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社会实践的成效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二、培养方法
(一)创造条件,奠定学生实践操作的基础
周围的环境就是最好的实践基地,可以因地制宜。节假日是学生走出校园,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时间,我们先后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了确保活动的成效,主要做好以下工作:在暑假开始时,我们给学生布置了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作业,包括进行一次社会调查,调查的范围包括家乡的经济、文化建设新成就、当地的环境现状,学生就会明确实践的内容。在班主任亲自主持下,开展为五保户送温暖、慰问烈军属等一些情境活动,这样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爱心,使他们懂得爱人民、爱社会、爱祖国是一种崇高的职责。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兴趣
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说过:“我在学校时期形成的性格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的多样的兴趣,深刻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与事物。”如在“保护资源,反对浪费”主题课上,我发现垃圾桶里有学生弃置的两个废本,于是随手拿起,我的举动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我进一步发问:“同学们是否觉得奇怪,老师捡这干什么呢?这可是垃圾呀!”我观察到有的学生似乎洞察我的用意,于是继续说:“但同学们可曾想起这是可回收垃圾,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用吗?”这么一提醒学生纷纷发言。我是先从学生身边事物引起他们的注意,接着,我并没有做过多的讲解,而是放手让同学们自由地议论,我又问:“除了废纸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东西可以重复使用?”以此诱导学生列举其他可回收的垃圾,继而转述日常生活中人们的种种浪费现象,我乘机引导学生分析、整理并归纳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保护资源,反对浪费”。教师利用身边大家熟悉的事物、现象带出问题,继而放手让学生思考和讨论,适当之时点拨引导其向有价值的主体探讨,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形成活动主体。
(三)根据情况,教学生实践操作的方法
1.调查法
一般来说,调查报告的内容大体有:标题、导语、概况介绍、资料统计、理性分析、总结和结论或对策、建议,以及所附的材料等。由此形成的调查报告结构,就包括标题、导语、正文、结尾和落款。
2.记录法
要根据实际举办一次服务当地的文、体、卫、慈善等公益活动,并按要求填写好《活动情况记录》。
(四)精心组织实践活动,培养实践能力
1.加强对学生实践活动指导,确保了实践活动的效果
综合实践强调学生通过活动来进行亲历性的实践。我们都清楚学生的自主能力需要一个培养的过程,只有“能做”“会做”才谈得上自主。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需要行之有效的指导。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教师指导要适度。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活动的指导者。换句话说,综合实践中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不是“教”出来的,但综合实践活动课却离不开必要的“教”。这后一个“教”就是指导。由于他们年龄还小,无论知识结构方面,还是在认识阅历方面都不够成熟,固然要指导的细些;通过一两年的实践,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都有所了解了,甚至有的学生颇有心得,实践起来兴致勃勃,教师就尽量放手,让学生积极参与、创造。
2.用心安排,严密组织开展实践活动
(1)制订实践具体活动计划。
(2)充分动员,使每位教师、家长和学生高度重视实践活动,包括:在实践活动前通过给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社会实践的意义和必要性,以便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同时通过家长对学生进行活动安全教育;做好带队老师的动员工作,使他们能重视实践活动,明确自己的职责;召开学生动员大会,对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目的、意义和具体要求的教育。
3.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
(1)利用学校迎接各项检查,组织学生进行全校性大扫除。
篇2
(一)加快城镇建设有利于我县综合经济实力的迅速提高。我县国内生产总值的60%是由城镇创造的。各项税收也主要来源于城镇。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县农业结构的调整已达到较高程度,农村经济增长速度逐年减缓。而经济的继续发展将主要依靠城镇经济的发展来支撑。
(二)加快城镇建设提高城市化水平有助于促进工业化,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城市化既是工业化推动的结果,同时又是促进工业化发展的强大动力。城市化可以为工业提供便利的交通、快捷的信息、良好的市场、发达的教育及先进的城市设施。同时可以大大增加有效需求。
(三)加快城镇建设,提高城市化水平有利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快城镇建设,进一步完善和改造城镇服务设施,居民生活水平也会随之而提高。无论从交通、住宿、吃、穿等各方面都会更加便利,同时也会使大大增加社会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四)加快城镇建设能够有力地推进房地产业的发展。加快城镇建设,吸引大批农民进入城镇工作和居住,必然会加快房地产业的发展。
(五)加快城镇建设提高城市化水平有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创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有一定的人口规模条件。据有关专家估算,城市化率与第三产业的合理比值范围是0.9―1.5之间。目前,我县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是城市化滞后问题。2005年金乡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县GDP的比重为32%,而城市化率尚不足20%。因此需要城市化率迅速增长,达到与第三产业的比值范围,才能进一步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六)加快城镇建设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和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加快城镇建设不仅需要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而且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也能够迅速吸纳大批的农村劳动力进入二、三产业就业,从而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
(七)加快城镇建设有利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农村税费改革后,农业税收已全部取消。以后财政收入的增长将主要依赖于城镇经济的增长。只有不断加快城镇建设,发展城镇经济才能确保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2005年全县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3025万元,其中县直10177万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78.1%,可见发展城镇经济对财政收入是何等重要。
二、我县城市化水平现状
从总体上讲,我县的城市化水平尚处于初始阶段。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县城镇登记人口为10.64万人,占普查总人口的17.66%。也就是说2000年我县城市化率仅17.66%(通常人们把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用作表示城市化率,城市化率是反映城市化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我县城市化水平离全国36.1%和全省38.0%的平均水平还有相当差距。根据90年人口普查资料推算,1990年我县城市化率约为12.11%,10年间,我县的城市化率仅提高5.55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仅提高0.56个百分点。2005年底我县的城镇人口约12万人,比2000年增长12.8%,城市化率还不足20%。5年间仅提高了2个百分点。而2005年我县的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增长了75.4%。可见我县城市化进程远远低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城市化进程太慢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非农业人口增长缓慢,2005年底我县非农业人口7.85万人,仅比2000年增长10.7%。
