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共享经济的思考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共享经济的思考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共享经济的思考

篇1

1共享经济的概念与特点

共享经济,指的是个体或者机构利用其掌控的闲置资源,通过有偿分享使用权的方式受益他人,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创造价值的商业模式。共享经济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的两位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但受限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瓶颈,在当时并未出现大规模的推广与实践。

随着海量信息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资源信息的快速共享在技术上成为可能。闲置资源运用所开创的商业模式开始得到了国内外资本的青睐,Airbnb、Uber等众多共享经济平台迅速崛起。

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有其自身的特点:

(1)共享经济产生的基础与前提是物质资源的供应过剩。不同于物质资源贫瘠的旧时代,当今的世界乃至中国,很多资源存在供给过剩、利用率低的情况,这为共享模式提供了基本条件。

(2)共享经济的核心是利用资源进行利益互换,产生商业价值。可以看到,Airbnb、Uber等共享经济均迎合了消费者需求,提供了闲置的住宿、交通服务,从而进行利益的交换。不迎合消费者诉求、不具备商业价值的行业是难以出现共享经济的。

(3)共享经济的信息传播依赖于互联网平台。信息传播技术的滞后导致的信息不对称是共享经济无法规模化发展的最大障碍,互联网的出现则扫清了这个障碍。可以看到,众多共享经济的供需双方均是依靠互联网而产生信息链接与资源互换的。

2网约车:共享经济的先行者

2014年2月,国际即时用车软件优步(Uber)正式进入中国。同年7月,快的、滴滴与优步相继推出了“专车”服务,用户只需通过软件定位即可一键叫车。这项突破性的服务首先在一线城市试运行,随后逐渐在全各大城市推广开来,用户量急剧增长,成为出行市场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网约车的迅速扩张有其自身的存在基础,主要为:

(1)内因:私家车过剩与公共交通供给的紧张。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私家车的数量日益增多,城市道路已经不堪重负。私家车占用交通资源多,但运力较低,从而使得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十分拥堵。私家车的过剩与公交系统的紧张使得运力供需失衡成了城市交通的巨大痛点。

(2)外因:透明低廉的价格与良好便利的服务。出租车司机态度恶劣、恶意拒载以及“宰客”的情况已经屡见不鲜,却囿于其垄断经营的特质迟迟未能缓解。网约车公司市场化的体制和先进的服务理念,使得网约车提供了比出租车更便捷的叫车服务和更方便的付费方式,价格也更低廉,瞬间吸引了大量消费者。

由于内因与外因的驱动,网约车横空出世,并迅速成为出行市场的有力竞争者。

3网约车的优势与存在问题

31网约车的主要优势

(1)加大了交通出行行业的竞争,从而促进了行业进步。长期以来,公共交通运输行业由传统国有企业垄断经营,服务态度与意识较差,行业进步与转型缓慢。网约车的出现打破了出行市场的垄断局势,有利于促进行业整体服务质量的提高。

(2)扩大了民众就业,增加了居民收入,盘活了经济。网约车作为出行市场的供给增量,促进了部分待业人员的再就业,增加了个人收入和消费者的福利,有利于利用闲置资源盘活经济存量,促进国家的经济增长。

(3)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环境问题成为制约国家发展的重大难题,汽车尾气是主要污染源之一。网约车的出现提高了运输效率,有效降低了尾气排放,促进了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

32网约车依旧存在的问题

(1)政府定位失衡。网约车的出现冲击了出行市场长期的垄断态势,使得政府主管部门丧失了上行下效的“主导者”优势,政府定位出现了失衡。如何从主导变为引导,引领网约车这种共享经济形式实现良好有效的发展,仍值得政策制定者进行探索。

(2)存在安全隐患。网约车作为新兴行业,缺乏相对应的政策监管体制,对于网约车司机的注册审核工作不够严密,司机危险驾驶、抢劫杀人等恶性事件屡见报端。以深圳市为例,经过查验,网约车司机中多达 1661人有重大刑事犯罪前科。这必定会威胁到乘客的人身与财产安全。

(3)影响社会稳定。网约车与出租车存在着直接竞争,且在推广前期因其高额的补贴使得网约车数量大幅增加,威胁到了出租车司机的切身利益,利益冲突逐渐演变为出租车罢工、游行等,影响了社会的和平稳定。

4网约车的发展方向

41网约车将作为出行市场供给侧的重要补充,与出租车实现并行发展当前,网约车因资本流入而“烧钱”进行高额补贴的情形是不可持续的。未来,网约车将根据车况、服务等因素进行合理定价,成为出行市场上的重要补充,与出租车实现细分市场的互补,有效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

42网约车运营监管体制将不断健全,个人信用体系也将逐渐完善随着网约车这种共享经济的深入发展,供需双方的信息真实性将得到更有效的验证,交易过程将得到更可靠的监管,确保交易过程的规范化、透明化,使交通资源的共享模式实现高效运营。

5结论

共享经济实现了闲置资源的有效利用,显著增加了社会的总福利,倡导了低碳环保的消费模式,有利于发掘经济的新增长点。可以预见的是,共享经济这种新兴模式将会在未来发挥更大的效用,迎来更广阔的春天。

参考文献:

[1]汤天波,吴晓隽共享经济:“互联网+”下的颠覆性经济模式[J].科学发展,2015,12:78-84

[2]郑志来共享经济的成因、内涵与商业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6(3):32-36

[3]丁元竹推动共享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基于对国内外互联网“专车”的调研与反思[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6(2):106-111

[4]颜婧宇Uber(优步)启蒙和引领全球共享经济发展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5,19:13-17

篇2

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的影响,我国的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多年来经济运行中尚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日益突显,其影响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经济危机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首先是在就业问题上。2009届全国需要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达600万人,2010年高达630万人,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工厂企业设岗数和用人数量明显减少,招聘的门槛提高,本科生、专科生的招聘比例明显缩减,许多大学生对就业前景十分悲观。第二是专业选择上。由于财经类、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类等的学生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相关专业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失去信心,认为自己目前所学的专业前景渺茫,学习积极性大为挫伤。三是社会实践上急于未成。由于用人单位的选择余地比较大,往往优先择录有一定工作经验的,造成许多学生更不安心在学校学习,而是热衷于进行社会兼职或提前实习,有的学生大二就开始提出实习。四是受经济危机的影响,部分学生家庭经济出现了严重问题,有的父母企业、经商亏损倒闭,有的父母下岗。他们无心学习,只想早点参加工作,甚至产生了退学的想法。五是一少部分学生由于看到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冲击,一些发达国家深受影响,损失巨大,从而对我国经济形势产生怀疑,甚至对改革开放和国家建设缺乏足够的信心,对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问题是严重的,形势是严峻的。积极关注大学生思想状况和学习生活状况,引导他们正确的认识和应对经济危机,增强信心,提高能力,迎接挑战,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工作的新课题。

一、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正确认识经济危机的本质,建立科学的信心

我们中国经济作为当今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由于我们实行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本质与属性上是有别于资本主义经济的。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飞速增长,加之国家近年来,一系列的宏观调控,由防止过热,到保增长,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为维护全球经济秩序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对外方面,中国经济实力的提高,增加了中国在当今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在对内方面,国家投入4万亿拉动内需,采取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措施,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振兴规划,国家经济已经出现了明显复苏的势头,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树立信心的科学基础。因此,在这个关键的时候,绝不可为“恐吓”学生认真学习,而一味强调经济危机的破坏和产生的严重影响,使学生对未来充满了悲观情绪,这样只会适得其反。要通过多种形势,如讲座、宣传栏、收集新闻数据,积极向学生宣传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绩和对抗经济危机所取得的成功,增强学生对党和国家战胜经济危机,保证国家繁荣的信心,从而对自己的就业和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和希望。

二、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扬长避短,提高能力,化“危”为“机”

我们的高校近年来,在国家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但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大学生还是存在动手能力不足,忽视基础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等问题。在顺境中,大学生在社交、实践、创新、吃苦、好高骛远等方面的缺陷可能会被成绩所掩盖。但是在逆境中,这些学生的“短板”将会逐步显现出来。经济危机背景下,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也更高,素质要求更全面,特别是对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更为重视。大学生应当抓住这个机会,对自身进行一次全面的解剖与诊断,扬长避短,把危机变为机遇,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一是要提高专业能力,查漏补缺,弥补专业知识盲点,并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多参加实践活动。要深入到企业,了解行业企业相关知识,让自己尽可能深入的融合到自己的专业行业中去,实现自我增值。二是要提高职业素养即非专业能力,包括职业道德、诚信意识、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信息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这些都是单位进行人才选择与录取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在当前,一个企业要渡过难关,更重视和强调团队合作精神、信息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而这些能力,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得到煅练和提高。大学生只有利用这个机会认真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充实自身,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逐步摆脱同质化竞争,从而为就业与发展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因此,辅导员不仅要引导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更要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大学生认识实践能力的重要,并在实践中去提高。

