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闽南文化研究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闽南文化研究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闽南文化研究论文

篇1

一、国内的研究状况综述

(一)文献典籍中的记载

民俗文化市场化是经济进步和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故国内早期专门研究民俗文化市场化的著作几乎没有,但关注商品市场与民俗文化之间关系的观念中国早已有之。从历史典籍记载进程来看,《庄子·逍遥游》记载:“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用“章甫”(帽子)这个商品因民俗文化的不同而在市场上无法流通的事例,记载民俗与商业贸易之间的关系。司马迁在《史记》中专辟“货殖列传”专栏,以区域性民俗特点作为该传的基本框架。把各地物产概括为山东、山西、江南和江北四区,然后结合各地的民俗来阐述当时的商业活动规律,认为古代风土人情对区域贸易的影响很大。潘雄先生对此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认为,如果经济民俗学或民俗经济学能正式成为一门应用科学的话,那么这一学科的先驱者应该是中国的司马迁。此后的《风俗通义》、《荆楚岁时记》等文献也对一些民俗文化事象展开论述,但未见将民俗文化与市场相结合进行叙述的内容。

(二)经济学角度的研究

目前,关于民俗文化市场化有系统研究的成果甚少,从可以查阅到的资料来看,专著类的成果有:何学威所著的《经济民俗学》,围绕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等方面展开,阐释经济生活中的民俗文化因素,首次提出了民俗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的问题,从经济开发角度系统地研究民俗文化,将民俗文化与文化产业挂钩。民俗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实质为民俗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民俗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相辅相成,作者提出以经济腾飞带动民族民俗文化发展,以传统民俗文化的发扬光大促进经济繁荣的观点。该著对民俗文化在经济的冲击下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没有做深人地探讨与分析。论文类的成果,最典型而且最具代表性的是潘雄的《民俗研究在商业贸易中的重要性)(载于张紫晨选编《民俗调查与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一文。该文作者运用对比研究的方法,追述了中国民俗与贸易之间关系研究的最早典籍记载,见于《庄子》与《史记》,同时与马林诺斯基的“库拉”制度研究作对比分析,以实例论证的方式,阐释了民俗在商业贸易中的巨大作用:作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商人来说,只有翔实具体地了解民俗事象,才能在商品交易中获利与成功。该文只是着重论述民俗在商业化中的重要作用,对市场化给民俗事象带来的影响没有涉及。

(三)人类学角度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旅游经济正式纳人国民经济计划,作为旅游资源当中极为重要的部分,民俗文化资源随着旅游文化的发展,渐渐走向产业化道路。目前,真正对民俗文化市场化进行的研究,也着重从民俗旅游和产业化角度进行研究与分析。

从民俗旅游角度对文化资源开发进行研究、分析的成果较多。王德刚的《民俗旅游开发模式研究—基于实践的民俗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探讨》(载于《民俗研究》,2003年第1期)一文,通过对民俗旅游发展经验研究,总结出了民俗旅游开发的六种模式:品牌经营模式、社区一历史(传统)街区模式、乡村模式、“生态博物馆”模式、主题公园模式、节庆活动模式。同喜琴的《论民俗旅游对旅游地民俗文化的“污染”与防治)(载于《贵州民族研究》,X006,_年第1期),阐述了民俗旅游对旅游地民俗文化的“污染”:由于过于关注民俗文化的形式,常常导致民俗文化精神内核的丧失;伪民俗大量涌现,破坏了旅游地民俗文化的

和谐性等方面。李彬,包磊的《旅游商品化对民俗旅游本真性影响研究》(载于《商场现代化》2008年3月(下旬刊))文,着力探讨民俗旅游本真性和商品化的内涵,并力图寻求二者之间的内在张力,提出解决的建议,以获得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徐赣丽的《民俗旅游的表演化倾向及其影响》(载于《民俗研究》2006第3期),李正欢,黄远水的《解读民俗旅游本真性与商品化的内在张力》(载于《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年第11期),邱扶东的《论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原则与方法》(载于《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等一系列文章,对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作了探讨与研究。

从产业开发角度进行研究的,主要有何学威的《民俗文化产业与振兴民族经济》,(载于《中南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第6卷第2期),把民俗文化当作一种隐藏在人民生活与思想中的象征符号,研究民俗文化产业在振兴民族经济中的作用及可行性。姜继为,吕桂兰的《试论民俗文化与市场经济的相互融合》(载于《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主要论述了民俗文化与市场经济相互融合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民俗文化与市场经济相互融合的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民俗文化的生命力与市场经济的生长点的问题。此外,张来芳的《民俗文化产业化的构想》(《江西社会科学》,200()年第5期),邱扶东的《论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原则与方法》(《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等论文都相应分析了民俗文化产业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可实践性。

(二)国外的研究状况综述

国外旅游产业发展较早,对民俗文化商品化、市场化研究的论著也较多,美国旅游人类学家格林伍德(Greenwood. 1977)就对旅游文化的商品化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他认为,文化旅游的开展必然带来文化的商品化,但若是把文化完完全全按照商品来进行包装,就会带来极大的消极意义,因为这实际上“剥夺了文化的内涵”,同时也剥夺了构成文化的方方面面。商品化使文化失去真实性,使民俗生活置于舞台化和戏剧化之中,故格林伍德反对民俗文化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将民俗事项商品化,提倡对文化的市场持一种理性的态度。但是,也有学者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待民俗文化的商品化。以色列著名的旅游人类学家埃里克·科恩(Erik Cohen)就认为,民俗文化商品化、市场化使其真实性丧失的说法是不贴切和荒谬的。一种新的商品化了的民族文化,可以随时被接受为是真实的,哪怕仅仅只是市场化了的真实,同时这种商品还会得益于悠久的民族文化所赋予的深厚内涵,成为更具吸引力和市场的商品。由于有了商品经济效益带来的资金支撑,又反过来使文化产品的生产更加完善和进步,进而促进民俗文化的推广和发展。

篇2

闽南地区地处东南,历史渊源悠久,文化沉积多样,既保留了非常多的中国古代文化印迹,又有“大陆性”农耕中国非常罕见的海洋文化,其宗教流播、古汉语存留、宗族文化、民居建筑、商业传统、戏曲音乐等方面,既有特色又有丰富性,都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可以说,如果有众多学者致力于此,闽南文化研究完全可能成为国内地区文化研究中最有生发力的种类之一。然而,因为众所周知的政治隔离,原本只是福建省下属行政区划之一的台湾,一跃成为具有特殊政治地位的焦点;而因为先后几次文化变故,本来深受闽南文化影响的台湾,也成为一个五方杂处、潜流暗涌的文化复合体。国内研究界由此逐渐出现了一批专事台湾研究的学者,以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和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等专门研究机构为核心,形成了台湾研究这个颇具热度的专业。与此同时,闽南文化研究往往就被闽台文化研究这个题目所包容了,闽南文化研究从母体的地位跌落,反而经常成为附属台湾研究的一个子课题。这样的研究往往不能深入闽南文化的基质纹理,也往往难以深入地了解闽南文化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存在,对于闽南文化的解释只能是肤浅的、浮光掠影式的,缺乏地区文化研究的厚实与敦诚。

戴冠青教授的研究则是我所见的最贴近闽南、扎根闽南的研究之一。

在《想象的狂欢》一书中,戴冠青教授坦陈自己的研究缘起于“对闽南文化的热爱”,并试图“在‘荆棘丛生的荒草地’上蹚出一条新路”,于是其花费了十年时间,选取了闽南民间故事这个文化沉积最为丰厚的角度进发,以历史传说与现实存在两个维度交互印证,来破解闽南文化的魅力密码。在研究过程中,戴冠青教授本着穷尽材料的原则,阅读了数量庞大的闽南民间故事材料。这些书籍大多属于民间故事系列,民间语言往往比较粗糙,条理性也不可能很强。而戴冠青教授这个出身文艺学、以“美”为本业、视文学语言为生命的作家协会主席,要潜心默志、埋头阅读这些民间故事,倘若没有强烈的本土之爱支撑着,那还真是不很容易做到的。至于说还要在对这些民间故事熟稔于心的基础上,寻其统绪,考其源流,明其本末,再对其进行分门别类,区隔定谳,那就更是不容易了。

正是基于如此认真的态度,在《想象的狂欢》等论著中,我们可以时时看到作者操控着各种闽南民间故事、闽南地区文献、闽台风俗人情,了若指掌,恢恢无间,行有余力,让人不禁慨叹于作者对于所研究对象“穷究本源”的治学态度。台湾成功大学中文系陈益源教授在为《想象的狂欢》一书作序言的时候,谈到阅读本书的“一连串奇妙的景况”,“过去几个月内,仿佛无论我去哪里,《想象的狂欢》书里相关的篇章就会出现,如影随形”,并且慨叹“闽南民间故事实在太丰富了,丰富到不管我走到哪里都可以发现它们的无所不在,并且透过冠青教授的深入剖析,令人印象深刻,想忘都忘不了”。这种景况的出现,显然不是凭空而出,其实正是戴冠青教授的研究扎实而厚博的实证。

闽南文化的另一种暸望

闽南文化研究方面,经几十年积累,产生了不少论著。戴冠青教授的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从闽南民间故事入手研究闽南文化,并把闽南民间故事作为闽南文化镜像进行观照,这个角度很新鲜,也很有针对性,目前还很少人做过。而且,戴冠青教授在研究中较好地把细部研究和总体观照结合起来,我认为其专著因此成为目前从一个独特角度对闽南文化进行总体把握的别开生面的论著。

从早期的单篇论文开始,到最近的专著成型,戴冠青教授的闽南文化研究逐步构建出一个非常严整的体系。《想象的狂欢》提出“文化想象与族群记忆”,既提出了“闽南民间故事是闽南地区民众根据闽南社会生活情状想象、创作出来并通过口头讲述的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或传说”,肯定了其“文化想象”的因素,又提出其文化想象中积淀了“闽南族群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精神”,包含有非常丰富的“族群记忆”,以此两种概念出发,提纲挈领。书中从各个角度各个方向对闽南民间故事进行了解读——内中其实不仅仅局限于民间故事,而且融汇了地理、历史、气候、俗语、戏曲等各种文化因素,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解读,可以说,就是一部关于闽南文化生态的整体研究史。

在章节内部,戴冠青教授的研究也能够做到事无巨细、穷发抉微却又高屋建瓴、分合有度。在“闽南民间故事的艺术形象”一章中,有一个十分独特的部分是介绍朱熹原型的民间想象,作者列举分析了《文昌鱼的传说》、《对天祝词显报应》、《计除恶僧》、《葬大林谷镇蟹精》等民间传说,注意到了闽南民间传说中的朱熹在闽南民众崇儒心理下往往形成法力强大、斩邪除妖的正义神祗形象,而武夷山以及江西庐山、铅山一带的朱熹却多是浪漫抒情、邂逅狐仙的书生形象。并且在此基础上,联系闽南地区历史,详尽地阐述了闽南文化中民众崇儒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形成。

温婉的理论沉淀

戴冠青教授做闽南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优势在于其文艺学出身的理论背景,与其他做民间文学或者地区文化研究的学者相比,出身文艺学的她,在操持各种理论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在《想象的狂欢》一书中,随处可见厚实的理论沉积。女性主义理论、列维-布留尔的神话学理论、弗莱的《批评的解剖》、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等合适合用的理论与观点不断被用来与研究对象相互印证、互相激发,使得本书在理论深度方面得到了极好的延伸。在“闽南民间故事的叙事特征”一文中,作者还参照普罗普的《民间故事形态学》一书,实际操作了一番,以叙事学理论分析闽南民间故事。在考察了大量闽南民间故事后,作者依据叙事功能的理论进行分析,概括出了几种叙事模式:(1)扬善惩恶式;(2)以智抗敌式;(3)自强不息式;(4)知恩必报式;(5)才子佳人式。并且在具体的模式研究中,提取归纳出几种重要的叙事功能加以分析,这样就化繁为简,对数量繁多的闽南民间故事进行了较好的归纳分类,有利于作者驾驭庞大的文本,也有利于作者从总体的历史源流与文化心理方面对这些民间故事进行总结。这一点,恰恰也是做闽南文化研究的学者们普遍比较缺乏的。

篇3

1.树立核心思想,奠定实践基础

“幸福教育”理念的核心意义,是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功能,为学生智慧和人格的同步发展创设最佳的环境与条件,让学生从小学会体验幸福、感受幸福,具有良好的幸福生存与生活状态;同时,让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追求幸福、创造幸福,逐步成为拥有幸福能力素质的生命主体,从而在幸福品质的不断提升中为幸福人生奠基。其包含三个维度,即面向全体受教育者、关注学生的终生、崇尚追求人生的幸福。“全体”、“全程”、“全面”三个特点,可以说是对人性的尊重,对生命的关怀,社会发展三者需要的统一和具体体现。

2.转变教师观念,培育学校精神

办学理念,只有为全体教师内化,才能附诸实践。我们着力倡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尊重差异”,理解善待学生,以学论教,让每个孩子得到适切的教育;“学以致用”,要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紧密联系生活与社会,注重学习中的体验与互动,给学生以充裕的自主学习时空;“特色教育”,以爱育爱,创设民主平等、自由的学习氛围,实施个性化教育,确立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学校创建才短短几年,可是“爱的教育”已在校园里蔚然成风,教师以“爱满天下”的情怀去倾心培育“真人”,以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立爱国之志,以平静之中的满腔热情怀爱教之情,以平常之中的极强烈的责任感倾爱生之心。

3.进行态势分析,形成共同愿景

学校组织教师运用SWOT分析模式,共同分析发展内部条件的优势和劣势,外部条件的机遇和威胁;在此基础上制定发展规划、确立办学目标,形成师生的共同愿景。第一个五年,通过实施“人才强校、科研创新、形象塑造、特色构建、硬件支撑”等五大发展策略,建设书香校园、活泼校园、人文校园。在完成了“一年具规模,三年显特色,五年创省级示范”的目标后,我们确立了三大工作重心:“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实施差异教育策略,促进学生充分发展;助推教师专业发展,建立质量保障机制,提升学校竞争能力;丰富学校文化内涵,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推进特色学校建设。”我们力争通过五年时间,把学校建设成师生“素质提升的学园”“精神文化的家园”“享受幸福的乐园”。

