工作中应注意到:
第一,提供道德意志锻炼的榜样,引发学生锻炼意志的愿望;
第二,在各项活动中向学生提出适当难度的任务,让他们经过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最终取得成功,并及时鼓励和赞扬在活动中作出意志努力的学生;
第三,组织有关锻炼意志的漫谈、讨论、访问等活动,提高学生锻炼意志的自觉性;
第四,引导学生及时总结锻炼意志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激发锻炼的信心和积极性;
第五,根据学生不同的意志特征,有针对性地施以教育影响,例如,对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半途而废的学生着重培养毅力,对犹柔寡断的学生培养果断性,对胆小怕事的学生培养勇敢精神。
五、道德行为和行为习惯的训练
从道德认识到相应行为的转化,体现着道德内部意识活动形式转向外部的实践活动形式,这是品德形成过程的一个阶段。基于品德属于一种特性或倾向,从这一意义上理解,由道德认识到道德行为的转化还不能代表品德形成,那些一时的、偶尔的、具有情境性的道德行为表现,实际上只是道德的雏形。只有当品德行为成为经常化的、自动化的道德行为习惯时,才是品德形成的标志。
实现从道德认识到道德行为,再到道德行为习惯的发展,应抓好下列各方面的教育。
(一)指导学生选择合理的道德行为方式和方法
学生经常会出现好心办坏事、动机和效果不一致的现象。例如,某同学在课堂上对老师不礼貌,经常逃课,“教训”他今后要尊重老师,再也不要逃课。这类现象多半是有良好的道德动机,但缺乏合理的行为方式和方法。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确立道德动机的同时,还必须指导他们学会选择实现良好动机的行为方式和方法。
1.组织学生共同讨论完成某一活动任务的行为措施。在讨论时应围绕活动中心,提出各种可能的办法。然后,对提出的方法逐个评议,确定完成活动任务的最佳办法,并对可能产生的结果作评价。最后,决定如何进行的步骤。
2.经常性地开展分析、评议活动。教师应在生活实践中或学生集体中选择正反面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分析、辩论,直到取得一致的认识。通过具体范例的剖析,让学生领悟到要使道德动机与行为效果一致,采用何种方式方法是适宜的,何种方式方法是不恰当的。
3.正确对待和处理那些好心办坏事的行为。学生中出现不良后果的行为时,教师要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动机,并在全班同学面前明确地肯定他们的道德动机,进而指出行为方式的不当之处,再提出合理的行为方式和方法。倘若教师对产生行为不良后果的原因不作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只是就事论事地提出批评、斥责甚至惩罚,这种简单粗暴的处理方法不仅会使当事者感到委屈,而且还会怀疑自己道德动机的正确性。
(二)形成道德信念
道德信念是一种坚信道德行为准则的确信,并主动要求执行和实现行为准则的较高层次的道德需要。这类需要是产生自觉行为的强大动力,能推动人们按照自己确信的行为准则去行动,并使行为具有一贯性、持久性等特点。一些调查和研究表明,大学生的道德信念水平随年级增高而不断上升,在一般情况下,大学生的道德信念逐渐趋于相对稳定。
道德信念是以深刻理解道德行为准则,行为得到肯定性评价,以及亲身获得道德实践经验为前提和条件的,因此前面讲过的如何提高道德认识,发展道德评价能力,激发道德情感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和方法,都有助于道德信念的形成,这里不再赘述。需要强调的是,要重视学生所在的班集体在道德信念形成中的作用。班集体的正确舆论和集体行为规则不仅能使道德要求成为集体成员的行为指南,而且能使错误的道德观念和不良的行为得到制止和逐步改造。但是,在缺乏正确舆论的班级里学生中的正确信念不仅得不到支持,还会遭到嘲笑或讽刺。因此,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光靠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只有使所在的集体的绝大部分成员都确立共同一致的道德需要倾向时,个人的道德信念才能巩固或提高。
(三)组织道德行为的练习和训练
据调查材料表明,有60%的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在中学阶段形成的,还有40%的学生要在大学甚至走向社会以后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如果对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状况作剖析,可以把行为表现分为两类:一类行为是不稳定的,有明显的情境性和条件性;另一类是自动化的、经常性的行为习惯,其中包括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不良的道德行为习惯。
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在无数次重复,有组织的练习和训练,以及与坏习惯作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大学阶段是形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
有效的道德行为练习和训练应注意到:
第一,向学生讲清练习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激发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
第二,创设各种条件,促使良好的品德行为有重复出现的机会,尽可能地排除和避免不良行为的重复出现;
第三,依靠集体舆论和采取一定的教育措施,防止练习中出现松劲、不耐烦和偏离目标的现象;
第四,及时让学生了解练习的结果和进步的情况;
第五,正确地、合理地使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等强化方式,这有助于提高行为练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世富.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社,2005.
