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档案管理工作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在日益迅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中,档案工作已成为各个企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并维护着各企事业单位的发展。档案管理的现代化突出表现在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方面,它是信息时展的必然趋势。随着资源系统局域网络的建设,加强基层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已迫在眉睫,此项工作的完成,将会把档案载体从纸质发展转换为全面录入的电子文档,为社会提供高效率服务。本文从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来阐述如何在新形势下更新理念,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1 当前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档案管理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近几年,管理基层制定了一些档案管理制度,但是从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来看,仍然存在着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的现象。一是档案收集制度不健全,使得档案缺乏完整的记录,丧失了部分利用价值;二是因保管制度不健全、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原因造成档案损毁和档案遗失现象屡屡发生;三是档案利用制度不健全,造成有的档案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价值。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对档案的研究和利用。
1.2 信息化水平低。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档案的载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原来单一的纸质载体发展为纸质、电子等多种载体共存的局面。然而通过调查发现,不少高校企业信息化水平依然很低,没有引进先进的档案管理软件,档案的检索依然主要依靠手工。此外,电子档案的利用率极其低下,严重制约了档案工作的发展。
1.3 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一是缺乏专门的档案管理人才,不少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是兼职人员,缺乏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二是对档案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只把档案工作当作一件附属的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计算机应用水平不高和实际操作能力低,不能适应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
2 档案管理的创新措施
2.1建立统一规范的档案管理技术标准
建立统一规范的档案管理技术标准,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能有效的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极大的促进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能很好的适应信息时代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的需要。由于现阶段的档案包含范围越来越广泛、复杂,所以档案管理部门必须严格遵守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原则,对档案的收集、整理、编制、检索及防霉防虫等基础工作都应严格按照有关的规范标准进行。还应按照国家规定的一系列标准,进行对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从而为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水平与素养
2.2.1 档案的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管理水平与政治素养,若是政治素养与水平较低就会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阻碍。因此,应加强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与政治素养,认真学习先进思想,着力提高管理水平,从而与档案管理工作实际相结合为档案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2.2 档案的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和树立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工作精神,坚持遵守自身的职业道德规范来约束自身的各项行为,从而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和为社会服务的质量。档案管理人员应认真对待工作,做到尊重档案、尊重历史,坚持立档和用档的真实可靠性,并恪尽职守,努力强化自身的保密观念,以便保证档案安全。
2.2.3 档案的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水平,有扎实的基础,熟悉并掌握档案管理工作的方法与规律,并在了解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上,与时俱进,通过利用计算机来不断丰富自身知识,从而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由传统方式向信息化的转变。
2.2.4 档案的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优秀的创新意识,不断开拓创新。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带来足够的动力,从而不断推进档案管理工作向前发展。档案的管理人员应注重新事物的发现,并在基于对新问题、新方法的研究分析上进行创新,努力推进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2.3 信息化服务创新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加深,传统档案管理已经不再适应信息时代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的需要,档案管理信息化已成必然趋势。信息化档案管理在内容、服务方式、创意方面都较过去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有着天差地别。信息化档案管理将给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创新空间。信息系统的低门槛和便捷,使得用户群越来越多,相对的信息服务的要求也越广。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对信息化档案管理有充分的了解,并正确的树立信息服务的理念。随着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在信息服务方式上也应不断创新,充分考虑用户对信息利用的需求,从而在信息服务上增加新的理念和要求,为用户提供一个全面的满足其需求的信息利用平台,不仅能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突出用户的权益,提供信息服务效率,更能充分体现出信息服务的人性化、主动性及重要性。
2.5加强档案管理标准化建设
2.5.1 应建立明确的档案归档制度。档案属于档案局所有,所有建立档案并进行保护是局工作人员应尽的义务。建立档案应对其进行仔细分类并定期进行归档,而后妥善保管。建立明确的档案归档制度后,对制度的实际执行情况,档案管理人员必须积极跟踪督办,并要求相关人员积极配合,从而确保档案归档制度贯彻落实。
2.5.2 严格遵循档案管理流程。档案的管理流程主要包括有管理单位、文件点收和整理、档案分类、档案名称与编号、归档与档案清理、保存期限、档案清理、调卷程序、调卷管理等。作为档案管理人员必须熟悉并掌握流程,并严格遵循档案管理流程,从而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5.3 建立并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在进行建立并完善档案管理制度时应充分结合实际工作情况进行,不同地方的局有不同的制度。其主要包括档案人员责任制、档案统计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档案利用制度、档案保管制度、文件材料立卷归档制度等。
2.5.4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全面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一是要严格做好文件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按照上级有关档案管理规定,结合本单位办部门实际,进一步细化规定,制定档案管理工作有关程序的工作流程,确保“档案资料收集全、整理规范、归档全面”。二是要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对产生的档案资料从收集、归档到移交档案室统一管理以及档案的日常保管、借阅、利用,都要制定一套严格的制度;建立健全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保证档案管理规范有序。同时,在建立健全有关管理制度时,必须准手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合理科学。建立起来的规章制度必须符合单位实际,以适应单位档案管理工作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简明实用。各项管理制度必须以具有可操作性为前提,以方便实用、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为目标,更好地发挥各项管理制度的指导和规范作用。三是坚持制度约束的双向性。既约束领导又约束职工。四是严肃性。在规章制度的执行过程中,要做到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充分体现制度的权威性。
3 结束语
