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古代文学的价值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古代文学的价值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古代文学的价值

篇1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优秀作品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梁启超曰:“吾以为凡为中国人者,须获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为不虚生此国。”中国古代文学负载着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传道价值、育人价值,是中华瑰宝,是新世纪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资源。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不仅教授理论知识,还使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其情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当代价值的根本在于教人成为一位典型的中国人。孟建伟提出了“文化教育”这个崭新的教育理念。他认为:“这是一种以文化为导向的教育:它将吸纳人类文化中一切有利于人的成长和文化创新的元素,并将教育的过程变成文化育人的过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符合这个教育理念并能很好地解释它。古代文学教学的作用是隐性的,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是实现文化育人的重要环节,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在使学生了解并感悟历史和现实的人文情态、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感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教学无法取代的功能和作用,它负载着文化,传承着文化。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三、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当代价值的实现途径

古代文学的教学分为两大块:文学史和文学作品,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熟悉并了解历代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及其作品,把握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掌握古代各类文体的演变轨迹、文化思潮的兴替、重要作家作品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和影响,获得阅读、分析、鉴别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进而提高思想修养、美学修养和文学素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以文学史为纲,作品只是穿插其中。但文学史教材一直在变化,各个版本的文学史教材注重的角度不同,所选的作品也不同。其次,文学史所讲述的多是知识性问题,比如文学发展的脉络、作家的贡献和地位、作者主张及相关的文学现象等,经典作品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主观情感。因此,古代文学教学应该注重作品本身,作品的教学可以从分析作品的艺术性,引导学生掌握鉴赏方法;从将心比心,和古代作家产生共鸣;深度挖掘,领悟真理三个方面着手。

(一)分析作品,掌握方法

对作品本身的分析是鉴赏作品的第一步,通过细读、诵读、解读作品能实现对作品的初步把握。细读作品就是仔细读文字,细细玩味,关注的是具体的形、音、义及标点。细读作品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对单篇作品的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不是文学史知识的多寡。如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上阕开头“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细读时要抓住似是而非。接着分层铺叙,先说杨花的飘坠“抛家傍路”,次写念远之人“困酣娇眼,欲开还闭”,再写梦“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细读时要抓住分层的关键词。下阕直接抒发主观情感,“恨西园,落红难缀”,美好春光已经逝去。紧接“恨”的内容,同样分层次来写,“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飘飞的杨花变成了破碎的浮萍,此为第一层;“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伤春别离,此为第二层;“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将伤春之情推向顶点,此为第三层。诵读作品指用适合的话语声音形态、语调和节奏,在一咏三叹之间慢慢体味朗读并背诵作品。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凄切的氛围、凄凉悲哀的感情多是通过叠字、入声字的韵脚来体现。正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些叠字,让我们更容易感受到作家在作品中想要表达的情感。诵读作品可以采用教师范读,学生仿读的方法,通过对作品文字声音的感知达到理解作品、体悟情感的目的。解读作品。解读作品不是简单地讲析诗意,而是要了解作品的内涵以及作品之外的东西。解读作品的方法有很多,可以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与作者其他作品进行比较,与同时代作家的作品进行比较,把作品放在文学史的坐标上衡量其地位、贡献,等等。在解读秦观的《醉乡春》时,我们首先可以了解它的创作背景,此词为作者贬谪广西时所作,“瘴雨”“椰瓢”等题材都带有典型的南方特征,说明词人在流寓广西时受到了地方文化的影响。其次,可以把这首词同秦观的其他词进行比较,发现秦观的大多数词作都写自己遭遇挫折、身处逆境之时不能解脱的愁和恨,而这首词写到“醉乡”中去寻找精神寄托,不再为谪居而自伤。古代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古代文学教学是让学生体验文学的魅力,体悟文学的真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鉴赏文学的能力,多读、多揣摩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培养鉴别力的重要方法。

(二)将心比心,体验情感

古代文学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体验情感,读出作品中的情味。古诗词所负载的情感与今人有贯通之处。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所写是人人都能感受到的少年离家白首归的体验,读者可以身临其境般领略到这种沧桑之感。李白的《静夜思》语言简单质朴,但诗歌中蕴含的是千百年来人们共同的思乡情感。孟郊的《游子吟》所写只是一件小事,却把人世间最朴实最高尚的母爱写得感人至深。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所抒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情感,不仅是词人自己所能感受到的,更是处于同样环境中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的,这种感受超越了时空,可以使我们产生共鸣。积极体验作品表达的情感,在作品教学中至关重要。正如施议对先生所言:“将你心,换我心,必将有所得。”

篇2

二、天人合一、允执厥中、隆礼重法是构建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的和谐社会的保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自由在古代多指人通过行善,进而知性、知天,“参天地之化育”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交融互通,达到物我为一、天人合一的境界。荀子在《天论》中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同时他认为人对自然可以“制天命而用之”[3]289,但他又说“大巧在所不为,大智在所不虑”强调人对自然的改造利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这种思想长期实践的结果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的自我身心的和谐统一,进而达到天道与人道的统一,从而实现人完满和谐的精神追求,实现人的全面自由。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于化解今天由于无限制的征服自然而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的矛盾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中,既有为所欲为的权力又有不损害自然、社会、他人的责任义务。唯其如此才能实现自我价值,才能达到一种舒适和谐的心理状态,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允执厥中”出自《尚书•大禹谟》,意指言行不偏不倚,符合中正之道。子程曰:“不偏之谓中,中者,天下之正道。”一个人如果能守护善性,言行不偏不倚,就会保持公心,体现公正。隆礼重法是荀子把孔孟的礼发展到一种规则层面,在重礼的同时提出了法治。“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礼者,所以正身也”[3]246。“法者,治之端也”。荀子主张要把礼乐教化与法制刑相接合。“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荀子一方面注重道德建设,发挥“礼义”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要注重法制建设,强化“法度”的职能。这和我们现在提倡的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有异曲同工之妙。他的思想对我们现在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三、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是培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健全人格的手段

篇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当代人们精神文化领域的需求显得更加迫切。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融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东方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内涵精髓的呈现,对我国当代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

一、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价值

中国古代文学是指中国上古时期至“五四”运动之前这段漫长文学发展时期,有古典诗词曲、散文、戏曲以及民间小说等多种文学形式。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不仅在中华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在当今社会发展中依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创作与推广,不仅仅局限于文学层面的陶冶情操和艺术欣赏,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和传承文化的作用。中国文学史演进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在历史的进步当中不断滋养着华夏民族的精神世界,同时也发挥着提升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二、中国古代文学当代价值发挥路径

(一)从文化角度发挥价值

文学作品的创作是作者对一定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以及当时社会背景的刻画呈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内涵不仅涵盖了作品作者的个人思想,从中更能挖掘出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今时代下人们的精神世界塑造和正确思想构建发挥着重要的积极影响力。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中国古代智慧的承载体,将古人卓越的智慧与优秀的思维传递至今,供当代人们汲取和学习,从而使人们更具智慧地投入到当代的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当中。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中,可以发展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这种“文化基因”不仅影响着中国从古至今的文化观念形成,也影响着文化领域其他艺术形式的发展。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文化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依然具有璀璨的文化价值,对当今我国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精神影响力。

(二)从教育角度发挥价值

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从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中,不仅能够发现古人文学艺术创作智慧,同时更能感觉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深厚内涵。中国是具有特殊文化气质的国家,这种文化气质的体现就是源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创作形式。从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欣赏中,能够体会中国古人其气宇轩昂的东方文化特质、缜密而精巧的中国式文学逻辑思维以及包容天地的博大情怀。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探究和欣赏的过程,不仅能够提高学习者自身的文学素养和文学创作技巧,更能使学习者自身的思想境界得到质的升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精髓,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为媒介开展教育活动,能够使得学习者的思想建构更加开阔,同时也使学习者的文化底蕴得到夯实。

《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以及《西游记》不仅在中国深具影响力,也是在世界上阅读最为广泛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并且在很多国家的教育课程中有所呈现,肩负着将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光大的使命,同时对世界各地人们的精神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从认知角度发挥价值

