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教师入职流程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教师入职流程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教师入职流程

篇1

一、园级培训

1.保教部门的培训

培训内容:幼儿安全、幼儿常见疾病预防及卫生护理、园所文化的宣传贯彻、6s管理、幼儿园管理制度、幼儿教育理念的确立、教师人际交往与沟通的技巧学习等等。

2.园级培训采取集中培训的方法,时间为一周时间。

二、班级培训

1.保育工作技巧、文案工作、教学教学方法、安全工作预防、家长工作等等。

2.经过园级培训,新教师深入班级开展跟班工作,指导教师针对新教师的具体情况,开展指导工作。

三、具体内容及培训的相关部门

1.园级培训安排

(1)幼儿安全工作

(2)幼儿常见疾病预防及卫生护理

(3)园所文化宣贯

(4)6S管理、教师礼仪规范

(5)幼儿教育理念的确立

(6)幼儿园管理制度学习

(7)教师人际交往与沟通的技巧

2.班级培训安排

(1)跟班(一周时间)

①谈话:新教师深入班级,了解幼儿的学习、生活特点,教练与新教师互相了解,沟通谈话,谈话内容包括:从生活入手谈共同关心的话题(衣食住行)开始,减轻新教师的陌生感和心理压力,逐步引导新教师熟悉班级情况和环境。

②新教师抄写《幼儿一日生活流程》,老教师指导新教师熟悉幼儿一日生活中每个环节的内容及要点,帮助新教师尽快熟悉每个环节的内容。

(2)参与班级保育工作(3个半月)

篇2

音乐元素是一个抽象概念,是音乐中的重要组成成分。音乐元素可以理解为某一支单独的歌曲作品,也可以理解为某一风格的音乐曲风,在影视、文化作品等产业中,音乐元素被广泛运用。音乐的音高、强弱、节奏、音色会影响心理生理的节律,从而提高影视、文化作品的传播以及受众程度。流行音乐,作为当代流行文化的代表,作为独特的现代化的音乐形式,对于音乐教学有着很强的指向性作用,深刻地影响高校音乐教育。在职业院校视唱练耳教学课程中,引入多元化流行音乐元素,彰显音乐教学的时代性和潮流性。

一、流行音乐元素应用于视唱练耳教学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流行音乐,是以营利为主要目的而创作的一种商品音乐,具有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的特点,这种音乐容易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和传唱,可以流行一时甚至流传后世[1]。因而,流行音乐元素应用于视唱练耳教学具有时代意义,使得视唱练耳教学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教学模式,音乐教学内容更具有多样化的趋势。流行音乐作为一种新型音乐形式,能够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得音乐教学更加富有新颖性,同时也拓展了视唱练耳教学思路,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相关音乐知识。

二、流行音乐元素引入职业院校视唱练耳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一)在节奏方面导入流行音乐元素。节奏训练是传统视唱练耳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基础训练。从音乐风格来划分,当代流行音乐主要包括摇滚、爵士、民谣、说唱、拉丁等多种风格及种类,每种音乐风格都拥有自己特有的典型节奏,并在发展、流传过程中,又产生相应的变体。在节奏训练方面,教师可以运用流行音乐元素,丰富学生对音乐节奏的认识和理解;也可以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对流行音乐的认识,在节奏的基础上填入自己喜爱的歌词或者旋律。例如,教师可以将周杰伦的说唱歌曲《双节棍》引入到对带连线的复杂节奏组合训练中,使得学生的音乐节奏带有强烈的节奏感和复杂性。

(二)在旋律方面导入流行音乐元素。旋律训练同样是视唱练耳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在听力和视唱的过程中涉及奏、音程、曲式等多种音乐元素[2]。流行音乐的旋律丰富多彩,节奏明快,具有易记易唱的特点,可以帮助教师摆脱纯粹音程构唱以及搭桥构唱练习法的局限性,使得音乐旋律教学更加富有趣味性和生动性,教师完全可以将音程训练与实际的流行音乐作品充分结合起来。例如,运用《小苹果》、《贝加尔湖畔》等流行音乐的旋律,调动学生音乐学习兴趣,便于学生对音程关系有一个相对具体且感性的认识。这样一来,学生进行音程的模唱以及构唱的训练等就相对容易很多。

(三)在音色听辨方面导入流行音乐元素。音色,是人的嗓音和乐器所独有的一种音质,任何旋律、和旋及其节奏都是在特定的音色所被感知的[3]。选用流行音乐对学生进行音色听辨训练,便于学生精准、系统地掌握音色听辨。流行音乐的乐器音色主要有吉他、小提琴、长笛、二胡等。例如在训练大提琴的音色听辨时,教师可以借用光良的流行歌曲《童话》,再与辛晓琪的电钢琴音色《味道》进行比较,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音色感知能力。

(四)在和声方面导入流行音乐元素。流行音乐和声主要是纵向和声和横向的线条旋律组成,便于学生理解和学习。和弦是建立和声的基础,是音乐的织体和灵魂,和声配置的好坏会直接影响音乐的整体效果。流行音乐和声训练通常采用模唱、构唱、听辨分解、柱式和弦原位转移和弦等方式来完成训练,对于学生而言,能够快速地从和弦原位、转位结构、名称、色彩训练入手,再通过音乐片段和弦训练强化教学内容,完成对和弦走向、连接、构唱训练的强化。

三、结语

视唱练耳是音乐学习的重要基础理论课程,是音乐入门的基础。流行音乐作为一种现代化的音乐形式,是青少年最感兴趣和最乐于接受的。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教师可以节奏方面、旋律方面、音色听辨方面、和声方面导入流行音乐元素,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便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对音乐审美体验,拓展了学生音乐视野,进而提升音乐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3

0 引言

由于国家和行业协会对ITSS(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Standards,信息技术服务标准)的重视,促使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的生产逐步走向标准化、流程化、模式化;企业对一线的员工素质和能力要求更加具体化、标准化。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的对接软件与服务外包行业对高技能、高素质专门人才的要求,也使我们必须将ITSS嵌入到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中[1],以达到培养具有ITSS操作规范、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优秀人才的目标。本文主要讨论基于ITSS、项目实战和项目研发的高职程序设计课程教材编写模式和流程,并进一步探讨在这些特殊要求下高职教师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途径。

1 高职教材存在的弊端

高职院校经过轰轰烈烈的教学改革,教学基本都实现了项目化教学,一般的高职教材也都体现了项目化和任务驱动的形式。但是经过使用和研究这些教材我们发现,多数教材都只做了表面文章,将理想化的案例称之为项目,将工作步骤和示例称之为项目或任务,教材组织形式混乱,不断混淆概念,所谓的“项目”并没有贯穿知识和技术,而是将项目和知识零散地分成不同的部分并强行组合,项目没能形成为真正的项目,任务还只是工作步骤,教材模式和流程,更不能体现教学“产学并行”特色[2],这样的教材很少能够针对并行项目对学生进行技术强化训练。

