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农村乡土文学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溧水县位居百里秦淮之源头。溧水自唐代以来雅称为中山。因此,清代形成的溧水八景也被称之为“中山八景”。它们是:琛岭神灯、芝山石燕、观峰耸翠、金井涌泉、龙潭烟雨、洞壁琴音、东庐叠遄、臼湖渔歌等。溧水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资源,可谓人文荟萃。唐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大诗人李白到溧水一带漫游。此时的李白,因得罪李林甫和外戚杨国忠等权贵,被唐玄宗“赐金还山”,人生正经历着大失意。然而,丹阳湖的美丽风光浸润了他这颗失意的诗心。他提笔即景,一首关于丹阳湖的美丽诗篇便成之于胸中,出之于笔端,传之于后世。这首诗大气而不失细腻,豪放而又清丽缠绵,的确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湖与元气连,风波浩难止。
天外贾客归,云间片帆起。
龟游莲叶上,鸟入芦花里。
棹轻舟,歌声逐流水。
家乡的石臼湖竟然与大诗人李白有关,学生惊喜之余,反复吟咏,学生张龙强抑制不住激动,写下了这样一段赏析文字:一个天朗气清,艳阳高照的日子,李白乘扁舟一叶,载酒行吟于湖上。当西天布满了落日的余晖,美丽的丹阳湖水天相接,朦胧间,他仿佛置身于人间天上为一体的奇妙境界。商旅的归帆、渔妇的歌声,让他看到了也感到了劳动的美好和收获的愉快。他想起了自己曾有的抱负,宦海的沉浮,一切是那么虚无缥缈,相比之下,眼前如诗如画的美景是那么真实可爱。
我们溧水的无想寺早在南朝时就颇有名气,在吟咏无想山的诗篇中,最为有名的则是北宋大词人周邦彦的《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也正是因为周邦彦的这首词,无想山和无想寺的名声才更为大噪。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鸟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栏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这首词上阙非常形象地写出了无想山初夏景色的优美,对实境的描绘刻画入微,山下的卑湿,引起对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怀念,身世相同,深有感慨,从而引发了下阙的思想感情,抒发了漂泊的悲哀。自称为“江南倦客”,曲折地传出了作者流宦他乡的苦楚,他自比暂寄修椽的燕子,又想借酒忘愁而苦于不能,但终于只能以醉眠求得内心短暂的安宁。这首词的特点是蕴藉含蓄,词人的内心活动也都隐约不露,特别是“憔悴江南倦客”是作者自况的真实写照。学生读到此词,如获至宝,工整摘抄之后,吟咏成诵,课后饭余,时而来上几句,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兴趣。当学习的内容一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那学习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溧水山水风光无限,学生徜徉其间,探寻名人古迹,吟咏文人墨客们留下的诗文,兴致极高。学生归来以游记的形式写成随笔,颇有文采,流露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一方面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底蕴;一方面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溧水的历史,进而让学生更热爱溧水,振兴溧水。
二、收集民俗传说,传承传统文明
寒暑假期间,笔者要求学生利用假期闲暇时间,多方收集家乡传统习俗和民间传说。开学后交上来的收集材料非常丰富,涉及范围广,且多篇有人文思考的深度。比如某学生的《蒸团子》,详细介绍了团子的制作过程,又将过年的热闹气氛渲染得恰到好处,结尾有浓郁的人文气息,表达出他对家乡的一份挚爱之情。另有同学:“嗅一嗅,今年的年味似乎特别香:混杂着煮咸货香,油炸豆腐果香,团子香,还有花香,雨后春泥香,众香齐集,聚出了浓浓的年味”,等等众多对传统的描述和热爱将铭刻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新桥河小白龙救母,不忍离去,频频回望,有了新桥河九九十八湾的传说。赵氏寡妇捐赠出全部家产,建成蒲塘桥;狮子山上贪婪和尚……每一个传说背后,都表达出家乡人对美善的褒扬和对丑恶的贬抑。学生们在课堂上互相交流讨论,挖掘传说背后质朴的传统美德和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和追求。最底层的也是最质朴的,学生们深深地为此而感动,很多的学生不再像以前那样对民间传说不屑一顾了,反而去收集更多的民间传说和民俗风情。
三、记录乡村生活,感受纯朴乡情
亲情是人生永恒的话题,而农村学子的亲情因生活的艰难而更显纯朴和珍贵。结合写作教学,让学生记录真切的亲情,记录美好的乡村生活,很多生活细节令人难忘,引起共鸣:在村口张望儿子放假归来母亲的背影,突然回家发现饭桌上只有一碗老腌菜……每读到这些,无不勾出记忆,令人热泪盈眶。
纯朴的乡情也令人神往:春天碧绿茶园里的欢声笑语,秋收时节村人的相互帮助,农闲时一日三餐总爱端着饭碗聚在巷口;邻居的热情,村人的善良,乡村的生活总以美好的形式出现在学生的作文中。
篇2
农村天地广阔,生活丰富多彩,山川田野,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农家生活皆为农村学生提供了丰盈不竭的写作源泉。
1.搜集素材,发展儿童语言
农村有丰富的语言基础,平时可以指导学生多搜集、积累一些这样的素材,以备写作之用。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立秋摘花椒”、“白露打核桃”、“霜降采柿子”、“立冬打晚枣”这是有关四季农农作物栽种、采摘的谚语。“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这是关于天气变化的谚语。又如“锄头下面一层水”,讲的是天旱,地里庄稼虽然没有草也要锄一锄,这样可以切断土壤中农作物的根系,防止水分蒸发。再如:“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大雪勿施肥”是说下大雪有利于麦苗过冬,雪越大,麦子长得越好,而施肥会加快大雪的融化,加快水分流失。学生通过交流,搜集农事农谚,既提高了作文的知识含量,又丰富了写作素材。农村处处有学问,遍地是知识。有一次,我给学生讲对联。书上只给出了两副对联,讲起来觉得不够生动,学生不好理解。我引导学生回忆过年的时候,家家都要贴春联,那就是对联。这下课堂活跃起来,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争先恐后地说起来。课后我布置了作业,请学生回家搜集对联,把自己村子里各家贴的对联搜集起来。作业收上来后,令我眼花缭乱:五花八门,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真是一本对联的活教材。然后我又叫学生把搜集来的对联整理分类,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丰富了写作素材。
2.积累生活经验
由于生活在农村,学生有亲身体验农村劳动的经历,这也是积累写作素材的大好机会。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把做家务、干农活的过程写下来,把观察到的有意义的场面记录下来。如种玉米,我要求学生观察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锄草、什么时候施肥、收获,刚长出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长大后是什么样子、收获时是什么样子,一一记录下来。又如,许多学生都参加过栽种三七的劳动,在教学中,我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劳动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三七是什么样子、三七棚是用什么盖的、怎么盖,三七的每个阶段,每个部分叫什么。在给三七施肥、锄草、浇水等过程中你学到了什么?最后指导学生把这些过程组织好写下来。这样既学到了农技知识,又扩大了写作的范围。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活作文大课堂
篇3
学生只要抓住这些特点展开作文练习,不仅能够在写作文时占据主体地位,还能够培养自己的优秀品质。写情,农村学生更有机会体会到与周围人的冷暖交际;写景,农村学生有更多机会体验大自然情怀,体验不同季节的明显变化。
二、乡土题材开发为农村中学作文教学注入了活力
农村学生生活在自由广阔的环境中,因此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生活中田野风光、简朴民居等都是很好的作文素材。因此,在实际写作中,教师不必刻意准备教学资源,只需让学生熟悉生活、体验生活即可。
