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金融档案管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1 银行卡犯罪表现形式多样,呈现出复杂性。目前,银行卡犯罪既有窃取、买卖银行卡信息犯罪,又有伪造银行卡、盗刷银行卡犯罪;既有非法套现、恶意透支犯罪,又有短信诈骗犯罪,渗透到银行卡产业从申领、使用到发卡、管理的各个环节,涉及罪名也涵盖了伪造金融票证罪,信用卡诈骗罪,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和非法经营罪等多项罪名。
1.2 点多、线长、跨区域流窜作案,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为逃避打击,犯罪分子往往利用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通讯手段和资金支付结算方式等,跨区域流窜作案,使受害人很难及时发现自己被侵害,也给公安机关的打击带来很大困难。不少犯罪分子在甲地盗取银行卡信息,在乙地制作伪卡,在丙地等数地盗提资金,一些犯罪分子甚至在境外遥控指挥境内人员作案,手法多样,手段隐蔽,使人不易察觉。
1.3 犯罪手法狡猾多变,具有隐蔽性。从公安机关已破的银行卡犯罪案件看,既有通过传统的刷卡类交易实施犯罪的,也有通过网络购物、电子机票订购等新兴的无卡类交易进行犯罪的;既有通过偷窥、在ATM机上加装盗码器等手法盗取银行卡信息的,也有在网上设置木马程序等手段窃取银行卡信息的。
1.4 犯罪专业化、团伙化程度高。此类犯罪熟知银行卡设计上的缺陷,并具有一定的电脑专业知识,作案以3至4名成员的小团伙犯罪为主,团伙成员分工明确,有专人负责电脑操作和假卡制作,有专人负责放哨望风,有专人负责ATM机上安装读卡器和针孔摄像头窃取持卡人相关信息,有专人负责在ATM机上取钱或持卡刷卡购物。
2 银行卡犯罪的类型
目前,全国至少有数以万计的人参与银行卡的伪造、盗刷、非法套现等违法犯罪活动,主要围绕着真卡、伪卡和机具展开,这三者环环相套。真卡是指骗取真银行卡、洗钱、恶意透支等,伪卡就是伪造银行卡,机具主要指利用POS机和ATM机窃取卡信息、变现、套现等。目前,利用POS机和ATM机作案约占银行卡犯罪涉案金额的90%。
具体来说,常见的银行卡犯罪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恶意透支犯罪。利用信用卡可以透支的功能进行恶意透支,然后潜逃、隐瞒身份以逃避催收、还款责任。
二是骗领信用卡犯罪。冒用他人身份证明申领信用卡,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身份证明申领信用卡,提供虚假的财产状况、收入、职务等资信证明材料,向银行骗领信用卡,实施妨害信用卡管理犯罪活动。
三是伪造信用卡犯罪。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伪造信用卡,进行刷卡透支、消费、套现等信用卡诈骗活动。
四是利用ATM机犯罪。在银行ATM机插卡口上安装读卡器和储存器,同时,在输密码键盘上方挡板安装针孔探头和MP3、MP5小盒子,窃取他人银行卡信息资料,之后,“克隆”银行卡进行盗取。
五是非法套现犯罪。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具(POS机)、网上交易、电话支付等方法,以虚构交易、虚开价格、现金退货等方式,向信用卡持有人直接支付现金,或者职业从事信用卡套现中介业务,实施信用卡套现非法经营犯罪活动。
3 银行卡犯罪的防控
针对日益复杂的银行卡风险管理形势,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公安部和国家工商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银行卡安全管理 预防和打击银行卡犯罪的通知》。金融机构要全面落实四部委文件要求,严格和规范金融档案管理工作,防范、监测、打击多管齐下,对银行卡违法犯罪行为进行防控。
3.1 银行卡犯罪的预防
3.1.1 切实规范银行卡发卡行为。认真落实银行卡账户实名制,充分利用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验证客户身份信息,确保申请人开户资料真实、完整、合规。控制信用卡发卡风险,根据申请人的资信状况,合理确定授信额度。对申请首张信用卡的客户,采取亲访亲签制度,不允许采取全程自助发卡方式。申领信用卡必须由本人持身份证原件亲自办理,不允许其他个人代办;个人他人办理借记卡的,必须同时留存人和被人的身份资料;单位员工集体开立的借记卡账户,须员工本人持身份证原件到网点办理激活并当场修改密码后方能正常使用。
3.1.2 强化对受理市场的风险控管。严把特约商户准入关,落实特约商户实名制,充分利用联网核查身份信息系统、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中国银联银行卡风险信息共享系统等核查方式,核实商户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个人身份,了解商户的经营背景、经营范围、资信等。认真做好特约商户信息登记工作,建立健全对特约商户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控制度,对有受理伪卡、盗录信息、套现、欺诈行为的商户,暂停或终止其银行卡交易。
3.1.3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持卡人的防范意识。金融机构要广泛利用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宣传银行卡犯罪的防范常识。例如,提醒公众妥善保管好自己的银行卡和身份证,避免被人冒用身份证申领信用卡。对可疑的语音电话、手机短信或电子邮件不要回应。在ATM机上取款或刷卡消费时,要注意观察机器上是否有多余的装置或摄像头;输入密码时应注意遮挡,并保持银行卡时刻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发现机具可疑情况和“吞卡”等异常情况要及时报警,切勿相信机具上张贴的“故障电话”,不给不法分子任何可乘之机。树立合法使用信用卡意识,切勿参与非法套现活动,珍爱信用记录;配合公安机关侦查取证。
3.2 加强银行卡交易监测和使用管理。钱学森曾经说过:“管理问题归根结底是技术问题。”发卡机构应积极采用新的技术手段,研究、建立有效的信息安全防护系统,保护持卡人信息安全;建立和完善银行卡交易监测系统,建立持卡人主体交易信息数据库,实现对持卡人信息的风险防控。对同一持卡人大量办卡、频繁开户销户、短期内资金分散汇入集中转出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发现并进行反洗钱报送。对有疑似套现、欺诈行为的持卡人,发卡机构可采取临时锁定交易等措施,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对确认存在套现、欺诈行为的持卡人,发卡机构应采取止付卡片、追索欠款等措施。发卡机构要将相关银行卡风险信息及时报送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并积极报送中国银联银行卡风险信息共享系统,充分利用共享机制进行风险防控。
3.3 依法严厉打击,震慑银行卡犯罪行为
3.3.1 加强银行卡相关法律建设。依据发达国家信用卡业务发展的经验,加强有关金融交易的立法,利用法律明确持卡人及银行的权利与义务,明确利用信用卡犯罪、违约的概念及范畴,明确违约的责任与处罚等,是保护银行利益、防范个人信用风险的根本保证。以信用卡业务较为发达的美国为例,关于消费信贷和信用卡的相关法律有:《高利贷法》、《贷款实情法》、《公正信用记账法》、《信贷机会均等法》、《公正资信报告法令》、《公正索回债款行为法》等,这些法规对信用卡业务的规范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在信用卡立法方面还存在很大的空白区域,因此,要进一步完善银行卡相关法律法规,为打击银行卡犯罪行为提供法律保障。
篇2
以制定国家利率政策来说,我们可以从档案信息中,通过分析了解其变化情况,预测其发展趋势,掌握和调节全社会的消费、经济结构和市场供求。从而发挥金融信息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例如,1998年原人行海南省分行根据人总行的决定,对无力支付到期债务的海南发展银行进行了关闭,为了防止社会上出现挤竞现象,出现不安定的社会因素,查1992—1998年以来人总行颁布的利率情况,制定了相关的规定保证支付存款的正常运行,维护了海南金融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二是决策性。人民银行在日常的工作中形成的文件资料具有很强的专业特点和操作性。可以充分发挥和利用,随时向领导及有关部门提供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资料,使之成为领导决策活动的参谋。例如,建省后,海南的典当行开始兴起,由于典当行的主管机关及批设、管理混乱的局面,造成海南的典当行迅速膨胀,到1995年海南典当行达到300多家。这种管理无序、扰乱金融秩序的现象,潜伏着金融的风险。原人行海南省分行领导根据档案室提供的信息:即人总行关于典当行的金融信息机构属性及人行分支行的管理职责后,决定对全省典当行机构进行整顿,将不符合条件的典当行机构撤销或合并,并经人总行批准保留符合条件的典当行,使海南的典当行从300多家减少到100多家,消弱了金融风险。同时为了规范典当行的管理,行里还制定实施了《海南省典当行管理细则》使我省典当行动作有规可循,有章可依。
二、金融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为其他领域的经济建设发挥了凭证的作用。
人民银行在日常的工作中形成了大量的档案信息,并真实地记载和反映了在开展金融业务以及管理工作中积累的文字、数据、图表等综合材料的内容,这些档案信息不仅有潜在的使用价值,而且有重要的现实作用。主要表现在:社会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我们档案室努力挖掘档案信息资源,在处理经济案件、民事纠纷等方面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便是一个证明。
1、利用档案调解贷款纠纷。1995年11月海南怡丰房地产开发公司向琼海市乔泉信用社贷款200万人民币,还本付息的时间是11个月。贷款期满后,怡丰房地产开发公司没有按时归还借款,琼海市乔泉信用社在多次催促未果的情况下,上诉法院,要求裁决。乔泉信用社委托华合律师事务所赵军律师就贷款纠纷一案到我们档案室查阅有关文件。我档案室根据案情为其提供大量证据和法律依据文件。经过二审开庭审理达成了协议,琼海市乔泉信用社同意调解为按原期限推迟一年,罚息减少。此案为怡丰房地产开发公司和乔泉信用社挽回了经济损失。
