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项目建设流程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乡镇项目建设流程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乡镇项目建设流程

篇1

1 何为流程及在软件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1.1 软件开发的目的

在进行软件项目开发活动中,要实现很多目标,比如关于项目的范围、成本、时间以及质量等,项目协调也是要完成的目标。项目协调可以满足项目参与者和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伴随软件规模和它所涉及领域的扩展,软件项目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大大的增加了管理难度,造成这结果的主要因素是不能管理其过程如果管理项目在无纪律混乱的情况下,那么项目组织就很难总结出好的管理方法和工具,就更不用说从中获益了。管理严谨的好处不仅能够就检查和改进在阶段内出现的偏差,还可以及时的终止项目。甚至还可以避免人才的来去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果想要有效的对过程进行控制,就不得不对项目管理流程更加明确。

1.2 软件项目的构成

一系列活动有机构成流程。而个人与团体构成基本活动,基本活动的构成不需要来自其他活动的转换。流程的每个活动间都有着自己的独有的流向,在流程过程中包含着明显的开始与结束,所以这是一个非静止的概念。从结构方面可以看出,流程由四个基本因素构成:活动及活动的逻辑关系、承担着、实现办法。流程管理所包含的不但有管理技术,还有现代管理的理想,以前的职能管理凭借的是控制、塔式组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竞争和当今企业的发展需要,以分工理论为主的管理理论已经使用了几百年,目前又返回到系统和整合上面。

1.3 软件项目生命周期的一系列的开发过程是各种各样的流程活动

软件项目是由各种各样活动流程活动组成的,具体包括如下,软件项目的计划编制、系统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程序编码、测试与维护等活动过程都属于流程活动:制定软件项目管理流程,当我们在制度项目管理流程过程中,要着重考虑一下几点:(1)流程的制定可以将项目逐步引至成功,(2)流程的制定可以适应软件的开发,(3)流程的制定对项目开发可以起到指导作用,(4)流程制定是使用流程图表示的,可以让每个参与者都能够清楚的明白管理过程与开发过程之间的关系,(5)流程过程中的参评要有明确的定义、标准和方法。

2 软件项目管理大体过程设计

2.1 软件项目管理的构成

软件项目管理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部分:项目构思、项目立项、签订合同和执行合同。可以使用P1、P2、P3、P4、P5代替。同时也可以划分为五个里程碑,分别是:完成立项、签订合同、定义功用、产品开发、投入市场,可以用TM1、Tm2、Tm3、TM4、TM5代替。

2.2 软件项目管理的流程分析

项目管理的大体流程分析,项目搜寻是项目开始的前提,其阶段主要任务包括收集市场信息、客户需求、以及潜在的需求。项目立项阶段就是可行性的研究阶段,就是讨论成本与效益的可行性。项目售前阶段是项目立项与签订项目合同的这段时间,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做好与客户介绍交了的计划、对产品的销售对象要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以及客户对项目感兴趣的原因和对产品的要求。合同生成阶段要做的是对项目方案的比较与相关的政策法规的认识,以及对合同的评估以及签订合同。合同执行阶段是项目管理流程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软件的开发、测试、验收、系统的维护等过程。

3 软件项目失败的原因和软件项目管理方法的探究

3.1 软件项目失败的原因

我们可以从目前国内外的软件行业企业可以看出,“软件危机”的影响仍持续着软件行业。软件项目的实施情况也总是很难令人满意。经过研究发现,软件项目之所以会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应用项目发展难以控制;二是项目管理者对项目管理工作的认识掌握还不成熟。实践证明,缺乏有效的项目管理是致使软件项目失控的直接原因。

3.2 制定项目的任务

软件项目计划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协调其他计划的,协调的目的是为了指导控制和执行可操作文件。它这是对客户需要的理解表现,是开展项目活动的开始,也是开展其他工作的依据,项目计划由全局计划和下属计划构成。在下属计划制定时,项目经理必须遵循的原则是:谁负责那一部分工作,那部分的计划就有谁来制定,项目经理只需审批就行。

3.3 开发过程的制定

软件开发之所以存在较大风险,最主要原因是软件过程能力低,这是因为管理软件过程十分困难,为此就非常有必要在软件过程的控制和管理方面加强。不同的软件项目有着不同的过程,虽然项目计划与执行是互相交叉的,其主要部分是相似的,但是不同的项目的每个过程它所包含的具体活动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而且由于不同的制定者所使用的开发技术和技术路线的不同,所导致的侧重点就不可能相同了。项目经理在计划制定前就必须根据开发软件的实际情况,建立一个稳定性好、可控的软件开发模型。

3.4 加强过程控制

软件项目的开发和实施总是处于动态之中,这种动态是持久的、永恒无止境的,世上不存在静止的软件项目。需求、技术、系统结构、代码都会发生变化,就算是连环计都会发生变化,项目经理在做好了计划和准备后,最重要的任务就转换到过程的控制上来了。过程管理和变更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主要部分。配置管理是一个软件项目能否顺利执行的前提。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比如会出现很多的附加产品,比如代码、一系列文档、数据等等,这些产品是有用的。而且随着软件项目的改变这些产品都会发生变法生产出不同的版本,试想一下,如果配置管理失效,项目工作人员势必会深陷配置项的“泥潭”。很明显我们应该加强项目过程的任何部分细节。

4 结束语

在本文设计的软件项目管理总体流程及相关技术,目前已经十分成熟了,在软件项目的研发和管理中已经大量的采用了。流程管理在软件项目管理中的使用,降低了软件项目管理的复杂性,增加了软件项目的成功率。事实也证明,根据企业和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软件项目的实施步骤,确定产品的用处,指明各阶段的开始条件和终止条件,进行有效的流程控制与管理,这样将会极大的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效率和降低项目的失败率。

参考文献

[1]罗铁清,王如龙,软件项目管理的研究及在项目开发中的应用,项目管理技术2005,3:66-70

篇2

莒县财政局以强化财政专项资金精细化管理为抓手,不断完善财政监管手段和方法,构筑贯穿于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管体系,切实规范和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提升了财政精细化管理水平,保证了财政专项资金安全、规范运行,提高了财政资金的经济社会效益,更好地服务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实施制度创新,建立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精细化管理机制

财政专项资金是国家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政策手段,如何管好用好资金,确保真正发挥效益,是各级财政部门特别是县级财政部门的重要职责。2008年以来,我们从“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强化监管、提高效益”四个方面入手,不断健全和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先后制订了《莒县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莒县财政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莒县财政惠民补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莒县乡镇财政专项资金会计核算办法》等多项规章制度。通过制度建设,解决了目前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突出存在的问题,一是解决了部门协调问题。针对过去项目申报过程中出现的越权申报、多头申报、部门职责不清等问题,通过制度的制订完善,明确规范在项目申报、建设、监管过程中部门职责权限和程序,加强了部门之间的协调;二是解决了资金拨付程序问题。通过规范资金拨付程序,完善资金拨付方式,保证了项目资金按进度及时、快捷到位,民生补贴资金发放流程更加顺畅;三是解决了会计核算问题。通过建立财政专项资金会计核算制度,真实、全面反映了专项资金运行的全过程,进一步促进了专项资金管理的规范,提高了项目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四是解决了财政监管问题。通过制定完善监督检查办法,丰富了专项资金监管手段和方式,进一步强化了财政监督职能,保证了依法理财。

二、构筑全过程动态监管体系,提高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在财政专项资金管理过程中,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注重资金监管与项目建设的有机结合,财政监管始终贯穿于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

(一)完善财政项目立项决策机制,确保财政专项资金投向科学合理。一是逐步完善财政项目库。为提高财政专项项目前期工作质量和效率,根据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发展规划,先后建立了包括经济发展项目、民生项目、教育危房改造项目、畜牧规模养殖场、支农合作组织项目、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等财政专项项目库。截止目前,全县各类财政专项项目入库985个。二是健全项目论证制度。在组织项目申报时,组织有关部门、专家对项目可行性、资金使用效益、项目承担单位申报意愿、单位资质进行实地考察、充分论证。如,在选择村村通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地时,对各地供水需求、地质条件、项目所在地政府协调能力等因素进行了充分论证,从项目库中择优选择了11处建设地。由于前期论证有力,施工条件得到充分保证,群众非常支持,项目建设取得了成功,我县采取的山丘区集中供水建设模式在全省得到推广。

