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节能减排的概念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节能减排的概念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节能减排的概念

篇1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建筑给排水的负荷不断增大,在建筑给排水上产生的资源浪费问题越发凸显。近年来,随着低碳概念在全球的推广,对建筑给排水节能问题的讨论变得尤为重要,本文着重介绍一些较新的建筑给排水节能技术,希望以此抛砖引玉,为给排水节能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尽微薄之力。

一、我国建筑给排水的现状

(一) 建筑给水现状

1.增压设置,我国当前经常使用的增压设备主要包含给水气压装置、给水变频装置与水泵等。给水气压装置已经出现了两个方式,补气与隔膜,给水变频装置与水泵相关技术的应用也更加成熟。

2.水箱调节设备,目前的水箱款式与种类非常多,主要使用的水箱类型有镀锌材质钢板水箱、搪瓷材质钢板水箱、复合材质钢板水箱以及最新材质涂料钢板水箱等。这些材质的水箱与水接触之后其表面发生锈蚀的几率很低,对水质影响不大,同时还能够有效减轻水箱荷载、解决施工带来的不便、有利于清洗等。

3.划分区域实施给水,较高层建筑物通常都是利用分区实施给水。建筑物的不同给水方式也不一样。给水分区中使用的减压装置通常选择减压比例阀,其具有简单的结构,减压过程中拥有着比较稳定的比例,工作状态平稳,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在限流减压的工作中,薄膜减压阀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主要特点是能够调节减压数值。

4.节约水资源体系,由于水资源的短缺,污染的严重程度等原因致使我国在合格范围内的淡水资源非常缺乏,再加之水资源出现的严重污染,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之一就是水资源。建筑物在排水环节中,水资源节约的重点是节水设备的使用,当前已经出现了相关定型产品。

(二) 建筑物排水现状

1.卫生器具,其直接体现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与水平。伴随着不断提升的生活水平,卫生器具的发展趋势呈现出更加的舒适与节能。

2.排水特殊体系,排水使用的管道材质通常包含塑料与钢铁排水管,其中化学建筑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塑料排水管,在大部分施工现场钢铁材质的排水管依然是重要材料之一。

二、建筑给排水节水利用的新技术

(一) 节水新型设备的使用

广泛应用优良的阀门管材。因为镀锌材质钢管生锈的现象非常严重,对于水质造成了污染,经过一段时间放置重新使用时需放出陈水进而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假如锈蚀到接触位置会产生渗水。利用新型材质的管道能够有效减少这些浪费现象。建筑给排水中阀门也是经常使用的配件,其自身质量与类型的选择对水质也会产生影响。通常来说,截止阀关闭的效果比较好,在同样的情况下,应选择使用节水效果更好的阀门。

(二) 中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中水的主要来源是建筑生活中的排水,指人们生活所排出的污水与废水。生活中的废水包含冷却后排出的水、淋浴后排出的水、厨房排出的水等。中水也就是经过一系列处理之后的各种类型的排水,当符合水质规定的使用标准之后,能够在市政、生活环境等范围之内使用的非饮用杂用水。根据目前的观察,制定规范标准的想法很难被开发商接受。可是在未来水资源逐渐短缺的状况下,中水的构建是必需的。它能够令污水实现资源化,有效的节约了水资源,也成为日后开展节水工作的重要方向。

(三) 雨水的收集应用

雨水的应用是指将雨水全部收集在一处,借助于一定的设备与试剂对其实施处理,最终获得达到水质规定标准的再利用水。与中水比较相似,雨水经过处理之后变成了一种能够重复使用的水资源,可以在冲刷厕所、绿化城市等适合中水的场所利用。当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对雨水使用陆续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以便能够对水资源尽量节约,减少水的使用量。

(四) 设置消防贮水池

当构建共同的消防水与生活贮水池时,其中的消防贮水超过生活贮水导致贮水池中的生活水停留较长时间,造成余氯量全部消耗完毕进而产生劣化的水质。因此想要确保贮水池中的水符合卫生要求,应定期对其存水进行更换。

(五) 节水操作中应用的真空技术

为了充分保证冲洗卫生洁具与下水管道的清洁效果,可以在建筑排水设计中应用真空技术。利用空气替代绝大部分水,根据真空负压高速出现的汽水混合物质,迅速冲洗洁具中存在的污物,最终获得污浊空气排水与节水目的。由于真空技术在各种建筑物的应用,使得节水平均达到了40%以上。

三、建筑给排水节能利用的新技术

(一) 给水管道采取的减压措施

当出水管道压力较大时容易产生出流超压现象导致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对于节能工作来说很容易忽略这个内容。即便是各区实施分区之后,配水点在最底层的静水压力上仍然保持300到400千帕的压强。假如不使用任何减压手段,卫生设备在实际中的出流量将高出额定流量的4到5倍。不仅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过高的水压,还容易出现噪音与振动。

(二) 单独设置生活与消防用水体系

对高层建筑物实施设计过程中应将生活与消防给水分开设置,因为这两种给水体系对水压产生的不同要求。假如根据消防给水需要的水压设计分区,将会令生活给水管内压力超标,进一步导致供水超量等问题,假如经常利用调节阀对水流实施减压处理,又会对电能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假如按照生活给回需要的水压设计分区,则需添加一定的水泵数量。

(三) 选择合理的变频类型的水泵

在供水体系中没有设置调节水箱的情况下应选择使用具有高效节能效果的变速类型水泵。使用变速水泵可以有效防止供水传统系统出现的不利供水情况下,计算所造成的浪费电能与水量现象,这在目前资源供应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拥有广泛的前景。同时,在供应热水体系中,可以选择在配水龙头位置安装指示水流设备,或者是在配水点的位置安装高度感温设备,将信号准确传输至控制循环泵的系统中,按照热水具有的配水不同操作情况,指示水泵在停转变换过程中改变操作参数,进一步达到了电耗的节省目的。

(四) 充分使用Ho

高层建筑物种的管网水压很难达到供水需要。一些建筑工程甚至直接将管网进水注入贮水池内,浪费了大量的Ho,特别是在地下层的贮水池,将全部Ho完全转变为负压,对经济的合理性造成了严重影响。在高层建筑底层一般是需水量非常大的公共商业服务设施。这些建筑物占据了较大比例的总水量,假如全部使用贮水池提供水,明显过于浪费。

结束语

建筑的给排水系统属于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将会与社会发展同步,对国家经济实力的加强发挥了重要作用。建筑给排水中节能节水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目前与将来的需水量,保证了可持续使用的水资源。节省了目前给排水体系操作需要的资金费用,降低了建设水厂的资金投入。21世纪的建筑给排水工作任重道远,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保证水资源的均衡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红业. 浅谈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节水方法[J]. 科技致富向导,2011,(5).

篇2

引言

煤炭企业属于社会经济基础能源生产、提供的行业,同时也是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物排放部门。煤炭行业是国家节能减排的九大重点行业之一,做好煤炭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对于完成中国“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对煤炭企业自身而言,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有利于保护其自身的生存环境质量,提高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因此,如何适应形势的变化,采取节能减排措施,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成为当前行业的重要课题。

一、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原则

(1)科学性原则。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的确立必须依据科学的计算方法,遵循科学发展理念,全面把握节能减排的相关概念,对各个指标的概念、分类、范围、方法、口径、计量单位都应加以规定,使指标尽量规范化、标准化,能准确、公正、客观的反应节能减排的内容。(2)整体性和层次性原则。节能减排是一个多要素、多层次的动态复合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应该在将评价目标和评价指标有机地联系起来的基础上分出层次,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将指标进行分类细化,是指标体系层次分明、结构清晰,便于使用。(3)稳定性和动态性原则。节能减排评价体系的构建和设计,应根据现实的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将可能性和需要性相结合,做到灵活性、经济性、准确性相结合,使节能减排体系能真实的反应客观事实,并且制定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措施。(4)简明性和可操作性原则。节能减排指标的选择应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人力、物力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方法,可以测量或者聚合生成,概念明确,易测易得。同时,节能减排指标应具备可比性和可测性,定量指标可以根据现有的数据进行计算,定性指标也可以量化,并且尽量避免很难量化或定性的指标。

二、煤炭企业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本文在选定指标时参考了与煤炭企业节能减排相关的法规、标准和文件要求,先初步提出了一些指标,然后在对煤炭企业和相关专家的进一步调研的基础上,最后确定了节能降耗指标、污染物减排指标、生态保护指标、节能减排综合指标、节能减排人员管理、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和创新研究应用6个一级指标,原煤生产水耗、原煤生产电耗、原煤入选率、节能量完成率等28个二级指标。构建了基于AHP法构建的煤炭企业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见下页表1)。其中“煤炭企业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为目标层,6个一级指标为准则层,27个二级指标为指标层。

