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初高中在线教育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二、 关爱学生,使他们智商与情商并举
心理学认为,爱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需要。每一位学生假如经常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爱,对他个性的尊重,便会激发出健康的情感,产生积极学习英语的动机。研究成果也表明,好的教师仅有知识和技巧是不够的,更要有耐心、幽默和热情等良好的个性和情感态度。这是因为教师假如没有教好课的热情和教好学生的耐心,是不可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的。教师只有个人修养高,才会爱学生,才能乐于去寻找更合适的方法传道、授业、解惑。而高一的新生入学尤其需要关爱。因此,质量的保证,需要热爱学生,创造良好的情感氛围。研究证实,“在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水平基本相同的前提下,学生总是喜欢态度和蔼可亲,布满师爱的老师上课。老师对学生的热爱与尊重,会促使学生萌发一种不学好英语就对不起老师的辛勤培育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学习的爱好与自觉性”。
三、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的教学
高一新生入学后,尤其对阅读理解、完形填空和短文改错等综合能力考查题有些茫然。这是因为高中考查的方法与初中的迥然不同,高一刚入学的学生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因此,高一第一学期应为“二传调整”的打基础阶段,重点突破语音、词汇和基础语法关,初步接触高中教学考查的题型。第二学期开始侧重于阅读能力的培养。
篇2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农业科学、医药科学、环境科学及其他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那如何才能学好生物呢。
在初中的时候才真正的开始接触到生物这一学科,而这个时候只是学习一些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一些基本概念,简单的实验操作和一些基本的生物学研究方法。由于升学的要求,很多学校对生物教学方面的要求不是很高,只要学生能完成教材的学习即可。这就造成了很多学生上了高中之后,生物学科的学习很不适应,基础薄弱,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都不尽人意,使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很难学好高中的生物课程。针对上述现象,我通过近10年的反思总结,主要在于以下原因,初中生物教学和高中生物教学的主要方式不同;初中生物学习中的学习方法和高中生物学习方法的不同;初中和高中生物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不同,高中生物的认知比初中要高一些。为了使学生在高中阶段对生物学的学习更有兴趣,更有信心,更加热爱生命科学。有必要做好初、高中生物在知识上、能力上、兴趣上的衔接,为切实解决初高中生物学科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我自己观点:
一、做好知识点的衔接
我们学校实行“六个一”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其中第一条就是教研组内必须有一个统一导学案,利用导学案,我们就能很好的做好初中生物学知识和高中知识的衔接。例如:以免疫调节为例,在导学案中课前预习案中设置“在初中教材中,你学习了哪些有关免疫的知识?”学生带着这样一个问题回顾初中的知识,或者翻阅相关资料,这样学生对初中的知识有了了解,也便于后来对新知识的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把初中和高中教材中相关联的知识点可以全部呈现出来。
二、做好教学目标的衔接
初中更加重视生物学素养的养成,学生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科知识体系了解的成份更多一些。而高中学生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将在以下各方面得到发展: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所以高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准确把握好每一节的教学目标及学生的情况,以便在不同内容的课程中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也让学生轻松的学好生物学。
三、做好教学方法的衔接
这应该是初高中衔接中的重要环节,初中生物进度慢,坡度缓。而到高中进度快,坡度大。初中生物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的限制,采用较多的还是灌输式的讲解方法,进入高中时,学生的生理从少年转向青年,学习心理也就由“经验记忆型”被动接受知识向“探索理解型”主动学习知识转变;在教学方法上则更多地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激发学习主动地进行学习, 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的内容。解决教学方法的衔接问题,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反思的能力。
自学能力:由于高中课程比较多,学生就没有那么多的可支配的时间,就要求学生必须自己学会合理的分配时间,完成不同的学科的学习,这就要求有自学能力,我们学校的导学案中涉及到的课前预习案、课堂教学案、课后练习案就能很好的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篇3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英语习惯、奠定学生英语基础的黄金阶段,打牢初中学生英语基础,有利于学生以后英语素质的提高。而课堂作为教与学的主阵地,必须要实现有效课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教学高效课堂教学是建立在有效教学基础之上的,力争以最短的课堂时间达到最高的课堂效果,使师生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率。
高效的英语课堂教学主要体现在三方面:教师教的高效性、学生学的高效性、教学评价的高效性。
1.改变传统课堂教学观,实现"教的高效性"
就英语学科而言,传统课堂教学观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理念相对陈旧,一些教师把教学的目标定位为学生考试合格,会背单词,能够记住语法等,课堂教学中更多采取"语法翻译法"的教学模式,对新课标的理解把握不到位,没有有效体现新课标对教学工作的指导。采取"满堂灌"模式,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创新能力被扼杀。
如何构建新的教学观,实现"教的高效性"呢?
1.1教师要更新观念,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活"起来。扎实的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载体。高效课堂教学并不是教学内容越"多"越好,也不是越"难"越好,而是要在了解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特点的基础上,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依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最佳时机,合理调整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精讲精练,讲练结合,达到课堂结构的最优化,实现课堂效果的最佳化。
因此,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我们必须要充分吃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理念,认真参悟单元目标,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认真备课,科学筹划,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灵活变换教学方法,使学生准确把握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及时掌握所学内容。
1.2教师要充满激情,使课堂气氛、学生情绪"活"起来。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高效教学的起点。在教学中,学生喜欢老师,对其所教课程学得也就相对认真,故教师要关注学生与英语课程的情感联系。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全心投入,融入课堂情境。以饱满的激情面对学生,以细腻的心思观察学生,全身心融入课堂,带给学生的一定是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这样,课堂教学就能"活"起来,课堂教学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达到"学的高效性"
2.1学校应为初中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为了培养初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良好的英语自主学习环境自然必不可少,这就要求学校方面必须尽一切力量为初中生营造良好的英语自主学习环境。一方面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从以前的老师"让我学"向学生"我要学"转变。另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对于刚刚接触英语的初中生来讲十分重要,英语作为一种外语,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初中生对英语学习的动机不强烈是很难学好英语的,当然也是很难培养其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激发学生积极学习情感是激发初中生自主学习英语动机的基础。
2.2教师应引导初中生自主强化听说读写的能力。自主学习即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而听说读写是人类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的主要形式,也是人们认识事物、获取知识、发展智力、交流情感的主要途径。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是英语学习的主要目标,所以教师应引导初中生自主强化听说读写的能力。引导学生多听,以听为基础,通过朗读和背诵积累,同时加强对话练习,建立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兴趣,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实现"评价的高效性"
3.1《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的评价建议。首先,注重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通过评价,对学生过去和现在的状态进行了解,分析学生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评价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关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的发展,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文化意识,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提高。其次,注意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以往的评价方法以测验成绩来反映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取得的进展。这种评价不能准确客观地描述学生在学习中发生的变化和取得的进步。因为对听、说、读这三项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并不能由一个分数或等级来描述。现代英语教学提出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譬如可以用情景表演、作品收集等质性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此外,还要注意评价方法的选择要考虑评价目的、评价内容、条件等方面的因素,可以是一种或几种最有效的评价方法。
篇4
一、引言
高一学期是高中教育的第一个阶段,是高中与初中教学衔接的关键时期.教师发现,学生对高一数学学习难以适应,致使部分在初中数学学习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在高一数学学习中出现问题.在这种背景下,高一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成为众多专家与学者不得不重视的问题,引起了众多教师的关注与思考.