(二)强化财政专项资金运行监管,确保资金监管全方位、无缝隙。一是完善财政专项资金拨付方式。注重资金与项目结合,严格按程序、按进度及时核拨资金。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县级报账提款,项目资金直接支付建设单位。二是规范项目监管。督促项目建设实施“五制”管理,即招投标制、监理制、法人制、公示制和审计制。实行项目招投标制,对一些总投资规模较大,单项工程额较小的项目,实行集中采购,合并招标,如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对投资规模大的重点项目,采取全国范围公开招标方式,邀请省内专家进行评标,如沭河拦河坝、大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行工程监理制,对项目建设实施工程监理,加强对项目实施的动态监管。实行项目法人制,完善质量问责机制。实行项目竣工决算审计制,核实项目支出内容,剔除不合理费用,节约财政资金。实行项目公示制,接受社会监督;三是规范民生资金管理。协调有关业务部门、乡镇政府及银行系统,完善补贴操作流程,加强部门协调,从基础数据采集、审核到数据库建立、导入发放系统、资金发放、发放信息反馈等步骤进行细化,每个环节都明确职责、时间进度等要求。目前,我县已将种粮直补、农资综合直补、水稻良种补贴、大中型库区移民后期扶持补贴等各项惠民补贴全部通过“涉农一卡通”系统发放,2009年通过“一卡通”系统发放各类民生补贴9871.46万元,涉及30余万农户。

篇3

2、20*-20*年我县共建22所乡镇卫生院、140所村卫生室,其中:20*年建设10所乡镇卫生院,82所村卫生室,20*年建设12所乡镇卫生院,58所村卫生室。所有项目建设均经省发改委批准立项。计划下达后按照建设程序建设,不存在未批先建,不存在擅自改变规划,不存在不按程序变更设计,不存在不按程序进行概算调整,不存在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

3、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用地分为18所卫生院原址扩建,2所卫生院划拨、2所卫生院租赁、140所村卫生室划新建。新建用地有当地政府按政策规定无偿划拨,及时落实建设用地。所有用地均为业务用房,没有改变土地用途,没有任何违规用地行为。

4、图纸设计按照批准计划为基础,结合实际地理位置和业务用房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流程科学、规模适宜等要求设计。并经我局审查和争取卫生院意见,合理合规后使用。建设过程如有变更,建设单位提出申请,有设计部门批准后变更。

5、项目建设全部实行公开招标,按照工程发包规定办理批准手续。实行资质预审、评标专家从专家库中抽取,按照设计制作标底。开标按照规定程序确定中标单位,并及时公示。整个招标过程实行公开、公平、公正参与投标,不讲人情、不循私情、合理竞争。中标公示期满及时签定合同,合同按照保证安全、保障质量,按期完工,资金及时拨付到位等条款签署。建设双方共同遵守合同,所有工程没有出现事故,按质、按期完工,双方没有违规行为。中标后没有转包和违法分包。

6、工程建设按规定办理质量与安全监督手续,并聘请相应资质等级的勘察、设计、监理、质量检测等单位和同县发改委、财政局等部门共同对建设施工过程的地槽、基础、中层、主体、竣工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查、指导、验收。对检查、验收过程中发现质量安全问题和隐患随时随地行成书面材料,责令现场或限期进行整改。不存在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交付使用现象。整个建设过程责任到人,落实方案,质量、进度、投资和安全管理没有粗放和以人情换质量行为。没有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违规插手干预工程建设,。

7、建设投资全部落实到位,严格财务、资金管理,及时将项目资金按工程合同和工程序时进度规定时限拨付到位。没有利用拨款吃请卡要、行贿受贿现象。

8、经自查存在以下问题

⑴没办理工程建设规划许可审批手续。

⑵新兴卫生院建设没办理环评、规划和用地预审。

⑶利用县配套资金调整公吉寺、店集卫生院建设规模。

⑷根据发展需要改变新兴卫生院建设规模。

篇4

三是工业投资增长较快。围绕实施“工业立县”战略,依托*新区、龙岗开发区以及五个乡镇工业聚集区,20*—20*年,全县完成的工业投资由5.*亿元增长到30.7亿元,增长5.1倍,年增长率达147%,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17.6%增长到37.9%,三年内提高了20.3个百分点。

四是发展基础更加稳固。强力推进“大建设”,县城建设投入加大、项目增多、亮点纷呈,高标准建成八斗路和八斗路桥并通车,改造了公园路,开工建设南环路污水联络管等管网工程,完成店埠河综合治理二、三期工程,进一步提升了县城的形象、品位和档次。结合新农村建设,精心实施“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建成石长路一期工程并通车,开工建设范栏路、石高路,农村道路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加强了水利工程建设,除险加固了一批小型水库,切实增强了水利对农业的保障能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全面绿化县城,顺利通过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的检查验收;大力实施生态创建工程,建成了一批省、市、县级生态示范村。此外,坚持把各项民生工程摆上重要位置,20*年,全县累计投入12项民生工程资金1.3亿元,努力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全县人民。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们县的项目建设和投资工作与省内“十强县”第一梯队、发达地区还有不小差距,与我们县坚持思想大解放、奋力推进大跨越的根本要求还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

一是抓项目建设与投资工作的意识不够强。近年来,我们在多种场合、不同会议上不厌其烦地强调抓项目建设和投资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制定出台了考核办法、措施,把项目建设和投资工作列入各乡镇、各部门的目标管理考核,对推进全县项目建设和投资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我们也看到,也有少数地方、少数部门和单位静不下心来、沉不下身子,不愿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项目建设中,往往是口上说说,不见行动,有唱功、无做功;工作思路不清、主动性不强、氛围不浓,缺乏钻劲、韧劲、拼劲;精力分散、热情不高、措施不力。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地、本部门、本单位的项目谋划、储备、争取,进而也影响了全县的整体工作。

二是抓项目建设与投资工作的水平不够高。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工作成效。近几年,围绕项目谋划、编制、申报和国家投资政策、基本建设程序等诸多内容,我们县组织了几次专题培训活动,邀请有关专家和省、市发改委有关领导进行讲解、辅导,对指导全县项目建设与投资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总体而言,由于我县项目研究、策划、包装和工程咨询方面的专业人才匮乏,一些地方和部门还停留于有什么、抓什么的模式,谋划项目缺少预见性和超前性,不善于设计和包装项目,不善于做“无中生有”的文章;由于项目谋划跟不上,除了提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项目外,很难提出其它方面的项目了,在招商引资时缺乏“选资”的平台,往往是“捡到篮子都是菜”。项目编制粗糙,有的项目仅仅只有几张薄纸,显得十分单薄,我看也就起到个简介的作用,即使下力气、下劲头编制了项目的可研文本,但由于缺少项目编制的专业知识,编制出来的项目可研材料往往难以达到专业水准和要求,缺乏可操作性,使一些项目在向上申报、争取资金和招商引资中错失机遇。全县项目库建设不能及时跟进且质量不高,项目“总盘子”欠大,少数项目只是挂个名,不见建设内容,有名无实;大项目的数量尚待进一步增加,项目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破解项目建设和投资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力度还不大、招数还不多,特别是在国家加大宏观调控,严把土地和信贷“闸门”,实行必要条件规范新开工项目建设和管理的背景下,一些乡镇和县直部门往往一筹莫展、谨小慎微,不愿动脑筋、想办法,致使不少项目因前期工作不充分、不扎实,难以开工建设,形成不了实际投资。

三是抓项目建设与投资工作的服务不够优。从服务领域看,我们更多的是侧重服务政府直接调度的重点建设项目和政府投资主导的一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而对那些民间投资项目、新兴产业项目怎么去规划、引导和服务,考虑的相对少些。在有关国家产业政策、宏观调控政策、项目安排、资金投向等方面的信息上,也只是刚起步,省、市、县之间的投资项目管理服务信息平台正在谋划筹建中,县与乡镇、开发园区之间也还未建立起来,致使向企业和公众提供投资信息服务还不及时,投资信息难以获得。全县新开工项目管理的联动机制还未建立起来,县直部门与县直部门之间、县直部门与乡镇之间、乡镇与乡镇之间,还未形成有序、有效的机制,在项目设计、前期工作推进、对上争取、对上报批等环节,还存在各自为阵现象,影响项目建设和投资工作的效率。在提供审批服务时,少数部门和单位搞本位主义和部门利益,“肠梗阻”现象还未根本杜绝,有些具体经办人员在某些时候、某些场合可能还会“吃拿卡要”。