2 基于ITSS和项目实战、项目研发为主的高职程序设计课程教材设计思路

我们将ITSS标准对软件研发、程序设计类岗位进行了标准化流程规定,对代码规范和软件质量给出了明确说明;项目实战要求教材内容以实战项目为载体;项目研发是通过设计一个实用项目完成学习过程,以真实、可用的实战项目作为载体进行课程内容建设,将ITSS融入教材流程中。

高职程序设计类课程建设思路:采取工作过程项目化的编写模式。也就是在教材设计中遵循课内主讲一个实战项目,课内训练一个实战项目,课外训练一个研发项目,建立符合ITSS标准的“产教融合、产学并行”的流程,最后通过一个综合性实战项目整体训练学生的核心技能[3]。编写教材时,根据程序设计技术和工作流程,将整本教材分成若干个教学单元,每个单元都采取“产教融合、产学并行”的教材编写模式和流程,如图1所示。每个单元一开始通过“工作场景导入”营造项目场景,引出完成项目需要解决的工作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知识和技术准备;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一个实战项目为载体,教师通过示例的形式将技术和方法传授给学生,训练解决实际工作问题需要的技术和方法;接下来回到工作场景,学生独立或小组完成课内训练实战项目;最后给出一个类似的研发类项目,研发项目或是教师的“产教融合”项目,或是实际服务项目,或是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以此进一步巩固和训练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意识,培养职业素养和ITSS操作规范[4]。

3 以《C#程序设计》教材为例基于ITSS的高职程序设计教材编写与实现

9.3 回到工作场景

通过以上过程,可以看清该教材的编写模式和教材流程,限于篇幅,我们主要给出整体框架和各部分要点,省略了具体内容。该教材完全体现项目选取的实战性和研发性、内容编写的ITSS保准化、“产教融合、产学并行”的实训教学理念。

4 专业教师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

项目实战经验,项目研发能力以及ITSS师资力量是课程开发的关键。好的教材能够反映教师对课程的开发能力和教研水平。所以,为了编写出高水平的教材和软件项目,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生产实践能力,而高职教师培养的瓶颈就是实践生产能力问题,如果能够提高教师应用实践能力,就会提高教师自身水平,那么教学改革就会顺利一些,开发“产学并行、项目实战、项目研发、嵌入ITSS标准和规范”特色的教材就会顺利一些。我们认为,专业教师队伍培养途径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⑴ 加大专业教师顶岗实践力度。加大教师在企业一线顶岗专业实践力度,通过3-6个月一线专业实践,使专业教师真正了解到企业一线岗位流程、ITSS规范和标准、实际项目操作和编码流程,不断训练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这将是提高专业教师实践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⑵ 鼓励专业教师和企业工程师结对子研发项目。实际上,专业教师缺少实践创新的机会,造成了实践应用能力低下,要为专业教师创造一切机会,鼓励他们与企业工程师结对子,一同开展技术服务、项目研发、软件设计与编码等业务,积累实际生产和研发的经验。

⑶ 鼓励专业教师开办软件公司。通过教师团队开办软件公司,进一步推进学院产学研一体化进程,这样,教师可以无障碍参与到生产实践中,使他们全方位体验企业化操作规范、业务流程、技术重点、项目管理、编码与测试等各项业务。这可以提高教师实践创新能力。

⑷ 鼓励教师参与技术先进企业的培训。挑选专业优秀教师到国际知名、港澳台先进企业参与手机游戏开发,接受嵌入式编程技术、物联网技术、高新软件编程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培训,从而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应用实践能力。

以上四条途径,相信能够有效地提高专业教师应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5 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职程序设计课程教材的弊端,进行了工作过程项目化教材编写设计,详细设计了基于ITSS和项目实战、项目研发的高职程序设计课程教材的编写模式和实现流程。我们针对C#程序设计课程采取了这种模式进行教材的编写与实践,目前该教材被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出版并被列为十二五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为了适应教改的要求,本文还探讨了师资的培养途径。

参考文献:

[1] 朱翠苗.高职程序设计课程标准化教学实施方案的研究[J].电脑与信息技术,2011.19(6):64-67

[2] 朱翠苗.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产学并行”教学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11:23-26

篇4

一、高职英语项目驱动教学法遵循的原则

1.突出职业化与情境性

一般来讲,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模式是“工学结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所以,在运用项目驱动教学法进行高职英语教学时,应该要注意所选的项目要具有很强的职业化、情境化特点,力求实现教学项目最大限度地贴近现实职场交际。通过项目活动能够提升学生交际能力、工作技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更好地适应职场生涯奠定基础。

2.注重能力性与递进性

高职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在提升学生专业英语能力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应用所学的英语知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提供便利,为实际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高职英语教师在项目驱动教学时要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编排项目模块,在设置教学单元的内容时也要由简单向困难逐步转变,循序渐进。针对不同的项目模块,教师要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注重对学生的沟通能力、工作态度、爱岗精神以及集体意识等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职场生活。

3.倡导实践性与过程化

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作为教学设计的重点。在运用项目驱动教学法进行高职英语教学时,在完成理论教学的同时,还要注重教学的实践性,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工作的技巧。另外,在进行项目驱动教学时,对所选项目的具体工作流程要进行完整的设置,并将每个流程的特点着重体现出来,要注重过程化,让学生对工作流程的过程有详细的掌握。

二、高职英语项目驱动教学法的有效运用

1.强化项目设计的专业指向

在运用项目驱动教学法的过程中,应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项目作为载体,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应用岗位英语的能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高职英语教师要以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情境为依据,选择合适的项目主题,不断完善项目设计,引导学生完成项目中的任务。

2.推动项目的有效实施

高职英语项目驱动教学可以以小组分工、合作学习的形式展开。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根据工作任务对工作流程进行详细的设置,并以此为依据逐步推进直至工作完成。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通过查找资料等方式运用英语表达项目模块中某些工作的原理和过程,提高学生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3.运用多元项目评价手段

运用项目驱动教学法进行高职英语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地参与教学的机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对高职英语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态,在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学习,高职英语的教学效果也会获得极大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我评价、他人评价、教师评价以及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等方式对项目的开展进行评价,这对树立学生的自信,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团队意识非常有利。

总之,项目驱动教学法以其高效性备受高职英语教育者的重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具体应用中,应注意与高职教育与英语教学实际相结合,通过项目丰富教学内涵,驱动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为高职英语教学发展提供更高效的路径。

作者:胡若冰 邓胜平 单位: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

篇5

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专门用途英语)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后期,由于西方国家科学技术及经济的迅猛发展,英语成为全球最普及的交流工具。“ESP”是指一个人在他所从事的领域内为其工作表达之便而需要的词汇、句子和语言表达模式。由于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实用价值高,备受各级各类英语学习者的欢迎以及语言学家们的垂青。

《高职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建议:“高职英语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英语阶段与行业英语阶段。我院于2009年9月为2008级的高职学生开设了行业英语,包括计算机英语、证券英语、会计税务英语等。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遇到了教材问题、师资问题、学生的诸多问题。实现行业英语与基础英语自然衔接的愿望被现实所困惑和阻碍,如何突破阻碍促使我们深入研究ESP教学。

