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产业链存在问题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产业链开始于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它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网络企业战略联盟,相同产业部门或不同产业部门某一行业中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及其相关企业,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关系,以产品为核心联盟以实现价值增值。虽然各个国家对农业产业链描述各异,但都具有大致相同的特点,即按照规模化大生产要求,种植生产销售实行纵向一体化,并以此链接农业生产资料、加工企业、销售商构成有机整体。 并组织管理投入其中的人、资本、信息、技术等要素流动,从而获得农产品价值增值。对于我们这样的一个农业大国来说,研究农业产业链对发展现代化农业尤为重要。
二、我国农业产业链面临的问题
(一)农业产业链狭窄且较短
首先农产品无法适应市场日益多元化、高质化需求,其特色产业链短缺,品牌产业链不够长,龙头农产品企业数量不足。 二是下游产业发展滞后,下游产业包括农产品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诸多环节。 对产业链影响最大的农产品加工业,其精加工、深加工程度不足,没有充分实现农产品附加值。初级农产品的加工、储存、运输、装卸、销售中产业配套技术含量较低,导致其腐烂、浪费损失严重。
(二)农业产业链的脆弱性
农业产业链的脆弱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体制原因导致的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地方保护主义的盛行会导致产业链的人为割裂。所谓体制,简单的来讲就是利益的分配和再分配所形成的基本格局,表现在农业领域就是按照行业和行政区域划分产业链,这种划分方式导致农业要素市场被行业和不同部门依据各自的利益最大化诉求分割,导致农产品的流通受阻。另一方面是我国整体较低的农业产业链信息化程度,按照产业链的相关理论,产业链的深化必然伴随着产业信息链的深化,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化的产业结构和农业反哺工业的产业政策,导致农业产业信息链长期得不到重视,加之机会主义和诚信问题,增加了农业产业链各交易环节的交易成本。
(三)农业产业链组织衔接程度低
按照相关交易理论,交易成本主要取决于交易双方的合作程度,即双方合作的诚意和合作的效率。按照竞争市场的相关理论,农产品市场是典型的完全竞争市场,而完全竞争生产的交易成本最低,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资源分配严重不均,导致我国农产品市场生产的分散性,在此条件下,产生高昂的市场交易成本,高昂的市场交易成本加上竞争性的农产品市场下农户几乎是以成本价将农产品批发给零售商和批发商,这更加降低了我国农业产业链的组织衔接程度。
三、 针对我国农业产业链问题对策
(一)不断延伸和拓展产业链
一是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和拓展。从纵向角度来看,农业产业链的下游产业主要包括农产品加工业,我们应该在纵向上延伸产业链,通过农产品的深加工来实现农产品价值的再增值。二是产业链的横向延伸和拓展。在横向角度上,尽可能扩充农业产业链上每个产业环节和每个产品。
(二)促进产业链协调顺畅
产业链主要包括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通过相关措施使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协调顺畅,以此来降低交易费用,获得产业链的整体效益。农业产业链的整合和引导和发展应以市场需要为导向,此外通过定单农业的推行来使加工企业和分散的农户形成稳定的契约关系和共同利益体。
1. 加快建设农业产业链的信息化。根据相关理论,产业链中的各成员通过信息的参与和共享的能够提高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取得在行业竞争中的整体优势,提高产业链的整体效益。通过产业链的信息共享和提高产业链的信息化程度实现农产品的价值的再次增值,因此,与农业相关的各个产业链组织都应该建立农产品信息链管理系统,如运输业通过建立农产品信息链管理系统,可以实现根据网上的交易数据来提前安排和组织运输,实现运输业和农业的互利共赢。现阶段,各行业应利用各种现有信息网络来实现信息的传递。
2.加大力度发展农业产业链物流。 物流顾名思义就是货物的流通,指的是产品的生产、储存、运输、装卸、再加工、流动、销售等一些列活动, 故农产品的价值增值也是在这一物流链中实现的。 农产品物流特点是量大;点多、面广;作业独立。 对于农产品加工企业,节约物流成本包括减少存货量、加速流转,是提高其利润率的一种途径。
(三)选择多种组织模式发展农业产业链
鉴于各地农业产业链形成基础、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等具体情况,建立多种形式的组织发展农业产业链。 例如以公司为主体,以一种或几种农产品为核心,联合生产企业、农户,实现分担风险、共享收益的产业链组织形式;以订单为核心,依托专业市场,发展特色地域产品,建立产销一体化的产业链组织形式等。(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篇2
三是新疆棉花经营长期处于低层次非高效的阶段。新疆棉花市场销售结构较差,销售方式长期以一卖一买的现货交易为主,由于棉花企业基本依靠农发行贷款,政策规定不得进入期货市场,导致新疆进入期货撮合市场经营比例太低,产销经营效益不高。
四是产业链下游对新疆棉需求弱化,本地棉纺业对棉花的需要减弱。内地纺织企业大量使用低价进口棉,对新疆棉使用量进一步降低。很多新建或迁移来疆的纺织企业大部分竞争力不强,使用新疆棉的厂家不多,致使新疆棉本地销售弱化。
五是农民靠棉花取得的收入远小于其他产业收入。新疆一些地区的农民种植林果或饲养家畜等收入翻番,棉花种植成本较高,尤其是2002年种植长绒棉的棉农,几乎无一幸免棉价下跌造成的损失,收益低,对棉农伤害很大。
六是棉花仓储设施、设备亟待改造和建设。新疆总体上已有的棉花仓储设施已具规模,库区、库房、铁路专线基本满足需要。但随着我区棉花产业的发展,现有的棉花中转储备库不少由于建库时间久远,仓储设施、设备老化现象严重,机械化、电子化水平低,尤其是近3年我区承担代储任务后,仓容和中转储备能力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需进一步加大改造升级力度。
七是铁路运输继续成为制约新疆棉花经营的瓶颈。铁路发运困难多年来一直是影响新疆棉花销售的制约因素,由于兰新铁路双复线及电气化改造,进出新疆商品物资运量严重失衡等原因,新疆棉花外运持续紧张,部分内地企业购买新疆棉2~4个月仍难运出,占压棉花购销资金,影响新疆棉外销及声誉。
篇3
五大连池市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县级市,农村人口众多。但是由于农业产业结构非常的单一、农业生产上的基础应用设施不够完善、科学技术还落后等原因,使我市广大农民经济收入较低。因此,针对我市现阶段的农业生产状况的研究,本人认为解决我市农业当前问题的主要途径是:1.大力调整优化现有的农业产业结构;2.改善现有的农业生产条件;3.加大力度对广大农民的技术培训;4.重点发展我市的现代化农业。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广大农民就地创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因此,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和大力调整我市农业结构是五大连池市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之举。
1 现代化农业的类型
1.1 特色农业
特色农业就是将所在地区内的,具有独特农业生产资源研究开发成为该地区内独特拥有的名优产品,转化成为具有当地特点优点的商品的现代化农业。特色农业的“特色”就是在于生产是产品能够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欢,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1.2 休闲农业
休闲农业是利用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景观资源,大力发展旅游、观光、休闲的一种新型的具有农业生产特色的经营形态。
1.3 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属于高产出高投入,技术、劳动力、资金密集型的产业。是完全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是走向环境安全型农业的生产、工厂化农业、无毒害农业的必经之路,是实现农产品的反季上市销售,进一步满足多层次、多元化消费需求的有效方法。
1.4 绿色农业
绿色农业分为两类,即有机农业、低投入农业。是通过将生态环境与农业生产联系协调,促进可持续发展,保证农副产品安全性,并不破坏原有的环境的农业。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一种整体性的概念。
1.5 观光农业
观光农业是以农村和农业为载体的新型的生态旅游支柱性产业。农民利用当地自有的自然条件,吸引游客前往,并且提供适当的设施,更能增加收益。旅游活动内容除了浏览地方文化、当地风景,展示当地风土人情外,还有泛舟垂钓、自助采摘瓜果等活动。
2 五大连池市现代化农业发展现状
就当前情况来看,我市的农业生产仍然是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其中大豆种植面积最大,但是利润很低;水稻玉米近年来市场价格走高,但是由于我市常年种植大豆,农药残留严重,不适宜大面积种植水稻和玉米。目前我市只有在特色农业和绿色农业方面成果喜人,在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方面涉足很少。为此在市委、市政府、市农业局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在城南兴建了集休闲和观光的科技示范园区,经过一年来的时间,示范园区成果喜人。为我市生态农业的发展做出了榜样。
3 存在的问题
3.1 从事农业生产企业科技技术含量较低、规模较小
我市现有的农业企业,开发面积和投资规模都相对较小,生产的商品品种单一。再加上科技人员不达标,现代化的农业科技实施起来难度很大,致使我市农业企业因为条件落后、生产技术差,而农产品品质不高。
3.2 发展速度缓慢,未突出矿泉名城特色
与其他发达的地区相比,五大连池市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水平相对比较低下,虽然我市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有优势,但并未显示出农业现代化的特色,广大农民的意识也很淡薄。
3.3 市场竞争力不足,资金投入较少
政府对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投入资金不足,此外投资企业大都觉得融资很困难,再加上投资农业化生产要承担市场跟自然的双重风险。由于我市市场现代化农产品的购买力不强,造成缺乏市场竞争力。
4 对策
4.1 完善现代化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我市的现代化农业基础设施才刚刚起步,在相当的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步伐,特别是交通运输设施、灌溉喷施设施等有待加强,各级政府及各相关单位应大力协调解决我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4.2 加强农技推广站的建设,重点培养农业技术人才
篇4
一、福建省茶产业集群现状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2年全国茶叶年产量为179万吨,福建省茶叶产量为32.1万吨,占比17.9%,产量位列全国首位。同时,全国茶园面积为2 280千公顷,福建省茶园面积达到221.46千公顷,占比9.7%。福建省茶类品种繁多,是绿茶、红茶、白茶及青茶(又称乌龙茶)的发源地[1]。最著名的当属以闽南的安溪铁观音、闽北的武夷岩茶为代表的福建乌龙茶。
(一)福建省茶产业集群形成区域广泛
1.福建省茶叶产量增长迅速
茶叶产业在福建省农业中,是具有明显优势且生命力旺盛的蓬勃产业,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受到政府、社会各界及农业工作者的关注。福建省茶叶的生产在种植面积及产茶产量方面一直是不断进步的,取得了十分傲人的成绩。
2012年福建省实际拥有茶园面积为221.46千公顷,比2003年的138.58千公顷增加了59.8%。茶叶总产量达32.1万吨,比2003年产量增加了17.08万吨,涨幅达113.7%。近10年来,种植面积及总产量都都是保持连续增长态势,种植面积平均增长率达到5.23%,总产量平均增长率达到8.44%。除2003年及2010年,10年内福建省茶叶产量增长率都保持在7%以上,峰值出现在2005年及2007年,分别达到12.41%、11.89%。
2.福建省茶叶生产分布广泛