我县县城城区现状是:2005年底县城城区人口9.52万人,占全县总人口15.6%。建成区面积9.3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05%。无论城区面积,还是城区人口其规模都比较小。城市建设水平也比较低,城市供水、城市供暖、城市道路、城市绿化等各方面都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我县的镇区建设则差距更大。首先几乎所有镇区都没有排污设施,其次大部分镇区没有自来水设施,另外还有许多镇区道路建设较差。
当然我县在发展城镇建设方面也有许多有利因素,首先旧城改造工程正加速进行,其次交通已比较发达,县城到乡镇村之间已通公交车;第三我县已建成电话县,实现了村村通电话,电话普及率已达74%,城区电话普及率达127.8%;第四部分乡镇的工业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与临近的兄弟县相比我县的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比较快。
三、加快城镇建设的想法与建议
(一)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城镇发展的不利因素。从多年来的发展历程来看,陈旧的户籍制度是制约城镇建设快速发展的一个根本原因。因此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成为当务之急。
1、县城规划区内的农业居民可转为城市户口,原金乡镇辖区内的行政村可改为居委会,居民转为城市户口。
2、外地居民在金乡长期经商或居住的可转为城镇非农业户口。
3、外地居民或本县农民在城镇购买住房的可转为城镇非农业户口。
4、建制乡可考虑改为建制镇。目前我县还有4个乡未改镇,应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乡改镇工作。
5、镇驻地行政村可改为居委会,居民户口转为城镇非农业户口。
6、镇驻地四周行政村其农民收入以非农产业为主的也可考虑转为居委会,转为城镇非农业户口。
7、人均耕地半亩以下的行政村可考虑转为居委会办理城镇非农业户口。
8、农民凡是愿意到镇驻地居住或经商的可办理城镇非农业户口。
(二)发展城镇经济,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城市化水平。提高城市化水平的最终目的是发展经济,提高广大居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完善城镇功能,加快城镇建设应着眼于发展经济。
1、科学规划城市化发展蓝图,要把城市化发展纳入国民经济总体规划体系中,处理好土地、环保、交通等专项规划的衔接。力争到2020年末,使我县的城市化水平达到50%以上。
篇3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部署。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目标最为关键的一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玉溪市作为滇中城市群的经济发达城市,是云南省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其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状况对云南省小康社会建设有深远的影响。2013年笔者参与了民进玉溪市委项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玉溪市主要短板及对策研究”,项目组依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科研所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有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统计监测方法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对玉溪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显示,2012年,玉溪经济发展的实现程度为67.1%,社会和谐的实现程度为97%,生活质量的实现程度为86.1%,在民主法制方面的实现程度为95%,文化教育的实现程度为86%,资源环境方面的实现程度约为70.2%,综合以上六块的数据,玉溪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实现度为81.28%。
2003年,玉溪市委提出“在云南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口号,要如期实现党的十提出的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玉溪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需要查找短板,通过发挥玉溪市的区位、资源等优势,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一、经济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
(一)经济优势已不复存在
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了玉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玉溪经济的发展在经历了快递发展的阶段后,出现了一些新问题,玉溪的经济总量在云南省的位次已从原来的第二位降为第三位,玉溪经济的优势地位逐渐被其他州市取代,2002年玉溪的人均地方生产总值为13 645元,比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9 398元高出4 247元,是全国的1.45倍,而2011年玉溪的人均地方生产总值为37 913元,比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35 083元高出2 830元,是全国的1.08倍。2006―2011年期间,玉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9 526元增长至18 527元,同期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1 759元增长至21 810元。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玉溪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尚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与玉溪经济增长不够协调。玉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昆明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差距,2011年玉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 527元,昆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 966元,两者相差3 439元。
(二)县域经济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面临巨大的环境压力
玉溪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两烟”和矿电。不论是烟草业还是矿业,都需要依托玉溪的资源,短期看这种依托资源禀赋建立起来的县域经济获得了很好的发展机会,但从长远看,这种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终究会走向穷尽,同时会出现经济发展要求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导致环境恶化的现象。因此,玉溪需要真正培育除烟草业和矿业以外的支柱产业。
(三)城镇化建设相对滞后
城镇化不仅是一个城镇数量与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城镇结构和功能转变的过程。2011年,玉溪的城镇化率达到了40%,城镇化建设出现加速的现象,但玉溪的城镇化水平与全国水平或云南其他地方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城镇化建设滞后不仅制约了玉溪的经济社会发展,还影响了玉溪建设现代宜居生态城市的进度。根据规划,2015年玉溪的城镇化水平要达到52%,玉溪城镇化建设的压力加大,要提高玉溪的城镇化率,政府还需要完善配套措施,向进城农民提供充分的就业岗位、社会协助、公共住宅等。
(四)农民增收困难
近年来,玉溪的人均耕地逐年下降,已从2002年的0.81亩下降到2011年的0.76亩,居云南省16个州市的末位,同时,受耕地布局零散、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投入不足等因素的制约,玉溪的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面临很大的困难。
