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人才培养管理体系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人才培养管理体系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人才培养管理体系

篇1

人才质量是教育评判的唯一标准。由于我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培养单位而言,目前还没有一套成熟的培养模式及监控体系,对用人单位而言,缺乏合理的人才标准及评价体系。所以,我国卓越工程师培养单位均在“卓越计划”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依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开展教育活动,其教育的成败目前尚难以评判。因此,建立一套有效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管理体系,使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管理与控制在时空上有机结合,各级领导和决策者以及参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和管理的广大师生员工都经常不断地检查了解和评价卓越工程各项教育活动的效果是否达到办学宗旨、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和对教学及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最终达到完善我国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实施管理是由管理指标体系来控制的,通过信息系统,全面地搜集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及行业工程要求等方面信息,对教育与管理工作达到卓越工程师目标的程度做出价值判断,进而实施目标管理。

2.提供决策信息卓越工程师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是调动

“学校教学与管理人员、行(企)业教学与管理人员及学生”三个方面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卓越工程师”人才需要。质量管理活动是对学生的专业理论、工程能力、创新能力、思想政治素质等方面的全面质量管理,是对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的诸多因素、众多环节的全面性管理,是对教学活动从计划到实施的全过程管理,是校内外相关教学与管理人员及学生的全员性参与并接受管理的过程。因此,基于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体系在卓越工程师培养各环节、要素的渗透与桥梁作用,它可使我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工作在探索中进一步完善、规范及科学化,使相关教学管理部门及广大师生按行为准则办事,并推动卓越工程师培养各环节的工作,促进相关行(企)业的深度参与;可使相关领导及决策者及时、准确掌握卓越工程师教学和管理的状况,为科学决策,开展相关教学内容、培养方案的改革及优化,搞好教学基本建设等方面提供可靠的依据。

3.密切校企合作,建立良好的社会信誉,实现办学良性循环

高校建立完善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体系是进行动态管理的首要条件,是实现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的重要保证;同时,它也能密切院校与行(企)业的沟通与合作,发挥行(企)业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参与的积极性及监督作用,有利于根据社会需求对卓越工程师教育进行及时的调节,进而在校企深度合作中引导学校在面向社会、行使依法自主办学权利的同时,确立起能够取信于社会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的自我保障体系。

4.有利于卓越工程师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宏观管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行政部门必将减少对高校内部管理的直接干预,但并不意味着放弃或者削弱对高等教育的领导与支持。建立并实施完善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管理体系,既有利于激励各培养单位间的良性竞争和经验交流,不断深化探索改革,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创出“卓越”特色,提高办学水平的内在动力,也有利于上级主管部门及时掌握卓越工程师培养院校的相关培养质量及教学信息,及时调整管理规定,确保宏观调控的时效性。

5.满足社会发展及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目前,我国正处于从工业制造大国到工业制造强国的发展过渡阶段。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人才,在此背景下,我国于2010年启动了“卓越计划”,其主要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在“卓越计划”的大前提下,各高校根据本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历史、办学特色和具体情况来制订和实施学校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管理体系,可使所培养的卓越工程师人才更好地切合社会需求,满足行业及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二、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构建

影响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的要素可以粗分为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加强管理,建立起更加系统的、科学的、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属于软件建设。其中,全面质量管理在教育行业的应用由来已久,其目的是:组织全体学生、教职员工及有关部门齐心协力,综合应用管理方法、专业技术、数理统计及规章制度,建立起从招生、入学教育、校内教学、校外教学、实习、毕业服务等全过程的质量体系,从而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提供符合社会需求的各类人才。卓越工程师与其他高等教育一样提供一种教育服务,其教育必须对学生、政府和社会负责,它不但要满足学生对教育服务的要求,也要满足政府和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但卓越工程师与其他高等教育相比较,其具体要求的表现并不完全相同,例如其强调企业的深度参与性,学生工程应用、创新等方面能力的培养等要求。因此,在制定卓越工程师人才质量目标和质量标准时要考虑更多的因素。下文运用“三全一多”原理分析卓越工程师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问题。

1.全过程质量管理

全过程指的是高校教育质量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即从市场调研、专业设置开始,直到毕业教育及就业指导全过程。前期工作过程。人才培养质量的全过程是从社会市场调研开始,即在充分把握市场对人才数量和质量需求的基础上来设置专业,然后是制订招生计划,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与计划等整个前期工作。在此阶段,质量管理体系要能够确保市场调研的科学实施,其内容要涉及调研的目的、对象、由谁做、如何监控、时效性保证等方面内容。考虑卓越工程师教育的特点,其质量管理体系的细节应有所调整。例如,我们的调研对象主要是工业界,要放眼世界,展望未来,而且应由学校及企业人员共同参与调研。在充分把握卓越工程师人才质量需求的基础上,来设计招生计划、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等,进而为人才培养前期工作提供信息依据,减少工作的盲目性。同时,调研不是一劳永逸的事,为应对工业技术快速发展的要求,要制定相关的政策,确定合理的调研周期,确保前期工作的时效性。

招生与选拔过程。拥有一批立志于我国工程事业、有稳定的专业思想、学习目的清楚、学习积极主动的学生,是从事卓越工程师教育的前提条件。因此,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体系应涉及招生的各环节,其中包括招生对象、规模、条件、模式、取舍标准、淘汰机制等方面。考虑到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特殊性,应充分考虑企业参与学校招生的机制,以减少因盲目填报自愿和盲目招生所导致的卓越工程师教育资源的浪费。企业人员全程参与招生选拔工作的优势体现为:(1)招生计划的制订方面。我国工业规模庞大,教育部门很难做出准确预测,可能造成招生数量的盲目性。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核心研究资料而参与招生计划的制订,具有规划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2)招生宣传方面。企业参与招生宣传工作,可充分展示专业和行业的优势,使更多的学生对卓越工程师进行更为客观和全面的了解。(3)招生标准的制定方面。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不仅要符合教育部及大专业规定的通用标准,而且要符合行业工程人才标准的要求。企业可以从合格工程人才基本素质要求出发参与招生标准的制定,可以使行业标准更加切合社会需求,从生理到心理等多角度地选拔卓越工程师培养对象,谢绝那些不具潜质或无志于工程事业的学生。(4)联合招生。由企业与有志于工程事业的学生预先签订协议,以企业的名义选拔卓越工程师班,这样既可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同时还有利于解决学生的实习问题和就业问题,对家庭贫困的优秀学生还可以约定学习期间由企业交付包括学费甚至部分生活费等费用,院校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资金紧张的问题。

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体系为校企合作招生提供制度保证,其内容应明确在企业介入招生环节时,企业、学生和院校各方的权利与义务等方面。培养过程。卓越工程师班通过招生选拔成立之后,质量管理体系应覆盖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从入学教育开始,通过基础教育、专业基础教学、专业教学、工程及创新能力训练、社会实习实践等各个环节,确保人才质量符合卓越工程师的标准要求。为强化学生工程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一般要求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人员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同时要求企业现场教学及实践的环节。因此,质量管理体系要覆盖现场教学各环节,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形成的各环节均处于受控状态。就业与反馈过程,在国内外就业形势相对严峻的大环境下,学生就业的难易程度,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们的人才培养质量。质量管理体系要涉及就业指导、统计分析等方面,尤其是要充分收集来自学生、企业、政府等各方面的反馈信息,认真分析并查找不足,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同时,要注意学生就业后不是学校“泼出的水”,而是“移植的树”,学生在工作中成长所表现的能力与素质是教育质量的良好载体。学校要有适当的跟踪调查机制,确保能够收集到有利于教学质量提高的反馈信息。另外,质量管理体系要能够充分调动行(企)业的积极性,确保学生高质量就业。

以上各环节过程不是分立的阶段,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桥梁作用,要使整个过程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既要保证信息有效传递,也要保证实施效果得到有效监督与实时调控的完整体系。从而实现质量体系中各环节、各方面的工作都有各自的管理循环,大环套小环,环环相扣,推动整个体系的大循环,以螺旋式上升的管理模式使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不断提高。

2.全方位质量管理

全方位指的是教育质量不仅是教学质量,还包括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有关的所有工作的质量,如学生管理、第二课堂、社会调查、社交能力的培养、工程能力的培养、创新意识的形成、团队协作精神的形成等。卓越工程师教育属于一个系统性的工程,相关部门和单位都直接或间接地围绕卓越工程师培养这一总目标而工作。换句话说,全方位指的是整个卓越工程师的教育质量管理。在提倡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同时,强调管理是通过协调人的活动,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它不仅能实现系统的目标,还能使系统整体功能达到满意值。要始终以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实施在线的、实时的、动态的管理,以达到整个系统良好的受控运行状态,进而确保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卓越工程师的全方位还要涉及企业深度参与的相关部门和单位。对于校内外相关部门和单位而言,分别具有各种不同的形态和质量标准,其质量标准由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最终质量标准分解而成。

3.全员质量管理

卓越工程师教育质量管理的全员性是指校内外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都参与的质量管理,做到“质量第一,人人有责”。注重以人为本,充分调动“教、学、管理”三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卓越工程师教育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与卓越工程师培养相关的每一系部、处室、系统、科室、车间的每一个员工的工作质量都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所以要求参与卓越工程师“教、学、管理”的每一个人都要参与到质量管理工作中来,把学校制定的各种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部门与环节、岗位。建立各种规范标准,确保“教、学、管理”相关的每一个人都参与到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去。卓越工程师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一多”指的是要根据不同的行业工程特点及其人才标准要求而采取多种多样的质量管理方法。这是因为影响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多而杂,需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质量管理办法。

篇2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服务于高校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学科竞赛理论体系研究”(项目编号:JYGH2011024)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1-0019-02

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创新教育为重点的学科竞赛成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之一。学科竞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了教风学风建设,引导高校在教学改革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并且营造了浓厚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对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等诸多方面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鉴于目前各种学科竞赛种类繁多、组织部门各不相同,对于竞赛举办目的也不尽一致。针对学科竞赛体系进行了五年实践研究,构建了行之有效的学科竞赛管理体系。[1]竞赛的项目种类、竞赛的目标定位、竞赛形式设计是推动相关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的重要手段;竞赛的有序开展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拓展知识面、有效提升创新能力的前提基础;清晰明确的竞赛运行程序是学科竞赛能够高效顺畅的重要保证;科学合理的保障机制是学科竞赛能否有效开展的关键因素。

