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个人档案的重要性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个人档案的重要性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个人档案的重要性

篇1

关于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很多高校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正式文件资料,在接触人事档案工作三年的时间里,我深刻的了解到人事档案对于一个单位的重要性,它不仅与个人的工资待遇、社会劳动保障、组织关系紧密挂钩,且具有法律效用,更是记载人生轨迹的重要依据,是个人身份、经历、学历、资历、技术职称、社会关系、奖惩等方面的重要证据。人事档案还是社会公共信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从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角度来看,人事档案可以为个人求职、单位求才提供大量丰富、动态、真实有效的原始资料和数据。另外,人事档案还有一些衍生职能,如以档案为依托可以评定职称、办理社会保险和退休手续、提供出国政审和涉外公正材料、出具报考研究生的相关材料等等。

那么具体什么是人事档案,人事档案中都记载哪些内容?据我查阅准确资料称:人事档案是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它记述和反映个人经历和德才表现,以个人为单位组合起来,以备考察的文件材料。主要是由人事、组织、劳资等部门在培养、选拔和使用人员的工作活动中形成的,是从个人经历、学历、社会关系、思想品德、业务能力、工作状况以及奖励出发等方面的原始记录,是个人参与社会方方面面活动的记载和个人自然情况的真实反映。

要说人事档案的重要性,我想它的概念足已经证明它的重要性。。其实放大的说,人事档案是与公民个人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档案,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劳动力市场的逐步完善,人员流动日益频繁,用人单位和公民个人在人事档案移交等方面的手续不断增多,人事档案的主动配合管理对人事手续的正常办理和相关待遇的享受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

但在现在的社会中仍有许多自由人认为档案已经不再重要了,有它没它都一样,从来都不去关心个人档案,甚至都不愿去搭理它。但事实是这样吗?许多大学生走出校园,踏入工作岗位后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虽然与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但是没有到单位的人事部门办理相关的就业手续,等到要去办理的时候,又过了毕业派遣期限,致使个人的工资定级、职称申报、社会保险等未能及时办理而受到影响,这是因为他们在毕业后未及时办理存档和落户手续而带来的严重后果。再例如:从离职人员的角度来考虑此问题,在单位干满了一年,只要是非本人意愿离职的,都可以领取到失业救济金,但是前提是本人档案中的所有材料都要齐全。如果个人没有及时处理好人事档案的管理问题,那面临的不仅是失业救济金无法领取,而且直接影响了工龄计算、职称评定、出具以档案为依据的证明等,应该说后果很严重。最后,等到我们达到退休年龄的时候,劳动局这时就需要审核我们的档案,查看档案中上学时的学籍材料,工作时所签订的劳动合同,是否符合正常退休的条件,如果少一样也都无法办理退休。

从以上的几个例我们可以看出档案对于我们个人的重要性,它是伴随我们每个人一生的,在关键的时候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一定要保管好个人的人事档案。那么,作为一个单位,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更是至关重要的。。从宏观意思以上讲,加强对人事档案重要性的认识,将可以促进个人和单位的稳定发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

那么结合我所在单位的实际现状,我想从以下几点制度来加强管理单位的人事档案。因为我粗略了解到,很多单位目前还没有具体的相关档案管理制度,我也是在多方面搜集资料,积极学习,并结合实际情况归纳一些切实可用的管理制度,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相互借鉴学习,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加强管理职工们的人事档案,给单位和个人的工作带来方便、快捷、严密的管理体系。

第一,人事档案保管与保密制度。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不得泄密或擅自向外公布档案内容。查阅人员要爱护人事档案,严禁在档案材料上圈画、批注、涂改、折叠,不得抽换、拆散档案材料等等。

第二,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制度。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及时收集、登记、检查人事档案材料,如发现缺少材料或材料不符合要求,应及时主动向有关部门及本人索取。人事档案材料形成部门要及时将材料送交人事处档案室。送交的档案材料,必须是办理完毕的正式材料,必须完整、齐全、真实,文字清楚,对象明确,手续完备。其中由组织上形成的材料应有形成材料的时间、组织印章或领导签字,个人撰写的材料还应有形成的时间、本人签字等等。

第三,人事档案材料归档制度。新形成的档案材料应及时归档,归档的大体程序是:首先对材料进行鉴别,看其是否符合归档的要求;其次,按照材料的属性、内容,确定其归档的具置;再次,在目录上补登材料名称及有关内容;最后,将新材料放入档案。

第四,人事档案检查核对制度。。检查与核对是保证人事档案完整、安全的重要手段。检查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对人事档案材料本身进行检查,如查看有无霉烂,虫蛀等,也包括对人事档案保管的环境进行检查,如查看库房门窗是否完好,有无其他存放错误等。另外,检查核对一般要定期进行。但在下列情况下,也要进行检查核对:

(1)突发事件之后,如被盗、遗失或水灾火灾之后:

(2)对有些档案发生疑问之后,如不能确定某份材料是否丢失。

(3)发现某些损害之后,如发现材料变霉,发现了虫蛀等。

第五,人事档案的转递制度。转递制度是关于档案转移投递的制度。档案的转递一般是由工作调动、职务变动、学历教育等等原因引起的,转递人事档案时必须通过机要交通或派专人送取,并且转出的档案必须完整齐全,并按规定经过认真的整理装订,不得扣留材料或分批转出。

第六,人事档案查(借)阅制度。任何人查阅他人档案,都必须经主管领导批准,档案管理人员,应根据领导批准查阅的内容,为查阅者提供相关资料,超出领导批准查阅范围的,不得查阅;查(借)阅干部人事档案的单位或个人,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制度和有关规定,严禁涂改、拆散、圈划、抽取、增添、撤换、污损档案材料,不得泄露或擅自向外公布档案内容。人事档案一般不外借,如必须借出使用时,要经主管领导批准,并严格履行登记手续,按期归还。借用期间不得擅自转借其他人。

综上浅谈,足以说明建立健全的保管制度是对人事档案进行有效保管的关键,所以在日常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我们这些管理人员务必做到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准确化来积极的带动现整个社会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来增强档案管理工作的的活力和生命力,使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有着更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1.1《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规定:“档案人员调动工作时,必须在办完档案移交手续后方能离开岗位。”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忽视这一工作环节,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档案交接不及时。老档案人员离了岗,新档案人员进了岗,而档案交接手续还未办妥,以致出现档案数量等问题责任不明、界限不清。使得人事档案工作前后脱节。 二是档案交接手续不严密。按工作性质和岗位职责要求,档案人员交接应是一项认真细致、手续严密,责任重大的工作,而在一些医院人事档案人员离岗或调动工作时,移交不按程序办事,手续不按程序办理,该检查的不检查,该清理的不清理,该签的字也不签,从而出现一些医院人事档案交接只有一串钥匙的现象,忽视了档案交接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忽视了档案交接工作的基本要求。