(五)第三产业拉动经济发展的能力较弱
近几年,玉溪市第三产业发展呈现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内部形成了发展不平衡、总量不大、规模偏小、质量不高的格局,对玉溪市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明显。玉溪市第三产业的发展仍然依赖于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传统行业,缺乏新型的支撑行业。
(六)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快,社会抚养负担日益加重
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玉溪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8.95万人,老年人口占全市人口的比重为12.57%。2000―2010十年间,玉溪市总人口增长11.12%,而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增长了33.35%,快于同期总人口增长22.23个百分点。2010年,云南省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7.63%,玉溪市为8.78%,玉溪市的老龄化程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5个百分比,在云南省16个州市中位列第一,老龄化特征相当明显。人口老龄化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也加重了社会的抚养负担。
二、民生事业方面还需加强
随着玉溪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玉溪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但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社会分配方式不尽合理等因素,玉溪市城镇居民在收入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高收入人群和低收入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而且不同行业的职工工资差距也较大。
从目前实行的新农保、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新型合作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来看,相关制度虽然明确了个人和经济组织需要缴费以及缴多少的问题,但现有的保障水平往往没有考虑通货膨胀、年龄、区域差别以及个人缴费回报率等因素,所以相关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例如,新农保和城居保的参保对象都是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或城镇居民,自愿参保。但从玉溪市的参保情况看,60岁以上居民参保积极性非常高,且他们对不用缴费即可领取每月至少60元的养老金表示满意;而40~59岁的需缴费群体有一定参保积极性,但是对缴费档次的选择较为谨慎;年龄层次较低的中青年群体,因为职业变数大,参保积极性比较低。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的进行,玉溪市的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向全民医保迈进,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从制度覆盖人群来说,现阶段的医疗保障体系建设还面临着已覆盖人群难以进入的问题,例如,个别困难企业职工因单位缴不起医疗保险费,致使这些人还没有进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安全网”。另外,对于个体户及其雇工、灵活就业者等就业人群,虽然出台了相应的参加医疗保险政策,如灵活就业者参保政策、大病医疗保险参保政策、农民工参保政策等,但由于其中的种种原因,还有相当的人群没有进入。就新农合而言,由于是自愿性保险行为,所以很多农民由于意识不到位还没有完全参与进来。
三、提高R&D投入强度面临很大的困难
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是创新的核心内容,其经费投入是全社会科技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科技进步的重要因素。2012年,玉溪R&D经费支出34 940万元,比2011年下降26%;玉溪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0.35%,远低于云南省0.68%的平均水平,与2020年国家目标值2.5%还有较大的差距。根据云南省委政府《关于实施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2013―2017年)的决定》的目标,R&D经费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要提高到1.5%,按此目标计算,实现度为23.3%。以2012年R&D投入强度0.35为基数,将目标分解到每年则年均要提高0.23个百分点,假设GDP的增长率为10%左右,2013年玉溪市R&D经费支出的增速要达到83%左右才能达到按规划分解的目标0.58%。由于玉溪市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R&D经费支出比重较小且增长较为缓慢,主要靠工业企业拉动。因此,在当前玉溪经济正处于平稳较快的增长周期背景下,仅靠工业企业来拉动R&D投入强度的迅速提高较为困难。同时,由于政府资金投入不足,R&D活动整体层次不高,尚不足以实现政府资金的“杠杆效应”。
篇4
[中图分类号] TP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21- 0169- 02
随着科技发展和教育国家化进程,教育信息化已成为了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一大发展目标,智慧校园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应运而生。智慧校园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智慧城市建设也促进者智慧校园发展。
1 智慧城市的提出
美国加州旧金山1990年召开了以“智慧城市(smart city)、快速系统(fast systems)、全球网络(global works)”为主题的城市竞争力可持续发展会议。美国的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简称IBM)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于2008年11月提出了“智慧地球”。随着“智慧地球”的落地,“智慧城市”开始发展,2009年IBM公司了《智慧地球赢在中国》计划书,并在中国连续召开了22场智慧城市的讨论会,智慧城市在中国开始建设,目前,智慧双流,智慧上海,智慧深圳已逐渐发展起来。
2 智慧城市的概念和功能
虽然智慧城市提出近十年,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IMB将智慧城市定义为: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感知、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等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智慧城市的建设犹如一个生态系统,其在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围绕大数据平台,利用模式识别、云计算、移动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整合信息资源,统筹业务应用系统,从而为政府、个人、企业提供更高效的决策依据。
智慧城市建设的八个方面功能有:智慧建筑系统、智能交通系统、智慧电网系统、城市指挥中心、城市公共安全、城市环境管理、智慧医疗、政府公共服务平台。智慧城市建设主要内容是建设信息基础设施,构建覆盖整个城市的信息共享网络平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传统产业的创新变革,推动电子商务的变革;建立多层次电子政务系统,完善公共服务信息网络;建设智慧城市人才队伍,提高全社会的信息化技术能力;开发重点领域的应用系统;整合社会资源,发展智慧城市的技术支撑平台;建设信息化标准和法律法规,有效管理信息资源。
3 智慧校园的概念与表现形式
智慧校园指的是将智能化传感器嵌入或安装到教室、图书挂、餐厅、实验室、会议室、宿舍楼等学习、活动、生活区域的各个地方作为终端设备,对这些终端设备用一定的方式连接,形成“物联网”,利用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服务中心将“物联网”和“软件应用平台”整合在一起,实现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的信息资源全面数字化,加以科学规范的管理方式对这些信息资源集成处理,工程统一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系统。
建立网络科研,根据创新人才培养要求实行教师教学研究积分管理,共享科研类应用软件及其主题科研网站实现资源共享。
