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资产评估中的价值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资产评估中的价值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资产评估中的价值

篇1

长期以来,对价值类型的分类存有不同的观点,《国际评估准则》将价值类型分为市场价值和非市场价值。这里的市场价值是指“自愿买方与自愿卖方在评估基准日进行正常的市场营销之后所达成的公平交易中,某项资产应当进行交易的价值估计数额,当事人双方应充分知情、谨慎行事,不受任何强迫压制”。凡不符台市场价值定义的资产价值类型都属于非市场价值。因此,就目前来讲,非市场价值不是一种有准确定义的价值类型,而是一个集合,包括了所有不满足市场价值定义条件的其他价值类型。尽管市场价值具有众多的约束条件,但只要满足了这些条件,在这些条件的约束下,相同的资产、相同的评估目的,其资产评估价值应该是一定的,不会因投资者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而投资价值最突出的特点是相同的资产、相同的评估目的,因投资者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资产评估价值。因此,投资价值不符合市场价值的定义,不满足市场价值条件,属于非市场价值。

二、不同情形下的投资价值

在日常生活中,商人在销售商品时,往往会对购买者进行观察,如购买者的外貌特征、神态动作等。通过观察能大致了解购买者的经济状况、对所选商品的喜爱程度等,以此来判断购买者的购买欲望。然后他们会根据观察到的不同结果,将同样的商品以不同的价格卖给不同的购买者。同样的商品,商人因购买者的不同而给出不同的售卖价,也就是说,同样的商品,在同样的目的,因购买者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价值。同样,在资产评估领域,同一种资产可也会因为投资者的不同,具有不同的价值,这种价值就是一种典型的投资价值。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产权交易市场日益活跃,企业出售、兼并、联营等产权交易行为经常发生。在很多情况下,企业的售价会困投资者的不同而有很大的不同。比如,某企业准备出售,潜在投资者有三位,一是地区性的中型企业,二是全国范围的大型国企,三是跨国公司,它们在实力、规模等方而存在较大差异。而对这三位不同的收购企业,售卖企业可能不会以同一个售卖价出售。可能的情况是:对地区性的中型企业以较低的售卖价出售,对国际性的大公司以较高的售卖价出售。这时,同样的资产、同样的交易目的,因投资者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价值,这也是一种典型的投资价值。

针对上述情况,为了让理论联系资产评估实务,我国《资产评估》2010年版教材上把价值类型分为重置成本、收益现值、现行市价(或变现价值)清算价格四类。同时为了与国际接轨,我国评估界引入了市场价值和非市场价值概念,并于2007年对市场价值和非市场价值等价值类型做出具体规定,以便在评估实务中推广运用。

三、评估实务中投资价值作为价值类型的选用问题

(一)投资价值的适用条件,要选择投资价值作为某一资产的评估价值类型,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 评估业务或评估的特定目的是服务于特定投资者或某一类投资者;

2 评估人员在评估过程中依据的是与特定投资者或某一类投资者相适应的市场条件;

3 根据特定投资者或某一类投资者运用评估对象的综合能力来预测评估对象的预期获利能力或可变现价值。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三个条件时,才能将该资产的评估价值类型确定为投资价值。

(二)运用投资价值需要注意的问题。

1 在评估实务中,投资价值的适用条件很难满足。投资价值是为特定投资者服务的,只有当评估业务的目的非常明确、潜在投资者的投资意图明确、基本情况明确,以及与此相匹配的市场条件明确,并且评估人员将这些情况作为评估资产价值的依据时,才能选择投资价值作为评估结果的价值类型。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评估人员并不了解某一评估业务中的潜在投资者有哪些,即使评估人员知道评估业务中的潜在投资者有哪些,也不一定十分了解潜在投资者的投资意图、综合实力以及特殊的市场环境等,在这些事项不清的情况下,是无法运用投资价值列资产价值做出评估的。如果评估人员草率做出选择,就会得出错误的评估结论。

2 投资价值的不可验证性。投资价值是针对特定投资者的价值,同样的资产因为投资者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价值。某一评估对象对某一特定投资者的评估价值是否合理无法在其他投资者身上加以检验。因此,投资价值下的资产评估结果是很难让资产评估的有关各方真正理解和接受的。

3 选用投资价值类型的顺序。资产评估是经济领域里的一种中介活动,其评估结论必须具备公正性,只有当公正性得到资产评估有关各方的真正理解和接受时,评估结果才能被资产评估有关各方接受,评估工作才能达到实际效果。在资产评估价值类型中,市场价值是自愿买方和自愿卖方在各自理性行事且未受任何强迫的情况下,评估对象在评估基准日进行正常公平交易的价值估计数额,因此其具有很强的公允性,能够得到资产评估有关各方的普遍理解和接受。而投资价值属于非市场价值,很难让资产评估有关各方普遍理解和接受。

因此,在评估实践中,投资价值不能成为资产评估价值类型的首选,只有在市场价值的条件无法得到满足,也无法找到其他合适的价值类型的时候,才考虑选择投资价值。当然,此时还要同时考虑评估业务和评估对象是否满足选择投资价值的条件

参考文献

篇2

Key words: asset appraisal; value type; appraisal method; choice of method

中图分类号:F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3-0167-01

1资产评估价值类型、作用

关于价值类型的种类,我国现行评估准则采用了国际评估准则的观点。即将价值类型分为市场价值和市场价值以外价值类型。市场价值是指自愿买方和自愿卖方在各自理性行事且未受任何强迫的情况下,评估对象在评估基准日进行正常公平交易的价值估计数额。市场价值以外的价值类型包括投资价值、在用价值、清算价值、残余价值等。

由于价值类型是价值质的规定,因此在资产评估中起着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①价值类型是影响和决定资产评估价值的重要因素。资产评估价值是某项资产在特定条件下的价值表现,其价值属性不同,评估结果也就不同。因此,资产评估中的资产价值与其本身的内在价值或者特定价值存在差异,也就是说,同一资产在不同价值属性情况下,由于属性不同表现在价值量上存在很大差异性,理所当然地产生不同的评估结果。②资产价值类型决定评估方法的选择和使用。价值类型实际上是资产评估价值的一个具体标准和取向,某种标准的评估价值取得,必然通过具体评估方法进行科学估算获得。事实上,评估方法只是估算评估价值的一种思路,价值类型确定必然决定了评估方法选择和使用,例如:评估师在评估资产的现行市场价值,只能采用市场比较方法估价,不能采用收益现值法或者重置成本法替代,当估算资产未来价值即在用价值时,应当使用收益现值法而不能用重置成本或者市场价值进行替代。③明确资产评估价值类型,可以避免报告使用者误用评估报告。资产评估结果是在特定的假设条件为前提,不同的评估目的,市场条件下决定了价值属性不同,因而评估价值存在很大差异性,资产评估师在评估报告当中明确评估资产价值类型,可以使委托方更清楚了解评估资产在不同价值属性下的价值,从而不产生误解,同时也规避了评估师的执业风险和责任。

2影响资产价值类型的因素

实践中,决定价值类型是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包括:①评估目的或者特定行为;②市场条件;③资产功能及其状态。以上因素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影响或者决定资产价值类型,其中最核心因素是特定的评估目的。这主要是由于资产特定评估目的直接影响市场条件,因而最终影响资产功能和状态。例如:资产在出售情况下,直接决定了市场需求方的范围,从而会影响资产功能和状态。一般情况下,由于委托方资产评估特定目的不同,评估价值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是因为资产特定目的不同引起的资产价值属性不同产生的。在具体评估实际当中,如果委托方明确了资产价值类型,评估师应当在评估报告对资产在某一价值类型下价值做出结论。如果委托方未明示委估资产的价值类型,评估师应当尽可能的在特定评估目的下对资产不同价值类型下价值进行评估,根据特定评估目的确定最恰当的价值类型,选择最合理方法对委托评估的资产进行评估,并做出最终结论。不同评估方法体现资产不同价值类型或者价值属性,体现在价值量必然存在很大差异性,因此不同评估方法使用,自然得出不同结果。在具体评估实践中,评估师可以根据委托方要求选择评估类型和评估方法。通常情况下,企业破产、资产拍卖,评估师一般选择清算价格,如果委托方要求采用市场价格类型,那么评估师将对市场价值进行分析,选择参照物进行类似比较,从而得出近似理想化的市场价值。

3资产评估方法的选择

3.1 资产评估方法的选择必须与资产评估价值类型适应。资产价值类型是由资产的特定的评估目的决定。一般认为,在某一特定的评估目的必然有其相适应的价值类型或者价值属性,资产价值类型决定评估方法选择和使用,也就是说,不同评估方法其实体现了资产不同价值属性或者价值类型。

3.2 资产评估方法必须与评估对象相适应。评估对象是单项资产还是整体资产,是有形资产还是无形资产,往往要求不同的评估方法与之适应。例如:在持续经营条件下,对于企业整体资产一般情况下要求采用收益现值法,非持续经营时,才考虑成本加和法,以此体现企业资产价值最大化原则,对于无形资产一般情况下交易案例较少,可比性较差,因此评估实践中一般采用收益现值法,对于有形资产特别房地产、机器设备由于交易性案例较多,因此应首先考虑市场法,以真实反映其市场价格,只有在交易案例较少或者没有可比性的情况下,评估师才使用重置成本法,反映其现行成本价值。

