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质量工程管理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2.1目标配合比。根据图纸设计及规范要求,经试验确定目标配合比。
1.2.2生产配合比。按目标配合比及所选用的材料进行试拌,以二次筛分后进入沥青拌和楼各热料仓的材料取样进行筛分,重新合成材料配比以达到较优曲线,以此确定各热料仓的材料比例,干拌和成料后进行筛分验证,同时反复调整冷料仓进料比例,以达到供料均衡,由此确定生产配合比。
取目标配合比设计最佳油石比及最佳油石比±0.3%三个油石比进行试拌,再以各种试拌沥青混合料作马歇尔试验,绘制密度、稳定度、流值、孔隙率、饱和度等同沥青用量关系图,综合选定满足规范各项指标要求的生产用油石比。
按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铺筑试验段,并用拌和的沥青混合料进行马歇尔试验及路上钻取的芯样试验,由此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
1.2.3施工准备。对基层进行验收,复测其高程及其他各项参数,对不满足设计要求的及时向业主和监理汇报。对各种施工机具进行全面检修,应经调试并使其处于良好的性能状态。应配备有足够的机械,施工能力需配套,重要机械宜有备用设备。
1.2.4施工放样。各结构层的纵断面高程(厚度)采用悬挂钢丝基线来控制,横坡由摊铺机的熨平板控制。每间隔5m设一基准线立柱,按高程悬挂钢丝。为保证钢丝绷紧,在两端紧线器上安装测力器,以保证钢丝拉力不小于800N。钢丝基准线悬挂完成后,对基准线进行复测。摊铺过程中随时对基准线进行检测。在路缘石及中央侧石(或防撞墙)侧面按设计高程弹出墨线作为摊铺厚度的监测线。在水泥稳定层的表面撒出控制摊铺机行走方向的灰线,保证摊铺机始终沿灰线行走。
1.2.5沥青混凝土的摊铺及碾压。施工前对水泥稳定石粉层进行彻底地清扫。清扫干净后,在稳定层表面少量洒水,待表面稍干后,用沥青洒布车喷洒透层沥青。透层沥青应洒布均匀、不流淌、无油膜,洒布机无法洒布的地方用人工进行补洒。透层沥青洒布后应立即封闭交通,并报监理进行检验认可。
(1)摊铺。采用二台摊铺机梯队作业,联合摊铺,两台摊铺机前后相距10~20m,纵向接缝重叠100mm。
在摊铺机起步50m采用墓准线控制摊铺,调整好铺筑厚度和横坡,并对自动找平梁进行校正,50m后采用找平梁控制摊铺。摊铺机调整好虚铺厚度、横坡,采用两次加热对熨平板进行预热。
至少6辆运料车在摊铺机前按序排列等候,装料后摊铺机开始摊铺,运料车始终保持在摊铺机前200~300mm处卸料,由摊铺机接住,推向前行,并有专人跟踪检测高程、横坡和厚度,及时进行校核与调整。
控制摊铺机的行驶速度在2~3m/min,使之与拌和站的拌和能力相匹配,保持摊铺过程中摊铺机匀速前进,不得中途变速,同时控制混合料摊铺温度在110~130°C,并不超过165℃。
(2)碾压。碾压按照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进行。压路机紧跟在摊铺机后面碾压,在终压温度前消除全部轮迹,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后立即停止压路机作业,以免过振。
初压:采用轻型钢轮压路机(时速控制在1.5~2km/h)静压一遍。从断面低的一侧向高一侧逐步碾压,温度控制在120°C以上。
复压:初压完成后即刻进行,采用振动压路机振动碾压4遍,复压速度为4~5km/h。温度最低不低于90°C。
终压:紧跟复压进行,采用轻型钢轮压路机时速控制在2~3km/h,静压一遍,以消除轮迹为止,在70°C前完成。碾压完成后,用核子仪现场测试压实度供参考。
碾压过程中严禁过压,为了使压路机不粘轮,利用压路机洒水装置向碾压轮洒少量水。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时,压路机轮迹重叠宽度不超过200mm,采用静压时,压路机轮迹重叠宽度不少于20cm。
碾压时压路机不得在新铺的沥青混合料上转向、调头、左右移动位置或突然刹车停在温度高于70°C已经压过的混合料上。不得先起振后起步,不得先停机后停振。
1.2.6接缝处理。施工中的纵接缝全部为热接缝,碾压时应先由两边压起,再碾压缝中线部分。施工中的横接缝采用45°角的斜接缝,各层的横接缝应错开,在下次摊铺前,先用摊铺机熨平板对横接缝端部进行预热,再进行摊铺。对横缝处用人工进行修整,用钢轮压路机对横缝进行横向静压,并检查平整度,不符规范要求时进行修衬直至达到规范要求。
1.2.7SMA路面的施工特点。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与沥青混凝土在原料和生产工艺上有一定的差别,故施工工艺也有所不同,以下主要针对SMA混合料施工的不同点,相同点不再赘述。
(1)SMA混合料的拌制与运输。拌和SMA混合料时,集料的烘干温度一般要提高到20°C以上。拌和好的混合料储存时间不得超过24h。
纤维投入采用机械投入,每拌和一锅,自动称量一斗。
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必须加盖篷布,防止表面结硬。
(2)SMA混合料的摊铺。SMA层采用摊铺层前后保持相同高差的雪橇式摊铺厚度控制方式。
SMA混合料往往同时使用改性沥青,黏度较高,摊铺温度高,摊铺阻力要比普通混合料大。当下层沥青混凝土未硬化时,不宜接摊铺SMA面层,以免摊铺机轮胎刨开下面层。
混合料的可压实余地很小,松铺系数要比普通混合料小得多,一般不超过1.05。摊铺、碾压要一气呵成,在尽可能高的温度下进行,所有的施工工序必须在温度下降至100%以前全部结束。
(3)SMA路面的碾压成型。a.SMA必须采用刚性碾碾压,不容许采用轮胎压路机。b.碾压SMA必须密切注意压实度的变化,过碾压是个大忌。一般初压用10T钢碾紧跟在摊铺机后面1~2遍,复压用钢碾静压3~4遍,或振动压路机振动碾2~3遍,最后用较宽的钢性碾终压一遍即可结束。c.由于SMA的结构组成的特点,初压的痕迹极小,压路机碾压过程中,前轮不会发生明显的堆拥。如果产生堆拥现象,说明粗集料没有充分嵌挤好,或者嵌挤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对这种混合料必须废弃。d.SMA路面的接缝。纵缝:两台摊铺机成梯队同时进行摊铺,相距在10m以内,使纵缝始终保持在热接缝状态。
横缝:为了提高平整度,一般采用切割成垂直平面的方法,由于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切割比较困难,要在每天施工结束,尚未完全冷却之前,就切割好,并用水将接缝隙部刷干净,第二天涂刷黏层油,即可接着铺新混合料。
1.2.8养护。在施工结束后,应封闭交通,以保证路面不被污染、压坏。如有意外造成路面破损,应及时用路面综合养护车修补。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后,方可开放交通。
2施工(生产)工艺
通过铺筑实验段选出最佳的生产配合比,拌和过程中精确控制油石比及各个环节的温度,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施工时严格按规范及施工组织设计操作,对运输、摊铺、碾压及养护等工序,均制定相应的质量检测标准,在施工过程中跟踪检测。
3现场防护
篇2
(2)通过新旧管理制度对比,使工程全体施工人员认识到旧制度的不足之处,从思想上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和管理模式,主动出击,采用预防为主与事前把关相结合的方法,把不合格的施工工序扼杀在萌芽状态,为保证本道工序的质量,采用中间不定期检查和工序验收,复查上道工序质量,为下道工序顺利进行做好准备。工程质量是设计和施工出来的而不是检查出来的。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各个分部分项工程都要接受操作手、施工机械、原材料、施工工艺、检测手段、施工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只要其中有一个环节因素发生变化,相应的过程质量就会随之改变,以至于出现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以预防为主的观念是整个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观点,必须运用科学手段对整个施工环节的每道工序进行预防性的质量控制。
