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产业发展对策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产业发展对策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产业发展对策

篇1

2.1品种单一,供应期短

目前枫林脐橙主要品种是清家、华脐、白柳,其中华脐占主导地位。这些脐橙基本上是中熟品种,供应期2~3个月,上市时间集中,不利于产品效益的提高。

2.2采后商品化处理率低

枫林脐橙采后绝大多数是经过人工粗略地分级、挑选,采用普通纸箱或是薄膜、网袋等粗包装,基本上以初级产品进入市场,深加工可以说是一片空白。

2.3品牌“诸侯混战”,宣传力度不够

在品牌方面,各乡镇纷纷打造自己的品牌,牌子多而杂。枫林镇自2002年就提出了用5年的时间将脐橙统一到“枫林脐橙”品牌上来,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品牌多而乱,阻碍了枫林脐橙知名度的扩大。

2.4技术支持缺乏生力军

目前大部分农户的技术支持是依靠技术员、不系统的宣传资料和针对性不太强的培训,出现问题不能够及时找到解决办法。

2.5无公害高效栽培推广成效不大

邻县发达乡镇已普遍采用无病毒苗木进行脐橙生产,而目前枫林镇脐橙无病毒良种苗木生产能力几乎为零。苗木繁育体系的各个环节没有形成有机整体,乱调乱运苗木现象比较普遍,一些地方甚至把带有检疫性病害(溃疡病、黄龙病)的苗木引入产区,严重制约了脐橙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2.6资金短缺,发展缓慢

目前,国家虽然出台了农业小额贷款政策,但在脐橙种植初期,投资相对较大又没有收入,况且近几年化肥、农药价格迅速上扬,这无疑增加了果农的生产成本。因此,导致一些果农只栽不管、任其生长。

3脐橙产业发展对策

3.1优化品种结构

针对枫林脐橙品种单一、供应期短的特点,镇政府严格按照县里提出的“三带两极一目标”发展战略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要求,以“农业富镇”的镇域经济发展思路,通过充分调查、认真研究,对脐橙进行合理规划,打造具有自己特色的优势品种,实现优势品种区域化。

3.2加强脐橙采后处理技术

结合当地实际,集中科研力量,研究脐橙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脐橙气调贮藏技术,改进橙汁、酱等加工工艺,完善脐橙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规范和脐橙加工品标准体系。实现果实分级、包装、运输、贮存以及果品加工一体化,通过产后处理提高果品的商品性。

3.3抓品牌建设

积极实施名牌战略,制定名牌产品培育发展计划,引导果农树立质量和品牌意识,强化脐橙采后的商品化处理,全力打造枫林无公害脐橙观光园。同时,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努力提高枫林脐橙的知名度,并以此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3.4加大财政投资力度

以“十一五”规划中大力发展优势农产品为方向,按照“统一规划、规模发展、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使用”的原则,集中县、镇内外财政力量,整治和加强果园基础设施,营造有效保持水土的绿化屏障,增强抗御旱、涝、风、冻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形成区域自然环境保障体系。

3.5加强脐橙栽培、绿色脐橙技术研究

篇2

澜沧县拉祜族自治县发展河哈尼族乡辖4个村委会、57个自然寨、69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 万人、总耕地面积 3.6万亩、土地及水资源丰富,2013年农民人均有粮388公斤、农民人均2595元。以茶叶及甘蔗为主要经济作物。原有桑园面积587亩、涉及发展河及营盘两个行政村、9个村民小组。2014年产鲜茧20.4吨、产值76.5万元,新发展面积450亩。

1 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发展河的蚕桑从引进到现在共经历了:引进试验示范种植的尝试期、全面规划推广种植过度期、优胜劣汰的平衡期以及现在的理性恢复增长的发展历程

1.1 引进试验示范种植的尝试期

澜沧县发展河乡于2005底与全县同步引入蚕桑产业,当年示范种植164.2亩,2006年养蚕1.5张,产量73.2公斤、产值1383.3元,桑园选地条件差,基本选在树林边、竹林底或与茶树间种。基本不进行管护,亩产值8.5元/亩。到2007年底统计发展面积524.4亩,嫁接面积79.5亩,共养蚕31张、产量1175.3公斤、产值22388.8元,亩产鲜茧2.2公斤/亩、如以嫁接投产面积计算亩产鲜茧14.8公斤/亩、亩产值281.6元/亩。前栽后毁,弃管弃养现象突出。

1.2 全面规划推广高峰期

2008年全县调整规划前普查面积132.2亩、其中嫁接面积66.7亩。2008年养蚕32张、产量1320.7公斤、产值25345.9元,与2007年保持基本稳定。调整规划后当年新发展面积630亩,至2012年始实施强村大户工程前累计共发展面积1864.8亩,其中嫁接面积621.2亩,累计产茧35982.9公斤、同比2008年年平均增长9倍。年最高产量15190.2公斤,产值481624.9元。以嫁接投产面积计算平均亩产茧24.5公斤/亩、亩产值775.3元/亩,平均张产茧29.3公斤/张。养蚕技术和效益处于全县较低水平。

1.3 优胜劣汰的平衡期

2012年发展河村列入了县级‘强村大户工程项目’建设,项目实施当年原有面积由实施前的841.7亩减少到532亩、减309.7亩、-36.8%。 2012年新发展面积127.8亩,其中新栽嫁接桑80亩。 2012年养蚕439张,同比2011年的497张减66张、-12%。产量12148.9公斤,同比15190.2公斤3041.3公斤、-20%。养蚕户数102户,同比167户减65户、-38.9%。户均养蚕收入3634.6元/户,同比2657.3元/户增977.3元/户、增36.8%,亩产茧量22.8公斤,同比17.7公斤增加5.1公斤/亩,增加28.8%。由于在当年甘蔗价格提升以及养蚕水平低、致使养蚕效益差等因素的影响下,吉坐、老陈等村民小组,于强村建设项目进入初期3-4月严重毁桑。预计减少养蚕张数200余张、减少产量5000公斤。但是,养蚕总量虽然少了户均收入及亩产茧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通过狠抓冬季桑园管理、高标准建设新桑园、桑园及蚕房的统防统消、大棚建设、养蚕技术培训指导等工作的有效落实,2013年投产面积449亩,鲜茧总产量有了恢复性增长达14860.8公斤。产值558425.8元,户均收入5640.7元/户。同比2012年的3634.6元/户,提高2006.1元/户、增长35.6%。平均亩产茧量33.2公斤/亩,同比22.8公斤增10.4公斤/亩,增长31.3%。2013年新发展面积138亩。产业逐步向高效,高标准化方向发展。

1.4 理性恢复增长的蓄势待发期

经过多年艰辛的发展历程,不断总结和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及‘强村大户工程’实施的有力支撑下,三年来,不下达面积任务指标、注重选地及建设标准的提高、发展一亩出成效一亩、注重种养薄弱环节的技术培训指导、积极有效的引导农户主动投入发展。发展河乡的蚕桑产业正呈现出可喜的恢复性增长趋势。其中:嫁接桑面积350亩。占新栽桑的78%。至此,总桑园面积基本恢复到2012年前的面积水平,达1030亩、桑园管理建设标准、养蚕技术及效益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预计到2016年可完成‘强村大户工程’的建设任务,实现产茧50000公斤,产值190万元,为发展壮大该乡的蚕桑产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

2.1 严格推进组织化进程

发展河蚕桑产业近年来在上级财政项目的支持下由农户自行发展,桑园面积相对集中在发展河村的上勐宋、河头、林排坡及营盘村的蚌塘、坡脚等小组,2014年新发展面积呈现逐步向其它小组发展的趋势。应统一认识,以‘事在必成’的决心、做‘强产业’为目标,充分调动乡、村、组及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主动参与性,做好现有村组的统一规划,规划面积不少于村2000亩、组300亩、户5亩。做到有组织、有计划的稳步推进发展。在做好发展河、营盘两个强村的基础上,后续考虑勐乃村及黑山村的规划发展。至2020年规划总面积8000-10000亩、产茧800-1000吨、农业产值3200万元,真正培植壮大成为本乡的支柱性产业。

2.2 加强技术服务力量、支撑产业发展

发展河乡从引进蚕桑产业起,技术员及辅导员更换频繁、稳定性差,始终处于熟悉、适应阶段,无法进行有效的培训指导。是导致该乡种养水平不高、养蚕效益不好、影响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全乡只有两名村级辅导员在分片进行技术服务、组织生产等的相关工作。技术培训指导力量有待加强,建议鑫源公司应至少配备1名专业技术人员。并签订至少3年以上的服务协议。以保证技术支撑产业发展的必然需求。

2.3 加强种养技术薄弱环节的重点培训指导

养蚕效益的高低,与桑叶产量、质量以及养蚕过程的每个环节都环环紧扣,缺一不可。必须严格按技术标准加强种养过程中种植沟开挖、栽苗、底肥投入、中期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冬季桑园的深翻、伐条、施冬肥、小蚕养殖中温湿度的管理、蚕体蚕房的消毒、采叶标准,上簇管理等每个技术环节的培训指导。狠抓桑园病虫害、小蚕养殖温湿度的调节、蚕房的统防统消等最为薄弱的环节,直至达到养成自觉习惯、统一标准为止。实现向高标准、专业化、持续方向发展。

2.4 抓好示范样板的建设

篇3

浮梁产茶历史悠久,其产茶、种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汉晋时期,曾创造了“浮梁歙州,万国来求”的辉煌。唐宋时期,浮梁是全国重要的茶叶集散地,曾留下了“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千古名句,把唐代浮梁茶叶经营的盛况扬名于世。改革开放后,浮梁茶叶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按照“生产发展、品牌统一、资源共享、市场有序、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要求,连续五年实施了整合资金支持茶业发展的措施,全县茶园基础、加工能力、品牌提升、市场拓展、农民增收等方面呈现出了良好的局面,已经形成了以“浮梁茶”证明商标为主品牌,企业产品商标为特色的双牌运行模式。

全县现有茶园面积10.8万亩,其中:无公害茶园面积10.6万亩,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4.3万亩,良种率达39.6%。茶农总户数1.5万户、从业人员5万余人;2012年总产量达到5162吨,同比增长20%,总产值3.42亿元,同比增长48.70%,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15%,茶叶综合产值6.4亿元。现有各类茶叶企业61家,茶叶专业合作社65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茶叶龙头企业6家,市级龙头企业6家,茶叶年销售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7家,500万元以上的企业8家。全县已注册企业产品商标38枚,注册证明商标1枚,等级地理保护标志2枚。浮梁县先后获得“中国红茶之乡”、“全国无公害茶生产示范基地县”、“国家级茶叶标准化示范县”等荣誉称号。茶产品先后获得“江西省名牌农产品”、“江西省著名商标”、“地理标志登记产品”等称号。

