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状分析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施工现状分析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施工现状分析

篇1

1.施工索赔现状分析

工程建设索赔在国际工程承包中已成惯例,是一种以合同和法律为依据,合情合理的处理损失补偿的正当行为,它是在正常履行合同的基础上争取合理的偿付。无论承包人还是发包人,都有权利提出索赔,索赔同守约、合同并不矛盾,它本身就是市场经济中合作的一部分。只要是符合有关惯例的,就应理直气壮地、主动地向对方索赔。

1.1我国落后的施工索赔现状

目前我国市场化程度不够,施工索赔还不是建筑行业的通行做法。在施工索赔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建筑业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云南鲁布革引水发电工程中首次采用国际工程管理模式,索赔概念也由此进入中国。同国外建筑企业相比,我国市场意识、风险意识以及竞争意识都不强,工程索赔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如小浪底工程中,仅仅因为一个工人在施工过程中掉了4颗钉子,外方管理人员经及时取证,向中方索赔,浪费材料费达28万元。主管方面的问题是施工企业不懂索赔、不敢索赔、不会索赔:客观方面的问题是索赔成本高、建设单位不准索赔、缺乏建筑中介服务机构和专业性的健全的工程索赔仲裁制度等。

1.2不能正常索赔的后果

①对于需要进行索赔的企业来说,直接导致经济利益受损,效益下滑;对一些经济实力较强而又注重信誉,注重长远发展的企业来讲,可能为了维护双方的关系,为自己以后的市场和长远发展着想,默认放弃索赔;对另外一些企业来说,则要想方设法通过别的渠道转嫁由于不能索赔所产生的损失;而对于索赔的对象企业来讲,可能造成其应当产生的成本减少或不发生,造成企业或行业不合理、不公平利润的产生。由此则容易产生行业或集团腐败现象。②正常的索赔不能实行,不利于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如因为施工质量下降而导致豆腐渣工程的产生,会发生严重的工程质量与安全事故。③不利于合同管理,会使我国的建筑行业走向恶性循环,不利于承发包双方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降低竞争能力,难以实现与国际市场的接轨。④不能通过索赔手段使风险正常转移。

1.3承包商的处境

现如今,建筑市场的竞争先对激烈,存在较多的施工队伍及较大的业主选择范围,因此在其中,业主所处的位置较为有利,对主动权进行掌握,因此,在合同中,业主通常会对较为苛刻的合同条件进行提出。然而施工方由于生计的压力,通常只能对合同条件进行接受,在工程中,处于被动地位的则是承包商,为了使关系搞好,往往不会由于业主不认真进行合同执行而对其进行索赔。即使承包商想严格执行合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也无法达到目的。承包商面临十分不利的合同签订和实施环境。在合同的签订和执行过程中,双方处于失衡状态。

2.造成索赔现状的因素分析

对与造成索赔现状的因素,主要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2.1客观因素

①在买方市场起支配作用和项目建设市场中,业主方、承包方在执行合同时的地位不平等,业主方以绝对的强势压倒承包方。②长期的计划经济影响,使得无论是业主方还是承包方,对索赔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把大量精力放在工程进度、质量、成本与安全的控制上,忽略了直接影响效益的索赔工作。③合同中规定的苛刻的索赔条款对承包方索赔十分不利,导致索赔不能成立。④政策的不完善,是索赔诉讼程序复杂,延误最佳索赔实际;而索赔过程中巨大的费用支出,也常常会是成功索赔的承包商得不偿失,进而对索赔望而却步。

2.2主管因素

①承包在索赔领域涉足尚浅,从概念的认识到证据的收集都存在很多缺陷,对自己索赔权利的认识也不甚清晰,这种淡薄的索赔意识使承包方不能合理维护自己的索赔权利。②企业粗方式的管理方式不能为索赔提供有效的保证,常常导致索赔依据不足或错过索赔时机。③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经济管理人才甚缺,索赔专门人士匮乏。④承包商和业主、监理方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使索赔难以公正进行。⑤索赔经验及索赔实例资料贫乏。⑥索赔意识薄弱,对索赔管理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

3.完善索赔的建议

3.1加强索赔意识

①强化市场经济意识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经济效益使企业的生存之本。有了经济意识,就能时时处处关注工程成本的变化,对由于工程内容、数量、质量、进度等变化引起的额外费用随时向业主提出索赔。②认真学习《合同法》,全面熟悉建设法律法规索赔意识的增加来自合同意识的增加,而合同意识则是树立索赔意识的基础。作为工程承包的乙方必须熟悉有关法律文件,做到自觉守法、正确用法,善于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不受侵害。③加强工程项目管理,努力提高管理水平要索赔成果,必须提高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④加强风险意识的培养。

3.2强化索赔管理

①加强合同管理:签订一个有利的合同使索赔成功的前提,对合同了如指掌,一经发现有与合同不符的情况,或在合同实施中出现有争议的问题,就应作进一步分析,进行索赔处理。②加强计划管理:工期索赔的得计算是由于工程总的计划和实际的施工网络关键线路分析得到的,因此加强计划管理有利于施工索赔。③加强成本管理:承包商施工过程中应时刻掌握成本动态,定期进行成本核算和分析,既满足成本控制的需要,又满足索赔取证的需要。④加强文档管理:作为索赔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证据关系到索赔的成败,承包上应注重取得经济活动的证据,必须保持完整的实际工程记录。

3.3提高经营管理队伍素质

索赔工作人员要具备多种知识,这就要求建立一个完善的人才知识结构,对内挑选部分优秀的工程人员进行培训,同时从外界直接引进专门人才,这样才能更好、更快地与国际接轨。索赔人员在实践过程中,应注重相关知识的有机结合,不断总结经验才能展开更好地开展索赔工作。

3.4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制度

目前我国建设法规不够健全,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施工索赔地发展。进一步完善施工的法规制度,不仅可以推进和规范(下转第150页)(上接第148页)索赔的发展,而且可以从根本上减少因索赔而引发地纠纷,促进建设市场地健康发展。如“我国施工担保制度不健全,建议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条件》中对其进行完善;索赔中存在的不利的外界障碍或条件在实际中是大量存在的,而且分析判断起来也比较复杂,找不到一个单独地详细地条款,建议对其进行补充完善;建议在相应的法规中,简化索赔诉讼程序;此外,明确和规范索赔条款的可索赔项目组成,提高索赔的可操作性也势在必行。

4.结语

为提高我国索赔水平,改善我国索赔现状,加强索赔意识势在必行;加强合同管理,加强计划管理,加强成本管理,加强文档管理是加强索赔管理的必经之路;提高经营管理队伍的素质,是解决我国索赔人匮乏问题的关键;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制度是提高我国索赔水平的保障。 [科]

【参考文献】

篇2

【正文】:

前言:

很多学者均对建筑施工安全质量问题的因素进行仔细的分析,其中很多因素是管理系统的问题,大多是管理的规章制度、监督的及时性、管理的具体规则还有员工训练等,导致安全质量问题的出现均是管理欠缺的因素。因此,建筑施工安全质量问题的及时地防止和控制,其中最重要的在于增强管理的力度。但在建筑施工中常常包含很多责任主体,主要有建设部门、监理部门、施工部门、设计部门等等。现在大部分人都以为安全质量问题常常是因为施工单位引起的,此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安全质量事情的出现有非常多的责任主体,所以,使建筑施工管理责任分配问题透明化非常有意义。

一、建筑工程管理中隐含的问题

(1)建筑设计方面隐含的问题

建筑设计分广义和狭义,广义的建筑设计含有一个建筑物或建筑群从立项到结束一切进行的设计活动,此过程需一切工作人员的配合。但建筑设计在狭义方面上讲,就是适当安排建筑物内部每一样应用空间和应用功能,建筑物和每种外部状况和周围环境的适当配合,设计好每个细部的构造形式,怎样获得艺术的里里外外的效果,还要综合做好建筑与每种设备以及建筑和结构等等一系列技术,还有在达到以上每种要求的情况下,怎样确保应用的材料、劳动力、投资和时间为最少的,并最后构建成合适、划算、坚固、漂亮的建筑物。

建筑设计牵涉众多内容,所以建筑设计也有非常多管理方的问题。像在安全的问题上,怎样既达到结构设计、防火、抗震又要实现加固等性能。设计与每个技术工种之间一般有非常多的问题,另外也会有非常多管理上的问题,所以怎样解决上述矛盾是建筑设计主要解决的问题。上述矛盾主要有可能与需要之间的问题;设计本身和投资者、使用者、城市规划和施工制作之间,还有因为建筑物考虑方向不一样而让它们相互之间出现矛盾;建筑物里外之间、建筑物群体与单体之间一直有问题,还有在技术需要上每样技术工种之间也有矛盾;建筑的一些基本要素相互间,主要有适用、坚固、划算、漂亮等等之间的矛盾;上述矛盾偶尔是能够经由管理来解决,然而大部分被时间是无法解决的问题,管理者在作出相关决策的时通常会非常犹豫,更有甚者做出不正确的决策,导致安全质量问题的出现。

