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老年人的护理诊断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老年人的护理诊断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老年人的护理诊断

篇1

[

关键词 ] 泌尿外科;老年护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8(b)-0105-03

本文将对我院自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前来就诊的泌尿外科老年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从而探讨泌尿外科实施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可能存在的相关问题及护理对策,为临床提高此类患者护理效果提供可靠依据,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选取221例泌尿外科老年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其中男性179例、女性42例,年龄60~89岁,平均年龄(71.52±4.38)岁,手术类型:经皮肾镜下肾结石钳取出术28例、经尿道膀胱病损电切术24例、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切除术39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20例、经尿道膀胱结石去除术48例、输尿管镜下取石术30例、单侧肾切除术16例、尿道病损切除术12例。按照时间不同分为2011年组(130例)及2012年组(19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临床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纳入与排除标准①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为泌尿系统疾病,且于我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②患者无死亡情况发生;③患者意识清醒,无昏迷、休克临床表现,可单独完成本次研究所需调查问卷(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表);④患者无精神类疾病;⑤患者对手术治疗具有一定耐受性,均坚持完成治疗;⑥患者年龄不小于60周岁;⑦患者对本次研究具有知情权,且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研究方法2011年,老年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仅进行临床常规护理措施,如病情观察与生命体征监测、给药护理、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并发症预防、饮食护理等;2012年初,我科(科室人员较2011年无变动)组织护理人员集中进行讨论,提出泌尿外科老年手术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相关问题,并积极查阅相关资料寻求对策,应用于此类患者实际护理工作中。制定各级各类护理人员岗位职责、服务规范及工作制度,指派专人监督医护人员服务情况,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及时纠正错误行为,提高其工作积极性。根据护理人员特点及岗位服务内容定期组织针对性的培训工作,安排到适合的工作岗位,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高质完成护理工作。治疗完成后进行满意度抽查,掌握不同人群的护理需求,及时调整服务内容。记录两组患者护患纠纷发生率及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满意度(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掌握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内容包括护理态度、护理措施、护理效果等,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护理满意度越高)以及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满意度(采用自拟工作满意度调查表,掌握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满意度,内容包括工作量、管理模式、工作效果等,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满意度越高),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护理问题及对策

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护理诊断问题分析及对策,具体情况见表1。

2.2 护患纠纷及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

2011年组、2012年组老年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护患纠纷及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对比分析,具体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研究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为0.52%,护患纠纷发生率为0.00%,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5.38%,护患纠纷发生率3.85%,且P<0.05,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护理安全事件包括压疮、穿刺失败、护理人员针刺伤等,均未造成严重后果)。

2.3满意度

2011年组、2012年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对比分析,具体情况见表3。

由表3可知,2012年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满意度均较2011年组显著提高,提示护理方法改进后有助于提高患者及护理人员本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泌尿疾病包括前列腺增生、泌尿系感染、膀胱肿瘤、膀胱结石等,临床常以外科手术治疗 [1]。近年来,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数量逐年增加,由于患者年龄较大,因此身体机能将发生不同程度下降,且多数患者常合并各种原发疾病,如糖尿病、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为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已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 [2]。

本文研究可知,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护理问题除疾病相关外,还包括患者自身因素及护理人员因素,患者自身因素如机体功能衰退、外科手术创伤、心理问题、疼痛感受力降低、意识障碍等;护理人员因素包括未认清护理风险、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掌握情况较差、无责任心、沟通水平有限、不能够认真对待工作等,具体内容如下 [3]:(1)患者自身因素。①老年患者机体各项功能均出现不同程度减退,显著降低机体适应能力,因此对临床外科手术治疗不能够良好耐受,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则进展较快,临床较难控制,易引发严重后果甚至死亡;②外科手术造成的创伤将加重患者原发疾病;③老年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时常由于对疾病及手术相关知识不了解,或对治疗效果过度担心,因此易出现紧张、恐惧、悲观等负面情绪影响疗效,无法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及临床护理;④老年患者大多对疼痛等感受力降低,因此无法较早发现异常情况,病情往往较为隐匿,且临床表现不明显;⑤部分老年患者意识出现不同程度障碍,因此无法主诉疾病感受,临床对此类患者进行疾病诊断及治疗时具有较大难度;(2)护理人员因素。①护理人员对泌尿外科老年患者进行护理时,未能够认清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或对相关风险未引起足够重视;②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掌握情况并不理想;③护理人员无较强责任心,不能够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进行临床护理;④护理人员由于沟通水平有限,与患者出现沟通障碍,或表现出不耐心、语气生硬、语言不具有专业性等;⑤不能够认真对待工作,护理记录书写不完善或不及时,认为工作内容主要是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各项记录及物品存放无需重视,从而引发纠纷。

泌尿外科老年患者及护理人员自身相关问题对策分析 [5]:①主动询问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是否出现不适;②及时针对老年患者所表现出的心理问题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如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例举成功治疗案例等,语气应亲切温和,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③及时掌握患者原发疾病及各类病史,并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可能出现的异常反应,及时做好各项突况抢救护理准备;④若患者伴有意识障碍,则应指导患者家属进行监护;⑤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加强自身专业素质,相互交流护理经验;⑥指定专人负责监督工作,及时发现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出现的错误并加以纠正;⑦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提高护理人员对待工作积极性及责任感;⑧根据患者及护理人员反馈信息,及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其与时俱进。

本文研究可知,2011年我院仅对泌尿外科老年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5.38%,护患纠纷发生率3.85%,护理效果并不理想;2012年我院总结以往护理经验,并针对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为0.52%,护患纠纷发生率为0.00%,护理效果较为满意,与杨红兰[4]等人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及时总结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对应措施,改进护理方法及工作内容,可显著降低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及护患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满意度,有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提高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6]。

[

参考文献]

[1]袁莉红,吴静.泌尿外科老年手术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安全防范[J].中国误诊学杂志,20l0,7(26):64-65.

[2]黄美坤.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的护理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7(2):50-51.

[3]强春,吴秀文,殊球.128例泌尿外科老年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9(5):443-444.

[4]杨红兰,马艳清,王芙. 泌尿外科老年患者安全护理的探讨[J].西南军医,20l0,5(4):182-183.

篇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1月~12月,我院共行老年胃镜诊疗术325例,包括门诊和住院患者,男188例,女137例;年龄60~81岁,平均73岁。

1.2方法

1.2.1认知干预 大多数老年患者对胃镜检查的认知不足,或者还只是停留在表面,不了解胃镜检查的意义和过程,而对此感到恐惧。所以主动与患者接近,了解其对检查认识程度、心理状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解释胃镜检查的目的、优点及操作过程,交谈时态度真诚,语调亲切,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2]。

1.2.2行为干预 老年患者多合并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疾病,检查前必须严格了解有无胃镜检查禁忌证,护士应充分评估患者对检查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准备程度。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检查的目的、必要性、不良反应,介绍检查前准备、操作步骤、时间及已成功的许多病例,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使其积极配合检查,从而保证检查的顺利进行。将患者送至胃镜室后,用口服局麻咽喉部,嘱患者取左侧卧位,放入口垫,如有假牙要取下假牙,并用纱块住口垫,并有专人扶住,切忌脱落由于老年人各脏器功能减退,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必要时心电监护仪的监测可以增加胃镜检查的安全性,同时降低老年人的紧张情绪和不安心理。术中护士有意识地紧握住患者的手,使患者树立信心,必要时可让亲属陪伴,增加患者的安全感。

1.2.3情绪调节 医务人员精神饱满、仪表端庄、热情周到。在检查过程中加强与患者沟通,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为患者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检查环境,提高主动配合能力,达到检查的预期效果。

2结果

通过护理干预,294例患者对胃镜检查过程的满意度为100%,胃镜检查成功率100%,胃镜检查并发症3%.

3讨论

老年人的病理生理特点[3],老年人自主神经反射的反应速度减慢,反应强度减弱。其压力反射反应、冷刺激的血管收缩反应和改变后的心率反应均启动较慢,反应幅度较小,不能有效地稳定血压。高龄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变在于脑萎缩,脑血流也随之下降,围术期易发生中风等脑血管意外事件。胸壁僵硬、呼吸肌力变弱、肺弹性回缩力下降和闭合气量增加会使老年人呼吸功能降低,因此容易形成老年性"低氧血症",在接受胃镜检查时,易导致缺氧;老年人的喉反射能力下降,易发生误吸引起肺部感染。心理方面老年人社会活动交流减少,认知障碍,又缺乏倾诉对象等,容易产生抑郁、焦虑、孤独感、无用感,甚至有负罪感或被遗弃感等不良情绪。

胃镜诊断和治疗术是消化内科最重要的诊疗手段之一,已经成为诊治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规方法。胃镜检查是胃管通过咽部插入食道、口腔、胃入十二指肠来检查其各部位的病变,胃镜检查对于机体是一个比较严重的应激性,在胃镜检查过程中,患者往往会出现各种躯体应激反应,严重者使检查无法顺利进行;部分患者因害怕而回避检查,从而耽误疾病诊断。老年人由于组织器官功能、免疫功能的降低易受环境及潜在致病因素的影响,表现为对疾病抵抗力的全面衰退,因此其应激时产生的不利影响大于中青年患者。人们对插入的胃镜有排斥心理,加之老年人对胃镜检查相关知道缺乏了解,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引起心理性应激反应的发生,表现为恶心、呕吐和紧张恐惧,在各种应激源的作用下,容易引起机体内环境的不稳定,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体内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加,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甚至自己拨出胃镜,影响检查的成功率,增加并发症的发生。胃镜检查并发症是指在做胃镜的过程中及其检查后容易引发的疾病,如出血、下颌关节脱位、喉头痉挛引起呼吸抑制(一过性血氧饱和度下降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消化内镜学分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

[2]苗红宇.老年患者胃镜检查的护理配合要点[J].南方护理学报,2004,11(12).