3.3 评估方法的选择还要受可搜集数据和信息资料的制约。每种评估方法的运用所涉及到的经济技术参数的选择,都需要有充分的数据资料作为基础和依据。在评估时点,以及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某种评估方法所需的数据资料的收集可能会遇到困难,当然也就会限制某种评估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3.4 在选择和运用某一方法评估资产的价值时,应充分考虑该种方法在具体评估项目中的适用性、效率性和安全性,并注意满足该种评估方法的条件要求和程序要求。

4结语

总之,在评估方法的选择过程中,首先,必须确保评估方法与价值类型一致性;其次考虑与评估对象的适用性;最后应考虑各种假设和条件与评估所使用的各种参数数据,及其评估结果在性质和逻辑上的一致。

参考文献:

篇3

收益法是企业价值评估中的一种主要评估方法,它是通过将被评估企业预期收益资本化或折现以确定评估对象价值的评估思路。收益法的预期收益可以现金流量、各种形式的利润或现金红利等口径表示。按照一般的企业价值评估思路,收益法通常适用于评估持续经营且具有获利能力的企业。

企业的未来获利能力,是企业各种因素包括企业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企业拥有的无形资产类型很多,理论上包括各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如专利权、商标权、特许权、专有技术等)以及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如企业的人员素质、企业文化、商誉等)。在评估企业价值时,这些无形资产因素都必然要加以考虑。需要探讨的问题在于,评估师如何对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后将给企业未来收益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

比如,企业通过购买方式取得一项技术,但在技术的消化与吸收方式以及相关的资金投入等方面不同,这项技术的价值,即未来获利能力就会完全不同。据统计,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的一些企业,在技术引进方面的投入比例大约是1:7,即每引进一元钱的技术,企业自己进一步开发的投入大约是7元;而我国企业的该项投入比例大约是1:0.2,大大低于上述两个国家的企业。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同样一项技术,在不同的企业中,人员技术水平的的高低、管理人员的素质、企业对技术的消化能力、企业的融资能力以及投入的资金量等因素不同,该项技术所产生的未来获利能力是完全不同的。

根据这个例子,可以悟出一个道理,就是在预测企业的未来收益时,一定要充分考虑企业无形资产(特别是技术型无形资产)的构成,要考虑与无形资产未来发挥效益密切相关的因素,如企业未来的融资能力、在技术方面加大投入的能力、在技术方面进一步开发的能力(主要指企业中技术人员的素质)、技术研发成功后相应资金的配套能力、与该技术相关的产品市场份额、与该技术相关的国家产业规划以及环保因素等。简单地讲,就是要考虑四个“量”,即:企业人力资源的质量(研发能力)、企业后续配套资金的数量(融资能力)、市场上对相关产品的容量(竞争能力)、企业的生产能量(生产能力)等。

在采用收益法评估企业价值时,要充分考虑企业的无形资产(特别是技术型无形资产)在未来使用方面的各种配套因素以及影响因素,本文将这种思路称为动态评估思路;而不是笼统地以企业的现有收益为基础,以某一个预计比率来对企业未来的收益加以预测,本文将这种思路称为静态评估思路,在评估无形资产时,应采用动态评估思路,而不宜采用采用静态评估思路。

在采用动态评估思路评估企业无形资产乃至企业价值时,对于一些引进技术要特别加以注意。有些企业在引进技术方面是花了很大代价的,从成本的角度看,这些技术的价值是很可观的;但如果从收益的角度看、从技术的进一步开发以及与该项技术的相关配套因素上看,有些引进技术所实际发挥的作用可能是非常有限的。这就形成了某些无形资产,在技术上是先进的、引进成本是较大的,但在效益上却是较差的。评估师在进行评估时对这些情况要特别加以注意。

二、采用成本法评估企业价值时对无形资产因素的考虑

企业价值评估中的成本法又称为资产基础法,它是指在合理评估企业各项资产价值和负债的基础上确定评估对象价值的评估思路。

运用成本法进行企业价值评估,应当考虑被评估企业所拥有的所有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以及应当承担的负债。

采用成本法评估企业价值时对无形资产因素考虑的问题有两个。

(一)对非持续经营企业进行整体评估时,是否要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

企业非持续经营通常又称为企业清算,这种情况大致包括:企业解散(如:企业因经营目的达到、因经营期限到期以及因其他各种原因不再继续经营等)和企业破产。企业中止持续经营,通常要履行企业清算的程序,其中包括资产评估。那么,在对非持续经营企业进行整体资产评估,也就是以企业清算为目的所进行的资产评估中,是否还要考虑无形资产因素?

要回答这个问题,有必要弄清企业的无形资产都包括哪些类型。

关于无形资产的类型,有各种各样的分类方法。这里按无形资产的性质划分,可以分为知识型无形资产、权利型无形资产、关系型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型无形资产等四类。

知识型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技术、专有技术、计算机软件与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

权利型无形资产包括各种特许权,如烟草专卖等专营权、进出口许可证、生产许可证等。

关系型无形资产是指企业可据以获得盈利的各种关系,如客户关系、购销关系等。

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是指那些不可单独取得、离开企业就不复存在的无形资产,如商誉。

进行非持续经营假设下的资产评估中,是否要考虑无形资产因素,笔者认为要根据以上不同无形资产的情况而定。

对于依附于企业的无形资产,如权利型无形资产中的各种特许权、关系型无形资产中的各种客户关系及购销关系、不可确指的无形资产如商誉等,在非持续经营假设下的整体资产评估中,可以不必考虑和评估这些无形资产,因为随着企业的消失,这些无形资产自然也就消失了,这些因素不会再产生未来获利能力,因此,也就没有必要对这些无形资产进行评估了。

对于知识型无形资产,如各种专利权、专有技术、计算机软件等,则要视情况而定。为了获得这些技术,被评估企业曾经进行了投资。这些技术型无形资产,有的是可以不依附于企业而独立存在的(如专利权),有的则是依附于自然人的(如专有技术)。因此,在进行非持续经营假设下的评估时,有必要对这些无形资产的价值加以评估。对专利权的价值进行评估后,可以对专利权实施转让,以取得一些转让收入并加入到企业清算分配中去;对专有技术进行评估,可以将这些技术的评估价值参与到企业清算分配中去,因为这些技术通常是依附于自然人的,这些自然人在离开清算企业后仍然可以通过这些技术获得收益。所以,在非持续经营假设下,有必要对知识型无形资产(至少是大部分)的价值进行单独评估。

这里有一个问题值得提出来讨论,就是关于国有企业改制的资产评估问题。国有企业改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对改制企业进行整体资产评估。在国有企业改制评估中,有两个问题值得思考。

一是改制企业的评估假设问题,也就是企业是否持续经营的问题。从企业原有经济性质将终结,企业的人员、名称等都要发生较大变化这个角度看,企业是非持续经营;从国有企业改制后,企业作为一个实体依然存在这个角度看,又属于持续经营。这样,在进行国有企业改制的整体资产评估中,就有必要对于评估假设作出判断,从而才能采用不同的评估思路和方法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笔者认为,国有企业改制政策性很强,涉及到国有资产的管理、人员安置、改制企业今后的股权设置等敏感问题,在以企业改制为目的的整体资产评估中,评估假设宜确定为非持续经营假设。因为,在非持续经营假设下,企业整体评估才能采用成本法进行评估;而又只有在采用成本法进行整体资产评估时,才有可能对企业拥有的无形资产进行逐项清点和评估。

二是如何对改制企业拥有的无形资产进行评估问题。有的改制企业,从账面上看,拥有不少无形资产(如商标权、专利权等),但从效益上看,企业的年度报表上仍然显示是亏损,这就需要进行判断,在企业亏损的前提下,这些无形资产是否还具有价值,如确实这部分无形资产不能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甚至一般利润,那么,在评估实践中,对这部分账面无形资产,通常可以不进行评估;有的改制企业中的无形资产,在企业评估基准日时,可能只能产生有限的效益,但从未来看,在相关因素(如人员素质、资金来源等)具备的前提下,可能会有成倍的效益产生(如特许经营权等)。对于这部分无形资产,应当进行价值评估,在评估方法上,可以采用收益法进行评估。

(二)自创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不完整时如何取得相关资料

运用成本法评估无形资产的难点在于自创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不完整。这是无形资产会计核算方面的规定造成的。

财政部于2001年颁布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规定:“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入账价值应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确定;依法申请取得前发生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应于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

这项规定的实质就是将研究与开发费用在发生时全部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而不是资本化。这项规定的后果是企业自创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是不完整的。如果运用成本法评估企业的无形资产,就很难以企业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作为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的基础依据。

解决的办法是:

第一、如果被评估对象是一项研发成功了的无形资产,那么,在采用成本法评估时,就要对该项无形资产自研发以来所发生的所有费用加以整理搜集,从而据以确定该项无形资产的评估价值。虽然这是一项很繁琐的工作,但也是必须做的一项工作,前提是需要被评估企业有较好的资料基础工作,特别是研发费用支出资料的保存工作(注:当然,研发成功了的无形资产,并不能说明就具有经济效益,也许未来的使用成本会大于未来收益,但在采用成本法进行评估时,就暂时不考虑未来的使用成本与未来收益等因素了)。

