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节能减碳的方法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近年来,房地产业发展热以及国家基础建设的开展催生了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节能、环保的认识也逐步加深,对建筑安装过程中节能减排的实施也日益重视,本文即基于此进行探讨。
1 节能减排必要性分析
在当前社会高度发展的情况下,不断发展的建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不容小视,在建筑安装过程中,实施节能减排乃当务之急,这主要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建筑行业能源消费量大。研究显示,我国当前能源消耗中,建筑消耗最大,占总量30%以上。比如说,单单从楼宇方面来看,每年其电力消耗量就高达总量一成。而另一项数据也显示,和美国相比,我国单位建筑面积明显高于其同期水平,可以说,可以提升空间非常大。
其次,建筑安装污染严重,建筑安装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使建筑安装过程中节能减排实施非常必要。不得不提的就是建筑垃圾,建筑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对城市环境造成了广泛的影响,严重污染城市环境,降低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这从客观上要求建筑安装过程中尽量采取节能减排策略,实现绿色安装,尽可能实现建筑过程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此外,节能减排也是可持续发展要求。可持续发展是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准则。建筑安装过程中,不合理配置资源等问题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就从宏观上要求节能减排制度的实施,借此,为环境保护作出贡献,发挥其促进作用。站在历史的角度,我们应该,也必须从每一个角度入手,实施节能减排。
2 节能减排的具体落实方法
根据以上几个要素的分析,本部分内容对建筑安装过程中落实节能减排概念的具体要点进行探讨和分析。
2.1 方案设计阶段节能减排概念的落实
如上面所说,方案设计阶段是建筑安装乃至整个建筑工程落实节能减排最重要的阶段。为了在方案设计过程中就充分体现这一概念,我们在建筑设计初始阶段,就需要对节能减排进行充分的考虑,发散性思维,尽量多利用自然能源,实现节能。比如说,可以充分考虑太阳能、地热等要素,对各种可能利用的能源充分利用。一方面,建筑设计要符合采光和日照,这在前文已经设计,另一方面,如果有地热资源,建筑设计应该考虑到这一点,并通过设计,使建筑物最终能充分利用地热,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另外,在一些装修的细节上也是,通过门窗的良好设计(如双层玻璃的采用),实现能源流失最小化。
总之,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选择合理朝向充分采光,合适的户型减少热流失,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科学设计,实现节能减排和城市建设的和谐发展。
2.2建筑施工阶段节能减排概念的落实
建筑安装施工阶段是节能减排概念落实的具体实施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应当合理选择的施工步骤,降低能耗,实现节能化。考虑到绿色环保的要求,建筑安装施工过程中,应该强调对节能建筑材料的应用,并采用节能型工艺,降低能耗。举例来说,在墙面装修过程中,可以采用隔热砖,这对建筑物的散热作用的降低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实现建筑保温;双层玻璃的采用也是出于这一考虑。为了防止散热,还可以采用先进工艺,通过在散热部位加入隔热层,来实现建筑降低能耗的要求。另外,还可以使用节能灯、采用可降解材料等,实现节能减排。
2.3 建筑安装废弃物处理过程中节能减排的落实
建筑安装过程中废弃物的处理,是节能减排概念落实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来说,建筑废料主要产生于建设安装过程中,在拆迁维修等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很多估计垃圾,如果处理不当,就好对环境造成影响,热如果能够良好处理,则能有效实现物质回收,不仅自然环境得到了保护,实现减排,还能够废物再次利用,节约资金和能源,实现节能。
如今,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将建筑安装过程中废弃材料转变成有用材料的技术也日趋完善,建筑安装过程中废旧的金属材料(如钢筋、电线等)能够回炉冶炼,实现再利用;废弃木料也可以粉碎后,制造木板。因此,对这一过程进行控制,也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但与此同时,建设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21世纪,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各行各业都必须把节能和减排当作工作中的大事来抓,建筑行业是能源消耗和污染的大户,更应该重视这一问题。在低碳呼声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创建节约型社会已经成为工作的重点,我们在建筑安装过程中,一定要从源头抓起,做好设计,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积极采用节能产品,做好建筑废弃材料的再利用,以促进城市的和谐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篇2
一、房屋外墙体节能施工技术
1、普通墙体施工
外墙体的砖承重墙一般采用整砖平砌,孔洞垂直方向且长圆孔顺墙长方向设置,空心砖不宜砍凿,不够整砖时用实心砖外砌,墙中洞口预埋件和管道处,应用实心砖砌筑,并在砌筑时留出或预埋,不得随意凿孔和用水泥砂浆填孔,避免外墙体出现通缝、不密实、冷热桥的现象。在空心砌块墙体中,施工技术部门根据设计施工图和工程的具体要求及施工条件绘制砌块排列图。要针对砌块建筑的墙体热阻值低、砌体和粉刷易开裂、灰缝和裂缝处易渗漏等不利因素,从施工角度采取技术措施予以确保。
2、墙体保温施工
墙体保温系统的施工是墙体节能措施的关键环节。墙体的保温层通常设置在墙体的内侧或外侧,设在内侧技术措施简单,但保温效果不如外侧,设在外侧可节省使用面积,但粘结性差,措施不当易产生开裂、渗水、脱落、耐久性减弱等问题,造价一般也高于内设置。施工工艺一般采用抹灰、喷涂、干挂、粘贴、复合等方式。施工中应注意:
基层作清洁、修平、湿润处理,表面不易粘结的混凝土墙、梁、柱等部位打毛或刷粘结剂。
按设计要求弹标准水平线、踢脚线或墙裙线,门窗洞四周宜用水泥砂浆抹宽50mm护角。为保证保温层厚度墙面应做标准灰饼、冲筋。每次抹灰厚度以10mm左右为宜,当底层韧凝且表面有一定强度后再继续下一层。应注意保湿养护但不能水冲。砂浆硬化期间严禁撞击和振动。
为防止首层墙面受到撞击后在抹灰面层与保温材料内造成孔洞,在首层窗台以下墙面加贴一层玻璃纤维网格布。底层墙外表面在墙体防潮以下,要做防潮处理,以防止地面水分通过毛细作用被吸到保温层中影响保温层的使用寿命,防潮处理采用涂刷氯丁型的防水涂料,待涂料表面干燥后再在其表面上喷涂一层界面剂即可做保温施工。
二、门窗节能技术
1、采用新型玻璃
低辐射玻璃是在表面镀上一层半导体氧化物、一锡氧化物等涂层薄膜制成,主要特点是反射率低。这种玻璃对可见光和近红外的透光率较高,反射率较低,可大量获得太阳辐射能,但对常温下的长波红外热的透光率很低,反射率较高,因而保温性能很好。如制成中空玻璃,传热系数可低至普通单层玻璃的1/3~1/4,特别适于以采暖为主的北方地区使用,夏天也有一定的隔热效果。
2、控制住宅窗墙比
住宅窗墙比是指住宅窗户洞口面积与住宅立面单元面积的比值,JGJ26-195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部分)对不同朝向的住宅窗墙比作了严格的规定,指出“北向、东向和西向、南向的窗墙比分别不应超过20%,30%,35%”。
3、提高住宅外窗的气密性
如设置泡沫塑料密封条,使用新型的、密封性能良好的门窗材料。而门窗框与墙间的缝隙可用弹性松软型材料、弹性密闭型材料、密封膏以及边框设灰口密封;框与扇的密封可用橡胶、橡塑或泡沫密封条以及高低缝、回风槽等;扇与扇之间的密封可用密封条、高低缝及缝外压条等;扇与玻璃之间的密封可用各种弹性压条等。
4、设置“温度阻尼区”
所谓“温度阻尼区”就是在室内与室外之间设有中间层次,这一中间层次像热闸一样可阻止室外冷风的直接渗透,减少外墙、外窗的热损耗。在住宅中,将北阳台的外门、窗全部用密封阳台封闭起来,外门设防风门斗,防止冷风倒灌,楼梯间设置成封闭式的,对屋顶上入孔进行封闭处理等措施均能收到良好的节能效果。
三、屋面节能技术
1、合理选择保温材料
通常屋面节能是将容重低、导热系数小、吸水率低、有一定强度的保温材料设置在防水层和屋面板之间。可选择的保温材料很多,板块状有加气混凝土块、水泥或沥青珍珠岩板、水泥聚苯板、水泥蛭石板、聚苯乙烯板、各种轻骨料混凝土板等;散料加水泥等胶结料现场浇筑的有珍珠岩、蛭石、陶粒、浮石、废聚苯粒、炉渣等。屋面保温隔热材料选用时,一定要按设计和有关产品技术规范,在容重、导热系数、吸水率、外观等性能参数上重点把关,贮存时要注意防水防潮,施工时严格按配合比和施工工艺操作,必要时要进行试配
2、实行倒置式屋面
所谓倒置式屋面,就是将传统屋面构造中的保温层与防水层颠倒,把保温层放在防水层的上面。工程中常用的保温材料如水泥膨胀珍珠岩、水泥蛭石、矿棉岩棉等都是非憎水性的,这类保温材料如果吸湿后,其导热系数将陡增,所以才出现了普通保温屋面中需在保温层上做防水层,在保温层下做隔汽层,从而增加了造价,使构造复杂化。同时防水材料暴露于最上层,加速其老化,缩短了防水层的使用寿命,故应在防水层上加做保护层,这又将增加额外的投资。
3、屋面绿化房
屋建筑实行屋面绿化,可以大幅度降低建筑能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有研究显示,夏季绿化屋面与普通隔热屋面比较,表面温度平均要低6.3℃,屋面下的室内温度相比要低2.6℃;同时明显降低了建筑物周围环境温度,而建筑物周围环境的温度每降低1℃,建筑物内部空调的容量可降低6%;种植屋面保温效果很明显。
4、其他节能技术
现在,不少楼盘越来越怪异,建筑表面积增大,造成夏季太阳辐射也就越多,由于缺乏有效的立体化、综合化的措施,达不到有效的“调温”作用,导致能耗增加。因此,建筑节能设计,首先,应根据地形、环境条件、气候资料等进行综合设计,这也是最根本的前提。
其次,建筑单体设计要避免单纯追求造型而不考虑使用功能,合理设计建筑体型,减少体型系数,尽量选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的形式,避免黑房、黑厕、黑厨房等。总之,节能建筑的墙体、门窗、屋面的保温隔热施工是节能效果的关键,所以务必要施工单位各部门、各工序严格按设计和材料施工工艺的技术措施执行,做好各质量控制点的验收。
