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世界贸易全球化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世界贸易全球化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世界贸易全球化

篇1

因此,危机中经济全球化可能会经历一些局部调整和挫折,但长期来看难以发生根本逆转。

危机后经济全球化的若干长期趋势

在世界经济调整期,金融全球化进程可能会受到重大影响,全球金融货币体系改革得到推动,特别是全球经济治理问题会受到各方面重视。经济全球化在一些方面会出现调整、重组趋势,这种变化并不是完全无规律可循的,战后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些基本趋势不会改变: 一是生产全球化将会进一步发展。在生产全球化带动下,战后出现了四次重大国际产业转移,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以IT业为主导的国际生产要素重组与产业转移,极大地扩充了全球工业生产网络。面向全球市场的生产在各国生产总量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发达国家制造业面向全球市场的生产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超过一半以上。战后几次大的国际产业转移,使制造业水平分工和部门内贸易链条从美欧向日本、亚洲“四小龙”、“四小虎”、中国、中东欧国家以及越来越多的其他新兴市场延伸,形成了各国制造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高度融合局面,成为拉动世界制成品贸易的主要动力。危机中和危机后一段时间内,全球制造业分工链条会出现局部调整;但从长期看,由于成本和竞争压力,生产全球化还会进一步向前推进,并带动产业水平分工和部门内、产品内贸易的新发展。

二是贸易全球化趋势不会改变。战后世界贸易占全球GDP的比重持续上升,反映了各国经济外向度和全球经济融合度大幅提升的长期趋势。特别是跨国公司间贸易的发展代表了贸易全球化的新趋势。据联合国跨国公司数据,2007年全球跨国公司总数达78817家,共有海外分支机构近80万家,在全球贸易、投资、研发中占有日益重要的支配地位,在世界贸易中所占份额超过70%。

由于这次百年一遇的危机,形形的保护主义不断冒出,局部贸易战不能完全排除。但是从目前情况看,还没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掀起全面的贸易战,世界多边贸易体系陷入崩溃的可能性极小。同样,危机过去之后,贸易全球化航船也将重新启程。 三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可能掀起新。区域一体化是与经济全球化并行的两大趋势,并与经济全球化有着一定的良性互动关系。国际金融、经济危机同样也会对区域经济贸易合作带来负面影响,但同时区域一体化也面临新机遇:由于全球化和多边贸易体制遇到种种阻碍和压力,各国推动区域经济贸易合作的动机反而会趋于加强,以达到规避外部危机冲击、维护经济、金融安全的目的;危机时期稳定和恢复经济成为共同的任务,区域内成员之间加强合作的矛盾和分歧会减少;危机后为了寻求经济持续繁荣的动力、防范外部冲击,区域经济合作会率先蓬勃发展。因此,此轮危机发生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没有停止,而且还呈现出许多新动向,东亚金融货币领域合作和拉美区域合作等都出现新的亮点。

四是服务全球化将再现蓬勃发展势头。金融危机短期内对服务业跨国投资和贸易也带来一定影响,但基本情况明显好于制造业。特别是由于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成本压力显著上升,其服务外包的意愿不仅没有弱化,反而更进一步强化,服务外包业务仍保持发展势头,尤其是对中国市场的兴趣进一步增加。

五是科技全球化趋势不会改变。

六是从制造业到服务业整体产业链的全球化难以动摇。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聚集优势生产要素,搭建了覆盖全过程的产业链,特别是牢牢占据研发设计、市场营销等高端环节,在国际分工中占据高端位置,占领了微笑曲线的制高点。跨国公司为此付出了巨大的投入和成本,也取得了巨大收益,局部的调整与优化重组在危机中不可避免,但整体生产服务网络和供应链体系不会崩溃;更重要的是,各国都成为这种全球化链条的参与者,不同程度获得了“全球化红利”,谁都不愿意彻底放弃。因此,危机后全球整体产业链的分工、合作与贸易体系在优化重组之后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期。

经济全球化重新启动将推动新一轮增长

篇2

(二)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形成。1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拉动作用增强。它表现为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如以1990年为100,世界货物出口值指数从1985年的56,上升到1995年的144,同期世界生产指数从86上升到107;世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同期从85上升到106。1990-1995年间,世界贸易出口量年均增长率为6%;同期世界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2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世界服务贸易额从1985年的3809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11,678亿美元,在国际大贸易(货物与服务)中的比重同期从163%上升到188%。3国际货物贸易交换品种多样化。在世界贸易中,占世界出口1%以上的货物从1980-1981年的11种增加到1993-1994年的21种。在发展中国家出口货物中,80年代中期,制成品所占比重开始超过一半;在出口中占1%以上的货物种类从1980-1981年的6种增加到1993-1994年的19种。4发达国家同类货物相互交换增加,主要的经济贸易大国一般既是某类商品的主要出口国,也是该类商品的主要进口国。5国际贸易趋同化。它表现为:电子化贸易手段普遍使用,EDI(电子数据交换)已在国际贸易中广泛使用,其他如电子商务(EC),电子贸易撮合(ETM),电子资金转账(ETF)等已在许多国家开始使用;ISO9000系列成为国际贸易商品的共同标准;贸易合同标准化。6世界贸易组织建立,多边贸易体制正式确立。1995年1月1日诞生的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化,世界贸易体制开始形成。作为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组织和法律基础的世界贸易组织,以其法人地位对所有成员方都有严格的法律约束力。因此,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贸易诸多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大框架已经构筑起来。

(三)各国金融日益融合在一起。1金融国际化进程加快。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大银行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开始了大规模合并、收购活动,以提高效益。如法国里昂信贷银行买下了大通曼哈顿银行在比利时和荷兰的附属机构。德意志银行、巴克莱银行和国民希敏寺银行也吞并了一些欧洲其他国家的小银行,以扩大在欧洲的网络。为了提高本国银行的竞争能力,很多国家对于大银行的合并表示了支持的态度,1993年以来,世界排名在200名之内的大银行之间至少发生过25次合并。2地区性经贸集团的金融业出现一体化。欧盟统一大市场建立后,银行、证券公司和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可在欧盟内经营不受国界限制的保险和投资业务;美国和日本的银行则可通过收购、兼并等形式加紧渗透欧洲市场,欧洲的金融市场将演变为真正的国际金融市场。3金融市场迅猛扩大。到1995年,外汇交易额已上升为世界贸易额的60倍,全球外汇日交易额已超过12万亿美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国际信息的网络化,外汇市场的资金交易正以"光的速度"从一个市场转移到另一个市场。

(四)投资活动遍及全球,全球性投资规范框架开始形成。其主要特点如下:

第一,投资成为经济发展和增长新支点。国际直接投资额年均额与年均国际贸易额的比例在缩小,国际直接投资额年均增长率高于国际贸易年均增长率。1990-1996年年均世界出口贸易额为41,14571亿美元;同期,世界各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为2,56535亿美元,二者之比为160∶1,差距进一步缩小。1991-1996年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率为118%;而同期世界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长率为7%,后者大大低于前者。

第二,国际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主体多元化。据统计,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已从1985-1990年年均1,55578亿美元增长到1996年的3,46824亿美元。同期,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从1,45005亿美元增长到2,94732亿美元,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从932%下降到849%;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从10554亿美元增长到51469亿美元,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从67%提高到148%。同期,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从1,41930亿美元增长到3,49227亿美元,其中,发达国家从1,16744亿美元增长到2,08226亿美元,在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中的比重从822%下降到596%;发展中国家从24736亿美元增长到1,28741亿美元,所占比重从174%上升到369%。第叁,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并行,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与地区成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发达国家中主要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同时也是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国家。1995年,德国、法国、瑞典、英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荷兰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占当年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756%;同年,除日本以外的上述国家占当年世界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53%。与此同时,一些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成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1985-1995年,有2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吸收者。第四,国际借贷资金流动量增长很快,证券股权投资迅速发展。1993年流动金额为8185亿美元,1994年增加为9534亿美元,1995年增加为12,584亿美元。与外国直接投资一样,证券股权投资依然偏向于少数新兴市场国家,1995年亚洲就占了流向新兴市场的外国证券股权投资净流量的53%。此外,外国证券股权投资的来源存在一定程度的集中性。1992-1994年,流向新兴市场的这种投资35%以上来自美国,15%来自日本,11%来自英国。近几年来,香港特区和新加坡的投资者也向新兴国家进行这种投资。第五,投资自由化成为各国国际直接投资政策的目标,国际直接投资规范安排提上日程。90年代以来,保护和促进投资的双边投资条约数量大幅度增加,截至1997年1月1日,全世界已签署这种条约1330个,涉及162个国家,在5年里条约数增加了2倍。1991-1996年,各国政府共对外国直接投资管理体制进行了约600次调整,其中95%是放松对外资管制的措施。1995年,在64个国家的112项立法变化中,106项属于趋于自由化或促进外国直接投资的立法。国际社会为达成国际性的投资协议开始行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第一次将投资问题纳入多边贸易的体系,并达成《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出现通过协商建立一个综合性多边国际直接投资框架的行动,1996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第九次会议对未来多边投资框架进行了探讨,并已达成协议。

(五)跨国公司作用进一步加强。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蓬勃发展。第一,跨国公司的数目剧增。据统计,1996年跨国公司已达到44,508家,在全球的附属企业已达到276,659家。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增加到36,380家,所占比重下降到81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增加到7932家,所占比重上升到178%。第二,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基地的最大跨国公司日益全球化。按外国资产排列的1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在它们的外国附属企业中拥有17万亿美元的资产(控制了约1/5的全球外国资产)。第叁,跨国公司开始结成新型的"战略联盟"。面对竞争压力、自由化浪潮和新投资领域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采取各种办法参与全球化经济的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结成联盟。通过兼并与收购在国外建立自己的生产设施,以保护、巩固和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1988年到1995年间,全球跨国兼并与收购总额增加了一倍,达到2290亿美元。1996年,有45起跨国兼并与收购的规模超过10亿美元。与此同时,一些跨国公司以协定(股份和非股份)方式加强联合。1995年缔结了近4600项这样的协定,而1990年只有1769项。1990年以来,跨国公司之间在核心技术(信息和生物)方面也加强了战略性研究与开发伙伴关系。第四,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的规模和重要性日益增加。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在其国家贸易中的比重提高,出现了无国界经济。

(六)经贸文化、人才出现世界性。以全球化、高速化、个体化为特征的多媒体网络正在覆盖全球;出现了经济生活和贸易文化的全球性趋同现象;"国际人"开始走俏,全球性的共同发展目标形成。为了在经济竞争中取胜,"国际人"正在成为各个国家、各大公司的首选目标,培养"国际人"、寻找"国际人"已成为世界性的人才战略潮流。日本公司率先提出"国际人"战略。他们认为,国际人应具备以下10个基本条件:积极肯干,但是不蛮干;人际关系融洽,不以自我为中心;兴趣广泛,知识丰富;外语出色,乐意结交外国人;行动迅速,快食、快眠、快便;迅速适应并爱上异国他乡;意志刚强,富有忍耐性;深谋远虑,但不优柔寡断;安排、处理好家庭生活关系;身体健康,精神焕发。此外,绿色主义、环保哲学,共同反黑、扫黄、打白(毒)和反腐败,共同致力于发展与和平,共同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均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二、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传统的衡量国家之间经济贸易权益的概念与统计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与互动加强。

1.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经济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相互依存进一步加强。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发达国家之间货物、服务、资金、技术和市场高度融合,而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上述关系也在加强。

2.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传递障碍在减少,互动性加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下,对外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在各国之间的经济传递中的作用在加强。8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对外贸易与投资逐渐变成双向传递渠道,发达国家把经济发展与衰退通过对外贸易与投资传递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金融波动也将影响到发达国家。1994年底,墨西哥金融危机震动了全世界;1997年7月由泰国引发的金融危机并未使发达国家幸免。

(二)经济全球化迫使人们的概念在创新。1大国际贸易概念出现。在经济全球化下,一国对外经济交往合作中,不能只考虑货物贸易,还要把货物贸易与直接投资、金融、服务、技术综合考虑。因为,货物贸易与投资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两个支点。2将大国际贸易概念与本国经济的调整优化、改革开放密切地结合起来;"贸易立国"、"贸易为本"的传统信条已让位于"经济接轨"和"市场融合"。3变被动接受经济全球化为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作用的结果,是大势所趋,纷纷主动改革本国经济体制,发展开放性经济,推行贸易、投资和金融自由化,为跨国公司创造投资条件,并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和活动。4变单边制裁为求得"双赢"。在经济全球化下,一国对另一国单方面采取"贸易保护"、"贸易摩擦"、"贸易制裁"等以邻为壑的措施,已开始由自我保护的工具变成了双刃剑,在制裁别国的同时也会使自己受到伤害。其上策是通过谈判,达成互惠互利的协议,促进双方的经贸发展,取得"双赢"。