(2)施工安全与质量方面

政府和社会各界从坟川地震出现之后逐渐关注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建筑施工发现的质量安全等等,不但给国家和企业本身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还让人们对中国建筑丧失相当程度的信心。但是,在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的角度出发,每个责任方在管理方面一直隐含着非常多的问题,举个例子,部分建设部门违犯建筑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更有甚者是不依施工部门的资质需要来承接业务,让建筑市场存在众多不及格的施工部门。部分施工项目对需要招投标的项目不进行招、投标,让建筑市场非常混乱,还出现了不良竞争,更有甚者还有部分有资质的施工部门为了得到一定的管理费,让不具有资质的施工部门挂靠他名下,以他的名义包揽项目,但实际上此类施工部门不具备技术和资质,其管理水平也相当低,是徒有其名、虚有其表的假施工部门。上述管理问题都是造成质量安全事故出现的因素。

(3)建筑材料质量问题

建筑材料的质量是一个工程质量控制的至关重要的要素,直接干扰到工程结构的安全应用性能和工程应用者的安全问题,还对投资建材者的经济回报有一定程度的副作用。所以选择并适当应用良好的建筑材料是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之处。现在,材料质量问题一般表现在三个方向,就是钢材、水泥一级机械设备。(l)因钢材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首先是钢材本身材料方面,其次是未经严格对质量把关。(2)水泥是建筑最常用胶凝材料,但现在应用的水泥质量很差,大多体现在安定性方面、强度不不是太合适以及成品、半成品、构配件问题。(3)机械设备主要有设计设施、施工器具、检测工具等,上述设备是现代化工程建设和质量管理期间必不可少的设备。这些设施的完善能快速减小劳动成本和增大工作效率,一旦不可以快速更新和检修设备,按时间校核计量设备、机械设备问题,也非常可能导致工程出现质量的问题。

二、建筑施工管理职责的分配情况

(l)建设单位的管理责任

有关法规条例已经清晰规定了建设部门的安全生产义务,建设部门不但会因安全生产问题的出现而导致大量的经济损失,更严重的还将肩负法律上的责任。所以,对于有关条例上清楚规定的安全责任,建设部门还有管理工作者务必要实施。第一,在招标期间,建设部门挑选的进行建筑施工的承包者务必要具备一定的资质。第二,建设部门在施工期间要安排特殊的工作人员对施工单位的正常生产进行监督。第三,为了确保建筑的安全质量,建设部门需要快速地提供保障策略,对勘察、施工、设计、工程监理等部门要求务必要符合有关法律条例的强制性规则。

(2)施工单位的管理职责

项目的直接实施部门就是施工部门,为了确保稳定地进行建筑施工,对于工作场地的安全管理活动,施工部门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施工部门首先要配备进过特殊培训的安全生产工作人员,条件允许的话是设立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来确保现场正常进行。项目经理要积极支持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增强人力、物力的投人力度,还需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拥有高度的安全质量意识。

(3)监理单位的管理职责

监理部门对于建筑施工的质量安全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可以及时监督施工的质量安全生产。相关工作人员要先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工作任务,特别要增强施工现场的巡视力度,假如可以发现建筑施工过程产生的质量安全隐患,务必要求施工部门快速整改或者是迅速上报给建设部门,对于状况非常严重的,有权利命令建设部门使施工部门责令在一段时间内改正。假如施工部门一直坚持,监理部门一定要向相关主管部门报告,依据合同中规定的强制性方法命令施工部门清除隐患。

(4)设计单位的管理人任务

设计部门在建筑的施工期间也具有一定的义务,不是具备了施工图就会承担一定的责任的。在进行设计期间,务必要想到防护的需要和施工安全操作,还要在设计文件中标出波及施工安全的关键地方和环节,并给出避免出现安全问题的一些建议。

【结语】:

最近几年出现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问题表明,问题出现的职责不只是施工部门方面的应该负担的。建设部门、监理部门还有设计部门等等每个参建方均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担负着相当程度的责任,这里的切人点是每个责任方在建筑施工期间就有安全管理职责事情,还要对国内的安全管理责任分配情况进行仔细研究。要适当解决现存的问题,就务必适当分配建筑施工 期间每个建筑主体的管理责任,就此给出部分建议与思路。经由增强政府相关单位的监管力度和使双安全责任清清楚楚,建筑项目在施工期间要增强安全管理事务,对安全生产的问题的出现需及时预防和调控,有助于增强建筑施工安全的力度。

【参考文献】:

[1]郭刚,高成政.浅谈建筑施工企业经营及项目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08)

篇3

一、隧道支护分类及作用

1、锚杆,锚杆的类型主要有:普通砂浆锚杆、中空注浆锚杆、自进式锚杆、水泥药卷锚杆和预应力锚杆,锚杆端头设钢垫板。

锚杆的作用:(1)悬吊作用,局部加固,将破碎岩块锚固在稳定岩层上;(2)组合梁及组合拱作用,将层状岩层联结在一起,形成组合梁、拱受力体系。

由其作用可知:锚杆必须与岩层可靠粘结,锚杆端头垫板应可靠安装。

2、钢架,在围岩破碎自稳性差时,为确保支护施作过程及施工后围岩稳定,初期支护采取钢架支护,钢架安装时应确保钢架与围岩紧密连接,钢架与围岩空隙应采用楔形预制混凝土块固定牢固。

3、喷射混凝土,其厚度、强度根据围岩地质情况及隧道开挖断面确定,主要作用是封闭围岩,减少开挖后围岩风化,以维持岩层自稳。

4、超前支护,当掌子面围岩较破碎,隧道开挖后围岩难以自稳时,采取掌子面前方超前支护措施。超前支护分为:超前小导管、超前锚杆、超前管棚等。

二、隧道开挖方案

1、全断面开挖法

全断面开挖法指的是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轮廓进行一次爆破成型,再采用锚固支护与二次衬砌的方法来施工。全断面开挖法在Ⅰ~Ⅱ类整体性好的围岩中应用十分理想,若是在Ⅲ类围岩中进行使用,那么,就要求围岩必须从全断面开挖到支护前期环节阶段持于稳定状态下。同时,施工现场还要有大型机械设备,隧道长度或者施工区段长度应保持适当。通常来说,不得低于1km,不然,采用大型设备施工难以获取较高的经济价值

2、台阶法

台阶法也可称之为正台阶二步开挖法,主要是在改进全断面一次开挖法的基础上演变来的,通常会用到围岩从全断面开挖到支护前期环节阶段持于稳定状态下的地层中。我国目前大概有70%的公路隧道都会采用这一方法。按照台阶长度的不同,台阶法一般可划分为长台阶法、短台阶法以及超短台阶法,施工中采用哪一种方法较合适,应从两方面的因素考虑:首先,对初期支护形成闭合断面的时间要求,围岩越差,要求闭合时间越短。其次,对上部断面施工中使用的开挖、支护等各环节设备所需施工场地大小的要求。若是软弱围岩,应以第一条为主并兼顾第二条,保证施工的安全,对于整体性好的围岩,应将重点放在怎样将机械设备效率全面发挥,获取经济效益最大化上,可采用第二条。

三、隧道支护施工现状分析

1、锚杆施工现状分析

(1)锚杆施工程序

隧道工程常用锚杆形式有全粘结砂浆锚杆及中空注浆锚杆,其施工程序为:

①砂浆锚杆:施工准备标注孔位钻孔、清孔压注砂浆插入、固定锚杆体安装垫板、螺栓。

②组合式中空注浆锚杆:施工准备标注孔位钻孔、清孔组装锚杆安装锚杆注浆杆体孔口回浆安装垫板、螺栓。

③砂浆锚杆采用Φ22螺纹钢筋加工制作,尾部车丝6cm,锚杆杆体调直、无缺损、无锈、无杂物。组合式中空注浆锚杆在专业厂家加工,由中空锚杆杆体和垫板、螺母、排气管等附件组成,中空锚杆结构见图1。

图1中空注浆锚杆示意图

④锚杆垫板,垫板规格:150mm×150mm×6mm,垫板是保证喷射混凝土与锚杆形成整体支护结构的重要构件。设置垫板后可明显提高锚杆和喷射混凝土的综合支护效果,锚杆垫板在喷混凝土施工后安装,锚杆外露长度视初期支护厚度确定,并留有安装垫板的丝扣,一般Ⅲ级围岩外露长14cm,Ⅳ级围岩外露27cm,Ⅴ级围岩外露30cm,以保证安装垫板质量。垫板安装拧紧螺丝,外露的锚杆切除后,采用1∶2.5水泥砂浆覆盖封头,将垫板与螺帽封堵,并做到基面平顺,以利铺设防水板。锚杆端头处理见图2。

锚杆设置位置应根据围岩级别、岩层产状、风化程度等地质情况合理布置,由于隧道工程不同施工段、同一开挖掌子面不同部位地质情况差异很大,故理论上锚杆布置间距、方向及长度应与岩层面垂直,并锚固在稳定岩层内,以充分发挥锚杆的悬吊作用。同时,为充分发挥锚杆的组合梁、拱作用,锚杆垫板应与岩面密贴,螺帽应拧紧。但实际施工中,由于设计与施工单位多是两个单位,设计只管在室内根据预测地质情况进行设计,施工过程中又不可能派技术人员跟班作业,故设计支护方案只能是死的,不能根据需要及时进行调整,监理单位及业主方只认设计图明确的方案,施工单位也只能按图施工,这就造成了初期支护锚杆不可能根据地质需要适当调整间距和长度,开挖面有的部位锚杆过剩,有的部位锚杆数量不足,一方面造成了资源浪费,增加了建设成本,另一方面锚杆施作不够,带来了施工风险,给运营埋下了隐患。锚垫板施作上,因技术人员对锚垫板作用认识不足,操作过程中控制不严,形成了锚垫板与岩面不密贴,甚至不安装锚垫板等问题,现阶段锚垫板施工质量堪忧。

