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近年来,北京空气污染导致的雾霾天气,大连油管泄露导致的近海污染,哈药集团制药总厂长期违规排污……我们愿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当中么?当然不愿意,这就需要我们去改善这些环境。所以建设“生态文明”势在必行。
一、 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指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按照事物内在发展规律所形成的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到了工业社会以后,人类的生产生活极大地干扰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人类的消费需求越来越高,原来我们有个手表、自行车就很不错了,接着我们又有了电冰箱、电视机,现在是手机、汽车、机器人等等。我们看当这些东西成为废弃物的时候,自然界的江河、土壤中的微生物是分解不了的,这就形成了污染,导致自然生态循环链的断裂。现在,我们希望把原来自然生态的完美循环过程重新建立起来,这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生态文明建设。
虽然近些年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提高了,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落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利用自然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试图改造和改变自然,而这种改造和改变往往伴随着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和破坏性。
(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健全。制度缺失和体制机制不合理是导致中国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我国现有的自然资源法中,对自然资源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缺乏具体规定, 致使有些法律条款操作性不佳。
(三)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监管不力。近年来,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投入力度还是力度不够,而且环保系统的腐败案越来越多。所以环保建设资金在加大投入力度的基础上,还要加大监管力度。
(四)我国生态环境存在恶化现象。
我国的城镇,空气污染、噪声扰民、水体污染、垃圾围城、热岛效应等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我国的农村,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及农用薄膜的施用量逐年增加,严重污染了农村生态环境。
(五)政府职能作用发挥不够。由于考核体制机制的不完善、不健全、不科学,直接导致政府职能严重向经济增长集中,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以及经济发展中社会要素、生态要素的利用和维护。
三、 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直接关系到人类生存安全,成为当今世人瞩目的焦点之一。如何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呢?我认为:
(一) 树立节约资源观,转变生产理念。
我国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是人均占有量匮乏。所以我国能源的发展趋势是不可再生资源向可再生能源过渡的趋势,因此未来的生态文明,就要把传统的资源耗竭型的产业,变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新的生态产业,那我们怎样去实现这种转型呢?就是工厂不仅要生产产品,更重要是生产服务,来节省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量。
(二)加大宣传力度,激发全民环保。深入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和环境法规,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大幅度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力度。与此同时,大力培育全民的生态道德意识, 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行动。进一步营造人人关心生态建设、人人参与生态建设的社会氛围。
(三)通过立法约束人们的行为,保障生态建设的有序落实
完善环境政策法规、制度,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硬约束条件。努力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决打击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另外,各地环保部门的人事和财政,也都应该由环保总局统一管理,彻底消灭其中的利益得失及权力抗衡,这样有关的执法者才可能秉公执法,认真地执行其社会责任。
(四)发展现代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节约资源的重要途径。现代的循环经济,包括从源头预防污染物产生,从消费降低废物排放,从处理增加利用效率等多个方面。这就要求改变传统工业生产中的“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高污染”,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努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技术,同时要充分利用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形成一种制度,规定生产者对其产品在被最终消费后继续承担相关环境责任,消费者对废弃产品及包装按规定进行分类并承担把它们送到相关回收处的义务。这样就能在生产和消费的各个环节上,充分发挥政府、行业协会、生产者及消费者的不同作用,形成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整体合力。这样才能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党的十提出的“全面促进资源节约”的目标。
(五)增加对生态环境的投入,加大环保资金的监管力度。
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环保投资就达到GDP的2%,英国2.4%,日本2.9%,而中国到 “十一五”期末投入比例才达到1.5%,中国生态、环境投入总量不足,加之有效投资率低和投资保障制度不完善,以致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目标难以实现。应当全方位增加对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的投资。在加大对生态环境投入的同时,还要加强环保项目资金监管力度,形成环保专项资金的事前监督,事后跟踪长效管理机制,保证环保资金专款专用。
篇2
39.(4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美丽中国”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融合,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材料一高二(1)班同学以“建设美丽家园”为主题,收集资料,展开讨论。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评析材料一“讨论结果”中的任意一个观点,并说明该观点在思想方法上的不足。(12分)
1.该题特点在于要求归纳知识点。考查的主要知识有正确消费观、收入与消费、生产与消费,发展生产的意义;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统一,建设生态文明等。如果用这些知识答题,学生是很难做到的,但是该题妙在解题过程要求考生归纳为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两个主干知识,并能正确处理两个主干知识之间的辩证关系。体现立足考查学科主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该题坚持辩证的思维方式。39(2)是《经济生活》和《生活与哲学》混合题,注重点在于解答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要求考生辨证运用《经济生活》和《哲学生活》的知识回答。
(二)学生在评析题解答中存在的问题
五年新高考,评析题的得分率都偏低,一般平均分在3分左右。得不到好分数的直接原因是缺思辨性。这些考生答题基本状况:
1.写题套路是旧的。很多考生开头语就写该观点是错误的或对的,或者是片面的,缺批判性思维。
2.分析理由缺思辨性。要么是对的理由,要么是错的理由,要么是片面的理由,要么没理由瞎写。
3.题型错。把评析题写成体现题或其他题型,使知识点与题型规范要求不一致,未能分析和解决问题。
调查学生,发现很多学生不懂评析题该怎么想、怎么写?没有评析题的思路和写题规范意识,使评析题成“鸡肋”,得分超低。
二、评析题失分的教学反思
考生评析题缺思辨性,没能很好地领悟该题型的要求特点,除了考生自身的原因外,也影射出思想政治教师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有几点突出的表现:
1.课堂忽视整合拓展环节
在调研中发现思想政治课堂能在情境设计中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感性有余,理性不够,热闹表象有余,归纳深度不够。整合拓展环节被许多教师忽略了,往往把这个环节留给学生课后去做。据了解课后很多学生没做或不会做,做不好,教师也没再在课堂上评讲布置的该环节,学生迷惑、茫然着。学生对知识整合拓展的习惯、能力在高一、高二几乎被忽视,到了高三,学生有了思维惯性和顽固,很难形成辩证思维,无法应对评析题对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进行综合评析、论证探究和辩证思维的能力要求。
2.课堂忽视主观题答案形成过程的演绎
思想政治课堂试题的训练和评讲,忽视主观题答案形成过程的演绎。突出表现在课堂做题训练往往喜欢选单项选择题进行训练和评讲,即使选主观题进行训练和评讲,也忽视如何把知识迁移到答案中来的过程,忽视如何进行转换变通写题的过程,使学生没能很好地领略夯实基础和活学活用的结合,使相当多的学生不会写或瞎写主观题,逐渐形成试题训练不写主观题的习惯,无法正确应对评析题考查考生思维过程的严谨性、科学性和思辨性。
3.课堂忽视学生的写题困惑
学生能力高低主要体现在能否写好主观题答案。调研高中学生,发现学生对思想政治主观题写题很困惑:主观题该如何入手,知识如何用进来,知识该用到什么程度,如何升华表达。学生普遍反映自己不知道,教师上课也没怎么教。一般教师交代学生自己看参考答案或对照参考答案,或说有几个角度,很少演绎几个角度怎么来的。学生说即使看参考答案,思想政治主观题的答案也很不规范,不像数理化那样获得思维启发,认为思想政治的主观题是随便写、瞎写,似乎也都能得一点分数。无法正确应对评析题对知识转换变通的能力要求。
4.课堂忽视思辨性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大多教师用形而上学的教法,独立在课、框、目中,忽视课、单元之间的联系、整合,迁移、拓展等引导。即使设计讨论某个问题,开辩论赛,也仅局限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愿意甚至没想过引导学生领悟肯定的理解中有否定的理解,否定的理解中有肯定的理解,总结出全面的有所侧重的辩证思维观,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评析题对思辨性的要求。
思想政治教师课堂的“忽视”,使学生很难有评析题题型及其解题思路,不易实现知识变分数,变能力。
三、评析题的解题思路探析
突破“评析题”的瓶颈,要培养评析题的解题思路。评析题的解题思路:对题中观点进行判断,肯定观点中的合理部分,指出其不合理的部分,在分析和评价的过程中,要坚持辩证批判思维、综合分析和创造思维,反对绝对化。体现如下:
1.找“辩点”。找题中观点的肯定点,找题中观点的否定点,找题中观点辩证统一的点。比如福建卷2013年高考文综政治试题39题第(2)问,观点一,肯定的点是“经济发展是兴国之要”;否定的点是“有了金山银山,就有绿水青山”;辩证统一的点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即既要看到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又不忽视生态文明建设,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
篇3
1 东莞市概况与水生态文明存在的问题
1.1东莞市概况
东莞市地处东江下游珠江三角洲地区,全市陆地面积2465km2,海域面积97km2。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貌以丘陵台地、冲积平原为主。境内属南亚热带典型的季风海洋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1693mm。由于地处沿海,常受台风侵袭,枯水期易受咸潮上溯影响。
东莞市水系发达,河网密度达0.33km/km2。市内河流属珠江水系,主要有东江流域(东莞市部分)、东江三角洲网河区、石马河、寒溪水、东引运河、茅洲河流域、珠江河口。境内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0.76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20.52亿m3。东莞市多年平均入境水资源量319.0亿m3。结合水系特点及现状与规划的供水布局,东莞市可划分为石马河片、中部及沿海片、水乡片三个基本水资源分区单元。
东莞市野生植物和水生生物资源丰富,包括维管束植物210 科、805 属、1630种,淡水及过河口鱼类共98 种。已知分布在东莞水域及附近的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有黄唇鱼、鲥鱼和中华白海豚。东莞市湿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全市湿地总面积38120.6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5.1%。
东莞市地理位置见图1。
1.2水生态文明存在的问题
1.2.1水体污染严重
东莞市境内东江南支流以下河段、三角洲河网区河段水质较差,部分河段水质劣于Ⅳ类;城镇中小河涌污染严重,河道生态基流小,绝大部分水质劣于V类;具有饮用水功能的水库,普遍呈轻度富营养状态,大部分水质劣于Ⅳ类。东部石马河为东江一级支流,水体污染严重,直接威胁东江水质,影响东江沿线的供水安全。
1.2.2水生态环境恶化
由于东莞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增加,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态用水被不断挤占,湿地由于缺乏水源或被填埋而不断丧失。东莞市建设了大量的堤防,早期由于未能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使得昔日绿色的河岸大多成了单纯的防洪工程,破坏了原有的生态景观系统。加上境内河流水体污染,生态环境恶化,造成水域生物多样性缺失,生态系统遭受破坏。
1.2.3供排水安全保障低
东莞市供水水源单一,供水主要依靠东江,由于东江来水年际年内分布不均,致使枯季供水安全常常受到威胁,存在供水保证率偏低和供水安全保障不足的问题。东莞市中部沿海片、水乡片受咸潮影响大。另一方面水污染严重,造成本地可利用的水资源减少,加上境内供水工程调蓄能力差,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