(三)经济全球化使国家受到冲击,相互协调成为时代主旋律。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传统的国家内容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原本是一国独有的权利,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共同拥有的权力。各国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地遵循国际条约、协定、规范和惯例来运作;跨国公司在各国经济生活中地位的提高,使国家对产业政策的干预作用在减弱。在国家存在的情况下,出现了让与,但它是以对等为原则的。当今世界各国都是拥有的独立国家。共享是让与的前提,没有共享也就不会有让与。经济全球化迫使各国把二者结合起来,出现了相互协调,使它逐步成为各国处理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基石。随着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束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和运行,协调管理贸易政策在国际上和各国贸易政策中开始成为主流。

(四)经济全球化要求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一体化。20年来,面对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特别是产业内部贸易的增长,新贸易理论将产品差异、规模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等工业组织理论引进传统的比较优势框架,为国际贸易理论分析做出了贡献。但它仍然假定企业只在某一个区位生产商品和服务,将对外直接投资排除在分析之外。同时,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公司)理论成功地解释了不同类型跨国公司直接或间接地创造的各类贸易流动,但仍是以单个企业为依据的投资分析,未推广到国家层次。80年代初以来,经济全球化要求把贸易与投资理论结合在一起分析贸易与投资利益与效益,出现了新的理论分析,其理论模式主要集中于纵向或横向一体化。在这些理论分析中,产品增值链活动的不同假定可以在不同地理位置上进行,在不同的国家可以进行完全相同的生产加工。在贸易与投资一体化理论中,企业行为被分为两大类型:

第一,总部行为。总部行为包括工程、管理和金融服务,以及信誉、商标等甚至可以无偿转让给远方生产区位的服务,这类行为有时被简化概括为研究与开发。

第二,实际生产行为。实际生产行为又可再分为上游生产(中间产品)和下游生产(终极产品)。所有这些行为都被假定为具有规模收益递增效应。由于总部服务的运输成本极低,企业可以将生产行为从总部分离出去,但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企业将某些生产行为集中在某一区位。在贸易分析中典型采用的两国均衡框架,国外市场和国内市场之间不存在任何差异。企业在两个国家进行活动时,可以将总部行为安排在母国进行,但其实际生产或转移到东道国进行(纵向一体化),或者既安排在国内,又安排在国外进行(横向一体化)。因此,现在的企业不仅通过价格和质量进行竞争,而且还通过生产的组织进行竞争。这些理论模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单个企业的经营活动决定了国内、国际经营企业的总格局。这一问题属于理论分析中的国际化生产部分。一旦国际化生产活动分布格局形成,国际贸易的格局便随之确定。贸易与投资理论的一体化表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能以单纯的贸易行为来衡量国家之间的经济利益。

(五)经济全球化对表明国家之间经贸权益的传统概念和统计方法提出了挑战。1传统的对外贸易差额概念未能反映经济全球化下国家之间实际的贸易利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经贸利益出现了几种变化。第一,在产业内部和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大量增加下,按总贸易和专门贸易划分的国家之间的进出口掩盖了国家之间在产品价值上的实得;第二,母国公司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母国公司对东道国的商品直接出口,变相地进入了东道国的国内市场,因此,母国公司在东道国国内的投资和商品、服务的销售收益应计入母国的经贸收益;第叁,在一国以加工贸易为主的情况下,把该国进出口贸易额作为该国的贸易利得,更加失实。因此,在经济全球化下,在计算各贸易国的贸易收益时,上述几个现象不能忽略。2以原产地规则为核心的国际贸易统计滞后于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应予修正。以原产地规则为核心的国际贸易统计制度来源于美国,并逐渐成为世界贸易各国的贸易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对之都有相应的条款和协定。在国际贸易局限于产业间和投资不普遍的情况下,按原产地进行统计基本上可以反映贸易国的贸易利益。但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按原产地统计则会出现两种误差。第一,未能如实反映跨国公司在全球的大规模的直接投资活动。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全球化经营,它们生产的零部件、产品的进出口,按价值链、资本所有,理应属于母国,但却计入东道国的贸易统计。第二,原产地规则以货物贸易为主,未包括服务贸易等,因此,原产地统计在不能真实反映货物贸易的同时,也不能全面如实地反映国与国之间的大贸易关系。

(六)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第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和资本外投。1996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1997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1996年接受了129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对外投资了510亿美元,二者都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它们在获得世界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从1995年的30%上升到1996年的37%。其中,48个最不发达国家在1996年的资本流入量也增加了56%。

第二,促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由于资本的流入、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活动和本国产业结构的改造,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结构有所改善,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从1980年的560%上升到1990年的733%和1994年的777%。

第三,迫使发达国家把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予以考虑和解决。发达国家日益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下,它们的经济稳定和发展有赖于发展中国家。在债务解决、地区经济一体化和联合国的改革等问题上不得不考虑发展中国家的权益。

第四,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整体改革。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构成了严峻的挑战。1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达国家构筑以其为中心的国际经贸基础。在此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将会受到更大的削弱。2发展不平衡在加剧。

篇3

(二)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形成。1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拉动作用增强。它表现为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如以1990年为100,世界货物出口值指数从1985年的56,上升到1995年的144,同期世界生产指数从86上升到107;世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同期从85上升到106。1990-1995年间,世界贸易出口量年均增长率为6%;同期世界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2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世界服务贸易额从1985年的3809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11,678亿美元,在国际大贸易(货物与服务)中的比重同期从163%上升到188%。3国际货物贸易交换品种多样化。在世界贸易中,占世界出口1%以上的货物从1980-1981年的11种增加到1993-1994年的21种。在发展中国家出口货物中,80年代中期,制成品所占比重开始超过一半;在出口中占1%以上的货物种类从1980-1981年的6种增加到1993-1994年的19种。4发达国家同类货物相互交换增加,主要的经济贸易大国一般既是某类商品的主要出口国,也是该类商品的主要进口国。5国际贸易趋同化。它表现为:电子化贸易手段普遍使用,EDI(电子数据交换)已在国际贸易中广泛使用,其他如电子商务(EC),电子贸易撮合(ETM),电子资金转账(ETF)等已在许多国家开始使用;ISO9000系列成为国际贸易商品的共同标准;贸易合同标准化。6世界贸易组织建立,多边贸易体制正式确立。1995年1月1日诞生的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化,世界贸易体制开始形成。作为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组织和法律基础的世界贸易组织,以其法人地位对所有成员方都有严格的法律约束力。因此,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贸易诸多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大框架已经构筑起来。(三)各国金融日益融合在一起。1金融国际化进程加快。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大银行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开始了大规模合并、收购活动,以提高效益。如法国里昂信贷银行买下了大通曼哈顿银行在比利时和荷兰的附属机构。德意志银行、巴克莱银行和国民希敏寺银行也吞并了一些欧洲其他国家的小银行,以扩大在欧洲的网络。为了提高本国银行的竞争能力,很多国家对于大银行的合并表示了支持的态度,1993年以来,世界排名在200名之内的大银行之间至少发生过25次合并。2地区性经贸集团的金融业出现一体化。欧盟统一大市场建立后,银行、证券公司和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可在欧盟内经营不受国界限制的保险和投资业务;美国和日本的银行则可通过收购、兼并等形式加紧渗透欧洲市场,欧洲的金融市场将演变为真正的国际金融市场。3金融市场迅猛扩大。到1995年,外汇交易额已上升为世界贸易额的60倍,全球外汇日交易额已超过12万亿美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国际信息的网络化,外汇市场的资金交易正以"光的速度"从一个市场转移到另一个市场。

(四)投资活动遍及全球,全球性投资规范框架开始形成。其主要特点如下:

第一,投资成为经济发展和增长新支点。国际直接投资额年均额与年均国际贸易额的比例在缩小,国际直接投资额年均增长率高于国际贸易年均增长率。1990-1996年年均世界出口贸易额为41,14571亿美元;同期,世界各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为2,56535亿美元,二者之比为160∶1,差距进一步缩小。1991-1996年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率为118%;而同期世界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长率为7%,后者大大低于前者。第二,国际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主体多元化。据统计,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已从1985-1990年年均1,55578亿美元增长到1996年的3,46824亿美元。同期,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从1,45005亿美元增长到2,94732亿美元,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从932%下降到849%;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从10554亿美元增长到51469亿美元,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从67%提高到148%。同期,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从1,41930亿美元增长到3,49227亿美元,其中,发达国家从1,16744亿美元增长到2,08226亿美元,在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中的比重从822%下降到596%;发展中国家从24736亿美元增长到1,28741亿美元,所占比重从174%上升到369%。第叁,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并行,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与地区成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发达国家中主要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同时也是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国家。1995年,德国、法国、瑞典、英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荷兰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占当年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756%;同年,除日本以外的上述国家占当年世界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53%。与此同时,一些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成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1985-1995年,有2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吸收者。第四,国际借贷资金流动量增长很快,证券股权投资迅速发展。1993年流动金额为8185亿美元,1994年增加为9534亿美元,1995年增加为12,584亿美元。与外国直接投资一样,证券股权投资依然偏向于少数新兴市场国家,1995年亚洲就占了流向新兴市场的外国证券股权投资净流量的53%。此外,外国证券股权投资的来源存在一定程度的集中性。1992-1994年,流向新兴市场的这种投资35%以上来自美国,15%来自日本,11%来自英国。近几年来,香港特区和新加坡的投资者也向新兴国家进行这种投资。第五,投资自由化成为各国国际直接投资政策的目标,国际直接投资规范安排提上日程。90年代以来,保护和促进投资的双边投资条约数量大幅度增加,截至1997年1月1日,全世界已签署这种条约1330个,涉及162个国家,在5年里条约数增加了2倍。1991-1996年,各国政府共对外国直接投资管理体制进行了约600次调整,其中95%是放松对外资管制的措施。1995年,在64个国家的112项立法变化中,106项属于趋于自由化或促进外国直接投资的立法。国际社会为达成国际性的投资协议开始行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第一次将投资问题纳入多边贸易的体系,并达成《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出现通过协商建立一个综合性多边国际直接投资框架的行动,1996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第九次会议对未来多边投资框架进行了探讨,并已达成协议。(五)跨国公司作用进一步加强。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蓬勃发展。第一,跨国公司的数目剧增。据统计,1996年跨国公司已达到44,508家,在全球的附属企业已达到276,659家。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增加到36,380家,所占比重下降到81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增加到7932家,所占比重上升到178%。第二,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基地的最大跨国公司日益全球化。按外国资产排列的1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在它们的外国附属企业中拥有17万亿美元的资产(控制了约1/5的全球外国资产)。第叁,跨国公司开始结成新型的"战略联盟"。面对竞争压力、自由化浪潮和新投资领域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采取各种办法参与全球化经济的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结成联盟。通过兼并与收购在国外建立自己的生产设施,以保护、巩固和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1988年到1995年间,全球跨国兼并与收购总额增加了一倍,达到2290亿美元。1996年,有45起跨国兼并与收购的规模超过10亿美元。与此同时,一些跨国公司以协定(股份和非股份)方式加强联合。1995年缔结了近4600项这样的协定,而1990年只有1769项。1990年以来,跨国公司之间在核心技术(信息和生物)方面也加强了战略性研究与开发伙伴关系。第四,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的规模和重要性日益增加。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在其国家贸易中的比重提高,出现了无国界经济。(六)经贸文化、人才出现世界性。以全球化、高速化、个体化为特征的多媒体网络正在覆盖全球;出现了经济生活和贸易文化的全球性趋同现象;"国际人"开始走俏,全球性的共同发展目标形成。为了在经济竞争中取胜,"国际人"正在成为各个国家、各大公司的首选目标,培养"国际人"、寻找"国际人"已成为世界性的人才战略潮流。日本公司率先提出"国际人"战略。他们认为,国际人应具备以下10个基本条件:积极肯干,但是不蛮干;人际关系融洽,不以自我为中心;兴趣广泛,知识丰富;外语出色,乐意结交外国人;行动迅速,快食、快眠、快便;迅速适应并爱上异国他乡;意志刚强,富有忍耐性;深谋远虑,但不优柔寡断;安排、处理好家庭生活关系;身体健康,精神焕发。此外,绿色主义、环保哲学,共同反黑、扫黄、打白(毒)和反腐败,共同致力于发展与和平,共同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均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二、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传统的衡量国家之间经济贸易权益的概念与统计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与互动加强。

