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广西锡产业现状
广西锡资源占全国保有工业储量的33%,是我国著名的锡产区。主要分布于河池市南丹县的大厂、芒场大山,桂北的罗城、融水,桂东的平桂、珊瑚、栗木等地。以大厂矿田和平桂矿区最为著名。大厂矿田位于河池市南丹县,面积约300km2,规划区面积为80km2。属锡多金属硫化矿床,具有分布集中、矿床规模大、锡品位高、伴生各种有价金属多而著称;尤其突出的是已开发的100矿体和待开发的105矿体,是世界罕见的特大富矿体,矿体含锡平均品位2%以上,综合金属品位20%以上。截至2004年底,矿区内大中型矿山共保有锡金属储量32万吨,伴生铅、锌、锑、银、铟等有色金属和稀贵金属210万吨。平桂矿区位于广西富川、贺县、钟山3县,以砂锡矿为主,20世纪80年代以前是我国主要产锡地。后由于资源的枯竭,现尚有珊瑚、水岩坝、新路3个矿区。广西现精锡生产年产量近4万吨,占全国产量的33%。产能约6万吨(含广西龙泉矿冶总厂锡冶炼厂闲置的1万吨产能)。广西锡生产企业以柳州华锡集团公司来宾冶炼厂为主,该厂是全国第2大锡联合企业,年产能215万吨精锡。广西锡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桂中、桂东地区,个别分散在桂西北地区。
二、广西锡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过度开采使锡矿资源的保证程度越来越低
目前作为我国锡矿产量支柱的个旧、大厂,许多矿山大都是20世纪50-60年代兴建的,由于近年中央、地方及私营、个体企业的超强度开采,资源下降很快,尤其是易采、易选的砂锡矿,已基本消失殆尽,多数矿山已转入以井下开采脉锡矿为主,部分矿山已进入开采中晚期。而国外主要锡生产国目前仍是以开采砂锡矿为主。采矿难度的加大和矿石品位的下降,导致生产成本的上升;资源的日趋枯竭,严重威胁着锡矿山的生存。
(二)地勘工作滞后
近年来,由于找矿难度加大,加之地勘投入不足,地质找矿工作萎缩,储量增长缓慢。用于地质找矿的资金严重不足。投入的实物工作量少,加上各种生产设备老化,技术装备落后,找矿成果不明显,严重制约了矿业的发展。地质资料质量下滑,地质人才匮乏,加上技术人才外流,人才断层现象将长期困扰地质工作的发展。科研工作薄弱,手段单一,设备技术工艺落后,创新不足,先进的找矿理论和设备更新慢,深部勘查目标定位不准确等,都是影响深部找矿布置和效果的直接因素。华锡集团每年也得投入大量资金用来开展大厂地区的地质找矿工作。这无疑加大了企业的负担,造成恶性循环。锡矿资源远景可观和资源勘查保证程度严重不足,是目前广西锡工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三)锡产品产业结构不合理,初级产品多,深加工能力不足
我国锡主要用于生产焊锡和锡合金等,深加工产品不足总产量的10%,由于产品技术含量低,无法形成竞争的优势。而国外主要用于焊锡板和合成材料,其次才是用于焊锡。由此可见,我国锡产品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四)资源浪费严重
一般而言,国有大矿山,如华锡,其管理机制完善,实力雄厚,技术力量强大,因此能在选矿、冶炼过程中充分回收锡矿共伴生元素(云锡回收铜、铅、锌、钨、铋、银铟、镉、砷、铁、硫等18种元素,华锡回收锌锑、银、硫、铟、镉、铅、金、铋等元素),综合利用水平在国内名列前茅。而广西其他中小型及私营个体企业由于资金、技术力量的限制,一般难以做到对矿产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造成国家宝贵资源的极大浪费。
(五)矿山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严重
由于前几年国有、地方、私营及个体企业对锡矿资源的过渡及无序开采,使矿山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如大厂矿区,自改革开放以来,个体采矿发展很快,由于乱采、滥挖,矿区被挖得千疮百孔,到处都是废石堆,生态环境遭遇到严重破坏,形成了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前几年非法小矿滥采乱挖留下的后遗症更是令人触目惊心。
三、广西锡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针对锡工业的发展趋势、矿山资源、生产形势和企业发展现状,要保证广西锡工业的长期、稳定地持续发展,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应解决好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提高矿山资源的保证程度,延长矿山服务年限
加强地质找矿,增加后备储量,提高矿山资源的保证程度,延长矿山服务年限。锡产业发展的基础在矿山的资源,广西丹池成矿带是广西乃至全国最大的锡多金属矿田,成矿条件优越,具有良好的找探矿前景,应在这方面加强地勘投入,进行商业性的探矿。现有矿山要开展科技攻关,与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加强深部、周边及的探矿工作,寻找接替资源,补充锡工业储量,维持矿山的服务年限。如广西大厂华锡集团与中南工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和桂林矿产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对大厂锡矿进行了一系列攻关项目研究。在“92号矿体矿化富集规律研究课题”中应用数学地质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建立了92号矿体数学经济模型,研究了92号矿体分带,结果表明92号矿体北端下部是找矿优选靶区。
(二)加强信息管理
加强信息管理,认真研究锡产品供需态势,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真正实现资源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广西是个锡资源大省,如何运用市场竞争机制,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目前国内锡产品价格正与国际市场接轨。要强化矿产资源国际化的意识,充分利用国际计算机网络,掌握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趋势和价格走向。要认真调研国际市场的供需形势,不能只注重产量不顾效益,只顾局部利益而不顾全局。根据需求和价格,做好资源的动态评价,即制定动态工业技术指标。实现生产动态管理,发挥资源优势,控制市场行情,为企业创造更多财富和效益。
(三)加强技术改造
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采、选、冶、深加工及信息技术,依托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调整产业结构,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矿产品的精、深加工程度和综合利用水平,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开发具有特色的高附加值的产品,提高矿业开发的整体经济效益,真正地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同时利用华锡等公司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改造、提升中、小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法;加强科研力量,攻克储量保证较好、选矿难度大的矿床的选矿回收率低的难题。争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法和手段,在资金许可的前提下,整体提高广西锡工业的采、选、冶、深加工及管理水平。
(四)建立矿业权市场,加大地勘投入
矿产详查以上的地质工作,将由企业进行对口勘探。因此,应尽快建立矿业权市场,逐步形成地质找矿商业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开发利用集约化的良性循环机制,加大锡铅锌勘查的资金投入。
(五)努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篇2
0.引言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在系统分析了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之后,提出了为克服危机、保障安全和实现未来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主张。
矿业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95%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和70%的农业生产资料来自矿业。矿产资源是人类生存、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矿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能源矿业是矿产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煤炭又排在能源矿产之首,是我国最优保障和最主要的能源。有第一能源之称的我国煤炭工业,由于特殊的行业地位,其可持续发展问题,有着极强的典型性。
针对我国煤炭工业地位和状况的复杂性,如何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煤炭发展领域中的一项重大课题。
1.我国煤炭资源分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煤炭隶属矿产资源,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煤炭生产的迅速发展一方面得益于政策的引导,另一方面依靠着开采技术的不断进步。统配煤矿是我国煤炭工业的主力军,其技术进程代表着国家整体的技术发展水平。我国的能源结构一致以煤为主,预计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煤炭仍将是我国的主要一次能源。
1.1我国煤炭资源分布特征
①成煤时期多,但主要成煤时期集中
②煤炭资源丰富,但空间分布不均衡
③煤类齐全,但数量分布不均衡
④适于露天开采的煤类储量少、煤质差
⑤煤炭资源总量多,但人均占有量低
1.2国内外矿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
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内容或方向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原理;可持续发展的测度理论及方法体系;矿区可持续发展的模型构建于解析;煤炭资源评价及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煤矿区的生态环境与保护等。
(1)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既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文明的哲理精华,又富蕴着人类活动的现代时间和理念。早在远古时代,我国就应经有朴素的持续发展思想,而西方则把持续发展思想的最早研究上溯到马尔萨斯和达尔文。对于可持续发展思想史,周德群教授将其归纳为: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对人地关系认识的发展、对可持续问题的全面关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四个阶段。
(2)煤炭是不可再生且可耗竭的天然资源,又是矿区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基础,因此积极开展煤炭资源评价与管理的研究,对于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煤炭资源,实现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近年来,许多学者开展了煤炭资源价值、煤炭资源经济评价方法、煤炭资源资产化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一批重要结论和研究成果。煤炭属于矿产资源范畴,其价值问题在国内外一直存有争议,争论的焦点在于对矿产资源价值构成及来源地认识。当前,国内多数学者支持矿产资源本身具有价值的观点,而对于矿产资源的价值构成现仍处于认识统一之中。。
2.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以矿区为基础的
煤炭工业的能源基础产业地位,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支撑作用。在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未来20年不会改变,煤炭作为最安全可靠和最主要能源的地位难以动摇。煤炭工业在未来的发展中,不仅长期在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将直接影响到《中国21世纪议程》实施的效果,也必然影响着世界的可持续发展。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国家部门性质的可持续发展,但同时它又是以众多矿区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即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要落脚在以矿区所在的具体区域和空间,矿区发展的可持续自然成为真个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点要求。
3.矿区可持续发展战略
3.1矿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对策
⑴完善矿区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
⑵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实行更加严厉的环保政策;
⑶加强舆论监督,提高公众参与度;
⑷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推行应用清洁开采和洁净煤技术;
⑸推行多元综合治理的土地复垦模式。
3.2矿区的可持续经济发展策略
实现矿区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矿区内的企业具有强劲的经济增长和市场扩张能力,这既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宏观管理要求,也是推动矿区这一特定区域全面发展的力量源泉。矿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同时,必然为矿区内环境保护、社区发展和产业链的延伸形成资金积累,这是实现矿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依托和保证。为此,针对我国煤炭矿区的实际状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与对策,努力改善和提高矿区经济的运营质量和效益。
⑴深化企业改革,加快制度创新步伐;
⑵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实现煤与非煤协调发展;
⑶依靠智力支持,永续经济增长动力;
⑷完善现代营销网络体系,提高营销管理水平;
⑸努力提高煤炭企业的资本和国际化经营水平。
3.3矿区城市化发展
矿区城市化发展是矿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炭城市是城市的特殊类型,其成长演化有其特定的规律性。在计划经济时代成长起来的煤炭城市,积累了许多矛盾和问题,影响并制约着矿区城市化发展的步伐。基于对矿业城市成长演化规律和我国煤炭城市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认识,现提出矿区城市化发展的有效对策如下:
