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加强科技人才培养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科研育人
人才培养是高校生存与发展之根本。“育人为本,科研是魂”,育人是高校科研的本质特征,科研育人在高校也是无处不在的。高校科研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高校教师只有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始终站在科学的前沿,研究学科专业的最新问题,才能教给学生更多新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教学和科研都是大学育人的手段和形式,教学质量是大学的生命线,科学研究则是大学活力的源泉,高校教师必须坚持科研与教学并重,树立科教融合的育人理念,将科研和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共同为人才培养服务[1]。然而,与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育人方式相比,科研育人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内容更加全面,除了能够提高学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持之以恒、坚忍不拔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2]。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一个误区,认为“科研育人”只是“研究型大学”才有的“专利”,而地方本科院校由于科研水平低,不可能做到科研育人,甚至认为根本不需要努力去做,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也是十分不利于人才培养的。其实,科研育人适用于不同类型高校,只是不同高校的服务对象不同,对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要求不同而已[2]。地方本科院校既不同于职业院校和中小学,也不同于科研院所,地方本科院校是培养创新性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科研和教学是它的两大主要职能,教学是人才培养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应该将其放在首位,然而,科研对教学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科研可以丰富、完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地方院校应该重视科研的育人作用[1]。
提倡和要求大学生积极参与到科研中去,通过形式多样的科研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但是科研育人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让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中去,虽然学生直接参与科研是科研育人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形式,但这种方式仅适用于部分重点高校和少数优秀学生,而对于绝大多数高校和学生来说,这种方式是不适合的,因而,要根据高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科研育人的形式。地方本科院校科研和教学都比较薄弱,如果过分强调科研,那么就有可能对本不是很坚实的教学带来更大的冲击[2]。地方本科院校要坚持围绕教学搞科研,搞好科研促教学的原则,源源不断地为教学提供新思想、新素材,为人才培养服务。
二、文化育人
长期以来,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中,重视知识教育,忽视文化育人。其主要表现为:在教育目标上,不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成材,忽视成人;重视知识性、技能性、工具性,忽视思想、智慧、灵魂的培育。在教育内容上,重视专业性,忽视通识性;重视知识运用,忽视自由创造;重视科学教育,忽视人文教育。在教育形式和手段上,重视显性教育,忽视隐性教育;重视他人教育,忽视自我教育;重视共性教育,忽视个性教育[3]。重视文化教育,突出文化育人,应该引起地方本科院校的高度重视,但本文主要讨论加强人文教育,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科学教育要解决的是“做事”的问题,人文教育要解决的是“做人”的问题。只有“做事”的科学教育与“做人”人文教育完整地结合,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完整的、全面发展的“人”。
当前,地方高校教育中的功利主义倾向和就业市场对应用型人才“实用性”的过度追求造教育与科学教育严重失调,出现了重实用轻人文、重眼前轻长远的倾向,教育的目的只是为了谋生,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致用[4]。大学教育不仅仅是通过科学教育培养专业技术人员,也不是单纯的职业教育,更不是简单的制器,而是要育人。然而,许多地方本科高校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由,只重视科学教育,忽视人文教育;许多学生以功利心态取舍知识,只重视专业课的学习、技能课的训练,轻视和冷落人文课程,导致人文精神的缺失,致使他们缺乏团结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缺乏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必须彻底改变地方高校中的功利主义教育价值取向,把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作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4]。(2)完善人文学科的课程体系。必须进一步完善人文教育课程结构体系,建立由人文专业课与选修课、专题报告等多种形式组成的,体现民族性、时代性、开放性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5]。(3)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专业课程教学占据了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时间,而且备受学生重视,同时,专业课教师又占学校教学人员的多数,因此,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贯穿人文教育的精神是使文化素质教育得以持续、深化和提高的重要一环[6]。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专业课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结合课程特点,深入挖掘和提炼其中的人文因素、渗透人文精神,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充分发挥专业课程教学在人文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素质教育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人文素质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高校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增强个人的人格魅力,以强烈的责任感、崇高的敬业精神等良好的师德风范,对大学生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4]。(5)构建先进的大学文化体系。大学文化包括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制度文化,具有艺术性和育人功能的、富有人文内涵的、以校园景观和校园建筑为代表的物质文化,以及能够体现人文风尚的校训、校风等精神理念的健康高雅的精神文化。人文素质教育更多的是浓郁的大学文化氛围耳濡目染熏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营造具有浓厚人文氛围的大学文化,是实现人文教育目标、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是高校发展的灵魂。(6)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实践锤炼。由于人文学科对实践能力关注较少、对动手能力要求较低,因而,导致知识与能力、理念与实践相互脱节。然而,人文素质不是封闭的、静止的、纯意念的,而是开放的、动态的、实践的。因此,不仅要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将人文素质内化于心,而且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实践锻炼,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外化于行[5]。总之,在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只有做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合,才能使学生既有科学素质、又富有人文精神,成为既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又有健全人格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地方本科院校主要为地方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而“应用型”则更多地强调实践能力的提高[7],因而,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过程更强调与一线生产实践相结合,更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8]。实践教学环节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堂教学是难以完成的,必须通过一系列高质量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才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也直接关系到学生毕业后就业的上岗适应能力和换岗应变能力。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必须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的关键性作用,真正体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特色;必须更加突出实践教学的创新性,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的要求。
地方院校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标出发,在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上,将课程实验、教学实习、生产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各种专业综合竞赛、社会实践等进行统一设置,构建多方面、多层次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方案。
课程实验教学是最基本的实践教学环节,然而,现在的课程实验主要是一些实验内容和操作步骤固定的验证性实验,且不同课程实验之间缺少联系,这种实验方式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为此,应以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替换验证性实验,另外,整合相关课程实验,并且单独设实验课,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有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课程之间的联系与规律,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课程设计应该由单一课程设计向课程群设计发展,增强课程设计的综合性。学年设计的内容不要求有太大深度,但要有典型性、系统性和先进性[9]。毕业设计应紧密联系生产、联系社会,并尽可能臻于实用。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地方高校应该重视与企业的交流合作。在校企合作中,企业不仅可以为高校提供实习基地,而且还可以提供各种专业课程所需的项目。(1)实施企业参与模式,企业既可以参与课程设计,也可以对现有课程提出建议,从而根据企业的需求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使课程内容与行业保持高度的同步性,从而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2)通过实习训练,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获得丰富的工作经验,而且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也会得到明显的增强;同时,企业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就业能力,并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从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优势[10]。
应用型人才培养不仅需要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基本理论和基本技巧,更需要通过课外研究性的科学探索活动对所学知识进行大胆的创新和突破。引导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科研训练是培养其基本科研兴趣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学校要利用不同学科的优势,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和科研实践训练计划,如举办创新设计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机械设计、结构设计等竞赛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等,使学生知识来源与能力培养多渠道、多元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竞争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增强学生毕业后的适应能力。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根据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历史、办学实力、教育资源和社会需求等因素,其办学类型和层次一般定位于教学型本科院校,以教学为主,以本科教育为主,以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主。以教学为主,并不排除地方本科院校重视科研的育人作用,地方本科院校必须以高水平科研为支撑,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要求很强的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地方院校应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满足社会需要,但也要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总之,地方本科院校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知识、较高人文素质、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定位的理性选择。
参考文献:
[1]彭小平,郑建生.地方本科院校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2(6):45-46.
[2]马海泉,胡秀荣,薛娇.对科教融合的几点认识――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吴培亨访谈[J].中国高校科技,2012(12):10-13.