第二、如果被评估对象是一项正处于研发阶段的技术型无形资产,那么,在评估时,该项技术暂时不能被确认为无形资产,其所记录的研发费用,也不能作为评估该项无形资产价值的依据。

三、对企业集团中的控股公司进行整体资产评估时对无形资产因素的考虑

企业集团是指由母公司、子公司、孙公司等组成的多层次的经济组织。企业集团由若干具有法人资格的公司组成,但企业集团本身不具有法人资格。

控股是指投资公司对被投资公司拥有控股权,在这种情况下,投资公司被称为母公司,被投资公司被称为子公司。母子公司的结构通常形成企业集团。

当企业进行企业兼并、合并等经济事项时,就需要进行企业价值评估。如果被兼并方属于企业集团类型,那么,就涉及到对母公司的评估和对子公司的评估。企业集团是由母、子、孙公司多层次组成,凡是下属有子公司的公司,都可以被称为母公司,因此,从理论上讲,在一个比较大型的企业集团中,通常有几个层次的母公司。为了区别,本文将最上一层的母公司称为终级母公司。

篇4

[中图分类号] F23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06- 0004- 02

1 引 言

企业合并过程中所涉及的合并资产负债表项目的评估与企业并购中企业价值的评估所对应的评估对象不同。企业并购中企业价值评估所对应的评估对象一般为企业整体价值、股东全部权益价值和股东部分权益价值。而在企业合并过程中所涉及合并资产负债表的评估对象是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

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①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应当按照合并日在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计量。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方在购买日应当对合并成本进行分配,即合并对价分摊②,确认所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并在购买日合并资产负债表中以公允价值列式。企业合并形成母子公司关系的母公司应当编制购买日的合并资产负债表,因企业合并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应当以公允价值列式。③

对于合并资产负债表中项目公允价值的确定,主要是应用资产评估的三大评估方法,即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不同的评估方法适用性不同,具体的评估对象在公允价值评估过程中的评估思路也各有特征。

2 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资产项目的评估分析

对于货币资金的公允价值,按照购买日被购买方的账面余额确定。

有活跃市场的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按购买日活跃市场中的市场价值确定公允价值。而对于权益工具、金融衍生工具等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其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则各有不同。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权益工具④可分别直接采用收益法、市场法和成本法评估确定其公允价值。不含衍生工具的金融负债,采用未来现金流折现法评估确定其公允价值。金融衍生工具的公允价值依附于特定利率、汇率和价格指数、商品价格以及基本金融工具的价格等更基本的标的变量来评估确定。员工持股计划(职工期权激励计划)的评估一般可采用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或Lattice模型这样的期权评估方法来确定其公允价值。

对于短期应收款项,一般按应收取的金额作为公允价值。而长期应收款项的公允价值应以适当的现行利率折现后的现值确定。同时,在确定应收款项公允价值时,要考虑坏账发生的可能性及相关收款费用。

存货中的原材料公允价值按现行重置成本确定。存货中的在产品按完工产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仍将发生的成本、预计销售费用、相关税费以及基于同类或类似产成品的基础上估计可能实现的利润确定公允价值。存货中的产成品和商品按其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相关税费以及购买方通过自身努力在销售过程中对于类似的产成品或商品可能实现的利润确定其公允价值。

对于固定资产类别,如机器设备、房屋建筑物等存在活跃市场的,应以购买日的市场价格确定其公允价值。而本身不存在活跃市场,但同类或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应参照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确定其公允价值;同类或类似资产也不存在活跃市场,无法取得有关市场信息、市场证据的,对于机器设备类固定资产,可采用资产评估中专业的机器设备评估的成本法,对于房屋建筑物类固定资产,可采用资产评估中的重置成本法、假设开发法、基准地价修正法、路线价法等专业的房地产评估方法。

对于存在活跃市场的无形资产,应按购买日的市场价格确定其公允价值。对于不存在活跃市场,无法取得有关市场信息的无形资产,由于运用成本法评估其公允价值时往往无法反映该项无形资产给企业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所以很少使用,一般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确定其公允价值时最常用收益法下的增量收益折现法①、节省许可费折现法②以及多期超额收益折现法③。

3 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负债项目的评估分析

对于短期债务类项目,一般按应支付的金额作为其公允价值;对于长期债务类项目,应按适当的折现率折现后的现值作为其公允价值。

取得的被购买方的或有负债,其公允价值在购买日能够可靠计量的,应按照假定第三方愿意代购买方承担该项义务,就其所承担义务需要购买方支付的金额计量来单独确认为预计负债。

4 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商誉价值以及递延所得税的评估分析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有关企业合并准则的规定,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确认为商誉。因而在商誉公允价值评估过程中应首先确定合并成本,一般按购买方为进行企业合并支付的现金、非现金资产、发行或承担的债务和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等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以及企业合并中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之和确定。对于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实现的企业合并,其企业合并成本为每一单项交换交易的成本之和。然后汇总计算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得到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最后计算得出该企业合并商誉应确认的商誉价值。

对于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原计税基础之间存在差额的,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中有关所得税准则的规定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所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不应折现。

最后,要对合并资产负债表中项目公允价值的评估结果的整体合理性进行测试。因为合并评估中,以被购买方各项资产公允价值为权重计算的加权平均资本回报率,应该与其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基本相等或接近,如果二者差异较大,则需要进一步复核无形资产的识别过程以及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和或有负债的评估过程是否合理。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企业会计准则[S]. 2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企业会计准侧――应用指南[S]. 2006.

[3]财政部会计司.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篇5

轻资产企业一般可分为以下四类:(1)类金融型。典型企业有沃尔玛、国美、阿里巴巴。这类企业拥有强大的经营渠道,也是其核心资产,其经营模式往往是提供一种实际或虚拟的场所,吸引其他企业在此经营。这类企业的特点是从供应商或用户处积聚了大量的经营性现金流量,使得企业有很强的复制能力,复制能力又产生了规模效应和正反馈。(2)知识产权型。典型企业有微软、默克制药、同仁堂,可口可乐凭借配方也可归为此类。这类企业拥有强大的知识产权,运用其研发能力,开发关键核心技术,再结合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推广能力等产生核心竞争力。(3)品牌型。典型企业有耐克、橡树国际、巨人集团。这类企业拥有强大的品牌竞争优势,市场稀缺、价值巨大,利用品牌进行市场开拓、投资和并购等。(4)互联网型。典型企业有戴尔、腾讯、Facebook。这类企业的特点是轻资产形态、重知识运用,深技术研发,核心资产是互联网,利用互联网实现实时动态的管理、营销与交易等。

二、轻资产企业的价值评估

以前述企业为代表,这些企业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取得了显著的商业价值,轻资产运营模式已成为现代企业流行的经营战略模式,对轻资产企业进行价值评估成为时代的要求。

(一)评估方法的选择。资产评估实务中,主要有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场法三种基本方法。运用成本法需要识别各项资产,而轻资产企业的有形资产很少,无形资产较多,识别难度较大,实际价值也难以估量,因此成本法不是最优先考虑的方法。但需注意的是只有确信标的企业存在有重大影响且难以识别和评估的资产或负债时,成本法才可能不适用,并不是所有轻资产企业都不适合用成本法评估。采用市场法的前提条件是存在活跃市场和可比参照物,但目前我国市场尚未达到合适的条件,因此市场法也不是首选方法。若采用市场法评估,应尽量选用盈利类价值指标,避免选择资产类价值指标。这是因为资产类价值比率一般是以资产的账面价值代替市场价值,而轻资产企业拥有的大量无形资产是否拥有账面价值往往与会计制度规定、企业的会计政策以及财务人员的具体操作密切相关,不具有可比性。实务中,轻资产企业的主要资产为无形资产,而无形资产本身多采用收益途径的评估方法,因此对于这类企业应较多地采用收益法进行评估,以企?I未来的盈利能力作为判断企业价值的标准。

(二)收益法的模型选择。收益法的评估原理是对被评估企业的预期收益进行资本化或折现,根据收益指标的不同内容,有以下三个模型:(1)股利现金流量折现模型,是指对一定期间内企业实际支付给股东的现金股利进行折现,得到股利的价值。由于该模型受股利支付率的影响,一般不采用。(2)股权现金流量折现模型,是指对一定期间内企业能够支付给股权投资人的现金流量(等于企业实体现金流量扣除对债权人支付后剩下的部分)进行折现,得到股权价值。(3)实体现金流量折现模型,是指对企业在一定期间内能够支付给全部投资者的税后现金流量进行折现,得到企业的最终价值。由于轻资产企业通常没有负息负债,因此实体现金流量折现模型与股权投资现金流量折现模型等同,所以轻资产企业收益法评估一般适合选择实体现金流量折现模型。

