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流感的预防知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乡镇农村地区的规模养殖场和小型散养户都存在鸡与鸭、鹅混养或鸡与鸭、鹅同场分隔饲养的传统养殖习惯。而鸭、鹅大多是在户外放养,与候鸟类及其粪便接触较多,因此对此类养殖场禽流感的防控尤为重要。
1 禽流感病毒流行的原因分析
(1)环境方面。许多养殖场(户)相互间隔距离太短,不符合卫生防疫要求,人员流动频繁,又缺乏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病死畜禽随处丢弃,不经过无害化处理,禽舍卫生状况差,粪便不能按时清理。
(2)病原体不断增多和变异。很明显的是新的禽病在不断地产生,出现了新的病原体或者某些病原体发生了变异,如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鸭肝病等就出现了不少变异毒株。这样导致原来有效的疫苗现在变得无效或者效果不佳。
(3)细菌性病原体的耐药株不断产生。主要是滥用抗菌药物,特别是饲料厂长期使用抗菌药物作为饲料添加剂,加重了细菌抗药性的产生。
(4)缺乏综合性的防疫措施计划。养殖从业人员缺乏系统性的专业技术知识和疫病综合防治技术。
2 诊断
禽流感是一种表现呼叫系统到严重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传染病,禽类感染后死亡率很高。一般可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作出初步诊断,同时实验室可以通过血清学诊断而确诊。防治禽流感,目前主要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以提高健康家禽的抵抗力和减少患病家禽的死亡率为目标,减少禽流感病毒对养禽业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
3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禽流感病毒潜伏期一般为3~5 d,最长可达21 d。流行初期的急性病例,常无任何病状而突然死亡。鸡一般病初表现为精神沉郁、厌食、垂头缩颈、随后出现鸡冠和肉髯发绀、头部水肿、眼睑肿胀、结膜炎、呼吸困难、常发出“咯咯”声,鼻分泌物增加,病鸡常有摇头表现,严重者窒息死亡。有的病鸡出现神经症状,如惊厥、作圆圈运动、瘫痪和眼盲。母鸡表现就巢性增强、产蛋量下降、腹泻等症状。
4 综合性防控措施
首先,要给家禽提供全价配合饲料和充足干净的饮水,使鸡体质强壮而增强对病毒的抵抗力;其次,要建立健全具有坚强免疫力的鸡群;同时做到圈舍要通风良好及做好家禽在不同时段的免疫接种工作。
4.1 疫病发生时的基本预防措施
(1)立即封锁鸡场,停止家禽购进、卖出和转移家禽等导致禽病传播流行的活动。
(2)隔离病鸡,指定专人负责,使用专用的饲料及用具。
(3)组织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确诊,查明病因及传染源的传播途径。
(4)鸡场内外要做到彻底全面的喷雾消毒。妥善处理好病死鸡,特别是对病死鸡的尸体、粪便、垫料等应运往专业技术部门指定的地点集中烧毁或消毒深埋处理。
(5)对假定健康鸡群采取紧急预防接种。
4.2 疫病发生时的基本防控措施
(1)建立严格的检疫制度,随时了解当前禽病发生和流行的特点,把握禽病发生的趋势。
(2)加大推广新技术的力度,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是要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以及专业技术水平。
(3)严禁从疫区或可疑地区购买鸡苗、种蛋或鸡类加工食品;推广新饲养模式,减少传染机会,实行全进全出的制度。
(4)禁止家禽与野生水禽类直接或间接接触。
(5)饲养员接触过水禽类后要及时更换衣服,进场工作前要经洗澡和消毒后方可进入家禽饲养场工作。
(6)加强鸡舍内外的隔离和消毒工作。
(7)对来往饲养场的车辆、人员要执行严格的消毒程序。
篇2
1 建立、完善人流室医院感染管理组织
根据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要求和医院管理年的评审要求,我院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各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的三级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以对医院感染管理提供有效的控制和监督。
2 学习、培训、考核每月有计划
有针对性地组织科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和相关知识培训,加强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自觉执行消毒隔离工作及制度,提高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对科内的保洁人员进行相关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3 人流室控制医院感染的对策
3.1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的职责、人流室消毒隔离制度、洗手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职业暴露防护制度及处理流程、一次性医疗器械、器具的管理制度等。根据医院的医院感染质量控制考核标准,科室的医院感染质量控制要求责任到人,分工明确,细节具体落实到各班。
3.2 人流室的布局要合理化 人流室的布局应便于工作,安全且符合隔离与无菌操作为原则。人流室分普通人流室及隔离人流室,并有明显的标志。天花板、墙壁、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人物流向合理。
3.3 消毒隔离的管理 (1)空气:用循环风紫外线消毒机对人流室的空气进行消毒,每周对消毒机和空调机的过滤网进行清洗。(2)物体表面:无明显污染的物体表面用清水擦拭,有污染或血迹时立即用500 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各室的拖把、抹布分开使用,抹布实行一桌一巾一消毒,使用后的拖把消毒后清洗定点放置,减少拖把抹布的污染。(3)无菌物品:无菌物品每周清理消毒,标识清楚,专柜存放,严防过期使用,为了减少接触无菌包次数,要求供应室将消毒包标识粘贴在规定区域内,让科室放在无菌柜里不用挪动包就可看到有效日期。(4)消毒药件、一次性医疗器械、器具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不得重复使用[1]。(5)常用物品中:人流床每次使用后更换床上一切用品,并使用消毒液擦拭床单位。冲洗外阴用利尔康抗菌洗液(原液0.5 g/L)冲洗。
3.4 环境卫生的监测 兼职护士每月对科室的空气、物体表面、无菌物品、医护人员的手和使用中的消毒液进行采样监测。
3.5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凡进入人流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洗手、戴口罩、帽子、换人流室专用鞋,人流时应进行外科洗手,穿手术衣,戴手套,严格无菌操作,配合护士应监督无菌操作,发现污染及时更换。
3.6 传染病患者的管理 凡患者有或可疑有传染性疾病,均应安置在隔离人流室进行手术,并按隔离技术规程进行操作。所有用后物品严格按照消毒灭菌要求单独处理。房间严格进行终末消毒。
3.7 医疗废物的管理 医疗废弃物等处理不当将引起二次感染和污染环境,对人类健康产生极大威胁[2]。人流室根据卫生部颁发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医疗废物的收集、存放、处理进行严格的管理。
