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平面设计交流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平面设计交流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平面设计交流

篇1

网络课程就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1]。

1.1 网络课程的特点

交互性:在网络教学中,网络课程一改以往书籍、报刊等印刷信息以及广播电视等电子信息的单向传递方式,网络信息载体具备双向传递功能,这种双向交流可以是同步的也可以是异步的。

开放性:网络课程由于技术上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表现出极大的开放性。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受任何网络学习,学校已经从一个有围墙的实体转变为一个覆盖全球的知识网络。

个性化:在充分开放的网络中,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检索学习科目。在每一门科目中,也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学习者结合自己的学习状况,目前已有的认知水平,选择与自己学习特点、学习内容相适应的学习资源,自定步调地通过网络学习。

多媒体化: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课程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一个集视频、音频、声像技术为一体的网络学习环境,使交互形式更丰富、更逼真、更直观。多媒体化提供多样的外部刺激,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有利于问题情景的创设,进而激发思维灵感,促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2]。

1.2 面向医学专业的网络学习交流平台设计原则

网络课程设计不能简单套用传统课程设计的思路和方法,一是要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特长,二是要适当体现当代医学教育改革的精神。网络课程的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

以人为本:网络课程设计中要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向学生提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现象、观点、数据和资料,并适当地留出空间让学习发挥自由思维活动,才能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减少网络学习可能给学习者带来的情感缺失等问题。

开放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是指设计的网络课程应有多个学习起点和多条学习路径。建构主义强调事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事物的了解或对知识的掌握应从多层次、多角度入手,没有必要给学习者设定一个固定的学习起点。

情境性原则:情境性原则是指网络课程要给学习者提供和显示与其生活工作相类似(如医院、手术室等)的或真实的情境,以利于学习者在这种环境中去发现问题、探索或、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习的质量[3-6]。

2.系统开发环境与技术

2.1 系统体系——B/S模式

B/S(Browser/Server)结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它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Server)实现,形成所谓三层3-tier结构。这样就大大简化了客户端电脑载荷,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降低了用户的总体成本(TCO)。它能有效地保护数据平台和管理访问权限,服务器数据库也很安全[7],三层结构如图1所示。

B/S模式的优势在于维护和升级简单便捷。首先它简化了客户端。它无需像C/S模式那样在不同的客户机上安装不同的客户应用程序,而只需安装通用的浏览器软件。其次,它简化了系统的开发和维护。而采用B/S模式时,客户端只是一个简单易用的浏览器软件,就可以直接使用。B/S模式的这种特性,还使系统维护的限制因素更少。

2.2 系统开发工具

本系统的开发工具是,是统一的Web应用程序平台,它提供了为建立和部署企业级Web应用程序所必需的服务。为能够面向任何浏览器或设备的更安全的、更强的可升级性、更稳定的应用程序提供了新的编程模型和基础结构。

数据库是构建应用系统核心部分,我们采用MS SQL Server 2008作为后台数据库,它除了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可靠性以外,还具有可以迅速开发新的因特网系统的功能。尤其是它可以直接存贮XML数据,可以将搜索结果以XML格式输出等特点,这些特点在.NET战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8]。同时,我们利用作为数据库访问技术,在.NET中为存取任何类型的数据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框架,它适用于WinForms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和Web Servers。

3.系统分析与设计

3.1 网络课程教学系统功能设计

通过分析系统功能,网络课程教学系统由登陆模块、资源共享模块、信息共享模块、视频共享模块、留言管理模块、问题答疑模块、课程管理模块、用户注册模块、后台管理模块组成[9-11]。(如图2)

登陆模块:该模块要求使用该系统的用户首先根据角色登陆,根据不同的角色决定用户系统的使用权限。

资源共享模块:该模块主要是提供给用户资源共享的功能,包括课件的资源上传,课件的下载,课件资源的查询,以及资源分类搜索,用户还可以浏览自己的已共享资源信息。

信息共享模块:该模块主要提供给用户信息浏览的功能,包括新闻动态信息,考试信息(仅限于教师),以及信息浏览的功能。

视频共享模块:该模块主要提供给用户课程视频播放的功能,包括视频的搜索,视频的共享,同时用户可以查询自己已经上传的视频资料。

留言管理模块:该模块提供给用户信息交流的功能,包括课程的留言,以及其他用户留言的查看。

问题答疑模块:该模块主要是提供给学生用户,向自己某门课程的特定带课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提问,同时可以浏览选定课程的其他学生用户所提出的问题,已经教师对其的解答。并且提供给教师对自己所带的学生进行答疑。

课程管理模块:该模块可以提供给用户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课程,以及提供学生选择课程的带课老师,同时提供教师新建一门课程。

用户注册模块:该模块提供给非注册用户进行注册,其中限制注册的用户名,以便于管理和维护。

后台管理模块:该模块提供给管理员进行系统的维护,包括用户管理,留言管理,资源共享管理等模块。

3.2 系统的使用对象分析

系统的主要对象有:学生、教师、管理员

系统的日常工作有:

学生:用户注册;关注课程的添加、删除;课程的新闻信息、浏览;课程考试信息的浏览;课程视频观看、;课程留言板的信息浏览、;向课程的负责教师提出问题、查看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

教师:用户注册;关注课程的添加、删除;添加一门新的课程课程的新闻信息、浏览;课程考试信息的浏览、;课程视频观看、;课程留言板的信息浏览、;解答课程所带学生提出的问题、修改以前所解答的问题。

管理员:用户信息的修改;课程资源的修改、删除;课程新闻信息的修改、删除;课程考试信息的修改、删除;课程视频信息的修改、删除;课程留言的修改、删除;问题答疑信息的修改、删除。

综合以上系统日常工作任务,可以得出系统的用例图3。

经过分析,以上工作内容可归纳为教师信息管理、学生信息管理和管理员信息管理三大类。其中学生与教师在系统中的互动,是系统的关键。本系统将采取“单独房间式”的方法,让每一门课程都享有一个独立的空间,以提供所有信息的共享,提高课程的互动性,但同时也能明确区分出某一位教师所负责学生群,以提供给教师把更多精力放在自己所带的学生身上,减少教师的压力。(如图4)

3.3 系统数据库设计

(1)系统E-R图

首先进行系统数据的概念模型的设计。描述概念结构的工具是E-R图,E-R方法是“实体一联系”方法,它是描述概念世界、建立概念模型的实用工具。数据库的设计过程是先使用E-R图描述组织模式,再进一步转换成任何一种数据库支持的数据模型。E-R图的三要素为:实体(用矩形框表示,框内标注实体名称)、属性(用椭圆形表示,并用连线与实体连接起来)及实体之间的联系(用菱形框表示,框内标注联系名称)。根据系统需求,设计的E-R图如图5所示。

3.4 系统流程图

图6主要表示用户登陆系统之后的概要操作,其中课程资讯是提供给用户对于所选课程的一个总体概览,以查看是否有所选课程新的信息更新。

4.结语

面向医学专业的网络学习交流平台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包括登陆模块、资源共享模块、信息共享模块、视频共享模块、留言管理模块、问题答疑模块、课程管理模块、用户注册模块、后台管理模块等模块,网络课程教学是新时代高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网络课程教学系统是学校整合所拥有的计算机资源以及网络资源的产物,能帮助医学院校的学生在课余时间更好的对所学课程进行交流和分享,达到优化教学质量的效果,同时也能减轻教师的负担。

参考文献

[1]林君芬,余胜泉.关于我国网络课程现状与问题的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1(2).

[2]王承博,刘瑞儒,王宁.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3):7.

[3]廖金辉,唐日成,谢桂芳.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多媒体课件设计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2006,27(02).

[4]谢幼如,柯清超.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5]苏顺开,夏纪梅,杨建广.网络课程质量的关键是教学设计[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23(01).

[6]王树红.开发网络课程的综合设想[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9(06).

[7]盛蕾,方华.基于的四层WEB应用模型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数字与工程,2006,34(7):147-149.

[8]龙帅深入浅出SQL数据库开发[M].中国青年电子出版社,2006:2-5.