篇3
数字档案馆具有馆藏资源数字化、信息组织与传输网络化、服务范围扩大化、信息资源共享化、信息检索便捷化等诸多特点。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高校建立数学档案馆势在必行。信息数字化能够使档案管理更加现代化、档案电子及信息查询更加便捷等。而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作为数字档案馆的基石,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数字档案馆的大多数服务都是建立在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之上的。
所谓系统,就是在一定条件下,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并具有特写功能的有机整体。从一般意义上讲,系统由输入、处理、输出、控制与反馈的四个基本部分组成。在系统理论中,系统分析是指对系统性能的理解。系统最佳化是系统设计成综合的内容。系统工程即用教学方法进行系统分析或优化,把传统的组织管理工作总结成技术并使之数值化。用系统工程来分析系统问题是比较科学的,利用系统工程这门学科的概念和原则,来进行人事组织管理方面的工作,是实现人事管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
河北金融学院学生综合信息档案管理系统开发,对学生端口的服务进行了增加,学生不仅可以方便的查看自己的成绩单,还可以打印出自己的成绩单,也可以直接查看自己的档案信息。对于管理员而言,实现了批量导入的功能,方便管理员管理。
一、河北金融学院学生档案系统可行性分析
河北金融学院学生综合信息档案管理系统采用的环境是MySQL,MyEclipse和tomcat6.0,需要的技术是JAVA,JSP,SSH开源框架的开发。JSP对于在Web应用中集成JavaBean组件提供了完善的支持,SSH开源框架,分为action层,Dao层,pojo层和service层,他们各个层控制和执行属于自己范围内的功能,彼此之间互相调用。本系统的页面是JSP页面,只有在登陆的时候用到了静态页面的特效。同时作为一个开发人员,需要熟悉JDK和JRE的路径配置。由此可见,该系统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系统的开发基于本人对程序开发以及学生的实践学习而来,无需资金投入,并且系统开发过程投入的成本不高,因此经济上是可行的。
二、河北金融学院学生档案系统功能设计
通过对目标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做出了河北金融学院学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总体规划,这是全面开发系统的重要基础。在对河北金融学院学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全面分析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出河北金融学院学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总体规划。
1.院系管理模块
院系管理模块包括了院系的浏览,可看见院和系的浏览。院系的添加,在添加的时候对其进行了一下限制,就是所添加的系必须从属于已经存在的院,在添加系的时候不可以手动输入院的名字。院校的添加,就是单纯的增加一个新的院。
2.学生信息管理模块
此模块的信息并非是学生信息的全部,其和学生的信息放在一起才是学生信息的全部。在这个部分实现了图片和论文的上传,而且还可以对上传的论文进行下载。实现的时候,强制了上传的论文的格式为“.zip”的形式。这个模块的信息显示的时候,不是单一从数据库中一个表调出来,而是分为几个表一起调出来,其满足的条件就是所调的表中的studentID和im_student_info表中的fid一致。
3.课程管理模块
这个模块的信息是针对课程而言,对所开的课程进行了一个大体的浏览,为了方便显示学生的英文成绩单,在新添课程的时候,要求输入该课程的英文名字。同时可以实现对课程的查询,其中部分查询是模糊查询。
4.成绩管理模块
此模块单纯的就是为了管理学生的成绩。其中管理员模块实现了密码的修改,数据的批量导入。而且为了方便,把每页显示的信息显示数设置成一个固定的数值,存放在util下。
三、河北金融学院学生档案综合系统的实现
1.数据批量导入
在batch.jsp的页面对其上传的页面进行的编辑,同时调用
s:form action="uploadExcel.action",当点击上传时,BatchAction.java类控制上传:
"application/vnd.ms-excel"是控制上传的数据必须为excel表格。
InputStream in=new FileInputStream(upfile); String uploadPath=ServletActionContext.getRequest().getRealPath(UPLOADDIR);
String fileNewName=new Date().getTime()+"_"+this.getUpfileFileName();
File uploadFile = new File(uploadPath, fileNewName);
OutputStream out = new FileOutputStream(uploadFile);
然后执行读文件,读文件的时候是一条循环的语句,然而令循环的语句中的i从1开始,因为excel表格中第一行是属性。把数据读进来后先对其进行数据类型的转化,即实体化,然后把数据封装成对象。同时注意了在转化数据类型时,注意double和string的区别,而时间一般为data。在把数据封装成对象时,和其在service层对应的类是相关联的,注意大小写的问题。最后保存在数据库中。
2.课程查询服务
这是一个模糊的查询,令选择框为其赋的值为selectvalue。当你没有选择查询的条件时,selectField的值为0,当你对其赋值后。并在value中给予其值。点击查询后,就会让dao层的数据库进行查询。if("3".equals(selectField.trim())){
hql += (" where imc.chiName like '%"+selectValue.trim()+"%'");
}
这里的3代表着课程的中文名称,因为是模糊查询。所以用like进行查询。
最后通过service层的classservice.java中的getAllCount,返回其查询的值。
资助信息:保定市科技计划资助项目(11ZC001)。
参考文献
篇4
近年来,各级金融部门对档案工作都比较重视,在人、财、物上予以重点倾斜,并且注重从上至下的金融档案管理考核与升级,使得档案管理工作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是,随着以办公自动化、金融信息化为核心的新一轮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金融部门的档案管理工作已明显滞后于金融工作的要求,强化数字金融档案建设已成为数字金融过程中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金融档案信息具有自身的特点:一是政策性。国家颁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金融法规、金融政策等文件,有很强的行业指导和法律制约作用。以制定国家利率政策来说,我们可以从数字金融档案信息中,通过分析了解国家利率政策变化情况,预测金融发展的方向,掌握和调控整个社会的内在消费、经济产业结构和社会市场供求,进而发挥金融信息对社会经济和经济社会的宏观调控作用,因此,数字金融建设的重要性日趋彰显。
现就数字金融档案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作一些探讨。
1 数字金融档案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数字金融档案管理方法滞后。一是金融电子档案文件凭证作用缺失。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金融部门已全面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工作中形成的电子文件也已经开始作为正式文件使用,长久以来使用的纸质和拷贝的文件只是作为工作中的辅文件。但是,各部门在开展金融工作中形成的各类文书并未加盖电子印章,电子文件的凭证作用受到置质疑,致使很多重要的文书依然只能以纸质而不能以电子文件形式进行传递并保存。二是草稿电子文件管理失当。金融部门已基本应用办公自动化软件进行起草、处理公文,经过有关领导审阅和反复修改后,传送的文件基本上是最后的正式文件,也就是说的定稿。原始的草稿文件大部分被修改后的电子文件覆盖,历次修改稿并未纳入档案管理范畴,而归档文件都是领导签发的正式文稿,使得一些具有许多重要修改过程信息的草稿电子文件被随意删除。
1.2 缺失数字档案建设理念。金融机关信息化建设意识较强,近年来投入大量精力开发各类金融管理软件,但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却相对较少。尤其在数字金融建设发展规划时的制定时,未将数字档案管理纳入规划中。使得金融档案管理无法真正介入数字金融全面规划和系统建设中,从而造成数字金融档案管理在制度上、管理模式上、服务理念上的盲目、无序和滞后。
1.3 数字金融档案管理安全性差。一是在采用办公自动化系统时没有考虑到电子文件的归档,或者有的尽管考虑到了,但设计也不全面,立卷归档时非常的不方便。或者只是简单的生成电子文件,也就是说只设计了逻辑归档功能,无法进行传输对接。只能把相关的文件目录移交到档案部门使用的服务器上,而没有进行相关的备份或者下载到可脱机保存的一些载体上,从而导致产生的电子文件有丢失的可能。二是档案管理软件与金融软件无法对接,档案管理部门难以建立完整的金融电子档案。而现行的金融管理系统时刻面临全省甚至全国范围内的重新整合,新系统所处的开发平台与老系统肯定不一致,在整合时,一旦出现新、老系统难以对接的问题,数据传输就极有可能受阻,经过多年努力逐步完善的金融信息数据极有可能混乱或丢失,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
2 数字金融档案建设的建议和措施
