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高效阅读的方法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效阅读的方法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高效阅读的方法

篇1

一、抓关键,知大意

能否迅速准确地知悉文章表达的意思是学生阅读效率高低的重要体现。学生可以通过采用一定的技巧,迅速准确地知悉文章表达的意思。这些技巧就是需要教师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熟练掌握的阅读方法。那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指导学生迅速准确地知悉文章表达的意思呢?学生只要准确抓住关键词句就可迅速知晓文章大意。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课时,教师指导学生迅速抓住关键词语,准确知悉文章的大意。“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通过这一句学生就可以知道前面写的是春、夏、秋时的百草园,接下来要写冬天的百草园了……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学生逐渐学会了通过准确地抓住关键词句来迅速地知晓文章的大意。

二、品细节,悟感情

能否真切地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是学生阅读能力高低的重要体现。学生要想真真切切地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是需要掌握一定技巧的。然而,学生掌握这些技巧的过程不仅仅要依靠学生自己去揣摩,更需要教师采取一定的策略进行点拨。那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怎样点拨学生掌握一些真切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的技巧呢?学生只有通过品读文章中的词句细节,才能真切感悟文章情感。仍然以七年级语文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课为例,教师通过点拨学生仔细品读词句细节,真切感悟到了文章的情感。“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从这些词句之中作者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在教师的层层引导下,学生逐渐学会了通过仔细地品读词句细节来真切感悟文章的情感。

三、研结构,习写法

能否全面透彻地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是学生阅读水平高低的重要体现。学生要想全面透彻地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就必须要采取一定的阅读技巧。然而,如果让学生自己去摸索这些阅读技巧显然是费时费力的。这就需要教师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引导学生掌握这些阅读技巧。那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怎样引导学生全面透彻地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呢?学生只要全面研究文章的段落句式的结构,就可透彻地学习写作方法。再以七年级语文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课为例,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研究文章的段落句式结构来透彻地学习写作方法。文章在⑹觥把┑乩锊赌瘛闭饧事的时候,运用了大量的短句。作者通过这些言简意赅的短句将“雪地里捕鸟”这件事叙述得一清二楚。另外,文章也有好多排比句,学生通过研究这些排比句式,也习得了一些写作方法……在教师的步步引导下,学生逐渐学会了通过全面研究段落句式的结构来透彻地学习文章的写法。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准确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句来迅速知晓文章的大意,抓关键、知大意是学生提高阅读效率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通过点拨学生仔细品读文章的词句细节来真切感悟文章的情感,品细节、悟感情是学生提升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全面研究文章的段落句式来透彻学习文章的写法,研结构、习写法是提升学生阅读水平的重要渠道。简言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阅读方法的指导作为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让阅读方法成为学生高效阅读的制胜法宝。

参考文献:

篇2

二、反复推敲细分析

数学教材中概念、性质、法则、公式以及解题方法和操作步骤的表述往往具有更高的严密性与逻辑性。这些往往是重点、难点的所在。阅读时要认真研读教材,对每一概念、法则进行分析探讨,要对它们的遣词用字、表达方式进行反复的推敲、分析,帮助学生弄清结论成立的条件,准确把握结论内涵。对同一概念的不同阐述、同一例题的不同解法进行比较,以加强知识之间的横向、纵向联系,深入理解重难点。

三、读题要会抓题眼

阅读题目时抓关键字词,标画重点字词并着重理解,以便尽快掌握阅读内容,找出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在读题时,自己把认为比较关键的词语找出来做标记,这样,学生读题格外认真,并逐渐在读中积累了经验,领悟了很多词语的不同意思。如,增加了、增加到、不大于、至少等词语。

篇3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主要就是指教师应该把握高中生的认知能力和规律,不断优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阅读学习,保证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广泛的阅读,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于散文阅读的有效性有清楚的认识,重视开展散文阅读活动。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法的时候,应该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才能够保证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性

(一)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散文

在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首先教师就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散文,增强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而理解。这样会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有效提升,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使学生对于文章的主要内容有所了解,同时引导学生使用自己的语言方式介绍文章。例如,在学习《我的一位国文老师》的时候,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开展想象,使课文在脑海中能够更加生动和逼真,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对于文章中的思想感情进行更加有效的体会。

(二)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深入理解散文

语文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语文阅读不仅仅以简单的阅读,更多的是学生融入社会的一项技能手段。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读懂和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方法。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想象力,感受其中的情感,引导学生使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灵活的变通。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作者使用的写作手法化作自己的,并且在写作的时候加以有效的应用。例如在学习《葡萄月令》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也能够充分发挥联想能力,加深对于散文内容的理解。然后引导学生利用文章的写作手法开展写作,提高写作的水平。

(三)创设阅读氛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想要保证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还应该注重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创设学生喜欢的氛围。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教师在具体的内容讲解过程中,可以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教学活动,创设适合学生的氛围,使学生对于语文散文阅读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可以在这种浓厚氛围的带动下,更加有效地学习语文散文知识,保证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云南冬天的树林》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让学生说出自己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想象一下画面。这样,在良好的学习氛围的带动下,学生对于语文散文阅读知识的掌握会更加有效,充分保证了教学的有效性。

二、充分发挥教师辅助作用

(一)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式

在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创新教学模式。在开展阅读教学的初期,教师可以尝试着应用提问式教学法,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参与阅读中。在这期间,教师可以应用充满感染力的语言来增强课堂教学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散文的积极性。带有问题开展散文阅读,还能够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迅速提升,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可以预约的雪》的时候,教师可以提问学生“雪可以预约吗,为什么题目中会是可以预约的雪?”通过这样的方式,会使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得到提升,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优化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向

