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技术创新发展分析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二、国内经验分析
近年来,我国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方面发展迅速,尤其是国内的一些大城市如北京和上海,这些大城市中企业的数量众多,科技水平发达,对国外相关领域发展的关注度更高,因此,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方面的发展比国内其他城市起步要早,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一)北京。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政治、文化交流中心,是我国经济、金融的决策和管理中心。首都经济圈是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提出的一项重要举措,在首都经济圈是由各种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成的,主要由北京、天津两市以及河北省的张家口、承德、保定、廊坊、唐山、秦皇岛六个地级市组成的。北京的创新资源是全国最丰富和密集的地区,不管是大学还是科研机构、研究院所都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在首都经济圈中处于创新的主导地位,应当充分利用此优势承担起构建综合性创新中心的职责。河北的六个地级市也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这些地区也聚集着大量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首都经济圈的整体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为综合性创新中心,唐山、保定、秦皇岛、廊坊等为专业性创新节点的区域创新布局。目前,首都经济圈充分利用其创新资源的优势,创新活动非常活跃,已经取得了大量的创新成果。自从首都经济圈提出以来,该区域的创新合作方式在不断的丰富,各地方政府也非常关注首都经济圈的跨区域创新合作,北京已经与多个周边地区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并筹划与经济圈内的其他城市共建北京科技园,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另外,在各地区政府的支持下,企业、科研机构与研究院所、大学以及中介机构等创新主体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已经形成了各种研发基地、科技创新平台、联合技术攻关、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等多种合作方式,并建立了跨区域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北京聚集着全国最好的大学和科研院所,而创新资源也大都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这就形成了该区域的一种竞争优势。首都经济圈的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产学研合作,均出台了相关政策促进各地区进行跨区域的产学研合作,尤其是要充分依托首都丰富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不断深入大学、科研院所、企业、中介结构之间的联系。这种产学研合作方式有效的实现了市场需求与企业研发之间的对接,使科研成果能够更快的推向市场。近几年来,北京周边的地区有许多城市都与北京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起了产学研技术创新合作模式,并创造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使企业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篇2
科技、生产、商业和组织等一系列活动都包含在林业生态技术的创新发展中,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其在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发展现状对林业生态技术的创新发展起着阻碍作用,而经济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林业的建设发展,我国在追求经济发展的时候往往会采取先破坏后弥补保护的措施,这条先破坏后治理的“剧幕”不能重复上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唯有通过林业生态技术的创新发展来改变这一社会现状,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保障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活动的顺利进行。
1 科学认识林业和生态创新
林业为我国社会的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首先,为市场提供了大量的木材,继而林产品被广泛应用,满足了社会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上的需求。除了能够带动经济的发展,还能为人类提供生存条件,因此对林业的建设工作尤为重要。
林业生态技术创新在社会、经济、生态等各个方面都有所涉及,所有社会成员都会从中获益,所以,对林业生态技术的创新发展离不开政府,政府起着关键性作用。以往,政府片面追求技术的创新,却没有重视林业均衡发展的问题,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因此,现在的林业生态技术的创新发展具备两种特性,一种是必须具备技术的创新性,要打破传统技术创新,在创新的同时将生态平衡考虑在内;另一种是林业生态环保性,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坚持减少对能源的耗费、对环境的破坏的原则。以创新技术达到提高效益、改善生态环境与资源合理配置的统一。
2 影响林业发展的原因
2.1 环境恶劣
近年来,我国土地荒漠化总体面积随着植树造林活动的不断深入而减少,但是林业面积的增长速度仍旧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森林的自身繁衍在原本已经贫瘠的土地上可能性不大,因此,有针对性地对土地荒漠化进行植树造林的活动能够有效改善林地分布不均、绿地面积小的状况,不过,通常在需要植树造林的地方种植林木会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树木成活率会因为没有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而降低。
2.2 人为破坏
人类活动与大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人们在没有计划的前提下,由于一时的利益等方面的需求而一次性砍伐大量的树木且没有及时补植,造成林地大面积消失。林业的发展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建设过程,投入成本高且见效慢是其发展特点。目前只有以木料等为主的林产品市场,没有建立起林业生态市场,生产者的生态产品并没有改善他们的经济收益,所以林农就会大量砍伐林木,只图眼前利益,不顾生态平衡,对森林资源产生了极大威胁。
2.3 体制落后
林业的管理体制始终没有改革,致使人们缺乏建设林业的积极性,对于体制的改革和先进技术的引进没有受到高度重视,很多林场的植被破坏也没有引起关注,没有明确的管理思路和目标,也没有贯彻落实相关的奖惩制度,管理的低下水平给林业发展带来严重阻碍。
3 林业生态技术创新发展的措施
通过对林业发展的相关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从林业生态技术创新的角度出发以促进林业健康、科学地发展。
3.1 建立林业生态技术创新体系
在当下,只有建立健全的创新体系才能让林业生态技术创新取得成效。要把林业企业作为主要对象,辅以林业科技研发和教育培训机构对人才的培养,再将政府部门、中介机构和基础设施等力量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具备学习、研究、改革和创造等功能的林业生态技术创新体系。因为林业生态技术创新需要经历整体构想、研发、工程化和进入市场的商业化这一过程,所以这些过程中涉及到的机构必须相辅相成,保证林业生态技术的创新发展的顺利进行,将先进技术广泛推广从而提高整个林业的科技水平。
3.2 营造林业生态技术创新环境
环境的创新对生态技术的创新起着决定性作用。林业生态技术的创新受内、外两种因素的影响,前者包含政策、科技、生态环境等因素,后者包括林业内部的生产目标、自身的研究能力以及管理水平等因素。所以林业企业应该积极向国家申请帮助,以财政、金融和税收等为主要方式让林业企业良好发展,在林业生态创新技术的创新上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另外,林业企业要以生态技术创新为发展目标,从根本上改善落后的管理方式,积极培养和招纳技术人才,并且提高自主研发能力,为自身创新发展提供具备显著优势的内部环境。而政府除了要在技术的研发上为林业企业提供帮助,还要为其提供制度保障,制定相关法律政策,为整个市场营造透明、公正且有序的环境,促进林业生态技术的创新发展。林业企业更要注重树立法治观念,建立全面的制度并贯彻落实,有利于让林业形成良好的生态法制环境。
3.3 创新林业生态技术创新机制
我国相关规定中指出,要为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态和环境等领域的林业生态技术创新发展建立森林生态效益基金,这些基金要用在各种生态防护林和林木的种植、栽培、养育、保护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上。这一法律政策的颁布能够作为建立生态资源林的有偿制度的法律依据,也是保障建立林业生态技术创新机制的法律制度。
3.4 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
以当下的基础为起点,以对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辅助管理手段,通过调整林业的管理结构,保证林业生态技术创新活动的有效开展,建立新型的以社会发展为核心,以网络为辅助管理方式、以与国际相联通为创新机制的林业生态技术的管理模式。增强以大中型林业企业的生态技术的创新能力,革新技术,将引进和吸收的国外先进技术进行学习并创新,以提高整体技术水平。另外,除了依靠外部先进技术的改革和创新,还要加强自身的研发能力,利用林业企业的自身管理水平的提升,做好技术研究开发的工作,避免研发上不论是人力、财力还是物力上的资源浪费,将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到新的高度。
3.5 健全社会配套服务体系
万事开头难,林业生态技术的创新在前期会遇到诸如观念落后、资金不足、管理不善、实行力低等问题,经济效益也不大乐观,但是林业企业一定不能因为这些原因而放弃向前进一大步的林业生态技术创新发展活动的开展。利用技术来推动其在市场上的发展速度会很慢,因此要建立健全的社会服务体系。首先,要方便人们咨询林业生态技术的创新发展情况;其次,要将技术的创新服务落实到位,让人们真正获益,并且还要将中介机构的连接功能进行利用,拉近与市场的距离;最后,对风险的投资也不能忽视,要有始有终,为林业生态技术的创新提供根本保障。总之,这一社会服务体系可以大大降低林业企业的后顾之忧,达到林业生态技术创新在经济、环境和社会上的效益共赢。
3.6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要对国有林的占有权进行改革,以集体林权为立足点,逐渐过渡到家庭个人承包制,最后渐渐改革为林权大户承包和股份制承包的制度以实现林业现代化。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人们对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还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效益的问题,既是林业发展的一大步,也是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措施。
2)要加强对林地、林木的评估,可以通过建立林业银行来实现。建立林业银行可以达到林业抵押制发放贷款的目的,能够提高社会各界人士对林业进行投资的积极性,掀起全民参与林业投资、保护和建设林业的热潮。把林地、林权作为抵押资产,让林业和林地的资产评估面向全社会,以评估结果为依据,向资产所有者发放贷款资金,可以快速提升林业收获效益的时长,更为林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资源。
4 总结
我国林业发展存在很多问题,其作为我国基础性建设产业之一,如果要取得长远发展,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进行生态技术创新来解决问题,引领我国林业的健康发展。总之,林业生态技术作为促进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技术,能够帮助我国林业实现现代化的转变,要正确认识林业的重要性,从改善外部条件做起,在内部的管理等方面进行优化,引进外来先进技术,加强自身研发实力,有效地解决我国林业发展中的技术问题,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方面的效益的共同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师维克.浅谈如何发展现代林业[J].吉林农业,2010(08).
