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投资的风险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创业投资的风险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创业投资的风险

篇1

1 创业者如何获取创业投资

1.1 资料准备 在准备和创业投资人进行融资事宜洽谈之前,我们需要现行准备好四份必要的文件,还要提前递交《业务计划书》,并能够多取得和创业投资者进行外延的交流机会。这样才能使企业的《业务计划书》得到大家的考虑。而能够承担推荐人物的主要是律师、会计师以及其他的网络成员,因为创业投资人比较相信这些人对业务的判断能力。其中,这四份文件分别为:对风险企业的管理状况、利润情况以及战略地位等作出主要描述的《投资建议书》;对风险企业的业务发展战略、市场推广计划以及财务状况和地位作出详细描述的《业务计划书》;对风险企业背景情况和财务稳健程度、管理队伍和行业作出深入细致调研后所形成的书面文件,即《尽职调查报告》;以及与任何风险企业产品和服务相关的文件材料的《营销材料》。在我们正式和创业投资人接触之前,我们都需要先准备好这些材料,然后向创业投资人递交《业务计划书》,及其《行动纲要》。

1.2 业务准备 在和创业投资人进行正式讨论投资计划之前,创业企业需要提前准备好以下四方面的准备。即:①需要准备好需要应对的提问,还要对投资项目所潜在的收益和风险进行考查。②准备应对创业投资人对管理的查验。包括与创业企业的内部管理层及其部分员工的访谈。③准备部分业务。创业投资人要考证或抽查一些业务的流程。④准备作妥协。从最开始的准备,创业者就需要明白,创业企业家和创业投资人的预想不可能完全相同的。因此,在进行谈判之前,我们就需要正式作出决策,做好在不损害自己利益的情况下满足创业投资人的要求,这样才能进行更好的谈判。为了促成谈判,就需要我们通过多次会议来进行。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就是,首先尽可能让创业投资人先认识和了解到本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其次是要始终把注意力放在《业务计划书》上。

1.3 人才准备 在高科技企业创业的过程中,我们要有充足的资金外,还要保证高新技术企业能够顺利发展。因此,我们要想将高科技企业发展起来,就要建立完善的知识系统,还要将人才作为创新资源的主体,要挖掘能够熟练掌握技术的专业人员是最关键的因素。而在创业投资过程中,我们需要把人才作为发展第一要素,将资金流向转入培育有利于企业的人力资本环境中,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许多创业投资家不断的告诫创业者,在进行投资之前首先要确定投资对象的整体情况,尤其是在人才的选择上。因为在生产环境始终不变的时候,拥有应对能力的领导班子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信息产业这个领域里,许多创业企业所拥有的丰富经验将会成为成功至关重要的一点,因为好的管理队伍能够制定出有效的商业计划运作模式,也能够生产出垄断全世界的产品。因此,作为创业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就需要拥有一个成熟的、有经验的管理人才,这也关系到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所在。创业投资者选择投资的时候并不看重项目,主要看重的就是企业是否具备优秀的人才。因为好的人才可以将二流的项目转换成一流的项目,而二流的人才也会讲一流的项目做成二流的项目。

2 创业投资的风险分析

创业投资也称为风险投资,其高风险的特点决定了创业投资的失败率极高。因为投资风险贯穿于整个产品的生产过程,无论是从技术研究开发还是到产品的试制,再到产品的销售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为了避免投资存在的风险,就需要加强创业投资的风险研究,为投资方带来一定量的生产和发展。

2.1 技术风险 由于高新技术的开发具有相对的复杂性,因此就很难预测准研究成果向工业化生产与新产品转化过程中成功的概率。这也是高科技投资中最大的风险来源,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①技术上成功的不确定性。新技术在最初诞生的时候,都会存在不完善以及粗糙的情况,因此要想在现有的技术知识条件下完善产品,需要我们经过多次的试验确定。②产品的生产和售后服务的不确定性。产品在开发出来之后,需要经过很多的风险才能够进行批量的销售,因此风险存在于整个过程中。③技术寿命的不确定性。由于现代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地加快,就使得新产品的技术生命周期不断缩短,一项新的产品很快就会被另一项新的产品所取代。而当新的技术提出的时候,原先已有的技术将承受被提前淘汰的损失。④配套技术的不确定性。在新技术发明后,往往需要专门性的配套技术进行支出,然后开始运作。但是如果所需要配套技术不成熟,就会给运作带来一定的风险。

2.2 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主要就是指创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因为管理不善,而导致的投资失败所带来的风险。我们主要从以下3小点进行分析:①决策风险。即风险企业因为决策的失误而带来的风险。由于创业企业具有投资大、产品更新速度快的特点,就导致创业企业对于高新技术产品项目的决策十分重要,一旦决策有失误就会给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损失。②组织风险。创业企业主要以技术创业位置,企业的增长速度比预想中的还要快,因此如果不及时合理地调整企业结构,就会造成企业规模高速膨胀,成为风险最主要的根源。③生产风险。预期的市场容量往往实现不能精确测定,就致使实际的生产水平与市场容量不一致而导致产生风险,这种生产风险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贯穿于整个产品生产过程。

2.3 市场风险 如果创业企业在生产新的产品的时候,如果与市场不相匹配,那么就不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这样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3点进行分析:①市场的接受能力不确定。由于市场实际的需求和企业的实际生产不相符,因此当企业推出新生产的产品后,就会被市场以种种原因所拒绝。②市场接受的时间不确定。风险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全新的,但是顾客由于不能及时了解其性能,就会对新产品持有观望和怀疑的态度。因此,企业推出新的产品后,就需要有一个宣传的过程,这样顾客才会进行了解,避免企业的开发资金难以收回。③竞争能力不确定。风险企业生产的产品由于面临的是激励的市场竞争,因此就需要我们有强大的销售系统,这样才能保证现产品处于有利的地位,避免危机企业的生存。

2.4 人才风险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快速发展,人才因素已经成为风险企业最为重视的因素。因为与传统的技术企业相比较,风险企业属于高度知识密集型的企业,就对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有较高的要求。为了避免因为人才的流失给企业带来的困扰,就需要企业完善人事制度管理,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给企业带来收益。

总之,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创业企业家还是风险投资者,要想确保创业成功或为投资者带来一定的效益,就需要选择合理的风险管理技术和风险管理手段,还要制定好完善的风险管理方案以及行动措施,这样才能有效避免风险。我们还可以利用一些新的管理制度,有效地减少因为信息的不对称,而导致的风险。利用新技术创新的管理机制,既能够让创业企业家有效获得资金需求,又尽可能减少、控制和消除存在于风险投资中的各种风险。

参考文献:

[1]翁亮.风险投资的风险识别、评估与管理[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04).

[2]盛军锋.风险投资中双重委托风险的治理[J].投资研究,2002(01).

篇2

每个国家的法源决定了企业方面法律的特点,不同类型的企业法律对外部投资者的保护程度有所差异,从而使不同国家形成了各异的融资模式和所有权结构,进而产生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而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又对企业行为和业绩产生不同影响,最终影响一国的经济增长。发达国家的经济实践充分的证明这一点。有限合伙制作为一种企业法律形式,在美国、欧洲都有,但贯彻的不一样,导致新经济的产生和发展速度巨大差异。“法源—企业法律—融资模式和所有权结构—公司治理模式—公司行为和业绩—经济增长”这一基本逻辑也适用于投资创业型企业的治理。

2投资创业企业治理中的投资者保护:有限合伙制的优势

治理机制的核心是委托关系。委托关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聘选、激励和监督。根据这种内在关系,治理模式划分为如下四种类型:英美市场导向模式;日德银行导向模式;东亚、拉美家族控制模式;内部人控制(转轨经济)模式。从治理的基本原理角度,合伙制企业是典型的内部人控制型的企业治理模式,公司制企业是典型的市场导向和银行导向的企业治理模式。由于银行导向的企业治理机制不适应风险投资的金融经济行为,在此不作更多的讨论。

美国属于普通法系国家,由于普通法系对投资者权利提供了更完善的保护,由此导致了金融市场的高度发达。在美国,银行的控股公司不得持有任何非金融企业5%以上有表决权的股份,并且法律限制了银行在在全国范围的经营。因此,公司控制主要是依靠自由的,充满生机的资本市场来进行的。所以,英美的模式更适合具有高技术和高风险的特征的企业。这类企业的经营绩效主要取决于对不同投资方向未来前景的正确估计。这恰恰是风险投资的金融经济使命

美国的实践证明,在市场导向治理模式中,外部融资较深的产业中的企业能够获得更快的发展。科学的选聘机制是最佳治理结构形成的前提,合理的激励机制也是实现最佳治理结构的关键,有效的监督机制是实现企业最佳治理结构的保证。即企业治理结构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简言之,就是如何设计企业的最优治理结构,使得有能力的经理人最大程度地为股东(投资人)的利益努力地工作。就这三个方面关系而言,有限合伙制企业几乎达到了完美境界。

3有限合伙制是创业企业治理的必然选择

然而,从风险投资的风险特性分析的角度,比较普通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企业治理机制,来说明有限合伙制企业的风险投资的金融经济学依据是科学而严谨的。

由于创业技术经济过程中风险的多元动态性、开放组合性、收益的期权性,风险投资机构的体系显然是不同于传统投资机构的体系。这样的机构体系既要保证风险资本的及时到位,又要保证风险资本的有效投入,还要保证风险资本的有效撤出,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风险投资的金融经济价值。即风险投资机构体系的功能,必须有满足创业技术经济过程需要的融资、投资、撤出的基本功能。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企业制度体系有着承担风险和利益机制的弹性范围,在该范围之内,企业制度是推动企业有效的发展,当风险和利益机制超越了该制度的弹性范围,该制度就会失去促进该企业有效发展的功能。

3.1普通合伙:普通合伙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或法人作为共同所有人,为其共同经营的商业营利事业而实行的组合。其结构形态表现为:当事人有两个以上;合伙组织无法人资格,即不具有与公司相同的主体资格;合伙中的全体成员至少有一人对合伙债务负连带无限责任。普通合伙的内部关系,是指合伙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一般是由合伙协议予以确立。普通合伙的外部关系,是普通合伙企业同第三人的关系,这主要受合伙人相互原则的制约。每一合伙人在执行普通合伙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作为和不作为,对普通合伙企业整体和其他合伙人都具有拘束力。其中所有的合伙人都对合伙债务负有连带责任。

3.2有限合伙:有限是指由至少一名普通合伙人和至少一名有限合伙人组成的合伙企业。前者享有具有控制权并负无限责任,后者享有有限经营权,仅负以其出资额为限的有限责任。但有限合伙人介入合伙控制,则失去有限责任性。有限合伙的信息对内、对外的公开,让当事人自主判断,并由此达到合伙经营监督约束的目的。有限合伙人可以在许多方面参与合伙事务的管理和投票表决,并不构成实质意义上的管理行为,因而无须对有限合伙的债务负责。有限合伙人除了查阅账册文书以外,还享有一定的建议权和决策权。这既有利于保障有限合伙人的合法权益,又可增加对普通合伙人的监督。这种精细和灵活的法律设计,可以均衡权益和责任,产生有效的监控和激励作用,保持合伙企业经营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减少各项成本,对于风险创业投资的发展十分有利。

篇3

创业投资是一种权益资本,它主要是指对未上市的企业进行资本投资并提供增值服务,帮助这些企业快速成长的一种投资方式。创业投资的对象和其独特的运作方式决定了创业投资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并具有有以下几个特点:

创业投资是股权投资,创投机构对企业投入资金并占取股份,与企业家一起风险共担、收益共享。若被投企业不断地提升企业价值,那么创投机构所持有的股份对应的权益也会增加。若被投企业未能充足利用风险投资资金或者利用后能为达到企业价值的飞跃,那么对于创投机构来说就是投资失败。

创业资本通过适时退出获得回报。投资机构对企业的投入并不是谋求短期利益,也不是为了拥有企业,而是在企业做大做强后通过退出而实现资本增值。投资机构的主要退出方式:企业上市后出售股份、并购、转让或者是破产清算。

创业投资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性。

一个完整的创业投资流程大体包括四个阶段:筹资、投资、投后管理及退出。下面将主要阐述筹资阶段的风险管理。

筹资阶段是创业投资活动的起始阶段。一般投资是将资本直接投入拟建立的企业。而创业投资则不同,先要筹集到创业资金,然后再投入到创业企业。筹集风险就是在创业投资公司筹集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而引起筹集不到资金或筹集不到足够资金的风险。

