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责任体系建设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安全责任体系建设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安全责任体系建设

篇1

1、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以食品安全为“抓手”,做好区政府决策参谋。食品安全工作得到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城区中率先将食品安全单列纳入对各镇、街道的年度综合目标管理考核。

2、积极争创食品安全示范镇、街道。推动我区半山镇、米市巷街道争创全市食品安全示范镇、街道,联合相关职能部门配合镇、街道解决创建中遇到的难点和重点问题。

3、全力做好奥运食品药品安全保障工作。以“兴奋剂”专项治理和“三小”整治为重点,组织对重点区域和重点品种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专项整治行动,确保奥运食品药品安全。

4、妥善处置“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发挥综合牵头作用,行动迅速,措施有力,查控及时。区人大、政协专题听取事件处置情况汇报后,给予充分肯定。

5、尽职尽责保障捐赠药品安全。抗震救灾期间,抽调精干力量,对辖区企业捐赠的13个品种、86个批次的药品全部进行了检查和快速抽样检验,确保灾区人民用上放心药。

6、探索药品突发事件应对机制。举办辖区生产企业药品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研讨会,增强企业质量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快速处置“免疫球蛋白”、“血栓通”、“刺五加注射液”等省外企业产品波及本地的药害事件,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7、打造口腔义齿生产企业专项整治的先行区、试验区。出台《*区口腔义齿规范生产指导意见》,落实企业产品质量责任制,有效遏制产品抽检不合格现象,提升、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

8、志愿者服务有声有色。在大关西二苑等30家单位设立家庭过期药品定点回收点,放置过期药品定点回收箱;全年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12次,回收过期药品6000余盒(瓶),接受群众咨询近1600余人次;印制食品药品宣传手册3万余册,分发至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并向市民免费赠阅,宣传食品药品安全知识。

9、切实加强学校食品安全宣传工作。与区教育局联手,组织开展*区中小学生“我与食品安全”演讲比赛,全区38所中小学校学生踊跃参加,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10、全面部署为期一年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制订我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总体工作方案,区政府与镇(街道)主要负责人签订目标责任书,确保工作责任的落实。

二、20*年工作回顾

(一)内修素养,外塑形象,着力提高队伍能力素质

分局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解放思想大讨论为主线,以十七大精神主题宣教活动、党风党纪专题教育活动、“评行风政风,促‘七难’破解”活动和创建“特色党支部”为载体,加强队伍建设、能力建设、廉政建设,增强干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1、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科学监管能力

突出“抓班子,带队伍,促能力”工作思路,做到建章立制,用制度管事管人;推出“七个一”系列活动,争创特色党支部;坚持每人轮流授课制度,多方位提升干部的业务水平和研究型监管能力。努力打造一支党性强、政务廉、工作佳、干劲足的党员干部队伍。

2、推行政务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分局通过政务网站、门户网站、宣传长廊等多种途径向社会公开各类信息,接受社会监督。截止目前,向省市局外网、区政府门户网站报送动态信息90余条,主动公开信息31条,编写工作简报11期,专刊3期,动态信息录用率名列全市系统基层单位第一名。

为更好地宣传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分局主动接受区人大和政协监督,先后3次向区人大和区政协汇报工作,受到代表们的普遍好评。与此同时,以召开座谈会、民情恳谈会、参观市食品药品安全展示中心等形式,邀请各个阶层代表共同探讨如何加强食品药品工作,认真听取对食品药品监管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增强了对食品药品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落实责任,完善机制,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综合监管

分局依托食安办这一平台,以奥运期间食品安全保障为重点,以创建省级示范文明城区为平台,以食品安全示范创建和“三小”整治为抓手,层层落实责任,开展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深入推进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切实提高我区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1、落实监管责任,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

分局充分发挥食品安全“抓手”作用和综合协调作用,当好政府的参谋。食品安全工作得到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年初,在城区中率先将食品安全作为单列项目纳入区委、区政府对乡镇、街道的年度综合目标管理考核,真正做到食品安全责任的落实和食品安全考核体系的完善。分局及时制定《考核细则》,突出刚性指标要求,为全年食品安全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进一步落实目标责任,区政府与各镇、街道和食安办各职能部门签订了年度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和为期一年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目标责任书,全面落实监管责任。与区法制办共同开展食品安全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工作,进一步规范各职能部门行政执法行为,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2、争创示范,突出重点,全面加强食品安全

区食安办多次召开食安办工作会议,部署食品安全示范镇、街道创建工作。坚持“疏堵结合、严管重罚、提升标准、不断规范”的整治原则,开展“三小”联合整治、暗察暗访和督察工作。抓好重大节假日、重点环节、重点领域和重点品种的整治工作,加强对媒体曝光领域的督查督办力度,提升食品“三小”行业整体水平。整合食安办成员单位的资源,推动、指导和帮助辖区26家企业完成信用体系创建工作,配合镇、街道解决示范镇、街道创建中遇到的难点和重点问题。

3、认清形势,探索保健品化妆品安全综合监管

联合区工商、城管召开“*区规范药品、保健食品广告行为动员会”,与企业签订公开承诺书,采用拉网式检查和重点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保健食品广告进行集中监测、整治,有效规范了药品、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行为。组织力量,开展对保健食品生产、经营和化妆品生产情况的综合调研,基本摸清管理现状,为今后的监管奠定了基础。

4、不辱使命,全力做好奥运期间食品安全保障工作

分局采取四项措施全力做好保障工作:一是开展奥运食品暗察暗访,对信义坊、汽车北站、涉外宾馆等重点区域和重点品种组织联合执法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现场做出反应,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二是制订奥运期间保健食品监管实施计划,明确各部门的责任,组织对辖区7家保健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专项检查和监督抽样,保证源头不出问题;三是组织各部门从种养殖、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开展夏季奥运期间暨超市熟食现制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四是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修订《*区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以区政府名义下发,进一步提升各部门的应急能力和相互配合的默契。

5、行动迅速,妥善处置“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

“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分局在第一时间,以短信、传真和电话等方式告知区食安办各相关职能部门开展紧急处置工作。随后我区成立了“三鹿牌”婴幼儿奶粉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指挥部,分局承担办公室职责,负责牵头和综合协调及监督职能。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两次召开应急处置工作会议,传达上级文件精神,部署阶段性工作任务,落实各监管部门的责任;二是陪同区领导对辖区超市和医疗机构进行督察,了解问题奶粉和液态奶的下架、封存和退货情况、食用问题奶粉患儿免费筛查、免费治疗工作;三是印发紧急通知,要求各部门实行24小时值班,做好每日信息汇总上报工作,并上报市应急处置办公室;四是主动向区人大、区政协汇报“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的处置情况,应急处置举措得到了人大、政协领导的肯定。