二、ESP教学所面临的阻碍

1.学生英语能力的实况

从客观而言,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由于我国高考制度,高职专科学生英语基础相当薄弱,而我院实际情况为:学生生源来自普通高中,且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城乡基础英语教学层次差异较大,导致学生之间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从主观而言,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大都在心理上有较强的失落感,所以普遍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对英语这类需要持之以恒的学科便产生了厌学甚至弃学心理。

2.行业英语教学模式与实践相脱节

高职的特点决定了教学内容的实效性、实践性和运用性,强调知识在整个工作流程中的实践和应用。学以致用也是学生最重要的检验成绩的方式和学习动力所在。但是在2008级的ESP教学中,由于初涉职业教育,对ESP认识模糊,我们外语系尊重各系选用的教材,多为专业英语教材,这些专业英语教材并未从工作流程出发,强调在工作场景中英语的运用,而是枯燥地用英语讲授专业知识。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虽然学生已在前一学期学过了中文版的电子商务的专业知识,但由于英语基础的薄弱,仍难以读懂课文,更别提用英语交流。而我们的教学模式也是EAP的传统教学,因而学生无法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工作相联系,认为ESP与今后从事的职业没有关联。关于ESP的作用,根据我们的调查,学生对ESP教学的适用性有着自己的看法:只为考试,不为实践。

3.教材与岗位要求、职业特点相脱节

我们选用的ESP教材不能适应高职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和实际岗位要求。在实践中我们发现选用的教材大多属于EAP的内容,学生学习起来难度大,兴趣小,难以运用到相应的初始岗位上。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初始岗位的要求也在不断更新,教材的更新无法满足岗位的更新和变化,学生学习起来没有很强的实践性、实效性。

4.教师能力仍存在差距

我院教授ESP的教师毕业于外语院系,不熟悉、不了解各行业的基本常识,其教学能力还不能达到高职ESP的要求,在备课中要花大量时间了解完全陌生的专业知识,教学中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尤其面临多个职业方向的教学,更是画虎类犬,难以详细直观地介绍和解释专业术语和知识;而我院各专业的专业教师中既具备专业技术和知识,又有良好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的,可谓“凤毛麟角”。因而,ESP课程依然由我院外语系教师承担,教师们只得用学科教学的特点和要求来组织教学。

三、改进高职英语ESP教学的对策

1.探索教学模式,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

教学实践中所走的弯路,让我们认识到ESP教学不是专业英语教学,之前我们混淆了这两个概念。以工作流程为导向,遵循“听说领先”的原则,加强操作性,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得到英语语言能力应用和提高,让学生能够实际用英语去交流,完成任务,解决从业者今后日常工作中最棘手的英语交流难题,培养从业者日常工作中所需的重要英语交流技能,着力培养从业者用英语进行工作的能力。

在ESP教学中,必须将EGP(基础英语)放在首位,作为教学重心。EGP为ESP的学习奠定了不可缺少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学生即使精通专业理论知识,也难以用英语表达出来,达不到与对方沟通的目的。因此,EGP课程在第一学年开设,共128学时。进入第二学年,虽已出现了一些新的基于工作流程的行业英语教材,但我们仍为2009级学生在第三学期开设EGP课程,共32课时,继续使用以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特色的《点击职业英语基础模块第四册》,将行业英语自然渗透于基础英语教学中,待专业师资成熟后再开设更具专业内核的行业英语。

2.ESP教材的开发和更新

教材是课程的载体,是教学原则、理念、策略、路径等方面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工具。高职英语教材应该强调其职业性的特点,以各个环节的要求来串接专业内容,使专业内容在各个环节能够得以即时地应用,为学生做好总结和实践。职业岗位的发展日新月异,岗位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岗位的流程也随之而更新,教材也应根据教学实践不断深化、不断完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教学反馈中、交流总结中不断地做好记录,形成笔记,归入教案,编入教材,及时更新。

3.英语教师专业职业能力的提高

在高职英语人才培养过程中,英语教师对英语教育的成败具有很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加强培养复合型英语教师,提高专业教师的英语能力;加强英语教师与专业教师的合作,专业人员推荐专业期刊和书籍,共同或协助编写教材,完善英语教师对专业课的听课制度等;利用好假期,搞好教师下企业培训或调研。“工学结合”教改需要打造一支既有坚实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又具备行业常识,进而钻研专业知识,能适应相关专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的“双师结构型”教师团队,更好地胜任ESP教学。

四、结论

ESP的研究在国外已卓有成就,在中国ESP也日益受到关注和研究。将ESP教学引入高职英语教学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跨学科合作教学,首要的是提高专业英语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优化课程结构,结合岗位特点和要求,更新教学内容,推动建立适合高职特色的实用英语教学模式,确保专业建设符合市场需求,进而保证专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1.引言

英语,作为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重中的地位可见一斑。然而,在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中,很多教师还是采用"应试教育"的模式,组织课堂教学环节,完全凸显不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应注重学生实用技能、岗位技能培养的方向性。而项目化教学,则是一种将教学内容分解成若干项目,通过引导学生完成项目任务,培养他们专业实践能力的有效教学方式,值得在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中推广应用。基于此,本文将重点阐述高职英语课堂中项目化教学的应用策略。

2.项目化教学解析

2.1 项目化教学的内涵。项目化教学(PBL),又称为专题教学,是一种应用于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新兴教学形式。我国职业教育领域专家,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员姜大源曾经对项目化教学做了详细的界定,指出:围绕一个实践性的工作活动,设计系统化的教学过程,并以项目执行的方式完成活动。上述活动往往具有实践性强、真实感重的特征,在教师的引导设计下,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任务驱动等方式,完成学习过程。

2.2 项目化教学的步骤。项目化教学的步骤包含:(1)确定学习目标,设计项目。(2)项目任务的实施。(3)项目成果展示。(4)项目效果评估。(5)项目学习资源归档及推广。在项目化教学中,教师可按照上述步骤,执行教学计划,当然,也可以自主创造一些新颖的项目化教学流程,展开教学。在上述过程中,"确定学习目标,设计项目"是基础环节,在该环节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个项目教学主题,为后期的项目执行奠定基础。

3.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应用研究

3.1 项目准备。该项目教学的内容,基于高职旅游专业公共英语基础课程内容,教师通过前期调查,与学生共同商议,确定了主题为"Guiding and Visiting"的项目。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将该项目设计成四个模块,分别是:导游前期工作、导游实际工作、导游后期工作、项目执行评价。其中,导游前期工作中,主要锻炼学生应用英语口语技能,进行接团服务技能;导游实际工作中,主要训练学生应用英语口语、写作技能,去处理沿途讲解、入住服务、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导游后期工作中,主要锻炼学生应用英语写作技能,编写带团总结报告;项目执行评价中,则需要教师和项目组学生一起,以预先编订的考评标准为依据,通过英语口语交际、书写,对项目实施的实效性进行评价。

3.2 项目实施

3.2.1 导游前期项目工作。首先,教师选取一处旅游景点,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项目小组,要求学生用英语编订接团行程计划。其次,当各项目组完成接团行程计划书后,开始进行项目模拟,内容为:用英语口语演练接团流程,其中,需要包含既定的考核口语模块。