文学作品是文化领域重要的艺术呈现形式,在世界各地的文明发展进程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一经久不衰的艺术形式。并且文学作品也是世界各国的主要文化呈现方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历经千古沧桑依然深受人们热爱,并且吸引越来越多的世界范围内的学者探究,其根本价值就在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对人类、对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以及自然认知层面的引导作用。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可以感悟到中国古人其卓越的人性观、人生观、世界观和社会观。这些对人类根本价值的判断和哲学思维的体现,正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最重要的价值。人们通过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不仅了解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更使研读者找到了人类面对现实生活困境、内心困境时所做出的智慧选择,以及做出选择的智慧判断依据,进而找到了人生的要义。人的自我成长需要建立在对自我的批判之上,而这一过程是不能在导师的教诲中学得的,只有通过个人的感悟和思辨的过程来获得见解,并对见解进行理性的批判后才能真正习得人生要义。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和研究,正是人们实现这一成长过程的有效途径,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正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精华,对当今时代下乃至未来当中人们对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人生要义的获取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对人类追求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发挥着智慧启迪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4

古代文人最大的关怀是人间秩序的整体,作为其思想载体的文学作品充满了终极关怀的价值取向。我们应该把终极关怀的价值取向作为古代文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并使之成为教学的主线。

1 古代文学终极关怀的价值取向渊源

中国最早的文人,也就是周秦诸子,诞生于“礼坏乐崩”的时代,“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1],以文载道,以道匡时救世,是他们的目的。

汉代,读经与为官相连在制度上的确立,文人以文救世有了保证。贾谊等便以统治者的身份,为了国家社会的安定和谐,积极针砭时弊,总结治国经验。

魏晋时期,文学日趋独立,玄学成为思想的主流,阮籍、嵇康等人荒诞的行为背后正体现了恶化的环境中其对理想的认真与执著。嵇康目的是“拯救这多灾多难的现实社会”[2];阮籍也“始终没有放弃济世之志”[3]。

初唐,孔颖达面对经学的中衰,提出“诗人救世”说,这是“初唐儒者自信的张扬”[4]。正是因为这种自信,高适、岑参等不满足于以文救世,投笔从戎。纵观整个唐代,诗人不愿以职业诗人自居,自觉承担起救世的重负。

宋代,统治者感到天变不足畏。于是,文人创造出“天理”为以文救世作最后的挣扎。随着理学的僵化,阳明心学产生,其仍然“是一种具有强烈救世理想的学说”[5]。

明清之际,顾炎武提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6]。文人救世的热情空前高涨,龚自珍、魏源、林则徐等人忧心忡忡并促进了经世致用的社会思潮在嘉道之际再度兴起。

可见,中国文人一直以超世间的精神来过问世间的事,文学作品作为文人表达思想的载体,充满了终极关怀的价值取向。然而在教学中,终极关怀的价值取向却很少被关注。

2 古代文学价值取向教学的反思与设想

目前,学生对古代文学缺乏学习兴趣,教学深陷困境。有人主张纠正教学内容的偏颇,注重知识性的同时注重审美性、艺术性。有人主张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实际上,我们在获取知识、审美感受的同时更需要寻求生命的安顿,这更是靠外部技巧的刺激难以达到的目标。当今学生不愿意学古代文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作品终极关怀价值取向的忽略,古代文学作品传达的普世价值是“古今沟通内在精神,可以消除时空距离带来隔膜,是今天为什么学习古代文学的答案”[7]。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在注重教学内容、形式改革的同时,回归古代文学终极关怀的价值取向,重视作品的普世价值,肩负起“传道”的责任。具体设想如下:

其一,把终极关怀的价值取向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兴国成为人们的共识之后,科学便开始了对精神的侵占,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反映就是片面地强调知识性,采用看似科学的手段对古代文学分解、量化。当我们意识到科学的理念与手段并不完全适合于对古代文学的把握时,又一面转向重审美性、文学性。作为教育者,古代文学教学的目标和任务不仅是要学生掌握知识,学会审美,更要通过古代文学作品传达的普世价值,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善良的品行、担当的精神,只有达到这样的目标,才真正做到了“一身化作千百亿传播给社会并达到引导社会、改造社会的目的”[8]。为此,我们必须把终极关怀的价值取向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

其二,把终极关怀的价值取向作为贯穿教学的主线。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校先后普遍使用的《古代文学史》教材有两种,两本文学史的价值取向都带有时代的特点。游本文学史于20世纪50年代编著,注重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分析作品突出人民性、阶级性,倾向性鲜明;袁本文学史于20世纪末出版,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之时,反传统,倡导个性,肯定欲望,尊重自由是其价值取向。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已经出现道德缺席与价值迷失等一系列问题,这势必要求教育工作者对教学的价值取向作出适时的调整,笔者一向主张应该把终极关怀作为贯穿教学的主线。

古代文学作品题材多样、风格多变,价值取向就直接决定选什么样的作品进行教学,间接影响塑造学生什么样的内心世界。因此,我们应该把研究与教学区别对待,在讲解作品的选择上要有利于终极关怀的体现与表达,消除古今时空的悬隔,使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到终极关怀价值取向的一脉相承性,塑造学生的使命精神、责任意识。

总而言之,古代文学教学不仅要求学生从文学作品中学到知识,学会审美,还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在当前建设和谐社会,加快实现中国梦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把终极关怀的价值取向作为古代文学教学的主线。

参考文献:

[1]王齐洲.四大奇书与中国大众文化[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127.

[2]刘思刚.嵇康:拯救的人生[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9,(1):93.

[3]张仲慧.论阮籍的济世志[J].河南大学学报,2003,(5):82.

[4]韩宏韬.初唐儒者的“诗人救世”思想[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9,(6):80.

[5]唐安.阳明心学与明代中期的社会生活[J].贵州社会科学,2007,(5):101.

[6]顾炎武.亭林文集・与人书三[A].续修四库全书[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108.

篇5

一、《古诗解》的选诗情况

《古诗解》二十四卷,共选诗近八百七十首,入选作家从帝王、公卿到方外异人、无名氏、闺秀、宫人计一百八十四人。具体分卷安排如下:卷一、二为古歌谣辞,共录八十首;卷三为古逸杂篇,录诗七十七首;卷四、五为汉歌谣辞,录诗六十四首;卷六至卷十三为古乐府诗,共录二百四十七首,其中,汉乐府三卷录诗八十八首,魏乐府二卷录三十五首,晋乐府一卷录诗四十六首,宋乐府三十首,齐乐府十首,梁乐府二十六首,陈、北魏、北齐、隋三朝合录乐府诗十二首;卷十四为四言诗,总录七十八首;卷十五至卷二十三录五言诗,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八代共录三百零六首;录六言古诗八首,七言古诗九首。

从所录乐府诗来看,汉乐府诗最多,共八十八首;其次为晋乐府,共四十六首。显然唐汝谔认为这两个朝代乐府诗成就最高,均属“体裁古雅、辞意悠长”者。就所录五言古诗而言,晋诗录八十一首居第一,宋诗五十七首居其次。如果按录诗数量多少统计诗人,乐府诗类魏武帝和陈思王植各十一首,并列首位;齐鲍照八首,位居第二。四言古诗类共录诗歌七十八首,其中陶潜二十六首,占全部四言诗数量的33.3%。五言古诗类录诗数量第一位是陶潜(三十首),占全部晋诗数量的37%。其次为谢灵运(二十三首)。仅就四言诗和五言诗而言,共计384首,陶潜两类诗歌共录56首,占整个汉魏六朝古诗的14.6%,可见陶潜(渊明)在唐汝谔心中的地位,同时符合汉魏六朝诗歌在明末诗坛实际接受情况。(详见附表)

附表

《古诗解》录诗数量统计

二、《古诗解》的选录标准

唐汝谔的《古诗解》的选录古诗标准是什么呢?“是编所选,大都主体裁古雅、辞意悠长,而原本性情有关风化,但不失古人温柔敦厚之旨,即亟为收录。惟乐府自晋宋迄齐梁,半为男女唱和之作,亦其风使然,不得一切删去,姑去其甚者,存其雅者,庶几亦十三国风不删郑卫之意云。”(《古诗解?凡例》)依照唐汝谔划定的标准,符合以下几条标准方可入选:一要“体裁古雅”,二要“辞意悠长”,三是“原本性情有关风化,但不失古人温柔敦厚之旨”,四是乐府中“男女唱和之作”中的“雅者”,根本标准是儒家“温柔敦厚”之说。 转贴于

