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人际交流的重要性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人际交流的重要性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人际交流的重要性

篇1

通过护士对病人在留观期间的一系列健康教育,从而增强了预防保健意识,改变了病人的不健康行为,减少了因缺乏预防保健知识,而加重心身负担的情况,缩短了留观天数,减少了医疗纠纷,提高了护理质量。

2 急诊留观病人健康教育的特点

2.1 通俗性特点:即健康教育语言、形式、通俗易懂,易接受。由于病人起病急,情绪不稳定,老年病人较多及病人的文化程度等不同,健康教育的内容中少用或尽量不用医学术语,遇到必须使用医学术语时,则深入浅出,并辅以相应解释,使健康教育达到最佳的效果。

2.2 随机性特点:健康教育时注意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由于病人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及所患疾病病种不同,我们在进行健康教育时非常注意针对不同的病人采用不同的教育形式,教育内容,视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2.3 短暂性特点:急诊病人的观察期较短,急性病症得到缓解即可出院,门诊随访,而病情较重的病人经过短期的观察后,视病情收治入院或手术治疗,这就需要护士能合理安排工作,既不影响病人治疗,又不延误病人的健康教育工作。

2.4 综合性特点:急诊留观病人中以老年病人居多,而大多数老年病人同时患有两种甚至更多的慢性疾病,责任护士便会向病人传授具有综合性的最新最有效的健康教育内容,来消除病人因病重而产生的厌烦心理和自弃情绪。

2.5 强化性特点:针对急诊留观病人中年龄相对老龄化及家属比较多的特点,我们采取了反复强化的宣教方式,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同时注意观察病人的意识、表情,来判断病人是否明白。

2.6 礼貌性特点:针对急诊留观病人的起病急,情绪不稳定,患者不能及时进行角色转换的特点,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应表现出对病人充分尊重和友好,真诚相待,耐心负责的态度,决不能自以为是或用说教的语言,切忌生硬等语气。

3 急诊留观病人健康教育的内容

3.1 病人的权利与义务:主动介绍急诊留观病室的环境,医疗保险方法,便民措施,卫生注意事项,作息制度,安全制度,陪客制度,并告知病人对治疗护理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3.2 常见的健康教育知识:全面系统的介绍内科、外科、妇科各种常见疾病的有关防病、康复知识。包括疾病的病因、症状、有关化验检查、饮食指导、运动疗法、药物疗法、药物的使用方法、出院指导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目前已制定出常见病、多发病的健康教育内容。示范教育:为了让病人很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针对病人健康知识的水平及技巧的掌握深浅程度,护士现场对病人进行宣传示范,如帮助长期卧床病人叩背、拍胸,教会病人有效咯痰,指导糖尿病病人测试尿糖方法,插胃管的配合等,每次示范后大家共同讨论、切磋,从中得到启发,从而提高每一位护士的示范宣教能力。并告知患者哪一瓶液体刺激性、损伤性大,提醒患者及家属注意,再通过我们耐心细致的讲解,使患者对化疗药物有所了解,自觉配合,减少外渗风险。

3.3加强护士的责任心和提高技术水平,通过正确的选择血管,合理地选择给药途径,来减少外渗的发生。

篇2

工商管理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应用型人才。人际关系技能作为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素养之一,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大学生期望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并且渴望在人际交往中受到足够的尊重,社交的需求便处于突出的地位。对于未来需要从事各类管理工作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而言,人际交往素养的养成是极其重要的。它不仅可以为学生毕业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发挥积极作用,而且能够给学生今后事业的发展增添砝码,助其实现自我的价值。不管是从个人需求还是从未来发展方向而言,都需要对工商管理应用人才的人际技能素养进行培育。

据中科院大学生心理素质调查报告显示: 大学生中不善交际者占80%以上,有明显心理异常者占37%,与人无法沟通者占21%。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学生自身对人际交往和人际技能提升的不够重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我国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结果。因此,许多学生在大学期间人际交往素养得不到提高,走上工作岗位后很难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最后引发了各种心理问题和疾病。当然,作为对人际技能素养要求更高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也面临相同的问题。本文以湖南四所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为例,对学生的人际交往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仅有28%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的社交能力非常强或是强,而61%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的社交能力属于一般水平;而对于人际交往状况,35%的调查对象认为非常好或是好,60%的调查对象处于一般水平。可见,现阶段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人际交往现状不容乐观,急切需要提高其人际技能素养。

一、工商管理应用人才人际交往素养的不足

(一)观念上的误差,忽视人际技能提升

调查中,尽管许多学生意识到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并没有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对人际技能进行有意识的提升。他们认为人际技能无需进行专门的学习与训练,它是一种能够自然而然掌握的东西。这种错误的观念从根本上抑制了个人人际技能的提高。人际技能有利于信息的获取、思想的交流、个人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良好的人际技能能造就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良好的人际技能是顺利进入社会的保障,也是社会对该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

(二)交流方式不科学,缺乏交流技巧

科学的交流方式和合理的交谈技巧是人际技能的两项重要指标。在我们的调查对象中,很多工商管理应用人才的交流方式都存在不科学性。调查结果显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越来越多地倾向于利用网络和手机来进行交流,而面对面的交流却越来越少。他们认为面对面的交流会让人产生害怕或羞怯的心理,给人不自然或者尴尬的感觉。但是网络和手机这样的交流方式很多时候都局限于文字的交流,对形成良好的交流技巧造成了极大的阻碍。除了方式的不科学,缺乏合理的交谈技巧也是一个突出问题。本次调查结果显示,39.6%的学生觉得自己不知道如何与人交流。很多学生在不同的场合与不同的人交流时总是显得不知所措,不懂得灵活变通。

(三)以自我为中心,存在交流障碍

当前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绝大部分属于90后独生子女,因此他们也有着90后的鲜明个性――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从小在父辈的呵护中成长,有的甚至是在父母的溺爱中长大,缺乏对他人的理解和包容,做事往往只考虑自己,总是以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求为出发点。他们总是认为别人应该按自己的意愿来行事,喜欢把他们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不懂得换位思考,不善于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由于这种自我心理的存在,很大一部分工商管理学生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喜欢被动地等待别人来与自己交流,甚至在交流的过程中表现出对别人的不尊重。这些都构成了他们人际交往的重要障碍,非常不利于人际技能的提高和人际技能素养的养成。

(四)交流经验不足,缺乏锻炼平台

人际交往技能同样需要在实践中去获得,并在实践中得到提高。目前工商管理专业不仅在课程安排上没有给予学生足够多的人际交往指导,学生无法系统地学习人际交往的技能,而且也没有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互动式的人际交往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与人交往的重要性,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学生一旦没有正确的引导和合适的平台,他们的人际交往会成为零散的和不合理的活动,甚至有些学生会由于性格的原因放弃本可以交流的机会。总之,由于没有足够多的锻炼机会,导致学生交流经验的缺乏,使学生无法掌握正确的人际交往技巧,以及养成良好的人际技能素养,所以在交往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当的行为而影响人际关系,或是语言表达能力欠佳、表达不妥或是词不达意而让人误解,给人际交往造成不好的影响。[3]

二、工商管理应用人才人际技能素养的影响因素

(一)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大学生的人际技能素养的高低。生活在相对富裕家庭的孩子,由于长辈们的溺爱,性格高傲,自认为高人一等,在人际交往中根本不屑于与其他人交流。而处于相对贫困家庭中的孩子,由于自身条件的影响,在人际交往时则会表现出自卑心理,独来独往,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和人际交往。因此,不同的家庭氛围造就不同的人际交往的性格与偏好。

(二)学校环境

学校环境也是影响大学生人际技能素养养成的重要因素。学校能否为学生创造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交流平台、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交流的无障碍性与和谐度、学校对学生人际交往的控制力度等等,都会影响学生参与人际交往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一个良好的校园人际环境下,学生不仅乐意与人交流,获得交往的满足感,而且能够在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交流技巧,不断提高人际交往的技能。