东莞市排水系统的规划、建设、管理较为滞后,同时因城市发展导致地面硬底化面积增加,蓄水设施减少,内涝常有发生。境内沿海地区部分堤防防洪(潮)标准偏低。
1.2.4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待加强
2010年4月,东莞市组建水务局,全面实行了水务一体化管理,镇级水务一体化改革正处于全面展开阶段。部分镇街的涉水事务仍存在多头管理,部门交叉问题,影响行政效率。
1.2.5水文化未得到充分呈现
东莞市具有丰富的地域水文化,素有龙舟之乡、游泳之乡、戏曲之乡等美称。但长期以来水文化未得到充分的呈现,主要表现在水文化建设体制尚未建立;水文化研究与岭南特色结合不够紧密,特色水文化品牌还不够鲜明;水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还不够广泛深入,群众爱护、保护、珍惜水的行为还需引导。
2 水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和总体布局
2.1总体目标
通过水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东莞市"水通、水清、水动、水美、水兴、水合"的"六水"目标,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岭南水乡风貌。
2.2总体布局
根据东莞市河流水系和地区特点,立足东莞市水生态功能与特色,通过实施"东治、中联、西合"战略,打造东部石马河片水污染防治功能区、中部沿海片水源保护功能区、西部水乡片景观生态功能区[2]。
"东治",东部石马河片面积723km2,占全市的29.3%。本区域有深圳、惠州两市的跨界污水汇入,石马河水污染严重,因此要加强东部石马河片区的水污染防治,以确保东江干流水源地水质达标。采取"截污、清淤、活源、治堤"等治理措施,对河流进行综合整治,逐步改善区域水环境状况,构建东部石马河片水污染防治功能区。
"中联",中部沿海片面积1232km2,占全市的50.0%。重点通过江库联网工程和水源保护工程的建设,构建多水源联合调度系统,实现以丰补枯,增强对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性的调控能力,全面提高中部及沿海片区供水安全保障能力,构建中部沿海片水源保护功能区。
"西合",西部水乡片面积约510km2,占全市的20.7%。通过统筹水乡经济区"10镇1港"(石龙镇、万江街道、中堂镇、望牛墩镇、麻涌镇、石碣镇、高墩颉⒑槊氛颉⒌蛘颉⑸程镎颉⒒⒚鸥郏,加强境内河涌综合整治、水系连通、人工湿地和景观提升工程的建设,彰显、传承岭南特色的水景观、水文化,构建西部水乡片景观生态功能区。
东莞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总体布局见图2。
3 珠江三角洲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思考
通过对东莞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分析,对于处于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系统恶化的区域如何进行水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供类似区域借鉴。主要如下:
3.1规划引领,突出特色
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要以规划为引领,结合区域地理位置、经济产业结构、历史文化与涉水文化,根据区域主体功能区划和发展定位,系统梳理水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新时期治水兴水战略,突出区域特色,科学、合理地编制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做好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
3.2系统分析,统筹兼顾
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的共同体[3]。要以系统论的思想为指导,统筹兼顾城市与自然生态的各个要素,以人工、自然二元水循环理论为基础,统筹各部门各行业的合理用水需求,系统地防治水污染、治理水环境、修复水生态,达到人水和谐相处。
3.3实事求是,突出重点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个长期的过程,伴随着经济社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水生态文明也面临着不同的阶段性问题。因此,对于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要结合区域发展的阶段和特点,以实事求是的思想为指导,理清水生态文明建设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明确水生态文明建设阶段性的主要任务,突出重点。
3.4措施得当,突出引领
水生态文明建设采取的措施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示范性项目要有一定的引领作用。建设方案要经济、合理,满足区域发展要求,符合区域特点,阶段的建设目标要具有可达性。
参考文献:
篇4
2008年被列为中央扩大内需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建设30m3小型厌氧发酵沼气池1个,并配套4m3生物净化池和排污沟建设,在治污的同时产生沼气,进行能源综合利用。该项目是利用养殖小区禽畜粪便污水通过沼气厌氧发酵为主要技术环节,集污水处理、沼气生产、资源化利用为一体的沼气工程。小区内排放粪便、污水采用生态循环利用模式,固液分离的方法进行沉淀处理,干粪不入池,猪粪尿和冲洗猪舍的污水进入30m3发酵池。厌氧发酵后,进入净化池进行耗氧处理,通过填充料达到过滤目的,污水净化采用自流运行,运行不耗能,管理方便。中央补助4万元用于30m3沼气主体工程建设及排污沟建设,把养殖小区排污沟与农田灌溉沟分设。
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农户自筹部分资金主要用于畜厩建设及污水处理管道架设。工程2009年1月开工建设,2009年3月完工。2009年3月16日,由易门县农业局、易门县发改委、易门县财政局等组成验收组进行了验收。该沼气池每天产气5m3,节约烧柴250kg,每年可节省0.67hm2薪炭林的产柴量,为5户养殖户提供了方便的清洁能源。目前沼气生产量除能满足养殖户日常所需外,还有部分结余向周围农户提供。污水经厌氧发酵和净化基本解决了养殖小区下面的农田和扒河流域的污染问题。
通过小型沼气生物净化工程的建设,有效解决了阿姑养殖小区猪粪便污染问题,同时给我们以深刻启示:启示一,农村基础建设及生产发展一定要与保护环境相结合。农业是以土地和生物为基本生产条件,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的部门;农村是以农业为主要产业,以农民为主要成员的社会群落;而农民则是以农业为主要谋生手段的居民。当前农村的发展就是要围绕“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发展,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利用(摘自十七大报告)”的主题,一是要确保决策符合法律、符合程序,具有科学性与可行性;二是要符合客观规律;三是要反映民心民意。阿姑村委会养殖小区,不仅可以促进农民增收,而且对周围的农民起到示范作用。但是必须科学规划,依法行政,要充分考虑项目建设的同时,是否会给国家集体或周边群众带来危害,如果有危害应如何进行治理;要充分考虑项目的建设是否违反土地、环保、交通、水资源、治安等法规,做到依法行政、依规建设。启示二,促进农民、农业增收一定要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阿姑村委会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少数民族村委会,农民收入主要靠种植业,特别是靠烤烟生产。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养殖小区建设就是县、乡政府对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举措,符合党和国家的战略决策。但是,由于扒河流域山高、箐深、坡陡,生态环境脆弱,有的地方水土流失严重,在养殖小区建设中,必须走出一条既要促进农民增收,又要注重防止生态环境污染的科学发展之路。经济的发展一定要与以保护环境为主的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2009年,易门县试验成功30~50m3的小型沼气池(含生物滤池),非常适宜用于养殖规模在50~300头(以生猪计)的小型养殖场处理养殖污染。因此,积极申报和争取农业部养殖小区小型沼气项目,以建设小型沼气池为契机,促进养殖场实施健康养殖,推行干湿分离、清污分流和达标排放,是解决养殖污染的有效途径。
本文作者:工作单位:易门县农村环保能源工作站
篇5
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我结合学科的特点和自身的教学经验,试从中学地理教学的角度谈谈地理学科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环境教育。
一、 立足教材,渗透环境教育。
在现行的高中地理教材中,环境教育就像一条纽带,贯穿于整个教材之中。必修一以行星地球开始,逐步分析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比如大气环境、海洋环境和陆地环境。必修二主要学习人类在生产与生活中形成的人文环境,最后必修三又归结到如何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由此可见,地理教材中本身就有很多环境教育的素材,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利用现行教材来渗透环境教育。
高中地理教材的每个章节几乎都涉及到环境教育的内容,比如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陆地环境,区域发展等,并且有些内容还揭示了深刻的社会环境问题,比如环境污染、人口问题、生态破坏、粮食问题、资源问题等。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都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就是从人类活动入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环境教育已成为高中地理教材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
教材中涉及环境教育的内容很多,例如:“环境与环境问题”“区域环境建设”、“环境污染与防治”、“大气环境保护”、“海洋环境保护”、“世界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为典型的环保教育课,而“人口的合理容量”、“城市化”、“全球的气候变化”、“自然灾害与环境”等内容中可以渗透环境教育。
比如在学习必修三中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相关的内容时,可以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的感受,来分析一些影响本地的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比如沙尘暴、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泥石流、旱涝等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人类只有认识自然规律,按规律规范人类活动,才能实现人地协调发展。
二、充分运用多媒体,让学生真切感受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的类型很多,表现形式多样化,和当地的特定环境紧密联系。由于受地域条件的限制,有些环境问题学生无法切身感受。比如沿海的学生可能无法感受到荒漠化现象,而内陆的学生可能无法感受到台风、海啸等气象灾害。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化虚为实、化远为近、化抽象为具体,而多媒体课件就能起到这个作用。多媒体可以展示图片和播放视频,使课堂有声有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比如:平原地区的学生对滑坡、泥石流可能比较陌生,教师可以结合视频给学生讲解泥石流的危害;内陆地区的学生对台风、海啸比较陌生,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化静为动;而沿海地区的学生对荒漠化的感受很少,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化抽象为直观。在教学中运用好多媒体,就会大大扩展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切感受了环境问题,又增强了环境教育的效果。
三、丰富地理学科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参与野外调查实践活动
环境保护意识的形成只靠地理课堂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借助于学生的实践活动。如果没有接触过协调环境关系相关的活动,那么,光说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话就苍白无力了。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亲身感受环境问题,激起保护环境的热情。
在暑假里,我组织学生参加了本市水污染现状和农村垃圾污染现状的调查研究,同时还组织学生写好环保小论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本次活动,学生深切地体会到了环境对我们人类健康和发展的重要性,更让学生认识到了,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环境问题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查。例如学校附近的河流、垃圾处理场、工厂等。当学生看到恶臭扑鼻的河水、遍地可见的垃圾、漂浮于公路上空的尘埃,就会明白环境保护是多么的重要,并自觉行动起来,主动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列当中。高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课外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成立课外实验小组和宣传小组,让他们走出课堂去真切感受环境问题。
篇6
新的《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本课程的能力目标,而南京市中考政治开卷考试的特点就是注重学生必备的学习能力与学科能力。笔者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积极构建基于能力立意的课堂教学,在2011年12月上了一堂思想品德示范课《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做了一些尝试。
二、案例描述
1.巧妙设疑,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
课前笔者出示了两组图片,一组为我市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表现,对比图片为我们身边的一些不文明现象,让学生分析“只要抓好经济建设就行,是否创建文明城市无所谓。”
通过对图片的对比分析,在是否要创建文明城市问题上,学生能分析归纳出要全面认识经济建设与创建文明城市的关系,此时及时小结: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全面发展。对于一个社会的发展来说,就更是如此,由此引出本课课题:《精神文明建设》。
2.自主探究,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归纳综合能力
请同学们阅读书P103-104,思考: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包括哪两个方面?
