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高血压的预防小知识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血压的预防小知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高血压的预防小知识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教师体格检查中查出患有高血压的患者, 根据患者自身意愿, 选择了89例自愿接受观察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50例, 女39例, 年龄34~58岁, 并将所有患者分为护理干预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血压控制标准 根据相关规定, 血压控制在

1. 3 方法 所有患者治疗药物均由医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予以处方, 护理干预组在降压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

1. 3. 1 护理干预 护理干预措施分为举办专题讲座、个性化指导等, 内容分别包括了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普及、血压的正确测量方法、长期遵医服药的必要性、保持正常的饮食与运动, 并为患者建立个人的健康档案(患者基本情况、血压变化情况、使用药物情况、生活方式等)。于每月定时进行回访, 根据患者具体发展情况予以合适的指导。

1. 3. 2 行为干预 调查教师患者存在的问题, 根据患者的具体问题、心理状态以及对高血压认知情况等, 采取针对性的有效的干预方法。

1. 3. 3 饮食干预 对教师患者进行饮食结构对血压的影响的讲解。告知患者不良饮食习惯会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富含维生素等的水果、粗粮等更有益于身心健康, 适当控制食盐的摄入量, 确保一日三餐均匀分配。

1. 3. 4 运动与睡眠干预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 制订一套具体的运动方案, 确保患者能够每天进行适度的、有规律的运动等, 比如快走、慢跑、骑车、打球等。每次锻炼时间以30 min为宜, 保障规律的生活和充足的睡眠。

1. 3. 5 心理干预 教师患者由于特殊的工作情况, 致使其每天都有可能处于紧张状态, 因此易发高血压。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情绪疏导工作异常重要。

1. 3. 6 做好回访工作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 采取电话或者面谈方式, 了解教师患者血压控制情况, 并予以记录。

1. 4 疗效判定标准 优良:血压降至正常值及以下水平(收缩压≤130 mm Hg, 舒张压≤85 mm Hg)并保障稳定;尚可:血压水平下降但达不到血压正常值标准;不良:未达上以上标准。

1. 5 统计学方法 记录的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1年后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比较, 见表1。

2. 2 护理干预前后生活方式与服药依从性情况比较, 见表2。

3 讨论

护理干预, 通过健康的教育使患者掌握疾病防治的相关知识, 提高自我保健、护理能力的一种非药物健康治疗手段。它主要是用于辅助药物治疗, 在药物降压治疗过程中, 给患者提供一个良好条件[3]。很多的疾病治疗技术需要复杂的程序, 而护理干预更倾向于心理辅导, 不仅在于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更能使得患者拥有正确的生活观念及方式[4]。

高校教师, 作为中高层社会阶级的一员, 教学工作较为繁重, 工作压力较大。尽管其受教育的程度显著高于一般患者, 但其对高血压疾病的认识并不全面, 有的甚至极其缺乏, 导致不能够正确用药, 延误疾病的治疗。有的高校教师甚至对降压药物产生反感情绪[5]。

通过对2011年1月~2014年1月教师体检中查出的高血压患者的分组治疗情况来看, 经过特殊护理干预的患者在各个方面都显著由于对照组。护理干预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较对照组良好(护理干预组优良病例数和尚可病例数比例均高于对照组), 且在干预前后, 睡眠、体重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改善(干预前36%的患者有适量运动, 干预后提高到89%;睡眠充足由27%提高到80%;体重正常有31%提高到60%等)。

综上所述, 对教师高血压患者进行适当的知识宣教、健康教育, 并加强患者对高血压治疗的相关知识进行全面的了解, 正确根据医师指导用药, 接受最为良好的治疗方式, 提高自我护理、保健功能, 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以降低自身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适当的护理干预在高校教师高血压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傅晓凤, 傅颖梅.行为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现代预防医学, 2010, 37(7):1301-1303.

[2] 陆再英, 钟南山.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51-264.

[3] 关秀萍, 向浩, 夏豪.高校教职工高血压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中国学校卫生, 2011, 27(4):501-503.

篇2

【Abstract】 Objective: To seek a practical approach to health education for communal hypertension patients. Methods: 150 hypertension patients were pided into 5 groups and imposed different health education respectively. Finally their hypertension KAP score and compliance score and blood pressure control rate were observed. Results: Doctor-patient interaction health education is better than the others. Conclusion: Doctor-patient interaction health education is worth to popularized for communal hypertension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Key words】 hypertension; health education; effect; compliance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又是引起脑卒中、冠心病和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高血压患患者数正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呈逐年上升趋势[1]。有研究表明,目前我国高血压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较低,而健康教育是提高人们对高血压病知晓率、提高遵医行为以及改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高血压控制率的重要手段[2],高血压的防控必须重视并加强开展社区人群防治和针对高血压患者开展以健康教育为主的高血压综合干预。本研究观察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在社区高血压防治中的效果,拟为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综合科和心血管内科住院的确诊高血压病人150人,入选标准:(1)符合1999年WHO/ISH高血压判定标准[3],在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安静状态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除外其他器质性心血管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继发性高血压;(2)年龄40-70岁,意识清楚,可用言辞表达,有阅读能力,与人沟通无障碍;(3)排除有精神障碍、老年痴呆、认知障碍及严重的急慢性疾患,如恶性肿瘤、严重的心力衰竭等。其中男97例,女53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86例,初中43例,小学21例;平均年龄55.3±6.8岁。将其按年龄、性别和文化构成随机分为5组(包括对照组、电话回访组、讲座组、宣传手册组和医患一对一互动组),每组各30例,各组间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构成无统计学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前KAP与依从性调查 所有5组患者在健康教育前均进行高血压及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和服药、运动、饮食等行为的依从性调查,同时记录各患者健康教育前的高血压分期和血压值。

