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中华高等医学教育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中华高等医学教育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中华高等医学教育

篇1

一、构成教学的现状调查

为了解学生对构成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认识程度,笔者针对高校艺术类专业在校学生。发放问卷总数300份,回收问卷总数300份。调查范围涉及十几所院校,涵盖了艺术教育中的多个专业。

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97%的学生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遇到过画面构成方面的困惑;90%的学生认为开设构成教学很有必要,说明了目前传统教学体系对构成知识教学的匮乏和学生对构成知识的渴求。

长期以来,艺术教学在习作和创作的衔接上一直存在着很大的障碍,这和构成的教学与研究不足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我们目前的教学主要着力于对学生的绘画技术及技巧能力的培养,教学的重点一般倾向于学习、掌握塑造艺术形象的技巧能力来进行。而画面的经营布局这方面的知识在教学中并没有系统性的阐述和讲解,往往是在进行造型和色彩训练时提一两句不能太偏、太满、太空等等诸如此类的话,这就使学生对于画面构成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进而欠缺对画面结构布局的掌控能力。在艺术创作中学生创作意图的模糊,和形式语言不恰当地运用,都显现出传统基础训练体系的弊病。其中画面构成形式因素等诸多应该在基础训练中得到解决的问题便充分暴露了出来,这便足以使我们反思现有的教学安排、内容和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包豪斯学院著名的基础课程教学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例证,其内容包括两方面。第一是工艺方面,它包括诸如雕塑、木工、金属制品、陶器、染色玻璃、壁画和编织之类的工作室教学。第二就是关于诸形式问题方面的指导。第一类形式问题涉及观察、自然研究和材料分析;第二类形式问题包括画法几何学、构成方法、设计素描和建筑模型,致力于再现问题的研究;第三类形式问题是关于空间、色彩和设计方面的理论等。约翰内斯・伊顿在回忆他的教学生涯时曾写道:“我们致力于几何图形的和具有节奏感的形式、比例、富有表现意味的绘画构成方面疑难问题的解决。”1作为一门探讨形式语言的课程,构成学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与此同时,人们却普遍的忽略了构成学在纯美术领域的作用。

构成作为艺术形象表现中的重要形式因素,在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反映艺术内容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有意识的学习、研究、掌握构成这一艺术形式,应是我们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二、构成学习的两类基本要素

1、基本技术要素

点、线、面

“点”作为视觉因素最小的单位,对于研究视觉形式的作用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是造型艺术中的基本因素也是重要因素。点的轨迹构成线,线的集合构成面,它有大小、形状和色彩之分,是吸引视觉注意的要素。在中国山水面中的“点苔法”,还有欧洲的新印象主义的“点彩派”都是直接用色点作画,利用色点并置和错视产生远近、虚实、主次、轻重的光斑感觉。康定斯基指出,点是有生命的:“因为一个点就它自身而言也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的大小和形状),它可以很容易地想象成一连串声音的延续,即点不断集聚在面上的结果,甚至当这些点都相同时也是如此。”2点在画面的存在中,无论外在具有何种形象,它起到的不仅仅是物象的述说作用,更重要的是起到了构成作用。正如康定斯基所指出的点作为绘画语言的意义,其“本质上是最简洁的形”,“一个点即造就一定的主张”。

“线”是“点”延伸的轨迹,是阐明视觉形式的最基本因素。线的简单与复杂变化在于作用力的不同和方向的变化,这就决定了线的内在声音必然表现为张力和方向。它可产生视觉联系、表现体积、分割块面,产生和谐、动态、力量和速度,可独立构成画面表达作者的心境与情趣。康定斯基认为线的不同组合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给人以不同的感受。直线让人感觉硬,曲线让人感觉软,垂直的硬线让人感觉肃穆和崇高,水平的横线让人感觉寂静、邃远,弧线让人感觉具有弹力,波纹线则让人感觉如柔软的水和风等。从某种角度来说“线”是绘画造型与形式构成中最为核心的因素。马蒂斯曾说:“我通过线条的密度来调节画面上的变化。”3

“面”在绘画中要比“点”、“线”更能够确立形的意义,它是点的密集或线的密布,明暗与色彩都以其作为依附。面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如毕加索《亚威农的少女》,选择最有代表性的形面:正面、背面、侧面、正侧面等等重新加以组合构成画面,形成了新的绘画体系;而在中国山水画中也有“石分三面”之说。马蒂斯在谈到他创作的《舞蹈》和《音乐》时也曾说到:“看来色彩平面的尺寸大小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为面积的不同引起了它们性质上的变化:自由运用的色彩显示出它们量的关系决定了它们的质”。4 “面”在不同的作品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可以用面积、色调来调节画面构成的稳定。

视域、参照系、视错觉

“视域”指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出现在视网膜上的外部世界的映像,我们对外部世界远近、大小的知觉完全取决于视域。视点的远近距离不同,造成了视觉特征的各种变化,因而引发画面构成的不同。为了表达不同的目的和感情,很多画家就经常选用很近的视距来刻画对象。如罗中立《我的父亲》一画。郭熙在其著作《林泉高致》中也指出“山,近看如此,远数里看又如此,远十数里看又如此,每远每异,所谓山形步步移也”。可见,不同的视点、位置物体都具有不同的特征,从而引发构成形式的变化。

“参照系”是指对事物的知觉特性做出判断时,需要有一个标准或参照物。对画面中各种形象大小、长短、软硬、粗细、颜色等性质作出判断完全取决于画面中各种物象互为参照,事物所处的环境对其结果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法国画家欧仁・弗洛蒙坦也曾对此有过经典的论述。众所周知,由于色彩会受到相邻色彩的影响力的作用,一种色彩并不存在于它自身之中,它的性质来自周围的事物。

“视错觉”是指人们对事物形象的感知发生了错误,如汽车在高速行驶时车轮好像在倒转;同样长度的线段由于箭头的方向不同而造成长短不同感觉等。由于视错觉对绘画的形式和画面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因而在构成中要充分利用和修正视错觉,以获得需要的画面效果。

2、视觉文化经验要素

艺术的是不断发展演化的,数千年来人类文明的积淀所造就的传统是艺术家成长赖以凭借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学习和研究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大量的作品来积累视觉经验,正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通过对各流派大师作品的分析,从经典作品中推导出形式结构规律,对构成的学习来说具有很实际的意义。可以使学生对大师作品中的秩序、造型及节奏和材质等造型要素的观察变得敏锐,从而使学生对绘画艺术的表现规律有一个全面、正确和理性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缩短学生掌握形式规律所需要的时间。“现代西方的一些画派画家,譬如毕加索等,就是从一些小岛上发现最古老的花纹、原始图像,加以改造进行创新的。把图案几何化,于是就形成了表现主义、立体主义、几何主义等新学派。”5在向古代和近、现代大师的作品学习时,要运用平面构成的原理去解读画作;分析研究经典作品的艺术语言和构成方式;更要善于做抽象的形式思考,从造型构成的角度去解剖作品,用自己的眼光去重新认识传统。这既是一个理性的分析过程,也是一个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过程。

同时在中国绘画中也有“经营位置”、“布局”等对画面结构与人的感性因素之间对应关系的研究。而西方现代艺术将其独立出来,并在形式美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它们在视知觉和艺术心理学方面,做了大量的绘画形式规律的分析和研究,有丰富而系统的理论。方薰在《山静居画论》中说到“凡作画者,多究心笔墨,而于章法位置,往往忽之。不知古人丘壑生发不已,时出新意,别开生面,皆胸中先成章法位置之妙也。一如作文,在立意布局新警乃佳,不然,缀辞徒工,不过陈言而已。”6因此从大师的作品中探究形式结构的规律:对大师作品的黑、白、灰布局和对视觉形态进行研究;以及对中国古代画论进行研究等都是学习研究构成形式很好的出发点。

现代的绘画艺术已走向多元化,面对这些,如何选择适当的构成形式并运用于自己的作品中,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构成形式的学习研究是一种启发性的,它能使我们在形式的分解、组合、排列中触发灵感、开拓思路,使寻找并发掘新语言和创造新手段成为可能,这是构成学习研究的重要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 [俄]康定斯基著.罗世平、魏大海、辛丽译.《康定斯基论点线面》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社.2003.

[2] [美]阿瑟・艾夫兰著.邢莉、常宁生译.滕守尧主编.《西方艺术教育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篇2

英语教学中西方文化导入的重要性已成为语言学界和英语教师的共识。因此,在导入西方文化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中国文化的导入,大学英语教学应重视中西方文化的导入。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跨文化交流是双向的,只有具备一定的中西方文化基础,才能顺畅地进行跨文化交流。通过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深深感受到,文化教学是外语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教学中通过文化导入,可以使学生既学习了语言知识,也学习了社会文化知识;既培养了语言能力,也培养了社会文化能力;既拥有了用英语获取信息的能力,又获得了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一、大学英语教学文化导入的目的

首先,增强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就是通过客观的、非判断性的对比,正确理解本族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差异,在摆脱民族中心论的基础上正确理解另一种文化。Kathy Irving(1986)认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对于表面的、明显的文化特征,人们的感应通常是认为新奇、富有异国情调;第二,对于细微而有意义的,与自己的文化迥异的文化特征,人们通常认为难以置信或难以接受;第三,与第二个层次类似,区别只在于通过道理上的分析认为可以接受;第四,能够做到从对方的立场出发来接受其文化。因此,文化导入应通过对比来认识与本族文化不同的文化现象,逐步建立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这些文化现象不再显得“新奇”和“富有异国情调”。其次,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实现英语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论语》中,孔子有一段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学生对外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把外语学习当成乐事,是外语教学的最佳境界,也是学生学习进步最快的时候。在以往的教学中,文化知识的缺乏常常成为学生理解语言知识的障碍。而在教学中导入相关文化知识,则会大大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从而使其对英语学习一样产生兴趣。这与第一步是相辅相成的。文化导入与英语教学一样,不是教师单方面的介绍,而应要求学生共同参与。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来实现这一文化目标,如分角色表演、情景对话、电影及文学作品赏析、专题讲座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最后,正确理解文化的差异: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中文西方化等方面的差异。让学生明确地意识到,无论我们对英美文化理解得多深、多广,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但我们可以努力使其减少到最小程度。这就要求学生既要掌握文化的共性,同时也要更好地理解自身。