3.8 加强职业防护 由于人流室接触的血液、体液等有感染的可能,有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为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意识,采取标准预防措施。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工作。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管理方法,使工作人员提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自身防护意识增强,是预防和控制人流室交叉感染的有效措施。
篇3
1.1 花。在蕾期、花期发病,花冠变褐,花萼产生黑褐色椭圆形凹陷小斑,严重时可造成落花。
1.2 果实。幼果感病一般在萼筒周围发生豆粒大小的浅褐色病斑,逐渐扩展为中间深褐色、边缘浅褐色的凹陷斑,直到整个果实腐烂,可造成早期落果。果实膨大期至初熟期受害,干缩成褐色僵果(上有许多黑色小颗粒)挂在树上,不再脱落。贮藏期可造成果实腐烂,果面上产生密集小黑点。
1.3 枝干。新梢、果台受害变为褐色,产生分生孢子器。枝干被害,树皮初期现出黄褐色湿润状病斑,后期病部枝皮失水干缩下陷,其上发生密集小黑点,病健部分离,病皮翘起,以致剥离,病枝衰弱,叶变黄,树皮烂透后上部很快枯死,严重时可造成树体死亡。
2 发病规律
石榴干腐病的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鲜壳孢属真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干僵病果、枝干病皮上越冬,次年4月中旬前后,新生孢子器借风、雨传播,从伤口或皮孔侵染,一般发病期在5月中旬至8月下旬,雨多湿度大时,发病较早。严重为害期在7~8月,此时高温多雨,蛀果或蛀干害虫多有发生,加速了石榴干腐病的发展。
3 防治方法
篇4
鸭疫巴氏杆菌病是危害雏鸭的一种接触感染性疾病,该病呈急性或慢性败血症过程,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性输卵管炎和脑膜炎为特征。由于该病的传播和蔓延快,常给养鸭场和养鸭专业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有效的方法是早期诊断、及时防制,有效的切断传播途径和消灭传染源是防制该病的关键。
1 病原学
鸭疫巴氏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不运动、无芽胞。菌体宽0.3~0.5 μm,长1.0~2.5 μm。单个、成双或呈短链状排列,没有观察到运动[1]。在丰富蛋白胨、蛋白胨血琼脂或巧克力琼脂上36 ℃微氧环境中培养2 d可见光滑的、无色素的菌落。最适生长温度为37 ℃,多数细菌可在45 ℃生长,而在4 ℃不生长[2]。
2 流行病学
2.1 易感动物
主要发生于2~7周龄的雏鸭,以2~3周龄雏鸭最为严重。5周龄以下的雏鸭常在出现症状后1~2 d死亡,较大的鸭子可存活较长时间。种鸭也可感染、带菌及排菌[1]。
2.2 传播途径
该病可以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飞沫、尘土等经呼吸道、消化道和损伤的皮肤(特别是脚部皮肤)等途径传播[3]。
2.3 流行特点
该病在潮湿多雨、寒冷季节多发,也有很多学者认为炎热季节多发。应激条件是一个诱因。发病率和死亡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差异较大,为5%~80%和5%~75%,在卫生条件好、饲养管理较好的鸭场,该病多呈散发性,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很低,不超过5%[1,3]。
3 临床症状
急性病例主要表现为嗜睡、缩颈,两肢瘫软,共济失调,鼻孔有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拉淡绿色稀粪,濒死时出现神经症状,最后全身痉挛而死[1]。慢性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少,头、颈歪斜,生长受阻。
该病常以病程短促的急性型为主。有的病鸭两脚发生瘫痪,不能行走。一般于发病后1~3 d死亡。病程稍长者可见局部关节肿胀,跛行或完全不能行走,也有患鸭掌部肿如核桃大,切开见有脓性和干酪样坏死[1]。幼鸭呈现多发性关节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的跗、腕以及肩关节发生肿胀、发热和疼痛。脚麻痹,起立和行动困难。患鸭食欲和体温正常,瘦弱,发育迟缓,精神倦怠,眼和鼻有分泌物,有轻度咳嗽和打喷嚏,下痢,部分病鸭出现共济失调。
4 病理变化
病理剖检最明显的变化是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及肝脾肿大等。急性病例可见严重的心包炎,心包液增多,心外膜表面覆盖纤维性渗出物,慢性病例表现为心包增厚、混浊,与纤维性渗出物粘连在一起;肝脏肿大,有肝周炎、肝坏死;气囊混浊、增厚;有些病例可见脑部充血、脑膜炎等;少数日龄较大的鸭见有输卵管发炎、膨大,内有干酪样物质[1]。
5 诊断
5.1 临床诊断
根据发病特点、临诊症状及剖检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因鸭大肠杆菌病也常出现肝周炎、心包炎和气囊炎,因此,在临床诊断上需与大肠杆菌病相区别。一般鸭大肠杆菌病潜伏期比该病短,多突然发病,迅速死亡,剖检时腹腔常有特殊臭味,有明显的出血性、卡他性炎症,腹腔纤维素性渗出物为乳白色、湿润、呈凝乳状,肝脏肿大,有时呈铜绿色。而鸭疫巴氏杆菌病剖检时,腹腔一般无特殊腥臭味,其纤维素性渗出物常较薄而透明,较干燥,肝脏肿大,多呈土黄色或棕红色[4]。鸭疫巴氏菌病还易并发或继发于雏番鸭“三周病”或雏鸭病毒性肝炎。若要进一步确诊,需做细菌的分离和鉴定。
5.2 血清学技术
5.2.1 荧光抗体法 谢永平等[2]应用直接荧光抗体法检测急性病例,涂片标本上可见黑暗的背景有带绿色荧光的菌体,本法特异性强,快速而简便,效果良好。李家奎[4]等用从肝、脑分离的细菌及组织涂片抗体染色证明,肝脏检出菌数多,并认为死亡小鸭的病程与细菌抗原的定位和菌体数量的多少有关。
5.2.2 ELISA法 张鹤晓等用裂解的Ⅰ型RA菌体作为包被抗原,建立间接ELISA方法,检测鸭血清中抗RA抗体;胡清海等用脂多糖(LPS)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间接ELISA方法来检测血清中抗体。
6 防制措施
由于该病多发生于冬春季节,所以要做好鸭的防寒保温工作,育雏室要通风、干燥,勤换垫草,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转群时全进全出,转群后禽含需彻底消毒,同时避免应激因素的影响。
一旦发生该病,可在每千克日粮中加入3 g土霉素或磺胺二甲基嘧啶5 g,喂服,连用4 d,能很快控制疫情。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单独肌肉注射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在发病前期或疾病的早期用三甲氧苄氨嘧啶(8%)+磺胺嘧啶(40%)联合给药亦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方法是1 mL药物中加入到4 L饮水中,连续给药3~5 d。治疗用药也可用林可霉素和壮观霉素联合肌注或青、链霉素联合肌注。青、链霉素剂量为2~4万IU/kg,每天2次,连用3 d,还可肌注2.5%海达注射液 0.5 mL/kg,2次/d,连用3 d[5]。
接种鸭疫巴氏杆菌疫苗,7~10 日龄注射1次,20~25日龄再注射1次,保护率可达 90% 以上。
发病的鸭场应采取综合防制措施,消除和切断传染源,达到控制和预防该病的目的。可用抗毒威带鸭消毒,每两周带鸭消毒1次。对病死鸭应进行无害处理,隔离发病鸭群,以制止疾病的传播。鸭舍经彻底清洁消毒后,空闲15~30 d周方能使用。不同年龄的鸭群应分开饲养[3]。
参考文献:
[1] 卡尔尼克BW.禽病学(第9版)[M].高 福,刘文军,译.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1.
[2] 谢永平,徐光霞.我国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研究进展[J].贵州畜牧兽医,2001,25(3):10-11.
