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短期债券投资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就在这种背景下中短期债券投资基金浮出了水面。博时稳定价值债券基金和易方达月月收益中短期债券投资基金的推出,得到了投资者强烈追捧。作为全国名列前茅的基金公司博时基金和易方达基金的这种新举动不得不让投资者们思考。这两只中短期债券投资基金不投资股票和可转债,主要投资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中短期债券,投资组合波动性小,且每日计提收益,产品兼具债券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的优点,能很好地做到稳健理财。
中短期债券投资基金的投资策略是通过宏观经济方面自上而下分析及债券市场方面自下而上的分析,把握市场利率水平的运行态势,根据债券市场收益率曲线的整体运动方向进行久期选择。
在久期确定的基础上,充分把握收益率曲线的非平行移动选择哑铃型组合、子弹型组合或阶梯型组合。
前面描述的是相对宏观的投资策略,在微观方面,基于当前债券市场的状况,中短期债券投资基金具体的投资策略主要有骑乘策略、息差策略及利差策略等。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看中短期债券投资基金有哪些优势。
零手续费
中短期债券投资基金手续费全免,认购费、申购费和赎回费均为零。投资者的投资成本明显低于此前的债券型基金。
流动性强
中短期债券投资基金资金到账快捷,赎回款T+1日从基金账户划出(到账时间以代销机构办理业务时间为准),流动性可与货币市场基金媲美。
基准更高
货币市场基金的业绩基准一般为一年期定期存款税后收益率,中短期债券投资基金的业绩基准为两年期定期存款税后收益率(目前为2.16%),业绩基准更高。在满足基金可分红的条件下,基金可以月月分红或者季度分红。
篇2
借:短期投资46000
投资收益——长期债权投资划转损失2000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面值)40000
——债券投资(应计利息)4000
——债券投资(溢价)4000
如果上述长期债权投资曾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1500元,则其账面价值为46500元(48000-1500),仍按成本划转。甲企业会计处理如下:
借:短期投资46000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1500
投资收益——长期债权投资划转损失500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面值)40000
——债券投资(应计利息)4000
——债券投资(溢价)4000
如果计提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是2500元,则其账面价值是45500元(48000-2500),此时则应按账面价值划转,以45500元作为短期投资的入账金额。
甲企业会计处理如下:
借:短期投资45500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2500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面值)40000
——债券投资(应计利息)4000
——债券投资(溢价)4000
如果企业购入的债券是分期付息债券,且是溢价购入,平时收到利息时并没有增加应计利息,随着溢价的摊销,债券投资的账面价值会越来越低。因此,无论何时将长期债权投资划转为短期投资,其账面价值肯定会低于投资成本,直接按账面价值划转即可,也不会产生划转损失;如果企业是折价购入的分期付息债券,债券账面价值会随着折价的摊销而逐渐增加。因此,无论何时划转,其账面价值都会大于投资成本,这就应当按投资成本划转,同时就会产生划转损失。
例2:甲企业在一年前购入分期付息债券一批,现拟转为短期投资。当时的购买价格是46000元,面值40000元,期限3年,票面利率10%,溢价按直线法摊销。
现在该债券的账面价值为44000元(46000-6000/3),低于投资成本,则应按账面价值划转。
借:短期投资44000
篇3
第三种情况,经济高增长、高通胀时期。这个阶段短期债券和长期债券价格都是下跌的,只有做空债券才能盈利。这一阶段短期债券收益率上升,向长期债券收益率接近。
第四种情况,经济低增长、高通胀时期。此阶段,长期债券价格大幅度上扬,此后应尽量持有长期债券,因为经济已经或者即将进入衰退期。
在把握了大的经济环境之后,决定是否投资债券就变得相对简单一些了。目前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和较为宽松的资金面,均有利于债市行情延续。整体来看,债市基本面良好,短期监管政策的调整不影响中长期债市慢牛行情。债市基本面向好,固然有利于固定收益类投资产品实现理想回报,但并不代表在具体投资时可以率性而为。
目前整体债券信用利差仍维持在历史低位,短期内可能呈现供需两旺、收益率在低位盘整的格局,这意味着,在投资时必须积极寻找具有票息优势的品种,并优选个券进行投资。
篇4
规避方法:对于购买力风险,最好的规避方法就是分散投资,以分散风险,使购买力下降带来的风险能为某些收益较高的投资收益所弥补。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将一部分资金投资于收益较高的投资品种上,如股票、期货等,但带来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利率风险:利率是影响债券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利率提高时,债券的价格就降低,此时便存在风险。
规避方法:应采取的防范措施是分散债券的期限,长短期配合。如果利率上升,短期投资可以迅速的找到高收益投资机会,若利率下降,长期债券却能保持高收益。
■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指发行债券的单位管理与决策人员在其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生失误,导致资产减少而使债券投资者遭受损失。
规避方法:为了防范经营风险,选择债券时一定要对公司进行调查,通过对其报表进行分析,了解其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信誉等。由于国债的投资风险极小,而公司债券的利率较高但投资风险较大,所以,需要在收益和风险之间作出权衡
■变现能力风险:是指投资者在短期内无法以合理的价格卖掉债券的风险。
规避方法:针对变现能力风险,投资者应尽量选择交易活跃的债券,如国债等,便于得到其他人的认同,冷门债券最好不要购买。
■再投资风险:购买短期债券,而没有购买长期债券,会有再投资风险。例如,长期债券利率为14%,短期债券利率13%,为减少利率风险而购买短期债券。但在短期债券到期收回现金时,如果利率降低到10%,就不容易找到高于10%的投资机会,还不如当期投资于长期债券,仍可以获得14%的收益,归根到底,再投资风险还是一个利率风险问题。
规避方法:对于再投资风险,应采取的防范措施是分散债券的期限,长短期配合,如果利率上升,短期投资可迅速找到高收益投资机会,若利率下降,长期债券却能保持高收益。也就是说,要分散投资,以分散风险,并使一些风险能够相互抵消。
■违约风险:发行债券的公司不能按时支付债券利息或偿还本金,而给债券投资者带来的损失。
规避方法:违约风险一般是由于发行债券的公司经营状况不佳或信誉不高带来的风险,所以在选择债券时,一定要仔细了解公司的情况,包括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公司的以往债券支付情况,尽量避免投资经营状况不佳或信誉不好的公司债券,在持有债券期间,应尽可能对公司经营状况进行了解,以便及时作出卖出债券的抉择。同时,由于国债的投资风险较低,保守的投资者应尽量选择投资风险低的国债。
总之,债券投资虽然能分散及减低投资于其它组合的风险,但不论是债券或股票投资人在做投资决定之前,都必须了解个人风险承受能力以及搭配均衡的投资组合,切忌盲目追随市场潮流。
如何挑选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挑选债券理财产品呢?