二、实施差异教育策略,建构幸福的生命课堂

“生命课堂”是以尊重学生生命成长和个性差异为前提。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指出重视儿童的个性发展,应当是“立脚处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因此,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利用差异,实现有差异地发展,成为我校破解质量发展瓶颈的最佳选择。

1.因人制宜,实施差异教学策略

差异教学要求在关注学生共性的同时也要照顾其个性差异,使教学与每个学生的学习发展最大限度地匹配。因此,我们依托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实施差异教育策略”实践研究》的实验,努力建构幸福的生命课堂。生命课堂的建构,我们强调:关注学生智能、学习动机与兴趣的差异,学习方式以及认知准备的差异;教学目标既照顾差异但又对每个学生都应有挑战性;教学中既要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一些动态的分层分类的学习活动,又要组织好合作学习;实施弹性、自助餐式作业和扬优补缺的辅导与训练策略,努力体现差异教学“自主选择、差异共享、动态生成”的主要特征。

2.动态全面,建立师生评价体系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我们试行总分、部分分、进步分、等级、评语相结合,重视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鼓励学生自我记录、自我评价、自我激励,“乐在其中”。对教师教学的评价,重在“了解学生的程度,引导教师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评估他们的学习需要”“灵活运用差异教学策略的能力和水平”“全体学生质量的提升,尤其学困生、也能学有所得,在原有基础上充分发展”等方面;评价主体和方式,横向与纵向评价相结合、重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领导评价、教师互评,并增加了学生参评和家长助评环节,以实现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提升差异教学水平。

3.发展个性,实施“星光工程”

我们通过开展“星光工程”活动,开发校本课程和组建社团,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活动,促进学生“德的养成”、“智的开启”、“体的锻炼”、“美的熏陶”,为他们提供适宜自主发展的土壤和空间;通过举办校园民俗文化节、读书节、体育节、科技节和红色少年、绿色少年、橙色少年、金色少年、阳光少年等“五彩少年”评选活动,追求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生活,帮助孩子们融入集体,感受大家的尊重,健全了人格,促进了个性的发展。几年来,从第三实验小学毕业的学生,每个人至少都有一份奖状或喜报,使不同潜质的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得到适切的发展。

三、分层提高特色发展追求幸福的教育人生

追求幸福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取向,符合教师的生命需要和生命本性。幸福源于成功体验,源于不断成长,源于享受教育。正如叶澜所说,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

1.组建教师发展团队,搭建研训平台

通过实施读书分享制度、备课主讲制度、周评课制度、教研沙龙制度、专题论坛制度、校际共建制度,不断完善学习培训、实践研究、反思交流平台。通过“菜单式”的培训服务,“盘活”校内名师资源,让骨干“亮”起来;多元开放,让全员“动”起来,动态管理、分层提高。以“问题研究”为中心,建立“博客”平台,形成具有团队个性特色,培育“实践共同体”的校本研究体系;建立学科教育教学资源库,打通日常工作、学习培训、教学研究相结合的成长通道,实现教师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提升了教师实践智慧,有效推进师资队伍的均衡发展。

2.建立“陶研工作室”,形成影子系统

教师们自愿组合成几个微型团队,“志同道合”。工作室围绕当前教育教学的热点、难点和成员的成长经历,注重自主发展,开展读书交流、问题反思、经验分享,着力研究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体系;围绕工作室及个人的成长规划,立足校本课题研究,通过教育叙事、教学研讨示范、撰写经验论文、成果推广等形式,提高教育教学答疑解惑能力和教育科研水平,互助和谐的草根式实践研究成为学校的影子系统。《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地方传统文化相结合研究》获省“十一五”陶研优秀课题二等奖,《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实施差异教育策略实践研究》被确认为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差异教育中的实践与应用》被确认为省“十二五”陶研重点课题。全省13篇论文在中陶会论文评选中获奖,我校占4篇……

3.深化特色教师培养,助推专业成长

特色学校源自特长师资,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最好的教师,只有最有特色的教师”。我们以“抓全员,重培训;抓骨干,带一般;抓优秀,树典型”为工作思路,分三步实施:一是特色初认识,自我申报,即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的思考与阐述,同时进行过程的自我设计;二是特色再思考,通过同备课小组内的评议完成对自己教育教学特色的再思考,主动邀请教师听课评课,倾听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作出评价;三是特色初展示,通过“教育教学论坛”交流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教学思想,展现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听取意见和建议,着手总结和提炼教育教学风格以形成特色。

四、直面经典根植闽南,还原幸福的童年生活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教育要向儿童的生活回归。几年来,我校深入开展“闽南文化进校园”行动研究,以其作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展多元艺术教育”办学特色的培植点,还原孩子们幸福的童年生活,实现了全国“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的创建目标。

1.荟萃地域文化精品,凸显校园文化特色

为更直观、生动地呈现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独具一格的闽南文化,我们不断完善学校民俗民间文化馆、石雕精品园、民俗文化走廊、民俗文化宣教墙、景观廊道、景观小品等校园文化建设,增添闽南文化元素及本土文化气息,给孩子们于潜移默化的熏陶和耳濡目染的教育。在这里,孩子们可以和老师一起挖掘、分享民俗文化中的宝藏。每周的校本活动时间,孩子们一个个忙得不亦乐乎,他们可以感知海西文化,品味地方文艺,欣赏民俗风情,认识惠安雕艺,观览风景名胜,结识历史名人……

2.链接闽南文化经典,形成校本课程体系

篇4

(一)理论建构严密,层层递进

如果把论文比喻成人的躯干,那么理论建构就是躯干的骨骼,它决定着整个作品的走向。本书首先从第一章闽台两岸歌仔戏的音乐历史开始阐述,逐层深入至歌仔戏音乐的源流问题研究。有关戏曲音乐源流问题研究是一个非常具有争议性的议题,就好像安徽的黄梅戏,至今还存在着起源安徽安庆还是湖北黄梅的争论,有些专家学者在源流问题上是至死不渝。那么,如何才能准确判断一个剧种的“源”与“流”,最重要的就是让“音乐来说话”。所谓音乐,对于戏曲艺术来说就是“唱”腔,戏曲中的“唱”是一种常见的最突出的艺术表现手段,中国众多戏曲剧种正因为唱腔之不同,所以能够形成各自不同的风格特色,这些风格特色迥异的戏曲艺术大都是在当地民众的思路、表情、风格,尤其是地方语言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而各地地方戏曲剧种的舞台语言,毫无例外的都是以当地的地方语言为标准的,我们在考察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不难发现,传统生活方式和艺术创造之间的关系不仅密切联系,而且有时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对民间生活方式的直接转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的积淀。作者通过对大量田野调查获得的音响资料,进行分门别类的记录、整理和归类,对音乐唱腔的本体从中国传统音乐曲式结构视角进行分析,“对歌仔戏的旋律音调类别进行归纳总结,并认为这是对歌仔戏音乐进行溯流探源的重要方法。”(173页)任何一种戏曲艺术创腔发展最终要落实到音乐的舞台表演上,因此接下来作者对歌仔戏的音乐创作与表演进行了相关的文化解析,认为戏曲无论如何变化发展,如果没有观众就失去了戏曲存在的意义。著者层层递进,逐层解析,把闽台歌仔戏音乐的源流发展最终归结到历史变迁中的音乐本体变化,确立“闽调台化”这一基础立论。整个著作的理论体系逻辑严密,层层相扣,浑然一体。

(二)“融入”与“跳出”的研究方法

无论是民歌研究还是戏曲研究,采用什么样的视角(立场)都有意义,关键在于所持的视角(立场)的自觉,自觉了也就客观了。①而作者正是秉承了这样一种观点在“融入”和“跳出”之间不断地转换,力求资料、评述客观真实,去伪存真。作者在后记中曾经这样说道:“我是听着、看着歌仔戏长大的。”尽管这只是童年里的一个成长片段,但是优美的唱腔早已深深刻在作者的脑海,而艺术上的互通有无对于局内人有时候会产生习以为常之感。当局内人成为研究者时,如何在歌仔戏音乐源流问题上,不带有任何乡土的情感偏见,以局外人的角度审视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就一定要以“局外人”的身份跳出,真实、客观地对已有文献资料以及自身田野调查所得资料进行去伪存真的辨析并且善于采用,尽可能地避免自身文化环境的左右。因此作者并没有以一个得天独厚的局内人而自居,而是更加深入地到闽南地区进行调研,采访了大量与这方面息息相关的研究学者、歌仔戏民间艺人以及专业演员。对歌仔戏的音像、图、文、谱等资料进行收集。此外作者还利用每年两岸举办歌仔戏交流研讨和观演活动的机会,走访台湾歌仔戏民间戏班及专业团体,收集有关资料,感受、调查歌仔戏流行地的民风民情。作者双视角观点的正确运用,使得该著作的研究论证令人信服,深入人心。

(三)坚持文化脉络中的戏曲音乐研究

音乐是一种文化体现,坚持文化脉络中的音乐研究,既是民族音乐学学科定位的重要表现,也是作者作为一位民族音乐学者的学术态度。而《闽》著作者也深知对音乐本体的研究并不只是音乐本身,她在著作开篇这样写道:“歌仔戏音乐的历史,是一部海峡两岸民间音乐交流、融合的历史。”但是在闽台歌仔戏研究中要涉及到大量的音乐形态分析,如何分析音乐形态与特定历史时期的背景紧密地交织起来的文化进行讨论变得尤为重要。以书中第二章第一节为例,该节主要讨论的是“锦歌七字调如何由民歌形式演变成戏曲音乐的歌仔戏七字调的。”书中在对各个音乐演变时期音乐的形态进行分析的同时,也关注音乐在区域时空转换中受到多种多样的文化现象影响,包括语言、周边优秀音乐剧种、以及社会大环境等。在该篇章,可以看到作者在论述之时借鉴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如陈进传等著的《宜兰本地歌仔陈旺枞生命纪实》、台湾传统艺术中心筹备处编《听到台湾历史的声音》等,《闽》著中历史文献与本体分析,二者相得益彰。

篇5

泉州南音被海内外专家誉为“中国古典音乐的明珠”、“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对南音的评价,田青在《清刻本文焕堂指谱》一书中的序中这样写道:“曾经有人概括泉州南音特点是古、多、广、强、美。其所谓古,是指南音有千年的历史;其所谓多,是南音有大谱、散曲和套曲达二千首以上;其所谓广,是南音不只活跃在闽南地区,而且扩展到南洋群岛和台、港、澳以及欧美的一些地方;其所谓强,是南音历经无数的天灾人祸和漫长岁月的磨汰,还能够顽强地存活下来;其所谓美,是南音既有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长撩曲,又有慷慨悲歌、一唱三叹的叠拍声。”台湾学者王镇华把南音称为“大生命的音乐”。泉州南音以其独特的传承脉络与方式,通过艺人春秋二祭的崇奉孟昶乐神祭祀乐事、拜馆等仪式活动,世代传承,薪传不息。泉州南音的传承,历代多是口传心授为主,附以手抄曲本传承,明才有木版印刷的《明刊三种》,清才有《文焕堂指谱》,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才有一些铅印的南音曲选、南音指谱大全等曲本出现。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泉州开发了南音电脑软件,使古老的南音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更有利于南音的传承。

泉州市是“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性试点,也是2007年6月文化部批准的“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核心区之一。据2006年《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简报》④刊载,现全市11 个县、区、市共有南音社团230 个,成员7425人。其中晋江市有南音社团48个,成员1704人;惠安县有南音社团16个,成员563人;永春县有南音社团11个,成员360人;鲤城区有南音社团17个,成员570人;丰泽区有南音社团23个,成员652人;安溪县有南音社团22个,成员485人:南安市有南音社团33个,成员有927人;石狮市有南音社团24个,成员有841人;德化县有南音社团22个,成员有326人;泉港区有南音社团4个,成员有392人;洛江区有南音社团10个,成员605人。以上成员人数是指登记在册参加南音馆社的乐员,实际上习乐者、爱好者远不止其统计之数字。从以上的调查统计,充分凸显了泉州市各级政府和文化宣传部门这几年来对南音的保护、扶植的力度,也充分显示了南音在泉州这片故土上的强大人文积淀与生命力。

台湾南管(音)馆阁知多少

说到台湾,我们的话题自然会说到“开台圣王”郑成功和的施琅将军。1624年7月郑成功在日本平户一个僻静渔村出生,1662年由于积劳成疾卒于台湾,享年才三十有九。22年后的1683年施琅(1621―1696)率兵入台。施琅后,采取一系列稳定民心、鼓励经济发展的政策,设置行政建制,全面开发台湾。自十六世纪末叶之后,汉族大量移民入台,不仅带去生产技术也带去中原文化,十七八世纪之后汉族尤其是闽南地区的泉州人大量移民入台,他们带去了南音、北管、高甲、木偶……南音更是遍布于泉州人居住的村落、渔村、城镇。关于泉州南音何时传入台湾,至今仍很难找出准确的证据,但据泉州历史网的《泉南人名录・施琅》及《靖海纪事》附施德馨《襄壮公传》称施琅“性好音乐,至晚年尤甚,尝集诸词客制新声、谱之乐府。”施琅晚年坐镇台湾,施德馨是其族叔,举人出身,官台湾府儒学教授。二施皆晋江人,所称音乐,即是南音。施琅对南音在台湾的传播起了重大的作用。连横之《台湾通史・卷13・歌谣》云:台湾“始尚南曲,间有小调……台湾之人颇喜音乐,而精琵琶者前后辈出。”据有关考证,在二十世纪初,全台湾的南管馆阁至少有一百五十个,几乎只要有泉州移民分布处,“馆先生”开馆,随后成为固定组织,鹿港的雅正斋于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而台南的振声社于今也有二百年,南声社从创始人江吉四先生算起于今也有九十余年。在此也须一提的是泉州晋江深沪的沪江御宾社成立于明崇祯末年(1632年),至今已近三百年的历史,其现存的名闻遐迩的“裂石”琵琶及清朝鹤顶曲柄凉伞更是世之珍藏。

