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初中学生法制教育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2教师自身法律素养有待提升且教学观念相对落后
教师资源是一个学校教学实力的重要指标,教师自身的素质优劣,决定其教学的观念是否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并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层面不同。在教师的教学观念中,尽管其意识到法制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但是,对学生的传授过程中,总会受到自身素质的局限。就目前而言,我国绝大多数中学,在对政治老师的选用上都没有经过专业的法律课程培训和法律专业背景的限制。由于这种门槛过低的低标准要求,使得法制教育无法在初中的思想品德课程中得以切实有效的执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会发现许多政治教师所传授的法制内容都会存在一定的疑惑和问题,还有一些教师不愿意对学生扩展其法律本身的知识教育,导致学生不能够很好地理解其真正的意义。
1.3法制教育的教学方式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虽然,各个学校都在响应“依法治国”的号召,尤其是学校对学生在法律知识上的普及程度。由于初中在教学方式上的陈旧,使得其不能够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不能够完善法制建设。根据调查显示,多数学校都是通过书本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普及与讲解,而现在的社会是处于不断发展前进的,书本上的法律知识不一定能跟得上时展的潮流,会产生一定的滞后性。并且通过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够调动学生对法律知识的认知的积极性,一味地生拉硬套不利于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吸收。学生在明确了课本上的法律知识之后,只是停留在应试的记忆阶段,并没有深层次地理解。
1.4教材内容不够完善
在我国,政治教材的内容不够充裕,只是向学生传授部分法律知识,教材中的法律知识体系弱化,知识点的罗列不够明确。其理论与实践不能够搭配,不能够帮助学生对其进行合理化的理解,不能与自身的生活经历相联系。这些方面的问题,都使其不能够很好地将法律知识传授给学生,不能推进社会整体的法制建设。
2对法制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2.1提升政治教师的自身素养和教学观念
要想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法制教育,首先就要提升政治教师的法律素养,只有教师的政治素养提高了,才能够对学生在法制教育方面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政治教师教学素养不仅体现在教学上,还体现在其对课程的深度挖掘上,对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知道,能够用最短的时间,让学生能够对法律知识得以最好的理解与吸收。提高教师自身的法律素养,能够对学校的师资队伍进行规模性的扩建。这就需要其在选用政治老师的过程中,选择具有专业法律性的人才,或者,学校对自己的老师进行专业的法律知识培养,使其能够在法律专业有一定的建树,能够使初中的思想品德课在思想意识领域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2.2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良,使其行之有效
教学方法,是对教学任务的一种完成手段,能够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机械地让学生进行书面的记忆,不能够调动学生对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但是,通过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改进,就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动力,比如:在课堂上和学生们做互动游戏,模拟法庭等。
2.3将法制教育的内容丰富化,完善法制教育
由于我国在政治教材中的内容比较单一,许多时事政治无法及时载入教材内,就会造成学生与社会脱轨的现象。其内容的单一性,也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丰富政治教材中对法制教育的内容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政治教材内容的科学化,是对现阶段学生的心里特点而来的,能够将其内容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结合,并且丰富化、多样化,以便于学生能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与认知,从而帮助其记忆。
2.4坚持以学生为建设发展的根本,对教学进行科学评价
在初中的教育中,学生是其教学与培养的主体,一切的教育发展与改革都要围绕着学生,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需求而凭空臆造。要针对实际情况,对其加以具体的分析,进行科学地课程设置与内容的挖掘,保证学生在受教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着眼于实践当中去,科学合理地对教学体制做一评价,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转换教学方法的使用,灵活运用教学的方式,选用适当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在法制方面提高学生的整体法律意识,推动法制的建设进程。
篇2
初中物理教学相对枯燥,在学生看来,物理学科学习的都是一些乏味的数据和理论。物理学科不同于人文学科那样让人学起来觉得非常有趣,需要记住的只是各种公式以及演算再演算的过程。枯燥乏味的符号及生硬的公式令学生在课堂上毫无兴趣,很多学生都会对物理产生一种望而却步的想法。怎样激发起学生对物理学科的求知欲,令物理学科课堂活跃起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成为目前初中物理老师关注的问题。而实际上,学习兴趣的培养才是物理教学的切入点,这成为每一个初中物理老师应当并且必须探讨的问题。
一 兴趣是求知的前提
兴趣属于一种具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成为了人们力求了解不同事物以及从事某些活动的倾向,这样的倾向总是同相关的情感联系着。它展现了专心致志地用非常大的热情以及耐心,去看待和探讨某些事物以及某些活动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变。学习兴趣成为了学生对待一门学科学习、研究和探索的内在动力。训练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的质量,成为了所有老师需要面对的重要研究课题。初中教育属于一个人接受正规学习的重要阶段,初中生具备很大的可塑性及模仿性,对不了解的事物充满好奇心。但初中物理属于一门重要的应用及实践性的学科,对生活及升学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只有不断训练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才可以激发出学生更多的求知欲望及更强的学习动力。
二 激发学生求知欲的策略
1.通过“物理情境”
“物理情境”指的是需要营造让学生可以进入物理教学氛围里的教学方法,就如一个好的故事或一部好的影视作品,可以令观众与故事中的人物同喜同悲。初中物理教学要消除掉学生对物理课堂昏昏欲睡的状态,老师一定要制造一些恰当的,适合学生真实状况的情境,只有这样做,才可以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美好、生动,让教学目的可以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深处,制造出物理教学的艺术成效。“光的折射”就可以设计成这样的物理教学情境:实验装置是在一个玻璃槽里盛满水,水里放置一片塑料泡沫片,在塑料泡沫片上粘贴一条用塑料纸裁剪成的鱼,找几个学生通过各自的钢丝快速扎向水里的鱼,因为学生一直觉得眼睛所看到的鱼的位置是非常准确的,在这样一个错误的认知下,自然产生了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对一些自然现象,用自己的经验或直觉构成错误的判断。老师将泡沫片从水里拿出来,发现所有的钢丝都落在了鱼的上方,这时老师要告诉学生一个道理,应学习“光的折射”现象。通过这样的物理教学情境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物理课堂的情境设计,只求简单,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有难度降低了,学生才会有兴趣共同参与,过于复杂,学生就会产生厌烦的心理,起不到激发学生活跃思维的作用。物理老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要将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方式融入进去,不然,学生会对老师的设计茫然失措。好的物理情境设计,可以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较快地进入老师设置的教学环节中。
2.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在物理教学里,如果只关注对教材的照搬式教学,无法引起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老师在使用初中物理教材的过程中,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具有强大的学习动力。如用拳头去击打石头,被打的是石头,可是为什么痛的却是手?为什么在同等面积的海里,一个人会沉下去,而同等重量的船却可以浮在水面上?为什么钢笔可以吸进去墨水,而其他笔却不可以?很多学生对这些事物都有一些接触,可有的学生却完全不懂,因此,学生就会迫切希望了解这到底是为什么?