数字金融档案建设是金融事业发展的一次重大变革。作为重视信息化建设的金融部门,更应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进一步加大对数字档案建设的投入,加强与档案业务指导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充分考虑金融部门档案管理的需求,共同研究、提高数字金融档案建设水平。
2.1 建立与数字金融相配套的金融档案管理系统。我们应要意识到金融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选择与开发的重要性,将金融档案管理系统与金融管理系统相衔接,做好模块的设计、档案的分层管理、循序渐进,对传统的档案收集、整理流程、方式方法进行重新构建,完成软件管理适应数字金融管理的全面性、系统性、兼容性、规范化的档案管理要求。加快建立金融系统数字档案管理的步伐,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金融管理法》的要求,制定完善的数字金融档案管理的办法,在金融系统内部建立专业的金融档案管理队伍,对数字金融档案进行专门的管理、专业的维护和便利的提供利用,充分发挥数字金融档案的作用,为金融管理和领导决策提供优质服务。
2.2 加强金融档案数据库的海量建设。金融部门应按照国家有关文件材料归档规定,在管理制度建设上,在技术设计上充分做好兼顾,确保金融档案数字建设的的安全,确保金融档案数据库建设的的安全。一是建立完整准确的原始数据库。这就要严格把握好金融档案数据来源的准确性,保证数字金融档案数据与纸质材料的内容相一致,这是数字金融系统建设先决条件。其次,文件归档要严格实行“两套制”进行,即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同时保存。基层金融部门的重要信息数据,在草拟、修正、审批和汇审、甚至签发、分发、归档的每一个部分,都是金融管理的一部分,具有很高的保存价值,是档案原始记录的唯一依据。此外,要做到金融档案数据库的安全万无一失。
2.3 建立数字金融档案管理中心。建立数字金融档案管理中心,对整个系统的各类业务档案实行统一的领导和管理、采用分类存放与集中保管相结合的充分发挥综合利用的方法,从而做到管理严格、检索快捷、查询顺利、利用方便、效率彰显。数字金融档案管理中心坚持统一领导,纳入机要保密重点部位。合理配置人员。金融档案的特点之一,是专业性较强,因此档案人员的配备还需要一定金融专业水平的人员,业务上必须接受档案中心的业务技术指导,形成统一领导下的松散组织,做到散而不乱,散中有序,以形成数字金融档案工作各自独立又集中统一,能自成一体又能自我完善的高效的数字金融档案管理机制。
2.4 建立高素质数字金融档案执法网络队伍。建立高素质数字金融档案执法网络队伍,是做好数字金融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数字金融档案执法人员与其它档案工作人员一样,要有旺盛的精力、满腔的工作热情,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热爱自己的事业,要爱岗敬业,不为自己所从事平凡工作而后悔。同时,要培养数字金融档案工作者的较高的政治素质和道德文化修养。此外,数字金融档案工作者还要努力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其他相关的法制法规。本着事实清楚,程序合理的原则,认真做好规范档案工作行为,不但要做到知法、懂法、更要做到守法和用法,严格依法行政,大力开展依法监督的力度,增强档案法规的可操作性。因此,立足于强基固本,建立高素质数字金融档案执法网络队伍。
2.5 建立数字金融档案备份建设常态化考核制度。数字金融档案备份是将电子档案数据以载体的物理形式进行的。备份时必须做到所备份的档案材料数据具有与原件的一致性。应详细记载档案所形成和处理的原始记录、凭证记录的元素。在数字化过程中要同时开展备份工作,这样才能保证金融档案资源的安全性,以及充分发挥资源的整合功能。要将数字金融档案备份建设常态化进行全面的宣传,要将在工作中形成的档案材料随办随归的同时立即进行备份的工作工作方法作为考核制度。
2.6 发挥数字金融档案服务功能作用。定期利用金融档案举办展览活动,提高数字金融档案服务功能作用。档案展览是资政育人最好方法、是宣传数字金融的重要手段,是数字金融档案的宣传展示,是金融历史轨迹的再现,是档案功能发挥的集中体现。金融部门应定期举办金融工作档案展览活动,并将其作为常规性工作任务。以地区为单位,每3-5年整合一次档案资源,举办一次金融档案展览,向社会宣传金融管理工作的成果。通过举办展览,让社会了解金融档案,认识金融档案,以进一步提升金融档案工作的地位,扩大金融管理工作的影响。通过开发利用金融档案,为金融管理提供科学分析正确决策的重大依据。
数字金融档案建设是一项任务重而且工作量极大并且又是十分具体的工作,数字化建设不只是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也不能单凭一些专业人员就能达到,不但需要所有档案人员的积极参与和全力配合,更需要各级金融部门对档案工作的重视,在人力上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总之,数字金融档案建设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杨冬权.在档案与电子文件登记备份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篇5
广东金融学院从全方位对电子档案管理进行分析并做好技术研究,并重新梳理电子档案归档流程,建立和完善电子档案归档体系,设计一个操作性较强的电子档案收集与移交规范,把电子档案移交与接收纳入到电子档案管理的全局当中,并在研究过程中,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尤其考虑到电子档案管理所涉及的各种技术问题,把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知识积累放在了重要位置,以图做到科学收集、管理、利用、检测和保护档案,也为档案人员提前介入电子文件的形成阶段,做到有效监控各部门电子文件形成、电子档案归档工作做好技术储备。
一、建立完善的电子档案移交和接收体系
广东金融学院在充分分析电子档案产生及管理的各种影响因素,重新梳理电子档案归档流程,建立了完善的电子档案移交和接收体系。电子文件的有效管理不能依靠一项或几项规范而需要一个科学、完备的规范体系,而规范体系也不是单个规范的简单相加。这就从客观上要求制定规范既不能“想当然”,也不能仅满足于对当前实践需要的“应付”。简单地按照“需要一个,制定一个”的思路往往会导致规范制定的滞后、规范作用削弱、规范之间协调、配套性差等诸多问题。
二、建立了部门采集档案的功能模块
广东金融学院档案馆在设计档案管理系统的时候,增加了向部门采集档案的功能,按照要求,学院各部门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档案馆移交档案,图1为系统采集截图:
这里采集的是各部门以其他形式产生的电子档案,OA系统产生的电子档案直接由系统抓取,图2是系统向OA抓取电子文件:
三、建立功能强大的采集审核模块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档案材料退回重新整理后再提交归档:图3是审核功能截图:
四、建立电子档案检查、隔离中心
在这个中心首先要确认所有需要移交的电子文件和对应的文字材料是否移交齐全,避免遗漏。其次,对照同时移交的原始文字材料检查这些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然后对这些电子文件材料进行病毒或其他问题的检查,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它需要借助一套专业设备来完成,这套设备完全处于独立状态,即不与任何其他档案信息网络相联结,这种独立运行的环境可以使那些电子文件所携带的病毒或问题被检查并解决时,不会影响和破坏档案馆保存的其他电子文件。最后,每一条检查完的电子文件都要被同时转换成两种文件格式,一种保持其原始状态,称作“原始记录版”,另一种是归档用的,被称作“规范化格式版”,即经过规范化处理后被档案馆(室)长期保存的新的数据格式。目前以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ASC11码)作为文本文件的标准代码,用这种代码存储的文件成为“纯文本文件”。这类标准形式可以被不同系统所识别,不管什么电子文件用什么软件产生的都可以识别。
五、强化档案信息管理员的整体素质
篇6
首先,提高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是高校职业道德建设的组成部分。高校职业道德建设是高校办学发展的重要任务,高校职业道德建设状况关系到学校整体风气和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高校要从整体上提高教职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使全体教职人员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学生、奉献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在高校信息决策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不仅关系到档案工作的质量,而且关系到高校信息决策的水平。因此,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对于推进高校职业道德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其次,提高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是高校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推进,使高校内部收入差距日趋明显。这就导致了档案管理人员在思想意识和行为上存在的问题日趋突出。比如,在观念上强调个人意识,追求个人利益和重视个人价值;在行为上,以自我为中心,用金钱来衡量自己工作的价值,把名和利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在思想上,缺乏敬业精神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对自己的得与失斤斤计较;在业务上,缺乏钻研业务的干劲,不思进取,等等。