篇3

一、老年人医院感染的易发部位

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及在我工作过的医院的呼吸内科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辅检查,诊断标准严格按照国家卫生部制定的诊断方法进行诊断判断。一般来说,老年人在医院感染的部位通常是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经过对在医院住院的老年患者的统计分析后发现,对于老年人来说,主要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其次为消化系统感染和泌尿道感染。呼吸内科患者大部分年龄较大、患病时间较长,且容易反复发病,许多患者还长时间大量使用广谱抗菌素,这些都容易造成呼吸感染,加之个别医务人员护理和病房管理不到位,这些都成为医院感染潜在的发病因索。

二、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主要原因

2.1源自肺部真菌的感染:有资料表明,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上呼吸道带真菌率为15%左右。由于老年患者多有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体质虚弱并有多种疾病存在,长期反复住院治疗,全身和局部的免疫功能都有很大程度的减退,使真菌更易侵入下呼吸道引起肺部感染;再加上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索,使敏感菌株被抗生索杀死、抑制并且有直接促进典菌不断生长繁殖和毒性增加的作用,从而诱发全身性典菌感染。同时当对患者实施了小适当的医源性治疗,导致气道失去了自我保护能力,也会增加了典菌定植感染的机会。真菌感染的种类,结合临床,对疑有肺部有真菌感染的患者都进行了痰的培养,对疑似其他部位真菌感染的同时也进行了尿液、粪便、血液的培养,培养或分离出63株真菌株真菌,均为醉母菌属,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共40株,其次为热带念珠菌和滑念珠菌。分离出细菌20株,G-菌占75%,G﹢菌占25%,多伴有耐药菌与真菌混合感染。

2.2受老年人不良情绪的影响:在长期的呼吸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现,呼吸科的患者以老年人居多。老年人呼吸内科感染常会伴随反复咳嗽、咳痰、气促、咯血、胸痛等症状,长期的这种状态常使老年人产生很多不良的情绪,如恐惧、紧张、失眠、烦恼热虑、情绪低落等。再加上长期反复的住院,老年患者由于疾病折磨,力不从心,生活不能自理,容易造成老年患者抑郁情绪,这样的低落情绪会对临床的治疗和其预防工作产生抗拒心理,使他们不会积极配合医生和护士的工作,将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从而在另外一个层面上加大了呼吸内科感染的概率。据专家统计,老年住院病人得抑郁障碍发生率为百分之四十二,所以老年患抑郁症状给治疗带来的问题不容忽视。老年长期的抑郁病,加上老年人年纪大,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也因此会引起的各种疾病。这就更加增加老年抑郁病的发生,使老年人不可治愈的慢性疾病康复延迟。近年来,医学界对心血管、消化系统、青少年、产后等引起的抑郁病研究较多,而对老年人的抑郁研究却相对较少。所以我们要对老年人抑郁病更加重视。

三、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预防措施

3.1提高治疗水平:因为老年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症状与没有真菌感染的并没有明显区别,所以医生在诊断时应注意患者有无呼吸道感染症状突然加重、口腔黏膜部位出现异常和痰液粘稠不宜咳出的情况,应及时涂片及送培养,确定有肺部真菌感染相对特异的改变而作出早期诊断。

因此,我们应早期发现和诊断真菌感染,提高真菌测验水平,发现伴有细菌混合感染的应做药敏实验,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积极治疗原发病,严格控制真菌侵入途径,增强免疫力。

3.2完善呼吸内科质量管理:老年人住院一般来说,陪护多,探视多,空气污染比较严重,室内飞沫间的传播难以控制而造成反复感染,这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可能性。因此要完善呼吸内科质量管理,制定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探视时间,对病房出入人员要进行严格管理,做好消毒隔离工作,严格执行陪护制度,从而达到预防老年患者发生感染的目的,同时还要做好通风和空气消毒等工作。

3.3严格控制抗菌素的应用:过多使用抗菌素是造成老年人呼吸内科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医院管理中必须严格控制抗菌素的应用范围和用量,防止和减少耐药菌感染,在感染疾病中,要严格按照病人的实际情况展开病原学检查并依据药敏实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以避免滥用抗生素所致菌群失调的现象;尽量缩短用药时间,避免扰乱和破坏患者的正常防御机制,以增强老年患者的免疫力。

3.4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力度:护理人员对老年患者任何不适都应积极关心,要能做到及时处理,还要注意对患者的态度。在日常治疗中注意细节操作,比如对反应迟钝者不能性急,对言语罗嗦者要有一定耐心,不要任意打断其话题,而应该耐心静听,恰当地结束谈话。对于老年患者应给于更多的关心和爱护,特别是要尊重患者,积极主动与这类患者交谈,耐心解答问题,并经常给于鼓励和支持,使患者重新树立起自信和自我价值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自己的疾病与健康状况,这样,对患者的治疗和感染的预防都有一定作用。

3.5善于稳定患者的情绪,保证患者正常的睡眠。老年患者住院考虑的问题较多,如担心自己的病情是否严重,能否治愈,愈后如何,从而影响睡眠。护士就必须做到有问必答,进行健康教育,提高睡眠质量,并针对病情加以解释和安慰。在治疗期间,对老年患者,切不可讲其“古怪”、“难缠”、“没事找事”而不加理睬,必须耐心解释,护理人员要细心、耐心、尽心,使患者化担心、疑心为舒心、安心。

3.6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要鼓励患者积极治疗和预防各种慢性疾病,并提供具体指数。如介绍有关的保健知识、可采取的防治措施等。应注意帮助患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并执行各种治疗、护理及康复活动。

3.7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寻求一种既能有效解决老年人就医问题,又能充分考虑患者经济负担能力的、切实可行的医药卫生管理体制和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都是非常必要的。在临床上,医护人员应尽可能地考虑到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选择适宜的诊疗方案,以避兔因经济负担过重而促使患者产生抑郁等不良情绪反应,影响患者的康复及生活质量。

四、结语

如何有效地降低老年人呼吸道感染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内容。健全管理机制,完善规章制度,加强监控和护理力度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在临床工作中应首先加强全身支持治疗,提高机体抵抗力;其次,要严格掌握各种侵袭性操作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坚持消毒隔离制度,给于患者适当的心理治疗,提高治疗和预防的效率,可减少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

参考文献:

[1]许颖颖,张春红,李文峰等.呼吸内科330份病历抗生素使用的调查分析[J].海峡药学,2004(4).

[2]梁宗安.华酉医院呼吸内科[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7(2).

[3]蒋兀菊,张学伟,杨红芳.整体护理在呼吸内科的应用体会[J].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01(2).

[4]李秀,白如瑾,温和.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分析[J].安徽医学,2001(3).

篇4

1.2 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确诊,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即老年呼吸道患者在医院期间内获得的感染和在医院内感染出院后发病的(不包括入院前已经发生感染的和入院时就存在感染情况的患者)[1]。

1.3 方法:两组都进行常规的临床护理和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预防性护理,主要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包括: ①制定呼吸内科质量监管标准和规范。对实验组进出病房的患者及其家属和医护人员进行严格控制,在探病时间及人数、进出携带的物品等进行严格的检测和消毒;病房要及时消毒通风,实验组患者的床单及被褥及时换洗晾晒;患者所使用、产生或接触的污染物要及时隔离;护理人员及家属要经常陪护患者,做到感染及时发现、及时治疗[2];②抗生素使用规定。首先,是对抗生素药品的使用标准作出明确规定,严禁患者和医护人员滥用抗生素,对实验组的患者尽量不要使用抗生素;其次,对医护人员要加强监管和教育,加强内部监督[3];再次,对老年患者要做好宣传教育,说明抗生素的使用规范和标准及其滥用危害,防止患者及其家属滥服抗生素;③加强护理。对实验组的老年患者加强护理力度,例如,老年患者的言行、不适症状等都及时记录下来;医护人员要及时与患者沟通,当发现临床症状时进行处理和治疗[4];最重要的护理其实是心理护理,医护人员要针对老年人的身心特点进行心理疏导,尤其是那些常年被呼吸道疾病困扰而焦虑、抑郁的老人,鼓励他们积极与疾病做斗争,建立信心、配合治疗,轻松愉快的心情有利于疾病的治愈。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预防性护理措施的效果:实验组的患者在实施了预防性护理措施之后,在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感染率三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可见,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是很明显的。

3讨论

呼吸道疾病通过空气、飞沫、接触物等都可以进行传播,老年人由于体质弱,抵抗力低和免疫力低等因素,很容易在医院就诊和治疗期间感染呼吸道疾病,为了降低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做好预防性护理是极其必要的。医务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在医院期间的治疗和护理等方面进行预防性护理,加强预防呼吸内科感染的意识;加强科室内部的监督管理;避免医护人员和患者的药物滥用;提高医护人员的护理水平,加强平时对患者及患者周边环境的护理和监管,尤其是进出患者病房的其他人员及其携带物的监管,避免感染,从而确保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从临床分析看,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呼吸道内科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很好,能有效地降低老年人呼吸道疾病的感染率和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今后在临床应用方面可以大力推广,逐渐惠及老年患者,降低老年人呼吸道疾病的感染率。

4参考文献

[1]张春燕.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9):2152.