在课堂中,教师可通过各种实验进行演示,可快速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学习欲望。通过询问学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加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来激发学生对物理教学探究的兴趣,将学生的脑、眼、口、手全部都生动活泼地调动起来,这样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3.通过老师的教学风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方法的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老师的教学特点以及个人风格来决定的,并且老师的教学风格也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老师的教学风格主要包含了教学的技术、专业知识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它体现出来的教学风格非常受到学生的崇拜及注意,进而加快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物理课堂的应用性比较强,里面有丰富的内容及知识,所以老师的教学不可以像一般的课程教学那样过于乏味。老师通过语言的表达来加重美感,语言要具有丰富的感染力。对性情活泼的学生,要运用一些幽默的方式,激发起课堂的气氛,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进而引起师生的共鸣,让学生在一个轻松、幽默的环境里进行学习,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4.建立学生的主置,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老师在教学时,要清楚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才是物理教学有效性的重点人物。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适当做一个“配角”,不断指引学生的自主探究以及猜想问题,指引学生理论知识及实际相关联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让学生积极地投身到学习和实验中去。并且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做到敢想、敢说、敢做,建立起学生自主分析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同时对存在的不足之处也应给予及时引导,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可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使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断得到升华。
5.作业布置和评改的有效性,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物理课程的学习也不能没有作业的布置。在作业的布置过程中要强调作业的趣味性、层次性以及多样性,要充分考虑课程安排以及学生学习的情况,用科学的方式进行制定,并合理地采用评改的方式,让老师和学生可以及时地发现问题,且认真地改进教学和学习措施,进而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增加对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 结束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面对枯燥无味的物理学科,更需要用兴趣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所以,物理老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有规划、有目的地对学生采取培养兴趣、激发兴趣的训练方式,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找到适合学生的思维发展方式,可激发起学生对物理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物理教学手段,精心策划教学程序,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启发,进而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少佳.浅谈物理实验教学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N].学知报,2011
[2]俞裕.海岛农村中学高一新课程物理实验教学状况分析与改革对策[D].福建师范大学,2008
[3]张家明.兴趣是主动学习的“金钥匙”――浅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
篇3
一、中学生法制教育的内涵
所谓中学生法制教育,是指通过向教育对象(中学生)进行法律知识、法律理论的教育,培养其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提高法律素质的活动。具体的说,法制教育的含义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法制教育是宣传法律知识、培养法制意识、弘扬法治精神的基本途径。其次,法制教育是为国家造就大量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必要途径。第三,法制教育是教育青少年学生知法、守法,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最有效途径。中学生法制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广大青少年学生成为具有现代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合格公民。
二、中学生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不断强调在青少年中开展法制教育的重要性,法制教育建设也取得了一些有目共睹的成绩,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初中生法制教育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学生法律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国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努力培养中小学生的爱国意识、公民意识、守法意识、权利义务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养成尊重宪法、维护法律的习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树立依法治国和公平正义的理念,提高分辨是非和守法用法的能力,引导他们做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但在对我校123名学生的调研中,约8.5%的学生仍然认为法律与自己无关,约23.0%的学生认为和自己关系不大,在平时生活中运用较少。因此,总体来说,在现有教育模式下,学生的法律素养还需进一步提高。
(二)法制教育形式有所突破,但有效性不高
相较于过去传统理论灌输教育,现在法制教育形式明显增多,课堂的教学、法制辅导员的专题讲座、法制宣传片的播放、以及各种各样的法制教育活动的开展都较过去有所增加,但是,有效性还有待提高。在对我校学生调研中,约4.4%的学生对所列的法律非常了解。形式虽然增多,但是形式化现象比较严重。法制教育不同于语文、数学等课程。目前,由于我国初中法制教育主要依托思想品德课,因此没有一个独立的课程标准,也没有专门的教材,开展还是主要依托于思想品德课、历史、地理等学科。虽然教育部门年年在强调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不可避免的,在实际进展过程中,形式化的现象依然存在。教条主义、功利主义还继续抹杀教育的实际功能,直接影响了法制教育的有效性。
(三)法制教育常态化,但缺乏规范性
虽然思想品德课中涉及到了一些法律知识的内容,思想品德课也在中考范围之列,随着时代的发展,法制教育也逐渐进入常态化,但是还不够规范。比如评价方式。既然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常规教育,却缺少一套合理的、独立的评价机制,怎样去评估学生的法律素养,怎样对学生的法律观念进行摸底了解,经过一定学时的教育,学生的法律知识有怎样的进步,很多学校领导、教师还是无法做出科学的界定,甚至直接忽视了对学生法律素质的评价,这不仅仅是学校领导、教师的责任,也是全社会要思考的问题。
(四)城乡法制教育存在不平衡性
城乡教育的不平衡性一直是困扰教育公平的一个难题。这是由区位因素、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所造成的。不得不承认,通过实地调研,笔者对这种不平衡性得到了更深刻的体会。最为典型的是父母对法制教育的态度上,调研中农村学校有70.2%的学生家长没有与孩子谈起过法律方面的问题,城市却有61.3%的家长会给孩子讨论法律知识。
此外,不平衡性还表现在教育条件与教学效果的不平衡上,城市中学法制教育条件优于农村中学,无论是学校的硬件或软件设施,城市中学都具有优势,法制教育资源相对来说也比农村中学丰富,这直接导致了教学效果的不平衡。
三、加强初中生法制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充分发挥学校法制教育的主体作用
学校教育是学生学习成长的主要阵地,是加强初中生法制教育的重要环节,。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其主体作用发挥的程度直接影响着法制教育的成效。
(二)重视家庭法制教育的基础作用
家长的法律意识情况影响着法制教育的成效,家庭在学生的法制教育过程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初中生的法制教育不能仅仅依靠学校的努力,动员家庭的参与,才能巩固法制教育的实效。
(三)大力发挥社会力量,拓宽法制教育渠道
社会因素的影响对学生的教育有着能动的作用,充分发挥社会因素的积极作用可以有效的促进教育的发展。因此,学校教育要有效利用社会力量,积极拓展法制教育的渠道,形成合力,提高法制教育的有效性。
篇4
一、认清目的,提升数学教育认知