1.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经济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相互依存进一步加强。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发达国家之间货物、服务、资金、技术和市场高度融合,而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上述关系也在加强。2.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传递障碍在减少,互动性加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下,对外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在各国之间的经济传递中的作用在加强。8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对外贸易与投资逐渐变成双向传递渠道,发达国家把经济发展与衰退通过对外贸易与投资传递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金融波动也将影响到发达国家。1994年底,墨西哥金融危机震动了全世界;1997年7月由泰国引发的金融危机并未使发达国家幸免。

(二)经济全球化迫使人们的概念在创新。1大国际贸易概念出现。在经济全球化下,一国对外经济交往合作中,不能只考虑货物贸易,还要把货物贸易与直接投资、金融、服务、技术综合考虑。因为,货物贸易与投资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两个支点。2将大国际贸易概念与本国经济的调整优化、改革开放密切地结合起来;"贸易立国"、"贸易为本"的传统信条已让位于"经济接轨"和"市场融合"。3变被动接受经济全球化为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作用的结果,是大势所趋,纷纷主动改革本国经济体制,发展开放性经济,推行贸易、投资和金融自由化,为跨国公司创造投资条件,并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和活动。4变单边制裁为求得"双赢"。在经济全球化下,一国对另一国单方面采取"贸易保护"、"贸易摩擦"、"贸易制裁"等以邻为壑的措施,已开始由自我保护的工具变成了双刃剑,在制裁别国的同时也会使自己受到伤害。其上策是通过谈判,达成互惠互利的协议,促进双方的经贸发展,取得"双赢"。(三)经济全球化使国家受到冲击,相互协调成为时代主旋律。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传统的国家内容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原本是一国独有的权利,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共同拥有的权力。各国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地遵循国际条约、协定、规范和惯例来运作;跨国公司在各国经济生活中地位的提高,使国家对产业政策的干预作用在减弱。在国家存在的情况下,出现了让与,但它是以对等为原则的。当今世界各国都是拥有的独立国家。共享是让与的前提,没有共享也就不会有让与。经济全球化迫使各国把二者结合起来,出现了相互协调,使它逐步成为各国处理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基石。随着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束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和运行,协调管理贸易政策在国际上和各国贸易政策中开始成为主流。

(四)经济全球化要求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一体化。20年来,面对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特别是产业内部贸易的增长,新贸易理论将产品差异、规模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等工业组织理论引进传统的比较优势框架,为国际贸易理论分析做出了贡献。但它仍然假定企业只在某一个区位生产商品和服务,将对外直接投资排除在分析之外。同时,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公司)理论成功地解释了不同类型跨国公司直接或间接地创造的各类贸易流动,但仍是以单个企业为依据的投资分析,未推广到国家层次。80年代初以来,经济全球化要求把贸易与投资理论结合在一起分析贸易与投资利益与效益,出现了新的理论分析,其理论模式主要集中于纵向或横向一体化。在这些理论分析中,产品增值链活动的不同假定可以在不同地理位置上进行,在不同的国家可以进行完全相同的生产加工。在贸易与投资一体化理论中,企业行为被分为两大类型:第一,总部行为。总部行为包括工程、管理和金融服务,以及信誉、商标等甚至可以无偿转让给远方生产区位的服务,这类行为有时被简化概括为研究与开发。

第二,实际生产行为。实际生产行为又可再分为上游生产(中间产品)和下游生产(终极产品)。所有这些行为都被假定为具有规模收益递增效应。由于总部服务的运输成本极低,企业可以将生产行为从总部分离出去,但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企业将某些生产行为集中在某一区位。在贸易分析中典型采用的两国均衡框架,国外市场和国内市场之间不存在任何差异。企业在两个国家进行活动时,可以将总部行为安排在母国进行,但其实际生产或转移到东道国进行(纵向一体化),或者既安排在国内,又安排在国外进行(横向一体化)。因此,现在的企业不仅通过价格和质量进行竞争,而且还通过生产的组织进行竞争。这些理论模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单个企业的经营活动决定了国内、国际经营企业的总格局。这一问题属于理论分析中的国际化生产部分。一旦国际化生产活动分布格局形成,国际贸易的格局便随之确定。贸易与投资理论的一体化表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能以单纯的贸易行为来衡量国家之间的经济利益。

(五)经济全球化对表明国家之间经贸权益的传统概念和统计方法提出了挑战。1传统的对外贸易差额概念未能反映经济全球化下国家之间实际的贸易利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经贸利益出现了几种变化。第一,在产业内部和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大量增加下,按总贸易和专门贸易划分的国家之间的进出口掩盖了国家之间在产品价值上的实得;第二,母国公司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母国公司对东道国的商品直接出口,变相地进入了东道国的国内市场,因此,母国公司在东道国国内的投资和商品、服务的销售收益应计入母国的经贸收益;第叁,在一国以加工贸易为主的情况下,把该国进出口贸易额作为该国的贸易利得,更加失实。因此,在经济全球化下,在计算各贸易国的贸易收益时,上述几个现象不能忽略。2以原产地规则为核心的国际贸易统计滞后于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应予修正。以原产地规则为核心的国际贸易统计制度来源于美国,并逐渐成为世界贸易各国的贸易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对之都有相应的条款和协定。在国际贸易局限于产业间和投资不普遍的情况下,按原产地进行统计基本上可以反映贸易国的贸易利益。但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按原产地统计则会出现两种误差。第一,未能如实反映跨国公司在全球的大规模的直接投资活动。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全球化经营,它们生产的零部件、产品的进出口,按价值链、资本所有,理应属于母国,但却计入东道国的贸易统计。第二,原产地规则以货物贸易为主,未包括服务贸易等,因此,原产地统计在不能真实反映货物贸易的同时,也不能全面如实地反映国与国之间的大贸易关系。(六)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第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和资本外投。1996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1997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1996年接受了129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对外投资了510亿美元,二者都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它们在获得世界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从1995年的30%上升到1996年的37%。其中,48个最不发达国家在1996年的资本流入量也增加了56%。

第二,促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由于资本的流入、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活动和本国产业结构的改造,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结构有所改善,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从1980年的560%上升到1990年的733%和1994年的777%。

第三,迫使发达国家把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予以考虑和解决。发达国家日益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下,它们的经济稳定和发展有赖于发展中国家。在债务解决、地区经济一体化和联合国的改革等问题上不得不考虑发展中国家的权益。

第四,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整体改革。

篇4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法的调整

(一)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的调整

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国际间的投资的频率来自于一个国家对另外一个国家的投资密切程度,越密切的国家之间的投资也会非常频繁,紧随着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也会增多,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随之而来。国际间的贸易通过货物和服务来进行,贸易的规模和领域决定了国际间的贸易程度,同时也对全球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从宏观的层面上,可以看到国际投资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生。如果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不协调的话,会产生很多国家与国家之间利益的不均等现象,也会造成许多的贸易问题,所以,对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进行调整,可以改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并且有效的调整国际贸易所处的环境,让国际投资变得更加的顺畅,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国家之间的贸易。

(二)国际贸易与国际大环境之间的调整

在全球经济发展态势呈现稳步增长的时候,国际贸易环境是一个优良的贸易环境,但是,在经济出现低落萧条的时候,国际贸易环境会变的非常的险峻,调整国际贸易和国际大环境之间的关系迫切需要。国际贸易和国际大环境之间的联系已经密不可分,现在许多国家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已经拥有了160个成员国,这些国家选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为了保障自身在国际大环境下进行国际贸易的权益和自身的利益不受侵害。在世界贸易组织的保护下,尽管国家之间的贸易绝大部分都是自由化的,但是还是有些不和谐的事件经常发生,给国际大环境造成干扰,所以调整好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与国际大环境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不仅促进世界贸易和谐,并且加快世界经济的发展,使得全球经济朝稳步的发展趋势。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法的发展

(一)国际经济法稳定国家利益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非常密切,经济往来频繁,未来发展也将变得更加顺畅。世界经济发展迅速的态势下,各国在都追求自己的利润最大化,在国际经济法的制约和保护下,各国追求利益的方式变得正规合理,也促使很多以往不正当获利的国家变得正规起来。国际经济法保障了国家之间进行国际贸易和国际往来的安全,使得国际经济保持了较高的秩序,国家之间的国际竞争也变得更加的公平公正。

(二)国际经济法保护了国家权力

当今全球发展快速的状态下,国际经济竞争非常激烈,许多国家会因为追求更高的利润,而行使一些不正当的行为来侵害另外一个国家的利益,在国际经济法的保护下,如今的国际贸易之间,大部分不存在这类现象。国际经济法保护了国家的正当权利,不受其他国家的损害。在市场秩序稳定的今天,国际经济法站在一个公正的立场,保护着每一个国家的经济利益,维护着世界贸易的和平,推动着国际贸易向正义的一方前进。

三、结语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经济法保护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但时代的变迁,国家经济法也需要不断的调整来适应时代的发展,国际经济法在投资与贸易之间以及贸易与国际大环境之间的进行调整,才能更好的促进国际经济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促进世界贸易和谐发展。

作者:贾馨为 单位: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篇5

孔庆江:简而言之,入世契合了中国改革开放的需要,具体可以从五个方面来看。

第一,经济上的影响。加入世贸组织意味着低关税,及以透明和制度为基础的贸易规则,所有这些叠加起来必然会导致中国贸易量的增加和贸易条件的改善。

第二,法律和制度上的影响。据初步统计,为了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对国内数以千计的与贸易有关的法律和法规都进行了修改或者废弃,这是中国立法史上绝无仅有的大事情。

第三,观念和理念上的影响。入世后,负面清单制度和备案代替审批制度限制了政府的权限,使政府的权利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实施。其次,入世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促进了中国企业国际视野的养成。此外,入世还使中国公众比任何历史时期都要跟全球化经济联系在一起,公众的很多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第四,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影响。世界贸易组织为中国参加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了一个平台,使中国成为多边贸易体制和经济全球化真心实意的支持者和拥护者。

第五,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能力建设上的影响。世界贸易组织给中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为我们掌握国际游戏规则和积极地参与贸易争端的解决提供了机会。在此过程中,我们培养了大批熟悉规则和善于运用规则的专家队伍,为我国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和掌握话语权积累了力量。

WTO无法完全被替代

《WTO经济导刊》:现在WTO受到的关注似乎没有那么高了,您觉得是什么原因?

孔庆江:第一个是因为对于熟悉的事情自然不会提很多,这是常识。第二个原因可能是多哈回合谈判进展不是很顺利,以至于很多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转而求助于双边或者区域性的贸易协定,这些协定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会相对地减弱世界贸易组织的重要性。

但在我看来,任何一个自由贸易协定目前都无法完全替代世界贸易组织。我相信只要中国是它的核心支持者,它就依然是全球自由化的中心。

《WTO经济导刊》:实际上,现在也有一些声音在反对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越来越严重,您是怎样看待的?

孔庆江:经济全球化确实是一把双刃剑。从正面影响来讲,全球化使全球的福利普遍提高;但一些相对弱势的国家,并没有从贸易自由化所带来的贸易增长和经济发展中获益,这让他们产生一种被剥夺感,以至于成为贸易自由化或者经济全球化的反对者。但这不是贸易自由化本身的产物,而是分配过程扭曲的产物,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借助各国的法律和规则,更多地讲一些自由贸易带来的好处。

《WTO经济导刊》:您怎样看待中国企业走出去面对的国际竞争规则?

孔庆江:首先,我们要看到如果没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企业走出去要面临的困难会更多。现在的问题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

一是企业的所在国是不是遵从了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有的国家基于眼前利益的考虑,可能会采取扭曲贸易和投资的措施,对投资或者贸易设置障碍;另外一个原因是我们自身对规则的遵守不严格,比如为了临时性占有市场采取一些非公平的贸易手段,反过来也给我们自己制造了障碍。

期待中国提供更好的国际规则

《WTO经济导刊》:随着中国力量的增强,您认为中国在国际社会该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

孔庆江:中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际社会也对中国有更多期待,希望中国承担更多的责任。这不光是做一些发展援助,更期待中国提供国际公共产品,而好的国际规则就是最好的国际公共产品,所以我们完全应该在这方面做一些事情,这是大家的希望也是我们想做的,两者是契合的。

《WTO经济导刊》:G20杭州峰会提出的“中国方案”,是否就是一次很好的展示?

