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阅读文学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文学的语文学解读,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读文学作品方法,我们从读小学、中学以及到现在大学中文系,都经常使用的方法。它看似力图从各个方面来解释、理解文学作品。如从作家创作到时代的生活背景,从文本的语言结构到内容主题,从表层意义到深层的文化历史意蕴和人生哲理等各个层面,对作品进行研究、解释,以为做这些研究,就是在解释文学、读懂文学。而事实上未必。为什么?这里列举常见的四种非文学的阅读方法:
(1)意图论,从阅读角度看,读作品的目的就是寻找作家在作品中的意图和思想;从研究角度看,就是通过各种记载和考索,作家在作品中向读者表明了什么倾向和意图。问题是,作家没有阐明他的作品的意图怎么办?作品可以有多重理解怎么办?
(2)社会历史批评论,与第一类工具论差不多,将文学作为表达人生、历史和社会理想的工具。所不同的是:第一类工具论是将文学作为素材去证明、认识历史、现实生活的工具;而社会历史批评是通过社会学历史学对生活历史的研究,对照文学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历史和人生,来判断文学的真实性和价值,如果文学真实地反映社会人生那么这个作品就有价值,就值得阅读。问题是,如果一个作品虚构带有点瞎掰,我们怎样判断?如吴承恩的《西游记》。
(3)读者感受论,阅读没有标准,只要读者感到愉悦怎样理解都有价值。问题是,一千个读者真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这个比喻说法成立,那么就可以认为文学作品的解读可以有无限的可能。德国接受美学家尧斯就认为文学作品能够不断被人解读,就证明这个作品具有无限的潜力,就能在文学史上长久存在,成为经典。而常识是,除非是误读、瞎读也行的无标准论,否则再好的文学作品不可能有那么多理解。一千个哈姆雷特毕竟是还是哈姆雷特啊!这一说法表明,一个优秀的文学作品内涵必然是意蕴丰富的,我们阅读不能将其简单化,否则你就没有读出其中三味。
(4)文本论,认为文学的价值和意义就在文学本身,新批评将文学看做是一个自足的客体,价值和意义在于文本本身的结构和表达方式中。问题是,文本的意义结构和表达方式是否像论说文那样确切?如何处理读者在文本意义结构和表达方式中的含混、悖论、多义中的选择?读者的意向性选择也是需要考虑进去的,不然为什么一个作品怎么会产生那么多不同的理解呢?
以上列举的两类六种阅读方式,第一类阅读文学完全不靠谱,第二类四种阅读看似有点靠谱,实际上也不是真正的对文学的阅读,为什么?从第一种意图阅读法看,我们从作品读出来的意义和意图重要,还是作家说了的意图重要?它教我们不要相信自己阅读的眼睛和感受;第二种把文学阅读与读历史读社会混为一谈;第三种把文学艺术的欣赏变成了随意的感受,很可能变成第一类的恶搞和断章取义的实用主义理解;第四种变成了读者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和感觉里。
那么,怎样的阅读才是正确的文学阅读呢?
二.什么是文学性的阅读。
文学性的阅读就是按照文学的角度欣赏文学作品。什么是文学的角度?就是说文学作品是一门语言艺术,我们阅读文学作品就是欣赏作品里的艺术性语言。即:(1)从表现方式看,文学作品与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文本相比,虽然都是由一部字典的字词写成的,但表达的句式即表现方式是不一样的。文学作品重在语言本身的如何表达和达到怎样的效果、感染力;而后者重在用语言去陈述、说明、说服和论证,目的是说理。(2)从表现的内容看,文学作品的内容是虚构的、是经过特定选择的,即便所写人物和事件是真实的,也不能像历史学著作那样当真。因而其内容往往根据人物塑造、情感表达和事件发展逻辑需要而编织;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都试图表明自己的论述是客观、可靠和有效的,即便举的例子是虚构的,但所陈述的意义是力求客观、准确、可靠。
基于这两点对文学的基本认识,我们如何来对待文学作品呢?你可以像我们前面列举的几种方式对待文学,但这些都不是对待文学作品的方式,真正对待文学的方式就是将文学当做文学来读。简单地说,就是将文学当做艺术来欣赏。那么,怎样判断自己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是文学性的阅读?可以根据以下三个特征来判断你的阅读是否属于文学性的阅读。
1.文学是一门语言艺术,首先是要感受到一部作品的艺术性的语言。
一部作品艺术性的语言体现在哪些方面?过去我们比较重视文学作品的修辞技巧,如比喻、夸张、反讽、隐喻等技巧运用,这是对的,但还不够,或者说这仅仅是文学作品的艺术技巧的一方面,文学作品运用这些技巧的真正目的是让读者感受到作品语言的重量、温度、色彩,词语与词语之间的疏密、节奏和速度,以及语言叙述的语气、声调、视角、姿态,语言背后的声音和隐喻(画外音、言外之意)等,只有这样,你才会感受到不同作品的语言特色和风格,才能真切体会到文学作品作为艺术品的语言魅力。如王维的“雨中山果落,等下草虫鸣”,我们可以听到雨打山果掉落的声音,草间的虫子鸣叫起来了,一静一动,一起一落,语言的氛围非常好。凡是不具备语言魅力的作品都不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它们是不值得阅读的。许多快餐小说如网络小说,都有这个毛病。这里举曾经红极一时的一部历史小说《明朝那些事儿》,初看这个作品叙述很有特色,带有调侃的口气来叙述严肃的历史,但很快就发现写一两部还行,但后面三部四部一直到第七部,都是一个调调,还有很多细节重复叙述,显然是为了凑字数玩故事赚钱。这种作品很快就过眼烟云。
2.诗要读到意境或境界、气象、激情、胸怀和意蕴
读诗关注语言的音律、色彩、词语的轻重、疏密、节奏等外,还要从整体上把握诗意。诗意最终呈现的风貌和风格,中国与西方是有差异的,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更多表现的为“意境、境界、气象”;西方也有的诗讲究意境,但更突出的是激情、胸怀(另一种气象)和思想意蕴。
诗要有意境和境界,大家熟知,我在这里不说。但要讲一下有“气象”的诗。我们常讲汉唐气象,这在文学上表现相当明显,如汉赋词语华美,铺排扬厉,一副浩浩荡荡的样子;唐诗如李白的诗中,则是瑰丽、豪放、潇洒、恣肆,一副“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样子。这就是诗中词语编织的“气象”。《礼记.乐记》:“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正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正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正通矣。”对汉唐的诗赋,我们加一句,“大国之音旷达而豪放”(就连一个专注意境营造,很唯美的诗人王维也写出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样壮丽的诗句)。
西方文学,尤其是浪漫主义诗歌的兴起,正值西方海外殖民扩张成功,财富急速积聚,经济繁荣、政治昌明、科学大发展的启蒙运动时期,即18世纪前后,诗人的诗表现出来的也是一副激情满怀的气象。如英国诗人雪莱、拜伦、勃朗宁,德国浪漫主义诗人如席勒、歌德、海涅等身上都可看到,还有俄国诗人普希金、莱蒙托夫等,美国的费特曼(中国的郭沫若深受惠特曼影响)等,他们的诗体现了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一股激情和胸怀。
3.小说要读出想象力、惊奇、逼真和深刻意蕴
《西游记》的想象力我们不说了,写实作品《红楼梦》开篇“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构思奇特,想象力丰富。同时这些作品的逼真感同样很高。如《西游记》尽管里面描述的是种种神话故事,但有生活和动物心理学做基础读起来同样非常逼真。至于伟大的小说,都必须具有深刻意蕴,否则就因为缺乏深刻意味而流于肤浅。
篇2
只有知道了二十世纪初黑暗腐朽的社会现实,知道了鲁迅先生的生活思想历程和艺术道路,才能真正理解鲁迅先生的作品,理解作品中的愤怒、冷峻、决绝。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作品艺术美,除了作品背身,还有作品之外的赠予。如“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短短两句,即为千古绝唱。除了诗句自身魅力外,荆轲故事与之交相辉映,人因诗而显,诗引人而扬,慷慨悲壮的荆轲故事,拓展了诗的内涵与想象空间。同时,千百年来,有关荆轲的文化积淀也增强了诗句的艺术魅力。
二、鉴赏评价层面
这是在理解阅读的基础上对作品的鉴别、赏析、评说。这种鉴赏评价是具体的,对某一作品,不能只说一个“好”“妙”了结,而应指明好在何处。比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用得好,王国维说:“着一‘闹’字儿境界全出。”什么境界?经揣摩品味,这境界应是杏花的热烈与灿烂,是枝头涌动的春意与纯的盎然生机。并且动词“闹”字运用拟人化手法,把杏花人格化,富有灵性,富有情趣,唤起了读者无限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直可相见枝头峰绕蝶舞的欢闹场景,饱含了作者喜迎春色的欢愉之情。钱钟书从现代角度分析认为:把无声的视觉状态写成了有声音的波动,运用了通感的手法,新奇而有意趣。
鉴赏评价是对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思想内容与作者的观点态度。形式有文学评论、点评、文学批评等。这一层面,随处可见的赏析文章可为佐证。杜甫的《新安吏》写唐王朝为取得平定安史之乱的胜利,四处喧呼点兵的情景。诗中有这样两句:“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这里用了一个“哭”字,把当时的情景形容曲尽。《杜臆》的作者王嗣奭有一段精辟的见解:“此时瘦男哭,肥男亦哭,肥男之母哭,同行同送者哭,哭者众,宛若声从山水出,而山哭,水亦哭亦!至暮,则哭者已分手去亦,白水亦东流,独青山在,而犹带哭声,盖气青色惨,若有余哀也。止着一哭字,何等笔力何等蕴藉!”王嗣奭的这段评论透彻的分析了诗人练字之妙,十分难得。
三、创造阅读层面
篇3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这世上最有趣的事,第一是人,第二是书。因为,书能使人抓住这个世界秘密的核心。如果你什么也不读,那么你的头脑就会萎缩,你的理想也将因失去活力而动摇。余秋雨先生曾经这样评论过书籍的功能:“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能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这段话语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这句古语告诉我们读书一定要读最好的书,最好的书是什么?那就是文学经典。