二、医学高等院校英语教学中西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篇3

Reflection on Teaching of Contemporary Lacquer Painting in College Art Education

PU Jiang

漆画是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形式,它成为独立的画种仅有几十年的历史,自第六届全国美展以来,中国现代漆画被确立为独立的画种参加全国美展。从八十年代至今,经过二十多年时间的努力,漆画艺术在其题材、表现技法、风格形式、精神内涵等方面有了广泛且具实际意义的探索,使漆画完成了从器到画、从工艺美术到纯艺术的“脱胎’蜕变,并在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中得到了独立展区的认可,中国漆画由此以一个崭新的姿态站在了中国美术专业舞台上,这标志着中国漆画进入了全新的局面,从自身状况和发展方向开拓了一个自由、开放的广阔天地。

一、中国现代漆画教育的现状

中国漆画是在传统漆工艺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绘画创作理念发展起来的新型绘画形式,它源于古老的漆文化传统,具有悠久的历史。然而,漆画作为一门课程,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各地美术院校开设的,至今,已经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漆画人才,目前漆画课程的设置在中国高等院校也在逐渐开设。这一状况对漆画创作和漆画艺术家来说是件可喜的事情,同时也是漆画艺术教育应该进行思考的时候,因为,高等艺术教育承载着意识形态的指引和艺术价值观选择的重任。漆画艺术的发展和创新主要是通过高等教育这一主导途径完成,其渗透力和影响力是长远的。由于漆画发展的历史较短,在高等教育领域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我们应明确漆画教育的当前形势,亟需对漆画教育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从而加强学科建设,完善学科体系。

1.漆画教育存在的问题

漆画教育在高校中存在着一些差异性,除少数几所院校设有独立体系的漆画专业及规范的教学设施外,其它部分高校在学科设置上还是沿袭传统漆艺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漆画教学仍包含在工艺美术的教学范畴,课程设置不合理,没有学科的系统性和课时分配的科学性,漆画课程常被一些院校作为专业选修课或者是公共选修课,只是一门技法的了解,没有从艺术教育的宏观角度去看待和认识。并且这种认识还在一定情况下出现偏差,把对漆画的认识予以片面化和局限化,使得漆画没有从真正意义上脱离漆艺的限囿;导致学科定位模糊、教学方法偏差以及师资力量良莠不齐等问题,这些直接影响到高校漆画教育的健康发展和教育目标的完成。

与此同时,教学模式落后、教学方法单一的现象也较普遍,这就造成了作品的艺术水平、学术水平整体不高,对漆画教学的科学性、合理性等问题缺乏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只是从表象的角度来呈现工艺技法的丰富性和视觉表现的神秘性。对漆画称之为绘画的价值,它与传统漆艺之间的差别在什么地方,它们两者之间的界限在哪里,如果没有深入的思考和界定,那么现代漆画就有可能回归漆艺之路,而失去漆画本体语言的意义。在对传统漆艺解读的同时应该探索现代漆画本体语言,健全学科的体系,创造漆画教学研究的环境和空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模仿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摆脱临摹、借鉴的思维框架,敢于探索和挖掘,使漆画教学和漆画艺术具有完整意义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当前漆画教育的举措

2010年1月9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西省文联、南昌大学共同主办的“中国当代漆画高等教育论坛暨全国漆画学术观摩展”在南昌大学艺术学院开幕,进一步推动漆画艺术的发展和高校漆画学科的建设。与会学者围绕“当代漆画创作的艺术审美观”、“漆画在高等教育中的学术定位”、“漆画的语言特征”、“漆画创作的品评标准”、“团队作用对当代漆画发展产生的意义”等议题进行深入论述;并分别对漆画的文化内涵、漆画的本体语言、图式特征、发展方向、高校的教学体系、学科建设等发表了各自的学术观点。会议明确了漆画的艺术定位,把当代漆画从原来工艺性的漆艺确立为造型艺术的漆画;漆画在高等美术教育中的立足点应该是以“画”为基础不是以“技”为基础;当代的漆画发展应该是多样的,对材料的开发与利用要有开放意识,绘画的艺术标准应该放在第一位;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教育课程的设置要与时俱进,应该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院校的各自优势特点建设学科;还要加强漆画的理论建设,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审评标准。

二、现代漆画教学的核心问题

1.绘画性

漆画教学中工艺性问题一直是影响较大的因素,因为漆画是在传统漆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表现技法和工艺手段受到漆工艺的影响很深,加之漆画在高校课程的设置也较晚,师资队伍不健全,创作群体少,没有一个团队的影响力,这都影响了漆画的发展。漆画创作时间长,工艺复杂,受材料和技巧的制约和影响,并且很多作品追求表现材料的复杂、多样,追求工艺制作的精致,从而忽略了漆画作为绘画艺术本身的规律。因此,在现代漆画教学中要遵循绘画的基本规律和美学原则,引导学生对艺术创作核心的理解,不能对传统漆艺的工艺技术过于迷恋,要把握漆艺语言的本体特征,思考和判断漆艺语言的内在精神性,并对漆画称之为“画”的真正意义予以把握。

现代漆画在教学中应更新创作观念,不能被丰富的技法、材料的质感、神秘的肌理等视觉美感所迷惑,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丰富性、神秘性只是漆材质所具有的优越性和包容性,是漆画区别于其它画种重要的特征之一,这一特征给漆画创作带来了无限的可能和表现的自由。漆画是一个非常重视材料的画种,材料的质地、色彩、光泽几乎成为漆画的典型形象。创作中对质料美感的深度和广度的不断追求,对质材的尊重和对历史文化的继承,并进而要求对材质内在意韵进行深度挖掘,才能体现材质在表现形态中的价值和作用,以绘画的语境和语意来判定并进行沟通和交流。绘画性是艺术的本真,任何材料存在的价值不是它物理特性的优越性,重要的是要解读和探索材料在不同语意和语境的价值和意义,它们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场”,这种“场”在现代漆画里,就是要符合现代绘画的艺术规律,逐渐脱离工艺属性,进入自由、自在的创作体验。

2.多元性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存的时代,艺术的多元化、认知的多视角、文化的多层次,使得艺术形式也呈现多元化、自由化的状态。作为高等教育的漆画艺术,也在时代背景下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关注时代文化、艺术思想的演变,从架上到架下、从形式到观念、从单一材料到多种媒材等的转变,现代漆画以开放的技术手段、广泛的材料应用、丰富的表现形式紧跟时代步伐,使漆画艺术突破了传统的局限和束缚,大胆吸收、借鉴其它画种的长处,在外来艺术的影响和形式观念的借鉴中,步入了一个风格多元、种类纷呈的时代,并探索着走向了更为广阔的自由空间。现代漆画最大的特点就是包容,是独立、自由、自在的包容。因此,在当代艺术背景下现代漆画不必尾随那些炫耀的、喧闹的、动态的艺术形式,而应潜心地走着自己的路,切实体悟当代文化的精神和内涵,并在此基础上以开敞的胸怀迎接各种文化和艺术思潮。

同时现代漆画教育在多元文化发展的格局下,需要不断完善,坚守漆画艺术本体语言,以一种开放的姿态彰显魅力,积极参与到现代文化建设中来,在多元发展中拓展原有漆画材料的属性,并且把材料的美学价值和属性挖掘到一定的高度和深度,使现代漆画在高等艺术教育中振兴和发展,使古老的漆文化重新绽放出光彩。同时也应促进现代漆画本体语言的多元化和自由化的发展,使漆画语言更多的融入到现代艺术领域。高等教育是一个开放的教育体系,是文化的传播者,漆画艺术在高等教育的体系中,不断健全和完善,以开放、包容、多元的姿态让现代漆画焕发出勃勃生机。

三、结语

高等院校的漆画教育是提高现代漆画整体水平的重要环节,该问题的提出对现代漆画教学是紧迫且亟需的,它关系到漆画艺术的健康发展和研究方向的正确性,关系到现代漆画后备力量的整体素质以及教学体系的建设和教学内容的调整。同时,我们还应加强漆画理论体系的构建,引导和培养理论研究的自觉意识,使现代漆画从作品到理论水平都上升到相应的高度和广度,这样才真正符合艺术的标准和要求。

参考文献:

篇4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艺术教育的出发点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为人们提供了更广阔的选择空间,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进入高校学习,不仅有益于提升公众受教育的水平,更有益于文化的传承与创造。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在社会生活中,艺术促进人类文化的形成,同时也是文化的核心和精华,它不断向文化的其他领域发射能量,并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深处。艺术的创造、接受和欣赏,是一种高级的文化素质,而获取这种素质的重要途径就是健全的艺术教育。健全的艺术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技法的教育,也是一种更全面的文化素质教育,对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一)对艺术的真诚热爱

大学艺术教育的出发点应该是对艺术的真诚热爱。美学家滕守尧认为:“对艺术的爱,就是对真、善、美的爱,必定是一种终极的和纯粹的爱。”[1]许多教育专家也认为,艺术教育,特别是健全的艺术教育,是带领人类走向真善美,产生高尚的爱并使人心和谐的一个有效途径,因而必须予以发展和普及。的确,善是好人应具备的素质,爱心则是人类文明的升华。爱,一向是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为自己深爱的人画像,以此表达自己爱的感情;我们为周围的动植物画像,以此表示我们对它们的眷恋;我们观看和倾听艺术,是因为我们希望与艺术中所倾诉的爱进行沟通。我们走进艺术,是因为艺术使我们进入清风明月的纯粹与自由。正是有了爱,中国向世界发出了心的呼唤,让世界走进中国,感受“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会徽、火炬无不凝聚着艺术家和设计者浓浓的爱国之情,体现着中华民族、中国精神以及对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热爱。