基于此,本文在此对高一与初中数学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达到推动高一数学教学进一步发展的目的.
二、高一与初中数学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
1.教材变化大,教学难度提高
从总体上说,高一数学教材与初中数学教材在内容、形式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变化.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教学的内容多为常量,教材中的题型较少并且难度不大.而高一的数学教材拥有大量抽象的内容,数学研究不再局限于通俗具体的内容,其中包含了变化、字母等抽象的内容.同时,高一的数学教材更加重视理论分析,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虽然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初中高中数学教学的难度得到降低,但相比之下,初中数学教学的难度降低的幅度更大,这在无形中拉开了初高中数学教学难度的差距,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同时,从教学情况来看.初中数学的教学更具有活力和灵活性.而在高考的巨大压力下,高中数学教学呈现整体节奏较快、教学进度吃紧的情况.教师要尽快完成新课教学,还需要抽出足够的时间组织多次系统的复习,促使教师不断加快教学进度,使得学生无法快速适应高一数学教学的节奏.
2.知识点衔接不够科学
另一方面,初中与高一的数学知识点并没有科学的衔接,知识结构存在一定的断层.具体地说,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难度进一步降低,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并不高.这就导致学生只掌握了相应的理论,却没有掌握理论得出的过程,无法对理论知识进行变换.
而在高一数学教学中,教学难度得到提升,学科要求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但学生对相应的知识点掌握不牢靠,对某些数学概念相对模糊.以函数图像的相关教学为例,在高一数学教学中教师发现部分学生还无法正确绘制函数图像,还无法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理解抽象的函数定义.知识点的衔接不科学导致学生的数学基础不扎实,这就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使学生更难适应高一数学教学.
三、高一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对策
1.学法指导以及学情分析
从整体上说,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存在较大的差距,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难度上都有极大的提升,导致大部分学生难以快速适应高一的数学教学.在快节奏的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差距容易被拉开,甚至让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导致其在日后的数学学习中没有动力,浪费了初中扎实的数学基础.
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要让学生掌握高一数学教学的变化,并引导学生利用更高效率的学习方法进行高效率的学习.总的来说,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探究数学原理,而不再是只记忆数学的公式和理论.换言之,教师就是要让学生通过深刻研究切实掌握数学的定理,并且能够将其进行变换,使学生能够将数学理论知识进行活用.与此同时,教师要让学生逐步掌握更有效率的数学学习方法,如数形结合方法等等.通过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才能更好地应对更加抽象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快速适应高一数学教学.
2.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
在此基础上,教师不但要重视学生学习的情况,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如上文述及,部分学生无法快速适应高一数学教学内容的变化,导致学生难以跟上数学教学节奏,打击到学生的学习信心.
因此,教师应该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具体地说,教师要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了解学生的疑惑,要让学生明确初中与高一数学的变化和差距.在这种背景下,教师要让学生坦然面对新阶段数学学习的困难和挫折,帮助学生克服负面的意识和情绪,并更快的适应高一数学教学.此外,教师不能吝啬对学生进行正面积极的评价,要对学生取得的成绩进行肯定和认可,对学生进行赞赏与鼓励.这就能重新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帮助学生更好的克服负面情绪,使学生在高一数学学习中充满热情和激情.
篇5
一、资源共建共享是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趋势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信息化和信息网络化已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信息与物质、能量的最大不同是信息几乎可以无限制地共享。图书馆里的一本书让一个人借走了,别人就无法同时再借阅,但网站上的网页几乎可同时被成千上万人阅读和下载。不但像书本一样的静态信息可以共享,动态执行的程序也可以共享,连在网上的其它资源也可以分时共享。资源共享是人类的理想,也是降低信息化成本的根本出路。教育资源共享是对教育信息资源配置的合理调整,是对教育信息服务工作的优化,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现代意义的教育资源共享有着更多的广泛而深刻的内涵,其最突出的特征是一种建立在资源共建基础上的资源共享。在网络化和数字化资源建设高度发展的今天,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已成为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示范性高中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存在的问题
实施基础教育网络资源建设是适应信息社会,推进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要。目前,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优质教育资源匮乏、整合共享不足、应用水平不高等问题仍然突出,制约着教育信息化建设健康深入发展,实施课程与教学等网络资源建设,探索优质资源的开发、遴选、集成、整合与共享机制,提高教育资源质量与共享服务水平,对形成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教育模型,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示范意义。笔者认为,示范性高中在实施现代远程教育中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适应网上教学的师资力量储备不足
示范性高中实施现代远程教育,要求教师不但要从事或熟练运用网络远程教育课程的开发设计,还能够主持学生的在线讨论,利用网络工具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与指导。有些工作决不是单靠一位教师就可以完成的,而需要一个课程教师小组来完成。目前,尽管示范性高中的师资力量整体水平较高,但能够从事网络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缺乏、经验不足、技术欠缺,这类教师储备不足。
(二)远程教育资源及网络设施未充分利用
各学校虽已不同程度地建成了校园网或卫星接收设施,并实现了与Internet互联,大部分学校建成了网络多媒体教室,有些学校教师公寓和部分学生宿舍也接入了互联网。但是,这些设施由于缺乏与之配套的教学软件或没有人负责维护、整理资源而无法真正发挥其为教育教学服务的作用。有些学校花巨资购进商业资源库,使用率低,造成很大浪费。有些学校自己制作整理资源库,但不符合网络教育标准规范,造成资源重复建设,浪费人力、财力。
(三)有效资源不足与资源重复建设
同教育信息化建设一样,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也存在条块分割现象,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比较突出,缺乏标准化、规范化和兼容性,而且资源分散,难以共享,加上分散孤立的现代远程教育点、校园网、局域网以及各自为阵的多媒体资源等,形成一个个“资源孤岛”、“信息孤岛”,远程教育资源难以共享。一方面,虽然现代远程教学资源大大增加,但网络课程缺乏交互性,缺乏多媒体的一体化设计,忽视虚拟学习情景的建设,真正适合学生的、有针对性的资源很少。另一方面,各校各自开发教学资源,宁可重复投资,也不愿与人共享资源,造成人力与财力的严重浪费,远程教学资源没有得到优化配置。
(四)学生缺乏网上学习技能
目前,通过网络浏览或学习知识的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学习能力是通过传统教育模式培养的,网上学习却需要学生具有熟练运用多媒体与网络的能力。而且,学校信息技术课重知识轻能力应用、学科教师重演示轻整合的培养方式,导致高中学生只熟悉游戏娱乐而缺乏网上学习能力,影响学生上网学习的质量。
(五)网络教育的费用较高
目前,远程基础教育(网校)的就读费用对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学生来说,还有点高,要想通过现代远程教育实现接受名校的教育之梦,较高的学费成了拦路虎。此外,网络宽带也限制了大部分学生通过网络参加学习。例如,使用电话拨号上网网速慢,观看视频缓冲太多,但接入费用较高、接入范围有限。
(六)环境建设滞后,应用水平较低,教学模式改革不够深入,辐射作用发挥不好
有些示范性高中在信息化和远程教育建设过程中,不遵循科学规范,不按照标准施工,要么跟着厂商的思路走,要么盲目超前或落后规划,要么以参观摆设为主,不为教育教学应用着想。结果造成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轰轰烈烈,信息化环境应用冷冷清清。在教学模式上并没有真正形成一种个体化学习、自主学习的网络学习环境,多数还是采用远程课堂、学生自学加很少的面授形式,学生不能自由选课,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示范性高中信息化建设的示范作用和信息化应用的示范、辐射作用不能很好发挥。
(七)探索中的网络课程存在诸多问题
