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服务经济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完善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支持政策。加快服务业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通过不同类型地区和不同服务行业的试点,总结经验,尽快形成适于普遍推行的统一税制,加快探索完善增值税制。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支持非营利组织发展,引导社会资金进入新兴服务领域。财政支持服务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和引导资金随着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而相应增长,并采取以奖代补、投资补助等方式加强对服务企业研发创新的支持;加强产业园区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支持重点服务业园区集聚发展。
2.加强对服务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创新服务业分类支持方式。开展适应服务业发展特点的金融服务业务和融资方式;加快发展中小银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加强创业板市场和地方性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鼓励支持建立市场化运作的服务业创新、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引导民间和社会资本参与发展服务业。
3.调整水、电、土地等要素供给政策,消除对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差别待遇。优先保障服务业用地,对大城市、特大城市特别是其中心城区利用闲置老工业厂房、传统商业街区和楼宇发展现代服务业,鼓励以自主开发、土地折价入股合作开发、协议转让、土地租赁等方式开发服务业用地;对于重点地区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的生产业,提供房租或土地租金补贴。
4.把支持服务业发展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协调起来,优先支持创新创业和中小服务企业发展。抓紧落实2011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在减轻税费负担、放松管制、增加融资便利、鼓励研究和创新活动以及鼓励各类网络平台和中介服务机构提供信息、市场、供应链管理服务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对中小服务企业的支持政策。
(三)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引导三次产业融合互动发展坚持民生优先原则,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社会领域和事业单位改革,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引导非基本公共服务实现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以政府采购服务、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等方式吸引具有品牌效应和创新能力的民营企业进入公共服务领域。积极引导产业分工深化和互动融合。通过推进制造业精深加工化和企业主辅业务分离,提高专业化分工水平,引导、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内部服务机构独立转型为面向市场的服务企业,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服务外包,鼓励农业产业化组织、制造企业与生产业企业建立战略联盟或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完善服务性中间投入的进项税抵扣办法。加快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后勤服务、配套服务的社会化改革,由内部自我服务向依托社会的市场化服务转型。
篇2
传统经营者都千方百计把有钱人的腰包当作主要市场目标,因为赚富人的钱更容易。于是就有了专门为少数有钱人建造的总统套房和几百万元的高级轿车。随着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这种高端市场策略在许多领域越来越遇到麻烦。因为物质资源是有限的,资源不可能沿着物质生产的直线模式无限增长。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市场从短缺经济进入了全面过剩,经济萧条可能是未来社会长期的表现形式。当高端消费者的物质需求获得满足以后,社会生产力还要不要继续发展?朝哪个方向发展?这是有远见的经济学家和企业家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网络产业领域,从高端市场向大众市场的转变趋势更加明显。根据网络经济法则,网络的使用价值与用户的平方成正比。根据信息流通规则,如果一个信息网络只有少数有钱人使用,谈何信息流量?有差异才产生信息流通的势能。在电信发展史上,已经有过不少采用高端市场战略而失败的教训。像可视电话、“铱星”系统和新加坡的CDMA等等,仅靠少量高端用户难以支撑一个必须覆盖全国甚至全球的网络,其结果是要么公司破产,要么把新建的网络全部拆除!
2资源稀缺和欲望无限
传统经济学是建立在资源稀缺、欲望无限前提下的理论体系,基础资源是钢铁和能源。网络经济的基础资源是沙子(硅)和信息,资源不再稀缺,欲望也不再无限。网络服务的成本构成与价值实现形式正在给传统理论带来严重的挑战。
虽然早就有人提出过生产的根本目的不是为占有更多的物质财富,而是为了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但是直到20世纪末,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才使人类真正意识到过去的“康壮大道”已经不能再走下去了。
经济实践证明,未来社会不是物欲无限膨胀的社会。因为人类的理性迟早会认识到,传统经济的病根主要在于金融资本盲目投资生产大量物质产品,反过来遭受资源耗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双双恶化的严重报复。人类最终只能依靠网络生产力对物质资源的代替效应,以更低廉的社会成本直接投资全民科技、教育和社会保障。
3经济个人主义和网络协同精神
市场经济的鼻祖亚当·斯密在200年前就提出一个悖论:人类在追求私人目标时,会在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操纵下,实现社会资源最优配置和增进社会福利。也就是相信人类的本性是自私的,但市场规律又天然具有一种平衡约束力,使每个利己的经营者和消费者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情况下,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后被西方经济学称作帕累托最优状态。但是这个最优状态在整个西方经济实践中并不存在,传统市场经济在多数情况下不能导致资源的最优配置。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指出,完全依靠市场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情形具有“几乎可以说是奇迹般的偶然性”。假如经济生活中仅有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的话,那末自由竞争结果更多的是低效率。前美国总统顾问斯蒂格利兹指出:“市场原教旨主义认为,市场本身会带来有效而公平的结果,华盛顿将这些观点奉为神明。其实,亚当·斯密那只看不见的手之所以看不见,原因是它根本就不存在市场的确有非常强大的力量,但是取消一切管制,市场同样无法运行”。1994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家纳什用数学方法证明了人们在非合作博弈中的平衡状态。最后的结论是,在人们的相互交往过程中,每个行为主体的完全利己主义决策结果肯定是低效率的。它实际上证明了亚当·斯密200年前提出的每个人自私自利就可以实现公共福利最大化的假设的不可实现性。
随着网络技术进步和信息的日益透明,摆脱这种困扰的机会终于来临。人们在多次交往或者重复博弈后发现,遵循平等合作规则要比通过欺诈获得少数几次不义之财更有利。一个新的经济学观点正在形成,那就是:乐意给予者自己将获得最多,只有为他人谋利益,自己才能获得合理利益。
与过去不同的是,网络创造了平等、协作的刚性气氛,网络协同精神受到青睐。也就是说,在网络环境中,唯利是图者越来越没有市场,损人利己者会很快得到报复。只有持平等合作态度,并为他人提供了有用价值者才能得到合理的回报。
4利润最大化和价值最大化
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一直是传统经济教科书的一条刚性定律。“企业目标就是创造超额利润”,“办企业就是要为股东赚钱”等口号也被写进我国许多企业家们的施政纲领。在这样的理论氛围和经营模式中,企业家最关心的是年度利润指标,所谓利大大干,利小小干,无利不干,导致企业短视。甚至不顾本企业实际条件,看到人家干什么赚钱就要干什么。当一种业务利润下降,就盲目转向另一种业务。
从近期的产业实践来看,往往越是急于获取高额利润,越是离利润更远。为了赚取更多利润,经营者很可能降低产品和服务质量,为了赚取更多利润,经营者很可能利用信息不对称(甚至制造信息不对称),在价格上大做文章。结果,国内外有许多企业由刚成立时的超额利润,到若干年后走向亏损和破产,就是因为沿袭传统经济的企业目标,急功近利而陷入困境。
随着信息越来越透明,社会越来越进步,现代企业目标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在股份制的初期阶段,股东大会是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股东就是要赚取利润,利润率越高,越能吸引股东们的进一步投资。在中期阶段,股东越来越多,董事会成为实际的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主要是由一些经营专家组成,这些经营专家最关心的是企业品牌和企业业绩,股票升值还是贬值。股票持有者也希望股票升值而不是利润分红。发展到第三阶段,一个重要标志是股权继续分散,监事会成为企业的实际最高权力机构。监事会的首要责任是约束企业为社会创造价值,并在不污染环境、不危害社会的情况下得到合理的经济回报。
网络经济一个重要规律是梅特卡夫法则,就是网络价值与网络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换句话说,就是网络创造的价值远远高于财务收益。所以一个有远见的企业家要首先认识到微利时代的到来,进而还要以价值最大化为企业的首要目标,合理利润只是实现价值最大化的自然结果。
5收益递减和收益递增
传统经济受资源、能源和交易费用的约束,单位生产成本总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上升,同时一个消费者占有实物财富越多,每增加单位财富对他的使用价值也会下降,从而形成收益递减效应。网络经济较少受资源、能源和交易费用约束,单位服务成本总是随着服务量的增加而下降。同时,一个人占有的信息越多,每增加一条信息对他的有用性才越大,因而形成收益递增效应。收益递增会造成某些小企业快速无边界扩张,形成新的集中垄断,比如微软公司、英特公司。在新经济领域,垄断可以看作是收益递增规律的逻辑性结果,但它又是破坏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产生和企业内部非效率性的罪魁祸首。因此各国在产业实践中一方面实行政策性管制,一方面培育竞争对手以限制这种垄断的力量,以寡头形式实现有效竞争。现在看来,过于分散的小企业和过度集中的大企业都是工业时代的产物,网络时代的最后赢家是大型、分布、具有专业化优势的企业集团。
6数字鸿沟和网络均富
由于网络经济具备一种正反馈效应,也就是先期占有网络资源者将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后进入者则难以立足从中获利。换一个角度,一个人已经获得了大量信息,再增加一条信息对他产生的价值概率就高,相反,一个不掌握任何信息近乎的人,给他一条重要信息也毫无价值。也就是更容易造成新的贫富悬殊。