这里唐汝谔所说“体裁古雅”,应该是指传统的四言诗、汉魏以来形成的五言诗及与汉乐府之后形成的历代乐府诗,自然而然那些齐梁之后的宫体诗等作品均在删汰之列。“辞意悠长”当指诗歌感情抒发与表达方面,要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余味深长。同时,许多乐府民歌中表现男女真挚爱情的歌谣,在“不失古人温柔敦厚之旨”的前提下,得以广为选录和传播。相较于唐汝谔之前的众多古诗选本,《古诗解》显得难能可贵。

唐汝谔在《凡例》中自称其诗选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余述是编,不专步骤昭明,而以近代四家参入之。于杨(慎《五言律祖》)、左(克明《古乐府》)则加精,于李(攀龙《古今诗删》)、钟(惺《古诗归》)则加博,庶几选古之一变云。”即云不惟昭明《文选》是准,他要选出符合自己所定标准的古诗。他声明《古诗解》所选古诗,在选目上要比杨慎《五言律祖》(9卷133诗人311首)和左克明《古乐府》(10卷)更加精当,意图“删汰繁芜,使莠稗咸除,菁华毕出”(《四库总目提要》“总集类”),同时较之李攀龙《古今诗删》(唐前古诗9卷545首)和钟惺《古诗归》(15卷836首)更为博洽。那么,唐汝谔拿来对照的四部的古诗选本究竟如何呢?

明代杨慎为嘉靖初期文坛鸿儒之一,为反对前七子派“诗必盛唐”之主张,力倡六朝诗歌,并有《五言律祖》六卷、《风雅逸篇》十卷、《古今风谣》一卷等盛行于当时,且以之作为宣传自己文学主张与反拨前七子的重要武器。杨慎在其《升庵诗话》卷一评王融《上巳诗》:“王融《上巳》诗‘粤上斯巳,惟暮之春’二句古雅。《诗评》:‘四言诗,《三百篇》之后,曹植、王融。’”唐汝谔《古诗解》推崇的古诗第一标准正是“古雅”,不能说他没有受杨慎诗论的影响。杨慎《五言律祖》纯录六朝五言诗,较之唐汝谔《古诗解》而言,没有《古诗解》古歌谣到古乐府,从四言诗到五言诗,“体裁古雅,辞意悠长”那么的精纯,也许缺乏“古人温柔敦厚之旨”。

元代左克明《古乐府》十卷,是继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之后一部重要的乐府诗选本。《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八十八:“是书录古乐府词,分为八类,曰古歌谣,曰鼓吹曲,曰横吹曲,曰相和曲,曰淸商曲,曰舞曲,曰琴曲,曰杂曲。自序谓‘冠以“古歌谣”词者,贵其发乎自然;终以“杂曲”者,著其渐流于新声,又谓风化日移,繁音日滋,惧乎此声之不作也。故不自量度,推本三代而上,下止陈隋,截然独以为宗。虽获罪世之君子,无所逃焉’云云。”“此集务溯其源,故所重在于古题古词,而变体拟作,则去取颇慎,其用意亦迥不同也。就《古诗解》的乐府诗部分选录而言,唐汝谔受左克明影响很大,尽管郭茂倩《乐府诗集》影响更大,但唐汝谔《古诗解》选录乐府诗标准与左克明《古乐府》更加接近。如卷一、二大量选录“古歌谣”词,合计八十首,也许出于与左克明相同的标准:“贵其发乎自然”;乐府与古诗均止于陈隋,是否也如左克明在其《古乐府序》中阐明不选唐代的原因一样:“唐人祖述尚多,非敢弃置,盖世传者众,弗赖于斯。”《子夜歌》晋宋齐辞郭茂倩《乐府诗集》只录四十二首,《古乐府》仅录二十首,《古诗解》仅八首,从数量上来说够精的了。

与明代李攀龙《古今诗删》和钟惺、谭元春的《古诗归》相比,唐汝谔《古诗解》在当时的影响要小得多。但是,选录八百六十九首古诗的规模要远远超过前两部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八十九评李攀龙《古今诗删》:“是编为所录历代之诗,毎代各自分体,始于古逸,次以汉魏南北朝,次以唐。唐以后继以明,多录同时诸人之作,而不及宋、元。盖自李梦阳倡不读唐以后书之说,前后七子率以此论相尚。攀龙是选,犹是志也。”“熏莸互异,此直门戸之见。入主出奴,不缘真有限断。厥后摹拟剽窃流弊万端,遂与公安、竟陵同受后人之诟厉。岂非高谈盛气有以激之,遂至出尔反尔乎?然明季论诗之党,判于七子。七子论诗之旨,不外此编录而存之。亦足以见风会变迁之故。是非蜂起之由,未可废也。”作为前七子派的领军人物,李攀龙无理论纲领性宣言,此诗歌选本不录唐大历以后及宋元诗歌的做法,成为反复古派攻击的口实。虽然古诗与乐府诗部分受人诟病较少,唐汝谔的《古诗解》选诗面要比《古今诗删》广得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九十三评钟惺、谭元春《诗归》:“是书凡古诗十五卷,唐诗三十六卷。大旨以纤诡幽渺为宗,点逗一二新雋字句,矜为玄妙。又力排选诗惜群之说,于连篇之诗随意割裂,古来诗法于是尽亡。至于古诗字句,多随意窜改。”实际上,《诗归》在当时非常流行,几乎家置一编,洛阳为之纸贵。就选诗数量与特点而言,二书最为接近。就古诗而言,《古诗归》录诗八百三十六首,《古诗解》录诗八百六十九首,相差仅三十三首;《古诗归》录诗最多的诗人是陶潜,共五十二首,其次是谢灵运,二十六首;第三是谢朓,录二十二首。而《古诗解》录诗最多的是陶潜,共五十六首;其次是谢灵运,录二十三首;第三是谢朓,共十一首。二书非常接近,说明《古诗解》受《古诗归》影响很大。

与前述四种古诗选本相比较,唐汝谔的《古诗解》有详细的文字训诂,配以串讲式的评解,对每首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均有精到的分析与鉴赏,是其独特的价值所在。有的评解参照诗人生平遭际,诗的本事背景对诗篇融会贯通,评解真义;有的评解通俗地串释诗意,补足空白,使其语意贯通,明白晓畅。当然,限于唐汝谔对诗歌艺术的理解,也有其不足一面,即局限于传统的“言志”“缘情”说。对于深刻反映现实,有着丰富内涵的现实主义诗篇,仅从儒家“温柔敦厚”的“发乎情,止于礼义”的角度去理解,就不能得其全貌。

参考文献

[1]明人传记资料索引[M].台湾中央图书馆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

[2]四库全书存目丛书[M].齐鲁书社,1997年版.

篇6

一、以文学史为纲,以作品为本,强化原典教学提升素质教育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应加强原典教学的分量,把作品的讲析与导读作为教学的主体内容,发掘其文化内涵,突出当今社会有重要意义的东西,首先,可以利用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人生观的教育。古代文学作品中有许多格言名句是对学生进行理想、情操、立身、处世、廉正、爱国教育的好材料。如孟子“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修身处世态度以及岳飞“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深切教诲,给后人以深刻的启示和鞭策。其次,古代文学作品中塑造的许多人物形象也是教育学生的好材料,如勤劳、美丽、勇于反抗的秦罗敷;威武不屈、不辱使命的苏武;“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等,给后人留下了学习的榜样。最后,利用古代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现代社会需要具有独到的创造力、强烈的竞争力和环境的适应力的人才,而当代不少大学生缺乏应有的心理承受能力,表现浮躁、自满而又脆弱,在尊重他人、文明礼貌、处理个人问题和人际关系等方面有待加强和完善。古代文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还可以利用古代文学作品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事物的真、善、美,什么是文学作品的艺术美,从而提高他们对事物的审美意识和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二、改进教学方法体现创新机制,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