二、浮梁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良种普及率低,竞争力不高

茶树品种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茶叶的产量、品质,进而影响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水平。2012年,浮梁县有茶园总面积10.8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4.3万亩,良种率仅达39.6%。2012年浮梁茶叶总产5162吨,其中名优茶只有980吨,名优茶比重低,高端市场难以拓展,不利于产业长久的发展。

2.管理粗放,产业规模小

浮梁茶企中,生产规模小,主要生产模式为“茶农”、“茶厂+农户”,只有少数企业是“公司基地”的模式。“茶农”、“茶厂+农户”的生产模式,单元规模不大,管理粗放,科技水平低下,不仅导致单产低,而且茶品质难以保证高优。生产规模的限制,致使大部分企业的年销售收入都不足500万元。

3.营销推广软弱,市场占有率低

首先缺乏统一的、有影响力、管理规范的茶叶销售市场。虽然在西湖、浮东、瑶里已经建立了三个产地交易市场,但是在县城、市区只有少数几家茶叶公司的销售门店,未形成完整的销售网络,销售网店零散且互不沟通,难以形成销售大势。其次,“以产定销”,与市场相脱离。浮梁茶叶存在着“茶区生产、加工什么茶叶,就卖什么茶叶”的问题。在茶叶生产上存在着“重春茶,轻夏、秋茶”的现象,从而在销售上出现“单季生产,单季销售”的局面。再次,宣传力度不够,品牌效益不佳。“好茶在浮梁”,但是如没有宣传,再优质的茶如果没有知名度,无人知晓,销售状况肯定难以理想,更不可能成为名牌。另外,营销人员有700人,但是专门的营销人员少,学茶专业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影响力茶业的市场开拓力。

4.技术落后,标准化程度不高

一是机械化水平不够。浮梁茶叶企业大部分规模较小,存在大量的专业合作社和茶农散户,他们的加工方式陈旧、加工设施落后、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导致茶叶资源浪费较大,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茶叶的产量和质量。同时,茶叶深加工产品的开发不足,精制加工企业只有3家。二是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据浮梁县茶业局提供的资料,全县现有茶技干部144余人,其中高级农艺师1人,中级职称13人,初级职称69人,人才结构不合理,出现初级人才相对较多,高级人才奇缺的状况。技术的落后以及人才的缺乏,直接导致茶叶科技含量低。

5.产业链互助互补性差

随着市场的发展,不仅各种茶产品迅速发展,如速溶茶、液态茶、保健茶、袋泡茶等;其他各类饮料抢夺着市场,如矿泉水、可乐、果汁等。从浮梁茶业发展的现状来看,研究设计、原料种植、生产加工环节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而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渠道批发、终端零售环节仍然薄弱,导致产品难以与市场对接。

三、促进浮梁茶产业发展的对策

1.加强政策引导,扶持龙头企业

茶产业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产业,有一定的弱质性,不仅需要稳定的财政投入,还需要政策的扶持,近年来,各级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规定,并投入了相当可观的资金促进浮梁茶业的发展。要说市场是一只无形的手调节着茶业产业的发展,那么政府宏观调控则是那只看得见的手,成为推动茶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动力。茶叶要实现产业化,要向现代化转型,就必须加大力度培育龙头企业,对一些前景较好、效益突出,有市场、守信用的规模以上企业,给予一定额度的财政补贴。

2.实施科技兴茶,提高经济效益

(1)目前,浮梁茶业深加工能力较弱,各类茶产品的研发能力不强,无法适应各类消费者的要求。各茶企必须适应时展的要求,进行茶叶深加工,开发茶叶的易饮和保健功能,研发各类茶饮料和茶保健品,有效解决中低档茶的销路问题,并促进产品多样化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机械化、清洁化生产成为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从采摘、加工到包装销售各个环节,都要保证茶叶符合食品的生产要求,必须克服分散生产加工,不断提高机械化水平,加强生产技术指导,以不断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

(2)全县当前茶叶人才的组成情况,管理人员缺乏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技术人员结构失调,而营销人员单纯在销售,缺乏市场分析能力。人才培养形式有很多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从学校挑选管理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到茶叶局、各茶企进行茶业管理,解决管理粗放、体制不完善等问题;二是返聘一些已经退休但是身体状况不错的老技术专家,指导生产,并帮扶年轻人进行茶叶生产加工;三是对现在从事茶叶工作的职工、技术人员分期分批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技能,解决高级技术人才缺乏的问题;四是挑选茶叶相关专业的高级人才,进行茶文化方面的推广、茶产品的研发等,并推广普及新技术。五、引进市场营销方面的人才,并对其进行茶叶知识的相关培训,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分,真正意义上的营销。

3.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品牌影响力

浮梁茶区域品牌经近几年的升级打造,在国内部分市场虽然已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但由于其旗下的产品市场开拓与占有能力,提升品牌的办法不多,品牌宣传的力度不够,投入较少,联动机制尚弱,制约了“浮梁茶”品牌对全县茶叶产业发展的带动能力的提升。针对以上问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积极组织参加各类重大茶事活动,宣传推介浮梁茶区域公用品牌,提升浮梁茶品牌影响力,力争在全国百家区域公用品牌在市场价值评估中进入前列;二是通过报纸、广告、电视、互联网等各种媒体广泛宣传。以县茶叶协会、县整合资办和县农发办联合建设开通“浮梁茶”网推进浮梁茶品牌的宣传;三是在浮梁茶销区市场江苏常熟等国内地域及外国进行浮梁茶推介会,进一步扩大浮梁茶销售份额,四是启动《浮梁红茶地方标准》制定工作,并且建立“浮梁茶质量体系档案资料”为宣传浮梁茶提供科学支撑。

4.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

优化产业结构是促进产业发展最直接的手段,良好的产业结构可以提高产业的竞争力水平。首先改造老化、低产茶园,扩大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是茶园增产的重要手段之一。引进无性系良种茶树,有利于实行茶业机械化,利于初制工艺规范化,有利于品质的提高,有利于名优茶的生产和开发。其次,调整产品定位,将名优茶大众化、大宗茶优质化。目前,浮梁茶产品存在名优茶高端、奢侈化,大宗茶低端化的现象,导致无法满足茶产品消费市场各阶层消费群体的需求。尤其2013年以来,礼品茶市场销售不景气,受节约型社会风气的影响,更要突出大众消费,适应市场需求。浮梁茶应根据目前市场消费需求细分目标市场,调整茶产品的组成结构,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品牌知名度。再次,要正确引领茶农、茶企转变生产方式,实现春、夏、秋三季采茶四季生产加工,延长生产周期,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率,扩大规模,达到增产、增收的目标。浮梁茶叶生产存在着“重春茶,轻夏、秋茶”的现象,致使茶叶资源浪费,产品产出率低、规模小,严重制约了产业化的发展。按照茶树的生长和生理特性,茶树年可采轮次均达4次。而且适时采摘是科学化刮泥茶园的基本要求。

篇4

(二)奶业管理粗放,市场秩序混乱。目前奶业管理形式较为粗放,市场秩序混乱。在消费市场好时,表现为奶源紧张,争夺奶源;在消费市场相对增长缓慢时,则竞争市场。由于国内市场乳品消费结构单一,乳品企业同质化竞争严重,进行压价销售,造成市场秩序混乱。另外,奶业发展中没有足够的人力技术来解决奶牛饲养中出现的防疫问题,并且兽医技术不过硬等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奶业经济的发展。

(三)产业链的各环节利益分配失衡,抑制奶业健康发展。我国奶业发展经过十多年的迅速扩张,虽然从生产到销售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包括奶牛养殖、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多个环节),但产业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配合不协调、发展比例不合理、利益分配不公平问题严重,致使奶业产业链运转不畅。

二、我国奶业发展对策

(一)加强奶源基地建设,提高原料奶产量与质量。由于目前小规模养殖方式获利较少,资金缺乏,技术落后,抗风险能力弱,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小规模奶牛养殖原料奶生产的支持力度。除此之外还应加强奶畜的遗传繁育、品种改良工作,加快奶畜的更新;推行规范化饲养和机械化挤奶,积极引导和鼓励奶农进行专业化生产和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奶农加入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及其他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奶农的组织化程度。

篇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1012402

1引言

林业产业发展事关我国生态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促进林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现阶段我国林业产业主要包括: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以木本粮油、干果为重点的林产品深加工及资源综合利用的设备制造等。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全力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重要时期,石屏县能否抓住机遇,进一步推动林业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引导产业从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正确处理兴林与富民、改革与稳定、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实现林业产业兴林富民的发展目标,是今后工作中研究的重要课题。因此,如何做好林业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需要我们理性思考,认真对待,准确把握和积极实践。

2石屏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石屏县是一个“九分山有余,一分坝不足”的山区县,全县最高海拔2551 m,最低海拔259 m,县城年平均降雨量为775~1148 mm。全县国土总面积303700 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232954.7 hm2,占全县国土面积的76.7%。活立木总蓄积量6258670 m3,森林覆盖率61.52%,林木绿化率72.80%。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108180 hm2,建成“三结合”农村户用沼气池25400口,占农户总数的36.8%,沼气示范村353个,占自然村总数的37.5%。

全县立足资源优势和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按照“依托项目、长远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发展要求,把林业产业发展作为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建设项目强力推进,先后制定出台《关于加快石屏县山区综合开发的若干政策意见》、《石屏县加速林业发展的决定》、《石屏县进一步加快核桃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措施,在积极实施好退耕还林及巩固成果、珠江防护林、封山育林、生态公益林保护和农村能源建设等林业生态建设,深入推进森林采伐管理制度改革和低效林改造等林改配套改革工作,把林业产业发展与生态绿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使林业产业发展逐年得到发展壮大。并充分调动广大林农的生产积极性,林业产业助农增收成效显著。2007~2011年,全县共完成人工造林38646.7 hm2。规模接近和超过3333.3 hm2的有竹子、杨梅、柑桔等;超过13333.3 hm2的有核桃、速生桉;超过66666.6 hm2的有云南松。全县目前发展杨梅6800 hm2,柑桔1500 hm2,竹子4380 hm2,核桃20026.7 hm2的,速生桉13666.7 hm2,为推进全县“生态立县、兴林富民”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林业产业在绿化宜林荒山荒坡,改造提升低效林、残次林品质的同时,也为当地群众带来了丰厚的回报,绿色产业培植初见成效。

