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技术创新案例最新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案例1:微软OpenGL开发小组坚持认为世界上没有比OpenGL更适合Windows系统的图形引擎,于是激发了内部的战争,“动物男孩三人组”秘密开发DirectX引擎。战争最终以更多的内部的部门采用更快更简单的DirectX而不是OpenGL,并使OpenGL组最终转变成为DirectX组而告终。案例2:微软组建了上千人的NetDoc队伍,目的是要击败自己的Office,结果历经三年,Office如期了OfficeXP,而NetDoc还没来得及就被解散。建立在NetDoc上的其他的各项应用,也随之被解散或合并。案例1说明:技术创新竞争有内部与外部之分,而且DirectX组的技术开发过程的特点就是一个内部小组独立创新、内部竞争、内部选择的过程。案例2告诉我们:企业可以自主实施技术创新内部竞争策略。
上述案例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微软、因特尔、苹果、3M等公司均存在着大量的类似的内部技术创新竞争现象。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不确定性使得许多精心设计的商业计划变得毫无意义,为了规避风险,许多企业在R&D部门中同时采用不同的技术进行开发,鼓励部门间使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工作等方法,为企业提供由于市场、技术迅猛变化所需要的柔性。英特尔公司双小组制项目攻关,在进行项目攻关时同时成立两个小组分别来攻克同一个项目,比如摩尔在探索处理器存储技术最佳方案时,决定使用MOS和双极两种途径实现,于是成立了MOS技术和双极技术两个技术开发组分头攻关。
国外有学者针对高科技企业的这种内部激烈的技术创新竞争现象,提出了“内部达尔主义”概念,如迈克尔・德拉蒙德在《微软帝国叛逆》中指称的“微软帝国的达尔文主义”;王建硕在《微软的过去和Google的宿命》一文中指出:“微软内部的达尔文主义,从Windows95时代到现在,从来都没有改变过”。企业技术创新“内部达尔文主义”是指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尤其指技术领先型企业)在基于市场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技术预见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倾向于独立创新、并根据内部有计划或无意识的竞争和选择、从诸多同功能效用的研发项目中确定目标技术的过程和现象。微软产品创新开发模式:同步+固化,就很好地诠释了内部达尔文主义的要义:同步意味着内部竞争,固化意味着内部选择。本文仅仅基于高技术企业内部的技术创新竞争的案例,力图在理论上回答技术创新内部达尔文主义的本质特征,这有助于优秀企业在激烈外部技术创新竞争条件下从内部采取更有效的竞争行动。
二、企业技术创新内部达尔文主义的本质
“企业技术创新内部达尔文主义”是企业技术创新竞争的必然结果,更是企业实施技术创新领先战略竞争的必然结果,其本质就是外部技术创新竞争与选择的企业内部化。
熊彼特早就预言了技术创新内部进化:“如果竞争性的经济被巨大的联合组织的增长所打破……,那么……新组合的实现必然会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变成同一经济实体的内部事情”。企业技术创新竞争是熊彼特创新理论的核心思想,在《经济发展理论》中,熊彼特即提出了企业之间通过技术创新开展竞争的思想;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主义》中,熊彼特进一步揭示技术创新竞争的性质和特征。他精辟地指出,技术创新竞争与其他类型的竞争相比,“犹如炮击和徒手攻门间的竞争”。实业家时刻感受到竞争的严峻,这种紧迫感来源于他们对外部创新竞争的高度动态性的本质特征的把握,创新竞争无时不在,企业就一刻不能停止对外部创新竞争的应战。然后,从“应战”逐渐升级为“迎战”、“挑战、“卫冕战”,内部达尔文主义顺应着这种高层次高基准的企业技术创新竞争的不断升级而逐渐从外部走向内部,由低级走向高级的。
技术创新战略的竞争是技术创新竞争的关键。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是指企业在正确地分析自身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所作出的技术创新总体目标部署,以及为实现创新目标而作出的谋划和根本对策。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类型有三:领先型、尾随型、模仿型。一般情况下,企业都倾向于把追随技术领先者作为低成本的途径,而把技术领先看作是实现差别优势的一个车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E・B・Roberts教授在1999年末对全球技术战略管理标杆进行研究,在北美、西欧、日本等所有研发投入超过$1亿的公司中,日本有74%、欧洲有84%、北美有79%的企业采用了技术领先战略。俗话说:三类企业卖产品、二类企业卖技术、一类企业卖标准;同样地,三类企业比产品技术、二类企业比技术创新、一类企业比技术创新战略。技术创新战略的竞争之所以是技术创新竞争的关键,是因为技术创新竞争已经难以在技术创新活动本身比高低,关键在于比谁更具有洞察力,谁更理解技术和市场走势,谁的技术创新战略更合适。
Intel就是实施技术创新领先战略并且获得巨大成功的企业典范。在“RISC和CISC构架之争” 的较量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RISC即精简指令系统计算,CISC指复杂指令系统计算,这是两种计算机和处理器的设计方式。Intel的芯片是以CISC为基础的,故RISC新技术会威胁其核心业务,Intel怎么办?进退维谷之间公司只能“两面下注”,建立了两支相互竞争的队伍:486组和i860组,两个研究小组几乎同时进行,他们既相互较劲又相互学习。i860于1989年2月正式推出,它成了回击SUN公司攻势的秘密武器;486于1989年4月在全球同步,它迎接了Motorola公司的挑战且卫冕成功。其战略竞争的高妙之处有二:一是486 架构的原始构想高妙,它的微处理器的整数单元采用RISC核心以加速处理单一指令,其他部分保留CISC原样以处理复杂指令并保持与过去兼容,可以说是一念之间改变了思维模式和竞争模式,获得科技创新;二是冲刺i860排除RISC的威胁,为将公司内部资源和市场注意力集中到X86架构上排除了障碍,让X86形成更高产量、更好性能、更快速度,这样才能以逸待劳不必担心竞争者的挑战。
三、企业技术创新内部达尔文主义的特征
1.技术创新主体上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在:(1)技术创新主体往往是技术领先型企业。实施“内部达尔文主义”需以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领先的技术为后盾,卓越的人才、创新冒险的精神为驱动,这些只有领先型企业才具备。领先型企业沿着研究――开发――工程管理的轨迹前进,力求采用最新技术以领先于市场,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占据技术发展的制高点。(2)内部技术创新主体多采用项目攻关的“双(多)小组制”,这些小组可以是正式组织,也可以是非正式组织。英特尔公司双小组制项目攻关的做法属于前者,两小组的友谊竞赛取得辉煌战果;前文案例中的“动物男孩组”属于后者,成功的背后伴随着部门间矛盾的冲突、随意决策导致重复投资和低效益、精英人才的流失,为技术创新管理提出了棘手的管理课题。(3)小组核心成员多为内企业家型。美国学者吉福德・平肖第三在《创新者与企业革命》中提出了“内企业家”一词,指那些在现行公司体制内,富有想象力,有胆识,敢冒个人风险来促成新事物出现的管理者。内企业家是现代大公司的产物,处于公司最高管理层与基层的中间结合部,是连接上面与下面的过渡层,因而在企业创新中居于关键部位。
2.独立创新倾向性。技术领先型企业往往具备独立创新的潜能和现实基础,他们拥有较多的知识经验和智慧、较强的智力资本、快速经济的创新源――领先用户,重视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和动态调整,掌握了独立开发所需要的能力和资源,可完全控制研发过程及回报。 A-U模型表明企业“过渡创新”依赖于在常规创新阶段所积累的知识和技能,领先型企业很少依赖广泛的创新互动网络,为从创新中获取更大的回报,公司都充分激发内部能力,促进内部知识流动,力求把新一代产品推向规范化市场。独立创新不仅是一种可能,更是领先型企业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领先型企业具有自发的独立创新的动力源。个体原动力是内部达尔文主义产生的微观基础;技术创新系统内部竞争协同力是技术自主发展的前进驱动器和创新系统自组织进化的内在源泉,当系统趋近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往往就意味着内部达尔文主义的阶段性胜利;创新组织保障,如微软创新人员15%、Google20%自由支配的时间就是内部达尔文主义强有力的支持。
3.创新的内部“”选择性。竞争产生的多样性是其技术进化的内在根据,选择是技术进化的外在条件,人们根据技术的功用最大化原则来选择。选择是英国技术哲学家约翰?齐曼在1993年的《技术创新进化论》中最先提出的。内部“”选择与共相选择的不同点在于:(1)选择模式不同。内部选择主要不是依赖社会需求拉力模式,而依赖于技术推力的作用模式。技术内部矛盾运动是技术进化的直接动力,是内因,社会需求是外因,社会需求只有通过技术自身的内部矛盾运动才能发挥作用。(2)选择判据不同。共相选择认为技术选择的判据有三种:技术自身的判据、社会选择的判据、现有环境资源的物向判据。埃吕尔(JEllul)指出:现代技术具有自我增长和自我选择的特征,内部选择则更侧重于技术自身判据。(3)选择所处环节不同。内部选择所处环节尚处于构思实验设计试制阶段,尚不涉及到社会市场经济选择,即使有,往往也是企业想象地模拟外部选择,由企业内部专家模拟或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如:供应商、消费者、不同社会职责的政府官员等;即使真有顾客的参与,那也不过是极少数领先用户,这种社会市场经济选择也是片面的不完全的。(4)选择环境不同。环境选择包括经济市场的客观选择,也包括系统各成员的价值判断、喜好倾向等主观选择。内部选择的环境往往仅仅指企业内部环境,它是单一的主观的环境。