1.2做好人事档案交接工作,应采取如下措施:

1.2.1人事档案交接要纳入医院的议事日程、工作程序和规章制度之中。做到人事档案人员离职离岗先办理工作交接手续,然后再办理调动手续,对未办理档案交接手续的人事档案人员,不得签发调动工作通知,不得办理工资转移手续,不得离开原工作岗位,并要把档案交接工作纳入单位工作制度,列入有关人员的岗位职责之中

1.2.2人事档案人员离岗离职之前要认真做好档案移交准备工作。档案交接分为移交和接收两个方面,对于移交方来说在正式移交之前主要做到对所保管的人事档案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做到帐物相符、心中有数;对未整理的零散文件材料要分类存放、清理排序,做到系统有序;按档案移交要求编制档案移交文据及表格;撰写人事档案移交说明。对于接收方来说,在接收之前要做到了解移交单位职能活动内容和工作活动情况;向前任档案人员了解档案保管和人事档案工作情况;必要时要了解或检查人事档案移交准备工作情况。只有交接准备充分,才能保证交接工作顺利进行。

2 医院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

2.1医院流动人员出现档案移交不及时,已辞职、辞退、解除劳动合同等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有些没有及时移交当地人才服务中心,有些没有人事权的单位擅自保管流动人员人事档案,造成部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丢失、材料不齐全、手续不完备等情况。有些人由于种种原因不顾组织是否同意,舍弃档案一走了之,新用人单位还可以在当地人事部门的帮助下为其重新建档。人事费普遍过高,也是导致“弃档”的重要原因。

2.2为了保证医院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真实性、严肃性,促进卫生事业单位人才合理流动时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应该加强对其的管理,认真做到以下几点。

2.2.1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营造人事档案规范化管理氛围要加强领导,广泛宣传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政策规定,提高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建立档案管理人员业务培训机制,定期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努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和管理水平。

2.2.2明确职责,理顺关系。本着对流动人员高度负责的态度及时与他们进行沟通与协调,明确各自的人事档案管理范围。根据《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档案应当移交人才服务机构管理,并建议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应当打破身份、学历、职称、行业等各种限制,由政府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服务机构统一管理。同时强化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公共服务职能,应以服务为主、适当收费的办法减少“弃档”现象。

3 结论

人事档案是反映个人经历、德才能绩、工作表现的真实历史记录。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是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和利用创造条件、提供相关人事数据和信息支持的重要活动,在医院人才开发中起到了人才“信息库”和“资政院”的重要作用。在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增强档案管理意识,更新人事档案管理的服务理念,改进人事档案管理方法,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人事档案人员离岗离职之前认真做好档案移交和做好医院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尽可能地将个人人事信息客观、真实、系统、全面地提供给组织人事管理部门,积极对人事档案进行开发、挖掘和利用,使其发挥最大化地利用效力,将是人事档案工作者努力的方向,也是今后医院人事档案改革的主导方向。

篇3

大学生个人档案信息;云计算;信息安全;高校信息素养教育

一、云计算下大学生个人档案信息安全维护的意义

(一)大学生个人档案信息的诠释

在网络与大数据时代,随着云计算(cloudcomputing)技术被逐渐推广运用,与档案有关的云数据服务平台的运营者时常从高校内的档案管理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处获取到海量的大学生个人信息,进而将信息加以管理,由此形成个人档案信息。按照欧盟数据保护工作组的《关于公共部门信息和私人数据保护的意见》以及美国国家档案馆(NARA)的相关文件的界定,大学生个人档案信息(personalarchiveinformation)通常包括他们的个人情况(如姓名、家庭状况)以及在校表现情况(如学习成绩、奖惩情况、诚信记录)等。[1]

(二)信息安全的意义及云计算下的安全风险

信息安全的维护是个人档案信息管理与利用活动所应当遵循的重要准则。一般地,信息安全包括如下要素:一是完整性与真实性(Integrity);二是保密性(Confidentiality);三是可用性(Availability)。个人档案信息需要被作为个体(如大学生)与组织(如校外企业)的利用者所获取,以此来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譬如大学生通过获取自己和他人的信息来满足就业和升学等发展需求,又如企业通过获取信息来为大学生提供营利)。[2]然而云计算环境在提高了信息管理与利用效率的同时,也大大地增加了信息被篡改与披露的几率,由此大学生个人档案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与保密性等安全属性被损害,前述问题已在实证资料得到了清晰的反映。[3]

二、国外安全维护经验的借鉴

美国、俄罗斯与欧盟的高校均培养学生在信息管理和利用当中所应具备的素质,其经验值得被我国高校借鉴。美国美国图书馆协会和教育传播与技术委员会为在校大学生制定了九条信息素养标准,其中最主要的标准就是信息技术的培养以及相关知识的获取;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等机构以及华盛顿大学与密苏里堪萨斯大学等高校依据前述标准,进一步制定了大学生信息素养的若干项执行标准与效果指标,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即为,大学生能够熟练地获取与分析信息进而创造新信息。[4]近年来美国高校开始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与道德,这体现在了该国档案工作者协会(SAA)制定的行业自律规范当中。[5]

(二)俄罗斯与欧盟

根据实施于2015年1月的《俄联邦关键网络基础设施安全方案》,高校教育者应当首先对大学生进行信息道德与意识的培养,在此前提下才向大学生传授关于获取与利用信息的知识与技能。为贯彻这一方针,该国联邦政府在《俄罗斯教育现代化构想》中,将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培育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与信息道德;第二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学生互动和参与;第三阶段才是引导学生通过合理运用信息知识与技能来进行创新。[6]欧盟委员会数据保护工作组在于2014年修订的《数据保护指令》第一章中也做了类似要求。

(三)比较和取精

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美国、俄罗斯与欧盟都全面地规划了信息意识、道德、知识以及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工作。不同的是,美国多数高校偏重于满足可用性这一信息安全属性的要求,而俄罗斯与欧盟的高校则更注重满足信息完整性、真实性与保密性等要求。

三、以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来维护信息安全的基本思路

(一)首先促使大学生维护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与保密性,在此前提下引导他们实现信息的可用性

在云计算环境下,大学生个人档案信息处于完整、真实与保密状态是它得以被有效获取与利用的前提。因为,按照科斯的解说,产权的清晰界定能够促进人们对个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大学生应当是该信息的产权的最终享有者;[7](p140)另一方面,个人档案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与保密性体现着大学生的尊严与自由等基本人格价值。

(二)通过层次化的教育规划,体现信息安全各要素的重要性差异

大学生通过信息安全意识的培养,得以维护信息的真实性与保密性;同时大学生通过接受信息道德教育,自觉避免对他人信息真实性与保密性的破坏。由此我国宜重点借鉴前述欧盟与俄罗斯经验,将对大学生信息安全意识与信息素养的培育置于基础与首要地位。

