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透析护理综述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透析护理综述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透析护理综述

篇1

临时性血管通路包括直接动静脉穿刺,动静脉留置针,股静脉置管,锁骨下静脉置管,颈内静脉置管,颈外静脉置管,带Cuff的中心静脉导管等类型[1,2]。其中,动静脉留置针和锁骨下静脉置管应较多,优点突出。动静脉留置针选表浅动脉, 于搏动最明显处进针,见回血后, 将套管针缓慢向血管内推入, 再用手指压迫套管针尖部以阻断血流,拔出针芯连接备好的动脉管路。下次透析时只需消毒留置座塞, 将内瘘针直接刺入即可。此法操作简单, 不易出现严重并发症。锁骨下静脉置管,优点是置管部位开放,易保持清洁,血流量充足,不损伤手臂血管,留置时间长,患者活动不受限。

长期性血管通路主要包括动静脉外瘘,直接缝合的动静脉内瘘,钛制轮钉吻合的内瘘,血管移植建动、静脉内瘘,无穿刺针血管通路等若干方法。动静脉外瘘技术中外瘘导管如脱落可因大出血致死,患者需随身携带止血钳以止血。长期外瘘管给患者生活、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且易并发感染、血管炎、血栓、皮肤坏死, 现已被动静脉内瘘代替。虽然直接缝合的动静脉内瘘优点是没有外瘘导管脱落大失血的危险,患者活动不受限, 感染及血栓发生率大大减少。缺点是术后至少要 2~ 3 周方能使用,且每次透析均需穿刺血管, 易发生血肿、血栓, 同一部位反复穿刺还可并发动脉瘤或假性动脉瘤。血管移植建立动静脉内瘘技术当前最广泛使用的为PTFE血管(1978,Campbell)。无穿刺针血管通路不用穿刺皮肤,而是采用(Dia TAP)装置暴露于皮肤外,局部及全身感染发射率高,且费用昂贵。

二 血管通路护理实践进展

由于大量病人需要建立长期性血管通路,有更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对长期性血管通路的护理近十年来高水平高引用率文献进行了调研和综述[3-9]。并着重针对不同的患者类型[10,11]以及血管通路类型进行讨论。

包丽媛等(2003)、陈万美和孙惠(2007)[12,13]特别探讨了针对老年人动静脉内瘘术的护理进行了探讨[14,15]。于老年人生理功能衰退及病理性因素, 使血管膜性化, 变脆、变薄、变硬,因此可用于建立内瘘的血管有限, 动静脉内瘘术成功率较年轻人低,内瘘较普通患者不易保护。老年人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中,特别强调术中对穿刺和固定的技术要求。老年患者皮肤弹性差, 多皱褶,血管滚动, 穿刺前可由助手将患者皮肤绷紧, 穿刺者左手示、中指固定血管, 感觉内瘘搏动的同时右手与内瘘成 30°方向进针。穿刺时动脉穿刺点距离瘘口3 cm以上, 静脉穿刺点距动脉穿刺点5~ 8 cm 以上,此次穿刺点距上次穿刺点3 mm 以上。对有意识障碍的老年患者, 可用安全带将内瘘侧肢体固定在床上, 防躁动时针头脱落或穿破血管造成血肿。内瘘常见问题处理及预防。(1) 透析中穿刺点渗血。老年人针眼处皮肤愈合慢, 易渗血。少量渗血时可用厚棉球加压止血或调整穿刺针位置, 也可在渗血处撒些云南白药。出血不止时,应重新穿刺。预防的关键是经常更换穿刺点, 有计划使用内瘘, 采用绳梯法穿刺,减少皮肤及血管壁瘢痕。(2) 皮下血肿。处理原则: 充分止血后将出血向周围分散,冷却局部;透析结束24 h 后热敷促进血肿的消散和吸收。内瘘使用早期应由操作熟练人员穿刺, 尽可能地避免因技术问题造成的皮下血肿。(3) 动脉瘤。多由于反复穿刺或不正确穿刺造成。动脉瘤处避免再次穿刺。预防:开辟瘘侧肢体上的周围小静脉作透析回血用, 这样可使内瘘静脉端充分休息, 同时增加了动脉端的穿刺范围。

常耀武(2011)、杜书同(2009)、贺晓等人(2002)[16,17,18,19]探讨了采用钛轮钉吻合的动静脉内瘘护理问题。患者回病房后平卧, 嘱其术侧肢体远端关节伸直, 上肢抬高与床呈20~ 40°, 防止因造瘘肢体远端静脉回流受阻出现浮肿。站立时可用三角巾托至胸前, 利于血液循环。嘱患者术侧肢体不带表, 不手枕, 不测压, 不持物, 避免造成吻合口渗血、漏血及轮钉碎裂。术后观察瘘管是否通畅, 于术口上方2~ 4 cm 可听到血管杂音, 手可触及血管震颤, 同时密切观察血压、脉搏的变化。术后严格无菌操作,每日更换切口敷料, 同时观察切开处有无渗血及血管杂音情况, 术后应静滴抗炎药及抗凝药物, 防止切口感染及血栓形成。有的患者动静脉吻合后静脉扩张不理想, 可短时间用手指间断压迫吻合口上方静脉, 有助于瘘管尽快扩张。早期瘘管的使用是钛轮钉内瘘的特点, 禁止非透析性穿刺及同一部位反复穿刺, 穿刺时我们一般选用14 号针即可获取200~ 300 ml/ min 的血流量。同时我们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 对血容量不足的患者调整进针角度, 部分患者因初次透析紧张引起血管痉挛, 可静推654- 2 针剂5 mg 缓解, 同时注意肢体保暖。血透拔针后瘘管加压不宜过紧, 以听、触等方式观察瘘管通畅状况, 2 h 后解除纱布绷带, 24 h后可用频谱或毛巾热敷。在2 次透析期间, 鼓励患者多活动其他肢体, 如瘘管过度扩张, 应套袖保护。

刘雁凌(2011)、李霞(2010)、蒋月云等人(2004) [20,21,22,23,24]详细探讨了人造血管内瘘的应用与护理问题。人造血管人造血管内瘘的应用解决了内瘘闭塞或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困难的难题, 大大提高了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人造血管内瘘技术,在应用和护理时,需要注意使用时机的选择。施行人造血管移植术后患者术肢均有不同程度的肿胀, 约术后3~ 4 周肿胀消退, 新的内膜逐渐形成。实践中的病例均选择8 周后使用, 此期内瘘已基本成熟, 红肿消退, 穿刺点显露, 血流充足。还要注意穿刺点的选择及穿刺技术的要求,注意观察有无瘘管内渗血,采取止血措施。在日常护理中,对患者进行宣教, 重视瘘管的护理及保护。日常生活中注意术肢不能提重物, 避免硬物或外力碰撞, 不宜穿紧身衣物及使用以腋窝为支撑点的拐杖, 睡眠时减少术肢侧侧卧,避免压迫术肢, 以防术肢血液循环不良导致瘘管闭塞。少数患者出现肿胀、瘙痒等反应, 不宜用手抓, 就诊专科医师排除闭塞、感染等并发症后, 可抬高患肢,用止痒酒精外涂, 50%硫酸镁湿敷等。

三 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首先应建立一条血管通路, 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患者进行血透的基本保证。血管通路分为临时性血管通路和长期性血管通路。由于大量病人需要建立长期性血管通路,有更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着重对长期性血管通路的护理相关文献进行了调研。随着技术进步,各种新型的血管通路技术不断进入血液透析领域医疗实践。因此,在护理实践中应结合循证护理的要求,使得血透血管通路的护理从传统的经验主义的护理模式向以科学研究成果为基础的新型护理模式发展[25]。

参考文献

[1] 肖丽佳,李亚洁.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护理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 ,21(8):72-74.

[2] 唐万秋. 血液透析血管通道护理进展[J]. 实用护理杂志, 1999, 15( 2) :7-9.

[3] 祁华, 陈小波, 岳琴琴, 等. 急诊血液透析临时性血管通路的建立和护理.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1,10( 8) : 771-772.

[4] 嵇爱琴, 叶朝阳. 长期留置双腔导管血液透析的护理[J] 中华护理杂志2000 35 (9):563-565.

[5] 谢叶丽,黄晓丹,洪蝶玟,陈玮勉,黄丽香,李绪城. 改良穿刺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效果影响的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 ,21 (10 ):6-7.

[7] 尹华华. 深静脉置管的运用及护理进展[J]. 护理学杂志.1999,14 (5):290-291.

[8] 汲明亮,宋 翔 ,宋剑波,孙长军.动静脉内瘘术侧端吻合法的临床体会[J]. 医护论坛,2011,12(36):158-159.

[9] 史灵芝. 浅谈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护理[J].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090 , 1166.

[10] 苏海燕.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对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1,12(9):165-166.

[11] 潘新元,殷国前. 注射隆乳后哺乳期并发乳腺脓肿及乳汁内瘘3例临床治疗分析[J]. 中国美容医学,2011,20(12):1874-1876.

[12] 陈万美,孙惠.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体会[J]. 护士进修杂志 2007 年9 月第22 卷第18 期:1713-1714.

[13]包丽媛, 王荣, 仲娜, 刘洪梅, 潘艳梅.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28 例[J]. 实用护理杂志2003 ,19 (5 ):11.

[14] 薛健云.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中西医护理[J]. 甘肃中医.2010,23(7):60.

[15] 钱文艳,郑金微.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保护性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4):2267-2268.