4.内部技术创新的强竞争性。内部竞争之必要性体现在:它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是外部竞争的加强机制,它也是高端技术企业在全球持续领先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内部竞争促进了多样性的涌现并提高了对环境的普适性。技术创新战略制定中“混沌规律”也指向这种随机多样性,强调计划制定的随机性,强调时间差和快速反应。另一方面,技术与技术之间的竞争是技术生态系进化的内部动力,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竞争的作用是通过技术本身的功能、效益、效率、方法上的竞争达到优胜劣汰,实现内部达尔文主义的。它首先以企业技术预见确定技术创新的大方向,然后以不同技术范式或技术轨道之间的竞技优选具体的目标技术。企业技术预见是企业技术预测与自身运营状况以及战略发展规划的融合,它更加强调需求导向,强调相关利益主体的参与,强调预见结果的决策支持作用,强调对预见结果的跟踪和监控。其目标是确定未来技术创新的方向,企业可从战略的高度有效预测行业关键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制定有效的战略规划,降低企业新技术开发风险,提高新产品市场成功率。目标技术的最终确定则依赖于不同技术范式或技术轨道之间的竞技。
参考文献:
[1]约翰・齐曼:技术创新进化论[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10
[2]夏保华:《技术创新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3]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出版社,1997
篇2
1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的依据
1.1技术创新战略的比较
技术创新战略一般分为自主创新战略、模仿创新战略和合作创新战略,其特点各不相同。相比较而言,自主创新对企业的资金、研发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模仿创新则对这些方面的要求较弱一些,但它要求企业能很好的吸收所引进的技术,从而从工艺上更好的创新,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合作创新则要求合作主体之间细节的划分清晰,权责明确,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这种创新战略越来越多的被企业所采用。
1.2两种典型技术创新模式
现在一般存在着两种基本的创新战略观点:一种是十分普遍的观点即模仿创新——自主创新;另一种是现在从两弹一星、吉利等这些案例所引发出来的直接自主创新的战略。那么相对我国的家电行业的企业到底应该采取何种创新战略途径?下面引用彭纪生、刘春林建立的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的博弈分析模型,以期对我国家电行业的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提供借鉴。
1.2.1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的博弈分析
为表述的方便,考虑两个企业(企业1和企业2)均可独立进行一项创新研究的博弈问题。由于企业自主开发需要研究成本并需承担失败风险,故假设该项研究需要投入的直接成本为c,对每个企业来说,成功的概率均为p。并设在不计成本的情况下,任何一个企业的研究成功将给企业1和企业2分别带来v1和v2的效用(或收益)。但是如果只有一个企业研究成功,另一个企业为共享研究成果,必须付给成功者一定使用费d(一般假定d于是对两个企业而言,有4种不同的策略组合,即企业1创新、企业2模仿;企业1模仿、企业2创新;企业1和企业2都创新;企业1和企业2都模仿。
1.2.2分析结论
如果两个企业效用(v1和v2)分别位于分界线((c/p)-d)的两侧,那么高效
用的企业选择创新,低效用的企业选择模仿,是一个重复剔除的占优均衡策略。
根据图中的这一博弈模型,我们得出如下结论:经济发达的国家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研发新的技术所带来的收益相对高于经济不发达的国家企业;同时前者的创新成功率相对较高,也更刺激其积极进行新技术的研发。对于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国家企业进行新的研发有可能得不偿失。因此当两企业的创新收益分别位于分界线((c/p)-d)的两侧时,中国企业选择模仿创新是博弈的均衡解。
2案例分析
2.1海尔的现状
海尔是在引进德国Liebherr公司冰箱生产技术而成立的青岛冰箱总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84年1月1日,经青岛市经委决定,将青岛东风电机总厂与青岛工具四总厂合并成立青岛冰箱。同年员工有800名,销售额为348万元,赤字是147万元。2001年海尔的全球销售额达602亿元,年平均增长率约为78%。到了2001年,海尔拥有包括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96大门类151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世界160个国家和地区。2003年,海尔全球营业额实现806亿元,并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第一名。2004年1月31日,世界五大品牌价值评估架构之一的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报告揭晓,中国海尔唯一入选。在海外市场上,海尔已建立起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设计网络、制造网络、营销与服务网络。现有设计中心18个,工业园10个。营销网点58800个,服务网点11976个。2.2海尔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
2.2.1发展初期模仿创新战略
1984年,在“起步晚,起点高”的思想指导下,青岛冰箱在青岛市经委的指导下,比较和研究世界上32家冰箱的技术资料,决定从德国Liebherr公司引进4星级冰箱的生产技术及设备。在这个阶段,其研发活动的重点在于对引进技术的掌握,为此,海尔委派技术人员赴德国Liebherr公司接受培训。通过学习、消化,海尔突破了内部技术瓶颈,并进行模仿创新,推出了亚洲第一台4星级电冰箱。此后,海尔进入其他的家电领域时,也采用同样的做法,如1993年与意大利Merloni公司合资,生产滚筒式全自动洗衣机。
海尔集团并不是仅仅单方面的停留在“高起点”的引进技术,同时还十分注重吸收消化技术,从而更好的创新。随着产品的逐步系列化,海尔拟议低成本、高质量扩大本地市场,并打开海外市场。此时海尔步入了改进创新阶段,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TOM)的同时,其管理焦点向降低成本转移。在这一阶段,海尔德研发活动的重点在于生产工艺的创新和零部件的国产化。为更好满足本地市场需求,海尔通过反求工程进行工艺创新,针对中国市场的特点,开发出了适合国情的门冰箱,并通过了美国UL认证,逐步与国际接轨。
2.2.2中期至今合作创新、自主创新
实现了产品的多样化以后,海尔开始以直接出口的方式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在“日清日高、日事日毕”的管理模式下,海尔把管理焦点放在改进产品性能上,对已有的技术的改进。海尔瞄准新的市场需求,以改进性产品创新为主,利用技术积累,逐步形成自主的研发能力,在国际上率先攻克冰箱无氟、节能、大力冷冻三合一的难题,走上了自主创新之路。
海尔产品门类已相当齐全,其主导战略演化为海外市场设计、生产、营销的三位一体化。在这个阶段,海尔研发活动的重点一方面在于对现有技术的整合创新,如把变频技术运用到冰箱中,开发出变频冰箱;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冰箱中,开发出网络冰箱;另一方面,力求紧密跟踪世界前沿技术,通过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立信息分中心和设计网络,及时获取国际最新资讯。在技术策略上,则更加注重运用全球科技资源,形成了包括战略联盟工作系统、产学研工作系统等在内的技术创新外部体系。海尔利用新兴技术,捕获潜在市场需求,并初步实现了技术创新的全球化,如海尔出口美国的冰箱都由洛杉矶设计分部研制;无霜保湿、智能保鲜的“无霜金王子”系列新产品由法国设计分部开发。
3我国家电企业的创新模式选择
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我国已处于工业化的第二阶段,工业发展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但我国不能简单地讲应该采取何种创新战略,应该根绝不同的产业,产业的不同发展时期等因素出发来讨论采取何种战略。对于我国的家电行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基于海尔案例的发现及结论,本人尽发表以下自己的见解。
中国家电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应该采取以模仿创新-自主创新为主线的战略来发展。从海尔的案例中我们发现,企业发展的初期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是海尔高速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引进技术就应该引进最核心的也最先进的技术。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就曾说过:要找就找最顶级的企业去模仿,这样才会大大缩短我们和发达国家,和行业顶级企业之间的差距。同时成熟的技术领域,技术创新的空间也越来越有限,家电行业相对处于成长、成熟期,在这个阶段采取模仿创新是比较好的选择。海尔进入冰箱业时引进的就是德国Liebherr4星级冰箱的生产技术和设备。
篇3
1.1 技术创新战略的比较
技术创新战略一般分为自主创新战略、模仿创新战略和合作创新战略,其特点各不相同。相比较而言,自主创新对企业的资金、研发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模仿创新则对这些方面的要求较弱一些,但它要求企业能很好的吸收所引进的技术,从而从工艺上更好的创新,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合作创新则要求合作主体之间细节的划分清晰,权责明确,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这种创新战略越来越多的被企业所采用。