在筹资阶段中,投资人筹集创业资本,组成创业投资公司。发起人的资历和经验决定了筹资难易和金额,发起人和投资人之间的关系除了法律上的契约关系外,彼此间的信任也对创业投资公司的运作影响重大。

创投资本的不同来源有捐赠基金、来自于公司、银行等金融或非金融机构,有的来自于个人和政府等。有些创投机构是由上市公司、银行机构等通过自有资金设立下属创业投资机构,不从其他渠道募集资金,另有以有限合伙制的组织形式存在的创投机构。

在筹资阶段有三个方面的风险因素要考虑。首先,风险资本筹集渠道的问题,是首要考虑的风险因素。其次,要考虑风险资本的结构。资本结构是指在所筹集到总资本中,长期资本与短期资本,股权资本与债权资本的比例构成。最后,要考虑以什么样的治理方式去组织风险资本。公司制、信托制、有限合伙制这三种不同的风险资本组织方式所具有的激励与约束功能是大不相同的。下面将分别对这三种风险因素进行分析。

(一)风险资本筹集渠道分析

筹资阶段的投资风险分析要考虑资金来源渠道问题,不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存在差异。一般来说,来自银行和企业的资金与来自退休基金和天使投资的资金相比,更喜欢规避风险,偏好稳健的企业。政府引导资金由于受政策导向队市场风险和预期收益较少关注,在投资运作的过程中满足引导资金的要求后才能享受相应的政策优惠。机构投资者资金实力雄厚,运作灵活,有利于风险投资公司运营,但机构投资者更关注收益率。如若项目的收益率表现不佳,机构投资者对投资机构失望而导致减资或撤资。

(二)风险资本结构分析

资本结构是指风险投资公司通过不同渠道筹集资金中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的构成以及比例关系。它主要由短期负债、长期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资产负债表中的基本内容构成。资本结构揭示了企业产权的归属和负债率。风险资本的资本结构应与标的项目周期时间长短、投资始点一致。投资机构的首要筹资决策就应该确定资本结构。企业的资本成本就是企业利用不同融资工具筹集资金的加权平均成本。风险投资公司的资本结构面临着:长期资金与短期资金安排不合理;筹资期限与投资期限结构不匹配;债权筹资与股权筹资结构不合理等因素。这必将影响到风险投资公司的筹资风险的发生。

(三)风险资本组织形式分析

资金筹集到位以后需通过一定组织形式组织起来,使投资机构正常运作。当前主流的组织形式主要有公司制、信托制、有限合伙制三种形式。

不同的组织形式的选择,有不同的运作管理,而实质区别是通过对风险资本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制度的安排来有效地降低风险投资者与管理层之间的风险。信息的不对称是风险的根源,投资机构掌握一手投资机构信息,而是否披露及披露的深度完全取决于投资机构的管理层。若风险资本的组织形式没有与投资者商量妥当,资金不能如期如数供给,经导致投资机构无法正常运作。

筹资阶段投资风险的控制,下文将针对筹资阶段的风险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建议。

1.从如下两点拓宽筹资渠道:

(1)建立以上市公司为主导的风险资本供给机制

作为各行业领头企业的上市公司,具有雄厚的资金,公司治理能力和风险投资意识也较非上市公司强。通过参与建立风险投资基金的形式,由专业的风险投资公司来负责资本的运营。一方面可发展中小型科技企业;另一方面又可通过中小企业的发展实现资本的增值。

(2)积极引进国外风险投资基金

国外风险投资机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资本规模大、投资运作水平高、专业人才齐备。引进国外风险投资基金第一可以增大资本的供给量;第二国外风险投资机构有资金规模大投资水平高,经验丰富;第三为投资机构的退出提供了另外一条途径——境外上市,以弥补有些资本退出渠道不畅的缺陷。

2.优化风险资本结构:在低筹资成本下,实现相对较高的收益的目的:

(1)长短期筹资的比例要根据标的企业的合理配置。投资机构应该根据长短期筹资本身的特点和风险性质来合理地配置长短期筹资,降低筹资风险。一般,短期负债的利率较长期负债要低,但短期负债面临着大得偿债压力。长期负债的偿债压力小,但其资本筹集的成本高。

(2)筹资期限与投资始点相吻合。风险投资公司在筹集资金时,根据现有项目资金需求的情况,预测投资机构对资金的使用进度。根据项目的具体时间要求,安排资金到位的时间和总量。筹资期限与投资期限的脱离会增加投资运作的困难与成本,加大投资风险。

(3)优化债权、股权结构。风险投资中长期投资的特点决定其资本流动性非常差,为了保持风险资本的流动性,因此更需要一个稳健的债权、股权结构。

根据资本结构的理论,我们以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作为评价投资机构债权、股权结构是否最优的评价标准,使公司资产价值达到最大的资本结构同时也是使公司资本加权成本达到最小的资本结构。

参考文献:

篇4

一、创业投资公司的运作流程及投资经理的道德风险问题

目前,我国创业投资公司的运作流程主要是:创业投资公司收到企业的融资申请时,先由投资经理对风险项目进行尽职调查,然后由公司投资决策委员会进行审议,主要依据的就是企业提交的项目投资建议书,投资决策委员决定立项后,再进行有关法律文件的签署以完成交易,并对项目进行跟踪管理。项目初审时,投资经理是受投资公司的委托对项目进行评估选择,构成了典型的委托关系。但事实上,投资经理有可能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与拟投资的企业串通,共同粉饰投资建议书,将那此经营管理不善的企业、技术上有缺陷的项目推荐给投资公司,从而产生了道德风险问题。如果首轮经理人和风险企业家一起提供误导的信息,阶段性投资将可能造成近视和超量投资损失。因此,迫切需要采取一些积极的防范措施来尽可能地避免道德风险的产生。

二、创业投资公司投资经理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

1.信息不对称性

创业投资公司投资经理的道德风险问题,主要也是由于投资经理和投资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由于创业投资交易双方从属于不同的领域,各自的专业特点决定了掌握信息内容的事前不对称性。在进行项目选择时,投资经理由于专业能力和对风险企业家比较了解的优势,获得了关于企业家能力和项目发展潜力的大量信息,而投资公司处于信息劣势,对项目的评估又仅局限于投资经理制作的投资建议书,信息不对称尤为严重。因而投资经理在传递项目信息时的不诚实行为也不易被发现,产生道德风险的可能性较大。

2.项目发展的不确定性

在取得首批项目发展资金后,投资经理与投资公司相比拥有更多的私人信息,而且由于技术项目是以知识等无形资产为载体,未来发展会受到本身及其环境变化的影响,以及风险企业资产透明度低且多为新创,从而缺乏生产经营的历史记录和市场上可观测的信息,使信息不对称性加剧。同时,由于风险企业项目面临着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环境风险、成长风险等多种风险,使得项目发展的不确定性非常大,投资经理和风险企业家利用项目发展的不确定性来“转嫁风险”,把本来就具有“先天不足”的项目的主要风险转嫁到由于项目发展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上去,使投资公司认为项目投资的失败是由于投资后的经营管理不善或技术产品本身的不确定性造成的,从而逃避责任。

3.监管体制不完善

创业投资公司的投资人主要是政府、上市公司等机构投资者,他们是公司业务的虚拟参与方而非实际参与方,存在着委托人缺位的现象。并且,组成投资决策委员会的人员大部分不是创业投资公司中的股东,更不是项目的出资人,而是社会上从事相关专业的知名人士,他们没有太多时间,投资决策委员会难以真正发挥它的监督职能,从而使投资经理和风险企业家的投机行为有机可乘。

对于投资经理人来说,在委托人对企业监管不力的情况下,他们很容易产生一次性博弈的行为,不少人抱着“捞一把”的机会主义心理在风险项目投资中做出短期行为,在评价项目中,双方没有足够的时间检验和甄别对方披露的信息,在这种条件下,人产生的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会大量增加。

三、创业投资公司投资经理道德风险的防范

要解决创业投资公司和投资经理委托中的道德风险,就要降低信息的不对称,在投资前要尽量收集和审查风险企业及其项目的信息,并在严格筛选后对企业进行持续监督。

1.完善对投资经理的控制和激励

完善相关体制,建立公平的投资经理人市场,形成激烈的竞争性局面,才不会埋没人才、宽容庸才。对优秀的投资经理而言也是一种公平。

(1)要建立可衡量的业绩评估体系,实行打分制,来确定投资经理的业绩,并制定业绩排行榜来对投资经理的业绩进行评估,主要是对其人力资本的一种肯定。可以通过其建议的已投资项目的发展状况以及收益情况和其建议的未投资项目的追踪调查情况两方面进行评估。对已投资的项目,通过有代表性的收益指标作为投资业绩的衡量标准;对其建议的未投资项目,投资公司可以追踪调查一段时间,如果项目的发展前景确实很好,则同样也肯定其业绩,给予一定的评分和嘉奖。

(2)进行项目选择时,在两或多个具有同类型发展项目的投资经理之间进行比较,主要比较他们对风险收入的索取比例,从而对不同类型项目的风险程度进行比较;另一方面可以在这两个同类型项目中做出更好的选择,投资经理越看好项目的投资前景,对风险企业的未来越有信心,他就会要求越高的风险收入比例;相反,如果他要求的风险收入比例较低,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他并不是非常看好项目的发展前景,项目的风险较大,投资公司则要谨慎对待。

(3)是把投资经理的个人利益和创业投资公司的长期利益结合起来,实现对投资经理的长期激励。在对项目进行投资时,可以要求投资经理用其个人资产对项目进行一定的资本投入,也可以作为其缴纳的风险抵押金,当风险项目失败、风险资本发生减值时,通过调查和研究发现投资经理确实要负一定的责任,则可以要求投资经理予以赔补。然而,投资经理的基薪收入和个人资产毕竟有限,相对于投入项目的总资金其所占的比例是极小。我们可以把投资经理所作项目结合起来,即如果一个项目失败的话,而他所做的另一项目较为成功,则可以用他从成功项目中得到的报酬或奖励来偿还失败项目的亏损额中他应承担的部分,直到把他的报酬或奖励扣完为止。这种办法可能会存在投资经理任期较短的问题,对此,我们可以做出一些规定来限制投资经理的“自由出入”,如投资经理想离开公司的时候,他的业绩就必须要达到一定的标准。

2.完善投资决策委员会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制度

篇5

一、怎样界定创业投资概念

创业投资最先是从 “Venture Capital”翻译而来的。它主要是体现资金、技术、管理以及创业精神的结合。同时“Venture”具有冒险的意思,因此我们可以把“创业投资”简单理解为:冒险创建企业。

“创业投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创业投资又包含了2中不同形式的投资:其中狭义的创业投资主要是指现代意义的制度化的创业投资;广义的投资包含了一种非正式的私人投资,这种投资量比较小的投资方式一般范围都比较狭窄,它基本是由个人自行做决策的,而大学生创业投资多数都是属于这个类型的投资。

二、大学生创业投资风险分析

融资阶段风险分析:首先大学生创业投资是一种很好的解决现在大学生毕业就业困难问题的方法,但是创业投资也是一个风险与利益成正比的行为,在进行创业投资的时候,我们必须要认真的做好风险问题的分析,并且采取相应的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加以规避。创业投资风险一般分为:融资阶段、投资阶段、退出阶段。下面我们就从这三个阶段出发来分析其存在的各种风险以及问题。

融资阶段风险。大学生创业投资因为没有资金支持,所以一般都从融资开始,一旦在融资阶段遇到资金短缺就会对创业投资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大学生融资渠道比较单一。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投资的渠道一般都是银行贷款,资金来源非常有限,这样单一的融资方式是不利于对大学生创业投资后期工作开展的。

信用风险。大学生在创业投资时,由于自身认知有限,所处信息不对称环境等缺点,并不能有效的降低投资活动中的经营风险,从而导致了很多金融机构对大学生创业投资信任缺乏而采取不利于大学生创业投资贷款的审批办法,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不授予基层银行贷款决策权,这些因素都给大学生创业投资的融资增加了风险。

投资阶段风险:在大学生创业投资过程中伴随着多方面的风险,这些风险都对大学生创业投资的后期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1)技术风险:大学生船业投资初期多数是属于中小型的高新技术企业,这些企业的科技成果一般都不是很成熟,大多处于向新成品新技术转化过程中。因为都是新技术新产品还没经过市场的检验和规模生产,所以在实际生产中,我们没有办法预知技术的可行度。就这一点来说这方面的投资风险是比较大的。

