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中学审美教育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中学审美教育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中学审美教育

篇1

审美教育,即我们常说的美育,其根本目的是什么呢?我国近代美学家、教育家先生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教育大辞典》艺术条目)这个定义虽然未必全面,但蔡先生抓住了美育的本质问题,对我们讨论美育的根本目的是非常有启发的。所以,今天许多人仍然主张审美教育就是情感教育,这与蔡先生的观点是相通的。

必须纠正认为审美教育就是“艺术教育”的错误观点。艺术固然比较集中比较典型地表现了生活中的美,也比较充分地反映了人们的审美判断和审美理想,但是,审美教育的内容并不限于艺术。“自然美、社会美,特别是社会美,作为审美教育的内容,其作用是不应低估的。”(陆广智《基础美学》正确的做法,是应该把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共同纳入美育的范围,把三者结合起来;而艺术教育在三者之中自然承担首当其冲的作用。

由此,我们认为,审美教育就是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点的教育。它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的新人。具体地说,审美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端正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情感,美化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

在学校教育中,音乐、体育和美术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课程。但光靠这几门课是不够的,这个任务的完成应该由各门课的教学来共同承担。而音乐、体育、美术,特别是美术,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和措施,并主动配合学校教育的各方面,构成美育的统一的整体。

中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二、三岁至十八、九岁之间。初中阶段的学生基本上属于少年时期,而高中阶段的学生已开始步入青年时期。处于少年时期的初中生,是从童年到青年的过渡时期,在他们身上一方面保留了童年期富于幻想、可塑性强等特点,另一方面已出现了青年的某些年龄特点。他们身体的发育还不成熟,体力和意志还不太强,易于冲动,缺乏克制能力,兴趣广泛而不稳定,好动而容易犯规,对于生活中的善恶美丑还缺乏辨别能力。这些身心特点,都说明了初中学生教育的艰巨性。

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美育,在中学阶段的任务,是培养他们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其鉴赏美和分辨美丑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并辅之以初步的创造美的技能训练,完成一定的低层次的美丽创造任务,以引导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追求。

(二)中学美术课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我们将《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有关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条文进行剖析,并结合上节所叙中学美育的任务,可将中学美术课的审美教育内容作如下概括:

1.形式美感的培养。作为视觉造型艺术的美术,无不依赖形式而存在。学生接触美术,首先接触美术的审美形式,亦即构成美术作品的各种艺术语言因素,如线条、色彩、质感、肌理等。面对自然界的各种美好事物,也总是首先接触如诸如山势的高大雄伟、溪水的弯曲流转、花卉的艳丽妩媚等。学生们通过对这些形式美的感受,构成了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整体知觉。但这些审美形式不一定一开始就能成为每个学生的感知对象。在没有经过老师的讲解、引导或指导学生写生之前,它们往往是一种潜在的因素。所以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就成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

在中学美术课的最初阶段,往往首先引导学生去认识线条的魅力。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条是造型的基础,各种不同粗细、浓淡、干湿、疏密、轻重及抑扬顿挫、刚柔并蓄、变化莫测的线条,表现了不同造型、不同质感的千变万化的事物。在这里,线条具有神奇的魅力。美术教师要善于选择有代表性的优秀传统作品指导学生去进行欣赏和分析,然后通过白描练习加深理解。在素描和西画中,线条不仅用来勾画轮廓,而且是表现对象形体结构和质感的造型因素。在课堂中则通过临摩优秀素描作品和写生,来培养学生对这一造型因素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对色彩的感知能力,每个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般人只分辨红、橙、黄、绿、青、紫、黑、白等简单的色彩,而画家和经过绘画训练的人就能表现出事物的丰富色彩的色彩变化和色彩与色彩之间的互相关系。在美术课中我们通过讲解、观察、练习,使学生懂得色彩的一般知识和调配方法,培养他们对色彩的观察分析能力。进而掌握这一造型语言。在图案课里,则让学生了解诸如均衡、对比、统一、变化、节奏、韵律等形式法则,并通过图案组织规律的训练,系统地了解和初步掌握造型艺术的形式美规律。

2.审美情趣的培养。梁启超曾说过“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是艺术。”“音乐、美术、文学这三件法宝把情感秘密的钥匙都把握住了。”(《趣味教育与教育的趣味》),国外也有人主张艺术教育就是情感教育,这种论断虽然未必全面,但情感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功能,是无可非议的。如一次家乡风景的写生和校园风光的描绘,可以激发学生对家乡风土人情的眷恋和保护校园环境的责任感。

美术作品常常对人产生情绪感化的作用,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曾经征服过不少人,许多人从中受到了爱美情操的感染。舍科特尼科夫绘的《又是一个两分》使很多学生为自己学习成绩的落后感到羞涩。美术课要善于发掘艺术作品内在的健康的感情因素,转化为学生的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爱美的情操。这种情感教育可以通过参观、作品欣赏、写生和临摩优秀作品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也应该从自然、社会和艺术等范围多方位地展开。

3.审美理想的培养。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和由此而产生的情感反应,是审美活动最初的表现形式,但这种感受和感化,都受着审美理想的制约。青少年由于年龄和身心发展的局限,往往把握不了是非标准,不能分辨生活里什么是美好的,什么是丑恶的,什么是应该歌颂的,什么是应该批评的。不同的审美判断往往会引起不同的情感反应。一切优秀的健康的艺术作品,总是集中地反映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艺术家正确的审美观点。反过来,它又使欣赏者得到审美愉悦,起着积极的审美教育作用。这种寓教于乐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是艺术审美活动的特征,也是我们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美术课中,教师选择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并通过与学生的谈话分析,或辅之以简单的命题创作,都可以收到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的效果。