[2]张美云.我国生态技术创新问题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04).
篇3
1 林业技术创新对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性
1.1 林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有助于将林业产品的经济效益提高
笔者认为我国林业若想取得长期性的发展,就必须进行林业技术的创新,林业技术的创新能够将林业产品的质量提高,将传统林业产品的品种缺陷改变,如:较长的繁衍周期、生长缓慢、抗病虫害能力较低以及发育迟缓等;对林业的技术进行创新,能够将高效的新品种培育出来,使得林业的产品种类得到丰富,从而为现代化林业的发展提供新的一个经济增长点,最终将实现林业产品的最大化经济效益。
1.2 绿色化林业进程的推动是林业可持续发展保证
现阶段,国内林业发展的模式依然沿用的是传统的粗放式管理的形式,该种模式难以对作物繁衍、生长以及繁育所需要的水分、光照、养分、温度以及土壤等条件进行精确地控制,并由于林业品种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缺陷,使得我国现目前的林业产品有着较低的成活率,显然,所取得的经济效益也较差,然而再对林业技术现象的管理模式创新以后,以上问题均能够得到有效改善。
将现代化的集约型管理模式代替了原有的粗放式管理模式之后,人们在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利用下,能够实时对作物生长的实际情况进行监测,并在监测结果的遵循下能够适当的对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各种条件进行调节。
1.3 林业从业人员的结构优化
若想在现代化的林业之中大力推广和实施创新林业技术,这就要求林业企业所选择的从业人员具备丰富的实践理论基础,不但懂得作物生长习性,还能够应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只有在优化从业人员结构的情况下,才能够将林业技术应用的普及率提升,从而使林业现代化的发展得到促进。
2 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对林业技术创新的认识
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如:技术条件的落后、管理理念的落后等,人们对于林业发展的认识依然停留在传统基础上,当在林业产业化发展中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时,人们普遍持有的是消极心理态度,认为这是与市场规律和自然规律相符合的,没有必要将更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入进来。因而,受到这种消极思想的影响,我国的林业发展长期停留在淡薄技术创新意识的状态上,自然使国内的林业现代化发展受到了严重限制。
2.2 不对称的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规律同林业科技体制之间的关系
若想对林业技术进行创新,需要将产研学一体化的体制建立起来,将林业科学的科研成果和林业产业的实践成果结合在一起,并在相互配合相互促M的基础上,确保我国的林业产业化结构不断取得突破。但是,在实际的情况下笔者发现,国内的林业科技体制不能够很好的同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规律相适应,市场经济的效益化要求在林业科技创新中难以得到实现,并且林业产业化的实践过程也与理论研究严重脱节,使得国内现代化林业进一步的发展受到了阻碍。
3 发展的策略分析
3.1 林业产业化技术创新的机制完善
现目前,还有很多的问题存在于我国的林业产业化发展之中,分析其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人们创新理念认识不足,依然沿用着粗放型经营管理的模式,使得没有过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在技术创新上投入,最终出现了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林业产品技术含量低的情况。为了改变以上情况,需要将完善的一个林业产业化技术创新的机制建立起来,以此来将林业科技成功的转化率提高,从而确保林业产业化效益提升的有效性。
3.2 技术创新投入机制的建立完善
现代化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更倾向的是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取得,因而具有社会性和公益性的特点,如:特种用途的林建设、防护林的建设等建设项目均属于其发展的范畴。正是因为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同林业产业化建设之间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因而在强调对林业产业经济效益取得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林业生态建设环境的重视程度。
3.3 专业技术人员的组建
为了将现代化林业发展的目标实现,就需要不断地将科技推广队伍的建设力度加强,从而将我国林业创新技术的可持续性提高。笔者认为需要将现有的林业从业者划分成3部分,分别是高级林业管理者、普通林业维护员以及专业林业技术员;随后需要根据从事林业工作内容的不同,有针对性的将从业人员的养护技能、栽培技能、设备维护技能、技术操作水平、现场调度和管理能力等提高。
4 总结
篇4
一、我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的任务以及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被建设起来,企业孵化工作逐步发展。当前我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的发展与以前相比,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对年轻科技企业的管理工作逐渐实现信息化,为企业的发展更大程度上降低了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我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工作体系逐渐完善,提供的服务内容也日益丰富,例如专利申请、广告宣传以及法律咨询等,逐渐实现技术、管理以及融资全方面的服务。
二、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发展战略选择影响因素
战略选择是企业快速发展的前提,更是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针对自身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前景进行发展战略的选择。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在进行战略选择时必须要正确认识到这并不是一次简单的决策,而是包含企业一系列决策的开始和前提条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进行战略选择时应该在与企业发展趋势以及内外部环境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确定。
(一)企业孵化器发展趋势
在我国企业孵化器创建初期,基本都是由国家来进行资金支持,随着社会体制的不断改革,更多人意识到企业孵化器所具有的功能,进而出现投资多元化。现在我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逐渐发展为孵化集团、孵化联盟等多种组织形式。企业孵化器专业化主要可以体现在服务专业化、管理专业化等多个方面。很多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的服务逐渐横向发展,例如“预孵化”。“预孵化”的实施主要中心发现存在潜力的种子,对其进行资金和技术的支持服务,在技术成果转化为产品的同时取得经济效益。管理专业化主要指企业孵化器在技术服务方面实现现代化管理,例如对质量进行监控,就必须要获得国家ISO9001等质量体系的认证。
(二)内外部发展环境
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的内外部发展环境也发生了改变。首先是企业孵化器的增多使其集中性下降。在发展初期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主要是由国家投资来建设的,现在逐渐实现企业、风险投资部门等多样化投资,更多的科技创业服务中心被建设,增加了孵化器之间的竞争。其次是国家优惠政策的执行,对孵化器单位实行税务减免,房租降低等资金优惠政策,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其发展成本,加速了孵化器的发展。最后在孵化器成功毕业的科技企业就是衡量其优秀程度的重要指标。中小型科技企业在孵化器得到技术、资金以及管理方面的服务,并得到相应的成长。在确定企业的效益达到毕业标准后就可以离开孵化器到科技园或者是开发区等地进行征地建厂。这就要求在孵化器在选择服务对象时要加强“种子企业”的选择。
三、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发展战略措施
(一)拓展资金渠道,加强资金管理
资金是影响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新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在选择发展战略措施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拓展融资渠道,加强资金管理,为向孵化企业提供更优质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拓展融资渠道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建立天使投资,二是加强与银行的合作。天使投资主要是个人对孵化企业进行投资,承担发展过程中的高风险以及成功后的高利润。加强天使投资的力度,为具有潜力的中小型科技企业进行一次性前期投资,为其铺平发展的道路。加强与银行的合作主要是为孵化企业争取到更多信贷资金,实施的方式就是先将部分资金作为种子使用存入银行,然后银行会借贷给企业一定倍数的资金,其中存在的风险由银行和中心共同来承担,很大程度上增大了企业获得信贷资金的几率。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就是要对中心已有的资金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保证用已有的资金为更多的企业提供需要的服务。