这些现象和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高校办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因此,提高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不仅能够使之确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不断进取、服务学校、奉献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而且有利于部门形象的提升,使档案管理在办学发展中的作用更为有效地发挥出来。再次,提高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是档案管理技术进步的客观要求。信息时代,档案的载体形式、种类、数量、用途和管理方式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以互联网、计算机为代表的新的“书写”技术、存贮技术和信息传输手段,在行政管理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这表明档案文件的数量在日益增多,档案载体正在从传统的纸质档案和少量的声像档案向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并存的方向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子档案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多,这些都是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所不曾遇到的问题。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档案的用途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信息时代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归根结底是需要有能力、有知识来解决这些新问题、面对这些新挑战、抓住这些新机遇的专业人才,因此,高校必须培养一支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档案管理人才队伍。
二、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职业素质现状
首先,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文化水平偏低。以北华大学为例,虽然档案管理人员不少,但是科班出身的高学历人员不多,鲜有精通档案管理业务者。就档案管理人员的学历构成来看,其中研究生学历占24.1%,本科学历占40.7%,大专学历占39.4%,大专以下占6.8%。这说明,高校档案管理人员整体文化水平较低,表现为缺乏创新意识,理论水平不高、学术意识不强,很多高技术和现代化工具使用率不高,无法适应信息化时代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低下的问题在民办高校表现得更为突出。在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只有专职档案管理人员两人(资产管理处一人、校长办公室一人),其中一人只经过简短的培训即上岗,另一人自上岗至今未曾经过任何培训,仅仅通过师徒式的传授就上岗了。在其他高校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当中,未受过专业培训的占40%,接受过基础培训的占50%,毕业于档案管理专业、受过系统教育的不足10%,即绝大多数档案管理人员都是“半路出家”,这就导致了高校档案人员的职业素质不是短期内能够得到迅速提升的。其次,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外语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多数档案管理人员缺乏基本的外语读写能力,因此涉及外文档案的时候,或者手足无措,或者需要借助翻译来进行,使学校的很多外文档案无法得到有效利用。特别是一些档案,由于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不高,使泄密风险大增。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改变了档案的存储和读写方式,这就要求档案管理者必须不断提高信息化技能。但是以北华大学为代表的地方高校,由于档案管理者知识结构老化,导致档案管理工作长期处于低水平徘徊状态。由此可见,高校必须下大力气提高档案管理者的职业素质。
三、提高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职业素质的思路
首先,高校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使之尽快熟悉、适应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技术。高校要从自身实际出发,积极开展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和交流工作,可以定期去兄弟院校进行参观学习,使其专业素质在学习中得到有效提升。基于此,高校要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开展在职进修,扩大岗位培训的范围和内容,使之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职业道德水平。高校特别要扎实开展档案管理人员的保密教育工作,做到不该看的不看、不该记的不记、不该听的不听。2017年秋季开学伊始,齐齐哈尔大学以校史馆面向全校开放为契机,加大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在开展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选送一批年富力强的档案管理人员进修档案管理专业研究生的课程,极大拓展了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提升空间。不仅如此,齐齐哈尔大学档案馆、校史馆每年组织形式多样的学习实践活动,敢于直面问题、敢于揭短,形成了人人熟知档案、人人善用档案的良好态势。其次,高校要建立健全竞争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在高校内部,由于档案管理工作看起来不如教学、科研工作重要,导致了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热情不高,其潜能没有充分发挥。因此,高校要采取有力措施改变这一状况,采取竞争上岗的方式,建立竞争机制,使档案管理人员产生危机感、紧迫感,不断激励档案管理人员“自发、自觉地去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高校要积极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在职称评定和业务考核过程中向档案管理人员倾斜,调度其工作的积极性。对那些业务成绩突出、职业素质高的年轻档案管理人才,学校主管部门要采取低职高聘的方式大胆提拔任用。高校要想方设法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最大限度提供拴心留人的环境,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再次,高校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档案管理人员自我提高的意识。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应采取走出去的办法,与地方图书馆、博物馆开展学习交流活动。2017年秋季学期伊始,齐齐哈尔大学组织档案馆、学校办公室的档案管理人员到齐齐哈尔市档案馆开展交流活动。为了达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目的,双方联合举办了岗位技能比赛,高校与地方档案管理人员同台竞技,相互取长补短,极大地激发了高校档案管理人员提升职业技能的意识,使之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自身职业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学校未来的发展。对于处于办学发展关键期的高校而言,如何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是有效发挥档案作用的关键。因此,高校要下大力气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上来,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建好档案、管好档案、用好档案。
参考文献:
篇7
一、当前人民银行基层行会计档案管理的现状
目前,基层人民银行会计档案的管理涉及会计、事后监督和档案管理等部门,基本职责分工如下:一是会计部门按照会计制度的要求装订会计档案,由会计档案专管员保管;办理会计档案的调阅、销毁工作;将达到一定时限的会计档案移交档案管理部门。二是档案管理部门接收会计部门移交的会计档案并按规定予以管理。三是按会计基本制度的规定,由分管行领导审批,会计部门组织销毁会计档案的事宜。
目前,会计档案的保存有纸介质、磁介质、光介质三种物理形式,保存的主要形式和管理重点仍然是纸介质档案,磁介质及光介质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与相应的纸介质会计档案相同;无明确期限规定的磁介质、光介质会计档案,比照类似会计档案进行管理,比如同城电子支付系统备份数据,基层行比照会计核算系统日终备份数据要求保存30天。基层人民银行会计档案的日常管理规定和流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档案的保管。各种物理形式的会计档案均由会计部门档案专管员负责保管,采用纸介质以外形式保存的会计档案,仍同时保存一份纸介质的会计档案。
对纸介质会计档案的保管要求为:需配置专用档案铁皮柜,所有会计档案入柜保管,能够做到防火、防潮、防虫蛀鼠咬。目前基层人民银行在纸介质会计档案保管分工中的做法各异,部分行所有的会计档案一直由会计部门管理;部分行将会计档案管理一定年限(或次年、或隔年) 后移交本行档案室;也有的行虽然将会计档案移交行档案室,但仍由会计部门负责管理。