孔庆江:在我看来,从制定规则上来说这是中国第一次如此大规模地引领了国际规则的走向。第二个是对国际投资规则的干预,中国鲜明地提出来要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并研究以WTO为中心的多边贸易体制。

中国还提出来把可持续发展引入到G20的议程中,这是从来没有过的。

篇6

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在于生产全球化。生产全球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单个企业(主要是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生产向纵深推进,在组织安排和管理体制上超越国界局限;二是跨国公司及其分支机构之间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建立全球生产体系,国际分工更加细化。近年来受交通运输、通讯及信息技术发展的带动,企业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和在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上进行各类生产。因此越来越多的公司走出国界,实现跨国经营成为生产全球化的主角。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起了主导作用。它们依靠竞争优势,实施全球范围内的最佳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的组合,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不仅使跨国公司对全球经济增长起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而且也使跨国公司成为各国经济联系的主要渠道,加深各国间经济的相互依赖与影响,也带来了贸易的自由化。

2 经济全球化下国际贸易的特点

贸易自由化体现了跨国公司生产全球化的市场目的,因此它与生产全球化相伴而生。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深,国际贸易已经出现了几大特点。

2.1 国际贸易的内容在比例结构上出现了重大变化

二战后,服务贸易发展速度一直高于商品贸易发展速度,服务贸易的比重相对于货物贸易正在快速上升,至1997年,世界服务贸易额已相当于当年商品出口贸易额的25%,这一比例数还在逐年提高,使服务贸易越来越成为世界贸易新的增长点,工业制品中技术产品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大幅度增加,原材料产品中具有特别意义和战略意义的资源产品的贸易量增长迅速,绿色环保产品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日益上升。

2.2 产业内部贸易比重上升

20世纪80年代以后,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更大范围内推动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加速资本的相互渗透,深化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国际分工,进而推动了产业内贸易比重上升。在21世纪,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合作纵深发展,这种趋势将继续扩大。

2.3 区域内贸易扩大,全球贸易向自由化方向发展

由于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区在各地区的相继建立,使自由贸易区内部关税将最终消除,生产要素逐步实现自由流动。因此,在一体化区域内部贸易量将迅速增加,同时将减少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使贸易更多地在区域内部进行。在多边贸易体制另一侧发展起来的区域经济合作以降低贸易壁垒、推进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区域贸易自由化正成为全球现象。

2.4 世界市场竞争激烈,贸易大国摩擦此起彼伏

近年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发展经济的立足点放在世界市场上,为了发展经济,都要扩大出口,市场竞争大大加剧。各贸易大国竞相扩大海外市场,必定会加剧它们之间的贸易摩擦。随着国际贸易体制的改变,发达国家往往打着合法的旗号,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和歧视政策。

2.5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正在稳步上升

国际分工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许多发展中国家已逐步改变了只生产和出口原材料的情况,发展了自己的多种制造业,且制成品出口日渐增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以及工业有较大进展的国家,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正在大力发展某些中等技术产业和高技术产业,这导致了发达国家对外贸易的地区结构的改变。

2.6 各国外贸额相当于GDP比重大幅升高

1950年国际贸易占全球生产的比重为7%,现已接近20%。到1997年,世界主要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额占GDP的比例都是1995年的两倍以上,有的甚至达到了1995年的三倍。这些特点将会导致全球贸易额和贸易量的增长。国际贸易额增加使各国外贸依存度加大,国际贸易继续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据预测,到2020年,贸易将占GDP的50%,世界贸易活动将更加频繁,贸易仍将是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3 贸易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贸易全球化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贸易全球化具有两重性,既为他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给跟他们带来诸多问题。从而使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是发达国家由于对国际贸易的垄断,长期与发展中国家进行不平等交换,使得初级产品与制成品的价格“剪刀差”不断扩大,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不断加大工业制成品的全球份额的同时,又不断提高高科技、尖端技术等知识含量高的产品在其出口商品中的比重,以推动世界贸易增长。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大多实力弱小,竞争力不高,容易受到跨国企业的冲击,一些民族名牌产品消失而代之以跨国公司的具有世界水平的国际名牌。这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将面临着更为不利的影响和更大的损失。

二是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基础脆弱,其单一,畸形的经济结构使得发展中国家仍是发达国家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尽管发展中国家民族经济有所发展,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有所增加,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其地位仍然是从属的、次要的。例如,1996年全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进口总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60%,而发达国家对外贸易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85%左右,显然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比重远低于发达国家的贸易比重。如果从国别来看,发展中国家的全球份额更是少之又少,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然而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占本国GNP的比重却很高,远远大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加之发展中国家对国际贸易存在着严重的依赖,这使得国际市场的微小变化,都会对发展中国家产生巨大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更多地取决于国际市场,但又无力支配国际市场。

三是在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下,各国逐步降低关税,大大推动了贸易自由化进程,但各国都希望实现本国顺差,纷纷采取不同形式的保护措施。发展中国家由于民族工业稚嫩,工业化时间短,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弱,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比发达国家更多地利用贸易保护政策,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国扩大对外开放,逐步下调关税,减少贸易障碍。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仍嫌其步伐太慢,要求实行“贸易自由化”和“新自由主义”,大力推行“全球贸易自由化”。由于贸易自由化是发达国家率先发起并积极倡导的,他们的动机就是为了巩固和扩大自己在经济领域的优势。因此建立在以这些根据西方发达国家决定性影响建立起来的世贸规则为基础上的全球化贸易体系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不合理,比如发达多家对夕阳工业的保护在多边贸易体制中被合法化,给发展中国家造成了实质上的不平等;一些双边合地区贸易协议更是通过提高“市场准入”标准对发展中国家强加了苛刻的条件;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设置的高额贸易壁垒,阻碍了发展中国家向有利可图的市场出口;为维护既得的利益和获得更多的利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本身却采取了更具灵活性和隐蔽性的非关税壁等。这说明贸易自由化实际上只是为了维护发达国家自身的利益,而脱离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水平,因而对发展中国家十分不利。

四是世界贸易在20世纪下半叶增长了19倍,发展中国家在近十年中,以每年平均5.6%的经济增长率向前发展。这与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在积极的向各种世界性的贸易组织或者区域性的贸易组织靠拢,积极参与世界贸易发展是分不开的。发展中国家处于多边贸易体制中,使自己的经济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二战以后,阻碍发展中国家贸易发展的最大的障碍是这些国家贸易体制的不稳定和不透明。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最大的好处就是迫使他们建立起稳定透明的贸易体制,这也就自然而然的为他们的出口创造了巨大的潜在好处。并且,参与多边贸易体制使得发展中国家获得了新的市场准入机会以及在参与国际贸易活动中受到多边规则的保护。

4 新贸易环境下我国的对策

篇7

看不到希望

唱衰、唱衰、再唱衰;看空、看空、再看空……,贯穿2016年的是国际权威组织对全球贸易连绵不绝的沉重预判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一份最新研究报告中指出,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全球贸易的年均增长速度维持着3%以上的增长步伐,但金融危机改变了一切,这起灾难性的经济事件标志着全球贸易二十年迅速扩张周期的结束。2011年至今的全球贸易年均增速只有1.3%,跌至二十五年多以来的最低谷。为此,OECD警告,全球贸易已经罹患重病,甚至可能遭遇“心脏骤停”。

在OECD之前,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也在名下的报告中指出,目前全球贸易降已经降至5年来的新低,而且这一判断结果得到了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证实。在先前将2016年全球贸易量增速预期从3.9%下调至2.8%的基础上,日前WTO在最新的贸易展望报告中又将该指标从2.8%下调至1.7%,并指出今年全球贸易增速将是连续第五年放缓,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糟糕的时期。值得注意的,在前后两份报告中,WTO都没有预测全球贸易会出现反弹,如此态度为该组织多年来之罕见。

作为对OECD、WTO报告的跟进与策应,欧洲中央银行在最新推出的官方报告中指出,虽然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世界贸易平均增长速度大致是全球GDP增速的两倍,但是进口增速与全球GDP增速之比在过去五年里停滞不前,并且可能会继续维持现有的水平。报告指出,全球(不包括欧元区,因为欧元区可能更惨)贸易弹性在过去三年中降至0.9,而金融危机前的1995年至2007年为1.8。与WTO 如出一撤,欧洲央行判断,未来几年内全球贸易可能持续疲软。

荷兰经济政策分析局进行的动态监测更能揭示全球贸易的最新生态。监测报告显示,今年以来全球贸易增长出现停滞,而且在2016年的前三季度中,有8个月出现下滑。报告指出,过去12个月,全球贸易量仅增长1.5%,远远低于7%的长期年均增长水平,也低于全球经济的增长速度。而从区域来看,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对外贸易都陷入低迷,像日本、美国、欧元区、中东欧、南美地区的进出口均出现环比下降。

的确,拉长时间概念不难发现,从1990-2007年,全球国际贸易增长年均速度高达6.9%,而金融危机后的2008-2015年,平均增速也保持了3.1%,然后,受到过去一年世界贸易增长骤然沉降到1.2%的结果影响,全球货物贸易金额(以美元计)猛烈收缩了13%,而且今年萎缩的幅度可能还会更大。盘点过往,如此低迷的全球贸易在先前50年里仅遇到五次,分别是1975年、1982年、1983年、2001年和2009年,但有所不同的是,这一次是连续5年低于3%。

被视为世界贸易晴雨表的全球航运业如今的凄惨状况也许更能说明问题。日前,韩国最大的航运公司韩进海运正式申请破产保护,而韩进海运的破产只是当下航运业困境的冰山一角,作为全球最大的航运巨头马士基也陷入自金融危机以来最大的困境之中。数据显示,马士基的盈利自2012年以来就持续下跌,去年马士基的净利润仅为7.9亿美元,比上一年暴跌84.27%。而今年上半年,马士基的净利润再度同比暴跌88.04%,仅为3.12亿美元,创下了次贷危机以来最差的业绩。另外,作为中国航运业龙头的中国远洋已经在亏损的道路上“先行一步”,2016年上半年创纪录的亏损了72.09亿元。航运业困境正传导到上游造船企业。作为造船大国的中国首当其冲。在去年超过20家大中型船企宣布破产的基础上,如今又有包括东方重工、正和造船、明德重工、舜天船舶等多家船厂先后申请破产重组或宣告破产。

身陷四面楚歌

是贸易疲软拖累了全球经济增长还是全球经济增速的放缓抑制了世界贸易的增长,这就好比是哲学上的鸡生蛋与蛋生鸡的问题永远无解那样,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二者之间的存在着非常紧密的正相关逻辑,尤其是在全球经济目前陷入低迷甚至萎缩状态下,世界贸易增长很难获得更加有力的能量撑托与支持。

观察发现,今年以来,受制于经济步伐的放缓,美国2016年前7个月的进口总额为15609.99亿美元,同比减少642亿美元;同期出口总额为12710.60亿美元,同比下降4.78%。而且这样的现象发生在美国身上极其罕见。同样,日本财务省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前8月进出口各自下滑13%和8.7%,其中出口为连续第11个月负增长;同期欧元区进出口分别下滑4.3%和2%。另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16前9个月中国进出口贸易同比减少6.3%。与此同时,印度和韩国的货物贸易出口双双出现连续21个月的负增长。值得关注的是,在目前世界经济增长占比中,贸易已上升到近30%的份额,其停滞与倒退必将成为全球经济脚步前行的沉重包袱。也正是基于此,OECD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下调0.1个百分点,分别下调至2.9%和3.2%。

进一步观察不难发现,由于多哈回合推进的停滞,全球不同的经济体都纷纷选择了构建区域自由贸易协定(RTA),据世贸组织的数据,截止目前,在WTO备案的各种自贸区协定多达277个,虽然在各自范围内RTA的确促进了区域内生产和供应链整合,但这种“碎片化”的片区贸易模式也导致了大量的贸易转移,并割裂了全球价值链的分工与合作。尤其值得指出的是,除了以上双边与多边RTA之外,还有两个跨区域性自贸协定,即跨太平洋贸易伙伴关系协定(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议(TTIP),而且无论是TPP还是TTIP,都表现为非常强烈的的排他性特征,并必然抵消由于区域贸易协定所带来的“额外收益”。

与贸易“碎片化”相并行,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也纷纷抬头作祟。据WTO的统计报告,自金融危机以来,仅二十国集团(G20)成员国就采取了1583项的贸易限制措施;而按照英国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的《全球贸易预警》显示,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美国从2008年到2016年采取了600多项贸易保护措施,其中仅去年就采取了90项,平均每4天推出一项。重要的是,在频繁使用关税与反倾销等传统贸易制裁手段的同时,为了避免贸易报复,不少国家还有意识地将保护主义不断渗透到技术性贸易如法规、标准、政府采购与与合格评定程序等措施之中,无形之中抬高了针对贸易自由化的诸多门槛与成本。

