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冶金经济与管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辽宁省沈阳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2-1779
国内刊号:21-1094/F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5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篇2
要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就要从两个主要方面入手:一是注重科技,以科技为发展的动力;二是积极改革创新管理手段,要从平日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着手不断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这两方面,前者需要投入大量资金需要长期的实践经验,在一些小企业中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改革创新管理工作,就理所当然成为了解决企业经济效益问题的最有效的途径,由于它投入少产出大的优点,受到了我国许多蓬勃发展的中小企业的青睐。
在众多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中,最能表现与反映企业经济效益的标杆就是财务管理,它的业绩的优劣也最能从一个综合侧面体现企业生产的各方各面,衡量企业的管理水平,以及企业未来经济效益增长的发展趋势。从这一角度来讲,在进行企业经营管理时,企业需要把决策的重心放在企业资金管理的天平上衡量,以资金管理运作的实际状况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要依据,而在企业的所有财务活动中,资金以具有高流动性、高重视性、高价值性的特征的资产,是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核心。简单地说,要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最有效的途径就在于着重抓管理;而企业进行的管理改革创新要以财务管理的实际产生的效果为核心进行衡量,如果抓住了资金管理这个关键点,疏通了资金流动的多个环节,深入研究资金的用途与流向,则是企业在今天这个瞬息万变的市场中谋取高速平稳发展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最有效方法。
一、资金管理的定义
企业资金管理说的是对企业的资金来源以及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计划和控制监督考核等各项工作的总称,它除了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核心所在。企业资金管理主要包括三部分,即固定资金管理和流动资金管理以及专项资金管理。企业资金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有:决策与投资计划,建立使用资金与分开管理的责任制,检查、监督资金的使用,考查评估资金利用效果。
在企业中实行资金管理工作的主要成果包括:组织企业资金供应工作,为企业各项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及时的资金支持;保障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活动高效、稳定、快速运行,有效提升企业资金利用率;对企业日常资金开支提出合理化建议,从源头上降低资金的开支,实施企业的资金规划措施,以资金为核心促进企业高效稳步快速发展,并支持了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与经营管理方式的不断进步。
二、对资金管理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的简要分析
资金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市场经济客观要求注重经济效益,这就要求企业要以资金管理作为中心。经济效益指的是在经济活动过程中投入量和产出量之间的大小关系,也就是生产过程中劳动占用量同劳动消耗量与劳动成果之间的大小关系。经济效益主要是靠资金、成本、收入等资金指标所表现出来的。比较分析完资金管理目标之后,企业应该就其资金管理所处的环境进行分析。
1、企业总目标。企业的资金管理安排一定要服从企业的总目标,大方向,因为资金管理是企业总体管理的一部分。规模不同的企业所制定的企业目标也会不同,例如,有些企业相对重视企业的长期发展和战略规划;有些企业则会更加重视眼前的利益。不管着重点在哪里,企业资金管理最终都要服从于企业的总目标,要充分考虑资金的管理及组织的施行。
2、与企业相关联的企业。企业的资金管理主要是看资金的直接关系人与企业的关系疏密,正确处理这对关系对于设定并实现企业资金管理目标有致关重要的作用。
3、企业成长的环境。企业的成长环境对企业资金管理的目标的制定有很大的影响。例如,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周期,企业具有不同的性质,企业处于不同的区域等,企业会依据自身经营与发展的需求制定适合自己的具体的管理目标。因此对于一个企业,选择一个科学合理的资金管理目标是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的。
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部分,企业资金管理在企业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也不能被过分夸大,这就要求在制定目标时企业要充分考虑企业的总体管理水准,既要发挥企业所拥有的生产经营优势,也要采用先进合理的生产技术与方法,这样就会使企业较快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如果可以降低成本,合理投放资金,增加其利润等,在一般特定条件下,是可以推动各项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的,不断改进生产的技术及经营工作,进而使得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各个角落都能够向企业资金管理蔓延。
三、企业资金管理的重点
企业的资金管理作为一种管理工作,在当前新形势下,有了更高的要求,就是需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变现能力,努力促使资金加速周转。为适应这个新趋势,资金管理可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人手:第一,核定资金系统的管理。企业应以需要与节约兼顾为核资的基本原则,采用先进合理的计算方法,确定资金的合理需要量,这是进行资金管理的基础。第二,筹集资金系统的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然会出现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第三,运用资金系统的管理。这是资金管理中最具实质性和最富创造性的内容。合理运用资金的目的,就是以最低成本创造最大利润。第四,分配资金系统的管理。分配资金系统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以往,企业与国家之间的分配关系一直是我们所关注的重点,现在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企业内部资金收益如何进行合理分配的问题日益突出。
四、企业资金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1、资金混乱制约着资金管理的效果。由于建立节约型社会是现在全社会共同倡导和响应的,如果企业能够加强对资金管理的重视程度,也一定会思考怎样才能节约企业的资金,使数量有限的资金发挥它最大的作用。所以,多数企业制定了一套使用资金的计划和相匹配的各项目资金的分配方案,这样做对企业是非常有好处的。在受到了企业管理水平和落实渠道的限制后,有一些计划不符合这个企业的实际运作状况,也有一些计划不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这样企业的资金管理就陷入了混乱局面。企业不仅要应付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还要尽可能根据被架空的不合理的计划进行企业资金管理,这样就必然引起资金沉淀与投资失控,这就脱离了企业资金管理的实质。
2、制度不健全制约了资金管理效果。在企业中,需要从管理者角度出发,实行自上而下的简便的资金管理制度,并建成比较完备的资金监督与调控考查制,同时要对资金管理全程严格监督与管控。但现在绝大多数企业没有做到这点,少数人控制了企业的资金使得企业管理阶层对于资金运动无法进行自由调控。另一方面,就算企业有监督职能与监督制度,由于企业的资金流向不能得到及时的上报,因此监督者也不能够对企业的资金做到及时的监控,这就必然造成资金管理工作的名不副实。
3、企业资金比较分散制约了资金管理效率。现在不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都存在一个同样的问题:企业的资金过于分散,部门或二级单位比较繁杂,各有各的资金运作模式,账户太多以致很难对其集中管理,这就使一部分企业资金处在停滞状态而不能进入流通渠道,时间久了就变成了沉淀资金,这就导致资金在运作过程中,随意性比较大,因此不能有效规避风险,最终使得企业周转速度越来越慢,甚至造成企业被逐出市场。
五、加强企业的资金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对策
1、增强成员的资金管理意识,健全资金管理机制。要加强企业的资金管理力度,根本途径就是要使企业内部的所有成员能够正确认识资金和资金管理,把企业的资金效益和个人利益密切挂钩,这一方面有利于企业的管理层及一线职工推动企业合理认识资金效益与企业产值的关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建立自上而下的以企业资金管理推动企业的经济效益的良性资金循环系统。
2、完善资金管理制度,规范企业的资金运动。要想使资金管理真正成为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动力,就必须改善当代企业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企业资金流动较盲目的现状。所以,企业的资金有必要经过层层监控,并进行严格审批:任何资金的调动都必须由专门项目主管或者是企业管理者的亲自审查批准,把好支出关;要用现代化手段全程监控资金的流向,并及时纠正失控和浪费现象;定期、不定期地进行资金管理大会,商讨当前阶段资金投向与分布的情况;依照各个部门申报的实际用款情况合理地制定下一个阶段资金收支预算工作;切实评价企业资金管理的落实情况及其对企业经济效益所做出的贡献,再根据这些情况再对改善金管理工作方法等。
3、激活积压资金。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经常会有意外的困难,造成大量的资金变成积压物资或处于拖欠态,这就大大降低了企业流动资金所占的比例,使资金周转周期延长,所以,企业就必须从困境中寻找到利于自己发展的最有效途径,激活积压的资金或者变现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企业资金沉淀风险。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社会主义法制法律的日益健全及全体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市场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同时这些企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只有不断发现并能深刻认识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领会企业资金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加强资企业资金管理,才能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企业只有不断改革与发展,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获得更大的社会资金与财富。
【参考文献】
篇3
目前在职的727名基金经理,平均从业年限(累积担任基金经理的时间)仅为2.74 年,约四分之一的基金经理从业年限不满一年。具体看来,最长的从业年限为13.25年,从业不满一年的人数为191人,占比高达26.27%;一年以上三年以内的为149人,占比为20.50%;两年以上五年以内的为261人,占比为35.90%;从业五年以上的有126人,占比为17.33%。基金经理从业年限普遍在1年以内的情况,多发生在中小型基金公司身上。中小型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出于对薪酬、发展的多方考虑,选择跳槽的情况普遍较多,导致了不少中小型基金公司人才紧缺,出现了“一拖二”、“一拖三”的现象。
公募基金经理年轻化的主要原因是基金数量在快速的扩展,私募、保险、信托及券商资管的快速发展也扩大了对人才的需求,使得投资管理人才出现了稀缺。至2011年底,国内基金数量已达914只,在基金多通道审批放开后,基金公司在市场弱势下没有停下加快产品布局的脚步,去年新基金年度发行数量首次突破200只,达到207只,创下历年新高。私募、保险、信托及券商资管的快速发展也扩大了对人才的需求。2011年,伴随保险管理资产突破6万亿大关,保监会对中小险企筹建资产管理公司放行,一批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低调开业或获批筹建,对投资人才求贤若渴。新成立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管理层与投研人员,大都来自基金公司。券商资管由于兼具公募基金运作规范和私募基金机制灵活的优势,对投研人才的需求和吸引力也在不断增加。专户取消了资产管理规模200亿的门槛,成为公募未来着力的增长点,也成为了未来公募人才竞争的重要战场。
业绩的年龄因素——“80后”尚待检验
从国内基金的数据来看,年长的“60后”和年轻的“80后”在操作上都比同类型的基金更稳健,表现为市场上涨时,涨幅稍小,在市场下跌时,下跌的幅度也稍小,需要注意的是,“80”后的投资业绩尚需时间的检验。国内的一部分研究表明基金经理年轻化对基金业绩会有负面影响。例如,李豫湘、程剑和彭聪2006年的数据在以2004年我国开放式基金为样本的研究后,发现基金经理年龄与基金业绩负相关。陈鹏2007年的研究也发现基金经理年龄对基金业绩有负面影响。
篇4
薪酬福利既是成本又是投资。管理者的观点见仁见智。认为薪酬福利是成本的管理者自然把薪酬福利当成一个头痛,并且尽量把工资定得低一点,尽量少加薪、不加薪。认为薪酬福利是投资的管理者,自然期望通过高工资、高福利、以及奖金、加薪激励员工,并期望从此项投资之中获得回报。两种观点反映出截然不同的管理理念,导致截然不同的管理效果。
据说,把一个人从胜任加愉快的现有岗位上挖过来通常需要提高其25%左右的薪水。你给的薪酬越高,越容易挖到别人的人才;你的人才薪酬越高,越不容易被人挖走。高薪是全球著名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吸引和留住精英的杀手锏之一。效果如何,聪明的你自有判断。
问题二,金钱在马斯洛(AbrahamMaslow)的需要层次里属于高层次需要,还是低层次需要?