据泉州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印的“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简报2006年9月第10期刊载,目前台湾有南音(管)馆阁64个之多。台湾民族音乐学家吕锤宽、许常惠合著的《台湾传统音乐之美》⑤一书中的“汉族传统音乐”部分,对南管在台湾的传布有这样的表述:南管音乐是台湾的两大音乐系统之一,另一系统则为北管。南管音乐普遍存在于……北部、中部、南部、澎湖、金门。它较盛行的时期,据推测当为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吕锤宽在其另一专著《台湾传统音乐概论》⑥中对南管有更多的阐述:“南管为保存于福佬语系社会的古老乐种……南管音乐的历史悠久,传布的地区也较广,因此名称方面呈现多样性,分别有:弦管、南音、南乐、南曲、五音、郎君乐、郎君唱等”、“南管音乐主要分布于鹿港镇与台南地区,而高雄地区、台北市、基隆市以及澎湖、金门等地,也有南管曲的演唱活动”。根据吕锤宽的调查:“鹿港南管馆阁曾有五大馆:雅正斋、聚英社、雅颂声、大雅斋以及崇正声”、“台南市为南管文化荟萃的地区之一,根据说法,当地的南管馆阁亦有五大馆:振声社、南声社、金声社以及群鸣社”。台湾的南管馆阁除了在馆阁内传习展演外,也有在馆阁外进行的,“最早者当为台湾省交响乐团在该年所举办的南管研习,对象为台中市的国小与国中音乐班的学生”,“新型的南管传习活动也在馆阁内进行,以历年来的情形观之,台北市闽南乐府、台中县清水镇清雅乐府、鹿港镇雅正斋与聚英社、台南市南声社与振声社等,均有举办此类活动”。在南音艺人方面,吕锤宽在该专著中的卷首推崇两位盛名的南音艺人,一是黄根柏(1910―1991),“鹿港雅正斋的馆先生,洞箫、二弦的演奏技巧,最为南管音乐界推崇……柏先生传授南管的态度极其严格”,另一位是林长伦(1924―1993),“从民国四十年代开始经营台南市南声社。如果说,将台湾的南管推上国际,为南声社艺术性表现的自然结果,我们认为最大的奉献者,实非林长伦先生莫属”。

台湾南管除了有相对固定的南音馆阁活动之外,还举办不少的南音讲习班,如《台湾传统音乐之美》中吕文称:1978年,从台北市晋江同乡会获知,有南管研习班。又如南台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于2005年10月29、30日举办“南管音乐演习会”,主讲人施炳华系振声社前任社长、教授,擅长南管理论研究、南管演唱;蔡芬得系振声社社长及艺术总监,稔熟南管各种乐器及唱法;林秋华系振声社团员、文学硕士等。另南台科技大学推广部还开办“南管初级班”,其教材内容是:南管音乐的历史、特色、视谱法、奏唱法、台语、泉州音练习。

台湾的南管不仅在民间有馆阁设置,大、中学府也有南管学习组织,学校及社会团体还举办各种形式的南管演唱演奏会、研习班,以及带南管乐团走向世界,向世界人民介绍、宣传、弘扬优秀中华传统音乐文化――南管。如1979年许常惠“带南声社赴汉城参加第六届亚洲作曲家联盟大会,1981年学界于鹿港召开第一次南管国际学术会议,1982年许常惠再度带南声社巡回法、德、比、荷、瑞士五国,并在法国国家广播电台留下珍贵录音,当晚十时开始演唱,至清晨六时才止,法国听众大为惊叹,电话不停涌入。

两岸南音 同承共荣

闽台一水之隔,两岸人民有共同的血缘,南音是海峡两岸人民同根同源、不可分割的见证,是两岸人民亲和往来的纽带,也是维系台湾和祖国密不可分的精神支柱。1988年8月,祖籍福建泉州安溪龙门乡仙地村、被台湾音乐界誉为“民族音乐的领航者”的许常惠先生⑦来福建访问。随后,福建省民族音乐学家、南音学家王耀华、刘春曙先生于1990年6月25日至7月6日抵台进行访问和学术活动,实现了四十年以来首批大陆音乐学者访问台湾的盛举。随后开展多次两岸音乐交流活动,“闽南语民族音乐研讨会”、“台湾作曲家作品音乐会”、“闽台戏曲艺术研讨会”,以及台湾刘茜、黄玲玉两位女士来福建作民间音乐调查等。

1981年台湾鹿港举办了一次南管国际学术会议。1980年之后,台南、台北、鹿港、基隆、高雄等南管重镇新兴建的社团如:华声社、汉唐乐府、江之翠、中华弦管研究团、咸和乐团以及原旧的社团如雅正斋、聚英社、闽南乐府、清雅乐府等也陆续出访大陆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泉州作为海峡西岸工贸港口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南音发祥地,自1981年以来已举办过八届国际南音大会唱及三届国际南音学术研讨会。2000年2月,在泉州国立华侨大学举办的“泉州国际南音学术研讨会”,参会论文有台湾吕锤宽的《论南管谱的结构》,廖锦栋、张美霞的《洞箫对南乐的影响》,卓圣翔、林素梅的《南管曲牌的基本腔韵及其衍化》等。

在此,还须特别指出的是,2003年11月由台南胡氏拾步草堂、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合编,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清刻本文焕堂指谱》,此书大陆已无,是台湾胡红波教授于2000年9月间在台南临安路玉市一书摊发现,高价购买后赠送给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的。在此之前的英国牛津大学教授龙彼得先生提供的《明刊三种》,收录272首曲词及调名、曲牌,意义十分重大。而《清刻本文焕堂指谱》的出现,填补了明清以来具有极其珍贵史实价值的南音指谱。从《清刻本文焕堂指谱》的台湾回归,充分说明了两岸传统文化长期的传承与交融,也有力证明两岸人民的民族传统文化之根扎得如此深厚广袤。2006年9月由泉州地方戏曲社编、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两岸论弦管》⑧问世了,该书有大陆的乔建中、刘德海、袁静芳等知名学者著文外,还有台湾吕锤宽的《论弦管谱的发展与演变》、王镇华的《大生命的音乐:南管》、王樱芬的《南管曲目分类系统及其作用》以及施炳华、施玉雯、林珀姬等有关《文焕堂指谱》的学术专论。该书的出版,除了其本身学术价值,也充分体现了两岸学者深化两岸文化交流的共同心声,南音已成为维系海峡两岸同胞的重要精神纽带,成为两岸人民感情交流的桥梁。前文化部孙家正部长在该书卷首的题词具有深邃意蕴:“当历史的尘埃落定,一切归于沉寂之时,唯有文化以物质的或非物质的形态留存下来。它不仅是一个民族自家认定的历史凭证,也是这个民族得以延续,并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根基和智慧与力量之源。”在此还须补上一笔的是,台湾学者对南音的研究也是硕果累累,仅吕锤宽有关南音的研究的专著就有:《泉州弦管(南管)研究》、《泉州弦管(南管)指谱丛编》、《台湾的南管》、《南管记谱法概论》等。

泉州南音以其古老而博大精深的艺术魅力、深厚的中华文化的人文气息、扣人心扉的乡音俚调,纷纷扬扬、飘飘洒洒地抖落在海峡两岸,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①②泉州历史网.“泉州民间音乐舞蹈”

③袁静芳.《对泉州南音历史源流几点思考》,2000年泉州南音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

④泉州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印.“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简报”2006年第2期至第7期

⑤台湾许常惠、吕锤宽、郑荣兴合著.《台湾传统音乐之美》,(台湾晨星出版有限公司发行所2002年2月

⑥吕锤宽.《台湾传统音乐概论》,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5年3月

篇6

一、它能够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豪情

华夏历史悠久灿烂、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被人尊称“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朱熹语)的泉州城更是与其独特的历史文化民俗,特殊的地理位置,吸引着南来北往旅客的目光。泉州秀丽的河山,历史的风云,哺育出灿若星云的英才人物,他们中有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郑成功、俞大猷、李光地;有政绩卓著的政治家曾公亮、梁克家;有经术精湛的理学家蔡清、陈紫峰;有雄才大略的改革家吕惠卿;有智勇双全的军事家施琅;有才华横溢的文学家欧阳詹、黄吾野、吴鲁……[2]而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也有来自泉州籍的作家群,他们是绘声绘色描摹民间口技人高招技艺的清代作家林嗣环、缠绵悠长的乡愁诗人余光中,引领一代现代诗歌风尚标的朦胧派诗人舒婷,在学习上述作家的作品时,笔者会不失时机地,大力介绍他们取得的文学成就,让学生拥有一种骄傲之情,为故乡能诞生如此优秀的人物而自豪欣喜。

走在泉州的大街小巷,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很奇特的文化现象,就是每家大门的门匾上,大多会提上“某某衍派”或是“某某传芳”的字样。懂得堂号知识的人,就可以准确判断出这户人家是何姓氏,是从何处迁徙而来,祖上有什么美名遗风。像我们曾氏的堂号就是“龙山衍派”和“三省传芳”。据《曾氏族谱》记载:在孔子的七十二贤士学生中,以孝道著称的曾参非常注意修身,每天就餐前都从三个方面检查反省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语出<论语>)曾氏后人为纪念曾参这种严于律己、刻苦修身的祖谕,提倡“以日三省其身,悟一贯之旨”的精神,就演变成为曾氏子孙的堂号,座右铭。杨姓的“四知传芳”缘于西汉太守杨震。杨震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他的弟子王密夜送黄金十两给他,他拒绝接受,王密不泄气,告之“暮夜无知者”,杨震大怒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为无知!”[3]杨姓子孙便以“四知”为荣,作为本姓堂号,以教子孙。小小的堂号知识就是当地特色文化的纽带,起着加强家族团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正所谓:“欲木之长者,必先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先浚其泉源。”(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只有学生深入地了解和知晓自己乡土的文化,知道自己的根在什么地方,才能更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豪情,并以此为傲,进而使他们热爱自己的祖国和民族,真正成为有“中国魂”的国家栋梁。

二、它可以增强学生学好语文的兴趣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现实是许多学生不喜欢上语文课,参与的热情不高,兴趣点不强,恐怕除却学生自身的原因外,与我们目前的许多语文课堂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无法与他们产生情感的共鸣密有关,更可能与语文教师只注重文本内容的解读,而忽视对教材因素及渗透有关。因此,我们语文老师更应该留心开掘教材蕴含着丰厚的地域乡土文化资源,因为这些乡土资源不仅具有知识性,更具有浓郁的地域性,趣味性。

在授课过程中,适当的穿插、无声的渗透当地的文化资源,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语文版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的课文,有两个人物传记单元,笔者便会不遗余力地介绍与我校有不解之缘的两位名人,他们是明学大儒,享有“天下第一通”的陈紫峰和慷慨捐资办学,旅菲爱国华侨陈妈祝,讲述他们两人的道德、气节、政绩、学问、轶事等,并引导学生明白:陈紫峰和陈妈祝两个人的成功都是离不开故乡文化的熏陶与教育的,除了学生课文的内容知识外,让他们学习这两位名人爱乡土,爱故里,爱教育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同时也拉近了学生与晋江乡土文化的距离。

现在中学生学习语文流传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周树人,三怕文言文”。许多学生视文言文学习为障碍墙、拦路虎。一看到文言文的作品就畏惧胆怯,在自信心方面先打倒了自己。闽南语被不少学者誉为古代汉语的活化石,因为它还保留了相当成分的古代语言的语音、语汇和语法。比如《孔雀东南飞》诗句“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阿母得闻之,捶床便大怒”的“新妇”及反复出现的“阿母”这些汉魏六朝时期盛行的语汇,它们和现在闽南语的人物称谓是一致的。

学习有浓厚兴趣,就能保持积极的态度,学习的注意力、记忆力就能提升,学习的效率自然会大大提高。

三、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学习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有许多学生就不懂得“童养媳”的意思,纷纷向笔者了解“童养媳”这种习俗。笔者向学生简单介绍“童养媳”这种陋习。“童养媳”闽南话也叫“媳妇仔”,至今还流传着不少有关“童养媳”的民间歌谣:如:

做了媳妇仔真艰苦:

五更起早嫌我晚,

滚汤洗面嫌我寒,

银鱼烧汤嫌我粗,

白米煮饭嫌我乌。

哎,快快剃头做尼姑。

这首民谣语言质朴平实,但是句句包含童养媳的苦难遭遇,从侧面倾述旧时代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下畸形婚姻给女人造成的深重灾难。大堰河就是童养媳,她的丈夫可以随意打她骂她,大堰河既要做牛做马伺候一家子人,还要腾出时间与精力来照顾小“艾青”,其辛苦和劳累不言而喻。通过这首歌谣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艾青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

再如杜牧《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这首唐诗七绝,如果用普通话朗读,就感觉不到它的押韵,但是用闽南话方言来诵读,朗朗上口,韵味就袅袅升起。在构词方面,闽南语方言还保留着诸如“鼎”“箸”“厝”等单音节词语。在词意方面,闽南语的“走”“行”与古汉语的意思是一致的,等同于普通话的“跑”“走”。学生有了这些文化常识,对于他将来学习文言文是大有裨益的。

可见闽南语中可以找到很多古汉语的痕迹,学生如果真实掌握这些闽南文化知识,这对于他们学习古诗词、文言文大有帮助。

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在获取当地的民俗风情等文化知识

漫步泉州,你便会深深地感受到:这里民风淳朴,人情浓美;这里的人热情好客,慷慨好施,好像走进一片温馨的天地。这里有古称佛国的寺院,有游子魂牵梦绕的家庙、宗祠,有融贯古今中外的独特民居,有蕴含古今中西而生动的地方语言,有多姿多彩的戏曲艺术,有妙趣横生的俗语故事,有诙谐幽默的民间熟语,泉州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厚。