(3)使全体施工人员认识到质量必须建立在经济效益的基础之上,为客户服务好,尽最大可能满足客户的要求。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工程管理的核心是确保工程质量,提高经济效益,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最基本条件之一就是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项目部要制定和完善各部门岗位责任制。明确各部门人员的主要职责,明确分工,有分有合。编制并完善项目奖罚规定,一旦有工程质量事故发生,立即查明事发原因,谁的责任谁负责,严格按照奖罚规定进行处罚,决不枯息迁就。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把质量管理的每项工作具体落实到每一个班组、每一个人的身上,制定明确相应的责任制度,特别是一些直接控制工程质量的人员身上,各级各部门相关人员要明确分工,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如:对参与工程施工的人员实行“一定四包”责任制,“一定”就是定项目,“四包”就是包质量、包工期、包安全、包效益。此外还要抓住工程质量的几个关键工序,明确各自分工和职责,如制定“材料进场收验制度”,对外来的一切工程原材料及半成品进场时都要进行检查验收,从源头保证材料质量合格。分层压实是路基施工过程中控制的重点,避免了路基弯沉值不达标;沥青面层各项指标是工程检测的重中之重,各工序实行质量监督、检查、验收,按规范和验收要求制定相应的表格,专门设立人员检测,实行质量与经济效益挂钩的制度,充分发挥职工的自觉性,促生产,争效益,保质量。
3做好质量信息工作收集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能够反映出工程质量的环节就是工程质量信息,工程质量信息包括检查记录、基本数据、原始记录和其他相关资料,另外还包括国内外同行的有关质量信息。搞好质量管理必须及时掌握大量准确又齐全的资料,这些资料可以帮助公路施工单位和其他职能部门及时了解到自身的质量问题,及时有效的采取改进措施,处理及时系统全面的掌握质量信息外,还需要对各种信息进行科学管理,建立起质量卡片和档案,这样才能在公路工程全面质量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开展QC(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进行戴明环(PDCA)循环,截至到目前,我们先后进行了2个戴明环(PDCA)循环,已经成功解决了以下三方面的问题:1.沥青面层用料亏损;2.路基高填方弯沉值偏大;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灰剂量不稳定。项目部QC(质量管理)小组以“公路工程项目管理成本风险及其控制措施”为课题,通过分析对比、模拟计算,通过对路基、基层标高的严格控制,减少了沥青混凝土的消耗量,为工程节约了施工成本,大大提高了工程效益。
篇3
施工质量必须要得到良好的的保证,这项工作主要由施工现场负责人负责,材料综合质量、交货期等材料是两大主要方面施工材料的生产厂商需要确保货物的充足,不应该出现断货缺货情况的发生,同时,售后服务也不容忽视,当材料供应没有什么问题后,不能放松,时刻准备好为顾客提供到位的售后服务。另外,材料进入施工场地之前,需要一个提前测量和检查质量的步骤,只有材料满足国家的质量标准和施工要求,方可允许其进入施工场地,在这里保证材料质量标准的主要依据就是质量合格证,当施工材料进入施工场地之后,必能立即投入使用,还需进一步的质量测量工作,应该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通过检测部分材料的质量来推断整体的质量情况。
3建立施工质量目标责任制。
为了保证每一位施工人员投入到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中,提升其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施工前的人员定位工作是必不可少的,这里的人员主要包括施工管理人员、负责技术的人员和项目经理。对此,施工单位法定代表人和项目经理需要承担工程项目领导职责与终身责任,对施工单位进行严格的管理与控制,依靠的手段就是法律法规,这是因为法律法规的强制性特点。另外,基本原则的设立不是随便的,而是有其真正的用途,这些原则的设立就是要保证施工材料与设备,施工人员及技术等因素完全符合标准,达到保证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的目的。
4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素质。
人作为施工工程中的最为活跃的因素和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对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必须从每一个与施工有关的人员身上着手,着力于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既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又包括科学文化素质,可以开设专门的培训的机构,聘请专业的人员对施工和管理人员进行一对一的培训,以达到提高专业水平,增强专业技能,丰富专业知识的目的,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还是表象的东西,所以还有必要增强实践能力,获取更多的实践经验。除了提高相关人员的自身素质之外,还要提高从业人员的资格准入标准与门槛,保证引进的工作人员具有很高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从以上两个方面下足功夫,我们相信一定可以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与安全。
5加强建筑工程施工验收工作。
建筑工程施工后的验收工作也必须得做到位。当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为了保险起见,自己应该对施工质量进行简要的评估与监测,在感觉没什么大的问题之后,交由专门的验收机构进行专业验收,在验收过程中,如果发现工程存在质量问题或安全隐患,就需要施工单位进行修复或改进甚至重建工作,这个过程中要尽力一次性满足质量标准,不要再有第二次返工。最终满足户主或开发商对质量的要求。
篇4
关键词:高速公路;质量监理
key words: freeway;quality supervision
引言
安康至毛坝至陕川界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包(头)茂(名)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路线位于秦岭以南的大巴山腹地,为秦岭造山带南部和大巴山构造区,沿线山大沟深,横坡陡峻,多悬崖峭壁,所经区域地质断裂构造发育,岩性复杂,多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路段,项目桥隧比例高达78%,施工场地狭小、道路运输条件极为艰巨,对施工监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施工准备阶段监理
根据项目特点,建立安川总监办负责全线监理管理工作,驻地办具体负责现场监理执行工作两级监理管理机构,明确各级监理机构的职、权、责,做到政令畅通、运转高效、分级负责、控制有力。在开工履约检查后,集中全线监理人员针对项目特点进行培训、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对业务水平差的监理人员予以清退、更换,从总体上保证全线监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责任心。
2施工阶段工程质量管理措施的运用
2.1根据质量目标目标强化监督检查根据把“安川高速公路建设成为内在质量可靠、工程形象优良、生态环境优美、生产施工安全、路与自然和谐”的目标,每月开展以主要检查工程实体质量、进度、内部管理、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五大责任目标完成情况,结合日常抽查,以工程质量为主要权值进行总结评比,奖优罚劣,保证项目整体质量管理水平。
2.2推行监理工作标准化管理根据项目特点编制安川高速公路监理实施细则,制订监理程序和管理办法,推行监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科学化管理。细化各分项工程管理程序框图及监理工作流程图,统一监理抽检和施工单位检查记录用表及监理日志、施工表格填写要求,规范监理人员的管理行为。
2.3重视监理员工队伍管理和业务学习培训对深水基础、特长隧道等难点工程、关键工序就监理质量控制、施工技术要点、关键工艺、监理管理程序等内容邀请专家组织培训、学习,提高监理人员、施工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
2.4落实工程质量责任终身制明确总监办、驻地办两级监理机构是工程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逐级分项建立、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卡。对关键工程均明确施工、监理管理直接责任人,做到各分项工程的每道工序和所用材料谁检查、谁签认、谁就负终生责任,实施责任追究,将质量责任真正落实到人。
2.5保证“施工自检、监理验收签认”质量保证体系有效运转坚持开展监理工作必须先抓自检,坚决纠正施工自检流于形式的状况,督促各施工单位建立了能够有效运转、控制有力的自检体系,保证“施工自检、监理验收签认”质量保证体系有效运转。
2.6强化施工过程质量管理始终把工作重点放在现场质量管理上,严格把好“开工关、工序检查验收关、中间交工验收关”,特别是对7.9km米溪梁隧道、170米主跨的汉江连续刚