⑴遵循矿业城市生命周期规律,正确实施阶段对应发展战略;
⑵适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煤炭城市经济的平稳转型;
⑶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战略,是资源枯竭型城市有效的转型途径;
⑷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增大煤炭城市的战略空间吸纳力;
⑸国家制定援助煤炭城市的产业政策。
4.结语
在我国,以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为主要经济特征的资源型区域,是区域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中的一个主流区域。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方法研究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还需我们付诸实践,投身于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当中去,为推动我国煤炭资源的健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耿殿明.矿区可持续发展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2]周德群.可持续发展研究:理论与模型[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8
[3]朱训.认清形势增强信心为振兴矿业而奋斗[J].中国矿业,1997
篇3
人造板工业是高效利用木材资源的重要产业,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在当前世界可采森林资源日渐短缺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林业“剩余物”、“次小薪材”和人工速生丰产商品林等资源发展人造板以替代大径级木材产品,对保护天然林资源、保护环境,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林产品的不同需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尽管不同国家、不同人造板品种发展情况不同,但从总体上看,近年来中密度纤维板和定向刨花板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在欧洲,中密度纤维板和定向刨花板正部分取代刨花板的市场。定向刨花板,特别是中密度纤维板,继续成为人造板强势产品,但二者的发展速度将下降。
与上年相比,欧洲2002年人造板消费量增长1%,达5790万立方米;俄罗斯人造板消费量增长10.7%,达到470万立方米;北美人造板消费量增长4.7%,达到5960万立方米。其中,主要是建筑业的需求增加。
在欧洲,其目前的政策支持发展木材能源,这构成了人造板行业与能源行业争夺木材原料的局面,致使木材原料价格上涨,从而导致了一些人造板工厂的关闭。因此,欧洲人造板联盟目前正在积极行动,争取使木材先作为原料用于生产优质人造板,待树木生命周期结束时再将其用于能源生产。
由于经济不景气,预计今年年底前欧洲和北美的人造板工业将面临需求不旺、供过于求、价格下降的局面。但中东欧国家和俄罗斯的国内需求旺盛,人造板工业将继续增长。
欧洲刨花板工业在2002年因有数家工厂关闭而受到影响,刨花板的生产量和消费量都低于2001年的水平。2002年欧洲刨花板产量2990万立方米,比2001年下降0.2%;刨花板消费量2720万立方米,比2001年下降2%。但其出口量有所增加。随着生物能源工业的迅速发展,西欧刨花板工业将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原料竞争。由于需求不旺,原料供应短缺,西欧刨花板工业重组势在必行。
与上年相比,2002年欧洲定向刨花板继续迅速增长,产量增长17%,达160万立方米;消费量稍有下降,为160万立方米;出口翻番,增加到110万立方米。但定向刨花板工业开工不足,价格也未达到2000年的水平。75%的定向刨花板用于建筑,如墙板、地板、屋顶板、包装和家具等。
2002年,欧洲中密度纤维板产量超过850万立方米,市场需求旺盛,库存减少。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强化木地板工业的拉动。与上年相比,中密度纤维板消费量增长0.7%,达590万立方米;进口量增长9%,出口量增长24%。但中密度纤维板的价格在2003年初有所下降。胶合板产量持续增长,产量达到340万立方米。这主要是欧洲最大的胶合板生产国芬兰的产量增长了8.8%。2002年芬兰针叶材胶合板生产能力增加,产量占胶合板总产量的58%,但其桦木胶合板却面临爱沙尼亚和俄罗斯的竞争。芬兰也是欧洲最大的胶合板出口国,其产量的90%供出口。其热带材胶合板生产主要集中在法国、希腊、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从2002年开始遭遇到来自中国等国胶合板的竞争压力。但今年将生效的欧盟标准EN13986将对热带材贸易产生一定的限制。届时,生产厂家需安装质量控制系统测试其产品,并且必须使用由第三方认证的实验室。
俄罗斯近年来,俄罗斯国内需求旺盛,人造板工业生产刷新了其历史记录。2002年,俄罗斯人造板产量达563.6万立方米,出口量达158.3万立方米,比上年分别增长9.4%和12.4%。目前,俄罗斯没有定向刨花板生产。
1998年~2002年期间,俄罗斯纤维板产量增长了62%,而消费量却增长了925。2002年,其纤维板出口24.20万立方米。目前,俄罗斯中密度纤维板和定向刨花板尚在起步阶段。2002年,俄罗斯中密度纤维板产量为28.6万立方米,目前有数个中密度纤维板厂和定向刨花板厂计划建设。
俄罗斯胶合板生产也高速增长。2002年,俄罗斯胶合板产量达180万立方米,比1998年增长了64%,所生产的胶合板主要供出口,自1998年以来出口量增长了57%。
2003年~2004年,俄罗斯人造板生产、消费、出口量继续增加。预计今年俄罗斯人造板产量将达到708.3万立方米,出口量达到197.4万立方米。今后几年,人造板生产能力将增加100万立方米左右。
北美2001年以后,北美人造板生产厂商面临生产能力增加、需求下降、中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进口增加、国内经济恶化的局面,这种情况到2002年才有部分恢复。
北美定向刨花板工业生产能力迅速增加,2002年定向刨花板产量达2040万立方米,占世界定向刨花板总产量的90%。北美也是定向刨花板的主要消费者,需求量达2020万立方米。结构人造板工业的发展减少了胶合板的生产能力,控制了定向刨花板生产能力的进一步增加。该地区面临新的发展和来自进口产品的竞争,爱尔兰、法国、德国2002年共出口201万立方米定向刨花板,市场份额有大幅度增长。
2002年,针叶材胶合板出口,巴西增长1倍,达25万立方米;智利增长60%,达11.5万立方米。中密度纤维板生产形势良好,产量达360万立方米,比2001年增长8%;生产能力增长10%,消费量增长9%,达到400万立方米;从欧洲和南美的进口补充了其产量的不足。2002年,其胶合板产量与2001年的差别不大,为1790万立方米(历史上曾超过2000万立方米),美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胶合板生产国。同年,北美胶合板消费量达2070万立方米,但胶合板面临定向刨花板的竞争,市场份额正不断减少。
2003年~2004年,北美人造板工业发展渐趋缓慢,其国内市场有所回升,出口减少。和西欧一样,北美人造板工业也在重组。刨花板产量和消费量降到了2002年的水平之下。而定向刨花板市场份额不断增加,胶合板也稍有增长。
国外人造板工业发展趋势
近年来国外人造板工业的发展有以下趋势:
一、人造板工业是资源高度依赖型产业,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重视原料基地建设;
二、来自环境保护组织的压力增大,政府法规趋于严格,环境认证和资源可持续认证趋势增强;
三、人造板产品专业化程度提高,用途不断扩大。由于优质原木供应短缺,人造板产品的用途将日益广泛,不仅用于替代木材制品,也用于替代塑料金属制品;
四、新技术的发展引起市场份额的重新分配。如刨花板和纤维板在家具和木制品领域部分代替了传统的胶合板。而中密度纤维板又在家具等领域部分代替了胶合板和实体木材,定向刨花板在结构用途部分代替了胶合板。虽然上述替代属于木质材料市场领域内部的互相替代,但这些技术进步使木质材料在总体上具有了与其他材料竞争的能力;
篇4
(一)现有的企业数量及其规模不断壮大
2011年,莆田市共有1541家大规模企业,比上年新增193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398家,比上年增加104家。超亿元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305.99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77.6%,比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超亿元企业有力支撑并拉动我市工业经济稳定较快增长。
(二)从现在的产业结构来看,十大产业占有较高的比例而且都比较集中
目前,市里主要形成了十大产业为主的集合群。这十大产业包括鞋业、饮料产业、电子行业和工艺品行业等。产业集聚初具规模,先后荣获“中国鞋业出口基地”、“中国木雕之城”、“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中国银饰之乡”、“中国政务商务礼品产业基地”国字号荣誉称号。2011年十大产业完成产值1666.7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9.0%。其中产值排名前五名的产业有:制鞋产业319家,完成产值386.20亿元,食品120家,完成产值226.95亿元;工艺美术业334家,完成产值183.04亿元;电子信息业87家,完成产值169.31亿元;机械制造业162家,完成产值166.82亿元。产值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产业有:工艺、能源、林产、电子、石化、机械六个产业分别以高全市平均增幅22.9、6.6、4.6、3.2、2.0、1.6个百分点速度快速增长。
(三)从市场的角度来讲,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强
第一,一些占主要地位的产品的影响已经逐步浮现。首先是产业的规模化。莆田现在的电子计算器生产基地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在机械制造业方面,易拉盖和摩托车制动器的生产基地也是最大的;除此之外,在食品制造方面,烤鳗食品加工和出口基地也是最大的。第二,产业的品牌化。主要表现为企业的品牌意识增强。到2011年为止,莆田市已拥有国家级名牌9个,国家免检产品17个,中国驰名商标14个,省级名牌151个,省级著名商标157个。
(四)企业每年创收的利益呈逐年增长的状态,而且企业运营的状况都比较好
2011年,全市1541家规模以上工业已拥有总资产8569.78亿元,比上年增长18.4%,总资产贡献率达17.53%。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63.43,比上年提高33.29个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2.96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05.58亿元,比上年增长29.5%,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4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为813.63亿元,比上年增长58.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4.0个百分点,利润的高速增长刺激企业进一步扩大生产。
(五)产业结构呈现聚集的状态,而且产业链的延伸发展比较好
首先是制鞋产业,它是莆田工业的第一大产业与出口创汇的重要来源,以协丰、荔丰、三路、永恩等企业为龙头,以生产运动鞋、休闲鞋为主,逐步形成相对完整的鞋业及其相关产品的产业链,可以制造世界名牌,像耐克、阿迪达斯等特别闻名的世界名牌。其次是食品产业。它是莆田工业的第二大产业,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0家,已有多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产地保护认证,以雪津啤酒为核心企业,获得国家名牌产品与中国驰名商标,年产值达27亿元多,已成为国家大型一档啤酒生产企业与福建省啤酒行业龙头企业。第三,工艺美术业。它是莆田工业的第三大产业,莆田工艺美术历史悠久,主要产品有玉雕、青石雕、铜雕、木雕、宗教雕塑、金银珠宝等,是规模以上工业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现已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34家,完成产值183.04亿元。第四,电子信息业。它是莆田工业的第四大产业,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新威电子、德信电子、台湾通信、安特半导体等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莆田液晶显示产业基地首批骨干企业,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7家,完成产值169.31亿元,现已成功作为福建省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第五,机械制造业。它是莆田工业第五大产业,主要产品有无刷电机、制动蹄块、铝型材、数控机床、金属制品等,机械制造业的产业协作、配套较为充分将为莆田工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第六,能源产业。是莆田工业中新兴产业中发展潜力最好,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火电厂、LNG、风力发电等项目的建设投产,已形成煤、气、风在内的多种电力能源结构。
(六)莆田市工业以县区的工业园区为载体,工业产业的重点突出,已初步形成了产业互补与产业链的延伸
涵江区——以莆田高新技术园区为载体,重点发展电子产业与机械装备产业,初步形成了新兴电子产业与高端机械装备研发与生产基地。秀屿区——充分利用“秀屿国家级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品牌优势与政策优惠,重点发展了木材加工业。同时以秀屿临港工业园为载体,发展了能源、化工、冶金产业,初步构建了我市新能源和临港产业基地。仙游县——以鲤南工业园区和枫亭临港工业区为载体,促进了古典家具工艺美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及医药与精细化工产业的发展。荔城区——城厢区以荔城经济开发区、黄石工业园区、华林园区、太湖园区为主生产鞋服与食品工业,形成了鞋服与食品的产业链。
二、促进莆田工业产业结构转型的思考
结合莆田市的实际情况,笔者建议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应继续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打造特色工业
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这项艰巨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对莆田未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应以国家相关政策为指导,以现有产业发展为基础,结合自身实际发展情况与未来目标,统筹规划,研制出莆田市的工业发展规划,比如以五年或者十年为期限,制定出能够引领莆田市正确和快速发展的大体规划。与此同时,要根据这项总体规划制定出具有实际性和可持续性的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具体来说,就是要将重要的项目作为核心,然后将其他产业紧密、有机的结合。将临港工业产业园区作为中心,将高新区首席工业园区作为重要的产业基地,延伸产业链条,使产业形成的集中群落不断壮大。
