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等教育学概括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983年成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高等教育学正式列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的学科专业目录至今,我国有组织领导和学科平台作为依托的高等教育研究已有近30年的历史了。如何评价这一时期以及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研究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未来走向和学科建设的前景。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胡建华教授指出,高等教育学在我国已成为一门“显学”,高等教育研究已成为内容广泛、人数众多的一个研究领域。据他对万方———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所收录的硕、博士学位论文进行检索统计,2006年至2010年12个学科门类共撰写了10467篇研究高等教育的博、硕士学位论文。非教育学科的高等教育研究硕、博士学位论文数达到4478篇,占总数的42.3%。
在教育学科有关高等教育研究的5989篇硕、博士学位论文中,高等教育学专业的硕、博士学位论文为2446篇,只占研究高等教育的硕、博士学位论文总数的23.4%。结合对该时段有关高等教育研究的期刊论文和立项课题的进一步分析,胡建华教授认为,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呈现出“研究视角的多学科”、“研究内容的多样化”和“研究人员的广泛性”等三个方面的特点。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王洪才教授则从思维方式或研究范式的角度,反思了我国近30年来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变化。他认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从注重客观规律和逻辑起点的纯理论探寻转向了对高等教育需求和实际问题的应用研究,从注重宏观研究转向了中、微观的高等教育研究。而这两个方面的变化,事实上是高等教育研究人员的思维方式从本质主义走向反本质主义的外在反映,体现了高等教育研究范式从单一走向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基于此,他认为,“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开始走向成熟”。
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院长蔡文伯教授通过分析2001年至2010年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上专门研究我国西部高等教育的学术性论文发现,学者们研究西部高等教育的积极性与国家的政策密切相关,主要是西部的学者在研究西部的高等教育,研究内容相对集中在西部高等教育的结构与发展战略上,指向问题的应用研究较多,而关于西部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偏少。
本次会议充分地展现了高等教育研究者们的自我批判精神。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眭依凡教授认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有:研究水平不高,相当数量的论著是为满足职称升迁或功名利益的无用之学;远未担当起其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没有发出具有社会震撼力的理论声音,且缺乏理论研究的责任感和学术勇气;缺少有创见的学术流派,也未形成有利于创建学术流派的条件。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室主任马陆亭研究员把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现状概括为:高等教育研究的入门门槛不高;文章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还没有形成严谨的研究范式;争鸣不够,阶段性研究话题高度重合,观点一致;科研课题、博士论文选题雷同现象较为普遍。
在讨论的过程中,与会专家学者还反复追问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究竟取得了哪些理论研究成果,究竟在哪些方面卓有成效地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于高等教育研究是否应该成为一块“公共绿地”和多学科的研究领域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总体来看,大家对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总体状况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
二、如何提升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水平
评价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特别是指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其目的是为了提升高等教育研究水平和促进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事实上,在本次学术年会上,专家学者们更多的也是在思考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与学科建设的出路问题。
胡建华教授本次会议发言的主题即是“高等教育研究如何走向深入”。在充分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他指出,在群众性高等教育研究方兴未艾的潮流中,走专业化道路是巩固高等教育学学科地位和提升高等教育研究水平的必由之路。具体来说,高等教育研究要强调“研究方法的更新”、“研究取向的转换”和“研究队伍的培养”,应避免“经验总结”、“就事论事”、“简单介绍”和“随想臆造”式的高等教育研究。与胡建华教授的主张较为类似,马陆亭研究员也呼吁高等教育研究要转型。而要顺利转型,他指出,必须提高高等教育研究的专业化水平,必须在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上有所建树,必须发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的带头作用。
无论是方法更新和取向转换,还是整体转型和走专业化的道路,我们认为,最核心的还是高等教育研究的学术规范问题。是否符合学术规范是判断高等教育研究水准的一个重要尺度,而探讨教育研究的规范性问题则是提高高等教育研究水平的内在需要。在此方面,汕头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马凤岐研究员作了题为“教育研究的选题和论证方式”的专题发言。他认为,教育学是研究教育问题的,而教育问题可分为认识性问题、实践性问题和价值性问题。教育学的基本论证方式是在证据基础上的推理,认识性问题和实践性问题的研究成果表达主要采用这种论证方式。价值性问题是教育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而教育哲学研究经常从一些不证自明的原则或公理开始,推导方式是演绎的,主要工具是概念和逻辑,“公理—推论”是价值性问题的主要论证方式。
眭依凡教授则把捍卫大学作为一种学术组织的特殊性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水平结合在一起加以考虑。他认为,大学是存储科学知识、发展科学知识和传播科学知识的专门组织,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就在于深刻认识大学组织的本质属性及准确掌握大学办学活动的基本规律。在强调大学应该坚守理想主义精神气质的同时,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者也应该站在尊重大学的本性和遵循大学规律的立场上,大胆地责难、质疑和批判现实,承担起理性捍卫大学的社会责任。高等教育研究若能够担负其应尽的责任,其水平也就毋庸置疑了。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卢晓中教授则肯定了学术创新对于提升高等教育研究水平的重要性,而社会变革是进行学术创新的动力和源泉。基于社会变革与学术创新两者相互关系的视角,并以高等教育发展理论创新为例,他认为,上个世纪后半叶出现的较有代表性的高等教育发展理论,如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等均是因应剧烈的社会变革引起的高等教育大变革、大发展而产生的。但是,卢晓中教授认为,随着高等教育日益进入“社会的中心”和在国家及人的发展中日益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发展理论创新则应当以引领社会变革为己任,从“适应性”创新走向“引领性”创新。
论述提高高等教育研究水平的一般性策略、途径或方法等固然重要,有选择地推介或展示一些高水平的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也是一种快速提升高等教育研究水平的新思路。作为本次会议精心策划的一个重要内容,日本广岛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开发中心黄福涛教授作了“高等学校专业教育的变革———历史与比较的视角”的专题报告,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阎光才教授作了“我国学术职业环境的探索性研究”的专题报告。前一个报告通过对中世纪、近代以及二战后专业教育在理念、制度和课程三个方面的变化分析,同时考察每个时期若干个国家或地区在专业教育理念、制度和课程三个方面的显著差异,完整地阐述了专业教育的概念,清晰地再现了专业教育变迁的过程,有针对性地回应了我国在实施专业教育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后一个报告则基于对我国学术职业环境的大样本调查,论述了影响我国学术职业环境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大学教师的职业认同情况以及对高校内部组织环境和制度、学术交流合作环境的基本看法,并得出了我国大学教师“对组织的依赖高于共同体”、“对政府的依赖高于组织”等一些很有价值的结论。
三、如何开创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新局面
提升高等教育研究的水平有助于推进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但是,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有其自身的要求与行动准则。考虑到中国的国情,提升高等教育研究的水平可能更需要良好的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平台的支撑。特别是自2009年国家颁布实施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之后,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在本次学术年会上,探究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因素,寻找开创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新局面的新思路,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张应强教授认为,我国早期的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由于选择了经典学科理论作为指导思想,以至于我们在学科理论研究方面产生了方向性偏移。自1997年和1998年的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学术年会之后,我国高等教育学界基本放弃了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而转入高等教育具体问题研究。他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表面原因是“高等教育改革实践的需要”,而根本原因则是“我们无法解决建设作为一门经典学科的高等教育学所面临的理论难题”。
基于此,张应强教授指出,走出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困境,我们的选择和任务是“建设作为现代学科的高等教育学”。其主要理由是:学科划分的标准并不是绝对客观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从人类知识和学科的谱系来看,学科划分标准经历了从经典学科到现代学科的演变。关于“现代学科”,他认为,现代学科具有四个特点:即“以社会需要为学科演化和发展的动力,学科划分的标准由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实践目的所决定”;“以重大的社会问题和综合性主题为研究对象”;“以应用性学科为主,并衍生出丰富的应用技术知识体系,学科内部很难形成严密和统一的理论体系”;“以多学科(跨学科)研究和交叉研究作为主要研究方法,没有专属于学科自身的独特研究方法”。至于如何建设作为现代学科的高等教育学,他指出,一是要突破经典学科框架,建设作为现代学科的高等教育学。二是要突破教育学视界,建设作为一级学科的高等教育学。他呼吁我们要“放弃追求经典学科思路,回到现代学科框架中来”,同时也要“增强学科自信”、“确立开放的学科姿态”和“重视高等教育学核心理论研究”。
“建设作为一级学科的高等教育学”可以说是本次学术年会发出的重要声音。除张应强教授明确提出这一主张之外,深圳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李均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科院王建华教授的大会发言,也都是在强调高等教育学已不再适合作为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或二级学科,高等教育学应该按照一级学科甚至是一个学科门类来进行建设。
李均教授认为,在中国,学科不仅指一类知识或学问,还是国家管理和调控科学研究的一个基本单位,是行政建制在科学研究中的体现。历史地看,教育学实为“儿童教育学”,主要研究儿童教育,与高等教育学有着不同的“道统”,历史上的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本来就是两个不同的学科。而现实中的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相比,两者的研究对象、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也有较大的差异,高等教育学已形成种类齐全、涉及面广泛的分支学科,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有日益增大的社会需求。对照国家关于设置一级学科需满足的基本条件,他认为:“高等教育学已具备国家现行学科政策规定的关于一级学科的所有条件。”他还强调指出,高等教育学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危机尚可在“二级学科”框架下得到解决,而化解“一级学科”政策所引发的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危机,或许只能通过高等教育学建成一级学科来完成。把高等教育学建成真正的一级学科,当前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去教育学化”。
篇2
如果对这些智慧结晶、精辟见解,不能很好地吸收,我们现实的理论研究,不但视野狭窄,以偏概全,流于肤浅,而且往往要重复历史上或外国已经历过的错误,在指导教育实践上难免不发生误导,这种教训是很多的。例如,“”前和“”中,所谓“教育革命”的某些理论和措施,除了政治原因之外,就教育本身来说,主要是对实用主义教育的精华与糟粕的无知,把实用主义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已被证明为糟粕的东西充作“革命”的货色,强行推广,造成教育秩序的混乱和教育质量严重下降。
因此,在处理教育理论、教育实践与教育史的关系上,我们要批判。在50年代末的“教育大革命”中,有一种权威性的谬论,认为教育史所讲的是奴隶主、地主、资产阶级的教育,从这样的教育中找出来的是剥削阶级的教育规律。社会主义教育规律,只能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来。以致有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教育史的研究被迫中断,严重影响了教育理论的发展与提高。
这样说,是不是高等教育史的研究,就只是为了服务于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教育理论研究无裨于教育史研究呢?恐怕不能作如此理解。教育理论研究,有赖于教育史研究的支持;教育史研究,也有赖于教育理论研究的支持。
史学研究上,还有“以论带史”的说法,如果说的是先有史论,再找史料来论证,作为史学研究方法,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但如果所指的是以新的科学观点与方法来指导历史研究,无疑是正确的、必要的。高等教育史的研究,必须在掌握的教育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如果没有充分掌握教育理论,教育史的研究只能做到史料的罗列,很难从教育的历史演变中探讨教育规律,对教育现象和教育思想做出深入、正确的评价。当前高等教育许多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研究,还不成熟,往往使高等教育史的研究感到困惑。例如,研究高等教育发展史,首先遇到的就是高等教育的起源问题,包括高等教育为何产生,如何产生以及何时产生等问题。就何时产生来说,外国高等教育史就有五、六种说法,最远的说法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古代,最近的只承认欧洲中世纪大学为高等教育的起源;中国高等教育的起源,也有多种说法,最远的可以追溯到西周甚至夏商,最近的只承认始于清末按照西方模式建立高等学校。为什么如此分歧,究其原因,是由于对高等教育这一基本概念大家的理解很不一致,需要有一个明确的、为大家所确认的界定。至少不要看到“大学”、“太学”一词就理所当然地比附为高等教育。在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上,也有不同的说法。一般说是源于中世纪大学,理由是中世纪大学已经具有近代大学的某些特征。例如,它是按几类需要高深知识的职业或行业来进行分科教学的。但中世纪不是近代,高等教育不可能超前于时代几百年。那么,中世纪大学如何、何时演变为近代大学?却很少有人进行深入的研究,至今还是高教史上的一个“黑箱”。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也同样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说明清的书院就是近代大学了,一般则是从1862年的算起。把1862年作为中国新学校的开端,也作为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倒也顺理成章。但如果近代高等教育的特征是按照近代科学分化来设置分科课题,则我宁愿认为,1866年的算学馆才算得上近代高等教育。
其实,高等教育史的研究,总要接触到许多高等教育的理论。例如,高等教育的功能、高等教育的基本特点、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高等教育与科技的关系,以及人才观、质量观等等一连串理论或原则。至于对历史上高等教育思想和思想家的评论,就更需要高等教育理论作为依据。所以,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与高等教育史研究之间,是相互支持的。
在当前,我们特别希望高等教育史研究,尽可能结合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带着问题研究高等教育史。历史与现实是不可能割断的,要解决当前教育改革的问题,差不多都要了解其历史渊源、历史经验与教训,纵观历史发展的趋势,即所谓“观今宜鉴古”。在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中,有许多问题,弄不清它的历史根源和发展过程中的得失,需要通过高等教育研究来弄清楚。例如,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关系,教育观的演变,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产生、发展、作用与影响,大学在创造与发展文化上的作用,大学在促进科技发展上的作用,通才教育观的演变,学分制的演变及其在各国实施过程中的得失,各国高等教育的学术性与职业性的消长,各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演变,中国留学教育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与经验,世界和中国私立高等教育的演变,等等。正因为如此,每一本高等教育理论著作,差不多都要有专章作历史叙述,每篇较完整的论文也要作历史回顾,但一般都不够系统深入。