篇5

老年人平时渴望健康长寿,但系统脏器功能衰退,多病又是老年人共同特点,一旦有病迫切希望迅速健康,是共同心理特征,但情况往往相反。许多老人适应能力差,不能适应医院的条件,患病后怕失去独立生活能力,怕孤独,易产生急躁易怒失望情绪。根据这些情况,我们要以热情态度关心老人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的各种需求,让患者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愉快接受治疗护理。并且护士言行要稳妥,操作熟练能及时发现老年人心里问题,随时给予咨询和相应医疗护理措施。同时分析心理病症的难点要点,帮助老人正确认识疾病,关爱老人,常与老人交谈,缩短老年病人与我们距离,增加老年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愿意把心里话倾吐出来,提高战胜疾病信心。2 用药护理

老年人用药特点种类多,数量多,发生不良反应多,给药必须慎重。在一定程度上,老年人的脏器功能退化,新陈代谢发生紊乱,对药物吸收能力下降,承受不了药物不良反应,因此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详细观察用药后反应,及时记录,老年人自己服药易漏服或误服。护士必须亲自为病人服下口服药,输液时的输液速度也要严格控制,以免引起负荷过重反应。要勤于观察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老年病人对药物耐受性、敏感性均与年轻人不同,在护理工作中应注意用药安全,加强用药管理,保证给药途径畅通。3 预防并发症护理

老年人患病后卧床时间长,抵抗力低,主诉往往不多且出现晚,极易发生褥疮、肺炎,血管栓塞等并发症,因此要熟悉老年病人的并发症多,病情多变,错综复杂的特点,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呼吸道泌尿道,皮肤,血管等处护理,预防并发症发生。4 疾病护理

篇6

20世纪60年代后,我国兴建了各种福利机构,对社会上的孤寡老人、无保老人、弃婴等进行不同形式的收养活动,体现了我国的文明和进步。我市老年护理院创建于2000年10月,8年来共收治老人1086人,为进一步了解老人的躯体及心理健康、生活满意度,现调查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全部是我市2000年10月创办首家老年护理院以来的院民,排除家庭护理的老人及县级敬老院的老人,共调查1086人,最大104岁,最小14岁(先天病儿代养)。其中男性432人,女性574人。

1.2方法采用一般健康问卷、老年人临床评定量表、生活满意度指数(A)、个体心理护理及集体心理护理。

2结果

2.1一般资料

1086人中,自愿进住老年护理院占60%,被动进住占40%;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占40%,部分能自理占50%,能自理占10%;对老年护理院生活完全满意占40%,基本满意占60%,不太满意占10%。

2.2躯体疾病及心理问题

进院前后均有各种躯体疾病占98%,其中高血压脑血管病占60%,冠心病占30%,糖尿病占6%,外伤丧失功能占4%。

老人性格内向占40%,外向占60%,轻重失眠症占30%,兴奋、话多占30%,焦虑紧张占20%,情绪不稳占10%,骂人打人占10%,话少懒散占10%,老年痴呆、植物人占2%。

3心理护理方案

老年人住院后,根据医生不同的临床诊断,除给予医疗护理、生活护理外,重点给予心理护理,方法如下:

3.1集体心理护理

由护士长负责,责任护士组织,每周两次,讲解包括老人躯体疾病知识、康复知识、养生知识等内容,帮助老年人正确对待疾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促进康复进度。

3.2个体心理护理

针对老年人心理特点由专业护士对病人进行个体心理疏导,耐心与病人进行沟通,倾听病人内心感受,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帮助他们树立对生活的勇气及信心,心情愉快地安度晚年。

3.3对被动住院老年人的心理护理

责任护士及时做好病人家属和亲朋好友的工作,多来探望,支持和关爱老年人,保持家庭关系和谐。

4讨论

4.1随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学习工作节奏日益加快,子女对老人的生活照料已成为家庭难以解决的重要问题,这是老人主动或被动进住护理院的主要原因。从建院8年来,每年进住院民人数可知,老人对护理院养老的认识明显提高。且女性多于男性,这与女性比男性长寿5到10年有关。老人生活满意度取决于家庭状况、生活条件,家居农村的老人进院前家庭生活较差,对目前生活状态很满意;家居城市的老人进院前生活条件富裕,对目前生活状态不太满意。

4.2从调查结果看,患脑血管病占第一,心血管疾病占第二,糖尿病占第三,其他外伤、风湿病次之,这符合我国目前的疾病谱,也是直接导致老人躯体残疾和影响生活功能的大问题。

4.3老人心理问题不容乐观,调查结果分如下几类。

4.3.1老人失眠症

各种躯体疾病均能引起老人出现轻重不同的失眠表现。特点多为入睡困难或早醒,也有白天嗜睡,晚上难眠,一般不响情绪及进食。

4.3.2焦虑状态

多见于躯体疾病和刚进院对环境不熟悉的老人,整日担心害怕、紧张焦虑,情绪难以稳定。

4.3.3抑郁状态

多见于被动进院老人,由于脱离亲人照顾及家庭环境,无朋友交流机会,他们有一种伤心感、无用感和被遗弃感,从而产生孤独、失落、消沉、抑郁,经常话少无笑脸,重则出现悲观、厌世情绪,甚至出现出走、自杀。

4.3.4兴奋状态

老人多有怀旧心理和不服老心理,近记忆力差,远记忆力尚好,对年轻时做过的事情总是念念不忘,对人说起来兴奋不已,嗦、唠叨,也有脾气变得暴躁、易怒、骂人打人。

4.3.5老年痴呆症

由于年龄和躯体疾病,使部分老人过着木僵、植物人、痴呆的生活,给护理、生活照料带来极大困难。

5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系统的心理护理能提高老年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增强医护患沟通,和谐人际关系,提高老年人住院满意度。增强其日常生活的能力、控制力,缓解老年人的紧张焦虑、抑郁恐怖情绪,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老人护理院是个社会大家庭,针对在院老人,除做好医疗护理、生活保障外,心理护理显得特别重要。呼吁全社会都应献出一片爱心,关心老年人生活,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使他们安度晚年。

篇7

从一般意义上来看,老年护理是指把老年学和临床护理学的相关知识综合应用于老年人护理的专门领域,研究、诊断和处理老年人群现存和潜在的健康问题。具体而言,其H在关注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能力,从而促进、维持和恢复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改善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使他们舒适地度过愉快的人生。这样的定义,符合学界对于传统老年护理概念的认知:侧重通过医学手段,强调护理人员在改善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中占据的卞导作用,以期达到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日标。   

而随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模式的转变,某种意义上使得老年护理的内涵拓宽到从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视角界定。这一视角下的老年护理结合了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社会、文化的综合需求,解决了老年人的实际需要,同时在自护护理的原则下,鼓励老年人参与到自身的照护中,在保持老年人独立及自尊的情况下适时给予全补偿、部分补偿的护理服务。网具体来说,它使被护理的老年人吃饱、穿暖、住好,同时还为老年人提供诊断、治疗、康复、医疗护理、预防、精神慰藉、康复娱乐等一系列服务,以促使其达到最佳的身体、心理、社会功能状态;它是一种对老人自立的援助体系,通过这一援助体系,让老人都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Cal这种老年护理概念,充分体现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①:护理理念强调以护理对象为中心,护理人员扮演协助者角色,仅发挥援助作用;护理方式既重视医学手段又重视社会文化护理路径;护理内容重视老年人多元需求;护理日标是使得老年人能够参与自我护理,实现独立自尊的生活。除此未提及的是,老年护理的时空视域,对于老年护理的时间范畴,从预防医学护理到临终护理,展开延续性护理;而老年护理的空间范畴则突破了医院、养护机构的界限,链接了社}X_和家庭等护理场所。   