好多人羞于谈钱,似乎钱是低级的,至少不够高尚。其实,在正常情况下,金钱可以帮助人们实现任何层次的需要:生理的、安全的、归属的、尊重的、自我实现的。对于许多人,经济收入是衡量DavidMcClelland所谓成就动机的成就的标志。
对于金钱的追求虽然是一种外在动机(extrinsicmotivation),然而,除健康以外,在魅力上能够与金钱抗衡的也许只有好的上司和好的工作氛围了。
问题三,用FrederickHerzberg的术语来讲,金钱属于保健因素(hygienefactor)还是激励因素(motivatingfactor)?
薪酬、福利既可能是保健因素,又可能是激励因素。有人认为,没有人认为自己挣得足够多,其实不然。高出行业平均水平一倍的薪酬可能是多年的荣耀,也可能是三倍于平均水平的业绩。
加薪,在加薪的瞬间和之后的短时期内有可能成为激励因素。管理者担心,这种激励方式会导致成本的上升,逐年加下去,成本如何得了。而且,一旦员工形成对定期加薪的期望,激励因素则蜕变成保健因素。这个问题说来话长,薪酬设计专家会给有这种担心的管理者一个相对完善的解决方案。
不定期发放的奖金相对来说更能起到激励的作用,例如,为奖励某员工某个出色表现而由上级临时决定即刻发放的一次性奖金。问题是,大多数企业的制度达不到这样的灵活性。
问题四,以绩效定薪酬还是以资质定薪酬?
以绩效定薪酬,说起来合情合理,做起来几乎不可能。绩效是很难评估的,即使你理解平衡记分卡并且精于此道。难怪人力资源管理界形成了信奉与反对绩效评估的两大阵营。笃信绩效评估和所谓目标管理的人应该读一读W.EdwardsDeming的OutoftheCrisis。最近麦肯锡的一项研究发现,以眼前绩效定薪酬(payforresults或payforperformance)难以激励创新。对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言,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鼓励员工对企业的奉献精神。
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的理论告诉我们,一个员工的绩效,更大程度上是由系统因素、而非个人因素决定。当然,以绩效定薪酬,特别是以绩效定浮动工资,对于销售岗位来说,可以规避企业的风险,并把风险转移到员工头上。
资质评估,即对工作相关个人特征的评估,远比绩效评估可行而且公正。以资质、技能以及其它个人属性参照市场行情确定基本薪酬水平的理念,正在为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所接受。
问题五,金钱激励还是非金钱激励?
MichaelLeBoeuf在他GettingResults:TheGreatestManagementPrincipleintheWorld一书中提到十种最有效的激励方式:金钱、认可、休假、员工股份制、最喜欢的工作、晋升、自由、个人发展、娱乐、奖品。他提出,金钱和认可是最有力的两种奖励。十种方式应该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笔者认为,我们国内企业管理在使用这些激励方式上存在通病如下:
1)在以金钱作为激励手段方面,我们的管理者表现出的惊人的吝啬和浪费。吝啬不用多说。这里的浪费指的是发了钱,起不到激励效果。例如,年终所有员工都加薪,这笔本该成为激励因素的花费成了保健因素。再例如,应该给某人加薪却拖了半年才讨论通过,既花了钱,又得罪了员工。许多管理者因怕引起其他员工的攀比而不敢奖励优秀员工。笔者对这些管理者的忠告是:管理者的任务之一就是决定奖励什么人和得罪什么人。
2)我们的管理者对于认可要么过于慷慨,要么过于吝啬。认可缺乏针对性和区分度。
3)法定休假除外,休假这种有可能既节约成本又激励员工的激励手段几乎从来没有被使用过,原因不是制度不够灵活就是管理者头脑不够灵活。
4)员工股份制十分罕见,但比休假的使用频率似乎略高一些。
5)作为激励手段,最喜欢的工作与员工股份制一样很少被利用。让一个人做她最喜欢并且最胜任的工作,不仅是对她的奖励,而且提高工作效率。
篇5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分析;改进建议
一、引言
事业单位是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的机构,其包括教育、科技、文化以及卫生,其作用非常重要,也是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的机构,所以其经济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目前有许多事业单位的领导并不注重这方面的建设,这要就造成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存在这许多问题,甚至滋生了一些腐败现象,所以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同时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也应该及时的得到解决,避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以及一些资源的浪费,这样才能真正的到达事业单位的目的。
二、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作用
事业单位是非盈利性单位,而是以提供各种社会福利为目的的国家单位,所以其资本也是有限的,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国家财政。经济管理目的就是要将有限的资本整合起来,合理的分配利用,使这些资本发挥出其最大的价值,为人们提供更大的社会福利。同时其通过将资源整合利用,从而避免资本的浪费,有效的节约了资本。此外,通过经济管理也会避免一些事业内部进行一些铺张浪费的活动或者出现一些资本管理混乱的现象。事业单位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所以如果这些资本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就会增加国家财政的负担,所以必须进行经济管理,使这些资本进行合理的管理,从而使其能够发挥最大的价值。这样不仅合理的利用了资源,同时也减轻了国家财政的负担。
三、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现存的问题
1.管理制度不健全
由于许多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不够重视经济管理,所以目前的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制度存在着很多问题,这样就是的经济管理过程不够规范,使得一些资本不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同时也是少数心术不正的人有空可钻,造成部分资本流失,所以这样就会给国家造成大量的损失,同时也不能将这些资本利益最大化,是更多的人们受益。制度的不健全,也会使得经济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会遇到一些无法处理的问题,从而导致处理不得当而造成损失。
2.管理人员不够专业
同样是由于管理人员的不够重视,导致在人员安排过程中,没有重视经济管理岗位上的人员的专业素养,有很多人员并没有相关的专业素养,却被安排在经济管理相关岗位上了,这样就很难避免在日常工作中出现一些失误。此外,目前也比较缺乏这方面的人才,造成了很多事业单位只能安排其他专业的人员来从事这项工作。
3.资金运用不科学
事业单位的资本是有限的,所以必须将资本整合起来,然后再按轻重缓急来进行统一的分配,但是目前的情况并不是这样,很多事业单位并没有进行资本的整合,资本都比较分散,有很多资本都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从而出现部分资本闲置,但是又有很多需要资本的问题又没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这样不仅会延误一些事情,资本的价值也大打折扣。因而资本的科学利用是实现资本价值最大化的前提。
4.缺乏财务风险意识
传统的思维方式都认为事业单位的资本主要来源是国家财政,所以都不用担心经济方面会出现问题,所以经济管理人员也就没有财务危机意识,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的经济来源也变得更多,其用途也越来越多,所以如果没有财务危机意识,还是按照传统的思维去经营管理,就很容易出现财务危机,导致很多工作都不能及时的进行。所以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危机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必须时刻保持危机意识。
四、对提高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几项建议
1.加强制度建设
制度是日常工作的依据,所以制度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目前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制度仍存在这很多问题,所以这就需要管理人员重视这一问题,并及时的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并对已有的一些制度进行完善,避免存在一些漏洞。给一些心术不正的人有机可趁。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里,制定完善的制度仅仅是第一步,由于社会的发展过于迅速,所以有很多制度也就会不再适用,所以这就需要管理人员根据社会的不断发展进行不断地更新制度。
2.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要从两方面做起,一方面要加快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是要提高现有人员的素质。由于我国目前缺乏这方面的人才,所以必须加快这方面人才的培养,以满足现在的需求。对于现有人员,有很多专业素质也并不是特别高,所以就需要事业单位要定期进行相关的培训,并进行定期考核,以督促这部分人员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3.合理分配资本
在现代社会中,事业单位的经济来源变得越来越广泛,其用途也越来越多,所以这就增加了经济管理的难度。在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中,必须首先将所以的可利用资本都整合起来,然后再去进行分配利用,从而使得资本利益最大化。在进行资本的分配过程中,必须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来进行分配,这样才能使得所有的资本都得到利用,且是得到高效的利用,避免造成闲置和浪费。
4.提高财务危机意识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也变得更加的复杂,更有可能出现财务危机,所以这就需要改变管理人员的传统思维模式,提高他们的危机意识,是他们时刻保持警惕,这样才能从容应对各种状况。并及时的处理这些问题,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五、结束语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存在着多问题,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管理又变得越来越复杂,所以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及时的重视这一问题,并及早的解决现存的问题,使事业单位能够为人民提供更多的社会福利。
作者:包瑞峰 单位:黑龙江省军队离退休干部林甸温泉疗养院。
参考文献:
篇6
一、加强高速公路经济管理体制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和市场竞争程度日益增加,是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一部分。因此,交通运输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现代生产力高度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同时,我国高速公路一般采用全封闭收费制式,因此具有排他性条件。但是同时我国高速公路在“适应交通量”这一公路消费的拥挤点之下,其消费具有共享性。显然,高速公路是既具有非竞争性又具有排他性的典型的准公共产品。这是高速公路本身的属性,与采用何种管理模式无关。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的资产所有权均属国家所有,基于此,依法对高速公路国有资产实施有效的管理,维护高速公路设施安全完整,使其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是政府作为资产所有者角色拥有权利与应尽的义务。