理财专家介绍,债券投资有这样几个原则:
篇5
按照《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贷款本金或利息在逾期90天没有收回的贷款应作非应计贷款核算,其已入账的利息收入和应计利息予以冲销。但由于该制度未对计息期间做强制性规定,可能会导致同样的贷款由于计息期间的不同,银行披露的会计信息存在差异,从而削弱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如甲、乙两银行同时在1月1日向丙企业发放贷款,甲银行采用月度计息,乙银行采用季度计息,倘若丙企业在1月31日不能支付利息,那么,在4月末该笔贷款在甲银行业已归入非应计贷款核算,但该笔贷款在乙银行仍然处于正常的应计贷款科目核算,虽然该笔贷款在两行状况并无差异:均不能支付利息且呈连续状态。从而导致银行在会计信息披露的差异性,不能正常反映自身的经营状况。
2、措辞不严谨导致会计处理的无所适从
根据《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短期债券投资的利息,应当于实际收到时,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可见短期债券投资利息按照收付实现制核算。同时该制度又规定:金融企业应当在期末时对短期投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计量,这样,减值准备的计提确认的权责发生制与短期债券投资利息确认的现金收付实现制形成了制度反差,在同一制度中反映了两种不同的确认标准导致了会计处理的无所适从。例如银行在3月投资A债券30万元,4月A企业宣布支付利息3万元,并于5月收到,此时A债券的账面价值为27万元,倘若6月末A债券的市场公允价值为28万元,那么此时银行对A债券价值的核算则陷入两难局面:会计报表列示27万元则不合会计制度的规定;若列示28万元则不合谨慎性原则。其实我们只要将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改为“金融企业应当在期末时对短期投资按账面价值和市价孰低计量”则可以很好的解决短期债券的期末计价问题。
3、债券收入的归类问题
按照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规定,债券投资同发放贷款一样是商业银行的重要业务之一,同时从商业银行资金的运用情况来看,不外是发放贷款和投资两种,因此,银行业债券投资收益采用同一般企业的列示方法(投资收益归属于营业外收入)则有不妥:一则商业银行运用资金一般为信贷投放和债券投资,债券投资的收益占收入多为20%以上,将其列示为营业外收入容易让人误解为我国银行业主业不突出;二则银行业的利息支出为最重要的营业成本,其间有相当部分为债券资金的占用成本,如果将债券收益列示为营业外收入则容易导致收入与成本不配比,不利于进行损益分析。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修改会计报表的格式来解决债券收入的问题:在利润表中将投资收益上移至利息收入后面,同时将营业利润的公式修改为:营业利润=利息收入+投资收益利润总额+其它业务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其它业务支出。
4、资产减值导致的利润调节问题
由于现行金融会计制度明确规定:当期应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如果高于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账面余额,按照其差额补提减值准备;如果低于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账面余额,按其差额冲回资产减值准备。同时,我国证券法规定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则退市处理,由此导致了不少上市银行利用资产减值作为利润的调节杠杆,通过“计提”和“转回”的账面游戏,误导投资者的选择。在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通过明确规定“已经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以后年度不得转回”来避免企业利用减值准备来调节利润,但这未免有矫枉过正之嫌,规定减值准备不得转回则不符合资产自身的定义,其实我们通过严格规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条件和资产减值准备转回的条件则可以使利用减值准备来调整利润的情况得以改观。
5、短期债券投资收益的入账时间问题
对于非金融企业来说,由于短期投资一般金额较小,流动性较强,投资收益于实际收到时确认无可厚非。但对于银行业来说,为保持资金的流动性和收益性,其拥有的短期债券投资较多,如果采用收付实现制确认投资收益则不太符合实际:一来银行业持有的短期债券多为国债或金融债券,违约风险较小,且利率多为固定,适宜按期计提收益;二来短期债券投资所承担的存款利息支出多为按期计提,债券投资收益采用收付实现制则明显收入成本不配比;三来短期债券投资收益采用收付实现制容易造成银行业利润的期间波动起伏太大,不符合银行业稳健经营的原则。因此,我们根据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原则和银行业“稳健经营”的原则,可以对短期债券投资收益采用按期计提的权责发生制原则予以确认。
6、短、长期投资的划转条件不明确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金融企业改变投资目的,将短期投资划转为长期投资,应按短期的成本与市价孰低结转,并按此确定的价值作为长期投资新的投资成本。拟处置的长期投资不调整至短期投资,待处置时按处置长期投资进行会计处理”。按照制度的理解:短期投资的划转的条件在于“改变投资目的”,而由于缺乏必要的现实标准,在实务操作中难以把握。而在现实中,由于短期投资在期末必须按照成本和市价孰低提取减值准备,相对来说长期投资计提准备的要件严格得多,因此,银行的财务部门会在短期投资市价持续下跌时完成短、长期投资的划转来规避短期跌价准备的计提,从而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
7、对金融衍生工具的关注程度不够