(三)分阶段地实施规划,以应对在大学不同阶段里信息安全所面临的不同风险

高校需要分阶段地帮助大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按照美国教育学家A.S.Pardard阐发的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理论,大学生刚入学时就需要了解相关个人档案信息管理的基本知识(如信息的内涵、特征、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各安全要素的具体要求),这些知识的获取不太可能危及大学生个人档案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与保密性等安全属性;[8]但是大学生往往需要在高年级才能深度学习有关知识并提升能力。由于这些活动难免会影响到信息真实性、完整性与保密性的维护,信息学家称之为“增值利用”。[9](p288-311)

四、基本思路下的具体安全维护措施

(一)为维护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与保密性,对大学生开展以信息安全意识与信息道德为主要内容的基础素养教育。

为满足个人档案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与保密性等安全要素的要求,高校需要开展以下方面的基础信息素养教育工作:第一,培育大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第二,培养大学生的信息道德。第三,向大学生传授有关个人档案信息管理的基本知识。

(二)为满足信息的可用性要求,向大学生传授信息知识并帮助其提升相关能力。

高校有必要向大学生传授如下知识:第一,信息管理与利用对大学生发展的作用。第二,大学生获得他人个人档案信息的合法途径以及在利用信息时中所享有的权利。大学生需要了解自己在利用他人信息时,应当如何处理自己作为利用者所享有的权利与本人的初始权利之间的潜在冲突;[7](p115)第三,信息管理与利用的具体手段。

五、结语

在数字与网络时代,个人档案信息安全的充分维护不能仅仅依靠对作为信息本人的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在信息管理学与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中,档案管理者与立法者还需要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设定管理和利用者在收集、归档、传输和分析信息中应当遵循的制度规范,从而督促他们改变自身片面追求管理和利用效率而损害信息安全要素的不良偏好。在信息安全维护中,制度与信息素养教育是功能互补、相辅相成的。而对于如何协调发挥二者的作用,则尚需进一步探讨。

作者:李仪 秦祖伟 祝顺欣 单位:重庆三峡学院东南大学

参考文献:

[1]齐爱民.数据权、数据的确立与大数据保护的基本原则[J].苏州大学学报,2015,(1).

[2]王世伟.论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网络空间安全[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2).

[3]罗军,李灵风.公民档案利用权利发展历程研究[J].档案与建设,2014,(11).

[4]杜玉霞.美国信息素养教育与研究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05,(10).

[5]李仪,张娟.个人档案信息共享的规制措施研究[J].档案管理,2015(3).

[6]肖秋会.俄罗斯信息法研究综述[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6).

[7][德]柯武刚,史曼飞著,韩朝华译.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篇4

通过笔者近些年在人事部门的工作经验,员工对人事档案资料的运用主要表现在:①职工亲属关系证明。目前相关政府部门对材料的审核愈加严格,在人员死亡后的遗产公证时必须提供原始的亲属关系证明,这无疑要查阅个人的档案资料。在现实中经常会出现由于以前对个人档案资料重要性认识的不清晰而导致档案资料缺失,无法直接从某个人的档案资料中直接验证,往往需要经过连带关系人员的档案资料拼凑方可进行验证的情况。②干部的选用和提拔。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在干部选用和提拔的程序上较为规范,往往对提任人员以往的经历、考核资料等除了人事部门提供的说明材料外,还需调阅提任人员的个人档案,从原料档案数据中进行查验,这时个人档案资料的齐全、完整是非常重要的,往往直接影响了一个人的事业道路。③职工退休审核。目前社会保障部门在职工退休手续办理时对年龄、工龄等涉及退休待遇的关键性问题审核严格,必须依据个人档案中的原始资料进行确认。在现实中往往会出现职工对于参加工作时间提出疑问,如历史造成的临时工、行业等现象是否成为退休工龄的一部分,以及对于曾经下放的职工下放时间的确认等,如个人档案中没有相关可以证明的原料资料,社会保障部门是无法确认其早期工龄的,职工所在单位提供的后期证明往往无法成为职工工龄时间确认的依据。

3人事档案管理在现实中存在的不足

①人事档案收集、归档重干部、轻普通职工。由于笔者所在单位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国有企业,虽然随着人事制度的改革,在员工上岗、干部任用等方面已经打破了身份的限制,但在人事档案管理方面仍沿袭了员工身份的划类管理,对员工的档案仍划分为干部档案和普通职工档案。同时,在员工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时仍不可避免地会对干部档案有所偏重。②部分领导及员工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首先,部分领导印象固化,将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与普通的保管性事务性工作相等同,没有意识到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在他们看来,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只要做到不丢失、不泄密,同时又能应付外调、查档就可以了,因此在日常工作中缺乏对档案收集的意识,导致“档到用时方恨少”的局面。其次,员工缺乏对档案资料收集、保管和提交的意识。在日常工作中对于取得的学历、职称考试、奖励等资料没有及时收集并提交给档案专职人员,只是习惯性地自己保存,随着时间的推移难免会出现资料遗失或缺漏的情况。第三,员工在填写如简历表等存档资料时不够重视,填写随意,对重要经历、家庭关系成员等方面的信息或随意填写、或填写不够详尽,导致档案资料不齐全。③人事档案的科学化、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其作用在化办公中尤为突出。然而在人事档案管理方面,还没有充分挖掘和发挥某些先进技术的作用,尤其是在人事档案管理中还没有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笔者所在单位目前已经建立并使用了多个版本的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仅对企业的文档资料、图像和图书资料等进行了较为有效的管理,提高了这些文档资料的查询、使用效率。员工个人信息资料主要依赖于人事部门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信息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步完善。但是信息只存在于数据库中,无法将员工日常的部门和岗位变动、工资调整等与反映个人成长变化经历的信息反映到个人档案中,会导致将来调阅个人档案相关资料时信息的缺失。④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任务繁重,专职档案人员相对不足。笔者所在企业在岗职工1170余人,企业内部退养职工800余人,近2000份的人事档案毫无疑问在整理、归档、查阅使用方面的工作任务是非常繁重的。企业目前专职档案管理人员仅1人,人事档案由人事部门的兼职档案员协同管理。随着员工数量的增多、个人信息资料的丰富化和多样化,想做到人事档案的全面性、及时性管理,在现有专业人员配置的情况下无疑是困难重重。

4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的一些建议

篇5

1 医院聘用制职工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档案管理意识薄弱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规范的档案管理意识是档案建设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大部分医院档案管理意识薄弱,档案管理人员对职工档案的重视程度较低、服务意识较淡薄,进而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完善,不利于医院持续、健康发展。