(二)将科技力量注入工业发展与产业转型
在大力发展科技技术的基础上,将市场作为向导,加快产品的更新和升级。科学技术是国家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而技术的革新能够适当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现在的市场竞争力非常大,科学技术的突出作用就更加明显了。首先,加大科技投入。在一些服务行业和重点领域增加财政支出比重。大力支持企业创新,可以通过风险投资、创新援助、贷款担保等方式。其次,应该以“十二五”规划为契机,对税收的政策进行不断完善,并极力鼓励企业参与“6.18”成果对接项目和技术需求对接项目。最后,将科学技术比较先进、能源耗费较少、产业利润高和比较环保的企业作为优先发展的对象,比如电子信息产业、机械制造工业和生物科学产业等,尤其是重工业的发展。
(三)推广产业的品牌效应,推动产业结构的顺利转型
从今年起往后的五年内要极力培养和扶持发展一些重点的企业。对高新技术企业名牌产品的开发、创造工作也要不断加强。按照莆田市“十二五”规划,实施可行的品牌效应战略的时候要掌握重点,全面和反复发展,提出清晰的培养目标,积极落实和开展具有实际性的工作规划。
(四)发挥龙头企业带动效应,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由莆田市现有状况来看,应将莆田市龙头企业作为重心,积极鼓励骨干企业发挥带头作用,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效应。另外,大力培养一些主业鲜明、产业之间联系紧密并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的大企业,让它们成为产业的重心和产业更新与升级的主要力量,提高龙头企业的竞争力。
(五)大力发展重工业,发展重工业应该作为下阶段产业转型的重头戏
篇5
1 化学工业生产带来的污染
化学工业生产的特点是化学产品的多样化、化学原料的多样化、生产路线的多样化以及生产方法的多样化、这些特点就决定了化学工业生产会给环境带来污染。
1.1 污染物的来源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在进行主反应得到主产物的同时,往往也伴随着副反应、副产物的产生。这些副产物是我们不要的,如果在生产过程中不加回收处理,与废料一起排出就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我们常常听说“工业三废”,其实就是指废水、废气和废渣,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也无外乎这样的三种形态―气态、液态与固态。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要依靠燃烧来提供大量的能量,但是与此同时燃烧产生的大量烟气(如SO2、CO2、NO2等)和烟尘对环境都会产生极大的危害。另外,液态的温度较高的废水排除后,对环境中水的溶解氧量产生极大影响,破坏水生生物和藻类种群的生存结构,导致水质下降。
1.2 化学工业生产中污染的特点
1.2.1 具有毒性大的特点
在化工厂排放的废弃物中,会存在一些有毒的甚至是剧毒的污染物。例如,在排放的废水中会含有一些氰、硫、砷,以及一些重金属离子如镉、铅等这些物质会对生物以及微生物产生巨大的危害。还有在排放的废气中会存在一些有剧毒性的气体,如二氧化硫、氯气、氮氧的化物、氯化氢等,能直接损害人体健康,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害,因此在化工生产中,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2.2 具有种类多的特点
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具有种类多的特点,除了无机污染物(氰、硫、砷、钡、镉、铅),还包括有机污染物(苯及其同系物、醇、醚、醛、酯、酮)以及固体污染物(粉尘、烟气和酸雾等浮游粒子)。这些种类繁多的污染物无论对大气、生物以及人体的健康都来了巨大的危害。这些污染物进入水中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危害生物。进入土壤中会使得土壤酸碱化,阻碍植物的生长。
2 化学工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
2.1 政府要增加化工生产过程中节能减排的投入
化工生产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其发展应该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因此,政府应该加强对相关化工产业污染治理的资金投入,例如设立清洁生产专项资金或者提供财政补贴。这样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与鼓励下,化工企业才能更加致力于开发节能减排新技术,从而减少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
2.2 政府要建立相应的环境治理与保护机构
我们知道,无论是化工行业还是其他的产品生产行业或多或少的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政府可以集中资金以及相应的人力、物力来专门建设一个环境治理与保护的机构,专门负责对环境的评估与治理。这样将相关的环境治理的工作人员集中,能更好的攻克环境污染的问题,提高节能、减排的效果。
2.3 政府加大监管力度
政府的监管在环境的治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提高环境管理部门的监管力度,对超额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进行罚款,能有效的阻止化工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排放。并且环境监管部门还应该责令化工生产企业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合理的处理之后再进行排放,这样就能有效的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化工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4 实施技术推进战略
根据我国化学工业发展的客观需求,按照“技术创新、结构调整、管理措施、政策引导”相结合的总体思路,使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技术得到有效落实。我们知道化学工业生产是一个高能耗、高排放的产业,因此在化工生产过程中,集中力量解决其中一些重要产品生产的技术问题,实现低能耗、低排放,停止其中一些污染高、经济效益的化工生产,这样才能为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出路。
2.5 实施技术组织战略
要充分发挥高校、科研设计机构与企业生产的优势,构建坏境污染治理的技术联盟。研究出控制排放、降低能耗的新的科学技术,以此来满足企业生产过程中对多种技术的需求,实现企业的可持续生产。
2.6 制定与时俱进的战略发展方针
化工行业在生产过程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时刻关注世界化学工业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在企业生产内部采用生产技术创新、管理制度创新的综合治理措施,来提降低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并在化工企业内部逐渐建立资源节约、结构合理、环境友好的现代化学工业体系,实现我国化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化学工业生产肩负着十分重要的责任,需要人们在化工生产的过程总将化工生产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这就需要学生工业生产在促进产业升级、加强化工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的同时时刻注意对环境的保护,使得我国的化工生产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下由高污染、高能耗、粗放经营状态向以精细化学品、化工新材料、生物技术为核心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变。最终实现化学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后备力量。
【参考文献】
篇6
随着石油、天然气资源的日渐短缺和洁净煤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煤炭的重要性和地位还会逐渐提升。根据我国资源状况和煤炭在能源生产及消费结构中的比例,以煤炭为主体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数据显示我国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例长期占70%以上。据有关资料预测,即使我国政府采取积极稳健的替代能源政策,但到2050年,我国的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仍然至少达到40%以上。基于以上情况,如何更好的整合煤炭资源,发展煤炭工业就成为我国能源行业的一大重要议题。
二、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煤炭行业现状十分严峻,集中表现为资源利用不当、环境破坏严重和生产安全性低等几个方面,而其中最关键的就在于虽然目前行业内都已认同了依靠科学技术来改善煤炭生产环境,但是在实际运作中,对于科技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用于科技手段方面的投入还明显不足,以至于我们煤炭行业始终没有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1、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当前,我国煤炭工业还是以粗放式发展为主,在煤炭开采和生产环节缺乏先进技术支撑,资源利用率长期偏低。目前我国煤矿平均资源回采率仅30%-35%,资源富集地区的小型矿井资源回收率仅10%-15%,资源浪费严重。单位能源消耗的产出,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印度等一些发展中国家。在美国、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资源回收率能达到80%左右,平均而言我国的煤炭回采率只有30%,不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一半。煤炭行业资源综合利用率长期低下。据估算,每采1吨煤炭,就要破坏和消耗与煤炭伴生的矿产资源达8吨,每年因采煤排放的煤层气约60亿立方米,相当于西气东输总输气量的一半,每采1吨煤炭,破坏2.5吨的水资源。
2、环境破坏问题严重
煤炭的利用率低,燃烧物和排放物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其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污染气体排放超标。我国85%的煤炭是通过直接燃烧使用的,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74%,二氧化氮的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85%,一氧化氮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60%。另外,燃烧高硫煤排放的二氧化硫,会导致硫酸型酸雨灾害的发生,据统计,在我国酸雨问题最为严重的山西,每年因酸雨造成的经济损失达上亿元。第二,地下水资源破坏严重。由于我国煤炭开采技术手段落后,每年由于采煤造成的地下采空区和塌陷区使地下水年损失上亿吨,造成了水资源的极大浪费。第三,煤矸石及废水排放带来的污染问题。目前,我国的煤矸石总量巨大,而约有10%的煤矸石会在堆积过程中发生自燃,并产生大量有害气体,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
3、生产安全性低,事故频发
统计数据显示,每采掘百万吨煤炭的死亡率,中国在2以上,而美国仅为0.039,印度为0.42,俄罗斯为0.34,南非为0.13,中等发达国家一般为0.4。每年中国因煤炭生产事故死亡的人数占全球煤炭生产死亡人数的80%以上。虽然近年来,国家和各级主管部门都非常重视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是煤炭生产安全事故率和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造成事故频发,固然有一部分的人为因素,但是技术水平的低下也是不容置疑,简陋的采掘条件和落后的开采工具无疑是导致事故频发的根本原因之一。目前,主要困扰我国煤炭企业的两大安全问题就是煤层气的利用问题,和上覆岩层运移控制问题,每年发生的矿井事故有一半以上是由于以上两种问题造成的。
4、煤炭科技资金投入不足
我国目前用于煤炭工业的科技投入严重不足。一方面,煤炭工业的科技总量投入还相对较低。另一方面,煤炭科技投入不均衡。大型煤炭企业逐步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2007年中国煤炭企业100强27家企业营业收入超百亿元,有28家企业上市融资1,521亿元,82家企业研发投入1,103,595万元,平均投入强度为1.54%,但投入强度不高,其中60%的大型煤炭企业研发投入在1%以下,中小型煤炭企业的科技投入更低,而美国企业研发投入平均为3%,差距较大。
三、实现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要实现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必须首先明确可持续发展的定义。由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制定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定义的可持续发展概念:“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基于上述阐述,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要遵循以下思路。首先,利用现有科技技术手段解决现阶段存在的资源利用率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和生产安全问题。其次,通过利用相关的辅助手段建立煤炭工业长期发展战略体系,确保煤炭工业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轨迹进行下去。对于能源产业,特别是煤炭工业来说,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一个关键就是要充分利用资源和多次循环利用资源,即发展循环经济。可以说,发展循环经济是煤炭工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煤炭工业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实现多方共赢。
四、实现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引入先进技术,促进煤炭工业科技
(1)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