想要提升高中语文散文阅读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尝试着优化教学观念,改变教学的方向。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可以从主导者逐步D变为引导者,使学生在更加有效的情境中开展语文散文阅读学习,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积极性。教师通过有效的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和方向,引导学生更好地领悟和阅读文章的内涵,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可以开展积极主动的思考,语文教学的效率会大大提升,学生的阅读综合素养会得到有效提高。因此,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的方向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对于阅读素材信息有更好的认识。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学习成就,提升学生的思考和创造能力。

(三)提高备课效率,科学设计导学案

在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想要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注重提高备课的效率,科学设计导学案。教师需要在备课的过程中,把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有效的梳理,模拟教学情境,这样会使学生在课堂中更加有效地掌握散文阅读的关键,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春末闲谈》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备课阶段合理设计教学情境,分析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匹配度。为开展高效语文散文阅读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丰富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但是,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辅助者的地位。只有立足于这样的观点来开展语文散文阅读活动,才能够实现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目标。随着素质教育实施的不断深入,在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激发学生散文阅读的积极性,保证语文阅读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篇4

一、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英语阅读是英语语言中最频繁的一种活动,大量的英语阅读能促进其他语言技能的提高,如要提高口语水平就必须有大量的输入才能说出地道的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也离不开大量的英语阅读,英语阅读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教学方法陈旧。

虽然英语教学改革的呼声不断,但由于应试教学等原因,语法翻译法仍然占统治地位,以语法、词汇和单个句了的学习为侧重点,对课文的阅读不提时间和速度的要求。这种教学方法的弊端是完全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宰课堂,教师通过课堂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按照固定教材的内容备课,将每课中涉及的语法、词组、短语的用法、习惯用法、写作技巧等知识灌输给学生,无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成长。

(二)阅读教学模式落后。

纵观高职院的英语阅读教学大多采用“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在阅读过程中,阅读者根据自己大脑中已有的句法知识和语义知识对阅读材料进行预测,并在阅读过程中加以证实和修正。这种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很容易使学生养成逐字逐句的阅读习惯,不利于学生从中文思维向英文思维的过渡,影响了阅读速度的提高;也会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字句的细节上而无暇顾及别的东西,破坏文章的整体性,从而忽略对文章的总体把握。

(三)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

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主要有指字阅读、低声阅读和心中默读。指字阅读就是在阅读中视线跟随指头或笔头的移动而移动,心中默读就是虽然嘴唇声带未动,但头脑中一直读出并听到每个词的发音;回视前文,重复阅读。这种方式是指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某些生词或对一段文字意义不明确时,反复阅读已经读过的部分。这样会分散注意力,不利于读者抓住文章的要旨或主题,减少读者的阅读兴趣;遇到生词就查字典。该习惯会使学生丧失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自我训练。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没有工具书就无法阅读的行为定势。

二、提高高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高职英语教学重在阅读教学,阅读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成败,以及是否能实现高职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为此必须重视英语阅读教学,积极着手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学生对英语越有兴趣,学习积极性就越高,自觉性就越强。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教师应采用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坚持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用优美的语音、语调去感染学生,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去启发学生,选用实用、生动、有趣的例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同时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如让学生用英语作值日报告、情景会话、教唱英语歌曲、做游戏、英文短剧表演和组织英语竞赛等。让学生充分享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要求和持续饱满的学习热情。

(二)扩大学生词汇量,进行系统的语法训练。

决定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因素很多,词汇量、文章的背景知识、阅读技巧的运用、母语阅读能力等都与英语阅读理解相关。如果学生达不到一定数量的词汇,就难以运用分析归纳、推断等能力。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应从构词法、一词多义、一词多译等方面来扩大学生的英语词汇量,教会学生根据上下文和词根、词缀等猜测词义,为阅读理解扫除障碍。

阅读不是一种孤立的语言技能,它在掌握一定量的了解词汇的基础上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语法。高职学生掌握的语法并不全面,因此教师有必要对他们进行系统的语法训练,特别是加强疑难句的分析与理解。而理解疑难句的关键在于把握句子的主干,掌握各句子成分之间的结构和逻辑关系,最终抓住句子的核心意思。

(三)提高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

词汇、语法知识的掌握是英语阅读理解的先决条件,词句理解则是阅读理解的基础。学生的阅读理解的提高与否,关键是要让学生学会对语篇的分析技巧。这是因为它能培养或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所选用的阅读材料在题材上尽可能地涉及日常生活、传说、人物、社会、文化、史地、一般科技、政治和经济等;在文章的体裁上,应避免单一化应用文等。与此同时,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文章体裁特点的详细分析,先结合文章标题和相关背景知识预测文体和主题,接着略读课文,验证预测情况,并通过问答、简述、绘图、列表等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后分段阅读,找出各段主题句和各段大意之后,再查读课文,指出文章的转折词或过渡语,分析其逻辑顺序和作者的行文思路,同时把语言知识的学习渗入篇章之中。最后让学生细读课文,体会字里行间的深层含义,进入更高层次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基础。

在阅读过程中,如果学生缺乏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即使能认识每一个单词,也不一定能正确理解文章的含义。大量的语言试验说明,英语阅读的障碍不仅仅存在于词汇和语法方面,语言所承载的背景知识和文化信息也是阅读理解的主要障碍之一。阅读可以说是一个人的语言知识、背景知识和其他专业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根据已有的语言材料、文化知识和逻辑推断进行推测和纠正的过程。因此,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克服阅读过程中的不良习惯,鼓励学生正确运用阅读方法和技巧,不断加大阅读量,扩大英语词汇量,才能真正提高其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林朝霞.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J].广西教育,2006,(35).

[2]马国英.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J].太原科技,2005,(5).

[3]何青.高职英语阅读课语篇教学之探讨[J].职教论坛,2005,(35).