3.2.2 导游实际项目工作。采用项目小组合作的方式,组织该阶段的项目工作。首先,在模拟场景内,引导各项目小组应用英语口语为游客进行景点介绍、笑话讲解,并适时地策划一些英语游戏,培养学生掌握调节旅途气氛的技巧。其次,引入入店服务、餐饮服务项目环节,上述环节中,均要求学生应用英语口语为游客进行全面讲解服务。再次,在景点服务环节中,要求每个项目组应用英语编写详细的导游词,并进行口语讲解,在实践过程中,教师亦可设计一些突发事件,例如,游客之间的纠纷等,锻炼学生应用英语技能,去解决这些突发事件的能力。

3.2.3 导游后期项目工作。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引导各项目组学生,根据项目实践过程中,应用英语技能,编订旅游带团结算清单、带团总结计划书,并模拟一个场景,用英语进行导游总结汇报。当然,在上述各项目阶段,教师可用DV记录下各项目小组实践的视频,以供项目总结评价阶段应用。

3.3 项目评价。进行有效的项目实施评价,是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反馈,发现其中存在问题,并不断完善的基础。在本项目实践完成后,教师按照预先编订的项目评价表,对项目过程进行评价。具体来说,该评价表包含"学生分组评价表"和"学生个人评价表"两部分。在"学生分组评价表"中,主要包含:项目内容(20%)、项目方式(20%)、语言应用(20%)、实践创意(20%)和应用综合能力(20%)五个方面;而在"学生个人评价表"中,则包含:纪律遵守(10%)、合作态度(20%)、创新贡献(30%)、参与积极性(40%)四个方面。进行项目评价时,按照组长评价、教师评价、组员评价三个层次进行打分,最终综合所有分数,对每一位学生在项目学习中的成绩进行总评。

4.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优化建议

4.1 教师:不断提升教学素养。项目化教学,与传统的英语教学形式有很大差异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高职院校英语教师采用全新的教学思维,去设计和组织教学环节。为此,一线的英语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对项目化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自我的教学素养,才能逐步适应项目化教学的节奏,创设出别具一格,实效性高的项目化英语教学课堂。

4.2 管理:不断强化教学管理。由于项目化教学大多基于校内或校外开放型实训场景,因此,在教学组织中,学生的自由度相对较高,为保证教学效果,教师应加强教学的过程管理,包含:教学秩序维持、学生学习效果适时记录、项目组划分管理等,通过有效的过程性管理,确保各项目组成员能够按质按量地完成任务,通过形式多样的项目任务实践,不断提升自我的英语综合素养。

5.结语

总而言之,项目化教学对于高职英语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希望各级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能够充分结合学情、生情、教情,去设计和组织行之有效的项目化教学实施流程,制定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让学生在项目化的氛围中,培养英语学习的兴趣,以此提升英语课程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窦. 高职公共英语项目化教学研究[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2(S4)

[2] 吴静. 项目教学法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异同比较[J].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3)

篇7

一、高职电子商务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高职电子商务》的教学内容是按照学院的大纲严格执行,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多数时间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兴趣和积极性。

(1)师资队伍建设。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是最近几年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大多数的师资力量来自于管理、计算机、网络、营销或其他专业,所具备的专业知识难以满足培养高素质的高职电子商务人才的需要,并且缺乏高职电子商务相关的实践经验。

(2)教学方式、方法及手段落后。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多以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和案例教学为辅,课后通过布置习题作业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教学手段比较少,而且方式、方法比较传统,不适应现代学生学习的要求,尤其是高职电子商务发展变化较快、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较多,对于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及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实践教学环节较薄弱。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及考核在任何形式的教育中都是比较困难的事情,但又是必需的重要环节。该课程涉及到大量的概念,既抽象又不好理解,学生普遍感到课程枯燥乏味,因此学习兴趣不浓,教学过程中理论讲授过多,实践过少,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只是听到一些概念性的知识,虽然也使用过相应的模拟软件来熟悉高职电子商务的操作流程,但学生还不能完全独立进行操作,还没有把所学的知识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缺乏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

二、教学方法改革

高职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的教学方法可以是灵活多样的,通过《高职电子商务概论》这门课程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实践教学法、学生参与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针对性,可以获得比较显著的教学效果。

(1)实践教学法。《高职电子商务》理论知识复杂,如高职电子商务的分类、高职电子商务的业务流程、网上支付的流程、网络营销的方法等,这些内容如果从理论角度来讲解,学生只能死记硬背,不易消化。因此,我们在每一次理论课后都辅助一次上机实践,这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理论。实践教学法分为真实的实践和模拟的实践。真实的实践就是去访问一些知名的高职电子商务网站,通过信息的浏览,获得最新的资讯。通过真实的实践,同学们以消费者的身份对网上购物的流程进行了解。例如在“电子支付及网上银行”的实践教学中,笔者综合运用了体验式教学、现场教学和案例讨论等多种方法。教师可以先安排学生到银行网点办理网上银行业务,让学生亲身体验网络金融服务;然后教师可以在机房给学生现场演示网上银行的具体操作方法,学生跟着教师边学边做,不仅容易理解接受,而且印象深刻;最后再安排学生把整个实践过程以小论文的形式进行总结,并在课堂上组织讨论分析,深入挖掘网上银行的其他业务功能及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2)学生参与教学法。学生参与教学的目的主要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在《高职电子商务》课程中,每次上课的前5 分钟交给同学们让同学说一些关于高职电子商务最新资讯,介绍一些关于高职电子商务的案例、自己从事高职电子商务的经历或者对高职电子商务的一些想法,然后老师再进行总结,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同学们都会精心准备这5 分钟的内容,在课前查阅大量资料充分展示自己。有的同学介绍的高职电子商务师一些信息,引起了其他同学的兴趣大家讨论如何复习到了信息共享。既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给他们机会锻炼自己,培养各方面综合能力。

三、教学手段改革

高职电子商务实验课开辟了新的教学手段,使教学空间得到进一步扩展,以往的写板书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高职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的教学需要。运用Flash 课件和视频文件等形式进行流程讲解会使课堂显得生动而有吸引力。高职电子商务对教师的教学手段有了新的要求,教师要能够直接面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挑战,就必须时刻注重自己知识水平与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能力的同步提高。对本专业学生,积极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上习题课、软件应用、课堂展示、课后答疑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合理运用基于网络的计算机相关技术对高职电子商务课程教授进行支持,恰当处理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的灵活应用,提供宽松、广泛的交流和互动平台,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习兴趣。

四、考核方式改革

传统的教学考核一般采用考试评分制,老师通过考试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考核,并通过试卷评分来考核学生成绩。但是这种测评办法不适用于操作性、实践性较强的高职电子商务实验课。任课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设计型或创业型的实验项目布置下去,以任务为驱动,留给学生去分组完成,作为最后总成绩的一部分,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因此,考核方式从三方面分别考核,即平常表现、实验实训和期末考试。并向实践倾斜,加大实践考核所占比例,具体三部分的比例如下:平时表现及作业20%,实验实训30%,期末考试50%。