教育史研究结合教育改革的需要,它的作用也是双向的。一方面,“古为今用”,为当前教育改革服务;另一方面,在“古为今用”中,教育史研究也能较好地体现其现实的价值,使研究工作富有活力与生机。当然,不应把“古为今用”作狭隘的实用主义理解,更不能要求每本书、每篇论文都要直接针对实际问题来写作,更不是像有人所误解的那样,要求教育史研究给处理具体问题提出什么方案。相反,教育史解决教育现实问题应当站在历史的高度,在深层次上使人通过历史演变更好地认识教育规律及其作用。总之,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函需高等教育理论工作者和高等教育史研究下作者的合作。这就是这次会议的实质性的意义。
篇3
一、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及其分类
如果将教育学科归为社会科学范畴的话,那么,社会科学研究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即量化研究、质化研究和文献研究方法,理应成为教育学科研究中的重要研究方法和手段。而思辨研究依然会是教育学科研究中一种不可或缺的研究方法,因为教育研究者面对的是一个有意义的、价值关涉的教育世界,教育学科所蕴含着的人文精神和人性特质,使它与人文科学有着天然的联系。
因此,教育科学研究方可归纳为四大基本类别:量化研究方法(实验法、定量调查法、数理分析和测验等)、质化研究(人类学方法、定性调查法、个案研究法)、文献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思辨方法(注重纯粹的逻辑推理的一种哲学思辨)。虽然,量化研究与文献研究、定性调查法等一样,都具有一定的科学属性,具有可积累性、可修正性等特征;都强调对资料数据的科学收集和有效占有,通过严密可靠的数据资料为寻求事物间的规律性联系和科学性结论提供必要的事实和依据(当然,量化研究通过观察、调查和测量所得出的相关数据属于第一手资料,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中的数据则主要来自于文本,属于第二手资料),但由于研究技术、手段、方法的差异性,决定了它们属于不同的研究方法类型。
二、量化研究的广泛使用是教育科学研究日趋成熟精细的标志
广义上的实证研究包含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学者张红霞认为,实证研究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比如,个案研究如果能把每一步操作都详细地记录下来,就可以认为具有一定程度的可重复性。而我们这里所指的量化研究属于狭义上的实证性研究,即主要以实验、调查、测验和数理分析等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进行的实证性研究。实证性研究作为社会科学的一种研究范式,倡导将自然科学实证的精神贯彻于社会现象研究之中,主张从经验人手,采用程序化、操作化和定量分析的手段,使社会现象的研究达到精细化和准确化的水平。
20世纪初,德国学者梅依曼和拉伊力倡把教育研究从哲学思辨传统中脱离出来,走科学化、实验化的路径,要求通过科学的验证来发现和陈述事实,提出只有通过实验与观察,在有意识地简化要素条件下研究教育现象中各种复杂的因果关系,教育学才能成为一门科学。
一个多世纪以来,社会科学的各种理论、方法与技术蓬勃发展,研究方法日趋精细,并陆续引入教育研究领域,促使教育研究呈现出不同的取向和形态。从西方教育科学的发展历程看,教育科学对实证研究方法的借鉴、吸收是其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标志。教育研究者通过对教育实践中各种数据的调查、分析,通过对文献研究、质化研究、思辨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对教育实践中的众多实然问题给予问答,并进行了理论上的有益探索。
以教育管理学的发展为例,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伴随着教育管理理论的兴起,教育管理科学论成为美国教育管理研究的一个主流性理论学派。“教育管理科学论将自身奠基在逻辑实证主义的基础上,强调教育管理研究立场的价值无涉,强调教育科学理论的描述、解释和预测功能,强调教育科学理论的可应用性、可操作性,强调量化研究,重视测量、数据统计,强调观察、实验的重要性,偏爱用图标和模型说明问题”。尽管教育管理科学论在20世纪70年代后遭到了教育管理主观论和价值论的挑战,然而,纵观今天美国和欧洲的教育研究,量化研究方法依然占据着研究方法的重要地位。
马尔科姆·泰勒在分析了欧洲2000年出版的最具代表性和影响性的17种英文高等教育专业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后得出结论: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占主导的只有三类研究方法,分别是:文献分析(37%)、多变量分析(26%)以及访谈(17%),这三种研究方法占到文章数的80%之多,即文献研究方法、量化研究方法、质化研究分别占据了发表文章的37%、26%和17%。马尔科姆还认为,这种现象并不奇怪,因为在所有的社会科学研究中,像文献评论、问卷调查和访谈这些方法都非常普遍。
从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看,国内主要教育类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大多是马尔科姆所指的诸如概念分析、批判和现象学等思辨类型的研究方法,而关于量化研究方面的文章内容比较单一,比如,调查问卷类文章主题主要集中在学生经验方面,诸如大学生就业、创业、学习等。有学者在分析《教育研究》所发表的文章后指出,它共登载的165篇研究论文中,主要以思辨、历史文献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完成的论文为主,占86.7%,其中思辨类论文达115篇,又占有绝对优势(70%)。采用“定量方法”或自然科学方法完成的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和数理分析研究论文共计22篇,仅占13.3%。
三、量化研究的运用与效用范围
在教育领域中,量化研究要求研究者事先建立假设并确立各种关系变量,通过概率抽样的方式选择样本,使用经过检测的标准化工具和程序采集数据,同时将事物在某一时刻凝固起来,对数据进行分析、验证,建立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必要时使用实验干预手段对控制组和实验组进行对比,进而检验某种关于事物客观规律的理论假设。在研究过程中极力排除研究者本人对研究的影响,尽量做到价值中立。由于量化研究所具有的客观性,以及具有明确、具体的操作程序、可验证性和可重复性等特征,它在宏观研究、因果分析、规律性和趋势性问题的分析、描述、预测及验证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马尔科姆对高等教育文章研究方法特点的总结看,采用量化研究的文章主要集中在系统政策、课程设计、高等教育评估和评价、学生经验等研究层面和主题方面,关于教学质量、院校管理等研究则较多采取了混合研究方法。由此可见,教育科学中的量化研究适用于下述研究。(1)适合于宏观研究。即比较适合于教育政策、教育规划和教育预测方面的研究,适合在宏观层面上对事物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和趋势性的特征预测,通过教育现象的平均情况和抽样总体的代表性,以求发现问题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新视角。(2)适合于对教育现象进行数量化的因果分析和相关分析,发现趋势性的因果规律和相关规律。例如,研究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与GDP之间的数量关系、专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相关性分析等。(3)适合于课程改革、教育评估和评价、学生发展等方面的评价、描述和预测性研究。通过观察、实验、测量,将数据加以分析和归纳,发现和推断具有代表性的、可推广的特征和模型。(4)能够证实或证伪已形成的理论假设,并不断地修改或完善已有的理论假设。比如,学习心理领域的许多理论就是通过验证或证伪方法发展起来的。
信度和效度是关系到量化研究结论准确和普遍意义的关键性要素,而无论是观察、实验、测量、数据统计,还是用图标和模型说明问题,其设计和研究难度都比较大,对研究者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因此,研究者除了需要具有严谨规范的求实精神、较强的演绎归纳分析能力外,还需要对研究问题能够给予合理假设,需要具有一套完备的操作技术,包括抽样方法、资料收集方法(如问卷法、实验法)、数字统计方法(如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等。研究者不仅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样本或者选题值得进行大样本调查,同时在问卷设计、样本选择、信度和效度检验、分析工具、分析深度、合作沟通等诸多方面都应具备科学的态度和较高的专业水准。
四、基化研究的优缺点辨析
实际上,教育科学中的量化研究虽然强调事物的“量化”,即通过对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从而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但其根本意义依然在于寻求一种规律性认识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只是量化研究更追求和强调科学的程序、手段和步骤,依靠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和相关关系进行调查、测量、计算和分析,以达到对事物“本质”的一定把握。一般来讲,在研究阶段上、对问题的认识程度上,定性是定量的基础,定量是定性的更高阶段。从这个意义上看,量化研究方法有以下优点。(1)量化研究方法符合教育研究的根本目的。“教育研究可以定义为对数据(用于分析和研究的各种数字、文字、图象或其他形式的资源)的系统收集和分析,其目的是对教育的方方面面进行有效的概括、预测、干预和说明。”(2)量化研究有利于数据资料的有效积累,有利于对研究问题的深度解决,有利于克服教育研究中的主观性和各种偏见。如果我们想对大学的教学改革评头论足,必须比较全面深入地了解研究型大学和普通大学的教学现状,否则难以令人信服,而这很难通过思辨或文献等方法来完成目的。大学教学的实际状况和学生对教学质量的真实想法,只有通过问卷调查等量化研究方法才能够真实地得以反映。以张红霞、曲铭峰的《研究型大学与普通高校本科教学的差异及启示——基于全国72所高校的问卷调查》为例,该文章通过对研究型大学与普通高校本科教学的差异性的问卷调查,通过大量调查数据的整理分析,客观真实地为我们揭示了不同类型高校的大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情况和影响满意度的相关因素。其得出的结论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研究型大学(北大、清华除外)的教学质量问题普遍严重;教学经费不足是质量问题的首要原因。由于研究者客观中立的研究立场和科学求实的科学态度,由于问卷内容的严谨规范和数据资料的真实可靠,尽管结论令人意外,但却很难否认该结论的真实性。(3)量化研究能够通过清晰易懂的图表、数字或简短的文字说明事实、实质和趋势。比如,马丁·特罗通过相关数字对高等教育精英阶段、大众化阶段(毛入学率15%以上)和普及化阶段(50%)作出了科学论段,形象说明了高等教育不同发展阶段的数字特征。
篇4
教育学科理论和体系的建构,依然是今天教育研究者的一项重要使命。教育学学科界限的模糊性,决定了其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则是教育科学理论建构的根本有效路径。
一、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及其分类
如果将教育学科归为社会科学范畴的话,那么,社会科学研究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即量化研究、质化研究和文献研究方法,理应成为教育学科研究中的重要研究方法和手段。而思辨研究依然会是教育学科研究中一种不可或缺的研究方法,因为教育研究者面对的是一个有意义的、价值关涉的教育世界,教育学科所蕴含着的人文精神和人性特质,使它与人文科学有着天然的联系。
因此,教育科学研究方可归纳为四大基本类别:量化研究方法(实验法、定量调查法、数理分析和测验等)、质化研究(人类学方法、定性调查法、个案研究法)、文献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思辨方法(注重纯粹的逻辑推理的一种哲学思辨)。虽然,量化研究与文献研究、定性调查法等一样,都具有一定的科学属性,具有可积累性、可修正性等特征;都强调对资料数据的科学收集和有效占有,通过严密可靠的数据资料为寻求事物间的规律性联系和科学性结论提供必要的事实和依据(当然,量化研究通过观察、调查和测量所得出的相关数据属于第一手资料,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中的数据则主要来自于文本,属于第二手资料),但由于研究技术、手段、方法的差异性,决定了它们属于不同的研究方法类型。
二、量化研究的广泛使用是教育科学研究日趋成熟精细的标志
广义上的实证研究包含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学者张红霞认为,实证研究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比如,个案研究如果能把每一步操作都详细地记录下来,就可以认为具有一定程度的可重复性。而我们这里所指的量化研究属于狭义上的实证性研究,即主要以实验、调查、测验和数理分析等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进行的实证性研究。实证性研究作为社会科学的一种研究范式,倡导将自然科学实证的精神贯彻于社会现象研究之中,主张从经验人手,采用程序化、操作化和定量分析的手段,使社会现象的研究达到精细化和准确化的水平。
20世纪初,德国学者梅依曼和拉伊力倡把教育研究从哲学思辨传统中脱离出来,走科学化、实验化的路径,要求通过科学的验证来发现和陈述事实,提出只有通过实验与观察,在有意识地简化要素条件下研究教育现象中各种复杂的因果关系,教育学才能成为一门科学。
一个多世纪以来,社会科学的各种理论、方法与技术蓬勃发展,研究方法日趋精细,并陆续引入教育研究领域,促使教育研究呈现出不同的取向和形态。从西方教育科学的发展历程看,教育科学对实证研究方法的借鉴、吸收是其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标志。教育研究者通过对教育实践中各种数据的调查、分析,通过对文献研究、质化研究、思辨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对教育实践中的众多实然问题给予问答,并进行了理论上的有益探索。
以教育管理学的发展为例,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伴随着教育管理理论的兴起,教育管理科学论成为美国教育管理研究的一个主流性理论学派。“教育管理科学论将自身奠基在逻辑实证主义的基础上,强调教育管理研究立场的价值无涉,强调教育科学理论的描述、解释和预测功能,强调教育科学理论的可应用性、可操作性,强调量化研究,重视测量、数据统计,强调观察、实验的重要性,偏爱用图标和模型说明问题”。尽管教育管理科学论在20世纪70年代后遭到了教育管理主观论和价值论的挑战,然而,纵观今天美国和欧洲的教育研究,量化研究方法依然占据着研究方法的重要地位。
马尔科姆·泰勒在分析了欧洲2000年出版的最具代表性和影响性的17种英文高等教育专业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后得出结论: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占主导的只有三类研究方法,分别是:文献分析(37%)、多变量分析(26%)以及访谈(17%),这三种研究方法占到文章数的80%之多,即文献研究方法、量化研究方法、质化研究分别占据了发表文章的37%、26
%和17%。马尔科姆还认为,这种现象并不奇怪,因为在所有的社会科学研究中,像文献评论、问卷调查和访谈这些方法都非常普遍。
从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看,国内主要教育类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大多是马尔科姆所指的诸如概念分析、批判和现象学等思辨类型的研究方法,而关于量化研究方面的文章内容比较单一,比如,调查问卷类文章主题主要集中在学生经验方面,诸如大学生就业、创业、学习等。有学者在分析《教育研究》所发表的文章后指出,它共登载的165篇研究论文中,主要以思辨、历史文献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完成的论文为主,占86.7%,其中思辨类论文达115篇,又占有绝对优势(70%)。采用“定量方法”或自然科学方法完成的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和数理分析研究论文共计22篇,仅占13.3%。
三、量化研究的运用与效用范围
在教育领域中,量化研究要求研究者事先建立假设并确立各种关系变量,通过概率抽样的方式选择样本,使用经过检测的标准化工具和程序采集数据,同时将事物在某一时刻凝固起来,对数据进行分析、验证,建立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必要时使用实验干预手段对控制组和实验组进行对比,进而检验某种关于事物客观规律的理论假设。在研究过程中极力排除研究者本人对研究的影响,尽量做到价值中立。由于量化研究所具有的客观性,以及具有明确、具体的操作程序、可验证性和可重复性等特征,它在宏观研究、因果分析、规律性和趋势性问题的分析、描述、预测及验证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马尔科姆对高等教育文章研究方法特点的总结看,采用量化研究的文章主要集中在系统政策、课程设计、高等教育评估和评价、学生经验等研究层面和主题方面,关于教学质量、院校管理等研究则较多采取了混合研究方法。由此可见,教育科学中的量化研究适用于下述研究。(1)适合于宏观研究。即比较适合于教育政策、教育规划和教育预测方面的研究,适合在宏观层面上对事物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和趋势性的特征预测,通过教育现象的平均情况和抽样总体的代表性,以求发现问题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新视角。(2)适合于对教育现象进行数量化的因果分析和相关分析,发现趋势性的因果规律和相关规律。例如,研究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与gdp之间的数量关系、专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相关性分析等。(3)适合于课程改革、教育评估和评价、学生发展等方面的评价、描述和预测性研究。通过观察、实验、测量,将数据加以分析和归纳,发现和推断具有代表性的、可推广的特征和模型。(4)能够证实或证伪已形成的理论假设,并不断地修改或完善已有的理论假设。比如,学习心理领域的许多理论就是通过验证或证伪方法发展起来的。
信度和效度是关系到量化研究结论准确和普遍意义的关键性要素,而无论是观察、实验、测量、数据统计,还是用图标和模型说明问题,其设计和研究难度都比较大,对研究者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因此,研究者除了需要具有严谨规范的求实精神、较强的演绎归纳分析能力外,还需要对研究问题能够给予合理假设,需要具有一套完备的操作技术,包括抽样方法、资料收集方法(如问卷法、实验法)、数字统计方法(如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等。研究者不仅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样本或者选题值得进行大样本调查,同时在问卷设计、样本选择、信度和效度检验、分析工具、分析深度、合作沟通等诸多方面都应具备科学的态度和较高的专业水准。
四、基化研究的优缺点辨析