篇5

收稿日期:2012-02-19

作者简介:韩郁光(1961-),黑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读者阅读倾向是读者为实现阅读愿望,将阅读需要付诸阅读行为、表现阅读特点的一种趋势。馆藏文献的利用情况直接反映某一特定历史时期某一特定读者群或某一读者的阅读需求特点。读者导读工作是在熟知读者及其阅读倾向和需要的基础上,参与读者的阅读活动。认真研究读者阅读倾向与关注读者的学习动态,其目的是加快高校图书馆知识与信息的更新换代,结合图书馆自身特点制订最佳的服务方案。分析和掌握高校图书馆读者阅读趋势 也是做好图书馆读者导读工作的必要条件和前提。只有了解读者的阅读倾向, 才能正确引导读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读者潜在求知欲。指导读者如何利用图书馆资源,对提升读者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效益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分析读者阅读倾向以及影响读者阅读倾向的内在原因,了解馆藏文献利用现状和规律,掌握读者文献信息需求特征,对做好图书馆读者导读工作、为读者阅读当好参谋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 读者阅读倾向分析的目的和数据来源

1.1 读者阅读倾向分析的目的

通过对各阶段、各学科图书文献利用情况分析,可以充分地反映文献被利用的程度,全面了解读者的阅读倾向和读者群在特定时期的文献需求趋势。通过分析研究, 及时发现导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找出解决的办法, 从而提高读者阅读效果,达到更好地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目的。

1.2 读者阅读倾向分析的数据来源

以ILASⅡ文献信息服务系统为主要数据源,以黑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为研究对象,用2011年这一时间段的流通数据,对不同读者群(研究生、本科生、教师)的借阅情况进行统计,并对统计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

2 读者阅读倾向的数据分析

馆藏文献利用直接反映特定时期内不同读者类型的需求特点,决定着读者导读工作的方法、内容和思路。因此,掌握和研究馆藏文献的利用是做好读者导读工作的前提和关键。

2.1 从各类图书利用情况看

图1 各类图书利用情况

从2011年各类图书利用情况看,中文图书的借阅量仍居第一位,其中工业技术类图书的借阅量最高。从图1 的图书借阅情况看,借阅量排前十位的分别是TP、H、 I、TU、O、F、B、TN、K、TH类,说明我校读者的阅读趋势基本上是以工业技术、自动化、计算机图书为主, 以语言、文学、文字等学科为辅的格局。其中TP和H类图书利用率最高与我校是以工科为主的院校, 以及近年来用人单位都比较注重毕业生的计算机和外语能力有直接关系。I文学类图书借阅量一直名列前茅,受到读者欢迎,反映出读者阅读需求具有娱乐倾向,也说明读者对文献阅读的种类具有多样性。读者阅读倾向涉及22大类的全部图书,体现了读者有较明确的学习目的,有良好的读书习惯, 不仅仅停留在只阅读与本学科相关或相近的文献资料,还倾向于关注超越本专业,甚至超越校园、触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热点话题的相关文献。

2.2 从各类读者借阅情况看 图书馆是面向不同类型读者服务的机构,主要由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读者、校外读者组成。从表1得知,各类型读者借阅量上有明显不同,具有层次性和阶段性。从本科生来看,大四学生的图书借阅量最多为60,831册次,占全部借阅量的31%;其次是大三学生借阅量为50,543册次,占25.7%;大二学生借阅量为43,221册次,占22%;大一学生借阅量为18,084册次,占9.2%;借阅量最低的是研究生,仅占3.6%。从各类读者的人均借阅率来看,是研究生>教师>大四读者>大三读者>大二读者>大一读者。由此可见,读者阅读时间具有集中性。随着读者在校时间越长,知识需求越来越强烈,再加上他们对图书馆信息服务职能的熟悉程度较高,不仅借阅的目的性很强,利用图书馆的频率较高,人均借阅率也相对增加。

2.3 从不同读者借阅各类图书的情况看

从各类图书借阅量来看,不同时期的读者对文献需求有明显的差异。大一学生利用率最高的分别是I类和O类,利用率最低的分别是T类,大二学生利用率最高的分别是O、H、G类,大三学生利用率最多的是分别是D、Q、E、B、R、S类,大四学生利用率最高的是T类,研究生读者主要关注专业图书和一些与课题有关的工具书。可见,各类读者阅读倾向已经显现出明显的偏好和动态变化的现象。大一学生以数理技术基础知识学习为主,还常涉猎一些热门文学图书;大二学生常按照老师推荐的教学参考书借阅文献,另外还比较关心当今社会发展比较热门的英语等级考试类图书;大三学生在完成基础知识学习以外,为加强自我修养,开阔视野和净化思想阅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哲学、文化、教育、军事、医药、农业等类图书;大四学生以自动化和计算机以及专业知识图书为主;研究生围绕专业学习和科研需求来选书。由此说明进入大学以后,读者阅读目的比较明确,到图书馆带有一定的目标。

2.4 从各阶段读者借阅情况看

从图2 可以看出,每年的3月和9月是借阅高峰, 读者借阅量最多,主要原因是新学期刚开始读者根据本学期课程需求、学习需要和老师安排借阅各种学习辅导书和参考书。从每个学期来看,下学期图书的借阅量高于上学期,说明刚刚来到学校的新生对图书馆不太了解,影响了图书的利用率。

图2 2011年每月读者借阅量

2.5 从图书借阅排行榜情况看

通过对2011年读者最喜爱的100种图书借阅排行榜进行分类研究,从表2可以看出,读者借阅图书主要集中在I、O、H、T、K、B、U、J、F、Z类图书,借阅量排在前三位的是I类19种图书借阅量为1,129册次,O类15种图书借阅量为917册次,H类11种图书借阅量668册次,读者喜爱的图书主要是《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新概念英语》、《数字信号处理》、《机械制造工艺学》、《采煤概论》、《电力拖动主动控制系统习题例题集》、《采矿工程设计手册》等。由此可见,读者喜爱的图书具有内容的集中性,需求具有层次性和阶段性,体现了读者在知识储备阶段,更懂得充分利用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和信息服务职能,为其知识的积累与拓宽提供便利。