篇2

为何会出现如此审美偏差呢?该如何引导呢,首先对一些学生的服饰审美观念进行具体指导,要让中学生了解什么是自我形象,告诉中学生自我形象的内涵,诸如一个人的理想情操、品德心理、交际等方面都属于形象的范畴。所以自我形象不仅仅指自己的外观形象,更重要的方面是在于自己的心灵,即内在形象。如,举止彬彬有礼、仪态淳朴大方、谈吐高雅有致,风度并不是虚浮于表面的东西,而是一个人的修养和气质的自然延伸。学生应该具有青春、自然、朴素的特点,在学习、工作、生活、待人接物等方面表现出勤奋向上、进取、求实、朴素、大方、乐观、谦和、活泼的精神风貌。其次,鼓励中学生爱学校,穿校服。因为这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一种集体主义精神和青春活力的美感。学校的德育工作者要及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沟通协调好学校、社会、家庭三者之间关系,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自然美、青春美、朴素美,促进学生德、智、美全面发展。

三、发挥教育功能,多渠道提高审美情趣

篇3

(二)审美教育的概念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美育通过艺术手段对人们进行教育,运用自然界、社会生活、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中一切美的形式给人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以达到美化人们心灵、行为、语言、体态,提高人们道德与智慧的目的。

二、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一)发掘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审美话题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其审美话题可细分为十类:化学物质美、化学结构美、化学变化美、化学实验美、化学理论美、化学用语美、化学史美、化学教学艺术美、化学实用美、化学科学家的思想美和人生美。

(二)化学教育的审美性

对于美育的传播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诗意,进行美的教学,掌握正确的教学策略。根据教材中化学美内容的多少,可以采取相对集中或相对分散的化学美教育形式。在追求化学美的同时,美育也体现在教学的各个方面中。教学内容美表现为教学内容必须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内容的科学性;适应时展的要求,具有内容的新颖性;要注重教学内容内在的有机结合,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让学生在学习优秀的科学文化时,也愉悦的享受课堂的多姿多彩。由被动化主动。教学结构美。主要指教学过程各环节有机结合、和谐统一。教学过程有序性、系统性、整体性是教学结构美的核心。这样让繁杂的知识系统优化的排列在一起,由浅到深,由简到易,层层递进,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带来美的享受。教学情感美和语言美。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们复杂心理活动的一种反映。对于美的事物会引起大家情感上的共鸣,要带有感情和语言技巧启发学生,了解学生,寻找闪光点,培养其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中学化学审美教学的注意事项

篇4

2003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提出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要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渗透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结果也表明:“阅读过程中伴随有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多方面的活动。”[1]

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不少地区,尤其是在偏远落后地区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各项美育目标并未得到真正落实。正如有些教育工作者曾尖锐指出的那样:“语文教学美育,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然而考察我们的语文课堂,有多少课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实在不敢乐观。”[2]从笔者在基层教育战线工作多年的具体感受和近期的走访调查结果来看,目前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学生对语文阅读课学习的兴趣不高。

从访谈中了解到,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要高于中文,而从喜欢和不喜欢的原因的了解中发现,学生无论是喜欢中文还是英语,除了个人爱好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的影响。这反映在当前人们对英语的重视程度普遍高于对中文的重视程度,这个结果是可以理解的。此外,因为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多数学生对语文缺乏兴趣。不少学生不仅对文学作品阅读课不感兴趣,而且对非文学作品阅读课的兴趣也不高。也就是说,从整体上看来,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不高。

(二)服务于考试,重在实用。

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把阅读课的学习目的放在了“考试能够得高分”上。而且很多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倾向于“给出有利于考试的统一的答案”。学生认为最受欢迎的教师是那些能围绕考试编题、讲题,使他们考试稳拿高分者。可见师生一起围着升学转,而阅读课教学则将以高考为目的的“功利主义”或“实用主义”思想表现得非常明显。

(三)注重讲解分析,忽视学生的独特感悟。

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教师在阅读课的教法选择中,偏重于对考试有利的精心细致而又全面周到的“一言堂”式的单向灌输和讲析,或不得不为了满足考试的需要,而大量地编题、讲题,甚至陷入题海战术的泥潭而难以自拔,忽视或放弃了通过启发诱导、情绪感染、平等讨论、创造性的批判,以及注重学生内心感受等方式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和感悟能力。

(四)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忽视阅读能力培养。

以考试为中心,一切围绕升学指挥棒转的“应试教育”模式,使语文阅读教学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学生的能力培养,使学生失去了利用自己的期待视野与文本进行积极对话的机会,剥夺了学生从多角度、多视野、多层次认识、理解和感悟作品审美境界的权利,削弱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整体感知(受)能力,降低了文学作品对学生本应具有的强大的美学吸引力和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洞察力,最终影响了对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自主阅读文学作品时“提不起兴趣”、“找不到思路”等现象的产生也就不足为怪了。

(五)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情调单一。

从访谈和观察中了解到,部分教师在语文阅读课教学中,方法陈旧、手段落后,不善于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充满审美情趣的教学气氛,致使课堂教学情调单一、气氛沉闷,损害了阅读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同时,这部分教师也很少愿意利用学生与自然人文景观之间的密切接触,来让学生感受和体察大自然的美和人文历史的美。