古代文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形式单一,以填鸭式为主,师生之间沟通、交流不够不利于教学相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方法的获得更为可贵。因此,教学设计的核心就是如何发挥学生的参与性,通过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判断,提高学习能力。从而使他们在未来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受益无穷。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可以借鉴哈佛大学MBA教程案例教学法,可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指导学生锻炼开放性的思维方式,对别人的观点、感情等采取开放宽容的态度,吸收别人的长处。如在讲解李商隐诗歌朦胧美时,就可以以他的颇受争论的《锦瑟》一诗为讨论对象。由教师首先介绍前人关于此诗的十余种主要观点,然后由学生对这些观点进行评价、选择,在思想的交锋碰撞中,最终形成自己的看法。还可以实行畅所欲言式教学法,让学生充分发挥大脑自由联想的能力,大家交流各自的思想成果。如在讲授古典小说《水浒传》时,教师完全可以抛开陈旧的作者、思想、艺术等讲解模式,而由学生自由发言,谈谈感受。畅所欲言法可以使学生自由展示自我的个性化思考,所以可能涌现出一些真知灼见,使学生彼此促进、交流。这种教学方法比通常的教学方法能使个人更富有创造性和主动性。总之,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发生改变,由简单地传授、灌输知识转化为对学生的指导、启发,由教书向教学转变,发挥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培养其钻研精神,提高其创新能力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网络资源,大力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深入,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显示其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古代文学教学信息量大,而应用现代技术手段上课就可以相对增加信息流量,节约有效的教学时间。而且,由于作品距今年代久远,学生对于其中的许多文学文化知识感到陌生,在这种情况下,多媒体组合就能较为便利地提供可感知的事实材料,帮助学生建立起与教学内容及教师相关联的共同经验。多媒体课件将声音、影像、动画、图像有机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图文、声乐并茂的艺术氛围,这在调动学生兴趣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传统古代文学教学中作品的音乐性难以得到准确、生动的再现,无法让学生受到感染,而多媒体的运用就使这一问题得以解决。如在讲《西厢记》时,先让学生看了一段黄梅戏《西厢记》,看完后当学生还在意犹未尽的回味时,将作品的重点以问题的方式交给学生讨论。还应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诸如国学网,南京师大网,全唐宋金元词文库及赏析数据库、中国期刊网期刊数据库,中国诗歌网等,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打开一个学习古代文学的新天地,吮吸知识甘泉,摄取成才养料,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4.打破书面考试的单一模式,建立综合考核、全面评价的新机制

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以书面考试的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绩的标准,不少学生凭借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以至变成了死读书的机器。所以必须打破过去那种单一的考试模式,重新建立综合考核、全面评价的科学机制。首先,调整试卷内容,缩小识记内容,增大实际分析问题的内容、特别是教材范围以外作品的内容,增加不确定答案的题目比例,从而增大能力、素质考核比例。其次,丰富平时成绩内容、落实实施方法。将学生课外的课程活动项目结果纳入课程平时成绩。如在古典诗文吟诵比赛、古典文学名著读书报告会、学生研究性课题、发表与课程相关的论文或作品鉴赏文章等方面的表现都纳入课程平时成绩;落实课程论文和古代文学名篇背诵等内容。以此加强对学生理解能力、操作能力、应用及创造能力的评价。然后是建立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以往轻视平时成绩考核,我们调整了期末闭卷考试与平时成绩的比例,做到期末闭卷考试与平时考核并重。并建立和落实由闭卷考试、课程论文、课堂表现、默写背诵、课外活动项目等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方式。最后,是建立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制度,将学生的考核评价渗透到平时教学过程中。将平时成绩登记表分课堂表现、上课出勤、课程作业、课外活动项目等栏目,基本涵盖了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的各方面内容。这样综合考核的结果,既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实际,也能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成效,更能促使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水平,增强实践创新能力,从而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篇7

中国古代文学是一个历史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且每种题材的演进都是一部脉络清晰的历史,充分体现并显示着它的历史与文化的博大精深。

从先秦文学开始,文学评论与文学创作就已经如影随形了。由于当时还没有真正的文学评论家,因此充当文学评论者的往往是当时的一些思想家。例如,受到儒家、道家的思想观念影响,先秦文学作品中充满了儒、道思想。到了战国时期,由于百家争鸣,文坛异常的繁盛,而诸多的思想家学说不但影响着文学创作者的思维方式,还决定着他们对一切事物的取舍。而后的秦汉文学作品中更可以看到文学评论的深刻影响,如司马迁《史记》中的“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就是当时道教繁盛的典型影响之一。至魏晋南北朝,在玄学思辨哲学的影响下,文人在作品中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苦闷情感和自我意识,这一时期的主要文学成是诗歌,其中又以“三曹”为代表的建安文学最为突出。此后的唐宋元明清等时代的文学发展,无一没有文学评论价值观影响的影子,如南北宋词曲的迥异风格,就是受到北宋末年文学评论流派的影响。到了元代,随着尊崇佛道思想的兴起,文学出现了俗雅之变,戏曲、散曲等俗文学受到广大平民的喜爱,其中又以散曲的成就最高。从总体上说,前期散曲注重本色,风格质朴,后期偏重词藻音律,风格趋于典雅。此外,南戏和话本小说也有了新发展。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北宋末年产生于浙江温州一带,用南曲演唱,是一种民间戏曲。它结构宏大,形式自由,曲调柔婉悠扬,为南方民众所喜爱,成就最高的是高明的《琵琶记》。南戏“四大传奇”《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也较著名。南戏发展到元末已经定型并臻于成熟,到明清演变为长篇传奇。这一时期,诗文创作成就不高,较著名的诗人有刘因、赵孟 、萨都剌、王冕、杨维桢等。

综上可以看出,随着文学评论影响所导致的文学创作者思维的改变,古典文学在风格、体裁等方面亦有明显改变。

二 中国古代文学嬗变及其诱因

文学嬗变是一个很大的命题,悠悠五千年,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学也许只是其中一朵娇美的浪花,随着地势的起伏,或蜿蜒流淌本文由收集整理,或汹涌澎湃。一切的变化都看似那么偶然、无意。而当我们静下心来,去仔细地推敲它的每一种变化,又会发现,任何的变化都是一种必然,都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而文学批评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独立于文学学派,既与文学密不可分,又有着它自身的独特价值。

(一)中国古代文学嬗变及其诱因

1 中国古代文学嬗变概况

(1)形式嬗变

诗歌是中国文学最早出现的一种艺术形式,在西周初年和春秋中叶之间,形成了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而后到了汉魏六朝时期,出现了新的文学形式——乐府,乐府诗发展到后期开始逐渐形成五言、七言句式,到汉末出现了《古诗十九首》,五言诗体便基本成熟,而七言诗则是在五言诗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盛唐之后,词作为一种音乐化的文学样式,自民间而起,渐成风气,至南宋后期,散曲取代词的地位,引起了更多文人的兴趣和关注。除了诗词之外,散文、小说自战国时代以来,也一直在延续和发展,散文中辞藻华美,多用骈句,至后来骈文兴盛,传统散文式微,而逐渐产生赋。

(2)内容嬗变

文学反映的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生活或者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学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文学内容也几经变化:《诗经》多描述生活、爱情,到后来《楚辞》开始,内容多见忧国忧民,诸子散文更是以治国、王道等为自己的核心内容。乐府诗、五言、七言诗的内容开始更为广泛,咏物、颂人、叹家国,包罗万象,词、散曲则更多的是娱乐意味,文学的功能也在内容的嬗变中悄然发生变化。

2 中国古代文学嬗变的诱因

导致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变化的原因是多重的,主要包括:1、社会环境的变化,动乱、稳定、贫穷、繁荣,不同的社会环境对于文人自然也有不同的影响,文学也自然会随之产生变化;以唐代诗歌为例,诗歌的发达,其数量之众多,内容之丰富,风格流派之多样,远远超出了任何一个朝代。唐朝诗歌能获得空前发展,除了社会经济繁荣的基本原因外,还有多方面的因素:1、唐朝是庶族地主大量涌上政治舞台的时期,给诗坛增添了一大批新诗人,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风格来反映现实生活,使唐诗能够突破六朝门阀的只重形式、不重内容的浮靡文风,丰富、充实了诗歌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魏晋以后,诗歌这种文学形式趋向成熟,隋统一全国后,促使南朝的绮丽文风与北朝的质朴风格相融合,这都为唐诗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唐朝科举以诗赋取士,封建帝王对诗歌的提倡,刺激了文人对诗歌创作的重视。当时国内各民族的融合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也为诗歌增添了新的营养。这些都是促使唐诗创作繁荣的因素。2、文学自身的积累。文学作为一门学科,自身在长远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地积累,从量变到质变,自然会体现出一定的变化。以魏晋文学的发展为例,秦汉以后,一味追求声律、词藻的骈文逐渐占据统治地位,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日益占据优势,士族地主势力迅速衰微,这种贵族文体也就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于是出现了提倡古文的运动。实际上,这是一个企图使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比较适应时代要求的革新运动,所以才出现了魏晋文学。3、文学批评的导向。文学批评是在文学出现之后才产生的,但是二者间隔的时间并不长,文学批评的作用很多,其中就包含对文学发展的导向作用,以下就是对此的详细分析。