[16] 常耀武. 钛轮钉建立动静脉内瘘的体会[J]. 中国临床研究.2011,24(11):994-995.

[17] 杜书同, 赵春秀, 贾丽敏. 钛轮钉动静脉内瘘术用于血液透析的临床体会[J] 海南医学.2009,20(7):100-101.

[18] 俞芳,邱国萍,李正夫. 钛轮钉动静脉内瘘吻合术36例[J]. 临床医学.2009:29(10):46-47.

[19] 贺晓, 高峰, 冯秉华, 高冬梅。钛轮钉动静脉内瘘的建立与护理168 例[J]. 实用护理杂志.2002, 18(5 ):15.

[20] 刘雁凌,郑璇,周昌娥,杨红荣. 血液透析人造血管内瘘并发症20例临床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1):64-65.

[21] 翟从芳. 人造血管内瘘的护理[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6(6):951-952.

[22] 李霞,谭秋贞. 人造血管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与护理体会[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0):199-200.

[23] 黄江燕,王凤英. 人造血管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使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0,11(3):249-250.

篇2

Keyword: Hemodialysis; Vascular access; Nursing; Research progress;

目前大多数终末期肾病患者将血液透析作为疾病的最主要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方法有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等优势。而血管通路则是透析过程中将人体血液引出、过滤、送回的通路,在血液透析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为了进一步提升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护理的质量和效果,本文针对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护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分类及护理路径

 

1 、血管通路的分类

依据性质的不同,血管通路有长期性和临时性两种。临时性血管通路包括经皮股、直接动脉穿刺以及动静脉留置针。长期性血管通路则主要由动脉外瘘、内瘘以及移植血管内瘘构成[2]。经过对血管通路应用情况的研究,临时性血管通路中以动静脉留置针最为常见,而动脉内瘘在长期性血管通路种类中具有安全性高和效果理想的优势[3]。

2 、血管通路的护理

2.1 、术前护理

通过分析影响患者血管通路的因素,将感染的发生和血栓的形成作为两组主要原因,所以,护理干预方法的提出以及成功建立血管通路,是影响血液透析效果的关键[4]。对于整个血液透析过程来说,依赖于血液透析的患者,常有较大的负面心理情绪,疾病及治疗的痛苦以及经济负担,都是降低患者治疗及护理依从性的因素[5]。有学者对98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研究发现,实施护理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是常规组的1.3倍,满意度接近98%,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的分值降低近10分,取得满意效果[6]。因此,在穿刺开展以前,应针对治疗过程以及治疗后可能发生的风险、治疗效果向患者明确告知,并及时发现和排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以促进血管通路建立的成功[7]。

2.2 、穿刺护理

从血液透析患者建立血管通路的实际情况来看,穿刺效果对治疗和护理最终效果的影响较大。所以,护理人员要确保穿刺的稳、快、准,针头保持20°的倾斜角度,当穿刺成功后,立即固定针柄。如果穿刺失败,则选择另一个合适的位置重新进行穿刺[8]。根据患者情况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如一部分患者血管较细,则可使用罂粟碱扩张血管,然后实施穿刺。注意观察患者的血流情况,如果流量不足,则需调整穿刺针位置。如果有渗血情况发生,应使用无菌纱布压迫,后用棉签按压,按压的过程也要注重对力量的把控[9]。

2.3、 置管护理

应按照临床无菌操作的标准完成透析接管工作,接管完成后,使用肝素清洗导管,如果导管出现推注不畅的情况,应谨记不要强行推注,可以用一定量的尿激酶进行冲洗处理,以免出现栓塞问题。并且,每日消毒置管表层,更换纱布,过程中消毒工作可应用碘伏,对患者的伤口使用无菌敷料掩盖[10]。为了防止静脉导管因空气流入而发生栓塞,透析以后应使用夹子对静脉管端实施封夹处理,并拧紧肝素帽,以防止空气的进一步流入[11]。

2.4、 并发症护理

按照并发症种类,将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分为感染、出血以及血栓等,具有不同的护理措施[12]。从血液透析血管通路临床护理工作的发展情况来看,感染是患者最常发生的并发症种类,感染一旦发生,患者有瘘管位置的灼烧感、发热和红肿现象,对这部分局部感染问题的护理措施,首先要求按照无菌操作标准完成各项术中操作,然后进行瘘口的有效清洁,尤其重视对瘘口与皮肤接触位置的清洁和护理,保持干燥是避免这一部位发生感染的前提条件[13]。一旦患者有感染发生,则可及时终止内瘘,替换血管通路,并应用抗生素治疗,避免患者感染问题的进一步恶化[14]。对于出血类并发症,发生时患者有穿刺部位渗血和皮肤红肿的问题,这种问题的发生对于患者的血液循环不利。护理工作中为了减少出血的发生,应避免重复穿刺以及过早穿刺[15]。并且,还要勤于检查瘘管,保持通畅,同时避免过度按压。针对血栓类并发症,可以将瘘管杂音和震颤的消失作为诊断依据[16]。对于这种问题,护理人员必须随时检查瘘管,增加患者的营养摄入,借助抗凝药物等手段降低患者血栓的形成概率[17,18,19]。

3 、结语

综上所述,对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护理非常重要,护理质量直接影响患者血液透析效果和身体健康,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针对穿刺、置管和术前相关工作,落实好相应的护理措施,并根据患者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确保血液透析的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黄允,李惠勤,樊桂娟.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护理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3):62-63,65.

[2]茹曾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21):142-143.

[3]肖玉虎,钟永,王清华,等.湖南省娄底地区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现状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9,40(6):401-403.

[4]陆赛.济南市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多中心研究[D].山东大学,2019.

[5]德吉扎桑.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类型选择及护理方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3):309,311.

[6]戚秀丽.心理护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疗,2019,38(24):125-128.

[7]王秀辉.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血液灌流凝血原因及护理进展[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9,34(4):51-54.

[8]邱素真,郑茜子,刘钟缘,等.我国血液透析导管文献计量学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6):4-7.

[9]危志强,章旭,蔡小琴,等.单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现状分析[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9,19(3):211-213.

[10]韩慧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SOST、DKK1蛋白水平与骨密度及血管钙化的关系[D].河北医科大学,2019.

[11]严宁,严连喜,石平.不同血液透析通路对老年患者透析效果的比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2):115-116

[12]马慧超,于洋,崔天蕾,等.心功能检查在慢性肾脏病患者血管通路术前评估的研究进展[J].中国血液净化,2019,18(1):50-53.

[13]由晓艳.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护理进展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11.

[14]雷奎.不同血管通路下尿毒症病人透析充分性与肾性贫血的关系[J].心理月刊,2019,14(5):129.

[15] Elizabeth LH. Outbreak of Hemodialysis Vascular Access Site Infections Related to Malfunctioning Permanent Tunneled Catheters:Making the Case for Active Infection Surveillance[J]. Infection Control&Hospital Epidemiology,2002,23(9):538-541.

[16] Pandora G,Tori B. Cannulating an arteriovenous access in hemodialysis settings[J]. Nursing Made Incredibly Easy,2019,17(4):21-24.

篇3

1 影响因素

1.1 患者的心理问题 由于受疾病本身、透析并发症以及家庭、社会的影响,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通过临床观察了解到,血液透析患者,无论意志多么坚强,一旦患病后心理平衡会打破[2] ,再加上治疗时插管或深部静脉穿刺存有的恐惧心理,治疗方式的转变,医院陌生的环境,新的角色转换,昂贵的透析费用都导致患者情绪不稳定,严重的甚至拒绝治疗。这些问题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更为严重的是引发透析并发症,从而增加治疗风险。 一旦开始透析,一生都不能中断,给病人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易产生绝望和不安心理。而多数透析病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出现情绪低落、焦虑、恐惧、紧张、沮丧等,不仅影响治疗,还会降低病人的免疫力[3]。

1.2营养失衡 血液透析病人的营养问题极为重要,营养状况直接影响着病人生活质量的改善、生存年限、并发症的发生[4]。 血液透析病人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3%~76%[5]。肾衰竭的患者在接受透析前为了减少尿素氮等代谢毒素的产生,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长期的饮食限制使患者在透析前就已经存在营养不良[6],而透析过程中毒素透析出来的同时大量的营养成分也随之丢失,加之肾衰竭时患者食欲较差,从而加重病人的营养不良。由于在透析过程中各种营养物质的丢失而导致营养不良,最终影响透析病人的存活质量,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1.3血管通路 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重要环节。只有拥有足够的内瘘才能保证有效的血液透析[7],动静脉内瘘是目前透析病人最理想的选择[8]。沈丽等[9]认为,建立和维持一个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先决条件和基本保证,动静脉内瘘也被称为血液透析病人的生命线,透析时直接穿刺可获得足够的血流量,使用方便,对血管影响小,使病人获得满意的透析效果,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王可平,赵光本[10]指出,保持内瘘的长期通畅对保证血液透析的效果、维持透析患者的远期生存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4贫血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常见并发症,贫血是促进慢性肾脏病进展和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增加的重要危险因素[11],慢性肾衰竭病人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现象,严重影响病人的预后[12],纠正血液透析患者的肾性贫血对于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生存率与生活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5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家庭支持系统对血液透析患者起着重要作用。家庭是社会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家庭环境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家庭成员是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支持者,真诚而切实的支持能够帮助患者坚持治疗,缓解压力的影响,提高免疫功能。家属通过家务管理、提供医疗费用、接送患者等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可以改变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2家庭护理