篇5
留置导尿是抢救病人,病人术前准备和排尿困难者的排尿手段,也是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的危险因素。因此探讨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是医务工作者需要总结的议题。现对我院300名留置导尿管病人进行观察和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9年1月—2011年1月对300名留置导尿管病人进行观察,因留置尿管发生尿路感染病人有15人。
2 原因分析
2.1 插入导尿管时,尿道外的细菌通过尿管逆行感染,且导尿管作为人体的异物,破坏了尿道的正常生理环境,破坏了膀胱对细菌的机械防御,细菌容易生长。
2.2 女性患者阴道前庭被感染的可能性较大,并且尿道长度较短,这可能是多数女性留管患者中产生菌尿的主要原因之一[1]。在男性留置尿管的患者中,主要的途径是病原体通过导管的管腔和尿液收集系统逆行传播,引起上行感染。
2.3 留置导尿患者时间越长引起感染的机会越多。
2.4 留置导尿患者长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使真菌性尿路感染增多。
2.5 选择尿管不当也是引起尿路感染的因素之一,留置尿管时应该根据病人年龄、性别选择合适的尿管,并插入动作要轻柔 。
2.6 导尿操作时插入动作要轻柔操作无菌观念不强,也是引起尿路感染的主要因素。
3 预防措施
3.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给病人导尿时严格遵循留置导尿的操作流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是预防尿路感染的主要措施。
3.2 选择适合的导尿管。目前临床上广泛采用气囊硅胶尿管,特点是对粘膜激小。临床多采用12~16号气囊尿管,尿管过粗,易增加对尿道及膀胱的刺激。
3.3 操作方法要准确。尿管的头部到气囊的距离为2cm以上,因此,导尿时见尿液再进2—3cm,这样向气囊中注入盐水才不会因插入过浅而损伤尿道。 确定气囊在膀胱后,根据患者情况一般注入5~10ml生理盐水即可,再慢慢往回拉。方可防止尿管脱出和引起漏尿。另外, 气囊中注入盐水时,要用力均匀,注意压力的变化及病人的主诉,不要力过猛使气囊破裂而损伤膀胱粘膜。
3.4 保持尿道口相对无菌。严格无菌操作下进行导尿,用0.5%碘伏消毒尿道口两遍。留置尿管后每天用0.05%碘伏消毒外阴及尿道口周围2次,每次大便后及时清洗会阴及擦洗尿道口,保持尿管清洁无菌避免细菌的污染。
3.5 采用密闭式引流系统。不要使尿管与集尿袋分离,集尿袋应每天更换,每次更换引流管时要严格消毒接口,尿液密闭式引流。
3.6 保持引流尿液通畅。随时注意观察尿液颜色/尿量/性质,注意避免尿管弯曲受压,保持其通畅,引流管和集尿袋的放置位置应低于耻骨联合,以免引起尿液返流。
3.7 减少或避免膀胱冲冼。对留置导尿的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多饮水,每日于2000~3000ml,保证足够尿量 ,增加内冲洗的作用[2]。
3.8 按时开管排尿自身冲洗膀胱。留置尿管病人尿管让病人,每2小时开放一次排尿,可以自身尿液冲洗膀胱,防止尿路感染。
由此可见,预防尿路感染的最好方法是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格掌握病人的导尿指征;尽量不插管;留置尿管后要严格进行尿管护理;尽量缩短留置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才能使尿路感染的发生率降至最低水平。
篇6
【Key words】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Phlebitis; Nursing interven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Hospital in Bao’an District of Shenzhen City,Shenzhen 5181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15.022
在临床上,静脉留置针由于操作简单,相对一次性输液针留置时间更长,穿刺成功率更高,且不受影响,可随改变而改变,便于肢体运动,为患者的临床用药治疗及抢救争取了更多时间与机会,受到医务人员及患者的欢迎并得到广泛运用[1]。静脉留置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患者痛苦[2],但是患者自身及医院因素等都可能导致静脉炎发生[3],比如血管较滑、弹性差等因素。静脉炎一般发生在穿刺置管后的3 d内[4],早期多为机械性静脉炎,其增加患者的痛苦及医疗成本,不利于患者的预后[5],为患者的静脉再次穿刺增加难度。本院为了降低静脉留置针患者的静脉炎的发生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强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进行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1月11日-2016年11月11日到本院进行住院治疗并使用静脉留置针行输液治疗的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意识清醒可配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纳入标准:Allen试验阴性;静脉搏动良好。排除标准:Allen试验阳性;静脉搏动不良,穿刺点有严重皮肤损伤及感染。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留置针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强化护理干预措施。其中,试验组男40例,女20例,年龄25~75岁,平均(45.1±13.1)岁,留置部位:手背静脉45例,前臂静脉15例。对照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23~75岁,平均(44.7±13.6)岁,留置部位:手背静脉43例,前臂静脉17例。两组均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密闭式静脉Y型留置针。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分布、所用药物、输液量及滴数、体重指数、留置部位、置管所用材料即留置针、患者血管条件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已经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留置针护理方法,即:严格消毒皮肤后,持针以15°~30°穿刺进针,见回血后,压低再向前进入1~2 mm。然后撤针芯,使导管全部进入血管,再将针芯全部撤出,嘱患者松拳并松止血带,以穿刺点为中心贴上3M贴膜,并写上穿刺日期、时间以及穿刺者姓名或工号。再次核对患者信息,并对其做相关的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如下强化护理干预措施:(1)加强评估患者发生静脉炎的高危因素,包括患者自身条件及药物等,患者自身条件如静脉管径较小、体质较差、从未输过抗生素等[6],药物如化疗药,高浓度营养液如脂肪乳剂和电解质等。(2)对相关护理人员进行专门集中的静脉留置针操作培训及理论培训,并加强其风险和无菌操作意识,培训后所有相关护理人员均熟悉并掌握常用静脉的解剖位置及置管方法。(3)对普通患者和高危患者采取不同的方案。高危患者在床头及床尾制作标示卡以提醒,并使用精密可控输液器,病情允许下尽量选择较小的针头。每班进行认真、清楚交接。(4)静脉尽量选择粗大、??性较好、易于观察的血管,避开活动度较大的血管。合理安排输液顺序,一般情况下,抗生素、对血管刺激比较大的药物等容易引起静脉炎的药物应先静脉滴注,再静滴普通药物,对滴速进行严格的控制,并掌握药物的配伍禁忌,所有药物均现配现用。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输液结束时,特别是刺激性药物应先用0.9%氯化钠注射液5~10 mL冲管,再用肝素钠封管液(12 500 U的肝素钠注射液1支稀释于0.9%氯化钠溶液250 mL中)5~10 mL进行脉冲式正压封管。一周更换3M贴膜2次,严格消毒,针眼处用棉签涂抹喜疗妥乳膏。拔针时动作应轻柔以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并用喜疗妥或者马铃薯进行外敷。置管时间控制在5 d以内。(5)加强静脉留置针的相关教育。告知患者其目的及注意事项,提高依从性。尽量不碰水,输液时抬高输液侧肢体,促进静脉血回心。有条件者也可用热毛巾进行热敷。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1)置管方式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2)静脉炎发生情况。标准采用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所制定的静脉炎判定标准[7],即Ⅰ度:患者主诉疼痛,局部红肿、疼痛,静脉无条索状改变,硬结未触及;Ⅱ度:在Ⅰ度静脉炎表现的基础上静脉出现条索状改变;Ⅲ度:在Ⅱ度静脉炎基础上,硬结可触及。(3)穿刺侧肢疼痛程度。标准采用WHO疼痛分级标准[8],0级:无痛;1级:轻度疼痛,但不明显;2级:中度疼痛,在可以忍受范围;3级:重度疼痛,难以忍受;4级:无法忍受疼痛,需要使用镇痛药。(4)护理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表形式对患者进行调查,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一般、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问卷由科室代教及资深临床护理人员根据科室实际情况制作,当场发放,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问题辅助解析并当场收回,有效回收率为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置管方式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比较 试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4.23,P
