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及保护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母语危机日益加剧
由于全球文化交流和文化碰撞,使得本就处于脆弱状态的民族传统文化更趋于濒危边缘,尤其是母语危机日益加剧。在走访10多个少数民族村寨调研中发现,彝语、苗语、布依语、水语等有下降趋势。
二、少数民族文物和资源流失严重
由于民族文物,特别是民族古籍大多散存在民间,保护意识淡漠,保护条件差,管理能力薄弱,损毁现象较为严重。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普遍存在着短期行为,无序开发,造成了民族文化资源的流失。特别是民族古籍传播渠道狭窄,普及使用范围不宽,民族地区大多数人不具备识读能力,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人面临断代危机,很多具有珍贵价值的民族古籍文物将成为无人识读的“天书”。
三、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不协调
有些少数民族文化在开发利用过程中,没有处理好保护与传承、开发与利用的关系,只注重商业利益,不注重文化保护,导致了许多伪民俗现象,造成了民族文化认知上的误区。同时由于文化产业资金投入不足,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未能使之转化为与之匹配的文化生产力,制约了西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
四、民族文化人才奇缺,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在民族文化队伍建设和民族文化经费投入上存在人才奇缺和经费严重不足现象。现从事民族文化工作部分人员的专业不对口,工作技能与工作岗位错位;同级财政对民族工作虽有“三项经费”,即民族工作经费、发展资金、教育补助金,但没有单列的民族文化经费,难以保证工作的有序推进,致使民族文化工作“认识有位子、财政无盘子”,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工作举步维艰。
五、民族文化统计工作有待加强
西部地区民族文化资源殷厚独特、潜力巨大,非常有利于综合开发。要加强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必须要摸清西部地区民族民间文化的底数。在有的地方,虽然也强化了民族文化工作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但底数不清,界定不明的情况仍然存在。
为更好地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西部地区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又好又快地推动西部地区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西部地区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建议如下。
一、强化民族文化普查统计工作
为加强对西部地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实施文化保护工程,建议在西部地区开展民族民间文化工作的普查统计,进一步摸清家底,健全机制,分类界定,规范管理,建立西部民族文化保护和利用体系,积极推进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
二、制定规划促进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充分利用西部地区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从西部地区文化建设的全局出发,制定促进西部地区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建设的战略规划,积极深入挖掘西部地区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提升西部地区的文化软实力,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三、培养民族文化人才,加强民族文化队伍建设
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文化的血脉和根基,为进一步加大民族传统文化人才的培养和传承人的保护,建议实施民族文化进校园工程,出台民族文化进校园的相关标准,规范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加大培养民族文化学科带头人,在西部地区普通高校、职业学校设置相关专业,培养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人才。壮大民族文化工作队伍,保护和激励民族文化传承人自觉传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做好文化传承和继承保护工作。
四、加大民族文化工作经费投入
保护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做好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工作,必须要有经费做保障。建议设立西部地区民族文化工作专项经费,并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以促进民族传统文物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真正做到民族文化工作“认识有位子,财政有盘子”。
五、建立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篇2
1竞合理论概述及问题的提出
竞合(coopetition)是指两个或以上企业(或组织)之间在一些活动中进行合作,同时又在另一些活动中展开竞争。竞合观念来源于这样一种共识:在企业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中,价值创造过程及价值分享过程都会涉及一个部分一致的利益结构。在这个结构中,竞争和合作问题同时存在,并且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就是所谓的竞合。
竞合理论出现在我国理论界大概是上世纪90年代,而被旅游学者引入研究则更晚,从目前的研究来看,竞合理论在研究各旅游区的资源开发、市场定位,打造区域旅游品牌等方面成果较多。
从竞合理论的角度来看,丽江旅游处于大香格里拉旅游区,该旅游区涉及四川、西藏、云南三省的82个县(市、区),其中云南包括大理、香格里拉(原迪庆州)、怒江、丽江的24个县(市、区)。仅从云南所涉及的区域来看,丽江旅游文化资源所面临的竞争就包括大理白族文化、香格里拉藏族文化及怒江傈僳族、怒族文化等。虽然各种文化类型各有其特色,但如开发不当,不能体现其文化精髓,则很可能增强彼此的屏蔽效应和可替代性,对旅游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丽江旅游文化开发有其值得倡导的方面,比如对传统文化的商业化运作,在开发中保护等,但是也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目前丽江已经离纳西人的丽江越来越远,而成为都市人追求小资情调的天堂,这种发展趋势,对于丽江,无论是旅游发展方面还是文化发展方面来说都是危险的。
2丽江旅游文化开发存在的问题
2.1文化开发利用不足
丽江文化的精髓就是以大研镇代表的物质文化遗产和以纳西象形文字、纳西乐舞及纳西节日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目前的开发利用情况来看,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得较为充分,纳西文化的意义和价值得到了很好的传达。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层面,还有很多没有得到较好的开发利用,比如象形文字和纳西乐舞,其开发层次还处于观光型的基础层次,没有上升到广泛参与性的更高层次。因此它们给游客传达出的也仅是纳西文化的皮毛。
2.2古城人口置换严重
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丽江旅游业进入了持续快速增长时期,大量外地客商云集于此。他们在古城中收购或租用原住居民的房产,开始在古城中做生意,而原住民人口则纷纷选择到新城居住。因此原来古城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和生活情趣都随着原住民的离开而逐渐消失,而古城更像是穿着纳西文化外衣的城市CBD。
2.3过度商业化
旅游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将文化进行商业化包装,这是文化产品商品化的必然,但是,丽江的商业化开发有些过度的倾向。上述古城人口置换是一个例证,还有就是古城中酒吧及西餐馆的广泛分布也是一例。现在的丽江古城一到晚上,几乎成了烧烤、啤酒、流行音乐的胜地,知名的酒吧一条街,虽然也受到部分游客的青睐,但是大多数游客依然对其所造成的喧嚣、浮躁的氛围表示不满,认为其不符合丽江原本的情调。
2.4缺乏规范的管理体制
在旅游文化的开发过程中,规范的管理体制是重要保障。客观的说,丽江在长期的旅游发展实践中,对于如何处理旅游文化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三者的关系还是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积累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但是仍然存在管理的缺陷。例如,很多制作和出售纳西象形文字相关产品的商家,他们没有掌握象形文字的基本内涵就随意开发产品,一些象形文字书法产品没有严格按照规范书写,甚至是错字、别字,这无形中对纳西文化是一种伤害,归其原因,就是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造成的。
2.5对丽江文化精髓的理解有误区
丽江古城是纳西文化的聚集地,是上千年的纳西文化的精髓,它是整个丽江旅游产品的核心。但是现在古城给游客的体验,除了纳西建筑、青石板的街巷外,就是各种旅游品商店、酒吧和餐馆,丽江古城从“恬静”、“闲适”的文化意念,开始转向“小资情调”甚至是“艳遇”。丽江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开始逐渐意识到自身文化之于当今社会的价值,但是却走在了远离本真,迎合游客价值观的道路上。
3竞合理论下丽江旅游文化开发的途径
基于竞合理论,作为大香格里拉旅游区的各个旅游地,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才能更
好的实现竞合机制下的互利共赢格局。作为丽江来说,文化是其旅游发展中的灵魂,把文化这篇大文章做好,是提升其旅游形象,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促进丽江旅游文化的开发。
3.1充分挖掘丽江旅游文化内涵
丽江的旅游文化定位应该是“高原姑苏”的闲适、恬静和天人合一,与现代都市社会的浮躁、逐利形成鲜明对比。当然在开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商业化包装,但是要把握好尺度,切不可舍本逐末,一味迎合游客的趣味,有时甚至是迎合低级趣味,比如“艳遇之都”称号的泛滥,有学者通过网络文本的分析发现,“艳遇”一词与“东巴”、“民族”等代表丽江的名词出现的频率几乎是相同的,甚至其对游客的文化感知影响更大。(赵仁玉、李洪波)而“艳遇”真的就是丽江文化或者旅游文化的核心吗?显然不是。丽江旅游文化的核心应该是,近千年历史的大研镇、东巴古籍、纳西音乐、节日、本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理念等等。
3.2民族特色生活方式的再建构
现在到丽江旅游的游客都津津乐道于根据纳西族的传统民居改造而成的客栈,认为这就是体验了纳西族的生活了,当然,民居是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它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且现在在丽江古城经营客栈生意的80%都是外地客商。要还原真实的纳西生活,感受纳西人民与世无争,在细水长流中把生活经营得有滋有味的生活理念,仅仅靠老房子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需要对丽江独特的民族与地域生活方式进行再建构,坚持保护性开发的原则和社区参与原则,控制商业规模,规划好开发的商业类型,尽量还原丽江原本的自然人文生态面貌,让游客能够感受一个真实的丽江。
篇3
1地方文化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1对地方文化的价值功能认识不准确,忽视内涵建设