首先,国家要制定相关的控制标准,严格控制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对资源利用率和回收率不达标的煤炭资源立项坚决不予批准,从源头上控制资源利用率低下这一重要问题。其次,国家和有关部门应充分利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鼓励煤炭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比如对于资源利用率较高的企业可以予以适当的税率优惠,对于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的企业则给予严厉的处罚。此外,要在全国范围内,根据煤炭资源储存情况,重点开发那些已探明储量和可采储量较多煤矿,如山西、陕西、内蒙古、黑龙江等省的矿区,以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于一些小型煤矿则应严格规定,杜绝民间开采。
(2)减少煤炭工业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首先,要推进煤炭的深加工和精加工,减少原煤直接销售,从而减少因为燃烧原煤而带来的SO的排放量,从根本上治理环境,减少酸雨等灾害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其次,要依靠技术进步,引入新型工艺和材料设备,减少生产过程中地下水渗漏、地表沉陷等问题的发生。在具体开采过程中,凡是牵涉到供水的含水层在开采之前要充分考虑采矿对水资源的影响,进行充分的论证。论证内容包括井田位置、面积、煤炭储存量、开采年限、开采层位、开采和加工取用水量、矿坑排水量、对水资源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等。此外,要逐步实现无废开采。要充分借助先进的开采工艺和先进的智能化开拓系统降低开采造成的废物污染。如:可推行矸石井下充填技术及矸石的综合利用技术。
2、提高煤矿生产安全性
(1)开发利用煤层气
研究表明,煤层气是一种非常好的清洁能源,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受到技术限制,这种资源没有被利用,反而成为了引发事故的危险因素。因此,未来煤矿企业要重点研究煤层气抽采技术,在开采矿产的过程中,对煤层气进行充分利用。目前,国内在煤层气抽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山西沁水蓝焰煤层气有限公司开发的潘庄井田,是我国最有利的煤层气开发区段之一。煤层气的利用让煤炭企业看到了变废为宝的可能性,如果未来能够妥善充分的利用这部分资源,不仅对于提高生产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可以显著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利用上覆岩层运移控制技术
在实践中,煤炭开采之后通常上覆岩层就会发生运移,进而引起地表沉陷,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目前业界主要通过留设煤柱减沉技术和充填法控制岩层移动及调整工艺参数控制岩层移动技术。目前较为常用留设煤柱的方法,但是采用这种方法资源的回收率就会大大降低,因此充填开采成为了目前业界比较乐于采用的方法。如许家林等针对全部充填成本偏高的问题,提出了控制煤矿开采沉陷的条带充填开采方法,建立了条带充填开采设计原则,并推广应用。高延法等提出了多层位注浆减沉技术,并在唐山煤矿进行了工程实验,取得了突出效果。未来,如果能够加大对这一技术科技投入,相信会开发出更为廉价高效的填充材料来解决这一问题,从而大大提高煤矿开采的安全系数。
3、打造煤炭企业科技创新的企业文化
煤炭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有独特的创新企业文化作为支持。无数实践表明,企业文化对于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发展都有最深远最深刻的影响。因此,加强煤炭企业文化建设对于实现煤炭企业科技创新具有重大意义。打造特色的企业文化,可以改善企业经营与管理模式,形成系统化的文化经营模式,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于煤炭企业而言,做好企业文化创新必须从多各方面同时进行。首先,要由领导者牵头,在企业内部倡导科技创新、不断超越的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战略中明确企业科技创新与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便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融入这一理念。其次,煤炭企业内部各部门要良好的落实这一理念,特别是对于技术研发部门和一线部门,要从本质上领会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此外,对于企业新入职的员工,还要做好新员工培训,使其在进入企业的第一天就树立科技创新的观念,以便在后续工作中将这一理念充分融入实际工作中,真正实现全员化科技创新。
4、加大煤炭工业科技投入
首先,国家应从财政拨给煤炭行业更多的资金,用于科研创新。对于重点创新项目和技术,国家应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其次,煤炭管理部门职能要逐步改变旧有的产权制度和分配制度,鼓励煤炭企业自主自发的加大科技方面的投入,逐步确立煤炭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第三,地方政府要不断加大对煤炭工业的科技投入,重点扶持一些地方煤矿,鼓励其进行科技项目立项,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步伐。具体的可以通过政府采购等形式加大对煤炭产业的科技投入,为煤炭企业提供更多的支持,促进地方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第四,要充分利用金融渠道为科技项目融资。各级主管部门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银行提高对煤炭企业商业性科技贷款额度,鼓励煤炭中小企业科技创新。
5、完善煤炭工业人才培养和激励体系
首先,要构建多元化的煤炭人才教育体系。国家有关方面要将高等教育与煤炭行业教育相结合,建立煤炭人才系统培养体系,强化煤炭职业教育,对煤炭高科技人才实行定向培养,具体的可以引进企业与高等院校联合办学的方式,对在校学生进行专业定向培养,为煤炭工业发展积蓄人才力量,此外,还有必要对在职人员进行长期全面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提高一线技术人员的综合水平。其次,要完善科技人才激励制度。基于目前煤炭高科技人员稀缺的现状,国家有关部门和煤炭企业人事部门应适当的指定相关激励政策,为高科技人才开辟绿色通道,并适当给予煤炭企业高科技人才以一定的经济补贴,从而提高其研究和工作的积极性。如:可以为科技人员提取省级科技开发项目经费的10%作为劳务费。其次,煤炭企业应通过激励政策提高职工创新的积极性,使其围绕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安全可靠程度、节能降耗等实际开展技术攻关,研发出能够直接应用于安全生产并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科研成果,提高科技对企业效益的贡献率。此外,建立研发机构促进科技创新。要从多方面鼓励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和课题攻关。首先,要鼓励大型煤炭企业建立独立的技术中心,鼓励一线生产单位建立技术研发机构,并且引导企业其他省市以及海外设立研发机构。而对于这些研发机构,国家可适当的给予补贴,以提高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罗景一,牛建英.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某些问题的探讨[J].中国煤田地质,2006;3
[2]黄温钢,张绍朋.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之路[J].矿业快报,2008;9
[3]王熠坤,华,王熠.我国煤炭业亟待告别粗放经济[N].经济参考报,2005;10
[4]王学栋.依靠科技创新构建绿色煤炭工业体系[J].山西焦煤科技,2009;4
[5]陶风鸣.2007中国煤炭企业100强分析报告[R].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6]陈玉和,李堂军,王亲华.中国矿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选择[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7;5
[7]杜晓荣.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7;1O
篇7
发展旅游业与加快工业化进程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两个重要方面。根据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工业化蓝皮书》测算方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正处于工业化初期后半阶段,工业化进程呈后发加速态势,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旅游业处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把工业与旅游业都视为重要产业来发展。工业化与旅游业都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稍有不慎就会影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因此,探究旅游业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促进两者协调发展,以实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社会价值。
旅游业与工业化发展的统一性
(一)工业化推动旅游业跨越式发展
旅游业的发展有自身的规律与范式,但是,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程度较高,需要其他产业的大力支持,工业便是其中之一,工业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旅游业发展程度的高低。工业化过程对旅游业的推动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推进旅游业基本要素的发育。旅游业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基本要素,它们的发育程度是衡量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产业要素的发育包括内在的自动发育和外力的推动发育。工业化就是重要的外推力之一,这种外推力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为旅游业六大基本要素的发育直接提供丰富的最终产品,如钢材、水泥、建筑、交通工具、电子设备、游乐设施等;二是工业化所产生的部分基础设施可为旅游业所借用,如工业化所促进产生的完善的交通设施,特别是外部大交通设施,包括海、陆、空三方面,旅游业可借其来促进自身的发展,一般而言,工业化程度越高的区域,其基础设施建设越完善,旅游业基本要素的发育程度越高。
2.推动旅游业发展环境的改善。推动旅游业发展环境的改善是指工业化有助于产生、改善旅游业发展所需要的良好环境,具体包括良好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科技环境。工业化能够促进文明程度的提高和政治组织的民主,增强工人的纪律性和工会的政治影响力,从而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为开放、民主的政治环境,增强政府对旅游业管理的科学性;工业化能够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财政收入,促进社会资本再分配,增加政府对旅游业的直接投入;工业化促使人类生活节奏加快,导致社会道德、思想和观念等迅速发生了变化,同时工业化不断提高了社会生产率,其为大批就业人口转向第三产业奠定了基础,使得工业社会逐步向后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迈进,使得旅游形式从“特权旅游”迅速向“大众旅游”转换。
3.丰富旅游产品。工业化促进旅游产品的丰富主要从两方面体现:一是为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创造有利条件,为旅游产品的的生产与创新提供支持。工业化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加速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旅游资源要转换为旅游产品,旅游产品的生产、创新及更新换代,都离不开新技术的支撑,工业化所带来的技术革命则刚好能满足旅游业发展的这一要求。二是直接提供旅游产品。旅游产品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且处于动态的变化过程中。从传统的观光旅游到现代的多样化旅游,离不开工业化所带来的便利。特别是在工业化过程中创造的大量物质和精神财富,可直接开发成旅游产品。如现代兴起的工业旅游是旅游产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工业生产场景、高科技生产设施、厂区环境和企业文化为资源的创新型旅游。工业企业通过“旅游”的方式,向社会展示了工业企业的魅力,有助于工业企业的品牌形象传播和经济收入的增加。
4.激发旅游需求。旅游需求的扩大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可自由支配时间的增多,二是经济收入的增加。工业化可促成这两个条件由可能变为现实。工业化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劳工生产条件的改善,这包含着两层意思,即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劳动力总量和工人劳动时间减少,工人的工资增加。同时,工业化使人类生活节奏加快,精神紧张度增加,压力增大。释放压力的有效形式就是旅游。工业化和城市化社会的劳动大众可通过能消除疲劳和丰富文化知识的外出旅游更新自己的劳动力。
(二)旅游业促进工业化程度加深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新兴支柱产业,旅游业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社会关联度高、经济效益好,不仅自身发展潜力巨大,而且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极具推动力。旅游经济的发展,不仅促进旅游业自身各方面的发展,而且能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又带动了工业行业与工业部门的发展,最终促进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旅游业对工业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旅游业对工业的影响实现的。旅游业对工业的正向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旅游业可以增加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工业企业通过发展旅游业,可以带来直接或者间接的经济效益。旅游经济效益有多种途径,旅游者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都需要经济支出。因此,工业企业可紧密围绕这六个环节为旅游者提供相关服务,增加经济效益。这些经济效益可以构成一个效益体系,包括餐饮收入、住宿收入、交通收入、门票收入、纪念品收入、工艺品销售收入等。
