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中学生文学常识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中学生文学常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中学生文学常识

篇1

近两年来,人们热衷于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栏目,尤其对于北师大于丹教授所讲授的《“论语”心得》和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讲授的《品“三国”》极为青睐,而这种“于易现象热”也照样流行于中学生之中。笔者认为“于易现象热”本质上意味着人们文化底蕴的薄弱及文化常识的欠缺,而恰好于丹、易中天两位教授的讲授无意中弥补了这一缺失,因此在人们(尤其学生)中间刮起了这样的崇拜于易之风。事实上在平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随时随地都会遇到中学生文化常识欠缺的现象:如当在课堂上提到一个历史名人,历史名胜或中外著名作家或涉及一些文化常识时,全班学生中知者甚少,甚至出现张冠李戴闹出笑话,如“五岳”是什么,“六艺”是什么,“三苏”是哪三个人,老子的代表作是什么……学生们答不全者大有人在或乱说一通。这种现象作文写作中也照样存在。面对中学生如此严重的文化常识欠缺现象,我们作为语文老师不得不思考原因是什么,该采取怎样的补救措施?笔者就缺失原因和补救措施做了以下思考:

究其缺失原因有三:

一是在当前应试体制下,学校、教师、学生都忙于应对各类考试,把更多的心思和精力基本都放在各门功课的备考上,整天忙于做作业和复习资料的习题,致使学生阅读量极少,阅读面很窄,甚至两耳不闻窗外事。因此,对文化常识汲取的时间上受限,而且学生们掌握的主动性积极性也不够。

二是缺少一个良好的文化大环境,这尤其体现在农村中学生身上。当代社会先进的大众传媒文化盛行,人们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这些通俗娱乐的消遣文化上。尤其中学生一旦有空暇时间也热衷于电视、电脑。电视、电脑是双刃剑,虽然可以提供相关的文化常识,可学生们绝不会把一点可怜的空闲时间投入到对文化常识的探求上,他们更多地寻找一种刺激,寻找一种宣泄、放松的娱乐方式,所以听歌、看电视剧、看电影、玩游戏、上网聊天成了他们的最爱,而这些涉及的内容基本上都是武侠、言情、科幻、暴力类的,与文化常识几乎沾不上边。这些通俗的娱乐消遣文化以消极内容为多,所以不仅不能增长文化常识,相反会起到一种负面作用,并且占用了大量时间,甚而养成一种不良习惯,沉溺其中而荒废学业,断送前程。

三是大多数学生的家庭文化氛围也以通俗娱乐的消遣文化为主,有些家长不仅看电视上网,而且还下象棋、围棋,甚者打扑克、打麻将……致使孩子们也受到严重影响,这样不良的家庭氛围无疑也对学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致使学生们没有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和习惯,当然文化常识又从何而来。

面对学生对文化常识追求的主动性不够,再加上大的外在不良的环境氛围,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就中学生文化常识欠缺可采取以下几方面的补救措施:

一是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尽力给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给学生们以平时的文化熏陶。如安排一些文化常识类的选修课程,建议学校按时、定时开放图书馆、阅览室,鼓励并支持学生多上图书馆、阅览室,强化自己的文化常识。

二是教师积极引导,鼓励学生们都能积极参与到汲取文化常识的热潮之中去。尤其是语文教师更要起带头模范作用,将文化常识有意穿插于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应重视文化常识,运用各种渠道都可以,只要能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

篇2

1、常识学科仅仅使学生把握一般的知识还不够,必须在提高学生的素质上做出更大的努力,使学生各方面和谐地发展。教学过程中,学生把握能力比把握知识更加重要;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比了解结论更加重要。因此,在教学的知识的同时,要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情趣。教学活动的内容除了有一定的广度深度外,还要有必要的横向拓展和渗透。

2、学生知识的把握,能力培养,喜好的提高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加以实施。用思维引导实践过程,做全面的加工、分析,再通过语言表述出来,才算对事物性质有了真正的了解。

3、传统的教学方法太偏重知识教学。表现为教学时过分地重视书本知识,忽视了学生的实践知识;重教师讲,忽视学生的学。对学生的第一熟悉重视不足,对学生的“主体”功能熟悉不够。有些教师在课堂中一味地采用“讲授法”,结果自己讲得很累,效果确不好。久而久之,使学生养成了懒动手,不动脑的坏习惯。

4、知识的教学,我们应该注重启发式,应该让学生去尝试探索,不能单靠填鸭式的灌输和注入。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只能指导学生学些什么?用什么方法去学?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不能把知识的结论告诉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讲得少,做的少,把大量宝贵的时间还给学生。在学生自行探究、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开动脑筋,积极思索,促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日复一复,就有可能成长为勤思索、会思索的人。学生的行为活动直接关系教学的效果。教学的价值应评价为

学生的参和度×教学活动的意义(价值)/教学投入。

针对这一评价体系中的三者关系,我在小学常识五年级中进行了对比实验。试图探究“学生学习喜好、记忆力、语言会话能力”和“学生主动参和学习”之间的关系。

二、课题设计和实施

1、实验过程和方法

实验对象摘要:五年级一班、二班、三班

实验时间摘要:第一阶段从99年10月初到12月底

实验人次摘要:165人×4次

实验方法摘要:对三个平行班中采用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然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对比评价。

2、实验实例

现举小学常识第九册《东北林海》课实验过程如下摘要:

一班采用纯粹的“教师讲授法”。教师讲,学生听,基本不给学生独立思索和讨论的时间。

二班选用现今为教师们普遍使用的“一般教学法”。课前教师预备三组小组讨论题(附1)。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读图、自学课文、看录像、小组讨论等方法学习课文,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交流。

三班采用“主动学习法”。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讨论课题告诉我们什么信息?你认为这节课我们应该了解“东北林海”哪些知识?各小组派代表把讨论结果写在黑板上,教师根据进行一定的整理。然后让学生思索这些知识的来源,教师提供学习媒介——地图、录像、有关书籍等,学生分组学习。最后学生交流汇报探究成果。

三、教学效果调查及探究

1、教学效果调查。(其余三堂课调查结果附后)

二天后对三个班的教学效果进行调查。

(1)、书面记忆力摘要:在纸上写出学习《东北林海》一课后,你了解了东北林海哪些知识。

(2)、知识语言表达能力摘要:说一说你知道的东北林海。

调查结果汇总如下摘要:

教学方法学习喜好参和面师生时间比书面记忆语言平均长度

一班教师讲授法较低10.9%①7摘要:14.8个/人16字/人

二班一般教学法一般%26gt;90%②1摘要:16.1个/人21字/人

三班主动学习法较高100%②1摘要:4.56.5个/人28字/人

①指回答新问题学生/全班总人数。

②指参加小组及班级讨论的人数/全班总人数。

2、探究结果(以《东北林海》一课为例)