金融衍生工具作为现代金融发展的产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会计处理难度较大,同时具有收益不确定性、高杠杆性、高风险性等特征,已经成为银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和风险规避工具。但在现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中只是简单在第一百四十条提及“对于外汇交易合约、利率期货、远期汇率合约、货币和利率套期、货币和利率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应说明其计价方法”,并未对金融衍生工具的计价和披露做出统一的规定,因此,国内银行一般将其作为会计报表的附注作一般性披露,难以客观的确认银行业的风险。
8、与税收制度的衔接问题
2001版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遵循会计的稳健性原则规范了银行业对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但现行的税收制度仍然按照“期末贷款的1%差额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可以在计算所得税中扣除,对实际计提超过1%的部分调增应纳所得税额”,由此导致不少金融企业出于利润考核的考虑对金融会计制度执行不严。当然最根本的解决方法是国家税务部门对税前的“呆账准备金”抵扣额进行调整。但目前我们可以通过在金融会计制度中明确:对由于会计政策与税务规定不一致产生的所得税差异允许单列科目“递延所得税”处理,同时将该科目归属于利润分配项下做增项理,以此来激励银行采用金融会计制度的规定。
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对策分析
2001年度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基本适应了当时银行业发展的需要,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银行业在加入WTO时关于银行业开放承诺的逐步兑现,现行会计制度的不足之处便显示了出来:外资银行的加入带来的国际会计准则接轨问题;衍生工具的计量问题等等。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进一步在理论和制度上予以完善,做到与时俱进适合银行业发展的需要:
1、减少金融企业的选择权,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
其实,早在二十世纪末,在美国的会计理论界就展开过“会计艺术论”和“会计制度论”的争论,前者认为应当给予会计人员更多的会计判断权和选择权以促进会计学理论的发展;后者认为应当减少会计人员的判断权和选择权以维护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相关性。2001年的“安然会计造假”事件让这次争论划上了句号:美国国会2002年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对现行的公司和会计法律进行了多处重大修改,以减少会计人员的价值判断来强化了当局的监管。而我国近年来上市公司年报的不断调整和不断出现的会计差错也从侧面映射出会计判断和会计政策选择权过多会削弱会计信息的质量。美国会计学界的价值形态的变化或许值得我们借鉴。
2、注重银行体系的特殊性,如实反映金融企业的财务情况
与一般工商企业比较,金融企业的行业有着自身的特性,如果单纯地按照一般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套用在银行上,则容易令人误解银行体系的财务状况,尤其在涉及到主营业务上。例如对投资收益按照一般工商企业属于非主营业务,归属于营业外收入是正常的;但投资收益原本就是银行的主营业务之一,倘若套用一般企业的归属方式则会影响外界对银行的公允评价。同样,在对短期投资收益的确认上也有必要考虑银行的特殊情况。
3、完善会计制度、准则建设,适应银行业发展状况的需要
近年来,中国银行业的发展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并不为过,尤其是在外资银行加大对中国市场的关注程度后更加带动了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创新,同时,由于立法的滞后性,导致现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对金融衍生工具的计量和披露的关注程度不够,而金融衍生工具大多只是一种合约,它只产生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实际的交易事项可能尚未发生,从而与历史成本计量原则不符,因此在资产负债表内不能够具体量化,企业多在资产负债表的附注中提及,进而掩饰了银行业的潜在风险,难以为投资者提供全面的财务信息。因此,银行业的发展对会计制度的同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目前情况下,可以通过根据新出现的情况进行新准则的制定来予以补充。
篇6
按照《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贷款本金或利息在逾期90天没有收回的贷款应作非应计贷款核算,其已入账的利息收入和应计利息予以冲销。但由于该制度未对计息期间做强制性规定,可能会导致同样的贷款由于计息期间的不同,银行披露的会计信息存在差异,从而削弱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如甲、乙两银行同时在1月1日向丙企业发放贷款,甲银行采用月度计息,乙银行采用季度计息,倘若丙企业在1月31日不能支付利息,那么,在4月末该笔贷款在甲银行业已归入非应计贷款核算,但该笔贷款在乙银行仍然处于正常的应计贷款科目核算,虽然该笔贷款在两行状况并无差异:均不能支付利息且呈连续状态。从而导致银行在会计信息披露的差异性,不能正常反映自身的经营状况。
2、措辞不严谨导致会计处理的无所适从