(三)依法严管,服务企业,扎实推进药械监管工作

一年来,分局共出动执法人员1577人次,检查涉药单位626家次;抽样送检109批次,广告检查529家次;开展各类专项检查37次,查获假劣药械11个品种、14个批次,移送市局处理3起,查处案件25起,罚没款10万余元;受理投诉举报和各类协查60起;新开办各类药械企业50家。

1、快速反应,尽职尽责,确保药械安全

汶川大地震后,分局对辖区企业捐赠的药品,实行报告制度,抽调精干力量,对辖区企业捐赠的13个品种、86个批次的药品全部进行了检查和快速抽样检验,确保灾区人民用上放心药。

“免疫球蛋白”、“血栓通”、“刺五加注射液”等药害事件发生后,分局第一时间向辖区内各涉药单位发出通知,并迅速组织力量,对辖区内所有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进行核查,共停止销售“免疫球蛋白”100瓶,回收“刺五加注射液”13686支,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2、强化源头监管,确保药械安全

开展对生产企业年度检查、系统检查和日常检查,检查覆盖率达100%。结合前期走访调研情况,举办“*区生产企业药品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研讨会”,与辖区所有药品生产企业共同探讨药品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帮助企业解决面临的困难,促进辖区企业良性发展。严格执行驻厂监督员管理制度,配合完成40余个高风险品种的核查,对发现的问题督促企业及时整改到位,把好药品源头关。出台《*区口腔义齿规范生产指导意见》,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落实企业产品质量责任制,监督抽样8家企业14个产品均为合格,有效提升、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

3、落实严管举措,强化退出机制

与企业签订兴奋剂专项治理工作承诺书,统一制作兴奋剂治理告知书和警示标语300余册分发到各药店进行张贴;对15个品种、7家批发企业、5家连锁企业总部及100余家药品零售企业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对违规销售的药店予以重罚。这些工作举措,受到国家兴奋剂专项治理督察组的充分肯定。

依托分局《记分管理办法》,组织11位协查员对药品经营企业检查800余家次。对不规范的药品零售企业,通过增加“飞行检查”、“系统检查”等手段,在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处罚的同时,加大媒体曝光力度,使企业面临“高压”态势。依法注销不规范企业药品经营资格。

4、巩固成果,探索监管长效机制

组织对已通过规范药房(合格药房)验收的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37家卫生服务站进行“回头看”检查,防止医疗机构重创建、轻管理的倾向。制定高校、民营医疗机构及厂矿企业医务室药房规范化建设方案,指导、帮助其进行规范化创建工作,到目前为止,5家高校药房和3家民营医疗机构药房通过规范药房验收。

实行药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工作评价考核机制,增强涉药单位的社会责任意识,更加积极地开展药械不良反应(事件)信息的收集和报告工作,提高报告的数量和质量。

(四)面向群众,贴近群众,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分局坚持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教育面向全民和“六进”、“三贴近”原则,以多种形式宣传食品药品安全常识,增强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维权意识,努力营造良好的监管环境。

1、积极开展家庭过期药品回收工作

建立家庭过期药品回收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防止家庭过期药品流入社会,遏制非法收购药品违法行为。根据辖区实际,在大关西二苑、九洲大药房大关店等三十家单位设立家庭过期药品定点回收点,制订定点回收管理办法,确保过期药品回收服务顺利、有序开展。主动上门清理回收箱5次,回收过期药品1000余盒。

2、继续推进志愿者服务进社区活动

篇2

1、继续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搞好县农业监测站的升级改造,增加仪器设备,拓展检测范围。加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区域站检测服务工作,全面完成省市县三级风险监测任务。积极引导农事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检测室,开展自检工作。

2、进一步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及范围。秉承“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服务”质量方针,结合“双认证”到期复评审工作,将检验检测范围由过去的三项(土壤、肥料、农产品)拓展到六项(农产品、土壤、肥料、农田灌溉水、农田大气、植株),参数由过去的89个增加到162个,不断提升全县现代农业的服务水平。

3、进一步强化监控平台管理。将监控平台软硬件进行更新改造,安排专人负责平台管理。将全县重点农药商店、重点果蔬生产基地、所有检测室全部纳入平台监管,切实发挥互联网+农产品监管的作用。

二、进一步健全制度措施,落实监管责任

1、进一步加强农药经营管理。以源头可追溯为目标,按照先审查、后备案、再经营原则,对全县农药经销商店进行统一排查、备案管理。

2、严格农业投入品市场监管。由县农经局牵头,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农资市场拉网式打假整治和执法监管行动,加大假劣农资案件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违法行为。

3、加大农产品风险监测力度。按照省市相关要求,制定监测工作方案,重点抽检树莓、辣椒、白菜、菠菜等重点品种,确保农产品安全产出。

三、注重品牌培育,着力提升品质

1、狠抓“标准化”生产。围绕出口树莓、辣椒、寒富苹果、西红柿等重点行业,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建设标准化示范园10以上,面积65万亩以上。制定标准化栽培模式图,逐村逐户发放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篇3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为核心,以规范职工的安全行为抓手,以引导职工自觉把安全当成习惯为关键,完善制度、改善环境,筑牢安全防线,打造安全发展的软实力。

二、建设目标与原则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发挥安全文化的引导、约束、激励和推动作用,培养本质安全型职工,打造本质安全型环境,推进本质安全型管理,实现公司安全生产零违章、零缺陷、零事故、零伤害,并坚持以下建设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持续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不断改善作业环境和工作条件,做到安全生产依靠职工、安全保障造福职工。

(二)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始终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把安全当成自身的需求,实施“安全优先”,坚决做到不安全不作业,不安全不生产。

(三)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把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放在安全生产工作的首要位置,采取有效的事前控制措施,把各类违章和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做到防患于未然。

(四)坚持综合治理的原则。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和“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实行安全部门综合监管、生产部门直接监管、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全员参与,形成合力。

三、建设内容

(一)培育发展通俗易懂的安全理念。秉承“以人为本、平安是福”的核心理念,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通过提炼、精化,创建”标准“岗,搭建推进“标准化”,结合公司团队年轻化的特点,充分发挥创新思维,借鉴“潮流时尚”元素,培育、传播“通俗易懂”安全文化,先化繁为简,后由浅入深,利用职工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安全文化推广。

(二)培育发展完善有效的安全制度。

健全完善有效的安全责任体系。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细化安全责任、明确安全目标,人人签署《安全承诺书》,切实做到安全责任不漏岗、安全目标不漏项。

健全完善有效的安全培训教育体系。以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培养职工的安全习惯为重点,健全“三级”安全培训教育体系。

健全完善有效的安全操作规程体系。分层次编写、评审、修订覆盖所有机械设备、工属具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其合规性、可操作性及时效性。