多数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学习初中数学、初中数学有什么作用,只知道数学就是加、减、乘、除而已。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让学生明白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将来工作、学习的基石,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知识之一。心理学的研究和教育实践证明,采用生动的、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教育方式,可以成功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从历史的角度看,一位科学家只有对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废寝忘食、孜孜不倦地深入钻研,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如伽俐略原本学医,由于对物理实验发生兴趣,专心研究,终于发现摆钟原理,成为著名的物理学家。
教师可以开展以“没有数学的生活”“到宇宙去旅行”“数学与航天”等为题的讨论课或主题班会,或者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数学与生活”等活动,都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与自己未来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从而好好学习,为将来自身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激活兴趣,发展学生求知基础
兴趣是培养学生求知欲的点金石。兴趣能驱使一个人接近自己喜欢的对象,驱策人对事物进行钻研和探索,一个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求学,喜欢学和坚持学。学习兴趣表现为对学习过程本身的喜爱,是学生求知的内在动力。学习兴趣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起着重要的源动力作用,学生有了强烈的兴趣,才会主动、持久地进行学习,并形成克服困难的顽强毅力。
“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在讲“同底数幂的乘法”这一内容时,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激起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在上课前,笔者特地要求每位学生准备好一张报纸。上课开始时,问学生:“能否将报纸连续对折42次?若能,一层报纸的厚度约为0.1毫米,请问连续对折42次后,其高度是多少米?合多少千米?”这时,学生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一个个兴高采烈地折叠并计算起来。每对折一次,其厚度就增加一倍。不一会,又问学生:“有谁能计算出对折42次后是多少米高?”没有人能够算出。再问:“请同学们猜测一下,有几层楼那么高?”于是,学生七嘴八舌地说:“有5层楼那么高。”“有10层楼那么高。”“20层楼那么高。”……学生看笔者不断地摇头,也不断地增加高度,最后竟增至100层楼那么高。正当学生猜测并争论不休的时候,笔者告诉他们说:“其实,当报纸对折到第42次时,其高度约为43.98万千米,已超过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约为38.44万千米)。此时学生个个目瞪口呆,惊讶不已,并对此表示怀疑。笔者趁机引导学生说:“同学们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吗?想知道如何计算吗?”此时学生都异口同声地回答:“想!”于是,就引入正课:“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学习‘有关幂的运算’,首先要学习‘同底数幂的乘法’。”结果,在学习“幂的运算”这一部分内容时,学生个个表现出极大的求知欲,学习效果良好,也懂得了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
兴趣不仅为求知欲提供强大的动力,而且也是发展学生求知欲的基础。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往往善于思考问题,知识也学得活,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智力发展也快。教师应从鲜活的实例入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同学们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培养同学们的求知欲。
三、贴近生活,调动学习数学积极性
用生活中的事例进行数学教学,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起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还能使学生由知道变为喜欢,最后达到乐在其中的境界。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在讲解“解三角形”这一部分内容时,为了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笔者特地借来两架测倾器,把一个班级的50个学生分成10个小组,每组5人,编成两个小队,正、副班长为队长,分别测量学校操场旗杆的高度和校门口一座小山的高度,并要求如下:写出设计方案,画出示意图,算出结果,两队小组之间讨论交流。把数学知识(理论)与现实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亲自测量并计算小山或旗子的高度,不仅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还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学到了有用的数学知识。
四、挖掘源泉,重视数学观察能力
观察力是求知欲的源泉,观察力是人们认识观察事物或现象的基本能力,是学生求知欲的直接源泉。观察力强的学生有能力获得丰富的素材,获得真实的感受和正确认识。有了素材,判断问题的正确性会相应地提高。
在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中,要求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①(x-1)2=2,②x2-2x+1=2,③x2-2x-1=0
可提出如下观察要求:1.①式左、右两边的代数式有何特征?2.②式的左边能否转化为完全平方式?3.③式的左边能否转化为完全平方式?通过提问,让学生有目的、分层次地观察,积极主动地感知观察对象,实现观察目的。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使他们能够准确细致地观察事物,这需要教师有意地培养,才能使学生的求知欲更加旺盛。
五、生动呈现,增强记忆能力
记忆力是学生求知的信息库。记忆力好的人脑子里记得东西丰富,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就更全面、更快捷,良好的记忆力能激发学生探求未知世界的欲望。为了让学生记得快、记得牢、记得准确,养成好的记忆能力和记忆习惯,教师在课堂中应尽量用生动、形象和富于兴趣的材料吸引学生,使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还要采取多种形式,最好是多种活动交替进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会感到枯燥无味。
我们可以把要记忆的数学知识编成歌谣、口诀或顺口溜,从而便于记忆。比如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小数点请你跟我走,走路先要找准‘左’和‘右’;横撇带口是个右,扩大向右走走走;横撇加个左,缩小向左走走走;十倍走一步百倍两步走,数位不够找‘0’拉拉钩。”采用这种方法来记忆,学生不仅喜欢记,而且记得牢。
六、素材展示,提高想象、猜想能力
想象力为求知欲插上奋飞的翅膀。学生的想象力是智力的重要成分,聪明的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求知欲,学生缺乏想象力就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也缺乏创造力。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爱护和重视学生的想象力,给学生多提供素材,开阔学生的视野,为学生提供想象的条件,创造条件让学生去参与。
在初中几何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呈现出大量的实物图像、几何图形以及学生对实物的亲手摆弄和动手实践体验等,这样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在学生原有的空间想象基础上,更进一步丰富他们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从而有效地增强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例如,在讲到空间的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时侯,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利用两支笔摆出不同的位置关系,从而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
七、把握心态,提高集中注意水平
注意力为求知欲聚焦,培养学生的注意力与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有密切联系。如果学生学习、观察时注意力不集中,不注意听讲,不注意思考,就什么也学不到,更谈不上有求知的欲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教育起着良好的作用。课堂上,教师需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从中唤起学生对学习的注意力和兴趣,让课堂教学更活跃也更有成效。