1.乡土题材开发有助于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事物,结合平常事物特性,自然会写出不平常的作品。例如,在写景作文中,以农村建筑为例写作文。只要仔细观察便可发现,农村建筑有众多特色,首先是屋顶,有羽翼式、平顶式、半斜坡式,不同形状屋顶有不同作用。其次是梁的构成存在多种形式,每种组成形式都有其独特功效。由此可见,即使仅仅以农村建筑为题材即可写出多篇文章,关键在于用心发现。
2.乡土生活实践有助于提升学生作文别样情感表达。众所周知,写作过程中最能表达感情的是自己对某件事物深有体会。举例来说,农家技艺并非看到的那样简单,学生通过自己实践后便能有深刻体会,写出的作文也更具情感,而非强硬拼凑出来般毫无生机。
3.乡土丰富语境有助于学生作文语言提升。农村中众多歇后语、俗语等都是丰富的写作素材,将这些素材有效运用就能使学生写作语言走向凝练与优美。
篇4
目前,部分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对乡土教育的认识存在一种偏差。受应式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认为:与其花费时间搞乡土教育,不如让学生多做几道试题或背诵几篇作文来提高学生的成绩。因此,一些热忱于搞乡土教学的老师常常被视为“疯子”,甚至受到其他人的冷嘲热讽,他们探索乡土教材的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
2.缺乏统一组织和开发
要进行有效的乡土教学,学校教师必须有权威的教材,这就要求学校的领导、教师、乡土专家、教育行政部门进行调研,科学开发乡土教材。既需要大家建言献策、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合理编排,也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协调、统一开发。然而,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管理者思想上认识不够,以致乡土教学大多成为一种无序状态。
3.教师乡土专业知识的不足。
虽然教师的专业素质比较过硬,但在挖掘乡土教材时,常常显得束手无策,力不从心,在探索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时就成为他们的拦路虎,使得他们不能把乡土教材更好地融入到教学中。
二.应对措施
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对乡土教育的宣传力度,切实做好督促工作,让教育工作者真正把乡土教育融入到教学中: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主动性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传统课程的弊端就是与学生的个人生活与经验相分离,若要建立学生在认知上的情趣,必须消除他们在实践生活与课程之间的脱节现象。当前农村学生学了语文之后,虽然有强烈的表达愿望,但是对于陌生的知识时不知如何应用。乡土教材的有效利用,对于农村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赋予学习材料一定的意义,有利于学生通过语言实践进行效的学习,体验成功,获得愉悦,使之乐学、爱学、富学、美学。乡土教育是传承民族、继承文化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乡土文化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地理、民族风情等等,有利于他们爱家、爱乡、爱国热情。
(二)、充分发挥教育主管部门的主体作用
首先,要联合地方院校、科研机构深层次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保证乡土教材的质量为教师提供可靠的后勤保障。比如我们可以把务川自治县的人文、历史、地理、景观、矿产等进行搜集整理,科学合理、规范汇编成册。在教学中,我们就能大胆应用、游刃有余、毫无顾忌。其次,要加强对教师课程理论的指导和专业知识的培训,让教师掌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常识等基本理论。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性
篇5
新课程改革,最大的亮点是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近十年来,学校、教师对综合实践课程的认识从最初的“模糊”逐渐走向“清晰”,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这对今后更好的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我们也清醒的看到,由于教师、学校等各个层面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认识及操作上存在偏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问题,已由“最大的亮点”变成了最大难点。在学校层面,笔者觉得,在认识和操作上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1)畏难情绪,一部分老师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很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没有教材和教参,课题由学生自主确定,教师很难胜任;(2)可有可无,也有一部分教师认为综合实践课程可有可无,说起来重要,做不做没有大的关系,教师评价最关键的还是看考试成绩。
上述认识和问题的出现,笔者认为与学校办学目标走样,不能从长远来看待学生的发展、急功近利有关;与教师对国家新课程改革的背景缺少了解和不理解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有关。新课改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改变长期以来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将学生置于一种主动探究并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状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了解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这对培养现在社会需要的人具有重要意义,是对原有课程体系的有力补充。
如何解决,笔者认为,首先要从教育行政部门开始,关键是要用科学的发展性评价考核学校和教师;其次是要加大培训力度,丰富教师对新课改的认识,深层理解国家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初衷,从而重视本门学科的教学;最后是从一开始就要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走上正轨,开实课堂,体现特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综合实践课要注重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解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学校层面存在认识和操作不到位的问题,是课改推进过程中不能回避的现实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和能力,在实践中体验情感,发展个性品质,强调以学得直接经验为主,从生活中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问题为研究对象。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应以学生自主发展为目标,以丰厚的乡土文化和丰富的社区资源为依托来更好地切入综合实践活动这个有机整体。
1.以社会资源为切入点,开发课程内容。学生通过对自然、社会等方面的调查,掌握和发现解决矛盾与问题的方法,形成怀疑和探索思维的初步能力,培养探索的兴趣和能力,同时使学生初步学会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增强学生对自然、社会的关注。如关注新农村建设、关注弱势群体、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关注环保和节能减排问题等。
2.从地方文化活动中发掘主题。如三峡旅游及三峡大坝现代建设文化,夷陵及晓峰地方戏剧、吹打乐、风俗习惯,晓峰南边易氏家族大夫宅第古建筑文化、预备第四师傅正模部驻守晓峰期间的抗日历史等。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调查研究,追寻历史的足迹,弘扬地方文化的精髓。
3.从自然环境中发掘主题。如晓峰因风景秀美被称为宜昌的后花园,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家乡的自然风光、农林特产、旅游文化等开展全面而深刻的探究活动,可开展“我是小导游”等一系列活动向外推介绍晓峰,发展晓峰。
