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大众传播的价值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大众传播的价值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大众传播的价值

篇1

DOI:10.15938/ki.iper.2016.03.009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6)03-0041-06

嵌入作为一个学术范畴最初由波兰尼提出,他开创性地将这一范畴置于经济理论视野的考察之中,并将这一概念作为分析人类历史进程中经济变化和发展的工具,以此来论证经济与社会的分割程度。在此假设下,他主张经济理应嵌入到社会生产关系、政治关系以及其他类型的关系之中。嵌入性理论在生成之初仅作为一种诠释经济现象的理论而出现,然而,由于这一理论特质极富张力从而使其逐渐演变为分析除经济行动以外的具有普遍意义上的方法论。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虽然在生活世界中得到了强调,但它本身的传播依然在生活世界的打转,其尚未真正深入到生活世界的核心之中。因此,从嵌入角度考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传播,不仅能够丰富它的传播方式,而且还能刻画生活世界的规范化向度。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与价值

2014年2月12日,《人民日报》公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 24 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了精练而精准的概括,相信经过时间的洗礼和历史的冶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成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疑问是,究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如何生成的呢?它是理论演绎的结果还是实践发展的必然,抑或是二者共推的结果?“人们通常都会偏重于一种纯粹的逻辑思维来解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问题。这突出表现在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人们所运用的思维方法总是力图追求一种逻辑演绎的必然性,依据某种特定的逻辑框架来引申出核心价值观。”[1]不能否认,逻辑性演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之中运用的重要方法,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逻辑来推演逻辑获得构建的,因为,以逻辑印证逻辑总能使人们在逻辑中找到驳斥逻辑的理由。相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因于实践又抽象于实践,依托于实践又高于实践,正是借助于实践根基和以实践为根据的逻辑证明才使其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达着历史性又兼合时代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华民族形成的传统优秀价值观为基础,其植根于传统文化的依据之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2]这意味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强大历史感作为基础。在以赛亚・柏林看来,要理解自己时代或其他时代的人的这种可能性,以及人类不同部分之间交流的可能性,依赖于某些“共享价值”的存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说,这个“共享价值”就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形成的治国修身、诚信勇敢、自强不息、敬业奉献的光辉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建立在虚无的历史基础之上的,中华民族形成的思想资源几乎在所有层面都为其提供了养料。但是,人们又不可能永远生活在过往的历史中,因为任何人都无法阻挡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必然随着历史洪流的奔腾而不断走向远方。“每个时代都要编写它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编写得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部提出新的疑问并给出新的答案的新历史。”[3]换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会随着时间的发展从而走向当代甚至更为遥远的未来。从此角度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历史赐予世间的美丽天使,也是时代带给人们展翅飞翔的当代使者。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质在于其是历史性的形成与时代性的展开,正是在历史与当代的互动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获得了持续的传播进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筹了自我性和他者性。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其特别的生成和发展背景、分疏的人文环境以及其他非常不同的情形,因此,它们不可能与其他国家在历史演进上表呈为相同的轨迹,深刻的差异性常常是历史发展的常态。这也使价值伦理呈现出较强的分疏,“原则上的一致,远未考虑到历史和地理向我们展示的现实。善与恶是因时间与空间而变化的主题。此时与彼时,道德风尚都有极大差异。文化的差异依各地而定:两性关系,因肤色、语言、宗教而定的社会地位差异,儿童与老人在城市中的位置,所有这些以及其他特征要求重新认识道德价值的极大差异。”[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也是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传播必然被中华家庭成员接受和认肯,这就预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受益主体必然是中华民族的所有成员。这就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维系华夏民族全体需要为价值向度,以成就中华整体利益为价值旨归。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体再现了中华家庭与其他民族的文化风格和气质,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印刻着中华民族的思维进路和习惯模式。进而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形成过程中已经标示着鲜明的自我性,它是中华民族行为理念、生活方式的内在表达和鲜明呈现,它在某一侧面展现着中华民族的“本”与“根”,表呈着中华民族的内在独特品格和独有的心理特征。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仅具有自我意义上的民族性?其实不是。理由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有重要的开放性特征。任何一种可以称为精神或者价值的东西其流动性都是其应有之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不是例外,其之所以能够获得广泛传播,正在于精神因子的流承性。这是否可以推出,伴随着全球化的展开,这种开放性特征必将随着人类交往空间的扩展而逐渐打上他者烙印呢?答案是肯定的。深度地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着时代的递延和精神内涵的丰富不仅在本土生根发芽,它也必将印上他者痕迹,如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对他者和时代抱有一种开放情怀,它就不可能获得持续性传播和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以‘他者’的形象作为参照,以差异特征作为叙述动力,形成的专属于自己族群的差异特征和叙述传统。”[5]而正是在与他者的不断交流与互动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我特质才实现了生动的对外表达,如此,其才能逐渐获得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兼具个体性与集体性。当顾盼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作为其承载的个体人物立刻会进入我们的眼帘,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等等。诚然,在某种程度上“最美”等个体已经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谁能否认他首先是个体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常是在一些特殊的人物个体中生发和体现的,没有个体就无法鲜活地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像如果没有马克思与历史的交汇就可能无法产生一样。可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个体而形成又不止于个体,经过岁月的冲刷,这些个体已经消融于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之中。换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并没有将自己禁锢于个体性视域之中,相反,由于其具有无可抵挡的“鲜花之魅”从而让它从个体走向群体,从“树木”演化为“森林”,它必将如精神和大庆精神一样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进而说之,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人类精神出现在中华民族大地上时就已经获得了充分的集体性,虽然其在形成时期呈现出明显的个体性征兆,并且是以某个个体作为承载的,然而,当其通过个体一经演变为集体的表征时,就演变为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可以试想,如果一种精神因素仅仅以个体为出发点和归宿,而没有考量群体和社会因素,即使它刻画的多么宏大也注定无法使自己从孤独走向合流,因为在起源上这种精神因子已经注定了孤独。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相当大程度上是个体性和集体性的合流,恰是个体之石激起了社会的涟漪,才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永远镶嵌于中华民族的灵魂之中。“社会共同体通过共同价值观为自身的存在进行合理性和合法性论证,并通过共同的价值观来塑造和凝聚它的成员,把社会成员联结在一起,产生一种共享的成员间的团结感,形成一种亲和力、凝聚力。特别是当这种共同价值观以某种特殊的形式如宗教呈现出来时,其凝聚 功能就会更易被人们敏锐地感受到”。[6]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生活世界的意义:嵌入理论的承诺

嵌入是指某一事物印刻于它事物的事实,它表明此事物与它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及联系的程度。波兰尼(1944)在《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经济起源》中初次提出嵌入性范畴,1957年,波兰尼对此范畴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考证。波兰尼认为,社会经济运作处于规范化和制度化规制之中,而规范与制度是与社会运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在经济运行过程之中,势必会生成某种与之相匹配的结构。这种结构反过来会框设社会的角色和功能,并产生某种价值准则、激励要素和政治构架。正是在社会结构以及与之相关价值规则的互动之间,经济运行被社会制度所规制。于是,几乎所有的经济背景与事实都被镶刻到社会因子之中,经济运作无法离开社会背景独立开展,它必须依托社会等非经济属性才能得到演化,而这一点,以往的经济学并没有给予恰当的关注。总之,从内在本质上说,经济行为是社会不同因子共同促进的结果。

然而,经济嵌入社会理论在此后并没有得到延展,直到近30年后的马克・格兰诺维特才在《经济行动与社会机构:嵌入问题》进一步阐述了嵌入性理论。格兰诺维特等几位作家以新经济社会学作为基本出发点对经济发展的非独立性做了详尽的梳理。在他们看来,经济行为仅仅是社会发展行为中的一种,它们在发展过程中无一不受到社会结构的宰制,社会结构的最主要构成就是规则和制度。社会结构意味着什么呢?按照格兰诺维特,社会结构的核心命意是社会网络,在此中,信任是经济得以嵌入社会之中的重要方式,“从根本上说,在人们的经济生活或经济行为中,不是什么制度安排或普遍道德使人们相互间产生有效率的社会互动,而是由于人们被置于特定的网络之中,并由此产生了相互之间的信任,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可能产生有效率的互动。”[7]细化之就是:(1)经济活动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过程。如果说经济活动是这样,那么,除此之外的社会化行为都是人们之间相互交往的必然结果。正因此,格兰诺维特剖解了嵌入性概念。在他看来,嵌入性就是进入主体之人视阈的不同活动之间的内在关联,这种关联预示着不同活动的异质性。(2)嵌入性思想主张人与人之间是由社会制度等规范构成的网络,“如果没有某种社会制度,如果没有构成各种社会制度的有组织的社会态度和社会活动,就根本不可能存在任何成熟的个体自我或者个体人格;因为各种社会制度都是一般的社会生活过程的有组织的表现形式,只有当这种社会生活过程所包含的每一个个体,都通过其个体经验反映或者理解了社会制度所体现或者所表现的这些有组织的社会态度和社会活动的时候,这些个体才能发展和拥有完全成熟的自我或者人格。”[8](3)“信息传递”是嵌入性思想的重要之维。为表达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往关系,嵌入性理论主张以“信息传递”来加强这种交流,此中最为显眼的是格兰诺维特提出的“弱连带优势”概念。在格兰诺维特看来,在一个特殊的共同体中彼此之间的联系才更加紧密,如一个学校共同体内部的成员。然而,共同体与共同体之间的联系就要松散的多,比如此学校和它学校之间,这时,共同体之间为达到互动的目的就需要借助外在媒介来完成,这就是所谓的“弱连带”。“弱连带”加强了人际或者团体与团体间的联系。因此,需要加强彼此之间的弱连带,“弱连带”越多,信息传递也会更快。

随着探讨的深入进行,嵌入的内涵越发丰富起来,它逐渐从经济学走向社会学、教育学领域。从嵌入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传播决不是单独演奏的小提琴,更不是孤立狭隘的传播活动,它必然是与整个社会格局互构互生互为的。嵌入性理论主张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上的,事物的运行必然是在一定的社会经纬中进行的。而且事物的嵌入并不是传统意义上所说的依附,而是真正地将自己嵌入到鲜活的社会关系之网中。从此意义上看,嵌入性思想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大众传播提供了走向更为深入的思维路径。

从实践角度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生活世界是为了对个体的生成和发展提供精神框架,它关注个体的生活计划和生存样式。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不是为传播而传播,更应关注其传播过程中的“实践智慧”,即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嵌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从而促使个体能够在健康的轨道上成长。但是,在日常生活视域中,我们必然会遭遇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需要在稳定的秩序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满足,但即使如此,“我们的问题也会出现,不仅有或多或少的问题,而且有是或否的问题,而且正是这种形式最深刻地触动着我们,并向我们提出挑战。这种是或否的问题,并不关注我们离我们所理解为善的东西有多近或多远,而是关注我们生活的方向,是趋向还是背离它,或我们有关它的动机的根源。”[9]从此意义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提供如何设计和执行生活计划的理论,“一个人的生活计划是理性的,当且仅当(1)当这些计划运用于他的处境中所有相关的特征时,这是一种与理性选择原则相一致的计划,而且(2)在满足这种条件的计划中,他使用了完全的审慎理性来选择这种计划,即他完全意识到了相关的事实并仔细考虑了所有结果。”[10]如果不考虑生活计划的理性因素,自我在个体建构中就可能无形地将核心价值承诺进行抛弃。到那时,个体就已经在走向灾难的症候,虽然作为个体并不愿意承认症候的发生。一个缺少伦理美德的人不仅会在人生历程的具体场合中丧失那种通过参与道德实践而能够得到的优秀,而且他作为整体的自身也存在着心灵瑕疵与缺陷,对这样的人,生活不可能给予其美好的眷顾,他也不值得过“最好的生活”。因此,在当今语境下,势必要重新考虑生活世界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系,并要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嵌入到生活世界之中。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传播:对生活世界的嵌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生活世界是一体两面的存在,如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和生活世界构建关联,其就失去了传播的逻辑起点。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好像仅仅成了学院派和政治关注的对象,似乎已经与生活世界脱嵌。的确,一种精神或者学说的研究需要学院派的努力,但这种努力是为一定目的而存在的,那就是,这种研究是为了推进研究视域的拓宽和问题的深入的,更重要的是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使之能够转换为人们的日常生活规范。然而,调研得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好像不尽人意。似乎出现了“言者谆谆,听者藐藐”①的情况。所以,亟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新嵌入到生活世界。

要从政府推动走向受众理性,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大众模型。学习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应是主动的生活化过程,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这个过程中其传播不可避免打上了制度规制的烙印。我愿意承认,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学院派以及政府的推动是必要的,“政府既是对人类精神起作用的巨大力量,又是为了公共事务的一套由组织的安排,”[11]这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规范化、精细化、深入化。但我们更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需要人民群众的自觉践行,它在本质上从来不需要政府的运作和推动。因为,生活是由人民组成的,没有人民的生活和脱离生活的人民一样是不能想象的。因此,要通过转变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具体地说,(1)要探寻可能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政府化”的动因或制约因素,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从政府规范和推动中“解脱”出来;但(2)短期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去政府化”过程又是困难的,因此,赋有传承任务的单位和个体要转变角色,从微观传播活动的“组织者”转变为宏观“组织”的领导者。即要从政策或机制上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传承范围,构建传播的评价体系,以管促传,以评促学,以学促学,避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月里来二月溜”的局面;(3)要认可传播的层次性与差异性,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立体模型,在一元推进与多元区别中加快它的传播。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典文本与日常生活规范辩证联姻。虽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字表述上借鉴了西方框架,但中国思想史上的几乎所有领域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设置了思想场域,正是中国传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找到了源泉。“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12]换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传统文本为重要支撑的。一种精神的真正传承以深入文本为前提,以走进经典为条件,“经典理论不是限制我们视野的锁链,而是对创造性和新发现的激励。在某些事例中它们甚至保护我们免受权威思维的约束,因为它们在文献中已存在了那么长时间。遇过利用经典,人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如何进行创造性的演绎,提出可供选择的新命题,以及在描绘我们社会中各种系统习惯的相互关系时获得更为强烈的感觉,并且在此基础上拓宽我们对周围社会现实的理解。”[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本亦不例外,只有走进传统文化文本,才能了解它的内涵与本质,才能理解为什么其能够成为当代中国社会价值体系的核心。然而,了解经典的目的并不在于要对个体进行外在的装饰,而是要在生活中践行经典的规范要求。这需要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把它与生活世界的规范进行结合。生活世界“提供了指导我们共同生活、共同经历、共同言说和共同行动的知识。作为共在的我们,只有在日常语言的交往互动中才能获得指导我们行动的知识和规范,而生活世界就是这种知识的源泉”[14]这意味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欲获得持续推进就要回归生活、走向生活、嵌入生活。这要求:(1)从相对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世界走向通俗的生活世界,变哲学演绎为具体架构。一种价值观之所以能够获得普遍舆论的支持“正是因为他把这些信念当作人人知道的东西,并不着手于将这些信念内容建成一种体系或者把它们当作统一体来表述。”[15](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关注动态的现实生活。怀特海曾经说,教育是对生活探险的一种训练。试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不也是对生活的“探险”么?正是在迎接生活的复杂性和应对生活多变性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传承才能真正变成“源头活水”。这需要适时转变固定思维,树立变化思维,对生活的变化给予极大的关注,在对变化性的关注与回应中激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本性,从而更好指导生活。