1.2 两种典型技术创新模式
现在一般存在着两种基本的创新战略观点:一种是十分普遍的观点即模仿创新――自主创新;另一种是现在从两弹一星、吉利等这些案例所引发出来的直接自主创新的战略。那么相对我国的家电行业的企业到底应该采取何种创新战略途径?下面引用彭纪生、刘春林建立的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的博弈分析模型,以期对我国家电行业的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提供借鉴。
1.2.1 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的博弈分析
为表述的方便,考虑两个企业(企业1 和企业2)均可独立进行一项创新研究的博弈问题。由于企业自主开发需要研究成本并需承担失败风险,故假设该项研究需要投入的直接成本为c ,对每个企业来说,成功的概率均为p。并设在不计成本的情况下,任何一个企业的研究成功将给企业1 和企业2分别带来v1 和v2的效用(或收益)。但是如果只有一个企业研究成功,另一个企业为共享研究成果,必须付给成功者一定使用费d(一般假定d
于是对两个企业而言, 有4 种不同的策略组合, 即企业1创新、企业2 模仿;企业1 模仿、企业2 创新;企业1 和企业2 都创新; 企业1和企业2都模仿。
1.2.2 分析结论
如果两个企业效用(v1和v2)分别位于分界线((c/p)-d)的两侧, 那么高效
用的企业选择创新, 低效用的企业选择模仿, 是一个重复剔除的占优均衡策略。如图:
根据图中的这一博弈模型,我们得出如下结论:经济发达的国家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研发新的技术所带来的收益相对高于经济不发达的国家企业;同时前者的创新成功率相对较高,也更刺激其积极进行新技术的研发。对于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国家企业进行新的研发有可能得不偿失。因此当两企业的创新收益分别位于分界线( (c/ p) - d) 的两侧时, 中国企业选择模仿创新是博弈的均衡解。
2 案例分析
2.1 海尔的现状
海尔是在引进德国Liebherr公司冰箱生产技术而成立的青岛冰箱总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84 年1 月1 日, 经青岛市经委决定, 将青岛东风电机总厂与青岛工具四总厂合并成立青岛冰箱。同年员工有800 名,销售额为348 万元, 赤字是147 万元。2001 年海尔的全球销售额达602 亿元,年平均增长率约为78 %。到了2001 年,海尔拥有包括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96大门类15100 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世界160个国家和地区。2003年,海尔全球营业额实现806亿元,并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第一名。2004年1月31日,世界五大品牌价值评估架构之一的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报告揭晓,中国海尔唯一入选。在海外市场上, 海尔已建立起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设计网络、制造网络、营销与服务网络。现有设计中心18 个,工业园10 个。营销网点58800 个,服务网点11976 个。
2.2 海尔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
2.2.1 发展初期模仿创新战略
1984年,在“起步晚,起点高”的思想指导下,青岛冰箱在青岛市经委的指导下, 比较和研究世界上32 家冰箱的技术资料, 决定从德国Liebherr公司引进4 星级冰箱的生产技术及设备。在这个阶段,其研发活动的重点在于对引进技术的掌握,为此,海尔委派技术人员赴德国Liebherr公司接受培训。通过学习、消化,海尔突破了内部技术瓶颈,并进行模仿创新,推出了亚洲第一台4星级电冰箱。 此后,海尔进入其他的家电领域时,也采用同样的做法, 如1993 年与意大利Merloni公司合资,生产滚筒式全自动洗衣机。
海尔集团并不是仅仅单方面的停留在“高起点”的引进技术,同时还十分注重吸收消化技术,从而更好的创新。随着产品的逐步系列化,海尔拟议低成本、高质量扩大本地市场,并打开海外市场。此时海尔步入了改进创新阶段,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TOM)的同时,其管理焦点向降低成本转移。在这一阶段,海尔德研发活动的重点在于生产工艺的创新和零部件的国产化。为更好满足本地市场需求,海尔通过反求工程进行工艺创新,针对中国市场的特点,开发出了适合国情的门冰箱,并通过了美国UL认证,逐步与国际接轨。
2.2.2 中期至今合作创新、自主创新
实现了产品的多样化以后,海尔开始以直接出口的方式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在“日清日高、日事日毕”的管理模式下,海尔把管理焦点放在改进产品性能上,对已有的技术的改进。海尔瞄准新的市场需求,以改进性产品创新为主,利用技术积累,逐步形成自主的研发能力,在国际上率先攻克冰箱无氟、节能、大力冷冻三合一的难题,走上了自主创新之路。
海尔产品门类已相当齐全,其主导战略演化为海外市场设计、生产、营销的三位一体化。在这个阶段,海尔研发活动的重点一方面在于对现有技术的整合创新,如把变频技术运用到冰箱中,开发出变频冰箱;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冰箱中,开发出网络冰箱;另一方面,力求紧密跟踪世界前沿技术,通过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立信息分中心和设计网络,及时获取国际最新资讯。在技术策略上,则更加注重运用全球科技资源,形成了包括战略联盟工作系统、产学研工作系统等在内的技术创新外部体系。海尔利用新兴技术,捕获潜在市场需求,并初步实现了技术创新的全球化,如海尔出口美国的冰箱都由洛杉矶设计分部研制;无霜保湿、智能保鲜的“无霜金王子”系列新产品由法国设计分部开发。
3 我国家电企业的创新模式选择
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我国已处于工业化的第二阶段,工业发展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但我国不能简单地讲应该采取何种创新战略,应该根绝不同的产业,产业的不同发展时期等因素出发来讨论采取何种战略。对于我国的家电行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基于海尔案例的发现及结论,本人尽发表以下自己的见解。
中国家电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应该采取以模仿创新-自主创新为主线的战略来发展。从海尔的案例中我们发现,企业发展的初期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是海尔高速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引进技术就应该引进最核心的也最先进的技术。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就曾说过:要找就找最顶级的企业去模仿,这样才会大大缩短我们和发达国家,和行业顶级企业之间的差距。同时成熟的技术领域,技术创新的空间也越来越有限,家电行业相对处于成长、成熟期,在这个阶段采取模仿创新是比较好的选择。海尔进入冰箱业时引进的就是德国Liebherr4星级冰箱的生产技术和设备。
模仿创新是先去模仿然后吸引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最后去创新,当前我国企业发展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技术的消化、吸收及开发的能力很弱。大部分企业只是重视技术引进和掌握,通过先进技术、设备等制造产品、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而忽略了对技术的吸收以及进步已不创新、开发。海尔成立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其目的是通过中央研究院研究超前10年的技术,增加技术储备。既要跟踪和分析研究与集团发展密切相关的超前技术,又要着重搞好这些超前技术的商品化工作,使得各类超前技术在中央研究院得到二次开发和技术重组,实现商品化,最终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一条龙。
一个企业要寻求长足的发展,要最终在市场里立足,就必须具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家电行业的市场发展空间较大,通过各种技术的融合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在模仿创新为企业赢得市场、资金、技术的条件下,当企业发展壮大以后就应该进行自主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先于其他企业走在市场的前列,才能在市场上更具有竞争优势。近年来海尔洗衣机自主创新生产的世界上第四种洗衣机“双动力”、6A自动档洗干一体机等产品不但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更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成功完成了我们洗衣机从追随世界洗衣机行业潮流,到引领世界洗衣机行业的发展潮流的转换。其在上市第一个月就占据了国内高端市场能够50%的份额。2005年更以中国自主品牌纳入了国际IEC标准提案。
合作创新在企业发展的任何时期都是可以积极谋求的。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谋求共同发展的社会,各个企业间的相互合作不断的加强,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可以在脱离其他企业而独立的生存。加强企业间的交流,相互学习,这样才能使我们自己的企业得以更好的发展。而且各种创新战略并不是相互排斥的,我们采取配合使用多种战略的方式,来促进企业的发展,达到最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玉林.创新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3).