文学是用艺术化的方式来反映生活、表达感情的文体。文学使思想充满了血和肉,它比科学和哲学,更能给予思想以巨大的确定性和说服力。英国作家德・昆西在《致一位青年的信》中说:“文学的全部目的是给人以力量,而不是授人以知识。”阅读的魅力在于欣赏者“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它表现为欣赏者文学趣味的生成,美好情感的孕育,价值观念的树立等等。文学经典就是那些具有丰厚的人生意蕴和永恒的艺术价值,为一代一代读者反复阅读、欣赏,体现民族审美风尚和美学精神,深具原创性的文学作品。它们是文学的支架和龙骨。源远流长的中外文学经典,它们既是人类文明史、精神史、审美史、奋进史的形象演绎,也是人类求真、求善、求美、求诚的生动展示。那些融汇在文学经典中的远见卓识、崇高抱负、人文担当、哲思玄悟等铸就的文学经典的特质,使我们从喧哗走向沉静,从肤浅走向深刻,从支离破碎走向完整统一。
文学是一种心灵化的东西。只要一个人有心进入文学世界,文学就会对其产生潜移默化和历时久远的影响。经典文学家们无不是在无尽的心灵磨砺中,擦亮双眼去发现各种形态的美,然后用自己那富于特色的文学笔调诉诸文字。经典文学使人深邃而卓越,它们维系着人类文化的命脉,是点燃人类高贵精神的火种。经典是活的,经典的价值在于可以无限地产生新的价值,不断为今人的困境提供启示,为我们确立生活的楷模和意义。梁启超在《治国学杂话》中说:“好文学是涵养情趣的工具,能熟读成诵,才在我们的‘下意识’里头,得着根底,不知不觉会‘发酵’。”要真正了解人类的智慧,吸取精神的力量,提升人格境界,还是要多读经典著作。
然而,在当今的网络社会、信息时代,人们急功近利,热衷于追逐阅读时尚的潮起朝落,“人文阅读”已远低于“功利阅读”,“博杂阅读”远低于“专指阅读”,“经典阅读”远低于“时新阅读”,“深阅读”远低于“浅阅读”……它们组合而成的社会惰性,成为一种时代的非理性,这种倾向也就意味着公众有意无意地抛弃了求知益智、育美健神的文学阅读。忽略了文、史、哲、法学、伦理、美学等具有人文精神与人文意义的书籍,在文化与精神层面对人的滋养和熏陶,从而使真正构筑我们精神与灵魂的文化营养因素,离我们渐行渐远。然而,一个缺失了文学美育和知识理性的时代,对于社会以及生活在其中的人们都是危险的。回归经典阅读吧!它可以抵消当代社会发展带来的浮躁心理,带给人们心理上的、情感上的温馨期待和宁静抚慰,它可以平衡人们的文化心态,促进社会文化的健康发展。
那么我们如何有效地阅读文学经典呢?首先对文学经典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现在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一提到《诗经》认为太古老了,一说鲁迅就说过时了。就连中文系的大学生、研究生也常常问,学习《诗经》、《楚辞》有什么用?背诵唐诗、宋词又能改变什么?其实,有多少人真正读了《诗经》、懂了鲁迅呢?自己根本不了解或者说不完全了解,就在那里人云亦云,颠覆经典。殊不知文学经典之所以在人类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就是因为它有着永久的生命力。
再具体点说吧!比如爱情,这一人类生活中永恒的主题,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爱情”几乎泛滥成灾了,可这又是一个爱情贫乏的时代。我们周围有多少人真正读懂了“爱情”这两个字?好好去研读我们的经典文献吧,那里清新鲜活的爱情会让你如沐春风,人类爱情生活中各种丰富复杂的情感演绎得淋漓尽致。那里有最让人动心的爱情――纯真之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那里有最让人震撼的爱情――生死之恋,“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那里还有最苦涩、最耐人寻味的爱――相思绵绵的爱,“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那里有最沉痛的爱――悼亡的爱,“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最难将息”;那里还有世上最优美、最迷人的爱――宝玉和林黛玉的心灵默契之爱。这是一种最优美、最迷人、最富于人性的爱。这种爱是超越两性占有的爱,男女双方既是深情款款的恋人,又是心灵相通的挚友;既是志同道合的知己,又是生死相依的伴侣。这种爱情是一种闪耀着理想光辉的爱情。
再比如鲁迅的作品,近些年来被一些人无情解构,甚至还出现了以骂鲁迅扬名的人。鲁迅真的过时了,还是我们根本不懂鲁迅?诚然,鲁迅不是优雅的、平和的、休闲的,而是真实的、严峻的、深邃的。从“生活化”的立场出发,也许人们并不“喜欢”鲁迅,但不能不承认,鲁迅的确是我们民族历史与现实最清醒的写照,是可以不断引发问题意识的思想动力源。你如果仅仅肤浅地想从鲁迅那里得到消遣、搞笑或玩世不恭的生活写照,那你注定不必读鲁迅,也不配谈鲁迅。温儒敏先生曾提出四个问题来讨论:一是如何看待鲁迅在传统批判中的偏激,二是国民性批判是否丑化了中国人?三是鲁迅对现代化的思考有哪些值得我们今天重新关注?四是鲁迅小说的文学史地位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我们能正确思考,那么我们就可以从鲁迅这里获得宝贵的思想资源,包括他的探求、他的体验、他的焦虑。
另一个是对经典中永恒价值认识不足的问题。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它所折射出来的东西,是可以贯穿始终的,过去有,现在有,未来还会有的东西”。这种东西就是它的永恒价值,即作品中所反映出的精神美。在文学评论中,有一种观点是“文学即人学”,这种精神美就是体现在作品人物身上的人性美、爱情美、坚强美、向善美等,一切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向往和追求的美好思想。
拿中国的道家经典《老子》、《庄子》来说,这两部作品都贯穿着人生境界和人格完善的思想。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人应该按“道”和“德”行事,以达到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少思寡欲的思想境界,要达到这种境界就要自我约束,不要把自己的要求强加给别人,不要对别人作过多的干涉,不要有过分的欲望,不要去破坏自然的和谐。老子这一思想对于处理人际关系,节制私欲,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有积极意义的。庄子一生都在追求超越自我的境界,他在《逍遥游》中充分地展示了从有我到无我,勇于舍去,乐于追求,否定小我,成就大我,实现更高自由思想境界的超越精神。针对当时膨胀的有我论,庄子倡导“至人无己”论,他认为即使是“至人”,也要修养才能达到无己。庄子认为只有无己的至人、无功的神人、无名的圣人,才能达到任天顺物、忘怀一切的境界,这就是庄子理想中修养最高的人格。他以寓言形式讲了许多神仙式的修养之道,其目的都是要告诫人们从小我的圈子中独立出来,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庄子这一思想,对今天抑制人们过分膨胀的物欲追求,把人们的视野从小我引向大我直至更高的精神境界,也是具有启迪作用的。
文学经典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悠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或许也是寻求一个完善、独立的自我与品格的最好途径。作家白先勇说得好:“文学经典是一个民族心灵的投射一个根源。”如果中华民族没有了屈原、杜甫、曹雪芹,我们这个民族将多么苍白;如果没有福克纳的小说,美国的文化就缺失了一角;英国若少了莎士比亚,简直不可思议。经典阅读的目的,就是用我们丰富的文化宝库,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有了经典文学的滋养,一个民族,一个人的感情要成熟得多。
最后再说说关于经典的阅读方法问题。
文学经典的阅读需要一种“无用”的阅读境界。我们要把阅读看作一种无功利性的自发之举。正如铁凝所言:“阅读因其自发性,所以没有预设的阅读期待,那不期而至的阅读收获便格外宝贵和难忘。难忘的还有一种沉入心底的重量,这种重量打击你,既甜蜜又酣畅。”贵州大学校长陈叔平教授,在2004年4月19日,首届贵大读书节开幕式上所作的“读书与人生”的精彩演讲中也提到,“什么时候我们不把读书看成一种负担,而仅仅作为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我们也许就真正学会了读书”。其实阅读就是一种人生姿态。不论青灯野馆、凉雨寒夜,失魂落魄还是春风得意,年老力衰还是青春韶华,不论何时何地何种状态,“绿衣捧砚催题卷,红袖添香伴读书。”“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那手中的书一定是一本耐人寻味的经典。法国作家福楼拜说:“阅读是为了活着”。我们不妨演绎说:阅读经典时,人才活得充实、精彩而姿态优美。
另外,文学经典需要我们去建构性地阅读。北大著名文艺理论家童庆炳指出:“经典阅读不是简单复写和被动吸收,是一个主动积极的文化建构的过程。”文学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可阐释的空间,是文学经典建构的必要条件。文学经典凝聚了高远识见,意蕴丰厚,可供挖掘的东西很丰富,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某部作品“说不尽”。阅读文化经典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它既要建构文本的意义世界,又要建构读者的自我世界。通过对文本的认真阅读,读者可以打破时空界限,完成与作者的精神对话,心灵的交流和撞击,激发与培育起自身的想象力、感知力、创造力,建构起自我世界与精神家园。建构自己的灵魂和人格、素养和品质、生活与人生,是阅读文化经典的终极意义所在。阅读文化经典的这种建构性,正是大众文化语境中的读者所需要的东西。
经历了历史长河的不断筛选,经典实际上就是人类心智的最充分的表达。经典阅读无疑乃是全面地深化、拓展、提升我们的思维、情感的广阔性、深刻性,扩展我们的理性的不可替代的形式。它让我们更充分地分享人类生存的经验,获得一种人之为人的陶冶,体验一种人之为人的境界。可以说,人之为人在这个世界中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就在经典所敞开的世界之中。芝加哥大学教授艾伦・布鲁姆在《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一书中写道:“在人们重温柏拉图和莎士比亚的著作时,他们将比任何时候都生活得更加充实、更加美满,因为阅读经典将使人置身于无限蕴藏的本质中。”少一点浮躁,多一份沉静,去读经典吧,你一定会从中获得一份不同的人生。