1.2.2 健康教育方法 对照组出院后不予特殊干预,直到6个月观察结束回访1次;电话回访组(简称电话组)每周电话回访1次,包括药物指导、饮食指导、心理疏导和合理指导运动等;讲座组每月组织专家进行1次高血压相关防治知识讲座,开展现场咨询,同时每3个月进入社区组织讲座1次;宣传手册组(简称手册组)将高血压防治知识印制成宣传手册,在患者出院时发放给病人,叮嘱其经常翻阅,内容也包括药物指导、饮食指导、心理疏导和合理指导运动等;医患一对一互动组(简称互动组)采用多种方式结合,包括定期(每月1次)家访、发放宣传手册、组织患者一起讨论、互动演示训练等。

1.2.3 资料收集 5组患者观察结束时收集如下资料:(1)高血压KAP调查问卷,自行设计,包括知识问题20题,态度问题10题,行为问题10题,按答对问题正确个数计分;(2)服药、运动、饮食等行为的依从性调查,自行设计问卷,包括服药、饮食、运动等行为按3级分类(即相当规则,比较规则,不规则),分别计分2、1、0分,问题共25个,最高得分50分;(3)血压控制率,所有患者血压控制在140/90mmHg视为有效控制。

1.2.4 资料处理 所有数据用SPSS13.0录入并处理,数值资料用表示,多组数值资料比较用方差分析,观察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分类资料比较用R×C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各组干预前后KAP和依从性比较

健康教育前各组患者KAP以及依从性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互动组同其他组比较知识、行为和依从性有统计学差异(P﹤0.05),电话组知识、态度和依从性,讲座组KAP及依从性,手册组知识、行为和依从性,互动组KAP及依从性干预前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各组患者干预前后高血压KAP及依从性比较

注:a表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表示同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血压控制情况比较

各组患者血压控制率有所差别,互动组控制率高于其他各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电话组、讲座组和手册组血压控制率均较高(P﹤0.05),见表2。

表2 各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比较

3 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日益昌明和药物的不断更新应用,现有药物和治疗水平完全能让90%以上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到正常水平,但现实生活中高血压控制率并非如此,由于各种不良行为方式、心理原因等影响,高血压人群中血压正常率美国仅为27%,英国为6%,我国北京的调查仅为18.5%[4,5],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患者缺乏系统的高血压防治知识,对改变生活和行为方式以及提高临床依从性认识不够,因此需要积极开展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连接卫生知识和行为改变的桥梁,它也是一种治疗方法。现代医学证明,许多疾病与人们的不良卫生习惯有着密切关系,要治疗这些疾病,最根本的办法不是靠药物,而是健康教育来改变患者的不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日益严峻,高血压在老年人口中的高患病率促使我们迫切需要寻找一条有效、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本研究结果显示:单一的健康教育方法如电话回访、宣传手册发放及单一讲座等方法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而结合各种方法的优点探寻出医患互动方式的健康教育方法有非常理想的效果,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有研究表明[6]: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其对高血压的认知程度有密切关系,同时良好的治疗依从性一旦建立,就会形成习惯被保持。范珊红[7]等报道良好的治疗依从性是高血压患者血压得以有效控制的前提条件。医患互动式健康教育方式效果显著与可能以下特点有关[5]:(1)能注意到患者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减少高血压的可控相关危险因素;(2)根据不同情况灵活采取适用于个体需要的教育方式,通过交流互动、心理疏导,调动患者掌握相关知识的积极性,增强对疾病的防治意识,提高了依从性;(3)根据不同阶段和对象设立治疗目标,使患者将所学付诸实践,同时使家属了解高血压可能给患者带来的严重后果,共同参与制定健康计划,为患者创造防治高血压的良好环境。

因此医患互动型健康教育发挥了各种健康教育方法的优点,利于患者充分获得对疾病防治的认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是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中值得推广的一种健康教育方法。

参 考 文 献

[1]刘力生,龚兰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2005年修订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l0.

[2]胡玉冰,邱昕光,严红.健康教育在高血压人群防治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7):118-119.

[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J].高血压杂志,2004,12(6):483-486.

[4]王苏,顾缓,李丽霞等.北京方庄社区高血压患病率与管理现况的调查[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7,7(3):135-136.

篇3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脑卒中和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造成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据2002年全国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1],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高达18.8%,每年新增高血压患者100万,2009年全国高血压患者已达1.6亿[2]。随着慢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渐成为慢病综合防治的最佳平台。各地在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居民健康建档与管理成了社区慢病工作的核心与主要内容。居民健康档案是社区医生全面、系统掌握社区居民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通过它全科医生可以了解居民患高血压情况并制定科学合理预防高血压措施。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9年至2011年我站通过居民健康建档更具体地了解了月山小区的居民健康状况。1.2方法:采取病人主动体检和上门体检两种方法,对月山小区居民进行健康体检。

1.2.1 问卷调查,内容:一般情况;慢性疾病行为危险因素;高血压、冠心病等主要慢性病的现患情况。

1.2.2 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以及视力,帮助病人做肝肾全套、血常规及B超心电图等。