2.1心理护理 做好心理评估,针对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经济背景的患者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向病人及家属介绍血液透析的相关知识和预后,使病人对透析治疗充满信心;另外,让病人尽快适应血液透析这一角色,让病人及家属明白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是多数慢性肾衰竭病人维持生命的最终选择,让病人清楚地认识到配合血液透析治疗的必要性和长期性。鼓励家属经常与病人交流,耐心听取病人的倾诉,善于发现病人的心理变化并开导病人,打消病人的各种思想顾虑,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他们改变对生活的态度,让病人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血液透析治疗[13]。高贵博等[14]认为,定期组织开展病人交流会,让病人相互交流有益的经验,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饮食护理 文献报道,足够的营养摄入依赖于充分的透析, 合理饮食是血液透析病人提高存活质量的关键,加强营养宣教,对每个透析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营养宣传,使其提高治疗的依从性[15]。要根据透析患者的透析情况、体重、病情、尿量、是否有合并症来帮助患者制定饮食方案[16]。蛋白质的摄取量从0.5-1.0kg/d逐渐增加到1.2-1.5kg/d,以瘦肉、雨、蛋等优质蛋白为主,保证充足的热量和维生素摄入,根据尿量控制钠盐摄入量,钾摄入量根据病情而定,慎食含钾高的食物[17],鼓励患者进食高钙食品,但要注意钙磷比例,避免含磷高的食物,有残余肾功能,尿量较多的患者一般不必限制水的摄入量[18],但是患者尿量小于1000ml/d时,饮水量应控制在前日尿量+500ml。胡带翠 [19] 提出要注意食物多样化,提供色、香、味俱全的食物,以增进食欲,增强病人的体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有效延长病人的生命。血液透析是否充分是影响营养状况的重要因素,充分透析可以清除毒素,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有助于内环境的稳定。

2.3 血管通路的护理 血透病人的动静脉瘘管相当重要。病人应熟悉其用途,保持瘘管通畅、清洁、无滑脱及出血。指导家属和患者做好内瘘的维护和护理,教会患者每日自检内瘘有无震颤或血管杂音2-3次,发现异常及时到医院就诊。在日常生活中应特别注意避免造瘘侧肢体受压,睡眠时不要压迫术侧肢体,不穿紧袖衣服,不用术侧上肢负重[20],内瘘侧手臂禁止静脉抽血,注射、输液、测血压。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透析前用肥皂将手臂清洗干净,透析后穿刺部位当天避免沾湿,透析后1天用肥皂清洁瘘管表面的皮肤,忌瘙抓内瘘处皮肤,以防穿刺口感染。指导患者控制水分摄入量,以免透析中发生低血压,造成内瘘闭塞形成血栓。

2.4 贫血的护理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衰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充分透析、清除毒素是纠正贫血的主要治疗方法[21],长期透析虽可改善贫血的程度,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治疗期间指导病人进食高铁和有利于铁吸收的饮食,进一步补充铁剂治疗。定期进行生化指标检测:包括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等指标来了解患者贫血是否改善。

2.5 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社会、家庭的支持对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提高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增强患者的生存信念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均起到很重要的作用[22]。家庭支持系统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家庭成员作为病人的支持网络,在生活方式、卫生习惯、营养、锻炼等方面保持健康行为,改善病人的材料状态、社会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同时帮助患者回归社会,,介绍透析室老患者与其交流[23],他们在新环境中建立友谊,相互鼓励,相互支持。

2.6基础护理 每天称体重,测血压、心率,准确记录血压、体重、尿量、进液量和降压药的服用时间及剂量,以便及时调整药物和控制液体量,根据医嘱及病情变化服药 ,按时做血液透析。

3小结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衰竭的有效手段,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了寿命。但漫长的治疗过程与透析的危险性等问题时刻困扰着透析病人,让病人及家属明白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是多数慢性肾衰竭病人维持生命的最终选择,让病人清楚地认识到配合血液透析治疗的必要性和长期性,因此,血透病人特别是维持性血透者要学会自我心理疏导,克服消极心情,正确认识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对透析病人加强心理护理、并发症防护、血管通路护理、饮食管理等,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使他们改变对生活的态度,让病人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血液透析治疗。

参考文献:

[1] 郑建华.血液透析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的时效性和安全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1,25(12A):3178.

[2] 任秀新.对诱导透析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临床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17(9)926-927.

[3] 刘佳.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护理[j].全科护理,2011,9(11A):2950-2951.

[4] 吴新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的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30):3784-3785.

[5] 江卫仙,张雯,王璞,等.综合性营养评估对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8,22(9):2377-2378.

[6] 刘文娟.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常见护理问题集对策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2013,3:4-5.

[7] 申静.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进展[j].医学信息,2010,4:907.

[8] 李银萍,李志娟,王晓歌.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09,13(4):312.

[9] 沈丽,王祥花,李琳.早期使用动静脉内瘘两种方法压迫止血效果的比较[J].齐鲁医学杂志,2006,21(6):534.

[10] 王可平,赵光本.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原因及防治进展[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08,28(92):248-253.

[11] 陈付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肾性贫血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0):90-91.

[12] 冯锦红,崔爱东,濮红梅.血液透析及血液透析滤过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贫血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1,9(10):1525-1526.

[13] 张小曼.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1,32(15):3138.

[14] 高贵博,赵逸.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J].全科护理,2013,11(6A):1452-1453.

[15] 吴秀清,范立明,李先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2).3525

[16] 闵丽.慢性肾衰竭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J].实用医药杂志,2006,23(1):84.

[17] 杜晓云.老年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护理及研究进展[J].中外健康文摘,2010,7(8):171-173.

[18] 王培红.诱导期透析患者的护理[J].求医问药,2011,9(6):64.

[19] 胡带翠. 慢性肾衰竭病人血液透析的护理进展[J].全科护理,2012,10(9):90-92

[20] 张小梅,谢晓琴,朱慧娟.自我管理教育对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9,23(3):686-687 .

篇4

关键词 膀胱癌;血液透析;护理分析

膀胱癌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如不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患者往往出现生存质量的降低,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有研究显示,膀胱癌在MHD 患者中的患病率可达3.8%[1]。本院为探究膀胱癌手术联合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护理效果,对40 名收治的膀胱癌联合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了对比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40 例我院于2012 年1 月至12 月收治的膀胱癌合并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男性12 名,女性8 名,平均年龄(49.3±7.7)岁,糖尿病肾病7 例,慢性肾炎9 例,其余为病因未明。对照组中男性11 名,女性9 名,平均年龄(50.1±6.9)岁,糖尿病肾病5 例,慢性肾炎8 例,2 例为红斑狼疮肾病,其余为病因不明。所有患者均经膀胱镜活检确诊为膀胱癌,且符合手术切除指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全部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 血透过程的护理

护士对患者应进行言语的引导,动作轻柔迅速。对即将进行手术的病人在围术期需血液透析充分,以保证患者术中术后生命健康情况的稳定。首先提高透析的频率,将原每周2~3 次,每次4~6h 的血液透析更改为每日透析,严格控制肌酐水平不高于265μmol/L。同时,慢性终末期肾病患者常常具有出凝血障碍的倾向,在血透过程中抗凝药的应用应慎重。

1.2.2 术后护理

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严密监测,包括血压,呼吸,脉搏等。对伤口进行检查,因术后12~41 d 是吻合口肠线溶解脱落的时间.所以于此时间予严密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尿,有无炎症反应[2]。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需注意确保引流管的通畅,对引流液的状态,量进行观察记录,汇报至上级医师。

1.2.3 预防感染

患者常常有免疫力低下的情况出现,因此有必要对患者进行感染的预防。可将病人送入个人病房进行血透。医护人员应佩戴口罩,家属探视时也应注意隔离,患者及时补充抗生素,杜绝感染的产生。

1.3 观察指标

根据相关文献[3],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焦虑状态和不确定感:焦虑状态采用国际通用的焦虑自评量表,满分为l00分,得分越高焦虑状态越重;不确定感使用MUIS 中文量表,满分为125 分,得分越高其不确定感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平均数± 标准差( )表示并进行t 检验,检验指标设为0.05,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状态评分和不确定感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有相关文献研究显示,血液透析时产生的氧自由基可能会诱发机体内的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的突变,并引起细胞分裂失控,从而产生癌症[4]。常见膀胱癌,肾盂癌等。有研究证实,其产生主要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免疫功能较弱,尿液减少对泌尿系冲洗作用等因素有关[5]。对于膀胱癌合并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需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在本例中,观察组20 名患者在进行护理干预后,焦虑状态评分和不确定感评分均有明显降低,提示护理干预对膀胱癌联合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范围内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蕾, 孙威, 夏京华.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膀胱癌血液透析的护理及干预[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3,20(1):89-90.

[2] 张兰珍, 金茹, 叶白如.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膀胱癌手术治疗的护理[J]. 护理学报,2010,17(11B):41-42.

[3] 王红燕,汪玉泉,骆谏英等. 人文关怀在血透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当代医学,2012,14(8):116-117.