转贴于

三 文学评论的价值观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影响

(一)儒家文学批评价值观对古代文学嬗变的社会功用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在最开始诞生的时候,只是作为儒道两家的学说附庸而存在,但是发展到了后来,开始展现出自己的价值。以儒家文学批评为例,从最早开始的“献诗讽谏说”与“观诗知政说”,直到后来的“知人论世”,都是注重自己的社会功用。而这些评论也使得中国古代文学在很长的时间内,都主张直面天下之忧乐,上约束帝王、下兼济苍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儒家思想主导的文学批评价值观下,文学自然而然地开始向多重社会功能迈进。以陆机的《文赋》为例,他主张文学就应该达到“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自由状态,却又同时要兼顾“济文武于将坠,宣风声于不泯”。昭明太子编著的《文选》也主张,“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瀚藻”。汉朝以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文学批评的这种社会功用价值观,就一直渗透到了骨髓。因此,纵观中国古代文学的演变,无论形势如何,“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或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学思想始终贯彻其中,或者说儒家文学批评,作为中国古代主流的文学批评,其价值观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出道、入世、佐圣王,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永恒的旋律。

(二)道家文学批评价值观对古代文学嬗变的艺术功用

与儒家文学批评价值观不同,道家文学批评价值观,更多的是讲究“出世”,不论是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还是庄子的“虚静”、“物化”、“得意忘言”,都站在以“自然”、“道”为核心的哲学基础上,他们的文学批评价值观只是哲学观在文学问题上的体现。这种思想在古代的中国文学中并不是主流,但是其影响也不可小觑,无论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梦幻田园,还是对桃花源的无限憧憬,文学从来都不是一种单纯的宣扬社会价值的工具,它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为艺术而艺术”并无不妥。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社会空前繁荣的唐宋两朝,也诞生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唐诗”、“宋词”,而这两朝的诗词,艺术价值也远远大于社会价值。文学,正是在道家的文学批评价值观下回归真我,老子或者庄子们所倡导的对“道”的体悟和自然美标准的文论观,也就构成了“中国人的生命情调和艺术意境的实相”。于是,在儒家文学批评成为主流的环境下,我们的古代文学,一直以来都保留了最为纯粹的艺术美,在任何时代下,都有一群借笔墨遨游天际的“鲲鹏”。同时,道家文学批评价值观对儒家的文学批评也有着自身的影响,在“为社会而艺术”的主旋律下,适当地“为艺术而艺术”也能为乐章添加华彩的变奏。

(三)玄、道、佛价值观对古代文学嬗变的现实价值

历史上有名的元嘉时期,就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文学自觉的时代。在文人的创作心态中,文学逐渐淡化了文学的政治倾向和政治功利目的,强化了文学的本体性和审美性,文学创作开始趋向于个性化和风格多样性。在这一时期,各种文学形式丰富发展,文学在受到普遍重视的基础上,文学批评出现繁荣景象。

南朝以后,人们的思想潮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中国文化的发展趋于复杂化。儒学“大一统”思想地位开始动摇,但玄学清谈形式并没有消亡。宋文帝元嘉十五年,朝庭特地设立儒、玄、史、文四学馆,而且儒学思想经过与玄、佛、道的不断冲突、较量、改造和糅合,不断吸收玄、道、佛文化有利于君主统治的成分,逐步形成了以儒学为主体的统治框架,成为统治者统制天下的潜在工具。自宋武帝开始,南朝各代寒人皇帝,一再下兴学的诏令,设立传授儒经的机构,到梁武帝时,糅合后的儒学思潮达到鼎盛,《礼》和《孝经》的研究尤其繁荣。儒学在思想核心上的天人观念、伦理上,以“仁”为核心的“三纲五常”、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糅合后的儒教成为南朝统治阶级奉行不变的治国圭臬。期间的学术思想多元化而且较为注重审美,对于庄子的推崇到了比较的境界,逐渐淡化了政治倾向和政治功利目的,注重强调文学的本体性和审美性,文学创作开始呈现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和创作手法的个体性。

篇8

中国;古代文学;口语传播形式

在现实生活中,在文化发展的进程中,由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经历了相对漫长的时期,其自身的传播媒介也经历了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以及电子媒介等各个阶段。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具有不同的鲜明特点。在现今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也变得更加丰富。结合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对于促进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与传承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媒介

我们都知道,文学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对于文学产生的影响往往也是多维的。媒介的变化不但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密切,与同一时期的科技、社会发展都具有一定的联系。每个时代文学的精神与面貌在媒介的作用下,也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变化。在信息时代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古代文学发展的第一传播媒介是口语。文学与口语的起源与发展历史都非常悠久。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媒介研究中,由于口语是依赖人身体的发声功能、口语随说随逝,其传播的过程会受到空间和时间的很大限制,导致其传播的过程出现了传播范围小、传播信息数量少及传播内容变化大等问题。

二、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分析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更好的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结合相关的材料,深入分析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及其特点,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意义及时代价值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以唱为主的口语媒介传播形式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分析中,以唱为主的口语媒介传播形式,是一种相对普遍的形式。以唱为主的口语媒介传播形式,主要表现在劳动人民生活中的吟唱以及群众有组织的进行的演唱两个方面。大多数时候,吟唱是由歌者随意表达内心情感而产生的,而演唱则是根据具体的曲目及场合进行的。《诗经》《楚辞》中的部分曲目都是人们演唱的重要内容。以唱为主的口语媒介传播形式中,这两种方式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以讲为主的口语媒介传播形式以讲为主的口语媒介传播形式,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之一。以讲为主的口语媒介传播形式,主要分为讲学和辩论两种。在古代文学的发展中,讲学是通过发表言论把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周围听讲的学生,使学生更好的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而辩论则是指一种积极的思想交流活动,其内在构成是一种具有文学性质的交流活动。这两种方式,都为传播古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三)以诵为主的口语媒介传播形式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发展中,以诵为主的口语媒介传播形式,是一种相对正式的传播媒介形式。以诵为主的口语媒介传播形式,也分为吟诵和朗读两种。以诵为主的口语媒介传播形式的发展,大多是在传播古代文学的音乐特征。通过吟诵和朗读的方式,将优秀的文学作品进行口语宣传活动。以诵为主的口语媒介传播形式,对于优秀文化作品的传承发挥了重要的影响。

(四)以说为主的口语媒介传播形式在实际生活中,以说为主的口语媒介传播形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中最为普遍的一种传播媒介形式。以说为主的口语媒介传播形式,主要分为谈话和说书。谈话是创造文学的一种方式,也是传播文学的一种方式。通过谈话,可以创造和传承很多的古代文学作品,如《汉书》《论语》等作品的形成。一般情况下,说书是古代贵族子弟能够享受的一种欣赏和传播文化的方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工作中,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的研究,对于传播古代文学的发展及进行现代文学的创作,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进行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的研究,分析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的内容及特点,也是弘扬传统文化的积极表现。综合研究工作表明,口语媒介的存在与发展,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仍然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重视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研究,对于促进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曹萌.文学传播学的创建与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4,28(05):13-18.

[2]郑艳玲.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J].当代传播,2010,(05):42-45.