构特大桥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从技术、经济、安全及进度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论证,把好开工第一关。
2.7加强施工巡视检查总监办成立了以路段划分的质量巡查组,各驻地办成立以高级驻地为组长的驻地办质量巡查组,坚持深入工地检查指导。一是检查自检体系的运转情况,二是检查现场监理人员的工作到位情况,三是及时发现并解决现场质量问题。
2.8推行首件工程认可制推行首件工程认可制度。在每项工程开工前,要求施工单位、驻地办层层对图纸认真进行审查,核对无误后,进行技术交底。对所有工序首件工程均根据工程完成情况明确施工工艺及质量验收标准,以确保工程实体施工一次达优。通过首件工程的示范作用,带动、推进和保障后续工程的质量。
2.9对重要原材料实行准入制度对重要原材料(主要是水泥、钢材、钢绞线、橡胶支座、锚具、防水材料等)实行准入制度,从源头上保证材料质量。
2.10推广使用新的检测技术积极推广执行新的检测技术,全线实行隧道初支、二衬地质雷达检测,桩基全部采用超声波无破损检测,对特长隧道实行地质超前预报,采用锚杆测长仪判定锚杆长度及锚固质量,连续刚构桥梁委托第三方监控,对c40及以上标号砼采用砼强度回弹仪判定实体工程强度,用砼保护层厚度测定仪测定保护层厚度等。通过采用科学的检测手段对工程质量进行实时有效监督。
2.11及时安排专项整治检查活动和积极组织开展技术交流对易出现工程质量通病的部位和施工环节制定相应预防措施,及时下发质量管理文件明确质量要求、控制要点和注意事项,对重点工序、关键环节施工进行严格控制。组织进行技术交流,借鉴经验,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升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2.12落实安全责任总监办、驻地办均设立专职安全工程师,坚持对项目安全、环保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纠正,对安全生产实施一票否决制。
3施工阶段质量监理措施的运用
重视质保体系的建设工作。强调工程质量主题责任最终仍取决于施工单位的施工水平,质量管理以督促承包人建立起完善、高效的质保体系为重点。特别是要建立起严密、高效的自检、抽检、报验程序。使质保体系真正有效动作起来。
4事后质量控制
事后质量控制是质量监理应尽量少用的质量控制手段,事后监理手段运用的多寡,体现出质量监理水平的高低。根据问题产生的后果不同,一般分为质量缺陷和质量事故,质量监理的重要工作就是减少质量缺陷,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不论是发生了质量缺陷或是质量事故均应按照:原因不查清不放过、责任者得不到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教训不吸取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
篇5
2提高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实现收益奠定基础
一项道桥工程从构思到使用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凝聚了设计者的理念与心血,唯有科学合理的设计方可实现最终为市民服务的目的。因此,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增强设计的合理性,方案的可行性,提高工程的效率与进度,降低工程施工的成本,进而实现工程的收益,实现多赢的局面。
3建立并完善市政道桥工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管理工作都必须有自己的管理体系,市政道桥工程亦如此,施工单位必须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严格、详细且明确的质量标准与目标,并强化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加强检测,减少不必要的问题,避免不合格产品进入到施工阶段。除此之外,还必须要严格执行目标责任制,明确多方责任,具体落实到人。同时,要建立明确的赏罚分明制度,增强员工的积极性,进而保障工程的质量,增加工程的收益。
4强化市政道桥工程的现场质量管理工作
现场的质量管理工作是市政道桥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管理人员必须要加强对这一环节的控制,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减少对质量的影响。同时要强化施工现场的秩序,严防脏乱差、私拉乱接的问题,保证整个工程施工阶段的安全性。除此之外,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把质量关,加强对施工环节的检查,唯有上一环节达到质量要求方可进入到下一施工环节,对于重点环节更要加强管理,确保其质量。以市政道桥施工的跳车现象为例,这是一个十分常见的质量问题,其主要是由于在桥涵台背部进行填土施工过程中,使用后会发生沉降,但桥台的刚度较大,就会出现不均匀的沉降,进而导致跳车。针对这一问题,作为市政道桥工程的施工管理质量,必须要查找原因,做好现场技术指导工作,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减少道桥的不均匀沉降,最终减少跳车问题。市政道桥工程的重点部位管理与监督对于整个工程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的保证工程的质量,不仅要确保外观的美观性,同时更要加强隐蔽工程的管理,保证期质量过关。除此之外,更要注重发挥监理制度与监理的作用,确保市政道桥工程的质量。
5增强对市政道桥工程的施工安全与进度管理
安全是工程的生命,高于一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对安全的管理,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及施工环境采取有效对策,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具体来说,可以成立安全施工组织领导机构,委派专人负责日常的巡查工作,建立突发应急预案,减少突发事故造成的损失,对一些常常会发生问题的重点部位进行重点管理,并设置相应的警示标志,完善现有的安全保险制度,提高工作的安全性,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同时定期对一线的施工工人进行施工培训,强化其安全意识,从根本上保障施工的安全性。
6强化监理单位的责任意识,保证监理工作落到实处
监理单位是工程施工的重点单位,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也是代表国家对工程质量监管的有效部门,作用无可替代。所以,在市政道桥施工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监理单位及监理人员的作用,强化监理作用。同时,监理人员也要根据具体的需求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强化责任意识,树立监理人员的权威性。监理工作是由多个环节组成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忽视,要保证监理人员全程参与施工,发挥监理作用,做好监理记录,明确分工,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
篇6
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如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等,均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而且工程项目位置固定、体积大,不同项目地点不同,不象工业生产有固定的流水线、规范化生产工艺及检测技术、成套的生产设备和稳定的生产条件,因此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多,容易产生质量问题。
如使用材料的微小差异、操作的微小变化、环境的微小波动,机械设备的正常磨损,都会产生质量变异,造成质量事故。工程项目建成后,如发现质量问题又不可能象一些工业产品那样拆卸、解体、更换配件,更不能实行"包换"或"退款",因此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就显得极其重要。
晋安一建公司之所以能连续十二年被省、市建委授于"质量优胜企业"称号,长期把工程施工质量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就是经常应用一系列培训、管理、检测、监督、整改手段和措施,对影响工程质量的人员、施工工艺、机械工具、材料和环境五大因素进行控制。