健全完善有效的安全重点管控体系。以规范安全行为、消除安全隐患、改善安全环境为重点,健全集中监管、属地统管的网格化安全重点管控体系。

健全完善有效的隐患排查整治体系。以规范安全行为、消除安全隐患为重点,编织公司分层负责、互为补充的反违章查纠和隐患排查整治体系。

创新建立、完善长效安全互动体系。建立“安全互动机制”方案,积极推行“安全互动机制“的长效健康运行,对安全运行情况、效果进行督查、评价,增强班组作业安全理念、激发员工广泛参与安全管理的热情。

健全完善有效的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坚持科技强安,鼓励以破解安全难题为重点的“四新”技术应用和小改小革等科技创新活动,打造本质安全型员工、本质安全型环境和本质安全型管理。

健全完善有效的应急管理体系。以提高职工的应急安全意识和应急技能为出发点,完善应急预案,健全应急管理与保障体系。

健全完善有效的安全事故管理体系。发挥安全事故的警示作用,用发生在身边的事教育职工吸取教训、举一反三、杜绝今后出发,健全安全事故管理体系。

健全完善有效的安全管理奖惩体系。从强化落实一岗双责的安全责任、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范职工的安全行为、调动职工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出发,健全安全管理奖惩体系。

(三)培育发展系统保障的安全环境

培育发展系统保障的安全感知环境。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等传统手段和微电影、微信平台、漫画等文化载体宣传安全文化,传播安全文化正能量,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员工感知、认同、接受、践行安全文化。

培育发展系统保障的安全目视化环境。规范港区作业现场安全色和各类安全警告、安全指令、安全提示、安全说明、安全环境信息和安全生产局部信息标志、标识,规范港区交通标志、标线等,让职工时刻都能看到安全作业要求。

五、建设推进步骤

安全文化体系建设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篇4

通过开展药品安全责任体系评价工作,推动政府、相关监管部门和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落实药品安全责任,促进各项监管工作落实。

三、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

制定印发县药品安全责任体系评价工作实施方案,报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备案。成立县药品安全责任体系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并召开全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进行动员部署。

(二)组织实施

根据制定的药品安全责任体系评价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对照责任体系评价标准进行自我测评,并根据测评情况进行补缺补差。

(三)总结迎检

认真总结药品安全责任体系评价工作好做法、好经验,根据实际,提出加强责任体系建设、完善评价指标体系的意见和建议,逐步形成理的保障机制、健全的管理体制和规范的运行机制。同时,做好相关工作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及迎检工作。

四、评价标准

《县药品安全责任体系评价指标》(试行)。

五、工作要求

篇5

一、后勤安全工作在“平安校园”建设中的意义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部门作为高等学校的保障部门,是高等学校进行日常教学和科研工作不可或缺的服务部门,后勤安全工作是“平安校园”建设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建设平安校园,是维护广大师生根本利益、保障师生员工学习和生活的民心工程,对维护学校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后勤工作的安全稳定是建设“平安校园”的前提和基础,是全面提升“平安校园”安全系数、保障教学科研各项任务完成的有效途径。

二、北京科技大学后勤安全工作在“平安校园”建设中的实践

北京科技大学后勤服务集团在“平安校园”建设工作中,加强安全防范体系建设,提高预防、应对和处理各种安全事故的能力,取得了较好成效。

1.高度重视后勤安全是做好平安校园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为全面落实平安校园建设工作,后勤服务集团成立“平安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着力加强六大体系建设:一是以机构和队伍为核心,以责任制为保障,建立统一高效的后勤指挥协调系统。二是以搜集情况信息为先导,以正面教育引导为基础,以管好后勤思想文化阵地为关键,健全完善维护稳定工作体系。三是以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为基础,以诉求表达和利益协调机制为重点,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体系。四是以网格化安全管理为核心,以科技创安为支撑,不断提高后勤整体防控水平。五是以加强法制安全教育为基础,以创新管理为手段,以强化服务为宗旨,完善后勤管理和服务体系。六是以应急预案为基础,以应急演练为重心,健全完善后勤应急处置体系。

在后勤集团高度重视下,通过“平安校园”建设工作的落实,进一步提升了后勤安全稳定工作整体水平,建立健全了安全稳定长效工作机制,达到了“大事不出、小事减少、管理有效、秩序良好”的工作目标。

2.加强日常安全管理是推进平安校园建设的中心任务

结合后勤实际和建设平安校园的工作要求,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特别是饮食安全和卫生管理、学生公寓安全管理、水电暖等重要后勤保障部位的安全管理等。通过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建立,使后勤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并在实际工作中依章办事,狠抓落实。

构建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建立四级联动的安全责任工作体系。为推动后勤安全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构建了“分级管理、层层履责、责任到人、全面覆盖”的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完成了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治理的转变,进一步明确了各岗位的安全职责、操作规范以及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办法,使安全工作实现精细化。同时,为全面落安全责任制,确保各项安全制度的实施,保证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后勤集团建立了四级联动的安全责任工作体系,层层签订了安全责任书,形成了严密的安全责任工作体系,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3.强化后勤员工安全教育是推进平安校园建设的保障

集团非常重视员工的安全教育工作,通过开展培训、加强宣传、进行安全演练等形式来提升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的安全防患意识。一是工作技能培训,对于需要有专业资质的岗位,确保上岗人员岗前经过专门培训并持证上岗。同时做好各专业岗位涉及到的饮食卫生许可证、锅炉司炉证、电工证、驾驶证、消防监控上岗证、电梯监控上岗证或其它专业证件的审验工作。二是遵循“分层次、分阶段、分类别”的原则开展安全培训工作,将安全工作方针、要求,操作安全事宜,安全逃生等内容有针对性地传达到每一名员工,提高安全意识。三是加强安全宣传工作,通过召开宣讲会、发放信息资料、组织参观展览等形式,时刻提醒要员工注意安全生产。四是进行安全演练,重点进行消防安全演练,针对演练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完善安全措施。

篇6

近些年来,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为实现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战略目标,积极采用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和安全生产技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完善HSE管理体系,创造了优良的安全环保表现,推动了安全环保形势的持续好转。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集团公司HSE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整体发展还不平衡,覆盖面不全,一些单位仍然存在着认识不到位、要求不严格、执行不得力,以及HSE管理体系与实际工作相脱节等问题,安全环保监督管理工作从整体上缺乏长效性、基础性的治本措施。

2.基层HSE监督管理机构有待于完善

据调查了解,油田企业基层单位HSE监督管理机构并不是很健全,只有少数采油采气、修井作业等高危单位建立了专门的HSE监督管理机构,多数单位没有专门的HSE监督管理机构,有的单位HSE监督工作由安全科代管,有的监督人员由综合部门的人员兼任,有的既无监督机构又无监督人员,监督管理存在短板。

3.HSE监督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油田企业涉及勘探、钻井、采油、修井作业、石油储运、工程建筑等多个领域,由于专业化监督工作的需要,对监督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从目前监督人员的现状看,文化水平和知识结构参差不齐,监督人员HSE监督专业知识较为缺乏,标准规范掌握不准,现场监督检查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暂时也难以满足全方位、多领域、多专业的监督工作的需要。