二、强化管理,提高高速公路管理水平
(一)法律法规是确保管理措施落实的前提和保障,完善的立法与严格的执法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保证市场持续稳定、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公路方面的法制建设还不是很完善,要在遵循和充分运用现有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基础上,对现行的法律法规进行积极的修订和完善,同时,结合目前现状,补充一些必要的法律法规,尽快实现公路经济管理的法制化,进而使我们的管理行为有法可依。
(二)高速公路的主要经济来源是高速公路,但是,高速公路自身来讲,其垄断经营的特点比较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由政府出面,对目前的市场管理进行行政干预,这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政府干预的时候,可以采用特许经营的方式,赋予某个企业一定的特权,让其对某条高速公路实施垄断管理,政府对其经营状况进行总体监控,政府的主要职责就是调整好各方利益的分配,以实现公路经济管理的目标。
三、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一)施工项目动工以前,对项目过程中涉及工程成本的各方面因素进行分析论证,科学地计算出完成施工项目所需的总体费用。对每一个施工项目,我们都要进行精确的预测,分析有可能影响工程进展和工程成本的各种因素。项目部人员应做好项目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选定最合适的施工方案,选择最合适的材料供应商,制定好该项目的成本计划,并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
(二)在目标成本确定后,各职能部门、各生产岗位和职工就要依据目标成本对实际成本按成本计划进行控制。根据成本计划和成本降低率,通过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检查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找出成本升降的主客观因素,总结经验,制定下步降低成本的具体措施,寻找最佳途径。同时,通过成本核算,为施工生产、施工技术和企业经营提供可靠的成本报告和相关资料,促进项目改善管理,提高技术,降低成本。
(三)最后进行总结分析是下一个工程项目循环事前控制科学预测的开始,是成本控制工作的继续。在坚持每个施工项目都实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及时检查、分析、修正、补充,以达到控制成本和提高效益的目标。
四、实施高速公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高速公路管理企业应重视企业的企业安全理念构建,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规范企业员工的安全行为,打造具有符合企业实际的企业安全文化,使安全管理成为企业和员工的必须工作内容。
(一)高速公路管理企业应重视对安全方面的管理,提升企业的道德规范和思想,从而提升员工的安全价值观,这成为企业的安全文化管理的核心。高速公路管理企业管理体系要加强安全生产的具体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形成与之配套的管理、责任、应急救援体系网络。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安全生产协调工作,促使企业的各部门、单位分工协作,有效避免出现安全工作只是分管领导和专职部门的事的不利局面。高速公路管理企业管理体系必须强化目标管理,实施安全的逐级负责,目标到人的原则。
(二)高速公路管理企业管理的安全制度成为企业安全工作的指导,发挥规范安全工作的职能。高速公路管理行业具备了健全完备的安全制度。高速公路管理企业各部门应重视安全制度,定期进行检查,使其成为企业安全工作的管理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准则,充分发挥安全制度的安全管理价值和作用。企业应不断创新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其可操作性和标准化程度。其修改应与相关法律法规保持一致,使实际工作内容与制度条款相对应,这样使安全管理制度更充实,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的完善和发展,运输市场将不断深入发展,运输企业在经营中面临着严峻挑战,作为社会经济运行中的一个重要部门,应当下大工夫研究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管理模式,并在具体工作中落实各项管理目标,使自身的体制建设不断完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也只要这样,才能保障与公路管理相关的各方面的利益,保证公路建设和运营的高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一、当前经济形势分析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金融衍生品违约等一些列事件引起雷曼兄弟大银行倒闭,并形成骨牌效应,形成世界金融危机。2009年,希腊债务问题爆发,欧债危机愈演愈烈,严重影响全球经济进程。2008年为应对危机,我国进行了四万亿救市计划,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不大,08年全年保持9.6%的高增长。但是大量资金流入市场埋下了通货膨胀的隐患,2009年M2全年增速达到了21.62%,比2008年全年增速高了6.6个百分点。然而,2009年全年CPI增速同比下降了0.7%,这说明大量的信贷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而是进入资本市场或者在银行间拆借。另一方面,我国对于信贷资金利用效率并不高,这一点从M2/GDP的数值就可以看得出来。2009年以来M2/GDP保持在1.8左右,居于世界第一(见下图)。
2009年以来我国楼市价格猛涨,新能源产业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我国一些产能过剩的行业和在金融危机中深受打击的外贸出口行业错失产业转型升级的机会,将资金从实体经济中撤了出来,转而投入收益率高的楼市和新兴产业。2010年收到2009年信贷投放的影响,CPI破3%的警戒线,央行开始宏观调控,逐渐收紧流动性。银行提高审贷标准,中小企业面临资金短缺,而之前投入到新能源行业的资金短期无法实现盈利,因此产生了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以温州为例,民间借贷借此机会蓬勃发展。民间借贷团体比如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缺乏资金,在银行部门产生寻租行为,高的民间借贷收益率也导致一些银行从业人员主动到民间借贷市场寻求机会赚取高利息。2011年银行不良贷款率的提高就是这一系列因素的结果。2011年末,有八家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双提高。工农中建四大行虽然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率下降,但不良贷款余额缩小幅度较小。
2012年收到欧债危机反复恶化影响,全球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中国政府出于调节经济结构,缓解金融风险考虑提出了“稳增长”的策略,经济运行逐步企稳,全年GDP增速为7.8%。同时,“十二五”计划提出了加强金融改革,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国内企业因全球经济疲软面临出口增长缓慢,国内投资因房地产调控和政府融资平台资金紧张而减少,通胀隐患仍然存在,扩大内需需要长期努力,中小企业经营环境需要改善,垄断行业和企业压缩中小企业利润空间,这些因素对2012年的经济发展均产生了很大影响。
2013年中国经济依然处于2008以来的下滑周期当中。由于人口红利消失,我国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加工制造产业的成本优势逐渐减弱;环境恶化严重,可持续发展面临难题,我国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与此同时,我国金融领域面临调整。2013年6月20日,上海银行间隔夜拆放利率(SHIBOR)大幅上升到13.44%,隔夜拆借利率最高达到30%,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最高成交于28%。利率飙升反映当前金融市场缺乏流动性的困境。2013年6月24日,上证指数连跌一周跌破2000点,资金在股票市场的缺乏可见一斑。2013年6月,建设银行的一款期限为33天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高达7.39%,而同期银行活期利率仅为0.35%,1年定期的利率也仅为3%。而招商银行的一款期限为3个月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也达到了7%。资金市场与股票市场的恐慌情绪蔓延。回顾2013年6月19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的支持经济转型升级,反映了其对当前资本市场缺乏流动性的态度。通过市场的资源配置优势让资金流向该去的地方,恢复经济结构平衡,实现中国经济的升级。
二、当前中国金融业风险管理分析
(一)社会融资总规模结构变化显示中国正在经历金融脱媒
货币政策是调节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这一点在中国过去十年高速发展的经济中得以体现,同时货币扩张成了必然。观察货币结构我们不难发现社会融资结构的巨大变化。2002年人民币贷款总额占社会融资总规模的91.86%,体现了我国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主的特点。但从2010年开始,这一比重逐年下降到50%左右(见图1、图2)。这意味着以往主要通过银行配置资金供求的情况发生巨大变化,股票、债券、基金、理财、民间借贷正在成为资金循环的重要途径,中国正在经历金融脱媒。
从微观层面看,家庭金融资产构成也在发生变化,银行存款占比下降,股票、保险、基金、理财等投资品占比上升,造成银行的贷方脱媒。根据《中国金融家庭调查报告》,2004年居民资产中储蓄存款占比为71.8%,证券基金占比10.2%;而到了2011年,储蓄存款和证券基金占比分别变为57.75%和20.62%。除此以外,根据我国《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到“十二五”末,非金融企业融资占比应提高到 15%以上,非银行融资方式占比具有更高提升空间。
(二)金融脱媒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与挑战
1. 对中国银行业利益产生冲击。以美国的金融脱媒为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不断发展,证券市场成为欧美经济主要融资方式,银行的作用日益萎缩,失去其主导地位,表现为利差收入减少,银行难以继续依靠传统业务保持收益。中国银行业现在非利息收入占比仅为19%左右,而欧美银行这一比例达到了35%以上。中国银行业现在的资产结构难以应对金融脱媒,金融脱媒必定会使银行业利益受损。
2. 对银行资产结构产生影响。
由于金融脱媒,储户投机性动机加强,存款趋向短期化,转向活期存款和银行理财产品。这会使得银行资产负债期限不匹配问题加重,给银行管理带来更大挑战。
3. 对于社会融资方式而言,直接融资将占更大比重。相应地,居民的金融资产中将包括更多的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更少的银行存款。以美国为例,居民持有的金融资产中存款占比从20世纪80年代的25%下降到15%左右,股票基金和保险资产占比大幅上升。
4. 对货币政策产生影响。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提出“单一货币规则”,前提是货币流动速度不变,因此可以通过货币供应量调控物价和经济增长。而金融脱媒和金融创新使得货币统计口径面临调整压力,货币流通速度不再稳定。以美国为例,1993年7月美联储由数量型货币性政策目标转为价格型政策目标,即以利率政策调控宏观经济运行。应此,央行货币政策工具应以公开市场操作为主,同时调控市场流动性和市场利率。