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老年护理   

在2016年印发的《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一文中,强调健全老年护理服务体系,提升老年护理服务能力。而当前我国老年护理服务仍处于生物一心理医学模式的发展水平,而临诸多问题。从对知网中关于我国老年护理服务的文章中可以看到,在护理的时空范畴上,针对老年护理的时民超越仅将住院老人作为护理对象,延仲到对老年人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在空间范畴上,则已经打破由医院、专业护养院和普通养老机构组成的地域限制,社Ix.与家庭护理场所也渐渐兴起。这是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护理模式转变的表征。    但从其他维度看,尤其是在养护机构、社Ix_和家庭场所内,对于老年人的护理服务则处于较低的水平。在护理内容上,养老护理员对于护理知识的掌握较为局限,以上海为例,调查显示护理人员缺乏对心理治疗、康复技能、疾病诊断、法律知识和临终关怀等知识技能的掌握[5j,而针对陕西省的12家养老机构护理员的调查同样而临相似问题在社卜_和家庭老年护理服务上,老年人更倾向于较为专业化的医疗护理服务,如健康咨询、家庭护理、家庭康复、帮助配药等。而在护理人员素质上,普遍存在着护理人员素质较低的现象。而从护理内容上就可看出,在护理手段上,在机构和社}x居家老年护理上,对于老年人的医疗护理服务尚未发展完善,对于老年人的心理及社会层而的护理服务开展基本缺乏。在护理日标上,由当前我国老年护理内容、手段、人员素质中即可看出,老年护理服务要达到老年人自护护理、独立自尊的生活状态尚不能实现。   

从上述可知,我国的老年护理服务仍而临诸多问题。我国对于专业老年护理人才需求大,对于老年人的疾病诊治、预防医学、心理一社会支持、第三方照护、老年人自护等多层次护理需求需并行展开。而现实中,我国的专业老年护理人员缺口仍然较大,而从社会文化层而展开老年护理既是需要而又切实可行,那么医务社会上作的介入是符合老年护理的多层次发展的需要的。   

(三)医务社会上作与老年护理服务的联系   

既然社会上作能从社会文化层而辅以生理层而的老年护理服务,那么将医务社会上作嵌入老年护理服务有所可为。从概念层次上看,社会上作的基本含义是社会福利服务,日标是追求社会公平和平等,卞要服务对象是弱势群体、劣势群体和所有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体,社会上作实务的本质是不图回报的社会利他性帮助服务。医务社会上作是社会上作的分支,泛指社会上作者在医疗和健康照顾机构中所从事的各类社会上作实务的总称。Col从定义中可以看到,其与老年护理服务有着共通之处。在追求日标上,医务社会上作含有社会上作所要达成的日标,老年护理的日标是实现老年人的有尊严、有质量的生活,社会上作追求的社会公平平等本身即含有此意。在服务对象上,老年群体通常被看作弱势群体或是需要帮助的群体,其在社会上作服务对象的范畴之内,而老年群体又是慢性病的高发群体,因此也属医务社会上作的服务对象之一。在服务内容上,医务社会上作与老年护理服务内容相勺_交合,在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服务、健康预防、医学治疗康复与保健、心理慰藉、社交、临终关怀、安宁照顾等方而_者均参与。在护理方式上,一方而医务社会上作通过社会上作实务方法对老年人开展社会文化层而上的服务,这是一种援助;另一方而,从发展的角度来看,社会上作更应是一种助人自助的科学服务[U of医务社上同样如此,而老年护理服务强调自我护理与服务,所以一者同样强调援助、自立。在开展服务的时空范畴上,医务社会上作已在医院、社}X.、家庭开展服务。而从现实中看,医务社会上作的诞生、发展以及日趋成熟是以单纯生理性疾病向生理、心理、社会健康概念转变为基础的[“〕,而当前我国也致力于建设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性质的老年护理服务,在老年护理服务人员紧缺且素质不高以及对社会上作发展的政策性支持下,将医务社会上作引入老年护理服务中是理性选择的结果。   

二、我国老年护理服务中的医务社会土作   

篇8

130例中男80例,女50例,其中65~69岁67例,70~74岁43例,75岁以上20例。病因依次有心血管疾病60例(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脑血管疾病33例(脑梗死、脑出血)、呼吸系统疾病23例(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肺源性心脏病)、糖尿病11例、其他3例。其中合并2种以上疾病者43例(占31.6%)。

2 护理措施

2.1 临床护理:

老年人患病后卧床时间长,抵抗力低,极易发生坠积性肺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泌尿道感染、压疮等,在病情允许时,应适当地进行锻炼,通过适当运动有利于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心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因病程长,体质弱,消耗蛋白质及热量多,加之牙齿脱落或残缺不全,应给予适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软质饮食,少食多餐。由于老年患者睡眠时易受环境、情绪等因素干扰,造成入睡困难,长期的睡眠不良,病人性情烦躁,从而加重原发病,影响治疗效果,故应做好睡前护理,提供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休养环境,保证患者充足的、高质量的睡眠。由于老年患者常伴有多种慢性病,病情易出现变化,在临床护理中,做到预见性护理,对减少并发症,保证患者安全是十分重要的。如血压波动是发生脑血管意外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治疗时要缓慢降压,尽量稳定在正常范围。由于夜间心肌供血减少,易发生心律失常、心绞痛,甚至出现心跳骤停。夜班护士要对每位患者做到熟悉病情,提高责任感和警觉性,进行预见性护理,及时为医生提供准确可靠的病情信息,以便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2.2 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

2.2.1 需理解患者,为护理工作奠定基础老年人因资历高、贡献大、经验足故特别喜欢周围人尊敬他,要求别人依从,脾气固执,自尊心强。他们需要安全,希望有经验的医生为其看病,熟练的护士为其打针、发药。根据老年患者的这些特点,护理人员接待病人时态度要和蔼,热情认真,动作要迅速,操作熟练准确,使病人一进病房就感到有好转的希望。要用和蔼轻松的语气和患者交谈,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同时也争取家属配合做好患者的工作,取得患者的信任,使其精神上有一种美好的寄托,更好地配合治疗。

2.2.2 解决患者的需求,改变患者心理状态老人特别怕孤独,因病离开家而住院,感到一切陌生,把健康的希望寄托在医务人员身上。而医务人员与患者缺少沟通,自然引起患者孤独、寂寞感,久之烦躁不安、易怒。护士要主动劝告患者处病不惊,“三分治疗,七分休养”,时时关心体贴他们,使其感到像在自己家一样,同时适当安排家属探视,鼓励老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3 善于稳定老人的情绪,避免不良刺激老年患者住院期间考虑问题很多,最忧虑的问题是自己的疾病是否能够治愈,并十分注意观察家属和医务人员对其疾病的态度,怀疑隐瞒疾病的严重程度或担心医务人员能否精心治疗等,遇到这类患者要帮助病人树立恢复健康的信心,遵守医嘱,坚持治疗,调动病人积极的心理因素,提高内在的自身康复能力。多关心体贴病人,经常和病人谈心,掌握疾病的发生规律,减少复发,有利于早日康复。

2.2.4 良好的护理道德与适当的有益活动有益于老人身心健康维护老年患者的最佳心理状态,时时、处处、事事给予理解、尊重、同情、体贴,护理上做到有情、有礼、有心、有益。安排一些有益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如下棋、老年保健知识讲座等。

3 结果

依据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要进行心理护理、临床护理和用药护理并用,我院对收住的130例患者的精心护理,均得到了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患者和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率达96.0%。

参考文献

[1] 姚景鹏.内科护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8

篇9

按照联合国的标准,60岁以上老人比例如果超过10%就算老龄化社会。1982年还是壮年型国家的中国,在2000年就已经宣告进入老龄化社会。西方国家从青壮年步入老龄化,大多数都经历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自然过程,其中,法国130年,瑞典85年,澳大利亚和美国79年左右。然而我国只用了不到18年,并且在今后一个很长的时期内都保持着很高的递增速度,属于老龄化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2009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1.69 亿,占总人口的13%;且正以平均每年3.3%的速度增长,2050年将达到4亿,老年人口的比例将达到25%,即每4个人中有1个老年人,这比英、法、德、意、日五个发达国家的人口总和还要多,是全球老年人口绝对数最多的国家,其影响甚为广泛而深刻,是对全社会经济、文化、家庭、健康和医疗保健等各个方面的严峻挑战。

我国老龄化的特点是“未富先老”。发达国家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都在5000到1万美元以上,而中国目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才刚刚超过1000美元,仍属于中等偏低收入国家行列,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还比较薄弱。

老年人口的病残率和死亡率明显地高于其他年龄组,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人口死亡年龄构成近40年来有相当深刻的变化,1955年40%的死亡人口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21%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到了1995年,死亡人口发生在5岁以下降至21%,而65岁以上升至43%;预计到2025年,5岁以下将只占总死亡人口的8%,而65岁以上则将上升至63%,充分说明老年人口同时是脆弱的人群,可见老年人的医疗保健任务之艰巨。

我国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目前超过1500万,比五个新西兰的人口还要多;我国的残疾老人目前有4500万,已经相当于一个韩国;我国老年痴呆症患者目前约有600万到700万,远远超出新加坡的人口总和。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率是全体人群的3.2倍,伤残率是3.6倍。由于老年人患病率高,患病种类多,患病时间长,因而就诊率及住院率均高,住院时间长,占床位的比例增加,医疗费用高。统计显示,占社会人口13%的老年人,消耗了近80%的总医疗费用。据统计,60岁以下病人平均住院费用为7471元,老年人则为12679元,是前者的1.7倍。因此是一个重大社会公共卫生问题。