根据《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短期债券投资的利息,应当于实际收到时,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可见短期债券投资利息按照收付实现制核算。同时该制度又规定:金融企业应当在期末时对短期投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计量,这样,减值准备的计提确认的权责发生制与短期债券投资利息确认的现金收付实现制形成了制度反差,在同一制度中反映了两种不同的确认标准导致了会计处理的无所适从。例如银行在3月投资A债券30万元,4月A企业宣布支付利息3万元,并于5月收到,此时A债券的账面价值为27万元,倘若6月末A债券的市场公允价值为28万元,那么此时银行对A债券价值的核算则陷入两难局面:会计报表列示27万元则不合会计制度的规定;若列示28万元则不合谨慎性原则。其实我们只要将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改为“金融企业应当在期末时对短期投资按账面价值和市价孰低计量”则可以很好的解决短期债券的期末计价问题。
3、债券收入的归类问题
按照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规定,债券投资同发放贷款一样是商业银行的重要业务之一,同时从商业银行资金的运用情况来看,不外是发放贷款和投资两种,因此,银行业债券投资收益采用同一般企业的列示方法(投资收益归属于营业外收入)则有不妥:一则商业银行运用资金一般为信贷投放和债券投资,债券投资的收益占收入多为20%以上,将其列示为营业外收入容易让人误解为我国银行业主业不突出;二则银行业的利息支出为最重要的营业成本,其间有相当部分为债券资金的占用成本,如果将债券收益列示为营业外收入则容易导致收入与成本不配比,不利于进行损益分析。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修改会计报表的格式来解决债券收入的问题:在利润表中将投资收益上移至利息收入后面,同时将营业利润的公式修改为:营业利润=利息收入+投资收益利润总额+其它业务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其它业务支出。
4、资产减值导致的利润调节问题
由于现行金融会计制度明确规定:当期应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如果高于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账面余额,按照其差额补提减值准备;如果低于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账面余额,按其差额冲回资产减值准备。同时,我国证券法规定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则退市处理,由此导致了不少上市银行利用资产减值作为利润的调节杠杆,通过“计提”和“转回”的账面游戏,误导投资者的选择。在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通过明确规定“已经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以后年度不得转回”来避免企业利用减值准备来调节利润,但这未免有矫枉过正之嫌,规定减值准备不得转回则不符合资产自身的定义,其实我们通过严格规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条件和资产减值准备转回的条件则可以使利用减值准备来调整利润的情况得以改观。
5、短期债券投资收益的入账时间问题
对于非金融企业来说,由于短期投资一般金额较小,流动性较强,投资收益于实际收到时确认无可厚非。但对于银行业来说,为保持资金的流动性和收益性,其拥有的短期债券投资较多,如果采用收付实现制确认投资收益则不太符合实际:一来银行业持有的短期债券多为国债或金融债券,违约风险较小,且利率多为固定,适宜按期计提收益;二来短期债券投资所承担的存款利息支出多为按期计提,债券投资收益采用收付实现制则明显收入成本不配比;三来短期债券投资收益采用收付实现制容易造成银行业利润的期间波动起伏太大,不符合银行业稳健经营的原则。因此,我们根据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原则和银行业“稳健经营”的原则,可以对短期债券投资收益采用按期计提的权责发生制原则予以确认。
6、短、长期投资的划转条件不明确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金融企业改变投资目的,将短期投资划转为长期投资,应按短期的成本与市价孰低结转,并按此确定的价值作为长期投资新的投资成本。拟处置的长期投资不调整至短期投资,待处置时按处置长期投资进行会计处理”。按照制度的理解:短期投资的划转的条件在于“改变投资目的”,而由于缺乏必要的现实标准,在实务操作中难以把握。而在现实中,由于短期投资在期末必须按照成本和市价孰低提取减值准备,相对来说长期投资计提准备的要件严格得多,因此,银行的财务部门会在短期投资市价持续下跌时完成短、长期投资的划转来规避短期跌价准备的计提,从而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
7、对金融衍生工具的关注程度不够
金融衍生工具作为现代金融发展的产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会计处理难度较大,同时具有收益不确定性、高杠杆性、高风险性等特征,已经成为银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和风险规避工具。但在现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中只是简单在第一百四十条提及“对于外汇交易合约、利率期货、远期汇率合约、货币和利率套期、货币和利率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应说明其计价方法”,并未对金融衍生工具的计价和披露做出统一的规定,因此,国内银行一般将其作为会计报表的附注作一般性披露,难以客观的确认银行业的风险。
8、与税收制度的衔接问题