实际上,教育科学中的量化研究虽然强调事物的“量化”,即通过对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从而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但其根本意义依然在于寻求一种规律性认识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只是量化研究更追求和强调科学的程序、手段和步骤,依靠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和相关关系进行调查、测量、计算和分析,以达到对事物“本质”的一定把握。一般来讲,在研究阶段上、对问题的认识程度上,定性是定量的基础,定量是定性的更高阶段。从这个意义上看,量化研究方法有以下优点。(1)量化研究方法符合教育研究的根本目的。“教育研究可以定义为对数据(用于分析和研究的各种数字、文字、图象或其他形式的资源)的系统收集和分析,其目的是对教育的方方面面进行有效的概括、预测、干预和说明。”(2)量化研究有利于数据资料的有效积累,有利于对研究问题的深度解决,有利于克服教育研究中的主观性和各种偏见。如果我们想对大学的教学改革评头论足,必须比较全面深入地了解研究型大学和普通大学的教学现状,否则难以令人信服,而这很难通过思辨或文献等方法来完成目的。大学教学的实际状况和学生对教学质量的真实想法,只有通过
问卷调查等量化研究方法才能够真实地得以反映。以张红霞、曲铭峰的《研究型大学与普通高校本科教学的差异及启示——基于全国72所高校的问卷调查》为例,该文章通过对研究型大学与普通高校本科教学的差异性的问卷调查,通过大量调查数据的整理分析,客观真实地为我们揭示了不同类型高校的大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情况和影响满意度的相关因素。其得出的结论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研究型大学(北大、清华除外)的教学质量问题普遍严重;教学经费不足是质量问题的首要原因。由于研究者客观中立的研究立场和科学求实的科学态度,由于问卷内容的严谨规范和数据资料的真实可靠,尽管结论令人意外,但却很难否认该结论的真实性。(3)量化研究能够通过清晰易懂的图表、数字或简短的文字说明事实、实质和趋势。比如,马丁·特罗通过相关数字对高等教育精英阶段、大众化阶段(毛入学率15%以上)和普及化阶段(50%)作出了科学论段,形象说明了高等教育不同发展阶段的数字特征。
量化研究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量化研究除了对研究者的技术性有较高要求外,还需要研究者秉持一种客观中立的立场,尽量坚持价值与事实的适度分离。但是,当研究者因某些原因想用自己的研究支持某种观点时,就有可能产生偏见,这势必会影响结论的真实性。虽然研究者应坚持价值无涉这一原则,但真正将价值与事实分离却很难做到。(2)作为量化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研究手段——问卷调查法,其抽样误差总会客观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使研究的总体效度受到影响。问卷调查和结果往往会受到经费和人为因素的干扰,而且,大多数问卷往往比较浅显,不能深入到引出应答者真实意见和情感,也就不能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以《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一文为例,研究的主题是关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的调查,但调查的人群却只有在校大学生,调查内容主要反映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创业意向与家庭背景关系、大学生赞成创业或不赞成创业原因、大学生创业知识等问题方面,而有些结论与问题内容不构成必然关系。比如,结论对策中的“政府应优化大学生创业的社会环境”与问卷内容无法呼应。(3)基于访谈法的量化研究结果的效度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访谈者的观察能力、反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4)发现趋势性的因果规律和相关规律具有相当大的难度。研究者在对复杂教育现象进行数量化的因果分析和相关分析时,不同变量的选择会对结论产生极大的影响,而且,如政策等变量因素在实证研究和数据预测中很难得以体现。预测与实际的不符使人们在很大程度上对宏观预测的科学性提出质疑。比如,关于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预测方面,20世纪90年代相关实证性预测文章对我国2010年的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的最大胆的预测也没有超出1000万人,而2008年我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已经超过2 700万人。在对教育现象的相关分析中,有些相关分析显得比较牵强,令人难以认同。有时从一项相关研究的结果中获得有关原因和结果的推论是困难的。当变量a和b相关时,研究者不能明确地推断出是a引起b,还是a和b是由第三个变量c引起的。
篇5
近年来,随着市场对职教硕士需求的不断增长,职教硕士的教育规模也迅速的扩大,其教育质量问题也在日益凸显出来。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力,因此,如何通过建立健全的质量保障体系来保障职教硕士教育的健康发展,成为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职教硕士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
2010 年7月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如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确保教育质量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和体制机制的总和,包括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条件保障体系、教学管理体系和评价监测体系等各个环节。加强职教硕士教育质量保障建设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强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举措。
二、职教硕士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要素
1.生源质量
生源是研究生培养的基础材料;生源质量是研究生教育质量形成过程的起点,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基础保证。近年来,尽管近些年来招收研究生的数量与日俱增,但是数量的增长并没有伴随质量的同步提高。一方面,“非科班”出身的学生占生源比例的大多数,导致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出现“本科化”倾向,硕士学位的攻读相当于在自身原有专业的基础上多修了一门专业;另一方面,其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参照其它文科学科的培养模式,没有体现出职业教育自身的特色。有学者提出,“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是指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开始时,学生掌握的与未来研究方向有关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知识以及科研精神和学习态度满足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的程度。”“在招生中选拔出具有科研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生源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基础和前提。”正是如此,才引发了对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审视,而优质生源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前提,生源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水平。
2.师资队伍
导师队伍建设是提高职教硕士教育质量的关键。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教育硕士培养高校最基本的教学建设,是建立一支人员精干、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对提高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职教硕士教育决定研究生教育质量好坏的是“竹竿原理”,即决定职教硕士培养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是否有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现阶段,研究生对导师的满意度不高,主要原因就在于导师对学生的投入不足。研究生教育是一种个性化教育,导师对研究生的个性化指导是研究生教育最显著的特征。“古今兴盛皆在于实,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如何使教授静下心来做学问、认真指导研究生,是现阶段研究生教育发展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问题。
3.课程设置
所谓课程, 即学校对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据调查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教育仍然属于学术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其课程设置“学科”导向的味道浓重。课程设置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方面的课程上, 如“职业教育原理”、“职业教育心理学”、“比较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史”等课程, 教育类课程占主要成分, 而凸现职业教育特色的“职业性”、“技术性”课程很少涉及; 只注重学生师范性能力的培养, 忽视了学生将来的职业应用能力, 无法做到与相关专业的结合, 造成了学生的片面发展。
4.学位论文的质量管理
学位论文是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生独立完成的作业,是研究生为获得学位而撰写和提交的论文。而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技能和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学位论文,通过学位论文可以衡量出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培养质量。学位论文的质量是影响到研究生教育|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的选题、综述、论文成果、写作能力,反映了其在研期间所学的基础知识和科研能力。因此对于学位论文质量管理是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个核心因素。
三、职教硕士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是保证系统目标实现与完成的基本程序与手段,是系统或组织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彼此联系的规则所形成的制度,包括系统的运行过程及在各个运行阶段与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手段等。我国职教硕士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机制可以概括为:政府宏观调控,培养院校自主保证,社会参与监督,市场自主调节。具体来说:(一)外部支持系统输入。接受政府的委托(或社会的资助),外部在资金、项目及人员上提供支持,构成外部输入系统。(二)教育评估机构评估:第一步,高校质量综合评估一般程序;第二步,评估机构接受政府、高校或其他社会组织的委托;第三步,政府、社会、学校代表参与一的专家组;第四步,根据政府或社会用人部门制定的政策及标准,结合学校的自我价值取向研制评估议案;第五步,对学校实施评估;第六步,专家组提出评估意见;第七步,高校根据专家意见作出整改。(三)向社会、政府、高校输出。(四)反馈信息。评估机构提出反馈信息,政府利用评估结果作出决策。提供决策咨询,对政府的相关政策起到舆论监督及促进政策的作用。以上构成政府、高校、社会和评估机构之间的有效运行机制。
四、完善职教硕士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举措
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实质就是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建立质量监控系统和管理制度,采取一系列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所有可控环节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和改进存在的问题,使人才培养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并保证质量逐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系统包括内部质量管理和外部质量管理两个子系统。
1.完善外部质量保障的探讨
(1)明确培养目标,树立正确的职教硕士教育质量观。
职教硕士培养院校必须树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质量观。因此,培养的学生是否受社会欢迎、用人单位的评价以及毕业生在岗对社会的贡献,是判断其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目前,职教硕士招生存在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生源不足,如果没有足够的优秀生源,那么加大招生规模和提高生源质量也只能是纸上谈兵。由此可见,加强招生宣传、提高中职学校师资水平势在必行。加大宣传不仅要宣传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还要上层管理部门出政策支持、招生学校出特色办学。上层管理部门要加强同相关行业的联系,将学位与从业资格、职称评定等挂钩,在政策导向上进行扶持,培养实际需要的人才。另外,招生单位还要积极争取优秀生源,主动与中职学校和相关部门联系,加大宣传力度。同时,还要针对中职学校和各行业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培养目标和相关课程的设置,为学校培养用得上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2)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公共治理作用
构建我国职教硕士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需要由政府、学校、行业协会、评估机构及社会各界等齐抓共管,并促进管办评分离。具体地说:(一)是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多中心治理要求政府转变自身的角色与职责定位,涉及教育公共管理方面的具体职能应尽可能向社会组织转移;(二)是加强对全国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统筹协调。亟待成立“国家职业教育标准与质量监测评估委员会”,制定职业教育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和认证评估制度,建立全国职业教育数据信息平台等;(三)是支持学会或协会(学校联合体)加强自律管理。支持协会以吸纳会员的方式开展职业院校资质认证,并对全国职业教育评估机构进行资格认可,鼓励专业学会开展相关专业评估等;(四)是鼓励社会行业组织开展专业认证。结合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鼓励相关行业组织对职业院校开展专业认证,并加强与国际相关专业认证组织的合作。
2.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探讨
(1)招生制度改革,控制生源质量
生源质量是职教硕士教育质量获得保障的最基本前提。生源质量控制可从国家和培养院校两个层面来保障,建立起国家基本质量控制与学校特色质量控制有机结合的选拔机制。首先,被录取的研究生应是达到国家的一些基本要求。其次,被录取的研究生应在报考学校所设学科的专业方面具有学习和研究的能力,这主要是通过考试和面试来甄别。无论是国家组织的入学考试,还是学校组织的考试和面试,都要通过严密的制度设计确保入口竞争的公平与公正,尤其是主观性极强的面试环节;近年来部分学校采取的同学科或同专业统一面试、统一阅卷、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安排在正式录取之后等做法,很大程度上控制了研究生招生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道德风险和学术腐败,但这只是部分学校出于责任与公平考虑的自发行为,并没有形成一套具有普遍约束力和可操作性的保障制度,而且没有形成具有实际效力的问责机制。因此,职教硕士招生环节期待有利于保o公平、有利于甄别与竞争的选拔机制。
(2)加强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导师队伍建设是提高职教硕士教育质量的关键。是否有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是决定职教硕士教育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一,制定合理的导师队伍发展规划,形成由专业课老师、校内导师、校外导师等构成的导师团队,并考核导师团队的指导方案、指导工作量和指导效率。专业课教师可以在校园内选拔实践经验丰富,兼具课堂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或者聘请企业与公司内业务精通的综合素质高的技术人员担任职教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课教师。第二,明确和强化导师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主导地位。构建导师负责制和以科研究课题为引导的导师资助制度,将科学研究与研究生培养紧密结合,促进职教硕士教育质量的提高。导师的招生数量主要由其所承担的科研任务来确定,导师注重在科研活动中培养人才,研究生则从科学研究的实践中不断增长知识,提高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赋予导师在研究生招生、培养、科研和资助等方面更大的自的同时,也强化了导师对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责任。强调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导师对研究生既负有培养的责任,也负有资助的责任;研究生导师既有责任指导学生从事创新活动,也有责任关心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3)严格学位论文标准,控制“出口关"
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学位论文的撰写。是研究生能否顺利毕业、获取学位的核心依据。毕业论文在遵守学术规范的基础上,还要通过论文评审、论文答辩等实质性审查以确保其质量。目前,很多学位论文流于形式,评审程序与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因此,要正确把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规格和标准,严格控制“出口关”。职教硕士的学位论文应当达到硕士水平应有的技术难度、深度和先进性,也应体现一定的工作量。论文不应忽略其职业性,选题应注意结合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及所从事的教学实践。此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毕业论文评审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实行网络匿名评审。从技术上来说,这点不难实现,且成本较低。
参考文献:
[1] 高先燕,职教硕士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3年5月.
[2] 周文辉,李明磊.基于高校调查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研究[J].教育研究.2013年第3期.