篇2

一、平面设计类课程与网络课程教学

1.平面设计类课程的可操作性

平面设计是教学生运用手绘或计算机技术在二维空间中进行艺术设计的课程。这类课程的实操性较强,教师不但要进行平面设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的教学,还需要让学生借鉴大量平面设计相关案例。因此,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学会制作并进行实际操作。平面设计作品的优劣与作品传递给受众的视觉效果和中心理念有关,所以对于平面设计类课程的学习,学生还要培养艺术眼光和创新能力。平面设计类广告主要通过媒体传达设计者的理念,这种较为形象和具有立体感的传播方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所以,建立以网络为基础的教育模式,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平面设计类专业培养更多的人才。

2.网络课程教学的特点和不足

随着网络课程教学的不断深入,教学空间获得了延展,大数据下,教学资源变得丰富多样,教学模式也变得多样化。网络课程教学实质上就是教师运用网络技术向学生传达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料,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网络课程教学打破了时空的局限,使学习范围变得更广;网络课程教学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学生也可以反复利用这些网络资源;它能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途径,有效地进行有个性化教学;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具有丰富性和互动性,可以使学生进行多向交流,以便获取教学资源,也实现了多样性教学;教师在网络课程教学中的角色是引导者和资源的提供者,学生在网络教学中由被动变为主动,凸显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与学生进行知识的交流和探讨;网络课程教学把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融合,教师可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进行面对面的课堂知识讲授,也可以利用网络在线慕课(MOOC)、微信闪课和微课等多种模式进行教学。但是网络课程教学中也存在一些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首先是网络课程的体系规划不完善,平面设计类课程教学资源丰富但较杂乱,缺乏统一的标准。网络课程中的知识往往缺乏连续性和规律性,教学难以为学生提供循序渐进的训练模块。其次,网络课程教学中,网络的互动利用率较低,面对新的教学模式,部分教师对课堂的规划不完善,对于课堂评价和网络的意见反馈功能缺少规划。虽然很多网络课程教学平台中设置了互动平台,但是被利用到课程规划中的较少。再次,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对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相关资料的检索和规划,而忽略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最后,学生要浏览大量的学习资源,但部分学生缺乏对海量网络信息进行梳理的能力,这导致其面对网络信息时产生焦虑感。

二、网络课程交互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实现

1.网络课程交互教学模式的建立

网络课程交互教学模式(IMNC)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实现交流互动的功能。建立起交互模式的教学大致可分为四个层面:首先是实现学生与交互媒介(S-M)之间的联系;其次是实现学生与教师(S-T)之间的信息交流;再次是实现教师、学生与教学信息和概念(T/S-I/C)的交互;最后是实现学生与学生(S-S)之间的交流。交互界面的建立主要是方便学生通过交互界面与同学、教师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学习。对课堂信息的交互主要突出三个要素:学生之间的交互是进行合作或竞争(C-C)关系,以便实现信息的交流与互动;在师生的互动中,教师主要起监督和引导的作用(M-G),同时负责给学生分配任务、分组合作和树立目标(A-G-G)等工作;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课程教学资源获取平面设计的步骤和项目制作需要的材料(S-P)以及拓展项目的训练(E)等信息,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选择学习资源(CR)以完成学习任务。然而,在独立的网络课程学习中,学生易出现孤独情绪,一旦遇到了困难和挫折,往往产生放弃的想法。这时,教师要在网络课程教学中加强情感交流,方便学生对不会或不懂的知识要点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同时在学生相互交流时对学生多一些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以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这种交互可以发生在生生之间,也可以发生在师生之间,学生可以通过反馈平台向教师反映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也可以和同学相互分享成功、倾诉挫折,从而达到彼此帮助的目的。一旦学生通过网络课程交互教学模式获取了教学资源,师生进行的交互过程就是概念交互。学生通过交互平台获取知识概念,在生生之间的交流中获取新的知识,再将学到的新旧知识相互融合,从而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概念交互主要表现在情感交流和信息分享两个方面,概念交互的结果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关键作用。

2.网络课程交互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在网络课程交互教学模式中的实现,首要任务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规划。现行的平面设计类课程设置中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素,另外,一些学生对课程基础知识的掌握欠佳,对计算机软件的操作不太熟练,对团队依赖性较强。因此,平面设计类课程教师对课堂的安排要遵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规律,以达到教学目的和要求:第一,网络课程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教师要制定难易适中的教学内容框架,保证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动力;第二,网络课程教学内容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教师在规划教学内容时应该分析当今行业的人才需求和公司对就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引进一些企业项目作为平面设计类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发展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另外,网络课程教学是教师给学生分配任务、以完成项目为目的教学过程。教师可以对每节网络课程进行设计,给不同的小组安排异质的项目,再对各项目进行步骤分层,学习小组内部可以根据每一步骤安排异质的学生完成。教师在分配每个网络课程项目时要按照以下几个步骤:首先,要给予学生合理、科学的项目任务、要求以及完整的效果图;其次,给学生讲解该项目实现的详细过程,让学生根据讲解进行实践并督促其完成;再次,教师要对该项目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搭建完整的知识框架结构;最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相似的教学案例,让学生在课外进行实战训练,并明确学生提交平面设计作品的截止时间,以督促学生学习。可以看出,这种网络课程教学结构不仅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同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和建构知识的能力,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具有较大的帮助。教学内容主要来源于网络资源。对网络课程教学内容的实施,主要包括教案编排、教学PPT演示或利用网络视频教学(慕课、微信闪课和微课)等环节。教案主要包含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实践、重难点知识、训练项目与素材及案例分析等组成部分。教案要求表述准确且易懂,有相关教学项目的截图说明等。教学PPT的制作要根据每个课程项目制作图形和文字相结合的教学内容,包括项目制作的主要步骤和理论分析。视频资源主要是网络上的一些高质量的教学视频或教师自己制作并上传的视频,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收集和整理并在课堂中运用。

3.网络课程交互教学模式设计在教学中的实现

要在教学中实现网络课程交互教学模式,就要设计好交互界面的功能。首先教师对网络课程交互教学模式的设计不仅要符合学生的需求驱动和学习特点,还要与课程特点相适应。交互界面的设计效果对学习效果有较大的影响,以上两点要求对促进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有较大的帮助,也是保障网络课程教学更好地实施的要素。平面设计类网络课程教学界面设计要遵循以下要求:要保证网络课程界面的统一,并且要求界面简洁流畅和清晰;对于教学内容要有较为突出的呈现,以方便学生浏览海量信息;每次网络课程资源的呈现界面不能超过正常显示的长度,限制横向翻屏,以避免不便的阅读给学生带来厌烦感;网络课程信息导航要明确,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访问;网络课程中海量信息的链接要清晰易辨;要具有检索功能设计,方便学生有目的地搜索信息;在设置教师界面时,教师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络课程信息平台,分享自己的资料和照片等信息,避免学生产生孤独情绪;在平面设计类网络课程中,还可以设计对教学内容进行标记的功能等。除了以上功能的实现外,在网络课程交互教学模式中,师生也可以通过APP、BBS、微博或微信等交流平台进行互动讨论。

结语

建立良好的平面设计类网络课程交互平台,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平面设计类相关的学习资源,还可以为师生提供更好的交流和互动平台,进一步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所以,提高平面设计类网络课程教学的交互功能,是平面设计类课程不断发展的动力,有利于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平面设计类高端技术人才。网络课程教学中交互功能的实现要充分结合学生的特征、课程性质以及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课件等进行规划,进行具有实效性的课程交互设计,保证平面设计类网络课程得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朝晖,刘建高.平面设计类课程的网络教学现状分析.石油教育,2014(2).

[2]邓朝晖,刘诗安,刘建高.平面设计类网络课程的教学交互研究.成人教育,2013(12).

[3]王书艳.基于网络学习行为分析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篇3

1 涂鸦艺术的初步形成

涂鸦是以各种各样无规则的图画、符号、文字等作为其表现形式,正是这种抽象的特点将涂鸦的艺术性展现的淋漓尽致。涂鸦的形成源于贫困地区的人们为表达内心对现实生存环境的不满,运用这种随性的涂画方式宣泄心情。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涂鸦艺术逐渐的出现在地下铁、车站等,各种各样的涂鸦吸引着人们的眼球,震撼着人们的心灵。涂鸦艺术逐渐的发展到欧洲,成为一种街头文化。时尚领域的艺术家也在逐渐的发掘涂鸦的艺术性,它所具有的自由感带给设计者更多的想象空间,这使得涂鸦艺术以其独特的个性成为时尚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涂鸦艺术的逐步发展

2.1 从“地下”发展到“地上”

涂鸦在60年代“地下”得到发展后,在70年代,涂鸦艺术在纽约出乎意料的盛行,地铁车厢成为了涂鸦的发展基地,更多的视觉元素应用到涂鸦艺术中,涂鸦的涂画越来越多样化,涂鸦的表现形式也越来越迥异。涂鸦的艺术性在不同人的心中有不同的意义,涂鸦刚开始并没有得到大众的认可,在经过地下形式的长期发展后,一直到1972年才逐渐得到大众关注,涂鸦的不羁个性、多变性,使得更多人承认了涂鸦的艺术性,涂鸦艺术就此从“地下”转入“地上”,涂鸦真正的成为一种艺术走进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在70年代后期,艺术界加大了对涂鸦的关注,将这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多的运用到主流设计中。