4.监督方法较为单一

当前的HSE监督,现场发现问题和违章行为多是以处罚为主,以罚代教,以罚代管,造成员工与监督人员的抵触情绪,影响了监督效果。

5.监督重点不突出

由于绩效考核的需要,一些企业对各基层单位的监督检查往往要面面俱到,前线和后线投入同样的精力,查资料和查现场花费同样的时间,难以突出重点单位、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重点环节、重点时段,势必造成重点失控,引发事故。

6.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虽然油田企业从上到下都建立了安全责任制,但落实得不是很好。一是责任人不了解自己的安全职责,制定安全职责也只是应付上边的检查;二是责任人不履行安全职责,认为安全是别人的事,跟自己无关;三是有等靠思想,把安全监督看做是专职监督人员的事,推一推,动一动,直线责任和属地责任落实不好。

二、对策

1.深入推进HSE管理体系建设,建立长效机制

一是各级领导要全力支持和积极推进HSE管理体系建设,严格贯彻执行HSE管理九项原则,带头学习和遵守HSE管理制度,带头制定实施个人安全行动计划,带头开展行为安全审核和HSE管理体系审核,带头讲授HSE管理知识,带头开展风险识别,带头开展安全联系点活动,带头深入基层查隐患反违章,带头开展安全经验分享,身体力行落实有感领导、直线责任和属地管理,带头做好安全环保工作。

二是主管HSE管理体系建设相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和探索适应本企业特色的HSE体系建设新模式,把国际大公司的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与本企业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出台的文件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并跟踪落实,避免大而全、大而空。

三是要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使全体干部员工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深刻认识HSE管理体系建设推进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和系统性,切实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严格执行HSE管理体系相关规定,积极参与本单位的制度标准完善、HSE风险管理、HSE培训工作、安全文化建设。

2.建立健全各级监督机构,为HSE监督提供组织保障

油田企业的HSE监督机构要根据本企业主营业务需要配齐配强具有专业特长的HSE监督人员;要按照《安全生产法》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要求,在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从业人员超过三百人的单位设置监督机构或者配备专职HSE监督人员,不足三百人的单位要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HSE监督人员。

3.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监督人员素质

随着油田企业产能建设速度的加快和各项经营业务扩大,对监督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严格把好监督人员选用关,要通过基层推荐、组织考核、竞聘上岗等方式把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懂业务、会管理、年富力强的人员选配到监督岗位。要加强对监督人员培训,采取请上来、走下去、送出去等方式定期对监督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大局观念、业务技能,使他们不仅敢监督,还要会监督。要进一步推行持证上岗,强化业绩考核,实行优胜劣汰,全面提高监督队伍的综合素质。

4.突出监督重点,确保万无一失

突出对安全生产重点单位、要害部位、重要装置和特殊施工作业的监督管理,着力开展油气站库、易燃易爆场所、重大危险源、具有高危风险的特殊施工和非常规作业以及沿江、沿湖、沿水源地等环境敏感区域的监督检查,加强对承包商的监管,严格执行作业许可制度,使各种风险处于受控状态。

5.认真落实责任制,实现由“全员参与”向“全员负责”转变

各级领导要站在大局高度重视责任制的落实,要把“七个带头”,有感领导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重视向重实转变,为员工做表率。各级监督的职能部门和人员要认真履行业务范围内的HSE监管责任,实现由参与向负责转变。全体员工要履行好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实现由“全员参与”向“全员负责”转变,由“岗位操作者”向“属地管理者”转变,使岗位员工由被动执行规章制度,转变为主动履行HSE职责,以确保HSE责任制有效落实。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的安全表现反映在其全部作业过程和每一个成员的安全行为中。一切生产要素都应加强本质安全性,同时要通过宣传教育,推行安全责任主体考核办法,来约束、规范、考核、纠正员工的安全行为,这些应当是建立可靠高效的安全管理体系的首要内容和坚实基础。

篇7

(一)“一个中心”,就是以坚持和完善粮食工作各级政府负责制为中心,全面落实政府粮食安全责任。从2004年起,省政府与各地级以上市政府每届均签订粮食安全责任书,责任书内容包括粮食行政管理体制、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粮食流通管理、粮食储备和风险基金管理、粮食供求平衡、粮食应急、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粮食市场监测、粮食产业发展等八项内容。同时,各地级以上市政府与所辖县(市、区)政府均签订粮食安全责任书,促进政府粮食安全责任的逐级落实。2008年2月,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粮食安全责任考核办法。该办法规定,省政府对各地级以上市每届政府的粮食安全责任实行届中和届满前考核,由省发展改革委(粮食局)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实施;将《广东省粮食安全责任书》规定的8项内容细分为24个项目,把责任落实情况作为各级政府政绩的重要内容;对不履行职责,粮食工作存在重大失误,严重影响辖区粮食市场及社会稳定的,追究有关政府、部门以及工作人员的责任。

(二)“两项保障”,就是构建粮食储备体系和应急体系两项保障,确保政府粮食市场调控和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我省粮食市场外向依存度较高,要确保粮食供应万无一失,必须大力加强粮食储备和应急体系建设。在粮食储备体系建设方面,我省于1992年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地方粮食储备制度。最近,根据国家要求和省政府决定,我省将再次增加粮食储备规模,应对人口增长和粮食产需缺口扩大的挑战。2008年,经省政府同意,省有关部门颁布实施了《关于实施粮食经营者最低和最高库存量标准的规定》,推进建立政府粮食储备与企业粮食储备相结合的粮食储备体系。同时,从2004年起,推行政府储备粮市场化运作,省直属储备粮库全部通过市场公开竞价交易方式进行收储轮换,省级储备粮代储实行承储招标。在粮食应急体系建设方面,我省针对粮食生产和供应易受热带风暴等自然灾害影响的特点,于2003年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第一个粮食应急预案。目前全省各级粮食应急预案总数达114个,已落实粮食应急加工联系点372个、运输联系点222个、供应联系点774个,粮食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网络基本形成。

(三)“三大支撑”,就是构建粮食宏观调控载体、粮食流通基础设施以及粮食法规规章体系三大支撑。一是不断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为政府粮食宏观调控提供重要载体支撑。在解决“三老”等历史遗留问题基础上,全省国有粮食企业重组工作顺利完成。国有粮食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做大做强,成为政府粮食宏观调控的重要载体。二是大力建设粮食基础设施,为政府粮食调控提供支撑。目前,全省基本形成以省直属粮库为核心、以市县粮库为骨干、以国家粮食储备库为后盾,与国内东北、长江和西南粮食走廊相衔接,辐射华南、调控全省的现代化粮库网络。纳入统计范围粮食仓储企业519家,有效仓容846万吨。同时,初步形成以广州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为龙头、以省内区域性粮食批发市场为骨干、以市县粮食批发市场为基础的粮食市场体系,县级以上粮食批发市场超过150个,粮油零售网点遍布城乡各地。三是积极推进粮食法制建设,为政府粮食宏观调控提供法律支撑。《广东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草案)》已经省人大常委会进行一读审议。粮食收购资格审核及监督管理、省级储备粮管理、地方储备粮库存检查、粮食系统储粮化学药剂管理等方面规章制度已出台实施。近两年省级储备粮质量综合合格率和宜存率均为100%。