三、综合实践课要注重学生现实生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生活化的情境是学生充分接触了具体事物以后产生的疑问,这样的疑问就是学习的源动力,就是我们综合实践课生活化教学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如我校一位教师在上课题《春蚕的日常饲养和管理》中,教师提前寻取、孵化蚕卵、并告诉学生采集桑叶的地点、注意的问题,最后才让学生带回家去饲养。观察、饲养春蚕已经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教师以问:“在春蚕日常饲养管理中你都遇到了哪些问题。”学生在真实体验的基础上,就会提出相关的许多问题,有些班级甚至会提出十多个问题,并且主要集中在怎样喂食、怎样管理、怎样搭架、怎样采茧等矛盾上面。又如,现代的小学生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由于受电视、网络等的影响,小学生所崇拜的偶像大多是影视明星,而不崇拜自己的父母、老师、同学、英雄人物等,崇拜盲目、甚至走向歧路,我们不可能不让学生有偶像崇拜,只能正面引导,作为一个学生感兴趣又很有教育意义的问题,我们可以很好的和综合实践课嫁接。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把教室转变成日常生活中自由讨论的区域,让学生自由的讨论,得出自己正确的认知。
四、综合实践课要注重和地方、校本课程的整合开发
篇6
乡土文学,现代文坛上出现了一批比较接近农村的年轻作家,他们的创作较多受到鲁迅影响,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所谓“乡土文学”。代表作家有彭家煌、鲁彦、许杰、许钦文、王任叔、萧红、台静农,莫言、屈远志等。乡土文学是在“为人生”文学主张的影响和发展下出现的。
据考证,在现代中国,关于“乡土文学”的阐述最早来源于鲁迅。他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说“蹇先艾叙述过贵州,裴文中关心着榆关,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尽管鲁迅对“乡土文学”未做出正面的定义,但他勾画了当时的乡土小说的创作面貌。当时的乡土文学的作家群体多寄寓在都市,沐浴着现代都市的文明,领受着“五四”新潮的洗礼。现代文明和进步思想的烛照,几乎成为当时作家书写“乡土文学”的一个重要的创作准备。
(来源:文章屋网 )
篇7
例如“有关乡土题材的‘非虚构’作为一种互文性的存在,以‘补白’和‘镜子’的形式让我们看到新世纪乡土文学的诸种病象。”但是也留下了许多值得深刻反思的学术空间。
篇8
1中原家园情结
对于中原乡土作家来说,中原的乡土家园是非常重要的地方,是他们心中不可抹去的文化情结,并且会慢慢积淀成为一种心理记忆,在他们的思想中进行储存,最终对他们的文学创作产生重要影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家园的内涵不断地扩展和延伸。家园不仅仅是人们的生存空间,更是一种文化氛围和文化网络,因此,家园情结也会慢慢地渗透到人们的心目当中。从古至今,凡是有着浓厚乡土意识的文人,都会对故土家园进行歌颂,古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就是典型的代表,体现的是诗人对乡土的浓浓思念。在中原乡土作家中,沈从文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他对中原乡土的浪漫想象体现出他在中原乡土文化中对自己理想家园的找寻。新时期以来,中原乡土作家笔下的家园情结也开始出现了一定的转变,这种转变主要是在新时期广大乡村需要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诞生的。对于文人墨客来说,他们希望生活能够尽快地走出贫穷与落后。因此,在后续的中原乡土文学当中,家园文化情结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对经济发展的呼唤。贾平凹的《鸡窝洼人家》和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都是典型的代表。这种中原家园文化情结的嬗变不仅仅是中原乡土作家情感的一种变化,更是他们在社会发展背景下自身情感的一种转变和对社会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的体现。
2反城市文化情结
在当代中原乡土作家的一些文学作品中,明显地潜藏着一种反城市文化情结,突出体现在作家心理上对城市的隔膜。即便身处城市当中,他们也难以认同和融入城市生活模式。在一些中原乡土作家眼中,城市是一个异己的存在,自己在城市中像是一个漂泊者。这种反城市文化情结比较典型的代表有李佩甫的《送你一朵苦揀花》和张宇的《城市逍遥》。这种没有办法融入城市中的异己感会随着城乡之间的对立不断加深,甚至在一些文学作品当中演变成了对城市的仇恨情结。在这种观念下创作出来的乡土文学作品,主人公往往把城市作为征服的对象,对城市产生着歧视,通过侮辱的方式以牙还牙,倾己所能展开疯狂的报复。邓一光的《怀念一个没有去过的地方》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代表。还有的作家会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把对城市的不满情绪转换成乡下人对城市女人的征服,张炜《古船》里隋见素对周燕燕的征服姿态就是代表。在这里,城市女人已是城市的一种象征,男人和城市的女人恋爱并非是发自内心喜欢这些女人,而是希望通过对她们的征服,最终达到自己报复城市曾经的歧视和侮辱的目的。对于反城市文化情结来说,它的产生有一定的原因。首先,农裔城籍作家的文化怀乡情结使得反城市文化情结的产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其次,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也会使阶层出现心理反应;再者,反城市文化情结和作家的地域环境也是有内在关联的。这些原因的存在使得当代中原乡土作家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体现出了比较明显的反城市文化情结,同时,这种文化情结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在城市不断发展和变迁的过程中,“反城市”的原因和“抵触”的对象也在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了情结上的嬗变。在过去,贫富之间的差距和二者之间的摩擦形成了中原乡土作家的反城市文化情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推进,这种情结会更多地在社会中沉淀下来,最终形成了文化情结的嬗变。
3返璞归真情结
对于乡土文学创作来说,返璞归真情结是非常基本的一个情结,也是在乡土文学作品中比较常见的一个情结,同时它也是在不断的嬗变中。在过去,当代中原乡土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这种返璞归真的情结会更多地体现在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这种向往一般是对过去自己田园生活的一种怀念。后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的生活越来越喧嚣,因此,返璞归真的情结会更多地体现在对于物质社会的一种批判。对物欲横流社会的不适应,使得他们更加怀念过去简单的生活,从而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产生出了返璞归真情结。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无论是从经济还是品质方面都得到了提升,因此,人们普遍对健康更加关注,产生了健康方面的追求,最终使得乡土文学的创作在返璞归真情结上凸显出了人们对于绿色生活的追求。任何文化情结,总是在不同社会的背景下呈现不同的状态,且会在不同的作家思想引领下产生不同的效果。对于乡土文学来说,它本身就是一种贴近人们最原始生活的文学创作,因此,它的文化情结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就返璞归真这个基本的文化情结来说,在过去更多体现的是对于过往生活的一种怀念,但是在经济发展的背景之下,人们的这样一种情怀会不断地提升到品质和精神上的追求层面。正是由于文化情结的嬗变,才使得乡土创作更加丰富,所产生出来的乡土文学作品更加具有时代意义。
4结语
任何文学的创作都会有着独特的文学情结,对于作家来说,他们独特的文学情结会使得他们的文学创作有不同的韵味和特点。当代中原乡土作家的文化情结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也不尽相同,总体上会体现在家园情结、反城市情结和返璞归真情结方面,并且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产生嬗变,提升了乡土文学创作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作者:郑琳娜 单位:郑州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裴玲.论90年代乡土小说的家园情结[D].南京师范大学,2008.