篇3
一、建筑节能检测的方法之一 ――热流计法
1.热流计法检测的方法
热流计是建筑能耗测定中常用仪表,精度高且性能稳定,能测量建筑物的传热量及物理性能指标,广泛应用于建筑、暖通等领域。热流计法作为建筑节能检测的方法之一,在采用热流计进行建筑节能检测时,被测部位至少布置 2 块热流计,在热流计的周围布置热电偶,对应的另一表面上也相应布置热电偶。通过导线把所测试的各部分连接起来,将测试信号直接输入微机,通过计算机数据处理,可打印出热流值及温度读数。通过对热能转移过程的量化检测,获得所要求精度的测试数值。此外,选择热流计时,应选择高灵敏度的热流计。其检测方法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热流计法的检测方法
当热流通过被测壁面板时,因热阻的存在,使温度梯度沿厚度方向衰减,导致壁板两侧产生温差ΔT=T1-T2,即通过热流计的热流为稳定一维传导,不考虑向四周的扩散。温差ΔT 与热流量之间存在对应关系,依此关系可以测定出建筑热耗量,最终计算出导热系数。
2.热流计法检测的作用
热流计法是利用温差和热流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热流量的测定,该方法简便易行、结构简单,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较高。美国试验与材料标准ASTMC1046-95(2007)和ASTMC1195-55都对热流计法做了较详细的规定。我国建筑节能检测中,也较为重视热流计法检测的作用,热流计法是我国现行检测的首选方法。从热流计法检测的优越性上看,热流计法用于检测墙体的传热系数准确性较高,
但它对检测的适用条件有严格的限制,只能在采暖期进行检测,因此,我们在适用热流计法对建筑物进行检测时,应注意热流计法的适用条件。
二、建筑节能检测的方法之二――热箱法
1.热箱法检测的方法
热箱法用于建筑构件传热系数的实验室检测,是基于一维稳态传热的原理的建筑节能检测方法。如建筑物中窗户和墙体的检测可以使用热箱法。从热箱法检测的方法上看,即在试件两侧的箱体(热箱和冷箱)内分别建立所需的温度、风速和辐射条件,达到稳定状态后,测量空气温度、试件内壁的表面温度及输入到计量箱的功率,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试件的热传递性质――传热系数。由北京中建建筑科学技术研究院开发的“RX-II型传热系数检测仪”检测原理,如图 2 所示。
1- 墙体; 2- 热箱加热装置;3- 保温层;4- 电加热器;5- 控制仪;T1- 室外空气温度;T2- 室外墙表温度;T3-室内墙表温度;T4、T5-箱内空气温度;T6-室内空气温度
图 2 热箱法检测原理图
2.热箱法检测的作用
热箱法检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热流计法检测的不足,基本不受温度的限制,采用热箱法检测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阻,只要室外平均空气温度在25℃以下,相对湿度在60 % 以下,热箱内温度大于室外最高温度 8℃以上就可以测试,对非采暖季的建筑节能检测非常有利。
三、建筑节能检测的方法之三――红外法
1.红外法检测的方法
红外法主要是应用红外热像仪进行检测,红外热像仪最早是因为军事目的而得以开发,现在已在建筑业节能检测中广泛应用。红外法检测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进行非接触式的温度成像,是能够实现热像测温的精密仪器。从红外法检测的方法上看,建筑节能检测中的红外法检测利用实时的扫描热成像技术进行温度分析,由探测器将红外辐射能转换成电信号,经放大处理、转换或标准视频信号,通过电视屏或监测器显示红外热像图,从而得到被测物体的温度分布场信息。
2.红外法检测的作用
红外法检测的结构简单、功能强大、测温快,弥补了人类肉眼的不足。其检测范围也较为广泛,可以对各种工程材料、零部件、成品等进行建筑节能检测。
用红外法检测墙体热阻具有重要的作用:1)能够直观地显示出物体表面温度用户只需要购买在自己测量温度内的红外热像仪。与此同时,建筑节能检测中采用红外法进行检测,往往可以测量出物体表面各点温度的高低,红外能量会穿透这些材料,并以图像形式显示出来;2)温度分辨率高,在建筑节能检测中即使很小的温差也能检测出来,其温度精确度可达0.01 ℃;3)红外热像仪输出的视频信号包含目标的大量信息,区别对待不同的视频信号,即呈现出不同温度的热图像,这样可以起到不同的检测效果;4)可进行数据存储、输出视频信号,便于计算机作运算处理;5)现场测温时只需对准目标摄取图像,并将上述信息存储到机内的PC卡上,即完成全部操作,操作简单易行,配合其他检测方法使用效果更佳。
结语
总之,建筑节能检测工作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在进行建筑节能检测过程中,我们应区别对待建筑节能检测的方法,依据建筑节能检测方法的不同和作用的不同,提高建筑节能检测的精准度,最大化发挥建筑节能检测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建筑物的检测工作有序进行,进而进一步推动建筑业的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1]韩海涛,杨晚生.建筑节能现场检测技术的发展状况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22).
[2]常儇宇,梁骏.外保温材料燃烧性能检测过程中的问题探讨[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12(04).
[3]吕闻,李永林,周娟,邓帅,杨天海.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检测及分析[J].华东电力.2010(03).
[4]姜艳,彭浩.节能保温材料(EPS、XPS)参数检测的要点[J].上海计量测试.2012(03).
篇4
一、前言
建筑节能指建筑物在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合理使用和有效利用能源,以便在满足同等需要或达到相同目的的条件下,尽可能降低能耗。我国目前建筑能耗形势相当严峻,呈现出总量大、比例高、能效低、污染重的特点。我国每年建成的房屋面积高达16—20亿m2,超过所有发达国家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而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却为发达国家新建建筑的3倍多。据有关专家预测,按目前建筑能耗水平发展,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将达10.89亿t标准煤,是2000年的3倍;空调负荷将相当于lO个三峡电站的满负荷电力,这势必造成能源紧张。对此,有关专家称建筑节能为“刻不容缓的生命工程”。 文章是作者对现场墙体传热系数的检测方法——热流计法、热箱法、非稳态法和红外热像仪法等进行综述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现有的检测几种技术。
二、建筑节能检测
1.建筑节能检测的概念
建筑节能是指建筑物在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能源的合理使用及有效利用,以便在满足居民同等需要或者达到相同目的的条件下,尽可能的降低能源消耗。简单的说,建筑节能就是指“减少建筑中能量的不必要散失”和“进一步提高建筑中能源的利用率”。建筑节能采用各种节能型的技术、设备、建筑方法、材料、工艺,利用可再生能源,降低能源浪费和消耗。建筑竣工验收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建筑节能检测,目的是通过实地检测来评断建筑的节能效果。
2.建筑节能检测的必要性
实行建筑节能检测从根本上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虽然总资源量巨大,但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匮乏,经调查,我国人均耕地只有世界的三分之一,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的四分之一,并且我国的物耗水平要高发达国家很多,建筑能耗形式相当严峻,特点表现为:总量很大、比例很高、能效低、污染重。从这些现象我们能够感觉到,实行建筑节能,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开展建筑节能、优化建筑节能措施在我国迫在眉睫,也是建设我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要求。建筑节能的一些常规检测已经在国内得到发展,并且已经在北方相对比较寒冷的地区形成了一些比较完善的建筑节能检测手段。
3.建筑节能检测
在目前的建筑节能检测验收环节中,其主要技术是检测建筑物护结构的主体部位(墙体、屋顶、地下室顶板等)的传热系数K值。对于护结构的有些部分,如门窗等可以拆卸下来在实验室中进行检测。然后根据护结构各部分的K值来计算建筑物的耗热量指标和采暖耗煤量指标。在结合围护结构热工缺陷的检测,以此来评价某建筑物的节能效果。
三、现场检测墙体热阻的几种方法分析
1.热流计法
热流计法是目前国内常用的现场检测方法,国际标准《建筑构建热阻和传热系数的现场测量》ISO9869,美国ASTM标准《建筑围护结构构件热流和温度的现场测量》ASTM C1046-95和《由现场数据确定建筑围护结构构件热阻》ASTM C1155-95都对热流计法做了详细的规定。热流计是测定建筑能耗的常用仪表,通过热流计来测定建筑围护结构和各种保温结构材料的传热量及其物理性能参数。用热流计法来检测墙体保温性能的基本原理为:被测部分放置至少2块热流计,并在热流计周围放置热电偶,在对应面的相对位置也放置热电偶,其测量的主要包括热流密度,室内室外温度,建筑墙体的内、外表面的温度和热流计两表面的温度,用到先把测试的各部分连起来,并将测到的信号输入到微机里,通过计算机数据处理可得到热流值及温度读数,当通过瞬变期进而达到稳定状态后,再次测量多次,得到足够数量的测量周期,来获得精确的测定数值。热流计的局限性表现在它受季节的局限(只能在采暖期进行检测)而且现场误差不好消除,所以,它的使用条件要求很严格。
2.热箱法
相比于热流计法,热箱法基本不会受到温度的限制,适宜在室外进行测量,要求平均温度25℃以下,并且热箱内的温度大于室外最高温度至少8℃,因而测试比较方便,其检测原理是通过人工制造的一维传导环境,来测定热箱内电加热器发热所通过的围护结构的全部热量以及其所测量围护结构冷热表面的温度,来得到被测部分的传热系数。值得注意的是,进行一套房间的检测需要诸多的设备,并且安全搬运的工作量很大,热桥和不规则部位无法进行测试。另外,国内外也有关于用热箱法现场测试围护结构热阻和传热系数的研究报告或资料,但尚未发现现场测试使用热箱法的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国家货权威机构的标准,国内关于热箱现场测试的相关研究尚在进行中。
3.红外热像仪法