1.2.3 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血压低于上述标准者。体质指数(BMI=体重/身高2),≥23为超重,≥25为肥胖。吸烟饮酒的判断以《血管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手册》[3]标准执行。

篇4

原发性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人群的健康造成巨大的危害,因此其控制及治疗非常重要,尤其是发病后的控制对于患者的治疗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1-2]。健康教育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发达国家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得早,而我国开展得相对晚[3],本文笔者就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效果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2月~2009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和非干预组(50例)。干预组的50例患者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55~78岁,平均(63.5±3.3)岁,血压85~117/144~190 mm Hg。非干预组的50例患者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53~77岁,平均(61.7±3.6)岁,血压86~115/143~182 mm Hg。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给予患者各种药物等干预治疗措施,并给予常规的治疗依从性的提高措施。非干预组患者仅仅采取常规治疗措施,干预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实施健康教育。包括给予患者讲解此病的发病原因机制,告知患者此病的相关小知识及治疗的方法及依据,同时患者的个人具体情况及接受能力选择合适的健康宣教的方式,对于治疗依从性较差的患者采用针对性的个别宣教的方式,后对患者的接受了解情况等进行评价及统计,根据患者的接受情况对健康宣教的方式及内容等进行调整,以找到最佳的健康宣教的方式,从而达到最佳的患者掌握效果,掌握好最佳的宣教时间,同时还可通过给每位患者发放高血压知识小册子的方式进行,以期达到健康知识的最佳渗透。后将两组患者的在入院和出院时的血压进行统计及比较。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结果

将两组患者入院和出院时的血压进行统计及比较,具体比较结果见表1。

表1两组健康教育前后SBP、DBP评价结果(x±s, mm Hg)

与非干预组教育后比较,*P

3讨论

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其可促进人们自觉地消除危险因素,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按医嘱服药、心理紧张、饮食控制不佳等不正确的做法造成的危害已超过高血压本身[4-6],因此其治疗依从性在治疗中较为重要。本研究显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使其改变了不良的生活方式,提高了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稳定了患者的情绪,有利于更好地控制血压,达到较佳的控制效果。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更好地控制血压。因此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探讨应用。

[参考文献]

[1]顾东风,Jiang He(美),吴锡桂,等.中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和控制状况[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3,37(2):84-89.

[2]李晓燕,王吉荣.健康教育对老年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3):18-20.

[3]杨娟,隋捷,李荣,等.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2008,24(5):375-376.

[4]李宝英.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患者自测血压状况影响的调查及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3):740-741.

[5]张凤.健康教育疗法治疗原发性轻度高血压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08,6(10):1060-1061.

篇5

结论:通过采取有效的自我管理模式,加强自我管理的干预方式,形成医患互动的方式,让高血压患者主动参与到配合治疗之中,真正实效的提高高血压管理的有效作用。

关键词:社区 高血压患者 自我管理 模式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323-01

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是一种有效的综合管理模式,尤其是在卫生保健专业人员的协助下,进行各方面的卫生保健活动,形成严密的自我管理模式,尤其是采取集中干预与病人自我管理的结合模式下,更好的实现高血压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期间的高血压患者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先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期间的高血压患者40例,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在34-76岁,平均年龄45.9岁。

1.2 方法。

1.2.1 自我管理的有效方法。在社区高血压的自我管理模式中,要从社区的整体情况出发,通过积极健康的有趣活动,成立各种俱乐部,每个月安排相应的活动,对每一位高血压患者进行详实的登记,包括40例患者的基本情况、高血压患病情形、体检结果、治疗情况等多方面的因素,并展开社区护理知识的讲座,包括高血压情况的知识讲座,形成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时,在此基础上,形成全面化、系统化的自我管理模式。在全面印发自我管理宣传小册子的基础上,将病人的各种基本情况形成细化管理,每个患者要加强自我检查与评价,督查每一个患者在健康行为方面的管理。进行健康知识的讲解,将40位患者的控制情况、高血压的急救法,生活方式疾病,健康小知识,尤其是在有氧运动、体重指数、肥胖指数、血脂情况等,形成自我管理的严格化模式,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外部力量管理中,形成身高、体重、血压、血糖等相应指数的及时填写,并在医生的遵嘱下进行相应的技术锻炼。并实行分类管理的综合方式。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使患者初步明白心理因素对高血压的影响,让患者认识到高血压的心理调节和药物治疗同等重要,心理行为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基础,及时消除顾虑。正视疾病现实,树立康复信心。心理放松疗法:针对高血压病患者不同的心理症状,采用关心、启迪、鼓励和劝导等心理支持方式。以自我管理小组为单位,在心理医师的指导下通过冥想、气功、太极拳、倾听音乐及催眠暗示等方法进行心理放松并交流感受。心理放松训练每天至少2次,每次30分钟。饮食控制,在自我管理小组内组成饮食控制相互监督小分队,鼓励队员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采用低盐低脂的饮食,戒烟限酒等。运动干预,将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分成6个活动小组,有小组长召集小组成员进行每天两次的健身锻炼,如太极拳、散步、扇子舞、健身球等,并进行活动心得的交流,及时记录在册。

1.2.2 效果评价方式。通过采用相应的评价系统,在专业人员及技术的指导下,形成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的评价,督促高血压患者养成健康的行为方式。