(三)估值模型参数确定。实体现金流量折现模型中的预测期、预测期收益、折现率这三个参数的确定是价值评估的重要环节。

1.预测期的确定。

(1)一般情况。一般来说,采用收益法进行企业价值评估时是以企业满足未来能够持续经营的会计假设为前提的,因此按照永续期计算,具体分为预测基期、详细预测期和后续期。需要明确的是企业经营达到相对稳定前的时间区间是确定预测期的主要因素。预测基期,一般是以上年实际数据或修正后的上年数据作为基期数据。在确定基期数据时要关注企业历年经营状况并延长关注期,尤其要考虑核心无形资产的周期。详细预测期一般为5―10年,根据企业的具体经营状况适当增长或缩减,在此过程中需要考虑轻资产企业独特的经营优势。不同的轻资产企业其收益期和稳定经营期会因其产品、经营模式等不同而有所不同。在详细预测期内,企业需要对每年的现金流量进行详细的预测,并根据折现模型计算其对应的折现价值。后续期,通常假设企业在此期间进入稳定状态,有一个稳定的增长率,进而可以用简单的方法折算后续期折现价值。通常当企业具有与宏观经济的名义增长率相当的稳定销售增长率或者具有与资本成本接近的稳定投资资本回报率时,可以判断企业进入了稳定状态。

(2)特殊情况。对于高新技术类的轻资产企业而言,由于技术更新速度快,企业寿命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不适合按照永续期计算,可以按照企业生产经营的生命周期来确定预测期间。

方法一:同行业企业平均寿命修正法。第一步,对同类企业的生存期限作数理统计,计算出该类企业的平均寿命。第二步,利用待评估企业的现金流量指标与同类企业的现金流量平均值进行比较,确定出差异的修正系数。第三步,待评估企业的寿命=同类企业平均寿命×修正系数。

方法二: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加总法。企业生命周期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第一步,通过数理统计计算出同类企业在各个生命阶段持续时间的平均值。第二步,利用待评估企业在各个阶段的现金流量指标与同类企业现金流量平均数进行比较,确定出各阶段差异的修正系数。第三步,待评估企业的寿命=∑(同类企业各阶段的平均持续时间×各阶段对应的修正系数)。一般情况下,企业的现金流状况决定了其生存状况,所以可以用企业的现金流量指标作为判断企业的生命是否可以延续的依据。上述两种方法中涉及到的现金流量指标可以利用现金存量充足率(自由现金存量/平均总资产)、现金流量回收率(自由现金流量/销售收入)和现金净流量增长率(本期现金流量净额/前期现金流量净额)这三个指标计量。

2.预测期收益的确定。收益额是实体现金流量模型中最重要的指标,在预测各期收益额时,需要注意把握以下两方面内容:(1)注意事项。第一,由于利润指标容易受会计政策变更影响或被人为操纵,所以收益指标最好选择现金流量。第二,通货膨胀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应充分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对收益的影响。第三,妥善处理好资本性支出与经营性支出的重分类问题。实体现金流量可以利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其中,对轻资产企业价值评估来说,资本性支出需要调整。实体现金流量=税后净利润+折旧与摊销+利息费用×(1-企业所得税税率)-资本性支出-营运资金增加。在实务中,企业根据会计准则将品牌推广支出、研发费用支出、人力?Y源支出等项目列为经营性支出。然而对于轻资产企业价值评估来说,这些项目的处理有欠妥当,是需要重分类的。比如:技术类企业和制药企业的研发费用支出、消费品类企业的品牌推广支出、技术咨询类企业的培训和人力资本支出等,这些支出对企业未来若干年发展均有贡献,应该将其重分类为资本性支出,这样能更合理地反映企业历年的盈利水平,同时能够清楚地反映企业为了驱动未来发展每年的投资额。第四,恰当考虑轻资产企业的税收优惠。轻资产企业有很多属于高科技企业、软件企业或其他国家鼓励发展产业的企业,可以享受相关的税收优惠。在进行这类轻资产企业的价值收益法评估中要谨慎估计相关税收优惠。具体包括:第一,需要关注国家对相关行业优惠政策的期限。第二,需要关注其未来预测中可持续被认定为高科技、软件企业的相关投入方面的规定是否被满足。第三,需要关注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加计扣除事项是否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进一步审核和批准,政府相关部门审核批准的条件是否可以预测。第四,应当关注预测中主营业务收入、营运资金、资本性支出等主要参数与评估假设的一致性。第五,当预测趋势与企业历史业绩和现实经营状况存在重大差异时,评估师应当在评估报告中予以披露,并对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进行分析。(2)预测方法。现金流量的预测方法可以利用定性预测方法中的个人判断法、集体判断法和德尔菲法,或定量预测方法中的指数平滑法、回归分析法、销售百分比法、蒙特卡洛模拟等,又或者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3.折现率的确定。折现率的作用是将企业的未来收益和风险折算到同一个时点上,使各期收益和风险在时间维度上具备可比性。折现率的确定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采用复利计算方式来反映货币的时间价值。(2)现金流量的预测过程中若考虑了通货膨胀因素带来的影响,那么折现率确定时也需要考虑通货膨胀情况。(3)收益与风险正相关,要想获取高收益就必须承担高风险,此时反映风险的折现率就越高。(4)折现率与收益额之间要保持匹配,由于企业的未来收益是不断变动的,因此折现率的测算也应当是动态变化的。(5)若采用股权现金流量模型,则折现率要求是股权资本成本。利用资本定价模型,并结合轻资产企业的特点,股权资本成本=无风险利率+风险报酬率+轻资产企业本身特有的行业风险调整系数。若采用实体现金流量模型,则要求以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作为折现率。WACC=股本占融资总额的百分比×股本成本+债务占融资总额的百分比×债务成本×(1-企业所得税税率)。需要注意的是,计算个别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时,理论上可以选用账面价值、市场价值、目标价值来计算,但在价值评估实务中,必须选择市场价值指标。若轻资产企业没有负息负债,也并不代表其目前的资本结构就是行业的最优资本结构。如果有证据证明其目前的资本结构不是行业最优,完全可以利用行业最优资本结构估算的WACC作为折现率。另外,若轻资产企业没有负息负债,则其WACC可以用下面的替代公式计算得出:WACC=Rc(营运资金/全部资产)+Rf(固定资产/全部资产)+Ri(无形资产/全部资产)。其中:Rc、Rf、Ri分别为营运资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投资回报率。

(四)实体现金流量模型的应用。上文提到,企业的现金流量是不断变化的,那么根据现金流量的不同情况,实体现金流量折现模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

1.预测期为永续期。(1)零增长模型。实体价值=每期实体现金流量/WACC。本模型适用于收益率和资本结构均处于稳定状态的企业。(2)永续增长模型。实体价值=下期实体现金流量/(WACC-永续增长率)。本模型适用于收益率稳定增长,资本结构处于稳定状态的企业。(3)两阶段模型。实体价值=详细预测期实体现金流量现值+后续期价值的现值。假设详细预测期为n,则:实体价值=实体现金流量t /(1+WACC)n+实体现金流量n+1÷(WACC-永续增长率)/(1+WACC)n。本模型适用于详细预测期内未进入稳定状态,但若干年后进入稳定状态的企业。

2.预测期为有限期。当企业寿命有限时(假设为n),则:实体价值=实体现金流量t /(1+WACC)n。本模型适用于企业寿命有限的高新科技类企业。

篇6

青岛市资产评估中心

大连中华会计师事务所

大连会计师事务所

山东审计师事务所

山东会计师事务所

苏州资产评估公司

德阳市资产评估公司

成都资产评估事务所

西安正衡资产评估公司

陕西岳华会计师事务所

宁波市资产评估中心

天津市中环财务咨询服务公司

羊城会计师事务所

湖南省会计师事务所

河南审计事务所

甘肃第三会计师事务所

厦门大学资产评估事务所

福建省资产评估中心

厦门资产评估事务所

贵阳会计师事务所

长城会计师事务所

篇7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所采用的评价指标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根据是否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来分类,可以将评价指标分为静态指标组和动态指标组(评价的指标不是一个,而是一组)。动态评价指标组就是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各种指标,主要有净现值、内含报酬率和获利指数等。

一、运用净现值(NPV)法进行决策

(一)NPV就是投资项目投入使用之后,按照资本成本或企业要求达到的报酬率折算为现值,减去初试投资额之后的余额。

备注:净现值的另外一种解释是从投资开始至项目结束时所有一切现金流量(包括现金流出和现金流入)的现值之和。在这里,我们只采用第一种方法。

(二)决策规则是在只有一个备选方案的分析中,如果NPV是正值,就采纳,如果是负值就放弃;而在多个备选方案中,应选用NPV为正值中的最大者。

二、运用内含报酬率(IRR)法进行决策

(一)IRR是指投资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时所对应的贴现率

由于该方法牵扯到净现值,所以我们在进行分析是要以净现值为基础。而且该方法是一种临界分析法。

(二)决策规则是在只有一个备选方案的分析中,如果计算的结果大于或者等于企业的资金成本或者必要的报酬率就采纳,如果小于就放弃;而在多个备选互斥方案中,应该选用内含报酬率大于资本成本或必要的报酬率最多的投资项目。

三、运用获利指数(PI)进行决策

(一)PI是指投资项目的未来报酬的现值之和除以初始投资额。

(二)决策规则是:我们根据其公式可以看出,该公式只是净现值公式的变形,净现值的公式是差值,是绝对数的判断。而获利指数是比值,是相对数的判断。由于净现值的判断标准是大于零、等于零和小于零,所以获利指数的判断标准是大于1、等于1和小于1.在决策固定资产投资的项目时,若获利指数大于或等于1,方案可取,反之则不可取。在多个选择互斥的项目中,则获利指数大于1且最大的为最优方案。