档案业务是档案工作者围绕档案,利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管理档案,为单位内部和外部服务的工作,是一个单位整体工作的组成部分,是维护单位历史真实面貌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各单位意识逐步提高,档案管理水平也日趋成熟。可以说,档案信息作为一种人文资源,以其原始性、真实性、无可替代性的特点,在推动电力工作发展中正彰现其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网络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以及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发生了巨大变化。为适应新形势,更好地发挥档案的作用,跟上时展的步伐,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必须更新理念,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提高人员素质等方面狠下功夫。
篇2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今年以来,我局高度重视机关档案管理工作,将机关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工作日程,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真正做到了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XX年,新一届领导班子调整后,及时调整了安阳市文化局档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把档案工作列入全局的长远规划、年度计划及有关人员的岗位标准和职责中,把档案工作作为机关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内容纳入年度目标,与机关其它工作同部署、同组织、同考核。同时,配备了具有较高专业素质工作人员任档案管理人员,建立档案管理工作网络,形成了以主管领导挂帅、办公室主任分管、档案室具体负责、各职能科室协助抓的四级档案管理网络。
为进一步加强对机关档案工作管理,局机关舍得在档案设施上投入,局机关搬入市党政综合大楼办公后,在办公用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专门挤出办公房设立了文书档案室、人事档案室;拨出经费,购置档案柜20余节,为档案室配置了计算机等专用设备,投入资金购买安装了益友档案管理系统,使档案管理在硬件上有了保障,适应了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二、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档案管理
为进一步加强我局的档案管理制度建设,规范机关的文书档案管理,XX年以来,先后制定了《安阳市文化局档案管理办法》及有关规章制度。如:《档案保管制度》、《档案利用制度》、《档案工作保密制度》、《档案材料归档制度》等,明确了档案工作职责和任务,以及的归档范围及整理要求,使各有关单位对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收集、整理有据可依,同时,制定了《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度,并纳入机关的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和调动档案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为规范档案管理,提高档案管理质量,XX年,我局按照市档案局要求,在全市率先安装了《益友档案管理系统》软件。对所有须归档的文件材料经整理后,全部输入计算机管理,极大地提高了检索速度和档案的质量。在归档过程中,我局档案所有文件归档目录、盒内文件目录、盒底备考表、文件资料汇编等全部使用计算机打印;文件、材料的归档全部使用无酸档案盒,文件不易被腐蚀、变质,有利于档案的保存,使我局的档案档案逐步走向了规范化、科学化管理轨道。
四、采取有力措施,做好归档和利用工作
XX年以来,我局按照市档案局的要求,全力做好文书档案的归档和移交工作,截止目前,共归档文书档案1100余卷、件,财务档案900余卷。其中,XX年,一次向市档案局移交各类档案1700余卷;XX年,归档文书档案313件,较好地完成了归档任务。并按照市档案局要求,制订工作计划,组织市戏曲研究所专门人员,积极开展全市艺术档案的收集、归档工作。协助市档案局制作了《崔兰田艺术生平展》、《张宝英舞台艺术展》网页,在党政综合大楼举办了《崔兰田艺术生平展》;与市档案局联合出版了《崔兰田艺术研究》,为落实“文化兴市”战略,弘扬崔派戏曲艺术做出了积极贡献。
五、积极参加档案培训,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
为进一步提高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我局档案专职人员多次参加市档案局举办的档案培训班,购买了《档案工作法规文件与业务知识汇编》、《归档文件整理规则汇编》等重要工具书,对档案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XX年上半年,由于机关搬迁至东区党政综合楼办公,按照市档案局有关要求,必须在当年6月底前向档案局移交建国以来形成的所有文书档案。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我局克服重重困难,从基层抽调10余名人员,并在档案局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下,完成了近30年的文书档案与财务档案的整理归档任务,为我局档案管理迈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工作中的不足和今后打算
1、加强宣传工作力度,提高全员档案意识。由于对档案法规宣传力度不够,缺乏全员档案意识。因此,造成归档不规范,归档质量差等,今后,我们将着力加强档案法制宣传,不断强化档案意识。
2、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档案现代化管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档案现代化管理,有效发挥档案的信息功能。加大资金投入,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加强档案的规范化管理,不断提高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为推进全市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篇3
(三)档案管理工作不规范。档案管理工作一是不被单位重视,而且不对就职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这样,就导致档案工作中出现档案收集不完整,整理不规范,保存不得力等问题。一是档号不规范,没有目录;二是案卷标题不规范,有的标题不能反映主题内容;三是大部分案卷缺少卷目录。四案卷厚薄不一,用纸标准不同。
二、做好公路管理行业中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方法
针对以上公路管理行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和机制,并行之有效,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做好如下几个方面,使得档案管理达到规范化、标准化。
(一)提高全体职工对公路档案管理的认识
从领导开始,要重视公路档案管理工作,设立专门的领导进行常抓不懈,落实责任到人头,哪个环节出现问题,由哪个部门负责,不能出现问题不了了之。如有违反规章制度者,要严惩不贷。内部部门如需制定档案管理制度时,需要注意必须符合国家的政策,及国家的档案管理制度。
(二)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道德素质
为了适应当前公路管理行业的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道德素质。要选拔有文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爱岗敬业的专业人员负责档案工作。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德、廉、俭、能、勤、公,六个方面的素质。一要及时了解并掌握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认真贯彻执行;二要业务精尖,同时会电脑操作等相关知识。
(三)推进公路行业档案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进程
1.公文制发是促进公路档案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的前提一是公文纸要保证质量,尺寸要统一、规范,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排版形式为横写横排,左侧装订。二要注意制发公文履行各层领导签发手续,是否符合审批权限,公文标题是否准确,主送单位和抄送单位有没有写清,有无日期等。三是公文字迹要稳清晰。不论是草拟公文,缮印公文,还是各种记录、报表、签字、批注等,都不能用容易褪色的笔种、墨水和纸张,以保证字迹清晰,有利于以后长保存利用。使用文种要合理,拟制格式要规范,行文不要滥用简称和使用不规范的字,以利于日后标准化、现代化检索手段的实施应用。2.提高档案卷宗的质量是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保证。案卷材料收集的是否完整是决定和影响档案价值的因素,而立卷方法问题与案卷装订质量问题则可能是决定和影响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质量的操作性因素。因此,一要注意解决好立卷方式方法等部门,有利于档案的分类和检索;二要注意案卷装订质量问题,以有利于档案规范化管理。
(四)加快档案的信息化,推进公路档案现代化管理进程
篇4
人事档案;档案资料;科技手段;制度机构
1 医院档案管理需求
医院档案管理有以下方面需求:
首先是要求实现档案资料保存的完整性。这是医院档案管理的需求也是档案工作的基本需求。这其中包含着各个档案之间的联系。比如人事档案系统和人才调配档案和科室工作环境等情况之间的联系。人事档案可以记载医务人员的各项基本信息。从年龄、性别、身高等基本属性到特长、工作年限、毕业院校等涉及工作岗位的特性。这些可以与医务人员调转产生联系。也包含着档案信息中各个数据信息的不丢失。完整记载。
其次科学性和先进性。在档案管理中不再是简单的装袋、放入储藏空间。而应该科学的进行管理。高效的进行管理。这就需要学习先进的档案管理知识。如档案学、信息检索等专业知识。同时也要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对于档案管理来说,信息化数字化档案管理就是科技手段应用的具体体现。
再次,对历史数据的保护也是必不可少的。早期的档案资料往往更加宝贵。因为早期的档案管理手段相对滞后,档案保存环境差。所以不容易长期完善的保存。所以保护好现有的早期的档案信息就闲的格外重要。安全完整的对早期资料进行保存和整理,也是档案管理的基本需求。
最后,但绝对不是不重要的一个需求是经济性要求在医院档案管理过程中应尽可能用最少的投资达到最大的效益,无论采用哪种管理手段,都要考虑它是否经济实用,能否用较少的成本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由于我国大多数档案机构经济条件有限,经济因素往往在档案管理系统运行中起决定作用。
