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课题实践研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我们提倡有研究课题的学校,实验教师要上好课题研究实践课,并非要求所有的课都上成课题研究实践课,如复习课、练习课及不便于实施课题控制要素的课,均不可以上成课题研究实践课。我们所说的控制要素指“三种变量”。三种变量即自变量、无关变量、因变量。那么,又如何指导实验教师实施课题控制要素呢?
1. 理解“三种变量”的内涵与内容。“自变量”的内涵是由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和控制情况或刺激物,用它们促使被试者产生反应与变化。“自变量”指研究内容。
“无关变量”的内涵是指对被试的行为结果产生影响的变量。“无关变量”指干扰因素。
“因变量”的内涵是由自变量引起的在被试者身上产生的反应与变化,是实验内容造成的效果,也是实验者所力图记录和观察到的行为变量。“因变量”指教学效果。
指导好实验教师理解“三种变量”的内涵与内容很重要,因为理解“三种变量”的内涵与内容是实施课题控制要素的前提。
2. 学会确定“三种变量”。确定“三种变量”就是围绕研究课题与课堂教学,结合教师与学生的实际,找出自变量、无关变量和因变量的具体规定(所指的具体内容)。例如,结合“小学课堂教学民主化的实验研究”课题与实验教师及实验对象进行如下“三种变量”的确定。
(1)“自变量”,即研究内容——“教学民主化”(营造民主氛围,激发主动参与意识,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2)“无关变量”,即干扰因素——教师的不良情绪与态度、偏爱心里、不恰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学生不良的学习态度,心理障碍,学习基础差、厌学等。
(3)“因变量”,即教学效果——应结合所教内容确定掌握哪些知识,提高哪些能力等。
指导好实验教师学会确定“三种变量”非常重要,因为学会确定“三种变量”是实施控制要素的关键。
3. 正确控制“三种变量”。正确地控制“三种变量”,就是在教学中有效地去实施控制要素。
(1)“自变量”的控制。指导实验教师首先要知道“自变量”的内容(研究内容),然后让实验教师要考虑好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措施与手段去体现出所要研究的内容,也就是指导实验教师如何去促使被试者迅速产生反应与变化,使课堂教学突出实验内容。
“自变量”如果控制不好,可直接影响实验在被试者身上做出的反应与变化,还可以影响到因变量向着预期的方向发展。
(2)“无关变量”的控制。指导实验教师首先要掌握好“无关变量”的具体内容(干扰因素),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去自觉地控制与排除对被试的行为结果产生影响的一切干扰因素。比如,对来自实验教师方面的一些干扰因素的控制,实验教师不能把不良情绪、不良态度带进课堂,使学生的学习受到影响。作为实验教师只要站在讲台上,就得以饱满的情绪,热情的态度对待全体学生。对来自学生方面的干扰因素的控制,实验教师无论启发学生动脑思考问题,还是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乃至学习上的其他方面,不要歧视差生要做到一视同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要关注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关心他们的全面发展与成长,从而保证课堂素质教育的落实与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对干扰因素的控制既是实验程序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无关变量”的控制很重要,它直接影响“自变量”在被试者身上产生的行为结果。
(3)“因变量”的控制。“因变量”的控制就是实验教师讲授完知识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而采取的各种检测方法与手段。检测要求做到合理科学。通过实验教师合理的检测,才能全面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才能保证其学习效果的正确性,才能证明研究内容(自变量)与教学效果(因变量)之间是否成因果关系。
“因变量”的控制至关重要,如果选择的检测方法不当,可影响实验的成功与失败。
学会正确地控制“三种变量”。如果实验教师能有效地控制好“三种变量”,就可以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从而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指导实验教师理解“三种变量”的内涵,懂得了如何确定和控制“三种变量”,实际上也就等于基本学会了如何上好课题研究实践课了。
二、指导实验教师学会课题研究实践课的备课、说课与评课
实践证明:只从理论上弄懂如何上好课题研究实践课还不行,还必须把一定的功夫下在课题研究实践课的备课、说课与评课指导上。大家知道,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说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评好课是上好课的提高。因此,我们还需要指导好实验教师学会课题研究实践课的备课、说课与评课。
1. 指导实验教师写好课题实践课的教案。为了使实验教师更加有效地按着实验的要求备好课,我们设计并
印发了《课题研究实践课教案》。在备课中我们按着教案中的重点内容结合课题控制要素进行指导。
下面结合教案重点栏目内容进行指导填写。
“实验目的”栏目。指导填写:“通过本节课对实验因子的投入及有效控制干扰因素,使因变量向着预期方向发展,揭示自变量与因变量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这一栏目的填写,要求人人、课课填写内容或意思都是相同的。
“自变量”栏目。应填写实验内容及对课题内容作出的具体规定(子课题内容)。实验教师选定哪个子课题,就在实验内容后面填写上哪个子课题。填写这一栏目,如果部分实验教师研究的内容是相同的,那么填写的内容也是相同的。
“无关变量”栏目。主要填写来自教师方面及学生方面的具体的干扰因素。这一栏目的填写不求人人一致。因为教师情况不同,学生素质存在差异。
“因变量”栏目。主要填写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即应掌握哪些知识与提高哪些能力等。填写这一栏目,实验教师只要按着新课标对本课的要求填写即可。
“控制要素”栏目。即控制三种变量,控制要素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因如何控制“三种变量”前面已经讲过,后面就不在赘述。“控制要素点评”这一栏目要写出你在控制“三种变量”过程中,觉得每一种变量都控制得比较好,效果比较显著,你就写出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有哪些好处,一一进行点评。要求实验教师这样做,一方面能体现教师的科研意识,另一方面也能使教师在备课时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后记”栏目。主要填写你觉得这节课教学效果如何。是否达到了教学目的与实验目的。如果教学效果特别好,要从有效突出自变量,有效控制无关变量干扰,有效进行因变量检测等几个主要方面去展开叙写。如果你觉得不太理想,也要从以上“三种变量”控制上做得如何去查找根源。
指导实验教师学会了如何写课题研究实践课教案,实际上也就使实验教师学会了课题研究实践课的备课了。我们要求每学期实验教师至少写10课时课题研究实践课教案。
2. 指导实验教师学会课题实践课说课。指导实验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实践课的说课是提高教师研究能力的有效途径。说课是教师在备课之后,授课之前,相互进行的研究活动。在指导教师说课时,除了说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等内容以外,还要说这节课的实验内容、实验目的,“三种变量”确定,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去体现控制要素。
3. 指导实验教师学会课题实践课的评课。指导实验教师开展评课时,应遵循这样一个程序:一是授课人首
先自我评估;二是听课人进行评课。
授课人自我评估,首先评估自己这节实验课是否突出了研究内容,为突出研究内容充分体现新课改理念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与手段,控制了哪些干扰因素,达到了什么样的教学效果。教学效果检测是否科学合理,是否能够证明研究内容与教学效果存在因果关系,是否达到了教学目的与实验目的。总之,授课人自我评估,既要评估自己做得好的一面,又要评估自己这节课存在的不足。
篇2
Key words: horizontal subject;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practice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1-0220-03
0 引言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组织,必须面对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其办学理念也应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为核心。在对象上,高职院校应立足区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面向行业、企业和基层;在性质上,应结合人才培养,根植专业建设,以专业促进产业,以专业链服务产业链;在内容上,应是实用技术推广、生产工艺改进、参与项目研发、管理咨询论证等[1]。
横向课题指除各级政府部门及有关科学基金会批准下达的科技计划项目和学校基金项目以外的,所有由学校各部门及科研人员承接的各企、事业单位的四技(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项目及其他合作研究项目[2]。高职院校要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其专业就必须联系产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应成为其人才培养基本模式,而校企横向课题合作是展示校方实力的媒介,更是连接校企的纽带,有利于双方建立相互支持、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
本文在分析厦门华厦学院检验科学与技术系承担的课题结构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原因,探索拓展横向课题的策略和实施保障。
1 科研课题构成分析
厦门华厦学院检验科学与技术系自2009年建成以来,共承担主要科研项目41项(不含主动上门的零散的分析测试任务),对项目来源、项目类别进行详细分析,结果如图1-图4。
从课题来源看,纵向课题约占三分之一(16项),其中4项来自于与其他高校单位联合申请或二次委托的子项目,7项来源于省市级科技部门,1项来源于其他政府招标,其余均来自教育主管部门。纵向课题来源极少,主要是因为一方面省市级科技部门对高职院校的配额极少,且级别越高的纵向课题越倾向基础研究;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科研队伍实力不足以承担有较大创新的科研项目;基于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纵向课题不应成为高职院校科研的主攻方向。
三分之二的课题(25项)属于横向课题,来源于行业、企业,总经费超过纵向科研课题。其中,15项来自行业,10项来自企业。来自企业的合作项目较少,主要是因为检验专业群所承担的企业课题主要为技术委托检测,项目小、经费少,故不计算在横向课题范畴;这也凸显了针对企业的技术合作,尤其是较大的技术开发合作项目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的现状。