5. 金融脱媒促进利率市场化进程。金融脱媒丰富了资金供求来源,使得社会各个机构和个人参与市场利率的决定过程。金融脱媒使得资金供给方从过去的银行机构为主转变为个人、公司、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等共同参与;资金中介包括银行也包括信托、保险等。
6. 金融脱媒对监管部门提出更高要求。金融脱媒使得资金从银行表内转移到表外,从银行转移到非银行机构。银行面临的期限错配风险上升,银行以外的金融系统不良贷款面临监管空白。
三、当前经济金融形势下金融业风险管理措施
(一)加强银行业风险监管,重点整顿影子银行带来的风险
在金融业调整过程中,银行业的调整是重点。而近年来贷款结构的变化反应了影子银行风险的加大。防范影子银行带来的系统性风险,除加强监管外,还需强化金融机构内部自身风险管理。具体措施有:建立商业银行和影子银行的风险防火墙,将两者之间的风险防范渠道切断。例如,防范商业银行表内资金流向私募基金等影子银行,加强银行表外业务监管,控制银行资金流向。二是加强金融机构的操作风险管理,防控金融业从业者利用银行资金参与民间借贷,避免金融风险从民间借贷市场传递到银行当中。三是明确对冲基金等影子银行机构的资本金和流动性要求,建立严格的非现场监管与现场监管相结合的检查制度。
(二)肃清债市灰色地带,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与美国金融市场相比,我国债券市场发展规模小,对经济促进作用有限。制度缺失和监管缺乏导致了债券市场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困难。应该坚持审计和业内自查,重点消除代持养券和丙类账户带来的利益输送等不法行为。为完善债券市场建设,一是监管部门将债券市场的监管部门进行整合和统一,形成统一的监管负责机构,在降低债券市场监管成本的同时提高监管效率。二是建立评级机构监管体系。强制要求评级机构向监管当局做出解释,并且对于监管当局调查出的评级机构违规行为应当予以严惩,以规范评级体系的秩序。三是建立做市商细分审批制度,通过对市场上符合资格的企业颁布债券做市商资格的方式来保证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债券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对债券做市商进行细分管理,对于报价数量较多、报价频率较高、报价能力较强的做市商授予更高的市场做市资格,从而促进做市商制度的发展。(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篇8
引 言
规模经济“不经济”逐步成为工业经济由一般阶段向高级阶段转轨过程中一个不争的事实,要素创新、制度创新进而组织结构的创新敦促企业重新审视价值创造方式。预算管理作为企业资源配置与控制的一种手段,在新的价值创造环境下将面临一系列的冲击。面对新型的竞争环境,“预则立,不预则废”思想的现实意义在现代管理领域尤为突出。从组织结构变革的视角来看,敏捷型组织是巨型航母式企业在速度经济下的潇洒亮相、是适应市场需求而快速建立的虚拟作业单元。企业技术的创新能力则是敏捷型组织的支撑力量,市场里的关系资本蕴含着实现敏捷型组织的平台。基于动态的角度,即日新月异的竞争环境下,需要企业进行相应的预算调整、创新;基于相对静止的角度,预算会给予企业一个行为方向与行为指南。如何实现预算的“静态”功能与“动态”机制,则成为敏捷型组织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敏捷型组织预算的切入点是内部研发与外部市场的有机整合,对现金预算、资本预算以及销售预算需要进行动态的管理。鉴于此,本文的研究以“速度经济”为背景,以“敏捷型组织”为研究对象,探析传统预算管理模式的种种弊病,并以异质性的作业项目为依托构建面向产品创新的预算管理模式。
一、“速度经济”的理论内涵及敏捷型组织的营运特征
(一)“速度经济”的理论内涵
在《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一书中,“速度经济”概念被小艾尔弗雷德・钱德勒定义在一个微观经济单元,他讲到,在微观经济单元里因其能够快速满足顾客的多样化需求所带来的超额利润。速度经济时代下,客户对于商品或服务的异质性要求逐步增强,对于企业迅速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期望值也逐步提高。企业的组织变革、技术创新以及产品研发的速度逐步加快,商品或服务的生命周期逐步缩短;此外,企业对市场机会的捕捉也变得愈来愈激烈。基于此,需要企业具有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高度敏感性,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构建新型的企业组织结构。否则,保守、行动迟缓的企业会被市场所淘汰。作为全球网络领域领先企业的思科公司,其总裁钱伯斯曾讲到,在新经济中,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所以对于那些组织层级过多、市场反应迟缓、决策效率较低、效益亟待提高的中小企业而言,构建敏捷型组织无疑是一个现实而明智的选择。
(二)敏捷性组织的营运特征
作为速度经济与知识经济碰撞出的特定产物,敏捷型组织本质上是知识、智力及技能成为企业的核心资源,并且资源的配置效率发生着深刻变革,敏捷型组织的投入、产出过程,表现为知识的创新过程。敏捷型企业具有以下3个特征:(1)由于差异化的生产模式打破了传统企业运行中整齐划一的作业流程,往往具有定制化的色彩,其产出面对的是顾客多样化需求,所以敏捷型企业具有商品或服务柔性化与个性化的特征。所以以快速反应机制、核心能力为依托的敏捷型企业,其根据特定的需求,组建灵活的“小型制造单元”(Small-Sized Unit)。其可以打破传统的流水线式、程式化生产的模式,因为在小型制造单元中可以完成从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物流到售后一系列行为。(2)新古典主义经济理论在“速度经济”时代面临新的挑战。主流思想认为,完全理性的经济人进行资源配置的动因源于“量”的稀缺,但随着要素创新及其成果在生产制造领域全面渗透,对高度异质性市场需求的快速满足能有效地规避工业经济低级发展阶段物质资本的相对稀缺所带来负面效应,促使时间的稀缺性成为敏捷型组织的价值源泉,因为其能够取代资源的稀缺性。虽然实体性资源能够共享和再造,但是我们却不能复制时间。速度和价值的正相关性越来越突出。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核心竞争力重要元素的打造基于其面对多样化、定制个性化的市场需求,能否作出及时的反应。(3)从组织结构而言,规模更小、更具战略柔性。其运作单元实质就是自治型的团队,一般由十至二十人组成。每一个运作单元,在经营管理上对各自的目标进行控制,通过计算机、网络等相互交流,其中每个团队成员拥有多种技能,并且能够担任生产活动的组织者。
二、“速度经济”对传统预算管理的冲击
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在“速度经济”下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个性化与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打破了传统的组织结构和社会分工,使得预算管理也失去了相对稳定的预测支撑,甚至割裂了过去、现在以及将来时点上财务指标之间的内在逻辑。
众所周知,预测是传统的预算管理编制的基础,而在敏捷型组织中进行预算编制时,由于其自身一些行为突破了可预测性。那么,该组织在执行以及检验预算结果等工作中必将缺失参考的标准和依据,进而给该组织增加了内控、绩效评价的难度。所以,敏捷型企业预算管理在知识经济时代下的内在要求应该是个性化、动态化、实时性以及经济性与工程性的彼此融合。
(一)传统预算管理的理念与“速度经济”的内在要求相去甚远
大多数企业制定了《全面预算管理规章制度实施细则》、《全面预算管理办法》等预算规章制度,以此来“标榜”本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上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然而,预算管理的关键不在于制度本身有多完美,而在于预算是否得到了实质性的实施、控制与考评,即企业对于预算不能重编制、轻执行,而应该以全面预算管理为基础来规划未来的经营活动,以优化企业内、外资源的配置效率,进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并实现企业战略目标。预算的制定不能只是一个形式,它是敏捷型组织在速度经济下实现战略目标的一种制度保障,在以后预算的一系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制约作用,企业不能为了预算而预算,更不能盲目地推崇预算。
此外,目前诸多的知识密集型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还只是以传统的管理手段为依托,在制定企业的预算目标时,没有以企业的战略目标为导向,缺乏对市场的充分调研与预测,忽视了市场大环境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影响,无法实现预算目标与战略目标的有机结合,甚至出现了以部门预算目标取代战略总目标的现象。然而,战略目标不仅是整个全面预算管理的起点,更是整个全面预算管理的最终归宿,企业的预算目标只是为实现战略目标而架起的桥梁,企业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可能会造成过度重视短期经营利润的实现,而忽略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使企业的短期预算目标难以适应企业的长期发展规划。
(二)高度异质性的市场需求提高了销售预算的不确定性
经营预算、财务预算与资本预算构成了现代企业全面预算的核心内容,销售预算通常作为起点,把预期产品的销售结构、规模、收入作为基础,倒挤出若干子预算(涉及:现金、生产、成本、期间费用等一系列预算)。销售预算在工业经济环境下,主要是建立在相对常规或者稳定的销售预测基础上(除偶发因素外),与该种预测相适应的市场环境通常为具有同质性或者非个性化的市场需求、销售渠道固定以及重复且大规模性生产模式。就深层次而言,在“速度经济”前提下,获取资源渠道的变革以及极大的物质资源丰富使得客户消费心理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即市场需求整齐划一的大众化被市场需求的个性化、多元化所取代。而在传统的工业经济环境下,此类要素是与相对有限的经济资源(物质资源)以及由此而形成的顾客心智模式联系在一起的。“速度经济”条件下,大幅度增加了销售预算的不确定性,因为其销售预测涵盖高新技术、信息平台、创新服务为支撑的快速反应机制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企业核心竞争力,销售预测不再简单地体现为销售单价与销售数量二者的乘积。首先,企业价值在“速度经济”前提下,对市场变化的敏捷捕捉以及快速的反应能力的释放,有很高的不确定性,进而言之,销售渠道、促销手段、市场份额等传统物质层面制约销售预算的因素,正在逐步转向顾客的心智模式、企业的营销理念等精神层面的因素,这些非货币度量的指标将使得预算管理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突破了传统预算信息的更新速度与信息容量;其次,随着消费者消费心理与价值取向的多元变化,对这种需求的捕捉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所以企业很难事先预测可能出现的销量以及其概率。
(三)传统的费用分配模式导致成本费用预算严重脱离实际
如前所述,在敏捷性组织内部,突破了固定的空间界限(诸如企业、生产线、生产车间等),涵盖价值链上一系列作业的合作(诸如需求信息采集与整理、研发与设计、采购与生产、物流与售后以及废弃等)。柔性的“小型制造单元”取代了原有的生产车间。所以,生产预算不再局限在有形的空间(如生产车间等),而是反映为生命周期上产品作业量的预测。其蕴含处于价值链上游与下游的各项支出(诸如研究开发、供应与销售、物流、废弃等),对直接材料、人工与间接费用(制造费用)的预算不再局限在生产阶段。此外,随着生产成本比重的显著下降,间接支出比重逐步增加,如此,支出结构的变化反映出企业价值的源泉并非物质资本,而是非实体性的智力资本,这是速度经济与规模经济本质上的不同。而在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下,企业把影响成本的唯一因素看作是业务量,在分配企业的间接费用时,仅仅以人工小时数或者产量作为分配制造费用的依据,这种单一化的分配方法仅仅把制造费用与业务量结合在一起,然而面对企业中不同产品的生产工序不一、质量检验的次数不同、人工小时数不同、技术投入不同、安装时的安全系数不同,设备维修程度和次数的不同等,这一系列的差别必将导致企业在分配制造费用预算时不够准确,同时,企业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产品成本的构成中,料工费所占比例越来越少,间接费用占比越来越高。因此,随着速度经济下企业价值创造方式及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成本费用的外延进一步得以拓展,成本信息采集的准确性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单一化费用归集的方式必然影响成本预算的准确性。传统的经营预算多以规模生产模式下的“销售预测”为起点,并按照“制造成本法”的思路来编制成本费用的子预算,从而导致一个脱离现实状况的悖论,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的比重过高,而“制造费用”的比例过低。由于成本费用预算在整个经营预算中占有基础性作用,该项预算若存在严重的数据采集误差,那么将直接影响预算与实际支出的信息对比,进而影响到预算考评机制的公允性。