2001版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遵循会计的稳健性原则规范了银行业对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但现行的税收制度仍然按照“期末贷款的1%差额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可以在计算所得税中扣除,对实际计提超过1%的部分调增应纳所得税额”,由此导致不少金融企业出于利润考核的考虑对金融会计制度执行不严。当然最根本的解决方法是国家税务部门对税前的“呆账准备金”抵扣额进行调整。但目前我们可以通过在金融会计制度中明确:对由于会计政策与税务规定不一致产生的所得税差异允许单列科目“递延所得税”处理,同时将该科目归属于利润分配项下做增项理,以此来激励银行采用金融会计制度的规定。
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对策分析
2001年度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基本适应了当时银行业发展的需要,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银行业在加入WTO时关于银行业开放承诺的逐步兑现,现行会计制度的不足之处便显示了出来:外资银行的加入带来的国际会计准则接轨问题;衍生工具的计量问题等等。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进一步在理论和制度上予以完善,做到与时俱进适合银行业发展的需要:
1、减少金融企业的选择权,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
其实,早在二十世纪末,在美国的会计理论界就展开过“会计艺术论”和“会计制度论”的争论,前者认为应当给予会计人员更多的会计判断权和选择权以促进会计学理论的发展;后者认为应当减少会计人员的判断权和选择权以维护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相关性。2001年的“安然会计造假”事件让这次争论划上了句号:美国国会2002年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对现行的公司和会计法律进行了多处重大修改,以减少会计人员的价值判断来强化了当局的监管。而我国近年来上市公司年报的不断调整和不断出现的会计差错也从侧面映射出会计判断和会计政策选择权过多会削弱会计信息的质量。美国会计学界的价值形态的变化或许值得我们借鉴。
2、注重银行体系的特殊性,如实反映金融企业的财务情况
与一般工商企业比较,金融企业的行业有着自身的特性,如果单纯地按照一般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套用在银行上,则容易令人误解银行体系的财务状况,尤其在涉及到主营业务上。例如对投资收益按照一般工商企业属于非主营业务,归属于营业外收入是正常的;但投资收益原本就是银行的主营业务之一,倘若套用一般企业的归属方式则会影响外界对银行的公允评价。同样,在对短期投资收益的确认上也有必要考虑银行的特殊情况。
3、完善会计制度、准则建设,适应银行业发展状况的需要
近年来,中国银行业的发展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并不为过,尤其是在外资银行加大对中国市场的关注程度后更加带动了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创新,同时,由于立法的滞后性,导致现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对金融衍生工具的计量和披露的关注程度不够,而金融衍生工具大多只是一种合约,它只产生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实际的交易事项可能尚未发生,从而与历史成本计量原则不符,因此在资产负债表内不能够具体量化,企业多在资产负债表的附注中提及,进而掩饰了银行业的潜在风险,难以为投资者提供全面的财务信息。因此,银行业的发展对会计制度的同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目前情况下,可以通过根据新出现的情况进行新准则的制定来予以补充。
篇7
影响债券收益的因素主要有3个:当前人民币基准利率、对未来利率的预期和对未来股市的预期。债券市场由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组成,债券的一级市场是指债券的发行市场,债券的二级市场是指已发行债券买卖转让的市场。
当前人民币基准利率主要影响债券在一级市场上的基础发行利率,如果当前人民币基准利率较高,那么债券的基础发行利率也会较高,反之,则债券的基础发行利率较低。
对未来利率的预期会同时影响债券在一级市场上的发行利率和二级市场上的交易价格。如果预期未来利率上升,那么债券在一级市场上发行的利率会走高。对于债券二级市场,如果预期未来利率上升,那么债券价格会走低。因为在二级市场上的债券,其利率已经固定,如果未来利率下降,则意味着未来发行的债券其收益率会比现存的债券收益率更低,因此,其价格会走高。
对未来股市的预期主要影响债券在二级市场上的交易价格。如果未来股市预期上涨,则投资者会偏向于卖出收益率相对较低的债券,买入收益率相对较高的股票,此时,债券价格会趋于下跌。反之,债券价格会趋于上涨。
债券投资4准则
在看到债券收益的同时,也不该忽视债券投资的风险。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债券投资主要有4准则:防范信用风险、关注通胀、利率预期、股市变化。
防范信用风险 由于债券发行主体的自身问题,导致债券有不能正常还本付息的风险。投资者要想规避此类风险,应该对债券发行主体的信用程度进行详细的了解,一般而言,各债券品种中,国债的风险最小,金融债中等,企业债的风险最高。投资者应仔细分析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债券品种进行投资。
关注通胀 由于通货膨胀的存在,而使债券投资的实际收益小于名义收益的风险。投资债券的实际收益率=名义收益率一通货膨胀率。在通货膨胀的条件下,随着商品价格上涨,债券价格也会上涨,投资者在货币收入增加的同时,会忽视通货膨胀风险的存在。当通货膨胀严重的时候,债券的实际购买力甚至会低于原来投资金额的购买力。投资者规避此类风险的诀窍在于了解实际的通货膨胀率是多少,如果通货膨胀过于严重,最好不要进行债券投资,应该买入保值性更好的贵金属,如黄金,以实现资产的保值。