3产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3.1林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石屏县林业产业取得较快发展, 2011年全县林果总产值虽然达到6.24亿元,但在地方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较低。亩均林地产值仅达到178元,相比本地区农田农地亩均产值来说还较为低下。核桃种植面积虽然达到20026.7 hm2,但因气候条件和管理方面因素影响,保存率和挂果率面积不大,保存率平均为60%左右,挂果面积仅约2000 hm2,对拉动农民人均增收的贡献效果不明显。近年发展迅猛的速生林,因普遍不到正常采伐期和遭受低赜暄┰趾τ跋欤尚未产生效益,2家林产品加工企业因原料和劳动力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另外,全县林产业种植适宜区大部分在山区,受交通条件、经济基础、思想观念、文化素质等影响,大多数山区林农疏于管理,病虫害防治工作滞后,导致效益不明显,制约了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尽管县乡有关部门不断加大管护培训和督促检查力度,但由于认识不到位和观念转变力度不大,导致大部分种植户只种不管,不能有效形成“三分栽、七分管”的有利局面。总体来讲,全县林产业效益及规模都不大,效益不明显。

3.2制约因素分析

3.2.1林产品深加工能力不足

目前全县生产的杨梅、核桃、甜龙竹、野生食用菌等主要产品,基本上没有加工就进入市场,抗市场价格波动风险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低,而且随着大面积新发展的杨梅、核桃在3~5年后陆续挂果,全县林果产量将逐年递增,而全县缺少林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带来的产业培植影响将日趋明显,林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不足的短板问题将成为林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和林农增收致富的制约主因。

3.2.2自然因素影响大

受2009~2013年连续干旱天气及“倒春寒”的危害影响,县境内部分苗圃和新植经济林树种遭受干旱和低温灾害,造成新植苗木成活率低,果树挂果少甚至不挂果,损失严重,极大挫伤了山区群众发展林果生产的积极性。

4对策及建议

4.1强化措施引导发展

通过采取补植补造和加强管理等措施,使全县核桃保有量稳定在20000 hm2左右,适度发展早实核桃和美国山核桃;提倡林粮间作,高效利用和保护现有耕地,推广林果经济;以“美丽家园建设”及“桥头堡建设”等契机,抓好石屏特色与林产业工作重点的有机结合,积极发展和扶持能够带动农民致富增收、促进林业产业种植和管理结构升级的项目,正确引导林产业发展方向,为林农提供多渠道、多形式的支持服务,使林农得到实实在在的林产业发展实惠;围绕县林业产权管理服务中心被列入国家标准化建设的发展契机,进一步规范和推进林业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实现森林资源优化配置。

4.2争取项目和建设资金投入

林业产业建设具有投入高、规模大、周期长等特点,产业发展不仅需要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投资、合作和参与,也需要企业、单位、其它投资主体和广大林农踊跃参与投资投劳。为保障全县林业产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要争取更多财政资金和建设项目投入,整合和统筹安排涉农资金扶持林业产业建设,不断增加产业发展抚育管护资金投入和金融信贷支持,进一步激发群众发展林业产业的积极性;通过资金和项目的不断争取,逐年改善产业发展中的道路交通、水利灌溉、电力、贮运保鲜等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完善优良品种引进,提高种植户抗旱保苗知识和技能,尽量避免和减少干旱、低温对种植造成的损失,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4.3壮大林产品加工a业,提升产品效益延伸度

农民要扩大收入,必须对林产品进行深加工发展,建立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现代企业。开展产业示范项目建设,解决当前核桃、杨梅等产业加工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低、资源利用率低、附加值不高等问题,打造工艺成熟、符合标准化生产、有市场需求的产品,为果农提供销售市场,为社会提供绿色食品,推动产业链延伸,同时也使林产业进一步壮大。同时,积极做好新品种选优或引进,培育优良接穗,引导林农逐步淘汰劣质品种,使林产品结构日趋合理,带动石屏县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4.4加强科技推广

利用科技三下乡、科技服务入户、现场指导和培训,不断提升科技对林业产业发展的贡献率。依靠科技支持和加大生产投入,进一步狠抓规范化种植,科学中耕、施肥、疏枝、病虫害防治,科学采果、贮运等生产技术,重点督促农户按种植技术要求做好抚育管护和抹芽定干、整形修枝等管理措施,提高造林成活率和造林成效。积极吸收和借鉴外地好经验、好做法,注重典型引路,实行分类指导,推进规模化、生态化、效益化发展。

4.5着力抓好现有森林的抚育管理

充分利用国家对森林抚育的补贴政策,加大对现有森林的抚育力度,不断提高林地生产力。每年安排3333.3 hm2森林抚育任务,不断增加森林蓄积量,提高单位面积产值。

5结语

石屏县林业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优势明显、前景广阔,要积极利用市场机制、市场办法和市场手段, 创建名、特、优品牌,林业产业的发展必将为石屏“美丽家园建设”和 实现兴林富民目标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篇6

一、福建林业产业概况

截止至2007年底,福建林业产业发展整体上呈现飞速发展的平稳态势,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福建林业工业生产平稳增长

2007年上半年累计完成工业产值(规模以上)329.81亿元,比增32.3%;累计完成销售产值310.68亿元,比增33.5%;产销率94.2%。6月份当月完成工业产值66.75亿元,比增33.5%;完成销售产值61.95亿元,比增31.4%;产销率92.81%。

2.主要产品产量稳步增长

木材:2007年上半年全省木材生产完成241.42万立方米,比上年同期增加49.22万立方米;木材销售完成268.52万立方米,比上年同期增加66.33万立方米;木材库存41.65万立方米,比上年同期增加8.65万立方米。

林工产品:2007年上半年全省人造板产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累计完成(规模以上)246.38万立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53.5%;其中胶合板完成92.05万立方米,比增52.4%;纤维板完成77.27万立方米,比增10.39%;刨花板完成51.36万立方米,比增272.18%;人造板二次加工装饰板完成424.1万平方米,比减10.3%,产品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木制家具完成434.86万件,比增19.19%。纸浆完成18.67万吨,比减1.73%;机制纸及纸板完成115.78万吨,比增20.52%;木地板完成100.66万平方米,比增0.21%。

3.出口增速保持良好

2007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林业工业主要产品出口形势良好,全省累计完成出货值64.8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5%;6月份当月出口值完成12.54亿元,比增14.9%。

但自2007年7月1日起,财政部调整2831项商品的出口退税。其中以木材加工为主的林产加工业是这次政策调整的重点之一,这将对林产品出口企业将造成较大影响,下半年全省林产品出口情况不容乐观。

4.林业经济效益增长平稳

1-5月份,全省规模以上林业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30.62亿元,同比增长33.1%;实现利润8.95亿元,同比增长44.6%;实现利税15.87亿元,同比增长39.2%。亏损企业亏损额1.8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主要是由于股份合作制企业和集体企业亏损额上升。

二、福建林业产业政策评价

综合考虑福建省的林业发展情况,在参考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比了相关资料后,对林业产业政策的评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去评判较为合适,主要可以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成本投入来进行统筹考虑,具体评价指标情况可以按以下细分指标进行安排:

1、社会效益评价指标

①富余人员分流安置人数占林区职工总人数的比率

②林区职工参加养老保险人数占林区职工总人数的比率

③林业就业比重

2、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①林业产业结构比例

第一产业比重=第一产业产值/总产值

第二产业比重=第二产业产值/总产值

第三产业比重=第三产业产值/总产值

②林业产值增长率

林业产值增长率=(当年总产值-上年总产值)/上年总产值

③森林采伐量

3、成本投入指标

①中央财政资金投入占总资金投入比率

②投入资金总额

三、福建林业发展目前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1、林业政策设计没有充分考虑林业产业发展问题

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天然林的木材采伐量下降,这对林业产业造成一定的影响。就目前实施的林业政策来看,除速生丰产用材林工程以产业发展为主外,其余五大工程都是生态建设,这些工程的实施都有一定的时间期限,无偿的财政资金也有一定额度,工程期满后,财政是否还能保证项目和人员所需经费难以确定。所以,从现在起,就必须考虑林区工人和退耕还林地区农民生计问题,必须注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林业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注重生态的林业,是难以持续发展的林业;而不注重产业的林业,是缺乏活力、没有后劲、没有希望,也没有地位的林业。没有林业产业的发展,生态建设难以为继,没有林业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的成果也难以巩固。限于资金、资源、技术、市场、人员素质等诸多因素,最可能的选择是依托林区和林木资源,发展林业产业,包括林下种养殖业、林产工业、生态旅游业等。林业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木材加工业的发展,有利于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进而缓解人口、经济增长对森林资源消耗的压力,支持生态建设。

2、林业投融资政策不健全,投入资金主要靠国家财政拨款,林业发展缺乏资金投入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林业投资以政府投资和社会公益性投资为主,市场引导的产业发展性投资只是辅助部分。如天然保林工程主要的资金来源于国家拨款。随着林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林业建设也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其中,发展和保资金严重短缺,极大地制约了林业事业的持续发展。

四、福建林业发展对策思考

1、要健全林业产业政策,促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应当为林业重点工程区的替代产业、主导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政策支持,通过替代产业的壮大,实现林业产业向非林产业转移。在搞活大中型企业的同时放开小企业,大力调整林区资源利用结构和林业经济结构。国有林区应当尽快建立新的产业体系,实现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的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局面。可以鼓励林区林业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开展野生动物养殖、生态旅游和花卉盆景种植等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实现林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2、要为林业劳动力转移提供政策支持。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天保工程中的富余分流下岗人员进行再就业培训,同时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分流职工的转岗培训,促使下岗、转岗人员实现再就业。要为林业劳动力转移到林区外就业提供政策支持,以便减少人类生活对森林的依赖,促进森林保。

3、要健全林业投融资政策。首先,确立公共财政投资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主渠道作用,使政府投资林业法定化,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投资范围,完善政府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第二,继续实行林业治沙贴息贷款政策、积极推进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吸引低成本保险基金的介入、加大对造林投资主体的信贷扶持;第三,拓宽林业建设的社会资金渠道,广泛地向社会筹资,建立生态效益受益者补偿受损者政策;第四,建立森林生态服务的市场化运行机制,改革国家公益林建设体制和运行机制,培育森林生态效益交易市场实现林业生态建设的资金自我积累;第五,为完善社会资金投入林业提供政策保障,必须制定林业优惠政策和林业税费减免政策。同时,改革育林基金管理办法,建立和完善森林、林木和林地转让市场。

参考文献:

[1]杜钢建.降低行政成本与建立政策评价系统[J].人民论坛,2003,(7):29-31

篇7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林业分类经营的实施,营造林工作重点发生转变,即由大营造商品林转为以管护生态公益林和及时进行迹地更新为主,加强生态县建设,实现“绿色畲乡、生态景宁”目标。因此,种苗工作也相应发生转变,花卉和城镇绿化苗木育苗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到2009年,全县林业种苗花卉种植面积为85.33 hm2,其中造林苗木类8.13 hm2,占9.5%;城镇绿化苗木11.87 hm2,占14%;花卉面积65.33 hm2,占76.5%。

1景宁县林业种苗花卉产业的主要特点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种苗花卉已成为朝阳产业,企业和生产基地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转变,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生产方式由粗放分散型向集约化、专业化转变。形成以景南为主扩散到大际、东坑的高山特色花卉种苗培育和反季节切花生产产销中心;以澄照金丘村为主三石叶八弄村为辅的绿化造林苗木产销中心;以鹤溪镇几个周边村为主的盆景盆花产销中心;以梧桐及其周边村为主的药用厚朴苗木产销中心。

生产经营主体呈多元化,合作渠道和融资渠道也向多元化方向进行探索,经营方式从传统经营方式向现代化经营方式转变。

2存在问题

生产设施落后,科技创新能力不高,应变市场能力弱;经营方式还较分散,与现代化经营方式不相适应;对乡土树种重视不够,品种选择较单一,不少优良乡土品种未被开发利用;经营主体思想观念还较保守,缺乏现代化经营理念,制约产业的长足发展。

3实现景宁县林业种苗花卉产业现代化的条件

3.1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种苗花卉产业现代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种苗花卉产业要素市场和产品正在形成,土地、资金、劳动力和技术等要素的流动逐步有序,资源配置和优化组合渐成可能[1-3]。这些,非常有利于种苗花卉产业的现代化。

3.2初具规模的产业群体,为种苗花卉产业现代化打下物质基础

景宁种苗花卉产业已形成4个产销中心,为种苗花卉产业在产品开发、专业化、规模化栽培等方面提供了有利条件,为种苗花卉产业现代化打下一定的物质基础。

3.3地理和自然条件优越

景宁县地处长三角南缘,紧临温州,高速公路即将建成,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再加上中山区的立体气候特点以及蕴含丰富的森林原生种质资源等,使种苗花卉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优越的条件。

3.4国家对种苗花卉产业扶持力度加大

种苗产业是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的基础,花卉产业的发展是美化绿化环境的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居环境要求不断提高,生态保护越来越被重视,政府已制订一系列发展种苗花卉产业的扶持政策,为种苗花卉产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动力[4-5]。

4指导思想和目标

4.1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面向市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各生产要素的组合,大力推广应用新品种,积极挖掘利用乡土树种,引进适用技术,提高种苗花卉产业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促进种苗花卉产业竞争力的提高,推动景宁县林业种苗花卉产业协调和可持续性发展。

4.2发展目标

到2013年,全县种苗花卉种植面积发展到200 hm2左右,产业总产值达到2 500万元,规模龙头企业2家,创立全省知名区域特色品牌2个以上,建立示范生产基地3个,厚朴母树林采种基地13.33 hm2,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林业种苗花卉科技创新体系,研发推广新品种、新技术5个(项)以上,提高从业人员组织化程度,努力实现产业由粗放经营的数量型增长向集约经营的质量型增长方式转变。

5建设重点

5.1建立景宁县特色种苗和花卉生产基地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各地逐步形成许多具有特色种苗和花卉植物品种,如金华的佛手、茶花,绍兴的兰花,嵊州的玉兰,温州的盆景等。景宁县也有自己的品牌,即厚朴,除此以外,景宁县还有丰富的蕨类植物有待开发利用。蕨类植物是美化现代庭院、居室的理想植物,也是插花和室内装饰的优良材料,日本、欧美把蕨类植物视为高贵素雅的象征,像中国喜爱兰花一样,它们以客厅、庭园、宾馆、办公室、公园中能配置蕨类植物为荣,还设立专门生产观赏蕨类的公司和苗圃。目前,蕨类植物正被国人所青睐,而景宁县生产的观赏蕨类植物有肾蕨、巢蕨、江南星蕨、石韦、井栏边草等30多种,可以就地取材,逐步发展,强化特色产品化生产意识,打响品牌,形成自己的特色。

此外,景宁可供制作盆景的植物非常丰富,有40多种。如景宁中学校园内的盆景园制作材料就是取材本地植物。另外,金丘村水碓头的兰园也具有特色,可通过引繁结合、网上交流与销售形成时尚苗圃。

5.2从大田育苗向容器育苗转变

景宁县澄照乡金丘村、三石村和叶八弄村已有20年的大田育苗经验,曾为全县速丰林建设、消灭荒山和世行造林提供充足的苗木。

进入21世纪以来,生态公益林和国家重点工程造林用苗均要求用容器苗,原来分散分户的大田育苗方式已不太适应当前要求,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目前,浙江省对容器育苗的技术应用已逐步推广,关键技术已基本掌握,对许多阔叶树种、乡土树种的工厂化周年培育技术研究也取得成果。容器苗适用于周年出圃造林,无季节限制,无缓苗期,生长很快,苗木整齐,也是培育大苗的理想原料。根据景宁县年度造林更新计划,每年应生产130万株各树种容器苗。为此,应有相应的场地和设施,塑料大棚面积应在3.6 hm2以上,分3年完成,第1年完成40%,第2年完成40%,第3年完成20%。到2012年后,达到容器苗自给。

5.3突出2个龙头企业

一是景宁华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由于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进行技术合作,开展技术难题攻关,研究开发适合景宁高山气候条件的东方型香水百合种球无公害标准化技术,形成适合我国南方高山生态环境的繁殖技术和种球冷藏技术工艺流程。从而实现东方百合种球的国产化,为产业进一步发展奠定种质基础,在此基础上逐步实行资本、技术、人才要素的优化组合,将企业做大做强,真正成为景宁县的林业的支柱产业。二是以景宁县营林公司苗圃为龙头的厚朴种苗生产基地和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林学院、丽水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进行技术合作,在良种选育,厚朴苗木标准化生产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当前又正在实施厚朴母树林的改造和良种嫁接技术研究,使这一传统的中药材产业有新的发展。

6采取的措施

6.1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

景宁县地处浙南中山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形成许多独特的小气候生境,县境蕴藏着丰富的种苗和花卉植物资源。据调查统计,全县共有种苗和花卉植物1 200多种,隶属106科493属。针对以上优势,结合优越的地理条件,全县“十二五”期间种苗花卉产业规划应重点发展观赏花卉中的常绿阔叶乡土树种和色叶植物,有选择地发展鲜切花中的中高档品种及市场份额较大的盆花品种,例如,景宁的蕨类植物异常丰富,蕨类植物中的岩蕨、肾蕨、石韦、骨碎补、卷柏、井栏边草、里白等,有的可直接植于花坛边,有的用盆栽植,有的可制作花篮,有的可制切叶。又如兰科植物中的春兰和蕙兰,有着大范围野生分布,寒兰和建兰也有一定的分布范围,由于近年来受人们频繁采集,其分布范围急剧减少,应进行有计划、有组织地商品兰的生产,在收集兰花品种的同时,进一步驯化、培育新的名特优品种。高山气候反季节花卉的生产也有无限生机,有待进一步开发[6]。

6.2努力提高产业科技水平,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种子是种苗花卉产业中最根本的物质资料。目前,景宁县种苗和花卉品种繁育技术落后,品种少,经营管理方式陈旧,盆花基本上是从福建温州一带引进的成品热带植物,而城建绿化苗木又大多来源于萧山、金华等地,鲜切花完全依赖外进。因此,应从基础抓起,引繁结合,注重自主品牌的培育,筛选出一些适合本地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的品种类型,进行自繁自育批量生产,以改变目前这种买花卖花的落后方式。要实行科研、生产和管理部门三结合的科研协作方式,收集木本花木种源、品种,进行集中保存,启动选育程序和种质资源建设项目,保存宝贵资源,为今后种苗花卉的遗传改良奠定物质基础[7-8]。

6.3扶持种苗花卉龙头企业,以点带面

景宁县于2004年3月成立的景宁华本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高山优质农产品新品种引种、开发、生产、经营的种苗和花卉龙头企业,主要生产经营反季节东方型香水百合、鳞片繁殖洋桔梗、金丝桃、孔雀草等系列产品,年产百合等鲜切花及种球780万支,销售额达800余万元。其产品销往长三角与周边地区市场,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为景宁种苗和花卉产品提供了对外展示窗口和交易平台。为进一步发展种苗花卉产业,开发新品种,应用新技术,科技含量向高档、规模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要以“龙头企业+农户”的形式组成利益共同体,如先给农户提供种苗和技术支持,以签订回购协议方式集中批发销售,带领千家万户进行种苗花卉生产,把企业做大做强。种苗和花卉产业的现代化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当地的经济发达程度密切相关。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每年均设有省、市、县3级专项资金扶持种苗花卉龙头企业、种子工程和示范工程。景宁县要抓住政府积极引导和扶持政策这一有利条件,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到种苗花卉产业中去,尤其林业部门拥有技术、人才方面的优势,在开发特色种苗和花卉、创立品牌方面应起带头作用。

7参考文献

[1] 洪震.丽水市种苗花卉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5(2):367.

[2] 刘建功.北京市林木种苗产业组织与政策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6.

[3] 刘德良.园林苗圃业存在的隐患与发展对策[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2):105-108.

[4] 傅云.论林木种苗的产业化[J].湖北林业科技,2003(S1):76-79.

[5] 杨晓东.中国园林绿化苗木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5.

