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经济管理的方法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经济管理的方法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经济管理的方法

篇1

1.通过管理可以使潜在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系统各不相干的生产力要素,不会自发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只有通过管理,使之有机结合在一起,才会变为现实的生产力系统

2.管理是当代人类社会加速进步的杠杆。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一方面来自具有一定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另一方面来自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经济管理水平愈高,即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结合得愈科学,生产力诸要素愈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愈能形成一个综合的力量,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就愈强,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扩大经济效益

3.管理可以使科学技术这个最先进的生产力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二者相得益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但无论是本国发明的科学技术还是引进的科学技术,都不会自动形成生产力。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才能使科学技术真正转化为生产力不仅如此,管理为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准备了条件,因为技术越是进步,越需要高水平的管理

4.管理制约着生产力总体能力的发挥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技术和管理这五个生产力要素,并非是简单地相加,它们是以劳动者为主体,通过管理把诸要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生产力动态系统来运行的。因此,管理水平的高低,就会产生出不同的生产力总体能力

二、经济管理信息化

1.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内容经济管理信息化,是新时代的发展趋势,也是经济发展对经济管理的要求。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1基本财务流程的规范化和信息化这样可以保证信息在部门内部得到及时的共享和传递通过对财务流程和业务处理流程管理以及记录管理的整合,来实现财务、业务的一体化管理。财务一体化是经济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内容,这样不仅能使公司各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得到良好的沟通,还能使各个程序得到有效的协调管控,同时也能保证决策过程的透明化和科学性

1.2财务数据的信息化。财务数据管理也是经济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反映财务收支状况和管理成果的第一手资料,也是进行战略决策的基本依据在财务数据信息化的基础上,构建统一的数据平台,便于提高管理和决策效率

1.3人员管理的规范化规范管理不能只是一套形式上的规则条令,员工如果不能真正理解管理规范之下的真正含义,那么不论怎样的管理制度,也只会流于形式不断强化和优化日常财务基础管理,可以帮助管理者学会从本质上做到人员行为的规范化,而不是只从形式上掌握科学规范化的行为准则,使得管理工作事半功倍且有足够的深度和更容易取得实质的效果。它也能够为内部人员对高层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法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准备了一个良好的素质基础

2.经济管理信息化的作用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是提高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只有通过将基于计算机软硬件的财务信息系统和基于网络财务软件的财务网络系统整合起来的计算机管理体系,才能真正体现经济管理信息化对整体管理水平提升的促进作用。财务信息化体系的建设就是为了适应外部监管的迫切需要,更是建立和健全现代管理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除此之外,经济管理信息化也减小了可能带来潜在成本的投资风险,为信息化决策提供了信息库和全面而灵活的规划框架。同一个信息管理,提高了经济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数字化的信息统筹具有灵活便捷的特点,为经济部门的资源共享提供了保证

3.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应用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辐射多个方面,只有将侮一个环节都做好,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才能真正做好另外,在不同的经济管理模式下有不同的需求,财务、进销、库存、生产等不同的业务流程也都有不同的重点想要评价整体和各部门的业绩,需要具备完整真实的数据基础、统一快捷的网络系统和深入分析数据的智能报表系统软件的支持,这些数据的完整性与及时性都需要财务管理信息化作为坚实的保障

篇2

1在电力工程当中事项经济全过程的管理所具备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的经济水平处于不断上升的过程当中,各个企业所要面对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了,随着这种局势越来越明显,电力企业的生存也要面对非常巨大的挑战,当前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非常迅猛,想要在这样的环境下提升竞争优势,赢得市场地位,就需要加强对企业进行管理的力度。强化企业管理,不但需要对企业的内部进行适当的控制以及管理,同时还需要对其所涉及的电力工程展开适当的管理,而对电力工程进行管理就需要从工程造价以及施工成本等经济因素上入手来展开全过程的管理,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企业拥有一定的市场地位,得到更好的生存以及发展。针对电力企业所涉及的电力工程展开经济全过程的管理,能够很好地保证其建设成本在合理的预算成本范围之内,保证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电力企业所建设的电力工程当中存在各种类型的因素,对于电力工程的管理产生了非常鲜明的影响,特别是电力工程经济因素的管理,由于电力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会和其工程设计方案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偏差,而且电力工程的施工时长也可能会有一定的延长,这都是可能导致电力工程出现成本提升的影响因素。

2电力工程运作中如何实行全过程经济管理

从整体上来看,电力工程想要实行全过程的经济管理有比较高度的复杂性,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也需要保证全过程且全方位的控制管理工作,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缩短工期,具体措施如下。2.1设计阶段。工程设计在建设工程以及控制工程造价过程当中是非常关键的步骤,它所需要耗费的成本仅占工程1%左右,但是它可能产生的造价影响能够达到75%甚至更多。初步进行工程设计时需要结合电力工程实际情况,包括建设的规模、标准、结构、功能等多方面因素来明确投资最大限额,施工图纸彻底完成之后,需要进行工程准确造价。工程设计的过程当中,需要结合施工的技术条件、施工地区地质情况、经济发展的水平等,针对不同的设计方案展开对比,选择其中合理性最高、性价比理想、安全稳定的方案。一个比较好的方案能够起到很好的降低工期的作用,降低成本消耗。2.2施工阶段。预算管理:实行适当的预算管理,能够很好地促进企业管理发展,同时也是企业进行管理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因此,在电力工程当中适当的实行预算管理制度,并保证其全面性以及高度,可以对电力工程管理起到非常好的作用。除此之外,还需要适当地结合电力企业基本特征,对电力工程的预算展开合理且有效的管理和编制,提升其有效性以及适应性,保证能够严格地管理预算制度。完善变更审查:对电力工程在施工阶段出现的变更进行控制也是控制造价的一个难点,其主要类型包括设计上的变更、施工环境的变更、工程增加、日期调整等,设计变更对工程造价形成的影响最大。总的来说,完善设计变更的管理工作,能够对整个经济管理起到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一些比较大规模的电力工程当中,出现一些设计上的变更在所难免,但是,需要展开设计上的变更的时候,需要尽可能早地进行,这是因为设计上的变更开始得越早,最终对电力企业形成的经济上的损失也就越小。强化签证现场审查:想要切实地强化现场签证审查工作,作为签证监理工作人员必须要熟悉必要的一些工程经济管理以及工程预结算上的知识,必须严格控制不合格的签证项目;认真对施工单位所填写的签证进行审核,保证无误之后确认并盖章。作为监理人员,还需要重点对施工单位可能出现的偷工减料、弄虚作假等非法行为进行严格的审查。完善合同管理:在整个电力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施工的过程往往需要花费更多的成本,所以,在施工阶段所进行的经济管理能够对整个工程的经济管理工作起到很大的影响,投标和招标的阶段,作为投标单位需要严格地结合相关的规范来投标报价,同时投标单位进行投标的过程当中也要积极地结合工程量清单来进行计价,保证能够切实地提升承包单位所拥有的技术设备以及管理工作的水平,进而降低工程的实际造价。2.3结算阶段。审查工程量:针对借助工程量清单来进行计价的工程,展开工程结算的时候需要对工程量展开重点的审查,最终结算工程量需要以已签订的合同文件当中工程量的清单作为主要依据,负责审查的工作人员需要熟悉工程量的计算以及审查图纸的相关知识,需要充分地了解完整的电力工程设计方案以及具体的施工流程。审查定额:单价通常指的是定额子目的消耗所形成的费用,通常情况下,可以将定额单价直接套用进项目核算的过程当中,套用定额单价的时候需要切实地保证定额单价所具备的准确性,避免高套和错套的情况发生;针对有的项目则需要适当地展开定额换算操作,保证不会出现太高的取费基数情况,另外,取费类型也要保持与招标文件以及合同当中的相关要求一致。

电网事业不断地发展进步,整个社会用电量都在增加,对于电能以及服务质量都有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尽快适应新的发展形式,我国目前电力工程项目变得越来越多了,而且投资也很多,规模较大、周期较长,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一旦有任何细微的失误都可能会带来非常严重的损失。财务管理在企业当中处于非常核心的部分,因此非常关键。在整个施工过程当中财务管理都有所贯穿,每一个部门当中有有体现,与企业整体经济利益以及社会效益息息相关,因此需要妥善处理。尽管目前尚且还存在一定弊端,但是如果及时采用有效的措施并不是无法解决。作为电力企业需要在管理的过程中实行全过程管理模式,调节成本消耗,提升经济收益,保证企业的竞争优势。

作者:史玉华 单位: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齐齐哈尔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彭春晓.试论如何实施电力工程经济全过程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5(3).