2 老年期疾病的特点

老年人群是一个特殊的人群,由于人的老化,人体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都发生一系列变化,其疾病发生发展有其特殊的规律,使老年人患病的表现和处理方法与中青年的情况不尽相同,老年病的诊断、治疗均有其特殊性。尤其是老年人常常可同时合并存在几个系统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脑血管意外、老慢支、肺气肿、骨质疏松症可同时发生在一个老人身上。另外老年人肿瘤的发生率越来越高。

老年病在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和预防上与年轻人存在较大差别,其特点主要表现为:①多病共存,一般老年人均患有2~3种慢性病,据我科统计,在住院的老年患者中85%同时患3种主要疾病,50%同时患4种以上主要疾病;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慢性病数为4.3种,75岁以上为5.9种,我科一位84岁的女性高龄患者有14个诊断。②发病缓慢,老年病多属慢性退行性疾病,有时生理变化与病理变化很难区分,一般早期变化缓慢,容易误认为老年生理变化,如有些老年人智力减退,动作不灵、肢体发僵,以为是人老的变化,后来发现是早期帕金森病;有些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初期症状也不明显,常常是经过一段时期后才发现。③临床表现不典型,如老年人体温调节功能差,发热反应较一般人低,甚至有些严重的感染,如:肺炎、肾盂肾炎,在一般人可发生高热,而老年人体温不升;老年人痛觉不敏感,一般人剧痛的疾患有些在老年人反应很小,如急性心肌梗死在老年人可能只有一些不适感。特别是有些老年人患病常先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如有的老年人患心脏病时,首发症状是昏厥,有些严重肺部感染主要表现嗜睡;④发病诱因与年轻人有时不同,如心肌梗死的诱因在老年人不一定是运动过量,在情绪激动或饮食不当时也可诱发;⑤容易发生并发症或出现脏器功能衰竭,在老年病治疗别强调早期活动,尽量减少卧床时间,康复医疗在老年病的治疗上尤为重要;⑥药物治疗易出现不良反应,老年人用药剂量要适当减少,对可用可不用的药物最好不用。有些药如巴比妥类药物在老年患者中易导致低体温,洋地黄类药物易出现中毒反应,对肝肾功能影响大的药物更要慎用。因老年人多病共存,所以同时服用药物的种类也很多。据统计,老年病人服药5种以下10%~20%会产生不良反应,服药5~9种80%会产生不良反应,服药10~15种100%会产生不良反应。

据统计,老年人主要慢性病构成中,心脏病占13%,脑血管病占7%,高血压占15%,老慢支占13%,骨关节病占14%,消化系病占11%,糖尿病占3%,眼疾患为5%,其他为19%。关于老年人的死因,据全国13省市的统计,前四位是脑血管病、心血管病、癌肿及呼吸系统疾病。

老年医学(Geriatrics)是医学的一个分支,是关系到老年人的临床、预防、治疗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学科,主要研究导致老年人病残或死亡的多发病、常见病。老年病除了与儿科及产科无关外,与其他临床各专科都有密切联系,主要包括以下三类:①老年特有的疾病:如老年期痴呆、帕金森病、前列腺肥大、老年性骨关节病等;②老年人多发病:如冠心病、脑血管病、肺炎、肺心病、骨质疏松等;③老年人和非老年人都可见的疾病:如高血压病、糖尿病、恶性肿瘤、胆石症等。老年医学的目标是防治老年疾病,提高健康预期寿命;对生命的最后阶段提供系统的医疗和社会支持;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维持老年人身心健康。老年医学的首要任务是利用基础医学、流行病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相应知识和手段,探索病因;指导临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干预;通过对老年人进行定期体检和宣传教育,及时有效地提供医疗、护理和康复服务来降低老年人群体中常见、多发疾病的患病率。因此,开展老年医学工作,要更新理念,强调以健康为中心的积极健康促进观念,并以此代替既往的以疾病为中心的被动等待病人上门的思维定式。

3 对老年内科疾病应进行综合治疗

老年病的内科治疗应该从老年患者的特点出发,把提高老年病人的生活质量作为治疗目标,要考虑到方便老年人就诊及提供住院的便利,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延长老年人的生命。若在专业上分科过细,则对老年病的治疗不利。对待老年内科疾病,更全面地分析才能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手段,既要治疗“疾病”,更要关注“生命质量”。老年医学更注重“人”,而非只注重“病”,需要多学科合作的整体治疗模式,简单的专科整合不是老年医学科。近年来,针对个别脏器的诊疗手段越来越细化,但用在老年病治疗时采用过多过细的专科医疗未必就好,因为这种治疗手段可能对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缺乏益处。老年人往往是多种慢性疾病缠身,由于衰老而发生的多脏器的功能减退是不可逆的。因此,要辩证地看待具体情况,不可一概而论。老年病人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相同的年龄、同样的诊断可能需要完全不同的治疗方法,个体化治疗是特别要强调的。例如,一个长期高血压的老年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因高血压可导致的动脉硬化是全身性疾病,患者除了有冠样硬化,往往同时存在脑动脉硬化,如果在心肌梗死急性期的治疗时硝酸甘油用量过大或静滴速度过快,导致血压下降过快,使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在此基础上形成脑梗死,这些都不是理论上的空谈,是血的教训。

前面已叙述,老年患者多种慢性病共存,用药数量、品种比年轻人显著增多。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已经低下,多种药物在体内相互作用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副作用,不一定产生医生所希望的疗效。老年人用药副作用的发生与机体免疫力降低、服药品种多少、用药时间长短有关,肝脏的解毒功能、肾脏的排泄功能都是在用药前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老年患者因用药种类较多,要做好详细的用药记录,医生要熟知药物的药理作用和副作用,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用药,短期用药能达到治疗目的就不要长期用药。

4 老年病科可对老年疾病进行全面整体的治疗

老年人由于年龄关系,常常同时患有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内分泌、神经精神等多系统的疾病,如果分科看病,就可能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要解决这个问题,建议老年人初诊最好先到老年科。这是由以下几个方面决定的:

4.1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随着老年人的年龄增长,机体出现一系列衰退性的变化。故老年人需要安全、饮食、运动、自我保健全方位的健康知识,而老年病专业人员是老年人得到全方位健康知识的基本保障。

4.2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老年人精神活动能力减弱,如记忆力下降、孤独、抑郁、多疑、情绪不稳定、脾气暴躁等。这时老年病专业人员的耐心、热心和良好的沟通技巧是有效加强情感沟通的桥梁。

4.3 老年人患病的特点:

4.3.1 发病缓慢、临床表现不典型:由于老年人感受性的降低,往往疾病已经较为严重,却无明显的自觉症状或临床表现。老年病专业人员善于观察老年人的病情变化,可以准确评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为及早诊断提供依据,避免延误诊治。

4.3.2 多种疾病同时存在:约有70%的老年人同时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疾病,故治疗老年病要综合考虑影响老年人健康转归的各种因素,制定全面的治疗护理计划。

4.3.3 病程长、恢复慢、并发症多:老年病人免疫力低,抗病与修复能力差,致病程长、恢复慢,而经验丰富的老年病科专业人员会特别注意观察病情,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疗护理目标,协助老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篇10

1.2 孤独寂寞感 孤独寂寞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住院时间较长缺少亲人陪护的患者。这类患者多性格内向,不善交往,很少言语,其他患者亦不愿交往,加之很少有人前来探望,患者感到非常孤独,十分寂寞,表现为无所事事,情绪低沉,常常卧床等。

1.3 悲观消极 人到老年自然就有一种日落黄昏的感觉,这种脆弱的心理在患病后得到负性增强,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认为自己没用了,还要给别人增加负担,所以求治的主动性不高,往往被动配合治疗。主要见于平素自尊心和独立性较强且病情较重的患者。

1.4 惶恐遗弃感 每位老年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经历,当他们一旦离开工作岗位时,会因年老失去地位而感到空虚和被遗弃。子孙不孝,家庭不和睦,生病住院担心花钱多,怕疼痛,怕失去生活能力,主要见于诊断不明确,治疗效果不显著疾病,病情加重或癌症的患者,认为病入膏肓,正向死亡靠近,与求生的本能形成强烈冲突,因此惶恐紧张。

1.5 疑病 在老年患者中较为多见,此类患者多具有固执、吝啬、谨慎小心和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别人的性格特点。表现为过分关心自己的健康,如有一点不适,就怀疑自己患有何种疾病。

1.6 情绪不稳 多见于易激惹,性格急躁,爱挑剔等的点的患者,对自身疾病所致的不适及稍不如意的事情都要发泄出来,对象常常是护士和陪护人员。

2 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

2.1 消除患者的恐惧焦虑感 原则是解释-支持-放松训练。护士要主动接近患者,帮助他们挂号、取药、去送化验标本,热情接待,以解触孤独感,对住院的老年患者,针对他们提出的问题予以认真的解释,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特殊情况除外,如癌症患者等),指出焦虑不安的原因及不利影响,卧床患者要经常变更,使其能做些轻微活动,同时进行放松训练(自我按摩,简易保健操等)。患者均能接纳忽视的意见,在较短的时间里消除或减轻这种心理,睡眠及饮食会有明显改善,增加恢复健康的信心。