2 结果

在整个自我管理的模式运用中,通过集中干预与社区干预的管理,并综合自我管理方式的有效运用,更好的形成优化管理的有效模式,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达到规范化管理的有41.38%;行为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改变,减少吸烟量的病人有10.92%,戒烟的病人有27.01%;减少饮酒量的有13.22%,戒酒的病人有35.06%;减少摄盐量的有85.63%;减少脂肪摄入量的有85.63%;增加体育锻炼的有41.95%;降低了管理人群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

3 讨论

自我管理是在应对慢性疾病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管理症状、治疗、生理和心理社会变化,以及做出生活方式改变的能力。自我管理的干预措施主要建立在三个理论模式的基础上,即社会认识理论模式、压力应对模式、行为转变理论模式。

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的研究中,以现况调查及干预研究居多。调查的内容包括:社区老年高血压的防治现况、疾病认知、健康行为。主要的干预措施有:健康教育、自我效能干预、心理干预、行为干预、知识-态度-行为综合干预、家庭访视、人文关怀、个体化护理干预、运动疗法等;干预的方法包括:电话健康指导、集体健康教育、聘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利用广播、宣传板、黑板报、发放宣传画和小册子。观测的变量包括:遵医行为、健康增进行为、依从性、生理与心理状态等。

自我管理强调患者的主体意识,通过注重以技能培训为主的健康教育和行为指导,使患者积极地参与对自身疾病的管理,承担一定的自我保健职责,是一种有效的高血压管理模式。本项目以病人自我管理为主,医患互动,使高血压管理由被动变成主动。根据过去一年的管理工作来看,对社区居民采取了协约管理模式,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首先要与高血压患者协调商定,签订一个可行的治疗合同,再对其收取一定的治疗费用,最后才开始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为其提供相对适合的治疗服务。回顾一年的管理经历以及最终的效果来看,对病人进行协约管理模式干预的效果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模式,这种方式不仅有效地控制了血压的降低,更重要的是减少了病人的死亡人数。

篇6

像柠檬皮、茶叶、黑巧克力等,其中富含各种甙类、萜类物质和多酚类物质,正是它们让食物变苦。比如柠檬皮和柚子皮中的柚皮甙,茶中的茶多酚,红酒、巧克力中的多酚,都能预防癌症和心脏病,也给食物带来了一点苦涩的风味。

健康小知识

苦味食物中接受度较高的应该是苦瓜。苦瓜具有清热消暑、养血益气、补肾健脾、滋肝明目的功效,对治疗痢疾、疮肿、中暑发热、痱子过多、结膜炎等病有一定的功效。另外,苦瓜的维生素C含量很高,具有预防坏血病、保护细胞膜、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提高机体应激能力、保护心脏等作用。

2.“冲”的食物

比如萝卜、大蒜、洋葱等。这些食物味道很冲,甚至吃完了还会有臭味。原因就是它们含有硫甙类物质和烯丙基二硫化物,这些物质都对预防癌症很有帮助。比如大蒜就是人的“健康卫士”。大量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大蒜产区和长期食用大蒜的人群,其癌症发病率均明显偏低。

健康小知识

吃完“冲”的食物,如何快速去口臭?

(1)茶叶 对进食大蒜等食物后口气难闻,用茶叶1小撮,分次置于口中,慢嚼,待唾液化解茶叶后徐徐咽下,疗效颇佳。

(2)花生 嚼一些花生仁、核桃仁或杏仁等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也能减轻大蒜的味道。

3.涩味食物

未熟的柿子、紫色的葡萄皮,这些都是涩味很重的食物。它们的涩味是食物中的单宁、植酸和草酸带来的。这些物质都是强力的抗氧化物质,对预防糖尿病和高血脂有益。不仅如此,同一种水果,发涩的品种营养价值更高,比如,酸涩的小苹果就比大而甜的富士苹果好。

健康小知识

涩味食物中的单宁在美容产品中的应用很广泛,主要功效为收敛、防晒、美白、防皱、抗氧化。所以说,涩味食物对女人来说真的是不可多得的美容食物。

4.粗糙食物

粗糙食物之所以粗糙,是因为此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非水溶性纤维,比如粗粮、芹菜杆和白菜帮等。可就是这些膳食纤维,能帮助人们预防便秘、防止肠癌、有利金属离子排出,帮助身体排毒,减轻体重。如果你在吃高脂菜肴的时候担心发胖,可以吃这些食物,因为这是粗糙食物发挥效力的最佳时刻。

健康小知识

膳食纤维是一种不能被人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以溶解于水中可分为两个基本类型:水溶性纤维与非水溶性纤维。

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是3种常见的非水溶性纤维,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非水溶性纤维可降低罹患肠癌的风险,同时可经由吸收食物中有毒物质预防便秘和憩室炎,并且减低消化道中细菌排出的毒素。

果胶和树胶等属于水溶性纤维,存在于自然界的非纤维性物质中,常见的食物中的大麦、豆类、胡萝卜、柑橘、亚麻、燕麦和燕麦糠等食物都含有丰富的水溶性纤维,水溶性纤维可减缓消化速度和最快速排泄胆固醇,有助于调节免疫系统功能,促进体内有毒重金属的排出。

5.酸味食物

沙果、山楂、泡菜等。它们的酸味是柠檬酸、苹果酸等有机酸带来的,这些天然的酸性物质能促进矿物质的吸收,比如铁等。同一品种的水果,味道酸的一般维生素C含量更高,维生素也更稳定,更容易保存。