篇8
幼儿园的孩子,由于年龄关系,意识淡薄,脑子像一张白纸,没有任何颜色。他们的未来要靠我们老师去涂,什么样的色彩才能让我们的人生更绚丽呢?根据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辨别能力差,模仿性强的特点,我们要从小事做起,充分利用榜样的作用。如:有的小朋友主动给别的小朋友让路,有的小朋友借笔或本给其他小朋友用……每当此时,教师都要极力表扬。鼓励其他孩子学习这种良好的行为,教育他们在集体中互相帮助,关心别人。
幼儿时期,是思想道德种子最容易在心里生根发芽的时期。虽然他们有时还不能断定,做某件事是否道德,虽然他们还缺少一定的自觉性,但他们要尝试要模仿,他们更有向师性。他们常常把自己的老师当成道德的典范,由此看来,教师的个人素质、行为习惯,对孩子的道德行为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我们教师在规范孩子道德行为的同时,更要注重自己的每一言一行。时刻提醒自己,发挥表率作用,以引领孩子们向好的方面发展,严禁不良的行为习惯玷污孩子纯净的心灵。
二、 指导方式
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动机,就有什么样的行为。但事实表明,幼儿园的孩子,即使有良好的动机,由于不掌握方法、不善于组织自己的行为,有时也难免事与愿违。就拿一次吃午饭来说吧,我班侯梦奇为了帮老师给其他小朋友递饭,不小心把碗掉在地上,摔碎了,还把自己吓哭了。这就是缺少道德行为方式指导所造成的,要告诉孩子,做这类事时,要不着忙,端稳了,慢慢递过去,等对方接好在放手。这就很可能避免前面一幕的发生了。
道德方式的指导是多种多样的。要针对不同的行为做不可的指导,可以通过学习《幼儿一日生活常规》,让孩子明确生活的基本行为要求;可以利用故事,使他们理解某些典型人物行为的合理性,还可以组织爱护公物的讨论会,启发他们的道德行为。
三、 锻炼意志
对于幼儿来讲,他们虽然有一定的道德动机,也懂得了一些道德行为的方式,但也不一定能够坚持去做。有时还甚至发生不道德的行为。记得有一次,我让孩子们捡自己周边垃圾,就有一个孩子趁别人不注意,把自己的垃圾扔到前桌的椅子底下。被发现后,我叫来盘查时,说得明明白白,还为自己的做法感到后悔。那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这就是缺乏道德意志的结果。为了更好地培养孩子们的道德意志,可向他们提示道德意志完美的典范,讲述战斗英雄的故事,如《》、《》等,用英雄人物的高尚品质,教育孩子们要热爱集体,向英雄人物学习。激发他们锻炼意志的愿望和志向。还可以通过实际,无论天气怎样恶劣,都要求孩子坚持上学。并定期总结,及时反馈,对做得好的给予鼓励,做不好的问清源由,个别教育。以此来培养孩子们勇敢顽强,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
由于幼儿的性格不同,意志的种类也千差万别。这就要求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意志类型,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引导、锻炼,以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各种意志能力。
四、培养习惯
道德行为习惯是指稳定的经常的在一定条件下自然而然出现的道德行为方式,它是一种动力定型。习惯成自然嘛!幼儿品德的可塑性大,行为习惯较易形成。
首先,要创造良好的行为情境,让幼儿不断地重复,而且每次重复都要给予肯定或表扬。如:培养孩子诚实守信的习惯。让他们知道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人无信不立”。要求每个孩子都能诚实,重信守诺。在生活中,无论任何人、任何事,只要是诚实守信的,就表扬,反之就批评。更不轻易放过一人一事。
篇9
教育公平是当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教育理念和教育价值观,全纳教育提出教育公平,不仅要注重教育起点的公平,还要注重教育过程中的公平。全纳教育倡导教育要容纳所有学生,主张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在学生过程中开展合作学习,强调在实现班级学生统一目标的同时,满足学生个体的不同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具体来说,全纳教育包括五个特征,第一,满足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也就是说,在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教育内容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第二,促进学生全体的积极参与性。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教育过程中要调动学生全体的积极性,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第三,学生全体以实现共同的目标为前提。全纳教育的一个教育原则是向班级所有学生提供相同课程,实现课程目标的一致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遇到的问题予以及时指导,对学生取得的成就予以及时肯定;第四,满足学生的特殊要求。每一个学生因为兴趣的不同,学习需求会呈现出不同特色,因此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第五,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促进不同个性、不同背景和不同兴趣学生的合作,是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重要方法。
二、中职德育课程的特点