[4] 王晴. 血液透析并发恶性肿瘤患者的预防与护理[J]. 医学综述,2015,21(1):173-174.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自本院2010年~2012年收治接受规律透析的带cuff的双腔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共40例。其中有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25岁~73岁,其平均年龄为(35.3±11.5)岁。原发病具体状况如下:13例患者为糖尿病肾病、11例患者为高血压肾病,14例患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

1.2方法 在患者右侧的颈内静脉通过经皮穿侧血管插管技术置入带cuff的双腔中心静脉导管,患者的皮下隧道大约是10~15cm,将涤纶套在和皮肤出口距离大约2cm的位置,导管尖端在上腔静脉的根部,观察其回抽血流状况良好,导管使用肝素盐水进行封管之后将患者皮肤缝合,再使用无菌敷料对其包扎。在置管之后的次日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1.3护理方法[1]

1.3.1心理护理 长期置管手术属于有创手术,因此患者会产生明显的恐惧感。在进行相关手术之前应该全面向患者解释相关内容,消除其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1.3.2保证有效透析 具体内容如下:①嘱咐患者应该保持良好的头部姿势,避免进行过于激烈的活动,防止导管出现受压、扭曲或者折断等情况对透析产生影响;②每个月使用剂量20万U以避免出现血栓。方法操作如下:在4ml的生理盐水中溶入20万U尿激酶,完成透析之后注入到带cuff的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动脉与静脉导管里面,留置时间为30min之后将其抽出并弃掉。按照常规方法封管防止血栓出现。

1.3.3插管皮肤护理 在带cuff的双腔中心静脉导管的隧道上口,一般是在手术之后的7~10d拆线,但是隧道下口需要在手术之后4w才能拆线。每次透析之前将敷料打开确认插管的局部没有发生出血、血肿或者滑脱等状况,对导管还有插管位置的皮肤使用碘伏棉签消毒,透析之后使用无菌纱布包扎固定,每间隔2d时间更换一次敷料。

1.3.4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1.3.4.1感染 具体如下:①关于留置导管的操作需要由专业人员进行,在操作过程中所有操作人员需要戴上帽子、口罩以及手套等,避免将导管的接口开放在空气当中,将肝素帽卸下之后换上注射器或者血管通路;②肝素帽均是一次性使用,对于导管还有皮肤穿刺位置要严格遵守消毒操作;③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注意个人卫生生活习惯,不要拉动带cuff的双腔中心静脉导管,避免淋浴。

1.3.4.2栓塞 避免栓塞的关键内容是在透析技术之后封管的方法,一般使用纯肝素封管。在封管之前使用10~20ml的生理盐水对带cuff的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冲洗,到无血才停止操作,这是为了保证导管通畅,减少纤维蛋白的沉积程度。

2 结果

所有患者留置带cuff双腔中心静脉导管的平均时间为(18.1±10.2)个月;1例患者出现导管感染情况,经过对症治疗后得以控制,保留导管继续透析;2例患者出现导管栓塞现象,使用尿激酶通管之后继续透析。

3 讨论

血管通路是否通畅以及维持时间长短,直接关系到血液透析的临床效果,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明显,血液透析患者自身动静脉的内瘘失败概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带cuff的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这个方面的问题[2]。

在进行相关手术之前可以进行体表B超,能够对血管变异情况尽早发现,防止出现并发症。对于带cuff的双腔中心静脉导管来说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感染,发生概率最高能够达到64%,所以对感染进行严格控制是保障导管使用寿命还有功能的重要内容。

综述,带cuff双腔中心静脉导管作为一种血管通路,具有安全高效的特点,对患者应用针对性的优质护理能够预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篇6

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急性并发症以心血管系统为主,最常见的是低血压。血液透析中收缩压降低20mmHg或更多,或舒张压降低lOmmHg,伴或不伴低血压症状,称之为透析低血压,其发病率高达50%-70%[1]。它是影响透析患者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可造成透析血流量不足,以致超滤困难,透析不充分,还可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肾脏血流量减少及残余肾功能进一步下降。我们通过对低血压原因的分析,针对病因进行预防和护理,有效的减少了低血压的发生。现将情况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11年8月~~2013年6月,对本院血透患者100例进行临床观察,均已获得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和医院伦理学委员会的批准许可。其中男63例,女37例,年龄50~80岁,平均56岁。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40例,高血压肾病30例,糖尿病肾病20例,红斑狼疮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各3例,其他原因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4例。

1.2 透析方案

本组均采用碳酸盐透析液,使用聚砜膜透析器。每周透析2~3次,每次4~5h,血流量200~250mL,透析液流量500mL,透析液温度36.0~36.5℃,超滤脱水量根据每位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长情况而定,抗凝采用全身肝素法,有活动性出血者采用无肝素透析。

1.3 判断低血压

按常规测量血压,血压低于90/60mmHg,在透析过程中凡是收缩压比透析前下降超过30mmHg或降至90mmHg以下,患者出现头晕、烦躁不安、胸部不适、出冷汗、恶心呕吐、心跳加快,甚至短暂的意识丧失,均为低血压。

2 结果

100例患者共发生低血压反应60例,经减慢血流量,降低超滤率,补充生理盐水,紧急输入高渗葡萄糖,吸氧等处理,50例患者血压恢复正常,可继续透析,7例患者由于接近透析结束时间,遂结束透析。该组患者下机后,血压均恢复正常;3例严重患者经上述处理不能缓解,中止血液透析。

3 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及处理

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是血液透析中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引起低血压的常见原因包括:(1)超滤量过多或速度过快引起血容量下降;(2)低蛋白血症、贫血、糖尿病、多囊肝、腹水、蛋白质摄人过少;(3)透析中钠浓度过低,透析液温度过高;(4)透析前服用长效降压药;(5)心脏因素:如心包炎、心肌梗死、心瓣膜病、心律紊乱、心力衰竭等;(6)透析中进食过多、过快等[2]。(7)在透析开始时需要一定量的血液灌满管路及透析器,这可造成循环内血量的减少,血压的降低,多见于初次透析、年老体弱及心肺功能较差患者[3]。(8)透析目的就是为了排除体内积聚的大量尿素氮等代谢废物,但是在代谢废物排出的过程中致使血管内的水分进入到细胞内,血容量降低导致低血压[4]。

4 护理方法和对策

4.1 心理护理

血液透析在临床上常用来缓解治疗尿毒症,治疗时间长,而且治疗费用昂贵,在治疗期间常并发各种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了心理及经济上的双重压力。国内有研究表明,血液透析患者几乎都存在抑郁、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5]。经常性低血压使患者心理负担加重,护理人员应做好心理护理,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要注意与首次透析患者做好沟通工作,解除其思想顾虑。告知患者透析过程中有不适及早告诉医生或护理人员。避免形成低血压后再处理增加风险。向患者讲解血液透析的有关知识,做好心理疏导,消除恐惧心理,主动配合各项治疗。护理人员及时发现患者血压的异常变化,一旦发生低血压,在稳定患者情绪的同时及时给予对症处理。患者心理情况可直接影响透析的治疗效果,所以对于血液透析患者,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4.2 加强观察巡视

在透析过程中积极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般患者lh测量血压脉搏一次,重患者15~30min测量一次。询问患者有无出汗,发热、头晕、恶心、嗜睡等低血压症状。病情危重者,给予心电监护,发现异常,立即处理。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

4.3 紧急处理

透析中一旦出现低血压,首先稳定患者情绪,给患者安全感。迅速协助患者去平卧位,同时降低血流量,停止超滤,提高透析液钠浓度,降低透析液温度、吸氧。迅速输注生理盐水150~250mL,或输注高渗葡萄糖60~100mL,轻症患者症状很快缓解,症状重者重复使用生理盐水150-250mL,对于肌肉痉挛者,缓慢静推10%葡萄糖酸钙10ml。经上述处理后血压仍不上升者,应用多巴胺、阿拉明等升压药,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同时纠正贫血、控制感染等,并进一步检查其他原因。患者下机后再平卧30~60min,如有头晕、乏力、血压仍下降者,应住院观察。

4.4 严格控制超滤脱水量,防止透脱水过多。根据病情调节血流量,透析液流量、超滤率、透析液温度。准确评估患者体质量,合理设定超滤量。严格控制患者在透析期间体重增加小于于体质量的3%~5%。

4.5 治疗模式的选择

4.5.1 高钠透析

对于基础血压低,心功能不稳患者应选用高钠透析液,通常开始2~3h将钠离子调至140~160mmo1/L,透析结束前1h,将钠离子调至正常水平。这样既可以一定程度地预防低血压,又可避免高钠透析引起口渴,而导致过多饮水,引起透析期间体重量增多。

4.5.2 低温透析

机温调至35℃,可使平均动脉压与心输出量明显减少,总的血管阻力增加,从而减少透析性低血压的发生由44%降至34%。

5 讨论

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可造成造成透析血流量不足,以致超滤困难,透析不充分,还可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肾脏血流减少及残余肾功能进一步下降[6]。而降低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率的关键在于做好各项预防及护理措施。作为专科护士必须全面了解血液透析原理,熟练掌握各种仪器、设备的有关性能和技点[7],制订健康教育计划,宣传血液透析的有关知识,提高患者执行医嘱的依从性,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在透析治疗过程中,要严密观察病人的反应,早期发现低血压的前兆,适时处理,从而减轻低血压给病人带来的痛苦。

综上所述,虽然近年来各种肾脏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肾衰竭发生率也在不断升高,而且大部分患者都是中老年人,心血管功能严重受损。对于血液透析患者的精心护理,可以有效地预防低血压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稽爱琴,叶朝阳.血液净化知识问答[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1:53―57.

[2]刘月侠.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原因分析及其预防处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5):174―175.

[3]李春兰,程霞,周怡.维持性血液透析低血压的护理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4):1731-1732.

[4]陈继文,李玉芳.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预防和护理[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9,32(4):492.