一、构建服务于人才培养的学科竞赛平台

1.设立创新学分激励学科竞赛开展

将创新学分制度引入河北联合大学新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了第二课堂创新学分为必修环节,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活动是学生获取创新学分的主要途径。创新学分制度要求提高了广大学生参与竞赛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学科竞赛健康持续的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从最近几年的开展情况来看,学生参与范围逐年扩大,目前每年参与竞赛活动的学生达到8000多人次,丰富了学生的课外学习内容,营造了良好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有效促进了学生创新实践和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

2.校—院齐抓共管,促进学科竞赛开展

学校教务处作为高校核心职能部门,负责全校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的全面管理和统筹安排,广泛开展校级学科竞赛、鼓励参加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充分发挥二级学院的作用,使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在全校范围内有序开展。

(1)不同类别学科竞赛的开展。根据各项学科竞赛在学生素质培养中的侧重不同,在设立校级学科竞赛项目时,考虑了将竞赛按照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基础、综合素质提高等多类别进行,真正使学科竞赛将课内、外课堂有效衔接在起来。以公共基础课程为平台设立的大学英语竞赛、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等,注重学生通识教育类课程的学习和推广;学科基础类竞赛如化学综合类、力学综合类竞赛、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物理竞赛等,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与提高为目的,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专业基础类竞赛,如电子设计、测绘技能、工程训练技能竞赛等,旨在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注重巩固和加强专业知识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艺术作品大赛的开展让所有学生有机会展示个人艺术才华,在丰富校园艺术文化氛围及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不同层次学科竞赛的开展。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国际级、国家级、省级等相关单位组织的各种竞赛,使之成为高校相关专业推进实践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抓手之一。[2, 3]在竞赛的组织实施过程中,承办学院必须组织学生广泛参与校内竞赛或选拔,择优推荐参加校外学科竞赛,以扩大学生参与面。采取了院级、校级、省级、国家级层层选拔推进的原则,通过每年定期举行的校内学科竞赛选拔优秀的选手,再经过集中培训等方式正式参加省级及以上竞赛。在学校大力宣传和二级学院积极配合下,各项学科竞赛活动在河北联合大学规模发展迅速、学生反响强烈、受益面较大、颇具影响力。

3.创建学科竞赛网站,搭建信息化平台

由于各种竞赛项目种类多,学生参与量大,过程管理多,因此,建立开发与之相关的信息管理系统尤为重要。因此河北联合大学专门建立开发了“学科竞赛”网站,定期为学生各种竞赛信息。

通过“学科竞赛”网站,学生可以进行网上报名、了解最新竞赛公告、查询创新学分等等。通过使用学科竞赛网上报名系统极大地方便了学生和竞赛组织者,尤其是报名数量比较庞大的竞赛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提高了报名信息的准确度。通过网站各种竞赛信息的传递,加快了信息的交流,使竞赛开展更加顺畅便捷。

二、构建规范有序的学科竞赛运行程序

竞赛的形式和内容决定了以竞赛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目标能否实现,清晰明确的运行程序是学科竞赛能够高效顺畅的重要保证。经过对校级学科竞赛的实践探索过程中,河北联合大学逐渐形成了规范有序的学科竞赛运行程序。

1.竞赛前期广泛宣传

篇3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强调,高等职业教育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并要求各高等职业院校“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还明确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这充分说明了顶岗实习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性。

浙江工业学院数字媒体与信息分院的图形图像专业深入贯彻教育部“16号文件”精神,从2009级开始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创新实践,全面修订培养计划,实施“2+1”人才培养方案,即两年在校内学专业理论和基本技能,一年到校外实习基地和单位顶岗实习。由于是第一次实施“2+1”人才培养方案,对于一年的顶岗实习的质量缺少监督机制,因此有必要研究“2+1”人才培养模式顶岗实习质量管理体系。

二、探索、研究“2+1”人才培养模式顶岗实习质量管理体系

顶岗实习是由学校、企业、工作岗位、学生、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要素构成的合作系统,每一个要素后面有许多关联的要素。这些要素的活动过程成为顶岗实习质量形成过程。每个要素的活动过程因输入不同,活动不同,利用的资源不同,导致过程的多样化和复杂化。

1、调查分析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要求

顶岗实习一年,对学生的大学生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他们把二年中所学的知识要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中,在这一年的顶岗学习中,学生会对企业和岗位甚至岗位所在的位置有什么要求,直接影响到以后一年的实习成绩,所以做好这个调查工作非常重要。

2、建立顶岗实习管理职责

明确顶岗实习质量方针和目标质量方针是学院最高管理者正式的顶岗实习质量宗旨,是实习教学工作的准则和行动纲领。质量目标是与学院的方针保持一致的,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顶岗实习的质量目标是以素质教育为本,兼顾三方利益,努力培养基础扎实、技能强、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1)建立顶岗实习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是组织为行使质量管理职能而成立的组织机构,是整个管理的核心,是由校企双方共同建立并形成合作教育的组织机构。领导小组明确每个人的工作职责及沟通途径,形成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各司其责的局面,确保顶岗实习的顺利实施以及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2)编制顶岗实习指导文件

实习指导文件是加强顶岗实习教学管理和规范实践教学过程的基本依据和准则,是质量管理的基础。实习指导文件包括三个方面:一要明确实习的主要内容即“做什么”,“为什么做”,如实习计划、实纲等。二是明确实纲由谁来具体负责即“谁来做”。三是要明确各个实习教学要素在相应的教学文件中的工作程序即“怎么做”。实习指导文件包括:顶岗实习计划书,顶岗实习教学大纲,顶岗实习任务书,顶岗实习指导书。

3、顶岗实习实施

(1)实习动员

实习开始前对即将实习的学生开展实习动员,学习相关文件与规章制度,明确实习的目的和要求、职责与权限,各项考核内容,考核方法与形式等等,做好顶岗实习学生的心理调适。实习动员做得扎实可以帮助学生尽快转变角色

(2)顶岗作业及作业指导

顶岗作业需要企业的积极配合,顶岗实习学生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准员工”,必须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管理,学校和顶岗实习企业之间、系部管理部门和学生实习岗位之间、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师傅之间要密切配合,经常交换意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形成齐抓共管的顶岗实习运行机制。指导教师与企业的管理者应关注学生的实习效果,检查实习教学大纲和学生实习日志的执行情况,按时向顶岗实习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学生的实习情况,同时做好实习指导记录。

4、顶岗实习的测量、分析与改进

(1)质量监控机制

顶岗实习质量监控机制是实践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保障,是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顶岗实习质量监控,必须贯穿于实习过程中的每一个要素及所有环节,使实习过程与结果符合目标要求。顶岗作业的监控可实施三级巡视检查:一是指导教师定期现场巡视,依据实纲检查实习内容和进度,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的程度,解决遇到的问题。二是专业负责人不定期现场巡视检查,三是院级领导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2)顶岗实习评估

顶岗实习评估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起着导向作用。实习评估必须客观、公正、可操作性强,不能流于形式,否则顶岗实习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顶岗实习评估的内容可包括实习日志、实习报告、实习单位对学生的鉴定意见等三个方面。

另外,学校对实习教师、班主任也要进行考核与奖励,以强化实习指导教师与班主任的工作责任心,激励其工作积极性,形成对顶岗实习教学质量多角度、多元化及多层次的评价机制。

5、调查学生顶岗实习的满意程度

建立学生及企业信息反馈制度,是对顶岗实习过程进行控制的有效手段。可以通过学生实习报告、召开企业和学生的座谈会及设计调查问卷进行满意度调查等方式进行信息收集整理。

三、结束语

图形图像专业从09年开始实行“2+1”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有3届大约300名学生毕业,从学生的调查表中可以看出,学生对顶岗实习的分配、收获以及管理制度都比较满意。完善合理的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管理水平,使“2+1”产学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卓有成效。

参考文献:

[1]朱军,程梅珍.ISO9000族标准在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中的运用[J].教育探索,2008,(10)

篇4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师队伍的整体结构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师资队伍管理体系中的“教师队伍的整体结构”,是指高职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要按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从整体结构上必须符合“双师”结构标准。所谓“双师”结构,是指高等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要符合以下两个方面的要求,以实现整体结构上的“双师”状态。

(一)专兼职教师要保持合理的比例

这里的比例主要是指“校内专业课教师与实践课教师的合计数应当与从校外聘任的兼职实践教师达到一个合理的比例”,教学任务由校内外专、兼职教师共同承担。“高职院校需要的不仅仅是思辨的大师,更需要的是技能的大师,以及具有专业技术至上的技术专家。”建设比例适当的专兼职师资队伍,是通过“外引”的途径来促进“工学结合”有效实施的保障。“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不仅是学校教师资源的重要补充,更是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提高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力量。”这既可以减轻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压力,又可以提高实践技能的更新速度,增强实践人才培养的适应性。至于这个“合理的比例”的具体范围,则要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际条件和专业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可以达到1∶1甚至更高的水平。

(二)在专职教师中,“双师型”教师要达到较高的比例

“对于高职教育领域,无论是从人才培养方案到课程体系设置,还是从课堂讲授到课外实践训练,都始终贯穿着职业性原则,根本不可能有脱离社会实践的纯理论课程与抽象专业知识存在的空间。”因此,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包括专业课教师、专业基础课教师、实践指导课教师和部分公共基础课教师)必须具备“双师”资格,或者具有“双师”素质。这是通过创造内部条件来推动“工学结合”的有效实施,既可以提高专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又可以减少外聘兼职教师的数量,以提高教师队伍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适应性。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师素质标准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师资队伍管理体系中的“教师素质的标准要求”,是指从事高职教育教学的教师,应该具备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技能,达到“双师型”的要求,具体包括素质内涵要求和能力结构标准两个方面。