[2]杨小植.如何实施电力工程经济全过程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4(1).

[3]刘桂莲.宁夏电力公司工程全过程财务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4.

篇3

3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应用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辐射多个方面,只有做到面面俱到抓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才能做好。在不同的经济管理模式下存在着不同的需求,财务、进销、生产等不同的业务流程也都有不同的重点。想要评价整体和各部门的业绩,做到统筹兼顾,需要具备真实完整的数据基础和快捷统一的网络系统软件的支持,而这些数据的完整性与及时性都需要经济管理信息化作为顺利实施的基础。

二、建立激励机制

篇4

工程经济是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关键内容,体现在建筑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在工程经济的影响下,建筑工程管理使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工程经济主要是合理地调控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加强对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确保工程经济的合理性,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为建筑工程建设的高效性提供保障,提升建筑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经济管理在建筑工程建设中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如工程项目管理、验收管理、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等,有利于实现建筑工程相关部门之间的有效联系,提升建筑工程建设中各项资源的利用率,为建筑工程生产活动的合理性提供支持,加强各个施工环节之间的协调性,进而提升建筑工程管理的整体效率。此外,建筑工程经济与建筑工程发展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资金链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建设的有效实施。

2工程经济管理影响因素

2.1材料配备

建筑经济管理水平在大程度体现在材料配置水平方面。建筑工程材料是否符合工程技术要求,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是否达到工程技术要求,能否以更低的价格采购符合工程技术需要的材料,材料的配置周期、供给能力与质量检验水平均可能影响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整体质量。有时候,一些建筑工程企业把重点放在压低工程材料的价格上,没能找寻优质的材料供应商,缺乏对材料供应链的有效监控,导致材料供应环节问题频出,不仅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而且严重地降低了工程的质量,甚至加大了整体施工风险。当前应当从保证建筑工程材料的安全性、可用性、有效性,进一步形成科学化的材料供给机制,加大材料供给的分析工作,解决因为材料供给审验不足,缺乏科学优质材料审验程序,材料安全性控制不足造成的问题。重点完善材料管理的流程机制,着力优化材料管理的编制,确保材料采购的整体质量,形成合理的采购控制机制,这样才能提高材料控制整体效率,降低材料控制方面的风险。

2.2资金筹集能力大小

自身的资金相对来说是比较匮乏的,可能无法支撑企业对所接项目更好的实施。一个项目想要好好地进行下去,企业就必须要有效的向里面投入资金。这样,企业才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高质量高效的去完成那些项目,才不会拖延工期。但如果建筑企业筹集资金的能力不足的话,会导致建造环节无法正常的去运作,从而拖延项目工程无法按时完成,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自身的盈利效益。让一些企业没有办法向前迈进,停止不前。反过来说,假如建筑企业的筹集资金能力很强的话,企业不仅可以让项目高质量且按时的完成,还会为他自身带来很大的利润空间。因此,企业的资金筹集能力在建筑业也是被需要的。

2.3施工企业预算管理体系不健全

工程企业的经济管理是保证建设工程经济的重要保证,全管理意识淡薄,侥幸心理严重,预算管理体系不健全,各项工程施工管理不能按照预算完成,不能及时发现和整改施工现场材料预算隐患问题。因此,需要工程施工预算工作人员这严格控制相关问题。

3应对工程经济管理问题的措施

3.1实施必要的监督管理

建筑工程经济管理质量与工程监管水平有直接的关系

应当形成以独立第三方监督为核心的工程监督管理机制。首先,应当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机制的改革,完善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工作程序,形成科学化的工程经济审批机制,明确审批监督人员的职能和地位,切实提高审批的质量。其次,还要对不同的监管部门进行科学的调整,重点发现企业监管中的不合理情况,对监督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予以有效的调整,对于实时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督办调整。第三,还要明确监理人员的责任义务,形成监理部门的奖惩机制,在全面提高监理质量的基础上控制工程成本,有效地降低工程运行中的风险,达到全面控制建筑工程质量与效率的目标。

3.2建立建筑工程经济制度

在建筑行业里,建立建筑工程经济制度是很有必要的。无论在任何行业,都必须要树立起属于自己的管理制度。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带领自己的员工走向成功的大门,才能让自己的员工具有较高的素质,更能让自己的企业未来有一个很好的发展。那现在我们回到正题,在建筑行业里,制度也是同等重要的。不过我们所建立的是经济方面的制度。因为在建筑行业,资金是无比重要不可或缺的。没有資金作为基础,企业可以说是寸步难行。因此,我们要对资金进行管理,把钱用到该用的地方。何为经济制度呢?就是对建筑业所有的花费进行计算统计的。比如说产品自身的成本、所获得的利润、还有售价。只有这样,建筑工程未来才能有一个好的发展。

3.3加强工程经济分析

一个建筑工程安全稳定的建成有利于社会稳定发展,我们可以从各个方面入手找到每个方面的要点进行控制以及管理,这样能够有效的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一个建筑工程是否能够开始,其投资阶段是非常重要且具有一定决定性的。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建筑工程的经济相以及技术可行性问题,来把控工程项目的资金投入量以及探究整个建筑工程能够为社会与经济带来饿多大的效益。

3.4优化组织结构,加强工程质量

全方位管理能够促进工程经济对工程管理的影响,所谓全方面管理即不断改善组织结构、合理管理组织机构程序,制定一项合理的奖罚制度能够提高工程经济管理者的责任感、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等等。特别是在管理一些小型的工程项目的过程中,对于工程质量工程进度以及施工成本都要进行更为严格的控制以及管理,从而使整个工程能够顺利的展开并且完成。

3.5加强造价管理

篇5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变化,企业间竞争也演变得更加激烈。要想在竞争中立足,企业就必须探讨新的方法和思路,必须更新管理理念,在企业经济管理上不断创新,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与时俱进,用科学的发展观作为引导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推动企业不断前进发展。

1 石化企业在经济管理上所存在的问题

第一,在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缺乏一定的灵活性,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许多资源不能合理利用:(1)管理模式单一。企业的发展靠领导者自身能力和管理水平,这就使一些企业的管理者在管理上出现了专权现象,而对经济管理缺乏了解和研究,责权不清。(2)财务控制理想化。领导在业务和财务管理上,只是停留在宏观监控上,导致财务管理的理想化,会计信息缺乏可信度,客户对业务流程的不理解,严重影响客户满意度。

第二,融资较为困难,且周转资金不足。尽管目前我国很多石化企业都构建了比较独立且渠道多元的相关融资体系,但融资难和担保难仍旧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问题,其主要表现为:负债过多和融资的成本过高,存在的风险较大;受传统观念以及行政干预影响较大;缺乏相应的金融机构以及贷款担保机构。在财务控制上,其薄弱之处的表现主要如下:现金管理不够严格,资金闲置或者不足现象较为严重;应收账款的周转较为缓慢,导致资金的回收比较困难,缺乏相应的赊销制度和有效的催收措施;存货控制比较薄弱,导致资金出现呆滞现象,重视成本忽略可产品,造成资金的流失较为严重。