篇7

1 动静脉穿刺

对急性中毒者来说,首先要争分夺秒进行抢救,在6~8h进行血流灌流和血液透析治疗,而动静脉穿刺的成功又是HP和HD顺利进行的关键[5]。对于清醒的患者,一般直接穿刺脚背的动脉或者桡动脉作为出血端,对于躁动不安的中毒患者进行股静脉的插管术,以股静脉作为出血端,以踝关节大隐静脉或者肘正中静脉作为回血端。在对患者进行动脉穿刺的时候,操作前,护理工作者要心态稳定,情绪平静,排除内心和外界环境的干扰,认真专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

2 检测患者生命体征

在HP联合HD治疗的过程中,要保证呼吸道的通畅,严密的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应该帮助患者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防止患者窒息,及时吸痰[6]。还要在治疗的过程中,观察患者的瞳孔、心率、血压、神志、尿量和呼吸等的变化。并且注意抢救中毒药物使用的方法和使用后的临床表现(例如阿托品使用后要注意阿托品化的临床表现),并且详细的记录。也要做好心电监护工作和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的监护工作。

3 监测灌流器、透析器和动静脉管路

首先,要和临床医生做好密切配合,建立起最好的血管通路[7],使血流量的充足得到保障[8]。患者有躁动者要及时给予约束带进行约束,必要时遵照医嘱给予患者镇静剂。第二,在用HP联合HD治疗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动脉壶跳管或凹陷现象,这时机器会出现动脉压过低而报警,提示血流量不足。这时可旋转导管,寻找合适位置,再用胶布做固定,有时也可以将动脉,静脉的管路做调换[9]。若是机器显示静脉压过高报警,那么就是凝血的危险。这时要马上更换吸附器和动静脉的管路,并且适当加大肝素的用量。

4 监测患者出血的危险

因为在血流灌注中,用活性炭吸附毒物的同时,会吸附部分凝血因子、血小板、纤维蛋白等,如果肝素用量过大,就会使有的患者发生轻重不同的出血倾向[10,11]。在治疗的过程中,护理工作人员要密切观察,看患者的皮肤黏膜和口鼻是否出现出血情况,还要注意患者的静脉置管的地方是否有渗血现象,注意患者的排泄物、呕吐物的颜色和量。如果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对症处理,必要的时候,给予鱼精蛋白来中和肝素,肝素和鱼精蛋白采用1:1的比例[12]。在HP和HD治疗结束后,注意穿刺点要局部压迫进行止血,对于股静脉的针眼要用无菌的纱块按压30min,再取宽的绷带傅3.5w左右用于加压止血;对于脚背动脉或者桡动脉采用无菌的纱球在针眼上按压30min,然后用宽胶布傅1w,不能揉,松紧也要合适(过紧会使静脉的回流或者血液通过受阻,同时还需要观察脚和手指的颜色,看有没有出现肿胀和紫绀,发现有这种情况要对胶布适当的放松,按时取下动脉穿刺点的纱球。还要告诉患者和其家属不能使热水来傅穿刺的地方,防止穿刺处因出血而出现动脉瘤或者血肿。

5 检测患者血压

在血流灌注的过程中,监测患者的血压非常重要[13]。患者血压过低时,要及时的报告给临床医生。让患者取平卧位,立即停止超滤,放慢血流量,按照医嘱迅速给予代血浆等补液,调高钠的浓度,并适当把透析的温度下调。必要时应用升高血压的药物,让收缩压恢复至90mmHg以上[14]。血压恢复后,逐渐恢复超滤和血流量。如果中毒患者在行灌注治疗之前都有血容量不足,这时候可以把预充量都输注入体内,避免灌流治疗一开始就出现低血压的症状。

6 监测患者过敏反应的发生

在治疗的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制度,把HP和HD治疗的每个连接端都连接并固定好,预防连接头脱出致使患者失血,在治疗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施行无菌操作,避免感染,保障HP+HD的治疗能够顺利的进行[15]。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寒战、胸闷、发热等症状,就说明吸附剂的生物相容性较差。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么每次血流灌流前,要静脉推注地塞米松5~10mg,用来预防炭肾的过敏反应。一般情况下,不用停止HP和HD的治疗。

7 监测患者凝血的危险

在HP+HD联合治疗的过程中,如果有凝血发生则严重影响灌流和透析治疗的效果,有时候还会强迫终止灌流和透析的治疗,使患者的血液损失,也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痛苦。分析凝血的原因,一般的情况下,是因为肝素的用量不足[16]。在治疗的过程中,吸附剂也可以吸附一部分的肝素,致使HP比HD需要的肝素量更大,一般情况肝素的量首次是1~1.5mg/kg,加大剂量应该是20~24mg/h,在血流量低于80ml/min时,非常容易发生凝血[17]。

8 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对中毒患者要重视心理的护理,要对患者关心和爱护,让患者消除紧张和恐惧的心理[18,19]。有的中毒患者存在心理异常,情绪极不稳定,厌世轻生,不想配合治疗,这时候,就要求我们医护工作人员多和患者沟通,对患者耐心的开导,对家属给予安慰,鼓起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9 小结

对于急性中毒患者,都需要及时的抢救,一般情况下[20,21],都要经过内科的常规治疗(洗胃、输液、利尿、对症药物治疗等),大多数患者能够治愈,但是有些重度的患者,特别是脂溶性较高的毒物或药物中毒,还有和蛋白质紧密结合的毒物,还有目前没有特效药物解救的中毒,只有选用HP和HD联合治疗,才能尽早吸附血液里面的毒物,防止毒素进一步损害体内的脏器,才能最终挽救中毒患者的生命[22]。血液净化的护理工作者,一定要掌握HP和HD联合治疗的每项操作技术,还要熟练掌握这种治疗的护理方法,严密的观察患者病情的发展和变化,并做好观察记录,当遇到特殊情况不要惊慌,要沉着冷静,平静的认真对待,做好三查七对,预防出错,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来进行操作,避免并发症和交叉污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牟琳.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中毒导致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2013,34(11):2016-2018.

[2]马晓燕,张春丽.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百草枯急性中毒的临床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2,10(24):3873-3875.

[3]李文永.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中毒56例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3):128-129.

[4]陶玉环.应用血流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中毒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3):339-340.

[5]王艳丽.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急性中毒的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625-626.

[6]姚欣,王建国,张林红,等.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抢救有机磷中毒患者的观察和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25):27-28.

[7]黄花.1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行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的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1):126-127.

[8]任淑清,杨俊丽.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抢救中毒患者的观察和护理[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1):79-80.

[9]马英,王金铎.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探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2,27(11):1343-1346.

[10]杨丽华,周静,康世荣.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3,7(7):415-416.

[11]余素君.血液灌流联合CRRT治疗中毒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20例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16-17.

[12]王敬.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加血液透析治疗有机磷中毒疗效对比[J].吉林医学,2011,32(21):480-481.

[13]刘波,施向东.肾功能衰竭伴充血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血液循环力学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6):23-25.

[14]高书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抢救重型急性中毒的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 10,21(3):178-179.

[15]孔娟,李莉,兰超,等.纳美芬、纳洛酮与血液透析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0):39-40.

[16]黄承洲.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抢救急性重度中毒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4,12(5):237-238.

[17]李艳红.拟除虫菊酯类中毒患者护理策略的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下旬),2015,1(1):235-236.

[18]吴智慧.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治疗急性肾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0(20):456-457.

[19]朱建美.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抢救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疗效及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9(30):268-269.

篇8

低血压是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伴或不伴低血压症状,发生率约为25%~50%[1]。现将我对透析过程中出现的相关性低血压发生原因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04年3月至2005年3月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22例,男15例,女7例,年龄20岁~72岁。使用BaxterTINA1000透析机,透析器使用聚砜膜(面积1.3m2),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时间为4h/次~4.5h/次,血流量为200ml/min~220ml/min,2次/周。共进行4378例次透析,有369例次发生低血压。

1.2低血压诊断标准与透析前血压相比平均动脉压下降30mmHg或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2]。

1.3方法

1.3.1低血压观察方法每小时测血压1次,必要时每15min或30min测血压1次;观察患者出现头昏、出冷汗、打哈欠、抽筋、腹痛、嗜睡、肌肉痉挛等症状。

1.3.2低血压处理措施出现无症状性低血压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每15min测血压1次,使患者处于头低臀高位,吸氧,无效者可静脉滴注高渗溶液。出现症状时,除上述有关处理措施外,快速输入高渗溶液,给予泵前输入。如低血压持续时,遵医嘱给予升压药,如多巴胺、间羟胺等药物,必要时立即结束透析。

1.3.3调整透析模式提高透析液钠浓度为150mmol/L~155mmol/L,减慢透析中超滤的速度,降低透析液的温度为35℃~36.5℃。

1.3.4加强卫生宣教嘱低血压患者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幅度,减低每次透析的超滤量及超滤率;透析中不进食;透析前不服用降压药;保证有效循环血容量。

2结果

低血压发生在第1小时有9例次,占2.4%;第2小时有290例次,占78.6%;第3小时有50例次,占13.6%;第4小时有20例次,占5.4%。其中,老年患者有300例次,占81.3%发生率比较高。在369例次中有297例次血压恢复正常,可继续进行透析,72例次伴低血压持续,立即结束血液透析。

3讨论

3.1原因及机制

3.1.1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超滤脱水过多过快是导致透析患者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的常见原因。患者在透析过程中所能耐受的血容量下降程度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3]。另外,开始进行透析时,血泵速度过快,大量血液在短时间内进入体外循环,使循环容量减少,引起低血压。