(一)教师素质内涵要求

在教师的素质内涵上,要求从事高职教育教学的教师,在专业知识上是本学科领域的专家,在实践技能上是本行业领域的行家。按照“依据课程定教师”的原则,要求教师具有“双师”素质,具备与课程体系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相适应的素质和技能,即要求教师不但通晓本专业的知识和技术,而且要深悉行业特性、职业标准和岗位(群)要求;要求教师不但“具有课程开发能力,能够将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转化为适合教学的、具有教学价值的学习任务”,而且要熟悉职业实践,善于进行专业技术操作和实训、实习等实践性指导;还要求教师经常深入行业企业,及时掌握本行业和专业的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方法。

(二)教师能力结构标准

在能力结构上,教师要达到“双重身份”“双师资格”“双向流动”的要求。

“双重身份”,即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既是学校从事专业教学工作的专家、教授,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同时又是行业企业从事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工作的行家,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一定的组织生产经营和科技推广能力,以及指导学生创业的能力和素质。

“双师资格”,是指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既具有教师职业资格,又具有行业从业资格,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者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双向流动”,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高职院校现有的教师能够经常流动于学校与行业企业之间,随时了解行业企业的发展变化情况,同时全面了解学校的教学动态和学生的学习状况,把行业企业的新信息、新技术引入学校。二是指高职院校的专职教师与从行业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之间,要进行双向流动式的交流。即专职教师到行业企业任职、兼职或挂职锻炼,以便深入地了解专业与职业岗位需求,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实践技能,操练职业技能,积累实践经验。同时,兼职教师在学校任职任教的过程中,能够深入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了解学校教学与行业企业实际需要之间的契合度,从而帮助学校及专职教师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作为“双师型”教师的专职教师,必须是熟悉行业规范,掌握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基本技能,了解行业企业文化,能进行实践性操作的学术专家;作为“双师型”教师的兼职教师,则必须是熟悉教育规律,懂得教育心理学知识,掌握教育教学技术,了解学校文化,能进行规范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技术专家。

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

(一)内培外引

在教师的获取途径上,采取“送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增加教师数量,改善教师结构。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各个高职院校要根据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及本身的办学条件,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在确定办学规模、设置专业结构及核定班级建制的基础上,编制师资队伍建设计划,明确专、兼职教师的比例及数量。

对于专职教师队伍建设,应该从两方面抓起,一是内部强化,二是外部引进。以内部强化为主,外部引进为辅。首先,内部强化,即为了把已有的师资充分利用起来,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引导教师取得与专业挂钩的第二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要进行人性化管理,充分利用各种激励手段,让已有的教师主动地提升素质,完成“第二师”的素质修炼与提高。其次,引进“双师型”教师。引进可分为专职和兼职两种,并且以兼职为主。专职教师的引进要强调从事技能训练的教学与指导能力,并以引进的“双师型”专职教师来带动原有教师在技能方面的提高。兼职教师灵活性强,在技能指导方面是对现有教师强有力的补充。同时,由于兼职教师来自生产经营一线,他们了解市场对人才的真正需求,掌握最新的市场信息与市场理念,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手段的优化。

(二)与行业共同建立人才资源库

即紧紧依托行业企业,组成紧密的校企合作联盟,建立行业人才资源共享库,突破单纯为学校办学而“聚师资、蓄人才”的观念,树立为行业培育人力资源而组建师资队伍的观念,以实现教师队伍的动态组合,达到学校与行业企业的人才资源共享。

职业院校只是技能型人才产品的生产者,而行业企业才是这种产品的使用者。一方面,职业院校是因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而设立的,行业企业理所当然地要为学校办学创造条件,提供教学所需要的教师资源。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是为行业企业服务的。要使学校培养的人才符合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第一重要的是培养人才的教师必须具有与行业企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因此,与行业共同建立人才资源库,既是完全必要的,也是非常可行的。人才资源库不但能够很好地解决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来源问题,而且能够很好地解决行业企业“技能型”人才的来源问题,从而实现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互利双赢。

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师资队伍的管理方法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教学的师资队伍管理,要按照“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根据国家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 的要求,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一)实行“变固定制为弹性制”的管理体制

“变固定制为弹性制”,即高职院校的教师要从固定工作性质、固定职位档次、固定工资标准转变为流动上岗、依能定位、按劳取酬,要打破身份界限、职级界限和资格界限,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就要在国家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建立起符合职业院校办学实际的人事管理制度,使之具有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灵活性,符合职业性、开放性和市场化的要求,借以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二)建立科学实用的考核评价制度

要加强校企合作办学,促进产学研合作制度化,使学校、行业、企业共同受益。基于这种理念,应当注意教师能力的多元化,以应对办学的多元化要求。同时,对教师的多元化考核必将成为教师考核的一种趋势。结合发达国家教师能力标准的相关规定,我国高职教师的能力标准应当主要包含职业道德、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实践知识、授课能力、教育科技使用能力、鉴定和评估能力、专业化提高和终身学习能力、行业联系和服务能力、交流能力、学习环境的创新及管理能力等。高职教师能力标准应当体现先进职教理念的要求,具有人文关怀精神;对教师的考核应当以激励为主,而不能单纯强调淘汰与惩罚;应当通过定期更新高职教师能力标准和举行考核鉴定,来推进高职教师能力的提升和更新。要使这种考核成为一种机制,首先要制定具体的考核标准,这种标准应该包括职业道德、知识水平、授课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等多个方面;然后要确定考核范围,这个范围应该深入到包括课堂、实习基地等层面;最后要把评价标准明细化和分值化。

篇5

针对高校创新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为了能让创新实验室高效运转,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并且完善实践人才培养体系。通过近几年的创新实验室实践工作,总结出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积极指导、师生深度融合的高校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和实践人才培养体系[7-9]。

2.1学生主动参与的高校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

学生主动参与的高校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教师学生深度融合的管理体系。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学生作为创新实验室的主体主动参与创新实验室各方面的管理工作,该工作包括对实验室成员及仪器设备的管理,新成员的招录、培训,规章制度的完善等。该管理模式有利于实验室的集中管理和分散管理,能有效解决创新实验室管理师资队伍不足、教师时间不充裕以及创新实验室全天候开放的问题[10-12]。该管理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1实施原则

在整个管理过程中,要坚持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积极引导、教师学生深度融合的原则进行。学生作为整个创新实验室管理的主体,要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学生作为管理者,不仅要管理好各自负责的实验室,还要为实验室的培训做出计划安排,为整个实验室的发展出谋划策。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管理人员,高效地管理实验室;教师和学生要深度融合在一起,随时随地沟通,指导学生解决实验室的各种问题,促进创新实验室健康发展。

2.1.2学生管理人员的选拔

在学生管理人员的选拔方面,所有学生管理人员必须是从长期在创新实验室学习并参与多项大赛的创新实验室成员中挑选。创新实验室学生总负责人要从参加多次大赛、具有丰富技术经验、拥有强烈责任心且已经获得保送研究生名额的大四学生中选拔。这样的学生没有找工作或者考研的负担,有更多精力参与到创新实验室的管理中;同时,拥有丰富的大赛经验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较好地为团队提供技术指导。各个创新实验室的主要负责人优先考虑已经取得保送研究生资格的大四学生,或者极少数品学兼优、学有余力且责任心强的大二、大三学生担任;各个创新实验室同时还要配备1名品学兼优、具有强烈责任感的大二或大三学生担任辅助管理人员,为培养下一届创新实验室负责人做好准备。

2.1.3权责明晰,相互监督

创新实验室学生总负责人要对创新实验室委员会负责,要管理和监督各个创新实验室学生管理人员开展各自的工作;创新实验室学生管理人员要监督学生总负责人的行为,同时,认真负责地做好各自的实验室管理工作,包括实验室的安全与卫生,实验室成员的选拔与培训、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经费预算及管理、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申报书撰写等。整个实验室的所有活动全部由学生来策划,教师负责内容审核,由学生负责实施。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协调实验室与其他各部门,争取各项经费,解决学生管理人员无法解决的问题。同时,负责教师要及时与管理人员沟通,定期参与创新实验室管理委员会会议,共同总结和商讨创新实验室各项工作落实情况,以及分析、解决当前实验室存在的问题。

2.2学生主动参与的高校创新实验室实践人才培养体系

为了加强高校创新实践人才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高校创新实验室需要组织丰富的、系统的培训内容,并且要充分利用学生课余时间进行培训,这无形中增加了指导教师的工作量,占用了指导教师大量的时间。为了解决创新实验室师资少的问题,同时要保证创新实验室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质量,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13-15]。根据新疆大学创新实验室运行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积极引导、教师学生深度融合的高校创新实验室实践人才培养体系,其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该培养体系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积极引导、教师学生深度融合。在整个培养模式中,学生是主要的载体,学生主动参与体现在能力培养的各个环节中,包括课程培训、项目参与和学科竞赛。在课程培训中,培训人员是由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的高年级成员承担,一是可以缓解实验室管理教师少的问题,二是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能够更加积极,能大胆提出和讨论问题。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整个过程都是由学生全程参与完成,高年级学生负责“传、帮、带”低年级学生。教师在整个过程中都要积极参与,负责引导学生,解决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与学生要积极沟通,和学生进行深度的融合。(2)阶梯式能力提升培养体系。为了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稳步提升,需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对其进行系统的、逐步的培训,打造一个全方位、层次性、进阶型的实践人才培养体系。本培养体系主要分为4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针对大一年级或者大二年级刚进入实验室的学生,由实验室负责人安排高年级学生对其进行系统的基础课程培训,包括C语言、数据结构、电路分析等课程。第二阶段是将前期培训合格的成员分配到项目梯队中,进行一年的项目实训培养。第三阶段是将第二阶段的合格成员选拔到学科竞赛团队进行系统性锻炼。经过前三个阶段的培养,成员应具有较高的软硬件开发能力、项目管理能力以及系统工程能力。在第四阶段将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及创新能力。(3)层次化的能力评价体系。在能力评价体系中,不再只以大赛成绩或者作品完成度作为考核指标。需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要强调结果与过程并重的考核方式,其中,结果占40%,过程占60%。过程考核从5个方面进行,包括自主学习能力(20%)、创新能力(20%)、文稿撰写能力(20%)、协同能力(20%)和综合能力(20%)。

3实施效果

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积极引导、教师学生深度融合的高校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和实践人才培养体系在我校创新实验室已经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实验,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1实验教学中心的成效

由于创新实验室学生负责人认真负责的态度,加上指导教师的积极引导,有效保障了我校创新实验室每年约120名新成员的培训工作顺利完成,约26项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申报和完成;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电子设计大赛、智能汽车大赛等学科竞赛顺利参赛以及科研项目的完成。有效解决了实验中心参与创新实验室管理和指导教师人员不足的问题,使得指导教师有更多精力进行更高层次的管理和设计,有更多时间进行科学研究。教师学生的深度融合方式,利于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体,与学生的积极交流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开拓了教师的思维。

3.2学生的收获

创新实验室学生负责人经历了从学生到管理者的过程,通过自身培训、给低年级学生培训,以及参与创新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学生负责人在理论基础、专业技能、管理能力、组织能力、讲授能力、沟通能力、演讲与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创新实验室的学生通过参加这些培训,养成了认真负责的态度,形成了兢兢业业、踏实工作的品格,锻炼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优良品质的形成会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另外,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创新实验室的活动,在提高能力的同时,也能获得保送研究生的名额。

3.3创新实验室获得的成果

篇6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for

Logistics Management Pragmatic Talents

LI Hu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logistics industry, demand of logistics talent continues to increase. Many training units set up logistics major. However, there's a gap between personnel training and actual needs of enterprise. Based on analysis of pragmatic talents training, a solution is proposed on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for logistics management pragmatic talents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of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curriculum system. Then safeguard measures are presented on the aspect of training mode selection to ensur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for pragmatic talents.