在进行该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我们运用动态指标组进行决策结论是一致的。但这只是特殊常规项目,对于很多情况下,可能在运用该指标组时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也就是说会出现决策失误,下边我们重点分析一下动态指标组中各个指标应用时要注意的问题。

四、动态指标组中的NPV、IRR和PI三个指标在决策时的比较分析

(一)净现值(NPV)和内含报酬率(IRR)两个指标的比较。前边讲过,对于独立的常规项目,我们可以用净现值或者内含报酬率两个指标进行决策,并且可以得到的一致的结论。但是对一些特殊的情况,两个指标往往会出现决策不一致的情况。具体表现在互斥项目和非常规项目:

1.对于互斥项目

对于互斥项目,出现决策不一致的原因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是投资规模的不同,第二是每笔现金流量发生的时间不同。

(1)对于投资规模不同的一些项目的比较,往往会出现规模较小的项目的内含报酬率大但是净现值较小,那么我们在这些互斥项目之间进行决策时,实际上就是在更多的财富和较大的内涵报酬率之间进行选择。很显然,决策者往往会选择财富,所以当投资规模不同的互斥项目,净现值决策的规则优于内涵报酬率决策的规则。(2)每笔现金流量发生的时间不同。由于“再投资率假设”的原因,净现值是假定产生的现金流入量重新投资会产生相当于企业资金成本的利润率,而内涵报酬率却是假定现金流入量重新投资产生的利润率与此项目的特定的内含报酬率相同。基于此原因,我们可以根据“净现值无差异点法”判断出,在无资本限量的情况下,利用净现值法得出的结果永远是对的,但是内含报酬率可能会出现错误的结果。

2.对于非常规项目

非常规项目和常规项目表现不一样的地方,往往是现金的流入和流出不发生在期初或者期初和以后各期有多次现金流出等。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净现值和内含报酬率决策不一致的结论。

我们知道,内含报酬率的经济含义是在项目的整个计算期内,按净现值等于零是计算出来的报酬率,始终存在未回收的投资,只是在项目结束时投资恰好被完全回收。即在项目计算期内,项目始终处于“偿付”未被回收投资的状态。

一种比较复杂的情况是,当期望未来的现金流量中一些为正,一些为负时,就会出现多重报酬率的问题。下边我们分析一下内含报酬率解的问题:(1)无解。如果项目的现金流量都是现金流出或者现金流入,NPV=0不能成立,也就不存在内含报酬率的解。(2)无正数解。净现金流量的符号只改变一次时,此时方程有唯一实数解,但如果符号改变后的现金流量之和的绝对值小于符号改变前的现金流量之和的绝对值时,则IRR没有正数解。(3)唯一正数解。净现金流量符号只改变一次且累计净现金流量大于零时,有唯一正数解,且为项目的内含报酬率。这种情况作为投资的情况是比较特殊的。先从项目取得资金,然后再偿付项目的有关费用。例如现有项目的转让、设备租赁、补偿贸易等。

如果项目的净现金流量序列的符号只变化一次,则称此类项目为常规项目,则内含报酬率方程的正数解是唯一的,此解就是该项目的IRR。大多数投资项目都应该是常规投资项目。如果项目的净现金流量序列的符号变化多次时,则此类项目为非常规项目。

内含报酬率法的使用条件:可以用于常规投资项目和非常规投资项目的单方案评价,而在多个互斥方案比选时,只能作辅助指标。

(二)净现值与获利指数的比较

由于净现值与获利指数只是公式的变形,所以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他们往往是一致的。只有当初始投资不同时,净现值和获利指数才会产生差异。

那么我们在运用这两个指标时应该怎么取舍呢,因为,最高的净现值符合企业的最大利益,而获利指数只是反映投资的获益程度,而不反映投资的回收多少,在没有资本限量的互斥选择决策中,应选用净现值较大的投资项目。也就是说,当获利指数和净现值作出不同结论时,应以净现值为准。

根据动态指标组中的以上三个指标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资本无限量的情况下,利用净现值在所有的投资评价中,都能做出正确的决策。而利用其它两个指标做决策时,如果遇到互斥选择或者非常规项目,有时会出现错误的决策。因此,在这三种指标中,净现值仍然是最好的决策方法。

在固定资产决策中,由于动态指标组是一组科学有效的方法,所以我们在具体运用是应该正确地运用该组指标,以使我们的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不出现失误。

参考文献

篇8

会计中的公允价值是一个狭义的概念。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2006年的《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中关于公允价值的定义。公允价值是指在计量日进行的正常交易中,市场参与者出售某一项资产所能收到的价格或转移某一项负债所愿意支付的价格。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十二条定义: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公允价格并不是交易发生时的实际交易价格,而是根据市场价格信息进行重新计量的价值。由于在一个公平交易的市场上有供求者,也有需求求者,人们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和需求竞价,从而使资产和负债的计量更能反映当时的真实情况以及资产和负债价值的变化。

二、资产评估中公允价值的含义

与会计中的公允价值不同,资产评估中的公允价值是一个广义的概念。资产评估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社会中介活动,它具备一项重要功能:为资产评估各方当事人提供合理资产价值咨询意见。资产评估对象的所有者和资产评估有关的其他当事人所需要的是注册资产评估师根据资产评估的客观依据对被评估对象进行客观、公平、公正的分析判断后估算出的合理价值。

确切地来讲,在继续使用假设下,评估师需要对被评估资产带来的预期收益进行估计,从而估算出被评估资产的价值。在非继续使用假设下,需要对被评估资产强制出售或快速变现的价格进行估计,从而估算出被评估资产的价值。评估人员在进行这些估算时,既要考虑市场价格因素,又要考虑评估当事人的接受程度。因此,这样估算出来的资产价值只能是一个评估各方当事人都可以接受的价值,即公允价值。

三、资产评估与会计中“公允价值”的相同之处

(一)公允价值计量对象相同.资产和负债都为资产评估和会计的公允价值计量对象。会计中的公允价值是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即包括资产中的公允价值,也包括负债中的公允价值。资产评估中的公允价值同样包括资产和负债的内容,如企业整体价值评估中也包括负债的评估。

(二)交易主体相同。对交易主体的规定都相同,包括自愿买方和自愿卖方。自愿买方指具有购买动机且没有被强迫进行购买的一方当事人。该购买者会根据现行市场的真实状况和现行市场的期望值进行购买。自愿卖方是指不足准备以任何价格急于成交的出售者或被强迫出售的一方当事人,也不会因期望获得被现行市场视为不合理的价格而继续持有资产。

(三)二者都为时点价值。市场价值反映评估基准日的市场真实情况和条件,对评估基准日以前及以后的市场情况和条件都未做出反映,公允价值反映的也是资产或者负债某一特定日期的价值。因此,在符合持续经营和会计准则计量属性规定的条件下,会计的公允价值一般而言等同于资产评估价值中的市场价值。

四、资产评估与会计中“公允价值”的不同之处

(一)前提假设不同。会计的公允价值是建立在企业持续经营假设基础之上的一种资产计量属性,其作用是客观地反映企业持续经营资产的实际价值。而资产评估的公允价值是行为目标和价值目标,其作用在于明确资产评估的行为方向和工作目标。资产评估是在交易假设、公开市场假设、继续使用假设和清算假设等假设前提下进行的评估活动。资产评估中的公允价值的内在意义和外延比会计中公允价值的内在意义和外延宽得多。

(二)市场条件不同。会计中的公允价值产生的市场条件是公平市场,而资产评估中的公允价值包括正常市场条件下和非正常市场条件下的公允价值。由于资产评估要面对各种各样的资产及市场条件,因此资产评估对处于正常市场条件下和非正常市场条件下的资产都要评估,但不论评估什么样的资产和什么市场条件下的资产,估算出与资产自身条件和市场条件相一致的合理价值都是资产评估最为重要的任务。会计中的公允价值仅是资产评估中的公允价值的一部分,即正常市场条件下的公允价值的实现值。对资产评估来讲,只要评估结果与被评估资产的实际情况相吻合,且符合交易各方的正当权益,此评估结果可以被认为是公允价值。

(三)性质不同

会计中的公允价值和资产评估中的公允价值性质是不同的。资产评估中的公允价值表明注册资产评估师做出的评估报告客观公正,也经得起市场和各方交易者的考验。会计中的公允价值是一种计量属性和一种计量方式,其在本质和性质上都有较大的差异和区别。

(四)表现形式不同。

会计中公允价值是历史成本、可实现净值、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和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等计量属性的组合。公允价值在时间上没有特定的导向,可以包括过去和现在,也可以包括未来。确切地讲,历史成本可以被称为过去时点的公允价值,现行成本和现行市价被称为现在的公允价值,而可实现净值和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则是根据未来现金流量估计的公允价值。资产评估中的公允价值表现形式和会计不同,评估中的公允价值包括市场价值和非市场价值。市场价值是交易假设条件下与资产最佳用途对应的价值,以资产交易为假设前提,并不要求交易必须实现。最佳用途是指该项资产可能用途,能实现该被评估资产最大的价值。市场价值以外的价值是则是指投资价值、在用价值、清算价值、残余价值。

参考文献:

[1]全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用书编写组,资产评估.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篇9