讲授法摘要:教学过程中,师生间局限于单向活动,师生时间比为7摘要:1,这“1”也仅局限于教师和个别尖子学生间的对话。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受累并未产生好的教学效果。由于学生主动参和学习的时间十分有限,教师没有能调动学生用耳、眼、手、口等各种感观参和到学习中去,致使学生学习喜好低落,学生对知识的敏感度相对较弱。教学理论和实践表明,智力水平正常的学生,假如缺乏基本的学习动力,教学条件再好,他们的主体功能也难以充分发挥。从课后调查来看,“纯粹讲授法”教学效果较差摘要:“书面记忆”一项,比“一般教学法”低了21.3%,比“主动学习法”低了26.2%;语言长度一项,比“一般教学法”低了23.8%,比“主动学习法”低了42.9%。如此看来,这种教学方法在知识记忆和语言会话能力培养上均不如后两种方法。

一般教学法摘要:这是教师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中师生时间比为1摘要:1左右。教师依靠三组新问题紧紧引导学生参和课堂知识的学习,学习也有较多的时间在教师的控制下主动参和学习。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方法正确,少走了弯路。从调查结果看,这种方法能较强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喜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局限于静态目标,缺少学生能动的反映。殊不知学生在依托教师的教,获取知识时,他们的身心还有自主的需求。一切的真理都要学生自己获得,重新发现,真理也往往深藏于繁杂的事物之中,只有具有敏锐洞察力的学生才可能发现它们。而敏锐的洞察、创造才能,正是来日成为“人才”的基本条件。

主动学习法摘要:最大的优势是着力使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自主的、有效的“学”,使学生实现由“学会”向“会学”转变。师生时间比达到了1摘要:4.5。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行为,增加了大量自学环节,突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多边互助,扩大学生之间的交流汇围,突破了以往教学中同桌之间、小组之间小范围个体性的静态沟通。学生全员、主动的交往,使交往形式多样化,强化了个体和个体、个体和小组、小组和小组、小组和集体的交往,使教学真正建立在多边活动的基础上,每个学生都以主人翁的姿态参和学习,参和交流,参和合作竞争,使主动参和学习面达致到100%。心理学的探究表明摘要:同龄人之间的心理沟通概率最高。学生面对面而坐,小组人数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小,轻易参和讨论,大胆地发表不同见解,同学之间相互启发,相互激励,也轻易使学生体验到探索的喜好和成功的喜悦。“主动学习法”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需要,讨论、合作交流、自学等活动符合小学生好动的特征,也符合他们的能力水平。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主动学习,知识记忆比“纯粹讲授法”高35.4%,比“一般教学法”高6.6%;“语言长度”比“纯粹讲授法”高75%,比“一般教学法”高33.3%。学生主动参和学习的确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会话能力、团体合作精神有很好的锻炼。正如刘默耕老师所言摘要:学生学习后的“输出”不是简单复现教师给他们“输入”的东西,而是要远远多于、高于老师给他们“输入”的东西,也就是说“效益”远远大于1。

四、结果分析

现代素质教育理论是一种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聪明、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从本质上讲,唤起人的主体意识,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发挥人的主体功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由此来看,“主动学习法”十分符合现代教育的需要。

1、从教学目标看

现代教育确定了多层次、多角度、多样化的目标体系。“主动参和学习法”使达成的教学目标更加完善。传统的教学法注重的是片面知识的教育,置学生全面的发展于薄弱的位置。而且在智育方面,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培养。教师只是试图把学生塑造成统一化、模型化的标准件,压制学生的个体精神,迫使学生屈从于他们的价值观,依附于他们的教学准则。这样的教育观是对现代人性和人的发展严重的压制和摧残。在教学中,不信任学生的创造力、不尊重学生的个性需要,一味地只运用单纯讲授法,必将泯灭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主动学习法”把培养学生成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为出发点,把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好学精神、主动参和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为目标,力求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协作、感受挫折和成功,能在知识、能力、情感、精神等方面协调的发展。较之其它教学法,“主动学习法”把学生看作有感情、有生命、有选择的人,而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因而优化了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更注重始贯穿着培养学生主体性这的主线,更注重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体现。

2、从教学方式上看

“主动学习法”在教学方法上摆脱了单一的传统模式。把知识传授、人格发展、能力创造力培养、行为习惯养成融会贯通,突破了各学科教学目标之间的界线,使目标体系更加丰富多彩,更利于学生的发展。“主动学习法”在教学任务的提出时重视了自我教育意识,用学生的主体思想来设计学习任务,为学生的主体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这对于教师设计新问题,学生完成新问题的教学方法来说是难以想象的。“主动学习法”把大量的自学协作、讨论探究引入课堂,突破了以一问一答,师生间对话的局限,增强了激励性、尊重性、参和性、信任性和发展性。重视让学生躬身实践,使他们加深心得、养成习惯。“主动学习法”不但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还重视强化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必须以语言为媒介,在交流、讨论,甚至争论中,说话的机会多语言的长度自然会增长,会话的能力也就增强了。通过语言的表述,知识印象就会加深,这样的知识不用背也会深深地留在学生的脑中,经久不忘。可以说注重学生个人主体性的培置,定能使学生做到自主、自立、自觉、自强、自信,成为学习的主人。

篇3

新信息的传递,本身就是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过程。我的讲述,有时甚至是学生的讲述,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兴趣。如我在讲解余光中的《乡愁》时,引导学生去网上查找余光中的简历,并补充介绍了有关乡愁这一主题的中外诗歌、散文;在讲解郑振铎的《海燕》时.把高尔基的著名散文诗《海燕》也搬了出来,让学生从内容、写作手法、思想感情上进行了比较。这样触类旁通,课上活了,学生通过这些补充材料,提高了语文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增加了不少见识,可谓受益匪浅。

当然,老师要肯学,善于动脑,这是前提。否则按部就班,不要说让学生开拓视野,就是书本上的现成知识,他们也未必想学。其实,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喜欢接受新鲜事物。只要引导得法,是可以实施计划,达到一定的目的。

二、朗读课注重朗读课外美文、精品小诗

通过师生互读,在阅读中欣赏,在阅读中陶醉,从而感受到语文学科溶于生活,溶于时代,溶于社会的美妙和真实,以此激发学生从阅读中捕捉灵感。如我在朗读冰心的《纸船》时,不少学生为之动容。母女情深如涓涓细流在他们心里流淌,静静地。那博大的母爱在女儿的思念中跃然纸上,不再抽象。我很鼓励学生读书,他们也常常把他们认为写得好的文章拿来给大家读。有时候,真忘记在课堂上,因为那明媚的阳光,清澈的蓝天,悠悠的白云,绿茸茸的青草,各色的鲜花,茂密的树木,潺潺的流水,清脆的鸟鸣,还有那英雄似的人物,仿佛让我们师生徜徉在一个美妙的花园。心与心的对白,情与情的交流,这不正是一个至真至纯的人间天堂?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还能不打开心扉,在美文的世界流连忘返?古人云“书能明智,书能娱性”,不正是如此吗?