电子商务作为一个涉及面很广的新兴行业,故其在发展之初存在着一些专业定位误区。随着电子商务发展步伐的加快,电子商务人才市场也越来越趋于细分。在充分认识电子商务人才特征与类型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应抓住最新的就业契机,通过高职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有机接轨,推动职业教育与电子商务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英语是高等院校的基础课程,学生学习英语可提高学生表达能力。英语表达对学生未来的生活、工作都具有很好辅助作用,学好这门课程对于学生来讲十分重要。英语学科属于外来语言,比学习中文更具有难度,教师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很有必要。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不够理想。基于翻转课堂的英语教学过程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并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翻转课堂教学的含义及特点

翻转课堂一词属于音译词汇,从FlippedCLassModel翻译过来。基于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可行性。旧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先教、学生后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学生先学、教师后教。学生不再被动接受教师的思维模式,教师更多的任务是理解学生的思想模式、加以正确的引导。令学生学习英语知识不再是理论,而更多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高职英语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落后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根据教师的节奏被动接受知识。教师先教学生后学,造成学生过度依赖教师,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流程基本上是教师课堂上讲解新的知识点,学生课后写作业。这一教学模式的弊端就是教与学割裂,英语课堂上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学习是无法强迫的,若学生的思维没有与教师同步进入教学情境,学生学习注意力分散到其他事情上,学生无法有效吸收知识,教师也无法达成英语教学目标。教师应打破固定思维模式,运用科学的教学模式展开英语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更积极、主动的探索新知识、吸收新知识,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可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好的吸收知识。

(二)教学资源不充足

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若教学资源不足,对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有较大影响。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授课资源主要来源途径就是英语教材。虽然英语教材具有一定的英语词汇量,但部分英语词汇在生活中使用频率较低。学生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对词汇仍采用反复记忆的方式。词汇没有结合语境运用,即使学生反复记忆也会很快忘记。而教师没有充足的教学资源,为教师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带来难题。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紧跟时展,将互联网、多媒体等技术融入教学过程。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技术丰富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科学的教学方案。

四、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策略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流程

篇9

商务英语课程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该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目标。为了不断深化高职商务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就现阶段高职商务英语课堂教学状况,以及如何上好商务英语课等,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大家普遍感到:受近年来商务英语专业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尤其是英语基础比较薄弱、学习依赖性强的影响,商务英语课越来越难上。学生旷课、上课时精神萎靡不振,极少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课堂气氛死气沉沉,缺乏活力。在不同程度上挫伤了“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不得不自编自导自演,唱起“独角戏”。受传统教学的影响,不少高职英语教师至今仍然是传统的“四个一”授课方式,即“一幅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传统模式。偏重于知识传授,忽略学生素质、技能的发展。远远不能适应新时期高职教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要求。

二、基于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深度融合的高职商务英语情景模拟的现实意义

毋庸置疑当前高职商务英语课程教学的现状,是与现代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不相符的,不能满足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素质与能力结构的培养目标,改革商务英语课堂教学势在必行。笔者积极倡导将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有机结合,以促进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

1.课堂与网络教学深度融合的现实意义

我们置身于网络服务日臻完善、教育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众多学校顺应时代需要重视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工作,积极推动网络教学的进程。网络教学能够充分刺激学生视、听、说等各种感官,使学生思维活跃。网络还能再现商务场景,让学生耳闻目睹、身临其境。这些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促进了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网络教学模式。这是传统的“教师+学生”课堂教学模式所不能比拟的。

但是网络教学也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学的组织、管理和教学过程的调控,对教学环境建设要求较低;更重要的是师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交流对学生成长所起的作用,则远远超出了课堂教学的本身。

而目前单纯的网络教学也存在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英语基础薄弱、学习依赖性比较大的高职商务英语学生对教师主导作用的要求比较高,不太适合利用网络进行完全的自主学习。学生普遍反映在网络课堂中非但没有充分体验到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学习便利,还失去了在真实课堂中与老师一对一的交流以及同学间合作学习所带来的归属感和同一性。另外网络教学对教学设备的要求和教学成本都显著提高。

因此,基于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有机融合的教学模式是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

2.商务英语情景模拟的必要性

实践证明基于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深度融合的情景模拟教学模式是对传统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的一种改革与创新,是融合现代教育作息技术、传统课堂教学优势与新时期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特色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逼真地模拟各个商务流程场景,让学生亲身实践,使得以商务语言交际为媒介的商务流程贯穿于商务英语教学活动的始终,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人才培养质量。

(1)改善学习方法,逼近教学目标

商务英语课程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商务环境下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商务情景中的互动功能充分激发和调动了学生学习并运用语言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和巩固学到的语言知识,锻炼语言运用的能力,并逐步养成积极自主的学习习惯。

(2)提高教学效果,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和课堂讲解有机融合、相得益彰,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达欲望,从而使教学效果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学生在模拟的商务情景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商务问题,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有效结合,增强了实践技能。鉴于此将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进行有效结合,进行逼真的商务情景模拟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可行性,必将有助于高职学生在商务环境下不断提升英语应用能力。

三、举例分析“基于课堂与网络教学深度融合的高职商务英语情景模拟”的可操作性

笔者目前从事高职院校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工作,使用的教材是《新编剑桥商务英语》(第三版),《新编商务英语》是一门商务与英语相结合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根据商务工作的实际需要,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在商务环境下使用英语的能力进行全面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强调实际操作的重要性。运用情景模拟可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处理商务环境下实际问题的能力。

现笔者以《新编剑桥商务英语》(中级) Module 2.2 Presenting your company一课为例,简要分析如何在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交替进行的过程中运用情景模拟教学。

单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听力部分,教师会要求学生听对话并完成书本上的题目即可。但若以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只是练习了听力,核实了一些单词的拼写,但是若到实际的商务环境中,到底如何介绍自己的企业状况等一系列具体的问题,学生则可能很茫然。因此笔者认为可以运用基于课堂与网络教学深度融合的商务英语情景模拟的教学模式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过程中来。具体设计如下。

1.任务

在线阅读国际知名企业英文资料,制作PPT,口头报告教学目标;通过“企业介绍”,给学生创建一个主动探索的环境,将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得到充分的训练,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2.教学思路

根据教材、教学对象分析和教学目标,采取以下的教学流程:情景导入、自主探究、网上交流、归纳小结、反馈评讲等。通过传统课堂教学、网上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拓宽知识领域,培养他们通过因特网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以讨论法组织整个教学过程。

3.教学程序设计

(1)情景导入(课堂教学):

步骤1: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一些词/词组,让学生练习发音并用英文解释词义,让学生总结这些词汇所属类别(company terms)。

步骤2:学生练习听力,尝试听出步骤1中提到的哪些词汇,以及各个数字后修饰的内容,再次确认、强化company terms。由于这次听力内容有关口头报告,所以请学生认真听此报告流程,并关注口头报告中所运用的句型、以及报告中需注意的语音语调。

步骤3:教师引导学生自我总结。总结内容包括:口头报告流程(介绍报告主旨、介绍报告结构、各部分陈述、报告结束及提问);语音(如数字的读法)、句子的重音、语调、有用的句型等。