2.3 两组患者的穿刺侧肢疼痛程度比较 试验组疼痛发生率11.67%低于对照组低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4.36,P
2.4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9.65,P
3 讨论
随着静脉留置针得到人们普遍的认可,其临床使用率越来越高,因而静脉炎的发生率也相对有所增加[9]。静脉炎的发生给患者带来了痛苦,也给护理人员的再次穿刺带来难度[10]。目前保障输液患者的安全作为全球性的话题,越来越重要[11]。因此,如何减少静脉留置针所致的静脉炎非常重要,刘凤相[12]学者曾对行静脉留置针的老年患者做过预防静脉炎的护理干预,取得良好的效果,说明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据文献[13]调查显示,静脉炎的诱发因素主要是长期滴注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过长等。现代医学认为静脉炎的发生机制是由于末梢静脉输入了非生理pH值的液体[14]。本研究中,对患者的高危因素加强评估并对其高危患者做了床头及床尾标示卡,有利于加强护理人员对静脉炎的重视,在病情允许下选择较小的静脉留置针,减少了其针管对血管壁的摩擦刺激[15],从而减少了炎症的发生。试验组导管留置时间可能与上述因素有关。对护理人员进行静脉留置针的操作和理论的培训,其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说明其专业的重要性。另外,对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以及液体的滴速进行控制也降低了静脉炎的发生率[16-17]。据文献[18]研究显示,喜疗妥软膏具有改善局部微循环的作用,从而缓解疼痛,并有效防止静脉炎,本研究中试验组穿刺侧肢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与喜疗妥软膏的使用以及对患者加强静脉留置针的健康教育有关。
篇7
1 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
1.1无菌技术操作不严等引起的尿路感染 导尿术是一种侵入性操作,插管过程中易损伤尿管粘膜,引起尿道感染[2],如留置尿管时尿道口不清洁消毒或者消毒不严格,病原菌主要通过导管腔外和腔内两条途径上行引起尿路感染,腔外感染时病原菌主要通过导尿管外壁与尿管粘膜之间的细菌性生物膜而上行,种植于膀胱导致尿路感染[2]。另外由于操作时未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而导致尿路感染,具体表现在:无菌导尿用物未达到无菌要求;操作时未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使细菌侵入尿道和膀胱;上尿管时未充分暴露尿道口,手触碰到尿管;插尿管时误入阴道,拔除重插未更换无菌导尿管;留置尿管期间未进行会的清洗。
1.2造成尿道粘膜损伤引起泌尿系感染 导致尿道粘膜损伤引起尿路感染因素有很多,操作中以下任何一种情况均可导致。比如导尿时患者情绪高度紧张,插管时出现尿道括约肌痉挛;操作者插导尿管动作粗鲁,或者因为技术不熟练反复插管;导尿管型号不合适或质地僵硬,插管前未充分尿管;男性患者尿道长,有两弯三个狭窄的解剖特点;有些男性患者伴有前列腺肥大增生,前列腺部尿道狭窄等诸多因素均可引起尿道粘膜损伤;尿管及气囊未进入膀胱内,使充盈的气囊嵌顿在尿道膜部,压迫粘膜引起坏死;尿管质量不合格,不能回抽气囊内的液体;尿管气囊漏液,致尿管自行滑出再次损伤尿道粘膜;患者长期卧床尿管留置时间过长,没有及时更换,尿垢积聚在尿管及气囊周围极易形成结石,拔管时损伤尿道粘膜;翻身时尿管牵拉过紧导致气囊变形进入尿道,压迫尿道粘膜造成损伤。
1.3留置尿管时间过长引起泌尿系感染 据有关报道,留置导尿的时间越长,则所致尿路感染发生率越高[3],调查显示留置导尿管
1.4长期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引起泌尿系感染 由于长期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机体内菌群失调,耐药菌株增多,使真菌性尿路感染增高。陈文良[4]等27例预防性使用广谱抗生素超过14 d,真菌性泌尿等感染为53.5%,而且各种细菌对各类抗生素敏感率仅为40%。说明广谱抗生素的长期应用虽然能有效地预防尿路感染但可引起二重感染。在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和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
1.5密闭引流系统引起泌尿系感染 导尿管伴随尿路感染c多种因素有关,其侵入尿路的方式为逆行感染,导管腔内逆行感染较多。此外,频繁更换集尿袋破坏了引流的密闭性,引起导尿管末端与集尿袋连接处污染,也可以导致尿路感染。
1.6导尿患者中高危人群的泌尿系感染 导尿患者自身因素造成尿路感染的情况有很多种。年老体质较弱的患者、长期卧床不起的女性患者、肾功能不全、免疫力低下的患者等因住院时间长,基础疾病较重,病房内病原体较多,很难保证外的清洁均容易出现尿路感染的风险。
2 留置尿管尿路感染的预防措施
2.1严格执行无菌导尿操作技术 留置尿管的患者导尿时应安排技术全面经营丰富的护理人员,要求导尿用物必须严格无菌,操作中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进行导尿。严格保持会清洁,在操作过程中还要依照男女不同的生理构造对患者会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防止操作过程的污染[5]。清洗会时应按顺序擦洗消毒,、大、小及尿道口到,由外到内,由上到下擦洗,每个棉球只使用一次。上导尿管时充分暴露尿道口,手尽量不要触碰尿管。误入阴道应拔除导尿管更换后尿管后插入尿道。留置导尿管期间应每天清洗消毒外阴和尿道口,保持会清洁。导尿管腔外逆行感染是细菌侵入尿路的主要方式,使尿道口周围保持一个无菌的环境及加强医务人员的无菌观念是减少感染的有效措施。
2.2避免尿道粘膜损伤的预防措施 护理人员在导尿前应对患者进行耐心解释,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必要时插管前肌肉注射地西泮和阿托品,使患者安静后再插管。操作者应熟练掌握导尿术的操作技能和相关解剖生理知识,根据患者情况选择粗细合适质地软的导尿管。插管时动作应轻柔,切忌强行插管,对于前列腺肥大的患者遇插管有阻力时应从导尿管末端快速注入灭菌石蜡油5~10 ml,借助于作用将导尿管迅速插入避免尿道损伤。上尿管前应回抽气囊,如漏气不可使用。确认尿管进入膀胱内才可固定尿管,对留置尿管时间过长的患者,应及时更换尿管,翻身时切勿牵拉尿管等预防尿道粘膜损伤而导致的尿路感染。
2.3根据病情缩短导尿时间 严格掌握导尿指征,注意训练自主排尿功能,提高患者及家属自我护理技能,说明导尿配合的方法,鼓励患者主动参与护理。在拔管前采用定时夹闭尿管使膀胱充盈,促进自主排尿,缩短留置时间。膀胱充盈时拔管是最佳时机,可提高患者自行排尿的成功率,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6],见表1。
2.4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预防措施 合理使用抗生素,应根据患者的病种、严重程度、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抗生素种类及适应症等合理选择,以避免造成菌群失调,细菌产生耐药性。
2.5保持导尿系统的密闭性 采用密闭式导尿回路,导尿管与一次性尿袋预先密封连接为无菌系统后再插入尿管。避免轻易分离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头[7],尽量保持导尿系统的密闭性,减少集尿袋频繁更换,集尿袋更换1次/w。我科现使用的抗反流的集尿袋避免尿液反流,使尿液直接流入尿袋内,减少感染的机会。
以往认为在留置尿管期间,通过膀胱冲洗不但不能减少尿路感染发生率,反而可能引起尿路感染。因此,现不主张进行膀胱冲洗,更不主张用抗菌药物冲洗膀胱,避免产生耐药感染。
2.6高危人群采取不同措施减少尿路感染 因自身因素造成尿路感染的高危人群采取的措施有:年老体质较弱的患者应鼓励多进食,加强营养摄入;肾功能不全、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提高自身免疫力,治疗基础疾病,促进疾病转归;对长期卧床的女性患者应保持会的清洁干燥。尿道口周围有肠道细菌,主要是革兰氏阴性杆菌,尤其是女性有2/3的患者含发生菌尿[8],做好基础护理,定时清洁会,尿道外口和近尿道口段导尿管有用0.5%碘伏棉球擦拭消毒2次/d,以去除分泌物,杀灭局部细菌,防止发生尿路感染。
3 讨论
留置导尿是临床上常见的基础护理技术,属有创操作项目,而尿路感染则是留置导尿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且留置导尿时间越长,感染的机会越多,预防尿路感染最好的办法是严格掌握导尿指征,尽量不插尿管。留置尿管后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多饮水,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尽量缩短留置导尿时间,导尿期间尽量保持导尿系统的密闭性,不必每日进行膀胱冲洗,了解留置尿管引起的尿路感染的原因,对发生尿路感染的高危人群实施有效的o理干预,才能使尿路感染的发生率降低至最低水平。
参考文献:
[1]李金梅.留置尿管导尿的护理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9,24(14):91-94.