篇4
为了全面满足众多消费类移动设备和要求最严苛的企业部署对于固态盘日益增长的需求,英特尔专门设有数据中心产品家族、专业级别产品线,以及家用级别产品线,实现了从个人消费端到数据中心端的全面覆盖。作为面向企业高端应用需求的又一主力战将,英特尔固态盘数据中心产品家族最新了拥有最大4TB容量、可提供高达5GB/s连续读取速度的DC P3608固态盘,堪称人类历史上最快的固态硬盘。
篇5
除了《奇幻心旅》(The Beauty Inside)这个视频,今年的戛纳还为大家呈现了许多出色的多媒体、互动案例。如大众汽车的“大众自造(The people’s car project)”、喜力啤酒的“喜力传奇之旅(Heineken’s legendary journey)”等等。微软首席研究员比尔・巴克斯顿(Bill Buxton)在戛纳广告节的发言中说“技术只有在为实现人类互动服务时才是至关重要的”。综合利用各种科技实现创意,吸引消费者参与传播活动并且达到更加深入的品牌传播目的已经成为一个趋势。营销传播行业对于科技创新的关注和应用提高到了一个新的认识阶段。
SMART COMMUNICATIONS将老手机变成课本电子阅览器的案例,笔者认为活动本身的创意并非特别合适。虽然这个案例结合菲律宾当地的一些问题来进行了技术创新,制作了TXT格式版本的课本,但老手机的小屏幕明显不适合学生阅读,相对于纸质书的优越性也没有特别强。这个案例并没有创造具有实用性或者影响力的传播元,没有解决根本问题。相比而言,一号店案例中对于手机媒介的应用就非常合适。技术的应用要与各个传播环节进行良好的配合。
另一个方面,许多传统元素并没有过时,仍然应该进行传承,并且在新的传播环境下进行新的深化和改进。虽然新的科学技术为营销传播领域带来了最五光十色的冲击,我们仍然不要忘记一些经典传承的元素。BBH的创意总监约翰・哈格蒂爵士(Sir John Hagerty)也说“在这个技术以爆炸式更新的时代,过往的经验仍然告诉我们仍然需要讲好故事”。
因此在拥抱技术浪潮的同时,不要被新技术、新环境弄得不知所措。许多传统仍然需要更加深入地挖掘,并不能被抛弃。讲好故事、以情动人、传承文化,这都仍然是营销传播的真理。
篇6
3.选择和确立创新的国际起点。更具意义的是,这种广泛有效的技术引进及早日实现赶超欧美的目标,使日本能够在深刻了解世界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把本身的自主创新活动建立在高水平的国际起点上。由于产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前提,是对那些具有较大产业化潜力的先进科技成果,客观地进行筛选甄别,它要求产业部门与企业要对所选成果及其发展潜力有充分的了解,并对成果实现商品化的生产前景有基本的价值判断,乃至需要对技术选择的机会成本认真加以核算。所以它在客观上也是技术引进要进行的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技术筛选的复杂过程,同时也是产业企业对先进技术的充分认识和比较研究过程。例如,日本在引进中不仅了解到相关产业部门的世界最新技术动向,而且也通过比较了解了世界先进技术国家同类技术的不同特点,以及该技术研制中对所遇问题的解决过程。这对日本准确地选择自身所需的新技术,确定本国技术创新的切人点有着极为重要的帮助。因此成为后起国家日本,不仅能在钢铁、造船、汽车等传统制造业领域获得强大的国家竞争力,而且能在短时间内在半导体、机器人、集成电路等高端领域取得突破性业绩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技术引进,使得日本的制造业企业开阔了国际视野,锻炼了对现实中的先进技术乃至潜在技术产业化前景的准确判断。从而能在本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中,尽可能地避免重复研发和少走弯路,而直接向世界水平的关键技术发起冲锋。因此得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宝贵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在激烈的高端国际竞争中摘取桂冠。
(二)自主创新与制造业自立发展的内在联系。
1.把握完整的工业技术基础上的发展主导权。由于创新是较引进更深一层次的发展手段,日本诸多的成功企业均视创新为企业乃至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环节,最重要的生产经营活动。他们普遍认为,鉴于特殊的历史背景,日本的工业技术多是模仿欧美发展起来的,如果仅停留在模仿上,即使模仿的再好也只能跟在别人后面爬行,如果完全照搬欧美的做法,那么倒闭的只能是日本企业。于是各企业与引进的技术结合,谋求通过不断的产品、工艺及其组织创新,实现制造业的强盛和自主发展。“勇于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的挑战者索尼,就是在这一认识下出现的创新型企业。正是将发展的主导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做法,使这个建立之初仅有500美元资本、20名职工的小企业,通过接连不断的创新活动,迅速成长为世界电子企业的巨人。这种独立性还集中体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所采用的各种新技术获取方式上,即合资合作以股权换技术;购买专利技术许可;独自进行现有的技术改造和独立从事新产品的市场开发中。“即使是那些选择与外国公司合作的企业,也不仅仅是现成的外国观念的被动接受者。例如,当时以51%的股份出售给通用电气公司的东京电气公司,就拒绝了通用方坚持研究应由美方进行,日方仅负责后期开发和集中生产的主张,日本企业认为,技术创新是为了日本的国家利益,必须独立建立自己的实验室。选择购买专利的企业,更是随自身创造能力的提高而减少对专利技术的依赖,依靠不断增强的独立性,从世界工业的最新发展中捕捉信息,从而开发出自己的生产技术。这种情况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日本化工企业中较为普遍。它表明日本的企业从开始就将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建立在自主的基础上。
2.充分发挥自身特长的发展主动权。进入引进之后的更高层次创造,在创造中建立自己的品牌、自己的技术特色和自己的产业优势,引领日本制造业走出亚洲、走向世界。在制造业的生产方面,与引进相比日本更擅长于创新。靠创新日本以自己的技术进步方式踏上近代工业化的历史行程,靠创新日本以自己所拥有的独特优势创造出一个当代的制造业大国。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汽车制造业的发展,是从经济恢复时期引进国外的装配技术,通过创新来实现外国车型的国产化开始的。在20世纪60年代前半高速增长期的大批量生产体制中,它靠国产新车型在质量和性能方面的创新,使日本的小汽车开始跻身于国际市场。在随后的经济增长过程中日本加快创新的脚步,打造车身设计和控制排污方面的技术优势。最终以环保节能、经济实用为特点在国际市场上胜出。晶体管技术是美国实验室首先发明,但日本企业凭借它对该项技术应用前景的准确判断,在晶体管发明仅有四年,在发明者本国还只限于用来生产助听器一类产品之时,就将其高质量的创新产品——晶体管收音机推向世界,从而引发了一场消费领域的电子革命。随着日本企业对半导体收音机、收录机和电视机产品的开发,以及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使电子产品小型化、高性能化和价格低廉化,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电子技术拥有国。同样,机器人技术是在1968年通过日本公司与美国企业合作的途径传人日本的,1970年日本就研制出第一台国产机器人。经过此后一系列创新与开发努力,今天最高水平的机器人产品已成为日本的专利,日本也因此成为世界上机器人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与这种技术创新相联系的是生产工艺及其生产组织的创新,闻名于世乃至为欧美企业效仿的丰田生产方式,就是典型的例子。正是借助于不懈的努力和生产过程的经常性创新,凭借嵌人人们头脑中的主动发展意识,日本才得以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追赶欧美的历史任务,在工业技术领域与美国、德国并驾齐驱,进而确立起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历史地位。
3.发展模式的灵活选择权。在日本,无论是企业还是地域的引进与创新活动,都是基于国家的资源条件和人力资源特点进行的。鉴于日本国情的明显特点,即国土狭窄、资源匮乏;但以人口数量、预期寿命、经济活动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以及万人平均在校大学生数为主要标志的人力资源丰富,日本的技术引进和创新,从来都是围绕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和最大限度地保护与利用现有资源为中心展开的。如与欧美国家不同,它的前工业化时期的许多创新,实际上需要更多的劳动。这种经济史学家眼中的“勤勉革命”,就是日本大多原材料短缺而农业劳动力不能充分利用的反映。在当代的经济发展中,日本利用现场人员对问题韵果断处理能力和传承的生产技术诀窍赢得竞争的主动权,也是为上述问题所做的最好注脚。通常情况下,日本的各类企业都能够灵活地选择创新方向,因为它们都拥有自己的研究机构和相应的科研手段,并且都能够适应新技术发展的形势适时地调整经营组织。一些著名的大企业甚至拥有按专业分工的多家研究所,用以保证企业所用技术的独创性特色,以及不断将新技术及时地转化为高质量的创新产品。在长期的引进与创新实践中,日本建立了与自己的工业技术基础和国情特点相适应的技术创新体系。它的特点是以民间为主体的技术研究开发方式;吸收与开发结合、生产与革新并举的行动模式;渐进式创新与突破性进展统一于一体的经常性活动,以及确保创新的有序和高质量所实施的研究所与开发本部双重创新体制。