三、以人为本,关心和帮助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营造和谐稳定的学习氛围

经济危机下,许多企业处境困难,许多人的生活受到影响,在社会上,有一股“大难临头各自飞”的人人自危的暗流,这是以利益为驱动的人际关系在危机下的自然反映。实际上,要战胜危机,更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协作。因此。在当前的情况下,作为大学党的基层组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更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给予学生关爱和帮助。特别是对那些在危机中直接或间接受到了影响的学生。更要让他们感受到集体和组织的温暖。辅导员要带领学生干部深入基层,贴近学生,主动为学生释疑解惑,排忧解难,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树立信心,营造和谐稳定的学习氛围。要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家庭和困难,有组织地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使他们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特别对一些因经济危机家庭陷入困境的学生,在经济上要给予支持,在精神上给予引导和鼓励。与此同时,也要引导学生磨练吃苦耐劳的坚强毅力,让他们认识到任何时候都有可能遇到困难,关键是面对困难的态度。俗话说,“吃苦是成人的门槛”,要把经济危机当成是自己人生中的一次磨砺。引导即将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做好吃苦准备,砥砺健全人格,磨炼坚强意志,提高心理承受力,这一点在当前经济危机形势下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赵天武,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缓解策略[J],中国青年研究,2007(1)

篇3

在国内现阶段的大型工程项目建设中,经济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直接工程费、计划利润、税金、间接费等部分,对于上述费用的管理是否得当,将直接关系到大型工程项目经济管理的实际效果。在大型工程项目的经济管理中,直接工程费是经济管理的重要项目,其主要包括下列项目:

1.1人工费用

在大型工程项目建设中,人工费用是经济管理的基础项目,主要是指直接从事建筑施工人员的各项费用支出,在大型工程项目中,参与施工的人员较多,其中包括项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各工种的施工人员等,在进行经济管理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或地区现行的定额规定进行核算。

1.2材料费用

大型工程项目建设中的材料费用主要包括:建筑原材料、辅助材料、零件及构配件等采购中所支出的费用总和。在国内外的大型工程项目建设中,材料费用在工程总费用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较大,也是影响经济管理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1.3机械费用

为了保证大型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质量与安全,施工机械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而在其安装、施工作业、拆除等环节所产生的费用统称为机械费用。在大型工程项目的经济管理中,对于机械费用的控制需要依靠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而且要实现各类机械应用效率的最大化。

2.强化大型工程项目经济管理的策略

针对国内大型工程项目经济管理中普遍存的问题,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对于现代工程管理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并且对现行的经济管理策略进行积极的调整和改进。国内施工企业强化大型工程项目经济管理的策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加强大型工程项目的预算控制

在大型工程项目的经济管理中,预算控制作为其基本项目之一,预算方案的制定与实施过程必须保证一切管理活动都围绕工程项目建设而开展和进行。预算控制贯穿于大型工程项目的全过程,是施工企业实现经济管理目标的的重要条件。在大型工程项目的预算控制中,施工企业要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和设计方案,制定科学、合理、客观的预算控制方案,而且要组织相应的管理机构。

2.2加强对于施工进度的控制

在大型工程项目建设中,施工进度与经济管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在施工中出现工期延长的现象,则会增加项目建设的人工费用、机械费用等,进而影响到经济管理的实际效果,因此,在大型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控制中,项目管理人员一定要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特点,以及施工企业的自身资金、技术、管理力量等,合理编制施工进度计划,保证各工种施工人员、周转材料、机械设备的合理配置,并且进度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的监管。

2.3强化工程经济管理体系建设

在大型工程项目的经济管理中,强化管理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施工企业首先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设定经济管理工作的总体目标,并且依据其建立一个完善的组织框架和管理体系。为了强化大型工程项目的经济管理力度,施工企业还要注重管理层、作业层之间的分离与合作,并且构建相应的管理机制,这样不但避免了经济管理中普遍存在漏洞与不规范行为,而且有利于实现经济管理活动的严格监督和约束。

2.4不断完善内部考核与激励机制

国内施工企业在进行大型工程项目的建设时,由于缺乏经济管理的经验,而容易造成管理混乱的局面。为了进一步强化大型工程项目的经济管理效果,施工企业必须不断完善内部考核机制,其中主要包括:委派会计主管、预算管理、授权与资金控制等基本项目。施工企业要积极引入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全体人员自觉参加到工程项目的经济管理中,对于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要给予适当的奖励,对于提高施工企业员工的忠诚度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2.5加强成本考核

随着现代工程管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尤其是成本控制理念的广泛应用,都有效促进了大型工程项目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与进行。大型工程项目的成本考核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对于阶段性经济管理工作成果项目的系统评价与总结。在大型工程项目建设中,成本考核贯穿于经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不但要对经济管理工作的任务和目标进行系统、客观的检查、分析、总结与评价,而且要全面检验经济管理工作的现实意义。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型工程项目的建设中,施工企业必须提升对于经济管理的重视程度,而且要将其作为促进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经济活动之一来常抓不懈。为了有效提升大型工程项目经济管理的实际效果,施工企业必须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设置相应的组织机构,并且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加强对于经济管理策略的改革与完善,进而促进施工企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朝晖,赵宏利. 大型工程项目建设过程管理中的经济管理[J]. 国外建材科技,2008(1):45-47.

篇4

精品课程是聚集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使学生得到最好的教育,并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教学共享,为国家和地方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项教学创建活动。2003年,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各门类、专业的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随着近几年各高校对精品课程的建设来看,精品课的建设良莠不齐,内容和形式单一,服务对象受到限制,高校的“重申报,轻建设”的现象严重,后期的维护和更新滞后,严重占用网络资源。为了整理和完善精品课程的建设,使其能更好的服务学习对象。2011年10月12日国家教育部颁布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对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课程建设进行了部署。明确提出了“实现由服务教师向服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的转变,由网络有限开放到充分开放的转变”。2012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国家首次提出按照资源共享的技术标准,对已经建设的国家精品课程进行升级改造,更新完善课程内容,建设一批资源共享课。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精品课程。网络教育的蓬勃发展促进着资源共享课程的进程,如何提高共享资源的质量、让教学资源被高效地利用,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中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深入开展课程建设、改革与创新,通过网络传播,将优质的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服务学习者自主学习,推动高等教育开放,更好地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课程建设的提出,为我校转型升级《大学物理》省精品课程,加速《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契机。转型不仅仅是形式的转变,更重要的是质的变化。因此在此次“转型升级”中,我们立足于我们课程的实际情况,不仅要考虑教学资源的升级,突出资源的优越性和共享性,还应研究教学内容升级,其中,升级的关键是加强资源的可利用性。因此以创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为目标,做好我校《大学物理》课程的转型升级,弥补目前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对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加快推进实施“一提三优”工程和“质量工程”,创建高水平研究性大学,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我们更希望通过我们的课程建设和资源共享,能让更多的国内外的学生、教师和社会学习者从中受益,获得学习的乐趣,收获有用的知识。

一、教学内容的整合升级

目前多数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是站在“教”的角度来考虑的,而对学习者如何利用精品课资源去“学”却考虑的较少,且教学内容枯燥、呆板,缺乏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局限在本校小范围的使用,不能更好的适应各层次的学习者使用。如果要将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资源共享课程,教学内容上一定要从各层次的学习者角度来设计,既要适应在校的专本科学生,也要考虑社会上需要学习此门课程的其他人员。课程教学内容应涵盖课程相应领域的所有内容,既要详细、系统,又要通俗易懂,在立足方便“学”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注重应用、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是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核心,也是提升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的核心。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将教学内容中的定理、定义以及烦琐的计算与实际应用和计算机计算相结合,合理融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既能让学生学习严谨的理论推理,又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如何应用计算机对实际问题进行建模、计算,从而给出结论。为了营造出生机勃发、充满魅力的视频共享课程,需要对整个教学内容、教学环节进行设计,从而可以保证教学视频的充实性、系统性,还原给学习者一个真实的课堂。

二、教学资源的整合升级

从我们对现有精品课的研究来看,教学资源匮乏,大都还是理论知识,实践活动很少,影像资料也很少,和学习者的互动几乎没有。要想升级为共享课程,首先定位要准确,面对的是需要学习本课程的多层次人群,要考虑到学习者的基础和素质,只有考虑周全了,才能转型成功,体现“共享”的意义。教学资源除了主要包含理论知识的基本资源以外,还要重点加入辅助教学过程的拓展资源,只有这样,才能多角度、多方位地阐述课程内容。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概念、规律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来的。物理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把握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呢?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理论教学内容与物理实验有效结合起来,而演示实验最能反映这种结合,因此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通过课堂教学中实验案例和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从枯燥的理论公式中解脱出来,了解大学物理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加深学生对于理论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目前,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多媒体教学已被大家所普遍采用。在多媒体教学中,我们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图片、视频、动画演示等辅助素材,要想使他们更有效地发挥作用,我们必须要进行整合、升级。而最有效的实施手段就是通过近几年出现的网络资源共享课,公开课、微课等来实现。微课教学是以视频为核心,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它是传统教学方式的良好辅助。“微课”教学是信息技术支持的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成果,也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教学手段。选择面向问题解决的启发式教学模式来开发《大学物理》课程的“微课”教学资源,可以引导学生课下进行自我探究式的学习,极大地方便了学生随时随地的学习,拓展了学习的空间和时间。