篇8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草莓产业蓬勃发展,栽培面积和产量居世界首位,栽培面积已达8万公顷以上,总产量已达188万吨以上。中国草莓产量主要集中在河北、山东、辽宁、江苏、安徽、浙江、四川、河南等省。草莓单产最高的省份,是山东、河北、辽宁、江苏、浙江、上海、江西、安徽,其中山东、河北、辽宁草莓平均单产均在30吨/公顷以上。

据《中国果树志·草莓卷》记载,中国草莓品种已达246个,其中从国外引入的品种近200个,中国选育的品种30余个。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今,中国从国外大量引进草莓品种,一些优良新品种很快在生产上得到推广,并成为中国的主栽品种。中国草莓栽培是各种栽培方式并存,主要作型有:露地栽培、小拱棚半促成栽培、普通大棚半促成栽培、塑料日光温室促成栽培和普通大棚抑制栽培。另外,还有普通大棚促成栽培、塑料日光温室半促成栽培等。

中国草莓市场主要是国内鲜销和冷冻出口。生产中保护地草莓绝大多数用于产地城镇和周边城市的鲜销鲜食,而大部分露地草莓和少量保护地后期小果则用于冷冻出口与加工成其他产品。保护地草莓上市由于正处于淡季,加上近年品质明显提高,个大形美,香甜可口,色泽艳丽,富有光泽,备受消费者喜爱,价高、销量大。山东《烟台日报》曾从2010年3月15日开始,推出了一组春来草莓红系列报道,对烟台草莓产业的发展进行了集中报道,于是烟台的草莓风行国内,远销海外。烟台是我国最重要的优质草莓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之一,目前,年种植草莓面积0.5万~0.7万公顷,占全国的6%~9%;年出口量3万~4万吨,占全国的23%~31%;年总产值达20多亿元。红红的小草莓,甜透了农民的心,也映红了烟台草莓这个冉冉升起的大产业。目前,烟台普通大棚半促成栽培的草莓,2月中下旬采收,品质极上,供不应求,每亩产量最高可达4000~5000千克,每亩收益可达5万元以上。

全世界草莓年进口总量在50万吨左右。世界上草莓进口最多的国家是德国,进口量占世界进口总产量的26%,其次是法国、加拿大、美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奥地利、荷兰、瑞士、墨西哥、葡萄牙、日本、丹麦等。中国冷冻草莓出口量在出口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年出口冷冻草莓13万吨以上,占出口果品的6.8%以上。中国果品出口量最多的是苹果和梨,其次是柑橘类,冷冻草莓居第三位。

二、我国草莓产业发展对策

1. 实行草莓良种秧苗规范化

中国草莓品种选育工作开始较晚,在许多方面还落后于先进国家,主栽品种仍为国外品种,应采取常规杂交育种、种间杂交育种、化学诱变多倍体育种,特别是现代生物技术育种等育种手段,加强中国草莓育种工作,培育出适宜中国不同生态气候条件的保护地专用型、加工专用型优质高产、抗病虫、抗逆境等新品种。同时,应继续有针对性地引进国外具有特色的品种,并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地生产实际加快筛选。

草莓很容易感染病毒病,侵染草莓的病毒有20余种。在优良品种推广进程中,应首先为生产培育出高档种苗。在草莓主产区,应建立省、地或县级草莓脱毒繁育中心,不断完善种苗生产技术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及时为生产提供品种纯正、高档健壮的脱毒苗。

2. 加强草莓安全优质生产

草莓是柔嫩的浆果,不易冲洗,更需加强食品安全。为此,草莓园应处于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产地环境必须符合无公害农产品或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无论是加工用草莓还是鲜食草莓,都应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或有机农产品的标准进行生产,以确保草莓产品安全优质进入市场。

提高草莓生产效益,靠的是品质、单产和淡季上市,应紧密结合当地实际,研究推广新品种配套技术、不同作型技术规程、节能型保护设施、保护地环境调节、病虫害无害化防治和促花育苗、北苗南栽等技术,进一步提高果实品质和单产,并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周年化生产,争取创名牌创高效;冷冻草莓生产应实行企业、农户联合,及时更新品种,壮大生产规模,规范技术规程。

3. 优化草莓土壤条件

草莓保护地栽培保护设施固定,很容易产生连作障碍问题。生产中应大力推广增施无害化处理的优质有机肥、日光土壤消毒、秸秆生物反应堆和植物疫苗等技术,及时优化草莓土壤条件,增加土壤有机质,减少病虫害,提高抗重茬能力;同时,采收结束后,应及时揭膜淋雨,清除草莓植株,轮作其他作物,避免加重连作障碍。

4. 注重开拓草莓市场

草莓市场开拓是中国草莓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主要存在品牌宣传、信息沟通、市场研究不够等问题,应通过草莓节、观光园、国际交流等活动大力传播草莓文化,宣传草莓产业品牌,同时通过各种途径沟通信息,加强生产和市场信息化。

篇9

北京经济社会正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升级、增强城市服务功能等重大任务。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对于北京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有利于产业升级、开展国际合作、进入跨国公司的全球供应链,而且有利于推动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全面分析国际产业转移对北京产业发展的影响,明确北京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研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对于北京进一步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加快产业升级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国际产业转移趋势为北京吸引外资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1 国际产业转移的新态势

(1)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在加快。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面对生产成本上升的压力,欧美一些发达国家最初把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成衣、玩具、电子装配等)转移到墨西哥、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和香港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以求在海外寻找廉价劳动力加工装配地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这些国家和地区工业化的推进,这些产业又逐步转移到东南亚其他国家和中国。

(2)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加速移向中国。2005年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共计603亿美元,吸收的外资占发展中国家吸收外资总额的1/4,已经连续13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位居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首位,是世界上对外资最具吸引力的地区之一。另据美国商会调查,87%的美国在华企业欲扩大投资,33%的跨国公司把中国作为下一个投资目标。在日本东京交易所上市的1143家企业中,有一半企业表示将在3年内把生产基地外迁,其中70%把中国作为主要目的地。

(3)跨国公司是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的重要推动力量。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华跨国公司逐渐改变了以前那种仅仅以利用廉价资源、抢占市场、转移相对落后的污染型生产项目为目的的产业转移行为,开始对华进行大规模系统化投资。一是对产业的上、中、下游各个阶段的产品进行整个产业链的大规模投资;二是研究开发、采购、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各个运营环节也开始在中国建立。在跨国公司的推动下,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的规模越来越大,层次也越来越高。

(4)跨国公司在加强对我国制造业转移的同时,服务业领域的转移在加快。受我国固有的产业结构、开放政策以及国际产业转移规律的共同影响,制造业一直是跨国公司对我国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制造业的外商投资在我国利用外商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超过了60%。随着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大大提高,银行、电信、保险、证券、租赁、批发零售、旅游、专业服务等行业随之成为跨国公司产业转移的热点领域。2005年我国服务业合同利用外资项目12182个,占当年合同利用外资项目的27.7%;实际利用外资149.14亿美元,占当年实际利用外资的24.7%。这两项比值分别比2004年提高了2.5和1.5个百分点。尽管由于我国部分服务行业的市场发育还不够成熟,各种竞争障碍仍然存在,影响了跨国公司对这些领域的实际投资,但总的来看,加入WTO后跨国公司对我国服务业转移的步伐在加快,对服务业的投资表现出了更高的热情和良好的预期。

2 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为北京吸引外资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跨国转移的加快,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为北京在更高层次上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发展总部经济、参与国际竞争、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这种背景下,北京要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产业竞争力为核心,重点发展以软件、研发、信息服务业为主的高技术服务业和以电子信息产业、生物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制造业。目前,国际上以IT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由于技术日益成熟与扩散,特别是市场相对饱和,已转入成本竞争的新阶段。生命科学和生物产业也已进入大规模应用研究和试制阶段。因此,跨国公司一方面基于成本因素向中国转移IT产业;另一方面则基于全球战略发展需要,把一些以研发为代表的高附加值生产环节转移到上海、北京等一些发达城市和地区。一些企业通过发挥后发优势,通过与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的大型跨国公司合作,把国外成熟的高新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吸引进来。如诺基亚公司将地区总部设在北京,并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创立了“星网模式”,与其相配套的大型跨国公司纷至沓来,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和产业链延伸。

国际产业转移为企业进入其全球供应链提供了机会。跨国公司是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的重要推动力量,由于跨国公司社会化协作程度高,横向联系广,一家跨国公司的投资往往会带动一批相关行业的大量投资。随着竞争的加剧,跨国公司主动带动和引导相关投资,鼓励其海外供货商到中国投资,加大零部件供给当地化战略的实施力度,将整条产业链转移到中国。跨国公司投资策略的这些重大变化,为我国企业加入全球供应链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北京一些竞争力较强的企业完全有可能抓住机遇,成为跨国公司某种商品的全球采购来源地;一些配套企业也完全有可能充分利用跨国公司实施采购本地化策略所提供的市场空间;国内部分企业也可以借机将一些业务流程转移到海外,借此获取关键知识、技术和专业人才,最终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

与国际化大都市相比,北京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还不足,层次也比较低。要建设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北京必须重视发展知识型服务业,增强服务功能和辐射力。同时要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的产业转移,稳定提升具有比较优势的金融、文化创意、房地产等支柱产业,积极培育发展空间较大的旅游会展、国际商务、现代物流等潜力产业。跨国公司服务业务向中国的转移,为北京发展总部经济,进而在价值链分工中占据高端地位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北京居国内总部经济综合发展能力首位,凭借独特的地域、资源优势,成为众多跨国公司落户中国的首选地之一。

二、北京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效应及存在问题

1 北京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

1987~2006年,北京实际利用外资总额320.70亿美元,呈快速增长的态势(见图1)。

概括来讲,北京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有如下特点:

(1)制造业吸引外资占较大比例,但呈下降趋势。1987~2006年,北京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92.79亿美元,占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28.9%,在各行业中居首位。但近年来,受首都功能定位的影响,制造业吸引外资呈下降趋势。2006年北京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10.60亿美元,比上年下降6.8%;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占外商直接投资的23.3%,比上年下降8.8个百分点。

(2)服务业吸引外资速度加快,信息软件、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批发零售等吸引外资势头强劲。与我国利用外资主要集中于制造业领域不同,北京服务业吸引外资规模越来越大。2003-2006年,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从14.05亿美元增加到约35亿美元,占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比例南65.4%提高到76.4%,呈迅速增长态势。其中,房地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南3.28亿美元提高到7.20亿美元,增长了1.20倍;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由5.15亿美元提高到17.40亿美元,增长了2.38倍;批发零售业由0.69亿美元提高到2.40亿美元,增长了2.48倍。需要说明的是,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北京房地产业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仅次于制造业,居各行业第二位,1987-2006年房地产业实际利用外资81.27亿美元,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25.3%。

(3)中国香港、日本、美国是向北京产业转移的主要国家和地区,但外商投资来源呈多元化趋势。1987~2005年,北京实际利用外资中来自香港的资金达90.88亿美元,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的33.0%;来自日本和美国的资金分别为43.86亿美元和26.24亿美元,分别占15.9%和9.5%。近年来,来自德国和法国的投资增长较快。2005年实际利用外资中德国和法国分别为2.49亿美元和0.95亿美元,分别比2003年增长1.26倍和6.31倍,这表明北京外商投资来源呈多元化趋势。

(4)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具有集聚的趋势。跨国公司在北京投资区域相对集中于中心商务区(CBD)、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天竺空港工业区等,产业聚集效应明显。截至2005年底,中关村科技园区外商实际投资达到46.76亿美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达到24.30亿美元,二者占同期北京实际利用外商投资总额的25.8%。在国际产业转移集聚过程中,多数跨国公司将投资性公司或地区总部设在商务中心区内,而将生产制造基地设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天竺空港工业区等高科技制造业基地,研发机构设在中关村科技园区。