福建省产茶区域广泛分布于九个地级市。根据福建省各地级市统计局整理得出,2013年,福建省各地级市茶叶总产量由多到少的顺序如表2所示[2]。九个地级市平均增长率为6.99%,其中福州、泉州两地,相比上年增长率超过10%。
数据来源:通过福建省各地级市统计局整理得出。
宁德市茶叶产量占全省茶叶产量的23.31%,泉州市茶叶产量占比全省茶叶产量的19.19%,漳州市及南平市分别占比达17.02%。泉州市茶叶产量占19.19%,比上年增长10.5%,双高指标,是九个地级市中最突出的。
(二)福建省茶产业集群形成区域特色鲜明
福建省茶类繁多,生产有青茶、绿茶、红茶以及白茶4种茶类。
青茶(又称乌龙茶)盛产于福建省的安溪、武夷山等地。铁观音及大红袍为福建省青茶的代表作。
福建省绿茶主要产自闽东的宁德市、福州市,闽北的三明市、武夷山市,以及莆田市等地区。顶峰毫、雪峰白毛猴、云峰毛峰、莲心茶等为福建省绿茶的代表[3]。“世界名茶”描述的就是来自福州市的茉莉花茶,乃福建省绿茶的特色。
福建省白茶较为集中区域为政和县及福鼎地区。福建省白茶具有保健及药用价值,近年来受到关注度上升。白毫银针是白茶中最为典型的茶类。
(三)与福建省茶产业集群相关的政策法规逐步完善
为了更好促进茶产业集群的发展,福建省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探索,逐步制定出与福建省茶产业有关的政策法规,如《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是全国首个关于茶产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对福建省甚至全国茶产业的发展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福建省《关于推进现代茶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培育2家以上茶叶企业在国内上市,3家以上茶叶企业在境外上市。福建省财政厅因此对福建省茶产业集群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积极扶持茶叶龙头企业;对新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等国家级品牌的茶叶企业给予30万元奖励;对南平、三明、宁德3地市的茶叶深加工企业进行财政补助。
二、福建省茶产业链现状
福建省的茶叶产业除了乌龙茶、绿茶等多茶类的生产与加工外,与茶相关的各式茶具以及茶旅文化等也已成为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茶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与产业链。2012年,全省的茶叶企业有10 000多家,精制茶加工类企业900多家,初、精制加工厂有9 000多家,主要分布在泉州、宁德、南平和福州等市。其中,泉州市的占比最大为35%,其次是南平市18.3%、宁德市17.7%、福州市14%,还有15%分布在厦门、龙岩、莆田等地。此外,福建省知名的龙头企业有174家,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有181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的有12个、省著名商标有57个[4]。安溪茶区、武夷山茶区、宁德茶区等几个重点茶产业集群区的茶产业链都有起步,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一)安溪茶区
安溪县有悠久的产茶历史,是福建古老且影响力充足的产茶区域。茶叶产业对安溪全县的经济、就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有重要推动作用。2013年,安溪县产茶总量达到5.1万吨,同比上年增长幅度为10.43%。安溪茶区形成了种植户只负责种植,加工户进行采购加工,分工合作形成了一体化的的产业链结构。茶叶产业主要经营模式为内外相连,农户、加工户一体化、共同发展[5]。安溪县茶配套商品生产企业已有500多家,从业人员数万人,涵盖茶工业、茶旅游、茶会展、茶学教育等领域。例如八马茶业是安溪著名的龙头企业之一,拥有独立的生产基地,可集中加工茶产品,同时注重文化传播,品牌建设[6]。近几年设立的海西茶业基地与中国茶都、茶叶深加工区等,使安溪成为全国重要的茶产业链集散地。
(二)武夷山茶区
茶叶产业的蓬勃发展直接带动了武夷山国民经济的增长。2013年,武夷山茶区实有茶园面积达13.8万亩,全市注册茶企1 215家,从事茶叶相关工作近6万人。武夷山茶产业集聚明显,但经营规模小,通过现有几家龙头企业的带动,形成初具规模的生产基地,依托旅游业推动,从而使武夷山茶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增强。武夷星于2001年10月创立,已发展成为武夷山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拥有自己的科研团队及加工厂,致力于传播茶文化,产销结合,主要生产青茶、绿茶、白茶、红茶等茶类。通过武夷山规模茶企引领较小企业,竞争与合作并重,通过市场调整茶叶价格,维持在合理且稳定价位,同时保证茶叶品质[7]。
(三)宁德茶区
福建省最大的茶区是宁德市,茶叶产业已成为其重中之重的产业,对财政、企业及农业工作者的收入有巨大促进作用。2012年,宁德市涉茶总值近27亿元人民币,全省年产茶量有三分之一来自宁德茶区。宁德市茶园经营分散到一家一户,农户经营规模小,产业链条形成较为完整。近年来种植规模逐年扩大,加工能力增强,品质不断提高,内外销售并举,构建起完善的销售网络,品牌层次分明。例如,福建新坦洋茶业集团,1996年建立于福建宁德福安市,常年来打造独特的红茶品牌,致力于将坦洋工夫茶推广至世界。该公司包含种植、加工制造、销售体系,科研开发等多项业务[8]。
三、产业集群与产业链视角下的福建省茶产业存在的问题
福建省茶产业已然发展为特色与实力并行的产业,集群规模初具,产业优势较为明显,成为福建省经济的重要来源。但是在产业的生产种植、加工制造、销售网络等多个环节仍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对全省茶产业的集群发展产生抑制作用。
(一)茶园开发缺乏规划
由于茶叶行情走俏,产量与价格居高不下,许多农业工作者为提高收入,肆意开垦山林种植茶苗。茶苗种植过程中需要松土,土壤稀疏从而导致水土流失,继而使土壤失去生产的能力,种植户加大农药投入,使茶园土壤循环利用价值。在这样肆意妄为的开辟茶园及大量使用农药的过程中,不仅对茶叶品质产生强烈影响,也不利于茶园的长远发展。
(二)茶叶产业链不完整
福建省广泛分布的小规模作坊是目前主流的经营模式。由于企业规模等一系列问题,真正拥有茶园基地的企业屈指可数,目前茶叶来源分散于众多家庭经营作坊。该模式下使得茶叶的数量、质量都难以得到保障,从而对茶叶加工、销售、运输造成不同程度的阻碍。
茶产业链应由较具规模的企业牵头,吸引与茶叶相关合作组织加入,结合成追求共同利益的团体。而福建省以家庭式经营为主,难以形成规模;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不够,使加工企业集中程度低。加工企业与客户间供需难以平衡,时而导致茶叶囤积,时而导致满足不了;相互间存在不对等的利益需求,没有良好的组织规划,对茶产业链及茶产业的竞争力有损害作用。
(三)茶叶单产值低
2011年福建省茶叶达到1 401千克/公顷的单产值,略高于全国其他省份。但是对比与世界其他产销茶叶的国家,福建毫无优势[9]。各主要产茶国的单产值远高于福建的1401千克/公顷。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是科技水平不足,生产模式较为传统。目前的产业现状造成了资源的极度浪费,茶产业中的新兴技术难以实际运用[10]。
(四)茶叶产品附加值少
福建省茶产品附加价值低,例如武夷山大多数茶企受资金投入不足影响,生产设备较为陈旧,生产工艺较低,管理水平落后。大多数为家庭式作坊,茶叶加工主要是初加工、制成成品茶,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产品如药用茶、保健茶、液体茶等较少。逐渐成熟的茶叶市场,引发日益激烈的竞争,导致利润有所下降。因此开发茶叶产品的附加价值,成为争夺茶叶行业利润的必要手段。
(五)农药含量过高
在福建省茶叶的生产过程中,由于部分茶农为了提高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成为影响茶叶品质的主要因素,极大地影响了福建茶叶的出口贸易。近年来,许多国家为了打击中国的茶产品,相继对中国实施贸易壁垒,通过农药含量标准的提高来阻碍中国茶产品进入他国市场。农药问题已然成为阻碍茶产业发展的绊脚石。
(六)茶文化氛围有待加强
对比其他产茶省份,福建省茶叶氛围相对浓厚,福建人民在茶道及日常饮茶方面都是很重视的。但是随着人们生活规律、习惯的变换,对茶文化关注度明显下降。想要将福建省建设成为世界闻名的“茶省”,仅靠目前的文化氛围是不够的。如何使更多群众加入茶文化的建设中来,是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仅仅依靠媒体和企业是不足以塑造优质茶文化的。
(七)茶产业的物流结构缺陷大
区域化茶产业发展,物流是否能够有效且合理运作起到重要作用。茶叶产业有极强的时效性,保存不慎将会导致品质急剧变化,贬值迅速。因此需要使用有冷藏柜的车辆进行配送。目前这类型车辆的严重缺失,是茶产业物流结构中的重大缺陷。茶企的物流体系中缺乏系统且完善的标准,运输过程中遇到问题难以及时处理,从而造成企业的损失。同时,第三方物流没有建立专门针对茶产品运输的体系,使得信息延迟,生产、运输及销售相关资讯传递受阻。对种植户、加工制造企业等造成极大的压力,对产业链的发展极为不利[11]。
四、产业集群与产业链视角下的福建省茶产业竞争力的策略选择
(一)全面拓宽茶叶产业链
两岸间关于茶叶的交流日益密切,许多有经验的茶商开始在福建省创业。先进技术的引进,新颖的经营模式、品种的更新对福建省茶产业有突出影响。但是,福建省茶叶产品的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偏少,为了追求市场有限的利润,将茶叶产业链延伸是必然的选择。如把与茶叶相关的茶食品、茶具、茶工艺,茶文化等产业相互融合,全面拓宽茶产业链。
(二)开发茶产品多样用途
延伸产业链可以从拓宽产品拓宽产品用途入手,挖掘当前未被重视的产品功能。例如风味茶、功能茶、保健茶、科技茶等等,将其发展成为一个系列的产品。茶叶的药用价值是原本应该被人们重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被人们轻视甚至是忽略的地方。因此,重视茶叶的药用价值研发是延伸茶产业链的方向之一。重视茶的保健作用,重视保健茶的开发,开发新的茶叶品种。通过不断的提高行业标准,引领茶叶发展的世界潮,实行茶叶链的绿色生产[12]。
(三)建设生态、休闲茶业
除了产品链的延伸,对茶园景观的构建、茶文化节的塑造、茶艺比赛的推广等,都是延伸茶叶产业链的方法。茶产业的发展趋势应为结合休闲、生态、娱乐的综合型旅游。例如,台湾建设的观光休闲茶旅,在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融合多样茶类文化的活动,将新兴的经营理念与茶业发展相结合[13],将茶产业当成一种文化进行建设,对其予以宣传,加以推广。将福建省的茶文化深入发展,充分提升茶产业竞争力,并与旅游业相互结合,使三者共同发展、相互促进。
(四)构建农村合作社,加速产业组织化
福建省茶产业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要适当地发展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在引领农民进入市场中的组织作用,引导和改变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合作社的建设,逐渐形成规模龙头企业带动,农村合作社促进,农户支持的模式。三方结合,共同追求利益、分担风险,提高产业组织化,从而促进福建省茶产业综合竞争实力[14]。
(五)实体营销与电子商务营销齐头并进
借助电子商务平台或建立网站,将企业文化和茶叶产品通过互联网拓宽渠道,从而推动福建省茶产业发展。在这个数字信息时代,除了运用淘宝等网络平台进行简单销售,运用新型的自媒体营销已成为主流。如利用微信、微博等运营,可以达到培养特定目标人群、针对性进行推广、收集一手数据、品牌宣传、茶文化氛围渲染等多重作用[15]。
(六)茶叶企业密切加强与加工户合作
企业在整个茶产业链中担当着承上启下的关键力量,是影响力十足的环节,在整个茶产业链中最有活力。通过加强茶叶企业与加工户的合作,带动加工户进行茶叶的加工制造,为其提供技术、设备等,使加工户制作出满足企业及市场要求的产品,既保证了茶叶的品质及数量,又对茶叶品牌起了促进。
(七)建立高校与茶叶产业合作
茶叶产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技能是使用“土方法”传承下去的,即父女、父子间的传承。这种传播方式容易造成技能的失传。因此,建立高校学生与制茶专家的联系,发扬传统茶文化,促进茶产业的壮大是十分有必要的。例如,2014年安溪开展的首届大学生茶叶初制赛,通过学生与制茶高手结对子的形式参加比赛。该赛事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年轻群体注重茶叶产业,为培养新一批有文化懂茶道的人才打下基础。
建立科研实践基地对高校及茶叶产业能起到双赢效果。高校师生实地考察学习,进行土壤观察、检测、分析等。将分析结果进行反馈,可以为该地区茶园建设提供建议,为种植户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
参考文献:
[1] 徐枫.武夷山岩茶品牌建设初探[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0.