我们知道,艺术伴随着人类的诞生和进化向世界走来,人类对艺术的需求和渴望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体现,社会的分工不同,并不意味着人类本能的艺术追求因此而泯灭,只是我们的教育没有把人类的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唤醒。目前,很多学生对艺术课不感兴趣,这与教师的素质和缺乏爱心有着直接关系。艺术是真诚的,艺术教育应该充盈着丰富的情感和真诚的爱。国画家李苦禅在论画笔记里写道:“艺术乃真善美之物。第一是真诚,不虚伪造作。再进一步则是美,美得可以教化人以善,即为尽美尽善了。如果作者人格鄙劣,是无人格,实在与艺术没有缘分,枉言真美善!”因此,要提高教师素质,首先要建立爱心,摒弃“师道尊严”。只有敞开爱的胸怀,才能为学生打开充满阳光和鲜花的艺术圣殿的大门。

近几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精神需求的不断增长,面对愈演愈烈的艺考热,国家一级演员、全国政协委员黄宏不禁追问:“艺考生,你们对艺术的爱有多少?”不容置疑,艺术不仅需要天赋,需要文化素养,更需要对艺术的真诚热爱。“没有爱,人怎能进入艺术的殿堂?没有爱,我们如何进行艺术教育?没有爱的艺术教育家,怎能理解为什么艺术是如此纯真、如此幽默、如此感人、如此空灵、如此可爱?他们只能以艺术为招牌,去谋取金钱、权势和虚荣。”[2]因此,要有效地实施艺术教育,只有对艺术的真诚热爱,才能使我们不断扩展、不断更新,不断进入新的世界。

(二)让艺术融入文化之中

从古至今,艺术一直是人类文化宝库中极其珍贵的财富。各个时代、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艺术往往成为其所属的那个民族、那个地区及那个时代文化的集中反映。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我们展现给全世界的正是一幅幅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画卷。悠扬的礼乐声中,全球40亿观众共同见证了古老东方文明的浩瀚与深邃。

作为一种文化的承载体,大学艺术课传授的应该是一种艺术文化。教育部在新制定的艺术课程标准中,将其定位为人文性课程,不再把艺术视为单纯的消遣娱乐或单纯的技艺,而是把艺术视为人类文化的积淀和人类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结晶,具有极高的人文价值。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忽略了艺术表达思想、情感,传达信息的功能,将艺术简单地从文化的整体结构中抽离出来。忽略了艺术的文化意义,无异于将鲜活的生命制成木乃伊。事实上,艺术的本质是人文的,艺术教育的本质也是人文的,其目的应该是提高人的人文素养。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全民美感 (艺术观)和创造力,提升生活品质和人生意义。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要高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就必须有理想,有超越个体的群体关怀,即要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否则,教育就是没有灵魂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最多只能说是培训,就难免出现“习艺愈勤、修养愈远”的流弊。为此,大学艺术教育必须还原,重新回到人文的范畴之中来。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艺术教育的终极目标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社会和科学的分科越来越细,学生必须学习的科目也越来越多,而艺术教育的内容又是十分丰富的,大学不可能在有限的几年内为学生安排很多的艺术课程,而是有所选择,有所取舍。因此,应让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并为他们终生享受艺术、热爱艺术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一)让艺术教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目前,“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可持续发展”之提出,在于现代社会所存在的不断恶化的生态危机和环境危机。这需要我们反思自己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这种反思,我们只有依赖人文学科和人文教育。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其本身蕴藏着丰富的人文价值和人文内涵,通过加强人文精神视角下的艺术教育,可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往往忽视人的可持续发展。事实上,现代教育真正希望的,不是人们急需的技术培训,而是素质教育;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个体的扩展。就人生经历的角度而言,大学历程中带给人们的并不仅仅是获得某种专业上的知识、技能和特长,更重要的是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如果一个社会缺少了开放型的或具有可持续发展动力的人,就失去了精神上的勃勃生气,必然走向死板和停滞。

丰富的知识不等于良好的人文素养。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在各级教育过程中越来越重视艺术教育。他们认为,一个全面的科技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不平凡的艺术修养,否则其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将会受到制约。许多实例都证明,杰出的科学家从来不是局限于其个人领域,通晓和熟悉艺术及整个人文科学,可以使科学家的视野更加开阔。实际上,科学与艺术的碰撞点往往便是奇迹出现的地方,艺术并非是认识的低级阶段,也不仅仅是对科学的一种补充。科学和艺术,是人类创造出的真正认识自然和自身的强有力手段。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的设计者、瑞士设计师赫尔佐格和德默隆在青年时代都曾深受德国艺术巨匠波依斯和美国波普艺术大师安迪·沃霍的深刻影响,尽管他们并没有选择艺术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但他们用自己独特的灵感,将艺术融入建筑。

笔者认为,一个没受过任何艺术教育的人,其知识结构终究是不完善的,这将直接制约其将来的持续发展。

(二)让艺术教育成为注重过程和途径的教育

教学过程是教师进行教育的具体操作行为。雅思贝尔斯说过,真正的教育“从不奢望每个人都成为有真知灼见、深谋远虑的思想家……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3],然而,我们每天操作教学过程却从未认真研究它。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的一个重要变化是美育开始受到关注和重视,各高校纷纷在课程中增加美育课,新增的美育课主要是艺术课。这些课主要采用选修的形式,既无教学大纲又无教学范围,教师大多依据自己的主观愿望来备课和组织教学,非常随意。其结果是:“有超过半数高校学生对自身审美素质发展表示失望,认为对自己的审美素质发展期望与实际发展差距巨大。”[4]究其原因,是我们为“教”而教,重结果、轻过程,以至于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

一般来说,真正的艺术教育是讲究途径和注重过程的,如果我们脱离了通过艺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途径,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教育。而我们如果不重视艺术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熏陶、培养和开发,那么很可能就无法实现艺术教育培养人的目标。艺术教育的途径和过程具体落实到教育教学中,包括教师、教材作品选择、教育科研和对外交流等方面。

1.教师。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学科的划分越来越细。有限的艺术课程,需要知识系统完善、能力突出和个性成熟的教师。在尊重学生知识、能力、个性科学发展的今天,教师要具备在有限的时间内拓展学生学习艺术空间的组织能力,具备兼收并蓄优秀教育思想和科学操作艺术课程的能力,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愿望,尊重他们的感受和体验,并根据教学需要灵活掌握课堂进度,引导学生抒发艺术主张,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理解艺术的活动热情,为提高学生的艺术文化素养,为学生终生喜爱艺术奠定基础。

2. 教材作品选择。艺术教育作为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而非专业教育,应具有大学的特点,因为中学阶段也有专门的艺术课程。中学阶段的艺术课,主要是讲解作品或让学生亲自参加艺术实践,如唱歌、绘画等,以帮助学生增加对艺术的感性认识和实践体验。大学阶段的艺术课程,则要突出帮助学生增加艺术美的理性认识,通过对经典艺术作品的分析,总结出鉴赏的规律。需要强调的是,在操作过程中,一是要选择艺术史上的经典作品。经典是经过历史筛选之后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举世公认的优秀之作。只有真正伟大的艺术才能引发学生们的艺术趣味,才能培养学生们的艺术感和艺术鉴赏力。二是这些杰作体现的人文主题和意味必须与大学生的情感生活建立生态关系。例如,在学生刚刚入学时,可尽量去欣赏和创作体现人类之间的“爱”或“友谊”的作品;在春天到来时欣赏和创作那些与“生命”有关的作品等。三是强调通过对艺术形式的感知和分析,分辨和识别艺术作品中清与浊、大与小、高与低、短与长、疾与徐、哀与乐、刚与柔、稠与疏、虚与实等不同要素和不同事物之间“物物相需”的生态关系和由此而导致的可持续发展的生命过程。长期接受这种训练,就会通过慢慢熏陶和异质同构作用,影响学生的心理结构,使之成为一种与杰出艺术品同样的开放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结构。

3. 教育科研和对外交流。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和成熟都离不开对其自身的科学研究。实践证明,教育科研是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以及教师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艺术教育学科,较少有有突破、有份量、有影响的科研成果出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必须大力加强艺术教育科研和对外交流,把有益于艺术教育的实践经验及时总结并进行理论上的提升,要大胆地走出去、请进来。有学者认为,大学教育只要教师在某一方面有专长,且道德操守没有问题,是都可以担当的……只要在社会文化领域有贡献的人都有机会踏入大学校园授课。目前,国内有号召力的学术思想论坛大都来自高校课堂,而且更多的是学术交流。

总之,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日趋大众化的今天,要有效地实施艺术教育,需要内在的动力和良好的外部环境。内在的动力就是主体对艺术的真诚热爱,外部环境就是积极有效的操作过程和实施途径。同时还要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势和宽广的视野,使课外艺术活动、社会艺术教育环境都能成为艺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以便能随时找到表达兴趣、希望、需要、情感的方式。

参考文献

篇5

大众化教育不仅是数量指标,还应有其质的内涵。从发展的趋势来看,这种高等教育大众化不仅是必需的,还能进一步强化教育的力度。

1.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状况

我国的社会经济状况表明,制约我国经济增长式转变的瓶颈是由于人才数量不足,导致增长方式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化停滞不前。社会发展和群众需要的满足,不仅仅停留在精英教育的层面,这样单一的发展也不适应21世纪国际人才竞争的需要。21世纪人才已经成为推动一个国家科学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走大众化之路,并且要将其作为首当其中的路线积极的予以推进。一方面,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视的是人才和教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并且数量和质量都要保证。另一方面,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应以推行素质教育为其必要保证。只有实现质量与数量的总体优势,才是我国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中具有的充分的人才优势。