三、煤炭企业节能减排评价模型构建

煤炭企业节能减排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分析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法进行。其步骤如下:

1.建立评价因素集。评价因素集一般用U=(u1,u2,…,un)表示,式中,ui为评价因素,评价元素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本文中评价因素指之前建立的27个指标。

一级指标因素集:U =(U1,U2,U3,U4,U5,U6)1煤炭企业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

二级指标因素集:U1=(U11,U12,U13,U14);U2=(U21,U22,U23,U24,U25,U26,U27,U28);U3=(U31,U32,U33);U4=(U41,U42,U43,U44,U45);U5=(U51,U52,U53);U6= (U61,U62,U63,U64)。

2.确定等级评语集。评语集是指评价者根据实际需求,对每个子因素集进行的各种评价,将评价结果组合而成的集合。一般用V=(v1,v2,…,vm)表示,vi是评价等级标准,m是等级评语次数。本文根据专家打分投票,确定煤炭企业节能减排评价体系的等级评语集为V=(好,较好,一般,较差)。

3.确定各指标层的权重。设Ui对U权重分别为w1,w2,w3,w4,w5,w6,则对应的权重矩阵为W=(w1,w2,w3,w4,w5,w6);同样,设Uij对Ui的权重矩阵分别为:B1 =(b11,b12,b13,b14);B2 =(b21,b22,b23,b24,b25,b26,b27,b28);B3 =(b31,b32,b33);B4 =(b41,b42,b43,b44,b45);B5= (b51,b52,b53);B6=(b61,b62,b63,b64)。

对于权重的设计,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两两比较的方法确定评价指标对上一层次指标相对重要性的权重。根据表1所示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L.Saaty的1~9标度法对两两元素进行比较确定其重要性等级时,考虑了城市的现实状况和参与实施人员的经验,也考虑了其他专家的建议,由此构造出各层判断矩阵。

同时,根据判断矩阵计算出相应的权重值,并检验各判断矩阵的一致性,以保证所得权重的合理性。

通过有关专家(资深企业管理人员、大学及研究机构教授或学者等)对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进行单因素评价打分,结合各指标的权重,得出低碳城市评价指标的权重及模糊评价关系矩阵。

4.计算处理。(1)确定Ui的模糊评价判断距阵Ri,得到R1、R2、R3、R4、R5、R6。(2)确定一级指标的模糊综合评判集A:

由公式Ai=Bi・Ri得到:A=A1A2A3A4A5A6

(3)确定最终评价对象的模糊评价集合E,E=W・A。(4)判断。经计算得到的E=(E1,E2,E3,E4,E5,E6)对应于评语要素集V={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可知煤炭企业节能减排处于何种水平。

结论

本文根据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设计了节能减排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因素集、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指标的隶属度,建立模糊评价矩阵,得出煤炭企业节能减排模糊评价的最终结果。Evaluation System and Modeling Construction of Coal Companies and Energy Saving

LIU Yuan-ming1,SHAN Shao-lei1,GAO Peng-zhao2

(1.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 of Xinwen Mining Group,Xintai 271219,China;

篇3

近年来,节能减排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国家为促进煤炭企业节能降耗、减排增效,先后制定了多种法规加以推进,加上煤炭企业自身的努力,煤矿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逐步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对于煤矿企业开展节能减排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 降低成本, 提高核心竞争能力、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 客观要求, 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也是煤炭工业发展的根本出路。煤炭企业的节能减排实践经验不断增加,但缺乏系统性和条理化,影响节能减排的后续推进和推广应用。本文就结合煤炭企业实际,就节能减排谈一点个人的粗浅认识。

1节能减排概念。

节能减排通俗来讲,节能减排就是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减少能源消费和增加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使用,是减轻能源生产和消费负面影响的主要手段。前者属于节约能源的范畴,后者属于减少碳排放的范畴,二者有联系,又有区别。一般地讲,节能必定减排,而减排却未必节能,所以减排项目必须加强节能技术的应用,以避免因片面追求减排结果而造成的能耗激增,注重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均衡。本文结合煤炭行业的特点,梳理出煤炭企业节能减排的内容要素。

1。1节能内容要素。

煤、电、油、气 (汽)四大要素是煤炭产业的主要能源,水是煤炭产业的主要资源,且国家针对煤炭采掘、煤化、煤电、电铝等行业颁布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和清洁生产标准及指标体系,故以煤、水、电、油、蒸汽 “五要素”作为煤炭企业节能内容的主要构成因素。

1。2减排内容要素。

水、气、声、渣和生态环境五大要素能客观反映区域内的环境污染现状,且国家针对 “五要素”制定了全面的污染物排放或控制标准,故以水、气、声、渣和生态环境 “五要素”作为污染减排内容的主要构成因素。

2煤炭企业节能减排思路。

煤炭企业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 “清洁发展、节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循环经济为核心,探索低碳经济新模式,统筹产业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全面构建和谐、生态文明矿区和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化企业。在节能方面,加速淘汰和改造落后工艺装备,促进产业及产品结构调整和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环保方面,以污染防治为中心,以污染源治理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为手段,使各类环保指标不断满足国家相关要求,逐步完善以低消耗、 “零排放”、资源综合利用为特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3煤炭企业节能减排措施。

3.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循环经济。

煤炭企业可通过优化调整煤-煤化工、煤-煤电铝、废物综合利用等产业链,依靠结构优化、深化和升级,构建节能型的低碳循环经济新模式。

3.2强化技术创新,加快工艺与技术改进。

(1)采用先进的,适应井田地质条件的采煤方法及工艺研发、引进和应用一批新技术、新工艺,为节能提供技术支撑。

(2)研究推广应用煤炭开采新技术。

加强煤炭开采方面技术研究,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延长矿井开采寿命。加强研究应用先进的煤化工技术、供电系统新技术,以达到通过实施工艺技术优化实现节能的目标。

(3)优化工艺技术设备。

工艺设备的优化,包括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淘汰高耗能设备、设备大型化、缩短流程、提高自动化程度等内容。通过增加、改造设备,以主体生产工序的技术改造为重点,淘汰技术落后、能耗高的设备,提高余热余能回收水平,提高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单位产品生产能耗先进水平。

3.3强化污染防治,全面实施项目工程。

(1)水污染综合治理与水资源优化配置。

煤炭企业针对所有矿井,建设分散配套或集中式的矿井水处理厂,矿井水处理后作为井下及洗煤厂生产,灭尘、绿化等用水;针对生活污水,应新建或不断完善现有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充分挖掘和发挥设施能力,保证正常设施运行以及提高出水回用率作为重点。

(2)大气污染治理。

应对脱硫、除尘、脱硝系统升级改造,保证脱硫、除尘、脱销等设施稳定运行,同时开展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减排的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

(3)固体废弃物治理与综合利用。

煤炭企业生产运营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煤矸石、粉煤灰、炉渣等。针对煤矸 石,对现存的历史遗留矸石山,在煤矸石安全处置的前提下,通过建立起煤矸石综合利用链网,用于煤矸石的综合治理与利用。针对粉煤灰、炉渣,根据粉煤 灰、炉渣中C、SiO2和Al2O3等成分的含量不同,确定不同的用途,可先进行未燃碳等元素的回收,然后主要作为井下注浆、塌陷区回填、制砖和作板材、生产水泥砌块和作为生产水泥掺加料使用。

(4)噪声治理。

煤炭企业主要噪声源是风井抽风机、压风机、主井绞车、副井绞车、洗煤厂运转设备等。可采用隔声罩、墙面吸声结构、隔声门窗、消声器等处理方式,进行高噪声设备、厂区和厂界的噪声治理,确保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

(5)生态系统恢复与煤矿塌陷区综合治理。

煤炭企业需配合地方政府开展塌陷区生态恢复、复垦绿化和小流域治理。坚持 “清洁发展、节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开展矿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清洁文明宜居的生态型矿区。

3.4管理节能减排。

篇4

一、计划行为理论(TPB)

计划行为理论(TPB),是由美国学者Ajzen和Fishbein共同提出的理性行为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的继承者,该理论认为预期的行为结果及结果评估决定行为态度,行为态度决定行为意向。该理论引入了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等变量,能让态度与行为直接的联系更明显,对实际行为解释的力度更强。

行为态度指主体对某种行为喜欢或不喜欢的程度评估,是该理论最核心的概念。一般地,企业的节能减排行为态度受主体对节能减排预期结果的影响,行为主体社会责任感越强、节能减排意愿越强烈,对节能减排预期效果越好,则态度越积极。经营目标、经济风险、消费需求、竞争水平等因素会影响行为态度。