(四)预算的监控缺乏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
在“速度经济”时代,速度就是价值,时间就是金钱,时间的经济价值越来越凸显,成为众多敏捷型组织应对市场竞争的有力工具。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工程,贯穿于企业价值创造的全过程,包括采购、生产、设计、销售、物流、售后等一系列作业,只有高效利用信息技术、依赖网络资源,才能实现企业全面预算的信息共享,即利用时间的稀缺性快速有效地进行信息处理,这是敏捷型组织的必然选择。
然而,目前诸多公司对全面预算管理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手工预算管理模式,单纯依靠手工方式对预算进行编制、执行等工作。从现实而言,信息技术是企业快速反映一切市场变化的基础,没有信息化系统的支持,预算管理人员将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最基本的数据采集、处理和汇总等预算准备工作上,不仅工作繁琐复杂,工作量繁重,而且效率十分低下。在实际执行预算管理的过程中,没有信息化网络的支撑,各个子系统无法及时实现信息共享、数据共有,预算管理所需要的各个子系统的信息完全是按最传统的流程来传递,即部门基层人员部门经理高管人员总经理董事长,周期过长,难以适应敏捷型组织对信息传递的快速化要求,而且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时间过长,最终传递到决策者那里的数据容易失真,导致决策失误。同时,缺乏信息化平台,管理者难以及时对数据进行实时对比、分析、调整;相反,仅仅依靠手工作业,无法满足敏捷型组织对速度的要求,实时监控难以保障,不利于对组织战略的调整优化,使全面预算管理成为空谈,并严重影响了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灵敏程度。
三、面向速度经济构建“项目导向式”的预算管理模式
(一)引入“研发预算”以完善全面预算体系
在我国经济转型之前的计划时代,销售与生产的规模及结构在政府指令下实现了高度的“契合”,市场需求的单一式、批量式生产的规模化,都给稳定、便捷的销售预测提供了可行性。众所周知,全面预算的起点是销售预算。在工业经济发展初级阶段,因为要素创新的边际贡献相对较小,所以预算系统在很大程度上漠视研发因素。归根结底是受一种经营的理念驱动,即:超额报酬的唯一源泉――规模。
知识性企业在“速度经济”下,其生死存亡的关键要素是智力资本要素,而这种智力资本是涵盖隐性资本的。研发能力及研发成果是智力资本增值的中间载体,所以知识型企业全面预算的不二选择应以研发作为其导向。例如,在空间上,界定为小型生产单元,其研发预算反映为:在特定时间上、空间上对特定市场需求的一种行为,从企业内部管理的角度,敏捷型组织可以根据具体研发行为的特征差异性来处理费用化与资本化的问题。对于与创新成果直接相关的一系列方案开发性的活动,诸如:设计论证检验评估试制等,这类支出不可予以费用化处理,应该予以资本化处理,以此进入资本预算的项目。而对于只是处于信息与概念的搜寻、整理、筛选阶段的研究,诸如“技术发现”、“客户调查”、“调研诊断”等,由于该类支出与新产品开发仍然存在一定的距离,所以,这类支出应该予以费用化,以此进入经营预算中一般的管理费用项目。研发预算流程与会计处理见图1。
从一个相对静止的会计期间来看,不论是进入“费用化”的预算支出项目还是进入“资本化”的项目,都将导致当期现金流的减少,即都不会影响“NCF”(现金净流量)的总规模。但是,若从一个相对较长的会计期间来看,企业当前拥有行业尖端技术并拥有知识产权,从而有能力以一种更为迅速的机制去捕获新的需求、新的创意和更为广泛的参与创新的潜在客户群,那么将大大缩短研究期而尽快进入“开发”状态,进而降低“开发”作业链所占用的资金。那么,当期处于研究阶段的“费用化”支出将降低,进而能有效降低当期所得税支出(但研发与作业链相关的所得税总规模不变)。因此,这种预算模式不仅有助于企业更为理性地判断研发预算与实际作业之间的差异,同时还能通过对研发行为的规划实现有效的税收筹划。
(二)倡导嵌入作业链分析的成本费用预算模式
在成本核算方面,“速度经济”下的“敏捷型”产品呈现出多样化特色,所以,要求企业以不完全符合财务会计核算周期的、短期的特定期间作为时间范围,同时以各个小型生产单元作为空间范围进行成本的核算、各个小型生产单元应特定的需求而快速建立,“材料”、“人工”及“制造费用”的快速整合贯穿于整个作业链,即从(上游的)研发设计,到(中游的)制造营销物流,直至(下游的)维持废弃,每一项作业都包含着“材料”、“人工”及“制造费用”在企业核心技术引导下以不同方式进行的组合,这一系列的组合都必须以流程的创新进而时间的节约为核心。具体而言,可根据作业链―价值链中每一环节的动态行为过程编制相应的成本、费用预算。
首先,传统的“财务成本”预算必须将工程技术性中的“设计成本”并入其预算中,原因在于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各种后续作业中发生的费用支出是由处于上游的研发与设计动因所决定,这样处理可以促使成本中的技术性、经济性的高度协调,同时须严格地杜绝在上游设计阶段那些不能增加价值的作业;其次,在中游的生产作业里,为了摆脱生产标准化环境下预设的无差异性消耗的标准,可采用现行成本对“直接材料”的消耗予以计量,并编制预算;而对于下游的维持、使用、废弃等成本预算,先通过客户数据系统的建立,再利用网络获取成本信息相关资料,为了实现企业通过更新迅速地创新,需要将“更新成本”的概念带入企业的全面预算全过程,所以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在实际成本发生前,迅速预测上游成本,在成本采集系统中记录该预期值;同时将设计与制造的比例参数结合在一起,计算出全部成本粗略的预期值,并以该预期值作为参考基准,使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以及间接费用(制造费用)之间的比例关系更趋于合理。需要实时地修正与控制实际作业中各项费用支出,全面真实地反映上述三部分的支出。
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
(三)借鉴ERP原理以实现预算管理信息化
传统的预算管理单纯地依靠手工方式进行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和调整等工作,不仅费时耗力且效率低下,各个子系统也无法及时实现信息共享、数据共有,而且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还容易失真。这一系列不足严重制约了企业的敏捷性,通过计算机网络构建信息化的预算管理系统成为企业应对速度经济的必然选择。
通过ERP系统,企业不仅能够快速有效地处理各类繁琐的数据,而且可以减少手工方式下计算出现的错误率,大大缩短企业预算编制的周期,提高企业预算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研究表明,与传统企业相比,敏捷企业能最大程度地节约信息收集成本和信息传递成本。ERP系统是一种将财务资源管理、物质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融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有效地实现了“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一体化管理,能够最大限度地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
当登录ERP系统时,由于敏捷型组织内部的各个子系统工作人员都享有自己的权限,所以就可以及时共享数据库中预算所需的各类数据,企业的基层员工也能够对信息作出最直接的快速有效的处理,无需信息的层层传递。这一快速应变系统,直接提高了敏捷型组织的市场反应能力。因此,在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ERP系统给企业带来的竞争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同时,预算管理信息化的实现使全员参与更可行,提高了员工参与预算的热情。利用ERP系统对预算管理进行动态的分析以实现预算管理的事中控制,预算末期及时比较分析差异调整预算以实现预算的事后分析,从而使全面预算管理得以进一步完善。作为战略管理工具之一,用友ERP预算管理系统在制定战略目标以后,便可在预算系统中直接下达目标,对后续预算编制指导,实现以战略为核心的预算流程。
结 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现金预算、销售预算、还是资本预算,敏捷型组织都应该以开放式创新机制、特定的外部市场需求的有机整合作为其切入点,实行动态的预算管理模式;以柔性化的“小型作业单元”为预算的微观平台来采集成本费用数据,并通过作业链―价值链分析来优化成本费用预算模式;在预算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无疑是提升预算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不仅有助于企业实时获取资源配置过程与效率的信息,并实现实时考评与纠错,同时还有助于激发价值链上全体参与者的“组织公民行为”,将预算内化为一种“共同远景”,主动地采取有助于预算顺利实施的行为,减少预算摩擦,进而增进预算效率。究其原因,在于预算管理是“反风险性”的,是被预算管理中的市场导向所印证的,同时,在面对市场竞争环境瞬息万变时,敏捷型组织应对风险的态度是以预算管理来以变制变,绝不是被动地受制于风险,其完全印证了敏捷型组织具有“反风险性”,因为以变制变是一种策略、一种智慧。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有各自特殊性,因此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同时,要求企业善于以变制变,不断提高其应变能力,进而赢得主动。
【参考文献】
[1] 王斌.企业预算管理及其模式[J].会计研究,1999 (11):20-24.
[2] Konrad Group and Karl Erik Sveiby. The Invisible Balance Sheet:Key indicator for accounting,control and valuation of know-how companies [M].Berrett-Koehler Publishers,Inc,2002:109-117.
[3] Muller D. The Structural and Environmental Co-
rrelates of Business Strateg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7(8):55-76.
[4] 张云亭. 顶级财务总监――战略、资源、理财与控制[M]. 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579.
[5] 雷宏振,李芸. 基于激励兼容约束的企业成员创新与知识转移机制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6):152-154.
[6] 于淼. 基于知识视角的企业开放式创新能力机制研究[J]. 财经问题研究,2012(3):110-116.
[7] Robert. How Much Cash Does Your Company Need?[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4 (3):121-122.
[8] L. Clarke. The Essence of Change[M].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U K),Ltd.,1994: 39-42.
[9] C.K.普拉哈拉德,文卡特・拉马斯瓦米.消费者王朝:与顾客共创价值[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90-191.