二、主要成效

政府粮食安全责任的全面落实和现代粮食宏观调控体系的初步形成,使我省粮食工作实现了“供需平衡、应急有效、价格稳定”三大目标。

――“供需平衡”。体现在粮食自给率不足40%的情况下,通过发展粮食生产、保持粮食顺畅流通、加强粮食产销合作等,有效解决了缺口粮源,实现了供需平衡。

――“应急有效”。体现为粮食工作成功经受了多起突发事件的考验,包括2003年“非典”引起的粮食抢购风波、2003年底和2004年初市场粮价快速上涨、2005年超百年一遇洪涝灾害、2006年严重洪涝灾害、2008年初雨雪冰冻灾害以及9月份强热带风暴“黑格比”的袭击等。在多次突发事件中,粮食供应始终做到不断档不脱销,实现了受灾地区“路断桥断粮不断”,为夺取抗灾救灾工作的全面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

――“价格稳定”。体现在近十年来全省粮食价格指数上涨幅度除2004年和2007年以外都在2%以内,有的年份甚至出现负增长,是相对稳定的。2007年,全省粮食价格指数上涨4.4%,低于全国6.6%的涨幅。

三、主要体会

我省落实政府粮食安全责任、构建现代粮食宏观调控体系的主要体会是:

(一)注重以人为本,是落实政府粮食安全责任的内涵。粮食安全保障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人民群众的粮食消费需求。实行粮食工作各级政府负责制和粮食安全责任考核制度,应该体现政府对民生的关怀和保障民生的责任,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以人为本的要求贯彻落实到粮食工作的方方面面。实践证明,根据保障民生需求实施的粮食工作各级政府负责制,经受了实践的考验,提升了政府的形象。

篇8

2.开展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继续做好《美丽中国梦质检安全行》中国首部特种设备安全教育系列科教片播放观看工作,扩大科教片的社会影响;利用媒体广泛宣传,做到报纸有图文、电视有影像,广播有声音、新媒体有内容;通过《百姓质量讲坛》平台、安全检查、检验检测等途径开展安全宣传进企业、学校、社区、医院、商场活动;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和质量月活动,制定活动方案,开展广场宣传并与公众互动。

3.开展重点突出的宣教活动。针对工业园区船舶、冶金、危化品企业多的特点,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分局、安全科重点宣传起重机械、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安全常识;开展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特种设备安全宣教活动,重点对社会公众宣传电梯和气瓶的安全常识;与文教部门联合对全区(镇)中小学生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并实施学生与家长互动的“小手牵大手”活动。

二、全面落实各方安全责任,形成多元共治的责任体系

4.强化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落实。督促推动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严格履行法定义务,建立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层层落实责任,任务到岗,责任到人。通过广泛发放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告知书的形式推动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通过“确权签约”形式落实住宅小区电梯安全使用主体责任的落实,通过签订安全责任状的形式,落实气瓶充装单位对气瓶使用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推动落实特种设备出租、承租合同约定双方安全责任,推动落实物流园、批发市场、游乐场所等经营管理单位对进场使用的特种设备的安全责任。

5.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责任的落实。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要求和新颁布的《省特种设备安全条例》明确的各方监管职责,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综合监管责任、村(居)、企业特种设备安全属地监管和主体责任。

6.明确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任。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坚决服从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执行市委、市政府和上级特种设备监管部门的决策部署,与负有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职能的区(镇)有关部门和村(居)加强工作沟通、联系,形成有效的联合监管机制,积极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安全使用知识,根据安全形势及时布置相关工作,依法实施监督管理,坚决查处违法行为。

7.明确区(镇)有关部门责任。按照各部门各自职责做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厘清本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的监管职责并认真履职。

8.明确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各村(居)、部门、驻镇机关应协助做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相关工作,配合市有关部门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及时处理和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执行安全检查督查和重大隐患政府挂牌督办制度,将特种设备安全指标纳入工作目标考核内容。

三、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坚决打击特种设备违法行为

9.开展日常监督检查。根据市质监局下达的日常监督检查计划,重点组织开展对公众聚集场所(学校、幼儿园、医院、商场、体育场馆、公园等)、物流场所、部分重点企业及薄弱环节的特种设备实施现场安全监督检查。根据省质监局工作布置开展工业管道的安装监检、使用登记和定期检验的日常监督检查。

10.开展重点时段监督检查。在重大活动、重大节日、重要时段有针对性布置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并组织检查,开展“两节两会”期间、“五一”节前、高考期间、夏季汛季、中秋国庆节前、冬季等安全大检查,根据政府和上级部门要求开展专项检查。

11.开展专项整治监督检查。继续开展气瓶专项整治,坚决打击气瓶充装单位充装过期瓶、报废瓶、无码瓶和不使用气瓶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行为,严肃查处钢瓶检验单位翻新报废瓶、交付无码瓶和不及时录入检验信息等行为,全面推动气瓶监管信息化升级,有计划地对气瓶加装陶瓷二维码,为跨部门综合监管提供技术支撑平台。继续开展电梯安全专项整治,对电梯安装维保质量进行监督抽查并开展工作质量评价,对电梯使用单位的日常管理状况、隐患自查自纠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全面推行电梯安全责任保险。开展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专项整治,坚决打击非法使用(未办理使用登记)、未经检验合格、无证操作和违章作业的行为,加强租赁使用叉车的安全管理。

12.开展其他专项监督检查。针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报告的重大问题,以及单位和个人投诉举报反映的涉及特种设备安全的违法行为和反映的问题在5个工作日内实施监督检查。

13.开展打非治违隐患整治行动。对发现的特种设备违法行为坚决依法追究违法责任,对发现的隐患建立隐患台帐并督促整改,重大隐患按照《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特种设备重大安全隐患督办、公告制度》(泰市监管特监〔2016〕1号)文件要求处理。

四、加强和完善隐患治理体系、诚信体系、救援体系建设,加强安全培训教育,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14.完善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体系。按照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建立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深入开展2015年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泰市监管〔2015〕22号)文件精神继续完善区(镇)、企业级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体系和社会监督体系的建设。重点加强企业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督促企业制定和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建立厂级(公司)、车间、班组三级责任体系,及时、定期开展隐患自查自纠并作出记录,及时妥善处理发现的隐患和异常情况。