[2]汤莉伟,吴佳敏.留置导尿获得性尿路感染的相关途径及护理现状[J].全科护理,2015,13(8):691-693.
[3]喻平.留置导尿尿管病人泌尿系感染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3):569-570.
[4]陈文良.二重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药杂志,2001(12):62.
[5]廖秀英.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危险因素及护理防控[J].当代医学,2015,21(3):118-119.
篇8
2、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但在流行初期和呈散发性发生时,需与类似症状的疾病作鉴别诊断,如与猪肺疫、急性猪气喘病等区别。还可以借助实验室进行诊断。在动物发热初期采取新鲜鼻液,立即接种于孵化9d―11d的鸡胚尿囊腔或羊膜腔,或鸡胚细胞培养物上分离病毒。培养5d后,取羊水或细胞培养液作血凝实验,阳性则说明有病毒繁殖,再以此材料作补体结合实验(鉴定病毒型)和血凝抑制实验(鉴定病毒亚型)。
3、综合防治
(1)对证治疗
治疗本病尚无特效药物。一般对症治疗和控制继发感染,近几年也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减轻症状,解热镇痛可肌肉注射30%的安乃近,或柴胡注射液;病原疗法用盐酸吗啉胍片。必要时用常规量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控制细菌继发性感染,还可以用中医疗法治疗猪流感,处方:金银花、连翘、黄芩、柴胡、陈皮、牛蒡、甘草各10g―16g,水煎服;或银翘解毒丸2粒,冲服。
(2)加强饲养管理
保持圈舍清洁、干燥,加强营养,给足饮水,增强猪的抵抗力,高温季节要防暑降温,寒冷季节要防寒、保暖。还应有足够的运动场所,加强运动提高免疫力。
(3)严把检疫关
严格做好产地检疫,把好屠宰检验关,生猪应凭产地检疫征明入屠宰场。杜绝病猪进入流通市场,对病死猪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二、崽猪腹泻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
1、细菌因素引起的腹泻
(1)症状特点。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细菌都可引起仔猪腹泻。细菌引起的腹泻,病初只表现拉稀症状,多数采食正常。不表现其他症状:有的猪也可能采食减少、乏力、活动量减少;随病程发展为采食极少,甚至废绝,卧地不起;继而发烧、发热。抗病力减退.继发感染其他的细菌病或病毒病。细菌性腹泻粪便为灰色、白色、灰白色或黑色水样稀便。
(2)预防措施。怀孕母猪,产前15-20d注射K88以预防新生仔猪腹泻。仔猪在产后15d左右注射仔猪消肿病和副伤寒二价苗预防仔猪水肿病和仔猪副伤寒。饲料中添加中药或西药、中西结合药进行药物预防。做好卫生消毒工作.猪场内要经常清理粪便、垃圾及其他污染物:清理完毕。打扫干净,房屋、路面、圈舍周围及猪舍、猪体等进行消毒。
(3)治疗措施。细菌引起的腹泻应抓住时机早期治疗。早期应用杀菌、消炎药可得到满意效果.使病情得以控制。发现有腹泻猪只及时应用维生素c。增强猪的抗病能力。防止应激反应及继发感染病的发生。用消毒剂进行带猪消毒。以消灭病原微生物。减少猪只感染细菌、病毒的机会.促进恢复。加强饲养管理。给仔猪创造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使治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饲料因素引起的腹泻
(1)症状特点。配合饲料的蛋白过高。蛋白能量不平衡可引起仔猪的腹泻。饲料蛋白过高或蛋白能量不平衡引起的仔猪腹泻,粪便常为米黄色稀便,且粪便中常有未被完全消化的饲料。食霉变饲料或霉变原料配制的饲料,粪便为灰黑色或暗灰色稀便。由饲料因素引起的腹泻突出特点是:治疗必须对饲料或霉变饲料原料进行更换才能将腹泻治愈,否则无论如何也无法治愈。
(2)预防措施。圈舍选择通风条件好、座北向南、保温、防潮的位置。保持环境卫生。经常注意圈舍清洁卫生。天气寒冷时要注意保暖,温度在25℃左右。加强免疫接种,用大肠杆菌疫苗进行免疫接种。
(3)治疗措施。采取综合治疗,更换饲养方式,如因是饲料蛋白过高或蛋白能量不平衡引起的仔猪腹泻。可先给仔猪饲喂青绿饲料或蛋白较低、营养较高的全价饲料:改变饲养环境,保持圈舍清洁卫生、干燥,防止由于湿度过大,引起病原微生物的侵入;补充能量,用10%的葡萄糖粉加阿莫西林饮水中饲喂:病情严重的,用10%的葡萄糖水加入一定比例的止泻药进行输液,防止仔猪脱水,以防继发其他细菌感染。
3、病毒引起的腹泻
篇9
1.1 尿路感染发生率
尿路感染是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国内研究均表明,脑卒中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发病率较高,国内容桂荣等报道②,在尿路机械性操作或有导尿管的患者中约20%~60%的患者有尿路感染,占医院获得性感染的40%。俞学红等③认为,留置尿管3天发生尿路感染的几率为31%。5天以上感染的几率为74%,长期留置尿管感染的几率几乎为100%。国外的研究数据。④与国内上述研究基本一致。研究证明,女性、老年人、自身慢性疾病都是尿路感染的易感因素。⑤
1.2 尿路感染诊断依据
参照2001年卫生部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泌尿系统病历学诊断标准,尿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5cfu/ml
2 脑卒中留置导尿并发尿路感染的危害
2.1增加病死率
脑卒中留置导尿伴随尿路感染容易导致持续性菌尿,并有发生严重肾盂肾炎和无症状细菌尿,甚至严重菌血症的危险⑥从而增加患者痛苦,导致病死率的增加(25~60%)。⑦
2.2增加住院费用及时间
脑卒中患者合并泌尿系统感染,不仅增加治疗费用,而且增加脑卒中的治疗难度,及患者的住院时间,据国外文献报道,每发生1次尿路感染将会花费至少600美元。假如并发菌血症将至少花费2800美元,尿路感染导致住院时间的延长,平均延长2.4~10.3d。⑧
3 相关因素
3.1 脑卒中疾病的影响
因脑卒中导致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碍,临床上常表现为排尿困难或尿失禁,需长期留置导尿这将更增加尿路感染的机会。
3.2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老年人肾血流量减少,肾脏滤过率降低,肾小管重吸收与排泄功能减退,肾脏浓缩能力不足,此外,对糖的重吸收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有更多的糖从尿液中排出,从而使糖尿病加重。老年人的膀胱肌肉萎缩,肌层变薄,纤维组织增生使膀胱变小或括约肌松弛容易变小,这些变化,可使老年人排尿次数增多,每次尿量减少。也有的老年人可由于逼尿肌无力或者习惯性便秘、尿路结石等原因,而引起尿潴留,排尿不彻底等症状。还可以由于括约肌收缩无力或大脑皮层对低级中枢神经的控制能力降低而出现尿失禁,致使泌尿系感染。老年人的输尿管,膀胱容易形成憩室可导致细菌存留,故容易发生泌尿系感染。