中职德育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它涵盖了包括思想品德、政治理论和道德实践等在内的各方面知识。这门课程在开展过程中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个特征是以育人为根本目的,这门课程通过对学生思想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和严谨的政治修养;第二个特征是以学生为基础,凸显生动形象的教学开展方式。学生对于事物和观念的认同依赖于具体的事物和形象化的事件,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开展过程中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结合,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第三个特征是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中职德育课程不同于其他学科知识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衡量道德水平高低的标准是学生的行为,也就是说需要学生将接收到的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转换,只有真正转换完成的知识才能成为高尚的道德,而道德行为的转换首先需要学生的道德认同,道德认同通过简单的道德说教是不能实现的,需要学生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情绪体验,通过积极的情绪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因此,中职德育教学的开展要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第四个特征是综合性。中职德育教学需要与学生的实践相结合,也就是说中职德育课程的开展需要教师综合教材的道德认知和政治素养要求,组织一定的活动促进学生形成道德行为,促进课内知识和课外实践的整合。中职学生在多年教育中不断加深自己的道德认识,形成自己的认知观和价值观,因此在思想道德认识的发展上表现出较高水平,但是在道德认同和道德行为上则表现出明显不足,表现出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不一致。
二、中职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
(一)在德育理论的教育过程中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
道德行为的养成需要学生道德思想的情感认同,而道德认同的实现在同伴交流中更容易实现,因此,全纳教育主张德育理论的传授要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强调以情境教学推动学生的同伴交流,促进道德认知的情感认同,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调动学生全体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员参与。具体来说,道德情境的创设以学生的日常行为为素材,对学生各种道德行为进行综合或者典型化凸显,通过学生的话剧表演或者PPT展示,引起学生作为旁观者对自己行为的自我省视,与同伴对道德行为展开讨论。这样的情境教学促进道德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将理论化知识转化为生活化教学案例,这样的案例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更能让学生领会其对自己成长的影响。同时在道德情境的创设中,要设置一些道德两难的问题,在道德两难问题的解决中,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密切道德的是非观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客观地评价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在道德两难理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采用教材中的案例,而是结合网上流行的案例“媳妇和妈妈掉进水里先救哪一个”,展开讨论,在学生熟悉的道德两难理论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道德两难是一个道德难题,但是无论怎样做都是高尚的道德行为。
(二)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典型的道德行为进行讨论
德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的转化,这就要求我们把这个转化过程通过动态方式呈现和分析出来。学生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展开关于道德理论的讨论,让学生在同伴交流中促进学生个体的特色成长和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以学生的日常行为为核心设计道德教学是突破这个难点的重要途径。包括三个环节,第一,分析本节课道德课程的主要内容,并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日常行为相联系,围绕主题选择学生典型的道德行为作为课堂开展的主要案例,如爱国主义课程教学,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主要集中为在祖国遇到危难时的保家卫国,但这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离,需要学生展开什么是爱国主义讨论,在自己的生活中怎样爱国,并举出5个例子进行讨论,教师备课案例,景点不随地乱画,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如讲礼貌、尊老爱幼、文明用语等;第二,促进学生对道德行为的分析和讨论,对道德行为是否需要改正进行讨论,例如,在随地扔垃圾教学中,有的学生表示,垃圾不应该乱扔,有的学生说,纸片无所谓,每天都有打扫的人,而且纸能够分解,有的学生认为在没有垃圾桶的地方可以扔,这是他们的问题,有的学生表示,有的脏东西,擦鼻涕的纸,三米内没有垃圾桶就得扔,拿在手里很恶心。结合这些现象,学生展开讨论,教师通过引导确立正确的道德行为,引导的过程要循序渐进。通过关于学生道德行为的讨论,促进学生道德理论和道德行为的转化,是道德养成的关键。