表2 读者借阅排行榜汇总表

3 基于读者阅读倾向,开展读者导读工作的方法

3.1 改进阅读方式和方法,提高读者阅读能力

通过对各类读者的阅读倾向分析,我们了解到读者阅读时间具有集中性。读者在校时间越长,利用图书馆的频率越高,人均借阅率也相对增加。大一学生由于对图书馆比较陌生,借阅量最少。所以,图书馆应以各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网络媒介和图书馆的网页建立专门栏目,刊载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相关文章,建立专门的BBS 展开有关讨论, 构建一个平等的交流平台,介绍图书馆的基本知识和馆藏状况。同时,分层次,分阶段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如何利用图书馆教育,开发读者潜能,传授读者略读、概读、导读和精读的方法,提高读者理解能力、评价能力、快读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尤其是要强化新生的入馆教育,将新生入馆教育制度化,对新生入馆教育的时间、内容、方法、方式等作出明确规定。通过入馆教育使新生对图书馆功能、馆藏结构、目录体系等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 让新生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使用、利用图书馆的基本常识, 为以后更快捷、有效地获取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构建合理的导读体系,增加读者的信息源

通过对不同读者借阅各类图书分析,我们了解到,不同时期的读者对文献的需求存在着差异性。所以图书馆应根据学校各学科、各层次的读者阅读需求,制定读者阅读需求导读资源构建方案。构建适合读者需求的导读资源体系,有的放矢地为读者提供所需导读书目。对读者喜爱的借阅量比较高的图书,应单独放在借阅室显著位置,方便读者选用。针对读者需求比较强烈的TP、H类图书,应定时、定期设立专题栏目。根据对学生专业阅读倾向分析, 注意培养学生对专业文献的阅读,重点选择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编制各专业尤其是特色专业专题索引。尽量向他们提供一些高质量的专业参考书,着重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提高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钻研。对馆藏文献资源进行深度和广度开发,满足读者对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知识的需要,增加读者信息源,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望。

3.3 开展多种形式的导读活动,提高学生阅读效率

通过分析研究得知,我校读者学习目的明确,但是还有一部分读者,尤其是大一学生,不会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不懂得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检索手段查找所需要的文献信息。因此,应采取各种方法指导、教育读者更好地利用图书馆。要有目的地开展借阅指导工作。在馆内设立导读咨询窗口,为读者解答各种疑难问题, 以提高他们对阅读活动的热情。定期开展指导读者在阅读方法、阅读技巧等方面的专题讲座, 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学习效果。为读者开设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以便其掌握不同文献的特点以及查阅文献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掌握获取信息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增强对信息收集、筛选、鉴别和利用的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效果。

3.4 根据读者阅读倾向,优化馆藏结构

认真研究读者阅读倾向与馆藏文献利用现状及其规律,是制定文献采访策略和组织文献保障体系的前提。首先要定期分析文献利用情况,围绕读者群的阅读倾向,结合本馆藏书特色,科学规划,确立本馆的采购策略。其次在图书馆主页上开设“读者购书推荐”系统,真实反映读者购买图书欲望,有针对性地采购新书。第三要加大数字化资源建设的力度,让数字图书馆的方便性、检索的快捷性以及信息的新颖性来共同满足知识受众的信息需求。建立本校的特色数据库,使馆藏文献转化为网上信息资源,供更多的受众使用。

参考文献:

\[1\] 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王鸿儒. Excel在统计学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篇6

一、阅读教学过程中首先明确应该做什么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首先要明确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要促进学生语言、思想、品德、情感、思维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全面发展。笔者认为主要有五项任务:① 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②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③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④ 充实和扩展学生的知识领域;⑤ 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五项任务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最基本的是第一项任务―― “发展语文能力”。“语文能力”严格说应该包括:识字、写字、听话、说话、读书、作文六种能力,其他各项能力和品质的形成,都是在语文能力形成过程中统一完成的,在交流语言和思想情感中,提高认识能力。语文能力中的六种能力都很重曼,但是表达(说话、作文)能力更为突出,因为说话、作文能力是六种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语文教学达到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自能交流,才能称得上语文教学获得实效。

二、阅读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怎么做

明确了目标之后就需要学生掌握达到目标的手段,即通常我们所说的怎么做,在阅读教学中,要想实现有效阅读教学这一目标,首先教师应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学习方式和方法的选择上,教师要适当调节,运用适当的教学疗法和手段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之相互穿插,富于变化,有新意,培养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激发学习兴趣,利用情景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注意以下几点:

1.感于目会于心:在设计教学情境时应该精心设计情境内容,教师要洞察学生的内心特点.选取新颖的角度巧妙地设计,触动学生心底里最敏感的神经。

2.明确的指向:在充分理解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匠心独具地创设与教材意蕴相符合的情境,在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占用时问不能过多,以精练的情境来发挥最大的效果。

3.感悟内容和情感:情景设计必须能正确反映所要学习的内容。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要增强课程中的人物、情节的形象性、真实性,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其中的内涵和情感。例如:一位老师在讲《再见了,亲人》(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一课时,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这首歌曲,伴随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旋律,学生听得很是投入,但是这与要学习的课程内容不是十分贴切,既浪费时问又不能收到良好效果。