2.2 孤独寂寞的护理 建立与病友进行感情交流的渠道是消除孤独寂寞的最好方法。这类患者虽然表面沉寂,但内心情感丰富。护士要主动与患者接触,沟通、交流思想,首先成为患者交往的对象,然后帮助患者与其他病友建立交流的通道,还可引导患者参加一些切实可行的活动,如读书、下棋、打太极拳等。

2.3 悲观消极的护理 原则是关心-支持-鼓励。患者这一心理产生的基础是不敢面对现实,其实是一种逃避行为。针对这种情况要取得家属的配合,主动关心患者,是患者认识到亲人们爱他(她)盼望他(她)能早日康复,讲解主动配合治疗的意义,在精神上要首先战胜自己。对患者每一点认识的提高和精神的振作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应该指出的是,家属的关心与支持是十分重要的。

2.4 惶恐遗弃感患者的护理 由于疾病老年人心理上发生了很大变化,情绪低沉,固执,爱发脾气。对老年人医务人员应加倍耐心,热情,护理要更加细心,服务周到,言行要谨慎,不要让患者感到病情危重,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同时向患者讲明病情波动时常见的,可以减轻恐惧心理。

2.5 对疑病的患者,给予有充分依据的适度保证-疏导-解释;对情绪不稳的患者,要理解、宽容和忍让,同时进行开导,给予周到的服务去感动患者,使其改变心态。

篇11

体质是个体生命活动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等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1],同时也受后天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影响。痰湿质是中医9种常见的体质类型之一,在老年人体质中占了一定的比例。许多现代研究表明,在老年人中,异常体质与年龄基本呈正相关[2],通过对社区目标人群进行筛查,用中医体质辨识,筛出痰湿质体质的老年人,给予相应的中医护理干预,能使偏颇体质有效改善,降低风险性疾病对他们健康的危害,使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得到改善。基于此,笔者于2014年07月、2015年09月,2次对昆明市吴井社区居民中60 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中医体质辨识调查,并进行相应的中医护理干预,取得很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筛出方法

1.1对象选择2014年、2015年昆明市吴井社区2次参加健康体检的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调查对象,共计289例,其中男101例,女138例;年龄60~69岁118例,70~79岁92例,80以上29例。

1.2筛出方法中医体质诊断标准:依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3],运用中医体质辨识表对体检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由一名中医正高级职称和一名中医中级职称的在职执业医师对参加体检的社区老年人进行《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记录表》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身高、体重,体质指数,腰围,血压,并填写基本资料,包括血型、文化程度、既往史、家族史、生活环境、情感状态、体育锻炼、饮食习惯、饮酒情况及常规生化检查、B超、心电图、X光胸片。

1.3筛出结果参加体检的社区老年人偏颇体质所占比例较高,其中居于前五位的体质类型分别是:平和质79例,为27.54%;8种偏颇体质210例,为72.46%,依次为:阳虚质21.26%、气虚质18.20%、瘀血质7.0%、阴虚质6.5%、痰湿质6.1%、特禀质5.1%、气郁质3.6%、湿热质4.7%。

2健康干预方法

2.1方法在2014、2015年体检筛查出痰湿质体质者,相应的给他们建立了家庭健康档案,每月对老年痰湿质体质者随访一次,动态地了解健康干预情况的落实,并间断性按中医的整体观念对个体施行中医体质护理,至2016年体检复查时老年痰湿质体质各项评分已降低,痰湿质体质为3.4%,有效率为50%。

2.2健康干预

2.2.1饮食痰湿质体质常喜食肥甘厚腻食物,如肉类,糯食,甜食,油炸类食物;五谷蔬菜类食物摄取量不够,饮水较少,男士多有嗜烟、饮酒习惯,这些饮食习惯在体检问卷调查时就可看出有很大的共性,在做健康指导时首先要改变不适宜的饮食习惯,指导老年人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诸如牛奶、鱼肉,对猪肉、牛肉、羊肉的摄入量要控制,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建议肥胖者(多为痰湿质体型特质)的油脂每日摄入不超过25 g[4],以免助湿生痰,应以清淡为原则,戒除烟酒,饮食应有节制,不可过饱或过饥,过饱伤脾胃之气,过饥致气血来源不足。喜饮茶者适宜多饮乌龙茶、普洱茶[5]。据报道称饮茶和太极运动结合可以改善老年人体质和血脂异常[6],对痰湿质有较好调适作用。

2.2.2运动与锻炼痰湿质体质者大多懒动喜静,动则汗出,自觉气不够用。调查对象都是60岁以上老年人,体检结果显示90%以上有不同程度的骨质退行性改变,如骨质疏松、骨质增生、颈椎病等,锻炼选择的方式很关键,不恰当的运动无益且可能导致机体意外伤害,老年人的运动方式以散步首选,其次可以练习太极拳,每天定时锻炼1 h,自觉微微出汗即可,运动时间尽量选择下午5~6点,不建议做登山、跑步、骑自行车等对膝关节磨损较大的运动,坚决避免踢球、打篮球等激烈运动,关键是要养成定时运动的习惯。

2.2.3药膳痰湿体质的特点为头昏脘闷、身重乏力,汗出困倦,久睡不醒、口中黏腻、大便不爽。常见于居住地潮湿,喜食肥腻食品之人。除改变饮食习惯外,日常饮食以芡实、莲子、薏苡仁、怀山药、赤小豆、冬瓜等利湿健脾药材为主,可做成芡实莲子粥、薏米怀山粥、薏米冬瓜汤、陈皮薏米粥日常服用以祛逐痰湿。

2.2.4情志调理中医强调整体观,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是神的外在反映,而神是形之主宰,《素问・举痛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情志刺激可影响五脏六腑之功能,七情内伤导致脏腑气机阻滞,情绪与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指导老年人精神要保持淡泊宁静,起居规律,避免欲求过多、思虑过甚,自我调控情绪,适应社会环境,鼓励老年人多与外界交流,可以寄情琴棋书画,听音乐,游览青山绿水,陶冶情绪,振奋精神,做到静神少虑、处世豁达、平静生活,达到“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

2.2.5中药汤足浴温胆汤:茯苓30 g,陈皮20 g,法夏10 g,枳实10 g,竹茹10 g,炙甘草10 g。这个温胆汤是罗大伦博士经常用于泡脚的方子(当然也可以服用)。其认为一般体内有痰湿的人,脾胃吸收的能力还不如脚底经络吸收的好,增加新陈代谢,加强脂肪燃烧。每晚用热水泡脚,相当于人为地给身体加热,加速血液循环和身体代谢,这样不但可以有助睡眠,而且也能较好的代谢水湿,燃烧脂肪。

3讨论

中医体质辨识应用于健康体检中,可根据个人体质分为正常体质和偏颇体质。正常体质相当于健康人群,偏颇体质相当于亚健康人群。健康人群和亚健康人群,一般没有异常指标,或者某些指标仅有轻微的变化,但又尚未达到临床疾病的诊断标准。中医体质学认为,痰湿体质是由于津液运化失司而痰湿凝聚表现出的以黏滞重浊为主的体质状态,形态特征为体型肥胖,腹部肥满松软,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喜食肥甘厚腻之食,舌苔白腻、脉滑等,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病症[7]。老年人具有正气内虚、肺脾气弱的体质特点,这是老年人容易形成痰湿质体质的原因。有资料显示,痰湿体质较容易发展演变为代谢综合征、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对痰湿质体质老年人及时给予中医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变偏颇体质,可以做到“未病先防、欲病早治、既病防变”,有效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在临床工作中,痰湿质体质者对中医护理干预依从性较好,只要多和其交流,耐心宣教,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我国现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促进老年人的健康对社会和谐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1-5.

[2]朱秉臣.1075例老年人体型与体质关系的分析[J].湖南中医杂志,1988,3(5),5.

[3]王琦.中医体质学2008[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52-466.

[4]陈君石.黄建始.健康管理[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333.

[5]邹磊.饮茶与体质的关系[J].茶博览,2011:63.