旅游业可以促进工业企业形象传播。企业形象传播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口碑传播是重要一环。旅游业可以为工业企业带来大量的人流,这些人流的区域来源广,在年龄、性别、职业、性格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一方面,工业企业通过发展旅游业,向旅游者展示企业优美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工艺、丰富的企业历史和企业文化等,使旅游者近距离深入了解企业,增强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另一方面,旅游者通过自身的旅游经历,用口述或展示的方式向亲朋好友分享旅游体验与旅游产品,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企业正面形象的传播和品牌竞争力的增强。
旅游业可以促进工业企业市场营销。旅游业促进工业企业市场营销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旅游者是直接消费者。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需要消费,工业企业可结合企业特点为旅游者提供消费品,部分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更为直接,即到工业企业购买其产品,这样旅游者就转化为直接客户。二是稳定和培育客户。工业企业开展旅游,可以为顾客与企业创造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工业企业通过展示自己的实物产品及相关生产流程,让旅游者对其产品的可靠性、科学性、质量性等有了深刻的感受,从而增强了该企业产品与其他同类产品的竞争力,有助于培育顾客忠诚和扩大潜在客户群。
旅游业可以提高工业企业管理水平。外部监督有助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工业企业发展旅游业,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把工业企业置于游客监督之下。工业企业发展旅游业,从企业自身来说需要实力,从旅游开发来说,需要一定的透明度和开放度。这种透明度和开放度要求把企业文化、企业生产场景、企业产品放在游客视野中,这种做法一方面会增加企业员工的压力,从而增强其生产的责任感,对企业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更加便于管理;另一方面,管理层为了企业的品牌与形象,也必须加强管理,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旅游者。企业员工、企业管理者与旅游者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共同推动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正是由于注意到了旅游业的带动良性作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把旅游业和会展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产业来加以发展,提出要把北部湾经济区培育成为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促进中心。旅游业不仅促进和带动国民经济现有部门、行业的发展,而且对于调整国民经济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尤其是北部湾的第二、三产业的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仅以投资和就业为例,据测算,每投入旅游业1元可以给相关产业带来5-7元的增值效益,每增加1个旅游业就业岗位就能带动4-5个社会就业岗位。实践证明,一个地方的社会文化环境越成熟,经济就越发达、社会就越和谐、人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就越高。因此,要实现构建幸福和谐北部湾的宏伟目标,就必须加快繁荣发展旅游业。
(三)发展旅游业与实现工业化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从本质来说,发展旅游业与实现工业化两者之间存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态势,两者协调发展,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西南、华南和东盟地区的重要结合部和我国内陆腹地进入东盟国家最便捷的海陆门户,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通过旅游业促进对外开放与交流的优势突出。随着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以及区域经济合作的进一步深化,这种优势必将更加凸显。经济区域的和谐发展,只靠工业不行,靠任何产业单项突进都不行,没有旅游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不可能实现。对于一个地区而言,在现代化没有实现以前,所谓发展的差距,从根本上讲还是工业发展的差距,尤其是其实现程度的差距。工业越发达,工业化程度越高,经济总量就越大;工业结构越合理,产业结构就越优化,在某种意义上,产业结构的合理程度取决于工业结构的合理程度。
旅游业与工业化发展的矛盾性
环境承载力是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环境恶化会对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现实的威胁,在大力发展工业化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工业会造成环境承载力的下降。由环境承载力理论出发,笔者将旅游业与工业化的矛盾性统一到环境问题上,认为其集中表现为发展旅游业与实现工业化对环境产生的负效应。
(一)旅游业与工业化发展的环境保护矛盾
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工业化过程中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这种局面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工业化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三废”。就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而言,最主要的是海水污染。近几年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各城市环境质量开始下降。以防城港市为例,2008年防城港市化学需氧量排放达28265吨,比2007年26679吨增加5.9%,比2005年25079吨增加12.7%,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严重。2008年二氧化硫排放量达20863吨,比2007年16800吨增加24.18%,比2005年14100吨增加47.96%,对大气、动植物等危害较大。其中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量较大,对防城港市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要处理好发展旅游业与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关系,首先要认识到,保护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生态环境,是旅游业与工业化可持续发展的最大优势,在北部湾发展任何工业,都不能跨越环境保护的底线。今后新的工业布局要考虑旅游业的发展,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在开风景区集中建设新型工业园,以期实现工业、旅游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二)旅游业与工业发展定位的矛盾
发展定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牵涉到哪个产业优先、主导发展的问题。一个区域中,当工业化与环境保护发生冲突的时候,人们往往放弃工业开发,选择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而牺牲工业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这无疑是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选择,但是当一项工业发展的经济效益远远大于发展当地旅游业所获得的经济效益,或者远远大于保护当地资源给人们带来的满足程度的时候,该如何选择呢?这就凸显了旅游业与工业发展定位的矛盾性。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目前自然生态状况良好,特别是海域污染程度不大,经济建设虽然有较快发展,但总体上还比较低。因此,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区域中发展经济,应该找到旅游业与工业化发展定位的契合点,使两者协调发展。
(三)旅游业与工业企业之间的发展矛盾
并不是所有的工业企业都适合发展旅游业,也不是所有的工业资源都可以开发成旅游产品。这受工业企业的软件、硬件环境的制约,也受旅游市场、旅游产业结构的影响。从工业企业来看,要求该企业的硬件基础设施较好,具有较有特色和吸引力的旅游吸引物;从软件方面来看,要求该企业的管理水平比较高,管理层对发展旅游业有正确的认识。就已经发展旅游业的工业企业而言,工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协调发展也存在一些矛盾,这些矛盾集中体现在产品展示与商业秘密、经济投入与旅游产出、游览与安全、公益与经营等方面。所有这些矛盾,为工业企业发展旅游业设置了障碍。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工业化程度不高,尽管有部分工业企业的管理水平较高、经济效益较好,有能力发展旅游业,但是工业企业的整体实力较低,因此必须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慎重发展。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旅游业与工业化可持续发展路径
(一)依托产业关联效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指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研究表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工业化处于工业化初期后半阶段,工业化进程呈后发加速态势,这种状况既提供了机遇,又面临着重大的挑战。传统工业化的经验证明,工业化应避免“三高两轻(高消耗、高污染、高失业、轻调控、轻统筹)”,而应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走广西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布局产业群。2008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8.938.242.9,根据产业结构优化理论,该比例中,农业所占的比重过高,工业所占比重偏低。因此,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应适当增加工业比重,确定工业的主导地位,同时,工业内部也有结构优化的问题,这就需要合理布局产业群。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应充分利用沿海港口优势,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重点发展石油化工、林浆纸、冶金、修造船、电子信息、粮油加工、新能源等产业,培育壮大临港产业集群,加快形成临海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物流基地。
进一步增强科技含量,降低能源消耗。增强企业生产的科技含量,鼓励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工业企业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手段,加强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积极引进以信息产业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使其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新的成长链;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在政务、商务和国民经济其他领域广泛应用信息化技术,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提高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能源、原材料利用率,减少资源占用与消耗;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工业企业节能降耗技术改造,推进节能节水节约用地,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形成节约型增长方式、节约型消费模式和节约型社会。
(二)依托旅游发展优势,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旅游业在区位、资源、政策等方面有较大优势。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沿海沿边沿江,面向东南亚,是中国―东盟经济圈、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的结合部,有利于开拓国际国内两大市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旅游资源类型多样,特色鲜明,保存较好,组合度高,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天然基础;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深入召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深入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加速建设,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旅游业得到了国家的政策支持,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因此,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可以利用优势,抓住机遇,加快旅游业的发展,促进旅游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旅游业科学有序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各级政府应结合自己的优势与特点,制定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法制法规,为旅游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促进区内旅游科学有序开发。构建旅游创新体系,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旅游业跨越式发展。创新是旅游业发展的动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旅游创新体系应以旅游企业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组建企业联盟,壮大企业实力;加强旅游行业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旅游产品创新;加强行业管理,细化旅游创新基本要素体系。整合旅游要素系统,推动旅游业整体发展。整合资源要素,形成有特色、有层次、有品位的旅游吸引物体系,整合交通资源,构筑方便、快捷、科学的旅游立体交通网络体系,整合市场资源,形成资源共享、客源互流的共荣共谋发展态势。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实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旅游效益最大化。
