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大学生实践内容及过程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大学生实践内容及过程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大学生实践内容及过程

篇1

一、现阶段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管理模式的不足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取得长足的进步,为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贡献了积极的力量。然而,实践内容尚不全面,信息化程度仍然不高,资源整合力度略显不足,受众范围还不宽泛等问题是高校不可忽视的主要问题。

1.实践内容尚不全面。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管理模式在理念、体制和机制上均普遍存在创新性不足的问题。一方面,从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教师常常把社会实践局限于义务劳动、社会调查、参观走访、志愿服务等范围,很难有效调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相当数量学生以为了完成任务的心态参加社会实践。另一方面,部分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没有经过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实践内容没有很好地同大学生所学专业联系起来;不少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统一的规定和要求,没有针对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进行实践活动的划分,导致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很难“学以致用”,只能被动参加实践活动。这样的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的择业、就业乃至创业等问题都缺乏指导作用。

2.信息化程度仍然不高。随着信息技术的成熟与发展,高校管理人员在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过程中需要处理的信息和资料日益增多,如何有效应对快速增长的信息成为社会实践顺利进行的保证。我国不少高校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仍然采用传统管理模式,使用人工记录参与活动对学生信息和学生的实践进度,这样的方式不仅工作量巨大,容易出现差错,而且加大高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信息化系统的建立可以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智能管理,让大学生个人信息和活动进度实时显示在管理系统中,便于管理人员对学生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和管理。然而,由于构建信息化管理体系需要投入较大资金,部分高校管理人员过于重视眼前利益而忽视高校教学管理体系的长远发展,不愿建立有效的信息化管理体系。

3.资源整合力度略显不足。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计划及实施过程中,学校相关部门和院系之间普遍存在各自规划、单独管理的现象,教学和活动资源不能有效整合。例如,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是社会实践的主阵地,是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关键场所之一,由于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尚处在探索之中,基地建设在设计上缺乏系统性和层次性,在建设过程中运作不规范,管理人员对项目的监督和管理力度不足。这从一个侧面表明,整合资源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良性发展尚存在较大的空间。

4.受众范围还不宽泛。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通常由校团委指定,学生个人没有选择实践活动的自。管理人员指定学生负责人带领普通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要求负责人按时反馈活动信息,自身并不参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这就导致无法及时处理高校学生在实践中出现的突发状况,影响到实践工作的成效。由于部分高校对在活动实施过程中缺乏风险评估体系,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往往不能按照学生需求及形势的变化调整活动内容和方式,导致活动在进行过程中往往出现偏离意图和资金不足等问题。此外,就我国大学生现阶段社会实践活动来看,实践活动基本都是学生工作者带领一群学生干部在完成任务,很多普通同学缺乏活动热情,导致社会实践活动缺乏联动效应,很难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优势。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思路

1.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内涵。项目化管理模式伴随着项目管理的逐步深入而发展成熟,它是指从具体任务入手,综合运用多样化的管理方式和技术,将项目的设想和具体实现过程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组织活动。项目管理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是高校综合竞争力的体现因素之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高校教学工作中重要内容之一,其实质是项目。所谓项目,是指组织或机构为实现预定目标,在一定时间和资源约束条件下开展的一次性工作。将项目化管理应用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是指使用项目化管理方式对高校大学生实践工作的计划制订、实施监督、成果评测等各个阶段进行综合管理,它是一种以目标为导向的过程管理,目的性更明确。

具体来说,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细分为以下阶段:一是项目启动阶段:项目启动包括社会实践项目的制定及授权,实践活动负责人的任命,实践活动小组的划分,以及实践项目利益相关人的确定等;二是项目设计阶段:这一阶段包括社会实践活动的计划,例如活动的区域、活动的范围、活动的时间,活动的人力物力分配,项目预算编制,时间活动项目的考核和管理等;三是项目实施阶段:此阶段包括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活动进度的监督及管理;四是项目总结阶段:该阶段主要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果验收,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成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2.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可行性分析。作为现代化企业的科学管理方式之一,项目化管理与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管理对象、管理模式和活动内容等方面均存在连接点,这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可行性的基本保证。

首先,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项目化管理都是以实现预期目标为活动原则并且具有一定生命周期。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中,各小组目标明确,小组成员围绕相同的总体目标进行活动的设计、实施、监督及总结等过程。项目团队的存在正是为了解决具体项目,团队成员通常完成项目中分配给自身的模块,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协调合作,最后由项目管理人员进行模块总结。在生命周期方面,项目化管理在项目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项目进度、费用及质量等因素的管理有所侧重,主要职能包括计划、组织和评价,大学生社会实践通常要经历准备、开展和总结等阶段,并且需要保证以上环节在限定时间内完成。

其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项目化管理在管理方式上都具备系统性的重要特征。项目化管理通常对大项目进行分解,对小组成员进行明确分工和责任分配,促使成员之间有效协调与合作,同时管理人员要对项目周期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活动经费、活动周期和活动成果等方面关系密切,并且在整个社会实践过程中成员的活动预先分配,相互之间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和协调性。

最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项目化管理在组织上都具有较高弹性。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过程中通常具有一定弹性,这是由于在项目进行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针对小组的活动开展进度、经费使用情况、突发事件等因素动态调整实践活动的内容和时间,例如,删除部分实践内容、延长实践活动时间等保证活动顺利进行。而项目化管理的组织性质由项目性质决定,由于项目的目标和实施方式会跟随市场的变化而调整,因此项目通常具有临时性和高柔度性,这样才可以保证项目管理和实施人员及时配合项目的需要。

3.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的价值。首先,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对高校管理人员意义显著。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引入项目化管理理念和知识体系构思,是实践活动的全新尝试和探索,也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教育新的思路。对于高校管理人员来说,使用项目化管理模式一方面可以创新大学生实践活动的机制体制,使用企业项目运作的方式组织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整合利用资源,还可以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另一方面,通过项目化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管理人员可以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有效提高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管理模式,同时强调高校实践育人的教学理念。

其次,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对高校大学生也有明显的意义。对于大学生来说,使用项目化管理模式首先可以避免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盲目性,合理选择活动内容。管理人员通过前期调研可以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帮助学生对社会中的热点、焦点事件进行分析,使其可以选择主题突出的问题实践。同时,使用项目化管理模式可以使大学生树立团队合作精神,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理解和认同团队活动在处理复杂问题中的重要性,培养与同伴交流和沟通的能力,促进社会实践活动向实效性发展。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模式探索

将项目化管理模式引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不仅可以促使高校管理人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开拓思路、大胆创新,探索适合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模式、新渠道,还可以促使大学生在开展实践活动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实践能力等多方面能力,为其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1.科学分组,合理侧重。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根据活动的任务要求和特点,将整个活动按照特定标志分为若干项目组。所谓项目组是项目总体内进行的一种定性分类,将总体划分为性质相异、范围较小的个体。项目分组可以明确反映总体内容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差别,在各个项目组的基础上计算各组所占的比例,分析各组在总体构成上的重要程度,帮助管理人员对各个项目组的实际工作内容和成果进行有效判定和评价,并且帮助各个项目组成员明确小组和个人的活动内容和职责,强化责任意识。

以某高校大学生绿色环保中国行大型社会实践活动为例,该活动内容涉及生态规划、生态旅游、公共设施规范化、社区环境管理、家庭节能管理、企业节能管理、绿色办公和生产等诸多环节。此时,按照项目化管理模式的思路,可将该活动横向划分为进农村、进城市、进企业、进社区、进机关等五个项目组,每个小组的成员根据分组的实践对象不同而不同。该活动从纵向上划分为调查研究、问题调研、宣传、技术、方案设计等层次。经过横向及纵向的划分,就可以很好地使这一项目深入开展下去。

2.责任明确,制度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由于活动主体为正在接受高校教育的学生,因此实践活动的责任可以根据高校教学模式的特点分为实践活动项目负责人职责、指导老师职责、大学生职责等三个部分。高校管理人员在明确责任、完善制度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第一,制定目标管理责任清单,确定活动的目标和要求,促使各项目负责人加强组织领导,对活动进行科学的安排和部署,保证活动预期目标的实现;第二,活动的指导教师需要经过个人申请、组织筛选而确定,担负培养和指导大学生的重要职责,需要管理人员制定相关规定对教师队伍进行规范和监督;第三,为规范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行为,更好地体现团结、求实的精神,制定大学生实践管理准则,明确大学生管理和培训、权利与义务,量化考核等相关内容。

3.量化考核,综合评价。为全面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实施,需要在活动全过程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和考核体系。在活动前期,应当对各项目组及整体活动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确保活动内容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对各项目组的活动内容和进度进行对比和分析,提出不足和改正措施,帮助小组成员顺利完成本小组对活动内容;活动结束后,管理人员需要依据活动评价体系,对项目组、指导老师、小组成员的活动表现和成果进行量化考核和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项目化管理在学生工作中的应用研究.全国高校辅导员创新论坛,2009.

[2]梁亚民,刘正帅.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05(4):124-127.