Key words logistics management; pragmatic talents training; curriculum system; solution

2000年教育部批复北京物资学院开办我国第一个物流专业以来,我国已形成覆盖中职、高职、本科、硕士、博士全系列的教育体系,到目前为止,全国开设物流专业的院校有一千多所,每年物流专业毕业生达到几万人,但从近几年物流毕业生就业情况及用人单位反馈的情况看,一方面用人单位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一方面物流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或者已经就业的学生由于实践能力不足无法较好地适应岗位工作,进而频繁跳槽。①究其原因,大部分人才培养单位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方面能够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但由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导致物流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的需求错位,因此系统构建及有效实施实践课程体系,提升学生动手能力是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内涵

“应用型”主要指人才培养单位培养的毕业生动手能力强,能迅速适应社会需要。毕业生重点是面向生产一线,对应用知识要求较高的领域。应用型人才培养应强调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重点,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②具体培养目标应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和落脚点是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模式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选择等方面,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应以知识的应用为重点。

其中,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应突出应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培养方案中,应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要从过去以学科为中心,片面追求理论系统性、完整性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能力为本位,突出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二次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应与行业、用人单位合作,共同设置课程体系,根据行业需求以能力培养为基础来设计课程。教学模式设计上应遵循“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多样化教学模式。把以注重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转化能力、专业设计能力、职业行为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为主的教学模式。③教学内容设计上,必须保证学生既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又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的能力。因此,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可以分三步走:基本原理的课内讲授,校内实验、训练及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习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选择上应突出学生能力培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可采用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如现场教学法、研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采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或分组操作)、启发引导、模拟训练、角色扮演、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融“教、学、做”为一体,特别是要实施以真实工作任务和产品作为载体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强化学生能力培养。

2 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应强调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和整体优化,将显性课程、隐性课程及第二课堂通盘考虑,以素质教育为前提,以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充分考虑提高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在此基础上更新教学内容,建立课程模块,培养方案要课堂、课外统筹兼顾,更好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权和选择权,真正实现以学生学习为主体,在保障基础的前提下压缩第一课堂的理论教学时数;将实验、实践教学单独组成一个模块,分解到各年级,强化实践,使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得到提高。

应用型人才培养从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抓起,以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为核心和落脚点,以培养适应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兼顾学生长远的发展和就业的现实需要。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课程体系建设应以社会经济发展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充分调研行业发展情况、行业岗位及岗位成长目标的基础上,对岗位工作内容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岗位能力需求,进而理顺课程内容与能力培养的关联,最后形成完整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④

3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3.1 物流专业初次就业岗位及成长岗位定位

物流专业就业行业及岗位主要包括普通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输、仓储业务为主)、制造企业物流部门、连锁企业物流中心(物流部门)及其他企业及岗位。

普通第三方物流企业中:

初级岗位:物流市场开发、仓库管理、车辆调度、物流信息处理、客户关系管理、行政管理等;

成长岗位(2~3年):市场部主管、仓储主管(经理)、运输主管、分公司(办事处)经理等。

制造企业中:

物流部门初级岗位:物流计划员、统计员、仓库管理员、物资采购、运力采购、供应链专员等;

成长岗位:物流部主管、仓库主管、物流外协业务主管、供应链主管等。

连锁企业物流中心(物流部门)中:

初级岗位:仓储管理员、车辆调度员、物流信息员、客户管理员、供应链专员等;

成长岗位:物流中心仓库主管、运输主管、配送部主管、供应链主管等。其他企业岗位有货代业务员、货代公司操作员、快递业务员、快递公司仓储员、客服人员、信息处理员等。

3.2 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分析

通过对典型物流企业、物流岗位的调研,可以得出下列物流相关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

业务开发的工作过程:寻找、筛选目标客户客户及业务评估递交物流方案书客户确认会同运作部门进行实施确认签定物流服务合同资源准备(计划履行合同)。

运力采购的工作过程:明确需求分析需求和供应市场编制采购计划询价和报价分析认证确定供应商谈判签订合同关系维护评价采购工作。

仓储的工作过程:接收入库(出库)指令货物接运前的准备货物接运审核订单与进货单货物或商品检验接运信息的处理储位的规划管理货物或商品上架储存储存环境条件的管理控制盘点盘点结果的处理系统确认。

分拣的工作过程:接受订单商品订单资料分析确定拣货作业方式制作拣货作业单据安排拣货作业路径拣货作业人员安排货物拣取分货系统确认。

配送的工作过程:领取装车单与配送单据点验单据按单清点货物装车作业 按路线进行配送配送异常信息反馈领取并审理验收单据返回验收单据。

运输的工作过程:接收指令调度车辆提货在途跟踪收货安排费用审核。

合同维护与修改的工作过程:新客户合同登记合同归档按月对登记文件进行查询,看是否有需要续签合同通知客户续签如果客户提出新的需求,对需求进行处理完成续签或终止合同工作。

关务工作的工作过程:接到报关资料及报关指令根据运作的具体产品情况配合海关完成产品的清关流程反馈清关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和海关临时要求协调海关处理相关问题。

商务工作的工作过程:接到客户业务信息录入订单根据业务需要生成不同合同根据合同拟制打印相关单据传递相关单据到关务部和物流配送部并发出相应操作指令搜集运作中的相关信息并反馈客户协调客户及公司处理异常问题配合财务完成与客户的对帐工作跟催账款的回收。

客户服务的工作过程:①接受客户需求订单录入信息系统订单实施的组织和监督对配送、运输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跟踪处理协调客户关系,进行投诉处理对问题处理的情况进行记录和反馈;②客户服务指令确认(仓储、运输、配送、综合)录入信息系统分单应收费用审核回单确认电话回访。

3.3 岗位能力分析

根据不同的岗位工作分工,物流工作岗位能力需求差别主要体现在岗位工作内容上。物流岗位工作能力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岗位工作知识储备、信息的搜集及处理能力、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及基础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具体能力要求如下:物流市场开发能力、仓储与配送运作能力、运输的组织与运输流程优化能力、电子商务与物流信息运作的能力、(国际、国内)货物运输业务运作能力、设计物流项目方案能力。

3.4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方案

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在充分调研物流工作岗位的基础上,以工作岗位任务及能力要求为基础设计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得出如下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物流专业课程体系方案设计。

工作岗位属于普通第三方物流企业、制造企业物流部门、连锁企业物流中心(物流部门)。

工作任务包括物流市场营销、项目客户开发、仓储作业管理、库存管理、商品养护管理、公路运输组织、运输调度、运输业务管理、运输流程优化、运输场站规划与布置、电子商务运作、物流信息处理、国际、国内货物运输及进出口业务报关、物流项目方案设计、物流业务流程优化。

职业能力涵盖岗位工作知识储备、信息搜集及处理能力、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处理突发事件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及基础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物流市场开发能力、仓储与配送运作能力、运输的组织与运输流程优化能力、电子商务与物流信息运作的能力、(国际、国内)货物运输业务运作能力、设计物流项目方案能力。

课程体系中基础能力培养学习性任务包括物流概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单证实训、国际物流、生产运营管理、物流调查与统计课程;核心能力培养学习、模拟性任务包括电子商务、物流营销与物流法律、仓储与配送管理、仓储与配送实训、国际货运、国际货运实训、运输管理实务、运输管理实训课程;拓展能力培养学习、模拟性任务包括物流函电写作、物流规划与设计、物流英语、物流综合模拟实训、采购实务与实训、客户关系管理、生产性实训、定岗实训课程。

4 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实施保障

(1)选择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注重培养过程的应用性、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应遵循需求为导向、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动态发展等指标,使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对接,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模式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选择等方面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保证应用型课程体系顺利落地。

(2)加强制度建设,推进教学管理体系建设。物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顺利实施需要完善的制度保障,需要从“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基地建设、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系统推进教学管理体系建设,为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3)深入开展校企联合人才培养,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从外聘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联合人才培养等方面与企业开展多维度合作,加强与企业的互动,通过定期召开座谈会、企业调研等方式同合作企业建立良好的沟通及信息互通机制,⑤及时跟踪企业岗位及岗位能力需求变化并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及实施过程,以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具备自更新性,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注释

① 周盛世,房庆军.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6):142-144.

② 丁立.探讨物流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J].教学研究,2009(4):363-364.