(六)缺乏教学民主,扼杀了学生的审美创造性。

创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提出质疑,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感悟等,不仅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条件,更是保证学生在阅读教学课堂上敢于畅所欲言、大胆表露个人审美感受、充分展现审美创造性的基本条件。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以权威的身份给出统一答案的较多,允许学生持有一些不同见解的却很少,当学生对作品产生不同的感受或体会时,能得到自由表达的机会也不多。教师的这种唯我独尊或家长式的作风,挫伤了学生审美主体自觉活动的积极性,损害了阅读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

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策略

通过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归纳与分析,笔者结合自己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所积累的经验和体会,提出一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策略和方法。

(一)创设审美情景。

利用学生对于艳丽的色彩、规则的形体、优美的声音及和谐的画面所具有的天生的喜爱倾向,在课堂中通过播放音乐、显示画面、放映电影及其他多媒体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直接感知文本所提供的审美对象,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审美才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让学生赋予审美感知过程以强烈的情感色彩。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的那样:“情感常常使每一件在它影响之下产生的事物具有特别的、浓厚的兴趣;使事物具有特别的魅力、特别的美。”[3]应让学生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学习兴趣,加快学习进程,提高学习质量,使学生在学到一定的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

(二)构建诗意课堂。

语文特级教师盛新凤说:“我一直在憧憬这样一种诗化的语文境界:师生或吟或诵,或争或辩;或浅吟低唱,如痴如醉;或慷慨激昂、面红耳赤。尽性、尽情,痛快淋漓。这样的语文课,可谓‘过瘾’也!”[4]充满诗意的文学课堂,就应有师生情感的肆意飞扬、交流与碰撞。教师的语言,包括肢体和面部语言,都应或激情飞扬、悠意纵横,或凝重深沉、饱含真情,并能以强大的语言感染力,将真情辐射到课堂的每一寸空间,将力量感应到每一个学生的心中,最终形成一个全体师生的情感之场,在这种情感的交互影响与碰撞之中,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荡气回肠的美。

(三)讲究语言艺术。

细细品味语言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美感,是陶冶人文情操,培养审美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课堂中教师抑扬顿挫、激情饱满的课文朗读,能够使作品潜在的各种审美意蕴通过声音的媒介,折射到学生心灵的最深处,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以及寄托于作品之中的爱恨情仇等,有力地铭刻在学生的心中,激起他们强烈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共鸣。而让学生模仿、尝试的各种有表情朗读,更能使朗读者情不自禁地达到一种难以言表的审美境界,达到以己之心体验作者和作品人物之心,以己之情表达作者和作品人物之情,以自己的复杂的心理感受体会作者和作品人物的心理感受的审美效果。品味语言不仅能大大加深学生对作品内涵的理解,更能通过这种以语言为载体而产生的心灵的撞击与感悟,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与创造能力。

(四)深化审美感悟。

所谓审美感悟实际上是将文学作品中所隐含的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虚象虚景,通过一定的手段投射到学生心灵深处,使他们通过一些非语言、非概念式的思维活动得到一种主体内心的体会和体验,产生一些文字之外的审美意象。对此,司空图曾有一种形象的说法,叫:“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5]“这种从语言之中获得的语言之外的韵味,会将读者带入一个形而上的层面,进入到从‘有’到‘无’的境界,由此生成的感受超越了眼前景物和象外之象,而且进入了与人生意蕴相关的思考和领悟。”[6]

(五)超越文本,实现审美创造。

“文学作品的意义未定性与意义空白决不像人们所认为的那样是作品的缺陷,而是作品产生效果的根本出发点。”[7]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在提供足够的理解信息的前提下,通过教师正确的启发和诱导,鼓励学生在寻找出文本的各种或内容或艺术等方面的意义“缺陷”或“空白”的基础上,大胆突破“物理文本”的局限,创造性地予以填补和反思,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唤起学生的审美想象,使学生能动地参与到文本意义空白的填充与再创造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拓展期待视野,提高审美品质。

在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还提出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新《课程标准》首次将“阅读期待”这个接受美学的重要名词纳入了它的具有指导性地位的“教学建议”之中。不同的阅读期待,将直接影响或决定不同的读者对同一部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正如鲁迅先生在谈到《红楼梦》的阅读时所说的:“……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闲秘事……”[8]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审美感知、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发展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可塑性。中学语文教学应该大力贯彻审美教育,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美育手段,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灵魂,使学生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逐步提高感知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逐步确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观。

参考文献:

[1]王松泉.阅读教育学[M].辽宁大学出版社,1995:109,VOL 2.

[2]黄厚江.让课堂成为流动的美[J].语文学习,2002,(11).

[3]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72.

[4]盛新凤.构建诗意的语文课堂(之十七).特级教师家园,2005.http://blog.省略/20000/552610.aspx.

[5]司空图.一与李生论诗书.转引自刘安海,孙文宪.文学理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3.