四是抓项目建设与投资工作的环境不够好。尽管省、市和我们县都出台了项目建设、投资工作、招商引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没有能够很好地得到全面落实,还存在一定的打折扣现象。在行政执法上,一些职能部门大局观念淡薄,只强调自身利益,巧立名目、暗箱操作、变换花样乱收、滥收、违规收费;一些执法人员利用职位的便利,做“夹子”、设“卡子”、敲“杠子”,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奉行“检查就是找茬,执法就是治人”,县委、县政府“开门招商”,他们“关门宰客”,严重损坏*形象。一些地方势力以“坐地虎”、“地头蛇”自居,强装、强卸、强揽工程,严重干扰项目建设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一些地方,一些人为追求不正当利益,顶风违章建设,“隔夜楼”等现象时有发生,增加了项目建设和投资工作的成本和难度。

上述问题的存在,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从客观方面来讲,主要是近年来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投资重点处在不断的变化和调整中,给我们把握项目编报方向、争取资金增加了难度;但更重要的,还是主观方面的原因,我们抓项目建设和投资工作的思想观念陈旧、工作方式不活、服务环境不优。对此,各乡镇、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制定应对措施,坚决加以解决。

二、要进一步提高谋划项目和运作项目的能力和水平

在当前形势下谋划项目建设与投资工作,必须综合分析我们所面临的发展环境,准确把握国内经济走势、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导向、全省发展阶段性特征和*自身潜力优势,进一步明确用力方向,找准工作重点。

一要扩大项目储备。随着我们县一批重点项目的陆续建成,项目储备不足的问题愈显突出,扩大项目储备规模迫在眉捷。因此,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必须把项目储备工作摆在重中之重,全力加以推进。谋划项目,方向要明确。要立足国家产业政策和支持重点谋划项目,瞄准国家“保”的方面充实项目储备,今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将重点加大对“三农”、节能减排、环保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必须尽快围绕这些方面编制项目;“压”的方面,也不是一点作为的空间都没有,只要能降低单位能耗水平、走循环经济路子、吃干榨尽“三废”,高能耗、高排放“两高”行业项目也可以编制。要紧抓省里清理充实“861”行动计划项目储备的有利时机,尽快谋划储备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方面的项目。依托省里构建“省会经济圈”和合肥市作为首个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县、中部地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跻身“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申报“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推进“大建设”等多项有利机遇,加大产业配套、科技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项目编制。充分发挥我们县城郊县和资源丰富等方面优势,组织编制农副产品深加工、旅游方面的项目。谋划项目,方法要灵活。必须全面发挥政府、企业、专业组织在项目谋划中的作用,特别是要突出企业作为项目主体的作用,善于通过扩大开放拓展项目源,把招商引资与充实项目库有机结合起来;要谋划好特色产业聚集区,推动项目引进,更好地吸引外来项目。同时,尽可能多争取国家、省、市重大项目在我县布局布点。谋划项目,投入要舍得。从20*年起,县财政每年都安排一定的资金作为项目库建设专项经费,专门用于全县项目前期推进、人员培训、重大项目工作经费补助等。今后,随着全县财政收入的增长,将进一步增加这方面的工作经费。各乡镇、开发园区、县直有关部门也要克服困难,安排一定的项目建设专项资金,通过加大投入,真正确保建设项目的正常接替、滚动发展、梯度推进。

二要优化投资结构。要把握优化投资结构的契入点,结合编制全县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围绕打造“百亿元产业”、“百亿元园区”、“百亿元乡镇”和“十亿元企业”,重点在优化项目建设的产业结构和规划布局上下功夫,突出工业经济这个核心,全面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以投资结构的调整推动全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能源原材料产业,是国家政策支持的一个重点,我们县在能源(电力)、冶金、建材等领域具有一定的基础,要坚持“上大”和“压小”结合、外延扩张和内涵提升结合,坚持高起点推进相关项目建设。现代服务业对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的作用尤为显著,要抓住国家、省、市出台鼓励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机遇,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等生产业,谋划储备和新上一批项目。抓住国家实施新休假制度的契机,加快推进全县旅游资源整合和旅游项目建设,大力开拓我县旅游市场,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

三要提高融资能力。融资是投资的有机组成部分,抓好融资是做好投资工作的重要保证。随着我们县各项建设的不断加快和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融资问题的重要性日益显现,这就需要各地、各部门密切关注金融形势和政策变化,进一步强化融资工作,努力实现由单纯抓投资向抓投资与融资并重转变。要继续加强银政企的合作,依托省里每年举办“861”行动计划项目与资本对接活动这个平台,引导信贷资金投入,特别是针对一些大项目建设需要,积极采取银团贷款、特别授信贷款等灵活方式,确保我县重点项目建设对资金的需求。积极开展直接融资,全力做好服务,支持有意愿且符合条件的有关企业做好上市工作;针对目前资本市场相对活跃、流动性过剩特点和县内各金融机构急需投放信贷资金的实际情况,加强与县内金融机构和省、市投融资平台的合作与联系,使诚信度高的企业和效益好的项目优先获得县内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真正做好“信贷融资”;积极“跑上”,尽力争取政策性贷款、国债资金和上级专项资金;坚持招商引资不放松,全力引进外来资金;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和宽松的创业环境,吸引民间资本扩大投资;拓宽用资视野,积极引进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参与县内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政府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土地储备、信用担保、项目代建等配套措施,采取资产注入、债权转让、参股控股等形式扩张资本,增强资本实力,进一步增强县级投融资平台功能。

四要推进大项目、大工程、大建设。今年全县“361”行动计划重点建设项目150个,总投资295.7亿元,2008年计划投资51.7亿元,其中今年计划投资额在5000万元及以上的项目30个,抓好这些大项目建设,对完成今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各相关乡镇、县直部门必须紧紧抓在手上,积极主动为项目建设单位、企业做好服务,确保顺利推进,完成今年投资目标任务。

实施巢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是安徽省利用国家开展“三河三湖”治理、从根本上解决巢湖流域污染治理问题的重大工程,省里已制定了总体实施方案。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这个宝贵机遇,按照省里治理工作的总体方向和安排,依据《*县巢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规划》,重点围绕城镇生活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业污染治理等方面,邀请有资质的项目研究咨询单位,认真组织编制一批高质量、操作性强的大项目,积极向上申报,争取资金支持,精心实施项目。

强力推进大建设,加快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141”东部组团建设。加快基础设施与市里的对接,着力抓好合店路拓宽改造、新安江路等一批道路建设,畅通与省城的通道;把握省城供气、供热、污水管网等设施向县域城镇延伸的机会,主动搞好对接,共享城市资源;围绕实现县城向城市的转变,扎实推进“大建设”9大项43小项工程,突出抓好县城沿河东路北段旧城改造等工程;紧跟省里整合省级用于支持县域开发区发展的各类贴息和奖励资金,专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贴息和补助的政策,抓住市里大建设工程向开发园区延伸的机遇,进一步加快县内开发园区、乡镇工业聚集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服务功能,提升吸引力和集聚力。

三、要进一步形成项目建设与投资工作合力

推进项目建设,抓好投资工作,是涉及全县各乡镇、各部门的一项综合性工作,必须进一步强化责任,协调配合,创新工作方法和工作机制,为全县项目建设和投资工作营造良好环境。

一要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必须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将重点建设项目的开工、竣工、储备等各个环节层层分解、细化,落实到乡镇、开发园区、县直相关部门和责任人,严格责任追究,推进重点项目的实施。必须强化日常协调制度,县项目建设和投资主管部门要坚持实行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调度,进一步加强与乡镇、开发园区、县直相关部门和项目建设单位的协调配合,积极帮助解决项目建设和投资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领导牵头联系制度,对重点建设项目,由县四大班子领导按照工作分工分别牵头联系,并确定相应的责任单位和协同配合单位进行协调、推动。乡镇开发园区、县直相关部门也要形成有效的推进机制,做好本地区、本部门的项目建设和投资工作,在全县范围内形成“分级管理、逐级负责”的工作格局。

二要改善投资项目服务。针对国家提出的新开工项目必须符合“八项必要条件”的要求,建立完善新开工项目管理联动机制,切实抓好项目前期工作,尽快落实必要的项目建设条件,确保列入今年计划的新开工项目按期开工建设,确保实现全年新开工千万元以上项目100个的目标。县发改、规划、土地、环保、建设、建管、安监等相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和吃透“八项必要条件”的政策规定,明确审批、核准、备案制下本部门的职责和工作流程,对县里可以核准和备案的项目,要建立和完善公开制度;对需要上级审批、核准的项目,县直有关部门要做到各负其责,县发展改革部门负责项目建议书的催批、国土部门负责土地计划的落实、环保部门负责环评报告的催批,主动做好服务。县行政服务中心要进一步优化项目审批流程,推行预约服务和流动审批服务,畅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要严格执行《*县外来投资者绿卡服务制度实施办法》,坚持对有突出贡献的外来投资者颁发“绿卡”,真正使他们在就医、子女入学、融资贷款等方面享受优惠待遇。推行县直部门负责人到一线当办事员工作制度,全面掌握本部门、本单位内设各科室、下设机构的基础工作和具体环节,着力消除“中梗阻”现象。