篇12

老年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障碍,引起内分泌失调,从而导致物质代谢紊乱,出现高血糖、高脂及蛋白质、水与电解质紊乱的代谢病,是最常见的老年内分泌代谢疾病之一,包括60岁以后发生糖尿病的患者以及60岁以前发生糖尿病延续至60岁以后的患者[1]。下一世纪初,发达国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将占20%左右,我国也将进入老年化社会,老年糖尿病将是21世纪的一个主要健康问题[2]。本文对老年糖尿病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 老年糖尿病的特点

老年糖尿病多是2型糖尿病,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尿,多食,多饮,消瘦)在老年糖尿病中罕见,仅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有“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多数起病隐匿,多数一部分患者因其并发症如视力下降、高血压、高脂蛋白血症、冠心病、脑卒中、水肿或蛋白尿、皮肤或外阴瘙痒、肢体麻木、刺痛或其他感觉障碍就诊。少数老年人因高渗性非酮症昏迷而就诊,亦有相当多的患者在常规体检时发现血糖升高而诊断为糖尿病。2型糖尿病一般具有以下特点:(1)在糖尿病前期(葡萄糖调节异常阶段)一般多种异常代谢同时存在(2)病情隐匿,典型症状罕见。(3)餐后血糖升高明显,空腹血糖升高幅度较轻。(4)慢性并发症发生率高,多种并发症同时存在,且多数程度严重,致残致死率高。(5)由于合并动脉中样硬化及肾小球硬化,致使肾糖阈增高,尿糖不能反应血糖情况。(6)急性并发症易误诊,病死率高。(7)老年糖尿病可出现一些特殊的临床表现,如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多数(约2/3)发病前无糖尿病史或仅有轻度症状。(8)老年人多有脏器功能减退,使用药物明显受限。(9)低血糖症状不典型,且对低血糖耐受性差,有可能出现严重的致死性的低血糖。(10)老年患者对之来哦的顺应性差,认知功能有一定障碍,使用镇静剂的人群比例大,一遇的发生率高,服用多种药物者多见。

2 老年糖尿病的诊断

2.1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试验当日自0时起禁食,在清晨按1.75/kg口服葡萄糖,最大量不超过75 g,每克加水2。5ml,于3-5分钟服完,在口服前0分和服后60分、120分和180分,分别采血测定血糖和胰岛素浓度。正常人0分钟血糖小于6.2mmol/l,60分钟后血糖小于10.0mmol/l,120分钟后血糖小于7.8mmol/l。有调查表明,老年人DM患病率达12.7%,糖耐量减低患病率高达20.3%。积极开展对DM的筛查及对DM高危人群的普查,有助于检出处于高血糖状态的隐性DM和糖耐量减低患者。目前筛查试验是标准条件下75 g OGTT。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行75 g OGTT时可发生不同程度的副反应,如恶心、呕吐等达52.4%。溶解葡萄糖的水温20~30℃,水量300 ml,加入柠檬酸0.25 g,3~5 min缓慢服下,可有效地避免或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2.2 血糖监测:

DM诊断的确立以血糖为标准。目前国内大多数地区一直用静脉抽血取血浆(或离心取血清)测血糖,近年来袖珍式快速毛细血管血糖计的应用日趋普遍,这种方法只要操作正确,可以准确反映血糖水平。国外医院内设有专门的DM教员,指导患者正确的使用方法[3]。文献报道:在新诊断的老年DM患者中,若按空腹血糖进行诊断,漏诊率竟超过70.0%。老年人DM多属非胰岛素依赖型(NIDDM),体内尚存一定的胰岛素分泌功能,空腹血糖可能稍高于正常,甚至正常,但餐后血糖显著增高,因此,诊断老年人DM应注意查餐后血糖。建议对老年常规健康查体时,宜将空腹血糖检测改为餐后血糖检测。

2.3尿糖监测:

尿糖测定是老方法,不十分可靠,但由于测定方法简单、无损伤、价廉,所以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仍一直沿用尿糖测定作为监测DM的一项指标。尿糖定性测定传统的多用班氏还原法,现在有用尿糖试纸法。尿糖定量测定传统法是留取24 h全部尿液,次日混匀送检10 ml,亦有24 h分4次留尿,按比例依次从4段尿标本中采集尿液,混匀送检,其结果与传统法无显著差异,因此,使尿糖定量标本留取法得以简化。

3 老年糖尿病的护理措施:

老年糖尿病的一般治疗于一般糖尿病相同,但应考虑到老年人的特点。在对老年人健康教育时,要考虑到老年人的听力、视力、认知能力下降的特点,教育对象应扩大到老年患者的家属或陪护人、监护人。具体措施如下:

3.1饮食护理:

饮食治疗是治疗DM的基本措施之一,是重要的一环[4]。70%~80%老年人的病情靠限制饮食,增加纤维素饮和适当的轻体力活动即可控制。饮食疗法中最根本是要保证每日必须给予足够的热量、维生素及矿物质。老年人每日摄取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量于成年人无异;总脂肪的量根据年龄差别稍有差异,无论男女70岁以上老年人为15%-25%。整体饮食护理:1)指导:根据标准体重和活动量估计每日所需总热量,根据年龄、身高、性别查出标准体重,根据老年人标准体重、活动量营养状况计算出1天集体所需总热量。2)合理分配餐次:老年糖尿病病人进餐时间很重要,要定时定量,一般分配为早餐为1/5,午餐和晚餐各为2/5,其中热量一般分配为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60%~70%,蛋白质15%~20%,脂肪30%以下;按照食物成分表可将折为食谱。3)合理安排主食于副食:主食要适当控制、副食要合理搭配,主食提倡用粗粮大米和适量杂粮为主,容易使血糖迅速升高的食物尽量少吃,多食可溶性和非可可溶性纤维。科学食用水果吃水果的时间应在两餐间血糖较低时,不少蔬菜也可替代水果食用。

3.2运动疗法:

通过运动即增加组织热量消耗来达到减少体内热量,减少胰岛素对抗作用,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糖的利用,尤其老年糖尿病患者以肥胖者居多,长期运动对减轻体重、控制血糖、降低血压、减少冠心病的发生均有好处。通常选择餐后1~1.5小时进行运动,能较好地避免低血糖的发生。此外,有规律地运动有利于恢复心理平衡,消除对疾病的焦虑及精神负担,增加对治疗的信心。具体方法: 1)种类项目选择 选择简单方便,不需特殊设备和投入且有利于长期坚持的项目,如:散步、做操、慢跑、爬楼梯、太极拳等。 2) 运动量及强度 因人而异、循序渐进,一般从低强度运动(散步、做操、打太极拳)开始,逐渐进入中强度运动(登山,骑车、跳绳、爬楼等)。3)运动时间 餐后1-2小时开始运动,又起早餐后是运动的最佳时间,因为此时是一天中血糖最高的时间。若晨起吃药后出去运动在回家吃饭容易发生低血糖。患者应尽量长时间大运动量运动,如郊游、爬山后应及时增加进食量,或减少药物剂量。 4)运动频率 应每天坚持运动30-60分钟,每天一次,每周不少于3-4次。

3.3 药物疗法:

按医嘱指导病人用药,告诉病人服药的时间、服药的次数、服药的注意事项。需要注射胰岛素的病人,应教会病人及家属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注射的部位和注射的时间,告诉他们胰岛素的副作用及注意事项。分为口服药物和胰岛素注射。

3.3.1口服药物:

目前临床上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有以下五类:磺脲类、双胍类、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甲基甲胺苯甲酸衍生物。其中磺脲类是治疗老年糖尿病的首选药物,但最常见的副作用是低血糖。

3.3.2胰岛素注射:

很多学者建议对配合较好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每天应用一次胰岛素,然而由于夜间低血糖的发生,几乎有一半的患者不得不换成每天2-3次的注射。如全日胰岛素总量分2次注射,则总剂量的2/3应在晚餐前皮下注射;如分3次则早餐前剂量应最大(40%)午餐前各30%[5]。1)胰岛素的适应症: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口服药时效(除外不配合、自我关怀差或仅有失效历史)、急性并发症或严重慢性并发症、应急情况(感染、外伤、手术等)、严重疾病、肝肾功能衰竭、妊娠糖尿病、各种继发性糖尿病(胰腺切除、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增多症等)。2)胰岛素的分类:短效类:普通胰岛素、中性胰岛素、人胰岛素―诺和灵R;中效类:诺和灵N、优必林、预混胰岛素―诺和灵30R,优泌林70/30;长效类:PZI[6]。3)胰岛素的注射部位:有实验显示,腹部胰岛素吸收最快,其次为上臂、臀部、大腿,因此固定在一个注射部位采用更换注射点的方法可减少胰岛素吸收率的变化。对患者来说腹部较其他部位来说具有可视性,便于操作和护理[7]。

3.4 心理疗法: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因此它的治疗是长期的,应该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境,积极配合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因需长期用药疾病撑场面的痛苦等应激因素的刺激易产生抑郁和焦虑情绪[8],而现代医学证明,焦虑,易怒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使之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导致全身小动脉收缩,血压升高,胰高血糖素释放增加,促使病情加重。所以患者要保持乐观情绪,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是不可忽视的。

指导患者:(1)让患者认识到适当的的运动和饮食的控制是促进和维持健康的需要。(2)指导患者正确测尿糖、血糖及家用血糖仪的正确使用方法。(3)保持皮肤清洁,适当护理好腿、足及趾甲,避免感染。(4)以无菌技术正确注射胰岛素,轮换注射部位,准确用药剂量,了解所使用胰岛素的类型、作用时间、强度及高峰期。(5)让患者及家属知道潜在低血糖的表现,如头痛、烦躁不安、多汗、脉细数、语言不清等。患者应随身携带糖果及饼干等食物,以备及时食用。

4 老年糖尿病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4.1低血糖的护理:

(1)原因:1)由于老年人代谢功能降低,发生低血糖时拮抗调节激素缺陷所致。加之,老年人肾上腺激素β受体兴奋性降低,而微血管病变、植物神经病变等合并症致肾上腺反应缺陷,使胰岛素储备过量,肝糖原储备不足使老年糖尿患者易发生低血糖反应[9]。2)老年人患有多种疾病,可能同时服用的药物能增强降糖药物的效应。已知磺胺药、H2-受体拮抗药、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喹诺酮类抗生素等可增强降糖药物的作用,可能是诱发低血糖症的原因。3)健康教育不到位:在治疗中出现饮食不当、用药后未按时就餐,应用药物剂量过大或病情减轻后不监测血糖,胰岛素仍未及时调整剂量致低血糖发生。