在课堂教学时,学生的注意力必须是集中在学习上,我们应该采取种种方法,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如在学习“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教师提出如下问题:“三根木棒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吗?”大多数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这时,教师拿出三根木棒进行演示,当学生看到居然不能组成一个三角形时,感到很惊奇。这时教师再演示把最长的木棒适当截去一段后,与另两根组成了一个三角形,然后教师启发学生自己动手用木棒去寻找三角形三边长应满足怎样的关系时才能构成一个三角形。这样既能引起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创设学习情境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动机,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启迪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都喜爱听故事、猜谜语,教师应当适时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以引起学生心理的内部矛盾冲突,并使他们意识到,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解决这种矛盾的冲突,从而引起他们的好奇心,激发起学习的动机,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八、积极设疑,拓宽思维途径方法
思维能力让求知欲理性化。思维能力又称思考力,它让学生的求知欲理性化,思维能力是否发展良好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极为重要,思维过程主要是通过对感知的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以及事物与事物的规律性联系。在教数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身边的数学问题、鲜活的实例,有意识地对学生设疑,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和思考。在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时,对他们的“设疑”应该做到难度适中,要富有启发性。
如在“平分已知弧”一节的教学中,笔者是这样教学的:
题:平分已知弧AB。
分析:要平分已知弧AB,需找出线段AB并做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即可。其根据是垂径定理的推论1。
介绍完这道作图题后,笔者又提出了下面的问题:
问1:找出已知弧AB的四等分点。
问2:找出已知弧AB所在圆的圆心。
学生经过对以上两个问题的讨论研究,仍然找不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于是笔者做了如下的提示问话,逐步引到出解决题目的方法。
问1:一条弧上有多少个点?(无数个)
问2:一条弧上可连结出多少条弦?(无数条)
问3:每一条弦的垂直平分线是否都经过弧所在圆的圆心?(都经过圆心)
篇5
首先,教师应该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把握好教学中的难易程度,45分钟的课堂教学节奏。让课堂教学中形成良好互动,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营造一生数学环境,将一些数学知识引入日常生活之中。让学生们认识到其实生活中还是有很多地方可以用到数学知识的。从而让学生慢慢抛开初中数学无用的偏见。
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把握好教学的难度,难度要在学生能够接受的范围内逐步增加,让学生们认识到数学也不是想象中的高山那样高不可攀,从而树立学生们对数学学习的信心。最后,教师应该丰富教学方法和方式。比如教师可以将整个班级分钟几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混杂成绩好的和差的,让小组内相互帮助,各小组之间竞争。每个孩子都有争强好胜之心,老师只要调控适当,就可以让学生们的这种心理,应用在数学教学之中。从而引导学生动手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探讨,形成一种良性竞争。
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篇6
一、通过发音记忆词汇
英语是有声的,而单词的形与声之间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学习英语单词,首先是要能够正确发音。如果不能正确发音,就不能很好地发展听的能力,也不能顺利地同别人进行交流。正确发音还有利于学生正确拼写单词。英语是一种拼音文字,因此按照拼读规则记忆单词的方法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方法。当学生进入中职一年级时,我时常会发现有的学生仍然采用g-o-o-d good,逐个字母死记硬背的方法记忆单词。所以在教学中有必要给学生讲授英语单词拼写与发音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他们科学记忆,提高记忆效果。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都已经学过了英语音标,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正确朗读每一个音标,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朗读单词时,不能正确把握元音字母的发音规则,尤其在朗读多音节词时,往往不能把握单词重音的正确位置。例如以下几种情况:
(1)重音位置不同,含义不同:present[pri′zent]赠送(v.)和present[preznt]礼物(n.)。
(2)发音相似,拼写不同:full[ful]满的和fool[fu:l]傻瓜。
(3)同一元音字母,发音不同:age[ei]年龄;bag[e]书包;many[e]很多。
(4)同一字母组合,发音不同:eat[i:]吃;breakfast[e]早餐。
因此,在中职词汇教学中,教师仍然有必要重视语音教学,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要想使学生正确朗读单词,并把单词记住,就必须在教学的基础阶段把发音搞好,把重音读准,这是学生记住单词的首要条件。
二、掌握构词法记忆词汇
一直以来,传统的词汇教学模式,即“自读—跟读—纠错—记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不能忽视的问题是一些来自农村的学生语音基础薄弱,缺乏科学的记忆方法。英语词汇量庞大,浩如烟海,但它本身却有其内在的规律可循。掌握基本的构词法将会大大有助于突破记忆单词的难关。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该帮助学生设法摸清英语构词规律。尤其一些最基本的构词法知识,即合成法、转化法与派生法,学生必须做到了如指掌、触类旁通。例如,合成法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诸如classmate, classroom, football, volleyball,baseball等大量单词。转化法则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词汇的使用功能,如map,head, dirty, warm等名词、形容词均可以转化为动词使用。尤其派生法,即在词根前后加前缀或后缀的构词方法,如在教“成功地”一词时,我采用了这样的扩展形式:suc+cess=success(n.),successful(adj.),successfully(adv.)这些方法可大大地提高学生记忆单词的能力。当能够熟练运用这些方法后,学生在词汇学习中就可以举一反三,将一个个孤立的单词联系起来,这样既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又能使他们熟记单词。不言而喻,学生的词汇量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了。
三、创设语境,在语境中记忆词汇
把新单词放在特定的语境中,学生能更快地掌握、理解并运用新单词,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吕叔湘先生曾说:“词语要嵌在上下文里才有生命。”众所周知,孤立的东西不容易记忆。要有效地掌握词汇,就应该将词汇与句子、语篇结合起来。尤其在课文教学中,我们不应该孤立地进行词汇教学,应千方百计地把词汇与句子、语境结合起来,应该多让学生自己造句,掌握词的用法。在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课堂变成积极讨论的现场,学生纷纷积极发言,在创设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词汇进行交际,达到了灵活运用的目的,提高了记忆效果。
四、及时巩固,帮助学生构建词汇体系
在词汇教学中,要组织学生及时复习、及时强化,要“趁热打铁”,做到“学而时习之”,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为了巩固效果,形式应尽可能多样化。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总是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感。所以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要多样化。富有创意、独具匠心的设计才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
篇7
1.1 将生活经验应用于英语学习