参考文献:
[1] 颜敏:《经典的含义和经典化的问题》,《创作评潭》,1998年第2期。
[2] 戴燕:《“写实主义”下的文学阅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书》,2002年第2期。
[3] 刘晗:《文学经典的构建及其当下的命运》,《吉林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4] 杨亭:《浅议经典文化教育》,《光明日报》(理论综合版),2009年6月11日。
[5] 童庆炳:《文学经典构建的内部要素》,《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6] 王建荣:《“大话文化”语境下的经典阅读文化》,《艺术研究》,2007年第10期。
篇4
把握作品的意象不能单从字面上来理解,必须在已知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诗人遭遇等内容来把握诗歌的风格、情感基调。如《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1933年在狱中写成的,艾青因参加进步的美术活动而被捕,在铁窗内,他看到窗外雪花纷飞,想起了自己的保姆,一口气写下了这首诗。了解这一背景对把握诗歌的意象、理解整首诗的内容很有帮助。
把握意象还应通过联想诗人的想象活动并对其进行再经历和再体验。如艾青的名篇《我爱这土地》,顺着诗句,把自己想象成一只小鸟,体会喉咙为什么会“嘶哑”,爱国者的形象就清晰地浮现在眼前。这首诗意象的核心是一只不停地为土地、河流、风和黎明歌唱,死后连羽毛都奉献给土地的多情鸟。读诗时所有的想象活动都是围绕“鸟”这一意象展开的,对于诗歌中爱国主义激情的把握,是通过对这只热爱土地的鸟的想象而获得的,离开了想象将一无所获。
总之,理解诗歌的意象应立足于深层理解和整体把握基础之上,不能望文生义,浮于表面。
二、品味诗歌的语言
语言是一切文学作品的基本材料,诗歌尤其讲究语言的运用,其意象的塑造、意境的营造以及情感的表达,都要借助语言。由于体裁的特点,诗歌的语言要求用最简洁的语句来传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因而诗歌的语言多通过比喻、用典、象征等方式表达语意,从而使人感到含蓄,朦胧,多义,这就形成诗歌语言凝练、含蓄、跳跃性强的特点。如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共有四个小节,每节开头用“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概括了诗人人生的四个阶段: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诗人所选择的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都是乡愁的载体,各有特色,又都具有丰富的内涵。其前面冠以“一枚小小的”“一张窄窄的”“一方矮矮的”“一湾浅浅的”等词语,回环往复,委婉和谐,如泣如诉,充分表露了诗人思念祖国母亲的情感。如流沙河的名篇《就是那一只蟋蟀》就化用《诗经》的典故,“蟋蟀不仅是客观自然中的物体,更深的寓意是反映我们民族共同的心理状态,反映我们中国人共同的血缘和共同的文化”。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又使得句与句不像其他文体一样连贯,符合语法规范与逻辑思维规律,如《金黄的稻束》对中心意象“金黄的稻束”从视觉与听觉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的描写体现了语言的反常化。鉴于诗歌语言的以上特点,在品味时就要善于从简约中猜测主题。
相对来说,新诗采用白话文写作,从字面上较容易把握,但要想正确评价一首诗,还是要联系全诗主旨反复朗诵,尽力揣摩,抓住饱含诗人深情的词语来仔细品味其深层含义。
三、体会诗歌的情感
诗歌是抒情言志的文体,鉴赏时须深切体会诗歌的感情内涵。这主要通过诗歌的意象来把握它所要暗示和启迪读者的内涵从而体会诗人的情感。如《我爱这土地》,该诗塑造的“一只鸟”的意象,使人体会到诗人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也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准确理解诗歌的情感,也就能正确把握诗歌的主题。诗歌是一定时代生活的反映,理解诗歌的感情不能忽略时代特征。同一题材的作品,由于诗人的理想志趣、生活经历、所处时代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思想感情。
理解诗歌的感情还要顾及诗歌的体裁、风格、流派等因素。现实主义诗歌和浪漫主义诗歌在感情表达上就有区别。
诗人抒发感情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直抒胸臆,也可以借景或借物抒情。许多诗歌是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四、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
诗歌的艺术特色主要指抒情手段、用典、构思和表现手法。在诗歌鉴赏中,要掌握诗歌常用的表达手段与艺术技巧,如拟人、比喻、借代、夸张、对比、象征、以动写静、小中见大、虚实结合、衬托、托物言志等。
本期参考答案
《文学类阅读之诗歌》
阅读训练一:
1.这首诗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诗人从各种角度反复设喻,用多种喻体去说明夜雨这一本体,喻体有“轻声到来的客人”“辛勤擦洗大地的清洁工人”“把情人牵到伞下的红娘”“拉着小提琴的歌手”。这首诗通过奇巧的比喻和连珠似的妙想,主要表现了生活分外美好。2.表现了诗人对雨夜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3.第二节诗用了拟人(辛勤地擦洗大地)、比喻(闪光的镜子)、夸张(城市一下亮了起来)、比喻(地下也连起灯的长虹)的修辞方法来描写夜雨,形象生动。
阅读训练二:
1.“自己的光圈”指星星发出的光芒,写出了它的能力和作用。“谁也不排挤谁”说明了星星在夜空中虽然渺小,却不受任何排挤,永远有自己的位置。“渺小得没有名字”说明了星星在夜空中太渺小了,不能引人注意。2.这首诗最主要的艺术特点是运用暗喻方法抒情。以星星暗喻人民群众。这样一来赞颂了人民既有独立精神又有团结精神的品格。诗只是描绘了星星、银河,却没有点明这些自然界的形象比喻着什么,有什么意蕴,所以是暗喻。3.这首诗借对星星的赞颂,热情歌颂了人民群众的品格、价值、力量、意义。对星星的真挚歌唱,显示了诗人对人民在历史上作用的新认识。在诗歌对星星聚居的“另一个世界”的深情赞美中,可以看出他对旧中国黑暗社会的憎恶,以及对新生活的热切向往。
阅读训练三:
1.黎明时田野上的色彩丰富鲜明,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田野图画。2.开头两句都是静态描写:林子、山坡、草原。“草原上流着……烟……”一句运用动态描写,这样使画面既具有美感又具有动感,富有活力。“新鲜的乳液似的烟”把烟的清新流动感、质感以及烟的美妙描绘了出来,而且可以看见,比喻得可谓精妙。3.(1)以灯光来衬托黎明的力量,黎明的博大壮美,进一步表现出诗人对黎明的赞美。(2)尽管灯光在夜里也不失为一个辉煌者,但在灯光的照耀下,不可能使人看到田野上那美丽的景色。只有当黎明到来的时候,才能让人看到。(3)更深一层的意思是,黎明象征着一种新的力量,一种有着博怀的力量。而灯光,象征着一种衰弱的力量。衰弱的力量无论如何也挡不住强大力量的脚步。
阅读训练四:
1.“帆起了”,以风起帆扬的动感起笔,不做任何修饰的白描,却又别有一番复杂的韵味,像是第一次看见帆起时欣喜的呼喊。“帆向落日的去处”,再以“帆”字起首,颇为用心,按惯常思维应为“驶”,而重复首句之“帆”又多一些音韵,读来便有绵长往复的韵味。而“黑蝶与白蝶”用黑与白的对照显得分外醒目,“吻”字形象生动,又给这凄冷的景象抹上几丝浪漫的情怀。2.“青色的蛇”这一意象冷峻而奇诡,加之“弄”字令人想起孩童摆弄的游戏,在这波光粼粼的水面,这波峰上的月光如明珠点点,而波谷里的则如游蛇条条,相逐相戏间欢腾着不止歇的浪花,似在静谧中潜藏于心间的不安。“雨和星辰”是制约着航海吉凶的“天时”,诗人首次航海是为去看望辍学养家的中学好友,由此也可看出对好友命运的关切与呵问。3.诗人将思想通过“圆”感性地表达出来。在海上日复一日的航行,每天看太阳朝起夕落,昼夜更替形成不可偏离的圆形轨道,永无止境。而人类也是在无法把握的规律面前,过着每天重复而单调的日子,生命就在匆匆间一日日流走,在“后一个圆”覆盖“前一个圆”,在“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中耗尽,而“圆”却没有“涯”。诗人由此陷入了一种茫然,对人生的意义产生了惆怅,想“将生命的茫茫/脱卸与茫茫的烟水”,两个“茫茫”将生命与烟水类比,更显出慨叹生命的深沉,而在重复的咏叹中又让这种情绪别有“味外之味”。而“生命的茫茫”果真能“脱卸”吗?幻想的破灭更使人在余味中反思……
阅读训练一
美丽的夜雨
林达贤
美丽的夜雨
像轻声到来的客人
打开啤酒瓶吧,欢迎
于是,泡沫,水珠
在脚下和车轮下飞迸
美丽的夜雨
辛勤地擦洗大地
处处都是闪光的镜子
城市一下子亮了起来
地下也连起灯的长虹
美丽的夜雨
把情人牵到一把伞下
雨声掩住了低低的私语
夜下散出温暖的热气
把雨丝蒸酿成了蜜
美丽的夜雨
像拉着小提琴
滑过每一家的玻璃窗
把明天更甜的生活
飘进孩子的梦
(选自“新浪网”)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艺术手法。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这首诗的诗句清新洒脱,生动形象,立足于表现感觉和情绪,写人和自然的微妙关系,既面对生活,又超越时空。试找出几句赏析其美妙之处(从词语和修辞方面去品味)。
阅读训练二
星 星
臧克家
我爱听,
人家把星,
叫做星星。
夜空是另一个世界,
星星是它的子民,
谁也不排挤谁,
彼此密密地挨近。
它们是那么渺小,
渺小得没有名字;
它们用自己的光圈,
告诉自己的存在。
仰起脸来,
向着那白茫茫的银河,
一,二,三,你数,呵,它们是那么多,那么多……
(选自《侨声报・星河》)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自己的光圈”是什么意思?“谁也不排挤谁”是什么意思?“渺小得没有名字”说明什么?