第三,缺乏对人才培养,导致人才流失严重。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和留用又与社会需求造成矛盾,在石化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内部存在诸多问题,导致石化企业经济管理上滞后。(1)人才培训机制相对比较单一。注重业务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培训,缺乏对员工心理和思想上的培训,缺乏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更新;(2)缺乏相应的奖惩机制。石化企业的员工工作强度大,收入低,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和物价攀升形式,严重影响了员工积极性和其发展水平;(3)企业领导者缺乏与员工沟通,让员工看不到希望。企业最大的原动力就是对人的培养,但在人才引进和管理上没有一个合适的模式和方法。出现了严重的断层现象,对新进人员没有制定完善的职业成长道路或规划,导致与员工的沟通和培养不到位。

2 石化企业经济管理的特点

第一,利用经济管理活动,企业可对其在采购、生产以及销售等各种经济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实施计算与总结归纳,通过财务报告、数据以及表格等各种形式将其表现出来,以此为企业高层决策提供相应的参考资料,便于决策者及时了解企业当前的现状以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等。

第二,对于企业来讲,经济管理要与其他企业有所区别,科学有效,合理规划企业各项经济事物。并对企业总体生产力发挥制约作用,所以说企业经济管理水平高低和其生产力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

3 经济管理的创新内容

3.1 生产技术的创新

先进的生产技术是促进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能力。是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核心组成部分,生产技术的创新是通过新的生产方法、新的生产理念,运用新的工艺、说法和经营模式,开创新型产品,在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同时,推动企业生产向前发展,在社会各个行业发展过程中,离不开石化企业,创新生产技术,更新生产理念。提高生产服务水平,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较好的经济效益,提升和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

3.2 管理制度的创新

一个企业能健康有序发展,主要依据管理制度的创新,创新管理制度是对企业原有的机构进行改良,在传统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引入新的管理模式,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企业员工工作效率,增加利润,同时,为确保企业稳定合理发展,尽量克服理论和实践上存在的缺陷,满足企业发展要求,深入探讨和研究企业在深入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确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整体生产力的问题所在。

3.3 企业组织的创新

为适应市场竞争的变化,企业根据自身发展实际,结合生产规模的变化,重新构建的一种新型组织模式,这种模式就是企业组织创新,在企业不断变化的发展过程中,运用企业组织创新形式,可以做到:(1)生产技术较大提高;(2)组织机构不断创新;(3)企业现有资源效能不断增加;(4)员工素质有所提升;(5)工作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

4 企业经济管理创新途径与方式

4.1 健全内控制度,加大监督的力度

在企业创新与发展中,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方法,全面进行管理和监督,使企业内控制度清晰、明了,及时、明确内部审计人员的职责和责任,对其工作范围内容资格的整个过程,进行全程记录,并保留内部记录,以便在问题出现时进行查询,而内控制度健全,还应该认真做好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构建相应的跟踪体系、识别体系以及存储体系;二是随着经济业务的调整和变化适时修改内控制度提高其可执行性。

4.2 增强其管理理念的创新,完善其管理制度

在经济管理中,企业在制定和完善管理机制时必须全方面进行考虑,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先进性。完善的科学管理制度为企业经济管理提供理论指导,打好坚实基础;(2)适应性。企业经济管理目标的实现,可以提高产品获利能力,为企业提供一个可以适应的内部管理环境;(3)权威性。通过企业全体员工积极参与管理制度,确保其管理上的人性化和柔性化,完善企业管理制度的权威性。此外,还要注意其制度的适应性及先进性,使其制度的创新满足企业发展外部环境,从而提高其管理质量和水平。

4.3 增强企业运作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在企业运营管理过程中,要始终增强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管理理念,必须认真做到:(1)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制度,并张贴上墙;(2)设立安全文明领导小组,责任到人;(3)对新员工做好岗前培训工作,使其能够快速的了解和掌握施工规范和安全管理制度;(4)配置安全专职人员,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确保员工人身安全。

4.4 明确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目标是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工作,明确前进方向,使创新工作顺利有效地进行。第一,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活动,需要全员参与和支持。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要经常开展一些创新活动;第二,企业高层主管要关注和重视,号召全员参与取得实效;第三,改变传统的创新模式和创新方法,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在企业管理中不断地创新。

篇6

一、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经济管理方法现存问题

(一)招聘模式有待改进事业单位的人员招聘渠道主要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竞聘模式较为单一,而且由于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的缺失,一是会导致不能全面了解到各类专业人员的余缺和各层次岗位的需求,分析预测不到长期的人员供给,从而不能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人员的需求与供给存在动态不均衡;二是不能科学有效地调配人员,把招聘对象放置于适合其能力与特点的岗位上,做到人岗匹配,这不利于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二)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目前,我国大多数事业单位的薪酬、激励机制仍处于一成不变的状态,缺乏创新,无法真正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首先,事业单位现有的薪酬制度最大的问题是奖惩制度不公开透明,即使奖惩公平公正,也容易使员工有不满情绪,不利于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其次,事业单位相比外企、民企来说客观上无法提供十分丰厚的薪酬,因此无法长期留住优秀人才。最后,在面对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态度差的现状时,监督管理相关工作人员没有负到应有的责任,暴露出监督管理机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总之,激励方式单一,奖惩制度不公开公正,监督管理不力等都是许多事业单位目前存在的问题。

(三)绩效考核机制与薪酬机制不够协调绩效考核机制与激励机制是人力资源管理中两大重要的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是薪酬制度制定的主要依据,二者不可分开看待。但在事业单位中存在绩效考核机制与激励机制不协调的现象,绩效高的员工未必能得到较高薪酬,而绩效低的员工也不一定会受到合理的批评或惩罚,这导致出现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管理混乱、效率低下的现象。

(四)优秀人力资源匮乏任何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人力资源,聚集优秀人才是事业单位长远发展的重要手段。但目前由于招聘和激励机制的不完善,事业单位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逐渐降低,留在事业单位的员工很多都墨守成规、得过且过,缺乏进取心。这也反映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不关注对员工的激励培训和精神鼓励,没有形成独特和具有感召力的企业文化,员工缺乏责任感和归属感,因而导致专业人才匮乏的现状。

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现存问题的相应对策

(一)优化原有招聘模式优化传统招聘模式能为推进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完善与发展提供助力。从招聘模式来看需要根据市场人力资源发展现状制定合理规划,将外部招聘和内部晋升结合起来,一方面外部招聘可以为事业单位带来新的活力,为事业单位带来新的管理经验,有助于事业单位的创新;另一方面,职务晋升有利于鼓舞员工工作积极性,职位的上升带给员工的不仅是更高的薪资待遇,更重要的是使员工自身认识到组织对其十分认可,进一步提高员工工作进取心。此外,内部晋升不仅能鼓舞单位工作人员的士气,同时还有利于吸收本事业单位外部的优秀人才,因为真正有潜力有能力的人才会意识到,即使自己进入该事业单位一开始职位较低,但只要有能力就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达到一定的管理层级。因此,事业单位既要拓宽招聘渠道,多与优秀高校或企业交流沟通,挖掘外部优秀人才,也要注重单位内部人才培养和使用,通过考察员工绩效,提拔优秀员工,以便留住人才。

(二)完善激励机制事业单位激励机制的建立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好公平公正、透明公开的原则。首先,工作职位尽可能根据不同员工的性格爱好和特长分配,扬长避短,激发其内在工作积极性。其次,工作任务安排最好有一定的难度,有利于激发员工迎难而上的进取精神。再次,激励机制也不能仅仅是物质奖励,要加大精神奖励的比重,包括夸奖、改善工作关系、升职等多种方式。最后对于员工工作不积极的现象,不能仅仅依靠说教、鼓励的方式来解决,需要进行适当地惩罚,如罚款等经济管理方法。只有合理分明的奖惩制度,才可以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工作质量。总之,只有合理分工,该奖则奖,当罚则罚,才能够有效解决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