2 北京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效应

(1)推动了服务业的发展,催化了北京产业结构高度化。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下,北京产业结构出现了高度化的趋势,证券、保险、计算机等生产服务性行业发展势头良好。1990年以来,北京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转变(见表1),国际产业转移无疑对产业结构变动具有催化作用。

北京服务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纷纷落户北京。截至2005年5月底,北京具有跨国公司部分地区总部职能的投资性公司达到140家,占全国60%以上,居全国首位。目前,在北京落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已达35家;《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中,已经有185家企业在北京投资,其中7家在北京设立了地区总部,293家在北京开设了办事处和代表处,上百家设立了研发机构。

(2)有效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高新技术产业在北京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2006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463.40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7.8%),比上年增长26.3%,其中电子与信息、航空航天及地球空间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环保设备等产业发展尤为迅速。而外资企业是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力军,2003-2005年,外资企业占北京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由61.9%提高到74.4%,呈快速增长势头。

(3)提高了出口结构中高附加值产品的比例。外商投资企业在北京地方出口额中占有较大比例,2003~2005年地方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总额占全市地方出口总额的比重均保持在70%左右。北京承接国际产业转移速度的加快也促进了出口结构中高附加值产品比重的攀升。在工业制成品出口中,以机电产品、电器及电子产品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出口比重逐渐上升。2003-2005年,机电产品、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额由82.51亿美元增加到210.17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由49.0%提高到68.1%。出口结构中高附加值比重增加的另一个表现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迅速,2003-2006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由34.1l亿美元增加到129.1亿美元,占北京出口总额的比例由20.2%提高到34.0%。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国际产业转移对北京的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从根本上讲,跨国公司的产业转移要服从其全球战略,对区域经济发展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偏差和外部依赖;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等,这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3 北京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较高的商务成本不利于持续吸引跨国公司的产业转移。北京的商务成本在全国是最高的。北京的土地价格最高,综合劳动力成本和生产服务成本也是比较高的,交通问题令人堪忧,企业负担和政府行政成本偏高。尽管商务成本的上升体现了经济结构的优化,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然而现代企业都比较注重生产技术的应用和提高管理水平,生产成本降低的空间是很小的,而能够使企业成本降低的只能是商务成本。商务成本的增加必然导致企业利润率下降,促使资本向商务成本较低的区域流动。

(2)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表现为投资软环境和商务环境较差,政府行政效率不高。由于作为首都的特殊性,稳定是非常重要的,中央政策的导向使得北京难以营造其他外地城市宽松的政策环境。同样,尽管北京作为我国金融监管机构总部的所在地,是我国金融业的管理调控中心;这里还聚集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总行等多家国内大型金融机构总部,是我国现代服务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但是,与上海等城市相比,北京的金融服务业还是略逊一筹。这也是许多跨国公司将总部从北京转移出去,只留下政府关系部门的原因之一。

(3)企业生态环境欠佳,产业配套能力较低。提高产业配套能力,是实现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各地区扩大招商引资的重要途径。产业配套能力的高低已成为一个地区的第三投资环境,北京市产业配套能力低主要体现为缺乏产业链的支撑。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迅速推进的今天,一个企业绝不可能孤立存在,它必定会同其他企业发生联系,共同形成产业链。目前,跨国公司竞争已经从单纯的技术竞争转变为产业链竞争。长江三角洲和珠江

三角洲发展最可贵的经验,就是产业链拉动区域经济联动,形成经济圈。

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相比,北京正逐步成为区域现代制造业的研发、营销中心和总部所在地。但产业链的缺乏却成为北京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限制性因素,使得北京许多研发成果只能在外地实现产业化,研发与生产不能有效互动。据对北京市400多家研发机构的调查,2002年北京市共转让出1400项研发成果,其中1000多项转让到了京津唐以外的地区。如此等等,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北京对外资的吸引力。

三、北京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

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主要目的是弥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本缺口和技术缺口。2006年北京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达到49 505元,折合6210美元,已处于工业化的后期阶段,解决资本缺口已不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是高新技术产业缺乏核心技术、核心人才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所以必须有选择地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目前北京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有:

1 现代服务业。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要集中于:金融服务业,吸引国内外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担保服务等各类金融机构落户北京。商贸商务服务业,积极引进国际知名的会计、法律、咨询、评估、建筑规划、工程设计、资信评估、市场推广等中介服务企业,形成立足北京、辐射全国的商务服务体系。公司总部,积极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职能(研发、采购、培训、财务等)总部、中国总部,提升北京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引进国外知名的行业协会、俱乐部,以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组织与非政府组织。新型服务业,包括会议展览、国际商务、现代物流、教育培训等,构建发达的知识型服务体系。信息服务业,把北京建设成为全国信息服务中心,国际化信息服务集团的主要集聚地和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电信枢纽之一。

2 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引进以软件、研发、信息服务业为主的高技术服务业和以电子信息产业、生物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制造业。以改善公共技术支撑和服务支撑为重点,建立一批具有国际一流研发环境的专业性研发基地,吸引跨国公司设立研发中心和决策运营中心。这不仅有利于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更有利于规避外资产业再转移的风险,促使跨国公司在北京落地生根。

3 环境友好型产业及前瞻性产业。引进环境友好型产业,重点是环境友好型的都市产业;并重视前瞻性产业如数字电视、汽车电子、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的引入。

4 重视吸引先进制造业和高级制造业,重点是制造业的高端环节,推动制造业承接产业转移从价值链低端产品向价值链中高端产品延伸。

四、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加快北京产业发展的对策

1 设法降低商务成本,改善北京商务环境

为了实现北京新一轮发展目标,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增强北京城市综合竞争力,吸引更多的国外资本注入北京,必须努力降低商务成本,从根本上改善商务环境。应该加强对商务成本的监测与调控,抓紧制定北京市商务环境测评的综合指标体系,把政府服务效率、政策透明度、企业商务支付成本、基础设施条件、人文环境要求等要素列入指标体系,并定期公布。要提高法律、政策的透明度和规范性,增强服务意识,减少行政审批,把行政机关办理政务的依据、条件、程序、结果等直接置于公众和社会监督之下,增强管理的公开性和政策的透明度,切实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和行政效率。

2 提高产业配套能力

完善产业基地,是承接跨国公司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移的最重要条件。北京的产业基础好,园区经济发展特色较明显,这是吸引跨国公司前来投资的一大优势。但要依托跨国公司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进而推动制造业基地的建设,还必须进一步提升产业的配套能力。产业配套关键是拉长延伸产业链,既可以用龙头企业引进配套企业,也可以用配套企业吸引龙头企业。招商引资要根据构筑产业链的要求,积极营造良性互动的配套环境。当本地企业还不具备直接为跨国公司龙头项目配套的能力时,可以通过“以外引外”的办法,依托产业链对外招商,这是迅速提升产业综合配套水平的捷径。当前跨国公司产业转移更注重产业(企业)发展的生态环境,要求发展产业集群。为此,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在现有各类工业园区的基础上,鼓励和推进集群化产业的形成,逐步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和配套体系,使外来资本能够迅速“落地生根”,加快本土化进程。

通过创造良好的区域创业环境,促进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在物质基础完善的基础上,要致力于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发挥服务中心、行业协会等中介服务机构的整体功能,使中小企业在研究开发、咨询、管理、后勤等方面得到一体化服务;通过集群化、网络化和信息化,促进中小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提高技术和产品的开发能力、生产服务能力。

3 优化服务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加快发展总部经济

针对北京现代服务业领域市场化程度不高,存在诸多行政性垄断和行业分割等体制,要通过制度设计、加快改革开放力度、放宽市场准入、搞好服务业人才储备、创新吸纳方式等多种途径,真正形成吸引现代服务企业集聚发展的制度环境。不断改善北京的各种制度环境,使之与成本、市场优势相结合。要积极调整服务业的法律体系,使北京服务业法律与规范同国际惯例接轨,主动将服务业的建设纳入世界城市体系,推动服务业的标准化建设;加大对知识产权的立法,保护北京在服务业建设中的体制创新和产品创新。

不断拓展利用外资领域。积极推进服务业的对外开放进程,鼓励交通运输及仓储、邮电通信、批发零售、金融、房地产、社会服务业等加大引资力度,强化资本运营,探索发展项目融资、股权融资、企业并购、投资基金、证券基金等新的利用外资方式,推动企业到国际资本市场融资。

增强发展总部经济意识。按照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要求,抓紧制定适合北京特点的总部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措施。加快城市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建设,加大商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应用力度;依据国际化大都市的惯例,加快北京多语种标识系统建设,增加多语种信息服务网络,营造多元化文化氛围;加快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城市综合服务体系,提高北京的国际化程度,为国际知名企业总部入驻创造良好环境。

4 退出劣势产业,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腾出空间

调整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要求的产业。积极推进现有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低附加值以及破坏人文生态环境的产业逐步退出;严格控制并淘汰资源开采型产业,限制并淘汰落后工艺与装备;制定鼓励退出产业实行有序收缩和资本存量向高增长产业部门有效转移的政策措施,以腾出空间承接国际产业转移。

篇10

1978年开始,电子工业在“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指导下得到了较快发展,至1985年,产品有5大类39个品种,年产值150万元;至1996年,产品有45种,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676万元,实现利税217万元。1998年至20__年,阳谷电缆集团的光纤拉丝、通信电缆、通信光缆项目,高唐蓝山集团的液晶显示器、电极板项目,高唐天海电装项目、冠洲集团的稀士钕铁硼等一批电子信息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标志着__市电子信息产业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__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5亿元,同比增长62.2%。

“十五”期间,信息产业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20__年,全市信息产品制造业资产总额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4亿元,通信服务业实现业务收入13亿元,信息产业总收入完成16亿元。信息服务业得到长足发展,全市有规模较大的科技市场3家,从事计算机系统集成服务企业200余家,从业人员达4100余人。20__年计算机服务业实现销售额超过1亿元。全市基本建成了以光纤为主,数字集群、卫星和微波通信为辅,集程控化、数字化交换为一体的高速通信网络。信息技术与各产业有效融合,在社会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促进了传统产业的升级,极大地带动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全市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及其特点

近两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市信息产业得到了更快发展,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基础性作用日益强化;信息化服务领域全方位拓展,服务能力大大提高。

(一)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20__年以来,全市信息产业发展迅猛,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含量明显提升。截止到20__年底,全市信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共有46家,比20__年底增加8家。20__年全市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8.1亿元,同比增长42%,增幅列全省第3位。今年上半年全市信息产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87亿元,同比增长40.1%。其中通信业11.9亿元,同比增长33%;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27.9亿元,同比增长43%;计算机服务业7900万元,同比增长32%;软件业2800万元,同比增长12%。随着光纤预制棒、光纤拉丝、汽车行驶记录仪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开工建成,产业链进一步拉长,产业规模迅速膨胀,全市信息产业呈现出良性发展势头,实现了“十一五”良好开局。