三要破解“瓶颈”制约难题。近年来,土地、资金、环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我们抓项目建设和投资工作的手脚,也是项目责任部门和项目建设单位反映较为集中和突出的问题。5月6日至8日召开的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现场会上,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26条意见,非常有含金量,其中对土地问题、环评问题作出了明确的政策规定,县土地、环保等部门必须认真加以研究,积极有所作为。要抓住省里对县级政府组织开发未利用地和复垦废弃地为耕地的、经认定后从省土地复垦费等经费中每亩补助5000元的政策机遇,加快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工作;进一步完善县内土地供应调度的办法和盘活存量土地的措施,完善城镇建设用地增减挂和建设用地置换工作,进一步强化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的地位,严把投资强度关,做到节约、集约用地;指导需要新增使用土地的项目单位及时办理用地申报手续,对符合国家政策的项目,要及时安排用地计划;严格执行土地使用招拍挂制度,对工业、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经营性投资项目,要积极帮助和指导项目单位做好招标、拍卖或挂牌出让方式取得土地的前期准备工作。要抓住省里下放环保管理权限、除必须由国家和省级环保部门审批的项目,在保留监督权的前提下,实行“同级环评审批制度”的有利时机,切实服务好全县项目建设的环评工作,及时完成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事宜;要适当引入市场机制,逐步放开环评市场,降低环评成本,提高环评效率。

四要强化相关基础工作。抓住省里开发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契机,依托我县现有项目库资源,尽快开发与省、市联网的全县投资项目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建立县投资主管部门与乡镇、县直相关部门、开发园区信息共享、管理有效的投资管理平台,公开项目的谋划、开工、竣工、投产、储备等基本信息,特别是要建立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档案,实现项目建设和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科学化,为企业和公众提供投资信息服务。进一步加强全县投资运行监测和预警,县发改部门与统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协调配合,建立新开工项目沟通渠道,提高投资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定期开展投资形势分析,密切关注重点项目建设和投资运行中出现的新动向、新问题,及时提出对策建议,更好地为县委、县政府决策做好服务。继续加强项目培训,组织乡镇、县直相关部门和开发园区有关负责人、新开工项目负责人、项目与投资信息统计员,就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程序、环评、土地预审程序和要求、国家投资政策和投资领域等开展培训,规范项目前期工作,提高投资工作水平。切实做好项目后评价工作,对全县重大基础设施和公益性项目要加快建立后评价制度,提高投资决策水平和投资效益。实行科学合理的考核奖励办法,加大对乡镇、县直相关部门、开发园区的项目开工率、竣工率、项目投资序时进度、项目储备等重要指标的考核,逐时段、逐项目跟踪督查,注重平时工作的量化和突击性工作完成情况的考核;结合今年省里“861”行动计划重点项目考核延伸到县和考核奖励资金重点用于支持县级开展项目前期工作的新规定,加大对我县列入省“861”、市“1346”行动计划重点项目的考核,将乡镇、县直相关部门、开发园区为其提供服务的情况作为政府目标考核的一项内容,提高各有关方面的责任意识。

关于环保工作我想强调三句话:

篇5

今年我县的廉租房和公租房建设项目统称为晋屏廉租房、公租房,其中晋屏廉租房560套建设项目(占地面积2.97万㎡)、晋屏公租房2200套建设项目(占地面积6.64万㎡),建设地点均在珠泉镇荞麦塘村新征地建设。

由于两个项目在同一地点新征地建设,项目征地难度很大,同时因为晋屏公租房立项手续省里还没有批复,土地报批、划拨手续难以办理,导致项目开工建设推进困难,进度缓慢。6月3日市政府下发保障性安居工程督办函后,我县高度重视,迅速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了认真研究,并采取措施对项目建设进行了调整。一是将晋屏廉租房560套建设任务改点至城南原东塔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上进行实施,目前项目用地已完成“三通一平”,项目施工图设计和图审已完成,正在进行项目预算评审,即将进入招投标手续阶段。二是对晋屏公租房2200套建设任务进行了分解,其中112套作为运宝铸造有限公司公租房收购项目进行收购,目前已完成收购;110套作为乡镇“八个一”工程项目,分点至田心和肖家两乡镇实施,目前已开工建设;同时县政府在坦塘工业园划拨了42亩储备土地用于晋屏公租房分点建设928套,目前项目用地已完成“三通一平”,项目建设地勘和规划设计也已进行完毕,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其余1050套公租房建设项目安排在新征地范围内进行,目前征地工作和地勘工作已经完成,项目正在进行规划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

我县禾仓堡城市棚户区366套改造建设项目(占地面积1.5万㎡),由于是高层设计,基础工作任务重,选址地点地形复杂,导致进度缓慢。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施工图设计和图审工作,正在进行项目预算评审,即将进入招投标手续阶段。

三、下阶段工作安排

今年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艰巨,下段我县将强化措施,特事特办,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确保完成今年我县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

篇6

(一)对进一步创新服务,加强行政审批监管,推进依法行政,提高服务质量提了3个方面的建议:

1、要着力抓好窗口建设,工作人员服务要更热情,审批要更快,努力提升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服务水平。

2、要切实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扩大窗口受理、网上审批范围,强化

“一网式”服务方式,实现网上办公。

3、要逐步推行行政审批“三集中”,提高办件效率。要将行政服务中心变成真正的便民服务中心,不要让老百姓到服务中心来办事时办不成或办得不完全,而后又让老百姓到主管局到处跑,摸不着头脑。

(二)要进一步提高协调服务质量,更好为全市项目建设、小康建设及经济快速发展服好务。

(三)要加强经济发展环境监管,加强窗口部门服务经济工作的监督,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程序,优化审批流程,更好规范各单位行政许可、审批程序,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促进行政服务提速增效;还要一些部门办事的具体流程。

(四)推进阳光政务建设,提高政务公开工作水平。加强政策宣传和工作指导。

(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提高班子整体素质。

二、整改措施

(一)强化服务意识,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1、开展审批流程再造工作,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推行行政审批“三集中”,督促有关部门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及时清理和取消上级明文规定的行政审批和许可事项,充分授权窗口人员办理。

2、扩大网上审批办件,提高审批效率。进一步加强与部门的沟通协调,对不需现场查勘、专家论证、公开听证和领导集体研究的审批事项逐步实现网上审批。

3、加强行政审批监管,优化服务质量。坚持电子监察和人员巡查相结合。充分应用绩效评估、预警纠错、指纹考勤等功能的结果,按季通报各单位,不断提高办件质量。

4、加强学习培训,提高窗口人员素质。坚持半月一次例会制度,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继续开展“优胜服务窗口”和“优质服务标兵”的评选活动,努力实现审批大厅“六个零”的优质服务目标。

5、加强乡村便民服务中心指导,完善相关制度。

(二)更新服务理念,提高项目协调服务效能。

1、及时调整和组建项目协调专班,明确项目协调任务。对新引进和续建重点项目,按照项目建设计划和办公会议要求,及时组建市级协调专班,督促相关部门、乡镇(处)、村相应成立协调专班,为项目建设提供全程服务。

2、完善协调专班管理制度,提高项目协调服务质量。一是严格责任状考核制度,强化专班责任。二是坚持定期办公会制度,提高协调效率。三是坚持日常督察和定期督查制度,促进项目建设。

3、创新项目协调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学习和借鉴外地征地拆迁成功经验,积极为市委市政府当参谋,争取在重点项目征地拆迁过程中,推行自主拆迁的奖励政策。

(三)强化作风建设,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1、提高窗口民主管理的水平。一是强化内部监督,强化窗口人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意识。按照“门好进,脸好看,话好听,事好办”的标准,加强对窗口人员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对窗口人员违纪违规的予以严肃查处,不断提高行政服务中心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二是强化社会监督。充分发挥经济发展环境监督员的作用,今年对窗口和部门服务质量组织两次评议,并作为部门服务经济工作考评的依据。

2、强化对部门服务的规范管理。继续抓好三大制度,规范服务。一是严格实行《企业缴费明白卡》制度,将覆盖面扩大到40家。二是严格执行“到企业检查收费许可”制度,对未经许可到企业乱检查乱收费的,按规定予以通报。三是强化“交事通知单”制度。对经协调工作专班多次协调确实难以解决的问题,由市行政服务中心、市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以“交事单”形式交给相关部门办理,并由市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督办落实,作为相关单位年终考评的依据。