(三)提高绩效考核机制的科学性绩效考核机制和薪酬机制息息相关,是影响职工上进心和工作热情的重要因素。因此,协调二者关系,增强绩效考核机制和薪酬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十分重要。绩效考核不仅要关注最终成绩,更要注重职工工作状态和成长路线,制定明确的绩效标准,定期考核,将员工工作态度和工作表现纪录到绩效考核中,作为将来确定薪酬和福利的依据。同时薪酬管理制度也要跟进绩效考核制度,加强创新,使绩效考核机制和薪酬机制在事业单位运行过程中适应度、匹配度逐渐增强。对不同工作职位建立不同的绩效考聘标准,建立完善公正的分配制度。既要让职工经过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之后对自己的薪资比较满意,又不能为了留住人才而过度提高薪酬。其中横向比较是指职工与别人比较,纵向是指职工与自己之前的薪资水平比较。总之,在制定薪酬机制时,应注意与绩效考核机制相呼应,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合理性。另外,对于具有特殊才能或处理复杂工作的职工也要照顾他们的心理,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篇7

处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医院,经济方法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方法。在护理管理活动中,常用的经济手段有工资、福利、奖金、罚款等。这些管理方法在加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稳定队伍、提高质量等方面有其独特作用。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商品经济下,医院要处于不败之地,必须以高质量的医疗护理吸引病人。为达到这一目标,许多医院管理者把科室医疗护理质量、科室经济效益同个人的经济利益挂钩,这种经济管理方法就促使医护人员从关心个人利益的角度更多地关心科室的经济创收,而科室的经济效益是与科室的病人的收容数量密切相关的。为吸引病人,医护人员就必须自觉地去改善服务态度和技术水平,这种良性循环的最终结果将有效地促进医院的发展。

二、护理经济管理方法改革的背景

1.计划经济模式下的护理管理状况

我国计划经济下的医院,护理工作为所有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不考虑经济效益与成本消耗,护士不负责收费,缺乏经济管理知识,很少了解成本与财务的问题,护士长很少参与科室的经济决策与管理,缺乏经营与经济意识。

2.国外护理经济管理的借鉴

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中,盈利医院早已实行护理成本核算,并与同期护理收入相配比,核算护理业务的损益;日本护理人员也参与医院经济决策。

3.21世纪护理经济发展趋势

医疗经济市场的建立,医院实行成本核算、绩效工资企业化管理,护理工作成本占用了3O%~5O%的医院运转经费,护理管理控制大部分的资源和消费、所有医疗单位的经济效益的好坏,全视护理部门是否有效地操作预算而定。决定医疗资源时,护士可能成为经济评估的执行者,未来以护理为主的服务项目日益增多。

三、护理经济管理方法改革的思路与实践

当前,某医院研究制定了“护理工作成本核算、绩效工资、护理质量控制”三位一体的经济管理方法,在实践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改革的思路

(1)建立护理经济管理质量控制组织

各科室成立护理经济管理质控组织,护士长为经济管理人之一,明确科室的经济收费为护士的职责,目标是提高护理人员经济管理意识和能力,以最低消耗,完成优质服务。举办护理经济管理学习班,学习经济管理知识,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2)制定护理预算的方法

①人力预算:各科室护理人员工资的人力护理成本,以病人分类、临床分级、评定护理时间、护理服务弹性排班为依据计算所需护士数量,一般病人与护士之比为1:0.4,重危病人与护士之比2:l;②工作成本核算:根据物价标准,制定符合院情的卫生材料核算的比例,各科室消耗低值易耗品由供应室、器械科、总务科记帐统计,每月汇报院部和护理部,财务科和护理部定期进行差异分析,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改进工作。

(3)护理收费管理方法

①除病房药品、门诊功能科各项收费外,其余各科的治疗处置、护理、检查等收费一律由护士开票,到住院处盖印收费、记帐;②护士严格执行收费标准,做到合理收费、合理退费;③统计核查一次性卫生材料的使用数量与实际收费是否相符,由住院处每月统计上报院部和护理部;④护士长、护理部、财务科经常检查收费的质量;⑤制定收费管理制度处罚条例,实行收费透示制,一日清单和全程清单,患者及家属有疑义,专人负责接待处理。

(4)护士资金分配按绩效工资的分配原则进行

全院绩效工资考核指标分为经济指标和质量指标两部分,其中经济指标由财务科考核,质量指标又分为医疗和护理,护理部按质量考核标准进行检查打分,计算人均绩效工资,科室二次分配,护士分层次使用,按职称上岗,根据考核成绩,分档次领取绩效工资。

(5)制定绩效工资的考核标准与方法

护理质量控制考核标准有“病房与科室管理质量”、“健康教育及满意度”、“差错事故与护理纠纷”、“护士长管理质量”等,每项有考核细则、评分标准,护理部考核到科室,护士长考核到不同层次的护士,实行质量缺陷和纠纷一票否决制。

2.成效与体会

(1)更新管理观念,增强成本意识,提高经营能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实行成本核算,护士在保质保量做好护理工作同时,需要有相应的合理价格、合理的收费。因此,护理经济管理越来越显得重要,要搞好成本核算、经济管理,首先要转变人的观念。要注重解决观念更新的问题,灌输成本控制的概念;讲厉行节约的重要意义,成立科室物价收费质控小组,护士长负责管理,科室成为成本中心,全员参与经济管理,从而形成人人讲成本、人人细算帐的良好局面。

(2)实行绩效工资,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

护士长按要求合理配置人力资源,降低人力成本,实行弹性排班,合理调派人员,减少人员过多和不足现象,预算卫生材料使用量,专人负责,把好请领关、应用关、收费关。做到合理收费,不乱收、漏收费,减少浪费,杜绝人情。根据财务科日报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患者受益,提高了满意度

教育护士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精打细算,花好每一分钱。护士严格执行收费标准,责任护士及时通知病人用药和经费的应用进展情况,让患者及家属有时间筹款。护士长、护理部、财务科定期检查监督收费的质量,对乱收费者予以处罚,既维护患者的利益,也保证医院经济利益,实行收费标准公开制,一日清单制,让患者明确钱的去向,如有疑义,专人负责解决,深受患者的欢迎,提高了满意度。

(4)实行绩效工资护理质量控制考核,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社会效益

医院实行经济成本核算,有其正负效应,单独抓经济,好似孤军作战。为防止重经济、轻质量,防止利己主义和质量滑坡,要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开展全程优质服务、整体护理、健康教育等。重点制定绩效工资,护理质量控制的考核标准细则和护士个人考核标准等。实行二级质量控制,加大护理人才分层使用力度,基础班护士、技术护士、责任护士、责任组长按职称上岗,按工作量和质量的考核成绩分档次领取工资,使护理质量考核与经济激励因素紧密结合,摆正成本核算和护理质量的关系,做到奖优罚劣,促进护士更自觉地执行护理质量的标准,提高护士的素质和经济地位,稳步提高护理质量。

四、运用护理经济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1.要注意经济方法应用的范围和强度

由经济方法的利益性可知,经济方法的运用必须要以经济利益关系的存在和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为前提,否则就会失败。不但如此,即使在存在上述前提的情况下,经济方法的运用也要有一定的强度,比如有些护士长利用罚款对工作中出现护理缺点和差错的护士进行惩罚,以求减少护理缺点和差错的发生,这时罚款就必须要有一定的强度,因为如果所罚款额不足触动当事人一定的经济利益,那么这种经济手段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能以罚款代替其他管理方法,过分依赖罚款的作用,就会招致护士的不满和反对,同样也达不到管理的目的。