篇2

1.2帮助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提升隐性职业素养

当前,大学生面临着激烈的就业竞争,包含着隐性职业素养在内的职业素养是竞争至关重要的内容。社会实践是指大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深入社会环境,参加具体的劳动和社会生活,并在这过程中转变观念、培养技能、提高个人素质,这也是大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接触和认识现实社会,了解社会各阶层,能促进其不断地调整职业心态,明确就业目标和发展方向,清楚社会对其除了知识储备、显性技能以外的隐性职业素养的需求,从而促使大学生提高自身隐性职业素养的自觉性。

1.3为社会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供有益尝试

个体隐性职业素养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导致大学生稳定就业和职业顺畅发展的难度加大,使得本就积重难返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是“雪上添霜”。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能帮助长期在校园内的大学生逐步认识社会、融入社会、适应社会,锻炼其认识事物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作用明显,借力社会实践培养大学生隐性职业素养是缓解未来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有力举措。

2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提升隐性职业素养的途径

2.1培养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识,增强大学生提升隐性职业素养的主动性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的主体是大学生,提升隐性职业素养的根本也是大学生本人。要提高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和提升隐性职业素养的自觉性,首先要解决的是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问题。当前,部分大学生因为缺乏对社会或是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认识,抑或是惰性使然,不会主动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升自身的隐性职业素养。因此,培养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识,对增强大学生提升隐性职业素养的主动性尤为重要。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建立系统的培训、考核、激励机制,转变以往压力下被动参与社会实践的不良状态。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并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咨询等措施,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二是根据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价反馈体系,对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进行约束;三是通过树立典型、表彰先进等方式,及时总结并反馈实践效果等信息,让参与的大学生了解社会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和需求,激励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四是通过加大对社会实践的意义和职业发展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形成向上向善、积极参与实践的良好氛围。

2.2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制度建设,增强大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的规范性

篇3

政治社会化是政治主体传播政治文化的过程,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政治体系发展、政治环境稳定有重要的作用。基于研究者视角的不同和文化的差异,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类型。第一,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政治文化的传播、维持与创新的过程。第二,政治社会化是个体学习政治知识和掌握政治技能,内化政治文化以适应政治角色的过程。第三,政治社会化是政治体系利用多种渠道传播与创新主流政治文化以培养政治人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是一个多元参与且渐进互动的过程。政治社会化的参与元素有作为政治社会化主体的相关政府部门、大众媒介、政治环境及政治社会化的传播内容,作为政治社会化客体的政治社会化个体。政治社会化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相关政府部门、大众媒介作为政治传播的主体决定传播的内容、传播形式及通过何种途径将信息传播给政治社会化个体。而政治传播也并非是一个单向、硬式的传播,客体在接受政治信息时,是一种有选择的接受,并不是完全的被动。并且,客体接受信息的情况又反馈给传播主体,作为调节政治传播的参考。

(二)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现状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大学生在学习期间通过接受的教育及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培养政治情感,政治意识及形成的政治观,由自然人转向社会人的过程。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既与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关,又和国家的政治、文化、经济环境有很大关系。社会转型期我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政治价值取向上自主意识增强,但又有功利化倾向;政治认同意识明显提升,但又存在政治认同模糊现象;政治参与行为积极、健康,但又部分存在政治冷漠现象;日益重视社会实践但又有忽视政治理论学习的倾向。因此,根据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特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才能保证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质量,有利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顺利实现。

二、网络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任何一种存在于社会中的东西,都会或多或少地被人类依其价值观念进行社会效用上的二元划分,网络作为一种迅速成长并深刻影响人类生活方式的新事物更是如此。网络作为一种普遍被大学生所接受的新的文化传媒,已经对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目前,大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获取政治信息、政治文化的渠道主要有视频网站的新闻报道、门户网站的时政新闻、聊天工具、社交平台政治信息的分享交流、政府部门网站等,这些渠道十分便利,也正因为如此,在这些网络平台上汇集了大量的政治信息,对于可塑性强而又缺乏社会经验、政治信息鉴别能力比较弱的大学生来说,他们非常容易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从而对其建立正确政治价值观产生不利影响。

(一)网络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积极影响

1.网络的便捷性和大学生使用网络的高频性推动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顺利实现。作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兴起的“第四媒体”,网络以其双向交互、高效及时、量大面广等特点,快速吸引了广大青年大学生的眼球。根据CCNIC的统计,截至2010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4.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增至31.8%;从年龄结构上看,30周岁以下的网民占网民总量的59.1%。从学历结构上看,大专、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网民总量的23.3%。

“网络与以往传统媒体的根本不同在于,以往的媒体只能硬邦邦地单向输出信息,而网络将做到随时随地地与人对话、交流。语言本来是用于交流的,传统媒体却砍去了它的半壁江山,网络,只有网络才能完整地与语言符合。”(引自陈卫星的《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打破传统媒体的单向输出式,网络具有双向交互的特点,政治个体在将政治主体传递出来的政治文化内化为自身的政治意识、政治情感及政治价值观时,同时将自身的政治意愿及政治感情通过网络进行表达,反馈给政治主体。自2008年3月全面启动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以来,共有20万名大学生“村官”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事业中。在校大学生对于“村官”的工作性质与内容充满着好奇,可是身份与环境限制了他们与大学生“村官”的进一步互动。Cunguan.省略作为大学生“村官”论坛,创建了学习讨论区、“村官”之声、“村官”工作交流等版块,为在校大学生关注大学生“村官”这部分重要时政内容搭建了平台,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也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2.网络的自主性、信息量广提高了大学生关注并参与时政的积极性。网络传播的信息包罗万象,世界有多么复杂,传播的内容就有多么复杂,从大众媒介提供的信息可以透视纷繁的世迁。在网络传播的内容中,新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部分。意见也是大众媒介传播的主要内容之一。网络的多元化这一特点,使得网络成为大学生关注时政的首要选择。网络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自主开放,是大学生选择通过网络获取政治信息的主要原因。大学生越来越倾向于通过网络参与政治,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网络的自主性和匿名参与既满足了大学生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进而向政治人转化的政治愿望,也极大地满足了大学生个体需求度。根据新华网报道,全国政协委员的“年度会议”刚刚开幕之时,新浪微博上就有11.9万网民留言讨论“两会”热点。这其中也包括很多在校大学生。大学生通过网络表达政治意愿及政治意见,关注时政,积极参政。

3.网络促进了大学生与社会的政治互动。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仅是单方面传播政治文化及政治信息,而网络却能做到随时随地与人对话、交流。网络的直接性、开放性、匿名性等特点,为大学生与社会进行政治互动提供机会。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很多参政议政、评析热点的机会。凭借网络这个平台,大学生不只是政治信息的单纯接受者,一定程度上的政治参与行为,有助于其政治主人翁意识的培养。2008年总书记在人民网与网友进行了“对话”,大学生群体作为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积极参与,提出政治意见,表达政治愿望。

(二)网络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消极影响

1.网络社会的无序现象会影响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评价标准。由于网络社会具有“无国界”、“超国家”的性质,政府对于开放的网络空间的调控能力往往是无能为力的,因此网络社会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无序现象。如过度自由导致负面信息、流言、诽谤广泛流传等。网络是一种包容性信息平台,不同类型的价值取向同时存在,且内容多元、形式多变。大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思想尚未定型的大学生的政治言论和政治观点会使其政治价值观产生动摇,造成其政治价值观的混乱。

2.网络文化的自主性易使大学生政治责任感淡化。网络可以及时传播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中存在着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网络无法区别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大学生政治意识尚不明晰、政治价值观正在形成过程中,极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一些非法组织或个人通过网络传播暴力、法西斯主义、种族歧视、宗教仇恨等信息,部分大学生政治思想受到影响,出现政治言论偏激、网络行为出轨、政治冷漠甚至违法犯罪等政治责任感淡化的行为。

3.网络文化导致大学生政治实践行为缺失。政治实践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治价值观是否正确的体现与检验。网络为我们提供的是一种虚拟社会,这种虚拟性使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偏理想主义。更重要的是,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过程由于缺少政治的实践行为,往往会把网络社会中的一些不良行为应用于现实世界,很可能引起大学生对现实政治生活的不适应,从而造成大学生政治行为失范。

三、网络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消极影响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大学生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的健康引导

网络弱化了个人对团体的依赖性,凸显了自主性特征。因此,正确的网络政治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政治传播主体可以利用其在政治信息传播中的主导地位,宣传主流政治文化。主流政治文化是经过政治主体内化的、与社会政治秩序相一致的政治信息,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与主流政治价值、行为取向相一致的政治价值观。其次,可以建立一些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相关的网站,投其所好地吸引大学生注意力,采用暗示方式,有的放矢地灌输正确的政治社会化方法。最后,要加强大学生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的健康引导。大学生对于自身政治角色的期待上与现实存在着矛盾性,很可能出现政治责任感淡化或政治期望过高的现象,产生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政治欲望。

(二)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监管并引导大学生培养政治鉴别力

首先,学校应该严格管理校园网络建设,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以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完备的技术手段管理网络,将不良信息、虚假信息和不规范的网络行为拒之门外。高校在完善和落实本校的网络管理过程中应参照我国现行互联网管理规章制度,将校园网络管理更加细化,使网络失范行为的处理有章可循,同时应引导学生学习规章制度,增强学生上网过程中的政治意识、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做到合理文明利用网络资源。另外,应不断加强网络技术安全,从技术层面为校园网络和主题网站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其次,政治传播主体要培养大学生政治鉴别力。特别是学校,要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大学生正确地鉴别、筛选政治信息,积极主动地接触有助于增长政治知识的政治常识和理论、有助于丰富政治经验和阅历的政治新闻和消息、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政治角色定位和政治参与行为能力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

(三)鼓励大学生勇于参加政治实践并理性参与

政治文化不仅要从大众传媒中获取,更重要的是在政治实践中提取、积累。对于政治实践中可提取积累的政治信息,只能是政治个体自身通过实践获得,政治实践能锻炼大学生的政治技能。网络中获得的政治经验仅为虚拟的经验,对于政治个体是否能将其内化为自身的政治能力,还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并不断矫正。政治实践能够使政治社会化个体培养独有的政治思维,通过已有的政治现象、观念及规律,创造新的政治认知。同时,大学生需理性参与政治,不能给自身的政治实践赋予过高的自主性,给政治秩序带来恶性影响。

网络作为应用最广泛的大众媒介,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渠道,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否顺利进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社会是否能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及培养其一定的政治实践能力。大学生在学习期间接受的教育及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应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校作为政治传播主体的一部分,更应以校园文化为平台建设有序的校园网络环境、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将校园文化与网络文化进行有机整合,并根据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特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才能保证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质量,有利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1).