沿袭“网校”和高校“精品课”,示范性高中在远程网络课程方面有了一些可贵的探索和实践,但是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网络课程还仅仅是采用网页设计的方式实现文本教材或教案的上网;网络教学的主要形式仍然集中在多媒体教室进行;网络课件尽管也能做到图文声并茂,但缺乏互动性,学生不能主动参与,无法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这些课件只能作为教师演示的工具,却不能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索与发现的认知工具;非智能化的网络课件不能体现教与学的个性,更不可能实现因材施教;网上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没有统一标准;从网络课程的现有成果看,还谈不上综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及对它们进行智能化的研究、开发和实践。
(八)发展的不平衡性使“数字差异”拉大
一直以来,我国发展水平上存在着两大不平衡,一是在地域上存在较大不平衡:不管是现代远程教育的数量还是教育的质量,中西部地区均处于不利地位,同时这些地区又是经济欠发达、科研力量比较薄弱的地区。二是城乡间的不平衡: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虽然国家在政策和经费上给予了倾斜,但是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现状依然不容乐观。因此,即使是同一层次的示范性高中内部,其现代远程教育的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两大不平衡主要表现在计算机与网络设备、人才和远程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这种“数字差异”的拉大,是引起代表未来教育发展方向的现代远程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示范性高中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对策
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要深化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实现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以此促进优质教育信息资源的整合,提高现代远程教育应用水平。其次,要发挥现代远程教育优势,强化素质教育在远程教育中的渗透,优化校本资源,示范性高中应与其它高中一道,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引领远程基础教育继续稳步发展。第三,要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高教师和学生应用远程教育资源的能力,以某一类课程为突破,加快资源共建共享步伐,突出特色,满足个性化学习。第四,示范性高中要提供优质资源,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发挥其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的作用。第五,应架构示范性高中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示范性高中要实现信息化建设的整体目标,起到示范性作用和资源共享,架构一个系统的资源共享体系,必须建设一批符合本地区实际的、质量较高的、能够推进新课程改革的精品课程,必须在示范性高中之间形成一种相互沟通、相互补充的资源库系统,充分发挥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共同促进示范性高中的建设,带动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建设网上精品课程和优秀学科教学资源库,衡量的标准主要有:全新的教学理念,丰厚的教学资源,先进的教学技术,探究的教学模式,规范的教学管理。资源共享体系的架构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实现全体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持续发展为总目标。
[参考文献]
篇6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阐述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其次分析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语文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最后基于前两点的分析,提出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对策。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李克东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高职语文课堂效率
2006年国家教育部职成教司提出:“各地和职业学校应对语文、数学、外语等文化基础课程实施不同的课程目标,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和学分。积极开发面向不同专业的文化基础课程。”现代教育技术作为辅教学手段能够给高职语文课堂增添趣味性、可视性、娱乐性,提高课堂效率,作为高职语文教师,主要职责就是引导学生掌握文学知识,同时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在许多高职院校,一些教师没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他们仍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这些教师认为自己已经非常熟悉教学内容,沿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导致老师讲得神采飞扬,学生听得睡意朦胧,课堂教学效率底下也就不足为奇了。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养
高职语文教学采用的是徐中玉的《大学语文》教材,该教材中选取了古今外的经典课文,在传统教学方式下,高职语文教师只能根据教学参考,对经典课文的内容和文字进行教授,采取现代教育技术则可以将单调枯燥的语文课堂营造成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师在教授过程中,采用视频、图片、绘本、录音、人机对话等先进的教学设备辅助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文章理解能力及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立崭新的教学模式
在以往的高职语文教育中,教师长期以来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从属的被动地位,高职语文课大多为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不能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师生互动较少,课堂效率低下。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很好的缓解了这一矛盾,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创新了新的教学模式。例如,在学习《沁园春・雪》之前,由于广西的学生大多没有见过雪,不能体会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象,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模拟北方下雪的动态景观,利用视频、图片展现这一大气磅礴的景象,可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突破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语文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如同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高职语文教育需要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支撑,另一方面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也带来诸多问题。它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育观念的落后,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后,完全脱离文本,忽视学生的语感培养与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现代教育技术与高职语文教育的作用并不是简单相加,也不是由多媒体代替粉笔黑板的替换过程,它要求借助现代教育技术,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将职业能力培养贯穿教学始终。第二,课堂上不重视师生互动,师生情感淡漠。教与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第三,多媒体课件固化了原有的教学流程,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开拓,偏离了自主学习的目标。第四,课件制作质量参差不齐,现代教育技术使用不当。因此,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还需要全体高职教师进行不懈地努力。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出现问题的对策
高职语文教学有其独有的特点,现代教育技术只能作为语文教学的辅助型工具,而不能成为主体,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学习文学知识、学习语言、学会沟通,文字是语文教育的载体。
1.革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高职语文教学观
以信息化带动高职语文教学的现代化,这已成为职教的主流趋势。教师要正确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有着双重功能,即拟人和拟物。拟人功能是指计算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当教师、同学、秘书等角色,如资料的整理、搜集等。拟物功能是指“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构造便于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情境, 如微型世界、虚拟实验室、虚拟学社、虚拟教室等。 ”现代教育技术不仅是指物化的多媒体技术,如计算机技术、课件制作技术、网络视频传播技术、人机对话技术等,也包含了高职语文教学的教育方法、教学设计、教学评估等技术。也就是说,现代教育技术下的高职语文教学要依托传统教学理论的实践与方法。