(三)协调发展旅游业与工业,实现“双赢”
可持续发展是旅游业与工业化的共同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应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优先考虑生态承载力,切实加强环境保护。无论是工业化还是旅游业,都必须意识到生态环境是产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但近年来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遭受了较大的破坏。为避免重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在发展工业和旅游业同时,应协调好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优先考虑生态承载力,保持和提升生态环境容量、自然资源容量、空间环境容量,使北部湾经济区的旅游业与工业化能协同有序地发展。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加快环境科学的进步,实施重大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工程,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位一体的发展目标。
工旅联动,实现双赢。一是找准工业化和旅游业的最佳结合点,鼓励建设工业旅游示范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工业企业应重视工业旅游,将工业旅游纳入企业品牌发展战略,借助工业旅游项目,强化、优化企业品牌,使企业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不断提高,进一步展示企业形象,传播企业文化,提升品牌价值。二是细分市场,优化组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工业旅游要尽量做到“区内成片、跨区成线、市场做专”。区域内,应把互有差异、各具特色的工业旅游点优化组合形成“集聚效应”。针对细分市场,推出“学生修学工业旅游”、“招商投资工业旅游”、“调研考察工业旅游”、“怀旧追忆工业旅游”、“探奇揽胜工业旅游”等多种工业旅游产品。
参考文献:
1.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M].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8
2.王海正.中国内生性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初探[J].宏观经济研究,2008(1)
篇8
一、山西省煤炭资源的状况
1.山西省煤炭资源非常丰富,含煤面积有5.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30%,全省118个县级行政区中94个县地下有煤,山西省自北向南分布有6大煤田:大同、宁武、太原西山、河东、霍西、沁水及若干个小型煤产地,保有查明的煤炭资源储量有2652.84亿吨,其中基础储量1045.31亿吨(含储量589.21亿吨),资源量1607.53亿吨。山西省煤炭资源的总量约占全国的25%,其中炼焦煤和无烟煤分别占全国保有储量的61%和30%。
2.山西省的煤质优良,有“三低两高一强”的特点,即低灰、低磷、低硫、高挥发分、高发热量、粘结性强。煤炭品种齐全,有焦煤、气煤、肥煤、瘦煤、无烟煤、贫煤、若粘结煤、褐煤、长焰煤。开发条件便利,山西的煤炭埋深大概在300m-500m之间,地质结构单一,煤层厚,埋藏浅,断层少,开采条件好。
3.山西省位置适中,交通运输通畅。距离华东和华南市场很近,有京包、石太、太焦、太秦、神黄等铁路通过,交通条件好。
二、山西省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
1.山西省资源日益枯竭。目前,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平均开采强度在25%以上,由于长时间、大规模、超强度开采,资源枯竭问题日显突出。“十五”期间,全省重点煤矿已有“一局十七矿”衰老矿井关闭破产,衰减生产能力1600万吨。据测算,预计2007到2020年,五个大型煤炭集团公司将有32处矿井面临资源枯竭,衰减生产能力约5400万吨。全省地方国有煤矿及乡镇煤矿,由于大部分矿井主要开采边角、浅层资源,批准井田面积和资源储量小,已开采多年,预计到2020年将有近三分之一的地方国有矿井资源枯竭,减少能力1亿吨。
2.资源回收率偏低。山西省煤矿开采由于管理不科学,技术不到位,资金有限制,一直进行粗犷式的采掘。在开发过程中煤炭资源的回收率偏低,对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试点前,经过一轮的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全省的煤矿资源回采率有所提高,达到47%,初步形成煤炭企业节约和合理开发煤炭资源的机制。但是地方煤矿的资源回采率仅有15%,导致整个山西省的资源回采率还是很低,浪费非常的大。这样算一下,山西省每开采1吨煤就平均要浪费2.5吨,2006年的年产量大概是6亿吨,那2006年浪费的资源就高达到15亿吨。
3.资源综合利用程度偏低。煤矿中蕴含着许多的共生、伴生资源,包括:铝矾土、硫铁矿、高岭土、耐火粘土等矿产资源。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山西省每采掘1吨煤大概损耗这些伴生、共生资源高达8吨。每年因为采掘煤炭所浪费派发的煤层气大概60亿立方米,接近于“西气东输”工程输气量的一半。全省的煤矸石的利用率还不到20%,粉煤灰的利用率不足54%,综合利用率很低,浪费了很多有用资源。
4.煤炭开采严重破坏水资源。根据多位专家院士鉴定的《山西省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的破坏影响及评价》的研究表明,山西每开采1吨煤需要损耗2.48吨的水资源,每年开采大概6亿吨煤,则破坏14.88亿立方的水资源,相当于山西省“引黄入晋”工程的总引水量,而山西省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水资源指数(依据人均、亩均、单位面积平均水资源量)排序中列第29位,山西省采煤对水资源的破坏加剧了吃水难用水难的问题。据统计结果表明,山西采煤对水资源的破坏面积高达20352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3%。其中,严重破坏的水资源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7%;一般破坏区占全省土地面积的6.5%,影响区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9%。山西省对地下水系的破坏非常严重,由于采煤排水造成的地下水位下降,导致河流流量下降或者断流,给600多万人,以及几十万头牲畜饮水造成严重困难。
三、山西省煤炭工业资源改革取得的成效
为了解决山西省面临的资源问题,提高资源回收率和综合利用效率,山西省率先开展了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在《关于在山西省开展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的意见》、《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办法》及其实施方案的政策指导下,首先根据批准的煤炭国家规划矿区矿业权设置方案对全部新设置的煤炭矿业权进行配置,实现了有偿出让。其次对山西省过去已无偿取得煤炭矿业权的煤矿都实现了有偿使用。再次建立了兼顾各方利益的煤炭矿业权价款合理分配机制和使用制度,完善了资源资产化和市场化管理。经过这三个步骤,推进了煤炭资源整合,提高了煤炭使用效率,初步形成了煤炭企业节约和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的机制。
截至2008年底,山西省煤矿矿井由整合前的4389座减少到2598座,共整合压减和关闭淘汰矿井1791座,减幅比例达40.8%。采区回采率由试点前的47%提高到74%。到2010年试点结束后,矿井数量压减到了1000座,矿井单井平均生产能力达到90万吨/年,且全部实现以综采为主的机械化开采。
参考文献:
[1]刘世文.发展循环经济:山西综改区的战略选择[J].生产力研究,2011(5):25-31.
篇9
Key words: military-industrial park;sustainnable development;development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TJ-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8-0048-02
0引言
军工产业园区具有相当丰富的科技和人力资源优势,是高科技产业的聚集地,是军工产品的孵化基地,是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产业园在国防科技的建设和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陕西军工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探索具有重大意义。
1陕西军工产业园区的地位和作用
陕西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基地,具有重大装备和军品的科研、制造、生产能力。在拉动陕西地方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促进陕西地方经济的发展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近年来陕西通过整合,初步形成了西安阎良国家航空技术产业基地、西安韦曲航天科技产业开发区、西安航空动力基地等以军工大企业为核心的产业基地。其中阎良拥有一批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大型企业集团,如西安飞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飞行试验研究院,是全国唯一的集飞机设计,生产制造、试飞鉴定为一体,产业体系最完整的航空产业基地。韦曲以研发和制造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中国航天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为依托,兼具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等32家航天科技产业,充分发挥业已形成的航天科技资源对科技的带动作用,促进了区域发展。军工产业园在陕西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带动陕西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2陕西军工产业园可持续发展的SWOT模型分析
用SWOT模型来分析陕西军工产业园区的优势、劣势、机会和面临威胁,然后制定出科学的发展战略措施。
2.1 优势分析
2.1.1 基础设施及规模优势陕西军工产业园区基础设施较好,技术实力雄厚,是全国飞机总体计划,设计、实验、生产制造为一体的最大航空基地,具有完备的基础硬件设施。航天方面在运载火箭,卫星通讯、测控导航及地面接收研制方面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并有“中国航天动力之乡”的美誉。
2.1.2 科技实力及人才优势陕军工园区规模在同行业中位居全国首位,科技实力排在全国前列,专业技术人才济济,具有得天独厚的人力资源优势。企业科研调节和技术配备水平都较高,全国有各类科研院所108所,专业技术人员90万人,国家级重点学科65个,科研教学实力均居全国前列,发展高精尖技术产业的条件都较优越。
2.1.3 军民结合的园区优势园区军民融合顺应国际发展趋势,符合国家发展战略要求。随着民用高科技的发展,军事技术与民用技术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一些从事高科技开发的民用部门技术水平已领先传统国防部门,军民结合的技术优势已成为各国的共识。西安韦曲航天科技产业园区是军民结合的科技园区。园区内聚集着大量的国防科研院所,军工企业、高新企业、而且主要涉及航天航空、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具有军工性质的产业。
2.2 劣势分析
2.2.1 产业园区缺乏完整的产业链陕军工园区主要是通过政府提供廉价土地和优惠政策来激励企业入驻园区。进入的企业没有严格的挑选与分工,军品领域与开发区的发展方向是否一致也没有严格限制。园区企业之间缺乏内在联系,没有形成相互联系,优势互补、相互合作的产业链。
2.2.2 制度缺陷阻碍着园区的发展壮大陕军工园区周边地区有许多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人才密集。但由于体制不健全,传统观念与计划经济体制仍然起着很大作用,使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创新资源及科技成果没有与园区很好结合起来,合作较少,科研机构和高校的成果也没能服务园区。
2.2.3 园区内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完善军民结合的部分园区由于“三线”时期建设的历史原因,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与西安市有一定的距离,园区内的军工企业和科研院所受计划体制的影响较大,加上西部改革滞后,风险投资等配套欠缺,相应的政策法规引导力度不够,尚未与地方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互动模式没有建立。
2.3 机会分析
2.3.1 政府政策的支持陕政府和西安市政府每年都会把掌握的财政资源,技术资源、往军工企业倾斜,给予大力支持。同时还通过适当的减免税收,加大财政转移力度,建立技术研发基金,提供适当宽松的政策条件。
2.3.2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战略实施09年6月,国家颁布《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加快西咸推进“西咸一体化”,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现在西安市政府已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建设,积极争取优惠政策,项目引进和招商引资取得了很大进展。围绕西安装备制造业生产配套产品的一批企业在我市形成聚集,军工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上马,天水军民合用机场迁建等项目前期工作顺利,一个有利经济跨越发展的环境和基础已经建成。
2.3.3 国际国内产业优势转移当前处于经济危机缓解时期,经济全球化浪潮正推动着大批国际游资向中国大陆转移,中国正成为世界加工厂和制造中心,工业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二。东部沿海由于资源要素供给减弱,产业资本正寻求新的投资点,西部应抓住机会做大做强自己的产业。
2.4 威胁分析