[2]冯秀军,马维林,刘树宏. 社会转型期我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特征[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6).

[3]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4]李斌.网络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4).

[5]陈淑娟,赵剑锋.论网络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J].中国市场,2007,(13).

篇4

1、体育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践性分析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在对其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和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其最佳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有效规划的教育活动[3],力求通过其教学过程让学生努力在当下、收获在未来。课程目标设计看似丰盈饱满,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却易流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理论的灌输、方法的介绍、结果的描述等,而实践性远远不够。在实践教学的探索中应当以专业教育为基础,重点培养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性复合人才,将实践教学贯穿到本科教育始终,彻底改变将实践教学当做附属物的旧观念。

1.1 重视教学的实践性要求是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体现

从了解职业、适应社会角度来看,学生拥有的更多是理论知识碎片化认识,其能力水平、心智阶段还没有达到独立适应社会、自信迎接挑战的地步。受中国大学升学制度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仍然没能摆脱应试教育培养模式的传统教育思维。例如当前普遍存在的体育院校学生对足、篮、排、乒、羽等项目的技能学习完成后,利用最后两堂课还要进行相关项目的理论知识学习,以应付学期末进行的相关项目理论考试,学生对于相关内容的学习也是突击背诵、囫囵吞枣,运动技能本身和理论常识不能得到有效的结合,不利于以后从事教学和社会体育指导工作。因此,应当利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契机,尽可能让大学生认识了解真实职场状态,促进个体社会化进程,是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体现。

1.2 重视教学的实践性要求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内容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可分为四大部分:探索自我、认识职业、确定目标、坚决行动[4]。探索自我需要引导学生自查自省,通过外界评价及自我认知、客观测评及经验反省等方式确定自己内在的真实特点、感受及想法,因此他的实施对实践性的要求不言而喻;认识职业,如果仅是职业知识的介绍,给学生留下的映像也必然一些关于职业知识的记忆,而要学生真正体悟到职业特点及其要求,只有“身临其境”才能实现;确定目标,建立在学生自我探索结果的满意度及职业认知的科学性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学生要对每一个可供目标选择带来的结果有清晰的认识,并能体认到这一影响带来的感受,同样这也要求在教学环节中实践性的贯彻;最后行动模块,本身即是实践内容,更只能通过实践环节才可检验、评估与修正。

综上所述,作为面向未来择业与就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管从其实施对象还是内容本身而言,都对实践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构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显得十分必要又特别亟需了。

2、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践体系建构

体育院校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由专业实践教学、基础实践教学和综合实践教学构成,各实践教学内容又由不同的教育环节构成(见图1)[5]。

实践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它是对具有抽象性知识的验证、补充和拓展,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操作性[6]。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体系构建,结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地点、范围、条件及主体等因素,可以分为课堂实践体系、课外实践体系及自主实践体系三个子系列。在这三者之中,课堂实践体系居于中心地位,课外实践体系主要作为补充正常教学过程的辅助,自主实践体系则作为前两者的补充,以自我教育、自我实践、自我评估与修正的形式存在。三种实践体系内容及实施如下:

2.1 课堂实践体系

2.1.1半开放式教学,带着具体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分组,将学生应掌握的内容融合到案例中。教师通过开展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提问、辩论等活动,使学生的思维牢牢跟随着教学,充分的融入课堂。例如“体育”与“运动”的关系、“推拿”与“按摩”的关系,谁的外延更大或者数从属于谁或者是否概念完全一样。这些看似简单,在生活中常常混为一谈的名字事物,学生在课下查找资料在课上相互讨论,思维的碰撞之后会对本专业领域的只是有着更广泛的认识。学生讲,教师评;教师讲,学生评。全员参与,没有旁观者。师生互动,思维碰撞,把案例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达到教、学、做三者合一,既培养了学生表达和书写能力,又体现了专业特点和综合素质。

2.2.2教师与学生有效沟通,积极互动。大学生都是个性独特的主体,因此,因材施教,个别化教学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原则之一。而几乎所有社会职业都需要从业者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所以沟通和互动对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在关注学生的课程学习同时,关心学生的思想动态,深入了解学生的专业态度,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单独的交心谈心、电子邮件、关注学生微信朋友圈、批改作业、课堂讨论等方式与学生交流信息和感情。及时了解学生生活中困难,与学生发生心灵的“对接”和“碰撞”,拓展教学内容,达到教书和育人的完美结合。

2.2课外实践体系

2.2.1特色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这一环节重点关注学生个性特征及能力需求,充分把握学生职业兴趣方向特征,设计与各类兴趣方向特征吻合的特色课程体系,组织教育工作者开展新型课程课题研究。如创业基础教育、职业生涯决策、生涯人物专访及分享、就业与择业、学业规划大赛等,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体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各个环节,了解职业并为之准备。

2.2.2咨询辅导机制的建立健全。咨询辅导的优势在于咨询教师利用专业知识以建立在学生心理状况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one by one”互动交流,通过心理咨询使学生确定适合于自己心理特点和能力的职业领域[7];特色课程的设计最多只能够培养职业认知能力和职业兴趣,往往能够起到最有效帮助的是涉及个人的职业发展和道路选择的时候专业的咨询辅导。另外,组织座谈会、团队咨询等方式讨论大学生所关注的人生发展问题及就业方向也能够更好帮助大学生调整心态,适应社会的需求,确立正确人生职业生涯规划方向。

2.2.3与体育俱乐部、体育组织联合开发职业教育。除了为大学生争取专业实习、见习和就业机会外,学校可以与用人单位共同开发大学生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的训练课程,聘请用人单位的教练和主管为大学生提供专题讲座和技能实践,了解体育俱乐部的运营条件,哪些运动项目和健身方法是社会需求迫切的,以便大学生了解到一线的市场需求及能力标准,为其大学生涯的准备做到有的放矢。

2.3自主实践体系

2.3.1社团实践参与。体育社团是深受大学生喜爱的主流社团,各种体育社团的蓬勃发展为校园体育文化发展和课堂体育内容的补充做出了积极贡献。活动形式的好坏很大程度影响大学生特别是参与者的职业发展导向。越来越多的学生在体育社团中找到了运动的快乐,逐步发展为自己的生活习惯,形成了“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等健康观念,希望掌握更多体育知识的人数剧增[8]。体育院校的学生可利用自身专业优势为这些社团进行指导和实践,为普通高校开设俱乐部制教学课和体育选项课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和可能。所以建立和发展社团活动模式是体育院校大学生职业发展实践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

2.3.2社会实践培养。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走出校园、了解社会、熟悉未来职业社会的重要途径。学校应当尽可能的组建社会实践团队或兴趣小组,深入农村、企业、学校等社会基层,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性的职业实践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提高面对挫折的能力,这是职业准备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和宝贵经验,也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本质作用所在。

2.3.3往届毕业生回访。已毕业的学生,他们的经历和经验对在校大学生非常有说服力,是我们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很重要的资源[9]。无论他们如今是成功还是受挫,他们对自己曾经的大学生涯都有了新的思考,成功者以其现有状态回顾校园生涯,分享经验,为大学生们树立了榜样;欠缺者以其当下状况反思大学过程,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身边人的故事总能起到更好的警示作用。总之,他们的建议对学生更好调整大学目标与行动计划,有着非常实际的意义。

3、结语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体系探索并非不重视理论教学,只是将其理论内容全部或最大部分的融入到实践环节中来,以实践为检验标准,通过课堂实践、课外实践及自主实践,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实施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同时通过实践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执行和改进能力,为即将到来的职业生涯不断锻炼自身综合素质及各项能力。体育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关乎体育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高低,关乎体育院校学生就业面的宽窄,关乎我国体育学科和健身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要构建具有“教师辅助、学生自主、专业支持、实践结合”的全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学体系[10]。

【参考文献】

[1]陶磊,等.体育院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3(4):18.

[2]王立,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现状及改进[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3):44.

[3] 张再生.职业生涯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18.

[4]吕宁,莫丽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J].广西教育,2008(12):51.

[5]陈琦.体育院校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0(1):5.

[6]王斌.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1:8.

[7]童仁贤.职高幼师生就业心理分析与指导[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01):22.

篇5

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意义

职业生涯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紧密相关,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体在分析自我和了解外在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设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为实现职业目标而制定一系列教育、培训计划,并采取积极的行动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职业生涯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个体规划自己职业生涯的意识与技能,发展个体综合职业能力,促进个体职业生涯发展,以引导个体进行并落实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的综合性教育活动。因此,职业生涯教育是引导学生规划自我的职业生涯并将规划转化为现实的教育活动。

可见,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实现职业目标的有效途径。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可使大学生将自己的理想与现实有效地结合起来。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更有必要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兴趣,确定自己的优势所在,然后根据社会的需求寻找切入点,为实现自己的职业成功探索有效的途径。根据职业发展阶段理论,大学生正处于职业探索和职业准备阶段,同时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大学期间正是培养兴趣、完善性格、提高能力的关键时期。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在的大学生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埋头于学习,旨在取得好的学习成绩,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了解自己和社会环境,学校也没有开展过职业生涯方面的教育活动。基于以上原因,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帮助他们认识自己,了解职业,从而准确地定位自己,实现人职匹配。对大学生而言,毕业后选择自己满意的职业是他们四年努力和奋斗的目标,选择何种职业及选择什么样的工作环境,可以体现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和就业观,然而,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和就业观还不够成熟或者说尚未完全形成,所以需要对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况且,要想顺利就业,需要具备相应的职业技能,而职业技能的获得也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学习过程。如果大学生不能尽早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期间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为获得某些职业技能制定计划,会导致他们在大学期间碌碌无为、学习没有动力,毕业时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最终难以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因此,职业生涯教育应贯穿整个大学学习的全过程,并且不同的阶段应有不同的职业生涯教育目标和职业生涯教育内容。