一、引言

资产评估作为一门新兴的社会活动和行业,在国外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我国也走过了十几个年头。近年来,我国评估行业在资产评估方法研究和使用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而对价值类型的研究,尽管有一定的进展,但争议很大。资产评估的价值类型是资产评估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专业术语,然而,人们在使用资产评估价值类型这一内容时,对其理解和表达又是极为宽泛的。所以,有必要对已有的主要研究观点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二、资产评估价值类型定义及分类

资产评估中的价值类型是指人们对资产评估结果价值属性的定义及其表达方式。不同的价值类型反映出资产评估结果的不同价值属性,同一资产的不同价值类型所反映出的评估价值不仅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在数量上也往往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对资产评估价值类型定义标准的把握实际上包含着人们对资产评估的理解和把握,同时对于资产评估结果的合理性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由于所处的角度不同,以及对资产评估价值类型理解方面的差异,人们会按照不同的标准、条件和依据去划分资产评估的价值类型。从我国资产评估实际情况来看,资产评估的价值类型大致有四种分法和用法:第一种是以资产评估的估价标准形式来划分资产评估的价值类型,具体包括重置成本、收益现值、现行市价和清算价格;第二种是从资产评估假设的角度来划分资产评估的价值类型,具体包括继续使用价值、公开市场价值和清算价值;第三种是从资产业务的性质来划分资产评估的价值类型,包括抵押价值、保险价值、课税价值、投资价值、清算价值、转让价值、保全价值、交易价值、兼并价值、拍卖价值、租赁价值、补偿价值等;第四种是以资产评估的价值类型及其合理性指向来划分资产评估价值类型,包括市场价值和非市场价值。

三、四种价值类型分类解析

我们暂且不论资产评估价值类型可能还有其他的划分方法,以及更多的价值类型。就目前资产评估理论界和实务界使用中的资产评估价值类型划分标准的规范性进行分析,为在理论上正确认识资产评估的价值类型,在资产评估实践中正确选择和使用资产评估价值类型,在资产评估报告中明确披露资产评估价值类型,以及更好地理解与把握《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中提出的注册资产评估师在执行评估业务需要明确的价值类型,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对目前我国资产评估实践中使用,以及资产评估理论界对此所整理出的四类资产评估价值类型分析如下:

第一种划分标准基本上是承袭了现代会计理论中关于资产计价标准的划分方法和标准,将资产评估与会计的资产计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资产评估的估价标准是资产评估的核心内容,每一项具体的资产评估业务都只有唯一的资产评估估价标准与之对应。资产评估的估价标准在资产评估中起到尺度和准绳的作用。既然资产评估有四种估价标准,自然资产评估结果就有四种价值类型。

第二种划分方法有利于人们了解资产评估结果的假设前提条件,强化了评估人员对评估假设前提条件的运用,同时也基本表明了评估结果的性质。

第三种划分方法强调资产业务的重要性,认为有什么样的资产业务就应有什么样的资产价值类型。这种划分方法能给人以明了直接的感觉,即每一具体评估目的下的资产评估结果就是服务和满足这一特定评估目的的,评估结果不能张冠李戴。

第四种划分方法主要是从评估结果的运用性质和使用范围的角度来划分资产评估结果的价值类型。从大的方面划分为市场价值和非市场价值。这种划分方法着力突出资产评估结果相对于引起资产评估的经济行为的适用性,以及这个评估结果在多大范围内使用仍能保持该结果的相对合理性。

我们知道,我们划分资产评估结果的价值类型的基本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合理划分资产评估结果的价值类型为评估人员明确资产评估的目标;二是通过合理划分资产评估结果的价值类型避免评估报告使用人误解误用资产评估报告。如果从这一个角度出发,将资产评估结果划分为继续使用价值、公开市场价值和清算价值,以及市场价值和市场价值以外的价值这两种分类方法可能更具有实际意义。

将资产评估结果划分为继续使用价值、公开市场价值和清算价值是与资产评估的三大假设前提对应的。这三种价值是对评估结果使用者的一种提示,粗略地指明了评估结果的适用范围。因此,将评估结果划分为持续使用价值、公开市场价值和清算价值具有一定实际意义的。但是,上述分类方法尚不能全面地反映影响评估结果的各种因素对评估结果,尤其是对评估结果的性质及适用范围的影响程度。

市场价值与非市场价值的分类,在更大的范围内容纳了资产评估各种条件对评估结果的影响,而且非常明了地表明了资产评估结果的性质和适用范围。资产评估中的市场价值是指资产在评估基准日交易时的评估值,它不是一个事先或实际的市场价格。作为一种评估值,市场价值被定义在满足了公开市场假设前提条件下,以及其他必须满足的条件,按评估基准日资产的最佳或最有可能的使用方式及状态进行评估所得到的评估结果。概括地说,市场价值是资产在评估基准日公开市场上最佳或最有可能的使用条件下,资产可能实现的交换价值的估计值。在明确了市场价值定义的基础上,我们再定义凡不满足市场价值定义的其他价值类型都称之为非市场价值。

结合对资产价值进行合理分类的主要的两个层面的目的,我们可以看到,将资产评估价值划分为市场价值和市场价值以外的价值更有利于实现划分资产评估价值类型的目的。

四、按市场价值和市场价值以外的价值来划分评估结果的意义

按市场价值与非市场价值对评估结果进行分类,一是有利于评估人员关注资产评估的条件和基础,引导我国资产评估走向相对科学合理的路上;二是有利于评估人员本身对自己的评估结果性质的认识,便于评估人员在撰写报告时更清楚明了地说明其评估结果的确切含义;三是这种分类方法在明确了评估结果运用及使用范围的同时,也便于评估人员将此适用范围与委托人资产业务所要求的评估结果具体用途相适应。

综上所述,将资产评估的价值类型分为市场价值和市场价值以外的价值两大类旨在合理和有效限定评估结果的使用范围。不论是从资产评估价值类型符合资产评估合理性等相关条件要求的角度,还是从资产评估价值类型有助于实现评估目的,满足相关条件约束的方面,或是从价值类型对注册资产评估师在资产评估操作和评估报告披露方面指引作用的角度,市场价值和市场价值以外的价值都应该成为资产评估准则中规定的、需要由注册资产评估师在执行资产评估业务过程中选择和明确的价值类型。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篇10

一、提升无形资产评估结构的地位

1.体现创新性

目前,资产评估体系在各方面的努力下,正在不断得到完善和提升,尤其是有形资产的评估体系构建,更是在不断发展。与此同时,无形资产的评估体系也得到了延伸发展。将无形资产的评估作为资产评估指标的组成部分,充分显示其资产评估体系在整个资产管理中的有效性,并推动了资产管理科学化和系统化的进程。对无形资产评估指标结构的创新性思想,对资产评估的指标体系的元素进行研究和分析,利用综合分析的方式,并科学的排列指标,来彰显无形资产评估体系构建所具有的作用性,进而对资产评估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提升。

2.建立新原则

对无形资产评估体系建立新的原则,就是把无形资产的评估体系作为资产评估体系的主体,从而强调无形资产评估体系的地位的资产评估体系更具有科学性和全面性。要充分的利用无形资产评估的有效性,并不断地延伸评估主体的指向性,这就是资产评估体系构建的新形式。

二、运用资产价值评估的主体性

1.明确与创新

明确资产价值评估体系,对总资产的评估进行创新。要想实现资产价值评估体系的科学合理构建,就需要从资产管理的总体出发、大局出发,科学探讨和研究评估过程和评估目的。要细致的分析资产评估对人才培养所具有的作用,研究评估的价值和意义,总结资产评估所具有的作用。在这一过程当中,要明确价值、目的明确、目标明确、范围明确。这样就能不断的强化资产评估体系。

2.注重社会效益评估

资产价值体系新原则的构建,要求的就是创新性,注重对总资产评估价值的社会价值的研究,并社会价值评估纳入到评价体系构建整体当中,并以此来增强资产评估体系的社会作用。根据资产价值评估体系的社会性原则,对总体资产进行社会价值评估,这样就为资产管理的投资方向和发展方向起了引导作用。对于一个注重社会效益的事业单位,对其价值的主要评价标准就是社会效益,因此社会效益的评估十分重要。根据社会评价的结果,可以对资产管理的优势和劣势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可以为后期资产投入提供方向,全面体现资产评估体系所具有的价值。这是资产评估体系的创新性原则对资产评估体系的推动作用,并且也利于资产管理形成清晰的发展思路和科学的对未来的规划。

3.重视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的作用

对于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主要针对的对象是软件资源,其评价的主体主要是教师队伍、软件程序设计组、科研队伍建设,对这各个方面的资源展开全面而又系统的评价。在资产结构中的软件资源的评估中,主要是评估任务有三方面:首先,对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能力水平和科研水平已经应用软件的能力进行科学评估,对教师队伍对人才的培养和社会价值的贡献进行全面的评价;其次,对教师队伍的教学研究水平进行评价,对软件开发和研究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和研究环境进行整体的评价,这样可以总体体现资源的整体发展情况。最后,对软件教学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进行评价。通过这三个方面对无形资产的评估体系进行构建,对人才培养应用性价值进行全面的评价具有很大的指导性作用。

4.进行阶段评估

应该对资产价值利用情况进行阶段性的评估,为接下来一段时间的资产管理和发展方向提供一定的依据。由于,资产进行阶段性的评估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工程,所以,要确定具体的指标、评估对象、评估标准等等,以提高资产价值评估体系在资产管理中的有效性。

三、有形资产评估是重要组成部分

要以资产评估额目的为主要出发点,为有形资产的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提供保障;要对有形资产的发展价值以及其人才培养的贡献进行评价;要形成明确科学的有形资产权属,提升有形资产权属所具有的目标性;最后,要利用阶段性的方式进行资产评估,提升资产评估体系在资产管理中的有效性。

四、结语

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从提升无形资产评估结构的地位、运用资产价值评估的主体性、有形资产评估是重要组成部分,这三个方面来研究资产评估体系在资产管理中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黄瑾.农业技术型无形资产评估人员胜任能力模型的构建知识经济时代如何提高政工干部素质[J].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2015(48).