篇6
美国教育学家马丁・特罗(Martin Trow)1973年提出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将高等教育发展程度分为精英化阶段、大众化阶段和普及化阶段,并认识到从精英高等教育到大众高等教育会出现教育理念、教育功能、培养目标、教学方式、高校管理等一系列深刻的变化。然而,马丁・特罗强调规模扩张带动高等教育发展,即高等教育大众和普及阶段是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而来的,而忽视教育质量对教育发展和教育规模扩张的先导性牵引作用。同时,马丁・特罗关注的重点是高等教育的内部,仅在管理层面上对高等教育发展作出的应对之策,而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产生于教育系统本身的需要,更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迫切需求所致,其忽视了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美国社会学家亨利・埃茨科威兹(Etzkowitz Henry)和罗伊特・雷德斯多夫(Loet Leydesdor)教授1995年提出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学―政府―产业”三螺旋模式。指出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大学成为新知识新技术的来源,也成为知识经济的生产力要素,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区域内的大学成为与政府和产业同等重要的一个板块,并强调大学、企业、政府三个机构在保留自己原有身份和作用的同时亦为其它两个机构提供活力张力,三者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持续的创新流,共同发展。三螺旋模式揭示知识经济时代,开放性应该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题中之义。高等教育应该放眼校外,走向市场,在和本地区产业界、政府的良性互动过程中实现三方共赢。
美国高等教育专家菲利普・G・阿特巴赫(Philip G.Altbach)本世纪初从历史和比较的角度研究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发展的明显的模式,分析导致这些趋势的原因,指出未来大学的可能发展方向,并针对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如自与责任、教学和科研地位、规模扩张等问题进行研究。其认为,尽管大学在许多基本方式上它们的机构模式和准则都具有某种一致性,但由于其植根于各自不同的民族文化和具体的现实环境之中,各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也丰富多样,同时,高等教育模式也在发展变化,以适应新的环境。这对当下我国高等教育如何快捷高效地由精英阶段向大众阶段转型很有借鉴意义。
二、国内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中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奠基人潘懋元先生在60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学学说。提出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外部规律就是高等教育在受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制约的同时为其发展服务;内部规律就是高等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高等教育既要遵循外部规律,又要遵循内部规律。也就是说,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以是否培养了全面发展的人、是否为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作为最终评判标准。实践中,潘先生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引入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倡导教学改革,认为只有教学改革才能建立高等教育持续创新的有效机制,高等教育只有本身的持续创新,才能培养大批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潘先生的学说被认为是中国学术界对教育规律宏观体系最深刻、最全面,也是最好的概括。
此外,自1960年西奥多・W・舒尔茨(Thodore W.Schults)提出人力资本理论,揭示人力资本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后,社会逐渐认识到高等教育要适应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社会也成为高校的主要功能之一。教育管理学教授吴岩2010年在《建构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新理论》文中勾勒了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的理论框架,指出大学集群存在着集聚溢出效应,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应当与本地区主体功能战略发展相协调。地区主体功能发展战略规划将勾勒出本地区优化发展、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种类型的经济开发区,不同的区域面临着不同的发展特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决定着本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在不同的经济开发区内,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也就存在着先导发展、伴生发展和跟随发展等不同的关系。
在优化发展区特别是高等教育优质资源集聚的地区,应坚持高等教育先导发展战略,发挥高等教育在创新和高端人才培养方面的核心功能,引导和推动区域经济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战略转型。
在国家重点开发主体功能区或者劳动力密集的产业结构的区域,高等教育应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与结构要与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规模、结构相适应。
在国家限制开发区与禁止开发区(如生态涵养区)其主要功能在于保护和维持生态环境,其经济的不发展或限制性发展对于整个国家而言意味着更高质量的发展。这些区域的高等教育为跟随发展,其更多地定位于服务生态环境的保护,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因地制宜,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规划,如何统筹安排中原地区高等教育区域发展的优先次序与建设领域,实现分工合作、互利共赢的一体化发展,避免区域间的封闭发展、重复发展、恶性竞争发展,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集聚――溢出效应。
三、研究趋势和选题依据
根据潘懋元先生提出的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高等教育既要遵循外部规律,又要遵循内部规律。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自身正处于从精英高等教育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的特殊时期,在这个特殊时期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我们为遵循高等教育内部规律所必须研究的问题。另一方面,根据“大学―政府―产业”三螺旋模式,区域高等教育应该在和本地区产业界、政府的良性互动过程中实现三方共赢;同时根据吴岩勾勒的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理论框架,必须统筹安排区域内高等教育发展的优先次序与建设领域,实现区域内各高校分工合作、互利共赢,发挥高等教育的集聚溢出效应,而“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将进入新阶段,高等教育如何适应并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如何更好地为区域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是我们为遵循高等教育外部规律所必须研究的问题。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规划,中原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如何转变,如何统筹规划,优化布局,调整结构,实现有次序分领域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区域高等教育对区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服务的功能,为中部崛起提供高质量人才,这些问题正是本课题的研究重点,也是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所在。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作者主持的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2]-JKGHAC-0145)建设中原经济区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变问题研究的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Martin Trow.The Expans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ducation.No.1,1972.
[2]教育部.201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教育报[N].中国教育报,2011,(7).
[3]菲利普・G・阿特巴赫.高等教育变革的国际趋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菲利普・G・阿特巴赫.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J].现代大学教育,2001,(1).
[5]吴岩,刘永武等.建构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新理论[J].中国高教研究,2010,(2).
[6]方展画.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批判与再认识[J].新华文摘,2005,(3).
[7]樊纲.中国经济需要下一个30年高增长[J].新华文摘,2009,(17).
[8]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与政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1,(6).
篇7
学生满意度是指学生作为享受学校教育服务的顾客,在将自己接受学校教育服务的收获跟自己预期期望进行比较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高兴、愉悦或是失望的一种心理感受程度。对学生满意度的研究有助于根据学生感知和经历的普遍性改进高等教育质量,帮助学校管理者判断并调整政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社会,更好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自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扩招以来,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便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有关大学生满意度研究的文献已经非常多,但这些研究主要是针对普通本、专科生,对于占全部在校生数量19.8%的继续教育学生关注甚少。继续教育是一种面向成人的教育形式,其生源主要由已经参加过工作或正在参加王作的成人学生组成。这类学生在学历上和专业技术上已达到一定的层次和水平,与普通在校大学生具有一定差别。此外,继续教育的培养内容是与受教育者实际工作联系更紧密的知识、技术、理论、方法或技能,培养时更注重更新补充知识,扩大视野、改善知识结构、提高创新能力,以适应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和本职工作的需要。因此,影响继续教育学生满意度的因素也将有别于普通大学的本、专科学生,有必要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深入研究。
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和揭示影响高校继续教育学生满意度的因素,尝试依据调研结果作出科学的、必要的、可行的和有用的建议和策略,从而有效提高占据在校学生将近五分之一比例的继续教育学生的满意度,为提高高等教育整体质量提供必要的理论参考和借鉴。
一、研究设计与数据采集
影响继续教育学生满意度的因素纷繁复杂。为了更准确地把握二者的联系,本文在综合参考文献、咨询专家和对学生访谈的基础上,选取39个影响因素,包括:教师结构(X、)、教师教学水平(X,)、教学态度(X,)、教学安排(X,)、教学方法(X,)、作业布置、批改及反馈(X。)、师生关系(X,)、专业设置(X。)、自己所学专业(X,)、课程设置和安排(X,。)、所用教材(X,)、授课内容(X,,)、实践教学(X,,)、图书资料(X14)、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的利用(X,,)、教室安排(X,。)、教学督察(X,,)、教学教务管理(X,。)、教育信息提供(X,。)、教学信息及资料提供(X20)、考试模式(X,,)、教职工的服务意识(X,,)、信息反馈机制(X,,)、课外活动组织(X,,)、学术氛围(Xas)、教育费用(X26)、校园环境(X,,)、校园安全保障(X,。)、后勤保障(X,。)、招生宣传(X30)、到课情况(X,、)、课前预习情况(X,,)、课后复习的情况(X33)、所在班级同学能够积极主动学习(X34)、所在班级同学的学习(作业、实验、考试、论文等)诚信度(X,,)、所在班级同学的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X36)、所在班级同学的口头表达能力(X37)、所在班级同学的创新能力(X3s)、所在班级的学风(X39)。各因素按李可特五级量表评价,自变量X,一X30按照“1:不满意”、“2=较不满意”、“3=一般”、“4=较满意”、“5=满意”评价,自变量X,-X39按照“1=从不或弱”、“2:很少或较弱”、“3=一般”、“4=经常或较强”、“5=全部或强”相应给予评价。
第一次问卷调查于2009年7月进行,调查对象为广州某高校继续教育学院学生,发放问卷220份,回收问卷209份,有效问卷191份。首先进行因子分析,目的在于以较少的概念来表示原有问卷资料的结构,还能保存原有问卷资料结构所提供的大部分信息。
通过因子分析剔除多重共线及影响小的因素,提取出公因子并重新命名,再以新的公因子作为影响继续教育学生满意度的因素,将影响因素和对继续教育的总体满意度(Y)作为项目进行调研,满意度分为三类:不满意、一般、满意,因本研究的目的是找出影响继续教育学生满意度的因素并提出对策,所以“一般”满意的学生选项在本次研究中没有价值,予以剔除,这样将继续教育学生满意度分为两类:“!:满意”、“0:不满意”,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按上述李可特五级量表评价。第二次问卷调查于2009年8月进行,发放问卷240份,收回问卷235份,剔除不合格及满意度选项为“一般”的问卷,有效问卷187份。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继续教育学生满意度进行分析。
二、数据分析
本文数据分析采用SPSS软件(SPSSl5,o ForWindows)。
(一)因子分析
1 信效度分析。首先对数据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进行检验。
(1)信度分析。通过数据处理,整个问卷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950,说明整个问卷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很好。
(2)效度分析。KMO值为0.907,说明样本较充足。Bartlett球形检验的相伴概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代表母群体的相关矩阵间有共同因素存在,适合做因子分析。
2 公因子提取及命名。提取公因子的方法采取主成分法(Principal Components),使第一成分有最大的方差,后续的成分其可解释的方差逐个递减。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四分最大正交旋转(Quartimax),使因子变量更具可解释性,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公因子个数的确定采用特征值大于1的准则“”,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公因子8个,其累积贡献率为66.265%,考虑到组成第8个公因子的各因子载荷均小于0.4,因此只选取7个公因子,此时累积贡献率为63.118%。每个公因子的组成项目取因子载荷大于0.5的主成分作为初始因子,当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因于均含有因子载荷大于o,5的同一因子时,将该因子作为载荷较大的公因子的初始因子。因子分析结果见表1。
第一个公因子包含19个项目:教学方法(X,)、作业布置、批改及反馈(X。)、师生关系(X,)、专业设置(X。)、课程设置、安排(X,。)、所用教材(X,)、授课内容(X,2)、实践教学(X,3)、教室安排(X,6)、教学督
察(X,,)、教学教务管理(X,。)、教育信息提供(X,9)、教学信息及资料提供(X20)、考试模式(X2,)、教职工的服务意识(X22)、信息反馈机制(X23)、课外活动组织(X24)、学术氛围(X25)、教育费用(X26)。这一公因子主要反映的是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命名为教学与管理因子(F,)。
第二个公因子包含6个项目:所在班级同学能够积极主动学习(X34)、所在班级同学的学习(作业、实验、考试、论文等)诚信度(X35)、所在班级同学的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X36)、所在班级同学的口头表达能力(X37)、所在班级同学的创新能力(X3s)、所在班级的学风(X39)。这一公因子主要反映的是学生所在班级学风信息,命名为班级学风因子(F,)。
第三个公因子包含3个项目:教师结构(X,)、教师教学水平(X,)、教学态度(X,)。这一公因子主要反映的是教师方面的信息,命名为教师因子(P真)。
第四个公因子包含3个项目:到课情况(X,,)、课前预习情况(X32)、课后复习的情况(X33)。这一公因子主要反映的是学生自己的学习态度,命名为学生学风因子(L)。
第五个公因子包含3个项目:校园环境(X27)、校园安全保障(X2a)、后勤保障(X29)。这一公因子主要反映的是学生生活方面的信息,命名为生活环境因子(L)。
第六个公因子包含1个项目:自己所学专业(X,)。这一公因子反映的是学生对专业的态度,命名为专业态度因子(L)。
第七个公因子包含2个项目:图书资料(X,,)、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的利用(X,,)。这一公因子反映的是教学辅助资源方面的信息,命名为教学辅助资源因子(F\)。
其中因子X,、X30对公因子的载荷小于o,5,因此将这两个项目剔除。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研究对影响继续教育学生满意度的因素和满意与否进行广泛调研,并运用因子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 通过因子分析筛选影响继续教育学生满意度的因素,有助于简化满意度评价的实际操作。并将影响继续教育学生满意度的因素概括为教师、教学与管理、专业态度、教学辅助资源、生活环境、学生学风、班级学风等七个方面,其对继续教育学生满意度的影响程度按照教学与管理、班级学风、教师、学生学风、生活环境、专业态度、教学辅助资源的顺序依次递减。
(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以七个公因子为影响继续教育学生满意度的因素(自变量),满意度为应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1 单因素分析及拟合优度检验。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之前首先检验模型是否有统计意义及拟合效果。
(1)单因素分析。将每个因素放人模型之前,采用得分检验方法,检验影响继续教育学生满意度的因素与满意度之间有无联系。在O,05检验水准下,因素F,、F,、F\、F,、I\、F。、F,与满意度之间的联系有统计学意义。七个影响因素全部放人模型后,得分检验结果为:Score~2:70,238,自由度df:1,相应的P值为o,000,说明模型全局性检验有统计学意义。
(2)拟合优度检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得到的检验P值为o,596,表明预测概率获得的期望频数与观察频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模型拟合较好。
2 WALD统计量结果及模型。在o,05检验水平下,F,、F,、P真、F,对应的P值分别是O,000、o,028、0,037、0,028,均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L、F,对应的P值是O,064、0,067。在检验水准附件;L对应的P值是0,128,大于0,05,无统计学意义。F、、F,、P真、F+对应的Exp(臼)值分别是5,569、2,377、2,168、1,949,即优势比OR值均大于1。其分析结果见
2 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影响满意和不满意的继续教育学生的主要因素是教学与管理、班级学风、教师、学生学风等四个方面,根据优势比OR值,表明在其他影响因素固定的情况下,上述因素每提高一个单位,继续教育学生满意度会分别提高5,569倍、2,377倍、2,168倍、1,949倍;生活环境、专业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继续教育学生满意度,而教学辅助资源对继续教育学生满意与否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
(二)建议
针对上述分析,提出如下改善继续教育学生满意度的建议。