主观规范是指个体在决策是否执行某项决策时感知到的社会压力,它反映的是外界对主体行为决策的影响。就企业节能减排的主观规范而言,它受企业对外界对其是否执行企业节能减排行为赞成与否的影响。政府压力、媒体压力、市场压力、内部阻力等因素会对主体主观规范产生影响。

知觉行为控制即是主体感知达到特定目标的难易程度,是主体对目标完成过程的预期感知,由企业对促进或者阻碍行为因素及其影响强度感知的信念决定。政策优惠、金融支持、节能技术、人才储备、自有资金、制度安排、管理水平、协作交流等因素会影响决策者知觉行为控制。

依据计划行为理论的观点,行为主体在做出节能减排行为决策时,其内心的相关信念只有部分能够突显,并影响其对于节能减排的行为信念、规范信念和态度信念,并最终影响企业的节能减排行为意愿和行为。

本文选取了淮安市内工业园区38家具不同行业的工业企业进行问卷和访谈调研,搜集原始资料与数据,为深入研究各相关因素对企业节能减排的影响提供支持。

二、用计划行为理论分析企业节能减排的动力

1.行为态度方面

即行为主体认为是否对企业有利,如果对节能减排的预期较高,那么该决策越容易实施。通过调研发现,认为节能减排对企业利润增长贡献大约为10%―15%的企业占52.5%,认为节能减排对企业利润增长的贡献大约为5%―10%的企业占52.5%,其余则认为节能减排对企业利润增长的贡献低于5%;判断其对手会主动开展节能减排的占94.5%;周围居民认为企业应该加大节能减排的占95%;有23%的企业认为节能减排可以直接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可见,对于节能减排的预期,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有较高的期望,认为节能减排可以企业提供利润率,树立环保型企业形象,提高社会公众的认同感。

2.主观规范方面

在企业节能减排中,会有各种压力,包括制度压力、舆论压力、市场压力等。在38家调研的企业当中,38.3%的企业认为,其节能减排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的管制。目前,我国政府高调倡导发展低碳经济,提出“节能优先、立足国内、绿色低碳、创新驱动”四大战略,要将“节能优先”放在第一位,企业必须节能减排才能生存和发展,因此也承担着各方面的压力。

3.知觉行为控制方面

在企业节能减排中,政府??惠,金融支持、节能技术、专业人才、制度安排、管理水平等方面影响知觉行为。在38家调研的企业当中,认为节能技术及产品对企业节能减排效果良好的占92%;98.3%的有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节能减排;节能减排方面投入超过200万元的企业占96.5%。建立节能减排工作制度的企业占94.5%,如能量计量制度,节能减排考核制度等。95%的企业认为节能减排应当建立企业投入为主、政府适当支持、投资方式多样的多元投入机制。

另外,在调查中14%的企业不清楚如何申请清洁生产项目补贴,对节能减排政策不了解,这意味着政策优惠、部门监管与企业管理层信息不对称,存在沟通障碍。18.5%的企业认为实行节能减排的主要困难在于企业资金紧张,节能减排投入较大,没有金融政策优惠,企业很难开展。这些阻碍因素不利于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三、企业节能减排效率优化

1.政府方面

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之一,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发挥作用,对企业节能减排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引导规范企业行为。一方面建立节能减排的制度、标准体系和问责机制,制定污染物排放的最低标准,对违反规定的企业施加惩罚措施,比如罚款、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等,环保部门加强环境监管力度,对高污染企业采取零容忍。对污染物排放量达标的企业或者技术革新的企业多渠道安排专项资金,提供低息、贴息或无息贷款支持,对节能减排产品实行税收优惠,对企业购买环保设备进行补贴。另一方面,大力倡导发展低碳经济,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2.企业方面

篇5

前言:节能减排这个话题一直是当今时展的永恒的主题,依据现代经济发展的速度,也急需加强节能减排。而要实现节能减排需要我们使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新材料,实现绿色建筑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企业并不了解所生产销售的建筑材料是否符合标准。首先我们先介绍一下什么是建筑节能,什么是节能减排,然后结合近期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雾霾天气做简要分析。

1深入了解建筑材料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1)生态建筑材料的概念来自于生态环境材料,其定义仍在研究之中。其主要特征是节能与能源;容易回收和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从而满足最少资源还有能源消耗,是一个相对发展的概念。

(2)建筑材料主要分为:结构材料,包括竹材,木材,石材,水泥,工程塑料等;装饰材料,包括各种涂料,贴面,各色瓷砖等;专用材料,包括防水,隔热,保温等。

2深入了解节能减排的具体内涵

(1)节能减排旨在节约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其包括节能与减排两大技术区域,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节能就一定减排。减排不一定节能。因此在研制建筑新材料在节能减排的应用的时候需要注意节能与减排两者的结合,不能只追求一方面的标准。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定义,所谓节约能源是指采用新的技术加强用能的管理。而实现节能减排我国面临严峻的形势,只有通过不断的引进先进技术 ,使用新型材料。

(3)减排工程一般包括:展开农业源的污染防治;把印染,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加工等作为重点,继续加大水污染的深度治理;推进脱硫工程建设;城镇水污染处理设施,提升脱氮除磷能力。

以上我们已对建筑材料和节能减排有所了解,接下来我们将深入结合我国北方部分地区的雾霾天气对新型材料的应有做详细探讨。

3雾霾天气相关信息

(1)在早上跟晚上的时候,相对湿度比较的时候,会形成雾;而在白天气温上升,湿度下降的时候形成的是霾。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有气象原因,也包括污染物的排放等原因。我国中东部地区已经陷入严重额雾霾还有污染之中。

(2)雾霾天气的危害:我国中东部地区已陷入严重的空气污染之中,深褐色点最密集的当属京津冀三个各地区。其中北京污染是最严重的地区,最高污染级别,PM2.5浓度,在深夜后最高的时候超过900微克;雾霾容易导致一些疾病:雾霾容易致癌,心血管疾病,呼吸道感染等。

(3)主要讲述一下北京雾霾天气的成因:

a:空气中SO2的含量过高,白天达到峰值——60微克每立方米。而这些SO2是如何产生的呢?北京境内很少燃煤,因而北京的雾霾天气一部分来源于局地的排放,另一部分来源于外地的输送。其主要是河北省的燃煤排放二氧化硫在夜间转化成硫酸盐,进而影响到北京的天气。据统计天津燃煤标准为7000万t/年,北京为2300万t/年,而河北省为2.7亿t/年。

b:SO2夜晚转换成硫酸盐,硫酸盐数值达到了40微克/m3。超过了2016年国家即将出台的一级标准PM2.5,35微克/m3。

c:来自本地的主要是机动车,采暖等餐饮类行业排放别有机物

4针对雾霾天气,有效的建筑节能材料的应用

针对雾霾天气以下我们将主要介绍几种新型材料来分析

(1)首先介绍一下光涂料颜料的催化剂——二氧化钛。他不仅可以对环境起到安全清洁的作用,而且还能够节省能量。

在早期的英国日本,人们将二氧化钛涂覆在马路上面,。其也可与沥青混合,减少空气中的污染物,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专业人士表示二氧化钛在净化空气,建设生态环境,其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北京工业大学开发研制了纳米二氧化钛的催化剂涂料。

(2)炭基材料的应用

炭基材料的应用作为全国首创的一种材料。可以解决PM2.5的空气污染指数。污染指数他能够吸附有害气体,比活性炭,硅藻泥等要高出20多倍。维舍卡颂石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可以有效的把吸附的甲醛等有害的气体分解成无害的二氧化碳跟水。这种材料应用到建筑建房上可以有效地解决室内的污染。

(3)针对机动车辆尽可能加大力度的推行轻轨建设的交通系统。如美国波兰的轻轨公交系统建设,使得附近没有大量的大型车辆停泊。对于尾气的处理,不达标准的汽油不能进入市场进行销售,在尾气排放部位安装三元催化装置。

5环境污染不仅对人类造成污染而且对建筑物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增强建筑物的防护措施进而对环境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努力研发最低能耗,小污染的建筑材料。开发具有高性能长寿命的建筑材料,研发的这些建筑材料可以改善居室生态环境:调温,除臭,屏蔽有害辐射等多功能。下文将试举几例阐述:

(1)隔热保温材料:传统的保温材料主要是提高气相空隙率,使传导系数和热导系数降低。而纤维类的保温材料存在防水性差,寿命短等缺陷,因而人们致力于研究一种提高保温材料的隔热反射性能新材料。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科研人员研制一种新型太空绝热反射磁层,已经出口到中国,建筑物隔热保温可以起到节约能源,改善环境的功能,在整个人类能源消耗中,建筑能耗占到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的比例,其中绝大部分是采暖和空调的能耗,所以建筑节能减排有着重大的意义。