2.要注意经济方法与其些方法的综合使用

经济方法虽然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方法,但毕竟不是万能的。如果单纯运用经济方法,易导致讨价还价、“一切向钱看”的不良倾向,助长本位主义、个人主义思想。因此,在管理中经济方法还要与其他管理方法,如行政方法、法律方法、社会心理方法等结合使用,才能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例如经济方法与行政相结合,有利于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真正联系起来,把群众与领导拧成一股绳,使各项工作既有统一的目的,又能灵活地进行;既能坚持正确的方向,又能充分发挥活力,促使管理目标更快地实现。

五、结束语

总之,经济方法是各项合理活动的重要方法,但是任何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功能、特定的使用范围和特定的使用限度。因此在实际运用中要进行具体分析,做到合理使用。

篇8

一、目前公立医院经营管理所存问题的分析

经营效益是指资金的占用、成本的支出和有用生产成果间的对比,当资金占用较少,有效成果比较多,且成本支出比较少时,则经营效益就好。无论公立医院的钱是否为政府筹划,其花钱途径均要正确。社会大众看病贵这一问题是否能得到有效地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和医院自身可否有效地管理自身经济相关。此外,医院自身经济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还关系着医院经营效益,若一个医院经营效益比较差,则很难于社会上生存以及发展,对此,加强公立医院经济管理也变得尤为重要。目前公立医院经营管理所存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人员

管理自身对于财经方面的知识不是很了解,且处理各种经济业务水平不是很高。在公立医院中,所重视的大部分为医生对于医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学习和财经相关的各种法律规范不是很重视,而正是因为如此,使得医院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缺失必要的各种财经知识,导致多收费、乱收费等现象频发,为公立医院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此外,经济管理工作人员对自身经济管理职责不是很明确,其经济管理、分析以及控制能力较低,未按照管理流程和要求来实施。

(二)管理体制

由于受到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干扰以及影响,使得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缺乏科学性、整体性以及统一性,组织结构不是很合理,导致实物和经济管理、财务管理相脱节,所存漏洞比较多;

(三)资源利用

据调查资料显示,目前有很多公立医院过度夸大其自身规模,盲目地进行员工地扩招,由于对成本管理以及核算最终目的不是很清楚,因此对于医院成本管理不是很重视,而这也就造成各卫生资源利用率低下,导致资源浪费,继而间接地使公立医院经营效益下降。

(四)定价政策

基于商品经济这一条件下,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应围绕其自身价值而上下波动,然而由于公立医院为国家所投资的事业性单位,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实施部分福利政策,国家对公立医院医疗服务实施了统一定价政策以及予以医院部分财政拨款的方式来对医疗服务市场进行调控,但是就当前市场经济情况来看,该价格相对比较低,医院与提供各医疗服务时所产生的生产耗费未得到合理地补偿,导致收入与成本之间比例满足不了核算原则。

二、提高公立医院经营效益的经济管理方法

基于对公立医院经营管理所存问题的分析,为提高公立医院经营效益,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操作。

(一)为确保医院经营效益,提高其经济管理水平

医院应将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组织起来,学习关于财经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还应加强管理工作人员经济业务能力的训练。此外,还要切实转变其观念,树立正确的理财意识,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二)加强经济核算,完善成本控制管理体系

成本对象按照经济内容和用途可将其户分为管理费用、医疗支出以及药品支出;于成本核算上可分为项目成本核算、院级成本核算、单病种成本核算以及科室成本核算等,控制各科室消耗以及人员经费,合理且科学地进行定额,按照多劳多得和按能分配这一原则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此外,还应加强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充分发挥医院最优整体功能,从而确保管理工作的准确性以及及时性。

(三)医院设施、医疗仪器以及后勤物资作为医院重要物资

在实施管理时,除了要重视其购置外,还应重视其后期应用和维护,采取定额管理或者物资供应计划管理的方式来进行管理,对以往的管理模式进行改进,制定合理且全面的物资供应计划,加强各项物资的检查,强化各岗位员工物资节约意识。

(四)强化管理人员对经济法律的学习与掌握,逐渐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而加强管理人员对经济业务的处理能力

篇9

引言

工程经济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同时也是工程项目链构筑的重要组成环节,所以,搞好工程经济的管理对促进项目的经营和生产、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着非同小可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企业管理者要高度重视项目经济管理工作,并将其纳入到项目改革的重要议程当中。科学的开展工程经济管理工作,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能使企业和社会的整体经济效益得到提升。

一、工程经济管理风险的类型

1、投标报价风险

(1)中标与否的不确定性风险

在施工单位投标时,应分析资格预审申请书、招标文件及项目的条件、承包方式等信息,如果对这些信息分析不够全面出现漏洞的话,就很可能会造成投标失败。 再加上现在的建筑市场强手如林,施工企业投标竞争异常激烈,许多招标工程都要求合理最低价中标,微利经营成为了当今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 如果投标人决策失误,会失去承揽工程的机会,更不会有盈利。一旦没有中标,企业在这之间所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都要打水漂了。

(2)低价中标的风险

施工企业低价中标后,由于建筑市场规则的不合理性,施工企业普遍处于弱势地位,业主经常利用自己的强势地位将不合理的工程款项结算方式强加给建筑施工企业。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企业顺利拿下这项工程,也同样会面临一种风险,那就是有可能自己辛苦中的标干不下来,没有利润不说,还可能会赔钱。

(3)对招标单位的若干要求采取勉强答应所带来的中标风险。 例如,施工企业如果对招标单位的让利要求、垫资要求、拨款方式等其他要求,投标方在承诺时如果太勉强,在中标后工程实施的过程中,一旦不能兑现,力不从心,会导致招标方索赔等后果。

(4)垫资项目带给施工企业的资金风险。 由于一些原因,业主一时无力承担此项工程款,施工企业为了取得施工资格,不得不垫资施工、贷款施工。 在施工期间一旦遇到一些不可预知的事件导致项目拖延甚至停顿,后果将不堪设想。

2、施工管理风险

(1)来自外界的不可抗力因素影响的风险。 在施工期间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当地水文、地质、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这些现象的发生具有不可预知性,一旦发生,或多或少都会对工期的进度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的话还可能会彻底摧毁已建成的项目产品,而且这方面的风险一般不在投标人的掌控之内。

(2)来自施工单位自身的风险。 在选择施工方案的时候,若不能综合考虑到自身施工技术、设备承载能力、工期、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很可能在已选好的施工方案下难以按预期完成目标,工程施工方案技术含量越高,施工越复杂,其所面临的风险也越大。 另外,工程安全与质量也存在一定风险。 在工程施工中,由于施工人员未严格遵守施工技术规范、安全操作条例而导致工程安全质量事故的事例经常发生;业主临时提出加快工程进度,却不给予施工企业补偿,这些都会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损失。 企业对劳务分包队伍的管理是否得当也会影响到企业的整体效益,其风险性也是存在的。 从现场实际操作来看,分包方通常会暗地里套取工程款后甩手不干,这种情况时有发生,再者,即使分包方按照合同要求进行施工,也存在一定风险,这是因为在建筑工程实施期间需要使用大量的农民工,即使施工企业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培训,他们也会由于缺乏操作经验、对施工环境不熟悉等原因,存在质量事故和工伤隐患的风险。 如果选择了错误的劳务队伍,还会引起合同纠纷。

(3)来自业主方面的风险

施工合同是确定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具有法律效益的协议,本应秉着公平、互利、平等的原则签订。但业主单位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通过施工合同的各种不合理条款将工程风险与责任转嫁给施工企业,如将 2%-2.5%的工程总承包风险费视作转嫁所有风险的跳板,把二、三类设计变更、非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不可预见的风险、增加工程量等均强加给承包的施工企业。 另一方面,施工单位要掌握业主的信誉和财力,特别是项目的资金来源、可靠程度以及工程款的支付能力。 如若对这些了解不够,比如说,在施工期间业主可能会因为一些原因无力继续承担工程费用,导致施工方工期延误和工人窝工,自然会给施工单位造成一定损失。