(2)市场风险:创业投资项目会受到市场定位,市场竞争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对大学生创业投资项目发展不利。其中竞争环境影响比如信息不充分可能会造成几家公司同时开发同一项技术。而市场定位要求对市场的需求分析准确无误,如有偏差势必会提高投资风险性。

(3)外部环境风险:从创业的投资周期来分析,大学生创业投资属于中长期的投资,所以投资阶段会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比如市场经济的影响,国家政策的变化都会对中长期投资造成一定的影响。

退出阶段的风险:创业投资退出时指在企业发展成熟后,投资者可能将投入的所有资本通过某种形式转化为资金方式撤回。大学生创业投资的目的是以获利为前提的,当一个项目成熟之后,只有将资本顺利撤回才能实现自己的收益。

(1)资本退出途径。一是公开发行,这种退出方式是指创业企业转变募资方式,由之前的向个别股东募资转为公众募资。这种方式可以根据股票市场价格来灵活控制退出时间,取得价格优势来为企业融资提供更好的道路。二是收购,这种方式可以根据创业企业的发展情况来决定是否转让股权。三是并购,是我国比较常用的创业投资退出方式。四是回购。指的是因为企业经营需要从创业投资企业手中赎回所拥有的股权来实现企业股权的内部化。五是清算,指企业由于经营不善,管理不当导致企业无法继续发展,这时候就会采取清算的方式来获取残值。

(2)退出阶段风险。创业投资者在进行股权投资时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退出来获得资本增值,但是退出时会面临多种风险:首先如果由于市场因素影响造成市场价值突然猛降,就会造成创业企业的价值下降而造成损失。其次是创业企业不配合,如果投资者和创业企业管理层未能达成共识也会影响到投资企业的退出。三是产权交易市场的缺陷也会影响投资者的退出。

三、大学生投资风险规避

融资阶段风险规避:

(一)拓展融资渠道

想要进一步拓展融资渠道就需要多方面的支持!比如政府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开设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

(1)根据大学生创业投资的具体融资情况,政府可以把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分为2种:一种是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另一种是创业投资企业风险补贴。资金全部由财政专项资金来预算安排。

(2)创业投资引导资金还可以根据大学生创业投资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来扶持,一类是跟进投资方式,另一类是参股创业投资方式,从而有针对性的帮助大学生解决融资困难的问题。

(3)创业投资风险不投资金为大学生规避融资风险,在国建信贷收紧的形势下,政府设立大学生创业投资发展资金可以有效的帮助大学生解决在创业初期遇到的融资问题,这就需要政府相关部分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方案为大学大学生创业投资服务。

(二)创办大学生创业比赛和培训

在学校创办创业比赛,通过模拟创业练习,帮助大学生提前了解和学习创业投资的相关知识,锻炼大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投资意识,积累创业投资方面的知识,从而提高大学生对融资风险阶段的认识。

(三)金融机构贷款倾斜

大学生在创业投资阶段,由于受到各个方面的音响,社会金融金钩一般是不愿意贷款给大学生的。解决这方面的难题就需要政府机关给于相应的帮助,使金融机构在贷款上做一些倾斜来促进大学生创业投资的发展。

(1)优先贷款支持,发放信用贷款!为了解决大学生融资阶段的贷款问题,可以由具有稳定收入或者是有效资产的家庭成员作担保,大学生自己作为借款主体进行贷款。

(2)简化贷款手续。在创业之初需要资金流动性比较大,贷款手续太复杂会影响到大学生的贷款热情,金融机构可以在充分保证贷款流程符合法律规定条件下简化贷款手续。

(3)利率优惠。考虑到大学生船业投资的具体情况,金融机构可根据贷款的风险程度在贷款利率上适当的下浮来支持和帮助大学生规避融资阶段的风险。

投资阶段风险规避措施:投资阶段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投资的核心阶段,在投资阶段大学生一定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来及时规避其出现的风险和问题。

(1)合理的选择投资形式。每个项目在不同阶段和领域其风险都是不一样的,创业者一定要根据项目的特点选择合理的投资方式。

(2)慎重选择投资项目。大学生在选择投资项目时一定要避免依靠理想和想象来选择,创业初期一定要先做好市场调研,了解项目的优势和劣势,分析项目的受众群体从而做出理性的投资。选择创业项目的可行性可能会直接造成投资的成败。

(3)要充分的利用合同。创业者选择创业投资项目后一定要充分利用合同条款来规避投资风险,比如,保险保障条款等等。

退出阶段风险规避:

(4)合理的选择退出方式和时机,大学生创业者一定要时刻关注市场动态,了解产品发展,掌握发展趋势才能在最适合的时候退出而获得最大的收益。

(5)利用合同的制约作用,为了避免退出阶段的各种风险,大学生在创业投资之初一定要在合同中实现约定条款来保障创业投资的顺利退出。

篇6

从整个创业投资的运作过程来看,每一步骤都与投资银行的业务和技术紧密相关,证券公司从事这一业务,有着其他机构难以相比的优势。

创业投资为证券公司业务的开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而证券公司必须突破传统的业务范围,拓宽、延伸金融服务,服务手段从相对固定向不固定转变,服务方法从相对简单向多样化转变,技术含量从较低向较高转变,服务周期从相对较短向孵化型转变。

有条件的证券公司可以分步实施风险投资业务:(1)设立专业部门,专门从事高科技公司的投融资服务。(2)发起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公司。由证券公司发起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公司,积极实现风险投资组织革新,通过组织资产运作和管理投资直接投入到系统性专业化的风险投资之中去。

从机构组织和制度上保障风险投资基金不偏离基金投资的投资原则和经验宗旨,并借此规避投资风险,是今后证券公司开展风险投资的发展趋势和基本方向。

只要虚心学习国外先进风险投资机构的成功经验,并充分利用自身的独特优势,不断进行业务创新,与之展开公平竞争,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投资银行将在业务竞争和创新中壮大成长。

二为风险投资服务的投资银行业务创新

在现阶段,我国的证券公司介入风险投资必须以投资银行业务及其创新和现有资源为立足点。因为证券公司开展风险投资业务的优势之一是证券公司是金融市场工具创新最具活力的主体,证券公司只有具备了不断引进和创新的金融工具,才能使与风险投资相关的新业务不断拓展。

1、可转换优先股

根据美国硅谷风险投资成功案例分析,风险投资对企业的投资一般是通过优先股的形式进行的。这种优先股具有如下特性:

(1)优先清偿。以优先股形式入股可使风险投资在企业破产后对企业资产和技术享有优先索取权,这样便可将损失减为最小。

(2)收益性。风险企业能够支付优先股的红利给风险资本,再愿意冒险的风险投资者也不希望他们的投资颗粒无收。

(3)可赎回性。风险资本除了通过风险企业的IPO顺利获得退出之外,如果风险企业的发展速度未达到风险投资者的期望值,可以要求风险企业购回这些优先股。

(4)有限的决策参与权。参与风险企业的优先股不同之处在于:一般优先股并不享受表决权,但风险投资的股份一般对企业的重大事务,如企业出售,生产安排等享有与所占股份不成比例的表决权,对经理层的决策甚至享有冻结权。根据美国学者Max和Grmper分别利用1990年的实际数据进行的分析,这种优先股的投资方式较一般的证券投资在减少逆向选择和避免风险投资承担过高风险方面都更加有效。

(5)可转换性。这是此种优先股最具适用性的地方。当风险企业进展顺利时,风险投资者有权将优先股转换成普通股,从而拥有风险企业的部分股权,甚至实现对风险企业的控制。

2、“棘轮”条件

“棘轮”条件(ratchets)指的是风险企业用低价发行新股票筹资时,风险投资有权获得一定量的股票以保证其持股比例不因新股票的发行而改变。这样,当风险企业因经营不善被迫以较低价格发行新股票筹资时,风险投资不会因“股份稀释”而影响其表决权。

3、再投资期权

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契约的约定,再投资期权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追加投资。当企业经营较好,发展前途乐观,股票有升值潜力时,风险投资还可用预先确定的价格向风险企业追加投资,这样风险投资便可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低价增加其在成功把握较大的企业内的股份,从中获利。这种期权已成为风险资本的一大获利源泉,以致有人总结道:“所谓的风险资本投资,不过是购买了对企业进行再投资权利的期权而已。”

第二,转换贷款。风险投资者向风险企业提供贷款,在风险企业业务发展顺利时风险投资者可以按照贷款时的约定将贷款转换成普通股。如果贷款已经由风险企业归还,风险投资者仍能按原来的贷款金额及约定的较为优惠的转换比例,购买公司普通股。

第三,可转换债券。风险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给风险投资公司和证券公司,在风险企业经营不佳时,债券甚至低于面值发行,当风险企业上市或经营状况转好,其股份有很大升值潜力时,将债券转换成股份。

以上三种形式的本质是:风险资本凭借其较早进入风险企业的便利,设计了以债务形式存在、既能尽量减少风险又能在风险企业经营状况转好时增加股份、获得较高收益的金融创新品种,成功实现了控制风险下的收益最大化。

4、合资

合资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比较适合国内证券公司采用的方式有两种:

第一,与其他风险资本共同投资。为分散风险,风险投资通常以共同投资的方式运作,即一般以一家证券公司的风险资本充当“领导者”,其他的风险投资实体作为“追随者”,在主要的融资阶段,一般有两到三家共同参与。这样,使得单个的风险投资可投资于更多的企业,减少了投资失败的风险,也可以通过风险投资的共同审计,减少判断错误的可能性。

第二,引进战略投资者或中小投资人共同投资。战略投资者看重投资对象未来对于自己公司战略发展的利益,在战略投资者是否作出合资决策时,非常注重风险企业未来产品或技术的使用权、产品市场分享权、产品经销权、未来产品或技术的共同开发权以及最终购买风险企业其余部分股权的期权。因此引进战略投资者虽然可能是投资银行退出风险企业的一个渠道,但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合资可能意味着失去对风险企业的控制。

而引进中小投资人虽然投资额较小,但往往不参与公司的具体管理工作,对风险企业的重大决策干预较少,除了关心公司的投资回报外,不在乎公司的管理和控制权问题,所以,引进中小投资人的合资是较理想的选择。

证券公司利用广泛的客户群,完全可以通过合资的方式帮助风险企业成功实现业务的拓展,从而为风险企业首次公募发行和投资银行常规业务的开发创造条件。

三为风险企业提供全方位创新服务

1、培育和储备风险企业的管理者

证券公司内部需要有管理、财务和科技等专家组成具有一定权威的高科技产业评估咨询小组,为投资和贷款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同时培养具备金融、保险、管理、科技、投资等各方面知识以及预测、处理、承受风险能力的人才,以适应创业投资业务发展的需要,中国风险投资离不开投资银行的金融创新服务和对风险投资家、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育。

2、为风险企业提供管理增值服务

风险企业的管理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有较大的不同。风险企业的管理是根据风险企业本身高科技或市场化的特性,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激烈竞争的新形势而诞生的管理模式,它以知识管理为内容、以人本管理为核心、以战略管理为导向和以柔性管理组织形式,全面、高能量、高速进行经营管理和决策,选择企业最佳的经营方案,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达到最高的科学管理水平。

投资银行如何协助公司加强管理,通过管理创造价值,是投资银行提供风险投资延伸服务的核心。投资银行的专业人员必须揉合不同的技巧和专业能力,才可能协助风险企业通过管理提高其价值,这些技巧和能力包括行业知识、技术远见、服务方法、行业关系、全球业务、为顾客专门设计的建议、交易经验、新颖的财务结构、进入资本市场的能力、透析及深入的研究等各个方面。要达到管理增值的目标还须投资银行担任风险企业的财务和战略管理顾问,这包括私募配售、初次公开发行、股本设计、可转换债券、投资级别债券和高收益债务融资等方面的财务与融资服务,以及购并、战略销售、买方顾问、重组顾问、战略合作等方面的战略建议与业务指导。

3、为风险企业提供全新的售后服务

在支持风险企业公开发行股票后,证券公司风险资本部门还应通过售后市场研究和交易支持、长期融资安排以及战略咨询服务三大块业务来保持与风险企业或高科技公司的持续伙伴关系。