篇7

财务管理专业需要学生们能够有效的、系统的掌握经济管理领域、财务管理领域以及金融学领域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并在此基础上熟悉关于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在知识的广度上来说,还要熟悉和了解国内外本专业的最新成果以及发展趋势,有基本的能力去分析和解决财务和金融方面的问题和困难。同时,本专业还要求学生能够全面培养创造能力、操作实践能力、发挥个性的能力以及管理能力,争取将学生培养成为“管理方面的财务专才,财务方面的管理通才”。

从本专业的建设和培养人才的角度来说,毕业生应该具有下列所述两个方面的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

第一,是对基础知识的要求。本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具备扎实的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以及公司金融和财务管理等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并熟练掌握运用计算机以及人工解决和处理各种企事业单位的会计业务核算以及财务管理的方法,比如熟悉和懂得计算机运作的基本原理和一般的操作知识,掌握统计和会计电算化等专业软件的操作和使用。与此同时,还应该了解和熟悉与会计和金融业相关的政策法规和行业规范。

第二,是基本能力的要求。毕业生应该要同时具备经济学、公司金融学、财务管理学、会计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当然,还要具有比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解决实际财务、金融管理问题的能力。进一步的,需要熟练运用和掌握一门外语,能高效深入的阅读和理解国际上关于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和报告。在此基础上,还应该能够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可以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和处理经济金融信息,并运用相关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研究。

二、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现状

(一)财务管理与会计课程体系区别不大

目前,很多新办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会计课程体系比较完善,财务管理属于新兴专业。所以财务管理课程体系的设置往往在会计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做了微调,开设课程几乎一样,感觉上财务管理专业建设与会计专业的建设相差无几。这也造成了很多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一直认为学院在把自己培养成会计,不知道自己跟会计专业的同学有什么区别,也不知道财务管理专业出来的学生应该是干什么的。对财务管理专业的认知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学生认为自己是学财务管理的,为什么要学这么多跟财务无关的课程呢,甚至觉得有些课程没有意义,造成学生对这些课程的态度很冷淡,学习热情不高,最后造成论管理没管理的意识,论会计比不上会计专业的学生,竞争力非常低,最后社会评价该专业的学生定位非常不明晰,就业不理想。

(二)课程体系建设多以考证为导向

财务管理专业还是效仿以往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导向模式,是以考证为主,课程设置及教材选用均与考证挂钩,尤其是新办的独立学院更为突出。这种模式有利也有弊。有利的一面在于,采用考证导向考核学生的学业成绩从一定程度上迫使学生加强专业课程学习的自觉性,最终通过考证考试也能加强学生对学业学习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更进一步的提升学习高层次专业课程的兴趣和动力,这种方式在独立院校可能会更为有效的提升教学效果;而不利的地方在于,大学是一个提倡多元化教育的地方,在专业学习的同时应该充分利用大学的各项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尤其是实践的操作能力。但以考证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考证,从而必然减少在其他非专业主干课程上的学习时间和兴趣爱好素质能力拓展时间。学生只对英语考证、会计从业资格证、银行从业资格证等相关的课程感兴趣,而对于其他的课程态度就很散漫,并且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也多以应试为目的,只在考试当时记得相应的理论知识,考试通过之后即忘,后续专业课程中需要用到专业基础知识时又一脸茫然,实操动手能力非常差。所以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之前首先得明确我们的专业人才培养导向是什么,是否真的应该以考证为唯一或是为主来进行人才培养,还是应该要考虑培养学生的实践理论相结合的专业综合素养。

(三)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实践环节薄弱

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立足的不是培养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的专门人才,而是能为公司和个人财务决策提供方向性指导及具体方法,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理财管理的实用性人才。因此财务管理实教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而目前的状况是由于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时间短,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并没有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没有专门的财务管理实验室等,学生的财务管理学习主要是理论知识,实操和动手能力较差,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完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

(一)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前提

1. 明确财务管理与会计的区别

首先,从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学科归属来分析,会计专业是属于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而财务管理是属于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企业管理(二级学科)下的三级学科。所以会计和财务管理有本质区别,首先在学科划分上的等级不一样,其次学科研究的逻辑也不一样,会计更注重合规性研究,侧重账务处理而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下的学科,一定是偏管理,财务管理则侧重成本、资金等方面的管理,包括财务分析等工作。那么这就使得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有所差别,财务管理学生在熟悉会计记账的同时还要具备财务管理等综合能力。

财务管理的课程设置要与会计区别开来,主要是从课程上纳入更多的管理类课程,且思维方式要更灵活一些,综合素质强一些。虽然说让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学好会计是有必要的,但是如何能够让他们在学好会计的同时不要形成会计的那一套思维方式,因为管理是做决策,做决策需要思考,而做好会计只需要能够懂得掌握会计准则,两者对人的要求是不一样的。管理类的课程覆盖面广,比如市场营销、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等等课程,这些课程对做决策有帮助,其实学这些课程的本身就会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得他们对自己的发展方向有更明确的目标,管理本来是很实用的课程,它的出现本来就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所以,如果能将课程让学生体会到实用性的话,学生会渐渐对这些课程感兴趣,从而更好的培养出该专业的优秀学生。

2. 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就业为导向

财务管理专业的就业去向大致分成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财务会计岗位群以及财务管理岗位群,而这也是本专业主要的就业岗位群。其中的财务会计岗位群,一般是包括了会计核算岗位、出纳岗位、主管会计岗位、总账会计岗位等;而在财务管理岗位群,则是包括了成本管理岗位、资金管理岗位、资产管理岗位、投资管理岗位、理财规划岗位、财务分析岗位、财务咨询、税务与筹划岗位等;

第二种,是各企事业单位内部的审计岗位,以及会计师事务所、评估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咨询服务公司等中介机构的审计助理员岗位,这是本专业的次重要的就业岗位群;

第三种,则是其他就业岗位群。比如企业经营管理岗位、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经济信息分析员、统计员以及公司财经文秘岗位等。

3. 课程体系的设置要突出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

首先,财务管理专业应该来源于会计学专业而更应该高于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这个专业的实务应该是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竞争的加剧以及国家法律法规建设的完善特别是企业会计准则的修订而日益丰富的,财务管理的理论也要随着财务管理实务的发展而日臻完善。因此,财务管理在课程设置时可以紧密结合资本市场的发展变化,在专业基础课程后适当增加金融学类的课程,其次可以开设一些多方向性的专业领域课和管理类的课程。

其次,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以学生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化为基本出发点,强调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并开设了专业英语的课程,本课程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注重突出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强化实践教学,并期望能实现英语学科和财务管理专业彼此之间的融合发展。另外,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学生可以掌握下列技能:管理学、经济学、财务管理与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财务、金融管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信息获取以及分析能力和解决财务、金融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了解掌握我国关于财务、金融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掌握本专业的前沿理论和发展方向;具备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能力和水平,从而可以进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二)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体系的构建

1. 学科基础课的开设:

必修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应用统计学、经济法等;

选修课: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市场法、合同法等。

2. 以专业课程的体系的构建以就业为导向,开设以下三个方向:

方向1:投资理财

必修课: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财务成本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审计学、财务报表分析、金融学、国际金融学、投资学、个人理财等

选修课:风险管理、税法与税务筹划、行为决策、高级财务会计、资产评估、计量经济学等

方向2:财税管理

必修课: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财务成本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审计学、财务报表分析、金融学、税务会计与税收筹划、财政学等

选修课:风险管理、税法、行为决策、高级财务会计、国际税收、税务实务、企业纳税风险管理等

方向3:资产评估

必修课: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财务成本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审计学、财务报表分析、金融学、投资学、资产评估、项目管理等

选修课:风险管理、税法、行为决策、高级财务会计、计量经济学、保险学、财政学等

3. 突出专业特色,增加实训教学

目前对本科人才培养的定位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它不同于学术型人才,与其相比,他们具有更强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能较快的适应岗位的需求,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这就需要培养“两条腿”走路的人才,即理论跟技能一起走,才能走的更远。所以在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建设体系建设中建议:首先开设一系列的个人拓展课程,比如:会计电算化、证券交易、工业沙盘、商业沙盘、经营之道电子沙盘等。其次建议筹建专门的财务管理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一个模拟企业财务环境和财务管理流程,针对财务管理电算化软件的各种财务各种功能及基本操作,培养学生计算机财务管理应用的基本技能,也可以通过案例,分别承担企业运行中的不同角色,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更快的熟悉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流程,了解企业财务管理的实际运作情况,最终提高学生的动手及实践应用能力。

4. 适应国际化需要,开设专业英语课程

财务管理专业设置专业英语课程,使学生在学会理论的基础上能够讲一口流利的外语,又能够阅读浏览英文文章,使其真正达到培养目标,“懂技术、通经管、会外语”的经管类应用型专业人才。

总之,应用型大学是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主力军,结合市场需求,解决现实问题,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篇8

一直以来,国网山西电力都把探寻管理人员培训规律作为培训工作的把握核心。近年来,公司努力加强培训的需求调研、方案策划、组织实施、评估反馈的闭环管理,并在长期实践中创造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坚持对重要干部进行组织调训、聘请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作培训教员、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紧密结合、课堂教学与调查研究紧密结合等等。

注重调研培训需求,不断创新培训理念

做好管理人员培训工作,积极探索管理人员培训规律,要在搞好分类培训和按需培训上下功夫。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管理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管理人员培训不能“一锅煮”,必须区分对象,针对个体全面成长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分层分类地组织培训,也就是说要按需培训。

公司组织精干力量广泛开展调研取经,经公司人董部、人资部、思政部多次研讨、修改,针对不同层级的学员,创新培训模式与方法,确定培训方案。公司经过认真分析培训需求后,针对不同对象,开展重点班次培训,即主任级领导干部、青年后备干部、县公司班子成员、青年领军人才、机关本部管理人员的“五纵”。公司在各层级管理人员培训过程中不断创新培训理念,引入新思维,着重解决学员工作实践与理论知识相脱节的问题,提高管理人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实力,培养团队意识,责任意识和不折不扣的执行力,突出公司发展、“三集五大”建设主题,提高学员的思考能力,加强学员相互研讨、交流,得到了学员的一致认可,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注重改进培训手段,不断创新培训方式

做好管理人员培训工作,积极探索管理人员培训规律,也要在创新培训方式方法上下功夫。坚持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针对不同对象、不同专题和不同内容,采取灵活有效的培训方式和手段,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增强培训的互动性、实践性和实效性。在改进课堂讲授的同时,可采取现场教学、行为体验等方法和挂职培训、社会调研等方式,切实增强教育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近年来,国网山西电力在深化沙盘推演、情景模拟、学员讲坛、体验式培训等多种方式的基础上,做了大胆尝试。例如,在主任级领导干部培训中将无领导小组讨论训练法引入课堂;首次在主任级培训班的培训中进行案例征集,学员根据各自的工作及典型事例整理成篇,形成最佳实践案例,集结成册,素材丰富,实用性强;在青年后备干部培训中从2011年开始深入采用素质测评技术,对青年干部胜任力模型进行完善,为公司管理人员的素质测评与胜任力模型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县公司班子成员培训中引入行动学习法,学用结合,提升解决工作中问题的能力;在机关本部管理人员培训中引入的管理教练培训方法,帮助学员心智模式改变、认知本我。