[3]刘献君.抓住四个关键问题 加强大学本科课程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3(17):40-43.
[4]陈元福,徐美玲.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培养体系探析[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98-101.
[5]杨艳秋.关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省思[J].教育探索,2013(7):36-39.
[6]王义遒.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9(2):21-27.
[7]严丽萍.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设计中的两难问题[J].江苏高教,2013(3):85-87.
[8]杨兴林.应用型人才及其培养模式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6):164-167.
篇2
广告设计与制作的关键在于创意,无论就读的是哪一种生源,我们的培训目标都是始终不渝地把他们培训成广告设计师。而在广告设计的专业开设美术基础课程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的美的意识,培训学生的美学修养,从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广告专业人才。
一、我校广告设计专业的美术教学现状
现在中职学校的培训,重视“蓝领”人才培养。想从事广告专业方向的学生,有的文化基础差,美术功底普遍不好,但不能因此而忽略了美术基础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审美认知、绘画技能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忽视的。在一年级,开设绘画基础,包括素描和色彩、设计基础、美术鉴赏课程、计算机基础课,在下学期可以开设少量的CorelDraw或Photoshop的课程;二年级,重点开设CorelDraw、Photoshop或者AI的电脑设计类的软件课程。从手绘创意到电脑设计,学生通过美术基础与艺术设计的训练,可以把自己的创意作品在电脑中完美体现出来。
二、素描和色彩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绘画属于视觉和造型艺术。要告诉学生如何构图,如何选色彩。重要的是要告诉学生怎样去表现一幅画的意象,体现自己所要表达的理念。学习素描色彩并不是单纯在于临摹,关键是通过学习素描来表达自己想要表现的物体和平面形象。
(1)线描能力的培训。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让学生掌握简单的透视原理,能把物体的形状通过线描表达出来。把握住透视感觉即可,不用一味地进行全方位的素描训练,比如如果一味强调比例准、结构准、造型准,这样不仅起不到培养感觉、发挥想象的教学目的,反而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此以往,达不到“通过素描,训练思维,发展技能的目的”。对于广告设计方向的中职学生来说,学习的重点应放在运用线描。通过学习,用线描来表达物体的基本形状。自然而然,我们教师应该在这方面有所侧重,而不是一味强调临摹,强调像不像。所以,对美术功底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来说,这样学起来也不会感到有压力。
(2)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个从认识到改变的进程。①在素描教学的课堂上,我们应该重点放在想象和联想的思维能力的训练,这样做才有利于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发挥。在素描基础训练上,要注重构想能力的训练。在广告设计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从广告视觉设计大师或者从世界经典广告设计作品中感悟到创作的灵感,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在素描教学中,我们始终要在学生的思维中贯串“设计的灵魂在于意,不在于形”的理念。②在素描课堂上,尝试“联想与想象简笔训练”的课程,例如布置“以基本形态苹果、铅笔、条形码等图形为原点进行联想,寻找形态与其相似的形象”的作业。通过这些基本形态的形似或意连的简笔画练习进行想象训练,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三、设计基础课程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
设计基础的课程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这三大构成课。我们广告设计专业可以把设计基础的课程重点放在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
(1)平面构成的课程是让学生掌握平面设计的基本元素和基本形式,以此了解平面丰富的构成方法。平构课程应该以多鼓励学生自我创造平面形象的基本练习为主,当然是给定主题。对学生进行点、线、面这些设计元素构成的基本训练,通过这些训练,让学生掌握理解平面设计的基本元素,同时了解和掌握对称、重复、渐变、发射、变异、密集、对比、分割和错视等基本形式。一幅好的作品,必然会通过一定的构成方式展现在观众面前。通过布置课堂和课后作业让学生加深理解和认识,也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
平面构成的教学活动,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调动学生的设计意识,以便能创造出学生所要表达的平面图形,比如稳定、和谐、运动、夸张等不同的画面风格和视觉效果的作品。比如,可以在教学中布置类似“尝试在四个正方形画面建立一个表达以下四个单词所表明的含义的平面形象:分、合、聚、散”的作业,让学生进行练习。
(2)色彩构成课程,是探讨色彩的物理现象和色彩与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关系的课程。色构的教学重点应放在色彩的功能与表现方法上。总体上通过对色彩的认识掌握色彩的形式美的法则。色彩的关系包括:对比、调和、统一等,以让观众获得美的感受。色彩构成的学习和掌握的程度直接关系到今后学生设计作品中色彩的修养。在色彩构成课上可以把重点放在色彩与情感上、与心理的训练上,把设计的观念融入到色彩构成课中,与学生一起探讨,一起分析,如“色彩与情感”“色彩与自然”等等。比如,可以在教学中布置“尝试在四个正方形画面建立一个表达春夏秋冬的平面色彩形象”的作业,让学生进行练习。
(3)培养学生审美认知能力,能够掌握绘图工具及一些手绘的表现技法和效果是色彩构成课的重点。教师可以尝试运用电脑进行辅助设计,比如让学生利用CorelDraw矢量图软件进行学习。比如空间混合练习,如果用手绘训练,学生要花很长的时间来画小方格,然后还要用调色盘来调出自己想要的颜色,并涂上。这样不但耗时,而且效果也不一定满意。如果用CorelDraw的网格工具,不用一分钟就可以完成小方格,几分钟内就能填充好颜色,效果非常之好。通过软件的演示方法,可以有效地把学生学习的重点放在思维训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上,而不是浪费在格子和如何调颜色上面,为后面的电脑辅助设计课程打好扎实的功底。
四、美术鉴赏课程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学生见识的课堂
西方现代美学的开山鼻祖克罗齐曾提出:“艺术是直觉,直觉表现情感,艺术就是抒情的直觉。美就是直觉的表现。”美术鉴赏是人们通过感知、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的过程,以此获得对美的认识和感受。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活动过程中,会逐步提高审美的能力。在美术鉴赏课上,让学生有目的地、大量地、广泛地鉴赏优秀艺术作品,在耳濡目染的情况下学生会逐渐养成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对于广告设计专业方向的学生来说,美术鉴赏课的赏析重点可以放在赏析优秀的广告设计作品方面,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赏析传统的国画、西洋画。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见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当前,广告设计专业人才日益热门。在广告设计专业类学生中,必须提高学生的美学素质、提高学生的手绘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而这些能力都贯串在美术基础教学的系列课程中,所以美术基础课显得举足轻重。
以上,是我从事广告设计专业教学的几点思考。中职学生除了要熟练掌握设计类软件比如Photoshop、CorelDraw和AI外,还要加强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今后广告设计专业教学的重中之重。因为创意决定设计的灵魂,一幅好的作品创意是放在第一位的。把学生的创意和技术完美结合,美的作品就会应运而生。
篇3
一、改革和创新管理会计课程体系特征
1.实施“三方联动”、合作开发的管理会计项目课程,突出管理会计职业能力培养。根据教高16号文件精神,本课程拟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组建由行业实务专家、职教专家和课程组教师共同完成管理会计课程的开发。三方联动,参照职业资格标准,按照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体现基于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开发出基于工学结合的财务管理实务项目课程,并将项目课程在教学中推广实施。
2.创新课程工学结合模式,提升职业实践能力。根据会计工作岗位特点,采取实战演练和行业(企业)现场教学等模式实施课程工学结合。结合先进的管理会计手段,采取电子财务对抗、管理会计经营实战演练等分组对抗大赛的形式,让学生亲自参与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管理会计全过程,实际操作管理会计的相关工作任务,体验真实的管理会计工作,提升管理会计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水平。在校内校外实践环节中进行理论和实践指导,构建和完善学院管理会计实验实训案例教程建设和充分利用安徽淮南矿业集团校企结合平台,依据企业的管理会计岗位工作要求,不断总结和积累实践环境提供的资源,组织编写管理会计的工作任务、情境项目构建基于管理会计职业岗位任务的课程体系,更好地协调校内校外实践的关系。