在开发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时,优先考虑的不是社会价值,而是经济效益,在拜金主义驱使下,开发活动仅限于对现有文化资源的简单利用,甚至是破坏性利用,对地方文化内涵挖掘不深刻,把握不到位,对民族精神的锤炼不够,曲解误解,有的甚至不尊重地方文化的真实性和严肃性,歪曲事实,调侃历史人物,抹上迷信色彩,甚至故意歪曲解读,将有地方特色的东西进行不正当的舞台化、低俗化,甚至利用传统风俗,暗藏等暧昧活动,把高尚神圣的地方文化庸俗化,以迎合受众娱乐心理。这种只求利益最大化、不择手段搞创收的行为,完全背离了地方文化的开发利用目的,是对地方文化和历史的亵渎。长此以往,地方文化高雅的东西不见了,只留下垃圾快餐,不利于地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最终也会损害开发利用者的经济利益。
1.2法制不健全
在国家层面,我国已出台了一些宏观的文化保护条例和法规,但在地方,可操作的具休细则仍然十分缺乏。地方政府在打造地方文化品牌时,对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认识不充分,存在急功近利现象,对一些以物质形态存在的地方文化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只有通过法律法规予以规范,才能从制度上控制这种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现状,保证地方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1.3文化资源争夺纷乱无序
由于历史和地域等原因,地方文化的分布并不均衡,且没有明显的界限,同一主题的文化资源通过很多点体现出来,而这些点可能属于不同的地方政府,各地为了抢夺文化资源,各自为政,认识不到彼此利益的一致性,不管条件是否具备,纷纷上马文化旅游项目,为了抢夺市场,各地之间无序竞争,各自打着不同的品牌,为了宣扬自己不惜低毁别人,让受众无所适从。这种无序开发,难以形成合力,导致文化资源利用率低,综合效益不高。这不仅不利于文化资源的整合,也是导致地方之间矛盾的根源。
1.4不重视周边群众的参与
开发利用地方文化往往是政府重视,商家积极,却不重视周边群众的支持与配合,在拆迁和征地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矛盾纠纷。事实上,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周围环境、自然风光息息相关,需要形成一定的文化氛围,以保持文化景点的连续完整性。一些旅游景点,旁边的居民乱搭乱晒,小贩在旁乱摆乱卖,跟文化完全不搭调,破坏了景点的整体文化氛围;有的在古建筑周边违章建设与主题毫无关联的娱乐设施,使历史深厚的古建筑看上去就像一座落寞的城堡。我们认为,民风民俗、风土人情本身就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为了独占经济利益,人为地把周边群众与开发项目割裂开来,反倒不利于地方文化的综合利用。
1.5资金投入不足,缺乏产业化开发
很多优质的地方文化资源处于经济不发达地区,人们思想封闭,交通状况较差,自行开发建设能力较弱,迫切需要外来人才与资金,但吸引外部投资的环境又不理想,导致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得不到开发,仅靠零散的驴友消费与推介,丰富的文化资源不能有效地、大批量地转化为文化消费产品,经济效益就难以显现。
1.6导游素质有待提高
导游在文化的推介和弘扬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许多导游为迎合游客娱乐心理,可以不尊重历史事实,对地方文化乱讲一气,挂在嘴边的不是历史的艰苦,不是先人的事迹,而是一些道听途说的野史甚至艳史,编排一些封建迷信的东西,哗众取宠,以博游客一乐。在这种导游引导下,非但起不到文化的宣教目的,反倒使地方文化旅游变了味、走了样。
2对策研究
2.1注重内涵挖掘,深化对地方文化资源的价值认识
一是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文化消费品位。在打造地方文化品牌时,要根据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加强对文化资源的提炼和创新,把纯洁、文明和独一无二的文化套餐提供给游客。二是在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要坚持以社会效益为主。地方文化是历史的记忆和见证,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载体。追求短期经济效益不利于地方文化健康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克服拜金主义的影响,制定经济、文化、生态环境一体化的长期协调发展战略,实现地方文化资源和地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加大从业人员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广大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2.2处理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确保地方文化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地方文化的物质形态部分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一旦损毁就无法逆转,因此必须建立各层次的法律保护体系,禁止在进行城镇规划建设中,损毁地方建筑原貌,孤立地方文化资源群,对破坏资源的个人、单位或组织实行严厉惩罚。在开发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时,必须坚持“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注重开发和保护并重,要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绝不能采取掠夺性的开发利用,而应有序、科学地规划和开发利用,加大对物质形态的地方文化资源的修复、还原和保护。一旦开发与保护出现矛盾,就必须把保护放在首位,不能以城市建设、商业开发等为借口而毁损地方文化资源。对于精神形态的资源,要加大宣传和传播力度,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从省内到省外,受众越多,地方文化越能得到发展和传承,把地方文化变成民族文化,直至走向世界。
2.3加大投入力度,优化配置,实现产业化运作
建立多渠道的经费筹集机制。首先,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增加地方文化资源的保护经费,对一些濒临灭绝的地方文物,更要优先保护。其次,要积极争取海内外关心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事业的团体与个人的投资和捐赠。再次,要将地方文化产业相关的收入用于地方文化资源的维修和保护。地方文化资源往往在那些自然风光优美的山区,这些地方常常还拥有独特的民俗文化,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可以将地方文化、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等有机结合起来,以地方文化为主带动区域经济联动开发。将丰富的地方文化与优美的自然风景结合起来,招商引资,力争实现产业化、专业化开发。2.4推进创新,确保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活力创新是开发利用地方文化资源的灵魂,没有创意的文化就失去了文化发展的后劲和活力。通过内涵挖掘,让游客在游览体验过程中,更加深入、理性地理解地方文化资源的精神实质,潜移默化,寓教于乐。为了让游客更好地理解历史,适时介绍相关的历史知识或者配以简洁的文字加以说明,或者开发一些参与性强、互动性强的项目,或举办一些地方文化主题活动,让游客参与和体验,增强亲和力。利用现代声、光、电等科技手段,进行动态展示、场景再现,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引起游客情感共鸣,让游客过目不忘,从而达到提高文化产品美誉度、知名度的目的。
2.5服务经济发展,造福当地百姓
地方资源的开发利用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服务于当地社会生活的进步,创造和谐发展环境,造福当地百姓。开发的结果是为了人们享受更多更好的资源,在开发的过程中不能损害当地人民群众的利益,不能暴力拆迁,不能损毁田园,应该确保投资建设者、当地居民的合理经济利益都能够得以实现。总之,我们既要继承地方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又要与时俱进,赋予地方文化以新的时代内容,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合理创新,增强文化活力,凸显地方魅力,永葆地方文化的生命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原生态”具有独特性、原创性等特征,因许多原生态文化带有民族、民间口耳相传的特性,对其保护与开发存在著作权的纷争。在当前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新特点下,开展对鄂西地区土家族文化资源的挖掘、传承与发展工作,并对鄂西土家族吊脚楼进行原生态文化研究,是鄂西地区文化开发与利用、展开少数民族村寨及其保护的重要举措。
土家族人的活动范围以武陵东、脉和清江流域为中心,北界巫山、长江,南控澧水和沅水,南控澧水和沅水,西抵贵州梵净山和乌江,东接彝陵和江汉。清初戏曲作家顾彩在历经数月游览了容美境内的南府、中府、平山爵府、两行署等处的山川胜景、文化遗迹后写下《容美纪游》,一部日记体的游记,文中这样载到:土人“皆在群山万壑之中,然道路险测,不可以舟车,虽贵人至此,亦舍马而徒行,或令其土人背负,其险处一夫当关,万八莫入”。正是这种相对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成为保护鄂西土家族文化“原生态”形式的重要原因。
鄂西土家族文化不仅有原生态的特性,还具有丰富多彩的形式和内容,如摆手舞、玩菩萨、哭嫁、跳桑等,其流传的民间故事(包括童话、寓言和笑话)在口头文学中产生得相对较晚,却十分丰富,如“赖大仙”、“蛇郎”、“王大和刘二”、“南瓜兄妹”、“千里姻缘一线牵”、“乖女儿和丑女婿”,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鄂西土家族的社会情态,其篇幅短小,妙趣横生,风格泼辣,极具感染力。在土家族原生态文化的众多形式中,最为璀璨的是土家族的民居建筑文化――吊脚楼文化,它与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民羚文化、服饰文化等共同呈现出鄂西土家族原生态文化的丰富内涵。土家族吊脚楼作为民居建筑极具“干栏”遗意,其式样繁多,营造精致,现存的吊脚楼建筑与村落景观一并体现出丰厚的原生态居住文化理念,具有显著的建筑艺术价值。
以吊脚楼为例探析原生态文化在鄂西地区的开发与保护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社会、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也正逐渐展开,与此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收到了一定的威胁。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很多原生态文化单一的,标准化的全球性商业文化的冲击下迅速衰落,鄂西土家族吊脚楼也正面临着同样的冲击,其正在逐渐失去原有的存在土壤和社会环境
目前,可通过两方面对鄂西土家族吊脚楼原生态的建筑与聚落景观文化展开研究,一方面探索、总结吊脚楼建筑文化中的建筑技术及建筑艺术,另一方面从景观格局与选址规划入手分析吊脚楼聚落文化的美学价值。并与此同时做好对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工作,在探索与研究的过程中用科学合理的的方式进行宣传,提高人们对鄂西地区土家族原生态文化的保护意识。
近年来,在《湖北省非物资文化遗产普查指导方案》的指导下展开了一系列广泛而深入的民间调查与访问,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实物与图片,并将信息录入保存。这种积极有效的措施,使优秀的土家族原生态文化得到全面普查、深入发掘、及时抢救与充分保护。相关部门通过申报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建立生态文化博物馆、征集和推选优省社科课题研究项目、整理并出版有关吊脚楼文化的图书资料等举措来弘扬鄂西土家族原生态文化。
推进鄂西地区特色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社会各界积极开展丰富的文化创作、文化创意和文化产业等实践工作。