2.4.1 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行业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太合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规模经济形成。陕西军民品发展差距较大比例不太协调,尽管在“十五”初期曾达到5:5,但近些年军民品发展差距又进一步拉大。军民品比例为6:4。全国范围来看军民品比例为4:6较合适,有的省份发展较好达到3:7。军民品发展比例失调,军工优势没有发挥出来,从行业来看,陕航空航天和兵器产值也不平衡。
2.4.2 军工经济规模小,投资相对单一虽然园区国防科技工业呈现较快较好发展势头,但是有的军工企业只是追求数量投资而非质量投资从而导致其主要经济指标仍低于全省其他规模以上企业。军工企业与其他企业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民用产品在军工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少之又少。军工企业在生产民品时不肯下功夫,没把技术转化为商品,导致失去很大一块市场。
2.4.3 缺乏品牌意识,品牌定位不准园区部分军企长期以来是一种“国家下订单,军工企业只负责生产”的运行模式,不去了解品牌管理在企业经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然而没有强势品牌支撑,企业产品很难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军工企业在民过程中,由于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环境,导致军工企业不能清晰地进行自身定位,不能很好细分市场,难以找到合适的目标客户群体。
3陕西军工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战略
根据以上分析,陕军工产业园区目前应采取S-O战略,随着以后的发展应兼顾S-T战略。(表1)。
目前采取的主要战略为:
3.1 自主创新战略有些军工企业是花费大量资金引进技术,不去自主创新。导致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永远处于被动局面。要想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必须自主创新,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核心能力,核心竞争力。当前要从企业做起,培养企业创新文化,培育创新组织,挖掘创新知识和培养创新的企业家。
3.2 特色发展战略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国际竞争加剧,陕军工企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虽然有其内生的本土优势,但只靠政府优惠政策吸引和扶持很难造就一个强大产业园区。目前企业要做到模块化集聚,专业化分工,特色创新,规范化管理和指导。由分散的初级工业结构向高加工高集成高技术化转变,以期实现跨越式发展,最终建成特色工业园区。园区可以组织和引进一些特色优势企业加入园区,形成园区特色优势企业为龙头带动周边一些中小企业发展,最终形成核心辐射周围,龙头拉动周边的点面结构布局。同时发展特色“民”和“民转军”优势互补,拉动陕西经济发展。
3.3 优化升级战略当前陕军工一些产业园没有结合自身一些特点一味复制东部和其他地区的产业链,没有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对于园区的一些企业,要结合自身特点制定配套措施和政策,以自有的龙头特色企业为核心点鼓励拉动中小企业形成一个“核、特、专、精”的产供链。再有许多链条形成一个局域网络结构,优化网络结构,达到最优组合。
3.4 将来兼顾的战略为:品牌塑造战略军工企业必须克服计划体制影响较深的管理习惯,树立市场竞争意识和品牌管理观念,并将品牌观念渗透到企业文化、企业制度中去,将品牌管理和产品生产共同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一个知名品牌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同样企业核心能力形成也需要很长周期。要将提升企业核心能力和塑造强势品牌结合起来,通过基于核心能力的品牌战略管理形成对手难以免费和超越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篇10
1食品工业低碳发展必要性
在低碳经济下,食品产业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政府部门为了实现低碳发展目标,必需要对产业进行监督,尤其是降本节能与开源节流的实施,以期能提升经济效益,有效优化产业资源配置,在市场中提高竞争力,为国家经济安全做贡献[1]。另外,低碳经济引发的绿色经济变革,也有利于提高国民的综合素养,改变群众生活方式、工业生产模式、人类发展等多个方面。因此基于低碳经济这一背景,食品工业产业的转型与升级,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着手点。食品工业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有必然联系,也是食品行业发展过程中的刚需,必然要与低碳理论紧密结合,实现食品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基于低碳理论的食品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
基于当前社会环境,环境保护与生态保护成为各个国家践行低碳经济的主要举措,也是长期发展的必然方向,以期能提高能效、降低排放。例如一些西方国家着重研发低碳理论的先进技术,并对各个产业、能源的低碳需求方面进行优化,目的在于提高国际市场相关产业的竞争力[2]。
在低碳经济不断发展的当下,更多消费者对食品产品可持续性给予了高度重视。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有超过80%的消费者选择购买过可持续食品,并且采购对象集中在健康与可持续性生活方式这两个方面,相关销售额超过3000亿美元。在食品行业消费者中,人们往往更加关注食品服务与产品、绿色环保电子产品、环保型汽车、绿色低碳建筑工程项目[3]。其中食品是人民群众生活不可或缺的营养供给,只有保证食品安全,才能推动社会发展以及各个行业的运转。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为了达到推动食品工业经济发展、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食品安全问题被忽略,不仅威胁到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食品加工企业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必需要深入渗透低碳环保理论。
3低碳理论基础上食品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议
3.1优化食品生产加工标准
为了进一步保证食品加工安全性,需要对现行食品生产加工标准进行优化。严格按照现代化食品加工规范,提前分析加工环节存在的隐患,采用信息技术搭建食品安全加工系统,将加工检测结果、数据等上传到系统中,保证各个环节的信息能够被追踪。在完善食品生产加工标准时,建议采用HACCP体系(危害分析的关键控制点)作为食品加工设备安全控制的预防性体系,及时发现食品生产加工潜在安全隐患[4]。将HACCP体系与食品生产加工标准结合,运用于食品生产危害分析方面,除了明确食品生产和各个环节搭建的关键控制点之外,还可以发挥持续性验证流程、记录系统的优势,确定食品加工环节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3.2创建全过程食品安全风险数据库
企业针对食品安全问题,可以创建食品安全数据库全方位地检测食品产品中的污染物,发现食品安全风险。搭建食品安全数据库,将国内外现有食品安全数据上传其中,安排专门人员负责数据库的管理与数据分析工作,针对发现的食品工业风险制定解决方案。
3.3加大食品安全检测与评价力度
针对食品安全生产过程进行检测,应该有完善的安全检测制度,增加资金与技术投入,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水平。此外,为了保证安全检测结果的有效性,还需要展开食品安全评价,严格按照食品安全评价标准,对于已经产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及时分析风险因素。拓宽食源性疾病、食品有毒化学物质、致病菌污染信息的采集范围,在全国乃至于全世界范围内展开食品危险评估,利用采集到的数据搭建预测预警模型,规避食品工业发展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建议组建专业检测机构,专门负责企业生产食品的安全检测工作。在企业食品安全检测中推广速测技术,将政府部门技术监督、企业自主检测、社会检测机构三者结合,创建完善的食品安全检测制度,重点展开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统筹规划,制定可行的抽验方案,一方面对食品安全机构执行的检测工作进行统筹处理,另一方面构建食品检测数据互通互认机制,将检测所得数据共享,保证食品检测结果的权威性。
4食品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低碳理论的应用启示
目前,全球市场中消费规模显著增加,2013年仅为1160亿美元,截至2019年末已经达到2540亿美元。食品工业领域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低碳理论的运用,并且在食品机械、产品加工过程中明确环保的目标。食品工业领域与低碳理论结合,朝着安全、健康、节能、环保的方向不断前进,始终秉持低碳管理理念,达到低碳消费的目的,期间需要保证生态平衡、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食品生产与消费也要具备绿色低碳的特点。我国作为食品生产、消费的大国,食品工业领域发展速度飞快,但是全国范围内的食品工业发展依然存在粗放形式的現象,特别是小型生产企业,食品生产设备的产能较低,排放污染大,整体来说比较落后。有关部门还需要在食品产业结构方面加强重视,做好结构优化工作,带动食品工业向智能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深入贯彻低碳理论,减少食品加工生产中的污染排放,实现新型工业化目标。鉴于此,今后在实施食品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加深入的渗透低碳理论,除了保证食物自身的自然性与营养成分外,还应该从食物生产、消费这两个环节着手贯彻低碳环保的理念。
篇11
一、我国职业学校档案工作的现状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2005年中等职业教育开始扩大招生,并且连续两年每年扩招100万人以上,2006年招生数达750万人,在校生数达1800多万人,均创历史新高。2007年再扩招50多万,达到800多万人,实现高中阶段招生职普大体相当的战略目标。十七大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提到了更高位置。然而,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职业学校的档案工作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职业学校的档案意识不强,相关资料表明,国内部分职校不重视档案工作,档案部门设备、库房建设差。其次,职校的档案工作者配备不足、整体素质不高。随着职校学生人数的激增,导致教职工人数逐年增加,档案数量急剧增加,档案管理人员配备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加之,档案管理人员普遍业务素质偏低,真正高学历、年富力强的同志不愿从事档案工作。最后,诸多因素造成了职校档案可信度降低,档案载体单一,内容陈旧、失真,信息量不足,导致职校档案可信度降低是目前档案自身存在的重要问题[1]。
二、我国职业学校档案工作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1、加大对职业学校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档案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加大对职校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首先是职校领导从思想上要增强对档案工作必要性的认识,关心、重视和支持职校档案工作。只有学校领导真正认识到档案工作是学校管理基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职校持续,协调,健康发展有力措施,才会决策到位,措施得力,支持高校档案工作,投入足够的人才物力[2]。其次是职校师生员工充分认识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只有全员充分认识、团结协作,才能将职校档案工作推向前进。
2、维护职业学校档案的真实性―档案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维护档案的真实性,是档案工作保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当前,很多职校档案工作全部沿用干部档案十大类内容的模式,不能反映各类专业人员的特点。具体到个体,反映个人履历、学历、职称、党团组织等方面的材料比较多,而反映个人个性特点、管理才能、业绩能力、科研水平方面的材料较少。导致档案可信度降低。档案要客观真实地反映个体的本来面貌,维护档案的真实、完整与安全,是档案工作的起码要求。真实是指档案管理中不允许不实和虚假材料进入档案,要对归档的档案材料进行认真的鉴别和挑选;完整是指档案材料数量上齐全、内容上完整,所谓安全则是指应尽一切可能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寿命。真实性是档案的生命,是档案发挥作用的基础和赖以存在的前提。因此,凡归档的材料必须实事求是、真实可靠。职校要从源头上遏制虚假材料进入档案维护档案的真实性,遏制虚假材料进入档案,必须从源头抓起,严把材料形成和材料入档两道关口,努力做到材料形成时有错必纠,对虚假材料严防死堵,以保证形成材料和入档材料的真实性。
3、改革职业学校档案管理体制―档案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改革档案管理体制是职校档案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档案的管理体制是指档案工作的组织制度,它制约着档案工作的制度和方式方法。改革职校档案工作管理体制,建立人事档案中心,实施人事,在档案管理方法上进行改革,以规模求发展,以发展求效益,实现档案工作的最大效益是档案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实施人事,是档案工作寻求发展、有所作为的重要措施。人事是今后档案中心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
4、完善档案整理方法―档案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手段
完善档案整理方法,实行实体整理不装订是职校档案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手段。档案实体不装订并不等于不整理,不装订的目的是便于利用,这是符合档案工作基本原则的,也是档案工作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档案实行不装订保存有利于保持档案材料的原貌、有利于平时归档以及利用档案时非常方便。档案材料不装订,方便了档案工作中的管理,给日益扩大的职校师生带来的档案管理上的不便提供了极大便利,提高了档案工作效率。