(三)性格类型

在正常情况下,人的性格类型包括外倾型、内倾型和介于两者中间的混合型。外倾型的学生开朗积极,喜欢各种社交活动,善于与人打交道,拥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内倾型的人害怕与人交流,不善言谈,不愿参加各种活动。混合型的学生,在熟悉的人面前开朗活泼,但在陌生人或与自己交流不多的人面前则表现得比较沉闷。不同性格类型的人的人际交往能力不同,性格的差异性也让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呈现出缤纷的色彩。调查发现,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属于外向型性格,这也是专业的需要。

(四)沟通方式

沟通方式在人际交往中也是一项重要的影响因素。沟通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每种沟通方式都有优缺点,比如面对面的交流可以传达及时的信息,更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缺点是无法表达更加详细和完整的信息,以及容易让人产生畏惧感和不自然感;而网络交流方式虽然可以避免畏惧心理,但是容易拉大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正是因为沟通方式的差异性与局限性,在不同的场合和时期,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要想与人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需要我们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工商管理人才将来从事的是在不同场合与不同类型人打交道的工作,所以,只有能够灵活地选择沟通方式,才会获得他人的尊重,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三、工商管理应用人才人际交往素养的强化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际交往观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趋向物质性和实用性。很多学生在与人交往时,都抱着功利性的目的,重利轻义,真实的情感和友谊不被重视。这种唯利是图、一切以自身利益为中心的价值观直接影响了其人际交往观,造成了一切以利益为纽带、缺乏真正温暖的人际关系的局面。所以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际交往观。人际交往中不仅是利益的交换,更是情感的交换,我们要教导学生尊重人性、关注他人、平等互助、真诚交友,享受人际交往中的快乐,让别人的生活变得更美好,也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

(二)培养积极乐观的态度

积极乐观的性格会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豁达的生活态度会产生无限的魅力,吸引别人与自己交友。积极乐观的性格和态度不是天生的,需要通过后天培养。学校要经常督促学生阅读一些相关书籍,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帮助学生消除自卑感,增强信心,敞开心扉,开心地去与别人交流。 要引导他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和朋友,鼓励学生有意识地在人际交往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人际技能。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对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消除其心理障碍,改善他们的羞怯和交流恐惧心理,提高他们的交友信心、乐观心态和开放程度。

(三)培育人际交往知识和技巧

人际交往技能是一种包含言语交流、非言语性表达、倾听、识别团体特征、情绪协调等多种技能的规则复杂、特征显著的社会技能。与人交往是一门很有艺术性的学问。学校可开设一些有关人际交往的课程,给学生系统地传授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巧。有针对性地定期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巧的培训,开展一些素质拓展活动和知识讲座。另外,督促学生去学习社交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

(四)加强实践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更好地掌握人际交往的各种技巧,并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增强在人际交往中的信心和勇气。学校可以多开展一些知识、技能竞赛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运用所学,促进其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在活动中,对于人际交往能力较弱的学生,可进行一些有效的指导。鼓励学生多参加校外的实践活动,接触社会,和不同社会地位、生活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人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他人的优点,掌握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更适合自己的交往方法,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五)完善学校和家庭教育

从小学到高中,学生接受的学校教育都是应试教育,这也造成了很多学生智商高、分数高,但情商和人际技能却较低。人际技能培养要从娃娃抓起,即从幼儿园开始就注意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评价一个学生不仅要看其成绩,更要看其综合素质。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促进学生之间的日常交流。高校可以开展人际交往的系列活动,在期末的学生测评中加以适量的人际交往知识,把学生的综合人际交往能力作为期末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关于家庭教育的完善,首先要让父母选择科学的教育方式,不能一味地让子女读死书刷高分数,要注重子女的素质教育。父母还要加强和子女的沟通,要主动与孩子进行交流探讨,增进彼此的了解。只有通过相互沟通了解,才能形成相互之间的和谐关系,让子女享受到和谐人际关系的乐趣和必要性,促进其加强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

四、结语

人际交往能力是每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的必要能力。对于工商管理应用人才来说,高水平的人际技能素养是走向社会的基础,是能否在社会上、职场中闯出一片天地,使自身得到良性发展的关键能力。而现阶段的工商管理应用人才的人际交往能力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高校、家庭以及大学生自身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掌握有效的人际交往知识和技巧,不断强化人际技能素养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参考文献:

[1] 叶斌.当代大学生交际能力的探索与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1):36-37.

[2] 刘雷.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的调查和思考[J].安康学院学报,2012,24(4):108-110.

篇3

在中学阶段应试教育理念下,“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学习观念在学生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在大学的英语课堂上和同学进行合作学习交流的积极性,因此,转变这种传统的学习观念是首要任务。

1、创设情境,促进交流

在传统的课堂观念中,课堂只是一个传授知识的环境,不存在人际交往的因素,这也是学生在课堂上缺乏人际交往意识的主要原因。就综合英语学科而言,首先需要把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起来,让英语成为课堂人际交流媒介,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生命迹象。因此要创设营造具有生活品味的教室环境,课堂交流主题要符合学生兴趣,让学生有讨论的欲望。

案例1:Bribery and Business Ethics 目的:Know different briberies 形式:Plot performance

T: Boys and girls! Do you think what the hottest society problem is?

S: Education/farmer workers/ employment/bribery...

T: Yes, there are so many hot problems in society, but today we mainly talk about "bribery", I believe you should have so much to say. In order to express ideas vividly, I require you to make a plot performance, so it can add some funs to our classroom.

S: (begin discussing and making a preparation)

(20 minutes later)

T: Let's enjoy your performance.

(Students begin performing; there are all kinds of briberies, such as education bribery, business bribery, administration bribery, etc.)

S: (applause)

这是一个情境表演案例,教师选择了目前社会热点之一即贿赂现象作为表演主题,让学生们有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激起了他们表演的欲望。情境表演既蕴含着人际交流的技巧又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人文精神,这正是上面所提到的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交融,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的也在表演中得到提升,因此,这是独立学院英语教学应该遵循的一项原则。

2、自我展示,促进交流

综合英语课堂上,部分学生对同学的知识或见解抱有“不信任”的心理因素,这就使他们不积极依靠同学进行交流学习,成为课堂交流活动的观望者。打消这种“不信任”的心理因素,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让这部分学生从活动中亲身体验到和同学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些活动最好采取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式,课堂活动包括辩论赛、情境表演、英语演讲等以群体形式参加的活动,课外活动形式可以更灵活,例如集体行动找出大街小巷英语翻译的错误。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逐渐打消对同学的“不信任”态度。

案例2:主题: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形式: Speech 时间: 3 minutes

We stay in the age of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pportunities are equal for each of us,however some persons can't grab the chances. Why? I don't think they make preparation. I believe opportunities always fall on the people who have been ready. So let's make preparation about both knowledge and ability at school I believe we can grab opportunities and meet challenges then!