(2)板材保温材料的应用

在外墙保温工程中,板材保温隔热材料被广泛应用在建筑中,可以起到节能减排的功效。

(3)粉煤灰的应用:利用粉煤灰的胶凝作用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起到废物再利用的功效。

6结语

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关注的是建筑的质量,节能环保等相关问题。建筑材料造成的环境污染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其中包括: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等很多环境问题。但是我们应该号召更多的建筑商使用建筑节能材料实现建筑的节能减排目的,进而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君, 阎培渝等. 建筑材料[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2]陶克菲. 节能减排打造绿色中国[J]. 环境教育. 2007(6)

篇6

节能减排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农村节能减排是全社会节能减排的有机组成部分,需要动员社会各层面的力量,真正使政策体系、制度体系、科技体系、管理体系以及实现全民节能减排观念的转变等方面形成合力,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我国农村地广人稀,村民文化水平参差不齐,这就造成了农村节能减排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农业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教、学、研的优势,为全社会的节能减排作出自己的贡献。农业高校教师由于长期从事农业研究,能较容易并准确地发现农业和农村在节能减排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确定相关的研究方向和内容,研究成果更加接近生产实践。同时,还要鼓励农业高校教师积极地参与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的研究攻关,进一步提高农村节能减排的科技含量。在“实践—研究—再实践”的不断探索中,培养更多的农业相关人才,使农村节能减排工作不断融入新的生力军,保证其健康良性循环发展。

2农业高校为农村节能减排提供了技术支撑

农业高校是集农业人才、农业综合技术于一身的社会单元,农业科教是解决农业发展问题的关键。因此,农业高校在推动农村节能减排中的优势不可替代,可以将自己研究的一些节能减排的好成果通过各种合作和项目示范的形式推广到广大的农村,使更多的农民受益。

3农业高校的社会辐射作用推动了农村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

高校是社会文化的前沿,充分利用农业高校的资源开展节能减排本身就是倡导一种文化。农业院校的师生数量多、掌握一定的农业专业知识,有充足的宣传、发动力量。此外,长期从事农业研究的高校教师由于同农村和农民接触的机会较多,更容易得到农民的信任,而且又了解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对做好农村节能减排工作有一定的优势。毫无疑问,农业高校推动农村节能减排,将影响产业界对农村节能减排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采取更为长远的措施。

农业高校促进农村节能减排的措施

1加大农村节能减排研究工作的力度,为农村节能减排提供政策理论和技术支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支撑,是解决节能减排技术制约问题的关键,是实现技术性节能减排的基础。为提高节能减排的水平,农业高校要建立政策理论指导小组,健全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加强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团队和研发基地建设,组建一批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推动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同时,要加强引进国外先进节能环保技术,拓宽节能环保国际合作的领域和范围。

2利用项目培训和科技下乡等科技活动,做好农村节能减排的宣传引导工作

要在农村广泛加强科普宣传,营造有利于开展农村节能减排工作的良好氛围,发挥高校教师在农村节能减排工作中的宣传、引导和带动作用,使高校教师在农村节能减排中的工作得到各级行政管理部门的理解支持。为了更好地落实农村的节能减排工作,农业高校可以多举办一些农村节能减排宣传培训活动。采取层层讲授、任务分解等措施,使广大农民牢固树立节能意识,养成良好的节能习惯,以促进农村能源建设稳步健康发展。同时,利用项目培训、科技下乡指导等机会,深入农民生活、田间地头,讲授节能减排的实用技术,通过技术使用的对比,增强农民的节能减排意识,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科技应用能力,让节约理念“入眼、入耳、入心”,逐步使节能减排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10]。

3抓好示范户和示范基地建设,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落实

针对农民对新技术不容易理解、接受困难的情况,在农村选择培育一批节能减排的科技示范户,进行重点扶持,以示范户带动广大农户,这既是科技与生产结合的有效形式,也是向农民传授节能减排知识和生产技能的有效途径。农业高校可以结合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以科技示范户为突破口,通过以点带面,逐步辐射推广,提升农民生产技能和经营水平,强化农民节能减排的意识。同时,要利用示范基地强化农业科技服务的成效,实现农业增效、农户增收和农村节能减排的“三丰收”[11]。

篇7

节能减排总的来说是指节约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减少废弃物和环境有害物(包括三废和噪声等)排放。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就是采取正确的管理措施、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并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发掘利用价值,减少能源浪费,实现资源的节约。

二、加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节能减排的意义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不加快节能减排的推行、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而加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节能减排,一是节约了工程项目的经济支出,二来也为减少国家资源浪费,减缓资源短缺贡献了力量。

三、加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节能减排的措施

(一)加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前期论证工作

前期方案的提出阶段,需要重点加强对工程项目建设必要性的研究与讨论。一切建设项目的施建都必须适应社会发展,是对人民有利的且为社会所需要的。为此,管理人员需要对社会的经济发展、环境状况和基础设施状况等进行准确的把握与判定,杜绝出现所谓的经验主义,应基于现实做出合理的判断并进行准确测量、精确计算,对建设工程中的各项资源进行合理规划。避免出现不符合规划与社会需要的建设工程项目,造成社会负担的加重,国家资源的浪费。

在对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时候,要想做到节能减排,管理者需要选择一个合理的经济技术方案。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长期能源消耗与短期成本投入是不能达成一致性的,这一点在建筑工程项目中也有所体现。比如点式建筑的容积率较之条型建筑要高得多,但点式建筑的通风与采光并不如条型建筑理想,虽然条型建筑更适应人们的需要并减少能耗,但为了自身的利益,开发商还是会选择点式建筑。再比如安装太阳能在长期来看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但安装的费用增加了工程支出,令开发商望而却步,且后期的管理也会给其造成一部分开销。另外在地形与朝向之间的抉择、墙厚与造价之间的抉择、建筑形象要求与建筑功能要求之间的抉择等也都是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对于土方工程的论证也需要重点关注,在技术的运用,环境的协调,环境的保护,设备的配置等方面都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尤其对于涉及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的部分要慎重研究,以社会的发展为重,做好充分的调查并严格论证。

(二)加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设计管理工作

设计管理是建设工程项目中的重点内容,为加强设计管理工作,管理者应做好以下内容:首先设置项目机构时应顺应设计工作的需要并方便管理工作的进行。在满足双方要求和经济利益的情况下,明确设计合同中双方所应当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杜绝出现设计合同内容空洞暧昧,缺乏实际性和具体性的情况。另外合同中还应规定好违约法则,以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其次应加强各部门之间信息流动,保证管理者能与设计施工人员进行有效沟通,促进节能减排的实施,并且设计者也应听从工程项目管理者和设计院人员的领导,做好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工作。再其次应提高项目管理的监管力度,防止出现人员懈怠,磨洋工等情况的出现。加强建设工程项目设计人员的职业审核,确认好设计人员的职业资格,并做好对设计人员定期的能力审核与评估,以防项目出现问题,造成资源的浪费与环境的破坏。最后,公司可以设置质量监督部门,与项目经理一起协调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各项工作,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实施,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

(三)加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效能提升

为了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效能,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完工,提高完工效率,做好工程项目的节能减排,管理者需要加强对国家出台政策与方针的总体把握,在实施管理时灵活运用相关材料进行项目规划、资源利用,质量监控、工程造价等内容的管理,并做好与其他部门的协调与合作,提高效能。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效能的具体工作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内容。首先应提高前期手续办理的效率,以免后来环节会出现经济方面与人力资源的浪费。其次管理者的资源分配和政策指挥都应顺应建设工程的进度,以免发生工程的拖延现象,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且如果项目已完成的部分没有按照预计产生效益,则会导致工程项目出现重大经济问题,这对环境也会造成严重破坏。最后应控制工程进度,防止出现例如必需资源涨价等问题,合理控制施工过程中人力物力的支出,防止工程款拖欠。

(四)加强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的系统化与体制化

项目施工的过程是极其复杂而繁琐的,大量的人员与施工环节使得项目施工从传统的粗放型资源利用模式向节能减排型施工的转变过程也变得尤为繁杂。在运用节能减排的思想进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应时刻注意将施工过程中的各项管理措施条理化、系统化,并建立起科学的节能减排型施工过程管理体系,努力将节能减排的思想渗透到整个项目工程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中,包括管理措施,审核监理,造价估计,材料分配等。在施工过程中建立详细严格的操作规范与节能标准,将节能减排这一理念化被动为主动,促使项目施工更加系统化与体制化。另外,对于项目管理者与设计单位、分包单位、监理单位、开发商等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也应该体制化,促进他们之间的联系,并加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节能减排的力度。