首先,售后市场研究和交易支持主要是支持IPO后的股价和流通量,形成和保持较高的上市开盘价和日后股价的持续攀升,并能提高其二级市场的流通量,这是维护风险企业二级市场形象、保证公司后续融资的重要支持手段。其次,长期融资安排主要是证券公司未来协助高科技公司建立合适的资金结构方面提供长期专业服务,即利用各种各样的融资工具如增发新股、可转换证券、债券发行和合资等,以确保业务已上轨道的公司能实现最低的融资成本。第三,在战略咨询服务方面主要是随着科技公司规模日渐壮大,证券公司的财务顾问部门应向其提供多种不同发展战略,比如在购并、战略销售、买方顾问、重组顾问、战略合作等方面给风险企业一些战略建议与业务指导,为企业争取最高的价值。

四利用业务创新进行风险控制

对于中国的投资银行来讲,风险投资是对投资银行业务外延的拓展,是重大的业务创新。证券公司在控制风险方面必须具有足够的专业优势才有能力筛选成功的创业企业,良好的监控风险、规避风险的能力可以提高证券公司风险投资的成功率。

1、通过对客户的遴选规避风险

证券公司的投资银行部门应对风险企业进行广泛的遴选,聘请工程师、科学家、财务法律专家对风险企业的有形资产、企业合同等进行检查,根据种种迹象判断和识别风险的类型,并对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风险发生后预期的投资损失进行计算,运用数学方法和模型,计算出在可以忍受的风险水平下的投资损益,从而作出对风险企业的投资取舍。

2、通过契约的合理设计规避风险

风险投资是通过明确的合约设计,将其权利和义务明确化和制度化来规避风险的。比如前述,设计可转让的优先股参与风险企业,既可为今后增资有前景的风险企业设计购股选择权,从而实现高收益,又可以在企业经营不佳时要求优先债务清偿,尽量减少损失。在前述的再投资期权方式中,证券公司通过设计种种参股的选择权,使得参与的风险大大降低,投资的效率得到了提高。

3、通过有效监控来规避风险

篇7

业界专家在“第十一届中国创业投资暨私募股权投资年度论坛”上指出,创投行业收益下降风险升高。据2011年中国创业投资年度报告显示,2011年企业上市筹集资金的规模(单位:亿元人民币)大幅下降:香港募集金额1209.18与2010年的3149.16相比下降了61.6%;深圳募集金额1864.62与2010年的2859.57相比下降了近34.79%;上海募集金额978.67与2010年的1914.40相比下降了48.88%;美国募集金额170.31与2010年的256.08相比下降了33.39%。整个募资市场的活跃度已呈现降温状态。

根据来自清科数据库的统计显示,截止到2012年4月在境内外资本市场完成IPO的我国企业一共有19家,合计融资约35.72亿美元,平均每家企业融资1.88亿美元。与2012年3月相比,上市数量下降36.7%,融资金额下降3.5%。而且与2011年同期相比,上市数量下降34.5%,融资规模下降23.5%。海通证券作为2012年4月的巨型IPO,融资金额达到了16.80亿美元,达到了2012年4月IPO融资总额的47.0%。将海通证券的融资金额排除在外后,2012年4月IPO总额仅为18.92亿美元,融资规模环比大幅下降48.9%,同比大幅下降59.5%。与此同时,中概股也再掀波澜,数家企业涉嫌财务违规,旅程天下更因涉赚财务造假而自愿从纽交所退市。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创投企业来说,市场趋势以及各种财务违规、财务造假的发生使得其融资金额规模下降,面临着更加严重的筹资风险。因此,创投行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对筹资过程中可能发生或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防范。

创投企业筹资风险的特点及表现形式

通过对我国以往的研究发现,资本筹集的财务风险是企业在进行创业投资过程中最容易忽视的。对于初始阶段的创投企业来说,融资的渠道往往比较单一并且还会产生信用风险等,这些所有的因素都会阻碍资本向创投行业的流动。

(一)创投企业筹资风险的特点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风险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筹资风险一般是指企业因借入资金而带来的无法偿付债务所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其特点主要表现为:

1.客观存在性。客观存在是一种必然存在并且是无法摆脱的,对创投企业乃至所有的企业都一样不可避免。在筹资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甚至是各个环节都有可能潜存着风险,人们无法用自己的意志力去改变它。

2.随机性。风险是潜藏在整个筹资过程中的,所以,风险的发生同时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风险任何情况下都有可能会发生,这种随机性预示着风险的发生没有规律性。而且风险的这种随机性就是给企业的决策者造成筹资风险预测困境的一个主要原因。

3.破坏性比较强。创投行业在面临高收益的同时也面对着较高的风险,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在筹资过程中企业一旦发生财务风险,那么随之而来的破坏力量也是非常巨大的。这种破坏性不仅会对企业的资源产生危害,甚至会阻碍企业将来的发展。

总体而言,由于筹资风险所固有的特点而给创投企业所带来的影响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企业资金来源结构的变化所造成的股东收益的可变性;二是企业资金来源的变化所造成的偿债能力的不确定性(谢海东,2009)。

(二)创投企业筹资风险的表现形式

根据创投企业自身的特点可以将其在筹资方面的风险分为静态筹资风险与动态筹资风险。

公司在长期资本筹集过程中带来的风险称之为静态筹资风险,包括筹集渠道的选择风险、风险资本筹集方式选择存在的风险以及如何保持合理的资本结构等的风险。公司出于对其长期发展战略的规划,需要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保持资本来源渠道、资本结构以及负债水平等一定程度相对稳定,不宜发生经常性的变更。

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投资公司出于对短期资金的需求而进行的筹资并进而带来的财务风险称之为创司的动态筹资风险,包括企业现金流量的评估带来的风险、偿债能力的不确定导致的支付危机以及营运资金持有量的确定等等。

我国创投企业筹资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资金的筹集渠道狭窄

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创投企业的初始资金来源主要集中在政府、国有商业银行和外国资本。而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养老基金以及金融机构等是其风险资本的主要来源。从国外经验可以看出:对于创投行业的风险投资资金筹措等方面来说,政府部门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适度恰当的政府参与支持是创业投资业发展的必要前提,但是如果政府牵涉太多,甚至进一步发展成为以政府为主导的话,这样反过来就会对创投行业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韩再,2007)。在过去的十几年创业投资的实践发展中,我国大部分投资公司采取的是政府主导型的“官办官营”的模式,这种模式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政府作为其主要资本来源的不合理性和不可行性。

(二)资本结构不合理

资本结构导致的财务风险主要是由于企业的自有资本与借入资本之间的的比例不搭配从而对企业的收益产生负面影响(冷冬署等,2011)。创业投资公司从资本供给者那里筹集到资金然后对创业公司进行投资,在整个资金运作的过程中,创司面临的资本不合理因素有很多:资本的筹集期限与企业对外投资项目的投资期限不匹配、企业利用债券筹资和利用股权筹资而导致的资本结构不合理等,这些因素都会引起筹资风险。

(三)融资的时机与融资方式的选择不合理

不同的融资方式其债务的利息水平与利率都会不同,如果选择不合理就会使企业的筹资风险加大。长期的筹资方式会使企业的利息给用支出较大,从而就有可能给企业的收益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进而导致企业的偿债能力降低。而创投企业主要投资于高风险、高收益的一些中小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因此,更要深入分析选择恰当的融资方式。

(四)信用交易的策略不严谨

在现在这样一个高度市场化的社会中,企业之间几乎都存在着商业信用。而且目前在我国商业诚信环境还比较差,缺失商业信用的现象严重,表现为:高坏账率、欺诈合同以及侵犯知识产权与造假严重。每年由于商业信用的严重缺失而导致的经济直接和间接的损失高达6000多亿元,因此在诚信缺失的市场环境中,创投行业中的一些中小企业其抵抗风险的能力就比较低,很难生存和发展。尤其是创业投资的高风险行业,如果对投资项目或者是投资企业没有进行全面的资信评估就采取长期收款政策,这样企业的资金回收期就会较长,企业的资金流动性较差,大批资金挂账而无法进行再投资,甚至没有资金偿还到期的筹资债务,这样的话就会加重企业的财务风险。

(五)参与风险投资的人才专业素质欠缺

任一企业家不管是对何种行业进行投资,对其所投资的企业的发展和获得成功来说,该投资家的专业性和高素质是不可或缺的。进行风险投资创业对投资者的要求非常严格,对于任何从事于这一行业的人来说,它不仅要求他们对所投资的高新技术行业有全面而充分的了解准备,更深一步并且要求他们对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具有非常敏锐的洞察力,在此基础上还要对企业的管理更加精通,并做好风险控制的各种防范措施。

加强创投企业筹资风险控制的建议

(一)拓宽筹资渠道以降低财务风险

对于我国创投行业来说,从大企业筹得所需的资金对其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加大以上市公司为主导的风险资本的供给,不仅对创投行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有所帮助,而且还能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鼓励证券公司参与到企业的风险投资中来,还可以通过放宽对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商业银行等部门对创司投资的法律限制使得创投行业的筹资渠道更宽广。充分利用外资,这样不仅可以使我国资金紧张的局面得到缓解,还可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对创投行业的健康发展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二)选择合适的筹资组合策略以优化资本结构

只要企业从外部筹得资金都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而对于创投这样一种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的行业来说,合理安排筹资降低成本显得尤为重要。创投企业在做好筹资工作选择投资项目时,应做好预测工作,对投资项目的预期收益、投资效果、资金需要量以及在何时投入多少资金等等情况在作出具体预期计划,避免筹资时机和筹资数量不合适而导致资金闲置或资金短缺,并因此与投资的最佳时机失之交臂而给公司带来损失(王永梅,2012)。

(三)转移和分散风险

企业筹得资金就意味着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当企业筹资而风险又确实存在,同时企业又不想放弃该项资金,就可以通过别的措施向第三方转移和分散风险(王战勤,2011)。再选择投资项目时应选择实用性强而且市场前景比较好能收回资金的项目进行投资。如果对一些投资项目存在不确定性时,比如虽然收益高但同时风险性却更高的投资项目,这时就可以选择将风险转移出去,对投资项目投保。当投资项目确有风险发生时,保险公司还可以为企业承担一定的风险,企业面临的风险就会降低。

(四)加强信用风险的控制

对创司来说采取有限合伙制的公司形式可以对其所面临的信用风险进行规避,采取联合投资与组合投资的方式对风险进行分散。同时对于在“委托—”关系中有可能出现的信用风险,可以将普通合伙人的出资比率适当提高,以使其所享有的公司的投资利润率有所降低,在此基础上提取差额管理费用,这样该风险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规避。

(五)加强风险管理观念并强化财务人员风险分析能力

进行创业投资风险资本和高新技术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与此同时理论知识丰富和实践经验富有的风险投资家与具有敏锐洞察力的企业家也是不可或缺的。他们熟悉市场经济规律、能够及时的抓住机会,并且敢于冒险和创新(畅秀平,2008)。因此,基于高风险性的特点,创投企业在财务人员的选聘上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注重选聘人员的专业分析能力的同时,还要对他们风险因素敏感性的强弱作深入观察。对于公司内部人员,要强化他们对风险的职业判断能力,还要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并优化处理业务的方式。同时还要加强对复合型的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制度,并要确保企业的信息系统要做到及时更新,所提供的信息准确、完整。

结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创投行业呈现出一系列的新趋势,表现在:对一些转型升级的企业来说投资机会加大、对于一些新模式的企业投资机会增多、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增加对进行创业的企业的投资等。面对这些新趋势创投行业的风险和收益出现一定程度上的结构性转变,风险资本的筹集是其进行资本运作的开始,这就要求企业需要有长期的而且是较稳定的资金来源。由于筹资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创投企业需要对此更加重视,完善管理系统,恰当运用多种筹资策略,尽一切可能采取各种防范措施来使资本筹集的风险可以得到化解,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其降低,这样才能够促进企业更加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并取得突破。

参考文献:

.EZCapital-2011年中国创业投资年度报告,2011

2.谢海东.中国创业投资的风险结构及其管理机制探析[J].江苏商论,2009(1)

3.韩再.风险投资公司的筹资风险管理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4)

4.冷冬署,张艳林.负债筹资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10)

篇8

1 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概述

“风险投资”来源于英文“Venture Capital”,最早出现于16世纪初欧洲人的远洋探险投资。1946年美国人乔治·迪罗特和罗夫·弗兰德创办了“美国研究和发展公司(ARD)”,形成了第一个风险投资组织,现代意义上的风险投资由此产生。风险投资运作过程包括融资、投资和退资三大阶段,其具体过程大约可分为如下六个阶段:筹集风险资金;寻找可投资项目;筛选和评价;谈判并完成交易;运作资本;实施退出。风险投资的运作主要包含投资者、风险投资公司与风险企业三个主要行为主体。投资者是风险资本的供给者,其构成包括政府投资、企业投资、民间投资、外国投资、商业银行贷款以及科研单位自筹资金等。风险投资公司是风险资本的运作者,是连接风险企业与投资者的纽带,其职能包括:筹集资金和筛选项目,将资金投向风险企业,并提供管理咨询服务,参与风险企业管理,取得收益后从风险企业撤回资金。风险企业是风险投资的接受者,负责提供具有发展潜力的创新成果,在得到风险投资公司的资金支持后,将创新成果通过市场运作,获得商业化的经济回报,实现风险资本增值。