利率预期 由于未来利率的变化而造成的债券投资风险。如果预期未来利率是上升的,投资者可以考虑在债券资产的配比中,更多地配备短期债券,更少地配备长期债券。反之,投资者可以考虑在债券资产的配比中,更少地配备短期债券,更多地配备长期债券。
股市变化 由于未来股市的变化,而造成二级市场上的债券价格也随之变化的风险。如果预期未来股市是上升的,那么投资者可能会卖债券,买股票,这时候应减少债券在资产配置中的比例,或较多配置变现能力较强的短期债券,较少配置变现能力较弱的长期债券,反之亦然。
优选配置类型
至于具体债券类型的推荐,偏向于中短期国债和准市政债券。
中短期国债品种
篇8
嘉实货币基金经理魏莉介绍,嘉实货币在积极配置收益率比较高的同业存款之余,流动性好的优质短融仓位也比较高,既保障了组合流动性,又可以享受债市上涨带来的估值收益。据一季报信息披露,其在债券品种配置上,短期融资券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的24.87%。
篇9
货币市场基金的特征在于其收益与定期存款类似,流动性则与活期存款相仿。也就是说,管理的比较好的货币市场基金,其年化收益率可以与一年定期存款差不多;而且可以随时取现,与活期存款相似。当然,严格意义上说,货币市场基金取现的灵活性要比活期存款略差一些,在T+2赎回的情况下,需要等待两天之后才能拿到现金。
笔者数年前在美国求学时,就发现个人银行账户中,有三个户口,分别是:储蓄、支票和货币市场基金,相互之间可以方便的进行网上银行转账。其中,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是最高的,取现的灵活性则略差一点,每个月都有转出次数和最低金额的限制,但是已经能够满足日常需求。因此,笔者当时把大部分流动资金都放在货币市场基金中,以在保持流动性的同时获得更高的收益。
目前,国内需要通过网上银行购买货币市场基金,操作起来没有美国那么方便,而且一般无法做到T+0,但依然是一个很好的现金管理工具。笔者一般在留出少量可以应付一个多月日常开支的资金于活期存款账户之后,会把大部分闲置流动资金放在货币市场基金中,以应付不时之需,并获得合理收益。
衰落的王者
2010年中,美国货币市场基金规模约为2.7万亿美元,在9.5万亿美元的共同基金总规模中,占大约28%,略低于股票型基金,高于债券基金,三分天下有其一。同期,美国的存款总额为7.7万亿美元,与货币市场基金之比大约为3∶1,即很多美国人会用货币市场基金来进行现金管理。在最近十年中,货币市场基金在美国基金市场中所占的比重,最低的时候,约为20%,最高的时候,超过40%。
中国的货币市场基金曾经在基金市场上是绝对的主力。2005年底至2006年初,规模曾经达到2000亿元,在基金总规模中的占比超过40%。之后,货币市场基金不断衰落,到2010年中,总规模仅为974亿元,在基金市场中的占比仅为4%。同期,中国的人民币存款总额高达67.4万亿元,与货币市场基金之比为692∶1,即大部分国人依然主要使用银行存款进行现金管理。
中国货币市场基金衰落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投资者对其缺乏了解,不知道其低风险、合理回报的特征(与股票基金完全不同);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中国的利率水平并未市场化,长期偏低,使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相对有限。另外,银行在销售货币市场基金时获得的好处较少,因此银行客户经理在向客户推荐基金产品时,不太愿意推荐货币市场基金。
细看收益
为了考察货币市场基金的表现,我们把到2010年9月13日具备1年、2年和3年回报的货币市场基金进行统计(针对机构客户的B单位未纳入统计)。可以发现,所有货币市场基金过去一年的回报都超过0.7%,高于0.36%的活期存款利率;其中4只更是超过2%,与2.25%的一年定存利率相仿;还有35只收益率介于1%和2%之间,与7天通知存款的1.35%和三个月定存的1.71%相仿。如果看过去两年的年化回报,则全部超过1%,其中还有18只超过2%。过去三年年化回报也全部超过1%,其中35只介于2%和3%之间,还有3只超过3%。
如果看货币市场基金的平均回报,过去1年为1.56%,过往两年年化为1.99%,过去三年年化为2.55%,都远高于活期存款利率,也高于7天通知存款利率。
为何货币市场基金在保持流动性的同时,可以取得高于活期存款的回报?货币市场基金可以把一部分资金存为定期存款,以获得与定期存款相仿的利率;还能用部分资金投资于短期债券、央行票据、同业存款等,这些品种的收益率一般都会高于活期存款,其中短期企业债券的收益率往往会更高一点,当然风险会高一点。
何时投资货币市场基金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率?货币市场基金主要投资于短期债券,因此在债券的收益率曲线较为平坦,也就是短期收益率与长期收益率接近,甚至短期收益率高于长期收益率时,能够取得较高的回报。一般,如果宏观政策偏紧,收益率曲线会较为平坦,甚至出现短期收益率高于长期收益率的情况,因此在宏观政策偏紧的时候,投资货币市场基金可以取得较高的回报。
与之相反,在债券收益率曲线较为陡峭,也就是短期收益率远低于长期收益率的时候,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较低。一般,宏观政策宽松的时候,收益率曲线会较为陡峭,此时投资货币市场基金获得的回报往往较低。所以我们看到去年,国内的宏观政策较为宽松,短期债券收益率较低,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普遍较低;而今年宏观政策偏紧,短期债券收益率较高,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也明显上升。
篇10
商品ETF:绑在商品市场
一般指原材料商品市场,或矿产品市场。比如黄金等贵金属,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还有一些是通过期货投资。通过ETF投资商品市场比直接进入该市场成本要低,且允许做小额投资。如果投资者担心未来的通胀,就可以投资商品市场的ETF。
债券指数ETF:锚定政府和公司债券