2 医院档案管理的自身特点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与其它企业部门的档案管理工作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的自身所独有的特点。相似之处是都以数据保存为目的。需要保存档案资料。不断更新档案资料数据。在档案拥有者和相关部门需要借阅相关档案资料时,可以实现档案资料的借阅功能。要能够系统的进行医院档案资料的管理。不同之处在于以下等方面:
首先医院档案管理可能成为医疗事故的鉴定凭证。医疗事故往往导致医生和患者关系紧张。又因为涉及双方的利益,事故鉴定机构的每一方都很难听信医生和患者的观点。这时,档案可以再现整体的诊治过程。从而判断事故产生的原因,认定责任。所以医院档案重要性更胜于一般部门。
其次,医院档案管理活动对档案形成者的依附性医院档案是在其形成者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反映了形成者的全部历史及其观点、经验和成果,包含了与其形成者利益密切相关的事实和数据。因此,档案历来为形成者所有与控制,其价值与它的形成者有密切关系。目前普遍采用的在档案整理中保持档案的来源联系的作法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3 如何做好医院档案管理工作
3.1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能够让管理工作发展有的放矢,有明确的目标。在工作中能够将档案管理工作做到有序管理,合理划分,完整保存。在管理机制中应该有明确的奖惩机制。对于工作积极、工作成绩显著的。在人事管理中优先考虑提升和薪酬增长。对档案工作者需要进行的工作,分步骤分类别细化。
3.2打造档案管理队伍
档案工作者要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就要从意识、从专业技能、从科技手段掌握多方面提升能力。意识方面要知道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重要,不能有一丝懈怠。工作应该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专业技能方面,无论是否是档案相关专业毕业的从业者,都应该注重技能的提升。不断自学,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培训。成为专业的档案管理人才。从科技手段方面,应该注重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成为符合社会进步的有潜质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
3.3合理设置机构
档案部门的设置直接关系到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成效,反映了医院的管理水平。为了促进资源共享,医院应设立全院综合档案室,配备专职档案管理员,成立医院档案管理领导小组和监督小组,这样更有利于档案的综合利用。医院应建立较为规范的档案库房,对性质特殊的档案应另设档案库房,指定专人管理,如病案、人事档案和设备档案等。各科室兼职档案员负责收集整理本科室的档案资料,定期向医院总和档案室移交。
【参考文献】
[1]胡果新.浅谈县级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J].中国城市经济. 2011(12)
[2]张铁成.关于做好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黑龙江档案. 2010(04)
[3]李宏.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06(01)
[4]吴冬梅.浅谈如何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J]. 黑龙江档案. 2011(01)
[5]张秀玲.浅谈创新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方法和措施[J].卫生职业教育. 2011(16)
[6]屈丽娟.浅谈电子档案与传统档案管理工作[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07(05)
[7]张艳红.新时期如何转变基层医院档案管理模式[J]. 资治文摘(管理版). 2009(03)
篇5
一、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办公自动化、无纸化等事物的出现,使档案的生成方式发生很大变化,诸如文件的起草、签发、催办、归档等运作过程在计算机和通讯线路中进行,这样档案的前身必须以机读文件为主要形态,那么档案也自然以机读形式存在,这些档案的利用方式与纸质载体档案的利用方式有很大差异。这种变化预示着档案工作者将面对更多的机读形式以磁盘为载体的档案。把这些档案信息综合系统地提供出来是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不失时机地提供有价值的档案信息。必须有一个精选的过程,使得机读形式的档案信息具有系统性,真实性、有价值性,用户才能获得更为完善的服务。由此看来,档案信息电子化是档案利用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1.社会的现代化发展管理软件缺乏统一性。
档案部门使用的计算机型号不一,规格各异,各自开发的软件不能互用,并且没有一个既适用于文件检索又可用于档案信息管理的计算机管理软件系统,由于不能互调,就不能利用电脑完成信息管理工作,不能快捷地出版信息编辑成果,这制约了档案信息电子化的进程。
2.档案管理基础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仍需改进。
档案信息管理电于化的前提是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但由于历史原因,馆藏档案业务基础差。案卷质量不高,特别是各类档案的著录细则相容性不强,系统软件移植性差;档案自动化工作尚无统一标准,仅着眼于某一个馆或某个专业系统,无法全面实施、推广统一标准,这也制约了档案信息工作电子化。
3.档案管理的技术标准,组织工作程序标准未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特点和发展考虑,越来越多的归档“文件资料”是磁盘、光盘,现行的档案整理、分类方法、著录标准及有关规定已不能完全适应。
二、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1.建立网络档案系统。
在系统内建设数字化综合应用平台。建立健全内部服务网和公众服务网,发挥网站的作用,使档案网站成为宣传档案工作、开展档案信息服务的窗口。促进档案现行文件信息化的标准建设,根据系统建设需求,采购必要的硬件设备,为系统提供硬件基础。
2.加强电子文件的管理是做好档案信息化的关键
(1)电子文件的载体稳定性差,易损坏,随着计算机信息管理网的建立与发展,越来越多的重要文件被传输上网。上网前,又按着信息管理部门的统一要求进行了文件格式的转换,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和通用性,对那些未输送到计算机信息管理网上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档,应由电子文件形成部门编目整理,也利用网络技术向档案部门传输,可以借助信息管理网络在各业务管理机构与档案部门之间开通电子文件归档专递网线,建立依附在信息管理网上的归档专用子系统。档案部门经与办公自动化和信息管理部门协商后,要对归档的电子文件提出格式要求。无论利用何种途径归档,必须由电子文件形成单位按统一格式编目整理后,传输给档案部门,不能由档案部门自行从网上下载,以保证电子文件形成部门对其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档案部门接收的电子文件一律应存入光盘,最好不用磁盘存贮。
(2)电子文件归档所涉及的问题更加广泛,受制约因素多,仅靠档案部门独家很难完成,应采取电子文件形成部门、档案部门、计算机与信息管理部门三结合的方法。电子文件形成部门熟悉各项管理业务,了解电子文件的自然形成规律和历史联系,是承担归档工作的主要责任者,在鉴定工作价值时最有发言权;档案部门掌握归档的原则、方法,又了解全局情况,可以发挥把关和统筹作用;计算机与信息管理部门既是电子文件的形成单位,又是设计和维护信息管理网络、管理电子信息的专业技术部门,在电子文件归档制度化、标准化的工作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三个部门的职能应用于相互渗透,扬长避短,发挥各自的优势,在电子文件归档中集成一体,共同形成质量较好的电子文档。
(3)做好档案归档电子文件的技术处理工作,实施电子文件管理战略。新型文件材料的归档势在必行,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必须深入到现行文件工作领域,对产生的大量电子文件的接收、处置乃至存储工作进行指导,保护电子文件的原始信息,了解文件信息重新组合的来龙去脉。也就是说,通过采取技术处理,将已归档的电子文件改为“只读性”文件,即只能读不能写的不可更改的文件,从而识别和保护电子文件的原始结构,保证电子文件的可靠性,使之与纸质文件一样发挥社会效用。
三、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1.加强电子文件归档管理,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根据档案管理的要求,对各种不同类型载体的档案(如:纸质档案和照片、录音、录像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和转换,加强对本单位电子文件积累、鉴定、著录、归档等工作,保证产生的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真实、完整、有效。研究电子档案接收、保管、利用的技术方法,并制订电子档案管理办法。
2.从稳定档案队伍,提高业务素质,档案人员必须从杂业型转向专业型。保证档案系统现代化管理工作有序、正常、持续的发展,人的因素是主要的。档案管理领域缺乏懂软件开发又精通档案专业知识的复合人才;提高整支队伍素质、建立竞争机制,克服人的惰性,充分发挥入的主观能动性;建立激励机制,合理设置岗位。工作科学量化,有利于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
3.从提高现代化管理手段,实行资源共享,管理方式从传统的管理转向现代化管理。档案工作要围绕部门的工作重点、关注的热点来组织信息,提供信息。随着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已形成了网络化、数据化的时代。档案系统如何认识“网络化管理”和“数据化档案”,实现信息共享、共建的目的。对此,开展现代化管理工作,必须做到档案管理软件的选择,推广要慎重。选择的软件需具备规范化、通用化,并有很强的包容性
鉴于档案的重要性,作为档案从业者,我们就要保护好、管理好档案,要定期接收档案,妥善保管好档案,为档案的利用创造条件,提供方便,同时更要解放思想、勇于改革、大胆创新,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奋发向上的精神,为发挥档案事业的作用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赵红波,申源.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J].机电兵船档案,2003(04).