2.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这不仅不会排斥削弱精英教育,反而会加强精英教育。大众化教育的发展会带动和促进精英教育的发展,夯实了大众化这个基础,才能更好的发展已有的精英教育。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精英教育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并且它的发展能促进大众化教育发展。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育大众化的实施的硬件条件需要逐步建设,这包括教育结构要多样化,专业设置要多样化等,但更重要的是软件条件的逐步完善,这包括对受教育者的认知程度、教育者思想意识的转变等。我国特有的个体化学生特点,决定了我们对学生个性特点的认知必须实时调研、调整,而由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化更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认知与思想意识不断更新,不断转变。事实证明:大众化教育绝不是简单地降低教学要求的教育,而是要将教学要求按个案的特点进行平衡、转化的教育。

3.适应传统的精英教育

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是并存的,并不存在排斥现象。首先,由于一部分精英人才和精英型教育机构的存在,使得高等教育提高了吸引力,人们渴望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来增加自身就业的筹码,从而谋得更好的工作,以求更好的发展;其次,由于学生择校意识的增强,从而有利于提升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学生的质量。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不是在同一个意义层面上来说的,在大众化教育时代,它们能相互促进,并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局面。

二、大众化阶段大学数学教育模式及现状

在科技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数学的教育模式必须由传统式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满堂灌”教学方式向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的素质教育进行转变,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创新性人才去应对各种挑战。而数学教育目前的现状由于主客观原因不尽如人意,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课程教学上,教师难以全面施教,尤其是全国招生的学校。这是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学习水平参差不齐,造成教师难以全面施教。这样的群体差异是由于录取以总分为标准,因此导致一些偏科的学生虽然总分相同,但是数学成绩却不甚乐观。另外一个原因是降低了教学成本,普遍是大班上课,教学效果和调控效果不到位。近几年来“ 专升本”的现象非常普遍, 这样更加大了在一个课堂内听课的学生的水平的差异。 转贴于

2.有些学生对数学这门课程有畏惧心理,并且厌学、逃课的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一些三流高校这种现象更严重一些。另外,相当一部分学生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去抄袭同班同学的作业,没有被老师发现,便长期如此,形成习惯。对于作为一门基础性的课程,且需做相当多练习才能掌握基本理论与方法的数学学科,于是为了应付考试,不得不想办法进行舞弊。

3.数学教师由于长期从事精英教育,于是对突如其来的大众教育无所适从。不同学校的数学教学的同行们碰到一块,大都互诉衷肠。作为教师这一群体,是素质高,职业道德好而又非常听话的难得的群体,面对自己的学生,想尽了一切办法提高教学效果,也不乏做些情感教育,但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并不讨论学校该如何管理, 各种规章制度和管理方法无疑起了些作用。但“ 无为而治”,“人文精神” 呢本文不打算讨论这些问题, 只打算探讨以上现象背后的原因。

三、数学教育模式现状的解决办法以及启示

1.要找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特点和规律性。对于大学数学教育而言,教师应当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程度,对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作出客观的估计。由于专业颇多,要明确不同专业对数学的不同需求,做到开课、讲课以及要求在全面性上要做到具有针对性。

2.在招生规模大的院校,要做到因材施教。尽量保证同堂听课的学生的数学水平基本在同层次上,有效地做到分类教学,尽量做到大班上课,小班辅导。

3.从适用于大众化教育的教学方式入手,进行教学模式转型。要在大众化教育形势下进行数学模式转型就要做到在在教学中,要以应用为根本,,以图形、数值为手段来介绍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与基本方法。这种模式基本能适应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模式,同时也利于后期各专业更有侧重地选择介绍数学的其它内容,甚至应用性本科教学的数学理论的深化。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开拓学生思路,使学生开始敢于大胆的思考。

4.编写适合于大众化教育的教材。对于目前我们应该马上就作的工作是确定什么是基本内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只有确定了三基之后,我们的教学、评价考试命题才有依据,才能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时,我们可参考国外大众化教育程度高韵成熟的教材,它一定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不解决教材问题,教学中的根本问题就解决不了。当教材的内容适合大众化的教育,使学生读得懂,容易学,辅以恰当的管理,才能克服畏难情绪,避免厌学甚至逃学现象。

参考文献:

篇6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C-0129-02

1973年,美国学者马丁·特罗向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交了题为《高等教育从精英向大众转化中的问题》的论文。一般认为,这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产生的标志。在这篇论文中,马丁·特罗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分段理论。他认为,高等教育经历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过程,这具有历史必然性。他预测,高等教育不仅会变成大众可以享受的权利,而且会变成一种普遍的福利,最终必然实现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以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为依据,马丁·特罗指出,高等教育入学率在15%以下的水平时,是一种精英型高等教育;达到15%以上的水平时,就开始进入了大众化阶段;达到50%的水平后,标志着高等教育开始向普及化方向转变。

1999年起,我国普通高校实行扩招以后,高校学生数量迅猛增加,高校规模迅速扩大。2006年2月28日,教育部部长周济说,2005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1%,在校生已超过2300万人,中国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一般以此作为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标志。学生人数增加的同时,教育观念、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入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没有发生适应性地转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等医学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对高等医学教育质量的影响

教育质量是指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程度,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衡量的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据此,教育质量标准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一般的基本质量要求,二是具体的人才合格标准。前者指的是一切高等教育(含高等医学教育),都要依据我国教育目的和高等教育一般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结合、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后者指的是依据高等医学教育的具体培养目标所规定的质量要求,是衡量所培养的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规格。

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命线。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高等医学教育质量受到一系列的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生源质量有所下降。1999年各高校普遍扩招之后,高等医学院校招生人数也逐年上升,很难做到精心挑选优质生源,同时高校招生人数的增加,势必造成接受高等医学教育的门槛降低,一定程度上也带来了生源质量的下降。

(二)教学资源相对不足。教学资源指一切可用于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及媒体条件,是教学材料与信息的来源。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张,特别是高校大幅扩招以后,教学经费没有按照相应比例增长,从而使得高等教育的总体资源配置、教学科研设备、基础设置条件、生均教学用房、生均教育经费、生师比、生均占有图书资料的数量、实践教学条件等硬件资源不足。此外,生师比例的提高带来大班上课,师生互动交流减少,教师给予学生的指导相应的减少,教师负荷加重,以及教师学习、进修机会的相对减少等软件资源的不足,这些均对高等医学教育质量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教学管理难度增大。学校的逐年扩招,教育对象的急剧变化使众多的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来不及转变观念、更新知识,还没有找到有效的革新之路,就迅速进入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时代。大多数普通高校在教学管理上仍沿用精英时代形成的教育管理理念和方式,如培养目标缺乏个性化内容、培养方式趋同、重智育轻能力等,加之教学资源的限制,使得教学管理难度增大,难以真正实现规范化、科学化与系统化。

(四)教学质量不断下滑。由于生源质量的下降、教学资源的不足、教学管理的不严,以及学生管理客观存在的困难,导致学生培养质量不断下滑,具体表现在学生“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薄弱。“三基”训练的目的,就是训练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巩固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临床实习及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三基”的薄弱,势必影响高等医学教育培养质量。

二、对策

(一)转变观念,树立多样化的高等医学教育质量观。在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的进程中,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转变教育观念是先导。没有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高等教育大众化就很难健康持续发展。1998年在巴黎召开的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通过的《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提出,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要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潘懋元则认为,多种形式的办学,应有多种规格,各具自己的特点,各有其不同的社会适应面。因此,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应以国际高等医学教育质量标准为依据,以医学本科专业认证为准绳,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符合国情校情的可持续发展的高等医学教育质量观。

(二)高度重视,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是教师。高等医学院校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各级各类合格的医务工作人员,因此其培养质量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必须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应制定各种规定措施,引导鼓励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和研究活动,对于教学效果好的教师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充分调动其教书育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应采取多种途径促进教师的成长,如岗前培训、集体备课、试预讲制度、导师制等多种方式,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此外,学校各级教学管理部门尤其是教研室要充分发挥教学基层单位的作用,引导督促教师积极参与教学工作和教学研讨活动,从而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

(三)优化教学内容,加强课程建设。培养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学计划来实现的,而课程教学体系是教学计划最关键、最核心的部分。依据医学教育国际标准,生物医学、行为医学、社会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学伦理课程是课程设置的关键。我国绝大多数医学院校都设置了相关课程,但与西方发达国家医学院校的医学课程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课程设置应以满足医学教育标准规定的医学生应掌握的核心能力培养要求。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医学院校开设了相关课程,但普遍存在着课程门数多、周学时高、学生学习负担重的问题。为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各高校各专业认真研究教学内容,精简教学学时,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重组,并以医学教育国际标准和国内专业认证标准为依据,不断加强课程建设,确保学生不增负,学习有效果。

(四)强化实践环节,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始终贯穿医学教学全过程的教学环节。医学院校的实践教学内容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实验室操作、床边见习、生产实习,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良好的临床素质,使其将来能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保持清醒的临床思维,有敏捷的临床反应及协调的临床操作。根据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临床能力可定义为医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包括人际交往、动手能力、临床知识和技能等,临床能力是检验医学生综合能力的“试金石”。与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相比,我国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与国际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为缩小并消灭这种差距,高等医学院校应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实验、见习、实习)的管理,建设一批管理规范、师资优良、带教经验丰富的示范教学基地、教学实习医院,为加强实践教学奠定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快讯:中国高等教育已跨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阶段[EB/OL].news.省略/edu/2006-02/28/content_4237809.htm,2006-02-28

[3]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江苏高教,2000(1)