2.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确保在“现代教育技术与高职语文课程整合”中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只有让教师通过培训,掌握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视频剪辑技术等,才能将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经验转化为优质课件。由于高职教师与中学教师不同,不用追求升学率,因此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可以结合与课件竞赛相结合,以比赛促进技能提升。高职教师教学任务重,可以采取分层次开展培训,并经常进行教研活动,互相展示教学课件。
培养教师的信息素质,一方面要求教师积极探索高职语文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自身坚持学习新方法、新技术,为学生提供教学资源,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3.建设精品课程,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建设语文精品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精品课程的建设能够起到示范交流的作用,建设出一部分精品课程后,在整个学校乃至全国进行推广,让更多教师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产生的良好综合效应。
综上所述,高职教育以其“轻理论,重技能”的特点,现代教育技术的引入完善了高职语文教学不足,促进高职教育迈向更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篇7
预习是学习新课的基础。预习效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学生接受新课的程度。而该环节却往往是很多教师和学生容易忽视的一个学习环节。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一定要让学生做好预习,并且要学生有指导、有目的地进行预习新课内容。如在教授七年级下册Unit9How was your weekend?时,因为该单元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一般过去时态。假如没有抓好预习这一环节,就直接上新课的话,学生是很难接受的。我在上这个单元之前,先让学生自主浏览该单元的学习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罗列出一个该掌握的语言项目(教师要进行适当的指导、补充),然后进行有目的地预习。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接受新课时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巧施教法,实现互动学习
对于我们这些比较偏僻的城镇中学的学生来说,在小学的时候英语就是他们的所谓的“负科”,学校不重视这学科,英语老师没有认真地为学生们授课,孩子们就更不用说了,压跟就不知道要自觉地学习英语这门课,能学多少是多少。所以在教授七年级上册导言课之前就要认真准备,搜集大量的能说明英语广泛用途和学习英语的重要社会意义的资料,使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愿望,为今后学好英语打下基础。在以后的学习中多举办英语方面的辩论赛:主题就是“Is English important?”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课后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贯穿一些怎样的思想呢?那就是要在未来的竞争社会上立足,就必须要有过硬的英语水平,否则永远登不上世界的顶尖舞台,使他们把学习英语看成是他们以后立足的最重要的“法宝”,变被动学习英语为主动学习英语。
3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惊喜的发现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了“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纹丝不动”变成了“自由活动”,“亦步亦趋”变成了“自主探究合作”,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然而教师却逐渐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老师在课堂上讲课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这样的要求越来越多了。我认为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点拔者,要使学生自主地、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关键在于教师的指导作用的发挥。有些教师盲目认为讲得越少越好,觉得讲多了就会有“满堂灌”之嫌,讲多了就是“填鸭式”,倘若碰到观摩课、示范课、评比课等那更是要多让学生讲,多让学生活动,自己少讲或不讲。更有一些教师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对学生的合作、探究活动不加任何指导,对存在的问题,也不进行评价反馈,整堂课教师没有起到任何“导”的作用,误认为只要教师不讲或少讲了,学生的主体性就得到了凸现。我认为“学为主体”绝不是单一的以“学生为中心”,它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前提的“主体”;“教师为主导”也不是以教师为中心,它是以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的“主导”,二者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只有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有机的结合,才能真正的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4制作课件浓缩上课内容
现行教材编排量大,涉及内容广。假如完全按照书本上的编排内容进行教学,就要占用学生很多的课堂时间。从而训练的时间就不得不减少,对于考试需要掌握的内容,学生就难以胜任。针对这种现状。我的做法是:坚持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一个单元制作成一个课件,浓缩单元内容,节省新授课时间。这样就能在课堂上省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测试方面的训练。在短短的40分钟之内,让学生既能掌握、运用新授的知识又能把握考试要点,何乐而不为呢?
5加强情感教育,融洽师生关系
英语教学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一种情感活动过程。学生的学习情感调控的好,可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首先要让学生在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亲身感受英语知识的广泛应用,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其产生肯定的学习情感,使他们认识到如果想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且能更好的胜任以后的工作和当前的形势,必须学习英语并且一定要学好英语。其次,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感情投入。通过日常教学中许多细微之处对学生科学引导、热情帮助,使学生切实感受到老师的爱心和对自己的关怀,时时刻刻感觉老师在关注自己,使之“亲其师,信其道”,这祥师生之间就会产生情感共鸣,学生对英语课就会产生强烈的兴趣.,由厌学转化为好学、爱学、乐学。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批评的艺术和技巧,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个人尊严,在婉言中改正自己的错误。教师要特别注意遵循“表扬+帮助”的原则,避免“批评与训斥”。在处理师生关系时应是“爱”字当头,严师未必出高徒。学生对待老师的态度往往取决于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情”字是师生关系的突破口,“情”字到位,就能充分发挥“爱”的力量,才能使课堂充满生机,师生之情四溢,课堂气氛才能真正和谐融洽,学生才能学得高效轻松。
6优化作业设计,减轻学生压力
好的课外作业的设计,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巩固和训练,而且是给学生创造出再学习、再实践、反思所学、探究问题的空间。在英语课外作业的设计上,以书面作业为基础,设计些观察、分析、操作、讲述等实践性作业,使学生把动手、动耳、动口、动脑结合起来。在学完What do you have for breakfast?(你早餐吃什么?)一课后,可以设计下列作业:了解一下本班和其他班同学的早餐情况,以便为校食堂提供参考方案:制定一份采访记录表,要求学生用英语记录被采访对象的姓名及早点要求,至少采访五位同学,并在小组交流。这些“采访”作业贴近生活,学生们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进行真实的交际,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了解了生活,增强了人际交往能力。再如,可以开展一个“身边的英语”阶段性作业活动,为期一个周,学生搜集来的英语琳琅满目,大体分为四类:①缩写词,如CCTV、NBA、WC、CD、kg、cm等;②商品英语,如食品袋上的Net Weight,纸巾上的Soft、产地Made in China、光明年奶Bright、感冒片Quick、手机Bird等;③网络英语,如E-mail、My files、Internet等;④音译外来词,如Sofa、Coffee、Chocolate、Cola、Jeep等。在课题完成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收集、查阅、整理资料,培养了信息处理能力,学会了探索问题的方法,增强了合作的意识。实践证明:对英语作业的优化设计是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可以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给学生自主选择练习方式和开拓视野的自由,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巩固所学、激活思维、激感、增长能力,对学生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很大作用。
总之,“高效、快速”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话题。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做“高效”的课堂,教“高效”的学生就成为时代的要求。参考文献
篇8
一、“中国式英语”的定义
中国式英语(Chinese English 即Chinglish), 是指中国人在学习和使用英语时,把汉语的语言规则运用到英语之中,受汉语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的干扰和影响而说出或者写出的不符合英语习惯的畸形英语。这种英语往往对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来说是不可理解或不可接受的。 例如“Your figure is very beautiful.(你的身材真好呀)”,“My stomach is a little hungry.(我的肚子有点饿)”他们觉得这样表达是正确的,却没有意识到这是不地道、不符合英语习惯的表达方式。