(2)思想道德建设的地位、内容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3)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分别是什么?
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对书本知识先进行自我构建,运用抽象思维,概括、归纳出相关知识点。根据学生的回答,笔者在黑板上完成板书(如下):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要内容][思想道德建设的
(地位:发展先进文化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地位:先进文化的基础工程)][{]
3.时事链接、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分类综合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投影出现南京创建文明城市的9个举措:
1、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
2、开展“学礼仪,做彬彬有礼南京人”活动
3、开展网吧、电子游艺厅专项整治行动
4、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示范店创建活动
5、第四届中国(南京)国际软件产品博览会成功举办
6、“珍爱生命,文明出行”主题教育活动
7、“创文明行业 建满意窗口”竞赛活动
8、进一步完善市民议事、市民旁听、市民听证、市民监督等十大市民参与工程
9、开展“绿色南京”创建活动
问题:请同学根据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为分类标准,将上述举措分类。
要求:分小组讨论,每个小组由1人负责记录本组成员发言,3分钟后推选1名代表发言。
笔者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全班巡视,学生存在疑惑时及时解答。最后全班达成共识:
思想道德建设——1、2(明理)、6(守法)、4(诚信)、7(为人民服务、敬业奉献)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3(文化)、5(科学)
政治文明8
生态文明9
4.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活动:精神文明建设我们在行动(多媒体展示我校开展的相关活动)。
问:作为中学生,结合日常生活、学习,你打算怎么做,让学生将书本所学落实到具体行动。
三、案例解读
1.以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没有受教育者的自我建构和自我经验,任何教育活动所产生的教育意义都是外在的,从而不能深切地影响受教育者的生活。在自我建构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十分重要,包括自主阅读、自我反思等。
例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的内容及其各自地位,笔者让学生自主学习,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对文本信息运用抽象概括思维,对文本内容进行筛选,提取有效信息进行个性化的分析、综合、评价、重组,归纳得出结论,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
再如本节课最后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谈如何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其实就是学生在对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反思。
2.以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能力
合作学习既包括生生小组合作,也包括师生课堂交流。课上所有得出的结论全部都是学生自主探究、共同讨论的结果,学生亲历了形成的全过程。此外,师生课堂交流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在小组交流回答9个举措分别属于精神文明建设哪方面内容时,有学生对国际软件产品博览会成功举办是属于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有疑惑,笔者通过启发诱导,引导同学思考“绿色南京”、“百城万店无假货”等活动对南京的物质文明建设的作用,以及四个文明相互关系。在对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思维独创性的培养,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对学生创新能力也是很好的锻炼
3.以情境探究培养学生能力
这节课以学生身边熟悉的情景导入,在授课过程中巧妙设疑,结合当前时政,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对一些社会热点和重点问题进行评论,再引导学生进一步反思、感悟,让学生在评论的过程中掌握运用辩证思维能力。在课堂最后,用多媒体展示出我校校园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图片,很多活动学生也都亲身参与了,更是帮助学生将获得的思想政治理性认知相关的情感体验和隐性知识经验,延伸到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也提高了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和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篇7
:能源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动力,贵州风电、生物质能、页岩气等新兴能源迅速发展,能源产业已成为重要的经济支柱。贵州省能源开发具有哪些优势?
张应伟:我省能源资源丰富、种类齐全,“水火互济”优势明显。保有煤炭资源量542亿吨,居全国第5位,素有“江南煤海”之称;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1948万千瓦,居全国第6位;煤层气资源储量3.15万亿立方,居全国第2位;页岩气资源量为13.54万亿立方,居全国第3位。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可开发规模超过1100万千瓦。同时,我省是全国重要的铀矿资源富足省区之一,铀矿资源预计储量10万吨。难得的资源禀赋为推动我省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支撑。
另外,区位优势也十分明显。我省正处于西南南下出海的交通枢纽位置。黔桂、贵昆、川黔、湘黔线于此交汇,是西南的“铁十字架”。向广西、湖南、重庆、广东等周边省(市、区)输送能源,运距短、成本低。
2012年国发2号文件明确将我省定位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资源深加工基地,给予了我省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开启了贵州能源继西部大开发之后的又一个发展新时代。
:目前贵州省清洁能源发展势头强劲,截至2014年底,全省清洁能源发电装机达2061.6万千瓦,占全省电力装机的44%,高出了全国水平11个百分点。我省清洁能源发展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张应伟: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水电得到深度开发。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及“西电东送”工程实施以来,我省水电开发取得了巨大成绩,相继建成了洪家渡、乌江渡、构皮滩等大中型水电站28座。
风电发展迅猛。据测算,全省风能资源可开发规模为1000万千瓦左右,居全国第七位。目前全省建成风电项目50个,装机232.6万千瓦,居全国第十五位。全省核准在建风电项目34个,装机181.7万千瓦,开展前期工作项目117个,装机622.95万千瓦。
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进展顺利。我省农林生物质资源丰富,总体开发利用程度不高,发展潜力较大。全省规划建设生物质发电项目28个,总装机容量84万千瓦。目前,松桃县、金沙县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已建成投产;核准在建项目9个,装机27万千瓦。兴义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工程建成投产,装机12兆瓦。
煤层气、页岩气开发加速。页岩气晋升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我省加快煤层气、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黔北习水丁页1、2号勘探井已移交生产经营,日产量10万立方米。松河煤层气地面丛式抽采示范项目压裂成功,已产生工业气流。中石化华东公司5口煤层气钻井获工业气流。
核电开发前期工作扎实推进。贵州水资源丰富、地层稳定,隔离条件好,境内有大江分布,具有发展内陆核电的优良条件。中广核集团已在我省成立了代表处,开展核电站项目规划选址工作。
煤炭清洁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大力发展煤制清洁燃料项目和现代煤化工产业。目前,全省甲醇产能达160万吨左右。毕节200万吨/年煤制清洁燃料项目获国家发改委同意。盘县红果、黔桂天能、盘县宏盛等煤焦化项目进展顺利。此外,黔希3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毕节市年产600万吨煤间接液化制油项目取得了国家发改委“路条”,成为迄今为止全国最大的煤制油项目。
坚守“两条底线”
走清洁、高效、安全之路
:2014年6月,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批复了《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标志着贵州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正式启动。围绕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未来能源开发将如何进行?
张应伟: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是对我省提出的殷切要求。省委省政府运用底线思维,把坚守两条底线作为做好我省工作的总纲,高度重视能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能源生态文明建设是整个经济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全省生态文明建设,能源开发必须贯彻“节约、清洁、安全”的战略方针,落实“节能优先、绿色低碳、立足国内、创新驱动”四大战略,坚持走“安全、清洁、高效、可持续”的发展道路,积极推进清洁能源开发,不断提高能源绿色、低碳、智能发展水平。
:为实现我省与全国同步小康的目标,我省“十三五”能源发展的初步思路是什么?