三、每周一则读书笔记,做到有摘录,有评点

阅读资料可以是每期的课外读本,也可以另选。分为:1.摘录:如优美词句,百科小知识等;2.赏析:品味作者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写作手法的精巧,感情细腻的表达等等;3.评说:你对文章的整体感受,你对作者细节处理的看法等;4.借鉴:你从中学到什么,感悟到什么等等。这种读书方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有个学生每周阅读一章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对里面的建筑、人物颇感兴趣。恰好半期考试写说明文,要求学生介绍自己学校最有特色的建筑物,他真是如鱼得水,写得条理清晰,特征突出。这就是课外阅读。课外积累在不经意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以前的语文老师,视教材为唯一的读本,其余的概不许看。我本人就因为课余看小说被老师逮着,没收了书不说,还请了我父亲,害得我父亲一怒之下回去撕了一本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让我伤心了好久。好在我也成了一名语文老师,我永远不会让我的学生担惊受怕地偷偷摸摸读课外书。同事们说我知识面广,学生们特爱听我讲课,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我从小喜欢读书,而且做的读书笔记有满满的本。学生知道我特别爱读书,还经常来向我借书,我总是来者不拒。还书的时候,我总喜欢询问他们是否有收获,有时竟不知不觉谈了起来,真是有趣。

四、现代科技的发展,开辟了计算机应用领域

篇4

二、依托教学媒体,创设直观情景

现如今,多媒体教学已经很普及了,其优势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适当的运用不仅能解决教师在课堂中无法用语言描述来给学生讲述知识的难题,还有助于更加形象直观地理解课文,为学习课文创设了一个直观的场景。(举一例子说明媒体对乌鸦喝水课文的教学效果)

三、学法灵活、新颖、增趣、增效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现在提倡“探究式”的学法,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如讲《颐和园》第二段长廊时,我设计了“读——思——议——读——说”的学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其自读后思考,再相互讨论找出答案,感情朗读,最后出示介绍长廊的课件,让学生当小导游介绍。这样一来,学生兴趣很高,尤其是当导游的同学,除了书上的内容还加上了自己的想象,介绍相当生动。由此可见,灵活多样的学法给学生创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还有利于学生的创新。

四、开阔思维,激发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过:缺乏想象力就缺乏创造力。小孩子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像《乌鸦喝水》一课,在讨论乌鸦喝水的方法时就会发现,原来学生的想象是多么让人惊讶。他们为乌鸦找出许多种方法来:拿吸管喝;在地上刨个坑,把瓶子放到坑里倾斜一下;去田里找根麦秆来插到瓶子里吸水;甚至有的学生还说用翅膀抱着瓶子喝等等。

篇5

一、作文“写生”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就是把学生引向生活的海洋中去寻找、去发现,让学生通过观察、感悟,发现自然之美,通过多种感官协调参与,及时捕捉作文的素材,边看边写,抓住扣人心弦的每一个瞬间、一个场景、一件小事,写出文情并茂的作文来。学生走出教室奔向生活,会觉得眼里有形、心里有情、笔下有话。例如在写《我们的校园》这一作文题目时,我按事先设计好的方案带着学生在校园内进行实地观察,具体方式可模仿导游的口吻向学生讲解。我紧紧围绕题目,进行直观、形象、准确、有序的讲述。为了让学生更好、更快地了解校园,并同时掌握写作方法,达到有内容可写的效果,教师要按顺序引导学生观察校园,简要勾画出教学楼、校门、亭子、运动场地、绿化带等建筑设施;也可较详细地告诉学生校园占地面积、建筑面积以及各功能房(室)、场地区域在校园所处的位置和方位。在引导学生观察和写作的过程中,教师可把具体的用词、写话示范给学生。这样一讲、一看、一做,就能让学生豁然开朗,有物有序地写好作文。

这样学生在观察中写作,又在写作中观察,以观察促进写作,以写作指导观察,使学生明白观察是为了写作,写作是观察的反映,知道哪里需要观察,哪里无需多看,从而理清观察的侧重点。

二、作文“写生”可以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

学生在教室里习作,思维会受到空间的局限,写作时往往感到枯燥,常常是应付了事。而在室外“写生”中,学生会随着写作环境的改变提高兴趣,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捕捉灵感,情随境至,文笔畅达。在教师的帮助下,许多学生还主动自己去“写生”,锻炼文笔,写出了许多文质兼美的习作。如我班一位学生到湿地去练习“写生”,他在日记中这样写到:“我伫立在观景台,极目远眺,顿觉心境似海样般的广阔,广袤的湿地像画卷在眼前铺开,我的胸中满含一腔激情,渴望宣泄,灵感在任性地跳跃,思绪也格外敏捷,我的笔飞快地在本子上书写着所见所感,生怕文思稍怠即逝……”这篇通过“写生”而来的习作《穿越湿地》得到了师生的广泛好评,还被刊登在我校的文学校刊上。

三、作文“写生”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丰富的想象总是以事实为根据的,作文“写生”教学可以弥补室内课堂教学的缺陷,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敏锐的感悟能力和瞬间的捕捉力。作文“写生”让学生在认识客观事物中将写实和想象融为一体,寓景于情,思路也会随之开阔,从而使学生在广阔的天地中任意奔驰,无拘无束。只有展开想象的翅膀,写作的思路才得以打开,写作时才会有话可写,文章才会丰满。如在作文《黑河水》习作写生中,我让学生亲近黑河水,在习作指导中提出:见到了“水”你会联想到什么?有的学生说:“水,汹涌奔泻,如箭(飞驰),如马(奔腾),如虎(下山),威力无比,势不可挡。”有的学生说:“水如一面明镜,清澈见底,如我们的心灵,洁净无瑕。”我尝试带学生到家乡最美的风景区、花圃、林果园、工厂等地让学生去“写生”,使学生亲眼目睹具体可感的美景和地区变化,联想到未来家乡的繁荣昌盛,学生大都能写出想象合理的作文来。

篇6

一、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尝试将写作训练与听、说训练相结合

作文与说话不是互不相干的两回事,而现代中学生爱说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更喜欢听、说训练,因此在日常语文教学中要注重说话能力的训练。如学完某课后,让学生谈谈感受,或针对某一人物谈谈看法。可以让学生稍加思考后发言,在学生发言过程中,同样要注重对中心内容、条理安排,以及遣词造句等一些问题的及时指导。也可以让学生参与评议,老师适时地给予肯定与鼓励,并告诉学生,他们的发言很精彩,将他们说的写到纸上便是文章,让学生明白写文章不是弄虚作假,矫揉造作,而是表情达意的需要。学生在听、说训练中放松了心情,感知了口头作文的乐趣。课前5―10分钟的听、说训练也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途径。这项训练的规则是:由老师根据写作需要设计写作题目,学生课下写,课前读,听的同学评说,最后老师点拨。要求人人参与,采取轮流发言、自主发言、指定发言、或无规则的抽查发言等多种形式,意在调动每位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参与意识。课堂上,读的学生绘声绘色,尽情展现自己的写作才能;听的学生细致认真,锻炼了概括提炼能力;评议的学生尽可能用简明的语言给予公正的评价,无形中增强了表情达意的能力与品评欣赏能力。有时各抒己见,争执不下,此时老师再进行点评,学生会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种变学生写为学生既写又读,变老师评为师生共评的写作训练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尝试佳作鉴赏与再创