篇9

人的思想不同于物质,是无形的。所以在流传上就要依赖于各种各样的承载工具,比如创造物、传说、图腾等等。但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流传方法还是古代文学的记载和描述。我国的古代文学清楚直观的将遥远的传统思想进行了归类和区分,并且以最为直观的文字形式进行了记载,包括古代的生活环境、当时主流的思想动态、文化形式、药学化学等科技发展甚至包括当时人们的审美观与价值观等等都能在个中文献中得到体现。而其中的许多著作我们如今也还在普遍的运用与学习其中《论语》、《史记》、《本草纲目》仍然被我们当做学习的范本。前人的思想和智慧已经与古代文学融合成了一个整体,是无法分开的。

1.2古代文学能够帮助了解先人优秀思想

古代文学除了记录下优秀的科学理论与思想理论同时也有着许多优美的诗篇和兴味悠长的唯美之作。几千年的历史中每个阶段都有文人墨客们对于爱国情操的抒发、对大好山河的咏唱以及对爱情的追求等等。每个年代的文体和表达形式是不同的,但是其中心的含义和优美的词句是不变的。这些都促使着今天的我们对古代文学的热切研究,同样这也深化了我们对古代优秀思想的理解。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对古代文学的探究的确让今天的我们抓住了古人的思想精髓,也在同时让自己的言行更为端正与合乎传统的优秀理念。

2.我国传统思想如何与古代文学相互融合与发展

要做到弘扬民族文化继承优秀的传统思想就要与古代文学的充分的融合,充分利用古代文学并研究和探索其中深奥的理论,这才能促进我们思想上的进步。

2.1加大对古代文学的研究力度与深度

我们手中掌握的历史资料与古典文献是十分丰富的,而且保存上也是相当完整的。但是在现阶段对于这些古代文学著作的研究却是有偏向性甚至可以说是片面的。当今比较受人们重视的古代文学作品绝大多数是词、曲、诗作、小说等等文学类著作,相比之下对于哲学性、科学性和史学性等比较高的应用型作品就研究过少。这就意味着对于这一类著作当中蕴藏的深刻思想哲理我们并没有深透的挖掘和继承,所以直到现阶段我们对传统思想的学习仍然不到位。要想使传统思想与古代文学充分融合并为我们现今的生产生活做出指导,全面的学习古代著作是十分必要的。

篇10

一、古代文学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如果说技术科学、社会科学、哲学是以理论、概念、范畴体系来理解和形容这个世界,客观地解释和看待事物的发展秩序,那么文学则是以情感的方式,用人类的主观情绪观察到的形象去表达、描述世界的客观发展规律。“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生产力”,一本科学著作可帮助人们了解和认识世界的各项事物,以及人类活动规律,而文学著作则能牵动人们内心的情感,从理性及感性的角度帮助其全面地认知世界。中国古代文学包含了多个方面的人文精神,主要以诗歌、散文、戏曲、小说等形式流传,生动地再现了传统文化和精神世界,赋予了当代人文素质教育重要的内涵。

(一)关注现实世界的理性精神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西方古代文学多用虔诚、崇拜的心态表达对天堂、神明的向往和敬意,但中国古代文学更多地将目光放在人间而非天堂。虽然佛教、道教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对人们的精神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但综合而言,其对文学表达方式上的影响是有限的。古代士大夫们将目光聚焦在现世,而不是地狱、天上等虚幻的事物,因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他们高度统一的入世思想。中国古代,不同朝代具有不同精神的代表人物,以唐诗而言,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和诗佛王维就分别代表了三种不同的人文价值观念,李白以“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等诗句表现了其洒脱自信甚至是自负的张扬个性,也表达了怀才不遇、极度渴望实现自我价值的本质情感,充分反映了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冲突;杜甫则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诗句表现忧国忧民,关注现实的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王维则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等诗句以充满意趣和禅意的方式表现自己的精神世界。他们都借用诗来表现现实世界,又进而抒发自身的豪情壮志及忧虑愤懑、超脱世外的情感,聊以慰藉自己的精神世界。

(二)踌躇满志、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

无论哪个时代,即使昏君在位、佞臣当道,也没能抵挡住中国士大夫挽救国家于水深火热之中、抒发自身满腔热血的脚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等诗句使踌躇满志、坚韧不屈的士大夫形象跃然纸上。忠如岳飞,智如诸葛亮,勇如荆轲,中国历史上的忠臣名将数不胜数,文化造诣极高者也多如牛毛,楚国屈原可谓是其中的翘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更是家喻户晓的名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塑造了满腔热血报效祖国、刚健有为、宁死不屈的经典士大夫形象,展现了士大夫无所畏惧,勇于前行的进取精神。虽然几乎所有的古代文人墨客都有一腔报国志,或满腹才情,但明君不可求,伯乐不常有,知音难觅踪迹,许多文人在仕途上尤为坎坷,如杜甫、比干、王安石、李商隐、袁崇焕、左宗棠等,其中许多都既是文人,又兼有政客、将领的多重身份。他们的诗歌、文章或透露着不得志的郁郁寡欢,或表达着对报国无路及对现实感到困惑的苦闷,但也有大量催人奋进的内容,展现出其倔强不屈、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

(三)以“和”为贵与中庸之道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秉承以和为贵,例如,“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等,和谐的思想一直延续至今,指引着人们构建一个和平、和谐的社会。“中庸”的思想在论语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儒家对中国传统的文化影响极大,孔子本人就提倡“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较好地体现了“君子之风”。古代文学中的许多作品都展现了文人对现实的不满,但古代文学创作讲求“言情而得情之正”,故而在表达个人情绪时能够合理地掌握“度”,既偏重抒情,又使言语合乎礼仪,多遵循“怨而不怒”“婉而多讽”的创作原则,体现着我国传统文学平和、有礼、偏重理性的人文精神。

二、古代文学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文精神,使人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和升华。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只是当代人文素质教育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并不是教育的主要内容。只有利用中国千百年来人类活动遗留和沉淀下来的文化、智慧精神来陶冶人的情操,影响人的思维,帮助其建立更为完善的观念体系和人格,引导其欣赏古文化的美,寻找并理解爱的真谛,才能促使人们找到正确的人生发展方向,或者说人格的养成方向。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人文素质教育是当下我国教育界提倡的全面发展在新社会中的实现方式之一。古代文学应用于现代人文素质教育,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古代文学中许多优秀的作品都蕴含着古人丰富的智慧,对于还没有完全建立观念体系的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可以寻找到精神层面的慰藉,也可以为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另一方面,古代文学还能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和审美能力,古代文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民族特征无疑为只注重专业知识学习的现代学子提供了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且古代文学中的韵律美、自然美、人情美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感染,又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有利渠道。

三、实现古代文学与当代人文素质教育联系的措施

尽管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得到了较好的留传和保存,但其中的人文精神并没有真正完全地被当代人领会和吸收,且古代文学的表述方式、情感甚至文字的呈现方式等都与现代有较大的不同,要想利用对古代文学的学习达到提升人文素质的目的,必须加强古代文学与当代人文素质教育之间的联系。

(一)肯定与突显古代文学对提高人文素养的教学价值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新思想、新观念的形成都会对古代文学教育造成一定影响,为传播古代文学中的人文精神设立了较多障碍。相对于传统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为传播文学内涵提供了契机。过去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但人才综合素质尤其是人文素养又是人才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当代的人文素质教育应当在充分肯定古代文学重要地位的前提下,在充分吸收古代文学中丰富的人文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肯定和巩固古代文学的地位,为实现其教学价值奠定基础。一方面高校应准确意识到古代文学课程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实现观念上的转变;另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提升古代文学课程占比,提高古代文学教师整体的素质,不定期邀请优秀讲师以古代文学中的人文及精神内涵为主题开展公开讲座,以各项实际活动加强古代文学与人文素质教育之间的联系。

(二)正确把握人文素质教育需求,准确选取教学内容

古代文学之所以被称为“古代”,不仅仅是时间原因,也是对社会发展形态、生活方式、思维观念的时代界定。教学者必须意识到在不同社会环境中形成的文学并不具有普适性,教师只能从中抽取部分内容加深与现代人文素质教育的联系。例如,“程朱理学”虽是由儒家学说发展而来的,但我们不可忽视其局限性及它给当时社会甚至现代带来的危害。“程朱理学”作为古代文学的一部分,教师应细致分析其发展背景及相关历史,避免在没有深入研究其主要思想的前提下向学生灌输相关观念,产生与教育相悖的结果。教师要明确分析当前的人文诉求,通过问卷调查或谈话的方式了解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进而深度挖掘古代文学的内涵,借助多种教学手段或诸如微信、微博等信息传播手段,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将古代文学中优秀的人文内涵传递给学生,在加强古代文学与人文素质教育联系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素养。即使是在同一片土地上诞生的文学形式及其背后代表的文化精神,在不同时代也必然存在水土不服的情况。因此,教学者应在正确把握人文素质教育需求的前提下,准确选取古代文学中适宜现代人文素质教育的部分并将其作为教学内容,方能实现古代文学与当代人文素质教育的正向关联。