3、强化对经营者和公众举报投诉的办理。一是加强经济发展环境投诉窗口建设,利用举报箱,举报电话,网上投诉信箱等工具,收集群众和客商的意见,实行专人受理,专门登记,专班办理,力求结案率达到100%。二是及时查处企业反映的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问题。四是建立市直部门和乡镇处服务重点项目登记台账,实行半年一小结,一年一考评。

(四)转变施政方式,提升政务公开工作水平。

1、进一步细化公开内容。按照“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要求,一是不断拓展政务公开的领域。对运用行政权力办理的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的各类事项作为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二是合理确定公开时限,常年性工作要长期公开,动态性工作要及时公开,固定性工作要定期公开。促进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的有效解决。

2、进一步强化政务公开平台建设。一是要进一步充分发挥政府门户网站平台作用。二是不断拓展公开方式。三是进一步规范为民办事大厅的建设管理。指导乡镇(处)为民办事服务中心的建设,不断改进和规范村级便民服务室的管理。

3、进一步加大对政务公开工作督查力度。加强加大对政务公开工作日常检查和指导。按照市政府要求,建立监督、整改、反馈机制,组织专班定期不定期地开展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追究。

4、认真执行政务公开各项制度。严格按照政务公开预审制度、告示制度、听证制度、评议制度、投诉和责任任追究制度办事,进一步规范政务公开工作流程,确保政务公开工作规范有序。

(五)强化自身建设,树立良好机关形象。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实行层级管理,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不断提高决策水平和领导能力。

2、加强各项制度建设。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岗位责任制。坚持把定性考评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平时考评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努力创建群众满意机关和文明机关。

篇7

(一)对进一步创新服务,加强行政审批监管,推进依法行政,提高服务质量提了3个方面的建议:

1、要着力抓好窗口建设,工作人员服务要更热情,审批要更快,努力提升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服务水平。

2、要切实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扩大窗口受理、网上审批范围,强化

“一网式”服务方式,实现网上办公。

3、要逐步推行行政审批“三集中”,提高办件效率。要将行政服务中心变成真正的便民服务中心,不要让老百姓到服务中心来办事时办不成或办得不完全,而后又让老百姓到主管局到处跑,摸不着头脑。

(二)要进一步提高协调服务质量,更好为全市项目建设、小康建设及经济快速发展服好务。

(三)要加强经济发展环境监管,加强窗口部门服务经济工作的监督,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程序,优化审批流程,更好规范各单位行政许可、审批程序,为__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促进行政服务提速增效;还要一些部门办事的具体流程。

(四)推进阳光政务建设,提高政务公开工作水平。加强政策宣传和工作指导。

(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提高班子整体素质。

二、整改措施

(一)强化服务意识,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1、开展审批流程再造工作,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推行行政审批“三集中”,督促有关部门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及时清理和取消上级明文规定的行政审批和许可事项,充分授权窗口人员办理。

2、扩大网上审批办件,提高审批效率。进一步加强与部门的沟通协调,对不需现场查勘、专家论证、公开听证和领导集体研究的审批事项逐步实现网上审批。

3、加强行政审批监管,优化服务质量。坚持电子监察和人员巡查相结合。充分应用绩效评估、预警纠错、指纹考勤等功能的结果,按季通报各单位,不断提高办件质量。

4、加强学习培训,提高窗口人员素质。坚持半月一次例会制度,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继续开展“优胜服务窗口”和“优质服务标兵”的评选活动,努力实现审批大厅“六个零”的优质服务目标。

5、加强乡村便民服务中心指导,完善相关制度。

(二)更新服务理念,提高项目协调服务效能。

1、及时调整和组建项目协调专班,明确项目协调任务。对新引进和续建重点项目,按照项目建设计划和办公会议要求,及时组建市级协调专班,督促相关部门、乡镇(处)、村相应成立协调专班,为项目建设提供全程服务。

2、完善协调专班管理制度,提高项目协调服务质量。一是严格责任状考核制度,强化专班责任。二是坚持定期办公会制度,提高协调效率。三是坚持日常督察和定期督查制度,促进项目建设。

3、创新项目协调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学习和借鉴外地征地拆迁成功经验,积极为市委市政府当参谋,争取在重点项目征地拆迁过程中,推行自主拆迁的奖励政策。

(三)强化作风建设,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1、提高窗口民主管理的水平。一是强化内部监督,强化窗口人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意识。按照“门好进,脸好看,话好听,事好办”的标准,加强对窗口人员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对窗口人员违纪违规的予以严肃查处,不断提高行政服务中心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二是强化社会监督。充分发挥经济发展环境监督员的作用,今年对窗口和部门服务质量组织两次评议,并作为部门服务经济工作考评的依据。

2、强化对部门服务的规范管理。继续抓好三大制度,规范服务。一是严格实行《企业缴费明白卡》制度,将覆盖面扩大到40家。二是严格执行“到企业检查收费许可”制度,对未经许可到企业乱检查乱收费的,按规定予以通报。三是强化“交事通知单”制度。对经协调工作专班多次协调确实难以解决的问题,由市行政服务中心、市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以“交事单”形式交给相关部门办理,并由市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督办落实,作为相关单位年终考评的依据。

3、强化对经营者和公众举报投诉的办理。一是加强经济发展环境投诉窗口建设,利用举报箱,举报电话,网上投诉信箱等工具,收集群众和客商的意见,实行专人受理,专门登记,专班办理,力求结案率达到100%。二是及时查处企业反映的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问题。四是建立市直部门和乡镇处服务重点项目登记台账,实行半年一小结,一年一考评。

(四)转变施政方式,提升政务公开工作水平。

1、进一步细化公开内容。按照“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要求,一是不断拓展政务公开的领域。对运用行政权力办理的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的各类事项作为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二是合理确定公开时限,常年性工作要长期公开,动态性工作要及时公开,固定 性工作要定期公开。促进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的有效解决。

2、进一步强化政务公开平台建设。一是要进一步充分发挥政府门户网站平台作用。二是不断拓展公开方式。三是进一步规范为民办事大厅的建设管理。指导乡镇(处)为民办事服务中心的建设,不断改进和规范村级便民服务室的管理。

3、进一步加大对政务公开工作督查力度。加强加大对政务公开工作日常检查和指导。按照市政府要求,建立监督、整改、反馈机制,组织专班定期不定期地开展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追究。

4、认真执行政务公开各项制度。严格按照政务公开预审制度、告示制度、听证制度、评议制度、投诉和责任任追究制度办事,进一步规范政务公开工作流程,确保政务公开工作规范有序。

(五)强化自身建设,树立良好机关形象。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实行层级管理,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不断提高决策水平和领导能力。

2、加强各项制度建设。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岗位责任制。坚持把定性考评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平时考评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努力创建群众满意机关和文明机关。

篇8

财政扶贫资金是国家、省、市专门针对老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实施的一项政策性极强的专项资金,因其资金来源的公共性、帮扶对象的弱势性和改善民生的敏感性而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为此,国家、省、市都对财政扶贫项目的筛选论证和财政扶贫资金的管理做了十分严格的规定。有关部门和各乡镇主要领导务必要站在对贫困群众负责、对干部个人负责、对扶贫系统负责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扶贫项目资金监管的重要性,认真查找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或问题,严格对照政策和规定,采取必要、得力、有效的措施,确保财政扶贫项目资金投向准确并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进一步推进财政扶贫资金监管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建设,确保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一)严格执行财政扶贫资金监督管理法规。

各级财政、扶贫部门要严格执行省、市、县出台的一系列关于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的制度规定,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督跟着资金走”的原则,严格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范围和流程管理,坚决杜绝截留、挤占、挪用、套取财政扶贫资金等违规行为。

(二)严格执行财政扶贫资金项目计划。

各级扶贫部门要按照省扶贫办的统一要求建立扶贫项目库,编制年度财政扶贫项目计划,年度财政扶贫项目主要从项目库中择优选择。按照“乡镇申报,县级核准,省市备案”的程序,对拟扶持项目进行论证、立项,商请有关部门提出初步意见,经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后,上报省市扶贫办进行备案。申报项目一经认定即具有法定约束力,不得随意变更,必须按照批准方案切实加强管理,积极组织实施;在项目审批备案期间若因特殊情况确需调整的,要严格按照项目计划申报的程序,说明其调整理由,上报县扶贫办核准后,报省、市扶贫办备案。