篇7

1医学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简要回顾

1.1教育管理学的发展,为医学教育管理学奠定了基础

医学教育管理学是教育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依托于教育管理学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教育管理活动自古有之,但教育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世界上也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我国,虽然有不少学者和管理工作者对教育管理进行过总结和研究,但一直没有形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1984年,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成立,在1985年召开的学术研讨会上提出“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管理学”。198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在厦门大学设立首个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授予点,并确立了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学科方向。此后,关于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广泛开展,一批著作相继出版。1997年,薛天祥主编出版了《高等教育管理学》,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由经验体系、工作体系向理论体系的转变[1]。

1.2构建医学教育管理学的学科框架

随着教育管理学的建立和发展,医学教育管理学也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从经验总结到体系研究的发展历程[1]。在医学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医学教育管理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广大学者和管理工作者的重视,工作总结和理论研究也逐步深入。广大医学教育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热切期盼医学教育管理学的诞生。1991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及其下属的教学管理研究会的成立,标志着医学教育管理学的研究进入到规范化、科学化阶段;1995年,在原卫生部科教司组织下,由周东海主编出版了《医学教育管理学》专著;2014年,许劲松主编出版了《实用高等医学教育管理学》;2015年,《医学教育管理》杂志问世。至此,医学教育管理学的学科框架已基本形成。加强医学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建设,成为该学科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

2如何加强医学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建设

2.1构建科学、系统的学科理论体系

对于如何构建医学教育管理学的理论体系,存在着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应从总结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医学教育管理活动的经验和教训入手,并按照管理活动的先后环节次序建立学科的内容体系。一种意见认为,应从明确一些基本概念入手,然后提出管理的各种原理原则,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一种意见认为,应首先从明确管理的任务和职责开始,以此为基点,然后展开论述,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结构。一种意见认为,应首先提出一个既合乎客观逻辑,又符合思维逻辑的基本框架,然后一步步地展开论述,形成一个前后一贯的理论体系。笔者认为,上述几种意见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科学地确立学科理论体系,应取各家之长,采取综合的方式研究。一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认真总结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医学教育管理活动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学科理论体系的确立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但是这些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终究只是对管理活动的部分记载,或者局限于对管理活动个别方面规律进行研究,而缺乏对管理活动一般规律和各个方面规律的综合研究。因此,单单总结实践经验,是远远不够的。任何一门科学的产生和发展,除了根源于社会对它的需求和给它提供的条件外,还要根源于自身的规律和理论基础。因此,必须加强理论研究,提出一个既合乎客观逻辑、又符合思维逻辑的理论框架,既包括它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内容,也包括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原则,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结构。在开展理论研究的同时,也必须认真总结实践经验,以使理论更加充实、更加完善。只有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紧密结合,才能找出医学教育管理的自身规律,形成学科的理论体系。二是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互补。归纳研究的基础是实践、实验和观察,由于任何阶段的实践、实验和观察都有局限性,归纳的经验材料可能不准确或不完备,弄不清结论的性质和意义,而归纳本身又不可能发现这些问题。这就要靠演绎来分析和补充还不充分的知识。演绎同样需要归纳,因为演绎不是先验的,而是来源于经验,来源于归纳的结果。归纳和演绎是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在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研究中,必须交互运用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方法,既重视理论推导,又重视实践总结,使二者互为补充,交互作用。这样,才能使理论体系的研究不断深化,取得成果。三是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运用抽象方法,研究多层次管理活动,从中抽象出管理活动的一般特点和一般规律。运用典型分析方法,剖析典型的管理活动,研究其经验和方法,从而丰富对管理活动一般特点和一般规律的认识。运用系统方法,研究管理活动各个系统中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及各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进一步认清管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逐步建立起学科的理论体系。

2.2加强学科队伍建设

(1)要以全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教学管理研究会和《医学教育管理》杂志为组织基础,凝聚一批集各医学院教学副院长、教务处长和教学管理干部于一体的医学教育管理学学科队伍,遴选有一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管理经验并热衷于医学教育管理学研究的专家为学科带头人,选拔一批有一定管理实践经验和一定研究能力的中青年管理工作者为学术骨干,定期组织活动,开展研究。(2)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学科队伍的培训,提高学科队伍的整体水平。教学管理研究会和《医学教育管理》杂志要定期组织培训活动,特别要组织关于医学教育管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的培训,也要组织关于教育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学科基本知识的培训。此外,也可组织医学院校中有较好基础的医学教育研究机构开展培训活动。(3)积极开展医学教育管理学的研究生教育,培养学科队伍的新生力量。目前,在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中,已有医学教育管理学方向,不少学校已开展该学科方向的研究生教育。要鼓励有条件的医学院校,多培养该学科方向的研究生。这些研究生毕业后,要吸引他们参与到医学教育管理学学科队伍中来,并加大培养力度,使他们成为学科队伍中的后备队和生力军。(4)组织开展医学教育管理的相关项目研究,通过立项、研究、成果评审、成果推广等活动,以任务带培养,不断提升医学教育管理学学科队伍的水平。

2.3积极开展研究工作,不断完善学科体系

2.3.1围绕学科内容,开展科学研究

医学教育管理包括院校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3个医学人才培养阶段的教育管理,涉及医学人才培养的全过程[2]。医学教育管理学主要研究医学教育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管理现象、管理关系和管理问题,探讨医学教育管理的内在规律和特征[1]。应组织力量,开展对上述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不断充实和完善医学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内容。

2.3.2要以立项研究的方式,推进研究工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每年的立项研究中,应专设医学教育管理学的研究项目,同时,应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积极申报有关医学教育管理学的研究项目,争取在“十三五”规划项目中立项。

2.3.3建立研究团队

当前要尽快组织一个相对固定的研究团队,开展医学教育管理学理论体系的研究。

2.4推进学术交流,加强国际合作

2.4.1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在每年的年会上,应组织关于医学教育管理学相关内容的学术交流,同时也可以定期召开关于医学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的专题研讨会。此外,两个学会的下属组织也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

2.4.2围绕学科内容,组织专题研讨

要鼓励相关学会和医学院校开展医学教育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由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医学教育分会有计划地、分专题的开展系列研讨,并将研讨结果分析整理,形成资料,供深入研讨或编写专著参考。

2.4.3在医学教育相关杂志上开辟专栏,提供研讨平台

建议《中华医学教育杂志》、《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等,在杂志上开辟医学教育管理专栏,供广大专家学者和医学教育管理者就医学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的相关问题开展学术交流、专题探讨和学术争鸣,不断繁荣医学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的学术环境。

2.4.4加强医学教育管理的国际合作交流

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国际交流渠道,开展医学教育管理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医学教育分会在同国外相关组织交流中,要有意识开展有关医学教育管理方面的交流。同时,也要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医学院校开展这方面的合作与交流。要注意收集整理国外有关医学教育管理方面的资料、书刊和信息。2.5组织力量,出版专著(1)建议由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医学教育分会联合组织力量,编写医学教育管理学专著。编写团队应有资深的医学教育和医学教育管理专家,也应有目前在医学教育管理一线工作的专家和少数教师参加。编写团队应相对稳定,并采取边研究边编撰,研究和编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2)建议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医学教育分会同人民卫生出版协商,在“十三五”参考书编写出版计划中,专门列出关于医学教育管理专著的选题计划,并组织相关学会和医学院校开展编写。争取在“十三五”期间能出版一批医学教育管理的专著。(3)开展医学教育管理学科方向研究生教育的院校,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相关教材,在总结教材编写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相关的专著。

作者:文历阳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篇8

一、语言文字教育是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能够提高医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

1. 语言文字教育内容丰富,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丰富的知识是提高文化修养的基础。医学生是各类医学人才的后备军,医学生是否具有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和博大精深的视野,关系到整个社会医学人才的质量。语言文字教育涉及的内容丰富、范围宽泛,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丰富的知识是提高文化道德修养的基础。我们可以结合医学生的特点,以语言文字教育为手段和途径,开展人文教育,选择学习一些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还可以开设一些与医学有关的课程,如医学心理学、医疗语言学、医学美学、医古文等等,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开阔视野、热爱专业、丰富知识,从而达到提高医学生文化素养的目的

2. 语言文字教育能以情动人、陶冶性情,培养并提高医学生审美素养及道德修养。高等医学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高尚的道德情操、美好的心灵是医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这方面语言文字教育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德教育不同,语言文字教育通过加强经典诵写讲教育,开展“诵中华经典、写规范汉字”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选取一些优秀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进行,这些作品都有着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意境、美的情感。教师只要能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去分析这些作品,并将其当作艺术品来鉴赏与讲授,就能吸引医学生激发起心灵中美好情感的浪花,收到艺术的感染熏陶与美的享受,并可帮助医学生分辨真善美与假丑恶、建立健康良好的审美情趣,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与美的操行。语言文字教育不仅可以提高文学修养,而且还会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发,从而富于同情心、爱国心,增强责任感、意志力,培养起救死扶伤的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语言文字教育可以配合医德教育,提高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3.语言文字教育能促进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的提高,培养医学生现代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

作为当代医学生,学习医学专业知识,离不开语言文字基础,尤其欲成为本专业中出类拔萃之辈者,更需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如晋代名医皇甫谧、唐代名人孙思邈、当代著名的中科院院士陈可冀教授等人,都具有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随着科技的进步,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对医学生实施通才教育,是医学高等教育的总趋势,文理渗透、文理交叉是新时代对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语言文字教育正是对医学生实施通才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不是哪一门学科单独能完成,发展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要靠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各门学科的共同努力。语言文字教育在培养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上有其它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

语言文字教育可以培养医学生具有现代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语言文字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能够培养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而医学特点就是以观察为基础,注重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单纯的医学专业教育侧重培养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往往易成思维定势,观念很难改变;而语言文字教育文学最本质的特征是创新求变,重视想象、直觉、灵感等非逻辑思维的训练,形象思维居主要地位,润物细无声,其教育的结果将体现在他们的精神面貌、心理状态和专业技能中,发挥潜在而持久的作用,使医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锻炼形象思维能力,掌握开放、多元、辨正的思维方式,提高思维能力。