熊彼特(J·A·Schumpeter)在1912年《经济发展理论》中指出,技术创新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的组合包括①引进新产品;②引用新技术,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③开辟新的市场(以前不曾进入); ④控制原材料新的来源,不管这种来源是否已经存在,还是第一次创造出来;⑤实现任何一种工业新的组织,例如生成一种垄断地位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

2 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风险投资机构的自身结构还存在问题

就目前我国的风险投资机构而言,其组成形式仍旧是国有独资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为主,首先这样的机构会导致政府的官员并不一定都是以市场的经济效益为第一影响因素,有时候会凭借自己的偏好来选择投资的科技创新项目,可是这些政府官员从来没有参与过相关的科技研究,同时也不用对产生的后果承担责任,因为风投不可避免的存在盲目和随意性。而各个部门资助的对象往往是本行业或本部门的项目,但是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科技的创新和运用往往是多元的,所以项目的投资往往不能发挥其最佳效益。其次由于我国财政本身的性质不利于风险投资的发展,在目前的风险投资机构条件下,国家财政对风险投资机构的直接投资力度不可能过大,这样会对国家财政收支的平衡造成不良后果。最后如果继续由政府部门作为风险投资的主体,这将很难在科研企业中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并且很难对政府部门做出的风险投资决策做出约束,轻则人才流失科研项目失败,重则造成一系列。

2.2 证劵市场的不规范导致科技项目无法正常产出

风司将科技项目成功上市融资,是对科技项目的再次发展,但由于我国证劵市场的不规范,并且缺乏正常监管使得证劵市场的投机性非常强,已经成功转型的科技创新公司无法在证劵市场上正常运作,创业板的上市运行状况就明显带有投机性。科技创新公司骑虎难下,创业板块本应该成为科技项目融资的天堂。

2.3 风险投资项目源头不足,可供风险投资转化的科研成果少

我国拥有大量科研机构和科研企业,并且每年的科研项目数量很多,就广东省而言2000年的科研项目已经达到了2万多项,但是基数大并不代表所有的科研项目都可以允许接纳风险投资,并且虽然我国拥有较多的高技术攻关能力的企业,但整体科研技术尚达不到世界一流水平,所以在众多的科研项目中只有为数不多的项目值得风险投资进入。

2.4 风险投资人才缺乏,素质低

风险投资家是风险投资的灵魂,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财经类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猛,但是这并不代表着该区域内风险投资人才的丰富,风险投资人才是专业性、创造性、多元的复合型人才,风投人才的产生不但需要前期的教学还需要相关风投机构的培养,以贵州省为例,一个省在2008年只有49人从事专门性质的风投,并且只有百分之18的人属于硕士学历。我国风险投资人才的缺乏不但是人数上的缺乏还表现在管理水平和风险投资的意识和知识上,风险投资人才的缺乏主要表现在管理水平和风险投资知识上。

3 政策建议

3.1 形成有力的政策推动

风险投资的高风险,使其对宏观投资环境的安全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风险投资机制和市场机制尚不健全,风险投资的规模受到了极大制约,新兴高科技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起步初期所需要的资金很难从资本市场获取,从而限制了新兴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了鼓励风险投资和弱化投资风险,政府应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实行优惠政策,从而形成强有力的政策推动。

3.2 建立完整的运行结构

(1)扶持风险投资公司

风险投资公司是风险投资中风险资本的运作者,其主要职能是筹集资金和筛选项目,将资金投向风险企业,并提供相应的管理增值服务,风险投资公司在风险投资中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因此,要提高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增强风险投资力度,必须促进本区域内风险投资公司的成长。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渠道:一是由地方政府组织,通过政策性银行出资成立风险投资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产业融资的政策性扶持机构,对风险投资和高新技术发展发挥引导作用。二是地方政府利用所筹集到的风险投资基金建立风险投资公司,以国有股的形式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投资,并最终通过产权转让等方式退出。三是地方政府鼓励地方商业银行、大中型企业、科研机构联合起来以股份制的形式组成风险投资公司,并且这类风险投资公司应当是风险资本市场的投资主体。

(2)培育风险投资管理人才

首先,加快对现有风险投资机构从业人员的培养;其次,可以对现有的高级管理人员进行培养;最后,可以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

(3)设立风险投资基金

风险投资基金主要对高新技术产业进行投资,因其筹集的资金规模大,可以同时对若干个风险项目进行投资,实行“共同投资、专家经营、组合投资”的运行模式。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资经营同样具有高风险和高收益性,但与对单个项目进行投资相比,投资风险基金同时投资多个项目,那么只要有一、两个项目取得成功,就能使全部基金获得较好的收益,有效的分散了投资风险。因此,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其具体的形成渠道有以下两种:一是通过向社会直接发行风险投资基金股份或受益证券凭证的方式形成的,可以在公开市场上流通的,并委托专门的风险投资运营机构进行各类风险投资的风险投资基金。此种基金有效的吸收了社会投资者的分散资金,满足了部分投资者通过高风险投资获取高收益的要求,但是证券市场容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发行的规模。二是由中外双方有实力的投资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中外合资风险投资基金。中方负责提供投资项目和投资的具体运作,充分发挥其在国内的优势。外方则负责提供资金、技术和相关的管理经验。这种基金,有利于我国风险投资学习国外风险投资管理运作的经验,提高国内风险投资的运作水平,尽快与国际市场接轨。风险投资基金的设立是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各地方政府要在按照国家现有各种投资基金管理规定的基础上,对风险投资基金在投资范围、资金运用和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严格具体的规定,确保风险投资基金的规范运作,降低投资风险,维护投资人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篇9

近年来在政府大力支持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迅速增长,但新兴产业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和金融支持力度不强的问题仍然未能得到较好的解决。为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问题,发展多元金融尤其是科技银行及风险投资成为学者们的共识,对此政府层面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问题进行政策调控,如2016年4月21日,银监会、科技部、央行三部委联合的《关于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创新力度开展科创企业投贷联动试点的指导意见》以及2016年9月20日国务院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风险投资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创新机构,其专业性、高风险偏好和投资长期性的特点对解决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内企业融资难和创新能力薄弱问题具有高度针对性,二者在资金、管理、企业发展等多个方面的配合,可以极大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和发展。迄今为止,理论层面上学者关于风险投资对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作用研究较为丰富,从资源互补性、公司治理机制的适应性等多个角度出发,论证了风险投资对新兴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和作用机制[1-3]。实证方面学者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和产业层面,企业层面研究较少。并且由于各国金融市场与新兴产业发展的差异性,在企业研究方面意见并不统一[4-6]。借鉴于众多学者在理论上关于风险投资对新兴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本文力图通过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微观数据,从企业层面上论证风险投资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内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二、文献评述与假设

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企业层面上风险投资与新兴企业技术创新的文献较少。理论上,对于风险投资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也有着不一致的看法。1.风险投资能够促进新兴企业技术创新。认为风险投资能够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认证、监督理论,风险投资通过对新兴企业资金注入和提供增值服务,有对被投企业进行监督的需求,并且声誉越佳的风投所产生的对企业的背书越能吸引其它资金方对被投企业进行资本注入和服务提供[7];二是逐名理论,风险投资一般的存续期为7—10年,新成立风险投资为了向其资金供给方证明自身实力,会有动力为新兴企业尽快上市,并在企业IPO时证明企业价值[8]。2.风险投资对新兴企业技术创新有负面影响。持有负面影响观点的学者们认为:第一,受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容易产生柠檬市场效应,优质新兴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内源融资,而较差的新兴企业才会选择风险投资[9];第二,风险投资为了让企业快速上市,会加快新兴企业商业化步伐的同时减少企业创新投入以达到较好的经营绩效,破坏企业长期发展潜力[10]。实证研究上,受限于各国金融市场和新兴产业发展的差异性,关于风险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结果也多有不同。龙勇(2012)从吸收能力的角度出发,认为风险投资能够提高企业的动态吸收能力和静态吸收能力,吸收能力的增强能够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绩效,降低企业技术创新风险[4]。陈伟(2013)利用创业板前280家上市公司的数据,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风险投资有利于企业创新资源的增加,但只有民营背景的风险投资能够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效益[5]。国外方面则以认为风险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为中性的学者居多,EngelandKei(2007)利用Probit模型,分析了德国274个风险投资支持企业和50574个对照企业,发现获得风险投资的创业企业的创新产出并没有增加,但表现出了更高的成长率,作者认为这是风险投资为了企业价值最大化,促使创业企业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已有创新的商业化方面,而不是放在继续创新上[2]。基于对现有文献的总结,本文认为风险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尚存在较大分歧。分歧主要在于对风险投资家投资新兴产业的动机问题,若风险投资家过度短视,追求短期利益则有损企业创新,反之若风险投资家拥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和资源则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事实上基于理性经济人的角度,风险投资出于对高投资回报的要求,有理由让人相信风险投资家会做出对将上市公司自主创新不利的举措。基于此,本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后仍留在上市公司内部的风险投资家为研究对象,有理由相信这些在被投企业上市后仍留在上市公司的风险投资家,具有较为长远的眼光且无资本迅速变现的压力。因此本文假设:上市公司上市后仍留在公司的风险投资能够提升该上市公司的技术创新水平。

三、研究设计与数据处理

(一)数据来源

本文通过WIND数据库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中个股分类,挑选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306家,在剔除了数据缺失、极端值样本点后获取了2004—2015年12年间306家企业有效年样本点1700个。

(二)研究指标

1.被解释变量。技术创新指标的选取上出于数据的可得性问题,多数学者研究都是选取公司的专利数据和研发投入数据。专利数据有一定滞后性但较之研发投入数据更能反应企业创新水平,因此本文选取公司专利数据(Pat)作为被解释变量。2.解释变量。本文采用二值虚拟变量Vc表示上市公司是否含有风投背景。3.控制变量。本文控制变量参考赵玮、温军对控制变量的处理,将控制变量分为三个维度[11]。一是公司基本特征,包括公司规模(Size)、公司年龄(Age)、企业性质(Nat)、企业创新能力(Pat)、所属行业(Ind)五个指标,分别使用公司资产规模、公司存续期、是否国企和专利数表示;二是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本文选取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兼任(Dub)、独立董事数量(Ibr)两个指标;三是公司财务特征,本文选取销售净利率(Sgro)、销售增长率(Gros)、资产负债率(Dar)三个指标。

(三)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1是7大战略行新兴产业概念上市公司数量和风投介入次数,1700个年样本中风投介入次数为392次,介入比例为23.06%。表2是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1700个年样本平均专利数量为67.23件,平均89.5%的上市公司是民营企业,独立董事数量均值为36.28%,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兼任的情况平均占比28.24%。

(四)上市公司风险投资内生性问题处理

研究风险投资对上市公司创新效应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风险投资与企业创新的内生性问题;二是反事实样本缺失问题。对此本文采用目前多数学者的对该问题的处理方法,采用倾向匹配得分对风投样本进行匹配,将风投是否介入上市公司由非随机性问题转换为随机性问题。倾向匹配分析主要步骤如下:一是建立企业是否被风险投资介入的Logit模型,确定哪些因素对风投介入企业有影响;二是对企业被风险投资介入的概率进行打分;三是通过各样本评分值对风投介入样本进行匹配,使得风投介入上市公司的行为具有随机性。本文采用stata对样本进行倾向值匹配(PSM)分析。本文选取如下变量:时间(Year)、公司规模(Size)、公司年龄(Age)、企业性质(Nat)、企业创新能力(Pat)、所属行业(Ind)、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兼任(Dub)、独立董事数量(Ibr)、销售净利率(Sgro)、销售增长率(Gros)、资产负债率(Dar)等11个变量建立Logit模型,模型如下:Logit(vc=1|z)i=覫(β0+β1Sizei+β2Yeari+β3Pati+β4Agei+β5Nati+β6Indi+β7Dubi+β8Ibri+β9Sgroi+β10Grosi+β11Dari)(1)表3是logit模型回归的结果,变量均采用相应变量滞后一期值。总体而言,表3的结果表明,风投是否介入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资产负债率、专利数量、公司规模、公司年龄、销售增长率、销售净利率等公司基本指标和财务指标基本没有关联,上市公司性质为国有股东会较大地影响风投介入,但是统计结果不够显著。在公司内部结构上,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兼任情况和独立董事数量占比与风投介入显著负相关,说明风险投资的介入更多的是看重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在对风投是否介入上市公司进行logit回归打分后,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对样本进行匹配。本文根据样本数据结构,选择临近匹配法(Nearest-neighbormatching)对样本进行匹配消除风投介入的非随机性问题,匹配效果见表4。从表4的情况上看,在对样本进行临近匹配后,各项指标都有了明显的差异,但公司年龄、销售增长率、所属新兴产业行业指标差异变化情况不明显,说明风险投资是否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与公司年龄、销售增长率及所属新兴产业没有关联。