建筑物护结构热工缺陷是影响建筑物节能效果和热舒适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建筑物护结构热工缺陷,主要分护结构外表面和内表面热工缺陷。通过热工缺陷的检测。剔除存在严重热工缺陷的建筑,以减少节能检测的工作量。由于采用红外热像仪进行热工缺陷的检测,具有纵览全局的效果,所以,在对建筑物护结构进行深入检测之前,要现进行热工缺陷的检测。红外热像仪法是指包括先进的光电子技术、红外图像处理技术、红外探测技术这三种高新技术的综合使用,并且其属于无损检测的范畴,它的使用前提是不破坏被检测目标的使用性能,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工程材料、化工设备、半成品、医疗诊断、石油设备、以及正在运行中的设备等进行检测。虽然红外线热像仪法在我国用于建筑节能行业还在起步阶段,但其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红外线测温高效,特点为:非接触、直观、精确、快速、可数字存储、长期保存、温度分辨率高,可达0.01℃。但其也有缺点,无法测得热流值。
4.房间气密性测定
气密性不好也会造成能源的浪费,在冬季或者夏季,人们在室内开着热风或冷风,保密性不好的房子,就会造成能量的外漏,其外漏的空气量就代表了浪费的冷气或热气。
房间气密性检测主要是通过比较被测房屋内外的空气压力及其变化来计算房间的气密性。测量时进行人工对房间的加压或减压,造成房间内外压力差,产生空气流动,然后利用流量计测出流量,从而得到通过房间的各种大小不一的洞外流的空气量,评估出房间的气密性。
5.建筑外窗保温性能检测
建筑外窗保温性能的检测是基于稳定传热原理,采用标定热箱法进行检测。检测时试件一侧用冷箱模拟冬季室外气候条件,另一侧用热箱模拟采暖建筑冬季室内气候条件。在试件两侧各自保持稳定的空气流通、气流速度和热辐射及对试件缝隙进行密封处理的条件下,测量热箱中电暖气的发热量,减去通过热箱外壁和试件框的热损失(两者均由标定试验确定),除以试件面积与两侧空气温差的乘积,即可计算出试件的传热系数K值。
四、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节能虽一次性投资较大,但是带来的效益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建筑节能检测技术是推行建筑节能政策、标准的重要内容。目前国内节能建筑检测的技术方法仍然有很多不足,需大力开展新的有效的检测方法,可以根据我国各地气候条件和建筑特色积极深入的开展建筑节能检测技术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海涛 杨晚生:《建筑节能现场检测技术的发展状况分析》,《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22期
篇5
二.建筑设计中造成能耗浪费的原因 (1)利用不可再生能源。我国绝大部分建筑的能源系统还都依赖于不可再生的一次能源,而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还相当落后。目前中国以水电、风能利用、太阳能利用、生物质能利用等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利用量还不够大;仅以2003年为例,只有约相当5200万吨标准煤的利用,仅占全国一次能源总消费量的3%。 (2)建筑设计用能负荷偏高。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建筑实际用能与建筑设计的用能负荷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用能负荷都小于设计的最大值,从而造成循环水泵低负荷运行的状况,导致用能设备普遍存在“大马拉小车”的现象,能源浪费严重。 (3)窗墙比过大,大量使用玻璃幕墙。很多大型公共建筑都设计大玻璃幕墙,完全不考虑避阳、绝热等措施,造成了巨大的能耗损失。在一些专家看来,“这都是一些高耗能的建筑垃圾,能源高消耗触目惊心。”
三.生态建筑的节能分析和 建筑的节能设计3.1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建筑就像有机生命体—样,是需要不断输入能量并进行能量消耗而得以生存和运行的,在其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建筑从其周围环境中获得能源的能力以及对能源的有效利用程度是体现建筑生态性的重要方向。如何在满足人们生理、心理需要的同时,使建筑有效利用能源,将建筑能耗降至最低,从而不但节约能源同时又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是生态建筑所关注和探寻的重要内容。建筑能耗通过生产能耗、运输能耗及其建造能耗所组成,在各种能耗中,狭义的建筑能耗一般是指建筑运行能耗。显然在绿色生态建筑的理念下,对于建筑被使用的全过程中,应当充分而有效地使用各种能源。其可以通过三个层面来说,即场地选择及其规划节能、建筑设计节能及其辅助设备系统的节能。对于建筑护结构是建筑能量消散经过的主要部件,外窗、外墙及其屋面保温隔热和防热对于实现建筑的热工节能起着关键的作用。对于外窗的的热工节能来讲,有以下一些主要技术措施,即控制各朝向窗墙面积比,提高窗的气密性,提高窗玻璃、窗扇和窗框的保温隔热能力,用活动装置保温隔热;窗的日照涉及房间在冬季利用太阳能采暖,而窗的遮阳和通风是实现房间夏季防热的主要途径之一。对于外墙的热工节能来讲,在北方寒冷地区,建筑保温尤其重要;在南方炎热地区,建筑防热尤其重要。外墙保温隔热主要采取外保温隔热、内保温隔热和单一材料承重保温隔热。而对于外墙的遮阳和通风是南方炎热地区防热的主要途径之一,各种通风墙或防晒墙可以起到较好的防热作用,其中利用植被对外墙进行遮阳防热效果最好。对于屋面的热工节能技术,北方地区寒冷,采取倒置屋面是目前较为先进的一种做法;而针对南力地区炎热,在屋顶设置通风间层、使用植被绿化遮阳、利用屋面蓄水以及被动蒸发冷却,都可达到屋面防热的目的。充分利用自然光是实现照明节能的关键。除了在建筑设计方案阶段充分利用各种反光体(包括侧窗反光体和天窗反光体)外.还可通过采用导光管道的照明技术(包括透镜折射导光通道、内壁反光导光通道、光导纤维导光管道、通光管导光管道等)。 另外从建筑生态技术的角度,根据设计所采取的技术含量的高低,将生态建筑分为低技术生态建筑、中间技术生态建筑和高技术生态建筑三类。在建筑生态设计上通过把概念和具体设计实践相结合,将会收到客观的生态效果。 3.2 建筑设计是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综合考虑建筑内部各种使用功能与使用空间的合理安排、建筑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协调配合,创造出既符合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3.2.1区域规划节能 提倡建筑节能首先应该重视规划节能,这样才能避免在单体方案设计阶段出现一些难以解决的节能问题。实现规划节能设计,就是以节能作为指导规划设计的主要原则,在考虑容积率、日照间距、建筑密度以及建筑与周边环境协调等问题的基础上,制定尽可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规划方案,从总体上为建筑节能创造先决条件。 3.2.2建筑单体的节能设计 建筑单体的节能设计,主要是通过控制体型系数(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传热面积、窗墙比等影响建筑能耗的参数,着重对建筑的外部维护结构的构造和内部使用空间的划分进行节能设计。 (1)建筑外部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 建筑围护结构主要由墙、屋顶和门窗构成。建筑物的能耗主要取决于围护结构的热传导和冷风渗透。住宅围护结构的散热量要占采暖热耗的1/3以上。显然,如果建筑围护结构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便可减少室内、室外的热量交换,从而减少所需要提供的采暖和制冷能量。 (2)建筑内部使用空间的节能设计 建筑内部使用空间的节能设计,是通过科学合理地平面布局和剖面设计,对建筑内部空间进行全方位、立体的分隔和划分,使建筑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提高其通风、采光、保温、隔热的性能,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四、生态建筑规划设计方法 1.尊重地形、地貌 建筑的规划设计和建造中,常会遇到复杂地形、地貌的处理。很多设计方往往是将其推平,平衡土方,将其变成平坦的表面再进行设计,以不变应万变。对于人手少、任务重、需要短时间完成设计任务以便争取更多项目的设计单位来说,这样固然是一种解决办法,但生态建筑的设计更提倡在深入研究地形、地貌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基地的地形地貌的特征,设计出的建筑物对基地的影响降至最小。 2.保护现状植被 长久以来,城市与建筑物的建设中,绿化植物都是当作点缀物,总是先砍树、后建房、再配置绿化这种事倍功半的做法。生态学知识告诉我们,原生或次生地方植被破坏后恢复起来很困难,需要消耗更多资源和人工维护。因此,某种程度上,保护比新植绿化意义更大。尤其古木名树是基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尽可能将它们组织到居住区生态环境的建设中去。 3.结合水文特征 溪流、河道、湖泊等环境因素都具有良好的生态意义和景观价值。建筑环境设计应很好的结合水文特征,尽量减少对环境原有自然排水的干扰,努力达到节约用水、控制径流、补充地下水、促进水循环并创造良好的小气候环境的目的。结合水文特征的基地设计可从多方面采取措施:一是保护场地内湿地和水体,尽量维护其蓄水能力,改变遇水即填的简单设计方法;二是采取措施留住雨水,进行直接渗透和贮留渗透设计;三是尽可能保护场地中可渗透性土壤。 4.保护土壤资源 在进行建筑环境的基地处理时,要发挥表层土壤资源的作用。表层土壤是经过漫长的地球生物化学过程形成的适于生命生存的表层土,是植物生长所需养分的载体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在自然状态下,经历100~400年的植被覆盖才得以形成1cm厚的表层土。建筑环境建设中的挖填土方、整平、铺装、建筑和径流侵蚀都会破坏或改变宝贵的表层土,因此,在这些过程之前应将填挖区和建筑铺装的表土剥离、贮存、在建筑建成后,再清除建筑垃圾,回填优质表土,以利于地段生态环境的维护。 五、生态建筑高效无污染的设计方法 1.生态建筑的能量利用 目前应用于生态建筑中的可再生能源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其中以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最为广泛技术也最为成熟。 (1)太阳能利用。太阳的辐射能量可直接进入居室或把热量贮存于其他领域散放或备用,利用各种建筑材料有不同的传导性能,吸收、贮存热量的性能而使空气增温。阳光照射建筑使墙壁和屋顶加温,阳光透过玻璃窗直接照射室内,使室内空间的表面温暖,太阳能可整体加热建筑并在建筑地段布局上获取巨大的太阳能量效应。在生态建筑中设置太阳能热水系统,利用太阳能来加热冷水,是一种无废无污、可持续利用的生态方法。我们可以利用目前最可靠的、效果可达9%左右的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接受太阳能,这样不仅可以为照明设备等供电,还能减少火力发电产生的污染,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2)风能利用。生态建筑除利用风压来形成自然通风外,还可利用风力来发电。风力发电系统可以集中布置,也可分散使用。集中式的风力发电系统,以建筑群或小区为单位,在小区的上风处设立风车组,既丰富了小区的景观,又为小区提供了能源供应。随着生态建筑的发展,风能利用设备应可设置在建筑中,直接利用风能为建筑物提供能源,尤其在偏远的山区,综合利用风能,有更重要的意义。 2.自然通风 在建筑地段设计中,空气的流动是另一个重要的气象因素,各地区的气象资料均可提供当地不同季节的主导风向和风速,是设计的依据。影响风的环境因素有地形、坡度、朝向以及当地的植被情况及相邻的建筑形态。在任何地段上风的流动都会影响建筑内部的冷暖和内外气候环境。由于通风可增加建筑的散热,由于风压可增加建筑的渗透,夏天的穿堂风可使居室凉爽舒适,因此热天可利用通风使建筑降温,冬季则需要避风措施。