2、钢架及大拱脚钢架施工现状分析

(1)钢架施工

钢架在加工厂下料分节焊接制作,保证每节的弧度与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每节两端均焊连接板,节点间通过连接板用螺栓连接。钢架安装应严格控制其内轮廓尺寸,且预留沉降量,防止侵入衬砌净空,钢架与围岩间的间隙必须用喷射混凝土充填密实,保证支护与围岩密贴,控制围岩变形,两排钢架间用纵向连接钢筋连接,连接钢筋环向间距1m,以形成整体受力结构。

(2)大拱脚钢架设计施工现状分析

围岩破碎自稳性差采取正台阶施工时,为确保开挖下台阶时上台阶结构稳定,在上台阶拱脚处设置大拱脚,大拱脚高1m,宽0.5m。大拱脚结构形式见图3。大拱脚钢架施工是在上台阶开挖后,采用风镐人工修凿扩大拱脚,支立加工好的拱架后,喷射初期支护混凝土。

图3大拱脚台阶法示意图

大拱脚施工现状,任何一种支护措施都有其适用范围,大拱脚钢架支护形式主要适用于黄土等自稳性较好地质,正台阶法开挖施工。对薄层页岩等地质该法适用性较差,因上台阶开挖后修凿扩大拱脚需要一定时间,围岩开挖后不能及时支护,有可能造成围岩失稳坍塌。但隧道设计中,为加强软弱围岩支护措施,往往直接套用该措施,既不便于施工,又浪费材料,同时带来了更大的施工安全风险,故该法应谨慎采用。

3、超前小导管施工现状分析

超前小导管采用无缝钢管加工而成,安装后必须严格注浆施工工序,使水泥浆液填充部分围岩孔隙,隧道开挖后开挖面形成稳定围岩层。但实际施工中,注浆工序常常被忽略,小导管安装前导管内填充砂浆形成钢管混凝土,或是直接安装小导管即结束该工序,不进行注浆施工。造成小导管起不到预想作用,开挖后出现围岩掉块,甚至坍塌等问题。

4、喷射混凝土施工现状分析

(1)喷射混凝土施工

喷射混凝土在隧道开挖后及时施作,尽早封闭围岩,喷射混凝土施工采用混凝土喷射机分段分层施作,喷射混凝土完成后及时养护。

(2)喷射混凝土施工现状分析

喷射混凝土应与围岩面可靠粘结,但实际施工中,由于隧道开挖施工存在超欠挖,使开挖轮廓不是完全平顺的轮廓面,增加了喷射混凝土施工难度,同时,加大了喷射混凝土工作量。于是,有的隧道工程施工中,在喷射混凝土前将开挖轮廓面较大的凹坑采用石棉板、木板等材料封盖后再施作喷射混凝土层,这样,既节约喷射混凝土材料,又减少了喷射作业工作量。但此作法使初期支护与岩层之间出现了一个人为空腔,给隧道工程施工和运营过程带来了具大的安全隐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路隧道开挖支护施工是公路施工的组成部分,施工时要根据各地地质勘察的情况进行分析。然后与上述各种开挖方案进行结合,并采用复合衬砌支护方式进行施工。

参考文献

篇4

1 建筑工程中的土方工程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土方工程包括一切土的挖掘、填筑和运输等过程以及排水、降水、土壁支撑等准备工作和辅助工程。最常见的土方工程包括场地平整、基坑(槽)开挖、地坪填土、路基填筑及基坑回填土等。设计标高一般要求:大型工程项目通常都要确定场地设计平面,进行场地平整。场地平整就是将自然地面改造成人们所要求的平面。场地设计标高应满足规划、生产工艺及运输、排水及最高洪水水位等要求,并力求使场地内土方挖填平衡且土方量最小。设计标高确定方法:一般方法如场地比较平缓,对场地设计标高无特殊要求,可按照挖填土方量相等的原则确定场地设计标高。实际工程中,对计算所得的设计标高,还应考虑下述因素进行调整,在工作完成土方量计算后进行。考虑土的最终可松性,需相应提高设计标高,以达到土方量的实际平衡;考虑工程余土或工程用土,相应提高或降低设计标高;根据经济比较结果,如采用场外取土或弃土的施工方案,则应考虑因此引起的土方量的变化,需将设计标高进行调整。场地设计平面的调整工作也是繁重的,如修改设计标高,则须重新计算土方工程量。

2 混凝土预制桩的建筑施工技术

在现代的建筑工程中,一般多层建筑物当地基较好时多采用天然浅基础,它造价低、施工简便。如果天然浅土层较弱,可采用机械压实、强夯、堆载预压、深层搅拌、化学加固等方法进行人工加固,形成人工地基。打桩前的准备工作:打桩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清除妨碍施工的地上和地下的障碍物;平整施工场地;定位放线;设置供电、供水系统;安装打桩机等。桩基轴线的定位点及水准点,应设置在不受打桩影响的地点,水准点设置不少于2个。在施工过程中可据此检查桩位的偏差以及桩的入土深度。打桩技术要点如下:

打桩机就位后,将桩锤和桩帽吊起,然后吊桩并送至导杆内,垂直对准桩位缓缓送下插入土中,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然后固定桩帽和桩锤,使桩、桩帽、桩锤在同一铅垂线上,确保桩能垂直下沉。在桩锤和桩帽之间应加弹性衬垫,桩帽和桩顶周围四周应有5~10mm的间隙,以防损伤桩顶;打桩开始时,锤的落距应较小,待桩入土至一定深度且稳定后,再按要求的落距锤击。用落锤或单动汽锤打桩时,最大落距不宜大于1m,用柴油锤时,应使锤跳动正常。在打桩过程中,遇有贯入度剧变、桩身突然发生倾斜、移位或有严重回弹、桩顶或桩身出现严重裂缝或破碎等异常情况时,应暂停打桩,及时研究处理;如桩顶标高低于自然土面,则需用送桩管将桩送入土中时,桩与送桩管的纵轴线应在同一直线上,拔出送桩管后,桩孔应及时回填或加盖;多节桩的接桩,可用焊接或法兰锚接。目前焊接接桩应用最多。接桩的预埋铁件表面应清洁,上、下节桩之间如有间隙应用铁片填实焊牢,焊接时焊缝应连续饱满,并采取措施减少焊接变形。接桩时,上、下节桩的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10mm,节点弯曲矢高不得大于1‰桩长。打桩的质量控制:打桩的质量检查包括桩的偏差、最后贯入度与沉桩标高,桩顶、桩身是否打坏以及对周围环境有无造成严重危害。桩的垂直偏差应控制在1%之内,平面位置的允许偏差,对于建筑物桩基,单排或双排桩的条形桩基,垂直于条形桩基纵轴线方向为100mm,平行于条形桩基纵轴线方向为150mm;桩数为1~3根桩基中的桩为100mm;桩数为4~16根桩基中的桩为1/3桩径或1/3边长;桩数大于16根桩基中的桩最外边的桩为1/3桩径或1/3边长,中间桩为1/2桩径或边长。

3 低碳建筑中的施工技术

篇5

1 水利施工技术主要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为了缓解南北水资源不平衡的矛盾及满足人们越来越大的用水需求,我国加快了水利工程建设的进程,同时也带动了水利施工技术的发展,但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我国水利施工技术的水平依旧十分落后,具体的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 施工技术人员素质偏低

现代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缩短了水利施工技术更新换代的周期,并提高了水利施工技术设备的科技含量,这就需要高素质的施工人员对其进行应用,因此,施工企业就需要吸纳更多的熟练掌握水利施工技术知识的人员。但就其员工构成的实际情况来看,年纪较大的人员占了多数,而年纪较轻、专业素质较强的高级技术人员比较的缺乏,这促使施工企业内部无法应用新型的而只能继续沿用落后的技术设备,因此也就无法达到随着现代化水平增强而不断提高的水利施工技术的相关要求。

1.2 施工企业内部体系不健全

健全的内部体系是施工企业可以高效运行的保证,但目前很多的水利施工企业内部缺乏健全的体系,对于施工工程的质量也缺乏一个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水利施工企业面临的市场压力越来越大,只有对其内部的管理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做好水利施工技术的质量管理工作,才能保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巩固施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1.3 施工技术设备缺乏更新

对于不断进步的社会下的现代国家来说,技术的革新对其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当前我国水利施工企业内部的技术设备更新换代速度较慢,传统落后的设备对水利施工建设的质量和效率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在之前的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的水利施工单位的性质多是国家事业单位,由财政部门给予拨款支持。但现阶段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深化,国家和政府不再对其进行拨款,水利施工单位已转变成了企业单位,实行自负盈亏的自主经营方式,但很多水利施工人员的经营理念并没有跟上这种转变,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没有完全的适应,许多水利施工企业依然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落后设备,同时,一些水利施工企业的工程任务少,资金运转困难,经营不合理,技术设备长时间得不到使用,也没有得到定期的维修,出现了很严重的废弃老化现象。

2 水利施工技术的改进措施

针对水利施工技术人员素质偏低、企业内部体系不健全、技术设备缺乏更新的问题,我们提出了这样几条改进的措施:

2.1 提高水利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

现阶段,科技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在水利建设市场上,各施工企业之间竞争的重点即是企业人员的素质,水利施工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是施工技术创新的关键。所以,针对目前水利施工企业内部缺乏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对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引进,提高内部施工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利施工企业可以制定一个符合自身情况的专业技术人员的招聘计划,根据计划吸纳年轻的专业技术人员,给施工技术人员队伍注入新的活力,加快企业内部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加强对素质高、能力强的施工技术老员工的培养和吸引,使专业技术人员的骨干作用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总之,既要对企业内部老员工长期工作的经验进行吸收,又要对年轻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进行发挥,实现这两者的有机结合,提高水利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2 建立健全水利施工企业的内部体制

水利施工企业技术的应用和创新需要完善的内部体制来保障,因此,水利施工企业必须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一个健全的内部体制。首先,水利施工企业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抽取一部分企业积累资金建立一个创新专项资金,专门作为对技术人员创新成果的奖励,激发技术人员的创新热情。其次,水利施工企业要积极与科研院校进行合作,一方面可以从中吸纳专业的技术人员充实水利施工技术队伍,为水利施工进行技术方面的支持;一方面可以定期组织员工去接受专业技术培训,增强水利施工人员应用现代技术设备的能力。再次,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按照不同施工项目的特点对施工经费进行严格的分配,做好水利施工工程的科研和技术分析工作,科学合理的开展水利施工,促使水利施工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

2.3 引进现代化的水利施工技术设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水利施工企业若想对自身的水利施工技术进行创新和提高,现代化的水利施工技术设备的引进是关键。水利施工企业应该在水利施工中努力进行科学技术的创新,最大限度的实现水利施工的机械化。此外,针对不同的水利工程项目的不同施工特点,水利施工企业相关技术部门还要对技术难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克服,保证水利施工技术的研究工作同步于实际的施工项目,以求在现代化生产技术的支持下有效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

3 结束语

总之,水利工程技术是否先进不仅关系着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更是对我国水利工程未来的发展前景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水利施工企业必须重视水利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其进行改进,才能促进自身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东霞.加强水利施工技术的有效措施探析[J].科技风,2012(9).

篇6

1软岩地区高层建筑场地桩基施工技术探析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大型建筑的构建以及修缮技术不断提升,虽然传统的建筑技术可以达到预期的建设目标,但是,由于人们对于建筑物功能以及质量要求的提升,使得在应用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甚至形成关联性的经济损失。所以,面对这种情况,需要对施工技术实现创新。在日常的建筑过程中,场地桩基施工是十分重要且关键的环节,对于最终的建筑结果有着较大的影响。本文详细研究了软岩地区高层建筑场地桩基施工技术。

1.1桩基定点以及标准确定

通常情况下,在进行高层建筑施工前,均要对其桩基的结构以及整体进行设计,以来保证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均匀性[5]。尤其是拟建类型基础的实现,更是需要严谨且精密地计算。在满足评价建筑物横向倾斜的软土地层时,还需要考虑其存在的不均匀性,并且依据上述的需求,进行布设设计,具体流程如下:其一是每一单体建筑,尤其是超高层的建筑,均需要在勘测点的附近添加对应的桩基定点。并对定点的数量进行控制,通常情况下,设定在6~10之间,由于高层建筑要大面积承压,所以,在桩基定点的设计之中[6]。另外,在此基础之上,高层建筑物的平面可以设定为矩形,正平面设定为正方形,依据建筑的层级和布局,结合时宜承压,实现双向、双排的布设,基本为不规则的形状,所以,对应的桩基定点也需要与其保持一致。一般是按照突出角的定位点或者中心点来进行确定的,并在确定之后,计算对应的中心距离,具体如下公式(1)所示:(1)式中:M表示中心距离,δ表示布设范围,a表示桩基的定点距离,b表示允许出现的极限误差。通过上述计算,最终可以得出实际的中心距离。依据中心距离,进一步明确对应桩基的中心点,随后,对中心定点的距离标准以及深度做出设定,具体如表1所示:根据表1中的数据信息,最终完成对桩基中心点距离标准的设定。完成之后,将其与桩基的定点协同一致,并将处理数值控制在实际的范围之内,完成桩基定点以及标准的确定。

1.2桩基选型及挖孔灌注

在完成桩基定点以及标准的确定之后,再依据工程实际情况,对软岩地区的高层建筑的桩基设定选型。基础选型通常较为重视桩基承压能力、承载力以及成本的控制与挑选[7]。对于高层建筑,日常会选用高强预应力的桩基管桩,这一类桩基管桩的持力层较为宽厚,适应能力相对较强,具有更强的灵活性以及稳定性,对于主楼的压力变化以及承载截面断裂,也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成本。另外,此种类型的单桩承载力相对较高,并且造价低,使用的过程中不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同时适应力十分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快了施工的速度以及效率[8]。与此同时,高层建筑的桩基在设定时,施工设备较多,这对于桩基的处理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导致产生误差,影响最终的建筑效果。对于软土地区,这种问题更加严重,底层本身硬度较弱,同时,地表水以及地下水量充足,在桩基设定的过程中,不易进行固定,缺乏支撑能力,设备作用效果也十分不明显。所以,需要选择更加贴合实际应用的桩基管桩,避免造成损害。完成桩基的选型后,再进行挖孔灌注。这是对桩基进行定形定力,起到固定的作用。单桩有着较高的双向承载力,一旦灌注之后,便十分稳固,对于施工的效率以及质量也可以进行控制,且可以提升整体的工程速度,在软土地区测定水位深度,随后,在大概0.6~2.7m的范围之内,进行人工挖孔,同时采取降水处理,避免出现地下积水的现象。随后,在此基础之上,进行钻孔灌注桩。在桩基易出现孔底沉泥、夹渣、缩颈、露筋、离析、浮浆夹层等缺陷的部分,灌注水泥,增加桩基的实际质量和重量,同时由于软土地层的基岩的起伏较大,所以,还需要对桩基加以固定,确保其可以稳定伫立,达到稳定持力层。完成桩基选型及挖孔灌注设定。

1.3群桩设计

在完成桩基选型及挖孔灌注之后,依据上述的环境,进行群桩的设定。高层建筑荷载承压力较大,但是主体的建筑结构相对较为薄弱,这对于桩基的底盘控制程度就会相对较弱,所以,需要设立群桩来增加承压面积。主体建筑在6倍桩径间距要求通常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实际桩基中心点距离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需要满足荷载的实际需求。将高层建筑的桩基桩径范围设定在1200~2200m之间,长径比大于25,并且每一个群桩的数量均在120根以上,这样才能确保桩基以及高层建筑物的稳定与平衡性。大直径的桩应尽量避免侧阻力软化或者基底的变形问题,这对于建筑工程实施以及未来的应用也会造成影响的。在群桩的背景之下,通过控制桩基荷载力的大小,进行承载变形特性的归纳,进而控制群桩的实际承压能力,对独立桩基的设定也具有更加深远的应用意义。1.4垂直控制法创建桩基支护结构在完成群桩设计之后,采用垂直控制法创建桩基支护结构。支护结构的建立在桩基的设定工作中是十分关键,不仅会对最终的建筑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也会对未来的应用成本产生影响。支护结构一般与主体结构相结合施工,实际上是主体桩基结构的辅助结构,是主体桩基的一部分,在开挖阶段起到较强的保护作用。垂直控制法设置临时支护框架,同时将桩基与侧方的防护墙关联,利用结构框架中的水平梁板形成关联通道,在设定防护结构,由于是软土地区,为了增强承压力,可以在初始的防护结构框架中,垂直控制法添加对应的桩墙护架,与桩基的主体结构组成作用面积更大的支撑系统,形成坚固的维护形式。在垂直背景之下,建立桩基基坑的深度护栏,进一步增强对应的防护结构,实现垂直防护的统一。

1.5承压水控制实现高层建筑桩基的设定

在完成垂直控制法创建桩基支护结构的设计,再通过对承压水控制实现高层建筑桩基的设定。软土地层的地下水以及地表水均十分充足,这对于桩基的设定也会造成极大地影响,同时也会增加施工事故的发生几率。所以,需要对承压水实行更加严谨地控制与处理。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解决:其一是利用设备抽取部分的水源,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达到桩基设定的效果,但是成本较高,并且十分耗时耗力,水源控制效果也不是十分明显。其二是,引流处理法,将软土地区的承压水依据特定的方向,引入对应的区域,这样可以增加桩基基坑的深度,扩大对应桩基的设定范围,增加桩基设定的指令和效率,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2实例分析

本案例主要对软土地区的高层建筑场地桩基施工技术应用效果的验证与分析,选取A地区为本次分析的主要对象,通过对其桩基的施工现状以及程序作出分析,以此来得出最终的分析结果,并进行探讨。

2.1A地区高层建筑桩基施工现状分析

A地区是较为典型的一处软土地区,且此地区的高层建筑数量也相对较多,具有较大的实际分析价值。某大厦在A地区的高新科技区,总建筑面积约为27万m2,建筑高度约为602m,高层建筑的设计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地上,共设计为127层,每一层均为独立的单元,且互为依托;另一部分则是地下部分,建设三层,主要包括地下餐厅、停车场以及地下储存室等,所以,在建筑场地桩基施工过程中,依据实际的建设要求,将桩基向下深埋大约35m,以确保高层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升未来的实际应用质量。另外,大楼呈塔形结构,楼层平面按正方形的设计,桩基整体结构设计为三重重叠结构体系,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其内部钢筋混凝土以及核心筒的强压支撑,稳定桩基的内部框架。但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却存在较多的细节问题,影响着最终桩基施工的效果。其一是巨型支撑和腰析架的外框架不协调,主要由于桩基位置倾斜所导致的,高层建筑的建设初期,会对桩基进行的定位,这个位置需要精准且不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但是出现这一复杂的结构,对于桩基的构建形成一定难度的。除此之外,在软土地区,桩基沉降是常见问题,自重荷载通常约为7000kN,使得沉降的空间大幅增加。