以吊脚楼为例,鄂西土家族经历两千年的文明,形成了今天得吊脚楼建筑与建筑群落景观,丰富了中国传统居住文化,其独特风采也展现出土家族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以在对土家族吊脚楼文化资源开发中,坚持科学发展观,结合土家族自治地方与土家族聚居区的实际,用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全面开发土家族的文化资源,创造出能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民族文化环境,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全力推进土家族文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发挥鄂西土家族吊脚楼传统文化艺术的现代价值,重新审视民族文化的地位,唤起人们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珍惜之情,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繁荣土家族文化。通过吊脚楼研究积极进行对外交流,一方面与分布在湖南、贵州、四川等地的土家族进行横向交流,另一方面与其他各民族传统民居及现代居住建筑进行更广泛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汲取他方优点从而使鄂西城乡人居环境建设自身获取更新鲜的活力。
结论
篇5
渝东南土家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造就并形成了自己的文学艺术。文学有书面文学和口头文学之分。以口头文学最为丰富多彩,有歌谣、传说故事,还有音乐舞蹈、戏剧等。
1、重庆土家族的文化特色
民间传说:黔东北土家族的传说故事,内容丰富,数量也多,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历史传说,英雄人物故事,与大自然作斗争故事,神事。历史传说中,以《还人头愿》故事流传最广,故事叙述了由“杀人祭白虎”转变“梯玛”在额头上划口子以血代替杀人的经过。《香火与财神》描述了土家族人民至今还供奉的求财四官司神的原因。传说严、罗、冉、唐四人逃来印江,因烧沉香木取暖,香烟飘到南天门里,感动了玉帝,玉帝赐他们四块金砖,并封其执掌民间生财致富的官职,因此在黔东北地区,特别是印江一带的土家族,家家户户的香火上都贴“酉溪显化求财有感四官神主”或“酉溪显化严罗冉唐四官神位”,以求保佑。此外,还有与历史事件有关的题材,如反映清初吴三桂反清故事的《落印潭和马脚迹》等。
音乐舞蹈:音乐有劳动号子、山歌、神歌。演唱时有的还需乐器伴奏,有的边唱边舞。乐器以打击乐器为主,如锣、钹、鼓,其次是吹奏乐器,摆手舞是其传统歌舞,称为“舍巴”,来源于古代“巴渝舞”,商末武王伐纣时,军中的巴人作战时手持坚锐的兵器,边舞边进,勇不可挡。由此便发展成为一种摆手舞。
戏曲:戏剧有傩戏、花灯戏和木偶戏等。木偶戏传入较晚,大约在清末才传入黔东北地区。花灯戏较早,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傩戏历史悠久,被誉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2、重庆土家族文化的旅游价值
土家族民居建筑造型别致,装饰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土家族建房习俗一般包括看风水、挖屋基、伐青山、立屋竖柱、上大梁及落成仪式等环节,体现了土家族独有的宇宙空间自然观以及神灵无处不在的神化现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土家族居住文化。是土家人长期适应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智慧的结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具体体现。还有土家族的民俗风情,特色的摆手舞、歌曲、戏曲都是发展旅游的亮点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
二、旅游开发对重庆土家族文化的影响
重庆地处西南地区,经济相对东中部地区来说还比较落后,旅游开发能带来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对民族地区,尤其是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一柄“双刃剑”,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现在就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旅游对传统民族文化的积极影响
(1)增加渝东南地区人们的经济收入,改善其生存和生活条件
旅游业的发展,能促进渝东南地区的经济发展,这是大家公认的事实。旅游业带来外汇收入,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税收,提供当地人更多的就业机会,使他们家庭收入增加,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2)民族文化得到延续
随着成千上万游客源源不断地涌入,带来了多方面的尤其是对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的需求,使得许多濒临失传的传统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在旅游大潮的触动下得到复苏,并已融入旅游市场,得到了重构和新生。
(3)旅游业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增强了人们保护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
旅游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条件,当地居民在享受旅游所带来的巨大利益的同时,也逐渐发现了自己传统文化的不可替代性,从而消除了过去面对所谓主流文化的文化自卑感,越来越倍加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由衷地产生了维护传统文化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保护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不断增强。
2、旅游对传统民族文化的消极影响
(1)民族文化被同化加快
旅游的开发使大批游客持续不断地长期涌入,每个游客所逗留的时间并不长,但对于旅游目的地民族——土家族人来说,每天都在接待游客。因此,这种接触与冲击是持久的。一般而言,来自文化强势地区的旅游者对相对处于文化弱势地区的接待地居民会起一种示范效应,其所带来的思想及文化由于成为当地居民(尤其是青少年群体)所争先效仿的对象。现在许多地区的旅游开发,往往对传统文化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原生环境进行改变和破坏,加速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消亡。
(2)传统文化被商品化
传统文化舞台化、商品化。在旅游市场上,因片面追求旅游效益,而不顾当地社会人文资源的特性,进行完全趋从于旅游者口味的运作,以现代艺术形式包装民族文化,将其传统的舞台艺术化、商品化是目前旅游开发的主要手段。虽然它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里,能有效刺激游客,使之产生旅游消费的作用。但它的致命弱点就是使民族传统文化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内涵,日益商品化。
三、渝东南土家族文化开发的战略
1、土家族文化开发的优势
(1)品牌优势
篇6
酒泉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的地区,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俱全,现有政府正式批准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60处,信教群众56150人。已成立市级爱国宗教团体1个,县级爱国宗教团体15个。宗教教职人员143人,宗教活动场所生产自养收入115万多元。
酒泉市合法宗教团体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参教人数多;二是范围分布广;三是信教群众文化层次较低;四是近年来伊斯兰教、基督教发展迅速。信教群众方面:具有“三高一低”的特点,一是农村人口多,据掌握农村信教群众约占全部信教群众的85%以上;二是妇女多,约占全部信教群众的75%以上(伊斯兰教除外);三是老年人多,55岁以上的人员约占全部信教群众的70%以上;四是信教群众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小学文化及不识字的人员约占全部信教群众的65%以上。教职人员方面,文化水平、宗教学识普遍比较低;特别有威望的代表人士比较缺乏。
2.酒泉宗教文化发展存在的不足
2.1 对宗教文化认识不足,投资不够
如敦煌莫高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所展示的无疑是文化,是绘画与雕塑艺术,可疏漏了一个不该疏漏的文化问题,即莫高窟是佛教文化的产物,她首先或根本上是佛教圣地。从旅游市场目标群体的确定来看,莫高窟的目标群体主要有两个:一是文化人,一是信佛者。莫高窟的游客除了艺术家、文化人,还有日本、韩国、东南亚一带有着佛教信仰传统和背景的人士。但是现在只重视了前者而有意无意忽略了后者,在宗教文化的展示上有疏漏和偏颇之处。
2.2 对宗教文化资源深度开发不够
在宗教文化开发方面观念保守,开发利用方式单一,表现出重旅游轻文化,过渡商业化,重视有形的硬件建设,忽略无形软件建设的现象。从事宗教本文由收集整理文化研究和创作的人员凤毛麟角,作品更少。应该有更多《敦煌神女》、《水月观音》等文艺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了酒泉宗教文化魅力。
2.3 偏重管理,宗教文化感染教育作用发挥不够
由于酒泉市信教群众一半以上是近年来从外地迁入的移民,宗教活动场所近一半是随着移民迁入兴建的,信教群众文化素质较低,教别、门宦比较复杂,教职人员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管理难度明显加大。有些教存在“三乱”问题,宣教内容不符合社会主义科学文化内容,对信教群众有误导,严重影响了群众的向心力和精神状态。
2.4 移民区的宗教问题日趋凸现
随着疏勒河项目的实施,由甘肃省东部地区迁往酒泉市玉门、瓜州的穆斯林移民达到近4万人,移民项目区在正式移交酒泉市管理前,就已经形成了多个宗教活动点,这些活动点都未经宗教管理部门登记审批,给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5 爱国宗教团体力量薄弱,爱国教职人员缺乏
市、县两级宗教团体,无专职工作人员,自养收入很少,活动经费比较缺乏,工作开展和作用发挥不够理想,不能很好地发挥联系信教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教职人员队伍整体存在素质不高、年龄偏大、文化层次偏低的现象。高层次、有影响的教职人员缺乏,存在青黄不接的现象。
3.进一步弘扬宗教 构建和谐酒泉的建议
3.1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保持清醒头脑,统一思想认识
进一步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宗教观、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和宗教政策法规的教育和培训,使其在了解宗教与宗教文化社会作用的机理和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宗教和宗教文化的正负社会功能和积极、消极两个方面的社会作用。宗教文化与宗教信仰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虽然不是主流文化,但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2 将宗教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纳入全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
酒泉市宗教资源千佛洞、榆林窟、东、西千佛洞,法幢寺等,是宣传正信佛教、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法门。既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又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实现酒泉经济转型,培育和着力打造文化型支柱产业势在必行。建设旅游名城,打造佛教旅游就是转型中的一个重大项目,通过名人、名山、名寺的整体合力,全力谋划建设佛教文化品牌,带动酒泉市文化、旅游业大发展。同时,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场所建设和管理与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旅游名城”的要求相适应,为我市发展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增添和谐因素。以做好旅游品牌为大局,将酒泉市宗教文化与山水文化共同策划、包装、推介。
3.3 整合宗教名胜资源,打造人文景观名牌
控制“宗教搭台、经济唱戏”行为,避免助长宗教热。对与宗教无关的单位、企业或个人违反规定,擅自投资兴建寺庙教堂、乱建露天宗教造像特别是露天大佛等违背宗教政策法规的行为,要按照有关规定坚决予以查处。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要合理规划城市老居民区和人流密集区的宗教建筑。开发散落的宗教场所,优化周围环境。深度开发,突出特色,明确主题,不断提升景区文化资源开发的品位,力争打造精品名牌项目。