参考文献:

篇8

《生态旅游学》是许多旅游院系都开设的一门专业课。在综合考虑当前这一领域的问题和背景后,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了针对现存问题和发展新趋势的课程新框架,现提出来供交流探讨。

一、整合生态旅游教材内容

近十年来,“生态旅游”成为旅游业中一个时尚和流行的名词,国内一批学者也相继对其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出版形成著作,成为各相关院校旅游专业课程教材。这些著作中代表性的有:由卢云亭和王建军合著,2001年由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生态旅游学》[1],全书共十章内容;由严力蛟所著,2007年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的《生态旅游学》[2],全书共二十章内容;以及张建萍主编,2008年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的《生态旅游》 [3],全书共十三章内容。这些著作内容虽有简有繁,但大致都按照生态旅游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资源和评价、规划与开发、游客与市场、管理与发展等几个部分编排。这几个部分从前至后的逻辑安排,同时也是旅游专业中几乎对每一种业态教学的普遍体例,学生对每个部分的相近知识已经有较多的学习积累。

因此,根据以上教材,结合其他文献资料,作者安排了以下几部分的生态旅游教材教学内容:第一,生态旅游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第二,生态旅游资源及其评价,第三,生态旅游规划与开发模式,第四,生态旅游者与生态旅游市场,第五,从当地政府、旅游企业、社区居民、旅游者等多视角的生态旅游管理考察。

二、凸显低碳旅游前沿热点

推进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大力发展低碳旅游,已成为中国旅游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方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2010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更是明确提出,着重在宾馆饭店、景区景点、低碳旅游示范城市试点和绿色环保旅游企业创建四个方面,将发展低碳旅游作为推动旅游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

基于当前低碳旅游的实践发展和形势要求,因此在生态旅游学教材内容教学之后,安排了低碳旅游教学内容。除适应实践发展的需求之外,主要还考虑到以下原因: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同是关注于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内容上并不矛盾,且后者由于直接应对气候变化趋势,强调对“二氧化碳排放”的控制,在研究中能够量化、更具科学性,在实践中能够通过节能减排的措施实际推进、更具操作性;目前全国尚无低碳旅游相关专业内容,本院系也没有开设相关课程,对学生而言是一个知识空白区;作者近两年来关注这一领域,并与人合作编写了国内首部相关著作 [4],该书以汇总国内外相关资料、技术、运作模式和实操案例为目标,既是一个工作指南,同时也是一项探索性的研究工作,适于学生对此领域的初步了解和认识。

因此,主要按照该书的内容章节,安排教学内容。第一部分“低碳旅游的基础知识及基本现状评估”解决基础概念和认识问题,重点阐明低碳旅游概念、内涵及特点,在此基础上初步估算旅游业对降低碳排放的贡献,阐明旅游业低碳化发展的优势与意义,并对全球和中国旅游业的能耗状况、节能减排现状及潜力进行初步评估,对中国旅游业碳排放现存问题与降减途径进行分析阐述。第二部分“中国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的政策框架与主要措施”解决发展背景及政策体系问题,主要对可持续发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等五大领域组成的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政策框架进行了介绍分析。第三部分“景区节能减排及低碳化发展的途径与案例”解决旅游景区低碳循环发展问题,阐述了循环型低碳景区的基本概念、发展模式及运行流程,分析循环型低碳景区建设的途径和措施,并以典型案例形式阐述示范低碳景区的发展思路与具体途径。第四部分“绿色饭店节能减排途径与案例”解决餐饮饭店业绿色集约发展问题,介绍了绿色饭店的概念与特征、饭店节能减排的意义、饭店节能减排的基本原理及国内外饭店业节能减排的发展现状,分析通过制订计划、技术控制及制度安排推进饭店节能减排的途径,介绍相关标准、扶持激励等政策措施并对饭店的绿色能源管理进行了案例性介绍。第五部分“低碳旅游城市发展及案例”解决旅游城市资源退化和环境污染问题,在阐述低碳旅游城市相关概念内涵与主要特征基础上,对低碳化发展的思路、原则、目标、战略和途径进行分析。第六部分“绿色环保旅游企业创建途径与案例”解决旅游企业绿色环保创建和评定问题,简述绿色环保旅游企业的概念内涵与主要特征,介绍绿色环球21、ISO14000等国际上较为成熟的环境认证体系,对绿色环保旅游企业的创建思路和途径进行重点分析。第七部分“其他相关领域低碳发展”从概念、内涵特征、主要方式、技术和做法等角度,分析绿色旅行社、绿色旅游者、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能源等相关领域的绿色低碳发展问题。第八部分“低碳旅游的融资模式借鉴”解决旅游业低碳发展的投融资问题,主要是介绍并借鉴国内外相关产业和领域在低碳化发展中成熟的融资政策和模式。

三、经由实践提升理论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作者了解到,学生对生态旅游的实感非常欠缺。由于对实际情况认识的欠缺,学生对生态旅游的理解普遍停留在“到生态环境好的地方去旅游”或“在旅游发展中要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这样的认识基础上,对生态旅游“保护、发展与分享三者一体”的概念内涵认识不深刻。

为加深学生对生态旅游相关理论和知识的理解,组织了一次全体学生的外出实习。综合考虑交通、安全和实习地点的典型性,选择了北京郊区门头沟的爨底下村和灵山风景区的两日一晚行程。爨底下村是以北京典型的沟域生态为基础、以明清风格的村落景观为特色并提供食宿接待的旅游村,而灵山景区则是以山地生态景观为主要吸引的风景区,二者地理相近、类型有别但都可属于生态旅游范畴。出发之前,要求学生从旅游专业尤其是从生态旅游的视角,对实习地进行综合考察和独立思考,在实习体验结束后,又组织了一次专门的讨论课。课间,学生表达自己的理解然后师生共同探讨,加深了对两个旅游区生态旅游发展的认识:两个旅游区都有良好的生态景观作为旅游吸引,是其发展生态旅游的资源基础;爨底下村以村委组织旅游公司收取门票、投入进出村的道路等设施,而村民以自家的院落参与食宿接待,这一发展模式既保障了公共设施的投入和整体接待质量的提高,又让当地村民充分参与得到旅游发展的实惠。对案例的剖析加深了学生对生态旅游地旅游经济发展复杂性的认识,对生态旅游概念中关于如何保护、怎么发展以及利益分享等有了实际的认识。进一步,通过作者引导,学生对灵山景区建筑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协调、接待服务质量的提高、登山线路的多样化安排以及与爨底下村的资源整合、周边旅游点产品组合等问题也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四、小结

总结起来,对《生态旅游学》的创新教学实践主要取得了如下成效:通过对《生态旅游学》各版教材的比对和整合,让学生了解了这一分支学科目前的发展现状,对“生态旅游”这一研究领域有了较全面的认识;通过对低碳旅游的教学,学生对低碳旅游的概念、计算和景区、饭店、城市等实践领域的低碳发展有了基本的认识,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学生对此领域产生了浓厚兴趣,为此以“高星级酒店的低碳化运营”为题,还面向全校举办了一场开放性的学术沙龙;最后,实习实践让学生走出课堂,一方面深化了对生态旅游发展的实际认识,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其理论深入的兴趣。从对生态旅游这一旅游专业课程的教学可以看出,任何一个学科和研究领域都在随着实践而发展,因此对于专业教学而言,也应该随着时展和实践需求而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 卢云亭,王建军.生态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篇9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 人口数量的猛增、生态环境的破坏、能源资源的浪费等而各种问题阻碍了各个国家的发展。根据相关数据分析, 目前我国有八成以上的建筑均属于高能耗建筑并且建筑工程的能耗超过了交通行业以及工业, 再加上我国的资源极度短缺,这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阻碍了国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深入研究分析节能减排在建筑中的应用就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

1 节能减排的概念

人类与自然、环境、建筑的统一发展,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内容。可是,目前社会的发展却导致生态的严重不平衡,自然环境的严重污染,给人们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节能减排是这个时代中发展出的一种新的概念,可运用在各行各业。由于建筑工程能耗与污染过于严重,实行建筑中节能减排的设计,可有效避免能耗与环境污染。绿色建筑是指建立在保护环境、节省能源的前提上,实现人类生活空间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同存。