注重开展课题研究,不断提升培训品牌

做好管理人员培训工作,积极探索管理人员培训规律,还要在课题研究上下功夫。公司把课题研究当作生命工程。阐释公司科学发展思路的《和谐执行》、《规划希望》、《幸福发展》的研究工作已结束,并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公司加强与国家相关机构和出版媒体合作,为中国电力行业发展、人力资源优化、职工教育培训科学化等方面提供重要支撑。公司与中电联、电力出版社合作完成《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12》“电力人力资源”部分撰写工作;为教育部国家级课题《行业在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研究》总课题撰写4万字研究成果;应国家教育部邀请,研发《全国院校技能作品评价与管理系统》软件并被全面应用于“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的作品评价和数据管理。编撰了《全国电力行业2011年人力资源数据及分析报告》,2012年在远程培训方面获得国家教育部表彰,“科学研究成绩突出”、“在科学研究、行业企业教育培训、学习型组织建设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远程培训品牌名扬系统内外。

围绕“三个严格”,保障培训工作高效有序

国网山西电力把从严从紧、科学有效的培训管理作为保障培训工作高效有序进行的重要手段。培训班班风好、培训学员学风好得到公司领导、培训学员的一致认可。

严格规范培训管理,确保培训效果

严格规范培训管理是完成培训工作的前提。为确保培训工作求实效高质量,公司探索出了螺旋式循环管理方式:培训前开展需求调研——有针对性地组织实施——结束后评估、回访、听取回馈意见——汇总分析调整改进——需求调研……力争做到不仅起点高而且一期比一期培训效果好。

在重点班次全面实施全封闭准军事化管理模式。培训期间“六不准”,考勤每天六签到,早操晚自习雷打不动,形成学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四自”管理模式,参加培训的学员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学生铁军”。从2009至2013年,每年公司举办一期青年干部培训,凝练铁军队伍。以“三基本”、“五当代”为基本内容,侧重理论武装、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创新意识、沟通能力、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提高履行职责的能力、抓工作落实的能力、勇于负责的能力。使青年干部在德、才两方面得到加强。特别是首创的青年干部“2+1+6”培训模式在国网公司系统产生良好影响。目前,受训学员已成为公司生产、管理岗位上的主力军。严格、规范的培训管理在青年干部培训过程中得到集中体现。

严格整肃培训作风,提振培训士气

严格管控培训作风是保障培训工作的必要条件。培训过程中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国网公司“五不一禁”的相关规定和要求,进一步加强学员管理、切实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学风,严格校规、校纪,从紧安排教学,引导教师、班主任等相关人员做好学员的服务与管理工作,并将相关规定、要求向主办单位与参训学员进行说明,强调在培训中不安排会餐聚餐,不安排合影留念,不制作背景板,不摆放花草和水果茶点,不配置洗漱用品,不以任何名义组织旅游和发放纪念品,从而转变了培训学风,同时也切实转变了工作作风,简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培训效率,得到了相关部门和学员的好评。

严格保障培训服务,提升培训质量

在培训班服务保障方面始终坚持星级标准化服务理念。与准军事化管理相辅相承,通过加强服务保障人员的服务意识、服务技能培训,规范服务工作的流程和服务标准,采取技能比武、劳动竞赛等多种形式,在日常工作中加强考核,保证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持续改进和提升。公司始终树立一切工作以学员为中心,坚持“服务至上”、“酒店化管理,星级化服务”的理念,强化“温馨细微”的特色化、个性化、人性化服务,为学员提供了品种多样的饭菜,清洁舒适的环境,受到公司领导、参训学员的一致好评。

围绕“三个加强”,服务公司管理人员培训大局

国网山西电力把建设科学的信息管理系统、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可靠的远程培训网络作为服务公司管理人员培训大局的重要措施。强有力的科技、信息系统应用在国网系统内处于领先地位。

加强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服务培训全过程管理

公司坚持“完善标准、过程监控、绩效提升”的理念,构建有行业特色的培训管理和质量监控体系。融汇企业管理文化,深入贯彻ISO10015质量管理标准,积极推进培训标准化建设,完善培训项目质量管理机制,形成了科学规范、高效完整的培训标准体系和考核体系,加强培训全过程的管理与监控;深化应用公司统一的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实现需求调查、设计策划、组织实施、效果评估及持续改进等各环节的可控、能控和在控。2012年实现了培训项目100%的一级评估,实现了要求的二级评估。

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服务培训品牌创建

公司按照“统一规划、分级组织、分步实施”的建设原则,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和建立了一支理念先进、素质卓越、能力突出、水平一流、业绩显著的专兼职培训师队伍,使培训教育工作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发展,努力打造培训品牌。公司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作用,开展教师赛讲活动,组织教师集体备课、试讲、讲评活动,打开教师业务成长通道,完善教师成熟课题走向讲台、走向远程培训平台制度。实行2012年领导干部带头讲课制度,发挥表率示范作用。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培养、历练教师队伍,让更多的教师脱颖而出,享誉三晋、走向全国,服务于创建公司培训品牌的大局。

篇9

关键词:

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系统理论

中图分类号:F407.9;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2)01-0013-04

工程管理专业是工程技术与管理科学相互交叉的一门复合性学科。该专业要求学生具备工程建设过程所涉及的技术、经济、管理和法律等领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具备较强的综合性决策与管理能力,具有在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等相关专业领域的较为广泛的职业适应能力,具有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1-2]。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如何构建新形势下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是摆在工程管理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亟需深入研究。

一、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利用系统理论分析人才培养涉及的要素和环节,明确培养体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从而为培养体系的构建提供依据。

(一)运用系统科学理论作为培养体系构建的依据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涉及在一定培养目标下培养内容的设计与实施。从主体来看,不仅包括作为培养对象的学生,还包括教学、学工、教管等多方主体。从培养过程涉及的要素来看,包括培养内容的设计、培养条件的配置、培养过程的管理等多方面;因此,要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从系统的角度合理设计人才培养各环节和要素,用整体与要素、要素与要素之间的联系来认识和设计各截获子系统,深入分析系统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反馈机制,通过整体支配和控制各要素,从而使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各要素功能之和,寻求系统最优[3]。

(二)培养体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人才

社会需求是人才培养的“指挥棒”。人才培养体系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随

社会需求变化而进行及时修改和调整,不断完善和优化。如:在教学内容体系的设置中,可以在保证专业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学生就业趋向,开设相关专业方向的课程,主动适应社会需求。

2采取系统措施整体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体系的设置应以创新型、高素质,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工程管理人才为根本目标,从科学设置培养内容,提供相应的教学条件、辅以相应的教学管理,并加强对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控和评价等方面采取措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寻求整体最优,而不是仅考虑某子系统的最优或某一门课程的优化。

3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能力

大学本科教育是要为学生终身学习和继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着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缩短学生的职业适应期,因此,在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应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并适当给学生增加自我支配的时间,留下自学空间,提供自学指导。

二、培养体系的构建

从现实情况来看,中国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多是从专业特点的角度来确定的,缺乏“顾客定位”的培养目标(即考虑学生、家长、工程界等社会需求进行培养目标定位)形成机制。在内容设计上,重理论教学、轻实践能力培养;重知识传授、轻综合素质培育等问题十分突出。在条件方面,主要体现在实践教学环节条件不足,多数高校未形成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在管理方面,虽较重视对教师教学的管理,但在如何更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将教师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做好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培养等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学生管理方面,存在辅导员数量不足、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不到位等问题。在评价方面,还未形成科学、完善的评价机制。一方面对教学效果缺乏严格的监控和科学有效的评价;另一方面对人才培养质量缺乏评价,使得高校不仅对自己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质量缺乏信心,更无法实现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改进的良性循环。

笔者在深入分析现有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薄弱环节的基础上,运用系统理论构建了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如图1所示)。

完整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应该包括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条件、教学管理和评价管理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子系统。培养目标是整个系统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而培养目标决定着培养文化与理念、课程体系和教学实施手段等培养内容的设计。培养目标和内容又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培养条件和管理水平作保障,而人才培养目标能否最终实现又需要通过评价来实现,并反馈于培养体系的其他组成部分,从而形成一个不断改进和提高的闭环。

三、培养体系的实施要点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基于系统理念而构建,它强调人才培养各环节和要素的有机关联,强调各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因此,高校结合自身特点及培养目标定位,在人才培养体系整体框架下明确各子系统的内容并实施,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一)目标子系统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产业国际化、市场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发展,为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为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和

发展空间,同时也对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设置应该瞄准市场需求。 

在深入分析市场需求及变化趋势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学生及家长期望和学校自身定位,合理确定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二)内容子系统

培养目标决定了培养内容,内容子系统是整个培养体系的核心,包括所有作用于人才培养过程的内容。具体来讲,包括大学文化及培养理念、课程体系以及教学实施手段等。

大学文化是学校教育的必然产物,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环境,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这种功能通过非强制性的手段,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这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特点。具体地说,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包括示范、导向与凝聚、扬弃与创造、约束与熏陶、平衡与协调等多方面的功能[4]。加强塑造和培育积极向上的、以学生的健康成长、成

才为中心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多种功能,是培养工程管理专业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内容。