[2] 钱伟强.基于产业链拓展的闽台茶业合作深化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1.
[3] 赵冬梅.找准产业化发展的路子[J].农村经营管理,2009,(8):46.
[4] 杨江帆.中国茶产业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2012:48-51.
[5] 张磊,吴志丹,杨如兴,邬龄盛,尤志明.2009年福建省春茶产销概况与启示[J].茶叶科学技术,2009,(2):1-4.
[6] 马军,李秋晨,张锦华,林影.准确定位市场 加快坦洋工夫红茶发展――记福建新坦洋茶业集团[J].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业),
2010,(12):55-59.
[7] 王丽敏.福建茶叶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9.
[8] 余文权.安溪县茶叶产业链的整合管理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1.
[9] 张文锦,王峰,翁伯琦.武夷山市茶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福建农业学报,2012,(11):1264-1268.
[10] 程长琴.武夷山市茶产业发展特征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13,(3):225-226.
[11] 王建华.供应链管理在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中的作用[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3.
[12] 刘春腊,徐美,刘沛林,穆松林.中国茶产业发展与培育路径分析[J].资源科学,2011,(12):2376-2385.
[13] 彭禧阳.中国茶叶贸易环境及产业竞争力提升策略刍探[J].农业考古,2012,(5):204-208.
篇5
但是,从区域内天然气产业链的发展现状来看,成渝经济区尚未充分利用区域资源禀赋优势带动天然气相关产业的发展。本文从区域内天然气产业链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成渝经济区内天然气产业链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成渝经济区内天然气产业链发展的现状。
天然气产业链是指以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和依托的产业群。在天然气产业发展的生产要素构成中,资源占据主体核心地位。天然气产业集群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基于天然气资源禀赋形成的一个由点、线、面、网组成的多层次、多侧面、多领域的网络结构,它要求在与社会生产力布局的联系上,应按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的原则,合理分工,协调发展。从整体上来看,成渝经济区的天然气产业链初具雏形,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 一) 天然气产业发展的资源基础。
成渝经济区域内天然气资源丰富。截止 2010年底,探明的四川省天然气基础储量为 6763. 11 亿立方米,重庆市天然气基础储量为 1921. 02 亿立方米,整个成渝经济区的天然气基础储量之和位居全国首位。随着对区域内天然气地质认识的深化以及勘察技术的提高,天然气资源总量还会有所增加。
2011 年区域内天然气开采量达 263. 48 亿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生产总量的 28. 2%。
( 二) 天然气产业市场培育。
在成渝经济区的能源生产结构中,天然气占26. 64% ( 按当值量计算) ; 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占 15. 53% ( 按当值量计算) ,远远高于全国3. 4% 的平均水平。天然气的利用领域涉及到了城镇燃气、化工原料、工业燃料、CNG 汽车等各方面。天然气管网设施逐步完善,基本上覆盖到经济区内的各大城市,市场培育基本成熟。
( 三) 上下游产业链发展情况。
成渝经济区内除有产能巨大的上游企业以及为天然气开采配套的油气装备制造企业外,还拥有数量众多的天然气化工企业,这些企业分布在经济区内靠近天然气产地的城市,其产量位居全国榜首; 天然气汽车在成渝经济区内各大城市的公共交通及出租车行业的推广成效显著,CNG 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已初步建成,其在清洁能源汽车产业中崭露头角; 天然气加气站成套加气/检测设备已经完成国产化,并批量出口到国外。在成渝经济区的夹江、峨眉、沙湾及眉山一带,已形成以天然气为工业燃料的颇具竞争优势的建陶产业集群。
二、天然气产业链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十二五”期间,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以及低碳发展要求的不断提高,工业结构转型和快速城市化对能源产业产生了更大的需求,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能源产业组织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都给天然气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尽管面临着如此难得的机遇,但是,要发展成渝经济区区域内天然气产业链就必须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成渝经济区区域内天然气产业链发展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 一) 产业链延伸不足,产业结构欠合理。
天然气产业链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天然气主要用于燃料、燃气的生产和作为化工原料。天然气产业结构的布局偏重于上游产业,天然气化工主要集中在生产二甲醚、合成氨等化肥产品上,产品雷同,附加值低,经济附加值较高的下游深加工企业没有达到相应数量与规模。除此之外,天然气产业链发展的“网状结构”不明显,削弱了其可以带来的竞争优势。天然气产业集群对区域发展的拉动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出来。
( 二) 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之间存在矛盾。
天然气资源的特殊性,以及天然气生产企业的垄断特性,决定了天然气产业链的布局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调控和协调。但是,由于目前政府在这方面的职能落后于快速发展的经济需要,以致天然气产业集群的发展受到了影响,具体表现为: 一方面,天然气生产企业反映成本高企和政府对资源的定价过低; 另一方面,闲置的民间资本难以跨过保护门槛。这不仅不利于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对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 三) 技术创新能力低,产业升级缓慢。
天然气产业内部创新能力比较低,产业升级缓慢,集群效应低。其主要原因是当前产业集群模式欠合理。在当前的模式下,产业集群还没有充分成长起来,高科技人才的支撑力度不足,创新体系不完善,从而影响了整个产业的升级与进一步发展。
三、破解思路和对策。
针对成渝经济区天然气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状况,本文提出如下对策:
( 一) 延伸深化天然气产业链。
成渝经济区内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和完善的管网设施是培育发展天然气产业链的基础,成渝经济区已初步形成包括天然气生产、城市燃气、天然气化工、CNG 汽车制造等在内的天然气产业链。随着对天然气利用的不断深化,如在城市工业园区、旅游集中服务区、生态园区、大型商业设施建设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必将推动燃气发电机、燃气锅炉、吸收式制冷行业的发展,同时也会带动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而分布式能源的建设行业、运营管理行业也将随着分布能源的发展获得迅速发展,从而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装备产业化奠定一定的技术基础。依托现在的产业基础,适当延伸深化天然气产业链,将会对整个区域的经济产生更大的拉动作用,如图1 所示。
( 二) 根据区域内产业实际情况优化产业布局。
在成渝经济区内,与天然气相关的产业已经崭露头角。重庆市的清洁能源汽车产业初具规模,成都、南充、德阳、区域内资源地分别在天然气加气站成套加气/检测设备制造方面、油气机械装备制造方面、能源装备研发与生产方面以及天然气化工产业方面有一定的规模和优势。在此基础上,可加强经济区内各个行政区域天然气相关产业的规划,优化天然气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 见表 1) ,提高天然气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以促进天然气产业集群的发展。
( 三) 完善政府职能,为天然气产业链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条件。
应该重新定位地方政府的角色和职能。地方政府既不能过度干预天然气产业发展,又不能太过放松,要与市场机制协同促进天然气产业集群发展。
成渝经济区内天然气产业集群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应该更多地促进各企业进行合作,尤其是要协调资源开发企业与资源使用企业之间的关系,使产业集群快速成长起来。政府还要制定相关政策,扶持相关中小企业,尤其是处于天然气产业链下游的企业,以达到延伸产业链的目的。在产业集群逐步成熟稳定后,政府部门可适当降低介入程度,但是仍要促进产业链内部的创新,以保持整个天然气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
( 四) 积极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提升创新能力,加快产业升级。
企业是产业集群的创新主体。由于成渝经济区天然气产业链内的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互动机制不健全,而且企业本身也缺乏高素质人才,因此企业科研力量严重不足。加上产业配套不完善等原因,整个产业链缺乏发展后劲。利用区域内的科研力量优势,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是天然气产业链创新最有效的途径,同时也能为整个天然气产业链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孙慧,李伟,杨义,庄涛。 2010 年中国天然气行业发展动向及“十二五”展望[J]。 国际石油经济,2011( 6) : 56 -59.
[2] 周怡沛,周志斌。 中国 CNG 汽车市场发展现状、趋势与策略[J]。 国际石油经济,2009( 10) : 44 -46.
[3] 陈磊。 陕西省油气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综合研究[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1,20( 6) : 13 -15.
[4] 王丽,魏敦崧。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应用[J]。 煤气与电力,2006,26( 1) : 46 -48.
[5] 李明川,黄晓川,王瑞和,张训峰,王军和。 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 钻采工艺,2011( 11) : 98 -100.
[6] 杨杰,叶小榕。 财政支出构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西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6) .
篇6
1.1中国铝产业链的物质运动情况我国铝产业链上的物质运动包括:开采、选矿、冶金、电解、加工、消费和废杂铝的回收与循环利用以及各环节排放出的物质运动等,见图1所示.
1.2中国铝产业链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根据铝产业链的物质运动情况,对铝产业链存在问题进行归纳与分析如下.(1)铝土矿山采选情况及其存在问题分析.我国铝土矿资源自然禀赋较差,90%以上的铝土矿资源为沉积型铝土矿,矿石为一水硬铝石,属于高铝、高硅、低铁、难溶的中低品位铝土矿,集中在山西、河南、贵州、广西.主要应用露采方法和单一的自卸汽车直进沟开拓方式,这种方法剥采比大,采矿损失率和矿石贫化率很高.一般剥采比达10~15m3/m3,有的高达22~25m3/m3,总体剥离量占采剥总量的80%~90%[1],这样导致占用土地多,影响面大,铝土矿资源的开采问题已成为铝产业链发展壮大的制约瓶颈.我国铝土矿选矿常采用手选,再用浮选脱硅、机械或化学处理办法脱除钛和铁等杂质,进一步采取相应措施脱除钾和钠杂质,人工拣选导致铝资源遭到严重破坏.(2)铝冶炼情况及其存在问题分析.采用不同的冶炼方法对铝土矿品质要求不一样,拜耳法要求铝土矿的铝硅比≥8~10,联合法要求铝土矿的铝硅比为5~7之间,烧结法要求铝土矿的铝硅比为3.5~5.0,提高铝硅比成为冶炼的关键.目前我国企业氧化铝的生产多采用联合法,这种方法先以拜耳法处理大部分易溶的一水硬铝石,再将难溶或不溶部分转入烧结法,在烧结时再配入部分铝土矿来提高品位,我国大型氧化铝生产企业均用此法生产氧化铝.氧化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赤泥,赤泥堆存因含有大量的废液,污染地下水.我国原铝生产企业一般采用熔盐电解法.电解铝时需要消耗大量电能,生产1t铝约耗电16000kWh.而目前我国的铝电解槽大部分是自焙阳极电解槽,这类自焙槽几乎没有安装消除氟化物等毒气装置,从烟囱直接排放,有的小铝厂就是“裸排”,工作环境中弥漫着氟化物和沥青烟,导致工作场地环境恶劣,严重威胁着工人身心健康.(3)综合回收利用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分析.我国铝土矿共伴生的有益矿产尚未得到充分的综合利用,铝土矿中伴生的丰富的稀有、稀土及稀散元素中,目前只对部分镓和铁元素进行回收利用,其他的均进入赤泥中.而国外90%以上的镓和钪是在氧化铝生产的过程中提取的[2].再生铝冶炼加工可以节省大量的能源消耗,理论估计每生产1t再生铝与生产原铝相比,可以节约95%的能源,节水10.05t,少用固体材料11t,少排放CO20.8t、SO20.6t[3].目前我国再生铝企业“小、多、散”,科技开发力量薄弱,技术水平低,能源与资源浪费大,远未达到理论估计水平.特别是大量作坊式的企业,在拆解废旧电器、旧电机、旧电缆的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到处乱扔,废水流入农田,进入水系,自然环境受到严重污染.铝产品深加工企业结构不合理,生产经营分散,生产集中度低,深加工能力薄弱,产品附加值低,产品结构单一,技术含量高的铝加工产品主要依靠进口,抵御风险能力不强.(4)产业链信息系统分析.铝产业链单元企业基本上都建立了自己的信息系统,大型骨干企业建立了生产执行系统(MES)、供应链管理系统及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系统.但应用方面还需完善,实现了基础管理,在生产、经营与管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增强了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和综合竞争能力.对铝产业链信息系统有待建立和运行.针对以上铝产业链现实情况及其存在问题,构建生态化低碳发展理论模型,试图系统地解决这些问题.