在现有的横向课题中,从服务内容看,8项为技术开发,15项为技术服务,2项为技术咨询;课题多为在“四技”(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转让)项目中的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主要原因在于技术开发与服务类别的项目契合专业的社会服务定位与技术水平,且这些横向课题可通过专业努力寻求社会资源,在校企双赢协议中获得,项目只要与专业技术水平相符,有能力完成即可合作,因此这类横向课题来源较为广泛。技术转让空缺主要是因为具备技术创新的技术储备少;技术咨询较少,主要是因为开展技术咨询需要较丰富的专家资源,检验科学与技术系目前开展技术咨询方面的工作也处于起步阶段。
根据检验科学与技术系所承担的项目构成分析,结合自身软硬件资源,检验系提升横向课题研究能力的实践策略归结为:以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为主,技术咨询为辅,积极储备技术,争取突破技术转让;服务对象上,稳定行业合作关系的同时,积极开拓面向中型企业的“四技”项目合作。
2 横向课题研究能力提升策略
高职院校科研应重点发展横向课题研究,开展横向课题能够极大地促进专业服务能力。一方面,横向课题必须满足行业、企业要求,其报价也是经我方严格论证,因此经费必定是满足项目开发需求;二是横向课题皆为行业、企业急需攻克的技术与测试,因此必定满足生产需求,紧扣行业发展需要;三是横向课题一般不需要论文、专利等知识产权成果,只需切实帮助企业、行业解决技术难点,有利于开发者全心全意地专注于技术难题的攻克上;四是横向课题的开展有利于教师研发队伍汲取行业、产业知识与技术,促进其知识更新;五是横向课题的开展进一步密切校企和合作,校企双方可通过横向课题的合作加深彼此的了解与信任,进一步促进产教融合。
2.1 转变观念,主动出击,拓宽课题来源渠道
根据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明确社会服务的范围和方向,研究社会服务的方法路径让教师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意识,把目光与精力汇聚在力所能及的社会服务项目上,不断探索社会服务的新领域,努力摸索新经验。同时,配备对外联络人员,采取主动,利用各种关系和力量广泛收集需求信息,及时反馈给研究人员,当好校内研究人员和校外企事业单位之间联系的桥梁。具体举措包括①与当地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特别是有关部门的科研管理人员、企事业单位的科技人员加强联系和交往,建立友谊,互通信息;②组织学院研究人员到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中去了解情况,主动上门解决问题,特别是要面向中小企业服务,开展产品开发、技术革新、工艺改进等研究探索;③多参加一些企事业单位的学术交流会和科研活动,适当参加行业协会组建的理事会单位交流会,积极宣传专业实力与成果,寻求合作机会;④利用校董会、学校专业指导委员会、行业协会、科协、校友会等多渠道争取横向课题和经费[3]。
2.2 筑巢引凤,搭建开放平台
根据专业优势,建立各类研究中心,以平台建设为支点,带动“四技”项目的发展,开放平台也是顺利实施横向课题的重要保障。可在建设校内技术研究中心的基础上,申请政府支持的公共服务平台,提升技术水准,扩大行业影响力。
检验系于2008年底成立食品药品安全检测中心,建成之时为减低建设成本,想方设法寻求仪器公司合作,与日本岛津公司、瑞士万通公司通过共建实验室的形式深入合作,如此不仅可以获得极优惠的设备购置价格,亦可获其更长的设备免费维修期,我方实验室更是作为岛津与万通公司的客户培训中心,大大提升实验室与学校的知名度。
检测中心建成之后引进德国N&B检测有限公司驻厦门办事处,以场地租赁、仪器共享的形式合作,开展出口食品检测,创收的同时提高实验室与设备资源的利用率。2009年,以检测中心为依托,着力申请厦门市食品药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并于2010年正式挂牌成立;为了进一步拓展检测技术服务业务,检验系以食品药品安全检测中心为基础,以厦门华厦职业学院分析测试实验室名义向福建省质量监督局申请中国计量认证,并于2010年5月获得CMA资质认定,出具的报告具备法律效率,为实验室作为第三方检测机构向社会提供检测技术服务创造准入条件。检验系以重点实验室和计量认证资质为后盾,开展了以“厦门银祥瘦肉精检测”为代表的第三方检测技术服务,为企业检测样品1千多个,为实践教学改革创造了一系列支撑项目。
2010年12月,检验系成立环境科学技术中心,成功申请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依托校内环境科学技术中心开展环境领域的技术服务工作,并开始以此为依托申请建设厦门市环境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2年5月,厦门市环境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为进一步对接产业,检验系整合多方资源,与与厦门市环境中心站、厦门斯坦道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事业单位在校内共建实验室,为监测技能人才培养创造条件。依托该平台,陆续完成厦门市六个建成区的网格实测项目,共获技术服务经费100多万元,与厦门斯坦道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微生物快速检测仪和重金属快速检测仪成功产业化。2013年,成立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部,参与厦门市政府采购招标项目,以第一成交供应商资格获得厦门市环保局委托的厦门市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评估机构项目,对厦门市的65家生产性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评估;2014年9月,第二次参加投标竞争,再次获得第一成交供应商资格,大大提升行业影响力。
随着厦门市海沧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建设与发展,2013年,厦门华厦学院瞄准生化制药领域,开始建设生物医药创新平台,与厦门海乐景生化制药有限公司共建生化制药技术研发实验室,与苏州纳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有了进一步的技术交流。如今,我们正努力寻求加入厦门市生物医药创新联盟,希冀通过加盟,获取更多的专业地方优势资源。
开放平台是检验系促进科研服务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它既是开发项目的推动力,也是项目顺利实施的保障,更是职业院校在对外合作中能挺直腰杆子的名片。
2.3 引进与专业契合度高、社会资源丰富的技术专家
以兼容并蓄的人才观出发,增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包容性,把社会上的各类与学校专业建设有内在关联的工程技术人员,以适当的方式凝聚到科研队伍中,尤其应当有意识地聘用一些已退休的行业、企业专家,这些人才往往具有很多优势社会资源,要充分发挥其公关作用,充分利用其社会关系,帮助学校引进与专业相关的研究课题,拓宽社会服务渠道。检验科学与技术系成立以来,引进退休高级技术专家3名,为检验系拓宽项目来源做了巨大贡献。
3 横向课题的实施保障
为保障横向课题的顺利实施,高职院校应从人力、硬件、机制等方面着力,使“四技”项目可持续发展。
3.1 加强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必须以人为本。当前,高职院校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都还没有形成强烈的意识与成熟的套路,其根本的制约因素是缺乏开展社会服务的人才和经验。因此,高职院校为了进一步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应当抓住人才队伍建设这一关键点。
以内培为主,外引为辅,专兼结合,建设科研队伍。① “内培”:对科研工作有浓厚兴趣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减少他们的教学任务,将科研工作量折算成教学工作量。重点扶持,鼓励他们主持各级各类科研项目,使他们尽快脱颖而出。通过做项目,形成科研团队,以点带面,带动更多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工作,提升整体科研水平。②“外引”:引进认可职业教育及横向课题研究的高层次人才,同时,有意识地聘用一些已退休但有丰富科研经验的高校教师或专家,采取传、帮、带的方法,实现重点培养对象层次和素质的提高。③ “专兼结合”:设立一定的专职科研流动岗,让有重大项目的教师不承担教学任务,专职从事科研工作,提供条件让他们出成果,为学院创造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要求大部分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也要承担一定的科研工作量,以不断促进学院科研队伍的成长和发展[4]。
3.2 开放硬件设施
可通过软硬件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方式为区域社会提供服务,包括图书信息资源、实训基地、实验室等硬件资源的共享与共建,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和与利用,提高学校设施的利用率,同时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高职院校一方面可为硬件设置对外开放创造政策条件,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对外开放,通过加入地方实验室与设备共享平台;另一方面,强化实验室管理人员技术水平,确保对外开放时的技术支持。
3.3 完善管理机制
建立可操作性强的科研工作体系,不断完善项目管理、激励与分配等机制。建立项目管理运行机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实施办法等,把每项社会服务工作作为一个子项目,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运用项目管理方式进行全过程的指导与规范管理。
重视对科研人员的激励机制建设。对教师的科研活动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或对从事科研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工作量补偿以调动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积极性,同时还要注重精神支持,使其获得成就感,制定社会服务项目认定与奖励办法,对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并纳入晋升、职称评审和评优的考量因素,用制度约束与政策导向促使他们社会服务理念的形成和精力的投放[5]。
建立科学合理的效益分配机制。社会服务创造的经济效益,由服务对象和服务主体共享。要明确权责,体现资源的合理分配;要合理分配利润,在学校、院系、项目团队中找到平衡,社会服务参加者由项目负责人根据其实际贡献大小按一定比例提成。
4 小结
横向课题是高职院校科研项目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契合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是沟通校企双方,展示职业院校实力的媒介,高职院校应当转变观念,通过人才队伍建设、平台建设等方法不断拓宽课题渠道,不断完善硬件条件和管理体制,为横向课题研究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张雪武,方从严.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0(2):124-126.
[2]潘丽.加强校企合作注重高职院校横向课题研究[J].职大学报,2007(2):117-118.