乡土知识是一个人的精神之根,是涵养一个人的灵魂之水。一个人若是不知道自己家乡、民族的文化人文,那是教育的一种大缺失。因此我们要有敏锐的目光,就地取材,充分挖掘身边周围的乡土知识。

通过在语文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渗透乡土文化,使得越来越多的乡土文化被开发出来,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了解、懂得晋江独有的民俗、民风、人情、人文等知识。讲授古典文学孔孟之道时,笔者都会趁机介绍晋江当地奇特的礼仪风俗。譬如诞生礼仪过周岁,轰轰烈烈的十六岁生日宴请仪式等;在学习科学家茅以升的《桥梁远景图》一文时,笔者除了介绍桥梁的专业知识外,还会带领学生实地去勘察、调查、研究我们身边的著名桥梁。像气贯长虹的泉州晋江大桥,天下无桥长此桥的安海五里桥,古时候连接晋江市和惠安县的跨海大桥洛阳桥,指导学生通过网络查询,文字记录,拍照录像等形式进行探究,形成研究性学习的材料,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启发,最后撰写成具有科研价值的研究性小论文。这样做,不仅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人文素养,也锻炼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乡土教育是一种最务实的教育,因为一切从乡土出发,以乡土为教材,看得到,摸得着,所以感染力强。而且对每个人来说,从他的启蒙开始,就随时随地接受乡土教育,可以使人们从孩提时代就铭记在心,终生不忘。

泉州是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积淀深厚。刚刚又荣膺“东亚文化之都”的美誉,这美誉的获得又为乡土教育在课程开发、课堂教育提供有力地支持。

总之,只要我们有着乡土教育的观念和敏锐细致的目光,只要我们处处留心,乡土教育的天地就无比广阔,只要我们充分挖掘教材因素,不失时机地把乡土教育和语文教材内容有机结合,有机渗透,就能够增强学生的乡土乡情意识,也能增加他们的人文知识和传统文化的积淀,实现他们物质价值与精神世界的“比翼双飞”。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篇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4)05-0061-04

1 前言

厦门近代嘉庚建筑,是一种带有文化交融意义的建筑类型。在近代特殊的历史时期,其建筑砖石立面,以立面材质的特异性,砖石技艺的传承性,立面风格的延续性,在近代中西文化融合发展的趋势下,基于自身地域特点,不断进行建筑探索与创新,最终形成特有的嘉庚建筑风格,为闽南地域建筑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根据现存嘉庚建筑建造时间,将其分为前期探索(1913-1927年)、后期发展(1950-1962年)两个时期,从建筑主体墙身、洞口形式以及壁柱栏杆等部位,分析嘉庚建筑立面砖石组合特征。

2 闽南传统砖石技艺特色

砌筑是砖石在建筑建造过程最为重要的逻辑,砖石材料必须由不同砌筑方式砌筑在一起,而这一过程就是建筑师设计建筑,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核心。闽南的砖石砌筑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时间的积淀造就了驰名中外的洛阳石桥、崇武石城墙以及众多红砖厝、砖石结构建筑和雕刻技艺,形成了闽南文化的一块块活化石。闽南特异的地理条件、精湛的砌筑技艺以及传统技艺的传承方式共同影响了我国传统建筑中独具特色的闽南建筑技艺。

2.1 建筑材料的地域性。建筑材料的选择与地理、气候、环境等的诸多因素的联系密不可分。它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互动的结果,同时,亦受社会文化、经济条件和营造技术的制约。传统建筑建造时,尤为注重节约建造成本,使用建筑材料常常会考虑就地取材。

闽南地区土壤类型多样,分布广泛,由黄壤、红壤、砖红壤构成的系列土壤是烧制红砖的优质原材料;同时闽南地区花岗岩蕴藏量也是极其丰富,位居全国前列。在木料资源缺乏的条件下,就地可取的砖石材料自然成为了闽南地区建造的优先选择的建筑材料。其地域性的自然选择使得胭脂红砖与白色花岗岩砌筑的墙体逐渐成为传统建筑的外墙形式,并在闽南地区形成了特殊的建筑风貌(图1、图2)。

2.2 砖石材料的砌筑工艺。

墙面绚丽的效果,离不开闽南传统的砖石技艺。传统建筑石材,常常是根据建筑不同的部位而采用不同的加工工艺,通常石材的加工需经过“打荒、四线直、凿、崩、磨、雕”等多道工序,才能够使得建筑石材表现得独具特色,不拘一格;同样,传统建筑红砖则以,“实砌、空砌、砖雕、出砖入石”等多样的砌筑形式装点得红色墙面繁华细腻。

砖材、石材技艺的共同发展、相互促进,最终使得闽南传统建筑外墙面采用红砖与花岗岩搭配砌筑使用。砌筑效果具有整体形式美感和丰富的变化,使得原本单调的石墙面或砖墙面变得丰富多彩。其中,砖石墙面影响最为广泛的,当为闽南传统建筑中“下落壁”的墙面做法,即墙身自下而上采用花岗岩墙裙、红砖砌筑墙身,泥塑装饰檐口的做法。此种砌筑形成的立面,可以说在闽南地区得到民众的广泛认可,并影响了后期嘉庚建筑立面。

红色胭脂砖与灰白色花岗岩的质地加上檐口泥塑多变的色彩,呈现出墙面不同材料间的和谐对比效果,加上规则的砖缝与石头问的“点、线、面”的对比以及镂花窗的点缀配合,使墙面恰似一副动人、古雅的雕塑作品。另外,在墙身以红砖拼砌的花样墙面也极大的丰富了单调的墙面。如梅花封墙砖、万字花砖墙、龟背砖花墙、古钱花砖墙、葫芦花砖墙、拼花砖墙等(图3)。

2.3 砖石技艺特殊的传承性。

早在宋元时期,砖石建筑就在闽南地区显现出其材料的优势,造就了大量砖石砌筑建筑,并对砖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漫长的时间里,逐渐形成了通过家族同宗同业组织的承袭发展模式,晚辈在长期的熏陶感染下,技艺不断的精进;或经过专门的拜师学艺,师傅的口传心授,并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方能有做工精湛、意味深长的作品传世。这种“子承父业”、“师徒传承”的传统谋生方式,汇集了一批,培养了又一批的能工巧匠,并长久持续的影响着闽南传统砖石技艺。

3 嘉庚建筑砖石组合前期探索(1913-1927年)

前期探索阶段的嘉庚建筑,许多建筑材料均从国外进口,如当时称为的“洋灰”、“补强钢筋”、以及相应的建筑五金等。这个时期的建筑整体看多为直接模仿或者照搬南洋殖民地风格。在建筑风格探索的过程中,采用的西式墙身,闽南传统“三川脊”等屋顶相结合的建筑形式。立面墙身为实墙式或实墙与外廊结合,立面整体效果较单调,略显生硬。

其中,集美学村中嘉庚建筑立面以西式实墙墙身为主,墙身材料单一,砌筑形式简单。采用本地传统的胭脂红砖或白色花岗岩,清水砌筑,或是红砖砌筑搭配浅色涂料。墙身立面追求材料的统一,胭脂红砖全顺式清水砌筑或许白色花岗岩顺丁相间式清水砌筑。壁柱与洞口廊柱与墙身同一材料,一致立面色调;简单的西式柱,以红砖或白石砌筑,或者采用浅色涂料饰面或者以石膏塑出线脚。洞口拱券多位于建筑顶层外廊,为丰富装饰效果,砖砌拱券在原来花岗岩心石的外观基础上,采用红砖、白石交错砌筑,丰富拱券外观。如,尚忠楼,芙蓉楼群各楼顶层外廊拱券以此法砌筑(图4、图5)。

相比较稍晚几年筹建的厦门大学建筑,集美学村嘉庚建筑的石材用料大多从外地运未,费用较高。此时期厦门大学嘉庚建筑则是遵循传统建造理念,就地开采厦门大学周边的五老峰、蜂巢上等处盛产的石材,建筑所需建筑。其间建造建筑墙身,多为实墙与外廊结合,均以石材顺丁相间式清水砌筑。而石材表面加工工艺多样,有自然面、粗凿面、荔枝面等运用于建筑立面的不同部位。石材砌筑上下皮顺丁对位工整,砌筑形式统一;建筑屋体基本不做线脚,仅在重要建筑的特殊部位,做出线脚突出装饰性及彰显某建筑在建筑群中的特殊地位。

以群贤楼群为例(图6、图7),楼群坐北朝南五栋建筑呈“一”字形排开的砖、石、木混合结构。墙身立面材料均为采自本地的白色花岗岩。立面整体简洁,没有太多变化。建筑群依据“一主四从”,再因建筑立面构图的需要,以群贤楼为中心向两侧墙身立面工艺略有不同。囊莹楼、映雪楼位于群贤楼两侧末端,墙身立面为一整体的实墙式,见不到墙身转角壁柱,也看不到墙身分层线脚,洞口也不砌筑拱券。到靠近中心主楼的集美楼与同安楼,墙身为实墙与外廊结合,以石材密缝砌筑台基,并有突出墙身转角壁柱,局部墙身出现檐口线脚。所处的楼群中心位置的群贤楼,石材规格略大于两侧从属建筑,在立面构图上明显的墙身分段,添加了转角壁柱及檐口线脚(表1)。中间门楼立面,采用表面经过精致打磨的石材,以密缝砌筑西式墙身,外廊砌筑半圆式拱券,更有辉绿岩点缀砌筑门洞、窗洞口,建筑整体更显端庄大气。

4 嘉庚建筑砖石组合后期发展(1950-1962年)

解放以后,陈嘉庚变卖在新加坡余产未继续维持两校的建设,在有限的经济能力情况下,建筑材料都尽可能就地取材以节约成本。与早期嘉庚建筑相比,本地建筑材料,石材与红砖被广泛应用到两校建筑中,此时期两种建筑材料相互组合砌筑成为外墙饰面的主角,并运用传统砖石技艺,丰富立面效果。这种沿用闽南传统砖石砌筑技艺的嘉庚建筑也就成为其成熟的标志之一。

此阶段,建造嘉庚建筑墙身主要为实墙与外廊结合,以花岗岩砌筑的墙身石材沿用前期工艺做法,且更为讲究。石材顺丁相间式砌筑,在建筑中立面墙身各部位使用石材的规格得到统一。建筑侧立面及背立面等非直接观赏面使用的石材表面以简易加工为主,可能考虑节省施工工期与建造成本,石材表面加工呈粗凿面,砌筑上下对位不再整齐。

花岗岩石材除了作为墙身,还运用于廊柱、横梁等建筑主体部分,采用闽南传统民居中自石青石搭配的方法,点缀墙面,形成嘉庚建筑白色墙身的主色调。或是以红砖为墙身主要砌筑材料,运用传统的墙身砌筑做法,加入马赛克等现代建筑材料的使用与红砖拼砌出各式精美图案。而少量青石单独作为建筑立面点缀、衬色,往往被加工成窗套、线脚等与白石墙身相结合。

嘉庚建筑发展后期,红砖与石材使用的比例发生变化,而趋于相当。并逐渐形成以白石与红砖(或白石、青石与红砖结合)交错密缝砌筑的方法,常用在建筑的转角壁柱部位,被称为“彩角”,廊柱等也采用这种装饰做法,比早期用纯白石、红砖嘉庚建筑更显得绚丽多彩。不同的是,此时期本土工匠们结合传统工艺创造出多种石材、砖材砌筑方法,根据不同建筑类型和装饰部位,采用青白石红砖相间、方包石与规整石并用,或是红砖组砌,丰富了石砌立面形式。

红砖在嘉庚建筑除了以传统“胭脂砖”密缝砌筑墙身、与白石组合成“彩角”外,还在外廊后墙面上延续了和传统民宅中“红砖封壁”的做法,用釉面红砖组砌或砖片镶嵌成海棠花堵、万字堵等,还有人字体、工字体等各种拼砖装饰图案,组砌成窗套用于墙面的情况更为常用。例如,芙蓉第一至第三和道南楼、延平楼等都采用传统的红砖砌筑方式(图8、图9、图10)。

5 嘉庚建筑立面砖石组合特征

嘉庚建筑立面砖石组合作为中西文化与技艺相互交融、碰撞的产物,其丰富的砖石表面加IT艺,精湛的砌筑形式,多样的砌筑组合所反映多样的特点。

5.1 墙身在前期的嘉庚建筑中,采用的材料比较单一,主要以石材为主或以红砖为主或是红砖搭配浅色涂料使用。建筑正立面清水外墙,石材以顺丁相间式宽灰缝砌筑;以胭脂红砖全顺式密缝砌筑,做工细致考究,灰缝线条疏密有序。后期的嘉庚建筑,墙身使用砖石的比例相当,墙身材料由单一转变为红砖、白石等多种建筑材料配合使用,但红砖在此阶段,为表现地域特色在建筑中的砌筑形式就更为突出。典型的传统运用为,闽南民居中镜面墙等墙身做法得到融合运用。

5.2 墙身壁柱在前期的嘉庚建筑中,无论是厦大嘉庚建筑还是集美学村嘉庚建筑,均是以与墙身一致的砌筑材料为衡量,壁柱形式或平素或是凸出墙身,形成统一立面的色调;或是模仿、照搬外来西式建筑壁柱。后期嘉庚建筑壁柱,白色花岗岩与红色胭脂砖犬牙交错砌筑得到充分使用,壁柱中出现了红砖拼砌,屋体立面壁柱的装饰性也进一步丰富,传统元素大量运用于其中。甚至转角壁柱处开始用绿色青石、白色花岗岩和胭脂红砖拼砌成平面图案感极强、色彩鲜艳的装饰(表2)。

5.3 洞口砌筑形式在嘉庚建筑的建造前期没有强调其装饰性,而是运用与墙身一致砖、石材料砌筑,或者以红砖混水砌筑或者加以浅色涂料,粉饰立面,使得洞口看去,显得硬朗而挺拔。建筑外廊以石材密缝砌筑,同时外廊洞口以石材砌筑半圆拱券,窗洞口不做窗套。后期嘉庚建筑洞口中青石的使用得到普遍的应用。同时为突出建筑立面的窗洞口效果,嘉庚建筑立面或者不做窗套,使建筑立面统一。或者采用与墙身不同的材料砌筑窗套,一是,以青石砌筑做出西式样式的窗套;二是,以胭脂红砖清水砌筑窗套,并运用红砖组砌拼搭出传统万字锦、寿字锦等吉祥图案窗楣。整个建筑外观朴素大方、粗中有细、风格独特(图11、图12)。

此阶段,嘉庚建筑中白色花岗岩与红色胭脂砖犬牙交错砌筑廊柱的组合形式得到充分的发展。方包石、规整石等的组合砌筑更为娴熟,更有绿色青石、白色花岗岩和胭脂红砖等多种材料拼砌成平面图案感极强、色彩鲜艳的装饰性廊柱。其中廊柱中的柱头、柱础开始采用青石砌筑点缀,柱头呈覆莲状,柱身呈几何图案的排列,柱身整体由白石、红砖及青石多种材料组合而成,装饰效果极好。

6 结语

从厦门嘉庚建筑对保存和发展建筑地域性探索与发展,可以清晰看到近代嘉庚建筑砖石组合在当前仍然具有借鉴与挖掘价值。保留砖石建筑特色、体现地域文化内涵,结合时代要求,使地域建筑即能吸收世界多元文化的营养,又能大力恢复、发展、创造并保护本土文化的活力与特色。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地域性建筑的探索必须超越建筑形式层面的传统符号的运用,在群体布局、空间氛围和整体风格上达到对传统文化气质的体现。

参考文献:

[1]陈志宏.闽南近代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234.