3.语言文字教育还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社交能力、掌握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医学生们除了掌握医学专业知识之外,还需要掌握良好的处世技巧,而这两种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均离不开语言文字的教育。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修养,提高他们的书面语及口语交际能力,加强医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的训练,并提高他们应用写作和科技写作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的医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语言文字教育的重要任务。

二、语言文字教育能够促进高等医学教育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语言文字教育渗透在医学教育教学与科研的全过程。教师及科研人员不仅要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深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动手能力,科学的教学和研究方法,还要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功底和修养,可以说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和保障。《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提出“完善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机制。将语言文字规范化要求融入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列为教育质量检测、督查等工作的重要内容”。

篇9

1 目前临床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学校方面:近年来,随着高等医学教育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相应的基础教学设施、临床实践基地、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未能同步跟上,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严重滑坡。具体表现在:①由于学生数量多,师资队伍有限,在进行临床理论课教学时往往是几个班一两百号学生在一起上,其教学质量很难得到保障;②临床实验条件差,设备少,临床实验课安排课时太少。普遍存在重视理论课教学,忽视实践课教学,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中比重过小;③老师在授课基本上是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培养出来的是应试式的学生,缺乏临床思维及创造力;④缺乏评价老师授课技能的标准,教师教学能力与职称的对等使青年教师很难脱颖而出;⑤实习成绩的考核难以规范,学校对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的跟踪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1.2 社会方面:①《执业医师法》标志着我国医生执业走向法制化,但也限制了医学生在实习期间合法地从事医疗活动;②患者的法律意识增强,不愿让医学实习生进行技术操作,使医学实习生的动手机会更为减少。

1.3 实习医院方面:①因为目前严峻的医患关系,导致医学生在医院实习期间,医院及带教老师在很多方面都不敢让学生去做;②近几年的医疗改革使许多医院被迫实行人员控制或定编定岗,许多老师仅把学生当作劳动力使用,缺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指导和讲解;③实习医院尚未形成一套较完善的临床考评运行机制,对各科室及其带教老师的临床教学质量缺乏经常性的评估。

1.4 学生方面:①因为有些学生来学医并非其喜欢医学而是由于各种原因,这些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抱着混文凭的态度来学;② 严峻的就业压力严重影响了临床实习质量,学生在实习期间经常要参加各种人才交流会、面试,有的学生则把报考研究生当作一种就业的出路;③大多学生实习效果差,查体基本功及外科手术基本功不合格。

2 改进临床医学教育现状的策略分析

2.1 稳定医学生招生规模,实行小班制授课。世界各国政府对于医学生的培养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提高招生标准、招收全国最优生源是世界各国医学教育的统一特色,教育具有专业化程度高、实践性强、教育成本高、培养周期长、社会期望高等特点,明显区别于其他类型的高等教育。

2.2 医学教育改革要适应新的医学目标。1999年正式出版的“医学目标:设置新的重点”报告[1]中提出了四大医学目标:①预防疾病和损伤,促进和维持健康;②缓解疾病疼痛,减轻疾病痛苦;③对病患治疗和护理,对不能治愈病人的照料;④防止过早死亡,遵循临终关怀。具体实施方法:①改变传统的“基础―临床―实习”三段式教学模式为“预防医疗-保健-康复”一体化模式,要求突破传统医学课程体系,重视对学生健康教育能力、预防干预能力、社区卫生保健等能力的培养,实行基础整合课程,早期接触临床实习,后期回归基础实习,加强预防保健实习,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等尝试;②要设置专门的“医患关系”或“交流技能”课程。

2.3 在临床医学教育中要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树立去基层进社区的服务理念。因为现城市中的大医院已是人才济济,吸纳应届毕业生的能力有限。国家现在提倡疾病以预防为主,小病进社区及村镇医疗机构,大病到大医院就治。随着新的医疗改革方案的出台,国家对基层及社区医院的重视及投入的增加,到基层及社区医院工作应有一番作为的。

2.4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应逐步按照医学教育国际标准的基本要求来培养医学人才。1998年,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FME)建立了“医学教育国际标准”。2001年,WFME执行委员会又通过并正式公布了《本科医学教育国际标准》[2],提出了本科医学教育在9个领域36个亚领域中的国际标准。西太平洋地区医学教育协会(AMEWPR)还制定了区域性医学教育标准《本科医学教育质量保证指南》。2002年,纽约中华医学基金会支持的国际医学教育研究所(IIME)公布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3]。希望通过高等医学教育国际化进程,能培养出适应全球化、有国际交往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医学人才,培养能够进入国际医疗服务市场的医师。

2.5 将社会人文素质教育纳入临床医学教育中。社会人文素质教育也是目前临床医学所缺乏的。现有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偏重医学科学素质教育,社会人文素质教育薄弱。有报道[4]国内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占总学时约8%,并且以意识形态教育为主,而国外医学院校基本上是由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医学三大类组成,其中人文课程在美、德为20%-25%,英、日为10%~15%。

因此我们只有不断改革和创新临床医学教育模式,才能使我们的医学生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多几分从容和自信。

参考文献

[1] DANIEL CALLAHAN. The Goals of Medicine: Setting NewPriorities [ M]. Washington, D. 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1999.3-53

[2] 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本科医学教育国际标准 [S].医学教育,2001.6 (6):4-11

篇10

我国已经成为医学教育大国,数量由2002年294所发展到2009年485所,举办医学教育的本科院校达到237所[1]。医学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提供优秀的卫生人力资源。“一所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去培养这样的人”是高校管理者必须做出科学回答的问题,而“培养什么样的人”就是要确定学生的培养目标[2]。确定培养目标,并使全校师生周知,是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医学教育的首要标准。我国医学院校的差异性和卫生事业发展的现状,需要采取“分类指导”的原则,这也对《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的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目前很多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存在趋于雷同,过于一般和抽象,不具体,难以指导实践等问题[4]。

南通大学医学院是一所由中国人(清末状元张謇)自己创建、拥有百年历史传承的高等医学院校,建校以来,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杰出的医学人才。如何顺应新时期医学教育改革发展趋势,遵循医学教育特点和规律,培养国家医改大背景下合格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人才,科学修订培养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总体思路定位

1.顺应全球化医学教育改革方向。医学本科生培养目标一直是国际医学教育界研究的热点。2010年12月,21世纪医学卫生教育专家委员会在《柳叶刀》上发表了《新世纪医学卫生人才培养:在相互依存的世界,为加强卫生系统而改革医学教育》的纲领性报告。该报告指出,现代医学教育正经历第三次改革,改革将从机构和教学两个层面开展,着重培养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5]。岗位胜任力培养内容实际上涵盖了WHO“五星级医生”标准,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FME)《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和国际医学教育组织(IIME)《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MER)等提出的医学生培养要求和目标。地方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岗位胜任力培养内涵应结合国际医学教育改革和院校实际进行定位修订。

2.切合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向和地方人才需求。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人民群众卫生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有着重大变革的要求。2012年5月,《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临床医学教育改革要着力于医学教育发展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紧密结合,优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结构,建立有效衔接医学人才培养规模和结构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求的调控机制。加快全科医生培养,为发展医药卫生事业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目前,我国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着医护人员总量不足、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结构和分布尚不合理、与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相关的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等四个突出问题。由于城乡医疗资源分配不均,造成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现象,培养全科型医学人才成为医疗战略发展目标,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培养全科化将是重要培养方向。南通大学创始人张謇先生办学之初提出的“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亦切合于新时期医疗卫生与医学教育相互依存的要求。

二、以岗位胜任力培养为核心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培养目标

2008年,教育部和卫生部在《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基础上研究和制定了“本土化”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该标准为各学校的个性发展及办学特色留下充分的改革与发展空间。

1.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临床技能。美国医学教育实行以医学院教育为起点,以毕业后教育为重点,通过继续教育,把教育培训同持续的职业生涯统一起来[6]。《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指出:医学毕业生胜任临床工作的专业能力要依靠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职业发展和持续医疗实践才能逐渐形成与提高。目前教育部和卫生部正改革和推广的“5+3”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是非常适合当今医学教育环境的人才培养模式。临床技能的掌握是一个循序渐进和反复积累的过程,熟练和规范掌握更多临床技能的目标,可在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去加以实现。作为本科医学生,对临床技能的掌握提出过多过高要求并不符合医学教育规律和实际情况。所以,本科阶段主要是夯实医学生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和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掌握急救和内外科基本操作技能,以为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顺畅对接打下良好基础。

2.掌握沟通技巧和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在技术至上的诊疗技术培训过程中,学生的沟通能力和人文医学执业能力一直被忽视。近年来,随着医患关系日益恶化,医学人文教育得到越来越多医学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福岗宣言》指出:“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共鸣(同情)应该看作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力的表现。”好的专业教育会利用一切学习途径,将人文素养和医患沟通能力的潜能发挥至最佳。高等医学院校和教学医院教师要将培养医学生人文医学执业技能作为重要培养目标,将课程教育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的人文素养。将重建良好互信的医患关系,作为明日医生的重要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进行有目的的培养,切实提高医学生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养质量。卓越医生不仅是医疗技术上的高水平高质量,更应是人文关怀的践行者。