从形式走向内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内容模式。无论我们是否清晰生存世界如何运行和推展,无法漠视的是人类几乎在每一个生活的瞬间都在运用某种精神指导规范着人们的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如此,它不仅诉说着个体内在的心灵应该拥有什么样的精神样式,而且声明要以这样的样式为未来的生活留下值得回忆的蛛丝马迹。然而历史已经证明,种种印迹的留存并不是以多么奇异形式留存下来,唯独饱满的内容才能为人类精神的丰赡提供根基。的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形式创新是必要的,特别是在媒介和传播方式丰富的今天尤其如此。但要注意,形式毕竟是形式,它决不能取代内容。然而,有些单位或个人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好像仅仅注重了形式,在他们看来,只要在一个非常显眼的地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二十四字印制上就算是“大功告成”了,殊不知,这似乎只是“万里才走完了第一步”,上文对思政专业学生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调查已经清楚说明了它传播的尴尬现实。因此,必须(1)要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在形式创新时绝不能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按照它的本来面目传承它。新近出现的“贾玲恶搞花木兰”在一定程度上不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某个层面的歪曲么?这告诫我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时一定要规避对它的误解和歪曲;(2)在把握内容基础上可以进行形式创新,但要注意“倾向性”原则的运用。之所以要采纳“倾向性”原则主要是因为如果没有此原则的指导,极有可能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形式再次深陷于普遍性圭臬之中,进而可能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形式虽“殊途”但“同归”;(3)要在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涵的基础上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容,在此过程中,要避免对其做体系化诠释和理解,因为,“无形体的思辨,群众是根本不能理解的;他们只能接受有血有肉的东西。”[16]事实上,本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的内涵就是通俗易懂的,但往往经过所谓的“诠释”之后似乎变得“高深莫测”,致使人们“望而生畏”。明显,这样的内容传播效果可想而知。我们承认,如果做到了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不变的前提下进行形式创新,它的传承必将光耀中国,走向世界。

总之,嵌入性理论解决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困惑,为其嵌入生活提供了方法论基础。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特别在“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是麦克风,也可以是搜索引擎”[17]的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更为复杂和困难。因此,我无法期望我的努力一定会取得成功。但我相信,这种视角的思索和探察必定能发出点点微光,即使它在黑暗的天空中显得那么的黯淡,但至少它会像萤火虫那样划破天空的灰暗,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开启了一扇久违的大门。于是,它必将不断地称奇于我们的内心。

注释

笔者对所在单位(二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三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得知,问及他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二十四规定是什么?全班竟无一人能够回答出来(班级有2名预备党员和10名入党积极子)。试想,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三年级的学生都不能够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不要对其他专业学生或群体报以期望。所以,在目前背景下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只是受众要不要区别对待的问题,而是受众应该进行何种意义上的精细化区别问题。

参考文献

[1]孙庆民.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中的历史思维[J].山西师大学报,2014(3):12-16.

[2]刘云山.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求是,2014(2):3-6.

[3][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致读者:为什么需要一部21世纪的全球通史? [A].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C].董书慧,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7.

[4][法]路易・勒格朗.今日道德教育[M].王晓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5.

[5]韩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75.

[6]吴向东.重构现代性:当代社会主义价值观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5.

[7]庄西真.地方政府教育治理模式改革分析:嵌入性理论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08:7-10.

[8][美]米德.心灵、自我和社会[M].霍桂桓,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289.

[9][加]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韩震,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66.

[10]John Rawls, A Theory of Justice,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408.

[11][英]密尔.代议制政府[M].汪u,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3.

[12].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70.

[13]斯坦因・拉尔森.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M].任晓,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2.

[14]张向东.理性生活方式的重建:哈贝马斯政治哲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57-58.

篇2

DV是网络、多媒体、手机、移动电视等一系列新媒体家族中的一员。从功能特性上说,DV与诸多新媒体一样,明显地具有个体性、广泛性和交互性,因而,它也就拥有了信息传播的信源性。

一、DV的社会化普及

DV原本只是数码视频摄像机(DigitalVideo)的英文缩写,是数字新技术的代名词。在它与大众媒体融合的过程中,因机身轻巧、操作简洁、携带方便、性价优廉而倍受人们的青睐,逐渐由专业设备变为家用产品,进而在社会发展中形成一种特殊的潮流需求。

DV的普及与DV作品的问世,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起初,DV作者只是把“活动影像”用于家庭生活或小众传播,出现了信源广大、信道狭窄和信宿缺失的现象。此外,其绝大多数作品是对生活原态接近真实的记录,所以,DV从被引进到使用都与大众生活的土壤密不可分。随着DV普及率的提高,部分DV作者基于对文化的诉求、新闻的热爱以及艺术的兴趣,试探性地将创作视角延伸至一些社会问题中,以拓展DV的传播范围和发展走向。

DV的盛行与作品的草根性,使它的源发根基从一开始就未建立在某种理论或某种概念之上,导致DV的发展基本上是漫流的,取向目标是多元化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主流媒体的介入使DV的社会化普及受到了广泛关注。电视媒体开始大胆试播DV作品、增设DV专栏、引入竞赛机制,为DV的传播开辟了一个主流传播渠道。诚然,电视媒体的这种做法并非全部认可DV的低质量信号和低制作水平,其最大的契机莫过于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贴近以及DV持有人总体信源的广度。

二、DV及其作品的特性

上文中提到DV创作没有理论和形式规则在先,但任何一种传播媒体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与特点,DV也不例外。

(一)数字性

DV最为大众认可的是它所记录的数字特性。DV的数字化,彻底消除了原作与复制品的界限,方便了DV文本的修改与补充。DV与宽带网的数字结合,使它可以摆脱传统媒体的推广渠道,另辟蹊径以构筑自我话语壁垒。

(二)大众性

作为一种新兴的数字影像形式,DV没有媒体单位的归属,其轻便灵活的性能使之可以进入专业媒体所无法顾及的角落,极具亲和力地深入百姓生活当中,多角度地捕捉最真实的画面。

(三)社会性

DV爱好者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分属于各个行业。他们用DV记录着周遭的环境和事态,用画面语言传达着所视所悟,又因社会身份的不同,在DV创作中或多或少地体现出职业特征。

(四)个体性

DV设备私人化的特点,决定了DV创作可以不拘一格、以个人意志为转变,这一点完全有别于电视媒体从业者的集体创作。

(五)随意性

多数DV作品事先都没有创作任务和程序规划,一切内容皆是随机的或仅凭兴致获得的,这使DV作者成了摄制者与导演者的综合体。

(六)无文化界域性

DV活动对DV人不做任何条件的限制,但凡有创作欲望的群众都可以手持DV进行创作。

(七)无传播取向性

DV作品在整个创作流程中并没有专门设定传播范围和目的,许多影像绝对为个人所有,表现的也仅仅是某一时间某人的心路历程。

(八)模糊的功利性

DV使用者以普通民众居多,他们从事DV创作的活动既无社会价值诉求,也不含质效观念。

三、DV的大众传播理念

DV传播大致可划分为两条较清晰的脉络:在专业与非专业界线继续模糊的条件下,DV传播可以是个人化的人际传播,它更倾向于个人表现,更强调自我体验,更关注个人视觉中的独特发现;在得到主流媒体肯定的条件下,DV传播可以是社会化的大众传播,它不拘泥于形式,重在纪实以表现出对身边熟悉题材的普遍关注,形成节目并借助于媒体平台进行大众传播以寻求广泛的社会认同。

依传播学的逻辑来说,DV不是目标,个性化的DV作品才是真正目标。个性化让DV变得成熟,个性化DV作品的传播能够赢得大众的广泛关注,甚至产生一定程度的传播意义,在传播过程中造就巨大的社会价值。

另外,得到主流媒体肯定的DV想获得发展,就必须遵循进人主流媒体传播的若干规则。

(一)选题的价值判断

选题是一部作品的立命之本,它关系到形式、内容、材料、方法的综合运用。DV作品要在多大范围传播,取决于选题服务大众、取悦大众之能力所及。其次,依托主流媒体进行传播,DV作品中所要表现的“平民视点”应尽量做到“不另类”、“不边缘”,最大程度地接近社会主流生活,最大维度地呈现时展进程,最大范围地反映广大群体的精神面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DV传播的取向是社会大众,才能凸显媒体传播的宣教功能。

(二)主题与内容的把握

主题的鲜明性和内容的向心力是一部作品的支撑,主题统帅着内容,内容服务于主题。同时,二者需要借读电视理论,担负受众的责任,这也是形成社会传播链条的一个不可缺失的环节。因此,DV作品的创作要尽量符合大众视觉的审美要求,具备较高的叙事语言能力,熟知大众传播的普遍规律,把握好作品创作的节奏与风格。

(三)摄制技术的跟进

虚焦、晃动、偏色等一系列因拍摄技术所引起的视觉不适,以及因丢帧、跳轴、画面截取不当所造成的视听障碍,在给自己观看的DV作品中也许可以原谅,但将个人作品放置在主流媒体传播的范畴里,诸多的技术失误和拙劣的制作手法就不为大众媒体所取,更无法吸引广大受众进行欣赏。毋庸置疑,技术是一部作品成败的保障,技术含量的高低决定着作品的社会传播质效。DV作品早期根植于民间,其社会传播较少受制于专业媒体的要求,当它被定位在专业级别时,就必须主动契合主流媒体的制播特性,对原有技术指标进行革新与提高。

以上三点都与电视要求相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DV发展的先锋面即电视。因为,电视可以为DV传播提供最权威的渠道,为DV传播制定最有效的方案,为DV传播吸引最广大的受众;而且,电视能够承担重任,为DV作品确立文化品味,为DV作品培养思辨能力,为DV作品构建审美意识。除此之外,在大众传播理念的支持下,电视可以和DV形成一种稳定的数字支源关系,将DV传播从单一的人际传播推向广域的大众传播。

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强势出击则为DV传播注人了新的力量。网络是面向大众的开放式信息平台,它对信息的海量需求使其包容一切信息资源,DV作品当然也是它涉猎的对象,甚至有人在网络上自建站点,打造个人的“影像家园”。这种被称为“没有执照的电视台”为DV爱好者和他们的作品提供了自由表达与交流的空间。手机作为通讯工具,也是以新媒体的身份参与大众传播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不论是手机生产量、还是手机用户拥有量都呈井喷式增长,必然带动了社会信息的交互发展,产生了与之对应的信息传递量,从而为DV大众传播赢得了无限广阔的交流空间。

但是,随着DV传播渠道的增多,一些良莠不齐的影像信息也伺机闯人大众视线。如果不加重视,任由负面信息在大众传播中滋生,那后果是不堪设象的。社会需要文明的信息,大众需要健康的信息,这表明,DV作者必须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DV的独立自由绝不能以破坏社会大环境为前提。

四、关于DV发展的谬论

DV社会化传播所带来的DV话语,权必然地使它成为一种媒体,而这种强力表达的存在直接作用于社会,左右着DV爱好者的认知,如不立即加以纠正,必然会影响DV的社会化发展。

(一)民间不等同于非专业

有舆论认为“DV是一种民间影像,DV是一种非专业的影像制作群”,这仅仅看到了DV的广度,却没有看到它的深度。的确,DV作者中包含了大量业余和非专业人士,但不能认为民间就是不专业。事实上,多数已知的优秀民间作品背后都有着专业人士的参与和支持,民间本身就囊括了大量的专业人士,他们无可争议地成为DV制作的中坚力量。承认民间拥有大量的DV爱好者和参与者,这是一种正确的态度,但决不能说民间没有实力。

(二)DV不能被吹嘘成时尚

DV不是作秀的工具,也不是某些别有用意、沽名钓誉的人手中的时尚标志。DV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我们需要承认它是一种工具、是一种手段,是DV爱好者手中有力的武器,是向大众展示个人艺术追求的窗口。

(三)DV不是“潘多拉魔盒”

篇3

DV是网络、多媒体、手机、移动电视等一系列新媒体家族中的一员。从功能特性上说,DV与诸多新媒体一样,明显地具有个体性、广泛性和交互性,因而,它也就拥有了信息传播的信源性。

一、DV的社会化普及

DV原本只是数码视频摄像机(DigitalVideo)的英文缩写,是数字新技术的代名词。在它与大众媒体融合的过程中,因机身轻巧、操作简洁、携带方便、性价优廉而倍受人们的青睐,逐渐由专业设备变为家用产品,进而在社会发展中形成一种特殊的潮流需求。

DV的普及与DV作品的问世,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起初,DV作者只是把“活动影像”用于家庭生活或小众传播,出现了信源广大、信道狭窄和信宿缺失的现象。此外,其绝大多数作品是对生活原态接近真实的记录,所以,DV从被引进到使用都与大众生活的土壤密不可分。随着DV普及率的提高,部分DV作者基于对文化的诉求、新闻的热爱以及艺术的兴趣,试探性地将创作视角延伸至一些社会问题中,以拓展DV的传播范围和发展走向。