张应伟:“十三五”能源发展的总体思路以服务全省工业化、城镇化两大主战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生态文明要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提能效、控总量、降排放、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强科技”,重点突破煤层气、页岩气开发利用,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快构建“安全、清洁、高效、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打造贵州能源升级版。
把握新常态
多举措促清洁能源发展
:新常态给我们带来诸多机遇和挑战,这要求我们要精准客观把握我省能源发展现状和未来需求,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我省的能源有着什么样的发展原则和主要任务?
张应伟:总的来说就是“八个坚持”发展原则和五大战略任务。围绕坚持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坚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坚持能源有效供给与引导合理消费并重;坚持加快发展替代能源,多能互补、系统融合协调;坚持立足省内,统筹开发利用省内、省外资源和市场;坚持技术创新驱动;坚持调动各方发展能源积极性;坚持改革创新,完善体制机制确保能源健康可持续发展“八个坚持”发展原则。我们确定了提高省内能源保障能力;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节能提效;推进能源技术和体制创新;深化能源区域合作五大战略任务。
:在加快全省清洁能源发展方面,将有哪些具体措施?
张应伟:为加快我省清洁能源发展,我们提出了科学规划、创新机制、延长产业链、创新技术、加大扶持等五大举措为清洁能源发展提供保障。
在加快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建设中,牢牢抓住促进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和能源结构调整优化主线,明确提出了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优化开发水电,清洁高效发展火电,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积极开发利用煤层气、页岩气,优化调整能源项目布局,完善能源通道、管网建设的发展基调。
篇8
“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不难看出,“生态”一词强调对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关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伦理”与道德相关,指关于一切社会的道德及道德的普遍性。布洛克(H.Gene Blocker)认为:“伦理试图发现能够确证人类所有行为和最终说明使行为正当或不正当至最高层次、最一般的原因。”
[1]将“生态”与“伦理”结合起来理解,则是指将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和社会的领域延展到生命和自然界。由此产生了两种学说即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一般来说,人类中心主义者认为,道德价值是针对人来说的,人对自然的义务是人与人之间义务的间接形式,生态伦理就是指与生态环境有关的人际伦理。非人类中心者则认为,各种非人生物同样具有道德地位,人类对它们应当负有直接义务,生态伦理就是强调自然的价值及人对自然的责任或义务。[2]可见,无论是西方人类中心主义学说还是非人类中心主义学说,都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则发端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面对着困扰当今人类的一大难题――生态破坏,古老的中国哲学中早已蕴含着富有启发性的智慧成果,或者说其中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正确的思想原则,这就是“天人合一”与“和而不同”的智慧。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天人关系不仅是西方哲学面对的问题,也是中国哲学所关注的。
(一)儒家生态伦理命题:参赞化育
“天人合一”在儒家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儒家思想中,人与自然不是一种疏离以至于对立的关系,而是息息相关、相互依存、内在统一、不可分割的关系。[3]“天人合一”的理论核心在于其主张人源于自然,是自然的一部分。因而,人必须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而不可违背自然规律为所欲为。《管子》最先指出人之来源:“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为人。”
[4]儒家主要是从“天人一体”、“性天相同”的角度来论证天人合一的。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5]儒家《中庸》的“天人合一”说突出了人文教化的作用.“天人合一”说并不是消极地提倡人道合乎天道,以此证明自然界的伟大及其目的性。自然界的伟大说到底是由人类来完成的;自然界是有目的的,其目的是由人来实现的。人既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又是自然界的功臣。所以,人在自然界占有特殊的地位,具有特殊作用。其作用之特殊性就体现在“参赞化育”。
从生命存在之意义上看,人类不仅要认识自然界,首先要感谢自然界,理解自然界,尊重自然界。这种理解和尊敬本身就是生命存在的方式,是从人类自身的生命实践中体悟到的,也需要人类的智慧取得的。这是对自然界生命价值的最富有敬意的肯定。正是这种肯定使我们重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如何进行“参赞化育”?儒家《中庸》对此进行了回答。
《中庸》认为:“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因此,人性不同于物性,人性具有特殊性。但是,人与万物皆为天地所生,因为人与物又具有普遍性。一般来说,特殊性高于普遍性,但是《中庸》所表达的则是通过特殊性来达到普遍性。实际上,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相互转化是两种相辅相成的过程。
由此而知,参赞化育作为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价值精炼是唤起人们对自然的道德意识,敬畏自然,以自然为友。这种伦理思想打破了人类因恐惧遭受自然惩罚而被迫顺应自然的思维,是根本意义上的,体现人类主观能动性的生态伦理观。
(二)道家生态伦理命题:道法自然
道家思想中包含的生态伦理思想已经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学者们认为道家关心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强烈热爱自然的倾向。就道家的环境保护观而言,它所包含的珍视生灵、关爱自然的思想都是以人为本位,因此,它注定带有人本主义的色彩。道法自然是道家中充分体现环境保护的思想之一。张继禹在其《道法自然与环境保护》一书中指出,在人类社会中,各种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人类因科技的强大和自我意识的膨胀,忽略了大自然本身固有的规律,背离了老子所说的大道,对自然无止境的掠夺,到头来只是为自己挖下一座座难以跨越的陷阱。现代人只有改变观念,采取新的发展模式,才能真正地避免走向毁灭。”[6]
作为道家思想和教义的“道法自然”原则,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共生关系是其应有之义。“道”作为道家思想的核心,其内涵十分丰富。首先,老子之“道”是从本体论意义上来阐述的,老子认为是道产生天地万物,道是宇宙本原、万物之始。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7]其次,老子之道是万物存在的根据。老子曰:“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8]因此,老子之道是万物归宿之道,他将宇宙看作一个庞大的生命体,它的统一性在于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能创万物。这个生命体即时道。在道论之基础上,老子又提出了天道和人道。天道自然无为,人道顺其自然。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9]人,作为四域之一,源于道。既然是道所产生,就应当遵守自然法则,与大自然和谐共存,即道法自然。由此观之,人类作为改造自然的能动主体,为了谋生对自然界进行改造的同时,必须法天则地,与自然共融。
(三)佛家生态伦理命题:众生平等
众生平等确立了佛教生态伦理的重要思想和原则。佛教认为世界是无量无边;众生是无量无边的;生命不但是无量无边而且是永恒的。今天,人类对大自然无止尽的掠夺也引起了地球的反扑,环境污染吞噬着人们的健康,其他如种族、政党、宗教等之间的歧见、冲突与日俱增。长期以来,人类往往忘记了其他生命的存在,为满足一时的私欲而滥杀无辜。《金刚经》中说:所有一切生物,积极的戒杀应该是护育化导,防止疾言厉色的伤害。生命既是天地万物自然所共有,所以任何形式的自杀和他杀都是逆天行事,违反自然。广义而言,即使一草一木都是宇宙万物的力量所成,任意伤害,减少寿命,也是杀生的行为。如森林滥发、滥垦坡地,结果均导致山川大地受到伤害并予以还击。
说到“自然”,自然,则和;不自然,则乱。古德云:违顺相争,是为心病。贪欲搅动心湖,人就会烦恼,乃至误入歧途,千古遗恨。生活上的应事接物也是如此,不顾自然,不顺自然就不会天长地久;财富若是巧取豪夺,不顺自然,必有败坏之虞等。自然,则顺。过与不及,终将带来弊患。像久卧不起,久立不坐,久劳不息等等,都会引起生理上的四大不调,人就开始患病。自然也是一样。近几年来,人类因生产消费过多的物质,远远超过大自然可以自我修复的速度和程度,而且严重破坏了自然的生态平衡,导致目前生态系统问题重重。凡此都确证了一旦忽视自然法则,就会恶果自食。
二、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启示
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而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对于指导和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又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因此,必须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古代生态伦理观念,同时吸收外来先进的生态理念,共筑中国的生态蓝天。
(一) 传承古代生态伦理思想,加强绿色道德建设
古代生态伦理思想以儒、道、佛三家为代表,向我们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本质联系,并非相互独立的存在实体。继承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融关系的必要举措。必须继承和发展儒家“参赞化育”的生态传统、道家“道法自然”的生态原则以及佛家“众生平等”的生态旨归,努力提升我国构建生态文明的文化软实力。指出,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10]参赞化育的思想,道法自然的观念不仅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更能促进生态文明、绿色道德以及和谐社会建设,为实现中国的生态梦提供抓手。将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内化于每一位国人的心中,融入到伟大中国生态梦的实践中。弘扬以自然为友,万物平等的观念,使“绿色道德”成为社会的主题文化,履行对生命与自然的道德义务与责任,使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化,实现国家的永续发展。
(二) 西学东鉴,博采西方生态伦理思想精华
西方工业文明以来,人类改造自然的主体能动性增强,激发了人类的控制自然的欲望。在此背景下,西方涌现出许多生态伦理思潮,如卢梭的浪漫主义自然观、缪尔的国家公园理论以及史怀泽的生态伦理学等。在这些生态伦理思想的影响下,西方国家逐渐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走更加合理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对西方生态伦理思想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学习西方生态伦理思想的经验和教训,广泛采纳其中适合我国国情的合理成分,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因此,合理地吸收和借鉴西方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的优秀文化成果,根据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进展情况,不断推动生态伦理思想的创新,使生态文明的发展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三)结合农业现代化,深化理解古代生态伦理思想
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传统农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机器化的农业生产代替了手工播种,大面积的家庭农场取代了小面积的散户种植。但是,不可否认,中国传统的生态伦理思想皆来自于传统的农耕时代。党的十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实现此目标,必须将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与现代化建设有机结合,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再不以GDP 增长率论英雄”。坚持“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发展原则,牢记“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现实警示,不断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逐步形成实现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以及低碳经济的产业模式,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换取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经济与环境相协调,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同时在国际环境与发展领域展示大国形象,构建国际话语权。确保生态伦理思想符合中国实际、引领时展,实现中国农业的永续发展,实现中国永续的生态蓝。
[参考文献]
[1]H.Gene Blocker.Ethics:An Introduction,Haven Publications,1988,p.10.