2.这首诗最主要的艺术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3.简析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阅读训练三
当黎明穿上了白衣
艾青
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
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
绿的草原,
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
――新鲜的乳液似的烟……
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
田野是多么新鲜!
看,
微黄的灯光,
正在电杆上战栗它的最后的时间。
看!
(选自《艾青精选集》)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诗的开头描绘了怎样的一幅图画?
2.找出诗中一处动静结合的语句及一处运用比喻方法的句子,并赏析其妙处。
3.理解“看,微黄的灯光,正在电杆上战栗它的最后的时间。看!”的深刻含义。
阅读训练四
航
辛 迪
帆起了
帆向落日的去处
明净与古老
风帆吻着暗色的水
有如黑蝶与白蝶
明月照在当头
青色的蛇
弄着银色的明珠
桅上的人语
风吹过来
水手问起雨和星辰
从日到夜
从夜到日
我们航不出这圆圈
后一个圆
前一个圆
一个永恒
而无涯的圆圈
将生命的茫茫
脱卸与茫茫的烟水
(选自“新浪网”)
阅读上文,问答下列各题。
1.试分析这首诗第一节的语言特色。
2.试分析这首诗第二节的意象及其蕴涵的思想感情。
3.诗中蕴涵着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阅读训练一:
1.这首诗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诗人从各种角度反复设喻,用多种喻体去说明夜雨这一本体,喻体有“轻声到来的客人”“辛勤擦洗大地的清洁工人”“把情人牵到伞下的红娘”“拉着小提琴的歌手”。这首诗通过奇巧的比喻和连珠似的妙想,主要表现了生活分外美好。2.表现了诗人对雨夜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3.第二节诗用了拟人(辛勤地擦洗大地)、比喻(闪光的镜子)、夸张(城市一下亮了起来)、比喻(地下也连起灯的长虹)的修辞方法来描写夜雨,形象生动。
阅读训练二:
1.“自己的光圈”指星星发出的光芒,写出了它的能力和作用。“谁也不排挤谁”说明了星星在夜空中虽然渺小,却不受任何排挤,永远有自己的位置。“渺小得没有名字”说明了星星在夜空中太渺小了,不能引人注意。2.这首诗最主要的艺术特点是运用暗喻方法抒情。以星星暗喻人民群众。这样一来赞颂了人民既有独立精神又有团结精神的品格。诗只是描绘了星星、银河,却没有点明这些自然界的形象比喻着什么,有什么意蕴,所以是暗喻。3.这首诗借对星星的赞颂,热情歌颂了人民群众的品格、价值、力量、意义。对星星的真挚歌唱,显示了诗人对人民在历史上作用的新认识。在诗歌对星星聚居的“另一个世界”的深情赞美中,可以看出他对旧中国黑暗社会的憎恶,以及对新生活的热切向往。
阅读训练三:
篇5
现代文阅读的分值相对于去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来说,总分值没有改变,仍然是38分,只是在文学类文本和论述类文本的分值分配上作了一些改变。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取消了“选择题”,全采用“简答题和表述题”,分值从原来的15分上调为18分;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的分值从原来的23分下调为20分,题量仍然为四题。
二、 体裁选择上有些出人意料
文学类文本的体裁主要包含诗歌、散文、戏剧、小说。诗歌在高考试题中有专门的诗歌鉴赏题,因而不会重复再考。戏剧由于内容较多、矛盾突出而又不易剪裁成高考所要求的字数,故通常不会作为高考的首选。从江苏近几年高考语文中文学类文本的设置现状来看,基本围绕散文和小说。2007年考的是雷抒雁的散文《麦天》,2008年考的是汪曾祺的小说《侯银匠》,2009年考的是张笑天的散文《上善若水》,2010年考的是阿城的小说《溜索》。因此不少人都猜测今年可能要考散文,但出人意料的是今年考的仍然是小说。从江苏高考语文阅读题连续两年都考小说这一现象来分析,说明江苏高考在命题上尽量稳中求变,在创新与回归中摸索语文考试的新路径,引导学生走出押宝式的猜题和复习误区,考查学生的语文阅读功底。因此,我们在以后的高考复习过程中不要对题目有所偏重,该准备的都得准备。
三、 倡导爱国、进取的主流价值
今年江苏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文是从宗璞的长篇小说《西征记》节选而来的,国共两党合作抗敌,中美盟军联手抗日,莘莘学子共赴国难,充满着强烈的爱国情感。命题者拟定了“这是你的战争”作为选文的标题,表达了作者“为一代共赴国难、为国捐躯的青春学子立言”的志向及对爱国精神的颂扬,饱含历史的厚重感。“文学即人学”,应该说今年高考阅读语段的选择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感知语言文字表达的情感、思想和精神,关注文字背后所传递的爱国、进取的主流价值,体现了读书育人的理念。
篇6
(一)审明探究任务
从江苏的探究题来看,出题大致种形式是先引出某个主题,再提出探究的任务。如江苏卷必考之文学类文本阅读《侯银匠》第15题: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6分)题目首先就提示小说的主要人物是“侯银匠”,接着说“但写侯菊的文字多”,前后两句看似矛盾,出题者就此提出“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结合全文看,作者这样安排显然是不矛盾的,而是巧妙地使用表现手法之后达到的效果。至此,学生明确了此题的探究任务,就可以从小说人物形象的突现,小说情节的巧妙安排,小说的内容,小说的主题,审美情趣等方面入手,探究小说的表现手法及其效果。探究题中给出的思考,不是出题者有意为难学生,而是提示疑点,使得学生就疑遂生思,因思而深究。能先找到探究的问题,是进行探究的第一步。
(二)联系知识储备探究
从高考探究题探究的任务来看,主要集中在探究作品的形象,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作品的社会价值、审美价值等几个方面。答题时应迅速地搜索相关的知识,为进一步的探究提供知识方面的支持和依据。因此,在备考时要充分地储备知识,并进行梳理,如复习文章的谋篇布局,鉴赏人物形象和作品主题,实用类文本选材的特色,作品的社会价值、审美价值,文学常识等方面的知识。学生还要熟知常见的表现手法方面的知识,如修辞方法(如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表现方法(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化用典故、联想想象、比兴象征、等)。这样,在考场碰到实际的探究问题,才能自如地调动平时的积累,进行探究。如2011年的《“这是你的战争”》第14题探究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以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自然景物描写的作用有:1、表现自然环境景物的特征,渲染某种气氛;2、暗示社会环境,深化作品主题;3、烘托人物形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心理,暗示人物命运;4、为后文埋下伏笔或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学生可以结合文本,从以上角度提出自己个性化的解读。因此,这道题可以这样答:深刻寓意:1、雪渲染气氛,暗示战事紧急,形势严峻;2、腊梅象征爱国知识分子的高洁品质。表现人物:1、孟弗之见到雪白的腊梅林,暗喻他路遇蒋姓学生后的沉重心情;2、肖子蔚、澹台玮面对雪已消了大半的腊梅林,暗示他们消解了内心的淡淡纠纷,彼此之间理解更深了;3、澹台玮走入腊梅林,人与梅相映,隐喻坚贞人格。因此,学生面对探究任务,需要调动平时积累的知识资源,自主运用知识,对问题进行理解领悟,分析概括,才能进行较深、较广的探究。
(三)依托文本探究
探究能力最主要的表现是发现和创新。因此,学生在答探究题时,应尽量多角度、多层次地发现和挖掘答题点。但是,任何阅读都要有文本意识,不能够跳离文本。学生面对的探究题是针对文本中的某一个问题,某一个方面提出探究任务,那么在探究时不能完全个性化解读,也不能脱离文本架空分析。学生探究得来的观点来源文本,用于支撑观点的论据同样来自文本。如2009年《上善若水》第14题,探究都江堰蕴含了“上善若水”的哪几层深意。学生答题前先要抓住文本写了以下内容:都江堰防洪灌溉、滋养了天府之国的子民;李冰和李冰的后任修建、疏浚、修缮都江堰,确保天府之国旱涝保收;后人有情,瞻仰这些官员。进而从三个层面得出答案:1、(都江堰)以水比喻“上善”,即都江堰是上善之作;2、(修建维护者)修筑和维护都江堰的李冰及其后任可谓上善之人;3、(后人)我们要向前人学习,要做上善之人,要做上善之事。探究既基于文本,又高于文本,因此,无论是形成观点见解还是运用知识分析,都要紧扣文本内容,理清写了哪些人、事、景、物,进行合情合理地探究阅读。
(四)多角度探究
篇7
儿童早期阅读的材料是图书,其中儿童文学以独特的形式呈现给孩子,不仅具有认知和教育功能,而且还有审美和娱乐功能。儿童文学的特点与儿童的年龄特征相对应相合拍的,它适合儿童的接受心理、接受能力、接受方式。它将那些“有持久生命力的艺术珍品”,呈现给儿童,为儿童看世界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户。所以,以儿童文学为小学生高年级的阅读材料,也为教师走入儿童内心世界、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提供了一把特殊的钥匙。
2、课题的选择是教育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有人说,童年阶段的阅读是审美情感和美好人性的起点,阅读儿童文学它能让人善良,增强人审美的意趣,能让孩子的心灵变得丰富敏锐,培养和提升高年级学生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态度、兴趣、习惯、和鉴赏能力,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及审美能力,使学生在儿童文学作品阅读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的情境、语言、审美情趣有所感悟;促进和推动课内外文学阅读的同步和互动;培养学生延伸到成年生活的阅读习惯;在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儿童文学的阅读,遵循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也有助于儿童语言教育和自身发展。
3、课题的选择是本校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从葵涌街道第二小学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来看,在语言教育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特色,特别是课题“”实施以来,也积累了大量可供借鉴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研究基础,并且具备了一支擅长文学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和两年的绘本阅读教学实践研究,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课题的实施,也将对我校校本文化建设,以及结合新课程构建校本特色课程,将起到一个引导、落实、推进、深化的作用。
二、课题的概念界定及目标假设
(一)概念的界定