1.2 档案内容缺乏完整性

档案信息完整是人事档案开展工作的基本要求。在以往的人事档案管理中,对档案的完整性要求较高,即档案管理人员要对档案信息进行逐字逐句的检查,以免出现差错和遗漏。但是,医院在执行职工聘用制以后,档案信息的完整性落实的不到位,经常出现信息缺失现象。职工档案信息不完整对职工以后的晋升、岗位调动具有重要影响。

1.3 档案真实性较低

真实的档案,能够对医院领导者提供合理的决策支持。如果档案真实性较低,那么医院领导者的决策会出现失误,进而影响医院的经济效益。现如今,职工在填写基本的档案信息时,为了实现个人利益,经常弄虚作假;随着档案流动性的增大,档案篡改现象也日益频发,进而导致档案信息真实性在逐渐降低。

1.4 遗弃档案现象严重

在聘用制的影响下,医院大部分职工为了实现自由转业,常常放弃个人档案,进而导致档案的重要性逐渐弱化。弃档现象主要发生在未就业人员、出国人员以及跳槽人员等三种类型人身上。

2 医院聘用制职工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基本措施

2.1 完善人事档案信息化培训

医院聘用制职工在进行正式工作之前,医院首先要针对聘用制工作人员开展系统性培训,使员工在参加培训的过程中深化个人档案的重要性,使工作人员深刻意识到个人档案所包含的重要内容以及在个人未来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个人档案与职工的薪水、组织关系、就业保障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随着社会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职工人事档案在管理的过程在实现信息化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档案信息化管理即以网络信息管理取代纸质化管理。

医院职工通过系统培训或者手册宣传等方法加强自身对档案的认识,能够促进医院内部工作的稳定和平衡。与此同时,在网络信息的发展中,职工档案中补录了继续教育情况、文章发表情况、个人工作业绩、社会化考试情况、干部评比情况等。进而职工在进行档案填写时,能够在意识档案填写工作重要性的基础上完善档案信息,认真进行档案填写。

2.2 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档案管理工作是医院管理工作的必要组成部分,档案信息化管理能够促进医院正常、有序运行。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在开展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强化自身素质、加强自身的职业修养。与此同时,还要增强工作责任感,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真正做到爱岗敬业、用心为人民服务。档案管理者,一方面要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开拓自身的知识视野;另一方面要做到知识和观念的及时更新,与时俱新的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此外,档案管理者要对档案信息进行及时的总结和整合,避免出现信息不准确、信息缺失等现象,进而充分保障职工的利益,促进医院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稳健发展。

2.3 提高档案管理队伍的水平

为了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能够有效开展,医院档案管理队伍的发展要朝向专业化、系统化以及全面化。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打破档案管理工作的单一性,在聘用制的要求下,丰富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内容,建立网络信息化、网络技术化、人事管理、信息管理等系统性的档案管理团队,进而促进医院实现一体化的管理水平。与此同时,医药要发掘和培养专业性信息人才,加大对创新型人才的打造和培养。此外,医院要为档案管理团队提供较多的外出考察机会,在实践考察的过程中,借鉴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经验,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进而使档案管理工作能够及时满足医院的发展需要,促进医院稳健发展。

2.4 加强档案信息安全化管理

医院传统的职工人事档案管理是以纸质管理方式为主,在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中,这不仅浪费了时间和人力资源,而且还不利于加强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实施档案信息化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的有效性,能够提高档案信息的安全系数。与此同时,医院要根据本院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制定,进而为档案管理提供可靠的制定保障。此外,为了降低档案信息的风险,减少档案信息的丢失,医院要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对档案信息进行一式多份的保存,避免数据丢失。并且医院还要做到信息安全意识普及,定期对电脑的病毒进行查杀,对电脑中存在的威胁及时处理和解决,进而对档案信息进行全方面的保护和安全化管理。

3 结论

医院聘用制职工人事档案实施信息化管理,一定程度上顺应了社会的发展趋势,满足了当今医院的发展需要。与此同时,能够实现医院有效性管理、促进医院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由此可见,医院聘用制下,职工人事档案在管理方面实现信息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玮.浅谈医院聘用制职工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4(03).

[2] 葛志勇.医院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 城建档案,2013(10).

篇6

1 做好数据化档案的前期准备工作

做好档案的管理工作就要把档案进行实现的分类。数据化档案按照档案的保密性质可分为,一般档案、秘密档案、机密档案、绝密档案。按照档案的网络连接又可分为互联网档案、局域网档案、专线档案、不联网档案。这些档案越往上的安全登记越高,同时如果造成泄密,所造成的影响也就越大。所以要按照相应的档案等级建立其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

1.1 建立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

档案管理应该是独立的部门,同时应该具有独立的档案管理办公室,这是档案管理的一个基础之一。在档案管理部门内部安装相应的监控,同时一定要对其办公室的出口,包括窗户等进行监控,用时对相应的资料存储设备也进行监控。同时监控的视频窗口应该在监控室的一个醒目的地方,能帮助值班人员随时的查看。另外根据相应的档案的重要性,还可以使用相应生物体征识别的方式精心设置门锁,一般多采用指纹职别的方式,但是指纹容易被复制,所以一般采用门卡、密码、指纹等多种方式进行多重的方式防止数据的防盗。有些档案是依靠局域网和专线等方式进行相应的数据传递的,但是针对于长距离布线的安全性一直是档案工作的一个难点问题,如果让不法分子找到了传递数据的专线就可能造成相应的档案失窃的问题,但是可以利用数据加密的方式,保护档案的安全性,数据加密是重要档案的一个关键手段之一,它的特点就是就是让他人窃取到了相应的档案文件也不能对其档案的内容进行解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所以档案就更难以被破译。档案的安全保护系数最重要的就是与档案的机要程度是相关的,如果一个重要的文件被放置于互联网上,那么多完美的预防措施也没有相应得作用,因为互联网的漏洞过多。另外一个不怎在重要的文件,比如一些没有什么价值的文章等,如果采用采用严密的保护,这明显不利于档案部门的管理,同时也支出了很多本可以省下的费用。对一般性档案,因为被窃取后获利小,很多非法人员是不愿意进行攻击和窃取的,因为本身窃取档案的行为就面临着被逮捕的风险,并且非法人员窃取档案也是需要一定的经费和时间的,所以对于一般档案,做好监控工作和网络的维护即可,不必如此大费周章,浪费大量资金。