DV的盛行与作品的草根性,使它的源发根基从一开始就未建立在某种理论或某种概念之上,导致DV的发展基本上是漫流的,取向目标是多元化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主流媒体的介入使DV的社会化普及受到了广泛关注。电视媒体开始大胆试播DV作品、增设DV专栏、引入竞赛机制,为DV的传播开辟了一个主流传播渠道。诚然,电视媒体的这种做法并非全部认可DV的低质量信号和低制作水平,其最大的契机莫过于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贴近以及DV持有人总体信源的广度。

二、DV及其作品的特性

上文中提到DV创作没有理论和形式规则在先,但任何一种传播媒体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与特点,DV也不例外。

(一)数字性

DV最为大众认可的是它所记录的数字特性。DV的数字化,彻底消除了原作与复制品的界限,方便了DV文本的修改与补充。DV与宽带网的数字结合,使它可以摆脱传统媒体的推广渠道,另辟蹊径以构筑自我话语壁垒。

(二)大众性

作为一种新兴的数字影像形式,DV没有媒体单位的归属,其轻便灵活的性能使之可以进入专业媒体所无法顾及的角落,极具亲和力地深入百姓生活当中,多角度地捕捉最真实的画面。

(三)社会性

DV爱好者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分属于各个行业。他们用DV记录着周遭的环境和事态,用画面语言传达着所视所悟,又因社会身份的不同,在DV创作中或多或少地体现出职业特征。

(四)个体性

DV设备私人化的特点,决定了DV创作可以不拘一格、以个人意志为转变,这一点完全有别于电视媒体从业者的集体创作。

(五)随意性

多数DV作品事先都没有创作任务和程序规划,一切内容皆是随机的或仅凭兴致获得的,这使DV作者成了摄制者与导演者的综合体。

(六)无文化界域性

DV活动对DV人不做任何条件的限制,但凡有创作欲望的群众都可以手持DV进行创作。

(七)无传播取向性

DV作品在整个创作流程中并没有专门设定传播范围和目的,许多影像绝对为个人所有,表现的也仅仅是某一时间某人的心路历程。

(八)模糊的功利性

DV使用者以普通民众居多,他们从事DV创作的活动既无社会价值诉求,也不含质效观念。

三、DV的大众传播理念

DV传播大致可划分为两条较清晰的脉络:在专业与非专业界线继续模糊的条件下,DV传播可以是个人化的人际传播,它更倾向于个人表现,更强调自我体验,更关注个人视觉中的独特发现;在得到主流媒体肯定的条件下,DV传播可以是社会化的大众传播,它不拘泥于形式,重在纪实以表现出对身边熟悉题材的普遍关注,形成节目并借助于媒体平台进行大众传播以寻求广泛的社会认同。

依传播学的逻辑来说,DV不是目标,个性化的DV作品才是真正目标。个性化让DV变得成熟,个性化DV作品的传播能够赢得大众的广泛关注,甚至产生一定程度的传播意义,在传播过程中造就巨大的社会价值。

另外,得到主流媒体肯定的DV想获得发展,就必须遵循进人主流媒体传播的若干规则。

(一)选题的价值判断

选题是一部作品的立命之本,它关系到形式、内容、材料、方法的综合运用。DV作品要在多大范围传播,取决于选题服务大众、取悦大众之能力所及。其次,依托主流媒体进行传播,DV作品中所要表现的“平民视点”应尽量做到“不另类”、“不边缘”,最大程度地接近社会主流生活,最大维度地呈现时展进程,最大范围地反映广大群体的精神面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DV传播的取向是社会大众,才能凸显媒体传播的宣教功能。

(二)主题与内容的把握

主题的鲜明性和内容的向心力是一部作品的支撑,主题统帅着内容,内容服务于主题。同时,二者需要借读电视理论,担负受众的责任,这也是形成社会传播链条的一个不可缺失的环节。因此,DV作品的创作要尽量符合大众视觉的审美要求,具备较高的叙事语言能力,熟知大众传播的普遍规律,把握好作品创作的节奏与风格。

(三)摄制技术的跟进

虚焦、晃动、偏色等一系列因拍摄技术所引起的视觉不适,以及因丢帧、跳轴、画面截取不当所造成的视听障碍,在给自己观看的DV作品中也许可以原谅,但将个人作品放置在主流媒体传播的范畴里,诸多的技术失误和拙劣的制作手法就不为大众媒体所取,更无法吸引广大受众进行欣赏。毋庸置疑,技术是一部作品成败的保障,技术含量的高低决定着作品的社会传播质效。DV作品早期根植于民间,其社会传播较少受制于专业媒体的要求,当它被定位在专业级别时,就必须主动契合主流媒体的制播特性,对原有技术指标进行革新与提高。

以上三点都与电视要求相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DV发展的先锋面即电视。因为,电视可以为DV传播提供最权威的渠道,为DV传播制定最有效的方案,为DV传播吸引最广大的受众;而且,电视能够承担重任,为DV作品确立文化品味,为DV作品培养思辨能力,为DV作品构建审美意识。除此之外,在大众传播理念的支持下,电视可以和DV形成一种稳定的数字支源关系,将DV传播从单一的人际传播推向广域的大众传播。

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强势出击则为DV传播注人了新的力量。网络是面向大众的开放式信息平台,它对信息的海量需求使其包容一切信息资源,DV作品当然也是它涉猎的对象,甚至有人在网络上自建站点,打造个人的“影像家园”。这种被称为“没有执照的电视台”为DV爱好者和他们的作品提供了自由表达与交流的空间。手机作为通讯工具,也是以新媒体的身份参与大众传播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不论是手机生产量、还是手机用户拥有量都呈井喷式增长,必然带动了社会信息的交互发展,产生了与之对应的信息传递量,从而为DV大众传播赢得了无限广阔的交流空间。

但是,随着DV传播渠道的增多,一些良莠不齐的影像信息也伺机闯人大众视线。如果不加重视,任由负面信息在大众传播中滋生,那后果是不堪设象的。社会需要文明的信息,大众需要健康的信息,这表明,DV作者必须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DV的独立自由绝不能以破坏社会大环境为前提。

四、关于DV发展的谬论

DV社会化传播所带来的DV话语,权必然地使它成为一种媒体,而这种强力表达的存在直接作用于社会,左右着DV爱好者的认知,如不立即加以纠正,必然会影响DV的社会化发展。

(一)民间不等同于非专业

有舆论认为“DV是一种民间影像,DV是一种非专业的影像制作群”,这仅仅看到了DV的广度,却没有看到它的深度。的确,DV作者中包含了大量业余和非专业人士,但不能认为民间就是不专业。事实上,多数已知的优秀民间作品背后都有着专业人士的参与和支持,民间本身就囊括了大量的专业人士,他们无可争议地成为DV制作的中坚力量。承认民间拥有大量的DV爱好者和参与者,这是一种正确的态度,但决不能说民间没有实力。

(二)DV不能被吹嘘成时尚

DV不是作秀的工具,也不是某些别有用意、沽名钓誉的人手中的时尚标志。DV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我们需要承认它是一种工具、是一种手段,是DV爱好者手中有力的武器,是向大众展示个人艺术追求的窗口。

(三)DV不是“潘多拉魔盒”

篇4

作为践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新模式的第一步,我们希望通过带领这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国际交流生观赏我国历史悠久、极具代表性的建筑,从而感受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其中,七宝古镇则是相当契合我们想法的一种体验形式。在七宝古镇中,沿水酒肆、旧式茶楼、石桥、凉亭、长廊曲径、牌坊、钟楼、碑廊一应俱全,无一不展现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中国特色。而于外国友人而言,这一切的视觉体验是新奇却极富冲击力的,结合我们从文化角度的叙述与解读,不仅向他们呈现了一种画面,一番印象,更触发了一轮思考。

二、桥梁—行为: 实践的传递

在该阶段,我们通过开展各类动手实践活动,让这些交流生们亲身实践,从中体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我们可以请会写书法的同学,一笔一划地带领外国学生感受书法的魅力。简单的讲,书法可以认为是用毛笔蘸墨在宣纸上写汉字的艺术。这种艺术不仅能让国际交流生在挥毫间感受汉字的力量,更能够让他们从中领会“中庸之道”。另外,我们还能根据节日的需要,在端午节教他们如何包粽子,在包粽子期间必定会引起他们对于这项传统习俗的好奇,也由此可以循序渐进地向他们讲述端午节的由来。一边是热火朝天地包着粽子,一边又是津津有味地听着屈原的故事,这样的“动静结合”更能让故事的内涵渗透进留学生的心里,同时体会到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这类“行为的传递”能够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模仿者在反复体会、自行摸索的过程中接收到更多的讯息,并通过身体力行后的收获更易铭记并留存。

三、启示—共鸣: 人文的感悟

在第三阶段,我们主要是通过一些人文的展览来引起交流生的共鸣。例如在上海城市规划馆,国际交流生在这里能够从这一个小小的展馆之中窥视上海的变化,乃至中国的变化。在那里不仅能回顾远久的过去,还给人们呈现一个快速发展中的上海,这不但体现出了中国的飞速变化、祖国的腾飞之势,更是展现了为之奋斗过的人们一滴滴的血汗。交流生们可以从“城市、人、环境、发展”这四个角度来细细咀嚼这整座城市,从而对这座城市的过去、现在、未来有个系统、全面的感知与了解,通过生动的画面、高科技的手段以及最与时俱进的信息,丰富了作为一个外国人脑海中对于我们城市,乃至对中国的单一、片面的了解。要了解一个城市,必定要去当地的博物馆转转,让交流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开阔,在这些带有厚重历史感的事物面前会引起思想的共鸣,从而让他们获得对于中国文化的启示。

四、延续—文化: 观念的养成

就微观层面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中起着统领作用的核心价值观是和谐。而在与国际交流生,尤其是来自欧美文化的友人交流后,亦感受到他们是如何讲求生活的平衡。因此,如何延续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国际友人的文化传播与渗透,于他们而言,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则是文化理念与价值观的养成。然而,考虑到文化并非朝夕之间可以习得,故我们安排了典型代表传统文化理念的活动形式,以期使国际友人感同身受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与价值观。

结 语

传统与新兴,在此项目中恰如其分地融合在了一起,也正是这种融合,给了我们项目的特色一个得以多方面彰显的立足点。作为90后的孩子,新兴一代的骄子,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就与各种新潮文化、外来文化以及网络虚拟文化紧密接触,在这个对传统文化淡漠的时代,年轻一辈对我们祖国几千年来沉淀下来的文化瑰宝更是知之甚少。然而,我们清醒认识到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与传播中国文化的必要性,毅然扛起被遗忘已久的传统文化的大旗,并承担起文化传播的重要历史担子。

【参考文献】

[1]艾鱼,冯念康. 七宝古镇[J].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

篇5

1 大众传播和当代文化塑造之间的主要关系

   大众传播主要是指利用一些先进的传播技术手段,对社会上的大众进行信息传播。文化塑造主要是指完善并且丰富一个时期内的文化,并且对文化进行积累,进行文化传承,不断的发展文化,同时对文化发展要进行不断的创新。大众传播和当代文化塑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大众传播主要是通过各种传播途径,促进文化的不断发展,大众传播将主要的信息传播出去,这样就让受众产生一个接受的心理。他们在进行传播信息的时候,将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思想意识传播下去,传播的过程是具有专业化的,传播的信息受到了主观的思想观念和意识的影响。

   文化塑造对大众传播有很大的影响,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在文化背景和文化现象的背景下,大众传播的内容开始有了很多的选择。文化的发展与变迁,也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不断发展起来的,伴随着我国的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信息传播开始凑从最初的文字形式演变为多种形式,大众传播一直在不断更新新的理念。大众传播给文化塑造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平台,大众传播媒介主要是通过传播信息,让人们有意识的对某种特定的文化产生一种共鸣,同时加深受众的思想观念,对受众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进而,更好的发挥出大众传播的基本功能。文化塑造主要是与大众传播的传播信息在思想上保持一致,进而通过这种方式,指导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在当代文化塑造过程中,大众传播扮演者载体的角色,推动了我国文化的不断创新和发展,通过传播信息,对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 大众传播消极因素产生的原因

   我们都知道大众传播的主要功能就是给人们传播信息,把娱乐带给大众,大众传播在当代文化塑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伴随着我国大众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大众传播的手段具有先进性,传播的方式也开始出现多样化,大众传播的主要渠道开始呈现广泛性的发展趋势,大众传播对当代文化塑造的影响也不总是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一面,主要是因为大众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消极的因素。这些消极的因素是相互制约的,其中传播的主要内容是非常复杂的。因此,大众传播消极因素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2.1 大众传播对文化的认识能力低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运行和发展,大众传播的方式也会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有些大众传播开始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没有从受众的方面考虑问题,这样就使大众传播的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和价值。有些大众传播与商业化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了,这样就把大众传播与消费文化掺杂了一起,这样就导致大众传播方式出现了变化,大众传播的真正功能没有发挥出来。例如:电视在播放一些节目的时候,都会追求一个收视率,这个收视率能够增强电视的经济效益。伴随着我国网络系统的不断运行,很多的商业文化和消费文化开始出现,大众传播媒体为了提高传播的经济效益开始对奢侈品消费和物质享受进行过分的关注,这些方式破坏了大众传播的主要形式,给受众在接受信息的时候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背离了大众传播的应尽的社会责任。大众传播主要就是为了使受众能够通过他们传播信息的方式更好的接受各种信息的过程,主要是引导当代的文化,积极的倡导引领文化。

2.2 传播的主要方式不够完善

   大众传播的方式是不同的,其传播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大众传播在传播的内容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也是当代文化中飞存在着的文化差异,大众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报纸、电视、杂志、广播、网络等传播媒介进行有效的传播,传播的方法不同,所产生的传播的效果就不一样,不同的传播方式对文化就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在用报纸进行传播的时候,由于报纸会将一些内容强加给读者,是一种属于强制性的让受众接受信息的一种方式。大众传播出去的信息到受众的心理会有个反馈的过程,如果反馈的过程不够完善,那么就会导致受众的思想认识不统一,不够全面,然而电子媒体的传播信息的方式改变了那种单一的报纸传播的方式,但是大众传播在内容上却缺乏了一些有效措施,一些网络媒体无人管理,造成了当代文化塑造的满目性和不确定性。

3 大众传播消极因素对当代文化塑造的影响

   大众传播消极因素对当代文化塑造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3.1 缺乏创新

   国有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其文化历史背景源远流长,然而在当今社会,一些人不愿意接受传统文化,忽视了一些文化的真正意义。我们不能丢掉传统文化,同时也要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要不断的学会创新。

3.2 大众文化的炒作现象严重影响当代文化塑造

     在近几年来,一些“山寨的文化”不断出现,在大众传播的充斥下,山寨文化的身价也开始提升了,这样就给当代文化塑造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种炒作,扭曲了大众传播的真正价值。

4 大众传播消极因素对当代文化塑造的影响及对策

4.1 对大众传播的主要方式进行把关

大众传播的内容对当代的文化塑造的影响有利,能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当今社会,大众传播要进行把关,要跟随社会的发展趋势进行传播,传播的角度要新颖。大众传播要承担起社会文化的传承能力,并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4.2 建立好大大众传播与接受者之间的关系

    大众传播在进行信息传播的时候要有一定的目标的,要对大众的传播的方式进行有效的控制,大众传播的方式不能只是停留在纸质的媒体上,应该采取多种传播方式。大众传播应该和受众建立好关系,大众传播应该知道受众需要的信息是什么,什么样的信息对受 众具有价值。同时还要利用各种形式度大众传播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进而使大众传播的管理能力发挥出来。

5 总结

    综上所述,大众传播的消极因素对当代文化塑造的影响很大,大众传播为当代文化塑造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中国的文化历史悠久,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大众传播的方式有很多,为了完善大众传播的方式,为当代文化塑造创立有利的环境,那么就要积极的引导大众传播方式,进而使我国的当代文化塑造向着积极的环境中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111.