3.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按照高职教育“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要求,从“学什么怎么学”、“做什么,怎么做”三个问题出发,在管理会计教学中充分体现就业岗位能力要求,突出管理会计专业能力的培养及职业素质的养成,增强高职学生对管理会计的岗位适应能力,实现管理会计知识应用的上岗零过渡。首先,管理会计教学组织工作任务化,把课程内容设计为若干工作任务、若干个学习子情境,明确教学要求;其次,管理会计教学方法把课堂教学与实训基地相结合,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强调启发式教学、工作任务与学习子情境相结合等等多种方法的灵活运用;第三,构建管理会计课程考核体系多元化、重视平时学习过程的随机考核构成。
二、全面开展职业岗位任务的课程教学改革,提升职业教学能力
职业岗位任务指一个岗位所要求的需要去完成的工作内容以及应当承担的责任范围。岗位,是组织为完成某项任务而确立的,由工种、职务、职称和等级内容组成。职责,是职务与责任的统一,由授权范围和相应的责任两部分组成。开展职业岗位任务的课程教学改革是以工作内容为中心,以承担的责任范围为导向,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构建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和具体技能的训练项目,使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能力目标得以实现。
全面开展管理会计职业岗位任务的课程教学改革是对其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通过课程教学改革,综合培养学生职业意识与职业技能;在教学内容上把工作任务与学习情境与管理会计职业岗位任务密切联系;职业岗位任务的课程教学改革突出师生互动性、学生自主性、教学的应用性紧密结合。借助于管理会计职业岗位任务的课程教学改革,使管理会计课程教学的职业技能与职业意识的综合培养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全面开展管理会计职业岗位任务的课程教学改革,为该课程的职业技能的培养提供保障;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升职业教学能力;找准专业特色定位,创新管理会计特色人才培养路径。
创新性地将管理会计特色人才培养路径设计为:专业定位抓核心———培养目标准确定位;专业建设抓规范———力求办出特色;课程建设抓基础———做到亮点突出;教学管理抓秩序———保障秩序井然;教学质量监控抓细节———做到细节量化;实践教学抓条件———校内外结合;产学合作抓实效———开展项目服务;学术研究抓团队———打造学术团队;学生日常管理抓重点———抓两头带一般;学生学习引导抓强项———培养技能人才。
三、探索与实践职业岗位任务的课程教学改革的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模式
高职管理会计课程由模块课程向基于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设计的项目课程的转变,《管理会计》课程的设计以企业经营管理为主线,按照职业岗位任务的标准,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基于管理会计课程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任务的课程设计理念,课程内容设计科学合理,职业性、综合性与实践性强,体现管理会计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及职业素质的养成,增强管理会计岗位的岗位适应能力,适用行业企业单位对管理会计岗位的用人需求。管理会计教学充分体现职业岗位任务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实现毕业与上岗零过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悉管理会计工作岗位技能和工作流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会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满足了高职学生职业性、开发性和发展性的需要。
把企业调研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把职业岗位和教学内容对应起来,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管理会计的人才。对此,在管理会计的培养目标上,要切实结合职业岗位任务的需要,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要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这样就大大节约了企业培养新员工的成本,同时也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起到了促进作用。管理会计课程职业岗位任务的课程教学改革是造就管理会计课程师资队伍的需要,也是提升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通过管理会计职业岗位任务的课程教学改革不仅使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大幅度地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落实管理会计教学目标的实现。
综上所述,加强管理会计课程体系建设,优化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突破传统的以管理会计理论为基础的教学体系及课程结构,构建以“职业岗位任务”为基础,以管理会计“工作任务和学习情境”为流程的创新管理会计课程内容的工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理论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为培养适用企业需要的管理会计专门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保障。
基金项目:
2009年安徽省精品课程《管理会计》阶段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篇4
学生对结构力学课程体系的理解和掌握,直接关系到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专业技能以及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形成。八所重点大学土木工程类专业的结构力学课程教学情况调查结果见表1[1]。
修订教学大纲,使教学内容的范围和难易程度与培养目标相适应
目前,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计划中,学时分配如下:《结构力学Ⅰ》48学时(内容包含构造分析、静定结构内力、影响线、静定结构位移)。《结构力学Ⅱ》60学时(内容包含力法、位移法、力矩分配法、矩阵位移法、结构动力计算、稳定),讲课内容和深度基本参照其他名校的要求。由于课时相对偏少、学生素质相对较差,每次考试不及格率较高,要改变此种状况,最重要的是要量体裁衣。在保证满足本科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对某些内容进行适当删减和增加,对某些内容的难易程度适当降低,加强基本理论的理解,降低解题的技巧性要求。例如,在《结构力学Ⅰ》的教学中,要着重加强对单跨简支梁内力图绘制的讲解和反复训练(《材料力学》已讲过),学生才能掌握好用叠加法绘制多跨静定梁和静定刚架的内力图。在《结构力学Ⅱ》教学中,加强力法、位移法尤其是力矩分配法的学习,学生能利用这些方法熟练计算超静定结构内力,因为这部分内容在毕业设计时要用到,对于矩阵位移法、结构动力计算、稳定部分的内容可以加强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计算要求可以相对简单一些。
根据修订教学大纲,可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洪范文主编的结构力学第五版[2]进行教学。
结构试验
增设结构试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工程意识。
1.单跨平面刚架集中荷载作用下结构力学试验。根据试验要求,对单跨平面刚架分级加载,分别测量各测点应力和变形值;应用结构力学知识,采用半刚架法,用力法或位移法进行受力分析,计算测点应力变形值,并与实测值比较;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并给出结论。此试验可让学生掌握单跨平面刚架应力和变形测试方法,熟悉结构试验常用设备仪器及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和试验能力。
2.确定支座刚度试验。根据试验要求,对两副支座相对刚度不同的简单刚架在跨中加载,利用百分表测得跨中的挠度,并与计算结果比较,给出相应的结论。此试验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结构支座相对刚度的概念,掌握挠度的测试方法和熟悉百分表的使用。
3.多功能结构力学试验。根据所提供的梁、活动支座、构件形式和测量内容(挠度、应力),验证梁结构的理论计算;根据所提供的杆件、连接件、连接板、测量仪器及加载方法来设计刚架的结构形式和测量内容(挠度、应力),并分析结构受力情况,验证结构的理论计算。根据所提供的杆件、连接件、连接板、测量仪器及加载方法来设计桁架的结构形式和测量内容(挠度、应力),并分析结构受力情况,验证结构的理论计算。此试验通过学生自己设计结构力学模型、测量方法,培养其动手能力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积极开拓第二课堂教学,组织结构设计,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制作构件和结构,进行结构性能试验,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加强课堂教学与实际工程和相关专业知识的结合。很多学生在后续课程如《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课程学习中,不会将《结构力学》课程内容与之相结合,而是各门课程成为各个分散的知识点,结构计算简图与实际结构不知道怎样对应。
在钢筋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中,单向楼板一般采用多跨连续梁计算,教材附表中给出了多跨连续梁的内力计算系数,用以简化求解超静定结构,学生往往只要查表就行了,当遇到计算简图与附表中不一致时,学生会束手无策,想不到用结构力学方法去求解。因此,在《结构力学》课程教学中,加强与后续专业课程和实际工程联系的讲解,有利于学生各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并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魏德敏.土木工程专业力学课程教学改革动态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4.