2构建铝产业链生态化低碳发展的理论模型
2.1构建生态化低碳发展理论模型构建生态化低碳发展理论模型,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是用生态化办法解决物质循环问题,二是考虑节能减排问题.构建铝产业链生态化低碳发展理论模型,首先要完善铝产业链节点的组成与联系,将通过铝产业链中每一个节点的物质、能量、水、技术和信息进行系统集成,对铝产品进行非物质化设计,并形成科技开发、技术服务支持系统,构建铝产业链生态化低碳发展理论模型[4-6],如图2所示.
2.2对铝产业链生态化低碳发展模型的解释对上述所构建的铝产业链生态化低碳发展模型的解释:
(1)节点组成.围绕铝产业链,针对采、选、冶、加工企业和企业内部核心工序构建起铝产业链生态化的主体,从而形成铝产业链共生生态群落.
(2)系统集成.针对构建铝产业链的物质流,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通过物质集成、能量集成、水集成、技术集成和信息集成[4],使铝产业链生态化低碳运行分述如下.第1,物质集成.通过深入分析铝产业链的生产工艺流程,采用新工艺和新技术,使铝产业链的生产流程朝着简单化、紧凑化、大型化、连续化和循环化的方向发展,实现铝产业链的物质集成,从而减少铝产业链废弃物的产生与排放,用较少的铝资源投入,最大限度地并可持续利用铝再生资源,使铝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废物循环利用升值化、废水废气废渣产生最小化[4].第2,能量集成.运用以系统工程理论和热力学分析为基础的能量集成技术,对铝产业链全生产过程的耗能现实进行深入细致分析与诊断,发现耗能高的部位及原因,通过采用“能量集成策略”,并结合铝产业链的生产过程中的操作、管理、工艺等因素,应用先进的节能设备和环保工艺,对铝产业链系统节能降耗改造方案进行决策,淘汰或改造资源浪费、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装备,采用新能量集成系统高效运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的产生与排放.第3,水集成.水的梯级利用与开发是实现水集成的有效方法,其本质要求是全过程控制、分散和集中相结合,水的梯级利用技术主要包括铝产业链的水梯级利用技术和企业内部的水梯级利用技术,建立企业内部工序之间和产业链各企业之间多级用水循环系统,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采用先进工艺与装备,对铝产业链的水系统进行有效的改造,使铝产业链的水集成系统稳定运行,实现废水资源化,污水“零”排放.第4,技术集成.技术集成包括软技术和硬技术的成组配套.依据铝产业链生态化低碳设计的理念,把相关高新技术、抗风险技术、废物利用和交换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等成组配套集成起来,建立起资源和能源消耗最小化、废物和污染物产生最少的高新技术系统,以实现铝业生态化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技术要求.第5,信息集成.建立完善铝产业链的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包括物质流、能源流和废物流的信息,铝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采购原材料、生产半成品、成品、技术进步、市场发展等方面的信息,以及法律法规、相关的宏观环境的信息,从而形成铝业生态化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信息支持系统.
(3)非物质化设计.指通过铝产品小型化、轻型化、使用循环材料和部件,以及提高铝产品寿命,在相同或者更少铝材的基础上,获取最大价值的铝产品,或者在获取相同铝产品的功能时,实现铝产业链物质和能量的投入最小化.
(4)铝业生态化低碳产业链设计.这是指依据工业生态学的原理,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链接所进行的最优化组合设计与改造.按我们构建生态化低碳发展理论模型,下面以中国铝业贵州分公司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3铝产业链生态化低碳经济发展实证分析
中国铝业贵州分公司针对产业链,围绕“四个环节和四个重点”[7-9],对铝产业链生态化低碳经济发展进行了努力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进展.其具体做法如下.
3.1重视四个环节①重视在资源开采环节的回采率和综合回收率的提高,延长矿山经济寿命周期;②重视在资源消耗环节能耗降低,资源产出效率的提高,开展能源梯级利用、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的工程实践活动;③重视资源的再利用,进行科技开发回收镓,做强产业链;④重视原燃材料供应和产品销售的节能环保标准的使用,努力建设生态铝业.
3.2狠抓四个重点
(1)狠抓上游一体化发展战略控制资源.力争矿权,加快对矿山的控制,合理储备矿产资源,制定向上游扩张的前向一体化发展战略.
(2)狠抓能量集成技术开发降低能耗.针对能耗高的问题,开展一系列的科研攻关和技术开发工作,如对已使用的混联法生产氧化铝的工艺流程及设备,展开了“自流式外循环板式降膜蒸发器”、“烧结法赤泥快速分离技术与装备”、“烧成窑提产工艺装备创新技术”、“单套管预热———高压釜强化溶出技术”、“混联法高浓度氧化铝生产工艺技术”、“混联法二段分解生产砂状氧化铝工艺技术”、“熟料窑增产、提质、节能技术”、“常压脱硅”、“高效精滤技术”等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开发项目,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取得了显著的节能降耗效果;在电解铝方面同样通过技术开发,如通过“180kA级铝电解槽技术”和“230kA高效节能型预焙铝电解槽”技术产业化开发,提高了该企业的电解槽的稳定性和单位面积产能,降低了能耗;在电解控制技术上开发了“大型预焙电解槽自适应控制及新型风动下料装置”、“186kA预焙槽系列智能模糊控制技术”、“铝电解在线检测”、“预焙铝电解槽槽电压噪声控制”、“铝电解物料储运及烟气净化管控一体化综合系统”,建成了“铝电解工艺-控制研究室”,经集成创新所形成的“DJYF-1型铝电解工艺过程控制系统”,成功应用于电解铝的生产,综合节能效果显著.
(3)狠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建生态矿山.该公司围绕氧化铝、电解铝、碳素三大块产生大量废弃物的问题,从原辅材料和能源、生产工艺、生产设备、过程控制、管理制度、员工素质、产品和污染物8个方面,仔细分析原因、判明具体部位,寻求系统解决方案:首先从废水治理入手,控制废水产生源头、完善废水处理过程,梯度利用再生水,基本达到“污水零排放”理想目标;同时对固体废弃物加以综合利用,如粉煤灰用于水泥生产原料,用作建筑材料生产的原料,烧结赤泥和粉煤灰混合用于筑坝.该公司对岗位粉尘和噪声进行了治理,对老矿山进行复垦,将废弃排土填埋采空区,平整场地,种树、种花、种草,使老矿区草化、花化、绿化,通过综合利用废弃物,取得了节能降耗、减污添绿,增效增收的良好效果.
(4)狠抓科学管理推动生态化低碳发展.完善管理制度,再造优化流程,严格规范管理,确保质量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环境管理和计量检测制度有效运行.推行精益生产、预算管理、成本管理,引进ERP系统,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严格执行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开展企业亚文化建设,初步形成了具有贵铝文化特色的形象识别系统,使员工的日常行为规范能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科学管理推动了贵铝产业链朝着生态化低碳经济方向发展.
4铝产业链生态化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路径
从中国铝业贵州分公司具体实践看,朝着生态化低碳经济方向发展确实取得了很大进步,但缺乏对产业链的系统思考,与铝业生态化低碳发展理论模型还有较大差距,为此,提出铝产业链生态化低碳发展模式的实现的具体路径如下.铝产业链生态化低碳发展理论模式是通过模仿自然生态系统构造铝产业链生态系统,首先要完善铝产业链的节点的组成与联系,将通过铝产业链中每一个节点的物质、能量、水、技术和信息进行系统集成,以达到有机链接,减少废渣、废液、废气和温室气体等物质的排放和铝资源的循环利用,铝产业链生态化低碳发展的目标.其实现途径主要有[10-12]:
4.1科学地规划设计首先考虑铝产业链上各节点企业之间物质循环,上游企业所产生物质(包括废物)为下游企业提供资源,使铝产业链做到尽量少的废弃排放.其次考虑将物质、能量、水、技术和信息进行系统集成设计,形成循环链;最后考虑节能问题,采用高新大设备与先进工艺进行综合改造方案,形成全新的铝产业链生态化低碳运行系统规划.
4.2按设计方案进行改造按铝产业链生态化低碳发展模式进行改造,在改造过程中要注意引进冶金高技术、新工艺、大装备,并利用管理信息技术将他们集成起来;要敢想敢干,构建起铝产业链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最大化和能耗、废物和污染物产生最小化的高新技术系统,以满足铝产业链生态化低碳运行的要求.