建立校园文化板块,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随时查询社团活动安排、各类竞赛情况,同时利用查询页面推送信息宣传,提供优秀资源共享。
建立一站式校园生活平台,通过电子钱包、电子饭卡、自主缴费组建一卡通一站式缴费平台,并在移动终端与文化板块相连接,增加洗衣机、运动场馆等的预约模块,形成校园文化建设与生活共促互建。
4 智慧城市建设与智慧校园发展的关系
智慧城市作为数字化城市和智能城市建设后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式,是信息化、城镇化、工业化的融合。智慧城市概念提出后,我国先后有南京、北京、上海、重庆、西安、深圳等20多个地区提出建设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是无线通信和物联网的发展,涉及到交通、医疗、政务、商业、教育等各方面领域。智慧城市建设基础在于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核心在于对信息的有效获取、整合、管理,故必须要有相应的知识体系和人才需求与之相配套。
高校是知识聚集、人才培养、信息科技发展之地,是国家创新发展中知识传播和利用的主要阵地。高校拥有智慧城市建设所需的信息资源、知识资源、人才资源,高校的信息服务也逐渐朝着知识化、创新化、个性化、智慧化的方向发展。“211工程”建立了与部分高校图书馆、重点学科、重点院系联合资源共享的地区高校文献信息服务中心,为高校相对集中、信息资源较为丰富、网络化水平较高的地区配备一批具区域特色的重点文献信息库,专人管理,共同享用,避免了资源重复购置的浪费。智慧城市建设为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提供了新思路,表现最突出的就是“智慧图书馆”,其作为智慧校园的建设部分,为智慧校园和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更纯净高校的公共文化环境和信息共享空间。
主要参考文献
篇5
1.1文化引导建设学习型小康社会
在当今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的社会,知识的创新不断加快,因此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公共图书馆是一个地区信息和知识的聚集地,是人们汲取文化知识的殿堂。在建设学习型社会方面,公共图书馆有着独特的优势。鉴于此,图书馆应该利用其丰富文化资源,发挥文化引导的作用,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激发广大读者的读书意识,让读者养成学习的习惯,并且扩大影响范围,进而在社会上形成自觉读书,终身学习的学习氛围。
1.2文化输出建设知识型小康社会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此,小康社会也必将是一个知识高度发展并不断创新的知识型社会。在此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应该利用其知识宝库的特征,充分发挥其文化服务的职能,实行文化输出,最大限度的将知识传输给社会。一方面,将社会上的最新知识及时有效的汇聚到图书馆,使其成为全社会知识的聚集地,最大限度地汇聚各种文化知识。另一方面,将聚集的文化知识及时有效的传输给社会,让每一位社会成员都能够沐浴到知识的阳光。
1.3文化服务建设文明型小康社会
要建设文明型的小康社会,就要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使社会成员具备较高的文明素养。公共图书馆应该开展各种文化服务活动,在文化服务中提高公民的道德素养和文化素质,使每个人都拥有丰富的文化知识,较高的道德涵养,形成高尚的文明习惯。以此为基础,将文明风尚扩展至家庭、企业单位然后推广到整个社会。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视角下的公共图书馆建设
如前文所言,公共图书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发挥着文化引导、文化输出、文化服务、文化熏陶的作用。可以说,图书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2.1立足实际,创新思路,形成特色
周口市人口多,文化基础薄弱。如何通过图书馆来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质,是图书馆面临的一个现实而迫切的课题。针对这种现状,局领导就为图书馆确立了“立足实际,创新手段,形成特色”的发展思路。在工作过程中,市图书馆紧紧围绕这一发展思路,积极探索,不断总结经验,以文化惠民为主题,创新工作为途径,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发展方针。
2.2注重馆员综合素质建设,建立高素质人才队伍
馆员是图书馆发挥其职能的重要媒介。一个高素质的馆员队伍不仅能对图书馆文化引导职能起到推动作用,而且能够帮助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为此,我馆专门组织馆员进行技能培训,让馆员在工作技能上过硬。平时,图书馆还定期进行业务学习,月底进行业务技能考核,对成绩比较好的馆员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对馆员工作技能的强化,使每一位馆员掌握了娴熟的工作技能。
2.3不断充实馆藏,增加馆藏量
周口市图书馆是一个刚成立不久的新馆,由于各方面的因素,藏书量少,是一个现实而棘手的问题。扩大馆藏量,满足人民群众读书需求,是市图书馆面临的一个最大的实际问题,同时也是我馆制定的自身发展的首要策略。
我馆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解决。其一,筹集资金,对外购书。虽然资金不是很充裕,图书馆把有限的资金优先用于新书的购买上。从开馆至今,图书馆已先后五次购买新书,购买金额50多万元,新进图书2万多册。其二,发动社会力量,踊跃捐书。宋河老子国学研究会,为图书馆捐书2万多册,价值200多万元。去年7月在全市范围内发起的向图书馆捐赠书刊活动,共有100多家单位参与,捐赠书刊35万册,其中书籍3万多册,极大的丰富了馆藏量。
篇6
一、政府转移支付的分布
缓解城市贫困,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增加其收入水平。因此,在比较不同减贫措施的效果时,关键是看政府转移支付是否真正惠及于城市最贫困的群体。也就是说,最好的减贫政策应该是按照贫困程度实行差别转移支付。图1和图2分别反映了2001年与2005年,五城市收入转移累积分布情况。两图中的横轴按收入转移支付前家庭人均收入从低至高的顺序排列,反映城市总人口比例。纵轴则反映贫困人口得到政府转移支付的数量占总转移支付的比例。
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城市三种不同救助措施在2001年的转移收入分布曲线的形状相似,位置也比较接近,说明它们的收入分布基本相同。以10%的贫困人口获得转移支付的比例来看,分别是城市低保补贴40%,失业保险金23%及下岗补贴21%。可见,“十五”初期城市不同救助措施的减贫效果差别不大,各种救助措施之间呈现明显的替代性。
图1 2001年收入转移的累积分布曲线:CULS1
从图2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2005年的转移收入分布曲线与2001年的转移收入分布曲线对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岗补贴与失业保险所对应的曲线形状依然粘合在一起,差别不大,但城市低保所对应的曲线变得更为陡峭,与前两条曲线间的距离明显拉大了。同样以10%的贫困人口获得转移支付的比例来看,分别是城市低保补贴55%,失业保险金12%及下岗补贴20%。若以20%的贫困人口获得转移支付的比例来看,城市低保救助对象获得了80%的救助金。这表明截止到2005年,我国城市低保制度建设已经进入全面完善阶段,对缓解城市贫困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减贫效果越来越明显,而下岗补贴和失业保险的减贫作用则逐渐地在弱化。
图2 2005年收入转移的累积分布曲线:CUSL2
二、城市贫困发生率的变化
为了分析不同城市救助政策对贫困发生率的影响,本文选用六条贫困线来说明不同救助措施下贫困发生率的变化,如表1所示。2001年引起城市贫困发生率下降的主要救助措施是职工下岗补贴,而2005年低保救助成为降低贫困发生率的主导因素。通过比较低保线和支出上限所对应的情况可知,2001年下岗补贴对以低保线和支出上限测度的贫困发生率分别下降1%和1.5%,城市低保对以低保线和支出上限测度的贫困发生率分别下降0.86%和0.56%。而2005年城市低保对以低保线和支出上限测度的贫困发生率分别下降2.08%和2.38%,下岗补贴对以低保线和支出上限测度的贫困发生率分别下降0.5%和0.59%。
如果提高贫困线的标准,可以发现三种城市救助措施对贫困发生率影响变小。若以人均1美元/天做为贫困标准,三种城市救助措施的政府转移支付对贫困发生率的影响从4.53%降到3.03%,即贫困缓解了约1/3。但如果以主观贫困线作为贫困标准,三种城市救助措施的政府转移支付对贫困发生率的影响从23.35%降到21.84%,即贫困缓解了约1/15。
表1 不同贫困线下各种救助措施对城市贫困发生率的影响
注:本表中的贫困发生率按照城市人口进行加权计算,其中固定贫困线所对应收入及收入转移变量以2003年的物价进行调整。地区间的物价差异通过Brandt and Holz(2004)方法经济调整。
以上分析表明,三种城市救助措施对贫困发生率的影响受制于贫困线标准。选取的贫困线标准越低,减贫效果越好,选取的贫困线标准越高,减贫效果越不理想。此外,从动态的角度来看,在相同的贫困线标准下,城市低保制度减贫的效果最为理想。
参 考 文 献
[1]都阳.Albert Park.《中国的城市贫困:社会救助及其效应》.经济研究.