篇5
1.3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缺乏科学、合理的开发方案,农业科技发展缺乏可持续性农业科技人才资源的培养需要有科学的培养计划,并考虑农村的实际情况。而当前许多农村地区科技人才培养没有规范的计划,或者上级主管部门没经过实地调研就先进照搬地区模式,这样很难培养出符合当地实际需要的人才,创新就更谈不上了。因此,农业科技发展缺乏足够的可持续性。
2、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育的解决途径
2.1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形成稳定的体制保障
解决当前农业科技人才不足和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首要的就是要加大对农业科技方面的投入,以政策的形式保证这种投入的数量和稳定性;要制定出能够吸引和留住科技人才的相关优惠政策;加强对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从政策、经费、人才引进、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形成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体系,形成充分的制度保障。
2.2转变人才培养理念,狠抓学习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农业人才是需要极强的实践性的,而传统的人才培养更多是侧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因此只有让相关的农业人才培养的学校改变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有农业人才培养学校毕业的学生缺乏动手能力的现状。让学生有足够的实践机会也更容易强对理论知识的验证,更容易激发学生对掌握先进科学知识和技能和创新的积极性。
2.3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造就一支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目前我国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着缺乏实践技能的情况,培养农业创新型人才需要有创新型老师的指引。近年来国家已经逐渐地鼓励高中等学校加强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要求教师不但能够开展基本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更要加强与实践单位的联系,使理论与实践相互验证、相互促进。只有培养出创新型的老师,才有可能指导学生走出创新之路。
2.4理顺农业科技管理体制,促进科技成果与市场的接轨和转化
现有条块式、多部门各管一摊的管理体制是无法适应未来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必须根据现在农村的实际情况,集中资源、理顺关系,形成稳定的协调和管理机制。再以高效率的管理机制协调现有资源,全力攻克当前急需解决的农业科技问题,不断提高农业科技的成果转化率。另外,要引入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将农业科技创新及其成果的市场转化无缝对接,形成良好的科技发展的循环。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中国教育部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强调指出:“我国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缺少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造性人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由此可见科技创新人才在才知识经济时展中的重要作用。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多数传统的教育方法在科技人才的培养上往往注重具体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良好的科技人才培养政策是科技人才培养的前提条件。
1科技人才培养的前提
加大科技人才培养政策创新的力度。只有及时构建出符合时展要求,具有前瞻性,同国际接轨的科技人才培养政策体系,并能予以认真落实,才能有效保证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快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科技人才培养政策调节重心是培养青年学术带头人政策,扩大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后备科技人才政策,推动科技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科技人才的培养上不仅要加大科技人才培养规模更要提高科技人才培养质量。要应对科技人才创新能力不强问题,在政策方面,就要进一步引导我国教育体制由应试教育向能力教育转变;培养出一个优秀的科技人才,需要从小抓起,因此,在政策方面要加强基础教育中的能力教育,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兴趣,提高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政策,大力培养青年拔尖人才。
2开放的体系是培养创新能力赖以生存的土壤
高校要构建一个开放的平台,并且高校自身在学术上必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一个开放的体系才能真正做到兼容并包、学术平等。正是做到了开放所以才有各种成熟的非成熟的、体系的非体系的假说、学说有存在的可能性,也才使创新从根本上有了生存的土壤。
创新能力培养不应是空洞的学校制定的政策性强调,高校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够使其发挥其创造性的平台,有了这样一个平台高校的学术创新能力随着新的假说和理论的不断提出而提高,学生在这个充满活力的不断有新想法迸发的开放的平台上不受传统约束的思维也会不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两者将会相互促进,创新能力培养就有了其赖以生存的土壤。
一个自闭体系往往会导致学术的不平等,在非开放的体系中权威与非权威有着绝对的不对等性,这样往往使新的学说和假设的产生和接受都需要一个漫长的历程,这对于人才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
统计学家、数学家万普尼克(Vapnik)。他是统计学习理论(Statistical Learning Theory)的主要创建人之一。该理论也被称作VC理论(Vapnik Chervonenkis theory)。这一理论最早出现在他做博士期间的论文上,当时他的导师(统计学界权威)并不认为其的方法是正途。好在他的导师还算开明,并没扼杀他的想法,尽管这样,就是因为他的理论不为当时的权威所认同,导致万普尼克的理论三十在其三十年后才被人关注并广为应用。
在学术上一个开放的体系下新理论和假说有充分的存在空间,而且新理论和假说的提出必然吸引更多的人去进一步论证其正确性或去其假说,这样也就是创新有了真实的原动力,其过程本身就是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所以说,开放的体系是创新能力培养生存的土壤。
3高校要实现人才的分层、分类培养
不同层次的科技人才对其创新性培养也有不同。高校要实现人才的分层、分类培养,就要有明确的定位:应用型人才培养、科研型人才培养。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要求设置不同的培养目标需采取多学科、综合性、多渠道合作培养才能满足科技人才的分层、分类培养的需要。根据人才层次的不同并考虑产业的需求设立基础学科和应用型学科专业,积极探索建立交叉学科专业,跨学科设置交叉学科专业,积极以培育和发展新兴学科,构建教学新体系,形成培养科技人才的新机制。
通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改善人才的知识结构;要研究以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培养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人才。
(1) 教学与科研结合
教师不但要教学还要做科研,而且是通过开创性的科研来培养创造性人才。把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结合起来。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需要有大的转变,教师的素质和学术水平要有一个适应和提高的过程,促进科研与教学相结合;调整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由传统的“灌输”型向启发式,指导型发展。
(2) 采用适当的激励政策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和学术水平
提高科技人才培养质量,还需要加强师资队伍的继续教育,因为,没有高素质的师资力量,就没有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良好的激励政策体系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优秀的师资流失问题。激励政策体系手法要多元化、同国际接轨、注重落实力度等,在物质激励上充分体现出公平原则、发展激励政策关注发展空间问题。鼓励中青年优秀骨干教师承担重要课题任务,这样有利于人才培养可持续的发展。
(3) 加强素质教育建立学生学习激励机制
建立完善的学分制、促进跨校选课,建立优秀学生选国外知名高校选课以及选派优秀学生赴国外著名高校学习。形成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激励学生创新和进取的精神。使学生由“依赖性学习”转向“主动性创造性学习”。尤其需要注重研究生的创新性培养,支持富有挑战性的研究方向和具有开创性的课题。对研究生奖学金管理机制进行改革,建立更为有效的激励机制。允许研究生根据自己兴趣以及专长做科研并给予适当资助。高校可建立研究生科研基金,允许研究生可对自己的兴趣的领域申请科研资助,而这一领域可以不必语导师要求的领域相同。
(4) 专业知识的深度与广度的结合培养,重视科技人才素质全面培养
科技人才的培养上,应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知识经济的社会,要求科技人才不仅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领域或其他领域的知识。这就要求对科技人才培养过程中将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恰到好处的相结合。制定适应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本科生在低年级作通识性教育,减少必修课,加大选修、辅修课比例,进一步完善学分制,扩大学生学习的选择空间,允许学生根据兴趣二次选择专业,高年级再进行相应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能力训练。例如清华大学在这方面做的改革,以本硕连读为例,前三年按宽口径专业,偏重于通识化的基础教育,后三年偏重于专业化培养,统筹安排,完成学士、硕士两个学位的课程与论文工作。这种模式可以较好地把专业知识的深度与广度结合起来。
(5) 改革考试目的和方法
从“单纯检验知识的掌握”转向“关注实践与思维的能力,创新意识的验证与培育”,使考试成为学习的过程而非学习目的,设计注重能力测试的方法。提高课程内容综合度,设置学科交叉课程,改进教学和训练方式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索精神,注重在课题项目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等。结合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表达能力、与人交往能力、学术批判性思维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倡参与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重视案例教学,综合性思维方式。
(6) 注重实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当然任何时候要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放不可忽视,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为祖国奉献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与人共事的团队协作精神。但是要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或者其课题的完成过程中以老师的实际行动为范本去教育学生。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所学校学风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学风对学生的培养至关重要,养成优良学风将终身受益。教师的教风和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治学态度问题也是学风一部分,良好的学风是最有实效的品德教育。