健康小知识

很多妇女怀孕后特别喜欢吃酸味的食物。酸味能刺激胃液分泌,提高消化酶的活性,促进胃蠕动,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各种营养素的吸收。所以怀孕后爱吃酸味的食物是有利于胎儿和母体健康的。

从营养方面来说,孕妇吃酸味食物对孕妇本人和胎儿的发育都有好处。酸味能刺激胃酸分泌,提高消化酶的活性,增加孕妇食欲,减轻早孕反应。

6.“臭”的食物

榴莲气味强烈,说它“臭气熏天”毫不夸张。但在泰国,由于其营养价值很高,常被用来当作病人、产后妇女补养身体的补品。榴莲性热,可以活血散寒,缓解痛经,特别适合受痛经困扰的女性食用;它还能改善腹部寒凉的症状,可以促使体温上升,是寒性体质者的理想补品。榴莲虽然好处多多,却不能一次吃太多,否则容易导致身体燥热,还会因肠胃无法完全吸收而引起“上火”。

7.“怪香”食物

有些食物虽然以“香”字命名,但味道却很奇怪,比如香菜、香椿等。香菜中含硼量很多,这种物质能帮助身体吸收矿物质,保护骨骼,最适合进入40岁后的中老年人。香菜中还富含铁、钙、钾、锌、维生素A和维生素C等元素,有利于维持血糖稳定,并能防癌。而香椿中含有香椿素等挥发性芳香族有机物,可健脾开胃,增加食欲。它具有清热利湿、利尿解毒之功效,是辅助治疗肠炎、痢疾、泌尿系统感染的良药。有研究表明,香椿中含维生素E和性激素物质,具有抗衰老和补阳滋阴作用,对不孕不育症有一定疗效,故有“助孕素”的美称。

8.辛辣食物

食物中的辣味一般是由辣椒素或挥发性的硫化物提供的。辣椒素具有镇痛作用,还能提高新陈代谢,起到燃脂、减肥的功效。芥末辣味强烈,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可以调节女性内分泌,增强,还能刺激血管扩张,增强面部气血运行,使女性脸色更红润。

篇7

肝净拥有两项发明专利技术,填补了肝脏治疗领域的空白。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惟一治疗脂肪肝的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安全无毒,功效量化,起效迅速,可以从根本上对酒精肝、非酒精性脂肪肝、肥胖性脂肪肝、糖尿病性脂肪肝、药物性脂肪肝、化学损伤性脂肪肝等多种脂肪肝进行治疗,长期服用可以增强免疫力。

肝净通过多种途径清除脂肪肝、酒精肝、强化肝脏功能、预防肝硬化、肝癌.全面调节血脂、降低甘油三脂和胆固醇,补充脂肪肝患者所需的特种营养素,针对脂肪肝脂代谢异常加速脂肪转运,根本防止脂肪(甘油三脂)在肝细胞内的积聚;根据脂肪肝的发病机制与解毒机制,全方位多途径清除脂肪肝的多次诱发因素;独有专利技术修复肝动力不足,保护肝脏,促进损伤肝脏修复;超强抗氧化组合消除过氧化损伤产生的炎症,治疗脂肪肝并发的脂肪性肝炎和肝纤维化。此外.肝净还选择性地补充脂肪肝患者需要的特种氨基酸,多种B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避免肝脏营养过度,同时保护肝脏不再受损。

脂肪肝患者服用肝净后肝脏可得到全面修复,肝脏功能恢复正常、转氨酶降低,肝脏代谢功能改善,血脂调节能力正常、甘油三脂和胆固醇降低,胰岛素抵抗减轻,高血压、心脏病、肝硬化、肝癌、动脉硬化、脑中风等疾病的危险因素得以去除。

脂肪肝小知识

根据脂肪肝发病原因,脂肪肝分为肥胖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营养失调性脂肪肝、药物性脂肪肝、妊娠急性脂肪肝、糖尿病性脂肪肝等。根据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可将脂肪肝分为三个时期:Ⅰ期为不伴有肝组织炎症反应的单纯性脂肪肝,Ⅱ期为伴有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的脂肪性肝炎,Ⅲ期为脂肪性肝硬化。

防治脂肪肝的意义

脂肪肝是引发多种疾病的根源,积极预防和治疗脂肪肝,对于改善肝功能,促进整体病变的改善,都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脂肪肝影响人的消化功能

肝脏病变特别是脂肪肝能使人体对于脂类的吸收发生障碍,人体能量代谢发生紊乱,引发肥胖、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心脑血管疾病。

脂肪肝降低人体解毒能力

脂肪肝降低了机体对病原菌、病毒以及其他致病微生物的防御能力,加重原有病变。清除脂肪肝,能够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复,使消化和解毒功能逐渐改善。从而改善体质,有利于恢复健康。

篇8

腊八蒜做起来也容易,找个干净的空瓶(要带盖的),把米醋倒入七分满,盖上盖子,先放冰箱冷藏室里冷藏半天,然后剥好皮,洗干净,放入冷藏好的米醋里,盖好盖子,再放冰箱里冷藏就行了。过十天,蒜的颜色变绿了,就可以吃了。

特别是对于高血压患者,冯五金有这样的建议,每天早晨吃几瓣醋泡的大蒜,并喝两汤勺醋汁,连吃半月就可以降低血压。不光如此,很多蔬菜,比如海带、黄豆、蘑菇、木耳经过醋浸泡后,对人体都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在这个烈日炎炎的夏季,不妨试一下吧。