三、提倡自读自悟,调动思维合作、探究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学习方式的提出,无疑给沉闷的语文课堂注入了一股活力。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葡萄沟》这篇课文语言生动优美,内容易理解,不需要做琐碎的分析讲解,可以引导围绕“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这句话展开读书活动。因而我设计了如下合作细读、整体感悟的教学过程: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自主学习,了解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接着,四人小组合作展开研讨,小组长带领组员根据各自初读课文的体会,说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的理由,一起读读有关句子或段落,读后由小组成员简单评议。最后,全班集体交流、反馈学习成果。“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始终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目的,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感悟,并且会随着学生跳跃性的思维及时调整引导思路,采用相互补充辩论法、图文结合想象法、品词赏句法等多种形式来感悟、体会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从而让学生情不自禁地热爱上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四、拓宽领域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种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就是学生的个性化感悟。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通过老师所设计、开发的阅读资源,构建具有个性的阅读教学课程,将阅读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尽可能地设计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阅读资源,优化教学的配置,给学生创造合理、优越的阅渎环境。开发优秀的教学课程,倡导教师、课程和学生之问平等对话,教师要设计、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而优秀的阅读教学课程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的基础,也是适用于对话的对象;而学生和老师一样,在阅读中扮演着一个对话者身份,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根据自己的思维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的角色进行独立思考。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阅渎,针对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去发表不同的见解,激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思维,并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从各自的视角去理解文本的含义给学生一个自由的阅读空间。对于同一个问题,鼓励学生采取多种表达方式,或者使用语言,或者进行角色扮演,或者用图片描述,展开想象,进行多样化表现,深入文本内涵,重构文本形象,去呈现自已的个性化体验。

五、结语

总之,有效地进行语文阅读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能使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分析、收集、处理与文本相关的课文信息和生活信息,并形成独特的感悟、体验和情感。所以我们必须从小学就抓起,注意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为其将来更高一层次的学习做准备。

参考文献:

[1]罗东平译.《有效教学方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2第1版

篇7

一、将西方文化带入课堂

在整个的高中英语阅读材料与之前的阅读材料的区别主要是阅读材料的素材不仅仅包含了小说故事还包含了更多的科技阅读文和反映西方风俗的内容出现;在阅读的信息容量上大大增加了,此外,对整个的西方文化背景的带入也更多了。

针对这样的一种情况,笔者很多的学生无法及时适应从而更好地做好阅读学习工作。针对这样的一种情况。笔者认为教师在高中英语的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西方文化背景的介绍从而更好地为学生进入英语阅读奠定相关的背景知识基础。

但是,如何将西方文化带入课堂并且保证学生能够及时地消化吸收掉这些内容。笔者认为可以通过让学生将西方文化带入课堂。即教师可以依照学号的顺序,让每个学生每天进行一个西方文化习俗的内容分享。

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就可以有效地将西方文化带入课堂,也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且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理解。

二、借助多媒体设备实施教学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依然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的加入来实现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面对的阅读材料千千万万,但是学生在学习中实际所接触到的材料是十分有限的。所以,针对这样的一种情况,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拓宽教学的容量,丰富教学的内容,继而对阅读材料进行类型化的归纳,也可以将阅读中常见的几个提问方式进行具体的归纳和相关的例证教学。

例如: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在学生的阅读学习中遇到了一个“细节推断”类型的题目。这一类题目也是考试中常见的考试类型。所以,教师就可以对这一类的题目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相关的综合性总结:

1.一般是要求学生对阅读材料中的具体细节进行推断,包含有人物具体信息的推断、语篇的背景内容的推断等;

2.一般会出现的词汇:infer、suggest、appear、can、probably、might等;

3.常用的提问方式:The story suggests/implies that;The passage is probably taken from a;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describes the character of;We can infer/deduce/assume from this passage/paragraph等;

4.考察的实例:2006年陕西高考卷中有这样一个推断题: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text that ( )

A. you will not find homeless people in countries with a high standard of living

B. the mental ill live on the street because they want the company of other homeless people

C. the unemployed who receive help may still be among the homeless

D. the homeless are willing to live under a bridge or in a cardboard box

借助多媒体设备这样一个教学助手就可以很好地将有关的内容进行罗列,节约了教学的板书时间,还可以依靠其导入、链接功能快速地扩大教学的容量。这样的方式必然会实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开展词汇积累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也是英语阅读得以顺利实施的有效性的基础。所以,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就一定要注重学生的词汇积累。这样才不会出现阅读材料中的词汇认识学生,而学生不认识它们的尴尬情境出现。

所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开展词汇积累工作就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读懂英语阅读材料的可能性,从而为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打下扎实的词汇基础。而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开展词汇积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

1.课本词汇要扎实;词汇积累的第一关就是教材词汇,一定要牢牢地扎实教材中出现的每一个词汇的基本含义、基础用法、变式等内容。这样才可以有效地奠定词汇积累的基础。

2.训练词汇多归纳;在阅读训练的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在前期应该带领学生对阅读材料中出现的一些词汇进行积累归纳,久而久之,让学生自己养成积累学习的习惯。

例如:在阅读材料中,常会出现“infer”、“prefer”等词汇,这些词汇并不在高中英语的教学大纲中。这样,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些词汇进行归纳梳理。

3.词汇积累本常翻阅;英语词汇是一个需要背诵记忆的内容。所以,词汇光靠归纳、梳理还不够,还要加强对这些积累词汇的记忆,这样才算是完成了词汇的积累工作。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对翻一翻自己的词汇积累本,及时地对自己所积累的词汇进行温习继而更加有效地提升高中英语的阅读教学效率。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最具挑战性的一部分教学内容。所以,在整个的教学实施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一定要抓住教学实施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有效地实施阅读教学。除开笔者在上文论述的三个小方法外,还有很多的方法等待被挖掘出来从而促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发展和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卜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参与的路径与思考[J],文教资料,2013年第1期

篇8

有些文章的题目往往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是全文中心的概括。如《荔枝》,全文围绕“荔枝”讲了三件事,通过“荔枝”表达了作者对无私奉献的母亲的无限思念。阅读时只要抓住了“荔枝”这个文眼,便可掌握全文。

二、 比较阅读法

比较法是整个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方法。比较阅读法可以使学生在学新课时联系旧课,启发思路的效果。如《小英雄雨来》和《少年闰土》,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后,不难发现,二者的体裁都是小说,但可以跨越时空,去反映不同的主题。《小英雄雨来》反映时期,表现的是抗日根据地的儿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优秀品质;《少年闰土》反映的时代则比《小英雄雨来》早,表现的是农村少年闰土知识丰富,聪明能干的品行。