作文训练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针对初中学生阅历浅、知识面窄、视野不阔的特点,可以用抛砖引玉的方式,开启思维,诱发创作。吕叔湘老先生在谈作文教学问题时,说过:“学生作文有一种相当普遍的毛病内容空洞。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命题之后读写‘题中应有义’,给学生一点启发,或者让学生们大家谈谈。有些题目还可以告诉学生怎样去自己搜集材料。”[1]这就告诉我们启发诱导在作文训练中的必要性。在作文训练课上,我们注重了导语的设计、写作意境的渲染与写作的指导。针对一些不好写的训练题目,尝试了“佳作引路――学生评价――老师点拨――学生再创”的作文训练形式。学生在例文的引导下,拓宽视野,活跃思维,在品评鉴赏中,学到了有利于写作的语言技巧、写作方法等。在老师的启发、鼓励下,学生进行了迁移思维,写出了自己的作品。这样,解决了学生无话可说的难题,在训练中也提高了写作能力,如此训练,学生易产生写作灵感,增强写作兴趣。

二、以课文为依托,架构作文与生活的桥梁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因此作文命题设计应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谁来架构生活与写作之间的桥梁?课文就能担此重任。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教材版本的不断更新,课文内容也越来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些文章不仅能给人以美的熏陶,而且能起到典范作用。因此,作文教学以课文为范例,可谓就地取材,两全其美。)例如,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第一册第一单元选取的文章都是反映家庭生活的,家庭生活是学生最熟悉、感受最深的,这一单元的学习容易触发联想,诱发写作欲望,所以学习中教师要注意情感的渲染、写作技巧的总结归纳,巧妙地运用迁移思维,将学生引领到现实生活中来,进行写作。如:第一单元之中的《金黄的大斗笠》、《金盒子》、《羚羊木雕》都是以物为题目,并以具有意义的物品为线索来叙事,进而揭示中心表达情感。因此,在学过《金盒子》一课后,可以以“金盒子”为创新支点,设计写作话题:“在你的生活中也有类似金盒子的玩具吗?其中一定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凝聚着手足之情、母子之情、父子之情等,你能将其写出来吗?”学生都感到有话可说,都能真实地再现生活,并掌握了以“物”为叙事线索揭示中心的写法。再如,学过《社戏》一文后,设计以“童年”为话题进行作文,很多学生无形中就模仿了《社戏》的写作风格,以质朴的语言表现童年时的天真烂漫、纯真无私。以课文为范文,迁移思维,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去写作,为学生更好的展现自我架构了桥梁,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品尝到了写作的乐趣,增强了写作的信心。

三、激励学生写出与众不同的个性作文

篇7

所谓创业能力就是指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自我开发和动手实践的创造能力,它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范式和状态。创业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其形成和提升离不开专业理论知识的积累和实践技能的概括。根据创业能力的构成特点,我们可以将创业能力分为思维能力和经营能力两部分内容。其中,思维能力是创业活动成功的前提和基础,它是创业者思维模式和心理品质的总和,主要包括创业意识、主动学习能力、合作能力、联想能力、创造能力等内容。而经营能力是创业的核心,它指的是创业者在创业活动所需要执行能力和管理能力,由营销专业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决策能力、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等组成。对中职营销专业的学生而言,要想实现顺利创业就必须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做好市场推广工作。但与此同时,中职院校市场在对营销专业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时仍存在着一些瓶颈,严重影响了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具体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思维能力方面

①创业意识。受传统教育理念和意识的影响,很多中职院校在对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时,仍以知识灌输为主,忽视了对学生创业意识的教育和培养,致使其创业意识和观念淡薄,严重影响了其创业教育的最终质量。另外,与其他专业相比,营销专业学生的就业选择较多,毕业生创业意愿度较低。同时,一些家长基于就业安全性考虑,不愿孩子承担过高的创业风险,因此不支持毕业生创业。②创业品质。当前,中职营销专业的学生普遍缺乏创业灵感和创意,即使具备一些可利用的资源也无从下手,不知从哪方面做起,创业依赖性较强,无法独立应对创业中遇到的种种难题。同时,毕业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无法直面创业挫折和压力,一旦遇到摧折就容易一蹶不振,丧失创业信心,甚至中途放弃,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此外,随着毕业生中独生子女比例的不断升高,新一代毕业生多存在创业心理不成熟、合作意识淡薄、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无法适应当前创业的实际发展需要。

2.2经营能力方面

①师资队伍匮乏。当前,很多中高职院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时,常因专业师资力量不足而影响了其创业教育的发展进程。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的创业经验不足,无法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创新的有机结合,授课效果不理想。此外,学校在进行创业教育时,单纯采取照本宣科的授课模式,授课针对性和专业性不强,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②创业环境。通过分析当前的创业环境,我们可以发现目前中职院校的内外创业环境不容乐观。一方面,受学校现有资源条件的限制,很多中职院校没有能力建立起自己的创业基地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生的创业教育缺乏有力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社会对毕业生创业仍保持怀疑和观望态度,国家政策性和资金扶持力度不足,同时很多企业不愿为学校提供相关项目支持,创业教育难以顺利开展。③课程整体设计。目前,一些中职教师在创业教育能力的认知上存在问题,无法充分理解创业能力培养的目标和方向,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无法立足当前市场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做到创新能力培养和创业课程设计的完美融合。另外,有些中职院校在进行创业教育时,将其教育定位于课堂教育,不重视对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不利于其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违背了创业教育的初衷。

3中职学校市场营销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

3.1创业思维培养

①创业意识培养。创业意识的培养对于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强化和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可以使其更好地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变化,激发其创业热情和创业兴趣;另一方面创业意识培养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使其将所学知识更好地运用至创业实践当中,提高其创业成功几率。另外,教师在进行创业教育时还可以将学生的兴趣特长与其创业方向结合起来,激发起创业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其创业信心和勇气。②创业品质素养。学校可以自学生入学之初就开展创业了解和认知教育,使其了解最新毕业生创业和就业政策,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和创业观,增强其创业信心,提升其创业意愿度。另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创业项目实践的方式,使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创业教育,认识到提升创业品质的必要性和意义。另外,学校可以组织讲座和研讨会,向学生介绍和分析一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案例。