3.1.2透析液钠浓度过低和透析液温度过高血浆钠的浓度是影响血浆晶体渗透压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透析过程中其随透析液钠的浓度不同而发生变化。使用钠浓度过低的透析液进行透析时,血液中的钠离子、肌酐等渗透溶质被清除,有效循环容量减少,引起低血压。过高的透析液温度(超过38℃)可使中心血温升高,静脉内淤血,出现低血压。

3.1.3透析中进餐透析中进餐使迷走神经兴奋,分泌大量消化液,体循环平均充盈压降低,产生低血压。

3.1.4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贫血患者容量减少的应激反应差透析中容量减少时,机体不能有效提高外周血管的阻力,容易产生低血压。

3.2预防低血压的护理措施

3.2.1控制脱水速度和脱水量确定合适的干体重,并嘱患者控制透析间期的体重增加幅度不要超过干体重的5%,是预防低血压的关键。

3.2.2改变透析的模式对老年人、心血管不稳定的、经常发生低血压的患者,采用增加透析次数,序贯超滤透析,高钠透析。设置透析液钠浓度由透析开始时的150mmol/L~155mmol/L逐渐降至透析结束时的140mmol/L。

3.2.3低温透析设置在35℃~36.5℃的低温透析,可防止热应激引起的不良反应,增加心排血量,保证透析顺利进行。

3.2.4做好健康教育制订健康教育计划,提高患者执行医嘱的依从性,积极配合治疗。综上所述,我们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护士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勤巡视,多观察,准确的做好记录,与医师配合治疗,避免低血压的发生,从而保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篇9

1PDCA理论的具体内容[1]

1.1PDCA理论的4个阶段PDCA理论的4个阶段包括:①计划阶段P(Plan)。包括分析现状,找出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找出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制定措施计划4个步骤。②实施阶段(Do),实施措施计划。③检查阶段(Check),调查效果。④处理阶段(Action),包括:标准化已取得的成果;提出未解决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

1.2PDCA理论的特点

1.2.1周而复始PDCA循环过程的4个阶段不是运行一次就完结,而是周而复始地进行。一个循环结束了,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可能还有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再进行下一个PDCA循环。

1.2.2大环带小环类似行星轮系,一个公司或组织的整体运行体系与其内部各子体系的关系,是大环带动小环的有机逻辑组合体。

1.2.3阶梯式上升PDCA循环不是停留在一个水平上的循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水平逐步上升的过程。

2PDCA理论在临床护理中的具体应用

2.1基础护理基础护理是护士特有专业理论、专科知识、专业技能的具体体现。护士职业道德的核心是“利他”和“助人”[2]。大部分治疗性护理均不能给患者带来愉悦与舒适,而基础护理能给患者带来愉悦感受[3]。陈玉萍等[4]将PDCA循环应用于基础护理质量中,对4个病区实施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基础护理总合格率及患者总满意率分别为70.0%、67.4%,实施后分别为98.7%、96.7%,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2.2预防和控制赵书敏等[6]将PDCA循环应用于预防肾移植术后患者肺部感染中,对实施肾移植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PDCA组和对照组,PDCA组肾移植术后6个月内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7.40,P

2.3疼痛管理刘志霞等[13]将PDCA循环应用于癌症患者疼痛的管理中,具体做法是:计划阶段分析患者对疼痛用药的心态以及在用药中存在的不足,强化学习疼痛的评估方法,明确三阶梯止痛法的护理,对疼痛用药做出个性化及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的管理。使患者能正确认识疼痛规范用药的重要性,配合用药,大大提高了止痛效果,减轻了患者痛苦,护患关系更加融洽。

2.4控制血液透析期间体重的增长崔银杰等[14]将PDCA循环用于控制血液透析(HD)患者2次透析期间体质量的增长。由2次透析期间体质量增长>5%的占50.2%降到应用PDCA管理法后的21.3%(P

2.5促进脑血管病患者康复护理李小云等[16]为了提高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后的生活质量,寻找脑血管病康复护理的新途径,对80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PDCA循环康复护理。结果80例患者机能障碍明显改善,提高了生活质量,减轻了家庭与社会负担。在检查阶段[15]所应用的检查方法是:首先自我检查,其次进行住院中与出院评估,与入院时进行对比;最后请康复及神经科专家亲临检查、指导,肯定成绩,指出问题,由患者和家属评选出优秀的康复护士,以全面了解患者康复情况及康复护理实施情况。

2.6围术期导管管理张空等[17]将PDCA循环用于围术期导管管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PDCA组,比较两组患者导管脱落的发生率,导管脱落发生率由4.66%降至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7急救药品管理杨俊华等[18]将PDCA循环运用于临床急救药品管理中,实施阶段采取的方法主要是:进行人员培训;确定阶段目标;由护士长和总务护士将急救药品编号并将失效期写于包装盒的开口处,按照变更登记本的顺序依次放于抢救车内,已使用的药品,及时补充并进行变更登记,始终保持药品的基数和定位,每日由总务护士检查急救药品,并与夜班护士交接做好记录。运用PDCA管理急救药品,缩短了工作流程,提高了护理管理工作效率,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使急救药品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证了急救药品的用药安全,提升了护理质量。

3总结

PDCA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作用:①改善护患关系,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病人满意度,减轻家庭与社会负担,提高生活质量。②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激发工作积极性。③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科学地安排工作内容。④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工作水平,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形成了质量管理的良性循环体系。

综上所述,PDCA是一种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已被我国诸多护理学者应用,通过实施PDCA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规范护理管理,有助于医院护理质量的持续提高。

参考文献:

[1]朱敖荣,戴志澄,毛磊.管理学基础[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479.

[2]乔晖,王欣然.ICU基础护理重要性的研究进展[J].现代护理,2005,11(17):1397-1398.

[3]刘淑君.基础护理――护士的专业内涵[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4):243.

[4]陈玉萍,罗远芳,张帆.PDCA循环在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7,22(1):15-17.

[5]刘海峰.PDCA循环在诺和笔胰岛素注射指导中的应用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8):2550-2551.

[6]赵书敏,鱼晓青,钱耀荣,等.PDCA循环在预防肾移植术后患者肺部感染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05,20(12):52-53.

[7]王柚芸.PDCA循环在预防敷帖引起小儿皮肤损伤中的应用[J].蛇志,2007,19(4):329-330.

[8]段秀兰,唐松梅,喻英,等.应用PDCA循环控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危险因素的研究[J].护理研究:中旬版,2006,20(10):2673-2675.

[9]王卫红,刘宝,李娅.应用PDCA循环预防导尿引起泌尿道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4):269-270.

[10] 林芳萍,李桂梅,陈雪莲,等.运用PDCA循环管理预防化疗所致静脉炎的发生[J].中国医药指南:学术版,2008,6(11):23-24.

[11] 刘艳华,辛萍,李芬.运用PDCA循环管理预防化疗患者静脉炎的发生[J].现代护理,2002,8(4):275-276.

[12] 李玉华,窦月萍,庄召芹,等.PDCA在预防和控制新生 儿脐部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山西护理杂志,1998, 12(4):160-161,168.

[13] 刘志霞,陈彩霞,黄伟贤.PDCA循环法对癌症患者疼 痛的管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2006,22 (8):22.

[14] 崔银杰,徐淑红.用PDCA法控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透析期间体重的增长[J].齐鲁护理杂志,2001,7(6): 449-450.

[15] 王平,卢岩,徐朝艳,等.PDCA循环在我国护理领域应 用的进展[J].护理杂志,2003,20(4):47-49.

[16] 李小云,叶赛娟,张静.PDCA循环在促进脑血管病患 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康复,1999,3(7):798-799.

篇10

1低血压发生的原因

1.1有效循环容量不足:血液透析开始时,由于引血致体外,使体外循环血流量增加,造成血管内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降低,从而导致血压下降;在透析中后期,由于超滤总量过多,超滤速度过快,当超滤率大于毛细血管再充盈率,超滤总量超过体重6%-7%[3]时,易引起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导致低血压;另外,在透析的过程中,随着尿素、肌酐等溶质的清除,血浆渗透压迅速下降,并低于血管外液时,血管内的水分向组织间隙和细胞内移动,致使有效血容量减少,导致低血压;此外,透析中进餐,可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胃肠道血管扩张,血液分布于消化系统,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从而诱发低血压。

1.2血管舒缩功能减弱:如糖尿病、高血脂症引起的血管硬化,会造成血管弹性和顺应性下降,易导致低血压发生。

1.3植物神经功能的影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也是出现的低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50%以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有植物神经病变的患者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37.2%[4],明显高于正常者18.2%,低血压的发生可能与超滤后期交感神经张力降低,血管对交感神经刺激的反应性降低有关[5]。

1.4由于长期高血压、容量负荷过大、贫血等多重损害,导致心室扩大和心功能减退,最突出的特点是向心性左心室肥大和左室舒张功能异常。左室舒张末期压力上升,扩张充盈受限,心输出量降低,在透析中易发生心律失常、心率衰竭、心源性休克,导致低血压。

1.5透析过程中管道脱落或穿刺针滑出、透析器破膜、内脏出血,导致患者低血压。

1.6其他原因:透析液温度[6]超过36℃,皮肤、肌肉等血管会反射性扩张,容量血管开放,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回心血量减少,心搏出量下降,易引起低血压。此外,透析前服用降压药或镇静剂,可抑制血管收缩,使血管处于扩张状态或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也是引起血压下降的原因之一;贫血,血红蛋白过低,血浆胶体渗透压过低,也是引起血压下降的原因之一;此外,醋酸盐透析也容易引起低血压[7]。