[2]李达.当代乡土作家的反城市文化情结[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5):88-89.
篇9
1乡土文学
乡土文学是中国农村社会的缩影,是农业文明的社会史和心灵史。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首先提出“乡土文学”的概念。认识乡土文学,必须首先认识农民。在中国革命的发展中,反复强调中国革命的问题首先是农民问题,鲁迅探究中国文学的乡土根基,都是农民情结,用“革命”的方式,鲁迅用“精神”的方式。所以,从鲁迅开始,一百年来,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作家,从鲁迅、沈从文、赵树理、孙犁,到实、路遥、韩少功,再到张承志、莫言,都是在书写农村社会的文化生活。
但是,同为“乡土文学流派”,以鲁迅为代表和以沈从文为代表的乡土作家的创作目的和风格却截然相反,鲁迅的冷峻无情批判,沈从文的温暖热情赞美。从文学大师这里开始,就有了一个如何认识“现代性”、如何审视城市文明和乡村文化的问题。到了赵树理这里,很少有强烈的批判意识,也没有了多情的赞美,只有生动地描述乡风民俗,写新旧习俗之间的斗争,提倡移风易俗。乡土文学一直沿着这个路子走到八九十年代之交,出现了“寻根文学”,“寻根文学”既继承了沈从文、赵树理的传统,又显露鲁迅的风骨,形成一个新的创作格局,有评论家说“寻根文学是半个多世纪的乡土文学的集大成者,是对乡土文学的一次大提升。”“寻根文学”创作集中体现对中国传统文化根脉的追寻,也就是对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的认同。代表作家是韩少功和实。在宁夏作家群中,突出的是郭文斌,他的短篇小说《吉祥如意》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汪政评价他的创作是“乡村教育诗”。
2西部乡土形象
西部地处边缘,指中国西北“游牧文明覆盖圈”。自然环境辽阔,生存状态酷烈,“自然资源与文化精神都呈现出被消耗殆尽的衰退之态。西部又是多民族聚居之地,文化呈多元状态,中原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在这里交汇,儒道文化、佛教文化与伊斯兰文化也在此共存,没有一种可以起整合作用的主导文化形态。自然的贫瘠,地域的闭塞,文化心态的驳杂,使西部乡土的现代性转型格外艰难、沉重和迟缓。”
八九十年代之交,新西部乡土作家群崛起。在乡土文学创作长廊中的西部乡土形象一改八十年代西部汉子的传奇英雄形象。“在他们创作的新乡土小说中,传统文化积习深重与家庭血亲关系稳固的西部村镇是其叙述的主要场景,西部乡村人的凡俗人生及其在现代文明和商品意识冲击下所发生的经济和文化的震荡则是叙述的主要对象。对西部乡土社会现代转型中的城市文明与乡土文明的关系给予了特别关注与重新审视。”比如,宁夏作家漠月的《放羊的女人》中,“女人”与丈夫的冲突,不再是城市文明与乡土文明的冲突,而是土地对游子的呼唤,在陈继明的《一棵树》中信义老汉和他的那棵老柳树、漠月的《老满最后的春天》中的老满和他的老骆驼、郭文斌的《呼吸》中的郭福水和他的老牛大黄,他们所结成的关系当然不再是人与自然的对立,而是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生命的相互依存、陪伴和映照,从而构成苍凉但自由自在的西部乡土生命图景。还有,新西部乡土作家更多地书写人与人之间的亲缘关系,如陈继明的《寂静与芬芳》,书写西部多样的宗教精神以及对生命的救赎,如石舒清的《清水里的刀子》。
3宁夏作家群
就宁夏小说创作而言,被评论界命名为“乡土文学”的时日已久,这也的确符合宁夏作家的创作实践。宁夏文学创作丰富了西部乡土文学形象。石舒清在短篇小说《清水里的刀子》塑造的马子善老汉形象,堪称是“乡土”的经典形象,这也是这篇小说能获鲁迅文学奖的重要元素。宁夏文学为什么离不开“乡土叙述”?从几位著名的宁夏作家成长的生存环境来观照宁夏文学创作的文化积淀。童年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是作家一生挖掘不尽的创作素材,这是文学创作的共识。作家漠月在谈创作体会时说:“我想说的是,出生地和儿时的经历,尤其对于作家和诗人很重要,决定着写作的情感因素和精神向度。”宁夏几位成名的作家都是在乡村或者贫穷的山村度过青少年时代,通过读书考取大学进入城市的,多数作家都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石舒清1969年出生于宁夏海原县;漠月1962年出生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郭文斌1966年生于宁夏西吉县;李进祥1968出生于宁夏同心人;火会亮1966年出生于宁夏西吉;季栋梁1963年出生于宁夏同心县;陈继明1964年出生于甘肃。乡村生活在他们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这是他们创作的源泉。“西海固作家群”最能体验这个特点。2006年青年作家火会亮的第一部中短篇小说集《村庄的语言》出版,有评论家认为,火会亮是中国“新乡土小说”的倾心叙写者。当时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文联主席石舒清评价火会亮的写作是“一种农耕式写作”,“他总是让人想起中国作家里一些最诚恳最勤勉的劳动者来,在中国作家里,这样一种作家确乎是不多的。”而文学世界里的乡村与现实世界中的农村距离有多远,作家阿来在回忆农村生活时说过这么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很多人一生的努力就是离开乡村。跟乡土文学中描写的农村不一样,乡土文学里农村有着乌托邦一样美好的田园生活……农村的自然环境优美,但是因为贫困很少享受这些美好。中国文学中有趣的问题:把故乡的依恋渲染到难以割舍的程度。我不太相信。”由此想到约翰・韦恩所说的“童年记忆是诗意的谎言”,宁夏文学的诗意与苦难二元叙述来自乡村成长的生活的经验,就再自然不过,是顺利成章的事情。其实,农村是宁夏作家生命的底色,也是中国作家生命的底色。
那么,是什么样的地越文化滋养了宁夏这块沃土里成长起来的作家们,笔者简述一下宁夏地域文化的特征。
4宁夏概貌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于1958年10月,是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全区现辖5个地级市、22个县、市(区),总面积6.6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39万人,其中回族人口占36%,是我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在祖国的版图上,宁夏犹如一只舒展双翼的“凤凰”,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毛乌素沙漠三面环绕,都挡不住它展翅翱翔。因为,宁夏的首府银川被称为“凤凰城”。宁夏的版图像一张铺开的滩羊皮,这可能是一种寓意或象征。宁夏著名的地方特产有“五宝”,以颜色来区分,即红(枸杞)、黄(甘草)、蓝(贺兰石)、白(滩羊二毛皮)、黑(发菜),其中白色的滩羊皮就是五宝之一。“宁夏”名字的由来要追溯到东晋义熙三年(407年),匈奴贵族赫连勃勃自认是夏后氏苗裔,在今宁陕甘一带建立政权,定国号为夏。“夏”字自此成为这片土地的标注而延续下来,直到元灭西夏后,以西夏故地永保安宁之意设“宁夏路”,宁夏地名得以形成。