篇3
2 学生的素质结构及施教策略的研究。在化学教育教学中怎样承担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素质结构应由什么组成和怎样实施的问题已迫切地摆在我们面前,需要我们作出明确的回答。
科学方法论与科学世界观教育的研究,形成良好严谨学风的研究,都是素质教育研究的组成部分,都是建立素质教育运行机制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中学化学的考前总复习几乎成了一些学校约定俗成的教学计划,这就需要研究其形成的原因及复习课的地位与作用;无穷无尽的“题海战术”对学生学习心理与素质形成带来的危害,也需要给出恰如其分的分析与研究;令人生厌的“顺口溜”在化学教学中的滥用所起到的不良作用,同样需要作客观的评析等。
3 化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研究。怎样在化学教学中完整地体现课程标准对知识和能力的规定,课程标准中知识结构怎样在教学进程中形成网络等,都需要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根据化学新课程标准,国内出版了多套化学教材,因为教材的多样化,使教学设计的优化有了更多可以参照的依据。要把“优化”变成可能,就得围绕课标要求,融合不同版本教材的内容,进行多维对比研究。
4 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因此,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开展对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有必要对怎样组织实验作深入的研究。怎样使实验课有序地进行,怎样使实验课形成理想的科学气氛,这种课题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对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还包括对实验内容的研究等。有些实验被很多人引用,但它却未必十分正确。学贵有疑,这是化学教师应有的素质。目前强调探究性实验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是有利的,因此如何进行科学探究是一个颇有实际价值的研究课题。
5 三维目标与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课程标准规定中学化学教学主要应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相融合的中学化学课程目标体系。因此,对这三个目标内容的研究,三个目标之间关系的研究,三个目标结构的研究,三个目标形成过程的研究,以及它们在教学过程中发展状况的研究等,都是当前化学教学研究中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往往对人的素质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制约作用。这个课题较大,涉及多学科的协同,但可以从具体的化学问题入手来逐步解决。
6 成熟理论再创造的研究。随着改革开放,国外一些已成熟的现代教育理论纷纷传入我国。例如,布卢姆的掌握学习、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教学等,近年来国内也有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发表。对这些已成熟和基本成熟的理论,教师可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引进到教学改革中来,开展教学研究。
在做这类研究时,不能机械地引用,要使实验与研究的过程成为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以一种理论为中心,可以考虑兼收并蓄,吸收其他理论的优点,建构属于自己的教学工作体系。还应注意,对国外的理论不能无批判地接受。
7 指导备考研究。有考试就有备考,用有限的时间指导学生准备中、高考,这与应试教育是两回事。教育改革在深化,中、高考改革也在深化。指导备考的研究可以包括:考试说明的研究,题型的研究,各种题型所承担的功能的研究,能力结构与考查的研究,实验考查的研究,试卷结构的研究等。尤其是中、高考对中学化学教学的正向导向作用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至于那些猜题、押题、不负责地传播“中考信息”、“高考信息”,并不属于对中、高考的研究之列,只是备考工作中的不正之风。
二、化学课题研究的一般步骤
1 确定研究课题。进行课题研究,首先必须选好题,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个研究的价值,引导着研究的方向,制约着整个研究过程。选题主要突出一个“新”字。要选择有别于他人又符合教育发展方向的观点,还可以从一个新的视角来分析化学教育教学现实中的问题或是在教育领域新出现的有典型意义的问题等。
2 制订研究计划。包括:课题名称、课题组成员及基本状况和在课题中的分工、课题提出的背景和对教学工作的实际意义、本课题当前在国内外的基本状况、课题研究进度安排、课题研究的基本手段、课题研究的经费支持状况及使用计划等。
3 查阅文献。从文献中了解其他人在有关本课题各方面所做的工作及成就,为研究工作提供重要的线索,也可吸取前人工作的经验以避免工作的重复和少走弯路。
4 确定控制因素。一个客观事实是由若干因素构成的,在这些因素中有一个或几个对其他因素起着制约的作用,这样的因素称为控制因素。确定了研究课题的控制因素,可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展开。例如,研究学生在学习化学中思维能力的形成时,思维层次是它的基本因素,而思维层次与思维属性密切相关,在思维属性中思维的创造性又是其最集中的表现,因此,在这个课题研究中,可以把思维创造性的形成作为控制因素。
5 运用因素,开展研究。在确定了有关因素和控制因素之后,就要运用它们开展研究工作。一般的常规手段有:进行有目的的研究性的教学实践,编制调查问卷并实施调查,用对比组的办法进行一个阶段的测试,对所得数据作统计等。用初步研究得到的结果提出一个有关本课题结论的假说,将这种假说应用于实践,对假说加以修正,得出课题结论。
6 写出课题报告(论文)。教学研究多数是以课题报告(论文)的形式来表达其成果的。论文的一般结构,包括问题的提出、问题的研究、结论与反思等。研究论文的撰写是课题研究的最后阶段,直接关系到科研成果的呈现。
三、化学课题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1 要重视过程。教师的科研意识是在教育科研的过程中展现的,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特点是“教中研”。包括接受既成的科研理论成果,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规范,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实践;在教学中自觉地发现问题,然后进行自我探索、监控、评价,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2 要注重应用。科学研究一般分为基础研究、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首先,教师研究的问题直接来自教育教学
实践,是为解决具体问题服务的,它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只有使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教师的科研活动才有价值。其次,教师的科研应体现在如何将已有的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尽快地转化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再次,教师在教育科研中应是一名学习者。一方面,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学习者角色是一种自主式的学习主体。教育科研是一个不断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正是“学习”的本质所在。另一方面,教师作为自主式的学习者是贯穿教育教学过程始终的,只有学习行为日常化,教师的科研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3 要遵循原则。课题研究要有科学性,不要为研究而编造数据、凑材料。有一些教师将课题研究庸俗化,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心得、一种见解写出来就当作科研成果,不想搞调查、做研究,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不科学的。有些学校提倡教师人人有课题,却忽视了教师专业素质的参差不齐,一些教师教学的基本功还很差,硬要他搞课题研究,又没有进行相应的指导,结果造成课题研究的形式主义泛滥。
作为化学教师,应通过不断学习、研究、反思来更新知识、确立理念、提升境界。向书本学习,确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向学生学习,做到教学相长;向同行学习,取长补短。现代学校鼓励教师进行研究,现代教师要学会研究,在教中研、在研中教。可以写教学日记,进行资料信息的研究;可以写教学札记,进行现状的研究;可以写案例分析,进行个案的研究;也可以将三者结合起来,进行持续的归纳、提炼、总结,直至形成研究成果。实践是教师发展的基础和生命。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是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实现的。我们可以从学生作业上、考卷上、课堂中了解教学的问题,进而分析问题,改进教学。
做好化学教育科研不仅有利于化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更有利于化学教师专业的成长。虽然在日常化学教学实践中开展课题研究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但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高剑南,王祖浩,化学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范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篇4
1、课题提出
现代化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它还提供了一种新的教育着眼点,是一种改善教学、改革教育的新思路。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当代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庐阳中学是一所新建学校,作为一所高起点学校,硬件建设较好。大部分教师都具备较高的教育技术能力。在此情况下,因地制宜地开展“有效技能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有利于学校资源设备的充分利用,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教学方式和教学过程的转变以及教育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提升教师生命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另外,作为一所新办学校庐阳中学年轻教师占87.5%以上,他们对传统教学技能的应用还显不足,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已成为学校师资培训的现实需求。同时,考虑到现代教育技术毕竟只是一种教辅手段,由于条件及学科特点限制,现代教育技术不可能运用于每节课,传统教学技能的提高在“提升教师生命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着服务于教学的指导思想,我们要求教师在立足于传统教学技能提升的基础上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能,打造学科教学特色。
2、概念的界定