(二)优化服务内容
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的存在就是为新兴的中小科技企业提供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服务,保证其可以持续稳定的发展。因此,在确定中心发展战略措施的同时必须要对服务内容进行优化。首先,中心应该借助自身所存的优势,为孵化企业科技项目提供国家专利申报的服务,并向国家申请专项资金补助等。另外,中心还要向部分孵化企业提供小额资金的全方位服务,保证企业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最后,中心还应为企业引进各种高新技术,为企业的科研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助力。服务内容的优化可以更好的带动孵化企业发展,进而可以使企业更早的毕业,可以更好的带动当地经济的提升。
(三)加强创业咨询管理
中小型科技企业在孵化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难题,这就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解答和指导。因此,中心应该加强对专业咨询的管理。针对这一点中心可以外聘专家坐镇,通过辅助交流以及企业活动等方式来拉近专家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帮助企业了解更多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降低发展风险,提高成功效率。同时,中心还应该加强对中心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使其熟练掌握专业知识,掌握创业服务的要领,可以为孵化企业提供更加前面、体贴、适合的服务。
四、结语
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必须严格定位,明确发展战略,才能为科技创业企业提供技术、管理以及融资等多方面服务的同时,降低发展风险,保证企业顺利毕业,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更好的为社会经济发展做贡献。
篇5
土木工程建设作为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系统工程,在建筑施工领域占据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城市规模、发展理念、生态环境等都发生较大程度的变化,从而对土木工程建设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探讨现有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其发展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特点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节能环保的新结构、新材料不断涌现,与此同时,技术复杂多样、规模较大的土木工程结构也不断增多,为了与经济市场的发展状况相适应,必须发展创新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当前,规模大、数量多的工程建设项目对施工技术的创新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土木工程施工作业必须以工程的特点和性质为依据,单独开展施工组织,施工组织的科学性直接关系到土木工程项目的成败。整体来说,土木工程施工具备以下特点:①流动性:指的是施工队伍及施工作业空间的流动;②固定性:表现为施工工程无法移动;③多样性:是指各个施工工程之间各不相同,尽管外观类似,但施工条件及地质、水位等都会使施工之间存在差异;④易受干扰:施工工程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当地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干扰;⑤复杂性: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复杂,在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⑥工程施工周期较长、投资较大。
2.传统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2.1地基基础施工。在地基基础施工中,建筑规模、桩基问题、功能特征等都会对建筑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还会对其正常使用造成威胁。因此,必须以相关的规范标准为依据,针对不同的设计等级开展地基基础施工作业,同时还要增加工程施工的强韧性、稳定性及使用强度,确保地基承受的建筑物在任何状况下都不会发生施工质量问题。地基处理的常用方法包括:石灰桩法、沙石桩法、强夯法、预压法、水泥土搅拌法等多种。除此之外,还要使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对地基进行检查与测试,以保证地基基础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2 钢结构施工。安装构件是钢结构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在开展施工作业之前必须先切实做好场地清理、基础准备、构件运输、装备检查等准备工作。以施工顺序为依据以确定钢构件的运送顺序。运送到施工现场的构件要尽可能放置在起吊的位置处,并在下部垫上支撑面较大的木枕。在吊装之前要先对构件的位置、标号等信息进行核准,并对摩擦表面进行清理,以确保清洁干燥。由于钢结构工程具有特殊性,在施工中可能会使用乙炔、氧气类的焊接工具,因此必须提前备好灭火器以防止火灾状况的发生。对于高空作业人员而言,在开展登高作业之前必须认真检查挂钩是否松动,挂绳是否牢固、安全,安全带的佩戴是否正确,发现任何问题都必须马上更换,只有在经过检查合格后才能开展登高作业。
2.3 混凝土结构施工。以浇制特点为依据混凝土结构施工可以划分为预制及现浇两大类。对于预制而言,由于其成本低廉、性能较好而在建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采用预制法施工过程中,预制模的尺寸必须准确,还要以施工顺序为依据严格开展施工作业。现浇混凝土是一种最早的结构施工作业,是在施工现场支模对混凝土进行浇筑,能够在现场测量尺寸,便于在建筑使用中的功效得到充分发挥。
3.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创新
3.1深基坑支挡技术。为了确保基坑周围的环境安全、保证土木工程具备安全的地下结构,深基坑施工技术采取支挡、加固周边环境等措施。目前,随着建筑领域的快速发展,深基坑施工技术日益受到广泛重视,并在以下两个方面取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①桩―桩―锚支挡体系。对于土建工程而言,若土质差、坑壁岩石涌透性较大、开挖较深时,通常使用灌注桩及预知应力锚杆体系。套管水冲法成锚工艺主要应用于不同类型且位于地下水位上下的土层,施工难度较大,施工效果不够明显;②支挡与承重结构一体化。用来临时支挡的永久性柱、桩、地下连续墙等实现一体化后,施工效率有了明显提高,不仅加强了投资效果,还节约资源,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3.2 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目前,随着高层建筑的大量崛起,建筑领域也面临着相当严峻的挑战,钻孔灌注桩技术在这一背景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尽管该技术能够在设计图纸中得以体现,但往往都是由施工单位自行选择施工工艺、材料及设备等并投入到实际应用,这就导致施工操作的规范性,施工材料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同时桩基础施工也难免会出现质量问题。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钻孔灌注桩基的质量问题,严格规范施工操作,并对施工设备及材料等进行严格控制,进而推动钻孔灌注桩基础技术向着成熟、完善的方向发展。
4.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
4.1 生态化。在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的整个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到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选用环保、无污染的材料与技术设备,以最大程度防止或减少生态环境污染。另外,开发建筑材料也要向着低污染、低消耗、寿命长、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方向发展,不仅能够明显提高建筑质量,还能与生态环境实现和谐共存。
4.2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目前,高层建筑成为建筑领域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其快速发展过程中还需要深基坑支护技术、电气设备安装技术、高强度混凝土技术等作为支撑。另外,还对施工设计方案、技术方案、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等提出了严格要求,以推动建筑工程向着精、尖、高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1、AFS的基本概述及发展现状
原子荧光光谱技术,自1964年提出至今,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从最初分析概念的提出到氢化物气体分离技术的发明,再到微量元素测定的应用,可以说,原子荧光光谱分析已经成为一种较成熟的分析技术了。伴随着AFS的应用,其他领域在分析方面的瓶颈得以慢慢解决,各项目的深入研究都因为AFS取得重大的突破,实现了技术上的创新。那么,AFS到底是一种怎样神奇的技术呢?