2.2 涂鸦艺术的公众交流

涂鸦艺术在80年代成为了一种最受欢迎的艺术表现方式,因此,涂鸦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真正的艺术需要公众的交流才能得到发展,涂鸦作为一种新的艺术更是离不开公众的交流,涂鸦逐渐的开始出现在音乐、服装、装饰中。涂鸦在其本来的随性基础上变得更加简洁、流畅,艺术家将更多的现实元素融入到涂鸦中,使得涂鸦具有更大的交流空间,给人们更多的想象空间。涂鸦独特的艺术性吸引了更多艺术家的关注,更多的描绘技术不断的被发掘,涂鸦的艺术感变得更加强烈,涂鸦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公众艺术。在涂鸦后期的发展中,涂鸦更多的体现出了现实问题,这也使得涂鸦拥有了一定的社会价值。涂鸦艺术家运用新的创作方式,使得涂鸦成为一种街头文化,是全球在追求的一种时尚潮流。

2.3 涂鸦艺术的商业发展

涂鸦作为街头文化,逐渐的应用到商业领域。随着社会的发展,涂鸦改变原本的涂画方式,艺术家将涂鸦运用到各种商业媒介中,例如:广告设计、服装等,涂鸦在商业上的运用越来越多,涂鸦艺术使得商家的宣传更具个性化,更深入人心。涂鸦艺术在现代社会影响更具广泛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以及表现内容的丰富性得到更多年轻人的追捧,涂鸦发展成为一股新的时尚潮流。

涂鸦独特的表现手法逐渐运用到平面设计中,传统的平面设计不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涂鸦所具有的个性化、狂野不羁的态度是平面设计所缺少的。新一代的平面艺术设计家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增强了涂鸦艺术的视觉感受,丰富了平面设计的内容。新一代的年轻人拥有更多新奇的想法,在涂鸦艺术的表现形式上进行创新,不断提升平面设计中涂鸦艺术的社会价值。利用涂鸦艺术的表现形式来吸引消费者的眼光,这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涂鸦风格的迥异使得广告设计更具娱乐性、现代性。在现代平面设计中,涂鸦艺术逐渐成为设计的主体,它的独特艺术性带给广告更多的时尚元素,赢得更多青年的喜爱。

3 结论

现代的涂鸦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备受青睐的街头文化,在涂鸦的发展过程中,它逐渐的改变传统的风格,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多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现代平面设计需要多元化的艺术表现,涂鸦艺术的本质特点与现代平面设计思维理念具有的共同点促成了涂鸦艺术与现代平面设计的完美结合。涂鸦艺术在设计领域的价值不断被提升,涂鸦艺术在融入到设计领域的同时,也实现了其社会价值。涂鸦艺术在现代设计平面的引用发展中,将会达到大幅度的升华,在这同时,涂鸦艺术能为我们带来更大的视觉冲击,使我们的世界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叶松,陈晓明.论涂鸦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发展[J].包装工程,2008,9:34-36.

篇4

一、平面设计中少数民族文化符号的应用意义

1、丰富文化表现形式,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内容

少数民族文化符号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具体内容包括少数民族文字、图形、服饰、信仰以及文化习俗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极具个性化的文化表现形式,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历史洗礼,便产生了极具感染力和影响力的文化效果。少数民族文化符号的应用涉及诸多文化领域,并成为文化产业创新的重要元素,给人们的文化生活带来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少数民族文化中包含着传统文化遗留下来的文化内容,能够积极地刺激大众的审美需求,其鲜明的色彩搭配以及个性化的内涵文化表现,都能够有效地推动现代文化形式的发展,并产生积极的作用。面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发展的当今社会,少数民族文化符号的独创性、风格性正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并成为社会文化发展的趋势方向,从而形成文化对思想意识的熏陶影响。

2、促进社会文化交流,拓展少数民族文化影响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紧张而繁忙,大众的文化交流正日益淡化,而针对文化的情感体验和文化内容的感知能力也正在日益下降。而少数民族文化符号的渗透能够为大众文化内容注入新鲜血液,带来发展活力,促进民族融合发展,从而实现少数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了解,提升中华儿女对于中国文化内容的认知,完善我国的文化内容体系。少数民族蕴含的独特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品格极具代表性,而社会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需要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入,丰富大众的文化视野和情感体验,以少数民族的文化符号提升大众的文化感知能力,以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性丰富平面设计的发展形式。

3、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实现少数民族文化效益

少数民族文化中深邃的文化内涵需要人们进行深入挖掘探究,特别在文化产业化发展的今天,少数民族文化能够产生实际的客观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从平面设计领域来看,少数民族文化符号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艺术的观赏价值,让大众感受到民族文化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入既能够实现文化传承的社会效应,同时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入又能够丰富文化产业模式,创新文化产业形式,创造出多元化的文化产品。而通过少数族文化的社会效益能够积极的引导大众的文化审美取向,激励文化企业积极的进行创新实践,通过平面设计的文化创新推动产业发展的影响力,实现少数民族文化对平面设计的推动作用。

二、平面设计中少数民族文化符号的具体应用

1、平面设计中少数民族图腾文化的应用

少数民族的图腾文化代表了少数民族的信仰以及精神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的图腾文化的象征意义较为深刻,其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寄托与情感维系。少数民族图腾文化的内容表现极具张力和艺术表现力,能够瞬间吸引大众的目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更是大众解读和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内容的有利契机。因此,在平面设计中如果能够善加利用少数民族的图腾文化,必然能够碰撞出独特的艺术火花。例如黑虎是彝族的图腾,傣族人以孔雀作为图腾,这些艺术形象都代表着不同少数民族的精神寄托,在不同主题的平面设计中能够体现出独特的高贵和优雅的文化气息。

2、平面设计中少数民族色彩搭配的应用

少数民族色彩搭配上大都具有显著的特征,其民族色彩或鲜明艳丽、或对比强烈。而通过色彩能够给大众带来最为直观的视觉感受,从而在人们的脑海中形成深刻的色彩印象,色彩搭配恰到好处时能够营造出整体的画面感,带给人们更为强烈的情感体验。少数民族的色彩搭配为平面设计带来了丰富的创意和灵感,将色彩的搭配作为平面设计的语言和表现手段,带给人们不一样的审美感受,唤醒大众对于色彩的想象力。色调的调和与应用能够带来的各种情感的感受,例如彝族以黑色为美,认为黑色代表着庄重、庄严、严肃、深沉的氛围,瑶族狗头冠是盘瓠图腾的一种大、强、尊的象征,因此在色彩的搭配上善于利用黑色来渲染庄重的气氛,通过黑白的搭配体现整体设计的肃穆之意。回族的“三原色”绿色、白色、黑色则象征着高尚圣洁的内涵,体现回族人对于人格道德的追求崇尚。

3、平面设计中少数民族构思理念的应用

少数民族文化符号元素以其完善的构思理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每一个独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都能够让人们随之联想出相应的民族文化。平面设计应该体现自身的创作风格,体现独特的创作理念,准确的向大众传达文化创作的内容。以广告设计为例,少数民族的文化符号的融入应该展现的是相应品牌或者产品的标志性特征,对于企业的文化,产品设计的理念都有所传达,这是平面设计所应该突破的。具有标注性和象征性的文化符号能够实现创意的推广,在大众的文化意识形态中形成固定的符号文化,以平面设计为契机,吸引大众对于相应产品的注意力。平面设计不仅仅需要向少数民族符号文化发展那样有自己的独特设计理念和文化符号,更需要融合和渗透这种少数民族符号文化,用少数民族的文化符号和文化构思推动平面设计的创新发展,创造出独具民族文化风格和蕴含民族文化内涵的设计产品。

三、结语

总之,平面设计中少数民族文化符号的应用体现越来越广泛,拥有广阔的发展潜力和空间。针对平面设计领域与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而言,实现平面设计与少数民族文化符号的有机融合,并开展科学合理的创新与实践,满足现实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体验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不管是从艺术创作和审美发展领域来看,还是从大众对于文化的感受和体验出发,平面设计中都应该不断吸收和使用少数民族文化符号的创新元素,实现平面设计的艺术审美价值和社会效益,从而创造出具有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平面设计作品,推动平面设计的民族化和国际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段碧丽,桂明.论民族文化符号在平面设计中的创意运用[J].美术界,2009, (8)

[2] 唐帆,胡文娟.少数民族服饰图案设计中平面设计技术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4(01).

[3] 王丽娜,侯力莉,李树君.平面设计传播中的符号构建与传达[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2(02).

[4] 汪瑞.中国元素未必等于中国设计[J].装饰,2010(01).