篇11

资产评估;资产管理;有效性;研究

资产构建思想的创新性以及构建原则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资产评估体系中,重视对无形资产的评估结构的建设工作;第二,实现对总资产的价值评估,并为资产评估体系在资产管理中的有效性研究提供资料。

一、提升无形资产评估结构的地位

1.体现创新性

目前,资产评估体系在各方面的努力下,正在不断得到完善和提升,尤其是有形资产的评估体系构建,更是在不断发展。与此同时,无形资产的评估体系也得到了延伸发展。将无形资产的评估作为资产评估指标的组成部分,充分显示其资产评估体系在整个资产管理中的有效性,并推动了资产管理科学化和系统化的进程。对无形资产评估指标结构的创新性思想,对资产评估的指标体系的元素进行研究和分析,利用综合分析的方式,并科学的排列指标,来彰显无形资产评估体系构建所具有的作用性,进而对资产评估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提升。

2.建立新原则

对无形资产评估体系建立新的原则,就是把无形资产的评估体系作为资产评估体系的主体,从而强调无形资产评估体系的地位的资产评估体系更具有科学性和全面性。要充分的利用无形资产评估的有效性,并不断地延伸评估主体的指向性,这就是资产评估体系构建的新形式。

二、运用资产价值评估的主体性

1.明确与创新

明确资产价值评估体系,对总资产的评估进行创新。要想实现资产价值评估体系的科学合理构建,就需要从资产管理的总体出发、大局出发,科学探讨和研究评估过程和评估目的。要细致的分析资产评估对人才培养所具有的作用,研究评估的价值和意义,总结资产评估所具有的作用。在这一过程当中,要明确价值、目的明确、目标明确、范围明确。这样就能不断的强化资产评估体系。

2.注重社会效益评估

资产价值体系新原则的构建,要求的就是创新性,注重对总资产评估价值的社会价值的研究,并社会价值评估纳入到评价体系构建整体当中,并以此来增强资产评估体系的社会作用。根据资产价值评估体系的社会性原则,对总体资产进行社会价值评估,这样就为资产管理的投资方向和发展方向起了引导作用。对于一个注重社会效益的事业单位,对其价值的主要评价标准就是社会效益,因此社会效益的评估十分重要。根据社会评价的结果,可以对资产管理的优势和劣势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可以为后期资产投入提供方向,全面体现资产评估体系所具有的价值。这是资产评估体系的创新性原则对资产评估体系的推动作用,并且也利于资产管理形成清晰的发展思路和科学的对未来的规划。

3.重视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的作用

对于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主要针对的对象是软件资源,其评价的主体主要是教师队伍、软件程序设计组、科研队伍建设,对这各个方面的资源展开全面而又系统的评价。在资产结构中的软件资源的评估中,主要是评估任务有三方面:首先,对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能力水平和科研水平已经应用软件的能力进行科学评估,对教师队伍对人才的培养和社会价值的贡献进行全面的评价;其次,对教师队伍的教学研究水平进行评价,对软件开发和研究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和研究环境进行整体的评价,这样可以总体体现资源的整体发展情况。最后,对软件教学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进行评价。通过这三个方面对无形资产的评估体系进行构建,对人才培养应用性价值进行全面的评价具有很大的指导性作用。

4.进行阶段评估

应该对资产价值利用情况进行阶段性的评估,为接下来一段时间的资产管理和发展方向提供一定的依据。由于,资产进行阶段性的评估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工程,所以,要确定具体的指标、评估对象、评估标准等等,以提高资产价值评估体系在资产管理中的有效性。

三、有形资产评估是重要组成部分

要以资产评估额目的为主要出发点,为有形资产的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提供保障;要对有形资产的发展价值以及其人才培养的贡献进行评价;要形成明确科学的有形资产权属,提升有形资产权属所具有的目标性;最后,要利用阶段性的方式进行资产评估,提升资产评估体系在资产管理中的有效性。

四、结语

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从提升无形资产评估结构的地位、运用资产价值评估的主体性、有形资产评估是重要组成部分,这三个方面来研究资产评估体系在资产管理中的有效性。

作者:佘杨 单位:湖南医药学院

参考文献:

[1]黄瑾.农业技术型无形资产评估人员胜任能力模型的构建知识经济时代如何提高政工干部素质[J].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2015(48).

篇12

无论是FASB准则体系,还是国际会计准则体系,以及中国的会计准体体系,公允价值只是诸多会计计量属性中的一种。而关于公允价值定义,目前亦无统一认识。但各国机构对公允价值含义的表述都强调以下几点:(1)公允价值是在公平的交易中形成的,交易双方是自愿的,彼此熟悉情况,交易金额公平,是双方一致同意的;(2)公允价值计量的对象是全面的,即公允价值是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3)形成公允价值的市场是普遍存在的,只要在该市场环境下存在公平交易,那么不管是在活跃的市场中还是在不活跃的市场中都可以形成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概念主要倡导的是会计计量要使交易的双方做到公平与公正,强调真实性和公允性。公允价值并非特指某一种计量属性,而是几种计量属性的一种组合的概念,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都是公允价值的表现形式。

二、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资产评估与公允价值会计的关系

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资产评估,是基于企业会计准则或相关会计核算、披露要求而产生的一项新的资产评估业务。会计准则体系中公允价值计量的广泛运用催生了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业务。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是指注册资产评估师基于企业会计准则或相关会计核算、披露要求,运用评估技术,对财务报告中各类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或特定价值进行分析、估算,并发表专业意见的行为和过程。由此可知,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是为会计的计量、核算及披露提供专业意见。财务报告以公允价值计量是会计目的的客观要求,因为历史成本比较可靠和客观,同时体现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国际会计准则在世界范围的实质性运用,使得更多的企业有了选择公允价值模式的机会。国际会计准则中规定,如果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可能会涉及到对资产的评估和重估,有的具体会计准则甚至直接要求由专业评估师进行评估,如IAS16。应当说,只有当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价以后,才产生了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业务,而在严格的历史成本模式下,没有必要进行以会计为目的的评估。资产评估由于其专业性和独立性,在公允价值的确定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前,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采用为资产评估带来了空前需求。以我国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为例,新会计准则的实施要求更多地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并且规定了公允价值可靠计量的三个标准:(1)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应当以市场中的交易价格为基础确定公允价值;(2)资产本身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应当以类似资产的交易价格为基础确定公允价值;(3)对于不存在同类或类似资产可比市场交易的资产,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资产评估作为以公允价值为主要基础的计量模式,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资本保全状态,能够从计量单位与计量属性两方面完善会计的配比原则,真实反映企业的收益,合理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有效地提供会计信息,因而能够满足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提出的基本要求。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采用为资产评估带来了空前需求。

与此同时,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采用促进了资产评估服务领域的拓展。在我国市场化程度尚不高的情况下,会计职业判断大量运用,财务报告中的公允价值计量更需要资产评估机构的协助,财务报告的真实性更需要社会中介机构的鉴定。而社会中介机构对财务报告的鉴定,相当程度上依赖资产评估结论。这在国际资产评估准则中也得到了印证。在《国际资产评估标准》(IVS)中,标准3《以财务报告及会计事项为目的的资产评估》说明了资产评估本身也可以为会计提供技术服务和专业支持。因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财务报告中的运用为资产评估扩展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业务提供了契机。

三、公允价值下财务报告目的的资产评估发展对策

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开展财务报告目的的资产评估工作,必须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是加强资产评估业与会计业的合作。资产评估业加强同会计界的合作与协调,可以获取会计界的支持,创造和谐的准则实施环境,共同推进评估立法中遇到的、涉及到为会计准则服务的评估技术衔接问题,从而逐步改善评估标准立法层次不高、权威性不足的现状,积极引导企业价值评估实务更好地服务于会计报告事务。

而在合作的过程中,应该大力推广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公允价值的推广应用是资产评估业与会计业合作的最大推动力。随着评估行业在经济中作用的发挥,以及会计行业对评估结论依赖程度的加大,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业务正快速增长,对相应准则的需要日趋迫切。根据计划,国际资产评估准则委员会(IVSC)将对国际评估准则进行全面复核,目的之一是审查国际评估准则是否满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对相关资产评估的要求。