(2)自主探索(网络教学):

步骤1:教学地点改为实训室,利用网络、计算机来进行情景模拟。教师讲解如何进行网络信息有效搜索,主要讲解省略,省略,和省略搜索引擎的使用,以及在线翻译网站如省略的使用。教师提供一些PPT模板,放在系部内网的服务器上,供学生自己观看、选用(学生已具备一定的PPT文件制作技巧)。

情景模拟任务:学生每组2人,就世界知名企业信息搜索,如:Wal-Mart,Reuters等。不同小组搜索不同企业信息,小组学生需查询该企业历史发展情况、主打产品/服务、企业结构、销售情况等;如果学生愿意,还可以增加其他内容。学生需以企业Marketing Dept.为立场(工作职务自行拟定),把搜索到的信息简洁、清楚地用PPT表示出来,适当运用动画效果;PPT内容为英文文字,个别难以理解的词句需加中文注解,其中必须至少有一个图形描述。

步骤2:学生任务分工、在线阅读、相互交流、资料整理、PPT制作、口头报告语言准备工作等,教师提供必要的现场指导。

(3)归纳小结(课堂教学):

步骤1:两位同学合作脱稿将PPT内容准确无误地口头表达出来;教师或其他学生对每组口头报告进行提问,并得到解答;全程录像。

步骤2:展示录像,教师和所有学生对报告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主要考查口头报告流程是否完整、口头表达现场表现、语音语调、合作情况、“PPT”制作质量等。

(4)反馈评价(网络教学):

步骤:将所有录像、评议材料全放在教师制作的网站上,供所有学生回顾、观摩,学生可通过E-mail或聊天工具与教师进行进一步的沟通,从而将知识内化。

篇10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1C-0098-02

为培养合格的酒店人才,顺应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高职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应在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适应就业岗位的职业技能。但是,目前该课程的教学还停留在着重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上,因此,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手段成为紧迫课题。

一、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高职的教学内容应针对学生毕业后从事的酒店客房岗位职业技能来设置,内容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但目前高职客房的教材偏重于强调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实践操作内容的重要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得不到很好的培养,学生无法实现“零距离”上岗。

(二)教学方法落后。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参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学生应用知识和技能的机会少,实践和动手能力差,这样培养出来的酒店人才不能适应市场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三)考核方式单一。传统的考核方式往往仅以期末考试试卷的卷面成绩评判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不进行技能操作考核。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往往造成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突击记忆,并不能真正考核出学生对客房技能的掌握程度。

为避免上述不足,本文尝试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到教学中,力求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成为不仅具有客房管理理论知识还具有实践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二、项目教学法在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中的应用

(一)概念的界定。项目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岗位工作流程,将工作流程划分为若干技能模块,每个技能模块内又可细分为几个教学项目,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项目来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到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中,首先要根据客房的工作过程设置技能模块,确定教学项目。

(二)设置技能模块。根据酒店客房岗位工作的基本流程,以客房服务工作为主线,笔者将客房工作流程划分成5大模块,如图1所示。客房的教学活动以模块展开。通过模块项目教学,进行技能实践训练,实现教、学、做融于一体,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确定客房的教学项目。学习项目设计是项目化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设计操作性强、预期好的项目才能实现动手能力目标。笔者根据客房的5大模块,将每个模块细分成几个项目,如表1所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会到成就感,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项目的设计应考虑模块的重要程度、难易程度以及学生本身的接受能力,应为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内容。项目的设置除能让学生在完成后获得相应的客房技能外,还应考虑让学生的行业通用能力和基本能力在“模块―项目”的不断重复中得到提升。

(四)项目教学法在客房课程中的实施。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划分小组。项目教学法的实施,首先应将班级成员划分成若干小组。划分小组时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能力、沟通协调和语言表达能力等,进行综合搭配,使小组成员之间的能力相当。小组成员一般以4~6人为宜。

2.实施项目。在这一步骤中,教师应对项目内容进行详细阐述,部分项目还可让学生观看操作视频,教师亲自现场演示,学生参照训练。接着布置项目任务,要求各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项目实施过程应构建服务于项目的情境。教学情境的设计,应从实际问题或情景出发,利用真实而有效的问题情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掌握技能并解决问题。情境的设计可利用实物、图像、录音、录像来构建,也可利用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动作、语言和问题等来构建。这样可以缩短学与做之间的差距,使学生能很快适应岗位需求。

在本阶段,学生是项目实施的主体,各小组成员应根据教师布置的项目,共同分析项目内容,确定分工和项目实施的步骤,主动参与实施。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实施情况采用提问、检查等方式进行监督指导,还应将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记录下来,在适当的时候进行项目的调整和改进。

3.总结评价。任务完成后,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总结评价。首先由各小组成员自我总结,内容可包括实训目的、实训步骤和实训效果,小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在专业技能的应用、熟练程度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项目实施后的经验体会等。要求学生撰写实训报告书等,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钻研、勇于创新、敢于探索等素质。最后由教师对各小组进行总结性评价。

4.考核方式设计。课程考核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教师可根据所设置的模块项目进行项目实训考核,采用现场模拟操作、情景设计、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学生的期评成绩可由期末考试卷面成绩、项目实训考核成绩和平时考勤成绩三部分共同构成。

三、项目教学法在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中实施的难题及相应的对策

(一)教学内容问题及对策。目前市场上还没有现成的适合客房项目化教学的教材和实验指导书,因此需要高职教师自行编写。编写时可邀请酒店和行业专家,让他们以岗位工作为出发点,阐述在岗位上做哪些工作,怎么做这些工作,使教师清楚地了解各项工作的过程和内容;还可让他们对高职开发出来的模块项目进行修订或提出意见和建议。设计的模块项目应浅显易懂,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参与性。

篇11

范例教学法的内涵

范例教学作为一种系统的教学方法,形成于20世纪50~70年代的联邦德国,被公认为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三大教学论流派之一。所谓范例教学,就是通过典型的内容和方式,使学生从个别到一般,掌握带有规律性的知识和方法,发展独立学习、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策略。范例教学有三个主要特点:第一,范例教学的核心是学习者积极和主动的学习;第二个特点是关于学生动机的,即教与学的过程必须和学习者业已达到的发展水平相联系;第三,范例教学要帮助学生一步一步地建立起所要掌握的知识和内部逻辑。

《报检业务》课程对范例教学的诉求

《报检业务》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操作技能课程。课程的基本理念是通过重点介绍各种货物进出口报检业务流程,在对我国现行检验检疫业务流程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设计并操作企业报检岗位工作任务相关的学习任务与技能训练项目,注重学生操作技能,培养具有报检员岗位证书且有较强岗位适应能力、敬业爱岗精神及良好职业素养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报检业务》课程对范例教学的诉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报检业务》课程主体教学内容为程序性知识 高职《报检业务》课程的主要内容,如入境特殊货物的报检,出境特殊货物的报检,人员携带物、邮寄物、快件的报检,集装物的报检等都为程序性知识。主要涉及概念和规则的应用,要求学生把已经理解消化了的规则,再转化为熟练的行为,即通常人们所说的“把知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能力(程序性知识),这一目标,必须通过训练才能达到。这类知识与目前高职院校流行的“技能”概念在内涵与外延上基本一致。