4构建完善的网络和继续教育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借用信息化机构建完善的网络教育,深化继续教育,持续提高科技人才队伍的能力。“按照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造学习型社会的发展方向,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以专业技术人员能力建设为主线,以高层次人才培养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为目的”。社会发展日益迅速,就要求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因此科技人才的培养中就必须注重“学会学习”而非简单的知识传授,即“学会获取知识并创造性地应用知识的能力”。
总之,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除了良好的科技人才培养政策外,更重要的是高校自身在学术上必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构建一个兼容并包、学术平等的氛围是创新能力培养赖以生存的土壤。另外对科技人才的分层,分类培养是科技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当然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止于学校的教育。科技人才一旦从学校毕业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并未终止,因而便利的网络教育等继续教育平台的深化和健全以及社会对科技人才创新的激励政策或者说社会发展中提供的良好创新平台都将在后期决定科技人才创新性的培养和发挥。
篇7
湖南省有人口4700多万,其中农业人口达近4000万,是一个典型农业大省,农业稳定是全省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和社会安定的基本保证。在当前人口不断增长、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城镇化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日益提高的情况下,湖南要解决“三农”问题,要保持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而农业科技人才是最有活力的农业科技载体,是农业科技进步最根本的依靠力量。因此科技兴农的关键在人才,必须注重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加强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开发他们的潜能,发挥他们的作用,把解决“三农”问题逐步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为了加强基层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有效促进湖南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结合当前农业科技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与存在的主要问题,作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湖南省科技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
(1)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据抽样调查统计,湖南省现有农业科技人才36.7万人,占全省人才总量的12.9%,每万农村劳动力人口中有仅有农业科技人才97人,并且90%以上是中专以下学历。这与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很不适应。农业科技人才结构分布不合理。农业科技人才的年龄相对较大,组织构成缺乏青年人才,在年龄构成上,没有很好的把握老中青三个群体的有效结合,缺乏组织活力;传统学科的人才多,新型学科的人才少;普通人才多,高层人才少。这主要是由于没有及时引进新的农业科技人才和人才缺乏造成的。农业科技人才发展总体上与湖南省农业快速发展不完全适应,人才分布不平衡,高层次人才队伍发展缓慢,高层次人才总量不足。
(2)工作环境不理想,农业科技人才队伍难以稳定。在农村工作,相对于城市而言,工作环境不理想,生活环境不方便,个人发展空间相对较窄,工作条件较艰苦,导致许多农业科技人才不稳定,主要表现在:一是“厌农”思想严重。许多的农业科技人员对自己的工作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有63.2%的人表示如果有机会将改行从事非农职业。相当一部分农业科技人员已经停薪留职或下海经商,即使留守在农业科技阵线的也是以“经营为主、指导为辅”,其工作重心是赚钱养活自己,几乎无暇也无力顾及农业科技研究与推广。
(3)经费不足,农业科技人才流失严重。一方面,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处于非常低的水平,许多乡(镇)农技站人员工资较低,据调查,现在湖南农业科技人才大部分的工资在1200-2000,而现在外出打工的普通劳动者一般工资都在2000以上,有相当部分农业科技人员的待遇还比不上在外打工的普通员工,这样导致许多农技推广人员不再安心本职工作,纷纷另谋出路。另一方面,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对农业技术的需求更加高,经费的严重不足,对农业科技人员的培训基本处于很低的层次状态,致使农业技术人员素质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阻碍了现在在岗农业科技人员素质的提高,更阻碍了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扩散推广。
(4)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错位.学农不务农。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错位,具体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农业院校毕业生流往现象突出;二是乡镇管理的农业科技人员“跳槽’现象普遍;三是地方培养的大量初、高中毕业生和涉农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也纷纷外出打工,从而加剧了农业科技人才的流失。其主要原因:一是所学知识与实践脱节。二是教学滞后于生产。三是缺乏应有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5)由于人才管理体制不顺,一定程度上致使人才管理机制不够灵活.影响农业科技人才的培育和交流。国家从严控制人员编制,真正需要的农业科技人才,受编制的影响很难调入,而没有技术的人又无法交流出去,人才资源没有盘活农村乡镇农技站人、财、物“三权”下放后,地方财政在科技人才方面的投入显得不够,上级业务部门只管业务、技术,属于指导关系,由于指挥不灵,造成了重经营、轻推广,技术推广人员流失和非专业人员涌入现象,再加上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编制不足,高校毕业生也无法安排。同时,由于管理断层,给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也带来不利的影响,如科研院所的人事、资产、项目诸多工作都由主管厅局管理,而事业费归科技厅管理,出现多头管理的局面。此外,村级专职农民技术员的配备和管理处于无序状态,市级农业部门管不了,乡镇一级未摆上位子,村级落实报酬难。体制和管理不顺。
二、加强基层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1.从农业教育入手,从源头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全面提高农业科技人才总量和质量。一是要强化高等院校的农业教育。湖南省有湖南农业大学高等院校,应当充分利用农业院校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同时湖南省在农业研究方面走在前面,我们可以充分发挥“袁隆平效应”,吸引更多的青年投身到农业领域研究。二是地方政府应加大对农业教育的重视力度,这种重视不是口头上的,而应具体落实到增加对政策上对农业领域倾斜,对农业科技人才与科研项目经费增加投入,三是要拓宽人才培育渠道。四是以改善知识结构,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2.改善农业科技人才的工作环境。一是要以农业为本,科学确定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高度。湖南省本身是一个农业大省,应在努力发展工业的基础上突出农业主体地位,切实提升农业科技工作的高度,建立考核机制,加大对县乡农业科技工作的考核力度和奖惩力度,提高积极性,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二是要加大农业科技工作的投入。通过财政预算或信用部门解决一定的科技示范经费,为农业科技工作开拓创新创造条件,并用适当的经济待遇稳住人才,激励人才。三是要营造农业科技工作的积极氛围。一方面要对农业科技工作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人才的优秀事迹要善于挖掘,善于推介;另一方面对其中德才兼备的应该予以优先提拔,可以相互提拔在县农业系统部门工作,也可以提拔到乡(镇)工作。按《国家公务员法》的规定,分为综合、执法、专业技术类的公务员,那么可以说在机关事业单位中具有职称的人员就是专业技术类的公务员。这样出台一些优惠政策,让具有中级职称的不管在县(市、区)一级还是在乡(镇)一级可以享受科级干部的待遇,这样从正面鞭策他们更好地开拓性工作。
3.加大财政在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财政部门安排一定比例农业科技人才开发配套资金,做好相应规划。财政资金在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方面可以在投入在这些方面:对一些重大的、能够很好提高农业效率的重点课题与项目,重点进行资助,通过农业课题研究,提升农业科技人才的科研水平;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奖励有突出贡献的农业科技人员和其他优秀人才;资助高层次人才承担的重点项目,引进高层次人才,选送优秀人才进修和培训;逐步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待遇,使农业科技人才安心扎根在农村。
4.完善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的业务水平。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两个途径,一是各农业院校培养的、具有较深理论功底的科班型。二是通过长期的农村工作经历,积累丰富实践经验的乡土型实用科技人才。这两类农业科技人才各有优势,也各具特点,我们需要把两者很好结合起来。扩大农业基层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科技联系和信息交流。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加强同省农科院、湖南农业大学及其他农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科技联系和信息交流,实现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与农村对接。挖掘农民科技能人,建立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库。在农村,大力培养和挖掘农民科技能人,并创造条件,为其提供相应的培训与后续学习的机会,促进其成长。
5.健全农业科技人才的管理机制。遵循人才资源开发规律,坚持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改革取向,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农业科技人才工作体制和机制;根据湖南省的省情与农业发展现状,形成一整套有自我特色的、符合实际的、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和操作性的政策框架体系。用新的模式激励人才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引入竞争机制、市场机制,充分做到人尽其用,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按照“四个不唯”标准,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充分体现人才的多样性、发展性、层次性和相对性,大力培养全省农业科技人才,努力调整队伍结构。严格目标考核奖惩,加强农业科技人才个体的责任心。一是考核其业务水平,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能上能下制度;二是考核其工作业绩,实行以奖,绩效挂钩制度;三是建立定点联系制度,对积极为群众实践中研究解决问题,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要予以重奖。
参考文献:
[1]何巧云,张谦明.珠海市农村科技人才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Z].2008.