5古诗中的宁夏
宁夏是古战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本土文化多与战争相关。笔者以为这种积淀主要在西海固地区。石嘴山是新型的移民城市,文化积淀不深。历史上的宁夏我们已看不见摸不着了,都化为云烟。我们只能从史料和古诗中略知历史上的宁夏处于怎样的战争场景。
从战略地位看宁夏,宁夏是西北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的咽喉。汉族与少数民族频繁争夺这块战略要地。历史上的宁夏经历了太多的战争与磨难。今天的固原市,有一个叫萧关的地方,是中原通向塞北的重要关口。从固原这个地名看,隐含着浓烈的军事意味。战争的硝烟直接反映就是我们今天能看到的边塞诗。
关于描写宁夏的古代边塞诗,最早的是在《诗经》得到佐证。比如:
《诗经・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这首诗描写的就是周王朝与北不少数民族猃狁发生的战争冲突。
《诗经・小雅・出车》
王命南仲,往城于方。
出车彭彭,硌胙搿
天子命我,城彼朔方。
赫赫南仲,猃狁于襄。
这首诗中提到的朔方,就是今天的宁夏内蒙一带。
6岩画中的宁夏
贺兰山是我国岩画较集中的地区之一。贺兰山古代岩画,可能是那些生活在山林草原上的少数民族人民,用简陋粗糙的工具,在坚硬、平整的石壁上雕刻的。从岩画的内容雕刻技巧上分析,它们属于不同历史时期的产物。它是某一特定环境人类社会生活、生产发展的真实记录,是古代人们生活艺术的再现。千百年来,岩画留存于贺兰山石崖之上,藏珠于深山草莽之中,默默无闻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遗风和崇高美德。“据记载,贺兰山岩画已勘定过的有近2000处,岩画特点突出,内容丰富,品位高”。
“大麦地面积15平方公里,自东向西排列着南北走向的11条冲沟,千奇百怪的密集岩画群就凿刻在这些山梁、山沟的岩面上,如同一个天然画廊。这里遗存的、登记在册的史前岩画已有2137幅,展现个体形象的有8453个,平均每平方公里遗存图像达568个之多,超出了世界公认的判定岩画‘主要分布区’限定标准的20倍”。“大麦地最大的一组岩画,被研究人员命名为‘游牧长卷’,长达9米,高约1.2米,竟被刻上100多只动物和符号,几乎没有空白。像这样的巨幅岩画在大麦地有近百个,描绘的都是游牧、狩猎、舞蹈、战争、祭祀等场景,表现了先民多姿多彩的生活,而岩画上那些似文似图的符号,也具有象形和表意的功能,颇有文字雏形”。
从以上这些文字的描述中,我们看到宁夏岩画历史悠久,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是世界其他岩画不可比拟的。
有关调查显示,宁夏共有5个岩画区、42个岩画点,发现岩画总数在4.5万幅以上。无论是数量、种类,还是其文化内涵,在国内外都属罕见。据有关方面考证发现,从岩画内容看,宁夏5个岩画区的岩画图像包括欧亚大陆上的许多同类岩画;从岩画区分布的地理环境来看,包括干旱半干旱地区、戈壁草原地区、低山丘陵地区和崇山峻岭区;从岩画凿刻的时代来看,5个岩画区包括了旧石器晚期到新石器时代的岩画。另据岩画研究中心披露,在宁夏中卫大麦地发现的大量独立岩画群中,发现了比甲骨文还要早几千年的我国最古老的图画文字,其早期岩画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2万年左右。
这充分说明宁夏岩画与世界各“主要分布区”的岩画一样,早在文字产生之前就已出现,是古代先民在漫长的岁月里运用写实或抽象的艺术手法,在岩石上绘制和凿刻的图画,记录了古代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各民族文化长期交融的结晶,在世界文化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今天的人们可以通过岩画搭建的桥梁,跨越到远古时代,了解祖先的生活;可以通过岩画和其他相关线索, 研究人类童年时期思想观念、经济生活、社会状态、艺术创作、民俗风情、生活环境,是刻在石头上的史书,是重建人类史前史、探寻文明源头的珍稀瑰宝。
7民歌中的宁夏
“花儿”又称“少年”,是流传在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回族地区的一种民歌,实际上是一种高腔山歌。在“花儿”对唱中,男方称女方为“花儿”,女方称男方为“少年”,这种对人的昵称逐渐成为回族山歌的名称,亦统称为“花儿”。
宁夏中卫市海原县地区的花儿很出名分为“整花”和“散花”两种,“整花”以长篇为主,“散花”形式自由,可以即兴发挥。海原花儿唱起来更加高亢、激昂,时而声音嘹亮,时而委婉细腻,是回族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整花的完整长篇为你娓娓道来一段段动人故事,自由的散花变化自由,不时显示出演唱者的多才机智,两人对唱时,你方唱罢我来接,你一句,我一段,精彩对接迭起,常常让听众听得如痴如醉。演唱花儿的人被称为“漫花儿”或“漫少年”
7.1“花儿”起源
约产生于明代,有关它的起源众说纷纭。有人说它是在蒙藏民歌影响下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民歌;有人认为它是从外地迁来的回族人民的思乡曲演化而成;也有人认为是明初从南京迁往洮州地区的移民常以花卉为比兴的一种民歌。总之,“花儿”自近代以来成为回族人民传唱的一种主要艺术形式。
7.2“花儿”分类
“花儿”按传唱地区划分,又分为“青海花儿”、“河州花儿”和“宁夏花儿”,其源泉则源于河州(今甘肃临夏)。
“花儿”内容丰富,多为情歌,也有表现回族人民生活的。一般多是四句或六句,歌词多即兴创作,十分口语化,且不避俚语俗词。“花儿”突出的特点就是以生动,形象的比兴起句,文字优美,格律谨严。它的音乐主调令达100多种,旋律、节奏、唱腔都有着独特的风格。由于“花儿”最早产生于山间田野,歌手们在空旷幽美的环境中无拘无束,放声高歌,所以它的曲调多高昂、奔放、粗犷、悠扬,表现了回族人民对幸福生活和纯真爱情的追求和渴望。
在回族聚居的临夏地区,几百年以来,每年在固定的时间,人们都要聚集于山清水秀、风景秀丽的山间举行传统的“花儿”会。每年农历6月初1至初6的莲花山“花儿”会和农历4月28日的松鸣岩“花儿”会久负盛名。春夏之交,树木葱绿,山花烂漫。届时,歌手云集,对歌联欢,盛况空前。
花儿流行范围广泛,曲调繁多,流派众多,宁夏花儿的曲调就有30多种。以临夏为例,有河州花儿和莲花山花儿之分,两支派按地区又分为北乡花儿、南乡花儿、东乡花儿、保安花儿、撒拉花儿等。宁夏花儿的基本格式是每首四句,前两句比兴、后两句本题,单双句结构各自相同,单句每句有四个停顿,但末顿只有一个字;双句每句有三个停顿,末顿必须是两个字。
每年农历六、七月间,甘、青、宁、新都要举行盛大的花儿会,吸引着各地花儿爱好者。宁夏规模较大的花儿会有近10处,其中由以莲花山花儿会和松鸣岩花儿会最负盛名。
参考文献
[1] 陈晓明.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1):200.