2 节能减排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当下社会, 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节能减排已经作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成为一种基本战略思想。在我国,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27%以上,而且还在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加。建设部统计数字显示,我国每年城乡建设新建房屋建筑面积近20亿平方米,其中80%以上为高能耗建筑;既有建筑近400亿平方米,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建筑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比例将从现在的27.6%快速上升到33%以上。我国新建建筑已经基本实现按节能标准设计,比例高达95.7%,而施工阶段执行节能设计标准的比例仅为53.8%。再一方面我国北方地区空气污染十分严重, 整个华北、东北地区常年出现严重的雾霆天气, 已经对人民群众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由此产生的医疗健康压力、交通运输限行、工业企业限产等问题更为严重。其中北方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的是由于冬季烧煤集中供暖大量燃烧的燃煤有关, 这也就是为什么冬季的雾霆天气更为多见的一个原因之一, 同时夏季制冷需要消耗电能, 而我国北方和东北、西北地区绝大多数为火力发电, 燃煤问题成了空气污染的一个重要因。可以说建筑节能减排是一个真正利国利民的黄金产业素。

3实现建筑节能减排设计的优势

3.1 对环境资源得以有效的利用。通过各城市地区的差异,气候、地势等特点设计出低耗能的建筑。

3.2 在建筑选材方面拓宽了范围。在节能减排建筑设计理念的推动下,新兴环保的材料开发及利用的选择性加大,进而加快了淘汰陈旧的技术工艺和步伐,推动了建筑产业链的更新换代。

3.3 促进了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新兴技术和新的建筑环保材料的运用,使建筑行业中住宅的行业建设中发挥了高效高节能的发展模式,使更多的公共环境设施能进行二次的循环利用,提高了工程效益,带动了整个社会的绿色环保的进程。

4 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先决措施和方式方法

4.1 建立合理明确的规章制度

建立了节能减排组织管理体系, 下一步必须要做的就是建立一系列适合于施工企业的规章制度作为依托, 使节能减排有章可循, 有制可依。( 1)要建立切合本单位实际的节能减排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 明确节能减排工作职能, 也就是明确节能减排管理网络中各职能部门、各岗位, 各系统、各环节都需要做什么。只有各自明确了工作的着力点, 才能有目标, 有方向, 工作才能井井有条, 脉络清晰, 效果明显。( 2)要建立考核奖惩制度, 上级管理部门要制定对下属单位及各项目的考核奖惩办法, 以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促使各级管理部门对节能减排工作给予高度重视。

4.2 积极进行面向全社会的教育和宣传

要推行绿色建筑理念,就应得到全社会的支持。所以,应重视社会宣传与教育。应当先对建筑行业的工作人员进行教育, 设计者的作品要与目前的社会价值观和认识水平保持一致,同时, 还应该担负起建筑设计发展的导向功能。关于那些已从业的建筑工作者,应健全并明确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和注册制度。各建筑学院在进行相关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给学生积极灌输有关人文社会与自然环境的设计思想。还要重视绿色建筑理念在社会上的普及和宣传, 指导人们进行绿色的消费,每个群众在日常生活和消费活动中,都应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思考方式。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共同提倡节能、无污染、可持续发展的追求方向,从而在全社会的共同要求下,对建筑行业的绿色思维产生推动和促进的作用,从而使建筑行业为适应市场而主动的积极的进行绿色建筑的发展。

4.3注重环境绿化设计

良好的生活环境有助于提高人们心情的愉受,对其身心健康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时代在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应当随之提升。环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设计出优美的绿化环境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生活水平。绿化能够创造空间、美化环境,给人们带来一种舒适的生活体验,注重环境绿化设计是绿色建筑中的重要部分。在关注绿化环境设计的同时,也应注重建立良好的气候环境,将绿化量化标准应用到环境绿化设计当中去。环境绿化设计应尽量减少硬质铺地,加大草坪面积,栽种更多的乔木树种,可有效避免阳光强照,提供遮阴纳凉之地。

4.4 节约材料资源利用

要尽量将当地的新型环保建材作为第一选择,力争能够就地取材,降低资源消耗、减少运输费用和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建筑材料当地化,一方面能够减少运输资源、降低能耗,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关于项目现浇混凝土应用预拌混凝土,施工现场建筑砂浆应用商品砂浆。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减少粉尘污染、降低施工现场发出的噪音以及节约因为制作水泥包装袋而造成的森林资源破坏,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使用高性能新型建筑材料。

4.5可再生自然能源的利用

可再生自然能源在实现建筑节能减排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自然界中,可再生自然能源到处可见,比较常见的可再生自然能源有水能、太阳能和风能等。太阳能作为低成本的清洁能源,其使用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太阳能加热系统、太阳光作为照明源、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热水系统是将太阳能集热板放置于楼顶、阳台、外墙以储存能量。此外,还有一种比较先进的 被动利用太阳能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设计的通风塔来利用太阳热量产生气流以提高降温效果在通风塔中上升的气流带动温度较低的。气流穿过和它相连接的房间,起到降温的作用,这种作用在没风的时候比较显著。

5、 结语

综上所述,世界人口不断的增多,资源能源却越来越少,环境被急剧破坏,人口、能源、环境这三个方面成为人类生产生活的关键。如果不能保证这三方面的和谐发展,必将对人类的生存发展造成严重的后果。现阶段,发展节能减排在建筑中的应用就有利于促进人类、自然、建筑的和谐统一。因此,建筑节能减排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篇10

一、低碳经济的实质与内涵

低碳经济是相对高碳经济所提出的概念。高碳经济是指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为特点的经济模式。相反,低碳经济则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点的经济模式。就对于低碳经济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尽相同的认识。庄贵阳(2005)认为,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通过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减缓气候变化[2]。金乐琴等(2009)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是一致的,与当前大力推行的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也有密切联系[3]。尽管对低碳经济的概念,国内外学者还有不同看法,但对于低碳经济的内涵学者有着大致相同的看法: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低碳经济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通过节能减排来缓解大气的压力,达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政府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作用

(一)通过放开能源价格市场化、“碳排放交易”的发展来促进节能减排

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尽管绝大多数商品价格已经放开,但由于能源资源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命脉和安全,其市场改革的步伐相对较为缓慢。目前,原油、炼油、煤炭等上游产业产品的价格已经放开。但是,能源消费的下游最终价格,如成品油零售价格、电力价格等,还严格控制在政府的手中。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无法激励企业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加剧了能源价格扭曲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因此,政府应该主导能源价格市场化的最终完成。同时,在放开能源价格的基础上,我国政府可以利用“碳排放交易”的制度安排,激励企业的节能减排。“碳排放交易”是国际上常用的较为有效的节能减排方式。它是基于市场机制的国际合作节能减排机制。我国许多学者都探讨了“碳排放交易”下“清洁发展机制”在中国发展的发展和实施。许多学者认为清洁发展机制将给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方面潜力巨大[4][5][6]。从国际经验来看,建立完善的“碳排放交易”机制需要政府完善相关的市场规则。

(二)建立企业节能减排的激励机制和支持机制

企业是能源消费的主体,因此,也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能减排的主体。目前的情况看来,我国企业受到内外环境的影响,创新动力不足。从外部环境看,张永伟(2007)认为只有当国家经济转向或处于创新导向阶段时,大规模的企业创新才会出现。而我国现在还处于要素和投资驱动经济增长阶段向创新导向阶段转型时期,这个阶段企业必然缺乏创新动力[7]。从内部环境看,存在我国企业盈利水平不高,及缺乏创新人才和企业家创新精神等影响因素。因此,需要政府建立外在的激励机制和支持机制,由外而内的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对此,我国可借鉴国外已有的成功经验。如意大利的 “白色证书”制度,就有效的激励了企业提高能效,进行节能技术的创新[8]。

(三)引导低碳化社会消费方式

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引导社会大众消费方式从高碳向低碳转化。在这个方面,政府也应该起到表率和主要引导作用。刘敏(2009)认为,倡导低碳消费理念、引导低碳消费生活方式,首先需要政府大力的率先垂范,做好带头作用和榜样。这样才有利于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立[9]。周厚威等(2010)认为,政府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引领低碳消费:一是培育大众的低碳意识;二是完善政府的低碳激励政策;三是政府应做好表率 [10]。

目前,国内学者就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创新方面,做了较多的研究。主要观点都在于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应该引导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通过节能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达到企业降低发展低碳经济的成本和风险,形成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以及引导社会消费的低碳化,最终通过提高经济绩效的方式推进低碳经济目标在全社会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UK Government,Energy White Paper,Our Energy Future: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R],2003.

[2] 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3).

[3] 金乐琴,刘瑞.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J].经济问题探索.2009(01).

[4] 张坤民,何雪炀.气候变化与实施清洁发展机制的展望[J]. 世界环境.1999(4).

[5] 李挚萍. 京都议定书》与温室气体国际减排交易制度[J].环境保护. 2004(2).

[6] 贾灵,焦志延.京都议定书及其灵活性机制[J].世界环境.1999(1).

[7] 张永伟.企业创新动力为何不足[J].中国乡镇企业.2007(1).