有效技能:达到预期效果谓之“有效”,掌握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谓之“技能”。这里所说的技能是指运用教育技术的能力。有效技能是指通过研修,能够将教育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同时收到预期的教学教学,提升教育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二.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把现代教育技术有效地融入学科教学之中,优化教育教学结构,提高教育质量。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教师传统教育技能的拓展与创新。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丰富以自主学习软件为载体的学科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的目的。
4.探索促进教师掌握并有效运用教育技能的途径和方法,初步形成有效技能培训模式。
三. 研究的思路:“学习--实践——反思——发展”的研究模式
四、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任务分解
为了使研究工作落到实处并为教学服务,我们以校本研究思想为指导,要求教师“研究自己的问题,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各学科组教师从学科特点入手、从课堂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出发,在校“有效技能研究与实践”大课题范围内共申报了六个校级子课题。
附:庐阳中学“有效技能的实验与研究”子课题一览表
序号 子课题名称 教研组 负责人
1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语文 张晓梅、王园园
2 现代教育技术影响下讲述技能的研究 数学 纪贤平
3 多媒体背景下英语导入技能的研究 英语 宋媛媛
4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实验效率的研究 理化生 许登峰
5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课堂提问的研究 政史地 刘胜荟
6 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评价 艺体 汪小宝
(二)理论学习
1、组织教师学习研究方案
各子课题组负责人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教师集体学习研究方案,领会研究目标,明确研究方法,增强了研究的目的性。
2、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学习和实际培训
2008年4月,我校组织教师参加了自主性学习平台操作的学习,由我校信息中心的教师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为全体教师进行上机指导,教师在上网浏览学校网站,系统学习使用方法后,能熟悉自主平台的操作,为课题研究实践做好了技术准备。
3、强化专业知识理论学习
各子课题组织学习了与本组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知识,制定学习计划,以自主学习和研讨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加强理论学习,为课题研究作好理论支持。
(三)行动研究
整个学校有效课题的研究采用分合结合,由学校统一布置研究活动,分六个子课题进行,分工协作,共同研究。
1、专题研讨课语文组进行了学校网络自主性学习平台的教学尝试,充分发挥了平台讨论、资源共享等优点,体现了新课程中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实现。
理化生都是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非常重视实验的教学,积极探索如何让学生通过实验更快更好的掌握所学习的知识;在现代信息技术之下,老师们更是积极探索改进书中的实验,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使实验更有效发挥其动手探究的作用。
2、交流与展示
1)论坛交流
为了分享研究成果,我们引导教师利用我校网络资源广泛开展交流。“庐中论坛”是老师们即时交流的一个有利平台,对课题研究可以随时进行交流探讨,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教师博客又以动态的形式呈现了我校老师成长成熟的过程,同时通过与网络中的教育同仁的切磋交流,提升了教师自我专业的发展。
2)特色教研展示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与实验,各子课题成员无论是在教育技能还是在教研方法上都有所收获。为了解学校各子课题研究情况,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及自主性学习平台与各学科教学技能综合运用,实施高效课堂教学,学校要求各子课题组集中展示各组的特色教研活动。其中英语组和政史地组还对全区进行了展示,取得了区内领导和老师的一直好评。下面是对全区展示的两个子课题的特色教研活动。
教研组 内 容 形 式 时 间 地 点 主 持 负责人
英语 “三动课堂”研究
——听说导入 微 型
课 堂 12月18日
(周四)
2:10—3:10 四楼多媒
体教室 丁红
汪芳 王传礼
郭艳华
政史地 “全效课堂”研究
——有效提问 案 例
研 究 12月18日
(周四)
2:10—3:10 二楼多媒
体教室 刘胜荟
阚晓东
3)团队展示活动:在课题结题阶段,学校组织了子课题团队成果展示活动,此次团队展示活动是各子课题组这一年来研究工作的浓缩,展示了各自的研究特色,呈现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展示活动分六个子课题组一一开展,各组凝聚每一位组员的智慧,精心准备,以多样的形式多角度、多方位展现了各组的研究行动。此外学校还开展了“有效技能”论文评比、先进课题组评比活动。在综合考核各子课题组这一年来开展的研究工作及呈现的研究成果后,评选出优秀子课题团队――政史地组,同时评选出优秀教学设计 27 篇,优秀论文32 篇。
3. 成长档案袋建设
为了促进教师及时反思研究行动,总结研究成果,我们引导每位教师都建立了个人成长档案。因我校现代化设备完善,老师们具有便捷的上网条件,因此,为了便于分享与交流、方便更新,我们要求教师以博客的形式制作成长档案袋。成长档案记录了老师们在这一年多时间里的专业成长的点滴,或是失败的教训,或是成功的经验。
为了督促和检查档案袋建设工作,我们还开展了档案袋评比活动。在信息组教师的全力配合与指导下,各组教师精心收集、整理资料,生动的再现了组内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展示了自我学科特点,同时通过制作评比也大大增强了老师多媒体使用技能的提高。
评比结果如下:
特等奖 英语教研组 语文教研组
一等奖 政史教研组 理化生教研组
二等奖 数学教研组 艺体教研组
4. 教科研先进评比
为了促进教师反思总结,学校还开展了“有效技能”论文评比、先进课题组评比等系列先进教科研评比活动。在综合考核各子课题组这一年来开展的研究工作及呈现的研究成果后,评选出优秀子课题团队――政史地组,同时评选出优秀教学设计 27 篇,优秀论文32 篇。
五、研究成果
1.教师教育技能显著提高
(1)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更加注重教育教学技能及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合理及高效运用,在课堂提问技能、课堂讲授技能、课堂环节的架构技能等方面得到有效拓展,专业技能的提升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在研究过程中,百分之百的教师参加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技能大大提高,70%的教师参加自主学习平台的培训,大部分教师会利用PPT或Authorware制作简单的课件,利用自主学习平台备课、教学。
2. 人人建立了教育博客
研究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使每位教师都建立了成长档案袋——教育博客,加强了教师内部有关教育教学的交流,从而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和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
3.形成了有效技能培训模式
研究过程中我们基本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师教育技能培训方法,即“三步法”研修模式,即:学习---实践—反思。”
1、培训学习:行动研究需要理论先行,教育教学技能的提升和完善需要理论的指导,同时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也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掌握新的教育技术。
学校在教师理论学习及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方面,提倡多样化的方式。我们提倡同伴互助,通过师徒结队的方式形成一对一的互助,促进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除了这种一对一的互助方式外,我校还形成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的学习共同体。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取长补短,优势互补。
2、行动研究:教育教学技能最终通过课堂实践实现,教师需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创新。因此,我们引导教师从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并以此为研究的切入口,使研究活动对教学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3、反思促进:学校制定一套激励制度,每学期的教学月评选优秀课堂,每学年评选出优秀论文、案例,并将评选结果和教师的月考核、年度考核相联系,这样的激励措施可以促进教师在思想上更加重视教育教学技能的提高,重视自身的专业成长,并积极付诸实践。
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参与课题及钻研课题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2.由于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模式,研究能力和精力有限,课题研究的深度还不够。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个有机的整体过程,只有进行整合教学的教师本身的素质提高了,才能真正有效地、大面积地提高教学效益,提高教学质量。要不断提高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特别是在整合过程中的应用能力。
4.学生要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才参与整合教学活动。
篇5
科研培训参考书对这个问题有一个很好的阐述:“一线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实际上是要求在更高的水平层次上展开教学活动,即从强化日常教学中蕴涵的科研成分着手,以科研的思路去重新审视教学过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通过教学实践使其得到验证与完善,从而使教学工作逐步向最优化方向发展,同时也使自身的素质水平得到提升与飞跃。”我的理解,课题研究就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有计划地开展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并在工作中不断地反思,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从而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水平的过程。可是身边的很多老师往往发出疑问。作为一线教师,整天要忙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做课题研究的时间与精力从何而来?这样想显而易见对课题研究存在误区。其实课题研究就是我们在办公室里经常讨论一些有关学生的问题,是我们每位教师在课堂上有过的困惑。比如学生不喜欢举手发言这个现象,我们每位教师都会思考:“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举手发言呢?”“是因为他们不会,我没讲明白?”还是因为:“胆子小,不敢说……”这样的思考过程就小课题的研究。再比如,我们学校每天早上学生进校园的时候都是一路纵队进校园这个现象,原来在老校舍时,每天学生是三三俩俩打闹进校园是经常事,学校领导发现了这个现象后,就研究改进方案,后来按照现在的方法进行了实验,你看这不就成功了吗?自动成为一列进入校园现已成了我校每日清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像这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例子数不胜数,这个过程就是就是课题研究,只是我们没有把它系统的理论化而已,只是没有立项,没有进行系统的材料收集和整理。