篇8
二、强化管理,机制要活
科技人才载体建设应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有利于科技人才聚集,有利于科技人才发挥作用的新型的人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此,要实现四个转变:一是科技人才使用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要积极同大专高校、科研院所、国际高新技术企业加强合作交流,做好引智工作,达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人才共享的目的。要敢于引进这些的科技人才,建立和完善开放吸纳、来去自由的科技人才吸引机制。二是科技人才培养方式从“静态”向“动态”转变。科技人才载体是一个“静态”的概念,但是科技人才培养应采用“动态”的方式。要用市场运行机制来加强科技人才培养环节,建立和完善竞争择优、优胜劣汰、滚动发展的科技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促进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涌现。三是科技人才环境建设从“注重硬环境”向“硬、软环境并举”转变。要建立和完善技术先进、软硬并举、协调配套、解除后忧的科技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如,对做出突出贡献、创造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科技人才实行重奖,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才比较价格合理确定科技人才的工资收入水平等。四是科技人才载体人文建设从“单一文化”向“多元文化”转变。既要创造适合本地科技人才创新立业的人文条件,也要营造适合外地科技人才成长的文化氛围,还要积极拓展适合海外科技人才归国创业的空间,尊重每个人才的文化习惯和生活方式,建立和完善公开平等、拴心留人的科技人才服务机制。
三、大力扶植,服务要优
加强科技人才载体建设,离不开各级党政部门、载体主体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优质服务。首先,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充分借助报刊、广播电台、互联网等媒介,广泛宣传关于加强科技人才载体建设的各项政策和有关规定,大力报道科技人才在促进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推动产学研联合过程中的先进事迹,着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营造宽松的用人环境。其次,要提供全方位服务。政府部门应切实转变职能,积极主动地为科技人才载体的设立创建提供政策咨询、业务指导、协助申报工作;对载体创建后的人才招聘引进、引智、促进产学研联合、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积极提供优质服务;对各类科技人才,应在培训进修、攻读学位、合作研究、查阅资料、使用科研仪器设备,以及科研经费等方面创造条件,提供保证;应在科技人才安家落户、配偶随迁就业、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提供便利,在工资福利、医疗社会保险、收益分配等方面逐步提高,充分保障;在职称评聘、成果评奖等方面优先办理。
四、健康发展,成效要实
篇9
2013年,主体性计划共313项,项目参加人员共10468人,其中高级职称3598人、中级职称2628人、初级职称1108人、其他3134人;博士2626人、硕士2886人。引进人才方面,留学归国人员213人、聘用国外专家44人。
1 973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培养人才的比例相对较高,且培养博士,特别是中青年博士的比例很高
2013年辽宁省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的主体性计划共313项,973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114项,占36.4%;863计划88项,占28.1%;科技支撑计划111项,占35.5%。主体性计划通过参加课题研究,共培养人才1684人。其中在2013年取得博士学位的有506人,主要以中青年为主,35岁以下的博士占89.1%。在2013年取得硕士学位的有1178人,占培养人才总量的70.0%。
从计划类型来看,973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培养人才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占主体性计划培养人才的41.9%,且平均每个课题所培养的人才也相对较高为6.2人;其次是科技支撑计划占33.3%,平均每个课题所培养的人才为5.0人;863计划占24.9%,平均每个课题所培养的人才为4.8人。
从领域方面来看,973计划培养人才共649人,主要集中在制造与工程、材料、综合交叉这三个领域,分别为147人、124人和118人,各占22.7%、19.1%和18.2%;863计划培养人才419人,主要集中在先进制造技术、资源环境技术和新材料技术,分别为107人、62人和55人,各占25.5%、14.8%和13.1%;科技支撑计划共培养人才560人,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材料、农业、城镇化和城市发展,分别为129人、95人、85人和77人,各占23%、17%、15.2%和13.8%。
2 科技计划培养的人才六成以上是由开展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课题培养出的
2013年主体性计划通过参加课题研究,共培养人才1684人。其中开展试验发展的课题培养的人才602人、开展应用研究的课题432人,合计占全部培养人才的61.4%。开展基础研究的课题325人、开展研究与发展成果应用的课题279人、开展推广示范与科技服务的28人、开展生产应用与产品化的18人。
2013年共培养博士506人,其中35岁以下的451人,开展应用研究课题所培养的博士和35岁以下的博士占比最高,分别达到32.8%和33%。培养硕士1178人,其中开展试验发展的课题所培养的硕士达到462人,占39.2%。
3 科技计划培养的人才五成以上是由大专院校承担的课题培养的
2013年主体性计划通过参加课题研究共培养人才1684人。其中课题第一承担单位是大专院校的培养人才920人,占54.6%;其次是事业型研究单位444人,占26.4%;企业301人,占17.9%。
2013年培养博士506人,其中第一承担单位是事业型研究单位的课题培养的博士220人,占43.5%,第一承担单位是大专院校的课题培养的博士215人,占42.5%,第一承担单位为企业的课题培养的博士69人,占13.6%。2013年培养硕士1178人,其中第一承担单位是大专院校的课题培养硕士705人,占59.8%,第一承担单位为企业的课题培养硕士232人,占19.7%,第一承担单位为事业型研究单位的课题培养硕士224人,占19%。
4 材料科学和机械工程类课题培养的人才相对较多
2013年主体性计划通过参加课题研究共培养人才1684人。按照学科划分,培养人才数量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材料科学233人,占13.8%;机械工程175人,占10.4%;化学工程145人,占8.6%;计算机科学技术118人,占7%;信息与系统科学相关工程与技术110人,占 6.5%。
从培养博士情况来看,2013年主体性计划共培养博士506人。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材料科学94人,占18.6%;化学工程62人,占 12.3%;化学50人,占9.9%;机械工程37人,占7.3%;计算机科学技术30人,占5.9%。
从培养硕士情况来看,2013年主体性计划共培养硕士1178人。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材料科学139人,占11.8%;机械工程138人,占11.7;信息与系统科学相关工程与技术90人,占7.6%;计算机科学技术88人,占7.5%;化学工程83人,占7%。
5 人才培养主要集中在沈阳和大连的课题
2013年主体性计划通过参加课题研究共培养人才1684人。沈阳有845项,大连有757项,合计占全省的95.1%。全省共313个主体性计划,平均每个计划培养人才5.4人。从各市情况来看,抚顺市最高,平均每个计划培养9.3个科技人才;其次是阜新市,平均每个计划培养8个科技人才;大连市平均每个计划培养6.1个科技人才;朝阳市平均每个计划培养6.0个科技人才;其他各市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6 建议
(1)重大科技项目的立项、实施、验收及后续跟踪过程中要加强对人才培养方面的管理。立项阶段,制定专门的人才培养指标和计划,同时要加强对项目主持人、项目团队的考核;实施阶段,对项目参与人员展开系统的培训,同时加强宣传和推广一些人才培养的典型的机制和经验;验收阶段加强对人才培养方面的验收考核以及对项目人才的跟踪服务和管理。
(2)在重大科技项目中继续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引导科技人才由高校和科研机构向企业转移;在各类人才培养计划中,加大对企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将更多的企业中科技人才纳入到培养体系中来,必要时设立专门的企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开发计划;大力发挥科技中介机构帮助企业“孵化”人才的作用。
(3)加大应用型人才的资助力度,因为应用研究与试验发展研究更易于快速地转化为生产力,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直接作用。同时,资助那些有可能申请到高级别科技项目的后起之秀,这些人员在申请高级别科技项目中存在着不少困难,所以应向“下”调整,划出一定比例。
(4)突出重点,加快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加快培养选拔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技术带头人;同时大力培养选拔中青年人才,支持中青年人才担任重点科研项目或课题负责人;积极抓好科技人才继续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篇10
1辽宁省创新型人才的现状