(三)严格执行财政扶贫项目资金报帐管理。

财政扶贫资金实行报账制管理,报账项目要符合项目计划,报帐资料要真实、合法、合规、有效、完整,不得以任何造假方式套取财政扶贫项目资金。

在财政扶贫项目资金实施报帐的过程中,财政部门主要负责资金的收支管理和监督检查;扶贫部门负责项目实施管理、检查验收和项目费用支出审核。各级扶贫、财政部门要严格按照报帐制管理规定,切实维护项目资金管理的严肃性。一是严格资金专账管理。各乡镇设立财政扶贫资金专账,坚持先审批后使用,实行全过程跟踪管理,确保资金封闭运行。二是严格报账资料审核。对已完工的项目,项目实施单位要及时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方能报账请款,扶贫项目主管部门在收到项目实施单位报帐资料后,应严把审核验收关,所有报帐凭证必须由项目实施单位负责人和扶贫项目主管部门负责人签字盖章后方可报帐。三是严格资金直达管理。对通过审核验收的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由财政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的办法,将资金直接拨付到项目实施单位,不得以现金支票拨付项目款。其中公共项目预留10%的项目质量保证金,待第二年项目通过复审后再行支付;由农户自主实施的项目,项目竣工验收后通过“一卡通”直接拨付到户。

三、进一步加强财政扶贫资金项目规范、安全、有效运行的监管,确保发挥资金扶贫效益

(一)加大社会监督力度。

一是严格项目公示公告制度。所有财政扶贫项目要在实施乡镇和项目受益范围内,建立项目标志牌,明确项目实施单位、项目负责人、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实施期限、投资额度、资金来源、主管单位等,接受群众监督,增强财政扶贫项目实施的透明度。二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要通过村务公开、座谈会、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方针和政策的宣传教育工作,让项目所在地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家喻户晓,广泛接受舆论监督、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促进财政扶贫项目资金严格按计划实施。

(二)加大检查验收力度。

篇9

" Financial Awards Up to Meeting "Projec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Development Needs

Tang Huikang,Cao Xiaoli

(Henan Polytechnic,Zhengzhou 450046,China)

Abstract:The village"of a proposed financial awards up"project aims to manage financial information to farmers based on the voluntary contribution of labor to supplement government funding award to guide the establishment of multi-input,the village together to promote investment in new public construction mechanism to achieve financi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and promote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Keywords:Village"Financial awards up to meeting"project;Financi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Informatization system design

财政奖补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开发需求

一、第一节财政奖补项目信息管理系统总体要求

(一)系统软件开发原则。简单、实用,易于操作和维护。实现信息汇总、自动更新、项目管理、资金监控、效果分析等功能。

(二)系统软件应用范围。1.使用对象: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财政部),省、市、县(市、区)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财政部门)。2.应用范围:全国、省本级、全省所有设区市、县(市)及各设区市有农村人口的市辖区、有网络和设备条件的乡镇。

(三)操作管理权限。1.中央、省、市、县及有条件的乡镇各预留操作端口,但只有通过授权的人才能操作。2.各单位的操作人员:可对本级次、本辖区的各项数据进行填报、修改、汇总、查阅、打印,对本辖区的项目进行审核、筛选、批复、上报操作。资料上报后,原则上需经上级授权才能更改。3.其他相关人员:可对本级次、本辖区系统数据进行查阅。4.管理方式:通过授权才可进入系统操作,授权采取密码方式。同时,预留与农业部门衔接的端口。

(四)软件运行及其他。本着简便易行、高效节俭的原则,数据库系统平台建设可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分别建立,系统应用模式采用B/S架构,便于系统统一升级和维护。考虑到财政部和各省级财政部门都有内网相连,利用现有网络资源,运用内网实现数据实时传输。由于数据量较大,有条件的省份可以在省级网络平台建立子数据库。

二、第二节系统工作流程

(一)总体要求。1.系统软件开发要符合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实际需要,并预留端口以便与“金财工程”相关部门网络相衔接。2.系统软件开发要确保数据安全,便于数据储存。3.系统软件设计要保证运行顺畅,保持较快的运行速度,便于提高工作效率。4.系统软件应具有输入、输出、修改、汇总、审核、批复、项目管理、查询、打印等功能。软件系统不仅是一个报表汇总系统,而且是一个监控和管理系统,要实现数据自动更新、实时监控的功能。

(二)功能需求。1.乡村基本信息需求。功能要求:各县(市)以建制村为单位,由乡镇人员填写基础数据,县级操作人员审核后再填写、上报《乡村基本情况表》并录入系统,有条件的乡镇也可由操作人员直接录入系统。2.项目基本信息需求。功能要求:以村级一事一议项目为单位,由乡镇操作人员或者村填写、乡镇汇总上报《村级一事一议项目基本情况表》和《村级一事一议项目建设资金投入构成表》。县财政和乡政府可以通过系统自主和灵活地选择项目,形成县乡的项目计划。系统应能够按类型、区域、项目状态和年度汇总、查询。3.财政奖补情况需求。功能要求:省、市、县各级财政(综改办)可根据各级项目计划安排奖补资金。村、乡、县分别落实每个项目各级资金来源(村落实农牧民筹资金额、以劳折资金额、村集体出资金额、企业个人捐赠金额;乡确定乡出资金额;县决定本级财政奖补金额)。

三、第三节财政奖补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工作程序

(一)第一阶段:项目建设申请。按照财政奖补项目一般项目由县级审核批准,重大项目(超过一定投资数额)由省级批准的原则,确定项目建设申请程序,据此确定财政奖补信息系统工作程序。1.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1)筹资筹劳项目预算方案;(2)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记录;(3)村民或村民代表表决的签字记录。2.乡镇政府审核:对村委会上报的拟建申请和有关材料进行审核。3.省级综合改革、财政厅、农业厅审批:对各市、县提交的拟建申请和有关材料进行审核。包括:(1)拟建项目的可行性;(2)拟建项目是否符合重点项目申报条件和有关要求。经审核合格的予以批准,并明确省以下项目资金落实情况和本级安排奖补资金落实情况。不合格的,返回市县重新审核。

(二)第二阶段:财政奖补资金申请。按照财政奖补项目由政府对农民筹资投劳给予一定比例奖励补助,政府奖补资金主要由地方政府承担,中央财政适当给予补助的原则,确定财政奖补资金申请程序。1.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项目建成竣工后,由村委会通过乡镇向县财政、农业部门申请竣工验收,县财政、农业部门组织有关部门实地验收后,出具《村级一事一议项目竣工验收报告》。对村委会上报的奖补申请筹资筹劳项目预算方案。2.乡镇政府审核,对村民委员会提出奖补项目进行审核。3.县级财政、农业部门审核,对乡镇政府提交的奖补申请和有关材料进行审核。4.市(区)财政、农业部门审核,对所辖县(市、区)汇总上报的奖补申请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同县级。5.省级财政、农业部门审核,对各设区市汇总上报的奖补申请进行审核,审核完毕后,拨付奖补资金。

四、结束语

本论文从分析农村财务管理现状出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建立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分析村级一事一议奖补项目及其信息管理概况和信息管理系统开发需求、工作流程和原则要求,提出建立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信息系统设计的总体框架。

参考文献:

[1]温东.浅谈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规范和完善[J].中国农业会计,2010,5:51-52

篇10

调查中发现,普遍存在大额提取现金的情况,个别地方还出现有出纳大额支出原始凭证丢失或收入没有入账等问题,给财政资金安全带来很大隐患。有的将不合理支出长期用白条虚顶现金。借条长期不入账,账款不符,形成长期挪用。很多地方违反现金结算纪律,超限额、超范围使用现金结算,逃避银行等有关部门的监督。

(二)随意扩大支出范围

个别乡镇甚至巧立名目,或改头换面套取资金,以弄虚作假的方式,为职工发补助。有的乡镇将购买礼品的不合法支出换以劳务费票据在单位账内列支。

(三)专项资金管理混乱

专项资金与乡镇其他资金含糊不清、混淆使用,挤占挪用专项资金严重。个别地方把国家拨入的各种专项资金,列入其他应付款中,用于列支各种费用。很多乡镇下拨村级的专款跟踪管理不到位,村级专项建设项目资金,不进行招投标,无工程预决算,结算无正规税务发票。

(四)会计核算不规范

乡镇财务管理不完善,会计基础工作薄弱。普遍存在做账不及时的问题,几个月不做账,只管支钱走,发票摆在出纳处。极个别地方几年不做账,账务一片混乱。一些地方建账不规范,票据缺乏真实性、合法性。

(五)债权、债务不清

债权债务清理不及时,债权债务不实,造成支出不明或个人长期占用公款等问题。时间长了有些债权债务发生时的具体情况,单位已无人知晓,有些往来款项账户,本来就记载不清,日积月累,部分已成为呆死账。