3.4 尊重文化开发利用的规律和宗教文化自身规律,科学规划,合理利用
在以宗教文化资源为主体和依托的景区开发中要正视景观的历史文化渊源,尊重宗教文化自身规律,同时要注意景区文化资源要素之间的内在协调性,以保护优秀传统宗教文化为前提,以开发利用促继承保护,确保宗教场所的宗教活动正常有序进行,切实维护宗教文化部门的合法权益。
3.5 培养高素质宗教人才,发挥传承文化的主体作用
一是加强对宗教界人士的培养。努力提高教职人员的宗教学识和文化艺术素养,引导他们爱国爱教,遵纪守法,正信正行,钻研宗教典籍,提高学识素养。二是要建立激励机制。开展“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将宗教场所内部摆设、装置的文化艺术品味、文物收藏与保护、名胜解读与展示、教职人员培训、宗教文化研究等列入考核内容,引导宗教场所挖掘和表现文化内涵。三是创造良好氛围,调动宗教界人士的积极性。政府和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落实宗教政策,尊重、关心宗教界人士,协调解决突出问题,创造自养和良性发展的条件,从而凝聚人心,融洽感情。
篇7
开封历史悠久,早在北宋时期这里就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之一,素有“国际都会”之称。各个朝代的更迭交替给开封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开封的仿古建筑群风格鲜明多样,宋、元、明、清、民初各个时期特色齐备,除原有的龙亭、铁塔、相国寺等古迹外,新建的宋都御街古朴典雅,再现了北宋京城的风貌。华丽与辉煌并举的古都开封,聚集着众多文化艺术于一体,宋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同时,宋文化的精髓又影响的今天开封的旅游业,而今对古文化的复古,为新时代的旅游镶上一颗明珠,更好的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二、开封利用宋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开封最有特色的,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应该是宋文化,因为北宋开封是全国的首都。人口一百万,富丽甲天下,是当时世界上最有名的大都市,而且北宋文化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北宋文化应该作为开封的主打品牌,应该形成以北宋文化为代表的特色文化。开封要主打好自己宋文化的品牌,全方位启动宋古城的复建工程,优先大力发展旅游,把开封打造成中部休闲之都,形成一个宜居、宜游、宜投资的城市发展格局。由于缺乏经验,开封的文化旅游业开发尚在摸索阶段,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一)文化旅游业起步晚,投入少,发展缓慢
无论在数量、门类质量上,还是规模、档次、效益上,都严重滞后。铁塔公园虽然风景如画,环境清雅,但仍有不少问题待完善;“繁塔春色”、“州桥明月”等未能展示其应有的风采;博物馆因缺乏必要的陈展条件,不能发挥集中展示宋文化的作用。反观同类先进城市,如山东潍坊为发展杨家埠木版年画产业,投资建立了杨家埠民俗旅游开发区和民间艺术大观园,以年画制作为主打,让游人亲手制作年画,每年吸引国内外游客20余万人,文化产业的投资多元化体制尚未建立。除清明上河园、开封府等少数企业外,多数属国有企事业性质,集体或民营文化企业数量少,外商独资或中外合资文化产业基本没有,造成投资渠道单一,资金匮乏,制约了开封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二)对宋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缺少深入研究和宏观指导
关于挖掘利用宋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业的酝酿由来已久,可是至今对文化资源的认识普遍较肤浅;开发利用大多仍处于自生自灭,星星点点的零散状态;文化资源底数不清、挖掘不力、没有规模、形不成大市场。导致目前开封的宋文化资源优势仍停留于潜在优势的层面上,还没有实现资源的价值和利润,形成经济优势。这是开封文化旅游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在宋文化资源挖掘利用中,轻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挖掘
以木版年画为例,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没有形成规模,更没有以年画为依托形成产业。而天津杨柳青、河北武强、山东潍坊等年画都通过不同的创意,使年画产业越做越大。宋词中与开封有关的篇章,不胜枚举。唐宋散文家中,宋人占了6位,而开封在宋词文化开发方面却基本没有。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三项是宋朝完成的,宋代的“水运仪象台”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还有宋代舞蹈、体育、音乐、书画、饮食、礼仪、风俗等方面的挖掘利用甚为欠缺。
(四)缺少文化旅游业的高素质经营管理型人才
文化旅游业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素质不高,影响后续发展。人才在文化旅游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从开封的实际情况看,开封急需一支有文化、善经营、懂科技、会管理的文化旅游业管理人才队伍,这也是今后仍要努力去做的一项长期工作。2004年开封市文化产业吸纳的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数的1.63%,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为3%至6%。开封文化旅游业从业人员不仅总量偏少,整体素质也不够高。
(五)对开封古城风貌保护不够,文化遗产与城市建设关系处理欠佳
城市建设的非理性改造和开发,破坏了宋城的历史风韵和吸引外商投资兴业的文化环境,也不利于宋都古城复建,不利于文化旅游业发展。此可参照古都西安的城市规划,妥善保护老城区,优先集中发展新城区的模式。
(六)文化产业的相关单位体制改革滞后
从业人员观念较陈旧,创新意识差“等、靠、要”、“僵、懒、怕”、“同行是冤家”等落后观念仍然未能彻底破除,制约了文化旅游业的创新和进一步发展。
三、充分挖掘宋文化资源,发展开封文化旅游业的建议和对策
文化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基础命脉和精神底蕴,宋文化留给开封留下了如此丰厚的先提条件,就要抓住机遇谋发展,充分发掘和利用宋文化的影响,为开封文化旅游业事业锦上添花。
(一)认识文化资源,并对其进行科学地梳理、归类
在旅游业发展的层面上进行科学划分,是文化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开发和保护文化资源的前提和基础。要应尽快开展文化资源普查,对文化资源进行科学梳理和归类,建立资源资料库,全面掌握文化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二)重点开发突出宋文化内涵、有发展潜力的文化产业项目
要着力对“夜游开封”等旅游项目进行设计开发和运作,加强对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传统工艺品制作旅游的开发力度,适应城市人群的休闲娱乐需要,延伸文化旅游业链,增加旅游业的收入。利用先进的高科技手段,进行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努力进行旅游产品的创新。文化旅游业要利用先进的技术,增强旅游者的视听效果,深化对旅游过程的美好体验,以丰富多彩的节目、内容吸引旅游者,提高旅游消费者的满意度。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旅游文化产品结构,充分开发休闲度假产品、传统观光产品、会展商务产品、时尚旅游产品等。
(三)做好宋文化资源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利用
一是建立北宋科技馆,集中展示北宋发达的科技文明。二是组织宋文化作品创作。以开封作家群为龙头,组织力量,积极进行以北宋奇闻、轶事、传说、演义及史实为素材的优秀影视文艺作品创作。三可提高栽培技术水平和观赏价值,把开封推向国内外市场。
(四)进一步加大文化资源保护力度
首先,要确立科学开发的观念,尊重文化发展规律,使文化资源能够以文化产品的形式获得更大范围内的快速传播。其次,要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做到在保护前提下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形成保护与开发并举、以保护为重的良好局面。最后可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传统特色艺术,增加城市的文化内涵,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切实重视文化资源的保护、挖掘和利用工作,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开封的文化资源优势,突出宋文化特色,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把开封建设成为河南省乃至我国中部地区具有重要影响的文化强市。
(五)制定和完善有利于文化资源开发的相关政策
一是切实把国家已经出台的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落到实处。二是各级财政加大对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的投入,增长幅度高于或不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三是从实际出发,借鉴外省市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制定我市鼓励多渠道筹集资金用于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的优惠政策。四是制定有利于文化资源开发的政府规范性文件,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五是适应文化产业发展形势的需要,不断调整、充实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并加大财政投入,长期为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文化旅游业发展提供机制保证
开封是全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之一,应加快改革步伐,这也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需要。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推进内部机制创新,着力改进服务;经营性文化单位要尽快转企改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着力培养新型文化市场主体;整合开封市文化、旅游资源配置,组建企业集团,实现企业规范管理和规模效益;加强政府宏观管理文化市场的能力,创新管理体制,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四、结论
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建设文化强市,既需要现代文化的引领,也需要中华传统文化的支撑。因此,抽取宋文化的精髓,把宋文化的“芯片”植入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肌体”,可以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相辉映,同时也有利于加快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提高文化产业在区域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成就文化与旅游、文化与经济的完美结合,增强文化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和吸引力。相信随着郑汴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宋文化为灵魂的开封旅游业必定能重塑辉煌。
参考文献:
[1]张传玺.《中国古代史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年.68~78.
[2]范沛潍.《略论北宋东京的百戏》[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11(5).
[3]牛建强.《开封文化旅游资源调查及其开发利用》[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
[4]程遂营.《郑汴一体化背景下开封旅游业发展研究》[J].人文地理,2006年.(2).