实践活动在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的作用

职业生涯教育除了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合理的就业观、职业价值观、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及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技能外,更重要的是指导他们找到适合自己性格特点并能发挥自身价值的职业,实现人与职业的匹配。因此,职业生涯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大学生实践活动在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大学生实践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为目标,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要宗旨,面向社会、接触群体、联系实际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的各种实践活动,有些是专业教育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完善,而多数实践活动是高等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补充和创新。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而且也有利于增强职业生涯教育的有效性。

(一)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认识自我,客观地评价自己

客观公正的自我评价是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良好的社会心理的前提条件,也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一个重要条件,更是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职业生涯规划本身就是不断探索自我的过程,而社会实践活动则是大学生认识自我的重要途径。社会互动理论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使大学生更好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所谓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主体之间由于接触而产生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的过程。按互动主体划分,社会互动包括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互动、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个人与群体之间的互动。社会互动能够帮助社会成员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人只有将自己放到社会关系的体系中,才能认识自我。人在与他人比照及接受他人评价的过程中才能形成自我、完善自我。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实现与他人、与社会的互动,有助于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有利于自身发展。例如,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是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的公益活动,在活动中,一方面,可加深对社会发展、国情社情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可使大学生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对他人有帮助、对社会有用、受人欣赏的人,在这种积极自我评价的激励下,大学生活会逐渐充满阳光。

(二)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认识外在客观环境,科学合理地制定职业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前提是知己、知彼。“知己”就是认识自我;“知彼”就是了解外在环境,主要是了解与职业相关的工作世界,如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技能、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工作时间、薪酬水平等。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任务就是达到“知己”与“知彼”的协调,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实践活动可以使大学生广泛接触职业,了解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积累工作和社会经验,对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从而能够科学合理地制定职业目标。

从大学生心理的角度而言,大学生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客观地了解社会。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喜欢接触未知领域,喜欢探索新鲜事物。然而,生活阅历的缺乏及社会经验的不足使他们只能以自身所具有的理论知识解释和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因此,许多大学生往往以理想的眼光看待外在的社会环境,以简单的思维方式理解复杂的现实生活,对未来充满理想主义的期待。一旦他们真正进入社会,接触现实生活,就会发现理想与现实有很大的差距,这种心理落差极易使他们产生思想上的矛盾及行为上的困惑。大学生实践活动则为大学生逐步认识社会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可消除他们在社会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困惑,增进他们对国情、省情及当地民情的了解,逐渐学会以一种理智成熟的视角认识和了解社会。

从高等教育本身的发展来看,大学生实践活动能使大学生认识、了解社会,更好地适应社会。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明显变化,从原来“象牙塔”内佼佼者的身份转变成普通劳动者身份,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需要大学生了解社会的变化,只有了解了这些变化,才能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社会的平台,大学生可以主动利用各种课余时间,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和适应社会。例如,大学生通过走进企业、工厂等活动形式,可了解工作的实际状况,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了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从而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制定出改善和提高自我的计划,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为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能力的发展,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奠定基础

职业生涯规划是在评价自己及分析外在环境的基础上,确立适合于自己的职业目标,而要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需要大学生提高自身的能力。因此,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技能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职业技能是衡量大学生将来能否胜任某项工作的主观条件。大学生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大学生许多方面的职业能力。高等教育本身就是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的,实现这个目标的载体就是专业,大学生所学的都是专业性很强的知识,职业定向性较强,大多数学生毕业后都在社会各个领域从事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大学的学习中,掌握实践知识,培养动手能力,提前进入职业角色。大学生实践活动就是一种最经常、最有效的实现方式,也是大学生能力提升的一个很好的平台。

大学生实践活动是大学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种隐性教育,完全由大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策划、自己组织实施。在活动中,大学生是主导,他们既是组织者,也是参与者。大学生实践活动具有这样的特性,更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大学生可以具体、直接地获取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有利于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同时,也能使大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新问题,促进他们去思考、去研究,从而产生新的理论,推动知识的更新发展。这种锻炼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大学生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有利于大学生能力的发展。在志愿者服务活动中,不同专业开展的大学生活动往往表现出与专业相关联的特性。例如,学法律的学生会参加民工维权活动、法律普及活动;学工科的学生会参加帮助他人维修电器、进行计算机知识辅导等活动;学医的学生经常参加送医送药到农村的活动;学艺术的学生更愿意参加送文化下基层活动;学农业的学生会帮助农民提高科学种田的技能、传授家禽家畜养殖技术等。这些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所学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和场所。这些实践活动既为大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又使他们看到了理论与实际、社会需要与自身素质之间的差距,从而可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同时,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与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可逐步掌握与人交往的原则、技巧和方法,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以实践活动为依托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模式

(一)建立全面立体的实践活动模式

所谓全面,主要是指两点:第一,从范围上,指的是所开展的职业生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这种教育,因此,在设计社会实践活动时,应从全体学生的共同需求出发;第二,从内容上,指的是内容要具体、全面,不能仅仅强调某一方面。所谓立体,指的是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所以,在进行实践活动设计时,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教育内容,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这样学生可以有选择、有重点地在参与某些活动,可避免学生参与活动的盲目性,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首先,要根据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特点开展职业生涯教育,依据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可将大学生的活动体系分为四个子系统:(1)职业设计活动。职业设计活动主要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的一种普遍性的活动,根据学生个人的特点、兴趣等,对学生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进行设计和指导,并提出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些合理化建议,引导学生有意识、有选择地参加某些活动。(2)专业活动。通过学生参与该活动,让学生从中认识和体验专业,增强学生对专业的感知程度。通过专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迅速地从实践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和个人的不足,从而尽早地思考自己的职业方向和目标。(3)自我探索活动。通过参加各种活动,让学生从中认识和了解自我。(4)素质拓展活动。主要是根据学生不同的成长需求,广泛开展各种有益于学生素质提高的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训练和帮助,促使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其次,要根据学生不同年级的需求情况,设计每个子系统的教育内容,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一年级学生处于职业生涯探索期。这一阶段的职业生涯教育任务主要是使大学生认清所面临的就业形势,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促使他们对未来的职业进行思考。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大学校园,需要适应这种变化的生活环境,因此,一年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应主要围绕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及职业生涯设计进行,培养他们适应大学生活的能力及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为了让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及未来工作的条件、职业的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应该带领一年级学生参观实习就业基地,启发他们的职业理想。同时,应鼓励一年级学生参加学生社团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让他们在活动中认识自我、培养兴趣,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培养积极进取的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完成由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化,积极适应大学的生活环境。

二、三年级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阶段,学生开始进入职业生涯定向期,探寻自我发展的途径和方向,确定适合自我的职业目标,制定能力提升的计划。大学生专业能力、职业素质、实践素质的养成都会在这一阶段初步形成。因此,二、三年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应主要指导和组织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职业理想参加专业实习实践、社会调查、科研活动及结合专业所学开展的专项社会服务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职业理想,确定目标追求。同时,也应鼓励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积极参加各种与专业有关的职业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地锻炼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其择业优势。

四年级是职业生涯抉择期。该阶段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求职技能,帮助他们了解有关的就业法规政策,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信息咨询与指导服务。因此,四年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应以专业实习和开展就业指导为主,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他们的就业技能,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

(二)建立活动开展的平台

要建立学校和学院两级活动平台,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提升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效。首先,高校应根据自己的管理特点,成立由教务处、学工部、校团委、招生就业处及各院系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大学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制定年度“大学生社会实践大纲”,明确各部门、各院系的工作职责。其次,根据社会实践大纲的要求,分别在学校和学院两个平台上实施。学校平台主要由校团委和学工部、招生就业处负责活动的开展。根据活动的类型,校团委可下设实践部、志愿者服务部、素质拓展部、科技创新部、调研部等。根据实践大纲的要求,从全体学生的层面负责具体的指导和实施。比如,调研部可根据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提出一些调研课题,交给各个系团总支具体完成;招生就业指导部门可围绕就业力提升、正确择业等方面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学院平台的建立应该由各院系党政领导、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人员组成。各学院可根据学校关于实践活动的政策和要求,在本院或本系开展系列的专业主题活动,根据自身的情况有效地落实学校下达的活动内容。具体而言,应根据开展活动内容的要求,由各院系负责人根据实际活动的内容确定指导教师及具体负责人,并提供相关的帮助。比如,实践活动的实施需要与某些单位合作,那么负责人就要提供联系方式,促成合作;辅导员、班主任要从活动组织、活动保障等方面给予学生指导。这样既可提高学生的能力,也可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起到相互提高的效果,也更有利于学校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赵娜.国外职业生涯教育发展特色对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1(1).

[2]张玉嵩.论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现实价值[J].教育探索,2007(11).