2007(12)
[2]李实,杨穗.《中国城市低保政策对收入分配和贫困的影响作用》.中国人口科学.2009(5)
篇7
2 系统性原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应系统地反映各个方面的指标,使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多方面反映全面建设小康的进展情况。
3 连续可比性原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注意和“总体小康”指标体系和“现代化”指标体系保持衔接:一方面要汲其取精华;另一方面要弥补其不足。同时,指标体系也注意到时间、地点、时期、指标性质和适应范围的可对比性,以便于纵横向比较。
4 重点突出原则。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全面小康”突出以人为本的全面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即“社会―经济一生态”三维复合的协调发展。发展的理想境界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发展。
5 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的建立要考虑实用性原则,便于推广应用。同时指标要易于数据收集、易于量化,具有可评价性和比较性等特点。
6 以选择客观指标和最终成果指标为主的原则。构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作为一种绩效评价体系,应尽可能选择最终成果指标和具有客观性的指标。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
综合国内外小康和现代化的相关研究成果,根据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原则,考虑到全国的总体发展水平和各类综合因素,结合的自身特点,我们设计了内蒙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共分为5类48项指标,即经济指标(8项)、社会指标(17项)、人民生活指标(8项)、民主法制指标(6项)和资源环境指标(9项)。(见下表)
二、内蒙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评估
通过对自治区2005年数据的分析,对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进行了测算。测算的权重根据反复征求专家的意见形成。其中,经济发展类权重为23%,社会发展类权重为23%,人民生活类权重为24%,民主法制类权重为15%,资源环境类权重为15%。结果表明,截至2005年,内蒙古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达到63%,这表明内蒙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距全面小康的要求还有明显差距。
三、内蒙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难点和制约因素分析
(一)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内蒙古生产总值只占全国的2.1%,但消耗的煤炭占全国的4.8%,消耗的电力占全国的2.3%,消耗的水占全国的3.4%,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2.9%。以水资源利用情况看,内蒙古农业灌溉节水利用率仅为35%左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45%,均低于全国近10个百分点。
(二)生态环境压力仍然较大
一是生态环境仍很脆弱。内蒙古沙漠化土地6.3亿亩,占总面积的35.6%,水土流失面积2.8亿庙,占总面积的15.8%。草原、耕地沙化、退化、盐渍化问题突出,草原退化面积达70%,产草量和载畜量下降。二是环境保护面临较大压力,局部大气环境、水环境污染仍较严重。2005年,全区废水排放量56241万吨,与“九五”末期比较,增加21.8%;二氧化硫排放量145.6万吨,比“九五”末期(2000年)增加1.19倍;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7363万吨,比“九五”末期增加2.1倍。三是工业化进程对环境的压力较大。
(三)水资源短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
随着经济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水资源供需矛盾正在制约着内蒙古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目前内蒙古水利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工程性缺水与资源性缺水并存,水资源短缺与水资源浪费现象并存,其中工程性缺水尤为突出。据统计,目前,呼和浩特、包头、满洲里、二连浩特等14座城市水资源存在供需矛盾,广大农村牧区有近300万人需要解决饮水问题。
(四)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内蒙古每万人口专业技术人员数在全国排第9位,但每百万人口R&D科学家和工程师却排在全国第22位。万名R&D活动人员科技论文数连续3年居全国末位,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系数排在全国28位,万名从业人员专利申请量居全国21位。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中科技人员数量极少,只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3%。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的科技水平还比较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撑。
篇8
1 数字城市建设中基础测绘的有效应用
结合现代化数字城市建设,分析基础测绘的实践应用,例举比较常见的几点应用。
1.1 基础测绘下数字城市建设
数字城市建设中,需要使用信息技术,如:GIS、GPS。而基础测绘的应用,将数字城市建设所需的技术引入到测绘现场,提供高水平的技术应用。目前,基础测绘在数字城市建设时,引入多样化的信息技术,包括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用于为数字城市建设提供高效的测绘方法,体现基础测绘的多样化优势。基础测绘中的信息技术,构成了基础测绘系统,在多个方面上保障数字城市建设的规范性,落实系统性的基础测绘技术,一方面提高了数字城市的建设速度,另一方面维护测绘的准确性。
1.2 基础测绘在城乡建设中的应用
城乡规划是数字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时采取基础测绘,可以按照城乡的现状,提供可行的规划方式。数字城市在城乡问题建设上,必须以最基础的地理规划为主,而基础测绘能够在空间上准确的定位城乡规划,同时利用地形图的方式表现城乡规划的结果[1]。近几年,我国城乡建设的速度比较快,加快了城乡建设的速度,按照数字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基础测绘找准城乡规划中的信息元素,测绘部门规划信息元素,为城乡建设提供科学的测绘信息,完善城乡规划的内容,进而加快数字城市建设的速度。
1.3 基础测绘服务于防灾应急系统
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地理空间,需要具备防灾应急的能力,用于降低灾害的发生机率。数字城市在构建防灾应急系统时,通过基础测绘收集地理数据,着重分析城市地质的空间信息,找出可能潜在的安全隐患,如:地震、水灾等,利用集成化的方式规划到同一个系统内,根据数字城市的防护需求,设计防灾应急系统。防灾应急系统内的地理信息较多,应该落实基础测绘的应用,集中预防地质灾害,在基础测绘的应用下,实现公共状态的预防。
1.4 基础测绘提供城市建设的保障
数字城市建设状态越来越明显,各种技术应用到城市建设中,基础测绘为推进数字城市发展提供了根本性的支持[2]。例如:基础测绘辅助数字城市建设中的监控系统,按照数字城市的要求,构建遥感影像获取系统,专门收集地质空间信息,如:灾害情况、地理信息等,第一时间内整合所需的信息,服务于救灾过程。基础测绘在数字城市监控中占有很大的应用比重,结合数字城市建设的需求,完善基础测绘的有效应用。
2 基础测绘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改进