Classmates: Great! /Yes! / Come on! ……

刘书一同学性格内向,很少和同学交谈,同学们对她的英语基础一直不了解,甚至不信任。通过这次演讲,同学们对她的英语水平有了新的认识,并且对她的观点也赞赏不已,可见,学生的自我展示是建立同学之间互相信任桥梁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3、学习技巧,促进交流

英语课堂上学生能够自由交流是独立学院英语教学的最理想状态,自由交流有许多优点,比如让学生可以无所顾忌地交流、容易进行思想和情感的沟通、有利于别出心裁观点的产生等,这是其他交流方式欠缺的方面,因此,这种交流方式还是需要鼓励的。自由交流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人际交流技巧的掌握。根据目前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人际交流能力的现状,提出以下几点传授人际交流技巧的建议:首先是心理上的鼓励。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口语水平不高没有信心说英语,这是阻碍人际交流的关键,因此,从心理上鼓励学生说英语是首要的。其次,提前告知学生课堂交流的主题,让他们有时间准备资料,做到有话可说。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很多学生不是不想说而是不知道说什么,而且课堂时间有限,他们没有足够时间思考,只能沉默或倾听别人的观点,因此,提前让学生做交流准备是必要的。最后,鼓励学生做好课后交流总结,从中找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便逐渐掌握人际交流的技巧,在课堂交流中有更大的进步。

总之,交流环节体现了英语作为语言工具的特点,得到了师生的认可。然而,师生交流只是课堂交流中的一个环节,很难满足学生学习的全部需要,必须在教学中加以注意。

篇4

2.1对外交流活动的类型统计按照对外交流的不同内容、方式,我们将其大体上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出国与美国、法国、德国三所姐妹学校的交流访问。此类交流访问的特点是有本校老师带队,学生能身临其境、亲身感受不同文化带来的全方位的冲击。

(2)观光访问或参加其他社团活动、比赛。此类交流访问往往是个人行为、学生活动主题和目标明确,学生会因社团性质和自身爱好不同而对多元文化的了解有所侧重。

(3)在国内接待各国代表团并参加各种文化交流活动。此类交流访问的特点是以东道主的身份向国外的代表团介绍本国的文化。从问卷和访谈结果统计,从数量上来看,我校学生对外交流活动内容和类型是比较广泛的,但是还是存在部分活动时间偏短且比例分布不均匀的问题。由于出国交流时间有限,一般在7天左右,对深入了解一种文化的时间往往过于紧张。较深入的对外交流活动通常只能涉及一部分学生。但恰恰是这些学生在问卷和访谈中更多地报告自己收获颇多。

2.2对外交流活动对学生人际关系心理的影响

众所周知,人际关系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资源;人际关系心理直接影响青少年的成长和职业生涯规划。然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并不能靠纸上谈兵,必须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广泛接触他人、了解社会。对外交流活动就是一种极好的情境组织形式,对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1)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

在对外交流中,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乐于了解其他文化优点。学生在体验和理解的基础上,审视不同文化下的风俗习惯、思维模式,更有利于在学生学会继承本族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学习外国文化中精华。同时,在对外交流中,学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学习从对方的角度去理解他人,养成对不同文化兼容并蓄的开放心态。

(2)提高了学生的自尊和自信。

问卷和访谈都发现,参与对外交流的学生有被承认和被欣赏的心理满足。这大大提升了学生自我意识,建立起更好的自信和自尊,也在对外交流活动中认识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找到自身要改进、提升的方向。

(3)锻炼了学生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相处的技巧。

高中生对外交流中的很大障碍就是过于羞涩、缺乏交往的经验。所以在对外交流之前,我们为学生进行模拟场景训练,如:帮助学生创设了类似条件和机会,不同的实践背景和场景,会涉及具体的沟通问题,给出特定的沟通对象,这可以让学生模拟体验不同的角色,以提高实际沟通能力。此外,学生在对外交流中,进一步体会到语言表达的重要性,在英语学科的学习上动机明显加强。总之,对外交流对提升当代高中生的国际化视野、个人竞争实力和充分实现个人价值,促进学校的全面健康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思考

3.1实践内容

从调查结果来看,我们的对外交流形式还是有局限性的。对于较枯燥、没有互动的讲座,学生兴趣不高,纷纷表示对自己人际交往的能力没有特别大的锻炼意义。相反考察类或互动多的对外交流,和有具体文化特色的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得到更好的活动效果。

3.2价值观的引导

学生在对外交流中更多地感受到不同文化的冲击,从而易产生“拿来主义”等负面效应。所以,作为价值观尚在形成阶段的学生来说,在对外交流活动中如何更好的进行价值观的引导,增强学生民族精神和国际化视野还是非常重要的。

篇5

(二)通过传播建立师生的英语口语交流观

德国社会学家格奥尔基•西美尔(Georg•Simmel,1858-1918)认为社会是一个过程,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构成了社会。西美尔指出交流的群体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互动的结果,二人间有可能互相依赖,三人组有可能把意志强加给别人,多人小组有可能造成一定的混乱。西美尔是从社会学的视角研究不同人数的组群在传播过程中所形成的影响和产生的效果。依据西美尔理论观点,在进行英语口语习得和指导学生的互动交流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学生的交流活动要避开不利因素,让参与者能够发挥所长,在氛围的助推下,让输入和产出等量进行。教师应该有紧迫感,时刻把握英语口语实践的机遇,起到引领者的作用。教师的示范会让习得者积极效仿,在当今人才需求实践的社会大背景下,英语口语的实践性应该得到落实,教师是这个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主要因素。其实,西美尔的理论观点也是基于这种需求,因为传播本身就源于实践。人际传播是在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循环,以英语语言为形式的英语口语传播是提升和强化习得者英语口语能力的很好途径,传播不仅锻炼了习得者的英语口语,而且在交流中加强了人际关系,扩展了相关知识。习得者的交流传播在不同范围内的效果不尽相同,引导习得者适应英语口语在不同场合的实践需求,这样才能使习得者的英语口语得到真正的提高。在英语口语的互动交流活动中,教师要鼓励习得者的合作精神,要兼顾对方、理解小组内其他成员的诉求,让大家参与,大家有话语权。

(三)在传播中用情感

推动农村学校学生英语口语习得英语语言的交流是人内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综合体现,在这种传播交流过程中,少不了人的情感。富有情感的交流加强和增进交流的实效性,能够获取令人满意的效果。在研究和实施农村学校学生英语口语习得与教学实践中,应该避免单一的纯语言教学模式,教师对习得者要用情施教,富有亲和力,以此推动习得者学习的积极性,让习得者乐于张流。同时,教师要通过示范等形式让习得者之间的英语口语交流富有情谊,变得通畅自然,通过交流缩短交流传播者的情感距离。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Wittgenstein)认为“语言要成为一种交流的工具就不但要意义上一致,而且也要有(无论这听起来多么奇怪)判断上的一致”。这种一致性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情感交流来实现,学习者之间的口语传播交流在认同感和同位性强的情况下交流的欢悦度就高,输出、输入的成就感就强,交流传播者的“一致”性就多了。所以,注重传播交流中的感情因素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英语口语交流,能够加速成效的显现。

二、注重农村学校学生英语口语传播交流的技巧

把传播学应用在农村学校学生的英语口语教学中是本次研究的创新。我国学校开设英语课的历史较长,源起于十九世纪,但英语实践应用的效果还有待提高。农村学校学生英语口语教学需要调整思路,教师要注重社会市场需求,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落实英语口语习得中的技术与技巧。

(一)研究学生在英语口语传播交流中的心理

《2011年版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和《2012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要注重语言学习对学生的价值,英语口语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主体,同时要承认差异。面对学生的差异,就要研究学生在差异现实中的心理轨迹,英语口语是语言的外壳,是人们交流和传播的外化体现。针对差异化的学习者,施教者需要在统筹全体学生教学大局的同时,照顾差异,让全体学生在英语口语学习中受益,学习者的成就感是激励其继续学习的动力。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Karl.R.Rogers)主张要尊重个体的心理需求,促进学习者心理的良性发展和循环。由于英语口语习得过程中的种种困难,习得者遭遇多方面的压力,以至于产生压抑感,疏导学习者的种种不悦心理,倡导和扶植他们健康的心理是保证推进教学和习得顺利进行的前提。教师不能只抓好学生而放弃口语表达差的学生,这会造成部分学生的学习心理受影响。罗杰斯主张要给学习者创造快乐学习环境和树立学习信心,农村学校的学生受地理环境和各种条件的限制,在英语口语的学习和实践传播交流中有惧怕现象,走出这种困局,学生需要掌握学习技巧,需要教师给予技术指导。教师要对习得者有针对性地施以技术指导,让习得者在英语口语交流中学会使用技巧,以积极的心态和心理参与英语口语交流。