1.2 完善相关法制

对于档案的管理我国与之相关的两部法律《保密法》和《档案法》,但是这两部法律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在其中档案的价值难以被认定,所以经常造成相应的盗取档案人员的判罚不公,同时档案管理中国家的档案被划分相应等级,但对于相应的私企中档案没有一个明确的分级,同时档案的性质比较难以界定。比如有食品企业,它对其他企业的产品进行调查,并评测消费者满意度,同时建立一个完善的相关企业资料档案。这种档案是可以控制该行业发展的形势,以及未来产品发展方向的。是竞争企业十分想要的档案资料,但是这类的档案在国家的法律档案规定中,没有相应的地位,在被窃取后维权也得不到应有的赔偿。因此这就造成相应的档案的重要性与法律规定的性质严重不符的现象。同时有些档案的价值并不高,反而受到特别重要的保护,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学生个人档案,学生个人档案主要记载了学生的成绩,和各个学期教师的相关评语,因为这个个人档案最后会进入企业领导的手里,所以在档案中很多教师都尽量的好评,即使有犯错误行为也不进行填写,所以档案的实际价值很低,但是个人档案却属于国家秘密档案的范畴中,个人信息的确属于一种重要的信息,但是学生档案的有效信息过少,所以可以适当的放宽学生档案制度,然后采取一种简单的档案形式,减少相应的档案减少工作。同时档案的保护应该向一种更加准确,更加合理的方向上发展,改变档案的分类的不公平制度,另外要加大退盗取企业档案的处罚力度,然后对企业损失能够做出合理的估算,帮助企业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

2 遵循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流程,引入有效监理制度

档案数字化管理过程中,存在文件丢失或者泄漏的问题,但对于很多企业来说,部分档案的保管十分重要,关系着公司重大事件决策,如投标方案,如果不妥善保存,被其他公司窃取,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在档案数字化管理过程中,应引入“第三方”监理制度。

2.1 细化档案数字化管理程序细化档案数字化管理程序,确保环节之间的紧密联系性,遵循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理念,严格规范每一份档案的进出。数字化档案管理主要依托计算机和互联网,资料的进出具有一定随意性,因此在文件需要被查阅或传送时,必须做好相关保密措施,多维度审查借阅单位的资格,当文件被“返档”时,应仔细核查文件是否缺失或整改,如果出现此类现象,应马上报告管理层并追踪借阅者,提高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的效率。

2.2 确定监理单位与监理人在档案数字化管理过程中,可以引入有效的监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首先,选择合适的监理单位,管理部门应考核单位资质、成立时间和工作成果,结合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量、工作人员等方面因素,通过比较分析等方式,综合选择最合适的监理单位。

结束语

在档案的数据化过程中,档案管理迎来了很多新的调整,但是数据化带来的相应优点要更大于缺点,数据化的缺点就是增加了资料出现意外和被盗取风险,所以要控制这种风险就要学会相应的档案管理方法。在提高档案安全性的过程中,首先要认知到档案本身的重要程度,然后根据档案的程度选择档案安全管理的设备还有网络模式。然后积极维护设备和网络的安全。另一方面,国家应该加快相关法律的完善,加大偷盗档案的处罚。在企业和有关档案管理部门中应该加强人员的素质,提高档案管理能力,多个方面出发就能减少档案泄露的现象。

参考文献

篇7

高校学生档案是学生在校期间形成的,反映学生德、智、体及家庭政治、经济状况的个人信息材料;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成长的真实记录,是学校考察、录选、培养、教育学生过程中的第一手资料;也是大学生就业及今后各级组织和用人单位选拨、录用、考核人才的重要依据。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是国家人事档案的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常规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做好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既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通过调查和文献查阅,对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新思路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自己的观点,以期和大家共享交流,为全面做好这项工作尽一份力量。

1、高校学生档案的重要性

目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工作岗位与人事档案之间的依附关系逐渐减弱,因此大部分的高校毕业生认为,在商业社会中,用人单位不会太重视个人档案,而是更重视当前个人的表现,只要能顺利完成工作,用人单位不会关注档案的。殊不知,忽视个人档案会产生许多消极影响。

第一,影响个人利益。

有了档案,就可以享受相关的劳动、人事、社会等的保障服务。不管是在原来单位供职的人员,还是辞职后另找工作岗位者,在领取失业金、办理社会保险时,个人档案记录的职务、待遇、工龄、工资、社会保障年限等这些都是重要的依据。

第二,影响毕业生转正定级和工龄计算。

许多毕业生找到工作后仍然是学生身份,从而影响了自己的转正定级,也影响到工龄和退休金的计算。

第三,耽误职称评定和工作调转。

有些毕业生的档案既没有提交单位,也并没有存在政府指定的人才服务中心,职称评定就会因手续的不全而受影响;有些人虽然在毕业后,把档案存到了人才服务机构,但又没有及时办理就业手续,等到过了几年调动工作的时候,才发现需要办理参加工作后的所有手续,并要在转正定级后才能正式调动。

第四,导致留学人员保险断档。

现在自费出国留学人数不断在增加,但是,当众多学子海外深造归来、大展宏图之时,却发现由于人事档案存放不当,自己无意间居然做了几年的“无业人员”,给之后的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

2、高校毕业生学生档案管理中存在许多问题

2.1 毕业生对自己的档案重视程度不够

大部分的毕业生认为人事档案“没什么用了”,对人事档案重要性的欠缺认识,不仅阻碍毕业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更影响人事档案在人才资源开发利用中所起的作用。

2.2 档案管理不规范

档案管理部门没有形成自己的实施细则和制度,另外,管理档案人员在管理上流于形式,仅充当档案保管员的角色,对学生档案进行不规范的操作导致档案内容不全、管理混乱等问题,影响了人事档案管理的严肃性,降低了人事档案工作效率。

2.3 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档案管理人员缺乏创新意识,不会或者不懂得使用新方法(比如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知识)、新思路管理档案。

3、创新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的新思路

3.1 从思想上高度重视

采取多种途径,增强档案管理意识,要充分认识档案的重要性,提高档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认识档案工作给社会、给学校带来的效益,从而使各级领导、师生员工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使大家知道档案工作不是可做可不做的,而是应该认认真真、扎扎实实、规范完整的做精、做好。

3.2 从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做起,保证档案的完整性

第一,重视学生人事档案的建档质量,加强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将毕业生档案送达学生就业单位或相关人才服务机构。第二,创新管理模式,配备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实现现代化的档案管理。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档案的载体也多元化,诸如光盘、音像带、录音带、图片等等都需要在很好的环境条件下保管。因此要加大对档案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建设多元化、高标准的档案馆和资料室。同时要配备必需的计算机、照相机、打印机、装订机等办公设施、真正做到日常办公有场所、收集整理有工具,存放档案有库房、查阅利用有保证。面对快速发展的科技创新时代,新的技术不断涌现,要求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除了有很好的政治素质外,还必须掌握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与技能,精通档案专业知识并能掌握现代高科技知识,办事效率高,能灵活运用电子计算机和光盘刻录技术。因此学校要把那些政治强、作风好、业务精的同志选调到档案管理岗位上,发挥其才智,管理好人事档案。