[2] 郭文斌.郭文斌小说精选[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1):1.
[3] 丁帆.中国西部现代文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1):201.
[4] 李兴阳.从文化想象到重新发现――近年西部小说作家群及其创作纵论[J].文学评论,2006.
[5] 贺仲明.乡土文学的地域性:反思与深入[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72-78.
[6] 赵学勇,王贵禄.地域文化与西部小说[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5):57-68.
[7] 薛正昌.宁夏花儿析论[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7(05):89-96.
篇10
一、关仁山乡土小说的文学价值
(一)乡土文学是意识形态的表现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是一个农业大国。无论是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审视,还是从现代文明的角度来理解,乡土文学的出现,虽然有其特殊的历史涵义,但却是不可丢弃的一种文化积淀。乡土文学的存在,是历史的必然。乡土小说这个概念的凸出,也昭示着一种文化倾向。现代人对于“乡土文学”概念的理解也许比较茫然。看起来这种文学体例似乎已经退出了中国历史舞台,消失在那个特殊的时代里,被现代的文明气息所淹没。但是,既然是历史,就会留下痕迹,并对后代产生影响。关仁山作为著名的乡土小说家,其在创作中,将意识形态更倾向于改革文学。无论是从故事的陈述上,还是从语言表达风格上,都渗透了时代的气息。比如,关仁山所创作的《大雪无乡》中,就将政治意识形态的话语渗透其中,从知识分子的立场来观察底层的生存状态。为了避免出现理解上的冲突,甚至于在关仁山的乡土小说中,将时代隐去,而仅仅将农村的画面展示出来,纯净的乡土,淳朴的农民,带有传统色彩的民俗以及各种各样的男人和女人,构成了一个温馨的图景。意识形态容纳与农民的各种活动当中,通过主人公的鲜明表现力,对于作品定位。因为乡土文学本身,就是一种文明象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文明形态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文学艺术用自己独有的表现手法,将这段历史记录了下来,并得以保留。用文明的方法,将这段历史的痕迹隐藏在文学作品中,供后人去欣赏和体会。在中国这个文明古国当中,意识形态的形成,是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它不会因为现代都市化文明而有所改变。而要将乡土文化剔除,显然不是很现实的事情,即便是思想观念有所更新,也仅仅是适应现代都市文明的一种表象,并不会因为受到文明的冲击,而失去固有的意识形态。
(二)乡土小说的特殊文化语境
语言,是传达信息的最直接的方式。在乡土小说中,由于其特殊的创作历史背景,使其在语言的表达上也呈现出了独有的文学艺术价值。从小说的描写中我们不难发现,那种处于特殊时代的矛盾状态在字里行间中处处流露。人们对自然的向往,从优美的景物描写中就可以体会得到。以关仁山所创作的长篇小说《麦河》为例,其中以故事陈述的方式,将农村的图景展示出来,其中所出现的“三农”问题,成为小说中的一个关键点。小说的语言具有时代性的特点,其中不乏围绕着土地流转而展开的矛盾斗争。农民的性格不同,对于当时出台的政策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就会出现各种故事,其实这些都是建立语言环境的关键点。乡土小说是在特殊的文化历史背景下形成的。那种田园的抒写,其内涵就是传统思想的保留,而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人类的思想也会发生着转变,对于乡土小说的理解,当然也已经背离了其传统意义,从意识形态上出现了偏移。传统的艺术特征依然保留在乡土小说当中,这是它的文学价值体现,而从现代人思维模式来理解乡土小说,就需要重新审视和洞见。这就使乡土小说,成为了传统与现代相“碰撞”的焦点,乡土小说中所蕴含的与传统艺术相背离的某种特征也因此凸显出来。
二、关仁山乡土小说的理性价值
关仁山的乡土小说在文坛上是令人瞩目的,并在文学界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尤其是关仁山创作的长篇小说《麦河》中,以其宏达的叙事,鲜活的人物形象以及生动的生活画面,将中国农村的图景表达了出来,其中所表达的更多的社会的理性价值。
关于乡土小说的理性价值在早期的乡土小说也有所体现,但是其主流意识是通过对时代的批判而逐渐展开的。乡土文化充斥其中,并以此为创作背景,展现出批判性主题,同时理性地进行价值判断。时代会影响一个人的创作心理。关仁山的乡土小说在进行乡土小说人物塑造的时候,那种人与自然的若即若离,那种人与当时社会的矛盾冲突,都隐藏在小说的故事情节当中。比如在关仁山的小说《麦河》中,就将“土地流转”的问题写入小说当中,作为一次资本介入的经营,对于农民来讲,却是非常具有影响力的。历史在进步的同时,也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在小说中,将乡土文化与人性的美丑都融合到一体,通过复杂的内心世界表达出来。乡土是一种回归,这需要从道德的层面去理解,而处在不同的年代,理性的批判总是要与当时的生存环境相对应。在自然与社会互动之下,人性从乡土小说中充分地展示出来。
三、关仁山乡土小说的地域文化价值
在乡土小说中,地域文化的表现力是非常丰富的,其中不仅包括自然环境,还包括人文环境。当人们在某一环境中生存的时候,其对于环境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力,给自然环境增添了人的气息。在关仁山的乡土小说中,那种浓厚的乡土文虎,从字里行间中呈现出来,就犹如一幅风情画卷,将地域之美,通过民间文化而展示了出来。比如在关仁山创作的小说《落魂天》中,就将“捞尸”这一行业的性质以及工作的状态表达了出来。从民俗的角度来看,在北方的渤海湾地区确实有“捞尸”的风俗,而在小说中,将这一风俗体现出来,是对于极具地方代表性的特色的一种展示。渤海湾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里的独特的风景吸引了八方游客,而恰恰是这一点,带动了本地的“捞尸”行业的兴起。在关仁山的乡土小说中,用自然景物来体现民俗习惯的描写已经成为其小说创作的一大特点。在《风潮如诉》中,关于大海的描写是非常震撼人心的,也许正是汹涌的波涛锻炼了主人公的性格,使福林更为强悍无比,将男人顶天立地的气概表达得淋漓尽致。人物的性格以及精神境界通过自然界的崇高表达出来,那种刚毅、那种勇猛,谱写了雪莲湾的英雄形象。