(二)把握好英语口语交流传播的时机

赫舍尔(A.J.Heschel)指出,人和人在相遇之后很可能要建立联系,彼此要合作。这从发展的角度阐释了语言传播交流的人类属性。作为个体,习得者的英语口语学习和交流同时也是在集体中进行。让习得者养成合作的习惯,英语口语交流习得应该像日常的生活一样自然。走出英语学习少口语的误区,英语口语实践和提高就会变成可能。所谓合作是指习得者能够抓住机会,主动积极和别人或同伴进行英语口语交流,这种交流符合传播学的要求。习得者谈论彼此感兴趣的话题,实践学习内容,可强化口语表达能力。这种英语口语的人际传播是建立在人内传播基础上,习得者对习得内容的内在传播为英语口语的人际交流奠定了基础,使得与他人的交流变得顺畅。我国学者王怡红在《人与人的相遇———人际传播论》中指出,传播中者会采取“策略”、“技巧”,进而形成“互动”、“关系”和“能力”等。这种观点十分符合语言交流传播的发展过程,它对指导农村学校学生的英语口语习得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师要把英语口语教学看作是语言交流,把对语法规则的解释和训练融入到口语交流中,避免把英语口语变成单一枯燥的规则课。教师应采取策略,教学中讲究策略,使用技巧,在课堂上充分互动,让教学内容在互动实践中进行,通过实践交流传播来提高学习者的英语口语能力。

(三)把新课标的要求落实

在技巧性传播交流中九年义务制英语教学大纲指出,英语教学要“充分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要突出“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语言应用的首要目标是传递信息和人际交流,口语使用是最基本和最常用的交流形式。2012年修正的普通高中应用教学大纲第三部分把学生的语言技能放在第一位,在语言技能中突出了英语口语表达,《修正》充分体现了口语传递交流的重要性。农村学校英语口语习得要实现课标的要求,强化学生的英语口语实践能力,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理论指导,在实施中需要技巧。美国传播学学者丹尼尔•杰•切特罗姆(Daniel•J•Critrom)指出:“社会不仅是由于传递和传播而存在,也应该在传递和传播中存在。”切特罗姆从传播学的视角阐述传播和传递的社会地位和作用,英语口语在英语语言学习中也具有同样的作用。依据课标要求,正确把握语言的交流特性,依据传播理论,在互动、实践和传播中提升英语口语习得,让习得者形成用英语交流的良好习惯,让英语口语交流和传播存在于英语习得中,从而提高习得者的英语口语实际应用能力。

三、传播交流是英语口语的命脉

美国学者哈罗德•密芝尔(Harold•E•Mitzel)提出了有关教师、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的三大变量的学说。在教学的整体进程中,结果的变量来自于过程与付出,习得者英语口语提高需要个人、互动合作和教师的指导,形成交流圈。在英语口语习得的过程中,传播交流增进了学生的语言驾驭能力。因此,指导学生经常自己反馈,同时,抓住机会,扩大交流实践。

(一)英语口语交流与传播的对接

英语语言学概论把语言描述为“Languageissymbolofarbitraryvocalsymbolsusedforhu-mancommunication”,所以,语言的属性就是首先满足人们交流的需求。作为第二语言,把主要精力放在记忆语言规则上是不妥的,它偏离了语言交流应用的主流方向,弱化了对英语口语交流的训练。轻视语言交流传播实践的现象有悖于外语教学原则,重视英语口语互动习得,把交流和传播对接才是英语教与学的正确方向。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在交流传播中实践英语口语,通过预设的环境氛围,让学生实践口语传播交流。根据传播学的人际交流精神,学生之间的交流传播是一种理想的实践和推动英语口语习得的方式,英语口语本身就是交流和传播的结合。无语言就无传播,不用以传播的语言就会退出语言世界,因此,从理论的角度看,把英语口语传播和交流的结合是有效提高英语口语的方法。二者的对接是从实践视角发展了英语口语习得。语言学专家贝纳德•斯伯尔斯基(Bernad•Spolsky)提出了二语习得中的几个因素,社会环境、诸多态度以及个人动机,英语口语的交流和传播符合斯伯尔斯基的观点,农村学校学生的英语口语习得要在交流和传播中实施。

(二)社会发展需要会英语口语交流的人力资源

世界的地球村发展趋势越发明显,人际交往的语言性也越发突出。农村英语教学不仅不能弱化口语,而且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突出和强化口语教学实践,彰显语言交流传播的特性。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96%的学生认为学好英语口语很重要,84%的被访学生认为学好英语口语可以提升整体英语水平。对于英语口语在英语习得和社会需求中的重要性,学生高度重视。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酒店餐饮业涉外经营与交往、对外贸易、劳动力输出等经营活动的增多,我国社会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不断国际化。因此,能够进行外语交流,特别是英语口语交流的劳动者会更容易就业。以酒店为例,懂英语交流的管理者和服务者报酬高,工作面宽。现在的中学生就是明天的社会人力资源,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是当今各级学校教师的职责。捷克大教育家扬•阿姆斯•夸美纽斯(ComeniusJohannAmos)在《大教学论》中强调,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教师要让学生在英语口语交流传播中形成好习惯,自觉实践,服务社会,受益终生。交流传播是英语口语生存的根本,懂英语口语交流的人力资源在社会市场竞争中具有优势。

篇6

1.人际沟通在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1人际沟通对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性作用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起点,人力资源规划无疑是其部门工作的重点。而在完成这一规划的过程中,大量而重复的人际沟通可以说是贯穿其中。因此,要完成良好的人力资源规划工作从而实现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是离不开对人际沟通的成功把握的。

1.2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够有效配置企业的人力资源

在员工进行正常的工作之前,岗前培训,试用以及转正期间都是需要进行大量的人际沟通活动的。而在这整个过程中,只有进行良好的人际沟通才有可能更好地分析出所招聘的人员是否能够满足本企业的需求以及能够胜任其所应聘的工作岗位。

1.3人际沟通在薪酬福利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作用

在薪酬政策出台前,相关的工作部门就必须进行有效的相关人际沟通工作以进一步地统一员工思想,确保相关政策的可行性。而在薪酬政策的执行期间,有关的工作人员还需要进一步地进行人际沟通活动以促进其工作执行的有效性并为之后的政策调整与完善奠定基础,从而有效地增强薪酬制度对于工作人员的激励作用。

2.目前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2.1组织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每个企业里面,合理的组织结构无疑是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人际沟通活动的开展的,对此,国企也不例外。然而,在我国,大多数国企的组织结构都依然采取传统的“金字塔式”结构,从而导致信息的传递连过长,信息的传播速度缓慢无比,甚至很容易就出现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出现流失或失真的不良局面。

2.2人际沟通在沟通渠道及媒介选择方面上的问题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飞跃进步与发展,沟通媒介大量增加,人际沟通的渠道越发宽广了。只是沟通渠道的多样性发展并没有很好的解决国企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际沟通问题,相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选择相关的沟通方式及渠道上屡次失误,导致了部门信息传输不畅,沟通的效率也大大地降低。

2.3人力资源管理者自身所存在的问题

在很多国企里面,大多数的人力资源管理者都忽视了人际沟通的重要性作用,仅仅是把人际沟通看作为是传达行政指令以及下达工作任务的一种工具。另外,为了顾及自身在下属面前的形象与权威,忽视感情在沟通方面的重要行作用,对于员工所提出的意见只是进行形式上的处理而不加以任何的重视。