2.2A地区桩基施工实例分析

本文通过具体案例,在明确相关的桩基施工参数以及指标之后,进行桩基设计持力层标准的设定,具体如表2所示:根据表2中的数据信息,最终可以完成对A地区持力层标准的设定。此时高层建筑场地的桩基基本为单桩,且互相之间具有一定的承压关系,完成灌注以及钻孔之后,在上述所搭建的环境之下,进行桩基承载力的计算,具体如公式2所示:(2)公式(2)中:G表示桩基承载力,χ表示实际的承载范围,A表示多层级的持力层距离。通过上述计算,最终可以得出实际的桩基承载力。依据承载力来估算桩基在A地区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具体如表3所示。根据表3中的数据信息,可以得出实际的测试分析结果,具体如下:在不同的建筑物中,桩径相同,最终得出的单桩极限承载力均在5000kN以上,表明桩基的承压能力相对较强,并且高层建筑物下沉的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且误差较小,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3结语

不同于其它地貌地区,软土地区的高层建筑的施工存在较大的风险性,同时相关桩基的施工也较为困难,极易出现大型的关联事故,所以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应对相关桩基处理技术进行完善与优化,并结合软土地区的实际地形以及地貌环境,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桩基施工方案。同时,为了提升桩基整体的适应性,还可以在施工的过程中稳定持力层以及承压截面,高效地处理复杂地质条件下存在的问题,确保施工的安全性,进而保证工程实施的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卫东,徐中华,吴江斌,等.基坑与桩基工程技术新进展[J].江苏建筑,2021(3):1-10.

[2]彭柏兴,贾永生,王会云,等.深厚填土下复杂岩溶场地大直径桩桩基勘察与施工措施[J].建筑结构,2021,51(S1):2315-2319.

[3]王卫东,吴江斌.超高层建筑桩基础的设计与工程实践[J].建筑结构,2021,51(17):59-66.

[4]喻敏波.不同桩型在高层建筑同一结构单元桩基施工的应用[J].广东建材,2021,37(10):65-66,20.

[5]俞弘,林绍良.岩溶地区高层建筑的桩基设计与施工[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20,18(3):223-227.

[6]张展忠.桩端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桩基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4):21-22.

篇7

我国从改革开放至今,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期间,我国的建筑业不但发展迅速,而且在施工总承包管理这方面,也取得了大量的经验。在这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其总承包管理水平和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提升。特别是中建总公司和上海建工等一些大型建筑企业,更是在我国该行业中充当领头羊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该行业的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资料显示,像中建总公司这种一级公司的总承包总额占到了建筑业总承包总额的44%,具有主导作用。

二、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建筑业的施工总承包管理主要是由项目总承包部负责的,而项目总承包部则是总承包部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企业的总承包管理负主要责任。并且其下属部门在进行项目承包时,都必须要与项目总承包部签订相关的分包合同。在合同中,都必须强调下属部门在进行承包管理时,要服从项目总承包部的统一指挥和管理监督。并且项目总承包部在进行施工过程中总承包的管理时,还要完成承包部对其下达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工程,例如该工程的政治性较强或者有以集团企业的子公司直接参与投标的这类工程,项目总承包部就不必承担该工程的成本盈亏指标,只需要负责对业主承诺的合同义务即可,同时还可以向相关的业主收取一定的费用。

国内外的总承包管理模式主要有八种,分别是施工合作体模式、项目总承包模式、施工联合体模式、施工总承包模式、平行承发包模式、NC模式、CM模式和BOT/PFI模式这八种。我国与国外的一些企业相比,采用总承包管理的方法相对较晚,而且因为投资体制的不同,在这方面也受到了一定的制约。这些因素就导致了我国实施工程总承包的建筑市场还未能完全形成。虽然发展较快,也已经初具规模,但任然以业主自己成立的基建班子为主,让施工和设计无法整体的进行。因此,这种现象就导致了我国的建筑工程很少采用施工联合体这种模式,基本都只采用了施工总承包管理。但根据目前国内外的形式和相关专家对今后发展方向的预见可知,项目总承包模式将是今后建筑业施工管理的主体模式,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该模式具有设计、施工一体化这个强大的优势。

三、我国建筑企业总承包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知识面单一

土建筑工程与其它的工程相比,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相对较多。我国目前虽然有不少的专业人才,但都基本只精通一门技术。对于一些即掌握了新技术又懂英语的管理型复合型人才,还是相当的奇缺的。并且在绝大多数的工程总承包管理实践中,土建这部分所占的份额一般都不超过四分之一,又因为在融资合作和外贸这方面的人才又大量不足,最终导致该方面的项目无法继续发展。

(二)建筑施工企业组织结构布局不合理

在改革初期,我国建筑业的经验等都大量不足,为了避免在前进的道路上走歧路,我国当初大量的借鉴了前苏联产业组织结构的经验。在过去,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目前因为受到我国相关计划体制的影响,导致如今形成了一种企业分割、部门分割和地区分割的三重分割局面,让相互间的协作很难完成,导致建筑业的经济规模很难扩大。

(三)非市场因素干预多,没有形成二级分包市场

在国际市场上,基本所有的大承包商都是不具有自己的施工队伍的,他们所采用的方法都是在进行总承包之后,然后分包给专业分包商。但这种承包方法在我国则行不通,因为我国有相关的法律明确规定,相关企业在取得总承包任务之后,其结构工程这一项任务必须要独立完成,不能分包给专业分包商。这项规定就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大型建筑企业规模的扩大,使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削弱。

四、加强建筑施工企业总承包管理的方法及改进措施

(一)我国目前建筑企业组织结构和总承包企业的数量相对较多,同行间的内部竞争较激烈。对于这种现象,我认为相关政府要适当的减少具有总承包资质的企业数量,要多组建大型的建筑施工企业集团,这样既可以防止同种规模企业的过度竞争,还可以提高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为了加快我国建筑企业向企业集团的形势发展,我认为国家可以给予相关大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尽快形成大而强的企业集团,可以与国际承包商相抗衡,并且还能加快向国际市场进军的步伐。

(二)完善总承包管理的机制,明确责任。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承包初期签订的合同对分包单位实行统一指挥、协调、计划、管理和监督。在做好这点的同时,我们还要重点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协调工作:第一是要注意社会周边环境的协调。在项目进行的前期,相关的企业部门一定要处理好规划和拆迁等工作。第二是设计协调。施工图在进行到深化设计的阶段时,一定要安排专业的设计团队进行专业的系统设计,要注意与总体设计方案相协调。第三是设备采购的协调。主要是相关的部门或工作人员要注意完成一些进口设备的外贸、报关、开箱和索赔等工作。最后就是要与其它部门相协调。例如保险等工作,而且在进行成品的报价时,一定要进行多币种报价等措施,防止贪污等问题发生。

(三)要严格的控制好质量和总工期。根据我国相关文件的管理程序要求可知,建筑企业在进行总承包的管理时,要建立相应的各级责任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并且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时刻按相关的标准要求进行,严格的审批各分包单位的技术方案、质量设计方案、和重点设备材料供应方案等,还要重点的安排好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总工期。

五、总结

该文章对我国的总承包方式提出了一些不足和改进措施,让相关的项目总承包部有了新的挑战。上述的一些问题如果能在近几年得到改善,我国的建筑业管理体制和施工总承包管理质量一定会发生质的飞跃,并一定会加快我国建筑业向国际市场的进程。这个任务的完成,目前还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各级政府的责任重大。在以后的建筑施工总承包管理上,新的问题还会不断的出现,但只要我们不断的进行调整、提高和完善,最终一定可以让中国的建筑业走向巅峰。

参考文献:

[1]赵永忠 刘龙伟;浅析EPC总承包工程现场管理[J];才智;2011年24期.