[2] 王玉德. 文化学. 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1):6.

篇6

西方著名的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在其于1964年出版的论著《人的延伸:理解媒介》中富有创见地提出了至今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地球村”概念。人类进入大众传播时代以来,大众传播媒介尤其是电子媒介使信息传播瞬息万里,借助飞速发展的大众传播媒介地球上的信息正在实现着同步化,空间距离和时间差异正在被大众传播活动消除,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正在变成一个弹丸之地。由于大众传播的同步化性质,整个人类社会已经结成了一个密切相互作用的、无法静居独处的、紧密联系的互动的小社区。简言之,大众传播的日益发展已经使地球进入到了一个“村落化”时代。

正是由于大众传播制造的这个互动的“地球村”以及大众传播带来的人的全面延伸,人类社会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内爆,而这种内爆又引发了社会结构、知识本质和文化形态的深刻调整——调整来自世界的每一处角落和每一个个体。我们可以看到大众传播在不断制造着人类社会的当下流行神话,在这些富于爆发力的流行神话耀眼的光影之下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另外一个主题——大众文化。

究竟大众传播是如何诱发了文化体系从结构到形态的种种嬗变呢?而人类又如何来评价和界定这些变化呢?我们的现在和我们的将来之间会存在什么样的文化路径呢?我们可以找到并通过最佳的设定路径以达到我们所希求的目标吗?

概念认定及论证准备

在展开对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的论证之前有必要对其中主要的概念进行一定的认定和说明。

〔大众〕大众传播,英语对译词为masscommunication,其中的限定词mass可以译为“大众”或者“大量”,这是一个特定语境下的语词,是伴随着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而出现的。大众社会理论认为,人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了大众社会,在这个时代到来以后,作为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大众传播发展的结果旧有的传统社会结构、等级秩序和统一稳定的价值体系被打破,社会成员丧失了选择和行动的统一的参照系,而成为了独立的、分散的、均质的、原子式的存在个体,即所谓的“大众”。这里“大众”(mass)是一种新的未组织化的社群,它的主要特点有:(1)规模的巨大性(2)分散性和异质性(3)匿名性(4)无组织性(5)流动性(6)同构型。简单地说,大众是大面积分散的、不定量多数的、具有不同社会归属但有着相同的行为倾向的易受外界刺激和动员的流动的特殊社群。大众是一个传播概念,不同于其它诸如“公众”、“群众”等的政治概念。

〔大众传播〕在大众传播发展的不同亚阶段对“大众传播”(masscommunicatiao)有着不同的定义界定,这个概念有着很不稳定的认定过程。针对本文的论证范围和论证体制,援引如下定义——“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在外延上应该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活动以及电影、流行音乐、广告等。

〔大众文化〕基于以上对“大众”的界定,我试图把握“大众文化”(massculture)这个概念,但是很无奈。因为“文化”这个概念实在令人无从着手,从亚里斯多德、柏拉图到福柯、马尔库塞,人类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思想者都试图对“文化”进行一个结论性的定义,但是没有一种说法能够圆满地完成概念的认定。所以我只能在一个武断的人为设定的平台上加以一定的说明。雷蒙.威廉士曾经指出,“关于文化的(当代)用法,常见的大致上有三个”:(1)用来“描述知识、精神和美学发展的一般过程”,(2)用于指涉“一个民族、一个时期、一个团体或整体人类的特定生活方式”,(3)用作象征“知识尤其是艺术活动的实践及其成品”。本文着重讨论的领域是基于第二、第三种关于“文化”的用法而设定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第三种用法中,文化在当代语境中应该扩充到流行文化(popularculture)和娱乐以及大众媒介。

大众传播工厂的神话

传播,无疑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着不可低估的力量,从传播史来看。我们会得出一个普遍认可的结论性认识:传播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人类的社会结构、意识形态和价值标准,并且值得指出的是,它对文化复合体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广义的传播媒介包括了时间性媒介和空间性媒介。时间性媒介主要指的是担负信息处理和传播功能的媒介体系,如书籍、报纸、广播、电影、电视等;而空间性媒介主要指的是担负运输和交通功能的媒介体系,如车辆、舟船、飞行器等。在人类进入电子时代之前,尤其是在机械时代,空间性媒介在人类传播活动中是主导媒介,对人类传播和人类社会的影响力较时间性媒介更为显著(我并不否认时间性媒介在整个传播史上的主体意义和影响力)。在空间性媒介居于主导地位的机械时代,空间性媒介工具和技术的每一次革命都带来了人类社会以及附着在社会肌体上的文化形态的调整和变动。古代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为人类实现海上远航创造了条件,欧洲新兴资产阶级正是在指南针的指引下在曾经遥不可及的海外开辟了一个又一个殖民地和贸易市场,使世界成为一体,打破了人类千百年来不同大陆不同人群的相对隔绝状态。这在某种意义上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提高了人类的活动能力,由此人类社会旧有的结构体系被打破,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构成也相应地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革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不断兴起、上升;并且,由于人类活动领域的扩大和延展,人类信息传播的要求相应提高,在此情况下刺激了人类信息传播从技术到结构形态的革命,而传播体系的革命也势必造成文化领域的震动和重组。我们看到,在资本主义开始海外市场的占领之后,报纸成为了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工具,而在此之前,报纸只是一种影响人群较窄、影响力较小的媒介。报纸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在文化领域也开始不断酝酿和引发革命,对于这种革命我们可以在文学、艺术、教育等领域找到很充分的证据。

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人类活动能力的增强带来了空间距离和时间差异的削减,这在火车、轮船和飞机出现以后表现得异常明显,人类的同步化显著增强,于是就要求信息传播进一步强化。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之下,无线电技术和各种电子媒介得以飞速发展。随着电子时代的到来,人类的文化复合肌体在信息量不断增大、信息传播日益迅疾、传播内容不断扩展的情况下开始发生前所未有的调整和嬗变。随着电子时代的到来,时间性媒介开始成为主导媒介,它开始表现出爆炸式的影响力,并且爆炸的当量不断增大,这时的人类传播已经进入到大众传播时展期。体现在文化领域,时间性媒介造成了人类社会的交织景象: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文化种群、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政治话语系统、不同的文化传承体系在信息需求和信息技术可能性的影响之下,频繁接触、沟通、交流,并互相影响、作用和激战。文化的斗争在传播领域进行得如火如荼,而在这种需求性的斗争中,各种文化类型发生着不可避免和难以预期的各种变化,并最终导致整个文化体系的不断颠覆和不断建构。

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人类进入到了一个癫狂的时代。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大众传播时代到来之前西方人从读书识字的技术中获取了采取行动而不必立即作出反应的能力,机械时代反应和行动是割裂的、延迟的;但是机械时代消退之后,大众传播时代中人类生活在一个日益一体化的世界里,人们用电子时代之前的陈旧的、支离破碎的时间和空间模式来思考问题显然已经不能完全适应这个新的技术的和文化的背景了。经过超过3000年的专业分工的爆炸之后,人在肢体的技术性延伸中经过3000年日益加重的专业化和异化之后,世界戏剧性地逆向变化并收缩变小。在某种意义上,电子使地球缩小成为了一个村落。人类已经并且还在以电的速度发生某种内爆,在这种内爆因素的作用之下人类的生活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首先来自于人的政治性,人的责任意识提高到了很高的程度,人们必须承担义务并参与行动,个人观点相对淡化,人变得不安起来。我们看到以电视为代表的现代大众传播媒介使人类从个体到社群都发生着激荡的震动,不管有人认为这种影响表现为人的全面发展,还是有人认为它使人的异化程度深化、使人成为了流行噪音的癫狂化的工具,但都说明了大众传播对于人类文化体系的全面介入和全面改组,尤其表现在大众传播机器制造了人类文化史上最独特的类型——大众文化。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在大多数的媒介文化批判理论中,人们总是狭隘地将目光集中在了雷蒙.威廉士对于当代“文化”用法的第三种形态的延伸部分(即流行文化和娱乐以及大众传播的一般行为),其实,大众传播对于知识领域的调整则更为隐蔽而意义深远。随着传播工具和传播技术的革命,人类社会在知识领域发生深刻的调整,这无疑是传播与文化关系史上的一次重要的变革。尤其是在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时代到来之后,这种调整更加显著。20世纪40年代以来的所谓尖端科技都和语言有关(语言是传播体系中最为复杂而关键的问题),如音位学与语言学理论、交流问题与控制论、现代代数与信息学、计算机与计算机语言、语言翻译问题与机器语言兼容性研究、存储问题与数据库、通信学与“智能”终端的建立、悖论学等等。这些信息传播科技都对知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主要的影响来自与知识的一个主要功能——传递。由于各种传播工具和仪器的标准化、微型化和商品化,知识的获取、整理、支配、利用等操作在今天都已经发生了变化。法国学者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曾经指出:“信息机器的增多正在影响并将继续影响知识的传播,就像早先人类交通方式(运输)的发展和后来音像流通方式(传媒)的发展曾经做的一样。”知识在大众传播时代以及已经到来的网络时代背景之下正在或者说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知识为了出售而被生产,为了在新的生产中增殖而被消费;它不再仅仅以自身为目的,它的“使用价值”正在淡化,交换成为主要的目的。知识的本质以及知识的外壳都在大众传播和信息时代的技术背景之下发生了改变,知识作为文化的关键元素,这种改变正反映了大众传播对当下的大众文化的介入是深刻的;同时,大众社会境域下的知识的重新整合是大众传播体制对大众文化极具本质意义的影响。

人类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的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文化在传播机制的巨大影响下已经发生了整体性的颠覆和建构。传播学的各个学派以及其它领域的学者都对这一课题进行了广泛而又卓有建树的研究,并提出了林林总总的理论。无论是为大众传播和大众文化热情讴歌,还是大声怒斥大众传播和大众文化,这些理论都证明了大众传播对于大众文化的影响力是存在的,并且超乎一般人的想象。[page_break]大众文化的欢歌和悲曲

电视媒介的出现和发展无疑是20世纪人类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上个世纪60年代德国社会学家W.林格斯就把电视与原子能、宇宙空间技术的发明并称为“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三大事件”,并认为电视是震撼现代社会的三大力量之一。电视媒介的出现和发展标志着大众传播时代进入到一个更加深入的阶段,并且电视媒介使得大众传播的影响力进一步加剧,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无以复加地被抛入了大众传播的旋涡之中。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开始思考大众传播尤其是电视媒介给人类带来的种种影响,在这些学说中,既有对大众传播的赞歌,也有对大众传播的申诉,还有针对大众传播体制内部不同传播类型的对比批判。尤其在西方,媒介批判成为了传播学和文化学的重要领域,这其中不乏一些尖锐而偏激的理论学说,但是这些建构在西方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基础上的思维成果无疑都为我们思考现代大众传播和大众文化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参照。

西方主流的传播学者(以经验学派为典型代表)认为大众传播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积极作用是以往任何时代背景下任何类型的传播活动所无法比拟的,在他们的学术理论体系中,极度宣扬大众传播媒介及其活动给社会文化带来的建构性影响。

德国人古登堡对于印刷技术的革新是传播史上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它对于现代传播的意义十分重大。美国著名传播学者威尔伯.施拉姆在《传播学概论》中说,“从技术角度说,古登堡所做的以及自从他的时代以后的大众传播媒介所做的,就是把一架机器放进传播过程,复制信息,几乎无限地扩大一个人的分享信息的能力。”人类正是在这种能够大量复制信息的机器作用之下由传统的口述文化进入到了一个媒介文化的社会状态中,人类分享信息能力的极大增强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现在我们还能够在一个边远的山村看到一台收音机或者电视带给一个村庄的巨大影响力。首先人们通过一种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工具获取了异常丰富的信息,这些信息内容涉及与这个山村相隔几万甚至几十万公里的地方,这种信息的介入无疑给山村原有的生活处境带来了一种催化剂。人们的注意力开始转向可以用于实现变革和突破的信息,而不再是故步自封和一成不变地维系旧有的生活体制。新的观念和想象在大众传播的渠道中萌动起来并借助传播的信道开始行动。我们认为,行动的先决条件就是选择,而大众传播的介入正是选择的必要条件,因为它为选择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在这个过程当中,人的注意力发生了变化,人的观念发生了变化,人的行为标准和价值体系也发生了变化,同时我们看到人的知识获取、娱乐方式、时间分配等文化的体制都在发生着变化,西方主流学者认为这种变化是大众传播带来的积极效果——大众传播为人们提供了充分的信息,来帮助人们在行动前获得足够的选择信息,这样人可以更加自由和自主地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其中包括了选择自己的文化体制。基于突出人的存在和平权主义,西方主流学者提出种种学术性的叙述,主要的观点集中在大众传播造就和支持人的回归和人的独立,使人成为全面发展和自由选择的自我的人。确实,现代报纸的出现扩大了阅读的人群,从而改变了原有的精英文化体系,建构了一个平民化的文化体系;广播、电影、电视的出现,更使信息传播的受众要求降低,从而更加突出了社会参与的广度,社会成员更广泛地参与了社会的选择和文化的建构。在这种条件之下产生的大众文化无疑是一个众神欢歌的文化,它的广度是以往的文化类型难以企及的,因此大众文化常常以“人民的文化”自居。