篇11

关键词 基础工程;节能减排;保障性措施;五项方案

On the basis of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engineering design process, energy saving methods

Wang Xin

(Jilin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ChangchunJilin130033)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energy saving and the basic engineering of the relationship, first proposed energy saving and basic engineering desig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inking, then the basic engineering of energy conservation made five programs, and finally discuss the basic engineering design energy conservation protection measures.

【Key words】Basic engineering; energy conservation; safeguard measures; five programs

1. 节能减排与基础工程设计的关系与思路

1.1节能减排与基础工程设计的关系。

(1)工程建设对自然界的取材占人类对自然界取材的5%。碳排放占全社会的50%,各类建筑更新换代形成的垃圾更是惊人。如何对待和解决这些问题,是全球面对的一个函待解决的问题。形式严峻,刻不容缓,解决这些问题则工程建设首当其冲,高层工程更是重中之重。

(2)基础工程虽占房屋工程的一小部分,但其圬工量大,工期相对较长,是房屋工程建设中能耗较高过程如何通过减少基础工程的圬工量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是基础工程设计的关键。

1.2基础工程设计节能减排的思路。

(1)基础过程设计有别于上部结构设计在于基础方案具有选择性,其型式具有多样性、灵活性。我们可以选择最佳的基础方案。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所谓最佳基础方案,已不仅仅是安全与造价的双重因素,还要考虑节能减排的环保指标,换言之,基础方案应由安全、造价与节能减排三重因素共扼,即从基础工程设计的理念上树立节能减排的环保意识。

(2)基础工程设计的最佳基础方案应以减小基础实体、节省高能耗建筑材料为主导,通过改变基础形式、瘦身基础体积,革新基础施工工艺、有效利用建筑垃圾、加强概念设计等多种途径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让基础工程设计无处不体现“生活、财产、环保、资源”的设计理念。

2. 基础工程设计节能减排的五项方案

2.1通过改变基础型式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1)地基基础的主要主要为三种,即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桩基础及复合地基(亦含人工地基)上的浅基础,在我省,采用前两种方案较多,采用复合地基(含人工地基)较少,有条件时采用天然地基最佳,而桩基础与复合地基(含人工地基)相比,桩基础的造价并低于复合地基(含人工地基),而桩基础的钢筋砼的实体材料却远离复合地基(含人工地基)土的浅基础实体材料体积。

(2)如松原市区,由于覆盖层厚,基岩埋藏深,桩端持力层不理想,且因上部地层以饱和砂土,采用大径挤土,桩常因掺土作用而达不到涉及效果,采用小径挤土,桩单桩承载力低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采用取土桩时不能充分发挥端阻力,为了增加侧阻力不得不加桩径与桩长,而使单方砼效益低,即增加了基础工程造价,又与节能减排相背。此类地层土质条件应尝试挤密碎石桩和稀疏挤土桩的复合桩基础形式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2.2瘦身基础体积。

基础工程设计的座右铭即使追求单方建筑材料(砼)的效益,在基础方案选择与确定中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达到提高单方砼效益的目的。一是采用高强度砼桩、大吨位桩机使桩端直接达到高承载力的岩层以提高单桩承载力达到瘦身基础体积提高单方砼效益的目的;二时在多种桩型比较中应首先考虑单桩承载力,优先选择承载力高、桩身体积小的桩型及少桩和一柱一桩的基础形式,以达到减小承台节省砼的目的,在桩基础造价分析比较中,单柱下桩基础造价比单桩造价更有意义。

2.3革新桩基础施工工艺。

在各类桩类型中,由于成桩工艺、施工方法导致桩的受力性状不同,而使单桩承载力承载差异较大,又由于地层土质条件所限致使桩型受到限制而不能充分发挥单桩承载力,若能综合各桩型优点,革新桩基础施工工艺,使其具有对环境影响小,贯入能力强、节省砼、单桩承载高等优点,则可最大限度降低成本,更可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如毕建东院长研发的内基式沉管灌注桩)。

2.4有效利用建筑垃圾。

(1)建筑垃圾数量大,几乎不能自然讲解,堆放时既需要较大空间又构成较高的运输成本,当其与生活垃圾混杂时对环境构成较大影响,且增加了处理成本。因此处理和利用建筑垃圾是节能减排的重要课题。

(2)建筑垃圾具有一定的材料强度,且不易风化,在工程建设中大有用途,如能将其提高到污水处理的高度和方法管理,垃圾将变废为利。目前在房屋工程中仅限于载体桩的桩端载体利用废砖为材料,此桩应用不够广泛且用量较有限,除大力提倡载体桩外,尚应更广泛的利用建筑垃圾,如再生砼的骨料等,值得一提的是利用建筑垃圾处理地基,作为地基换土材料其用量比桩端载体更可观。

2.5加强基础工程的概念设计。

在我省由于覆盖层较薄,地层土质条件相对较好,在设计中往往只注重地基承载力,即便高层建筑也只是简介获取可能的变形量,如在桩基础工程中,只注重单桩静载试验沉降要求,一般不做沉降计算及建筑物的沉降观测。这种状况与沿海软土地区变形控制的疏桩原则相比可能尚存较大的承载力的空间,若能采用复合桩基(桩同作用)进行设计与计算,无异可以节省基础工程材料。另有在对单桩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基桩施工完毕的工程)工程进行方处理时,厂通过加大承台及补算承台下土抗力方法解决,这说明桩基础设计本身就有较大潜力可挖。

3. 基础工程设计节能减排的保障性措施

3.1政府引导督促及干预强化政策性规定。

节能减排在基础工程中虽不能实施硬性指标,但确属刚性要求,这不仅是当前的一项基本因素,更是全球发展的战略目标。政府可通过出台若干要求与规定强制实施节能减排的各种举措,如将房地开发行为与建筑垃圾处理利用挂钩,通过收费、奖励、惩罚达到目的。

3.2研讨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基础方案。

通过组织岩土与结构专家研讨适合地区性的基础型式,以充分发挥地基承载力减小基础实体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将我省的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场地与地基条件分为低洼平原区、波状台地(平原)区及丘陵山麓区和高烈度设防区、一般设防区、非设防区以及较软土、硬土(含浅岩),液土进行研究,结合建筑物的等级分别确定出不同的基础方案(类型),原则性指导基础工程设计。回避异地设计中由于不熟悉地区特点而采用不合理的基础方案以及经验不丰富小设计院采用过于传统保守的基础型式造成浪费而节能减排相背。

3.3从节能减排的高度把住基础工程施工图审查关。

基础工程的施工图审查不仅在于基础的结构设计是否存在问题,更重要的是基础方案(型式)是否合理,其不合理大都是安全的风险性,而是不经济,诸如较大的单柱荷载采用低承载力桩致使桩数多承台过大;摩擦力为主的桩通过增加载面提高单桩承载力等。此类不合理基础方案应在施工图审查时予以否决,并提出合理基础方案的建议。

3.4加大检测与监测力度为节能减排的各项举措提供数据依据。

基础工程节能检测各项举措的实施效果只有通过相应的检测与监测手段才能体现,从而保障基础工程的安全与经济两项基本指标。检测与监测工作至少有三个方面需要加强:一是复合地基(如挤密碎石桩等)及复合桩基(如桩同作用的疏桩设计)承载力检测,应提高吨位加大荷载面积以使其结果不失真;二是单桩承载力检测,应将荷载加至极限状态,以充分验证单桩承载力;三是沉降观测工作,应从节能减排的理念怎样对建筑物实施全程沉降观测,为变形控制设计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

4. 结语

(1)基础工程节能减排工作应从一项基本国策和全球发展战略目标的高度来认识,生命、财产、环保、资源时工程建设法律法规的制定依据,环保、资源与生命、财产同等重要。

(2)从事岩土工程勘察与基础工程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贯穿环保理念。

(3)政府的导向与监督时基础工程节能减排各项举措实施的关键。

参考文献

篇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6-0140-03

生态旅游(Ecotourism)自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Ceballos-Lacurain于1983年首次提出至今,其定义和旅游对象以及实现过程一直是争论的焦点。在生态旅游实践中,它主要强调的是一种理念:保护、负责任和维护社区利益,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可以在实践中操作和运用的独立完善的评价体系。由于“生态旅游”一词在旅游行业滥用,使大家感到生态旅游是一个很虚的东西,难以落到实处,旅游者对生态旅游产品也无所适从。在发展低碳经济,节能减排的呼声下,低碳旅游概念诞生了。业内专家学者认为,低碳旅游的提出,是发展生态旅游理念的一种实际行动响应,是将生态旅游发展的理念转化为一种具体可操作的旅游发展方式。