[2]林红梅: 《生态伦理学概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3]方克立:《“天人合一”与中国古代的生态智慧》,载《当代思潮》,2003年第4期
[4]程树德等:《新编诸子集成》,中华书局出版社,2008年12月,第78页
[5]张艳婴,《论语・阳货》,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年10月,第24页
[6]张继禹等著:《道法自然与环境保护》,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第8页
[7]朱谦之:《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5章,第154页
[8]朱谦之:《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1章,第327页
篇9
二、村落景观文化建设主要做法
篇10
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市上下的艰苦努力,全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环境承载能力明显增强,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态势加快形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三个终结”。一是终结了近半个世纪“光灰城市”的历史。通过实施“退二进三”战略,实施开山塘口、板岩山地质灾害、石漠化等一批生态治理修复工程,的空气质量明显提高,城市环境更加秀美宜居。年,城区好于二级以上的天数达到320天,创有环境监测记录以来的历史最好成绩。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等荣誉称号。这些成绩,为将我市环境保护工作推上新台阶增强了信心、奠定了基础、蓄积了势能。二是终结了污染指标持续偏高的历史。我市工业结构偏重,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年全市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分别比上年同期上升9.69%和4.27%。近年来,通过采取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等综合措施,关闭“五小企业”2000多家,完成节能减排治理项目300多个,新建成污水处理厂6座,大力削减了污染物排放总量,实现了主要污染物指标“趋低下降”,圆满完成省定污染减排的目标。三是终结了水资源严重污染的历史。通过大力实施“四”水环境保护等一批重点项目,环磁、青山145个排污口实现截流,全市主要水体水质保持稳定,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实验区内水质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大冶、富河流域水环境质量都得到明显改善。成绩来之不易,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环保战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加快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将会日益突出,环境保护工作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从国际社会发展新的趋势来看: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和环境危机的战略选择,这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浩浩潮流。温总理在国际哥本哈根会议上指出,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将为实现、甚至超过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而努力。而我们的环保事业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环保正在成为一种标准,甚至是一种壁垒,制约了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
从国家和省里对“十二五”发展新的要求来看:科学发展是“十二五”的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主线,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把污染减排约束性指标由过去的2项增加为4项,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省里也进一步明确了环保考核的各项具体要求。指标的增加,势必造成减排潜力减小、工作难度的加大,这对我们的工作是一种考验。
从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新的特点来看:转型过程中主要面临治污减排压力大、生态修复压力大、环境承载压力大等三个方面的压力,从根本上看,是由于我市长期沿袭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低产出的“三高一低”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对大气、水等环境造成污染短期内难以全面解决;开山挖矿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较大,目前,全市300余个开山塘口、5万公顷石漠化荒地还没得到完全修复,“四”治理任重道远;特别是随着新一轮大开发、大建设的推进,我市环境容量和空间非常有限,对我市生态环境建设带来较大的难度。因此,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本着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始终绷紧环境保护和环境安全这根弦不放松,毫不懈怠地把环境保护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二、“十二五”时期,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把环境保护和污染减排作为硬标准、硬约束、硬检验,努力做到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步到位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深入实施“三大战略”,实现转型崛起、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全市环境保护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深入实施“三大战略”为统领,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为契机,以服务发展方式转变、建设生态为主线,统筹推进污染减排、生态创建、环保执法等各项工作,努力为全市实现转型崛起、跨越发展提供强大的生态环境支撑。
主要目标为:全力打造人水和谐、绿色宜居、生态文明、持续发展的环保模范城市,确保到2015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城乡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总体恶化趋势得到基本遏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美景初步呈现,环境安全特别是重金属环境安全保障有序,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必须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坚持在“理念、项目、创新、责任”上下功夫、求突破。
(一)关于理念问题。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这一点上大家已形成共识。当前我们抓环保工作,还要不断解放思想,弃陈革新,牢固树立“三大理念”。一是要牢固树立“生态是借贷而非继承”的理念。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是自然界对人类的恩赐,是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不能一味继承享用,而应学会保护和合理利用,并很好地传承给下一代人。早在100多年前,恩格斯就警告过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加倍地给予我们以报复”。上个世纪初期,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存在“重经济、轻环保”的错误观念,教训非常惨痛。我国局部地区在过去发展过程中也走过一些弯路。据世界银行发表的中国环境报告测算,我国仅废水、废气造成的污染损失每年达540亿美元,占GDP的8%左右。由此可见,在对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方面,我们不仅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后代负责;不仅要对当前负责,也要对长远负责,绝不能犯历史性错误,要真正把“借”来的环境利用好、保护好,并加上“利息”,也就是发展成果,还给子孙后代,促进历史与未来的和谐。二是要牢固树立“环境问题是最重要的民生问题”的理念。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环境质量和生态需求成为全社会的最重要的需求之一。让老百姓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要求。如果环境污染问题处理不好,不仅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影响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近年来我市组织实施了节能减排、“四”保护、板岩山治理、开山塘口整治等一大批民生重点项目,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也大大提升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三是要牢固树立“环保优先,一步到位”的理念。“环保优先”,强调保护就是发展,绿色就是财富,抓发展必须把环保放在优先位置;“一步到位”强调的是标准问题,坚持环保把关不降低门槛,不变形,不走样。比如,国际社会对我们出口的蔬菜等食品非常严格,其中一条必须符合环保标准;又比如,国家鼓励的发展产业,前提条件就是要过“环评关”,等等,反映的就是标准问题。因此,环保工作不能“边污染、边治理”,“边治理、边保护”,要从源头做起、从标准做起,没有“折扣而言”,必须“一步到位”。今后,在招商工作中,要把环保作为一条重要标准和准入条件,再大的项目,只要影响和破坏环境,就坚决不能上,切实做到既要引资,也要选资,对新上项目进行充分的环境论证,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二)关于项目问题。项目是支撑环保事业发展的“牛鼻子”,当前抓环境保护工作,必须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一是要积极向上争取一批环保项目。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深入研判国家环保政策,认真谋划和储备一批事关全市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重大项目,支持符合要求的企业申报中央和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补助资金,特别是“四”治理、生态修复、污水处理等重点项目,要实行“市县联动、领导包保、专办跟踪”工作机制,争取纳入国家、省里“十二五”环保规划的“笼子”。