三、视频课程和网络维护的更新升级

现有精品课的建设团队大都只有在校教师,单纯的还是主要从教学方面设计精品课。要想实现资源“共享”和“升级”,建设的团队要增加除专业教师之外的教育技术骨干。目前许多高校都在加速视频资源的建设,教学视频的画面基本上都是只有主讲教师的镜头,整个授课过程从头到尾都是教师的近景,主讲教师是整个“节目中的唯一情景人物、主线人物”,教学视频没有视点、镜头、景别的变化。同时由于主讲教师经常面对的是镜头,缺乏视频录制的经验,经常会出现镜头前紧张、局促,授课语言不流畅的现象,使得那些平时授课激情饱满、挥洒自如的教师失去了应有的感觉,难以发挥正常水平,取而代之的只是埋头念讲稿,照本宣科,表情严肃的呆板授课,这种授课形式缺少运动、激情和美感。无论主讲教师是多么优秀的教师,在这种录制形式下都会变成枯燥乏味的单调授课。当学生长时间面对不变的画面进行学习时,很容易失去对主讲教师的信心,失去视听兴趣,产生厌倦逆反心理,最终使视频课程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做好画面剪辑与特效处理,剪辑过程中对主讲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自然的动作、表情,将其用学生听讲的画面做替换处理,但是需要保留教师画面的同期声,以保证讲课的真实性和同一性。在声音轨道剪辑时,对教师的一些如“那么、然后、是不是”等口头语需要通过调整时间线单位精确到帧,并将其删除。对同一时刻的内容,如学生课堂讨论,动手操作等,可通过镜头组接的方法去除一些不必要的过程,使画面在视觉上得到很流畅的效果。因此,后期制作加工是视频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现有精品课大都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网络的维护和更新,往往一门精品课做完后就直接挂在网上,里面的内容和出现的问题都不会进行更新和更正,这样直接造成了对学习者的学习障碍,也造成了网络资源的浪费。既然国家提出了资源共享课程,那么首先网络必须优化,可以让更多的人毫无障碍的打开网站进行学习,里面的知识也要根据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进行更新和添加,保证知识的准确性和前沿性。显然这也是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物力,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和高校在这方面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支持,也要有专门的人员对资源共享课程进行系统的管理,定期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和解决。只有各方面的人员足够重视和付出,才能保障资源共享课程顺利为学习者提供帮助。

精品课程已走过了十余年的建设历程,在这十余年里有很多的经验值得总结和借鉴。而近年来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已成为各高校的重要任务,与其说它是教育改革,还不如说它是精品课程的一次转型升级。加快精品课程转型升级的目的就是让有限的教学资源最大化的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学习者。这也是我国现代化教育体制下对教育模式的一个很好的创新发展,也是今后中国高校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推动着教育教学的改革,精品资源共享也是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来实现有限开放到充分开放的转变,同时降低了教育教学成本,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最大化共享,师生的互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习变得更加自由和有效。

参考文献:

篇5

0 引言

21世纪是知识数量迅速增长的时代,知识成为财富的象征。知识管理和知识共享在企业、学校都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从教学的角度出发,如何实现知识共享,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是否应建立在某些基础之上,学生获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后可能会达到哪些效果,这都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笔者将针对基于共同经验原理的知识共享分析展开深入思考。

1 知识与知识共享

1.1 知识的含义与分类

1.1.1 知识的含义

知识,作为一个被广泛使用的词,其内涵和外延因使用者不同而异。一般可区分为狭义和广义的两种概念。根据韦伯斯特(Webster)词典1997年的定义,知识是通过实践、研究、联系或调查获得的关于事物的事实和状态的认识,是对科学、艺术或技术的理解,是人类获得的关于真理和原理的认识的总和。

1.1.2 知识的分类

知识具有不同的特点,对知识的分类也是多种多样。

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在1958年从哲学领域提出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的概念。他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对,是高度个人化的、主观的、基于长期经验积累的,它不能用几个词、几句话、几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因此很难规范化,也难以转移给别人。

编码知识与未编码知识:编码知识是指根据特定的规则,重构而成的特定代码和信息,这种知识主要用来存储在数据库和别的IT设备中。

独立知识与系统嵌套知识:独立知识是指知识本身比较完备和独立,背景知识和辅助知识较少,与其它知识关联性不强,比如一些简单的操作手册;而系统嵌套知识则涉及到较多的背景知识和辅助知识,与其它知识联系广泛且较强。

1.2 知识共享的概念

JaeNamLee将知识共享定义为:将知识从一个人、群体或组织转移或传播到另一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活动。其目的是实现知识所有者与他人共享自己的知识。教师与学生实现知识共享是指教师与学生分享自己的知识,使知识由个体拥有转变为群体拥有的过程。在共享的同时,经过与学生之间共同的讨论、分析、修正,学生原始的知识得以进一步扩大和创新(知识流呈螺旋形不断扩大),知识的质量和数量不断提高。

1.3 共同经验传播原理

施拉姆和余也鲁在20世纪80年代合著的《传媒·教育·现代化》一书中提出了进行教育传播的几个原理,其中之一是共同经验原理。该原理认为教育传播是一种信息传递与交换的活动,教师要与学生沟通,必须把沟通建立在双方共同的经验范围内。

2 思考

2.1 知识共享是一个信息传播的过程

知识都与信息有着密切的关系。知识的传递是以各种信息为载体的,是随着信息的传递而传递的。各种知识以信息的形式由知识拥有者向知识接受者传递,达到知识拥有者与知识接受者之间的知识共享,这是知识共享的基本过程。

按照“信息论”关于信息运动的一般模型,信息运动基本过程可简化为:由信源产生的信息,编码后经过信道传输,再进行译码才能被信宿接收。如图1所示:

这是信息传递的基本模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要素有信源、信道、信宿。同样知识共享也存在一个知识传递的过程,知识拥有者把知识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给知识接受者,以达到知识共享的目的。知识拥有者决定共享什么样的知识,能不能与知识接受者共享;传递方式指知识传递的渠道,决定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传递信息;知识接受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去寻求可以共享知识并对其进行处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从知识共享的过程可以看出,知识拥有者、共享通道、知识接受者,是知识共享的重要环节。

2.2 知识共享的前提并非是共享双方必须具有直接共同经验

根据施拉姆和余也鲁概括的共同经验原理:认为教师要与学生沟通,必须把沟通建立在双方共同的经验范围内。图2中两个圆圈各代表甲和乙原有的经验范围,其间重叠的地方是他们具有的共同经验。在教育传播过程中,教师必须从共同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掌握新的知识。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共同经验实际上应划分为直接共同经验和间接共同经验。直接共同经验表示对某一事物两者之间有直接的共同认识;而由于学生知识和阅历的相对狭隘,教师与学生之间对某一事物缺少直接的共同认识。而此时教育传播活动是否可以发生?教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可以得到共享?笔者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当教师与学生之间拥有直接共同经验时,教育传播活动可以产生并完成;当两者之间没有直接共同经验时,教师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通过一定的渠道或方式可以在另一个层面上与学生达到共同认识,这种认识的程度有高有低,但至少两者之间可以寻找到一定的共识基础,这个时候教育传播活动同样可以发生并完成。图3中两个圆圈各代表甲和乙原有的经验范围,重叠的地方是他们适当的教学策略,通过一定的渠道或方式在另一个层面上具有的共同经验。

2.3 知识共享并非一定是完全共享和完全接受

在教育传播活动完成后,知识是否被学生完全吸纳接收,同样存在几种情形。知识在共享过程中并非是知识的完全共享和完全接受,而是一个整合的过程。这个整合的结果存在三种情形:第一,扩大个人的知识圈;第二,去掉个人已有的知识,减小个人的知识圈;第三,不改变个人的知识圈,但在其他层面上对个人产生间接或隐性作用。我们可以用完全传播,部分传播,间接传播来概述这三种传播效果。

完全传播,即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被学生完全掌握并完全加入到自身的知识结构中,图4中圆圈代表乙(学生)在完成教育传播活动后的知识结构,其间重叠的地方是甲(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被乙(学生)完全整合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第二种是部分传播,即学生将教师所传授的知识部分掌握并加入到自身的知识结构中,图5中圆圈代表乙(学生)在完成教育传播活动后的知识结构,其间重叠的地方是甲(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被乙(学生)部分整和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第三种是间接传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间接的,所传授的知识没有直接融入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中,而是在学生的知识背景中和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存在了一定的联系。图6中两个圆圈各代表甲(教师)和乙(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没有直接融入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中,而是在其他层面上产生共同经验。

2.4 知识共享后,产生的结果并非都是形成正认识

对学生而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接受教师的信息后,对某一事物的认识并不一定都是更加清晰和深入。由于不同的教师所传授的信息不同,同一个内容不同的教师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而且有的知识本身也处在讨论和研究之中。因此,在完成教育传播活动后,学生对某事物的认识改变存在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是通过教育传播活动,扩大或加深了学生对某事物的认识,笔者将其称为正认识,第二种是通过教育传播活动模糊或缩小了学生对某事物的认识,笔者将其称为负认识。图7中乙在接受教育传播活动后,扩大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加深了对某事物的认识,形成正认识。图8中乙在接受教育传播活动后,缩小了自己的知识结构,模糊了对某事物的认识,形成负认识。

3 总结

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将知识共享作为知识创新的首要阶段。无论是在企业,还是在学校,知识共享是促进知识创新必不可少的元素,它可以使成员在交流中提高认识,当然,无论是形成正认识还是负认识,无论是扩大了个人的知识结构,还是缩小了个人的知识结构,亦或在其他层面形成共识,笔者认为知识共享都达到了激发成员思维,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6

1. 与传统并购模式的区别

传统的公司并购类型从实力对比上讲主要有两类,一是优势大企业兼并相对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小企业,特别是长期资不抵债的小企业,使得小企业或者起死回生或者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大企业也可以借助于小企业的人才、市场资源、特色项目等获得整体发展层次的提升,可谓各得其所;二是两个势均力敌的企业主体自愿达成了合并协议,并获得了双方全体股东绝对多数的通过进而走向强强联合,短期内获得积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从而在和其他共同竞争对手的较量中获得更加有力的话语权。