二、 我是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
1.明确研究目标
我们学校已立项的几个省市课题为一线教师教育科研搭建了平台,厘定衡量教育科研的标准,审视开展教育科研的价值追求。我是《写字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的研究》此课题组成员之一,可是这个课题对于我来说太大了,无从下手,怎么办呢?我就针对班级学生写字出现的种种问题,给自己选了写字课题的子课题:《汉字的间架结构要观察》,这也是我在初步解决了学生握笔和写字姿势的基础上,想要继续探寻的又一个问题。
我们知道字书写漂亮的关键是掌握字的结构。字的结构是指字的笔画的长短比例及笔画间的穿插避让关系。谢晓东在歌曲《中国人》中唱道:“最爱写的字啊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方方正正做人要像他……”“方方正正”概括了汉字的结构特点。掌握了汉字的结构,才能写出方方正正,结构美观的字,所以,我每次在写字课上(我按学校教科室要求每周上一节写字课),都会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观察,看字的结构,比例关系,在田字格中占的位置,具体到哪条线上,做到先说一说,再动笔写,同时会找一两个同学到黑板板书,最后还要查找不足之处,反复练写,一节课就写1---2个字,虽然他们的字目前还没有太大的提高,因为时间还短,但是他们现在起码知道要写字之前应该先观察,看字的笔画,回想写字要领再动笔。
记得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非常重要,选题作好了,应当说研究就成为可能了。那么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来说课题从哪里来? 应从自己身边选题,从教育教学实践的困惑中选题,就比如说,戴红领巾的问题,我想这将来或许就可以成为课题,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天天为了学生戴红领巾烦恼,学生天天丢三落四,不爱戴,我们还担心扣分,天天逼迫他们戴,他们没办法了就戴一小会,检查完了,使劲往下一拽,往桌子上一扔;突然有个忘戴的,还的挨罚,挨批,所以不单老师烦恼,学生也憎恨红领巾,所以,我就想,我们能不能想个办法改变这种现象,解决大家的困惑,让学生喜欢上戴,让他们觉得戴上红领巾是骄傲呢?我想,这就可能成为我们以后的课题研究。再比如教学中:“我反复讲了好几遍他为什么还不会?”怎么能让好孩子“吃”得好,差异生吃得饱呢?、“为什么学习不好的学生学习习惯都差?”等等。面对这些“困惑”,我们不能只是说说议议,而应该去深入探究这些困惑背后的真实原因,不管选择什么样的课题研究,都要从教师工作特点出发,研究问题的设计要精细,研究题目不宜过大,要更多的允许一线教师自己选择与设定研究课题。总之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2、实践操作
(1)要倾注热情与希望。课题研究的过程很辛苦,我们老师平时要上课、备课还有那堆积如山的作业、试卷,还有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活动等等,非常忙碌,非常辛苦,哪有时间做课题。可是,就在我茫然的时候,我想到了胡校长的一句至理名言:心在哪里,时间就在哪里!时间是靠挤出来。的确,就像皮革马利翁效应。古希腊塞浦路斯有位年轻王子,名叫皮格马利翁,酷爱雕塑。有一天,他灵感突现,雕刻出了一位明眸皓齿、翩若惊鸿的绝世佳人,并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这尊美女雕塑,每天以深情的眼光观赏不止,爱得是如此忘情、如此疯狂!后来,王子的诚心终于感动了上帝,将雕塑变为真人,王子的梦想也终于变成了现实。是的当你全身心地倾注热情、怀抱希望的时候,你所钟情和期待的对象往往会因你矢志不渝的执著而天遂人愿,并最终引导你到达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
(2)要多读书多学习。我个人认为这很重要,是前提是基础。我们应该借阅读相关课题研究的书籍来提高自身理论水平、文化修养,是借鉴他人成败优劣的重要途径。福建师大教科院副院长余文森教授说:“教师怎样做研究?首先要养成读书的习惯,理论学习的习惯,理论不是万能的,没有理论是万万不能的。理论的价值不单在于操作,理论更重要的价值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精神和气质的熏陶、智慧和思维的启迪、思想和理念的提升。”近期我就将进行自我熏陶、启迪和提升。我正准备看《示范课精选与小课题研究》(小学版),应该还不错。
(3)要多反思多追问。没有反思的教学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意识性不够、系统性不强、理解不透彻,容易导致教师产生封闭的心态,不仅无助于、而且可能阻碍教师的专业成长。如果一个教师在实施子课题的研究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他的课题教学研究也只是工作的多次重复。前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教学随笔和教学记录。美国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教学经验+教学反思”。这个公式明确告诉我们:教师的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反思教学实践的过程,科研型教师的成长除了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是断断离不开教学反思这一环节的。
篇6
我们的小课题探究活动基本上要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活动时间上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学校中午放学后的一段时间、双休日自行安排的时间。教师在刚开始的时候,一定要做好组织跟踪反馈工作,多方联系,甚至有必要和学生一起参与。方法上是引导学生围绕所研究的课题,通过调查、采访、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广泛积累原始资料,为撰写结题报告打基础。在研究过程中,孩子们有新奇、惊喜和赞叹,更多的则是疑惑不解,这些都促使学生不断地刨根问底、探究根源,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毕竟是初中阶段的孩子,我们重视和关注的是孩子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而不一定是达到一个什么目标或层次。而且每一次的活动,孩子获得的亲身体验是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
二、探究活动的交流
学生将探究的过程以照片、视频、文字、统计数据等形式记录下来后,我及时指导学生将课题探究过程中通过观察、调查、访问、阅读、查阅资料所搜集到的所有信息资料进行主次分明的梳理、分析、归纳和提炼,在大量案例探究的基础上进行课题总结,并制作成PPT,这一过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重要过程。
通过PPT展示探究成果时,至少要体现四个方面:一是小课题的探究主题和探究目的;二是具体安排,有任务分工、探究实践和探究方法等;三是探究内容,措施及结果,这是需要重点详写的部分,应内容充实,证据确凿,结论正确科学;四是建议或倡议,既有独到的见解和改进的方法,又针对性强,让人看了信服,便于他人改进、创新。我除了让学生以课题报告的形式展示小课题探究的成果外,还积极引导学生将自己在课题探究中的真实感受、体验,用小报、微电影、朗诵、演讲等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展示。
篇7
学科拓展方面――寻找悬挂在唐诗宋词里的月亮
活动领域方面――少先队员心目中最喜欢的活动的调查研究
环境领域方面――关于灵山江水质情况的调查研究
社会领域方面――古城传统风味小吃调查研究
小课题研究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近――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小课题研究的内容应该是真实的,通过让学生参与真实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过程来认识生活的本来面貌。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探究课题,找到科学研究与社会现实的最佳结合点,让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获得对生活中许多问题的正确认识。
(2)小――小事情、小现象、小问题。日常生活中普普通通的小事情、小现象折射出的却是大问题、大观念,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如,“风味小吃的演变”看出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频繁停电的原因调查”折射出的环保问题。另外,这些小问题、小现象往往童趣盎然,清新自然,符合孩子乐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天性。
(3)实――实在、可操作。这个课题,从内容上、研究策略上,有很多操作的余地。如果很好地利用主观、客观条件,就能得出研究结果。这往往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让参与研究的学生感到快乐。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与特长自主选题。选题的过程,是学生发散性、开放性思维得以充分展示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学生提出的问题并非都是值得研究的,所以还需要老师与学生一起进行筛选。
2、联系实际,“学”中设计。
研究课题确定之后,需要指导学生做好方案的设计和论证,使学生在设计和论证过程中对整个探究活动有一个比较完整、清晰的了解。
(1)成员研究分工要实际,既要考虑每一个成员的兴趣,又要考虑他在课题组内分工负责的研究任务。
(2)研究过程要严谨,要考虑全面,提高效率。在方案制定完成后要组织论证。通过论证,可以继续完善方案,还使课题组成员进一步把握了方案设计的要求,提高了参与热情和关注程度。
(3)研究方法要科学,要考虑参与学生的能力水平,要联系小组成员的物质条件,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如:
《“频繁停电”的调查与研究》活动方案
(一)活动的由来
“同学们,今天晚上要停电,卓老师叫大家写好日记再回家。”语文课代表徐景雯刚说完,大家就议论开了:
“这学期怎么回事,三天两头停电。”
“糟了,又不能上网了。”
“好几天没有看《猫和老鼠》了,真没劲!
的确,频繁的停电影响了大家的生活。为什么经常停电呢?第二天,我们问刘老师,刘老师告诉我们:“去年7月份以来,我县就出现了频繁停电的现象,城里三天停一次,农村是两天停一次。像这们频繁的停电,是我县近几年没有出现过的。到底是什么原因,我也说不清楚。你们可以去调查研究呀!”
就这样,我们成立了“灵溪”课题组,自行组织调查研究“频繁停电的原因及对策”。
(二)我们的目标
1、了解频繁停电的原因及对策。
2、提高自己社会实践能力和小课题研究的能力。
3、培养自己的科学精神,团体合作精神。
(三)活动的方式
查找资料、调查研究、讨论、辩论等。
(四)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第二阶段:分工组合,制定计划。
第三阶段:调查采访,查找资料。
第四阶段:收集资料,分析结果。