儿童文学:是指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主题明确突出,形象具体鲜明,结构单纯,语言浅显精练,情节有趣,想象丰富,其内容、形式及表现手法都适合于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为他们所喜闻乐见。按不同年龄阶段的读者对象,儿童文学又分为婴儿文学、幼年文学、童年文学和少年文学,体裁有儿歌、儿童诗、童话、寓言、儿童故事、儿童小说、儿童散文、儿童曲艺、儿童戏剧、儿童影视和儿童科学文艺等。这儿的儿童文学主要是针对小学高年级阶段而言,题材以儿童故事、小说、散文、戏剧等为主。
儿童文学阅读策略:是指以儿童文学为切入口,来研究符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的阅读教育行为、计划和方法。
(二)目标假设
1、通过研究,探索小学高年级儿童文学阅读的目标、内容、措施及其有效的教学方法。
2、通过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激发学生对儿童文学阅读的兴趣,提高倾听、理解、观察、表达、表现、思维、想象、自信等综合能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通过研究,提高教师对儿童文学作品的鉴赏力,分析力,促进教师深入细致地研究教法和学法,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和课题研究的价值
(一)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国外对阅读策略的研究是随认知心理学的兴起而兴起的,它被当作学习策略的一个内容来研究。如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的达菲(G.G.Duffy)等人对小学生进行的排除阅读理解障碍策略的训练(1982—-1987),由科克(L.K.Cook)主持的对大学二年级学生进行的有关阅读材料组织策略的训练等。“阅读策略辅导”在语言教学领域里已相当普及。虽然我们能看到的这些研究报告主要是从心理学实验的角度做的,研究也仅限于阅读策略的某一方面,但这些研究报告对于我们如何严格地组织阅读策略辅导实验,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国内外都很重视儿童阅读教育和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越来越多的西方儿童文学研究者将研究目光投向了与儿童文学相关的儿童文化领域,致力于寻求和探讨儿童文学与童年文化之间的复杂关联;而这种探求构成了对于传统儿童文学研究话题的重要丰富与拓展。例如,《儿童文学的乐趣》一书除了探究儿童文学及其阅读活动的方方面面之外,还探讨了诸如玩具、电视和电影是如何影响体验和理解文学的方式等话题,其主要作者佩里·诺德曼本人也是对于儿童文化始终保持学术敏感的一位研究者。《你只能年轻两回——儿童文学与电影》一书则将儿童文学、儿童电影等的研究置于错综复杂的儿童与成人的“文化-权力”关系中加以探讨,同时也显示了鲜明的美国文化色彩和意识。
在美国,不管是克林顿的“美国阅读挑战”运动,还是现任总统布什的“阅读优先”方案,都大力提倡阅读。美国的儿童每天有一个小时在阅读作业室工作。由于移民渐增,英国正快速变为多种族、多语言的国家,语文能力下降已经成了一大隐忧。因此,英国教育部下决心要在几年内让80%的11岁学童达到应有水准。他们把1998年9月起到1999年,定为全国阅读年,全国各学校每天也增加1小时的读写课程。早在10年前日本政府就积极推广儿童阅读运动。1995年一群国会议员开始推动设立国际儿童图书馆,1997年日本修正“学校图书馆法”,规定学校规模只要超过12个班,都必须指派学校图书馆员。2001年底,日本儿童阅读推进法颁布,指定4月23日为日本儿童阅读日。
西方国家的主流课程体系和我国不同,他们趋向于设置专门的文学教学课程。英国和美国都探讨并制订了语言艺术课程标准。西方教育界认为,文学是人类想象的文字表达,是一种文化自我传播的基本方法;阅读和研究文学作品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增加他们对日常生活的关注、体验和理解;文学教学对学生有重要的意义;英美诸国都有为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制定的教学目标。
国内的儿童文学阅读教学起步较晚,改革开放后人们已经清醒地认识到“怎样学习”比“学习什么”更重要,因而国内教育研究领域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学习策略的研究成为热门,如研究记忆策略、解题策略等已经出了不少成果;但对阅读策略的研究还比较少。上海市宝山区教科室周龙兴所作“小学生阅读策略发展及教学研究”(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3期),是研究阅读策略起步较早也是比较典型的一例,另外还有一些中小学教师,研究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也涉及到了阅读策略。语文教学法研究会出版的《学会阅读》(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北京第2版)一书,从阅读能力培养的角度,总结出的一套阅读方法,也可以看作广义的阅读策略。
考察各国和地区,除了政府发动,民间推动外,家庭、学校互动外,各国和地区都非常重视在小学母语课程体系中纳入儿童阅读指导的内容,而且从初步的考察可以得知,各国和地区的儿童阅读是以儿童文学为主要内容的,并且在小学——母语教育的初始阶段,儿童文学更是和小学阶段的母语课程密不可分。不仅各国和地区的小学母语课程教材中大量收进儿童文学作品,而且不少儿童文学作家直接主持或者参与教材编写,中国台湾的林海音就有10多年参加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经历。还有很多儿童文学作家直接深入小学校和学生开展读书交流,直接和孩子就童书展开讨论。英国的钱伯斯、美国的吉姆.崔利斯就是突出的例子。同时,国外的小学语文教师都受过比较充分的儿童文学教育,有比较好的儿童文学阅读经验和素养。
从大陆的情况来看,建国以来,很多学校和老师也在改革小学阅读教学,加大学生的阅读量,丰富学生的阅读实践等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总的来说,儿童文学界和小学语文教育界长期缺少沟通和对话,小学语文教育中儿童文学视野的缺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种缺失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儿童文学对于小学语文教育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意义?怎样引进儿童文学的视角,促进小学语文教育改革?这些已经是很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2006年5月31日,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正式成立了全国首家“学校儿童文学阅读示范阅览室”。以切实推进“中小学儿童文学阅读活动”为首要目标,倡导儿童文学的教育推广,以公益性、专业性、实验性为特色,在传播儿童文学阅读理念的同时,力图解决中小学校课外文学阅读“为什么读”、“读什么”、“怎么读”、“什么时间读”、“什么地点读”等基本问题,尝试建立一种常态而规范的,可运作、易推广的基础学校文学阅读活动模式,促进中国儿童文学阅读在校园的普遍开展。
近几年来,国内许多学校都将读书活动放在了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广大教师也充分认识到了阅读在孩子健康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审视当前学生的阅读现状却不太令人乐观,在大力呼吁读书的同时,许多老师并不知道该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孩子们也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
我们课题研究的价值在于从儿童的心理与能力出发,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儿童文学的阅读指导,有效地提高孩子的阅读质量与阅读乐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适应力及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课题研究目标、内容与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研究目标
1、教师层面目标
通过本课题研究,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科研教师要掌握课题的研究方法,自觉地进行科研实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能写出可供的专题课改论文。
2、学生层面目标
通过本课题研究,培养和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态度、兴趣、习惯、和鉴赏能力,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及审美能力,使学生在儿童文学作品阅读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的情境、语言、审美情趣有所感悟;促进和推动课内外文学阅读的同步和互动;培养学生延伸到成年生活的阅读习惯;在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科研层面目标
通过本课题研究、探讨、总结出儿童文学作品阅读指导的理念和基本策略,并加以推广应用。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对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指导策略的研究、探讨和实践。重点是对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指导策略的探讨,希望研究出的策略能有效地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和习惯,培养学生的审美个性,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能让学生在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中从小吸收规范的、高质量的语言,为其后的语言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
(三)课题解决的主要问题
1、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兴趣和习惯,培养学生的审美个性,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2、如何确定小学高年级儿童文学阅读的目标、内容、措施,并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法。
3、如何提高教师对儿童文学作品的鉴赏力,分析力,促进教师深入细致地研究教法和学法,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五、课题的预期创新点
1、建立《儿童阅读成长档案》。
2、对开展的阅读交流活动(如:读书笔记展览、读书征文活动、故事会、知识竞赛等)的组织形式、推进策略进行研究。
3、教师对学生进行儿童文学阅读教学指导研究。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收集有关儿童文学阅读的中外研究资料及他人成功的阅读课、读书会的案例,借鉴其成功之处,同时进行不断扬弃,形成课题研究的基本理念。