深入研究发现,维系原来世界贸易增长的全球价值链即“消费国-生产国-资源国”的经济关联其实已开始松动,国际产业的分工与格局可能发生了动摇。消费国通过增大财务杠杆进口生产国产品,生产国通过贸易加工能力吸收资源国的原材料,资源国通过原材料变现能力购买生产国的产品,同时后两者为前者提供债务融资需求。这种价值大循环促成了过去30年全球贸易的高速增长。但是,目前美欧等发达国家高负债导致杠杆收缩,“重返制造业”战略的启动导致外部需求显著减弱,而作为全球最大生产国,中国的出口结构正从加工贸易品向高端设备与服务升级转型,对初级原材料与中间产品的进口需求不断减少,其作用于全球贸易增长的创造效应开始趋缓。另外,受制于美元升值与全球“去杠杆”之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纷纷跳至低谷,资源国的进口能力也日渐疲弱。价值链的断裂弱化了全球不同经济体的彼此依赖与互促共荣关系,并形成对世界贸易量的钳制与冲击。

“逆全球化”是笼罩在世界贸易上空的又一大阴影。依托着全球化,过往30年世界贸易以超出GDP增速的两倍前行着,但全球化并没有带来财富的均衡分配,80%的发展中国家、80%的中小企业、80%的妇女和年轻人没有参与到全球化之中,自然就没有分享到全球化红利。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内部,之间以及各国贫富悬殊逐步拉大,世界基尼系数达到0.7左右,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6“危险线”。正是如此,英国民众支持“脱欧”,德国和欧洲国家的成千上万人日前走上街头反对加入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议。重要的是,民众对全球化的不满被政客所利用,为了取得票选资源,美国等一些国家的总统候选人都公开主张和倡导贸易保护主义。在这种情况下,民众的“逆全球化”情绪被反复强化,全球贸易自由化与投资便利化所面临的压力与风险不断加大。

刷新全球治理

应当说全球贸易显著跌宕的背后是世界贸易规则与贸易关系的急剧调整,以及一个国际贸易秩序的再度构建,而在这一调整与重构过程中,全球化的协调治理显然未能跟上步伐,如世界贸易组织的功能日渐式微、多哈回合屡遭波折等等。显然,在坚持回到全球化至少是贸易多边化轨道的前提下,有必要对全球经济治理尤其是贸易治理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以使国际贸易的制度安排更具现实性与可行性。

基于建立一个包容与开放性世界经济生态的总体方向,在承认区域化经济价值的同时,力促其与全球化协调互补和共振是必须强化的重要机制。为此,一方面要尽早实现世贸组织所推动的《服务业协议(PSA)》、《政府采购协议(GPA)》及《环境商品协议(EGA)》的新突破;另一方面要加强区域贸易协定透明度,确保其与多边规则一致性,尽快全面实施《贸易便利化协定》。根据WTO的测算,全面实施《贸易便利化协定》可令成员国的贸易成本平均减少14.5%,可使全球商品出口平均每年增加1万亿美元,每年为全球GDP增长率贡献0.5个百分点,并可创造2000万个就业机会。资料显示,目前已有50个成员国完成了《贸易便利化协定》的国内批准程序,如果三分之二以上的WTO成员通过国内核准程序,协定便可生效。

针对经济处于逆周期以及贸易自由化进程因保护主义袭扰而有所变慢的现实,通过投资便利化也许可以获得“弯道超车”的效果,至少可以促进投资国与东道国之间的经济粘连度,从而增大彼此合作的空间,推动双边贸易的繁荣与升级。从目前来看,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多已老化,需要翻新、更新;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落后,需要补短板,全球约有1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缺口、项目准备不足;与此同时,全球跨国公司尤其是美欧企业集团均持有大量现金,且中国M1(狭义货币)与M2(广义货币)的剪刀差达到了13.9%,中国企业持有约6万亿元人民币的活期存款。这些资金正在等待或寻找投资机会。只要国际社会为资本流动降低门槛与创造更宽松的商业条件,跨国投资定会拉动全球贸易再度进入快道。

修正全球化的传统指导模式已变得时不我待。过去30年中,经济全球化的指导模式是由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极力推崇的经济新自由主义和以“彻底自由化、市场化、私有化”为基本信条的“华盛顿共识”决定的,而事实证明,实行“华盛顿共识”进行经济改革的绝大部分国家,经济上均遭受重创,并且引发了种种政治和社会问题,同时由于老的全球化模式存在着普惠性和共享性不足以及利益分配不均衡的致命缺陷,导致发展中国家和小微企业日益被边缘化。据此,在全球化的“下半场”,必须重点放大全球化生态中资源配置与产品流动的普惠性和共享性程度,实现财富在不同经济体以及不同阶层利益的均衡分配。这就需要在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过程中增大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在产品标准、市场准入等规程厘定上壮大中小企业的参与权。与此同时,世界银行、世贸组织等应当全力支持与帮助发展中国家以及相关企业建立起包括计量、标准、认证等在内的全球质量基础设施,拓展其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广度与深度。

还需明确,以互联网技术、智能生产技术为核心的全新技术突破极有可能引致全球贸易技术成本的大规模降低。目前来看,以新技术为核心的跨国公司已然形成,这种新的分工体系推动了原来全球价值链、供应链的强化;全球化的微观组织也由传统跨国公司逐步转变为以平台服务为主的新型跨国公司。为此,有必要创建一个类似马云所说的世界电子商务贸易平台(e-WTP),借助于这个宽阔平台与国际贸易网络化,全球贸易品的流动与交易将显著拓展,过去不可贸易的商品和服务成为可贸易的商品和服务,使资源有可能成为可增值的资本。重要的是,全球电子商务平台的主体是中小企业,其目的在于降低各国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成本,这样就使现行贸易体系下难以参与国际贸易的中小企业能够参与进来,分享全球化红利,实现普惠发展。

中国角色与再定位

从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到跃居为世界最大的贸易国,中国既是贸易自由化与投资便利化的参与者与受益者,更是贸易全球化的直接推动者。据IMF数据,从2009年至2015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每年都在25%以上,而且中国的出口占全球的份额已经上升至13.8%。另从WTO的统计结果看,2016年上半年全球出口贸易量和进口贸易量分别增长0.7%和0.2%,而同期,中国进口贸易量与出口贸易量分别增长3%和0.6%,明显好于全球平均水平。显然,中国在世界贸易大盘中起着“压舱石”的作用。

然而,需要警觉的是,由于在高端领域和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从互补正在变为交叉甚至重叠,同时低端层面的轻工纺织与发展中国家的竞争更为激烈,中国所承受的双向贸易摩擦与日俱增。据商务部统计,2016年前8个月,中国共遭受来自20个国家(地区)发起的85起贸易救济调查案件,涉案金额103亿美元,案件数量上升49%,涉案金额上升94%。面对这种超乎寻常的压力,中国显然不能简单地屈服和退让,而是要在彰显出高超的协调与应变智慧的同时,继续高扬起自由贸易的大旗,而且还必须充当一个出色的旗手。

篇8

一、国际经济组织对发展中国家主权影响的层次结构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经济组织及其规则非常显著地侵入发展中国家的主权领地内,它对发展中国家的主权从三个层面上形成影响。

1.最高层次的全球性经济组织(协定)的影响

世界范围内的国际经济协调是由全球性的国际经济组织负责的,例如,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尤其是世界贸易组织,其职能已不仅仅是协调国际贸易,而且几乎包括所有的世界经济活动。参加世贸组织的发展中国家在国内外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都必须严格遵守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规则,把许多经济主权让渡给世贸组织。这从最高国际层面上影响到发展中国家主权的行使。

2.中间层次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和协定的影响

作为经济全球化组成部分的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截至2001 年底,世贸组织得到通知的区域经济组织有200 多个,其中150 多个组织的协议仍在生效。

几乎所有的WTO 成员都参加了一个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议,有些WTO 的成员甚至成为10 多个区域一体化协议的成员。目前,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参加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这些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也在区域范围内进行限制和约束,而且这种约束和限制比经济性世贸组织更强。

3.最低层次的双边组织和协定

对于那些涉及两个国家的国际经济问题的解决,单独依靠其中一国的调节是不能发挥作用的,需要通过双方的组织(协定)来协调,参加这些双边协定的发展中国家,在双边协定和组织生效后,就必须遵守有关协议,从而使本国主权受到一定的约束和限制。

例如,中国加入WTO 之前的中美最惠国待遇协定;2003 年6 月中俄两国签署石油管道的能源利用协定,这些都是裁定协定两国之间分歧、矛盾的准则,使两国主权受到一定的约束和限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性、区域性及双边性组织(协定)的状况日益增多。这种状况从高中低三个层次对发展中国家主权的影响越来越大。

二、国际经济组织对发展中国家主权影响的职能范围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经济组织对参与其中的发展中国家的主权从多方面进行限制,也就是发展中国家主权的内外经济职能从多方面有限度地(根据协定)转移到国际性、区域性或双边国际经济组织中。

1.经济法规、经济原则、经济制度的创建职能

过去经济法规、经济原则、经济制度的设立都是一国主权范围内的事,发展中国家把其看作是主权不受侵犯的重要体现。但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展中国家这种主权职能部分转移到国际经济组织中,国内经济政策法规、国内的经济体制要同国际接轨,发展中国家要执行国际经济组织制定的经济法规、经济政策,甚至经济体制的市场化程度都要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例如:加入WTO 的发展中国家必须接受WTO 规则体系,其中包括有《关贸总协定》在内的20 多个具体领域的协定、议定书、决定、谅解等。WTO 调整的领域从传统的货物贸易发展到服务贸易,从关税减让发展到非关税壁垒的限制和拆除。发展中国家国内制定的法规政策若与此有抵制的必须限期拆除。

2.监管职能

一般来讲,发展中国家有关制度的实施都是由本国政府执行的,是本国政府主权范围的事情,包括进出口关税的减让、国内贸易政策的透明化等。但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的这些监管职能转移到国际有关经济组织中去,由这些组织根据有关法则进行监督。例如:在经济方面,GATT、WTO 都有自己一套有效的监督惩罚机制。这种机制实质上侵蚀了一部分国家的经济主权,由于其规则由西方发达国家制定,发展中国家受到的主权侵害更为严重。[ hi138\Com]

3.解决争端职能

在国际社会中,发展中国家解决国家间的经济利益矛盾是在国家政府间协商的。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国际间的经济交往扩大,不同国际主体之间的经济争端增多,日益复杂化,因此,国家主权范围内调节的局限性突现,国际经济组织开始介入发展中国家的有关国际争端,代行某些国家主权职能。世界贸易组织在关于解决争端的规则与程序中,全面规定了其解决争端的政治方法(包括协调、斡旋和调解)、法律方法(包括专家组审议和上诉)、裁决的执行与监督、救济办法等,还专设了争端解决机构(DSB)。世界贸易组织在争端机制解决上有突出的三点要求:其一,DSB 的裁决具有约束力;其二,有一常设上诉机构,受理关于法律问题的上诉;其三,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应当对违犯规则事件在多边争端机制下寻求救济,在裁决不能得到实施时可采取补偿和交叉报复的制度。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适用于该体制所管理的一切协议和决定,没有例外[1](P150)。

世界贸易组织解决争端具有安全、可预见、执法权威性等特征,从某种意义上代替了国家主权的经济职能,这将对发展中国家成员国的国家主权产生影响。世界贸易组织在成立后的前6 年,受理了200 多件贸易纠纷,其中大部分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和西方发达国家之间,既有保护发展中国家权益的好的结果,也有损害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的不良后果。这些解决争端的机制在区域性经济组织中也存在。例如,在发展中国家参加的北美自由贸易区组织中,就存在一个受理国家之间争端的制度,而且还平行地设有一个解决投资者和成员国之间争端的制度。在亚洲,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东南亚国家联盟,在1996 年6 月也成立了一个解决东盟各国内部贸易纠纷的仲裁机构。所有这些解决争端机构的设立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发展中国家主权职能的发挥。

三、国际经济组织对发展中国家主权影响的二重性目前,对于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经济组织对发展中国家主权影响的认识,有一种较普遍的观点,就是意识到了挑战、侵蚀和冲击等负面作用的严峻性。这从一个方面反映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主权处于不利地位的事实。但是,我们认为这还不够,国际经济组织对发展中国家主权的影响还有另一面,即积极的一面,由于和国际经济体制接轨,加入国际经济组织也有利于发展中国家主权增强。我们把这两个方面的作用称作二重性。具体来讲:

1.国际经济组织对发展中国家主权的积极作用这种积极作用是促使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积极加入国际经济组织的动机之一,主要表现在:其一,平台作用。一个是国际经济组织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主权受到伤害时,提供了解决争端的场所。例如,加入世贸组织前,中美之间的贸易纠纷通过两国政府谈判解决。由于中国是处于弱势的经济实体,结果中国做出的让步很大,有的甚至伤及国家的经济政治权益。美国常常以中美经贸关系同中国人权挂钩来威胁中国。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虽然中国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纠纷、反倾销争端增多,但是在世贸组织的框架内,中国胜诉的次数也不断增多。

另一个是,在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内,发展中国家贸易争端机制的设立,提高了区域内发展中国家减少贸易摩擦,集体行使国家主权的能力,某些国家主权的平等让渡,获得了更大的国家权益,对发展中国家主权的行使也是有积极作用的。其二,提升作用。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建设存在着许多问题,其国家的政治经济等内外职能存在着许多不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方面,例如,市场经济管理措施的缺陷,政府过多干预经济活动等,影响了国家主权的行使。发展中国家加入国际经济组织后,就必须同国际上先进的市场管理规则接轨,废除不符合国际惯例的法规、政策和制度,这固然会限制主权的作用,但同时也会使发展中国家抛弃原来旧的或存在缺陷的政策、法规和体制,接受国际上流行的政策、法规和体制,从而强化国家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生产力的适应性,有利于提升国家主权的行使能力。其三,保护作用。尽管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组织中利用主导地位对发展中国家基本主权进行限制和侵蚀,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自身维护主权的斗争及其在国际经济组织中力量的增强,在国际经济组织中也有一些保护发展中国家利益的条例。例如,世界贸易组织就有关于发展中国家市场准入和保护弱势产业的条款,发展中国家可以以此保护自己的民族产业。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中,就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对自己的弱势产业进行保护,例如,对汽车工业、农业等就采取了保护性的措施。在实践中,一些国际经济组织也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进行了支持,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官方发展基金。尤其是作为世界银行“软贷款窗口”的国际开发协会,主要以最贫穷的发展中国家为贷款对象,向这些国家提供长期低息的贷款,以促进它们的经济发展。该协会在全球反贫困斗争中发挥着关键作用。GATT、WTO 属下的各项多边协定,也规定了不少对发展中国家成员的特别措施。所有这些都对发展中国家主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国际经济组织对发展中国家主权有侵蚀作用西方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也在国际经济组织中占据优势地位,它们往往用这种优势侵蚀发展中国家的主权。主要方法有:其一,规则侵蚀。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国际经济组织的创始国,也是规则的制定者,他们利用其地位制定的规则,有利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不利于发展中国家,使发展中国家一开始就在国际经济组织中处于不平等地位,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在先天就受到限制。其二,实力侵蚀。在国际经济组织的实践中,发言权的多少往往以经济实力做后盾。例如,在世界银行、货币基金组织中,就是以资金多少决定其投票决策权。因此,在国际经济生活中,国际经济组织往往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为自己利益侵蚀发展中国家主权的工具。有人指责IMF 或其他国际金融组织制订的不合理的资金实施方案,导致了20 世纪90 年代墨西哥和亚洲的金融危机,在这些危机中它们是真正的“幕后元凶”。其三,附加侵蚀。在经济全球化中,发展中国家由于资金短缺,为了经济发展需要,就向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请求帮助。但是,这些国际经济组织在援助中提出了许多附加条件。这些附加条件不仅仅侵蚀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甚至伤害了其政治主权。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任务只是监督国际货币体系,如今却通过多方面的活动使世界经济纳入自己的轨道运转[2](P58)。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非国家主体的国际经济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是多层次、全方位和双重的。作为发展中国家对此必须有科学的认识。首先,发展中国家应认识到只有参与经济全球化,参加国际经济组织,遵守国际规则,让渡部分主权,才能获得国际规则的保护,国家主权也才能因经济实力增大而获得有效的保护。反之,如果发展中国家固守传统主权观,不参加国际组织,不让渡主权,不理会国际规则,就不可能真正参与经济全球化,也就无法分享国际间的各种成果,这样国家利益就会受到更大损害,到头来国家主权也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其次,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参与国际经济组织,必须认识到西方发达国家主权的优势,认识到西方发达国家的主导地位,认识到自身主权的脆弱性。发展中国家要根据国情,逐步、分阶段地让渡主权,不能以牺牲国家的根本利益为代价;要同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进行斗争,推动国际经济组织的规则向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转化。[]

篇9

最近出现的新风险,要求各国采取审慎和集体应对的态度,特别是在经常账户失衡和汇率以及货币政策变动方面。我们仍需保持警惕,以确保多边贸易体系能够作为反对保护主义倾向的保险措施,特别是在困难时期。2011年是多哈回合达成最终协议的一个时间窗口。

通过贸易监测我们发现,去年各国政府仍在继续努力抵抗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限制实施新的贸易保护政策。整体而言,新的贸易限制措施的推出速度已经大为放缓。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2010年的出口限制措施有所增加,这主要针对食品、部分原材料以及矿产品。可能是因为WTO对出口的限制较进口更弱,过去出口限制并未成为贸易体系中的常态或主要事项。但在日趋一体化的全球经济中,随着很多领域的供应链超越国家和地区界线,这些问题可能成为严重的贸易障碍。

如果从经济角度观察出口限制问题,它对贸易的影响和进口限制类似。其中的经济逻辑是,我们一方面努力消除各种进口和出口限制,同时也承认在某些情况下,实施进口或出口限制有其正当性。从法律角度看,这是有关成员已经签署的WTO协议的规则问题。

目前WTO对进口限制的规定较出口限制更严格、详细和复杂。这是近60年来多边贸易协商的结果。只有当我们的成员同意协商新规则时,才能在进口限制和出口限制方面寻求新平衡。比如有成员提议不禁止实施农业出口限制,但通过改善程序的透明度来对其加以规范,对此我无法苟同。

在服务贸易领域,一些国家保持其服务贸易政策和市场准入标准不变,一些政府则积极改革,允许国外供应商更广泛地参与服务行业。尽管存在一定的积极迹象,但所有WTO成员仍需对以下三种威胁保持足够的警惕:

第一种威胁,是由很多国家持续的高失业率、长期的全球失衡以及诸如汇率失调等宏观经济问题的担忧所导致的保护主义压力上升。

第二种威胁,来自贸易限制或干扰措施的不断增加。自2008年底以来,贸易限制已经占到总进口的1.9%;这有点过高了。政府应当取消为应对经济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措施。

第三种威胁,来自于如何管理应对危机的普遍经济刺激措施对贸易带来的挑战。多数此类措施是在危机爆发时采推出的,但很多却一直沿用至今,很多成员对此忧心忡忡。在2011年早春举行的贸易政策审议机构特别会议上,我们将检视这些措施对贸易和竞争的影响。

去年举行的独立贸易政策检视已证明,尽管一些成员提高了适用的最惠国(MFN)关税,但总体而言,其贸易机制并未因全球经济危机而明显变化。

区域贸易合作应深化

区域贸易协定继续成为国际贸易体系中重要且日益明显的特征。WTO已经收到大约200个已生效的地区贸易协定(RTAs)通知,还有大概100多个地区贸易协定正在谈判中。

就东亚地区的贸易而言,中国、韩国和日本的经济事实上已实现了一体化,其中制造业程度较高,而服务业程度较低。如果将今天的情况与20年前相比,则可以认为该地区已经实现了一体化,原因是制造流程中全球供应链的出现和发展。

东西地区在很多领域都已实现高效运作,完成了产品和行业的一体化进程。汽车业就是一个例子。在中国或泰国出售的汽车的零部件都是在区域内的其他国家生产的。如果从体制、法律角度观察,这种事实上的一体化有时体现在自由贸易协定、双边协定和区域协定中。

东盟和区域内的其它国家已经签订了类似协定。这种制度性一体化的优势在于其更加稳定,更可预测,有利于进行合理的投资决策。最重要的是,这种机制有助于克服贸易壁垒:无论是残存不多的关税或监管壁垒、还是对人员的签证要求、透明协议、开放天空协议、金融服务协议、保险或法律及类似协议,都是如此。

这种协议更容易在小国、而非大国之间实行。它也更容易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而非两个大国之间实施。

韩国和区域内外(特别是美国和欧洲)的很多国家签订了双边协议。但是,日本和中国目前并没有这样做。这类区域性双边协议,是否会支持产生更多的多边贸易组织还有待观察,答案可能取决于环境因素,也可能并非如此。

自透明机制实施以来,区域贸易协议通知方面已经得到了显著改善。我们对此深感欣慰。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以及世贸组织的贸易监测的实践都表明,提高透明度对多边贸易体系的平滑运行十分重要。

如果将世界贸易量、更准确地说,将世界贸易量和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作为全球化指数,我不相信正在发生去全球化进程。

篇10

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在于生产全球化。生产全球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单个企业(主要是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生产向纵深推进,在组织安排和管理体制上超越国界局限;二是跨国公司及其分支机构之间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建立全球生产体系,国际分工更加细化。近年来受交通运输、通讯及信息技术发展的带动,企业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和在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上进行各类生产。因此越来越多的公司走出国界,实现跨国经营成为生产全球化的主角。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起了主导作用。它们依靠竞争优势,实施全球范围内的最佳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的组合,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不仅使跨国公司对全球经济增长起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而且也使跨国公司成为各国经济联系的主要渠道,加深各国间经济的相互依赖与影响,也带来了贸易的自由化。

2经济全球化下国际贸易的特点

贸易自由化体现了跨国公司生产全球化的市场目的,因此它与生产全球化相伴而生。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深,国际贸易已经出现了几大特点。

2.1国际贸易的内容在比例结构上出现了重大变化

二战后,服务贸易发展速度一直高于商品贸易发展速度,服务贸易的比重相对于货物贸易正在快速上升,至1997年,世界服务贸易额已相当于当年商品出口贸易额的25%,这一比例数还在逐年提高,使服务贸易越来越成为世界贸易新的增长点,工业制品中技术产品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大幅度增加,原材料产品中具有特别意义和战略意义的资源产品的贸易量增长迅速,绿色环保产品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日益上升。

2.2产业内部贸易比重上升

20世纪80年代以后,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更大范围内推动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加速资本的相互渗透,深化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国际分工,进而推动了产业内贸易比重上升。在21世纪,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合作纵深发展,这种趋势将继续扩大。

2.3区域内贸易扩大,全球贸易向自由化方向发展

由于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区在各地区的相继建立,使自由贸易区内部关税将最终消除,生产要素逐步实现自由流动。因此,在一体化区域内部贸易量将迅速增加,同时将减少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使贸易更多地在区域内部进行。在多边贸易体制另一侧发展起来的区域经济合作以降低贸易壁垒、推进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区域贸易自由化正成为全球现象。

2.4世界市场竞争激烈,贸易大国摩擦此起彼伏

近年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发展经济的立足点放在世界市场上,为了发展经济,都要扩大出口,市场竞争大大加剧。各贸易大国竞相扩大海外市场,必定会加剧它们之间的贸易摩擦。随着国际贸易体制的改变,发达国家往往打着合法的旗号,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和歧视政策。

2.5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正在稳步上升

国际分工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许多发展中国家已逐步改变了只生产和出口原材料的情况,发展了自己的多种制造业,且制成品出口日渐增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以及工业有较大进展的国家,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正在大力发展某些中等技术产业和高技术产业,这导致了发达国家对外贸易的地区结构的改变。

2.6各国外贸额相当于GDP比重大幅升高

1950年国际贸易占全球生产的比重为7%,现已接近20%。到1997年,世界主要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额占GDP的比例都是1995年的两倍以上,有的甚至达到了1995年的三倍。这些特点将会导致全球贸易额和贸易量的增长。国际贸易额增加使各国外贸依存度加大,国际贸易继续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据预测,到2020年,贸易将占GDP的50%,世界贸易活动将更加频繁,贸易仍将是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3贸易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贸易全球化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贸易全球化具有两重性,既为他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给跟他们带来诸多问题。从而使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是发达国家由于对国际贸易的垄断,长期与发展中国家进行不平等交换,使得初级产品与制成品的价格“剪刀差”不断扩大,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不断加大工业制成品的全球份额的同时,又不断提高高科技、尖端技术等知识含量高的产品在其出口商品中的比重,以推动世界贸易增长。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大多实力弱小,竞争力不高,容易受到跨国企业的冲击,一些民族名牌产品消失而代之以跨国公司的具有世界水平的国际名牌。这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将面临着更为不利的影响和更大的损失。