篇5

一、审美教育的目的及主要任务

1.审美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中学教育中,体育、音乐和美术是实现中学审美教育的主要课程,而若要实现这一目的,仅仅靠这些课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上述三门课程教学来共同地加以承担。尤其是对于美术而言,则更应该突出其自身的独到之处,积极地配合学校各个方面的教育,整合学校的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融入审美教育之中,最终使其形成发现美、发掘美的能力。

2.中学审美教育的任务。对于中学审美教育而言,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的新人。也就是说,审美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与提高人们感受美、发现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并最终形成牢固的审美意识,进而让人们对美、对生活更加地热爱。

二、初中美术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

篇6

但必须纠正认为审美教育就是“艺术教育”的错误观点。艺术固然比较集中、比较典型地表现了生活中的美,也比较充分地反映了人们的审美判断和审美理想,但是,审美教育的内容并不限于艺术。“自然美、社会美,特别是社会美,作为审美教育的内容,其作用是不应低估的”。(陆广智,《基础美学》)正确的做法是把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共同纳入美育的范围,把三者结合起来;而艺术教育在三者之中自然承担首要作用。

由此,我们认为,审美教育就是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点的教育。它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的新人。具体地说,审美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端正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情感,美化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

美育在中学阶段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其鉴赏美和分辨美丑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并辅之以初步的创造美的技能训练,完成一定的低层次的美丽创造任务,以引导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追求。

二、中学美术课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我们将《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有关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条文进行剖析,并结合上节所叙中学美育的任务,可将中学美术课的审美教育内容作如下概括。

1.形式美感的培养

作为视觉造型艺术的美术,无不依赖形式而存在。学生接触美术,首先接触美术的审美形式,亦即构成美术作品的各种艺术语言因素,如线条、色彩、质感、肌理等。面对自然界的各种美好事物,也总是首先接触如诸如山势的高大雄伟、溪水的弯曲流转、花卉的艳丽妩媚等。学生通过对这些形式美的感受,构成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整体知觉。但这些审美形式不一定一开始就能成为每个学生的感知对象。在没有经过教师的讲解、引导或指导写生之前,它们往往是一种潜在的因素。所以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就成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

在中学美术课的最初阶段,教师往往首先引导学生去认识线条的魅力。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条是造型的基础,各种不同粗细、浓淡、干湿、疏密、轻重及抑扬顿挫、刚柔并蓄、变化莫测的线条,表现了不同造型、不同质感的千变万化的事物。在这里,线条具有神奇的魅力。美术教师要善于选择有代表性的优秀传统作品指导学生去进行欣赏和分析,然后通过白描练习加深理解。在素描和西画中,线条不仅用来勾画轮廓,而且是表现对象形体结构和质感的造型因素。在课堂中则通过临摩优秀素描作品和写生,来培养学生对这一造型因素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2.审美情趣的培养

梁启超曾说:“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是艺术。”“音乐、美术、文学这三件法宝把情感秘密的钥匙都把握住了。”(《趣味教育与教育的趣味》)国外也有人主张艺术教育就是情感教育,这种论断虽然未必全面,但情感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功能,是无可非议的。如一次家乡风景的写生和校园风光的描绘,可以激发学生对家乡风土人情的眷恋和保护校园环境的责任感。

美术作品常常对人产生情绪感化的作用,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曾经征服过不少人,许多人从中受到了爱美情操的感染。舍科特尼科夫绘的《又是一个两分》使很多学生为自己学习成绩的落后感到羞涩。美术课要善于发掘艺术作品内在的健康的感情因素,转化为学生的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爱美的情操。这种情感教育可以通过参观、作品欣赏、写生和临摩优秀作品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也应该从自然、社会和艺术等范围多方位地展开。

3.审美理想的培养

篇7

二、审美教育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价值

1、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审美教育能够直接影响人的价值观、思考方式及行为方式。美充满于生活的各个方面,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欣赏到生活中的美。中学生处于成长的特殊阶段,生理与心理异常活跃,求知欲望非常强烈,学习能力处于增长期,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对学生后期价值观、文化素养的培养有很重要的意义。以系统化的美术知识培育和审美价值的输入,使学生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

2、促进学生健康价值观念的形成

中学美术的美育课程有助于学生更为透彻地了解真、善、美的价值所在,明确假、恶、丑的真正含义以及对人造成的负面影响。学生能够辨别出两种价值观的不同之处,并运用于生活与学习当中,不断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增强自身的综合素养。

3、将知识转化为实践

随着社会发展及对文明的不断追求,美术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美术本身是刻画生活中的美,生活赋予美术存在的内涵与价值,美术则将生活升华。美术教学不可脱离生活,不仅要抓住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还要将审美行为带入到生活当中,将学生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为,即实践教学,促进学生思考与行为共同进步。

三、中学美术教学中审美教学策略探究

1、以审美欣赏课程引导学生审美

美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美术本身源自于生活中客观事物,但是带有生活中真实的价值观念。美术的发展史表现出人类生活状态、生活理念的变化,学生能够通过对美术知识、美术历史的学习深入了解社会。在美术教学课程中增加审美教学课程,丰富美术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过程中从视觉和思维等角度拓宽对美的价值的认知,从更深层次的角度认识美术的内涵,唤醒学生对生活中美的欣赏与品鉴能力。

2、设置情境,为学生审美能力培养搭建渠道

情境塑造对学生深入理解美术知识和提升艺术素养十分重要。一是借助音乐作品塑造情境,提升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想象能力。很多绘画作品往往来自于客观事物,是对客观事物的美化与升华,二是鉴于各种艺术之间存在很多的共通性,总体上对美的欣赏价值取向一致。所以,美术教师可以将文学作品引入到美术课堂中来。以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构造情境,阐释绘画对象的价值内涵,使学生富有欣赏力。