一、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实践与理念出现偏差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生态旅游的概念开始传入我国,并很快引起了学术界和实业界的关注,尤其是一些经营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旅游产品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更是对生态旅游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其中,不少人对生态旅游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走向自然、使用自然资源上,一些旅游经营者缺乏环境意识和专业能力,急功近利,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帜只为获取高额利润,很多地方用发展大众旅游的思路来发展生态旅游,在一些自然保护区违反有关管理条例,在缓冲区甚至核心区内开展生态旅游活动。正是这种对生态旅游发展缺乏规范和标准,造成了很多地方的环境破坏,出现了“生态旅游”成为“生态杀手”的现象。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应该说与我国目前没有从综合管理的角度提出一个统一的生态旅游认证标准、建立一套完善的生态旅游认证指标体系,使旅游企业在生态旅游项目开发与生态旅游区的建设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规范和完善的评价体系实现其对自然和社会负责的承诺是有直接关系的。

目前,我国很多学者对生态旅游的检验标准、生态旅游景区的评价指标及判别标准、生态旅游活动的开展所带来的影响(包括环境、经济、文化、社区、伦理、资源等方面的内容)有过研究和探讨,但在这些研究中尚未出现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结论,也没有加入对生态旅游真实性判断的研究。国内生态旅游的研究无论是资源价值的评价还是区域开发对环境影响方面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属性探索和开发研究的初期概念辩争阶段,缺乏具有普遍适用意义的成功模式和案例。

二、低碳旅游:实现生态旅游的一种可量化路径

(一)对生态旅游内涵的诠释

生态旅游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迅速,但对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的理解存在不同观点。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认为:生态旅游是对未受干扰的自然区域进行的对环境负责的旅游和游览,目的是享受和欣赏自然,促进环境保护,旅游者带来的负面影响小,但又能给当地居民提供社会经济效益。它强调的是游客在旅游过程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知识,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维护社区经济利益。但对于游客来说,游客的活动范围以及活动形式要达到一个怎样的度才不会对生态系统和环境造成破坏,应该说我国的景区管理者目前还没有给游客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操作和衡量的标准,所以说,生态旅游更多是在理念上对游客的一种指导。低碳旅游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刘啸认为,低碳旅游是以低碳经济理念为基础,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的绿色旅游。它的内涵是:运用低碳技术和推行碳汇机制来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低碳旅游贯穿于整个旅游过程,强调旅游活动中食、住、行、游、购、娱等全方位的低碳化,通过对各个环节碳排放量的计算,让游客在旅游活动过程可以非常清楚地明白自己采取怎样的旅游方式能够减少碳的排放,不会涉及像生态旅游一样有关于对旅游资源、对象和过程的争议,而且突破生态旅游中的旅游规模的限制。低碳旅游不仅是一种理念,更重要是一种措施,是目前最可行的、可量化的可持续旅游发展模式,诠释了生态旅游内涵。

(二)对生态旅游发展目标的诠释

低碳旅游和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方式,都属于可持续旅游的范畴,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以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但低碳旅游却是一个综合概念,它是对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发展理念的一种行动响应,是将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理念转化为一种可操作的旅游发展方式。生态旅游着眼于“生态”,即“自然旅游”,强调旅游发展中“资源的原真性”,倡导通过更少的人为干扰来实现可持续旅游的发展目标;低碳旅游则着眼于“低碳”,强调“运用低碳技术”和“倡导低碳消费方式”,强调旅游各个环节运用低碳技术,建设低碳旅游吸引物,建构低碳旅游社区,营造低碳旅游体验环境。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是在生态文明理念导向下的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提倡通过各种低碳技术的革新和旅游消费方式的转变来实现可持续旅游的发展目标。从这点来看,低碳旅游比生态旅游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生态旅游则更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更多层面上是一种理念,表达人类对旅游发展的一种价值取向的追求。因而,低碳旅游是通过在旅游各个环节减少碳的排放量来实现对环境的保护,最终达到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低碳旅游的实现途径

(一)政府层面的实现途径

1 制定、出台一套完整的低碳旅游节能减排政策体系。实现低碳旅游必须依靠政府部门,通过制定和实施规划、法规、政策等措施,为发展低碳旅游创造有利的宏观环境和内在机制。我国旅游业在节能减排方面存在的难点问题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但更多的是内部原因,即政策制定的滞后。所以,目前当务之急是由政府牵头制定一套完整的我国旅游业减排的政策框架,并提出具体的战略措施。旅游业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应用需要政府相关平台支持和机制保障。例如:建设低碳旅游国家工程实验室或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研发基地、低碳交通工具研发及控污减排等关键技术;建立节能减排公共技术服务体系和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与成果转化体系;国外在低碳技术的应用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因而,可以通过建立国际合作平台,通过技术转移和市场化运作进行转让,共享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

2 在行业内全面推行低碳旅游企业标准认证制度。国外非政府组织发达,各类环保组织和非政府组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参与了许多可持续旅游发展项目。我国的实际情况决定了低碳旅游企业标准认证制定工作必须由政府主管部门牵头,由旅游行业相关部门以及主要旅游专业研究机构共同参与制定低碳旅游企业标准。通过建立完善的低碳旅游企业标准认证体系并在行业内全面推行,有助于真正理解低碳旅游的内涵,能为旅游企业在开发与经营管理过程中提供依据和标准,同时,也使旅游企业有动力和压力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减少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防止对低碳旅游概念的滥用,进而规范旅游市场。另外,通过建立旅游行业“碳身份标识”系统,制定科学、完善、操作性强的评定标准,对旅游业相关的交通运输、住宿餐饮、休闲娱乐、旅游商品、旅游产品(旅游景区、景点、旅游线路等)进行严格评定分级,通过标识符号等进行直观标识,以便旅游者辨识其节能环保水平,使旅游者更方便、准确地对低碳旅游产品的进行识别,同时也能唤起旅游者对其旅游活动和消费行为的审视。通过现代数字化网络,建立旅游行业“碳身份”信息库,扩大“碳身份标识”系统的社会影响力。

(二)旅游企业层面的实现途径

1 应用、推广低碳技术,提供低碳旅游产品。旅游业的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来自交通、住宿以及主题公园等旅游活动。目前旅游业节能减排工程着重在旅游交通、住宿餐饮、相关旅游活动及相关设备制造等耗能环节上。旅游企业应加强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改造和创新上。旅游企业通过形成低碳联盟,推广、交流节能减排技术,提供低碳旅游产品,倡导低碳旅游方式。例如:在低碳旅游景区要创建循环型景区,严格遵循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旅游开发和管理、旅游活动的开展,以达到“合理开采、高效利用、最低能消耗和最低污染”的目的。酒店业应在建筑节能、酒店节水、新能源利用方面积极采用节能新技术,降低能源消耗,达到绿色饭店的要求。

篇13

扒拉算盘易,实际操作难。从全国情况看,节能减排形势依然让人心头一紧。今年第一季度,节能减排出现明显的反弹势头。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有关高耗能产品过快增长的数据,说明今年节能减排任务难题不少。

难题一,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过快。从生产上看,一季度工业特别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过快,占全国工业能耗和二氧化硫排放近70%的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化工等6大行业增长20.6%,同比加快6.6个百分点。耗能量和排放量随着这六大行业快速增长而增长,加剧了节能减排的严峻形势。

难题二,节能减排工作中存在着“六不现象”。就是认识不到位、责任不明确、措施不配套、政策不完善、投入不落实、协调不得力。这“六不现象”随着工业耗能大户维持较高的增速水平同时存在,在制度上和措施上放松了对节能减排进行节制的闸门。

由于把5年的节能减排目标科学准确地分解到每一年,难度较大。所以,今年,国家不再提出节能减排年度指标。没有了4%和2%的约束性目标,节能减排的压力不减反增。因为,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今年是关键。今年的节能减排任务完成得好,可以为今后几年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今年的节能减排任务完成得不好,就会增加以后三年的工作压力。

知难而上,打蛇要打“七寸”

虚拟电厂,一个新事物。江苏省率先推动。

是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新形势,催生了江苏省虚拟电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所长陈小洪这样分析:“节能减排,必须抓住突破口,抓住重点,抓住关键。就好比打蛇,要打在‘七寸’上,才能将蛇制服。”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2003年到2006年,国民经济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但高能耗、高投入、高污染的粗放增长方式使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仅2006年,全国消耗了约23亿吨煤炭、12亿吨水泥、4亿多吨钢材、3亿多吨石油,排放了2600多万吨二氧化硫、1400多万吨化学需氧量。作为沿海发达地区,江苏省在节能减排中,抓住虚拟电厂建设,并希望以此为契机,撕开缺口,扭转节能减排的严峻局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