二是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基础脆弱,其单一,畸形的经济结构使得发展中国家仍是发达国家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尽管发展中国家民族经济有所发展,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有所增加,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其地位仍然是从属的、次要的。例如,1996年全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进口总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60%,而发达国家对外贸易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85%左右,显然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比重远低于发达国家的贸易比重。如果从国别来看,发展中国家的全球份额更是少之又少,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然而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占本国GNP的比重却很高,远远大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加之发展中国家对国际贸易存在着严重的依赖,这使得国际市场的微小变化,都会对发展中国家产生巨大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更多地取决于国际市场,但又无力支配国际市场。

三是在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下,各国逐步降低关税,大大推动了贸易自由化进程,但各国都希望实现本国顺差,纷纷采取不同形式的保护措施。发展中国家由于民族工业稚嫩,工业化时间短,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弱,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比发达国家更多地利用贸易保护政策,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国扩大对外开放,逐步下调关税,减少贸易障碍。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仍嫌其步伐太慢,要求实行“贸易自由化”和“新自由主义”,大力推行“全球贸易自由化”。由于贸易自由化是发达国家率先发起并积极倡导的,他们的动机就是为了巩固和扩大自己在经济领域的优势。因此建立在以这些根据西方发达国家决定性影响建立起来的世贸规则为基础上的全球化贸易体系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不合理,比如发达多家对夕阳工业的保护在多边贸易体制中被合法化,给发展中国家造成了实质上的不平等;一些双边合地区贸易协议更是通过提高“市场准入”标准对发展中国家强加了苛刻的条件;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设置的高额贸易壁垒,阻碍了发展中国家向有利可图的市场出口;为维护既得的利益和获得更多的利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本身却采取了更具灵活性和隐蔽性的非关税壁等。这说明贸易自由化实际上只是为了维护发达国家自身的利益,而脱离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水平,因而对发展中国家十分不利。

四是世界贸易在20世纪下半叶增长了19倍,发展中国家在近十年中,以每年平均5.6%的经济增长率向前发展。这与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在积极的向各种世界性的贸易组织或者区域性的贸易组织靠拢,积极参与世界贸易发展是分不开的。发展中国家处于多边贸易体制中,使自己的经济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二战以后,阻碍发展中国家贸易发展的最大的障碍是这些国家贸易体制的不稳定和不透明。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最大的好处就是迫使他们建立起稳定透明的贸易体制,这也就自然而然的为他们的出口创造了巨大的潜在好处。并且,参与多边贸易体制使得发展中国家获得了新的市场准入机会以及在参与国际贸易活动中受到多边规则的保护。

4新贸易环境下我国的对策

面对贸易全球化带来的巨大挑战,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采取相应的对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力发展国际贸易。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反过来加速了国际贸易迅猛发展。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凡是积极参与的,都从国际贸易中获得了益处。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开拓国际市场,大力发展双边及多边贸易。我国可以在世贸组织非歧视原则下,在一个多边的、平等的、互利的框架下,进行双边及多边贸易,可以联合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在建立国际新秩序中发挥建设性作用,还能利用世贸组织解决争端的机制,平等地解决与其他成员国之间的经贸纠纷。因此,应尽快调整我国的外贸政策,改革外贸体制,加强国际之间的合作。

二是加大国有企业改革的力度,加快外贸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在市场中优胜劣汰,增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世界级的大企业往往代表着一国的整体经济,并主宰着世界经济格局。国际市场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跨国公司名牌产品之间的竞争,中国限于国力和财力,很少有跻身国际市场的跨国企业。为了能够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加速发展自己,中国的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要走强强联合之路,但前提必须加快外贸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实现“转机建制”。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可以综合地解决国有企业走向市场所遇到的一系列体制性矛盾。长期以来,我国商品出口是粗放式经营,以数量而不是以质量取胜,这种廉价销售与外国国内市场或第三国(替代国)市场同类商品价格相比,往往给人留下倾销的印象。近年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虽然不断改善,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因此,外贸企业必须转换增长机制,转向依靠技术革命提高生产率的集约型增长机制,提高单位资本的产出率,使企业真正做到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同时,又要根据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发展趋势,积极推动外贸企业向集团化、实业化、国际化、综合化经营发展,提高规模效益。而中小企业由于在一些劳动密集型产品(轻工、纺织、工艺等)和一些高科技产品的国际交换中,往往拥有大企业集团无可比拟的经营优势,应进一步加强经营管理,积极调动和充分发挥它们在外贸发展中的作用。

三是应对国际贸易技术壁垒不断升级,提升全球化质量经营理念。国际贸易中技术壁垒最突出的是质量与标准体系,未来国际贸易已是质量与品牌的竞争,打破国际贸易技术壁垒的关键在于尽快提升企业质量经营战略新理念。应对国际贸易技术壁垒,实施全球化质量经营战略,首要的就是要提升质量经营战略理念,以质量经营打破技术壁垒。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发达国家的先进标准。一方面,质量必须要达到国际技术标准新要求,取得国际权威技术论证和进口国特殊技术许可。另一方面,则要强化满意度质量意识,即努力使产品与服务达到进口方国家、消费者、经营者与社会等方面的认可,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哲.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及我国的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1)

篇11

1. 指出,中国“入世”十周年来,货物贸易额由全球第六位上升至第二位,出口额跃居全球第一;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40%以上,2010年达到688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五……试运用世界贸易组织相关知识揭示我国取得上述成就的原因。

【分析】 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表现为积极组织多边谈判,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协定,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我国“入世”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决策,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我国紧紧抓住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机遇,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推动了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带动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

2. 认为,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全球经济治理出现新变革,同时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已,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明显增多,国际和地区热点此起彼伏,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气候变化、重大自然灾害等全球性挑战日益突出,世界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试分析其中蕴含的经济学道理,并提出应对策略。

【分析】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生产力发展和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和流动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利的因素。如经济全球化带来一系列的挑战:使得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世界各国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导致风险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威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同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本身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对策: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我们要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实现出口优化升级;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武器,维护自身国家利益;面对机遇和挑战,适应我国对外开放由出口和吸收外资为主转向进口和出口、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新的和空间;始终使我国的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建立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之上。

3. 试运用政府职能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我国政府应对“入世”带来消极作用的对策。

【分析】 我国政府要坚决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始终维护我国国家利益,保卫国家的独立与;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在全体人民中进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抵制因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入世”带来的不良思想侵蚀。

4. 试运用《当代国际社会》中关于国家利益的相关知识为我国“入世”提供政治依据。

【分析】 国家利益世界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由于各国的国家性质与追求的国家利益不同,执行的对外政策不同,国家间矛盾和利益交织,使国际关系纷繁复杂。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高价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正当性和正义性。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合理的国家利益,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中国“入世”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也符合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

5. 指出,我们多次郑重宣示,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致力于促进世界共同发展。试分析其中蕴含的政治学道理。

【分析】 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致力于促进世界共同发展,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的独立的,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也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体现了我国外交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互相尊重和、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6. 伴随着中国“入世”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许多外来文化大量涌入。试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知识,谈谈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

【分析】 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尊重文化多样性,就要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7. 说,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拥有十几亿人口的中国进行改革开放,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中国取得的发展成就与各国友好合作密不可分,中国未来发展需要国际社会理解和支持。该材料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

【分析】 联系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中国取得的经济成就不仅在于中国自身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也离不开世界各国友好合作。

整体占统帅地位,起决定作用;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这表明了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原创新题】

材料一 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周年之际,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1年12月7日发表《中国的对外贸易》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与世界贸易强国相比,中国出口产业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资源、能源等要素投入和环境成本还比较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一些行业的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等。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将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进程,还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1) 试分别从《经济生活》、《生活与哲学》的角度分析中国应当如何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华丽转身?

材料二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集中清理了2 300多部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新修订的法律法规减少和规范了行政许可程序,建立健全了贸易促进、贸易救济法律体系。根据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中国对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进行了修改,基本形成了体系完整、符合中国国情、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保护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

(2) 请运用唯物史观的相关哲理分析我国集中清理和修改法律的理由,并分别从《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角度谈谈对“新修订的法律法规减少和规范了行政许可程序”的理解。

材料三 入世10年,中国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在国内面临转变发展方式的压力和国际环境影响下,推动中国持续高增长的红利要素逐步衰减,对外开放面临一系列新挑战。站在新的起点,中国应在“竞争力”、“影响力”、“话语权”这三大关键词上多下功夫,努力提高开放型经济的竞争能力、参与制定国际经贸规则的能力和在全球范围内最大限度优化配置资源的能力。

(3)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方法的?

【参考答案】

(1) 经济生活角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自主创新,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把我国人口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

生活与哲学角度: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使我们经济发展措施和政策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需要注意量的积累。

(2)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我国集中清理和修改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相适应的法律,体现了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从经济生活角度来看,新修订的法律法规减少和规范了行政许可程序,就是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各项手段中适当减少国家的行政手段,突出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作用;从调节经济的手段来看,就是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基础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从政治生活角度来看,就是要求政府在履行职能时不能“包办一切”,该管的要管,而且要管好,但不能越权;要求行政机关坚持依法行政。

篇12

因此,没有国际贸易协定协调的国际经济秩序往往由于各国政府实施保护贸易政策而陷入混乱,阻碍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存。世界在20世纪20、30年代的经历已经充分佐证了这一点,那个高关税年代的惨痛经历使各国政府都想摆脱贸易政策下的“囚徒困境”。而按照博弈论的理论,如果各国政府能够达成有约束力而且可实施的协议,这个博弈就会从非合作性的博弈转化为合作性的。于是,能够保证各国政府信守承诺的约定的存在就成为摆脱“囚徒困境”的关键,而多边贸易体制这一国际协调制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

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使得每一个成员国都享受到了互惠的关税减让,世界经济与贸易的发展水平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实践证明,多边贸易体制确实可以使政府摆脱贸易政策下的“囚徒困境”。

二、多边贸易体制自身的发展陷入博弈困境

1、新多边贸易体制谈判步履维艰

多边贸易体制有助于各国政府摆脱贸易政策博弈下的非合作均衡,而它本身也是一个博弈过程,即一场多方构建协调规则的博弈。

在构建WTO规则的博弈过程中,每一个成员国不仅要考虑自身利益,还要预测其他成员国可能的策略及反应,并据此做出最佳的策略选择。当博弈各方都不愿意单独改变策略时,就构成了一个博弈的均衡,当然它可能是合作的也可能是非合作的均衡。如果在多边贸易体制下,各成员国通过协商,相互妥协,最终确定一份能使各方都比较满意的谈判议题,那么就可以达到合作性的均衡如果各成员国的利益千差万别,博弈各方都不愿接受对自己不利的任何议题,从而不能就多边谈判议题达成一致意见,多边贸易体制的博弈就陷入了困境。因此,多边贸易体制是一个以合作为基础的机制,只有各成员国充分合作,才能保证整个多边贸易体制的良性运作和发展。

从现实的谈判看,由于WTO各成员国的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所以各国所关心的议题就不尽相同,不同的国家希望将不同的议题纳入多边贸易谈判议程。在这个过程中,各国根据自己的利益诉求自然而然地组成了若干国家利益集团,而实际的谈判即在各个国家集团之间进行。

WTO成立以来,多边贸易体制就由于各个国家利益集团的利益纷争而一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从1996年第一次部长级会议开始,博弈各方的对峙就拉开了序幕。其间历经了西雅图和坎昆部长会议的失败,多边贸易体制谈判的失败似乎近在咫尺。幸运的是,博弈各方在2005年在香港部长会议上又重新回到艰巨的谈判轨道上。但是,随即在2006年7月24日,世贸组织以及多边贸易体制又经历了一次重创。由于各方谈判破裂,在这一天,WTO总干事拉米沮丧的宣布了多哈回合谈判的无限期中止。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由于各方的不合作而陷入了博弈困境。

2、复杂的博弈网困扰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

新多边贸易体制的谈判之所以陷入博弈困境,是因为在这场博弈中,各方为争取自身利益在不同的议题上展开了众多的子博弈,从而在总体上形成了一张复杂的博弈网。

从整体看,在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中,发展中成员较为关心乌拉圭回合协议的执行问题,而发达成员则更为关心服务贸易和“新加坡议题”。涉及到具体议题时,其中则既有发达成员与发展中成员的矛盾,也有发达成员之间的冲突,还有发展中成员中不同集团的利益冲撞。同时,不同议题的博弈之间又相互牵连、相互制约。因此,多边贸易谈判就形成了极其复杂的博弈关系。