它是跟踪债券市场的指数。一般分为长期和短期债券。在加拿大,有跟踪短期债券的ETF,比如iShares CDN Short Bond Index Fund(XSB),也有长期债券ETF,比如iShares CDN Long Bond Index Fund(XLB)。一般来说,债券期限越长,利率风险越高。这是因为利率上升,债券的价格会下降,债券期限越长,下降得就越厉害。如果担心利率上升,那么可选择短期债券ETF投资。
外汇指数ETF:瞄准外汇市场
这种ETF的收益由所持外汇的回报率决定。外汇升值,收益为正;外汇贬值,收益则为负。还有些ETF投资于外汇期货,多采用滚动式投资,也就是在所投资期货到期时平仓,然后购买下一个周期的外汇期货。若想控制外汇风险或做外汇投机,可以选择这类ETF。
杠杆ETF:投资指数市场
虽然这类ETF投资指数市场,但它的回报率是指数市场回报率乘以一个系数。这个系数一般大于1。系数若是2,那么这种ETF就把指数市场的回报率放大2倍。同样,倘若市场下跌,它也会把损失放大2倍。所以,这种ETF风险较高。还有一种杠杆ETF是反转指数,它的回报率是刚好与指数回报率相反,指数涨,它就跌,指数跌,它就涨。这类ETF适合做短期投机。
搭配指数产品主辅菜
在加拿大,投资者关注最多的是股票指数ETF和债券指数ETF。投资前者是为了追求股市的高回报,同时希望避开个别股票的风险。根据现资理论,个别股票的风险是可以通过分散化投资来避免,而个别股票的风险不会带来风险回报的补偿,应该避免。股票指数ETF是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分散化投资,从而回避个别股票波动大的风险。投资后者显而易见是为了降低风险,但要注意的是,这种ETF受利率波动的影响很大。
资产配置自动优化
将股票指数ETF与债券指数ETF结合起来,可以实现资产配置的再平衡。资产配置是指在总的投资组合中,股市价值与债市价值所占的百分比。当股票升值时,股票的市场价值所占的比例会提高,债券的比例降低。为恢复原有比例,需要卖出一些股票,同时买人一些债券。这样可以实现股票在高点时卖出。相反,如果股票贬值,股票的比例就会降低,为恢复原有比例,需要卖出一些债券,买入一些股票,从而实现低点买入。
行业ETF优于个股
篇11
2010年我国经济实现了稳定增长,避免了之前市场对宏观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但是,过去两年为了拉动经济企稳并增长而投放的大量流动性的危害渐渐浮出水面,通货膨胀成为了当前经济发展最大的风险,同时也是基民在布局今年投资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宏观环境。可以预期的是,2011年物价依然存在不小的上涨压力,相对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将笼罩A股市场。
今年以来,1月份的开放式基金业绩透露了一部分市场投资端倪。首先,A股市场中小盘股票的高估值现象会得到纠正,一些估值较低、同时业绩增长稳定的大中盘股票受到市场更多青睐。其次,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领域内,纯粹概念炒作的股票将被市场抛弃,只有业绩增长符合预期的公司才可以继续享受估值溢价。因此,股价受盈利驱动更加明显。可预计,在预期紧缩的宏观环境以及个股分化的背景下,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将备受考验,基金之间仍然会面临较大的业绩分化局面,并最终使基金投资者在年底呈现“几家欢乐几家愁”。
偏股基金可胜通胀
相比债券基金以及现金资产,目前来说,股票型基金仍是战胜通货膨胀的较好品种。以晨星数据为例,截至1月31日,晨星股票型基金最近五年的平均年化回报是27.72%。其中,表现最好的基金是华夏收入,年化回报率是40.62%;表现相对落后的宝盈泛沿海增长也有12.18%的回报率。晨星标准混合型基金最近五年的年化回报是25.86%;而债券型基金的表现则比较暗淡。其中,激进债券型基金为9.98%,普通债券型为7.44%。
当然,不容忽视的是,近几年股票型以及混合型基金的良好表现大部分受益于2006、2007以及2009年的牛市,而面对较高的系统性风险股票型基金也无法回避。因此,股票型基金的投资期限越长较长,其短期的市场波动性才可以被熨平,并最终战胜通货膨胀水平,这一点在发达国家股票市场中也同样存在。
今年投资者在关注主动管理型基金时,可以选择资历较深、选股型、偏中小盘投资风格的基金经理,规模相对适中,介入的方式可选定期定额投资。笔者认为在短期流动性中性偏紧的局面下,中小盘股票可能仍然是较为具备吸引力的品种。特别是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调整方向的领域内,一些业绩增长明确且较快的中小市值股票获取相对收益的可能性更大。
对于混合型基金,若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不强,应尽量追求绝对收益的基金品种,如华夏回报、博时平衡配置等。基于的考虑是,国内的基金投资者缺乏对各类资产合理配置的能力,基金公司是投资领域较为专业的团队之一,如果有合适的基金品种,投资者可以将这一工作交由基金来完成。追求绝对收益的基金仓位通常限制较少,非常灵活,基金经理的投资目标是为了获得正收益,努力控制下跌风险,投资过程中会对宏观经济和市场进行判断,进而调整股票和债券资产的比重。
大盘指数基金发挥分散化作用
尽管1月份基金业绩整体并不给力,但指数基金的表现仍然可圈可点。当月319只晨星股票型基金中月度实现正收益的基金仅有26只,跟踪大中盘的指数基金独树一帜。基本面50、上证央企、上证龙头、上证50、中证央企100、上证超级大盘等指数基金一改去年垂头丧气的表现,年初以来处于领涨势头。
随着国内指数基金标的指数的多样化,可根据其不同的经济代表性来选择,以实现组合的多样性。鉴于今年大盘蓝筹股的估值修复行情,跟踪大盘指数的指数基金可以作为组合的卫星配置,其中以ETF基金为主,因为这一类品种交易透明度高、运作费率低廉,投资者可以关注如基本面50、上证超级大盘、上证50等ETF基金。债券基金可降组合风险
市场普遍预测年内仍有多次加息,这对债券基金的短期表现带来压力。目前,中债综合指数的平均到期收益率约为4.27%,也就是说目前的收益率水平,债券投资者的平均年收益率约为4%多一点,当然受紧缩政策的影响,债市短期的表现可能会更弱一点。因此,相对于高企的CPI以及加息预期,债市的机会要小于股市。