3、将审美教育融入到绘画操作当中

以素质教育为背景的中学美术教育,将审美能力培养与美术知识教育置于同等地位。美术审美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首先要通过引导学生模仿绘画作品,熟?掌握绘画的技巧,然后鼓励学生自我创新。绘画过程中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美术的价值与内涵,在艰辛中感受乐趣,从客观事物中升华美的价值。

4、通过实践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篇8

审美教育即美育,是用自然界、社会生活和精神产品中美的形式进行潜移默化地教育,实现美化人的体态、语言、行为,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道德修养的过程。说过,“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审美教育能够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人们的审美理念、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培育人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生活理想。因而,审美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中学课程教学中,美术课程是开展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理应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引导学生挖掘视觉造型的形式美,把充满美感的视觉信息融入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体会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高尚人格。

二、中学美术教学在审美教育中的作用

第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教育是通过具体审美形象的感染作用来改变人们的知、情、意的教育形式。审美教育有助于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基本形式,而美术教学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因而,应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时,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期,有着较强的求知欲和可塑性,通过美术教学对学生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美学知识和技能训练,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审美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1]

第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生活中从来不缺美的事物,但是人们总缺乏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只有通过系统的审美训练,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辨别是非、对错、美丑的能力。特别是在低俗文化泛滥的社会环境中,中学生很容易受各种不良文化的侵蚀。在美术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辨别能力,陶冶学会生的道德情操,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使学生能够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文化的侵袭。

三、中学美术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的方法

在素质教育成为社会共识的今天,多数教育者已认识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学校仍以升学率为中心,忽视审美教育。因而,应以美术课程为载体,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第一,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美。审美教育是以对审美对象的感受、欣赏和评价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形式,在中学美术审美教育时,应将精力放到“怎样激发学生的审美思想上来”,诱导学生感受美的事物。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美的事物,如清澈、秀美的河水;高大、雄伟的山川;大气磅礴的宫殿;繁华、热闹的都市等,教师应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各种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2]

第二,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还应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通过美术作品欣赏,不但可以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培养学生的高雅情趣,还有助于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

美术是一种视觉造型艺术形式,学生接触美术时首先感受到线条、色彩、造型、质感等,如山势的雄伟、花卉的艳丽、溪水的清澈、小鸟的灵巧等,当学生整体感知景物的形式美之后,才会产生更深刻的审美感知。因而,在美术教学中,可以通过美术作品陈列展、名作欣赏等方式,引导学生欣赏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美术作品欣赏能力。[3]例如,在学习《绚丽的阳光》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欣赏莫奈的《日出・印象》、《睡莲》以及英国画家康斯泰勃尔的《干草车》,让学生对比不同画家的绘画风格差异。再如,还可以让学生欣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感受北宋时期的经济繁荣、商业发达;欣赏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感受人民当家做主的喜悦心情。

第三,将美育与技法训练结合起来。美术教育不仅仅是美术知识学习和绘画技能训练,还包括审美思想、审美情感培养等。在美术教学中,笔墨、线条、色彩、造型等绘画技法训练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判断力和记忆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因而,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将素描、速写、水粉等美术技法训练和审美教育结合起来,如在学习中国画笔墨语言时,应引导学生了解线条的粗细、干湿、浓淡、刚柔、轻重等,让学生感受线条的形式美。在学习色彩时,可以让学生观察风格不同的电影海报、色彩绚丽的霓虹灯、时尚的广告牌等,引导学生体会不同形式的色彩美,感受色彩带来的视觉冲击力。例如,学习《多彩的风景》时,可以将身边的美丽风景制作成多媒体图片,让学生分析自然界的色彩变化,引导学生体会自然色彩创造的视觉印象,提高学生对自然色彩美的感悟能力。

第四,提高学生创造美的审美想象力。审美教育不只是为了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子恺先生说过,“想象是绘画上最重要的一事……也可以用想象使之有形”。例如,对家乡风光的写生时,可以让学生想象家乡美的景物,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在学习八年级美术中《触摸美丽》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欣赏教材中列举的各种形式美,让学生列举自己所见到的各种美的事物,并让学生说明理由。[4]

在大力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开展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已成为美术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为此,应将审美教育渗透到美术教学之中,以推进中学美术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祖文婷.对中学美术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2011(04)

[2]舒启学.浅议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考试周刊,2013(05)

篇9

审美教育即美育,是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发展鉴赏美和创作美的能力,培养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程颐曾说过: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在中学语文教育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艺术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学生的精神品质,从而达到"塑造人"的目的。

1.濡染学生情感,培养学生的人格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濡染。语文教育中,教科书是语文知识的载体,通过语文老师这一媒介,使学生获取语文知识。而在素质教育中,语文教育不仅仅包括语文知识的教育,也包含了对学生情感的教育,即美育。要达到美育的教育目的,语文教师就要做到濡染学生情感,培养学生的人格,用自身健全独特的人格魅力引导和教育学生美好的人格品质。先生说"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就是指语文教育除了要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语文知识以外,还应该培养学生人格。高尚的人格是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

文学作品是作者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载体,因此,对学生进行情感濡染的渠道也必须是通过教科书的文学作品。而不同的文学作品有不同的思想表达,比如在学习毕淑敏《我很重要》时,引导学生树立"我很重要"的自信心;在学习《岳阳楼记》时,引导学生养成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怀;在学习《孟子》时引导学生领悟"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操守;在学习《饮酒》时引导学生领悟陶渊明隐居世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尚情操。优秀的文学作品会对学生的人格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人格精神不能靠强行说教传给学生,这样做会适得其反,人格精神的传输重在熏陶、感染。这就需要语文老师在进行实际教学时候充分发挥审美教育的理念,濡染学生情感,培养学生的人格。