如果我们以收购方的主观意图分析之,可以得知又可以分为善意收购与恶意收购,通常情况下的收购都是市场主体自愿协商一致的结果,是企业符合市场运作规律的正常生死存亡,但是个别大企业为了垄断市场,打击对手,抢占其他企业提供的基础服务,而实施恶意收购行为,例如,英伟达公司(NVIDIA)把台湾宇力公司(ULI)收购,导致劲敌冶天公司生产芯片组的南桥部分被截断,造成了冶天公司主板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挨打的不利地位,直接影响了冶天公司公司的预期盈利收入。

纵观本次超微公司收购冶天公司案,我们无法将其强行塞入这大类传统的分类方式。首先,从实力上,超微公司自身并不具备吞并冶天公司的能力,因为两家公司的规模、营业额、品牌知名度等商业要素互有所长,且高达50多亿美元的收购成本,超微公司自身只能提供大约一半,而有25亿美元的巨额款项是通过贷款方式获得的,所以我们只能已蛇吞象来形容这种独特的兼并方式。其次,超微公司收购冶天公司也不属于恶意收购或称“敌意收购”,因为超微公司收购冶天公司并没有造成向NVIDIA收购ULI那样导致竞争对手的上游产品供应链条断裂,而且无论是超微公司在计算机处理器市场的占有率还是冶天公司在显卡市场的占有率都明显处于相对弱势地位,收购并不足以导致新的垄断,况且从政策法规角度,已经获得了美国反垄断调查委员会的批准,故不属于敌意收购。

2. 与传统并购模式的联系

虽然我们不能把这桩并购案归入强强联合或大吃小的类型范畴,也达不到敌意收购的标准,但是通过分析超微公司的市场策略可以得知,我们可以用企业的“横向、纵向一体化或集团化”产品整合或集约增长的并购分类模式相对应,超微公司通过收购冶天公司获得了宝贵的GPU和主板芯片组设计实例,可以通过走“3A平台”的产品整合道路,提高电脑整机硬件的兼容性和稳定性,既有利于自己产品的市场认可度提升,也有利于消费者获得优质的套餐产品,所以说与谁都有好处,同时超微公司获得了支持其计算机处理器产品的配套产业链,让主板芯片的控制权不在成为超微公司的噩梦,降低了NVIDIA或INTEL等其他竞争对手敌意收购其他基础厂商而造成的供货中断或者商业机密泄露的可能。

二、经济法学视角论本类并购的是非成败

1. 收购失败论——超微公司收购冶天公司整一年,市值缩水到50亿美元

公司设立的首要目的就是盈利,公司虽然有自己的人格,但是从本质上依然是股东用来赚钱的工具而已,那么这么大规模的市值缩水到底要让谁来买单?公司、决策者还是股东自身?一些愤怒的投资者把怨气直指那次所谓“失败”的收购案,但这依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其实这种迫切关注企业的生存压力和合理要求自身利益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到2007年11月底,超微公司的市值远远低于一年以前。

2. 收购成功论——GPU+计算机处理器双收,超微公司扭亏为盈利润达2.57亿

战略家的眼光总是超乎常规的创造者企业并购的神话,在短短几年暂时亏损后,超微公司出现了奇迹般的业绩增长,而且通用计算技术把以前高高在上的竞争者抛在了脑后,引领了新技术革新浪潮,这充分证实了上市公司收购确实需要全面统筹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暂时的亏损可以看做是企业的低成本支出,当然是为了以后的高回报!根据2010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超微公司终于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扭亏为盈,各项指标也都高于分析师此前的预计。

3. 不以暂时成败论英雄,该种模式实际上是收购方的长远战略投资

该种收购模式有益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有利于企业发展加速度的提升和发展潜力的充实,为此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驱使超微公司以蛇吞象的方式收购冶天公司:

第一,品牌优势的积聚和科技人才的发掘。我们知道企业品牌是维系企业发展的无形战略资源,高等级的品牌知名度代表了高水平的市场认可度,无疑会吸引众多的客户资源和上下游营销渠道,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金周转速度和缩短盈利周期。而人才作为市场经济的核心要素之一,更凸显了人的创造力在推动一个企业发扎方面的战略价值!如果直接把一个优秀的团队拿过来进行整体的直接利用,要比单个人通过长期磨合然后达到的“整合”成本低廉的多,见效也快,所以在企业收购中,人才的要素不仅以个别人的形式被发掘,而且更深层次上是以整个团队的发掘为典型。

第二,技术融合加深和技术更新周期缩短的竞争压力。超微公司虽然多年前就已经涉足板卡制造领域,却是一直都是在低端发展,该公司试图投入很多资金来发展高端板卡制造业,但成效很低,再加上几乎陌生的市场认可度,让超微公司自家的主板和显卡远不如其他对手的市场占有率客观,这样就催生了超微公司借助兼并其他企业驶入快车道的念头。所以超微公司在收购冶天公司的同时,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看重冶天公司足以匹敌任何竞争对手的世界级顶端的核心技术。超微公司已经成功的收够了冶天公司的全部股份,这也就代表超微公司已经成功的收购了冶天公司能成为世界顶级板卡制造商的核心技术。

第三,营销网络的构建和纵深扩张的需要。说到超威公司收购冶天公司,超威公司除了想要冶天公司的核心技术之外,更看重的是冶天公司的品牌价值。通过对具有雄厚技术实力的国际著名品牌的收购,可以提升自己本国的品牌效益。

三、蛇吞象之争可以休矣

超威公司收购冶天公司以后,很多人认为超威公司收购冶天公司是蛇吞象,超威公司无法保证超威公司本身的正常运营的同时,让本公司扭亏转赢,甚至会降低冶天公司的质量和品牌,影响市场竞争力。但是冶天公司已经说明始终会把品质放在第一位,无论在哪儿都会按照统一的标准生产高品质的板卡产品。不但不会降低超威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反而会增加超威公司在板卡市场和通用计算技术市场的竞争力,甚至是未来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收购冶天公司就把冶天公司长久以来许多的核心技术归到超威公司旗下,这样超威公司不但本身的技术得到很大的提高,而且冶天公司和超威公司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细分市场的品牌,超威公司得到冶天公司的核心技术可以更好的发展自己本身的产品,而冶天公司被超威公司收购也有利于冶天公司在全球市场包括中国市场更好更便利的发展,而此前加拿大冶天公司收购中国上海图诚XGI公司不是想要得到梦寐以求的更多中国市场份额吗?所以无论是其股东还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地消费者,都会给予冶天公司更多的支持,所以超威公司在收购冶天公司以后,超威公司不但不会降低市场竞争力,反而会大大的增加超威公司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以期带给消费者更多实惠和更多惊喜,更好实现“融聚未来”的伟大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周友苏;新公司法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2]周友苏;新证券法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篇7

农民工培训促进就业应纳入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使农民工培训就业目标的基本实现具有法定的时效性。目前。很多地方政府的做法是紧跟中央政府的基调,开一个会议、发一个文件,以惯用的广泛强调和号召手段,向社会表明一种积极的亲民姿态,而没有拿出具体的实施办法:或象征性地搞几个临时性培训项目,以套取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的专项资金。有规模、成建制、高质量的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活动还不多见,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工培训工程还没有进入实质性的启动程序。

(一)明确农民工培训的实施主体

目前的状态是各级政府的扶贫办主持扶贫培训项目,农业局主持阳光培训工程,教育局主持农民工职业教育支撑项目,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主持劳动预备制形式的短期技能培训项目。各行其事,互无牵制。没有统一的验收标准和督导机制,运作效率低、成本高。质量没有保证。由于国家有专项资金投入,有关部门从事农民工培训的积极性异常高涨,谁有项目谁受益,培训的质量效果却无人负责。

农村劳动力培训的多主体、多对象、多内容、多形式、多层次、多要求的特点决定了培训工作由任何一个部门独家承担的难度。

一是教育部门要依托现有的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化技术学校、职业技术学校,建立常年性的、有专业特色的职业培训基地或培训中心,使之成为农村劳动力培训的主渠道、正规军;抓好培训的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管理工作。并主动与劳动就业部门和用工单位取得联系,争取培训任务,了解培训需求,搞好培训教学设计,力求按需施教、学以致用。

二是劳动就业部门要抓好就业中介机构、劳务输出基地建设和劳务市场的调研工作,及时、准确地把握农村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情况,随时向培训部门提供用工单位对从业者的职业技能和文化素质要求信息,以指导培训机构有的放矢地开展各种培训工作:还要抓好“先培训、后转移”、“先培训、后输出”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的制定和落实,抓好技能等级标准和考核鉴定办法的改革完善:负责组织实施职业技能考核,实行考核与培训分离,这对培训机构是一个有力的监督,通过这种监督也有助于引入培训的竞争机制,扶优汰劣,提高培训质量与水平。

三是农业、交通、建筑等行业主管部门要抓好下属用工单位“先培训、后就业”的贯彻、落实,以及在岗人员的培训工作;要利用自身优势,为培训部门提供专业课师资、试验设施场地,提供用工信息和培训要求以及培训质量的反馈意见,主动参与培训机构的教学设计工作。

(二)确立稳定的投入机制

确立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使农民工培训作为社会的公共产品有充足的制作成本。据了解。培训补助资金由地方财政和中央财政共同承担,以地方财政为主。中央财政根据全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办公室确定的示范性培训任务,平均每期每人按1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重点用于农村劳动力转出大省、产粮大省、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调查发现,农村劳动力培训财政补助资金主要由县(市)级财政承担。这些政策赋予了劳动力享受培训财政补贴的权利,但要将这种法律权力转为事实权利,县(市)级政府必须具有相应的财力保障。一般而言,农村劳动力剩余越多的县(市)。地方政府的财政越困难,这必然导致财政补贴无法落实。