2、行动研究法:实验教师研读童书,引领学生阅读童书,以阅读课为阵地,课内外想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改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个案研究法。通过建立《儿童阅读成长档案》,教师应观察并记录个体阅读情状及个体心理变化,施以个别辅导。
4、对比法:对实验前、中、后期学生对儿童文学的阅读状况进行对比。
5、经验总结法:在课题实践研究的基础上,从理性和实践层面上总结、提炼童书阅读的具体方法与经验。
(二)课题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阶段及具体安排:
1、申请立项阶段(2009年3月-2009年5月)
(1)选题。申报课题。
(2)成立课题组,组织教师学习培训。
(3)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现状、现行儿童文学现状等进行调查、分析,收集资料。
(4)制定方案、开题论证。
2、研究阶段(2009年6月-2010年5月)
(1)根据研究目标、内容、制定阶段研究计划,开展实质性研究。
(2)定期交流课题研究进展,做好阶段小结。
(3)进行中期成果鉴定。
(4)在第一轮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有关问题展开验证性的研究,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5)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吸纳前期研究经验,逐步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模式。
3、结题深化阶段(2010年6月-2010年12月)
(1)收集论文。活动设计、个案记录等材料,归纳总结。
(2)完成课题研究报告,举行结题评审鉴定会。
七、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组长:李梦
副组长:任海燕
组员:高年级语文老师
(二)制度保障。课题组有较健全的科研制度,将参与活动情况和科研成果纳入课题组成员的年度考核。
(三)师资保障。课题研究队伍年富力强,既有较丰富的科研经验,又有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活力。
(四)经费保障。学校划出一定的资金作为课题组专项研究经费。
八、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1、论文、研究报告、目标体系。
2、校本特色课程集、案例集。
3、课题阶段性研究报告。
4、课题结题报告。
5、课题研究活动影视专集(视频与图片)。
九、主要参考文献
1、《通向儿童文学之路》陈晖著新世纪出版社
2、《阅读儿童文学》梅子涵著少年儿童出版社
篇8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一 文学阅读与高校建设的关系
于光远先生说:“一个国家,要把优秀的文化遗产接受过来,流传下去。文学作品,广义的文学作品,历史上的许多文化包含在里面。不管是历史方面的知识,不管是哲学思想,不管是文学,许多东西都要通过文学的教育来传授。什么叫美、美感,什么是比较高的境界,这些问题都应该在文学教学中体现出来。要成为有文化的民族,像我们中国这么长历史的文化发达国家,不重视文学教育是不行的。”于光远先生提出的接续中国文化的传承,把优秀的文学思想、哲学思想通过文学教育的形式传承下来,是值得当代大学教育思考的。如今,我们的高校只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注重科学技术的培养,忽略了中国优秀文化遗产对高校建设过程中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培养的学生只学会了创造社会财富,却不懂得如何理解生活。无论是理科院校,还是综合性大学,校园里的文学氛围和大学生的文学修养,都是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的问题,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仅是文学阅读者提升文学修养的一种可能,更是眼界、思想提升的一种可能,因为我国古老的文化已经灌输了“文以载道”的精神内涵,所以文学既是故事,也是历史,更是精神和道义。
其次,文学不是静止、孤立的客体,文学是不同要素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活动系统。关于文学的定义,可以说由于研究的视角不同,会有很多种不同的界定。本文立足于高校建设,所以,对该文中的文学界定也局限于对高校的文学现象和文学教育。高校的校园是文学发展的肥沃土壤,是催生了很多优秀作品的摇篮,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等等。高校建设过程中的文学应该是文学创作的主体和阅读它的读者共同沟通一种体验,作者则是文学产生的主体,他不单是写作作品的人,更是把自己对世界的独特审美体验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的主体,对作者的了解,无疑有助于学生对作品及其所描写的世界的理解。至于读者,他作为文学接受的主体,不仅是阅读作品的人,而且是与作者生活于同一世界的活生生的人,双方通过作品进行主体间的精神沟通。缺乏读者的真实体验和自主建构,高校的文学在推进高校建设过程中,就不会起到有效作用。而作品,作为显示世界的“镜子”,作为作者的创造物和读者阅读的对象,是使上述一切环节成为可能的中介。这一过程的发生和发展都是围绕高校建设而展开的,高校建设的目的就是培养出真正优秀的人才,而文学作品正是在这过程中充当了教育者的角色,通过阅读优秀文学作品,与文学大师的对话,实现了阅读体系的循环,引导年轻人向着具有崇高理想和宽阔胸怀的方向前进。所以文学的有机活动系统是高校大环境下的一种体内循环,通过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引导,帮助这一系统在推动高校建设过程中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
最后,文学既是动态的,那么就必然有静态的这种说法。我感觉高校建设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只看到高校的排名和经费的多少。也就是说高校建设不能单单看结果,中国文学界大的环境一直以来都是结果文学的天下,文学真正的功用是实现社会价值,作为高校的教育者不排除对文学社会功用性的认同,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文学的功用并不能在学生中立刻起到预期的效果,如果说培养学生高尚品质,就看具有高尚道德情操作家的作品,如果说这样就可以,我认为这犯了主观性臆测的错误。文学的效果论是一个复杂的反应过程,而且这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立刻就能见效的。
文学的动态发展和循环需要的不仅仅是宽松的校园环境,更需要学校对他们的信任,对他们的关心。在离开校园之后,他们的高校阅读习惯将伴随他们的一生,这是获益匪浅的。“文学的精神向度是文学价值的根本体现,它超越世俗规约,充分突出了审美的精神色彩,使文学真正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一个精神栖居之地。”不难看出,文学真正的功用不在于培养大学生爱校,为校争光,而在于为大学生从精神层面认同这个社会,认同自我,认同自己所服务的、研究的领域。
二 文学阅读对高校建设的促进
首先,高校学生应该自觉接受文学,阅读文学作品,从自身的角度推动认同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等能力。据相关调查显示,高校大学生的阅读时间正在下降,原因主要有电脑的普及率不断提高,高校毕业压力过大,大学生忙于各种等级考试(如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等证书),再有就是高校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与高中,甚至更早期的教育有关。高校学生阅读量的下降,使得大学生在黄金时段欠缺了对更具战略意义知识的储备,使得大学生在未来工作中应对突发事件等问题的能力下降。同时,还有一个现象出现在校园,就是网络玄幻小说大行其道。这些小说到底怎么样,起到了什么样的效果,现在研究界也没有达成一个统一的认识。但是其负面的作用已经显现:(1)网络文学影响大学生文学素养。网络中的写作和阅读,打破了传统创作的神圣性。网络文学的艺术性、趣味性正在下降;(2)网络文学影响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网络文学所体现出来的开放性、非中心性、反权威性与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一致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对现代主义的一元论、绝对基础、唯一视角、唯一正确方法的否定。使得高校学生更多地培养了以自我中心的价值观念,造成了高校学生思想混乱,不利于大学生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不利于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树立;(3)网络文学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文学作品是良莠不齐的,虽然真正的优秀作品不少,然而同时也有大量低级趣味充斥其间。例如: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等优秀作品,使得很多高校学生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感觉这是好事情。但是也存在一些黄色、暴力的作品,对高校学生的健康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4)网络文学对大学生道德审美提出了质疑。网络文学产生于一个无限延展,自由的网络环境,高校学生很容易沉迷其中,迷失方向,失去了对真善美的判断。所以我们有必要通过学校教育的方式,来改变高校目前存在的文学阅读情况,及时纠正他们存在的不足。
其次,由于高校学生阅读时间和阅读方式的缺位,高校有必要贯彻落实文学教育这一理念。简而言之,文学教育是以文学为媒介培养人的活动。文学教育对学生语言文化知识的掌握、语言读写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的提高、思想品德的完善和精神境界的提升都具有独特的功效。(1)文学教育全面涉及到高校学生的整体人格,全面影响高校学生的人格建构。文学教育的全面性并不是指文学教育可以独自担负起促进个性全面发展的任务,而是指文学教育在促进个性向健全人格发展的过程中,内在地包含着对个性诸心理功能与意识的全面开发,并使它们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优秀的文学作品既是对文学本身的一次洗礼,同时也是对人的心灵的一次探析。高校学生通过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感受到文学作品里的欢喜、悲伤、善良、邪恶,通过故事的发展,清楚地看到一个人经历的变化。在文学作品构筑的世界里,实现自身一次心灵的探析之旅,对自身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和作用。(2)文学教育的另一个特征是活动性。文学教育的活动性是指文学教育价值实现于文学教育中的感悟与理解、自由与引导、陶冶与体验、功利与超越相融合的活动过程之中。文学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科学,既有高校的全力投入,也有教育工作者根据工作不断调解的必要。激发高校学生阅读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去体验、去发现优秀文学作品的价值,通过各种读书小组、读书比赛等活动,推动文学教育的贯彻落实。(3)文学教育应该具有趣味性,要做到文学教育过程本身对高校学生具有吸引力,使他们始终对文学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趣味性教育是实现文学作品走进高校学生生活的重要保障,如果我们的文学教育是枯燥呆板的,那么我们的文学教育也注定是失败的。例如:高校很多学生喜欢阅读武侠小说,尤其是金庸先生的作品,在这一方面我感觉学校应该给以更多的支持,不能认为武侠就是不好的作品,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改变初级的认识态度,要从一个更高的水平去看待这个事情。