2.构建想象空间,愉悦学生身心发展

朱光潜先生曾说"美感起于形象知觉",也就是说美育源于想象。一方面,语文教育的表达通常是以文字的途径进行表达,构造一种独特的情境,不同的文学作品表达不一样的思想,有着不同的情境;另一方面,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文学作品形式多样,包括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这就需要学生充分在头脑中想象空间,以此愉悦学生的身心发展。

比如,在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时,教师要引领学生进入这样一种情境:月色之下漫步美丽的荷塘,却产生孤独、苦闷、彷徨的感触,希望能够寻求精神解脱的情境。教育环境能够使人感到充分的愉悦和自由,深入情境,能够让学生领悟更多的感触。在深入情境的时候,我们也要在文字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美是自由的象征,本身就是一种愉悦的感受。这里说的美即是语文的文字之美,也是指语文的精神之美。但是精神之美又是寄托在文字上面才得以表现出来的。所有,需要我们充分发挥想象空间,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3.适当运用幽默,营造宽松课堂气氛

老子说"大辨无言、大音稀声、大象无形",优秀的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育的时候会有独特的心灵方法和适当的幽默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幽默感是一种恢弘的人气,是对人生、生活的达观的态度,是坚定的自信心。在语文课堂上,语文老师适当运用幽默可以增添师生的生活乐趣,消除师生教学时遇到的困境。

在很多学生的眼中,语文课堂是沉闷乏味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不理解,更多是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缺乏幽默性,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总是昏昏欲睡、无精打采。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学生不喜欢语文课的原因。特别是在文言文课堂上,原本对文言文的学习就带有一定的难度,沉闷的课堂会使学生丧失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教师要运用语文教学幽默语言,即一种含蓄精炼、诙谐有趣、富有哲理的语言,有利于营造宽松的课堂环境。在语文教育中,教师在一开始上课时候就能通过语文教学幽默语言调动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对接下来的知识吸收范围。

4.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养高尚情操

篇10

一、欣赏是审美教育的核心

我们知道,中学的美术教育不是让学生人人都成为大画家,而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并掌握必要的审美知识来提高他们对艺术的鉴赏力。如今的新课标下的教材也增加了欣赏部分内容,从古今中外、抽象、具象美术作品及雕塑、建筑艺术作品都选了不少进来,但因许多学生缺乏正确的审美观,他们不明白怎样才算美,这就需要教师帮助他们正确地欣赏美、认识美、感受美。要使学生准确地理解美,就必须对教材中的作品进行赏析,使学生了解美的本质和美的现象的关系,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获得对美的本质的认识。加之,新课程改革后,中学美术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美学生心灵美。从而,美术教育要在重技能的同时更重审美发展,在向学生加强技能训练时,更要注重美术的思想、情感,使知识传授与审美教育二者紧密结合,旧观念的教学活动衡量美术课的教学效果没有重视审美教育,而是看重学生作业技能技巧如何,新课程改革后,认为中学美术教学是一种高文化层次的情感丰富的审美导向活动。

二、合理的课堂设计是审美教育的保障

课堂是美术教学的主渠道,对美术课堂教学的设计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良好的教学环境、合理把握课堂结构和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和方法都是审美教育的保障。只有重视课堂教学设计,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利用各种有价值的美术作品,无论是形象的表现自然美景,还是典型描绘社会生活,鲜明地刻画人物性格,都可以使学生从它的形象和色调上感受到美,体验到愉快或其他健康的情感,从它体现的意境和表现的思想情绪上加深对生活的认识,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三、欣赏技巧是审美教育的基础

美术课堂是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审美活动,通过教师的介绍,使学生了解画家作品的内容,时代背景,主题思想深度,以及艺术形式美之所在,使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从感性阶段进入理性阶段,从而对欣赏技巧的指导就是必不可少的了。比如专题欣赏,他便于学生掌握较为系统的、完整的美术知识和教材中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的介绍及中外美术简史的介绍,也可以通过讲座专题介绍某个画家及其作品欣赏或革命历史画,木刻作品,敦煌石窟艺术,永乐宫壁画艺术欣赏等。随堂欣赏,随堂欣赏是结合课堂教学中有关的优秀艺术作品进行的欣赏,如水彩课上对水彩范画的介绍等,对学生具有启发、引导性。参观欣赏等,参观欣赏可组织学生看美展、参观博物馆、访问画家并看其技法表演、或商业产品造型等活动,进行美术欣赏。还应从中西方美术作品比较上指导,中国画和西洋画作一简单比较,美术作品线条的有力、流畅、概括力强、表现力丰富,这是中西画所一致的,但是中国画善长线描,意在内美,西方传统油画善用块面,意在形准,这是两者的区别;美术作品都用色彩来反映明暗对比,但中国画颜料以植物性为主,亮度差,西洋画颜料以矿物质为主,亮度强;美术作品都是现实社会的真实反映,但中国画编重于写意,西洋画偏重于写实,这就形成了两大类不同的技巧形式美。随着历史的发展和艺术家对社会、自然认识的演变和深人、绘画技巧的不断多样化,中西方都形成了逐步渐进的各种绘画流派。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美术赏析过程中,既要讲清美术作品创作的一般技法,又要介绍不同流派的不同特点,帮助学生正确欣赏美术作品。