5、提高职业学校档案工作者的整体素质―档案工作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提高档案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档案工作者队伍,是职校档案工作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人是事业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档案工作者的素质直接影响档案工作水平,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才可以提高档案工作者的整体素质。首先,档案工作者要具备较好的政治素质和良好的保密意识。档案工作者要努力学习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水平。档案中涉及个人的隐私问题较多,档案工作者要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不能到处散播他人档案中的内容,这也是维护档案安全性的要求。其次,要具有过硬的业务素质。档案工作者要接受系统的岗前业务培训同时加强平时的业务学习。同时,档案工作者要具备较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现代化是档案工作的发展趋势,档案工作者要想适应岗位要求,必须学会应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一系列现代化管理手段开发档案信息,为学校提供科学、全面、及时的档案信息服务。
作者单位:江苏省武进职业教育中心校
篇12
0 引言
1987年在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的领导之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提交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在报告里提出了我们应致力一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并且对可持续发展作了明确的定义:既满足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谓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指社会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而自然条件的优劣往往又会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
进入新世纪以来,林业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日益显示出来,国家开始从政策上和资金上给予林业以较大的倾斜和扶持,林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但仅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森林资源分布不均,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国家又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成效显著。当前林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正在由主要是一项产业转向主要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由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转向既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更是生态建设的主体;造林方式和结构正在由基本以人工造林、造乔木为主转向按经营目的而采取不同的作业方式和植被组合。可以说,林业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传统林业的影子正在日趋淡化,现代林业的轮廓正在逐步显现。
1 营林工作建设要素及内容
1.1 建设要素包括林业生态体系建设;林业产业体系建设;林业安全体系建设;林业基础建设。
1.2 营林工作的内容
1.2.1 严把质量关,加强造林检查验收工作,加大迹地更新工作的力度,在以“质为先”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中,组织造林质量“回头看”。
1.2.2 克服重造轻管思想,加强抚育管理当前造林工作存在重造轻管,抚育管理中存在重项目造林轻一般造林的现象,幼林抚育的投入不足,检查督促的力度不够。
1.2.3 搞好调查,建立迹地更新长效机制。各地要集中力量,对因采伐、火烧和病虫害形成的连片1公顷以上的迹地,进行全面调查,彻底摸清底数,建立迹地档案。
1.2.4 早动手,认真做好造林的规划和准备工作,造林的重点项目、迹地更新造林工作的规划要早作安排、早落实,同时,要积极向上争取项目。
1.2.5 充分发挥绿委作用,加强城镇周围山体绿化工作城镇山体绿化是提高城镇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各地要充分发挥绿委的作用,把城镇周围山体绿化与全民义务植树工作结合起来,加快城镇绿化的步伐。
1.2.6 加快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发放工作,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发放工作,事关林业部门和政府的信誉,社会的关注度很高,人大、政协已多次督查。
1.2.7 切实采取措施,全面完成绿色通道工程建设任务。
1.2.8 使林政管理进一步规范有序。
1.2.9 切实增强保护森林资源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1.2.10 继续严格执行采伐限额制度一要抓好采伐限额管理。
1.2.11 不断改进木材流通和经营加工管理木材流通管理,重点是加强对木材检查站的执法管理。
1.2.12 切实把握林地征占用管理的要求。
1.2.13 高度重视山林纠纷调处。
2 营林工作需要完善
2.1 加强营林、造林基础。营林造林是补充森林资源、保持森林资源永续利用、保证林产工业原料供给的基础。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植树造林,多次发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号召,并取得了可喜的业绩。但我国林业的高税赋却从根本上动摇了这一基础,长期以来过多依赖精神鼓励促进植树造林,忽视物质利益刺激。林业基础的加强,营造林积极性的调动离不开物质利益。
2.2 实施林区综合开发与多产业协调发展,提升林业系统发展功能。系统思考林业的发展,把发展林业同森林绿色食品、花卉园艺、特色加工业、森林旅游等有机结合起来。
2.3 全面提高林业科学技术水平。我国林业竞争力低的一个关键原因是技术水平低。在今后的林业建设与发展中,必须把提高林业生产技术水平放到突出地位。
3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森林是有用的资源,森林给当今和未来世代带来了多种好处,同时它们也是可更新资源,因此所有的世代都有可能享用——但前提是它们必须得到持续的维护。如果这些资源得不到持续地维护,当今世代就会在享用他们的同时把未来世代排除在外,所以,我们要通过森林的可持续发展,改善人类福利,这也符合粮农组织林业战略计划,也就是所谓的林业可持续发展。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和林业建设,先后修改了《森林法》并制定了许多相关的林业政策,投入了大量林业资金,取得了一定的治理效果,但同时也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法律问题,制约和妨碍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篇13
现阶段,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经逐渐的成为了时代的发展潮流,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土木工程,同时也对环境具有重大的影响。在我国土木工程项目建设的施工过程通常都会对当地空气资源、水资源带来一定的破坏,给当地环境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另外,在我国土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明显的资源未高效利用,不合理浪费现象严重,在施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垃圾废弃物,为适应时展潮流,我国土木工程事业谋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势在必行。只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确保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促进我国土木工程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事业的协调发展。
一.新时期我国土木工程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分析
现阶段,在我国土木建筑事业中,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工民建筑在夏季避暑以及冬季取暖等方面的耗资是巨大的,同时在冬季采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及其他硫化物成分对大气资源带来了严重的污染.有效解决土木工程施工引起的大气污染问题,已成为我国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在工民建筑领域,通常我们会选择一些节能型的建筑材料,不仅保证了建筑的保暖性,同时还有效地降低了能源消耗。在交通工程项目施工中,通常也会对道路沿线的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导致地表植被覆盖情况的改变,更严重的会导致水土流失;另外,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所排放的尾气也会造成一定的空气污染,也会形成噪声污染;交通工程还占据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在施工过程中对土地资源造成的污染也是相当严重的,由于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固体废弃物,一般对这些废弃物所采取的处理方式就是焚烧和掩埋等,经过一定时间,掩埋的固体就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变质腐败,造成严重的土地污染,同时伴随着外界雨水的作用下不断渗透,对地下水造成了一定的污染;而采取焚烧的方式则会对空气资源带来相当大的污染。所以,为实现土木工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就迫切要求解决好发展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二.施工材料对土木工程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
施工材料对于土木工程建设质量及后期的使用性能具有关键性的影响,良好的施工材料也给工程施工提供了安全保证,有效地延长了建筑工程的施工寿命。现阶段,我国生态型建筑发展理念快速发展,促使生态建材也成为了建筑工程领域的一大新课题。生态型建筑材料的应用是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实现施工对自然资源影响的控制,有效减少对环境资源的破坏,进而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目前,我们还处于生态建材的发展期和转型期,如何选择建筑材料,对土木工程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态建材的发展、绿色建筑的建设,是在满足人们基本居住品质要求前提下,不断促进建筑材料及方式的转变。生态建材和生态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延长建筑工程的使用周期,同时有效地减少建筑废弃物,最大限度的节约建筑材料;另外,生态建筑材料能够有效地减少施工对于环境资源所造成的破坏,实现了社会资产的合理递增。
三.促进我国土木工程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措施
为有效推动我国土木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在项目工程施工阶段,综合考虑到:1)明确保护区域、保护植物及保护办法;2)在满足施工要求和设计等方面的要求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被影响的区域面积及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管线及临时设施等。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来确保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一)节省电力资源
通过改进生产设备,采取节能施工机械,安装节能灯具、设备,运用声光传感器来实施对照明灯具的控制,有效的监测电力利用率及合理的安排施工时间等多个方面来有效地节省电力资源。
(二)减少水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通过对水资源的监测使用量,改善设备及器具,降低其使用流量,有效地实现工业用水的重复使用,有效的降低水资源的不必要浪费,同时也极大地降低水费用。
(三)对建筑材料及其他资源实现回收再利用
实现资源节约的有效手段就是对资源进行回收再利用,这也是在目前工程领域需要不断强化的重点内容。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建筑材料,尽可能的使用可再生或者具有可再生成分的材料,这样能够有效的减少对原始材料的使用,也有助于将材料中的可回收部分从废弃物中更好地分离出来;(2)加大对建筑材料及其他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循环利用工作;比如在施工现场建立一个废弃物回收系统,实现对有用资源的回收、重复使用,从而有效地降低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消耗,进而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四)降低施工材料的耗损
严格施工材料采购程序,同时在施工现场也要设置一个专门的物料管控机构,从而有效地减少物料搬运次数和不必要的包装;不断完善物料的操作流程,提高材料周转率,有效地减少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物质消耗,促进其使用效率的不断提高。
四.结语
为不断推进我国土木工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就要积极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发展同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实现其协同发展;此外,还要在建设过程中积极地采用节能型建筑材料,利用科学和的施工技术及施工工艺,来有效地降低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而实现我国土木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有效推进我国土木工程事业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贺丽媛.对新时期土木工程建筑以及安全的几点思考[J].城市建筑,2013,20:230.
[2]李方慧,赵永江,赵文军,王莉.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几点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14,06: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