篇9
(一)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在对企业活动进行预测的基础上,确定目标、分解指标,并以此为依据,对企业经营及活动的全方位、全过程地进行监控、分析和调整,以实现企业目标的管理活动。
全面预算管理的环节主要包括:一是预算编制,二是预算执行,三是预算调控,四是预算考评。
(二)全面预算的刚性
所谓刚性,是指制度框架下的硬约束,管理者依靠严明的组织结构、严密的规章制度和赏罚分明的激励来进行以生产为导向的管理。
(三)全面预算的柔性
柔性是指一个系统所具有的快速而经济地适应环境变化或处理由环境引起的不确定性的能力。
二、经济危机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刚性与柔性控制
(一)面临的挑战
经济危机是一种宏观经济的不确定因素,既难以准确预测,企业也没有能力对它进行控制,同时造成的影响又会是不可预知的巨大。这时,我们已经制定好的以正常经营为前提的预算管理就不能正常进行了,预算管理的作用、意义也开始被怀疑。
(二)管理控制建议
本人认为应对不确定性的途径就是在预算管理中将刚性与柔性相结合。我们以往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时候非常强调刚性,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保持预算管理的高度权威性。只有刚性的量化指标才能成为评价预算目标实现与否的标准。
然而,在实际进行预算管理时我们又很难做到完全刚性,因为存在人为因素的“柔性”;而在需要柔性的时候,我们又无法恰当的做到。有些人可能存在对“柔性”的误解。一种是认为柔性是在损伤刚性,完全反对柔性,在预算管理中抓住数字不放;一种是认为,既然允许柔性的存在,那么我们就可以随意的“柔性”,即使没有达到目标要求也没有关系,这实际上就形成预算松弛。
(三)下面将按预算管理的程序给出刚性与柔性控制的建议。
1、预算编制
经济危机给我们一个启示就是,企业是存在于整个市场中的,宏观情况、行业情况对企业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我们需要关注的外部经济环境。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关注企业的原材料、动力燃料的价格变动,这直接关系到企业产品的成本。
(2)关注市场上产品的需求情况,产品价格的变动,消费者对本企业的产品有什么看法
(3)关注国家政策及行业信息。
在预算制定阶段,首先,我们要设立合理的指标,制定量化的确定的目标,不能制定模糊不清的目标,那是不具有可行性的,在实际生产经营中是不可能产生指导作用的,在进行预算控制时也是不能把握的,也不利于考评。
然后,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必须考虑到市场的多样性,增强预算的弹性,即所谓的弹性预算。但是,弹性的存在有可能造成管理上的消极效果,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处理好,这里就不深入讨论了。
2、预算执行
预算执行即是预算目标的具体实施,也是预算目标实现与否的关键。
一方面,坚持刚性标准,就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严格控制。另一方面,在全面预算的执行过程中,不仅要充分调动企业的各种财力、物力资源,更要充分调动人力资源,在执行过程中尊重员工,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3、预算调控
当企业内外环境发生突变,预算出现较大偏差,原有预算不再适宜时,就要对预算进行调整了。预算的调整必须经过规定的程序和法定的授权,而不能自行随意更改。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
(1)哪些情况下才能进行调整。
(2)调整的程度、调整的幅度怎么确定。
4、预算考评
考核与奖惩是预算工作生命线,没有考核,预算工作无法执行,预算管理就会变得毫无意义。
在进行预算考评的时候,要坚持刚性,不能人为进行操纵,否则会对真实的经营情况形成歪曲的反映,同时也可能损伤员工积极性。
然而,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在整个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已制定的一些目标计划,年底进行考评的时候可能就难以达到要求了。这时我们就需要进行柔性的调整。这个调整必须是以外部环境因素的改变而引起的预算偏差部分为对象,而不能趁机将自身的问题隐藏。
三、经济危机下企业如何进行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
如果正处在经济前景不明朗的时期,做预算的确实不简单。经济危机下企业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集约化管理,降低成本;密切关注外部经济环境;在生产销售上制定合理的生产销售计划,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谨慎制定风险战略;企业要加强资金管理;重视交易对手风险;强化控制,提高组织效率。
四、结束语
本文主要讨论了在经济危机下,面对不确定的市场时,企业如何进行有效的预算管理,重点是放在对预算管理的刚性与柔性控制方面。
对于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而言,过度强调预算管理的刚性,容易使预算脱离实际,失去应有的效力;过度强调预算管理的柔性,容易降低预算的权威性和执行力度。因此,企业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应将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孟凡利.内部会计控制与全面预算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戴新民.现代会计前沿问题[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篇10
1. 有利于商业银行抓住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能否立足大局、抓住历史发展机遇,是一家商业银行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从经济发展阶段看,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环渤海经济圈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随着京津冀协调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商业银行迎来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的最佳时机。面对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商业银行应做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通过设立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来协调各地区分支行、各部门的利益关系,加快产品创新步伐,促进各项业务快速发展,最终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2. 有利于以点带面,示范推广,打造“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升级版”。设立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是商业银行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形势下,顺应银行业改革发展新形势,通过改革与创新来全面提升自身金融服务能力的重大战略举措,重点任务是加快组织结构改革、探索经营管理模式创新、扩大金融服务范围和领域、提升综合竞争力。通过先行先试,不断摸索、总结商业银行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改革的经验与教训,进而为全面推进商业银行事业部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3. 有利于提升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能力,提高经营效益。商业银行京津冀区域管理总部采用事业部组织结构,可以从三方面提升经营管理能力:
(1)有利于专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在总行的监督管理下,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实行独立经营、独立核算、专业化管理,经营管理层能从京津冀区域整体出发统筹推进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从而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其经营管理能力,为下一步全面推进事业部改革储备人才。
(2)有利于提高市场敏感度,对市场变化做出更加快速的反应。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下属各事业部均有特定的市场,可作为相对独立的个体自主经营和决策,从而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做出更加及时的反应;同时,各行业事业部可依据自身经营绩效不断调整、优化经营策略。
(3)有利于提高银行的经营绩效。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对各事业部进行授权,既便于各事业部之间经营绩效的横向对比,也便于激励和约束各事业部,从而有利于银行经营绩效的提升。
二、 设立商业银行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的基本原则
设立商业银行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 坚持创新思维、统筹推进原则。设立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应注重改革的协同性、整体性、配套性,充分发挥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在改革与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总行在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构建过程中的指导和监管作用,充分发挥中后台部门对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的运营保障作用。通过实现三个“充分发挥”,来统筹推进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的建设与发展。
2. 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原则。由于金融市场和客户需求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因而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应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应以服务京津冀协调发展为出发点,紧跟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以适应经济新常态下京津冀地区经济转型和金融市场发展的需要。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应确立全方位的服务文化,即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后台运营管理部门服务于前台业务发展、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和京津冀区域各分支机构服务于客户。
3. 风险与收益相匹配原则。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的职责应与其资源授权和风险授权相匹配,最大限度的实现责权利相一致,风险与收益相匹配。在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各部门之间合理配置各项经营资源,实现责任、权利、利益的统一。通过完善会计成本核算、风险资本计量等,将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理念贯彻到事业部的各个部门,构建风险防控的长效机制。
三、 设立商业银行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的方案设想
1. 商业银行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建设的总体目标。在京津冀地区探索建立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纵向条块相对独立、横向部门联动协调、业务流程简洁高效、市场反应快速灵敏、激励约束机制科学、风险控制机制健全、中后台保障有力的区域管理事业部。
2. 设立商业银行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的方案设想。
(1)商业银行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的组织架构设计。在组织架构设计过程中,将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分为前台、和后台,这三部分保持彼此独立、各司其职、相互制衡。第一部分是前台业务部门,主要负责业务开拓与经营;第二部分是监控部门,主要负责战略规划、风险控制、资产管理、合规稽查等;第三部分是后台保障部门,主要包括IT部门、人力资源部门、会计核算、财务部门等。为避免机构臃肿、管理重叠的问题,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上应做好以下工作:清晰界定职责范围,避免管理重叠、职责不清;精兵简政,减少冗员。
(2)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高管考核与激励机制设计。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应实行相对独立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定,根据实际需要设立适当的激励约束机制,这是确保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高效运营的重要条件之一。构建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应坚持奖罚分明、权责一致的原则,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健全员工长效激励机制。从薪酬制度改革和绩效改革为突破口,坚持以绩定奖、以才定岗、以岗定级的原则,构建员工薪酬能升能降、级别能上能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实现对员工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的有机结合。二是对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的高管实施综合绩效考评。以理财事业部发展目标和任务的实现程度为考核依据,综合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考评方法,对高管人员实行综合绩效考评。三是将盈利提升能力和发展能力等指标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全面提升有利于确保银行的长远发展、确保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的高效运行、确保银行的经营活动与股东回报相一致。
(3)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风险防范机制设计。由于资本占用最终体现着资源授权与风险授权的程度,因而应将资本标准确立为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资源管理和风险管理的首要标准,重点加强资本管理,构建的资本配置机制和业绩评价机制应以风险调整资本收益率为核心。以资本管理为核心,并将其设立为资源与风险授权的标准,其实质是改变原有的高度集权的资源管理和风险管理机制,是设立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的关键环节。构建良好的风险防范机制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构建全方位的风险控制体系。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成立以后,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运作模式。在这种运作模式之下,需要构建全方位的风险防控体系,该体系包括以下内容:统一监控表内外风险、制定集中度风险的防控措施、制定产品和业务创新风险的管理办法;在组织架构设计上,可在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统筹京津冀区域风险管理;在风险管理委员会内部设立风险管理岗和首席风险官;构建有效的风险识别、评估、应对以及反馈机制;健全经营风险的计量、评估和监控体系。另一方面,构建分级授权的内部风险防控体系。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能否成功的关键之一在于对于风险的合理划分与授权,因而在构建内部风险防控体系时应采取以下两点措施:风险管理委员会重在制定风险防控政策和标准,处理京津冀战略层面的风险,同时引导事业部处理微观业务层面风险;明确风险管理委员会是区域风险政策和标准的首要责任人,而各事业部是业务经营风险的首要责任人。