[2]赖世贤,郑志.闽南红砖传统砌筑工艺及其启示[J].华中建筑,2007(2):154-157.

[3]余阳.厦门近代建筑之“嘉庚风格”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华侨大学,2002.

篇8

我国现有高等学校2 879所,具备“大学”称谓省属本科院校(以下简称“地方高校”)占“大学”层次高校69.58%,占据高等教育体系主体地位,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特别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中坚力量。但与国家部委以及省部共建大学相比,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软硬件建设短板。实践培养模式上,容易存在“同化、矮化、弱化”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弊端。大学生存与发展的土壤既依托区域经济产业优势,又受制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不确定性、多样性。有效发挥区域经济社会需求牵引作用,资源共享协同,推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职业性特色和个体差异化的形成,成为地方高校探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

一、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协同培养的可行性

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既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又要兼顾学生个体发展的复杂性;培养突出职业应用性的同时,又要加强应用基础理论。如何解决上述培养问题?出路在于明晰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适时转型,坚持需求导向,建构协同育人新模式。搭建起专业型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间的沟通桥梁,形成硕士层次完整人才链条,提高研究生培养的社会适切度,同时满足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个体发展的多向性;充分利用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学科相关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等多种资源,构建紧密合作的生态培养圈,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保障度。

1.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瓶颈

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创业兴起的背景下,各行各业对硕士研究生层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需求日趋旺盛。然而,却出现硕士就业难,高新技术企业招不到人的怪象。究其原因,对地方高校而言,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时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研究生培养单位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上存在与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绝对割裂(即双轨制)或者绝对趋同的现象,导致职业与学术、理论与实践不能真正融合;二是地方高校大体沿袭重点大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模式,同质化倾向明显,办学特色不突出,缺乏核心竞争力;三是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培养效果上区分度不够,特别是单一主体的培养单位主要参照学术学位模式定位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致其知识结构与社会行业脱节,造成潜力不足、适应周期过长的现象;四是缺乏既能有效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学术型研究人员沟通,引进、消化、吸收科研成果,又能引导专业型技术人员将其再创新、转化为科技产品的复合型和管理型人才,导致科研成果转化难,硕士研究生层次人才链条断裂;五是地方高校研究生生源主要来自调剂且是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生,研究生报考意愿没有得到充分落,再加上个体发展意愿具有多变化、多样化特点,因此突破传统培养模式,契合社会与个体双重需求,培养特色化硕士人才变得尤为迫切。

2.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协同培养的可行性

作为区域经济社会系统中重要一环的地方高校,可坚持学术与市场双导向,即二元价值取向,与区域经济社会的科学技术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专业学位硕士是依托应用基础研究成果,以职业背景和专业实践为方向的学位,在培养模式上可有效地将双轨制下研究生培养基础与经验加以复合,积极挖掘、统筹,综合应用校内外研究生教育资源,从而培育有别于重点大学的特色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闽南师范大学作为地方高校,以现代分离分析福建省重点实验室和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为依托,以化学类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和现代分离分析科学与技术福建省创新团队建设为载体,综合双轨制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优势经验,探索特色化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模式。将培养定性在“服务区域社会发展和学生多样性成长双向需求”,定向在“应用基础能力提升”,定格在“突出职业性兼顾学术性”,定点在“应用理论与专业实践并重”。实行教学、实践、科研相结合,构建“学-研-产”“产-学-研”“产-研-学”良性生态圈,形成“三类导师”“三种教学资源”“三类课题”“三种角色”协同培养模式,“三种研究成效”协同循环与提升。

二、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协同培养模式的理论之思

地方高校要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中挖掘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所需的科学问题,继承学科研究的区域特色与学术性优势,同时攻克区域产业关键的共性技术难题,获取课题的应用前景与区域行业扶持,从而在学科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研发交叉领域发力。以职业性“兼容”学术性为指向,以“应用基础能力”为诉求,通过多元化的培养方案,构建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1.注重个体需求多样化,定位“职业型为主”培养目标规格

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个体发展需求较重点大学学生而言更具多变性和多样性,这些均对人才培养规格提出新要求,个性化培养、因材施教、因需施教成檠芯可教育以生为本的体现。美国历来注重高等教育的多样化格局,避免培养和发展的趋同化,不树立国家样板大学,使得高等教育能迅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能满足地方高校学生攻读博士研究生或从事技术研发与管理、政府职能部门管理工作等,既可实现侧重高层次技术与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又可充当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向学术学位研究生过渡的桥梁。

2.推行多元化课程设计,定性“服务地方发展”为主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课程设置要关注区域科学技术经济文化发展产生的科学问题、技术需求、管理难题,职业性与学术性并进,开设学术课程群(学科基础知识、学科发展前沿、区域发展相关学科特色校本课程)、职业课程群(技能培训和专业实践)、应用基础课程群(技术研发、研究成果应用及转化)、管理课程群(行业及人力资源管理),将上述课程群融入公共学位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校内导师组、校外知名学者、行业专家三者共同设计,实现基础学科理论、开发应用、专业管理三元能力融合,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规格匹配。

3.提倡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定评“综合素质能力提高”

地方高校应改变重理论轻应用、重成果轻转化等学术型研究生原有评价模式,积极建立以社会评价为主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地方高校要依据课程群类别,把分类评价机制贯穿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中,确保与专业学位硕士人才培养规格定位标准相一致,使培养效果得以综合性、专业化反馈。学术课程群以校内导师组直接评价为主,校外知名学者参与诊断式评估为辅;职业课程群、管理课程群评价采取重点邀请未参与课程设计行业专家监督课程质量,再由课程设计三方专家针对反馈反思改进;应用基础课程群由行业专家与学科带头人共同评价;专业实践课程评估参照研究生拟从事行业执业资格标准,由学校与实践单位共同依据学生实验技能成长进行评定。最后,改革学位论文研究体系,要涵盖学科基础理论及其应用两个领域。

三、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协同培养模式的现实探索

闽南师范大学在率先探讨地方高校背景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协同培养理论体系的基础上,聘请三类导师(校外博士生导师、本校硕士生导师、行业主管部门领导或企事业单位技术负责人),挖掘三种教学资源(合作的国家级研究机构和重点大学、本校教学研究资源、企事业单位实习实践基地),提升研究生培养的保障度;参与三类课题(承担基础型科研项目,参加应用型科技开发项目,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扮演三种角色(硕士研究生、项目技术人员、本科生导师助理),设置交叉学科前沿研究及其应用领域,提高培养体系运行的有效度;获得三种研究成效(学术论文、发明专利、科研项目),赢得研究生和用人单位的好评。

1.重视三类导师协调指导,定格在专业与学术的复合培养

研究生导师多样化的学缘结构、学派结构、学科结构、能力结构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有很大促进作用。

闽南师范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三类四层”导师指导制。聘请三类导师进行四层次指导(见习指导、实践指导、全面指导、协同指导)。一类导师为本校硕士生导师组,注重通过理论讲授、学术讨论、科学研究、科技开发、论文指导等指导学生如何把研究领域相关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多项技术复合整合,形成与社会需求和研究生发展意向双向匹配的专业理论知识体系;一类导师为企事业单位行业专家,培养学生用技术知识解决生产、服务、管理等一线实际问题,同时传授学生分析、创造和设计的技能、技术;一类导师为协同发展科研机构的导师,提供科研资源和学术思想共享,参与课题项目的共同开发,让学生在一定时期外出进行研发学习,对研究过程中遇到的艰深、复杂、关联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指导帮助。

2.参与三类课题研究,定局在综合科技问题的解决

课题项目类别不同,对硕士研究生知识能力结构的要求不同,锻炼提升的层面不同。闽南师范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一般要求在读硕士研究生参与三种不同类型的课题项目,具体如下:在校外博士生导师、校内硕士生导师指导下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课题研究,提升基础理论研究素养,解决学科交叉领域内的科学问题;参与高校导师或企事业单位行业专家的科技开发等横向课题,培养自身的技术开发、应用研究能力,突破专业技术难题;指导本科生进行创新创业项目的调研、选题、实施,申报校内研究生资助课题,锻炼科研项目组织和管理能力。三类课题、三种角色、三种成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3.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定向促进地方行业发展和硕士生多样性成长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要考虑研究生发展路径和社会需求的多样性,既要注重个性化培养,又要立足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和行业发展,还要关注能够输送优质博士生生源。综合性、多元化、发展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就是突出学生学习能力及其实践应用。

篇9

传统音乐一般是指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土音乐。民族音乐,它源于生活,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并且有着丰富多彩、令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有着适合幼儿年龄特点,易于接受的内容。开发并利用乡土音乐资源中有鲜明民族特色,内容健康向上的精品对幼儿进行熏陶教育,可以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永春地处闽南中部,有着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各种传统民间音乐丰富,如:鼓队舞、高甲戏、南音、木偶戏、布袋戏、山歌等。 然而,当前幼儿园对具有乡土特色音乐资源的利用较为贫乏,缺乏对周围生活与地方本土音乐文化的挖掘、传承与创造,以至许多富有乡土特色的音乐渐渐失去流传……

因此,我们试图通过以开发利用乡土音乐资源为主线,对弘扬民族文化,萌发幼儿爱国意识,完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践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的教育目标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艺术教育内容,开展有家乡、民间特色的艺术活动,即是有可能的又是现实的。而且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还注重形成园本化音乐课程。

二、理论依据

建构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布鲁纳提倡使用发现学习法、陈鹤琴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有关艺术领域的精神。

三、研究目标、内容:

1、挖掘、整理和研究适合学前教育的音乐教育内容。

2、探索民间音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途径和方法。

3、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有效、操作性强的园本化音乐教材。

四、研究方法

文献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

五、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xx.1-20xx.3)

1、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曹冰洁、李晋媛音乐教育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幼儿观。

2、制定课题计划,确定研究小组成员并进行分工。

3、研究小组成员搜集材料并进行研讨。

4、课题组成员共同制定前测的测量指标。

(二)具体实施阶段(20xx.4—20xx.5)

1、对实验班进行前测。

2、进一步收集有关本地区民间音乐的教育资料,学习许卓娅的音乐教育理论。

3、制定教育目标,根据目标选择活动内容,让幼儿在活动中初步了解并感受本地区的民间音乐。

4、探索如何在音乐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有效教育的手段与方法。

5、针对幼儿水平设计记录表并进行跟踪记录。

6、能大胆运用各种表现形式来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7、请高甲戏团、木偶剧团的演员来园表演。

8、建立学园小戏团、木偶团。

(三)总结阶段(20xx.5-6)

1、整理成果资料,分析相关数据。

2、汇编成果集(反思记录、活动设计、民间音乐教材、主题活动方案、自编儿歌等)。

3、参加撰写课题报告,课题组研究成果交流。

六、研究成果

调查结果

利用乡土音乐资源的研究调查统计表(单位:人)

项 目

指 标

能跟随音乐节奏节拍协调地手舞足蹈

对各种本土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幼儿看电视、录像等对其中的本土音乐很敏感?

能听辩出几种民族

音乐?

不能

基本可以

兴趣

比较兴趣

兴趣

不太敏感

基本敏感

很敏感

1-2种

3种

4种以上

前测

26

5

4

20

10

5

16

11

8

29

6

后测

5

30

1

6

28

4

6

25

5

30

注:基本可以:对1-2小节的音乐节奏能协调地手舞足蹈。

对本地音乐的典型节奏能拍对1-2小节。

比较兴趣:对1-2种本土音乐表现出的兴趣时间30秒左右。

基本敏感:听到本土音乐能做出反应。

项 目

指 标

能听辩出本土音乐

能拍出本地音乐的

典 型 节 奏

能哼唱出几种本土

音乐?