初中学生虽然受到年龄和心理方面的限制,缺乏一定的阅历,但是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生活经历,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所以,教师如果将学生们所经历过的熟悉的生活经验应用于教学之中,就会使学生感觉很亲近,学习变得自然,这样学习效率就会提高。比如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向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人成员,自己的爱好兴趣等。或者引导学生进行关于周末游玩逛街购物的话题,这样,part-time job、shopping、studying等有关的话题学习,就能在轻松愉悦的交谈中进行,学生也不会感到学习的压力。例如在讲到苏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的Unit 3 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时,就可以让学生先写好汉语句子,再用英语表达。有的学生说:I went to Beijing this summer. I visited the People’s Great Hall.当然,也有学生会说:I went to the beach. I went swimming with foreign friends.生活经验除个人经验之外,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校学习生活经验进行交流,比如关于学校的各种活动、学科设置甚至是对各学科教师的印象和意见等,都可以成为学生之间交流和互动的话题,让学生们用这些话题进行交流,学生会觉得自然真实。总之,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熟悉的个人、家庭以及学校的生活经验运用于英语教学中,将教育的意图很好地隐蔽在熟悉亲切、无拘无束的教学氛围中,使教学生活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率。
1.2 教材内容贴近生活
语言都是在生活中形成的,生活是语言形成的基础,也是语言赖以生存的环境,因此,教师教学要贴近生活,将教材中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生活化处理。教师要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联系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场景进行教学例如,在教Asking the way and responses这一单元时,在情境设置部分,我按照学校旁边一条学生熟悉的街道布局,将教室布置一下,重新布置街道的公园、商店,医院等。然后让学生进行表演,一人扮演外地游客,其余人扮演本地人,“游客”迷路,向旁人求助,“本地人”热情地给予回应,指点方向。这样的话,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接受新知识,学习的效果将会更加显著。
1.3 课后作业生活化
作业的布置是为了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设置作业的时候,教师也可以进行生活化处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一些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在课下能够动手做,开口说,通过亲身的实践完成作业。
2. 回归生活――英语中的生活
2.1 模拟生活,角色扮演
现在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比较接近,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教材中的内容和学生的熟悉的生活创设情境,然后师生经过交流,进行相应的角色分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明白学生是教学主体,教师的作用是进行引导和辅助,不能对学生进行更多的干涉,强加自己的意志在学生身上。在进行情境表演之前,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准备,并进行反复的练习,要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显示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在一种松愉悦的氛围中不仅掌握了教材中的知识,还在实践的过程中固化了知识,增长了技能。
2.2 真实情境中演练
在教学中,除了在教室中模拟生活以外,教师还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真实的生活环境中,让学生进行实地训练。例如,教师在教授Sightseeing的话题时,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一次出游,到附近的景点游玩,让久在家庭和学校两点一线生活的学生感受到自然的魅力。教师首先让学生组织语言,用英语表述自己的准备活动,然后在游玩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都变得异常活跃,教材中枯燥的语言也变得灵活生动,教师的教学也顺利地完成了。
2.3 组织生活化小组讨论
篇8
二、巧设悬念,激感。
教师在让学生接触课文之前,可先自己复述课文情节,在关键处停下来,让学生去猜测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会怎样。这样巧设悬念,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阅读课文的热情就会大增。如教学《孔乙己》、《竞选州长》、《变色龙》这一类课文时,教师可采用这种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进入具体的语言环境,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意义。
三、创设疑问,启迪思维。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针对所讲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集中,积极地期待着问题的解决。这样导入新课,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增强讲课的吸引力。如教学《驿路梨花》时,可设计这样的提问:标题一语双关如何理解?文中两次误会、三设悬念、四写梨花分别从哪些语句体现出来?
四、故事吸引,情境感染。
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爱听爱看有趣的故事。教师可以抓住青少年这一特点,针对教学内容,从与课题有关的趣闻轶事出发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对所学新课产生浓厚兴趣。同时,授新课前,花极短时间,用绘声绘色的语言,讲述一则引人入胜的故事,显得亲切自然,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如教学《阿长与〈山海经〉》时,可先联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给学生讲讲长妈妈所讲的美女蛇的故事,再讲讲阿长本人的故事,这样,使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进入作品的意境。
五、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语文教学可通过“入画――入情――入理”这样的环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入画,即以画导入,让学生进入画面情境之中;入情,即由入画将学生导入课文情境之中;入理,即让学生由情明理,认识到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如教学《白杨礼赞》就可采用这种方法。
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把相似的事物联系起来,是唤起学生情感的好方法。如教学《济南的冬天》可让学生回忆故乡冬天的景色;教学《春》时,可让学生回忆过去与好友踏春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和当时的惬意心情。这样,学生能触类旁通,深刻地体会课文的情感。
七、抓住重点,纲举目张。
篇9
一是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在于平时的训练。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过程中,也要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不仅可以掌握学习技巧,而且能够纠正不良的学习习惯,逐步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这一点对于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是有利于学生自主高效地开展学习。给予学生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尤其是给予学生自主学习方面的技巧,学生能够在课前、课堂以及课后进行有效的学习。学生除了与教师进行互动之外,独立思考与合作研究也使学习活动更加高效。
三是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许多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不足与自己缺乏学习技巧、学习效率低下等方面有关,停滞不前的学习效率导致学生语文学习兴趣降低。有学法指导作为支撑,学生的学习能力将会得到极大提升,学习效率也会明显提高,有助于学生重获自信、提高学习兴趣。
二、紧扣教学重点流程与环节,充分发挥学法指导促进作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强化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应当与教学设计紧密结合起来,将之有机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效发挥对学生语文学习的促进作用。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强化学法指导。
一是强化预习方法指导。首先指导学生明确预习内容,要将字词基础知识以及文学常识等作为基础性预习内容,且必须在课前掌握。其次,指导学生拟定预习提纲,侧重于对课文内容方面的思考分析,利用课前预习时间初步熟悉教材内容。另外,笔者指导学生注意预习成果的积累,每一次预习活动之后,都将预习活动中无法解决的内容整理出来,在课堂学习中和其他学生交流讨论,作为质疑的内容。预习中总结出来的学习经验也注意积累下来,通过这样的方式逐步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
二是强化合作学习技巧指导。首先为每一个小组明确一名语文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作为小组长,牵头负责本小组的合作学习活动。其次,笔者要求每一个小组在开展探究的时候,既要分工协作,又要独立思考,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表达观点,其他成员可以进行补充,遇到不一致的方面可以进一步的研究分析。这样的学习方式既能够体现独立思考,又能够相互协作、集聚集体智慧,提高学习成果的有效性。