篇8

Key words: building construction; intelligent management;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中国分类号:TU18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5-2104(2012)03-0001-02

引言

建筑施工的智能化管理实际上就是指以建筑工程为依托,利用计算机技术等现代技术实现对建筑施工的智能化管理。具体而言就是,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利用计算机来实现系统、管理、结构和服务之间的优化组合,并通过建筑、暖通、结构、变配电、照明、空调、电梯、给排水、电视监控、综合布线、楼宇自控等多个系统来形成整体上的有机整体,从而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利、高效的建筑环境。

在现代西方发达国家,建筑施工的智能化管理很早就有研究。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出现智能建筑后,西方发达国家就开始了研究建筑智能管理孜孜不倦的追求。根据欧洲智能建筑集团(EIBG)的分析报告,国外对智能建筑的系统发展大致划分成三个阶段〔1〕:1985年以前为专用单一功能系统技术发展阶段;1986年—1995年为多个功能系统技术向多系统集成技术发展阶段 1996年以后为多系统集成技术向控制网络与信息网络应用系统集成相结合的技术发展阶段。

我国对建筑施工的智能化管理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经出现,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智能化建筑发展的越来越快。在我国东部起步较早、经济发达的城市,很多住宅小区无论从设计还是施工都体现出智能化建设,这不仅为住户提供了先进的管理手段和便捷的通信娱乐工具,而且保障了居民安全的居住环境。但由于智能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所涉及到的部门和学科众多,因此在建筑施工的智能化管理以外,还需要许多相关的管理和设计给予一定的支撑。我国在建筑施工的智能化管理在相关的管理和设计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制约了我国建筑施工智能化管理的发展。

二、建筑施工智能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智能化管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建筑施工的智能化管理现状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智能化管理人才缺乏

21世纪人才是第一资源。建筑智能化行业的迅速发展,人才培养和供需链条的断层已是一个公认的问题。我国在建筑施工智能化管理方面的技术人才很缺乏,尤其是高级人才奇缺。这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一是智能建筑本身发展时间不长,国外20多年,国内也才10几年;二是由于智能建筑是新兴的多学科交叉领域,高等学校原有的相关专业都无法全面覆盖;三是随着IT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也很快。

(二)计划和智能化设计相脱离

在实际的建筑智能化管理的过程中,业主和开发商往往对智能化施工的计划都做的比较全面,同时目标也比较明确,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这种在计划中的高标准和严要求到了实际阶段就开始出现偏差,具体表现在建筑智能化系统没有根据实际投入或者是住户的需求适时进行调整,而是总是钟情于先进设备,最后建筑施工智能化管理根本达不到计划中预想的效果。此外,由于计算机技术和智能化化管理的提高,技术在智能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中严格保密,因此在实际施工中运用也较为困难。

(三)对软件开发的重视程度不够

建筑施工的智能化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需要依靠管理和技术上的支持,同时由于智能化的自身发展特点,还要重视对多学科应用软件的开发,通过技术人员对软件开发以及后期管理来最终实现人与机器智能之间的完美结合。但是目前我国的智能化系统施工中,往往只是重视硬件上的建设,对于软件的开发和利用存在过于轻视的问题。

三、建筑施工智能化管理的建议

建筑施工的智能化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并不是一个部门、一个方面就能做好管理工作,更不能各部门、各行业、各环节“各自为战”,因此需要多个行业、多个部门协调发展。为了提高建筑施工智能化管理水平,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在建筑施工智能化管理过程中,最亟需的还是人才的管理。智能化管理人才缺乏的问题主要从两个方面解决:一是把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起点,义务教育阶段普及建筑智能化管理知识,大学阶段增设相关专业;二是把工作单位作为人才成熟的沃土。要想“学有所成”必须“学以致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具备智能化管理知识的人才要把学到的知识真正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通过在工作单位实实在在的锻炼不断加以完善、总结,提高智能化管理的素质和水平。

(二)提升优化设计水平

为有效解决建筑施工计划和智能化设计相脱离的问题,第一要制定正确的智能化管理工作流程,严格规定工作的次序和各步骤的内容,进行详细的设计和评审;第二要设计好建筑智能化管理工作各阶段的任务和目标,定义清楚施工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在系统规划设计阶段,要根据施工方和用户的需求书做出系统规划书;第三要引入第三方信息系统工程监理〔2〕,主要是对其中的建筑弱电系统规划、设计、调试以及弱电管道、线槽预留预埋施工过程进行监理,很好地弥补土建监理单位在专业技术、监理方式和管理经验上的不足。

(三)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为了解决我国建筑施工的智能化管理过程中,建筑技术发展政策与单位体制改革不协调、技术政策激励机制不健全的问题,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一是要出台技术发展政策,指导、规范建筑行业尤其是施工过程中的智能化管理;二是要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加强资质动态管理〔3〕,对从事智能建筑方面的设计单位、监理公司等进行资质认定、明确规定相应等级应达到的各项标准和允许从事的工程范围类别,杜绝无资质等级者从事此类业务,并对具备资质等级的单位加强监督动态管理,严格实行市场准入制度。

(四)加强行业自身建设

除了政府的宏观调控外,建筑行业自身也要加强智能化管理的水平,主要是统一规范行业术语,明确其内涵与外延,最终建立全国统一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和施工标准、规程、规范等,做到有章可循。

随着计算机技术等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智能化管理已成为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实际管理中的优劣不但可以影响到建筑智能化行业能否实现健康有序的发展,同时也会对业者的切身利益以及建筑企业的经营效益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只要找准了建筑施工过程中智能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在获取准确信息的基础上,多个部门从多个方面综合协调发展,为完成工程提供有利条件,我们期待建筑施工的智能化拥有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篇9

随着国家对人权的重视,不断出台各项政策和规范来强化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形势稳步好转,同时我也深刻感受到企业在安全文化、人才培养、安全标准化、事故控制等方面取得的长足进步。然而,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面临的安全形势依然严峻,距离我们的最终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目前安全生产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建筑工人安全素质差,人员流动性大,安全教育流于形式。我们国家的建筑工人离发达国家的职业化建筑工人差距甚大,尤其在安全素养方面。首先来看安全事故的规律:

安全事故的时间规律性安全事故的发生随建筑业的季节性变化而变化。每年开春,各建筑工地刚进入施工期,工人刚过完春节,思想尚未进入施工状态,因此该时段为高发期。夏秋两季是建筑施工旺季,企业在生产任务紧、抢工期的情况下,相应的安全措施跟不上。另外,夏秋两季又是农忙季节,建筑工人如为当地临时工,这部分工人白天搞建筑,晚上回家还要种田、收粮,甚至白天在工地干活,心里还想着家里的农活。一心二用,加之体力不支,也是发生伤亡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

安全事故人员的规律性从事故者年龄上分析,发生事故最多的年龄段为20 岁左右的年轻人,由于该年龄段工人或是刚走出校门的学生或是刚从乡村来的农民。这部分人年纪较轻,精力旺盛,但是施工经验少,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更缺乏理论知识,对现场违章操作、指挥不能及时辨认,只是盲目的劳动,缺乏预防安全事故的意识,因此成为事故的多发年龄段。

安全事故的环境规律性建筑工程安全事故与施工环境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在一个工程主体施工阶段,由于施工人员密集、劳动强度大往往加强管理,而到了装修、安装阶段,由于施工分散,不容易集中管理,且该时段内各种机械使用密集,各工种人员施工混杂,水平、垂直交叉施工现象较多,因此该工段事故的发生率最高。

在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面,目前的监督管理模式是法人负责,职能部门监督,存在着部门职能交叉,安全与生产两条线现象。突出地表现为,安全管理部门进行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工程管理部门负责施工工期及施工质量的管理,造成安全管理部门和工程管理部门“打架”,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安全管理部门认为安全条件不具备,不能施工,工程管理部门认为工期紧、任务重,要完成施工任务其他部门必须开绿灯放行,尤其是一些形象工程、献礼工程更是如此。我们能否凌驾于所在项目之上顶住各方压力守住红线呢,当没有发生任何问题完成了施工项目,那么安全管理部门在这件事情上起的就是“绊脚石”的作用;而当发生了安全问题,则安全管理部门又成为了安全责任的承担者,出了事故能说安全管理部门没责任?

结论:

安全应该是施工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所有管理者都是安全管理的直接责任人。我们已经出台了相对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但是在落实过程中存在安监系统单线强化,其他部门安全责任无有效监管的问题,导致许多安监人员成为“架子工工长”“文明施工工长”,自己给自己下整改单,工作当中往往疲于奔命,无法有效行使监管权利。因此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有效落实,将是提高项目安全及文明施工管理水平的关键,对非安监人员的安全培训、责任监管、考核方式值得我们深入

思考。

参考文献:

篇10

对于我国施工企业来讲,需要对民用建筑施工进行严格的管理,从而能够对我国施工建筑质量起到良好的保证。但是,随着我国民用建筑施工规模的不断扩展,其管理难度也在不断地提升,从而影响了我国民用建筑施工管理的发展。因此,本文探讨了目前我国民用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民用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质量问题

对于我国的建筑施工来讲,质量问题是非常严重的问题。但是在民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着非常严重的质量问题,从而对民用建筑施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民用建筑施工在进行施工过程中,没有对质量问题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督,造成了民用建筑施工最终的质量不符合相关的规定,使得民用建筑施工无法通过最终的质量审核;第二,政府相关的监督部门没有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对于民用建筑施工的质量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从而导致最终民用建筑施工无法符合质量要求。

(二)成本控制问题

对于民用建筑施工来讲,其成本控制内容也是民用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然而,在目前民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成本控制方面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通过本文的分析和论述可知,民用建筑施工管理的成本控制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投标环节中的问题,一种是为了中标从而将报价压的非常低,甚至低于民用建筑施工的成本,最后使得民用建筑施工成本远远超出预算;第二,项目评估方面的问题,在对民用建筑施工项目开始施工之前,需要对项目进行一定的评估,在项目评估过程中,容易出现评估依据不足、评估思路错误、评估方式不正确等多种问题;第三,施工过程中的问题,施工环节是民用建筑中历时最长的环节,也是比较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目前民用建筑施工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施工工期规划的不够合理,在很多民用建筑施工中为了尽快地完成工程,设置的施工环节工期非常紧凑,如果遇到什么困难,很容易造成工期的延长;另外,成本控制和管理意识也非常薄弱,在采购过程中,很容易使得工程成本超过预期。