会用几种乐器演奏

简单的本土音乐

不会

1-2种

3种以上

不能

基本可以

不会

1-2种

3种

不可以

基本可以

可以

前测

22

10

3

35

17

11

7

25

6

4

后测

2

5

28

3

3

29

1

34

1

3

31

《纲要》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教育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土社会资源,形成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系,培养幼儿的本土意识和乡土意识,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从以上列表中可以看出有62.9%的幼儿不能听辩出本土音乐、100%的幼儿不能拍出本地音乐的典型节奏、72%的幼儿不会用乐器演奏简单的本土音乐、82.8%的幼儿只能听辩出一种民族音乐。经过两年的时间,大部分幼儿对本土音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表现出强烈的探索欲望。了解到本土音乐有高甲戏、南音、布袋戏、木偶戏、鼓队舞、游戏童谣等,高甲戏、南音是我们闽南有特色的戏曲,深受大家的喜爱,加深了对家乡的热爱。82.9%的幼儿能拍出本地音乐的典型节奏、97.3%的幼儿能演唱3—5首的永春民间童谣,如《打铁哥》、《掩乌鸡》和《抓啄歌》等,91%的幼儿能跟随音乐节奏节拍协调地手舞足蹈,如《天黑黑》、《一只鸟仔》、《老鼠嫁女》、《群丑献艺》、《碰球舞》。93.9%的幼儿会用两种乐器演奏简单的本土音乐、90.9%的幼儿能听辩出三种以上民族音乐。在游戏中学习,身心愉快,并初步感受并喜爱家乡民间艺术中的美。我园将本土音乐引入到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中,不仅开拓了幼儿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还增强了对本土音乐的审美敏感性,体验了创造与表现的快乐,激发了幼儿热爱乡土文化、爱家乡的情感。

实践成果

在开展课题研究中,我们把幼儿与老师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给了教师、幼儿一个非常自由、自主的空间,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做学习的主人。从查找资料、主动发问、参与环境创设、参观访问等都能看到老师和孩子忙碌而愉快的身影,幼儿与老师成了活动的主体。2003年4月,民间舞蹈欣赏《碰球舞》参加省音乐课题组观摩活动,20xx年5月节奏活动《采茶扑蝶》园课题组观摩活动,获得专家的好评;20xx年10月艺术活动《小小新娘》获马来西亚幼教考察团的高度赞赏;20xx年12月艺术体验《群丑献艺》参加县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获一等奖。20xx年1月《幼儿园开展本土音乐欣赏新视点》一文获泉州市幼教年会论文评比优秀奖。学园汇编了两本教师反思集、活动设计和经验总结,取得了一些成果。

教学上的收获

1、营造浓郁的氛围,对幼儿进行本土音乐的熏陶。

幼儿是在与周围环境主动、积极的相互作用中成长的。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是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注重设计环境,丰富环境,变化环境,利用环境对幼儿的熏陶,使幼儿感受本土文化美。您正浏览的文章由(第一·范·文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首先将本土音乐融入到各年段的早操、午间操中;利用晨间、下午起床、离园等自由活动时间播放闽南歌曲、童谣 、乐曲、戏曲等,教师引导幼儿在本土音乐萦绕的环境中心情愉悦地自由游戏、活动。

其次教师在各种活动区增设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的玩具材料,如体育角的两人三足、竹高跷、滚铁环;动手角的“东西南北中”;音乐角的拍子响拳、压脚鼓;表演角的高甲戏、惠安服饰、木偶表演;阅读角的家乡小传、自制民谣小图书等,便于幼儿耳闻目染、潜移默化的了解本地民俗音乐文化。

此外根据主题开展的不同时间,通过布置临时性的墙饰,对幼儿进行本土音乐文化熏陶。如:在开展《服装设计师》活动时,将收集到的高甲戏、梨园戏等照片、戏服和头饰等挂在“曲苑杂坛”舞台四周,使幼儿真切感受到地方剧种的精华所在;在“精彩十分” 设计、动手制作高甲戏服、教师与幼儿共同制作闽南地方剧种中各种人物的脸谱;在表演角中进行自编自演。又如:春节、元宵节传统节日活动中,在活动室周围布置永春鼓队舞、碰球舞、拍胸舞图片、幼儿制作的花灯等,并在节日中利用中国结、纸、灯笼、红绸等别具民族风味的工艺品进行装饰,让幼儿置身于民族工艺的海洋中,体会到家乡的美,先人的和,传统的乐。

2、选择适合的素材,激发幼儿探索本土音乐的兴趣。

本土音乐虽然来源于生活,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但并不是所有的本土音乐都是适合幼儿,关键在于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要鲜明、生动,所描写的内容应是幼儿生活中比较熟悉和兴趣的事物,思想感情要能唤起幼儿的情感共鸣,这样更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唤起他们欣赏的兴趣,充分发挥幼儿的联想和想象。

首先,挑选浅显易懂,幼儿兴趣的素材。如南音——《正月点灯红》《直入花园》《春节良宵》;永春民歌——《手巾歌》《园内开花》《心花怒放幸福来》;永春游戏童谣——《天黑黑》《掩乌鸡》《鸡角公》《祛啄歌》《楸楸鸡》《打铁歌》;高甲戏——《新娘上轿》《群丑献艺》等等。《天黑黑》这首用方言朗读的民谣,诙谐有趣,朗朗上口,字里行间透露出民间艺人在文字编排上的深厚造诣。可以在朗诵上配上了闽南地区南音表演中常用的响掌、拍子、压脚鼓等民间乐器,家乡的味道更浓了。这些歌曲的内容生动、有角色、有情节、艺术形象特点鲜明,受到幼儿的喜爱。又如高甲戏《群丑献艺》的舞美独特、新颖,表情诙谐有趣,采用了唱、念、逗的不同艺术形式、表现手法,歌词浅显易懂、节奏明快,民乐配上响盏活泼韵律,幼儿朗朗上口,易学便记,幼儿体验了欣赏——感动——体验——表现——创造的学习过程,幼儿在欢歌笑语中领略了人生生活的真谛、美好,产生对音乐活动较为持久的兴趣和向往,使幼儿获得更多的体验审美愉悦的机会。

其次,挑选具有教育作用,幼儿兴趣的素材。音乐教育是用音乐打动和熏陶幼儿的心灵,引导幼儿热爱音乐、热爱生活。我们在选取教材时注重选择健康向上的内容,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多方面协调发展,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良好个性,为一生打好基础。例如木偶戏的传统曲目《石敢当》、《沉香救母》、《火焰山》等都是宏扬民族正气,激发人们勇敢、善良、勤奋等良好的品质。又如童谣《楸楸鸡》中,押韵的儿歌与手指游戏相结合,潜移默化地教育幼儿多吃蔬菜;《鸡角公》是教育孩子要自觉的读书,还会帮妈妈做事。这些资源即蕴涵着许多文化艺术知识,又有着浓厚的民俗风情,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传承性,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我们将其融入到幼儿生活中,整合各个学科的知识经验让幼儿感受、体验活动的乐趣。

3、渗透创新教育,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创作。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是知识的源泉。”创造需要想象,而想象又是创造的前提,如果在音乐活动中,注重运用形式的多样化,不仅能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而且培养了幼儿的创造能力,让幼儿在本土音乐艺术活动中体验到了快乐。

?首先,巧妙结合文学、美术等艺术形式,引导幼儿在欣赏音乐的基础上,说出自己对音乐的真实感受,,使感受与想象融为一体。如欣赏南音《正月点灯红》时,教师在活动的开始先播放一段音乐,让幼儿闭目想象,引导幼儿在听觉感知的基础上画音乐,借助简笔画把听到的和想到的画出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接着教师再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一个娓娓动听的故事,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对音乐的感受,产生了很大的自由想象空间;然后进行体态律动,创编出各具特色的动作:有的走起圆场步、小碎步、花旦的步子;有的在做亮相动作;有的拿着长条插塑(当灯笼)跟着音乐舞起来-----表现出他们的天真活泼的一面,幼儿在感受音乐情绪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想象和创造力。

其次,提供丰富的材料,鼓励幼儿大胆地创造性地进行表演。在让幼儿理解音乐的基础上,还需要提供丰富的材料,引导幼儿不断自主探索,才能更好的发挥幼儿的创造能力。在区角活动中,经常可以见到创作的影子,如在“精彩十分”中,他们运用铁线、毛线等来制作胡须,用碗面盒制作帽子,用石头、各种颜色的纸、油漆等制作生、旦、净、丑的脸谱,有的直接在T恤上画上脸;“曲苑杂谈”中,女孩子就盖上用丝巾做的红盖头、穿上皱纹纸做的水袖、戏服;男孩子带上自己做的胡须、帽子,穿上自制的小丑、公子服装,跟着音乐唱起来、舞起来;在“动感世界”中听到《碰球舞》的音乐他们跟着老师舞动的彩球创编出许多动作:用头来碰、用后踢脚来碰、用膝盖、脚尖来碰、用肩膀、手掌来碰……由于孩子们参加了一系列的活动,在他们欣赏、了解这些人物特征后,交流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加深了对本土音乐的体验和理解,孩子们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并大胆的表现自己。

第三,以想带动,注重培养幼儿尝试、创新。童谣节奏鲜明,富有韵律,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幼儿为儿歌配上流畅、朴实的旋律,将儿歌与音乐有机结合,不仅让幼儿有更多机会接受音乐的熏陶,而且能启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如在学习《拉勾勾》活动中,教师逐步引导幼儿寻找与“拉勾勾”歌谣相吻合的歌曲,让幼儿进行一小节的编唱练习,师给予指导调整,经过不断引导、培养,幼儿完全有可能为熟悉的童谣创编曲调表现自己的情感。在活动中既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又让幼儿在本土音乐与艺术活动中获得快乐的体验。

两年来,我们充分挖掘利用了乡土音乐资源,并建构了以歌、舞、乐三位一体以及各种艺术形式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将具有趣味性的本土音乐融入幼儿的活动中,我们惊喜的看到:孩子们不仅对本地区的节日、民俗、文化等有了较深的了解,而且还会创编唱儿童歌谣、民歌。因此,对本土优质资源进行重新组织,灵活运用,创新发展,将民俗文化与幼儿的学习相融合,不仅可以让幼儿植根于民俗文化这一丰富的文化土壤,了解其内涵,继承其精华,萌发热爱家乡、民族的意识,又能提高幼儿的人文素养,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篇10

Key words: xiamen university, a climate favourable geographical position and bend the space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U-0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作为公认的中国环境最优美的大学校园之一,厦门大学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为“天时”,以依山傍海的地形特征为“地利”,充分发挥“人和”的主观能动性,在依循“天时”与“地利”的基础上,运用各园林要素,挖掘出以闽南文化与侨乡文化相融合的校园特色,打造出厦大的文化符号,营造出专属于这所滨海花园学府的独特景观。而作为陈嘉庚先生直接参与督建、花费心血最多的项目,建南楼群所围合的运动场――上弦场,更是凭借自然环境、地理位置与巧妙设计,成为了厦大的标志性景观之一[[]]。

1利用“天时”选定空间

成功的空间景观设计来源于对自然环境等场地现状的充分观察和巧妙利用。本文所提到的“天时”,就是指场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场所特性等基本现状。设计时应根据场地的现状特点,因地制宜地选定空间位置,并利用有效的设计手法避免或减弱不利条件的影响,充分发挥“天时”的优越性,营造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空间。

1.1总体环境氛围的统一

上弦场曾是厦门大学的主体育场,位于厦门大学西南部,依次毗邻环岛路与白城沙滩,以及最南端那片海天相接的大海。总面积约36000 m2。从演武路至厦大白城这一路段的环岛路,呈S形的流线型,即可观海又可赏桥,体现出桥岸结合、互为风景的特点。同时,作为历年厦门国际马拉松比赛的主要赛段,如今的环岛路已成为集观赏海景与健身休闲于一体的“体育之路”[[]]。而沿海岸线绵延几百米的的白城海滩,也以其浪缓滩阔、沙质洁白细腻等特点,成为人们涉水游泳的天然海滨浴场(见图1)。

环岛路与白城海滩二者共同构成了一条集旅游、观光和健身休闲于一体的海滨绿色长廊。而厦大的上弦场就位于这条极具厦门特色的海滨长廊的北部,其运动场自身的特性与健身休闲为主的绿色长廊相呼应,从环境氛围上做到与总体背景相契合。

1.2地理气候条件的利用

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海洋性气候给厦门带来了宜人的气候条件,也给上弦场这一面朝大海的运动场带来了特有的海洋气息。

但运动场离海岸线的平面距离约为140m,在这种距离下,海洋对于该场地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场地利用、相差近6m的高差以及五幢建筑楼群的共同围合,使上弦场成为内凹式的下沉空间,并通过运动场至环岛路的植物缓冲带,减弱海风对运动场的不利影响。

同时,由于视线的阻挡,在上弦场的看台上并不能直接观赏到美丽的海景,但这并不影响观景者感受海的声音与气息,无论是夹杂着清爽与潮湿气息的海风,还是海浪的阵阵拍岸声,都无不让人感受到身处海边的惬意。

2利用“地利”围合空间

此处的“地利”主要是指利用独特的地形条件与建筑群体的围合,营造出具有鲜明场所感的向心式内敛空间,并随着坡度的陡缓产生强烈的秩序感与乐曲般的节奏感与韵律感[[]]。

建南楼群的地面标高要比运动场的标高高出6m左右。设计巧妙地利用这6m的地形高差,将山坡削砌、设计成25级台阶,其中每8~9级设一宽1m左右的平台,台阶底部便是平坦宽阔的运动场。这25级台阶的巧妙设置既解决了高差上的过渡,又为上弦场提供了一个可容纳2万观众的看台[[]]。

同时,台阶所构成的空间具有明显的向心性,而随着台阶数量的增多,高差的增大,其向心性就越强,空间的围合感逐渐越强[[]],此处巧妙结合了台阶与上弦场,从而共同构成了一个典型的下沉式空间――一个即可观望又有安全感的户外活动场所,也因此成为深受厦大师生欢迎的健身休闲空间。

3利用“人和”渲染空间

不同地域环境的大学校园,具有不同的历史积淀与文化特色,所展现的空间形态也必然包含了当地的历史文脉和人文精神。因此,再好的天时地利,也需要充分发挥“人和”的主观能动性,挖掘校园的文化特色,并运用各种造景要素渲染空间,营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景观。

3.1建筑

建筑的位置、造型、材质都对空间围合与氛围营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位于高台之上的建南楼群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它建成于20世纪50年代初,由陈嘉庚先生亲自参与设计、督造,是厦大颇具风格的标志性建筑群。建筑布局上秉承嘉庚式建筑“一主四从”的传统布局,五幢建筑弧型排开,顺着山势、面向大海,呈半月形布局环抱美丽的上弦场。这种集合型的建筑群体模式,通过平面布局、建筑外型、建筑材质等方面达到与场地环境的相协调,聚巧形而展势,展现建筑的鲜明风格与强烈的整体感(见图2)。