3.3 建立毕业生信息反馈档案

此措施可以为在校毕业生提供就业的相关信息,一个是间接的反映当前社会对大学生在知识、品德、专业技能以及心理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是高校学生能够根据这些信息对自己进行有意识的设计,使自己适应社会的需要。二是诸如用人单位的用人条件等直接信息。学校可以根据这些信息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加适应市场的需求。

3.4 加大学生档案的信息化建设

篇8

1、大学生毕业后的档案留存现状

经在工作中调查,大学生毕业后的档案多放于高校与人才中心(人才市场)。

1.1 仍将档案放置于高校

当前,高校毕业生多为自主择业,有的毕业生毕业一两年甚至毕业几年时间仍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因没有工作单位,就没有办理档案移交手续,档案仍存于高校中。有的毕业生已找到了工作,由于所找的工作单位对档案要求不严格,对毕业生的档案没有强制性的转移要求,学生本人也就将档案问题放置一边,甚至忘记个人档案一事。有的毕业生即使找到了工作,也不愿将档案转入相应的人才市场,因为各地的人才市场每年数百元的存档费对刚毕业的大学生们来说是一笔不菲的开支,不如放在高校之中,即无存档费一说,又有安全性系数可言。

1.2 档案放在各地人才市场

各省市的人才档案管理中心一般经常对失去联系超过5年的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进行网上公示,以促使相关人员回人才交流中心交纳档案保管费。从各地公示的档案中,公示的档案份数规模堪称庞大。有的省市的人才中心在公示期满后仍没有前来办理相关手续的毕业生,进行解除原档案的托管关系。 部分人才市场,即使多次公示,许多档案的相关人员一直也不露面,所存的档案也成了“死档”,有的档案一二十年了,都无人前来过问,更何谈交纳档案保管费了。

2、“弃档”原因分析

当前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学生找工作难已成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由于人才流动的加快,几十年前的那种受制于档案、户口的就业模式已早不适应于当今大学生就业的选择。这一方面说明了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也引发了不重视档案问题的趋势,这种人才择业模式,导致了整个社会漠视档案的现象。由此也发生了大量“弃档”现象的发生。

2.1 就业单位不重视档案

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的前提下,人事档案的重要性有所减弱,它不再是就业单位考察、选拔人才的惟一标准。 大学生的择业观和思想上追求自由的个性,人才流动也处于频繁的状态,完整的人事档案不再成为就业与人才进步的重要根据。由于毕业生工作单位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致使有的大学生宁愿将个人档案放在高校内,也不愿意转到人才市场,除非找到了相对来讲比较正式的工作单位,才想到去找自己的档案。有的由于工作变动过于频繁,最后主动放弃了个人的档案。 部分事业单位在选拔人才时,不再以档案为准,人力资源部门将本单位的人员分为事业编制、长期合同编制、短期合同编制、非固定工等三六九等的用人机制,也导致对档案的要求不再那么严格。重视专业和技能,已成为最大的用人标准,档案则放置一边了。

2.2 对档案的用途知之甚少

尽管人事档案的作用正在进一步弱化,从而减少了档案中客观记录的科学性。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人事档案的作用仍不能由其他方面来代替。大学毕业生不重视自身档案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档案的认识上有欠缺,对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3、长期不重视档案易发生的问题

尽管档案的作用在部分大学毕业生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但当他们在选择就业时,尤其在报考国家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岗位时,档案是必须要过的一关。档案中有不良记录,势必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选择。重视并妥善安置自己的档案,作为一个忽视的问题,摆在了大学生的工作日程上。

3.1 档案放高校工龄难计算

没有完整的人事档案,用人单位将不能为其计算工龄。毕业生到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办理了人事后,人才中心将为其办理转正定级、年度考核、档案工资审批等手续,计算成本工龄。毕业生档案放在高校中,毕业生与学校之间无人事隶属关系,学校没有资格为毕业生出具涉及人事关系的证明。档案留在学校,不但不能计算工龄,还会影响到今后的转正定级及职称评定事宜。

3.2 档案保存不善没有资格报考公务员

有的高校由于与毕业生的联系不畅,把毕业生的人事档案转回原生源地的人事部门,而毕业生本人不想在自己的原籍就业。致使他没有资格在目前居住的城市报考国家公务员,严重影响了个人的发展。

3.3 户口难以落户

篇9

第一,学生档案是学院档案的组成部分,也是国家人事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加强管理,完善档案管理制度,提高档案的研究和应用价值。第二,随着高职院校建校规模的扩大,招生人数增加,在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学生应征入伍、出国留学、考公务员及就业渠道的多样化,档案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学校管理好学生档案,能为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便捷。第三,档案管理也反映了高职院校的管理水平,对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以及对高职教育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第四,高职院校学生档案是高职院校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尤其是在高职院校评估和升本过程中,档案直接记载学校教学历史,反映学校教学工作全貌,记录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五,高职院校学生档案中记载着学生在各个时期的学籍卡、成绩单、奖惩证明等,主要用于毕业生的转正定级、工龄计算、社保福利、因公出国政审等。因此,建设、管理、使用好学生档案是高职院校应尽的义务。

2高职院校学生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往往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管理以及招生就业上。在学生档案管理方面还存在管理不够严格、程序不够规范、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

2.1档案管理意识不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式与高校有着一定的区别,往往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对学生的档案管理不重视甚至是忽略。很多学校对档案管理不重视,档案管理部门对档案材料的收集和整理不及时,通常是在学生毕业时才完善归档材料,出现问题存在互相推诿的现象。大多数毕业生对毕业离校后的个人档案流向、人事托管等事项缺乏了解,可能影响到毕业生的户籍去留,更直接影响他们上岗后的社会福利待遇、职称评定等问题。加上社会造假成风,很多学生为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篡改成绩、私自填写评语、夸大事实。

2.2档案材料内容不齐全。学生档案归档材料应包含:学生登记表、学籍登记表、奖励处分材料、军训成绩、入党和入团相关材料、学年评语表、计划内学生高考成绩单、家庭情况调查表、体检表及相关材料。多数高职院校在学生档案材料的归档方面,对归档的范围没有明确的要求,已归档的材料达不到真实、完整、规范的要求,全面反映学生素质的客观材料不完善,多主观评价的内容,反映学生成长轨迹的客观材料不足,对学生所做的操行评语过于简单。特别是个人素质、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诚信等方面的信息材料过于粗略甚至是缺失,而这些往往是用人单位在选用人才时最为关注的信息。

2.3档案管理部门档案管理的手段落后。高职院校大多不设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且档案管理的方法较为落后,没有科学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致使学生档案材料杂乱或缺失。