篇5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C-

0162-02

在我国,平面设计教育起步较晚,与国际水平还存在距离,这就给平面设计教学带来一些思考和挑战。由于对平面教学的意义认识不够,导致平面设计教学安排以及学生掌握知识程度上的不合理。基于此,本文拟对平面设计教学进行改革,将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其中,以期带来新的教学面貌。

一、平面设计教学的意义

不同的专业设置都是在对社会发展结构以及需求的深刻洞察上形成的,对于人才培养以及社会的长期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平面设计教学是高校诸多专业中的一个内容,也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有着十分广阔的市场情景以及教学意义。

(一)丰富高校专业设置。平面设计进驻到高校的专业设置中,能够带来更加丰富的高校专业设置。高等教育是我国人才培养的一个关键时期,也是为社会大发展储备人才的一个重要阶段。对市场环境的了解,将教育深入到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够使得高校的教育更加具有实用价值,也能够进一步强化高校的专业分类,形成现代化的教育格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能够带来社会多方面的进步,同时也对个人的多方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专业设置的合理以及多样性,是个人以及社会发展两方面的要求。

(二)细化人才素质结构。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对人才技能的需求也变得更加细小,不断进行人才素质结构的调整,才能带来更高的社会生产效率,从而形成强大的人才知识网络。平面设计是在进行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衍生物,在相关的产品以及服务中注入相关的平面设计内涵,能够创造良好的经济以及人文价值。平面设计教学能够将平面设计的相关专业知识传递到学生那里,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平面设计过程中的诸多内容,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精通平面设计的现代化人才。

(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学生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够更好地发挥创造能力,同时也能够将社会需求与实现自我价值结合起来,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学生可以了解到关于平面设计多方面的知识内容,找到自身感兴趣的方向并进行扩展,也能够通过设计过程的实现来发挥创造能力。平面设计的教学具有相关设计理论以及学生动手实践的教学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相应的专业知识,而且能够通过团队合作以及师生交流,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二、平面设计教学现状

平面设计教学虽具有其自身的多重意义,但在我国现阶段的平面设计教学现状中,由于教学观念上的不创新,对最新平面设计理论的渗入性不强,加之教学设施上的落后,导致平面设计教学现状中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理论教学还停留在传统阶段。平面设计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其理论会在新时期的发展中不断发生改变和创新,对平面设计的教学,也应该时刻注意到这种改革和创新的步伐。现阶段,平面设计理论教学还停留在传统阶段,一些美术理论以及设计方法还是沿用旧教材上的内容,这会导致不能很好地发挥教学的意义,导致高校的平面设计专业最终培养出来的人才还停留在传统保守阶段。这种传统理论阶段的停留是高校平面设计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这也体现了在进行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创新发展动力不足,以及消极教学的现状。我国的平面设计发展以及教学本来起步就比较晚,本应通过不断引进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带来教学中的指导思想。平面设计在国外的发展速度比较迅猛,各种理论不断在新的实践中被打破,这种打破精神本来就是平面设计中需要注入的,而理论的学习也应该是带着这种精神的。平面设计理论教学停留在传统保守的教学思维中,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缺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种新型人才观念的要求,也是对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在进行平面设计的教学中,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教师应该是起到引导和推动教学环节实现的作用。而在现阶段的平面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被动的获取知识、参与教学内容,这不能带来学生多方面的积极互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提升其平面设计能力的重要方面,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绘画能力,没有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一些点线面的基础教学中,整个教学内容显得比较僵硬,学生在学习中不能找到相应的学习热情,学习效果低下。在进行相关的平面设计教学任务的安排中,教师往往注重对学生任务量的要求,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设计草图,给予学生的创造性发挥空间不大,这培养了学生的模仿和复制能力,忽略了学生的灵感发挥,从而使得学生掌握的平面设计知识不能对其设计风格以及方法产生较大影响,很难带来耳目一新的作品,不能在社会实践中占领优势。

(三)新型教学理念引入不足。随着素质化人才观念的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以及方式上也不断改变。在进行各类教学中,需要不断理解新型教学理念,更好地贯彻教学意义,打破传统教学中不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容,最终带来教学效果的提升。而在现阶段的平面教学中,没有注意到教学理念的更新作用,不注重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使得教学始终停留在固定水平,导致教学理念改革创新能力的不足。教学过程中,教学理念应该是对教学各个环节产生指导作用的最高思想,教学理念的优劣能够带来最终教学效果达成程度的好坏。新型教学理念中会及时地根据时代精神来进行改革和实践,注重对教学效果的测评,及时地改进教学环节,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人才培养的创新发展模式。平面设计教学所需要的教学理念应该是与最新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应该不断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人才观,对培养平面设计人才的模式进行改进,通过实施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适应现代化生产的人才。

三、平面设计教学的改革措施

进行平面设计教学的改革能够更好地贯彻落实现代化人才培养观念,也能够不断总结平面设计教学经验,将最新的平面设计理念运用到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最终提升学生平面设计的水平,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

(一)注重人本观念。在进行平面设计教学的改革中,应该深刻地认识到学生是教学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为主抛离,带来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再到教学方法的全方位创新改革。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能够更好地发挥人才本身的潜能,将教学行为中的强迫性改为学习行为的主动性,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过程中找到适合自身的方法,而教学环节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学生能够及时地提出教学内容上的建议,使得平面设计教学能够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进行。平面设计教学不应停留在对理论知识的死板灌输阶段,而应更多地进行思维训练,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教学目的才能真正实现,学生也才能从教学参与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做到真正的寓教于乐,学生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更好地发挥现代化教学的意义,深化教学改革,从而带来平面设计教学的新面貌。

(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高等教学最终是为了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使人才的素质以及创造性能力更好地融入到社会的进步过程中。在平面设计的教学中,教师应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教学环节中,摆脱传统教学中的落后和保守,从最新的平面设计实践中获取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设计灵感来源。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将学生的平面设计建立在具有时效性以及实践意义的现实内容基础上,不再仅是一种单调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完成过程,而有了对社会现状更多的洞察,将平面设计的实用性以及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理论是从实践中总结,在实践中进行检验,也最终需要利用实践来进行理论上的创新。平面设计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对于学生的成才具有各自的作用,理论能够提供给学生坚实的发展基础,而实践能够带领学生进入真正动手操作的步骤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进入到实践丰富环节,为步入社会生产做好准备。

(三)注重多层次多样化。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是对平面设计教学方法和环节的多维实践运用,平面设计教学的过程不仅是通过课堂教学,也与课后的观察和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实践机会得到更多的锻炼,同时也应从学生的实践成长中不断获取教学的新措施,使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立体化和整体化。在平面设计教学中,还可以更多地进行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这种交流不应仅是教学内容上的交流,还应具有相应的情感以及人文关怀上的交流,让学生受到相应的感染,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学习习惯以及生活观念,促使学生学习效果的更好发挥。

综上所述,平面设计教学是社会发展以及教育内容中的重要环节,给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发展空间,也带来了教学理念上的不断更新。平面设计教学在现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实际的教学效果发挥不充分,对培养现代化人才的教育观念认识不足。进行平面设计教学的改革,可以带来平面教学发展的新面貌,也能够为现代化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培养更加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陆兴华.浅议平面设计的教学与改革[J].成功(教育),2011(10)

[2]张军.现代图形创意课程培养学生艺术创造力的方法与作用[J].美术大观,2011(8)

篇6

1素描与平面设计的关系

(1)素描是平面设计的前提。从历史渊源上分析,史前山洞中的岩画、陶器上的瓶画、欧洲中世纪的镶嵌画、18世纪的字体设计等等,这些都是素描的历史图稿,也是早期平面设计的重要发展阶段;从时代的需求上看,伴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的迅猛发展,中国的平面设计也得到了很大的完善。然而当前经济的发展与国际艺术的交流对平面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师们需要打破常规,在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开拓新的格局。而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重要基础,它解决的是基本形态问题,它为平面设计师们提供了指引。素描由规矩走向了自由。“自文艺复兴以来,素描一直被认为是造型艺术家获得视觉形式的基本手段。艺术家感知世界所获得的原初意象首先发轫于素描并呈现最初的形象,素描不但被认为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同时也被艺术家珍视为孕育自身艺术语言的母体。”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素描概念的外延在不断地放大与延伸,素描不再是简单的再现。国际的交流,不同意识形态与人文背景的差异,导致素描形态呈现出多样态格局,成为独立的艺术创作,不只是具有底稿的作用。设计素描的出现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但是素描基本功的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抛弃了传统素描的训练,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应该在学习基本造型能力的同时,重视思维的培养和创新,使得素描由规矩走向自由。同样的,平面设计也不仅仅是视觉的表现,更重要的是信息的传递。当今时代很多设计师利用电脑软件设计图纸,使设计出的作品缺少了灵性。平面设计需要借鉴素描转变的一些新理念,由规矩走向自由,与素描构建“包容与共生”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任何形式的素描都记录了艺术家对自然的思考,体现着人类不断认识万物的能力与愿望。无论是装饰在器物上的图案,还是为绘画而作的素描草稿,艺术家们都或多或少经过了一番深入的设计。