篇10
意志是指人们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并通过不断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在意志的支配下,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叫意志行动。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心理过程,后者是行为表现。
意志是优秀人才取得杰出业绩的根本驱动力。纵观古今中外,凡有大作为者,无不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我国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幼年时就立志踏勘祖国的山山水水,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他在这一远大目标的激励下,花了30多的时间,历尽辛苦,考查石灰岩地貌,誉为世界的先驱。意志作为一种自觉的心理过程,通过自觉行动来表现。
意志并非先天生成的,而是个体在后天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是社会的外部活动在个体心理上的反应,同时又会反作用于自己行为或外部社会活动。根据相关心理行为理论,就初中学生而言,可以把意志品质的结构内容确定为自信、果断、独立和坚韧这四方面内容。
1.自信
就是坚持正确的立场、原则,具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对外在影响不盲目接受和附和。在没有外部力量约束的前提下仍然能够按照社会原则或自己信念履行相应的义务,开展自己的活动或工作。
2.果断
即遇事能根据主客观情况做出明确的判断,不犹豫、不退缩,不优柔寡断。
3.独立
就是指个体具有自己独立的思想,能够依靠自己现有经济条件顺利实施或开展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等,遇事不随波逐流,对待问题能够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4.坚韧
即以充沛的精力,锲而不舍地精神坚持学习和奋斗。遇到困难,百折不挠,设定目标,勇往直前。必要时能够用超常人的忍耐力去达到或实现自己的目标。
另外,意志品质还表现为勇敢、正义、顽强、乐观、沉着等方面。意志的本质是人对于自身行为关系的主观反映,它是人类特有的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调节和支配自己行动的心理现象
二、意志品质的培养方法
1.成功激励法
所谓成功激励法,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在体育活动中让学生不断取得比赛的胜利,并得到周围同学的认可,以获得自信,坚定其必胜的信念的一种方法。在学生中,有一些因家庭的变化而产生自卑、畏缩心理。他们不敢面对困难,害怕挫折,事事落于他人之后,做事缺乏信心等。越是如此,他们就越无法尝试胜利的喜悦,从而造成一种恶性循环,最后形成对事物缺乏信心、逃避现实的不健康心理状态。对于这种心态的问题学生,训练方法有:一编排法。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时(如乒乓球比赛),在编排分组时有意安排其与水平低的学生一组,让问题学生稍加努力在比赛中就能赢得胜利,让这些问题学生获得成功。二让分法。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比赛时(如乒乓球比赛),针对这类问题学生,在与水平高的学生比赛时,先让问题学生得5分,然后开始比赛,最终比分谁先得l1分为赢者,问题学生在5分的基础上比赛,心理上有优势,在比赛中自信心较强,经过拼搏后赢得胜利,让这些问题学生获得成功。先把他们引进体育之门。
2.受挫折教育法
所谓受挫折教育法,就是让学生在其心理能够承受的前提下,经受一些挫折和失败,使他们在心理上逐渐增强抗挫折能力,以尽快走出心理低谷,增强心理调节平衡能力的一种方法。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因此不少学生形成了过于自负、自以为是的心理特点,而他们的父母怕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事必躬亲,甚至帮他们做一些本该他们自己做的事情,也造成了他们养尊处优的心理特点。他们不懂得如何尊重别人和虚心向别人学习,而且他们害怕竞争也经不起失败,失败后更是无法从中摆脱出来,最终成为被淘汰者。有这种心理特点的学生,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比赛时(如乒乓球比赛),训练方法有:一,编排法。在编排分组时有意安排其与水平高的学生一组,在比赛中让水平高的学生打败他们(问题学生),让这些问题学生承受更多的失败。二,加分法。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比赛时(如乒乓球比赛),让其与水平低的学生比赛,要求问题学生比分得16分为赢,对手得l1分为赢。然后开始比赛,最终比分谁先得到预期的分值为赢者,问题学生要多得5分,分值提高,赢得比赛的难度自然加大。总之,通过提高分值想办法让问题学生输掉比赛,在他们心理能够承受的前提下经历一些比赛失败后的挫折,使他们能够认识到做事不是一帆风顺的,事情的成功是充满坎坷和困难的。
3.自我监督法
这是在体育活动中学生通过自我鼓励、自我检查和自我监督等手段来鞭策自己去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一种方法。
三、培养意志品质应注意的问题
(1)实事求是,层层推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好目标,动作难度设立由简到繁。避免难度过大而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教师要尊重爱护学生,发展学生的个性,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特别是心理指导,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3)多方位,全面培养,形成良好意志品质的各因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灵活全面地利用教材,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意志品质。
(4)尊重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调动并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潜在的能力,达到由量到质的飞跃。
四、结束语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意志训练的方法很多。教师要应充分认识意志以及意志行动的特点,把对学生的意志的训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参考文献:
[1]王选琪——对体育教学信息隐性损失的探折.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2003。
[2]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篇11
初中学生的思想意识还存在着很多不足,还未意识到身体锻炼的重要性。很多学生都将体育课当作是“玩”的课程,这本无可厚非,体育课其本质也就是娱乐,但是这种“玩”必须要“玩”出效果,必须要在玩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才能够达到开设体育课的目的。目前初中体育课的开展,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尤其是女生。而影响学生体育课参与积极性的关键是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学生对某项体育活动参与的兴趣或是内心倾向。动机主要体现出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关注和需求,影响到学生是否会选择体育活动或是选择何种体育活动。学生只有对体育学习产生了探究动机,才能促使其在体育学习中投入更多的精力,才能在体育学习中有所突破。由此可见,学习动机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初中体育教师必须要高度重视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动机,以此提升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本文主要从学习氛围、猎奇心理、教学改革、游戏活动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如何激发初中学生体育学习的动机。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新课标实施之后,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逐渐确立起来,这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必须要在师生之间建立起平等、和谐、民主的良好关系。在传统的体育课教学中,很多老师声色俱厉,只要学生有点小错误就会施以重惩,意图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自己的“威信”,岂不知通过这种方式往往不但无法获得学生的认可,反而会疏远师生之间的关系,见师如见虎。如此紧张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束手束脚,根本无法发挥自身的潜力,更无从谈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教学的质量。其实,在众多教师职业中,体育教师是最容易与学生建立起和谐相处、平等互重的关系的职业。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指只要老师能够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使课堂氛围变得更为活跃,就必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
二、利用学生的猎奇心理