二、培训、优选施工人员-奠定质量控制基础
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管理技术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控制施工质量,就要培训、优选施工人员,提高他们的素质。
*首先应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施工人员应当树立五大观念;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企业效益(质量、成本、工期相结合)综合效益观念。
*其次是人的技术素质。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应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生产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服务人员则应做好技术和生活服务,以出色的工作质量,间接地保证工程质量。提高人的素质,靠质量教育、靠精神和物质激励的有机结合,靠培训和优选。
三、严格控制建材、建筑构配件和设备质量,打好工程建设物质基础
国家《建筑法》明确指出:“用于建筑工程的材料、构配件、设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质量标准”。因此,要把住“四关”,即采购关、检测关、运输保险关和使用关。当前,在物资供应处于买方市场的环境下,各种销售名目繁多,有“回扣销售”、“有奖销售”、“送货上门销售”等,对采保人员是极大的诱惑。因此,要把好采购关。
1、优选采保人员,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质量鉴定水平。挑选那些有一定专业知识,忠于事业、守信于项目经理的人任采保人员。
2、掌握信息,优选送货厂家。掌握质量、价格、供货能力的信息,选择国家认证许可、有一定技术和资金保证的供货厂家,选购有产品合格证,有社会信誉的产品,这样既可控制材料质量,又可降低材料成本。针对建材市场产品质量混杂情况,还要对建材、构配件和设备实行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控。施工项目所有主材严格按设计要求,应有符合规范要求的质保书,对进场材料,除按规定进行必要的检测外,质保书项目不全的产品,应进行分析、检测、鉴定。不合要求的不得使用,并且追踪其出处。严格执行建材检测的见证取样送检制度,以确保检测报告的真实性。
四、推行科技进步,全面质量管理,提高质量控制水平
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因素息息相关。技术因素除了人员的技术素质外,还包括装备、信息、检验和检测技术等。国家建设部《技术政策》中指出:“要树立建筑产品观念,各个环节要重视建筑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功能的改进,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品和施工工艺的更新换代”。这句话阐明了新技术、新工艺和质量的关系。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体现了施工生产活动的全过程。技术进步的作用,最终体现在产品质量上。为了工程质量,应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先进性、适用性。在施工的全过程,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确保工程质量。
篇7
根据项目中分包质量管理中易出现的问题以及结合在本人参与过的多个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的经验,对分承包方的质量管理过程总结出以下管理思路:
2.1要强化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意识
正确看待传统管理和新管理体系的差异,从工作上正确处理习惯做法和新体系要求之间的矛盾,不能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作为负担,而要把质量管理体系融入日常工作中。
2.2充分发挥基层领导的作用
项目组从项目发展要求出发,高度重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质量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完善,但体系的建立和制度的执行需要基层领导(尤其是施工现场的直接管理人员)带领作业人员来实施。
2.3加强信息的沟通
公司要提供在册分包队伍施工能力的信息平台,强调对经验的总结和交流,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及时掌握分包队伍的施工情况。
2.4培训工作应贯穿于对分包队伍管理的全过程
培训不拘形式可以集中培训,也可以现场演练,培训内容可以根据施工内容具体而定,不论采取何种形式,任何内容的培训,都要讲究实效,注重工作能力的考核与评价。不能只重视管理层的培训,不重视一线操作工人的培训;只重视对标准的学习,忽视对岗位技能的培训。
2.5强调对分包队伍记录的管理
项目组应及时的把握分包队伍对记录的收集和整理。“写我所做,做我所写”,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它是对分包队伍进行了质量管理活动的重要佐证。同时,应要求分包单位建立过程三检制度,实行并坚持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关键工程以及有较大的质量风险的作业在开展前,要组织项目技术负责人、质量检查员、班组长作质量风险分析并在工程中进行跟踪检查,并做出较详细的文字记录。
2.6强调施工过程中的监督考核力度
监督考核制度不单是质量管理体系上的自我完善体制,更重要的是一种强制管理措施,这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必要手段。要做好考核工作,首先要指定切实可行的考核标准,考核标准要细化,使考核工作做到有理、有据。考核要坚持公正、客观的原则,根据考核结果进行相应的奖罚,鼓励先进,处罚违规,也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力保证。另外对考核结果的兑现是下一次考核的起点,在下一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海洋工程项目中对分包商进行监督评估表如表2所示。
2.7建立质量否决制度
对不合格品必须进行返工。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要追究基层管理人员的责任,情节严重或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分承包方项目经理的责任;有关责任人员要针对出现不合格品的原因采取必要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在纠正和预防措施没有落实的情况下,不应对不合格品放行[3]。
篇8
利用ABC分析法对近期3个月设计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统计如下:其一配套材料、工程量表虽然有所好转,但仍是A类问题,经过对其中的30%项目进行抽样复核发现,有32%是新员工编制的配套材料工程量表,其中型号错误的占68,数量不准的占30%;61%是校对及审核原因造成的,其它占7%,由此了解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从而有针对性的对新员工进行材料选型及用量方面的专题进行了培训,对校对、审核人员进行考核;其二文本格式2月份是下降的,但3月份又上升,说明校对、审核人员把关不严格,需要加强考核力度;第三技术方案仍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且没有转变,说明设计人员对现网资源不够熟悉,审核人员没有对方案进行把关所致,为有效解决此问题,建立了师徒小组的工作方式,并采取了跟踪验证抓落实等相关措施。
三、责任分析、评价与考核
从上述近期3个月设计质量存在的问题统计可以看出,由于涉及质量审核管理的人员有校对、审核及审定,评价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不良数逐级减少,说明校对、审核有成效;2)不良数逐级增多,说明校对、审核不到位;3)不良数为多、少、多等,总是可以找出审核不到位的责任主体。在找出问题的责任主体后,我们对A类问题,实行重点管理和控制,对A类问题的责任人重点考核,采取诫勉谈话,扣罚绩效等措施;对B类问题的责任人采取相对于A类责任人来说简单的管理,按办法仅扣罚相应的绩效,对C类问题责任人采取一般的程序化管理。
篇9
2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2.1施工单位