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程、专业平台课程和专业方向性课程三部分。从课程性质上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专业方向性课程体系方面,建设部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为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搭建了合理的课程体系框架,构建了四大系列平台课程:工程技术类课程、工程经济类课程、工程管理类课程和工程法律类课程及其相关的专业方向课程。抓好课程体系实施环节是关键,尤其是要促进四大系列平台课程的有机融合。首先,合理设置四个专业平台的相关课程。如:针对技术类课程,可结合学校自身情况,开设具有一定满足实践需要的、基本涵盖土木工程专业主干课程深度的技术类课程;针对管理类课程,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不同视角,通过课程细化,培养学生对管理核心、细节问题的理解。其次,在课程设置上,注重知识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内容相关的课程在保持内容衔接的前提下,逐步深入,构成渐进式的课程体系,不断强化、融合所学知识。最后,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实现知识融合。合理设计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使学生把四个平台的知识融会贯通,形成整体,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除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外,不断改进教学实施手段,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保证学生基本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方面。如采用启发式、讲座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结合课程的具体情况,采取撰写专题报告、专题演讲、专题辩论等方式进行专业课考核;采用适当的实施及考核方法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监控,提高实践教学效果[5];应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紧密联系实际工程项目的教育培养理念,选用与用人单位共同开发的项目或生产实际项目、教师科研课题等作为毕业设计课题,改革毕业设计与实习。

(三)条件子系统

教学条件子系统作为教学体系的支撑和保证,一般包括理论教学条件和实践教学条件,两体系相辅相成,不可偏颇。前者侧重向学生传授本专业所需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后者重在加深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理解,强化学生基本技能。

理论教学条件一般包括结构优化、规模适当、素质良好、勇于创新的师资队伍,教室(制图教室、语音教室、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等基础设施和图书资料等。实践教学条件一般包括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实习设施与设备等。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是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四)管理子系统

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加强对二者的管理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力保证。对教师的管理既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也要加强对教师教学过程的监控。应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稳定和壮大师资队伍。如:通过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建立制度约束,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改善知识结构,增强业务素质;吸引中青年教师参与教改活动;鼓励年轻教师攻读学位,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到其他知名大学进修;以高水平、高层次的基础研究项目为龙头,引导教师自发组织科研团队,系统地研究某些科研问题,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6]。引导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科研对教学的渗透。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教学名师培养及选拔、教改课题立项等教学管理手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教学督导听课、讲课比赛、教案比赛、课件比赛、学生评教等形式加强对教师教学过程的监控与评价。

对学生的管理,包括对学生学习、生活、思想教育等多方面的管理,

需要任课教师、教学管理部门、学生工作部门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其根本任务是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7]。如可以通过加强上课考勤提高到课率;通过开展各类学习竞赛、知识竞赛、职业技能比赛、各类讲座、争先创优活动及各种学术活动等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五)评价子系统

评价子系统既是把握人才培养质量的最后一道关,也是下一阶段改进培养体系相关环节,提高培养质量的起点。评价子系统包括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两方面。

对于教学效果的评价,可以通过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生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两方面来获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可以通过考试、课程论文等形式来考核,同时还要建立一定的制度和标准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可以采用同行听课或学生评教的形式。例如:学生对教师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满意;教学内容是否恰当;教师的语言表达是否清晰、流畅;是否能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关心学生;是否能积极改革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法,突出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等。

对于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要结合多方面的标准来进行衡量,如学校的考核评价、用人单位的评价、社会的认可程度等。学校对毕业生的考核可以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课程的平均成绩、获校内外各级奖励情况、综合素质等。

用人单位的评价包括实习接收单位和毕业后用人单位的评价,以学生毕业后的用人单位的评价为主。学校应建立与用人单位的长期合作关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工作情况,掌握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改进人才培养质量[8]。

四、结语

不断发展变化的国内外建筑市场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院校只有深刻把握建筑市场的发展脉搏,从系统的角度全方位地审视和优化人才培养各环节,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有较强发展能力的合格工程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任宏,竹隰生,顾湘.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展望[J].高等建筑教育,2001,39(2):33-35.

[2]王孟钧,李昌友,张飞涟,廖群立.工程管理专业建设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01,(9):42,28.

[3]赵世强,程亚鹏.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体系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01(12):37-39.

[4]李丹萍.校园文化与大学创新人才的培养[J].大学教育科学,2003(4):30-32.

[5]张彦春.工程管理专业产教结合模式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3):124-125.

[6]佘渝娟,祝亚辉.关于工程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87,198.

[7]张飞涟,李昌友,王孟钧.试论我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优化改革[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1-12.

[8]宇德明.英国建筑业对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最新要求[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9-12.

Talent training system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specialty

ZHANG Yanchun, GUO Naizheng, WANG Mengjun, CAI Haijiao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04, P. R. China)

篇10

现阶段,很多高校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追求学生数量的增长,而忽略学生培养的质量,这就导致高校在教学计划方面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没有明确的定位,不能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与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结合起来,因此,难以达到现阶段我国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如很多高校将旅游管理专业细化为酒店管理、旅行社和景区方向,但是其各个方向在课程设置上基本是一致的,导致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缺乏.

1.2专业教学的实践性较差

旅游管理专业本身就是一个具有较强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因此,可以把实践性的培养作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目前,一方面由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陈旧,导致教学的实践性较弱.具体表现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注重专业知识的教学,学生上课沿用听和记的方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较少,开设的实践课程也较少.另一方面,现阶段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没有一个完整的专业实习的体系.实习环节是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高校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方向大多仅限于酒店,而且实习的时间要求较短,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实习只是一种形式,难以从实习环节中得到锻炼.

1.3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不高

教师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具体执行者和操作者,为了提高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整体素质,就必须要首先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和教学能力.就目前来说,一些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能满足当前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要求,教师的能力相对来说较为单一,教师或者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或者偏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很少有教师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进行,这就严重制约了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有一些高校一味的跟风开设旅游管理专业,而不考虑自身条件是否适合,而这些院校的教师大多是由其它专业转过来,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培训,很难符合现代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1.4缺乏完善的课程设置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中包括了众多其它的学科内容,如民族学、管理学、经济学、地理学、心理学、美学等.一方面,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的起步相对较晚,对课程设置方面没有太多的经验,只能从其它国家的课程设置中借鉴.但是在借鉴的过程中,很多高校没有依据自身的条件以及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只是一味的抄袭,导致现阶段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从而影响了我国旅游业的快速稳定发展.另一方面,很多高校将旅游管理专业细化为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餐饮管理等多个方向,但这些方向的课程设置都会包括市场营销、经营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的课程,虽然表面上专业进行了划分,但在课程设置上却相差不大,导致了课程内容的重复性.

二、对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目前,我国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为了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促进高校的持续稳定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对现代旅游业的适应性,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现阶段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进行改革创新.

2.1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进行创新

各个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导向是学生的就业,宗旨是为学生服务.要依据社会旅游业发展的需求、高校自身的特色以及学生自身的特点,提出新时期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对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改革创新,从而使高校培养出来的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能够满足新时期的新要求.

2.2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高校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和建设,使教师成为同时拥有教育教学能力和工作经验的复合型人才.新时期的教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文化和专业水平,具备教师教学的资格和职业资格,还应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经验,能够成功的引导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第一,高校可以将本校从事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派到其它高校进修,接受系统的专业知识,使之成为合格的专业教师;第二,可以有针对性的聘请一批经过专业学习的研究生或者博士生到校任教,给本校的教师队伍增添新的活力;第三,定期聘请旅游业比较权威的企业家或者学术界专家为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能够全面系统的掌握旅游业最新的管理经验与需求,为更好的培养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奠定基础.

2.3建立完善的课程设置体系

高校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课程教学是其中最基本、最有效也是最重要的途径.为了提高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高校必须要对各门类的课程进行整合,对课程结构进行优化,从而建立有效培养人才的课程体系.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高校可以依据本校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及侧重点,设置具有针对性的、科学合理的课程,这些课程包括:基础理论课、专业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实践课和专业实习等.在进行课程培养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此外,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都是必须要具备的素质,因此,在课程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这些方面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适应力.

2.4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

这种教学方式侧重的是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直接在实训室进行学习,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够及时讨论关于如何将理论知识更好的应用到实践的问题,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使教师了解到学生的需求,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总得来说,这种教学方式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只是起到引导和组织的作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的实施,能够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篇11

社会处于新技术快速发展期,一是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不仅改变了我们获取知识和传播知识的途径,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甚至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在不自觉中全被改造了。二是产业的转型升级。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日新月异,新准则、新法规、新要求层出不穷。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十分必要。

1.发掘高职学校不可替代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1.1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为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增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建立适应深化教学改革需求的新型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已经成为当前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一项迫切的研究课题。

1.2传统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存在两大误区:一是理论教学比较重视因材施教,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往往实行一刀切,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性发展;二是重视技能培养,但实践教学内容与工作实际脱节,技能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不够突出。

1.3构建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关键是在原有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使具有各种个性差异的学生都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进一步加强产学合作关系,缩小或避免学校教学与工作实际的距离。实现这一目标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是:按照学生能力培养层次,将技能划分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个体差异性技能三个部分。其中基本技能培养体现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通识教育类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专业技能培养体现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专业课和实践课教学中;个体差异性技能培养则体现在选修课程、第二课堂教育上,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1.4教育质量一定要靠师资和条件的支撑,这个条件包括硬件如课程资源的支撑,关于培养方案设计问题,要实现“岗位―能力―方案”相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其实现途径是科学的课程设计。要实现“课程―基地―师资”相结合。

2.坚定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学生一毕业就要能上岗

2.1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紧密联系行业企业,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2.2我们培养的学生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实践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要强化实践育人环节,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更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把实践性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强调教学活动、人才培养的模式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将实践教学环节融入专业教学的所有环节根据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确定应开设的课程和课时分配。应该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和要求安排相应的实训课时,实训课时既要训练基本技能,又要训练专业技能和综合性技能,将实践教学环节直接融入专业教学的所有环节。

2.3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加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在开出项目和教学进度方面加强协调;努力使课堂教学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相一致,符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实践掌握理论,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从而达到较好掌握知识的目的。

二是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应该根据与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长远发展规划相适应。从而保证实践教学的正常运行。同时要积极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要求,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三要特别注重校企合作,探索实训基地建设新途径。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加快发展。要建立起高水平的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在校内实训基地方面,今后要加强生产性实训,这需要与企业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实训场所要体现企业文化,管理要体现企业模式。校内实训基地在安全等条件许可下,可允许在课后开放实验室,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4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师资学历进修和企业挂职锻炼制度,鼓励教师深入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在校企之间有序流动,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大量聘请具备高级工以上证书;在该领域具有十年以上工作经历,对所从事的职业领域有较为宏观、整体、前沿性了解;善于表达与合作;一般不能是企业的老总,也不能是企业人力资源部、市场营销部的负责人,以保证企业专家人选的质量。