另一方面,许多落后国家和地区,因为优先发展网络产业,利用信息均富效应,很快缩短了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据联合国在落后国家的调查,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高级网络服务在边远贫困地区的价值远比大城市高,那里的居民在特定情况下愿意支付高于城市的通信价格。当大运营商们对广大农村电信市场还不屑一顾的时候,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家已经看到这里孕育着重要的潜在市场。
从自然属性看,工业商品在于内部性和独占性,信息服务在于外部性和共享性。也就是说,信息价值与价格(趋于成本)取向是相背离的。所以总体上讲,工业经济容易产生两极分化,网络经济更能促进共同富裕。目前出现数字鸿沟的主要问题在于按照传统市场经济规则使价格与价值脱节,要想使农村的潜在市场变成显在市场,社会尚缺少一种为穷人服务也有利可图的制度安排和机制。
篇3
(2)盲目产业转移,出现空心化问题风险。
国内部分大城市出现为解决城市病而解决城市病的简单一刀切现象,对城市发展和产业变迁的阶段规律缺乏正确认识和正确判断,不理解生产业发展的条件和制造业升级的背景,盲目鼓吹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造成城市产业空心化和城市经济由于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而陷入衰落的困境。
(3)对服务业促进城市经济可持续良性发展认识不足。
国内外都存在对服务业发展的认识不足问题,20世纪70年代美国等西方国家也曾经因为“滞胀”现象对服务业发展产生怀疑,出现诸如“卡尔多定律”、“新工业主义理论”和“自我服务理论”等质疑,认为服务的作用是消极被动的,依赖于商品的生产,不对经济增长做贡献,服务活动导致了生产率的不增长和低增长。
(4)错误的执政理念和政绩观的挑战。
受到官员任期限制和不正确政绩观的影响,重视工业而轻视服务业的思想仍然比较严重,在制定规划和政策时偏重于鼓励制造业的发展,因为制造业大项目多,投资后见效快,拉动地方GDP增长的作用相对显著。同时,把服务业许多领域当作非生产性活动来对待,把经济发展片面地理解为上项目、建工厂,忽视服务业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服务生活、提高市民福利、满足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二、正确认识服务业在城市经济良性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服务经济的转型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
全球经济正由传统的“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经济结构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服务业产值在全球GDP占比平均已超过60%,发达国家超过70%,是全球经济中增长最快的产业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同时,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领域、新业态层出不穷,知识和技术密集化使其内部结构不断升级,成为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发展的标志性经济结构。更进一步,服务活动可以是经济增长的独立发动机,它创造就业,满足需求,助力生产,推动城市发展和区域经济结构调整。
(2)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服务业与产业转型升级。
从OECD国家发展的经验数据来看,服务业的第一波上升期发生在人均收入1800美元左右,主要是传统服务业;第二波上升期发生在人均收入4000美元左右,主要是现代服务业,包括金融、通讯、计算机、法律、广告和商务服务等,并且第二波现代服务业的上升更加迅猛。不同的国家或者区域城市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和逻辑不同,城市产业转型要注意把握好两者的阶段性关联。
(3)生产业嵌入价值链,促进制造业升级、提升效率。
生产业通过“干中学”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和知识外溢效应,把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投入到生产的过程中,通过价值链的分解强化产业间关联关系,并经由知识溢出效应扩散到整个产业链条的上下游,改进产业链和服务业自身的效率,使传统产业向先进制造业升级,并使整体的产业利润率和环保水平提高。
(4)服务业推动城市工业化与城市良性互动。
在城市经济发展高级阶段,服务业通过就业效应、出口效应、产品竞争力效应、吸引力效应等四个机制来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四大效应,是纽约、伦敦和东京等城市在二战以后,成功实现从“制造中心”向“服务中心”转型的关键因素,是这些城市治愈环境疾病、提高城市经济运行效率和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突破口,也是他们能够保持在国际城市分工体系中处于领导地位的原因。
(5)服务业的就业吸纳与优化效应。
在工业化达到一定水平后,工业就不大可能大量吸收劳动力了,而服务业则具有很强的劳动力吸纳能力。成功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全球性特大城市,其生产业已经成为城市的基础部门并向城市周边输出服务,有效促进了就业增长。同时,从城市发展角度看,服务业发展有助于强化城市主体结构,紧密衔接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优化城市格局和城市体系,进而又反过来进一步增强城市整体就业吸纳能力和优化劳动力市场配置。
(6)城市服务业空间集聚的必然性和规律。
聚集能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并能通过空间上的聚集降低消费者的寻求成本,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进入,形成良性循环。聚集可以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分担基础设施,并带来信息和技术渠道的共享和吸引力提高。服务业集聚一般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历史上大城市内部服务业首先集中在CBD区域,然后开始向郊区分散,最后又在大城市区域内的特殊节点上重新集聚。能够实现标准化、传统具有“后台”功能、不需要采用面对面接触方式的服务业,布局在大城市的边缘区域,有利于降低营运成本。而不能实现标准化、具有高度“前台”功能,如法律、管理、公关、咨询、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等复杂生产服务企业,依赖与顾客面对面接触,仍需在大城市集聚。
(7)服务业影响城市体系重构。
服务业集聚不仅发生在城市内部,也会在不同等级城市之间差异化分布,甚至导致对城市等级序列的重构。事实上,生产业都倾向于在特大城市布局,如企业总部、金融中心倾向于集中在全球性城市,那些非特大城市、甚至较小的大城市的生产业则处于相对的劣势,进而导致有效机会的不均衡分布、地区经济重构持续进行,还影响到地区内服务企业和制造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跨国生产企业的布局及其布局调整,会影响世界城市网络结构和大城市经济,即服务业对重构城市经济结构有直接影响,进而间接影响世界范围的城市体系结构的重构。
(8)实现产业环保转型,改善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
20世纪80年代的纽约空气质量较差,1987年有69天空气质量达不到美国的国家标准,但是美国1980年开始调整特大城市产业结构,提高技术水平,降低能源使用强度,减少城市中的能源密集型产业,效果显著,纽约市有毒物质释放量大大降低,到1993年,其空气质量全年达标。在此过程中,纽约市的经济总量并没有降低,服务业在强大的工业基础上快速成长,市区向服务业集聚发展,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张,人口也进一步集聚,工业能源的使用量得到有效控制,虽然商业、交通运输和城镇居民用能持续上升,但是属于总体可控。总之,发展现代服务业是特大城市转型发展的核心和必然选择,需要我们不断更新关于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知识,通过价值链分工实现产业环保转型,不断创新服务的技术和手段,加快用信息化、智能化、节约型、清洁型、环保型等现代技术和服务来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从而改善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推动服务业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几个重点
(1)把握好地区发展的阶段性差异,有序发展。
在理解阶段差异的基础上,既不能过分超前,又不能过分滞后。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要增加工业制造业中的科学技术含量,增强创新能力、营销能力等;当工业化发展到较高阶段之后,制造业与生产业开始互动发展,互相促进,互为前提,共同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特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制造业企业开始向价值链两端即生产业转型,价值链中间的生产环节转移到欠发达地区。同时,在服务业内部,不同类型服务业具有不同的发展背景、适合阶段、发展特点以及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系,需要区分对待。
(2)破除行业垄断,推动事业单位改革,释放服务业。
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体制和机制问题,有些部门过分强调产业兼有的社会属性,包括银行调节经济手段属性,科学、教育、卫生、体育的公益性、福利性属性,文化、传媒意识形态属性等,大量本应作为营利性市场主体存在的经营性机构存在于社会事业单位之中,后勤服务社会化程度太低导致大量服务需求内置。需要打破政府或国有经济垄断经营,对社会资本开放,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在服务业资源的配置中发挥出市场的基础性作用。
(3)抓好规划、招商、政策的一条龙服务与管理。
作为特大城市的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像以往抓工业一样抓服务业,多管齐下、优化结构、集约发展,促进服务业产业发展水平的明显提升。包括重点发展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生产业,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从编制规划、政策体系、产业指导、招引项目,到考核评估、技术标准、行业规范、统计制度、税负体系、人才培养引进、行政审批、执法效率等方面,抓紧落实系统化的一条龙服务与管理。
(4)平衡服务业的集聚与扩散,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
做好特大城市服务业的都市中心集聚与多区域、多中心扩散集聚的平衡,特大城市内部按照多级中心模式发展CBD体系,满足不同服务业类型的发展需要,同时公共服务资源的空间结构优化要立足于解决城市病和增强居民福利,即把行政、教育、医疗、养老等具有很强社会属性的公共资源有意识地分拆和多中心分散,保证各级地方的活力和提供基础性需求。高度重视服务经济时代,大型生产业(总部)的布局优化及其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充分利用一个城市自身动态比较优势,在整个价值链的全球化中控制战略性环节,不断优化升级城市产业结构,从而提高其在区域城市等级序列中的位置。
篇4