篇6
(2)门窗节能
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围护结构传热占用耗热量约73%~77%,空气渗透热损失占23%~27%。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护结构节能设计是建筑节能设计的主体。在传热耗热量所占的比例中,外墙约23%~34%;窗户约23%~25%;楼梯间隔墙约占6%~11%;屋顶约7%~8%;阳台门下约2%~3%;门约2%~3%;地面约2%的地面;窗口的热传输和空气渗透耗热量总和约占所有建筑耗热量的50%。由此可以得到以下的结论,一栋很好的节能建筑,保温性能和门窗密封性能的优良是至关重要的。大量资料表明,每增加10%的窗户面积,相当于是保护绝缘系统的K值,降低整个0.08w2(M/K)。在设计时,满足在阳光、照明、通风、观赏性要求的条件下,减少住宅和门窗的面积,能量损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选择合适的门窗材料以及合理的结构设计也是节能的良好保证。
2.采用节能材料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健康和安全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两大主题。
(1)给水材料的应用。为什么水公司生产的饮用水符合标准,但终端饮用水质量难以保证呢?这个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原因主要出现在管道系统的材料上。金属管材是传统的管道系统中最常使用的材料,但是它易生锈、易腐蚀、易渗漏、易结垢的特点使二次污染问题长期未得到解决。受污染的自来水时时刻刻在危害着人的健康,寻找新的耐腐蚀、对人体无害、导热系数小的环保塑料给水管材已经刻不容缓。优质的绿色管材,不但能从根本上解决水管理系统二次污染的问题。而且使用相应的绿色金属管可以节约成本,实现环保与节能。另外,生活用水设备器具及构配件应选用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其产品技术、性能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2002的要求。选用节水型洁具及配水件,坐便器冲洗水量为6L,阀门为陶瓷阀门。
(2)装饰材料的应用。目前,市场上环保装饰材料的主要类型有这样几种。1)基本无毒无害型主要是指天然的,本身没有或有毒有害物质极少,污染小,只有经过简单处理的毒性低的装饰材料。2)低毒、低排放型经过处理,控制其有毒积聚,并且能让有害物质缓慢释放的装饰材料。毒性轻微,对人体健康基本不构成危害的装饰材料。如甲醛释放量较低,达到国家标准的胶合板、大芯板、纤维板等。当然,不同的装饰材料在能量的消耗上也有差异。一个黑暗壁纸吸热多,它的房间的照明用电大,相当于两个大小相同的浅色壁纸房间照明用电量,这是一种节约能源的有效途径。因此,应鼓励用户使用环保的照明系统。不同的材料对能量的消耗是不同的,通过科学的照明设计,合理利用高效、安全、优质的照明电器产品,能够创造一个舒适的照明环境,不但节能而且环保。因此,应尽量选择绿色环保节能材料来建造人类家园。
(3)在中国,民用建筑外墙热损失量是发达国家的几倍,甚至超过十倍。数据表明,我国每年建成的城镇住房总面积超过5亿m2。作为外墙面积的1/1.2计算,这就要求建筑护结构面积达到6亿m2。所以,解决外墙热损失问题迫在眉睫。现在,环保节能的新型建筑材料有保温砂浆、倒置式隔热保温屋面、中空玻璃、外墙挤塑板等新产品,它们都可大大提高建筑物的隔热性能,改善建筑热环境,我们应大力推广使用。
(4)使用节能灯,缓解电力短缺的现象。在夏天,电力短缺仍然是我国南方地区存在的重大问题。如果在住宅建设的初级阶段的将天然气设计作为辅助能源,这将节省大量的电力。液化天然气价格相对便宜,而且有安全、干净的特点,已经成为燃气空调的首选能源。随着液化天然气项目的引进,我国许多地方都将满足这种环保能源使用的条件。
篇7
近年来,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发展迅速,为了使保温节能建筑达到节能的要求,国家和各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多种标准和规范,建筑节能检测也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并成为建筑工程验收所不可缺少的依据。笔者结合国家和地方节能标准要求及自身的工作经验,就保温材料在检测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
1 节能保温材料概述
外墙保温节能检测包括保温材料和系统的检测以及对竣工节能建筑热工性能的检测。目前江苏省常用的外墙保温系统及所用材料为:
1)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胶粘剂、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抹面砂浆、耐碱玻纤网格布等;
2)保温浆料外墙外保温系统:界面剂、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 / 水泥基复合保温浆料、抗裂砂浆、耐碱玻纤网格布等。
其中,界面剂和抗裂砂浆在常温状态下的拉伸粘结强度及耐水拉伸粘结强度指标,在标准中有明确而详细的规定,基本能够做到规范化的检测;而起到保温节能效果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和保温浆料等材料在检测过程中的问题则较多。
2 保温材料检测中的问题
1) 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检测项目,严格来讲有 5项,即表观密度、导热系数、尺寸稳定性、抗拉强度、压缩强度,但根据标准不同,检测项目会出现缺项。
如《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塑料》GB/T10801.1-2002中,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物理性能检测就缺少抗拉强度这一指标。考虑到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抗拉应变涉及整个保温系统的结构使用和安全功能,笔者认为抗拉强度对于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若将《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塑料》GB/T10801.1-2002 与《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JG149-2003 结合起来判定,则能满足检测项目数量(只限于Ⅱ类板),但两种标准的尺寸稳定性指标却又相互矛盾(前者的尺寸稳定性指标为≤3%,后者的尺寸稳定性指标为≤0.3%),判定模糊。
笔者认为,如委托方确定以两种标准综合判定,根据江苏省地方标准,其尺寸稳定性指标为≤0.3%比较合理;压缩强度指标判定参照 GB/T10801.1-2002,其它指标均参照 JG149-2003。若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在Ⅲ类以上,则适用标准为《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塑料》GB/T10801.1-2002。随着节能技术的发展,墙体保温板厚度一般不会太厚(20~40mm);厚度过大,施工不当会影响结构安全,这就要求保温板尺寸测量更为精确,才能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目前各种测量仪器已更新换代,精度不断提高,某些测量规范已不能满足试验要求。例如板厚为 20mm 的墙体保温板,如按标准《泡沫塑料与橡胶线性尺寸的测定》GB/T6342-1996 规定的游标卡尺读数结果修约到 0.1mm,要想符合尺寸稳定性指标≤0.3%,该板试验膨胀收缩必须控制在0.06mm 以内,这不符合实际试验情况,有可能造成本来质量可靠的保温板被判定为不合格。《泡沫塑料与橡胶线性尺寸的测定》GB/T6342-1996 已不适用目前试验要求,建议对保温板尺寸测量修约以游标卡尺最小精度 0.02mm 控制。
目前导热系数检测设备操作起来比较简便,有些检测单位将试样制备调节完毕后直接放入仪器中检测,造成检测数据偏离。保温板、保温浆料的导热系数测定与试件的干、湿程度非常相关,应按《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 防护热板法和热流计法》GB10294~10295-88 的要求,对试件进行干燥处理至恒重。但如用烘箱,则有可能破坏保温板结构,笔者认为不如采用干燥器干燥较为安全方便。另外,厚度测量偏差对导热系数结果的影响也应引起重视。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保温板的压缩强度,规范上规定其相对形变为 10%的压缩应力,而对 XPS 挤塑板则没有明确规定。有些检测单位将 XPS 挤塑板的压缩试验形变也控制在 10%,笔者认为此举不妥。XPS 板是通过加热挤塑成型的硬质泡沫塑料,表观密度大,压缩强度高,一般来说,大多数 XPS 保温板在未达到相对形变 10%时其力值即明显下降,但也有个别保温板在达到形变 10%后力值仍然增长。笔者认为,XPS 保温板压缩强度判定应取最大值较为合理,更能反映 XPS 板压缩强度指标值。胶粘剂、抹面胶浆(与膨胀聚苯板)的拉伸粘结强度试验方法看似简单,但有一个环节最容易被人忽视,即制作试件后没有在试件上加载适当重物(重量以不破坏试件为宜,建议控制在 1.5kg) 约 30s 后再养护。笔者认为,这是涉及试验结果的重要环节,它能保证试件、胶粘剂、抹面胶浆、膨胀聚苯板很好地粘结成一个整体。如果没有这个环节,可能导致拉伸粘结强度达到要求,但破坏界面不在膨胀聚苯板内的情况。由于这一原因而判定胶粘剂、抹面胶浆不合格,似乎并不合理,而且会给委托方造成错误的理解,认为应该更换胶粘剂、抹面胶浆,从而给委托方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2) 保温浆料外墙外保温系统
常用水泥基复合保温砂浆分为水泥基聚苯颗粒保温砂浆和无机矿物轻骨料保温砂浆,其中水泥基聚苯颗粒保温砂浆又分为加强 W 型及普通 L型。W 型水泥基聚苯颗粒保温砂浆与无机矿物轻骨料保温砂浆强度较高,受压时形变较小,直至受压破坏也未达到 10%的形变。笔者认为,对于 W 型水泥基聚苯颗粒保温砂浆与无机矿物轻骨料保温砂浆,用抗压强度这一指标来代替压缩强度指标似乎更为合理。