篇6
近年来,我国林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此背景下,林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林场发展过程中,档案是记录历史工作的有效形式,通过翻阅林场发展的档案记录,可以更好地发现工作中的不足,为后期工作提供宝贵的经验。档案材料是林场未来发展的要重依据,通过档案记录可以帮助林场更好地规划未来,明确林场的区域划分,从而实现林业资源最大化利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许多林场档案管理人员并没有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为了能够进一步促进林场的健康发展,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中可以通过科学、专业的管理方式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储存档案。林场管理人员需要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林场核心工作范围,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林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价值
在林场发展与经营的过程中,档案是记录林业资源的重要资料,其具备丰富的原始数据,同时也对林场的生产活动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林场在开展工作中要注重档案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并逐步提高其管理水平。其一,林场档案是林场森林生态资源健康发展的数据内容,真实地记录了林场生态资源从建设成立直至数年后的发展历程;更是重要的历史资源,能够加深人们对林场发展历程的认识与了解。其二,林场档案对林场的经营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能够对其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林场档案记录了林场保护、病虫害防治、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工作内容,为林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能够针对林场在经营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应对方案,制定更为科学的林场建设规划方案,为我国珍贵的林业资源发展与保护提供更为有效的数据支持。其三,林场档案在法律层面也占据重要的作用。在林场管理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山林产权纠纷的问题,林场档案可以对其内容进行有效解决并提供一定的法律支持。新时代背景下,林场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对所有的档案资料进行归档整合,将其当作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为林场提供更多具有价值的资料内容,从而为我国林场的持续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林场档案管理工作现状
在我国社会经济中,林业是极为重要的行业,其在发展过程中要根据发展方向以及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经营管理模式。林场的发展与提升也要根据其业务落实环节的质量进行详细管理,以保障其整体发展和稳定运行。在林场各项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档案管理工作是极为重要的内容,应该对其高度重视。但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林场档案管理工作并没有达到良好的效果,也存在很多问题。
(一)管理方式落后
目前,许多林场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仍然使用传统纸质的档案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不仅给管理人员带来较大的工作负担,而且在人工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存在失误的现象,导致在整个管理中出现较多的问题,从而影响林场管理的整体效益。也有部分林场已经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但是管理方式的内核仍然没有改变,信息化管理模式流于表面现象,没有很好地规避和解决传统工作模式中的问题。对我国林场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调查后得出,有30%以上的林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都身兼数职,其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没有正确认识,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也不够熟悉,从而导致其在进行实际档案管理工作中因为自身能力引发多种问题。
(二)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档案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指导、管理体系不完善是我国基层林业管理部门中存在的普遍现象。我国大部分林业机构针对档案管理工作都设立了专门的工作部门,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存在林业资料不健全、个别资料存在较大的偏差、资料信息更新过慢等问题,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开展存在较大的操作难度。
(三)管理过程不规范
目前,许多林场的档案管理工作十分混乱,经常出现档案管理不规范的现象。比如,在收集档案资料过程中,由于管理过程不规范,导致这一环节中所收集的档案资料不够完整,甚至会影响之后的档案整理和档案归类环节。因此,档案管理不规范会破坏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导致现有的档案数据资料无法为后续的管理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四)对林场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我国大部分的林场在经营中对于档案管理工作都不够重视,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较为滞后,其发展和经营也存在较多的问题。对此,林场在经营管理工作中要针对其实际的发展情况对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评估,从整体的角度进行分析。其中主要包含以下几点问题:其一,部分林场档案室的相关设备以及工作配置较为落后,档案室的面积较小,且在短时间内无法对其现状进行改变。其二,部分林场的办公场所没有设置专门的档案存储管理室,多数以库房或者地下室改造成为档案管理室,环境较为潮湿,通风效果不佳,对纸质资料损坏性较大,不利于档案的存储与管理,更会影响档案管理工作。其三,档案管理的工作中,部分林场没有在档案储存室配备消防设备以及报警设备,如若发生火灾无法对档案进行有效的保护,从而会对林场的生产与经营产生不良影响。
(五)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强化
在林场的档案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调动较为频繁,整体稳定性较差,同时多数管理人员的年龄较大,无法保障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另外,档案管理人员对管理工作不了解,在工作中无法熟练完成工作内容,对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也无法有效解决,导致档案管理工作无法高效开展。
(六)缺少专业林场档案管理技术人才
从整体角度进行分析,我国林场的工作环境较为艰苦,档案管理工作也过于枯燥,档案管理人员在岗位工作时长较短,轮换较为频繁,并且随着老一辈的档案管理人员逐渐退休,年轻一代不愿意从事这项工作,导致档案管理员的岗位出现空岗现象。同时林场档案管理工作缺少专业的林场档案管理技术人才,这也对林场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以及林场的发展与经营都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对此,要对该问题进行分析,探索更为有效的解决路径,确保档案管理工作得以优化,促进林场的可持续性发展。
四、林场林业档案管理优化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各个行业也迅速发展,其中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突显。现今,我国林场行业发展迅速,但在档案管理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林场的发展。对此,笔者主要针对林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价值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林场林业档案管理的优化对策,以提高其管理水平的同时推动林场的稳定发展。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林场的档案管理工作对林场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会带来积极的影响,但大部分林场档案管理室的条件以及环境都较为恶劣,无法满足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要求标准,也不利于林场长久稳定的发展。对此,要适当地对林场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投入,并加基础设施建设,以保障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有序开展。其一,要设立专款专项,科学地规划区域,能够建立专业的档案管理室,将林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办公区与档案储存室进行隔离。确保档案管理室的环境符合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要求。其二,在档案室内要配备防潮、防火等设施,从而有效地对珍贵的林场档案资料进行保护,如若发生火灾也能够对档案资料尽最大可能地抢救。林场应该针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适当的投入,强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确保档案管理工作正常有序开展。其三,还需要在档案室配置电脑、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等现代办公设备,以满足档案工作规范化和现代化建设。
(二)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林场应该设置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根据现阶段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制定具体的操作流程和实施细则,提高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和专业性。作为林场的档案管理人员,需要掌握国家档案管理工作法则内容,提高档案管理的程序性。林场可以定期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解决林场档案管理工作混乱、缺乏统一标准的现状,不断加强与上级业务部门的沟通,充分了解林场的实际运营情况。
(三)规范档案管理过程
林场需要落实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有效性,掌握档案管理流程,从而促使林场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林场需要结合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执行明确基本的要求和目标,正确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比如,林场在前期收集档案资料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后续档案应用需求,根据实际的需求明确档案资料收集目标,从而保证全面地收集林场档案资料,避免由于资料不全而影响后续工作的开展。在林场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确保其工作的规范性才能够保障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其一,建立科学的档案登记制度以及借阅制度,确保档案在观看和使用中不会出现丢失的现象。其二,档案管理人员要注重收集归档,并对影音资料进行管理,从而充分发挥档案资料的价值。其三,要对林场的信息化管理进行重点建设。现今我国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应用其技术能够更好地对林场档案资料进行管理,也能够减少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更利于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和质量。
(四)引入信息化管理模式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各行各业中,在林场档案管理工作中,为了有效地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可以引入信息化管理模式。林场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需要在林场全范围内开展,有效推进电子化林场档案资料建设,避免将信息化管理系统作为简单的储存工作。因此,林场需要重视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使其更好地辅助林场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落实。
(五)提升档案管理意识
林场档案管理工作并没有受到相关人员的重视,要想提高其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最为主要的解决方案就是强化相关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只有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的意识,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也能够保障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林业单位应当针对林场经营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制定最为有效的管理方案,也要定期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管理意识的同时也提高其档案管理能力,进而保障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有效性,为林业的发展和经营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强化领导管理能力
要想提高林场档案管理的工作质量,就必须强化林场经营相关部门和组织部门领导的管理能力。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更为复杂,也对其工作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对此,档案管理人员只有具备更为丰富的知识和专业的技能,才能够保障其工作质量。管理人员也要从全面、综合的角度开展管理工作,重点提高各个岗位人员的业务能力水平,为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五、结语
在林场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但大部分林场并没有重视其重要性,在工作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对此,林场要提高对林场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针对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有效的应对方案,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不断创新和改革,建设信息化、便捷化的档案管理方式。同时,还需要建立一支专业化的档案管理工作队伍,提高档案管理的规范性,为建设现代化林场管理模式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博.浅谈做好农场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和方法[J].农民致富之友,2019,(19):216.
[2]王雅彬.浅谈做好机关档案管理工作的方法和措施[J].兰台内外,2006,(6):33.