3.注重岗位核心竞争力培养。在新的传染病、环境风险、行为风险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安全,全球卫生系统正变得越来越复杂的新形势下,医学教育未能跟上步伐很好地应对上述挑战,医学卫生人才的岗位胜任能力与患者和人群需求不匹配,团队合作不佳,部分医疗卫生人员狭隘地专注于技术而缺乏全面思维,忽视初级保健作用等弊端日益显现。岗位胜任力是培养未来卓越医生的核心保障。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培养应转变教育理念,实现纯粹技能培养向广阔视野下多元化岗位胜任力培养的转变。岗位胜任力不再狭隘地专注于医学科学和医学人文相关知识和能力(“硬能力”)培养,还包括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责任感、伦理行为、批判性思维能力、科研创新能力、领导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软能力”)。目前国家正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全科医学教育,改变乡村医生和社区医生严重缺乏的局面,着力提高全科医生的培养质量,切实改变优质医疗资源分配不均所带来的“看病难,看病贵”现状。由于临床医学专业不再设专业方向,岗位胜任力培养可帮助学生胜任临床多元化岗位需求,亦可帮助读研深造的同学顺利进入更高阶段的精英教育,拓宽明日医生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全球视野,合理定位事业发展方向,并为医学生奠定终生学习的动机和动力。

三、结论

当今医疗模式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环境模式发生着深刻转变,医疗卫生事业服务目标和模式随之发生改变,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目标亦应作相应改革。只有确定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医学教育改革才能围绕目标,探索适应现代高等医学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计划、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方法以及评价方式等[7]。

医学教育应是精英教育,国家正积极推进“卓越医师”培养计划,但脱离国情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医学教育和医学生培养不分层次,言必称卓越,是脱离实际的。不同层次医学生培养,“卓越”定义应有所不同。长学制医学教育卓越定义为培养“优秀杰出的高级医学人才”,而本科医学教育卓越定义应是培养具备“基本医学知识和技能以及未来事业发展潜质的合格医学人才”。

笔者认为南通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应定位为:培养具备初步临床能力,具有以社会责任感为基础的职业伦理和价值取向以及良好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爱岗敬业,同时兼具良好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科研创新能力、转化式学习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终身学习动力以及个人事业发展能力等潜质的应用型合格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厉岩,文历阳.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结构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

[2]宫福清,戴艳军.我国医学生总体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J].医学与哲学,2012,33(5A).

[3]马建辉,许晓东,冯友梅.医学专业认证的实践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8,28(5).

[4]李小波.医学院校如何界定学习结果――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医学院的案例研究[J].医学与哲学,2012,33(11A).

[5]Frenk J,Chen L,Bhutta Z,et al. Health professionals for a new century:Transforming education to strengthen health systems in an interdependent world [J]. The Lancet,2010,(376).

[6]郑加麟.美国职业化医学教育对中国医学教育改革的启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6).

[7]徐晨,雷寒,刘利.把握医学教育发展趋势 推进本科医学教育改革[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1).

篇11

主办单位:温州医学院;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常会医学检验教育分会;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学会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浙江省温州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

国内刊号: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4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篇12

Improving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basic medicine young teacher in clinical medicine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as an opportunity

ZHAO Shuang1 WEI Shiping2 DU Meisu2 HUANG Yanfeng1 ZHANG Shengchang3

1.Basic Medical College, 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Baise 533000, China; 2.Department of Basic, Xingtai Medical College, Hebei Province, Xingtai 054000, China; 3.Anatomy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Guangx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Nanning 530001, China

[Abstract] Young teachers are the new forces and backbone elements of faculties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earnestly implement educ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basic medicine young teachers are the highest priority of reaching the aim of running a medical school especially in basic medicine, deepening educational reform and improving education quality. It is also the guarantee for the consolid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medic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aking the clinical medicine accreditation as a good chance, the training work for young teachers should be made more scientific, standard and systematical. Its cultivation contents and forms should be optimized, we must strength the cultivation of young teachers′ moral character and demeanor, improve their teaching level, scientific research quality and humanistic quality. Learning advanced educational notion, developing intercollegiate exchanges, at the same time, widening the culture method and evaluation mode for young teachers, strengthening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young teachers who teaching basic medicine and the quality of med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Clinical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Young teacher; Comprehensive quality cultivation; Basic medicine

高等医学教育担负着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的重要使命,而基础医学教育教学时期是为医学生学好临床专业课并做好临床实践工作打下坚实基础非常重要的阶段。只有高度重视医学基础教学,才能有效提高医学教育质量。教育质量的提高必须依靠教师综合业务能力的提升[1],而青年教师是高校师资队伍中的新生和中坚力量,因此做好青年教师的教育和培养工作,是实现医学院校办学目标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也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事业得以巩固和发展的保证。

1 基础医学青年教师队伍现况

以右江民族医学院为例,青年教师的队伍数量庞大,40岁以下青年教师已至60%以上。近年来高校大规模扩招,学校的教学任务量特别是本科教学任务量随之增多,很多青年教师没有经过专业系统地教育教学及授课培训学习,就担任一门甚至几门课程的主讲老师,可是这些青年教师多数毕业于医学类院校,尚未十分掌握高等教育的教学规律、缺少一定教学经验,教学基本功会相对略显弱势[2],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相关课程的授课质量,整体教学业务能力有待提高[3]。同时,加强师德师风、人文素养和科研能力等有针对性的培养培训,对于提升基础医学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尤为重要[4]。

2 优化青年教师培养内容与形式

2.1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与培养

医学生们将来要从事医疗行业,为患者服务,作为医护人员就要必备良好的医德医风,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要始终贯穿于医护人员的整个职业生涯,这是成就任何事业的前提。同样作为培养医生的医学院校高校教师,更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争做优秀师德师风的典范。每年国家教育部都要评选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和教书育人楷模,这些荣誉获得者多来自基层,其先进事迹无不体现着他们对教育事业和对学生的热爱,师德高尚,是广大青年教师学习的榜样,也正是学校对青年教师进行师德师风培养很好的机会。这树立起优秀的师德师风潜移默化中会影响讲台下的医学生,未来的白衣天使,可以为培养医学生将来从事医疗行业树立良好医德打下坚实的榜样基础。

2.2 教学技能培养

针对青年教师多毕业于医学类院校,很少有教育教学实践背景的客观现状,高校负责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和培训的有关部门,需组织广大青年教师进行形式多样的教学实践前岗位培训,其中应包括基本理论学习,即传统的岗前培训课程研修,如“教育心理学”“教育教学法规”等,还应包括结合教师自身从事的学科、专业特点,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技能训练,并多给予青年教师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专家学习交流的机会。刚刚步入教学岗位,由于经验缺乏,教师可能没有过多自己对课程授课技能的深入理解和过高驾驭课堂的能力,此时只要多听资深教师的授课,哪怕所讲授的知识中所举的事例或病例都只限单纯的模仿,也会使课堂授课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且不会影响专业知识的准确传授,因此,初入课堂教学,不断积累授课经验的前提是虚心学习前辈的授课技艺,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并不断丰富自己的授课经验,逐渐形成自己的授课风格,以逐步提高教学业务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5-6]。

在提高青年教师教学业务能力、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水平工作方面,右江民族医学院教师发展中心经过精心筹划准备,组织开展了2013、2014年度的青年教师教学业务能力培训,包括“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技能”“Sandwich教学、PBL教学等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工作坊活动”“课堂PPT制作与演示效果”“名师指导教学――教学经验交流”“微格教学”等专题讲座,同时观看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组办的全国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获奖录像,并参加校内优秀教师“精彩一课”教学观摩等活动。学员们觉得学校此项举措就像及时雨一样,成为了提高青年教师教学基本技能很有效的途径。讲座中谈到的各种课堂教学技能,如导入技能、提问技能等,教师在实践中可以去慢慢摸索、总结和积累;参加培训的老师还亲身体验了Sandwich教学和微格教学法;在PPT制作讲座中指导老师分析PPT课件制作中常见的一些错误,并提供了许多实用简便的解决方法。这些举措为提高基础医学青年教师教学业务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无不说明青年教师岗位再学习并贵在坚持的重要性[7]。

2015年右江民族医学院将接受国家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的认证工作,其中认证指标体系中就有对基础医学课程授课及考核评价的原则,即课程计划的设计与实施中教学方法要多样性、数字化,可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PBL教学模式、团队导向TBL模式、案例教学CMT模式等教学手段[8],以真正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今后临床医学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9]。因此,应以这次的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为契机,从而大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普遍改革,如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病案导入,并以病案贯穿于整个授课过程,结合临床知识采用以病案为主线的横跨基础与临床的系统教学等[10-11],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12]。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有利于教师自身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对青年教师业务能力的培养[13]。

突出以“分子-细胞-器官-系统”为主线,从正常和异常两个方面重组,尽量优化、整合出更有利于学生对基础医学知识全面系统掌握的一门课程“基础医学”,是根据“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总体实施方案”精神,将原来开设的“人体解剖学”“组织与胚胎学”“生理学”“人体生物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学科课程进行优化整合而成。针对2013级“卓越医师培养试点班”,探索为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提供最核心、最科学的基础医学知识体系,为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临床系列课程作知识铺垫,并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深化基础医学教学改革[14]。因此,这就对基础医学青年教师未来的发展与专业技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着力培养“全科医生”的同时要紧抓基础医学“全科教师”的队伍建设,教师也要重视向以“器官系统为基础”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积极投身专业知识的整合学习中,刻苦钻研。作为民族医学院校的特色学科是民族医药,在民族医学授课方面可鼓励青年教师多利用校园特色中药材药圃资源;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桥梁学科如“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局部解剖学”等学科的授课方面,也可鼓励青年教师向附属医院医师们多请教临床实践问题,这样的基础与临床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将更有利于青年教师业务能力水平的快速提高。

2.3 科研素质培养

高校教育的功能,即教学和科研,作为医学院校的基础医学教师,要具备现代教育理念,教学和科研工作应该齐头并进,“两条腿走路”,才能促进医学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若教学与科研不能很好结合,将导致教学方面传授的知识观点陈旧,如果拥有切身的科研经历和创造经验,才能把知识讲活,并有助于对学生创新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所以,要不断拓宽青年教师的知识视野,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如可以建设基于“学科群”的模式,增强青年教师的科研意识和创新思维,多给予青年教师外出学习和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助力青年教师早日成为“研究型教师”,有利于基础医学青年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15]。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指标体系中也明确指出提倡将科研活动、科研成果引入教学过程,通过科学研究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及科学精神[16-17]。