四、现实生活中体验美是审美教育的发展

知识来源于生活,我们要让学生多走出教室去感悟、理解、练习。如《明暗表现与绘画形象的立体感、空间感》是在室内外去写生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还促使他们学会发现美、表达美、创造美,提高审美修养和能力。又如初二美术教材中《取景构图》一课,教师课前应先让学生在校园里或城市街道、公园、农田走走看看,让他们自己选择所画内容,在课上提问“你为什么选择画这个内容”。我们都知道: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只是我们缺乏观察力。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具有美感。例如校园、建筑物、公园等无不充满美的因素。一片小草,几簇小花,长得那样茂盛,勃勃生机体现的自然美;一个小亭子、一条小石子路,作为桥梁又让学生感受到主建筑物和周围环境的关系,是和谐交融之美,也是对比烘托之美。当春天到来的时候把学生带出教室,在校园里寻找春天并且进行绘画。这样通过走进自然、体验生活,感受大自然赋予的美来丰富学生的形象、情感储备,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丰富思想,发现生活中的美。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审美修养。

五、审美创造能力是审美教育的归宿

美术教育不是培养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为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审美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以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从事改造生活的实践。丰子恺曾说:“想像是绘画上极其重要的一事,有形的东西,可用想像使它变形为无形的东西,也可以用想像使它有形。”生活中的一幅罗中立的《父亲》,有限的画面中几乎只画着一张脸,我们的思绪却由这一张脸生发开去:看到了父辈们在烈日寒风中的劳作,看到了他们一代又一代经受的风风雨雨,那刀割一样的条条皱纹里凝结着生活的沉重,那静静的眼光里却饱含着慈爱……这里的联想,使我们为有限的画面丰富了无穷的内容;这里的想象,让静默的画中只活了过来,仿佛闻到了他的呼吸、看见了他的步履、听到了他的叙述和喟叹。在欣赏过程中,我们经历的正是以联想、想象为核心而且饱涵直觉的创造性思维过程,而这“经历”就是“锻炼”。正因如此,欣赏教学便开发着、培养着作为创造能力核心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篇11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情感的体验,我们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训练学习听音乐的能力。音乐欣赏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最直接的过程,音乐的审美要从学会欣赏、评价一首作品开始,了解歌(乐)曲所体现的审美特征。在整个初中音乐教材中的欣赏里,既有古今中外名家名作,又有中西方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作。种类之齐全,内容之丰富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极好教材。利用教材的这种刻意安排,充分发挥欣赏课的作用,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使音乐欣赏取得良好效果,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环节:

(1)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手段和方式。首先要避免生硬的强调作品的历史意义和作者的情感态度。而要在生动地提供学生能够接受而又必须了解的音乐知识和有关的背景知识的情况下,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艺术语言和音乐要素的运用,进而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所有的音乐概念都应尽量用音响来体现。在安排多首作品一同欣赏时,可简单地进行一些比较和联系,区分不同作品的不同处理法及它们的审美特质。将学生触过和了解到的音乐知识及技能使用到对作品分析中来,以训练和培养学生对作品的艺术分析能力和对美的感受能力。

(2)充分准备教学资料。如果资料准备不足,光靠教师在前头说教、灌输,学生所能了解掌握的知识将是零散的、单纯的和不怎么完整的,课堂的效果也不活跃,学生的兴奋和兴趣也不太容易激发起来,其对教材的吸收率将是很低的。因此,为使音乐欣赏课更有效果,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同一首歌(乐)曲的不同音响资料),挂图、幻灯片,录像片、图片等等,可增加信息量,增强欣赏课的艺术感染力。

(3)采取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可以讲故事的方式、讨论的方式、观看同学上台演唱(奏)等方式进行,增强课堂的气氛和活力。例如:欣赏音乐作品时,老师有意安排一些情境可调动学生动脑思考和联想,使学生整体参与意识增强。参与和配合将会提高欣赏效果。

(4)注意电教媒体的应用。实践证明,发挥现代教育媒体在作品欣赏中的应用,可拓宽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益。例如:VCD中的歌曲欣赏和录像带音乐欣赏中的背景画面,给音乐的意境提出了良好的效果,使学生更容易了解音乐,在图片幻灯放映的特定氛围中,老师动听的引导讲述、清晰明静的画面、将会引起学生情绪的强烈反应,激发起学习兴趣近而参与产生共鸣。兴之所至,趣味盅然。

二、挖掘美育素材

在音乐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对蕴含在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加以概括和提炼,并加以刻意地强调・增加审美教育的效果。如:对音乐的速度,让学生参与律动去感受苦乐,对于节奏,可让学生玩弄打击乐,去进行感受和领悟。既可扩大学生的审美领域,又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增加对美的认识和分辨,加深对美的理解。

三、重视美感的训练

音乐课属于美育范畴。我们既要使学生具有美的意识、美的观念,又必须具备表现美的方法和技术,也就是说既要注重对美的感受力、判断力、想象力和理解力的训练,又要注重表现美的知识和能力的训练。我们应明确学校艺术教育是非艺术专业的人才教育。可适当降低对学生技能的要求.以便面对全体学生,让大家都能够接受,都能感受到音乐的美。一个学生想要有音乐修养饣脑子里必须装有大量的音乐旋律。这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故,从一定意义上说,音乐课的每一环节,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教师都必须贯穿对美感的训练。具体地说,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音乐想象、音乐认知能力。让学生充分理解感受课业练习中多种美的类别和特征,引导他们将各自对美的感受和理解、贯穿到练习之中进行应用,获得艺术表现的愉悦和。