3.2经营能力培养

①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创业教育的最终质量。因此,中职院校在开展创业教育的同时,还必须做好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加强教师人才培训力度,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主题培训活动,有效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和业务水平,科学指导学生的创业行为,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的的解决方案。另外,学校还可以采用聘请一些既有实际管理和创业工作经验的企业家、创业投资家等担任学校创业教育的兼职教师,以强化创业能力培养的师资力量。②创业环境。良好的创业环境是保证创业教育成功的关键。因此,学校必须积极利用各方面的优势资源,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并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对学生的创业心理和行为进行分析和研究,优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引导和鼓励学生广泛开展创业实践。另外,学校还可以通过申请资金支持和帮助的方式,向政府申请一定数额的创业教育资金,保障其创业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③课程整体设计。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高职院校营销专业的创业教育要把培育具有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技能的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就意味着课程体系的改革。在营销专业创业型人才培育过程中,要求能在每门课程的实训教学工作中,都强化学生经营自己、管理他人的实践。另外,还应形成一套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开设《创业学》、《创业管理入门》、《商务沟通》、《创业实务》、《创业社会常识》、《团队训练》、《创业心理和技能》等基础课程,为学生拥有良好的创业思维能力打下基础。

篇8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问题意识是问题解决的基础,对学生掌握知识,优化思维结构,发展个性和创新意识的形成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如何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笔者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 把握课型,有针对性地种下“问题意识”的种子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遇到难题而产生怀疑、困惑的心理状态,并由此激发积极思维,不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一种心理品质。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不同的课型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科学实验课型中,教师可以从选择有结构的材料入手,增强学生发现和研究问题的意识。在探索“空气在哪里”时,可选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塑料袋、气球等材料来进行探究。教师可以提供以下典型而有结构的材料来达到唤起学生问题意识的目的,环节设计为:(1)用塑料袋能否成功地“捉”空气?(2)怎样用感官来感知空气并描述?(3)选择砖块来设疑,砖块里有没有空气?(4)探究一些表面有孔的物体海绵、蛋糕……是否有空气?(5)探究表面看似无孔的物体如木头、粉笔……是否有空气?(6)青椒中有没有空气?经过层层探究,最终使学生理解空气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只要有空间空气就会存在。

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教师通过提供“空气在哪里的‘有结构材料’”,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就能通过对这些材料的探索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从而实现高效探究“空气在哪里”的目的。

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方法去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课型,精心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久而久之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会得到培养。

二 提供机会,让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发芽

素质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主体教育观的体现,在科学探究中主体参与水平的标志之一是学生提问的情况。好的问题能给学生思维以方向和动力。那究竟由谁来发现并提出问题呢?除了教师,就是学生。教师可依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或教学模式来选择,让学生提出问题,可以让每一个学生处于自己发现问题的状态,并将问题外化,在学习的起点上进入积极参与的状态中,自己去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使问题的解决与发现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教师在科学教学中要善于提供质疑的机会,使学生在思维中提问,在提问中思维。

如教学“空气中有什么”时,上课时教师点燃蜡烛,并用空杯子倒扣使它慢慢地熄灭,让学生认真观察这一过程,并思考,对刚才的现象提出疑问。学生纷纷举手:蜡烛为什么会熄灭?蜡烛为什么是慢慢熄灭,而不是一下子熄灭?教师接着启发学生:有办法使蜡烛不熄灭吗?此刻学生探究的欲望被激活,开始激烈的讨论,很想通过实验来解决问题。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的问题又产生了:水为什么会上升?燃烧用去了多少气体?学生带着自己发现的问题,进入了下一步的探究活动。

三 激励肯定,茁壮学生心中的“问题意识”

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要坚持肯定为主的原则,采取具体肯定的策略,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价值具体肯定,这种具体的肯定不仅对提出问题的个体,而且对全班学生都有很好的激励作用。

在科学教学过程中,评价学生“提出问题”时,应基于学生成长的客观现实,不要过分强调评价的标准化理念,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多用鼓励的语言进行评价。比如:“你的问题是通过你平时的仔细观察后提出的,细心使你得到更多收获。”“不轻信书本,不迷信权威,你很有勇气。”“你的问题很有创意,但你更应尝试去解决,这才是探究科学的态度。”经过一段时间的耐心指导和精心培育,学生从最初不会提问或只问“是什么”,提升到“为什么”了。学生在课堂上对“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活动充满激情,逐步养成了不断追问的习惯。

问题意识不仅能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学习,还能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浓厚兴趣和进行创新活动的热情。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为了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应该把这颗种子散播在学生的心中,并持之以恒地为它提供成长所需的养分,最终会结出让学生受用终生的丰硕果实。

参考文献

篇9

自读解疑的自主性阅读教学流程

呈现为:学生自读,提出问题——小组

讨论,商讨问题——师生共议,解决问题。教学主要采用问题式教学方法。

自读文本,提出问题

自读这个环节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在语文课上学习的是语言,语言首先是要把握语感,语感是一种对语言的意义和情味直觉的感知、领略和把握,语感是学生自己建立起来的,老师怎样讲解、分析都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的体验和认识。这是学生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阅读教学策略,即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先认真阅读文本,对文本有一定的感受后,再根据课文的文体特点,发现兴趣点,找出疑难点,并力求找到解疑答案。

篇10

教育的有关规律表明,阅读心理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认识的心理活动过程,即浏览语言文字,形成整体印象,然后揣摩文字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最后再回到文字整体上去,获得发展了的整体印象。所以在阅读教学里,首先必须有一个整体感知的过程。切忌从无视文章整体教学目标出发而安排教学程序。相反,让学生直接接触课文,并且是整篇课文,采用不同的方法:或概述大意,或评价观点,或回答疑问,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知觉整体。尽管如此可能是混沌而朦胧的,然而同时也是极其有意义的。因为这样做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即“整体——部分——整体”这样一个认识过程,比如,八年级学生学习文言文,可以先尝试,不看注释,不参阅其他辅导材料,让学生先谈初步印象,然后再深入地学习文言文的字、词等知识,这样效果会更好。

其次,注重体验

语感训练,教师、学生均在其中,可谓人人都是参与者,语感的学习、语感的培养和生活息息相关,叶圣陶先生曾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下工夫。”这就说明语感的学习,要联系实际,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将语言文字同他所涉及到的客观事物、生活情景等联系起来,从而具体领会它的意义与情味。

其三,分析语境

语感是对某一语句在语境下的确切关系的直接感知。语境有时分为言辞语境和非言辞语境,即指由上下文构成的一种言语系统。阅读中,帮助学生分析一句话的语境,可谓“家常便饭”。例如《为学》中的一段文字: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贫者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这段文字富和尚说了两句“子何恃而往”,语感不强者往往很容易误以为:这两个句子都一样。面对这种情况就应该帮助学生做点语感分析了,要知道两句话字是一样的,即便如此,可它们所处的语境是不一样呀:前一个疑问是富和尚想知道对方靠什么去南海,后一个问句则是反问,是富和尚对贫和尚去南海的嘲笑!