国际金融危机后,美、欧等发达国家重新认识到发展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重要性,纷纷提出“再工业化”战略,以抢占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全球范围内正在上演从“工业化”到“去工业化”,再到“再工业化”这样一个循环过程。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对制造业产业链的重构,重点是对高附加值环节的再造,体现了真正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战略,符合经济形态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规律。
1、美国高调推行“制造业振兴计划”。金融危机过后,奥巴马政府先后制定了《重振美国制造业政策框架》、《先进制造伙伴(AMP)计划》等一系列规划,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加快创新、促进美国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具体建议和措施。2011年末,美国宣布创设隶属于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的白宫制造业政策办公室,旨在协调各政府部门之间的制造业产业政策制定和执行,并推动美国制造业复苏和出口。2012年2月,美国国家科技委员会了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分析了全球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及美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明确提出了实施美国先进制造业战略的三大原则和五大目标。
2、欧盟经济体积极谋划“新工业革命”。2011年11月欧盟委员会公布了一项预计耗资800亿欧元的“地平线2020”科研规划。该规划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欧洲的基础研究水平,推动信息技术、纳米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和空间技术等领域的研发和绿色交通、可再生能源、食品安全等领域的技术进步。2012年5月,欧盟委员会在其网站上为制订欧洲新工业化政策征求意见,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认为,欧债危机的核心问题是一些成员国竞争力缺失,为此欧盟需要进行深度结构改革,开展有针对性的投资。欧洲需要维持一个强劲、多元化和拥有竞争力的工业基础,通过加速工业创新、支持向低碳经济转型、鼓励创业、扶持中小企业等措施,促进欧洲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牢牢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
(一)正确认识金融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经济决定金融,金融为经济服务,这已经被世界经济发展史证实为一个基本规律,也是经济学家们的共识。经济对金融的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金融是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并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二是商品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不同,由此决定了金融发展的结构、阶段和层次。1969年戈德•史密斯在《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一书中指出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往往是金融高速发展的时期。卢卡斯(1995)也指出,金融业的发展实际上是跟随实体经济需求的引导,当实体经济有需求时,金融业就自然而然发展起来。因此,只有实体经济的发展基础牢固,金融业的发展方可持久稳健;缺乏实体经济支撑的金融业非理性扩张,可能会使金融业一时兴旺发达,但从长期来看则会贻害无穷。因此,金融业的发展需以实体经济发展为基础,始终应辅助或服务于实体经济,不能凌驾于实体经济发展之上。只有使金融在促进经济发展中获得自身的健康成长,才能最大限度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二)我国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应该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中承担特殊使命、扮演中坚力量。
1、从理论角度看,国有资本的性质天然地要求银行应该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主动承担特殊使命。我国银行业在成立之初基本上是国有性质的,近些年来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引入国外战略投资者后,银行业普遍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股权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国有资本在整个银行体系中仍然处于绝对控股地位,这样的制度安排正是为了保持国家对金融体系的绝对控制力,便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这也是国家资本意志的体现。因此,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应深刻地认识到自身所承担的重任,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主动贯彻落实国家宏观经济金融政策,积极投身到服务实体经济的活动中来。
2、从实践角度看,我国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导的金融体系要求银行必须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扮演中坚力量。一方面,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资本市场还不够发达,企业主要还是通过银行体系进行间接融资。从表2可以看出,尽管近些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间接融资比例不断降低,但是2011年末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例仍然达到54%,远高于美国和英国同期的27%和38%。另一方面,从资产结构来看,我国的金融机构虽然资产规模庞大,但是结构极其不平衡,根据中国银监会相关统计,2011年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为111.5万亿,占全部金融机构资产的92%,保险业、证券业资产占比仅为8%。无论从社会融资总量占比还是金融资产占比来看,银行业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都占据了主导地位,因此应该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发挥主力军作用。
实体经济发展在融资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融资难,多数中小企业无法获得银行信贷支持。
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但是在目前我国表现得更为突出。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1年10月的“中小企业发展的新环境新问题新对策研究”显示,中国的银行贷款覆盖率,大型企业几乎实现了全覆盖,中型企业达80%以上,而规模以下的小型企业则最多只有20%。仅2010年,授信额在5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占中国企业贷款余额的比重还不超过5%。造成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既有客观方面原因也有主观方面原因。从客观方面来看,信贷供给回归常规,银行流动性显著收紧。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末、2010年末和2011年末,我国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依次为39.97万亿元、47.92万亿元和54.79万亿元,同比增速依次为31.74%、19.9%和15.8%。随着信货规模增速逐年降低,信贷规模日趋紧张,银行不得不提高门槛,将有限的信贷资源优先用于满足重点大中型客户的需求,从而挤压了对小企业的信贷投放。从主观方面来看,“轻资产”特点使得中小企业难以满足银行贷款条件。中小企业普遍处于发展初期,资产有限,缺乏有效的抵押手段,无法为银行提供足够的风险缓释措施,导致银行不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
(二)融资贵,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普遍。
随着近两年货币政策的持续收紧,企业的融资成本不断上升,融资贵问题也成为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融资贵问题更加突出,即便取得银行授信融资,综合融资成本贷款平均利率也高达13%-18%,达到了基准利率的2-3倍,而民间的借贷利率则更高。众多坚持实体经济生存发展的小企业,资本利润率不超过5%,远低于其承担的贷款利率。一方面,在信贷资源紧张的情况下,银行普遍提高了贷款定价水平。从表3可以看出,到2011年12月末,金融机构执行下浮和基准利率的贷款占比依次为7.02%和26.96%,比2011年初分别减少20.78和2.20个百分点;而执行上浮利率的贷款占比66.02%,比年初提高了22.98个百分点。由于国有企业与银行具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且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银行对国有企业基本上是执行基准利率或略微上浮,而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则是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20-30%,有的甚至高达50%。另一方面,名目繁多的融资费用也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中小企业融资涉及到担保、评估以及财产保险、公证等中介费用,据统计这部分费用基本上与企业支付的银行费用相当。除此之外,企业还要支付一部分贷款保证金。这些众多因素导致中小企业实际借款利率超过大企业的两倍以上。尽管银行贷款利率较高,但仍有大部分中小企业无法从银行获得信贷支持。而民间借贷民间借贷机构则往往利用资金供给紧张的格局,推高借贷利率水平。尤其是2011年,随着央行不断加息,资金链空前紧张,温州和东莞等城市的一些中小企业因难以承受高额的融资成本而纷纷倒闭。
(三)区域不平衡,县域及以下地区金融供给严重不足。
县域经济的状况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举足轻重,但是,县域及以下地区金融供给则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是金融主体缺位,随着金融体制改革深入,县域国有商业银行机构大规模收缩,自1999年起,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从农村逐步撤出,基本取消了县一级分支机构,截止2009年底共撤销了约31000多个县级以下营业网点,且现有网点主要是集中于县城,乡镇农村金融基本上被边缘化。二是信用担保功能不到位、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担保机构缺乏财政资金的有力支撑,商业性担保机构少。面对农业自然风险和政策性风险,“三农”贷款缺乏风险补偿机制,导致金融机构贷款投放动力不足。三是资金大量外流现象非常突出,县域金融机构大多只有组织资金权、贷款调查权和收贷权,没有审批权,留存网点已成为上级行的“储蓄机构”,县域金融机构的大量存款资金流向城市地区。