3.解决人力资源管理中人际沟通问题的相关建议

3.1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沟通交流的组织结构模式

在国企里面,只有建立起一个适合企业内部沟通与交流的组织结构模式才能有效地确保相关人际沟通的有效性。而针对以往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弊端,新提出来的扁平化管理模式就能够很好地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它能够有效地解决在等级式管理中的“人员只能重复,冗员多以及整个组织机构运转效率低下”等问题,尽量地精简企业的组织机构,有效减少信息的传递链,大大地加快了企业内部信息流的速度。

3.2选取并运用合适的人际沟通工具及媒介

面对着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以及层出不穷的各种媒介与沟通工具,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实现有效的人际沟通,就必须要从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来选择与企业的人员数量以及各种资源条件相匹配的沟通工具与媒介。

3.3建立完善的沟通机制,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

人力沟通只有在制度上有所保障,在相关氛围上有所渲染,企业的内部沟通才能得到有序的开展。如企业在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之前就开展了大量的人际沟通活动,掌握好了各个员工对相关政策的了解及意见等各种信息,并进一步做好宣传工作与缓解内部人员的各种紧张情绪等都有利于人力沟通工作的有效实现。

总之,企业要真正解决自身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实现良好的人力沟通活动,就必须要从自身的组织管理结构模式上进行有效的调整并结合选择合适的沟通工具与媒介,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机制、营造出良好的沟通氛围才能更好地实现人力沟通的有效性,从而更好地实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吴沈玲.有效沟通: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力[J]经营与管理,2011(03)

篇7

平时看到很多医生埋头于知识的积累和技术的提高,但对于如何提高自己的交流能力很少顾及。主要原因是医生对交流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技巧缺乏,或者以太忙没有时间为由加以忽略。但事实上,如果你不重视交流,不在实践中训练交流的技巧,你就无法在你的职业生涯中培养出信托式、朋友式的医患关系,也很难取得事业的成功。

前不久,有从国外回来的朋友感慨地说,他发现,在国内看病,医生与患者很少交流。他自己有一次在一家大医院看门诊,10分钟里,对面的医生就没正眼看过他一回。他知道医生很忙,眼睛要配合手忙着写病历、开化验单。但不管怎么说,医生目光交流的缺位,总让他觉得自己没被很好地重视。拿着处方离开诊室,心里装的不全是踏实。

朋友的感慨涉及一个经常为我们很多医生所忽略的问题:交流。在各种人际交流中,医患交流是一种特殊的又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交流。医学实践可以说是一种医患交流的实践。好医生的成功除了得益于他自身的勤奋学习外,也得益于他们与患者、同行、社会的成功交流。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不少医生朋友,不大重视交流,也不大会交流。这样的医生即便学富五车,但他对于患者的成功救治、对于自身价值的实现、对于推动医学事业进步的“贡献”率都是要打折扣的。这样的结果让人感到遗憾。

现代社会需要交流,医学的本质是人学,再多的高科技设备的运用都无法也不应该取代或阻隔医患间彼此渴望真诚交流的心路。一个人的学术水平、医护能力与病家的满意度和受同事的欢迎度并不一定成正比。引起病家投诉或不满、同事难以相处的很多原因,往往并不是对该同志的业务水平、工作能力的不认同,而是因为他缺乏与他人的沟通能力,与别人谈话少有笑脸,语气生硬、不耐烦,病人或家属有事找他,他表现出来的也是一种爱理不理的态度。换言之,这位同志之所以医患关系紧张、不受人欢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缺乏必要的亲和力。

营造良好的人际亲和力需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交流的对象,更重要的是要拥有爱的情感,这是亲和力的本质。作为一名医生,只有发自肺腑地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安静地倾听病人的诉说,才会有体贴的触摸,才能与病人产生亲和力,让交流在关爱中温暖地流动起来。当然,医患交流绝非简单意义上的医患对话,医患交流是艺术,是医生的品德、修养、知识、技术、能力、经验等各种积累高度浓缩的结果。我们当医生的都应该学会与患者的交流,因为医患间彼此都渴望真诚交流的心路。

篇8

现代护理的发展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学习护理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知识和技能,使护理对象能够得到主动、全面、系统、有效的整体护理。因此,导医护士的沟通交往能力,是做好门诊导医护理工作的关键,这就要求护士不仅要有扎实的护理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能,还要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和人际沟通能力。

1 二级医院导医护士,人际沟通能力现状及原因分析

1.1 优势 二级医院导医护士多为年长护士,临床护理和沟通经验丰富,应变能力强,性格情绪更稳定,处理工作问题的理性思维也会丰富成熟一些,热情与耐心会更多一些,她们提出的指导和建议会更容易让患者接受。另外由于她们长期工作在一线,对本院,本岗位的管理和业务相当熟悉,因而对指导病人就诊,协调各种关系,更好服务病人,实施优质护理能做到驾轻就熟,提高服务能力。

1.2 劣势 适应能力差。工作环境,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心理上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环境和任务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适应,使用普通话交流的基本要求等。个别护士感到迷茫困惑,有的护士甚至产生惧怕沟通与交流的心理。怕开口,怕遇见熟人,产生了不知如何是好的沟通不良现象。在与病人沟通中,有的护士认为在临床工作了几十年,懂的很多,在与病人和同事交流时以自我为中心,难以听完患者诉说。还有的护士自我评价过低,认为导医护士低人一等,遇到沟通不良时缺乏主见,有意回避,再次造成沟通不良。

1.3 原因分析 与病人沟通缺乏自信。二级医院多为基层医院,病人沟通时和护士多使用地方语言,护士也多使用地方语,但医院要求导医护士和窗口科室使用普通话。护士处于特定的心理转型期,正常的语言交流发生了改变,一方面,护士平时不注意对语言有所要求,缺乏主动用普通话与病人经常交流沟通的心境;另一方面,病人多使用地方语言,语言交流缺乏对等性,让沟通变得比较僵硬,失去了亲切感和语言的贴切性。极少患者对导医护士缺乏起码的尊重和不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们的心理健康和人际沟通能力。

1.4 缺乏主动服务意识 过度注意在导医台内的事务和形象,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在与病人沟通时,总喜欢简单指路,把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和肢体语言掩盖起来,给人一种孤傲处世的感觉,有时的语言和行为令人难以理解。这种人际沟通的失败就在于心理上建立了一道屏障把自我封闭起来,从而无法与病人沟通,使导医护士自己的人际关系和沟通处于危机之中,难以起到导医护士应尽的职责。

1.5 不善于观察就诊病人及陪伴 在思想意识上,主观心理上未将病人看在眼里,难以发现就诊病人的异常和特殊情况,有时发现后也无紧迫感和使命感,难以取得病人及陪伴的信任,交流时不能与病人进行情感应答,缺乏真实感,以致护患交流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有的病人对护士的迟钝感到愤慨,从而影响了沟通的深入。

2 培养导医护士人际沟通能力的有效对策

2.1 门诊导医工作是在医院一个动态复杂,多因素环境的特殊场所工作,导医工作以患者的诊疗,检查,治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何协调好这些关系是导医护士的重点工作之一,导医护士把整个门诊各自独立的诊室串起组成一个新的“就诊系统”,缩短了患者诊疗时间,参与诊治,提高了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只有导医护士认识本岗位工作重要性,才能更好的为病人服务,服好务。

2.2 导医护士美的培训及要求 患者进入门诊,首先看到的是导医护士,所以导医的形象,服务,言语,很重要,直接关系到患者及其家属来院就诊产生的第一印象,只有印象好,才乐意接受进一步的诊治。作为一名导医护士,必须严格着装,帽更白,衣更齐,体更正。在上岗之前仔细检查自己,淡妆上岗,面带微笑,佩戴胸牌,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接待每一位患者。