三、 抓重点阅读法

阅读时只要抓住重点,便可通晓全文。如《落花生》一文的中心是“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先后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其中“议花生”是重点。所以要把重点用在读懂议花生的内容上。

四、 联系阅读法

联系阅读法就是读书时从文中内容联想到其它相关的内容。如《美丽的小兴安岭》和《林海》都是描绘我国著名的天然林区的美丽自然风光,阅读时抓住两篇文章的异同点,则更全面地了解文章的写法,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五、 质疑阅读法

质疑阅读法就是通过阅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人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如学习《一夜的工作》,孩子们通过,会提出疑问:“这篇课文作者仅仅亲眼目睹了一夜的工作,他为什么说总理的每一夜都是这样工作的呢?”“为什么不先审阅作者送去的稿子,而要让作者等了几乎整整一夜?”“总理为什么不白天工作,晚上休息?”……孩子们通过讨论、争议、交流,教师引导联系上下文,联系资料袋中的资料来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的伟大人格。

六、 创造阅读法

创造阅读法就是教师顺着孩子们的思维规律,并加以恰当的点拔和引导,使孩子的思维散发,在阅读中实行再“创造”。这种既能培养孩子们认真研读课文,深入理解文章的习惯,又利于开拓孩子们的发散思维,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如《田忌赛马》设问:假如齐威王和田忌再一次比赛,假如你是齐威王,你能赢田忌吗?激起孩子们的好奇,课堂上会出现书声朗朗,议论纷纷的场面,孩子们争着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又散发了孩子们的思维。

七、 疑问导读法

疑问导读法是读、思、议、辩相结合,营造自主、合作、平等的良好氛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如《一夜的工作》作者目睹了一夜的工作之后,对自己说了什么?想对全世界说什么?这样吸引学生的好奇,理解作者的感叹说出自己的感悟。

八、氛围营造法

篇9

(二)略读

1.浏览文章题目和小标题。题目通常显示出文章的主题以及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把小标题集中起来看,可以形成文章的结构框架或文章所讨论的几个分话题。

2.阅读文章的起始段和结尾段。起始段常常提供重要的背景信息,且导入主题;结尾段一般总结全文,得出结论,或者重述文章的主旨,也可能对话题提出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3.细读段落的主题句。主题句表达段落的中心意思,大多数段落都有主题句,并围绕主题句展开。主题句一般出现在段落的开头,如果不在开头,可以跳到段落末,看最后一句。

4.找出与主题句相关的关键词。让眼球在段落内迅速移动,找出与段落大意有关的、用来回答谁、什么、何时、何地、多少等的关键词,特别注意名字、数字、日期、地点以及大写或斜体的词语。

(三)寻读

寻读是另一种快速浏览的阅读方式,其目的是从较长的文字材料中查寻特定的细节内容。阅读较长的材料或学术文章,如果以查找具体信息为目的,就不必花费大量时间分析句子结构、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等,所需要的是有效的寻读。有效的寻读应采取系统的方式进行,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步骤:1.了解文章的组织结构,为查找具体信息打下基础;2.把所要查找的信息形成具体的问题,带着问题去查找;3.预测问题可能出现的词汇线索,将有助于迅速定位问题的答案;4.利用所了解的文章组织结构,判断所需信息可能出现的位置,如某个部分或某个段落可能包含查找的信息。

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

(一)要有整体规划,阶段侧重地处理好阅读速度和理解准确度的关系。可以分几个阶段逐步加强训练:第一阶段,可降低阅读速度要求,先提高理解的准确度,并加入对复杂句子、长句的分析讲解,语篇结构、语法结构的分析指导;第二阶段,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就开始提高阅读速度的要求,并且适当的加入一些较难的文章,但阅读的准确度最好不要低于70%;第三阶段,阅读速度和理解准确度同时抓,多采用与高考一致的体裁的文章,长度和难易度相当,或甚至稍长稍难点的文章,并多采用限时阅读的方法。

(二)要培养学生能在大信息的阅读中,快速地捕捉有效信息和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阅读量的增加,语篇的加长,信息量也随之而增多。因此,在训练阅读时,要向学生传授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能在众多的语言材料中捕捉和利用有效信息,完成对文章的整体理解,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阅读的顺序大致可以分成两种:1.先看文章再看题目,再通过查阅全文来解答问题。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态度;但较费时,并缺乏主观能动性。2.先看题目再看文章,带着问题阅读文章,找出答案。这种方法针对性强,可节省时间,用于解答事实性和细节性的问题较好,但解答主旨性和推断性的问题则效果不明显。那么,采用什么方法,要因人而异、因材而定,阅读速度也要根据阅读目的而定,属于了解文章大意,捕捉信息的,可以快速阅读;属于归纳文章主旨,猜测推断的,要慢读、细读。

(三)注意心理素质的培养,增强大量阅读的长时间阅读的信心和毅力。高考的阅读命题,渐趋“时间短,阅读信息量多”的特点,尤其是增加了一些科普文章、说明文、应用文的文章,给学生的阅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大部分学生一看到长文章就产生恐惧情绪,这是因为学生缺乏大量、长时间阅读的训练,从而缺少了信心和毅力。因此,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是提高阅读效率的必备条件。

篇10

小学语文不是一门简单的课程,大量实践之后,笔者认为提高小学语文阅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挥自主性

在现在的小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容易忽略学生的创造性想法。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充分发挥往往会因为时间缺乏或是其他因素而难以得到实现。未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阅读环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大忌。很多老师都只管拿着教学参考资料,简单介绍作品的背景、主旨、分段、概括大意等,只是生硬解释了作品,并没有尊重学生的想法,抹杀了学生的逻辑思维。长此以往,学生在这样的阅读环境中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老师一味向学生灌输内容,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已被完全忽略,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就完全被忽略了。