(四)储蓄和投资结构严重失衡。
一方面,我国是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储蓄率长期保持在50%以上,远高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见表4)。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分析,2011年中国的储蓄率高达52%,而储蓄总额已经达到80万亿,这说明目前我国的整体资金供给并不短缺。而另一方面,在资金需求方来看,大量中、小、微企业、三农行业等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问题,无法从正规渠道获得低成本融资。这种储蓄与投资结构的失衡问题,也成为制约当前实体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
商业银行要立足服务实体经济推进战略转型
(一)客户战略:从偏重批发银行客户向批发银行客户与零售银行客户并重转变。
商业银行要紧密结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要求,与时俱进,调整信贷投向,改变当前信贷资源过分集中于大型国有企业和政府融资平台的问题。
1、大力发展消费金融,支持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市场需求普遍衰退,各国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长期依赖的出口导向性发展战略受到重大挑战。因此,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商业银行要大力发展消费金融,加大对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支持力度。一是要大力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住房信贷、信用卡消费等业务,为普通大众客户提供便捷化金融服务,增强其消费金融的可获得性。二是要积极配合国家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一系列启动内需政策的实施,支持国内企业开辟内销市场,缓解企业由于外需不足带来的压力。三是要做好高端客户的金融服务,提供定制型私人银行服务,应对外资银行挑战。
2、批发业务要坚持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强化对经济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因此,商业银行在制定信贷政策时,要主动对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一是在信贷资源配置上,切实加大对三农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等经济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主动向这些行业倾斜。同时,严控“两高一剩”等限制性行业的信贷投放,促进淘汰落后产能,防止盲目重复建设。二是在客户规模的选择上,要改变当前信贷资源过分向大中型国企和政府融资平台倾斜的不利局面,积极支持拥有核心技术和市场竞争力、经营管理比较规范、为大型企业配套的中小企业。
(二)产品战略:从传统的单一产品销售向提供全面金融解决方案转变。
现代商业银行的转型应摆脱过度依赖传统贷款为企业融资的发展方式,积极创新和拓展契合客户需求的信贷产品,大力发展表外、结算、理财等中间业务类产品,努力为客户提供全面金融服务方案,通过产品战略转型改变当前过于依赖利差的收入模式,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占比。
1、以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融资难问题为着力点强化产品创新。一是积极进行担保方式创新,针对当前“三农”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等客户普遍存在的经营规模较小、缺乏有效抵质押物品、信用评级较低的情况,积极进行担保方式创新,大力推广存货、应收账款、专利权等动产质押,盘活目前企业自有资产,探索采矿权、门票收费权、海域使用权等权益质押,积极创造量体裁衣式产品,满足实体经济对金融服务多元化的需要。二是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根据中小企业在产业链上所处地位的不同,在保证资金封闭循环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充分依托核心企业的资信状况为小企业进行信用增级,解决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2、积极为客户提供全面金融解决方案。商业银行要打破传统的单一产品销售模式,通过资源整合积极为企业提供全面金融解决方案。一是在服务内容上,要在全面分析、深入挖掘的基础上,将银行的金融服务与企业的经营模式、业务流程进行有效对接与整合,全面解决客户的融资、现金管理、投资理财、金融避险及个人业务需求;对于目前尚无法满足的客户需求,要积极通过产品创新进行解决。二是在服务手段上,要突破银行自身限制,通过内外部资源整合满足客户需求。既要通过银行信贷满足客户融资需求,也要注重通过央行票据、短期融资债、企业债、IPO等资本市场工具和融资租赁、委托贷款、同业合作等为客户提供多渠道融资。既要注重通过自身产品创新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投资理财服务,也要充分利用和银行同业、信托、基金、保险等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给客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
3、重视利率市场化以后的产品创新。国际经验普遍证明,利率市场化以后,金融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企业的融资成本将会显著降低。目前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步伐不断加快,商业银行要尽快适应这一趋势,通过产品创新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加优惠的金融服务。一方面,通过产品创新扩大居民的投资范围,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另一方面,通过对资金的有效利用,为更多企业提供更便利的融资服务。通过打通居民储蓄资金与企业融资之间的通道,引导资金流向最需要的地方,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当然,这种创新必须坚持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本质要求,注重传统业务与衍生业务的平衡,防范由于金融过度创新导致的偏离实经济需求带来的风险。
(三)渠道战略:从主要依赖物理网点向物理网点与电子渠道并重转变。
渠道是银行产品和服务销售的载体,渠道建设必须紧密围绕客户需求、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从而提高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科技进步为商业银行发展提供了现代化的技术支持。在很多发达国家,人们到银行网点办理业务的比例正在不断降低,通过电子平成的金融服务比例越来越高。方便、快捷、高效,是电子银行突出的特点,也是物理网点难以比拟的优势,商业银行要加强电子渠道建设。一是拓展更多的电子银行载体,提高自助银行、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服务范围和服务效率、提升客户体验,提高客户满意度。二是积极推动传统银行服务与产品的电子化“再移植”,将更多的传统银行产品和服务通过电子渠道进行销售,减轻物理网点的压力,节约社会公众的时间成本。三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平台,发挥沟通买卖双方的渠道作用,通过对买卖双方信息流、资金流等交易记录的有效监控,降低实体经济的交易成本。四是加强电子渠道安全建设,网络平台是一个开放式的平台,信息安全面临巨大的挑战。银行要加大技术投入,增强电子银行渠道的安全性。
篇5
1地方经济建设与高校学科建设的关系
1.1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水平直接影响所在区域高校学科建设水平
(1)财政建设资金的投入量直接影响高等学校的发展。我国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影响,高等学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主管部门,近几年虽然开始实行收费制,但这只能是对高校办学成本的一种补偿。所以地方经济的投入及对本地区高校建设的发展牵动作用十分重要。比如,我国地方经济比较发达的上海市、江苏省、山东省、北京市等地区的高等教育近年来得到较快发展,而在西部如、新疆、宁夏等地区,其高等教育发展缓慢。
(2)地方经济发展是高校学科建设的宏观调控因素,特别是对地方院校。受地利、人和之便,高校培养的人才的出路和高校教师进行科学研究的课题来源的主体是地方企事业单位,而地方经济的发展必须依托人才和科技创新这两个核心。因此,地方经济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高校培养人才的出路及对科技创新的需求。
1.2高校学科建设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着直接推动作用
受历史的影响,我国许多高校的设立都是由所在部委直接设立的,并直接为所在行业的地方企事业单位服务,即行业办学,行业办学为行业服务的模式。如北京科技大学主要为首钢培养人才,湖北汽车学院主要为二汽培养人才。这种计划经济时代留下的痕迹在短时间内还不会消除,高校的人才输出与科研服务对象相对固定。对地方的企事业单位而言,其主要的人才来源和帮助其开展科技创新的高校也是单一的。人才和科技创新是企事业单位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研水平,也就是学科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事业单位的发展。
2学科建设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方式与途径
2.1科技创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途径
(1)开展基础与高技术研究,进行高新技术储备。基础研究与高技术研究是关于科学探索和高技术前沿的研究,是产生原始创新的重要来源,也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先导和源头。任何重大科技成果的产生及其转化的实现,都是以基础、高技术研究的突破为前提的。
(2)与企业开展科技研究与开发。高等院校人才资源密集,科研水平高,实验手段先进,技术实力雄厚,学术思路新颖,而企业直接面对生产第一线,生产能力强、销售网络畅通,成果转化基础条件较好,所以与高校有很强的互补性,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同时,现在很多企业由于受自身独立研发能力的限制,或出于想节约成本,缩短开发时间,往往直接面对社会公开招标,而高校教师由于集多种优势于一身,成为这一行为的最大受益者。
(3)直接转让学科建设科技成果。从整体上看,我国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成功率还不高,科技成果推广体系也不健全,且起步晚、发展慢,不能满足日益快速增长的社会需求,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再加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还不够完善,各行各业的短期行为比较严重,风险抵御能力也较弱等,这些都使科研成果转让和推广困难重重。
(4)直接参与重大工程。高校利用自身优势直接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重点、重大工程建设。华中科技大学利用多学科优势,参加了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农网改造工程、中国武汉光谷、政务信息化建设、武汉轻轨等多个国家和省市重点、重大项目的建设。仅在三峡工程建设中,承担各类科研课题100多项。