2.5不断更新和完善实践教学内容,积极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方法在专(毕)业实习、专项实训、综合性实训等传统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一系列具有专业特色、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实践教学内容,如知识模块实训、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生涯设计、心理素质训练、社会实践、公益劳动等;同时,选择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如顶岗实习、模拟实训等,确保实践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2.6组织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培养学生的技能意识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各项技能竞赛,展示自我水平,了解同行状况,知己知彼,不断提高自身技能水平,凸显个人技能特长;组织校内技能竞赛活动,根据专业特色和区域经济的要求,设置多种形式的技能比赛项目,举办全员参与、大规模的技能节,促进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技能的提高。

3.完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3.1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是反映实践教学质量、检验实践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强调能力本位评价,尽可能在模拟、仿真和全真的工作情境中进行评价,突出考核评价体系的与时俱进性。(作者单位:赤峰市松山区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篇12

(二)我国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级酒店管理人才已成为职场上炙手可热的高薪阶层。酒店管理人员在中国十大百万年薪职业中排名第六,酒店、旅游业将成为中国服务产业的支柱。然而,我国高等院校在此专业人才培养上存在着很明确的不足。1、目标定位不准我国高等学校将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于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中等职业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掌握经济管理基础理论,酒店、餐饮与旅游基础知识,具备酒店基本管理与服务能力。学生毕业后主要去各饭店、酒店、宾馆从事酒店基层管理及餐饮、客房服务工作。2、课程设置不系统酒店管理专业和课程设置较传统。酒店管理专业在我国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很多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也是仓促上马,部分酒店管理专业教师也缺乏丰富的从业经验和扎实的专业功底,这就导致很多学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上采用照搬照抄的方式,在教材的选购上,缺乏标准,有的教师干脆就自编教材,开设课程,关起门来自己搞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考核标准,因此使得人才培养与国际标准差距很大。3、教学方式单一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方式较单一。在教学环节上,很多学校仍以传统的理论课讲授为主,即使安排实践课也是走过场,由于国内的酒店管理专业基本上没有自己的实习酒店,而更多的是拓展和社会酒店的联合办学模式,这种模式校方与合作实习酒店之间的目的差距较大,双方利益点不统一。

二、高素质酒店管理人员难寻的原因分析

(一)传统观念的束缚

酒店管理属于服务行业,社会传统观念把服务看作是伺候人的工作,认为是没有文化、没有技术含量的简单劳动行业。从事酒店业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临时的过渡,而且家长对这一行业的认同度也不高。

(二)教育与实践的脱节

教育与实践的脱节的表现,一是在我国各财经管理类院校中开设有酒店管理专业的数目极少;二是目前在部分旅游院校中,开设的酒店管理专业也是以管理学、营销学、经济学、前厅客房餐饮管理、服务操作技能、专业英语等为主要学习课程。这是体现学科与酒店专业的名称和内容的嫁接,而不是体现酒店管理的专业性。虽然有实习,但一般都是在毕业前集中实习,学生实习结束后感慨接触社会的时间太晚,等到了解该学什么的时候,学习生活也即将结束。

(三)用工要求与经济收入的不对称

酒店迫切需要有丰富酒店管理或从业经验的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但实际招聘时,酒店所注重的外在条件、语言能力、文化程度和工作素质等因素中,文化程度往往是放在最后。大学生具备高素质、高学历,但缺少工作经验,很多酒店都认为大学生应该从基层开始。一名大学生毕业后与高中生、中专生站在同一起跑线,这严重打击了大学生的自信心。

三、构建高素质酒店管理人才培养体系

高素质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需要有一个健全的体系,学校教育模式的创新是基础,与酒店经营管理中的体制完善共同构成这个体系,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加强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建设

从我国目前酒店业人才需求结构来看,对酒店管理者的需求旺盛。因此,应将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酒店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和服务技能的、有较强经营管理实践能力的、能胜任酒店企业中基层管理岗位、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的酒店管理者。在培养的过程中,可借鉴瑞士的“洛桑模式”,设计酒店职业经理人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直接决定了学生的知识、技能体系的形成和培养。在构建课程体系方面,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做法值得借鉴。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将教学课程分为三类:理论课、实践课和语言课。课程体系既有行业定向胜,又有综合性和创新性。理论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实践教学则重在培养学生岗位适应能力。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实践课分为操作性的练习课、模拟性的分析课、研究性的调查课。语言课则培养学生的人际交流和沟通能力。学生学业结束后获得国际酒店行业认可的就业证书,在各国高星级酒店可直接上岗,一般可任部门经理、助理,而不必再经过实习期。

(二)完善酒店培训机制,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当前,心理学已广泛运用于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且颇有成效。只有真心尊重关心员工,体察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成长进步,给他们营造发挥自己的环境,酒店自然能培养而且留住人才,从而在日趋激烈的酒店行业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1、重视学习现代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实现人事管理应规范化,减少酒店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随意性,建立起与本酒店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l要有既有战略远见又符合客观实际的人力资源规划。酒店应根据经营发展战略和酒店实际要求来制约人力资源的招聘、培训、晋升等具体日划。而且这些规划或计划信息要尽量让员工知晓,以便员工据此制定自己的发展计划,让员卫惑到自己在本酒店还有发展的机会,有助于提高员工留任率。()z要进行工作分析,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权力与工作标准。它不仅使每个员工都能明明白白、有条不紊地各负其责,而且通过科学设计、综合平衡,可避免苦乐不均和员工工作压力过于繁重。2、加强人才培训工作()l酒店文化培训。酒店文化具有较强的凝聚功能,因此,它对稳定员工起着重要的作用。酒店文化所追求的目标是个人对集体的认同希望在员工和酒店之间,建立起一种互动相依的关系,最终使员工依恋并热爱自己的酒店。但酒店文化不是瞬间而成的,它需要引导、灌输、示范和融人制度里继而融人员工的思维和行动中。出色的企业文化所营造的人文环境、对员工的吸引力是其它吸引物无法比拟的。因为它张扬的是一种精神,它打动的是一颗心。()z酒店职业培训。在对员工职业培训方面,主要有两个大的目标,一是职业意识的培养,二是职业技能的提高根据这个目标,设立专门的培训部门,对酒店员工的职业培训需求进行分析,同时要在员工当中进行培训调查定酒店那里需要培训,考察酒店目标和经营计划以判定知识和技能所需,将实际结果与目标进行比较,制定人力资源计划,决定培训些什么内容,针对员工的不同情况进行个人工作分析、人员分析,决定需要培训的人员和不同人员的培训层次3、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新进人酒店的员工对酒店的一切都不太熟悉于职业探索阶段,对职业缺乏客观的认知,对此,酒店应让其尽快适应酒店生活并熟悉酒店流程,同时,酒店应该对每一员工设计其职业发展规划,应建立科学的职业规划制度,设置合理而可行的目标和途径,以帮助他们正确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并使其能够看到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4、营造支持性的工作环境构建一个和谐、健康、团结、心情舒畅的工作环境,特别是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环境可以使人才能安心、心情愉快地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多出成果,进而也能使人才很自然地感到:在这种工作环境下,一样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抱负,一样有发展前途,能成就一番事业。

篇13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在我国最早设立于1984年,该专业主要为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卫生管理机构培养具有管理学、经济学和医学基础知识,掌握卫生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及医疗卫生机构经营与管理技能的高级卫生管理专门人才。近年来,随着我国卫生管理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随着医疗服务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社会医疗卫生机构对卫生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大,该专业学生的就业及事业发展前景将越来越广阔。然而,由于该专业在我国设立的时间还不够长,在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这对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和卫生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以及对国家卫生事业的发展都极为不利。因此,本文将对目前我国在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机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

1.培养目标缺乏时代性

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深入开展,我国的卫生服务系统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级各类医院及医疗机构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也加入了激烈的市场竞争,绝大多数医院,尤其是公立医院更需要大量能够引导医院积极适应市场需求、满足患者多方位、多层次医疗保健需求的具备管理知识、市场营销知识和医疗知识的专业卫生事业管理人才。

然而,目前我国多数设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高校在对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却没能与时俱进,培养目标老化,人才培养目标依然停留在从事医疗行业行政管理、卫生管理教学等方面,侧重于基础管理理论和医学知识的培养,而忽视了在医疗改革和市场经济环境下,社会及医疗机构对卫生管理人员在开拓医疗市场、服务新型医疗实体、医疗行业监督管理、卫生管理法制建设与管理、疾病控制、预防保健方面专业知识需求。

2.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结合不紧密

目前,在全国多所开设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高校中,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多由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国家统一的通识教育课程,主要由政治理论课、外语、体育等课程组成;第二部分是基础医学课程,如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人体解剖学、病原生物学、诊断学基础等课程组成;第三部分是基础经济学、管理学课程,主要由管理学基础、西方经济学、运筹学、组织行为学、公共关系学等课程组成;第四部分是专业经济、管理类课程组成,如卫生事业管理学、医院管理学、卫生经济学、财务管理、卫生统计学、文秘写作等课程组成。

这些课程的设置对于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开展简单的医疗行业行政管理工作是能够满足的,但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和医疗改革的大环境,这些课程的设置显然未能与医疗行业的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3.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与见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的进行,多数是在医院行政职能科室或者卫生管理行政部门开展,学生在这些地点进行实习、见习工作的时候,一般只被安排从事最简单的内勤工作,实际上并没能让实习、见习学生接触真正的卫生事业管理工作。有很多学生在经过实习阶段以后,依然没能对医院医疗管理流程或者国家的卫生管理政策、措施有很好的了解。因此,这样的实习在实质意义上并未达到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需要掌握的实践知识的期望。而且,很多学校开设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在设置教学计划时,由于受到学制及学时的制约,有的学校对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医学课程的实验课时大大压缩,甚至取消见习换届,这就使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对医疗过程及卫生监管整体过程的了解不够深入。因此,实践教学换届薄弱也是当前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的存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机制还存在很多问题,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我国当前医疗改革和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快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更新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重视实践环节的教学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才能促使我国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培养逐渐适应时展的要求,培养出适应社会变革发展的新型卫生事业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