对磁介质会计档案的保管要求:坚持双备份、异地防磁存放。目前,各行在磁介质会计档案管理的实际操作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个别行核算系统数据未做到双备份,个别行备份磁介质、光介质数据未进行异地存放等。目前,笔者所在的鹰潭市中心支行已将自2007年运行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以来的会计核算系统备份数据刻录到光盘中,做到数据双备份。
2.会计档案的查阅。目前,基层人民银行均能够严格按照会计档案管理的规定办理会计档案的查阅工作。严格建立并执行会计档案查阅的审批、登记制度。会计档案的查阅除应会计业务检查的要求恢复会计核算系统备份数据,以查看是否存在磁介质、光介质会计档案失效的情形外,均为纸介质会计档案。
3.会计档案的复制。目前,个别行对纸介质会计档案的复制只存在一种情况,即为了能够在规定的期限内有效保存会计档案,对目前由邮政局传递的传真件形式的电报底稿进行复印保存。磁介质会计档案的复制由于各行会计部门应用系统的操作环境不同,复制所有磁介质档案的工作量及成本都较大,部分行未按照要求做到6个月复制1次。
4.会计档案的销毁。会计档案的销毁工作目前仅限于纸介质会计档案,有的行存在部分已超过保存期的磁介质会计档案(如会计核算系统月终备份数据),但未进行过销毁。各行销毁纸介质会计档案系按照《中国人民银行会计基本制度》的规定,报上级行批准后自行销毁,即县支行报地市中心支行批准后自行销毁,地市中心支行报省会城市中心支行批准后销毁。
二、基层人民银行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现行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滞后,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目前人民银行会计档案管理执行的是总行2005年制定、2006年1月施行的《中国人民银行会计基本制度》,该制度与1987年颁发的《中国人民银行会计制度(试行本)》的管理规定相比,内容相差无几,并未在其中对会计档案有专门的指导条款。但随着人民银行会计管理制度改革和会计电算化的迅猛发展,人民银行会计资料的内容、形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使部分会计档案归类入档十分困难,迫切需要新的法律规章予以规范指导。
2.会计档案管理部门分散,统一管理流于形式。据调查,目前基层人民银行会计档案虽然大部分已由事后监督部门集中保管,但具体管理部门还是事后监督部门,没有实行档案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在调阅资料时也是由事后监督部门管理,以致会计档案与全行档案的统一管理流于形式。在这种管理现状下,容易造成会计档案入档不及时、归类不正确、登记不完整,内部人员调阅档案不履行审批程序,随意性大,存在会计档案遗失的风险;容易造成组柜管理或个人管理,使一部分会计档案出现漏档现象。同时,会计档案由各部门分散管理,不可避免地在管理条件上受到了限制,不具备档案管理的安全措施,难以达到档案管理“四防”、“四无”的基本标准。
3.会计档案管理未与核算系统升级同步,磁介质档案调阅难度大。大部分磁介质会计档案是在特定的应用系统中生成的,调阅磁介质会计档案需要在特定的、旧的运行环境中进行。但是,随着应用系统版本的升级、换代、更新,部分磁介质会计档案已无法调阅,失去了档案管理与有效使用的真正意义。
4.内部保密管理制度与司法执行存在矛盾,会计档案密级管理难度大。为了防止会计档案丢失和泄密,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银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各单位保存的会计档案不得借出。如有特殊需要,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可以提供查阅或复制,并办理登记手续。此规定在实际操作中的执行难度较大。如司法部门在执行公务时,强制将会计凭证调出,如果不同意将按妨碍执行公务处理,给档案管理带来困难。
5.会计档案监督检查不到位,日常管理工作仍存在漏洞。会计档案是会计工作检查的一项内容,但在部分基层人民银行在实际会计工作检查过程中,普遍只查看登记簿的建立或档案的装订整理等,对于档案的归类是否正确,入档是否及时,垒面、簿宴核对是否相符,是否具备安全措施等检查得较少,造成监督管理的漏洞。
三、改进基层人民银行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
1.出台专门的《中国人民银行会计档案管理实施办法》,进一步完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一是依据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变化和新形势的需求,制定统一的《中国人民银行会计档案管理实施办法》,及时对相关管理规定予以修订和完善,有效解决现有的会计档案管理规定多分散在多个会计制度及业务管理办法中而不便于查阅的问题,切实加强人民银行系统的会计档案管理。二是明确会计档案管理的对象和范围。现有会计档案管理存在多处空白点,比如在会计档案保存的物理形式上对光介质会计档案的管理是一个空白点,同时需要对磁介质、光介质的有效性进行界定,并明确销毁方式,切实防止管理漏洞。三是明确管理职责。要求无论是纸介质会计档案,还是磁介质、光介质会计档案,都要严格按照会计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入档、归类、调阅和销毁,切实保证会计档案的安全,达到“四防”、“四无”标准。
2.不断改进现行的会计档案管理的手段和方式,不断提高央行档案管理效率和水平。应明确基层人民银行纸介质会计档案应由本单位档案管理部门统一管理。不断改进磁介质、光介质的备份、调阅、管理方式,使磁介质、光介质会计档案的调阅尽可能不受特定应用环境的限制,实行双备份,坚持异地保管,定期复制,防止磁化及老化。三是要进一步完善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IAS)中相关档案管理的功能。在目前尚未建立完善的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系统的现实情况下,可采取过渡形式,对IAS系统的查询和归档功能进行完善,实现IAS系统多条件查询、历史查询、模糊查询、查询统计、查询结果集中显示、保存查询结果等功能,为建立独立的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系统积累经验。
3.切实加大会计档案的检查力度,有效堵塞日常管理的薄弱环节。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检查,要像检要空白凭证一样进行实地盘查,从档案登记薄记录的完整性、整理的规范性、归类的正确性、入档的及时全面性,以及簿实核对是否相符、销毁手续是否健全、安全措施是否符合规定等进行全面检查,确保会计档案保管妥善、存放有序、查阅方便,严防毁损、散失和泄密。
4.完善司法部门调阅会计档案审批制度,进一步加强基层人民银行会计档案的保密管理。首先,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保密安全教育,提高管理人员的保密安全意识,确保会计档案的不泄密和信息的绝对安全;其次,要完善司法部门调阅登记制度,强化查阅登记审批和复印、复制的过程监督,明确使用期限和要求,有效防止会计信息不泄密;再就是要加强与司法部门的沟通联系,进一步规范司法执行中的人民银行会计信息管理,确保中央银行的信息安全。
参考文献:
[1] 董安家. 浅谈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档案管理[J]. 内蒙古金融研究, 2009, (06) :70
篇8
关键词 住房公积金;档案管理;对策探讨
0 前言
随着住房贷款数量以及住房公积金业务的不断增加,住房公积金的档案数量也急剧增加,住房公积金档案的拥有量和使用量也随之增多,如何加强新形势下住房公积金档案的管理,解决住房公积金档案中暴露的问题和风险隐患,已成为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1 住房公积金档案工作的含义
公积金档案是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的产物和住房公积金制度稳妥推进的基础,在实践中日益显示出其重要作用。住房公积金的规范化管理包括缴存、提取、贷款等相关业务。住房公积金档案是各级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考量管理机构整体素质的重要体现。无论是管理机构内部的稽核,还是广大缴存人进行外部监督,都需要依托住房公积金档案作为基础依据。住房公积金档案是研究区域居民收入体系和房价运行轨迹和发展规律的珍贵史料。要充分利用住房公积金档案资源,科学加以分析、研究。不仅可以完整体现当地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现状,还能作为未来住房保障体系分析的依据。随着住房公积金业务的发展,广大缴存职工维权意识也不断增强,特别是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量的日渐增长,导致公积金档案与贷款人的联系日益密切。一方面,住房公积金档案保留了贷款人的历史真迹,具有原始性和法律效用,可以使贷款风险降到最低限度。另一方面,由于个人住房贷款跨越时间长,经办人员变化大等因素,对贷款管理就必须始终以原始档案为依据,强化风险意识。
2 住房公积金档案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2.1 档案管理基础设施落后
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建立较晚,办公场所基本上都是租借的,因而在档案库房安排设计上都达不到档案管理规定的要求,尤其是县一级的条件就更为简陋,连最基本的存放要求都达不到,更别说是“九防”措施了,档案被遗失、毁坏的可能性随时都存在。
2.2 缺乏统一的档案管理制度
目前全国公积金档案管理还没有出台统一规范的管理标准和制度,各省也缺乏可操作的《实施意见》,各地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虽然依据自己的情况,制订了一些档案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但由于缺乏参照和宏观的指引,导致这些管理制度无法做到全面性和系统性,对住房公积金档案的管理无法做到全面的指导作用。
2.3 档案资源无法充分利用
公积金档案在归档过程中,大量文件资料来源于其它社会部门,由于各个部门的软件系统各自为政,难以对接,造成了公积金档案资源难以共享,导致了档案信息资源在利用上的不必要浪费。