篇8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群众文化之间的关系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为满足精神生活需求,以自身活动为主体,以自我娱乐、自我教育为目的进行的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点和综合性、普及性、传承性的各类文化活动。[1]群众文化是我国主流文化中的具有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它具有主体的群众性、风格的通俗性、来源的基层性、效果的实用性、作用方式的渗透性等显著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文是the Cultural Intangible Heritage的翻译,对我国产生深远影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起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所设立的项目“Masterpieces of the Oral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of Humanity”,译成中文则是“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杰作”。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其中要特别强调的是“非物质”的涵义为“是与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基本需求的物质生产相对而言的是指以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的精神生产这层涵义上的非物质性。
1、群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互为基础、互相丰富
群众文化起源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体现历史文化信息的载体、它是我国各族人民在日常的生活生产中不断发现、创造、积累的文化艺术财富。那些动人的先民故事以及神秘的远古神话,手口相传,经过几代的积累,形成了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本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它是民族个性及民族审美习惯的显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五个方面:(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技能。它的形式主要有: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俗、手工艺、建筑术及其他艺术。这些都是群众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物质文化遗产植根于群众文化中。鲁迅先生曾经说:“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这就等于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也就是作家,也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到现在,到处还有民谣,山歌,渔歌等,这就是不识字的诗人的作品;也传述着童话和故事,这就是不识字的小说家的作品;他们,就都是不识字的作家。”[2]鲁迅先生这段话十分生动地指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深深置根于群众文化之中的道理。应该说,不论何种形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源于古代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它们或是劳动者协调动作、抒发心声、调剂精神、消除疲劳、提高效率的 “工具”,或是劳动之余的自我娱乐。
2、群众文化的繁荣离不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
群众文化的生存、积累、发展、创新与繁荣离不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与利用。群众文化要在群众中扎根,就必须具有鲜明的、喜闻乐见的民族文化的特色。当群众文化重视了对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群众文化就繁荣;当脱离或摒弃了民族民间文艺遗产,群众文化就萧条就衰退。新时期的群众文化应当是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人民群众不断增加新内容,创造新形式的大众文化。群众文化主要表现形式,大多取自传承已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把世世代代口传心授、熏陶习染、承传积淀下来活在当代的智慧结晶提炼出来,使之传承发展,发扬光大。例如民间秧歌、民间传说、民间戏曲、客家山歌等。
二、博罗非物质文化遗产状况及存在问题
博罗位于珠三角东北端,历史悠久,自秦时置县,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是岭南文明古县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客家文化、南粤文化、医药文化、宗教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在此交相辉映,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拥有绚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罗县对全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普查、挖掘、申报,目前博罗县省级非物质文化质遗产项目有石湾镇端午龙舟习俗;市级非物质文化质遗产项目有福田舞春牛、龙华大鼓、罗浮春酒制作技艺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观音阁德源楼糖果、湖镇围点灯习俗、横河扎灯技艺等。
博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少数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同程度地受到保护,受到外界关注的程度也越来越高,但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博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总体上还处于探索阶段,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保护意识淡薄。由于宣传工作滞后,一些地方对保护工作认识还不到位,对保护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些地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造成了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和相关知识知道得不多,保护意识淡薄。
2、流失破坏现象时有发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一些经济项目的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综合环境也发生着急剧的变化,使得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破坏及流失。一些依靠口传心授方式加以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一些地方存在着“重申报、轻保护”、“重开发、轻管理”的现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超负荷利用和破坏性开发,存在商业化、人工化和城镇化倾向,甚至借继承创新之名随意篡改民俗艺术,极大地损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
3、开发利用方面存在问题。全球经济一体化导致了文化上的趋同,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外来文化的装饰替代了传统装饰,现代建筑替代了传统民居。民族民间的口头文学、史诗自然流失。
4、人员资金不足。基层保护机构非常薄弱,博罗还没有成立专门的保护机构,缺乏全面系统的业务培训和正常的进出机制,专业人员极其匮乏,且业务素质普遍不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要求。
5、体制机制尚不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抢救性的工作,而且此项工作涉及面广、内容多、任务重。但目前博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力度还不够大,工作面较窄,效果不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参与,但目前却只有文化部门在唱“独角戏”,未能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
以上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入开展,影响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影响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现存的文化记忆以及区别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独特的发展标识,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基础以及联系世界的纽带、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可喜的是,博罗各级政府、有识之士及民间群众已开始意识到非物质文化既是宝贵的资源,同时又面临着严重的流失的问题。今后,应当采取以下措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利用:
1、开展文化资源普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申遗”、保护。博罗积极配合惠州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相关的非遗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普查、挖掘申报工作。今后应当加大工作力度。组织文化工作者深入基层挖掘非物质文化资源,认真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整理和申报工作。
2、启动知识产权保护程序,对非物质文化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利用知识产权法律框架对传统知识进行保护,进行域名登记和商标注册保护。
3、将非物质文化纳入学校教育,运用学校教育手段继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把非物质文化引入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从小就受到非物质文化的熏陶,在学会自己民族的传统技艺和潜移默化中融入自己的民族自豪感。
4、利用节庆搭台,充分展示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繁荣群众文化。民族传统节日是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是塑造民族心理的平台。利用节日展示、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形成一批具有品牌效应的民族传统节日。同时,吸引了众多游客,有效推动博罗文化旅游的发展。
5、强化对外宣传,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一是创作原生态歌曲,拍摄电影、微电影等,弘扬传统文化;二是编辑书籍,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用文字或图片的形式永远保存下来;三是利用各种传媒宣传传统文化,利用电视、报刊、网络、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开展文化遗产宣传。
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对于可以实现产业化开发的非物质文化资源,要从全局出发,在了解市场信息和社会需求的前提下,着重把那些既能显示民族特色又有经济开发价值的资源,确定为非物质文化资源品牌经营的战略目标,并对非物质文化资源进行科学的品牌定位和经营创新,集中力量培育优势品牌,组建非物质文化支柱产业。在开发利用上要重申适度、合理原则,不能过多过滥,因此必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分类开发,有序开发。
四、结语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博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依然艰巨繁重。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工作,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提高认识,加强引导,统筹安排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开发、利用与保护。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完善管理制度,依法保护,加强督导,加强队伍建设,培养文化传人,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开发与保护、市场机制与规划调控的关系,保护和利用好博罗非物质文化遗产,繁荣新时期群众文化。
参考文献:
篇9
一、基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背景下的西安文化规划
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灵魂,随着20世纪末以来文化及创意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持续发展,以文化为中心的城市发展策略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由于文化对于城市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因此制定城市的文化规划与发展战略,加大政府对于文化建设的投资,彰显城市的文化特色,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对于城市的发展非常必要。全球范围内,文化正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核心议题,文化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城市的文化繁荣总是和经济昌盛联系在一起,例如14世纪的佛罗伦萨、16世纪的伦敦、18~19世纪的维也纳、19世纪末的巴黎等,它们的辉煌文化无一不是经济繁荣发展的产物。在过去的30年中,中国城市保持了经济的高速增长。随着人均GDP越过3 000美元,居民文化消费需求呈现快速拉长,政府财力持续增加以及文化经济在城市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日益上升,文化设施大量兴建,中国城市正在进入文化建设的期,文化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已经逐渐得到各方面的重视,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一系列文化政策的出台和快速增加的文化事业规划、文化产业规划、综合性的文化发展规划,以及近几年来大量涌现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都表明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当前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背景下,西安地区的文化开发与利用则尤为重要。西安面临文化建设的良好机遇,为使西安能够更好地在全球占据有利的节点位置,必须在对西安的建设中突显西安的历史文化优势,以此来提高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和经济竞争力。