(三)引进与创新关系上的经济史观点。
1.对技术创新问题的经济史认识。通过对日本制造业技术创新历史过程的分析与思考,我们加深了在经济史意义上对技术创新问题的深层次理解。(1)技术创新是发明的首次应用,同时更是以往技术积淀的一次质的飞跃。按照熊彼特的创新定义,技术创新是发明的第一次产业应用,这种应用既包括产品创新,也包括工艺创新,而且还包括创新通过各种渠道的传播这一完整的过程。但这还是仅就创新韵各种表现形式所下的定义。从一国的产业和经济发展史的角度来观察,技术创新更是一个地区或若干企业,凭借以往的学习与技术积淀,实现的一次具有质变意义的技术突破。例如,日本早期在佐贺成功建立的第一座反射炉,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电子企业运用晶体管技术进行的一系列新产品开发等,就是典型的案例。这里强调的是技术创新得以发生的技术积累与历史基础。这是一个与不同时期技术发展水平和知识发达程度相呼应的内生过程。(2)技术创新作为一国经济发展的内生过程,它只有与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才能推动产业整体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技术创新经济学对技术创新概念的解释包含了技术扩散的内容,即通过创新的传播对经济产生影响的过程。然而,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对整个产业进步的影响是通过产业结构的变化实现的。换句话说,从技术经济成长的历史过程看,它不是单个企业或某一地区在某一时刻的孤立行为。因为在工业文明中,最终产品是经各部门、不同工序相互衔接和协调配合,由整个工业体系生产出来的。相应地这也是一个技术创新在各产业部门间相互传递,不断改革,从而促进产业整体面貌发生变化的过程。(3)能够推动产业发展的创新必然是可持续性的创新,而技术创新要能够持续不断地进行,那么这种创新一定是带有民族特色或以符合本国经济发展的实际为特点的。从创新经济学赋予创新的内涵来看,技术创新本质上是科学技术在实际中不断得以应用的过程。其表现为具备新功能和具有新用途的产品不断被开发出来,新型的具有创意的生产工艺不断被投入到制造业的生产过程中去,以及这些新产品、新工艺不断在同行业间和地区间得到学习与推广。资源小国和经济发展的后起国日本正是经历了这样一个持续的创新过程。之所以能够实现持续性的创新,原因就在于它从前近代开始,经明治时期,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始终在孜孜以求地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技术创新之路,尽管期间经历了挫折与失败。显然,符合国情特点和民族文化传统的技术创新活动才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得以持续地进行。
2.日本案例所揭示的引进与创新关系的思考。
(1)从制造业发展的历史事实出发,不忽视渐进式创新,亦不盲目排斥引进。著名的技术创新研究机构英国苏塞克斯(Sussex)大学科学政策研究所(SciencePolicyResearchUnit),在20世纪80年代进行技术创新分类时,曾将渐进式创新与根本性创新作了区分。前者是指那些直接从事生产的工人、技师所进行渐进的、连续的创新活动;后者则指由研发机构所进行的、在观念上有根本性突破的创新活动。它往往伴有产品创新、过程创新和组织创新的连锁反应,并在一定时期里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两者虽然发生的时间与空间不同,在制造业成长中的作用及其对经济的影响不同,但却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有机融合在一起的。日本制造业从近代到现代的发展及转型,从技术变革的角度观察,就是一部渐进式创新与根本性创新有机融合的历史。日本的经验启示我们,在致力于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努力时,绝不应当忽视渐进式创新这种日常经常发生的创新形式。坚持实行符合历史传统和国情特点的渐进式创新,是实现一国制造业根本性创新的深厚基础。
就技术创新本身的过程而言,有研究认为筛选有关的技术成果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第一步。由于对新技术的筛选可以是来自经济体内部的新技术,如企业研发部门的技术,也可以是来自外部不同部门的技术,如其他企业或大学等专门研究机构的技术,乃自从国外引进的技术。所以,从这一意义上说,引进与创新两者在这里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线。我们不应当因为强调自主创新而盲目排斥引进,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走技术创新的闭关锁国道路。上述的经济史研究表明,日本制造业对现代西方技术的成功引进,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以建立独立自主的现代技术体系为目的的。因此,只要将其有效地服务于完整的工业技术体系的建设,引进就可以成为我们实现自主创新的有力工具,成为我们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建立制造业强国的有力手段。
(2)在制造业的发展中认识技术创新的必然性和不可替代性。日本制造业从引进到自主发展的产业成长历程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技术引进虽然对一国制造业发展水平的提升乃至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但是引进决不能代替创新成为_国技术进步的主要发展路径。因为,技术引进还只是在不同时段构成产业成长发育的某种基础和前提,它标志着本民族的产业部门对当时国外先进技术的了解和一定程度的掌握。要把引进的先进技术应用到本国资源环境下的制造业生产过程中,或者进一步形成一个新的产业,则必须经过一个从设计、生产、销售到服务的完整创新过程。像日本成功的企业那样,在创新过程中融人新的思想,追加创造性劳动,使原有的技术得到升华,使原来的工程得以再造。通过这样的创新活动,使引进的技术符合本国的资源和市场条件,使融人了先进技术的产业发展具有本民族的特点。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是引进的目的,是引进的外来技术在本土发展的必然阶段。
显然,只有引进而没有引进之后和引进过程中的创新活动相伴随,其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是相当严重的。首先,是影响引进的技术在本国制造业产业部门发展中的有效运用。即便是再先进的技术,如果不能与本国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有机结合,不能适合现实生产力发展的需要,那么这种引进是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的,是资源的浪费。其次,自身的制造业是很难实现技术的持续进步与发展的。只能说什么时候得到了先进技术,什么时候才有发展的可能,从而使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处于一种走走停停的局面,无法获得产业发展的主动权。其三,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最为严重的后果就是无法形成自己的新技术基础。先进技术永远是他人的囊中之物,只能在技术拥有者认为转让技术不削弱其产业和产品竞争力的条件下才能得到。换句话说,就是在技术上受制于人。在此情况下,既失掉了技术引进本身的产业经济学意义,同时还将丧失民族独立和未来发展的技术根基,成为他人的技术附庸。事实证明,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是不会赢得尊重的,这样的民族既不可能引进真正先进的技术,更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篇7
一、技术工程的商人
华为不仅以技术领先,而且追求技术与市场的统一。技术驱动常常显现出技术与市场脱节的短板,往往企业研发出的新技术新产品并不能为市场接受。华为早期也如此。但是在NGN招标失手之后,华为及时调整“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创新思路。在产品设计时认真倾听客户的需求,经过不断的努力和改进,华为的NGN终于在中国又重新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并承建了世界上最大的NGN网项目。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现今已成为华为创新的基本战略,以新的技术手段去实现客户的需求。华为也因此赢得市场的逐渐认可和尊重。