根据投标时的工程量和工期情况,选定精良的设备和得力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选派部分施工人员提前进驻施工现场,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主动配合建设单位协调好地方关系。进行铺工放样,编写施工组织设计,报送监理单位审批,为工程开工创造条件。
2.2建设单位
工程建设初期,抽调得力人员组成项目管理办公室,根据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搞好工程开工前的迁占赔偿、四通一平等工作,协调好地方关系,签订监理合同和施工合同,办理质量监督手续,为工程开工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2.3监理单位
依据投标文件、监理合同、施工合同和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对施工单位进场设备和人员重新进行审核,看其是否与投标时相一致,能否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如不能,要及时采取措施,增加机械设备和人员,确保不误工程所需。从保证工程质量,全面履行工程建设合同出发,签发施工图纸。审核施工单位编报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方案是否切实可行,是否存在转包和分包的现象。
2.4质量监督机构
根据建设单位的申报,及时办理质量监督手续。对监理和施工单位的资质进行复核,监督参建各方在其资质等级允许和合同规定的范围内从事水利工程建设。
3建立质量体系,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3.1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
施工单位是建设任务的最终承担者,是与工程质量关系最密切、最直接的单位,施工队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防洪工程建设的质量,必须通过招标选择实力强的施工单位承担防洪工程建设任务。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通过建立组织、制订制度、编制计划、明确责任、检查落实等程序和措施,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确保质量保证体系的良好运行。要从思想、组织、制度、方案、措施、方法等方面实施全员的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认真落实质量检查制度,填写并妥善保存原始资料。认真执行施工质量“三检制”,搞好工序质量控制,提高建设水平,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3.2监理单位的质量控制体系
监理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督促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严格按照规范和监理合同赋予的权力搞好旁站监理,搞好工序质量控制。加强对隐蔽工程和工程隐蔽部位的监理,参与隐蔽工程、单元工程、分部工程验收,把好质量关。不经监理验收,不允许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3.3建设单位的质量检查体系
实行建设监理制后,监理单位对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是随时的、连续的,但不能完全代替建设单位的质量检查。建设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检查体系,派驻质量检查人员,对工程项目的各阶段特别是施工阶段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责成有关单位进行整改。及时参与隐蔽工程、分部工程验收,组织由参建各方参加的联合检查,协助监理和施工单位认真履行监理合同和施工合同,发挥质量管理的主导作用,主动接受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搞好工程建设质量。
4严格控制工程质量
4.1增强质检人员的质量意识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为提高参建各方质检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及时将有关的质量标准、质量管理办法和质量缺陷处罚办法等印发到全体质检人员和各施工班组,认真进行学习,增强参建各方质检人员的质量意识。同时,对难度较大项目的质检人员进行短期培训,使其掌握质量检查标准、质量评定的具体内容和控制方法,研究隐蔽工程、单元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的项目划分,保证工程检查规范化,质量评定标准化。
制订质量检查制度、工作制度、检查方式和奖惩措施,落实质检任务,使质检人员任务目标、责任和权力明确,调动广大质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质检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4.2严格按照基建程序施工
主体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积极配合监理单位,根据有关规定和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单元、分部、单位工程划分,并经质量监督机构认可,作为质量检查、评定和验收的依据,施工单位据此进行质量管理。单元、分部工程检验严格实行“三检制”,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报现场监理抽检,对隐蔽工程、技术复杂工程、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及时进行报验。
监理单位严格按照规范和监理合同的要求实施监理,实行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建立工程项目监理日志和监理工作档案,强化基础工作,对每一个质量行为提出监理要求,并对实际发生的质量行为登记造册,保持所有质量管理和控制资料的齐全、完整。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施工,注重文字往来,数据说话,杜绝扯皮现象的发生。
4.3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纸和有关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对每道工序要严格执行班组初检,填写初检记录,由专职质检员复检,最后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终检的“三检制”。初检记录必须齐全、准确,无初检记录或初检记录不全的单元工程不得进行复检。对隐蔽工程、技术复杂工程、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加强管理,严格检查,及时报现场监理验收。与现场监理人员密切配合,自觉接受监理单位的检查、监督和管理,全过程接受建设单位和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与检查,不放过任何一处质量隐患,确保工程质量优良。
监理单位应按监理合同和有关规定,结合工程项目的规模和技术复杂程度,在相应的监理阶段中,编制监理规划,在规划中突出质量控制内容。对工程建设质量的全过程进行抽检,质量不合格的工序及时进行返工。定期对质检仪器、工具进行校核、率定和鉴定,防止非人为因素出现造成的质量问题。工程结算时要有监理人员的质量合格签字,质量不合格的工程部位,不予结算工程款。
建设单位应及时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定期组织由参建各方参加的联合检查,发现质量问题,责成有关单位限期进行整改。选择适当的时机,召开现场会,介绍先进经验,加大工作交流力度,共同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
篇10
(3)缺少项目建设过程管理。质量改进是全面质量管理的精髓。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永远不能满足的承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质量总能得到改进。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管理,就是根据项目建设过程的特点,从项目培育阶段开始,对项目建设各阶段进行指标量化,对项目建设过程进行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监督,对项目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进行全过程监控,及时对项目建设过程进行纠偏和改进,使整个过程均处于受控状态,不断持续改进质量,最终完成预期建设目标要求。由于质量工程涉及高校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项目类别多,数量大,覆盖面广。项目管理单位无暇对所有项目都进行质量监控,一般都把日常过程管理交由项目建设单位负责。然而项目建设单位应履行哪些职责,项目不同建设阶段应达到哪些建设目标,奖罚的标准及措施如何确定等,却因规章制度不明确而难以操作,导致过程管理流于形式。