西安的文化优势显然在于其悠久的历史,尤其以周秦汉唐文明著称。西安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祥地,有3 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 000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共13个王朝建都,中国历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都发生在这里,许多历史文明都诞生在这里,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也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为我们的今天保留了大量的文化资源。1981年,西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与雅典、罗马、开罗并列为世界四大古都。对西安的文化建设,首先要考虑到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对周秦汉唐文化的规划与开发自然是重中之重。
二、西安地区周秦汉唐文化资源开发的局限性
西安历史文化资源主要包括都城遗址、宫殿遗址、帝王陵园、历史重要事件遗址、城市历史格局、宗教文化活动、人类活动遗迹、历史文化街区、自然生态环境及历史文化环境、近现代建筑、古镇(古街、古园林、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树名木等。面对发展机遇,各方面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是在不断增加,但是应该清晰地看到,中国城市在文化建设中所面临的挑战是严峻的。“在探讨和运用文化资源的城市和地区发展策略中,重经济价值轻人文价值的出发点往往使得我们宝贵的文化资源面临着过度商业化的开发,在很多时候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破坏。”[1]
我们也应该看到,西安地区周秦汉唐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范围上和内容上都有一定局限,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力度不强,民俗类资源挖掘深度不够,开发利用方式单一,缺乏现代感。首先,西安文化资源开发主要局限于城区、近郊及临潼,而长安、蓝田、户县、周至则大多处于未开发状态。其次,西安地区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很大局限。中国古代传统的饮食文化、艺术文化、教育文化、儒学文化、建筑文化、服饰文化、娱乐文化等方面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与利用。比如几千年的三秦文化熏陶形成了西安鼓乐、历史上的工艺作坊包括汉长安的制陶作坊、铸币作坊,在中国文化史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民间社火、楹联习俗以及节庆、礼俗、游戏等传统民俗文化在关中地区又独具特色。但这些文化资源很少得到开发与运用,其蕴藏着深厚的文化潜力与经济潜力都无法得到利用,西安完全可以以这些特色文化为依托,大力开发周秦汉唐民俗文化。
三、西安地区周秦汉唐文化规划与运用的策略
西安作为中国文化城市的典型代表,适逢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契机,为参与激烈的全球城市竞争和营造自身良好文化环境的需求都使得西安地区需要以更为整体的视角,有策略地运用文化资源促进城市文化建设,创造宜人的城市文化环境,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应对全球城市竞争。西安一方面要抓住机遇,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将文化规划与应用做到最优。另一方面,要坚持以文化为基点、突出周秦汉唐文化特色、深刻发掘中国文化内涵,提升西安的核心竞争力。
1.突出历史文化主题,确立整体的城市文化发展空间格局
古都西安是历史文化名城,可利用的历史资源很多,根据历史资源分布,西安在已有的文化主题基础上,确立更多的历史文化主题,形成整体的城市文化发展空间格局。例如,西安市中心规划“中心唐城老区”,将周秦汉唐的历史资源利用起来,复兴唐皇城,再现古西安。加强老城的整体保护,重点保护传统空间格局、历史街区、文物古迹、城市风貌、人文遗存等,逐渐弱化和分离老城的行政、居住等功能,强化其旅游观光、文化交流功能,降低老城内的人口密度。曲江新区可以继续发挥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优势,重点发展文化产业。西安东郊,历史文化资源相对不足,但其作为近现代一些工业企业的集中地,承载着近现代西安历史文化的传承,不能忽视,在其旧城改造中,可以把工业遗产作为历史文化主题,利用转型时期的有利条件建立工业遗产博物馆。围绕汉长安城遗址和大明宫遗址,建立汉唐文化景观区,依托终南山源远流长的文化资源,深入研究和进一步挖掘其极大的文化价值和丰厚的经济价值。结合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将关中—天水经济区建成国际性文化交流基地,全面深入地反映这些资源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旅游价值。
2.既要继承历史传统,又要谋求文化创新
西安文化规划和文化开发,对西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有着非凡的意义,必须要有一种对历史、对文化的敬畏之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谋求创新,是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唯一的健康发展之路,其关键在于找准传统和现代的契合点,也就是拿捏好传统和现代结合的程度。”市文联副主席、西安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商子雍如是说。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首先,要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高度重视并且精心保护那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和它们所处的环境,发掘周秦汉唐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精髓。其次,汉唐时代的长安是真正的国际化大都市,今天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不能抛开历史,而是在继承中有所创新,从历史中探求汉唐长安文化精神,融入到当前西安的发展理念和城市精神中。第三,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城市文化规划获得更强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事实上,近几年来,西安在这方面也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有的历史文化资源、文化产品在开发过程中注重创新,一方面可以很好地为社会服务,另一方面,又能创造出更高的经济价值。比如在华清池文化景区演出大型历史舞剧《长恨歌》,将唐代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进行历史创新,得到了社会各界较高的评价。总之,开发和利用周秦汉唐文化资源,还要不断将文化资源变成为文化产品,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将文化创新作为一种常态,使其成为文化规划和发展的必要前提。
3.具有开放性,建立城市文化空间网络
在对西安地区文化规划和利用上,无论从城市居民自身的需求角度出发还是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背景来看,西安都需要完善自身的文化空间网络,一方面为西安市民提供文化活动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可提升城市软实力。西安文化规划与利用应该具有唐文化的特色,秉承开放性之特点,建立城市文化网络空间。坚持大开放、大旅游、大市场、大品牌的市场开发战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重点建设商业聚集区。在西安形成汉唐文化景观区等多个文化中心区,充分利用古都西安的独特文化资源,使西安的古城街、巷、院、铺,传统民居、古老建筑及周边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使文化中心城区成为集商贸、旅游、服务、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的开放综合区。强化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坚持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的发展思路,坚持遗产保护,文化复兴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协调,以世界古都,高品位文化产品等优势资源为基础,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加大以历史古都和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文化产品的深层次开发,提升文化产品内涵,树立最具东方神韵世界古都形象。将周秦汉唐文化与生态文化相结合,增强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功能。例如,将周秦汉唐文化应用于秦岭生态旅游新产品,温泉旅游新产品和曲江旅游度假区等自然景观新产品和休闲度假新产品。再如将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成为立体式的华夏文明发掘基地、维护基地、开发基地、学习基地、研究基地、普及基地,而且建成国际性文化交流基地,提升汉唐文化的开放意义。
4.挖掘文化内涵,进行全方位深度开发,提升城市软实力
我们提升西安的软实力,就要从西安文化内涵入手,以隐形文化显性化为重心,以特色文化多样化为途径,全方位、多层次深度开发文化资源,走“内涵式”文化产业发展道路。例如,在饮食文化方面,除了对现在已经开发的比较有成就的唐代皇家饮食文化的继续创新外,还可以加大对唐代宗教饮食与保健饮食进行深度开发,诸如对唐代佛教饮食、道教饮食、保健饮食等的开发利用。在服饰文化方面,可以大力开发汉唐文化的服饰与化妆产品,汉唐服饰异常丰富,不但水平高,造型好,而且极具文化特色,在这方面进行深度开发,既可以宣传我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又可以扩大西安的文化影响。在节庆文化方面,可以利用周秦汉唐节庆文化,加大宣传中华传统文化习俗,弘扬西安文化精神。例如借鉴唐人重阳节赏菊饮酒之习俗,开发一些节庆旅游产品。还可以加大开发一些便于群众参与及展示性较强的游艺产品。例如唐代的双陆、投壶、斗鸡、舞马等活动既具有观赏性和展示性,也具有参与性。在民俗文化方面,可以深刻挖掘古代民俗文化内容,进行深层次开发。周秦汉唐民俗内容非常丰富,包括礼仪风俗、黥刺习俗、婚姻习俗、丧葬风俗、信仰习俗、避讳习俗、称呼习惯、禁忌习俗等等。目前学术界对这些问题已经进行了相当深入的研究,但在开发与利用方面,其价值远远没有被发掘出来。在演艺文化方面,要以《仿唐乐舞》、《大长安》、《长恨歌》等系列作品的成功为典范,大力挖掘历史题材,以现代科技形式展示传统文化内容,突出周秦汉唐文化内涵,创作优秀舞台剧目。总之,要充分发掘西安地区周秦汉唐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建立以周、秦、汉、唐文化为主体的产业园区,实现文化资源全方位展示。
5.借鉴儒家思想中的美学观念,讲究山水意境,注重生态文化,强化西安国际化大都市
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强调了自然环境同从文精神之间的密切联系,使得自然环境背后体现着深厚的文化意味,强调了一种美学意境。在西安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对于儒家思想中的一些美学理念的解读与运用对于城市的发展很有必要,它有助于提升整体的城市环境质量,增加城市的文化品位。现代人对山水环境的渴望是很强的,西安城市文化建设中应该把秦岭等自然美景的运用考虑进去。近期西安提出的“八水润西安”的城市建设战略规划也是对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彰显,在文化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注重生态建设,已经义不容辞。例如大明宫、建设中,在大明宫附近规划出29平方公里,以占地3.2平方公里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为依托,构建完整的文化体系与生态体系,重点恢复太液池,加快城中村、棚户区的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建设,将这个区域发展成集旅游、商贸、文化、居住等综合功能为一体的城市功能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相得益彰。
四、结语
篇10
二、东浦布龙的品牌效应
东浦布龙相传由敬神、请神、娱神,逐步演变成为富有地域特色的民间舞蹈,其舞姿洒脱、风格独特,不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而且在服务经济社会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中的品牌效应日益体现。
(一)审美效应。东浦布龙造型美观大方,色彩丰富亮丽,制作工艺与老百姓的传统审美相吻合,雅俗共赏,使得这种表里俱美的民间艺术深深扎根于丰厚的美学土壤中,近百年世代相传。同时,东浦布龙以雄伟大气、娴于舞阵而为人们所珍视,它利用人体的多种姿态,将武术动作和舞蹈动作及杂技动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将力度、速度、耐力、审美等体现在舞龙技巧当中,完成各种高雅优美的动作,展现了龙遨游于人间、天上、大海的形象,具有很高的娱乐性和观赏性。
(二)人文效应。历史上东浦布龙的演员都是当地百姓,平时在家务农为生。但是,一旦有了演出,只要召集人一声令下,大家都会放下手中的活计,先完成演出任务,这已成了人们遵循的不成文的规章,从而增强了村民们的凝聚力。东浦布龙体现了古越乡民团结合力、奋发开拓的精神面貌,包含了天人和谐、造福人类的文化内涵,是人们在吉庆和祝福时节最常见的娱乐方式,气氛热烈,催人振奋,是东浦镇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三)经济效应。东浦布龙作为特色文化项目经常参与祭禹、祭舜及黄酒节、元宵节、端午节等重大文化节会活动,为经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深受城乡群众欢迎。布龙运动作为传统体育文化的代表,逐渐融入市场经济,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为传统文化和体育事业的产业化开辟了新的道路,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东浦布龙的保护传承
为使东浦布龙这一传统民间表演艺术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我们必须立足当地,建立机制,创新利用,传承发展。