(5)创办科技公司。在我国由于长期形成的企业专司生产、科研院所负责研究的模式,导致了科研与生产严重脱节,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应用主体,缺乏技术的吸纳能力,使得大量的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鉴于此,高校以创办科技企业的形式自我构建技术的吸纳平台,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已成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现阶段高校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必然选择。
(6)派驻学术和管理骨干进驻地方企事业单位。选派一批学术和管理骨干进驻地方企事业单位,为地方经济发展出谋划策,搞技术更新、产品开发,提高地方企业、政府机关的经营管理水平。实践证明,取得了很好效果。
(7)政策、技术咨询。一是研究社会发展过程中突发的重大问题;二是开展决策咨询服务;三是开展科技中介服务;四是服务于地方旅游资源开发。
2.2培养人才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途径
(1)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各类人才。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高等学校学科建设最基本的职能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产品进入市场,需要得到市场的认可。如果“产品”滞销,将会严重影响学校的生存和长远发展。正是在这种忧患意识的支配下,长江大学按照“厚口径、宽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原则,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创新,为社会培养8.8万名毕业生,他们广泛分布于科学研究、技术推广、教育教学、临床医疗、行政管理、商业贸易等各个领域,很多已经成为知名学者、专家、基础教育骨干教师、管理干部和企业家。近年来,应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突破20%。
(2)开展继续教育,培训科技成果推广人员。高校教师大多担负大量教学、科研及管理任务,不能抽出大量时间和精力来进行科技成果推广工作,但市场又有大量需求,要解决这个矛盾,集中人员进行科技培训,就是最好的选择和最快捷的方式。一是承办政府和企业举办的培训班,让学员走进学校;二是课堂进企业,让教师走出去。
篇6
1.客户维护有助于增加资产收益。
由于消费行为、家庭生命周期以及科技环境的影响,金融机构在不断地调整地经营方式。随着金融市场逐步细化,客户可以根据收益大小自由选择金融投资方式,从而达到资产收益最大化。例如,房地产行业的迅速崛起,导致房价陡然上升,专业的房地产金融随之产生,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人们薪资的上涨和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的社会需求量增加,汽车金融机构应运而生。金融市场细分进一步满足了客户的金融需求,使客户享受专业化服务,维系了客户关系,同时增加了金融机构的利益。
2.客户维护有利于增加企业利润。
在新的发展环境下,金融机构大多转变了营销侧重点,由传统的营销额转移到与客户发展长远的合作关系,改进了一次性买卖给公司带来的收益损失。这种发展观念适应了现代消费者的要求,有利于优化金融交易市场结构。金融机构不仅注重提高服务质量,而且还将为客户提供更多的优惠,建立更加长远的顾客链条。另外,金融企业注重通过对客户生命周期中大事件产生影响,来调整他们的消费行为。例如,开设生育、失业、退休等保险种类,降低意外风险对个人产生的经济压力,已达到扩大投保范围的目的。金融机构的价值营销宣传点必须与公众对价值的理解相符合,以及实现与产品相关服务的延伸,满足客户的需求心理。总之,在不同时期,根据社会流行的价值主张,及时更新服务形式,使顾客享受到更加贴心的服务。持续发挥客户维系效应,不但能使消费者的资产价值最大化,还能保证金融机构获取长期价值。
3.客户维护有助于降低营销费用。
在交易过程中,金融机构将企业服务形式介绍给客户的过程,需要消耗双方的时间和精力。首先,服务中蕴含的大量信息,金融机构对每位客户都要进行关于的商品详细讲解,需要投入众多的人力、物力。而客户在认识商品的过程中也要耗费较多的精力。由于众多金融机构的商品属性、业务流程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差异较大,加大了客户对业务的认识成本。如果客户改变交易对象,就要重新对合作单位的业务进行了解,增加了交易成本。其次,通过对关系专用资产性质的研究可知,如果资产所有者要转变原交易中资金的用途,必须对资产做出变形处理,否则,无法运用到新的关系中。关系专用资金包括物质资产的专用性、地点的专用性、人力资产的专用性和贡献资产的专用性四个类型,在金融行业,人力资产专用性更为明显。客户维护能够有效地提高专用资产的价值,降低营销费用。
4.客户维护有助于实现客户利益最大化。
功能利益、关系利益和流程利益是客户购买商品时的综合衡量指标。其中,功能利益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能够满足客户的基础需求;关系利益是指客户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与金融机构互动所产生的价值;而流程利益是指客户和金融机构共同对购买行为产生的一种满足感,对快捷、简单、省钱过程的交易模式感到满意。由于购买双方比较固定,客户对金融机构的产品属性、内部规定和业务流程比较熟悉,节约了协商时间,促使交易顺利完成。同时,客户维护提高了企业的办事效率。为了更深层地维护了与客户的关系,金融机构根据交易频度,设置VIP客户群,定期开展重要客户联谊会,并提供一些附加服务。例如,免费赠送礼物和服务,为客户提供理财方案,提供他们的金融消费能力。通过以上形式的活动,客户享受到了商品的基本功能,企业也达到营销的目的。此外,客户获得了情感上的照顾,赢得他们对企业的信任感。
三、增强客户稳定性、提高金融机构的营销效果的对策
1.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
保持良好的社会关系,有利于打造企业品牌,维系客户关系。例如,金融机构与客户建立必要的财务关系。企业在销售信用卡时,附加积分功能,当客户消费额达到规定的标准时,给予相应的赠品和服务,金额越高附加品越丰富。但是单位要注意避免财务关系的弊端,即竞争对手的模仿和顾客的疲惫心理。金融机构要不断创新财务关系方式,刺激客户的消费欲望,利用现有的客户网络,建立健全客户增长机制。另外,提高营销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保持与客户的良好互动关系,是维系客户关系的有效手段。
2.实行差别化服务策略。
通过划分客户等级,有利于增加客户。对保持长期合作关系的客户可采取“一对一”的服务方式,增加他们与企业的亲密度;也可将家庭结构、收入情况、兴趣爱好和家庭成员文化程度相似的客户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提出个性化服务。例如,成立会员俱乐部,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增进与客户的感情交流,密切客户关系。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强化社会关系的方式,降低经营成本,增强营销效果。
3.完善服务结构。
金融机构应根据顾客的消费特点,提供全面的理财服务,内容包括财务优惠、投资建议、税务筹划、退休和保险安排等。借助现代化网络信息系统,经常为客户提供财经资讯或理财建议,帮助他们掌握丰富理财知识,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从而稳固合作关系。
篇7
从市场基本面因素看,跨国公司是服务外包主要推动者和实施者,也是发包和接包企业的主体。顾客需求永无止境,更好、更快、更便宜是企业持续面对的压力,以更低的价格提供更多的功能与服务迫使企业从事离岸外包。企业或主动或被动地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机会,以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
(二)当前全球服务外包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般来说,服务外包分为信息技术外包(ITO)与商务流程外包(BPO)。前者主要包括系统操作服务、系统应用服务、基础技术服务;后者主要包括企业内部管理服务、企业业务运作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据研究机构GARTNER预计,全球ITO支出2004年为1928亿美元,到2008年可增至2442亿美元,增长率达26.7%。全球BPO支出2006年全球市场总值达1347亿美元,较2005年上升8.3%;到2008年,全球BPO支出将由2004年的1113亿美元上升至1575亿美元,增长率41.5%。BPO外包成为服务外包发展中的亮点。
二、服务外包的经济效应分析
(一)比较优势效应
所谓比较优势指某种经济活动能利用地区或经济体内部较丰裕要素带来的成本优势。依据古典经济学分工理论,服务外包是分工深化、专业化度提高的结果。通过服务外包可强化企业生产的垂直非一体化,使企业资源更加集中于核心业务。生产既可外购也可自制,关键是比较企业外部交易成本和企业内部组织成本,外部交易成本相对低,则发包企业可通过外部资源带来的互补优势整合企业竞争战略,因此在实际业务过程中,服务外包发包商首先是对接包地即国家做出选择,之后在接包国家内再选择合作伙伴即服务接包商。国家是否具备竞争优势,成为首当其冲面对的问题。目前,印度、澳大利亚、加拿大、爱尔兰被视为发展最为成熟离岸ITO与BPO接包市场,这些市场中,印度最具有竞争力,占全球ITO与BPO市场40%以上的份额。这与印度国家的在成本、语言、产业环境、政策支持方面的比较优势是分不开的。举例,软件产业,印度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计算机软件出口国,软件出口额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0%,美国客户购买的软件产品有60%是印度制造的。2004年,印度软件和相关服务出口产值达205亿美元。又如在我国比较落后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印度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与欧美接轨比我国至少早30年,公民、企业、政府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普遍较强。
(二)学习效应
经验经济效应指企业在生产或提供服务过程中因其管理、工艺技术等能力的积累使企业长期平均成本呈下降趋势的学习曲线效应。可建立一个数学模型:C=f(Q),C=A+BN-β式中,N是可达产出的累积单位才C表示单位产出的劳动投入单位,A、B、β均为常数且A、B为正数,β介于0到1之间,β值越大,说明学习作用越重要。这一学习程度可在企业积累较多经验时降低经营成本,使企业长期总成本由LTC降低到LTC′。企业如何让积累经验,这与发达的发包企业在进行外包时所产生的强大知识外溢效应分不开。外包活动离不开业务的沟通与交流,承包企业可以由此获得先进的管理经验,在合作的过程中还可以获得先进的研发与服务经验。多方面的积累经验从而降低承包企业的经营成本,那么该企业便获得了学习效应。为此承包企业应该向尽可能大的范围接包,从而获得更高的学习效应,降低成本。印度的TATA公司面向全球承接软件开发,在管理、研发等方面积累先进经验,实现学习效应。
(三)规模经济效应