篇7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要适应新的发展格局,就必须保持档案管理与时俱进,选择性使用现代文明成果。规范化和科学化是档案管理工作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方法[1]。在我国高校的发展进程中,档案管理工作有其重要的作用。对我国高校档案管理的状况进行分析,参照国内外档案管理成功的经验和成果,更新观念,创新工作方法,逐步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向着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迈进,并使该工作步入法制化的进程。
1 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高校管理工作应包括档案管理,因为档案管理工作是提升效率和质量的必要保证。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健康发展的需要,是保持和还原历史真实性的重要举措。评判一个高校的工作实绩与管理能力的重要依据之一就是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高校档案是高校发展进程中优秀成果和重大事件的记录,是探讨和分析发展进程中教学与科研情形的原始文献,对其分析与整理,有助于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制定合适的发展方向和管理策略。做好档案管理工作能为高校高层管理人员及时了解整体状况,适时调整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有利于社会各方准确认定高校的管理水平及教学和科研成果,为高校横向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高校管理层认真研究和分析档案管理工作的成果,有助力于制定合理的管理策略,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并合理配置该高校资源,这对于该高校立足长远发展,不断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 档案管理工作的边缘化危险
迅猛发展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没有使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提升,反而淡化了其重要性。档案管理工作在高校发展中的战略作用和实际意义,很多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对此也是一知半解,且不具备过硬的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和广博的其他知识,因而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更谈不上任劳任怨、乐于奉献的精神,档案管理工作没有取得显著成绩,不能够引起高校领导重视。再加上,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不注重宣传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导致一些高校普遍认为档案管理无用。高校管理层不重视、不关心档案管理,档案管理意识弱化,无法形成重视档案管理的良好环境,档案管理工作被边缘化,与高校其他管理工作的发展不协调。
3 法制化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
3.1 依法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工作需要法制化,因为法制化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根本保证。要做好档案管理工作,须要依法制档。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档案管理的措施和方法也需要不断的改革和创新。针对档案种类和载体的特点,应用新的管理技术提升档案管理能力。档案管理人员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就必须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档案管理应以法为本,向着法制化方向发展。要为高校其他管理工作服务,使档案管理工作发挥相应的作用,必须走档案管理的法制化之路。20多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制定并实施,为加强档案的收集、汇编、整理,以及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为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有效地促进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进展。但社会总是不断进步和发展,有必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框架下,因地制宜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制定一套具有区域特色的档案管理法规,使档案管理依法操作。与此同时,各高校也应健全和完善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加强档案管理,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效益,充分发挥档案管理的重要作用,为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3.2 档案管理应与现代技术相结合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机遇与挑战。档案管理与先进的管理技术相结合,能实现档案管理的电子化,使档案管理水平得到有效地提升。档案的收集、汇编、整理、归档等工作,工作强度大,应用计算机管理技术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电子化档案管理便于查询和打印,可有效减少对原始文档的损坏,又可减少手工劳动,提高档案管理能力。档案管理的电子化,提高了档案管理的系统性和组织化,便于按照不同要求和目的进行检索,快速得到相关的文档信息,有利于馆藏档案的充分利用[2-4]。为维护档案信息安全,须要制定较为严密的电子档案管理措施,健全和完善电子档案的登录权限及管理与维护规章制度,合理配置管理人员,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管理软件开发和利用应注意精心设计功能和模式,并利用先进的信息安全管理技术,有效合理地识别管理人员身份和权限。严格管理登录口令,设置电子档案使用管理的自启操作日志,以便进行安全性或真实性核定追踪。
3.3 档案管理的目的在于应用
高校档案管理是一项基础工作,其目的在于档案的合理有效的应用,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和政治服务,更好地为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效力。档案的合理应用,便于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有利于把握高校经济活动的运行规律和高校发展的方向。强化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充分合理有效利用档案,充分发挥档案的重要作用,为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水平的高校服务。高校档案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的信息资源,高校档案的合理应用是档案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档案,须要强化档案的管理工作。档案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通常是档案的收集、去伪存真、整理和保管,还应注重及时编目,编制合理和快速的检索方法和途径。应用合理的管理系统,建立有效的检索体系,提供有效的检索工具,并适时汇编档案文件等,以便完整、系统、快速提供各种档案信息,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另外,还要注重对珍贵、重要的档案文件的管理,用现代管理技术对珍贵和重要的档案资料及时备份,替代原件使用。当然,也应争取领导层的支持,合理建设和使用档案管理库房,强化档案管理的安全措施,尽量降低环境等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对档案文件的损害。档案管理工作也要更新管理思路,创新工作方法,以适应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需求,以满足高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使档案管理工作在为社会经济、政治及高校自身发展服务的同时,促进档案管理工作本身的发展。因而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一定要以档案应用促发展,以发展更好带动和强化档案管理工作。
总之,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高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求,须要坚持科学而规范的档案管理发展之路。要提升高校管理水平,建设具有区域特色、高水平的高校,就要使档案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并努力做好档案的开发和应用,为高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决策信息,充分发挥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胡金凤. 高校档案管理中的可持续发展[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43(1):134-136.
篇8
档案管理工作对于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延续性和继承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财务档案管理作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经济活动与日常档案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一、我国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尽管我国的档案管理水平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作为档案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却没有取得相应的进步。救我顾某前的状况而言,除了一些大型企业招聘了专门的财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外,大部分的企事业单位都缺乏对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和正确认识,从而使得财务档案不能得到及时的归档和鉴定,进一步造成了档案资源的严重浪费。概括而言,我国现阶段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是财务档案的整理工作不到位。财务档案中的一些单据凭证、账簿、报表等,其审计程序一般都是比较程序化的,所以财务档案确切的说是一个非常完整的系统。但是在真正的工作中,大多数的企事业单位并没有将财务档案按时序整理成册,这就使得财务档案整理工作的不到位,进而造成了财务档案编号的混乱,不利于对财务档案的使用。
其次是财务档案的保管责任不明确。大部分的现代企事业单位都设立了专门的财务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但是分工细化在带来了工作上的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对财务档案管理责任分工的不明确,多数单位对于财务档案是由档案部门管理还是财务部门管理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甚至出现了乱堆乱放的现象,从而影响了财务档案系统化管理。
再就是我国现阶段的财务档案管理的制度不健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现在还处于一个逐步完善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一些制度化的难题,而伴随着这些制度化问题的解决,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会获得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作为财务档案管理工作而言,现在的制度化建设也处于初级阶段,多数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档案管理部门并没有系统的规章制度,从而造成了企业内部日常性的档案管理工作无章可循,只能是依靠着经验来办事,这样就容易破坏档案管理工作的完整性。
最后就是财务档案管理人员不够专业。我国的财务档案管理工作还处在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现阶段我国的财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一般不是专业出身,这些工作人员可能既没有专业的档案知识,也没有必须具备的财务知识,这就使得他们的档案管理能力低下,容易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错误。其实,伴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这个问题也在逐步的得到解决。
二、 做好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要点分析
财务档案的管理工作事关企业的健康发展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健康运行,因此相关的单位应该对财务档案的管理工作高度的重视。要做好财务档案的管理工作,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要点出发。