(4)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决策管理机制设计。在决策机制设计方面,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可采取“集中决策、授权经营”的形式:集中决策指商业银行总行从宏观层面和战略层面给予监管和指导,具体包括金融资源配置、经营结构调整以及战略工作部署等;授权经营是指赋予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自主经营权,以及与其职责相匹配的人事权、风险管理权、业务考核权等。在中后台运营管理方面,涉及到商业银行总体战略层面的问题由总行制定统一的政策标准;涉及到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个性化业务层面的问题则交由其自行制定相关政策标准,但这些政策不得与总行相关政策冲突;为保证总行对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业务层面的监控力,绩效考核权重由总行相关部门制定;明确中后台相关部门在运营管理链条上的职能分工。
在管理机制设计方面,应构建精细化的运营管理机制。构建精细化的运营管理体制应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实施精细化的客户管理。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成立以后,可以将该区域的客户群体统一分类。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设计各具特色的业务管理架构和流程,通过实行客户的差别化、精细化管理,积极开拓高效、优质客户市场,增强机构客户和个人客户的组合营销,深度开发优质客户的市场价值。二是实施精细化的成本管理。在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运营过程中,应实施全方位的精细化成本管理,这些成本包括风险成本、运营成本以及资本成本等。通过强化投入产出分析,以提升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的风险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进而适应市场化经营要求。三是实施精细化的业务管理。按照行业划分,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下设若干分事业部,这些事业部以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为原则进行业务重组,以最大程度的实现营运流程科学合理、管理成本大幅降低的目标。
(5)利益分配与部门联动机制设计。
①事业部与总行的利益分配机制。每年度根据对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的考核结果和实际经营情况,由计划财务部核算事业部总利润后,根据约定比例(假设5:5)核算总行所获中利润,即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在每年度结束后提取50%利润作为部门发展基金,剩余50%的利润上缴总行。
②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与所属各事业部的利益分配机制。计划财务部分别为每个事业部设立独立账户,记录各事业部经营的每笔业务,每月初根据业务情况统计各事业部的营业额,扣除运营成本后即为该事业部的净利润。每年度根据各事业部净利润情况,由计划财务部按照约定比例(假设5:5)在事业部与所属事业部分部之间分配利润,即各事业分部在每年度结束后提取50%利润作为部门发展基金,剩余50%的利润上缴京津冀区域事业部。(鉴于不同部门的利润率存在差异,因而可根据部门情况设定不同的利润分配比例。)
③所辖各事业部的业务协调机制。设立业务协调委员会(超事业部),以管辖和协调京津冀区域管理总部所辖各事业部。在各事业部的基础上,在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和各事业部之间设立业务协调委员会,以有效协调所属各事业部的业务活动、解决所属各事业部的利益之争,从而实现分权基础上的适当集权。业务协调委员会可以更好的推进优质战略客户的全产业链开发(如优质战略客户往往需要一揽子综合性金融服务,这将涉及多个事业部。如果每个事业部都与该客户接洽,不仅会使该客户疲于应付,也无形之中增加了双方的合作成本。因此,在开发优质战略客户时,有必要设计专门的业务协调委员会,由其代表商业银行与该客户进行接洽,进而为该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此外,业务协调委员会还可以集中几个事业部的力量共同研发新产品以及减轻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的工作负荷。
④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与各分行的利润分配和联动机制。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与各分支行职能的重新定位。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所属各部门应专注于批发银行业务,重点对优质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京津冀区域各分行应零售银行业务,重点对零售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应加强专业化管理能力,提升整体管理水平,促使所属各事业部与各分支行更好的发挥协同作用,不断提升商业银行的整体竞争力。此处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支行的定位问题,鉴于各支行在银行营销中的重要地位,因而可以将各支行打造成以零售业务为主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由零售业务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
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与各分行的利润分配和联动机制。设立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将对原有的利益格局产生较大冲击,此时应探索设计事业部与分支行之间的利润分享与联动机制。利润分享与联动机制有两种备选方案:一种方案是实行双向计价,即依照“分支行推荐客户、事业部经营客户”的原则,对事业部与分支行实行双向计价(分支行对事业部提供的平台服务将逐笔计入事业部利润中,通过服务计价的方式将部分利润分给分支行。)另一种方案是事先约定利润分配比例,即仍以“分支行推荐客户、事业部经营客户”为原则,利润分配方案按照事业部和分行事先确定的利润分配方案来执行(在这个过程中,分行可以通过推荐客户、参与调研以及提供平台服务等方式参与到经营项目中。事业部与各分支行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相互配合。
(6)金融资源调配机制设计。在立足于各事业部、各地区实际的基础上,业务协调委员统一配置全部金融资源,以实现金融资源配置均衡有效。为实现金融资源均衡有效配置,业务协调委员会应做好以下工作:实现金融资源配置总量的均衡,即金融资源配置数量应与各事业、各地区实际需求相一致;实现金融资源配置结构的均衡,即根据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客户群体构成等因素不断调整、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结构,使之在动态调整中实现均衡有效;实现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即将有限的金融资源配置到政策扶持、社会经济效益好、高成长性的行业和领域,切实做到金融资源配置与实体经济需求相匹配。这里重点分析一下信贷资源配置:在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统一领导和部署下,业务协调委员统一调配信贷资源,注重与国家产业政策的密切配合,充分发挥信贷资源在促进京津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业务协调委员会应积极为京津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领域和项目提供金融支持,以做好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金融支持工作。
(7)多管齐下,解决专业管理人才来源问题。解决专业管理人才来源问题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从内部加强专业经营管理人才储备。在推进事业部建设的过程中,应注重人才储备工作,不断健全培养专业经营管理人才的长效机制,使商业银行保持着合理的专业人才队伍和梯队。二是招募专业经营管理人才。设立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可以面向社会招募一批专业经营管理人才,尤其是有着事业部工作经验的人才,这是解决人才来源最快捷的方法。三是完善内部晋升与外派交流机制。一方面,健全内部晋升制度。合理的内部晋升制度可以有效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其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从而为商业银行做出更多的贡献;另一方面,给员工提供更多的外派交流项目。通过外派交流项目,可以让员工学习、思考国内外商业银行事业部的运行机制及存在问题,从而将这些知识更好的应用于京津冀区域管理事业部建设。
参考文献:
[1] 蔡宁伟.中国商业银行事业部制改革的机遇、优势与挑战[J].国际金融,2015,(1).
[2] 牛锡明.积极推进商业银行事业部改革[J].新金融,2014,(8).
[3] 龚志坚.深化事业部制改革 推动流程银行建设――以民生银行为例[J].银行家,2013,(12).
[4] 李茜.中国商业银行与事业部组织结构[J].管理现代化,2012,(10).
[5] 谢玲玲.国内商业银行事业部改革的理论动因与实践难点[J].上海金融,2009,(7).
篇11
企业经营包括三大基本要素:人、财、物。预算管理就是要对财和物的运行方式——资金流和业务流进行事前的规划,并将其按照权责范围落实到相应的责任人上,从而实现三者的统一(王斌,1999;钱春海,2009)。预算管理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化企业管理、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优化资源配置、规范投资管理、提高投资效益有非常明显的激励与约束、监督与控制等作用,有利于企业规范发展和资产的保值增值(于增彪等,2002;于增彪,梁文涛,2004)。资本经营企业集团有其管理的特殊性,下面我们就其如何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展开讨论。
一、将预算与公司的战略衔接起来,提供预算的客观性和有用性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预算是战略管理的重要工具。要真正将预算管理的作用发挥到实处,必须注意预算在战略和运作计划之间的衔接。在每年的预算编制之前,公司高层应提出集团公司的战略及跨年度发展战略,而且战略的目标必须是清晰明确的。有的企业的战略只是发展方向,如“成为明年国内最大的生产商”,没有具体到目标,是难以为预算编制提供指导的。根据战略目标的分解,可编制子公司和各职能部门的运作计划,并据此编制子公司和部门的详细预算。
二、正确处理战略、计划与预算的关系
战略、计划、预算都是市场中的计划机制,是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发挥市场中的计划作用。而战略是一切计划和预算的基础,公司的经营计划是公司战略的具体实施方案,预算则是在公司战略指导下对年度经营计划的细化。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公司建立预算管理制度,必须注意理顺三者之间,特别是预算与经营计划之间的关系。
三、建立预算管理体系
预算管理首先是置于公司治理背景下的一种全方位的行为管理,它涉及到预算权限的划分与预算责任的落实;其次它是一种全员参与式的管理,也就是说预算不等于财务计划,预算管理不等于财务部门管理;最后,预算管理是一种机制,它能做到责任、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将预算约束与预算激励对等地运用到各预算主体之中。
资本经营下的集团企业,总部面临的经营风险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大量资本支出与现金流出,使现金流量为负数;二是投资风险大,未来现金流量的大小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由于投融资的不确定性导致大量临时性资金的产生,给全面预算的实施带来了困难,因此宜采用以现金流量为中心和以利润为中心两种模式混合的预算管理模式。公司在实行预算管理上,按内容可以分为经营预算、资本预算和财务预算三大类。
经营预算是指企业日常发生的各项基本活动预算。它应当包括库存预算、采购预算、成本费用预算等。根据公司特点,经营预算管理应采用以成本为起点的预算管理模式。
资本预算反映企业关于固定资产的购置、扩建、改造和更新、资本运作的可行性研究情况。具体表明企业投资的时点、额度、收益确认、回收期、筹资和现金流。资本预算应当力求和企业的战略以及长期计划紧密联系在一起。资本预算管理是以投资为起点的预算管理模式。
资本预算离不开筹资安排,筹资预算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资本筹集方式,二是资本需要总量及时间安排。在逻辑上,项目投资总额并不等于对外筹资总额,对外筹资总额是投资总额减去部分内源性资金(如其他营业性现金流入量、项目折旧或利润再投资等)后的净额,因此预算的作用就在于事先明确项目的对外筹资总量,从而使筹资行为在事先规划的过程中为投资服务;另外,项目交错对外源性资本需要量的影响也很大,有时B项目所需之资本投入来自于A项目试运行所产生的现金流。筹资预算工作的目的就在于事前规划,其目标在于不因预算提前安排而形成资本闲置浪费,或者因安排滞后而延误工期。
篇12
企业经营包括三大基本要素:人、财、物。预算管理就是要对财和物的运行方式——资金流和业务流进行事前的规划,并将其按照权责范围落实到相应的责任人上,从而实现三者的统一(王斌,1999;钱春海,2009)。预算管理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化企业管理、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优化资源配置、规范投资管理、提高投资效益有非常明显的激励与约束、监督与控制等作用,有利于企业规范发展和资产的保值增值(于增彪等,2002;于增彪,梁文涛,2004)。资本经营企业集团有其管理的特殊性,下面我们就其如何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展开讨论。
一、将预算与公司的战略衔接起来,提供预算的客观性和有用性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预算是战略管理的重要工具。要真正将预算管理的作用发挥到实处,必须注意预算在战略和运作计划之间的衔接。在每年的预算编制之前,公司高层应提出集团公司的战略及跨年度发展战略,而且战略的目标必须是清晰明确的。有的企业的战略只是发展方向,如“成为明年国内最大的生产商”,没有具体到目标,是难以为预算编制提供指导的。根据战略目标的分解,可编制子公司和各职能部门的运作计划,并据此编制子公司和部门的详细预算。
二、正确处理战略、计划与预算的关系
战略、计划、预算都是市场中的计划机制,是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发挥市场中的计划作用。而战略是一切计划和预算的基础,公司的经营计划是公司战略的具体实施方案,预算则是在公司战略指导下对年度经营计划的细化。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公司建立预算管理制度,必须注意理顺三者之间,特别是预算与经营计划之间的关系。
三、建立预算管理体系
预算管理首先是置于公司治理背景下的一种全方位的行为管理,它涉及到预算权限的划分与预算责任的落实;其次它是一种全员参与式的管理,也就是说预算不等于财务计划,预算管理不等于财务部门管理;最后,预算管理是一种机制,它能做到责任、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将预算约束与预算激励对等地运用到各预算主体之中。