15.建立和完善安全诚信体系。按照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市特种设备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泰市监管特监〔2015〕4号)文件,重点推进全区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和电梯安装维保单位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建立相关制度,利用现有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系统完善信息查询系统和基础信息平台,对诚信企业实行激励扶持政策,对失信企业、不良记录企业、列入“黑名单”企业实行惩戒制度,对电梯维保单位启动市场退出机制。

16.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完善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或者纳入相应的应急处置与救援体系,充实应急救援专家库、救援装备库和专业救援队伍信息库,组织应急救援演练2次,依法报告和参与调查处理事故。

17.加强安全培训教育。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要建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制度和年度培训计划,依据相应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大纲要求,结合实际开展必要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各使用单位要将特种设备安全教育纳入“三级安全教育”范围,必须对相关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无能力进行专业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单位应通过联合培训、委托培训等方式进行培训,确保作业人员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安全意识和必要的安全作业知识、操作技能,今年将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未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的违法行为进行重点查处。

18.指导并督促企业全面提升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指导企业依法依规加强安全管理,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厘清使用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清单,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管理机构,人员和制度,落实检验计划并实施;督促企业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做到持证上岗和按规操作;督促企业制定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并定期演练;督促企业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开展日常维护保养和隐患排查治理等。指导企业开展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管理标准化工作,将工贸企业特种设备安全使用标准化工作融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体系,督促企业开展对标检查、对标整改、对标达标和持续改进工作。

五、开展特种设备节能环保工作,促进全市特种设备低能耗、低排放运行

19.继续实施燃煤锅炉节能减排攻坚战,将特种设备节能监管融入到安全监管工作中,加大宣传力度,树立企业节能减排的主体责任意识,对司炉人员进行节能培训和教育,开展10t/h以上锅炉能效普查工作,推动锅炉系统安全节能标准化管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推广高效锅炉、实施锅炉节能环保改造,配合环保部门整治落后燃煤小锅炉。

篇9

二、深入推进食品安全“三网”建设

一是完善责任体系。完善“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

二是巩固深化现代流通网。“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建设要按照“动态管理、优胜劣汰”的原则,进一步扩面、提质、增效,巩固和提升创建成果,逐步推进将农村放心店与农村连锁便利店建设的有机结合。

三是健全基层监督网络。进一步推进农村食品安全“多员合一”整合工作,提高人员素质,使其有效发挥作用。

三、扎实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篇10

二、工作内容

(一)构建安全责任体系,落实工作责任

建立“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完善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为主导,卫生、质监、工商、公安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协商解决食品药品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形成工作合力。落实工作责任,药监分局与各乡镇、街道、龙岭工业园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站签定食品药品安全责任状,各乡镇、街道、龙岭工业园食品药品监管站与各食品药品经营单位签定食品药品安全责任状,并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纳入政府年度绩效考核体系。

(二)健全行政监督体系,完善监管网络。

在各乡镇、街道、龙岭工业园成立食品药品监管站,并确定1名食品药品专干,聘任2-3名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员(经培训,考试合格后,受药监分局委托行使一定的执法权,由区法制办发给行政执法证),在各行政村(社区)选择并培训1名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员,建立全方位覆盖的食品药品监管体系。

(三)建立技术支撑体系,提高监管能力

加强电子监控系统、公共服务系统、监督执法系统、综合办公和远程教育培训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为主的食品药品“五大系统”建设。添置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必备的硬件设施,努力掌握新的先进的检验检测手段。

(四)构建诚信评价和安全风险评估体系,严控质量风险

建立全区食品药品安全预警机制、快速反应机制和应急处置预案,加强应急管理专业队伍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建立和完善违法药品广告公告警示制度,引导群众正确看待和购买使用广告药品及医疗器械。公安部门要加大对违法食品药品安全的打击力度,对犯罪分子构成强大威慑力。开展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全区食品药品企业信用档案,对全区食品药品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和划分,实施分类管理。

三、工作步骤

(一)准备实施阶段(2011年6月至2011年7月)。成立区食品药品监管城乡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区食品药品监管城乡一体化建设动员会,制定下发《乡镇食品药品监管站评价指导原则》、《城乡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加强对试点乡镇食品药品专干、监管员、信息员的业务培训,做好2个乡镇食品药品监管站试点。

(二)全面推进阶段(2011年8月至2011年11月)。在总结试点站工作的基础上,邀请省、市领导来我区检查指导,确定全区乡镇监管站建设模式和标准,召开现场会,通过以点带面,在全区全面铺开“城乡一体化”建设。

(三)检查验收阶段(2011年11月至2011年12月)。迎接省市“城乡一体化”建设考评验收检查,听取意见,狠抓整改,进一步提高我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区人民政府分管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副区长任组长,区政府办协管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副主任、药监分局局长任副组长,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其他成员单位和各乡镇、街道、龙岭工业园分管领导为成员,加强对区食品药品监管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龙岭工业园和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明确专人负责,引导群众积极参与项目建设,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履职、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争取各方支持。

篇11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强化旅游食品安全工作的责任意识,把食品安全工作纳入旅游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制定旅游食品安全工作制度,成立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食品安全工作人力、财力、物力的保障,强化食品卫生监管力度,完善责任考核办法,使旅游食品安全工作责任落到实处。

(二)深入实施放心工程,努力净化食品市场环境。

1、以标准化生产为抓手,提高食用农产品安全性。全面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推广低残高效农药、兽药和无污染添加剂,合理使用化肥、饲料添加剂和植物生长激素。

2、强化食品生产企业市场准入,提高企业食品质量可靠性。加强食品生产加工业监管,大力实施食品及相关产品市场准入制度,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00%取得生产许可证;推动全县食品生产加工业的全面治理,提升食品行业整体水平。

3、加强流通环节监管,提高市场食品安全稳定性。继续完善食品经营者经济户口管理、信用分类监管体系,加大市场巡查监管力度,规范食品市场流通秩序。加大对生猪定点屠宰企业整顿规范力度,生猪定点屠宰率达95%以上,巩固生猪瘦肉精宰前检测制度,有效保障肉品安全。

4、强化餐饮消费环节监管,提高群众消费安全满意度。全面实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切实开展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工作。90%的A级食品量化分级管理餐饮单位实施“五常法”管理;加强农家乐旅游点、农村家宴、建筑工地食堂等重点领域卫生监管,深入推行“厨师培训”、“家宴申报”、“现场管理”等制度。

(三)着力完善工作机制,深入推进食品安全“三网”建设。

1、监管责任网落实到位。

明晰不同企业、不同岗位的食品安全责任内容,将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作为单项考核签订责任书,列入年度安全工作重要内容,同时加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督查,努力形成责任到位,管理有序,奖惩分明的责任制体系。

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制,完善区、村(居)等食品安全责任网络,层层签订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和考核办法,实行“一票否决”制度,继续全面开展食品安全综合评价考核工作;进一步明确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真正形成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负总责、各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负首责、消费者人人参与负责的责任机制。