基础测绘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处于逐渐成熟的发展状态,结合数字城市的建设实况,还需在基础测绘中提出几点改进建议。
2.1 推进数据的共享
数据共享可以提高基础测绘的服务水平,加快其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时效性。我国城市发展的速度不同,数字城市建设的效果也不同,为了实现数字城市的协同发展,基础测绘部分应该具有数据共享的特点,共享地理数据、空间信息,缩小数字城市的建设范围,各类基础测绘的数据存储后,可以随时进行调用,消除了测绘数据浪费的情况。基础测绘中的数据共享,统一数据的使用标准,规范了数据的不合理性。
2.2 平衡基础测绘的发展
基础测绘是数字城市建设的核心,我国存在部分城市在完善数字化转型时,忽视了基础测绘的应用,未能有效的编制基础测绘,导致数字城市建设规模不平衡,缺乏基础测绘的支持[3]。基础测绘信息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必需因素,融入基础测绘信息后,才能保障数字城市建设的平衡发展。
2.3 促进基础测绘的创新
基础测绘缺乏创新的能力,仅停留在软件应用上,脱离数字城市建设的要求。按照数字城市的建设发展,基础测绘表现出停滞的缺陷,应该实行测绘创新,构建基础测绘数据库,归类存储城市测绘的数据,促使数字城市建设时,不需要重新进行基础测绘,直接使用数据库内的信息即可。
2.4 拓宽基础测绘的范围
数字城市建设中,基础测绘的时间较长,应用范围受限,所以拓宽测绘范围,是基础测绘的改进要点,准确的实践基础测绘的信息。拓宽基础测绘范围时,应该丰富测绘产品的使用,普及先进测绘技术的应用,快速实现数字城市的信息化建设,体现基础测绘的优势和价值,完善基础测绘信息的应用,保障数字城市的顺利建设。
3 数字城市建设中基础测绘的发展
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基础测绘,朝向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主要是实现GPS、GIS、RS的一体化应用。3S技术的一体化应用,提高了基础测绘的效率,各项技术之间相互辅助,根据数字城市的根本信息,构建测绘信息网络,有目的的控制测绘信息的应用,全面记录数字城市的建设数据[4]。除此以外,基础测绘发展中,还会设计质量管理体系,促进数字城市建设的市场化发展,减轻基础测绘的使用压力,确保基础测绘的稳定发展。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基础测绘,不仅要保持良好的发展状态,还要具有规范性,避免引起测绘误差,进而优化数字城市测绘环境,保障测绘结果的准确度,监督数字城市建设的标准化进行,强调测绘发展的基础性。
4 结束语
基础测绘的系统性强,其在数字城市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促进数字城市的精确化建设。目前,数字城市建设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对基础测绘提出很多要求,积极发挥基础测绘的优势,完善数字城市的建设,以免影响数字城市建设的效益,进而体现出基础测绘的优势与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倬.从数字城市谈城市测绘的发展[J].北京测绘,2003,4:1-5.
[2]李维森.浅析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中的创新[J].测绘通报,2011,9:1-5.
篇9
[中图分类号]F8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6-0-01
1 深入拓展电子支付,强化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电子支付,尤其是互联网支付,是综合性普惠金融的重要内容,它能显著降低交易成本和缓解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从而使更多的人参与到电子支付,享受到优质的金融支付服务。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芜湖市中心支行(以下简称芜湖中支行)不断加大对电子支付的创新力度,建设了“支付交易实时处理平台”(公用事业缴费平台),把推进电子支付作为支持普惠金融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
1.1 打造基础平台
建立了“支付交易实时处理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平台分为前端、后端及中端三个部分,前端是银行机构、收单机构以及非银行专营机构,包括其自身系统、受理渠道及产品。后端是相关公共事业单位及其账务(或MIS)系统。中端是平台的核心――信息交换中心,它既作为网络接入平台中心又承担报文转发功能,同时接入中国银联,实现银行卡实施支付。平台建设后,实现了“水、电、气、有线”等行业的支付服务,并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1.2 拓展支付渠道
平台建设后,芜湖中支行积极持续拓展支付受理渠道,促使全芜湖市所有商业银行柜面和ATM机都能实现缴纳公用事业费用。另外,芜湖中支行还成功开发了“互联网支付通系统”,实现了互联网上缴纳公共事业费用,且这些渠道的业务量已经超过银行柜面缴费的总和,既方便了公众、极大地优化了老百姓公用费用缴费的体验,又解决了银行柜面资源不足的问题,促进银行服务水平的提高,还提高了银行为民办实事的形象,社会百姓满意度大幅提升。目前平台业务量稳步增长,被评为“安徽全省服务业综合改革示范区项目”。
2 建设联合信用体系,夯实普惠金融的信用基础
制约普惠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信用缺失。例如,对个人或小微机构进行贷款时往往缺乏规范的财务报表,财务信息既不完整又不透明。为此,芜湖中支行立足辖区的实际,牵头芜湖市信用联合征信系统平台的建设,其一期项目“芜湖市三类非银行金融机构信息监测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已完成开发,进一步夯实了普惠金融的信用基础。
2.1 系统建设目标
以典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机构等三类非银行类金融组织信贷或融资担保征信体系建设为重点,将各非银行类金融组织主营业务信息汇集成借款人融资信用数据库,生成芜湖市非银行类金融组织借款人信用报告,供借款人自身查询,实现全市非银行类金融组织融资管理工作信息共享,帮助非银行类金融组织脱离信息“孤岛”。
2.2 系统的主要优势
一是有助于强化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效能。利用技术手段对三类非银行机构实施监管,为监管部门尽快察觉风险、发现问题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渠道,便于监管部门建立三类非银行机构风险评价体系和风险防范体系,切实解决了监管部门对三类非银行机构进行业务监督、风险预警、监管年检缺少有效抓手的问题。二是有助于三类非银行机构提供客户资源,增强风险防控能力。将帮助三类非银行机构获得更多的客户信息,解决其信用风险管控中的关键性问题。帮助三类非银行机构免于使用“人找人”的传统办法,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业务成本。
3 推进金融IC卡应用,实现普惠金融服务可持续发展
篇10
一、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利用情境培育学生的情感
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知道,人产生某种情感都是在特定情境下。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利用情境来培育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教师创建的情境中触发自身的情感。如,教师在讲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不屈的中国人民”这一单元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关的影片和图片等,让学生能够切实通过教师展示的资料感受到近代中国所受到的屈辱以及中国人民奋起抵抗,不屈不挠的精神,让学生能够从影片故事中感受到那个年代的起伏,能够感受到人民英雄的精神,能够让学生养成不怕困难,勇于与敌人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持生态课程的自由灵动,让学生能够进行生命的体验,让课堂充满生机