2.3 业务素质的培训 良好的业务素质是提高导医服务质量的关键,因此,导医护士的业务素质培训尤为重要。导医护士必须熟悉医院各科开展的业务项目,学习常见症状的预检分诊,特殊时期如:发热、非典、H7N9等流行期间的分诊及院感管理工作,常见病的健康教育,门诊病人病情突变的判断及应急处理等。导医护士实行首问负责制,有问必答,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贯穿在工作中的每个环节,主动为患者提供各种导医服务。

2.4 注重导医护士服务品质的培养提高服务质量 改善导医护士服务态度。导医护士长期接待病人和病人家属,有时同一种回答可能无数遍,难免心生怨气,时有露出面来,此时导医护士应及时调整心态,修正态度,与病人和家属交流和沟通,耐心为病人解答各种问题。导医护士可能会经常遇到情绪激动行为过激的病人和家属,导医护士必须保持冷静与宽容的态度耐心为病人解决问题,遇有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应及时与相关部门和领导联系,协助解决。

2.5 语言培训 二级医院属基层医院,在使用清楚地方语言的同时,要做好国语和手语的培训,提高国语使用率,做好平等交流,满足各级对窗口科室管理要求。

3 总 结

二级医院门诊导医护士是基层医院的前沿,是门诊病人就诊过程中的主导者,提高导医护士善沟通、善观察、善交流、善主动及特殊情况处置能力,满足病人就诊需求,减少就诊时间,对提高病人满意度,提升病人就诊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篇9

马克思说:“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必定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如何理顺好这些关系、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就涉及到了社交能力的问题。”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而百分之八十五则要靠人际关系和他的做人处世能力。”人际交往在社会关系中处于核心地位,高中生是社会中重要且特殊的群体,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高中生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关系到他们能否适应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故提高高中生人际交往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高中生人际交往能力及其重要性

(一)高中生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是人的社会性的反映。一个人通过交往,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才能更深刻、更主动的发挥自身价值和潜能。”“高中生人际交往能力,是指高中生之间以及高中生与其他人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了解需要,并运用语言符号来实现心理沟通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是高中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的技能,包括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待人处世的能力、生存与发展的能力、健康心理能力、健全人格的能力等等。

(二)高中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高中生正处于学习知识和技能、了解社会和探索人生的重要发展阶段。进入高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对高中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助于高中生获得知识、提高技能、提升综合素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中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泛,人际交往已成为获得更新、更多知识的有效途径。而且人际交往过程中思维火花的碰撞有利于拓展思维、启迪智慧。

2.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使高中生感到自己被他人认可,满足其自尊心,增强自信心。在交往过程中,有利于培养积极的情绪,开朗的性格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3.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促进高中生的社会化进程。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助于高中生初步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掌握与人交往的技巧和艺术,在实践中学会辨别真假美丑,为他们顺利融入社会奠定基础。而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良好的人际交往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走向成熟期的过渡阶段,也是为未来成就事业打基础的阶段,提高高中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对于今后做好工作、开创事业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二、高中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现状及其原因

(一)具有极强的与人交往的欲望,但缺乏交往的经验和技巧

高中生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兴趣爱好广泛,处于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大多具有极强的与人交往的欲望。但由于交往经验和技巧的缺乏,给高中生带来极大的困惑和打击。

(二)朋友之间缺乏信任感,知心朋友很少

在当代,大部分高中生具有先帮助别人而后得人助的思想,但存在不能全面看问题,只考虑自身利益,不顾他人和集体的利益,不愿付出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别人。这样的高中生只能在自己狭小生活圈子里,封闭自己,不能进行良好的人际交往,最终会影响自身的发展。

(三)高中生人际交往功利性趋势加重

有些高中生把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运用于人际交往。在高中生眼中友情不仅仅被视为情感交流的渠道,高中生人际交往已带有一定的社会印记,是高中生的意识形态开始迈向社会的一个基本迹象。

出现以上特征的原因有:

1.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也助长了一些功利思想的膨胀,物欲化倾向成为一种普遍的国民心态,这种思想也影响了高中生的处世态度和行为方式。社会竞争不公平,人情交往、功利性在高中生人际交往中愈演愈烈。

2.我国常年以来的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体制,一味关注考试分数,忽视对学生人际交往经验与技巧基本知识的教育,这些是无法用分数衡量的内在素质,也是作为社会人必须具备的素质。

3.缺乏正确的规范和引导。社会是个大染缸,社会风气具有渲染性。我国公民的社会道德修养还处于较低水平。在个人社会化的过程中,高中生没有受到来自社会的足够示范和指导,“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已逐渐潜入高中生的意识形态。

三、提升高中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途径

(一)自觉学习和提高交往的艺术和技巧

尊重他人,尊重能够引发人的信任、真诚等情感,缩短人际交往的心理距离。高中生个性比较强,在接触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矛盾,在交往过程中要保持谦让大度、克制忍让的态度。努力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提高个人的内在和外在素质,培养良好的个性特征。真诚是友情的剂。坚持真诚的原则,必须做到热情关心、真心帮助他人而不求回报,对朋友的不足和缺陷要诚恳批评。对人、对事要实事求是,既不当面奉承人,也不要在背后诽谤人,能做到表里如一、襟怀坦荡。在高中生人际交往中,相信别人和取得别人的信任是非常重要的。从积极的角度去理解别人的动机和言行,而不是胡乱猜疑,相互设防。取得别人的信任首先要言必行,即说真话,不说假话;其次要行必果,即实践诺言。

(二)对高中生人际交往的规范与引导

将道德实践活动融入高中生学习生活之中,引导高中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也要坚持不懈抓文化建设,为高中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引导和规范高中生的人际交往。

高中生需要将学的人际交往知识运用到一些交际场合,学校团委及学生会等组织要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活动,让不同的高中生去展现他们的特长,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可以使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改变自我封闭的状态,慢慢地融入学生群体生活中。

高中生正处于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社会、探索人生的重要发展阶段,高中生的所有活动都是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进行的。良好的人际交往对高中生的健康成长起着积极的作用。高中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提高。

参考文献:

[1]周艳波.高中生礼仪教育――沟通与演讲实用教程[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2]刘俊庭,吴纪饶.高中生健康教育[M].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邢莹,吴敏.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M].郑州:郑州高中出版社,2002.

篇10

中科院心理素质教育调查显示,大学生中不善交际的占80%以上,有明显心里异常者占37%,与人无法沟通者占21%。[1]有许多大学生走上社会后,因人际交往能力差无法适应错综复杂的社会,多年来学生一直在以考学为指挥棒的压制下,追求高分,追求升学率。学校忽视了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进入大学后也很少有专门、系统的培训课程,导致大学生智商高,人际交往能力不强。再加上现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迅猛发展,各种网络交流工具的出现,这又给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带来了困扰。

一、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一是有利于大学生才能的发挥。人际关系是人们相互交往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来源于人际交往状况的好坏,人际交往状况的好坏,又直接来源于人际交往素质的高低。人际交往素质高,交往状况就是和谐友好的,人际交往素质低,交往状况就会不友好,人际关系就会疏远、恶化。[2]当代大学生,不管是在校还是将来走入社会,处在一个人际关系和谐的团体中,就会拥有愉悦的心情,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工作当中,将自身的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二是有利于大学生学习更多、更丰富的知识和不断完善自我。获取知识的途径除了通过自身实践获得外,另一个更重要、更直接的就是从书本上获得或者借鉴别人的经验。提高交往能力,能很好地和更多的人交流,在天南海北的交谈过程中,向自身知识系统输入新鲜的血液,提高对人、对物、对自身的认识,在知识结构不断完善的同时,逐步健全自身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三是有利于大学生走向社会化。人是社会中的人,不能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个人社会化必须适应社会环境、参与社会生活、学习社会规范、履行社会角色。这一系列单独一个人是不能完成的,拥有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就能更好地完成社会化,成为一个成熟的社会人。

四是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一个能很好地与人交往的人,每天生活在一个人际关系很和谐的环境中,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都能拥有愉悦的心情,幸福感油然而生。