2、农村现代流通网提质、扩面、增效。大力扶持连锁龙头企业的发展和配送中心的建设,提高食品统一配送能力,农村放心店统一配送面达到98%以上,连锁便利店行政村覆盖率达80%;对农村“放心示范店”保持全覆盖并继续实行动态管理,着力扩大放心店示范效应,不断提高农村放心店的建设水平。

3、群众监督网有机整合。加大群众监督网整合力度,确保群众监督员行政村、社区全覆盖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区食品安全监督站,进一步健全群众监督员工作制度,强化教育、培训与考核,完善激励机制,提高群众监督网运行效能。完善食品安全统一举报和奖励办法,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积极性。

(四)强化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1、抓好联合整治。进一步建立健全部门联合执法检查制度和企业互查机制,增加检查的密度和力度,整合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努力遏制旅游企业中出现重大的食品卫生安全事故。严厉打击牲畜私屠滥宰和制售病死猪肉等违法行为,继续以粮、肉、蔬菜、水产品、奶制品、豆制品为重点品种,以广大农村、城郊结合部和校园周边地区为重点区域,以农业投入品、食品生产加工、食品流通及消费领域为重点环节,采取联合执法和部门专项执法相结合的方式,继续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工作,防止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2、抓好食品源头污染整治。加强对农业投入品尤其是高毒、高残留农药和瘦肉精等管理,及时发现并消除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深入持久地开展农药残留、畜禽产品违禁药物滥用、水产品药物残留专项整治,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严厉打击非法使用农药、兽药及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的行为,坚决防止农产品源头污染。

3、抓好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整治。进一步推动南北湖风景区食品生产加工业的全面治理,集中整治小企业、小作坊,严厉打击黑窝点和使用非食品原料的行为,坚决取缔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无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加工企业。

4、抓好食品流通环节整治。进一步加大市场巡查监管力度,整顿和规范食品流通市场秩序,加大对制假售假窝点和无证无照经营行为的打击查处力度。坚决取缔无证无照和超范围经营食品,切实维护农村食品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5、抓好餐饮消费环节整治。加强旅游点农家乐、农村家宴、建筑工地食堂等重点领域卫生监管,深化小餐饮业治理等专项整治工作,加大对农村小食店、学校周边饮食摊点及旅游景区餐饮店等整治力度。

6、落实专项检查,深化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⑴做好假日旅游“黄金周”食品安全专项监管工作,组织进行春节、“五一”、“十一”黄金周等节前食品安全大检查,各黄金周前两周内,组织完成对旅游企业的食品安全检查。重点监督完善星级旅游饭店食品准入制度体系。

⑵强化对各项大型旅游活动或节庆活动的食品卫生专项监管。根据职责对相关旅游企业进行建立食品安全方案、各项措施的落实、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等内容的检查,落实责任,谨防肠道传染病、食物中毒及食源性疾患事故在我行业的发生。

(五)全面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创建,提升区域食品安全整体水平。

以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为龙头,全面推进南北湖风景区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区工作,提升区域食品安全整体水平。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统一部署,全面推进示范创建活动,力争在年底前完成创建工作。

(六)加强信用信息应急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长效管理机制。

1、深化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认真总结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经验,表彰一批诚实守信的企业。同时在具有本地特色的食品产业中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要督促和指导试点企业加强内部管理,规范生产经营台账制度,强化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加快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信息体系建设,在尽快实现各监管部门间基础监管数据库互联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公众信息网、内部数据库、电子办公系统三位一体,企业信用信息内循环、外循环独立运行的格局,实现企业食品安全信用信息征集、评价、披露的资源共享。

2、加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按照“科学布局、合理分工、资源共享、体现特色”的原则,加快检验检测资源整合,加大设备投入,不断提升检验检测能力。进一步完善农产品种植养殖基地、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等环节的检测制度。

篇12

3、落实单位的消防主体责任。辖区各单位要深入贯彻《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明确责任人、管理人和各岗位员工消防安全责任和职责,落实建筑消防设施维护和消防控制室专业人员值班制度,科学编制并实战演练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提高消防安全“四个能力”;人员密集场所向社会公开承诺消防安全;鼓励、引导公众聚集场所和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企业投保火灾公众责任保险。

4、落实公民的参与责任。整合资源,把消防安全纳入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公民道德建设、文明创建、平安创建等活动中,实现社会协同、群防群治;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落实消防安全管理、消防检查和宣传教育等措施,推动消防安全自治;要充分保障人民群众对消防安全的知情权、监督权、投诉权和举报权,营造人民群众“重视、关注、支持、参与消防”的社会氛围。

二、加强公共消防基础体系建设,提高城乡抗御火灾能力

5、加快城乡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分级实施的原则,结合房地产开发、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将消防专项规划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优化消防安全功能布局,加快老城区消防供水和消防通道等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步伐。

6、加快消防队站和装备建设。按照国家《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打造生态、绿色、节约的新型消防站,加快消防站建设步伐。力争水果湖中队消防站今年十月份建成。辖区内积玉桥等3个中队按照“急用先配、填补空白、适应需要”的原则,积极引进新型、高效、实用型装备,优先配备多发灾害事故应急处置特种车辆和装备,优化车辆装备结构,切实提高应对“急、难、险、重”任务的装备力量。

7、加快多种形式消防力量建设。贯彻落实公安部等七部门《关于深化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社区应当建立志愿消防队;大力发展社区和重点单位保安消防队,开展保安队伍全员消防技能培训,70%达到建设标准;招收15名合同制消防文员配发到各派出所,协助当地派出所做好消防业务台帐建立和一体化平台录入工作。建立日常工作考核机制,以此制度管人,提高全区派出所一级消防监督水平,使全区的消防形势进入良性发展,做到隐患排查、监督整改无漏洞、无失控现象。

8、加大对消防事业的经费投入。完善消防业务经费保障机制,切实加大消防经费投入,年正常消防业务经费总量比年增长10%以上,达到140万元;将装备建设、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等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加大消防工作信息化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经费的投入,确保配套经费足额到位。

9、加大消防违法和火灾事故查处力度。严肃查处各类消防违法行为,全力改善区社会消防安全环境;尤其是加大派出所的消防执法力度,将派出所消防执法案件数纳入到公安分局的一级考核目标;同时,开展每季度的派出所消防战线目标考核工作,以此来提高全区的消防防控水平;加强火灾调查,一般性火灾事故查处率达90%以上,有人员伤亡和有争议的火灾事故查处率达100%;失火案、消防责任事故案一律立案查处。

三、加强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提高社会火灾防控水平

10、推进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完善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地方标准体系,探索建立政策引导激励机制,综合运用市场、行政和法律手段,推动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达到组织制度规范化、标准悬挂统一化、设施器材标识化、重点部位警示化、检查巡查常态化、培训演练经常化;探索建立消防安全评估机制,将单位消防安全状况纳入保险、信贷等社会信用体系;大力推行消防控制室“256”规范化管理;深入开展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重点单位年内100%达标。