(三)安全问题

民用建筑施工对于安全性的要求非常高,但是目前民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在安全方面还存在多种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施工企业与具体的施工环节相脱节,对于目前民用建筑施工企业来讲,由于成本问题和竞争问题,往往无法直接对施工环节进行管理和控制,往往采用转包等方式,将民用建筑施工项目转包给其他建筑企业,从而使得施工企业无法对具体的施工环节进行管理;第二,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虽然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施工中的重要问题,但是在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安全意识比较薄弱的问题,从而在进行施工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相应的安全问题;第三,安全生产体系不够完善,没有存在相应的安全施工规章制度,无法对施工人员的行为进行有效地约束;第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很多民用建筑施工企业为了更好地控制成本,采用技术含量较低的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从而成为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二、加强民用建筑施工管理的相关策略

根据以上的分析和论述可知,目前我国民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对我国民用建筑施工管理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民用建筑施工管理的相关策略,通过本文的分析和研究,具体可以参考以下几点策略:

(一)加强民用建筑施工的质量保证

对于我国民用建筑施工管理来讲,良好的质量是民用建筑能够使用的前提。因此,为了更好地加强民用建筑施工管理,需要在施工质量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政府部门需要成立专门的施工监督机构,从而对民用建筑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确保建筑施工的质量;第二,民用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完善内部的质量控制体系,从而能够对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进行更好地管理和控制,确保企业员工对质量问题的重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始终牢记质量相关的规章制度;第三,充分发挥监理单位的重要作用,监理单位需要严格按照规定,认真履行自身的职责,对民用建筑施工项目进行严格的审查、抽查和复查工作,确保民用建筑施工的质量。

(二)加强对民用建筑施工的成本管理工作

成本的管理和控制是民用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而目前我国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成本控制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民用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完善,必须要加强对民用建筑施工的成本管理工作,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完善民用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评估,对民用建筑施工的成本进行严格的审查和预算,从而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成本的预算,不能为了投标一味地压低价格,为成本控制造成严重的困境;第二,实时地对民用建筑施工的成本进行调整,在对民用建筑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很可能会遇到多种突况,因此原本的成本预算计划可能需要进行一定的修正,所以应该及时地对民用建筑施工成本进行调整,从而能够更好地对民用建筑施工进行管理;第三,对民用建筑施工的成本花费进行记录,对于一些采购的成本进行严格地审核,防止采购过程中出现中饱私囊的情况;同时,对于相关的报销应该给予严格的审核,避免过度报销的情况出现。

(三)狠抓民用建筑施工的安全生产问题

安全问题和民用建筑施工质量问题一直是民用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问题,所以为了更好地对民用建筑施工进行管理,需要狠抓民用建筑施工的安全生产问题,为此需要做的以下几点:第一,建立相关的安全生产体系,使得相关的安全生产部门对于民用建筑施工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从而确保施工环节的安全,防止出现严重的安全问题;第二,民用建筑施工的管理人员需要对安全问题进行监督和审核,当发现安全生产问题时,应该及时地进行汇报,及时地解决施工生产中的安全问题,从而更好地对民用建筑施工进行安全管理;第三,加强民用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使得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具有较高的安全技术保障;同时,需要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注意安全问题,避免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小结:

为了更好地对我国建筑进行质量管理,需要对民用建筑施工进行严格的管理,才能够更好地确保施工环境的安全。因此,本文通过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分析了目前我国民用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相信,随着我国民用建筑施工管理的不断完善,能够更好地提高民用建筑施工质量,为我国建筑施工质量提供良好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张建国,张志刚.论述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技术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23):76-76.

篇11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5-247-01

农村施工队伍是指主要在农村地区实施工程建筑并由农村人员自己组织施工的团体。对于我国而言,农村施工队伍是一个新兴行业,它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对农村经济的提高和发展发挥重大作用。但是,现阶段农村施工队伍已凸显出许多缺点和不足,致使科学的管理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应及时发现处于过渡时期农村施工队伍中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关的解决措施。

一、我国农村施工队伍的管理现状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当今许多地方兴起了由农民自组的施工队伍。这些施工队伍本着“少赚自己兄弟钱”的原则,很受当地村民们的欢迎,几乎包揽了附近村里的民用住房建筑整体施工,使施工人员得到了可观的报酬和利润。但是,由于农村的施工队伍是一个出现时间尚短的行业,且我国相关领域对此关注较少,导致大批量的队伍不能得到国家有效的扶植和培训,从而使这些简要的施工队伍表现出施工管理经验不足、无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等问题。

二、农村建筑工程队存在的问题

农村施工队伍是一个新兴的组织,在不断开拓创新的过程中,合理的培训和科学的管理无疑会给农村的施工队伍带来先进的技术,使施工队伍素质大幅度提高,从而调动施工人员工作积极性,为队伍带来更大的凝聚力,使生活在广大农民充分感受到党的方针路线的正确性,体会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同时,这也能间接地提高农村居民的素质,宣传法律法规,促使施工人员进步。正因如此,发现该组织中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1.管理施工人员缺乏专业知识,技能低,管理不足。农村施工队主要施工人员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毕业后的农民子女,人员水平较低。主要施工者不具备基本的操作技能,不懂得施工过程的标准和相关的规范,全凭经验管理,使得工程在施工中出现了许多不符合要求的结构。而且在农房建筑工地上,不戴安全帽、不挂警示牌、赤膊上阵、酒后作业、乱接电线等违章现象比比皆是,增大了工程中的风险性。一个工程的好坏不仅代表着建筑的优劣,更维系着居民的生命安危。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和安全意识需要深入人心。

2.农村人员法律观念差。一些农村建筑施工队伍法制观念相当淡薄,在建房过程中,往往不按规定与农民签订正规的施工合同,而是与农民私订“口头协议”。因此,必须加强《安全生产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使广大群众知法、懂法、用法,树立事故防范意识,引导群众依法维权。

在农村民用住房的施工审批等程序中许多施工负责人也都是托人办理,而不是走正规的流程,这就使得工程中不会进行规范化的施工,导致出现了许多不合理的成分。为了减少开支,一些施工管理人员采用“差不多就行”的字眼,这就酿成了许多不安全隐患,使得工程容易发生事故。而少数施工管理人员也利用了农民不懂法或懂法少这一特点,任意修改施工配料。

3.施工队伍家族化情况严重。一些施工队伍组织者为了使自己的家里人也能在施工中得到相应的福利,利用自身职务之便,把家人及亲戚也安排进了工程队伍中。这种形式不仅影响了施工组织的形象和声誉,使得施工队伍内裙带关系明显,有碍于组织的进步和发展,更使得队伍中缺少技术力量。

4.施工管理受传统观念影响较大。现阶段的农村施工队伍主要靠传统观念,即人际关系来维持生意的连续,但是这种方式不是一个长远的生存方式。应促使农村施工队伍的管理人员认识到这一点,努力提高自己的诚信度,提高工程质量,打出自己的品牌,才是长久之计。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

1.政府要加大财力投入,加强施工组织培训。培训是农村施工队中最紧缺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但同时培训也需要一笔经济来源。为加强鼓励施工队伍人员素质水平,政府应主动出资,同步加强知识技能水平方面知识和法律意识;并通过相关职能部门,把施工高技能人员从城市分批轮换地引向农村,为农民施工队友开班讲学,边学边用。从使农村施工队伍人员能够学到专业的知识技能,在工作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2.签署工作协议。在施工前,投资者与施工队伍负责人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签署协议,以保证施工过程的整体规范性和合法性,也为管理者及验收者提供相关的法律依据。

3.施工队伍管理制度化。从现在科学的管理角度来看,管理是一个有章可循的过程,也因为施工过程管理对整个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制度化的管理更加有利于施工工程加快速度,有所进步,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汪发元,刘在洲,樊帆.农村人力资源现状与开发途径探讨――对湖北省农村人力资源状况的调查分析[J].2006(6):105-106

2.祝洪校.对农村建筑施工队安全生产的思考.[EB/OL]

省略/gb/content/2005-09/01/content_513251.htm,2005.9.

3.金英杰.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6):81-83

4.孙源江,刘晓红.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新农村建设―――基于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5):100-102

5.王勇.农村建房安全问题的三个特点、四个原因、五个对策[EB/OL],jsfy.省略/cps/site/jsfy/index_content_a200705212

4580.htm,2007.5.

6.国外农村公路的建设与管理.[EB/OL].hebzjz.省略/public/output.aspid=849,2003.5

7.洪新华,朱建新.刘伯熹.规范农村建筑市场的秘诀.【J】城乡建设,2003(10):38

篇12

虽然近年来水利工程的施工理论水平和施工技术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威胁着整个水利工程质量安全以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还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要保证确保水利工程项目的顺利发展,就要求相关水利工作人员能够做好水利工程施工过程细节和基础工作,注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以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加强工程施工质量,完成高质量的工程项目,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资源、经济和生态功能,最终为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1、水利工程施工的特点

首先,水利工程施工具有特殊性,这也是由水利工程的特殊性决定的。水利工程必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承压性、耐久性和抗腐蚀性,才能够保证水利工程项目的蓄水、挡水和泄洪功能得到很好地发挥。

其次,水利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这也是由于水利工程往往处于复杂的地质条件区域的原因,一般都是沿江、沿海、沿山,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的复杂性,给工程项目的施工带来很大的难度。

最后,水利工程施工还具有季节性,要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一般水利工程施工都要选在枯水期,要想保证水利工程的进度,就一定要严格控制好工期,合理利用枯水期这个施工黄金季节,另外一方面,水利工程项目的很多操作和工艺都会受到温度的影响,这样也就提升了工程项目对季节的要求。