篇6

一、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概况及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职业规划概况

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对大学及今后的职业发展所做出的计划,它具有鲜明的个体性特征,主要通过对自我客观立体的探索、对职业世界深入全面的了解,依据科学有效的决策方法,对未来做出合理的规划。随着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就业模式与就业形势的变化,目前,教育部已经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大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各级各类高校正在积极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及研究。

(二)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全面开设,对于学校、社会及大学生自身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能够有效地提高就业率,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满足高校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对于大学生而言,系统的职业规划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其就业能力,也有利于自身规划意识的提高及其长远的职业发展。

1.提高自我认知,增强自我规划意识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以自我认知为切入点,其首要内容就是进行自我探索,探索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能力及职业价值观,正确认识自身的特性和潜在优势,了解全面而立体的自我,能够对自身进行正确而全面的定位,从而减少择业时的盲目性、避免陷入就业过程中的误区。此外,职业规划引导学生对职业世界进行探索,了解职业的内涵、就业形势及影响就业的环境因素,帮助大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选择方向,从而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建立危机感,增强主动性,增强自我规划的意识。

2.提高就业技能,增强社会竞争力

职业生涯规划不是纸上谈兵,更不只是理论的灌输,而是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提高。通过职业规划课程的学习,大学生不仅在知识层面上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对自我有较清晰的认识,也能够掌握自我探索的技能、生涯决策的技能以及求职技能等,这都有效地提高了大学生的就业技能及就业信心。此外,有效的规划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快更好地找到适合自己的目标职业,有利于其结合自身特点对知识、技能、素质的学习和提高,并能充分发掘自身潜能,锻炼各方面能力,从而增强社会竞争力。

3.有利于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实现大学生的人生价值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新的职业不断出现,人们的择业观也发生很大的变化,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找到一份工作,而更多地是要考虑到职业的发展前景、人岗匹配及自身价值的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正是注重大学生个体特性,以一种长远发展的眼光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帮助其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进而实现个人人生价值最大化。

二、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教师匮乏,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要依靠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来完成,而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职业规划指导老师由辅导员或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担任,虽然他们对学生工作和学生就业比较熟悉,但由于没有经过专门的学习和培训,相关的理论储备与专业性技能不够。其次,由于这些老师平时都有繁重的日常管理工作,且专业背景参差不齐,加之人员变动较为频繁等,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此外,该课程教学内容涉及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对于老师跨学科能力要求较高,特别是个体咨询,对于老师的沟通、表达、理念等方面的要求跟高,目前的师资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课程建设不完善、缺乏科学性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贯穿人发展的一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也理应涵盖整个大学阶段,实行生涯规划教育的全程化。而事实上,很多高校受现实条件的制约,一方面课时较少,另一方面缺乏科学性,尚未形成科学有效的规划教育体系。特别是针对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系统性、连贯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课程设置及实施过程当中并没有体现出来。这使得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效果大大弱化,学生在上这门课程时往往很有想法,可能会去规划自己的人生与未来,但随着课程的结束,这种积极的影响也日趋减弱,很多学生的职业规划仍停留在理论层面,难以付诸行动,更难以取得理想成效。

此外,由于学生个体存在较大差异,在规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不尽相同,这决定了大学生职业规划讲求个性化的指导,而目前职业规划课程以相同的内容面向所有学生,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这也是导致目前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

(三)教学内容、方法有待改进

从长期的教学实践来看,虽然目前的职业规划课程教学内容大多贴近学生实际,但也很大程度上存在理论脱离现实,教学内容单一等问题,特别是有些老师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过于偏重理论知识的讲解,使得学生兴趣不高,参与性不强。在教学方法上,虽然大部分老师都能够综合性地使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经验分享、课堂活动等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但仍存在部分案例陈旧、缺乏针对性、为了活动而活动等问题,此外,还有些老师过于偏重自身对课堂教学的掌控,忽略了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三、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培训力度,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师资队伍,是搞好教学改革的前提和关键。鉴于当前建立完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仍有很大困难,应当从加大培训力度,完善当前师资队伍入手。只有选拔和培养一支具有较扎实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知识和熟练掌握职业测评工具运用,能较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师队伍,才能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现良性发展。一方面,可以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形式,加强对任课教师的培训,另一方面,通过相关的政策倾斜或考核奖励,鼓励任课教师加强自身学习,钻研专业知识,提升自我技能。此外,还可以探索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聘请校内外相关专家学者或成功的企业家来讲座授课。

(二)建立职业规划辅导长效机制,课堂普及教育与课后个体咨询相结合

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立规划辅导的长效机制,这种长效机制不仅体现在时间跨度上要涵盖大学四年,也包括内容范围上的广度与宽度,也就是说,职业规划教育不一定只局限于课堂教学或课后咨询辅导,也应该渗透在专业课程的教学当中,渗透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在适当增加课时的同时,分层次、分步骤、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大学四年全过程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只有通过多方位的,持久而系统的引导,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规划职业,更好地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当然,由于大学四年学生不同阶段的任务目标不同,相应的规划辅导内容也应有所差别,针对学生大一至大四不同阶段的任务和特点,采取不同的策略,进行阶段性目标细分,进而提高规划的实效性。

对于学生个体化差异的问题,可尝试将课堂上的普及教育与课下个体咨询、专题活动相结合。由于课堂上面对的是所有同学,教学内容也具有概括性、一般性等特点,无法对个性化的学生做出针对性的辅导,另一方面,由于课时较少,也难以取得良好的规划效果,而普及教育与咨询辅导相结合可以有效破解这一难题。通过建立职业规划咨询室,配备专业的职业规划老师来进行个体咨询,帮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清自己,主动思考,找出问题症结所在,从而做出更加有效的职业规划。

(三)注重实效,优化教学内容与方式方法

职业规划教育必须以人为本,注重实效,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这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手段,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探索的兴趣、进行职业探索的主观能动性和进行职业规划的自我责任感。首先,教学内容上一定要“与时俱进”,理论联系实际,可结合当前社会热点来引入知识的讲解。其次,充分发挥案例的作用,在案例的选择上,一方面要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另一方面要比较新颖、典型,可以是学生的师兄师姐亲身体会,甚至是老师自身的经验教训,这样容易唤起学生的共鸣,也更具有可比性与借鉴性。第三,教学形式上尽可能辅以游戏、提问互动、讨论分享等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四)注重实践,在实践中检测与完善职业规划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实用性、参与性很强的课程,其课程特点决定了该课程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增强其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但是,仅仅有课堂上的参与和实践还远远不够,大学生还应当投入到社会实践当中,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与完善职业规划。高校可以组织一些专题活动,如心理测试、生涯人物访谈、职业规划技能大赛等,此外,可邀请校外专业人士进行简历撰写指导、模拟求职等等。鼓励学生在制定个人规划之后,勇于寻求机会实践或专业实习,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检测自己的规划是否符合实际需要,个人能力是否胜任工作等,从而及时地调整自身的职业目标规划。

参考文献: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改革初探.廖国声.理论研究,2012,3

篇7

1.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有利于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大学生的培养要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的综合作用。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实践的平台,有利于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实践基地,大学生可以学以致用,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社会实践基地的平台为大学生开放,可以使得大学生在成长培养的过程中,发挥社会实践平台的作用,从而有效的利用社会资源。

2.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有利于高校的改革发展。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的发展需要进行体制改革,高校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全面复合型人才。传统的教育模式主要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而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理论知识扎实同时动手实践能力也强的人才。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是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通过基地建设,可以为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稳定的平台,将学校教学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可以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促进高校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提高高校竞争力。

3.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是应对严峻就业形势的必然要求。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可以给大学生的实践锻炼提供更多的平台,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通过理论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使得大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经验,并在实践过程中锻炼意志,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竞争力,促进大学生全面、自由、个性、和谐发展。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活动现状

1.大学生社会实践参与度认识度高。调查结果显示,在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参与情况与重要性认识情况中,只有3%的同学表示“没参加过社会实践”;只有4%的同学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重要。可见,绝大部分同学都认为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很重要而且乐于去参与。对于社会实践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度和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度都是比较高的。

2.高校建立的社会实践基地作用不足。调查问及“所在学校是否有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时,只有35%的同学表示“有”;对于学校建立的社会实践基地所起作用程度的调查中,只有37%的同学认为“帮助很大”,50%以上的同学认为“没有帮助”或是“没感觉”。可见,一方面,目前大部分高校提供的社会实践基地不多;同时,大部分同学认为学校建立的社会实践基地起到的帮助程度不足。

3.高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性指导不足。调查问及“参加社会实践时有没有老师给您做前期和相应的指导”时,只有24%的同学表示“有,充分且有效”,有53%的同学表示“没有”或“不知道”。可见,在社会实践开展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学校给予的有效性指导不足。

4.高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仍需多方提高。调查问及“学校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能满足需要的原因有哪些”的时候,同学选择的各种原因当中,“社会实践内容不丰富”的占23%,“社会实践活动目标不明确”的占27%,“社会实践平台建设不够”的占19%,“社会实践经费不足”的占16%,“社会实践活动场地建设匮乏”的占12%。可见,目前高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还是有不少的方面需要加以提升才足以满足学生的需要,特别在社会实践活动的目标设立上需要进一步明晰,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上有待进一步丰富。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原则

1.明确目标与讲求实效相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一方面要明确建设目标。社会实践基地作为大学生受教育的基地,其主题设计、活动安排都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来进行,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培养方向来提供相应的实习平台;另一方面,要讲求建设实效。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不搞形式主义,要在全面策划的前提下认真贯彻实施,力求取得实际效果,要通过行之有效的实践形式,通过实践基地平台,切实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为实现教育培养目标发挥作用。

2.自愿理解与互利共赢相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特别是校外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要做到自愿理解和互利共赢相结合。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是首先建立在学校和实践基地双方的自愿结合和相互理解的基础之上的;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双方的互利共赢:一方面要注重选取生产运行良好、实践条件充足等方面比较利于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多方面能力的实践基地,要选取便于教学实践活动开展的基地;另一方面,高校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要重视结合自己理论知识优势特点,将理论应用实际,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为社会实践基地的发展做出贡献,为社会实践基地创造效益。

3.稳定协作与长效发展相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一方面要注重建设过程中的稳定协作。高校与社会之间所建的实践基地要有稳定性,注重双方的稳定协作,为学生提供长期的实践机会,注重建设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要注重建设过程中的长效发展。通过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通过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注重发展性,注重促进实践基地和学生的长效发展。

四、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实效性提升机制

篇8

2 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实践平台

如何验证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及掌握程度,并能灵活运用,都离不开实践环节,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必须有良好的创新实践平台。实践创新基地的建设、良好的师资力量及指导教师有效的过程指导,是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顺利完成的基础。