(二)信息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通信光缆2100公里,线路总长度达27452公里,城域网覆盖了全市所有城乡及85%以上行政村,近60%的行政村接通了光缆;全市固定电话(含小灵通)总用户达145.2万;移动电话总用户达225万;城乡有线电视用户达40万,入户率达35%;村村通有线电视和家家通电话工程正在紧张实施;互联网出口总带宽超过5g,互联网注册用户达20万,比去年同期均有较大增长。

(三)电子政务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是__政务网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八个县(市、区)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和绝大部分市直部门建立了门户网站,政府工作效能得到明显提高。二是实现了全市政府系统电子公文传输。今年7月1日电子公文传输系统启动以来,实现了公文及时发送,缩短了公文运转周期,提高了公文运行效率;规范了政府工作行为,有效地避免了丢文、漏文现象,也有效地避免了越级行文、逆行文,使文件处理日益规范;降低了行政成本,实现了全市政府系统无纸化办公,预计当年可节约行政成本300多万元。三是网站信息再上新水平。今年上半年__政务网共各类图文信息5000多条,实现了20__市人大政协“两会”文字、图片、视频直播,“五一”文化旅游节图文直播,“__市双拥共建合唱汇演”图片、视频直播,在第二届中国特色政府网站评比活动中荣获“特色与创新”提名奖。四是网上招商效果良好。20__年6月组织开展了网上招商活动,据统计,截止到今年7月份,通过网上洽谈,全市共落实项目202个,实际到位资金33.45亿元人民币。

(四)信息技术扩大应用不断深入

规模以上企业信息化改造进展顺利。截止到20__年底,全市规模以上传统企业80%以上经过不同程度信息化改造,投入信息化改 造资金超过了9亿元,主要用于提升企业的生产、管理、销售等环节的信息化水平,投入产出比平均在1∶5以上。通过信息化改造,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强了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强化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经济社会效益明显,企业实施信息化改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增强。

农业和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稳步健康发展。通过市场化运作,截止目前,已建设涉农信息服务站70余个,购置终端计算机近千台,投入资金近20__万元。今年上半年网通公司投资600余万元,为全市300余家中小企业建立了网站或网页。网通公司累计投资已达1600万元,主要提供包括网站或网页制作、企业内部局域网搭建、监控设备安装等服务,已惠及中小企业700多家。

服务业信息技术应用后发优势明显。信息技术现已普及到旅游、销售、住宿、金融、保险、物流、房地产等行业,为业者带来诸如市场信息、资源整合、数据分析、财务管理、库存管理、安全管理等诸多便利。其中昌润大酒店的信息化应用项目—— 楼宇自动控制系统,获得了省内专家的一致好评,被信息产业厅立项并予以资金支持,现已施工完毕并投入使用。

(五)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稳步推进

在政府管理和社会公共服务方面,信息化应用系统已覆盖全市财政、工商、税收、公安、社保、教育、金融等20多个领域,12个行业的“金字”工程全面启动;完成空间地理信息平台的搭建,空间地理信息资源数据库初步建立;各行业银行的金融网络实现了同城或全省的通存通兑以及不同区域的资金结算,电子化网点覆盖率达90%以上;电力系统已建设了供电公司营销mis(管理信息系统)。“金盾工程”进展顺利,市财政每年投入600万元用于“金盾工程”项目建设,今年上半年完成“110、119、122”报警三台合一,大大提高了多警种快速反应、协同作战的能力。

(六)信息市场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

一是加强了信息化项目建设的统筹协调力度;二是加强了政策规章体系建设;三是加强了信息化培训机构管理工作,对全市信息化培训机构进行了评审、登记和备案;四是加强了对互联网的管理,及时有效地监控了影响我市稳定和形象的有害信息。

三、当前信息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措施

当前,全市信息产业发展的总体势头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信息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乏力。全市在网络资源和信息资源上,存在“条块分割,信息孤岛”等弊端,与集约、高效的信息化距离较大。二是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引进再创新及体制创新等方面存在不足。三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应进一步加大力度。四是县(市、区)之间、不同领域之间信息化发展不平衡。五是信息资源市场监管需要进一步完善。

为了推进“__2”(即力推“数字__”建设;夯实电子政务建设应用,提高信息化服务能力;抓好信息化带动文化旅游业,信息化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信息化带动服务业,信息化带动传统工业优化升级;强化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和信息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建设)信息化发展战略,促进全市信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对信息资源整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信息资源整合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与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国内还没有成熟的实践经验,研究工作还处于发展阶段。有关部门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强对信息资源整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所谓信息资源整合是“系统”的理念,是对信息资源从技术、经济和人才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全面管理,其管理特征是自上而下、集中式、可控性、个性化和实时性的管理方式。在信息资源整合中,我们不仅要考虑到技术或物理层面,还要用信息资源管理的思想指导整合全过程,包括对信息资源整体架构体系的整合,对信息资源管理组织体系的整合,对信息管理技术的整合,对信息资源管理环境的整合以及对信息服务内容和方式的整合,通过统筹和全面的整合,实现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及有效利用。不能把信息资源整合问题简单地看成一个专业或技术层面的问题,它其实是一个综合治理的问题,应当在政府统一规划和统筹协调下组织实施。

(二)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应用

一是建立政府网站内容保障长效机制,并进一步改进网站设计,加快信息更新,增强互动功能。扩大市级电子政务网络交换平台应 用范围,在已经实现上连省政府,下连各县(市、区)政府,横连市直各部门的基础上,将网络延伸到各级党委、人大、政协,并连通乡镇和街道办事处,大力推进网上办公,提高党政机关办公效率。二是进一步加快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联动指挥系统的整合与完善,实现跨部门不同警种之间的统一协调指挥。三是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和三大产业相互融合,加快产业结构优化的步伐。四是进一步扩大信息技术在节能减排、新农村建设、服务业、科技、卫生、环境资源等方面的应用。

(三)创新信息资源市场监管模式

篇11

作者简介:魏振巍(1965―),男,浙江遂昌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技术推广工作。

中图分类号:S79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6-0120-02

1 引言

遂昌县素来就有“浙西南油库”之称,当地的山茶油的栽培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据考证,遂昌县取油茶籽榨油以供食用已有2 300多年的历史。近10年来,由于分山到户分散经营,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经营效益不理想。

遂昌县油茶低产林每亩生产粗制毛油5kg,加上茶饼、茶壳,亩产值280元,扣除每亩生产成本150元,每亩净利润130元;先进技术推广和应用示范基地油茶平均生产粗制毛油20kg/667m 产值800元/667m 每亩增加收入520元,总产值306万元;油茶新品种造林基地投产后生产粗制毛油35kg以上,预期收入达到2 000元/667m 总产值240万元。因此,遂昌县油茶产业提升项目完成后,实现总产值547万元,项目区油茶人均增收880元,产区人均增收1 336元,其中油茶人均增收432元。同时油茶林道的建设,可相应节约施肥、采摘的人工成本,成效明显。

2 遂昌县油茶产业存在的问题

2.1 栽培面积减少、生产经营粗放

遂昌县0.48万hm 油茶林中,亩产茶油5kg以下的低产面积达0.3万hm 占61%;全省平均亩产4.5kg,只有全国平均亩产5.9kg的3/4;全县大约有0.33万hm 油茶林处于荒芜状态,长期失管。

2.2 品种混杂老化、经济效益偏低

遂昌县油茶主要是20世纪60、70年代实生苗造林,品种比较混杂,良种覆盖率低。近年来新造的高产良种油茶林比例很少,基本上还没有投产。2005年遂昌县毛油平均价格只有16元/kg,2007年以来,毛油价格虽然上升到30元/kg,但平均亩产值还不高。

2.3 林区基础设施落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

油茶林主要分布在偏远山区,山高路远,人少地广,交通非常不便,林区的道路、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几乎空白。同时,生产信息比较闭塞,连接市场的载体较少,供求信息不对称,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到目前油茶专业合作社寥寥无几,入社农户覆盖面很低,带动力不强。

2.4 企业加工水平较低、综合利用不高

遂昌县虽然有各种规模不等的油茶加工企业,但企业生产能力都很小,不少是家庭作坊式的,这些小企业以只能消耗资源为代价,获取的利润空间却很小。上规模、上水平、有实力、重研发,有影响的龙头企业几乎没有。

3 加强遂昌县油茶产业发展的对策

3.1 明确发展目标,制定油茶产业发展规划

根据《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油茶产业的若干意见》的要求,油茶面积在0.33万hm 以上的产区市、县都要根据全省油茶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林地、气候等资源情况,制定本地的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和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进一步明确产业定位、区域布局、建设重点以及目标任务等,科学布局油茶生产基地,分解落实年度计划,明确和落实各项政策措施。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制定、出台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意见,明确发展目标和任务,落实政策措施,确保油茶产业有序、健康地发展。

3.2 推进产业化经营,培育壮大油茶加工龙头企业

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机制,大力发展油茶专业合作组织,建立更加紧密的油茶产业合作关系,开展统一生产、统一技术、统一生产资料采购、统一产品营销等。成立油茶产业协会,联合油茶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社、大户及科研机构,进一步促进油茶生产组织化和规模化经营,加强茶油质量和商品标牌标识管理,加强产品信息、价格交流,按照“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原则,引导油茶企业依法诚信经营,帮助企业、合作社等协调解决相关问题。

3.3 加大科研力度,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基础在于油茶高产良种的培育,重点在于加强科研和示范推广,关键在于高附加值油茶产品的研发。必须实施精品战略,在精深加工和科技研发上下功夫,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在油茶良种选育、种苗培育、丰产培育和低改技术、精深加工和副产品利用等方面开展联合攻关和研究。加快油茶生物有机肥料的研发,尽早开发成本低、施工简便、适合产地土壤特点的高效生物有机肥料,促进油茶产量提升。建立健全油茶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立油茶发展首席专家和责任林技员制度,开展定期培训和定向服务,逐步提高油茶产业的科技水平。

3.4 严格把关,把培育良种、坚持良种造林作为基本要求

发展油茶产业,前期投入大。没有良种壮苗,发展油茶产业就没有根基。可以说油茶产业的发展,成也种苗,败也种苗。要从维护农民利益,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出发,切实把培育良种、坚持良种造林作为油茶产业发展最基础、最关键的工作来抓。要建立良种采穗圃和苗圃,逐步做到新造林良种壮苗自给。对所有的新造林任务必须做到百分之百良种造林。