乡土小说本质上属于民俗社会性。阅读乡土小说,从中不难看出其内容中充满了地域的风俗习惯,以及村落群体的文化特色。在中国,民俗学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周作人,作为乡土文学理论的主要倡导者,对于民俗学也很有研究。然而在当时,民俗学的研究者多数都是对文学有兴趣的人。他们对于中国民俗的关注,只局限于文学创作的需要,或者仅仅是从兴趣出发。可见,民俗学与文学创作存在着不解之缘。当文学创作在民俗文化的指导下完成的时候,那么,在乡土文学创作就形成了。在许多乡土小说中,民俗不仅仅是作为叙事的背景而表现出来,而是采用了以民俗为主体的叙事方式。从这个角度来看,乡土小说充分地将民俗价值呈现在世人的面前。似乎风俗与宗教总是形影不离。在关仁山的乡土小说《雪莲湾》中,就将雪莲湾独特的文化氛围渲染出来。风俗习惯怪异,其中饱含着原始宗教的痕迹。这里的习俗并没有因为社会的变迁而发生改变,而是继续稳定地延续着,并成为地方特色。在“雪莲湾系列”中,《天高地厚》所展示的是一幅农村在几十年的经历中风雨沧桑画。其中主要描写的是中国华北平原上的一个名为“蝙蝠村”的故事。居住在村里的人对于蝙蝠理论有一种特有的痴迷,并因此而出现了各种传说,不乏诡秘的色彩。蝙蝠村具有丰富的历史传承,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也步入了转型的行列,而蝙蝠村的风俗也因此而受到了打击。在关云山的众多作品中,各种独特的民间风俗都被描绘出来,也正是因为关仁山对于地域民俗的准确把握,而使其创作更具有文学况味。
民俗是乡土小说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其往往是以叙事的方式将风土人情表达出来的。在小说叙事中,情节贯穿整个故事脉络的始终。对于小说叙事主题的叙述,则是将真实的我与想象中的我相结合。故事中叙事的主题在两者游离,展现出一种朦胧的美感。在现代的小说作品当中,将散文的写法应用其中,使小说在叙事的过程中,又呈现出飘逸之感。直观的描写,转变为间接的表达,在景物描写、情感宣泄中,将主题的瞬间感触融入其中。作者的情感与写作目的,也就充分地被发挥了出来。读者再阅读小说的时候,不再具有距离感,而是充分体会到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对于关仁山的小说,一些专家所给予的评价是,平淡的故事情节,读起来却不会感到乏味。相反,内容的趣味性,令人感到兴味盎然。加之其中风土人情的描写,将人性美与自然美相融合,塑造了一种另类的审美境界。
总结
综上所述,乡土小说来源于生活,其所散发出来的文学魅力,也与生活息息相关。其将中国文学的优秀秉性传承了下来,但是与传统文学的风格又大相径庭。那种开放的心态,那种理性的批判,会令人有一种朦胧之感,而又觉得清爽自然。乡土小说的文学艺术价值,是将人与自然进行完美结合,使乡土成为了精神向往。
【参考文献】
[1]范亮亮,南志刚.乡土小说在新世纪的“物化"表现及价值重构[J]. 孝感学院学报,2011,31(02).
[2]席建彬.论现代乡土小说田园抒写的历史形态与审美特征[J].齐鲁学刊,2009(01).
[3]李静.20世纪中国女性作家乡土小说的文化意义和叙事价值[J].学术研究,2013(01).
篇11
鲁迅在上世纪20年代对“乡土文学”有过这样的界定:“蹇先艾叙述过贵州,裴文中关心着榆关,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1949年以后,文学被划分为各个题材领域,“乡土小说”被“农村题材小说”代替,并因此成为宣传政治运动、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优越性在农村的阵地。新时期以来,随着“文化热”、“寻根文学”的兴起,“乡土文学”又被广泛采用。当代作家对于“乡土”的关注是一贯传统,他们多从农村走出来,或在农村待过,其中贾平凹尤为突出。从最初的商州系列到《高兴》,甚至那些称得上城市题材的《废都》、《白夜》等小说,无不有“乡土”气息。但随着时间推移,“乡土”确实在发生变化,无论现实变迁还是作家主体精神世界的迁徙,都昭示着“乡土式微”。
先生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然而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城市化”开始成为“现代”与否的标志。贾平凹曾说“我估计将来随着时代前进吧,这个国家肯定会城市化,这是大趋势……”就是在这样趋势下,作家的创作已经开始映射出“乡村”这个古老聚落形式的式微。至于《土门》中的“仁厚村”,作为中国城市化的特殊聚落,“城中村”成为作家关照的又一“乡村”。小说开篇象征农耕文明的黄牛被杀掉并被分食,就预示了城市包围农村的结果。
在农村与城市的两相比较之下,城市的优越性被放大。尤其身处城中村,眼看高楼拔地而起,自来水龙头一开哗哗地流水,上厕所也不再十冬腊月冻屁股,都是村民们从未体验过的。于是乡村被厌弃,城市成为人心所向。然而从内心深处讲,中国传统的守土观念让他们不愿离开自己世世代代生存的家园,这里的生活方式以及人们的观念都是农村的,其价值准则也是农村的。然而代际差异产生了最初的裂隙,年轻人与老一辈对城市与乡村的不同看法与态度在这里精准地表现出社会现实,而作者则在代际的裂隙间无地彷徨。
《土门》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贾平凹游历江南之后。书中他借范景全之口说出“为什么一定要强调什么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南方的一些地方,城市和乡村已不截然那么分开了,农村的乡镇企业已经是在实行工业化……”这看似提供了一条可行的康庄大道,然而对仁厚村来说仍是杯水车薪。小说中成义领导村民建立大药房,基本上具备了乡镇企业的雏形,尽管这是建立在以云林爷为“仁厚村”之神的基础上,不可否认这给了仁厚村一个大大的希望。此外仁厚村有的是家家大院子,院内有住不完的空房子,可以租赁给附近工矿企业、机关单位的职工。然而这些都不能改变村庄被城市吞噬的命运,只不过让村民们过了一段脱离土地也还滋润的日子。
脱离了土地的日子,虽不能说它依然是乡土的,却也不能说是城市的,失去了土地的人们很有些找不到别的事做的样子,在他们眼中大概只有向土地讨食这一种活法。现实中处境尴尬的仁厚村,难道不也是变相地向土地讨食么?建立在土地上的房子被租赁出去,房租成为人们的生活来源而不必再下田劳作。城市与乡村不再界限分明,而处在这胶合的边缘,仁厚村乃至整个乡土世界都产生了大大小小的动荡,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在这动荡生产的尴尬中,现实的乡土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土门》的价值正在于它直面最锋锐的社会现实。作家以敏锐的嗅觉,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抓住了“都市里的村庄”作为书写对象。对“乡土式微”这一命题而言,《土门》是最直接的表述。