篇7
——以“抖音”短视频为例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目前传媒行业正在蓬勃发展,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短视频传播信息提供了技术支撑。作为当下深受用户欢迎的短视频软件,成为主流媒体抢占信息时机,提高影响力的新的传播渠道。本文根据传媒产业链理论,结合“抖音”短视频,探讨主流媒体运用短视频信息的价值,并指出政务类抖音号目前的问题和 挑战所在,对其未来的发展提供可行的建议,从而推动主流媒体短视频更好地发展。
二、写作提纲
1. 传媒产业价值链基本概念
2. 基于传媒产业链理论,浅析主流媒体运用抖音的价值所在
①从内容生产者方面②从平台管理者方面③从用户方面
3. 主流媒体在抖音平台存在的不足和建议
4. 总结
三、研究方法和手段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搜集整理相关研究资料,为研究做准备;
2.调查研究法:通过访谈、问卷、统计分析等,把握传媒产业链及短视频的现状、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
篇8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3-218-03
一、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概述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指装备制造业中处于技术高端、价值链高端或产业链核心部位,决定着整个产业链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装备制造的高端部分,是各项工业技术、信息技术及各类新兴技术的集成载体,是国家在未来全球竞争中,抢占竞争力高地的重要支撑。
高端装备制造业概念是随着工业发展中核心竞争力的转移而出现的。20世纪末,国家提出装备制造概念,重点发展工业中的支柱性产业。十年后,装备制造业中的高端部分成为竞争力核心,国家又提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概念,促进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和产业升级。
2010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战略新兴产业列为抢占经济和科技制高点的重大战略,高端装备制造业被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及《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规划》内容,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五大重点领域为:航空装备、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卫星制造装备及应用、智能制造装备。
二、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特点和发展模式研究
(一)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特点
根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观点:第一,技术先进,已有相当的技术基础和人才储备;第二,市场空间大,对装备制造业起到支撑作用;第三,对国民经济带动作用大,处于成长期,潜力大;第四,对能源、资源的供给体系提供保障。
根据中工联创国际装备制造研究中心观点:第一,高技术含量。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集聚了大批研发、技术人才,产品中凝结了较高的技术含量。第二,高资本投入。核心技术研发难度大、工艺复杂,必须支付高额研发费用和设备及材料购置费用。第三,高整合性和带动性。需要政府、企业、金融等多种机构配合,集聚多个行业联合攻关;也会使多个部门、多个行业共同受益,带动能力强。第四,关系国家战略。
(二)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模式研究
1.“需求—创新驱动”模式。是指根据市场需求,立足自主创新,依托其先进的科技水平,进行产品制造的一种模式。目前采用这一模式较多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一流国家。
2.“快速引进—完全吸收—拓展创新”模式。是指快速地将世界先进技术引入国内,使技术被消化吸收运用,并在此基础上把已引入的技术进行拓展创新的一种产业发展模式。采用这一模式的是以日本为代表的较发达国家。
3.“引进—落后—再引进”模式。是指靠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或仿制国外产品进行产品生产,待该技术无法适应市场需求之时,会再次引进其他先进技术,如此反复循环地维持产业发展的一种模式。这些国家科技原创能力低,主要把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作为获得技术支撑的主要来源,而不考虑自主研发和创新。发展中国家一般都是此种发展模式,中国也是这一模式的最典型国家。
三、广东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及集聚区情况
(一)广东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及其存在问题
广东是中国装备制造业大省,装备制造业已成为全省支柱产业,2011年,装备制造业总产值为54560亿元,约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0%。2011年7月,广东省政府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部署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指出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目标之一。广东在重大技术装备研制、设计和成套能力方面发展迅速,自主创新能力及品牌影响力不断加强,并形成了核电、风电等新能源发电设备、船舶制造与海洋工程装备、航空工业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汽车产业、智能制造装备等七大高端装备产业体系。
1.核电装备。广东核电产业发展较早,基础雄厚,核电产业链雏形初备。广东核电装备产业主要以广州南沙核电产业基地和江门台山核电产业园为中心聚集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为龙头,核岛主设备及辅助设备配套发展的产业链。
存在问题:缺乏核心技术和国产关键零部件配套;安全问题是阻碍核电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风电装备。广东有丰富的海洋风电资源,具备发展风电产业的基础。广东省大型风力发电装备的研发和生产企业为广东明阳、佛山东兴风盈、广州英格等。风电装备工业年生产总值约为100亿元。
存在问题:风电产业发展不太成熟,经过前十年的爆发期后,出现很多成本、技术、管理等问题,现进入调整期;海上风电技术难度大,施工困难多,缺乏核心技术和国产关键零部件配套。
3.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广东重点发展了超大型油船、液化天然气船、液化石油气船、大型滚装船等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船舶产品和海洋钻井平台、移动式多功能修井平台、大型工程船、浮式生产储油船等海洋工程装备。珠江口年造船能力达到200万~300万吨。
存在问题:全球经济低迷导致船舶需求减少,许多企业接单困难,出现亏损;主要靠增加投资扩大产能来发展产业,产业竞争力有待提升。
4.航空工业。广东在航空工业领域长期处于空白阶段。直到2009年,中航工业进入珠海后,民用航空工业才开始起步,在旅客登机桥、飞机泊位引导系统、航空货物处理系统方面发展迅速。根据规划,到2015年形成年产244架通用飞机的规模,全省航空产业的产值500亿,初步形成以珠海、广州、深圳为支撑点的黄金三角。
存在问题:相关配套基础薄弱,需长期培育和引导。
5.轨道交通设备。广东轨道交通装备工业依然处于起步阶段,2008年后才开始快速发展。南车集团在广东设置3个生产基地,北车集团与珠海签订协议,准备投资百亿发展轨道交通装备。
存在问题:轨道交通基础薄弱,产业链不完整。
6.汽车工业。汽车工业是广东装备制造业第一大产业,聚集着广汽本田、广汽丰田、东风日产、比亚迪等汽车巨头。2011年汽车产量突破160万辆。预计2015年,广东汽车产量将达450万辆,产值接近1万亿元。
存在问题:核心配套产业链缺失,产值虽大,增加值却不高,急需产业升级;核心制造技术掌握在外企手中,产业发展形成依赖。
7.智能制造装备。广东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工业主要集中在数控机床领域和机器人领域。广东在数控机床研发、数控系统和伺服及驱动系统的普及、功能部件的生产方面居国内前列。广东的机器人研发正处于起步阶段,立足于数控系统基础,未来发展潜力很大。
存在问题:机床产业和企业实力弱小;机器人研发技术难度高。
(二)广东高端装备制造业集聚区情况及其存在问题
1.高端装备园区扎堆珠三角。广东高端装备制造工业园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以广州为中心,深圳佛山为两翼,呈现三足鼎立格局。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四市的装备制造工业园区占全省的六成以上。
2.大园区定位清晰,小园区混乱发展。广东省在全局上对全省装备制造业进行了总体布局规划,每个主要区域都有主导产业,使其能差异化发展,相关代表大型园区都有明确定位,并且严格按照规划发展,逐渐形成特色产业链,是广东省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主力;更多的中小型园区缺乏实力和明确定位,即使有定位也无法按照规划发展,逐渐发展成为“大杂烩”性质的园区。
3.存在重复建设和同质化现象。广东数百个工业园中,除了少数定位清晰、特色鲜明的园区,其他大部分园区都是相同或相似的产业集群,重复建设现象也很明显。大多数工业区是当地政府为了提升本地GDP,通过大量投入生产要素建立起来,创新能力较弱。只有少数园区是随产业发展需要自然集聚而成,并逐渐成为广东省高端装备园区的主力。
四、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形势分析
(一)高端装备制造业调整期将持续3-5年
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与宏观经济形势紧密相连,目前全球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正处于调整阶段,将会维持3-5年的调整期,但长期来看,高端装备制造业在未来10-15年会迎来强劲增长。
(二)全球及中国大型装备企业布局基本完成
当前装备制造业产业布局已基本稳定,一些大型装备企业的战略布局和资源优化配置格局已初步形成,但仍不乏个别大型企业还有新的扩张需求。
(三)高端装备制造业大额投资更趋谨慎
受政策调整和市场变化影响,2011年以来高端装备制造业增速明显回落。许多企业减缓对外扩张,大额投资更加谨慎。大部分企业正进行内部优化,加快自主创新,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开拓市场,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
(四)高端核心技术转移可能性小
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核心技术一般都在本土进行,很难转移到国外。以日本为例,即使日本大地震后,日本中低端产品制造逐步向中国转移,然而大部分核心技术仍保留在日本本土。
五、广东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策略建议
(一)瞄准世界前沿技术,明确产业发展思路
依托现有装备制造业基础,广东应瞄准世界前沿技术,培育龙头企业,努力在高端装备技术产业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大力发展航空装备、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装备等产业群,形成横向、纵向关联和融合发展的优势,打造国际领先的高端制造产业集群。逐步形成跨行业、跨部门的科研、生产、服务体系,重点加快快速成型技术等的应用和产业化,大力发展快速成型技术服务中心,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实现技术互补、资源共享和远程服务,实现科研、生产和服务的分工与合作,构建高端装备技术产业链条体系。
(二)制定高端装备制造业各行业的发展规划
当前,除汽车产业外,广东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基础仍较为薄弱,各行业发展方向既缺乏明确指引,也没有具体的发展规划;各行业在技术发展方向、产品特点等方面也有较大差别。在产业发展的关键转型期,广东亟需完整的发展规划引导高端装备制造业各行业发展,应针对各个不同行业制定不同的发展规划,从而实现各领域的同步发展。
(三)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相融合
高技术服务业是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配套产业。广东应加快发展产品研发设计服务、现代物流配送、信息系统服务等,积极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发展,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由生产型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业转型升级。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技术和管理方式,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进行产业链延伸,积极开展为用户提供前、后端的服务和全面解决方案等业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长空间,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培育优势产业,努力打造广东装备制造地区品牌
广东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应抛弃大而全的思想,放弃弱势产业,集中培育具有优势的产业,努力打造广东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地区品牌。对于广东高端装备制造业优势产业或未来可能领先的产业,制定专项振兴规划,通过政策、资金、技术、招商等全方位支持,快速做强产业。同时,加大对广东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宣传力度,如通过举办大型装备论坛、组织大型装备制造业展览、在世界著名装备制造集聚区举行推介会等向全球进行推介。
(五)建立公共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