1 加强教学与管理是核心。作为学生,学习是首要任务,也是其参与继续教育的核心目的。因此,继续教育学生对现有教学质量满意与否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来自于日常教学和管理。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往往容易对继续教育学生的培养不够重视,继续教育同全日制教育相比有些课教学内容的含金量不够、信息量不大,加上教学及常规管理较松散,致使继续教育生自感“严进宽出”。此外,由于继续教育过程中的淘汰比例不高,也会导致学生对自身学业的松懈,从而进一步影响了继续教育教学的质量。因此,加强继续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常规管理是提高继续教育学生满意度的核心和首要方案。加强教学要从教学方法、作业布置、批改及反馈、师生关系、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安排、所用教材、授课内容、实践教学等方面全方位着手;加强管理则应从教室安排、教学督察、教学教务管理、教育信息提供、教学信息及资料提供、考试模式、教职工的服务意识、信息反馈机制、课外活动组织、学术氛围、教育费用等各方面重点加强,从常规工作中保证教育质量,提高继续教育学生的满意度。
2 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是关键。提高继续教育的整体教学水平首先应使继续教育体系的教师结构队伍得到合理的优化。目前,继续教育课程的授课任务大都落在年轻教师甚至是研究生的身上。不但学生感觉到自己不受重视,任课教师的积极性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应该提高高水平教师在继续教育中的比例,优化教师结构,并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根据继续教育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针对继续教育学生对社会“已知”的特点,认真设计教学方案,组织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服务意识。同时,可以根据需要为继续教育教师定期提供教育心理和教育技术等方面的培训,促进其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3 改善班风学风是基础。继续教育学生学风班风管理有待加强。许多接受继续教育的在职学生,因为各种因素,而不能严格要求自身,仅把继续教育当做晋升的平台或手段,在学习期间常常表现为旷课、迟到,只等着考试之前老师能划重点,考试时采取作弊的形式来通过考试等。这与继续教育的初衷明显背道而驰。因此,在继续教育工作中,必须要狠抓学
生的班风和学风建设。通过多种有效途径贯彻实施,如实行班主任制,让班主任严抓学生的考勤,实行严格的考勤制度,并把学生的考勤纳人学分的评定,以鞭策其严格要求自己。另一方面,还要实行严格的考试制度,杜绝考试作弊行为。同时,多开展健康有益的班级活动可以增进师生和学生之间的感情,加强集体凝聚力。当班风学风形成良性循环后,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
4 改善生活环境是辅助。尽管生活环境、专业态度两项对继续教育学生满意度的影响不大,但实际影响是存在的。尤其是目前不少高校宿舍床位紧张,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为学生创造一个安静、祥和、健康向上的生活园区环境,积极引导其对待专业学习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继续教育学生满意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嵇小怡,黄小萍,高校教育服务质量满意度测评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 ,2005,(4):29―32,
[2]傅真放,高等学校大学生满意度实证分析研究[J],高教论坛,2004,(5):12―18,
[3]夏建如,路正南,陈志刚,普通高等学校发展继续教育的思路[J]。江苏高 ,2006,(5):33-34,
[4]蔡立丰,梁洪坤,高校学生满意度研究评述[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5(11):223―229
[5]洪彩真,高等教育服务质量与学生满意度研究――以福州、厦门、泉州高职院校为例[D],厦门: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学生数变动情况[EB/OL],http://www,mo~,edu,on/edoas/websitel8/level3,jsp?tablename:1249610459599815&infoid:1249435064441247&title:高等教育学生数变动情b~L,2010―9―2,
[7]百度百科,继续教育[EB/OL],http://baike。baidu,eom/~ew/58206,htm?斥:alaO,2010―09―02,
[8]包含丽,基于顾客满意度的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模型研究[J],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3):48―52。
[9]柴勤芳,王志宽,成人教育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2004,5(4):6]一,64。
[10]
篇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型教育转变为大众型教育,高等教育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的机遇,同时面临着更加严酷的激烈竞争和挑战[1]。目前,社会对大学生能力素质的要求日益提高,这使得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在社会需求变化下,应用型人才已向专科层次向本科甚至更高层次延伸。因此,正确认识应用型本科教育与传统本科教育之间的差异,研究探索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消防工程专业定位
新世纪应用型人才标准不仅仅取决于技能和知识的数量,更取决于知识的创新能力。而传统的本科教育模式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不够。作为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的西南林业大学消防工程专业,在专业建设的过去9年里,一直积极探索符合国情和校情的教学体系改革的新思路,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从未停止相关的研究和实践。
1.1“教育需要”的分析
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约翰・杜威(Dewey)提出了“教育需要”的概念。他指出,“教育需要”的焦点是学习者,而不是有关学科的教育规划。通过“需要分析”所分辨出来的需要,应该是专业发展活动,即可以让有关专业人员得到满足的需要[2]。对应用型本科人才进行“需要分析”,除了考虑到学习者的需要之外,还要考虑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西南林业大学消防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前进行的“教育需要”调研中,主要考虑学习者和用人单位的需要。通过利用本科毕业设计和相关教研项目的支持,对历届毕业生就业方向、工作胜任情况、知识技术运用情况进行跟踪反馈;针对相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评价、岗位适应情况和欠缺技能等方面进行回访;并邀请相关行业一线工作专家对培养方案进行研讨,最终确定了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的专业定位。
1.2培养目标
应用型本科与传统本科之间在培养目标上存在明显的区别。传统本科培养的是基础知识宽厚、综合素质较高,并具有良好自学能力的精英型人才。目的是为更高层次教育提供生源的任务,其培养是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但其岗位针对性不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以适当拓宽专业面和知识面,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和适当的专业技能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工作能力。即培养具有一定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高综合素质,有较强实践能力和适应性,具备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现场工程师[3]。这种创新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中的问题能力是区别于应用型专科人才最大的特征。
依据西南林业大学校情,我校消防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上主要着重体现为“应用型”,而非传统“学术型”或“研究型”。为此,我校消防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知识扎实,掌握火灾科学基本理论、消防政策法规和消防安全技术与方法,能在公安消防部队、武警森林部队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消防技术及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评价、检测、监察、教育和培训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 培养方案改革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教学改革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要指导和依据,凝聚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对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校消防工程专业自2003年以来逐步明确专业定位,着眼于培养“用人单位能用、好用;学习者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人才。经历了2006年和2012年两次培养方案的修订,突出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过程。
2.1培养方案基本框架
培养方案由“三大教学体系”构成: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课外教学体系。消防工程专业总学分定为170学分,其中理论教学环节134.5学分,实践性教学环节27.5学分,课外教学8学分。培养方案的整体框架见图1。
2.2培养方案制定思路
(1)以大安全类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背景,以森林消防、城镇消防两条主线为基础,采用“模块化”课程设置框架。消防工程专业一级学科为安全工程,这决定了消防工程理论基础是以安全科学,因此《安全系统工程》作为该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程。
(2)以“两条主线(森林消防、城镇消防)+三大模块(基础理论知识、火灾预防、火灾扑救及善后处理)”为骨架构建培养方案。结合我校校情,林业属我校优势学科,如何结合“林业”概念贯穿到消防工程专业中,建立有西部特色的应用型本科专业是在两次培养方案修订中一直专注的问题。为此,结合“教育需要”和专业特色并举,构建了森林消防和城镇消防两条专业发展主线,并将森林消防、城镇消防共性的理论部分从学科角度加以概括,如《消防燃烧学》和《林火原理》两门课程。
(3)以为地方企业和公安消防部门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总体目标,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为满足地方公安消防部门、铁路消防部门和消防工程公司等对消防专业人才的需求,通过在培养方案修订前的历届毕业生跟踪反馈,增加了专业核心课程中城镇消防的比重,由2003版教学计划的50%提高到2012版教学计划的75%。
(4)增加选修课数量、种类和层次,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以适当拓宽专业面和知识面,实行宽口径,重实践。从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多数学生就业时选择与消防相关的工作,但将近三成的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大学生村官或进一步深造。为满足这些学生的“教育需要”,培养方案中增加了选修课数量、种类和层次。如公共选修课面向全校进行,旨在扩展学生视野;专业选修课程可以根据拟就业方向进行选择。
3 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实践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创新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消防工程专业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工科专业,其实践性教学环节内容较多,主要包括课程实验、课程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等环节。通过各种实践教学活动,学生将课堂学习中所获得的理论知识进行转化和拓展,这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技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和组织才能,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1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程实验方面。在实验教学工程中,学生仅依据实验指导书上的实验步骤与方法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无法深入的理解实验的内涵[4]。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缺乏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报告存在缺乏对结果深入分析等问题。
(2)课程实习(设计)方面。由于各门课程之间相互独立,每个课程设实习(设计)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满足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没有从全局性、系统性进行考虑。实习基地比较缺乏,企业从经济方面、安全方面考虑,不愿接受在校学生来企业实习。多数实习单位没有同学校建立单位之间的联系,更多的是靠教师个人联系,这使得这种合作关系不够紧密。
(3)毕业设计(论文)方面。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相对陈旧,涉及的实际问题较少,缺乏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训练。期间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求职,使得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视程度、精力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3.2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探索
(1)改革实验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逐步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比重,降低验证性实验项目比重。我校2012版消防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充分发挥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作用,不断整合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主要以减少验证性实验,增设综合性研究性实验为主。如《建筑材料》实验课程不再以某一实验方法为教学手段,而是以综合判定材料性能指标为手段,既依据相应国家标准,又在创造性上开拓检测材料性能指标的新方法;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组织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如在过去办学9年中,消防工程专业获得6项大学生创新基金的资助。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2)整合与优化课程实习(设计)内容,变课程实习(设计)为综合实习(设计)。根据课程的特点及课程之间的关联程度,整合课程实习(设计)内容,以专业为主线,打破原有课程的界限,注重多学科、多课程知识交叉和集成。如可以将“防排烟工程”课程实习(设计)和“消防给水工程”课程实习(设计)相结合,“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课程实习(设计)和“消防技术装备”课程实习(设计)相结合。这种结合可以改变单科课程实习(设计)各自为政的现状,用系统的观点来认识课程实习(设计)。
(3)探索企业参与实践教学的新模式,构建“产学研结合,校企结合”的办学机制。为了使学生能深入了解毕业后的工作,学校积极加强了与社会单位的广泛联系,构建“产学研结合,校企结合”的办学机制[5]。利用我校在技术、人才、科技成果方面的优势,主动地为地方各级政府和企业开展各类应用型课题研究、技术咨询、培训等。在与政府和企业开展技术服务的同时,学校也依托合作单位建立了实践教学平台,如最近五年,西南林业大学先后与云南省消防协会、云南森林自然中心、楚雄紫溪山自然保护区、云南华铄消防培训学校、云南泰康消防化工集团等单位签署了消防工程专业共建协议。
(4)改革毕业设计(论文)方式。鉴于应用型本人人才与传统型本科人才的区别,我校将毕业论文(设计)提交形式分为工程设计方案、科学研究论文、制作的实物三种类型。学生不再专注于论文,而是更多的转向创造性的设计和动手能力的制作上,是的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大大提高。
(5)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鼓励“双师型”人才。教师是实践教学的组织者与指导者,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实践教学的重要保证[6]。我校在2012年实施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鼓励专业教师向“双师型”转化,并在制度上和经费上给予了保证。目前,我校消防工程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42.8%,确保了各项实践教学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4 结束语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要指导和依据,凝聚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对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在西南林业大学2012版消防工程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修订组一致认识到消防工程专业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是适应时展要求,通过培养方案中“三大体系”和“两条主线”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合格的“应用型”消防工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
致谢:
本论文得到了西南林业大学消防工程教研室同仁和西南林业大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韩霜,宋晓明.对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19):3182-3183
[2]洪林,王爱军.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9):5-8
[3]陈芳,马天柱.试论应用型本科教育[J].教育学论坛,2011(14):236-237
篇9
一、当前形势下成人高等教育扩大招生规模势在必行
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 到2000 年我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其人口覆盖率达到85%以上, 1990- 2002 年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3.4%提高到15%, 开始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是, 我国总体发展水平仍处于中下等收入国家水平, 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根据瑞士国际发展学院《世界竞争力报告2001》统计, 2000 年在47 个国家中, 中国国际竞争力排名第31 位, 比1999 年下降两位, 其中反映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指标均为弱项, 如文盲率第44 位, 熟练劳动力易获得性第44 位, 大学教育对竞争性的满足程度第42 位, 合格工程师在劳动力市场的易获得性第47 位, 可见人力资源开发的滞后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竞争力, 另外从上个世纪美国对英国、日本对美国以及韩国对西欧国家的三次成功追赶来看, 也充分显示了人力资本积累的先导作用。
有资料显示, 我国到2020 年将有约2.2 亿———2.3 亿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镇, 这么多潜在人力资源不仅要靠通常意义上的正规高等教育, 更要靠成人教育包括培训以及网络教育, 在不同的层面上来开发这些人力资源, 使之依靠知识, 投入到我国的经济建设中来。