二、出现“中国式英语”的原因
(一)受汉语母语思维模式的影响
王还教授曾说:“任何人学英语,最自然、最容易做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的母语习惯套在外语上。”因而产生中国式英语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在于学习者没有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长期使用母语思维,硬套汉语的规则和习惯,这样就很容易受到母语的干扰和影响。例如:“My hometown has taken place great changes in the past ten years”,“我的家乡”在英语中应作地点状语而不是主语。又如big wind,应该是strong wind,
(二)受到语言负迁移的影响
英国应用语言学家Corder认为,在第二语言的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它是学习者为学习一门新语言而采用的一种学习策略――迁移策略(strategy of transfer)。在学习新习惯的过程中,旧知识必然会对新知识(目标语知识)的学习产生影响,这种原有知识对新知识学习发生影响的现象被称为“迁移”(transfer)。促进新知识学习的迁移被称为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阻碍新知识的学习被称为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比较汉英两种语言,前者属于汉藏语系,而后者属于印欧语系,因此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法、句法、语义、语用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国学生因自幼学习汉语,了解并且习惯于汉语的语音词法句法系统,在英语学习过程和应用过程中会自动应用汉语语法及语用规则,从而导致“中国式英语”的产生。
(三)不能准确的使用英语语法规则
错误的使用英语的语法规则,把汉语的句式硬搬到英语的句式中来,这也是产生中国式英语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I wish I can fly in the sky.这个句子学生想表达“我希望我能在天空中飞翔”。英语中wish后的宾词从句,表示难以实现的主观愿望,这类宾语从句中的谓语动词应用虚拟语气,即从句中动词要用过去式,所以这句话的正确的表达应该是:I wish I could fly in the sky.
三、如何消除学生英语学习中的“中国式英语”
(一)阅读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写的书籍和报刊杂志
阅读是英语学习者获得目的语的重要途径,尤其是阅读以英语为母语的作者写的文章。只有这样,你才能学到地道的、原汁原味的英语。通过阅读可以帮助你扩大词汇量,增强语感,掌握和积累英语中单词的选用、常用搭配和习语的用法,还可以了解西方人的写作特点和思维方式,积累写作素材。
(二)注重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一方面要向学生分析、对比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通过大量训练,锻炼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同时,在课堂上,教师应尽可能的用英语授课,引导学生观看英文电影、收听英语广播、阅读英语报纸杂志等。这些活动能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地道的、原汁原味的英语,使他们在语言环境中培养英语思维。
(三)加强语法知识的学习
语法知识对学生学习英语来说,是很重要的。语法概念模糊不清,或知道但不能熟练地运用,一下笔就出差错。所以教师要把基础的语法知识,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反复的练习,在头脑里得到消化,最终变成学生自己的东西;教师还可以把学生平时写作中出现的语法错误进行归类,反复训练,加深理解。
(四)注意收集记录地道用语
学习笔记是提高英语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常会碰到一些地道的英语表达, 这些表达与汉语的表达习惯相去甚远, 不是可以按语法规则就能从汉语转换过来的, 因此我们需要记录下来并不断复习。例如:I’m behind you./ I’m on your side.我支持你。(而不是I support you, support指经济上和物质上的支持); A voice vote口头表决(而不是an oral vote);There is nothing good on TV.没什么好电视看。(但如果把“没什么好说的”说成“I have nothing good to said”就成Chinglish了)
总之,对高职学生来说,在外语学习中母语的负迁移不可能完全摆脱,这对英语学习形成了很大的干扰,但并非是不能克服的。我们相信,通过教师有针对性的教学和学生的勤学苦练和日积月累,一定能克服“中国式英语”,学好英语。
参考文献:
[1]刘文红.从词汇层面看中国式英语[J].邵阳学院学报,2005,(10)
[2]薛勤.母语迁移・中国式英语・英语教学[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12)
篇9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国际贸易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一)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学生更充分地利用教学资源,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传统贸易术语讲解方法,通过图片和动画等方式进行教学,体现责任、风险和费用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掌握不同贸易术语的使用分界点。单纯的教师讲解学生很难理解国际贸易相关知识,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使教学更形象化。现代教育技术可以让国际贸易的交易环节直观展现,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国际贸易实训平台的应用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切身体会到贸易的各个步骤和操作,学生更愿意参与课堂教学,通过实际操作,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二)有助于教育资源的共享。
高职院校在国际贸易教学中,学生很难有实际的工作体会,学生在工作后需要长期适应才能胜任工作。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学生提供虚拟的工作环境,使学生亲身体会国际贸易工作流程和内容,更全面地掌握知识。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将分散的教学资源整合到一起,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优化国际贸易教学资源。国际贸易专业要求学生能够获取国内外最新的贸易信息,简单的教材内容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学资源的丰富是国际贸易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内容,其可以提高学生利用资源和挖掘资源的能力。中国商务部、中国海关、中国外汇网等网站的利用都可以快速提高学生适应工作的能力。
(三)有助于综合型人才的培养。
网络化时代要求学生不仅有丰厚的理论知识基础,还具备应用高新技术的能力。高职院校还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全面的综合型人才。高职院校想要应用工学结合模式,就要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以满足企业对人才不断变化的需求模式,使学生胜任企业的工作。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需要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职业能力培训,通过教学和动手的双向培养,实现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同步提高。国际贸易工作需要学生拥有高超的实践能力,掌握国际贸易工作中的相关技能,学生才能将工作各个环节有机衔接,优质地完成贸易工作。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将贸易的各个环节通过图片和视频直观展现,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工作相关流程和注意事项,全面提高国际贸易相关工作能力。
二、现在教育技术在高职国际贸易教学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投入较高,教师水平较低。
现代教育技术在投入使用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作为保证。高职院校需要配备多媒体教室、虚拟实训室、开设网络教学网站等,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一些高职院校在资金方面明显不足,严重阻碍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范围。一些学校虽然建立了多媒体教室等现代教育设备,但是教学效果不佳,无法真正体现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要求教师具有运用现代技术的能力,现阶段多数高职教师在新技术应用上能力欠佳,无法正确使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无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国际贸易教学质量。教师在网络课程制作过程中,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教师在课程资料上传和更新、教学疑难解答等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二)教师过于依赖现代教育技术。
传统教学方式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课堂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国际贸易相关知识的获取渠道,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更加广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不是简单地让新技术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方式,而是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单纯依靠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教师在课程准备时往往会产生惰性,教师过于依赖现代教学技术,而忽视自身能力提高。一些高职教师在课堂上只是进行PPT演示,学生容易误解教学目的,认为只要复制教师的课件就可以自主完成学习内容,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三)现代教育资源的安全无法保证。