例如,在多哈回合谈判中,农业、非农产品市场准入、服务业的谈判是3个主要议题,各个议题的谈判是相互制约着的。正是各议题之间的胶着、不同角度博弈利益的权衡使得这场博弈变得异常复杂。

值得注意的是,多边贸易谈判的博弈变得如此复杂,除以上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即发达成员与发展中成员的矛盾正日益凸现。发展中成员开始团结合作,协同与发达成员抗争。坎昆会议出现了以巴西、印度和南非为领导的代表发展中成员利益的20国协调组(G20),这些重要的发展中国家在前轮次谈判中作用微弱,坎昆会议G20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谈判格局。随着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壮大,发展问题已成为谈判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3、外部的冲击使多边贸易体制的困境雪上加霜

冲击1:双边及区域贸易协定泛滥。多边贸易谈判的艰辛曲折使得多边贸易体制的威信受到了严重打击。在此情况下,博弈各方开始转而寻求以双边和区域贸易协定来促进贸易,部分成员国对区域集团化投入了极高的热情而无视WTO的存在。双边和区域贸易协定的发展势态,可能会进一步削弱各国对多边贸易体制的尊重,使其在发展的困境中难以自拔

冲击2:反全球化运动迭起。1999年11月底12月初,在世界贸易组织西雅图会议期间,有4万人组成的全球化抗议者队伍与警察在整个西雅图发生了全面冲突,被称为“西雅图风暴”,从此拉开了世界范围的反全球化运动的序幕。

自从西雅图风暴之后,反全球化运动与推进全球化的国际峰会总是在同一时间和同一地点举行,锋芒直接指向推行全球化的国际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因此,世界贸易组织在西雅图之后的每一次部长级会议会场之外,都云集着大量的反全球化运动人士,对世界贸易组织乃至多边贸易体制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使人们不得不反思全球化和多边贸易体制。

三、舍“多边贸易体制”而取谁

1、世界贸易体系的其他选择

除多边贸易体制外,单边措施、双边贸易协定、区域贸易协定都是世界各国可以采用的贸易制度安排相比之下,其余几种制度安排存在着更多的缺陷和不足,虽然本国或双边和区域贸易协定的参加国可能在局部得到贸易自由化的好处,但其排他性却会导致世界福利水平的下降,因此,从整个世界的角度看都不可取。

(1)单边措施。这种贸易措施的实行往往引起贸易对手的报复,以往最后导致贸易战的贸易摩擦大多是当事方采取单边措施所致。从世界贸易体系发展的历史来看,目前似乎已经不可能回复到采取强硬的单边措施的年代,虽然国际上的霸权主义依然存在,但即使是处于绝对贸易优势地位的国家,经过几十年多边贸易体制的影响及世界形势的改变,也都更愿意采取协商的方式解决贸易问题。

(2)双边及区域贸易协定。双边贸易协定及区域性贸易协定都不是以最惠国待遇原则为基础,而是强调贸易政策的对等性,因而就存在着歧视。这种歧视增加了区域集团与其他国家或集团之间的对抗性,非常容易导致贸易自由化进程的不平衡和不稳定。另外,双边及区域贸易协定因为有其各自复杂的关税规则、原产地规则和监管法规等,使得其有限的体制能力也经受着严酷的考验。因此,世界贸易体系的不稳定性进一步加大。

现在,世贸组织几乎每个成员也都同时是某个或某几个区域贸易协定的缔约方,这种现象的日益加重可能造成世界贸易体系的支离破碎,形成贾格迪什·巴格瓦蒂(2006)所说的“盛意大利面条的碗”的效应(`spaghettibowl''''effect),意思是说自由贸易协定就像碗里的意大利面条,一根根地绞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

2、多边贸易体制如何继续

根据以上分析,多边贸易体制应该是世界贸易体系最优的国际协调制度安排。虽然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陷入了困境,但从多边贸易谈判历史看,没有哪一次谈判顺利,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其困境只是暂时性的,因为继续维持这一体系的发展是符合各方利益的但是,重新推动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有两个关键的问题必须正视.

一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利益冲突如何平衡的问题目前,因为发展中国家已经演变为规则制定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所以多边贸易体制规则的制定已经从完全受发达国家支配,演变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而双方在维护利益的过程中互不让步,直接导致了多边贸易体制谈判的停滞。因此,如何平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冲突,各方表现出更大的灵活性,已经是继续多边贸易体制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二是减少政治因素干扰的问题,这一问题也许是多边贸易体制走出博弈困境的根本之路。就连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都承认,谈判的僵局更多的是出于政治因素、例如,美国在农业谈判中

的行为与其国内政治有着直接的联系。当时,小布什政府考虑到2006年11月的中期选举需要争取来自农业大州的选票,因此,承诺进行农业改革的决心并不坚定。在2006年4月谈判的关键时期,美国又突然更换贸易谈判代表,致使各方都对如期达成协议表现出了明显的忧虑和严重的信心不足。事实证明,美国确实在随后的谈判中表现了强硬的立场,并被认为是导致多哈回合谈判中止的重要原因。其他许多成员政府也受到国内政治的压力,不愿消除服务市场壁垒或者进一步降低工业品关税,于是纷纷以农业谈判僵局为借口。在这种情况下,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困境就可以理解了。因此,减少政治因素干扰是通畅多边贸易体制发展之路的必要工作。

四、结束语

篇13

国际法主体的不断多元为国际经济法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作为国际间交际的参与主体,原有的国际经济法难以兼顾到新主体的法律要求与权益保障,这就要求经济法通过不断完善自身体系,提升自身规范性,从而促进自身对各个主体的保障能力。本论文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从国际经济法实体规范等角度出发,以国际法主体多元对国际经济法演变的影响进行探讨。

1.国际法主体及国际经济法的发展

1.1国际法主体多元化

探讨国际法的主体多元化就要首先界定清楚国际法主体与国际公法主体的区别,相比较国际公法主体,国际法的主体更加多元化与丰富化,在国家与国际间经济、政治等组织外,还包括个人和国际经济主体,如跨国公司等。其中,国家与国际间组织是国际法的重要主体和基础对象,在此基础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衍生出新的国际法主体对象,搭建出整体的国际法主体体系。

1.2国际经济法的发展演变

国际经济法并非是专指某一法律,而是一种法律体系的总称,该法律体系主要目的是为了调节与规范国际间经济关系的发展。从国际经济法的演变来看,可以将其概括为萌生期、初步发展时期和迅速发展的期三个阶段,以下进行系统梳理。

首先,国际经济法的萌生期是在中世纪商品经济快速发展时期,该时期跨国贸易逐渐增多,国家之间的经济交往也逐渐频繁,同时,由于国际贸易的初步尝试,存在着诸多不规范的地方,加大了各个国家主体之间对国际经济法的需求。在此背景下,被誉为国际经济法滥觞的《国际商事法律规范》出台,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国际法组织,造成该法律应用范围相对较小,应用成效也明显不足。

其次,从国际经济法初步发展时期来看,随着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不断发展,造就了更多现代国家主体,各国之间的生产能力不断提升,进一步加大了国际贸易的需求。各国为了维护自身的国际贸易权益,纷纷开始国内立法,这也直接推动了国际经济法的成型与发展。

最后,从国际经济法快速发展时期来看,主要是二战结束以后,全球在总体上恢复和平与稳定,各个国家开始加大对自身经济发展的投入力度,并在自身阵营中进行国际贸易协作。在此背景下,布雷顿森林体系等纷纷建立,为国际经济法的统一制定与执行提供了支撑,这也就加速了国际经济法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当前的国际经济法体系。

2.主体对发展初期的国际经济法的影响

2.1国家促成国际经济法初步体系的建立

在国际经济法发展的初期中,由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相对较少,全球中多数国家仍处于封建社会,国际贸易与交际集于一隅,多数国家之间还缺乏国际协作与国际交易的意识。该时期,虽然出现了具有地区性质的国际经济法,但是在可执行性上也相对较弱。而随着资本主义革命与资产階级工业革命的不断推动,大量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不断涌现,并且在发展国内经济的同时加大出口贸易,以此来获得更多利润。但是,由于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法律体系相对不健全,尤其是有关跨国贸易的法律,加剧了跨国贸易与立法之间的矛盾,同时也推动了各国对跨国贸易的立法力度。但是,由于单个国家法律在总体国际贸易中的不适应性,甚至为他国出口形成巨大的关税壁垒,造成了各国矛盾的加剧。随之,应用于国际贸易矛盾解决的规范与秩序开始逐步搭建,并在此过程中,推动了国际贸易法的搭建与形成。

2.2主体单一不利于国际经济法体系的完善

在国际经济法发展的初期中,由于全球性协作体系尚未成熟,全球经济贸易中的主体主要是主权国家,这也就呈现出国际法与国际贸易参与者的主体单一性。很大程度上,这种主体单一性也直接影响到了国际经济法内容的单一性。并且,在发展初期的国际经济法中,对有关跨国公司等尚未提及,这也影响到了国际经济法的适用性。同时,国际经济法的单一主体,也造成了国际贸易对象在争端解决机制上的不成熟性,由于国际经济法适用性和强制性较低,各国之间存在的经贸摩擦只能够在国际经济法下进行协调与谈判,而由于矛盾双方本身的利益问题,这种谈判的效率和成功率呈现出双低的问题,这就影响到国际经济法本身的公信力,造成了国际经济法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的问题。

3.主体多元化对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经济法的影响

3.1对国际经济法实体规范的影响

3.1.1推动国际经济法实体规范的丰富

随着国际法主体的不断多元化,国际间贸易协作的不断密切,在全球政治与经济组织主导下的各种国际条约等呈现出快速增长的现状,这也就为国际经济法的健全与丰富提供了基础内容支撑。当前,国际法主体的不断多元化,国际协作中的国际条约、决议等推动了国际经济法渊源的完整化发展,并带动了国际经济法各个分支的不断健全与完善,从而使国家经济法的实体规范呈现出丰富化发展的特点。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以后其所实行的协定成为国际经济法体系中的贸易法支撑,对国际贸易间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在世界贸易组织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国际多元主体之间的合作与互动不断密切,进一步推动了国际经济法体系的完善,国际金融法、投资法、组织法等呈现出健全化发展的趋势。

3.1.2提升了国际经济法各个分支的联系

在经济全球化到来以前,由于国际间主体协作的程度相对较低,在交际过程中主要围绕贸易这一环,相应的经济问题与冲突也较为单一,这也就造成了国际经济法各个分支之间的独立化发展,各个分支之间的联系相对不足。在经济全球化深度发展的过程中,全球间的协作不断多元,除了货物出口之外,有关投资、金融交易等不断发展,国际间经济矛盾也呈现出复杂化的趋势,国际经济法分支的独立化发展已经不能适应经济问题的解决,从而推动了国际经济法各个分支之间的联系性发展。在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以后,由于将国际间的贸易往来进行综合,相应的金融交易、货物交易、投资融资、知识产权等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这就使得全球间经济往来的综合化,进一步推动了国际经济法各个分支体系的综合应用。

3.2对国际经济法程序规范之影响

3.2.1强化了国际经济争端解决机制

在经济全球化到来之前,国际间贸易主体在经济问题的解决上明显受到国家的影响,国家代表企业法人主体进行相应问题的协商,而国家和企业法人主体在利益需求上有着明显的不同,即国家以国家利益为主,而企业法人则是以自身的利益为主要需求,而解决主体的转移,就直接造成了国际经济法的应用性不足,导致国际经济法在国际经济争端解决机制上的弱化。经济全球化时代到来以后,带动了各个国家主体之间利益与经济往来的依赖性,加上国际经济法体系的不断健全与完善,逐渐凸显出了经济争端解决机制不足的问题,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世界贸易协会成立以后,跨国公司等法人主体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国际经济争端解决机制的完善与作用发挥。世界贸易协会本身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能够对国际经济法进行强有力的执行与仲裁,为各个国际法主体经济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效的渠道与评价,在相应的实践过程中,对国际经济争端解决机制进行了有效的强化。

3.2.2推动国际经济争端解决机制创新

在国际法主体不断多元的背景下,相应的利益诉求和矛盾问题也呈现出了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而更要有的经济争端解决机制在问题的解决上明显有些捉襟见肘,在此背景下,依托各个国际间组织、国际法主体,加大了对国际经济争端问题解决机制的探索力度,这就推动了国际经济争端解决机制的创新化发展。国际经济争端解决机制的创新不仅提升了各个国际法主体利益的保障能力,同时也提升了相应问题解决的效率,从而更好地维护国际贸易的公平和国际经济市场的秩序。

3.3对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