所谓非言辞语境包括主观语境和客观语境。主观语境是指言辞实践主体的个性、修养、谈话时的心情等等,客观语境是指言语行为发生时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语文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仔细把握特定环境的特定意义。总之,让学生学会利用分析上下文,根据不同的语境来理解作者的真正用意,应是提高语感能力的重要方法。

其四,分析意象

篇11

从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本人精心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通过下面谈谈几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动”中设疑,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思维总是由问题引起的。小学生天性好奇、好动,在他们进行观察或动手操作时,他们只是对活动感到有趣。这时,教师如果能设计一个合适的问题,把学生学习的兴趣从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上迁移到探索和研究事物的本质上来,变学生“无疑”为“有疑”,就很容易诱发学生认知内驱力,激发他们的思维兴趣。那么,如何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设计合适的问题呢?首先应围绕学生活动时所面临的认知障碍创设情境,创设出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发生冲突的问题。其次,要重视学生思维过程的组织,使设计出的问题有较强的层次性,以培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第三,问题的设计还应注重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为形成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品质服务。

如在“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教学活动中,我安排学生动手拼一拼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小组讨论,思考下列问题,尝试推导:

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什么图形?你能拼出几个?

2、三角形的底和高与拼成图形的哪些部分有联系?

3、猜想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的?你能证明吗?

4、你在操作中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这样,学生边操作边思考,边思考边操作,手脑结合,促进了两种思维的和谐发展。

二、“动”中质疑,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

无数事实证明:科学家的创造发明,一个论点的提出,都是起源于疑问。学生能提出一个富于思考性的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可贵。小学生的疑问多数来源于有形的数学活动中。在一个或者动手操作或者动眼观察的活动环境里,天性好奇、好动的小学生更容易发现一些新的问题。作为教师,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掌握质疑的方法,真正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

1、学习活动的设计要体现知识的冲突,使学生意识到矛盾的存在,迫切地想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例如,在“分数基本性质”的教学活动中,我安排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拿出长度相等的三张纸条,分别折成2、4、6份,然后把其中的1、2、3份涂上颜色,最后把三张纸条展开对齐,比较涂色的部分有什么关系。这时,许多学生都出现了疑惑:“为什么分的份数和涂色的份数各不相同,但涂色部分的长度却相等呢?”

2、要引导学生“问得深”“问得妙”。如在上面“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活动的基础上,我顺水推舟:“那么,你想知道什么呢?”许多学生便有了“这里面有什么秘密?”“这里面有没有存在什么规律?”“我们能解开这个秘密吗?”等。学生质疑的情绪极其高涨!

另外,在学生质疑时,教师还要抓住时机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出这个问题的使其他同学理解提问者的思维程序,明确这样想的道理。从而学会质疑,并使学生的质疑由浅层次向高层次发展。

3、要尊重和鼓励每一位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宽容、愉快的学习氛围。由于学生间存在着个别差异,他们在提问时,往往不能提在点子上、关键处。这时,教师应以鼓励为主,消除学生畏惧心理,激发他们质疑问难的热情。比如课堂上我经常采用师生对问、同桌对问的教学形式,在这种平等、轻松的环境中,许多学生跃跃欲试、畅所欲言,较易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教完“第几”,教师可组织学生做乘坐火车的游戏,让台下的同学提不同的问题,台上的同学按要求上下车或做其它表演。

三、“动”中释疑,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篇12

《电视采访与写作》是广播电视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国内大部分高校都有开设,目的是培养学生电视采访的能力技巧,让学生掌握电视新闻的写作方法。在传统电视采访课程教学中,很多教材及教师多侧重学生采访方法和技巧的传授,而对电视采访中的一些核心要义并没有深入挖掘。其中,对学生在电视新闻采访中现场意识的培养就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一、现场意识是电视新闻传播的基本要求

电视作为一种声画合一的电子传播媒介,与报纸、广播等媒介相比,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因此也具有更好的传播效果。尼尔?波兹曼认为,文字传播改变了口头传播感知系统的完整,“每一个方向上的每一个感官延伸,总是要产生另一个方向上的某种感官的某一种截除”,而电子革命则改变了以往印刷媒体带来单一的感官延伸,将各种感官的延伸完美的结合起来。“在电子传播结构中,在其速度、容量、多向度和多形式中,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它可以使我们恢复昔日的完整,使我们重新得到利用丰富的多维视角的口头传统,可以重新唤醒右脑的创造性。视觉、听觉、触觉和味觉可以再一次混合,可以优雅、健康地混合成一个整体。[1]”电视作为一种将各种感官完美结合的大众传播媒介,给受众带来最为真实、直观的感受,而这都归功于电视传播所特有的现场感。

电视现场意识是指电视新闻工作者在报道时要有“我在场”的观念,要充分展示事件现场的情况,要善于现场发现和捕捉信息[2]。具体来说,现场意识主要包括记者的现场观察、现场采访提问、现场应变等。

现场意识是电视媒介特性对电视新闻传播的基本要求,电视新闻记者必须最大限度地接近现场和深入现场,直接获取视听材料,维护新闻的最大真实,使观众达到视觉和听觉的最大满足,尽可能地在现场充分发挥电视传播立体直观、形象生动、迅速及时等优势,充分获取富有感染力、冲击力的现场信息,只有树立了现场意识,才能真正实现电视新闻的有效传播。

二、学生电视采访中现场意识缺乏的表现

在当前学生的电视采访实践中,由于学生社会关系单一,获取新闻线索渠道有限,大部分的新闻选题主要集中在校园新闻或者一些非事件性的民生新闻上,由于这些题材缺乏冲突性及故事性等吸引人的元素,因此更依赖对新闻现场的展示和新闻价值的深入挖掘。通常,在进行这些新闻的采访中,学生现场意识的缺乏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现场报道少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在国际上创始于20世纪60年代,在我国则兴起于80年代。在西方,现场报道意思为“在镜前报道”或“站着报道”。通过记者身临其境的“镜前”新闻叙述,以及对当事人或有关人员的现场采访,以声音和图像的双重优势,使观众产生现场感、亲切感和参与感,打破了电视新闻初创时期的现场画面加画外音解说的电影纪录片式的格局,开创了电视新闻自己的独特传播方式[3]。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形象直观,观众从中接受的信息,不仅是记者现场采访报道的语言,还包括神态、表情、动作、氛围等非语言符号,更能增强新闻报道的现场感。但长期以来,受我国传统新闻报道模式的影响,及对课程中对新闻报道现场意识的忽略,学生不善于镜前报道,电视新闻的现场感大打折扣。

(二)不善于运用同期声

同期声是指记者在现场采访的语言及现场的人物语言的效果音。电视新闻强调现场的纪实手法,同期声是再现现场所不可缺少的要素。在采访实践中,大部分学生用画面和同期声进行叙事的能力差,更多依赖解说词的功能,常常造成典型的声画两张皮现象。而即使运用同期声时,要么同期声内容经常和解说词内容重复,要么同期声传递的信息单一,对现场的表现力度不够。