四、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定

在对样本进行倾向值得分匹配后,风投介入上市公司大致满足随机性分布。本文采用分步滞后模型对风险投资与上市公司专利关系进行分析。模型设定如下:Yit=β1VCit+β2VCit-1+β3VCit-2+β4VCit-3+β5VCit-4+β5μt+εit(2)上述模型中,Y为被解释变量,即上市公司专利数(Pat),μt为个体固定效应虚拟变量,εit为随机扰动项。本文采用stata软件对该固定效应面板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二)模型结果分析

从分布滞后模型的结果来看,vc介入当年直至介入的第4年,其对上市公司的专利产出情况均有负向作用,其中第三年数据较为显著。但在VC介入后的第5年其对企业专利状况影响明显改善,显著正相关,并且从风投介入的第三年开始,其上市公司的专利影响逐步变得正向。一般来说风险投资企业的存续时间为7年左右,4年时间投资加上3年时间推出。也就是说在VC投后的第五年,也就是VC将撤出投资的第一年,其对企业的专利影响才较为显著,因此我们可以认为VC在进入上市公司后,促使上市公司加大了对创新的投入,这种投入使得风险投资在推出的时候上市公司已经有了较好的创新产出,从而使得风险投资获得较好的退出溢价。

篇10

一、鼓励风险资本的发展,积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完善法律法规,促进公平竞争

风险投资能够强且有力的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建立健全风投相关法律制度规范对风险投资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许多风投实施的较为成功的发达国家都出台了许多关于风投法律制度,来保障本国风投业的发展。我国的风投处于起步阶段,现行法律都没有考虑到风险投资运行的规律与特点,没有切实对知识产权有所保护,更关键的是,现有的法律法规中有许多地方又与风投运作规则相违背。正因为这样,我国需要制定一部体现“鼓励、支持、保护”原则的专门规范风险投资活动的法律。制定专门的法律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所以我们目前可以先制定一些暂行条例。首先,修改现行《公司法》等法律中与风险投资运行相违背的部分;其次,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相关法律,对风险投资机构和风险企业的合法权益加以保护;最后,房款对民间企业和民间资金创办风险投资机构的限制。

(二)实行政策扶持,加大支持力度

参考国外风险投资的成功经验我们就会发现,即便是类似于美国这类资本市场体系完善的国家,它的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和壮大也要依靠政府的参与和支持。可见,政府的支持对于高新技术产业与风险投资的发展有着关键的作用。首先,地方财政应当增加高科技产业发展专项拨款,从而降低风险投资家的投资风险;其次,政府应制定出对风险投资提供经济补助的政策;最后,通过制定政府倾斜采购政策为高科技的产业化开辟初期市场,使政府采购成为推动我国风险投资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三)优化税收激励,促进风险投资

税收政策这一宏观调控工具对生产和投资都很敏感,对其合理的运用,可以有效地优化资源配置,促进风险投资产业的发展。江苏省针对自身情况已制定了《江苏省创业投资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管理办法》。但与风险投资发展较好的美国相比,仍存在许多问题。对此,建议税收政策应该更激励“上游”的风险投资和长期稳定的风险投资并向高风险的初创期倾斜。与此同时,“马太效应”也存在于江苏省的风投发展过程中,与其他众多省份一样区域发展状况不均衡的问题同样出现在江苏省。这就导致了,江苏各地的财力差距很大。而拥有越大财力的城市,就越有能力吸进外地的风投资金。根据《江苏创业投资发展报告2015》的统计,2014年风险投资资金数量排名居前四的机构数量占全江苏机构总数87.85%。而排名最后的宿迁只占0.21%。因此,建议政府部门建立专门投向江苏相对欠发达地区的特定风投基金;给予相对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更大的权力,允许各地因地制宜的制定更适合有效的税收奖励政策来吸进风险投资。

二、拓宽风险资本来源,培育多元化风险资本主体

目前,江苏省风投资本的来源渠道较少,仍是主要来源于政府和国有投资公司。要促进江苏省风险投资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政府风险投资资金就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培养多元化风险资本主体。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放宽对养老基金及金融机构的限制

养老和保险基金虽然受国家的控制比较多,缺乏一定的灵活性,但其规模庞大,具有长期性,来源稳定,符合风险投资的对风险资本的要求。目前,我国实行较为严格的限制来保证养老金的保值增值,虽然在近年来已经对养老金的投资领域已经慢慢逐步放宽,但仍不允许养老金进入风投市场。江苏省可以借鉴风投较为成功的发达国家的经验,在可以承担风险的范围内,一步步允许养老金在一定的规模范围内参与风险投资,达到优化风险投资的资本结构的效果。

(二)充分利用大型企业集团的资金实力

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风险投资产业的过程中,工商企业在风险投资领域发挥着重要的力量。江苏省在发展风投产业的过程中,也可效仿发达国家的做法,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上市公司、优质民营企业等企业集团进入风险投资领域。通过采用这种方法,不光可以增加风投资金的来源,而且可以使企业接触到风险投资产业。企业也可以以此来不断更新自身技术,跟上科技进步步伐。

(三)引导个人进行风险投资

就目前现状而言,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储蓄水平仍逐年呈现上升的变化趋势,投资途径仍较为匮乏,居民急切需要更多合理的投资途径来经营资产。如果允许调动这一部分资金的积极性,允许其投入风险投资行业,无论是对个人投资还是对风险投资业而言都是好事。所以,在个人投资者拥有雄厚财力的情况下,可以允许其开办私人风投机构,与公司采用类似运行方式进行风投活动。

三、在鼓励风险投资的同时,给予风司以支持

(一)培养高素质风险投资人才

高风险,高收益是风投的最显著的特点。因此,在保障高收益的同时,尽量降低风险,是风投机构最关注的一点。而这与风投的人才的自身素质息息相关。进行风投活动要涉及知识范围非常广,它要求风险投资家不但具有较好的工程技术知识基础、金融投资实践经验,而且要懂得企业管理理论且有敏锐的发现高新技术发展趋势变化的能力。然而,结合江苏省目前的实际现状,适合风投业发展的全面型高素质人才十分紧缺。若该情况不加以改善,人才的匮乏势必影响风险投资机构对于风险资本的管理能力。因此,引进风险投资人才,建立起人才培育机制,对于发展江苏省的风险投资产业有深远的意义。要想扭转江苏省目前风投人才紧缺的现状,仅是依靠风险投资机构自身是不够的,需要靠政府的力量一起来解决。首先,必须建立风险投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正规的教育来大量培养风险投资复合型人才;其次,建立岗位学习机制,通过进行实践来造就人才;最后,建立激励机制,通过采用合理的利益分配方式,调动创业激情,创造多赢。

(二)帮助风险投资企业建立起完善的体制

风险投资并不单纯的只是风险投资机构向风险企业投入技术创新所需的资金。风险机构还需要给予风险公司促进资金转化为创新技术过程中的全方面的帮助。这些年来,风险投资在我省的迅速发展,对风险投资机构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风险投资机构在管理、组织形式和对风险企业的支持能力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江苏省在风投金额增长的同时,并没有产生对被投企业强大的支撑作用。所以,江苏省不应只是把关注点放在风投金额的提升,而应从源头出发,着力改进风投机构的体制,提升风投机构的支持力。

(三)对风险投资企业的投资项目的行业进行引导

近年来,相对于新兴行业,江苏省的风险投资很大一部分都投向了传统行业。一般来说,传统行业的创新能力远比不上新兴行业,所以,这对中国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支持作用会造成的负作用。虽然,投资项目阶段分布和规模分布表明,在鼓励发展天使投资等政策的引导下,江苏省风险投资机构投资阶段不断前移,对新兴产业的投资也逐步增加。但江苏省政府仍应继续采用政策配套等方法,鼓励并引导风投机构将风投资金更多的投向拥有较高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新兴行业,从而来提高风投对于江苏省的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

四、培育风险企业,形成健康的投资接收主体

根据江苏省科技厅于2014年的调查显示,高达19.03%的风险投资机构认为缺乏好项目是推进风险投资发展的困难所在。随着风险投资行业的快速发展,优质的项目源供应不足,致使行业竞争不断加剧,成为了造成风险投资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因此,江苏省应着眼于对风险企业的发展,以形成良好的投资接收主体。培育风险企业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加强宣传教育,帮助风险企业摆正位置

自1992年我省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成立以来,江苏省的风险投资业有了很大的发展。风险投资在技术创新中的巨大作用已经日渐表现出来。因为江苏省的风险投资仍在初步阶段,江苏省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对它认识远不够充分。一些企业因为需要资金就盲目的选择风险投资公司,仅仅把眼光投入在大笔资金上,而不关注自身的创新力的提高。对此,政府应加强宣传教育,帮助高新技术企业摆正自身与风险投资机构的位置关系。使高科技企业深刻认识到:最好的吸引投资的方法是保持技术与产品的先进性,打造可行的项目计划。这也恰恰要求企业不光要努力引进风投资金,同时也要把工作重心放在思考提高自身创新能力的可行方案上。

(二)帮助风险企业完善制度体系

风险企业的制度科学性和管理有效性,对风险投资是否可以成功以及其效率的高低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企业必须有采用合理的体制来作为其进行风投活动的保障。一方面,要保证风险投资者可以参与风险企业的管理,并对其进行监督。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多向高科技企业投入资金,企业之间进行参股和合并来使企业成为真正的风险投资的主体。在许多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这些国家通过发展风险投资业从而极大地促进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就以发展较好的美国为例,早在2000年,硅谷就有1000多家风司。反观江苏省,截止2014年,整个江苏省也只有589家风司,且主要集中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风险投资业的落后成为了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因此,面对知识挑战,不仅要提升自身科学技术水平,而且要大力推广风险投资,建立健全风险投资机制,才可以使江苏省的高新技术产业得到更为稳健的发展。

作者:高珺 单位:苏州大学

参考文献:

[1]申嫦娥.我国创业投资的税收激励政策研究[J].财政研究,2010,11:12-14

[2]梁池香.我国风险投资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创业经济,2008,09:29-30

篇11

Abstract: This paper builds a game theory framework of technical innovation enterprises and venture investors using some economical theories. It is summarized that the pooling equilibrium can't be achieved easily, and separating equilibrium is inefficient although it generally exists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We draw an conclusion that the equilibrium can be attained by reducing the value of q and alleviating the extent of asymmetric information.