2、影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因素

对于水利工程施工项目施工技术的当前状况,造成其现状的原因有很多,下面从各个主要方面进行论述。

2.1施工人员的素质

尽管当前是机械化的时代,而人仍然是根本因素,所以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技术中,人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并且水利工程项目是一项很复杂的工程项目,要完成高水平工程,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并且在施工的整个过程中,都要注重提高工作人员的理论技术水平和实际操作施工能力。只有保证了具有高技术水平的团队,才能保证水利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2.2施工原材料

在水利建筑工程项目中,其中水泥、沙子、石子和钢筋是最常见原料,同时也是影响水利工程质量的最常见因素,其质量的好坏对水利工程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保证了水利工程原材料的质量,才能保证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的施工效果。

2.3机械设备

在这个机械化的时代,在水利工程中机械设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首先应该考虑到实际工程项目中的施工强度和相关技术要求,多方面综合比较考虑,选择符合实际应用的设备。此外,还要严格规范机械设备的相关操作规范和制度,是人与机械得到良好的配合,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

2.4施工技术方案

施工技术方案是水利工程项目中核心的软件部分,其内容包括施工要领、工艺、作业顺序和操作流程等。施工技术方案的确定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它需要综合考虑组织、管理、经济等多项因素,并结合水利工程项目的专有特点进行最优方案的确定。

3、改进措施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相关技术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一定要注重水利工程施工的技术控制工作,建立完整、可行的管理制度,不断强化管理能力。当前,水利工程建筑业存在着巨大的竞争,并且越来越关注工程的质量。施工单位要保证工程质量,就不能够为了企业利益,单方面的只注重施工速度。

3.1注重前水利工程基础施工

水利工程建筑物中,地基对建筑物有着很重大的影响,因此首先就要注重地基的建设。对于破坏建筑物的稳定性的问题,要找出解决办法,予以探讨尤其是对弱夹层地基的问题进行要进行着重解决。这其中包括对强透水层的防渗处理、可液化土层处理、软弱夹层基础处理、处理淤泥质软土、处理深覆盖层等,其中方法如下:强透水层的防渗处理可以采用开挖清除透水层的砾石、卵、砂,填充混凝土、粘土等方法,设立反滤层,增加渗径,对排水进行减压;可液化土层处理方法可进行以下几种方法:分层振动压实或者振冲挤密、清除掉可液化土层、周围用混凝土封闭等,防止滑移失稳、地基下沉;软弱夹层基础处理方法有换土法、排水固结法、旋喷法、强夯法和加筋法;淤泥质软土处理方法包括砂井排水、抛石挤淤、镇压层法、预留沉陷量等;深覆盖层处理则可以采用扩大基础、压实土体表层碾夯实和坝前铺盖防渗等措施。这样可以保证浅基础工程无需放坡及可展开作业,但需要考虑挖方尺寸,确保水利工程项目的所有荷载是地基能够承受得住的。

3.2注重材料质量的技术控制

水利工程项目的建筑施工对各种材料的质量和产品性能有很大的要求,因为他们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在施工前的材料选购上,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加强重视程度,把好产品关。尤其是质量检查人员,一定要做好各项检查工作,而且还要具有很高的思想觉悟性,保证工作认真负责,能够坚持做好抽检工作和普检良好结合的工作原则。

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坚决不允许投入使用,若是合格再允许进入到工程项目中。要保证水利工程施工使用的原材料完全符合要求,具有生产厂家检验的质量证明文件和品质试验报告等书面说明,另外,在原料进入使用时,应对其品种、级别等性能指标进行复检。只有保证材料的质量,才能够保证整个工程项目质量的合格,才能保证施工企业的长期良好发展。

3.3建立并完善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控制体系

要想做好水利工程的技术质量控制工作,就要建立并完善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控制体系,因为水利工程施工是受诸多相互联系并且相互制约的因素影响的,而不是一道单一工序。要想保证整个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就要将每个阶段性工作做好。将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划分为若干个小的项目环节,在分项目在没有技术验收前,不可进行下一阶段的施工。

首先是要注重开工前的准备工作,比如要对施工企业提交的技术资料以及相关管理制度等做出严密的审核,做到事先技术控制;注重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控制,保证工程的质量;对施工结束后的技术控制则包括对工程资料的收集、信息的监测以及反馈的信息的记录,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验收。

其次要加强技术复核力度。对于工程的核心工作,要不断的加强审核力度,尽最大可能避免出现重大失误。如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特别是要注意像是钢筋以及模板等要进行严格的复核工作。要确保控制好主体的强度等问题,以此来保证工程质量。施工中如果没有做好相应的复核工作,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施工的质量水平等问题。而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单位的效益问题。

最后要强化技术的监管工作。做好了检查工作,才能保证及时的反馈问题,并使问题得到尽快解决,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并且在检查过程中要做好详细的工作记录,真实有效的反映水利工程项目的完成情况,以保证之后方便查阅。

参考文献

篇13

工程主要是我国南方某市站前大道bt项目,道路的长度达到了3.472km,道路宽度为60~67m之间,在主路机动车道当中使用水泥、碎石加沥青以及级配碎石垫层进行铺装。

2该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现场施工管理组织体系问题

工程现场管理的过程中,其特点为管理项目比较多,而且管理人数非常多,管理范围比较广,具有很多的影响因素,因此管理的过程需要,注重项目管理的细化,为了确保施工过程能够快速进行,一定要详细制定相关的管理方案,结合工程所在地的相关情况,尽量避免附近的群众被施工所影响,首先需要对施工体系进行构建,加强精细化的施工管理组织工作,然而当前工程施工的时候管理并没有形成体系,容易产生一些交叉作业过程中的混乱局面以及一些管理漏洞。

2.2施工人员专业素质差

现场施工过程中多为基层人员,他们没有对施工现场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没有强烈的质量意识,也没有比较专业的技术,甚至没有很强的安全防护意识,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比较差,与此同时,很多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都是外来人员,流动性较大,对施工质量的控制是非常不利的。

2.3监督管理问题

施工质量还受到施工监理单位的影响,如果施工监理单位监督严格,能够让施工单位质量把控的力度加大,然而当前很多情况下出现监管不到位等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是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得过且过,共同协商,也有可能是监理单位没有正确了解监理的过程,只是做好表面功夫或者监理人员数量不够,无法对施工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照顾,种种原因都会造成施工质量产生问题,监理单位在施工的时候没有将他们的职能充分发挥出来,一方面在于监管体系的影响,也有自身专业素质不强等因素的影响,监理单位不专业会让施工工程施工过程控制能力明显降低。

3该市政工程施工技术优化策略探讨

3.1施工管理组织体系的优化

在开展施工工作之前,需要对市政施工人员的素质进行关注,加强招聘工作,招聘优秀的施工管理人员,进行施工技术管理团队的建设,保证施工组织的严密性,确保科学合理高效的施工组织工作,另外需要对各岗位责任进行严格划分,加强技术培训交底工作,对职责进行明确,做到赏罚分明,只有完成考核才能够上岗工作,对各施工管理制度进行严格执行,如果相关材料人员没有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只是,装装样子进行验收,对于熟人送进来的材料没有仔细的审查,就可能产生某些建筑材料以次充好的问题,造成一些施工问题和安全事故,在施工之前,首先需要对施工技术人员进行确认,以认真的态度和专业的知识来加强市政施工工作,比如说加强原材料的采购工作,需要依照多元渠道采购,获取最优材料的基本原则,在施工之前,需要积极制定施工计划和方案和图纸,需要专业的人员对其进行审核才能进行施工,通过各种措施确保施工之前的施工管理最优化。

3.2加强监管力度

在施工的过程中产生质量问题,有可能是监理单位监督不严而导致的,也有可能是由于监管单位的职权无法实施或者出现一些自身问题而造成的监管不力,可能会造成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督,尤其是在施工安全方面,一定要加强施工设备和施工进度的管理,所以说在市政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涵盖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方面,对从具体事物到具体人员、从设备的材料都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对于发现的质量问题,一定要严格进行处理,并且及时处理,将监理的职能充分发挥出来,保证整个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3.3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

在市政施工的过程中,仍是占有主导地位的,施工人员的熟练度对市政施工质量的好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一定要进行施工技能培训工作,加强施工技能组织培训,建立施工交流平台,让施工工作更好的进行。

3.4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在施工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施工的方方面面,甲方需要深入到施工现场对施工方提出相应的质量要求,让施工质量进一步得到加强,与此同时,在施工现场一定要将施工图纸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不可以自由发挥,一定要依照施工图纸进行操作,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重视每一个施工细节和施工规范,在施工现场需要普及安全知识,保证基层人员都能够注意安全要素,避免产生安全事故,在施工现场一定要避免出现无谓的浪费,强调施工文明,积极提倡节俭施工,在施工现场一定要有专门的施工人员负责进行主导,知道在施工的过程中防止事故的产生,单位管理人员一定要对每一个施工细节进行了解和熟悉,保证施工管理的合理性、有效性和规范性。在施工中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情况,相关管理人员一定要随机应变,对施工现场出现的不可控性变化进行了解,随时对施工现场的动态情况进行掌握,只有如此,才能科学合理的提出相应的办法,在管理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对现场的每一个细节进行把握,管理人员一定要了解现场的情况,及时将问题发现并处理。

4结束语

我国市政工程发展的速度很快,所以一定要加强全局施工管理,不单单能够保证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还可以对施工质量进行保障,所以企业要想让自己的综合竞争能力提高,一定要采取相关措施,保证施工质量,但因为工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所以还需要与实际情况进行结合,有针对性的加强管理。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