我国加入WTO, 一方面对我国的教育提出了挑战, 另一方面又急需高水平的人力资源, 而我国在这方面却又表现出很大不足: 2000 年我国25- 64 岁国民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18%, 与美国相差4 倍, 其中, 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比例为5.2%, 1999 年OECD( 经济合作发展组织) 国家这一指标的平均值为24%, 高出我国4 倍; 具有本科和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口比例在我国仅为1.38%。在现阶段, 知识更新速度之迅猛是很多人所始料不及的, 即使那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时刻面临着知识陈旧需要更新的问题。由于正规普通高等教育受到教师、教室、宿舍、实验室等一系列资源的制约, 而各类教育尤其是成人高等教育与培训机构, 能够充分发挥可利用社会资源以及在教学形式、层次、专业、入学年龄等方面灵活性强的优势, 多招生, 以培养国民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工作转换、创业等能力, 使之树立起终身学习的思想, 将终身学习当作人生的一种追求, 不断完善、充实自己。成人高等教育工作者应肩负起提高国民受教育水平、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的使命, 为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较大的贡献。
从另一方面讲, 各类成人高等教育学校、现代远程网络教育院校以及各种培训机构, 与一般大学比较, 既有共性, 又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 这类机构除了基本方针、政策要服从国家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宏观管理和调控, 在经济上大多是相对独立自负盈亏的。学校要生存、要发展, 离不开资金的支持。
要维持各教学环节的正常运行, 必须招收到一定数量的学生收取合理的学费; 要想更好的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包括聘请优秀教师、提供高质量的实验设备、完善的实习条件、丰富的图书资料等, 都需要更多的资金来源。因此, 在教学条件、管理水平允许的情况下, 只有尽可能多地招收符合基本入学条件的学生, 才能维持学校的基本生存条件, 并积累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以改善教学条件。当将这些资金真正投入到提高上述各种办学条件中去后, 提高教育质量就有了物质保障, 每当一批批优秀毕业生走出校门, 把学院的优良品格带到社会中、像种子一样播撒出去之时, 将会有更多的优秀生源涌入我们的校园, 如此往复才能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因此在不超过管理能力的前提下, 保持一定的招生规模, 是完成学院基础积蓄的必要条件。
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成人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新的市场出现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根据WTO 服务贸易总协定,“教育服务”也被纳入服务贸易范畴。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第13 条规定: 除了由各国政府彻底自主的教学活动( 如军事院校) 以外, 凡收取学费、带有商业性质的教学活动均属教育贸易服务范畴。它覆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技术培训, 所有WTO 成员国均有权参与教育服务竞争。根据有关条例, 教育服务主要包括: 提供远程教育服务, 在教育领域, 鼓励甲方成员国向乙方成员国提供远程教育课程与服务; 鼓励出国留学, 进修; 提倡海外办学, 从事教学、科研与文化交流活动; 鼓励专业人才流动。就此而言, 从长远利益看, 我们成人高等教育工作者不仅应把市场目标放在国内,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随着远程网络教学的兴起和完善, 还要把目光投向国际市场, 抓住机遇, 积极采取有效对策与措施, 主动到国外去吸引生源, 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转变观念树立大众化教育的质量观
随着成人高等教育招生数量的不断增加, 如何提高教育质量问题一直困扰着成人高等教育工作者, 如果仍然沿用普通高等学校的以及旧的质量评价标准来衡量大众化教育阶段的教育质量, 很容易得出由于扩招导致教育质量下滑的结论, 这是缺乏依据的, 有悖于教育大众化的涵义。笔者认为广大的成人高等教育工作者在为提高教育质量而努力的过程中应该转变观念, 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
在传统教育中质量评定标准主要是由分数来确定的, 是应试教育质量观。正因为如此, 学生的诸如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学习能力以及生存能力的培养和评价都不在评价之列。
1998年在巴黎召开的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所通过的《21 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特别指出:“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 要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们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文化层次的追求及需求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国家需要大批的技术型、应用型、服务型的实用型人才。目前我国有许多普通高校定位为“科研型”、“教学型”、“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等, 主要发展研究生教育以及科学研究培养的是精英型人才, 但是, 国家对此种人才的需求必竟是少数。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 建立完善国民教育体系的方针, 指出传统教育要向现代教育发展。其标志及任务包括受教育主体由少数到大多数人; 教育供给程度提高; 教育组织形式多样化; 满足教育多样化的需求; 教育资源重新组合; 教育体系评价质量标准要多样化等等。有资料显示上个世纪英国工业竞争力下降的的原因之一就是过于重视精英教育, 所以从年代起, 在技术教育领域建立了一套与大学文凭相对应的个级别, 以引起人们对技术素质提高的重视。现代化建设对人才需求的多重规格, 导致办学种类、教学层次的多样化。
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观概括来说就是人们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和看法。其质量标准与成人教育的功能及社会技术、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
成人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促进成人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受教育者通过成人教育, 可以重塑成人的人格, 完善成人的个性。同时发挥其派生功能, 既可以调整社会结构, 又可以将我国众多的人力变为适应社会变化及需求的有用人才, 促进社会进步。
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是不同的, 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应该考虑教育形式的特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较, 成人高等教育有如下特点:
(1)办学模式多样性特点: 有专门成人高等学校、民办高等学校、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教育、电视广播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自学考试等等。
(2)培养对象广泛性特点: 社会成年劳动者为主要对象, 包括成人在内, 不论年龄、性别、经历、居住区域差别, 均可成为成人高等教育的培养对象。
(3)教育目的的多样性和实用性特点: 首先是社会经济对成人教育的需求, 要求成人教育以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进步为目的, 不断适应经济发展对成人认知能力、职业行为、社会交往方面的要求。同时因为成人的社会身份多样性, 职业、受教育基础、观念不同, 对自己发展目标的追求也是多样性的。有普及和提高的目的, 又有达到自我实现、充实自己的目的有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职业需求, 又有为了再次就业的需求等等, 不一而论, 因此在教育目的与教学目标上更应该强调职业性、技能性、实用性, 强调适合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 满足不同的受教育需求。而学校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中的主体部分, 更多体现在对学生、社会整体发展的需要上, 强调培养具有较高理论修养的学科系统化的专业人才, 突出理论性与专业性。 转贴于
(4)教学形式多样性: 传统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生大都是坐在教室接受老师面对面的授课, 课下有教师的直接辅导, 而成人高等教育大多是业余教育, 甚至是远距离教育, 教师与学习者间的互动方式不同, 在成人高等教育中, 教师大多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
(5)自学为主的学习形式: 在成人教育中学习者大多是业余学习, 以自学为主, 不能拿出大块的时间去接受长期的集中教育, 虽然他们当中有些学员的学科基础知识较弱, 但是他们有主观积极性及相应的实际工作及社会实践经验, 这导致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学内容、学术观点的理解能力普遍较强, 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时与全日制学生相比有自己的优势。
纵观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 势必要求评价体系的多样化成人高等教育有责任最大限度地满足越来越多的人们对知识及国家对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要求。新时期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关键能力的培养, 包括: 知识能力、职业能力以及社会能力, 对教育质量的评价也应该围绕着学习者在这三方面的能力提高程度来评价。对于成人高等教育的管理者及教师, 应该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 以适应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因此, 笔者认为对成人高等教育学员的质量观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分数是否达到了普通高等学校的要求, 应该承认差异, 力图因材施教, 依才、依特点制订标准, 要看这些学生在毕业的时候, 其整体素质包括学生的认知水平、个性化学习程度、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以及生存能力是否较接受成人高等教育前有所提高, 如果能够对这种提高的程度建立起进一步细化甚至量化的评价标准来, 比只将某一单科分数成绩进行比较的现实意义要大得多。
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证书体系。成人高等教育学习者情况千差万别, 他们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以及智力水平各不相同, 应该充分利用成人高等教育多层次、多形式、多学科的特点, 分别给出项目证书、等级证书、结业证书、单科证书、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等一系列相应的证书, 根据不同的评价、衡量标准逐级给出不同的证书, 对学习者予以不同程度的认可, 从实际出发调动国民的终身学习积极性。
我们不能够单纯的用一个统一的标准, 通过一次考试成绩来衡量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更不应该将此成绩的起伏简单归因为招生规模的变化。
三、端正办学思想, 招生规模与教育质量并重
伴随者成人高等教育的扩招, 在校生人数有了大幅度增长。有些学校确实在质量方面有所忽视, 导致这些地方和高校的办学质量在某种程度上有所下降。从长计议, 办学质量是学校生存的生命线。随着人们对上大学心理预期的变化以及国家和社会对大学需求的变化, 质量和特色将成为成人高校的“立身之本”, 质量差的学校必定会遭到淘汰。我们必须要遵循教育规律, 质量数量兼顾。不能忽视客观条件, 发展目标定位过高, 过分追求数量的发展, 或只讲发展, 不讲投入, 轻视改革, 忽略管理。有些学校规模膨胀过快, 办学条件跟不上,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质量, 致使教育部果断地停止了一些成人高校及网络学院的招生资格。
因此成人高等学校应该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 强化质量意识。一定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对照成人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及培养目标, 合理的确定招生规模。
具体讲成人高等学校在招生之前应该根据本学校的特点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在教学过程中, 应当随时进行评估, 及时反馈, 尤其在再次招生前夕要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学校的招生、教学管理等决策部门依此对招生规模和类型、教学过程等进行及时的调整、改良。
正确把握好招生规模和教育质量的辨证关系, 克服严重的功利主义、单纯为“创收”、为获取经济效益办学而不顾我们制订的教学目标、社会效果, 盲目追求数量与规模的扩大。成人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教育质量以及经济效益要协调发展, 成人高等教育尽管可以为学校增加一些收入, 但它更主要的是一种人才培养的教育行为, 广大的成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将之作为一项神圣的事业来做, 不能只把它看作单纯的经济行为。收入增加了, 大部分应该追加到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提高教育质量、改进教学设施、聘任优秀教师等优化教学资源中去, 为我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提高中华民族的国民素质, 从而形成良性的质量———规模互动关系, 规模以质量为依托, 教育质量是保持招生规模的重要条件同时有效的规模为保证教育质量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成人高等教育扩大招生规模, 并不意味着就不要质量了, 相反, 质量保证是促进成人高等教育健康、稳步发展的生命线, 尤其在教育的市场化运作发展前提下, 使成人高等教育得到可持续发展, 需要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而好的社会声誉与教育质量的高低是息息相关的, 作者的目的是为了阐述我们需要改变固有的质量评价观念, 抛砖引玉, 在新的质量观的基础上, 建立起一套切实可行、适合大众化教育的成人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用普通高等教育甚至是精英教育的质量标准去衡量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成人高等教育质量, 得出扩招导致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下降的结论是有失偏颇的, 是简单、缺乏理论依据的。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时代的要求, 提高教育质量是成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我们应该恰当地把握好两者的契合点, 使成人高等教育更好的为提高国民素质提供多方位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J].高等教育研究, 2003, 24( 3) .
[2] 黄藤.谈民办大学的规模质量观[J].中国高等教育, 2002: 22.
篇10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除了职业教育方式的改革外,还应注意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使学生拥有专业技能的同时也拥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内涵、社会综合能力等等,而良好的艺术素养亦是不可或缺,下面我们就将对职业教育学生的艺术素养现状和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性及方法进行探讨:
一、什么是艺术素养
艺术素养是具备艺术范畴内的内在理论知识水平和外在表现力、创造力相协调统一的一种综合水平和能力,是文化素养的一部分。艺术素养也可概括为三种能力:艺术观察力、艺术想象力和艺术创造思维能力。
二、职业教育学生艺术素养之现状
职业教育学生的艺术素养状况就目前情况来讲还未能乐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 学生审美意识不强,甚至对美与不美没有具体概念只凭个人喜好进行判断;
② 艺术基础知识和常识知之甚少,不具备基本的艺术修养;
③ 艺术兴趣不高,只接触少量通俗的艺术门类,对其他艺术形式不闻不问;
④ 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差,思维方式比较具象守旧。
那么,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第一, 职业教育学生的生源多数来自中小城市或县乡一级的地区,这些地区都存在一个普遍特点,即群众生活水平较低,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相对不高,对艺术的欣赏能力较落后,艺术作品(如戏剧、电影、音乐会、画展等等)普及性低。这些都导致了学生在大学之前较少有机会接触大量的艺术门类及作品,艺术兴趣低,艺术素养相对不高。
第二,个人艺术素养的高低与家庭氛围有很大关系,据调查,大多数艺术家都出生于艺术世家,如欧洲著名的古典音乐家贝多芬、莫扎特、约翰·施特劳斯等等,都出身于著名的音乐世家,并且从小就开始进行音乐知识及乐器演奏的训练,在年幼时就已经有很高的音乐造诣;;又例如中国古代著名的“二王”、“三苏”都说明了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可见,父母艺术素养不高的情况下,也很难为孩子营造出后的家庭艺术氛围。
第三,小城镇艺术教育和艺术特长培训机构较薄弱,乡镇一级的地区除民间艺人外甚至没有艺术门类的职业从业者,这就使得学生没有机会参加艺术培训和接受正规艺术课程的教育,导致艺术理论基础差,艺术思维无法发展,创造力也得不到激发。
三、提高职业教育学生的艺术素养的重要意义
首先,从学生自身素质来说,艺术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提高对艺术的欣赏力和感受力,从而更好的认识艺术、认识生活、认识社会以及整个世界,帮助学生在精神方面实现质的飞跃;
其次,从学生的发展能力来看,艺术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思维方式和创造力的提升,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生动的思维模式和良好的创造力将成为通往成功的垫脚石,尤其是从事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学生。
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人才的一个重要来源,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不再是只掌握专业知识,个人素质修养及各个方面的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现如今,职业教育正方兴未艾,职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也将是未来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提高这一阶层的艺术素养对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也有着推动型的意义,是我们职业教育从业人员不能轻视的问题。
四、如何提高职业教育学生的艺术素养
艺术素养的提高对职业教育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又应该如何实施开展这项重要的工作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艺术常识及艺术基本理论的了解
开设艺术门类的选修课和兴趣社团,以各种形式在学生中普及艺术理论教育,使艺术常识及各艺术门类不再“神秘”和“遥不可及”。
2、艺术作品的分析与鉴赏
学校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接触艺术作品的机会,比如组织观看艺术影片、戏剧,参观画展、艺术展、艺术节,听音乐会演奏会等等,让学生亲身经历感受艺术氛围并加以分析和总结,学会如何欣赏艺术和感受艺术。
3、校园内开展学生艺术节、学生艺术作品展等活动。
学校可经常开展艺术节、艺术展等活动,加强同学的参与性,使同学的艺术创造力和表现力得以发展的空间,从欣赏者向创作者的方向转变,培养学生创作艺术的主动性和对艺术创作的热情。
4、艺术学科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艺术理论与实践无缝对接。
如设计类专业除对学生进行美术基础的训练、构成训练、艺术史、设计史、设计概论等课程外,还要经常性的组织学生结合艺术理论和专业技能进行创新实践,帮助同学构件完整的艺术知识体系和应用技巧,从而更好的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做准备。
5、 注重实践,鼓励创新
校方可为学生提供条件鼓励学生自行组织兴趣小组,进行艺术创作活动,同时开设创新奖学金等方式,对有突出表现的学生予以奖励。
五、小结
中国的职业教育正在面临严峻的考验,未来的发展之路是否能够越走越宽越走越顺,完全取决于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决心和努力,只要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从专业角度出发,使学生拥有过硬技能的同时也具备良好的自身素质和艺术素养,就能打造出我们职业教育的品牌,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胡知凡等编著:《教师艺术素养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8-1.