(三)引导学生在日常行为中养成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的树立需要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养成,这个过程需要一定规章制度的保障,规章制度是每一个中职学校都具备的,但是并没有可以执行的道德行为考核标准,同时,中职学生对学校的规章制度都具有一定的抵触心理。中职学生具有重要的自主性,发挥中职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特点制定符合学生行为的具体道德行为考核和监督机制。在上述道德认知教育和道德行为的探讨过程后,由班级学生自主决定在一定时间内要养成的行为,并建立道德行为登记表,由学生选取道德行为监督员,负责记录学生的道德行为和监督学生的道德行为养成,具体来说,在班级道德行为记录表中予以登记,以一天为单位,一天中没有出现不道德行为即为10分,出现一次扣一分。以学期为单位进行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即道德不及格,学校其他奖励不得享有。本周的行为在下次道德课上进行评价总结,包括自己关于本节道德行为的疑惑或者感悟。这样就把学生的行为作为道德开展的起点、过程和重点,促进学生行为的养成和转化,集教育和评价为一体。同时,对表现不好的学生,监督员有权予以指正。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学生主体的能动性,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群体间的互相监督,而且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篇10
一、大学生道德培养“知”“行”合一的意义
党的十报告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大学生是青年中的先进群体代表,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要完成好这项光荣和艰巨的使命,必须具备高度的社会道德责任感。因此,各高校应积极重视大学生的道德培养工作。
道德行为是道德培养的归属,大学生道德养成与否的检测标准在于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程度,即“知”“行”的一致性。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道德,还要让学生能够做有道德的事情。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往往发现很多大学生在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上仍然存在偏差,表现在思政类课程考试得分较高,但在道德行为上却表现出不协调的错位现象,即“知”“行”背离。针对这样的现象,我们必须予以重视,并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尤其是从教育者的层面找到我们能够改进的环节,促进大学生道德“知”“行”合一,由此对培养合格的祖国建设的栋梁产生积极意义。
二、大学生道德“知”“行”背离的阻碍类型
从目前我国大学生道德培养的现状来看,我们认为在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转化上存在三种典型阻碍情况。
一是大学生对道德认知不完全导致道德行为的丧失,当大学生不能完全明晰地知道某些道德是什么,失德是什么的时候,往往可能丧失道德行为,比如说现在学校基本都认同大学生恋爱自由,却很少对学生进行正确恋爱观教育,导致很多同学对恋爱道德模模糊糊,知道为恋爱打架伤人不对,却不知道盲目恋爱伤害他人情感的行为、固执追求影响他人学业的行为也是失德行为;又比如一些学校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对于爱国观念强调很多,却对爱国内涵宣讲较少,导致学生在面对一些国际争端时不能理性思考做出正确判断。
二是学生自我缺少情绪管理导致道德行为的不稳定,从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转化,从内部本质上是个人内心的自我约束做出的道德判断,而这个过程受个人情绪的影响时会导致表现出来的道德行为产生波动,一种是低频率情绪阻碍,我们认为一般情况下同学们在理智时正确认知道德后都愿意做出相应的道德行为,但当学生在一些极端情况下面临压力失去理智时,很可能影响他们的道德行为做出偏激的事情;还有一种是高频率情绪阻碍,这种情况下一些同学把道德行为作为一种随性的表现,比如丢垃圾,高兴时就多走几步路丢到垃圾桶,不高兴时就随便扔。
三是在外部缺少约束的情况下有选择的丧失道德行为,正如前面所说的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转化取决于个人内心的自我约束,但自我约束有时候需要靠外部约束来强化,当外部缺少约束时,个人内心较容易受到利益诱惑产生分化,比如当学校有严格的诚信考评机制时,学生更愿意进行自我约束,不会选择作弊,但当学生发现有同学作弊被抓后只是被口头警告,那么他的自我约束心理就会松动,在道德行为与考分的衡量下选择效仿作弊者。
三、大学生道德“知”“行”背离阻碍原因的深层分析
(一) 源头阻碍产生的深层原因
1.教学的传统模式导致的源头阻碍
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道德培养的过程中,受传统讲授式教育习惯的影响,往往走入一个误区,就是过分注重“培养”,把老师的引导作用和教育工作看得很重,而对学生的能动性、实践性却鲜有全盘的考虑。在目前的培养模式下,常常显现出“重教学轻互动”、“重考试轻实践”、“重言传轻身教”的特点,而学校和老师对学生是否清晰道德内涵、是否提高了道德素质的实际培养效果却难以把控,甚至很多学生在毕业走向社会后才暴露出道德素质低的本质。
2.德育的内容缺陷导致的源头阻碍
我国高等学校在德育内容上,表现为道德条目崇高理想化,无法贴近生活,呈现出忽视常德、拔高美德、泛化圣德的现象,难以让学生形成道德情感和道德需要,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具体来说,目前的德育教材强调了理想教育和笼统性教育,而忽视了德育内容的现实取向和个体价值取向,整个大学德育课程注重的是教导学生道德修养观、社会主义道德内涵以及传统的礼教精髓,旨在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导致大学生知道讲道德很崇高,但感觉做圣人很遥远,不知道常德也是美德。比如说,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很多同学依然没有意识到排队礼让、寝室互让、关心他人都是有道德的体现,而失德就在不经意间。
(二)情绪阻碍产生的深层原因