1。提高对财务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要提高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档案管理工作质量,首先得从认识上着手,应该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氛围,让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档案管理人员以及企事业单位的相关领导认识到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对于整个单位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让领导层了解财务档案对单位经济活动和生产经营的积极影响,进而能够将财务档案的管理工作纳入到财务管理工作的议事日程当中,不仅如此,财务档案的管理人员也要注意提升自身的档案意识,要深刻的认识到财务档案管理人员不仅仅是档案的管理者,更应该成为财务工作的监督者,从而真正的发挥好自己的职能。
2。提高对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的要求
企事业单位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切实的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结合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性质和工作量来对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岗位的设置、人员的多少以及对工作人员的要求等做出合理的规划。在财务档案的具体管理中,要坚持规划既有利于财务档案的管理,又有利于人际资源成本的节约这两个基本的原则,确定最优化的财务档案管理人员。在此基础上,还应该注意把好财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关。财务档案的管理人员首先要具备财务人员从业资格和档案人员从业资格的双重标准,这样才会具备展示的财务档案管理能力。同时,公司要定期的组织财务档案管理人员参加由财政部门或者是档案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这样才能不断的提高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素质,从而适应不断发展的财务档案管理工作。
3。完善相关的财务档案管理制度
我国的《会计法》和《档案法》等法律法规对于依法加强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为了做好财务档案的管理工作,企事业单位要建立和完善财务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将财务档案管理纳入到整个企业的整体工作中去,确保财务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能够严格的按照有关的制度来进行工作,确保财务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4。结合新技术的发展推动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不断进步
可以首先从改善财务档案管理的硬件基础开始,逐步实现财务档案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从而可以不断的提高财务档案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同时还将会有助于改善财务档案利用的便捷性。其再就是针对我国的财务档案管理工作而言,可以借鉴和引进一些西方的先进管理手段,以此来取长补短,学习西方先进的管理手段来弥补我国财务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不足。
三、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财务档案管理作为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系统化程度很高的工作。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加强对财务档案的管理不仅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更是企业财务工作不断取得进步的有力保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们只有把握住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正视我国财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积极的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策略,那么必然会做好财务档案的管理工作,从而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黄宏杰,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的现状和对策[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篇9
档案管理工作对于机关单位工作的进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关系着机关单位的工作效率与质量,因此,要不断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创新,使档案管理工作可以更好地促进机关单位整体业务水平的提高。
1.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不断加强计算机技术的运用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计算机技术已成为人们日常工作中不可取代的一个工作工具。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不断加强与提高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可以更好地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档案信息的保存和调用越来越频繁,在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中,需要人力来进行实际的工作,如果档案的信息量较多,那么调取就需要较长的等待时间,而且管理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受人员自身素质的影响。而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可以将档案中的信息数字化,这样档案的复制、调取等就变得非常方便,如果根据档案管理的实际需要,组建一个局域网络,对于档案信息的调取,甚至不用去档案室,只需要向数据存储中心提出相应的请求,就可以在客户端得到数据。同时,加强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运用,可以加强档案的安全性与保密性。与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相比,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将档案信息以数字的形式,存储到计算机中,可以极大地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数据信息的存储,大多都是书写在纸张上,而纸张容易受到水、火等自然因素的导致损坏,因此很多重要的历史数据,都无法保存到今天。如果能够充分的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档案信息存储到计算机中,不但能够降低自然灾害的影响,还能够极大的减少档案占用的空间。因此,要不断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中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加便捷、安全。
2.不断完善档案管理科学规章制度
对于机关单位来说,其档案管理工作是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它涉及的面较广,涉及的东西较多,因此,更需要加强对其管理的规章制度的确立与完善。建立健全档案管理规章制度的完善与确立,是改善与加强档案管理的一项重要的举措。对于档案的管理要采取集中管理,并真正地落实好档案的集中管理工作,对于档案的管理,要形成自上而下的、多层次的档案管理网络。把档案管理工作渗透到日常工作管理之中,真正把档案管理工作做好,为机关单位的管理做出一份贡献。
3.加强对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文档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就为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档案管理员必须要强烈的责任感,要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对于档案管理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并且要拥有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技术与管理方法对档案进行管理的基本技能。其次,要加强对现代化、标准化管理技能的掌握。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不断地发展,档案管理数字化、信息化成为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同时,也成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为之努力的方向。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掌握和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和先进的管理技术,以适应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需要。
篇10
科技档案作为科学研究和生产活动的凭证,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然而当前科技档案的收集和整合工作很难开展。在现实的生产和实践中,形成科技档案的文件材料经常是分散的,而且这些文件材料常常掌握在科研工作者个人手中,不能完全保证统一、按时移交,有时由于科研工作者个人工作性质的原因,所移交的文件材料中复制件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既使得科技档案作为凭证的作用大大降低,也间接影响了科技档案的建档工作。例如,在工程勘察和工程测量中,随着工程的一步步推进,常常会接连产生大量的图纸、图表、照片等勘察和测量材料,这些材料真实记载了工程勘察和工程测量的实际状况,具有重要的查考和利用价值。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绝大多数科研工作者本身并不具备专业的档案学知识,加之实际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的限制,不能将这些工作中产生的文件材料加以有效保管,导致这些具有重要保管价值的文件材料很难完整、系统地收集整合起来。而科技档案收集的不完整又会降低科技档案的利用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今后科研工作的查考和利用,对科研工作产生一些负面的作用。[1]
2.科技档案收集的种类和范围较为狭窄
科技档案是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建设中直接形成的、保存备查的信息记录,其所具有的类型多种多样,所覆盖的领域也较为宽泛。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生产活动所处的行业或部门不同,会形成不同种类的科技档案,包括水文、气象、天文、地质等一系列测量和勘探活动形成的文件材料以及有关工程和产品的设计、建筑施工活动、产品的生产和制造等多种类型的档案。理论上,这些科技档案都应被完整、系统地收集并保管,而目前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对于科技档案的收集更多地偏重于工业生产技术档案、建设项目档案以及部分设备档案,而对于其他方面的本应按照科技档案进行收集归档的文件材料并没有加以足够的重视,档案收集的覆盖面较为狭窄,收集工作不尽如人意。
3.科技档案的管理缺乏统一的规范
当前,绝大多数企业或单位并没有形成相应的科技档案管理规范,并没有一套标准的管理规范作为参考。而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和在科技档案管理工作领域较为成熟的科研单位虽然制定了一些针对本单位所形成的科技档案的管理规范,但是这些规范大都是各个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实际工作情况制定的,不同单位的管理规范差异较大,随意性较强,一般只能适应本单位自身的状况,并没有统领本行业乃至整个科技档案界的能力。现阶段,我国有关科技档案管理方面的条例只是单纯地对科技档案进行了界定,并没有具体地提出科技档案的管理规范,更没有针对其收集、保管、鉴定、利用提出具体的措施,这就造成了在科技档案管理范畴内并没有一套完整、系统的能够统领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管理规范,这不利于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4.科技档案的数字化工作滞后
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科技档案的管理也应跟随时代的潮流,在建档以及后续的管理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提高科技档案的管理水平。但目前,科技档案的信息化过程较为缓慢,数字化工作滞后,生产工作以及科学研究中产生的大量的纸质档案没有能够有效地数字化,科技档案的数字化工作也没有形成长期有效的管理体系。此外,在实际工作中,对于科技档案数字化之前的鉴定工作以及科技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工作也尚不完善,仍然处于不成熟的阶段。以吉林省为例,据相关调查显示该省仅有不足4%的立档单位其科技档案能够完全实现数字化,只有25%的立档单位科技档案数字化程度超过了50%,也就是说,仅有不足30%的立档单位其科技档案的数字化程度超过了50%,还有约15%的立档单位根本没有对科技档案进行数字化,这充分说明了吉林省的科技档案数字化比例偏低,科技档案的数字化工作进展缓慢。