二、工程经济管理风险的预防方法

1、建立健全工程经济管理体系。目前,企业应加强完善工程经济管理体系,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包括工程设计部、市场营销部、工程经济部等,使工程经济管理渗透到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其次,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利用竞争机制开展工程招投标工作,防止因缺乏监督而出现管理漏洞;最后,建立完善的采购制度,严格执行材料检查检验制度,防止劣质产品混入施工现场,同时要加强材料管理,有效降低施工成本。

2、要加强施工人员业务培训和教育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对于人力技术密集型建筑企业来说,人是影响企业经营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施工企业要强化施工人员的业务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其安全施工、科学施工观念和能力,要针对老员工开展各种专项施工技术培训工作,要发挥老员工的经验传、帮、带新员工,帮助新员工更快的掌握施工技能、更快的适应施工环境。要将人力资源建设作为重要工作内容来抓,将其视为企业生存发展之本。 定期组织专业技术骨干开展经验交流会,不断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施工技能和素质,有效降低了各种人为因素导致的工程风险。

3、企业要加强对劳务分包队伍的培训和管理

一项工程完成的好坏与快慢跟施工作业人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如果施工队整体业务素质不高,与别的施工单位相比就处于劣势,甚至造成工期延误,给企业带来损失。 所以,对施工队伍进行有力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一步,一个素质良好的施工队对企业来讲是一笔巨大的财富,除了对施工队伍进行培训外,企业也应该看到来自他们的风险,比如有的施工领班为了一己私利把民工工资收入囊中后潜逃,由此而引起的诉讼和行政干预,企业只能“付款善后”,严重影响到企业项目的成本管理,导致项目亏损。 针对这种现象,企业应该更加重视合同约束,坚决不允许不签订合同就进场施工,必须明确合同双方责任,对施工队伍要加大监管力度,决不允许其放任自流,滥用工程款。 企业负责人要定时定点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防止出现工人滞工的现象发生。

4、加强施工各个环节的风险管理

主要包括:加强投标报价管理,防止出现低价竞标现象;加强施工合同管理,明确双方的权力义务关系;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工程质量与安全;严格审查劳务分包合同。

5、要认真编制工程量计价清单,防止出现报价与实际形成价相差悬殊的现象发生

预算员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既要防止因“低价中标”的影响而有意减少报价,又要实事求是地估算出工程的合理报价。 另外,在工程总量计价确定后,投标人要根据变化的工程量对单价实时做出调整,在对单价调整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显而易见的畸高或畸低,以免被招标人认为该报价没有科学依据而被视为废标或降低中标的机会。

6、加强科学管理项目方法使用

项目管理建立明确目标,在明确的目标下开展相关的施工项目,以此来按照之前制定的计划进行,有利于工程项目更快更平稳更有效的进行。同时要加强项目成本。工程工期以及工程质量相互结合的模式,不能单一的只重视其一,要保证管理目标的合理性,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结束语

工程经济学能够帮助企业实现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是企业实现工程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目前,工程经济管理中存在很多风险,防范风险已经成为建筑企业当前最重要的任务。面对工程经济管理的现状,我们要正确认识这些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加强对工程经济管理风险的防范,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体育经济 管理

一、前言

体育经济的发展不仅推动了我国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发展,而且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体虽然体育经济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在其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要想体育经济发展更进一步,分析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找出相应有效的解决对策对我国体育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发展体育经济的意义

首先,发展体育经济可以拉动体育及相关市场消费,它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它可以循环促进体育及相关市场消费的不断增长,从而又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其次,发展体育经济可以提供就业岗位、扩大就业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就业难题、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第三,发展体育经济还可以推动下游产业的发展、提高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并使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第四,发展体育经济可以提升国民的身体素质、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三、体育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我国的体育消费需求和体育投资需求明显不足。我国人口数量与消费数量并不成正比且有效体育消费不足,这严重制约着我国体育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体育经济发展缺乏健全、科学的制度体系。我国体育经济管理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科学,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我国体育经济管理方法执行时间短、管理模式中也存在不少的缺陷。体育经济管理制度体系的不健全、不科学也会导致体育市场的不健全、导致体育投资缺乏热点等一系列的问题,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了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

我国体育经济与国际体育经济相比优势不明显。由于我国体育经济较之西方发达国家而言起步较晚,西方国家许多体育产品都较先占领了国际市场,甚至是在国内市场也占有了不少的份额,我国体育经济发展明显处于劣势。

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由于我国是城乡二元化的经济结构,且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大半数之多,他们经济基础薄弱,对第三产业的需求有限,这也制约着体育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体育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中存在着体育市场定位不准确、服务制度不完善的问题。虽然国家加大了对体育经济发展的投入,但对体育市场的商业开发力度仍然不足,如出现了没有将体育消费向高层次的发展方向引导的体育市场的定位不准确的问题。此外,由于我国体育市场管理经验的不足、相应的理论指导的缺乏和一系列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措施跟不上,这也较大程度地阻碍了体育经济的发展。

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缺乏宏观调控、科学管理和复合型的人才。国内从事体育产品生产、销售的企业有着盲从的倾向,在体育市场上经常会出现众多商家争相销售同种获利较高的产品的现象,这会造成重复建设生产、规划缺乏科学合理性等不良发展现象;同时,在人力资源这一方面,了解体育市场经济结构、了解市场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向的复合型人才也较为匮乏,这也使得我国体育经济发展呈现始终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局面。

四、发展体育经济的有效策略及管理原则

(一)大力促进体育经济的产业化发展

要推动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就需要大力促进体育经济的产业化发展。促进体育经济的产业化发展一方面要促进传统的体育事业单位向体育产品企业单位的方向转变,另一方面则要以市场化作为促进体育经济向专业化、产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的导向。大力促进我国体育经济的产业化发展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实行体育品牌经营。我国体育相关企业应在认清国内市场行情的基础上,需要不断对企业产品结构进行调整来满足大众需要,为自己获得市场和发展空间;其次,我国可以利用名人效应,促进我国体育经济的产业化发展。例如,可以利用大型体育赛事,通过一些名人和火热赛事来扩大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为体育品牌获得品牌效应,实现体育经济的产业化发展。

(二)打造复合型体育经营人才队伍

针对我国体育产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匮乏的问题,大力打造复合型体育经营人才队伍,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和教育,从而建立一支集理论知识和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在培养这些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同时,还应适当引进一些先进、合适的复合型人才,他们必须了解体育经济的市场走向、体育经济的运转模式,体育经济的管理原则和手段,为体育经济带来新的经验和活力,从而更好的管理体育经济产业的发展,使我国体育经济在国际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三)不断完善体育市场管理体系

对体育经济的科学管理能够弄清其在发展阶段多面临的障碍,一定程度加速体育经济的发展。因此,首先就应不断调整和完善体育市场管理体系,使体育经济的制度和人才在最大限度上发挥作用,实现体育经济的最大效益。在完善体育管理体制的基础上让体育部门和社会中其他部门协调发展,让各部门各自充分发挥最大作用,相得益彰。

五、小结

总而言之,体育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发展体育经济的同时,必须重视这些问题的解决,切实通过有效的管理原则来合理地管理体育经济,从而促进体育经济的良性发展。

篇11

引言

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部门当中事故多发行业之一,事故数量

和频率始终居高不下,人为灾害和自然灾害普遍存在,灾害预警管理则远远落后,建筑企业重发展、轻预防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因此控制并减少建筑灾害问题已成为我国建筑业丞待解决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所以积极研究建筑灾害预警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且对减少和控制我国建筑业灾害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建筑业安全管理