现代教育技术大多依靠网络进行教学,其网络课程、网上疑难解答和教学网站的建设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实现交互性教学。但是网络教学容易受到病毒和黑客等潜在威胁,其安全性很难保证。近些年,各种恶意软件、病毒和盗版等问题严重阻碍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学生学习国际贸易专业知识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网络课程知识版权的保护是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应用的关键。一些教师不愿意将自己的精品课程上传到网络,阻碍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国际贸易教学中有效运用的途径
(一)整体把握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
高职院校想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国际贸易教学,就要整体把握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在增加现代教育设备的同时,还要对现有教材和教学方法进行适当改革。国际贸易是一门需要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和结合的学科,国际贸易教学需要遵从贸易工作的流程,设计符合企业需要的教学课程。教师可以在实训课程中渗透理论知识,学生在动手过程中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工作仿真练习,在实际操作中考核学生的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师要以工作为导向,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教师可以设置国际贸易工作中的主要岗位,让学生体会国际贸易的具体工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需要高职院校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完善的考核体系,避免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流于形式,无法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
(二)提高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想要得到广泛的应用,教师对其的应用能力是关键。国际贸易专业教师要对各种硬件和软件有充分的了解,熟悉国际贸易相应技术软件的应用。教师要熟练掌握教学设备的日常维护内容,积极配合维修人员进行教学设备维护,同时减少错误操作。高职院校要定期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培训,使教师可以熟练制作教学课件,以多种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国际贸易教学。现代技术的应用还需要教师开发全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需求。国际贸易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边实践边研究,为全新教学方式提出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强化国际贸易教学效果。
(三)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和资源。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国际贸易专业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一些高职院校在重金投入下采购的先进教育资源很难得到有效利用,多数沦为摆设,无法体现先进资源的优势。教师精品课程建设仍存在利用率极低的现象,学生无法正确利用网络课程进行自我学习。网络精品课程上传之后缺乏及时更新和维护,学生往往无法进行链接,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国际贸易专业教师要定期对网络课程进行更新和维护,使网络课程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科网站,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在网站上进行作业布置和提交及问题讨论等,使现代教育技术得到更充分地利用。
(四)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安全性。
教师对上传的网络课程可以设定访问权限,通过防火墙和杀毒软件等资源对网络课程和网站进行保护,定期对网络进行漏洞扫描,更新补丁程度和杀毒软件库,保证网络环境不受外界攻击。学校还要建立完善的教育资源共享机制,调动教师共享资源的积极性,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提高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质量,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全面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篇10
keywords:current teaching convergenceproblems solutions
1.高一新生英语学习现状
为了深入具体地了解和掌握高一新生的英语学习情况,我校每年会对升入高中后不久的高一新生进行一次较正规的,由本校老师根据新课标对初中毕业生教学目标的要求所设置的统一测试。 考试 结果显示:许多中考中表现出色的,成绩优秀的学生摸底考试不及格,甚至有些中考取得满分的学生的成绩也仅限于及格。WWW.133229.COm并且有相当一部分曾经成绩优异的高一新生经历一段高一学习生活后,成绩急速下滑,从曾经的“优秀学生”转为“后进生”,以致自暴自弃。针对上述现状,笔者从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角度出发,以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为基础,对其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2.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
2.1 高中教学节奏快、容量大,学生无所适从。
由于受高考制度的制约及升学压力的影响,高中英语课堂往往是教学任务繁重,教学内容繁多,时间紧迫。结果,课堂教学形式单一,气氛沉闷,使得习惯于初中活跃的课堂气氛,直观的教学模式,变化多样的操练形式的高一新生难以适应高中学习生活,从而出现了高中英语生词难记、语法难用、课文难懂、练习难做的困窘局面。
2.2 学生不会记笔记,不能及时有效地梳理整合知识点。
升入高中后,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课堂笔记的记录和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力图将老师讲的一字不落地都记下来,要不就等老师明确告诉才知道哪些需做记录,自己难以判断主次和重难点,造成了顾此失彼,或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得不偿失;另有部分学生则认为老师讲的全在教材中,没必要做笔记,结果复习时没有参照;还有部分学生笔记做了课后不能及时有效地梳理整合。以上这些显现出学生不懂得把握老师讲课的精髓,不会抓学习 规律 、知识体系,只是一味盲目的学习。
2.3 延用机械的词汇记忆法,对相当数额的新词望而生畏。
长期以来,词汇一直是困扰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的一大难题。学生经常抱怨单词记不住、记不准、记不牢,从而产生恐惧感、厌倦感,以至于看到单词就头痛,渐渐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更不用说高中课标所要求的3500~4000个词汇。
2.4 语法知识不系统,难以在短时间内建构语法知识框架。
除受词汇困扰之外,高一新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还有语法知识的淡薄,具体表现在对英语语法术语知之甚少,词性辨析困难,不懂得句子中的成分划分,难以把握不同词性与不同的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
2.5 阅读量有限,阅读技能和策略匮乏,缺乏阅读能力。
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由于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太少,过不了语言关;另一方面阅读方法不 科学 ,习惯于指读、笔读、回读、出生朗读等阅读方法,或是过分重视每个生词的词义,忽略文章的篇章处理,即所谓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加之阅读技能和策略欠佳,阅读速度太慢,难以根据语境中的提示和构词法猜词意,无法准确把握文章中的主要事实和中心思想,不能根据上下文全面掌握文章的主旨和文章段落的寓意,难以达到教学大纲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要求。
2.6 开放式的作业无从下手。
高一新生中绝大部分仍停留在初中被动的学习环境中,总习惯性地将作业默认为是“写单词”、“记单词”——只做有书面要求的任务,而忽略听、说、读、背等无形任务的训练。而这些作为英语学科中“软指标”的作业恰恰是学好英语的关键环节之一。
2.7 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只重视课堂45分钟教师引导下的学习,不知道预习—听课—巩固是一个整体的学习过程,过分依赖老师,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不知道上课如何记笔记,如何自主高效完成本学科中的大量的“软指标”的作业,没有语言积累的习惯等。
3.教学顺利衔接的解决对策
新课标和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学生在义务教学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 发展 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地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要达到这个总目标,就必须首先解决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现就上述衔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对策。
3.1 促进初高中教学学段的交流与沟通。