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引导污染治理向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方向发展,鼓励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投入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参与环境投资和经营,逐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社会化,运行管理市场化”的新格局。二是要加快实施一批减排项目。继续加大工业污染治理和节能减排项目实施力度,进一步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力争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再上一个新台阶;结合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突出抓好一批农村环境治理项目,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加大循环经济项目建设,提高环保科技含量,走科技型环保之路。三是要坚决淘汰一批落后项目。按照“不欠新账、多还旧账,一手抓老污染的治理,一手抓新污染的控制”的要求,下决心淘汰“五小”等一些规模不经济、资源浪费、污染严重、工艺落后的生产能力,进一步扩大我市环境空间、发展空间。四是要大力发展一批生态文明建设项目。要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纳入我市党委和政府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大力培育生态型经济,尽快启动一批重大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项目,以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推动全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
篇11
会计整体及其各构成因子或影响因素在按其所特有的内在逻辑安排、 所遵循的发展变化规律运行于市场时, 始终会以一种具有一定功能特点和结构特征的文明动态系统存在、 发展和生效。 同时,在会计产生发展过程中, 将会计生态与生态文明进行合理架构, 也不难看出: 处于不同时空、 人性化的会计生态主体、 会计生态客体与会计生态环境等, 各自都在其所固有的生存状态及它们之间相互依存关系下会表现出相应的成果表现。 由此可见, 会计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现象和影响因素, 在其与环境保持着紧密的适应性互动关系中而不断演进发展时, 必然有着基于会计生态危机、 反思会计传统模式的理性选择, 必然会从会计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 从本体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发展而形成会计生态文明。
会计生态文明是会计生态建设的各种成果表现; 而会计生态建设离不开会计生态主体、 审计主体等方面的共同努力, 离不开会计生态审计的作用发挥。 但是, 目前的生态审计, 主要是基于环境问题的环境审计, 是对城市管理者和建设者与企业在生态指标与当地推行的环境法规的背向程度、 或安全和健康保障的生态风险等方面进行的监督、 评价和鉴证, 其基本目标是避免被审计单位因生态风险的范围和水平估计不足而可能引致的财务损失、 以及减少环境损失的措施; 在此情况下, 作为以会计为主要对象和内容的审计,就没有从“生态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 和“文明是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 的高度来思考和开展如何进行更大范围、 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会计审查”。 加之当前对会计生态的研究成果较少, 对会计生态的审计也基本上无专门的研究成果, 因此也就无从谈起会计生态审计的建设了。 尤其是在公共危机成常态的时代, 在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 必然需要会计生态各主体、客体和环境的文明化趋同作用, 必然需要对这种作用的发挥过程和结果进行科学的审计。 由此可以这样认为, 公共危机的发生导致公共危机治理的强化, 产生会计生态文明化的参与行动和成果转化, 从而引起会计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的系统而伟大的工程; 必将催生会计生态文明理念在会计生态审计中的广泛运用。 对公共危机与会计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 笔者将另文单独研究, 本文只对后者进行粗谈。
二、 会计生态文明的内涵界定。
对会计生态文明的界定, 需联系文明发展中最具代表性的“文明生态史观” 和生态文明发展的脉络。 “文明生态史观” 主要强调, 文明需要交流传送, 文明之间是互动互融的; 一种文明要想永葆青春, 必须积极吸收各种外流文明, 并加以改良; 一种文明的成长、 发展并不是在封闭的状态下进行的, 它总是在与各种外流文明的冲突中来调整、 改良自身不完善的地方。[1]生态文明自20 世纪 90 年代初提出, 是指人类遵循人、 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其本质在于人类社会保证生态环境处于良性循环状态的一种高度文明机制;[2]它有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两种理论视角及文明发展历史形态与文明构成成分两种文明维度;[3]它奉行“人是自然的一员” 的哲学观点, 在生产和生活中遵循生态学原理, 力图用整体、 协调的原则和机制来重新调节社会的生产关系、 生活方式、 生态观念和生态秩序 (申曙光, 2007)。
至此可以这样认为: 会计生态文明实质就是会计这种人性化的“生物” 在其不断的变革发展中, 为了实现从自然、 自由、 自发到自主、 自动、自为, 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 从未开化到逐步开化再到完全开化的不断演进的目标而动态性地呈现出的各种财富成果的总称。[4]对会计生态文明如此界定, 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1) 会计生态文明应是一种永恒存在, 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 (宁波, 2008), 是与人类的认识和意识、 社会的发展和发达、 经济的增长和增快等相互适应共进的, 不能仅依“生态文明是针对当代人类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而提出的继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之后一种新的文明形态” 来定性与思考。不然, 我们将无法对古代或近代一些好的会计域秩序或会计工作局面给予合理的“文明” 定位。“当而已矣”, 乃会计生态文明之永恒求索和境界。
(2) 会计生态文明在人类文明和会计文明结构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应有一个基本存在, 或说基础位置, 不能因为我们以前没有对其认识觉悟、 没有对其理论探索就否定其存在性、 作用性。
(3) 会计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是一个复合性概念一样, 也包含着物质性、 精神性和制度性等内容; 只不过这些内容往往很难独立区分, 其相互间的渗透性、 耦合性较多。
(4) 会计生态文明不仅具有会计、 生态与文明的一般规定性, 而且具有会计生态、 生态文明的人性化、 生态化、 民主化等特性, 更具有自己独特的性质。 它应是在符合会计发展规律、 生态演化规律和文明成就规律的基础上, 将会计系统和会计生态系统整体及其中的各个体纳入或统筹于生态与文明的范畴, 并使这些整体和个体的存在和发展能不断产生出较高级的成果与财富。
(5) 会计生态文明在本体上是会计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 信息交换关系等表现状态或形式, 在宏观上是会计生态系统与其外部其他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 信息交换的各种成果或财富, 在中观上是会计系统各子系统以及不同的发展阶段之间的竞争与协同、 平衡与失调等成果或财富表现, 在微观上是会计的主体、 客体、 内容、 载体以及目的、过程、 方法、 手段等之间的协调和良性表现。
三、 会计生态审计是实现会计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和步骤。
会计生态是人类会计实践中各种关系的适应性互动状态, 是需要通过文明、 和谐、 健康和积极的态度与作为去维持平衡、 导向规范的生命体,是生态价值观、 生态哲学观、 生态伦理观和生态管理观的综合体现与运用。 推行和加强会计生态审计, 就是突破现行生态审计主要对自然环境和生态进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审计调查和节能减排资金的专项审计、 并多是政府主导的国家审计等局限, 促使其真正成为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持续运行和公共危机管理有利有效开展的重要“免疫系统”, 更好地推进会计生态的文明化建设和发展和实现会计的可持续性与进步繁荣。
(一) 会计生态审计与会计生态文明的紧密结合。
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系列新型会计现象的出现, 要求会计生态体系能对其进行统筹思考、 合理解释、 正确反映、 充分揭示和及时报告, 培育好、 维护好和发展好会计的生态文明成果。 与此相伴, 一些会计新问题 (如与公共危机治理相关的公共管理方面的会计问题) 的产生,影响甚至危及到会计生态系统的文明化发展, 因而就需要在会计理论研究与实践推动上积极响应,并切实解决, 以此丰富和完善会计生态文明。 为此, 开展会计生态方面的审计, 就不能脱离会计生态的文明化诉求, 不能仅就绿色会计、 环境会计的些许内容进行按部就班的传统型审计。 相反,会计生态审计应立足会计生态文明化需要的全过程、 各方面, 从会计生态主体、 客体与环境的文明化发展出发; 紧紧围绕会计人、 会计事、 会计物与会计法、 会计理、 会计情交互共生的文化传承, 以及相应文明成果的积累和追求, 甚至包容性增长下的关系协调和顺畅; 致力于助推会计的生态文明化建设的理论领先、 技术优化、 法政导向、 规则顺应, 并促进会计生态文明的存续和繁荣。
(二) 会计生态审计的文明建设理念。
建设会计生态审计, 既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与系统的生态观; 又要调整传统审计的方式、 内容等, 在尊重自然、 爱护环境的过程中, 形成讲科学、 重规律、 法自然的生态审计道德观和伦理观等。 此外还包括:
1. 会计生态审计的系统建设理念。
会计生态审计突破了传统只对会计主体和会计信息进行审计的固有局限, 强调会计存在与发展中的个人、 组织、 社会、 环境等复合系统的全面和谐。 从复杂系统看, 会计生态是一个由其主体、 客体和环境组成的有机体系, 相应就需要会计生态审计具有必须是一个由多个方面、 多个层次和多个具体要素以不同的关系和形式有机组织起来的复杂系统, 包含着不同对象、 不同内容、不同方法、 不同目的等方面的审计。 不同对象的审计子系统是包括会计主体在内的所有会计生态主体的审计、 包括会计信息在内的全部会计生态客体的审计、 包括会计法政在内的一切会计生态环境的审计等; 不同内容的审计子系统是容纳会计信息审计、 社会经济环境尤其是法政环境实施情况审计、 会计服务质效生成与提高审计等各方面; 不同方法的审计子系统是将审计技术方法的现代与传统、 国内与国际、 单一与多元、 简单与复杂巧妙结合的创新性系统; 不同目的的审计子系统围绕不同对象和内容而构成, 是对会计生态系统内外及其相互之间不断进行物质、 能量和信息交换的过程和结果的审计预期和控制。 可以说,会计生态审计的系统建设理念, 充实了审计的内涵、 拓展了审计的视野, 丰富了会计生态文明和审计文明的成果, 当然也增加了审计的难度。