小知识:

醋泡核桃仁好吃不腻

篇9

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镁对血管功能、血压调节和正常心脏收缩非常重要,镁缺乏会增加如内皮功能障碍、高血压和心律失常的风险。

低镁尤其会增加致命的心律失常风险。心律失常有许多不同类型,但有一个共同点是,都涉及电脉冲传导和心率控制失常,从而导致心跳不规则,不是太快就是太慢。

轻度心律失常可能只是感到心悸,引起不适;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心脏骤停或心律不齐,心律失常有可能发展为危险的房颤。幸运的是,补充镁很容易纠正因药物或与低镁相关的心律失常,恢复健康的心脏细胞功能,从源头上抵御心律失常的产生。

例如,急救室往往用静脉镁剂注入来减少患者危险的快速心房颤动;此外,术前几天给予口服镁补充剂已被证明与在手术过程中注入镁有类似的好处,可防止患者接受心脏手术中出现危险的心律失常。

最近一项研究对口服镁补充剂预防心室早期收缩(通常称为PVCs)的作用进行了试验,接受测试的PVCs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安慰剂或镁补充剂。30天后,镁补充剂组中76.6%的人显示每日心律失常事件显著减少,而安慰剂组中只有40%的人有轻微改善。这些令人兴奋的结果为医疗机构寻找有效治疗方法创造了条件。

增加高血压风险

血镁水平过低还会增加高血压风险,而血压持续上升则会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中风和其他灾难性后果。血镁水平过低与血压高相关,低于正常水平导致“高血压前期”(120~139/80~89毫米汞柱)的风险是其他人的两倍。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饮用水中镁含量较高地区人群的高血压发病率也较低。

补充镁对血压可产生有益影响,大规模荟萃分析显示,增加镁摄入量370毫克/天,平均收缩压下降3~4毫米汞柱,舒张压下降2~3毫米汞柱后续研究分析发现,平均收缩压大于155毫米汞柱的患者,收缩压下降了18.7毫米汞柱,舒张压下降了10.9毫米汞柱。一组2型糖尿病患者,每日补充氯化镁384毫克后,收缩压平均下降7.4毫米汞柱。

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血镁水平低还有可能产生内皮功能障碍,从而导致动脉壁增厚硬化。补充镁可降低血压,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例如,患有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通过镁补充可改善运动耐受力,减少运动性胸痛。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心肌血液循环不畅)进行的6个月的跟踪调查研究显示,补充镁可明显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硝酸甘油等预防心绞痛药物的服用量。

增加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风险

镁对于正常的代谢功能,包括葡萄糖代谢和胰岛素功能,都至关重要。镁是300多种酶重要的“合作伙伴”,在身体能量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镁补充也可缓解糖尿病症状。一组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镁补充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显著下降,高密度脂蛋白(“好”胆固醇)则明显上升。另外,氧化镁和柠檬酸镁已被证明可降低血小板凝聚,减少形成血凝块的风险。

与代谢正常者相比,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血镁水平明显低得多。一项研究表明,88.6%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镁摄入量低于饮食建议,37.1%的人血镁水平过低。

缺镁对糖尿病患者尤其危险。一项研究发现,心脏衰竭的糖尿病患者中,73.3%伴随有低血镁。血红细胞中镁含量低与心血管疾病和中风发生率增加密切相关,低镁水平导致血小板“更黏稠”,增加破坏性或致命性血栓形成风险,从而加大心脏病或中风的可能性。

镁缺乏原因与镁的重要性

缺镁有两个主要常见原因。一个原因是酗酒、饥饿、食欲不振导致缺镁,进行化疗的癌症患者也会伴随镁缺乏现象;缺镁还与饮用瓶装水和过滤水的日益增多相关。虽然一些天然矿泉水中也可能含有足够多的微量元素镁,但许多非常“纯”的泉水中镁的含量极少。

另一个原因是,严重腹泻、胃肠道瘘管手术等患者,会通过消化道或尿液流失大量的镁,尤其是使用利尿剂和庆大霉素等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

一些人因喝瓶装水或过滤水导致镁摄入不足,一些人因服用某些药物导致镁流失,重要的是要定期测试血液中的镁含量,及时补充这一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的微量元素。

镁是对于人体多种重要功能极为关键的一种微量元素,而对优化营养健康感兴趣的人却经常会忽略它。低镁会诱发身体炎症和氧化应激,增加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中风、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等。镁缺乏还会增加代谢综合征和2型糖尿病以及其他一些疾病的风险,如哮喘、慢性疲劳、抑郁和神经障碍等。

许多新的研究表明,低镁不仅与一些特定疾病风险相关,还对寿命产生影响。血镁水平降低,死亡风险增加。研究还表明,镁是维护和修理DNA“衰老计时器”——端粒所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身体里缺少足够的镁,衰老过程就会大大加速。

将近一半美国人从饮食中摄入的镁低于推荐量(老年人中比例更高)。饮食中镁摄入量不足是老年人镁缺乏普遍的原因之一,因为老年人肠道对镁的吸收能力下降,骨骼中镁的储存减少,而随尿液流失的镁却在增多。