[2] 张海鹏:《大学生艺术素养》,兰州大学出版社,2009-9.
[3] 王一川:《谈谈国民艺术素养及其意义》,人民政协网 ,2011-9.
篇11
对于“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发展历史”这一专题的研究,迄今为止,仅有零碎的研究而鲜有发现专门研究。与该主题相关的理论成果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即国内外传播学、广告学领域关于广告教育、广告设计教育的研究,设计学领域对设计教育和广告设计教育的研究,以及历史学、教育学领域关于艺术教育史、设计教育史的研究。其具体理论形式表现为专著、个案研究、专业期刊杂志上的论文、相关调研报告及资料汇编等。国内外与该课题相关研究的发展脉络如下。
一
国外学者历来重视广告设计教育史的研究工作,他们从各自的文化背景出发,对本国的广告设计教育发展历程及其演变规律加以总结、概括,达到完善广告设计教育史理论体系和促进广告设计产业健康发展的目的。比如二战后以汉斯·M·温格勒的《包豪斯》为代表的数量众多的研究性著作和专题性论文,从理论上对先进教育经验及时总结研究,奠定了今天西方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包括广告设计教育蓬勃发展的基础。1959年由美国“卡内基”(Carnegie)和“福特”(Ford)基金会分别资助而独立发表的两项关于大学广告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掀起一场广告教育研究的学术。1967年日本成立“日经广告研究所”,相继出版《日经广告研究所报》和《广告报告》期刊,对日本业界广告教育的诸多理论问题做了深入研究;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于1990年表《广告教育白皮书》和新世纪初叶发表《2001年广告教育峰会报告》等,对当代美国广告教育的状况与社会效应问题等进行了深入调研、客观评析和深度展望;美国著名学者BillyI.Ross于2006年出版的《广告教育:昨天、今天与明天》,则对百年来的美国广告教育做了开创性的梳理、总结与前瞻;英国的“英国教育”、“英国高等教育与研究机构”等国家教育网站则专设了广告教育研究栏目,对英国近百年来的广告教育展开了多向考察与深入探究……(参见查灿长著.《国外高校广告教育研究》.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10年版.前言部分)概言之,西方学界或业界的这些具有重要意义与实践价值的学术成果,主要集中于其本国范围内的广告设计教育,而从国际视野角度来对中国广告设计教育进行探讨的成果,仅见有零星论文,如日本株式会社电通企业计划局副局长坂本直规的《关于中国广告教育的现状与课题》(《中国广告》,2004.9),点出中国广告设计教育的种种问题,如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等等,但专门的“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专题成果还鲜有发现。
二
“广告设计教育史”作为一个研究专题在中国的萌发,是在20世纪20年代西方学科分工制度中的“专门史”的建构,以发达国家的广告设计教育研究为中心的学术热潮的打破,发展中国家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告产业环境和广告设计教育实践大发展的形势下,有关设计教育和广告设计教育学术论文日渐积累而逐步萌蘖、发展起来的。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的理论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广告通史类著作中“广告研究与教育”的专题叙述。中国第一本广告史著作——1948年如来生撰写的《中国广告事业史》包含了初步的广告教育和教育家的个案研究。他的著作将广告教育与学术研究机构纳入广告事业的系统的结构之中,其中有陆梅僧、林振彬等广告人的个案研究资料,由此开启了在广告通史类著作中研究广告设计教育史的先河。这一研究范式一以贯之,迄今为止较为著名的成果有:陈培爱的《中外广告史》(中国物价出版社,1997年版)(虽然这本著名的广告史著作影响广泛,但陈培爱本身的文学研究学术背景影响到其在广告史研究过程中对文学史的研究方法和写作风格的渗透);樊志育的《世界广告史话》(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1997年);余虹、邓正强的《中国当代广告史》(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版;刘家林的《新编中外广告通史》(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寇非的《广告·中国(1979—2003)》(中国工商出版社,2003年版);刘家林的《新编中外广告通史(第二版)》(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孙顺华等的《中外广告史》(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黄升民、丁俊杰、刘英华的《中国广告图史》(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等等。概括起来,这些著作均把广告业分为“广告媒介”、“广告公司”、“广告行业组织”、“广告制”、“广告主”、“广告管理”、“广告研究与教育”等几个不同的专题,并在整个广告产业环境中对广告研究与教育进行描述、分析。虽然叙述极为简略,在很多方面缺乏史料的支持,很多观点只是根据二手资料得出的常识性论述而缺少一手的实务文献和文本文献,教材的体例也决定了对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的方法本身不可能作出更加深入的探讨,但是,前辈们把广告设计教育置于宏观的“广告生态”大环境之中,从广告产业的整体环节的立场去考察广告设计教育及其发展规律,开辟了中国广告设计研究者对本土广告设计教育史的研究之路。在这些著作中,对当代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影响较大的有以下几部。
著名文艺美学家余虹教授的著作《中国当代广告史》侧重于从美学和艺术的角度,作者通过实地调研、访谈等研究手段,走访了中国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数十位广告人,在广告设计学术史上自创以分期为纲、每期内以“专题”为线索的写作体例,详述并评论了中国广告史上1979—1996年间的众多大事件、主要学术论争和广告营销现象。该著作对于一手文献的把握、基本历史框架和一些基本的判断,是广告设计教育史分期的重要参考。
陈刚主编、姜弘担任顾问的《当代中国广告史1979—1991》(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在分期方面从广告自身的产品竞争、价格竞争、渠道(通路)竞争、品牌差异化的竞争入手,对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具有重要启发意义。在研究方法上,这部广告史注重采取大量图像—文本的一手资料,并且采用了深度访谈、口述历史等人文—社会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形成一种夹叙夹议的写作方式,这对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的研究方法具有深刻指导意义,对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提供某种“范式”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2.设计史、设计教育史中广告设计教育史的专题研究。在设计学领域,对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的研究还没有充分展开,仅有零散的论文和片段式的理论成果。虽然当今中国广告设计历史研究的相关著作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积累,如王受之的《世界平面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夏燕靖的《中国设计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版),等等,但关于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的专题性研究,尤其是从设计学本身的视角出发所进行的研究,目前还属空白。
截至2012年5月12日,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以“关键词”为检索项进行“广告设计教育”的关键词搜索,共有学术文章77篇。以“全文”为检索项进行“广告设计教育”的关键词搜索,共有学术文章220篇(其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3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5篇,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篇),而且论文的选题主要集中于当前广告设计教育的课程结构设置,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以及广告的创作手法层面。从宏观的设计艺术教育的视角进行的涉及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的研究性著作、论文,仅有袁熙旸所著《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南京艺术学院2000届博士论文,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出版),以及2004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专业田君的硕士论文《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萌发——民国工艺美术教育研究》。但这两篇论文的视角是整个艺术设计专业,虽然有关于广告设计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翔实史实、资料,但没有形成系统的关于广告设计教育的专门论述,对广告设计教育本身缺乏一个长期的规律性专门研究。
2004—2009年邬烈炎主编的《设计教育研究》(1—7)是设计教育史研究的论文汇集,该丛书有专门的设计教育史研究栏目,还有专门一册设计教育史研究专辑,其中不乏国内外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的论文。
由于中国设计学学科的发展,一批硕士博士论文开始关注广告设计教育方面的研究,如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搜索获得的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博士论文庞蕾的《构成设计研究》,作者对广告设计教育中基础教学的主要课程之一的构成课程的历史、发展和出现的问题做了系统考查,并就构成教学改革与设计基础教学整体实验的关系进行了设想与讨论,提出了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路径与方式,是广告设计教育中构成课程的集中理论成果。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硕士论文李晓慧的《广告设计教育的社会适应性问题研究》借助广告学的理论支持,通过对当前高等院校广告设计教育现状的分析和对广告公司相关人员的调查,归纳出当前高等院校广告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应对措施。此外,还有2012年南京艺术学院的部分学位论文,如易菲等就中国设计教育史上的某一组织进行研究的专题,虽然这些具体的个案研究对于丰富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但毕竟缺乏广告设计教育的专门性系统性叙述、解读、分析。
另外还有国外的广告设计教育方面的学术论文作为比较研究,对于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具有参考价值。如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董占军的《德国广告教育札记》(《现代广告》,2005,(9))介绍了德国的广告设计教育的综合大学的广告设计,实用性专科学校的广告设计,职业性培训学校的职业培训,以及各自特点。还有相关研究见于晚清、民国时期广告文化史、广告设计史中关于“广告设计”的研究与教育方面的一些名家、个案,如张燕风所著《老月份牌广告画》(《汉声》杂志社,1994年版)对“月份牌广告画”及相关广告画家,广告画技法的探索,以及广告画人才培养的追溯。又如赵琛的《中国近代广告文化》(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1月)对当时著名的广告画家徐永青冠以“近代广告教育家”的称谓并提供了相关史料论述。
3.专门的广告教育研究中的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近三十年来,关于广告教育的研究逐步展开,如张树庭所著《广告教育定位与品牌塑造》(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对我国高等广告教育规律进行了探索,对广告专业定位、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课程体系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与教学管理进行了初步论述,并组织了《2003年广告教育调查的研究报告和数据报告(高校卷)(毕业生卷)(在校生卷)(广告公司卷)》,具有珍贵的实证资料价值;查灿长著《国外高校广告教育研究》(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10年版),本书主要研究当今世界上广告产业最为发达的美、英、日等国广告教育发展之历史脉络与现实状态、广告人才培养的理念目标与价值指向、广告教育实务的多元模式与个性特点、广告教育衍生的社会组织与学术活动、广告教育发展的趋势走向与前瞻思考、国外广告教育对中国广告教育的启示。这些专著总结了前人对于广告教育的研究成果,在大量数据的支撑下分析了中国高校广告教育。但其对广告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的广告教育方面,对于生活中的广告、公司的广告培训探讨较少,而对于广告设计教育的论述更是放在广告教育的一个从属地位,仍然是从广告学的专业背景出发来论述广告设计教育。另外还有相关论文,如韩志强的《对传播类广告学专业设计教育的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3))提出构筑传播类广告学专业设计教育的新模式;吴琪的论文《广告职业的专业性初探——以国际化背景下的中国内地广告职业为例》(北京广播学院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就“广告职业化”对广告职业教育、院校教育等情况作了梳理,等等,但缺乏对广告设计教育史本身的理论思考。
4.广告设计综合研究工具书与资料汇编中的广告设计教育相关实证资料。1988年起陆续出版的被称为“研究中国广告业发展的编年史册”的《中国广告年鉴》是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指导下,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广告监督管理机构、广告协会组织、全国广告界参与编写的大型行业资料工具书,其主要内容有:中国广告业发展概况,中国广告业统计资料,广告法规、条例、方针、政策,广告界大事纪要,广告学术论文选登,广告专业名词注释,广告教育,国际广告交流活动,等等。该年鉴内容丰富,资料翔实,为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证支持。1995年起每年编辑出版的《中国设计年鉴》,梁梅编著的《中国当代设计图典》(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以及各种《中国广告作品年鉴》,等等,往往作品图片丰富并配有简要介绍,具有很重要的资料价值。朱铭、奚传绩编著的《设计艺术教育大事典》(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从设计学的角度考查了广告设计教育发展史上的若干大事件。现代广告杂志社出版的《中国广告业二十年统计资料汇编》(2000年版)收集了1979—1998年间“全国广告业各项经营统计数据”和“中国广告20年札记”相关资料,为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提供定量与定性研究的重要资料。另外,还有范鲁彬著《中国广告25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年版)一书及其相关论文。这些成果都或多或少包含广告设计教育方面的第一手材料,但其资料性胜于学术性及思想性,只能提供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的背景素材。
5.历史学、教育史学科领域关于艺术、设计教育史的研究。我国历史学、教育史学科相对发展完善,理论成果比较丰硕。其宏观的教育史研究成果,包括大的中国教育发展阶段阶段划分等,对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1840—2012)具有宏观的指导意义。如:何东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导语和结束语(《高校理论战线》,2007,(9),(12)),其教育史学术视野和分期对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的分期具有宏观的指导意义。在这些教育学、历史学学科领域出现的新的视点、理论关注点和研究方法对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课题有着新的启发、借鉴意义。在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课题本身不够成熟的情况下,借鉴历史学、教育史学科的理论成果十分必要。其中,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系中国教育史专业中国教育发展方向2009年博士论文贺晓舟的《近代中国艺术教育研究——清末学堂艺术教育的发生与演进》,从教育学的背景考查了近代中国艺术教育,但由于专业不同,对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发展史课题来说有“隔”的感觉。
综上所述,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还没有系统的专门理论归纳,其成果散见于国内外传播学、广告学领域关于广告教育、广告设计教育的研究,设计学领域对设计教育和广告设计教育的研究,以及历史学、教育学领域关于艺术教育史、设计教育史的研究。其具体理论形式表现为专著、个案研究、专业期刊杂志上的论文、相关调研报告及资料汇编等方面。可以认为,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的薄弱是阻碍学科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于中国现代广告设计教育历程的研究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分析和研究近代中国广告设计教育的历程,总结中国广告设计教育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从中探索广告设计教育的性质及发展规律,可以清楚地认识影响广告设计教育发展的各种因素,有助于当代广告设计教育的理论积淀,有助于思考和解决当代中国广告设计教育问题,有助于为现实中国广告设计教育改革的决策提供服务,有助于阐明现在和将来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发展的可能趋势。
参考文献:
篇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5)01-0124-04
收稿日期:2014-12-02
作者简介:邓丽娇(1988-),女,湖南张家界人,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评价、教育史研究。
为持续推进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研究,庆祝《大学教育科学》创刊三十周年,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成功举办了“第二届高等教育质量与评价高层论坛暨《大学教育科学》卅周年刊庆”。此次高层论坛汇集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广州大学、湖南大学及来自台湾地区的成功大学、淡江大学、彰化师范大学等20所高校、科研院所的50余位专家学者,就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质量评价问题进行了研讨和交流。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潘懋元先生率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师生专程参与了此次活动。在两轮高层论坛中,专家们一致认为,要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政府、社会、大学、个体都要各司其职,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