3 建 议
1)提高保温板尺寸测量精度要求;
2)保温板、保温浆料导热系数测定,应重视试件的干燥程度;
篇8
关键词:建筑节能 低技术 可持续 设计
一.两个前提:
其一,对于节能建筑的低技术设计方法的探究并非建立于对高技术手段的排斥之上。建筑节能的手段不可拘泥于分类与框架,其根本原则是因地制宜,灵活变通,在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下选择综合价值最高的符合建筑设计目标的节能手段。
其二,人工环境的舒适度与人工环境的能耗存在辩证的关系,一方面不能为节能就完全牺牲人居的舒适度,这样就本末倒置,另一方面,不能为了无休止地提高舒适度和居住体验的质量而消耗大量能源造成浪费。凡事有度,要在满足人合理的居住要求的基础上,倡导适度耗能,节能绿色,寻求节能与耗能的均衡点。
基于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以创造宜人的人工环境,对局部环境以及微气候的被动式调节是一个被广泛应用的思路。这并非一个新课题,在相关理论方面,1963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设计结合气候》,直到20世纪90年代一系列生态建筑设计名著诞生,在这段时间里,西方建筑师就此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而建筑上的实践,可以追溯工业文明之前的传统乡土建筑;近则有诺曼.福斯特、查尔斯.柯里亚、杨经文等著名建筑大师的相关作品。
二.设计思路分类:
常见的建筑节能的低技术设计思路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太阳辐射控制和自然通风控制。并相应地在总体和单体设计中不同方面进行节能设计探索,如下表:
总体设计思路
单体设计思路
选址
外部环境
外部空间
形体组合
方位朝向
体型
平面
立面
剖面
太阳辐 射
考虑在区域不同地点的太阳辐射差异
水体、绿化与基地地形
规划、公共空间以及构造物的布置
建行组组合方式与阴影关系
南向喜阳与北向喜阴
建筑体型系数
平面热交换与隔离
遮阳与立面集热
垂直方向热环境
通风与空气质量
考虑周边建筑物或坡地的遮挡
地形与绿化调节局部空气质量
利用规划组团划分局部气候
利用建筑形体组合与围合调节局部风压风势
朝向夏季主风向,规避冬季寒流
房屋进深、高度等组织通风
平面风路
立面通风
剖面导风
三.总体设计(布局与规划)
1.选址。
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建筑不宜布置在山谷、洼地、沟底等凹地里,因冬季冷气流在凹地里形成对建筑物的霜洞效应。对于炎热地区,建筑应趋向溪水、河流或者湖泊等水体以及绿地,利用生态环境的热交换和遮蔽效果。
2.利用绿化进行温度调节。
在确定的基地中,通过对自然绿化的利用以及人工绿化的营造,可以降低城市密集结构和高能量交换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改善“小气候”,建筑师可将绿化、水面结合设计概念和规范要求,布置在住宅夏季主导风向的上风向,以降低进入室内的空气温度和空气湿度,力图创造可以不用空调等耗能装置进行室内环境的调节,以达到绿色节能的目的。
3.外部空间:选择良好的朝向;尺度合适的间距;适宜的组合方式。
方位朝向对建筑物的太阳能利用和自然通风效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对于寒冷地区,太阳照射建筑物外表面使其温度提高,经结构透热再使建筑物内表面温度提高,然后再由表面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室内传递热量;太阳辐射也可直接透过窗户进入室内使室温提高。这样至少在白昼可以有效提高室内温度,减小主动加热系统(如空调和暖炉)的负荷。
在炎热地区,在满足了城市规划、建筑防火间距和日照间距的前提下,在住宅之间设计有价值的阴影遮挡,从而有效降低区域环境温度,提供凉爽的内部街道环境。另外在其它建筑物的阴影下,房屋外表面避免了强烈的阳光暴晒,通过外墙和窗户传入室内的热量大大减少,这将有利于用较少的能耗改善室内热环境。
在这样的情况下,在设计中按照日照规律来规划建筑群体是节约建筑采暖制冷能耗的有效措施。
4.外部环境散热。
现代城市中,随着人口增多、建筑密度增大,环境结构发生了改变,城市中心地区,建筑外环境的散热速度和散热能力不断下降。如果只考虑增强建筑护结构的隔热能力,不考虑环境的散热状况,是没有办法从根本上解决节能的问题的。
这说明建筑隔热应该与环境规划结合起来才能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综合考虑天空、空气与风等环境散热的重要因素、考虑城市水体对环境散热的作用、考虑植物的分布及城市新生态系统的建立,提升外环境的散热性能,才是解决城市热岛效应的方向。
四.单体设计思路。
1.平面节能设计:
(1)热环境的合理分区。
即结合人们对不同房间的使用差异,对室内温度区域进行划分,避免均质温度造成的低效率。杨经文常采用外置交通核来减弱热湿气候区灼人的太阳辐射对建筑主要使用空间的剧烈影响;厄斯金设计的位于寒冷地区的Gadelius别墅则把北向不利地带作为车库及贮藏空间,成为其起居室北向缓冲空间。
(2)设置温度阻尼区。
即在室内与室外空间等有温度差异需要的空间之间设置过渡空间。
(3)减少阳台对冬季日辐射的遮挡:
即对阳台朝向、进深、形式进行节能控制。
(4)有效的外墙保温。
朝向不同方向的墙面如果均按照相同的传热系数配置保温层就没有充分发挥它的经济效益,所以
(5)平面风路设计。
建筑内部的通风条件是决定人们健康、舒畅的重要因素之一。它通过空气更新和气流的生理作用对人体的生物感受起到直接的影响作用,并通过对室内气温、湿度及内表面温度的影响而起到间接的影响作用。
2.立面节能设计
(1)确定合适的窗墙比。
窗墙面积比对建筑能耗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窗与外墙之间热工性能的差异,相差越大,影响越显著。
(2)建筑遮阳的设计:
1) 固定遮阳板:水平遮阳、垂直遮阳等
2)活动遮阳板与通风——可控遮阳
可控遮阳是一种崭新的日照调节系统,其主要特点是在一般遮阳基础上,对遮阳装
置进行灵活调整,使其既能满足冬季室内对阳光的需要,又可达到夏季有效遮挡阳光的
效果,同时改善了室内通风条件。可控遮阳体系有以下几种类型:
a.可调节型。
外观和固定遮阳相似,但芯板是可调节的水平百叶,可调整倾角以满足对日照的不同需要,调控方式包括手控机械和自动化控制等,且利用百叶可以造就丰富的立面效果。
b.活动型。
遮阳系统是可伸缩的活动型装置,按照不同季节改变遮阳深度,夏季可有效防热,又不影响冬季日照。
c.墙面绿化体。
沿外墙面生长的攀藤植物是天然可控遮阳体系,应该提倡在住宅受照面广植攀藤植物,以达到夏季降温的目的,同时也形成亲近自然的柔和外立面。但要考虑植物生长对墙体可能造成的负担和破坏。
可控遮阳体系可有效解决夏热冬冷地区的热稳定和舒适性问题,有明显的节能作用,对于夏热冬冷地区实施节能和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对全年综合节能有显著作用。如下表:
3.剖面节能设计
如同科里亚与杨经文等东南亚等地区的建筑师的实践和探索,利用对剖面的设计,产生对风压和气流控制,以达到调节室内气候,减少空调能耗的思路是比较常见的,这也是十分贴近建筑师的设计过程的方法。
结语:
通过国外生态建筑的环境设计策略的解读,可以知道研究低技术适应生态建筑的代表有提出“形式追随气候”设计原则的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以及埃及新乡土主义建筑师哈桑.法西等;而研究高技术适应生态建筑的则有以诺曼.福斯特、伦佐.皮阿诺等,他们的设计技术包含了从被动式气候适应等中间技术到利用计算机系统控制建筑护结构与外界的能量与物质交换等现代建筑新技术。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照搬西方现代建筑设计方式是无法与地方气候、生活方式不适应,与地方文化产生联系的,是与我国国情不符的。建筑节能的设计应该结合结合我国的经济、技术水平,客观地分析特定地区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创造出符合当地特点的中国现代绿色建筑。
参考文献:
[1]蔡君馥等合著,《住宅节能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2]林京,《杨经文及其生物气候学在高层建筑中的运用》,世界建筑,1996。
篇9
前言
人口、资源和环境是当前经济活动中全球共同关注的三大问题,各国都把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随着人口的增加、工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的消耗量也急剧增加,能源危机迫在眉睫。因此,各行各业提出了节能的要求,节约二次能源———电能,也就成为民用建筑电气设计的焦点。节能设计应把握“满足功能、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原则,将节能技术合理应用到实际工程中,以真正达到有效节能的目的。
一、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首先,在进行建筑工程电气设计时,既不能以牺牲建筑功能,损害使用需求为代价,也不能盲目增加投资,为节能而节能,首先考虑的是适用性,也就是能够为建筑电气设备的运行提供必需的动力,建筑物内创造良好的人工环境提供必要的能源;能够满足用电设备对于负荷容量、电能质量与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能够保证建筑电气设备对于控制方式的要求,从而使电气设备的使用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其次考虑的是安全性,电气线路应有足够的绝缘距离、绝缘强度、负荷能力、热稳定与动稳定裕度,确保供电、配电与用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有可靠的防雷装置,防雷击技术措施;特殊功能要求的场合下还应有防静电、防浪涌的技术措施,按建筑物的重要性与火灾潜在的危险程度设置相应必要的技术措施。
在满足民用建筑电气工程的适用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优化供配电设计,促进电能合理利用。另外,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减少电能的直接或间接损耗,在满足建筑物对使用功能的要求和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建设投资,最大限度的减少电能与各种能源的消耗。做到选用节能设备、均衡负荷、补偿无功、减少线路损耗、降低运行与维护费用,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还有,合理调整负荷,选取合理的设计系数,提高负荷率和设备利用率设计时尽可能合理调整负荷,选取合理的设计系数,在特殊用电的情况下选择合理的节能措施,提高负荷率和设备利用率,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总之,在建筑电气工程设计节能的过程中要贯彻适用、安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原则。