3加强高职院校档案管理的措施

3.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为加强和规范档案管理工作,各院校应根据自身实际制订出可行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细则,保证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设置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实行岗位负责制,使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提升档案管理工作地位,加强档案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创造出“人人参与、人人重视”的工作氛围,使学校的工作人员都具有档案管理很重要的意识。要使学生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学院应当设立专门的学生档案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制度,且要把这种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推行到各系(部),使各系(部)的教师及工作人员都重视学生档案的管理工作。各系(部)都应至少有一个专门负责学生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工作的人员,让其配合学院档案管理部门的档案管理工作,以保障学生档案的完整性。

3.2增强档案意识,宣传引导毕业生保管好个人档案。一方面,提高教职工的档案意识,通过对档案的合理利用,促进其档案意识的提高。另一方面,增强学生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档案的管理和维护。让学生认识到个人档案的重要性,因此,自觉重视档案材料的填写,能如实填写档案内容,且书写清楚、格式规范,档案制成材料符合要求。引导毕业生重视自己的档案,减少或杜绝“死档”的发生。另外,对于高职毕业生的档案,高职院校要做好档案转递工作,人力资源市场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需要加大对高职毕业生的服务力度,为毕业生提供档案托管、人事、社会保险办理和接续、职称评定等服务,其中对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可以适当减、免收档案托管等费用。

参考文献:

[1]杜君芳.简析高职院校学生档案的管理[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8,(04).

[2]吕文花.高职学生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兰台世界.2008,(05).

篇10

1. 是社保改革的重要条件

随着社会保险改革的逐步深化,“单位人”势必要变成“社会人”。社会保险部门不但要履行社会保障的责任,同时还要承担起对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服务与管理职能,如此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若无安全有序的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社会保险部门的工作就会陷入困境;但如果没有积极创新的档案管理模式,同样会影响到社会保险改革的步伐。

1.2 是各项基本业务的有力保障

一个参保人从办理参保手续到离退休以及中间失业等享受社会保险的各项待遇,要经过诸多环节。在办理参保手续时,首先要填写个人详细情况表等,作为最原始的资料存入个人档案,其后要不断缴纳社会保险费、划拨个人帐户、计算利息,有时还要对缴费比例、缴费基数及养老金发放标准进行调整。伴随人才的合理流动,还要办理保险关系转移和基金的转入转出手续等,这些详细的个人档案记载,就成了今后支付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好坏、创新的多少,将直接关系到社保经办机构、参保单位、参保部门对个人档案的正常使用。

1.3 是社保基础工作的加速器

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实际上是对业务工作进行有序的梳理和有效的归纳。对已完成的业务工作进行回顾整理、总结,从中找出经验教训,将对正在进行或进一步开展的工作提供良好的借鉴和推动,为决策者提供准确的各项统计数据。传统的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与利用是做好社会保险工作的前提条件,而更新现有的档案管理模式将会为社会保险工作大大的提高办事效率。

2 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现状

2.1 软硬件设施方面投入低、基础工作不便开展

社会保险档案的专项费用较少、人员配备以及档案室面积都达不到相应的要求,既不能满足社保档案的进一步扩大发展需要,也没有为今后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

2.2 专兼职工作人员培训少,业务水平亟待提高

社保经办机构对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较少,开展经验交流的机会也不多;虽然一些社保机构有较多高学历的兼职档案工作者,但档案专业人才很少,未经档案专业培训的兼职档案工作者往往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影响了档案管理的日常工作。

2.3 未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影响查询统计工作

随着社会保险业务量的逐步加大,有的社会保险机构实施了档案的简单的数字化管理,但由于软、硬、人三者没有实现有机结合,有的缺乏相应软件,有的缺乏专业人才,因而未能发挥出应有的效能。大部分社会保险机构仍然延用过去手工操作的陈旧管理模式,效率十分低下,查找资料费时费力,搞数据统计更为艰难,直接影响了工作的进展。

3 创新改变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的设想

第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大社会保险档案工作宣传力度

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和宣传渠道,广泛宣传社会保险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提高每一位公民的社会保障意识,加大对社会保险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争取各级党委、领导对社会保险档案工作的重视与支持,加大资金及人力投入,切实解决社会保险档案工作中存在的人员匮乏、资金短缺、设备落后、库房紧张等现实问题,为建设和完善社会保险档案工作创造良好氛围和有利条件。积极组织社保工作人员学习档案知识,提高档案意识,树立依法管档的观念,增强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第二、健全制度,规范程序,理顺社保档案工作管理机制

依据《档案法》,《保密法》等法规政策,制定社保档案分类大纲和保管期限。对每一类档案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制度,从而构建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做到有章可循,照章办事,依法建档。对各门类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移交、存档等要有一个明确的程序,做到既符合工作进程,又符合档案管理要求。平时工作中形成的文书材料、业务报表、台帐、图表、会计帐簿等,要及时立卷归档,遵循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避免社会各保障职能部门间交叉重复而造成的浪费,实现社会保险档案的集中管理。

第三、加大专属硬件投入,夯实社会保险档案的基础工作

各级社保经办机构应克服资金紧张的困难,建立单独或扩大现有档案室的使用面积,购置先进的档案密集柜以及符合省档案管管理要求的档案柜、档案盒、卷皮等相关工具,配备监控系统、数码照相机、扫描仪等,在档案安全及日常维护中配置必要的设备,如加湿器、去湿机、红外线杀菌剂、温湿度周记仪、换气扇、空调机以及各种防火防虫设施、档案维修工具等。

第四、定期开办档案管理培训班,造就一支业务精湛的社会保险档案管理队伍

社会保险档案工作是一项政策性、业务性很强的工作,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具备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首先,社保部门应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加强联系,积极组织社保档案员进行培训,制定出档案管理人员的定期培训计划,开展经验交流。其次要培养和造就一些具有档案、图书、经济信息、科技信息、信息技术开发与服务等多方面才能的数字化档案管理人才。这要求必须调整档案管理人员结构和知识结构,培养一批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进行日常维护、维修,从而保障各种专业设施的正常运行。同时加快各级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加强现代知识的学习,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数据库管理知识及电子文件的管理知识,具备一定的适应数字化建设发展需要的基本技能。同时,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作风建设,稳定队伍,以保证档案工作的连续性。

第五、更新档案装订模式,增强社保档案的实用功能

篇11

大学生档案;重要性;管理工作;建议

引言

很多大学毕业生将学生档案寄回原籍后搁置不理,等到若干年后需要用到档案的时候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例如已经参加工作的学生考取的国家公务员岗位需要工龄限制,而存放档案的区级人才市场不能提供相关证明;国企干部职员需要用人事档案申报职称、转正定级,但是档案所在的区级人才市场不能提供相关证明;毕业后选择以考研或留学的方式出国深造需要用到学生档案。另外,诸如养老保险的办理、人事调动、社会福利的确定等公共福利也都与大学生档案息息相关。由于大学生刚刚踏入社会并不能很好地理解档案的价值,做出“弃档”或“自行保管”等行为,最终使个人档案变为“死档”,最终使各项社会公共福利无法得到保障。大学生档案的不正确存放和保管,既是学生对档案重视意识的缺失,也是大学生档案管理人员职责的缺失。