2. 会计生态审计的经济建设理念对会计生态的审计, 还必须牢牢坚持一般审计所具有的成本效益原则和统筹兼顾思路, 积极追求审计过程的高效率和审计结果的高效益, 实现整个审计的经济价值化、 社会效应化和生态文明化; 应统筹思考和把握一定时期的审计主次、侧重, 以主要或重要的审计实效带动次要或侧面审计的有序进行。 面对会计生态主体的思想多元、类型多样, 会计生态客体的标准滞后、 衡量困难,会计生态环境的变化莫测、 复杂纷繁等实际情况,会计生态审计要真正取得关乎审计本身乃至国家民族的较大利益, 就必须以极大的经济建设热情和干劲、 以更快的经济建设速度和力度、 以更高的经济建设质量和效益, 广泛、 深入、 持久、 仔细地开展工作; 既不能有等待观望的消极审计思想, 也不能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的省事原则,更不能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的和事佬作风,最不能有“慷国家之慨、 谋一己之私” 的非理性做法。
3. 会计生态审计的文化建设理念。
生态文化, 从狭义理解是指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 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 从广义理解, 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 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方式 (杨肖琳, 2009); 从更高层面理解, 是一个民族在适应、 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所积累和形成的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体系,包含了这个民族围绕环境与人的生存而形成的宗教信仰、 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 社会组织和风俗习惯等整体文化系统。[5]生态文化渗透到会计和审计政策、 制度及其实施的一切领域, 是一种健康、积极、 和谐、 可持续的文化。 会计生态审计的文化建设, 就是要在会计生态的各方面审计中, 孕育审计的创新精神, 激发自主创新的审计能力;促进会计审计文化的多样性发展, 繁荣会计审计发展的先进文化; 形成会计信息与服务消费的和谐性、 阳光性与理性化, 培养会计产品消费与生产的自我约束力和文化力与文明性; 推动会计生态在关系、 适应和导向的生态要求下的和合发展,实现会计生态的进步性与文明化目标。
4. 会计生态审计的环境建设理念。
同一般审计一样, 会计生态审计的有序有利开展也离不开一定的环境。 会计生态审计的环境建设理念, 就是要充分考虑到会计生态本身与审计所处的社会经济等环境因素, 使其工作开展减少一些障碍或阻碍、 杜绝一切失误或瑕疵。 比如,对会计生态管理主体在公共危机中履行职责、 执行政策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审计主体就必须了解这些管理主体对公共危机中的资金调拨、 财产收受保管与转移等方面的政策规定、 会计核算要求、 监督制度等, 以此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审计; 再比如, 对会计生态客体中的会计服务情况进行审计, 审计主体就必须明确会计服务价格、产权、 质量等方面是如何规定、 度量和区分的,以此确定审计的责任和范围。
四、 会计生态审计建设的路径。
(一) 理论研究和政策引导是建设会计生态审计的重要基础。
1. 理论研究应先行。
关于会计生态, 笔者一直在研究, 应该说有一定的成效。 此外, 罗宏、 邢广彦 (2008) 在《会计生态优化与中国会计准则改革: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回顾与展望》 一文中把会计生态定义为“各种会计单元与其周围环境之间以及内部各单元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与相互作用相下, 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 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系统”; 吴大器 (2010) 在“第五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论坛” 上表示, 应构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相匹配的会计生态系统, 它主要包括围绕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所存在的众多经济主体以及各主体之间的信息沟通媒介两部分。 这些前期理论成果,将为开展会计生态审计、 加快会计生态审计建设提供有利的前提条件、 起到重大的基础作用。
与此同时, 在生态审计研究方面, 从 1992 年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成立以来,政府环境审计作为生态审计的重要方面就得以迅速发展, 并逐渐成为审计理论研究的重点和国家审计实践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从中国知网上以“生态审计” 进行“全文” 搜索, 有记录 463条, 以“主题” 搜索有记录 43 条, 以“题名” 搜索有记录 32 条, 以“关键词” 搜索有记录 4 条。这些都说明生态审计研究的广泛、 深入, 其系列成果无疑为会计生态审计的有效开展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参考价值。
虽然如此, 目前在会计生态文明、 会计生态与生态审计的关系、 会计生态文明对生态审计的指导等方面的研究, 则很少成果。 这就需要加强此方面的研究, 将各种审计类型、 内容、 方法、评价等灵活而综合运用与会计生态建设和会计生态文明发展中; 并紧紧依靠各会计生态主体和审计主体的关系理顺与合力聚成。
2. 政策引导贵创新。
会计生态文明重在会计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成果体现, 涉及会计域秩序和会计法政的方方面面;而会计生态审计也是全面的, 需要相应的创新型政策体系去引导和规范。 具体创新要求有: 一是政策引导内容上的创新, 应围绕会计生态主体、客体和环境以及审计主体、 客体和环境等方面制定和实施适时适需适当地统一政策, 必然会计生态建设的技术推广机制、 价格和服务的标准体系;二是政策引导方法上的创新, 要结合会计生态涉及范围广泛、 对象复杂的实际, 通过各种媒体、有利时机、 必要场合从政策咨询、 宣传、 培训、教育等方面有意识、 有组织地引导, 推动政策的贯彻力和执行力, 避免“理智的冷漠” 态度; 三是政策引导方式上的创新, 需兼顾会计生态发展的当前现状和未来趋势,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方便、 快捷, 直接、 高效的特点和优势, 开展政策制定、 、 落实、 监管方面的网上评议、 媒体宣讲、 现场讨论、 实地学习等活动, 使全面引导下的政策深入人心。 目前, 这方面的工作进展,可从中国会计学会和审计学会及其各专门委员会开展的各种征文、 评选、 会议、 培训等方面管窥一二, 今后需进一步加强。
(二) 技术保障和质量保证是建设会计生态审计的主要支撑。
1. 技术保障需加强。
会计生态建设和发展、 会计生态文明记录和显现, 以及对会计生态的审计, 都牵涉到很多技术层面的内容, 比如会计生态环境变革下低碳经济引出的碳资源、 碳负债等方面的确认与计量技术, 对会计生态主体之一的会计主体产生重大影响的管理诀窍、 非专利技术、 区位优势等的会计核算、 记录和报告技术, 等等。 要解决当前存在的这些技术问题, 就需要在进行会计生态审计建设时, 必须加强其中的科学技术研制和应用, 重视其中的科技创新与推广。 一是要加强会计生态审计建设中各类技术的基础研究, 包括共生技术、关键技术、 专门技术等, 尽快形成会计审计的技术协同和方法交融, 增强审计对会计生态各方面的针对性、 渗透性和有效性; 二是加强会计生态审计技术体系的建设, 形成会计审计相互间互促互进互用的完整技术体系, 确保审计工作能真正深入会计生态各方面; 三是加强技术创新系统中有关各方的合作与协作, 形成产、 学、 研, 学、做、 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合作创新体系, 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和实用性; 四是加强会计生态审计建设所需技术的资金投入和智力支持, 为会计生态审计建设提供足够经费保障和人才支撑。
2. 质量保证待跟进。
对会计生态进行审计, 必然涉及到与会计服务、 会计信息、 会计政策以及审计本身等方面直接相关的一系列质量问题。 因此, 要建设好、 发展好会计生态审计, 就必然和必须地切实解决好这些质量问题, 为会计生态审计的又好又快发展与建设提供优良的质量保证; 而要达此目的, 就需首先制定出相关的质量标准。 但是, 从目前看,这方面还存在很多疏漏或缺陷, 比如生产会计信息产品的“工艺设计规程” 和“生产管理制度”
的质量标准是什么、 会计信息产品生产的内外部环境质量如何界定、 会计信息产品的供给者和管理者的信息管理质量和信息信誉质量该如何评判、会计信息产品的质检员———外部的审计人员的履职质量由谁监督、 会计服务交易质量何以厘定与规范等。 即或是会计信息和会计服务有质量度量的描述文字和衡量指标, 但由于做出或划定这些度量物的人员要么没有, 要么不是行家或专家,宣布或布置这些度量物的部门要么机构多样、 政出多门, 要么就不是政府权威的主管机关, 因而仍然缺乏科学性、 系统性。 尤其是随着会计环境巨大变化后, 审计要真正起到为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 就必须积极推动会计生态审计建设中的质量保证体系的及时反应跟进。
(三) 政府主导和公众参与是建设会计生态审计的有生力量。
会计生态审计兼容会计生态与审计两大领域,涉及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 企业与其他社会团体和组织, 以及社会公众等方面的利益。 这就需要紧紧依靠政府在宏观层面的行政力量、 社会公众在微观层面的基础力量和其他方面在中观层面的中坚力量, 共同参与、 积极支持并努力推动会计生态审计的各种建设。 要注重政府职能作用,以服务型政府建设为依托, 不断加强政府在会计审计发展与会计生态和会计生态审计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要通过建立有效的信息网络、 传播途径和利益表达机制, 将会计审计和会计生态建设的信息及时与公众布达与沟通, 让公众和所有主体认识到会计生态建设、 会计生态审计建设的重要性; 要给予公众及其他主体有机会参与会计生态建设与会计生态审计建设相关的活动乃至一些决策, 鼓励其大胆监督和创新, 不断增强其参与建设的主动性、 积极性和创造性; 要开展会计审计文化建设活动, 丰富和提高公众及其他主体的文化程度与文明素养, 使会计生态审计建设成民心工程、 阳光工程。 当然, 政府、 公众和其他主体参与会计生态审计建设, 实际上也是确保他们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 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1实到每个单位、 每个家庭” 一样, 会计生态审计建设离不开政府、 公众和其他主体的共同参与和支持的。 也只有如此, 才能对政府、 公众和其他主体履行会计生态维护与管理责任的情况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和鉴证, 政府、 公众和其他主体才能在市场上树立良好的形象。
[参考文献]
[1] 陈 恒。 文明的汇聚与传播———古代世界文明之交流 [J]. 学术月刊,2007(9):117-123.
[2] 雷新华。 基于经济视野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立法思考[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9(1):141.