(六)固定资产管理不到位

固定资产登记不规范、不完整。固定资产管理没落实责任,也没进行盘点,固定资产实物管理不严,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的隐患。

二、问题成因

(一)领导重视不够

在乡镇财政财务管理方面乡镇领导往往存在错误的政绩观,重发展轻管理的思想,在收入紧张资金紧缺时,不管是财政资金,还是专项资金,不讲规矩,都用于救急,这是乡镇财务违规的主要原因。

(二)会计队伍不稳

乡镇财务人员缺岗严重,很多乡镇没有财务人员。虽然近几年招了几批,但由于乡镇条件艰苦,留不住人,有的找关系调走,有的凭本事考走,只能由乡镇其他部门的人员兼任会计或出纳。?l镇人员多数身兼几个工人岗位,精力有限,加之没有专业的财会知识,给财务管理带来难度。

(三)监督管理不力

领导班子相互监督不力,往往是书记或乡镇长一人说了算。民主监督不落实,财务公开流于形式。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监督也未实现常态化。

(四)项目建设无序

项目招标不落实,存在“指定”现象。项目施工不规范,有的不签订合同,或随意增加工程项目。工程款支付不规范,有的不搞验收就付款,也有些项目实施了,但程序有问题,工程款一直付不了。

三、几点建议

(一)提升会计队伍

第一,加强镇乡财政机构及队伍建设,县上设立“乡镇财政管理中心”负责乡镇财政管理、业务指导及财政建设等工作。设立乡镇财政所,为乡镇政府的综合办事机构,财政所设所长1名,并设会计、出纳岗位。乡财政所会计人员实行县财政局备案管理,人员岗位变动需报县财政局审查同意,以确保乡镇财政队伍稳定和工作顺利开展。第二,狠抓业务培训指导。坚持多措并举,建立业务工作培训常态机制,每年举办乡镇财政业务培训班,以切实提高其业务技能。第三,实施乡镇财政综合考核管理,将乡镇财政建设与管理工作纳入对乡镇党委、政府的年度目标考核,并与乡镇人民政府签订乡镇财政建设与管理目标责任书,对乡镇财政增收节支、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财政规范化建设、财政资金监督、债务管理等内容实行量化考核,年终逗硬奖惩。

(二)推进标准化建设

第一,制度建设。一是建立健全乡镇财务内控制度,要建立《机关财务制度》《现金管理制度》《票据管理制度》等制度,细化管理内容,强化管理手段,完善管理机制,切实增强操作性。二是落实政府采购制度,办公用品购置等项目全部实行政府采购,“阳光”操作,增强支出透明度。三是严格落实财务公开制度,实行民主理财,乡长,“一支笔”签批,财务支出情况必须在党委会议上公布,接受干部监督。第二,信息建设。县级财政明确落实1名信息管理员,负责网络维护和数据管理。构建财政内部、财政与金融网点之间网络支撑平台和畅通的信息渠道,确保上下级财政之间网络畅通和网络安全。

(三)健全监督机制

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制定完善乡镇监督管理及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违法乱纪行为的责任追究。一是加强内部控制监督,把好权力制约关。进一步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稽核制度,明确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并做到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强化内部审计监督,并实施财务公开制度,提高财务和经济运行的透明度,以形成监督合力。二是强化综合治理,建立健全协作机制。县财政、审计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加强对财政财务的管理和监督,逐步建立起各司其职、信息共享、联系畅通、查处及时的工作机制。财政部门也要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有关管理制度,全面加强对财政财务的监督与管理。

篇11

二是坚决打赢“百个项目攻坚战”。

年内新上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100个,力争130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20个,亿元以上项目12个;招商引资到位额必保完成42亿元,增长70.8%,力争实现50亿元,增长108.3%;要求每个乡镇至少引进一个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每个经济主管部门至少引进一个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工业经济上水平,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0户,总量突破100户,总产值必保实现55亿元,增长83.3%,力争实现80亿元,增长166.7%;风力发电开工建设50万千瓦。城镇建设上台阶,完成地产开发面积65万平方米,其中县城30万平方米,小城镇35万平方米。服务业发展上档次,辽宁天水谷地热开发项目投入运营,投资15亿元的阜矿、春城两大集团地热开发项目开工建设,打造东方国际温泉度假城。

2为确保实现全年发展目标,将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一、开展“保持发展激情,推进富民强县”主题实践活动。

围绕“百个项目攻坚战”,抓实“学习开原、加快发展”、“干事创业、建功立业”、“推行一线工作法”三个载体,在全县形成一心一意抓项目、凝心聚力求发展的干事创业氛围。制定了《关于开展爱家乡、比贡献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并于2月27日举行了“爱家乡、比贡献”主题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动员全县上下广大干部群众热爱家乡、建设家园,广泛迅速掀起提速发展的热潮。

二、强化打破常规,创新突破的组织保障。

全县成立10个招商分局,其中围绕蒙东、长三角、珠三角、闽南、京津塘、沈阳经济区,辐射日本、南韩等东南亚国家,成立六个招商分局;依托铸件、氟化工、民族工业、玛瑙四大产业基地,成立四个专业招商分局,每个招商分局都由一名副县级领导挂帅,并从县乡抽调优秀后备干部具体负责招商工作。

三、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

健全工作推进机制,保证领导在一线指挥;采取鼓励措施,促进干部在一线锻炼;强化责任落实,推动问题在一线解决;完善考评办法,强化绩效在一线考核;注重基层用人导向,做到选拔在一线产生。组织和督促全县各级干部切实把主要精力用在深入工作一线抓落实、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上,用在推进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上。

四、实行重奖重罚激励机制。

篇12

随着新一轮深化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不断深入,各级政府根据“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要求,为确保医改在基层实际效果不减弱,相继出台了很多政策措施加强农村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为更好更快实现全民“病有所医”,有效解决城乡卫生发展不平衡问题,使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2006年起,国家逐步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不同程度的投资建设。国家发改委、卫计委和中医药管理局于2009年出台《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案》,政府通过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硬件设施,不断提高服务能力。针对如何加快卫生领域建设项目进度,让老百姓能够更快更好地得到就近和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进一步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笔者结合新罗区卫生领域建设项目的特点和现状,提出以下几点看法和解决措施。

2新罗区卫生领域建设项目现状

近年来,该区通过对基层医疗机构业务用房的改造提升、设备的配置更新,明显改善基层群众的就医环境,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工作效率和医疗技术水平,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现象。同时,加大引进民办医院力度,落实好促进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相关政策,继续协调推进牡丹妇产医院异地建设和龙钢慈爱康复医院扩建工程项目。目前,该区拥有医疗、预防、保健、监督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70个,其中区属综合性三乙医院1个、二级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其他区直卫生单位6个。共有适中镇、白沙镇、雁石镇3个乡镇中心卫生院,江山镇、大池镇、小池镇、龙门镇、岩山镇、铁山镇、苏坂镇、万安镇8个一般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设于东城、西城、南城、中城、曹溪、西陂6个街道。区属民营医院5个,引进民营资本经营管理的厂矿医院1个。门诊部13个,个体诊所6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2个。村卫生所299个,医务室和卫生站52个。辖区内拥有编制病床1986张。卫生技术人员329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998人、注册护士1335人、药师(士)145人、检验技师(士)149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270人;有其他技术人员89人、管理和工勤人员336人。2011~2016年期间,该区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加大卫生领域建设项目的推进力度,6年累计建设项目数达76个,分别为2011年7个、2012年7个、2013年14个、2014年27个、2015年17个、2016年4个;6年累计完成总投资31549万元,分别为2011年600万元、2012年1585万元、2013年23798万元、2014年702万元、2015年670万元、2016年4194万元;6年累计争取中央和省级预算内投资项目补助资金到位3724万元,分别为2011年355万元、2012年1110万元、2013年235万元、2014年475万元、2015年405万元、2016年1144万元。2011~2016年期间,该区卫生领域项目的建设内容不断扩展,包括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续建、区急救中心建设和急救车以及车载设备购置、区卫生监督所建设、区妇幼保健院门诊综合楼建设、9个乡镇中心卫生院门诊综合楼建设、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49个村卫生室建设、3个乡镇卫生院污水处理环境整治、7个乡镇卫生院周转宿舍改扩建、龙岩人民医院旧病房改造、龙岩人民医院病房综合大楼新建等。2011~2016年期间,该区卫生领域建设项目进展总体顺利,龙岩人民医院病房综合大楼、区疾控中心续建综合楼、曹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楼等71个建设项目已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龙门镇卫生院、雁石镇中心卫生院等5个项目正在主体建设,预计2017年年底完工。