2.1 实践创新基地建设

重视实践创新活动基地建设,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证。就我院纺织类高职院校为例,学生在进行实践创新活动中,不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更需要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并在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采用新的理论、方式或技能,从而形成实践创新能力。学院根据纺织服装学科要求与产业发展紧密相连的特点,为了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建立了江苏省高职纺织品创新实训基地,并以此为平台,依托常州市纺织服装生产和加工基地的区域优势及校外紧密型企业、校外实训基地,开展创新实践活动,为学生开展实践创新提供了保证。在纺织品创新实训基地这一平台上,能完成从纺织纤维到织物整理的所有性能测试;从纺织原料的选择到织物整理的工艺试验;部分生产型教学环境;CAD软件进行产品的设计;都能较好地满足实验、实训教学及实践创新活动的需要,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平台保障。近几年,我们在此平台中,完成了各项大赛的训练及多项实践创新项目,并成功组办全国高职院校的技能大赛任务,良好的平台,保证了实践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

2.2 具有创新理念的师资队伍建设

实践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创新型和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尤为重要。指导教师要具有创新思想和意识,改革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着重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在实践中善于发现问题,能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并付诸于实践进一步解决问题,及时总结,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提升,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指导教师双师型队伍的建设,指导教师不仅自身需要具备知识面广、具有本领域前沿的知识和信息,更要努力成为具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和实践工作经历的“双师型”教师,加强与社会和企业的联系力,以便更好地进行实践创新的指导,达到提高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质量。

2.3 教师的过程指导

大学生在进行实践创新活动过程中都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否则将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或无法完成。指导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同时也要帮助学生对项目的选题和查新、方案设计制定、实施、分析及总结等过程进行有效的指导,并能及时为学生所需实践创新活动的场地进行联系和衔接,为学生更好地开展实践创新活动创造条件提供平台保证。

在选题时要指导学生注意与所学专业相关,并根据项目内容组合团队,以便在活动中能够分工合作,保证项目有效实施;其次,指导学生学会查新,对所进行的项目有一定的前瞻性,符合时代潮流,同时也是团队成员共同感兴趣的内容,既具有挑战性,又有吸引力。例如在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铜氨纤维纺织面料及其服饰的开发》项目选题和查新中,根据纺织服装与人们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低碳、环保、舒适、时尚是当今人们生活理念的特点,选题的方向结合了新型纤维与传统纤维的组合进行工艺等的改进和创新,从服用性能的测试分析,结合面料性能进行创新思维和设计等内容展开,对产品的开发和新型纤维的推广应用都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学生在所选项目和查新过程中,前沿知识得到了拓展,培养了创新意识,并为后续实践创新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制定可行性方案这一过程中,指导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密切沟通,相互协调,从材料、半成品、设计、制作、后整理、测试分析整个流程中发挥团队人员各专业优势,提出各自实践活动方案,并将时间安排和团队各自的进度规划好,对材料预算、实验场所等提出规划要求,指导教师需对方案进行审核,从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对学生加以指导,对材料、场地申请等学生无法完成的内容帮助学生完成,从而保证活动能顺利实施。通过这一过程的实践,有利于学生对整个活动的内容及流程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和准备。培养学生的方案设计和活动规划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锻炼和提升。

项目实施过程就是创新实践过程,是学生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对于创新活动项目中包含较长的工艺过程,如材料实验、产品性能分析;服装面料工艺设计及工艺优化、产品制作;染色及后处理等项目,涉及的专业面较广,跨专业组 合团队,能更好地完成产品的全过程,因而团队人员合理组合的优势凸显出来。活动实施阶段,也是学生真正开始创新实践活动阶段,既是专业知识综合运用,分析和解决问题阶段,也是沟通协调等综合能力的一种锻炼,既有分工,又要合作。例如在《铜氨纤维纺织面料及其服饰的开发》项目中,项目团队成员包含纺织、染整和检测跨专业组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既有利于产品的完成,也有利于各专业知识的融合及渗透,行业前后道工序的相关性得到真实的演练,对学生今后尽快进入高技能创新型岗位角色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在实施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多参与学生的活动,既要注重专业知识、实践活动方法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指导,也要注重创新思维、研究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在实践创新活动中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及善于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定期组织参与活动的学生交流和研讨,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在此期间,指导教师要尽力为学生实践创新活动提供包括实验场地、实验仪器设备、相关软件等必要的条件,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相应的资源保障。

通过前期的实践创新活动,有了一定的结果及产品,指导教师更要经常参与活动指导及点评,组织学生专业间的沟通和学习,要求学生将各类结果进行认真归纳总结,写好结题报告,分析成败,总结经验,畅述成果,体验收获,不断激发学生实践、探索、创新的欲望和勇气,培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素养和自身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并在创新活动中成长,体验其中的乐趣。

3 结语

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实践创新训练项目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工作程序、设计方法、项目规划、市场形势有了更多的了解,团队合作、人际交流、沟通协调等多方面能力都能够得到锻炼和提升。指导教师着重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主张学生的个性张扬,鼓励发散性思维,强调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团结合作精神,重视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大学生实践创新活动中,大部分同学都能投入极大的热情、时间来完成项目的任务,但也存在一定的困扰。因实践创新活动是利用学生业余时间来完成的,若团队是跨专业组合,活动时间及内容的合理分配及沟通协调会受到制约,因而也是对沟通协调、团队合作精神锻炼的考验,这都需要指导老师精心指导和有效协调以及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才能保证项目的圆满完成。

篇9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评价内容的指标体系构建意义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评价内容的指标体系构建,可以客观、全面、公正地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效果进行评价,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全面有效促进大学生自觉参与意识,使社会实践活动成为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以评价结果为依据,及时发现社会实践评价机制建设上的问题,深入挖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想价值和社会价值,对于学生的自我培养、自我教育、自我认知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良性发展,从而促进高校素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评价内容的指标体系设计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评价内容的指标体系的设计以教育评价理论为基础,根据评价社会实践活动原则,通过科学的评价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方法,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的锻炼中对自我作出正确的评价和判断。因此,根据评价基准和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环节,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评价的指标体系由实践活动的主题、实施方案、活动成果及实践保障措施四部分组成[3]。

1.实践活动的主题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几个重要环节,在进行实践活动前,首要任务就是确定实践活动的主题,它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实践活动的效果、活动的意义和影响力,它是整个实践活动的方向和核心。所以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评价工作要从实践主题开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题应符合以下三个标准:(1)符合社会时代主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应该明确社会和时代的主题,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弘扬主旋律。以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为指导,突出时代特点主题实践活动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才有意义,才能起到影响社会的效果,大学生们也会在实践过程中培养起社会责任感、时代担当感,提高面对困难的信心与勇气。(2)关注社会焦点、热点当代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政治敏锐性和社会洞察力,掌握知识和获取知识的方式快捷,可以通过网络第一时间对社会的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及时、准确地做出信息反馈,所以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选择要有针对性,针对大学生群体对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活动实施目的明确,出发点吸引学生、吸引社会关注,活动效果容易引起广泛关注。(3)突出专业化特点大学生是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特殊群体,在选择主题时最好围绕大学生的专业背景选题,立足专业特点,以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技术含量,使大学生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活动得到升华,进一步培养对专业的热爱,发挥大学生的智力资源优势,增强实践活动实效性和社会影响。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从自身出发、从专业出发,使大学生的实践活动与社会需求接轨,实现高校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的目标。

2.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

实践活动的实施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一个好的实施方案充分体现出了组织者的决策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专业知识的积累。因此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应该以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为重点。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施方案应符合以下特点:(1)突出活动组织性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都是在有组织的情况下进行,要充分依托团组织和学生自愿者协会管理组织模式,活动过程的各环节由组织者负责协调完成,通过不断完善组织机构、组织纪律、活动章程,从而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2)注重活动教育性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要充分发挥它在我国经济向市场化转型的过程中无可替代的调节和补充作用,为学校提供一种新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实施活动过程要以活动为载体、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以全面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根本目标,实现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与个人成长相结合。(3)保证活动广泛性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施组织管理是重点,不仅要抓好学生骨干,抓好活动点,充分挖掘学生公民的一种社会责任感,做好活动的前期宣传动员,使学生自愿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参加活动的动力是学生来自学生本身,而不是外部,有利于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互动的持久性和广泛性,使在校学生普遍地受到教育,得到锻炼。

3.实践活动成果

实践活动成果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最终表现形式,对于实践活动成果的评价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在以往的评价活动中,侧重对研究成果的终结性评价而忽视了过程性评价;侧重定性评价,而忽视了定量评价;侧重能力评价,而忽视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向学习、生活领域的延伸性评价,这样的评价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科学合理的评价要从态度、能力、知识、体悟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编制量化的综合评价表。要从综合实践活动的态度、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发展情况、综合实践活动的知识发展情况出发,并体现出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和民主性。而教师在社会实践活动成果评价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组织者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成果的评价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实践过程,制定适合自己的评价程序;督促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进行适时性评价;引导学生重视阶段性评价成果的积累;督促学生认真从事综合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终结性成果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形成实践活动的物化成果;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进行行为评估。

4.实践保障措施

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是指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大众为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效果而采取的一系列有关措施。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保障机制,有利于推动和建立起更加具有组织性的稳定的社会实践活动体系。因此,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的评价,也是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评价的重要方面。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应具有一个完善的体系,其中包括:权益保障、法律保障、组织保障、经费保障、激励制度保障、大学生实践能力保障等。这些方面的保障应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措施评价的重要内容和指标,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保障措施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价。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评价内容的实施

(一)建立健全评价机构

要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良好效果,就要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做出正确的评价,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实践评价制度和专门的评价机构。评价机构是指取得相应的评价资质,按照规定的业务范围开展评价活动的服务组织。要想建立健全社会实践活动评价机构,首先需要按照一定的要求建立组织和制度,组织由老师和相应的评价人员组成,并对评价结果负责;评价的规范和体系,需要按照组织的特点及评价的相关要求进行合理调配,总结出一套完善的具有一定说服力的评价制度。评价机构要想发挥作用,需要被评价者对评价活动的重要性有所认识,并能付诸于实际行动来有效合理地进行相关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通过有效途径落实具体制度和办法,使评价机构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作用。