二、技术是一个累积的过程
作为一个高科技企业的后来者,华为明白有企业的核心技术产品才能在通信市场取得一定竞争力。形成核心技术产品需要持续的高投入,所以他们把利润全部投入到产品的研发中。如此周而复始,不断改进创新,形成了自己的核心技术。华为也非常重视对研发人才的投入和积累,华为员工总数的48%被公司投放到研发部门。为激发员工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华为出台了“多阶段奖励政策”等一系列专利创新鼓励办法,保证发明人全流程地关注其专利申请,每项重大专利可获得3万元至2O万元的奖励。华为已经在国内外设了多个技术研发点通过跨文化团队合作,不仅实施了全球同步研发战略,也为华为输入了大量的高质量研发人才。持之以恒的技术研发为华为取得技术优势和产品核心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华为虽然强烈认同“不进行创新的公司必然灭亡”,但不片面地强调“自主创新”。华为认为,创新要“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继承他人优秀成果基础上开展持续的创新。如今,华为已经从当初一个小小的民营高科技企业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国际大企业。
三、管理也需要创新
“华为取得既往成功的关键因素,除了技术、人才、资本,更有管理与服务”,任正非曾这样总结华为的管理经验。在技术研发组织和创新管理方面,华为已经形成了一套非常规范化的创新管理流程。至今,华为将从lBM引入的IPD项目集成管理经过优化后,逐渐固化为华为“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技术创新基本战略,形成华为规范化的技术创新流程。宋柳平认为(《标准生活》),华为的标准战略以“金字塔”形式展示出来。最底层是跟踪,跟踪最新标准进展,保证产品开发与标准的制定同步;然后是防守,参与标准制定形成与友商间专利交叉许可地位;接下来则是突破,争取主导和影响重要领域的标准进展;最顶层也是最值得称道的是分享,技术领先的同时,开拓并分享新的规模市场。
四、紧抓关键领域
华为在无线接入、光传输、光接入、移动核心网等领域,收获多个销售量的第一。这多个“第一”是华为技术创新的成果。2009年华为在上述领域的出货量都位居全球首位。现在华为在ALLIP方面已取得包括终端、固网和线接人、骨干网接入、核心网和最上层的软件应用等技术领域和市场方面的一系列突破。在无线接入网领域中,华为业界首创的SingleRAN解决方案和产品,能够帮助运营商减少无线接入和基站的数量,而且还能够建起能够对环境的影响。除此之外,在传送网、核心网等方面都坚持创新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篇8
也许有读者朋友还记得年初时CHIP报道的英特尔芯平板“四倍成长计划”。就在IDF14开幕前一天的下午,CHIP记者也来到了深圳华强北,亲眼见证了卖场随处可见的英特尔芯平板。而最新的统计数据也显示,2014年第一季度,英特尔平板电脑处理器出货量为500万片,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2013年全年出货量的一半。在合作伙伴的助力下,芯片巨人正在向自己的目标不断迈进。
构建中国技术创新生态圈
4月2日上午,在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叙的开幕致词之后,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科再奇发表了“深植中国同创新,芯怀远大共发展”主题演讲。这位新掌门的幽默诙谐甚至是卖萌,也在这场主题演讲中展露无遗。
科再奇表示,英特尔将与广大合作伙伴携手,构建一个以深圳为核心的“中国技术创新生态圈”。事实上,在IDF14召开之前,英特尔就完成了对知名可穿戴式设备厂商Basis Science的收购。而与华南地区厂商的合作,显然将更有利于其在智能计算领域的耕耘和开拓。为了向小伙伴们展示自己的决心和力度,科再奇还宣布英特尔将在深圳设立智能设备创新中心,并将用1亿美元的战略投资设立中国智能设备创新基金。
“我就知道1亿美元的基金一定能赢得掌声。”在掌声之后的停顿中,科再奇的这句话为他赢得了更多的掌声,还有笑声。
各大领域全面出击
除了构建“中国技术创新生态圈”之外,在数据中心、PC、移动、软件等各个领域,英特尔也是全面出击。在“重塑数据中心,协作共赢”主题演讲中,英特尔公司高级副总裁,数据中心事业部总经理柏安娜不仅为与会来宾介绍了物联网和大数据的发展动态,而且展示了英特尔在数据中心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成功案例,包括2014年英特尔在该领域的新技术和新产品。
在以“重塑 PC”为主题的主题演讲中,英特尔公司高级副总裁,PC客户端事业部总经理施浩德阐述了未来英特尔将如何引领整个PC市场的发展,以及为此做出的具体工作;以一身“中国红”在IDF主会场亮相的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移动通信事业部总经理贺尔友,也针对英特尔的移动策略发表了以“凭借Intel Inside,实现移动创新”为主题的演讲,充分展示了英特尔计划在移动市场上奋起直追的决心;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软件与服务事业部总经理费道明也针对英特尔软件业务的发展发表了主题演讲,以帮助技术开发者及时了解英特尔软件业务的未来发展规划。
2合1产品的盛宴
在IDF14上,英特尔2合1产品家族的集体亮相无疑是最大的亮点之一。除了搭载第四代智能英特尔酷睿处理器的高性能2合1产品之外,由英特尔与众多华南合作伙伴携手推出、采用Bay Trail架构的2合1平板电脑等设备,也以更加亲民的产品价格在展会上赢得了不少眼球。
贺尔友表示,目前中国已经有超过35款平板电脑采用了英特尔芯,覆盖了从999元到4 999元的不同价位。预计在2014年,2合1设备的数量还将达到75款左右。而除了品牌和产品线不断增加之外,包括高清视频、语音控制、感知计算等众多最新科技,也在2合1平台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应用和完善。这在让2合1产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应用需求的同时,还为最终用户带来了更多、更炫、更酷的创新体验。
英特尔的固态盘策略
针对应用需求与日俱增的SSD固态盘市场,英特尔公司副总裁兼非易失存储器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Rob Crooke透露,在剧烈的变化面前,影响英特尔固态盘业务前景的主要因素是市场需求变化,以及英特尔固态盘发展策略的两个方面:一是英特尔对固态盘产品线的规划和质量控制是否符合需求;二是英特尔在与之相关的技术创新上是否能一直处理领先地位。
目前英特尔固态盘通过数据中心、专业、家用三个产品家族,实现了从个人消费者到企业用户的扩展,完成了对个人终端到数据中心的全面覆盖,并提供了业界平均水平之上的质量保证。这也得益于英特尔严苛的固态盘品质测试标准,以及英特尔在固态盘相关技术创新方面的全能和领先。
锐炬:挑战独立显示卡
提起集成显示卡,不少游戏玩家可能都会嗤之以鼻。然而大家是否知道,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今天的集成显示卡性能可能已经超越了许多独立显示卡?
在英特尔与腾讯、京东、技嘉联合召开的锐炬图形处理芯片媒体交流会上,英特尔PC客户端事业部副总裁兼移动客户端平台部门总经理孙纳颐阐述了英特尔对于Iris“锐炬”图形处理器芯片的规划,并与技嘉等合作伙伴现场展示了产品的图形处理性能。作为英特尔目前最高规格的集成图形处理芯片,Iris“锐炬”不仅性能较前代产品有了2倍以上的大幅提升,而且功耗也有显著降低,可以大大提升系统的电池续航能力。
智能“芯”让你“一秒变女神”
篇9
严格地讲,每款产品都会不同程度地激起人的爱恨情仇反应。当一个人听到、看到、触到,以及与之交互的过程中,无名的爱恨情仇就会在胸中升腾和涌动。自然,人人都期待着爱意、亲情、喜乐等带来的。可是,这种用户需求IT厂商们考虑到了吗?
当年,苹果公司工业设计部主任乔纳森•伊维有一句名言:“我想让iMac是这样一种设计,用户不会害怕它,即使他们并不知道iMac是如何工作的。我寻求那种即使没有技术理解,也能使人亲近的元素,能与人们过去的记忆产生共鸣的元素。”
乔纳森•伊维的要求并不高,仅仅是让用户不害怕。iMac、iPod和最新的iPhone不仅做到了,还实现了用户愿意与之亲近的目标。Apple的成功揭示了21世纪IT产业的大趋势:必须满足用户的感性需求。
什么是“与之亲近”?当和它在一起的时候,心情不错,想多看一看、多听一听、多摸一摸、多把玩一下,想和它多呆一会儿,也许这就是亲近吧?不过,这种体验很稀少。对于绝大多数IT产品,人们虽然谈不上害怕,但是这些产品基本不能满足人们对感性反应的期待,是一片情感的沙漠。对于这种产品,用户自然也是非常冷漠,少有亲近感,仅仅视之为工具而已。
一位国内著名IT厂商的老总曾经告诉我有关产品开发的方法。他说,海外的代工厂会开发出多种不同样式的样品,要货量大的厂商先挑,要货量小的后挑,挑完后代工厂按订单数量生产,然后IT厂商贴上自已的品牌向用户销售。试问,这种产品开发方法和模式在什么地方考虑过用户的感性需求?怎么谈得上“按用户需求开发”呢?不考虑用户需求,又怎能得到较大的利润和市场占有率呢?