二、当前我国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1.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
系统健全的法律法规是科技档案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有效保证。而现阶段,有关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建设仍不完善,这使得当前的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没有一个相对规范的标准,也造成了当前科技档案的各项管理漏洞较多。具体来说,首先,目前有关科技档案管理的规范大都为政策性、纲领性的规范,并且这些规范执行效果差,没有形成强制性的管理程序。其次,当前有关科技档案的归档制度和科技档案收集工作的机制不健全,档案管理部门对于收集科技文件材料的时间没有统一的规定,对于科技档案的收集情况缺少监督,造成科技档案难以按照档案系统一体化的要求及时、准确、齐全地收集,且没有对科技档案的收集工作引进绩效考核制度。此外,在实际工作中,很少有单位能够将科技档案工作纳入到本单位实际的管理体系之中,这也是造成当前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混乱,科技档案资料保管各自为政现象严重,未能真正按照《档案法》的规定进行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因所在。
2.企事业单位及员工的社会档案意识仍然不足
企业或单位是科技档案的拥有者和形成地,单位的相关工作人员是科技档案形成过程中的实际操作者,因此企业及其员工的档案意识和对科技档案的重视程度都会对科技档案的后续工作产生直接且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在决定进行某项活动之前都会考虑收益,也就是企业将该项活动是否有利润、是否值得进行当作了决策的首要因素。而科技档案的收集与管理恰恰是最难以直接看到经济收益的,科技档案只有在为相关的科研及生产活动提供参考和帮助时才会产生效益。也正是因为如此,造成了很多单位和企业对科技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此外,由于观念上的偏差,一些单位对于科技档案的管理流于形式、管理粗放、浮于表面,没有深入地思考和挖掘科技档案的潜在价值,这也严重阻碍了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进步。[2]3.对于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投入仍然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是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得以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在科技档案收集、保管及后续开发利用过程中,就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持来保证这个过程能够有质量、有条理地进行。这在现代互联网社会的环境下更是如此,科技档案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管理需要持续的、稳定的投入才能进行下去。而当前,对于科技档案管理投入的匮乏成为了制约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以及后续开发利用的瓶颈。仍以吉林省为例,根据每年对科技档案管理投入经费的统计显示,每年对于科技档案管理投入经费超过100万元以上的单位所占的比例仅为8%,而投入少于10万元的单位比例则高达76%,这足以客观地反映出当前对于科技档案管理的投入仍然十分不足。并且,对于科技档案管理的投入过少会导致一系列的“不良反应”,经济投入少,在科技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所需要的硬件设施就难以满足,同时在软件方面也难以开发出高质量的、适合科技档案的管理系统,极易使得科技档案管理在硬件配置和软件开发这两方面都陷入难以为继的地步。此外,过少的经济投入使得在科技档案管理中难以招聘到技术水平较高的综合性人才,也难以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不利于推动科技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提升我国科技档案管理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1.完善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
完善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既是规范、科学地管理科技档案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完善我国档案法制体系的必然要求。当前,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要保证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协调性,法律法规的制定要以当前各单位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状况为基础,与当前的工作形势相适应,还要与诸如《科学技术进步法》等其他有关科学技术方面的法律相协调;第二,要保证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针对性和具体性,在制定法律法规时,要在坚持《宪法》和《档案法》的基础上,根据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分层次地制定具体的科技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使科技档案的管理工作有具体的规范可依;第三,要保持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相关法律法规的开拓性,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的过程中,我们还应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开拓性,要以当前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为基础,充分考虑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规律。
2.提高社会档案意识,加大对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投入
提高社会档案意识,首先要增强科研工作者及相关人员的档案意识,科研工作者作为直接参与形成并整理相关科研资料的人员,应当对科技档案知识有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从而能够从科技资料的形式和内容上确保其符合科技档案接收和整理的规范。同时,还要引导科研工作者在工作实践中体会科技档案的价值,这样有助于科研工作者加深对科技档案的重视程度,从而有助于提升科技档案的内在质量。加大对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投入,要求各个单位要从管理上重视科技档案工作,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增加对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人、财、物的配置,推动科技档案向现代化管理方式转变。[3]
3.改进科技档案的管理方式,实行前端控制
改进科技档案的管理方式主要是指根据科技档案专业性的特点进行收集和建档工作。科技档案的专业性体现在其产生于特定的领域,是这一领域内科研生产活动的产物,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科技档案的收集时要根据科技档案的专业性来收集,以此更好地将科技档案的信息完整、系统地体现出来。对科技档案实行前端控制,是指通过制定科研工作计划,了解科研工作的各个阶段,整体把握科研项目的工作进程,掌握科技档案的形成规律,从而在科技档案形成的过程中,做好科技档案收集工作的规划,以期提高科技档案收集工作的质量。
4.建设高水平的科技档案管理队伍
高水平的科技档案管理队伍是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得以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在人才队伍的建设中,应当注意以人为本,尊重人才,发挥人才的比较优势,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档案管理队伍。具体来说,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为科技档案工作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大力引进具备科技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的人才;第二,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培养专业能力,提高其科技档案管理的技术水平;第三,要对相关人员进行职业素养教育,要使其从内心接受档案管理这份工作,将自身的热情投入到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中来,为档案事业添砖加瓦,作出贡献。此外,还要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将绩效考核等先进的管理制度运用于对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的考核中,激发其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此推动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四、结束语
科技档案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其价值和意义非同一般。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信息网络技术的深层次推广,对于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关注和研究也会更加深入。当前,我国在科技档案管理工作这一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我们仍需清楚地看到,我国对于科技档案的管理工作还不是十分成熟,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提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进一步加强研究和实践,才能在理论和技术上取得突破,才能推动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不断走向完善。
作者:毛业博 单位: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篇11
当前档案管理中偏重了文书档案管理,而忽视了电子、音像等这类现代化音响制品的收集和整理,使得一些重大活动、重点工程、重点科技和设备的更新改造项目缺乏相应的档案记录,部分档案资料和图纸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回收和管理,造成大量珍贵资源的丢失。而对已经收集的文书档案,也没有安全相应的管理规定进行分类管理,使得拒标和内容出现严重的不符,文件缺乏目录,没有加盖归档章等。
(二)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较低。因为我国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时间还不是很长,工作人员队伍内部的文化程度和专业素养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且不能及时有效地适应当前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需求。在当前社会信息化已经成为时展的主旋律,因此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文化水平和专业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这些人员具备相应的档案信息深层开挖和研究技能,但是实际上这方面的人才较为缺乏。从目前来看,当前的人才队伍素质和理论水平等都无法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求,人员队伍素质和时展有着很大的差距。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所起到的作用非常重要,对于一个单位来说,是否能够有效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对于自身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对于单位经济和社会效益有着巨大影响,很多机构或单位在档案管理方面基本是一“藏”了事,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的价值认识不足,档案利用效益低,在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档案检索效率较低。在档案检索方面一般存在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两种方法,从当前状况来看,?是以手工检索为主,档案部门把很大的工作精力用在了手工检索方面,研究出了各种不同的检索工具和方法。在制作检索工具过程中不是追求数量就是忽视质量,很多单位错误地认为档案检索工具种类越多则服务质量越高。另外在档案管理方面缺乏相应的硬件设施,设备陈旧落后,尽管目前各行各业信息技术获得巨大发展,相应的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应用较为普遍,但从目前档案管理状况来看,这方面的应用还不多,手工收集和检索较为普遍,所收集到的信息量较小,不利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快速发展,档案资源很难得到更大范围内的开发和利用。
(四)信息开发和编制上存在问题。在档案信息的开发和编制方面,很多档案部门都是为了应付检查,随意选择几个主题进行低层次的开发和编研,所研制出的产品缺乏实用性,使用价值不高,尽管有些主题和时展有着很强的关系,但是因为所需的时间较长而缺乏实效性。