(三)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开展社团及社会实践活动

相对于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中丰富的文学辞藻、文学形式及生动鲜活的人物事例体现着不同的人文精神。为了让更多人领略古代文学的魅力,尤其是接触、吸收古代文学中对提升人文素质有益的内容,高校及相关政府、教育机构应充分带领学生开展社团及社会实践活动,以古代文学为主要内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探究不同时代的文学内涵与现代人文素质教育的契合度,从而在加深对古代文学认知的同时找到其与人文素质教育之间的联系,并将这种联系进行宣传扩散,扩大影响力。

四、结语

教学环境、教学思想、教学方式、教学质量都是决定古代文学在当代人文素质教育中应用效果的重要条件,但这些不可控因素并不能改变古代文学的人文素质教育价值,其情感宣泄的适度和表现方式的多元化、简约化,以及蕴含的丰富的精神内涵都堪称世界瑰宝,值得教师不断去钻研。所以,教师应不断创新、变革古代文学教学,发掘其蕴含的人文教育内涵,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江宏.古代文学教学与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科学教育,2010,(3):15-18.

篇11

关键词 :古代文学;人文素养;互动教学;大学生

DOI:10.16083/j.cnki.-1296/G4.2015.02.022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2—0049—02

基金项目:本文系徐州工程学院2014年度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编号:YGJ1431)。

收稿日期:2014—09—19

作者简介:潘莉(1978— ),女,江苏新沂人。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先秦两汉文学。

一、人文精神的意蕴及其与古代文学的关系

“人文”一词最早见于3000多年前的典籍《易经》:“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贲》)原意是指礼乐教化。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中国古代文学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它既是古代先贤圣哲心灵历程的形象化历史,又是塑造炎黄子孙人生观、价值观的珍贵教科书,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中国古代文学体现了古人“关注民生”的“人本”思想。勤政爱民的民本意识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民本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认同,至今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最具人文精神的财富。中国古代文学还体现了古人“人生不朽”的价值追求。早在先秦时期,先贤就已经对人生进行形而上的哲学思考了。他们深刻地意识到肉体生命的脆弱和人生的短暂,思考以“立德”、“立功”、“立言”的方式来提高生命的价值,以达到精神的“不朽”。中国古代文学还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古代文人对大自然无比热爱,甚至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很多文学作品都体现着作家对天地自然的精微体悟以及天、地、人之间圆融统一的和谐之美。

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学就是人文精神的宝藏,如何将其挖掘出来,传播给当代大学生,使他们树立崇高的人生信仰,在文明社会中传递正能量,是古代文学教育工作者应当思考并完成的课题。

二、互动教学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中的重要作用

(一)变教师主导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探讨

目前,在很多高校的古代文学课堂中,教师还是采用单一讲解的方式,照本宣科,缺乏感情和激情,自然无法激起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积极性。事实上,古代文学这门课程的价值并不完全局限于文学知识的简单传授,而应视之为流动的人生课堂。教师要合理地设计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让他们主动探求文学知识之外的人文精神,如古文的美学律动、古人的心理文化等。学生甚至可以直接点评现代作家的创作和古代文学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应该积极互动,深入研讨教学中的相关问题,还古代文学课堂以温情脉脉和生机勃勃。

(二)变知识灌输为情感体悟和审美,增强学生和古人之间的精神对话与互动

目前,高校古代文学课堂普遍存在注重文学史基本知识的简单讲解,轻视甚至忽视作品的朗读、分析和体悟。戴建业通过对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全国31所高校古代文学课程内容设置情况的统计、分析,认为目前大学中文系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偏重于文学史线索的梳理和常识的灌输,相对忽视对文学作品的讲习和体悟。这个结论值得古代文学教育工作者深刻反思。

多年来,受高考应试教育的影响,古代文学教学舍本逐末,将原本富有哲理意蕴内容的理解和体悟变成了支离破碎的字词默写、文句简单翻译及层次结构分析。这种做法忽略了古代文学作品中丰富的生命精神和生活哲理,扭曲了学习文学的真正意义,导致的结果就是青年学生兴趣的萎缩、心灵的枯竭和情感的荒芜。我们认为,古代文学教学应摒弃泛泛谈论作品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的讲述模式,而应更多地关注作家的时代背景、生存状况及其思想形成,深刻体悟作家独特的思想意识和人生态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思想和理论的角度出发,去认识作家、感受作品,通过作品还原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再现一段段形象的历史,接受各种富有认识价值的思想与观念,实现从文学到思想、再到人生的飞跃。

(三)变就事论事为紧密结合现实,古为今用,强化学生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双向循环、互动

当前,高校古代文学教学就事论事、割裂历史和现实之间的关系也是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诚然,时代变迁,沧海桑田,今天的情况已经不同于古代,但是,古代文学蕴含的很多人文精神具有普世价值,可以超越时空,照亮当代人们的心灵。这种精神是有一定高度的,不是就事论事式的,它要求通过对某事、某物的认知上升到对社会、人生乃至宇宙的观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在深刻理解作家、作品的基础上,通过联想、想象,体悟这些崇高精神并能够运用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高校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家庭情况各不相同,贫富也很悬殊。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利用孔子与其弟子子贡的一段对话来对学生进行鼓励和教化。在《论语·学而》篇里,孔子委婉地否定了子贡满足于“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态度,并提出了“贫而乐,富而好礼”的人生追求。这给我们以很大的启示,我们无法改变出身,但是,我们能够决定自己对待人生和贫富的态度:贫困病患,不忘安贫乐道;富贵安康,仍能温、良、恭、俭、让。这样,无论遇到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能不抛弃,不放弃,用平和之心坚定地走向预定的目标。

三、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培育的内涵

古代文学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古代文学教学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就是将它们挖掘出来并传授给学生,以优秀的作品提升其人格,以高尚的精神净化其灵魂。

首先,要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培养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中国文化最大的特点之一便是经世致用。古代文学中既有对社会所有阶层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共同要求,也有对某一个阶层提出的“仁以为己任”的要求。与此相关,关怀民生、建功立业便成为中国古代文人士子普遍的心理期待和人生追求,也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反复歌咏的重要主题。我们研究古代文学佳作,不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其对景物本身的描写上,而应重点分析作者是怎样通过景物描写表达对人生与社会的思考的。

其次,要引导学生观照自然,领悟人生的哲理和诗意。观照自然就是要引导学生体悟天地之大美,战胜生活中的苦难,获得心灵的安宁和幸福。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对自然的观照中追求人生宇宙的真、善、美,积累生存智慧。党月异说:“人文精神所具有的超越性,执着于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寻求一种人生的信仰,让人们不因生活困苦而失望,不因环境改变而沮丧,不因遭受挫折而萎靡,不因生活优越而没落。”在当今这样一个竞争激烈、压力巨大的社会,古代文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的意义和趣味,培育其高尚、完美的人格,从而提高生命质量,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这是古代文学教学的最高价值所在,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所在。

参考文献]

[1]戴建业.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现状与反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

[2]康震.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导向[J].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4).