企业的长期生产成本线呈U型线状,随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率更加充分,当到达最适规模时,成本曲线达最低点,实现规模经济。服务外包企业也要寻找其规模经济。长期看,企业规模应处于生产成本最低处,即企业规模边界的约束条件。服务发包企业把企业非核心业务推向市场,由自身控制定价权和购买权,而外包对象仅存有生产权的外包行为。这是从服务发包和受托双方说明服务外包与规模经济的关系。发包与受托双方都可以实现规模经济。举例来说,印度充分利用优秀的、成本相对低廉的软件人才优势,通过政府全方位政策扶持,积极开拓国际软件开发及服务市场,形成了以软件承包和服务出口为主的软件产业发展模式,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应,创造了产业基础本不强大的国家在短时间内跳跃式发展的奇迹。印度将软件园区作为出口基地,2001年为止,印度先后建成17个软件园区,出口额到占印度软件总出口额的近70%。印度以软件园和加工区为基础而形成软件产业集聚,为印度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贡献,服务外包及软件业以近3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高速增长,2005-2006财年行业总产值为303.3亿美元,占国家GDP的份额为4.7%,出口总额为236亿美元,同比增长32%。2006-2007财年行业总产值为396亿美元,占国家GDP份额为5.4%,出口总额为313亿美元,同比增长29%。
(四)就业影响分析
有学者用数学模型分析证明,服务外包(离岸外包)可以带来业务输出国和业务承接国双方技术型劳动相对工资的增长和技术型劳工就业的增加,服务业离岸外包对双方都可以带来净福利的增长。在现实中,该结论也是正确的。以印度这一主要的服务外包承接国为例,承接服务业离岸业务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带动经济的综合发展。印度服务业的强劲增长拉动了其GDP的增长。印度2003年第四季度GDP增长率达到10.4%,不仅是印度的最高季度增长率,而且也高于中国过去8年来任何季度的增长率。在2001-2004年度印度获得的服务业外包业务收入和就业增加情况。2003-2004年度,印度外包收入达到了将近36亿美元,2005年达到51亿美元,到2008年服务业离岸业务将达到170亿美元。2001-2002年度,服务业离岸外移为印度创造的就业岗位是10.6万个,到2003-2004年度,就业人数增长到24.55万人(资料来源:世界投资报告2004),极大地缓解了印度的就业压力。此外,印度国家软件协会预测:2008年,仅在全球计算机用户电话服务中心领域就为印度提供了110万个就业岗位和210-240亿美元收入。可见服务外包对就业影响之巨大。
三、结论与启示
印度服务外包发展经验对我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印度充分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发展本国服务业,获得学习效应的同时,实现规模经济,最重要的一点是缓解印度作为世界人口第二大国的就业压力问题,印度服务外包的发展模式值得我国借鉴。目前,我国的服务外包远落后于印度、东欧等国家,原因在于我国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承接服务外包较晚,而且国内缺乏有国际竞争实力的大型外包服务企业,难以在国际服务外包市场中形成自身的比较优势。但是中国外包业务与亚太地区时区差异最小,使公司能从有效支持中受益,中国还拥有许多掌握日文、韩文等语言的人才,因此,中国战略性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几乎所有世界500强公司在中国设立亚太地区的服务外包基地。此外,中国具备发展服务外包的政策支持体系。2006年商务部出台了发展服务外包的“千百十”工程计划,诣在大力促进我国服务外包业的发展。预计2010年全球外包市场将达到20万亿美元,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是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我国应充分利用在市场、成本、配套能力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大力吸纳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吸引先进的服务业FDI的进入并培植本土的服务业,成为国际服务链的主要提供者,提高我国的产业和贸易结构,在新一轮的国际分工中缩短与发达国家的距离。
参考文献:
[1]对外经贸大学课题组.国际服务外包发展趋势与中国服务外包业竞争力[J].国际贸易,2007(8).
[2]孟庆亮.服务外包国际化的经济学分析[J].国际经济合作,2008(1).
[3]赵美江,刘洪凤.服务业外包的经济学分析[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8(1).
篇8
1.3文化出口差距较大山西的文化贸易总体规模小,出口企业少,缺乏竞争性。文化产品出口主要以工艺品为主,版权输出很少,出国演出主要是文化交流,没有票房收入,与文化出口发达省市相比,差距很大,与中部六省相比,排名也靠后。
1.4服务贸易人才短缺调查显示,山西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有16万多,但仅有10%的工科大学毕业生能胜任服务外包企业的工作。此外,山西缺少具有全球眼光、能够带领大型技术团队承接复杂外包的高级管理型人才以及具备外语能力、熟悉发包国商业文化的技能型人才。由于缺乏政策支持,外包高端人才流失严重。
2推进服务贸易发展的策略
2.1大力发展服务业服务业发展不足是限制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山西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支持服务业发展若干措施》,加快推进服务业的发展步伐。结合山西实际,大力发展服务业,应重点发展商贸、运输、金融、保险、旅游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就业容量大、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优先发展咨询、信息、中介等与科技创新相关的各类专业服务行业,加快发展农村服务业,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提供专业化服务,集中发展教育事业、公共服务等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的行业,不断夯实服务贸易做大、做强的基础。
2.2积极支持发展服务外包积极推进服务外包市场体系的建设,在服务外包总体发展规模、产业发展布局、发展模式、价值链位置、区域政策、财税等方面加快形成配套措施。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通过合资、合作、跨地区、跨行业并购等方式,做大、做强服务业外包企业。立足于发展具有自主品牌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服务业,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流程创新等多种创新途径,提高企业处于价值链低端的地位。积极推动服务业企业采用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的质量标准,推动企业进行统一品牌策划、形象设计和对外推广等一系列工作,形成“企业品牌”,进而推动区域打造“城市品牌”,不断提高地区形象和知名度。加大对相关教育产业的投资,建立门类齐备的服务贸易培训机构,各高校加开国际服务贸易专业课程,培养熟悉国际服务贸易的复合型人才。
2.3重视技术引进的质量和效率搭建技术引进的信息化平台,通过建立全面、有效的科技信息网和具有国家级、企业级的技术信息专业机构,方便企业快速了解国际卖家的详细背景资料、出口状况、交易次数、资信程度等深度信息,真正引进并掌握国内急需的先进技术。在大力支持和鼓励企业技术引进的同时,通过建立一整套严格的审批制度,促进技术引进工作规范化,避免企业盲目引进、重复引进。在确保振兴基础产业和实现一定就业水平的前提下,有选择、有步骤地实施“高起点引进、跨越式发展”战略。加大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的投入,通过多种途径深化“消化—吸收—创新”的良性循环机制。大力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通过对引进技术的学习、消化、吸收,再开展技术改进和创新工作,使引进的技术更加先进、适用。
篇9
1.基础统计力量薄弱,缺乏专业的统计人员和专门的机构。改革开放以来,基层统计工作的任务越来越重,但统计力量有所削减,特别是2000年全国机构改革后,基层统计部门的力量进一步减少,而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统计工作的任务和难度逐年增大,调查的点更多、面更广,遍布城乡,而且变动频繁。因此,工作任务加重和投入力量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在内部机构的设置上,长期以来,各级均没有设置专门的服务业统计机构,导致日常工作出现严重缺位现象。
2.统计制度方法不健全,统计结果的随意性很大。多数个体经营户没有账簿,他们口头申报的数据,特别是收入等敏感指标的随意性很大。而目前有关的统计制度和方法尚不健全,缺乏一套科学、统一的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的统计调查制度、方法和体系,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数据质量控制制度。
3.被调查对象的配合程度下降。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的经济结构复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利益的驱动,为了达到规避税费、不愿提供真实收入,瞒报、漏报的现象十分严重,这进一步加大了统计数据准确的难度。
二、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统计的改革建议
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统计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严重困扰着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统计的顺利开展,进而影响到GDP核算的数据质量。对此,我们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统计的改革力度,以适应当前形势对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统计工作提出的要求。
1.落实人员经费。各级政府要从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重视服务业统计工作,要针对统计部门存在的困难,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1)配备人员。首先,要加强统计力量。配备专业的统计调查人员,加强统计调查网络的建设,是做好调查统计的关键。各级统计部门应设立服务业统计机构,配备相应的人员力量。市级统计部门应设立单独的统计机构,县(区)应配备专职的统计人员,乡、街道应明确专人负责,并配备一名兼职统计员,并由其按调查小区,聘用调查员。(2)解决经费。要增加对服务业统计调查的经费投入,以保证正常工作的开展。所聘调查员由县(区)统计部门统一管理,调查补贴按照财政分级负担与谁受益谁出钱的原则,保证按调查工作量给于调查员一定的调查补助。(3)提供条件。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配合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的统计调查工作。加强对个体户的财务、税收管理,督促其建立健全财务收支制度、原始记录等,以保证服务业统计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2.完善调查制度。要加大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统计制度、方法的改革力度,使调查统计工作进一步制度化、常规化、规范化。
(1)抓住普查。我国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的目标是以周期性的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的抽样调查为主体,并辅之以重点调查、科学估算。(2)搞实调查。由于大多数个体经营户记账不全或根本不记账,因此如何获取真实的调查数据,成为当前调查工作面临的一个难题,同时也是一个重要课题。建立常规的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统计调查制度是一个针对性强且行之有效的方法。(3)加强评估。在调查测算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的主要经营指标进行科学评估,建立服务业统计数据质量控制办法。3.加强基础工作