补充镁可简单、廉价并有效地提高镁水平,尽早为身体提供最好的保护。研究显示,血镁水平较高,和/或饮食中镁摄入量较高者.死于心脏疾病和其他一些非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较低。补充镁是降低心血管疾病和其他多种原因死亡风险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研究表明,液中含镁水平越高,死于心血管病、癌症和各种原因的风险越低

链接——关于镁的小知识

身体为何需要镁

身体需要充足的镁来维持正常健康的肌肉和神经组织功能,尤其是心脏和血管。

镁摄入不足或缺镁,会增加心脏病、中风、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以及代谢综合征和2型糖尿病等。

补充镁可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逆转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症状。

血液中含镁水平高、镁摄入量多者更长寿,并很少会因心脏病和其他原因造成过早死亡。

补充镁可降低老年人最大健康杀手风险,延年益寿。

血镁水平低会有以下负面影响

各种原因死亡风险增加23%;

死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38%;

因各种原因住院治疗风险增加18%;

因心血管疾病住院治疗风险增加14%。

血镁水平高会有以下健康促进

因各种原因死亡风险降低40%;

篇10

①胆固醇、HDL-C、LDL-C:1毫摩尔/升≈38.7毫克/分升。

②甘油三酯:1毫摩尔/升≈88.6毫克/分升。

血脂异常是怎样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坏”胆固醇可沉积在动脉壁中形成斑块。斑块有“稳定斑块”和“不稳定斑块”两种。稳定斑块“皮厚馅小”,不易破裂,使血管变窄或缓慢堵塞,导致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和脑卒中(脑血栓)。不稳定斑块“皮薄馅大”,容易破裂,形成血栓,可使血管突然堵塞,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猝死,脑栓塞等危险。

怎样降低心脑血管疾病

首先,重视预防。要防止发病(一级预防),在发病前,对多种危险因素进行综合控制。要防止事件(二级预防),对已经发生过冠心病、脑卒中的,防止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等急性事件的发生和脑卒中的再发生。其次,重视降血脂治疗,尤其对高危的心脑血管患者要强化降脂治疗。降血脂治疗可使血液中“坏”胆固醇减少,沉积在动脉壁的“坏”胆固醇亦相应减少,阻止了斑块形成,从而减少稳定斑块导致的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生。还可以使不稳定的斑块变得稳定,减少斑块破裂的风险,从而防止急性心肌梗死、猝死、急性脑卒中事件的发生。有研究表明,胆固醇每降低1%,冠心病的危险可降低2%。

怎样进行降血脂治疗

一是积极与医生沟通,了解自己正常的血脂水平。二是合理选择降血脂药物。三是对已发生过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患者,降血脂治疗应该更积极。四是长期控制血脂,胆固醇要达标。

胆固醇降到什么水平比较合适?这要根据心血管疾病综合危险因素分层决定。0~1个危险因素时,降到TC

如何选择理想的降胆固醇药物

我们常用的降血脂药物有5类: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类、树脂类、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其中,他汀类是最理想的降胆固醇药物。国内已上市的他汀类药物有: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氟伐他汀、普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研究证据,降胆固醇作用最强,具有血管保护作用,可以预防冠心病、脑卒中的发生,还可以延长寿命。他汀类药物服用时间越长,获益越多。一项研究表明,使用他汀类药物降胆固醇治疗,可减少冠心病事件34%,使脑卒中降低21%。

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安全吗

答案是肯定的。在开始服用他汀类药物4~8周后,要复查血脂及转氨酶、肌酸激酶等,根据是否达到目标值来调整剂量或药物种类,或联合药物治疗。他汀类药物的研究从数月至数年不等,有的甚至进行了十余年,得出的结果均一致,长期服用是安全的。

为什么高危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降胆固醇治疗应该更积极

有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患者,要强化降脂治疗。一项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冠心病患者胆固醇达到LDL-C

胆固醇达标后能停药吗

患者千万不要随便停药。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慢性代谢性异常疾病,目前只能靠药物控制。如果停药,多数患者在1~2周后胆固醇又会回升到治疗前水平。降胆固醇治疗的目的是防止心脑血管疾病,降胆固醇药物只有长期服用才能达到这一目的。患者要经常与医生沟通,听从医生的指导,坚持服药,定期复查血脂、肝功、肌酸激酶等。一般6个月至1年复查1次。

篇11

在朋友的言传身教下,我很快掌握了这三种家常橘子餐,回家后兴奋地做给父母,备受好评呢!

橘皮酱

材料:鲜柑橘若干,剥后留皮;或干橘皮若干。

做法:将橘皮在清水中浸泡1~3小时后取出,用小刀轻轻地将白色油皮充分刮净,然后置水中浸泡24小时,待橘皮苦味充分取出后取出,切成细丝,放进铝锅内(勿用铁锅,以免橘皮中的单宁酸与铁作用),加入一倍于橘皮丝的糖水和微量的柠檬酸,以促进橘皮中果胶质的溶出。锅置火上,用微火煮沸并浓缩成汁。熬制时,可加入少量洋粉或苹果皮水增加黏稠度。边熬制边用筷子检查汤汁的稠度,当用筷子挑起汤汁似落不落时,撤火放冷。即成。

橘子羹

材料:蜜柑250克,白糖150克,淀粉20克。

做法:蜜柑去皮、去络、去核,将果肉切成小块放入盘内。炒勺置于火上,加适量清水和备好的白糖,煮沸后除去浮沫。将切好的橘块入勺,煮沸后勾稀薄淀粉芡,搅匀出勺,盛入汤碗。即成。