2.4 人文素质培养

教师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可以使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有机结合,从而增加其教学效果和教学感染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领悟能力[18]。应多鼓励青年教师担任兼职班主任工作或学生社团指导教师,教师与学生要如朋友般真诚地交流,真正做到关心爱护学生,乐观、阳光、充满信心,并于教学进程中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并带给学生以正确认识社会、学习和生活的正能量。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于2014年主办了全区第一期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业务能力提升计划培训,这个培训集中了全区所有高校选拔的部分优秀青年教师,分文、理科组,有教学业务技巧的集中学习,有远赴省外著名高校的随堂听课学习,还有网络课程学习和校内导师的指导性学习实践,每个环节都设置得很有意义,这也充分说明了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青年教师培养的高度重视,最终培训效果非常显著,学员们也取得了很多教学上的好成绩,其中在集中培训学习环节中有一项令所有学员印象深刻,那就是以集体做户外游戏的方式进行素质拓展训练,游戏中带给学员的是很多的思考,锻炼和培养了大家勇于自我挑战、勇敢面对困难、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因此应鼓励青年教师踊跃参与这类活动,这是可以带到平时工作和生活中的宝贵财富,培养好自身的人文精神也可以成为对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一种感召。

3 拓宽青年教师培养方法和考核方式

高校青年教师精力旺盛、思维活跃、视野开阔,青年教师都很希望能够通过培训来促进自己职业生涯的发展,故应根据青年教师的性格特征和学习特点,不断拓宽培训及考核方法。多种培训方法灵活运用能营造良好的情境,引导青年教师在培训活动中不断反思、在交流分享中学习、激发青年教师多角度的思索和探究,有助于他们将所学内容在今后的教学科研中灵活地加以运用。青年教师培训工作可以建立目标考核、过程考核等相结合的长效“多元考核机制”,如与青年教师座谈,组织参加授课基本功竞赛、教案设计比赛、学生评课、专家或同行听评课等,使青年教师培训的考核方式更加灵活和科学。同时要充分发挥老教师及各级“教学名师”对青年教师培养的“传、帮、带”作用,可以借鉴兄弟院校教师培养经验,如开展“名师工作坊”等交流活动,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和提高。

4 小结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和进步是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加强基础医学青年教师业务素质的培养,对于创办高水平医学院校、培育高质量医学人才有重要的意义。高校青年教师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不断注入新的内容和新的方法,可以以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为契机,多措并举,全面提高医学院校基础医学青年教师业务素质。

[参考文献]

[1] 马秀珍,吴忠道,王斌.基础医学教育中青年教师师资培训的几点体会[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3):78-79,93.

[2] 杜朝东,王沁,付延功.医学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培养方法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23(2):46-47.

[3] 樊小杰.系统构建提升青年教师教学力的新机制[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4,13(8):758-762.

[4] 韩巍,黎润红.医学院校公共基础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4,34(6):839-846.

[5] 何晓瑾,汪悦,周学平.运用PBL模式优化医学专业临床课程教学初探[J].江苏高教,2014,(5):102-103.

[6] 郭林,金刚,刘玉婷.CTTM结合Sandwich教学法在核医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29(2):12-13.

[7] 袁力,张敬军,刘林祥,等.改革传统医学教育模式 提高医学生核心竞争力[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5,35(1):15-17,107.

[8] 张艳青,孙沛毅.案例教学――医学教育后PBL时代的新选择[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6):1111-1112,1120.

[9] 赵万红,于龙顺,鄢红春,等.适应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的基础医学教育改革探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5):156-158.

[10] 赵爽,蒙山,朱名毅,等.民族医学院校病理生理学教学融合多媒体技术实施CPBL模式探讨[J].重庆医学,2013, 42(18):2172-2174.

[11] 赵爽,张胜昌,蒙山,等.医学热点融入病理生理学教学的探讨[J].重庆医学,2014,43(2):235-237.

[12] 殷晓丽,王德炳.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探析[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4,34(1):10-13.

[13] 刘含登,丁嵩涛,彭惠民,等.改革医学实验教学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4,13(8):823-825.

[14] 孙维权,李君,廖诗英.地方院校临床医学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创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29(2):45-46.

[15] 戴双双,何凤田,连继勤,等.基于学科群模式的基础医学青年教师成才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 26(1):50-51.

[16] 王昌明,覃泱,莫碧文.创新教学团队在地方医学院校中建设思路与实践[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7):142-148.

篇13

我国的非预防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教学模式共有两类:传统的方式采用《卫生学》教材,内容涉及环境卫生、劳动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统计学和卫生组织保健,是沿用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科体系,嬉称为“卫生专业的大拼盘”。另一种采用《预防医学》,打破了传统的卫生专业体系,围绕群体—环境—健康的基本观念将有关内容重新融合,增加了一个月的社会卫生实践。《预防医学》被越来越多的院校所采用,但苦于尚无进行社会卫生实践活动的经济实力,只得放弃,《预防医学》编者的初衷未能全部体现。

被绝大多数院校沿用的传统卫生学教学方式,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和学科的融合,困难逐步体现。由于沿用了预防医学的专业学科体系,对临床各专业学生来说,专业联系较疏远,他们仅仅是为了完成学业不得不学习课程。综合起来,具体表现为:

1.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要求

20世纪的原子弹、晶体管、抗菌素和计算机彻底改变了世界,医学的思维逻辑和工作方式正被改变,21世纪将是生物学的世纪。生物技术和计算机运用的有机结合将极大改变整个医学领域,预防医学也不能幸免,而卫生学却仍然是计算器、原始的仪器测量等手工操作,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落后于科技发展的步伐和难以适应对医学教育的要求。

2.脱离专业特点

医学教育正在逐步改革,许多新学科已列入必修课程,且大多安排在卫生学讲授之前,这就给预防医学的教学提出了新难题:预防医学的教学内容应重新筛选,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下表列举了我校96级高护、口腔、药检专业在学完卫生学后就《卫生学》的教学内容与其它课程内容重复情况的调查结果。

该表显示相当部分学生在其它课程中学习过卫生学的有关内容,有10~95%的内容已在其它学科进行讲授,还有些内容已在各种传播媒体上进行了介绍(内容甚至还较教科书上详尽)。现代学科发展总的趋势是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交叉融合,互相渗透。卫生学应在努力探索与其它课程连接点的同时,除防止不必要的重复,还应努力探索重复主题的侧重点,着重介绍相同主题下有关群体健康及其预防的方法与手段,教师的授课应从教材出发,了解学生所用系列教材的重复内容,有机地补充调整教学内容,并围绕预防进行方法学的传授。

二、非预防专业预防医学课程改革对策与思路

医学模式是人们对疾病和健康的基本认识及行为。直接反映了一定时期医学研究的对象、方法、范畴和基本对策,医学教育本来应走在医学模式变化的前列,使培养的学生能适应并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应用和发展。我国的医学模式正处于由生物医学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时期,目前的医学教育尚不能推动模式的转变,因而预防医学课程的及时调整,将会极大地影响或促进模式的应用。

1.预防战略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各课程渗透

目前医学教育中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各学科基本上是从纯生物医学模式的角度形成的,教学内容也基本上从纯躯体医学的观点来组建与实施。在教学中全面体现模式的转变,除了课程体系全面调整,增加相应课程外,教学观点上应从群体与预防角度出发,全面重新审势教学内容,努力体现微观与宏观的综合,体现群体、预防、社会医学的整体观,实现预防、治疗和康复的整体统一。

2.教学内容的重新选择

教学目的是学以致用。目前《卫生学》采用的大课讲授、小课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亟待改革,应努力做到需求—教学—学习—考核的有机统一。进一步调整与充实,删去科普性、重复性内容,充实与预防有关的教学内容。应结合临床医学专业的特点,讲授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规律及其预防措施,重点讲授对不良环境因素的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健康保护作用,使学生能真正运用所学知识预防各种不良社会因素,达到健康保护目的。适当增补人们非常关注的污染与卫生,扩大信息量,让学生深刻理解医学模式的改变。运用各种新技术增强动手能力。

3.教学方法的改革

卫生学实践性极强,在现场教学因经费、场地、人员等因素的制约不能实施的情况下,应寻求各种新技术的帮助。模拟实验室将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在视听教学设备和计算机的配合下,配备必要器材,模拟相应的实习环境。教师提供相应的背景材料,由学生自行设计调查方案,动手进行部分指标的检测,并对所有的资料综合分析、判断,提出预防的有效措施和途径。如临床铁营养测定与评价模拟实验室装备有膳食调查软件的计算机,营养状况的测定设备(白红蛋白计、皮脂厚度计、身高体重计、锌原卟啉测定仪)及预防、治疗的视听设备。学生对模拟人体或正常人体可进行膳食调查、营养状况评价与营养素的测定,找出干预的有效措施。通过以上学习安排,学生能从病因、临床状况、实验室测定、治疗措施及预防方法上系列操作,预防观念、理论知识及动手能力都得到了增强,学习积极性也势必极大调动。

4.课程考试方法的改革

卫生学的结业应从单一的书面考试转向多形式的考试方法,并从考核理论知识转向考核综合能力(包括思维、操作、交流能力)。建议以测试学生的解决现实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的测试方法。

参考文献:

〔1〕Zweifler J; Rodnick J. Medical education in a changing world: thoughts from California. Family Medicine,1998 Feb.30:2.127~33.

〔2〕谭晓东等:加强学科建设强调预防观念.《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4.8.13~15.

〔3〕王镭等: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现状与展望.《中华医学杂志》.1995.75(7):431~434.

〔4〕Koop CE. Protecting medicine in the 21st century. Science,1998 Sep 25. 281: 5385,19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