(二)明确评价的实施步骤

1.基层评价

社会实践结束后,首先在基层学院组成评价机构,按照评价内容,收集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材料(调查报告、实践计划、总结、实践记录、相关证明等),根据材料进行检查、考核,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数汇总,并把结果上报至校级评价机构。

篇10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分析

在90后大学生新观念和传统观念的碰撞下,当前社会实践存在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矛盾。因此,认真梳理和总结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积极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创新发展,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1. 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认识不清、重视不够

目前,部分高校存在对社会实践的重视性不够,缺乏对社会实践的整体长远规划和系统指导设计。对社会实践的不重视表现在多方面:一是不少高校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不是学校教学任务,选择性或应付性的开展;二是家长不重视,由于现在的90后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长不主张甚至阻止孩子去参加社会实践;三是部分90后大学生由于生活环境比较好,依赖性强,不愿意参加社会实践。

2. 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陈旧,安全教育环节薄弱

现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普遍存在着内容陈旧,缺乏创新性。其主要原因是90后大学生年龄比较小,思想趋于成熟阶段,不能完全明白社会实践的真正意义,无法创新性的向纵深处发展。此外,90后大学生社会实践安全教育体系没有健全,缺乏对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安全指导,导致社会实践过程中安全事故频发。

3. 大学生社会实践缺乏长效机制和完善的评价体系

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遇到瓶颈,缺乏长效的机制,这就要求广大高校要建立、健全社会实践长效机制,保障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此外,社会实践的评价体系较缺乏,很多高校对社会实践成果没有评比和交流,仅仅要求上交实践证明或实践报告即可,没有建立适合学生纵向发展的评价内容和标准。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性内涵探讨

社会实践的创新性发展是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创新性内涵就是指根据时代的发展,培养实践主体的创新性,对已有的社会实践的理论思想、实践模式、实践内容、服务保障机制等进行总结、提升,形成新时期社会实践独具的特色,实现对原有社会实践的完善、推进和突破性超越,使社会实践更好的发挥对大学生的情感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内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创新性发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理论思想

长期以来,社会实践作为高校课堂教育的拓展和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社会实践可以促进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新时期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主体为90后群体,年龄一般在17-22岁,心理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生理也在逐渐发育成熟。这个特殊群体生活环境良好,大多数为独生子女,没有经受过苦难和挫折,考虑问题多从自身出发,思想方法片面,观察问题往往偏激,心理抗打击能力差。因此,新时期的社会实践理论思想要符合90后群体的特征,要更加注重对90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对心理健康发展及情商发展的教育,对正确审视社会、欣赏美、创造美的情感教育。

2. 创新性发挥大学生社会实践媒体导向作用

80后大学生对网络媒体操作技术较差,宣传意识淡薄,这样就会导致一些公益活动的社会效应不强。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媒体日益发达,而90后大学生又非常熟悉网络宣传媒体应用,因此,应该创新性的引导大学生正确利用网络媒体的导向性作用,通过网络媒体对社会实践进行正面的舆论宣传,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同时,通过网络媒体的宣传,也是爱心的一种传递,能够更好地在大学生中营造“参与实践、服务社会、传递爱心”的氛围。

3. 创新性开展全员参与的社会实践模式

根据90后大学生群体特点,应努力推进全员参与的社会实践创新模式。一是社会大力提倡,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大学生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二是学校健全社会实践管理、评价及奖励制度等,配备专业的指导老师,使社会实践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以项目化运作;三是建立社会实践基地,依托社会公益组织,拉动资助单位及个人的参与;四是引导90后大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以团队和个体等多种组织形式,依靠自身的创新性及创造性开展社会实践;五是做好家长思想工作,引起家长对社会实践的重视,促使家长和学生一起参加公益性社会实践。通过“五位一体”、全员参与的形式,推进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创新性发展。

4. 创新性转变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观念

新时期社会实践要注重质量及效果,依托特色,创建社会实践品牌。一方面,要注重统筹规划,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可持续性开展社会实践工作。另一方面,健全社会实践团队或社会实践项目遴选机制,避免社会实践滥竽充数,确保社会实践工作的质量。最后,要注重社会实践特色的凝练,围绕学科特色及办学特色开展特色社会实践,创建社会实践品牌。

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要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探索其创新发展内涵,使社会实践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及教育90后大学生。

【参考文献】

篇11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历史与现状

自1984年以来,由团中央组织开展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历时已20余年。社会实践在探索和摸索中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由零散到集中,由单一到全面,由小规模到大规模的发展过程,逐步建立起了符合自身发展的运行机制。

时展对社会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方式、方法、形式、途径等环节上还存在一些问题。许多院校组织社会实践的形式呆板,内容陈旧,流于表面,缺乏深度。由于经费和其它方面的原因,学校通常在寒暑假象征性地组织几支队伍,用短短的几天时间下乡参与社会实践,或组织学生到风景区、工厂参观考察,最后,做些简单的调查便草草收场。大学生的参与面较窄,学生的专业特点、知识结构特点与实践内容结合不紧密,对社会实践的成果消化不彻底。这种社会实践模式对学生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但要真正达到深层次的教育目的却比较困难。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缺失,使实践流于形式,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收获少,从而使社会实践失去应有的意义。

二、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主要问题

社会实践在计划安排上与教学脱节,随意性强,覆盖面窄,内容单调。多数高校未将社会实践作为必要的常规教学环节,而是随上级意见、主管领导、工作安排、客观环境的影响而变化,带有一定随意性和临时性,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其次,许多高校把主要精力放在暑假社会实践小分队或者是某一类社会实践活动上,缺乏对全体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再次,大多数社会实践内容单调,专业特色不明显,显得层次不高,少有突破,常出现“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局面。

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重要性缺乏认识,重视不够。由于大学生真正接触社会的时间较少,仅凭学校和教师对社会实践的宣传和动员而被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社会实践的意义理解不够深入,目标认识不到位,甚至许多学生对社会实践的活动内容、组织形式、实践目标都是模糊的。另外,部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为了完成任务,动机和目的都不明确,为了实践而实践。这些学生往往草草应付,甚至弄虚作假,没有真正把社会实践当作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

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监管不严,考核评价机制存在缺陷。一些高校对社会实践活动缺乏一整套严密的质量监控体系,容易出现“重两头轻过程”的现象,对活动的前期宣传动员与后期的评比表彰比较重视,而轻视了在实施过程中的指导与质量监控。仍有不少高校对社会实践活动采取“运动模式”管理,重形式轻实效。在实践规模、主题、形式上大力宣传,追求轰动效应,但对实践的内容和效果却没有给予更多关注。

活动之初,层层传达文件,组织召开全体学生大会部署动员;活动结束,各院、系、班及时提交实践报告开展评比表彰,召开专题会议总结社会实践的过程、收获、心得体会。但至于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具体怎样搞,实际效果如何却无暇顾及了,以致于不少学生实际并未认真落实,敷衍了事,甚至弄虚作假。然而在评比表彰时,个别学生因文笔不错,实践报告纸上谈兵、“引经据典”却受到嘉奖。如此这般,既使得大量的实践报告注水,也会严重影响踏踏实实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的同学的积极性。

2、问题产生的原因

应试教育体制带来的影响。目前,我们虽然在提倡素质教育,但是事实是只要高考制度不从根本上改革,各个层面看重的仍然是考试,而轻视了实践。长期传统的生活成长理念和应试教育理念,导致大学生在求学的过程中往往只习惯于立足校园内学习专业知识,记忆了大量的知识,但动手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未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多数学生觉得自己在还没有学业有成时没有走入社会的资本,甚至惧怕进入社会。

毕业、就业、升学压力带来的影响。进入高校后,面对今后毕业、就业、升学的压力,学生也会更多的将重心放在学习上,热忠于考级考证升学,只注重眼前所得,一心只为获得毕业文凭,不注重实际能力的训练。

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非主流思想冲击着我们的生活,一些学生的思想带有一定的功利化,重视眼前利益,而忽略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学生 缺乏对社会实践重要性的真正认识,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很少能认识到社会实践是将理论联系于实际,巩固所学,帮助升学和就业的良好途径。

各方面对于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不够。当前,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重要性都在唱高调,但实际上大家对于这个问题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每年的社会实践活动,往往由各高校团委负责组织,各院系辅导员实施,学校其他部门很少关心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多数学校雷声大雨点小,不管是学校或是学生个人,在社会实践方面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在思想上的重视不够,这给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加上由于社会实践活动的社会认同有限,社会实践的社会渠道窄,社会实践基地较少,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难以开展。

篇12

大学生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是社会实践活动的执行者和参与者,通过开展有目的、有价值的社会实践活动,满足大学生主体的发展需求,立足于“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建设立场,充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价值实现,是建设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体系的主要原则。

2.客观性的原则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实效性的评价体系还应注重实践活动的客观性原则,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是建设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体系的重要立足点。因此,在评价体系的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社会实践活动的客观性和现实性。

(二)高校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

1.主体的自我评价

主体的自我评价主要是指大学生主体的自我评价,即对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前后自身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专业素养、意念精神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进行客观的评价,挖掘优点、找出不足,以实现自我的提升和进步。

2.外界对主体的评价

外界对主体的评价主要包括教师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评价、家长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评价、实习单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评价等三个方面。

3.主体对外界的评价

主体对外界的评价主要是指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之后对于校方和实践单位的评价,从自身的实践感受和心得出发,对高校和企事业单位关于开展社会实践方面的问题进行综合评价,不断提升教师、高校、实践单位的实践工作开展的效率和价值。

二、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评价要素和评价方法

(一)评价要素

1.社会实践过程监测阶段

社会实践过程监测主要是高校和实践单位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对学生的主体思想意识、实践风险预防能力、目标矫正能力等的动态监测和管理过程。因此,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实效性的评价体系要注重实践过程监测这个评价要素,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考察。