2.4 住房公积金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
一方面,由于档案数字化、多媒体化和网络化程度较低,不利于档案信息的共享和公开,不利于提高利用服务效率,不利于档案信息的直接利用。而且大量的纸质档案既占据了空间,又造成管理成本的上升。另一方面,现行的“大而全”的住房公积金档案资料保存理念造成了存档资料的过度膨胀,不仅给缴存人带来了不便,还增加了日常的工作量。
3 解决住房公积金档案管理的措施
3.1 提高档案管理认识并落实相关责任归属
住房公积金中心管理层要改变传统的档案管理思想,应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在公积金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须知档案是住房公积金日常业务的真实记录,档案管理不仅是一个单位规范化管理的基本要求,也是建立健全住房保障体系、化解防范公积金贷款风险、构建信用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因此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有助于更好的开展住房公积金工作,而只有提高了人的主观认识,才有利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将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上升到应有的高度。另外,住房公积金档案管理包括住房公积金缴存、提取,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财务会计和公文管理等多个门类,因此,要建立以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档案室为依托,使形成各种档案的业务部门能充分相互协调的网络管理体系,落实责任人,加强日常工作的监督力度,建立科学的考核、奖惩和激励机制,使每个人都能切实负起责任。
3.2 公积金档案的独特性,加大了档案管理的难度
一是时间上的长期性。如住房公积金贷款工作,由贷前、贷中、贷后三个阶段组成的,按照相关政策,每笔个人住房贷款的完成,最长需要30年的时间,这种长期性导致了档案收集的不确定性和管理的动态性。二是内容上的多样性。住房公积金工作涉及到开户、账户转移、销户、缴存、提取、变更、对账、查询、缴存基数调整、缴存比例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等多种业务,这种多样性加大了住房公积金档案在收集、整理、编目、分类、归档和管理上的复杂性。
3.3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各级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要切实担负起责任,真正把档案管理纳入住房公积金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及时协调解决档案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另外,基层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还应与档案管理人员签订管理目标责任状,将目标责任落实到人,建立对档案工作人员的激励竞争机制,完善奖惩制度,营造良好的依法管理住房公积金档案的工作氛围,充分调动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3.4 推进数字化建设,实现住房公积金档案管理信息化
加大数字化档案转换工作,积极发挥计算机管理的优势,推进住房公积金档案信息化建设。选择购买功能完善的数字化档案管理操作系统软件,建立以市级中心为枢纽,各管理部、分中心联网,与受托银行系统同步运行的网络化联合管理的模式,从而实现公积金档案的轻松快捷录入、完整高效统计、汇总和快速准确检索。加大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维护力度,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4 结语
住房公积金档案管理对于住房公积金管理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当前的住房公积金档案管理工作还存在若干问题,但是相信随着各级相关部门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大,档案管理工作也会得到不断的完善,为住房公积金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程旭.加强水务档案管理的有效措施[J].黑龙江档案,2011(4).
篇9
3.档案资料不够严谨。信贷档案资料是贷款真实性的反映,也是银行与客户借贷双方的重要依据。因此,档案资料十分重要,然而,目前部分基层行对资料搜集填写不重视,不规范,主要表现为:一是贷款申请书、调查审批表中缺失内容较多;二是借款合同填写不符合要求,有的连贷款单位的负责人或授权人的签名也漏填,有的合同骑缝章缺失。三是人行征信系统查询不规范,有些网点对人行征信系统查询只有一个客户经理签名,有些贷款客户缺少人行征信系统查询授权。四是担保手续有漏洞。主要表现为担保法人代表未签名,担保机构缺少营业执照复印件等。这些农户小额贷款档案资料存在的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有可能给贷款行带来严重的金融信贷风险,可能产生极大的危害。
4.档案资料的管理不规范。虽然上级行对农户小额贷款档案管理提出了一些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对农户小额贷款档案的管理缺少统一的实施细则,操作不够规范,未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模式,存在较大的漏洞,由于小额农户贷款业务一开办,大批量的客户拥入,一户客户就有一户档案,加上基层网点人手紧,不可能及时整理上交,而作为负责档案集中管理的支行一级也因未配备相应的档案管理员,由此造成了大量的贷款档案资料积压,编目不细、查询不便、归档移交手续不清、责任不明,有的由于没有及时上交而长时间未整理归档,缺乏规范的档案管理设施,存放分散、乱放,给档案管理的安全性、保密性造成隐患,影响了工作效率。农户小额贷款业务是农行近年来推出的新业务,由于这项业务具有涉及面广,贷款金额小,贷款农户多等特点,这给农户小额贷款档案管理带来了难度,针对当前存
在的问题,为了加强农户小额贷款信贷档案管理工作,保证贷款信贷档案的齐全完整,充分发挥信贷档案的作用,防范信贷风险,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对策,以健全与完善信贷档案管理。
1.抓认识,提升信贷档案管理水平。要做好农户小额贷款信贷管理工作,首先要提高客户经理对信贷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客户经理规范化操作、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的培训,更新观念,化被动为主动,提高客户经理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责任心。落实岗位责任制度,按实际信贷工作分工,根据贷款类别、单位不同来确定相应信贷档案责任人,加强贷款申请、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跟踪,建立独立的信贷档案,监测信贷风险。
篇10
调研材料是行党委决策的重要依据,由于我们忙于日常事务,深入基层调研不够,掌握基层情况较少,向行党委和上级行反映重头信息较少,上级行采用我行信息少,致使我行的调研流于形式,没有很好地发挥为领导决策服务、为指导业务经营服务、为基层行服务的职能。针对这些问题,今后调研工作的重点是,在继续编好《农行简报》《金融周报》的基础上围绕三个方面开展。
1、紧紧围绕全行工作思路开展信息和调研。
2、紧紧围绕服务领导需求开展信息和调研。
3、紧紧围绕业务经营中热点、焦点、难点开展调研。
二、努力提高公文管理质量和效率,保证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
公文是各级行开展公务活动的基本工具和重要载体,也是各级行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高低的集中现,要实现公文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高效化,发挥提升机关管理水平和促进业务发展的作用,应重点做到三个加强。
1、加强制度建设,夯实公文管理运行基础。
2、加强过程控制,提高公文管理质量和效率。
篇11
(一)归档门类不全
档案收集只注重文书档案、会计档案的收集,科技档案和专门档案、实物档案、各类磁介质、信息公开档案等相对较少。
(二)归档文件不齐全、不完整
表现在各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形成的没有红头文件的各类材料,如各部门编发的简报、调查报告、典型(先进)材料、各专业会议材料、电话(会议)记录、各类合同、协议书、公证书、责任书、电子邮件、网络新闻宣传报道、网络舆情监测、综合信息网站的信息、各类汇报、交流材料、各部门各类统计报表、集中采购资料、车辆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相关材料等等。这些本单位、本部门形成的文字材料、台账、图片、音像等对今后的金融工作查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保存及使用价值极高,也应有所选择地进行收集、整理、归档。
(三)科技档案收集不全
在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印发了《中国人民银行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办法(试行)》、《中国人民银行基建档案管理办法》等,但在实际工作中,多数科技档案因建设工期长、人员更换频繁、多部门管理、档案意识薄弱、有的因日常查找、使用方便为由不愿意把技术资料移交档案部门等原因,没有形成按期移交的制度,造成科技档案资料的流失、不齐。
(四)档案收集范围窄
随着时代的变化,新业务、新技术不断运用到金融工作中,各项金融创新业务、服务功能不断推出,对以下档案缺乏有效收集:突出事件档案的收集,如抗震救灾、应急演练等;实物档案收集,如奖章、奖杯、题词、字画、词曲、有价值的各种设备等;口述档案、传记档案、家庭档案等;重要纪念活动、汇编材料、学术交流、各类报刊、杂志等。