1.1 AFS的基本原理
进入科学的时代,很多事情的发生都超出想象,AFS的诞生,无疑就是鲜明的例子。科学家们口中的AFS,即原子荧光光谱技术究竟是怎么样的呢?原子荧光光谱技术,简单来说是一种分析的方法,而分析依据则来源于不同原子所呈现荧光谱线波长与强度的差异。一方面,它处于原子发射光谱与原子吸收光谱之间,另一方面,它是利用原子在辐射后激发发射出的荧光强度作为分析基础,这在分析思维上是一种创新。也正是由于它的灵活性,所以才得以在其他领域中得到推广,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发展着原子荧光光谱技术。
1.2 AFS的发展现状
刚提出原子荧光光谱不久,我国科技人员就开始接触这一技术,当时针对于它某些方面的缺陷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有效的成果,将其推向实际的应用中。随着地质部门大规模勘测工作的进行,原子荧光光谱技术开始应用到这一领域,也为化探工作贡献了力量。目前,AFS在环保、生物科学、化学、地质等领域广泛应用,此外在我国还出版了很多相关专著书籍和综合性文献,同时也研究出了很多相关仪器及技术,可以说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技术近十几年来发展迅速,也推动了科技的进步。
2、原子荧光光谱分析的创新及其应用
经过国内科研人士的共同努力,AFS已经逐步发展成了相对比较成熟的分析方法,其中不容置疑的是该技术有着其的优势,灵敏度高、精准度强等特性都是科学研究中梦寐以求的效果。另外,结合其分析原理发明的高强度空心阴极灯、自动低温点火装置等专利,以及相应的研究仪器等等,这都是在原子荧光光谱技术上取得的新成果,不仅增强了该技术的实用性,同时也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创新。
2.1新反应理论体系的创新研究
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是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由于外界不定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对分析结果造成一定的误差,为了减少误差,更好地得出分析结果,科研人员在这一方面也投入了研究。随着水溶液中Cd KBH4-NaXO3-HCl(X=Cl、Br、I)这一新反应体系的出现,镉检出限也达到了10 pg/mL,与此同时,作为氧化剂的(NH4)2Ce(NO3)6,既使镉的荧光信号显著增强,又促进了铅的氢化物发生,可谓是一举两得。另外利用二苯胺对镍体系中锌含量的研究也有一定的效果,具有明显的增敏性,这一反应体系中锌的检出限为0.2μg/L。新反应体系的出现,都是在AFS的扩展中取得的创新成果,当然新反应体系并不只是这些,其中也存在着不确定因素,因此相关的机理研究仍待创新。
2.2新技术研究的持续创新
科学在不断地进步,研究也在不断地进行,科学研究,一直保持其严谨作风和不断创新的精神。科学人员一方面肯定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技术的优势,另一方面也不断地推进这一技术的发展,以寻求新的突破口。AFS涉及的电化学氢化物,研究人员发生不使用NaBH4,其稳定性会有所提高,但其效率问题又成为难题,为了提高氢化物生成的效率,于是有了对喷式氢化物发生法的提出。这一新方法,与常规相比,灵敏度大大地提高了。此外,还有利用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技术,间接地去测定I、Mo也是一种创新,这些新技术的研究一直在持续,为得是更好地发挥出AFS最大的作用,以加快科学研究的进程。
2.3 AFS在地质样品测试的应用
早期,我国大规模的化探工作,开展起来非常困难,即便是得到了良好的地质样品,对于测试方面的工作进行起来也很艰难。后来,原子荧光光谱分析在地质领域的逐步应用,为地质样品的测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相对而言,地质样本都很复杂,而测试工作对其准确程度有了一定的标准。所以应用这一技术对地质样本测试,特别是对于As、Hg等的测试也有了很好的效果,而原子荧光光谱技术在地质领域也加大了应用研究。当然,如此先进的技术在水质样品检测、空气样品检测等广大领域都有一定发展空间。总而言之,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是科学新时代的创新,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
3、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技术的未来
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已经走过了几十年发展,它从特殊应用到普遍推广也经历了一段时间。然而即便它具有如此多的优势,这也不可能成为科学研究人员停止研究的理由,只会有更多的科学研究专家对它更加深入地去探讨,去挖掘它潜在的能力,因此,AFS的未来是不可限量的。
3.1对 AFS研究具有可延伸性
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不少重大研究成果,也已经算是较成熟的分析模式,然而它也有着不足的一面,可能目前它对于各方面的研究都比较有利,但是也有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对于AFS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可延伸性,为了进一步提高其灵敏度或其他性能,一来研究人员不断地对研究系统进行改进,或者使用增敏剂,另一方面也在想办法扩大测量元素的形态,以便进一步的分析,从这个角度上说,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技术未来发展的空间是不可预测的,可能还会继续地扩大其应用领域,趋向于更加成熟、更加精确的状态。
3.2 AFS未来的发展方向
众所周知,新反应体系的出现、新技术的研究都推动了AFS的快速发展,许多的研究工作也围绕着相关内容进行展开。与此同时,有不少的科研学家提出了要研究新型的激光光源,在原来的空心阴极灯上开发更加稳定、更加可靠的产品,在测试元素领域也在不断拓宽、不断深入等等,这些都将会是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技术未来的发展动态。另外,也有可能借助于原子荧光光谱的相关原理,从而发现其他更高层次的技术,以提供给各方面的研究更多、更好的帮助。由此可见,新技术、新反应体系将会是AFS未来发展的去向。
4、结束语
科学的魅力,往往就是在不经意间发生了奇迹。当今,新科学时代的来临,人类的惊叹也成为了技术出现的回应。作为重大研究成果的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技术,以其特殊的能力得以在科学领域中迈出了成功的一步,可以说是功不可没的。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技术的成功研究,不仅带动了某些特定领域研究任务的进行,同时也带动着一些其他领域研究的深入,而它的高灵敏性、高准确性也受到科研人员的青睐。当然,我们也知道科学是不断进步的,不可能停滞不前,所以对于原子荧光光谱技术的研究还有待深入的层面,各相关技术、相关机理的研究也有待增强。
5、参考文献
[1]舒永红,何华.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和原子荧光光谱分析[J].分析试验室,2005,24(2):81-92页.
[2]邓勃主编.应用原子吸收与原子荧光光谱分析(第一版)[M].北京:化工工业出版社,2003
篇7
一、跨学科研究
创新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新焦点,世界各国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诸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经济、科技的发展虽然是一个国家强大的重要体现,但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成为制约经济、科技发展速度和水平的关键因素。在当今数字、信息、网络迅速发展的时代,人们越来越多样化的需求需要得到满足,各种复杂问题不断涌现,凭借单一学科的力量已经无法解决,需要知识的高度综合性和整体性。同时,随着专业知识向着更深层次的发展。因此,跨专业、跨学科、跨系统协同联动,互融性的跨学科研究和教育已成为现代学科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设计的创新不同于单纯的艺术创作,并不是漫无目的的、心血来潮式的想象,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才能是有价值的。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起步较晚,脱胎于传统的美术教育,知识结构相对单一。而艺术设计不只是一种表面形式,还必须与实用的需要、功能的需要相统一。因此,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亟需拓宽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以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综合能力。综合素质是目前制约中国高校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艺术设计院校的学生由于缺乏多元化学科知识的涉猎,设计实践往往只能流于表面形式,与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而高校所开设的通识类课程也只是针对兴趣的浅显概述,较短的课时无法在某个领域内深入展开,并不能使学生有效地得到综合知识的学习与综合能力的训练。与其他学科的教育相比,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同文化创意产业发达的美、英等国之间存在的差距较大,应积极学习美、英、德、日等国的艺术设计教育思想和模式。例如美国马里兰州立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的教学研究模式对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该所主要负责各学科领域之间的知识和技术的动态交流、研究与教学,研究方向以应用领域为主。其人员构成覆盖了工程学院、计算机数学学院、社会人文学院、自然管理学院等14个不同的专业(系),包括40名不同专业方向的兼职教授、25名各专业兼职教师、10名专职研究人员、45名职业培训教师以及170名研究生。在充分发挥各学科的专业知识、技术优势的基础上,通过跨学科的合作研究与交流,“系统工程研究所”能够不断获得对各类知识与技术加以综合、重组的创意,成果涉及生物系统、智能系统、计算机系统、社会人文等方面。“系统工程研究所”的教学研究模式在多重知识和技术交汇融合的过程中形成创新设计,并带动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演进,实现学校科研与教学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建立“艺术设计创新工程研究所”