(一)建立保护机制。东浦布龙保护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保证这项工作得到切实推进,有效实施,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组织工作机构,并建立起一套长效的保护机制,要成立东浦布龙保护传承工作领导小组,形成镇、村二级保护管理网络。要加大对东浦布龙保护的投入,坚持政府保护与民间保护相结合,财政投入与社会资金投入相结合,调动社会个方面的积极性,建立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在学校开设东浦布龙技能培训课程,在体育课上安排东浦布龙基本技能的传授和培训;在课外活动中可以组织东浦布龙表演兴趣小组,由体育老师或东浦布龙艺人担任技术指导。这项工作对于普及东浦布龙活动和为东浦布龙培养后备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落实传承措施。一是保护传承人。要授予秉承传统、技艺精湛的布龙传承人为“民间艺术家”、“民间工艺家”等称号,确立传承人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给他们颁发政府津贴,激励他们的社会责任,推动东浦布龙的传承和发展。二是建立东浦布龙编写和研究整理小组,制作光盘等影像资料,收集实物、文献、照片等,设立陈列馆予以陈列,落实专人负责保护和讲解。三是构建展示平台,确保展演活动。如确保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和广场文化活动中都有东浦布龙的展览、展示、展演活动,使东浦布龙的传统技艺在充分展示的基础上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三)建档开发利用。在非遗普查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要采取文字、录音、录像、拍照、绘画等多种方式对东浦布龙的表演特征、表现形式、制作流程等进行真实、系统和全方位的记录整理,并收集相关实物、文献等资料,建立完整的档案资料数据库,积极争取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在抓好东浦布龙建档保护的基础上,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合理开发利用上来,把开发利用工作做细、做实、做深,加强东浦布龙民间艺术表演与民俗旅游景点联姻,扩展东浦布龙民间艺术表演的传播途径,加大东浦布龙民间艺术表演的宣传力度,增强传统节庆活动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文化需求,充分发挥东浦布龙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传承作用。
参考文献:
篇11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西北部,在这块古老神奇的土地上,毛南族人民世代居住。这里山青水秀,洞多景奇,特色的旅游资源在历史变迁过程中融入了很多外来的文化,现代社会旅游业的发展使得毛南族文化发生了重要的变迁,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面临着不可避免的窘境。
一、毛南族概况
毛南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山地民族之一,他们自称“阿难”意思是“这个地方的人”,他们是岭西的土著居民,主要居住在环江县一带的山区,素称“毛南之乡”。虽然毛南族人口较少,但他们却以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闻名于世。毛南族聪明勤劳,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光辉的文化艺术。毛南族的编织和雕刻,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工艺精湛;毛南族的节日丰富多彩,庙节、分龙节;原始古朴、风格独特的傩戏是毛南族的民间传统舞蹈,表演过程中始终戴着被称为傩面的木制面具;“毛南三宝”――菜牛、石雕和花竹帽,特别是花竹帽编织工艺则是毛南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上述种种民族文化使得毛南族人民具有许多无形的、内在的、体现毛南族文化价值所在的民族精神。
二、毛南族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必要性
毛南族文化悠久的历史和旅游冲击带来的严峻现实,使得开发毛南族文化资源,继承、发扬和创新毛南族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和重要的意义。(一)促进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需要。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毛南族那些古老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又重新得到开发与恢复,传统的编制手工艺因市场需求的扩大而得到发展,传统的戏剧、舞蹈等重新被挖掘搬上舞台。这些原先几乎被遗忘和抛弃的文化遗产不仅随着旅游的开发而获得了新生,而且成为其他旅游接待国或地区所没有的独特文化资源。(二)发展旅游业的需要。毛南族地区有着神奇美丽的自然风光,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毛南族文化开发建设,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发展旅游业,使旅游业成为毛南族地区的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旅游业本身,反过来也能有效地促进毛南族文化建设。
三、发展现状
(一)传统手工艺陷入困境。花竹帽是毛南族的象征,实用又美观,既是毛南族妇女日常喜爱佩戴的生活用品,也是毛南族青年男女谈恋爱定情的信物。在现代社会及旅游开发的冲击下,花竹帽编织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文化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花竹帽编织工艺技术的传承面临着越来越明显的困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困境显得越来越紧迫。首先是花竹帽编织面临着失传的困境,其次,传统毛南花竹帽的用料是金竹和墨竹有资源匮乏的趋势。(二)民族节日中不良成分的影响。节日文化中畸形的消费观所造成的浪费,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节日中的诸多禁忌严重束缚着毛南人的思想行动,阻碍了社会的进步等。民族节日就应体现这个民族精神世界,但是一味地扩大其中的不良成分,甚至为了迎合某些旅游者那种猎奇的心理,那么对于构建其精神家园、发展民族文化都是一个桎梏。(三)戏剧歌剧遭到严重断层。原始古朴、风格独特的傩戏是毛南族的民间传统舞蹈,靠毛南族艺人在民族口头文学的基础上依据个人想象创作。由于傩文化主要靠历代傩师招收传人,目前掌握此种技艺的人是少之又少,复杂的工艺加上旅游业的冲击,很多年轻人缺乏动力去学习,使之遭遇严重断层。
四、对策
(一)加强政府职能,保护传统的毛南族艺术文化。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保护传统的毛南花竹帽手工艺,就需要提升其价值,使之具有一定的效益,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从事编织花竹帽的工作,手工艺人也才有动力去继续延续这一传统工艺文化。而在这方面,就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形成一定的旅游开发市场,针对特殊工艺制品,发掘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并加强相关培训;针对傩文化的流失,应成立专门的保护机构为其调查、传承做好基础工作,加大旅游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力。(二)开展民族间的节日文化交流,使节日文化从封闭走向开放。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由于各民族不同的自然环境、社会条件和历史遭遇,他们的节日文化也各具特色。在发展旅游业中,应积极开发利用毛南族节日文化中独有的民俗风情,并加强节日集会的物资交流功能。要使毛南族的节日文化更加富于生命力,除进一步发挥民族的独创精神外,还应积极开展民族间的节日文化交流,尤其是与临近民族相同的节日,在各民族充分展现自身的文化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吸收其他民族节日中的积极成分,不断丰富和充实自己。(三)毛南族发展文化产业化,促进旅游业发展。文化产业是当今社会旅游业发展的一个亮点,毛南族文化建设必须走产业化道路。要充分利用毛南族文化广泛的消费群体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运用现代管理和经营理念,推出毛南族文化精品,并大力宣传,树立形象,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旅游业的发展做好铺垫。要采取切实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充实和巩固现有文艺表演团体,并有计划地组织各团体之间的以及对外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使其健康发展。
毛南族文化绚烂多彩,具有独特风格,不仅是毛南族发展先进文化的民族根基和精神源泉,而且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加强毛南族文化建设,对发展旅游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当采取各种积极的措施,促进毛南族传统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张艺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刘正明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参考文献:
[1]覃立新.毛南族史志概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张华,张周来.广西毛南族文化在呵护中传承.西部时报.2005年第009版.
篇12
近年来,有关长城主体及文化的开发保护已经越来越受到政府和有识之士的重视,并作出了相关的开发与保护措施。但是,长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沿长城民俗文化的开发与保护却一直没能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导致长城周边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民间艺术已近消亡,许多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传承,几乎已到灭绝边缘。本文以秦皇岛沿长城民俗文化现状为例做了相关调查,并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希望对长城及长城文化的保护有所帮助。
二、秦皇岛沿长城民俗文化现状
浩浩大海,巍巍雄关,几百年来,秦皇岛地区作为中原地区与东北的政治、经济交往要塞,汇集了满、汉、回、等多个民族和多种民俗与文化,它们与本土的民俗和文化互相融合,以长城为中心,形成了独特的建筑,服饰,饮食,婚俗礼乐,戏剧曲艺等民俗文化。而如今,随着岁月的流逝和遗失,这些独特的长城民俗文化开始衰败、残缺、逐渐走向消亡。
1.沿长城古民居建筑及现状
山海关古城民居建筑以四合院为主,房屋一般依街道坐北朝南而建,以东、西、南、北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口”字形。保存至今的约有100处左右,但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毁坏。建筑讲究,大门上装有铜质门环,所有房屋建筑均为砖木结构,青砖到顶,起脊瓦房,青瓦(黑灰色)正反互扣,檐前装滴水。檐口椽头多有雕花或彩绘,门廊及窗扇有雕花。沿长城村落的民居建筑也沿袭了山海关民居的特点,多因地形而建,规模与建制有所变化,但依然保持了山海关古民居建筑的文化特点。
现如今,这些辉煌的建筑文化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因为得不到重视与保护,已经残缺不全,衰败不堪,尤其是沿长城村落的古民居建筑,几乎到了毁灭的边缘。只有抚宁县驻操营镇庄河村还残存一些明清时期的老建筑。我们也只能在颓塌的砖瓦和廊檐间斑驳的彩绘中想象曾经的辉煌文化。
2.沿长城民间工艺及现状
(1)满绣
沿长城民间工艺,首先要提“满绣”。“满绣”是满族民间刺绣,俗称“针绣”、“扎花”,最初主要流行于满族人聚居的广大农村。秦皇岛沿长城地区满绣由于吸收了江南刺绣文化而独具特色:以红、黄、蓝、白四色为主调,辅以各种彩色丝线,参照图案上下穿刺织绣纹样。“满绣”的主体颜色和满族八旗的颜色一致,绣品集满族人民的粗犷和汉文化的细腻于一体,内涵丰富。图案以花卉、芳草、鹤鹿、龙凤等吉祥图案为主,绣品包括服饰、日用品、喜庆节令等。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寓意深刻,表达着沿长城各民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曾被称为“皇族刺绣”,是长城民俗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现今,已经极少有人知道秦皇岛“满绣”及其所承载的文化,这个辉煌的“皇族”刺绣已几近消亡,我们也只能从史料中窥见它苍老而娇美的容颜。
(2)剪纸
秦皇岛沿长城剪纸艺术与众不同,他既不同于南方剪纸精美细腻的刻画,又不同于北方剪纸的粗犷有章法。它以简练的刀法,夸张的造型,流畅的线条为造型基础,一剪一纸,心随意转,剪到花成。或独幅,或对偶,或成辐射状。内容多取材于神话传说,古代戏剧,民间故事或以消灾辟邪为内容,饰以福、禄、寿、喜字花边。这个曾经妇孺皆能,遍布于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的民俗艺术也已近失传。
(3)烧造和泥人
在长城文化中,烧造文化无疑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先有烧造而后有长城。横山遗址的卷云纹加贝大圆瓦当,历经千载而依然铮铮铁骨的长城砖,王家大院老屋精美的屋檐,还有不可思议的捏泥人技艺,无不显示出烧造艺术的高超和精美。而这些悠久的传统民俗文化也和庄河的老宅一样,渐渐被人们所遗忘、丢弃。
3.沿长城节日习俗、婚俗礼乐与饮食文化的调查与现状
山海关其特殊的军事防御性质,使得沿长城地区属于多民族聚居地,各民族的文化、习俗与当地文化相互交融渗透,形成长城地区居民特有的民俗文化。无论是节日习俗,服饰饮食,还是婚丧嫁娶、礼乐,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如正月初八、十八、廿八家家户户走“顺星”,四月十八的姜女庙庙会,四月廿八的三清观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传统文化和风俗已渐渐消失,只残存在老人们的记忆中了。
这些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缺失与消亡,固然是历史发展、社会进步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但是,任何一个民族的存在,是因有其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存在。长城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和精神的一部分,沿长城民俗文化是长城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开发、保护和传承沿长城民俗文化是长城文化保护的一部分。
三、沿长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长城及长城文化的现状,最重要的不是开发,而是保护。在保护与抢救的前提下,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发掘,而不是进行营利目的破坏抢劫式的开发。
1.全民动员,确立保护和抢救民族文化遗产意识
长城及长城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全民族的责任和使命。应该把这个观念渗透到每个人的心中,使民众从意识和行动中自觉地行使保护与传承的责任。如在中小学开展民俗文化课堂;政府扶植民间传统手工艺的发展,恢复庙会等传统的民俗活动,边恢复,边发掘,把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与民俗保护与发掘联系起来,做到保护,发展。传承的共赢。
2.加强长城沿边老民居的保护与发掘
新的不一定就是好的。长城沿边老民居是长城历史的见证和记录,灰黑的青瓦,残破的断墙,斑驳的木门和古老的石鼓是长城文化的一部分,它记录着中国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流、融合,饱尝了历史浪潮的冲击和雨雪风霜的侵蚀,是我们祖先智慧、文化和精神的体现与传承。尊重与保护他们,是我们对祖先、对自己的尊重。失去的永远无法回来,对现存的古民居的抢救与保护,是我们当下刻不容缓的责任。山海关古城、庄河、界岭口那些残存的老房子,是祖先看着我们的眼睛。
3.以长城为主线,开发沿线的风土人情,历史故事,特色产品,生态景观,总体规划长城旅游文化
长城保护不是一个工程的概念,而是用工程的手段做人文的东西。同样,长城民俗文化的开发不能仅限于单纯的实际的现实经济效益,而重点在于她悠久的历史,沧桑感和丰富的美学文化底蕴,在现阶段,最重要的还是保护,只有尽最大可能的把这条巨龙保存下来,才有可能开发和利用。
参考文献:
[1]沈朝阳.秦皇岛长城.方志出版社,2002.