11、推进社区群防群治工作。各社区要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制定防火安全公约,组织开展群众性的消防工作;突出抓好特殊群体消防安全帮扶工作,落实“七户联防”和“门栋关照”等工作机制;各物业管理单位要落实消防管理责任,定期开展防火检查,整改消除火灾隐患;适时召开消防工作现场会,推广先进街道、社区消防宣传和群防群治工作好做法和好经验。

四、加强社会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高应急救援处置能力

12、建设应急指挥平台、完善应急救援制度。按照“统筹规划、总体设计、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依托消防119通信指挥系统建设完成区级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建立健全预案库、案例库及各类应急资源数据库和各类应用系统,切实发挥监测预警、信息报告、模拟推演、调度指挥、辅助决策等功能作用。以健全应急救援机制体制为重点,建立应急指挥协调制度,规范应急救援行动中的力量调度、联动响应等工作;建立预警和信息报告制度,规范预测预警、调查评估、信息报告、信息等工作;建立队伍管理制度,规范应急救援队伍值班备勤、人员编配等工作;建立培训演练制度,规范教育训练、综合演练、危机应对演习、防灾知识宣教等工作;努力提升区社会应急救援合力。

13、加强应急救援力量、落实应急救援保障。按照不少于45人的标准配齐区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执勤人员,加强专业训练,提升队伍的专业救援水平;按照有稳定队员、有基本装备、有执勤场地、有保障经费、有管理制度的标准,强化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结合区灾害事故类型及实际需要,积极引进新型、高效、实用型装备,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装备配备全部达到《县级综合性(消防)应急救援队装备配备标准》。

篇13

一、农产品批发市场在食品安全管控中的作用

目前,中国大中城市的农副产品流通已形成了以集贸市场为基础,批发市场为中心,直销配送和超市经营为补充的农贸市场体系,其中农产品批发市场在该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是农副产品现货的集中交易场所,对于大中城市以及周边地区农副产品的供求平衡、物价稳定及食品安全管控等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农产品的主要特点是小生产、大流通,食品安全问题往往发生于生产环节,却爆发在流通环节,农批市场作为主要的流通环节,肩负着重要的食品安全管控责任。虽然农批市场的食品安全管控的范围有限,仅限于在市场内的运营期间,但是市场可以通过对自身食品安全体系建设及运用,直接对市场经营户销售的农副产品进行严格管控,并且充分利用市场的信息数据通过对市场经营户的商品质量要求而间接引导产地的农副产品生产要求及质量标准的提升,从而整体提高我国的食品安全水平。

二、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安全体系建设内容

1.准入建设

(1)对入场的经营户和农副产品严格执行准入管理和监督检查,入场经营户需向市场监管部门办理营业执照、食品流通许可证及税务登记证等有效证件,在核准范围内经营;市场监督检查经营户严格执行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做好食品索证索票、进出货检验及经营台帐等工作,实现入场农产品食品安全可追溯。(2)经营户作为独立的经营主体,市场与经营户签订食品安全协议书,明确食品经营要求及安全责任。(3)市场管理人员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上到市场负责人,下到普通管理员,层层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同时市场建立食品安全管控领导小组,在各交易区域设定食品安全专员,有明确分工,把食品监管工作任务细分到每个交易品种、每条交易街、每一户。

2.日常巡查管控建设

(1)日常巡查。巡查内容主要包括证照齐全有效、索证索票、进销台帐、食品包装储存等。巡查模式分为五个层面,一是市场各业务部门自查自纠,一户一档巡查登记,对食品安全各类标准化内容进行检查,实时反馈;二是食品质量管理部门每周日常抽查,根据食品安全问题发生频率高低对各区域、各品种科学排查;三是每周由市场主要负责人带队现场巡查,对发现的问题以工单形式通知各有关责任部门,限期整改;四是联合政府有关质检部门对市场开展专项检查,根据国家最新食品安全指导要求,规范经营;五是向社会公开聘请义务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以消费者的角度对市场的食品安全隐患进行抽查,每月将发现的隐患问题与市场沟通整改。(2)食品安全检测。市场自建农产品质量检测室或引入政府部门、第三方农产品检测机构,24小时不间断对入场蔬菜、水果、肉类、淡水鱼等农产品进行质量抽样检测,检测结果匹配到产品的品种、来源、批发商和进货时间等信息数据,每天通过市场电子滚动屏及时对外公布。食品安全检测工作计划及信息数据应用主要有三个方面内容,一是以一年为循环周期,12个月划分的各类蔬果上市时间,结合历史检测数据评估出高危产品、季节性高危产品等,对其加强抽样检测,提前防控;二是收集各类食品安全新闻资讯,对某些问题食品进行专项管控,抽样批次及频率对应增加;三是对于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发现的某类食品在一周内频繁超标的,将及时在食品安全监控系统平台体现,并及时通知相关管理部门加强监控,与政府有关部门共享监控信息,共治共管。(3)舆情管理。市场成立食品安全专项工作小组,每天收集各类有关食品安全的新闻资讯汇总分析,对于敏感信息给予重视,报告市场管理层,并针对其要点提前布控。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可以主动应对,采取合理解决措施,消除问题隐患,降低风险,实现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目的。

3.食品安全辅助管控建设

(1)食品安全关系维护。维护的主要对象是政府、新闻媒体、经营户和消费者,方式主要是与政府实行信息共享,及时沟通;与新闻媒体保持良好关系,对反映食品安全问题及时回复及解决;对经营户宣贯各类食品安全工作,包括食品风险,违法成本等,告诫经营户切勿以身试法;对消费者开展购物指导和食品安全知识普及活动。(2)食品安全培训与宣传。一是对经营户的教育宣传,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防范意识,守法经营,诚信经营;二是对市场管理员的培训,主要是日常巡查和操作流程的培训,提高其管理水平。(3)食品安全工作应急演练。每年进行一到两次针对突发性食品安全事件的应急演练,主要是通过舆情管控内容对于高危食品事件进行模拟演习,以掌握处理此类事件的方法。(4)信息化手段。通过信息化工具及方法加强食品安全管控,对于市场检测、生产基地信息综合在市场信息平台上统一运用。

4.食品安全资金筹集建设

(1)市场自筹。建立食品安全专项资金,购置检测仪器及聘请专业人员开展食品安全工作。(2)政府补贴。食品安全作为社会问题,单靠市场的力量应对远远不够,国家近年来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每年均推出一系列食品安全专项资金补贴项目,市场可以根据项目有关要求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申请,从而获得政策专项资金扶持。(3)经营户检测需求。经营户在销售产品时需要向采购商和供货商出具有关具备资质的产品批次检测报告,市场可以将经营户的检测需求与市场食品安全检测结合起来,既适当减轻了经营者检测费用,同时也有效节省了市场检测费用,并且能起到引导经营者将产品主动送检的作用,促使农产品流通的食品安全把控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