但是就在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播时代充满热情甚至开始癫狂起来的时候,开始有人站出来说话了,传播学批判学派的出现和活跃为传播与文化又提出了更为深入的课题。这些学派有政治经济学派、文化研究学派、意识形态“霸权”理论以及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等。这些学派和理论相比主流的经验学派来说更加具有破坏力,同时也更为复杂。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理论都是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背景之下建构起来的。在这些学派和理论中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大的方向,一是关注传播的宏观影响,其批判话语指涉的是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制度、意识形态以及文化构成;二是关注传播过程中人的个体化行为和感受以及发展,话语指涉的是作为人的个体的存在与可能。

西方社会的现代大众传播媒介高度集中和垄断的趋势不断加剧,这种独占现象反映了垄断资本主义控制下的文化生产和流通,而大众传播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维护垄断资本的经济利益、意识形态和统治权力。大众传播作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规定社会关系、行使政治统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并具有相对独立性。大众传播可以分为两部分: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过程。在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媒介通过象征事物的选择和加工,将社会事物加以“符号化”和“赋予意义”;在文化产品的消费过程中,受众接触媒介讯息,进行符号解读。讯息符号是与一定的价值体系或意义体系结合在一起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既有促进现存不平等关系的“支配性”的价值体系,又有推动人们接受不平等、安居较低社会地位的“从属性”价值体系,还有不满足于阶级支配现状、号召社会变革的“激进的”价值体系。大众传播的符号化活动,在本质上是按照支配阶级的价值体系为事物的“赋予意义”的。因此,我们看到的日益丰富的西方大众传播产品,实际上是在发达资本主义系统中居于主导和统治地位的垄断资本的价值体系下的文化体制的产品,它自然担负着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意识形态的任务,而并非像主流经验学派所强调的那样,大众传播是人民性的、平权化的大众文化的缔造者。同时,受众在符号的解读过程中,也不是完全被动的接受的,由于符号的多义性和受众背景的多样性,受众可以对文本讯息作出多种多样的理解。S.霍尔认为,受众对媒介讯息有三种解读形态,一是同向解读或“优先式解读”,即按照媒介赋予意义来理解讯息;二是妥协性解读,即部分基于媒介提示的意义、部分基于自己的社会背景来理解讯息;三是反向解读或“对抗式解读”,即对媒介提示的讯息意义作出完全相反的理解。霍尔认为,大众传媒的符号化和受众的符号解读过程,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和各种从属性文化之间支配、妥协和反抗的关系,体现了“意义空间中的阶级斗争”。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传播活动繁荣的景观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部权力机器,尽管它标榜自己是平民的、反体制的和自由的,但是实际上它仍旧是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体制的一个组件,它只是资本主义在文化领域的一种运作体系,是一个资本主义浮华文化的工厂。同时从受众角度看,受众也不是充满愉悦地接受着大众传播机器制造出来的大众文化肌体的亲近,其中的反抗、争斗正在日益激烈。

T.W.阿多诺则从微观上对大众传播造就的大众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认为大众文化的主要特征是商品化、技术化和齐一化。他很犀利地将“大众文化”的提法,并代之以“文化工业”,为了“消除一种误会,即防止人们望文生义,认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特点是从人民大众出发,为人民大众服务”。文化工业实质上是在向消费者兜售商品化的信息,并且通过不断向消费者许愿来欺骗消费者,“不断地改变享乐的活动和装潢,但这种许诺并没有得到实际的兑现,仅仅是让顾客画饼充饥而已”。大众传播机器不停地运转,不停地制造出光怪陆离的文化产品,这些产品无论是一般信息还是娱乐活动,都如同宗教说教一般是某种意义的装腔作势的空谈,并以此来控制受众的感官、选择和行为。大众文化是一种商业形态的文化,同时是一种技术化的文化,它通过传播机器大量地被制造出来,因为传播机器的规格化、标准化和体制化,所以我们看到的大众文化产品都被贴上了标签,因而大众文化也被打上了某种规格色彩。借助阿多诺的分析,我们进一步透视大众文化,会发现大众文化的工业化、商品化、技术化和齐一化特点使得大众文化成为了一种数量上极大丰富的、感官刺激巨大的但实质上却是冷漠的、物化的、没有温度的文化工厂。在大众传播歇斯底里的叫卖声里,个体的分散性和无组织性而导致的脆弱使人们迷失了方向,对于在大众文化景色里生活的人,H.马尔库塞用悲天悯人的话语到处了大众传播和大众文化的罪恶。发达工业社会中,大众传播把艺术、政治、宗教、哲学同商业和谐地混合在一起,它们在文化领域具有了一个共同的特征——商品形式,“发自心灵的音乐可以是充当推销术的音乐。”马尔库塞指出现代大众文化中受到最严格保护的价值标准之一,就是生产率。技术社会的操作原则和标准使得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的人性化内容不断地降低,在这个文化阴影下生活的人们正在成为这个文化的基础的权力结构造成的牺牲品。大众文化是一个肯定性文化、压抑性文化、单面性文化。大众传播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电视媒介的深刻介入,人类虽然在文化生活中可以享受丰富的信息服务,但是在这样的高速、大量、虚幻的大众传播语境中,人们的自主性不断降低,经验派所说的自由选择实际上只是一个乌托邦式的谎言,人们在发达工业化社会的大众传播背景下已经在逐渐丧失个体的独立性。更加突出的是,人类文化和精神世界的技术化,导致人类工业革命以后最剧烈的异化,艺术等文化形式的体制化前所未有地加深,人成为传播工具控制下的孤独的迷惘的存在,并且这种存在正在和艺术一同消亡,因为灵魂在异化过程中不断地迷失。

中国当下大众媒介与文化批判

作为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大众传播和大众文化有着和西方发达工业化社会不同的特质。中国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发展,已经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表现出了很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在传播领域,中国近20年来的发展也是前所未有的。正是在中国传播事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众文化开始成长起来。应该说,西方的大众传播实践和大众文化现象对于中国当下的传播和文化是有一定的借鉴和反思意义的。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大规模地发展起来,信息以各种各样的形态铺天盖地而来,从清晨到日暮,街头叫卖报纸的喊声、不停播放的电视节目、不断出现的广告牌……人们生活在一个被信息包围的环境里,应该注意到的是中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进入到了大众传播的癫狂状态,相比西方来得要快,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当下的传播发展和由此而来文化冲突要比西方更显著。所以思考当下中国的传播和文化问题是必要而紧迫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媒介批判领域的成果相对的偏狭,大都局限在媒介的社会责任上,而忽视了更为深入的相关文化研究和心理研究。

20年来,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是巨大的,当我们为社会信息体系的建立和由此带来的信息畅通以及人们文化生活的极大丰富感到欣慰的时候,应该看到,由电视建立起来的媒介文化是一个强势的、干预性的媒介文化,人们在其中被迫处在一个弱势地位。人在电视文化中被动地选择着某种文化人性,电视的视听文化特点决定了人在这样的传播过程中变得庸懒和无聊,没有满足的视听欲望控制着人们,尤其是青少年。信息的商品化和电视的传播体系都造成了一个现实:电视造就了一种庸懒的被动的但很舒适的阅读方式和娱乐方式,思考成为了按动遥控器时的躁动和无助,电视很大程度上在扮演着一种勾引者的角色,被勾引的往往是青少年。我不是在鼓吹媒介的社会责任论,因为文化是一个社会镜像,传播并不是仅仅由媒介构成,所以这种文化困境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和复杂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商品化的辐射作用,这种辐射的非理性状态伤害到了整个文化肌体,责任不应该仅仅由媒介来承担。如何有效地监控这种商品化的非理性辐射作用关系到文化整体的当下发展和未来走向,我们更应该致力于建立这样一个监控体系。同时,电子媒介的强势作用还表现为,当下中国人的角色错乱和自我缺失造成的价值标准的混乱。种类繁多品格各异的影视娱乐文化成为了人的物化生活情景之外的一个虚幻的生活情景,人在现实世界中的种种角色之外又开始有了种种虚幻的角色,并且这种新的不稳定的角色不断涌入现实生活,并干预着人的真实角色和行为。我们看到很多青少年模仿各类的媒介形象并产生了一些过激的体制外的行为。此外还有很多隐性的社会文化问题从大众传播活动的诱发之下产生。

可以说,如何建构一个良好的健康的文化体系对于中国的传播机制和其他功能部门都是一个很棘手但迫切的问题。[page_break]霸权话语的狂乱

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日益发展的今天,信息和文化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拥有自主选择自己的文化制度、道德和价值体系、生活方式的权利。文化的整体性和统一性是维持一个国家或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冷战结束后,在经济日趋全球化的世界背景下,在借助于最先进的信息技术的大众媒介高度发达的今天,在文化交往发展到空前规模的情况下,文化交汇和冲突都异常显现和突出出来,并且正在改变着整个世界的文化格局。在对于文化与传播的思考中,一种叫做“文化帝国主义”的问题是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的。

文化帝国主义(culturalimperialism)是在20世纪60年代反对“新帝国主义”的国际环境中诞生的。战后许多殖民地国家获得了民族独立,帝国主义国家的扩张手段相应进行了战略调整,由军事手段和直接的殖民统治为主转向了以经济手段和文化控制为主。新帝国主义在文化领域的政策就表现为“文化帝国主义”。我们看到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依靠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相对完备的传播体系在世界范围内扮演说话者的角色,从好莱坞电影到迪斯尼的动画城,从香槟到美女,从哈佛到畅销小说,话语的权利被发达工业社会的大众传播体系把持,作为弱势文化的发展中国家只能更多地充当听者的角色。在疯狂的叫卖声中,强势文化主体尽情地扩张,并达到倾销商品的目的,以此实现着对世界的文化支配。在文化扩张中,大众传播媒介是其最有力的制度化的手段和工具。英国学者J.汤林森在《文化帝国主义》一书中对充当着文化帝国主义主体的媒介帝国主义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尽管他的学说带着为帝国主义辩护的色彩,但是他对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利用强大的具有全球活动能力的传播体系推销美国式的大众文化这一事实也是承认的。走在中国某个省会城市的街头,你可以看到可口可乐、麦当劳、《美国大美人》、比尔.盖茨以各种形式反复出现着,就像60、70年代猫王、披头士风靡全球一样。在这样的话语霸权严重干预着发展中国家和弱势文化民族的生活和文化的情况下,我们在思考,跨文化传播究竟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在强势的高度垄断的发达传播体制的掠夺性的扩张下,发展中国家防守的最后底线是什么,有什么防御措施可以保护和发展自己的文化,维护自己信息和文化?垄断的“传媒寡头”正在地球的上空游荡,你抬头就能看见他的脸,怎么办?

这是一个很无奈的问题吗?也许,我们能做些什么的。发展中国家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同时,也在为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充满人性的国际信息新秩序而努力。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中间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文化传播体制,并通过各种形式来加强彼此的文化和传播合作,以此来促进自身文化的发展,并逐步突破发达国家的信息和文化传播的强大包围圈。

结语

流行神话是大众传播一手制造的,我们还很难对它神秘的身体作出明确的可固定化的判断,因为它还在光影中不断变化。我们听见它的歌唱,看见它在起舞,也听见它在嚎叫,看见它在施暴。我们能做什么呢?观望当然是不够的。

参考文献:

1《人的延伸:理解媒介》〔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

2《社会水泥——论大众文化》陈学明、吴松、远东著

3《传播学概论》〔美〕威尔伯.施拉姆著

4《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

5《文化帝国主义》〔英〕J.汤林森著

篇7

一、大众传媒的含义

媒介一词也就是现在用的是media这个英文单词的复数形式,单数形式是medium。大众传播媒介简单地说就是传媒,它是职业化的信息传播机构,是在1920年前后出现了广播电台后才产生的名词,指在传播途径上用于复制和传播信息和符号的机械与传播组织之间的传播渠道,这些传播组织包括编辑人员的报刊、电台等等,详细的可以划分为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其中印刷类媒介包括报纸、杂志、书本等,电子类媒介包括电影、广播媒体和电视媒体。

二、青少年群体受大众传媒影响状况

根据青少年时期所接触到的媒介形式,可以将我国的大众传播媒介受众分成三个群体,即报纸广播媒体受众、电视媒体受众、网络媒体受众。而在大众传播媒介发展的过程中,青少年通常是最大的接触群体,因此青少年所受到的影响也是最大最深远的。青少年受到的影响有方方面面,婚姻观念是其中一个方面。大众传媒所倡导和报道的时尚婚恋观和时尚婚恋行为,很容易被青少年模仿并运用于实践中去。若在划分中,再细化到年龄中的话,50年代到70年代往往是报纸媒体受众,而80年代到90年代通常是电视媒体受众,90年代之后一般都是网络媒体受众。90年代之后,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和传播使处于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成了接触网络媒体最多的群体。

三、实验证明媒介内容对青少年有深远的影响

媒介内容对青少年来说,影响非常深。有关实验表明,西方国家的心理学家曾经针对媒介中带有暴力特点的节目对儿童产生攻击性行为是否有影响这一课题开展了接近十年的调查研究,800多名接受试验者都是年龄位于8、9岁的儿童。结果发现,爱看暴力节目的男孩群体跟那些不爱看暴力节目的男孩群体比较而言,在人际关系交往方面的攻击性更强。此调查还显示,9岁男孩喜爱暴力电视节目的程度跟他19岁年龄时候的攻击行为息息相关,且是正相关的关系。随着各种高科技传媒产品的出现,大众传媒的影响愈来愈强,不管其形式怎样变化,扩大规模还是内容更时髦,无一例外都表现出了对青少年日常生活的强大渗透能力,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受到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作用。