为了确立稳定的投入机制,农村劳动力培训财政补助应主要由中央和省级政府承担,并科学地设计培训转移支付制度。一是建立县级农村财政转移支付模型,确定转移支付需求。转移支付额度由培训标准支出、标准收入、激励息数计算确定,目标支出水平高于标准收入的县,可以得到上级的转移支付:二是农村劳动力培训资金(不仅仅是补贴经费)预算单列,从而保证转移支付资金和补贴农村劳动力的经费落实到位。

从近期操作上看,拟实行农村劳动力培训资金省级统筹。培训资金省级统筹是指在一个省范围内建立基金调剂机制,通过调剂确保本省范围内每一个地区的农村劳动力、每一个培训机构都能获得足够的培训财政资助。一是根据剩余劳动力规模、招用外地农村劳动力人数、人均GDP等参数计算出地级市应上缴省级统筹基金的额度:二是地级市的培训资金缺口县自求平衡,不足部分由省统筹基金调剂:三是省级统筹的建立与实施涉及到地市、县市利益的重新调整,没有相应的制约机制,难保资金畅通,因此应建立相应的资金管理机制。

(三)建立稳固的农民工培训基地

建立稳固的农民工培训基地,实现农民工培训公共产品供给的规模化。我国农民工培训的对象数以亿计,培训工程的历史跨度将伴随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全过程。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兴建专门的、大型的农民工培训基地,也没有通过有效的教育资源整合,形成职能合理定位的多层次培训体系。目前具有的仍是不成体系、不具规模、零打碎敲、应景式的临时培训活动,与农民工培训的目标和任务严重不相适应。

建立市、区(县)、乡(镇)三级培训基地体系,并对各层次的职能合理定位,有系统、有组织、有计划地大规模培训农村劳动力。市级培训基地(以职校、技校、就业训练中心、中专校为主)负责较高阶段的培训和师资培训等高层次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协助有关部门制定全市农村劳动力培训计划;区(县)级培训基地(建议以农广校为主)负责实施设施投入大、职业技能要求较高的培训,如数控车床的培训;(乡)镇级培训基地可以不设专职的师资队伍,只负责组织和提供必要的场所和设备,由市、区(县)两级从讲师团中委派教师下乡培训,提供一般的技能性培训。如农业技能、电工缝纫、电子装配等。

搞好培训基地建设,应着力于解决培训基地散、乱、差、费的问题,通过调整、合作、充实、完善。充分挖掘现有培训基地的培训潜力。政府

一方面从政策上鼓励和支持各类学校、社会培训机构和用工单位的培训机构联合办学,实行强强联合、产学研结合、培训与用工结合,打破体制上的条块分割,优化组合,最大限度地形成培训合力。另一方面应鼓励各类学校和培训机构根据各地产业结构和现状、发展趋势、本校的师资、设施,确立自己相对稳定的培训专业和培训特色,搞好培训市场定位,促进培训设施和师资队伍的长期建设。避免培训市场无序竞争。

二、间接环境的改善

(一)制度保障

一个社会能进行良性运行的条件之一是有合理的社会流动,因为它有助于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返乡农民工培训后寻求实现再就业、定居城市的过程所遭遇的不平等是显而易见的。如农民工异地就业除随身携带身份证以外,还必须持有务工证、计划生育证、暂住证、健康证等,获得上述证件的价格远不止工本费。其根本的原因是历史形成的封闭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要通过理顺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关系,消除城乡分割的制度障碍,让农民享受平等的国民待遇和发展机会。如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废除农业和非农业户口之分,并逐步剥离有关部门附加在户口管理上的诸多行政管理制能,使就业不再受身份的限制。还应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全面推行面向所有城镇非农业就业人口的教育、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障,使离土农民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直接受益者,才能使进城农民彻底割断对土地的依赖关系,顺利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还要推进土地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建立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制度,允许外出打工经商的农户依法有偿转让土地承包权,使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得到合理的补偿。

(二)矫正社会分配杠杆

强制实行《劳动法》规定的劳动合同、最低工资保障、工时和休息休假制度。据调查,农民工转移就业集中在建筑工地、码头和规模化生产企业的流水线上,这些工种劳动强度大、技术含量低、可替代性强,他们平均日工作时间长,月工资收入低。低水平的劳动力价格造成了产品的简单重复和生产要素的不合理配置。加剧了低水平的市场竞争。保护了落后生产工艺和生产企业,降低了劳动力再生产的合理成本,扼杀了农民工的有效培训需求,遗留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对此。要以强有力的劳动执法手段根除社会奴役性使用农民工的现象,保证他们有正常的休息休假待遇和合理的劳动报酬,使他们有可支配的时间和货币支付能力换取社会继续教育,提升自身素质的机会。

篇8

前言

在水利工程的地质环境分析过程中,首先要对地区现状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对水利工程的适应性等进行分析,从而预测区域地质环境会在水利工程建成和运作后产生的变化,以及其影响,预测其可能会产生的灾难性破坏,以及这种影响或者灾难性破坏的控制手段和程度,以及预防的措施等等,在一项水利工程修建完成之后,对于地质环境的影响是综合性的、来自于多方面的,大自然是一个彼此之间相互关联整体,其中某一部分发生了变化,就会出现连锁反应,除了我们文中所说过的这几个方面以外,还有很多,如对水库周边土地的浸没、土地的盐渍化、沼泽化等等造成原有的森林、树木以及植被等等的破坏。而且在水库建成以后,水质和土壤乃至气候都会发生重大的变化,这必将会造成动物和植物群落以及水生生物的变化。所以,水利工程地质环境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我们对其产生的影响和分析要从长远角度出发,紧密联系大自然与人类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水利工程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问题分析研究

水利工程的建设需要进行河床的开挖以及两岸的削坡等工程实施,这样都会破坏自然山坡的稳定性,严重时还可能会导致错位、坍滑等等现象,水坝具有一定的高度和重量,在蓄水以后还具有很高的水压,这些都会通过坝体传递到第几或者周围的岩体上,这样就有可能会改变岩体原本的稳定性以及地质构造,从而引发地震,除此以外,还会发生库区以及岸边的淹没等地质问题。

1.对地震的影响。目前,世界上很多震区,原本都是无震区,在水库蓄水以后就会产生破坏性的地震。水库在蓄水以后很可能会引发地震。水库地震活动与蓄水过程有着很大的相关性,但是震级一般都不高。为了防止水库引发的地震,我们要注意在地质环境比较差、断裂发育或者岩性不均匀的地区以及在地震活跃去建设水坝时,要选择抗震性能较好的材料和坝体;在水库建成蓄水以后,要加强对地震的观测,如果发现有微震现象就应该严格控制水位,减缓水位升高速度,减小水坝负荷,降低水压,消除地震的诱因。

2.库案的稳定。水库在建成蓄水以后,因为其水位的变化和波浪的作用,原来岸坡极有可能会失去平衡,发生山体滑坡或者塌滑破坏现象。三门峡大坝在蓄水两年期间发生了多次塌岸事件,所以,在水库蓄水前,要对岸坡进行削坡,发现可能会出现滑坡的山体时,要事先进行排水,并且对其进行加固等措施,也可以事先对这些山体进行清除。

3.水库的渗漏。水库在修成蓄水后,坝基承受较大水压,可能会出现渗透。在水库边缘的薄弱山脊、缝隙、溶洞、溶槽或者断裂带等等,漏水量可能会很大,这就影响着水库的使用,还能影响周边地区的水文和地质条件。

二、地质环境对水利工程的影响问题分析研究

从实践来看,不只是水利工程对地质环境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相反地质环境也会对水利工程产生一定的影响。地质环境对水利工程的影响主要有滑坡和泥石流等动力工程的地质现象,土地沉陷、沙土液化、黄沙湿陷以及边岸再造等各种各样的地表的变形破坏,还有地表的岩土体性质的改变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可能会对水利工程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我们要调查和研究这些现象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以及趋势,针对不同的现象做出不同的技术措施,用以防止和削弱这些变形造成的破坏。

1.水体环境导致的坡体滑动。在我国古代就有治坡先治水的说法,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水和水的作用,会减少岩土体的抗剪的强度,加大裂缝的水压和上浮力,从而减小了坡体原本的稳定性。如果没有谁的作用力,那几乎不会产生滑坡动力工程带来的地址破坏的现象,除了一些特殊的地质构造会对形成滑坡造成一定的影响。软弱的夹层,风化作用下形成的裂缝、夹层地下水作用下的泥化夹层等等,都很容易构成滑动面的构造。这些构造面,再结合水的作用,就会使动力工程地质的破坏更加剧烈。滑坡一般都与地表和地下的水系分布和运动的方向以及趋势,还有存在的方式等各个方面存在密切的联系。

2.水位问题。一般水利工程都是把水位提高,造成原有的土体饱和并且软化,使含水量增大,内摩擦角和内聚力降低,抗剪能力减小,使土体出现了剪切破坏,出现地面的不均匀沉降或者沉陷等等,这些现象与水位下降时出现的土体有效的应力加大造成的地面沉降现象不同,所以,在建筑工程的设计上存在很大的区别,对临近水系的工程测量与设计方面也要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3.地质环境的沙土液化问题。水库在建成蓄水以后,饱和后的粉土在经过地震的作用后,孔隙的水压力增强,有效应力会逐渐降低,甚至会归零,这时,沙粒会在水中悬浮,承载力和抗剪性都会大幅下降,造成冒砂或者喷水现象的出现。这其实是液化的地震现象,所以,水利建筑必须要进行抗震和预防的设计。