初中学生都有着极强的猎奇心理,体育老师必须要充分利用这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老师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不能拘泥于体育教材的形式,而要根据其内容创新教学手段和方式,以更多新奇的手段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比如跳绳,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两两一组在操场上排开,将绳子都甩动起来,然后让学生穿越“绳网”,这种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期望通关以获得大家的认可。这就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其学习的动机。由此可见,要想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教师还必须要把握住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三、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无非是老师在课堂上先督促学生做准备活动,然后再对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演示,让学生模仿着做,待到每个学生熟练以后,就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自由活动。这种教学方式,对提升教学质量而言,收效甚微,但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学校以及老师对体育课“不重视”的态度。在当今时代,体育教师若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要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重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引入到体育教学中,发挥团队协作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但可以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还能够培养起学生的合作意识,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充分利用游戏活动教学
体育运动本是具有对抗性质的一项活动,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这点性质,丰富体育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任何人都有竞争心理,在骨子里都不服输,都渴望得到肯定和获得荣誉。老师可以调动学生的竞争心理,在体育教学中,当某项教学达到一定的阶段,老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竞赛,比如篮球竞赛、乒乓球竞赛、跳远竞赛、跳绳竞赛、跑步竞赛等等。通过竞赛,以输赢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促使其不断地进步。
五、巧用表扬方式进行教学
对于初中生而言,其心智还正处于成长阶段。在体育教学中,来自老师的表扬以及同学们的赞誉对于提升其自信心无疑是最有效的。学生在出色地完成某个项目以后,使自身的价值得以实现,在享受成功的过程中,更加坚定了学生继续努力的决心,这对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当学生做完某套动作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以后,老师要带头进行掌声鼓励;而当学生出现失误的时候,老师要用包容心去鼓励学生继续努力。绝不可用尖锐的语言来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可以说一些鼓励的话,比如“没关系,再来”、“不错,再练习下”等,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其继续参与体育学习的动机。
总而言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老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首先就要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改进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善用表扬,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静.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2):159.
篇12
一、高中学生法律素养现状
目前的高中学生在法律素养方面明显不足。虽然国家已经加大了针对高中学生的普法活动力度,媒体也针对普通大众制作了很多普法节目来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但是作为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高中学生的法律意识依然十分淡薄。
1、法律意识薄弱
目前高中学生的法律意识较为薄弱。由于高中学生的法律意识较弱,即使自身的利益受到损害,他们也不懂得使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再加上高中学生正处在学习压力最大的时期,在遇到问题时很容易冲动采用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更有甚者,高中学生的权益被侵害了他们却仍不自知[1]。
2、法律知识匮乏
目前高中学生的法律知识相对匮乏。现代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种媒体成为了高中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主要渠道。这些媒体中夹杂了很多的自媒体,而某些自媒体本身可能并不具备足够的法律知识,因此自媒体所的内容会存在各种缺陷。高中学生在不能辨别的情况下轻信了这些自媒体的内容,往往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阻碍了法律知识的学习。
二、高中学生法律素养现状产生原因
高中学生法律素养储备不足的的原因有很多。高中学生的家庭环境、学校教育模式、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等等多方面都是造成高中学生法律素养储备不足的重要因素。首先从家庭方面来说,由于高中学生日常的主要生活环境是学校和家庭,很少接触外界社会,致使家长很容易忽视高中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更不会为了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而进行专门的引导。这种放任的态度既使得高中学生的法律素养较低,又使得高中学生忽视了自身法律素养的构建。对于守法、违法、用法的意识更是无从谈起[2]。其次在学校教育中,中国的升学考试更多的侧重于文化课知识的考察,对综合素质的考察相对较少。学生从幼儿园教育开始,在小学教育、初中教育过程中课堂上教师所讲的知识也都是文化课知识。在这种教育模式的耳濡目染之下,高中学生变得只重视自身文化课水平的提高而忽视自身的法律素质培养。再次,在高中政治课堂的学习中法律素养教育与政治学科教育界限模糊。目前的高中学生在学校中学习法律素养的主要渠道是高中政治课程。而高中政治课程本身包含多方面的知识:德育知识、政治知识、法律知识等等。且由于高中学生从小的法律素养不高,使得高中政治课堂上教师讲解法律知识时十分费力学生却依然学不好。在这种恶性循环之下,不但高中学生的法律素养无法提高,也会使学生对培养自身法律素养产生抵触心理。
三、深化高中学生法制教育的途径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高中学生提高法律素养迫在眉睫。只有深化高中学生的法制教育才能更好的培养高中学生的法律素养。首先高中学生要做到对待法制教育的态度端正。端正对待法制教育的态度是提高法律素养的基础。中国是一个依法治国的国家,在我国法律拥有无可替代的地位。主席提出的“四个全面”发展战略中就包含了“全面依法治国”发展战略。在入学初期,学校就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国家法律法规、法律政策等多方面的知识普及教育,并详细介绍在高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该如何应用法律保障自己的权益。只有高中学生真正意识到法律素养的重要性,才能更好的接受法制教育[3]。此外要加强高中学生的法律实践。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高中生在课堂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大量的理论知识,但是要想真正提高法律素养光靠理论学习是不够的,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实践运用。因此,在高中学生的法制教育过程中应该加入大量的真实案例,便于高中学生的法律学习。此外,还可以举行法律知识辩论赛、模拟法庭等等活动,让高中学生不仅知道法律,还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在高中学生真正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时不会再纸上谈兵。
四、结束语
中国是一个法治社会,中国正在积极加快法治社会建设的进程。作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我们高中生应该积极拥护国家的政策,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为将来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李天媛 单位:山东省青岛第十七中学
参考文献:
篇13
关键词:兴趣;游戏教学;教师;教学质量;英语
对激发学生兴趣的探索中学生对英语学习有寻求知识,获得成功,发挥创造,享受欢愉和欣赏美感的心理需要。因此,我在探索中,从教学内容、教学氛围、教学方法、教学活动、个人素质等方面对英语进行了改革,并找出了几条途径:
一、游戏教学