四、大众传媒影响下的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对策建议

大众传媒给青少年价值观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逐渐得到大家的关注。怎样合理避免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群体的负面影响,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

(1)政府应加强诱导和管理监督,促进价值观的教育。政府应该在整个社会群体达成广泛的认识,除了学校教育方面之外,家庭教育、传媒教育、有关政府公共部门也是社会教育,既有责任也应该有义务针对青少年的价值观进行正面引导。价值观教育不能作为一个孤立存在的系统,没有任何单一机构可以独立担负价值观教育的重任。所以,务必综合考虑到各个方面的作用,使他们相互协同,克服彼此之间的冲突,避免因为各种因素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而降低学校价值观教育正常功能的发挥,进而导致价值观教育的低效用状态。

(2)大众传媒需要得到完善,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社会给予大众传媒的职责是协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平衡发展,促进人的全方位发展,大众传媒在青少年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方面有功不可没的影响。所以,大众传媒的消极信息内容的控制,很大程度上是由媒体的态度和努力决定的。大众传媒不但要在乐趣中教学,让学生学得开心,教师教得也开心,而且不能丢掉它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大众传媒应加强提倡行业自我约束,提升文化品位,展现出人文关怀。

(3)家庭价值观教育方法策略。家庭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地位比较特别,至今还没发现其他事物可以完全替代家庭对孩子的社会化功能,父母采用各种方式方法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的策略如下:在家庭中打造良好积极的媒体环境,对青少年要加强关心和培养,通过正确的方式进行家庭的建设,父母自己也要持续充电,加强媒体知识的学习。

篇8

后来的传播学学者不断对“大众传播”这个概念进行修正和发展,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定义,如:

大众传播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大众传播是“由组织化的传播机构及其专业人员通过技术性传播媒介向人数众多、各不相同而又分布广泛的受传者传播信息的社会过程”。

“当消息来源(通称是某个组织)采用一项技术作为媒介与大规模的受众进行沟通时,就被称为大众传播”。

这些对“大众传播”概念的定义无非都是从大众传播的主体“传播者”的界定,或者对信息传递的技术的不同描述,或者从信息接收的终点的范围的界定等传播的三个最主要的要素着手,对“大众传播”这一概念作的发展。虽然传播学的研究者对“大众传播”这一概念的阐述有很多,不胜枚举,但在所有传统的定义(诞生于现代传播革命之前)中反映出来的大众传播的特征都非常类似(传播三要素):

1 作为信息来源的“传播者”是一个组织。“组织”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日本学者见田宗介在他的《社会学事典》里认为组织是“人们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各自承担不同的角色分工,在统一的意志之下从事协作行为的持续性体系”。

2 作为信息传播的渠道是“技术的媒介”。

3 作为信息传输的终端是人数很多的大规模的受众。

大众传播的传统定义目前面临的“挑战”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给信息传播带来了一场革命。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作为一种传播工具迅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博客、播客的出现使得新闻传播的主体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很多同学认为,博客这种新的传播现象,它的传播主体不是一个组织,但它是通过互联网技术这个介质,对大规模的受众进行传播的一种行为。也就是说信息来源不是一个像传统的“大众传播”定义中的一个“有实现共同目标”的“组织”,而是一个“个人”,它在其他特征上都非常符合大众传播的特征。

博客这种传播模式给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提出了很多挑战和质疑,包括传统的把关模式、传统的大众传播中的传受关系、传统的大众传播中的新闻价值的时效性等,不能说是完全颠覆,但是最起码可以说是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虽然传播主体不是一个“为实现共同目标”的一个组织,但是很多博客通过互联网这种技术吸引了大规模的受众,并且达到了非常显著的传播效果。这种传播现象属于大众传播吗?

“新现象”和“老定义”的分歧在哪里

传统的大众传播从它的概念延伸出一些固有的特征,这里不再一一赘述,在此,只在这些特征的基础上比较两种传播方式的异同,以解决学生们的疑惑。

笔者认为,在先前提到的现象中,同学们感到迷惑的关键点在于:

分歧一:“传播者”是谁。概念的主语是什么。

从传统的大众传播的概念与特征来看,“传播者”是一个组织。比如广州日报(一个组织)的专业的记者编辑使用印刷和报纸(技术和中介)来影响他们的读者(大规模的受众)。凤凰卫视(也是一个组织)的专业的记者编辑制片人主持人使用视听技术来影响他们的观众(大规模的受众)。不管是广州日报社还是凤凰卫视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组织目标而设置或者成立的,他们与一般的社会群体不一样,他们跟个人更不一样,他们需要严格的制度化措施的保证去实现他们明确系统的目标,于是这个“传播者”内部,有非常专业化的部门分工,有清晰的职务分工和岗位责任制,有等级分明的各个阶层,有明确的管理制度。这一套严密的设置,都是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这个目标代表着组织本身的利益,也可能代表着国家的利益,代表着社会的利益。

在新的传播现象博客的传播中,“传播者”是个人。这个“传播者”不受组织制度的限制和约束,新闻采集和编辑的权利表面上是非常自由的。传播者的目标很难确定,有很多的博主并不像我们在上面提到的传统媒体一样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比如像一个报社有对新闻采集和编辑的指导,有明文规定的编辑大纲之类的文本等。所以,五花八门的博客中根据传播者的目标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没目标。很多的博主不管是在开创博客的当时还是在维持自己博客网页的过程中,都有可能是自由散漫的。博客中的内容可能是自己的心灵感悟,也可能是随笔,也可能是日记,当然也可能是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做之事,也就是将自己个人的行为和思想记录在自己的博客上。

第二类是出于个人私利的目的。比如有很多希望通过博客让自己一举成名的人。他们在博客上一些另类的、跟这个社会的常态所不相容的东西,以引起大家的注意,获取个人的名利。或者在博客上兜售一些个人的文化产品,扩大个人的影响力,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获取个人的利益。

还有第三类博主,他认为自己代表着这个社会的利益,在实现社会利益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利益。一个博主(也是一名在传统媒体中工作的新闻行业中人)这样描述他利用博客信息的感受:“我可以解脱组织制度的束缚。就是我不需要再害怕自己认为有新闻价值的稿件被掩藏,不需要看上司的脸色和制度的框框去实现新闻的专业追求,当然,我有社会责任感的专业追求。”这类博客常常对传统新闻媒体发起挑战。2004年年底,博客对印度洋海啸的报道就很好地体现了博客在新闻报道上的优势,在传统媒体的新闻记者抵达现场之前。已经有很多博客了大量真实反映灾难的新闻图片及相关的报道:密歇根大学的历史系教授胡安・科尔的博客“知情评论”开通,他的博客关注整个中东地区的新闻报道和社论,博客的点击率很高,吸引了很多受众,并对主流媒体和政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这三类博客传播现象其实在大众传

播的传统概念的界定中,主语虽然都是个人,但是这个主语本身有不同的定语,定语就是传播者传播时的目标。

分歧二:制度化传播。

传统的大众传播概念引申出的大众传播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大众传播是一个制度化的传播”,这个所谓的“制度化传播”,笔者觉得有两个方面:一是指在大众传播中,作为信息传播的主体是一个制度化的组织;另一方面是指作为社会信息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总是受制于一定的社会制度。

而我们在这里分析到的新的传播现象博客的传播行为,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了。其传播的主体不是一个制度化的组织。而在另一方面,看似自由的网上传播行为,其实也是受制于一定的社会制度的。作为当下社会传播的一个非常普遍和重要的方式,从传播制度的角度上看,其实世界上各种政治体制在关注它,国家和政府仍然是博客后面最深层次的“把关控制人”。同时道德伦理范畴的追问也同样在质疑网上传播这个领域。

分歧三:单向性传播。

传统的大众传播概念引申出的大众传播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大众传播是单向性很强的一种传播活动”。报纸、广播、电视这些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它们在今天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去贴近受众,去跟受众发生更多的互动,不可否认的是,这种互动依然是有限的、滞后的,依然受到体制、技术等方面的现实条件的限制而体现传播的单向性这个特点。所以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是直线的、近乎单向的。如下图拉斯韦尔提出的著名的大众传播模式:谁 说什么 通过什么渠道对谁 取得什么效果who says what in what channel to whom with what effects

而博客这种传播方式,却由于技术的便利打破了传受之间的隔阂,实现了“传受一体”的传播模式,如下图所示:

博客的传播模式

这种“传受一体”,不仅仅是指作为传播主体的博主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也指博主同时也作为他人博客或者其他传统媒体的受众,引用其中的信息或评论其中的信息。互动在博客这种传播方式中已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不是可有可无的锦上添花之事。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为这种即时的双向的传播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

笔者浅见

从实用角度讲,咬文嚼字推敲定义是否精准意义不大,我们并不需要对一些现象去归类。但是,站在传播学研究的立场上,应该去分析这两种传播方式在关键点上的不同,看是否有必要对传统的大众传播的概念在外延上进一步延伸。

篇9

1 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

近年,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等IT与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从急剧增长演变为膨胀、甚至是爆炸。海量数据从一方面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活动的活跃性,另一方面,也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面对已经来临的大数据(Big Data)时代,数据本身定将彻底颠覆人们的社会生活状态。

国际数据公司(IDC)界定了大数据的4个特征,即数据的规模(Volume)、快速的数据流转和动态的数据体系(Velocity)、多样的数据类型(Variety)、巨大的数据价值(Value)。如今,大数据常常被划分为网络大数据和其它线下大数据。网络大数据指的是,“人、机、物”三元世界在网络空间(Cyberspace)中彼此交互与融合所产生并在互联网上可获得的大数据[1]。尽管网络大数据因为计算机、技术处理、互联网公司/商业模式等等原因,显示出巨大的价值,并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活动。同时,相比起其它线下大数据,网络大数据更易获取且颇成规模,像腾讯公司就有腾讯大数据(Tencent Big Data),主要用于记录所辖产品的内容和接入量等数据信息。然而,网络大数据并不是“万能”的,它只是大数据库中的一部分。网络大数据是部分的、不完整的数据。如果我们仅针对这些数据进行开发和利用,是根本无法反应事物的全貌,更无法进行基于数据的预测。在大数据时代,我们需要的是所有的数据,即“样本=总体”。

由此,我们需要对更多的数据加以分析。在特定情况下,我们可以处理和某个特别现象相关的所有数据。这也是大数据时代赋予我们的一项新任务、新挑战。诚如麦肯锡报告所述,大数据是革新、竞争、生产力的下一个前沿。因此,大数据的利用,也是基于对更多样、更广泛、更隐秘信息进行挖掘和探索的过程。当社会各行各业处在对大数据进行了解和利用的竞争当中,大众传播领域也自然不会错失这次机会。

2 大数据对大众传播的影响

由于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的诞生和发展,它们成为20世纪以来最广泛、最具影响力的大众传播方式。进入21世纪,网络新媒体为大众传播提供了新媒介,并革新了大众传播的传播特点。在新媒体的帮助下,大众传播能够最大程度的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现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进入大数据时代,媒介和民众之间通过大数据技术建立起一种新的交互型传播关系,使得媒介能够更好地完成反映和传达民意的功能。这相比起新媒体的所带来的影响,更具有普遍性和共享性。由此,大众传播可以跨越语言和文化障碍,用更直接和简洁的方式进行传播。而数据在整个传播过程当中,充当着不同的角色和功能:它既是接收者,又是接受者,同时也是信息本体。在大数据时代,大众传播变得更为数据化。

同时在大数据时代,大众传播的内容、形式和思维模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和以往使用部分数据相比,大数据更具混杂性。舍恩伯格提出,只有5%的数字数据是结构化的且能适用于传统数据库。如果不接受混乱,剩下95%的非结构化数据都无法被利用。对于大众传播来说,传递和反馈的内容会变得更加多样化、复杂化;而整个传播过程,也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此外在大数据中,相关关系变得更为重要。通过应用相关关系,我们可以比以前更容易、更快捷、更清楚地分析事物。具体到大众传播来说,我们可以找到一个现象的良好关联物,然后利用相关关系帮助我们捕捉现在和预测未来。也就是说,大数据背景下的大众传播,跳脱出了根据结果找原因或因一个事件去分析所产生的结果,这种传统的因果关系思维模式,而建立起一种,在相关关系分析法基础上的预测方法。这种预测最大限度的开发了单个零散数据的价值,也为人们排除了传统思维模式里隐含的刻板印象障碍。对大数据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让事物变得更有前瞻性和可控性。大众传播的效果也将随之增强。

3 大数据迫使大众传播力重构:提供媒体融合新方向

而具体衡量大众传播的效果,我们需要着眼于它的传播力。大众传播力的核心是媒体传播的能力,也就是媒体到达受众并产生效果的能力[2]。这对于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及网络新媒体来说,都显得尤为重要。尽管大数据分析技术不断成熟,但需要承认的是,再快的信息传播能力、再广泛和多样的信息都会出现偏差。

在大数据时代,我们接受信息混杂、不精确、难控的同时,也就承认了大众传播力会受此消极影响。而大众传播的效果也会有所削减。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回避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相应的,我们需要对大众传播进行调整,提高大众传播的3种能力,即整合优选大数据的能力,发掘大数据信息价值的能力,进行精确、快速、实时传播的能力。这在提高大众传播效率的同时,也对其传播质量和传播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大众传播对数据的交换、流动和传递容量巨大,因而它对大数据处理的适应程度,直接反应出它的传播效果优劣状况。

在大数据时代,社会公众、各种组织团体加入到了信息生产与提供的环节中,创造了海量的数据信息,成为媒体从业人员发现传播信息的重要资源。这种“人人都是媒体人”的功能定位,在网络新媒体中更容易实现。由于网络新媒体自身互动强、速度快、碎片化、零散化等特点,让它的受众随即成为信息生产者和提供者。而在新媒体受众出现并成型的同时,他们也自然成为了大数据之一。因此,在大众传播中,我们不能忽视这些新媒体受众和大数据本身所产生的“反应”。同时,在大数据背景下,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监督和导向功能也被放大。一方面,大数据的混杂性和不确定性更要求传统媒体对大众传播进行更有力的引导,以达到大众传播的最佳效果;另一方面,传统媒体也为公众提供了对大数据进行认知和运用的最易获取的平台。