(2)设计是素描的归宿。素描在很早期就出现了,如拉斯科洞窟上的单线条绘画就是最初的素描,逐渐地,许多画家用素描为自己的创作做手稿。可见早期素描即被用来为绘画服务。随着时代的发展,素描的客观性被大大减弱,而更多地倾向于主观表现,素描逐渐有了许多表现形式。例如,肌理表现、材料表现、技法表现、构成表现等等。当代教学中流行的设计素描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除了掌握传统的素描外,更多地强调主观创造性,这使得素描与设计的关系更加清晰可见了。要想设计好一部作品,素描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传统写实性素描的学习不能忽视。但是一味地如传统的素描般只是再现描绘的对象,画者只会参照景物进行写实素描,只是推敲被描绘对象的比例、明暗变化、体积感等,描绘出的作品就没有任何创意了,这种状况往往是被动的。设计者可以从设计的目的出发,选用合适的素描表现形式,从而表达设计者的创作和意图。

综上所述,“素描”是出发地,“设计”是目的地。素描的“草图角色”不仅仅为绘画服务,也可以为其他的艺术甚至生活服务,如产品设计、平面设计等。

2素描在平面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1)素描为平面设计创作奠定造型基础。造型是素描研究的核心。而物象造型最本质的因素是其自身内在的结构。在创作平面设计作品时,只有了解了一件物品或者设计对象的结构之后,才能针对其结构设计出合理、丰富的图像来。例如,可以采用对物象的平面化处理、变形、夸张以及联想等手法,也可以采用对形的象征寓意来表达主体的审美感受。而且你有了素描基础,当灵感突现时,就能够顺手准确地绘画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对于设计,素描有结构法,还有明暗画法,在处理画面的效果时会用到很多素描方面的手法,如果素描基础不够,很多时候想画什么东西,就会感觉画得不够精准,也或者会画不出自己想表达的那种想法。所以只有熟练地掌握了素描的基本功,才能在平面设计创作中游刃有余。

(2)素描为平面设计创作奠定思维基础。素描是客观物象到艺术形象的升华,客观形象的特征和思维表现的结合是素描的构成原理。在平面设计中,除了视觉效果的表观外,思维的表达同样也是至关重要的,其中,素描形式是思维最简洁明了的表现形式。同时,素描也是表达自己创意的最好体现,不管是与客户沟通还是自己要表达创意,都离不开平面图稿的表现。素描是单色绘画,它的一个很大的优点是所用绘画工具携带方便,可以及时地捕捉灵感来源。同时传统素描的草图角色使得设计师可以随意更改创意。平面设计需要素描,因为素描是延续设计思维的手段,展示构思的方法。

(3)素描为平面设计创作奠定创新理念。当代素描发生着很大的变化。首先,传统的素描注重线条的表现、黑白灰的明暗关系,强调再现事物;而当代素描在注重构图的同时更注重创意,注重艺术家思维的表达,有一定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这一改变对于平面设计创作而言有很大帮助,因为创意是平面设计者的第一要素,一个好的创意是设计者的灵魂。其次,色彩的增加也是非常重要的要素。传统素描极尽地展现黑白灰的色彩,但是黑白灰的色彩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当代人的需求了。在这种情况下,油彩的使用已是必然,把色彩应用到素描之中不仅能表达作品的视觉出冲击力,同时还可以更好地传达信息和达到艺术家的目的。此外,国际交流和时代的改变也使人们对素描的感觉有了新的认识。近一个多世纪以来,素描不再是简单再现事物,也不仅仅是对造型能力的训练,当今素描的表现形式多样,既有毕加索风格式的素描炭笔画,又有纸本油彩画,更有激光雕刻等形式。它更加关注艺术家思维的表达,更在乎作品的创意,这与设计的意图不谋而合。

篇7

极繁主义的设计理念在当代获得了迅速发展,是平面设计的一种重要的设计风格。当代极繁主义平面设计的风格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一) 打破传统,开放互动,反阐释的设计核心

对于当代的艺术作品来讲,不仅是将平面设计的内容展示给欣赏者,而且在展示的过程中,可以与欣赏者进行一定的沟通和交流,主要表现在:第一,开放性的互动语义系统。对于传统的平面设计来讲,设计者只是将设计内容展示给欣赏者,而欣赏者只是被动地接受创作者给予的信息,欣赏者和设计者之间没有任何的交流和互动。但是,极繁主义理念的产生和发展,使得设计者能够与欣赏者之间建起一座桥梁,能够构建出一套较为完善的互动语义系统。第二,反阐释意义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社会已经来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被无数的信息所困扰,所以,在极繁主义的设计理念中,人们不需要对设计作品中的意义进行过度阐释,从而能够使人们从海量的信息中解救出来,推动极繁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第三,打破了传统图形法则的束缚。在传统的平面设计中,有一些无形的图形设计法则困扰着设计师的创造,束缚了他们的思维,所以创作出的作品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极繁主义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设计师的创造灵感,拓宽了他们的创造思路。

( 二) 奢华的装饰语言

从极繁主义的设计理念出发,其指导下的平面设计作品追求能够更加细腻深刻地表达作者的个人情感,那么在设计的过程中,就要更加重视传达信息的图形和文字,将这些设计元素作为一种非正式的设计语言,向广大的欣赏者传递作者的一种思想情感。极繁主义在图形语言上的风格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装饰的语言词汇开始复兴,随着后现代文化思潮的涌现,极繁主义的设计理念以及对于图形的复杂应用开始得到了默许。第二,极繁主义需要多种装饰性元素的混合,对创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更深入、更细致的阐释,如将文字以图形化的形式进行表现,在文字中夹杂着图形等。第三,在以极繁主义为指导的平面设计作品中,往往图形运用得比较奢华,而文字也进行了复杂化的处理,这样不同的欣赏者才能欣赏到作者不同层次的情感。

( 三) 感性的图形传达方式

在极繁主义的设计理念中,作品往往体现出对于理性的反叛,让欣赏者感受到作者要传递的真实情感,从而使得设计者与欣赏者达到一种感情上的共鸣。感性的图形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剔除图形图像或者是文字中理性的部分。以极繁主义为指导的平面设计作品,往往对图形或者图像元素进行了反理性的处理,从而使得它们具有最感性、最纯粹的表现力。第二,极繁主义的创造灵感主要来源于情绪的触发。极繁主义主要强调的是对创造者个人情感的体现,所以设计者在进行创作时,往往以情绪作为灵感的触发点,通过其独特的创造风格,从而引发欣赏者对于平面设计作品的共鸣。第三,多维度感性信息的传达方式。对于现代的平面设计作品来讲,在引入极繁主义的设计理念之后,其感性信息的传达不仅仅局限于视觉这一种方式,对于其他触觉或者是听觉等信息也进行了一定的引用,从而使得当代平面设计作品的感性信息传达呈现出多维化的特点。

三、对于极繁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评价

设计理念是随着欣赏者的喜好和需求进行不断变化的,同时也需要一定的产生背景,这样才能够形成一定的设计风格。虽然极繁主义已经在现代的平面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设计者和欣赏者对于极繁主义的评价却不尽相同。我们在对待一种新生的设计理念的时候,需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去全面地分析和看待。对于极繁主义的评价主要分为积极层面和消极层面两个部分。

( 一) 极繁主义对于平面设计影响的积极层面

极繁主义设计理念是在反叛传统设计理念的基础上兴起的,对平面设计的发展和繁荣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主要的积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对于欣赏者地位的肯定。欣赏者从传统设计理念中的被动接受角色,转为在极繁主义设计理念中能够与设计者进行交流的角色,这充分体现了极繁主义对于欣赏者地位的肯定。极繁主义设计理念允许不同的欣赏者对平面设计的作品做出不同的诠释,能够不断丰富平面设计作品的意义,对设计者情感的表达也是一种延伸。第二,推动了感性因素的传达。现代社会在物质生活的层面充斥着较多的理性元素,所以人们在欣赏平面设计作品的时候,希望看到更多感性因素的传达,这能进一步增加设计者与欣赏者之间感情的交流,使得作品表达的情感更加纯粹。第三,重新肯定了复杂装饰。在极繁主义的平面设计理念中,为复杂装饰提供了发挥其重要作用的场景,能够使得平面设计的作品更加具有包容性,促进了其多元化的发展。

篇8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东西方文化的进一步交流,市场需求量不断提升,高职平面设计行业的竞争愈发激烈。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建设处于转变模式、建立特色的关键阶段,因此,高职院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必须有更高的战略发展目标,不断推进创新型的教育理念、优化课程结构、整合课程内容、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观念,理解和把握职业教育课程的真正涵义,突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深化课程改革,才能建立起属于高等职业教育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研究巧妙利用平面构成中的“点、线、面”三元素,根据“点线面”的思路,分别展开课程、教师、学生、实习平台四个环节的构造工作,以此来构造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 基本“点”构造

1.1课程中的“关键点”