篇12

中国文学史中包含哪些应着重探讨的规律性问题呢?我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分析中国古代文学的特质及其成因

中国古代文学主要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学,其间尽管有发展变化,但自始至终有相因相承的一面,通过一代代的积淀,形成我国古代文学的民族特色。我们应以中国古代文学为依据,以西方文学为参照,在比较鉴别中找出这种特色,进而探讨产生这种特色的社会文化原因。如我国古代文学强调“美善相兼”,主要追求社会功利,而西方文学则强调“美真统一”,追求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我国古代文学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与学术文化杂糅,是杂文学的体制,而西方文学中很早就出现了纯文学的观念和体制。再比如,中国古代诗歌表面上重“表现”――“言志”、“吟咏情性”,而其实质是重“再现”,较多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外在世界的反映和干预,较少表现纯个人的情感、愿望和追求,而成为透视社会人生的一面略带感情变形的“镜子”,历代诗论家往往以“诗史”称许诗人,就说明了这一点。中国古代文学的这些特点与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特点有着密切关系。我国古代文化属于政治伦理型文化,人的一切活动都从属于政治道德,以伦理为本位,要人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1]这就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和批评中“美”从属于“善”,与政教伦理密切相关的“美善相兼”的本质,也导致了文、史、哲、政、教混杂在一起的杂文学体制,以及古代诗歌表面重“表现”,实质上重“再现”的特点。

二、梳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

如果把中国古代文学看作一个有机整体的话,那么它自身就体现出发生、发展、变化、解体的历史进程。对中国古代文学历史进程的认识和描述,我们认为陈伯海先生的意见值得借鉴。[2]他把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进程分为三个阶段。

(一)中国古代文学的形成期――先秦两汉。从没有文学或不独立的文学逐渐成长、分化为独立的文学,其演进线索是文学从混合于其它意识形态中逐渐分化出来。

(二)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期――魏晋六朝隋唐。以诗文为代表的文人文学逐渐发展到鼎盛时期,文质兼备,风骨与声律合一,体式完备,全面开花。其作家群体以寒士阶层为主。这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上升期。

(三)中国古代文学的蜕变期――宋元明清。文学中一些旧质素开始解体,新的质素开始产生,新旧质素处于相互对立、排斥之中,如情与理的对立,雅与俗的对立,抒情文学与叙事文学的对立,等等。市民化文人在作家群体中的地位上升,俗文学在文坛上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古代文学向着异己的、对立的方向转化,并向近、现代文学过渡。理清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线索,为科学评价中国古代作家作品及文学流派的成就和文学史地位提供了前提和依据。

三、探索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的基本规律

中国文学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探索和总结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的一些基本规律,为当代文学创作提供借鉴。

(一)以复古为通变的文学发展道路。中国古代文学的改革有不少是打着复古的旗号进行的,如陈子昂提倡“汉魏风骨”和“风雅兴寄”,以反对受六朝绮靡纤弱诗风影响的初唐诗风,韩柳、欧苏打出秦汉古文的旗帜,以创造新的散文文体和语言。明代前、后七子干脆提出了“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主张,他们要“望今制奇,参古定法”,在继承前代文学传统的基础上求变化。和西方文学以“新变”为主流的发展道路有明显不同。这与中国封建社会渐进式的改良维新、新陈纠葛的社会历史发展道路有着密切关系。

(二)雅与俗的相互对立、渗透和影响是中国古代文学演进的重要规律。就总的发展趋势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是逐渐由雅到俗,由诗文赋的雅文学到雅俗共赏的词,再发展到通俗本色的戏曲、小说。就某一文体的发展演变而言,则往往是由俗到雅。比如,词在产生阶段本是通俗的民间物,市民化文人柳永等人的染指,使词在意境、语言、音律、技巧上逐渐讲究,艺术水平有所提高,而达到雅俗共赏的境界。而士大夫文人的染指,片面讲究雅趣和音律、技巧,使词成为贵族文化沙龙中的雅文学,从而失去了大众这一广阔的文学市场而走向衰落。戏曲文学也经历了一个由俗变雅的发展过程。在俗和雅之间,“主要是俗对雅的影响和推动,以及由俗到雅的转变”。[3]俗与雅之间的互动,使文学的长河陆续得到新水的补充和激荡,而保持着它的长清。

(三)“尊体”和“破体”的矛盾运动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演变的一条重要途径。每种文体在表现对象、文体功能、体制结构、语言风格与审美特征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形成各自的文体特性和规范。而文体的独特性和文体间的互补性正是文学繁荣的标志。中国文学史上“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以文为赋”、小说兼备众体等,都是“破体为文”的尝试。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文章之体可辨别而不堪执着。”[4]既承认文体“艺术换位”的合理性,又审慎掌握其“临界点”,防止破体过“度”的负面影响,在“尊体”和“破体”的矛盾运动中,开拓出一条文学发展演变的道路。另如动荡变革的时代往往出现文学、外来文化的影响引起文学的新变等,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重要规律。

四、挖掘中国古代文学蕴含的优秀文化精神

文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之一,在中国文学史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深入挖掘中国古代文学中蕴含的优秀文化精神,使之得以传承和发扬,同时,利用这种优秀文化精神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培育他们的理想人格,达到古为今用、教书育人的目的。

(一)中国古代文学体现出自强不息,积极进取,追求生命永恒的文化精神。《周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提出了“三不朽”之说:“大(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种自强不息、追求生命永恒的文化精神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得到了突出表现。屈原以“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理想追求和以身殉国的爱国精神而德被千秋,所以李白说:“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江上吟》)这是“立德”不朽的典型。曹操的《步出夏门行》其四云:“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诗人已意识到人与万物生命的短暂,而以丰富人生内涵、积极建功立业来超越生命短暂的局限,追求生命的永恒和功业的不朽,这可谓是“立功”不朽的典型。司马迁身受宫刑,发愤著书,写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成为中国学术文化的渊薮,这可说是“立言”不朽的典型。这种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的积极进取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得以绵延发展、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

(二)“仁及万物”的中国文化精神。中国古代文学中蕴含着强化同情心、责任感和推己及人精神的丰富营养。比如杜甫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把天下苍生的苦难当作自己的苦难,而发出了“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感叹。他久别还乡看到幼子饿死的惨状,并没有沉浸在一己的不幸中,而是推想到比自己更为不幸的“远戍卒”和“失业徒”,推想到阶级矛盾激化导致的大乱将会给国家、民族、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而写下了“忧端齐终南,洞不可掇”的诗句。杜甫的感情真诚而丰富,他与家人、友人、邻人、万众、国家息息相通,哀乐与共。他在个体生命与群体生命的大通透中,找到了永恒的生命之源和人生价值。另外,如中国古代文学表现的热爱祖国、奉献社会、造福苍生的奉献精神,弘扬个性解放、批判社会黑暗的社会批判精神,都体现了中国优秀文化精神,是培养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有益思想营养。

总之,在中国文学史教学中探索上述规律性问题,能使学生由表及里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由浅入深,从整体上把握其博大精深的深层内涵和内在本质,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同时还实现了知识与能力并重、教书与育人相融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5:163.

篇13

2.高校古代文学教育改革的必要性随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变化,许多大学生都没有看完四大名著,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的学习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并不是为了获得文学修养,学生甚至认为学习古代文学没有前途,因而对其的学习热情也不高。这样的教学显然不利于学科体系建设,因此对高校古代文学教育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高校古代文学教育改革构想与实践

1.改革教学方法高校古代文学教育方法上应该突破单一的教学模式而将现代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交叉融合,优化组合教学方法。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复杂且涉及面广,这也就要求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具有文学基本功。比如要求学生诵读名篇,感受古文的音韵美,体会作家的风格特征。教学实践表明,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古代文学课程而言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它还是存在着信息获取量小的特点,没有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培养,使古代文学的学习成为死记硬背,为了避免这样的后果,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可以采用多媒体介入,这样能够从视觉、听觉和触觉各个方面使学生进行信息接收,这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改革教学模式现阶段,古代文学课程主要采取的是填鸭式教学方法,但是古代文学课程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记几首诗词这么简单,古代文学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具有古代文学素养,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所有的关系都是围绕此而展开的,也正是如此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在古代文学改革思维模式下,应该改变传统的师生不平等地位,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现在高校的古代文学课堂都是采用论文和考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这样的方式无疑让学生在死记硬背的樊笼里不能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实现自己的主体性价值观,未来改革的古代文学课程应该开设专题讨论评分制,以某一个课题作为讨论对象,以此来评判学生的古代文学思维能力和学习的主体性。

3.改革古代文学的培养目的古代文学是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而存在的,而这就需要通过重新确定教学目标,通过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来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比如,教师在课前指定学生搜集资料、阅读篇目,在课堂上不采用讲授法,而是采用讨论法进行,并对一些问题进行现实结合教学法,引起学生思考,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