4.地质环境对水库周边岸坡的边坡再造问题。边岸的坡体因为坡脚被冲蚀造成局部的失稳状态,会造成大的崩塌红着是滑坡现象,这不仅会危及水库,还会对周围的建筑物造成危险,产生大量的固体径流物,造成水库淤积的加速,从而减小水库的库容量,严重的情况下,会造成崩塌涌浪,酿成灾难性的结局。

5.地质环境对蒸发强烈地区的影响。随着水利建筑工程的兴建,地下水位会逐渐升高,埋藏深度变浅,使得地下水在毛细作用下上升到土地表层,然后蒸发。造成地下水和土壤中的盐分上升到土地表层,从而凝聚,造成土壤的盐渍化。

6.地质环境的沼泽化。水库在引起地下水位上升以后,对水库临近的土壤产生盐渍化或者是沼泽化,造成土壤变质。水库内的水流速度小,水与空气界面的交换速率和污染源的扩散迁移能力降低,所以,水体清洁能力就会下降,复氧能力就会减弱;透明度变大,为藻类的光合作用提供了有力条件,转入库的水流中,营养物丰富,水的深度比较小,很容易造成富营养状态;悬移物长期的沉积在水路底,其中不易降解的重金属物质和有毒物质,就会成为污染源,从而影响水库的水质。

三、结语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建筑事业的不断进步,水利工程建设事业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水利工程的建设在防洪、水力发电以及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等各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对工程周边的环境产生着很大的影响,这些影响存在很多有利的方面,有一些影响是不利的,特别是对地质环境而言。因为不同的工程有着不同的作用和目的,所处的环境和地理位置不同,所以,在工程建设前,要对水利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进行研究和分析,特别是对于长期积累性的形象和潜在性的影响,要进行预测,提出降低对于不利影响或者消除不利影响的措施,让水利工程发挥正面的作用,为我们创造更好的环境。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是一项长远的任务,是水利水电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工程地质工作的质量,对工程方案的决策和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强对水利工程地质环境问题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篇9

2016年3月15日,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思路,作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从其内涵上来看,五大理念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其中绿色发展与共享发展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共享是手段而绿色是目的,以共享经济为抓手助推经济绿色发展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

1共享经济的内涵

共享经济也被有些学者称为“分享经济”,其概念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它的实际应用直到最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才被人们所重视。

11关于共享经济内涵的相关研究

共享经济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不同的学者对其内涵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差异,如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发展报告课题组提出:“分享经济是指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分享海量的分散化闲置资源,满足多样化需求”共享经济可以理解为素不相识的群体中以获利为目的暂时地、部分地让渡物品的使用权的一种新型商业模式。在这种模式发展的过程中涉及三类主体:分别是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方、供给方和联系两者纽带的共享平台。郑志来认为:“共享经济借助网络等第三方平台,将供给方闲置资源使用权暂时性转移,实现生产要素的社会化,通过提高存量资产的使用效率为需求方创造价值,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15年5月,美国学者Robin Chase出版的《共享经济:重构未来商业新模式》成为畅销书,在这部著作中提出共享就是“使用而非拥有”的理念,即部分使用权与所有权相分享的一种经济现象。

12共享经济的定义

尽管表述上存在差异,但在内涵上具有一致性。总结起来,所谓“共享经济”,是指借助一定的平台,使物品的所有者与使用者之间能够充分交换信息,从而使用者在不购买即不拥有物品所有权的情况下可以暂时享有物品的使用权的经济模式。所有权和使用权是两种不同的权属关系,所有权包含使用权,事实上,人们需要的是物品的使用权,但是传统的物权观念下,要拥有使用权必须先拥有所有权,即先明确物品的归属才能明确物品使用主体,不拥有物品所有权的用户占有他人物品使用权是一种越权行为,甚至会受到法律惩罚,使物品的使用范围狭窄,不能得到有效利用。而对物品的所有者来讲,并不能够充分利用物品使用权,如果物品所有者能够部分让渡物品使用权,那么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能够满足其他人的需要,使物品的利用价值得到提高,社会也可以极大地减少有形物品的生产,从而节省资源。物品所有者在让渡使用权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收益,物品使用者因没有购买支出也获得收益,这样在使用或者消费需求同样得到满足的前提下,社会支出减少,福利增长。

2共享经济实现的支撑条件

共享经济的普遍应用晚于其概念的提出,是因为其普及所需要的支撑条件当时还不具备。共享经济模式的实现要基于以下外部条件。

21互联网应用的普及

网络是信息传递的一种重要方式,它的出现和普及,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沟通信息的途径。通过网络把世界各地的人们联结在一起,把市场的供求信息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人们的疑惑可以在网络上得到解答,知识可以在网络上实现共享。特别是手机互联网的普遍应用,使得网络终端便于携带,随时随地可以与整个世界建立联系。只有具备这样的条件,人们的需求可以得到充分表达,同样,过剩的资源在网络上寻求消费。这样共享经济才能成为现实。

22第三方支付的发展

基于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的第三方支付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财富的表达形式及其转移方式。使支付变得简单而快捷,传统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做法在网络上已经被淘汰。这种高效支付方式的出现,使共享经济在应用中涉及不同利益主体权利发生变更时,通过第三方支付手段而实现利益平衡。

23信息交换平台的建立

信息交换平台是共享经济实现的直接应用。在这个平台中,基于位置定位服务(LBS)技术明确供求方的地理区位,通过供求信息的和接收实现共享交易的撮合。一方面,闲置的以及可以共享的物质和服务信息被平台集中,另一方面,需要相关使用价值和服务的需求信息也在平台中集中。供求双方可以通过浏览的方式主动寻求目标,也可以通过系统基于一定算法条件而进行最佳的匹配与撮合。信息交换平台是共享经济在网络上的直接表现。

3共享经济模式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动力

共享经济的基本理念是使用而不拥有。即享有物品的使用价值同时不拥有物品的所有权,使具有同类需求的人可以实现共享。通过共享经济模式可以解决经济绿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一方面满足社会成员使用上的需求,另一方面又能充分利用物品的使用价值。改变自工业革命以后所形成的通过消费来拉动经济拉长的方式,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使民众生活质量得到提升,改变经济增长的理念,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

31共享经济模式充分利用资源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可通过供求平台的建设搭建有效沟通途径,并已经在社会生活很多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在租车、P2P网络借贷、众筹、住宿等行业进行了广泛应用。在交通层面,在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家用汽车进入城市普通家庭,但是随着家用汽车的普及,在满通需求的同时,道路拥堵和空气污染成为副产品。而在私家车使用中,所有人都会发现其利用率极低。通常一辆车可满足五人的交通需要,但多数情况下却仅为一人的交通需求服务,占有了较多的交通资源却不能解决相应数量的交通需求,导致很多城市成为“堵城”。近年来出现的滴滴打车、Uber等软件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它可以把有同样交通需求的用户组合在一起,大家共享资源,共同承担费用;除此以外,以car2go为代表的分时租赁模式,消费者可以满足个人短期用车需要,这种做法从个人来讲节省了支出,从社会来讲充分利用了资源,成为共享经济社会价值的重要体现。

32共享经济模式降低碳排放强度

共享经济模式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强度,例如,国外有定量研究表明汽车共享可通过减少行驶车辆和行驶里程推动温室气体减排。Martin和Shaheen对北美汽车共享产生的环境影响所开展的调查和估算显示,参与汽车共享可推动户均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084 吨/年。如果汽车共享成为汽车消费的主流模式,那么全球汽车保有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都将大幅减少。实际上,目前戴姆勒、马、通用等汽车制造商都在不同程度地参与或提供汽车共享服务。

共享经济模式做到物尽其用,减少了社会资源的消耗,提高了利用率。从而减少了物质的生产同时不降低社会效率。碳排放主要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因此,经济增长模式的变革也减少了碳排放,提高了环境效益。

33共享经济模式对消费理念带来革新

共享经济模式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物权观念和消费观念。在传统物权和消费观念影响下,社会成员追求的是拥有多样化和规模化的住房、汽车等硬资产,将对这类资产拥有的数量和品质视为财富的多寡,这种观念体现在连接生产和消费的商业模式中。

而在共享模式的引导下,通过付费使用而非购买的方式解决使用权消费会成为一种新的方式,这样房屋、家用电器、日常生活用品及交通工具等不再被看作财富的本身,社会成员所追求的不是对物品的所有权占有而是使用权的拥有,通过对使用权的行使而给消费者带来生活的便利,得到使用的满足感与幸福感。这种理念的更新也会带来社会生产层面的重大变革,使有限的社会资源能够生产更多满足社会成员需要的物品,实现“帕累托最优”的社会治理目标。

4结论

经济绿色发展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新趋势,而传统的经济模式对经济绿色发展具有各方面的制约,以共享经济为抓手,改变自工业革命以来所形成的财富观和价值观,促进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和废弃物的排放,可以有效促进经济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帅共享经济带来的变革与产业影响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6(6):69-74

篇10

一、员工跳槽的原因

就个人情感而言,应该说绝大部分员工都不愿离开自己熟悉的单位和熟悉的工作岗位。但生活中依旧有这么多人会摆脱感情的禁锢跳槽,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据人力资源和职业咨询专家的观察,下列迹象出现会导致员工跳槽的形成。