科学地讲,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事。例如:学生在学会拼读生字之后,就应该鼓励其在一定时间内借助课文注音把书读通读顺。而就小学语文阅读而言,为了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教师就应该做到循序渐进地启发和激励学生,把学生自主阅读、理解、品味、感悟当作教学重心。

二、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对于提升学生阅读效果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无法自觉、专心地阅读,将不能达到应有阅读的效果。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教师可以在布置阅读练习的时候多提醒学生静下心来认真阅读,鼓励学生通过提问的方式达到真正理解文章的目的,同时,指导学生在阅读时注重与作者进行精神和情感上的交流。当然,“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培养学生勤动笔是阅读教学不错的方法。例如:摘抄优美的字、词、句、段落……在阅读时还可以直接在文章中作好记号,其实,读后感对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有巨大的作用,长期坚持下去,还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往往显得呆板、枯燥,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在教学前,教师应该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猜测,常用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只看题目进行联想。学生带着疑问学习是阅读教学质量的保障。另外,教师应该围绕文章中心,不断提出假设性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愿意为之努力。最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答案进行总结,解答学生的所有疑问。

四、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能够正确感悟作品,学生已经达到了阅读教学的要求。如何能够达到提高学生感悟能力的目的呢?如《草原》一课教学中,播放赞美草原的歌曲是教学的不错选择,在播放音乐的时候,教师在一旁描绘草原的美丽景色,一边播放该阅读课件,让学生尽快进入“草原”这个环境,让学生更好地感悟课文。在品味第一段时,教师应当充满感情地朗诵出描写景物的词句,读出真情实感,让学生深刻体会作者老舍先生的情感。到后文描写蒙汉两族人民的深厚情谊时,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学习感悟。这样的阅读教学方法就能够渐渐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五、关注学生的阅读情绪

在培养学生的基础上还应该鼓励学生敢于阅读。例如在学习《一定要争气》一文:课文中提到17岁的童第周刚进中学,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才45分。班主任告知校长后决定劝其退学,在童第周的再三请求下,校长才同意让他试读一个学期。让人意外的是,童第周虽然基础差,但没有丧失信心,坚持不解地努力,半年后,各科成绩都得到了很大提高,最后,童第周竟成为了一位著名的生物学家。教师应及时结合这个案例,并且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提高学生敢于阅读的能力。学生不在害怕阅读,克服了紧张感和畏惧感,使学生能够轻松阅读,并且体会阅读的快乐。

小学的阅读教学既简单又复杂,除了单纯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应该全方面地培养学生阅读情感和态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阅读是人与人心灵之间的桥梁。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给学生欢乐、愉快的气氛,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快乐。学生还可以在阅读中了解和体会生活,抒感。例如:读完整篇文章后,联系实际,谈谈看法。这样的题目在小学语文阅读中是常见的,首先要抓住主人公的特点、品质等,再联系自身。又如《邻家的星期四》的解读:“唉,本该是我们的星期四,现在整个儿成了邻家的星期四。我不由得生出长久不易平息的联想来。”请你联系上文写写“我”可能联想到什么?这样相似的问题都要联系生活来领会文中的关键句段的意思,才能给出完整答案。

篇11

一、侧重培养快速阅读理解能力

“自上而下的模式”是哥德曼(Goodman)1971年提出的阅读理论模式。这一理论反对把阅读看成是对一系列词句的知觉,认为阅读者不必使用全部文本中的提示,他们在文章中挑选和选择足够的信息来作出预测,用他们自己的经验和有关客观世界的知识去验证他们的预测。按这个模式,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是逐字、逐句地去理解,而是结合自己的预测,在文章中找出有关的信息,来验证自己的预测。该模式有利有弊,弊在对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利,容易造成学生语言基本功不扎实。然而,由于强调整体篇章理解,在阅读时采取跳跃式搜索、猜测等方法,所以有利于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理解能力。阅读速度的培养是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任务。目前,中学生阅读能力在速度上与可能达到的指标相比普遍要低几倍,甚至十几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急需尽快获取各种信息资料,成倍提高工作效率与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理解能力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然而,训练学生阅读速度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文章内容处于陌生状态的基础上,因此,在学生初次接触阅读课文时,应该采用自上而下阅读模式,不失时机地培养他们的快速阅读习惯、快速阅读理解能力。

二、侧重培养阅读理解综合能力

语言心理学的图式理论认为,阅读过程是读者通过视觉器官接受以文字符号形式输入的外部代码,再结合大脑中的内部代码(即图式)进行编解码认知加工,从而理解并提取信息的过程。根据鲁姆哈特(D・Rumelhart)1977年提出的交互作用模式,这个过程实际上也即是读者大脑中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认知加工交互作用的过程。相互作用模式(the interactive model)也可称为图式理论模式(the schema theory model)。按图式阅读理论,读者的阅读能力由三种图式决定: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语言图式是指读者对构成阅读材料的语言的掌握程度。内容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所讨论的主题的熟悉程度。形式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的体裁的了解程度。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大脑中的这三种图式与文章的语言、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其结果决定了读者对文章的理解程度。阅读的关键在于理解,尤其是深层理解。交互作用模式对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综合能力能起关键的作用。借助形式图式模式,教师可引导学生弄清文章的文体思路,了解各种不同体裁的课文的结构特点。

篇12

当前,我国的卫生医疗事业改革与发展不断深化,也对护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潍坊护理职业学院的英语老师为了适应这一要求,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以便学生通过相应的英语水平考试,进行了阅读21世纪英语报以提高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教学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在此作一简要探讨。

一、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

在实验之初,我们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对2011级高职护理7-10班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们的英语基础及阅读水平,结合开学初英语摸底测验的成绩,了解了学生现有的英语水平,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