(三)现场采访挖掘信息的能力差

由于信息渠道来源少,学生习惯在网络新闻或报纸新闻报道中去寻找新闻线索,在进行电视采访前,并不是详细地对采访对象进行案头资料的准备工作,而是先入为主地就得出了采访结论,认为新闻事实就如其他媒体所报道的那样。因此在采访现场仅根据现有文字资料,简单地拍一些画面,拍完后进行后期配音和剪辑就完成了一条新闻。由于缺乏了现场感这种电视新闻最核心的要素,作品充其量只是图像版的报纸新闻和网络新闻。由于缺乏现场观察,学生在新闻采访中常常只是停留在简单地了解新闻事件要素及其关系上,没有去挖掘更有价值的信息,捕捉典型的现场环境及细节,新闻内容空泛,缺乏感染力,难以打动观众。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现场意识

在新闻现场,记者主要进行的是观察和采访活动,因此,学生现场意识的培养可以贯穿在现场观察、现场采访提问等多个环节。

篇13

1984年,中山大学中文系要求新生一年内读100本书,写出读书笔记;到1986年,又做出一个令全国高校同行都为之震惊的硬性规定——所有入学新生在一年级期间必须写150篇题材自由的作文。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该系开始逐步形成一个贯穿大学4年的强化基本功系统——一年级100篇作文,二年级8篇读书报告,三年级写学年论文,四年级写毕业论文(后来还增加了一项内容——要求全体学生精读100篇古文,背诵其中的50篇,并列入学习考核内容。)。为配合学生基本功强化训练,中大中文系在近二十年前就同时推出另一项在全国上下引起更大震动的创举——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在一二年级,导师和学生是一对一或者一对二的关系,每个学生都有固定的导师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个别辅导,三年级以后则由学生自己选导师。这项在全国大学中从没有过的制度,彻底改变了老师们的教学观念。这种专业素质强化训练带给老师们的是成倍增长的工作量,也是对自身价值的一种再认识。在与学生的互相交流中,老师们受益无穷,有助于提高科研和教学水平。例如中大中文系的萧德明教授在指导十几届学生100篇作文的基础上,就写下《大学生写作》这样一本深受好评的专著(参见薛晓峰、秦晖、邱瑞贤《大学生要补“童子功”,成才先打国学基础》一文及中山大学中文系网站相关文章介绍。)。

中山大学中文系的相关教学成果《强化写作训练,着眼提高素质》获广东省第二届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抓好教学实习,培养综合才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举措——全程导师制》、《加强科研训练,培养高素质的中文专业人才》分别获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第三、四、五届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目前,中山大学的专业素质(专业基本功)强化训练做法为全国很多高校所采用。我系通过实地考察、当面访谈、电话咨询、网络查看等方式调研过全国十几所高校,了解到这些高校中文系早就开展一系列加强学生专业基础与综合素养的教育教学改革,例如建立专业基本功强化训练系统、实行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等,并取得良好效果,我们需要向兄弟院校看齐。

二、我系为什么要开展学生专业素质综合训练活动

1.互联网时代,中小学生大都很早就会电脑打字,却写不好中国字,会上网聊天、打游戏,却写不好作文,对西方文化津津乐道,对中华文化却缺乏了解,热衷于感官刺激的网络读图,却冷待有思想艺术高度的名篇佳作。尽管他们有幸从高中考上大学,高考成绩及外语分数很高,但没看过或看不懂中外经典名著。以致有教育者戏称之为文化文盲,因为看起来实在不像是中文系的学生。

2.大学生在中学期间经历的基本上是应试教育,他们进入大学后松了一口气,学习与生活变得茫然,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成才观念。这些学生的知识结构普遍“虚弱”,只会应试做题,没有较高的人文素质。

3.本系学生在社会活动和就业求职过程中也暴露出专业基本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缺陷。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补救”措施。

三、我系开展学生专业素质综合训练活动的大体做法

我系参考外院校的经验,结合自身实际,配合学校的素质拓展活动,制定了有自己特色的训练宗旨、训练目标和操作方式、操作程序,编成《中文系学生专业基本功训练指导书》。大体内容如下:

1.中文系学生应通过本课程的修习,在写作能力、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自我认知能力、社会认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及其他相关能力等方面得到较大发展,使自己成为厚基础、宽口径、强技能、高素质的有益于社会的人才。

2.本课程总任务:学生需在大学学习期间不间断地进行听、说、读、写及其他专业基本功的强化训练;前三个学年内写作练量篇(首)数不得少于112篇(首),字数不得少于11万字;精读专业著作总量不得少于38部著作(泛读要求见《中文系学生阅读书目》说明),读书笔记字数不得少于3.8万字;背诵总量不得少于180篇(首)诗文(具体要求见《中文系学生背诵篇目》说明);参加社会调查不得少于2次,调查报告总字数不得少于2000字;参加本系组织举办的各种专业性第二课堂活动不得少于6次。

3.本课程以学生自我训练为主,老师指导为辅,并实行导师负责制。不同年级的若干学生编成同一训练小组,设组长、组长负责召集组员定期(一般每两星期一次)开展研究性的学习交流活动。每个老师负责一个小组的训练指导工作,导师和学生应以写作讨论会、读书报告会、调研心得会、诗文朗诵会、时事评论会等活动形式,从文化素养、专业技能、思想人格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训练。小组与小组之间可以举办各种讨论、交流、竞赛活动,必要时本系举办全系性的示范活动。

4.本系提倡老师和学生共同搞教研、科研活动,欢迎老师和学生合作发表教研、科研成果。各指导老师在培养过程中要善于发现特长生、优秀生并向系上推荐。本系可在特长生大四时继续为其提供导师或为其创造进一步发展的机会。经过前三年培养已具备考研潜力的优秀生,本系在其大四时为其配备考研导师(或由其自由选择导师)。

四、我系开展学生专业素质综合训练活动目前取得的效果

本素质拓展综合训练活动遵循专业学习、素质拓展、考研升学和系务管理一体化的思路设计。其主要功能是为本系学生拓展专业素质提供思路和方法,为本系学生考研提供知识线索和学习指导,同时为改进本系教师的专业教学和本系的系务管理提供摸索途径。本活动从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原则出发,以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为导向,以读书写作、调研交流、学行并进为方法,以学生自我引导、自我管理、自我促进为侧重,把中文系师生组织起来搞好教学工作,借此改变学生一味等待老师赐予的被动状态而成为学习的主人,建立一种新型的学风、教风和系风,尝试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目前已取得一定的效果,师生双向交流大为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大为提高。

五、我系学生专业素质综合训练活动目前的不足

1.教学、学习观念改变的问题:部分教师的教学仍然仅仅停留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单向灌输教学方式上,未能创造更广阔更自由的教学大平台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和教师的主导性作用。部分学生缺乏自觉的学习观念和成才观念,仍然处于一味等待老师赐予的被动状态而未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人。