橘子酷

材料:橙子250克,冰糖150克,清水1 000毫升,淀粉25克。

篇12

心理医生在门诊中经常会发现一些25~45岁拥有高学历、置身高新技术行业的白领人士,尤其是那些常与高流量信息打交道者,突发一种奇怪的疾病:没有任何病理变化,也没有任何器质性改变,发病间隔、起病时间都不一定,但他们会突然出现恶心、呕吐、焦躁、神经衰弱、精神疲惫等症状,女性并发停经、闭经和痛经等妇科疾病。心理专家们认定这是一种身心障碍,暂时称之为“知识焦虑症”或“信息焦虑综合征”。

知识焦虑症是信息大爆炸时代的产物。由于对知识与信息过度吸纳,对自己身体状况极度担忧,常常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有关健康知识或医疗信息,焦虑地观察自我,对疾病感到恐惧,并伴有极为痛苦的幻想。同时,由于身处环境的瞬息万变,许多人对未来无法确定,甚至充满恐惧,由此造成心理紧张,急躁,严重者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如不断小解、不断洗手、失眠、厌食等。患者症状有一定的持续性,通常上述反应在2周以上才可能被诊断。

像小娟这样神经质的人常做健康检查。虽然站在现代医学所强调的预防医学的立场上,重大疾病的早期发现的确很重要,而且某些人也可能会因为神经质之故而早期发现某些疾病,不过在做健康检查的人当中,有不少人只不过是神经质或精神官能症而已。

无为而治除焦虑

知识焦虑症本身并不可怕,也不用担心它会转变为精神疾病,只要能意识到它起病的原因,并正确对待,就可以有效缓解。

首先,是认识知识焦虑的客观性。信息时代知识确实无限浩大,对未知的恐惧感使现代人承受着更多的心理压力,甚至造成不必要的“心理拥挤”。就像一个无形的杀手,时时侵蚀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存。我们的情绪并不是主观意志所能完全控制的,但如果对焦虑采取接纳的态度,焦虑后告诉自己:我焦虑了,这是一种难受的感受,但自身控制不了,只能接纳它。这样看来好像是一种消极的态度,然而任何情绪的过程都有它发生、发展、、下降及结束的过程,只要我们接纳它了,最终它也就消失了,正所谓“无为而无不为”。

第二,试着寻找知识焦虑背后的心理原因,如是否太过于追求完美、太关注自己、太看重事物的结果、太注重他人评价等。

第三,正视现实的压力。过度焦虑的产生,常常有着一些我们不愿面对的现实压力、心理冲突,如婚姻的矛盾、工作的压力、经济的危机、人际的冲突等。我们要学会正视并及时解决它们,逃避只能使问题更为复杂和麻烦。

第四,寻找多途径的愉快来源,我们的愉快来源越多,我们就越少惧怕失落,越少焦虑。生活是多彩的,只要我们愿意,每时每刻我们都能享受到生活的愉快。

第五,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限制每天接受的信息量。

第六,主动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篇13

   9月20日,我中心又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在人员密集地区进行了一次义诊咨询活动,宣传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相关预防保健知识。

   9月26日,我中心邀请疾控中心相关问题的专家,在岳王学校进行了一堂肺结核等相关传染病的科普教育活动。

   经过近一个月的活动,我中心深刻感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对科普知识的渴求,也深感中心平时对相关知识普及的欠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中心将继续开展此类活动,使之成为常态化,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知识需求。

   宣传科普活动心得

   根据《关于举办20xx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通知》(城科协发〔20xx〕4号)文件精神,东岗西路街道于20xx年9月15日—9月21日开展了20xx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新媒体科普传播系列活动

   街道、社区通过qq群、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向辖区群众宣传科普知识,加大了新媒体科普工作宣传力度。

   二、校园科普联合行动

   农民巷东社区于9月15日联合辖区崇雅艺术学校的学生们举办了“垃圾分类益处多·环境保护靠你我”为主题的垃圾分类绘画比赛,并在辖区进修附小进行展览,为热爱书画艺术的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此次绘画作品展现出小作者们对未来美好环境的畅想,也进一步提高了辖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

   三、基层科普联合行动

   9月17日,平凉路社区组织科普志愿者在社区会议室开展了“创新引领时代智慧点亮生活”科普活动。志愿者们现场给小朋友们普及了地球科普小知识,此次科普活动通过科普志愿者现场解答、向孩子们发放科普知识手册等方式,普及了现代智能科技知识。

   通过此次“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的开展,提高了辖区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激励了广大科普工作者、科普志愿者参与科普活动的热情,在街道范围内营造了“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宣传科普活动心得

   一、德育处召开班主任和科学组教师、艺体教师会议,安排科普月活动内容。

   二、德育处与少先队分别在九月中旬和下旬办了两期科普知识宣传板报。

   三、全校各班班主任组织开展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班队活动,组织学生学习科普知识,介绍一些先进的种植、养殖科技知识。此外,还对学生进行卫生健康、心理疏导、环境治理、抵制等活动。

   四、各班办了一期宣传科普知识的班报。内容非常丰富,有孩子们收集的科普、科技知识,科技创新感言、绘画、手抄报等。

   五、学校“红领巾”广播站,每周星期三开播科普知识。

   六、美术教师在美术课上指导学生创作科学幻想画;信息技术课上,老师组织学生上网查科普资料,观看科普动画视频;科学教师在兴趣活动课上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小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