教师要构建品德与社会生态课程,就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死板的课堂氛围。我们可以多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互动,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要想让学生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教师只是起一个引导的作用,并不能直接教给学生。教师要以生态课程的理念始终保持课堂的活跃,能够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生命的体验,让课堂充满生机,以提高课堂质量。
篇11
针对以上问题,本人认为在当前消防工作形式下更需要消防执法人员加强业务学习,不仅要加强执法力度,更重要的是提高执法水平,不断适应消防工作发展变化的需要。本人结合自己几年的工作经验,浅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消防法制建设带来的成果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消防法制建设不断完善,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例如,原先的《消防条例》演变为现在的《消防法》、各省出台相应的《消防条例》、社区消防网格化管理、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等等。自这些政策实施以来,重大亡人事故相比过去有所降低,这些制度的出台,无疑是消防法制建设带来的成果。
二、西宁市消防法制建设的现状
(一)消防执法监督警力薄弱
西宁是青海省的省会,古称西平郡、青唐城,取“西陲安宁”之意,是整个青藏高原最大的城市。是青海省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教、交通和通讯中心,是国务院确定的内陆开放城市。西宁位于青海省东部,湟水中游河谷盆地,是青藏高原的东方门户,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自古就是西北交通要道和军事重地,素有“西海锁钥”、“海藏咽喉”之称,是世界高海拔城市之一。西宁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7649平方公里,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有1325家,西宁市消防大队共辖10个中队,现役执法监督人员共有75人,按人均算每名执法人员要分管近50家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按单位属地管理原则,支队级原有的重点单位“下放”到大队以后,大队消防监管的难度增大。而且除日常监督外,大队消防监督人员还要承担繁重的专项整治、火灾调查、消防宣传和各类大型活动消防安全保卫以及其他一些临时性、突发性工作,这样一来,消防执法监督人员都会感到力不从心。
(二)消防执法队伍不稳定
消防执法监督人员调动较为频繁。有些执法人员刚刚熟悉掌握本辖区内的一些基本情况,却又因为在一个地方待的时间太长而被调到其他地方,导致新单位工作的脱节。
(三)消防行政执法人员业务水平不高
从事消防监督工作的不少老同志存在啃老本的思想,缺乏学习动力,只满足于自己的“经验”,在处理各种矛盾时或避重就轻,或盲目蛮干,不适应消防工作的需要。有些在其他岗位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都调到了防火监督岗位上,造成了防火监督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也给防火监督队伍的成长带来了很多不利因素。
(四)小场所消防安全比较薄弱
西宁市小场所发展尤为发达,现有2万多家个体小场所,而相对于一些大型单位和企业来说,这些小场所私营单位就存在几个弊端:一是场所设置不合理,一部分小场所均把自家的房子来当作营业场所,也就是通常说的“家庭作坊”;二是场所消防设施短缺,很多小场所是未经消防审批,势必导致场所内消防设施不齐全;三是员工消防安全素质不高,大多数员工都为外地较穷地方来,自身素质并不高,所以也没有意识去学习一些消防安全常识。上述三个问题的普遍存在,导致西宁市很多火灾均发生在这种家庭作坊内,可见这种个私企业消防安全的薄弱程度。
(五)农村、社区消防安全基础薄弱
西宁市共有近500个行政村、80多个社区,一直以来,农村火灾扑救就是一个难点问题,由于农村消防设施的匮乏,对火灾扑救势必造成很大的困难;一些乡镇工业园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当地经济速度发展;农村主要劳动力都外出打工,留守在农村的居民以老、弱、妇、幼为主,一旦发生火灾,逃生自救能力较差。
三、造成这些现状的原因
(一)体制的变化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
我国消防机构为现役制,按照国家的政策,现役部队大多采取裁员制度,虽然,这几年来消防部队有所扩编,但对于消防执法监督人员未达到一定量的变化,这一点就遏制了消防执法监督人员的发展。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类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逐年增加,由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数量的递增,消防执法监督人员的数量不变,造成工作的严重脱节。
(二)政府奖惩措施不当,导致责任制未落实
《消防法》虽然明确了各政府部门职能要求,各政府部门也提高了对消防的认识,但对其要求没落实到实处,造成制度挂在墙上执行力在嘴上,干好、干坏一个样等现象。对一些违反消防行为,没有及时的处罚和更正,导致消防安全工作不能长时间开展。
(三)部分单位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消防安全设施维护
一些单位片面地认为:发展就是搞经济。忽视了消防安全,现有的消防安全设施损坏了却置之不理,消防设施巡查、维护、保养均不到位。
(四)部分执法监督人员缺乏责任心
主要表现在:一是围绕规避责任开展工作。有些监督人员看到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下,火灾发生的几率以及所造成的损失都在大幅度增加,重特大和群死群伤的恶性火灾也时有发生,使得一些消防监督人员因害怕责任倒查而过分的谨慎,坚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观念,工作任务能推则推;二是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一些执法监督人员,不主动掌握消防相关法律法规,不熟悉自己的业务,在一些违反事件上不能给予合理的处罚。 四、消防法制化建设的对策
(一)加大联勤联动,完善监督检查机构
近年来,各地消防部队开展网格化消防管理机制,但取得的效果不佳,为此,加大联勤联动,完善监督检查机构是有必要的。一是要加大派出所的执法监督。公安派出所要将消防监督责任分解到每名责任民警,明确职责和任务,形成所领导负责、专(兼)职消防民警具体指导、管片民警抓落实的消防监督管理模式。消防工作考核要与民警的政治荣誉、经济利益挂钩,在制度上提高民警自觉行使消防监督检查职能的责任意识。二是加大社区、农村的执法监督。指定一些社区、农村公务人员进行监督检查。各社区可按照重点单位的数量确定社区内执法人员,执法人员经过专业消防培训,并签订法律责任状,保证执法监督正常开展。
(二)充分发挥消防机构和公安法制部门作用,建立一支稳定的法制干部队伍
目前,我国公安消防机构主要是现役体制。由于现役体制人员调动频繁,绝大部分执法人员在岗时间较短,而一旦稍有几年的工作经验,就面临调动和转业。而目前的消防执法是一项技术性高、原则性强的工作,要求执法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技术水平和丰富的法律知识。这种体制决定了消防机构很难建立起一支稳定的执法队伍,同时这种体制也不利于在职干部的业务技术水平提高。
针对这种执法机制暴露出的矛盾,笔者认为只有尽快推进消防体制改革,才能更好地促进防火工作的开展,让防火工作更加有效,从源头上减少火灾的发生。
(三)加大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宣传教育机制
消防宣传作为消防工作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是传播消防知识,普及消防法规,提高全民消防意识,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农村留守人员大多为老、残、妇、幼,要做好消防工作,宣传必须要先行、要创新。一是要在形式和内容上创新。在形式上要有针对性,讲求实效;内容要生动、灵活多样,开展一些贴近群众生活、贴近实际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消防宣传活动,防止内容单一、僵化,防止刻意编造、搞表面形式。二是要在宣传渠道上作“文章”。如以乡镇街道消防培训基地等宣传阵地为依托,拓宽宣传渠道和领域。三是要突出宣传教育的社会效应。教育部门和学校、有关培训机构要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将消防知识纳入教学、培训内容。