2预防措施

2.1透析开始时,引血速度要慢,血流量由50ml/min开始,逐渐增加至200ml/min,并密切观察低血压的发生。要根据病史经常评估干体重,每次超滤量应不超过体重4%-5%[8],防止过快、过量脱水。

2.2改变透析方式[9]可采用:(1)序贯透析,即先单超后透析。单超是不引起溶质浓度变化的脱水,可使血液浓缩,血浆渗透压上升,水分从细胞内、间质向血管内移动,从而提高毛细血管再充盈率,有效保证血容量,防止低血压发生。(2)钠曲线和超滤曲线。钠曲线即是钠浓度由150~152mmol/L,逐渐降至140~138mmol/L曲线。其原理是:开始用高钠透析,提高血浆晶体渗透压,提高再充盈,使超滤顺利进行,同时避免透析后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患者因口渴而饮水增多。超滤曲线为每小时超滤量有高到低逐渐递减的曲线。有报导钠曲线配合超滤曲线的透析模式,可更好地预防低血压的发生。

2.3应用低温透析。许多研究证实,低温透析能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10],一般在35℃以上患者能耐受,若低于35℃则使患者发抖而不耐受[11]。

2.4选用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器,并在透析前,用0.9%氯化钠溶液1000ml预充,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2.5对于首次透析、个子矮小、高龄透析患者,应选用低效率、膜面积小的透析器,主张短时多次透析。

2.6透析前,仔细检查管道和穿刺针有无松脱裂缝等现象,及早发现,及时更换,可避免透析中管道与穿刺针松脱而造成失血。透析过程中要积极巡视,勤测血压,对痔疮出血、月经期月经过多患者,在不造成血路管凝血的情况下,减少肝素用量或使用低分子肝素,以防止失血过多导致低血压。

2.7透析前尽量不用降压药或镇静药,避免在透析过程中进餐。

2.8对于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的患者要积极治疗,补充促红细胞生长素,3000∪,皮下注射,每周2-3次,同时要补充铁剂,鼓励患者进优质蛋白、高钙饮食,对有水肿及高血压患者,严格限制钠盐和水分的摄入量。

2.9改善心脏功能 对伴有心脏疾病的患者,要给予积极治疗,改善心脏功能,钙离子可增加心肌收缩力,慎用对心脏有负性作用的药物。

3健康教育

制定健康教育,宣传血透的有关知识,使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治疗,严格控制体重,透析间期以体重增长1.5-2kg为宜。

参考文献

[1]蔡励,左力.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及其防治[J].中国血液净化.2008,7(1):3-5

[2]方咏梅,吴云霞,方梅红等,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6):77

[3]刘月侠,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原因分析及其预防处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5):1174

[4]魏萍,刘华等,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J].2008,14(1):119

[5]余学清.血液透析过程中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病机制[J].中华肾脏病杂志.1991,7(6):378

[6]吴琼,张戚,刘志峰.血液透析中低血压252例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07,35(4):5-11

[7]章洁雯.维持性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原因及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5(13):

[8]高慧芳,高雪松.肾衰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预防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3,9(7):508-509

篇11

1 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常见原因

1.1非透析因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

1.1.1营养摄入不足

长期给予低蛋白饮食及必需氨基酸治疗,对延缓疾病进展有主要作用,但长期低蛋白饮食易导致患者营养不良。尿毒症患者常出现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消化功能不良、消化道黏膜受毒素的作用后,吸收功能下降,致使患者食欲不振。透析仅能使部分毒素排出体外,患者消化道症状无明显改善,这样使营养物质摄入不足。

1.1.2代谢性酸中毒

无论是透析前还是已经进入透析的尿毒症患者,普遍存在代谢性酸中毒。酸中毒促使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促进负氮平衡,导致营养不良。代谢性酸中毒虽使总的蛋白质降解增加,但氨基酸的氧化分解未增加,蛋白质的净降解未增加,机体蛋白质合成和分解的平衡并未改变。因此,将血中碳酸氢根浓度控制在什么水平既可抑制机体蛋白质的分解和改善其营养状况,又不会因过度补充碳酸氢盐导致临床不良结果,尚待作进一步的前瞻性研究。【2】

1.1.3内分泌功能紊乱的影响

由于疾病的原因,肾脏出现了功能障碍。于是肾脏代谢活动丧失,引起内分泌功能的紊乱。

1.1.4并发症影响

尿毒症患者常出现多种并发症,如感染、心脏病、肺水肿等均能降低食欲,严重并发症会引起代谢障碍,导致负氮平衡和营养状态的恶化。

1.1.5社会心理因素

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抑郁情绪很常见。一些调查结果提示住院患者中20%~82.2%具有不同程度的抑郁,且年龄越大、病情越重、文化水平越低、缺乏社会支持的患者抑郁情绪越严重。【3】不良情绪使患者的生理反应加重,出现厌食、绝食等,导致营养摄入不足。

1.1.6其他

感染、药物、胃肠功能不良等均是影响营养摄入的原因。

1.2透析相关因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

1.2.1透析充分性

透析不充分可降低蛋白质摄入引起营养不良:透析不充分引起容量负荷增加,近年来,大量研究已经证实长期容量负荷增加可导致高血压的加重和左心室肥厚,使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升高,心血管系统病死率增加,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可以直接导致厌食和营养摄入减少及分解代谢增高。

1.2.2透析的不良反应

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期间或透析后,常由于心血管系统功能不稳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引起饮食摄入量下降。

1.2.3透析中营养物质的丢失

在常规血液透析中,每次丢失氨基酸和肽类共约10-13g,同时伴有各种水溶性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丢失。【4】另外透析患者由于抗凝、透析器凝血、回血等原因常致隐性失血,加重患者的营养不良。

1.2.4透析引起的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

透析本身可促进蛋白质分解和减少蛋白质合成。而透析膜的使用与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又密切相关,因为血液与透析膜接触可激活补体,通过前列腺素E的介导,引起肌肉蛋白质的分解,导致营养不良。透析液中细菌产物浓度中度提高,即使透析膜是完整无损的,也可刺激体内细胞因子的大量产生。细胞因子诱导体内产生亚临床炎症反应、急性期反应蛋白水平上升,导致营养不良

2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干预

2.1改善食欲。

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蛋白质和能量摄入不足是引起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尿毒症患者由于尿毒症毒素淤积、酸中毒、胃肠功能紊乱,以及药物、心理、社会、经济等因素,可引起厌食、恶心、呕吐,使进食受限,从而导致蛋白质的能量摄入量明显低于机体需求量。因此,对于透析的患者应增加能量和蛋白质的摄入,根据患者厌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措施,在排除器质性病变和透析不充分的情况下,鼓励少量多餐,并改进烹饪方式,如食物中添加醋、葱等以刺激食欲;胃肠运动减弱者应细嚼慢咽,少油腻,适当运动。因应用铁剂、磷结合剂等药物后产生的副作用而严重影响食欲者,建议暂停用药或减量使用;如合并感染,则积极治疗原发灶,控制感染;保证每天能量摄入为146.49J/kg,并且以高生物效价蛋白质为主,才能维持较好的营养状况。【5】抑郁是影响食欲的重要因素,应帮助患者认识疾病的性质、透析治疗的目的、原理及饮食注意事项等,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做到心中有数。鼓励患者参加社会活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增进食欲。

2.2营养管理

营养管理包括营养推荐、口服营养补充、肠道内补充营养和透析间期胃肠外营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管理是透析护理中的重点也是难点,重点在于饮食控制得当与否直接影响患者的病程、生活质量及生存率;难点在于饮食管理必须有患者的参与和合作。因而加强宣教,重视对患者的营养管理非常重要。合理的营养可以降低因营养不良造成的急慢性并发症,降低感染率,降低心血管并发症和透析中急性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能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患者的自我约束能力,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

2.3保证透析的充分性

充分透析可以减少体内毒素蓄积,减轻毒素对淋巴细胞和粒细胞功能的损伤,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有助于内环境的稳定,改善患者的食欲,增加摄入,改善营养不良。

2.4心理护理

医护人员应给患者讲生活的意义及生命的可贵,给他们介绍成功透析患者的情况,并让那些乐观的透析效果好的患者为他们现身说法,使这些患者乐观地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营养不良,降低病死率。

2.5适当的体育锻炼

鼓励患者根据自己的体力做适当的体育锻炼。如做体操、打太极拳、爬楼梯等活动来改善自己精神状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6动静脉内瘘(AVF)管的护理

AVF是维持性血液透析不可缺少的血管通路。若内瘘护理不到位,不仅会影响透析效果,还会增加患者的痛苦,造成透析的恐惧感受,导致透析不充分,而加重营养不良。

2.7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

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不仅可改善患者贫血状况,增加食欲,还可提高肌肉、肝脏和大脑等组织中的血氧供应,从而改善尿毒症时异常的氨基酸代谢,改善营养状况.

参考文献:

[1]王质刚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营养问题[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4,24,(7):388~391.

[2]邵焓.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护理研究进展,当代护士2008年第8期.学术版.