3.3 女性患者的解剖结构
女性泌尿系统感染多由上行感染引起,首先是由于女性的尿道短而直,长度只有4cm左右,而且尿道括约肌薄弱,细菌很容易从尿道侵入膀胱。其次,女性的尿道口与阴道,靠得较近,国外有研究证实,大便失禁是长期留置导尿伴随尿路感染的主要风险因素,94%的尿路感染有大便失禁。⑨
3.4 环境因素
由于患者长期卧床机体抵抗力低下,外在环境的污染易导致泌尿系统感染⑴空气污染,病室内空气是主要污染来源,探视及陪护人员的活动给消毒带来困难,因而污染病区和病室。⑵护理人员为传染源,大多时脑卒中患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护理人员工作量大,而护理人员不能做到一对一护理,护理人员的双手不认真清洗,消毒,成为传播细菌的媒介。⑶床单位的污染,脑卒中患者常因呕吐,大小便失禁,腹泻而使床单位污染,不及时更换也易受细菌感染。⑷外阴的清洁,大小便失禁,患者易污染尿道口,增多的阴道分泌物也易污染尿道外口致尿路感染。
3.5 抗生素不合理应用
脑卒中患者常伴有其他器官的多种疾病,这些病人大部分曾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明显增加,而致人体生理机能改变,而致菌群失调,使交叉感染,条件致病菌,双重感染的机会大大增加。
3.6 营养因素
多数脑卒中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吞咽困难,应激性溃疡等,病人吞咽功能下降,长期卧床,进流质饮食,这样导致患者营养不良,的蛋白血症,机体抵抗力进一步下降易导致尿路感染。
4 预防护理措施
4.1 加强基础护理,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基础护理:(1)、病室环境的消毒,定时开窗通风,控制家属探视时间及次数,每天用1:500含氯消毒液湿式打扫2次,并进行紫外线消毒。这样可杀灭空气中细菌,杜绝医源性感染。(2)、保持床单位的整洁,及时更换被污染的床单位。保持干净、清洁、平整,减少致病菌的侵害。(3)、保持外的清洁,勤换内裤,大便后用干净卫生纸擦拭或用温水清洗,应从前向后,避免污染尿道口。洗涤时所用的盆要专人专用,防止交叉感染。
4.2 留置导尿患者的护理:(1)、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护士的干预来避免不必要的导管安置和限制导管使用时间可减少尿路感染,⑩应加强相关培训,通过教育和实现新知识补充,并用新知识指导实践,⑾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2)、尿管的选择:选择尿管过粗不但易造成剧烈刺激,且造成组织损伤,临床上应根据具体情况个性化选择。硅胶导尿管,表面光滑、壁薄、柔软、内经相对粗,尿液流速快,不易形成壳垢、难堵塞,对人刺激小,减轻留置导尿管的副作用。⑿目前临床应用较多。(3)、导尿的无菌操作:导尿时无菌操作不正规或消毒不严格均可将尿道口的细菌带入膀胱造成菌尿。无菌操作是预防感染的前提,马保侠研究表明,如果将导尿管与集尿袋连接先后顺序加以改动,先连接气囊导尿管与集尿袋,然后在接常规的顺序进行导尿,更符合无菌操作。⒀(4)、集尿袋更换时间:留置导尿的腔内逆行感染病原菌多来自集尿系统:集尿袋、膀胱冲洗液,为保持密闭性,应尽量减少尿管与集尿袋接头分离。单向活瓣集尿袋具有防止尿液逆流,减少尿路感染发生的作用。⒁贺彩芳等研究表明,单向活瓣集尿袋每周更换1次为宜,普通无菌集尿袋每周更换2次较适宜。⒂(5)、导尿管留置时间:导尿管留置的时间与尿路感染的发生正比。留置导尿时间越长,则尿路感染发生率越高。对于脑卒中的部分老年病人,必须留置。(如尿失禁等)也应在不需要时立即拔除。目前留置导尿在老年病人中还常被滥用。我们应根据病情加强评估,提醒医生及时拔除尿管。(6)、留置尿管更换周期:近年来不少研究者对留置导尿患者,更换导尿管周期进行了研究,高危尿管阻塞患者(PH>0.8)每2周更换1次导尿管。非尿管阻塞患者(PH
5 展望
综上所述,脑卒中留置导尿老年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给病人带来相当大的痛苦增加了病死率,住院费用及时间。尿路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疾病因素,自身因素,尿管的选择,留置时间,膀胱冲洗、会阴护理,减少大便的感染,保证足够尿量等因素有关。严格掌握留置尿管的指征,尽早拔除是关键,加强留置导尿期间的护理是控制感染不可缺少的环节。严格的无菌操作,保持会清洁,选择合适导尿管,加强脑卒中老年患者的支持营养,加强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鼓励多饮水,均会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但对于,大便失禁留置导尿病人是否需要经常更换尿管,会阴护理的方法和溶液,采取哪种措施能最有效地保持大便失禁患者会清洁,以减少尿路感染的机会等,有待于今后研究解决。
参考文献:
[1] 刘燕,双腔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护理。2007(6)
[2] 容桂荣,张萍萍、郭芳、刘瑞芹、唐桂荣、单向冲洗式气囊导尿管的临床应用与分析2003(10).
[3] 俞学红、任旭东、杜燕导尿与尿路感染分析。1996(6).
[4] oh kawa M.sugata T.Savak M Bacterial and cry stal ad herence to the surfaces of indwelling urethal cethelers 1990(4).
[5] 汤雅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22(4):76~77.
[6] 钱桐荪 肾脏病学。2001.
[7] Mojtaba M.Yunes p. Mohammad RF Intersive care unit-acquir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in patients admitted with.sepsis:etiology,risk factors, and patters of antimicrobial resis tarce 2008.
[8] Laupland KB. Iygun DA. Davbies HD 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 for acquiring nosocomial urinary tract in fection in the critically ill 2002.