因此,大数据背景下的大众传播需要传统媒体和网络新媒体进行融合新尝试。具体来说,就是交叉利用这2类媒介各自的传播特性和优势,从而实现“数据化大众传播”。如果我们将世界看成是由信息组成的,那么所有的信息都是可以量化的。量化的文字、沟通、世间万物让大众传播更为集中、简洁、审慎和深刻。同时,结合数据调查、“全样本”统计和多元数据交叉关联分析,有利于媒体做出更加准确的预测报道。[3]而这些报道,更有利于在不同平台间进行传递和播出,即为媒体交叉利用搭建有效通路。为了满足这个要求,大众传播的过程还需要引入一个新的主体,即数据分析师。数据分析师可以帮助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而可视化是“数据化大众传播”得以实现的基石。在“数据化大众传播”中,单一数据并不具有意义,只有数据集群由媒体从业者择选,并进行分析后;数据集群才会显现出其独特的价值,并可以对社会生活进行说明和预测。由此,大众传播会更加丰富,且更具前瞻性。

参考文献

篇10

对角色的期望。对角色的期望主要指社会或他人对某一社会角色的期望。对角色的期望必须在社会互动中生成,而目前能将社会成员联系在一起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大众传播。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无处不在。如今,大众传播已经成为人们最主要的信息来源,人们通过大众传播享用着它为人们提供的共同的文化参考。大众传播议程设置的功能使得其虽然不能成功地告诉我们该如何想,但能成功地告诉我们该想些什么。因此,一个明显的问题便呈现在眼前。人,是环境的主体,应当靠自己的力量确认自己的环境。但现状却是,人们过于依赖于信息环境及其赋予的定义而生存。在这样的现代环境的结构下,人有时就会被信息环境所欺骗。显然,传媒的职业特点本身、政治和商业动机,都会影响传媒对外部世界复制的真实程度,并进而影响当时当地的舆论。在很大程度上,人们就是这样利用大众传播提供的信息、文化和环境,形成对其他社会角色的期望并通过大众传播了解社会、他人对自身扮演角色的期望。

对角色的领悟。对角色的领悟主要强调的是个人对自身所要扮演的角色的认识、理解。由于每个人的思想基础、道德水平、价值观念以及所处环境的不同,因而对同一角色的理解常有差别。虽然如今每个人的知识积累并不完全取决于大众传播,但大众传播正在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对当今社会的道德及价值取向等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作用,也越来越多地影响着人们对角色的领悟。大众传播对自我和个性的强调,使得新一代的年轻人对自身的角色领悟已经完全不同于他们的父辈。席卷中国的“超级女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改变着青少年的价值取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已不再是青少年的唯一价值目标。

对角色的实践。对角色的实践是角色领悟的进一步发展,是在个人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的角色。人们对角色的实践并非总与社会对角色的期望、自身对角色的领悟相一致,总要受到主客观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大众传播作为一种外部力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对角色的实践。许多批评家认为,女性在大众传播中的角色经常遭到贬抑。在媒介中,女性经常作为对别人、尤其是男性的创新作出消极反应的对象。这类角色为观众塑造了女及其应当被对待的方式,这种现象不仅给女性带来了负面的效果,同样也给男性带来了消极的影响。④综上所述,大众传播想要扮演更好的社会角色,任重而道远。

角色的互动性,决定了任何角色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大众传播必须与时俱进,小心使用自身的影响力,以负责任的态度推动人们对新角色的自觉扮演。一个人在刚刚充当某一角色时,往往容易表现为自觉的角色。但是,如果没有他人在场、没有特定的环境与任务,人们就容易忽视自己的角色,不再遵守这一角色的行为规范。因此,大众媒介有能力也有责任在场,通过大众传播创造出适合的环境,明确社会对角色的期待,使人们可以长期地记住并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同时,大众传播对社会角色的规范性的强调,还会在有意无意中扼杀生活中人们的活力和创造性。因此,要在规范性和创造性之间寻求平衡,大众传播必须从一个整体的“人”出发,全方位、多方面地对社会角色进行反映,引导社会对角色的合理期待,在强调社会角色的规范性和秩序性的同时,必须给其一定的自由度和空间。

注 释:

①景天魁:《当前中国社会关系的观点与和谐社会建设》,省略

②邵培仁:《米德:美国传播学的鼻祖》,《徐州师大学报》,2001(2)。

③约翰・费斯克[美]等编撰,李彬译注:《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286页。

篇11

总的来说,传播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进行信息传递、信息接受或信息反馈等活动的总称,传播的根本目的是传递信息。

展示设计传播是指对其展示“物”进行的信息交流、共享的传递行为。它是综合性的文化信息传递现象,既是信息的共享,又是信息的交流互动,包括有意图地施加影响的大型主题展示。作为传媒的展示设计,在传播过程中,展示空间与平面媒介、数字媒介等传播媒体作用相同,展示实物是信息的载体,通过空间、色彩、形态、文字、图片、材料、声响以及多媒体设备等各种载体及传播手段,实现其社会传播的功能。

展示设计传播与其他传播最大的不同是展示传播的信息源是“展示物”;其另一特点是传播的“真实性”,即展示设计传播的本质是建立在展示品真实性的基础上。公众一般通过与展示品的互动交流而达到目的的。这里,不得不关联到“虚拟展示设计”或称“网络传播”的问题:从传播学角度看,虚拟展示设计或称数字展示设计与其说是一种新型展示设计,不如说是一种新的展示传播方式或一种新的传播媒介更为确切。正是因为虚拟展示设计无法做到“真实性”传播,所以它是无法代替实体场所的展示设计。限于篇幅,有关其传播意义及相关特征另做解析。

(二)展示设计传播的类型属于大众传播

传播学把传播分为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五种基本类型。大众传播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作为传播活动中一种很重要的传播形式,与其他类型传播活动比较,展示传播具有以下大众传播所定义的特点:

1、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专业化媒介组织。虽然展示设计不属于传统的大众媒介组织如电视台、影像制作公司。但展示设计是面向大众的以展览为主要传播内容的专业化媒介组织。

2、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受众”。展示设计的传播对象无疑也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只要对展示主题感兴趣的大众都是传播中的“受众”。

3、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虽然观众对于展览信息会通过留言、网站评论、互动反馈等方式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是,目前的展示传播仍然是从策划开始,信息的传播形式为从“少数人”、“媒介”、再到“多数人”的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这种形式实际上就是大众传播的形式。

4、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如果说传统意义上的展示设计在这个方面很难体现出来,现代展示设计则突破了这种限制。展厅中多幕影像电影、多媒体等数字化技术的使用,以及图书、海报等宣传品的大量印制、发放,作为传播信息的媒介,将整个传播活动立体化、丰富化。

5、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展示设计传播通过实物、诠释文明,毫无疑问,不管采用什么传播手段,都是一种文化活动,具有文化属性;有时展示设计传播的信息也需要通过门票、纪念品销售等部分商业行为体现出了特定情况的商品属性。

6、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展示设计所传播的内容与社会观念、价值和行为规范具有直接关系,大型有影响的展览赋予它巨大的社会价值方面的影响力,无论哪个国家,都会把有影响力的展示设计传播纳入社会制度的轨道。

基于以上几点,展示设计传播应属于大众传播的范畴。

二、展示设计传播的过程、模式、效果及功能

(一)展示设计传播的过程

传播学认为,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包括传播者、受传者、信息、媒介和反馈五个基本要素。任何一次完整的传播活动都必须包含这些要素,而任何一次完整的传播活动也必然是由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组成的,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同样,对于展示设计来说,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也包括这五个基本要素,传播者是业主、决策者以及各项法规的制定者是间接的传播者,设计师是最直接的传播者;受传者自然是观众;信息则是传播者思想和意图及其相关信息;媒介是信息传播的载体及相关辅助手段,包括数字展示设计在内;反馈则是观众的参观效果、观众的意见等等。通过对传播过程五要素的比较分析,展示设计传播明显具有大众传播所定义的要素特征,其传播过程也与传播学的传播方式非常吻合。

(二)展示设计传播的模式

模式是指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了的形式。所谓传播模式,就是一种理论性的、简化了的对传播过程和性质的表述。英国传播学家丹尼斯・麦奎尔在《大众传播模式论》中提到的传播模式有四十种之多,其中最主要的有三种,即为单向直线性传播模式、双向循环传播模式和多向互动传播模式。

第一,单向直线性传播模式。该模式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传播被表述为一种直线型、单向型的过程,以5W模式为代表。即“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什么效果”。但是,它的弊端在于:没有考虑各种复杂因素的干扰,特别是社会环境对展示设计传播过程的影响,而且将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角色固定化,难以实现传播者(展示设计及其人员)与受传者(展示设计观众)之间的有效沟通。

第二,双向循环传播模式。克服单向传播模式的不足,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引入了“反馈”机制。该模式认为,在传播活动中,每个人既是发送者又是接收者,具有双重行为。

第三,多向互动传播模式,即社会系统传播模式。把传播过程看成是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一部分,同社会系统中的其他部分存在着无法分割的种种联系,强调在考

察传播过程时绝不能抛开环境的影响。要研究传播过程中涉及到的种种社会关系。

上述几种模式,反映了传播行为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展示设计的传播行为中,直线型的传播模式是最多、最普遍、最常用的;注重反馈的“双向循环性”的控制论模式在主题展示设计实践中较常见;而以深刻研究展示设计传播过程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为特点的社会系统模式,一般会在世界性展示会(如世界博览会)中出现。从传播学视角探视,目前整体上展示设计的传播模式处在中级的高端阶段。

(三)展示设计传播的效果

展览行为结束后观众得到了什么?这是展示设计传播的根本目的所在。从传播学角度看,没有效果的传播行为没有任何意义。传播效果在传播学上有双重含义:

1、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2、指传播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

传播学认为,传播效果依据其发生的逻辑顺序或表现阶段从感性到理性分为三个层面:认知层面上的效果,即指外部信息作用于人们的知觉和记忆系统,引起人们知识量的增加和知识构成的变化;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指作用于人们的观念或价值体系而引起情绪或感情上的变化;行动层面上的效果,这些变化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探索展示设计的传播实践,更多的是停留在第一层面,即认知层面,仅仅局限于让观众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第二层面即价值形成层面,许多展示设计限于各种制约因素而无法继续上升;第三个层面即影响、改变观众的行为,达到社会行为的示范效果,那将是展示设计真正生存价值和发展潜力的所在。

相对于其他媒体,展示设计的传播效果也许存在着更大的偶然性、非预期性和时间上的不确定性。但是对于展示设计传播效果的研究还在继续,应该从多方面综合考虑,本文在此仅仅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吸引更多同行前来探讨,以求能有更新更大的突破。

(四)展示设计传播的社会功能

在传播学上。大众传播有四项基本社会功能:环境监视、协调社会关系、传承文化以及提供娱乐。

从这四项功能来透析展示设计,我们看到,对于环境监视功能,从微观方面,展示设计不具备及时反映社会环境变化的能力。但如果从宏观方面,展示设计对人类所面临的种种现实问题,如战争、环境、政治、灾害等等。是可以及时也应该及时反映的。协调社会关系功能是展示设计的长处,经常性或临时性举办的各种主题展览是最好的例证,比如近期各地举办“5.12汶川大地震”图片展示活动,还有引领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等重大活动方向的各种相关主题展览展示活动,对协调各种社会关系起到了积极的导向性作用。至于传承文化功能。保护与传承社会文化遗产本来就是博物馆主题展示设计的神圣使命,而娱乐功能也已经成为了当今展示设计的主要功能之一。因此,包括展示设计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功能,展示设计传播完全可以实现大众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并且更好地发挥社会作用。

三、传播学的基本启示

传播学者为提高传播能力提出了多达几十种的传播理论,对展示设计的传播也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这里列举两例作为启示。

1、以人为本的理论。它以受众为中心,最大特点是把能否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重要标准。根据这一理论,展示设计的发展演变,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外,更要研究和分析观众的需求,以吸引和满足公众。过去,展示设计强调“以物为本”、“让物说话”。现在则强调“以人为本”。

2、网络传播的优势。在传播学理论上,展示设计是以人为对象、借用各种媒介表达传播者意图的空间传播形式。新媒介技术的发展,选用的媒介更多、更广、更复杂。特别是进入信息时代,网络传播的出现使网络空间成为新型的公共领域,互联网形成了比过去任何一个传统公共领域都庞大的“虚拟空间”。在传播形式上网络传播更具广度和深度:其一,开放性。网络为大众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空间,使大众自由地参与到公共空间中来。其二,多元化。网络是一种全新的非线性传播模式,网络的信息传播方式分散了媒介的话语霸权,使话语表达呈现多元化特征。其三,交互性。网络传播方式彻底改变了传统媒介的传受关系,模糊了传受之间的界限,真正实现了参与者的信息交流,成为真正意义上提供自由展示交流平台。借鉴网络传播的优势,作为个人和社会的展示传播平台,人人都能在这个公共空间中展示自己、自由地发表观点、进行平等对话。这种对话改变了传统的展示传播方式,使多元化的展示传播文化成为时代的主流。

篇12

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是一种信息传播方式,是特定社会集团利用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影、电视等大众媒介向社会大多数成员传送消息、知识的过程。大众传播,对消费者消费欲望的激发从根本上来说是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评价标准的不断改变。评价意指“衡量人和事物的价值”,对于产品的评价就是对于产品的价值的估量。对于产品的评价通常依照其标准来进行,故而产品的评价标准也就成为了我们对产品进行设计的一个指向。



对于产品进行评价的标准非常的复杂,在柳冠中的事理学中认为设计的标准是合乎事理“目的性”,而目的性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意指,在不同的人群中有不同的含义:对于产品的制造者和销售者来说,产品的设计的目的应该是可以帮助商家实现商业盈利,那么评价产品设计好坏的标准也就是能否实现资本升值;对于产品使用者来说,产品的设计目的是满足其对产品物质功能或象征功能的需求;对于设计师来说,产品设计的目的在于展示设计师的自我,其评价标准就是能否体现出设计师解决问题的独特方式,能否起到应有的社会责任,当然少不了设计方案能否被商家采用;对于社会团体来说,产品设计的目的性在于合乎团体的长远发展,那么设计的标准应该是合乎伦理的。在这些目的性中,不同的侧重将会导致设计标准的调整,而设计标准的改变将无形或直接的影响着产品的设计、制作、宣传、销售、使用。