2高校质量工程项目引人全面质量管理理念
按照美国学者列维和史密斯认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虽然源于企业界,但其基本思想和理念完全可以引入到高等教育领域。根据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的PDCA循环模式,把好质量关,抓好各个环节质量控制点的衔接和递进,PDCA每循环一次,质量就提高一步,不断循环则质量不断提高。
(1)质量工程项目管理的计划阶段。首先,根据质量工程项目特点,加大对质量工程项目培育。从影响人才培养的各个具体环节出发,充分挖掘和整合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优势项目和特色项目,作为校级质量工程项目进行重点建设,以形成优势特色项目群。其次,积极对接省级或国家级项目,为申报更高级别的质量工程项目,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后备项目。最后,根据国家级或省级质量工程项目评审指标体系和学校实际情况,从宏观上系统设计校级评审标准,建立科学的量化评审指标体系,保证项目申报环节的客观公平。同时还要加强项目申报书的质量管理,对申报书的形式到内容上予以把关,提高项目申报的论证质量管理,提高项目申报的命中率。
(2)质量工程项目管理的执行和检查阶段。项目评审择优立项后,本着“全程量化管理”的原则,围绕项目建设目标和任务,填写项目建设任务书,对项目建设过程进行分解,设计项目实施方案,明确项目建设的各阶段和阶段性成果。改变“终结性”评价的项目管理方式,对项目建设的过程检查和结果验收进行标准量化,强化项目建设过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为项目管理提供评价依据。同时,为了保证项目最终成果和质量,项目建设管理部门诸如高校教务处等,要定期与不定期开展项目检查工作,聘请校内外有丰富经验的教学管理专家,每年定期开展项目进展检查、项目中期检查、项目结题验收,不定期开展项目建设抽查,及时掌握了解项目建设进展情况、项目建设过程中技术难点,以及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对策等情况。
(3)质量工程项目管理的处理阶段。处理阶段的管理就是对质量工程项目检查结果进行分析鉴定,提出改进整改计划,从而实现过程管理的持续改进和提升。质量管理的关键就是将事后的处理结果转变为事前的预防,加强对项目结果的检查处理,总结项目建设经验或不足,提高优质项目成果的示范推广或转化效应,可以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项目管理部门要及时总结和反馈项目检查结果,督促项目负责人进行项目整改,同时还要把项目建设成功的经验进行推广和宣传,充分发挥优质项目成果的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对未来质量工程项目建设起到借鉴作用。也就是说在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处理阶段“基础”,过程控制是“关键”,计划阶段是“必然”。
(4)全力营造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氛围。质量工程建设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人的建设质量都会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建设质量,因此必须把参与建设所有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不断提高人员的素质,上自项目管理部门、下至项目成员人人关心质量问题,人人做好建设工作,才能取得项目建设的预期效果,这也是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含义。著名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说:“质量管理始于教育,终于教育”。学习新的质量管理理念与思想,提高全员的参与意识、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是质量工程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重要环节[6]。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必须要加强质量教育,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质量成果,在建设上能掌握质量管理方法。
篇11
1.2建筑装饰施工人员缺乏高技术、高素质
尽管从表面上看,现在大部分的建筑装饰企业所拥有的施工队伍,人员数额庞大,然而在实际应用角度以及施工队伍的整体施工水平来看,这些施工人员往往学历不高,没有与工程相符的技术实力,同时建筑装饰企业的设计人员也只有少部分接受过专业的高等教育或者是正规的建筑装修培训,也就几乎没有人拥有专业技术职称,因此很多建筑装饰企业看似力量庞大,但实际上并没有先进的建筑装饰施工技术。
二、有效开展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管理的途径
2.1提升掌控室内装修环境的力度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项目不仅要使用已经符合国家标准的绿色材料,更需要制定各个施工技术、施工环节环境管理方案,同时将该方案放入到整个建筑装饰装修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体系内。建筑装饰装修工程项目最好选择使用没有污染或者是少污染、没有毒或者是少毒的施工技术,比如说建筑内部的套口、家具以及造型门等部分,最好是能在室外做好、组装好,然后再运到室内,建筑装饰装修工程项目最好是已经使用成型家具板或者是免漆板等等,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室内的毒物含量。饰面装饰最好是使用免漆板,这是由于现场喷涂施工会导致室内出现二次污染,而使用免漆板能够有效防止这种污染的出现,另外多使用成型家具板能够有效降低胶粘剂用量,有效保护了室内环境。若是建筑室内装修需要重复使用某个设计时,建筑装饰装修施工人员可以将样板间提前做好,然后检测需要装修的建筑室内具体的环境污染物浓度。需要注意的是,样板间所包含的环境污染物浓度一定要低于国家相关标准,如果环境污染物浓度高出国家要求,一定要查找问题出现的原因,再根据原因使用正确的处理方式对问题进行处理。
2.2提高培训建筑装饰施工人员的力度
由于建筑装饰装修项目具有非常多的、繁杂的施工工序,同时施工范围也非常的广泛,相应的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要求也要高于企业建筑施工。现在我国大部分建筑装饰装修企业严重缺乏专业性强的装饰装修人才,所以一定要对建筑装饰装修的施工人员以及设计人员开展与实际挂接的业务培训工作,这样才能够确保甚至是提升建筑装饰装修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就此各高等院校一定要开设专门的专业,采用科学的手段有效培养装饰装修人才,另外个建筑装饰装修企业不止要引进人才,同时也要开展形式多样、针对于不同层次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这样才能够在根本上提升本企业的装饰装修设计、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
2.3严格管理装饰施工用材
因为建筑装饰工程项目的施工材料往往会占据到整个工程造价的60%到70%左右,同时施工材料的好坏常常会对整个建筑装饰项目的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建筑装饰工程项目的监理部门以及施工部门一定要严格管理施工材料。另外建筑业主的个人喜好也会直接的影响到装饰项目施工材料,所以若是想更好的掌控以及管理施工材料质量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①施工材料还没有进场时一定要进行报验工作,把建筑业主已经同意建筑施工材料样品平均分为两份,再将这两份样品进行封样保存,一份由业主保存,另一份由项目保存;②在建筑施工材料已经入场之后,需要对材料的检测报告以及材料样品进行严格的报验,经过报验已经合格的施工材料才可以使用。如果采购的是使用量非常大的材料,像胶合板或者是纸面石灰板等等,由于项目的招投标阶段往往会确定品牌,这是只需要建设部门主动联系材料生产企业即可,然后由材料生产企业将施工材料运送到施工部门直接供货,如果是够用的是规格非常复杂但是用量较小的建筑材料,可以有材料生产企业直接将所需材料送货到工地即可。施工部门需要与材料生产企业直接接洽,同时施工部门也需要负责建筑施工材料的收货以及材料的结算工作,这样才能够在有效节省费用的同时,得到有保障的、质量高的施工材料;③为了更好的管理、控制建筑装饰施工材料,需要对装饰施工材料进行统一规划,建筑装饰部门需要把常使用的以及现在世面上存在的建筑施工材料的检验标准以及手段编制为小册子,然后将小册子发放给材料的采购部门、质检部门以及施工部门,要求各部门严格按照小册子中的规范要求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查,同时注明小册子中的检验标准以及手段是唯一标准。