广东中小型企业较多,但其自主研发能力较弱,完全依靠自身的能力难以实现技术创新。因而,政府应统筹安排,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高端装备制造业公共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等,加快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开发,为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提供生产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提供不竭的动力,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六)推动产业和园区转型升级,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目前,传统装备制造业在珠三角地区已形成一定规模。广东应统筹规划传统装备制造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全盘考虑产业布局,引导低端产业有序转移,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向高端化发展,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一是促进传统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积极采用智慧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向高端装备制造业转移,加大研发投入,强化工艺设计,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推动产业链条向高附加值的两端延伸。二是改造提升现有产业园区。将不符合产业规划、效益低、能耗高、产业附加值较低的产业,通过“三旧改造”、“退二进三”、“双转移”等方式,推动产业有序转移,淘汰落后产业和落后生产能力,为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腾出空间。
(七)合理规划工业用地,优化产业布局
当前,土地资源日益稀缺,优化产业布局和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尤为重要。为此,广东应对客户需求进行归纳分析,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分配土地;对于入园企业进行严格审核和考评,提高对入园企业的规模和技术水平要求;并通过开辟区块集中安置、建设标准厂房等形式,整合分散的企业,引导中小企业向同产业区域集聚;也可以通过采取耕地异地置换等方式,提高土地的投资强度和建筑容积率,从而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八)为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广东应加快健全交通运输体系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能源、资源的供给,不断增强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和运行效率;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由管理型转向服务型,将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工作重点放在宏观调控、规划引导及服务扶持上,并推行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信息化项目,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充分发挥中介作用,利用行业协会、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等公共服务平台,开展技术研究创新等工作,支撑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阳华.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对策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1(13)
2.黄磊.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浅谈[J].新材料产业,2012(2)
3.陆燕孙.高端装备制造是振兴制造业的突破口[J].中国产业,2010(11)
篇9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在低碳经济概念的指引下,为了在未来十年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老大,中央财政总体上将投入超过1000亿元支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开发与推广。湖北省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来保障电动汽车产业链的构建和发展。
本文对湖北省电动汽车产业的构建和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其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结合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2 湖北省电动汽车产业链存在的问题
2.1 湖北省电动汽车市场建设中的技术研发还不成熟
对于电动汽车来说,电池、电机等核心技术一直是湖北省各大汽车厂家研究的重点。目前湖北省电池、电机等核心技术还很不成熟,需要进一步研究。如果电动汽车在每个环节的技术不能过关,如果电动汽车的开发研究没有后续的努力,那么电动汽车的生命力将受到致命的威胁。因此,电动汽车的技术产品化的结果如何以及电动汽车后续发展的力量,将决定湖北省电动汽车产业链构建的命运。目前主要的制约湖北省电动汽车产业链的瓶颈在于电动汽车的电瓶无法通用。因为各厂商生产各自规格的电瓶使得电瓶无法通用,从而制约了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建设和发展。
2.2 湖北省电动汽车产业链技术标准不统一
要实现电动汽车的市场化,在研究核心技术的同时,制定和统一技术标准是很关键的。但是目前,湖北省乃至国家对于电动汽车的标准、电池的标准还未达成统一,既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又加大了普及难度。
2.3 湖北省电动汽车产业链售后服务环节力度不够
售后服务关键是要掌握好电池与电机的维修、保养与回收技术,但湖北省目前这方面技术人才和队伍还有待不断培养。同时,平衡生产厂家与分销商的利益关系还存在问题。由于电池技术复杂,更换和维修需要厂家支持,而厂家支持力度的大小对分销商的利益将造成较大影响。
2.4 湖北省电动汽车保险和金融服务等环节力度不够
由于目前电动汽车成本相对较高,对于用户来说,除了湖北省政府给予补贴外,如果保险与银行等金融机构能给予支持,将对电动汽车市场化有助推作用。但目前由于湖北省电动汽车还处于发展初期,有关电动汽车的保险业务和金融服务业务尚处于摸索阶段。
2.5 “新能源汽车央企大联盟”成员利益协调一致尚有困难
“新能源汽车央企大联盟”既然要结束各车企“各自为战”的局面,那各车企业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就势必要做出相应调整。而这种调整必然带来车企业间的又一场利益博弈的过程。其中的东风汽车公司生产基地主要位于湖北省,并且东风公司在襄樊建立了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是国内第一家同时获得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城市客车生产资质的企业,年产3万辆的新能源客车生产线正在建设中。而其他的成员大部分也在湖北省有生产基地。因此,湖北省电动汽车的供应竞争十分激烈,成员利益矛盾突出。
“新能源汽车央企大联盟”共分三组,第一个是包括一汽、东风、长安等在内的整车组,第二个是电池组,第三个是能源供给和服务组,包括国家电网、中海油、中石化等在内,承担充电站建设等。电的使用是要划入国家电网的,而中石化和中石油原来是加油站,现在却要投成充电站,有跑马圈地的“嫌疑”。“新能源汽车央企大联盟”在湖北省的发展同样易形成跑马圈地形成的资源浪费和不合理竞争。
2.6 容易形成地方保护
湖北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推动,然而,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发展却遭到来自地方保护的制约。此外,国内的竞争十分激烈,北京、上海、西安等地先后盛名开发出了电动汽车,有的已投入营运使用。湖北虽然已有较好的基础和声望,但如发展不快,进展不利,随时都有可能被竞争对手抛在身后。政府如何做好众多利益主体的调整整合是一大难题。
2.7 “低碳经济”下能源升级与能源接轨的实现还存在问题
湖北省目前的汽车产业依然使用的是传统能源,面对新兴的电动汽车产业,如何真正的将传统能源与电能接轨,如何实现传统能源的升级还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电动汽车产业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而从传统能源过度到电能还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而湖北省政府如何真正构建起绿色环保的电动汽车产业链,还尚待思考。
与此同时,湖北省传统汽车的批量淘汰和传统加油站的改造还存在问题。如果将来湖北省的充电汽车市场扩大,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传统汽车的批量淘汰和传统加油站的改造问题,这些虽然是远景,但势必是发展电动车和推广电动车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3 对发展完善电动车产业链的建议
3.1 积极完善电动汽车各项核心技术
针对目前的充电汽车生产而言,电池、电机等核心技术一直是湖北省各大汽车厂家研究的重点。因此,政府应当适时发挥作用,加大相关方面的研发投入,尤其是可以利用湖北省高校集中的科研优势,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做好自主研发工作。
3.2 增加对电动汽车制造和销售环节的政府扶持和投入
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发展目前局势仍不明朗,其中一个关键限制因素是市场上销售的新能源汽车主要以混合动力为主。而其技术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较高的购车成本限制了其普及。而纯电动汽车的销售推广目前仍困难重重。对于解决这一问题政府部门应当加大政策上的倾斜力度。在制造环节可以通过建立严格的尾气排放标准和汽车生产工艺来限定非电动汽车的生产,而对电动汽车的生产进行相关税收政策的扶持。在销售环节,可通过减免车船使用税和养路费等政策来鼓励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
3.3 对电动汽车产业链中各项产品和技术进行标准化
现有的汽车制造厂商在电动汽车的生产方面各自为战,这也导致了电动汽车电池、电机等核心零件难以进行统一的标准化生产。这既增加了电动汽车的生产成本,也增加了电动汽车的推广难度。湖北省可以根据东风汽车公司现有的生产规格在湖北省甚至是中部地区搭建起一个标准化生产的平台,对于处于这一生产链中的各制造商采用统一的生产规格,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也便于将研发成果及时应用于生产。
3.4 提高电动汽车购买的各项售前售后服务
针对目前许多民众对于电动汽车了解较少,对购买或使用电动汽车持观望态度这一情况,政府部门可以设立相关的机构以供市民咨询。同时各汽车生产厂商可以建立统一热线和售后平台,解决各类电动汽车的售后问题。
3.5 构建企业联盟,协调各方利益
针对目前的央企联盟和可能出现的地方保护主义,湖北省相关政府部门应当权衡各方利弊,根据现有的电动汽车产业链建立起相关企业联盟,通过资源共享、互利互惠的企业系统来促进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发展。
篇10
赤峰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尤其是以草原文化、红山文化、蒙元文化、契丹辽文化为依托的文化旅游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和利用。推动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齐头并进,融合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链进一步延伸。旅游产业已经作为赤锡经济带区域合作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所以进一步优化整合文化旅游产业链对赤峰市旅游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赤峰市文化旅游产业链存在问题
(一)文化旅游产业链条发展不平衡,仍有短板存在
文化旅游产业链条上的“食住行游购娱”各个要素是一个有机整体,任何一个要素发展滞后都会影响整个链条的整体发展。赤峰文化旅游产业链条下的各个企业发展不平衡,各自为政的情况仍然存在。旅游景区景点是文化旅游产业链条上的重点要素,但是有些文化旅游景区只注重景区建设和门票收入,而忽略了与旅行社等相关企业通力合作,打早经典旅游产品与商品,彼此之间没有形成提升产业链价值的合力。同时个别景区企业管理混乱,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发展,对历史遗迹尤其是生态的保护不加以重视,影响了后续发展。不注重产品价值,各种收费价格偏高,宰客现象时有发生。赤峰市旅行社规模小,经营分散,尤其是近些年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竞争进一步加剧,各旅行社为了吸引客源,降低成本,放任导游增加购物环节,降低了顾客满意度。娱乐和购物是提升文化旅游产业链价值的重要环节,但是“购、娱”仍然是赤峰市文化旅游产业链的短板。赤峰市现在的旅游商品文化特色不够突出,创意少,产品雷同,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存在假冒伪劣产品,在整个文化旅游消费中占的比重较小。旅游景区文化衍生活动创新少,地域文化得不到充分挖掘,参与性不强,吸引力不足。娱乐项目较传统,缺乏新意,特色的酒店和餐饮数量少,规模小,缺乏统一规划。
(二)文化旅游产业链延伸不足,效益低
虽然赤峰市旅游文化底蕴丰厚,资源丰富,但是大多数景区仍然主要以门票收入为主,不注重文化旅游资源深层次的挖掘,与网络、艺术品、传媒出版、演出娱乐、影视动漫、商务会展等相关行业的融合程度低,没有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导致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利用率低,没有形成产业效应。多数景区注重观光旅游,与文化相结合的衍生项目少,形式单一,参与性不强,不能有效吸引游客长时间停留。
(三)缺少具有带头作用的核心企业
旅游企业是文化旅游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优秀的旅游企业可以带动周边产业共同发展。文化旅游景区和旅行社是文化旅游产业链中的重要节点,然而赤峰市在以上节点缺少能够起带头作用的核心企业。旅游社企业规模小,经营分散,没有上市的大型旅游公司,核心竞争力不足。文化旅游景区数量有限,成规模的4A级文化旅游景区更少。小企业经营分散,企业联盟机制不完善,管理混乱,只顾眼前利益,缺少整体意识,阻碍了整个文化旅游产业链的持续发展。
二、赤峰市文化旅游产业链整合策略
(一)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整合红山文化、草原文化、蒙元文化、契丹辽文化、印石雕刻文化、渔猎文化等六大文化产业链,使得其与旅游产业充分结合形成文化旅游产业链,这六大文化产业链的主要内容包括红山文化遗址公园,史前文化展示馆为主要代表的红山文化;以乌兰布统旅游区为主要代表的草原文化;以应昌府、金子宁路、大宁路、武平路、宁昌路5大遗址和喀喇沁亲王府为主要代表的蒙元文化;以巴林左旗辽上京、辽祖陵、辽真寂之寺,宁城县辽中京,巴林右旗庆州白塔、辽庆陵等辽代遗迹以及国内最大的契丹辽文化体验区――红山文化旅游商贸城为代表的契丹辽文化。将全市同一类型的文化旅游资源连点成线,打造有特色,吸引力强的精品旅游线路。