篇12

1 营养不良的原因

1.1疾病本身因素

1.1.1 消化道症状 尿毒症患者常出现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致使患者食欲不振。透析仅能使部分毒素排出体外,患者消化道症状无明显改善,这样使营养物质摄入不足。

1.1.2 并发症影响 尿毒症患者常出现多种并发症,如感染、心脏病、肺水肿等均能降低食欲,严重并发症会引起代谢障碍,导致负氮平衡和营养状态的恶化。

1.1.3 代谢性酸中毒的影响 晚期尿毒症患者因肾脏功能障碍常伴发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会促进蛋白质的分解和支链氨基酸氧化, 因此纠正酸中毒,营养状况可获得改善。

1.1.4 内分泌功能紊乱 由于疾病的原因, 肾脏出现了功能障碍。于是肾脏代谢活动丧失, 引起内分泌功能的紊乱。

1.1.5 药物不良反应 血液透析患者由于存在各种并发症,需长期服用各种药物,而用于治疗这些并发症的药物如含铝或钙的磷结合剂、铁剂均可产生消化不良和食欲减退等不良反应。

1.2 透析相关因素

1.2.1 透析不充分 透析不充分可降低蛋白质摄入引起营养不良:透析不充分引起容量负荷增加,近年来,大量研究已经证实长期容量负荷增加可导致高血压的加重和左心室肥厚,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可以直接导致厌食和营养摄入减少及分解代谢增高。

1.2.2 透析的不良反应 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期间或透析后, 常由于心血管系统功能不稳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引起饮食摄入量下降。

1.2.3 透析中营养物质的丢失 在常规血液透析中,每次丢失氨基酸和肽类共约10-13g,同时伴有各种水溶性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丢失。另外HD患者由于抗凝、透析器凝血、回血等原因常致隐性失血,加重患者的营养不良。

1.2.4 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 透析膜的使用与血透患者营养状况关系也密切相关。因为血液与透析膜接触可激活补体,通过前列腺素E的介导,引起肌肉蛋白质的分解,导致营养不良。

1.3 其他因素

1.3.1 营养知识缺乏 多数血液透析患者对透析时营养摄入的特殊要求知之甚少, 个别患者仍然习惯于原先非透析疗法时的营养方式, 不敢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对食物营养素含量不了解, 也会造成膳食营养摄入不合理。

1.3.2 社会、心理因素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需终身依赖透析, 后期并发症多, 对治愈感到悲观。部分患者考虑到治疗费用高, 经济压力大,引起焦虑、烦躁和抑郁等心理障碍,直接影响疾病的发展预后, 加重了营养不良的恶化。

1.3.3 依从性差 许多患者患病多年,虽然知道饮食治疗的重要性,但对自己要求不严格。

1.3.4 年龄因素 据研究结果表明, 血液透析患者年龄越大, 营养不良状况越差。

2 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护理

2.1 饮食护理要点

2.1.1 摄入足够的蛋白质

血液透析可丢失一定量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同时有促进蛋白异化作用,造成负氮平衡。因此,血液透析患者应比保守疗法患者摄取更多的蛋白质。蛋白摄入量以1.2kg/d较合适。如果患者蛋白质摄入量只有1.0kg/d,营养不良将持续存在。在质的方面,必须注意蛋白质的优质化,2/3以上或80%应给予高生物价优质蛋白,如蛋清、牛奶、瘦肉、鱼等动物蛋白,这样的优质蛋白比植物蛋白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高,合成人体蛋白质的利用率高,产生代谢废物(如尿素)少。

2.1.2 摄入适量的热卡

充足的热量,能够抑制蛋白异化并维持理想的体重;若热量不足,食物中的蛋白质和自身蛋白质(如肌肉)就会作为热量来源被消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推荐热量摄入为[33~35kcal/(kg・d)]。并应根据患者的营养状态、血脂浓度和劳动强度适当增减。热量主要由糖类和脂肪来提供,糖类摄入量一般为5~6g/(kg・d)。脂肪摄入量一般为1.3~1.7g/(kg・d),应摄取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比例在1.5以上的食物,如植物油,可降低胆固醇、游离脂肪酸和三酰甘油,以免加重动脉硬化。

2.1.3 维持水平衡

大多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少尿或无尿,严格控制水的摄入,维持水平衡是预防并发症、提高存活率的重要环节。原则上每日进水量=尿量+透析超滤水量/透析间隔天数+500ml。判断水分限制的最好指标是体重的变动,两次透析间期体重增加应控制在1.5kg以内为宜。患者应每天在相同条件下、固定时间内记录体重和血压,并定期检查心胸比率。

2.1.4 限制钾的摄入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特别注意食物中的钾。(1)避免高钾食物,水果、坚果类、薯类、蘑菇、速溶咖啡等含钾高,需特别注意。(2)降低食物中的钾含量,可通过浸泡、煮沸、超低温冷藏等方法除去食物中的钾。(3)及时监测血钾浓度,并根据尿量随时调整钾的摄入量,以避免血钾过高或过低。

2.1.5 钙的摄入

由于透析患者活性维生素D缺乏以及机体对活性维生素D作用抵抗,且饮食中限制磷的摄入,往往造成血钙浓度偏低。应在严密监测血清钙磷水平条件下,给患者补充足够的钙剂和维生素D。

2.1.6 补充水溶性维生素

患者在透析中不可避免地丢失水溶性维生素,加上限制高钾、高磷食物等因素,减少了水溶性维生素的摄入,应及时给予补充,特别是叶酸和维生素B。补充的主要方法是药物。

2.2饮食护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2.2.1 注意做好心理护理

焦虑、忧郁、恐惧、悲哀等不良情绪,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而使患者食欲降低,进食减少,甚至厌食;而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则会促进食欲,保证营养的消化与吸收。因此,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饮食护理中,切不可忽视心理护理,促使患者精神愉快,提高对饮食疗法的依从性。

2.2.2 高蛋白饮食多富含钾、磷、并可提供更多的氢离子

在考虑蛋白质营养时,一方面要维持氮平衡,防止蛋白质缺乏,并尽可能减少蛋白质代谢产物的蓄积;另一方面还要避免高钾血症、高磷血症和重度代谢性酸中毒。因此,一定要对患者进行宣教,讲解营养要求,不断调查患者各种营养成分的摄入量,帮助患者合理安排饮食,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方案,并要根据个体需要的不断变化,持续观察,及时调节。同时,还要让患者家属了解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并学会这些食物的烹调方法,以供患者正确食用。

篇13

1临床资料

我院2007年3月-2011年3月应用瑞典金宝AK-95S血透机行血液透析病人68人次,其中男性26例,女性42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10岁,共行3258例次血透,267例次(8.2%)发生透析低血压,经处理239例(89.5%)血压恢复正常,可继续透析,28例次(10.5%)低血压持续,需结束透析,但无1例死亡。

2发生症状性低血压的原因和机制

2.1有效血容量减少:透析患者都有一个干体重,在每次透析中脱水量超过干体重的6%-7%或脱水速度过快会出现低血压。

2.2血浆渗透压的变化:在透析中由于清除尿素,肌酐等溶质,血浆渗透压迅速下降,并与血管外液形成一个渗透压梯度,驱使水分移向组织间或细胞内,有效血容量减少,导致血压下降。

2.3醋酸盐的毒性作用:部分患者对醋酸盐透析不耐受,产生一些毒性作用,形成末梢血管扩张,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容易使血压下降。

2.4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慢性透析患者50%发生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2.5药物:透析前或透析中服用降压药物或镇静剂血管扩张剂等。

2.6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贫血患者血容量减少、应激反应差、血透中血容量减少时,机体不能有效提高血管阻力,易发生低血压。

2.7透析液的温度:透析液温度过高(超过38℃)可使皮肤、肌肉血管反射性扩张,皮肤静脉容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下降,易诱发低血压。

3症状性低血压的预防措施

3.1透析患者要解除思想顾虑和惧怕心理。对严重贫血者要在透析血液管道中预充血液或透析开始就输血,对有严重低蛋白血症者,应及时纠正,维持患者血浆渗透压。

3.2正确评估患者的干体重,确定准确超滤量,并控制透析期间体重的增加不超过干体重的2%,减少透析过程脱水量是预防透析低血压的关键。

3.3对醋酸盐不耐受者可用碳酸盐透析。对反复发作的低血压者,可改变血液透析模式,如增加透析次数和透析时间,或进行序贯钠浓度透析:设置透析液钠浓度由透析开始的150-155mmol/L,逐渐降至透析结束的140 mmol/L。

3.4选择低温透析:将透析液温度设置在35.5-37℃,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诱导儿茶酚胺释放,使外周阻力升高,预防低血压发生。

3.5合理使用降压药和血管扩张剂,对血压不稳定需超滤患者,透析前应避免服降压药或停用血管扩张剂,如果病情需要透析过程中使用降压药应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避免低血压的发生。

3.6限制透析中进食量:因为透析中进食可使迷走神经兴奋,导致胃肠血管扩张,全身血液重新分布,引起一过性低血压。

4血液透析中症状性低血压的处理与护理

4.1透析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血压波动,对基础血压低、年龄偏大病人,尤为慎重观察,做到早发现、早处置,减少低血压的发生。

4.2血液透析中要识别相关性低血压,一旦发生如:打哈欠、便意、后背发酸、恶心、呕吐、视物模糊、出汗,严重者出现面色苍白,精神萎靡等可立刻输入生理盐水100-200ml,或遵医嘱给予50%葡萄糖溶液20-60ml静推。对上述处置未见好转者,立即报告医生,用升压药,白蛋白或血浆等,必要时结束透析。

5透析中出现症状性低血压的体会

5.1做好健康教育,对首次透析患者,做好解释与宣教,了解病情及尿量,提高患者执行医嘱的依从性,积极配合治疗。

5.2认识干体重的重要性,嘱患者应严格监控体重增加速度,主动认识到控制水分的重要性,降低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

5.3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率较高,危险性大,所以透析护士应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早发现、早处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血液透析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