篇10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共享经济是专车发展的理论基础。2011年,美国《时代》周刊把共享经济列为十大改变世界的创意之一。所谓共享经济,也叫分享经济,指能够让商品、服务、数据以及才能等有共享渠道的经济社会体系。共享经济一词最早出现在1978年的《美国行为科学家》杂志上,那时学者们就已经对汽车共享进行了研究。2010年,这种经济模式在雷切尔布茨曼的专著《我的就是你的:协同消费的崛起》中,也被称为协同消费。雷切尔布茨指出由于人们越来越不满市场将其作为机械的消费者来对待,人们开始越来越注重产品的使用价值而非私有价值,共享性而非独占性,持久耐用性而非新奇性。共享经济将给人们的消费模式带来革命性的影响。书中,她把协同消费分成三种模式:第一种,再分配市场,比如二手交易市场;第二种是协作生活方式,这是对类似金钱,技术和时间等资源的分享,比如工作间的共享;第三种是产品服务系统,当某种产品服务你的时候,你相应地付费但是不必永久拥有这种产品,比如租车网、房屋短租网。共享经济允许人们分享资源,而不影响她们自身的生活。其逻辑是我们需要的并不是产品本身,而是它带给我们的实用价值和切身体验。共享经济的优点显而易见:成本低、浪费少。共享经济颠覆了企业所有与个人消费的产业模式,使每个人都可以从被动的消费者转变成创造者。
共享经济可以降低某项物品或服务的使用成本。共享经济的去工业化和去中心化降低了产品供给的成本,技术的发展降低了交易成本,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让共享经济有了规模效应。闲置的车源如果从理论上已经是沉没成本时,汽车拥有者通过专车网络平台出租,让闲置的资源物尽其用,既降低了单次使用的成本,又增加了收入。共享经济通过合理配置闲置资源,实现了利益最大化,同时形成了新的供需产业链。
三、 专车的安全保障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专车以个性化的服务、无底线的补贴等优势在市场中迅速占有一席之地。尽管,乘客对此喜闻乐见,但专车作为新生事物,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和法律问题。
尽管易到、滴滴、快的等互联网专车公司在对外解释运营模式时,都给出以互联网公司作为信息服务平台,汽车租赁公司提供车辆,第三方劳务派遣公司提供驾驶员的三方合作模式,但私家车混迹其中已成为行业内公开的秘密。然而,私家车并不具有运营资格。依照《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的规定,未取得运营资格却擅自从事非法运营的车辆,与黑车的性质无差,是应当被取缔的。但是,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下,专车公司对车源的控制并不严格,现在依旧有很多私家车浑水摸鱼。而租赁公司的车与私家车所提供的保险和承担的法律责任各不相同,然而这恰恰关系到乘客的切身利益。
专车,你安全吗?依照我国法律的规定,专车无资格购买客运保险。那么乘坐专车发生交通意外,乘客的利益如何保障呢?保险专家表示,乘客的利益是否能得到保障,关键看该车有没有购买乘客附加险。但是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若私家车参与专车运营发生交通意外时,即便是购买了乘客附加险,经查实,其是以营运为目的,比如借专车平台拉活儿,那么乘客所遭遇的伤亡,保险公司也有权拒赔,最后只能向肇事方和租赁公司进行索赔。
篇11
目前,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统计主要由统计部门局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具体来说,国家统计局服务业司负责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的统计,实行由服务业周期性普查与部分服务业抽样调查相结合的办法。周期性普查包括第三产业普查、基本单位普查和经济普查,由国家统计局负责,有关部门参与。服务业抽样调查主要由国家统计局负责,对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的基本情况和资产、营业成本、收入等进行统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则对从事服务业的个体工商户的户数、注册资本(金)、总产值、销售总额或营业员收入等进行统计。
通过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和近两年服务业统计调查的实践,笔者认为目前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统计主要存在“力量薄弱、制度不全、漏报错报、总量不清”等问题。
1.基础统计力量薄弱,缺乏专业的统计人员和专门的机构。改革开放以来,基层统计工作的任务越来越重,但统计力量有所削减,特别是2000年全国机构改革后,基层统计部门的力量进一步减少,而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统计工作的任务和难度逐年增大,调查的点更多、面更广,遍布城乡,而且变动频繁。因此,工作任务加重和投入力量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在内部机构的设置上,长期以来,各级均没有设置专门的服务业统计机构,导致日常工作出现严重缺位现象。
2.统计制度方法不健全,统计结果的随意性很大。多数个体经营户没有账簿,他们口头申报的数据,特别是收入等敏感指标的随意性很大。而目前有关的统计制度和方法尚不健全,缺乏一套科学、统一的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的统计调查制度、方法和体系,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数据质量控制制度。
3.被调查对象的配合程度下降。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的经济结构复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利益的驱动,为了达到规避税费、不愿提供真实收入,瞒报、漏报的现象十分严重,这进一步加大了统计数据准确的难度。
二、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统计的改革建议
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统计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严重困扰着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统计的顺利开展,进而影响到GDP核算的数据质量。对此,我们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统计的改革力度,以适应当前形势对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统计工作提出的要求。
1.落实人员经费。各级政府要从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重视服务业统计工作,要针对统计部门存在的困难,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1)配备人员。首先,要加强统计力量。配备专业的统计调查人员,加强统计调查网络的建设,是做好调查统计的关键。各级统计部门应设立服务业统计机构,配备相应的人员力量。市级统计部门应设立单独的统计机构,县(区)应配备专职的统计人员,乡、街道应明确专人负责,并配备一名兼职统计员,并由其按调查小区,聘用调查员。(2)解决经费。要增加对服务业统计调查的经费投入,以保证正常工作的开展。所聘调查员由县(区)统计部门统一管理,调查补贴按照财政分级负担与谁受益谁出钱的原则,保证按调查工作量给于调查员一定的调查补助。(3)提供条件。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配合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的统计调查工作。加强对个体户的财务、税收管理,督促其建立健全财务收支制度、原始记录等,以保证服务业统计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2.完善调查制度。要加大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统计制度、方法的改革力度,使调查统计工作进一步制度化、常规化、规范化。
(1)抓住普查。我国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的目标是以周期性的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的抽样调查为主体,并辅之以重点调查、科学估算。(2)搞实调查。由于大多数个体经营户记账不全或根本不记账,因此如何获取真实的调查数据,成为当前调查工作面临的一个难题,同时也是一个重要课题。建立常规的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统计调查制度是一个针对性强且行之有效的方法。(3)加强评估。在调查测算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的主要经营指标进行科学评估,建立服务业统计数据质量控制办法。3.加强基础工作
篇12
1服务业的发达程度是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志。
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结果,越是经济发达的国家,服务业越发达,人均GDP较高的国家,其服务业的产出与就业比重也相对较高,也基本代表了一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目前,在世界总量中,服务业产值已超过了60%,其中一些发达国家的服务业产值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个别国家接近80%,而服务业的就业比重,发达国家已高达70%左右,中等收入国家为50%-60%之间。同时,世界服务贸易占到贸易总额的1/4;服务消费占到所有消费的1/2左右。因此,可以说世界经济实际上以服务商品的生产为主,己经步入了“服务经济”时代。然而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比重,到2004年仅为31.18%,我国服务业就业劳动力占就业人口比重为30%,与国外相比,显然比重过低,整体水平滞后,明显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2发展服务业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逐步提高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促进第一、二产业的优化升级,这应是我国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本方向。我国经济结构长期依赖传统工业的发展道路,但一些重要的资源如石油、天然气、铁、铜等国内自给率日益下降,资源短缺已经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问题,而同工业相比,服务业具有污染少、资源消耗低等一系列优势,并且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高新技术的应用从生产领域扩展到服务业领域,产生了许多新的职业和岗位,如信息技术含金量较高的现代金融、通讯等服务行业。这些行业的发展将提高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而且可以优化服务业的内部结构和就业结构。我国要实现现代化,在本世纪中叶达到世界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就必须在继续积极发展具有竞争优势和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造业的同时,加快发展服务业,使其与经济整体发展相协调。
3发展服务业有利于促进工业化的细分及深化。