1.情感教育缺失导致的情绪阻碍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从不成熟转向成熟的重要阶段,需要开始独自面对学习、生活上的各种压力。相比于以往有父母的陪伴以及单纯追求升学的动机,进入大学阶段的孩子情绪更加敏感,在遭受挫折时容易自暴自弃、钻牛角尖,甚至做出伤害别人、欺骗造假等失德行为。而各高校在缓解大学生压力方面仍然比较被动,往往是等学生出现问题后来找老师,却忽视了更多时候学生们可能选择把压力藏在心里积压下来。由于高校缺少主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机制,使得老师在引导学生情感方面能起的作用非常有限。
2.忽视习惯养成导致的情绪阻碍
把道德行为当作随性表现的学生,从本质上是道德意志品质薄弱,没有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让行为自由跟随情绪发展。在目前的道德培养过程中,我们往往重视告诉学生什么是道德,却忽视了告诉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需要方方面面持之以恒。我们经常发现当学生偶尔插个队、骂句脏话等,老师很少针对这些小事对其进行教育,甚至有时候还会帮他们找理由、说好话。由于学校没有督促学生从各方面坚持养成好的道德习惯,滋生了部分同学高兴时有道德、不高兴时可以不道德的恶性习惯。
(三)诱化阻碍产生的深层原因
1.制度氛围宽松导致的诱化阻碍
虽然道德完全制度化不具备可行性,但是目前在学生管理的工作中,还是制定了一些制度条例来约束学生们不道德的行为,比如明确了不准打架斗殴、不准作弊造假、不准旷课影响课堂秩序等。如果制度能够严格执行,必然能够对学生的行为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然而学校管理制度毕竟不等同于法律,在实施中往往大打折扣。一方面,我们发现很多老师在查出违规或者执行处罚时容易同情和宽容学生;另一方面,部分高校为了保证高就业率,也会尽量不让学生留下“案底”,让警告、记过等处罚措施流于形式。
2.道德激励不足导致的诱化阻碍
激励机制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普遍被运用,通过有效的激励手段能够激发、强化大学生积极向上的行为,引导学生朝正确方向和目标发展。目前,在国内各大高校里,对学生的奖励机制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对先进集体的奖励;二是对学生学术、科研、竞赛的奖励;三是对优秀学生的评选及奖学金的评定,却普遍缺少了对道德行为的专项激励。虽然在评选奖学金和优秀学生的时候,道德素质常常被作为考评内容之一,但所占比例非常小而又以主观评分为主,导致道德素质评分在整体评分中流于形式。由于缺少了对道德行为的专项激励,学生们在其它的激励内容面前自然容易选择后者,比如说为了拿奖励而学术造假、为了奖学金而考试作弊等。
四、大学生道德“知”“行”合一的培养建议
在道德教育的方法方式上,应充分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动性,以“行”为基础,以“知”为指导,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不断创新道德教学模式。具体来讲,可以尝试改变道德相关课程的考核方式,比如注重道德考核内容的综合性,既有卷面的理论考核,又有平时的表现考核;在课程考核的主体方面,可尝试纳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老师评价等多角度评审;在道德的考核时间方面,不是课程结束就完成考核,而是在整个大学期间系统性的考核。由此建立起一种道德培养效果的反馈途径,让学校和老师能够从学生的平时行为上把控学生是否真正认知道德,是否需要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
在道德教育的内容上,学校应加强对道德的全方面全内涵教育,让学生能够充分认知道德。所谓全方面,即除了教育学生美德、圣德,更应该注重教育学生常德;所谓全内涵,即除了讲解道德的意义和概念,还应该深入细化具体的道德行为并结合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社会环境教导学生应该怎么做才是有道德,从而让学生清晰知道道德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存在于自己周边,一个人是否有道德则体现在其行为的点点滴滴中。
加强对学生的情感关怀,建立有效机制引导和帮助学生缓解就学压力。由于大学阶段的孩子们还没有足够成熟,一些事情在老师看来微乎其微但对孩子影响则非常大,这就要求学校和老师能够换位思考,认识到学生们存在的就学压力,主动帮学生缓解压力。需要:一是加强教育层面的引导,教导学生自我正确认识压力和控制情绪、排解压力,如开设情绪与压力管理、心理自疗等课程等;二是建立情感交流和释压的渠道,实质性帮助学生释放压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教育学生要持之以恒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引导学生养成道德习惯的方式上,学校和老师也要不断创新,除了加强宣传之外,还需要加强督导,如安排老师担任道德督察员在学校各场所内巡视学生行为,对任何失德行为及时制止和介入教育。当然要做到有效的督导,首先要求老师必须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和沟通水平,能够在发现问题时深刻教育学生,让学生产生共鸣,而不是走形式主义;其次,老师本身就应该以身作则,坚持道德行为,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成为学生效仿的道德榜样。
坚持严格的学生管理制度,用制度来约束和影响学生,而不是为了惩罚学生。学校在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方面必须严格,否则制度将形同虚设。但铁面无私的执行处分与人性化管理并不矛盾,首先我们必须让学生知道错了就是错了,错了就需要承担责任、接受惩罚,同时,我们建议学校可以视情况给予学生改过的机会,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表现良好可以酌情终止处分或消除处分等。