根据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学生毕业后可以有几个就业方向,例如广告设计方向、室内设计方向、网页设计方向等。我们从这些不同方向的课程中选定多门代表性课程作为“关键点”课程,打破传统的教学习惯,全面推行项目化教学改革。“关键点”课程以完成大项目为最终目标,将工作过程细致划分成多个子项目,每个子项目都肩负着锻炼学生的某一项能力的任务。例如我们将《Photoshop》定为“关键点”课程,课程设置了多个子项目,有“修图”、“调色”同时也会包括“网页界面设计”和“广告编排设计”子项目训练。

1.2教师中的“责任点”

每门课程,均应该配备有2~3个能够独当一面的教师“责任点”,他们教学经验丰富并且丰富的企业一线经验。这样安排的理由是:首先2~3个人,能够保证在有教师外出的情况下每门课程依然有优秀的教师资源,不会导致特殊情况(比如某位老师下企业半年或则某女老师休产假)时专业课教学出现薄弱环节;其次长期的企业锻炼深知市场当前动态,理论联系实际,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亦能增强学生的实战能力,毕业后能够更快融入市场。

1.3学生中的“突出点”和 “闪光点”

学生群体中的“点”包括两方面内容: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学生和某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首先教师通过观察,确定每个班在实践教学中,表现最优异的几位学生,设定为 “突出点”,;其次,在其他学生中注意发掘各人身上的“闪光点”,例如有的孩子天生色彩很敏感,配色很漂亮,但排版不是很好;而另外一个孩子天生排版很别致,但是色彩搭配很糟糕,这些孩子本身天赋很高,只是由于缺少磨炼或者足够的引导,无法完成更高质量的作品。将这些“闪光点”记录下来,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

1.4实习平台中的“感情点”

平面设计需要大量的实践锻炼,虽然学校开设了大量的实训环节,但无论是工作量还是工作效率都与实际工作中的要求相差甚远,许多毕业后的学生反馈:在学校的两年多还不如就业后的三个月练得多,因此校外实习平台建设极其重要。此处有位著名的学者的方法值得借鉴:各专业每年都可以扶持几位特别优秀的学生,为他们提供机遇,鼓励他们发挥专长,必要的时候提供帮助和指导。当几年后,这些孩子成为其所在公司的中坚力量时,他们所在的公司就很可能是下一个实习基地!而且这会是一个良性循环,这些孩子也就是新实习基地的“感情点”。

2 “点”到“线”的升华

2.1课程中的“点”到“线”

专业课程中的“关键点”课程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与其他课程相辅相成。例如,我们选定《Photoshop》、《Illustrator》、《广告设计》为“关键点”,与之相关的有《平面美术基础》、《版式设计》等课程。首先是《平面美术基础》,讲授平面中的点线面构成和色彩设计等方面的理论知识;紧接着开设《Photoshop》将这些方面的理论知识转变成实践训练,同时发现编排和绘图方面的不足;于是《版式设计》训练版式编排;同时开设《Illustrator》进行绘图训练并作为版式设计的必用工具;当完成这一系列学习后,就为《广告设计》做好了所有的铺垫(如图1所示)。这些原本看似独立的“关键点”,最后很自然地被其他关联课程串联成了就业“方向线”。

2.2教师中的“点”到“线”

假定每个课程都有2~3个教师的“责任点”,这些“点”串联起来,会是一根非常牢固的线。但是往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每个老师的风格不同,授课的侧重点也不同,如果不及时交流,容易出现“盲点”。例如,甲老师在教《Photoshop》时会注重钢笔工具训练,以适应第二学期《Illustrator》课程中的鼠绘;然而乙老师教《Photoshop》时可能更喜欢注重调色训练,可能钢笔练习不多,于是第二学期甲老师教《Illustrator》时就会发现学生们不熟悉钢笔工具,作图效率降低。而当后来两位老师及时进行了沟通后,根据彼此需要调整了自己的授课侧重点,就再也没有出现类似问题。因此各衔接课程的教师应当长期保持课后交流,以形成良好的“交流线”。

2.3学生中的“点”到“线”

以理实一体化课堂为例,当确定了“突出点”和 “闪光点”后,教师要在不经意间保持课堂每排座位至少有一位“突出点”学生;其次,“突出点”周边安排几个具有“闪光点”的孩子,尤其是“闪光点”互补的要故意安排在一起,以能互相影响为宜;剩下的则由学生自己搭配,往往都是各自的室友或者好朋友(非常理想)。这项研究已经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验证:那些 “闪光点”孩子彼此会在心中暗暗较劲;同时由于同排还有一个学霸级别的“突出点”,“闪光点”会有一种追赶的动力,不知不觉就接近了“突出点”;而“突出点”也会看到“闪光点”的追赶,同样会受到激励,努力坚持做到最完美;同理,由于最后有越来越多的“突出点”,“近朱者赤”,其他学生亦会不约而同进行追赶,于是最后结果就是整排学生都能训练的很好,最后形成了一条“共进线”。

2.4实习平台中的“点”到“线”

如果每年扶持几个优秀的学生,等他们成为中坚力量时,他们将是他们所在公司与学校的“感情点”,是未来建设新实习平台的希望。以自主创业毕业生为例,因为起初力量薄弱,人脉关系少,经验不足,单打独斗发展艰难。老师要给于创业的毕业生更多支持,其中一个有效方法就是促成已经成功的学生带动新手,大家互相扶持。一个“感情点”是孤单的,而如果许多个“感情点”串联起来,往往会发酵出更多的机会,成为“互助线”。

3 “线”到“面”的拓展

3.1课程中的“线”到“面”

根据就业方向不同,平面设计的课程理出了一条条的“方向线”,比如“平面美术基础-Photoshop-版式设计-Illustrator-广告设计”属于广告设计方向;“平面美术基础- Photoshop-网页设计-版式设计-Flash”则属于网页设计方向;“平面美术基础-Photoshop-设计速写-Autocad-3Dmax”则属于室内设计方向。这些“方向线”共同组成了平面设计专业的主干课程。通过观察发现,每根“方向线”之间都有重复的课程,这些“方向线”通过重复的课程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网状的“专业面”。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课程内容设计的全面性,使学生能够全面均衡的学习,在毕业时就可以有多重选择,增加就业的机会。

3.2教师中的“线”到“面”

专业课教师的交流不应仅限于校内,而应走出校门,积极地与外界的同行们交流,互相学习先进经验,取长补短。教师自己“走出去”,把校外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带回到本校专业中来;定期把外校的专家学者“请进来”,不仅要长期聘请企业专家给学生们上课,也要定期聘请企业专家给教师们做短期培训,让暂时不能外出实践锻炼的教师也可以及时了解当前平面设计专业市场发展动态。假设校内教师之间的交流是纵向线,那么与校外专家的交流则是横向线,这些纵横交错的“交流线”编织成一个巨大的“交流面”,能够源源不断的汲取到先进的教学思想和即时的市场动态信息,有助于人才培养理念的不断更新与完善。

3.3学生中的“线”到“面”

当课堂中形成一条条“共进线”后,教师应该趁热打铁,设计大项目训练,以每排为单位,项目要全组成员合作完成,每次完成的作品组与组之间进行PK。此时组员为了达到最佳设计效果,不仅全力以赴,而且会有激烈的组内讨论,在不断磨合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而经过数次PK后,教师应该能观察到每排与每排之间的差距,适当组与组之间成员进行局部调整,继续进行新一轮PK。这样不同风格的学生之间又会产生一次碰撞,然后互相学习互相适应,相当于班级内部进行了一次大交流,各种“闪光点、突出点”交织,理想的状态应该是整个教学班都取得全面进步,形成“共进面”。

3.4实践平台中的“线”到“面”

随着时光推移,毕业生越来越多,各企业中成为中坚力量的毕业生也越来越多,自主创业的学生也是越来越多,需要一个大的交流平台供他们自己联络。本文的经验是由教师建立一个网络交流平台,比如QQ群或者微信群。老师将历届优秀毕业生都邀请到平台中,注明毕业年代和从事的专业方向。起初可能“关系线”两两认识,通过“关系线”互相介绍,志同道合的人们会逐渐交织成一个巨大“关系面”,这个“面”可以覆盖全国各大中城市,各类行业信息可以随时分享;大家可以共同讨论一个问题,也可以共同商量一个想法,增进感情的同时,也互相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更可喜的是,成功的学长经常提供实习机会给弟妹们。因此,这个交流平台将是同行学生学习和求助的最好场所。

4 结论

本文中对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进行“点线面”的细致划分,从细节到整体,各项研究工作逐步展开,避免了从大框架上泛泛而谈、却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空谈”;从“课程、教师、学生、实践平台”四个方面分类进行研究。其中,“点”是“线”的铺垫,“线”是“面”的铺垫,各项工作层层展开;无论是课程中的“关键点”与“方向线”,教师中的“责任点”,学生中的“闪光点”还是实践平台中的“感情点”,都是该研究设计者提出的新概念,因此该研究方法也必定别出心裁,不落窠臼。

参考文献:

篇9

1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已经不再局限于经济的交流,文化交流也出现在世界发展的潮流中,各国的文化元素在世界中都有了新的发展和应用。我国文化在当今开放的世界格局中传播的范围更加广阔,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在世界艺术舞台上也不断刮起阵阵中国风,中国元素逐渐得到世界艺术的认可和应用。我国的平面设计较世界其他各国相比起步是比较晚的,缺乏一定的文化底蕴,在设计中虽然尝试运用我国传统艺术元素,但是始终把握不住艺术的核心因素,不能彰显我国传统艺术文化的磅礴和精深。主要原因还在于设计者对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缺乏深入的了解,没有到达艺术的核心,一味地顺应潮流,只会被潮流所抛弃。[2]因此,设计出的作品并没有引起很大的反响,也不具有太高的审美价值。在传统文化艺术与现代平面设计的碰撞中,设计师也逐渐探索出了传统文化艺术与现代设计相融合的有效渠道,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更好更深刻的理解,掌握现代文化的发展规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融合,从而是设计出的作品具有更高深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色。

2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彰显和体现

2.1 中国传统文化色彩艺术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彰显和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与平面设计是一种内在交融,帮助作品体现出其设计理念和内涵。现代平面设计中,不同的色彩运用是不同时代的标志和象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色彩艺术经过千年的发展,依然能够在当今时代得到应用和体现。例如中国红这一色彩元素,已经成为我国色彩的象征。中国人对大红色无比推崇,这与大红色本身的特点是分不开的,红色代表喜庆、丰收、热情,而又不缺庄严和大气,与黄色同为我国古代色彩的主调,黄色也成为封建社会皇家专用颜色,具有很强的视觉感、历史感和时代感。中国红代表的还是我国广大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情,对生命的尊重,经过时代的沉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凝结了炎黄子孙的民族情结和爱国情感。将我国传统艺术色彩与现代平面设计相结合,更能够凸显设计的理念和内涵。

2.2 中国传统文化绘画艺术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彰显和体现

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使用的水墨元素,是点与线的构成。传统绘画具有很高的绘画技巧,同时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与我国传统诗词文化相辅相成。例如,阿里巴巴公司的标志,是一个飞舞的小写a,其中运用了传统的水墨绘画艺术,还运用了传统绘画工具毛笔的行迹,同时与现念相结合,结构新颖。在颜色选择上应用的是黄色,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感。平面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艺术元素,拓宽了设计渠道,提供了丰富的设计资源。中国传统水墨画意境深远,注重写意,通过点与线的使用,营造出一种空灵深远的意境,同时注重留白,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因此,现代平面设计中广泛的运用传统绘画艺术元素。例如在一些现代平面广告中,通过使用传统水墨艺术元素,表达现念,能够激起国人的文化认同感,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传统绘画还具有简练的特点,通过简洁大方的构图,表现“言有尽而意无穷”,现代平面设计中运用传统绘画的这一特点,能够增加作品的内涵,提高作品的审美层次。

2.3 中国传统文化书法艺术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彰显和体现

传统书法艺术是一种个性鲜明的艺术形式,凝结了我国的文字特色,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因素。我国的人民不管在任何时期从未停止过对书法艺术的探索,古有王羲之、颜真卿,今有庞中华、田英章,他们都是我国书法艺术的集大成者,引领者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近几年来书法艺术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得到的广泛应用,赋予了现代平面设计文化的神韵。通过对一些使用现代字体所设计的作品观察可以发现,这些作品的字体棱角分明,虽然具有现代元素,但是却显得沉闷,没有灵魂。在设计作品中运用传统书法艺术,能够使作品富有灵动性和形象性,更能够打动人。传统书法艺术具有一种抽象美,蕴含了丰富的情感,随着作者情绪的变化具有千变万化的姿态。在现代平面设计中运用传统书法艺术,丰富了作品的情感,使作品拥有活的灵魂,从而具有深远的意境和价值。现代很多城市在设计城市标志时,都会使用传统艺术字体,其中草书、隶书、小篆等运用的最为广泛。[3]

2.4 中国传统文化民俗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彰显和体现

民俗艺术主要是一些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的艺术表现,现代平面设计中应用民族艺术元素一般是为了大型文化活动等设计的,主要是为了彰显民族特色。中华民族的民俗元素主要有中国结、龙凤等,在平面设计中应用民俗元素,传递了民族文化,能够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提高作品的影响力。[4]

3 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能够丰富作品内涵,赋予作品活的灵魂。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的应用要把握文化的核心,能够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刻剖析,看到其能够和现代平面设计相通融的地方,并不断进行创新,不断丰富作品内涵和价值,以创作出具有非凡影响力的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 张来源.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J].包装工程,2008,29(8):156-158.

篇10

2数字多媒体传播形式对平面设计表现形式的影响

1)创意空间的扩展形式。

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更新了艺术的创作形式,在数字化媒体时展下,为平面广告产品创作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不仅实现了更好的视觉效果,也增加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各个多媒体在不同空间上的表达创造了不同的艺术效果,为平面设计者也打开了无限的思想空间。计算机技术能够实现色彩上的变化,能够将平面广告转化为立体广告形式,从而增加了平面设计中丰富的内容和人们在视觉要素上的变化。所以说,这种综合性的媒体传播不仅是一项技术的革新,也是一种网络工具的实际运用。它不仅改变了传统艺术的不同表现形式,也给平面设计带来较大的方便和新的时代挑战。互联网技术在复制技术和传输技术上实现的方便性加大了平面产品的传播效果,也体现了平面产品的个性化魅力,但为了避免平面产品在传播和设计期间的相似性,还要在多媒体传播期间采取相关的对策进行改善。

2)创作过程的改变形式。

计算机技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创造和利用体现了新的创新领域,随着数字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平面设计软件也得到较大的开发和应用,从而改变了平面产品的创作过程。例如:传统的手工创作在立体设计上、渐变线条处理上以及像素化的创造方式上都得不到有效的设计和发展,特别是一些经过手工制作的实体物品,设计者在创造中不仅增加了自己的精力和情感因素,也运用了大量的时间。而数字化的媒体方式改变了这种人工操作,利用电脑操作形式就能发生较大的改变和创新。不仅在平面产品的图像处理方式上,在构造形式上都得到较大的改变和创作。

3)创作手段的丰富形式。

计算机技术为平面产品的设计在图像、表现空间、思想变化、表现形式上都得到较大的发展和更新。由于网络化形式的广泛应用,产生的多种信息增加了设计者的交流,为创作平面产品增加了更多的创新素材。数字化多媒体设计更新了创作者在思想上的变化,利用各种开发软件,不仅为产品的创作增加了更多的设计创意,也方便了设计者对设计过程的修改形式,从而为创作者实现了更多的丰富形式。而且,在这种多媒体运用下,设计者根据自己的创新思路在软件操作上能够独立完成,不仅减少了一些传统设计工具,也实现了时间与空间上的创作设计。

3数字多媒体传播形式对平面设计传播方式的影响

1)跨媒体传播方式。

在数字多媒体传播形式下,综合了各个存在的媒体形式,从而建立了全面性的跨媒体传播方式。这种跨媒体传播方式的形成是网络媒体,平面和立体媒体的结合方式。在多媒体不断创新和发展背景下,平面设计也已经转化为跨媒体的传播方式,在数字化发形式下,人们不仅在信息应用上体现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也为平面设计者在资源共享和信息宣传渠道上创建了多种趋势,从而增加了平面设计的广告效果。数字化时代的不断发展,使网络上一些互动广告、商业楼下的电子显示屏幕以及影视广告等形式都开始传播到人们视线中,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加大了广告效果的传播力度。由于各个多媒体在发展本身上形成的方式都不同,所以在传播上体现的广告效果也不同。而且,多媒体是一种综合性的传播方式,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不仅能体现更广的传播范围、增加更多的传播受众,对于平面设计师来说,还可以在这种多媒体形式下提高广告的知名效果。所以在平面广告设计中利用数字化多媒体,实现了跨媒体传播的完善性,使新时期的广告发展在视觉上得到较大的提高。

2)人性化传播方式。

要体现人性化的传播方式主要在人们的视觉传达上来实现的,根据人们在感官、心理上的不同变化,增加受众之间的互动,使平面设计不断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方向。平面设计中增加受众之间的互动是实现人性化传播的主要形式,平面设计者为了增加人们对该设计产品的注意,加入了个人情感因素和适合受众变化的情感,从而增加人们对该产品产生的兴趣。所以说,增加受众之间的沟通是平面设计中的主要形式,在设计平面作品中,不仅能在互动层面期间了解一些反馈信息,还能对设计者的思想和创作目标进行改善,从而提高设计者自身的发展水平。在传统的媒介传播过程中,增加受众之间的交流主要是根据受众的想法来建立的,但根本没有创建一定的积极效果。在数字化多媒体发展下,利用计算机网络加强了受众之间的交流,为平面设计者提供了更多的审美空间。