1、单位面临经营上的巨大困难。2、当员工与上级领导的关系紧张且无法弥补时。3、当员工的生活质量发生了重大变化时。4、员工的价值观与单位文化格格不入。 5、当员工对工作丧失激情时候。6、当单位正经历着道德上的挑战时。7、当员工在单位丧失人缘时。8、当员工的工作负荷、压力长期过大时。9、当员工在单位的工作不再具有挑战性且无升职可能时。10、当员工遇到巨大的外来“拉力”时。

二、对跳槽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1.人力资源价值与岗位价值

从导致员工跳槽的诱因来看,有些是由单位造成的,有些则是由员工个人造成的,有些虽然是由外部因素造成的,但最终也可归因为单位和员工的利益冲突。如果忽略掉因员工个性、兴趣爱好等非经济利益因素,如员工与上级领导产生矛盾,员工的价值观与单位文化格格不入,员工对目前的工作丧失激情,当员工在单位丧失人缘等,这在些情况下员工跳槽都可视作员工与单位在追求各自利益的博弈中所达成的均衡。即便员工跳槽是基于上述原因,员工的选择也是利己的。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单位和员工之间是一种合同契约关系。经过双向选择,单位许诺以一定的薪酬引入员工的人力资源为其服务,员工选择某一岗位出售自己的劳动力。单位和员工之间的契约关系实质是一种买卖关系。单位付出岗位价值,即人力资源薪酬,员工付出的是自身的人力资源价值,即劳动力。

如果把员工的人力资源和公司的工作岗位都视同商品。我们可以对人力资源价值和岗位价值重新定义。所谓人力资源价值是指员工在人才市场选择工作岗位时,所有用人单位集合竞价产生的最高薪酬标准。岗位价值则是指用人单位确定出承当某岗位工作要求员工具有的素质,依此标准在人才市场所招聘到的最低薪酬要求者。在不存在就业壁垒的情况下,当且仅当“岗位价值=人力资源价值”时,就业协议才能得以签定。

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如果单位认为自己付出的岗位价值高于员工的人力资源价值,他们会给员工降薪或解聘员工;如果员工认为自己的人力资源价值高于单位岗位价值,他们则会要求提薪或寻求跳槽。

2.人力资源的可替代性与岗位的可替代性

寻求跳槽只是一种动机,并不必然产生行为。人力资源不可能象物质商品一样在市场上明码标价,毕竟,员工自认“待遇低”只是一种心里感受。员工跳槽能否成功同时取决于自身从业“岗位的可替代性”和岗位要求的“人力资源的可替代性”。具体而言,在员工有跳槽意向时,如果单位能以相同或更低的岗位价值在人才市场上获取等质或更高质量的人力资源,表明岗位所需的人力资源具有可替代性;同时,如果人才市场上有单位愿意为该员工人力资源提供同等或更高的薪酬,表明该员工从业岗位具有可替代性。

只有当人力资源的可替代性和岗位的可替代性同时存在时,员工的跳槽动机才会转化为行为。如果仅人力资源具有可替代性,员工因为在其他单位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他们一般不会主动要求离职;若仅员工所处岗位具有可替代性,单位可能会因为该项工作找不到更合适的人选,会对现有人力资源做出更高的估价,使得人力资源价值与岗位价值吻合,留住员工。

3.跳槽现象的博弈分析

假定员工M在A公司从事K岗位的工作,其人力资源价值为x元/月,M因种种原因有跳槽的意向。他在人才市场上投递了若干份简历后,B公司表示愿以y元/月的薪酬聘任M从事与A公司K岗位类似的工作(y>x)。这时,A公司面临两种选择,第一,默认M的跳槽行为,以p元/月的薪酬聘任N从事K岗位的工作(y>p);第二,拒绝M的跳槽行为,将M的薪酬提升到q元/月(q≥y)。

在M有跳槽倾向时,单位A和M之间信息是不对称的。显然,M占有更充分的信息,因为A不知道B愿给M支付的薪酬。当M提出辞呈时,A首先会考虑M所处岗位人力资源的可替代性,当M人力资源不具有可替代性时,A必然会以提高薪酬的方式留住M,经过M与A讨价还价,A会将M的薪酬提升到高于或等于y元/月的水平。当M人力资源具有可替代性时,A会默认M的跳槽行为。

针对员工的跳槽申请,单位有两种选择:默许或挽留;员工也有两种选择:跳槽或留任。实际上,在对待跳槽问题上,单位和员工都会基于自身的利益讨价还价,最后做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这一过程实质是单位和员工的博弈过程,员工无论最后跳槽与否都是这一博弈的纳什均衡。

当然,以上只是基于信息经济学角度所进行的理论分析。事实上,在存在招聘成本时,即便人力资源具有可替代性,单位也会在事前或事后采用非提薪的手段阻止员工跳槽。例如,单位与员工签署就业合同时,约定一定的工作时限和违约金额;限制户籍或档案移动;扣押员工工资;扣押员工学历证书或相关资格证书。其中,单位与员工签署就业合同时,约定一定的工作时限和违约金额是事前手段,其它三种行为都是事后手段。

此外,员工跳槽也存在择业成本和风险。新单位是否有发展前景,自身到新单位后有没有足够的发展空间,新单位增长的薪酬部分能否弥补原来的同事情缘,这些都是跳槽过程中员工需要考虑的因素。以上只是员工一次跳槽的博弈,从一生来看,一个人要换多家单位,尤其是年轻人跳槽更为频繁。将一个员工一生中多次分散的跳槽博弈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多阶段持续地跳槽博弈。

依据信号发送理论,行动可以传递信息。实际上,员工每一次跳槽都给下一个雇主提供了自己正面或负面的信息,如,跳槽过于频繁的员工会让人觉得不够忠诚,以往职位一路看涨的员工会给人有发展潜力的感觉,长期徘徊于小单位的员工会让人觉得缺乏魄力。员工以往跳槽行为给新雇主提供的信息对员工自身的影响,最终将通过单位对其人力资源价值的估价表现出来。相较而言,正面的信息会让新单位在原基础上给员工支付更高的薪酬。

从短期看,员工跳槽往往以新单位承认其更高的人力资源价值为终结;从长期看,员工前一阶段的跳槽可能会影响到未来雇主对其人力资源价值的评估。这种影响既可能对员工有利,也可能对员工不利。用通俗的话来形容,员工在选择跳槽时,也在为自己的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作选择。

三、面对跳槽,单位的理性思考

比较单位阻止员工跳槽的各种非提薪手段,事前约定工作年限的方式较为合理。一方面,由于单位和员工之间的合同契约关系使单位用人能够自由吞吐,员工能进能出;另一方面,合同具有一定期限,又使员工不能频繁流动,保持员工队伍的相对稳定。由于实现了单位与员工之间的双向选择,选择过程的本身就是竞争的过程。竞争会使其优化功能和激励功能都得到良好的发挥,不仅有利于优化员工队伍,而且还有利于促进单位建设。员工与单位签订的就业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必须严格遵守。这有利于规范单位和员工的行为,使单位对员工的有关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而限制户籍或档案移动、扣押员工工资、扣押员工学历证书或相关资格证书等事后手段,既没有法律上的依据,也难以保证员工安心工作。

人力资源自由流动是市场成熟的表现,任何单位既可能因之受损,也可能因之获益。单位切不可以道德的眼光评判员工跳槽,如何平心静气看待这一现象,单位应有自己的理性思考。具体而言,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选择人力资源时不宜盲目攀高。、

篇11

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成为学者所诟病的对象。2009年5月,IASB了“公允价值计量”(征求意见稿),将公允价值计量的估价技术输入值按优先次序分为三个层级,并对非活跃市场条件下公允价值计量提供了应用指南。我国在2006年所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中引入公允价值这一概念。这可以体现出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但可能存在难以计量和操作性较差的缺陷。本文试图讨论会计准则趋同的背景下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的运用以及相关思考。

二、IFRS13中有关公允价值的定义、计量及披露要求

IFRS13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进行有序交易时出售一项资产所获得的价格或转移一项负债所支付的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即为所谓的“脱手价格”。强调脱手价格有助于市场参与者确定出售资产或转移负债的价格,降低出售资产或转移负债的意图对交易的影响;并且能够反映公允价值作为计量资产或负债最具相关性的计量属性;同时还可以为有关资产或负债未来经济利益流入或流出提供客观的、以市场为基础的预期。

IFRS13将公允价值的计量范畴拓展到非金融资产或负债,并将计量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输入变量是指相同资产或者负债在活跃市场中的未经调整的公开报价;第二层级输入变量是指除第一层级中可直接或间接观察的资产或者负债公开报价以外的输入变量;第三层级是输入不可观察的变量。

三、我国企业财务报告中公允价值的趋同发展

我国在2006年所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中引入公允价值这一概念,但主要分散在“投资性房地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多项准则中。在此之后,IASB关于公允价值的征求意见稿以及公允价值准则。为了保持趋同,我国财政部于2012年颁布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征求意见稿。规范了公允价值定义,明确了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和级次,并对公允价值计量相关信息的披露作了具体要求。在趋同的过程中,我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某些方面与IFRS13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我国准则并未强调公允价值是资产或负债的“脱手价格”;IFRS13涉及具有“信用增级”的负债情况的讨论,我国准则在“披露”部分才涉及。因此,我国有关公允价值的准则在很大程度上与IFRS13一致,但在某些部分具有自身特点。