通过文学教育不断推进文学在高校中的影响力,实现文学教育的不断深入。文学阅读习惯的建立,对于高校素质教育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最后,文学阅读在高校的繁荣与兴起,有利于高校学生对于真善美的追求。阅读优秀文学作品既是文学艺术的享受,同时也是对思想精神的一种洗礼。例如:沈从文《边城》带给我们的是遥远静宁的美丽,是那种逃脱世俗后的愉悦;阿来的《尘埃落定》让我们透过傻子的眼睛,看到这个世界的变化,同时也可以激发起人们对于真的认同,对于这个世界本源的认同。总之一切优秀的,有思想的作品,传达给我们的是审美的不断升华,让我们明白生存的美丽,痛苦的执着。总之,文学的阅读对于提升高校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同时,我们也看到了,阅读对于高校学生的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塑造作用,优秀的文学作品里边的故事都是具有高尚道德价值的,通过这些道德价值的书写,让高校学生逐渐认清楚了什么才是正道,什么才是我们的追求。鲁迅先生一生少有大作,但是他辛辣讽刺的短篇小说,却让很多学子在做人、做事方面获益匪浅。如鲁迅的《从百草堂到三味书屋》、《一件小事》等等,都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了震撼。所以高校推荐学生多读名家名作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高校建设过程中,软环境塑造的重要体现。高校需要灵动的思想,需要博大精深的学问,也需要浩然正气的禀赋,但更需要浪漫、善良的气息。
三 文学阅读促进高校建设的举措
中国的高校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学科建设,硬件设施等方面得到了改善,在科学研究领域也是不断前进的。在一系列巨大成果面前,我们不能回避如今我们面临的问题,高校培养中人才与社会脱轨的现实,更有我们高等教育并没有把“人”的价值和如何在离开大学后继续学习的能力教授给学生。德育教育、终身教育、素质教育还只是停留在政策层面。
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必须要以文学以及文学教育为突破口,鼓励我们的学生多读书,为他们构建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引导他们正确地读书。一切的知识和思想都在书中可以找到,高校改革面临的问题,也可以通过读书而不断沉淀、思考、改善。高校对于文学的尊重和推崇,将影响该校在未来十年内的发展与走向。文学的魅力不在于他告诉你什么才是正确的,而是告诉你如何通过自身改变实现,如何通过心灵的沉淀,实现学术的沉淀和迸发。总之,中国的高校建设需要文学的参与,需要广大师生不断地去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提高个人、高校、国家的道德文化素质,实现我们高校的世界之梦。
参考文献:
[1] 鲁枢元:《艺术与uepyschina》,叶舒宪主编:《文学与治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2] 于光远:《教育思想文选》,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
[3] 杜时忠:《人文教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
[4] 钱谷融、鲁枢元主编:《文学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5] 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6] 杨春时、俞兆平、黄鸣奋:《文学概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7] 吴光远主编:《文学与生存》,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
篇9
独自去香炉山看月,想不到在这村子里陷入了迷宫。
我抬头看看偏西方向的月亮,应该有十点钟了,我迷路两个多小时了。
忽然听到歌声,有一个男人在唱歌。走近了,他停下步子。他等著我开口。我一下子认出他来了,就是我刚才在会稻路上看到的.一个我拒绝与他搭腔的年轻人。
我仍然心怀警惕.但他也许是我今夜唯一的指路人。我轻松地说:“迷路了。难道陌生人就要永远在村子里打转吗?”他笑了,声音轻而得体,自信地说:“碰到我就不一样了。我认识这里所有的路。”
我跟在他的后面,问他尊姓大名。他云里雾里地回答我:“苏家庄人,姓苏。”
我在暗地里捡了一小块砖头.对他说.我要给丈夫打一个电话。于是,就转身避开他的视线,大声地对砖头说:“你先睡吧。我还要到香炉山上去看月亮……没关系,小苏陪着我,他年轻力壮……他是苏家庄人。”
我跟着他穿行在一个又一个的小村庄里。我心里保持着紧张,苏却轻松地向我介绍每一个村子里的秘密:“这棵广玉兰树是老叶家的,有一百年了。夏初开花,半树白花,半树紫花。不是嫁接的,天生就这样。我们都叫它夫妻树。”
我心里一动:苏这么说,是有含意吧?
苏又介绍:“你看到这家门口的葫芦了吧?他家的葫芦上了菜市场,比别人家的贵一倍还不止,还供不应求,因为他家的葫芦每一只都是并蒂葫芦。”
我的心里又是一惊:并蒂葫芦?暗示?
走出迷宫,也过了看月亮的时间。他说香炉山上今夜会出现神灯,他干娘知道神灯出现的时辰。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跟着他去拜访他的干娘,然后登香炉山看神灯。神灯自然没有看到,一路上断断续续地知道不少他的故事。不过,这依然没有减少我对他的警惕。
很快走下了山,走到通向会稻路的直路。我对他说:“谢谢你!我要快点走,我丈夫在家里肯定着急了。”苏在后面说:“我也要穿过会稻路,苏家庄在会稻路的南边。”
我一直保持着匀速的快步.苏也一直跟在我后面看得见的地方。我气喘吁吁,他悠然自得地唱着歌。会稻路临近了,他停止了歌唱,小跑着接近我,在我的身后,我几乎感觉到了他的鼻息。
我猛地回过头.严厉地问他:“你想干什么?”我感到旁边的树叶都一惊一乍了。苏不好意思地说:“我想送你回家。”我放缓语气说:“不必了。这条路很安全。”我真想对他说,他才是一个不安全的因素。
苏说:“我送你,跟安全无关。”
“那和什么有关?”
苏说:“跟一个男人的面子有关。”
我依旧走得有些快,而苏一直落在后面。他跑上来,递给我一支又大又沉的稻穗。说实话,我有生以来没见过这么大的稻穗。它匀称,散发着令人感动的气息。我的感叹还没结束,苏又递过来一束野,黄色的,微微沾上些露水,显得湿润而沉厚。它枝叶繁多.放在手上成一大捧.每一朵花儿都光泽亮丽。我感觉到我的内心就在此时轻松畅快了。哦,许久没有这样的心情了。
我把稻穗和花放在一起,两样不相干的东西在一起竟然如此和谐。
苏喜笑颜开,大声地说:“谢天谢地,你终于高兴了。”
这句话感动了我。“谢谢你!”与苏一起待了四个小时,这是我对他仅有的一次真诚。
苏说:“其实是我要谢谢你。我去年夏天第一次在蓝湖边上看到你,你穿了一条绿色的裙子,像仙女一样。昨晚,我在这条路上看你埋蝴蝶翅膀,心里想,不愧是一个仙女。人家都说有学问的女人不漂亮,你是一个例外。所以就想着和你说说话。我实现了这个愿望,是我的幸运。”
苏难道早就暗地里认识我了?
苏忽然调皮地说:“再见,艾我素老师。”
苏知道我的姓名,他是认识我的。但我不认识他。他一定知道我许多事,譬如在大学里教书,写诗,写童话,独身……
那么,这砖头手机,给子虚乌有的丈夫用砖头打电话……(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独自去香炉山看月.想不到在这村子里陷入了迷宫”一语,既是写实,也有象征意义,即没有健康的心灵世界,对美的欣赏就会陷入歧途。
B.苏向“我”介绍夫妻树和并蒂葫芦,只是为了向“我”夸耀自己的家乡.炫耀自己的知识,没有特别的含意,但“我”神经过敏,总以为他不怀好意。
C.苏说他要坚持送“我”跟安全无关。只跟男人的面子有关,意思是说,他送“我”不是为了“我”的安全,而是为了男人的虚荣。他的坦诚打动了“我”。
D.苏递给“我”稻穗和野。“我”发出由衷的赞叹,戒备之心也随之消失,作者安排这一情节意在说明美在旷野,美在民间,美在底层。
E.苏最后忽然直呼“我”的名字,他是在向“我”表明自己知道“我”的情况。可能他也识破了“我”给丈夫打电话的伎俩,但不挑明,免得让“我”难堪。
2.小说中的苏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作简要分析。
3.小说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请结合文本试作探究。
参考答案
篇10
儿童文学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及作用
1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资源
小学语文教材是培养少年儿童语文能力和爱国情感的重要资料,它是按照一定的组织结构把各种语文知识结合起来的科学体系.而作家在创作儿童文学作品时,他们会重点考虑儿童自身心理特征和儿童教育的需要,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儿童文学最适合儿童阅读.它是开展儿童素质教育最得力的助手,当然也是小学语文课本重要的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学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开展语文课外阅读,它是对少年儿童课内学习的补充和延伸,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少年儿童仅依靠课堂上的阅读是达不到素质教学要求的,还要依托课外阅读来辅助共同完成,才能真正达到阅读的目的,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小学生的课外读物中,儿童文学作品占了一半以上,这是因为非文学读物通俗易通,儿童容易理解,而作品的内容无论在思想、情感、还是在语言表达等方面都不是儿童所能理解和接受的,所以儿童文学是最适合小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内容.
2儿童文学是教师了解学生的窗口,有助于帮助教师永葆童心
教师通过讲解儿童文学作品可以了解儿童,与儿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因为创作儿童文学作品主要是为儿童学习服务,正是它的特殊服务对象决定了其在创作的过程中必须了解儿童的心理特征和生活特点,充分反映儿童的思维特点和行为方式等.因此,教师在讲解儿童文学作品时,就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儿童的心理、兴趣和性格等.所以,儿童文学是教师推开学生心灵大门的一把钥匙.教师通过讲解儿童文学作品可以唤回美好的回忆,永葆童心,童心是教师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心理素质,要想真正走进儿童世界,具有童心素质是不可或缺的,鲁迅曾说过:每个人都是从儿童时代成长起来的,但赤子之心却早早消失了,就像毛毛虫一样,变成美丽的蝴蝶后,前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情状:这是相当不幸的.要想真正了解儿童,走进他们心灵的世界,教师必须永葆童心,而童心恰恰可以通过儿童文学作品进行塑造与展示,其很多内容都是在描写与颂扬童真童趣的,所以教师阅读儿童文学,不仅可以走进儿童美好纯洁的心灵世界,还可以使自己更加热爱儿童和教育事业.