2.4提升监督管理建筑装修工程质量的力度
尽管我国当前的装饰装修市场行情一片繁荣,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装饰装修市场的管理模式仍旧属于粗放型,部分装修企业由于急于求成,更加的看重经济利润,很少对工程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管监管。所以相关政府部门一定要提升监督检查建筑装修工程的质量,同时引导装修企业对本企业的质量安全保障制度进行不断完善,这样才能够给有效保障装修工程质量的加强。
2.5对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装修行为进行检查
在装修工程项目还没有动工之前,需要详细审查工程施工设计图纸以及方案,检查其是否存在违规装修行为,若是存在则需要在施工前修改完善;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部门需要对工程的各种安全防范方法进行检查,如防盗安全以及防火安全等等。另外在工程的施工阶段,施工监管单位应当对装修工程进行完善的检查,检查其是否会导致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以及承重结构被迫改动等。
篇12
1.3质量检查不具备拆卸性电力工程项目在完工后对其检查时,不能像其他产品与设备那样进行解体检查,电力工程项目的整体性决定了电力工程必须在施工过程加强质量的控制,以防止工程完工后质量检查的难度。
2电力工程存在的安全管理缺陷
通过相关数据显示,电力工程随着发展速度与规模的增加,相应地出现了许多的安全事故问题,究其本质就是项目的安全和质量不符合标准。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开展电力工程工作,往往因为过度追求施工的经济效益与速度,导致对施工项目的安全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对电力工程项目的安全不能实施有效的控制,不具备健全的施工项目安全责任管理制度。对于大多数的电力施工项目来说,项目的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其管理工作缺乏责任性与实效性,没有将管理工作落实到施工现场的具体工作中去,导致现场安全管理流于形式。大多数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没有严格掌握与控制施工中出现的违规行为,给施工过程留下安全隐患。有些施工企业只重视其眼前利益,看不到安全管理会带来的长远效益,这种片面性与短视性管理观点,使得电力工程的安全管理存在缺陷,导致电力工程的质量出现问题。
3关于改善电力工程安全与质量管理的策略
3.1关于改善电力工程安全管理水平的措施为了确保电力工程能够在安全管理下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需要采取有效的手段来提高电力工程的安全与质量。
3.1.1实施科学与合理的工程安全预防措施。电力工程通过加强安全管理能够有效地降低工程安全事故。因此,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应该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避免工程事故的发生。在具体施工环节,应该使电力施工工作人员的操作标准规范化与严格化,使其操作符合技术标准与安全标准,避免出现操作上的失误与违规而造成的安全问题。施工单位应该使其安全生产实现管理上的完善,通过采取科学与合理的奖惩制度来确保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此外,应该确保施工方案设计的科学性与安全性,通过标准化的作业指导流程来规范施工技术人员的操作。施工单位必须实现电力工程安全管理的统一性、规范性以及实效性,建立电力工程标准化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安全管理的效率。实现有效的安全预防措施,还必须让安全管理人员能够参与现场施工的监督与管理工作,通过对现场施工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与了解,掌控施工现场的安全情况,对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手段来解决,通过提升现场安全管理来有效预防安全隐患或事故。
3.1.2确保安全责任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为了提高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必须建立相应的责任体制,以确保施工工程的安全性。通过明确每个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与权限,将其落实到他们的工作中去,以确保生产人员能够建立起“安全第一”的生产意识。施工单位应该按照国家有关施工安全规章制度,对施工人员的操作提出相应的要求,规范其安全操作标准。此外,施工单位应该充分分析项目施工特点,制定出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规章制度,并将其落实到具体施工工作中去,以引起施工人员对安全重要性的注意。
3.2有关改善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的策略电力工程的质量管理涉及到工程项目施工的全部环节,为了提高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平,必须控制工程施工相关环节的质量,以保障电力工程的安全与质量。
3.2.1严格管理施工设计环节质量。在设计电力工程项目时,应该对电力市场基本需求情况进行了解,通过分析项目地点以及施工的可行性,以确定项目实施的可行性以及效益。此外,应该使项目计划的施工任务书完善,使其能够满足投资环境以及国家规划的要求,而且设计出来的施工方案,必须对其具体的施工技术、工艺以及程序实施严格的审核,通过严格与规范的质检来确保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3.2.2严格管理施工环节质量。严格管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首先需要分析影响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有效地对其进行质量的控制,确保工程的质量。在电力工程具体施工过程中,影响其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有施工材料、施工人员的操作等。所以,首先,必须有效地控制施工环节中的施工材料质量,通过设立专门的施工材料采购部门以确保材料的质量。其次,提高施工环节的质量水平还必须规范施工人员,使其操作符合相应的操作标准与操作流程,对施工人员出现的偷工减料等违纪行为实施严厉的处罚,确保电力工程每项施工程序的质量。
3.2.3严格管理竣工环节质量。当电力工程竣工后,应该做好最后验收环节的质量管理,检测电力工程的质量并对电力工程相关环节的施工资料、图纸实施有效的保管。项目质量控制人员,应该对每一项施工项目中的质量进行检查与研究,发现问题及时的处理,确保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符合标准,通过掌控施工实际情况,为日后电力工程的整修与维护提供基础条件。
篇13
1.2未纳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建设工程监督管理的项目存在较多问题
限额以下村镇校舍和绝大多数民宅工程,未纳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建设工程监督管理。未纳入建设工程管理程序,无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施工图未经审查批准、无质量安全监督、无施工许可。广大乡镇因管理机构不完善,管理力量薄弱,无正规勘察、设计、施工,致使质量安全存在严重隐患。随着城市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民宅建筑的体量越来越大,高度越来越高,地理位置越来越重要,对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影响越来越大。抗震设防的重要性与监管缺失的矛盾日益突出,解决这些矛盾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要解决这些矛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校舍、民宅工程管理全局,深化改革,实现政府监管职能转变,向社会提供社会急需的有差异的公共产品,这种公共产品就是抗震设防管理。