(二)文化旅游产业链的纵向延伸
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有机结合本来就是创意的结果,资源有限,创意无限,文化旅游产业的延伸说到底就是创意和创新。突破产业边界,创新旅游体验项目,增加旅游商品种类,深挖文化内涵,都需要创意来突破。以赤峰市八千年积淀的文化旅游资源为基础,借助影视、网络、科技、动漫,艺术等各种手段创新旅游商品和服务,并且打造赤峰文化旅游创新平台,吸引政府、高校、旅游研究机构、旅游企业等进入平台,共同创造具有赤峰市标志性地方特色的产品和服务。例如进一步提升赤峰红山文化节、喀喇沁王府文化节等大型文化节事演艺活动的创意;策划创新在红山文化遗址、喀喇沁亲王府、辽代遗迹、达里诺尔湖、乌兰布统等旅游景区的实景演出或剧场演艺项目。
(三)文化旅游产业链的横向拓展
打造赤峰-锡林郭勒旅游合作平台,在蒙东城市群建设的契机下,以片代点,大力发展以城市为中心的片状旅游发展格局,以城市辐射乡镇,以乡镇带动农村,形成以城市为主,乡镇为辅的产业集群化发展。大力发展文化旅游衍生项目,促进文化旅游产业与房地产业、农业、工业等其他产业的关联性、结构性和区域性的融合,拓展赤峰市文化旅游内涵。近年,自治区政府提出“十个全覆盖”工程,应该借助农村综合治理后的良好环境,以丰富的农副产品和独特的乡村文化为依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农家乐餐饮业。通过加速林果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开发乡村名优土特产品、旅游特色购物产品。
(四)培育文化旅游核心企业,建立中小企业战略联盟
在赤峰-锡林郭勒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上,可以通过股权联结、招商引资、企业重组、合同契约、企业联盟等方式共同组建具有实力的大型文化旅游集团公司。对现有的重点旅游企业大力扶持,并且以资产为纽带,鼓励大型工商企业与旅游景区、酒店、旅行社、旅游交通运输企业进行强强联合,组建大型旅游集团,充分发挥大型旅游集团的带头作用。中小企业是赤峰市文化旅游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协调作用,以多种形式组建中小企业战略联盟,共同开拓市场,约束行为,互相学习,产生规模效益。
参考文献:
篇11
降低能耗率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节约资源以谋求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已成为人们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共识。铜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已形成以采矿、选矿、冶金、消费以及废杂铜的回收与循环利用完整产业链。面临新形势,铜工业的发展还存在着诸如总能耗高、排放总量多和循环综合利用难等方面的问题。探索铜产业链生态化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使铜产业链上的物质、能源、废弃物梯级循环利用,产业链条上的每一个节点和企业内部各工序节点完成生态化[1-3],实现铜产业链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
2 铜产业链的物质运动及其存在问题分析。
铜产业链上的物质运动包括开采、选矿、冶金、消费,以及废杂铜的回收与循环利用各环节排放出的物质运动,如图1所示。
图1 铜产业链的物质运动情况。
3 构建铜产业链生态化低碳发展模型。
我们根据铜产业链系统和铜产业链生产工艺流程,完善了产业链的企业组成,将物质、能量、水、技术和信息进行系统集成,并进行非物质化设计,构建了铜产业链生态化低碳发展模型[4-6]。对构建铜产业链系统生态化低碳发展模型解释如下。
1)企业组成。根据铜资源分布和铜产业发展现状,确定以铜为核心的采选冶企业,围绕核心企业构建起共生企业,从而构建铜产业链生态化低碳发展的主体。
2)系统集成。针对构成铜产业链,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通过物质集成、能量集成、水集成、技术集成和信息集成,使铜业生态化系统低碳运行。
a物质集成。从铜产业链生产工艺流程分析生产过程,采用新工艺和新技术,使生产流程朝着简单化、紧凑化、大型化、连续化和循环化的方向发展,实现物质集成,从而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与排放,用较少的铜资源投入,最大限度可持续地利用铜再生资源,使铜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工业废物循环利用升值化、“三废”产生最小化。
b能量集成。运用以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热力学分析为基础的能量集成技术[7-8],对目前铜产业链生产过程系统的用能状况进行诊断,发现“瓶颈” 问题,采用“能量集成策略”,并考虑过程的操作、控制、安全等因素,选择与确定过程系统节能降耗改造方案,推广先进的节能和环保技术,改变能源结构,淘汰或改造资源浪费、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装备,实现能源梯级和循环利用,提高能源效率,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与排放。
c水集成。水的原位再生和梯级利用是实现水集成的有效方法,其核心指导思想是“全过程控制、分散和集中相结合”,水梯级利用技术主要包括厂域梯级利用技术和区域梯级利用技术,建立工序内部、厂内、产业链各企业之间多级用水循环系统,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采用先进工艺对循环水系统的排污水及其他排水进行有效处理,使铜产业链工业废水资源化,实现铜产业链工业废水“零”排放。
e技术集成。技术集成是包括软技术和硬技术的集合[9-10]。从铜产业链出发,依据生态设计的理念,把冶金高新技术、抗风险技术、废物使用和交换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等集成起来,建立最小化资源和能源消耗、最少废物和污染物产生的高新技术系统,以实现铜业生态化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要求。
f信息集成。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包括物质流信息、能源流、废物流的信息,铜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生产信息、原材料信息、产品信息、技术信息、市场发展信息,以及法律法规信息、人才信息、相关领域的信息,形成铜业生态化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信息支持系统。
3)非物质化设计。[论文格式]指通过小型化、轻型化、使用循环材料和部件以及提高铜产品寿命,在相同或者更少的物质基础上获取最大价值的铜产品和服务,或者在获取相同的铜产品和服务功能时,实现物质和能量的投入最小化。
4)铜业生态化低碳产业链设计。这是指依据工业生态学的原理,对采、选、冶、加工生产单位和为之服务单位组成的完整的产业链系统,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链接所进行的最优化组合设计或改造。通过比照铜业生态化低碳发展模式,找出存在的差距和主要问题,下面我们通过对江铜产业链实地调研,对其产业链情况作对比分析。
4 对江铜产业链的实证分析。
我们对江铜产业链的物质运动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江铜是一家以铜的采、选、冶炼、加工及相关业务为主的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和控股6座矿山、1个铜冶炼厂、6个铜材加工厂和2个硫酸厂。江铜已建立从铜的采、选、冶到稀散金属的回收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体系,产业链上每一个环节都能遵循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基本规律:各生产装备和产品前后连接,上游企业的废料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材料。整个产业链活动形成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循环过程,基本实现了最小的资源消耗和最小的环境代价的目标。其主要做法和经验有介绍如下。
4.1 物质减量化。
物质减量化是指可能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源头上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具体表现在:
1)优化采选工艺,提高回收率。江铜针对矿体复杂、品位低的特点,系统优化采矿选矿工艺,进行了“特大型低品位斑岩铜矿床采选综合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的科研攻关,使江铜德兴铜矿采选工艺由原设计边界品位03%下降到025%,多回收铜金属383万t、黄金116t。
2)运用湿法技术,利用废石。对永平铜矿等难选氧化矿,运用湿法冶金技术,共生产合格电极铜870t;对德兴铜矿品位在005% ~025%之间的低品位原生硫化矿展开湿法冶金提铜研究,建成了千吨级电极铜生产能力的湿法炼铜厂,有效回收了废石中的铜资源,减少了铜离子对水体的污染。
4.2 物质再利用。
物质再利用是指尽可能地提高资源与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质和温室气体排放。
1)利用余热发电。德兴铜矿10万t硫酸、江铜-瓮福40万t硫酸2个项目,利用制酸过程中的余热每年可新增余热发电量约1亿kW·h,折合煤7万t。贵溪冶炼厂利用闪速炉产生的高温烟气,建立配套设施,进行余热发电达1亿kW·h。江铜化工公司利用制酸产生的余热发电,达1800万kW·h/年、折合煤7272t,这样减少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
2)节能降耗改造。德兴铜矿实施节能降耗变频改造项目,安装的进口MP800圆锥破碎机,改变细碎作业环境和生产能力,年节省电能3435万kW·h,折合12万t标煤。引进22500T/D异抗坏血酸钠出产线能量系统优化工程,每年减排二氧化硫3203t。
3)综合利用尾矿。武山铜矿采用分级尾砂充填井下采空区,减少尾矿库的排入量,延长了尾矿库的使用年限。银山铜矿以尾砂为原料,开发钙化砖和绢云母等产品。德兴铜矿运用硫化提铜生物技术回收酸性废水中的铜金属,每年可提炼铜金属550t。德兴矿山新技术公司每年从尾砂库中取砂15万t,生产新型墙砖4500万块,年可减少粘土损失约10万m3。
4.3 物质再循环。
再循环是指把废弃物转化为资源,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
1)回收废气,减少排放。贵溪冶炼厂采用先进工艺,通过回收SO2制酸,每年可生产100万t高品质硫酸,硫的利用率达到9683%,减少SO2排放量66万t,还在制氧车间所排出的气体中回收液态氮气和氩气。
2)回收稀散金属,减少废渣。贵溪冶炼厂转炉进行了二期工程改造,改进了工艺流程,使转炉渣选矿能力达到600t/日,经进一步改造,提高到750t/日,每年回收铜金属08万t;对制酸产生的含砷废渣,引进的全湿法提砷工艺,每年提取三氧化二砷01万t;江铜新材料公司运用高新技术,从各种尾渣中回收硫酸铜、铜冶金粉末和稀有稀散金属硒、碲、铼等。
3)回收杂铜废铜,减少资源浪费。江铜大力回收杂铜废铜,并引进了倾动式阳极炉,年产阳极铜10万t。江铜铜达公司采用鼓风炉技术回收不易处理的废铜,年产铜25万t。江铜还对废弃电动轮胎进行翻新,对废油进行提炼,循环利用废旧物资,节约资源和能源。
4)回收废水,充分利用资源。为使碎矿防尘水最大限度地得到利用,成功地将约3000m3/d的碎矿防尘水、设备冷却水和地面卫生水引入瓦尔曼泵池,直接城为磨浮工艺用水,回收有价矿物,减轻尾矿输送负荷。对精矿浓密池溢流水进行改造,确保3个浓密池溢流水全部进入浓密溢流回水泵池,把酸性废水用于选硫工艺,把尾矿库的碱性废水用于选铜工艺,其余酸性废水引入尾矿库与库中的碱性废水中和,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实现选矿废水最大资源化目标。从实地调研情况来看,江铜集团产业链正朝着生态化低碳发展模式迈进,但离理想发展模式还有差距,只有经过不断的努力,才能实现铜产业链生态化低碳发展的目标。
5 结论。
通过对江铜产业链的实证分析,铜产业链实现生态化低碳发展模式的根本途径汇总如下。
1)科学地设计。按铜产业链生态化低碳发展模式进行科学的设计,首先考虑铜产业链上各企业之间物质循环,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提供资源,使铜产业链做到尽量少的废弃排放;其次考虑将物质、能量、水、技术和信息进行系统集成设计,形成环路;最后考虑节能问题。这三个方面综合考虑进行铜产业链生态化低碳发展模式的设计。
2) 按设计进行改造。按上述设计进行改造,把冶金高新技术、抗风险技术、废物使用和交换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应用到技术改造项目之中去,实现铜产业链的资源利用率最大化、能源消耗率最小化、污染物和温室气体产生少量化的目标,以满足铜产业链生态化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要求。
3)加强企业管理。铜产业应认真执行政府所制定的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铜企业应自觉地将环境成本纳入自身的各项决策和运行过程之中去,加强企业日常管理,特别是强化现场管理,做到物流有序、操作规范,切实落实岗位责任制,建立激励与约束长效机制,使铜产业链做到低碳排放和生态化发展。
4)依靠科技创新。铜产业链各环节生产技术和工艺方面要依靠科技的进步,不断开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因为科技创新是动态的,当科技取得阶段成果时,实时地加以应用,不断地提高铜产业链的物质和能量的使用效率,不断地降低物质和能量的消耗,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实现铜产业链又快又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学益,田庆华。有色金属资源循环理论与方法[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
[2] 邱定蕃,徐传华。有色金属资源循环利用[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
[3] 赵国权,贺家齐,王碧文,等。钨回收、再生与加工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6] 杨立宏,赵涛,程秋林。铝工业生态产业链的设计及其利益关系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09.
[7] 元炯亮。循环经济与铝业生态系统[J]。有色金属,2003.
篇12
二、不断完善民生基础设施
完成总投入60万元的绿化、亮化等4个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入280万元的中山路沥青面摊铺等13个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入125万元的一事一议项目;总投入20万元的大黑山村排水沟道路工程、总投入84.5万元的老堡村、大黑山村、大甸子村水源井及自来水改造工程、总投入100万元的北张家村河坝道路工程和总投入35万元的曾家村两座农桥建设工程。新建曾家村、二道坊村文体广场。