二、影响档案收集的因素
(一)档案意识不强,档案执法不严
由于档案意识淡薄,档案收集重要性仍不被一些人认识,档案材料在人们手中不知不觉丢失。有些部门和个人为自己使用方便,特别是声像、图片和与业务相关的资料不愿意交到档案室,人员变动也没有做好档案资料交接工作,致使单位档案收集不全。该归档不归档,私自保管或任其丢失,制度不健全,档案部门依法行政、执法力度不够。
(二)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是影响档案收集工作的主观因素
一是档案人员学习专业知识不够,工作没有活力,存在“等、靠、要”的思想观念,二是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沟通少,档案人员没有机会事前参与收集各类档案资料,造成收集工作处于被动局面。
三、加强档案收集工作的措施
(一)强化档案收集工作宣传力度,增强档案意识
档案部门及档案人员要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档案收集的目的、意义及重要性,引起相关领导的重视。从“等、靠、要”的状态中走出去,使档案收集工作关口前移,与档案资料生成部门进行沟通、交流,得到各个部门及领导的理解、支持,从而使档案收集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增强档案意识。
(二)坚持做好档案的主动服务工作,获得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最终目的是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利用档案为领导决策和金融工作提供服务。档案作为一种信息资源,在机关工作中,领导重视程度高,对档案投入多,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单位的收效就高。因此,基层档案人员一方面要积极主动为利用者以及领导决策参考提供优质服务,主动宣传党和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抓住重点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领导反映,另一方面用档案的价值说话,让档案在反映机关历史真实面貌和维护机关合法权益等发挥其不可替代的原始凭证作用,提高档案工作在机关各项工作中的威信,获得领导支持,从而促进档案的收集工作。
篇12
一、中小银行档案管理系统知识化升级的必然性与可行性
(一)中小银行档案管理系统知识化升级的必然性分析
中小银行档案管理系统的知识化升级具有内部推力与外部拉力的双重动力。内部推力因档案管理系统对业务的支撑力不足而产生,分散于各业务部门的档案管理系统由于档案资源的封闭性,在开发利用上没有很好地开展横向协作交流,[1]仅仅发挥了档案保存的功能,没有为银行转向服务型组织提供有效支撑。外部拉力因知识管理系统对档案管理系统的比较优势产生。知识管理系统具有功能全面及互动性强等优点,可充分发掘档案资源的内在价值,而不仅仅是被动保存档案。
(二)中小银行档案管理系统知识化升级的可行性分析
1.档案与知识的内在联系是知识化升级的逻辑前提。一方面,档案具有知识属性,无论是实体档案还是电子档案均蕴含丰富知识;另一方面,知识具有多样性,档案是知识的重要子集,银行知识资源的日益增多,迫切需要功能更加全面的知识管理系统。
2.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内在联系是知识化升级的理论基础。档案管理正处于由“分布式”“实体化”向“集中式”“电子化”模式转变的阶段。“集中式”使各业务部门的档案有了横向交流的机会,“电子化”则为档案的知识挖掘提供了数据支撑,两者促使银行的档案管理模式开始转向“档案知识管理模式”。[2]档案知识管理不仅可以提升银行档案管理的知识化水平,还可以使银行逐渐形成简单的知识管理,从而在循环中不断提升银行的管理水平。
3.档案管理系统与知识管理系统的内在联系是知识化升级的技术依据。维娜?艾莉的知识“波粒二相性”理论认为知识既具有实体性,又具有过程性。传统的银行档案管理系统,侧重从实体视角管理知识,主要管理可编码化知识。但强调知识共享与创造的过程视角更加符合银行日益复杂化的业务需求,知识管理系统则为过程视角的产物。
二、中小银行档案管理系统知识化升级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集成化的设计原则
银行的各项业务会产生不同类型的档案,档案管理、知识管理与业务流程管理具有密切联系,为使三者紧密结合,“档案知识管理”系统应与企业各种业务系统有机融合、充分集成,而不是作为一个单独的、专门的系统存在。[3]
(二)坚持以业务为驱动,以流程为依托
流程导向模式(BRK模型)认为档案资源对业务流程存在全过程的支持,[4]而中小银行的档案管理系统又内嵌于各个业务流程中,因此知识化升级必须坚持以业务为驱动,以流程为依托。
(三)坚持以用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
档案管理系统的知识化升级必须坚持以用户为中心,做好需求分析,在集成档案管理系统的基础上,逐步增加知识共享、知识推送等模块,并坚持在后期运行中不断进行系统优化。
(四)坚持以编码化为主,人性化为辅
银行业务具有高度标准化和稳定性等特点,积累了大量易于编码的显性和隐性知识,因此以知识编码化为切入点,逐步推广人性化的知识管理理念是中小银行有效实施知识管理的蓝图。
(五)坚持自主集成为主,软件外包为辅
随着集成技术的日益成熟,软件的集成成本与难度不断降低。由于资金劣势,中小银行较为可行的方式是以坚持自主集成为主,在集成各类档案管理系统的基础上,逐步添加一些简单的知识管理功能模块,特别复杂的模块则可外包给专业软件公司。
(六)坚持开放性与安全性并重
银行档案具有高度机密性,所以系统必须建立严格的权限制度规范档案开放,但知识管理的有效实施依赖于知识共享,只有充分共享各类知识资源,知识管理才会成为有源之水,因此系统升级必须坚持开放性与安全性并重。
三、中小银行档案管理系统知识化升级的路线与关键技术
中小银行具有组织层级少、人员规模小、业务种类少等特点,所以现有档案管理系统基本能支撑其业务活动,高跨度或直接引进的升级模式并不适合中小银行,因此笔者提出了渐进式的升级路线,即首先运用集成技术对现有的档案管理系统进行无缝化连接,然后根据需求分析添加相应的知识管理模块,同时逐渐推广知识管理理念,并结合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改进现有系统,最终建成高效益、多功能、人性化的知识管理系统。在升级过程中,技术选择至关重要,因此笔者根据知识化升级的实际要求,总结了档案管理系统知识化升级的关键技术。具体如下: (一)中间件技术。中间件技术是最成熟的集成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信息系统的集成领域。中间件介于应用系统和系统软件之间,可衔接网络上应用系统的各个部分,同时屏蔽了底层操作系统的复杂性,降低了程序设计的难度。[5]
(二)Web2.0相关技术。Web2.0相较于Web1.0的优势在于更加以人为本,体现了人人参与的互联网精神,这与知识管理的分享理念十分契合,Web2.0技术可极大提升组织的隐性知识管理水平。中小银行适合采用以下技术:
1.Blog技术。Blog是一种在网络上自由个人日志的网络交流方式,其他用户可以对相关日志进行评价,从而促进知识互动。
2.Wiki技术。Wiki是一种社会互动式编写形式,不同用户可以自由编写与完善相关类目,最终形成一个可不断更新的知识目录。
3.RSS技术。RSS可以聚合多样化的信息来源,并可自动过滤无用甚至有害信息,用户可通过RSS订阅自己感兴趣的知识。
(三)J2EE技术。J2EE是Sun公司为企业级应用推出的标准平台,它把各类不同的组件、服务架构及技术的层次包含其中,使得依循各种J2EE架构的不同平台之间存在良好的移植性、兼容性。
(四)PHP技术。PHP是由Java语言和C语言混合而成的语言,具有极强的兼容性与可扩展性,可以实现系统的跨平台操作,具有开放的源代码,易于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升级。
四、中小银行档案管理系统知识化升级的具体策略
(一)普及知识管理理念
档案管理系统的知识化升级不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管理理念与方法的升级。因此在升级过程中,要不断宣传知识管理的理念与方法。
(二)盘点知识,评估现状
知识化升级的目的是帮助中小银行建立科学有效的知识管理体系,在系统升级之前,必须要对包含档案资源在内的知识资源进行盘点并评估组织的知识管理现状,以便有效支撑知识化升级的持续推进。
(三)统筹规划,协同推进
中小银行档案管理系统的知识化升级是需要各部门配合的系统工程,因此应建立相关领导小组负责知识化升级的统筹规划,并制定部门间的协调机制以推进知识化升级工作。
(四)突出重点,全面推进
中小银行应根据自身情况,坚持以档案管理为重点,形成良好的档案管理制度,实现组织知识的高度编码化,并以此为切入点,全面推进知识管理。
(五)增强系统柔性
档案管理系统的知识化升级是一项持续性工作,必须树立长远观念,在知识化升级过程中合理增强系统柔性,提高系统兼容性,为今后档案管理系统的持续升级打好基础。
(六)选择适合的升级技术
技术选择是知识化升级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选择技术时,不能仅考虑技术的先进性,还要充分结合成本、功能需求以及系统兼容性等因素,坚持以最优成本完成知识化升级。
五、档案管理系统知识化升级的发展趋势
档案管理系统的知识化升级与信息技术和档案理论的发展密切相关。一方面,由于档案管理正经历由实体管理向电子管理、知识管理的转变,所以未来的档案管理系统必将融合更多的知识管理功能;另一方面,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以及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档案管理系统将不断融合最新的信息技术以提升其知识化水平,如可设计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档案管理系统,实现对档案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6]在大批量电子文件的鉴定方面则可引入大数据技术以实现文件鉴定的智能化操作;通过云存储技术实现档案资源的异地存储等。
注释及参考文献:
[1]张玉芬.银行档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浙江金融,2007(7):63.