第五阶段:交流论文,完成报告。
(五)活动分工
组长:徐景雯 小记者:江汉 录音:张振斌
记录员:毛玉雯 电脑操作员:吴翔
(六)预期成果
论文、活动体会
3、重视体验,“行”中探索。
小课题研究真正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进步。各研究小组依据自己的方案,在课余按照预计的分工分头行动。学生有的收集资料、有的做实验、有的开展社会调查……各负其责,互相配合,体现分工与合作的统一。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充分运用自己的创造想象,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同时也注意积累资料,随时记下数据或感受、体会等,像记研究日记、写实验报告、写过程体会等,提高了学生研究过程的效能。
如学校课题组开展的“灵山江水质情况调查”的小课题研究,学生分成调查组、实验组、网络组等,随后学生来到了城南工业开发区、桥下居民生活动区,开展调查、访问、观测等实践活动,回到学校后,学生又上网、上图书馆进一步查阅造纸技术、水污染等资料,相继开展了“这水能不能用来洗衣服”、“这水能不能用来养鱼”、“这水能不能用来灌溉农田”等实验,学生在参观、调查、访问、实验的过程中,懂得了许多关于水资源保护的知识,从中深深感受到水资源保护的近切性,由衷地产生出要保护环境的强烈感情。
当然,学生独立开展探究活动,开始时必然会遇到许多问题,并成为探究活动深入进行的障碍。而且,综合实践活动重在过程体验学习,所以教师要加强过程指导和评价激励。在适当的时候“架”上“一个梯子”,使学生多掌握一种探究的工具,对探究活动的深入开展,促使学生更加自觉地投身于探究的实践,是大有裨益的。另外,加强过程的评价交流,为的是对学生的过程资料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指导、调节,也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研究过程的重视程度,让学生注重参与、合作与交流,而非仅重视结果。
4、创设平台,“乐”中交流。
篇8
近年来,我校完善“课题实验管理制度”、“学习培训制度”、“拜师结对制度”、“教科研评估细则及奖惩办法”等相关制度,形成“一主三翼”网络运行机制,以教科室为主,整体规划管理课题,依靠教研组、培训组、课题组落实课题研究计划。采取周通报制、月汇报制、月量化制、学期评价制、期终奖惩制的“五制”措施,保证课题研究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无序走向有序。学校开源节流,优先保障课题研究活动经费,邀请专家来校讲学,组织教师校内比武,选派教师外出参赛,奖励教师获奖成果,每年专项投入资金不低于5万元。民主的管理体系,科学的运作机制,以及专项资金保障,为课题实验研究奠好基、铺好路。
2.学习引路
课题实验研究不是闭门造车,必须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作支撑,
全新的思维方式作引导。实验教师只有站在科研的最前沿,站得高,才能开阔视野。我校尽其所能,创造一切有利条件,服务于教科研,每年都要新增图书、光盘、报刊、杂志等供教师培训学习时选用。利用双周周三下午业务学习时间,将教师按学科分成八个培训学习小组(语文、数学各三个组,英语、综合学科各一个组),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让教师畅谈自己的学习心得,交流切磋学习体会,将自己的想法、体会、疑虑展示于众,以得到大家的帮助和指导,提高自悟能力。我们还为每组教师建立学习资料册,让每位教师主动获取信息,将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学案例、教学反思、经验总结归类建档,以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历程进行理性思考,并自觉运用反思结果去矫正不良的教学行为。
3.骨干带路
由于农村教师年龄差异较大,研究水平不一,我们对不同教师的具体要求也不尽相同。对于老年教师,重在抓好学习,组织听取课题研究讲座,阅读有关课题资料和研究报告,使其认识课题研究的意义,掌握一些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取一个课题参与研究。对于青年教师,在科研骨干教师的带领下,一起学习、一起讨论、一起实践,研究范围可以小一些,可以是一节课的流程设计、一个教学片断的剖析、一种教学方法的探讨等,研究流程只要基本符合科研要求就行,让他们在行动中学会研究。对于中青年骨干教师,学校有计划地选送他们外出学习取经,借助“他山神奇”的力量推动课题研究的开展。这样既保证重点,又达到全面练兵的目的,较好地处理大众化与精英化的关系。
二、更新举措,让课题研究为课堂教学创新服务
我们认为,课题实验研究应与课程改革相结合,把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应用于课题研究之中;课题实验研究应与校本教研相结合,纳入教学常规管理,形成常态化研究;课题实验研究应与学科建设相结合,促进薄弱学科的快速发展;课题实验研究应与校本课程开发相结合,将实验成果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让全校师生受益。
我校在课题研究中,以问题科研、行动科研、生本科研和全员科研为重点,以课堂教学创新为中心,聚焦课堂,使我们的课堂逐步向生本的课堂、生活的讲堂、生命的殿堂迈进。
1.问题科研
我们主张教师选题,以应用研究和微观研究为主,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敏于问、善于思,及时捕捉课堂中发生的一些带共性的、值得研究的问题,用教学反思的形式描述出来,一是记困惑之点,二是记败笔之处,三是记成功之举,四是记再教设计。当教师个体自我反思难以探求问题存在的原因及对策时,便可寻求同伴互助。教师有发现问题的意识,并产生研究这些问题的欲望,进而用研究的思维、方法去探究问题产生的根源、存在的缘由、解决的途径,教师的行为自然会印上研究的影子,把“问题意识”转化为“问题科研”。
2.行动科研
我们在行动科研上下工夫,引导教师研究教室课堂、校园课堂和社会课堂,以促进教师教学方式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1)加强集体备课和说课评议
学校每月定时组织教师开展分组分年段的集体备课,在集体确定单元尤其是课时的教学重、难点,主要教学策略和教学流程的基础上,实行课时备课分工,每位教师按照集体意见写出详细教案,教师再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学特长和学生学情,添加个性化教学设计,最后形成上课用的预案。然后授课教师在课题组内说课,做好课前预演,组内教师参与研讨交流。
(2)倡导课间研究行动
学校极为重视营造课间研究的氛围,行政人员分科包组,参与教师学一点、摘一点、写一点、问一点、议一点的“常规五研”活动。让课题研究真正落实到教师的日常工作中,使办公室既是教师的工作室,也是教师的研究室。
(3)定期开展课堂研讨和说课活动
每个课题组根据课题研究的进程,开展家常课、研究课、对比课、汇报课、竞赛课等多种形式的听评课活动。评课时,教师根据学校制定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特别注重评价课堂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是否有利于引导学生勤于动手、乐于探究、主动质疑,是否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地发展。评课安排有中心发言人书面交流,其他教师尽可能人人发言,这样既督促教师认真听课,又激发教师积极思考,认真甄别教学得失,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少课题研究中的问题。
(4)引导教师养成总结典型案例的习惯
我们还要求教师上完每节课都要及时地反思,写出教学后记,记录于《教学笔耕》,当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能够形成完整的案例或论文时,再撰写于《课改足迹》上,打上自己实验探索中的烙印,最后收集、整理这些实践素材放入个人实验资料册,以便其他教师学习借鉴,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3.生本科研
学生也是课题研究中的主体,我们必须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才能充分显现课题实验研究的活力。每学期我们都要分学段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组织学生学习方法经验推介会,和学生交流课堂教与学的得失,从学生的角度去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如何将培优辅弱落到实处”、“对课堂教学中学生‘乱’的调控”、“课内知识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等校本课题均来自于学生的交流。学生在实验活动中也是积极参与的主体,“书香班级”的经典诗文诵读、一分钟演讲、剪贴画报、习作展评、名言书签制作……综合实践活动的参观、调查、采访……语文的课本剧编排、小记者行动、写读书笔记、电影评论……数学课中的问题生活化,英语百事通等等活动,都需要学生走出课堂,融入校园,走向社会,用自己的眼去观察,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用自己的嘴去评说,用自己的手去操作,用自己的脑去感悟。德育校本课程中的《我爱我的班级》、《可爱的校园》、《小小园艺师》、《交通安全牢记心》等篇目都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发形成的。课题实验研究只有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发展,师生协调配合,才能更有效地拓展实验研究的空间,实验才会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4.全员科研
为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竞争,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课题研究需求,我们构建了一个竞赛评比的平台,每学年都要围绕“全员科研,选项研讨”的活动主题,重点选定课堂研讨,现场教学设计、微型讲座、说课评优四项内容供全体教师选项参评。我们从竞赛的结果中欣慰地发现,教师的课题研究水平一年比一年有所提升,说课教师能从文本解读、三维目标、重难点的确定及依据,到教法运用和学法指导,以及教学程序的设计作精彩的分析和陈述。参加微型讲座的教师能结合课改理念和课题实验要求对自己的教学案例作深刻的剖析。现场教学设计在环节过程的预设上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学法决定教法的原则,有的教学设计还附有环节过程的设计意图,凸现了教学设计灵活、规范、科学、创新的特点。课堂研讨更是让我们看到“冲模破模”带来的可喜变化,教师组织指导合理,师生双边活动充分,学生自主学习突出,三维目标训练到位,激励评价效更明显。这些比武练兵的成效,更加坚定了我们依托教科研,不断创新课堂教学的信念。
三、更新评价,让课题研究为学校和谐发展导航
为了加强对研究过程的指导和研究效果的评估,我们注重行政人员蹲点实验小组,及时掌握活动信息,指导解决研究中的问题;为每位实验教师建立跟踪记载卡,依照《课题实验工作考评量化细制》进行目标量化;建立“教师成长记录袋”定期展示课题实验工作并开展互评;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课题组或实验教师个人,采取下发失误通知单和重点谈话的方式,督促整改。
1.激励评价
(1)政策倾斜
学校对为课题研究作出贡献的教师优先安排外出学习。优先考虑评先晋级,将科研成果作为专项业绩在教师年终综合考核中累计加分。
(2)精神表彰
学校利用橱窗、广播、例会、横幅等形式对课题研究先进教师进行宣传、表彰。
(3)物质奖励
当教师教科研成果获奖时,学校在市教育局、学区兑奖的基础上,再按照《市教科研成果奖励方法》对获奖教师予以奖励。
(4)选送进修
学校每年都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积极争取教师进修指标,安排科研骨干脱产学习,为学校未来的快速发展夯实基础。
(5)媒体推介
我们还组织专班撰写宣传名师的文章,向报刊等媒体撰稿。这些以师为本,体现人性化情感关怀和人文化教育方式的激励措施,极大地调动了教师投身于课题研究活动的热情,他们能真实地感受到付出有回报、科研有价值。
2.述职评价