Apple案例告诉我们:如何满足用户的感性需求?惟有工业设计。杨振宁就曾断言:“21世纪是工业设计的世纪。”
篇10
1.计算机安全、下一代网络安全技术;
2.网络安全与网络管理、密码学、软件安全;
3.信息系统等级安全保护、重要信息系统安全;
4.云计算与云安全、物联网的安全;
5.移动互联网的安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移动计算平台安全性研究;
6.信息内容安全、通信安全、网络攻防渗透测试技术;
7.可信计算;
8.关键基础设施安全;
9.系统与网络协议安全分析;
10.系统架构安全分析;
11.面向业务应用的整体安全保护方案;
12.信息安全漏洞态势研究;
13.新技术新应用信息安全态势研究;
14.Web应用安全;
15.计算机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标准的实施与发展现状;
16.国内外电子认证服务相关政策与标准研究;
17.电子认证服务最新技术和产品;
18.电子认证服务应用创新;
19.电子认证服务行业研究和热点事件解析;
20.可靠电子签名与数据电文的认定程序/技术规范/应用规范/应用案例分析;
篇11
1. 基本概念阐述
1.1产业集聚
从本质上讲, 产业集群是相互依赖性很强的、根植于社会网络以及隐含知识交流和社会文化的企业、知识生产机构、中介机构和客户通过产业链相互联系形成的网络。集群作为介于企业与市场间的中间组织形式 ,构成了新的竞争单位 ,其竞争优势在于集群的资源禀赋及集群对于资源的整合能力 ,而其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取决于两个先决条件:分别是不能被其他集群轻易的购买和转移以及不能被其他集群轻易的复制和模仿。
1.2区域创新
Benner 等学者根据技术创新与企业现有知识、技术轨迹关系的不同将技术创新分为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两种模式。March认为探索式创新是寻找新的技术发展轨迹, 是对全新机会的尝试, 比如开发一种全新产品或进入全新的市场领域。而利用式创新是对现有成分的改进, 是建立在现有技术发展轨迹基础之上的, 比如对现有产品进行更新换代。
2. 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关联研究文献综述
作为产业集聚的微观组织表现形式。在国外的研究中,一部分学者直接关注产业集群与创新的关联与互动,特别是从产业集群网络、集体学习等方面展开理论与实证方面的研究。另一部分学者关注中观区域层面上的产业集聚特征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尤其是专业化与多样化等集聚经济因素的影响。
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产业集群视角,研究的焦点主要有企业创新与创新系统视角。在集群创新系统研究中,大量学者对集聚在一个比较狭小地区的大量企业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试图分析它们所组成的交互性系统对企业创新可能具有的影响,包括影响的路径和方式。在近几年来国内对集群创新系统,尤其是集群网络的创新功能给予了不少关注,尤其是一些以典型集群或集群内企业案例所进行的研究,拓宽了我们对集群及其网络的创新功能认识。这些研究从一个方面比较深入地研究了产业集聚对企业或区域创新的影响。
刘友金(2002)跳出“熊彼特假设”的争议圈,独辟蹊径,提出了中小企业集群式创新的新概念,并对集群式创新的内涵、特征、一般模式及其理论与实践意义进行了研究,试图探求一种在不损失创新行为优势的前提下,充分获得创新资源优势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
盖文启(2002)在专著中第一次系统研究区域创新网络。随着区域内企业的连续诞生与成长或者区外企业的迁入,在区域内实现期初的产业集聚成群。在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企业之间分工细化,区内的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其他行为主体之间在发展中结成了合作的网络,使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以及新知识、技术和有价值的思想、信息在网络中流动、扩散、创新与增值,并通过网络实现区域内创新的良性循环。
王裙(2002)以不具备内生型与外生型创新能力条件的中小企业簇群为研究对象,提出以地方政府为主体的外部引入、创新组织的公司运作和创新活动的市场化扩散为特征的簇群创新能力动态增强与扩展的理论观点,并以广东省南海市西礁镇和中山市小榄镇企业簇群的创新实践印证这个理论看法。
蔡铂、吉晓莉(2002)分析了成功产业集群的创新特征:地缘上聚集,相互作用、协同发展,专业分工不断深化,促进新企业的衍生,合作竞争。他还提出了隐含知识的扩散是提高竞争力的关键,集群化是创新绩效提高的主要途径之一。
魏江(2003)从网络观研究了小企业集群及其创新网络的基本内涵和结构,对小企业集群和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概念作了界定。从集群整体和集群成员两个方面揭示了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产生和创新网络中知识溢出的经济性和存在意义 ,分析了集群知识溢出的途径和影响因素 ,以及知识溢出的动态控制机制。
汪少华、佳蕾(2003) 研究认为集群成长模式是浙江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浙江省企业集群的主流创新模式是,在企业集群平台上,实施观念创新,制度创新与集群创新的三位一体创新模式,形成由分步创新逐步到协同创新的复合系统。
蔡铂(2003)的研究表明,产业集群具有基于社会联系、信任和共享互补资源等特别管理特征的网络特性,扩大了自己的社会网络和积累了社会资本。它不仅通过密集的网络和强关系促进信任、隐含和敏感信息的传播,提高信息和知识的流动来影响创新,而且通过稀疏的网络和弱关系获得最新的信息和知识,,提高信息和知识流动的功效,从而促进了创新。
李正卫,吴晓波,郑健壮(2003)研究了企业规模以及集群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提出了一个“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无差异曲线模型”。他认为存在一个阀值,以此为转折点,企业规模和技术创新水平的关系呈倒“U”型;集群度对于技术创新水平有正向影响,但是边际贡献递减;集群度越高,集群内企业规模阀值就越大;规模和集群度两者共同对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呈“无差异曲线”形态。
魏江(2004)明确提出集群创新系统的概念,认为集群创新系统是以产业集群中的相关企业集合以及由它们组成的网络为基础,并结合规则安排而组成的创新网络与机构,这些创新网络和机构之间存在正式或非正式的相互关系。他将集群创新系统划分为核心、辅助与三个层次,企业网络为核心层,公共服务机构等属于辅助层,而相关政府机构则属于层。
蔡宁,吴结兵(2005)在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框架下,将产业集群内的学习行为做了自觉性与结构性的划分 。他提出集群的网络创新能力体现在创造性模仿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上,创造性模仿阶段隐性知识扩散程度高,结构性学习发挥作用大。但是自觉性学习作为企业与机构间有意识的行为过程相对于结构性学习却不是那么容易引导和构建。
蔡铂、聂鸣(2006)运用创新系统方法,着重研究创新系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对产业集群创新机制的影响,研究集群如何促进知识和技术的创新和扩散。创新活动起源于互补的、专业化能力和各参与者知识结合,沿着价值链广泛地分布。
汪少华,汪佳蕾(2007)以浙江传统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从区域网络的角度对集群高级化演进的路径与所面临的问题做了探索;并在实证研究与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并对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网络发展模式进行了初步设计。存在恶性竞争的产业集群和集群企业危机整体生存环境,只有通过区域内集群各要素的有效合作才能协同创新,以至推进整个产业集群的高级化演进。
蔡宁、潘松挺(2008)运用社会网络理论分析了技术创新网络中强弱关系对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影响,并结合海正药业50年的技术创新经验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表明,企业网络的强弱关系与技术创新模式之间呈现协同演化的特征,关系强度的动态变化会影响技术创新模式,弱关系由于低成本和低信息冗余度更有利于探索性创新,而强关系需要以信任为基础传递知识,有利于利用式创新。
刘友金,刘莉君(2008)借鉴生态学思想,运用非线性混沌理论研究了集群母体企业聚化能力对集群创新网络演化机制的影响,认为集群网络的形成与演化关键在于母体企业。
王晓娟(2008)的实证研究也表明,集群知识网络结构中的开放度、中心度和知识网络关系中的稳定性、质量对集群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正向影响;而知识网络规模与网络关系强度仅对集群中的中小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正向影响,对大企业的创新绩效的影响则不显著。他认为,集群中的企业保持一定的网络开放度获取知识,保持较弱的关系强度避免信息冗余,提高网络管理能力动态选择与成长阶段相匹配的本地协作网络,都有利于持续创新与竞争。
结束语
产业集群相对于非产业集群而言在区域创新上有其绝对的优势。集群中,大量中小企业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集聚成群,集聚区内的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逐步分工专业化,并在市场交易与竞争过程中彼此之间形成密集的合作网络(包括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协同创新。产业集群是知识创新的理想场所。本地化的知识溢出是产业集群内在的一种优势效应,也是集群企业相对于非集群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根本原因。
在同一集群内,不同企业也有其创新的差别。集群企业间在学习能力、创新绩效等方面具有的差异性。作为知识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结点, 集群企业并非均等地享受到这种产业集群的 公共资源,而是表现出不同的占有、获取集群网络资源的能力。集群知识网络结构中的开放度、中心度、和知识网络关系中的稳定性、质量对集群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正向影响;而知识网络规模与网络关系强度仅对集群中的中小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正向影响,对大企业的创新绩效的影响则不显著。
参考文献:
[1]盖文启.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思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2.