二、网络交流工具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

网络交流工具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是一把双刃剑,其匿名性、开放性等给大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带来了积极作用,但它的虚拟性又给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带来消极影响。

(一)积极影响

网络交流工具具有匿名性,言论相对自由。大学生通过网络交流工具,可以将在现实生活中的不满和不愉快的事情在网上讲出来,因为没有人认识,没有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所以学生在网络上就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发表自己对人、对事、对社会的看法,即使发表的言论、观点有失偏颇,遭受到网友的嘲笑或是抨击,自己的真实身份也不会被揭穿,能很好地保存颜面,从而增强自信心。

网络交流工具具有跨时空性和开放性。由于在高等院校学生人数多,上课时间不集中,能真正聚集在一起的机会很少,甚至是没有,导致大学生的交际范围很狭窄。而网络交流工具的跨时空性和开放性,使大学生的交友范围不再受空间、地域、层次、年龄的限制,能和素昧平生的人侃侃而谈,互相交流思想,丰富人生阅历,增长见识,开阔眼界。

网络交流工具具有自主性和平等性。大学生在网络交流工具上能设立具有特色的主页、网站,充分发挥自身的个性、表达自我,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网络平台的交流机会是均等的,人人都有发言权,大学生的自由、平等精神得到彰显,有利于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个性心理。

(二)消极影响

一是造成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的困难。基于网络交流工具的积极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更倾向于通过网

交流工具进行人际交往,过分依赖网络交流工具,就会减少和交流对象包括本地朋友见面交流的机会。网络交流工具是缺少情感的,缺少现实世界才有的人情味,长期利用它来进行人际交往,就会对现实人际交往缺乏耐心。另外,大学生过分依赖网络交流工具,就会忽略现实人际关系的建立,导致性格孤僻,人际沟通能力弱化, 造成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的困难。

二是导致大学生现实人际关系的信任危机。利用网络交流工具进行交流,能用虚拟的身份说些虚情假意的话,传播虚假信息,若将这种习惯带到有严格伦理规范和道德规范的现实社会中,就会受到谴责,不被信任,从而导致现实人际关系的信任危机。

三是导致大学生现实人际关系的冷漠和疏远。过分依赖网络交流工具,花在现实人际交往的时间就会减少。这样就导致了他们很少参与社会活动,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弱化了社会属性,减少了对人、对事、对社会发展最基本的关注,导致现实人际关系的冷漠和疏远。

【参考文献】

篇11

一、中国陶艺艺术的重要性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艺术源远流长,这给了人物陶艺艺术家广阔的创作素材,因此我国当地的人物陶艺艺术带有强烈的东方情怀、中国特色。我国的陶艺艺术在创作的过程中始终没有脱离中国优秀的艺术文脉,处处彰显着中国元素,即使是在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面临着西方文化的冲击,我国的陶艺艺术艺术家也能把西方的文化艺术作为创作素材,并使用中国文化作为创作基础,形成了中西合璧的雕塑艺术品,但是在艺术作品中依然存在着强烈的中国特色,最终加强了中国的东方身份。我国当代陶艺艺术是以中国文化为基础,在西方文化的挑战中保持着强有力的生机活力,以发扬中国古典的文化优势和陶艺为主体,在陶艺艺术行业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中国风格,保持了民族文化的魅力和特色,创作出独特的造型风格,使作品具备足够的精神力度。

最重要的是中国当代陶艺艺术在艺术创作中更加关注现实社会问题,关注民间普通人的生活状态,通过陶艺艺术艺术品来反映当前中国的生存面貌,同时艺术家们也关注国家性文化创作资源,把国际化的素材和中国本民族的艺术结合在一起,使本土的文化观念、审美主张等与国际化视觉语言和谐发展。同时,应关注人自身的精神价值,让泥和火更进一步地切入心灵,让心灵更加切入中华民族博大的文化底蕴,促成当代文化的融合,推动我国当代文化艺术的发展。

二、陶艺教学对于幼儿多种潜能发展的影响

1.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陶艺艺术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游戏、交流的平台,再加上幼儿喜爱游戏的天性,很容易把学生融入一个团队游戏中。借助陶艺艺术平台,幼儿可以尽情地提出自己的游戏想法和看法,增加幼儿的相互交流,在交流共享中,幼儿不但加深了感情,而且能扩展自己的想象思维,从中找到共鸣的地方,在无形中培养了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2.铸造心灵的归属

通过多次的陶艺艺术教学,幼儿团队成员之间建立了默契的关系,相互之间的认同感也增强,在团队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和心灵归属感,即使是在游戏结束后,成员们之间的感情也不会变淡,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生之间也会感到彼此很亲切熟悉,并且会热情地帮助同学,增强了幼儿之间的感情深度。

3.培养成员的责任感

陶艺艺术的游戏规则是和现实生活一样的,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体会到规则的重要性,更容易培养其遵守社会规则的意识,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责任感。通过陶艺艺术中自我的定位,幼儿能理解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和所要承担的责任,使其更懂得如何尊重别人,为学生未来进入社会打下基础,促进他们思想意识的成熟。

4.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陶艺艺术为幼儿设置了一定的难题,在陶艺品的制作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幼儿去主动地思考,并在思考的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每一个幼儿在创作的过程中都有不同的想法和观念,这就需要幼儿抛开固定的思维模式,发挥其想象力去天马行空地创作,从而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陶艺教学中激发幼儿多种潜能

陶艺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在其学习过程中掌握与人交往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幼儿固有思维和想象力的培养,不能扼杀学生的思维方式,并

通过引导的方式去挖掘其创作欲望,培养其创作积极性。通常而言,陶艺艺术分为具象型和抽象型两种形式,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形式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生活中去,培

养其观察生活的能力和善于从身边的人和物、人和事中提炼出有哲理、有生活内涵、有艺术价值、有代表性特征的艺术品质,这是激发学生创作潜能必不可少的关键所在。再者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掌握相应的陶艺语言,通过艺术加工方式带给幼儿精神上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并通过陶艺学习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其文化素养。

陶艺教学要注重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陶艺教学为幼儿提供了感情交流的平台,学生可以尽情地释放自己的压力,学

会了尊重别人,开始意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最重要的是增强了其人际交往能力。陶艺教学在培养幼儿人际交往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既能提高其综合素质,又为其心理教育提供了全新的借鉴经验,同时为陶艺教学新学科的开展提供了科学的指引。

总之,陶艺艺术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同时陶艺教学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作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因此在陶艺教学中应当注重对幼儿多种潜能的发展作用,首先要认识到我国陶艺艺术的重要性,并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多种潜能,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其文化素养。此外,通过陶艺创作,学生感受到了艺术创作带给他们的喜悦,增强了他们对艺术创作的热情,建立了他们创作的自信心,使他们更乐于投入到艰辛的艺术创作中去。

篇12

英国著名系统语言学家韩礼德(M.A.K.Halliday)在语言研究中曾经提出,“语言的运用是为了在特定的情景下实现一定的功能”,他提出了语言的三大功能:概念功能、语篇功能以及人际功能。[1]17其中商务英语作为专门服务于商业活动交流的语言,注重于交易双方的人际交流与沟通,十分注重语言的人际功能。得体的商务英语交际除了需注意基本词汇、语法的准确使用之外,还要尤为注意语气、情态的使用与选择。商务英语的使用目的不仅是基本信息的交流,最重要的是要通过信息交流来促使商务伙伴做出自己需要的回应,从而得到商务人际功能的拓展与实现。

1 商务英语中人际功能的拓展所须注意的正确语气使用

在商务英语交际中,在语气的选择与使用上是十分讲究的,措辞风格应谦恭有礼、语气委婉自然、不卑不亢。从技术层面分析,商务英语的语气选择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1合理使用疑问句