而建南楼群的中心――建南大礼堂,其最大的特色在于:将中国古建筑传统的歇山式屋顶与独具闽南民居特色的曲燕尾脊相融合,盖在罗马的爱奥尼柱式上,使得中国古建筑、南洋建筑以及欧式建筑三者相结合[[]]。大礼堂两侧的四幢建筑,则以西欧别墅式风格为主,利用当地盛产的多色花岗岩作为彩色出砖入石,在建筑墙角处将这鲜艳如血的烟灸砖镶嵌至浅色的花岗岩中,色彩鲜明而和谐,同时在视觉上又与统一的红瓦屋顶以及上弦场的塑胶跑道相对应,进一步强调了建筑与运动场的整体与统一。对于厦大来说,这些经历了几十年风雨的建筑楼群,不仅是标志性的建筑景观,更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象征。

3.2场所名称

除了建筑对于环境氛围的所起到的烘托与渲染作用以外,基于校园的自然环境及历史文化所命名的场所名称,也能从侧面上展现一个校园特有的人文精神。

以上弦场为例,看台中间所刻的“自饶远势波千顷,渐满清辉月上弦”这一诗句就点名了名字的由来,当年为运动场题名的时候,这里面朝大海,一弯新月正上弦,于是“上弦场”因此得名。

3.3植物等其它元素

此外,植物、铺装、围栏等造景要素也对整体的空间氛围起到了协调与烘托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列植的假槟榔与蒲葵环绕建南楼群周边,强化了建筑与上弦场的空间边界。同时,选择棕榈科这一具有典型热带气质的树种,与对面湛蓝的大海相映成趣,突显厦大滨海的亚热带风光。

结语

厦大的上弦场因其背靠建南群楼、面朝大海的地理优势,优美的弧线式阶梯设计,以及通过地形、建筑所围合出的场所感,创造出了一个即可观望又有安全感同时兼具美景度的开放性活动场所。在氛围的营造上,通过中西合璧的嘉庚风格建筑群落,塑造出了鲜明的闽南地域特征,彰显了厦大博采众长的海滨气质。

【参考文献】

[1]付俐媛.校园健身与休闲空间景观设计[D]: [硕士学位论文].福州:福建农林大学大学,2010

[2]百度百科.厦门环岛路[EB/OL]. baike.省略/view/1880262.htm. 2009-12-26

[3] 黄光宇.山地大学校园空间更新设计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 重庆:重庆大学建筑系,2004

[4] 谢弘颖.厦门嘉庚风格建筑研究 [D]:[硕士学位论文].浙江: 浙江大学建筑系,2005 

[5] 赵娜,高翅.浅析风景园林中的台阶设计[J].山西建筑,2009,35(8):348-349

[6] 王希,高阳.厦门嘉庚风貌建筑研究[J].华中建筑,2007,5(4):1-9

篇11

一、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赤湖中心幼儿园大班幼儿,最主要的是采取调查法、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我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通过走访、查阅资料,调查了解大葱、“新种花”地瓜的各种知识,从中筛选出易于幼儿理解并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内容,并寻求适当的指导策略,让幼儿通过多渠道感知、体验、了解自己家乡的特产、变化,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幼儿关注周围事物、关注家乡、萌发幼儿爱赤湖、亲赤湖的情感。

(三)研究进度安排

1.准备阶段:2010年4月――2010年8月

(1)调查、走访、了解大葱、“新种花”地瓜的生长周期、特征,收集资料。

(2)设计相关的教案。

(3)对教师实施方案做全方位的培训,让全体教师明确研究目标、实施步骤、实践方法等。

2.实施阶段:2010年9月――2011年8月

(1)建立试验区,进行尝试实验。

(2)整合教材,以主题活动为主要模式,具体课例以一课三研的形式进行教研,反复探索课程的目标、内容、组织形式、实施途径,积累个案,初步形成主题网络。

具体的步骤:分3个二级主题《好吃的地瓜》《赤湖的大葱》《我是赤湖小主人》,用3个阶段来完成。

3.调整实施阶段:2011年9月――2012年6月

对课题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后再实施,逐渐完善主题计划。

4.总结阶段:2012年7月――2012年8月

进行资料处理、撰写结题报告、进行结题鉴定、总结和反思研究历程,能产生预期成果并争取顺利结题。

二、开展“家乡的特产”系列活动,培养幼儿爱家乡情感的有效策略

(一)巧用“头脑风暴”,激发教师创造力与积极性

一群没有经验的人去开发园本课程,最大的困难其实不是不知道怎么做,而是对未知的畏难:我们怎么可能做得好?面对这种现状,怎样激发教师的自信心与积极性呢?我们采用了“头脑风暴法”。当时,我园教师平均年龄29岁,在教学上各有擅长。我园在管理上一直由教师自治为主,又一贯推崇良性竞争,非常适合在课题初期采用“头脑风暴法”来激发教师的创造力与积极性,培养教师做课题的自信心,使他们“愿意研,乐于研”。下面是我们的具体做法。

1.会前知识准备。我们在会前为每位教师提供与课题有关的原始材料,做好知识准备,使每位教师对课题涉及的资料与知识了然于心,激发想法。

2.精心设计议题。在会议前,我们根据每一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议题。

3.创新主持会议,确保每位教师畅所欲言。我们在会议开始时会设计一两个分散思维的小游戏,以分散教师的思维,为接下来的议题的创造性展开预热。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不评价别人的想法,每个人都能提出自己的想法。

4.展开议题讨论,记录教师想法。

5.用“质疑头脑风暴法”确定最初计划,每位教师为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设计活动案例。如我们有两位教师一个认为番薯的作用可以用故事的形式告诉幼儿,她创编了故事《花花、瓜瓜历险记》,把地瓜“润肠通便、增强人体吸收水分”的功能与人体消化器官认识相结合,以大班幼儿“花花”和地瓜干“瓜瓜”在人体的历险为线索,把“花花”“瓜瓜”经过嘴巴――食道――胃――小肠――大肠――的过程在故事中呈现,让幼儿了解人体消化器官及其功能,用“瓜瓜”的魔力展示地瓜的功能,并结合游戏《历险记》让幼儿扮演“花花”“瓜瓜”到“人体”各个部位历险,活动设计新颖有趣、科学合理;另一位教师认为可用儿歌来展现番薯的作用,她创编了儿歌《番薯全身都是宝》:“番薯全身都是宝,薯藤可以当肥料,薯叶炒菜喷喷香,薯皮喂猪猪儿壮,薯肉吃法真正多,蒸煮煎炸都不错。番薯番薯本领大,天然色素人人夸,制成饮料味道好,健胃益气降血压,润肠通便防肠癌,减肥轻身抗衰老。番薯全身都是宝,大家多吃身体好。”在教学时采用图片解说、填词游戏、儿歌接龙等好玩的方法进行教学,也取得较好的活动效果。

“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头脑风暴法”成功地激发出我园教师的创造力与积极性,使他们对开发园本课程充满自信,“愿意研,乐于研”,极大地满足我园教师对成功的渴望。

(二)妙用一课三研,在行动研究中追求有效的园本课题研究

当每位教师为自己对课题的理解而形成一个个案例时,我们怎样判断案例的科学性与适宜性呢?哪些活动改放在课题初步,哪些课题在中后期呢……对于这些具体问题的研究,我们采用了一课三研的方式进行。

我园的一课三研,即一研由活动设计者在教研会议上模拟教学,其他教师当“幼儿”,“课后”活动设计者进行说课,其他教师就活动目标、准备、环节设计进行评议,目的在于初步判断该活动的科学性、必要性及活动在课题的前后安排;“二研”由实验班教师在班上执教,不当班的教师进行观摩,每个活动后进行自评与他评,目的在于通过与幼儿互动发现每个活动设计的缺陷与不足,修正活动设计,使之与实验班幼儿的发展水平相符,同时检验每个活动前后安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理顺各个活动的内在联系;“三研”是由另两个实验班教师各自在班上执教,重点研讨活动的实施细节部分的完善,追求有效的指导策略。特别是当教师意见相左时,我们就在两个实验班分别试施各自的策略,再根据实践结果进行修改,务求课题中的每一个案例都精益求精,经得起实践的考验。

可以说,一课三研是幼儿园在追求科学、有效的园本课程研究中的一种很实用、很高效的行动研究法。从宏观上看,它可以让我们在反复实践中建构科学的课题框架、目标与实施模式;从微观上看,它可以一步步地锤炼活动案例,让活动设计更符合本园幼儿的学习特点,更科学、高效。

(三)运用闽南语教学,让幼儿体验乡音韵味,培养幼儿的爱家乡情感

闽南语作为闽南人的母语,是闽南文化传承的载体和途径,是闽南人的根。培养幼儿的爱家乡情感,让幼儿学说、会说、爱说闽南语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开展闽南语教学,让幼儿体验乡音韵味,培养幼儿的爱家乡情感。

1.开发教师才智,创编闽南语童谣与歌曲,提供闽南语教材。我们在课题研究中,自主创作了4首闽南语童谣和3首闽南语歌曲,把课题知识和母语合理结合,让幼儿在学习闽南语时推进课题进程。如闽南语童谣《赤湖番茨尚好料》:“红番茨,白番茨,黄番茨甲紫番茨,哪种番茨尚第圆?就是阮赤湖大番茨。赤湖番茨‘新种花’吃得松,又得甜,有营养阁便宜,贺你越吃越沙嘴。阿姨阿婶爱要水,紧吃番茨来减肥,减肥成功心欢喜,番茨番茨我爱你。”这首童谣是用闽南语表达出我们赤湖人对“新种花”番茨的喜爱及“新种花”番茨的特点,语言活泼押韵,简单易懂,幼儿读来朗朗上口,极其喜欢。用闽南语进行课题教学,很好地达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是培养幼儿爱家乡情感非常好的一种途径。

2.“润物细无声”,在自然情景中学习闽南语。

(四)善用社区力量,让幼儿在课题中体会家乡的魅力

在课题进行中,我们善于借助社区力量,推进课题的顺利开展。如在开展二级主题《赤湖番薯》时,我们利用幼儿园周边的番薯地带幼儿参观番薯地,让幼儿初步感知番薯的外形,并请一位老农为幼儿讲解番薯的种植常识,教孩子们种番薯;在开展二级主题《赤湖大葱》时,我们带幼儿观看赤湖镇“大葱种植园”“大葱加工厂”、大葱食品等,让幼儿直观地从社区环境中体会赤湖特产的魅力,体会社区人们对他们的爱护与希望,体会家乡的魅力,激发幼儿对周边事物的关注、对家乡的关注,产生“我是赤湖小主人”的自觉与自豪,产生长大为家乡做贡献的爱家乡情感。

(五)借用新闻传媒力量,引发社会关注,有效推广研究成果

在我园课题开展期间,正值我县电视台“教育视窗”开播每月一期的“欢乐校园行”栏目,我园争取到电视台来我园录制节目的机会,通过与节目制作人沟通商讨,最后录制了长达12分钟的《赤湖中心幼儿园映像》,节目在2011年3月底在县台播放,取得巨大成功,在家长、社区、我县幼教同行中引起轰动,节目收益良好。电视台乘胜追击,2011年5月又到我园录制节目《大家一起种地瓜》,并把该节目送报参加年度漳州市电视少儿节目奖评比,荣获二等奖;送报参加年度福建省电视少儿节目奖评比,荣获三等奖。

新闻传媒的力量使我园课题研究有效地引发了社会的关注,得到家长、社区及我县幼教人士的称赞与支持,提升了我园的教育品牌,提高了我园在公众心目的地位,有效地推广了我园课题的研究成果。

三、结果

经过一年半的课题研究,我们取得了许多经验与成绩,很好地完成了课题的预设目标,其主要成果如下。

(一)构建科学的园本课程,提高我园的教育教学水平

我们共收集优秀活动案例30多个,拍摄优秀活动案例摄影10个,构建3个二级主题网络,收录园本课题教材一册,园本课题论文集一册,以一课三研的研讨模式探讨了课题的有效组织形式、策略,形成了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园本课程,增加了我园教育教学特色。

(二)以园本课程为载体,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课程开发促进教师向更深入更广泛的专业发展,如在教师常识和专业知识的积累、教师教育技能和创造力的发展、教师专业情意的提升、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协调能力等各方面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提升,而教师的成长反过来也提高了课题成功率,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三)以“家乡的特产”为切入口,引发幼儿对家乡的关注

课题的开展使我园大班幼儿科学、系统、深入地了解了我镇的特产大葱、“新种花”地瓜,并且于此为切入口,引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关注、对家乡的关注,萌发幼儿的爱家乡情感。

(四)家园合作,提高家长对我园的认同和信任感

课题始终是在与家长的紧密合作下开展的,家长参与到课题资料的收集、课题的摄影、课题支教、实地参观等工作中,大大拉近了幼儿园与家长的距离,加强了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了解。而本次课题的教材、案例均是我园教师原创、自主设计的,教师的专业能力令家长折服,与以前相比,家长更加信任、尊重教师,更支持幼儿园工作。

四、讨论与建议

1.要培养幼儿的爱家乡情感,途径不单单可以从“家乡的特产”入手,也可从家乡的民俗、人文、景观、民间游戏等入手,最主要是这个题材必须是幼儿喜闻乐见的身边的人与物,要在幼儿的生活与快乐中培养幼儿的爱家乡情感。

2.主题活动也包括区域活动,我园面前更多的是侧重集中活动的研讨,下阶段将有所扩展,力求解决区域活动的合理构建。

3.园本课题研究不是一个单独、静止的研究,而应该是一个持续、综合的过程,要把在园本课题研究中得到的各种宝贵经验运用到日常教学的各个方面,比如教师根据本班幼儿学习特点设计活动的能力、组织、评价教学的能力,幼儿园工作与家长密切配合等方面,不是课题结束就不再用科学的、探索的精神去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

4.农村园做园本课题研究一定要量力而行,如果跟我们一样是“新手上路”,那就一定要选最拿手、小的课题去做,不要为了跟风或上级布置什么就做什么的盲目态度去做课题,这样一旦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反而会不了了之,打击教师积极性和信心。我们要从“小”做起,做自己能做的,以务实的精神追求有效的园本课题研究。

参考文献:

[1]于琛.农村幼儿园一课三研的新尝试[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0(1).