[9] Tos hie T,Kiyoko M.Shinobu O Relation ship between cathe ter care and catheter-associated,urinary tract infection at Japanese general hospitals,a prospectional study 2008.
[10] Ellen H.Elpern.Kathryn K r educing use of indwellyin urinary catheters and 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2009(6).
[11] imitri MD.Michael AK.James RJ Internel survey of Foley catheter practices and knowledge among Minnesota nurses 2010(1).
[12] 陈绎虹、张惠玲留置硅胶尿管与乳胶尿管患者舒适度比较,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8)2089~2090.
篇10
二、调整完善诊断程序
各省(区、市)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由卫生部组织专家组开展诊断工作。对辖区内续发病例,由省级、地市级专家组或医疗机构,综合分析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作出诊断。
三、实行分类收治的治疗措施,加强重症病例救治工作
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应收治到定点医院治疗。对临床症状较轻且无合并症的轻症病例也可考虑居家隔离治疗。居家隔离治疗的轻症病例,一旦发现病情变化应及时转送至定点医院治疗。
各地应加强重点人群防控工作,特别关注有基础性疾病者、老人、孕妇等重点人群,出现疑似症状及时诊治,降低病死率。
四、加强医疗机构管理,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发热门(急)诊、隔离留观室以及甲型H1N1流感患者专门病区等重点场所的管理,防止发生院内交叉感染。
五、进一步做好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略)
六、加强以监测为重点的基础性工作(略)
七、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要在公共场所、交通工具、集体单位采取以环境清洁和开窗通风为主的卫生措施,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
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倡公众在公共场所注意个人卫生,病例居家治疗时不得外出,高危人群应尽量避免参加大型公众集会等。
八、做好今年季节性流感疫苗的接种工作
按照我部2005年的《中国流行性感冒疫苗预防接种指导意见》要求,遵循自愿接种的原则,在今年9月前安排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工作,争取在11月底前完成重点人群接种工作。
九、加强舆论引导,增强公众信心(略)
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共同做好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略)
篇11
的确,轻度脂肪肝一般没有什么不适的症状,以至于让不少人忽视。但如果脂肪肝发展到了中度或重度,就会出现肝区肿大、疼痛、肝功能异常及肝纤维化等症状,同时患者身体的抵抗力也不如正常人,容易患上多种疾病。
想不得脂肪肝的话,就要做到以下8点:①控制饮酒,如果要喝,最好选择红酒;②饱餐后别马上喝茶,以免抑制肠道蠕动和增加毒素对肝脏的损伤;③饮食定时定量,尤其控制晚餐别吃太多;④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鱼、禽、蛋、奶及豆制品,少吃肥肉和动物脂肪;⑤多饮水,减少在外吃饭次数,尽量少吃自助餐;⑥坚持体育锻炼,增加脂肪分解消耗;⑦保持大便通畅,保持合适体重;⑧如果血脂、血糖升高,要用药物控制。
对于那些已经患上脂肪肝的人,生活方式则要改变一下:①戒酒戒烟,多饮水,忌食辛辣和刺激食物如辣椒、胡椒、咖喱等;②重视早餐,避免“早饭损失午饭补”,少食肉汤、鸡汤等含氮类浸出物高的食物;③不要长时间坐或躺着看书、看电视;④坚持每天进行有氧健身运动,包括爬楼梯、散步、跑步和骑车。
老年人心房颤动须预防栓塞并发症
文/王和平
心房颤动(房颤)是老年人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时由于心房无收缩力,血流淤滞,易于发生心房内附壁血栓,导致体、肺循环栓塞,其中,以脑栓塞和肢体动脉栓塞为多见。其危险性甚大,严重者可危及生命。非瓣膜性心脏病(即,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等瓣膜病变的心脏病,如心肌病、冠心病等)合并房颤,发生脑卒中的机会较无房颤者高出5~7倍。而老年人持续性房颤有较高的栓塞发生率。因此,有栓塞史、瓣膜病、高血压、冠心病、左心房扩大等病史的老年人,发生栓塞的危险性更大,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长期抗凝治疗。对于房颤发作频繁、心室率很快、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行射频消融术,此外,亦可施行房室结阻断消融术,并同时安置按需或双腔起搏器。
反流性食管炎的自我康复
文/伏新顺
1.反流性食管炎病人的穿戴要以宽松舒适为原则,切忌穿紧身衣裤、扎紧腰带等,以免增加腹内压,加重胃食管反流。
2.少食多餐、低脂饮食,可减少进食后反流症状的频率。对于肥胖病人而言,要注意减肥。因为过度肥胖者腹腔压力增高,可促进胃液反流,特别是平卧位尤甚,故应积极减轻体重以改善反流症状。至于减肥方法,要以节食(特别是高脂肪、高糖饮食)、体育锻炼和腹部按摩为主,切忌滥用减肥用的泻药。另外,要忌酒戒烟。由于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中的乙醇均能使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可诱发或加重胃食管反流。
篇12
CHU Weilin
(Hubei Province Zhongshan Hospital, Wuhan Hubei 43003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entive value of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complication related to the tube insertion after the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MPCNL) in the treatment of renal calculi.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sixteen cases with MPCNL in the treatment of renal calculi were selected from Oct. 2010 to Oct. 2013 and divid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with 58 cases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with drainage tube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the preven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complication about the tube insertion. Results: The proportion of the postoperative hospitalization (7~10 d) was obviously high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one, however the proportion (13~15 d)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one. The incidence of the complication about the tube insertion was 1.72%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10.34% in the control one (P
KEY WORDS renal calculi; nursing intervention; MPCNL; complication of the tube insertion
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多放置引流管,引流管是人为建立的体内外通道,如护理不当,外界细菌可进入体内[1],而采取有效的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我院对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进行引流管相关并发症护理,效果满意。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11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32例,年龄29~65岁,平均(45.27±2.57)岁,左肾结石16例,右肾结石14例,双侧结石19例,输尿管上段结石9例。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33例,年龄27~65岁,平均(45.86±2.47)岁,左肾结石15例,右肾结石16例,双侧结石17例,输尿管上段结石1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
对照组术后给予引流管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引流管预见性护理干预:①肾造瘘管的护理。肾造瘘管的作用是观察手术区的出血情况和压迫止血,也是二期取石通道[2]。因此要妥善固定,防止脱出、受压和扭曲,保持引流通畅。搬动患者时注意动作轻柔,防止挤压肾脏造成出血;同时要加强引流管的保护,患者搬动时要有专人维护,防止引流管牵拉甚至拔出。患者返回病房后,注意妥善固定引流管,保证通畅。注意将引流袋保持在低位水平,以免造成引流不畅。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色、质、量。定时挤压引流管,以保持引流管通畅。如果造瘘管发生堵塞,可用生理盐水冲洗引流管,冲洗时动作要轻柔,以免损伤肾脏,引起出血。一旦发生出血,应夹闭肾造瘘管止血[3]。术后3 d复查腹部平片,如无残余结石,可拔管。②导尿管护理。术后常规留置导尿管,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和家属解释留置导尿管的意义、注意事项等,以免患者对留置的导尿管不适应出现烦躁等不良情绪,影响术后恢复。若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应给予镇静药物。注意保持导尿管通畅,定时护理尿道口,防止泌尿系感染。术后1~3 d可拔除导尿管。③双J管护理。双J管是手术中放置在肾脏、输尿管、膀胱的一根内引流管,患者在改变或下床活动后有时会引起出血,一旦发生血尿,应给予止血药并卧床。由于该引流管一般在术后1个月拔除[4],所以患者出院时应告知其注意事项、护理方法和拔管时间,患者要定时排尿,不要剧烈运动,防止双J管移位或滑脱[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结果
观察组术后住院7~10 d者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13~15 d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观察组中,发生引流管并发症1例,发生率为1.72%,为气囊漏气引起脱管。对照组中,发生引流管并发症6例,发生率为10.34%,其中出血1例,感染2例,气囊漏气、患者改变、管道固定不牢引起脱管各1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P
篇13
Elderly acknowledge of influenza and influenza vaccination survey in parts of Jining city area.Lu Xingqiang.(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Jining city,Shandong 272000)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lderly acknowledge of influenza,influenza vaccination and its affect factors,and provide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rabi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Methods:The epidemiological study and society intervention were carried out in Parts of Jining city area.Results:665 elderly were investigated,the elderly mastered the basic knowledge of influenza in general,47.67% considered vigorous sickness flu and the ordinary cold as a disease,most people think physical training as the prevention of influenza,33.78% think the vaccination influenza vaccine as prevention of influenza,influenza vaccination rates were 13.08%,13.83% in 2006 and 2007.The influencing factors,included economic factors,the elderly disagreed with the flu vaccine.Conclusion: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publicity of influenza prevention and control knowledge to improve influenza vaccination rates of the elderly,and protected the health of the elderly.