二是要明确评估师与会计人员的分工。从世界各国公允价值计量的实践看,根据市场的活跃程度及资产公允价值确定的复杂程度,区分两种不同的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计量主体模式,确定被计量资产的公允价值。一是:并非所有的公允价值确定都由外部评估师去承担。二是:被计量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比较复杂性,或不存在活跃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多由专业评估师和评估人员介入以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所以,在公允价值确定方面,企业会计人员和外部评估师需要有合理的分工,这是公允价值计量会计改革本身的一种内在要求。

三是要加强评估队伍建设,提高评估队伍的专业水准和公信力。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评估行业是通过政府的推动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因而我国评估机构和评估师往往习惯于政府强制性地规定某种情形下必须评估的做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强制规定的服务范围已更多地让位于市场,资产评估行业要在市场经济中获得长足发展,最根本的是要提高专业水准和公信力。要让市场认可,就必须给市场以优质服务。

四是要搭建公允价值信息平台,促进财务报告目的的资产评估工作的开展。公允价值的确定不易得到市场的验证。当无法从活跃市场中获取公允价值时,公允价值的计量需要依赖一些技术手段和市场参数。这些技术手段所得出的结果必须足够可靠,支持这些技术手段的市场参数也必须较丰富和完备,否则公允价值就难以可靠地计量,甚至可能导致对会计利润和资产价值的人为操纵。为此,除了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及各家评估公司自身的积累以外,评估行业协会应该搭建一个信息平台,拓展信息渠道,逐步建立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相适应的全国市场价格信息数据网络,大力推进信息资源公开化,形成良好的市场价格信息体系。

参考文献:

[1]李琴琴,蒙小兰.公允价值下财务报告目的资产评估研究[J]. 东方企业文化,2010,18.

篇13

一、评估价值结果与会计计量属性类型的比较

(一)收益现值与现值的比较在资产评估中,收益法是指通过估测被评估资产未来预期收益的现值来判断资产价值的评估方法,通过此方法得到的评估价值结果称为收益现值。该方法认为,任何一个理智的购买者在购置或投资于某一项资产时,所愿意支付或投资的货币数额不会高于所购置或投资的资产在未来能给其带来的回报。收益法对价值的评估,是从购买者(需求者)的角度来进行的。在新会计准则中,现值作为主要的会计计量属性之一,其具体含义是指: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通过上述对比可以得出:评估中的“收益现值”与会计计量属性中的“现值”在估价上具有相同的思想,即资产的价值是由其预期的未来收益决定的,两者在本质是相同的。只不过资产评估中的未来收益具有更为宽泛的概念,在具体的评估操作中,该未来收益会由于评估对象的不同而表现为不同形式,如净利润或净现金流量。而会计计量属性中的现值对未来收益明确界定为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相比较而言,净现金流量是比净利润更为科学、合理的指标,其不会受到会计政策不同的影响。采用现值的计量属性,从会计中对资产概念界定的角度来说,使得资产在概念上和计量上获得了统一,即资产是能够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其价值衡量在于能够带来未来收益的多少。

(二)重置成本的比较资产评估中的重置成本是通过成本法获得的评估价值结果,成本法是指从现在重置同样全新资产的价值中(即同样全新资产的现行再取得成本)扣除业已存在的各种贬损因素来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的方法。该方法所体现的思想是:资产的价值取决于资产的成本,即劳动中的消耗(成本)是形成资产价值的基础,同时这些消耗应体现社会或行业平均水平。在新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采用重置成本计量属性时,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资产评估中得到的“重置成本”与会计计量属性中采用的“重置成本”,在各自含义的表述上具有一些差别,但二者具有相同的估价思想,即都是从再取得资产的角度反映资产的价值,两者在最终的表现结果上应该是趋于一致的。区别在于成本法中获取的重置成本是从同样全新资产的现行再取得成本中做一些贬值因素的扣除之后取得,而会计中的重置成本则是直接地获取同样状态的资产所需要付出的代价。

(三)市场价格与历史成本、可变现净值的比较资产评估中的市场价格是通过市场法的评估方法得到的评估价值结果。市场法是指利用市场上同样或类似资产的近期交易价格,经过直接比较或类比分析以估测资产价值的各种评估技术方法的总称。可见市场法直接利用了市场交易中的现行市价来进行资产价值的评定估算。新会计准则中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时,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采用可变现净值计量时,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资产评估中的市场价格与会计计量属性中的历史成本、可变现净值也存在联系。市场价格是会随着时间经常发生变化的,市场价格按照时态可分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三种。过去的市场价格在会计中的反映是:过去已经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在其发生时买卖双方所达成的按那时的相同商品在活跃市场上的报价,或参照这一报价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所作调整的成交金额。这种成交金额在会计上会转化为历史成本,即过去的市场价格转化为会计的历史成本。可变现净值的获取也要依赖于资产现在或未来在市场上销售时所能实现的市场价格,在此基础上扣除相关成本、税费,即现在或未来的市场价格是获得可变现净值的基础。

(四)公允价值的比较不论是在会计中还是资产评估中,公允价值都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重要术语。但在这两个不同的专业领域中公允价值具有不同的地位、作用、表现形式以及涵盖的内容。在资产评估中,提供资产在评估时点的公允价值作为资产评估要达到的一般目的,提供的评估价值是否公允是衡量资产评估结果的标准,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是获取公允价值的不同的技术手段。即从资产评估的角度,公允价值是作为一种价值衡量标准而存在的,其作用在于明确资产评估的行为方向和工作目标。公允价值是一种相对合理的评估价值,是一种相对于当事人各方的地位、资产的状况及资产面临的市场条件的合理的评估价值,是评估人员根据被评估资产自身的条件以及所面临的市场条件,对被评估资产客观交换价值的合理估计值。公允价值的显著特点是,其与相关当事人的地位、资产的状况及资产所面临的市场条件相吻合,且并没有损害各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亦没有损害他人的利益。资产评估中的公允价值包括市场价值和市场价值以外的价值。根据《国际评估准则》,市场价值界定为:“自愿买方与自愿卖方在评估基准日进行正常的市场营销之后,所达成的公平交易中某项资产应当进行交易的价值的估计数额,当事人双方应当各自精明、谨慎行事,不受任何强迫压制。”根据《国际评估准则》关于对市场价值的其他补充说明,我国将资产评估中的市场价值定义为:市场价值是指资产在评估基准日公开市场上最佳使用状态下最有可能实现的交换价值的估计值。市场价值以外的价值也称非市场价值,《国际评估准则》并没有直接定义市场价值以外的价值,而是指出凡不符合市场价值定义条件的资产价值类型都属于市场价值以外的价值。市场价值以外的价值不是一种具体的资产评估价值存在形式,而是一系列不符合市场价值定义条件的价值形式的总称或组合,如在用价值、投资价值、持续经营价值、保险价值等等。资产评估中的公允价值与市场价值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市场价值是正常市场条件下的公允价值;是资产处于最佳使用状态下的价值;是资产评估中最为典型的公允价值,是公允价值的坐标。在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的一种,与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等其他计量属性并列存在。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时,

资产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的金额计量。通过上述对比可以看出,会计中公允价值产生的市场条件是公平市场,而资产评估中的公允价值既包括了在正常市场条件下的公允价值,也包括了在非正常市场条件下的公允价值。这是由于资产评估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资产及市场条件,既要提供处于正常市场条件下的资产价值,也要评估处于非正常市场条件下的资产价值。不论评估什么样的资产和处于什么市场环境中的资产,资产评估的第一任务都是要给出与资产自身条件和市场条件相吻合的合理价值。因此,会计中的公允价值只是资产评估中的公允价值的一个典型,即正常市场条件下的公允价值的实现值。而对于资产评估而言,只要评估结果与被评估资产自身的条件、评估时的市场条件相吻合,且没有损害交易各方的正当权益,亦没有损害其他人的利益,这个评估结果就可以被认为是公允价值。

二、公允价值在会计计量属性中的定位及衡量标准

(一)公允价值的定位在资产评估中,公允价值作为一种衡量评估价值结果的标准、检验尺度而存在,其定位十分清晰,获取的途径也很明确,三种评估结果共同服务于一个目的,受一个标准检验,相互之间的内在关系也很明确。而在新会计准则中,各种计量属性之间的内在关系并不是十分清晰,而且关于公允价值并没有明确其获取的途径。关于公允价值能否作为单独的计量属性及与其他计量属性的关系,本文主要从资产评估的角度探讨。目前我国学术界较为流行的一个观点认为:公允价值是一种全新的复合计量属性,并非特指某一种计量属性,而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这一观点是根据公允价值的多种获取途径和表现形式而提出的,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可分为三个主要层次:第一层次,当资产存在活跃市场时,以活跃市场上资产的市价作为公允价值的金额。这种情况下,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计量所反映的信息是相同的,都是以资产取得的市场价格为基础,所以可靠性程度最高;第二层次,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可以使用活跃市场上与被计量资产类似的项目来确定公允价值;第三层次,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且无法找到与被计量资产类似的参考项目的情况,需要通过价值评估来确定公允价值,价值评估方法包括前述的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即此时公允价值也可以表现为重置成本、现值等计量属性。通过上述公允价值的获取途径可知,资产评估和会计在进行价值确定方面存在着密切关系,资产评估的基本评估方法和会计计量属性中公允价值的获取完全联系在一起了。不论是在资产评估中还是在会计中,公允价值都表现为多种计量属性的复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