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存在问题:招商引资工作的系统性不足,拓宽眼界不够、招商线索和延伸渠道不多、招商引资与本镇整体经济和规划布局及基础设施建设协调不够等问题是我镇产业发展不足、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一二三产融合度不深的主要原因。
解决办法: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实行重点招商、以商招商,重点推进优势产业、产业链、产业集群招商,同时加强招商线索的收集和招商培训。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1、积极筹备XXX镇红松特色乡镇省级特色乡镇申报工作。
篇13
按照功能类型划分,世界邮轮港一般可分为母港型(Homeport/Terminal)、停靠港型(Calls of Port)和小码头(Jetty)等3类。邮轮母港在功能上较之挂靠港更加全面,这对邮轮母港产业提出更高要求――以邮轮靠泊、邮轮游客上下船和岸上旅游为核心的下游产业更加成熟便利;以邮轮设计理念、邮轮技术创新、邮能优化等知识密集型价值活动为主的中上游产业效应更加明显;与邮轮产业发展相关的金融保险、法律服务、邮轮供给、人才培养、航运咨询等专业化服务支撑和配套体系更加系统。
目前,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邮轮经济和邮轮产业稳步发展。以上海邮轮母港建设为契机,邮轮码头设施不断完善,邮轮旅游蒸蒸日上,相关政策陆续出台,上海邮轮母港产业得到了较快较好的发展。此外,全球众多邮轮巨头期望以上海邮轮母港为基点,拓展我国巨大的邮轮市场,为上海邮轮母港产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依托良好的政策、经济、地理位置等优势,上海港成为亚洲最具潜力的邮轮母港之一。
1 上海邮轮母港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发展现状
(1)邮轮码头及配套服务不断完善。码头设施方面,上海港已形成“两主一备”模式,基本满足各类邮轮船舶靠泊要求,奠定了硬件设施基础。码头经营方面,依靠地产项目整体受益,码头单体经营主要通过展览场地出租、商业配套设施对外招商等方式加快资金回收。邮轮接待方面,上海港接待邮轮及邮轮游客数量不断增长,2012年接待国际邮轮247艘次,国际邮轮出入境游客及船员50.3万人次。口岸服务方面,上海口岸办和“一关两检”加大邮轮游客通关支持力度,启用“口岸移动检查”设备,还允许将团分组、分批上船,有效地减少了码头滞留,口岸通关效率居全国之首。
(2)各大邮轮公司不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皇家加勒比、歌诗达、丽星等全球顶级邮轮公司纷纷入驻上海,我国本土邮轮公司也进入探索阶段,以上海为母港运营的国际邮轮不断增加,运营航线不断丰富,邮轮包船业务也略有涉足。2013年,“海洋航行者”号等5艘国际邮轮均已确定以上海为邮轮母港运营,刷新2012年4艘的纪录。上海主要运营邮轮航线以日韩、东南亚航线为主,航线覆盖时间设计灵活,以满足不同游客的出行需求。
(3)邮轮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转变,邮轮旅游作为一种新兴旅游业态,游客数量不断增长。国内部分旅行社相继开设邮轮部,推出邮轮旅游业务,国际邮轮公司也逐渐完善中文网站,以便我国邮轮游客查询信息和预订航次。目前,上海在整个邮轮母港产业链上涉及最广泛的是邮轮旅游业,而邮轮旅游业的发展必将带动其他邮轮母港产业的发展。
(4)政府、企业、学校等多方面共同促进上海邮轮专业人才培养。2011年,上海市旅游局指导成立了“上海国际邮轮旅游人才培训基地”;上海邮轮港口企业与国外培训机构合作,举办了邮轮母港产业培训班;上海市部分高校已开设邮轮专业或设置相关课程,上海海事大学亚洲邮轮学院、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等机构相继成立。产、学、研相结合,共同培养邮轮专业人才。
(5)国家相关部委和上海市相关单位纷纷出台邮轮政策法规。国家及地方层面对邮轮产业发展日趋重视,先后颁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促进我国邮轮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上海市邮轮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国际邮轮口岸旅游服务规范》等文件,为上海邮轮母港产业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政策支持。
1.2 存在问题
上海邮轮母港产业链很不完善,其产业发展主要停留在以港口接待和旅游接待为主的产业链末端,而邮轮修造、邮轮公司运营等邮轮产业核心环节鲜有涉及,与迈阿密等世界邮轮母港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1)邮轮码头建设经营及配套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一是邮轮码头设计人性化不足,注重外观性而忽略了功能性;二是开发运作缺乏一体化定位,邮轮码头尚未形成统一管理;三是口岸服务效率有待提高,需扩大口岸开放程度和改善查验机制,提高登船和通关效率。
(2)本土邮轮公司和母港航线相对匮乏。一是上海缺少本土邮轮船队和邮轮公司,运营经验欠缺;二是母港邮轮数量相对偏少,吨位偏小,缺乏超大型豪华邮轮和奢华邮轮船队;三是区域联动性不强,周边邮轮港口硬件稍显落后,邮轮可挂靠港口数量有限,配套程度不高,影响邮轮航线丰富性。
(3)邮轮设计和修造领域几乎空白。一是缺乏邮轮设计理念和技术;二是还未掌握邮轮建造核心技术,目前技术水平普遍停留于主流船型;三是邮轮修理专业水平有待提升,其技术主要集中在碰撞事故等给船舶造成的“外伤”上,对于邮轮“内伤”和“护理”还无法很好地解决。
(4)邮轮供应环节面临挑战。世界邮轮市场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全球邮轮供应系统,而上海尚未跻身其中。一般而言,除新鲜蔬菜水果等需在当地补给外,其他供应物品均通过全球邮轮供应系统采购直接上船,大多数邮轮公司无需专程到上海进行邮轮补给。因此,上海要建设成为亚洲邮轮供应中心面临巨大挑战。
(5)邮轮旅游客源动力不足。一方面,我国游客邮轮旅游观念缺乏,消费能力有限,休假时间受限;另一方面,旅行社对邮轮产品认识不足,不愿承担风险,从业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高,邮轮公司服务不够“中国化”,造成本土游客“水土不服”。
(6)邮轮专业人才相对匮乏。邮轮专业人才主要分为管理型、技术型和服务型三大类。上海本土邮轮船队运营经验缺乏,面对技术难、标准严的邮轮设计和修造,专业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都表现出空缺;船员等邮轮服务人员需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和较好的身体素质,在邮轮航行中,中国籍服务人员仅占很小的比例。
(7)支持上海邮轮母港产业的政策力度不够。一是口岸管理政策制约游客登船效率,团进团出易造成游客滞留码头;二是多港挂靠政策有待进一步协调落地,部分航线和港口未实行多港挂靠政策,而目前已实施多港挂靠政策的航线和港口多为特案批准,并不存在操作的广泛性;三是缺少专业邮轮旅行社特批政策,导致上海专业邮轮旅行社匮乏,邮轮产品分销渠道的多样性和通畅性存在问题。
2 上海邮轮母港产业发展分析
从发展现状来看,上海发展邮轮母港产业已具备一定基础。准确分析上海邮轮市场需求,有利于把握邮轮母港产业发展需求,明确产业发展方向。
2.1 客源环境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旅游业迅速发展,邮轮旅游存在大量的潜在客源。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上海的主要客源腹地,能为上海带来持续的客源增长动力。
(1)人口环境。长江三角洲地区拥有较多的高收入城镇人口,普遍受教育水平较高,这些人口特征为培育上海邮轮旅游客源市场提供了条件。据波士顿航运咨询公司大型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邮轮市场客源容量在100万~250万人之间。
(2)经济环境。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有利于邮轮客源市场的培养。
(3)旅游环境。2011年,我国旅游市场呈现“两高一平”格局,国内旅游和出入境旅游稳步增长。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江苏省、上海市和浙江省的国内旅游收入均位列前茅,其打造的区域旅游合作将为上海吸引邮轮客源提供不竭的动力。
(4)交通环境。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交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公路、铁路、航空等集疏运体系不断完善,便捷的交通条件能吸引大量江浙两地的邮轮游客。
(5)地理环境。上海是我国近海邮轮航线和亚洲邮轮航线的圆心所在,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多个著名港口相连,根据季节不同可开辟多元化航线,成为东北亚地区最为理想的邮轮运营区域。
2.2 接待能力
基于上海客源市场潜力、码头配套设施、全球邮轮公司入驻等情况,加之航线日益多元化经营、吸引大船靠泊等助推因素,预计“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上海邮轮到访量和邮轮游客到访量将呈现跨越式增长(见图1)。根据指数曲线趋势外推预测法,预计到“十二五”期末,上海邮轮到访量将达到442艘次,邮轮游客到访量将达到70万人次,基本实现“十二五”目标。
图1 上海港2007―2020年邮轮及邮轮游客到访量趋势
(预测部分为虚线)
2.3 航线设计
航线设计是对船公司设计能力、控舱能力和营销能力的三重考验。结合上海邮轮市场现状,设定满足本土游客需求的多元化航线,才能挖掘出更多的潜在客源。
(1)挂靠港口。从目前挂靠港口的情况来看,日本的福冈、长崎、鹿儿岛、宫崎、神户、横滨和韩国的仁川、济州岛常作为受我国游客欢迎的邮轮目的地。基于口岸管理限制、东南亚邮轮港口基础设施与上海不配套等因素,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及东南亚等港口没能在上海邮轮母港航线上普及,而这些港口日后极有可能受到我国游客的广泛关注。
(2)航行时间。我国邮轮市场的平均航线设计时长为4晚、航行时长在1周之内较符合我国休假制度和游客旅游习惯。随着邮轮旅游文化的宣传普及,游客年龄结构也有可能发生变化,以孩子为主的暑期游和以时间充裕的老人为主的长线游,都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未来,航行时间应提供更多的选择,无论是2至4天的短线,还是8至12天的长线。
(3)游客偏好。航线设计应符合我国游客偏好。一是适应我国游客目的地旅游的习惯,选择特色突出的挂靠港,使其更好地体味异域风光;二是邮轮上配备更多诸如麻将、纸牌等我国游客喜欢的娱乐设施,使其更好地度过邮轮上的休闲时光;三是结合我国游客出行结构特点,增设更加人性化的老人房、三人房等,满足游客实际需要;四是根据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提供更加符合我国游客口味的中式餐饮。
3 上海邮轮母港产业发展建议
3.1 发展定位
根据《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上海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上海市邮轮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文件内容,结合国家战略方向,综合上海邮轮母港产业发展现状,以地理区位和丰富资源为依托,切实围绕“四个中心”建设,充分发挥上海邮轮产业先发优势,借鉴国内外邮轮母港产业发展成功经验,坚持“规划引领、设施配套、政府协调、区域合作”原则,构建北外滩邮轮产业核心功能区和宝山国际邮轮城,加快打造功能齐全、特点突出、优势明显的上海邮轮母港产业链,大力促进邮轮经济发展,形成基础设施完善、技术管理先进、服务配套齐全、产业结构合理、政策扶持到位的亚洲邮轮中心,着力打造立足上海、辐射中国、面向亚洲、迈向世界的国际邮轮母港产业。
3.2 发展路径
上海打造邮轮母港,发展邮轮母港产业,可实施“三步走”战略。
(1)实现虹口与宝山错位竞争、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虹口北外滩地理位置优越,具有较成熟的经济、交通、旅游等邮轮相关产业基础;宝山吴淞口码头设施先进,周边地域广阔,发展空间巨大。上海港首先要协调虹口与宝山的邮轮码头功能,合理定位,错位发展,加强政策引导,有效规范服务和管理,营造更加便利的邮轮经营环境,以吸引国际邮轮前来,实现共赢。
(2)建设吴淞口邮轮旅游基地,加快打造宝山国际邮轮城。在加快完善吴淞口邮轮码头基础设施和商业、娱乐配套的基础上,争取邮轮产业相关政策突破,推进宝山“上海国际邮轮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通过综合开发模式,使邮轮停靠、旅游观光、生活居住、休闲游憩、社区发展和环境营造等诸多功能在同一空间内实现最佳结合,最终将宝山建设成为全球一流的国际客运中心和集金融商务、商业贸易、文化休闲、旅游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国际邮轮城。
(3)构建北外滩邮轮产业核心功能区,形成高端邮轮产业集群。结合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企业成群、产业成链、要素成市”的发展目标,依托其中央商务区(CBD)区位优势,进一步改善国际客运中心周边环境,完善邮轮配套服务,加快法律、保险、金融、贸易等功能配套,完成国际知名邮轮公司总部基地建设,重点打造国际化的高端邮轮产业核心功能区,促进上海邮轮母港产业向更高层次跃升。
3.3 发展重点
(1)培育客源市场。上海大容量的客源市场是众多国际邮轮公司纷纷进入上海的重要助推力。结合我国游客偏好,开辟更具吸引力的多元化航线,挖掘本地客源;加大宣传力度,普及为我国游客所接受的休闲旅游文化;在市场客源不足的情况下,调整休假制度,允许国企员工出境旅游,奖励国企员工邮轮旅行;政府通过提供特批政策,开通专门通道,保障邮轮旅行社成立审批工作,支持成立专业邮轮旅行社,拓宽邮轮产品分销渠道,加快培育邮轮客源市场。
(2)健全产业要素。上海打造邮轮母港产业链,必须健全产业链上邮轮产业主体、邮轮修理技术和邮轮供应系统等核心要素。通过组建本土邮轮公司,培育邮轮产业主体,完善在邮轮母港产业链上具有核心控制力的环节;借鉴欧洲团队经验,以项目购买的方式从欧洲邮轮修理企业买入技术,由上海船厂进行大规模的邮轮修理,逐渐学习掌握先进的邮轮修理技术;加大海关等政府部门支持力度,提供便捷、优惠的邮轮采购途径,增强上海邮轮供应竞争力,积极融入全球邮轮供应系统,推动亚洲采购中心向我国转移。
(3)完善配套服务。一是要完善码头功能和设施,改变开发理念,注重交通集散能力、检票大厅容量等码头功能性;二是要完善满足游客需求的休闲、娱乐、购物、住宿、居住、银行等诸多商业配套设施,打造上海国际邮轮城;三是要完善方便游客集散的交通运输体系,加快直通邮轮码头的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建设,改善市内通往宝山区邮轮码头的行车路况,扩大私家车和旅游大巴停车面积;四是结合我国法律法规,放眼国际,积极推出新的政策,形成与国际接轨的惯例,完善上海邮轮母港建设“软”配套,保持市场稳定。
4 结 语
上海打造邮轮母港产业链,发展邮轮母港产业,有利于扩大邮轮产业经济圈,增加邮轮经济带动效益。现阶段,上海邮轮母港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应立足现状,正视存在问题,明确发展重点,培育客源市场,健全产业要素,完善配套服务,以促进上海邮轮母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