2提高村镇校舍、民宅工程抗震设防质量的建议
2.1进一步加强纳入国家建设工程管理体系的工程的管理
对可以纳入国家建设工程管理体系的工程,建议将以下四类工程纳入现行的建管体系:
﹙1﹚校舍工程、
﹙2﹚四层以上(15m2以上)建筑、
﹙3﹚临城市主干道建筑、
﹙4﹚单体建筑面积超1000m2的房屋工程纳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对上述四类工程,纳入国家建设工程管理体系,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办理规划选址意见书,建制镇规划区内的建设工程,还应办理县建设局核发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工程由投资者向乡镇工程管理机构申请报建手续,乡镇工程管理机构负责审批、跟踪管理、竣工验收。村镇范围内所有上述四类工程必须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并由有资质的施工单位承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超越权限审批建设项目或者擅自简化基本建设程序。竣工验收前要确认已完成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建设内容,工程应具备完整的技术档案、建筑材料合格证明和施工管理资料,以及施工队伍签署的工程质量保修书。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或业主要组织验收,建设工程验收合格的,方可交付使用。
2.2完善不能纳入国家建设工程管理体系工程项目的管理和指导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积极探索不能纳入国家建设工程管理体系的校舍、民宅工程的项目抗震设防管理体制,建议如下:
1)制定地方性管理办法,将技术指南中重要部分作为地方性强制性标准条文要求严格执行,其他条文作为推荐性条文建议执行。制定地方性管理办法,今后新建、扩建、改建的村镇校舍、民宅工程必须达到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符合技术指南中作为地方性的强制性标准。对新标准和新规范中的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提高校舍等重要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等级。参照国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规定,按照重要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等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1度的标准进行设计施工,提高上述公共服务设施的抗震设防能力。
2)明确乡、镇一级政府为村镇校舍、民宅工程的监管主体,完善管理体制,加强培训工作。各级政府要强化认识,加强领导,统筹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改变过去工程质量安全管理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做到"两个坚持"结合:一是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强化乡镇一级政府在村镇校舍、民宅工程抗震设防安全质量方面监管职责;二是坚持"谁审批谁负责",落实市、县(区)政府相关审批部门的监管责任[2]。按照突出重点、管理下放的原则,委托乡镇政府对村镇校舍、民宅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进行监督管理。限额以下工程的建设方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和施工企业进行设计和施工,各乡镇要加强设计、施工的资质管理、“村镇建设工程承包责任书”管理,同时也要加强对工程的施工许可、地基验槽、基础验收、砌筑墙体、安装预制板、拌制混凝土、防水层施工、搭拆脚手架、竣工验收备案等重要工序方面的管理和技术服务。同时加强技术培训,提供技术服务。为保证村镇校舍、民宅工程抗震设防质量,应加大培训力度。一是组织力量编制符合村镇校舍、民宅工程建设管理要求的培训教材,教材应涵盖村镇校舍、民宅工程中与规划管理、国家和省有关建设技术标准、村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地震抗震设防等方面相关的内容,为做好培训奠定基础。二是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情况分层次进行培训。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师资力量的培训,州、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镇、村一级干部、村镇建设管理员的培训,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农村工匠的培训。各地应根据农村工匠人数多、集中培训难度大的实际情况,采取以乡镇为单位分期分批培训的方式,抽调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深入乡村组织培训,通过手把手的培训方式使广大农村工匠系统全面地掌握建筑方面的知识。
3)建立完善管理手段,将民宅抗震设防的强制性地方标准执行情况与土地的转让、建筑规划、房地产产权手续及工商管理等作有机联系,实行系统化管理。要建立完善管理手段,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村镇校舍、民宅工程的抗震设防地震安全性等级评价工作的监督检查和相关管理服务工作;相关涉及到的发改、国土、住建、规划、房地产产权手续及工商管理等负责项目审批、验收及管理的部门,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将村镇校舍、民宅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等级评价作为对工程项目审批、验收的重要内容。对不按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等级评价或者不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工程项目,坚决不予立项或办理相关的审批、验收及房地产产权手续。各级政府不得以任何理由简化或限制村镇校舍、民宅工程抗震设防工程的审批、验收。
4)大力宣传村镇校舍、民宅工程防震抗震知识,做好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农村民宅建设要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各级政府应加大宣传和科普知识的普及力度,把地震防震减灾知识普及到农户,组织引导农民建造安全的住房。要高度重视并尽快改变农村、小集镇房屋建设抗震设防等级低,安全性差的状况,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抗震安全、经济实用、统筹安排、协调发展”的原则,制定农村民居工程地震安全建设规划,加强对村镇建设规划和农村自建房抗震管理,积极引导农民建设抗震、环保的住房。政府要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加快实施“地震安全民居示范工程”。
2.3实行动态管理积极探索既有校舍、民宅在使用中的抗震设防管理模式,实行动态管理,确保使用中的质量安全。按照相关要求,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市、县政府要组织完成既有村镇校舍、民宅工程的抗震性能普查,对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或抗震设防达不到要求的,要做好抗震加固和改造工作。对易产生次生灾害工程,必须进行抗震设防相关鉴定和除险加固工作。及时改造和加固村镇各类危、旧校舍、民居。地震、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定期开展抗震性能普查和查险加固工作,积极推广建设工程中抗震设防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