篇12

2004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要着眼于未来的创业生活,培养自主学习、自主选择、自主探究的能力,学习和生活有计划性、创造性、超前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据教材的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得到健康的发展。笔者认为,政治教师要有效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仅仅依靠教科书、教学图片或网络是不够的,应该利用地方乡土资源,开发地方资源中丰富的知识因素和教育因素,一方面强化、巩固政治课堂学习,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的爱国、爱乡情感得到升华,探索政治学科研究性学习的特色之路,从而使政治研究性学习呈现出勃勃生机。

一.认识乡土资源价值,明确政治研究性学习目标

要使政治教学与时代同步,就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的观念,突破固有模式。《关于福建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管理的意见(试行)》中指出:“地方课程的内容以地方区域性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等资源为主,既要体现地方的传统、特色,又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体现开放性、时代性、地方性、实效性的原则”。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使自己的行为合乎社会规范和道德要求,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把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地方历史、文化、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等资源的探究学习,使学生能够以政治学科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人文素养。

二.植根地方乡土资源,确定政治研究性学习方向

中学政治研究性学习,实际是一种探究性的科学研究活动,确定研究方向为首义。虽然,各地区、各学校在内外条件上存在着较大差异,但不同程度上都会具有可供开发和利用的地方课程资源。笔者所在的漳州市,漳州地处“闽南金三角”,是福建的“田园都市,生态之城”,是著名的“鱼米花果之乡”。漳州平原是福建最大的平原,素有“海滨邹鲁”的美誉,为文明富庶的经济开发区、国家外向型农业示范区,是闽南商贸重镇和富有亚热带风光的海岸地区。先后荣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等称号。境内有东山岛、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南靖土楼等景点。。漳州有着我们政治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地方文化资源。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开发利用好漳州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三.探究地方乡土资源,实践研究性学习过程

政治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指:学生从学习和社会生活中发现、提出研究问题――提出设想和方案――搜集、查阅、处理信息资料――进行相关拓展研究――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激活已储知识――学习和运用科学研究方法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提出相关建议――用文字或书面表达进行交流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学生获得政治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发展的过程,更是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在实践中,具体操作过程为:

1.精选内容,确立研究主题。政治研究性学习强调社会性、实践性,因此,教师要进行科学的引导、管理与监督。研究主题的确立非常重要,在积淀丰厚的乡土资源中,应选择与确定那些与教师教育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并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又能反映社会、地方的发展需要和进步方向,有利于实现基础教育的理想和培养宗旨的资源,确定主题。如笔者曾指导学生开展过的研究性学习主题有《漳州公交车上文明状况的调查研究》、《漳州户外广告状况的思》、《漳州市民文化消费状况调查研究》、《漳州市“摩的”市场现状调查》、《漳州市婚礼习俗的继承与发展研究》、《漳州拖鞋业发展现状调查研究》、《漳州市民不文明行为的调查与研究》、《漳州市消费品过度包装调查研究》、《漳州市民理财方式的调查与研究》、《漳州大型超市满意度调查与研究》、《漳州九龙江水资源状况调查与研究》等课题。

2.上报课题,制订目标。选定课题后,师生密切协作,制定科学、合理的课题规划是课题实施的保障。设计目标前,教师根据《高中政治教学大纲》和《高中政治课程标准》的有关规定,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方面选择提供可供借鉴的研究资料,并作专题讲座,营造有关问题情境,接着,让学生围绕主题从兴趣和爱好出发,成立研究小组,推选组织和研究能力较强的同学担任组长,并要求能从研究的目的、研究现状与基础、实施方案、活动安排、评价方式、成果交流等方面撰写课题方案,这样可以使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比较规范和有序。

3.实践考察,活动实施。课题方案确定后,教师应带领有关课题组学生走出校门,走进与课题相关的乡镇、街道、工厂、社区、历史名胜古迹参观考察,开展社会调查;如《漳州公交车上文明状况的调查研究》课题小组,通过实地参观乘坐漳州市公交车,漳州至天宝,漳州至南靖,漳州至龙海等线路的车辆,同时对乘客、司机和服务员进行采访、问卷调查等,详细记载了活动经过,收集到大量信息。《漳州九龙江水资源状况调查与研究》课题小组在老师的带队下,从加塘溪的源头开始沿溪而下进行实地考查;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不同溪段溪水质量的变化,溪两岸的污染源、污染物,溪水受污染所带来的影响和变化;同时采访岸边耕作的农民、路过的行人等,在附近居民中发放问卷调查表,记载了活动记录,并在电脑之中储存有关资料。这一过程,学生既分工又合作,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是活动能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

4.筛选信息,整合材料。经过长时间的社会实践后,课题组成员在组长的主持下,交流、分析有关信息资料,拓展相关研究,整合部分材料,写成结题报告,如《漳州公交车上文明状况的调查研究》课题小组写出了包括:(一)公交车上存在的不文明问题及分析,分别从乘客、司机、服务员的不文明举止及公交车上的环境污染等方面进行剖析;(二)我们的思考及建议,从社会各方面说明如何加强公交车上的文明建设,提出了构建文明车厢的构想。《漳州市民不文明行为的调查与研究》课题小组写出了“美德贵在坚持,文明重在行动”为主题的结题报告,分别从舆论宣传、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市民素质等方面提出了独特见解。

5.交流评比,深化成果。在社会实践活动、总结交流之后,教师应把学生的主要探究成果融汇总结,参加学校的成果展示评比;同时,本人还结合漳州市级各类小论文评比,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成果送去参赛,近六年来有三四十人次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如《推动绿色发展,创造低碳生活》获优秀乡土地理小论文高中组一等奖;《生财有道,理财有法》、《构建和谐车厢――漳州公交车上文明状况的调查报告》、《文化生活,和谐消费漳州市民文化消费状况调查报告》、《美德贵在坚持文明重在行动――漳州市民不文明行为的调查报告》均获漳州市政治小论文评选高中组一等奖;《飘落花瓶的诉说――交通安全的警示》、《“摩的”取缔与否――漳州市“摩的”市场现状的思考》、《贴出文明,秀出精彩》、《遏制过度包装,倡导简约生活--漳州市消费品过度包装调查报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获二等奖等。这些都大大得激发了学生的成功感和喜悦感。

同时教师本人也结合自身在做的课题研究和校本教材开发工作,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加以整合、推广。二年多来,笔者结合主持《乡土资源开发与校本课程建设》这一省级教研课题,积极引导学生在开放的现实背景中主动对漳州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进行研究,使我校的政治学科研究性学习初步构建起了以漳州乡土资源文化为研究内容的的特色之路,形成了有地方和校园文化特色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内容体系。开发出了《政治小论文写作与鉴赏》、《漳州民俗风情》、《漳州旅游》等校本教材,大大丰富了地方的课程资源,同时这些教材对指导学生进一步参与研究性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涉及的范围很广泛,课题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和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生活问题和社会问题;利用乡土资源,开展政治研究性学习,确实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了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实践机会。在高中政治学科研究性学习中,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发挥教师科学指导作用,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就会越来越精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200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2.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大纲》200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篇13

风景油画作为舶来品,它已慢慢融入中国社会,渗透寻常百姓家之中,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在这大好形势下,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和风景油画家的困惑。例如“架上绘画死亡论”等,对中国的风景油画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作为一个地道的福建青年油画学子,笔者便想借这次机会深入探究福建风景油画的地域特点,研究福建风景油画今后的发展方向,坚定福建风景油画家的信心,不致迷失。

1 福建风景油画

1.1 福建风景油画的传入

福建风景油画所呈现的特点离不开地域性对它的影响。福建地处东南一隅,地势特征是闽东、闽南为沿海,内陆是盆地,闽西、闽北则多为丘陵。福建与东南亚国家毗邻,更与港、澳、台地区有着无法斩断的地缘、血缘关系。福建历来人才辈出,文化空间分布上也呈现多元性,拥有丰富的海洋文化。而中国的风景油画是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通过到西方学习的艺术学者们传到国内的。福建也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门户政策,受到了早期港口开放的影响,为艺术学者们创造了良好的出国条件。在与国外的频繁交往中,西方风景油画也随之较早地传入福建,与福建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等地域特色“碰撞”、融合,并在相互的影响渗透中得到了丰富的发展。绘画注重交流与实践,福建油画家们面对交流越来越紧密的艺术圈,从实际出发审视自身,在吸收“异质文化”的基础上秉承兼收并蓄的态度,与时俱进,采纳新的艺术观念,使福建风景油画形成了一个多元的新局面。

1.2 福建风景油画的发展

(1)福建风景油画的先驱者谢投八。谢投八(1902~1995),福建漳州市人,是我国著名的油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谢投八先生留学法国学习西方绘画艺术。作为福建美术教育和风景油画的先驱,他在对福建美术教育建设或是个人艺术造诣上都取得了突出成就。风景油画《故乡的冬日》是谢投八先生1934年在厦门美专工作时创作的,画面一改原先严谨工细的特点,展示了大胆奔放的用笔。这种笔触同时带有中国大写意的山水画意境,虚实处理张弛有度,用色凝练,很好地体现了谢投八先生风景创作中的构图能力与捕捉瞬间自然风光的审美追求。我们还能从这幅画中看出福建闽南的地域性特点对其内容、色彩与作品中建筑物的影响。

(2)福建风景油画的前辈们。高一呼(1933―),湖南益阳人,尽管高一呼不是福建人,但他1961年从浙江美术学院毕业后便来到福州,并将自己的精神寄托在福建的山水中,在福建画坛上具有极高的影响力和代表性,并且为福建美术教育作出突出贡献。由于长时间生活在福建,高一呼的血液之中都已融入了福建的地域风俗,创作了大量以福建为题材的风景油画。例如,《武夷之晨》《鼓山远眺》《榕树》《榕树下》《老东街口》等。其中,被视为其代表作的《闽江边的小渔船》就展现了烈日下福建沿海的风光。他用极富生命力和韵律感的笔触来表达江水的变化和空气的透视,用冷蓝色与橙黄色形成的互a对比来表现渔船在光照下的夺目色彩。画面的张弛、虚实充分体现了高一呼的观察力、概括力以及对物象色彩关系上的熟练把控。高一呼的艺术生涯深受福建沿海风土人情的滋养与熏陶,其严谨的写实造型渗透出细腻而抒情的表现性,从而形成了他独特的带有福建特点的抒情写实主义画风。

薛行彪(1944??―),生于福建福清,是福建油画界十分具有影响力与代表性的油画家。他自1965年毕业于福建师院艺术系后,先是到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进修油画,1995~1996年间又被聘请到日本名古屋艺术大学做客座研究员,回国后便到福建任职、任教。薛行彪追求“超以象外”,积极探索写意油画的“笔、韵、气、势”,力求将传统理念与现代意识融合。他的写意风景油画讲究用笔和节奏,在乎色彩的搭配对比和画面的“点、线、面”构成,画面让人感到富有乐感、节奏感,这是他讲求的“韵”。就如他在《早春(闽侯)》中展现的初春时节冰雪消融、大地回春,就是结合了轻盈灵动的笔触用透亮纯洁的颜色来表现的,透露出春的生机“灵气”。薛行彪曾如此说过:“我觉得我就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福建艺术家。”在他的这一系列作品中,不论是海边渔村还是城市高楼,不论是闽江沿岸还是乡间榕树,都丰富了我们的视觉,并使笔者这个福州人产生了眷恋家园的情感共鸣。

(3)福建风景油画的传承代表。王辉(1956-),生于福建福清,是福建师大艺术系美术专业78级的学生,闽北是他生命与艺术的起源,他的作品中尽管风格有所流变,但他骨子里带有的闽北山区生活的经历和人文环境对他思考习惯的影响都会潜藏在他的画面中。就如《通往牛迹潭的山道》,便是他饱含对闽北家乡深情所创作的最重要的风景油画的开篇之作,并入选了全国六届美展。在经历早期写实风景油画后,王辉先后创作了《山灵》《静静的岩岸》等充满意境的作品和《穿越峡谷》《岁末》等思考历史、人生哲理主题的作品。王辉勇于突破,在探索的过程中领悟到介于具象与抽象的创作风格,闽北特有的地域文化总能在他自由畅快的横涂竖抹间隐约显现。

(4)福建风景油画的特点。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们的性格修养和所处的自然地理、人文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画家在一个地方长期生活,他们一定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感情,画家的性格、习惯、思考方式便会受到影响,就会在他们的风景油画创作中体现出一定的地域特色。经过对以上几位福建风景油画家的分析,福建风景油画的特点就是带有很明显的地域特点,受南方地域的熏陶,在风景油画色彩的感觉上有着优秀的天赋,即色彩感;在造型上不似北方的严谨,而更显轻松写意,侧重追求情感的表达,即写意性。在艺术多元化的今天,福建风景油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立足于地域性特点。

2 立足民族地域

近年来,中国风景油画受到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冲击,“架上绘画死亡论”甚嚣尘上。要想中国风景油画不致“死亡”,我们就必须立足于民族地域,追求民族化、本土化。这就要求艺术家们必须坚持“以我为主”,把自身的个性、生活经历、文化素养融入创作中,不是盲目跟风、盲目推崇西方的一切艺术,要基于本土文化和人文环境的审美,否则就会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失去内在发展力,真正走向“死亡”。在全球化、多元化的今天,更要对此引起重视。

3 结语

通过这篇论文,笔者对福建风景油画的发展过程和代表画家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色彩感与写意性对福建风景油画至关重要,我们一定要注意对其进行巩固加强,并和我们福建天然的地域特色联系起来,使它们成为福建风景油画的鲜明特点。只有立足民族地域,兼收并蓄,我们才能不被外来的错误因素所影响,才能更坚定、更有信心地将我们的艺术之路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