《报检业务》课程教学内容比较枯燥 由于《报检业务》课程主体为程序性知识,按照教材上的章节对知识点进行讲解,会有大量的重复。比如,入境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报检,按产品又可细分为动物及遗传物质、肉类产品、水产品和其他动物产品,它们的报检流程基本一样,如果不断地重复学习,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从而产生厌学心理,最终无法实现《报检业务》课程教学目标。因此,高职教师应合理引入范例教学,使《报检业务》课程的教学活动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更好地掌握报检知识和技能。

《报检业务》课程的技能性要求 高职《报检业务》课程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检验检疫有关法律、法规;掌握报检单的填制规范;掌握报检流程知识;能顺利地完成报检工作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重视实训,通过实际任务范例模拟报检来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高职毕业学生能够掌握报检这一特定岗位具备的操作能力,独立、高质量地完成企业报检工作。

范例教学法在《报检

业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范例教学法在《报检业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体现在图1所示的流程中,即通过解说《报检业务》精选范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报检,揭示报检的一般规律,最后通过现实任务操作,使学生获得报检的经验和技能。

精选《报检业务》课程范例 《报检业务》课程的程序性知识主要体现在入境特殊货物报检和出境特殊货物报检上。入境报检的特殊货物有动物及动物产品、植物及植物产品、食品、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化妆品、玩具、机电产品、汽车、石材、涂料、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特殊物品、展览品及带有木质包装的货物。入境报检的特殊货物有动物及动物产品、植物及植物产品、机电产品、食品、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化妆品、玩具、木制家具、竹木草制品、危险货物、带木质包装的货物报检、对外承包工程及援外物资等。如何从表1所示报检特殊货物中精选范例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结合高职《报检业务》的课程特点,精选范例主要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1)普遍性原则。即精选的范例能够提示报检一般、普遍的规律。例如,可将入境一般报检、入境流向和异地施检报检、出境一般报检、出境换证报检作为普遍性的范例对学生进行重点讲解,学生通过这些范例的学习,可以掌握进出境货物报检的基本流程。(2)例外原则。例外原则作为普遍性原则的补充,可以使进出境货物报检的流程更趋于完整。例如,入境食品、化妆品的报检,由于食品、化妆品的报检通关和出证都由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完成,其与入境流向和异地施检报检中通关由口岸检验检疫机构负责,而出证由目的地检验检疫机构完成,有很大的区别。另外,出境危险货物的报检,由于涉及《货物包装性能检验结果单》应作为范例进行解讲。(3)兴趣性原则。精选的范例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活动物入境报检,可以选择动物园从孟加拉国进口的白老虎,因为好多学生都参观过动物园,见过白老虎,这时就可以提出问题:白老虎从上海口岸航空入境,应该如何报检?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报检的规律 在给学生讲解范例的过程中,不仅应要求学生画出报检的基本流程,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理解报检流程的基本原理,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其他特殊类型的货物上,画出其进出口报检流程,探索报检的规律。(1)明确基本原理。在讲解入境一般报检的范例时,可以用图片、PPT和视频制作出入境一般报检的流程,使学生可以直观地感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同时,要对入境一般报检的基本原理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就不需要对入境一般报检的流程硬性记忆,而是在对基本原理理解的基础上画出报检流程。(2)要求学生自主完成布置的报检任务,画出报检流程。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而且也是对范例教学效果的检验,能检验学生是否通过范例学习,抓住报检的本质,将“个别”抽象为“类型”,找出隐藏在“类型”背后的报检规律性内容。

以现实任务驱动,要求学生设计报检流程 任务驱动教学可使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去学习,变被动接收知识为主动求索,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同时,项目展示和应用能体现知识的实用性,充分满足学生的成就感,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愉悦感,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学生通过学习《报检业务》范例,推及其他货物类型,对报检业务流程的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时教师可以布置实际的企业报检任务,要求学生完成。例如,可以拿一份机电企业进口旧机电产品的外贸合同、信用证,要求学生设计出旧机电产品进口的报检业务流程,设计作业可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也可独立完成。作品完成后,教师提供企业报检的完整资料,供学生参考,以弥补作品设计中的不足。学生通过多个现实报检任务的设计,就会从中获取报检的实际经验和技能。

《报检业务》实施范例

教学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范例教学法在《报检业务》课程中应用的过程中,有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在以小组形式完成的作业中,部分小组的学生存在“搭便车”的现象。所以,任课教师在授课内容选择以及授课方法上要符合学情,使抽象知识具体化,用贴近生活的范例对知识进行讲解,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要抓住“90后”以自我为中心、希望受到他人关注的特点,鼓励他们,参与他们的活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些措施可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对任课教师提出很高的要求 范例教学在高职《报检业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对任课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对《报检业务》的教学内容非常熟悉,对知识点理解要透彻。其次,教师应具备“双师”素质,对企业的实际报检业务流程要非常熟悉,这样才能对学生设计的报检流程进行有效的指导。再次,教师应就《报检业务》课程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聘请企业的报检员作为《报检业务》的校外教师,提供企业报检范例并参与报检范例的开发与设计,这样才能保证有大量的现实报检任务供学生进行报检流程的设计。

参考文献:

[1]罗明东,和学仁,李志平.教育技术学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87-193.

[2]杜科星.高职报检实务课程教学困境及对策浅析[J].辽宁高职学报,2010(11):52-53.

[3]张雪,夏远利.《报检实务》课程趣味性教学方法探析[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56-58.

篇12

一、多媒体网络外语学习环境定义

多媒体网络教学是指运用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利用预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来开展的教学过程。多媒体教学集文本、图像、动画、声音、影像等多种模态于一体 ,利用多种媒体按不同专业特定的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投影机投影到屏幕上显示出来,同时按需要配以声音,通过人机交互操作来完成整个教学过程,或者直接安排学生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人手一台电脑进行自主学习。

二、多媒体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开展ESP课程的优势

1、激发高职生学英语的兴趣,提高ESP课程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曾经做过一个关于人类记忆的实验,他发现,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 10%,听到内容的20%,看到内容的 30%,对能同时听到和看到的内容记忆量达 50%,在与人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则达到 70%,由此可见人类大脑更倾向于记忆有多种载体构建的知识结构。多媒体网络环境正好为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搭建了这一平台,多媒体网络利用声、光、色、影、图俱全的功能, 对不同专业教学内容采用不同表现形式和教学手段,让原本枯燥无味的英语课程变为生动有趣的动态教学环境,这种模式也兼顾到高职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让好学生吃得好,程度差的学生吃得消。

2、搭建专业仿真环境

ESP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将学生的专业知识与英语相结合,课堂上就需要实际的专业仿真环境来帮助学生熟悉行业流程,这一点多媒体网络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仿真环境,例如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习《酒店英语》时,可以利用互联网搜索酒店各个场景的图片,帮助学生熟悉酒店的各个部门以及设施情况,每学完一个工作流程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机或其他拍摄装备拍摄一个工作流程,这期间需要学生自编剧本,物色演员,选取合适的拍摄场地,上传到网络,大家可以共同欣赏学习,拍摄短片的参与者会有极大的成就感,大家也可以讨论该工作流程是否恰当,从而提高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