3.5 全力做好油茶产业发展的示范样板

建立一批高标准的高产良种和低产低效改造示范林基地,实施油茶产业提升工程项目,着力实施好项目,尽快建立起示范样板,激发更多农民油茶生产的积极性,增强农民发展油茶的信心。要在发展模式与机制上下功夫,作出示范。建立发展模式与机制示范点,“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中的四要素的组合,大力推广对生产发展有利,对产业发展有利,对农民增收有利的好模式。从种苗繁育和栽培管理,到产品开发和加工水平提升都要有科技含量,让科技贯穿整个油茶发展的全过程。

3.6 完善相关林业产业发展配套政策

采取均股均利等方式,进一步落实山林产权。推进森林资源流转,进一步建立完善林权管理服务平台,为林农和经营业主提供便捷、高效的一站式综合服务,为油茶林地的流转创造必要的条件。要加快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工作。出台地方性的林权抵押贷款贴息政策,落实林权抵押贷款贴息资金。支持林业专业合作投保,支持以一定行政单位组织形式进行统一投保,提高林农参保率和林木保险覆盖率,为油茶经营者增强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

3.7 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

要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对发展油茶产业的扶持力度。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扶持油茶产业发展,重点支持建设一批示范基地,主要用于良种培育、良种推广、林区道路建设。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建立油茶发展扶持机制。要整合协调财政、金融、农发、税务等有关政策共同支持油茶产业健康发展。加大财政贴息力度,对“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油茶龙头企业造林要优先安排扶持或贴息补助。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在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造等方面,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油茶产业。

篇12

(一) 泸州市发展动漫文化产业的优势

1、地域文化独具特色,动漫创作素材丰富

泸州,古称江阳,有着2100多年悠久历史,因江建城,以酒闻名,有酒城美誉。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酒文化、民俗文化和生态文化资源,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红色文化、历史文化、白酒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等都是动漫创意的素材,具有强大的原创意义。

2、产业端倪初现,市场表现活跃

2007年,在政府的引导下,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动漫专业,并和北京麦雨红樱、启明星辰、捷石文化等动漫企业合作,将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引进泸州,为泸州动漫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动漫文化产业发展制约因素

泸州市动漫文化产业发展虽然具有一定的基础,但与国内许多省市如火如荼的动漫产业发展相比,仍有许多差距。

1、缺乏原创动漫品牌和形象

泸州市动漫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近年来虽然以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动漫专业教师牵头开展了一些研究,创造了少数动漫品牌和动漫形象,但这些品牌和形象由于没有很好的政策支持,也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宣传推广,至今影响力较小。

2、缺乏创意型的高端动漫人才

泸州虽然有动漫专业,专业的教师,在人才培养和动漫教育资源上拥有一些优势,但是由于相关政策不到位,没有专业的动漫企业,致使大量优秀的动漫专业毕业生只能外流,向动漫产业发展较好的北京、上海、广西、杭州等省市进去。人才培养和教育资源优势没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3、没有专业的动漫企业

经过市场调研,泸州现在没有专业的动漫企业,只有少数设计公司偶尔开发一些动画课件等作品。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动漫专业师生成立了动漫工作室,建设了动漫基地,但是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设备简陋,创作经费短缺。动画片想要在电视台播出,必须经过各省级广电部门的审批立项,而想要申报这类动漫项目的企业注册资金至少需要300 万元以上,这使得泸州的动漫作品传播受到极大的制约。

4、政策扶持力度太低

目前泸州市政府并没有把动漫产业发展列入十大文化品牌发展行列中,所以对动漫文化产业的发展没有完善的扶持力度。现在的政策扶植主要是对高校教师在相关领域的科研上有微薄的研究经费资助。对于原创动漫作品既没有没有创业政策也没有奖励政策。

对策建议

(一)加强政府宏观指导,促进产业有序发展

动漫这根产业链条涵盖了非常广的产品类型,从物质到精神,涉及诸多行业和领域,例如音像出版物、文具、电子产品、图书期刊等,如果能够充分开发相关市场,定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但要将这么多不同类型的跨行业的产品有效整合起来,就必须要借助政府部门的引导和调控。应当依托有关部门对动漫产业发展进行规划、协调和管理。让各个部门之间实行协作、并从技术、资金、土地、税收以及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对动漫产业给予扶持,省市联动,形成统一规划,只有大家都参与进来,才能形成良性的发展格局。

(二)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重视动漫产业价值

政府要加大对动漫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看到行业的发展前景,把动漫产业发展作为泸州新的经济增长点。政府应该首先解决动漫产业发展的资金问题,设立专门的动漫扶持资金,主要用于鼓励优秀的原创动漫产品的生产制作、建立优秀的动漫素材库,建立完善动漫产业链发展需要的关键环节。

(三)完善相关产业政策,创造产业发展环境

要尽快制定和完善适合我泸州市动漫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我们要意识到想要发展动漫文化产业,就要争取吸收民营、境外以及金融资本介入,而且要与国际动漫市场接轨,让商人、企业家和金融家参与,跨行业、跨地区地整合我市动漫产业资源,从而形成以资本为主线的动漫产业链。

(四)重视人才培养,储备创作精英

动漫产业要做大做强,必须有高技能型专业人才来支撑。政府应该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来吸引和留住这些动漫人才。鼓励校企合作,结合高校育人优势与企业资源优势进行人才培养、建立实训基地,为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大量的人才支撑和技术服务。

(五)培育骨干企业,加快产业发展

可以在泸州建立动漫产业基地以及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大人才引进和技术研发力度,推动企业发展,形成层次分明、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的动漫产业集群,整体提升动漫产品的原创能力。培育有代表性、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带动泸州动漫产业发展壮大。

(六)开创具有酒城特色的动漫品牌

泸州是一个具有多元文化的城市,并被誉为“酒城”美称,打造自己独特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动漫品牌对于城市形象的推广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篇13

1.1文化的行业间发展差距显著

我国“城富村贫”的两极化趋势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日益凸显,在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已较为成熟时,乡村还尚未形成相关产业链。文化产业内容也存在不平衡现象,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亦存在区域差距明显的问题,部分农村文化项目得到迅速发展,深入人心,而部分农村却发展欠佳,未能得到有效推广,诸如乡土乡风等民俗类文化项目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就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而言,不同行业间发展状况受方式、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存在明显差距。

1.2结构性矛盾十分明显,缺乏内生动力

文化产业覆盖面广,涵盖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制造以及第三产业中的文化服务行业等。从制造业整体来看,重工业总产值比重高达60%,相比之下,文化产业中的产品生产及设备所占比例和规模都非常小。在文化产业内部结构中,2014年文化产业中从事文化设备、用品等生产工作的工人占24%,增加值占23.3%。

1.3文化产品产量少,技术含量低

人们文化活动的选择范围在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的推动之下呈现日趋丰富的趋势。而一些农村地区文化发展较之经济发展明显滞后,即使对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迫切,可供农民选择的文化活动依然仅限于打牌、看电视等单一形式,这些文化活动已经不适应农村快速发展的经济水平,也大大限制了农民的文化生活。因为农民的文化品位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得到了显著提高,单调的文化生活已经无法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以科技、体育、卫生等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活动成为了农民新的追求。

1.4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和引导

当前我国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缺乏有力的、系统性的政策支持,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文化产业发展缺乏明确的定位。农村文化产业整体仍处于起步阶段,虽然采取了现代化的经营形式,但其在盈利模式与发展方向上仍然不适应现代企业的标准。第二、缺乏有力的政策给予农村文化产业经济支持。尚未具备常态化和制度化的社会投资、捐助与赞助等优惠政策,且尚未出台其他诸如市场准入政策、税收减免等资政策。第三、农村文化产业缺乏科学引导。较之民营企业,农村文化产业虽然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但是盈利较少,经济效益小,政府为此对农村文化产业疏于管理,投入力度小。

2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2.1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转型,促进可持续发展

农村生态环境由于尖锐的人地矛盾以及工业的盲目发展遭到严重破坏,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亟待解决。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经增加到180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为180万平方公里,两项占国土面积的38%。土地沙漠化面积呈现骤增趋势,年均扩展2460平方公里,潜在的沙漠化土地面积还有16万平方公里。因此,处理好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二者之间的关系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兼具长期性与艰巨性的任务。发展文化产业有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利于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发展已经使农村产业和经济结构呈现优化和升级趋势。农村走向城市的已经不再仅仅限于肉、蛋、菜等实物农产品,而是已经涉及到锣鼓、剪纸等文化领域,实现了增加农民收入和丰富城市居民生活的双丰收,且大大有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2.2制定合理的治理结构以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在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可以在党委各级宣传部门设立专门科室处理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以便更好地统筹建设和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统一筹划、起草相关的意见和建议,并负责统筹优化农村文化产业布局、设计产业门类等。建立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联席会议机制,由宣传部相关职能部门带头,高校、科研院所等专业研究人员,出版社以及广播媒体等部门,乡村基层政府以及文化产业代表等为成员单位,定期以会议的形式讨论并制定相关规划和政策用以解决农村文化产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与障碍,诸如其发展中遇到的农商对接、引入人力资源困难、存在行政壁垒等相关问题。

2.3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发掘和培养农村人才

农民是农村文化产业的创造主体。作为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素质与技术专长必不可少。而今农村高素质、专业性人才十分匮乏,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受到制约,整体经济水平难以提升,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形成不可忽视的障碍。因此,发掘和培养农村文化建设人才势在必行。对内,我们要巩固已有文化产业,增强其生命力与竞争力,并且拥有根据自身需要发掘有用人才的能力;对外,我们应加大宣传力度,把更多高素质人才吸引到文化建设事业之中。管理层中的人才发掘工作更是不可懈怠,建立一套高效人才培养机制,吸引并留住人才是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通过一个有计划、有组织的人才的发掘、吸引、培训和应用机制,最终使高素质的人才发自内心地想留在农村,为农村的文化产业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2.4完善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

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要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以及农村文化龙头企业的专业研究力量,牵头编制区域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农村文化产业建设与发展在不同时期相应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实施原则、发展战略步骤、保障机制等,并结合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规划加以统筹规划和考虑。在发展规划的编制中,要充分考虑到区域尤其是农村文化资源的存量及开发现状、文化特质的传承凝炼及渗透力状况;同时须兼顾当前农村文化市场容量及拓展空间;要致力于促进与城市文化产业间的要素流通、优势互补及融合式一体化发展;充分考虑我国目前所处的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农村建设等时代背景,不仅要在“农”字上打好特色牌、发展牌更须谨慎打好农村资源合纵连横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