被调查的学生高考英语成绩85%不及格;67%的学生不愿学习英语,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72%的学生不喜欢甚至害怕英语阅读理解;56%的学生语法知识欠缺;52%的学生词汇量在1000-1500;20%的学生高中学习期间基本放弃了英语学习。开学英语摸底测试中81%的学生不及格,阅读理解部分及格率为19%。这表明被调查的学生英语基础差,阅读水平更差。然而阅读理解水平对整个英语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阅读理解水平与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息息相关,阅读理解能力强了,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二、开设英语第二课堂――21世纪英语报阅读实验的具体开展

1、实验对象

以潍坊护理职业学院2011级护理专业9班和10班作为教学实验班,实验人数:9班50人、10班50人;2011级7班和8班两个平行护理班为参照班,参照班人数为7班49人、8班51人。本实验历时两年,从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

2、实验内容

组织学生订阅21世纪英语报纸,实验班的学生订报率达到94%,有三名同学因为家庭困难没定报纸,与同桌共用一份。划分学习小组,选出小组长,实行组长负责制;每周四课外活动时间为读报课,给学生答疑解惑,讲授和训练常用阅读技巧。

(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习惯。21世纪学生英文报内容丰富,阅读量大,每期有八个版面,不可能把每篇文章都仔细阅读,因此快速阅读的技巧和策略显得尤其重要。在阅读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会(Scanning)、(Skimming)和(Intensive Reading)等阅读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快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

(2)利用多媒体精讲精练。老师讲解之前,先让学生们自己选出喜欢的文章,并选出代表对文章进行讲解,老师再对同学讲解的情况进行点评和讲解。在讲解过程中,老师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根据文章结构和内容设计相关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把握整篇文章的脉络和中心;并对出现频率高且重点的单词、词组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练习;仔细讲解和分析长句子,使学生学会抓句子主干,解释和分析句子中出现的重点语法知识。同时,要求学生做好课堂笔记,把重点的单词、美文美句积累到课堂笔记上,以便课后复习记忆,为今后综合运用英语打下扎实基础。

(3)进行阅读评价。虽然是阅读课,也应该有评价环节。评价采取学生互评与老师评价相结合。个人在小组内的表现由组长记录评价,在班级的表现由班长和组长共同记录评价,组长负责计算个人成绩,班长负责计算小组的成绩,在学期末老师根据小组长和班长的记录情况,把分数按比例计入各同学的期末总评。

3、实验结果

(1)读报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21世纪英语报图文并茂、内容新颖、覆盖面广、时代感强,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和兴趣。CAMPUS、FOCUSE、HOTSHOTS、OPINION等部分学生们非常喜欢,不仅能够了解最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动态,还能够了解一些时下敏感的话题,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通过了解世界名校和名人传记,能够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内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阅读小组的划分,使学生能够互助合作,互相学习,调动了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2)读报活动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读报活动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英语报纸内容丰富,知识面广,对重复出现、高频率出现的单词,通过反复阅读和老师的讲解,便于学生们记忆和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理解了单词的具体意思,也能理解其抽象意义,达到活学活用的效果。经过近两年的读报学习积累,实验班学生的词汇量有了很大提高。

读报活动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扫读、略读和精读等阅读技巧,学生能够迅速找出每个段落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主旨。通过分析长句子和抓每段的大意,学生不仅能理解细节的含义,而且能通过推理判断来把握全文的逻辑关系,理解作者的意图,阅读理解中考察的细节题、词语理解题、推理判断题以及主旨题都迎刃而解。

在PETS二级考试结束后,对读报实验班和参照班的考试成绩进行了对比,参照班通过率为7班24.5%、 8班28%,实验班通过率为9班44% 、10班50%。其中阅读理解部分成绩为参照班平均分14.7,实验班19.5。经过差异性检验,t=2.24,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本实验对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有效。

三、对实验的反思

本次读报实验提高了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水平,也存在一些不足:历时短,范围小。本实验理论上是两年时间,但在这期间有一次寒假,两次暑假,学生实际的读报学习时间并不满两年。且本实验仅在本校两个高职护理班开展,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基础存在差异。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继续探究。

【参考文献】

[1] Anderson.N.J.Exploring Second Language Reading: Issues and Strategie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3.

[2] 马建国.英文报刊导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 严文庆.英语报刊与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课外英语阅读[J].外语界,2005(1).

[4] 王志军.在高职院校班级中创建“英语阅读社区”的实验研究[J].平原大学学报,2005(3)58-61.

篇13

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他们年龄小,对阅读内容很难理解,从而会感觉阅读内容复杂难懂,枯燥无味,逐渐失去了语文学习的兴趣。同时,在我国传统教学模式中,阅读能力并未受到重视,总是让学生被动式的接受知识及训练。此外,在小学低段语文应试考试中,阅读所占比例较小,更加让学生萌生阅读不重要的想法。

2. 未重视对学生阅读技巧的指导

在实际的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中,阅读所占比重非常小,导致低段阅读教学始终处于附属的地位,因而老师很难对低段阅读教学有一个精准的把握,也不会去探索合适的教学方式,所以小学生的阅读兴趣逐渐下降,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的效率也会大幅度下降。

二、提高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效率的方式分析

1. 巧用课本中的插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众所周知,小学低段年级的学生,更喜欢丰富多彩的色,喜欢简单易懂的学习方式。对此,在实际的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中,老师可以巧用课本中的插图资源,让学生对其进行简单的分析,并结合课文进行阅读,这样既能保持学生阅读的兴趣,又能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高阅读能力。因而老师必须意识到插图融入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2. 巧引学生关注生活,提高阅读兴趣

众所周知,语文是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其中每篇课文内容都与生活有或多或少的关系,而这样并不是老师懂得就可以,而是要引导学生发现阅读与现实生活的亲密关系。对此,在实际的小学地段阅读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细节的习惯,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逐渐获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