重视道德激励,通过对道德模范人物事迹做出奖励,从而引导和强化同学们的道德行为。我们建议学校制定和细化道德奖励条例,可以针对某些方面评选出模范标兵,如学雷锋标兵、礼仪标兵、诚信标兵等,也可以针对某些突出道德事迹给予奖励等。在奖励方式方面,我们不主张直接对道德行为作出物质奖励,但可以将道德奖项作为奖学金评选中加分的重要依据。同时,我们认为让道德模范人物做事迹报告以及作为学生代表参加公众活动等对学生本人产生的荣誉感激励可能远远甚于物质奖励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汪茹,王金涛.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错位现象及规避策略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6).
篇11
一、注重德育工作“知与行”的结合
在以往的德育中,强调了“知”的作用,但将思想品德教育与政治教育联系起来,过多地强调政治性,没有注意到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思维方式,在“行”方面的要求和做法不明确性。然而在实际中,“行”是德育工作中的基本环节,是直接指向培养学生德育目标的。在实践中,能否使学生把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转化到道德行为上,即认识―意识―行动第三层次中的“行”,是关键所在。在“行”的环节上使学生“乐行、会行、能行”。
1.利用道德行为的诱发点,促使学生道德行为的形成
小学生模仿性强,所以可采用树立榜样的方法来激发学生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自觉仿效模范人物的行为,自觉控制不符合榜样标准的行为。
2.运用道德行为的规范点,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道德习惯是人的道德行为通过反复实践而形成的一种定式,所以在德育教学中要使道德行为由偶然性变成必然性,克服只在课堂教学中起作用,出了校园不管用的短期行为。
二、注重德育工作多渠道教育
1.注重抓好学生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我们知道,知识是一个人一辈子也学不完的,但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学习习惯那是终身受益的。因此,学校有责任通过常规教育的开展,让学生遵守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让学生懂得维护校规、校纪、校风,在日常的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动习惯。同时,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养成教育规范训练,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行为观念,养成合格的行为举止,并对在学生行为规范方面出现的不良现象,进行检查督促,及时反馈,给予正确指导,使之化为自身进步的动力。特别在后进生辅导工作中,要做到不等待、不放过、不歧视,对后进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还要注意带动其他学生帮助后进同学共同进步。
2.注重学生自主管理的教育
学生自主管理是突出人本观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能力的一种方式,也是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从思想到行动内化的一种有效途径。行政管理是学校工作必要手段,但管理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不管理,当然并不是指可以放任自流,而是要有一个高层次的自主管理,这要比仅通过外力去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有效的多。学生参与管理,增强学生参与意识,通过各种教育活动的开展,体现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也能充分挖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潜能,达到发自内心的自我规范,从而成为自觉行动。
三、注重德育工作贯穿于校园生活
在学校德育实践中,德育活动都有许多不同形式的模块教育,但在设置具体的模块进行活动时,必须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德育工作贯穿于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之中
德育工作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载体的。因此,各科教学都是进行德育的有效途径。如,语文课中的在讲授古诗或文章的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课中有关于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教育;美术、音乐课可以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的美的情操;社会公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起到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作用。另外,利用数学课教学过程要求学生掌握自然规律,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方式这一特点,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劳动技能课上则可以开展自己动手、自己设计美化教室活动。
2.德育工作贯穿于校园学生活动的开展过程中
学校一周一次的升旗仪式,要精心策划,营造庄严、肃穆氛围,并安排系列化、有针对性的演讲,使每次升旗仪式都能让学生受益;主题班队活动,可以让学生自我组织,安排表演,教师适当点拨,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
3.注重借鉴古今中外道德典范,培养公民意识