尽管如此,债券能够提供一个比较低的固定收益,投资于债券的债券基金的防御性比较强,作用是降低整个组合的风险,适合于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国内的债券型基金在强调稳健收益的基础上适度参与股市投资,分享股票上涨的收益。因此,我们可以更多关注固定收益团队稳定且债券投资能力较强的基金,重点突出其选券能力、不同券种的配置与久期配置能力。反映在业绩上则是关注回报稳健的债券基金。对于风险承受能力不强的投资者,选择类纯债或参与新股申购的基金较为合适,在保持低波动的前提下尽量追求增值,例如华夏债券、工银增强收益债券等,这些基金经理的历史业绩展示他们有较好的选券和配置久期的能力。
货币市场基金做资金的蓄水池
货币市场基金主要投资于短期债券,这是影响其回报率的主要因素。通常来说,在债券的收益率曲线较为平坦,也就是短期收益率与长期收益率接近,甚至短期收益率高于长期收益率时,能够取得较高的回报。一般,如果宏观政策偏紧,收益率曲线会较为平坦,甚至出现短期收益率高于长期收益率的情况,因此在宏观政策偏紧的时候,投资货币市场基金可以取得较高的回报。
篇12
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债券市场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债券品种发展也比较成熟。其规模也远远大于股票市场。美国每年发行国债的数额占GDP的比例为100%。且市场可流通的债券品种丰富,既有国债,市政债券,也有公司债券,联邦机构债券等。
我国的债券和美国相比差距较大。每年发行总量也不过占GDP的15%左右,且品种比较单一。主要有国债、中央银行债、政策性银行债等为数不多的几种。
(二)债券市场投资品种比较分析
美国的债券市场主要是以工商企业和政府发行的短期债券为主。政府短期债券占政府发行量的40%。除此之外,不少的地方政府、地方公共机构也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这些债券被誉为安全性仅次于“金边债券”的一种债券。工商企业发行的债券产品更是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且种类繁多。
在我国债券市场中,政府债券占相当大的比重。其中国库券和央行票据占债券市场的比重达到近70%,且大部分为5-10年的中长期债券。企业债券占的比重非常小,而且地方政府不允许发行债券。
(三)债券的流通市场比较分析
美国的债券流通是以场外交易为主的交易市场。同时,电子化交易系统的普遍应用也大大促进了流通市场的活跃。债券市场的日交易量是纽约股票交易所日交易股票数量的13倍之多。政府债券及政府支持机构发行的债券十分活跃。
篇13
渐进式调整
根据财汇资讯统计的数据,截至2007年6月30日,51只货币市场基金的总规模约为265亿份,而在3月31日,总规模为397亿份,赎回比例高达33%。被投资者赎回最多的是汇添富货币A,赎回比例达78%。
不过据某些货币基金经理介绍,由于公司对利率政策已经有所预期,之前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不持有长期券种,甚至主要只做回购交易,因此,此类货币基金虽然有受影响但影响有限。基准利率的提高特别是机构存款也会相应提高,对于机构客户来说,货币基金的收益率优势可能会减少,因此,不排除一些机构资金分流回归银行系统的可能性。
这主要是基于货币市场基金本身的特征。货币市场基金主要是投资于以下的金融市场:现金;1年以内(含1年)的银行存款、大额存单;剩余期限在397天以内(含397天)的债券;期限在1年以内(含1年)的债券回购;期限在1年以内(含1年)的中央银行票据等,其投资对象的期限一般少于一年。由于期限较短和其特有的投资组合结构,货币市场基金能较好的回避利率风险。
基金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我国进入加息周期,市场资金成本将逐步上升,进而侵蚀企业利润,最终不利于股票市场表现,对股票基金和债券基金的负面影响将越来越明显,资金将更多地从其他渠道流入货币市场。由于货币市场基金主要投资于存款、1年以内的央票、国债等短期有价证券,一般采用持有到期策略,以期获得利息收益,而上调存款基准利率将引发银行间拆借市场各拆借品种的利率上升,定期存款和一年期央行票据利率将随之上涨,这将较好地提高货币基金收益,从而使得货币市场基金成为加息的赢家。
“加息后新进的申购资金可以投资加息后收益率更高的短期债券,而那些没有到期的投资又由于期限较短,也可以在到期后迅速投入加息后收益率更高的市场之中。这样加息对货币市场基金来说是个好消息,利率的上升将带动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呈现上升趋势”。某分析师认为。
同时,在进入加息周期的市场环境下,对于货币市场基金而言,新进的申购资金可以投资加息后收益率更高的短期债券,享受市场利率上升带来的收益率增长。尽管原有组合的平均剩余期限很短,但基金资产中总有部分资产在未来180天以内滚动到期,这些滚动到期的资金也可以投资到加息后收益率更高的短期债券上,这也将进一步提升货币市场基金的吸引力。
中长期看涨
由于货币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是一年期银行定期存款税后收益,也就意味着,在8月15日,“组合拳”实施后,货币基金的比较基准也将大幅提高到约3.164%。
据统计,截至7月20日,现有50只货币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在2.377%~4.803%之间,其中,有9只占比近两成的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低于加息后2.664%的一年期定存税后利率,而尚有17只占比约34%的产品7日年化收益率低于所得税降低后的一年期定存税后利率。
业内人士表示,投资者投资货币基金主要着重于其流动性和相对稳定的收益,在实际投资中,由于货币基金通常可以T+2日甚至T+1日赎回,流动性接近活期存款,因此,在操作时,投资者真正需要进行比较的是活期存款的税后收益率。
此外,货币市场基金由于投资央行票据,银行定期存款,大额存单等,这些投资标的的收益会随着央行的加息而上涨,随着货币基金现有的短期、低息券种不断到期,从中长期来看,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将会随着加息不断上升。在央行没有进一步加息的情况下,部分货币基金难以战胜业绩基准的情况也有望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