三、多媒体网络环境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开展ESP课程的策略

要解决目前高职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所面临的困境, 还应该针对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从思想认识、师资力量、教材改革三个方面着手加以解决, 做到教学、教师、教材三管齐下。

1、从思想态度上重视高职ESP教学

高职院校的任何一门教学工作都离不开教学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专门用途英语是高职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将多媒体网络环境引入高职各个非英语专业是一个大工程,需要必要的资金和设备投入,所以, 教学管理部门一定要从思想上提高对专门用途英语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投入必要的资金和硬件建设,与此同时加强对每个专业ESP课程的建设,积极为各专业联系对外合作单位,建立一套高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式。

2、采取多种形式, 逐步建立一支既懂英语又懂专业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师队伍

开展 ESP 教学离不开一批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他们不仅需要扎实的英语基本功,还应具备相应的的专业知识。教授ESP的英语老师最头痛的就是很多专业术语,在目前条件下,网络远程培训可提供一个非常有效的过渡方案,就是推广校本和校际的跨专业合作与交流,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同外语教师的合作,共同商讨教学过程的管理、教学内容的设置和教学资源的开发,这就解决了专业教师外语能力弱和外语教师专业知识不足的遗憾。同时,由于网络教学模式的特殊性,教师参加培训的时间可自由掌握,可有效克服高职英语师资严重不足的困难。

3、促进ESP教材的时效性和可持续发展

作为高职公共英语专业的后续课程,ESP 教材应该以从事现实职业活动所需的任务要求为内容,把语言与专业有机地结合,符合真实性、合适性、广泛性和兼容性四个标准。应从专业的角度出发,突出其岗位特点,选择切实可行的教材。据笔者观察,目前大部分高职所使用的ESP教材都是出版社现有教材,使用自编教材的学生仅占 6.8%。笔者认为ESP 教材应该是不断更新,及时与该领域的先进企业单位保持联系,不断补充每个行业出现的最新用语。自编教材应该是更能贴近本校相关专业的实际,要保证做到教学内容真实化、教学过程仿真化、课堂活动社会化和教学手段交际化。

四、基于多媒体网络的ESP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种种研究和实践表明,为具备一定英语基础的高职学生开设ESP课程公共英语的后续课程,让学生们通过学习专业知识进一步学会应用已有的英语知识,可以说是语言学习的理想模式。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高职生本身英语基础差,基本对英语学习没有特别的热情,多媒体网络教学在教学活动中给了学生绝对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老师对整个教学活动有良好的把控能力,同时学生逐步培养起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等,加强对教室以及校园网络硬件和软件的维护力度,多管齐下,否则很难开始多媒体网络教学的ESP贯彻到底。

参考文献:

[1]陈志立.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改革高职英语教学[J].中国轻工教育,2005(3).

篇13

(二)高校人事管理的各职能部门“各自为营,互不共享”

高校的人事管理工作涉及的有关业务科室和职能部门很多,每个职能部门建立自己的一套人事事务管理系统,需要对每个数据进行逐一录入和校对,要经常对各种人事信息进行登记和统计,分别掌握着全校教职工的某一部分信息,各自为营,数据和信息不能相互共享,大大增加了工作量和人力成本,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工作量大,人事信息不统一、重复劳动等问题,使得职工信息与业务流程和应用相互脱节的现象。

(三)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缺乏规范有效管理

近几年,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高校也开始优化人事管理系统,但仍然处于摸索和完善阶段。大多数高校并没有及时制定与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相适应的科学管理制度规范,人事部门对于二级院系的管理未能跟上信息化的要求,仍然沿用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使得二级院系在配合人事部门进行的工作中存在很大的人为性和随意性,加重了人事部门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难度。(四)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人员身兼数职“门门通,门门松”由于近几年国家鼓励高校扩大招生,大多数高校都出现师资匮乏的情况。高校人事管理工作本身具有涉及面广、信息量大、管理内容多、时效要求强、信息关联度高等特点,再加上人员配备不够,导致有些教师身兼数职,既要做好教书育人、学生日常工作又要担负学校管理工作,身兼数职往往力不从心,什么都会做但什么都不精通,同样的工作几个人轮流做,使得所有工作都经常出现差错和纰漏,影响了高校的人事管理工作。

二、优化高校人事管理业务流程的必要性

(一)优化高校人事管理业务流程可以为高校改革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系统的高校人事管理资料能全面、准确、及时的提供教职工的基本资料、科研成绩、教学情况,根据教职工的能力分配相应的工作,合理配置师资力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资源成本,为高校改革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

(二)优化高校人事管理业务流程可以提高人事管理的工作效率

传统的人事管理方法工作繁琐、复杂、人员流动性大、出错率高、查找难,给高校人事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麻烦,使得工作效率低下,人力成本高。优化后的人事管理业务流程不仅能能使部分人员从繁杂、琐碎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还能将更多的人员投入到学校建设的其他方面,实施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备,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优化高校人事管理业务流程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使信息资源利用最大化

信息化高校人事管理模式能够清楚的了解学校当前的师资配置情况,学校资源的使用情况,教职工的工作情况和科研成果情况等,所以要摆脱传统的“各自为营,互不共享”的局面,整合信息实现资源共享,使信息资源利用最大化,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四)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

高校人事管理人员是组成人事系统的核心力量,负责配合各部门认真做好全校职工的信息采集工作,承担院系教职工的信息更新维护工作,利用人事信息对全校教职工的信息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提供学校教师的分配结构,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数据依据。所以管理人员应具备优秀的组织和领导能力,定期参加管理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和提升业务能力,还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为本校的发展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

三、高校人事管理业务流程优化的方法

高校人事管理按照岗位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教师岗位,一类是管理岗位,一类是教学辅岗位。其中教师岗位和管理岗位处于核心的位置,是实现高校人事管理业务流程的主要途径。

(一)教师岗位业务流程的优化

通过加大对高校教师科研扶持的力度,改善研究的氛围,使专业教师能够选择研究自己感兴趣的学术课题,调动教师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出更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人事管理部门要及时了解本校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情况,根据学科专业的需要及时补充适合教学工作的实用性人才,注入新的血液和力量。

(二)管理岗位业务流程的优化

人事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招聘流程、工资管理流程、培训流程、保险办理流程、入职和离职流程等,现在我国高校人事管理实现的是校级、院系两头的管理体制,从整体来看,管理岗位是合理的,但从组织机构来看存在多头管理的问题,所以高校人事管理应该合并类同部门,统一信息管理,重新组织人员结构,形成高效的人员利用率,为学校日常管理工作和教师工作提供方便,并提高服务水平。

(三)教学辅岗位业务流程的优化

教学辅岗位为教师教学岗位和管理岗位提供服务,为全校学生和教职工提供基础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保障。通过建立网络信息化办公流程,引进先进的服务理念,提高辅岗位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来优化教学辅岗位的工作流程,为推动高校和谐发展提供后勤保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