二、建筑电气设计节能方法
1供配电系统节能
(1) 合理选择变压器。变压器的容量大小与能耗之间存在十分重要的联系,容量过小,很容易造成超负荷运行,导致过载损耗增加;如果容量过大,而又不能被充分利用,则会使空载损耗增加,基于此点原因,在选择变压器时应尽量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变压器的容量,从而确保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始终保持最佳工作状态,一般情况下,变压器的负荷率应尽可能大于30%,最佳工作范围需在70%左右。此外,还应尽量选择节能型的变压器,接线时可根据用电特点采用较为灵活的方式进行接线。
(2) 减少线路损耗。
a减少导线长度。在进行设计时,配电箱、低压柜的出线回路应尽可能为直线,并且不走或少走回头线;变电所最好建在负荷中心附近,这样可以减少接线长度;低压线路的供电半径可按照用电负荷密集区而定,大负荷密集地区半径应尽量控制在100m 以内、中、小负荷密集区应分别控制在150m 和250m 以内。这样做能够节省敷设电缆的长度,使供电距离最短。从而达到减少线损的目的。
b增大导线的截面积。对于较长的线路,可以适当加大一级线缆的截面积,虽然这样会增加线路的费用,但是却可以减少年运行费用,增加的费用估计大约可在2 年左右内收回。
c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变电室应尽量靠近电气竖井,以此来减少主线缆的长度,同时电气竖井应尽可能设在建筑的中部位置或两端,这样可以减少水平线缆的敷设长度。
d将负荷归类。除了对计费有特殊要求的负荷以及消防负荷以外,其余普通负荷可采用一条主电缆供电,这样不仅方便消防电源切非操作,同时还可以在非空调季节使用同样大的线路截面传输较小的电流,使线路的损耗大幅度减少。
(3)无功补偿。供配电系统中有很大一部分用电设备为电感性负荷,如变压器、电动机等,它们在运行时会产生无功电流,这部分电流流经高低压传输线路会使线路发生功率损耗。因此,在设计供配电系统时,可以考虑采用电容柜对系统进行就地补偿或集中补偿,以此来减少无功电流,使功率因数有所提高。通常情况下,功率因数由0.7 提升到0.9,线路损耗约可减少40%左右。功率因数的大小需符合电力部门的要求,若无具体要求时,建议低压用户的功率因数可在0.85 以上,高压可在0.9 以上。可见,无功补偿不仅能够改善电能的质量,提高供电能力,而且还可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4) 谐波抑制。随着各类电力、电子设备在建筑中日益广泛地应用,由此产生的谐波电流对供配电系统产生的危害表现为谐波使电动机发热效率下降4%~6%,使线路损耗增加1.5~2.5 倍,使变压器局部严重过热,造成铜损和铁损增加2~2.5 倍。谐波还会导致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误动作并会使电气仪表的计量产生2%~20%误差。可见,谐波电流的存在不仅增加了供配电系统的电能损耗,而且对供配电线路和设备安全工作产生危害。为了抑制谐波,通常设计时,在变压器低压侧或用电设备处单独设置有源滤波器、无源滤波器,也可将有源滤波器和无源滤波器混合使用或采用节电装置。通过以上措施有效地滤除中性线和相线的谐波电流,不仅净化了电路,降低了能耗,而且提高了供电质量,提高了设备使用寿命。
2电动机在运行过程中的节能
在建筑电气中的电动机都是与暖通、给排水等工种的设备配套的,由设备制造厂商统一供应的。因此,其节能措施只能贯彻在运行过程中,除了用就地补偿电容器以减少线路由于输送超前无功而引起的有功损耗外,还应减少电机轻载和空载运行。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电机的效率是很低的,消耗的电能并不与负载的下降成正比。采用变频调速器,使其在负载下降时,采用变频的方式,自动调节转速,使其与负载的变化相适应。采用这种方式,可提高电机在轻载时的效率,达到节能的目的。但这种设备的价格偏高,所以在使用中有一定的限制。此外,还有一种节能方式,就是使用软起动器。软起动器是按起动时间逐步调节可控硅的导通角,以控制电压的变化。由于电压可连续调节,因此起动平稳,起动完毕,则全压投入运行。此设备也可采用测速反馈、电压负反馈或电流正反馈,利用反馈信息控制可控硅导通角,已达到速度随负载的变化而变化。
3照明节能
因为照明用量大而面广,因此,照明节能的潜力很大, 应该采用高效光源。白炽灯过去用得最广泛,因为它便宜,安装维护简单,它致命的弱点是发光率太低,因此目前常被各种发光率高,光色好,显色性能优异的新光源取代。建筑物尽量利用自然采光,靠近室外部分的建筑面积,应将门窗开大,采用透光率较好的玻璃门窗, 以达到充分利用自然光的目的。凡是可以利用自然光的这部分的照明,可采用按照度标准检测现场照度,进行灯光自动调节。对长期需要开停,但又要按人流的多少自动调整照度的场合,在增加投资不多的情况下,对荧光灯可利用调压的方式,固定几级调节。
结束语
在当前的建筑电气设计中,应把电能消耗指标作为全面技术经济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节约电能应以提高能源利用率和综合效益为主要途径,根据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原则确定设计方案。通过正确的计算,合理选择电气设备及其控制方式,尽量在不增加或少增加投资的前提下取得较显著的节电效果。
参考文献
[1] 赵莹莹,陶庆友.论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探讨[J]. 科技致富向导. 2010(32)
篇10
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施工、房屋建筑、建筑材料生产和建筑物使用的过程中,在达到相同目的和满足需要基础上,尽可能地降低能源资源的消耗与排放。在现代建筑业的发展中,普遍强调合理使用能源资源,提高建筑能源的利用率,减少建筑设计中能量的损失,同时确保建筑物的舒适性。建筑节能主要体现在建筑物的使用、改造、新建、设计和规划的全过程中,严格执行节能标准,使用新材料和新技术。
建筑节能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建筑设计中外部环境与建筑结构的关系,正确处理环境与建筑之间的关系能够对建筑节能设计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提高节能效果,因此,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当地实际特点,做到因地制宜。第二,建筑设计中的绿化设计,建筑中植被的应用能够有效调剂建筑物的室内温度,但在应用时要考虑植被设计的技术问题,如防水、排水和荷载等。第三,节能建筑材料的选择。在相同的气候条件下,不同的建筑材料会对建筑物的节能效果造成不同的影响。此外,建筑节能材料的应用还能够降低建筑成本,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增加建筑物的使用面积,有效消除建筑物“热桥、冷桥”问题的发生,便于建筑施工过程的实施。
2 建筑节能策略中的空间设计
现阶段,很多建筑物在设计时,通常只考虑建筑物的造型、外观、空间形态、日照间距和容积率等内容,重视各种配套设施与绿化景观的建设,但过于看重设计的图案化,而缺少了对于建筑物周围小气候和小环境的影响分析。建筑设计通常将建筑物的门窗密闭性、屋顶保温性和墙体保温性等作为节能设计的核心内容,而较少地关注单体设计,所以,建筑节能设计应首先控制建筑物的体型系数,体型系数是指:建筑物同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包围的体积比值。建筑物外表面积越大,散热面就越大,其耗热量随体形系数的增长而增加。国家的相关规范对体型系数的规定为强制性条文,因此严格控制体形系数对建筑节能很重要。降低体形系数的方法有:a、适当增加建筑物的层数,尽量避免出现单层建筑;b、建筑平面空间组合集中紧凑减少凹凸变化;c、适当增大建筑体量。其次建筑物设计时应尽量扩大南向朝向,寒冷地区,在冬季建筑物南向所获得的太阳辐射和辐射总量比其他方位大得多,南偏东西的角度越大,接受的太阳辐射越少,所以增大建筑物南向朝向面积对节能是有利的。最后要关注建筑规划,以节能环保理念指导建筑设计,在设计建筑物的形态和内部结构时,要充分参考外部环境特点,从建筑地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出发,实现环保技术与建筑手法的结合,使建筑物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取自然能源,减少能量损失,在整体设计上为建筑物的节能环保提供物质条件。
3 高效保温节能材料的应用
合理适当的建筑节能材料也能够对建筑物的节能环保性能起到促进作用,是实现建筑节能的重要手段,因此,建筑设计者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依据节能、经济、高效、健康的基本原则,选择健康节能的建筑材料,从根本上提高建筑物的节能环保性。随着我国建筑科技的快速发展,很多新型的高效环保建筑材料被不断开发并应用于建筑设计之中,起到了良好的节能效果,首先是要关注墙体材料和其保温材料的应用,墙体在建筑维护结构中所占面积最大,冬季通过外墙散失的热能约为建筑总耗热量的22%。墙体可采用空心砖、加气砼等,外保温材料可采用高性能岩棉板等。其次应重视在建筑物屋顶的设计运用新型防水材料和保温材料,这能大大提高了屋顶的防潮保温效果;最后在建筑门窗设计使用新型隔热透光玻璃,促进了屋顶隔热透光效果的提升;可调式遮光板的使用,也起到了提高遮阳效果的目标。此外,建筑设计时还要从建筑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掘适合当地气候和地理条件的建筑节能材料,将其广泛应用到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之中。
4 可再生能源设计
可再生能源指取自自然界、能够永久利用并不断再生的非矿物性能源,一般包括海洋能、生物能、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对自然环境的危害较小,甚至无伤害,且资源能源的分布较为广泛,能够实现就地开发和使用。建筑物在设计规划时应该充分考虑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从而降低常规能源的使用量,实现环境保护与生态和谐。目前,我国建筑设计中使用较为广泛的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地热和太阳能等,地热利用比较成熟的是地热源泵的工艺运用,利用地层深处温度恒定的原理达到冬季采暖夏季制冷的效果。太阳能技术由于其自身的安全性和环保性,在建筑设计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青睐,太阳能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主动式的太阳能,二是被动式的太阳能。被动式的太阳能建筑主要是在面向太阳的方向,通过储热设备来吸收并储备太阳能所产生的热量并转化为电能,但该方式通常成本较高,需要配合相应的光电系统,因而不适合大面积推广。主动式太阳能最普及的是热水器的利用,在北方日照时间长特别适用。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也更加频繁和广泛,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5 设计中的节能措施