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会不断提出各种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往往有赖于工业技术上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从而对工业提出新的要求,比如医疗领域中不断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在检测和治疗上的新突破要求有更高的生物化学技术、信息技术等,从而推动工业相关行业的发展。并且服务业中的许多行业具有社会基础性质,有利于市场的进一步深化。如商业和交通运输业可以促进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结合,解决生产与消费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矛盾,从而保证工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提高市场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金融业是投资的载体,而投资是工业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因而金融业也就在国民经济运行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行业作用,它的运营状况直接制约着工业经济的健康和持续发展。因此以商业、交通运输业和金融业等为代表的现代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的交织、持续运行在促进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深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4发展服务业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由农业向二、三产业的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我国已处于工业化中期,工业大规模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开始减弱,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服务业将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我国未来几年,甚至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就业压力十分巨大。据中国社科院和国家信息中心预测显示,“十一五”期间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在500万到550万之间。如果农村每年的城市化水平提高1%,就要转移1000万劳动力,加上往年失业的人口,“十一五”期间可能有四五千万劳动力需要就业。而服务业在吸纳就业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服务业门类众多,各种类型的行业并存,就业形式灵活多样,能够容纳不同层次的就业群体,加快发展服务业有利于缓解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
5发展服务业有利于推进城市化进程。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经济相继面临产业结构升级缓慢、消费市场长期低迷等问题,城市经济的重要性和城市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受到经济学家的日益重视,这带动了对城市化功能和发展规律的深入研究。郭克莎等对世界主要国家城市化发展历程的分析表明,工业在城市化中前期具有直接和较大的带动作用,工业发展所具有的聚集效应带动了城市的兴起和繁荣。而“当工业化演进到较高阶段、人均收入达到较高水平以后,对城市化进程的主导作用逐步由工业转变为整个非农产业…”,“非农产业就业比重的上升明显快于生产比重的上升,而这主要不是工业而是服务业的就业增长带动的”。这一研究结果揭示了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的关系,表明两者之间最直接的联系是服务业对城市就业具有较强的吸纳作用,服务业所提供的大量就业岗位是保证城乡人口顺利转移和城市化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总之,发展服务业在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加快发展服务业将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减少我国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降低对环境破坏的程度;加快发展服务业必将推动我国市场化、产业化、城市化进程,在促进就业、拉动消费、扩大对外贸易、提高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篇13
转变思维方式
比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思维方式的转变。这种转变很难定义它,但一个公认的变化就是人们认识到,深陷好几个世纪的贫困不再是不可避免的和必然的,也许最重要的是对知识和教育的普遍重视,尤其对科学和技术的重视。确切无疑,甚至在最发达的社会,科学尽管对我们所有的人都有利,但与其打交道的,还是集中在相对小的范围里——这一现象我们这种从校园到政府的人看得十分清楚。发展的过程可以看作是这些基本思维方式的触角延伸的程度以及这些思维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主动学习与制度转变
发展就是关于最终影响人们如何思维的社会转型。外部机构不能强迫人们改变其思维模式和信仰。人们只能被强迫采取某种行为或说出某些言语,但人们很难被强迫改变其心灵和思想。那只能靠自己来改变。
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要伴随着至上而下的等级制度的结构向诸如半自治团队式的平面结构转变。泰勒制的垂直结构是为了实施和协调某些身体行为,而以知识为基础的劳动组织则涉及更多的对自治的认同及思想的自我导向。知识的最佳获得不是通过死记硬背的记忆化,而是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学习是通过做,而不是通过观看或记忆。
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
现在十分清楚知识经济的成功离不开文化的改变。在有些方面,知识与普通商品存在根本区别,这些区别不仅对应该如何组织知识经济有重要启示,而且对与之相关的公共政策有很大启示。
知识的公共性与无限性
首先,也许是最基本的事实是前面提到的——知识是公共物品。托马斯·杰弗逊用如下的方式描述了知识和信息的非竞争性:“他从我这儿得到了一种思想,是在没有减少我的思想的同时,他自己得到了引导;正如他在我这儿点蜡,在没有暗淡我的同时获得了光明。”知识动态过程的特征最终来源于知识具有向稀缺性挑战的无限性或非竞争性特征。知识一旦被发现或公开化,对于增加的更多用户来讲,绝对是零边际成本。
这里有必要从概念上区分知识的纯粹非竞争性和传播的低成本。信息革命通过现代技术的大幅度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加工和传播信息的成本降低。但任何信息的物质载体或编码都是有竞争性的。就象在图书馆常见的,不同位置上的两个人不可能同时使用同一本书。还有象从因特网上下载东西时等待的时间也可以证实电话网络上的电子邮箱是竞争性的,而且能带来拥挤后果。只有非物质的(“无载体的”)知识、信息、思想、概念、功能及其它思想的抽象客体才是纯粹非竞争性的。那是在人(学习)与事物(运用)中知识载体化的过程,总有一天它会值钱,并且是资源。
知识产权的产生与保护
纯粹公共产品是一种非竞争的,并对某用户来讲没有排他性。但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又具有排他性,因而可以被认为是非纯粹公共物品。如果有效的使用完全无代价的话,企业和个人将没有生产知识的动机。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是私人提供的,特别是一些有实用价值的发明创造,应有某种形式的保护。知识创造不能简单地公开化。有些时候商业机密有必要保护。但在其它情况下,需要对知识产权的更宽松的保护。
知识经济的竞争
我认为有必要提醒,当世界面临新挑战的时候,有些关于过去资本主义的争论被遗忘了。30年代,人们对垄断资本主义极其担忧;那个担忧就是在任何经济中为了相当少的企业的高效,新工业技术需要很大的生产规模,由此带来经济(接着是政治)力量的集中。亚当·斯密著名的看不见的手的理论断言过竞争的存在。但竞争是否在以新的方式出现的工业经济中始终如一?
可以肯定地讲,知识会带来规模收益的增加,而这又可能削弱竞争基础。那些联合使用计算机“语言”的大型网络的外部效果强化了这种观点。这些网络的外部效果还有均衡和动态两个方面更深远的影响。然而,我担忧垄断资本主义正以国际规模卷土重来,此间微软成为人们注意的中心。不用过早判断审判结果,很明显的是,微软涉嫌企图在PC操作系统中开拓出接近垄断的地位,而且其扩张影响的企图也显而易见。如果微软的做法并不违法,那么问题就是,兴许法律应该修改了[2]。
为知识经济服务
发展科学教育,培育创新力
知识经济中成功的关键是受过教育的劳动力。有那么多的国家致力于改善其教育制度,这都值得肯定。观察的结果是:
其一,从长远看,知识经济的成功需要创新能力,即基本能力之外的较高层次的认识能力。那些寻求培育这种创新力的国家因而在知识经济的竞争中更能成功。
其二,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培训对于知识经济成功也是关键的。政府有充分的理由补贴科学教育:因为那些从事研究的人从其工作中所获甚少,正如我们在前面提到的,它存在很强的外部效果。
其三,教育部门未能如我们所愿强大起来的原因之一就是,教育部门的竞争是最受限制的。
支持基础研究,改善产业政策
事实上,政府无论是支持农业研究(19世纪的核心产业),还是支持铺设第一条电话线(巴尔的摩和华盛顿之间)都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功。前者带来了农业生产力的巨大增长,而后者带来了因特网的发展。
政府的目标不是去挑选优胜者,而是要识别产生外部性的创新。当产业政策的批评家们认识到政府支持基础研究的必要性时,他们还没有注意到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没有明确的划界;许多应用研究也能产生很大的外部效果。政府政策的目标是要识别能够带来巨大外部效果的优胜项目。
我有以下观察结果:
其一,成为知识经济典型特征的许多创新是依赖于基础知识——这一全球性的公共产品。存在两种倾向,不仅低估基础研究的重要性,还要企图搭上别人的基础研究成果的便车。结果将是灾难性的:至少是要放慢发展的进程。
其二,政府有一种对花哨项目的癖好,就象空间站,它可以吸引大众的联想,但不一定是运用研究基金的最佳途径。
其三,大家可以盯住其它的支持新技术的项目,以评价其增值效果。有一些迹象,比如美国小企业研究支持计划,尽管用心良苦,但在研究增长方面没有取得任何显著效果。
适当竞争,加强合作
前面我强调过在知识经济中有效竞争所面临的现实危险。我们必须回到适当竞争法和知识产权制度两个问题上来。让我再提出一些观察结果。
其一,当我们步入全球化经济时,竞争的议题就提升到全球的水平上。当政者们当然会期望在竞争中产生更大的企业带来更高效的竞争规格,并能把这种规格提升到最高水平。世界也将从这一更好的竞争市场中获益,世界中的所有国家也要为实现这一目标协调运作。
其二,在减少关税方面取得了诸多进展的同时,包括倾销和反倾销在内的非关税壁垒呈现出越来越大的重要性。这两者不仅都能削弱竞争的基础,而且也能削弱支持新知识经济的产业政策。
其三,鼓励合作,但合作能够转向勾结,也能为心照不宣地达成一致的反竞争或至少非竞争政策提供依据,对此应提出足够警示。
实施优惠创新的税收政策
在美国,有一些鼓励创新的税收规则,也有一些不是。最近实施一项鼓励新小企业(免资本收益税)的规定,但谈到其效果还为时过早,也难说它多大程度上帮助了新的知识为基础的企业。
研究,从其根本特性来讲,就是冒风险的。它就象钻井探油一样。成功的度量是根据一个人能否在十次试验中成功一次。一个能分享风险的伙伴才能够鼓励冒险,但只分享成功而不分享损失的伙伴似乎不能鼓励冒险。
在美国,资本收益的优惠措施一直保护下来,就是因为它鼓励与知识经济紧密相联的冒险和企业家制度。但大多数税收优惠没有偏向这种企业家制度,而是偏向投机的不动产贷款。我在前面已提及文化改变的重要性。那种以奖励真正创新的办法去奖励投机不动产收益的税收体制,不是在支持创新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