【Key Words】Elderly;Acknowledge of influenza;Influenza vaccination;Influencing factor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传播快、流行广、危害重的特点。老年人是流感的高危人群,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发生和流行的最有效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受种者罹患流感及流感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同时还可以减少患流感后传染给他人的风险。为了解老年人对流感的认知和流感疫苗接种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流感防治策略提供参考,近期组织人员对济宁市城区部分老年人开展了流感认知和接种情况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2008年9月,在济宁市城内2个居委会、1个老干部活动中心和2个公共活动场所,选择60岁及以上、能自主回答问卷的人群作为调查对象,共调查了673人。
1.2 方法:按照自行设计的调查表采取面对面的方法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流感的认知、流感疫苗接种情况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等。所有调查人员调查前统一进行培训,并负责对调查对象解释。
1.3 统计分析:调查数据由专人录入,并对10%的调查表进行复核,确保数据录入的准确。采用Excel 2003建立数据库,分析使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收回调查问卷673份,有效问卷665份,有效率98.81%。其中男304人,女361人;60~69岁402人,70~79岁216人,80岁及以上47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31.28%(208/665),初中占26.31%(175/665),初中以下占42.41%(282/665);职业为干部的220人,工人350人,无固定职业者95人,具有慢性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慢阻肺疾病、糖尿病、肿瘤等)29.47%(196/665)。
2.2 流感认知情况
2.2.1 流感基本知识:在665名被调查者中,52.33%(348/665)的老年人知道流感和普通感冒不是同一种病,30.37%(202/665)的老年人知道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76.99%(512/665)的老年人知道流感是通过空气传播,有14.73%(98/665)的自述2008年患过流感。认为流感应该具有发热症状的74.43%(495/665),头痛的75.63%(503/665)、全身肌肉酸痛的69.92%(465/665)、咳嗽的42.25%(281/665)、流鼻涕的60.45%(402/665),有49.32%(328/665)知道患流感后会使原有的慢性疾病加重,有11.43%(76/665)的认为老年人感染流感后可能危及生命。
2.2.2 流感预防知识:在665名被调查者中,有87.37%(581/665)的认为通过体育锻炼增强健康水平预防流感,有73.08%(486/665)的认为家庭室内应经常通风换气,78.65%(523/665)的知道在秋冬季节应及时增减衣服防止感冒,56.24%(374/665)的知道患流感后要减少与其他人的密切接触,防止他人感染,被调查者中有518人(77.89%)知道有预防流感的疫苗,其中33.78%(175/518)人认为流感疫苗有效;获得流感疫苗信息的主要途径有41.69%(216/518)是电视、报纸等媒体,有39.58%(205/518)从疾控机构宣传途径获得信息,其他途径如从家人和朋友处等获取信息占18.73%(97/518)。
2.3 流感疫苗接种情况
2.3.1 流感疫苗接种:2006年有87人(接种率为13.08%)接种了流感疫苗,2007年有92人(接种率为13.83%),2年接种率无显著性差异(χ2=1.12,P>0.05);有137人(20.60%)表示在2008年10~11月份将接种流感疫苗。在2006、2007年2年接种流感疫苗的179人中,其中使用进口流感疫苗的114人(63.69%),国产流感疫苗的62人(34.64%)。自费接种流感疫苗的101人(56.42%);其他如单位福利、子女出资、其他出资共78人(43.58%)。
2.3.2 影响因素:在518名知道流感疫苗的老人中,未接种流感疫苗的影响因素,经济原因(疫苗价格高、工资低等)占41.31%(214/518);23.74%(123/518)认为流感疫苗无效或预防效果有限;15.25%(79/518)认为自己身体好不需要接种;13.90%(72/518)未想过接种流感疫苗;2.5%(13/518)因为不方便接种;调查中还发现有3.28%(17/518)的老年人在任何情况下均不接种疫苗。
3 讨论
流感可致各年龄组人群发病,而老年人一旦感染流感全身症状较重,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高,且易加重既往的基础疾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大量研究和许多国家长期实践证明,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的最有效手段,60岁以上老人接种流感疫苗后,保护流感相关呼吸道疾病的效力为58%;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27%~70%流感和肺炎相关的住院[1]。本文结果显示,济宁市城区部分老年人对流感基本知识掌握一般,但仍有近50%的把流感和普通感冒当成一种疾病,在流感预防方面,大多数人对体育锻炼等非特异性预防比较认同,但只有33.78%人认为接种流感疫苗对预防流感有效,2006、2007年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种率均不到15%,低于我国其他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京(30%)[2],在流感疫苗接种影响因素中,经济原因是影响的主要因素,其次是老年人主观上对流感疫苗作用的认可,另有22.10%的老年人不知道流感疫苗,提示在制定流感防控策略上,应加强流感疫苗预防流感知识的宣传,各级疾控机构应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主流媒体,增加大众对流感疫苗的认可程度;通过宣传转变人群观念,提高老年人及家人在医疗保健方面的经济投入意识;提高政府和公益机构对老年人健康的关爱程度,建议把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种纳入医疗保险和农村新合作医疗报销范围,以便提高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种率,降低流感对老年人的危害,保护老年人身体健康。
近几年济宁市未出现流感疫情的暴发和流行,但由于流感病毒的易变异性,加之临近省份不断发现禽流感和人禽流感疫情,人禽流感病毒有可能逐渐适应人类,引起人际间的传播而出现流感的大流行。目前济宁市禽类养殖存栏量大,辖区内微山湖又是候鸟迁移的中转站,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济宁市流感/人禽流感防控的形势依然严峻,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应根据《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导意见(2008版)》的要求,加强流感样病例和流感暴发疫情的监测,加大流感防治知识的宣传,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做好老年人季节性流感疫苗的预防接种,预防控制流感的发生和流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