(四)完善规章制度,做到奖罚分明
一是要严格执行现有的各项规章制度。规章制度不执行等于没有制度。各政府部门结合法律法规相关要求,认真履行法律所赋予的职责。二是要强化责任追究。要建立健全的奖惩制度,让规章制度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一旦触碰,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
(五)健全执法人员教育培训机构
大队要改变过去全员培训、没有重点的弊端,科学安排培训内容,分专业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培训;转变以往大比武就是战训比武的观念,把建筑工程消防审核、验收、监督检查、实施行政处罚、基础法律法规知识、运用防火监督装备等纳入比武内容,深入开展消防监督业务大比武活动。
篇12
一、建筑工程高职类院校教师到建筑类企业的兼职――教师社会实践模式之一
现建筑类企业很多,结合我们学院专业情况,教师到土建、市政道路、设计、装饰等单位进行短期兼职比较多,企业需要利用高校丰富的科技人力资源。现建筑工程高职类院校应积极鼓励教师到建筑类企业任技术顾问等形式,既能有效提高教师个人的技术服务水平,又能逐步提高学校的美誉度。如果能在教学中向学生传授一些现代实用技术,以使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提高对学习的兴趣,则对提高教学效果的提升也是十分有益的。这种形式对年轻教师比较适用。
二、通过与企业进行横向课题研究开发服务进行社会实践――教师社会实践模式之二
实习、实训是高职院校培养技术应用人才的特色教学活动。这对大都充实到建筑施工企业第一线的建筑高职类院校学生尤其重要,都离不开建筑类企业的支持。这是当前建筑工程类高职院校与企业结合的主要模式。这种模式的校企结合,主动权在企业一方。但对建筑类企业来讲,在保证学生实习安全的情况下还是乐于接受的。原因在于现有建筑类企业需大量高职院校毕业生充实到第一线,借实习的机会,可以培养和观察学生,借以引进人才。故采用这种模式的校企结合方式比较容易做到,对建筑工程高职类院校来讲,实际操作难度也不是很大。
高校教师有科研和为社会服务的职能。教师与建筑企业技术人员有很多的联系和接触。而现在我们学院教师每年都要进行一些横向课题研究,这样我们就有了与企业合作的基础,通过与建筑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设计服务就有了条件,这种形式对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教师比较适用。
三、建筑类企业与建筑工程高职类院校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使双方互为对方服务――教师社会实践模式之三
建筑工程高职类院校利用自身优势,为建筑类企业员工进行培训,提高素质以及解决建筑类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建筑类企业为建筑工程高职类院校提高学生实习条件,配置带教人员,精心安排实习岗位,让学生在实习期间获得最佳的实习效果等。这种校企结合方式,需要双方认识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做到,也可看作是一种紧密型的结合方式。许多建筑类企业还向建筑工程高职类院校提高专业奖学金,从而使双方关系更加密切。这种形式对有一定资历和经验丰富的教师比较适用。
四、建筑工程高职类院校专业教师到建筑类企业锻炼后获取相应的职业技术资格(建筑工程类职称)―― 教师社会实践模式之四
高等职业教育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职业教育,而高职院校与企业是两个不同的系统。如何使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能直接服务于企业,关键在于学生在高职院校期间接受必要的职业技术培训,而这一过程就需要在教师队伍中充实一定比例的“双师型”教师。
现有高职院校教师大多由普通高校毕业生直接担任,而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大学生,只有少部分具备与本专业相适应的职业教育资格证。相对建筑工程类毕业生来说,要获取建筑工程类职称和资格证,需要几年的职业经验,而职业经验和职业技能必须要有职业环境。这就要求专业教师深入到建筑类企业中去,从事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活动,积累职业经验和职业技能,并获得职业资格。
篇13
二、我国城市绿色生态小区建设必然性
(一)建筑资源消耗过多
随着住宅建筑行业的发展,也出现了很多资源消耗问题,不仅需要浪费大量水资源,还会影响城市空气,更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这些问题的出现就导致建筑资源消耗过多。现代人越来越关注绿色生态环境,因此,城市绿色生态小区建设也就成为人们的追求,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减少对建筑资源的消耗。
(二)国家政策的支持
尽管我国并没有专门用于城市绿色生态小区建设的法律法规,但在现有法律法规中却存在与绿色住宅小区相关的建设问题,尤其是近年来,在我国很多政策中都有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的相关内容,如环境保护法、环境管理制度以及环境保护标准等,由此可见,国家正通过各种政策为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提供基础。
三、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对地方社会经济建设的影响
(一)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建设工程量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建筑行业的建设主力军主要是进城的农民工,这不仅为农民工的拓宽了就业、生存之路。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建设需大量的钢材、水泥、木材、沥青、砂卵石、苗木等建材,对当地的相关行业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成可以带动周边经济贸易的发展,它涉及的交通运输、农业生产、邮电通讯、配套商业、饮食服务、财政金融、文化卫生等行业,这又为城镇就业创造大量的工作岗位。因此,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一方面可以提高城镇人民生活质;另一方面,促进地方经济增长,不断增加区域人民经济收入,有利于当地居民增产增收,脱贫致富,提高地方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二)有利扩大城市经济规模,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如易门县教师小区项目建设规模为19.9万平方米,总投资额为2.6亿元,绿化率为33.76%,容积率为2.0,建设周期历时4年(于2005年9月至2008年12月),是属于地方政府委托开发,社会投资建设的项目,本项目直接为地方财政创收了3500多万税收,出售周边商铺、车库等收入为4500多万,占本年的财政收入8%。绿色生态小区建设对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拉动和辐射作用。直接带动了水泥、钢材、砂石、水电器材等多个经济部门和行业的发展,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着积极推动作用。而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成后,会带动周边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学校、医院、商店、文化娱乐设施等行业的发展,形成一定区域内的规模经济,地方经济结构得到了优化,这些行业的经济收入增长了,所交纳的税、费也增加了,相应的地方财政收入也增加了。扩大了城市的经济规模,对地方在推动城市化进程发挥了独特作用。
(三)改善人民居住环境,加速和提升了城市建设档次,优化投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