Key Words: Technical Innovation Enterprises; Asymmetric Information; Separating Equilibrium; Pooling Equilibrium

一、引言

技术创新和风险投资相辅相成,风险投资制约并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企业技术创新反过来促使资本增值。但由于不对称信息等因素,双方在投融资决策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利益约束。

自1921年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A. Scohumpeter)在《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创新”这一基本概念之后,很多学者对技术创新理论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其中,在对技术创新企业融资问题进行研究时大都将风险投资和技术创新结合起来。

Thomson,Richard,Charles(1993)认为风险资本家在将股本资金注入企业家公司的同时,也将自己的专家技术注入其中,以保护自己的投资并确保公司朝着风险资本家预订的目标发展[1]。

A1 Suwailem、Sami(1995)认为,风险资本适用于高度不确定和信息不对称的环境[2]。

Wright和Robbie(1996)发现,高度的信息不对称可能就是很多后来证明很成功的企业但一开始会被风险投资机构拒绝,以及只有少量风险投资机构对早期创业进行投资的原因[3]。

Berger和Udell等研究了如何优化合同设计,以减轻或根除风险投资家和企业家间的问题[4]。

Spiros H. Martzoukos(2001)讨论了不对称信息或信息溢出状态下的实物期权博弈问题[5]。

许长新和宋敏(2003)分析了在风险投资市场中存在逆向选择的情况下,资本与技术博弈的结果是技术最终被资本雇佣[6]。

马良华、阮鑫光(2004)则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融资渠道角度出发,通过相关方主体如中介机构与资金供求方之间的三方博弈,总结研究后认为信息获取成本过高、资金需求和中介方道德风险过大、相关制度的不健全是金融缺口长期存在的基本原因[7]。

穆艳华(2005)通过风险投资人与技术创新企业之间的博弈模型分析,得出技术创新企业对利润率高的技术创新项目进行风险融资的可行性不高,风险投资人应谨慎选择技术创新企业进行投资,降低风险[8]。

万坤扬、袁利金(2006)对美国和我国的创业投资数据和替代技术创新的专利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性检验。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创业投资时间序列和专利时间序列都是非平稳的,是一阶单整序列;协整性检验结果显示创业投资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协整关系[9]。

尹庆民、许长新(2007)认为技术创新受资本制约,风险资本可以为技术创新提供资本支持。技术创新与风险资本最终可以达成一个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10]。

朱光荣、吴子稳(2007)提出风险投资家不仅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了股本支持,而且还运用自身丰富的管理经验、专业能力及社会网络,向创新企业家提供管理服务,是推动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不可替代的力量[11]。

从以上文献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大都认为技术创新与风险投资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和利益约束的关系,却很少有文献在不对称信息的环境下对技术创新企业与风险投资者进行分离均衡和混同均衡分析。本文将对此方面进行专门研究。

二、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所谓风险投资就是把资金投向蕴藏失败风险很高的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和开发领域,以期成功后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商业行为[12]。相对于一般金融投资,风险投资在投资方式、投资对象、投资阶段等方面有显著特点,具体见表1。

资料来源:上海情报服务平台,istis.省略/list/list.aspx?id=485。

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面临着巨大不确定性,一般金融投资主要支持市场相对稳定、技术成熟程度较高的传统大中型企业,新技术产业的高风险使讲究安全性的一般金融投资望而却步。由于高风险,加之没有担保抵押,技术创新企业往往很难通过正常渠道从银行融资。

资本的本质是追逐高额收益和回报,风险投资具有投资周期长、风险高的特点,属于股权性资金。其投资理念不同于由借贷关系形成的债务性资金,它追求高风险下的高回报,并不着眼于企业现状,而是看重企业的发展潜力,期望在企业成长到一定程度时,通过股权转让,一次性地获得超额利润。因此吸引风险投资、争取风险资本的支持,是技术创新企业重要的融资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说,两者是互补的。

然而,风险投资者和企业技术创新在投融资决策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利益约束。风险投资者将资金用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同时,企业需要出让一定份额的股权以获得风险资本。

风险投资者之所以愿意投资技术创新企业是因为投资于技术创新企业的期望收益大于投资其他项目,因此,风险投资者必然要求对技术创新企业创新技术项目的投资回报高于其他项目的投资回报。而技术创新企业获取风险投资则必须建立在有利可图的基础上,其出让给风险投资者的股权收益不能超过该技术创新项目所获得的收益。

三、不对称信息条件下技术创新企业与风险投资者博弈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一)技术创新企业与风险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信息不对称是指参与市场交易的双方当事人在交易对象或内容上拥有的信息不等从而导致信息拥有量较少的一方决策失误或信息拥有量比较完备的一方做出不利于另一方的决策[13]。

技术创新企业拥有关于自身未来盈利能力的相对完全信息,风险投资者通常难以完全掌握技术创新企业的确切盈利能力和风险,即存在不对称信息。技术创新企业为吸引风险投资者的投资,往往会向投资者传递一些有关企业盈利能力及发展前景的信息。

利润率高的技术创新企业一般真实地反映自己的盈利能力,同时出让恰当的股权给风险投资者。而利润率不高的企业为赢得风险投资者的资金支持往往会对报表进行粉饰和美化,不断地进行收益和盈余调节,向市场传递虚假信息。有的甚至会让出较高的股权份额来吸引风险投资者的目光。

风险投资者往往“备受迷惑”,将资金投向低盈利能力的企业。盈利能力高的企业则可能被迫放弃技术创新,风险投资者的风险增加,逆向选择随之发生。

技术创新企业与风险投资者之间的这种投融资过程可以看作是一种具有信息传递机制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即“信号博弈”。下面建立风险投资者与技术创新企业的信号博弈模型。

(二)模型假设

假设市场中有两家技术创新企业和一个风险投资者,技术创新企业只有少量的自有资本,要进行技术创新项目,必须依靠风险投资者的支持。

1.参与人假设。

两家技术创新企业(信号发出方),风险投资者(信号接收方),双方均是理性经济人,即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且均是风险中性者。技术创新企业有两种类型:H为利润率高的企业,L为利润率低的企业(H>L>0)。此处的风险投资者只包括风险投资者或风险投资企业,不考虑投资于风险投资基金的风险投资者。

2.博弈环境。

在此博弈中,通常技术创新企业单方面了解该高新技术项目生存能力的信息,风险投资者不清楚该项目的技术前景以及技术拥有者的人力资本情况,两者在不对称信息环境下进行博弈,企业需要出让一定的股份给风险投资者。

3.博弈参数。

企业发出持股比例S(0≤S<1)的信号,风险投资者通过对信号的理解,双方最后共同形成各自的持股比例。风险投资者的风险资金为一次性注入。

(三)博弈过程及分析

设该技术创新项目需投资I,收益为R,将该博弈写成如下信号博弈模型[14]:

1.自然随机决定该企业原有利润X是高还是低,已知p(X=L)=q,p(X=H)=1-q。

2.技术创新企业自己了解X,愿意出S比例股权换取这笔投资。

3.风险投资者看到S,但看不到X,只知道X是高低两种可能性的概率,然后选择是投资还是不投资。

4.如果风险投资者拒绝投资,则得益为I(1+re)+ Rf (设资金的无风险收益率为re,风险收益为Rf),企业得益为X;如果风险投资者接受投资,则投资者得益S(X+R),企业得益为(1-S)(X+R),综上可得如表2所示的支付矩阵。

可以看出这个项目要有吸引力,它的收益必须大于将I投资到他处的收益,因此R≥I(1+re)+Rf是投资的基本条件。

1.分离均衡

在此信号博弈中,信号发出方的信号空间是一个连续区间0≤S

如果风险投资者在收到要约s后,推断X=L的概率为q,则当且仅当

s[qL+(1-q)H +R]≥I(1+re)+ Rf(1)

即S≥[I(1+re)+ Rf]/ [qL+(1-q)H +R](此为投资者参与约束)时,风险投资者将接受S。

另一方面,对技术创新企业来说,现在企业利润为X,则仅当

(1-S)(X+R) ≥X时(2)

该技术创新企业愿意以股权份额为S代价获得风险融资:S≤R/(X+R)(此为技术创新企业立项约束)。

在(1)式中,(1-q)的意义是风险资本家在得到信号S后,判断企业利润为高利润的概率,当q0时,表示投资者认为该项目是一个高利润的项目,则S≥[I(1+re)+ Rf]/(R+H)。

反之,当q1时,则S≥[I(1+re)+ Rf]/(R+L),由于q表示风险投资者判断该技术创新企业为低利润的概率,这意味着当风险资本家相信企业的盈利能力较强时,会愿意接受较低的股权比例,而当其不大相信企业的盈利能力时,他就会要求较高的股权比例,否则就不可能接受出价。

这一均衡说明了信号发送者的可靠信号集无效率的情况:利润率高的技术创新企业没办法将自己区分出来。这也就可能致使技术创新企业无法获得风险投资。

2.混同均衡

假设“利润率高的技术创新企业与利润率低的技术创新企业将发送同样的信号,即要约中出让给风险投资者的股权份额一样(s相同)”,观察混同均衡如何达到[15]。

首先,对企业来说,S是其均衡策略必须满足S≤R/(X+R)。因为R/(X+R)≤R/(L+R),因此如果S满足S≤R/(H+R),就一定满足S≤R/(L+R)。

其次,只有当S≥[I(1+re)+ Rf]/ [qL+(1-q)H +R]时,接受才是投资方的均衡策略。因此,该混同均衡的前提条件是:

[I(1+re)+Rf]/ [qL+(1-q)H+R]≤R/(H+R) (3)

在这个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取大于左边小于右边的S数值,即[I(1+re)+ Rf]/ [qL+(1-q)H+R]≤S≤R/(H+R)就能得到以这个S为基础构成的混同均衡。

当q0时,因为R≥I(1+re)+ Rf,所以(3)式自然成立,意味着必然存在混同均衡。而当q1时,只有当R-I(1+re)-Rf≥[I(1+re)+ Rf]*H / RL-L时,即该项目的收益与该笔资金在他处可得到的利润之差,大于等于右边的数值时混同均衡才有可能成立。

(四)结论

通过博弈过程可以得出混同均衡很难达到,其困难之处在于利润率高的技术创新企业必须补贴利润率低的技术创新企业:在(1)式中,令q=1-q,可得S≥[I(1+re)+ Rf]/ [0.5L+0.5H+R],而如果投资人确信X=H(即q=0),他将接受更小的权益份额S≥[I(1+re)+ Rf]/(R+H),混同均衡中所要求的更大权益份额对利润率高的技术创新企业来说是非常昂贵的――也许昂贵到使利润率高的技术创新企业更愿意放弃这―技术创新项目。

因此,只有q足够接近于0时才存在混同均衡,这时可减少补贴成本。或者,如果(3)式成立,这时技术创新项目产生的利润足以超出补贴成本,此时也存在混同均衡。在存在混同均衡时,利润率高的技术创新企业和利润率低的技术创新企业都将向风险投资者发送相同的融资要约,向风险投资者承诺的股权份额S以获取风险融资。

因为企业将为无法使投资者相信它有高盈利能力而付出代价,即使该企业的实际盈利能力确实是高的。这个代价有时会超过企业从新项目中可能获得的利润,从而使上述混同均衡无法实现,企业最终只能放弃该项目。可见,提高经营情况的透明度和保持良好的公众形象对于一个经营良好的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但在R≥I(1+re)+Rf的条件下,分离均衡总是成立的。其中低利润率的企业出价S=[I(1+re)+Rf]/(R+L),因R+L≤qL+(1-q)H+R,S≥[I(1+re)+ Rf]/ [qL+(1-q)H+R]始终成立,投资者接受投资。而高利润率的企业出价S=[I(1+re)+Rf]/(R+H),因R+H≥qL+(1-q)H+R,投资者将拒绝投资。

显然此分离均衡是低效率的,因为利润率高的技术创新企业只能提供较低的股权份额,风险投资者更愿意将资金投向能提供较高股权份额的企业,结果高盈利能力的企业要么像低盈利企业一样用更优惠的条件吸引投资,同时也会带来更大的代价和成本,要么只能转向借贷筹资或内部筹资。这种现象就类似在证券市场上,一些经营业绩不良企业的“垃圾股票”反而常常成为热门股票。

这也是技术创新企业融资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往往导致“逆向选择”,风险投资者会把资金投向利润率低的企业,高利润率的企业由于得不到充足的资金支持只好逐渐退出市场,而风险投资者因将资金投向了低盈利企业最终不能获得理想的收益,便会更加慎重地支持技术创新企业,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双方都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

从以上可以看出技术创新企业和风险投资者之间要达到均衡状态,从技术创新企业的角度出发,可以通过降低风险成本、提升自身盈利能力等使q值不断减小,愈发趋近于0,提高经营情况透明度,加强同风险投资者的信息沟通等减轻信息不对称现象,从而最终促使上述分离均衡和混同均衡的成立。

四、促进技术创新风险投资的具体建议

(一)最大限度降低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成本

风险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个关键因素,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风险可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对企业来说,任何投资收益的背后都蕴含一定风险,即使经营活动能带来预期的现金流量,负债比例不当也会导致整个经营活动陷入困境。

企业在融资之前,应加强对财务风险的认识,正确评估投资项目的风险,确定所能承受的财务风险,以拟定经营活动的最佳资本结构及与此对应的融资方案[16]。

否则,由于资本结构不合理,负债超过承受能力,或者由于经营管理方面的原因,不能按计划获得充足的现金流量,将给企业带来灾难性的打击。

(二)提高经营情况透明度

对一个经营良好的企业来说,提高经营情况的透明度和保持良好的公众形象,向公众特别是向风险投资者传递正面的信号都是特别重要的。

首先,企业可以通过定期公布公司的资产负债率、现金流等数据,用精确的数字来证明自身实力。

其次,可以通过公众媒体,如参加慈善活动,以提高公众对公司的信心。

最后,技术创新企业可以积极加入信用档案的建设中,聘请具有良好声誉的资信评估机构对公司进行信用评级。

(三)加强技术创新企业与风险投资者双方的信息交流

风险投资者需要对技术创新企业的资信还款能力作深入的了解,以避免即使企业有还款意愿,也因力不能及而未能还款的情况发生,同时企业也应该主动了解风险投资者的审批、投资程序和有关的法律常识。良好的关系还会使得双方的信用成本大大降低,从而提高技术创新的融资效率。

本文在不对称信息的环境下,站在技术创新企业的角度,构造了技术创新企业与风险投资者之间的博弈模型,并对博弈过程进行了分析,找出技术创新企业和风险投资者之间的利益约束,从而得出技术创新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本文只将风险投资者考虑为技术创新企业的融资对象,其实风险投资并不是技术创新融资的惟一途径,对于其他投资主体与创新主体间的博弈差异性将在后续研究中予以明确。

参考文献:

[1]Thomson, Richard Charles. The influence of venture capital funding on firm performance and time to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D].Dissertation for Ph.D.Degree, 1993, University of Colorado.