2014年以来,政府出台了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实施意见,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4000家、高新技术企业200家。实施科技治霾、新能源汽车推广等200多项重大科技专项和示范工程,启动白洋淀科技城建设,与中关村、清华、北大及神州数码、阿里巴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新增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24家,全年专利申请量2.9万件,引进培养了一批创新人才和科研骨干,科技对经济的支撑引领作用不断增强。目前,辽宁省人才总量达到457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0.6%,其中党政人才26.3万人,经营管理人才59.8万人,专业技术人才249.8万人,高技能人才80.3万人,农村实用人才31万人,社会工作人才9.8万人。随着经济发展,辽宁省科技投入增加,从而带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大中企业的科技投入不论从数量还是涨幅比例来看都高于高等学校的投入,在科技创新中起着重要作用。高校的科研活动有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发展,但目前的科研投入处于较低水平。
2辽宁省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2.1高层次创新人才严重匮乏,科技创新人才结构失衡
创新主体总量匮乏,企业和基层创新人才少,建设创新型大省,企业是主体,人才是关键。而辽宁省科技人才过多集中在辽宁中东部地区,集中在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行业,而农村和基层一线人才匮乏。科技人才供给偏离了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极度缺少创新型人才供给。全省科研人才和科技成果的供给并没有与经济发展的需求相对接,科技教育人才与经济发展分化现象较明显。高校的学科建设不符合实际需要,创新创业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较少。
2.2科技人才地位低下,创新人才激励导向出现偏差
目前,我国科学研究人员的行政化、“官本位”趋势愈演愈烈。中科院曾对1180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职业取向,结果发现第一位职业是公务员,而科学家职业在第5位以后。在2009年进行的第二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结果中发现,总体看来科技队伍较稳定,但存在较强的职业忠诚危机,未来愿意成为科技工作者的比重仅为19%。科技人才出现“轻学术而重行政”的趋势。
2.3创新型人才管理机制存在障碍,创新环境不够宽松
在管理科技人才队伍的工作中,面临着比较突出的体制机制障碍和深层次矛盾,首先表现在行政化及外部多种干扰因素不利于科技创新人才专心研究;其次,对科技创新及科研人员的评价标准存在偏差,导致全省学术活动出现浮躁;再次,对科技人才的激励不够,对科技人才的使用效率较低;此外,科技人才的流动存在较大障碍,融资机制不够健全,创新创业的环境不够宽松。并且,教育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和实践相脱节,青年人才缺乏实践锻炼机会。
3提升辽宁省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的对策建议
3.1培养造就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调整创新型人才结构
突出以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的培养目标,掌握关键领域的前沿核心技术,打造一批适应辽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创新能力、树立创新精神,建立开放式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使学校教育和实践相结合,加强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依托国家、省重大工程和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建设一批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加强行业人才发展统筹规划与分类指导,开展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预测,定期急需紧缺人才的信息与目录。不断调整优化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加大急需研发人才和紧缺技术以及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完善重点领域科研骨干人才分配激励办法。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鼓励和支持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积极发展创新文化,倡导追求真理、团结协作的创新精神,营造科学民主、学术自由的创新氛围。
3.2统筹各类人才协调发展,强化创新型人才激励机制
篇11
二、对策建议
一是发挥政府统筹协调职能,完善科技人力资源相关制度,为科技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保障。制度设计制定包括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科技人才财力投入、科技人才培养考核、科技激励政策落实监管和科技人才引进、培养的计划项目平台建设、科技人才金融支持等规划和政策措施。
二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为释放科技人才潜能提供动力。重点加强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职称评、聘制度改革,转变行政化管理模式,实行技术职称评定和岗位技术职务聘用分开,鼓励科技企事业单位自主评价科技人才绩效。
篇1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3-0014-02
国以才兴,政以才治。科教兴国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支撑。实践证明,科技和教育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教育是科技进步的基石,为科技进步培养创新型人才;科技进步是教育发展的推动力,提高教育发展的知识更新、核心竞争力。科技工作者作为科技资源的核心,最具创新性和革命性,在科技研究、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等诸多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党的十明确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历史证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科技进步要取得迅猛发展必须建设一流的科技创新团队,方能跻身世界民族之首。而科技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为此,研究学校教育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竭尽全力形成我国的人才优势具有战略性的现实意义。
一、国外研究的历程与现状
关于科技人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国外起步很早。1959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和数学家Charles Percy Snow指出,20世纪学术文化的发展促成“人文”世界与“科学”世界产生分离,衍变成两个各自独立、自成一统的不同世界。70年代后,科技工作者普遍存在学术交流、人际交往、团队管理等技能素质严重欠缺,引发西方发达国家职业界担忧不已。来自美国的学者Kent开始关注对人文素质在工程教育中的影响;Vesilind从规范、伦理和道德的视角探讨了人文素质在科技人才培养中的作用;Cranch认为,科技人才素质包括交流沟通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和专业技术知识。这些软资源决定了科学技术的创新以及成果、应用和转化。[1]19世纪后,伴随着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西方发达国家与时俱进地将科技人才培养与敏锐的问题导向、有效的运行机制和合理的类型结构相结合,使其在科技与教育方面独领。西方发达国家大学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日趋完善,科技人才已经成为大学人才培养的主体。
国外学界对创新型大学建设展开了比较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尽管解释力尚不完全,但毋庸置疑它已经成为教育研究的一种趋势。Jaroslav Pelikan提出大学具有发展科学和培养人才的双重职能,人才培养是在发展科学的过程中实现的。Frank H.T.Rhodes强调研究型大学作为“学术共同体”的特征。Burton R.Clark总结了创造自主创新型大学的五个组织特征。[2]Henry Etzkowitz指出现代大学的地位与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此引发了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合作的创新模式。Jerome S.Bruner提倡在教育过程中用“发现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方法。J.Paul.Guilford认为要把一切能够激发散思维的内容都纳入到传统的课程里,以便对学生按创造性的精神和需要进行教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作为前沿的热点,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生命力,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在解释实际问题的实证研究也尚有大量的发展空间。