2.“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问题:部分懒散畏难的学生,采用敷衍应付的态度对待训练活动,系里给出的训练要求和训练方式,到了他们手里往往会被有意无意地扭曲变形。

3.活动组织不力的问题:个别小组,由于组员们的素质的问题,也由于指导老师指导不到位的问题,缺乏向心力和凝聚力,一盘散沙,活动难以高质量开展。

六、我系学生专业素质综合训练活动目前需要解决的困难

1.活动地点、活动时间统筹安排的问题:希望学校能为中文系配备一间学生专业素质拓展活动工作间或实验室;希望学校排课时能为本系专业素质拓展提供较为统一的活动时间。

2.学生活动经费和教师指导报酬的问题:希望学校能提供长远保障。

七、结论

在兄弟院校普遍进行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本系如果不开展学生专业素质综合训练活动,教学质量只会与兄弟院校拉开更大的距离。所以开展学生专业素质综合训练活动势在必行,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见出明显效果。我们应该有耐心,有毅力,持之以恒地推进学生专业素质综合训练活动。(2010-10-30)

八、附《中文系学生专业基本功训练方案》

1.中文系学生专业基本功训练是本系的一门综合性实践课程,属必修课,学生须用三个学年完成本课程的修习。每学期计0.5学分,三个学年共计3学分。

2.中文系学生应通过本课程的修习,在写作能力、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自我认知能力、社会认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及其他相关能力等方面得到较大发展,使自己成为厚基础、宽口径、强技能、高素质的有利于社会的人才。

3.本课程总任务:学生需在大学学习期间不间断地进行听、说、读、写及其他专业基本功的强化训练;前三个学年内写作练量篇(首)数不得少于112篇(首),字数不得少于11万字;精读专业著作总量不得少于38部著作(泛读要求见《中文系学生阅读书目》说明),读书笔记字数不得少于3.8万字;背诵总量不得少于180篇(首)诗文(具体要求见《中文系学生背诵篇目》说明);参加社会调查不得少于2次,调查报告总字数不得少于2000字;参加本系组织举办的各种专业性第二课堂活动不得少于6次。

4.本课程分阶段任务:一年级学生上学期完成不少于16篇(首)的写作练习,其中文学类(例如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占50%,应用文类(例如新闻通讯稿、计划总结、对联、各种报告、各种公文等)占50%,各类写作练字数须15000字以上;精读(泛读另计,下同)专业著作不少于5部并写出5篇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总字数须5000字以上;背诵至少30篇(首)诗文;参加本系专业性第二课堂活动至少1次。一年级学生下学期完成不少于20篇(首)的写作练习,其中文学类占50%,应用文类占50%,各类写作练字数须20000字以上;精读专业著作不少于7部并写出7篇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总字数须6000字以上;背诵至少30篇(首)诗文;参加本系学生社团举办的专业性课外活动至少1次。二年级学生上学期完成不少于20篇(首)的写作练习,其中文学类(含创作与评论)占50%,应用文类占30%,社会评论和其他类别占20%,各类写作练字数须20000字以上;精读专业著作不少于7部并写出7篇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总字数须6000字以上;背诵至少30篇(首)诗文;参加本系专业性第二课堂活动至少1次。二年级学生下学期的写作、阅读、背诵任务同上学期,另外应个人单独完成或多人合作完成一次社会调查活动并写出不少于1000字的调查报告(多人合作完成的社会调查由各人单独执笔行文报告)。三年级学生上学期任务与二年级学生下学期同。三年级学生下学期完成不少于16篇(首)的写作练习,其中理论类(含文艺评论、文艺理论、社会评论和其他理论性文体)占50%,应用文类占50%,各类写作练字数须15000字以上;精读专业著作不少于5部并写出5篇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总字数须9000字以上;背诵至少30篇(首)诗文;参加本系专业性第二课堂活动至少1次。四年级学生在前三年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检验自己大学学习的最终成果。

5.本课程其他要求:学生的所有写作、阅读、背诵、社会调查、第二课堂活动等成果均需接受同学和老师的评点、检查(例如学生把自己的习作复印好分发给同学们评点,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检查背诵和第二课堂活动情况)。学生的写作练习、读书笔记、调查报告等必须用钢笔、圆珠笔或毛笔书写,与三笔字(钢笔、毛笔、粉笔)训练相结合。学生应每学期把自己的写作练习、读书笔记、调查报告等编好目录、装订成册并妥善保管。学生应在《中文系学生专业基本功训练指导书》上做好阅读书目和背诵篇目的记录以备同学、老师检查(建议每个学生在大学毕业前把自己的专业基本功训练习作、各科目作业、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结集成自己的大学学习成果集。)。

6.本课程是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实践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是相互并立、相辅相成的关系,其他专业课程的作业、练习不能计入本课程的写作、练量。各专业课任课老师应在课堂上高质量上好自己所任教的专业课程,为学生在课堂外完成专业基本功训练的各项任务打好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学生应认真学好老师课堂上传授的知识技能,融会贯通地运用到课堂外的专业基本功训练中去,高质量完成本方案的各项任务。确有某方面写作特长或其他特长的同学,经指导老师同意,并经主管实训工作的系领导批准,可以在不违背本课程训练宗旨的前提下,对本课程训练方案作出改动,为自己制订特别的训练方案。

7.本课程以学生自我训练为主,老师指导为辅,并实行导师负责制。不同年级的若干学生编成同一训练小组,设组长,组长负责召集组员定期(一般每两星期一次)开展研究性的学习交流活动,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训练听、说、读写等专业基本功,训练办文、办事、办会等专业能力,并通过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拓展阅历等提升把握社会生活的能力,为就业或考研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每个老师负责一个小组的训练指导工作,导师和学生应以写作讨论、读书报告、调查研究、诗文朗诵、时事评论等活动形式,从文化素养、专业技能、思想人格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训练。小组与小组之间也可以举办各种讨论、交流、竞赛活动。必要时本系举办全系性的示范活动。

8.本课程实行如下考核办法:平时考查可通过导师检查、组长检查、组员自查、组员互查等方式进行。每学期末导师按写作占40%、读书报告占30%、背诵占10%(没有社会调查任务的学期,此项占20%)、社会调查占10%、课外活动占5%、考勤占5%的比例为学生评定综合成绩。任何一项缺成绩则整个课程考核不予通过,专业性第二课堂活动一项须经有关活动组织者确认。

9.本系提倡老师和学生共同搞教研、科研活动,欢迎老师和学生合作发表教研、科研成果。本系鼓励学生积极向报纸杂志投稿,争取习作公开发表。本系定期编辑学生优秀作品集出版发行。鼓励热心同学尤其是学生社团积极参与相关系务管理,担负起组织、督促、检查学生专业基本功训练的部分任务。本系学生应组织各种专业性社团并积极开展活动,为广大同学提供参与专业性课外活动以获得相应成绩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