艺术设计是建立在人文艺术与自然科学基础之上的应用学科,本身具有综合性和交叉性,在创意设计过程中体现着学科的交叉和知识的相互渗透性,具有典型的跨学科、跨专业的技术特征。因此,参照马里兰州立大学的“系统工程研究所”跨学科研究教育的成功经验,建立“艺术设计创新工程研究所”是推动中国艺术设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可行策略。借助“艺术设计创新工程研究所”搭建起的综合平台,实现艺术设计的跨学科研究和教学,把工程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技术、知识、方法有机融合,形成一个具有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研发学习系统,培养具有创新思想和智慧的设计人才,完善人才利用和培养机制。例如,无障碍功能性产品的设计,即是由多个相关学科进行跨专业合作的成果,涉及工业产品设计、服装设计、环境设计等。各专业师生发挥本专业特长,完成相关环节,将各专业领域的知识技术融会贯通,进而在交叉碰撞的过程产生创意灵感,迸发出具有创新性的设计方案,共同研究开发出专为身体不便者、有障碍者和年老者使用的各种功能性产品,包括家居、服装、鞋类以及生活日用品等。在校级层面,还可以与材料学院、机电学院、软件学院或计算机学院等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合作,将新型材料与智能技术融入到无障碍功能性产品设计中。在形式与功能两个方面推陈出新,更符合消费者心理与生理的需求,使功能科学与形式艺术完美统一。“艺术设计创新工程研究所”跨学科领域合作研究和教学的模式,不但能够拓宽艺术设计教学研究的实践领域,也可以为教学研究创新搭建一个宽阔而稳固的平台。而且改革了目前教学与企业结合的实践教学单一性形式,打破了单一专业的校企结合教学实践开展的局限性。跨学科教学创新研究将成为构建研究型大学和促进教育教学可持续性发展的助推器。
三、跨学科研究和教育与行业组织合作
正是深谙创新型人才是推动国家可持续性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美国高等教育非常重视跨学科综合素质人才的教育培养,他们认为这对国家的经济、科技的竞争力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是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战略手段。美国各大学在教育教学研究上有着共同的特点:注重跨学科研究和教育,旨在培养创新型人才。马里兰州立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采用开放式的教学研究运作模式:所有成员共同参与课题研究,各尽所能、互通交流。研究项目由40名教授依据专业所长主持各自负责的子课题,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课程设置,课程的设计也会经常根据需求进行调整。他们专注于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优势整合和观念更新,在教学上注重创新思维和技术能力的培养。而作为负责职业培训的45名教师,担任企业在职人员的培训任务。其目标准确、针对性强、执行快捷以及高效研究成果显著。学生的任务是参与科研及公司合作,能够学习到最新的实用知识和技术。同时,“系统工程研究所”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由各行业专家(多为知名企业董事会成员)集合的“智囊团”。这个“智囊团”与“系统工程研究所”保持紧密联系,提供研究信息,商讨确定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评价各专业创意灵感的聚集、交叉形成的创新点的市场化价值,并进一步探讨研发战略,与科研和教育形成积极的互动,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和前瞻性。这种与行业组织合作的模式同样适用于艺术设计的教学和科研。以服装设计专业为例,服装设计行业协会拥有一定的权限和特定的职能,是沟通政府、市场、社会三者的桥梁。服装设计行业协会具有双重赋权,其与政府和企业有着密切的关联,并能为服装设计教学研究搭建优质的推广交流平台和与商业市场对接的平台。一方面,行业协会每年举办的各类设计大赛、艺术设计论坛、国际博览会、时尚潮流展示等活动,重视设计院校的参与和介入,并关注设计人才的培养,为学生和企业搭建合作桥梁。另一方面,行业能够提供各种综合性的艺术设计研究课题与项目。学生参与项目研究任务,不但可以获得前沿知识和技术的更新,而且能够在跨学科的合作项目中,接触到丰富的创意灵感。此外,行业协会对学校的教育研究的创新成果能够起到协助、支持和宣传的作用,产生辐射性的影响力。因此,跨学科研究和教育与行业组织紧密合作是推动教育教学创新发展的另一有效途径。
四、结语
目前,北京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世界时尚潮流文化设计的交流非常重视,有利于推动艺术设计跨学科研究和教学创新发展。此外,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可以借助于非政府机构的行业组织双重赋权的职能与相关企业保持紧密联系,与企业进行渗透性的研发合作,为教学创新研究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和强大的研发资源,以加快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研究的创新步伐。艺术设计教育在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与工程教育有着共同的教育理念:注重教学实践和跨学科研究。艺术设计创新依赖于学科知识和技术的拓展与革新,需要借助于超越知识之上的智慧来完成。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智慧的养成才是教育教学所要达到的理想目标。
篇8
关于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奥地利经济学家Joseph Alois Schumpeter1912年的专著《经济发展理论》。他提出:技术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体系,这个体系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重新组合,以获得潜在利润。技术创新是区域发展的最主要动力,区域技术创新是区域发展的必由之路。区域技术创新理论由英国学者cook(1996)提出并定义的,他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我国学者也对区域创新理论展开了相关研究。王核成、宁熙(2001)认为,区域创新网络是指某一特定区域内互相联系的利益相关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组成的以技术创新利制度创新为导向,在地理位置相互靠近的经济主体间通过某种方式而形成的一系列长期交易关系集合。在此背景下,关于区域技术创新体系问题的研究也成为中外学者关注的重点课题,概括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
一、区域技术创新的涵义
区域技术创新理论最早由英国学者cook(1996)提出并定义的,他指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而这种体系支持并产生创新。瑞典的 Asheim 和 Isaksen(2002)指出区域创新体系是由支持组织围绕两类主要行动者及其相互作用组成的区域集群。第一类主要行动者是域内产业集群及其支持产业的公司;第二类主要行动者是制度基础结构,它们具有支持区域创新的重要能力。
我国学者也非常关注这一问题的研究。王文瑞(2002)认为技术创新是指源源不断的研究开发拥有原创性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并使之转化为新产品的过程。王核成、宁熙(2001)提出区域创新网络是指某一特定区域内互相联系,在地理位置相对集中的利益相关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组成的以技术创新利制度创新为导向、以横向联络为主的开放系统,它是在地理位置相互靠近的经济主体之间通过某种方式而形成的一系列长期交易关系集合。
二、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政府职能研究
英国学者Jennifer(2005)认为在区域创新体系中政府应当大力开发科技园,加紧科技园建设,它包括科技公司,中介机构,互联网,政府支持几个方面。英国卡迪夫大学的菲尔库克(2006)认为区域创新体系中开支的最高水平之一的关键投入,创新,即研发应当由政府出面组织相关高校,科研机构进行研发。加拿大魁北克大学的DOLOREUX(2002)认为首先技术创新必须是在一个社会体制中的,是由政府做主导的。其次创新是可以被看做嵌入在社会关系中的。最后创新容易出现在政治氛围较宽松的环境中。
受国外学者的研究启发,李敬等(2006)认为,政府首先应当总体规划,制定技术创新的中长期总体规划。其次政策指导,政府应适时出台一系列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再次是公共服务,政府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培植创新的文化价值观念。最后的是公共服务,为建设和实施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安林丽等(2005)认为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地方政府作为区域创新战略及规划的制订者,具有制定政策、制度和规划,提供共性技术和设施的功能。
三、区域技术创新体系评价研究
荷兰的EdwardSaid(2005)认为可以用两种方法对技术创新进行评估。其一根据不同的实例比较区域创新系统适宜的标准,分析新的发展趋势和由此产生的政策影响。其二是首先提出区域创新体系的评估报告,以此来确定在何种程度上它们与真正的区域创体系之间的差距。比利时的Stefan博士(2006)认为区域创新体系的评价应当有以下3个部分组成:领先的创新部门是否促进企业提高集群;创新活动是否具有国际化;是否创造一个有力于创新的环境。
我国学者也早已注意到对区域技术创新体系评价的研究。李晓丽(2007)运用美国哈佛大学波特教授的钻石理论建立了对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谷国峰等(2005)根据区域科技创新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商品化――产业化过程,经历研究与开发、设计与试制、生产、销售等阶段,对影响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起关键作用的五类指标进行分值评价。即政策法规(数量)指标、科技投入(资源)指标、科技产出(效率)指标、科技实现(效益)指标和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张逾坤等(2007)认为区域创新体系评价标准可分为:科技投入、科技产出、创新效益、创新环境四大类。
参考文献:
[1]Asheim,B.& Isaksen,A.Location,Agglomeration and Innovation.Towards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in Norway.2005(6).
[2]Steiner,petence clusters.Workshop report.Graz and A1-Ring Austria.1996(11).
[3]Carlos Scheel.Knowledge cluster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ystems.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02(6):356-367.
[4]胡筱舟.国家创新体系:渊源,内容和政府的使命.科学管理研究.2000.18(4):12-13.
[5]李敬,陈德顺,李朝开.云南建设技术创新体系中的政府职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4).