新课程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使初、高中英语教材编排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一致性,这为高一年级的教学衔接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作为高中教师,关键是要熟悉初中教材,了解初中教材中要求学生应该掌握的词汇、句型和语法,这样才能在高中起始年级的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逐步引导学生贯通知识经络,矫正学习方法,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而要做到上述几点,高中教师就要有“向下”的意识,多听初中教师的课,多与初中教师沟通交流,了解自己 教育 对象已有的知识储备。
3.2 注重初高中生心理的转变,做好 英语 教学形式的衔接。
学生进入高中阶段,从心理上来说有朦胧的成人感,有独立与创新的愿望,对自己的能力信心日趋上升。因此,高中教师应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端正,既不能让学生有升入高中了就可以放松一下的想法,又不能让学生有进入高中英语特难的畏惧心理,消除他们的消极情绪和思想顾虑,要让学生们认识到高一年级是整个高中阶段打基础的关键阶段,应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3.3 学习加强学生的语音训练,帮助学生高效记忆单词。
对于单词,其实天底下没有背不好单词的人,只有不愿背单词的人及不善于有效背单词的人。因此,首先,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学生保证自己激昂的学习斗志和积极心态;其次,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先掌握基本的读音规则,引导其把握单词的字母组合,通过音标逐步拼写单词;再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构词法中的词汇合成、转化、派生及词根等规则记忆单词;最后,教师还可尝试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背诵单词,使学生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3.4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懂得自主学习。
要想使学生学习行之有效,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掌握有效学习方法的前提条件和必要保证。首先,培养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词汇方面、篇章理解方面预习,并且记录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以便加以解决;其次,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中学教学大纲指出:在听、说、读、写综合时,侧重培养阅读能力。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能力,有助于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而且是高考的重头戏。因此,要指导学生学会跳读、略读等阅读技能,鼓励学生根据上下文猜词意,使学生获得独立阅读的能力。另外,应使学生养成做好笔记的习惯。还要指导学生对平时阅读中遇到的重点词汇、句型做好摘记。
3.5 把握全局,加强学法引导,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应改变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的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模式。而调查中发现,学生最喜欢的学习内容及方法依次是:文化背景介绍、小组讨论和游戏表演;而教师最常用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依次是:语法讲解、课文结构分析和作业讲评,这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为改变这种局面,教师可以加强和鼓励学生通过对教材内容的“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高一阶段的英语教学需要耐心和恒心,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是重要环节,解决得好,学生便可以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顺利完成高中学业。相信初高中教师在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后,一定能把英语的衔接做好,从而实现新课标对学生所要求的[m]的“知识和能力的统一,过程和方法的统一,情感与价值观的统一,突出学生的主体。
参考 文献
[1] 李伟敏.中学阅读教学本质及教学过程探讨.东北师大出版社,2005
[2] 董翠翠.《高中英语教材》(修订版)的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东北师大出版社,2006
[3] 史海霞.中学生英语词汇学习常见误区及解决对策. 考试 高考英语,2008,11~12
篇11
如何处理、如何调整、怎样控制这些可能出现的“不良”行为,是现阶段体育教师上好体育课所必须考虑和掌握的教学技能。
一、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常见的“不良”行为
(一)对体育课的功能和作用的认识不足,所产生的“不良”行为
在学校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已初有成果的今天,体育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并没有被大家,特别是学生所完全了解。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学生认为体育课不过是玩耍课,活动活动身体就行了,因而课上聊天、不听讲、只愿意参加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对其他教学内容动作不积极、敷衍了事、毫无兴趣等“不良”行为就时有发生了。
(二)课堂的组织纪律方面,高中学生常出现的“不良”行为
高中学生,相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相对独立的想法和兴趣倾向,同时在日常行为的自觉性等方面也产生了一定的差异。这就使得一部分同学在体育课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组织纪律上的“不良”行为,比如:课堂上爱打闹、小声言语和接话、课上溜号等其他与上课无关的事情,甚至不服从指挥与安排,有意迟到、不参加正常教学练习活动等等。
(三)体育课中,学生意志品质引出的“不良”行为
体育教学相对于其他科目存在着很多的特殊性,这也就决定了学生们对体育课的喜欢和“恐惧”这两种不同情绪存在。相反体育课也能够较为客观的反映出同学们的意志品质好与差,比如在意志品质上相对薄弱的学生,会出现训练拖沓、完成动作质量不高、害怕难度较大或者较辛苦耗体力的教学内容、没有勇气去努力尝试新项目、没有竞争意识、缺乏拼博精神,甚至故意偷懒、装病等等。
(四)体育教学中,由思想品行方面导致的“不良”行为体育教学活动,一直以来都伴随着集体主义、合作精神和协调配合的教育活动因素于其中
而现阶段的课堂活动中,学生常会出现集体主义观念不强、较为自私;只想个人活动,而不愿参加集体活动;霸用活动器材;歧视体育后进生;不爱劳动(如只想用却不想搬运、还器材),不爱护公物(如不正确使用或遗失器材等)等“不良”行为。
二、体育教学中学生常见的“不良”行为的处理方法
(一)提高同学们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认识,加强引导和兴趣转化
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不足,原因是多方面的,应该让学生了解体育课的重要性,提高其对体育课的作用和意义的认识。同时教师也要理解人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不能简单地责备学生,要增强体育教学的主动性和教学手段的多样性,让学生产生兴趣,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倾向,有针对地引导,因人而异,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运动中发挥特长,进而将兴趣转移到其他活动中,使其明白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加强常规记录统计工作,严格考勤,培养良好的纪律观念
由于体育教学空间相对宽阔,活动内容上也较容易出现异常情况,故体育课堂组织纪律性尤为重要。在任教的最初几年,我的课堂上也时常出现迟到、课上接话等有悖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随后我对上课的出勤、训练的表现等方面加强了管理,并且定期进行记录、统计和公示,慢慢的学生们的纪律观念增强了,教学秩序也有了较明显的改善。
(三)多激励、多表扬、多趣味
学生意志品质的好与差,直接决定了体育课堂上的练习效果。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没有好的意志品质,就没有好的学习态度,二者相辅相成。课堂上多点儿鼓动性的话语,多采用一些培养意志品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有一点儿尝试就给予一份表扬,让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另外,尽可能把教学内容安排得有趣味性,循序渐进地培养同学们吃苦耐劳的良好意志品质,切忌用惩罚当法宝的强制性培养教育手段。
(四)针对思想品行方面的“不良”行为,说服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篇12
1.辅助手段代替主要手段
1.1老师成为多媒体技术的播放者。
在高职英语教学实践中,老师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积极性很高,非常乐意使用多媒体技术代替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的声像效果很好,因此许多教师一味地追求现代化技术手段,把所有的教学环节都通过多媒体技术搬上屏幕,成为了“放映员”。在很多的高职英语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的教学方法就是老师站在电脑旁操作,起不到老师应有的指导作用,沦落为多媒体的播放者。
1.2课堂成为多媒体技术的展示厅。
多媒体技术能够集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等多种现代化媒体信息于一体,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视、听、说等需求,但是当多媒体的声音代替了老师的话语,图像的显示代替了教师的讲解后,我们发现学生的注意力过多地放在了多媒体信息技术展现出来的花哨热闹的背景或者动画效果上。感官刺激太多太杂,反而影响了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很多老师将其中注入了很多美轮美奂的元素,容易让学生主次不分,只欣赏了优美的多媒体课件,而对教学主体内容却完全没有注意。这样下来,课堂就成了多媒体技术的展示厅。