资本经营下的集团企业,总部面临的经营风险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大量资本支出与现金流出,使现金流量为负数;二是投资风险大,未来现金流量的大小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由于投融资的不确定性导致大量临时性资金的产生,给全面预算的实施带来了困难,因此宜采用以现金流量为中心和以利润为中心两种模式混合的预算管理模式。公司在实行预算管理上,按内容可以分为经营预算、资本预算和财务预算三大类。
经营预算是指企业日常发生的各项基本活动预算。它应当包括库存预算、采购预算、成本费用预算等。根据公司特点,经营预算管理应采用以成本为起点的预算管理模式。
资本预算反映企业关于固定资产的购置、扩建、改造和更新、资本运作的可行性研究情况。具体表明企业投资的时点、额度、收益确认、回收期、筹资和现金流。资本预算应当力求和企业的战略以及长期计划紧密联系在一起。资本预算管理是以投资为起点的预算管理模式。
资本预算离不开筹资安排,筹资预算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资本筹集方式,二是资本需要总量及时间安排。在逻辑上,项目投资总额并不等于对外筹资总额,对外筹资总额是投资总额减去部分内源性资金(如其他营业性现金流入量、项目折旧或利润再投资等)后的净额,因此预算的作用就在于事先明确项目的对外筹资总量,从而使筹资行为在事先规划的过程中为投资服务;另外,项目交错对外源性资本需要量的影响也很大,有时b项目所需之资本投入来自于a项目试运行所产生的现金流。筹资预算工作的目的就在于事前规划,其目标在于不因预算提前安排而形成资本闲置浪费,或者因安排滞后而延误工期。
财务预算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反映有关各项预计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预算。它反映了各项经营业务和投资的整体计划,是企业的总预算。
首先应按照业务和职能逐级划分责任中心,确定责任中心负责人。公司(总部和子公司)可以划分为三级责任中心。
第一级:公司总部定位为投资中心。主要负责:
(1)对公司整体的收入、成本、利润负责;
(2)对公司整体的固定资产投资、股权投资、债券投资、投资收益等的资本预算及资金预算负责。
第二级:各子公司定义为利润中心。主要负责:对各子公司的收入、成本、利润负责。
第三级:总部各职能部门定义为费用中心。主要负责:对该部门发生或归口管理的费用负责。
公司要以资产为纽带,实行分级预算。公司总部的预算管理以资本预算为重点,实行资金的统一筹划,集中管理,包括:
(1)从资本需要量方面对投资项目总支出进行规划;
(2)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与决策进行优劣取舍;
(3)在时间序列上考虑项目资本支出的时间安排;
(4)研究筹资方式,制定筹资预算,保证项目资本支出需要;
(5)确定资本预算的审批程序和资本支出的监督控制。投资支出金额大,影响的持续期长,投资风险也大。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决策科学化,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科学分析、论证,使所选择的投资方案达到技术经济的统一与最优化。而投资项目支出与收入均以现金实际流出和流入为计算基础,它是评价投资效益的必要条件。
子公司要以经营预算为主,内容应包含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主要方面,加强成本费用和资金流量预算。
四、加强资本预算管理
公司总部的预算管理以资本预算为重点,资本预算管理不同于资本预算。要求必须做到:
(1)建立严格的资本预算管理制度,做到预算制订、审批、下达执行、修订、报告、评价与考核等过程的规范化,并强化制度的可操作性和预算对责任主体行为的硬约束。该项制度应当由董事会来制订和解释,其他管理主体都只是执行主体,无权对此修改。投资部门归口管理资本预算,编制公司季度和年度资本预算分析报告,并在企业季度经营活动分析会和公司董事会上汇报资本预算执行情况。
(2)加强资本预算与实际资本支出的过程对比与事后审计。资本预算管理效果的好坏需要通过事中监控与事后项目审计来评价,事中控制是为了保证项目进度及资本支出的合理性,事后审计则是对责任预算主体进行评价的重要环节,离开事中监控与事后审计,资本预算无法从管理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五、建立集团对各子公司的预算考核指标体系
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总会有偏离甚至大的出入,就需要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和评估。因为经验不足,可能一些偏离不是经营中的问题,而是预算编制的问题,必须首先排除,对运营过程的偏离,应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追根溯源,挖掘到差异的最低层。
预算考评应纳入集团整体考评体系之中。集团预算考评指标体现以下三方面的指标:
(1)预算标准确定层面,即预算准确性的考核,以提高预算的严肃性,引导二级责任中心贴近实际情况上报预算;
(2)预算过程控制层面,即预算项目任务完成的质量情况考核,以确保预算对应的计划任务按时、按质完成,引导二级责任中心积极认真地对待预算管理;
(3)预算结果完成层面,即预算执行情况考核,引导预算完成。
至于三个层面考核指标的权重,可以根据公司和责任单元业务性质、规模和管理重点有倾向性的侧重,强调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做法。
六、完善制度和流程建设
推行预算管理,公司应当建立《预算管理办法》,与制度相配套的流程也应同时建立和完善。
古人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企业管理的改善也同样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就全面预算管理而言,资料的积累分析、预算编制准确性的提高、预算控制与考核等工作都是与整个公司的管理相辅相成的,每一项工作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精益求精,搞“运动式”的管理浪潮已经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大企业的成长在经历了高速增长之后,将要迎来的就是行业内残酷的竞争,而利用全面预算管理来实现降低成本和费用、尽早取得竞争优势是所有成功企业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 王斌. 企业预算管理及其模式[j].会计研究,1999,(11).
篇13
金融制度是金融交易赖以存在的社会形式,农村金融制度是金融制度在农村金融方面的具体化。作为金融交易的规则、惯例和组织安排等,金融制度对社会金融行为进行规范,对金融体系地位、职能和组成部分间的关系、活动原则和行为方式进行规定,从而决定着金融体制的性质和效率状况。研究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金融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特别是农村金融制度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对我国金融体制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创新,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国外关于金融制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综述
金融制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开端,需从瑞典经济学家魏克赛尔创立货币经济理论说起,他指出货币金融对实际经济活动具有重大的实质性影响。在他之后,凯恩斯等人提出了旨在说明货币金融对经济的短期影响的理论。熊彼特则指出金融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从长期上讲具有重大影响,即在经济发展中,尤其是经济发展的初期,银行信用是金融活动的主要形式。
二战后,美国经济学家格利和肖先后与1955―1967年发表三篇代表性文献(《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方面》1955,《金融理论中的货币》1960,《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1967),认为经济的发展是金融制度变迁的前提和基础,而金融制度变迁则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手段。格利(J.Gurley)和肖(E.Shaw)认为,如果一种金融制度过死地把支出分配与收入分配捆在一起,如果它不在制度上创造条件使一些部门的盈余预算与其他部门的赤字预算有选择地相匹配,这种金融制度就会限制增长。
雷蒙德・戈德史密斯在1969年出版的《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中,则从实证的角度分析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金融发展是指一个国家金融结构(包括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变化,研究金融发展就是研究金融结构的变化过程和趋势,而金融结构的变化是金融制度变迁的集中体现。
1973年罗纳德・麦金农出版《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同爱德华・肖同年出版《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标志着金融发展论的形成。根据麦金农的分析,所谓金融抑制是指政府对金融体系和金融活动的过多干预压制了金融体系的发展,而金融体系的不发展,又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从而造成金融压制与经济落后的恶性循环。所谓金融深化,肖认为是指如果政府取消对金融活动的过多干预,可形成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金融深化论的核心观点是,一国的金融体制与该国的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刺激和相互制约的关系。简言之,金融深化就是整个经济中金融部门的发展和社会货币化程度的提高。因此,所谓金融压制和金融深化实际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在金融制度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上,20世纪90 年代的金融发展理论家继承并发展了麦金农―肖学派的观点。在实践上,通过实证分析试图对理论模型的结果加以检验。(1)经济增长及政府行为对金融制度变迁的作用。格林伍德和约万诺维奇(Greenwood & Jovanovic,1990)、格林伍德和史密斯(Greenwood&Smith,1997)以及列文(Levine,1993)在他们各自的模型中引入了固定的进入费或固定的交易成本,借以说明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是如何随着人均收入和人均财富的增加而发展起来的。列文(Levine,1993)扩展了上述观点,在其模型中,固定的进入费或固定的交易成本随着金融服务复杂程度的提高而提高。在这种框架下,简单金融体系会随着人均收入和人均财富的增加而演变为复杂的金融体系。另外,新凯恩斯主义者认为,由于市场的失败,政府行为在金融市场的发展与效率中的作用也十分重要。他们认为,由于信息不完善、外部性(与公共物品)和规模经济的存在,竞争与不受管制的金融市场将增加不稳定程度。斯蒂格利茨认为,政府对金融市场监管应采取间接控制机制,并依据一定的原则确立监管的范围和监管标准。完善的游戏规则有利于金融市场的发展(Stiglitz,1994)。(2)金融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金融发展理论中最核心的部分于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出发对金融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机制作出全面而规范的解释。由于相关的文献很多,我们借用马乐科・帕加诺(1993)简易框架,概括地介绍90年代金融发展理论家在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作用机制上的观点。a.金融制度变迁――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更高比例的储蓄被转化为投资―――经济增长,金融体系的第一种重要功能是把储蓄转化为投资。b.金融制度变迁――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发展――资本配置效率提高―一经济增长。
二、国内关于金融制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综述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金融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化,金融制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问题日益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和重视。
近几年来,国内有许多经济学家尝试运用金融发展理论来对我国的情况进行实证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谈儒勇利用我国近几年的季度数据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深度指标M2/GDP 所反映金融中介总体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存款货币银行相对重要性指标BANK 则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由此引申出的政策建议是大力发展存款货币银行。此后,国内学者发表了大量论文,如韩廷春(2001,2002),周立、王子明(2002),米建国,李建伟(2002)等相关著述。但他们都得出了一个与谈儒勇相似的结论,即我国金融深化指标(M2/GDP)与经济增长指标(GDP)是负相关关系。这显然与传统的金融深化理论相悖,并与在其他国家得到的验证不符,其根源在衡量金融深化指标的选取上。首先,指标M2/GDP不能反映我国金融发展水平或者金融深化程度,相反,它与金融深化程度呈负相关关系,它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是金融抑制的反映。其次,由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量金融创新工具的出现使得该指标在衡量各国金融深化程度上已经产生了系统性误差。在指标选择上,史永东(2004),宾国强(1999)等直接利用国外成熟金融市场上的一些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并不能完全符合中国的具体国情。而在后来的研究中,周立(2002)、韩廷春(2001)等虽然考虑了中国的具体情况,但考虑的角度不同,指标设计带有主观性和不完备性,影响了结论的可靠性。
除此之外,还有些值得我们重视的研究成果。李广众运用计量分析表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不应放在扩大存款货币银行的规模,而必须提高提配置金融资源的效率。曹啸等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分析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论是我国的金融发展确实构成了经济增长的原因,但主要是通过金融资产数量上的扩张而不是通过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的。杜询诚(2002)比较了中国近代经历过的自由市场型和垄断型两种金融制度模式,他发现在自由市场制度下,金融与经济的关系是“平行”的;在垄断制度下,经济仰赖金融,而政府控制金融,金融市场不再具有自发创造性。韩旺红等对金融中介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分析也表明,金融发展的主要指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确存在很强的相关关系。马正兵则建立金融部门和实物部门的生产函数,并借助于此,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金融发展的外部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是中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曾发挥了支持作用,随着经济增长不断从金融部门抽取租金,金融的经济增长效应有减弱的趋势,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存在着多重均衡。并指出,长期持续的经济增长需要加强金融部门的发展,特别是要优化政府的金融制度安排,使金融部门既能促进经济增长又能从经济增长获得动力,实现融合全身发展与经济增长效应最大化。
三、我国农村金融制度与农业经济增长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