3影响卫生领域建设项目推进的因素

3.1项目业务主管部门决策不够合理。(1)主要表现在征集、筛选、储备、申报项目的各阶段,项目业主的业务主管部门没有全盘考虑管理范围内的项目布局、项目成熟度、业主单位积极性、落地政府配合程度等方面的影响因素。(2)在制定项目发展的具体目标时,对各项目业主单位以小报大、以旧报新和仅有投资意向的项目,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加以甄别,没有进行充分的科学论证,就全部列入储备项目库和相关各级规划以及年度工作计划。(3)无论今后是否能够及时开工建设,往往出现纸面上罗列的项目多,会上汇报的项目多,以不同口径和范围出现在不同领域的项目多,但能够实际开工的项目却少之又少的现象,造成了推进困难和被动局面。3.2部分项目前期工作不够扎实。(1)部分项目报批手续不完整。如项目业主单位对繁琐的立项报批程序有畏难情绪,为保证项目建设进度,有时采取边办理手续边现场施工的变通办法;又如乡镇卫生院周转宿舍等项目,因地处偏远且投资规模较小,为节省项目费用,与综合楼建设、环境整治等项目联合办理审批手续。(2)地质勘探不详细。有的项目业主单位未主动提前介入,对项目用地了解不深不透,加之设计图纸与现场差异较大,造成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设计调整多,工程量变化大,拖延了项目整体进展,同时导致了工程功能无法完整体现。(3)设计图纸不精确。有的项目业主单位将初步设计图代替施工图纸,造成无法完整编制工程全部预算,导致工程预计量不准确,出现了较多的错项和漏项。3.3合力推进项目意识较薄弱。(1)项目业主单位与项目落地街道(乡镇)、委托代建单位交流沟通有限,形成合力推进的整体意识不强。如个别项目业主单位认为项目应由代建单位“包干”,加之项目落地街道(乡镇)无利可图,有责无权,在涉及拆迁协调等问题上不积极配合或不愿意配合,导致代建项目实施不多或推进缓慢。(2)部分代建单位在工程管理及施工技术上经验不足,无法完全领会项目的最初设计意图和基本技术要求,教条进行项目施工,以致出现工程质量缺陷等问题,影响了施工进度计划最终执行。(3)开工建设较匆忙。如部分业主单位未完成征地拆迁,未完善三通一平,尚无法提供施工现场,代建单位便匆忙开工建设,最终延误工期,影响工程总体进度。3.4项目业主单位监管不到位。(1)项目建设管理专业人才严重缺乏。懂项目监管全过程的综合性人才参与程度较低,有关专家虽在部分重要环节进行了把关,但大多数业主单位项目管理人员往往由医院专业技术人员兼任,部分人员甚至不懂项目运行基本流程,在前期准备上耽搁大量时间,影响了项目推进。懂项目的医院领导较少,部分领导对项目投产后带来的效益估计不足,存在推迟开工甚至取消项目的情况。(2)部分业主单位检查督促施工、监理等相关单位履行合同不够到位,双方签完合同后,部分业主单位忙于业务工作,疏于对合同细则和条款的逐项核查,部分监理人员不尊重监理实际,导致施工效果大打折扣。(3)项目业主单位代表现场监督管理不到位,相关工程项目的资料收集整理不完整,现场隐蔽。资料签证不规范、不完整,有的缺乏影像等关键资料支撑,造成审计结算成本较高,一旦有纷争,可能出现双方争议较大的情况。3.5项目要素保障不健全(1)项目征地拆迁难度有增无减。受各种主客观的原因制约,中心城区的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工作困难重重,小部分被拆迁群众抗拒执法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项目存在拆迁不彻底的情况,导致施工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现象,直接影响项目建设的正常推进。(2)资金需求矛盾较突出。如部分业主单位高估上级补助资金,未充足筹措其余项目资金,影响一些项目的推进速度。又如个别项目的地方配套资金到位不及时,不能如期使用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同时享受其健全的服务功能。

4解决措施

4.1“火眼金睛”,有效储备成熟项目。(1)业务主管部门完善储备库项目,筛选并储备一批前期工作达到一定深度、投资带动性强的项目,如投资计划下达后即可开工建设的项目,或用地、环保、节能等条件具备且地方资金落实的项目。(2)争取将重点且优势明显的项目纳入国家、省、市和区不同时期的五年规划或专项规划。(3)积极推进储备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前期论证、优化设计等各项工作。4.2未雨绸缪,稳妥谋划前期工作。(1)在项目委托设计方案前,经办人员要心中有数,对待开发项目用地及周边地上附着物和地下综合管线的现状以及室内外场地标高等情况了如指掌。(2)熟悉《项目选址意见书》以及附图中的各项内容,并将其与控制性规范做认真比较,确保各项要求得到合理落实。(3)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的前期沟通,在有效把握规范的前提下协调处理需要突破的指标,确保整个项目的顺利推进。4.3统一责权,共同管理合作项目。(1)及时跟踪相关部门各阶段审批情况,有效沟通设计师,代建单位经常召集业主单位和项目所在地政府商议临时出现的问题,确保后期设计和现场施工可以落实。(2)根据实际情况,邀请环境影响、日照、景观等专业单位于设计中期介入分析,减少日后图纸修改,协调项目所在地政府在方案批复前进行公示。(3)严格落实区挂钩领导调度机制,半个月对挂钩项目进行一次现场调度,同时明确项目推进各环节的决定权和项目收益,项目业主单位、项目所在地政府、代建单位以及相关责任部门对制约项目建设的因素提出措施并限期解决。4.4齐抓共管,全面监管项目实施。(1)业务主管部门主要领导对项目工作负总责,加强项目人才的系统培养,如加强项目业主单位领导班子、具体经办人员的项目知识培训。又如充分发挥专家的权威作用,对重大项目从评审到竣工实施全过程监督,或邀请经验丰富的工程管理人员考察、选择施工单位及施工项目班组。(2)区效能办、区卫计局、区政府督查室、区发改局等定期组织专项督查,确保项目按时序进度推进,及时通报进展缓慢现象并对应追责。(3)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把好各个环节,加强资金使用管理。4.5集思广益,全方位保障相关要素。(1)广泛宣传项目实施政策,做足被拆迁群众的政策解读和思想工作。(2)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鼓励社会资本加大卫生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缓解资金短缺矛盾和政府资金压力。(3)做大做强项目建设融资平台,规范工作流程,努力简化财政内部审核,缩短审批时间,做好支付保障,促进工程建设。

5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步伐加快,医改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医疗保障水平的稳步提升,该区作为龙岩市的中心城区,需要服务的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居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对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质量、形式等提出更高要求。各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协作,加大政府投入,加强对卫生领域项目建设的组织实施,把卫生项目建设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工程,为保障广大农民的健康、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确保向农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服务,使城乡群众不出社区、乡村都能享有基本医疗服务,实现全民“病有所医”,使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进一步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

作者:蔡翠红 单位: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发改局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家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关于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案[R].北京: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2009.

[2]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家卫生部.国家发改委、卫计委和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案[R].北京: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2009.

篇13

各县区要按照“十二五”重点项目“省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工程建设”要求,结合当地“十二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积极加强与省市有关部门的沟通衔接,推进全市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项目建设。完成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工程建设项目、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系统工程等重点项目本年度建设任务并发挥效益。继续推进乡镇气象工作站规范化建设,按照“稳定发展、优化结构”的原则,强化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和管理,构建城乡全覆盖的气象灾害防御基层组织体系。推进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系统(村村响)项目建设,临洮县要完成2012年“村村响”试点建设,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和效益评估工作;县要建立2013年“村村响”建设工作机制,完成建设任务,实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进镇入村,重点提高农村偏远地区人员、灾害敏感人群和社会弱势群体气象灾害防御能力。积极开展城市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建设,建立城市气象灾害早期预警机制,完善应急预案;建设城市气象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开展社区气象信息员招聘和气象工作站建设。

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能力

气象部门要进一步推进乡镇自动气象站建设,扩大气象监测覆盖面;加强气象卫星和天气雷达资料的分析和应用,以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准确率为核心,做好各类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和服务特别是突发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预警及信息工作;加强强对流天气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开展暴雨诱发的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安定、陇西、渭源要开展社区(村)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工作;漳县、通渭要制定辖区所有乡(镇)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安定、陇西、渭源要建立以村为单元的农村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要积极推进气象、水利、水文、国土、农业、林业等多部门信息资料共享工作,由市气象局开发建立市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指挥系统并争取在主汛期投入业务使用。各媒体、新闻单位及通信运营企业要优化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审批环节,建立快速“绿色通道”。

提高农业气象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