安全作为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是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基本保证,而在建筑业当中,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则是保障安全的最重要的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不仅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建设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稳定,所以要保证安全施工,防止灾害发生。

二、建筑业灾害预警管理

(一)建筑业灾害预警管理原则

事故的原因往往是多种因素交织并存的,单纯由于某一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事故并不多。因此,要有效预防事故,实现安全生产,必须是物防、技防和人防并重。安全物防是基础,需要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作支撑,实现员工误操作也不至于受伤。安全技防是手段,工艺技术、监控技术和检验技术是防止事故的重要前提,它使员工尽可能脱离危险环境。安全人防是根本,既要制止员工的违章操作,更要制止管理者的管理性违章所有这些都要通过严格的资质把关、制度控制和提高综合素质三者相结合才能实现。总的来说是预防为主,物防、人防、技防并重,做到有效预防事故发生。

(二)建筑业灾害预警管理技术方法——危险控制技术

建筑业灾害以人身伤害事故和机械设备事故居多,从安全技术上进行灾害预警十分重要,只有经过预警分析,掌握灾害规律和特点,才能为控制灾害提供依据,从而采取有效的控制方法,控制灾害。建筑施工灾害常用的预警技术方法有事故判定技术,安全灰色预测技术,事故树分析,安全决策技术,危险控制技术,风险管理技术,人体生物节律及应用等,文章主要说明研究危险控制技术方法。

控制事故是安全工程的最终目的。危险控制就是要在现有技术和管理水平上,以最小的消耗,达到最优的安全水平,建筑安全管理中,其具体控制目标就是包括降低事故发生频率、减少事故的严重程度和每次事故的经济损失。

1、危险控制技术的原则

危险控制技术有基本的原则,具体包括:

(1)闭环控制原则

(2)动态控制原则

(3)分级控制原则

2、危险控制技术的具体方法

(1)危险预知分析可按以下步骤执行:

1)先对施工工艺和施工环境作充分的调查了解。

2)建立危险预知分析表:搜集资料经验,按照过去的经验和同类生产过程当中发生过的事故,分析出工程当中是否存在类似危险隐患,是否也会出现类似情况,查找出能够造成人员受伤、设备损坏、和完不成任务的危险性。查找子系统时最好按系统和子系统一步一步地进行,以防漏项,并且要有一个检查表,指出查找危险性的范围。

3)分析危险源危险性后,分析危险等级。

4)找出相应的控制危险性的措施。在危险不能控制的情况下,最少要找出防治人员受伤和设备损坏的方法。

(2)具体控制措施

不同的情况都有不同的措施控制,还是要根据具体的事故找出相应适当的控制措施。

1)固有危险源的控制措施

对于上述固有危险源的控制,总的来说,就是尽可能地做到工艺安全。既要求尽可能的变有害为无害、有毒为无毒、危险为安全。要减少事故的发生频率,减轻事故的严重程度及经济损失率。要从技术、经济、人力等方面全面考虑,做到控制措施优化。

2)人为失误危险源的控制措施

引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有:生理方面的原因;管理方面的原因、操作方面的原因以及教育培训方面的原因等。

减少和避免人为失误的措施有:

①人的安全化:合理选用工人;加强上岗前教育;特殊工作环境要做专门培训;加强技能训练以及提高文化素质;加强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②管理安全化:改善设备的安全性;改进工艺的安全性;完善标准及规程;定期进行环境测定及评价;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加强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③操作安全化:研究作业性质和操作的运作规律;制定合理的操作内容、形式及频次;运作正确的信息流控制操作设计;合理操作力度及方法,以减少疲劳;利用形状、颜色、光线、声响、温度、压力等因素的特点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

(3)固体危险和人为危险的关系及分析

根据发生的建筑灾害的统计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些事故当中人为的形成的灾害事故是十分常见也十分多的,由研究发现的结果,这样可以把我们预警管理的重点放到人为失误的控制上来,这些人为失误并不是不可抗力,是可以由于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控制手段来制止的。

1999年建设部颁布的《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条文说明中指出:“分析的事故中有89%都不是因技术解决不了造成的,都是违章所致,由于没有安全技术措施,缺乏安全技术措施,不做安全技术交底,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造成的。”美国有人曾分析了75000件伤亡事故,其中天灾只占2%,即98%的伤亡事故在人的能力范围内是可以预防的。上表7中最终由人的因素导致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98。7%。因此,要减少和控制事故的发生,其根本就要控制人的行为,减少人的致灾因素。

三、结束语

总之,在建筑业灾害预警管理的工作当中,首先要全面、正确认识建筑灾害问题的发生、发展规律,并且树立高警觉性预防灾害的发生,并且要进一步研究和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并且要以减轻和消除各种建筑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为目标,在科学的理论研究指导和科学系统的建筑灾害预警管理的理论基础的支持下达到安全预警管理的最终研究目标和目的。

参考文献:

[1]方东平,刘红玉.建筑安全监督与管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2:5-7.

[2]李世蓉,兰定筠,罗刚.建筑工程安全控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9:75-86.

[3]张仁侠.现代企业生产管理.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7:15-19.

[4]从培经,张书行.工程项目管理.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3.

[5]周厚贵等.建筑业灾害预警管理.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311-316.

[6]徐大图,尹贻林.建筑监理工程师手册.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5.

[7]王守华.建筑施工与管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18-19.

[8]筑龙网.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管理.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1:341-344.

[9]戴星新.危机管理.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

篇1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国家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干涉程度逐渐减小,这就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现代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发展,就必须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改善经济管理模式,从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1.2 是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新时期,知识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信息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企业要想在新时期取得发展,就必须加强企业经济管理,运用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丰富获取信息的手段,从而提高获取信息的及时性和正确性。而对企业经济管理进行改进和创新在这一过程中也显得尤为重要。

1.3 有助于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管理的目的为了实现既定的经营目标,获取一定的经营效益,它是一种社会活动。经济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积极性具有很大的帮助。企业经济管理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强大动力,也有助于企业明确发展目标,让员工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并且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为客户服务,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1.4 能够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转

企业的资金是企业经济管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当中都少不了资金的支持。但是,仅有充足的资金还不能够有效保障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还需要实施有效的策略对资金进行管理,这就需要企业加强经济管理。企业通过加强经济管理,可以实现对资金的科学、高效配置,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既定的经营目标。由此可见,进行高效的企业经济管理是企业各项业务正常运转的保障。

2 目前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经济管理观念落后

企业经济管理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效果。目前,我国有很多企业管理者和企业职工都存在经济管理理念落后的现象,没有认识到经济管理对于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更缺少科学的经济管理方法来指导企业的日常经营和管理活动。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思维变得开放和多样化,企业也越来越重视经济效益的提高,将全部重心放在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当中,而经济管理思想观念却相对落后,不能及时更新,导致不能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不能做到与时俱进。还有些企业虽然有一定的经济管理理念,但是缺少与企业发展实际的联系,导致企业经济管理工作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用。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形势下,企业只有提高对经济管理的重视,转变自身的经济管理观念,才能建立科学的企业管理发展战略,从而推动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2.2 经济管理制度不健全

健全的企业经济管理制度是企业经济管理目标实现的有力保障,也是加强企业监管的重要依据,然而,在现阶段,我国很多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脱节,存在许多漏洞,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缺乏可操作性。还有部分企业各部门的责权利分工不明确,导致有些部门不能清楚地认识到自身部门的职能,对于领导分配的任务常常敷衍了事,这更不利于企业进行有序高效的经济管理。此外,由于大部分现代企业一味追求经济发展,忽视了制度建设,导致制度更新跟不上企业发展需要,原有的企业经济管理制度也难以发挥效用。