篇13
一、民族旅游和民族文化的内涵
(一)民族旅游
根据国际著名旅游人类学家、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科恩教授(Erik Cohen)的定义,民族旅游是:(1)观光旅游的一种变体;(2)其目标所指的人群在自己居住的范围内不完全属于该国政治或社会意义上的主体民族;(3)由于在自然生态和文化特性方面的与众不同,这类人群便被贴了旅游性标志。换句话说,民族旅游就是把古雅的土著习俗以及土著居民包装成旅游商品以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是以少数民族文化为特色的观赏、娱乐、商品及服务。民族旅游是一种典型的文化经济,以经济为基础,以民族传统文化为灵魂。
(二)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是指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是指各少数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建筑、饮食、服饰、娱乐、节庆等物质文化,也包括传统习惯、礼仪、宗教、公共道德和价值标准等精神文化。民族文化是一种集体性的文化积淀,是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产生于民间,传承于社会,是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二、我国民族旅游开发现状
我国大多数民族旅游资源还处于尚未开发或未得到完全开发利用的状态,民族地区的民族旅游将是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更加具有吸引力,也更能体现出中国旅游业的特色,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传统的观光旅游、休闲旅游等已不能满足游客返朴归真,探本溯源,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因此,民族旅游开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我国西部地区的一些省份已率先对基于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进行开发,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民族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一)民族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的积极影响
1.促进民族社会文化的交流。文化交流是文化得以发展的前提,民族旅游为增进少数民族地区与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文化交流创造了机会。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一大批不同种族文化背景的人来到旅游目的地游览、观光,与当地居民交际沟通,旅游者承载着所在国家和地区即客源地的语言、服饰、行为、方式、思想观念等一系列可见和不可见的文化元素来到异地他乡,是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在不经意间将自己原有文化带到了旅游地,影响了当地居民,扩大了当地居民的文化视野。
2.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接待外来旅游者的需要,民族地区原先几乎被人们遗忘了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又得到开发和恢复。传统的手工艺品因市场需求的扩大而得到了发展,传统的音乐、戏剧、舞蹈等受到重视与挖掘,长期濒临湮灭的历史建设又得到维修与管理。这也促使当地居民对自己民族文化进行再认识,使那些由于时代的变迁而失去了使用价值的民族传统文化也能转化其生存方式和用途而继续传承下去。
3.加速民族文化世界化的进程。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在购买、消费商品化的民族文化时,附在民族文化旅游商品内的文化观念也在旅游者接受的过程中被结合进他们的观念系统,从而扩大了民族文化生存的空间,使一些不为外界所知的封闭的传统文化显现于一种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中,显示出新的价值,甚至使一些发展前景堪忧的民族文化因素也重新获得了生存的机会。
(二)民族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的负面影响
正如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利弊两重性一样。旅游活动的开展,在促进民族文化复兴的同时,也给当地的传统文化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旅游给传统文化带来的影响较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更为广泛、更加深入。
1.传统的民族文化内涵被同化。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因居住在较偏僻的地方,保留了更多的该民族的传统文化。这种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对旅游者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随着民族旅游的开发,在异族异地文化的强力冲击下,接待地独特的民族文化和风情有可能逐渐被冲淡、同化甚至消亡。如中国少数民族汉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他们过汉族的春节、端午节等,穿轻便灵巧的汉族服饰,甚至一些民族村寨、民族城市也丧失了民族特色。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内涵日益与外界趋同,旅游地吸引力也日益减弱。
2.民族文化舞台化、商品化。由于民族地区经济落后,当地居民文化水平较低,在旅游商业运作中,为了满足旅游者求奇的心理,旅游开发商往往以现代艺术形式包装民族文化,将其舞台艺术化,使民族文化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内涵。如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一些旅游开发商在开发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时采取一些庸俗化的举措,在某种程序上亵渎和歪曲了原有民族文化的纯朴性。
3.传统文化价值观退化。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虽然各少数民族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很大,但各民族仍有共同的价值观,如热情好客、忠诚朴实、吃苦耐劳、重义不重利等,民风十分淳朴。但是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游客的大量涌入,有意无意地带来了各自不同的价值观,引起了以往相对封闭的接待地居民价值观念上的急剧变化。其中也有进步的积极因素,但也引起了当地居民传统文化价值观的退化甚至遗失,从而导致一些诸如传统失落、道德失范的现象发生,极大地损害了接待地原本良好规范的旅游氛围。
4.民族文化遗址、遗迹被破坏。客观上旅游会对旅游地的历史文化遗址遗迹造成损害,如照相机的闪光灯、游客的汗水、呼吸及指印等都会使庙宇中的壁画和雕像受到腐蚀,成千上万游客的脚步可以磨平任何建筑地面上的精美图案,再加上一些游客的不检点行为,如乱涂滥画、乱砍滥挖,使历史文化遗址遗迹伤痕累累,不堪负重。还比如我国的万里长城在开放过程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给修复带来了极大困难。
四、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的和谐关系
民族旅游开发不只是一个旅游产业、旅游市场方面的经济问题。在把民族文化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时,必须意识到民族传统文化首先是特定民族生活方式的集中表现,是民族个性特征与独特精神的重要表征,是民族情感和愿望的载体,其次才是可供展示、出售的“民族旅游产品”。因此,开发民族旅游绝不能仅注意其经济方面的价值与功能,更要高度重视民族文化在传承民族精神、维系民族道德传统、增进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凝聚力等方面所承载的文化功能,这是民族旅游开发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所以必须重视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的和谐问题。
(一)民族文化的“传统”与“当展”之间的和谐
民族文化的“传统”与“当展”之间的和谐其核心在于对民族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与开发。不管是采用何种方式和形式,都应该符合特定民族的文化特质和民族文化当代的发展方向,绝不能为了一味追求旅游市场吸引力而不加选择地肆意开发。民族旅游开发必须有利于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当地文化生态环境的优化,有利于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旅游者的消费权与民族地区居民文化发展权之间的和谐
民族旅游资源开发旨在吸引旅游者,但是必须尊重和保障民族地区居民的包括“文化意愿”、“文化利益”、“文化表达权”等在内的文化发展权。
民族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包装必须征求该民族地区人民的意愿,对民族文化中任何内容的公开化展示与出售,都不应造成对民族文化内涵的损害与剥夺,不应在满足旅游者文化消费需求的旗号下、在商业资本与权力政治的双重压力下武断地侵犯或剥夺民族地区人民的文化。
(三)必须保障当地居民的利益
当地的少数民族群众是负载有特定文化内涵的民族旅游产品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发展民族旅游带来的一切收益的分配应当保证当地居民的应得利益。当前,我国许多民族旅游开发中虽然也强调了当地的少数民族居民的应得利益,但由于居民参与面不广,参与层次低,参与效益有限,大量的旅游利益从居民身边流走,有的民族地区和居民甚至成为外来强势集团的“摇钱树”,由此引发了各利益主体矛盾冲突、产权纠纷、开发无序,导致资源破坏和旅游地形象受损,极大地影响了民族旅游的健康发展。相反,如果当地居民的利益得到了保障,管理者协调好与当地居民的利益分配关系,那么对促进民族旅游的开发、发展是极其有利的。如桂林“印象刘三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印象刘三姐”中的表演者都是当地的居民,这里的居民不仅不排斥这一节目,而是积极踊跃的参与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参与者能获得不少的报酬。因此,必须保障当地居民的利益,才能促进民族旅游的开发和发展。
(四)加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民族地区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
民族旅游的兴起,使民族地区居民意识到他们平常的生活内容可以成为赚钱的资源。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他们会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旅游产品生产”,但这种自发的旅游谋利冲动若得不到科学引导与调控,往往会与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文化当展发生冲突,因此要加强民族传统教育,增强民族地区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
(五)实现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的和谐,必须对政府、开发者、旅游者、当地居民等各个方面有所要求与制约
政府对民族地区民族旅游的发展不能只把注意力放在创汇、创收和解决就业人数等经济方面的效益上,仅考虑其产业和市场层面的问题,而是必须把民族旅游发展与民族文化变迁、社会转型与整合等问题联系起来综合考虑。政府的民族旅游开发理念直接影响甚至制约着开发者、当地居民天然的旅游谋利冲动。应通过由民族文化专家、文化人类学家参与制定的着眼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民族旅游开发规划,对民族旅游开发利益相关者的行为进行有效引导与调控,引导旅游发展朝着与当地社区和谐一致的方向发展。而在旅游者层面,应大力提倡“尊重一理解一融入”这样一种民族旅游新理念,培育健康的民族文化旅游心态,摒弃居高临下的审视、肆无忌惮的窥视等心态,倡导对民族文化进行平和的探索和小心翼翼的探询,真正成为民族文化的欣赏者而不是民族文化的骚扰者和入侵者。
民族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的发展确实带来很多积极的影响,但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要实现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的和谐,即要保持民族文化旅游的健康发展,抑制其负面因素,真正把民族旅游开发当作民族地区文化、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只是作为发展经济的途径与手段。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的和谐最终目的是,使民族旅游地居民由于享受到文化开发与发展的成果而乐于参与旅游开发中的文化创造和文化生产,使民族旅游地的文化生态环境得到整体上的优化,使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群,现代旅游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影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