一、政府――宏观协调高等教育发展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政府主导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政府作为高等教育的办学主体之一,肩负着高等教育宏观规划、大学财政拨款等责任。政府对大学的投入决定了大学有服务政府的义务,政府基于自身的考虑要求大学按照自己的意愿办学,而政府的意愿却往往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大学自主性的要求,由此,政府与大学处于和谐与矛盾共存的关系中。云南大学的董云川教授认为,大学一直是作为政府下属“事业单位”存在,政府一方面号称保障大学的自,一方面却不遗余力地向大学直接或间接地发号施令。中国人民大学李立国教授也表示,我国政府在高校的招生、人才培养以及资源配置模式等方面起主导作用。政府决定招生数,在资源供给上没有给予学校保障,却要求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这种权责不对等的条件下高校是难以做到的。广州大学刘晖教授指出,广东省人民政府2013年7月向全国首次发表《落实和扩大高校自的意见》,要求对高校放权。但政府一手放权,另一手又抓着资源,通过资源的掌控来束缚学校。
专家一致认为,政府在大学的治学过程中存在越位现象。那么政府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应该承担何种责任?刘晖教授总结指出,反观大学的质量,中国历史上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期大多都是“弱势”政府时期,所以,政府也应在一定阶段后给高校“断奶”。湖南大学陈厚丰教授认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逐渐下放学历、学位证书的颁发权是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突破口。董云川教授认为政府除了保证教育投入、纠正和查处学校违法乱纪行为之外,招生、就业、学科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人事聘任和任免、学生管理、国际合作等事务都应该由学校自主决定。刘晖教授表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既要加强制度建设,也要防止陷入制度崇拜,制度的设计要与本土的文化相契合,才能起到较好的效果。李立国教授提出,政府主导下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控除了事后评估,更需要事前评估,在政府决策前就应该考虑到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结构,包括资源配置的模式、数量、方式,做到事前评估与事后评估相结合。
二、社会――坚持高等教育评价多元化
随着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成为社会热点话题,社会在评价高等教育质量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社会作为非政府性的、非大学性的存在,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发展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关于大学社会评价,湖南大学余小波教授自问自答了三个问题:什么是大学的社会评价?他结合其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社会评价的理解,定义大学社会评价为“除政府和高校之外的社会力量对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作出价值判断的活动”。如何划分大学社会评价?他认为大学社会评价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主题的多元性、目标的多样性、内容的复杂性、标准的差异性。大学社会评价依据哲学的社会评价论可以划分为三种主要模式:一是非专业的民众、媒体、用人单位等的评议模式;二是较为规范的排行模式;三是具有专业性的认证模式。为什么要引入大学社会评价?他认为引入大学社会评价,不仅满足了政府宏观质量管理的需要,也是推进高校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引导质量保障全社会动员的有效途径。
厦门大学别敦荣教授指出,解决质量问题要靠投入,过去以政府投入为主、建立多渠道投入体系的政策是需要改变的,现在解决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就是要汲取社会资本、资源来投入、支持高等教育。社会在评价高等教育质量方面处于“旁观者”的位置,大学的社会评价可能更有利于发现高等教育质量中存在的问题,甚至会出现建设性的建议。别教授也充分肯定了社会评价的作用,认为在高等教育治理中可采用独立式路径,主张让非政府性的、非大学性的各种各样的监督、保障、评估机制参与高等教育。湖南大学唐亚阳教授提出了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应坚持的观点:一是系统的观点,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要放入世界高等教育体系、国家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以及教育系统内部来考量;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也应将中学教育、毕业生就业后状况都纳入考察范围,也要考虑家庭、社会与学校的横向联动。二是发展的观点,高等教育的精英化时期与大众化时期的评价标准应有所区别,职业学院与综合性大学的评价标准也应区别对待。
大学社会评价还处在发展阶段,在非专业的评议模式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中国教育研究院曾天山教授指出,社会普遍注重外部质量的评价,而内部质量评价由于标准差异而常被忽略。用人单位往往关注的是毕业生的毕业学校是否为“985”、“211”,而对毕业生的成绩却不是很注重。排行模式较评议模式更具专业性,社会群体及组织依据自我的评价标准给予高校评价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南京师范大学胡建华教授肯定了排行模式的必要性,他认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如何构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关键,外部监控是该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学排行榜就是外部监控的体现。专业性的认证模式是经由认可或授权的社会中介组织来评价的,《大学教育科学》主编、湘潭大学章兢教授以华盛顿协议评估组到大连理工大学考察为例,认为2014年我国高等教育评估进入了一个基于产出认证的新阶段。这种认证有一系列指标体系:1.学生:对学生的学习进程要有记录;2.目标:培养目标必须是可衡量的;3.就业要求:中国的毕业生必须切合中国具体的十条要求,并且这十条要求都会具体反映在教学、课程等具体方面;4.持续改进:依据现实状况不断改进教学以及评价指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吕立志教授也认为具体的评价指标是不可或缺的,衡量高等教育的学术成果也应该具有一定的指标,具体有八个因素:一是先进的教育理念;二是提供支撑的师资队伍;三是教育手段,包括教育技术、教育方法;四是课程的组合;五是大学内部的教育组织形态;六是学术成果,不仅仅指获奖情况,关键是学术氛围;七是学生的就业状况;八是毕业生成功率。
三、大学――关注人才的培养过程
大学作为高等教育质量的承载者,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它在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中处于中心位置,联接着政府、社会与个体。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目前大学有偏离其办学宗旨的趋势。董云川教授认为,追求经济利益成为了大学的主旋律,盲目扩大热门专业的招生规模、举办各种短平快的培训班、学位班等成了一些大学的吸金招数。别敦荣教授也指出,在大学中,教师不担任行政职务对于学校的改革发展、制度建设等方面是没有发言权的,只有做教学、科研的责任。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存在问题。曾天山教授指出我国高校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在人才培养的要求上,我国高校基本不存在淘汰的问题;在教育与学习的问题上,质量标准的概念界定过大,过分关注了教师队伍、学校资源等外延问题;在教学和科研的关系问题上,重科研,轻教学;知识、能力、智慧分配比例不当,高校重知识教学,智慧方面的教学却鲜少关注。
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方面,各大学的作用不可忽视。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大学要坚持何种理念?董云川教授认为,大学教育制度设计要保障教育主体是有内生需求的,好的教育制度一定是其中的受教育者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是逐步递增的,也一定是要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的。别敦荣教授指出,大学更多的应遵循高等教育规律、遵循大学自身的逻辑。该逻辑是,大学是学术机构,是建立在学科专业基础上的,是依靠学者来办学的,行政力量和其他力量是辅助力量、是用来支持大学办学的。厦门大学潘懋元先生赞成别教授的观点,并指出,在高校的管理中保证教授的发言权很重要,但同时也要强调学术民主,保证低职称学术人员的管理参与度也至关重要。
大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专家们指出,高等教育的内部质量监控也是必不可少的,一致建议采取外部评价与内部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南京师范大学胡建华教授指出,内部质量管理较外部监控更重要,狭义的质量管理包括生源控制、师资控制、过程控制、自我评价四个部分,生源控制以招到适合学校和适合专业的学生为目的,绝不是仅凭分数的高低来衡量生源水平;师资控制包括教师的选任和教师的发展两方面,教师的选任不能仅靠一次试讲定终身,教师的发展集中于教学能力的发展;过程控制体现在传授者是否胜任,传递方法是否得当,接受者是否投入;自我评价体现在学校可以向社会公开提供教学质量报告。
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是多样的,不同的利益群体的评价标准就大相径庭。大学系所自评过程中应该评什么?陈厚丰教授认为,一是评学习者的学习质量,要将选课权、选专业权、选教师权以及选课程权归还给学生;二是评教育者的教育质量,将选学生、开课程、教学内容的决定权交给教授。东莞理工大学邹晓平教授依据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指标多样化原则设计出可操作的高等教育评价三维空间,即学术性、适应性与成长性。依据该三维空间,每个学校可根据本校的特色确定各自的定位来设计评价指标,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台湾淡江大学张钿富教授提出系所自我评估指标的建立,最重要的是,大学在学术生态链上应该找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台湾的大学系所评鉴都问四个问题,即PDCA(Plan/Do/Check/Act)。王智弘教授认为,台湾彰化师大在系所自评方面有自己的方法,在教师评鉴方面采用教师“多元升等”办法,包括教学升等、研究升等以及产学升等。新的升等办法虽然照顾了研究、教学或服务做得比较好的教师,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对于某方面出色的教师其他两方面也有一定的要求。
大学要想提高其教育质量,需要从多方面下工夫。一些地方大学也对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高等教育保障机制进行了积极探索。广西民族大学唐德海教授从课程方面着手,认为大学课程质量保障应包括五个维度:一是培养目标上,应标明人才培养的类型、模式以及层次;二是课程标准上,课程要有学术含金量;三是授课教师的影响因子上,列出单个教师授课影响因子=教师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教师专业程度×单科课程学分的公式;四是人才培养常模,通过实践找到各种类型的人才培养的常模;五是课程发展度,从认知水平和情感态度两个方面的四个指标来考量课程质量。台湾成功大学汤尧教授介绍了该校提升质量的经验。台湾成功大学定位为创新、创意、创业的大学。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整合人力、跨越领域和专业的结合,活化资源,成功大学充分利用现有的优势,包括校友、业界、政界、官界的人脉优势;成大也设立创业空间,给予学生组创团队参与比赛的机会。台湾彰化师范大学王智弘教授指出,彰化师大要求系所资金自筹,因此他们推动名誉所友制度,即邀请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人士担任学校的名誉所友。另外,彰化师范大学主张学生就业情况的多元发展,毕业生除了教师、公务员的出路,还力将教育学毕业生推往相关企业。
服务社会是大学的三大职能之一,也是大学不可回避的责任。台湾彰化师范大学李欣儒教授介绍了台湾的大学正在推行大学端协助高中职优质计划,具体措施包括每个区都有带头大学领养高中职,提供给他们课程设计的专业性协助以及基础设施方面的帮助。
四、个体――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篇13
一、当前高等数学课存在的问题
1.高等数学课程内容方面。高等数学作为一门课程体系,在教材的编排方面,讲究知识的系统性及 的严谨性,而各专业对数学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所以两年来,尽管我在高等数学教育与教学改革中作了一定的努力及多方面的尝试,但收效甚微,尤其是目前高等数学教材内容基本没有改变,陈旧的教学内容及传统的教学方式基本无法改变,这一切都难以满足学科发展及实践对数学的需要。
2.学生的数学基础方面。高等数学历来以其概念的高度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和推理的精确性而为人们所推崇。但这些特点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有数学思想和计算能力。新生入学的基础差别相对大,大部分的数学基础也相对薄弱。一些学生逃避自己的薄弱科目,不重视学好数学了。因此,要求学生学好起点更高的高等数学,对他们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使许多学生望而却步。
3.课堂教学方式方面。现行的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满堂灌”的现象依然突出,教学过程呆板,讲解枯燥无味,缺乏探究和学生的主动参与,缺乏相互的合作与交流,而采用的教学手段依然是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模式,没有充分利用 化的教学手段。另外,在作业方面,一般仍遵循着传统的模式即教师布置固定题目的课后作业学生完成指定的题目并上交书面形式的作业教师批改完后发给学生并讲评作业。
二、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应对问题的策略
1.明确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根据数学学科的历史、特点、作用和发展,结合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及学生将来要从事的工作,从总体上来看开设高等数学的目的和要求大致上有两方面:(1)理解和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内容、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和初步应用;(2)培养和加强学生的理性思维方式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这两方面中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只有通过前者才能实现。因此要求学生和教师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在教学过程中贯彻执行。
2.高等数学教学原则以理解为主。由于学生我们不是培养数学研究者,重要的是让他们掌握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方式。学生往往觉得高等数学不可理解,难以接受,许多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显然,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改变这种状态,使学生感到可以理解,并且能轻松、愉快地完成这门课程的学习任务。如何才能达到这一步,我们认为:师生要有共同语言。此即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文学涵养和较好的语言运用艺术,象说话幽默、风趣、表达言简意骇等等。教学以模块为精华,比如微分思想模块,这块在极限为工具的基础上,重要讨论的是微观描述。
3.改善教材内容与改进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首先要选择通俗易懂的教材,便于学生钻研教材。其次,要选择高数在本专业中具有应用内容适合学生的实际,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某些内容做较大的变动。
(1)数学概念的教学。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可以删除过于繁琐的叙述,用既准确又简单的描述代替。如微积分中极限的,概念学生难以接受,用通俗易懂的概念代替完全是可行的。如何使学生理解、掌握概念,是学生学好高等数学的关键环节之一。数学概念是对实际问题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即概念的形成过程是从具体到抽象。如果只向学生讲解概念的内涵,而不告诉学生这些概念是从哪些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就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概念。
(2)合理把握知识的深度。结合高等数学教学目的及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学生数学底子差,不擅长逻辑思维,所以教学中尽量降低论证的要求,侧重学会数学知识的运用,但要注意并非取消证明。课堂讲解尽量做到通俗易懂,教学语言形象生动。教学中要着重讲解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揭示问题解决的思想和方法,突出“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想”,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3)避免面面俱到的讲授教学内容。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会指出:任何大学都不可能向学生传授所有的知识,大学教育的基本目标是要给学生提供终生学习的能力。因此,要改变讲得过多过细!面面俱到的教学方法,给学生的思维留出时间和空间,避免学生养成依赖教师的心理和思想懒惰的习惯。
(4)及时消化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应在课堂上留有一定时间,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帮助学生及时消化课堂教学内容。即教师主讲占3/4的时间,1/4的时间留给学生思考问题。因为,教学中教师讲解之后,学生学习了基本理论,看懂了例题,不一定具备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改变考试方式,形式多样的效果检验。根据专业的特点,高等数学课程适宜采用以考核学生理解课程为主的开、闭兼容的考试,考试方式要灵活多样,相互补充,不能只局限于传统的考试方式,一卷定成绩一方面考试可以以考察基本数学知识为主,另一方面,可通过写篇小论文的方式,来考查学生对数学思想的理解深度或数学在各领域中的运用能力,让学生就高等数学中某一认识较深或较感兴趣的问题,抒发自己的见解;也可以由教师指定题目进行分组讨论合作完成。最后在题型上可引入开放性题型。开放性题型既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又能充分发挥文科生的想像力,在解答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