学校每个月底都要召开一次课题实验小组负责人述职评议报告会。会上首先由实验教师通报本课题本月研究重点是什么,研究到什么程度,研究所取得的效果怎么样,研究中有什么困惑,以及下个月的研究重点、观摩活动的主题是什么等。再由课题领导小组根据各小组述职发言,作出定性评价。这样的述职评议不但起到了横向交流、相互监督、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作用,而且在真正意义上将实验教师日常研究环节工作纳入成果评价范畴,创新了“效果即成果”的评价思路。
3.多员评价
篇9
根据设计课题的性质、目的、任务,确定调研的对象、调查地点,选择合适的调研类型和方法。
(二)调研计划的制定
1.确定采用的调查方法。通常情况下,调查的方法依据课题中所要收集资料的种类而定。反应场地形态及尺度关系方面的资料可用测量法;反应行为活动方面的资料可用观察、对比法;反应人们态度方面的资料采用询对象询问、与人访谈类的问卷式调查法。一些简单课题采用上述一种调查方法即可,而相对复杂的课题,则需要同时采用多种调查方法相结合来完成调研。
2.筛选重点调查项目。首先,从宏观上整体分类,确定调查的具体项目,筛选出有重要价值的项目,逐层深入分析,以便于将所获得的资料系统化。
3.拟定调查进度计划。
(三)调研内容的制定及工具的确定
根据调研计划制定相关项目的表格或问卷,方便信息的记录及统计,以保证调研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四)调研资料的整理
将收集的调研信息进行系统化的统计、整理、分析,从而便于科学性地找出问题,得出结论。
(五)调研报告的撰写
对通过调研时发现的问题做出详细的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给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
二、景观设计课题调研环节介入的成果
以《景观设计课题I——街边绿地》课程为例。课题正式开始之前,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主要通过网上搜索和现场勘查、访谈以及调查问卷的方式,对选址场地的历史以及周围的景观进行细致深入地调研。调研内容包括选址场地所在市区的特点、场地的历史、场地周围景观现状、市民对场地及周边环境的期望。然后,将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成文字资料或者图形资料的形式。其操作流程如下。
(一)调研范围
调研的区域位于武汉市江岸区黎黄陂路和兰陵路之间的某路段。这一带曾为俄租界,街道较窄,且街道两旁老房子属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立面装饰用材较有特色,在武汉并不多见,颇具保留价值。
(二)调研方式
场地测量、问卷调查、访谈调查。
(三)调研思路
网上获取资料实地测量调研问卷调查、访谈调查。
(四)调研成果归纳
对现场调研回来后,组织同学们对调研结果分组进行PPT汇报,相互之间取长补短,综合优化调研结果,将优秀报告集中展示于教室墙面,再根据调研结果进行设计方案构思。学生通过调研了解到本案——“街边绿地”属于袖珍公园的其中一种形式,是指规模很小的城市开放空间,它们常呈斑块状散落或隐藏在城市结构中,直接为当地居民服务。学生根据调研结果,整理出一系列设计的相关条件和数据,形成更为完善的设计任务书,再依据新的任务书进行方案设计,在这种模式下做的方案会更切合实际情况,更具说服力。有了调研环节的介入,设计方案的前期工作会更为系统、细致,学生在正式进入方案设计阶段也更加游刃有余。
篇10
赵朴初、 叶至善、 冰心、 、 启功、 张志公、 、 陈荒煤、 吴冷西等九位德高望重的全国政协委员在1995年第八届全国政协会议上,以016号正式提案的形式,发出《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以焦急迫切的文字,为我们敲响了传统文化正处于存亡续绝关键时刻的警钟。《紧急呼吁》指出:“我国文化之悠久及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罕有其匹的连续性,形成一条从未枯竭、从未中断的长河。但时至今日,这条长河却在某些方面面临中断的危险。”
《紧急呼吁》强调:“构成我们民族文化的这一方面是我们的民族智慧、民族心灵的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也是几千年来维护我民族屡经重大灾难而始终不解体的坚强纽带;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任此文化遗产在下一代消失,我们将成为历史的罪人、民族的罪人。” 提出议案的这些老一代知识分子,“以风烛之年,未敢忘继承民族的文化”,他们希望学校、社会能重视对传统经典的诵读和教育,“在有生之年重听弦歌,到古典学校中走一走,看看后继之人。
(二)课题提出的国外背景
欧美国家也开始反思现代教育中的流弊而逐渐恢复传统的诵读法了。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如今,从《论语》中摘录的名言"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就悬挂在联合国总部里,世界人民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把《三字经》作为儿童启蒙教育读本。1988年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时,曾预言:如果人类要想在二十一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二、研究内容
(1)对学生进行品德和审美方面的教育。因为经典诗文千锤百炼,是美文中的美文。让孩子们在记忆的黄金时期就诵读这些经典,会对孩子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对民族精神的养育,都有着任何其他手段所无法代替的作用。(2)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除了进一步深化语文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之外,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展学生的阅读量。只有学生广读博览,有了丰富的海量的语言储备,语文素养的提高才有宽厚的基础。开展经典诵读研究,可以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孩子们拿起手中的笔,自主探索用手抄报的形式展示诗文诵读成果,手抄报上诗画合璧、图文并茂,既锻炼学生的综合性语文实践能力,又可以巩固诵读的成果。(3)促进学生的记忆力。让孩子们在儿童时期大量诵读千古美文,做到熟读成诵、烂熟于心,是最佳的方式之一。当这种背诵成为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和习惯的时候,孩子们的记忆力会得到非常好的锻炼。 (4)培育学生的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良好品行。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可以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逐渐培养孩子的仁义敦厚和高尚的人格品德,从而奠定孩子一生中具有高远的智慧和优秀的人格与秉性的基础,更了解古老的中国,了解中华文化,从而更热爱我们的祖国。 (5)提高语文作文教学的效果。按照从“仿”到“作”的总体思路,根据学生发展的特点,探索科学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初期,要通过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描写和认识,强调写记叙文,写真人真事。中期,作文要进一步要求学生记叙人物语言、动作,表现人物的思想品德,可以写读后感、影评、书评以及各种实用文。后期,可以进行快速作文的训练。
三、研究方法1.调查法。在研究前、中、后期采用观察、问卷、访谈等方法对本校的1至6年级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调查研究,用以了解学生的经典诵读现状与发展需求,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并根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采取相应的策略与手段,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2.文献研究法。搜集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研究了解相关研究的历史与现状。3.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能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4.行动研究法。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在实际的教育教学环节中,通过个案分析和作品分析等,对个体的发展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改进研究措施。
四、实施内容1.音乐读经:多听古今中外的古典音乐,以丰富的乐音,刺激儿童脑部细胞突触的生长;以和谐的旋律,陶冶儿童优雅的心灵。2.大量识字与博览群书:由于识字量的增加,即可鼓励提前阅读,让儿童提前养成自学的能力。阅读教学应该只管鼓励儿童多阅读,而不必急着问他懂不懂;不管懂不懂,只要让他一本读完再读一本,读多了,自然会懂;而不是只读一本,就要懂得透彻,再读一本。前者是顺应儿童天性,所以读书是轻松愉快的事,读得多就懂得多;后者是残害儿童天性,所以读书是辛苦的事,读得少,懂得的也不多,甚至于厌恶读书,一生不懂。
五、实验规模1.全校性实验:学校规定各年级所学内容(弟子规、唐诗三百首等)2.班级性实验:学校在一至六年分别设立七个实验班,学校提供《学庸论语》、《孝弟三百千》等教材。
六、实验工作细则
1.其他课程调配:维持正常排课,教师只须占用自习课等零碎时间。2.教材需求:《学庸论语》、《孝弟三百千》等读经教本。3.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只有一句话:“同学们,跟我念。”
以上经典诵读教法的重点是:只是让儿童多听多念。带念一遍,再一遍,然后鼓励全班齐念、分组念、个别念、接龙念、默念,想办法多听多念。念至熟习乃至会背,即达教育目的。
最重要的教学理念是:只须多念背,不须着意讲解。阅读指导方面: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不必规定写心得报告。
4.教学时间利用零碎时间即可。由语文、音乐教师取自每节上课铃响后五分钟至十分钟或自习课为经典诵读时间。
五、教学进度.第一学期,每天进度约五十字。第二学期,每天进度约一百字。音乐读经:在学校、家中让学生听古典音乐。课外阅读:教师每周一次调查阅读数量,每月一次检查阅读书目。
六、教学评价1.正常评价:评价的范围是前一天的的进度或几天来的复习。评价时间最好在早自习时间考组长,会背就算通过即给他一百分。组长利用下课时间检查其他同学,完全熟背的人就给一百分。2.特殊评价:凡通不过组长检查的,教语文教师特殊处理。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补念二三十遍后,不管是否会背,也给一百分。、
七、研究过程(一)准备阶段(2009.3——2009.6)
1.制定课题方案和活动计划。 2.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深入领会课程改革思想。 3.购买《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经典读物。
篇11
2 挖掘社区资源。我们一是与乡镇福利、事业单位挂钩,定期带领学生进行义务劳动和参观、考察;二是与经济开发区的某些公司挂钩,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采访、调查;三是与红领巾校外实践基地联姻,定期带领学生参加学习、活动;四是对社区环境的评估,了解掌握研究性学习的一般程序和方法;五是聘请关心学校教育而又有特长的社会各界人士和家长担任我校的校外辅导员,定期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二、指导性活动课题
近年来,我们课题组在挖掘资源的基础上,反复进行实验、论证,推出了我校各年级的指导性实践活动课题。活动按三种类型设计:一类是短线活动,是指利用一次活动时间(2―3课时)基本可以完成的活动;一类是长线活动,这类课题则需要多次集中活动甚至几个月才能完成;三类是梯度性活动,是贯穿三至六年级的活动,是对同一课题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环境的研究,对不同年级的要求体现了一定的坡度和连续性,具体安排如下。
三年级上册:
[短线]1.了解教师节;2.走进仲贞子艺术馆;3.我们的校园;4.特殊号码特殊打(安垒教育);5.我向大家推荐阅读方法;6.走进药物世界;7.争做“文明使者”;8.修补图书。
[长线]1.我学做家务;2.相约西场――了解家乡特产;3.家庭小医生(感冒、中暑、牙疼、红眼病、狗咬等的起因、症状、治疗、预防)。
三年级下册:
[短线]1.找春天;2.我感兴趣的《西游已》人物;3.养金鱼;4.邮政编码我知晓;5.巧同卖书笔记;6.参观西场镇污水处理厂;7.做一本成长相册;8.日常生活的各种礼仪。
[长线]1.我感兴趣的西场历史人物:2.家乡的农作物;3.饮食与健康。
四年级上册:
[短线]1.介绍假期中的阅读;2.遵守交通法规;3.我最崇敬的人;4.巧制叶脉书整;5.我喜爱的数学家;6.为爸爸妈妈过一次生日;7.参观诗人胡西宅故居;8.读书格言警句。
[长线]1.西小食堂状况的调查;2.社区球境与生活;3.走进禽蛋之乡;
四年级下册:
[短线]1.《水浒传》中的社会毒瘤;2.参观平倭冢纪念馆;3.向父母献爱心;4.校园安垒警示;5.零花钱怎么化;6.胡桑的嫁接;7.读书的乐趣;8.街道美容师。
[长线]1.春季小学生易感传染病的研究;2.调查海安名人事迹;3.小小发明家(废眠的利用,巧用易拉罐、酒瓶的妙用、碎木块的利用)。
五年级上册:
[短线]1.打扫敬老院;2.电子阅读的方法;3.揭示车牌号码的秘密;4.校园的植物;5.丝绸是怎么来的;6.魔语信箱(学会感谢、赞美他人);7.新年的演变;8.我的偶像。
[长线]1.西场镇菜市场调查;2.吸烟的危害3.走进丝绸之乡。
五年级下册:
[短线]1.品《三国》;2.双休日的烦恼;3.广告大追踪;4.欣赏自己;5.为什么这么迷恋电子游戏;6.走进刘景韶纪念馆;7.网络下载;8.小小种植家。
[长线]1.小学生的近视调查;2.电器的利与弊(电视机、电脑、电冰箱、微波炉、复印机等的利与弊);3.“红领巾小气象站”的使用和维护。
六年级上册:
[短线]1.奥运知识知多少;2.我与“江海天骄”;3.我是毕业生;4.拒绝使用一次性物品;5.图书的保管;6.化敌为友(废物利用)7.商标探究;8.植物过冬。
[长线]、1.传统游戏与现代游戏的比较;2.小学生的服饰研究;3.走进建筑之乡
六年级下册:
[短线]1.《红楼梦》中的人物特点;2.科学在生活中闪光;3.享受健康充实的读书生活;4.儿童与法;5.我爱祖国;6.我了解的外国名著;7.感谢母校;8.二十年后我们又见面了。
篇12
在实践中,笔者充分利用“县初三生物教研会”、“县学区初中教研会”、“县城区高中教研会”等有利时机,向教师们宣讲课题研究相关知识,消除老师们对课题研究的畏惧感和陌生感,引领教师牢固树立“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效即成果”的课题研究意识,纠正“课题研究只能在少数高水平学校里开展”的错误认识。
教师们清楚地认识到,校本研究是把研究的问题下移到每个教师自身的日常实践,是最“大众化”、最“平民化”的研究;校本研究是不同水平上的实践研究,学校及其教师恰恰是通过校本研究在不同水平上发展的,无论是高水平的学校还是低水平的学校都有自己的教学实践;实践总会遇到问题,当教师的教学研究是致力于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并通过解决问题改善教育行为时,那就是校本研究,至于水平高低不是校本研究的本质。
教师的教学叙事、教学反思及案例研究等是教育宝库中的珍品。教师以研究者的姿态出现在教育的舞台上,以研究者的眼光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系统化的反思,那就说明具备了研究型教师的素养。教师成为研究者,意味着将教学反思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意味着反思成为教师的职业生活方式。
二、做一个好的“推介员”,指导教师学习研究成果,引领教师产生课题研究冲动。
教师们反映,“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难以完成。笔者及时向教师们推介了网上介绍的一种做法:在进入有关种子的教学内容之前,提前几节课,在课堂上用15分钟时间,让学生讨论种子萌发可能需要的环境条件,设计探究方案。下一节课,再用15分钟时间,让学生实施方案。等到进行有关种子的教学时,探究结果出来了,学生对探究结果的讨论和交流,正好为种子的学习创设了很好的情境。对整个学期的教学计划做整体安排时,将需时较长的探究活动进行巧妙拆分,插入几节课中。如此拆分,需要时间较长的探究活动,基本上都能在课堂上解决。
在研训工作中,笔者经常通过手机短信、电子邮件、课题培训会、教学视导、县级教研会、学区教研会等途径向老师们介绍市内外、县内外的课题研究成果,特别是《中学生物探究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成果,介绍他们的课题研究经验,宣讲课题研究的好处、鼓励他们参加课题研究,从而引领教师产生校本课题研究冲动。
教研员应当引导教师从其他地方甚至竟争对手那里获取研究资源,应当引导教师整合校本研究资源、利用家长资源、引进社区资源、寻找校际资源,借船出海、借鸡下蛋。教师仅靠校内研究资源是不够的。教师个人研究是校本研究的基础和主体力量,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研究的过程,不断地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教师的合作研究是校本研究的灵魂和标志,在研究一个问题时,吸取他人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合力,这样会使研究更容易突破,更容易产生有价值的东西。
三、做一个好的“引领员”,指导教师查新研究现状,引领教师参加课题研究活动。
笔者有幸参加了“四川省高中生物优质课赛课”和“四川省初中生物优质课赛课”的现场教学展示活动,现场感受了全省各地优秀教师的精彩表演,感受了全省各地优秀教研员的引领风范。在日常研训工作中,笔者将购买的VCD光碟(教学视频)送到学校和教师手中,教给他们使用的方法。利用“乐至县初三生物教研会”的机会,组织全县与会的60余名初三生物教师观看了一堂“四川省高中生物优质课赛课一等奖”的优质视频教学展示课“糖类的代谢”,上课的是简阳中学庞义老师,笔者还以庞义老师的成功事例激励与会的每一位教师。
初中生物教材设计探究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生物综合素质。但由于探究活动的教学开放性大,许多教师害怕学生因思维活跃而“跑题”,把教学过程管得过死,限制了学生创造潜能的发挥。因此,探究活动的实施在大部分学校大打折扣,难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那么,解决问题的出路又在哪里呢?
我们知道,综合评价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几个维度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发展状况进行评价,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形成性评价难以落实,终结性评价也遇到了很多新的问题。2006年底,《中小学生学科学业评价标准的研究与开发》作为国家级课题正式在全国教育规划办立项。这说明国家对这一问题的重视,也说明建立一套良好的评价机制并非易事,更说明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进行课题研究。
教研员的引领作用就是引导教师从生物教学实践和日常观察中发现问题,从问题中选题。在各级教研员的指导下,乐至中学生物组申报的《农村中学高二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案例研究》课题被批准为“资阳市教育局2009年度普教科研资助金立项课题”。根据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容易形成“案例”,引导他们将课题名称由“农村中学高二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研究”改为“农村中学高二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案例研究”。此外,还对课题《申请•评审书》和《研究方案》中“问题的提出、主要研究措施设计、主要改革措施设计、预期成果、预期效果”等进行了指导与互动交流。
为了更好地引导教师们开展课题研究,笔者特地邀请了乐至中学生物课题组五位教师参加了“乐至县2009年度普教科研立项课题暨微型立项课题研究工作培训会”。他们对各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增强了课题研究的信心,认识到了校本研究有四个环节,一是说明在实践中遇到了问题,二是说明为解决这个问题设想一个方案,三是说明实施假定的方案,四是说明评价行动的结果,继而系统地评价自身的问题。以课题研究信息的形式引导老师边教学边研究,以校本研究的形式引导教师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引导教师注重教学案例、教学后记、教学实况和教学反思,倡导个案研究,引导教师收集、整理课题研究原始资料,这是今后的引领策略。
四、做一个好的“加工员”,指导教师整理研究资料,引领教师提炼课题研究成果。
在课题研究指导中,笔者发现每个课题都有很多原始的过程资料,其中有不错的措施、成果和效果,可是在《研究报告》却很难找到其身影。只注重原始资料的积累,不注重从课题原始资料中提炼成果、总结效果,这是教师们做课题研究的一个瓶颈。
篇13
反思:“选题”是学生进行小课题研究活动的灵魂,课题的选择、确定直接决定了课题研究的方向和命运,甚至影响到整个课题研究的成败。因此,如何准确地提出一个问题或确定一个研究方向,往往比着手去研究它更为重要。
策略:师生共同选题,找准研究目标。
小课题研究的内容是开放的、灵活的、多样化的,它体现着对社会生活、传统文化、自然环境的研究,应从“小”处着眼,立足于一个“真”字。笔者觉得应把好以下四个原则。
1.宜小不宜大。老师指导学生选择课题时,更应注重来自生活中的细微问题和猜测。如“零用钱调查”、“食堂浪费调查”、“近视调查”等,都和学生的生活细节有关。小课题研究应避免“大而空,大题小作”的弊端,宁可做到“小而深,小题大做”,使研究为学生现在和将来的幸福生活服务。
2.宜近不宜远。小课题研究要着眼生活。“生活即教育”,我们在选题时要从学生自身的真实生活世界入手,从学生成长的需要出发,做生活的有心人,提出一些问题,一起开展活动,一起收获成果。如学生选择的“变废为宝”、“小水果,大创意”、“校门口的交通安全”等小课题研究,非常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十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宜浅不宜深。选择课题要从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和完成课题研究的条件出发,量力而行。如我校开展的“同龄人的零用钱”、“塑料袋的利与弊”、“饮食与人体健康”、“小学生上网利与弊”等小课题,学生能研究,也乐于研究。
4.宜新不宜旧。在课题的选择上,应当关注社会的焦点及生活中的新鲜事物,尽量避免生活中常见的或者是已有很多人研究的问题。比如说,在“手足口病”高发期,“手足口病”影响着我们正常的工作与生活,我们可以以这个为例,对“手足口病”这个专题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可以包括“手足口病”是一种怎样的疾病?“手足口病”研究的进展情况如何?新闻媒体做了怎样的报道?等等。这样的选题对学生来说更具有挑战性和研究价值,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现象二:课题研究越俎代庖
有的小课题研究为了聚拢上级领导或者社会的“眼球”,在实施中教师跨越推进,越俎代庖,包办代替,一味地苛求小学生去搞像模像样、有板有眼、五脏俱全的研究活动,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一味地追求形式的新潮,花样的翻新,呈现的完美,而置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角”于不顾,忘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
反思:对于小学生来说,小课题研究的方向和研究的结果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意识和初步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以及主动探究的欲望,为研究性学习的推进开个好头,积累感性认识,打牢基础。
策略:亲历探究过程,培养研究能力。
我们要给予学生最大限度的自主,引导学生用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获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