四、营造审美氛围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增强美育的效益,还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努力营造艺术氛围。如:请一些在器乐、声乐、表演上有特长的学生上讲台来演唱、演奏、表演节目。进而使每个同学都能上台来表演√目,培菜同学们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也可让学生各自带一些自己家里的CD、LD、VCD等自认为好听的音响资料,在上课前几分钟甚至后几分钟,播放给大家听。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对其他音乐的评价能力。同时,在音乐教室开辟音乐教学园地、张贴著名音乐家的挂像,等等。久而久之,形成一个积极的良性循环,对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篇12

一、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现状

1.学生学习诗歌存在的问题

首先,语文中的多数文体以朗读方式为主,而诗歌则是以涵泳方式为主,文体形式是掌握中心思想的重要途径。对学生来讲,对情感流程的掌握,诗词要求明显高于其他形式。中学生从小喜欢动漫及电脑游戏,而诗词学习对学生的想象力要求比较高。从心理特征来讲,学生极易放弃难的,掌握简单的,所以,很多学生对诗词没有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相比于诗人,初中生的知识结构有限,学习能力不高,人生经历与感悟也有很大的差距。很多初中生因功课多,接触外界或乡村生活的机会比较少,阅历不够丰富。同时,时代进步快,学生对诗人所处社会背景与生活经历理解难度大,使得学生无法从内心与诗人产生共鸣。

2.诗歌讲授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师的诗歌修养不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思想依然停留在理论层面。在诗歌教学中,比较重视品评诗歌的思想内容,对诗歌艺术技巧的分析容易忽略。部分教师自身不喜欢诗歌阅读,日常教学中,阅读与写诗歌比较少,悟性不高,课堂教学中,无法很好地将学生带入诗歌所体现的意境中。其次,初中语文相较其他学科功利性较弱,很多教师都会针对考试要求进行教学,只讲授与考试相关的内容。传统中高考阅读题目都是以议论或记叙等文体为主,诗歌鉴赏类题目非常少。

二、引导学生发掘诗歌教学的审美途径

1.发掘诗歌的意境美

如辛弃疾创作的“明月别枝惊鹊”,描写达到了巧夺天工、出神入化的状态,原本毫不相干的事物,作者却为其注入了新的情趣。在明月与枝头难舍难分的时候,不小心把喜鹊惊动了。这种自然现象本身是极为平常的,但在作者笔下,自然情趣却是不言而喻的。马致远创作的《天净沙•秋思》,与之可谓是异曲同工。整首小令28个字,将凄凉动人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将各种意象融为一体,为学生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使学生被诗歌所呈现的情感所打动。

2.领会诗歌丰富的情感表达

例如,杜甫的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人虽然描写的是景物,实际上表达了忧国伤时悲己的情怀。在诗词赏析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爱国是每个人都要肩负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在每学期语文课本中,都会有思乡诗,一首思乡诗,能够勾起学生爱家思物的无限情感。“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绿水之上,一群大雁正好晴空飞过,诗人便想起雁足传书的故事,于是乎有了让大雁代替问候家里人的事情。这两句诗词与首联遥相呼应,整首诗的思乡愁绪得到了充分展现。进入中学阶段后,课堂教学不但要增加学生的知识量,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家庭观,因而爱情诗歌学习也很重要。两情相悦人之天性,象征着人类的幸福生活。例如《关雎》,这首诗歌歌颂的是克制感情、小心甚微、追求和谐婚姻的一种爱情观。什么是亲情,这是一种血浓于水的感情。孟郊创作的《游子吟》,描写了朴素自然的情感,令人非常感动。这首诗虽然没有华丽的言语,没有过多的泪水,但却扣人心弦,令人潸然泪下,唤醒人们深挚的怀念。这首诗的教育感染力是非常大的,给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对于初中学生来讲,这首诗歌的教育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如果能够把握机会,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明白要感恩家人、回报社会,其自身具有的教育作用就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综上所述,诗歌对学生有很好的审美教育作用,在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利用这一方式,净化学生的心灵,为学生构建理想的精神家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篇13

1.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课程

音乐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教学,不以学生的成绩为最终考查标准,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寻找适合中学音乐教育的模式和方法。中学音乐课堂不应该只有单一的教与学,而应辅以各种创意的想法和手段,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为目标,对现有课程进行优化。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欣赏、理解能力为前提,并针对学生的理解程度来不断优化教学课程,因材施教。学生在课堂中通过了解音乐艺术的发展,感受音乐美的魅力,不断对自身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进行升华。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发现音乐之美

兴趣是学好一门课程必备的成功之匙,是人对于某一事物喜爱且心理上有主动接近的情绪,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学习和认知一项事物往往具有更高的效率。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中学生来说,兴趣的培养更为重要。音乐教学中,应该首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不断地认识到音乐的魅力,形成自身学习音乐知识、感受音乐美感的内在动力。在音乐教学中,如果学生具备足够的兴趣,在音乐的学习和审美教育中将会表现得更为出色。

3.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音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动力,并以自身独特的思维来欣赏音乐、感受音乐中的情感寄托,进而形成欣赏美、发现美的能力。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认知音乐作品、感悟作品中艺术魅力的重要前提。因此,中学音乐课堂不仅要向学生灌输音乐常识,也应该智慧地引导学生对优秀音乐作品进行赏析,从而在内心深处形成对音乐的感悟,提高音乐的鉴赏能力,最终形成自身的音乐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