2.社会实践活动总结阶段

通过采取各种有效的方式,促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实习单位之间等进行实践后的总结与经验交流,完成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结和归纳,有益于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养。因此,在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方面,务必要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综合考虑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影响。除此之外,校方在学生社会实践成果的评价和考核方面,可以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表彰优秀的实践成果,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二)评价方法

1.实践开始与实践结束评价相结合

在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实效性的评价方面,要采取实践准备阶段、实践过程阶段与实践成果考察三方面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进行综合考查与评估。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全面性,也增加了评价方法的客观性。

2.静态与动态评价相结合

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的静态评价内容主要是学生实践报告、实践单位为学生出具的实践评语以及学生在实践活动完成后的心得体会等,通过对这些内容进行评价和考察,了解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主要收获和成长。动态评价主要是指校方和实践单位对于学生在校期间和实践单位的具体行为表现,针对学生实践过程中的表现,修正有关学生的评分或结论,记录学生成长和进步的点滴,综合评价学生的实践成果。

3.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定性评价主要是指在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精神状态等发生的变化进行评价。定量评价主要是指在实践过程中,针对大学生在实践单位或地点的实际表现、言行举止、工作效率等进行量化评价,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实践成果进行量化考核,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标准,正视学生的能力与水平的提升。两者结合分别对学生进行全面、深刻的评价和考察。

篇13

创业机会是创业活动能够发生的基础[1],是创业的核心过程,因此创业机会开发相关问题的探讨是创业教育的核心。无论是一般创业者还是大学生创业者,这个过程都是创业研究的核心。大学生与一般创业者存在明显的区别,意味着有必要从机会开发视角探讨大学生创业机会问题。

一、大学生创业目的及时代性

实现自我价值是当前大学生创业的关键目的[2],通过创业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生的才能和智慧。一方面,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注入新的活力,而大学生创业者一般都是技术型创业,新经济发展模式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支撑环境,促进了他们自我价值的实现。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以及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逐渐凸现出来,鼓励大学生创业不仅是对其知识的充分利用,也是解决就业的重要手段。因此,大学生创业是积极应对当前就业难问题的重要手段。

在当前经济发展方式逐步转变的背景下,以创新人才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方式逐渐得到关注和认可,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注入新的活力。同时,知识的转移和流动是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核心和根本,大学生作为知识的载体,具有丰富的创造性思想和创新理念,对市场中存在的机会把握也与一般创业者存在区别。因此,从教育环节着手,开展大学生创业机理研究,丰富创业教育内容,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数量和质量,既能以创业促就业,正面解决就业难的问题,也能促进新知识、新思想的流樱提高“创新驱动”在经济发展中的比例和地位。

二、机会开发视角下大学生创业过程关键要素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缺乏经验、创业易失败等问题十分突出,因此,找出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关键要素,引导大学生创业、提升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是创业教育所需要承担的责任。

首先,创业意图会影响个体是否愿意和积极采取行动成为创业者,包括积极主动搜寻外部信息进而寻找创业机会[3]。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创业意图是其能否成为创业者的关键前因。这意味着当前大学生创业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创业意图。

其次,创业过程的核心是创业机会的开发[4]。机会的开发过程是一个持续的、积极应对的过程,其结果不仅仅是一个产品的产生,而是创建了整个企业[5]。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哪些因素影响机会开发,以及如何影响,是探讨大学生创业机会开发失败的原因以及成为大学生创业者的重要视角。

最后,创业意图对创业过程的影响不可忽视。创业意图指的是个体进行创业的意愿[6],其对创业过程具有积极的影响。第一,创业机会来源于外部环境,创业意图会促使个体注意搜寻周围环境中的信息,这些信息是识别机会的基础。这种创业意图表现为一种警觉性,创业者对于外部环境的敏感度。正如Kirzner[7] 研究指出,警觉性是创业者识别机会的基础。因此,创业意图强的大学生具有高警觉性,会积极搜寻外部信息,以识别环境中可能存在机会。与此相反,缺乏创业意图可能会导致其对相关现象失去“触觉”,无法感知到可能存在的机会。第二,创业机会利用指的是创业者利用资源对识别的机会进行市场化的过程[8],是一个资源整合的过程。对于大学生来说,创业的劣势之一就表现为资源缺乏,包括显性资源(如资金)和隐性资源(如经验)。创业机会利用是需要整合资源,并伴随着资源“流失”风险的过程,是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需要面对的直接问题。具有创业意图的大学生会积极主动寻找资源,并且具有较强的风险承担性,他们主动搜寻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开发机会,并且愿意承担失败的风险。因此,具有创业意图的大学生积极促进了机会的开发。与此相反,创业意图的缺失可能会导致大学生对于资源缺乏问题的束手无策以及可能存在风险的承受力下降,制约了机会的开发。

因此,机会开发视角下创业过程研究主要是关注创业意图和机会开发本身两个核心要素,前者决定了是否愿意成为创业者以及是否积极应对创业机会开发中面临的挑战,后者则是体现了创业过程中哪些因素会影响成功开发创业机会。

三、基于大学生创业机会开发视角的创业教育对策

(一)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大学生创业意图

当前创业教育中,对大学生创业意图形成的制约因素缺乏牵引体系,缺少针对性的引导课程或实践内容,导致大学生创业意图教育缺失或者不完善。虽然当前的产业转型升级为创业提供了大量的机会,但创业的高失败率却使很多大学生对创业这一行动“望而却步”,即缺乏创业意图。他们对市场创业环境看法不够积极,对创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资源困难以及创业失败带来的后果过分担忧。然而,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中,极少有针对这一问题的课程内容或实践体系,忽视了创业教育在排解制约因素中的作用。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当前的创业教育中,对即将创业的大学生自我定位、自我认知以及坚定性等培养力度不够、内容不多,缺少针对性,从而使得他们缺乏进入创业大军的自信,这也是制约创业意图形成的重要问题。

因此,高职院校基于创业意图的创业教育内容补充或革新,要从牢固思想、转变观念、提升大学生创业的认可度和支持度等角度出发。Krueger和Brazeal(2012)[9] 的创业意图模型指出,大学生创业意图会受到自身对外部环境中的有利性和可行性的感知的积极影响,这要求创业教育要重点加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开设当前创业环境、创业失败案例等总结分析课程,客观描述大学生创业所面临的不利因素,在此基础上介绍典型成功案例,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开拓性思维理念,指出创业的可行性;二是从校园文化着手,通过校园期刊、广播等手段树立创业标杆,加大宣传教育,培育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使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不断受到客观、正确的创业文化熏陶,从而提升学生对创业的认可度,减少家庭传统观念带来的不利影响;三是通过简单的创业实践活动,如创业协会、创业大赛、创业实践、创业基金等模拟创业互动,尽可能地鼓励大学生参与,发挥其创造力和执行力,从而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创业体验,形成敢于创业、勇于创业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提升创业成就感。

(二)明_创业机会开发的关键因素,细化教育课程

创业机会的开发是创业的核心过程。当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只是对发达地区的一些重点行业进行了案例分析,开展了简单的机会开发教育,远远达不到学生创业所需的知识或技术积累,这是大学生创业过程教育存在的重要问题。首先,机会识别是一个洞察力、触觉的培养过程,是大学生对国家政策、市场环境、行业态势等的准确把控,如果把控不到位或不合理,大学生就很难发现机会,或者发现了错误机会,从而产生了创业失败。因此,在当前创业教育中,要建立全面的机会识别课程体系,开展复合知识教育、机会识别专项课程,如宏观和微观经济教育,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路、内涵,国家的主要举措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创业机会的可行性分析等,使大学生能清醒、科学地认知外部环境。同时,也要适时地对大学生进行自我认知、自我能力测评、自我定位的课程学习及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对个人能力及素质的认知和定位。另外,创业教育中也要加强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地区的创业环境体系介绍和相应的社会实践,并借助当前的城镇化建设,鼓励大学生到这些地区进行创业实践,这不仅能大幅提高创业的成功率,也为该地区输入优秀人才,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其次,要认识到创业机会的利用过程是资源的消耗性过程。资源决定了能否成功地利用创业机会。然而,在大学生创业机会利用教育方面,部分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中缺少对创业过程资源相关问题的体系化教育,如相应的资源整合技能培训、资源流失抗风险能力培训等内容,致使很多大学生虽然拥有创业意愿、识别到创业机会,却因为资源问题导致创业陷于困境。因此,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要加强针对性的课程、调研及实践环节,如与启动资金有关的基本金融知识,包括银行贷款、项目融资措施、依附国有企业或与私营企业合作等融资方式。同时,要强化大学生相应的市场环境及内容教育、资源市场化的转变过程教育、市场调查能力培训、市场洞悉能力养成等,并要加强大学生社会经验和综合知识的积累,让其掌握资源流失风险的常见过程、基本方式及注意事项,帮助其找到针对性的解决思路或措施。

参 考 文 献

[1]Short J.C.,Ketchen D.J.,Shook C.L., et al. The Concept of ‘Opportunity’ in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Past Accomplishments and Future Challenges[J].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9(1):40-65.

[2]刘宏波. 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创业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 2009(8):56-56.

[3][6]张爱丽. 先前知识和创业意图对创业机会识别的作用研究[J].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3(4):66-72.

[4]Eckhardt J T, Shane S A. Opportunities and Entrepreneurship[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3(3):333-349.

[5]Ardichvili A.,Cardozo R.,Ray S.,2003,“A Theory of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y Ident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8(1):105-123.

[7]Kirzner I M. Entrepreneurial Discovery and the Competitive Market Process: An Austrian Approach [J].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2011: 60-85.

[8]Liao J J, Kickul J R, Ma H. Organizational Dynamic Capability and Innovation: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Internet Firms [J].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2009(3):263-286.

[9]Krueger N F, Brazeal D V. Entrepreneurial potential and potential entrepreneurs [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12(18):91-91.

Analysis on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pportunity Development

Du 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