(2)治疗:1)老年人避免重复使用较强的降糖药物,不强求血糖必须控制在正常范围,可比正常值稍高一点。2) 对出现重症低血糖症的患者,经明确诊断后应给50%葡萄糖液40~60ml静脉注射,酌情重复应用。再给予10%葡萄糖液500~1000ml调节滴速维持血糖水平在6~10mmol/L,直到药物的低血糖效应期消失,同时给予胰高血糖素治疗。发生昏迷者应给予相应的急救处理。

4.2酮症酸中毒的护理:

(1)原因:在胰岛素治疗突然中断或减量时,或者在急性感染、急性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外伤或手术等情况发生时,体内糖代谢紊乱加重,脂肪分解加快,体内酮体大量增加,超过机体代谢,导致酮体在血液内堆积,使血酮体增加,血酮体的增多使人体血液ph值下降,从而产生酸中毒。

(2)治疗:1)小剂量胰岛素治疗:每千克体重每小时0.1 u持续静脉滴注,首次给予10 u~20 u的负荷量。当血糖低于13.9 mmol/l后改为皮下注射。2)纠正水、电解质及酸中毒 : 补液:开始用生理盐水或复方氯化钠溶液,如心脏正常于开始2 h~4 h快滴1 000 ml~2 000 ml,一般第一天输入3 000 ml~5 000 ml,当血糖下降至13.1 mmol/l时,输入葡萄盐水,治疗一开始即补钾,第一天补钾6 g~10 g;酌量应用碱性药物,如5%碳酸氢钠200 ml~300 ml静脉滴入。

4.3糖尿病足的护理:

(1)原因:糖尿病引起血管神经病变导致下肢异常改变及并发感染引起肢端坏疽,是使糖尿病病人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为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和肢端坏疽等症状,严重威胁糖尿病病人的健康并降低其生活质量[10]。

(2)治疗:1)严格控制好糖尿病,包括血糖、血脂、血压、体重等。单纯的血糖控制并不能完全阻止并发症,只有上述各项指标均达标,才能延缓并发症的发生。2)注意足部的卫生,每天进行检查足部,查看是否有擦伤、颜色变化;注意足部的干净与干燥;每天用温水洗脚,注意避免烫伤,洗后用植物油按摩,穿舒适的鞋袜,不穿过紧、不合脚的鞋,注意清除鞋子内的异物;注意修剪趾甲,不要太短过秃;对鸡眼、任何微小的足部损伤或感染都应给予积极的处理;每年到医院进行一次足部全面检查。3)改善下肢的循环,注意足部的保暖和戒烟,保证下肢血液供应充足。吸烟可使血管进一步收缩,是造成下肢坏死的重要原因。4)如果一旦患上此病,就必须立即到专科医院积极治疗

5 小结:

随着对糖尿病知识的深入,要想全面有效地控制糖尿病,不仅需要提高患者对糖尿病有关知识技能的掌握,主动参与疾病的控制,改善生活质量,有效促进血糖控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应针对老年患者的年龄、文化水平、身体条件等的个体差异进行不同层次的健康教育;不仅仅需要传统的卫生宣教或出院指导包括在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和自我监测等方面,还应在此基础上加以社区护理干预(群体教育、个别指导和跟踪随访),根据老年人的特点进行有计划的教育!(护理干预的宗旨是帮助患者参与自我管理疾病,自我护理;自我护理突出了护理活动中患者的地位和作用,充分体现了“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一健康主题。它需由护士向患者传授他们所缺乏的护理知识与技能,但每个人的自理需求根据其健康状况和所处阶段的不同而不同,这有说明了护士在进行健康指导时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病而异)。

参考文献:

蒋国彦.老年人糖尿病的防治[J].中级医刊,1997,32(4):20.

刘振平、陆菊明、老年糖尿病、中华老年医学护理杂志、2002.16(8):249

范丽风.糖尿病护理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1997,32(10):613.

孙耐芳.老年糖尿病的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2003,10(4):375.

马学毅.糖尿病的胰岛素应用、中级医刊、2002,32(4);45

刘静.糖尿病的健康教育[J]、中国疗养医学,2007,16(12):724

刘灿兰.吕英荣.高广云等.腹部多处点皮下注射胰岛素降糖效果观察.中华护理杂志.2001,31(3):157.

篇13

前言:

老人有独特的生理和病理功能,老年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和发展也有其独特的情况。许多方面的临床资料,以探讨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病的规律,我们医院从1999年至2002年,经胃镜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43例中老年患者,内镜所见,临床症状和合并症胃溃疡分析和讨论。医院的病房里镜检查证实,经过慎重考虑,照顾,胃溃疡的43高龄患者,无并发症发生,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防止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现在老人的胃溃疡的临床特点,内镜护理经验如下。

1 临床老年胃溃疡患者的资料

从我院在2009年至2010年9月80个案件胃溃疡患者,60例为男性,年龄在52岁至80岁的女性患者20人,平均年龄(65±3.5)岁。每个疗程至少5个小时至36年。临床症状为:腹痛,反酸40例,呕吐18例,10例黑色大便,上腹部疼痛,肿胀,恶心的4例,胸骨后烧灼2例,6例吞咽存在障碍。随之的疾病:45例高血压,高血脂16例,14例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痛风4例,1例冠状动脉心脏疾病。在一般情况下,两种疾病,有的伴有以上三种疾病。 80例类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患者,老年人胃溃疡内镜护理干预,对照组40例,并提供老人胃溃疡内镜一般照顾分。如年龄,性别,状态的持续时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可以相对比。

2 临床老年胃溃疡患者的特点

消化性溃疡病可能在治疗胃黏膜防御修复功能的丧失和其他因素的长期拖延。以下临床特点,医护人员应引起高度重视。

2.1 与其他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不少麻烦。在这项研究中,46例胃溃疡患者是老年人伴有其他疾病。有两例冠状动脉心脏疾病,往往会出现剑突下疼痛被误诊为心绞痛,溃疡反复内镜治疗后,找到正确的治疗。

2.2 临床胃肠道症状不典型,通常是由突然出现呕血和黑前内镜证实造成胃溃疡及出血。此外,高层次的老人恶性胃溃疡,在本组患者的溃疡患者4例,在内镜检查发现,恶性肿瘤,胃癌病理证实。体检的老年患者,必须重视胃镜检查。

2.3 多个长期使用阿司匹林的案例:阿司匹林二级预防缺血性心脏疾病,脑血管疾病,对胃粘膜损伤有积极的作用,它可以导致继发上消化道出血。在这项研究中,48例胃溃疡患者27例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最长的长达8年,最短的三个月。此外,烟草和酒精成瘾也是老年胃溃疡的缺点是引起出血的一个重要因素。有报道称,以减少吸烟和削弱胃粘膜血流量的保护机制允许酒精上皮损伤提供了更深层次的粘膜坏死。

3 内镜检查的护理方法

3.1 心理干预:胃溃疡是一种典型的身体和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理因素,情绪波动是胃溃疡已经有了重大的影响。检查前的患者,也有一些消极的心理情绪,如恐惧,焦虑,恐惧,抑郁症。因此,在测试前,支持护理人员及时耐心教育的心理特征,使患者的负面情绪消失或缓解。在测试之前,护士应该是友好的方式,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了解病人的病情,治疗计划和治疗的目的,使患者积极配合加速在治疗疾病的治疗。

3.2 内镜检查前的护理:内镜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在内窥镜清洗消毒完整的程度是的务人员对病人的责任意识的具体体现,在对医院预防交叉感染起着重要的作用,并直接影响临床诊断和治疗的质量。防疫部门提出的申请资格:内镜镜身,镜侧部弯曲,及各种配件进行细菌培养,结果应该是没有细菌的生长。西安生产的自动清洗超声雾化内镜消毒机,过去两年多年来,在我们医院使用超声波雾化技术,雾化消毒处理,消毒剂可以输入多种渠道内窥镜消毒效果,减少的金额消毒剂,容易使用,快速和可靠的。

3.3 内镜检查时的护理:检查的护理:老年人比年轻人的忍受能力更强,但身体素质没有年轻人好。插入镜子时操作要轻柔,以减少对患者的刺激,放松,深呼吸,不要屏住呼吸,在最合适的状态。检查老年人不强行停止,病人不能耐受时,应立即停止。活检的动作应该很容易,快速,准确。

3.4 内镜检查后的护理:喉部检查麻醉效果还存在,患者应特别注意不要吞下唾液,避免窒息,直到一小时后饮用,如咳嗽,麻醉效果消失后才能够饮食。如果活检下或上腹部不适,你应该多吃清淡的半流质的一天,而不是在食物过热。必要时可以给予药物治疗

3.5 结语:全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病人的焦虑,降低人体的应激反应。患者可以积极的治疗与检查,过程若顺利,可以提高内镜的成功率,使得患者更加满意。

参考文献

[1] 何名梅. 老年消化性溃疡52例临床分析[J]. 华夏医学, 2000,(04)

[2] 牛建平,郭龙,刘建兴,等.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临床、内镜136例分析[J]. 陕西医学杂志, 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