四、公允价值在我国使用时所面临的困境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将公允价值定义为: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这一定义与IFRS13基本相同,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却面临一系列困境。首先,该定义强调了市场和公平交易的重要作用。但我国经济目前处于转型时期,法制不健全不完善、政府对市场的束缚太重以及诚信缺失等一系列问题导致我国市场远非有效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导致资产或负债价值的“公允”性程度较弱,交易双方往往不能在“熟悉情况”的条件下进行交易,主要的会计信息无法有效获取公允的数值。其次,虽然采用估计等技术衡量公允价值,但是对于不同的投资者之间、投资者与管理当局之间而言对投资的期望报酬率不可能完全统一,加之现阶段的未来现金流量及折现率的信息通常较为缺乏,往往加入了主观因素,导致现值的主观估计成分偏大,这样一来,公允价值的可靠性没有得到有效合理的保证。最后,我国各类交易市场不发达,绝大多数资产的公允价值难以获得,资产和负债在市场上不容易找到可供参考的价格,价格难以真正反映价值。例如某些无形资产、商誉等,缺乏有效的市场、相同类似的资产和公认的计量方法,降低了其公允价值的可靠性。

五、相关思考

(一)加强市场经济建设,不断优化市场环境。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在许多方面仍旧处于不成熟的阶段,资本市场的发展程度还比较有限,价格机制形成渠道较少。另外,市场交易中存在大量信息不对称,诚信缺失导致交易的公平性与交易价格的公允可靠性丧失。因此我国应当建立一个成熟的有利于公允价值发挥作用的市场环境,加强法律法规对交易者的保护力度,降低政府对市场的控制力量,建立健全市场信息体系,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效率。

(二)完善公允价值的理论研究,为公允价值更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提供理论指导。虽然我国于2006年就引进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问题在我国会计理论界仍存在一定分歧。另外,新会计准则本身只是指导性文件,对公允价值确定的方法的选择缺乏具体实施规范。因此,我国应当加强公允价值的研究,形成一个关于公允价值逻辑一致的框架结构。并立足我国的国情,针对特殊的市场环境和具体的行业特点,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便于公允价值计量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提高其可操作性。

(三)加强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和专业水平。公允价值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判断。这不仅要求会计人员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会计实践能力,更需要其具备宽广的经济视野以及敏锐的市场信息捕捉能力。因此,应当通过培训学习来提高广大从业人员的基本会计素质和扎实的理论功底。促进公允价值在实施过程中的有效性、可靠性。

六、结语

伴随着知识经济浪潮的兴起,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加大,大量无形资产、衍生金融工具等软资产的出现,必然会为公允价值尤其是现值的运用,提供更大的舞台,提出更高要求。本文在我国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进程加快的背景下,讨论了公允价值对我国的影响进而提出提高公允价值使用效果的相关思考。从优化市场环境、增加话语权、加强理论研究以及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参考文献:

[1]彭博.解读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十三号——公允价值计量的基本原则及引入的新变更[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6(8):8-10

篇12

一、知识经济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团员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发展迅猛,人类实践活动的规模、范围空前扩大,其复杂性也日益增加;科学技术的影响向人的价值、心理、伦理等领域迅速扩展;人的价值取代了物的价值成为社会活动的直接目标。这些变化在极大地增加社会物质财富、扩展生活空间、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容易产生崇尚物质力量、轻视精神力量,追逐物质创造、轻视政治方向及人们自身品德修养的倾向。同时,随着国际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传媒的迅速发展,大量涌入的信息,虽扩大了视野,但也增大了团员青年正确鉴别是非和选择行为的复杂性。加强和改进高校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团组织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思想政治工作直接影响团员青年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影响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可见,探索新方法,运用新手段,加强和改进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团员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内容

同以往技术革命相比,知识经济对思想观念的影响更直接、更迅速,引起高校团员青年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深刻变化。同时,知识经济时代对所培养的人才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知识经济条件下,高校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在已有内容的基础上,在教育观念、培养目标、培养重点和方式方法上赋予新的内容。

(一)建立创新体系,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知识经济的灵魂是创新。无论从形势发展的要求,还是从高校团委工作实际来看,建立创新体系势在必行。建立高校团员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体系,是指思想政治工作在组织设置、工作内容、工作方式方法、工作手段、工作制度和工作目标等方面都要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只有不断地创新,才有可能推进团员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发展。因此,高校团员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要把创新教育放在首位。创新虽是人的本能,但人的创造性却是潜在的,需要后天的教育和培养。要培养团员青年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需要为他们提供崇尚激发创新的教育环境,并授于一套创新方法。

(二)倡导团队协作精神。

在知识经济时代,仅靠个人的知识与才干进行发明创造要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困难得多。这样,创造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协作显得尤为重要。团队精神实质上是知识经济赋予集体主义以新的内涵。但是,由于目前高校学生中绝大多数都是共青团员,其先进性无从体现。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共青团员中也同样存在。在经济体制的转变及社会结构的转型时期,他们在人生价值目标及其实现目标的途径上,也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把团员的组织纪律性抛在脑后,强调自我发展,轻易封闭自我,我行我素。所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特别倡导团员青年在保持相对独立性的同时学会与他人友好合作,灵活处理好人际关系,将个人的发展与集体的发展结合起来,使个人利益自觉地服从集体利益。

(三)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受挫能力。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优胜劣汰加剧,更趋向于技术系统层面的发展,人文关怀淡化,收入分化、贫富差距拉大;失业人口增加,就业比较困难。这不仅要求立志成才的人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而且对人才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人才不仅具有竞争、合作、应变、创新的意识,而且具有较强的心理耐挫力和自信心。如何教育工作者青年学生面对失败,如何承受失败,如何在失败中崛起,这是高校团员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者应研究和解决的新问题。

(四)做好“网络时代”高校团员青年的教育和引导工作。

高校团员青年通过网络互相联系,和世界各地的同龄人交朋友,了解最新的新闻信息、科技动态,也利用电脑和网络带来的逼真惊险的游戏来打发课余空闲的时光。网络在给人类带来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特别是对于网络普及率很高的高校团员青年来说,由于他们还没有完全形成比较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与探究的欲望十分旺盛,容易沉湎于“网上世界”。所以,对高校团员青年进行积极的教育和引导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不可缺少的内容。高校要鼓励、引导团员青年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防止互联网消解我们民族的文化身份;引导团员青年正确对待网络时代人际交往方式的变化,确立积极、健康、有助于身心成长的人际关系;引导团员青年正确辨别网络信息中的“垃圾”与合理利用游戏;教育和引导团员青年确立正确的网上伦理,杜绝恶意的破坏行为。

三、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加强和改进团员青年思想政治工作需把握好的原则

(一)教育和服务相结合的原则。

教师要把教育融入服务之中,要在服务之中体现教育引导。服务是教育的手段,教育是服务效果的体现。高校团组织要教育引导好团员青年,就必须加强和改进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进一步用先进理论武装团员,加强团员青年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服务社会和提高团员青年素质相结合的原则。

高校广大团员青年有了解社会、参与社会的热情,有成才创业的强烈愿望。组织团员青年为社会服务,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需求服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团员青年成长发展的内在需求。社会实践是育人的重要手段。高校团组织要紧紧围绕党政关心、社会关注的问题,根据团员青年的思想实际和时代特点,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调动广大团员青年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积极性,组织引导他们自觉投身社会实践,在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实践中开阔视野,增长社会经验,培养成才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三)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高校团组织在思想上要继承和发扬其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优良传统,在工作形式和方法上要结合时代需求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创新和突破,并为团员青年所接受。知识经济社会带来了团员青年的价值取向的多元化,高校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增强针对性和时效性,要充分尊重和利用青年的需求,针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时期将思想政治工作细分化、具体化。

四、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加强和改进团员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

知识经济带给我们的是严峻的挑战。我们应对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等方面加以改革创新,以适应和促进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团员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稳定、持续发展。

(一)充分运用现代技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直观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思想政治工作往往被看作是隐形的工作,因种种原因,即使是将其寓于活动之中,有时也很难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者可利用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对团员青年进行开放式、多渠道、多角度的思想引导和感染熏陶,用新思想、新知识、新信息吸引人、说服人、启迪人,以增强工作的实际效果。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高校团员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运作模式。

以人为本是知识经济时代很重要的教育管理思想,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创新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要统一思想认识,形成共识,既着眼于对“人的培养,又着眼于思想的统一”。“以人为本”的关键是育人,育人与建功并举。要把提高团员青年的素质作为衡量高校团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标准。提高团员青年的素质是团组织服务大局,服务团员青年的前提和关键。

篇13

1. 采取第二课堂教学模式

目前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单一,而且教学内容相对落后乏味,难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教师可以尝试构建第二课堂,对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拓展和创新。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完善网络课堂体系建设,鼓励师生经常在线,教师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进行在线解答,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网络课堂还可以为师生营造一个互动沟通的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当前热点时事话题的分析和讨论,积极表达自身观点,从而潜移默化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时事的敏锐性。对于一些不正当言论和想法,教师也可以及时加以纠正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价值观念。另外,网络课堂内容设计方面,除了本学科相关知识,教师还可以将相关知识和话题以链接的形式嵌入到课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行选择浏览相关页面,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从第二课堂的教学效果来看,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由于害羞等心理影响与教师的沟通和互动较少;在课后浏览课程网站的次数较多,也乐于通过网络课程和教师就某一知识点和话题进行讨论互动。教师和每一名学生的互动交流都会在课程网站上有记录,其他学生可以查看这些交流记录来借鉴和学习优秀经验。教师可以适当要求和鼓励学生在课后通过浏览课程网站的相关资料来完成课后作业,这样不仅能节约教学时间,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效率。

2.提升教师的专业教学技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