1.3学生成为多媒体技术的观看者。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要充分地参与到学习中,而当英语教学成为多媒体技术的展示厅,老师成为多媒体技术的播放者之后,学生就像在电影院里看电影一样,只是置身于其中,而不再是参与者,纯粹变成了欣赏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而不是学习的参与者。
2.语言交流空间与思考空间的缺失
2.1语言交流空间的缺失。
英语学习是一种语言的学习,语言是用来交流的。现行的多媒体技术都是将教学中所需要的内容提前设计成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再将课件展示出来,按部就班,整个过程把学生的思维框定在一定的范围内,而且要求学生的思维必须按照固定的轨道运行,缺乏灵活性,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没有即时性,不能及时反馈学生在学习中所出现的问题,老师与学生之间缺乏语言间的交流。使用了多媒体技术之后,等于把教学的内容展示给学生看,而不是通过老师讲解给学生听。当语言不通过交流来学习时,学习的语言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而已。
2.2学生思考空间的缺失。
任何事物的认识过程都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识过程,都需要量的积累,只有达到一定量变才能质变,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之后却把这样一种过程简化,容易让学生产生懒惰思想,原本是需要学生在头脑中进行重建的形象,多媒体技术却直接进行了建构,这样很容易影响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限制学生的思考空间,造成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缺失。长期按照这样一种思路来进行英语教学,必然会束缚学生思维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3.信息量大所造成的困扰
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英语教学,视听结合,声像并茂,教师省去了板书的时间,扩充了知识量,但是老师往往在使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的时候为了弥补传统教学方式中为节约板书和时间而没有书写出来的教学相关的所有内容都尽量详细地罗列了出来。从表面上看提高了课堂节奏,加快了课堂进程,增加了教学密度和信息量,让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实质上多媒体课件中的文字、图片、影音等各种资料包含了巨大的信息量,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全部消化,容易出现“吃不消”的问题,造成重难点混乱,让学生理不清头绪,产生误解,令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这样的教学中,缩小了学生的思考空间,也没有给学生增加练习的机会,容易适得其反。
面对多媒体教学出现以来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英语教师也应就此采取相应的措施。
1.适当使用多媒体。
面对多媒体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泛滥使用,老师们已经注意到了。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老师和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多媒体技术只能作为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不能取代老师的地位,否则课堂就会变成电影院,学生看得多、听得多,只记住了情节却忽略了教学的本质,老师的角色也被从“台前”转到了“幕后”。当然无可厚非的是,多媒体技术有其他的教学辅助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是比如实物、简笔画等在英语教学中的功能也是不可忽视的。包括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个简单的动作都在增强教学效果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老师个人魅力的一种体现。因此,按照教学所需适当地使用多媒体课件,掌握多媒体课件使用的“度”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之道,才是我们不变的原则。
2.提高多媒体课件质量,为英语教学服务。
目前使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多媒体课件鱼目混珠者占多数,而且很多老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味追求华丽的背景,大量地使用动画特效,却忘记了英语教学的主旨,或者有些老师就是照搬教材或教案,这样无疑是本末倒置。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而且会适得其反,因此提高多媒体课件的质量才是当务之急。制作多媒体课件不仅要有质量,而且要有深度、广度,应以教学为中心,从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对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对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把信息准确无误、简单易懂地传递给学生,让多媒体课件中的每一部分都为教学服务。此外,教师还应该根据自身教学特色和各自学生的不同情况,对所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进行调整,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多和其他老师进行交流,可以互补长短。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专业的多媒体课件小组,邀请专业的技术人员,帮助任课老师做出更好的课件。
总之,在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的今天,虽然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认可,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仍处于主导地位,多媒体技术只能作为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而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教学手段或者是颠覆老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我们应当充分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这种地位与作用,为多媒体技术进入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让高职英语教学向着更先进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清琳.多媒体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J].时代教育,2009,(2).
[2]夏虹毅.试论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8,(4).
[3]李艳玲.多媒体技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几点思考[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8,(6).
篇13
这种结果的产生并非偶然,这跟在教学过程中对高中教学和初中教学的区别缺乏重视不无干系。初中英语教学意在帮助学生认识英语并培养他们探索英语学习策略的意识,后者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影响不大,这个目标的实现与否是在进入高中阶段之后体现出来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为应试而进行的教学通常会忽略这一学习策略的培养,而把教学重心放在固定知识的灌输上,又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大脑活跃、记忆能力也特别强,所以只要肯
努力的同学,成绩总是会很优异的。而这恰恰就犯了竭泽而渔的大忌,虽然学生的记忆力已被发展到了极致,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他们的路到此也就截止了,因为他们应对高中繁重课业要求的学习策
略并未真正培养起来。而在高中教学中,我们过分强调的是给学生指出学习的对象,给他们自我延伸、扩展的空间,并不是说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而是我们没为它做好铺垫,我们没能将初中和高中英语学习紧密地衔接起来,进行恰当的过渡,这样学生很难尽快地适应高中教学,输掉了起点。
那么,如何使初中和高中完美地衔接起来呢?英语学习的途径从根本上来讲无非就是积累和归纳,对于高中生也不例外,他们仍处于原始积累的阶段,并且高中阶段的英语积累可遵循的规律也显而易见。初中英语和高中英语在表象上仍存在较大差别,由于高中阶段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光靠课堂上的讲解是不能完成知识的学习的,所以学生必须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
而学生学习策略的形成离不开教师,英语教师在培养学生英
语学习策略上应做哪些工作呢?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我们教给学生的应该是方法而不是知识,刚才已经说到学生学习英语的两大途径是积累和归纳,积累和归
纳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其次,学生的积累和归纳工作需要教师切实的指导,教师传授方法,学生进行实践。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的美不仅在于它的文字,更在于通过文字所传达出来的感情和寓意。而目前的英语教材和课堂授课往往只强调信息输出而缺乏意境再现,学习起来很容易出现舍本取末的情况,只重视词义而忽视句意。如果让学生了解到英语其实是和语文一样充满文学和结构魅力的语言,同样也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人翁意识,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在学习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转变他们的目标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