游戏教学方法就是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为学生创造丰富的语言交际情景,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游戏教学方法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学生共同参与,而不是教师唱独角戏,体现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游戏教学具有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游戏的开展应有一定的目的性。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必须与教学密切相关。设计游戏时,要充分考虑教学的重难点和其它教学要求。
(二)游戏应有一定的启发性。开展游戏是为了学习和巩固所学知识,活跃课堂气氛,但也应在游戏中注意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游戏。游戏的启发性还体现在教师对游戏难度的把握上。
(三)游戏的形式应多样化。这就要求教师能不断设计新游戏,不断翻新游戏的做法,力求多样化。
(四)游戏的开展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灵活性就是指在教学中要注意适时、适度地开展游戏活动,要灵活处理教材内容与游戏之间的关系,要灵活处理和适当调整教学模式中的几个环节。
二、营造竞争性教学氛围
在教学中,我着意建立轻松愉快的竞争性教学氛围,以满足学生们获取成功的心理需要。
(一)设计比赛性游戏。
(二)设计比赛性活动。
(三)表扬先进,鼓励进步。
(四)创造机会,鼓励实践。
三、进行口语评测
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发现问题,改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它不仅是一个理性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鼓励学生积极地发现问题、纠正错误的情感过程。英语考核既是教师检测学生对所学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运用英语的熟练程度的手段,同时又是学生自我诊断和激励后继学习的手段。因此,借助口语评测,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敢于大胆开口说英语,初步培养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进行口语评测,可以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形式,鼓励学生参与评价的全过程,变被测为自测,把学生从被测的被动地位转向主动地位,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可课前准备,课上表演。准备的过程就是学生进行自我修正、自我提高的过程。然后其他学生给予评价,教师小结,评出相应的等级。
在口语评测过程中,提倡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师生之间互相合作。对学生本人来说,可以获得矫正信息,进一步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对其他学生来说,既是一种同学间的人际交往也是一种再学习的过程。
四、趣味记词法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始终注重单词教学的趣味性和多样化,设法让学生对记单词感兴趣。下面就是我在教学中常采用的几种单词导入教学方法。
(一)实物和图片导入单词。初中教材中,尤其是第一册中大部分单词都可以直接用实物或挂图进行直观教学。
(二)旧单词引出新单词。英语单词数量多、记忆难,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掌握词汇的拼读和构造变化规律十分重要。中学英语中大多数单词都有规律可循。
(三)联想导入法
利用联想思维,写出同类事物或相关事物的引申含义或内容。
五、激发学生对英语感兴趣的关键是教师
激发和培养中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英语学习水平的决定因素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其中,教师又是起着关键作用的一体。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中,要大面积地引发学生对英语课的兴趣。因此,教师必须同时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审美情趣,语言素质和组织才能。
教师必须具有表情达意的才能,教师在课堂上一举手、一投足、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亲切自然的示范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幽默活泼的话语会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全身投入,会将学生带入自觉忘我的学习境地。
总之,兴趣教学带来了无穷的成效。它把娱乐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学生们的聪明才智,并使他们的综合语言能力有所提高。与此同时,我班学生在多次竞赛、考试中始终名列前茅,并屡次获奖。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
王志新
(河南省中牟县第四初级中学河南 郑州451450)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1-1413(2012)01-0000-01
摘要:兴趣,是一种好奇、好问、好学的求知热情和探索精神,它是学好语言的关键。近年来,国内外语教学理论界特别强调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重要位置,强调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外语。
关键词:兴趣;游戏教学;教师;教学质量;英语
对激发学生兴趣的探索中学生对英语学习有寻求知识,获得成功,发挥创造,享受欢愉和欣赏美感的心理需要。因此,我在探索中,从教学内容、教学氛围、教学方法、教学活动、个人素质等方面对英语进行了改革,并找出了几条途径:
一、游戏教学
游戏教学方法就是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为学生创造丰富的语言交际情景,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游戏教学方法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学生共同参与,而不是教师唱独角戏,体现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游戏教学具有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游戏的开展应有一定的目的性。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必须与教学密切相关。设计游戏时,要充分考虑教学的重难点和其它教学要求。
(二)游戏应有一定的启发性。开展游戏是为了学习和巩固所学知识,活跃课堂气氛,但也应在游戏中注意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游戏。游戏的启发性还体现在教师对游戏难度的把握上。
(三)游戏的形式应多样化。这就要求教师能不断设计新游戏,不断翻新游戏的做法,力求多样化。
(四)游戏的开展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灵活性就是指在教学中要注意适时、适度地开展游戏活动,要灵活处理教材内容与游戏之间的关系,要灵活处理和适当调整教学模式中的几个环节。
二、营造竞争性教学氛围
在教学中,我着意建立轻松愉快的竞争性教学氛围,以满足学生们获取成功的心理需要。
(一)设计比赛性游戏。
(二)设计比赛性活动。
(三)表扬先进,鼓励进步。
(四)创造机会,鼓励实践。
三、进行口语评测
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发现问题,改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它不仅是一个理性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鼓励学生积极地发现问题、纠正错误的情感过程。英语考核既是教师检测学生对所学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运用英语的熟练程度的手段,同时又是学生自我诊断和激励后继学习的手段。因此,借助口语评测,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敢于大胆开口说英语,初步培养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进行口语评测,可以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形式,鼓励学生参与评价的全过程,变被测为自测,把学生从被测的被动地位转向主动地位,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可课前准备,课上表演。准备的过程就是学生进行自我修正、自我提高的过程。然后其他学生给予评价,教师小结,评出相应的等级。
在口语评测过程中,提倡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师生之间互相合作。对学生本人来说,可以获得矫正信息,进一步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对其他学生来说,既是一种同学间的人际交往也是一种再学习的过程。
四、趣味记词法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始终注重单词教学的趣味性和多样化,设法让学生对记单词感兴趣。下面就是我在教学中常采用的几种单词导入教学方法。
(一)实物和图片导入单词。初中教材中,尤其是第一册中大部分单词都可以直接用实物或挂图进行直观教学。
(二)旧单词引出新单词。英语单词数量多、记忆难,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掌握词汇的拼读和构造变化规律十分重要。中学英语中大多数单词都有规律可循。
(三)联想导入法
利用联想思维,写出同类事物或相关事物的引申含义或内容。
五、激发学生对英语感兴趣的关键是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