篇12
1.前言
我国拥有29亿余亩森林、5亿余亩自然湿地和19亿余亩荒漠戈壁,这些资源为森林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30余年来,我国森林旅游业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森林旅游业在满足国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传播生态文化等方面的巨大潜力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当前林业一项十分重要的富民产业和生态产业。尽管如此,我国森林旅游业发展也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如何进一步发展森林旅游生,使得森林旅游在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是我们当前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2.森林旅游发展遇到的瓶颈
2.1设施建设滞后
森林旅游景区的各要素建设需要大量投入,特别是,大部分森林旅游景区地处偏远林区,在基础建设上需要的投入更加巨大,而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往往较低,地方财力有限,招商引资的难度也很大,从而使得景区的配套设施建设滞后,新的旅游项目不能及时开发,严重限制了森林旅游业发展的步伐。长期以来,中央财政用于引导森林旅游发展的投入严重不足,难以引导和扶持这个庞大产业实现大的飞跃。森林旅游是一项关系到国民幸福指数提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公益性产业,国家应当给予适当的引导性、扶持性投入,并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中央投入还有助于提高业务主管部门规范和推动森林旅游发展的能力,以更好地实现森林旅游的又好又快发展。
2.2人员素质偏低
我国大部分森林旅游景区是在国有林场和其他国有林业单位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特别是森林公园,通常与国有林场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模式,其森林旅游管理和技术人员以前大多从事传统林业生产,对森林风景资源的价值缺乏认识,对依托森林风景资源开展旅游缺乏必要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品牌意识、服务意识还比较淡薄,需要有一个从第一产业转到第三产业的适应过程。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是造成景区建设粗糙、经营管理粗放、旅游产品单一、服务水平低下、品牌建设滞后等一系列问题的重要原因,也是造成在处理生态与产业、保护与发展中顾此失彼的重要原因。
2.3占有率需提高
虽然森林旅游产业已经具备相当大的规模,但森林旅游发展主要依托了很小比例的一部分森林旅游景区。大部分森林公园由于认识、人才、投资、区位、宣传等种种原因发展缓慢,建设水平低,服务能力差,市场影响力小,拥有优越的森林风景资源但依然“养在深闺人未识”、“抱着金饭碗讨饭吃”的局面还普遍存在。全国一小部分森林公园经常为节假日的人满为患发愁,公园的建设压力、管理压力非常大,而大部分森林公园则是门可罗雀,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森林公园几乎没有提供基本的森林旅游服务,森林风景资源的利用效率极低。
3.森林旅游发展前景分析
3.1保护开发并重
发展森林旅游,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是根本。森林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做到规划先行,保护与开发并重。在景区景点的开发中,坚持先天保护与后天雕琢相结合,自然开发与人文雕饰相结合,开发建设与恢复生态相结合,做到严格保护,统一规划,合理开发,统一管理,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在实施中追求自然。严格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界定保护区、规划区、建设区,防止和杜绝对旅游资源的无序开发及建设污染和建设性破坏,确保生态完美,风光秀丽,不断增强森林旅游景观在省内外、国内外的吸引力。
3.2改善基础设施
对已有政策的,要抓紧实施。职工危旧房改造,要着力抓好配套工程建设,使之成为森林旅游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充分利用好国家实施第二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的契机,抓紧与有关部门衔接落实,协调争取森林公园安全饮水纳入农村安全饮水范畴,确保公园职工和游客饮水安全。对政策不明朗的,要积极争取。公园管理处至各景区的旅游公路已纳入国家计划,一旦政策下来,就要及时作出规划,争取有关部门的重视与支持,大力加强连接各公园的旅游公路建设,增加通达各公园的公交线路,不断改善旅游交通条件。通过3-5年的努力,使森林旅游产业做得更大更强。
3.3建设景区景点
精心包装好森林旅游项目,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将生态旅游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推向市场。按照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的原则,通过招商引资,赋予经营者经营权和建设权,延长经营期,实施“谁投入、谁经营、谁受益”的开发原则,依法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充分调动经营者投资的积极性,尽快形成森林公园投资主体多样化、多元化的格局,加快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转变过程。全方位开放生态旅游业,鼓励、支持、引导多种经济成份参与生态旅游开发经营,调动旅游企业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竞争与合作的积极性,鼓励旅游业引进国内外大旅行社、旅游酒店集团的资本、品牌、管理技术和人才。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战略投资者,引进技术和人才,加快森林旅游景区景点开发建设的进程,打造更多的特色景区、精品景区。
3.4提升文化品位
引导森林、湿地公园重视生态文化建设,指导各公园根据自身的资源特点和区位特点,深入挖掘森林文化内涵,加强森林博物馆、标本馆、游客中心、解说步道、科普走廊、宣传解说的标识标牌等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导游词、解说词,提高导游和解说的科学性、教育性和趣味性;鼓励开发民俗文艺表演和互动性节目,举办独具特色的节会,建设旅游商品生产基地和综合性购物点;支持各森林公园争创国家和省级“生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通过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不断提升森林旅游的文化品位,丰富森林旅游的文化内涵,促进森林旅游有序健康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黑龙江省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业逐渐呈现出蓬勃发展之态,以回归自然为主要特点的森林旅游越来越受到城镇居民的关注和喜爱,人们对森林观光、休闲游憩、森林养生、山水摄影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大,各级森林公园及森林旅游主管部门也深感责任重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黑龙江省林业厅科学谋划,为各级主管部门今后的工作指明了具体方向和前进目标,对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13
引言
森林是一个国家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我国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注意森林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护野生动物、维护植物基因库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做好森林的保护工作。同时,人类对森林资源的需求弹性较小,森林资源的缺乏会对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森林资源却严重遗乏,且分布不均匀,难以满足我国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保障市场供给的要求,所以,如何进行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就成了政府和林业工作者关心的重要议题。
一、当前建设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重要性
由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在注重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忽视了对于环境的重视,导致了我国目前的森林保护工程受到了一定的冲击,这种冲击就在于过度的砍伐林业资源导致了我国的林业资源一度走到危险的边缘。现在国家重视建设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目的就在于,强化对于利用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的意识,同时在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的过程中,能够将这种建设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理念能够深入到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当中去。建设现代生态林业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在现代林业项目的基础上,不断地提升和完善对于现有的森林资源的有效利用,建立起以当地的森林资源为基础的生态经济循环发展的思路,同时在推动林业产品的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为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创造出最佳的条件,并且能够推动我国的林业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在林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减少扶贫资金压力,将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向生态转嫁,导致生态林业工程建设越建越背离生态保护。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是森林保护和合理开发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不保护和修复森林资源则不利于林业开发满足市场需求;不开发林业资源则会导致森林资源保护资金得不到充足支持。一些地方政府将林业作为地方经济发展主要项目本身没有问题,但为了转嫁扶贫压力,不少地方政府无节制的开发林业资源,或任由贫困人口毁林开耕、放牧樵采、占地丧葬,这样做不仅不能提升扶贫工作的成效,更容易形成生态问题并最终影响地方经济的长远发展。在政府规划中针对林业往往只是提出一些笼统的开发和保护原则,未做明确的要求,这也使得地方政府可以利用政策漏洞故意曲解中央精神提供便利。
(二)观念落后,建设主体不明确
林业部门仍然没有摆脱计划经济时代大包大揽的工作作风,一方面做管理者,一方面做生产者,既不利于监管,又无法应对市场经济的要求。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政府将由传统的管理型政府过渡到适应市场经济的服务性政府,林业管理部门的职能也应该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而改变。林业部门在生态林业工程建设中应当成为合格的服务者和监督者,将建设权下放到企业和个人,吸引外部资金投资林业。建设生态林业工程是一项长远的、艰巨的工作,只依靠林业部门资源内部无法完成。引入外部企业和个人投资林业,一方面可以为林业带来充足的资金保障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另一方面可以为林业部门带来新技术新观念形成市场诱导创新。外部资金进入林业可以提高林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利于建立林业内部的竞争机制。
(三)建设重点不清晰,投入产出比值低
生态林业建设是以实现林业可持续发为目的,以协调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新型林业发展战略。林业内各部门对生态林业的认识不充分,执行无动力,严重的制约了我国生态林业建设的健康发展。在一些地方,林业部门不顾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机械的执行国家有关政策,造成了林业资源的浪费。比如,在一些林业资源虽然充沛但仍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地区,仍然以自然林的开发利用为主,不注废弃耕地的建设。各地区在林业发展上没有长远规划,经常是过一年变一种发展方向,政策没有稳固性,白白浪费了大量资源。一些林业部门为了部门利益,往往立大项目行大方案以实现短期内账面上的增长,长期的林业发展思路要么没有量化流于形式,要么无人监管无法考绩。这样的林业建设成果很难契合地方地方的实际需要,投入的资金资源回报率比较低,不利于林业的持续发展。
三、我国发展生态林业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培育生态文明观念
要重视有关创建生态文明的活动的积极开展,并组织开展对生态文化和森林文化工程的建设,要让生态道德观、文明观、消费观及政绩观牢固树立于全社会中,使全体人民群众不断形成善待环境和尊重自然的良好习惯。
(二)壮大林业产业实力
根据市场化、工业化、生态化的要求,并结合林业资源利用的目前的状况,不断扩展林业发展空间,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林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不断形成多业并举的发展格局。逐步由资源型林业转向生态型林业,渐渐转变现代林业经济的增长方式。不断扩大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产业的规模,推广林业特色产品的开发,向着循环经济的发展,以使得资源利用效益的大幅度提高。
(三)生态林业的一体化和多功能化建设
生态林业本身与外部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可以协调发挥每个结构部分的作用。建设生态林业不但可以治理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现象,而且可以明显的产生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形成了两性的前后内外、上下左右彼此促进的良性循环。生态林业不但是有着明显经济目的的人工工程,而且是生态环境的改善工程。生态林业在环境保护和林业资源的生产使用上都明显具有不科学的人工生态系统与原有自然森林等。生态林业要有着完备的作用,完善的生态林业系统,要把各个产业融汇在一起,如把种植业、畜牧业、加工业、渔业等算到生态林业的建设规划里去。
(四)生态林业的稳定和形式多样化
十年树木,林业发展需要时间的支持,因此,我国在生态林业的发展规划上要以稳定性为重,综合社会、经济等方方面面,从根本上优化整个社会建设。我国存在地域广、范围大的地理特征,因此,由生态、气候、地质、天气、经济等多方面的制约,在生态林建设方面也并不是单一模式。我国的生态林业建设结构包含纯林式、牧业式、林工式以及林渔式等主要模式,生态林业建设的生态结构也不尽相同。生物物种的多种类以及生态结构的多层次可以最大化的保障生态林业的稳定建设以及物种多样化,使可持续发展深入林业建设。
(五)加大投入,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一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地吸引社会力量筹措林业生态建设资金,引导有关单位和个人积极投资、共同建设林业生态工程;二要在税收、信贷、服务等方面实行倾斜,对一些重大项目应给予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或税收优惠等方面支持;三要进一步提高地方公益林补偿标准,扩大公益林补偿面积,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向林业生态建设投资。
结束语
我国在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发展的过程中,已经从众多发达国家的案例中吸取到教训,发展经济的同时要致力于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将原有的粗放式工业生产转变成可持续发展的工业,但发展之初粗放式工业对环境的影响已经十分巨大。环境对经济的掣肘,以及生态林业建设的巨大影响使得现今我国生态林业的建设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也是我国社会整体规划的考量之一。所以,生态林业的建设务以长远为重,人本为根,统筹考量,逐步渐进,使我国的生态林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