纵观贾平凹小说创作历程,一条清晰可见的“乡土式微”轨迹自此开始浮现,直到《高兴》的出版,现实与作家心里的双重发展得以契合。刘高兴的进城完全是不带有被动城市化意味的主动行为,这与仁厚村被拆不同,高兴是受着城市之光的吸引而从未打算回归乡村的。他与《高老庄》的子路又有很大不同,如果说子路以知识分子的姿态离开―归来―再离开,是一种对乡村的批判与缅怀,那么高兴简直可以说是拥抱城市了。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刘高兴对城市的向往并非完全是物质的,这当然有作家理想主义的成分在里面,但是从高兴对爱情以及理想的追求来看,这个人物又与现实中进城务工的农民不同,他是代表“乡土文化”的形象。这就形成了有趣的景象,一方面作家让主人公离开乡土世界,另一方面他自身又带着乡土的优越感,尽管高兴的优越感在城市当中显得尤其可怜。然而,作为一个有文化自觉的作家,贾平凹并未简单地让高兴成为又一个进城的民工,他处于城市低层,却活得一点也不卑微。甚至,在面对城市中唯利是图的人时,他的形象充满着伟大的人性光辉,这一点从高兴筹钱救孟夷纯去找韦达之后的表现之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
总之作为一个全新的进城者形象,刘高兴成为乡土的背离者,同时又成为“乡土性”现代转化的典型形象。如果我们从社会学的意义上讨论进城者,很容易以“理性化”来指称这一群体的所有转化特征,正如诸多关于“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工的社会调研显示的那样,新一代农民在强大的城市话语之下不再认同自身的乡村出身,转而投向城市的怀抱,尽管其经历往往并不如愿,比如社会保障的缺乏、城市排斥性的困扰以及经济生活的窘境,但这些研究都指向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大多数进城者都想要通过努力留在城市,而非他们父辈那样返回乡村。这一点,《高兴》当中也做了同样的叙述。然而,我们还是要将贾平凹所创造的这个人物同社会调查的情况分开来看,假如现实中的农民工对城市的认同,意味着对乡村的否定,此时城市与乡村是站在对立面的,对他们来说只能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做以选择,从而使自己的身份打上其中一个标签。而刘高兴存在的意义即在于,他并非是通过否认乡村而建立起城市认同,甚至他对城市的向往是建立在自我认同的基础上,这就让我们很难分辨究竟这个“自我”是城市还是乡村的。由此,贾平凹其实是将“乡土式微”的命题取消了,我们所看到的是那个被拆除的“仁厚村”上面,重新打下的地基,它不是原本的“乡土”,而是某种新的可能性,乡土不再是需要“回去”的地方,而是一种创造性的重建。
参考文献: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
[2]: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篇12
除了现实意义中的乡土“小人物”构建之外,另有虚构或记忆中已逝去的乡土人物形象,也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乡土形象,这类形象是城市“小人物”的生活对乡土农民生活的想像,以孙犁的小说最为典型。孙犁的创作已经受到当时都市流行意识形态的干扰,但他的作品仍然以一种纯朴与真诚唤起了人们意识形态领域中的美。《荷花淀》里的女人是坐在铺满月光的苇席上的,男人与女人爽朗而健康的笑声都焕发着和谐的诗情,这并非纯粹的现实的乡村,而是富有乡村味道的意境。孙犁曾说他创作《铁木前传》是出于对现实所刺激的童年的回忆,可是相反的是进入城市之后人与人之间却日趋遥远,便有了隔阂,于是在《铁木前传》里我们看到了两种不同的格调:一种是童年记忆所给予乡土的美丽和谐;一种是现实生活所给予异己压迫的冷淡隔绝。这两种格调在文本中被作者化为两种意识的斗争:就如赵树理的《三里湾》、《锻炼锻炼》中,对农民中一些小人物的自私、狭隘、懒惰有惟妙惟肖的刻画;《创业史》中梁老汉这一处于中间状态的农民形象更是对中国农民的高度概括,意识形态的有意介入打破了乡村固有的和谐性,从而使乡土风情尽失。这种和谐的消除并不是现代都市对乡土结构整体的破坏,因为这种和谐的消除是作者意识形态的冲突的结果,而孙犁作品中便保留着主体意识形态对乡土形式的破坏。
篇13
一、对故土家园的守望叙事
对故土的盛赞一直是乡土作家写作的出发点,对乡村这片土地的喜爱、对这一地域的风土人情的展示、对故乡不变的守望,一直是乡土作家最为核心的文学追求,贾平凹也如此。他对他生长的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甚至这一地域的自然景观、民风民俗、社会形态等都极为熟悉,他对生活于这里的老百姓的生活形态也是十分了解,他热爱这里的一切。所以,在他的写作中,不仅是人民,家乡的溪水、牲畜、群山、土地、月光,都成为他的思念以及写作对象。所以,他总是以饱满的情感来书写这一地域的人情世态,在他的小说《远山野情》,《鸡窝洼的人家》等作品中,都有着对故乡的深切的描写和赞美,抒情与缅怀深蕴于字里行间,揭示了这里人们纯洁、善良的人性本质,这美好的心灵和当地青山秀水融为一体,是作家对这片热土的盛赞和敬仰,在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作家对乡土家园的执着守望,是他在都市生活中发自内心的对回归乡土的热烈愿望。
二、对民风民俗的包容叙事
民风民俗是最能体现地域特色的文化形态之一,同时也反应了这个地方生活的人们的相处和睦友好状态,一些民风民俗甚至在经过历史的洗礼之后成为当地人们约定俗成的节庆。在贾平凹的作品中,民风民俗丰富而多姿,集中体现了当地人们的生活和心理形态。不仅涉及到婚丧嫁娶等我们喜闻乐见的风俗习惯,还有涉及到看风水、巫术、祭祀礼仪、看面相手相算命等,那些外人很难理解的歌谣、俚语也进入他的作品中。民风民俗也包蕴着一个地域的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甚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人们的生存状态。我们不能说所有的民风民俗都是符合当代人的价值观的,例如《黑氏》中就有画符念咒以辟邪在现代人眼中是落后迷信的做法,贾平凹将在作品中,将民风民俗与当地人民的物质、精神、受教育程度等做了很好的切合,这样,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站在客观的角度理解这些民风民俗与当地社会的关系。阅读他的文学作品,仿佛在看一幅盛载所有世间百态的历史画卷一般,让人惊叹于作家写作的强大包容性。
三、乡村变化中的叙事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