3儿童文学有助于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开展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使学习者继承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在小学教育中,小学生通过儿童文学可以促进自身形成健全的人格,培根曾经说过:读书可以朔造完美的人格,由此可见阅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可以说这就是儿童文学存在的真正意义,小学生在学习和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会情不自禁地被作品中的情感内容所吸引打动,这样他们慢慢地就会领悟到文学作品的内涵,领悟到人生的意义,这将对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儿童文学的主要特点是想象力丰富,在儿童文学的素材中,大部分都是以幻想为主要表现手法的,如科幻小说、童话等等,有些素材更富于幻想,如寓言、儿童故事、儿童小说等,犹如金近曾说过:孩子们思想情感最主要的特点是富有幻想,幻想一直伴随着人们的整个童年时代,托尔斯泰也曾说过:儿童适合阅读什么样的书籍呢?应该给他们看一些能够启发幻想的书籍,引导儿童培养健全人格和心理特征,富于创造思维能力的书籍,由此可见,在培养儿童人格、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方面,儿童文学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4儿童文学契合儿童学习的内在节奏,有助于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
使儿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从我们人类的心理特点来说,人的思维能力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儿童恰恰是这个发展的起点,即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形成,然后逐步发展到成人所具备的抽象逻辑思维.只要儿童感兴趣阅读,有激情去阅读,那么语文阅读目的就会很容易实现,进而儿童就会获得理解语言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儿童的成长特点,把握教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语文阅读的作用.
5儿童文学有助于实现有效性阅读教学课堂
儿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可以构建精神家园,而课堂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师与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师生之间必须认真沟通交流,才能建立起和谐的、活跃的课堂关系与气氛,才能真正创建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当前的语文教材内容丰富,既有既有儿童诗,也有童话故事.这些选文的主要特点是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有趣、人文精神丰富,时代气息浓厚,与儿童的想象世界联系密切,因此通过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儿童的语言能力,也可以在情感上熏陶和感染他们.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文正中的精髓,积极引导儿童阅读.
儿童文学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1加强儿童文学的诵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通过学生“读”来学习的.儿童必须通过诵读才能体验和感悟文本内涵.教师应积极鼓励儿童大声朗读,让他们在读书中不断积累、体验语文知识.特别是那些富有童趣和能够激起想象的素材.当然除了那些语言典范、构思巧妙的教材外,我们还可以鼓励儿童诵读一些语言优美生动的经典名篇,这样有助于发展儿童的语言和智力.
2创设阅读儿童文学的情境
篇11
教学北朝民歌《木兰诗》前,笔者将从网络下载的制作精美的《木兰诗》音画朗读视频插入课件前面。上课伊始,就先运用多媒体播放这段视频,让学生边听边看。当视频中不断幻化着与诗歌内容相匹配的动态画面和传送出朗诵者字正腔圆、抑扬顿挫、情感丰富的诵读之声时,学生阅读、探究、品鉴《木兰诗》的浓厚兴趣不知不觉地被激发了出来,随之,教室里不约而同地响起了学生们抑扬顿挫的诵读之声:“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当然,教学《木兰诗》这样故事性非常强的古代叙事诗,采用《木兰诗》故事导入法,或者采用《木兰从军》影视片段导入等方法激发学生阅读、探究兴趣,也可以收到极好的激情邀趣的效果。
二、把握时机:何时读
古典诗词课堂阅读必须把握最佳阅读时机,方可以收到良好的阅读效果。那么,什么时候才是学生诵读古典诗词文本的最佳时机呢?根据笔者的经验,以下几个时段可以算是比较好的时机。
1新课伊始时
要探究古典诗词文本的丰富意蕴与“庐山真面目”,学生必须从认知、诵读文本的外在形态――文字符号开始,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另外,学生面对形式短小精悍、语言凝练精美、音韵和谐、节奏鲜明、内涵丰富、意境深远、形象美丽、情感美好、风格独特的古典诗词文本,本身就有一种高声朗读或者浅吟低唱的强烈欲望。教学时,我们常常发现教师在黑板上尚未把课题书写完毕,教室里已经响起了学生主动朗读古典诗词新文本的朗朗读书声。所以,这个时候是诵读古典诗词文本的最佳时机,我们应该好好把握。
2学生理解有障碍时
古典诗词是古代诗人生命阅历的浓缩,是情感精神的凝聚,是道德情操的呈现,是生命价值的再现,是生活理念的表现,其表达方式往往含蓄委婉,有的甚至借用典故婉转表达其情怀与志向。
比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分别用西晋向秀闻听笛声而思念故友、晋人王质上山砍柴观童子下棋终了而斧炳朽乱的典故,表明自己对已故的变革同党王叔文、柳宗元等人的怀念,表现了作者有感于世事沧桑、人事全非和暮年返乡恍如隔世之心情。此等用典,往往阻碍了学生对文本的顺利解读。这时,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一边反复诵读文本,一边运用课文下面的注释、已有的古典诗词知识储备、古文化知识积淀等,读出文本的内在意蕴,读出作者寄寓于文本中的丰富情感。
3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
初中学生尚处于身体发育时期,其精力与耐力等均不如已经成年的教师。所以,课堂教学到了后半段时间,常常出现这样的尴尬局面:教师在眉飞色舞地讲解课文或者满怀期望地提出问题,然而得到的回应却是迷离的眼神或者死寂一般的沉默。这是因为在长时间与高强度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已经感到疲倦而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的缘故。这时,教师应该果断地调整教学程序,迅速中断教学话题,当机立断地引导全班学生齐读古典诗词文本,或者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诵读古典诗词文本。如此,既顾及了学生的身心特点,又有效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还避免了对学生的直接批评,有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三、授之以渔:怎么读
1回归文本,精细阅读
回归古典诗词文本的精细化阅读,就是在忠实于古典诗词文本原意的前提下,将精读和细读有机结合起来。
比如,教学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不仅要引导学生从知人论世的角度解读文本,还要引导学生从文本细节着手,精心研读其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巧妙的用典、颔联与颈联工整的对偶、作者寄寓于文本中的情感与慨叹、作者体现在在文本中开朗豁达的胸襟、作者在文本中展现的独特艺术风格等。此外,还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咀嚼玩味文本,将阅读、探究文本的探针逐渐深入到文本深处,与作者远逝的魂灵进行近距离的对话,深入挖掘作者的创作意图与作品主旨,使作者的人文情感与自己的审美体验发生强烈共振。
2超越文本,拓展阅读
篇12
二、教给方法,指导阅读
兴趣虽然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但只凭兴趣也将是毫无收获。因此,我们要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更要读好。这里所要谈的是几种笔者常用且十分有效的阅读方法。
1.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
2.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于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
3.速读法。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转移视线,而要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精力,快速做出信息处理和消化。利用速读法,可以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
篇13
虽然语文课外阅读这么重要,但是在日常教学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语文课外阅读并没有引起相应的关注。本文主要从影响学生阅读的原因和改进措施进行探讨,以期促进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
一、影响学生阅读的原因
1.电子媒体的发展影响学生阅读的兴趣。随着电视、电脑、手机、网络的普及,媒体变得越来越直观,也更吸引学生,学生有限的时间都消耗在看电视、上网冲浪、微博互动或微信使用上,很少阅读。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在直观的同时,却扼杀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
2.学校教育并没有把阅读放到重要位置。许多学校领导没有认识到阅读对学生语文成绩提高的重要作用,对阅读不重视,学校也没有开设专门的阅读课,没有专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3.阅读的环境并不完善。农村一些学校没有阅览室,即使有阅览室,绝大部分阅览室不对学生开放,或者一周只对学生开放一节课,不能保证学生的阅览时间。同时,有的阅览室虽然对学生开放,但是书籍太陈旧,而且种类太少,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学生的阅读热情不高。
4.学生课业负担重,没时间阅读。现在的学生课业负担重,要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要写家长布置的试卷,还要上各种辅导班、兴趣班,没有时间看课外书。例如某校的作息时间如下:早上8:00-12:00上课,12:00-1:40午餐、休息,下午1:40-5:40上课,5:40-7:00晚饭,7:00-9:30晚自习。时间安排的这样紧凑,学生即使想阅读,也没有时间。
5.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时候,即使各种阅读的条件都有,但是由于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或者认为阅读无用,而且认为阅读会浪费大量的学习时间,从内心抵触课外阅读。
二、改进措施
1.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远离网络、手机、电视。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让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把心思转移到课外阅读上,从而自然地远离网络、手机、电视。这样即使再忙,学生也会挤出时间读书,尽情享受阅读的愉悦,同时使其语文成绩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2.转变观念,认识阅读对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重要作用。当前部分领导和老师认为课外阅读见效慢,对阅读不重视,不愿让学生阅读课外书。针对这种现状,学校领导和老师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阅读对语文成绩提高的重要作用,不论从政策还是安排上,都应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阅读。
3.积极改善阅读环境,促进学生阅读。学校的阅览室,应该随时向学生开放,只要学生有时间,随时都可以阅览。学校阅览室应该多征订一些学生喜欢的、对学生有益的书籍,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要多鼓励学生之间的书籍交流,使学生拥有更多的书籍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