3)多样化传播方式。

传统媒体广告在传播方式上是单向的表现形式,根本不能得到受众之间的有效沟通。在时间和空间传达方式上也出现一定的制约条件。在数字化多媒体形式下,平面设计在传达方式上形成了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它不仅能将各个网络途径融为一体,还能对平面内容中的各个要素进行处理和应用,从而实现全方位的服务。计算机网络增加了平面广告的动态化,吸引了人们在视觉上的变化。汽车电视广告的出现,在传播形式上实现了更广的范围。在各个商场中的电子显示屏,不仅增加了广告的传达效果,也实现了新颖的传播媒介。

篇11

我们通过“工作室”的形式,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这个由平面设计专业骨干教师带头,平面设计专业课教师以及优秀学生组成的“工作室”团队,通过学习、实践、交流等团队设计活动,有效地提升了平面设计教师的专业素养。

一、以订单为目标,促教师调研市场,充实新知识

“工作室”实行专业教师负责制,每个订单由一名教师主负责,不同的订单交付给不同的教师和任务组,任务组由若干名教师和学生组成。在“工作室”团队全程协助下,任务组教师结合自身特长,承接并完成设计制作任务。这就促使每位教师都需要贴近市场、走进企业、走向社会,熟悉平面设计行业发展现状,逐步完善自己对该专业的认知结构,补充自己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主动开展对实体创业的思考、学习与探索。

目前,笔者所在工作室的订单业务主要分校内和校外两部分。由于业务量比较多,为了高效顺利地完成订单业务,教师作为工作室的主体,必须主动地适应市场需求,感受新知识、新信息。

二、以设计为主题,促教师合作、学习,提升专业技能

工作室拥有专业、齐全的研修设备,依托工作室,各成员在开放的环境中交流协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不断提高综合专业素质,使专业教学扎根于实践。

当教师承接到一项设计制作任务时,围绕着设计主题,通常负责人会主动请教相关学科的教师,遇到设计制作难题时,还需要通过工作室团队集体探讨,对设计理念、方案、技术等问题进行头脑风暴,从而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项目驾驭能力。

三、以客户反馈为依据,促教师反思、交流,夯实设计功底

通过融入“市场调研-创意文案-电脑设计-专业排版-印刷出图-覆膜装裱-交付客户”等一系列活动,促进教师进行反思,极大地挖掘了教师自立、自主的探索潜能。

在设计加工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根据客户的需求,把握订单的特点,科学地进行分析、分工与合作。在设计制作过程中,及时把握客户的反馈信息,精益求精,才能圆满交付。这就要求设计者把握细微,精心设计,不断反思,夯实设计功底。

四、以工作室引领校企合作,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促师生共成长

笔者所在的“工作室”与多家知名广告设计公司、设计机构合作,签订了合作协议,实施“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发展战略,从而保证了丰富的订单资源并获得专业的技术支持,成为一体化实践、研究的平台。

一方面,依托“工作室”,逐渐形成专业教师定期下企业的长效机制,“走出去”到公司一线轮训、拜师学艺,或安排师生到企业参观学习、短期实训,感受企业文化,促进师生共成长。另一方面,实施“请进来”战略,不定期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师傅来校进行讲座和教学交流,紧贴行业发展。

五、以工作室为平台,促产、教、研、训上新台阶,提升教师内涵

师生的作品经过市场化的检验,可以获得一定的报酬和激励,增强了教学的实践性。同时,工作室作为学生专业能手的培养基地,备赛是一项重要的任务,笔者所在的工作室成立以来,在各级各类设计比赛中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比如在全国文明风采、省市创业创新大赛等赛事中均斩获颇丰,展现了学校的办学水平。

工作室形成了浓厚的教科研氛围,教师积极编写校本教材、撰写论文。通过整合设计系列,汇集优秀作品案例,反馈和优化实践课堂,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色。

参考文献:

篇12

2.师资力量薄弱

在中职平面设计教学中,师资力量薄弱主要体现在平面设计教学老师的专业水平不够高。很多平面设计的老师设计技能水平和专业设计知识都不够高,这和学校对于平面设计老师的聘请要求低有着很大的关系,也和我国平面设计老师的整体专业素质偏低有关系。有的中职院校对于专业平面设计教学并不重视,也因为院校自身资金不足,为了节省一些开支,就聘请一些专业水平偏低,工资要求相对不高的老师。平面设计教学是一门技巧性要求非常高的学科,不仅要求老师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我国整体的平面设计教师的专业性来看,我国具备专业教学资格的平面设计教师是非常匮乏的,专业型人才严重不足。

3.忽视了平面设计的复杂性

平面设计相对于其他艺术类学科具有复杂性特点,平面设计教学要求老师和学生不但能够拥有一定的平面设计专业知识以及丰富的创作手法和想象力创造力,还要求学生具备其他相关的知识。平面设计除了有一定的设计能力、设计技巧,还要有美术知识、电脑技术、数字技术。平面设计是一门集合数字化技术、多媒体技术、美学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于一体的复杂性学科。然而在很多中职院校的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平面设计的复杂性,简单地将平面设计教学孤立于其他技能和知识而独立教学。这种不专业的教学对于平面设计的教学质量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4.脱离社会需要

平面设计教学是一门和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它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在平面设计教学中,需要将教学活动和社会需要相结合。平面设计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出具有专业平面设计能力以及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人才,并对现实生活进行设计改造,创造出更加符合人类发展的世界。这需要学生不但拥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健全的智力结构、成熟的技能技术,还需要有完美的身心素质。但是在很多中职院校的平面设计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对于学生们的品德教育,导致学生的技能技术和身心素质出现脱节现象,也脱离了社会真正的需要。

二、中职平面设计教学的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

中职院校对于平面设计的教学首先需要制定完善的教学体系,明确平面设计的教学目标。同时完善考核机制,对于平面设计教学的人才培养方面,应该要有明确的方向定位。立足于学校的实际情况,将不同的平面设计教学进行专业化分类。

2.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首先要求学校要加大平面设计教学的投入力度。提高招聘要求,严格按照要求来对老师们的专业水平进行全面考核。定期对平面设计老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老师们的专业技能水平以及综合素质。还可以积极开展交流活动,和其他学校的平面设计老师进行教学交流,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3.将平面设计教学和学生的特点以及社会需要结合起来

在进行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学生的特点以及社会需要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社会现实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方向性的培养。

篇13

2.师资力量薄弱

在中职平面设计教学中,师资力量薄弱主要体现在平面设计教学老师的专业水平不够高。很多平面设计的老师设计技能水平和专业设计知识都不够高,这和学校对于平面设计老师的聘请要求低有着很大的关系,也和我国平面设计老师的整体专业素质偏低有关系。有的中职院校对于专业平面设计教学并不重视,也因为院校自身资金不足,为了节省一些开支,就聘请一些专业水平偏低,工资要求相对不高的老师。平面设计教学是一门技巧性要求非常高的学科,不仅要求老师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我国整体的平面设计教师的专业性来看,我国具备专业教学资格的平面设计教师是非常匮乏的,专业型人才严重不足。

3.忽视了平面设计的复杂性

平面设计相对于其他艺术类学科具有复杂性特点,平面设计教学要求老师和学生不但能够拥有一定的平面设计专业知识以及丰富的创作手法和想象力创造力,还要求学生具备其他相关的知识。平面设计除了有一定的设计能力、设计技巧,还要有美术知识、电脑技术、数字技术。平面设计是一门集合数字化技术、多媒体技术、美学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于一体的复杂性学科。然而在很多中职院校的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平面设计的复杂性,简单地将平面设计教学孤立于其他技能和知识而独立教学。这种不专业的教学对于平面设计的教学质量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4.脱离社会需要

平面设计教学是一门和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它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在平面设计教学中,需要将教学活动和社会需要相结合。平面设计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出具有专业平面设计能力以及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人才,并对现实生活进行设计改造,创造出更加符合人类发展的世界。这需要学生不但拥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健全的智力结构、成熟的技能技术,还需要有完美的身心素质。但是在很多中职院校的平面设计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对于学生们的品德教育,导致学生的技能技术和身心素质出现脱节现象,也脱离了社会真正的需要。

二、中职平面设计教学的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

中职院校对于平面设计的教学首先需要制定完善的教学体系,明确平面设计的教学目标。同时完善考核机制,对于平面设计教学的人才培养方面,应该要有明确的方向定位。立足于学校的实际情况,将不同的平面设计教学进行专业化分类。

2.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首先要求学校要加大平面设计教学的投入力度。提高招聘要求,严格按照要求来对老师们的专业水平进行全面考核。定期对平面设计老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老师们的专业技能水平以及综合素质。还可以积极开展交流活动,和其他学校的平面设计老师进行教学交流,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3.将平面设计教学和学生的特点以及社会需要结合起来

在进行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学生的特点以及社会需要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社会现实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方向性的培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