篇9
1 我国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现今机械制造技术发展迅速,但是由于起步比较晚,跟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差距较大。
1.1 管理方面
西方先进国家大多采用计算机综合管理,对组织和管理制度、生产方式的发展比较重视,相继推出了按时生产、迅捷制造、精益加工、并行工程等管理方法和理论。反观我国,只有少数大型企业采用了计算机综合管理技术,多数小型企业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
1.2 设计方面
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设计上投入很多不断采用先进科技,采用新的设计方法。现在西方国家大范围采用计算机作图作业(CAD/CAM),大多数企业开始采用无图纸作业。反观我国,采用的计算机辅助比较少大多采用纸质图张作业。
1.3 制造工艺
西方发达国家在制作工艺上大多采用高精密加工、微型机械加工、纳米技术、电磁加工、激光加工、微细加工、电磁加工、复合加工等高科技方法。但是这些先进技术在我国尚未完全普及,一些先进技术还处于理论开发阶段。在精密仪器制造工艺上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甚大。
1.4 自动化技术方面
西方发达国家在机械制造技术中大范围采用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柔性加工系统、柔性加工单元和计算机集成系统,实现了制造技术的高度自动化,我国自动化技术尚在起步阶段,没有完全普及,大部分还在试验阶段,无法投入生产中。
2 我国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创新
2.1 面向工业方面
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能在多个方面体现,如:产品的研发、产品的开发、产品的制造、产品的维修等方面,这些部分组成了一个技术总体。大范围的采用先进机械制造技术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缩短制造工期,降低制造成本。大力发展先进机械制造技术能促进国家经济增长、提高综合国力,而且可以让机械制造行业得到大力发展,提高业内效率,加大企业利润。
2.2 面向新挑战
在21世纪初,工业最先发展起来的是先进机械制造技术。先进机械制造技术是从普通制造技术发展起来的,先进机械制造技术不仅有着普通机械制造技术的优势,而且还对一些弱势技术进行了改革创新,将高科技元素融入到制造业的每一个地方。高科技的先进机械制造技术是面向21世纪巨大挑战而生的。
2.3 面向系统工程
先进机械制造技术包含诸多技术,有:自动化技术、精密机械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在普通制造技术和一些高新科技的基础上,先进机械制造技术逐渐成为跨越物质、信息、能量的系统综合工程。
2.4 面向全球竞争
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市场全球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将自己的资本,高科技技术作为输出抢占市场。我国自从加入WTO之后,我国的机械产品也走出世界面向全球客户,在竞争激烈全球市场,机械产品想脱颖而出必须加强竞争力,而发展先进机械技术可以加大产品的竞争力,提高企业在全球的地位。
3 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创新及发展
3.1 网络化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并且在全国普及,在机械制造和经营上面网络给技术的推广和产品的推广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利用网络可以使原材料和产品的交易可以跨国进行。利用网络技术可以将产品的开发和经营同时发展,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大便利。
3.2 全球化
全球市场上,机械技术的竞争也日常激烈,一些传统企业在这种竞争力下一些企业会无法适应导致破产,剩下的一些企业面对这种日趋强烈的竞争必须做出转型和改革,开拓市场。
3.3 虚拟化
机械制造技术的虚拟化意思是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进行模拟和检测。产品虚拟化技术检测的主要工作是检查产品加工的方式是否合理,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优化生产的工艺、降低生产的成本,并且对产品的生产计划和产品的物流情况等等进行一系列的仿真。从而达到确保产品的生产周期,及时找到产品的生产缺陷的的效果。
3.4 自动化
机械制造技术的研究方向是自动化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灵活技术的方面。自动化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是制造虚拟化,全球化,网络化。
3.5 绿色化
机械制造的绿色化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实现绿色化,采用绿色的设计,选用绿色环保的原材料,使用绿色的制造设备和绿色的工艺与包装等等使产品也绿色化,这样的绿色产品在使用或者回收再利用时将十分有利于环境的保护与能源的有效利用。
4 结语
本文通过对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状况的探讨,得出了我国的机械制造技术需要进行创新的结论,这种创新要面向当今社会工业的发展,要符合我国和谐社会与新型工业化路子的发展趋势。而上文提出的全球化、绿色化、虚拟化、网络化、自动化的制造技术的创新将推动机械制造技术迈向更深远的发展。这种种创新型的发展趋势势必会加强全球的技术和科技的沟通与交流,我国要在机械制造技术上加强钻研与不断创新的精神,并市场为导向,合理的配置机械制造技术资源,以环保低碳为理念。
【参考文献】
篇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持续快速发展。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206.01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21738亿美元,年均增长率14.77%,不仅高于同期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也高于我国同期GDP的增速;贸易规模也迅速提升,由1978年的世界排名第34位上升到2007年世界排名第三;同时,由于国家出台的一系列进出口调控政策效应开始显现,进出口商品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然而,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达25616.3亿美元,虽比上年增长17.8%,但增长率却回落5.7个百分点,增速为“入世”以来首次低于20%,可见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且影响范围是广泛的,外贸正面临着特殊时期的严峻考验。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
加工贸易比重过高。同一般贸易相比,加工贸易具有增值率低的特点,尤其是我国加工贸易多为低技术生产环节,而发达国家跨国企业在利用我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进行生产转移的同时,则把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研发、关键零部件生产以及品牌、营销等产品高附加值部分仍留在了国内,赚取高附加值部分的利润。目前我国加工贸易出口的产品占历年出口总额的比例都占一半左右,这些低附加值产品又主要出口到这次金融危机的中心地带美欧各国,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后,由于各国居民收入减少,加上人民币升值等国内外因素的影响,自然出口萎缩,2008年8月开始增长率一直呈下降趋势,11月份开始至2009年6月出口总额总体上呈负增长(见图1),虽有专家预计在未来这种降幅有望收窄,但很明显这一负增长趋势还将继续。
高新技术产品整体效益不高且附加值率低。目前,外资企业是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导力量,其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的比重超过50%,虽然我国已成为世界高新技术产品生产链条中的重要一环,但它还不是世界高新技术知识生产和应用链条中的重要环节,这种结构性问题直接导致了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量上不断提高,可其整体效益和产品附加值却没有多大的起色。因此,在金融危机影响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增长速度放缓现象就表现得更加明显,大批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一带的出口型企业经营困难、倒闭,仅2008年上半年破产倒闭或已陷入困境的外贸企业全国有约6.7万家,金融危机的到来,给中国主要从事简单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的出口企业尤其带来了巨大压力。 而在这些经营困难的企业中,相当部分都是从事简单、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企业。
经常遭遇贸易摩擦。我国加入WTO以来,出口产品不断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或国外不断变化、日趋严格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限制,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在感受到知识产权纠纷带来的压力。WTO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发起反倾销调查数量比2007年同期增加了39%,同期新实施的反倾销措施也比2007年增加了6%,而我国仍然是其它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发起反倾销调查的主要对象, 2008年上半年发起的新的反倾销调查有85项,其中37项是针对我国的出口产品,约占总体数量的43%。另外,在技术贸易领域,更多的国家设置了超严格的标准,使我国出口产品面临严峻的考验,我国出口产品所面临的贸易环境更加复杂。
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国的出口产品技术水平普遍不高。从目前来看,我国现有的这种以劳动力和资源优势为基础的出口商品在市场上仍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我们可以预见,这种不适应时代的发展方式,尤其是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今天,在未来的国际贸易竞争中,必然后劲不足。因此,可以说技术创新是我国提升技术水平,从而提高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基本条件。
技术创新与对外贸易发展的关系
(一)技术创新可以促进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提升
促进出口产品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实力,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也越来越多地感受到国际间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和进口额的持续高速增长,高新技术产品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1992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所占总出口比重只有5.9%;2002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全部商品出口额首次突破1/5达到20.8%;2008年达到了29.4%。可见,我国的外贸出口结构正在逐渐地优化。
有效减少贸易摩擦。我国频繁地遭遇反倾销、反补贴、知识产权、特保等调查,动辄被调查国课以高关税或限以配额或限制出口速度,给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而技术创新可以通过提高我国产品的质量达到国际上的通用标准而减少贸易摩擦的发生频度,尤其是金融危机背景下,技术创新无疑成减少外贸摩擦最有效的解决方式。
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国际市场占有率是指一国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它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而言,一国或地区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越高,则该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就越强;反之,竞争力就越弱。如图2显示,我国出口商品国际市场占有率从1990年开始一直呈现逐年递增势头。虽然如此,但这还不足以说明我国出口产品与世界贸易强国的产品具有同等竞争力,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单一的依靠价格的优势已经很难保证商品的竞争力,提高商品的科技含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可。技术创新可以提高商品的附加值,可以使商品更符合国际市场的需要,从而提升国际市场占有率。
(二)对外贸易可进一步促进技术创新