[2]魏江.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知识溢出效应分析[J].科研管理,2003(7).
[3]王珺.企业簇群的创新过程研究.工商管理理论论坛[J].管理世界,2002(6).
[4]刘友金.论集群式创新的组织模式.中国软科学,2002(2).
[5]汪少华,佳蕾.浙江省企业集群成长与创新模式研究.科研管理,2003(1).
[6]蔡宁,吴结兵.产业集群的网络式创新能力及其集体学习机制.科研管理,2005(7).
[7]蔡铂,聂鸣.产业集群的创新机理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2).
[8]蔡铂.社会网络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影响.创新研究,2003(7).
[9]蔡铂,吉晓莉.产业集群的创新特性.创新与产业化,2003(2).
[10]汪少华,汪佳蕾.浙江产业集群高级化演进与区域创新网络研究.科学学研究,2007(12).
[11]刘友金,刘莉君.基于混沌理论的集群式创新网络演化过程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8(1).
篇12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与资金成本有着紧密的关系,资金成本的高低也决定着企业的发展与规模,然而大多数的企业却往往不重视因资金成本过高而带来的巨大负担。资金的来源不同因而成本不同,适当的资金成本会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而过高的资金成本却制约企业的规模和阻碍企业的发展。因此对降低企业资金成本的探讨很有必要,可以帮助企业降低资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企业资金成本过高的原因
企业的经营成本有一部分是显而易见的,称之为显性的经营成本。例如广告费用等经营成本,而另一部分是隐含的经营成本,如应收帐款、存货等。许多企业资金成本过高的原因就是在经营过程中大量的资源浪费、大量的应收帐款形成的坏帐、存货的贬值等,这样一来就占用了企业很大比例的资金成本,这样企业的资金成本怎能不高?效率怎么可能提高?
2.1 闲置资产过多
企业的资产是进行生产必不可少的,它们就应当为企业带来效益,而大多数企业在没有充分考虑的情况下,就购买了许多不参与经营活动的资产,这样就造成了资金紧张,资金负担也随之而来。企业生产过程中只有不断参与生产经营周转并为企业带来收益的资产才是有效的资产。其有效资产周转的速度越快,企业单项经营活动的资金成本才能越低。这样企业的总体资金成本也就越低。
2.2 有效资产效率低
简单的说,能够为企业带来效益的资产称之为有效资产,而有效资产在经营活动中的周转为有效资产的效率。有效资产效率的高低也是影响资金成本的一个因素。如果在经营活动中,有效资产的效率低,需要更多的资产来维护或者配合,这样的有效资产即使能独立完成或者为企业带来一定的效益,但是却要耗费更长的时间或者更多的资金,这无形中就增加了企业的资金成本,造成利润的下降。
3、企业降低资金成本的途径
3.1 使固定成本最小化
因此为了使固定成本最小化,企业应着重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彻底清理无效资产,将不参与或者极少参与生产经营活动的资产清理掉;(2)尽可能的租用必需的固定资产,这样便使得固定成本支出转化为流动成本支出,而且也不用负担因固定资产折旧、维护等费用的支出;(3)认真分析企业的自身优势项目,将不具有优势的项目尽可能的外包,以达到固定成本最小化。
3.2 使人员成本最小化
目前企业一个较大的成本负担便是人员成本。我认为,企业可以考虑采用租用员工的方式来降低员工的培训费用及福利、保险等成本,进而达到降低人员成本的目的。具体的做法是:企业除了本公司的核心员工外,其他辅助人员大多数或全部使用外部资源,即租用经过其他公司培训后的员工,这种做法或许在一次性支付租赁费时可能会比使用本公司的员工多一些,但好处是不用承担长期成本。另外租来的员工的技能水平会更专业。
3.3 使技术创新成本最小化
技术创新对于制造业是一项非常巨大的成本负担,没有技术创新的企业不可能永远存在。既然任何企业都需要创新,那么必然存在技术创新的成本,同时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本通常是比较高的。据权威数据显示,企业每年用在技术创新上的成本要占企业总成本的1/3,这笔数字是非常惊人,但是考虑到技术开发的巨大成本的前提下,合作创新具有差异化的产品技术其短期成本是最小的,尽管可能增加长期成本。
3.4 管理成本最小化
企业的管理成本是一项非常巨大的成本负担,也是充分体现企业管理效率高低的一个方面。对于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来说,明白自己的优势是必要的。在清楚了自己的相对优势后就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相应的优势,其他环节都可以交给在那些方面有效率优势的企业来做,只有集合了各个环节都有优势的产品才是最有效率的。现代企业有效组合的目标是尽可能的以市场竞争为原则在外部进行合作,并达到全社会的成本最小化。
4、中小型企业降低资金成本的应用分析
目前,中小型企业在改革开放后都得到长足的发展,但是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如闲置资产过多、应收账款及物料成本过高等等,这些问题都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如何降低中小型企业的资金成本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 盘活资产
目前,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大量的闲置固定资产,企业可以选择经营性出租的方式来换取折旧,以此来降低成本,出租不仅让企业获得一定的租金收入,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对该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4.2 控制技术创新成本
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小型企业想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获得发展,就不可避免地要进行技术创新,因而花在技术创新上的费用也是构成企业资金成本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要控制技术创新成本。从目前来看合作创新是较为可行的途径之一。
在当今产品同质化的趋势下,为了更好的适应发展,英特尔与精英电脑合作着力发展具有差异化的产品。最新的英特尔保护平台3.0全面支持英特尔Core2Duo双核处理器,在功耗降低的同时提供满足当前和未来应用所需的极高性能,这款处理器与之前最好的处理器相比,性能提高了40%,而能耗降低了40%还多。此次英特尔推出的英保通平台3.0配以Core2Duo双核处理器,功耗小、性能强,不仅为各类网吧带来双核至尊体验,还将英保通强大的管理功能发挥到极致,市场前景将更广阔。
5、结语
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有利于企业决定筹资方式的选择,并优化企业的筹资结构,还可以决定资金的用途。企业通过合理的途径来降低资金成本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探讨企业降低资金成本的途径显得尤为重要,最终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洪.融资与投资管理[M].北京.中国对外贸易出版社,2004,88-90.
篇13
作为新IT解决方案领导者的新华三,面对数字经济的发展态势提出了“应用驱动,云领未来”最新战略,重点在于让应用驱动IT的云化,在广义的新IT环境中,实现技术与应用的双轮驱动,持续引领、推进数字经济走向未来。
围绕着“应用驱动,云领未来”这一战略,新华三通过云平台、大数据、大互联和大安全四个方面的技术能力进行支撑,并分别规划了明确的创新“路径”。未来的新华三,将通过全面支持云生应用的H3Cloud 2.0,带动基于云的业务与模式创新;为用户提供数据平台和数据服务的大数据引擎;借助应用驱动、万物互联的应用驱动网络,构建数字经济的神经系统;并借助“自主创新+生态共建”,为数字经济打造全面升级、主动防御的大安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