1.高校大学生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大学生档案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所有奖惩、荣誉等综合信息的真实记录,是学生档案的一部分。大学生档案包括了学生从小学至大学的学籍卡;学生的大学毕业生登记表;学生各个时期的国家级、省级、院校级奖惩证明;学生各个时期的体检卡;学生的初、高考以及大学每学年及综合成绩单;学生党、团身份的全部证明材料等。目前,除了国企及一些企事业单位,很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单位没有提供学生档案的存放和管理系统,学校也只能暂时存放两年的时间,那些没有接受单位的大学生档案一般会被派送回原档案存放单位,即大一时将档案寄至大学的原籍单位,大部分原籍单位与学生户籍所在地一致,为户籍所在的市区级人才市场。大学生档案是大学生在大学的生涯中一切经历的翔实记录,也是企业人事部门考核应届毕业生的重要参考依据。高校的大学生档案一般不经过个人,是在学生毕业之际由学校代为转出,学生档案转出后如果没有具有资格的单位接收,大学生档案就会面临着丢失、“死档”等问题,这对于大学生就业及其就业单位人才的考核、选拔任用产生很大影响,尤其是国家人事单位及公务员考核十分注重大学生档案。大学生档案的重要性使得大学生档案的管理工作不容马虎。但是现今大学生档案的管理与大学生档案的重要性不相适应。大学生档案的管理工作还有待完善。

2.高校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某些高校没有专门的大学生档案管理部门

目前部分高校将大学生档案分配到学生所在的各个学院自行保管,没有统一的大学生档案管理部门,从而给大学生档案的安全性带来很多隐患。由于没有专门的负责人员,大学生档案随便存储,学生随意翻看,使得大学生档案的重要性和严重性缺失,也不利于学生档案的完整存储,容易发生档案丢失、档案确实材料、档案受潮破损等管理失责问题。

2.2档案室的大学生档案管理技术落后

面对高校每年上千万的注册新生,档案室的档案管理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档案管理人员一般是高校教务人员,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是新生档案的归档、档案查询、档案的调离。档案的归类采取传统的编号、索引、查询。档案的管理技术水平较为落后。尤其是对于纸质材料的大学生档案,每次调档、查看档案等行为要重复打开档案再密封存档,对档案袋及档案内容的破坏不可避免。

2.3大学生档案的安全性有待提高

学生毕业时大学生档案一般由学校代为转发,由于邮寄存在着受潮、丢失、破损等风险,另外部分高校将已经考取研究生、考取公务员、就业单位接收档案的学生个人档案直接交由学生代转,大学生档案的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

篇12

鉴于目前函授毕业生人事档案工作的现状,各高校函授点应强化函授档案管理工作的就业服务功能,使得新的单位通过个人档案全面了解毕业生的自然资料,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一是应该实现档案的信息和网络化。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通过档案管理平台账号及时查询不涉及隐私的档案信息。各档案部门也应加强各式档案包含函授档案征信网、诚信档案网、学籍信息网等系统。如果国家能够将这些数据统一整合起来,把各种个人信息库相衔接,就可以建成全面的个人档案信息系统,既有利于各部门信息共享,也使函授毕业生受益。二是做好毕业生档案转交工作。有些高校要求高校函授点必须严格执行档案传递制度,并要求毕业生尽快将档案转至单位或就业服务部门、人才机构等人事部门,避免给自己未来的工作单位和生活带来不便。对于有就业单位的函授毕业生,要搞清楚单位性质。如果是政府机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国营单位,应该有主管单位,主管部门是有人事管理权,可以接纳档案。其他单位工作就应交当地人才交流中心档案管理中心,到时提取方便。函授毕业生一定要重视自己的档案。对于打算把档案暂时存放在学校的毕业生,第一时间要提出申请,在找到新的工作单位之后及时迁入新单位,以免给以后的生活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三、对函授档案工作的思考

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教育水平也越来越高,函授学历在社会上往往被忽视,函授档案更是无人问津。我们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使我们的函授工作上一个新台阶呢?

篇13

一、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与利用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始终未能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长久以来,档案管理人员甚至企业未对人事档案管理予以足够的重视,认为档案管理不过是保存曾经的历史信息记录,甚至个别的新员工不知道有个人档案的存在,也不知哪些该归档,从领导到具体的管理人员也存在得过且过的思想,导致长期不重视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不严,人事档案工作长期处于不被重视,被动应付的状况。

(二)管理人员配置不足。目前许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都是兼职,没有专职人员分管人事档案工作,管档人员平时没有时间整理档案,只在需要时才会去档案室查阅,加之长时间的无专人管理,致使企业或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根本无法达到标准化的要求。档案存放凌乱、部分档案内容缺失等问题更是常见,甚至有部分材料根本未经专业处理,只是机械地放入归档,入档不及时,没有分类、归档、鉴别。在平时工作中也常出现以往档案归档不及时,导致部分档案在使用时所查无据,影响工作中的使用。

(三)档案交接方面的问题。首先,档案交接不及时,部分单位根本未对档案交接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领导也未能做到严格把关。于是,常常出现人员离岗,其档案仍在原单位的情况出现。此外,由于未能及时办理档案交接手续,致使档案数量、档案真实性等问题责任不清,长此以往便会产生历史遗留问题,更是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其次是档案交接手续的不规范。根据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档案交接是一项责任极其重大且不容一丝马虎的工作,且应指定专人负责档案的交接工作。然而现实是,由于基层单位档案管理人员职位的频繁变更或离岗,为方便起见,管理人员的交接未能按照规定程度来执行,该查不查、该签字不签字等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再次是对档案交接工作的监管不严格。按照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档案交接过程必须接受领导的监督,待领导确认并签名后方可生效。然而部分单位领导将档案交接的监督工作视为其他事务,认为这是档案人员之间的事而与自身无关。从而面对档案交接工作,往往只是签个字,没有遵循首问负责制,甚至从不过问档案交接的准备工作。1.人事档案内容失真。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中,经常发现个人档案内容中出生年月公历、农历随意填写,有的出生年月随意更改,有的档案中甚至有多个年龄,严重影响档案质量。又如:参加工作时间填写不一致,由于本人不负责任地随意填写,给相关部门带来不便,使得相关部门需投入人力、物力、时间去甄别鉴定。2.人事档案材料不全。由于人们对人事档案不重视,觉得履历表、年度考核表经常填,有的人在填写表格时,不根据要求填写;有的人不知道应及时将学历、培训、职称等材料存放单位的人事部门人事档案中,导致个人档案材料内容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