二、大众传播对人们的教养作用



哥伯纳的“教养理论”认为:电视在制造大众对媒体认同的同时,也制造着社会各界对世界的共同看法,对角色的共同理解,对生活的共同价值观。媒介也制造着人们对产品的共同解读方式,确立着社会共同的评价标准。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消费的需求在不断的增长,这个增长体现在量上,更体现在质上。在人的身份物化的当今,在对于个人身份的构建通常也是通过其消费的质与量来实现,当然这就需要一定的标准来区隔,在区隔后形成高级的、中级的、低级的消费群体(麦克卢汉在1951年提出“在美国,消费者等级只有三种:低级、中级和高级,不可能还有别的等级”在此借用他的区分方式),大众传播媒介(尤其在广告中)突出了这种社会的差异。在大众传播中,产品的出现往往伴随着豪华的环境,优雅的角色,丰裕的物质,而这些就是传媒所推介的标准化的完美生活方式。消费者需要达到这种生活的标准,需要消费大量的商品,不管是不是确切是需要其的物理功能,但是其的沟通功能是很重要的,对于富裕生活的梦境的构造是很重要的;这些商品更要求是符合审美的,符合传播中的“文化意义”的,也就是说高质量的,值得提出的是,这里面的“质”不是我们常说的那种产品的耐用的“品质”,而是它所能够富含高雅的、赋予的、有地位的象征价值的“质”,是一种具有直觉审美性的美所营造的“质”。



三、消费偶像的树立激起消费的幻想



消费群体的区隔依赖于所使用物品的区隔,所使用物品的区隔能力根据物品被赋予的社会意义确立。在消费者对于物品的选择来说,通常跟随着高级消费群体的选择而去消费,在产品形象的传播中,这些高级的消费群体的消费通常出现在消费偶像的角色上。在消费偶像身上,对于某种物品的消费通常是一种神话般的情境:优雅的人物角色,美妙的生活环境,完美的消费方式,这一切的支撑是第一无二的某个产品。这给人一种假象,使用某物将会和消费偶像一般进入神话,这就将某产品与那些完美的本不相关的东西联系在一起,赋予了产品一种品质,一种社会意义上的“质”。当消费群体需要对某物进行消费时,这种产品所营造的梦境将会成为消费者的一种目标,一种选择的标准。甚至消费者本不需要对于某物的消费,但是由于传播的影响,会产生出当下的需求欲望,会对某种产品进行消费活动,这也许是产品形象作为传播的内容时给人的一种带动作用。



产品也通常作为一种媒介对人们进行着影响,在消费偶像那里,那种完美的生活正是通过该产品媒介得以实现的,得以受到大众的认同,如波德里亚在《物体系》中所强调的那样:传媒(主要是广告)不是物的附加物,而是在创造一个“无用的、无关紧要的”世界。大众传媒提示着我们:物同时它本身也是一个物品、一种可以消费的文化物品。“因此,前面在物的层次分析过的体系全体:个性化、强迫的差异化和非基要部分的繁衍、技术体制在生产和消费体制中的堕落、功能失调和二次度功能,它们都在广告中得到自主和完整的发展。因为它的功能性质几乎完全是二次度的,因为形象和论述在其中大部分是寓意性的表述,广告因此成为此一物体系中理想物品,同时又是它的揭示者。因为它就像所有带强烈引中意义体系一样自我指涉,因此它最能告诉我们,透过物品,我们到底消费了什么。”



四、传播使物品不断转化为符号



在传播社会中,人们对于产品的选择的标准发生着转变,物理使用的重要性让步于沟通的社会意义,质量的重要性让步于体验的,物质产品让步于非物质的产品形象符号区隔。“商品崇拜的第一要义,就是挖空商品的意义,藏匿真实的社会关系,然后再使想象的/形象的社会关系趁虚而入,在次级层次建构意义。生产虚位以待,广告补注新血;真实在想象遮掩之下,无影无踪。” (张一兵:《不可能的存在之真——拉康哲学映像》,商务印书馆,2006。)费瑟斯通进一步指出:由于对产品的体验成为产品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体验中通常是与产品给人的感官相联系,也许这个时候需要某些产品的功能信息,但此时的质量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这种体验一方面是满足消费者心理幻想某种完美的生活,一方面满足沟通的社会功能,因而我们对于产品的使用和购买,在一定意义上是对商品所带来的体验的购买,是对所有的商品以及它周围环境所蕴涵的以“审美”、“意义”为中介的“实在”的感受的购买,是对于产品的欲望的一种实现和重新激起的过程,而这些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传播媒介的影响。

篇13

众所周知,随着广告竞争形势的日趋严峻,单一的广告传播手段呈现边际效果递减的倾向,即使强大如电视者,其广告效果也日渐萎缩。27世纪的广告传播时代,是整合传播的新时代,讲究的是传播之间的相互匹配与相互补充。纵观当前成功传播案例无一不是遵循整合传播,注重大众传播而忽略小众传播的劣势已经不言自明。当然,偏重小众传播而弱化大众传播的广告行为,其效果同样不尽如人意。要最大化的提升广告效果,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大众传播与小众传播的协同传播。

大众传播与小众传播的协同传播,就是广告传播中“推”与“拉”的有效结合。大众传播建立品牌的宏观印象,小众传播把这种宏观印象重复化、具体化、深刻化,从而最终实现品牌传播的目标。

那么,大众传播与小众传播如何有效结合,如何最大化提升传播效力呢?

二、广告传播中“推”与“拉”如何做到有效融合

广告大众传播与终端小众传播如何进行有效结合的问题,从根本上讲就是如何发挥广告“推”与“拉”的同步作用的问题。如何借助终端小众传播来加强广告“推”的作用,又如何借助广告大众传播来加强广告“拉”的作用,这里边,涉及到两个趋势,一是广告终端化;二是终端广告化。

1、广告终端化

所谓“广告终端化”是指广告所传播的信息,通过终端的某些元素得以延伸、加强和重复。一般而言,鉴于广告大众传播手段的种种先天或后天的局限性,大众广告传播只能是信息的轻度传播而很难进行信息的深度传播,很难与目标消费集群在没有太多噪音的情况下,进行面对面的深度传播,实现传播意愿。要达成传播目标,就必须把大众广告传播进行延伸、重复和具体化,帮助目标消费集群形成对品牌的具体印象。

广告终端化,就是基于此现状而出现的新趋势。广告终端化的具体现象有如下几点:

广告信息传播最大化

大众传播由于投入代价相对较高,往往只能保证相对较低的出现频率,而无法做到周而复始,反复循环,妇孺皆知。从根本上来说,仅仅依靠大众传播完成品牌的知名度传播几乎不可能,这个时候,就必须借力打力,运用终端来完成大众传播未完成的事业,做到四两拨千金。

终端的广告传播资源相对于大众传播的短暂性特征来说,具永久性的优势。所有的传播目的、传播信息,只需一次投入,制作出相关的传播道具,就可以永久的进行渗透性的传播,可以以同一投入,对目标消费集群进行几十次、上百次甚至上千次的循环刺激,从而达到传播的最终目的。另外,终端传播还可以把大众传播的优势在终端进行突出的展示,以便更快树立品牌的权威。

诸多广告投放金额受限的中小品牌尤其重视这一功能。在各个终端(尤其是服装、鞋等消费品)挺立的“央视上榜品牌”标牌,即是广告传播价值最大化的一个典型。那些实力较弱的中小型企业,为了适应品牌消费的潮流,不得以集中微薄的资金,选择性地投放在中央电视台的一些偏冷时段,而后,制作大量“央视上榜品牌”的标牌,放置于各大小终端,向目标消费集群宣告本企业产品的“正统品牌地位”,区隔市场上的同类竞争“杂牌”,提升品牌价值。

广告信息传播互补性

由于受到广告时长、广告版面及政策法规等种种限制,大众广告往往很难把品牌所需要传播的信息进行透彻、深刻的传播,大众广告往往只能把需要传播的信息的核心进行传递,而信息的核心往往无法把信息描述得足够清晰,最终形成传播误区,导致受众对信息理解的偏差。

这个时候,就必须要有一些渠道能够把这些非核心的、遗漏的信息通过某种方式传播给目标消费集群,而这个渠道,就是终端。

终端占据地利之便,而且,终端与目标消费集群面对面接触,有助于消费群与品牌进行深度沟通,更深层次地了解品牌、产品和其他信息。把广告信息在终端进行全面、深入地延伸传播,使得广告信息传播的效力得到大幅提升,实现广告信息传播最大化,发挥广告传播的“溢价价值”。

终端广告传播,可以弥补大众广告信息传播不充分的弊病,实现广告传播目标。活动型的广告对于这一功能的运用尤为突出。由于活动所涉及的内容、流程、注意事项等信息往往异常复杂,依靠大众媒体进行瞬间的传播往往很难保证效果。把广告所欲传播的信息通过终端的渠道进行反复的近距离传播,往往能够弥补大众传播的不足,起到良好的补充作用。

广告拦截

广告本身除了具有信息传播的功能,还兼具消费拦截的重要作用。如果大众广告传播与终端结合得好,完全可以协助终端,实现消费拦截的功能。几年前舒蕾的快速崛起就是广告与终端亲密配合,实现消费拦截的一个经典案例。

自1999年开始,舒蕾投入巨额广告经费,在全国进行强势传播。如何把广告投放价值最大化,如何实现广告投放的利润回报,是舒蕾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舒蕾最后找到了,这个解决方案就是――终端。借助强大的广告传播力度和威力,舒蕾开始在全国各舒蕾专柜派驻导购,利用专项的终端资源,把终端传播做得淋漓尽致。导购人员向所有的消费群传递舒蕾大品牌的信息,舒蕾的终端也被布置成一片红海。在长春舒蕾的一次促销活动上,商场的四周40多面挂旗,商场前广场上方4条横幅,商场主楼墙体上240平米的巨幅广告,商场入口1米多高的堆头,通道周围从二楼垂下的50多面广告旗。这种强势的终端传播,结合同期强势的大众传播,一举颠覆了宝洁公司长达十数年的巨额广告积累,实现了广告拦截的功能。2000年,舒蕾硬是在宝洁公司的海飞丝、潘婷、飘柔、沙宣等四大品牌中抢占出20%的市场份额,在全国主要城市洗发水品牌中占到第三位!

2、终端广告化

最大化发挥广告的价值,除了淋漓尽致地推行广告终端化之外,终端的广告化也是一个必不可少渠道和捷径。

终端作为直接与消费群进行沟通和接触的场所,其本身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先天优势。所有广告传播所致力于达成的目的,无非是促成消费集群的消费行为。而消费行为的

促成,仅仅依靠间接的、间歇的、肤浅的大众广告传播,根本不足以顺利实现。终端占据先天之优、地利之便,有机会与消费群进行深度的、面对面的沟通和相互理解,是信息最大化传达的最好渠道。要把品牌优势像烙印一样烙在消费群的内心深处,不能靠广告,而只能靠终端。

终端除了产品销售的功能,要同时兼备品牌传播的功能,就必须实行终端广告化。把终端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道具、每一个元素都利用起来,作为信息传递的工具,实现终端广告传播的功能。

概而言之,终端广告化,主要有动态与静态两种类型。

动态终端广告化

所谓动态终端,就是指终端的导购人员的推荐、终端举办的消费体验活动和促销互动活动等。动态终端广告化,就是这些元素传播信息的统一性、针对性。

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广泛兴起的促销导购制度,就是动态终端广告化的一个典型。从19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销售渠道多元化格局的成形,产品进入大众销售渠道特别是大型超级市场、大卖场、百货公司进行销售已经成为主流,日化、鞋服、食品等快速消费品为了契合销售通路环境的变幻,开始派出导购员进驻终端开展工作。这些导购团队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向消费群传递产品的种种优势信息,促成消费行为。而这本身,就是一种典型的广告行为。

除了导购之外,终端举办的消费体验活动和促销互动活动,也属于动态的终端广告行为,同具信息传播的功能。

雀巢咖啡广泛的试饮活动,就是一个典型的终端动态广告案例。通过在各大销售场所公开的免费试饮,雀巢咖啡最大化地把咖啡消费潮流进行推广、普及。在消费群免费试饮的过程中,消费者同时也敞开心扉接受来自雀巢咖啡的各种信息,譬如宣传DM、促销样品包,这些都属于广告的范畴。雀巢咖啡在全国大卖场做的强力促饮活动已经进行了四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不仅销售节节高升,品牌形象也深入人心,第一咖啡品牌的地位更加稳固。

联合利华公司的终端演示加体验,同样是一个典型的终端动态广告案例。联合利华是国际知名的日化品牌,旗下的日化、食品品牌有几十个,在中国市场著名的品牌就有力士、多芬、和露雪、夏士莲、旁氏、立顿等众多知名品牌。联合利华在全国大卖场举行的店销活动,往往将要促销的产品做成一个巨大的模型,在销售现场形成强烈的视觉刺激,吸引顾客对促销活动现场产生兴趣和关注,促销小姐无论长相还是穿着都非常靓丽,与产品非常呼应;同时,他们更多地采用体验式的演示活动,例如为了传达多芬香皂中性的特点,安排促销小姐在现场为顾客演示PH值测试,通过现场实验证明多芬香皂的中性不伤皮肤的特征;而同时在大卖场和大学进行的立顿红茶促销活动中,促销人员在现场演示英国红茶的沏法,统一都是由优雅的男促销员进行调茶和派发,展现源于英国的绅士文化。

静态终端广告化

所谓静态终端,就是指通过终端的陈列、布置所塑造出来的终端形象。而静态终端广告化,就是终端形象所传播的特定信息,静态终端广告化是刚刚兴起的一个潮流,是品牌塑造的第二条渠道。此前,大多数企业塑造品牌的手段较为单一,仅仅局限于大众广告。随着广告手段的不段开始,终端广告化作为一个新的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