“干中学”效应。在出口过程中,国外的消费者会对产品的性能进行反馈,使出口企业能根据市场的需求改进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这些在进口和出口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和技术,在经济学中称作“干中学”(Learning-by-doing)效应。当代国际贸易的特点之一是产品的增值链加长,即一种产品的生产可能包括几个国家的共同参与,比如我国手机产业的发展,就充分的利用了“干中学”效应。最初我国的国产手机是将韩国、法国等外国手机成品直接进口,贴牌出售;直到2000年,少数国产厂商才开始引入法国WAVECOM模块,中国手机制造才开始步入半散件引进阶段;2004年下半年,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来自中国台湾联发科技生产的MTK手机芯片,在中国大陆横空出世,为我国手机国产化提供了技术基础。此后,我国手机企业一直在不断的积累、学习,来完善自己的制造工艺,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的手机出口大国,因此对外贸易是一国进行技术升级的最直接渠道。
技术外溢效应。技术进步并非都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发明,在许多情况下,只是意味着学到了别人已有的先进技术,先进技术的拥有者有时并非有意转让或传播他们的技术,而是在贸易或其它经济行为中自然地输出了技术,称之为技术外溢。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开始采取激励政策,加大对外资的吸引力度。截止2007年11月底,全球来华投资的国家和地区已经超过了190个,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3万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7471亿美元,全球500强已有近490家在内地设立了企业和机构,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超过1160项。无论外国企业怎样对技术保密,但是为了在国际市场上增加销量,企业必须演示和说明其新产品特点、功能、使用方法等,这样就使我国企业有机会得到新产品的相关信息,再通过技术外溢进行学习、模仿和创新,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可以以更低的成本开发相似产品。
技术创新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策略选择
(一)政府的宏观策略
加大投入,提高我国整体科技水平。现代技术创新不再是偶然的发明和发现,而是在保证高投入条件下有意识的、系统的工作。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研究开发经费投入强度是随着科技创新的发展阶段的上升而提高,一个国家的创新产出和其研发投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政府要加大对企业自主研发的支持力度,增加对企业高新技术出口产品技术开发的专项资金支持,尤其要激励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技术创新,以提高我国整体科技水平。
健全和完善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体系,为经济增长提供良好环境。我国要进一步完善促进技术创新的经济政策和法律体系。在法律上,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在财税政策上,积极营造刺激创新的环境,充分重视税收优惠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风险投资和中小企业政策上,要改善市场环境,发展创业风险投资,鼓励外商风险投资来华投资,支持中小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政府间的对话,减少贸易摩擦。中国已进入贸易摩擦的高发期,频繁的贸易摩擦给我国外贸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国民经济带来了影响。从目前的贸易格局来看,发达国家利用自己拥有的先进技术,更多地依靠自己的知识产权、贸易技术壁垒等新的手段控制市场,已严重影响我国商品的出口,如何利用自身的实力来与他国进行协商,是我国政府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行业协会的中观策略
加强创新意识,为企业搭建学习平台。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已经看到了技术创新在对外贸易中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这使得技术创新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针对于此,行业协会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作用,有计划的组织企业进行交流、学习,对重点产品出口的关键技术进行联合开发,为企业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从而提高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使其更具规模和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充分发挥作用,制定行业标准,为企业维权。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中国的不少行业在国际贸易中受到了不平等的对待,特别是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各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这让受影响较小的我国企业吃了不少亏。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我国的企业没有标准,而标准制定企业却可以在行业内自由发挥。对此,行业协会就要充分的发挥自身作用,联合企业制定出行业标准,以此来为自身维权。
(三)企业自身的微观策略
加大研发经费投入, 深化“产学研”联合。目前,我国还缺乏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集应用性研究和基础研究于一体的大型企业,企业要提高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就必须加大研发的投入,加快技术开发中心的建设,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一个企业只有不断地开发和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才能在国际市场上与对手竞争,增强核心竞争力。另外,企业应积极同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紧密型合作关系,共同培养创新人才,联合开展创新活动,联合申报科技项目。可以通过为高等学校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等方式,吸引高校与其合作。
重视人才的培养,为创新提供保障。企业一方面要多渠道增加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从而变就业压力为资源优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企业应该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为自己服务,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金融危机中很多国外的“金领人才”失业,正是我国企业“人才抄底”的好时机,应适时招聘这些人才,一方面可以利用他们先进的工作经验,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企业带来新鲜血液,为企业的进一步技术创新带来新的发展动力。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技术创新在我国虽然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但就其与对外贸易的关系来讲,其影响已经相当突出。在笔者看来,我国要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在经济增长的同时,适度增加对技术创新的投入,且应重视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建立和完善我国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从根本上对技术创新予以保障。完全可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产品的对外贸易竞争力将大幅提高,中国也将从现在的贸易大国逐步成为真正的贸易强国。
参考文献:
1.李玉萍.中国的外贸依存度辨析[J]. 中国国情国力,2005(6)
2.胡俊文.国际贸易[M].清华大学出版杜,2006
篇11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际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贸易量的增长,高新技术已经成为一国对外贸易竞争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对外贸易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技术发展滞后,导致了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无法提升。本文通过分析高新技术对于对外贸易的推动影响,从而得出技术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技术;国际贸易;策略;影响
一、技术创新对于一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有利于改善产业结构
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可以改善产业结构,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如工业部门的技术创新可以通过多样化和零部件生产的专业化、产品的差异化、生产力的国际化影响国际分工,最终改善本国产业结构。又如农业部门的技术创新不但推动了工业的迅速发展,也促进了农业的工厂化和现代化。农业的大机器生产,农业的发展由于诸多新的技术的注入而发生很大的改变,如合成化学工业的兴起以及植物生理学的发展。通过农业革命与农牧业生产量的迅速增长,发达国家在国家粮食自给率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在国际市场上的输出量也在不断增大,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输入剩余产品。借助于合成材料工业,发达国家在许多原材料领域内也得到很大的提高,主要是合成纤维工业、塑料工业等,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原料依赖性进一步降低,许多初级产品的生产逐渐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进行转移。
(二)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竞争优势
一国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其相对价格和产品的品质。相对价格一般是指价格低于贸易对手的竞争优势,一般来说要素禀赋与使用效率共同决定了相对价格,并且宏观汇率也会有所影响。而产品的品质则是其产品与竞争对手相比,在消费者需求满足上所能形成的竞争优势。相对产品优势与产品的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相对价格和产品的优势对一国出口竞争能力的形成具有互补性。如果两个国家的产品质量相近,价格水平较低的国家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如果两个国家的相对价格水平类似,具有较高产品质量的国家具有较强的优势。
因此,国家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改善原有产品品质并开发差别化产品来提高产品出口竞争能力。
(三)有利于提高对外贸易效益水平
在国家与国家之间,商人的移动并达成协议的方式是传统国际贸易,但是对于货物运输途中的状况难以有效的了解,对于国际贸易的难度与风险是很大的提高,此后经历了通讯革命,各种新的设备不断涌现,人民借助电话、电报等工具,使世界各地的商人远在万里之外也能达成交易,并随时可以知道货物的流转状况,从而形成交易成本大幅度下降和国际贸易的效率与效益的提高。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充分体现在了电子商务方面,即网上交易额的迅猛增长,导致了传统的国际贸易的电子化与国际贸易方式的改变, 极大地推动了国际贸易的效率与效益。
二、加强技术创新推动对外贸易发展的策略分析
(一)尽快建立促进技术创新的体系
进行技术创新的核心是企业。因此,建立一个以企业为中心的贸易能够促进自主技术创新体系的生产,以此通过技术的创新促进贸易。为此,对于要提高和加强外贸企业在技术上的自主创新能力,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首先,要建立大型企业的相关技术研究和开发中心,然后再对其进行完善。企业要增强自己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就必须加快建设技术开发中心的建设,同时研究开发活动的投入也要加大,并大力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的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该企业所特有的,而且是竞争对手难以转移和复制和模仿的能力。这种难以模仿的能力能为企业带来超过平均水平的利润。因此,加强技术创新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关键。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研发可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上处于不败之地。