[2]徐拥军.企业档案知识管理模式―基于双向视角的研究[J].档案学通讯,2007(5):50-53.
[3]徐拥军.“档案知识管理”系统构建的原则与策略[J].档案学通讯,2009(2):58-62.
篇13
近年来,国家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把加大投资、扩大内需作为政府施政重点,建设施工企业处于难能可贵的战略发展机遇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对于广大的施工企业来讲,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发展质量,推动经营结构战略升级是企业的当务之急,而档案管理作为企业按照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要求进行日常管理工作中重点,是企业科学管理的基础和生产经营与改革发展的重要保证,是维护企业经济利益、合法权益,体现工程建设真实面貌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档案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重要作用
当前,企业正面临着进一步改革深化,经济发展方式也在向集约型、知识型、创新型转变。档案管理必须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坚持与时俱进,勇于探索和尝试新的档案管理手段,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充分发挥档案在企业生产经营及各项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利用综合档案信息,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已由领导者的经验决策转变为科学决策。科学决策是需要在掌握大量信息的基础上,经过系统分析、思考、判断的过程后作出。尤其是在企业生产经营面临重大决策的关键时刻,如何抢抓历史机遇,推动经营结构战略升级,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怎样深入地开展技术研究和科学管理、建立健全和不断调整完善现代化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等,已成为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作为真实地记载和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行政管理、组织机构、生产技术以及科技成果、经营业绩等多项重要内容的企业档案,在企业经营决策各环节的地位和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利用工程档案,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工程档案是指从工程项目提出、立项、审批,到勘察设计、生产准备、施工、监理、验收等工程建设及工程管理过程中形成并应归档保存的各种信息资料,是企业十分宝贵的技术财富。工程档案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企业进行生产经营中,要充分发挥工程档案在项目选择、可行性研究论证、招投标、施工管理、项目盈亏平衡等在生产经营方面中的作用。
利用财务审计档案,在企业生产经营的资金运作中发挥重要的参考作用。财务审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材料以及审计报告、资料等,它是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活动的重要史料和证据。企业的各种应收账款档案、知识产权档案、金融票据档案、股权档案、动产档案、不动产档案、年度、专项审计档案等,不仅是企业进入金融市场、寻求融资的工具,更是企业进行市场经营、资金运作的重要依据。特别是对于一些生产项目的重大投资,在进行调研论证决策时,企业的财务审计档案信息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利用人力资源档案,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企业要想真正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挖掘每个员工的潜力,发挥他们在各个岗位上的最大效力,就必须掌握员工的一些最真实最全面的个人信息,如员工的工作经历、思想品德、业务水平等。通过查阅员工档案了解员工的历史及工作经历,从而为企业的选人、用人提供重要的依据,人事档案为企业的一些重大决策提供了必要的依据。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以充分利用人事档案,对员工的业绩、素质、能力等进行综合分析,做出相应的决策,从而保证企业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人事档案可以优化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人才在组织之间的合理流动,使人力资源得到最佳的配置。
二、企业档案如何更好地为生产经营服务
企业档案要想做到更好地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就必须加强对档案综合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机构,把档案工作纳入生产经营工作中。各业务部门指定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或专职档案员,并形成完善的档案管理网络。同时,完善制度建设,修订岗位责任制及档案管理制度,做到职责分明,层层把关。企业还应定期组织召开档案工作会议,听取工作汇报,部署工作计划,落实工作任务,研究解决档案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检查、督促各部门兼职或专职档案员抓好本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
(一)制定规范,及时立卷。首先,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生产经营的中心工作,做到工程项目在哪里,档案服务就延伸到哪里;其次,积极开展档案综合管理,形成完善的管理体制,在档案各项业务中,档案收集工作是档案工作的起点和基础,是整个档案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环节。档案收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重视和做好档案的收集工作对推动施工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创新思维,与时俱进,开辟新途径、探索新问题,努力开创档案工作的新局面。再次,是组织专职和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参加各种档案管理业务培训。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大家进一步提高档案意识和档案法制观念,加强对档案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重视和支持档案工作,更好地为各项工作服务。使得各部门对办理完毕的文件和工程项目资料能及时归档,特别是党务会议、生产经营会议记录等重要文件和工程项目技术资料都能及时移交档案室进行整理归档。在此基础上,应制定《文书档案立卷归档方法》、《工程、基建档案立卷归档管理方法》,同时还应制定《档案借阅制度》、《档案保密制度》等一系列管理规定,坚持以规范化的作业方式,把应该收集归档的文件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立出预备案卷,可以装订成正规卷的及时把它们装订成正规卷,使档案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二)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管理。企业档案信息是企业自主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信息资源。如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全方位、多角度、高质量、高效率地揭示档案信息的内容及特征,方便、快捷地为使用者提供服务,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档案工作者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在新形势下,企业须进一步提高档案的科学管理水平,加快档案的现代化、信息化建设,以更好地实现档案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创造出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加强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要注意电子文档的归档保存、保密工作。加强档案实体安全的同时,确保档案信息内容的安全,自觉做好档案安全保密工作。另外,档案室还制定相应的档案安全管理体系,以解决档案信息共享与档案保密需求间的矛盾,以更直接、更有效地解决信息化管理工作中的档案保密问题。
(三)围绕生产经营中心工作,积极开展档案的利用服务工作。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终极目的是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服务。做好档案资料的收集、归档、积累贮存工作,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档案信息。施工企业档案的形成是企业进行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智慧结晶,通过文件、图纸、资料收集归档将其转化为档案信息资源,而这些资源又通过档案工作者提供给企业各部门使用。通过对档案资料的整理,企业可以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对于档案工作者来说,如果能将档案信息及时提供给业务部门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都亲身体验到档案信息的价值,也促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配合档案部门做好建档工作。同时,档案室应充分开发利用企业的档案信息,紧紧围绕生产经营这个中心,主动开展档案的利用服务工作,扩大档案利用范围,为企业创誉创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