2.3 经济管理缺乏整体性观念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还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经济管理体系,大多数企业经营管理者缺乏整体性经营理念。在经济管理过程中,缺乏从整体角度对经济管理机构的综合考量和深入分析,经济管理过程缺乏条理性和科学性,各部门之间工作制度和程序不够协调和连贯,不利于企业各项业务的开展。这主要是由于企业缺乏整体性的经济管理理念,各部门的工作范围不够明确,员工工作动力不足,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导致企业员工遇到问题时不知找谁解决,大大降低了企业经济管理的整体效果。

2.4 经济管理模式比较简单

在新时期,还有很多企业还沿用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方法相对单一落后,难以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有些企业结构设置不合理,存在着一系列杂糅的组织,这些组织管理模式单一、简单,各部门间职责划分不明,人员配置不合理,导致业务运营容易出现混乱,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经济管理效率,也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

2.5 经济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着企业经济管理的整体水平,企业的经济效益的高低。但是,目前我国很多企业还缺乏专业的企业经济管理人才,现有的经济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不高,制约着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再加上企业沿用传统经济管理模式,企业管理者对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同时也缺乏对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指导和培训,导致企业经济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得不到很好的提高,导致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不能顺利开展。

2.6 人力资源管理薄弱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人的作用。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占据着核心地位,然而,在很多现代企业当中,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越来越少,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人员流动性大。由于新时期实惠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人们总在寻找更适合自身发展的企业或单位,尤其是年轻的员工,往往对于所在企业的忠诚度不高,有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就选择跳槽,导致企业人才流失,这非常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其次,有些企业缺乏对企业员工的激励。除了作为企业员工应该得到的合理的薪酬之外,他们也应该得到必要的精神激励,然而,很多现代企业忽略了这一点,使得员工感到没有发展空间,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挥感受不到自身的价值,最终造成企业人才流失。

3 加强企业经济管理的有效方法

3.1 更新经济管理理念

企业要想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趋势,必须不断更新经济管理观念,结合自身发展的现状和战略目标,采用科学的经济管理方法来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经济管理问题。在进行经济管理时,一定要重视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引进先进的经济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结合企业经营管理实际,把先进的经济管理理念充分融入到企业发展当中去,完善企业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岗位职责,从而为改进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奠定基础,从而确保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2 健全企业经济管理制度

现代的企业要想得到长期而稳定的发展,就一定要加强管理体制的建设,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其中经济管理制度改革尤为关键,企业在进行经济管理制度改革时,必须坚持自主经营和自我发展的原则,充分结合企业的发展实际,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的经济管理经营,建立适应本企业发展的经济管理体系。只有适合本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才能够保证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以及各项经营管理业务的政策运行。

3.3 营造经济管理创新氛围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寻求创新。在经济管理方面,企业要能够准确把握市场发展趋势,不断引进经济管理方面的革新方法和新技术,推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同时,还要不断优化企业内部资源配置,加强对人力资源创新能力的激发和培养,创新企业营销管理理念,提高企业各种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进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4 强化以人为本,加强企业教育培训

在以往的管理工作中,企业在经济管理中没有全面挖掘员工的能力,导致员工在经济管理中的地位比较被动。在现代社会中,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企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经济管理理念,提高对员工的重视和关心,充分挖掘员工的潜能,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员工更好地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的一个关键途径就是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它有助于开发员工的潜力,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培养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此外,企业员工还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从而逐步实现企业经济管理优化,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

3.5 提高经济管理人员的水平

企业在实现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经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企业在加强对员工培训的同时,还要注重对经济管理人员的培养。在选拔经济管理人员时要严格把关,保证企业经济管理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从而为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效率、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高效开展、实现企业的长久的发展提供保障。

3.6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篇13

一、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经济管理整体性差

就目前形式来看,我国国内企业经济管理整体体系尚未形成,大多数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观念中,也没有整体性经营理念。在经济管理过程中,企业内部设置经济管理机构的同时,尚未进行相关综合考量和深入分析,整体来看缺乏条理性和科学性。企业在下达一些命令的时候,时常会存在责任互相推诿、利益相互交叉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企业各部门的工作范围不够明确,企业员工在工作中遇到问题的时候,也无法及时找到相关的负责部门,遇到的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另外一部分企业虽部门职能、分工相对明确,但是部门之间由于缺乏沟通和交流,导致企业内部动力不足,降低了企业整体性发展水平。

(二)经济管理投资计划性差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环境中,我国企业增强自身竞争力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部分企业开始进行盲目的扩张和投资,想要尽快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部分企业经济管理制度存在的缺陷,导致企业经济管理投资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其可操作性较差,实践过程中遇到不少的问题。缺乏计划性的投资,在企业收益方面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部分经营管理者在这方面不仅没有采取相对的措施,反而增加投资,导致企业经济负担加重,风险性加大,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

(三)经济管理创新氛围差

纵观企业的发展过程,我国企业已然认识到了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但是鉴于企业在人力资源、物力资源方面投入的资金过多,忽略了企业经济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尤其忽略了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导致经济管理成效甚微。部分企业的员工,由于管理意识方面的欠缺,经济管理工作中无法给予适时的配合,导致整个企业经济管理活动中缺乏创新氛围,影响企业的快速发展。

(四)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稳定性差

当前我国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人员流动性较强,无论是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的进度,还是工作质量,都得不到保障。加之企业人力资源结构无法与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相协调一致,也不能与时俱进开展培训、学习等活动,导致企业员工相关技能缺失,导致人才竞争力的丧失。

二、企业经济管理对策

(一)优化整合企业人力资源

企业处于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人才竞争力是影响一个企业发展的核心因素。整合企业人力资源,是提高企业综合实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步骤。通过定期的经验交流和相关技术培训,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人才积极性,提高员工业务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企业要支持员工自学,建立绩效评估机制,发挥企业的激励效应,在发挥人才优势的同时,增强凝聚力。

(二)确定企业经济发展目标

企业经济发展中涉及的范围较广,其经济目标的确定也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企业要从防止铺张浪费着手,对企业的产品、资金利用等方面进行自查,掌握企业产品的发展情况,了解客户需求,有目的性的进行产品生产和经营。另外,企业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奖惩机制,对完成阶段性经济目标的部分予以奖励,用来鼓励企业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三)营造经济管理创新氛围

多元化市场导致企业内外环境日益复杂化、多样化,这就将创新这一理念带到了企业经济管理工作面前。企业要能够把握经营趋势,提高企业在经济管理中的实效性,就需推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行适时的创新,形成企业竞争力。另外,要想实现在技术方面的创新,实现质的突破,就需要完善自身经济技术,对企业内的资源进行合理化配置,落实员工创新能力激发和培养,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最后,企业还可以鼓励以营销之风带动企业经济快速发展。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须不断创新技术,创新营销理念,创新产品的研发,以确保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占领市场竞争的主动地位,立于不败之地。

(四)优化企业内部管理组织结构

优化企业经济管理组织结构是为了保障经济管理决策更加合理、有效,定期对经济管理进行评价和测试,不断进行查漏补缺,完善经济管理体系。企业要明确各岗位职责,强化导向作用,审视市场环境,整合企业实际情况,使企业决策更科学、合理。

(五)强化企业整体性

企业是一个整体,各个部门是一个企业的组成因素,虽然各部门看似独立,但部门与部门之间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只有将这环环相扣的部门联系起来进行有效整合,采取有效手段实现各部门的有效沟通、合作,才能强化企业整体性,使企业各项工作循序渐进。

三、总结

企业在市场经济时代,需不断地对企业自身的内部结构进行调整,以与时俱进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来增强企业整体的竞争力,发挥企业的人力资源优势,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期在时代浪潮中保证企业的管理创新,优化企业发展模式,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指引方向。

参考文献

[1]叶迎.绩效考核方法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商贸.201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