二、完善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档案工作队伍在建设方面,需要选择有着较高政治素质的、作风正派的、有着很强责任心的党员干部,开展相应的教育和培养工作,采取多种措施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高低决定着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所以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需要重视自身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要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活动,积极实践,熟悉档案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通过合理的工作方式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要积极探索和应用新的管理模式,不断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实用性能,为社会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实用信息资源。
(二)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在制定档案管理制度时需要坚持以下几个要求:一是要坚持合理性和科学性,所制定的规章制度需要和不同单位的实际状况相适应,建立灵活的档案管理机制。需要注意档案管理制度的具体可操作性,使得这些规章和制度在实际执行中可以得到有效贯彻和落实,更好地发挥应有的指导和规范作用。二是要具备双向性,制度是一种约束力,对于约束对象和执行者之间要建立起有效的交流沟通机制,从而确保档案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有效开展。
(三)改善档案功能。档案管理还需要注意全面性、客观性及动态性,要充分重视档案的功能,在保留原有重要功能的基础上,要进一步丰富和扩大其内涵,为单位发展提供必要而丰富的信息需求及档案内容,更好地为单位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篇12
一、传统档案与管理
档案,是各类单位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供检查保存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档案形成的目的有两个方面:其一是有意识的进行档案的收集整理,是按照档案法的要求和档案管理工作的程序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人事档案、会议记录、凭证票据、录影录音、图片、纸质文件等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分类、保管与统计工作;其二,是为了解决、处理现实问题而产生的随机事件的相关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分类、保管与统计工作。档案的存储时间,有长期永久存储和长期(16年———50年)存储、短期(15年以下)存储。
二、电子档案与管理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目前在档案界已经不同程度的开展电子档案管理相关工作,是这科学技术发展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影响趋势所在。从电子档案材料的保管内容来看,与传统档案材料的内容是统一的,是传统档案材料的另一种信息载体。但是,其保管的形式发生了改变,其占空空间小、保管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低、便于检索和统计是其相对于传统档案材料的优势所在。
三、传统档案与电子档案的关系
随着无纸化办公趋势的发展,电子档案材料在档案管理中应用的比例势必越来越大。但是,传统档案材料还有其历史真实性的特点必然短期内不可能被电子档案完全取代。也就是说,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将会出现电子档案与传统档案并存的档案管理工作时代,在这个时代内电子档案的应用比例将会越来越多。对于一些非重要的档案材料,完全可以用电子档案来进行管理,无纸化办公,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和档案管理软件,简化办公程序,方便快捷。对于一些重要的文件,需要长期保管或永久保管,传统档案材料的安全性和长久性就表现出不足,因为传统档案材料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磁性消失、字迹老化、变色、潮湿发霉、虫鼠破坏、火灾水害等问题,一旦档案材料破坏就永久的丧失了档案材料,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彻底的破坏。为了增加档案保管的安全性和长久性,可以使用传统档案材料与电子档案材料并存的方式来开展档案管理工作。随着档案管理工作的系统化推进,依靠档案管理推进工作过程进一步科学化的局面将会出现,因此在这样的工作背景下,可能不再是现有传统档案材料,之后使用传统档案材料进行电子档案的备份和复制,未来可能是建立系统的档案管理规范和管理流程,先有电子档案材料的应用构成现实有效后,方有重要文件的纸质化备份。
四、我省电子档案管理的形势与分析
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和档案管理软件的平台,目前档案管理工作网站已经普及,并初步实现了部分电子档案材料的网络化交接、档案信息公开、档案材料查询、档案管理工作网络预约等功能。通过调研发现,我省档案管理工作网站与先进省份相比,在经费投入、基础建设、发展规模、技术成果应用等方向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网站的科技研发与推广。具体来说,要横向联合各个档案馆,纵向联合具备学术科研能力的高校,围绕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建设需要的问题,聚合力解决问题。围绕相关软件和网站的功能建设和特色发展,围绕各单位之间的档案建设资源共享,围绕档案管理工作的网络远程交接功能的改进,围绕电子档案的安全防控,围绕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等问题积极开展科研攻关与技术成果推广。其中,最基础性的工作内容是实现电子档案的“储存”功能以及电子档案的“检索”功能以及电子档案的办公“交接”功能。
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发展和无纸化办公的广泛应用,一种新型的档案载体———电子档案,其应用与发展趋势,势不可挡,它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档案的弊端,是传统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和补充。我们要重视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明确建设方向与建设重点,不断推进我省电子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篇13
(一)对人事档案信息开发利用不充分,无法体现档案信息应有的作用。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现阶段的档案利用缺乏主动精神,档案生成后往往会被管理部门束之高阁,只是被动地等待领导或者其他相关人员来查阅。并且查阅的材料主要是以团材料和工资调整这两方面为主,忽视了其他个人资料对于人才开发的重要性,不利于根据职员个性特点来合理的配置工作任务。第二,当前人事档案信息开放程度还较低,只有部分领导才有权利进行人事档案查阅,而普通职员则被拒之门外。不仅使得人事档案失去原本存在的的意义,还导致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得不到职工支持,给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第三,查询效率低是造成人事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程度低的重要原因。
(二)人事档案管理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程度不高。一方面是指人事档案保管的环境设施不完善。以普通办公房充当档案库房,使得库房温湿度得不到有效控制;库房门窗一般为普通门窗,封闭性差,极易使纸质档案遭受人为损坏。另一方面是指人事档案保管的现代化设备不完善。当今有些事业单位还没有引进电子化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档案材料局限于纸质档案的建立与保管,使得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低、科学化程度低。
(三)人事档案管理手段落后,管理水平低。现阶段,尽管单位已经开始将电子化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运用到工作中来。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些职员对于电脑的使用仅限于信息录入,在进行档案信息检索查阅时,依然依靠手工操作来完成,先进的技术手段仍然没有被充分发掘,这就使得人事档案管理手段落后于现代化、智能化以及数据化的发展趋势。
(四)部分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低,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低。职员素质低是造成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措施落后的重要因素。单位很多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一定的职业培训。达不到“归档齐整完全、条目分类清晰、编排条理有序、目录清楚完整、装订齐整完好”的要求,难以保证工作的准确性。除此之外,单位领导、普通职员对规范化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识淡薄,重视程度不足,也造成了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低下。
二、改进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加强人事档案收集管理,完善档案功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们前文提到,人才的合理开发利用是促进单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而人事档案则是职员信息的载体。因此,要想实现单位的发展,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首先一方面要妥善保存原有的职员档案,另一方面要扩大人事档案的内涵,适当增添一些与职员有关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住房情况、业绩记录、日常工作表现等内容。从多方面来加强对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完善职员信息,最大程度地实现档案收集的完整性与真实性。此外,人事档案管理还应该根据单位发展的实际需求进行功能改革,从而使人事档案更好地服务于单位发展,提高档案使用率,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二)完善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建设,提高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基础设施建设也要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是要完善环境设施。通过加大对人事档案管理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改善工作环境,建立起防火、防潮、防盗等功能兼备的专用库房,提高档案管理的安全性。第二,是要积极引进先进的系统设备。通过资金投入为其配备现代化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所必需的设施,一改往日只能依靠手工操作收集、查阅档案的现象,使档案管理工作成为促进单位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创新档案管理的方式与手段,逐步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要想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与现代化,就必须创新档案管理的方式与手段,转落后的手工操作为先进的计算机操作。建立起职员档案数据库,充分运用计算机、扫描仪等现代设备,发掘先进的档案管理技术。不仅要通过计算机进行简单的信息录入,还要利用现代技术对信息进行必要的处理,把图片以及声像资料转变为文字资料进行归档。除此之外,为防止资料丢失,要将档案的纸质版与电子版进行双份并存。
(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架起人才流动的桥梁。首先要从提升职员工作意识入手,使其能够充分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具体的可以通过宣讲、考核等方式进行。其次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例如,单位可以邀请专业素质较高的人员进行模拟示范;举办技能大赛,并鼓励档案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到其中;安排部分职员外出进行业务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实现管理人员意识与技能的双提高,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性,为单位人才开发与流动提供真实可靠的凭证。
三、结束语
总之,随着事业单位人事改革工作的推进,人事档案管理事业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要想使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就不仅要促进管理制度的改革,同样也应该促进管理观念的革新,积极探索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并运用于工作当中,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从而为企业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充分发挥人才优势,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