学校的德育工作,应该注重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本土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吸收世界各地的优秀文化,借鉴古今中外道德典范,吸取其精华。学校通过组织观看优秀影片、阅读书籍等方式,让学生接受良好的道德影响,使学生懂得道德规范与民族兴衰密不可分,一个国家要强大,首先每个公民要有道德意识,有道德行为;懂得要从小做起,从我做起,继承民族传统,发扬美德,使自己成长为一个爱国的、有社会公德、知文明礼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小学德育工作是一项基础性的、长期性的教育工作。要充分看到德育工作在小学教改和素质教育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一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赖于人的素质提高,而人的素质提高则有赖于教育的提高。我们要积极探索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接受的德育方式,牢牢把握时代脉搏,抓住机遇,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达到我们育人的最终目标。
篇12
幼儿园环境创设是培养幼儿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重要手段。注重环境对幼儿品德养成的适宜性是幼儿园环境布置的一个重要原则。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助于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幼儿园通过适宜性环境的设计和创设来创造适合幼儿品德养成的教育环境,利用环境与幼儿的相互关系来诱发和调整、改变幼儿的各种行为。当然,幼儿园不但要注意园内大环境的设计,而且活动室的布置也应该体现幼儿品德养成教育的内容。
首先,创设一个和谐、平等的民主氛围非常重要。尊重孩子,对于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养成优良的品质、促进其良好品德的养成都是十分重要的。幼儿园应把幼儿作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虚心倾听幼儿的谈话,认真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并要注意态度温和,说话文明。即使批评幼儿也要讲究方法,注意分寸,使他们感受到尊重,在平和、平等的民主氛围中自然形成良好的品德。
其次,幼儿教师本身也要加强师德修养,争做幼儿品德学习的榜样。幼儿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仪表和言行,做到外表端庄大方、朴素整洁、语言文雅、和气规范,在带班期间保持良好的情绪、教态,教师之间形成一个宽松、和谐友爱的精神环境,从而为幼儿树立模仿与学习的偕模。使幼儿在心理上具有温暖和安全感,从而能亲其师、信其道。
二、注重幼儿的道德行为训练,善用多情境
道德行为是由一定的道德情境因素引起个体的道德意识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幼儿的道德品质是通过他的道德行为及其效果表现出来的,只有幼儿产生了道德行为,其品德才会具有社会价值。因此,进行道德行为的训练,对幼儿道德品质的培养与形成,具有重大意义。幼儿的道德行为是在生活和教育过程中经过 反复练习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幼儿阶段是个体形成道德行为的重要时期,为了有效地训练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需要注意:创设重复良好行为的情境,避免不良行为的机会;提供道德行为训练与实践的榜样,让幼儿进行模仿;促进幼儿了解有关行为的社会意义,产生自愿练习的愿望;通过活动使幼儿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通过各种有益活动使幼儿在有意练习中明确练习的目的与阶段要求,要不间断地进行练习;注意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
幼儿园品德养成教育要求教师利用各种时机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将道德行为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幼儿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通过各种场合、各种活动引导幼儿实践,经常培养,反复教育,逐步养成好习惯。不断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会帮助和关心他人和集体的观念,培养幼儿友爱、谦让、互助、热爱集体的情感。
三、从抓常规教育入手,注重日常生活
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待人、接物、处事之中。从抓常规教育入手,容易做到幼儿品德养成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有利于幼儿良好品德的培养。
在生活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侧重于培养幼儿的独立自主性、自信心、劳动观点及态度、勤俭节约、合作谦让、轮流分享等品质。在日常的活动中教师要为幼儿创造一切条件,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与同伴及成人自由地接触和交往,培养幼儿在来园、盥洗、午餐等各个环节养成文明行为习惯,教师通过认真细致地观察,深入幼儿生活,善于抓住时机,并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总之,要将品德与日常生活有机密切结合起来,善于抓住各种活动中的教育时机,有针对性地、灵活的运用才能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
四、通过家园配合,增强品德养成教育效果
教育是对幼儿的一种有目的影响,幼儿品德养成教育更是如此,由于幼儿生活的主要环境是家庭和幼儿园,因此二者一定加强配合,争取教育一致,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增强幼儿品德养成教育的效果。
家园配合促进幼儿品德养成的途径是多方面的:
(1)幼儿园善于利用家长资源,推广有效的幼儿品德养成教育做法。幼儿园要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建立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班级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从而构建幼儿园与家长、家长与家长的沟通平台。幼儿园通过这些多样化的形式向家长传授幼儿品德养成教育的有效做法,善于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把典型家长的成功经验进行推广,让家长教育家长。经常举行家长教育经验交流会,给家长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在讨论中形成共识,在切磋中开阔眼界,在学习中提高认识。
(2)组织多样化的家园合作活动形式,促进家长进一步了解幼儿园品德养成教育幼儿园可以根据情况,从本园的实际出发,组合各界力量,组织各种形式的开放日活动、亲子活动和开展集体性和小组性的家庭活动小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鼓励幼儿和家长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现,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幼儿园的品德养成教育内容、生活作息、程序与课程,使家长能全方位了解孩子的在园情况、幼儿园的课程设置、幼儿园的活动園标等,促进家长对幼儿园的品德养成教育工作的主动配合。
五、结论
幼儿的品德养成教育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幼儿期是一个人个性、品德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错过这个时期,许多良好的品行难以形成。幼儿品德养成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基础,是人一生发展的起点。只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未来人才。
参考文献:
篇13
最近我发现班上有些同学在上课的时候喜欢随意打乱教师讲课,这一现象严重扰乱了班级的课堂秩序,给其他同学的学习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针对这一现象,我并没有立即去批评那几位同学,而是在课下将他们找来谈心。从交谈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一名同学是对这门课十分感兴趣,所以想积极的表现自己,还有另两名同学则是性格就是如此,喜欢说话。还有一位同学则是受到家人的影响。这反映出针对不同的学生,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也不同。因此,要求我们在教育中要结合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因材施教。对于像第一种情况的学生应该多给与启发,诱导他在保持学习兴趣的同时遵守课堂纪律。而对于第二种情况,则应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包括四个方面,主要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首先我从正面对这两名教育,接着和他们经过几次的交流,培养我与他们之间的感情,从情感上感化他们。其次,他们之所以在课堂上随意打乱老师的讲课还是因为他们的自制力较差,因此,还应注意着重培养他们的道德意志。对于最后一种情况,这就要求学校、家庭与社会共同作用。学生的坏习惯往往来自于家庭与社会中的模仿。在教育学中流传着这样的一个公式:五加二等于零。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一个星期在学校的五天中经过老师悉心的教育,学生能做的很好,然而随着周末在家庭与社会中模仿的不良习惯,将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成果磨灭,这就是五加二原理。而在我国中职德育教育中就明确提到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应做到一致性与连贯性相结合的要求,因此,这启示我们对于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不仅要从学校出发,更要家庭与社会相互配合,共同做好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三、对于职业教育德育工作的建议
职业教育在教学目的与教育内容上都不同于中学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德育工作的开展中,应注意职业教育的特点,并结合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进行。因此,职业教育的德育开展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在职业教育中,首先应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培养。中职学生不同于普通中学学生,他们没有经过系统的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因此,在思想品德培养方面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所以需要通过德育教育重点培养职业学生的思想品德。
2.加强疏导、引导学生道德行为。职业学校的道德教育需要从强化疏导做起,通过对学生道德行为的引导来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通过实践研究表明。正确的疏导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道德意识会引起道德行为的产生,当我们对学生道德意识难以教育的情况下,引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就成为了关键。因此,加强疏导、引导学生道德行为是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开展的良好措施。有利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