疑问句在一定语境下较陈述句、祈使句更加婉转,更具礼貌,能够避免了过于直接的语气而给人造成的颐使气指的不良感觉,通过“询问”方式间接要求对方则显得谦和。例如索取商务伙伴电话号码,使用“May I have your number?”这样的问句,显然就比直接说“Please give me your number”要显得婉转而温和。

1.2合理使用类似“If”(假如)引领的虚拟语气

虚拟语气使句子更婉转,在对于向对方作说明时,可以避开容易有冲突分歧的事项,假设到一个不相关的第三者立场,从而为敏感问题留下了磋商余地,更有利于达成双向协议。

1.3合理使用被动式语气或无人称表达法

当需要交流说明的事项具有批评与负面性质时,被动式语气或无人称表达语气能够避免指责、批评对方所造成的尴尬与矛盾,注重就事论事,不针对具体人,从而顾全对方的自尊心与体面,委婉地传达负面的信息。在交流时可以合理使用“the damage”(××的伤害)等词汇作为主语,从而达到避开对当事人的指责、弱化语气的目的。[2]03

1.4善于使用肯定句来代替否定句

否定句不可避免地带有对别人否定的情感倾向,容易导致对方的感情排斥与对立情绪,而肯定句比否定句的听起来更具有对人的认同与礼貌。因此在商务交流时,要注意尽量避免直接使用“No”,而多巧妙地迂回使用“Yes”,通过肯定双方认可的或支持的一面,来表达出对不赞成一面的否定。

1.5经常善于表现出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

在商务交流时注意重视询问对方“You-Attitude”(你的态

度),注意多为对方的利益着想,淡化语言上对自己的利益诉求表达,充分考虑对方的处境与难处,从而赢得对方的好感与认可。

2 商务英语中人际功能的拓展需注意的情态表达

商务英语中的情态在表达上分为意态与情态两种。意态是说话人对提议的可能性的判断,表现形式主要有被动语态中的谓语动词以及情态动词,意态;情态是说话人对命题的可能性的判断,通过概率、频率中的副词以及部分情态动词来表达。在表示情态时,主动发言者需注意把握好自己所提供信息的有效程度。而在表示意态时,要把握好需要对方履行的职责和义务,以及自己实施行为的能力、意愿和倾向。在表达时要注意强调、肯定事务的积极面和正面作用,减少负面消极因素的影响。当然了,在商务活动中,出现某些不能接受的或消极的问题信息是在所难免的,但是要注意强调积极面,减少负面词汇。商务人员对积极的言语表达更愿意听取和接受,对措辞积极的邀请或要求作出肯定承诺的可能性更高。

2.1商务英语中惯用的情态动词

在商务英语中惯用的情态动词主要有“can”(能)、“would”(能否)、“have to”(不得不)等,这些情感动词的使用,充分蕴含了主动发言者婉转与温和的态度,表达了发言者的礼貌与尊重,以及面对消极因素时迫不得已的处境与无奈,以此来求得对方的体谅与理解,从而有效避免了生硬过激的情感倾向,使得商务交流双方不至于感情破裂,从而处于沟通失败或无法开展的尴尬局面。

2.2商务英语中惯用的情态副词

在商务英语中,一些情态副词的出现,例如“definitely”(绝对)、“particularly”(尤其是)、“certainly”(当然)、“always”(一直)等,加强了情感成分,强调了所提供信息或交谈事项的重要性与真实性,以此来促使商务伙伴重视、相信、接受自己的观点或要求。

2.3商务英语中惯用的情态隐喻与模糊语

商务英语中,经常出现“We presume that”(我们推测)、“We estimate that”(我们估计)这样具有情态隐喻的技巧语言,这类语言的使用作用有二,一是强调了主观的推测与预计,二是将实际结论有所保留,从而为后面的变化留有余地,同时也消除了表达内容的绝对化与生硬感,语气较为温婉。[3]11

2.4商务英语中惯用的时态

商务英语交谈时经常会用到现代进行时或一般过去时。现在进行时强调目前正在发生的事情,充满紧迫或非受控性、变数性,以希望对方尽快做出反应。一般过去时则强调事情已经发生,无法改变(特别是针对消极因素,强调已经发生,自己无能为力表示遗憾与难过),在表达自身观点的同时,也使得因消极因素带来的尴尬气氛得到缓解。

英语中一些表示发言者态度的词,如hope(期待)、think(认为)、want、(想要)、wonder(想知道)等,使用一般过去时表示一种含蓄的试探,来间接地表达自己的请求、建议等真实目的,因为如果使用现在时态直入主题,万一对方无法立即答应的话,可能会伤害双方的会谈气氛,从而导致尴尬。而改用过去时态,用已经发生的事情来试探对方对此类问题的态度与反应,显得委婉、含蓄、在对方表达拒绝意向时不至于伤害双方感情。

参考文献:

[1]金朋荪,王欢.商务英语信函中的情态隐喻及人际功能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1(17).

篇13

二、情感教育的策略与实施

人的心理结构是有智力、意志、情感三个基本因素组成的。情感因素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教师应采用教学情感性若干策略: ①激励性。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正面诱导。②支持性。给遇到困难、丧失信心、情绪低落的学生以必要的心理援助。③愉悦性。相互信任、彼此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使教学取得更加满意的效果。

如何在课堂内外更好的实施情感教育, 笔者认为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实践:

1. 情感教育在课堂中的实施

在语言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面对语言、语言学习者以及他们的认知和情感特点,还要考虑到语言学习中的人际关系。语言学习和使用都是一种人际交往过程。因为这种交往过程就是从自我走向他人的过程,所以与情感密切相关。

课堂是语言学习参与者(即学生和教师)的活动场所,也是他们进行人际交流的社会环境。在课堂上,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存在很复杂的人际关系。不同的教育思想和不同的文化背景都会导致不同的师生角色和师生关系。当今的语言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团结、合作、相互支持的人际关系。而且这些人际关系时时刻刻都受到彼此情感的影响。因此,课堂上的情感问题不仅关系到课堂气氛,而且关系到课堂活动方式和学习效果。

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表现形式:①采用“启发式”、“学导式”教学法。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做到深入浅出,画龙点睛,一语道破,起到指导作用,以达到“导”在关键上的目的。②“鼓励型”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学习不同于其它学科学习,学生很多情况是知道答案却不会表达自己,常常会是难于启齿,“说”不出来。这种情况下,老师应该尽可能的鼓励学生开口,千万不可“骂”“贬”出口,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自尊心。 总之,教师应不断地进行思维创新、教育创新来适应新世纪的英语情感教学。

2.情感教育在批改作业中的实施

师生书面语言的交流是中学阶段师生情感交流的最佳方式。通过长期的师生书面交流,能够使学生对本学科学习兴趣盎然,使教师课堂内外教学得心应手,达到教与学的高度配合。例如,一个学生曾有抄袭作业的毛病,教师可以批阅:Young man , I’m glad that you can hand in your homework on time and your handwriting is beautiful. But why not do it by yourself ? If you made any mistakes, it doesn’t matter.又如,曾经有一学生在初中没有认真学英语,进入高中发觉自己和同学差距较大,就产生了放弃英语的念头,对作业马虎应付。笔者发现情况后,在作业中写到: Although your English is poor ,it isn’t your fault. Don’t lose heart .I’m sure you will be better and I can help you . I’m waiting for a chance to have a talk with you about your English study. Fix a time, OK? 后来,他经常向我请教英语学习的各种问题。我鼓励他积极上进,指导他采取正确的学习方法,并强调我时刻都在关注着他的进步。经过努力,他的英语成绩接近班级中等水平。更有一些学生,在与老师建立了互相信任的基础上,愿意把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生活中的烦恼甚至个人秘密,用英语或中英夹叙与教师交流。事实证明,教师抓住情感这条纽带,利用作业本做载体,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极大地促进了教学的顺利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