从理论视角对教育与科技人才培养进行研究,在国外较为流行。一个国家的强弱主要体现为综合国力的方面,而综合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工作者作为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载体,在科研、经济管理和社会发展等诸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学校教育是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的关键环节,如果说中小学校教育实施的是基础知识教育和基本做人道理的教育,大学实施的则是专业知识和技术教育、世界观人生观等思想教育。学生在校期间不仅接受专业知识、基本技能等智力因素教育,而且接受理想信念、道德标准、心理素质、素质拓展能力(包括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与人相处能力、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非智力因素教育。从理论上总结探讨这些问题对丰富教育学和科技人才培养的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内研究的历程与现状
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着工程教育研究的深入和人才学的兴起,国内开始广泛关注科技人才的培养。特别是1995年,中国开始参与国际竞争力的世界性排名,科技教育和人才培养也因此迅速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当前,对高校创新型人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综合研究。如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马陆亭认为,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需要综合考虑高等学校的结构体系、教育思想体系和学术体系。高等学校要按层次和类型两个维度设计分类体系,通过结构化课程设计融合通识教育和专才教育思想,努力建立让广大教师醉心于学术工作的机制。杨晓燕等针对目前地方工科院校的实验教学从体制到机制、从实验室的设置到教学内容体系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问题,提出了实验教学的建设目标,研究探讨了地方工科院校构建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实验教学体系与模式。另一方面是对不同类型和不同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讨。汪张林认为,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较多问题,应根据知识经济、市场经济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构建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4]吴晓波等认为,应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层次创新型人才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培养选拔方式,落实相应的资助服务措施,进行动态的目标考核管理,最终形成一套定位明确、衔接紧密、优秀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选拔培养、资助服务和考核管理机制。
科技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培养工程,涉及启蒙教育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是一个终身教育的过程。高等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延伸和提高,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基地和摇篮,特别是培养科技人才方面,是教育链条上的关键环节。因此,高等教育的培养质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关切。早在“七五”期间,清华大学就从科技人才培养类型、主要特征、存在的问题等方面专门对高等工程技术人才的类型与主要素质的培养展开分析探索和深入研究。1998年,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深刻分析指出,高等教育的严重弊端在于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重功利轻素质、重共性轻个性,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要加快实施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厚基础、博知识、强能力、高素质、宽口径”的综合人才。[5]与此同时,有关大学生的科技人文素质教育很快成为研究热点,尤其受到高等工程教育界的追捧。近年来,学者们又将目光投向科学与人文的融通,通识教育因此进入研究与实践的视野。我国高等教育陷入“学历教育”的误区,人才培养信息的单向流动、人才培养目标的扭曲,缺乏专业特色和学科,造成科技工作者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缺失,人才质量不尽如人意。[6]虽然我国“应用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但培养质量标准和培养过程差异不明显。
三、结论与述评
国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对“学校教育与科技人才成长”的研究,总的来说无论是理论的层面还是实践的视角,研究成果颇丰。通过分析发现,国外研究成果很多,但是针对进行系统性、综合性的研究相对少见。同时,研究范围主要局限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少之又少。关于国内的这项研究起步较晚,发展却很迅速,成果也很丰富。但大都拘泥于对已有理论的再阐述和比较,而关于理论创新、体系创新的研究总体较少。现有文献表明,学校教育与科技工作者的培养与成长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尽管强调学校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的大有人在,但在机制上(两者的结合点上)却鲜有人专门研究。
综观国内外对科技人才研究的教育实践,仍存在一些缺憾,如“科技人才”尽管使用频率较高,但人们对其内涵与外延认识大多不一,且当前高校对科技人才的素质结构形态存在“理想化”的误区,较少从职业化的视角来看待科技人才素质的“社会适用性”。
参考文献:
[1]孟现志.等教育的现实使命:培养专业人才[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4,(9).
[2]刘铮,孙健.我国各地区科技人才开发环境的影响因素[J].广东社会科学,2013,(5).
[3]韩文玲,陈卓,韩洁.科技人才培养计划下的科技人才成长路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5).
篇13
Key word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ersonnel development strategy;United States;Japan;India;comparative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G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1-0008-02
1 研究背景与目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国家人力资源管理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科技人才的国际竞争已经上升至战略性人力资源争夺。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许多国家发展的成功经验显示科技人才的有效开发利用是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源泉。本文选取传统发达国家美国、新兴发达国家日本和新兴发展中国家印度,来进行科技人才开发战略的比较分析,意在寻找差别和先进性,以给正处于“十二五”开局之年的我国科技人才开发以启示。
2 美日印三国的科技人才开发战略分析
2.1 传统发达国家——美国科技人才的开发战略 美国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这就创造了一种以珍惜人才为导向,认同个人价值,不局限于民族,,肤色,国家,性别的氛围,这对于科技人才的引进起到了重要作用。总体上看,美国并没有单独的吸引国外科技人力资源的政策措施,而是通过各政策相互作用,移民政策、外国留学生政策及国际交流与合作政策行成了美国吸引国外科技人力资源的3种重要的政策。其中,移民政策包括职业移民和非移民签证政策,而后者中的学生交换类签证又与招收外国留学生和国际交流合作政策互为协调和补充。
在科技人才培养方面,美国政府首先注重政策指引,美国政府自20世纪50年代末就把教育视为国家发展的基础和人才培养的关键。美国在1958年通过的《教育法》,把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确立为国家的战略重点。从20世纪末开始,美国连续出台了三个教育战略。其次,美国很注重教育投入,经费投入一直维持在GDP总量7%至10%的水平上。目前,教育的年均投入已达到3500亿美元的水平。再次,美国还鼓励多渠道培养科技人才;重视创造力的培养。重要的是,美国政府注重将培养与市场紧密结合:政府、大学与产业间的互动,人才在政府、高校和社会间的自由流动,企业和学校之间的人才流动。
美国政府的科技人才保留政策可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方面,除了无可厚非的美国的物质基础和优良的科研工作条件,促使科技人才留在美国,努力工作的还有美国文化下政府所建立的一种氛围。同时,美国是市场经济制度比较完善的国度,竞争环境相对公平;美国的劳动力市场是人才资源配置的主体场所,靠市场经济规律配置人才管理模式;美国科技人才的流动性很高,保险、住房、医疗、等保障方式实现了社会化,劳动力不受户籍、地域的制约,可以自由流动;美国社会对外来民族及其文化有较强的包容性,强调个人价值,尊重个人隐私。这些都为科技人才按照自己的意志寻找事业上的发展和安排生活提供了较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