(二)营造技术创新的社会氛围
劳动力资源丰富和便宜是我国产业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的一个很大优势。这直接表现为我国加工生产的工业制成品占国际市场的份额一度迅速上升。这种现状使许多企业在技术发展的路径上只青睐于技术引进,而认为自己组织力量搞开发,花钱多,还费事。结果导致企业开始“变懒”,自主创新意识变得淡薄,只满足于简单的工艺模仿和来料加工。尽管这种做法在短期内能给企业带来现实的经济利益,但对于长远发展却非常不利。“科技兴贸”,是我国在新的经济形式下提出的一个重大决策,这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改革体制与机制才是关键。鼓励与支持能力建设,优化环境,培养创新性社会氛围。自主创新对于全社会不仅是构件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并且是国家在激烈的国际市场中存活的关键举措。
(三)实施促进技术创新的人才战略
作为自主创新中最为宝贵的资源,人力资源是一种非常稀缺的宝贵资源。近年来无数的例子显示出,高端人才或尖子人才对于原始创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人才的选拔与使用对于一个国家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以及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主创新的实现必须具备一定的人才储备,特别是创新性基础科学研究能力较强,转化与应用创新能力突出的人才。要大力培养富有创造力的各类人才,就要紧紧抓住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这三个环节,并切实落实自主创新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这是实现自主创新的根本性问题。
三、结论及启示
我国外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外贸易理论的指导来不断完善,特别是对于外贸国际竞争力有着显著地提高效果。而技术因素是提升外贸国际竞争力的基础,只有实现技术的不断进步才能优化国际竞争力。此外,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应当以国际贸易理论为依据。国际贸易理论是基于技术因素而总结出来的,我国为了适应当前的国际竞争形势,提高外贸的国际能力,应当以自主创新为主,模仿创新为辅。一方面,应积极利用国外的技术外溢促进我国的技术进步。这需要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积极引进外资,并把引资的重点转到引进先进技术、现代化管理方式上来, 从而通过“干中学”,利用技术、知识的“外溢效应”有效的提升我国的技术水平,在此基础上,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竞争力不强的局面要如何突破,其重点在于自主技术创新。技术外溢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我国贸易产业的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但是没有根本性转变技术落后的局面,自主创新仍然是我国实现技术层面飞跃的关键。只有自主技术创新才能真正实现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质的转变,才能有效地促进我国外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快速提升。
参考文献:
篇12
本文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界定如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在政府和科技中介等相关支持机构的协同作用下,某些具有纵向、横向或互补性联系的高新技术企业集中在一起,沿产业价值链及科技链集结成合作网络,通过不断实现创新而形成科技领域的持续竞争优势,同时根植于其所在区域的社会文化环境的产业组织形式。
在某一地理区域内,区域创新系统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资源会处于共享的状态,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如何更好地发挥资源优势,使两者协同发展。
一、宏观调控对策
(一)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政府既是创新系统规则的制定者,又是促进创新的激励者,同时还是创新的协调者和参与者。因此,可以从不同的角色角度发挥其宏观调控作用。(1)推进区域产业政策向集群政策转变。(2)消除区域间产业集群的制度壁垒。(3) 制定相关政策以促进和鼓励集群加入国际生产体系。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通过参与国际性的企业间合作,不仅能够获得先进的技术,同时有利于集群内的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下不断寻求创新,以便于完善区域技术创新子系统的建设。(4)实施技术创新的政府激励。主要包括教育政策、科技发展政策及各种研发活动和新产品的税收优惠政策,并鼓励开设风险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
(二)建立多元互动创新体系
基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系统建设应将区域建设的着眼点从增加资源的投入转向对现有资源运用能力进行整合,与此同时,通过与创新活动相关的各种组织之间的协调,产生系统协同效应,以解决区域创新系统的“系统失效”问题,从而提高整个区域的创新能力。(1)把促进区域间的联系和互动作为推进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重要途径。 (2)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有机结合。(3)以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为基础建立构建科技创新平台。(4)以科技创新打造区域经济品牌。
(三)实现促进科技进步的制度创新
(1)发挥政府制度供给的主导作用,优化科技创新的制度环境。(2)增加科技制度供给。(3)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立国战略。(4)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要尽快取得世界领先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迅速提高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
(四)加强技术创新环境建设
1.加强财政激励力度。通过增加财政投入的力度、提高R&D占GDP的比重、加大技术创新扩散的政策激励等措施加强企业R&D投入力度。
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并注重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建设。是否有完善的科技立法体系关系到高科技企业能否有健康的发展空间。科技立法要兼顾市场规律和科技发展规律,要把能够反应我国国情的,有利于高科技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上升到法律规范。
3.制定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增大科技成果向中小企业转移的可能性。使现有的科技成果与企业的成果相融合,切实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减少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本,实现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真正体现其应用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为了给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要加快建立并完善基于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
(五)完善产学研合作体系
1.建立全球化背景下的产学研结合发展观。一方面需要通过建立区域创新系统,搭建区域创新服务平台和完善区域创新环境,凝聚和整合本区的产学研力量。另一方面,要借助全球产业、研发、教育的合作与竞争,并努力通过现有优势,吸聚附加值高的经济要素。
2.加强政策导向作用。如对相关领域内的关键性技术的研发、风投等建立特殊的税制;对某些产、学、研合作项目实行一定的税收减免,给予一定程度的贴息贷款或财政补贴;对产学研之间某个联合攻关项目在人才交流方面给予一定的特殊政策,如保障流动人员在流动期间的福利待遇等,以减少流动人才的后顾之忧。
篇13
二、大数据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大数据的开发促进产业革新
伴随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产业升级、产业创新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保障。在研究中可以发现,大数据所涉及到的领域相对较多,而且在产业资源整合中也蕴含着较大的能量,同此,通过大数据资源的开发,可以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在大数据资源运用中,可以实现对大数据产业、数据分析以及书评平台等资源的整合,优化项目决策服务机制,通过数据化学、数据材料以及数据制药等新兴产业的擦护功能性,满足新时代产业的基本需求,并在此基础上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改革。
(二)大数据的开发激发产业经济
在大数据资源开发中,其技术内容的创新不仅可以形成全新性的产业形态,而且也可以通过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分析,为社会经济创造出更大的发展价值。在宏观角度分析中,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会将大数据资源运用在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农业现展的背景下,通过对大数据资源平台的构建,可以明确产业的发展方向,满足大数据结构调整的新产业、新模式以及新服务等需求,提升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在微观角度中分析,大数据的开发及运用需要将企业经济决策水平作为基础,通过对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性分析,认识到客户的心理特点、运用习惯以及消费理念等,实现产品项目研发的科学性及系统性,满足大数据时代下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
(三)大数据的开发提升了安全保障
通过大数据资源的分析可以发现,大数据内容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稳定运行,同时也是国家发展中的战略性维护目标。通过大数据开发系统的构建,可以全面提升国家安全保障机制,提升安全问题的应急处理能力,从而为大数据背景下信息资源的运用提供有效支持。例如,在国防以及反恐中运用大数据,可以通过多种渠道的构建以及信息内容的整合分析,提高国家信息的安全保障能力。同时,在大数据开发以及资源运用中,需要通过对产业控股状况的分析,进行企业安全定量评估的问?}整合,通过对企业宏观、区域以及行业保障关联性的分析,降低政府的债券以及融资管理平台,从而为社会的经济发展提供安全、有效的保障。
三、应用大数据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创新思路
(一)加大信息资源的投入力度
在大数据发展的背景下,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以及积极创新,需要将互联网、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完善大数据产业链背景下的基本结构。对于大数据生产链而言,其主要包括了对产品的出售、分析以及加工等。伴随商业管理以及商业活动的活动开展,电子商务形式也得到了热门的广泛运用,所以,在该种环境下,需要通过个性化服务活动的开展及时进行经营策略的准备,实现信息资源整合的个性化。同时,在大数据互联网技术以及网络环境结合中,需要积极开展精准营销的活动内容,通过对大数据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分析,优化数据资源的分布,保证信息资源整合以及项目资金投入的完善性。
(二)构建协同化的大数据与社会经济整合理念
伴随社会经济的运行及发展,创业产业为了更好的自身的发展需求,需要在管理工作关心以及资源网完善的同时,构建系统化的工作管理体系,充分彰显出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交流价值。同时,在社会经济转型以及资源优化发展中,也需要通过对数据资源的御用,明确大数据战略化的发展目标,并在经济发展以及转型发展的同时,建立创新性的大数据服务管理机制。在大数据资源整合的过程中,需要将大数据作为基础,通过对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以及新材料等内容的研制,提升产业的结构价值,实现企业的稳定转型。
(三)发挥大数据对社会治理的创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