[2] Al Suwailem, Sami. Does venture capital financing make a difference [D].Dissertation for Ph.D. Degree,1995, Washington University.

[3]Wright M., Robbie, K. Venture capital and rivate equity: A review and synthesis [J].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 Accounting, 1998(25):521-570.

[4]Berger, A.N., and G. F. Udell. The Economics of Small Business Finance:The Roles of Private Equity and Debt Markets in the Financial Growth Cycle [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1998(22):613-673.

[5] Spiros H.Martzoukos, Eleftherios Zacharias. Real Option Games with Incomplete information and Spillovers[R]. 6th Annual Real Options Conference. University of Cyprus,2002.

[6]许长新,宋敏.风险投资中资本与技术的博弈[J].财经研究,2003(11):56-60.

[7]马良华,阮鑫光.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金融缺口及其经济学解析[J].科研管理,2004(3):36-41.

[8]穆艳华.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风险投资的博弈分析[J].商业研究,2005,(20):72-74.

[9]万坤扬,袁利金.创业投资与技术创新关系的实证分析[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6(1):72-76.

[10]尹庆民,许长新.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与风险资本的博弈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7(3):138-141.

[11]朱光荣,吴子稳.风险投资在促进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中的作用[J].中小企业,2007,(8):42-45.

[12]成思危.双向选择共同创业―论风险投资家与创新者的关系[J].经济界,2001,(4):4-12.

[13]马亚军,刘丽芹.信息不对称、管理者内生偏好与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J].中国软科学.2004(3):71-78.

篇12

(一)创业投资的机构和资本规模

科技部组织的对全国创业投资机构进行的调查数据显示,2008年,与国内外证券市场、全球创业投资业的大幅萎缩形成鲜明对比,中国的创业投资逆势上扬,机构数、管理资本总额持续增加。2008年,中国创业投资机构数量达到464家,比2007年增加81家,增幅为21.1%,为有统计以来最多的一年。

2008年创业投资管理的资金总量延续了自2004年以来的增长势头,达到1455.7亿元,比2007年增加了324.8亿元,增幅为30.8%。2009年,由外资机构主导的投资总量为133.50亿元,占总投资额的42.16%;本土机构主导的投资总量为183.14亿元,占总投资额的57.84%。

(二)创业投资机构的投资和运作情况

2008年,中国的创业投资的投资金额和项目数量都大幅上升,投资项目达到了1211个,投资资金达到了274.2亿元。截至2008年底,中国创业投资机构累计投资6796项,投资高新技术企业(项目)数达3845项,占累计投资总数的57%;累计总投资额达到769.7亿元,其中向高新技术企业(项目)的投资额达到了427.4亿元,约占到60%。与2007年相比,2008年中国创业投资对高新技术企业(项目)的投资数目增幅较小,但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额增加了约132亿元。

2008年,中国创业投资的行业分布在22个行业,其中,投资金额排名前五的行业是传统制造业,其他行业,金融服务,新能源、高效节能技术,以及软件产业,集中了当年50.4%的金额。

二、公共财政框架下的创业风险投资发展:从三个维度分析

(一)财政资金引导

财政资金来源纳税人,所运作的目标必须要维护和体现纳税人最根本利益。在这种思维主导下财政资金介人创业投资必然是追求政府财政资对社会资金的引导目标。具体而言,政府基金可以采取三种不同的投资方式开展风险投资:

1.间接投资方式:为有效地利用商业性创业投资机构的运作机制,引导社会资金,政府基金可参股一些投资理念和投资方向与其基本一致,具有一定规模、管理规范的创业投资公司(各种所有制,中方出资比例超过50%),由政府基金的投资管理委员会认定参股创业投资公司,被参股的创业投资公司、基金具体负责投资工作。政府基金的管理机构作为投资主体参与参股创业投资公司的董事会,不参其与日常管理,但可为其推荐投资项目。

2.委托投资方式:为培育和发展创业投资的专业化管理队伍,推动形成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相对分离的创业投资管理体制,政府基金可委托经投资管理委员会认定的专业投资管理公司负责投资项目的筛选及投资后监管。受托的投资管理公司应具有一定的地域、项目优势和较好的投资管理经验。政府基金的管理机构负责投资审查,但不参与投资项目的日常管理,由投资管理委员会批准立项。

3.直接投资方式:对于少数技术含量高、政策性强、风险相对较大、影响面较广的项目,由政府基金的管理机构直接投资,由投资管理委员会批准立项。

为体现政府资金的引导性,政府基金的投资应该保持在一定的比例以下(一般不应超过企业注册资本的20%)。同时,为体现组合投资原则,在每个项目中,至少应有一家以上的共同投资伙伴与政府基金一起投资。为充分体现政府基金的政府意志,同时考虑我国创业投资起步时间不长,为防范风险,政府基金的投资管理委员会应由政府主管部门、政府投资主体的代表以及证券、银行、投资、技术等专家组成,决策政府基金的所有重大事宜。

(二)财税政策

根据我国创业风险投资发展要求和具体国情,完善现行风险投资财税政策可以从几方面入手:一是对投资者实施税收鼓励。为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创业风险投资领域,应专门制定针对创业风险投资基金投资者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基金的投资者采取史多的优惠税率政策,提高个人和机构投资者通过专业性创业风险投资机构从事创业风险投资的积极性;二是降低创业风险投资机构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可以参考目前有些地区把创业风险投资机构视作高科技企业的做法,对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的企业所得税采取减半征收或者按照巧%的税率征收;三是对创业风险投资机构从被投资企业取得的管理咨询收入给子免税。

(三)法律保障体系

我国要实现风险投资税收服务于风险投资进步的目的,必须加强风险投资立法,建立健全有关风险投资税收法律体系。借鉴国际经验,我国风险投资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健全应该分为三个步骤进行,首先,制定《风险投资法》,然后以此为基础制定《税收促进风险投资发展进步条例》,使税收支持风险投资发展进步的工作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其次,开征“风险投资发展进步税”。再次,以《税收促进风险投资发展进步条例》和《风险投资发展进步税暂行条例》为基础,辅之以其他税收法律法规,在风险投资过程的不同阶段,分别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最后,制定《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基本法》,对目前零散的国务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各种通知、规定中的具体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归纳梳理。

篇13

在2015年初的两会上,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且国务院设有专门的‘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这些政府层面的支持使得目前中国的初创公司数量出现井喷。初创公司的发展壮大尤其需要来自风险投资行业的融资,技术,市场,平台等各方面的帮助和扶持。

一、风险投资行业的特点

(一)风险投资的投资领域传统上集中于高科技的创新产业

20世纪后期,知识密集型产业成为推动知识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传统的融资和投资方式不能很好得服务于这些风险较大的高科技创业企业。在这种市场需求下,风险投资应运而生。

(二)风险投资是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

一个高科技初创企业在尚未发展成熟之前,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科技研发,技术更新,产品销售,市场拓展,公司管理等等,这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失败的风险。但是,这样的企业也会由于其产品成本低、性能好、效益高、市场竞争力强等优势,获得远远高于一般传统企业的巨额利润。这是风险投资中的“风险”二字的由来,风险高,来自于不确定性高,相应的预期收益也高。

(三)风险投资过程中经营权与所有权相互分离

在风险投资中,投资者自己或者委派风险投资公司将资金投于某个风险企业同时拥有该企业一部分的股权,但是不参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在必要时,投资方也会给予风险企业在专业技术,市场营销,法律事务,企业管理等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四)风险投资是周期性循环的长期投资

1.风险投资是一种长期投资。因为要将一个科学研究成果用于实践,生产一种新的高科技产品,并非短时间可为。投资者进行风险投资之后,资金会用于研究开发、产品试产、上线生产、公开销售、多次改进,稳定市场到企业盈利,再到企业上市,风险资本退出,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少则3~5年,多则7~10年。

2.风险投资是周期性循环的。风险投资往往遵循着“筹资―投资―管理―退出―分配―再投资”的规律,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投资过程。

(五)风险投资不追求长期的资本关系

风险投资行业因其高风险的特点,其成功获得高收益的概率并不高,所以风险投资会积极帮助风险企业成功上市或并购转让,然后会立刻将持有的股权转让或出售,迅速退出风险企业。也就是说,风险投资追求尽快获利退出与风险企业的资本关系。

在美国,风险投资成功退出风险企业,90%以上靠的是大公司的并购,仅有不到10%的风险公司实现了IPO;而中国,风险公司则以上市退出为主,并购退出为辅。

二、中国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风险投资业呈现出投资行业多样化,不再集中于高新科技行业也投资传统行业;投资阶段分布虽有侧重但也几乎涵盖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投资强度逐渐增大;投资规模也越来越大;资本来源多样化,从先期的政府主导投资到外资为主再到现在的民间内资为主。一个风险投资项目的成长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五个阶段:种子期、起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重建期。

从风险投资金额角度,我国风险投资集中在企业的成长期和成熟期,近年来种子期的投资金额增加趋势明显;从风险投资项目数角度,我国风险投资集中在成长期,而成熟期和重建期的项目投资很少,种子期和起步期平分秋色。

自从2011年开始,成长期的占比逐年减少,起步期和种子期的占比逐年增加,这说明我国风险投资机构对于投资项目的发展阶段前移。

越是经济发展良好的地域,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较为成熟,目前的资金投入只需要使得各个项目继续发展下去,主要投资于成长期的项目,比如海南,辽宁和广西。而越是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域,越需要通过风险投资来刺激和带动某些项目的发展,会将投资的项目阶段前移,主要投资于种子期或起步期,比如云南、河南、吉林、贵州。

三、中国风险投资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中国风险投资行业的未来投资行业趋势

我国风险投资机构已不再只专注于投资电子、通信、软件、IT等高新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投资越来越多,占比也越来越大。未来这个趋势会一直持续下去;风险投资的重心会偏向一些新兴行业,如金融、医药、能源、环保等等。我国风险投资所投资的行业类型正朝着多元化趋势发展。

(二)中国风险投资行业的未来投资阶段趋势

我国风险投资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获利,导致它们的获利预期越来越高,风险偏好逐渐增加。尽管现在对于成长期项目的投资最多,但未来的投资重心会逐步向起步期甚至种子期转移。

(三)中国风险投资行业的未来风险资本来源

目前,我国的风险投资资本来源单一,大部分都集中在企业、国有独资投资机构和个人三个渠道。未来为获得更多的投资资本,完善市场体系,风险投资机构会将目光放在政府、上市公司、银行、境外等融资渠道上,争取获得更多的投资资本,甚至可能还会开拓一些全新的资本来源,比如众筹资本。

(四)中国风险投资行业的未来资本退出方式趋势

目前,我国风险投资资本的退出方式以上市、并购和回购为主,而上市退出方式又以境内创业板和中小板上市为主。中小板市场通常被认为是创业板的一种过渡。相对于主板而言,创业板较低的上市门槛会帮助那些有潜力的中小风险企业更加容易获得融资机会。因此,境内创业板上市会受到了越来越多风险投资机构的青睐。

在‘大众创业’的社会环境下,大企业的开放精神会得到加强,一些资本充裕的大型国企或民营企业可能会主动成为创新企业的接盘者,并购风险企业,成就创新闭环。也将会有大量的风险投资机构通过风险企业的并购而成功退出。

参考文献