建筑设计中节能构造措施主要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冷桥部位的保温构造设计,在护构件中,经常设有导热系数较大的嵌入构件,如外墙中的钢筋砼梁、柱、过梁、圈梁、阳台板和挑檐版等。这些部位的保温性能比主体结构差,热量容易从这些部位传出去,其内表面温度低,容易形成凝结水,这些部位就叫“冷桥”,所以在设计中,对于每一个冷桥节点均应逐个分析该节点所在部位的结构方案、构造方案及节点所在的不同节能维护体系,选择最佳综合,以保障整体建筑物节能效果良好。如钢筋砼过梁通常可以做成L形,减少外漏面积,也可以采用局部加厚冷桥外保温层等措施来阻断冷桥。第二设置“温度阻尼区”,所谓温度阻尼区就是在室内与室外之间设有一中间层次,这一中间层次像热闸一样阻止外冷风的直接渗透,减少外墙、外窗的热损失。例如:在外门设置门斗,防止冷风倒灌;屋顶采用架空层;住宅楼梯间设置封闭楼梯间等。第三,屋面节能。要确保屋面的保温隔热性,具体措施为:一方面要选用导热系数小、密度适度的保温层,以防止屋面的厚度和重量过大。另一方面是要使用吸水率较低的保温材料,做好屋面防水,以防止屋面漏雨吸收大量水分而降低保温功能,同时,还要在屋面设置排气设施,以保证屋内水汽的顺利排出。
6 结束语
在建筑物的设计中,设计者必须秉承节能环保理念,在设计中加入节能措施,使用节能环保材料,使建筑设计朝着低碳环保的方向发展。建筑设计者要不断强化节能理念,积极实践,大胆创新,将科学技术和节能理念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实现环境保护。
篇11
建筑电气节能应坚持以下四个原则:(1)可用性。应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即满足照明的照度、色温、显色指数;满足舒适卫生;满足上下左右的运输通道通畅无阻;满足特殊工艺要求。(2)经济性。建筑电气设计的经济性就是节能应按国情考虑实际经济效益,不能因为节能而过高地消耗投资,增加运行费用。而是让该部分增加的投资,能在几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用节能减少的运行费用进行回收。(3)可靠性。根据用电负荷的等级,保证在各种运行方式下提高供电的连续性,力求可靠供电。满足建筑物的功能,即满足照明的亮度、色温、显色指数;舒适性空调的温度及新风量,也就是舒适卫生;满足上下、左右的运输通道畅通无阻。(4)安全性。保证在进行一切操作切换时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以及能在安全条件下进行维护检修工作。
二、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措施
1、供配电系统的节能设计。根据工程供电容量及负荷的具体使用情况,合理设计供配电系统,做到尽量简单可靠,这对于有效地实现电气节能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首先,变配电所或箱式变电站位置的设置。现代高层建筑的用电量相当大,在确定变配电所或箱式变电站位置时,应尽量靠近负荷中心,这样可以减小配电半径,有利于减少线路损耗。其次,合理选择变压器容量及台数。在选择变压器容量和台数时,应根据负荷情况,综合考虑投资和年运行费用,对负荷进行合理分配,选取容量与电力负荷相适应的变压器,使其工作在高效低耗区内,从而实现变压器的投入台数可以随季节性负荷的变化灵活投切,减少部分变压器轻载而引起的不必要的电能浪费。最后,优化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方式。同一变电站的变压器应尽量并列运行,并联后其负荷可以合理地分配,总损耗可以降至最低限度,同时根据负荷的变化调整并联运行的变压器台数,也是降低变压器损耗的有效措施。
2、电缆线路的合理设计。在一个工程中,线路左右上下纵横交错,小工程线路全长不下万米,大工程更是不计其数,所以线路上的总有功损耗是相当可观的,减少线路上的能耗必须引起设计重视。在建筑中,低压配电室应靠近竖井,而且由低压配电室提供给每个竖井的干线,不至于产生支线沿着干线倒送的现象。亦即低压配电室与竖井位置的布局上应使线路都分向前送,尽可能减少回头输送电能的支线。另外,还可利用某些季节性负荷的线路,这些用户不用时,可提供给常期用户作供电线路使用,以减少线路和电阻。
3、风机水泵的节能。(1)采用高效风机水泵。近年来,我国研制出多种高效率风机和水泵,有的产品效率已接近国外同类产品,应该大力推广。(2)设计时注意选型和配套。选择风机水泵的型号和额定值时,应尽量与工况吻合,使设备运行在高效率区间。(3)调速控制流量,减少节流损失。生产工艺上经常要求变更流量,现场多使用挡板或阀门来调节流量,即采用人为增大阻力的方法来减小流量,这是很不经济的。比较经济的方法是调节原动机的转速来调节流量。(4)合理设计管网,降低管道阻力。设计输送管网时,对走向和管径都要仔细计算,并要求管道内壁具有较高的光洁度,以降低阻力、减小功率损失。(5)在管网或叶轮上涂敷复合材料。其具有高弹性、高强度并易与金属粘接的特点,将其涂敷在管道内部和叶轮上,可以降低叶轮、管道与流体的摩擦系数,从而减小阻力、降低损耗。(6)减小叶轮直径。当所需流量与扬程(风压) 远小于泵或风机的额定值时,可以通过切削叶轮、减小直径来降低风机水泵的输入功率实现节能,但不适用于扬程经常变化的运行环境。(7)调节入口导向叶片。这是离心式风机、水泵流量调节的基本方法,轴流式也可采用。调节入口侧可调导向叶片,可以改变压力和流量特征曲线,使同流量的轴功率比用阀门或挡板调节时低得多。
4、照明系统的节能。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一方面照度、色温、显色指数要达标,另一方面又要达到节能的目的。由于电气照明设备的耗电量与照明设备用电使用时间、照明设备的损耗、房间面积、照明器数量等因素成正比关系,与照明电气的发光效率成反比关系。因此,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可从以下方面来考虑。
(1)减少设备使用时间。在设计的时候,楼梯间、走廊这样的公共场所可采用自动控制的方式,做到人来灯亮,人走灯灭。考虑到线路损耗,对于面积小的房间可采用一灯一控或二灯一控;面积较大的房间采用多灯一控的方式。同时,设计时,应充分利用天然光。建筑物靠近室外的部分,在建筑物结构允许的情况下,门窗尽可能开的大些,门窗的玻璃采用选用透光率高的,以充分利用自然光的。非靠近室外的部分,可用导光管、反射高窗或棱镜窗将光线引入需要阳光的地方。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照明设备的使用时间。
(2)提高光源的利用效率。首先要改善环境的反射条件,即建筑物内的墙壁、天顶、地面以及家具的表面尽量光滑、色彩尽量选用浅色。当然考虑到健康因素,屋顶和墙面的光反射系数宜在55%~60%之间,地面宜为15%~35%。其次用高效光源,首选发光率高的光源,这些光源节能效果及光效都非常显著,因此能够在照明系统的设计环节达到节能的目的。
篇12
最近几年,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已成为每位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全世界所关注的重要课题。电气节能为建筑节能的组成部分,近年来由于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对电力需求快速增长,由于发电装机容量和电网供电能力不足,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拉闸限电现象。由于我国节能的潜力巨大,因此把电能节约与电能开发并举,并把电能节约放在首位。由此可见电气节能的重要性,电气节能设计已成为电气设计重要内容。
2 合理设计供配电系统
根据用电负荷容量及其分布、用电设备特点及负荷等级,合理设计供配电系统,使系统在最佳状态下运行,使供配电系统在运行中的损耗减至最低。实现供配电系统的经济运行,达到节能的目的。设计应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
2.1 供配电系统应尽量简单可靠。同一
电压等级供电系统变配电级数不宜多于两级,尽量减少变电级数过多产生的电能损耗。
2.2 合理选择供电电压。同等情况下,电压越高,损耗越小。民用建筑用电设备电压等级大部分为220/380V,但一些大型或特大型的民用建筑的空调主机为了达到节能目的,经方案比较可以选择10(6)kV的制冷设备。
2.3 变电所应靠近负荷中心,低压配电间应靠近电气竖井,合理分布供电网络,使低压供电半径控制在200m以内,供电线路的电压损失已满足规范的允许值,减少线路电压损失,提高供电网络的供电质量及网络运行的经济效益。
2.4 根据负荷情况合理选择变压器容量、台数,变压器负载率宜为0.7-0.85.其接线应能适应负荷变化。按经济运行原则灵活投切变压器.使变压器在最佳状态下运行,从而减少损耗。
2.5 合理选择电缆、导线截面。在满足允许载流量、运行电压损失等各种技术指标的前提下,应按经济电流密度合理选择导线截面,并应从降低电能损耗、减少投资和节约有色金属等方面综合衡量。
2.6 合理提高供配电系统的功率因素。在用电设备选型及调速控制方案一定的情况下,若自然功率因素达不到接入电网要求时,应进行无功功率的补偿.提高功率因素可以减少线路及变压器损耗。
3 选用节能型变压器
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全国电网上每年运行的35kv和10kv及以下配电变压器总电能损耗约占当年总发电量的2%-3%。因节能变压器具有损耗低、重量轻、噪音低、效率高、抗冲击、节能显著等优点,故节能变压器的使用尤为重要。采用节能变压器,能节约能源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因此采用节能变压器有巨大的节能潜力。所以设计时应首选高效低损的节能变压器。如油浸式变压器已出现
了比S9系列更节能的S10系列、S11系列,S11型变压器与S9型变压器相比,空载损耗平均降低30%,空载电流平均下降70%,变压器噪音水平下降7-10dB。
4 合理选用电动机
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电动机都是与暖通、给排水水工种的设备配套的,由设备制造厂商统一供应。因此,其节能措施只能贯彻在运行过程中,除了上述的应就地补偿电容器以减少线路由于输送超前无功而引起的有功损耗外,还应减少电机轻载和空载运行。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电机的效率是很低的。对功率较大的电动机可以采用变频调速器,可提高电机在轻载时的效率,达到节能的目的。但是,
这种设备的价格仍偏高,因此在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另一种节能方式是采用软启动器,它启动平稳,从启动到运行,其电流变化不超过3倍,可保证电网电压的波动在所要求的范围内,同样达到节能的目的。
5 照明节能设计
5.1 照明设计应选择高效光源照明光源应选择发光效率高、显色性好、
使用寿命长、启动可靠方便快捷、性能价格比高的高效光源。按不同的工作场所,选择相适应的高效光源,可以降低电能消耗,节约能源。根据《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建议按以下几个方面选择光源:
5.1.1 灯具安装高度较低的场所选用荧光灯。荧光灯包括直管荧光灯和紧凑型荧光灯。它们都具有光效高、寿命长、显色性较好等优点.但前者比后者光效更高、寿命更长、光通维持效率高、性价比更优。因此,除有装饰性要求的场所外,一般情况下,都应选用直管荧光灯,并推荐采用T5细管。
5.1.2 灯具安装高度较高的场所宜用金卤灯,也可用中显色高压钠灯。对于显色性要求高的场所,可以采用用陶瓷金卤灯;对于没有显色性要求的工业场所,可以用光效更高、寿命更长的高压钠灯。
5.1.3 安装高度高且不易维护的场所,如高大厅堂等,宜选用高频无极荧光灯。其重要特点是使用寿命长(达5~6万小时)。同时,光效高(60-701m/W)。显色性好(Ra达80),起点快捷、可靠。
5.1.4 不应选用荧光高压汞灯。金卤灯是汞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高效比汞灯约提高60%(400W为例),显色指数高,寿命更长。
5.1.5 限制热辐射光源(普通照明用白炽灯、卤钨灯)的应用,其优点是显色性好、起点快速、便于调光。但由于其光效低、寿命不长,所以最好限制使用。除要求调光、开关频繁和短暂工作以及特殊装饰要求等情况外。不应使用。
5.2 照明节能设计应提倡绿色照明。绿色照明并不只是照明节能,更有益于
提高人们生产、工作、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在保护身心健康的基础上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目的。为此,在照明设计时,应最大程度地满足建筑的功能,一项照明工程不能只注重光的物理特性,不仅要考虑照度水平、灯具布置,还需考虑视觉环境及照明效果。所以,照明设计应满足建筑物不同场所、部位对照明照度、色温、显色指数的不同要求。同时,电气设计应与建筑设计密切配合,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光,使之与室内人工照明有机结合,利用最少的能源保证照度水平,从而达到节约人工照明的电能。
6 合理利用太阳能
目前住宅热水系统虽然已不少设计采用了太阳能设备,但本人认为在大型住宅小区以及公共建筑的室外照明系统应该可以设计采用太阳能蓄电的照明设备。目前这类产品以太阳能LD灯具为主,其产品的工作E原理是:白天太阳光照射到太阳能组件上,使太阳能电池组件产生一定幅度的直流电压,把光能转换为电能,再传送给智能控制器,经过智能控制器的过充保护,将太阳能组件传来的电能输送给蓄电池进行储存;到了夜晚太阳能组件因接收不到光能,其输出的直流电压降到接近为零时,智能控制器自动开启控制装置,向LED提供电能,促使LED发光源发出足够的亮度用于照明;到天亮时,太阳能组件又接收到光能产生电压时,智能控制器又自动转换到充电模式工作。随着太阳能蓄电的照明设备的产业发展,这种产品的制造成本将会越来越低,本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太阳能蓄电的照明设备应该会在室外照明领域得到普及应用。
7 结束语
电气节能设计已成为电气设计的重中之重,在设计中精心考虑,进行方案比较,应用先进的设计技术,按照节能标准合理设计。在为人类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生活空间的同时,又能行之有效地节约能源,这是每一个设计人员都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参考文献
篇13
当前,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2006年以来,全国上下加强了节能减排工作,国务院了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制定了促进节能减排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相继做出了工作部署,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2006年全国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目标,加大了“十一五”后4年节能减排工作的难度。更为严峻的是,2007年一季度,工业特别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过快,占全国工业能耗和二氧化硫排放近70%的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化工六大行业增长20.6%,同比加快6.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各方面工作仍存在认识不到位、责任不明确、措施不配套、政策不完善、投入不落实、协调不得力等问题。这种状况如不及时扭转,不仅2007年节能减排工作难以取得明显进展,“十一五”节能减排的总体目标也将难以实现。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节能减排的目标,即到2015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单位GDP能耗下降16%;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3.1个百分点,从8.3%到11.4%;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10%的目标。此外,十二五”规划中还明确了主要污染物控制总类,在“十一五”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这两个类别基础上,增加了氨氮和氮氧化物两个类别的污染物控制指标。“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约束性指标更加明确了国家节能减排的决心。
在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下,现在的工厂企业越来越重视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减排,尤其是新上马的工程项目,无论是在土建方面,还是在工艺设备选型方面,都倾向于节能型与环保产品。对于烟草行业的制丝线管控系统而言,应该是在保证生产计划与工艺指标的同时,利用现有的设备与生产线,通过控制程序与调度程序的编排,合理组织生产,尤其是在模块化生产的基础上,合理调度生产线的工艺设备,尽可能准确跟踪物料,减少设备空转与待料时间,最大化提高设备的有效作业率,整条制丝线控制系统应该围绕这个思想采取措施,来达到减少能耗的目的,具体方法如下。
1 减少主机设备的预热时间
以片烟生产工艺段为例,由于该段工艺设备较多,工艺路线较长,在设备的控制上应充分考虑到节能。看得出来,叶片从真空回潮处理到松散加料要经过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在具体控制上可以这样考虑,当真空回潮机进行一批烟叶处理的时候,调度系统才依次发出松散回潮加料机的预热指令,这个指令的何时发出可以通过现场的实际情况来摸索而得,当这些主机设备接到预热指令后,才启动设备进行预热,从而减少主机设备待料时间来节能。
2 细化批次控制单元,节约生产时间
针对多生产线、多路径的加工工艺,批次控制的模式将在整个控制系统设计中得到体现。一方面,对整个生产工艺流程进行较为细致的划分,设计总共多个控制工艺段,结合面向整个生产线的集中监控,可以有效减少工艺段设备运行的空转时间。另一方面,在部分工艺段中,根据生产组织的需要,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多个批次控制单元,如,批次控制设计和构件化设计的功能实现,有利于生产线的组织调度,提高有效作业率,节能降耗。
对于生产调度系统来说,需要在物料生产计划中,将一个由多个配方模块组成的烟叶生产任务,分解为多个模块的生产子任务,按照分组加工不同的要求,自动调用分组加工的工艺控制参数和设备运行控制参数,实现按模块的精细化加工;同时,在烟叶模块生产中,还需合理安排生产加工路线,可以根据生产计划或生产实际情况选择是否需要进入相应的工艺路线,实现对生产线生产能力的合理调度和控制。管控系统中的集中调度管理层和底层控制层需相互协调、统一管理,在生产批次计划中合理调度两部分设备的生产能力,并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正确选择加工工艺路线,实现自动化的控制。
3 精确化延时停机时间
在制丝线的设备控制程序中,常常用到延时停机指令,比如:喂料机、储柜进出料的控制等等,通常情况下,这些延时停机的时间设置得都比较长,造成设备长时间无料空转。为了节能,可以通过现场摸索、人机界面上交互窗口调整以及利用其他一些外部条件(比如:流量、温度、水分等)的判断,来精确化延时停机时间,尽可能地缩短设备空转时间。
4 合理划分控制单元节能
把制丝线上工艺段的相关设备分解为若干能够独立操作、具备启动/停止的控制单元,实现分时启动/停止控制,尽可能地缩短设备空转时间,最大化地降低设备耗能,实现节能。
5 制定行之有效的节电措施
编制科学的用电施工方案,配电线网布置规范,配线选材合理,避免电流密度过大或电阻过大,造成浪费。采用能效比高的用电设备,推广使用智能型荷载限位器,现场有控制大功率用电设备措施。照明灯具应采用高效、节能、使用寿命长的施工照明灯具。工程项目分路供电,施工、生活用电有分路计量装置,分别监控,有记录。加强用电管理,施工区、生活区有专人管理照明灯具;宿舍应采用智能化开关控制宿舍的用电。加强对大型施工机械设备运行管理,禁止空载运行、提高使用率;对机械进行定期维护,确保机械正常运行。选用环保高效节能的施工机械,逐步利用Y系列节能电机(全封闭自扇冷式三相鼠笼型异步电动机)改造现有施工机械动力源,逐步采用高效功率补偿器技术;禁止耗能超标机械进入施工现场。
6 制定行之有效的减排措施
编制专项方案对工地的废水、废气、废渣的三废排放进行识别、评价和控制,安排专人、专项经费,制定专项措施,减少工地现场的三废排放。对施工区域的施工废水设置沉淀池,进行沉淀处理后重复使用或合规排放,对泥浆及其他不能简单处理的废水集中交由专业单位处理。在生活区设置隔油池、化粪池,对生活区的废水进行收集和清理。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垃圾,使用密目式安全网、定期浇水等措施减少施工现场的扬尘。合理安排噪声源的放置位置及使用时间,采用有效的噪声防护措施,减少噪声排放,并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限制要求。生活区垃圾按照有机、无机分类收集,与垃圾站签订合同,按时收集垃圾。对不可回收有害的施工垃圾打包封袋,按照环保等部门规定要求送往指定处理中心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
7 结语
目前,无论在烟草、化工、电力、冶金、石油还是其他行业,节能减排都是重中之重。企业是否能够很好地完成节能减排指标逐渐成为促进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随着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对节能减排意识的不断普及,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和工作效率,标志着一个国家电子行业发展水平,并且也是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